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下海嗎?
積水潭醫院。
“煥兒,恭喜!”
李傑帶著老婆孩子,提著補品前來探望李雪。
陳煥跟李雪生娃了。
一個男孩。
六斤九兩!
很健康。
大孫子降世,最高興的莫過於老陳家兩口子,孩子沒出生之前,胡桂蘭已經開始考慮內退。
今時不同往日。
從前,副食品售貨員是稀缺崗位,各種物資隨便挑,現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逐漸席卷全國。
票證雖在,但早已失去了統治性地位。
即使是初生的市場經濟,依舊給華夏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以雞蛋為例。
60-70年代,雞蛋不僅不好買,還不是特別新鮮,而今,雞蛋既新鮮,又好買。
至於瓜果蔬菜,個體經濟帶來的衝擊,遠不是副食品店能夠抵擋的。
買菜誰還去副食品店啊?
門難進,臉難看。
不如菜市場。
那邊都是個體戶,買菜能講價,還能看到笑臉。
服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昔日副食店哄搶的盛景,今日已然不見。
道一句門口羅雀,那也不為過。
因此。
退不退休,全憑胡桂蘭的心思,真要辦理提前退休手續,領導隻會高興。
少分一個人的工資啊。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這不。
預產期快到了,胡桂蘭果斷辦理了內退手續。
接下來她的任務隻有一個,帶娃!
畢竟,陳煥和李雪都有工作,白天沒法帶孩子。
一家人已經商量好了,白天由胡桂蘭照看娃娃,等小兩口下班,她在回家。
雖說小楊胡同距離北師大教師公寓有點遠,來回需要近四十分鍾,但擱在老太太眼裏,那是個事嗎?
什麽都沒有大孫子重要。
大孫子有了,老頭、老太又開始操心住房問題。
教室公寓好歸好,就是小了一點。
沒孩子還好。
有了孩子,一家三口人住在一間屋子,短時間倒沒什麽,但孩子越來越大,那就是問題。
但。
住房問題有點無解。
受困擾的不止老陳家一家。
京城上千萬人口,超過半數都有住房困難。
這裏的困難是指那種非常亟需解決的需求,如果條件放寬,拋開一部分級別比較高的領導們。
九成半的人,都有難處。
誰家不想住的又寬敞,又整潔?
隻是做不到而已。
分到房子的職工家庭倒還好,一家人擠擠,總歸能過,那些人均不足五平方的家庭,才是困難戶。
然而。
商品房市場,方興未艾。
福利住房又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也不知道哪天輪到自己。
反正很難解決。
老陳家兩口子根本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好在時間還早,泉泉才剛剛出世,六歲之前基本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十歲以後,倒是個麻煩。
孩子大了老是跟爸媽住一個房間,總歸不好。
陳福生和胡桂蘭擔心住房問題,陳煥倒不是特別操心。
十年時間,很長。
過去這些年,四九城幾乎一年一個樣,誰知道十年後是什麽情況呢?
些許,下一輪福利房就要開始了。
福利分房,單身未婚跟已婚不是一套標準,已婚未生子跟已婚有子,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陳家長孫出生,倒是衝淡了青兒心裏的煩惱。
陳青跟李傑雖然是一個總廠,但真正分起來,兩人並不是一個分廠。
又一年過去。
一分廠、二分廠的日子更難過。
工資沒漲不說,還欠薪。
兩家工廠都開始欠。
李傑領導的三分廠能賺錢,但五百來號人掙的錢,哪能撐得下近2000人的大廠?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去年年終,廠裏又從三分廠調集了一批資金,如果不是李傑據理力爭,恐怕連年終福利都發不下去。
三分廠持續輸血一分廠、二分廠,不僅讓一分廠、二分廠鬧得不開心,三分廠廠內也有不少怨言。
憑什麽啊?
他們掙的錢,憑什麽要分給一、二分廠?
