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 第1页 [军事理论] 《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出书版)》作者:[德]瓦尔特·胡巴奇【完结】 出版说明 1939年 1a 4月3日 “白色方案”指令(进攻波兰) 1b 8月31日 第1号作战指令(波兰和西方列强) 2 9月3日 第2号作战指令(与英国和法国对峙) 3 9月9日 第3号作战指令(从波兰向西线调兵) 4 9月25日 第4号作战指令(继续进行战争) 5 9月30日 第5号指令(与俄国在波兰的分界线,军事管制) 6 10月9日 第6号作战指令(西线的进攻准备) 7 10月18日 第7号作战指令(西线的作战行动) 8 11月20日 第8号作战指令(西线部队的展开) 8a 12月11日 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对荷兰和比利时港口的封锁措施) 9 11月29日 第9号指令: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 1940年 9a 5月26日 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 10 [1月19日-2月24日] 第10号指令(“黄色方案”的开进指示)(缺) 10a 3月1日 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 10b 4月2日 关于“威悉河演习”的补充指示 11 5月14日 第11号指令(a集团军群的主要作战方向) 12 [5月18日]第12号指令(掩护南翼)(缺) 13 5月24日 第13号指令(在法国的作战指挥) 14 6月8日 第14号指令(在法国继续实施进攻) 15 6月14日 第15号指令(向罗亚尔河推进) 16 7月16日 第16号指令:关于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 17 8月1日 第17号指令:关于对英国进行空中和海上战争 18 11月12日 第18号指令(法国和伊比利亚诸国的保卫措施) 19 12月10日 第19号指令:“阿蒂拉”行动 20 12月13日 第20号指令:“马里塔”行动 21 12月18日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方案 1941年 22 1月11日 第22号指令:在地中海地区作战中德军的援助 23 2月6日 第23号指令:打击英国国防经济的作战方针 24 8月5日 第24号指令:关于与日本的合作 25 8月27日 第25号指令(进攻南斯拉夫) 26 4月3日 第26号指令:在巴尔干半岛与盟国的合作 27 4月13日 第27号指令(进攻希腊) 28 4月25日 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 29 5月17日 第29号指令(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管制) 30 6月23日 第30号指令:中东 31 6月9日 第31号指令(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职权) 32 6月11日 第32号指令:为“巴巴罗萨”行动以后的时期作准备 32a 7月14日 关于人员和物资的战备方针 33 7月19日 第33号指令: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34 7月30日 第34号指令(东线作战) 35 9月6日 第35号指令(在中央集团军群方向上的决战) 36 9月22日 第35号指令(停止在拉普兰德的战斗行动) 37 10月10日 第37号指令(变更北方地区的兵力部署) 38 12月2日 第38号指令(地中海地区的德军兵力) 39 12月8日 第39号指令(东线的防御) 1942年 40 3月23日 第40号指令:关于海岸地区的指挥权 41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42 5月29日 第42号指令:对剩余法国或伊比利亚半岛作战的方针 43 7月11日 第43号指令:继续从克里木实施作战 44 7月21日 第44号指令:关于芬兰北部的作战行动 45 7月23日 第45号指令:继续实施“不伦瑞克”行动 46 8月18日 第46号指令:在东方加强同游击队破坏活动作斗争的方针 47 12月28日 第47号指令: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1943年 47a 6月1日 第47号指令的修正 48 7月26日 第48号指令: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49 7月31日 第49号指令(“阿拉里希方案”,后改名“轴心”方案)(缺) 50 9月28日 第50号指令:关于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向芬兰北部和挪威北部撤退的准备工作 51 11月8日 第51号指令(优先给西线补充人员和物资) 1944年 51a 1月17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管辖范围内的战区 52 1月28日 给西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的电报 53 3月8日 第11号领袖命令(筑垒地域指挥官,战斗指挥官) 54 4月2日 第7号作战命令对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55 5月16日 1944年5月16日领袖关于对英国使用远程武器的命令 56 7月12日 领袖关于海上运输的命令 57 7月13日 1944年7月13日领袖关于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规定 57a 7月13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规定 58 7月23日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59 7月27日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60 8月24日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61 8月29日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62 9月1日 关于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的命令 63 9月3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63a 9月7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的军事权限 63b 9月9日 接受德国西线阵地的指挥权 第2页 64 9月12日 关于在东南地区构筑工事的命令 65 9月19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第2号规定 65a 9月20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第2号规定 66 11月28日 领袖关于孤立无援部队指挥问题的命令 1945年 67 1月21日 领袖关于通信工作的命令 68 1月28日 领袖关于人民冲锋队的使用的命令 69 2月5日 关于从东部地区向丹麦实施后送 70 3月19日 关于在帝国领土上的破坏措施 71 4月7日 关于西战场的新的指挥关系 72 4月15日 领袖关于被分割的德国北部和南部地区指挥关系的命令 73 4月15日 希特勒对东线官兵的号召 附件:1943年4月15日的第6号作战命令(“堡垒”) 附录 附录一 1919-1945年的德军统帅机构 出版说明 本密令全集选译自联邦德国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83年再版的《1939-1945年希特勒的作战指令——国防军统帅部文件》一书。该书是联邦德国波恩大学的歷史学教授瓦尔特·胡巴奇编辑的,曾于1962年出过第一版,1983年再版时对内容作了增补和订正。胡巴奇生于1915年,1939-1945年期间曾是纳粹德国的步兵预备役军官,1943年当过国防军统帅部战争日志的书记员。1945年他到格廷根大学任教。自1956年起,任波恩大学的歷史学教授。他着有多部歷史着作,是多卷本《国防军统帅部战争日志》的主要编者之一。是联邦德国的一位知名的歷史学家。 本密令全集收译了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和凯特尔等人受希特勒委託签署的几乎全部作战指令和命令。这些指令和命令主要记录了纳粹德国统帅部在1939-1945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关于各个重要战局、战役、战斗的作战方针,以及对战术、指挥、后勤、通信、侦察、反游击战和海战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此外,还涉及到纳粹德国最高当局在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等许多领域的重要决定。显然,这些指令和命令是纳粹德国统帅部最重要的一部分文件,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节节胜利转由失败直至灭亡的一部分记录。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特别是德国现代史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军事科学出版社 1a 4月3日 “白色方案”指令(进攻波兰) “白色方案”指令 “白色方案”指令 一、鑑于波兰目前的态度,不仅需要使修改后的东部边界有安全保障,而且还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以便在必要时永远消除来自这一方向的各种威胁。 (一)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 德国同波兰的关系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骚乱的原则。如果波兰改变其迄今基于同样原则的对德政策,转而採取对帝国进行威胁的态度,那么,同它进行最终清算就有可能势在必行。 那时要达到的目的是,粉碎波兰的防彻力量,在东面造成一种能满足国防需要的态势。最迟在冲突开始时,宣布但泽共和国 [ 译者註:原文为der freistaat,德国歷史上的旧称。魏玛共和国时期多数州的正式名称。但泽共和国俗称但泽自由市。 ] 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 政治当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使波兰孤立,即把战争局限在波兰进行。 这种局面在不太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因为法国的内部危机日益加剧,英国会因此而採取克制态度。 俄国的干预(它有能力这样做)很可能对波兰毫无益处,而仅仅意味着波兰被布尔什维主义吞併。 周边国家的态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德国的军事需要。 德国不能轻易地将匈牙利列为盟国。义大利的态度是由柏林-罗马轴心已经确定了的。 (二)军事上的结论: 建设德国国防军的伟大目标,仍然要视西方民主国家的敌对程度而定。 “白色方案”仅仅是诸项准备工作的—个预防性的补充措施,决不能将它视为同西方对手进行军事冲突的先决条件。 越能成功地以突然、勐烈的打击开始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就越容易使波兰处于孤立地位,即使在战争爆发以后也是如此。 