所以,馮庸首先在國內提出了瀝青混凝土鋪麵這個概念,其實這種路在歐美已經盛行,然後興華公司花了不菲的價格從美國引進,並成立東南瀝青公司,所以福建不單單有遍布全省的鐵路,更有能夠通到各鄉鎮的柏油路。
當然,公路的使用還是比不上鐵路,鐵路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所以東南依舊以建設鐵路為主,公路為輔。
同時為了鐵路建設,東南政府還特地請了詹天佑先生擔任交通部鐵路局局長,這個時候的他已經聲名大噪,全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詹天佑的,當之無愧的國之大傑。
就在兩湖戰役時,粵漢鐵路遭受了無妄之災,並沒有和已建成的長沙株州段接通,這讓他很是沮喪,但是天不亡絕人之路,冥冥之中出現了一道曙光。
馮庸哪裏會不知道詹天佑這個人,雖說,這個時代的鐵路技術人員不少,但是真正能比得上詹天佑的又有幾個人呢?
要知道詹天佑在後世可是被稱作“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的人。自創的"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更是震驚中外,所以東南自治政府特意派人請他,來擔任自治政府的交通部下屬鐵路局局長。
馮庸向詹天佑陳述了原本的鐵路計劃,前期興修一條聯通湖北武昌、湖南長沙、江西南昌、廣東廣州、廣西南寧、福建福州六省省會的鐵路幹道,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填補,各個市縣鐵路相繼連同,主幹道由東南交通部管理,而分支由政府撥款,下屬市縣道路局派人修建。
這不僅彌補了詹天佑心裏的遺憾,更是出乎他的意料,畢竟他的本意隻是想讓東南支持鐵路建設,然後使本該通車的粵漢鐵路武昌長沙段,按照原有曆程繼續完成。
要知道,這個時代最長的鐵路,應該也才兩個省的距離,可現在人家不是建單條鐵路,而是一個鐵道網,嘖嘖嘖!這才是大手筆。
作為留過洋的人,他心裏最羨慕的就是外國那聯通全國的鐵路網,所以本人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一個軍閥願意耗費這麽大的心血去建設,甚至中央政府都不願意,就連這條鐵路還是死磨硬泡,求爺爺告奶奶才勉強批來的資金,這不禁讓他對國家鐵路建設有點灰心。
所以自然而然的來了東南任職,不管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而且他還帶來了一個工程團隊,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其實交通的改善,影響最深的仍然是軍事,且不說福建的工業水平已經能夠實現軍隊的摩步化,就算是那些重型火炮的運載也不可能依賴人力畜力吧!
要知道兩匹馬或者騾子才能堪堪拉動一門lefh18105mm榴彈炮,更別說東南陸軍裝備的155榴彈炮了,現在可沒有多管火箭炮供他們使用,所以就運力這方麵,東南還是有些不足。
前一階段的東南作戰,除了第一次南雄戰爭,使用了一個155榴彈炮團之外,兩個重炮團都丟在福建守土了,歸根究底最大原因就是運輸不便。
更不用說前段時間,福州兵工廠實現了240mm榴彈炮的自產,同時在德國的技術支援下,開始研製280mm火炮。
不得不說,德國佬在義氣方麵做得不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好,基於國與國之間以利益為交往原則而言,德國人雖然作風嚴謹,但是骨子裏帶著的人情味還是夠足的。
相比於英美這種赤條條的商人逐利嘴臉,顯然德國的日耳曼紳士還是略含蓄的,畢竟曾經的他們也是處於下風,被英法壓製得透不過氣來,所以在瓜分殖民地的時候,隻能吃別人剩下的骨頭。
正因為如此,所以它才會連意大利這樣的盟友都結交,甚至全心全意的幫助意大利。
不過這是個損招,到頭來,一腔真心付之流水,毫不留情的證明了,意大利不過是一個白眼狼的事實。
包括在同東方的建交計劃裏,德國奉行的更像是友好結盟,而不像歐美的暴力幹涉。
這其實對於我國來說,十分有力,因為交好德國,就意味著不必吊死在英美這一顆歪脖子樹上,可以左右權衡,獲得最大利益,可惜段祺瑞沒有這麽敏銳的眼光,白白把機會讓給了日本。
“首先,我們要修建一條從福州到南昌,再到武漢,聯通長沙,然後南寧,最後廣州的東南鐵路。然後,慢慢的修通各個市縣的小型鐵路以及公路。”
明眼人都知道,馮國璋對於兩湖的失去耿耿於懷,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奪回來,所以這條鐵路的建設是勢在必行,未雨綢繆可是勝利的先行條件。
隻是這有點駭人,在場所有人都對此感到很震驚,雖然有些人先知道這個計劃,可是再一次聽說,還是難以淡定,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投入。
就造價而言,足夠馮家再武裝起一隻東南軍了,這可不是假話,要知道東南五十萬陸軍的投入也才一億,其它多數的投入還是對福建基礎工業的建設,畢竟整個福建的工業基礎基本為零,就連生產步槍的護木都不行,可想而知。
況且馮家就算富裕也不可能富裕到這個地步吧!或許聯通各個縣鐵路的話,恐怕隻有歐美能做到吧!
“從戰略需求的層麵講,無論是直係、還是陝西的皖係,又或者西北、中原那些軍閥一直都對我們具備好感,恨不得將我們吞了,我們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可想而知!
