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的一篇後記《宇宙大沙漏理論》中,我大概講述了我在高中時代,也就是最初開始構思《溯流者》時的精神狀態。
學業上的受挫和糟糕的處境讓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或許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心態,我開始表現得叛逆、固執和狂妄自大。那時,我尤其熱衷於批判古代先哲們的思想理論,隻要是我看不太懂的理論,便一律斥之為謬論。年代越久遠的思想家,我就看他們越不順眼,因為光是那些艱深難懂,聽起來炫酷又玄乎的文言文,便足以讓我頭痛不已。這種“不好好說話”的行為,在我的心目中,成為了先賢們最大的罪證。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一本教輔書上看到了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
這是《道德經》開篇第一句話,這樣的句子,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就是裝模作樣的典範。可是,那天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在那本教輔書的底下,對這句話有一句白話文的釋義:所有能夠說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一瞬間,我的心口像是被什麽東西輕輕擊打了一下。當時,我正開始癡迷科幻小說,也正在嚐試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獲得終極理論,洞悉宇宙的終極奧秘?
道可道,非常道。這簡單的六個字似乎對這個問題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人類無法獲得終極理論。不知道為何,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答案是正確的。可是為什麽呢?
那段時間,我的厭學情緒極其嚴重,上課根本無法集中精神聽講。於是,連續兩天的時間裏,我就呆呆坐在課堂上,盯著這《道德經》的開篇六個字,苦思冥想,想要想出一個清晰可證的原因來。
我嚐試使用順藤摸瓜的辦法。這短短的六個字裏,有三個“道”字,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二個“道”字,這個“道”是“說”的意思,也就是表達。而要進行表達,就必須使用到人類一種非常基本的工具——語言。
我的思路豁然開朗。我感覺自己已經抓住的問題的關鍵。
語言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人類最基礎、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是源泉。然而,語言卻也是人類最大的謬誤。
我的腦海裏很快冒出了這樣的一段話。這一段話,算是“比喻論”最初的思想核心吧。我拿出了自己原本準備用來寫小說的一個筆記本,翻到了最後的幾頁,寫下了“比喻論”三個大字,然後將上麵的一段話寫在了標題下麵。我用很快的速度,寫下了我一點心得,寫了三頁紙。可是我沒有繼續下去,因為我的思路還不是特別的清晰,而且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把這些寫下來幹嗎。
當時,我基本上的想法是這樣:人類交流、學習各種文化和知識,需要使用到語言;人類獨立思考,創造出各種文化和知識,也是需要使用到語言的。
思考是什麽?思考是一種不出聲的自我對話,是一種在我們的思維層麵進行的自問自答。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事實上是在腦海中給自己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自己再設法找出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是需要使用到語言的。甚至許多的時候,在沉思的過程中,我們會情不自禁將自己思考的內容小聲地念出來。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如果不使用語言,我們根本是無法進行複雜的思考的。
所以,語言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的源泉。因而,語言是一切的關鍵。
那麽,語言又是什麽呢?語言是由無數詞語組成的,詞語就是概念。
那麽,概念又是什麽呢?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通過將世界割裂劃分成無數個小碎片,然後給每一塊碎片貼上標簽而得到的。然而,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問題出現了——宇宙是混沌一體,不可分割的。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在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如果僅從字麵上來理解,那麽答案是很明顯的:先有蛋。因為世界上沒有雞的時候,就已經有恐龍了,恐龍蛋也是蛋。
現在,讓我們來把這個題目完善一下:在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呢?
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很值得討論了。科學家認為,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而這個進化的過程是相當緩慢而漫長的,如果某一隻龍鳥在誕生後,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發生了變異,我們認為變異後的它可以稱之為一隻雞,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雞。那麽上麵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就是先有雞後有雞蛋。
而如果有一隻龍鳥產下了一隻蛋,這隻蛋在孵化前就已經產生了變異,我們認為變異後的蛋可以被稱為雞蛋,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雞蛋,它將會孵化出世界上的第一隻雞。那麽上述問題的答案,就會變成先有雞蛋而後有雞。
如果以時間來劃分的話,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當然可以指定其中誕生的一個生物,認為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鳥類,在它前麵的都是恐龍,而它的後代是鳥類。
但是如果從可能性的角度來看,在恐龍和鳥類兩個概念的中間,可能存在無數種生物,我們永遠都可以沒完沒了地去糾結這樣一個問題:這一隻生物是恐龍還是鳥類?那麽那一隻呢?那麽那邊那一隻呢?