但是,整个局势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採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帝国西部边界和北海沿岸及其空域的安全。 在进军波兰时,要针对周边国家特别是立陶宛採取警戒措施。 (三)国防军的任务: 国防军的任务是歼灭波兰的军事力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好准备,力求达成进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开的总动员,将尽可能推迟到进攻日的前一天才下令进行。 计划用于防守西部边界的兵力暂时不得另行调用。 对立陶宛须保持警惕,对其边界只须进行监视。 (四)国防军各军种的任务: 1、陆军 在东线的作战目标是歼灭波兰陆军。为此,在南翼,可进入斯洛伐克地区。在北翼,应迅速在波莫瑞 [ 译者註:波兰北部面临波罗的海的地区。 ] 和东普鲁士之间建立联繫。 必须做好开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以现有的部队也能发动进攻,而无需等待动员后组建的部队按计划开到后再行动。 现有部队的荫蔽的进攻出发地区,可在进攻日直前予以规定。 第3页 我保留对此事的决定权。 预定担负“西部边界掩护”任务的兵力是全部调往该处,还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将取决于波兰的局势。 2、海军 在波罗的海,海军担负下述任务: 1歼灭或者打垮波兰海军。 2封锁通往波兰海军基地(特别是格丁尼亚海军基地)的海上通道。开始进入波兰时,即宣布停泊在波兰港口和但泽的中立国家船只离开港口的期限。期限一过,即由海军採取封锁措施。必须估计到,规定离港期限会给海战造成不利的影响。 3切断波兰同海外的贸易联繫。 4掩护帝国-东普鲁土的海上通道。 5保护德国至瑞典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海上交通线。 6尽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力式实施侦察和警戒,防止苏俄海军从芬兰湾进行干涉。应预先规定适当数量的海军兵力用于保卫北海海岸和濒陆海区。 在北海南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峡,须採取措施防止西方列强突然对冲突进行干预。採取的措施应局限在绝对必要的限度以内,务必保证不引人注目。关键是应避免採取可能会使西方列强的政治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的一切行动。 3、空军 空军必须对波兰实施突袭,而在西线则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军应在极短时间内歼灭波兰空军,此外,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1干扰波兰的动员,阻止波兰陆军按计划开进。 2直接支援陆军,首先是支援已经越过边界的先头部队。 开战之前航空兵部队可能要向东普鲁士转场,但这不可危及达成突然性。 第一次飞越边境时,在时间上应与陆军的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只有在给中立国家船只规定的离港期限(参见国防军各军种任务中海军的任务)过了之后,方可对格丁尼亚实施攻击。 对空防御的重点是施特廷 [ 译者註:即现在波兰的什切青。 ] 、柏林和包括梅伦地区的奥斯特劳 [ 译者註:1945年以前的德文名称。现为捷克斯洛伐克中北部边境城市俄斯特拉发。 ] 和布吕恩 [ 译者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德国的一个军备工业中心。现为捷克斯洛伐克中南部城市布尔诺。 ] 在内的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空域。 1b 8月31日 第1号作战指令(波兰和西方列强) 第1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 [ 译者註:该指挥参谋部自1939年11月20日起改称“国防军指挥局”,自1940年8月起又改名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 /国防处一组 [ 译者註:国防处下分若干个组,每个组又下分若干个科。国防处一组,又称“战争指挥组”或“作战组”。该组又分为一科(陆军科)、二科(海军科)和三科(空军科)。 ] 1939年8月31日 1939年第17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号作战指令 一、通过和平方式消除东部边境德国不能容忍的局势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决定用武力解决。 二、对波兰的进攻应按照为“白色方案”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但陆军方面由于现在几乎完成了集结,因此有所变更。任务区分和作战目标未变。 进攻时间:1939年9月1日4时45分。 与此同时,也对格丁尼亚-但泽湾 [ 译者註:即现在波兰北部的格但斯克湾。 ] 和迪绍 [ 译者註:即现在波兰北部城市特切夫。 ] 大桥採取行动。 三、在西线,重要的是,让英国和法国单方面承担首开战端的责任。对于侵犯边界的小规模活动,暂时仅以局部行动对付之。 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的中立,我们曾经给予保证,必须认真予以尊重。 没有我的明确同意,不得在陆地上的任何一个地点越过德国西部边界。 这也同样适用于海洋上的一切战争的或可解释为战争的行动。 空军的防御措施,目前仅局限于无条件地拦阻敌人对帝国边境进行空袭。在拦击单机和小编队敌机时,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尊重中立国家的边界。只有在法国和英国出动强大攻击编队飞越中立国家领空进攻德国,西部的对空防御不再有保障时,方可在中立地区的上空实施拦截。 应将西方敌对国家侵犯第三国中立地位的情况,毫不迟延地报告国防军统帅部。这至关重要。 四、如果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开战,国防军西线部队的任务是,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为胜利结束对波作战创造前提条件。在此任务范围内,应尽可能地消耗敌人的武装力量和敌人的军事经济资源。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有我才有权下达开始进攻的命令。 陆军应坚守西线壁垒 [ 译者註:西线壁垒,又称西格弗里德防线,指德国于1938年5月至1939年8月沿德-法和德-比边界修筑的长约400公里的筑垒体系。 ] ,并做好准备,以阻止(西方列强在侵犯比利时或荷兰领土的情况下)从北面包抄西线壁垒。如果法军进入卢森堡,则可炸毁边界上的桥樑。 海军应重点对英国进行经济战。为了增大效果,可考虑宣布危险区。海军总司令部应提出报告,说明哪些海域适于宣布为危险区以及危险区的范围以多大为宜。关于公告的文本可与外交部协商拟订,然后呈报国防军统帅部,由我批准。 第4页 必须防止敌人进入波罗的海。为达此目的,是否以水雷封锁波罗的海通道,由海军总司令决定。 空军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法国和英国空军装击德国陆军和德国的生存空间。 在对英国作战时,应准备用空军破坏英国的海上补给线,摧毁其军备工业,并防止其向法国运送军队。必须抓住有利战机,对密集的英国舰队,特别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实施有效的攻击。至于对伦敦的攻击,则须由我决定。 为做好攻击英国本土的准备工作,必须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避免以不充足的兵力取得不完全的胜利。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 9月3日 第2号作战指令(与英国和法国对峙) 第2号作战指令 关于第2号作战指令第四条(x-命令)的说明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3日 1939年第17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号作战指令 一、在英国政府宣战之后,英国海军部于1939年9月8日11时17分下达了开始採取敌对行动的命令。 法国已经宣布,从1939年9月3日17时起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二、目前,德国的战争目标,仍是快速而胜利地结束对波作战行动。将重要兵力从东线调往西线一事,仍须由我决定。 三、根据第1号指令制定的西线作战原则仍然有效。 在英国宣布开始採取敌对行动和法国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可得出下述结论 1、对英国: 海军 可以採取攻击行动。目前也可由潜艇根据捕获法 [ 译者註:指战争中在海上俘获敌国船只和货物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俘获中立国船只或货物的规则和规章制度。 ] 进行经济战。应准备採取包括宣布危险区在内的激化措施。激化措施的付诸实施须经我批准。 用水雷封锁波罗的海通道,但不要侵犯中立国家的领海。 在北海为己方防御和进攻英国而事先制定的封锁措施,必须付诸实施。 空军 对军港中和公海(包括海峡)上的英国海军力量及其确凿无疑的运兵船只,可实施攻击行动。其前提条件是:英国对同类目标採取了相应的空中攻击措施,出现了特别有利的成功机会。这一规定也适用于海军航空兵部队的行动。 攻击英国本土和商船一事,须由我决定。 2、对法国: 陆军 在西线应让对方首开战端。抽调尚可动用的兵力加强西线陆军一事,由陆军总司令 [ 译者註:此时陆军总司令为冯·布劳希奇大将。 ] 决定。 海军 只有在法国首先採取敌对行动之后,方可对它实施攻击。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为对付英国而下达的命令,就同样可以用来对付法国。 空军 只有在法国首先攻击德国领土之后,方可对法国实施攻击。在这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是:应避免由于德国方面採取的措施而导致空中战争爆发。总之,空军在西线作战的出发点是:在打垮波兰之后,空军仍然有力量同西方列强进行决战。 四、国防军统帅部1939年8月25日下达的x-命令(指挥参谋部/国防处1939年第2100号文件,绝密),从1939年9月3日开始对整个国防军有效。 整个经济应转入战时轨道。 民事部门的进一步动员措施,由国防军统帅部根据帝国各最高当局的建议来制定。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关于第2号作战指令第四条(x-命令)的说明 根据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1939年第2100号文件,即1939年8月25日下达的x-命令(决定进行局部动员,但力求避免宣布战争状态),国防军统帅部国防经济参谋部在同一天向下属机构下达了一份文件(国防军统帅部/国防经济参谋部/军备处一科第2058号文件,机密,受託人门德森-伯尔肯签字),文件的以下条款摘录自国防军统帅部的命令,传达到帝国各最高当局和国防军各军种,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些条款是: 一、领袖兼帝国总理已下令对国防军主力部队进行秘密动员(x-方案)。根据领袖的命令,将对一部分党卫队常备预备役部队进行动员并将其编入陆军。 第1个x-日是1939年8月26日。 同一天,领袖已授权陆军总司令在“东线”和“西线”的陆军作战地区内行使行政权。在越过帝国东部边界之后,作战地区将随着部队的推进而向东扩展。 对斯洛伐克要执行特殊规定。 二、x-方案并不涉及到所有的民事部门。它只是要求将这样一些措施付诸实施,这些措施对保证国防军的动员和保持己方的工作能力来说是必需的,但迄今还没有被作为预先措施付诸实施。 三、所有行动和要求都必须以平时制定的法律为依据。