無論是兩湖也好,兩廣也罷,都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統治區域,絕對是不能夠讓別人從我們手中拿下,那不僅是對東南陸軍的屈辱,也是對整個東南政府的蔑視。
如果連通各省的鐵路能夠修通的話,加上各省的公路,一旦湖廣前線有事,我們的軍隊就能夠迅速的調往前線。“
當然,公路的使用還是比不上鐵路,鐵路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所以東南依舊以建設鐵路為主,公路為輔。
同時為了鐵路建設,東南政府還特地請了詹天佑先生擔任交通部鐵路局局長,這個時候的他已經聲名大噪,全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詹天佑的,當之無愧的國之大傑。
就在兩湖戰役時,粵漢鐵路遭受了無妄之災,並沒有和已建成的長沙株州段接通,這讓他很是沮喪,但是天不亡絕人之路,冥冥之中出現了一道曙光。
馮庸哪裏會不知道詹天佑這個人,雖說,這個時代的鐵路技術人員不少,但是真正能比得上詹天佑的又有幾個人呢?
要知道詹天佑在後世可是被稱作“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的人。自創的"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更是震驚中外,所以東南自治政府特意派人請他,來擔任自治政府的交通部下屬鐵路局局長。
馮庸向詹天佑陳述了原本的鐵路計劃,前期興修一條聯通湖北武昌、湖南長沙、江西南昌、廣東廣州、廣西南寧、福建福州六省省會的鐵路幹道,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填補,各個市縣鐵路相繼連同,主幹道由東南交通部管理,而分支由政府撥款,下屬市縣道路局派人修建。
這不僅彌補了詹天佑心裏的遺憾,更是出乎他的意料,畢竟他的本意隻是想讓東南支持鐵路建設,然後使本該通車的粵漢鐵路武昌長沙段,按照原有曆程繼續完成。
要知道,這個時代最長的鐵路,應該也才兩個省的距離,可現在人家不是建單條鐵路,而是一個鐵道網,嘖嘖嘖!這才是大手筆。
作為留過洋的人,他心裏最羨慕的就是外國那聯通全國的鐵路網,所以本人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一個軍閥願意耗費這麽大的心血去建設,甚至中央政府都不願意,就連這條鐵路還是死磨硬泡,求爺爺告奶奶才勉強批來的資金,這不禁讓他對國家鐵路建設有點灰心。
所以自然而然的來了東南任職,不管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而且他還帶來了一個工程團隊,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其實交通的改善,影響最深的仍然是軍事,且不說福建的工業水平已經能夠實現軍隊的摩步化,就算是那些重型火炮的運載也不可能依賴人力畜力吧!
要知道兩匹馬或者騾子才能堪堪拉動一門lefh18105mm榴彈炮,更別說東南陸軍裝備的155榴彈炮了,現在可沒有多管火箭炮供他們使用,所以就運力這方麵,東南還是有些不足。
前一階段的東南作戰,除了第一次南雄戰爭,使用了一個155榴彈炮團之外,兩個重炮團都丟在福建守土了,歸根究底最大原因就是運輸不便。
更不用說前段時間,福州兵工廠實現了240mm榴彈炮的自產,同時在德國的技術支援下,開始研製280mm火炮。
不得不說,德國佬在義氣方麵做得不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好,基於國與國之間以利益為交往原則而言,德國人雖然作風嚴謹,但是骨子裏帶著的人情味還是夠足的。
相比於英美這種赤條條的商人逐利嘴臉,顯然德國的日耳曼紳士還是略含蓄的,畢竟曾經的他們也是處於下風,被英法壓製得透不過氣來,所以在瓜分殖民地的時候,隻能吃別人剩下的骨頭。
正因為如此,所以它才會連意大利這樣的盟友都結交,甚至全心全意的幫助意大利。
不過這是個損招,到頭來,一腔真心付之流水,毫不留情的證明了,意大利不過是一個白眼狼的事實。
包括在同東方的建交計劃裏,德國奉行的更像是友好結盟,而不像歐美的暴力幹涉。
這其實對於我國來說,十分有力,因為交好德國,就意味著不必吊死在英美這一顆歪脖子樹上,可以左右權衡,獲得最大利益,可惜段祺瑞沒有這麽敏銳的眼光,白白把機會讓給了日本。
“首先,我們要修建一條從福州到南昌,再到武漢,聯通長沙,然後南寧,最後廣州的東南鐵路。然後,慢慢的修通各個市縣的小型鐵路以及公路。”
明眼人都知道,馮國璋對於兩湖的失去耿耿於懷,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奪回來,所以這條鐵路的建設是勢在必行,未雨綢繆可是勝利的先行條件。
隻是這有點駭人,在場所有人都對此感到很震驚,雖然有些人先知道這個計劃,可是再一次聽說,還是難以淡定,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投入。
就造價而言,足夠馮家再武裝起一隻東南軍了,這可不是假話,要知道東南五十萬陸軍的投入也才一億,其它多數的投入還是對福建基礎工業的建設,畢竟整個福建的工業基礎基本為零,就連生產步槍的護木都不行,可想而知。
況且馮家就算富裕也不可能富裕到這個地步吧!或許聯通各個縣鐵路的話,恐怕隻有歐美能做到吧!
“從戰略需求的層麵講,無論是直係、還是陝西的皖係,又或者西北、中原那些軍閥一直都對我們具備好感,恨不得將我們吞了,我們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可想而知!
無論是兩湖也好,兩廣也罷,都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統治區域,絕對是不能夠讓別人從我們手中拿下,那不僅是對東南陸軍的屈辱,也是對整個東南政府的蔑視。
如果連通各省的鐵路能夠修通的話,加上各省的公路,一旦湖廣前線有事,我們的軍隊就能夠迅速的調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