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義務教育沒有幾年,從顧小洋上小學、初中就一直收擇校費,小學和初中因為一直在北京上學,所以高中回戶籍所在地上學,盡管可以憑著北京的中考分入學,因為你沒在戶籍地考試,對不起,交上幾萬再進來吧。算都不用算,高中三年,少說十萬塊。


    三個孩子,楊宇鑫和謝希希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都有在業餘時間報過各種各樣的班,奧數,舞蹈,兩個家長的想法讓華語覺得可以理解,雖然顧小洋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報過任何班,但她能理解那些給孩子報過班的家長們。每一個家長都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像謝曉芹說的那樣,其實讓孩子學這個學那樣,都是受別的家長的傳染,說家長們都得了一種傳染病,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什麽,我家的孩子也一定學,而且要比他們家的孩子學的要多兩樣才算行。還說別人學,你不學咋整?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謝希希小學的時候學過舞蹈,沒跳多久就放棄了,謝希希覺得跳芭蕾太辛苦了,腳尖都要跳爛了,哭著鬧著說什麽也不去了。謝曉芹怎麽勸她怎麽講道理都不行,謝希希說什麽都不去學了,就一個女兒,謝曉芹也就由著她了。那就她想學啥就學啥吧,於是,初中的時候她又開始學起了跆拳道,謝曉芹不主張女兒學跆拳道,覺得女孩子應該學學彈琴唱歌,學學畫畫,學學跳舞,要像過去的年代,還應該學學織毛衣繡繡花什麽的,而跆拳道這種野性的活動應該是男孩子那種粗線條的。當時為了學不學這跆拳道,謝曉芹沒少生氣。謝地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女孩子學點功夫對自己這一生是絕對有好處的,至少可以保護自己,就算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也能放心。在謝曉芹的眼裏,謝地是無時無刻不寵著女兒的,要不怎麽說隻要他在旁邊,她管女兒都費勁呢。現在想想離開北京,在沙河上學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謝地不用在旁邊指手劃腳,幹擾她們娘倆。雖然當初謝曉芹也沒少埋怨這政策,那就是高考必須回原籍的政策,他們的戶口不在北京,也是為了讓女兒將來高中離北京近點,所以給落了河北戶口。隻是謝希希打小就在北京上的學,包括幼兒園,就這樣一路走來,卻不得不在高中的時候離開北京。這讓謝曉芹一直耿耿於懷,卻又無奈。


    葉子的兒子倒是也報過班,隻報過奧數,其它倒沒學什麽,葉子的老公曾提議讓楊宇鑫學點樂器,可這孩子沒有音樂細胞,買的黑管、吉它,買什麽不學什麽,那孩子倒是平時喜歡看書,葉子從來沒買過樂器,都是老公買回來的,其實是老公心血來潮,喜歡這些東西,買回來說是讓兒子學,見兒子不喜歡,他說他想學,結果他也是三分鍾的熱情。所有樂器最後不得不放在一邊落滿灰塵。害的葉子總要打理它們,又舍不得扔掉它。她看兒子喜歡買雜誌,就堅定的給他去郵局訂他喜歡的雜誌,一下子訂了好幾種。那還是初一的時候,楊宇鑫把她說了一頓,說我喜歡看書也用不著一下子訂這麽多吧,我哪有時間看完。最後的結果是,導致家裏雜誌堆滿了書櫃,後來翻過的雜誌一大堆,都成了廢紙。葉子是不喜歡看書的,但是有關學習上的,兒子喜歡的,她就支持。隻是這種填鴉一樣的訂閱,從郵箱一取好幾本,兒子根本沒有那麽多的時間逐字逐句的看下去,這讓她從此長了記性,兒子再需要什麽雜誌,她再訂,再也不一下子盲目的選好幾種了。


    三個女人,隻有華語從來沒給顧小洋報過任何特長班。謝曉芹說,你沒報就對了,報那些班現在看有啥用啊,在學校拚的是成績,又不看你芭蕾跳的好不好,又不考你跆拳道。華語卻說,這不一樣的,要是你家孩子畫畫好,高考也占優勢,就是體育占優勢在高考的時候也可以為自己的成績拔一下高。