三月份那會,三分廠的幾個職工還跟一分廠的人幹了一架。
那一架,差點變成大群架。
矛盾激化程度,相當劇烈。
如果繼續這麽幹,三分廠遲早給一分廠、二分廠拖垮。
雖說廠內矛盾重重,但總廠那邊卻異常的沒有發聲。
甚至有繼續擴大輸血的架勢。
原因嘛,不難猜。
有些人呐,盯上了京西木材廠。
即將推行國營工廠承包製的消息,瞞不過一些人。
承包?
怎麽承包?
什麽情況下才能承包?
那肯定是工廠連連虧損,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才能被承包。
正常情況下,盈利的工廠怎麽可能對外承包?
京西木材廠雖然不是那種非常暴利的工廠,但它有一個優勢。
能賺外匯。
這年頭,外匯比什麽都好使。
問,如何承包一家盈利能力不錯的工廠?
分三步。
第一步,找準目標。
第二步,讓它虧損。
第三步,承包。
破船還有三根釘,作為一家老牌工廠,即使總賬連連虧損,京西木材廠也有一定的價值。
像這樣的工廠,那些頂級二代肯定不會拿正眼瞧。
但。
頂級又有幾人?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頂層的人瞧不上,中下層的人會把它當成寶。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一分廠、二分廠的困境,幾乎無解。
陷入連連虧損的怪圈,要說全是人為,那肯定不對,大概一半一半的樣子。
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李傑完全不像搭理。
真被承包了,大不了走人。
下海,未嚐不是一種出路。
有三分廠的班底,重新辦一家家具廠,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三分廠的核心競爭力是那地皮、機器、渠道嗎?
從來不是。
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至於積蓄問題。
那也不是什麽難題。
近些年,李傑的確沒有存下多少錢,幾萬塊對於成立一家工廠而言,那是杯水車薪。
但,他可以從手工作坊起步。
再不濟,客串一回‘家具仙人’,狠狠地從小日子那邊掙上一筆,要不了幾年,開廠子的錢就有了。
完成了原始積累,後續就是簡單地滾雪球。
有他在,雪球隻會越來越大。
屆時,再培養幾個徒弟,他就能慢慢放手。
積水潭醫院。
“煥兒,恭喜!”
李傑帶著老婆孩子,提著補品前來探望李雪。
陳煥跟李雪生娃了。
一個男孩。
六斤九兩!
很健康。
大孫子降世,最高興的莫過於老陳家兩口子,孩子沒出生之前,胡桂蘭已經開始考慮內退。
今時不同往日。
從前,副食品售貨員是稀缺崗位,各種物資隨便挑,現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逐漸席卷全國。
票證雖在,但早已失去了統治性地位。
即使是初生的市場經濟,依舊給華夏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以雞蛋為例。
60-70年代,雞蛋不僅不好買,還不是特別新鮮,而今,雞蛋既新鮮,又好買。
至於瓜果蔬菜,個體經濟帶來的衝擊,遠不是副食品店能夠抵擋的。
買菜誰還去副食品店啊?
門難進,臉難看。
不如菜市場。
那邊都是個體戶,買菜能講價,還能看到笑臉。
服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昔日副食店哄搶的盛景,今日已然不見。
道一句門口羅雀,那也不為過。
因此。
退不退休,全憑胡桂蘭的心思,真要辦理提前退休手續,領導隻會高興。
少分一個人的工資啊。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這不。
預產期快到了,胡桂蘭果斷辦理了內退手續。
接下來她的任務隻有一個,帶娃!
畢竟,陳煥和李雪都有工作,白天沒法帶孩子。
一家人已經商量好了,白天由胡桂蘭照看娃娃,等小兩口下班,她在回家。
雖說小楊胡同距離北師大教師公寓有點遠,來回需要近四十分鍾,但擱在老太太眼裏,那是個事嗎?
什麽都沒有大孫子重要。
大孫子有了,老頭、老太又開始操心住房問題。
教室公寓好歸好,就是小了一點。
沒孩子還好。
有了孩子,一家三口人住在一間屋子,短時間倒沒什麽,但孩子越來越大,那就是問題。
但。
住房問題有點無解。
受困擾的不止老陳家一家。
京城上千萬人口,超過半數都有住房困難。
這裏的困難是指那種非常亟需解決的需求,如果條件放寬,拋開一部分級別比較高的領導們。
九成半的人,都有難處。
誰家不想住的又寬敞,又整潔?