“恐龍”和“鳥類”兩個相距並不是很近的概念,界限模糊不清。
我們再來看看“人類”這個概念。作為一個人類,哪些元素或者說是條件是必須的?是手,是腳,是心髒嗎?還是體內的其他器官?聽起來都不是,沒手沒腳的殘疾人,或是安裝了人造心髒的殘疾人,都依然是人,除了大腦,人體的其他器官都是可以用人造的機器來替代的。缺失了這些器官,人依舊是人。
那麽大腦是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條件嗎?可是如果科技發展到一定的地步,人的思維、記憶就像電腦裏的數據一樣,變得可以隨意刪除、複製、篡改甚至憑空創造出來,那時大腦還是那麽重要嗎?如果兩人的思維和記憶相互交換了,那麽他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和記憶被轉存到了一塊電腦硬盤裏,那麽擁有一顆空白大腦的軀體,和電腦裏的那個思想,究竟哪一個才是人類?如果將一個人工智能複刻到一顆空白的大腦裏,操控著一具人類的軀體,那麽這算是一個人類嗎?
大腦的功能,也並非絕對不可取代。
隻要存在著這樣的可能,那麽“人”這個概念,包括我們每個人自我的身份,都變得模糊不清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一談對生物種類的劃分。起初,我們認為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在對微生物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微生物相互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於是又將其劃分為真菌、細菌和病毒三類,其中某些真菌的體型巨大,已經有點不太符合“微生物”這個概念;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朊病毒、類病毒、擬病毒、米米病毒等生物類型,這些生物的出現,不僅讓原本劃分好的生物類型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對“生命”這個概念本身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這還隻是在地球上,對微觀生命的深入研究,如果跨出了地球,踏上了太空,同時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麵對生命進行深入研究,還不知道我們將會發現怎麽驚人形態的生命。
對生物類型的劃分,很具有代表性。隨著科學研究的推進,科學家們會發現,許多原本擬定好的概念之間,邊界變得模糊不清,於是隻能不斷細分,劃分出許多新的概念。可是,如果這樣的細分無止盡地進行下去,則恰好證明了我的觀點:宇宙的本質是渾然一體,不容分割的。
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思考,我們會發現,許多原本認為很確定的概念,原來是不堪一擊,很容易被模糊的。
高中時代,壓抑而無聊的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我發現,單純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思考,有兩對概念很難將其模糊化:“有”和“無”;“物質”和“精神”。
這兩對概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都是一回事。當時無聊的我,苦思冥想,試圖證明這兩對概念事實上也是不準確的。
我假設了一種情況:人類的思想,或者說是靈魂,其本質是一種物質微粒。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假設實在是相當的沒有必要,因為現代物理學中,類似於“靈魂”這樣的,模糊了“有”和“無”的概念,原本就比比皆是。
這種微粒體積極其微小,或許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質組成單位,它無法單獨存在,必須依附在其他的物質上。因而,人類無法觀測證實它的存在,更無法對它進行提純。這種物質,對人類而言,就像是神話故事裏的鬼魂,它的存在與否,“有”或是“無”,失去了意義。
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場”。“場”這個概念在現代物理學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但是誰能夠清楚地告訴我,究竟什麽是場?我們能夠觀測到它所產生的物理效應,但是無法觀測到它本體的存在,這不就是一種類似於“鬼魂”的存在嗎?
比如說磁場,科學家一直試圖證明“磁單極子”的存在,但是始終未能成功,可是卻同樣也無法證明它不存在。同樣,一些物理學家提出過“引力子”這樣的物理概念,隻是未能被廣泛接納和證明。那麽,關於“場”這個概念,究竟是本身就不需要有實質的本體存在,還是說現代的科幻技術無法找到它的本體呢?