根据1938年9月4日的帝国防御法,防御状态或战争状态不予宣布。 四、徵召替补人员。 目前,所有需要人员的单位都必须设法依靠现有人员做好工作。 十四、经济 所有措施都必须服务于这样一个目的;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整个经济的情况下,使“经济和四年计划”全权代表 [ 译者註:指赫尔曼·戈林。 ] 与国防军统帅部之间确定的企业集团中的重要经济企业的实际供货能力(生产能力)和食品经济,能达到x-方案规定的水平。 第5页 二十、此命令只许摘要传达。 3 9月9日 第3号作战指令(从波兰向西线调兵) 第3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9日 1939年第20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号作战指令 一、应继续以强大兵力同波兰陆、空军作战,直至波兰不再能建立绵亘的防线来牵制德军的兵力为止。 二、如果认为东线陆军和空中攻击部队的部分兵力对于完成这种任务和保卫已占领地区来说已不再需要,那么可将它们调往西线。在波兰空军的作用不断被削弱的情况下,除迄今已採取的措施以外,还可进一步抽调防空兵力去对付我们的西方对手。 三、即便是英国在海上和空中、法国在地面和空中小心翼翼地开始敌对行动之后,也仍然只有我才有权批准: 1、任何越过德国西部陆地边界的行动。 2、任何飞越德国西部边界的行动,如果这些行动不是抗击敌大规模空袭所必需的话。 3、使用空军在德意志湾和西部水雷警戒区内攻击英军,以及直接支援海上作战行动。 4、第2号作战指令第三条第1、2款中对海军的规定仍然有效,禁止在海上发生对法国的攻击行动。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 [ 原编者註:这里的证人只起这种作用,即证实希特勒在草案上籤过字和文件是按规定程序签发的。美国有的出版物译为counter signed(副署,连署)是错误的。以下同。 ] :(签字)洛斯贝格总参勤务中校 [ 译者註:总参勤务中校(oberstleutnant des generalstabs)是纳粹德国总参勤务军官的一级军衔,此外还有总参勤务上校、总参勤务少校、总参勤务上尉等。这类军衔只授予经过军事学院的总参业务训练,不在各总参谋部工作,而在其他高级参谋机关(例如国防部或国防军统帅部的参谋机关、各副官处等)工作的总参勤务校官和尉官。 ] 4 9月25日 第4号作战指令(继续进行战争) 第4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25日 1939年第20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号作战指令 一、在分界线与帝国边界之间原波兰地区的最终的政治结构,尚未确定。 在争夺华沙和莫德林的战斗结束之后,应由战斗力较弱的部队对分界线实施全面警戒。 在东线,必须保留足够数量的陆军和空军部队,以便迅速粉碎分界线(桑河-维斯瓦河-那累夫河-皮西亚河)后面波军目前仍在继续进行的抵抗。请将关于完成上述两项任务的兵力使用计划报告我。 二、是否在10月3日以前通过一次总攻来夺取维斯瓦河以西的莫德林和华沙,将由我根据局部进攻和耗敌行动的结果来决定。但实施这样一次进攻的准备工作必须着手进行。 三、除了德意志人和乌克兰积极分子以外,现在必须阻止任何一股逃难的人流由东向西涌过分界线。 四、最近将作出在战略上继续进行战争的决定。 直到那时为止,国防军各军种的措施,不论是组织方面的,还是装备方面的,均不得与可能作出的诸项决定中的任何一项决定相违背。必须保障在西线随时都能进行一场进攻性战争。必须在东普鲁士保留足够的兵力,以便在出现武装抵抗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占领立陶宛。 五、1、在陆地上,迄今为西线作战下达的诸项指令暂时依然有效。 2、在海洋上,取消迄今的谙种限制,根据捕获法对法国和英国实施经济战。 此外,已允许: 攻击法国军舰和军用飞机,攻击法国的护航运输队,攻击所有运兵船只;在北非沿岸 [ 原编者註:应为法国北部海岸。 ] (各港口)布设水雷。 海军航空兵部队根据捕获法进行经济战。 仍然禁止攻击“客轮”或除商品外还显然载有较多旅客的大型轮船。 3、迄今对西线空中战争的限制依然有效。只有在进行近距离战斗侦察和攻击敌之射击指挥飞机、系留气球时,才允许飞越帝国边界。空军仍然可在德意志湾和西部水雷警戒区内,以及在直接支援海战行动时,攻击英国或法国的舰艇。 随后将下达允许实施远程侦察的命令。 六、关于潜艇战,从现在起,只许使用下述名称: 根据捕获法进行的潜艇战——经济战; 无限制的潜艇战——从海上包围英国。 七、潜艇可以攻击确实装有武器的英国商船,而不必事先发出警告。 [ 原编者註:第5号指令下达后,此项即已过时。 ]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5 9月30日 第5号指令(与俄国在波兰的分界线,军事管制) 第5号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30日 1939年第17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5号指令 一、在1939年9月28日同俄国签订边界与友好协定之后,打算按下述方针来确定德国利益范围内的原波兰地区的政治结构: 1、帝国在东面的新的政治疆界,大体包括较早以前的德意志人居住地区和其他在军事、国防经济或交通技术方面特别重要的地区。 第6页 疆界走向尚未具体确定。请将这方面的建议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呈送给我。 2、将通过构筑永备工事,把迄今的分界线(皮西亚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加固为针对东面的军事警戒线。为此所需要的部队驻地也将永久性地向前移到帝国政治疆界以外的地方。 关于警戒线的具体走向,也请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提出建议。 3、根据同俄国签订的边界与友好协定确定的分界线,尚需通过附加备忘录来具体规定,它是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利益范围的分界线。 4、在这一分界线与德意志帝国新的政治疆界之间地区的国家政治机构,由我决定。 二、在根据同俄国签订的边界与友好协定规定的分界线以内,前波兰国家的整个地区(包括苏瓦乌基突出部),暂时作为军事管制区,由陆军总司令管辖。 请陆军总司令尽快就下述几个方面向我提出措施。 1、安定新占领区。在莫斯科签定协议以后,紧接着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2、沿迄今的分界线占领警戒线。 3、以占领军占领整个地区。实现安定之后,在军事警戒线以东可保留最低限度的兵力。 空军总司令应在东线保留必需的兵力,以遂行陆军总司令的上述任务。 4、将军事管制区划分为若干个专区,并将迄今的军事管制专区的范围扩大到新併入的地区。 三、鑑于最近政治事态的发展,已没有必要根据第4号指令第四条最后一句话在东普鲁土保留原计划要保留的兵力。 四、取消迄今对法国进行海上战争的限制。对法国的海上战争要象对英国的那样实施。 经济战通常应根据捕获法实施,但下列情况例外: 对确凿无疑的敌人商船和运兵船只,可以不予警告而实施攻击; 这种手段也适于用来对付在英国周边水域闭灯行驶的船只; 对停泊后使用发报装置的商船,可用武力攻击之; 依然禁止攻击“客轮”或除商品外还显然载有较多旅客的大型轮船。 五、关于西线的空中战争,迄今的限制仍然有效。可以飞越帝国边界遂行下述任务:近距离战斗侦察;攻击敌射击指挥飞机和系留气球;有限地实施空军总司令规定的远程侦察。陆军对远程侦察的要求,可考虑通过陆军和空军(空军各高级司令部)之间的直接合作来予以满足。 空军仍然可以攻击北海的英国和法国海上武装力量,仍然可以根据捕获法实施经济战。 六、以第四和第五条的规定代替第4号作战指令的第五条第2、第3款和第七条。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6 10月9日 第6号作战指令(西线的进攻准备) 第6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39年10月9日 1939年第17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6号作战指令 一、如果在最近能断定英国和在其领导下的法国不愿结束战争,那么我决心不久即採取主动的和进攻性的行动。 二、较长时间的等待,不仅会导致比利时的、也许还有荷兰的中立态度偏向西方列强;而且会使我们的敌人的军事力量不断得到增强,使中立国家对德国的最终胜利失去信心;另外,也无助于促使义大利作为军事盟国站到我们一边。 三、因此,为了继续实施军事行动,我命令: 1、在西线的北翼,必须做好通过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土实施进攻作战的准备。此次进攻,规模要尽可能大,并要尽早实施。 2、此次进攻作战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法国陆军作战部队和站在法军一边作战的盟军;同时尽可能多地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领土,以此作为对英国进行极有成功 希望的空中战争和海上战争的基地,作为至关重要的鲁尔地区的广阔的前方保障地带。 3、进攻的时间,取决于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战斗准备以及届时出现的和预报的天气情况。战斗准备工作必须竭尽全力加速进行。 四、空军须防止法国和英国空军攻击我方陆军,并在必要时直接支援我方陆军向前推进。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必须阻止英国和法国空军在比利时和荷兰建立基地,防止英军在比利时和荷兰登陆。 五、应竭尽全力进行海上战争,以便能在这次进攻作战中间接或直接地支援陆、空军的作战行动。 六、除做好按计划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准备之外,陆军和空军要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并不断提高战备程度,以便能尽可能远地在比利时领土上迅速迎击向比利时开进的英、法军队,以便能占领荷兰西部海岸方向尽可能辽阔的地区。 七、准备工作必须加以伪装,以便给人一种印象:这仅仅是为对付英、法在法国与卢森堡和比利时的边界附近即将进行的兵力集结而採取的预防措施。 八、请诸位总司令先生 [ 原编者註:这里仅指国防军各军种的总司令:冯·布劳希奇(陆军)、雷德尔博士(海军)和戈林(空军)。同一天,他们还收到了一份标题为“关于进行西线战争的备忘录和方针”的详细文件。 ] 根据此项指令尽快向我报告各自的详细计划,并通过国防军统帅部继续向我报告各项准备工作的状况。 第7页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7 10月18日 第7号作战指令(西线的作战行动) 第7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10月18日 1939年第18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7号作战指令 对于在进攻计划开始付谐实施之前同西方敌人作战的现行方针,特作如下补充: 一、允许立即採取下述行动: 陆军: 派出侦察小分队越过法国边界;但这种行动只是为进行侦察和同企图避开我军之敌保持接触所必需的。 空军: 歼击机飞入法国领空,为进行侦察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攻击军港中的英国海军力量(已预先口头下达过命令)。 海军: 攻击敌人有护航队护航的或闭灯行驶的客轮。对提出的所有其他会激化同英国的经济战的措施,在国防军统帅部对其政治和经济影响进行过研究之后,将由领袖作出裁决。 海军和空军应密切协同,利用出现的每一个有利时机继续攻击海洋上和军港中的英国海军力量。 二、在出现了必须阻止法国—英国军队向比利时开进的情况时(见第6号作战指令第六条),陆军可以进入卢森堡的领土。 届时,空军应直接支援陆军,阻止法国—英国空军干扰陆军的行动,阻止敌军的开进和前送。