隻是做不到而已。
分到房子的職工家庭倒還好,一家人擠擠,總歸能過,那些人均不足五平方的家庭,才是困難戶。
然而。
商品房市場,方興未艾。
福利住房又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也不知道哪天輪到自己。
反正很難解決。
老陳家兩口子根本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好在時間還早,泉泉才剛剛出世,六歲之前基本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十歲以後,倒是個麻煩。
孩子大了老是跟爸媽住一個房間,總歸不好。
陳福生和胡桂蘭擔心住房問題,陳煥倒不是特別操心。
十年時間,很長。
過去這些年,四九城幾乎一年一個樣,誰知道十年後是什麽情況呢?
些許,下一輪福利房就要開始了。
福利分房,單身未婚跟已婚不是一套標準,已婚未生子跟已婚有子,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陳家長孫出生,倒是衝淡了青兒心裏的煩惱。
陳青跟李傑雖然是一個總廠,但真正分起來,兩人並不是一個分廠。
又一年過去。
一分廠、二分廠的日子更難過。
工資沒漲不說,還欠薪。
兩家工廠都開始欠。
李傑領導的三分廠能賺錢,但五百來號人掙的錢,哪能撐得下近2000人的大廠?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去年年終,廠裏又從三分廠調集了一批資金,如果不是李傑據理力爭,恐怕連年終福利都發不下去。
三分廠持續輸血一分廠、二分廠,不僅讓一分廠、二分廠鬧得不開心,三分廠廠內也有不少怨言。
憑什麽啊?
他們掙的錢,憑什麽要分給一、二分廠?
三月份那會,三分廠的幾個職工還跟一分廠的人幹了一架。
那一架,差點變成大群架。
矛盾激化程度,相當劇烈。
如果繼續這麽幹,三分廠遲早給一分廠、二分廠拖垮。
雖說廠內矛盾重重,但總廠那邊卻異常的沒有發聲。
甚至有繼續擴大輸血的架勢。
原因嘛,不難猜。
有些人呐,盯上了京西木材廠。
即將推行國營工廠承包製的消息,瞞不過一些人。
承包?
怎麽承包?
什麽情況下才能承包?
那肯定是工廠連連虧損,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才能被承包。
正常情況下,盈利的工廠怎麽可能對外承包?
京西木材廠雖然不是那種非常暴利的工廠,但它有一個優勢。
能賺外匯。
這年頭,外匯比什麽都好使。
問,如何承包一家盈利能力不錯的工廠?
分三步。
第一步,找準目標。
第二步,讓它虧損。
第三步,承包。
破船還有三根釘,作為一家老牌工廠,即使總賬連連虧損,京西木材廠也有一定的價值。
像這樣的工廠,那些頂級二代肯定不會拿正眼瞧。
但。
頂級又有幾人?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頂層的人瞧不上,中下層的人會把它當成寶。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一分廠、二分廠的困境,幾乎無解。
陷入連連虧損的怪圈,要說全是人為,那肯定不對,大概一半一半的樣子。
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李傑完全不像搭理。
真被承包了,大不了走人。
下海,未嚐不是一種出路。
有三分廠的班底,重新辦一家家具廠,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三分廠的核心競爭力是那地皮、機器、渠道嗎?
從來不是。
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至於積蓄問題。
那也不是什麽難題。
近些年,李傑的確沒有存下多少錢,幾萬塊對於成立一家工廠而言,那是杯水車薪。
但,他可以從手工作坊起步。
再不濟,客串一回‘家具仙人’,狠狠地從小日子那邊掙上一筆,要不了幾年,開廠子的錢就有了。
完成了原始積累,後續就是簡單地滾雪球。
有他在,雪球隻會越來越大。
屆時,再培養幾個徒弟,他就能慢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