另一方麵,通過對超弦理論、圈量子理論等最前沿的物理學理論進行的延伸解讀,當前有一種頗為流行的物理學猜想認為,物質隻是空間的褶皺。既然物質隻是空間的“褶皺”而已,那麽我們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一種方法,可以直接能夠“撫平褶皺”?
現代物理學理論已經創造出了足夠多類似的概念,早已經模糊了“有”和“無”的界限。
後來,我把“靈魂是一種物質組成單位”這個想法融入到了《溯流者》這本書裏,在《穿越黑洞》這一章裏,用以解釋“冥海”的存在。
可是在當時,我對這個設想非常的不滿意,覺得太牽強了,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想法和解釋。
高中時代,我剛剛接觸到網絡,第一次有機會有選擇性地去觀看好萊塢電影,我立刻被美國的科幻大片迷得神魂顛倒,隻要一有機會,我就來到校外網吧,翻找出幾部美國科幻大片,看的如癡如醉。《黑客帝國》和《異次元駭客》都是我當時非常喜歡的電影,這兩部電影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然而,細想這兩部電影的情節,隻是表現出了人類的主觀意識,很多時候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的差別,但是在客觀層麵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依然是界限分明的。
那麽,會不會存在這樣的一種可能呢:我們發現自己身處的世界是虛擬的,但是當我們去試圖尋找真實世界的時候,卻發現所謂真實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像在《異次元駭客》裏,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在嵌套虛擬世界的最底層,我們循著線索一層層溯流而上,到達最頂層的世界,自以為來到了現實的世界,卻發現這裏原來不過是另一重的虛擬世界而已,宇宙以一種我們料想不到的方式存在著?
大家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想法,就是這本《溯流者》最初的構思。
這個想法,一直都存在我的腦海裏,直到2012年初,我開始著手創作這部《溯流者》。就因為“九重天”這種說法的存在,我將虛擬世界的數量設置為了九層,不過真正在書中出的虛擬世界,卻隻有八層。這一來是因為劇情的需要,二來是因為“會議廳”這種生物在故事中出現得太早,讓我感覺人已經進化到了這樣的層麵,無論是生命的形態,還是未來文明的圖景,都沒有了繼續描述的必要。這也是因為自己的想象力有限的緣故吧。
我最初打算把這個故事寫成一本輕小說,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一來自己對輕小說缺乏足夠的了解,擔心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二來是因為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我想要討論的問題太大,輕小說更偏向於情節化,擔心最後會使故事風格變得不倫不類。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近三年,最初的設計,還是讓這本書前後兩部分的風格,顯得有一點割裂。
在這本小說創作的同時,我繼續思考著有關“比喻論”的問題——既然我厚顏在最後麵給它加上了一個“論”字,總是希望它可以更細致精準一點的。
人們使用語言來描述世界,而由於語言本身的不準確,所以這種描述也是不可能準確的,隻是人類對宇宙的一種比喻而已。物理學是人類對描述世界的這種行為最極致的一種嚐試,但是這種嚐試,同樣無法跳脫“比喻”的範疇。在人類早期的世界觀裏,這種“比喻”的特性非常明顯,比如中國古人“地如棋盤,天如穹頂”的說法,比如北歐神話裏的“世界樹”猜想,佛教神話裏的“三千世界”理論等等。但是自從牛頓大神開始,人類對世界的描述開始被冠以“理論”之名,其比喻句的特性被逐漸隱藏了起來。
現代的物理學理論,為了解釋清楚已知的物理現象,往往會引入大量的物理概念,比如膠子、費米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這些概念,從名稱上看,似乎都是已經被證實存在的物質,但是事實上,這種概念更像是一種生造出的工具而已,它們隻是展現出科學家所需要的一部分特性,用來解釋人類所能觀測到的物理現象,然後這些概念就被無情地拋到了一邊。作為一種物質,這些概念本身就應該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本身應當擁有著方方麵麵的特性,而任意的一種特性,都足以改變整套物理學理論的走向。而在這些理論中,這些物質的屬性並非從研究中得來,而更像是被科學家們自行規定的。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宇宙,那麽恐怕結果就隻能像是這本小說裏的主人公一樣——每解開一個謎團,就會帶出更多的新的疑問。
因而,物理學所描述的宇宙,隻能是一個近似真相的宇宙模型,這個模型就是喻體,物理學的理論就是比喻。
既然物理學的理論是一種比喻,那麽本體是什麽?一定就是整個宇宙本身嗎?那可不一定,本體有可能隻是宇宙的某一部分。科學家們對宇宙的研究,很多時候處於一種盲人摸象的狀態:甲摸到了象牙,認為宇宙像一個蘿卜;乙摸到了象耳,認為宇宙像一把大蒲扇;丙摸到了象腿,認為宇宙像一根柱子;丁摸到了象尾,認為宇宙像一條繩子。
當他們各自的理論不斷延伸,觸碰到一起的時候,卻會發現他們的理論無法結合起來——一個蘿卜加一把大蒲扇加一根柱子加一個繩子,是一個什麽東西?