除此之外,阻止英国-法国空军在比利时和荷兰建立基地以及英军在比利时和荷兰登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自由飞越德国整个西部边界。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地区,禁止攻击工业目标,禁止实施很可能会危害平民的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第6号指令第五条的原则也适用于海军。 三、为了隐蔽己方的进攻准备,除国防军各军种在指挥方面採取措施以外,国防军统帅部各直属部门,特别是国防军通信监察长、谍报处和宣传处,也须统一地採取行动。 此外,应尽快将各种建议和要求报告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受託者:(签字)凯特尔 证人:(签字)瓦尔利蒙特总参勤务上校 8 11月20日 第8号作战指令(西线部队的展开) 第8号作战指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一组 1939年11月20日 1939年第21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8号作战指令 一、为了使业已开始的展开行动能不断地继续进行,必须保持战备状态。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及时利用有利的天气形势。 国防军各军种须有这种准备,即如果命令在a日 [ 译者註:a日即进攻日。 ] 前一天的23时才到达各总司令部,进攻仍有可能停止实施。最迟在这一时间,代号为“但泽”(原为“莱茵河”,即实施进攻)或“奥格斯堡”(原为“易北河”,即停止进攻)的命令,将下达到各总司令部。 请陆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在进攻日确定之后立即将双方商定的进攻开始时间报告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处。 二、在未下达特别命令的情况下,一俟总攻开始,计划对荷兰採取的所有措施即可付诸实施,而不受以前发布的指令的限制。 事先不可无视荷兰国防军的态度。如不出现抵抗,可使这次进军具有和平占领的性质。 三、地面上的作战行动必须根据10月29日的进军命令实施。 另外作以下补充: 1、如果正如对敌人目前兵力部署情况所估计的那样,在a集团军群方向能比在b集团军群方向更迅速地取得更大规模的胜利,那么,就必须採取一切措施,将作战的重点迅速从b集团军群方向转移到a集团军群方向。 2、首先必须占领直至格雷贝-马斯一线的荷兰领土,包括其对面的西弗里西亚群岛,暂不包括特塞尔岛。 四、海军在进攻前夜可用潜艇,在陆军发起进攻时可用水面舰艇及飞机,对比利时港口和航道採取封锁措施;也可不受以前规定的限制,对荷兰的港口和航道採取封锁措施。但是,从开始进行封锁到开始地面进攻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尽可能短。 只有当荷兰海军採取敌对态度肘,才可将针对它的作战措施付诸实施。 对应占领的沿海地带,海军必须组织炮兵进行海岸防御,以对付来自海上的进攻。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设备工作。 五、空军的任务没有变化。只是补充了由领袖口头下达的特别任务:实施空降;支援陆军占领马斯垂克 [ 译者註:在荷兰境内。 ] 以西的桥樑。 只有可靠地占领了艾伯特运河 [ 译者註:在比利时境内。 ] 上的桥樑之后,才可用第7航空师实施空降。应保证在陆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之间能最快地传递这方面的消息。 没有绝对必要的军事原因,不得攻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领土上的居民地,特别是大的不设防城市和工业设施。 六、边界封锁 1、进攻开始之前,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边界上,应象往常那样保持边境交通和通信往来的畅通,以便达成灾然性。民事当局在进攻开始之前不参与封锁边界的准备工作。 2、一俟进攻开始,就立即封锁与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接壤的帝国边界,禁止一切非军事的边境交通和通信来往。陆军总司令将就此给各有关军事和民事机构下达命令。进攻一开始,国防军统帅部将向有关的帝国最高当局通报陆军总司令直接规定的边界封锁措施(也包括在作战地区之外的荷兰边界线上的封锁措施)。 第8页 3、进攻开始之后,在与中立国家接壤的帝国其余边界上,暂时不对边境交通和通信来往进行限制。必要时,可将预先准备好的对通信和人员往来的监视措施付诸实施。 受託者: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8a 12月11日 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对荷兰和比利时港口的封锁措施) 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柏林 国防处一组二科 1939年12月11日 1939年第2223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 领袖命令,对第8号作战指令第四条第1段作以下修改: 在进攻前夜,除潜艇以外,也可动用水面舰艇部队,执行对比利时和荷兰港口的封锁措施。但应遵循这样的原则:避免引起这些国家的警觉,从而不危及达成地面作战行动的突然性。据此,也应象使用潜艇时一样,从开始封锁到开始地面进攻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但是,如果事先估计到会出现不利的情况(如夜间有明亮的月光),因而无法荫蔽地实施封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不使用水面舰艇。 关于在进攻前夜23时之前可能停止封锁行动的规定仍然继续有效。 关于在地面进攻开始之前不许出动飞机的规定也没有改变。 (签字)凯特尔 9 11月29日 第9号指令: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 第9号指令 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一组 1939年11月29日 1939年第21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9号指令 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 一、在同西方列强的战争中,英国是敌人战斗意志赖以维持的支柱和起领导作用的强国。征服英国,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提。 达到此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打击英国的要害部门来瘫痪其经济。 二、不久的将来,局势的发展和我们的军备,可为全面打击英国的经济基础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及时採取预先措施,以便能集中使用国防军合适的作战兵器去对付最重要的目标,给英国经济力量以毁灭性打击。 应根据特别命令,採用非军事的斗争手段,以配合国防军的措施。 三、如果陆军能击败英、法的作战陆军,能夺取并占领英国对面欧洲大陆的部分海岸,那时,海军和空军削弱英国经济能力的任务就会提到突出的地位。应争取得到s与k组织 [ 译者註:s和k分别为德文“破坏”和“突击”两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这里系指破坏与突击队组织。 ] 的配合。 四、海军和空军在联合作战中担负以下几项任务,这些任务的重要性可按以下顺序排列: 1、破坏英国的主要转运港口,手段是:布设水雷,封锁通道,破坏至关重要的港口设施和船闸。 在这方面,作为布雷工具使用的飞机,对于在英国西部濒陆海区、狭窄水路和河口的港口布雷来说,尤其具有重大的作用。 2、攻击英国运输舰船及其护航舰队。 3、炸毁英国的储备物资,如储备油料和冷库、粮库中的食品。 4、阻止英国向法国大陆输送部队和补给物资。 5、炸毁对军事作战行动有重要作用的工业设施,首先是飞机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和制造重型火炮、高射炮、弹药和炸药的工厂。 五、英国最重要的转运港口是: 伦敦 利物浦 食品、木材和油料的进口与加工。 曼彻斯特 这3个港口可转运对外贸易货物的95%,是其他港口所无法完全代替的。 这3个港口平时可容纳全部进口货物的58%,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纽卡斯尔斯旺西 布莱恩加的夫是出口煤的港口。 森德兰巴里 赫尔 规模有限、而且只适于用来装卸特定货物的备用港口是: 格兰杰默思霍利赫德 利思布里斯托 米德尔斯布勒贝尔法斯特 格里姆斯比新港 南安普敦古尔 格拉斯哥敦提 应不间断地对可能发生的物资转移进行监视。此外,重要的是,应进一步採取限制措施,迫使英国商船队进入我方海军和空军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 只有当法国港口在地理上或事实上与英国的物资转移有关系时,或者已成为运兵船只的登陆港口而具有重要性时,才可考虑对它们实施攻击。 六、对那些无法进行有效布雷的港口,应通过下述手段使其贸易往来陷入停顿;这些手段是:以击沉的船只封锁港口设施,炸毁极为重要的设施。在这方面,炸毁利思、森德兰、赫东、格里姆斯比、伦敦、曼彻斯特(能行驶船只的运河 [ 译者註:指从曼彻斯特到东哈姆的运河,全长68公里,可行驶15,000吨以下的船只。 ] )、利物浦、加的夫、斯旺西、布里斯托—阿冯默思等港口中的大型船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西部海岸,水位的调整和港口中货物的转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这种大型船闸。 七、在准备採取上述行动时,重要的是: 1、应不断研究和充实迄今已知的关于英国港口、港口设施和吞吐能力,以及关于英国军备工业和大型仓库的基本资料。 第9页 2、尽快研究有效的布雷方法,使作为布雷工具使用的飞机也可用来布设锚雷 [ 原编者註:这里指也可对40米以下深度的航线构成威胁的锚雷。 ] 。 3、储备能满足很高要求的水雷,并且在数量上应考虑到海军和空军的使用能力。 4、海、空军须对作战行动进行协调,以便能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致行动。 今后应抓紧时间做好准备工作。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先生应不断向我报告你们的计划。至于何时取消根据我迄今的指令暂时仍然有效的对海上和空中战争的限制,将由我决定。估计这一时刻将随着大规模攻势的开始而到来。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佐尔格总参勤务上尉 9a 5月26日 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 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 国防军统帅部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5月26日 1940年第3303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 由于占领挪威和荷兰,以及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作战行动即将结束,遂使打击敌方经济的基本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 但是,较强大的部队,特别是空军的较强大的部队,应在较晚的时间才能用于遂行这一任务。 因此,对现行方针所作的以下补充,目的主要是为了做好下一步的准备工作。 一、在打击敌方经济方面迄今所取得的战果: 1、由于作为补给基地的斯堪地那维亚、比利时和荷兰的陷落,敌人对远洋运输船只的需求增加了。