    這不,高二下學期的顧小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去學美術。華語沒想到兒子又有了這樣的想法,當然從小到大,華語基本就沒有限製過顧小洋的發展,他喜歡畫畫,她就支持他買各種書,包括服裝設計類的,竟然還有經濟學管理的,漫畫基礎,素描,顧小洋喜歡書,他竟然在去圖書市場回來能給華語買回好幾本烹飪的書。華語看了,糕點的占了一本,還有涼拌菜的,買回來就把書放在了她的桌子上,明擺著的,這是讓她加強她的廚藝呢。


    可天生會做飯的華語,從來不願意在做吃的上麵來個照本宣科。她一直認為自己做吃的,是有天才的細胞的,包括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炸的麻花和包的餛飩,她都能在很多年以後自己成家了把麵和餡包成餛飩的模樣,或者把麵做成麻花的模樣。唯有驢打滾不會做,這可是北京的名小吃,直到父親去世多年,華語都很納悶,從來沒有來過北京的父親,他怎麽就會做北京的名小吃呢,而且做的那麽有味道,讓華語在北京吃上正宗驢打滾的時候,不免想起父親,對他的廚藝又大加讚賞。隻可惜,她自認是廚房裏的天才,無師自通,可是她終究是做不會這道小吃:驢打滾。這麽多年過去,華語都是心裏麵百般的後悔,小的時候,為什麽不在父親的麵前謙虛一下,把這道小吃學會呢。


    顧小洋很會做吃的,但是他一般不做,為了跟電腦學做蛋糕,顧小洋已經敗壞了一個電飯煲。這種時候,華語從來不會說他的,他希望孩子勇於嚐試,壞就壞吧,壞了再買個唄。隻是那天她覺得很驚險,她和老媽出去,回家上到五樓,還有一層到家,她就聞到了一股焦糊的味兒。打開門,顧小洋正捂著鼻子,麵對著廚房一籌莫展。就在這一天,他們家的電飯煲犧牲了。


    而上一個母親節,華語享受到了顧小洋做的蛋糕,那個鬆軟那個好吃,令華語總會回味無窮。而顧小洋的父親,在和她離婚以後,也享受過顧小洋在家裏做的蛋糕,並給顧事帶了過去。兒子的這份心意啊,在華語的心裏沉甸甸的,可她不知道顧事怎麽想。在華語的眼裏,顧事從來沒有讚美過顧小洋,都說在誇獎中成長的孩子要比整天被批評的孩子成長的更健康和快樂。人生難得天天快樂放鬆的活著。華語很少批評顧小洋,雖然不批評,但是華語也知道,她的嘮叨和囑咐也足以給他們造成一個小小的小小的代溝。


    其實,在華語的心裏,也許顧小洋將來做個麵點師沒準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在他們做父母的眼裏,總想讓自己的孩子做到更好,怎麽可能隻想著做一個普通的麵點師呢。一定要有夢想,並為夢想為之努力。無論怎樣,其實在華語的內心深處,隻要孩子高興開心就行,不管他將來從事什麽職業。但又不能說,不用學了,直接去學個廚師得了。說不能這樣說,但是將來隻要能養活自己,能養活自己的理想和愛好就行,當然,華語也想過,要是顧小洋能憑借著愛好賺錢養活自己,那何樂而不為呢。


    初三的時候,那把顧小洋網購的吉它,每次他們從沙河回到北京的家裏,都能讓華語看到,就琢磨著什麽時候去報個班學吧,給顧小洋帶個頭。至少讓他知道,這個40歲的媽媽還在學習,在接受新的東西新鮮事物,他做為年輕小孩,更應該義無反顧的好好學習。而在華語的心裏,有些是不必跟孩子說的,做出來,他看到會記在心裏,也會照樣去做。比你擺道理給他,更有力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式陪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梔子伊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梔子伊雅並收藏中國式陪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