然後,大家都會試圖找出一個全新的喻體,來比喻大象這個整體。但是,這將需要對他們的比喻都進行全麵的調整,而不是僅僅修改各自接觸的部分,或許還需要補充上沒有人涉及到的大象軀體的部分。
既然物理學的理論是一種比喻,那麽一個本體豈不是可以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喻體,而且這些不同的比喻同樣的細致和精彩呢?這種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原本就是多種多樣的,隻是如今那些粗糙不實的比喻,往往會被更精細、更形象、更實用的比喻所取代。
如果僅僅在日常生活方麵,經典力學和狹義相對論對“力”的解釋都是可以行得通的,而且沒有高下之分。超弦理論和圈量子理論,在對“大象”整體形象的描述上,也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所以才導致leonard和leslie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最後沒有走到一起(《生活大爆炸》中的情節)。
不過,在同一個理論體係中,以目前科學發展的程度來看,誕生一個被人類廣泛接受的,描述宇宙全景的理論,都是一個相當艱難和漫長的過程。誕生出兩個效果相當,而內容不同的理論,可能性基本為零。
如果,在兩個相互隔絕,使用著不同語言體係的文明裏,發展出兩套內容全然不同,但是效果相當,或是各有所長的“比喻”體係,倒是存在極大的可能。
有時,我會把我的這個想法說給朋友們聽,和朋友之間也產生過一些談論。所遇到的最常見的反駁,是針對這個想法的源頭,《道德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而展開的:既然所有能夠說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這句話作為一句“能夠說出來的道理”,它本身不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嗎?
對於這種說法,我的反駁是:語言是不準確的,那麽這句話裏的幾個概念,我們就需要延伸開來進行理解。比較前半部分的第二個字“道”,表述;還有後半部分的第二個字“常”,永恒的,正確的。
我們今天所有的理論,都是可以並且隻能運用語言來進行表述的,但是這不代表在未來,我們無法找到其他的交流和表達的方式。比如像《溯流者》裏所描述的那樣,如果在未來,所有人類聚合成了同一個生物,變成了一個廳族,思想全部融為了一體,那麽相互之間就不需要使用語言來進行交流。也許最終,廳族可以獲悉宇宙的終極真相,但是卻隻能儲存在思維裏,不需要也無法表述出來,處在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狀態。到那時,這樣的一個理論,也就無所謂對錯了,就成了一個“道之可道而不可道,常而非常之道”的理論。
那麽“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同樣也就無所謂對錯了。
為了表現比喻論的想法,我最後對《溯流者》的結局進行了一點修改:原本精心構建的“九重天”宇宙結構,還有宇宙大沙漏理論,故事裏借助鍾源的思考,對其準確性表示了質疑;原本準備給鍾源一個機會,來決定九重宇宙的存亡,最後改變了主意,直接在鍾源的思考中結束了全文,至於鍾源的決定對九重宇宙的存亡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沒有給出確定的回答。作者也不知道。
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原本就是這樣不清不楚。
學業上的受挫和糟糕的處境讓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或許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心態,我開始表現得叛逆、固執和狂妄自大。那時,我尤其熱衷於批判古代先哲們的思想理論,隻要是我看不太懂的理論,便一律斥之為謬論。年代越久遠的思想家,我就看他們越不順眼,因為光是那些艱深難懂,聽起來炫酷又玄乎的文言文,便足以讓我頭痛不已。這種“不好好說話”的行為,在我的心目中,成為了先賢們最大的罪證。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一本教輔書上看到了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
這是《道德經》開篇第一句話,這樣的句子,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就是裝模作樣的典範。可是,那天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在那本教輔書的底下,對這句話有一句白話文的釋義:所有能夠說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一瞬間,我的心口像是被什麽東西輕輕擊打了一下。當時,我正開始癡迷科幻小說,也正在嚐試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獲得終極理論,洞悉宇宙的終極奧秘?
