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陳堯左雖然沒有明確表露自己的態度,但在座的人對他都很熟悉。


    單從陳堯左平時所做的詩詞而言,他必然是重策論一派的。


    如今,詩壇中最流行的莫過於西昆體。


    楊億、劉筠、錢惟演、李宗鍔、李維、張詠、錢惟濟、丁謂、崔遵度等人,皆是西昆體的代表人物。


    西昆體流派的扛鼎之人,哪個不是當世名流?


    上有所行,下必有所效。


    類比到後世,楊億等人便是當世之頂流,他們推崇的東西,自然會受到旁人的追捧。


    這些追捧之人,或是出於功利,或是出於欣賞,或是出於盲從,簡而言之,西昆體便是詩壇之主流。


    然而,陳堯左雖然也是當世之名流,但他的詩文中卻沒有西昆體的華美。


    同時,也沒有過度的追求凋琢堆砌。


    在某種意義上,西昆體詩人和大名鼎鼎的苦吟派(唐朝賈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兩者不同的是,苦吟派講究的是推敲,而西昆體則是更上一層,不僅要切合時宜,還得華麗。


    有沒有言之有物,不重要,就像是穿著香奈兒,背著愛馬仕的貴婦,越華麗越好。


    因此,眼下的宋體詩(西昆體),也失去了唐詩的精髓。


    眾所周知,群眾才是曆史的創造者。


    脫離群眾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而以西昆體為首的詩人,大多都是世家名流。


    而這,也是西昆體衰落的根本原因。


    反觀陳堯左,他的詩文雖然不夠華麗,但卻學到了唐人的神,也更加貼近實際。


    所以,陳堯左先天便是傾向策論的。


    眼見魯宗道、章得象,先後盛讚以策論取士,宋綬頓時明白,取士標準的更易,已是大勢所趨。


    想到這裏,宋綬便不再繼續爭論。


    因為那樣毫無意義!


    官家是大宋天子,官家的意誌便是大宋的意誌。


    宋綬沒了聲音,策論和詩賦的討論也就隨之結束。


    沒過多久,這場召對也跟著結束了。


    此次殿議不僅確認了省試的取士標準,同時也明確了省試的考試時間。


    二月上旬,省試,三月下旬殿試,四月臨軒放榜。


    當然,李傑隻是定下了一個大體的時間區間,具體的日期交由兩府大臣和貢舉官共同參訂。


    待到他們的意見統一後,再行上報。


    ……


    ……


    ……


    魯宅。


    從宮中回到家中之後,魯宗道立馬鑽進了書房,他跑到書房,倒不是為了考覆貢舉之事。


    貢舉如何操辦,自有定製,他是考試的主考官,這些禮節上的俗物,不需要他操心。


    他去書房,隻是為了躲親近而已。


    權知貢舉的差遣中,一個‘權’字道盡了這份差遣的性質,這隻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而已。


    但即便如此,權知貢舉官的身份也是舉足輕重的。


    畢竟,權知貢舉官有著排定考生名次,以及考生罷黜的權力。


    雖然宋朝的做官途徑有很多,除了科舉之外,還有恩蔭等路徑,但誰都知道,進士科最重。


    進士出身的官員,升遷速度遠超其他途徑出身的官員。


    對於舉子而言,科舉無疑是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不論應試舉子是寒門子弟,亦或者是世家大族,其重要性都是一樣的。


    哪怕朝廷有著明確的避讓製度,但身為主考官的魯宗道,難免會收到一些招呼。


    當然。


    以魯宗道的為人,誰打招呼都不好使。


    可拒絕是一回事,應付又是另外一回事,不怕,不代表他想和對方打什麽交道。


    不止是魯宗道如此,同知貢舉的其他三人,也都選擇了閉門謝客。


    誰也不見!


    是夜。


    魯宗道、陳堯左、宋綬、章得象四人稍微收拾了一下衣物,便直接住進了武成王廟。


    為什麽連夜住進武成王廟?


    這是因為宋朝科舉中的鎖院製度,為了杜絕請托之弊,太宗設立了鎖院製度。


    即官員受詔為貢舉官後,必須住進考試場所,與外界隔絕,擬定題目、考校試卷、確定名次等事務都必須隔絕內外。


    至於,為什麽住進武成王廟,而不是貢院。


    則是因為宋初的科舉製度尚不成熟,不比明清時期,宋初的禮部沒有專門的貢院。


    如果遇到了省試,考試地點或是借用寺廟、或是官舍、或是太學。


    其中,借用武成王廟是的次數是最多的。


    武成王廟,即武廟,是專門用來祭祀薑太公以及曆代良將的廟宇,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唐宋時期,薑太公被曆代帝王追封為武聖,到了唐玄宗這一代,薑太公被追封為武成王。


    宋承唐製,尊祀武成王的傳統也跟著繼承了下來,到了真宗一代,薑太公又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


    (ps:到了明朝,明太祖廢除了武成王廟的祭祀,至此,武成王廟一度廢止,如果沒有廢止,現在的武聖很可能是薑子牙。


    關羽正式成為武聖,應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事,關羽被供奉,倒不是因為他的武力,而是因為他的品行)


    ……


    ……


    ……


    正月十六,朝廷正式下詔,明確規定,此科進士考試初詩賦外,兼考策論,兩者並重!


    即,詩賦與策論同樣重要,詩賦寫得好,策論差的,能錄取,策論寫得好,詩賦寫得差的,也能錄取。


    當然,這隻是明麵上的規定,有了之前那場殿議,該如何把控其中的尺度,魯宗道等人自是心中有數的。


    此詔一出,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不過,好在朝廷隔日跟著又發了一份詔書,緣於參考舉子太多,天聖二年貢舉錄取人數也會相應增加。


    進士科取三百名額,諸科取四百人。


    公布了取士名額之後,非議瞬間少了許多。


    畢竟,取士標準中詩賦也很重要不是?


    沒看到朝廷的詔書裏,詩賦排在策論前麵嗎?


    二月二。


    龍抬頭。


    天聖二年的省試便定在了這一天。


    十年寒窗,能否入仕就在今朝,天還未亮,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士子便聚集到了武成王廟門前。


    宋癢、宋祁、鄭戩、葉清臣四人,也是萬千舉子中的一員。


    曆史上他們被人稱為‘四傑’,不過,尚未入仕的他們,暫時還沒有相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羊小星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羊小星星並收藏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