但是,与此同时,英国从被占领国家的商船队中得到的船只也明显地增加了。 2、已迫使英国和法国正在对其消费经济採取进一步的限量配给措施。 二、从迄今的作战行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炸毁敌人的食品供给系统,对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具有突出的意义。因此,在对敌人主要转运港口和储存物资实施攻击时,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还须注意阻止敌人通过法国进口食品。 2、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攻击敌人的运输舰船,就能对敌人的经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如此,仍然必须坚持对敌人的运输舰船进行攻击,以便(除了取得直接效果之外)迫使敌人进行护航,并因此需要动用更多的舰船。届时,关键是必须迫使敌人将护航运输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尽可能远的海域。 3、在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经过磋商之后,也可(根据需要)将航空水雷的布设范围扩大到法国大西洋各港口。 4、在对英国经济的打击进入高潮时,破坏其供给经济(煤气、水、电)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应象为我方的供给经济制定保护措施那样,来制定这方面的措施。 5、为了配合针对敌方经济而进行的作战行动,必须进一步採取破坏措施和经济战措施。应保障海、空军的作战措施能相互补充。 四 [ 原编者註:《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应为第三条和第四条。 ] 、不受第9号指令第四条按轻重缓急所列任务的次序的限制,在西线作战过程中,空军的紧迫任务是,摧毁英国的航空工业,以便摧毁英国空军这一最后可直接用于同我们作斗争的有效军种的生存基础。 五 [ 原编者註:《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应为第三条和第四条。 ] 、开始对敌方经济採取统一作战措施的时间,另行规定。 (签字)凯特尔 10 [1月19日-2月24日] 第10号指令(“黄色方案”的开进指示) (缺) [ 译者註:原书未收入这一指令。约德尔、哈尔德1940年1月的日记都证明有第10号指令,但迄今尚未找到该指令原文,故缺。 ] 10a 3月1日 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 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3月1日 1940年第22070号绝密文件 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 一、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局势的发展,要求做好以国防军部分兵力占领丹麦和挪威(“威悉河演习方案”)的一切准备。应通过此举,防止英国入侵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保护我们在瑞典的矿石基地,扩大海、空军进攻英国的出发地区。 海、空军应在现有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阻止英国海、空军进行干预,保障己方行动的安全。 鑑于与北方国家相比我们在军事、政治上所处的优势地位,用于遂行“威悉河演习方案”的兵力,应尽可能少。数量上的弱点,应以果敢行动和出奇制胜来弥补。 原则上,应力求使这次旨在以武力保护北方国家中立地位的行动,具有和平占领的性质。相应的要求将在开始占领时递交给这些国家的政府。必要时,将显示海、空军力量,以施加必要的压力。尽管如此,若仍遇到抵抗,则可使用一切军事手段予以粉碎。 二、我授权第21步兵军军长冯·法尔肯霍斯特步兵上将(“第21集群”司令)负责准备并指挥对丹麦和挪威的行动。 他在指挥关系上直接隶属于我。参谋部必须得到人员补充,补充人员从国防军三个军种中抽调。 第10页 用于遂行“威悉河演习”方案的兵力,将另行规定。 海军的舰艇部队和空军投入的兵力,仍归海军总司令或空军总司令指挥。使用它们时,应与第21集群司令进行密切协商。空军一个侦察机中队(f)和两个具有越野能力的摩托化高射炮兵营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它们直接隶属于第21集群,直到实现占领丹麦时为止。 对配属给第21集群的部队的后勤补给,由国防军各军种根据该集群司令的要求予以保障。 三、越过丹麦国界和在挪威登陆,必须同时进行。必须尽最大努力尽快为此做好准备。如果敌人抢先对挪威採取行动,必须能将己方的反措施立即付诸实施。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措施应能使北方国家和西方对手同样感到出乎意外。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时,特别是在确定舰船和部队的集结方式、给部队介绍情况和部队上船时,都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上船准备工作已不再能保住秘密,那么对指挥官和部队可称去进攻其他目标。只有在离开港口之后,才能让部队知道真正的目标。 四、占领丹麦(“南威悉河演习”) 第21集群的任务:出敌不意地占领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继而占领西兰岛。 此外,在最重要的支撑点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应尽快突至斯卡根和菲英岛的东部海岸。在西兰岛,必须先占领若干个支撑点,作为尔后占领行动的出发阵地。 海军应为掩护尼堡-科尔塞之间的交通线,为迅速占领小贝尔特桥,以及在必要时为实施登陆提供兵力。此外,还须做好进行海岸防御的准备。 空军航空兵部队主要用于炫示实力和空投传单。应确保能利用丹麦的地面设施和实施对空防御。 五、占领挪威(“北威悉河演习”) 第21集群的任务:通过从海上实施空降,突然占领最重要的海岸地段。 登陆部队和尔后向奥斯陆增调的兵力,其海运工作由海军负责准备和组织实施。必须做好快速构筑挪威海岸防御工事的准备工作。 在实现占领之后,空军应组织对空防御,应利用挪威的基地对英国实施空中战争。 六、第21集群应不断向国防军统帅部报告准备情况并呈递一份关于准备工作进程的时间表。此外,还应确定从下达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命令到开始行动所需的最少时间。 应报告预定的指挥所位置。 代号:“威悉河日”=行动日 “威悉河时间”=行动时间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0b 4月2日 关于“威悉河演习”的补充指示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4月2日 1940年第2212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下令举行“威悉河演习”;并指出,对即将採取的措施进行保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威悉河日”是1940年4月9日。 “威悉河时间”是5时15分。 受託者:(签字)凯特尔 11 5月14日 第11号指令(a集团军群的主要作战方向) 第11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5月14日 1940年第3300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1号指令 一、进攻作战 [ 译者註:由于占领挪威和天气情况等原因,这次进攻作战是在经过多次推迟之后于1940年5月10日正式开始的。 ] 的迄今的进展表明,敌人并未及时判明我军作战行动的基本意图。敌人还在把强大兵力调往那慕尔-安特卫普 [ 译者註:在比利时境内。 ] 一线,似乎忽视了a集团军群前面的地段。 二、上述情况和a集团军群在马斯河的迅速强渡,就为下述行动创造了初步的前提条件:按照第10号指令,在埃纳以北集中最强大的兵力向西北方向实施突击,以期取得一次巨大胜利。这时,在列日-那慕尔一线以北战斗的部队的任务是,用自己的兵力实施进攻,以牵制并欺骗尽可能多的敌人。 三、在北翼,荷兰陆军的抵抗力比原来设想的要强些。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要求在短期内粉碎这种抵抗。陆军的任务是,以足够的兵力从南面迅速摧毁荷兰要塞,以配合对东面敌人防线的进攻。 四、必须将所有可动用的摩托化师调到a集团军群的作战地区。b集团军群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一旦在它们那里不再有遂行作战任务的可能,而且情况允许的话,就必须调往进攻的左翼。 五、空军的任务是,集中强大的进攻和防御兵力,重点使用在a集团军群的方向上,阻止敌人向我进攻正面前调后续兵力,以直接支援a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 此外,应有目的地削弱迄今在第6集团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兵力,为迅速攻克荷兰要塞创造有利条件。 六、海军应使用其现有的作战兵力袭击霍夫登海域 [ 译者註:指北海最南部的海域,此词现已不常用。 ] 和英吉利海峡中的海上交通线。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2 5月18日 第12号指令(掩护南翼) (缺) [ 译者註:原书未收入这一指令。约德尔和哈尔德1940年5月18日的日记都证明有第12号指令,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这一指令的原文。 ] 第11页 13 5月24日 第13号指令(在法国的作战指挥) 第13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处 1940年5月24日 1940年第3302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3号指令 一、下一个作战目标是,通过北翼我军实施向心突击,歼灭在阿图瓦 [ 译者註:旧地区名,在法国北部。 ] 和佛兰德地区 [ 译者註:旧地区名,在北海沿岸地带,今分别属于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 被包围的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军队,迅速夺占和守卫那里的海岸。 届时,空军的任务是,粉碎被包围之敌的一切抵抗,阻止英军经英吉利海峡逃走,掩护a集团军群的南翼。 应利用一切有利战机继续同敌人空军进行斗争。 二、尔后陆军为歼灭法国境内的敌军而须尽快实施的作战行动,准备分下述3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在海峡和瓦兹河之间向塞纳河下游推进,直指巴黎,旨在以右翼的少量部队配合和掩护晚些时候开始的主要作战行动。 只要情况允许和有可供使用的预备队,就应争取在阿图瓦和佛兰德地区的战斗结束之前,即向蒙迪迪埃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夺占索姆河和瓦兹河之间的地区,从而为尔后向赛纳河下游推进做好准备并创造条件。 第2阶段:陆军主力发动进攻。强大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经兰斯两侧向东南方向实施突击,打垮位于巴黎-梅斯-贝耳福三角地区的法国陆军主力,摧毁马奇诺防线 [ 译者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在从瑞士至比利时之间的东部国境上构筑的防御阵地体系。1929年始建,1934年基本建成,是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的。 ] 。 第3阶段:及时支援这一方向的主要作战行动,手段是实施辅助作战行动,在圣阿沃尔德和萨盖明之间敌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地段突破马奇诺防线,以较弱的兵力向南锡-吕内维尔方向实施突击。 此外,根据情况的发展,也可越过莱茵河上游 [ 译者註:指从德国的宾根至瑞士的巴塞尔之间的河段。 ] 实施进攻。但用在这里的兵力不能超过8-10个师。 三、空军的任务 1、空军可不受法国境内作战的影响,一俟有足够的兵力可供使用,就全力对英国本土实施作战。对英国本土作战将以针对英国空袭鲁尔地区而实施的毁灭性还击作为序幕。 进攻目标由空军总司令根据第8号指令规定的方针和国防军统帅部为此所作的补充规定来确定。请将时间和作战意图报告我。 即使在陆军的作战行动开始之后,仍须继续对英国本土实施作战。 2、陆军在兰斯方向的主要作战行动开始后,空军除应保持空中优势之外,还应直接支援地面进攻,击溃新出现的敌军集团,阻止敌人转移兵力,尤其应掩护进攻战线的西翼。 如有必要,在突贯马奇诺防线时,也应给以支援。 3、此外,空军总司令应考虑:採用何种措施,才能从迄今受威胁较小的地区继续抽调兵力,去加强目前受到敌人重点攻击的地区的对空防御。 与海军有关的事务,请海军总司令参与协商解决。 四、海军的任务 取消迄今关于在英国周边水域和法国濒陆海区行动的限制性规定,已允许海军充分使用武力。 在有些海域允许为实施封锁而採取作战措施;海军总司令应就这些海域的界限提出建议。 封锁一事是否宣布和以什么形式宣布,将由我决定。 五、请诸总司令先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我报告你们根据本指令制定的计划。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4 6月8日 第14号指令(在法国继续实施进攻) 第14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6月8日 1940年第3307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4号指令 一、在第6集团军右翼和中央的当面,敌人正在进行顽强的抵抗。 二、因此,我根据陆军总司令的报告,同意今天上午b集团军群採取的措施: 1、对第6集团军当面的敌人仅仅进行牵制; 2、以第14步兵军加强第4集团军的左翼; 3、以东南方向的第4集团军主力和西南方向的第6集团军左翼兵团增强对敌人的压力,以便给第6集团军当面的敌强大兵力集团以毁灭性打击。 三、此外,我命令: 1、第13号指令规定的整个作战的基本意图不变,即给位于蒂耶里堡-梅斯-贝耳福三角地区内的敌军以毁灭性打击和摧毁马奇诺防线。 但是,由于作战的第1阶段尚未结束,敌人在巴黎以北还在进行着十分顽强的抵抗,因此在塞纳河下游地区和巴黎当面暂时还需留下比原先设想的更多的兵力。 2、a集团军群应根据第13号指令的规定于6月9日在南方和东南方向发起进攻。 3、第9集团军朝南向马恩河实施突击。应尽快将第14步兵军(包括已派往那里的党卫队部队和党卫队“骷髅”师)配属给该集团军。强大的预备队必须在两个集团军群的接合部跟进。 4、关于第9集团军尔后的突击方向,关于第9集团军是留在b集团军群,还是转隶a集团军群,将由我决定。 第12页 四、在第13号指令的补充规定中确定的空军的任务是, 1、支援地面部队对d集团军群当面敌军主力的翼侧实施向心突击; 2、对b集团军群右翼的海岸地带和布雷斯勒河地段的西南地区实施警戒,也应对上述地带和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歼击机掩护。 3、支援主攻方向上的a集团军群向前推进。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5 6月14日 第15号指令(向罗亚尔河推进) 第15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6月14日 1940年第3308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5号指令 一、敌人在其战线面临崩溃的情况下正在撤离巴黎地区,并且已开始从马奇诺防线后面的埃皮纳尔-梅斯-凡尔登三角形要塞地区撤退。城墙上张贴的布告已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 法国陆军主力有可能撤退到罗亚尔河后面。 二、兵力对比和法国陆军的状况,允许从现在起同时追求两个作战目标: 1、阻止由巴黎地区撤出的或位于塞纳河下游的敌军建立新防线; 2、歼灭a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当面之敌,摧毁马奇诺防线。 三、为此,我就陆军继续作战问题命令如下: 1、以陆军右翼部队沿海岸向罗亚尔河河口方向推进,(另一路)从蒂耶里堡地域出发折向罗亚尔河上游的奥尔良实施突击,勇勐追击塞纳河下游和巴黎地区的敌军。必须尽快以强大兵力占领巴黎。必须夺占瑟堡和布勒斯特,此外还有洛里昂和圣纳宰勒海军基地。 2、大约已抵夏龙地区的陆军中路兵力,暂时留在特鲁瓦总方向上,其装甲师和摩托化师要向朗格勒高原总方向推进。 步兵师暂时推进到罗米伊—特鲁瓦东北地区。必须做好尔后向罗亚尔河中游进攻的准备。 3、其他陆军部队迄今的任务仍然是:歼灭法国东北筑垒地域的敌人,摧毁马奇诺防线,阻止那里的敌军向西南方向撤退。 4、萨尔布吕肯突击集群于6月14日通过马奇诺防线向吕内维尔总方向实施突击。应尽早确定在上莱茵河地区进攻的时间。 四、空军担负以下任务: 1、实施空中攻击,以保障陆军部队向罗亚尔河迅速推进。同时,应派出高射炮兵部队随伴这支陆军部队,使之免遭敌人空袭。 炸毁法国北部海岸的港口和舰船,排除敌人从海上逃跑的可能性。 2、阻止a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当面之敌撤退。重点是阻止a集团军群右翼装甲部队当面之敌撤退。 切断敌人沿纳夏托-贝耳福-线向西南方向实施的铁路运输。 同时,支援c集团军群突贯马奇诺防线。 提供防空支援,以利于a集团群右翼的进攻、尤其是突入法国要塞。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6 7月16日 第16号指令:关于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 第16号指令 关于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7月16日 1940年第8316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6号指令 关于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 鑑于英国不顾自己军事上的绝望处境,仍然毫无准备妥协的表示,我已决定准备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如有必要,即付诸实施。 这一作战行动的目的是,消除英国本土作为继续对德作战的基地,如有必要,就全部占领之。 为此,我命令: 一、必须在大体从拉姆斯盖特到怀特岛以西地区的宽大正面上,出敌不意地渡海登陆。届时,空军部队将起炮兵的作用,海军部队将起工兵的作用。关于在实施总登陆之前,採取局部行动占领怀恃岛或康沃尔伯爵领地是否合适的问题,应从国防军各军种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向我报告。 我保留作出决定的权力。 在8月中旬以前必须完成整个作战的准备工作。 二、准备工作也包括创造能在英国登陆的前提条件: 1、必须在士气上和事实上打垮英国空军,使它在德军横渡海峡时不再有值得一提的攻击力量。 2、必须开闢没有水雷的航道。 3、以稠密的水雷障碍,封锁多佛尔海峡两端和大体在奥尔德尼岛一波特兰一线的海峡西部出入口。 4、以强大的海岸炮兵,控制濒陆海区,实施炮火掩护。 5、在渡海行动开始前不久,将英国海军力量牵制在北海和地中海(通过义大利人),是比较理想的,现在则必须力图以空袭和鱼雷攻击来消耗英国本土的海军力量。 三、指挥和准备工作的组织。 诸位总司令先生根据我的命令和合同指令,指挥由他们的军种派出的兵力。 从8月1日起,陆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各自的指挥参谋部必须位于离我的大本营(齐根贝格)最远不超过50公里的范围以内. 我认为,应将陆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的相互间联繫较多的指挥参谋部一併设在吉森才比较合适。 陆军总司令必须通过1个集团军群司令部指挥各登陆集团军作战。 这一行动的代号为“海狮”。 第13页 在准备和实施这一行动的过程中,国防军各军种分别担负下述任务: 1、陆军: 首先应为第一波上船的所有部队拟制作战计划和渡海计划。第一波渡海的高射炮兵,在受领支援和掩护地面部队、掩护各登陆港口和掩护要占领的空军基地这些任务之前,暂时归陆军(各渡海集群)指挥。 此外,陆军应将渡海器材分配给各渡海集群,并与海军协商确定上船地点和登陆地点。 2、海军: 提供渡海器材,根据陆军的航海要求将渡海器材输送到各上船地域。如有可能,就徵用战败国的舰船。 海军应在每个渡场设立为航海谘询服务的海军参谋部,并为这种海军参谋部配备护卫舰和警戒部队。除了遂行监视任务的空军部队之外,海军应掩护整个海峡通道的两端。关于渡河期间指挥关系的调整问题,将会下达有关的命令。此外,组建海岸炮兵,统一调配陆军和海军所有用于对付海上目标的炮兵连,统一组织射击指挥--一这些也是海军的任务。必须能尽快地以尽可能多的重型火炮来掩护通道和翼侧免遭来自海上敌人的袭扰。为此,也可前调铁道炮兵(以缴获的所有可供使用的火炮予以补充),把铁道炮安装在铁道炮塔的转台上;而不必动用预定只用于对付英国大陆目标的(k一5和k--12型)火炮连。此外,必须将面对多佛尔海峡的超重型要塞火炮连配置在混凝土工事中,使之能经受住最勐烈的空袭,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其杀伤能力持久地控制多佛尔海峡。技术性工程由托特组织 [ 译者註:系指德国筑路工程总监察长弗里茨·托特1938年建立的组织。它主要负责修筑公路和重要的防御工事。 ] 承担。 3、空军的任务是: 阻止敌人空军的袭击。 摧毁对登陆地段能构成威胁的海岸工事,粉碎敌地面部队最初的抵抗,杀伤敌开进中的预备队。为了完成此项任务,空军各部队必须与陆军各渡海集群组织最密切的协同。 此外,还必须破坏敌方可用于前调预备队的重要运输线,攻击开进中的、离渡场尚远的敌海军力量。请就伞降和机降部队的使用问题向我提出建议。应与陆军共同研究,看看将伞降和机降部队作为紧急情况下迅速投入使用的预备队是否合适。 四、在法国至英国大陆之间建立通信联络的必要的准备工作,由国防军通信主任负责。 与海军共同敷设剩下的80公里长的东普鲁士电缆。 五、请诸位总司令先生尽快向我呈报: 1、海军和空军为强渡海峡创造条件的计划(参看第二条)。 2、组建海岸炮兵连的具体措施(海军)。 3、关于投入使用的舰船吨位和筹集与调配舰船的方法方面的概略情况。民事部门参与吗·(海军) 4、渡海部队和渡海船材集中地区的对空防御的组织情况(空军)。 5、陆军的渡海与作战计划,第一波渡海部队的编制和装备。 6、海、空军为实施与掩护渡海作战和支援登陆而确定的编制和措施。 7、关于伞降与机降部队使用的建议,关于在英国土地上占领足够地区后高射炮兵的指挥隶属关系方面的建议(空军)。 8、关于陆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的指挥参谋部的位置的建议。 9、陆、海、空军关于在总登陆之前是否应採取局部行动和採取何种局部行动的意见。 10、陆、海军关于渡海期间指挥问题的建议。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7 8月1日第17号指令:关于对英国进行空中和海上战争 第17号指令 关于对英国进行空中和海上战争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8月1日 1940年第3321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7号指令 关于对英国进行空中和海上战争 为了创造最后征服英国的前提条件,我打算比过去更勐烈地对英国本土继续进行空中和海上战争。 为此,我命令: 一、德国航空兵部队应以其所有的力量尽快打垮英国空军。攻击的目标,首先是敌航空兵部队及其地面设施和后勤设施,其次是敌航空军备工业,包括生产高射兵器的工业。 