道可道,非常道。這簡單的六個字似乎對這個問題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人類無法獲得終極理論。不知道為何,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答案是正確的。可是為什麽呢?
那段時間,我的厭學情緒極其嚴重,上課根本無法集中精神聽講。於是,連續兩天的時間裏,我就呆呆坐在課堂上,盯著這《道德經》的開篇六個字,苦思冥想,想要想出一個清晰可證的原因來。
我嚐試使用順藤摸瓜的辦法。這短短的六個字裏,有三個“道”字,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二個“道”字,這個“道”是“說”的意思,也就是表達。而要進行表達,就必須使用到人類一種非常基本的工具——語言。
我的思路豁然開朗。我感覺自己已經抓住的問題的關鍵。
語言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人類最基礎、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是源泉。然而,語言卻也是人類最大的謬誤。
我的腦海裏很快冒出了這樣的一段話。這一段話,算是“比喻論”最初的思想核心吧。我拿出了自己原本準備用來寫小說的一個筆記本,翻到了最後的幾頁,寫下了“比喻論”三個大字,然後將上麵的一段話寫在了標題下麵。我用很快的速度,寫下了我一點心得,寫了三頁紙。可是我沒有繼續下去,因為我的思路還不是特別的清晰,而且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把這些寫下來幹嗎。
當時,我基本上的想法是這樣:人類交流、學習各種文化和知識,需要使用到語言;人類獨立思考,創造出各種文化和知識,也是需要使用到語言的。
思考是什麽?思考是一種不出聲的自我對話,是一種在我們的思維層麵進行的自問自答。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事實上是在腦海中給自己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自己再設法找出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是需要使用到語言的。甚至許多的時候,在沉思的過程中,我們會情不自禁將自己思考的內容小聲地念出來。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如果不使用語言,我們根本是無法進行複雜的思考的。
所以,語言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的源泉。因而,語言是一切的關鍵。
那麽,語言又是什麽呢?語言是由無數詞語組成的,詞語就是概念。
那麽,概念又是什麽呢?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通過將世界割裂劃分成無數個小碎片,然後給每一塊碎片貼上標簽而得到的。然而,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問題出現了——宇宙是混沌一體,不可分割的。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在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如果僅從字麵上來理解,那麽答案是很明顯的:先有蛋。因為世界上沒有雞的時候,就已經有恐龍了,恐龍蛋也是蛋。
現在,讓我們來把這個題目完善一下:在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呢?
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很值得討論了。科學家認為,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而這個進化的過程是相當緩慢而漫長的,如果某一隻龍鳥在誕生後,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發生了變異,我們認為變異後的它可以稱之為一隻雞,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雞。那麽上麵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就是先有雞後有雞蛋。
而如果有一隻龍鳥產下了一隻蛋,這隻蛋在孵化前就已經產生了變異,我們認為變異後的蛋可以被稱為雞蛋,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雞蛋,它將會孵化出世界上的第一隻雞。那麽上述問題的答案,就會變成先有雞蛋而後有雞。
如果以時間來劃分的話,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當然可以指定其中誕生的一個生物,認為這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鳥類,在它前麵的都是恐龍,而它的後代是鳥類。
但是如果從可能性的角度來看,在恐龍和鳥類兩個概念的中間,可能存在無數種生物,我們永遠都可以沒完沒了地去糾結這樣一個問題:這一隻生物是恐龍還是鳥類?那麽那一隻呢?那麽那邊那一隻呢?
“恐龍”和“鳥類”兩個相距並不是很近的概念,界限模糊不清。
我們再來看看“人類”這個概念。作為一個人類,哪些元素或者說是條件是必須的?是手,是腳,是心髒嗎?還是體內的其他器官?聽起來都不是,沒手沒腳的殘疾人,或是安裝了人造心髒的殘疾人,都依然是人,除了大腦,人體的其他器官都是可以用人造的機器來替代的。缺失了這些器官,人依舊是人。
那麽大腦是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條件嗎?可是如果科技發展到一定的地步,人的思維、記憶就像電腦裏的數據一樣,變得可以隨意刪除、複製、篡改甚至憑空創造出來,那時大腦還是那麽重要嗎?如果兩人的思維和記憶相互交換了,那麽他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和記憶被轉存到了一塊電腦硬盤裏,那麽擁有一顆空白大腦的軀體,和電腦裏的那個思想,究竟哪一個才是人類?如果將一個人工智能複刻到一顆空白的大腦裏,操控著一具人類的軀體,那麽這算是一個人類嗎?
大腦的功能,也並非絕對不可取代。
隻要存在著這樣的可能,那麽“人”這個概念,包括我們每個人自我的身份,都變得模糊不清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一談對生物種類的劃分。起初,我們認為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在對微生物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微生物相互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於是又將其劃分為真菌、細菌和病毒三類,其中某些真菌的體型巨大,已經有點不太符合“微生物”這個概念;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朊病毒、類病毒、擬病毒、米米病毒等生物類型,這些生物的出現,不僅讓原本劃分好的生物類型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對“生命”這個概念本身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這還隻是在地球上,對微觀生命的深入研究,如果跨出了地球,踏上了太空,同時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麵對生命進行深入研究,還不知道我們將會發現怎麽驚人形態的生命。
對生物類型的劃分,很具有代表性。隨著科學研究的推進,科學家們會發現,許多原本擬定好的概念之間,邊界變得模糊不清,於是隻能不斷細分,劃分出許多新的概念。可是,如果這樣的細分無止盡地進行下去,則恰好證明了我的觀點:宇宙的本質是渾然一體,不容分割的。
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思考,我們會發現,許多原本認為很確定的概念,原來是不堪一擊,很容易被模糊的。
高中時代,壓抑而無聊的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我發現,單純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思考,有兩對概念很難將其模糊化:“有”和“無”;“物質”和“精神”。
這兩對概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都是一回事。當時無聊的我,苦思冥想,試圖證明這兩對概念事實上也是不準確的。
我假設了一種情況:人類的思想,或者說是靈魂,其本質是一種物質微粒。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假設實在是相當的沒有必要,因為現代物理學中,類似於“靈魂”這樣的,模糊了“有”和“無”的概念,原本就比比皆是。
這種微粒體積極其微小,或許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質組成單位,它無法單獨存在,必須依附在其他的物質上。因而,人類無法觀測證實它的存在,更無法對它進行提純。這種物質,對人類而言,就像是神話故事裏的鬼魂,它的存在與否,“有”或是“無”,失去了意義。
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場”。“場”這個概念在現代物理學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但是誰能夠清楚地告訴我,究竟什麽是場?我們能夠觀測到它所產生的物理效應,但是無法觀測到它本體的存在,這不就是一種類似於“鬼魂”的存在嗎?
比如說磁場,科學家一直試圖證明“磁單極子”的存在,但是始終未能成功,可是卻同樣也無法證明它不存在。同樣,一些物理學家提出過“引力子”這樣的物理概念,隻是未能被廣泛接納和證明。那麽,關於“場”這個概念,究竟是本身就不需要有實質的本體存在,還是說現代的科幻技術無法找到它的本體呢?