二、在取得暂时或局部的空中优势之后,应继续对敌之港口特别是对生活资料储备设施(包括内地的生活资料储备设施)实施空中战争。 考虑到我方预计要採取的作战行动,对南部海岸港口应尽可能少地实施空袭。 三、对敌人战舰和商船的空袭应为上述任务让路。如果临时出现了极为有利的目标,或者是可扩大上述第二条规定的空袭的效果,或者是实施这种空袭对训练以后参战的机组人员有必要,则另当别论。 四、在实施这场规模扩大了的空中战争时,空军应能随时派出足够强大的兵力支援海上作战,攻击临时出现的有利目标。此外,空军还必须为“海狮”行动保留有战斗力的部队。 五、关于实施恐怖性袭击以作为报復一事,将由我决定。 六、从8月5日起可以开始使空中战争升级。具体时间,由空军根据完成准备工作的情况和天气情况自行选定。 同时,海军可实施既定措施使海上战争升级。 第14页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凯(特尔) 18 11月12日 第18号指令(法国和伊比利亚诸国的保卫措施) 第18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40年11月12日 1940年第3335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8号指令 各总司令部必须根据以下方针为今后的战争採取准备措施: 一、同法国的关系 我的对法政策的目标是,以最有利于将来对英国作战的方式同法国进行合作。法国暂时将扮演一个“非交战国”的角色;它必须容许德国在它的领土内、特别是在非洲殖民地中採取战争措施,并且在必要时还应使用它自己的防御手段支援德国的战争措施。法国人的当务之急是,以防御和进攻的方式保卫其在非洲(西部和赤道附近的非洲)的地盘,对付英国和戴高乐运动。法国遂行这一任务就可能导致全面参加对英国的战争。 以我会见贝当元帅为起点的同法国的会谈,除停战委员会的工作以外:暂时仅通过外交部会同国防军统帅部来进订。 在这次会谈结束之后将下达较详细的指令。 二、西班牙和葡萄牙 已着手採取旨在使西班牙尽快参加战争的政治措施。德国干涉伊比利亚半岛(代号“费利克斯”)的目的是,将英军赶出西地中海。 为此,应: 1、夺取直布罗陀并封锁该海峡; 2、阻止英国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或大西洋岛屿的其他地方立足。 这一行动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按下述步骤进行: 第1阶段: 1、派出勘察小组(由数名军官扮成平民),完成进攻直布罗陀和接管机场所需的准备工作。关于伪装工作和与西班牙人合作的问题。“外国与谍报局”局长已为勘察小组採取了安全措施。 2、外国与谍报局的特种部队应与西班牙人秘密合作,保卫直布罗陀地区,粉碎英国扩大保障地带的企图,防止它预先发现并干扰这种准备工作。 3、被确定参加这一行动的部队须在远离法国一西班牙边界的地方待命。不必提前将意图告诉部队。在部队越过西班牙一法国边界(但是只有在大西洋岛屿上的准备工作结束之后才会这样做)之前的3周,即发出开始行动的预先号令。 由于西班牙铁路的运输能力小,应主要派遣摩托化部队遂行陆军的行动,这样就可腾出铁路来运输补给品。 第2阶段: 1、空军部队应根据设在阿尔赫西拉斯的观察哨的召唤,抓住有利时机,从法国领土上起飞,对停泊在直布罗陀港口内的英国海军部队实施空袭,然后在西班牙的机场上降落。 2、此后不久,奉命在西班牙作战的部队,即可跨过或飞过法国-西班牙边界。 第3阶段: 1、使用德军部队攻占直布罗陀。 2、部队应做好进军葡萄牙的准备,因为英军有可能在那里插足。受命担负此项任务的部队,紧跟在进攻直布罗陀的部队之后进入西班牙。 第4阶段: 在夺取海岸制高点之后,支援西班牙人封锁海峡,如有必要,也可以从西班牙属摩洛哥出发封锁海峡。 用于“费利克斯”行动的部队的兵力: 陆军: 规定用于直布罗陀的部队必须有足够的兵力,以便在没有西班牙人支援的情况下也能夺取海岸制高点。 此外,必须有一个较小的兵力集团可供使用,以便支援西班牙人粉碎英军在海岸其他地段的可能的登陆企图。 应主要由快速部队来担负可能的向葡萄牙进军的任务。 空军: 应指定能确保取得辉煌战果的部队去空袭直布罗陀港口。 为了尔后摧毁敌舰艇目标和支援对海岸制高点的进攻,应向西班牙主要派遣俯冲轰炸机部队。 必须为陆军部队配属也可用于对付地面目标的足够数量的高射炮。 海军: 可考虑用潜艇攻击英国直布罗陀舰艇大队,尤其是在空袭后估计它要驶离港口时。 为了支援西班牙人封锁海峡,应做好与陆军一起运送—些海岸炮兵连的准备工作。 未考虑让义大利参加。 由于要实施直布罗陀行动,大西洋诸岛屿(主要是加那利群岛和维德角群岛)对英方和我方的海战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先生应考虑如何支援西班牙人防守加那利群岛,以及如何才能占领维德角群岛。 我还请诸位考虑有关占领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对海上和空中战争产生的利弊。请尽快将考虑的结果告我。 三、义大利对埃及的攻势 只有在义大利军队确实到达了马特鲁 [ 译者註:埃及西北部港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德、意军队与英军曾进行激烈争夺的一个战略要地。 ] 之后,方可考虑派遣德国兵力的问题。即使到那时,首先考虑的也将是派遣德国航空兵部队,如果义大利人能为此提供所需的空军基地的话。 国防军各军种在这一战场或另外一个北非战场作战的准备工作,应在下述范围内继续进行: 陆军: 应准备好一个装甲师(其编成如迄今所规定的那样)用于北非作战。 第15页 海军: 应使停泊在义大利港口、适于作为运输船只使用的德国船只做好淮备,以便能向利比亚或西北非洲运送尽可能多的部队。 空军: 应做好空袭亚歷山大 [ 译者註:埃及濒临地中海的最大海港。 ] 和苏伊士运河的准备,以便封锁对英军作战有利的苏伊士运河。 四、巴尔干 陆军总司令应准备在必要时从保加利亚向希腊进攻,夺占爱瑟海以北的希腊领土,从而创造条件使德国航空兵部队能攻击地中海东部的目标,特别是攻击那些威胁到罗马尼亚油田的英国空军基地。 为了能胜任可能出现的各种任务和牵制土耳其,必须投入一个规模大约为10个师的集团军级集群 [ 译者註:德军集团军为执行专门任务而配属1个(或2个)盟国集团军时,即组成此集群。 ] ,作为实现上述意图的基础。不应考虑利用南斯拉夫的铁路来运输上述兵力。为了缩短运输的时间,准备不久就将驻罗马尼亚的德国陆军代表团加强到向我建议的那种规模。为了配合陆军预定的作战行动,空军总司令应做好在巴尔干东南地区使用德国航空兵部队和在保加利亚南部边界上设置空情报知站的准备工作。 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空军代表团,也将按照向我建议的规模得到加强。 应满足保加利亚人关于扩充陆军军备的愿望(提供武器和弹药)。 五、俄国 为了摸清俄国在最近的将来的态度,已经开始和俄国举行政治会谈。不管这种会谈的结果如何,根据口头命令为东线所进行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应继续进行。 有关这方面的指令即将下达,时间是在将陆军作战计划的要点向我报告并得到我的批准之后。 六、在英国登陆 由于整个局势发生了变化,就有了在1941年春季实施“海狮”行动的可能性或必要性,因此,国防军三军种必须认真地从各方面为实施这种行动奠定更好的基础。 七、我期待着诸位总司令先生就本指令规定的措施如何落实的问题提出报告。关于实施的方式以及各个行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我以后下达命令。 为了保守秘密,必须採取特殊措施限制参加拟订计划的人员范围。对于拟订在西班牙的行动计划和有关大西洋诸岛屿的一些计划来说,尤其要如此。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19 12月10日 第19号指令:“阿蒂拉”行动 第19号指令 “阿蒂拉”行动 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40年12月10日 1940年第3340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9号指令 “阿蒂拉”行动 一、为了防止在法兰西殖民帝国现由魏刚将军控制的那部分地区出现叛乱,应做好迅速占领法国本土迄今尚未占领的地区(“阿蒂拉”行动)的准备工作。关键是,必须对法国本土舰队和法国空军驻本国机场的部队保持警惕,最起码要防止它们倒向敌人一方。 对准备工作应进行伪装,以免引起法国人在军事和政治利益方面的警觉。 二、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军队就应开进去: 1、以若干个强大的摩托化集群(必须保障它们拥有足够的防空力量),沿加龙河和罗讷河迅速突至地中海,尽早夺占港口(尤其是重要军港土伦),并切断法国同海上的联繫。 2、位于分界线附近的部队应在全线向前推进。 从下达实施命令到部队开始行动之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为此,现在就可将各个部队前移,但不要向它们透露行动目的。 不可能出现法军协调一致地抵抗我军开进的情况。如果出现局部抵抗,就必须坚决地予以粉碎。为此,以及为了对付可能的骚乱策源地,也可考虑出动空军轰炸机(主要是俯冲轰炸机)部队。 三、应採取措施防止法国舰队驶出港口和投降敌人; 为此,今后必须经常密切注意每一艘舰艇的停泊地、战备状态和行动的可能性。海军总司令应在“外国与谍报局”的配合下,充分利用停战委员会这一合适的途径,作出相应的规定。 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应考虑,如问才能在开进中的陆军部队的配合下,最有效地控制法国舰队。尤其应考虑:封锁港口出口处(主要是土伦);实施空降;进行破坏活动;对驶出的舰艇实施潜艇攻击和空中攻击。 对于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应根据停火协定为法国海军部队返回驻地提供方便的问题,海军总司令应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于实施的方法,应由我决定。只有当法国军队进行抵抗或者舰艇部队违抗德国的命令驶出港口时,才可实施攻击行动。 四、在空军和陆军之间,应直接协调对法国机场和驻机场的空军部队採取的行动。其他方法(比如实施空降)也应尽可能加以利用。 五、诸位总司令先生应向我报告你们关于“阿蒂拉”行动的计划(书面的,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呈报)。陆军已经这样做了。在报告中,也应说明从下达实施命令到将措施付诸实施所需的时间。 六、“阿蒂拉”行动的准备工作须严格保密。 不可让义大利人知道上述准备工作和计划。 第16页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0 12月13日 第20号指令:“马里塔”行动 第20号指令 “马里塔”行动 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40年12月13日 1940年第3340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0号指令 “马里塔”行动 一、阿尔巴尼亚境内战事的结局如何,仍难以预料。鑑于阿尔巴尼亚目前这种危险的局势,挫败英国在巴尔干战线的掩护下建立空军基地的努力已倍加重要;因为这种基地一旦建成,就会首先对义大利、其次对罗马尼亚油田构成威胁。 二、因此,我的意图是: 1、今后几个月内,在罗马尼亚南部地区组建一个兵力集团。对该兵力集团应逐步予以加强。 2、待好天气到来时(预计在3月份),即以该兵力集团越过保加利亚占领爱琴海北岸,继而(在必要时)占领整个希腊大陆(“马里塔”行动)。届时,有可能得到保加利亚的支援。 三、关于在罗马尼亚集结兵力集团: 1、将12月份到达的第16装甲师编入陆军代表团。陆军代表团的任务末变。 2、接着应将1个大约有7个师(第一行军梯队)的兵力集团调往罗马尼亚南部。可根据需要,将为强渡多瑙河做准备工作的工程兵编入第16装甲师的运输序列(作为“教导部队”)。关于这些工程兵在多瑙河畔的使用,陆军总司令会及时得到我的决定。 3、应准备继续前调部队,直至达到为“马里塔”行动规定的限额(总计24个师)。 4、对空军来说,重要的是,应为这种集结提供空中掩护,应在罗马尼亚的国土上建立必需的指挥和补给设施。 四、必须以下述情况为基础来做好“马里塔”行动的准备工作: 1、作战的第一个目标是夺占爱琴海海岸和萨洛尼卡湾。