另一方麵,通過對超弦理論、圈量子理論等最前沿的物理學理論進行的延伸解讀,當前有一種頗為流行的物理學猜想認為,物質隻是空間的褶皺。既然物質隻是空間的“褶皺”而已,那麽我們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一種方法,可以直接能夠“撫平褶皺”?
現代物理學理論已經創造出了足夠多類似的概念,早已經模糊了“有”和“無”的界限。
後來,我把“靈魂是一種物質組成單位”這個想法融入到了《溯流者》這本書裏,在《穿越黑洞》這一章裏,用以解釋“冥海”的存在。
可是在當時,我對這個設想非常的不滿意,覺得太牽強了,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想法和解釋。
高中時代,我剛剛接觸到網絡,第一次有機會有選擇性地去觀看好萊塢電影,我立刻被美國的科幻大片迷得神魂顛倒,隻要一有機會,我就來到校外網吧,翻找出幾部美國科幻大片,看的如癡如醉。《黑客帝國》和《異次元駭客》都是我當時非常喜歡的電影,這兩部電影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然而,細想這兩部電影的情節,隻是表現出了人類的主觀意識,很多時候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的差別,但是在客觀層麵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依然是界限分明的。
那麽,會不會存在這樣的一種可能呢:我們發現自己身處的世界是虛擬的,但是當我們去試圖尋找真實世界的時候,卻發現所謂真實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像在《異次元駭客》裏,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在嵌套虛擬世界的最底層,我們循著線索一層層溯流而上,到達最頂層的世界,自以為來到了現實的世界,卻發現這裏原來不過是另一重的虛擬世界而已,宇宙以一種我們料想不到的方式存在著?
大家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想法,就是這本《溯流者》最初的構思。
這個想法,一直都存在我的腦海裏,直到2012年初,我開始著手創作這部《溯流者》。就因為“九重天”這種說法的存在,我將虛擬世界的數量設置為了九層,不過真正在書中出的虛擬世界,卻隻有八層。這一來是因為劇情的需要,二來是因為“會議廳”這種生物在故事中出現得太早,讓我感覺人已經進化到了這樣的層麵,無論是生命的形態,還是未來文明的圖景,都沒有了繼續描述的必要。這也是因為自己的想象力有限的緣故吧。
我最初打算把這個故事寫成一本輕小說,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一來自己對輕小說缺乏足夠的了解,擔心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二來是因為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我想要討論的問題太大,輕小說更偏向於情節化,擔心最後會使故事風格變得不倫不類。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近三年,最初的設計,還是讓這本書前後兩部分的風格,顯得有一點割裂。
在這本小說創作的同時,我繼續思考著有關“比喻論”的問題——既然我厚顏在最後麵給它加上了一個“論”字,總是希望它可以更細致精準一點的。
人們使用語言來描述世界,而由於語言本身的不準確,所以這種描述也是不可能準確的,隻是人類對宇宙的一種比喻而已。物理學是人類對描述世界的這種行為最極致的一種嚐試,但是這種嚐試,同樣無法跳脫“比喻”的範疇。在人類早期的世界觀裏,這種“比喻”的特性非常明顯,比如中國古人“地如棋盤,天如穹頂”的說法,比如北歐神話裏的“世界樹”猜想,佛教神話裏的“三千世界”理論等等。但是自從牛頓大神開始,人類對世界的描述開始被冠以“理論”之名,其比喻句的特性被逐漸隱藏了起來。
現代的物理學理論,為了解釋清楚已知的物理現象,往往會引入大量的物理概念,比如膠子、費米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這些概念,從名稱上看,似乎都是已經被證實存在的物質,但是事實上,這種概念更像是一種生造出的工具而已,它們隻是展現出科學家所需要的一部分特性,用來解釋人類所能觀測到的物理現象,然後這些概念就被無情地拋到了一邊。作為一種物質,這些概念本身就應該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本身應當擁有著方方麵麵的特性,而任意的一種特性,都足以改變整套物理學理論的走向。而在這些理論中,這些物質的屬性並非從研究中得來,而更像是被科學家們自行規定的。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宇宙,那麽恐怕結果就隻能像是這本小說裏的主人公一樣——每解開一個謎團,就會帶出更多的新的疑問。
因而,物理學所描述的宇宙,隻能是一個近似真相的宇宙模型,這個模型就是喻體,物理學的理論就是比喻。
既然物理學的理論是一種比喻,那麽本體是什麽?一定就是整個宇宙本身嗎?那可不一定,本體有可能隻是宇宙的某一部分。科學家們對宇宙的研究,很多時候處於一種盲人摸象的狀態:甲摸到了象牙,認為宇宙像一個蘿卜;乙摸到了象耳,認為宇宙像一把大蒲扇;丙摸到了象腿,認為宇宙像一根柱子;丁摸到了象尾,認為宇宙像一條繩子。
當他們各自的理論不斷延伸,觸碰到一起的時候,卻會發現他們的理論無法結合起來——一個蘿卜加一把大蒲扇加一根柱子加一個繩子,是一個什麽東西?
然後,大家都會試圖找出一個全新的喻體,來比喻大象這個整體。但是,這將需要對他們的比喻都進行全麵的調整,而不是僅僅修改各自接觸的部分,或許還需要補充上沒有人涉及到的大象軀體的部分。
既然物理學的理論是一種比喻,那麽一個本體豈不是可以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喻體,而且這些不同的比喻同樣的細致和精彩呢?這種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原本就是多種多樣的,隻是如今那些粗糙不實的比喻,往往會被更精細、更形象、更實用的比喻所取代。
如果僅僅在日常生活方麵,經典力學和狹義相對論對“力”的解釋都是可以行得通的,而且沒有高下之分。超弦理論和圈量子理論,在對“大象”整體形象的描述上,也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所以才導致leonard和leslie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最後沒有走到一起(《生活大爆炸》中的情節)。
不過,在同一個理論體係中,以目前科學發展的程度來看,誕生一個被人類廣泛接受的,描述宇宙全景的理論,都是一個相當艱難和漫長的過程。誕生出兩個效果相當,而內容不同的理論,可能性基本為零。
如果,在兩個相互隔絕,使用著不同語言體係的文明裏,發展出兩套內容全然不同,但是效果相當,或是各有所長的“比喻”體係,倒是存在極大的可能。
有時,我會把我的這個想法說給朋友們聽,和朋友之間也產生過一些談論。所遇到的最常見的反駁,是針對這個想法的源頭,《道德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而展開的:既然所有能夠說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這句話作為一句“能夠說出來的道理”,它本身不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嗎?
對於這種說法,我的反駁是:語言是不準確的,那麽這句話裏的幾個概念,我們就需要延伸開來進行理解。比較前半部分的第二個字“道”,表述;還有後半部分的第二個字“常”,永恒的,正確的。
我們今天所有的理論,都是可以並且隻能運用語言來進行表述的,但是這不代表在未來,我們無法找到其他的交流和表達的方式。比如像《溯流者》裏所描述的那樣,如果在未來,所有人類聚合成了同一個生物,變成了一個廳族,思想全部融為了一體,那麽相互之間就不需要使用語言來進行交流。也許最終,廳族可以獲悉宇宙的終極真相,但是卻隻能儲存在思維裏,不需要也無法表述出來,處在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狀態。到那時,這樣的一個理論,也就無所謂對錯了,就成了一個“道之可道而不可道,常而非常之道”的理論。
那麽“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同樣也就無所謂對錯了。
為了表現比喻論的想法,我最後對《溯流者》的結局進行了一點修改:原本精心構建的“九重天”宇宙結構,還有宇宙大沙漏理論,故事裏借助鍾源的思考,對其準確性表示了質疑;原本準備給鍾源一個機會,來決定九重宇宙的存亡,最後改變了主意,直接在鍾源的思考中結束了全文,至於鍾源的決定對九重宇宙的存亡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沒有給出確定的回答。作者也不知道。
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原本就是這樣不清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