可能需要经过拉里萨地区和科林斯地峡 [ 译者註:拉里萨和科林斯地峡均在希腊境内。 ] 继续实施进攻。 2、与土耳其毗连的翼侧,由保加利亚军队负责保卫,但德军部队应作好战斗准备,以便能予以加强和掩护。 3、不清楚保加利亚军队是否还参加进攻作战。 同样,对南斯拉夫的态度,现在也无法判明。 4、空军的任务将是:有力支援在所有地段上的陆军向前推进,打垮敌空军;如有可能,就实施空降,夺占希腊岛屿上的英军基地。 5、关于义大利军队以何种方式支援“马里塔”行动和如何使作战行动协调一致的问题,待晚些时候再作决定。 五、上述军事准备活动对巴尔干地区会产生特别重大的政治影响,因此,需要对各总司令部採取的所有与此有关的措施进行周密的协调。 国防军统帅部应分步骤地说明军队穿过匈牙利和进入罗马尼亚的原因,暂时应以加强国防军驻罗马尼亚代表团作为理由。 同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举行会谈(要让这种会谈按照我们的意图结束),以及向义大利人通报情况,在特殊情况下须经过我的批准;派遣勘察组织和先遣队,也应如此。 六、在实施“马里塔”行动之后,打算抽调参与此次行动的部队的主力去担负新的任务。 七、我等待诸位总司令先生向我报告你们的计划——陆军已经这样做了。应就准备工作向我提交详细的时间表。还应从装备工业部门召回必要的人员(重新组建休假师)。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1 12月18日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方案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40年12月18日 1940年第3340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注]”方案 德国国防军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之前即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巴巴罗萨”方案)。 为此,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供使用的部队,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被占领的地区免遭突然袭击。 对空军来说,重要的是,应抽出强大兵力支援东方战局中的陆军,以期加快地面作战的进程和尽可能减少敌空袭对德国东部地区造成危害。集中兵力兵器于东线的限制条件是:由我方控制的整个作战地区和军备工业区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可停止对英国特别是对其补给线的攻击行动。 在东方战局期间,海军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 我将根据情况在对苏俄作战开始之前8个星期命令军队开始集结。 准备工作,将需较长时间;如果尚未开始,那么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并且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 但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 三军总司令部的准备工作必须着眼于以下各点: i、总企图: 装甲部队应果敢作战,楔入敌深远纵深,歼灭部署在俄国西部地区的俄国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俄国纵深地区。 然后。务必快速追击以形成这样一条战线:俄国空军从该线出发将不再能攻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作战的最终目标是,大致在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针对俄国亚洲部分的防线。这样,以后若有必要,可由空军来摧毁俄国残存的乌拉尔工业区。 第17页 在此作战过程中,务必使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迅速丧失其基地。从而也丧失其战斗力。 作战一开始就必须对俄国空军进行强有力的打击,阻止其有效地参战。 ii、可能的盟国及其任务: 1、在我作战之两翼,可望罗马尼亚和芬兰积极参加对苏俄的战争。 当上述两国参战时,以何种形式将其军队置于德国指挥之下,国防军统帅部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磋商并作出决定。 2、罗马尼亚的任务是:至少在进攻开始阶段,以战斗力强的部队支援德军南翼的进攻;牵制非德军作战方向上的敌人;此外,在后方地区遂行支援勤务。 3、芬兰应掩护由挪威调来的德军北方集团(第21集群 [ 译者註:该集群相当于集团军一级。 ] 一部)实施展开,并与其协同作战。此外,还担负攻克汉科的任务。 4、至迟自作战开始时起,瑞典的铁路和公路有可能供德军北方集团开进之用。 iii、作战的实施: 一、陆军(我批准呈报的计划): 在被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分隔成的南、北两个战区中,应将主力用于北部。在这里计划投入两个集团军群。 在这两个集团军群中,南部集团军群——在整个战线的中央——的任务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摩托化兵团,从华沙周围及其北部地区实施突击,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从而创造条件,使快速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向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敌军。只有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继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才可实施旨在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和军备工业中心莫斯科的进攻行动。 只有当俄国的抵抗力异常迅速地出现崩溃时,才有理由同时进攻两个目标。 在东方作战期间,第21集群的最重要任务依然是保卫挪威。其余兵力,在北部(山地军)首先应保卫佩萨莫地区及其矿井,以及北冰洋通道,以便尔后与芬军一起向摩尔曼斯克铁路实施突击,切断摩尔曼斯克地区的陆路补给线。 德军能否以较强兵力(2到3个师)从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 芬兰陆军主力的任务是,配合德军北翼的推进,在拉多加湖西侧或两侧实施进攻,以牵制尽可能多的俄军兵力,并占领汉科。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力求在向心作战中,以强大的翼侧部队全歼尚在第聂伯河以西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兵力。为此,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向基辅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位于罗马尼亚的兵力则应跨过普鲁特河下游,形成一只远远向前伸出的用于包围敌人的“手臂”。罗马尼亚军队负责牵制在这中间的俄军兵力。 如果昔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或北部的会战取胜,就应在追击中力争: 在南方,提前攻占在国防经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顿涅茨盆地, 在北方,迅速进抵莫斯科。攻占该城,意味着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此外,还意味着苏俄丧失了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空军; 任务是,尽可能削弱和排除俄国空军的作用,支援主要方向上的陆军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和南方集团军群主要翼侧的作战行动。对于俄国的铁路,应视其对作战的重要程度或者予以切断,或者果断使用伞降和机降部队占领其附近的最重要目标(渡口!)。为能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空军和直接支援陆军,在实施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敌军备工业可不予以攻击。只有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才考虑进行这种攻击——首先是针对乌拉尔地区。 三、海军: 在对苏俄的战争中,海军担负的任务是,在保障己方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敌海军逃出波罗的海。攻占列宁格勒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便失去了最后一个基地,随后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因此,在此之前应避免较大的海战。 在消灭俄国舰队后,重要的是,应保障波罗的海海上交通畅通无阻,其中包括通过海上来保障对陆军北翼的补给(扫雷!)。 iv、各位总司令先生根据本指令而下达的所有命令必须基调一致,即现在的措施是为防备俄国改变其目前对我态度而採取的预防性措施。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的人数应尽可能少,其它有关人员则尽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否则,就有暴露我们准备活动—一其实施时间还根本没有确定———的危险,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v、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你们根据这一指令制定的具体计划。 国防军各军种应将各自的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报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2 1月11日 第22号指令:在地中海地区作战中德军的援助 第22号指令 在地中海地区作战中德军的援助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41年1月11日 1941年第4401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2号指令 在地中海地区作战中德军的援助 第18页 在地中海地区,英国投入了优势兵力以对付我们的盟军。由于战略、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地中海地区的这种局势要求德国提供援助。 的黎波里塔尼亚必须坚守,阿尔巴尼亚战线陷入崩溃的危险必须加以排除。此外,应使卡瓦莱罗 [ 译者註:驻阿尔巴尼亚的义大利军队司令官(下辖21个师),从1940年12月6日起任意军总参谋长。 ] 集团军群在第12集团军晚些时候开始的作战行动的配合下,有能力也从阿尔巴尼亚转入进攻。 为此,我命令如下: —、由陆军总司令负责组建一支障碍设置队。这支障碍设置队应能够为我们的盟军防守的黎被里塔尼亚 [ 译者註:指利比亚西北地区。 ] ,尤其应为对付英国装甲师,作出重要贡献。关于这种障碍设置队编成的原则,将另行规定。 在时间上,应做好这种准备,即目前正在进行的向特里波利斯输送义大利1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的工作结束之后,能接着输送这种障碍设置队(大约从2月20日开始)。 二、第10航空军须继续以西西里作为作战基地。该军的最重要任务是,攻击英国海军力量,袭击英国在地中海西部和地中海东部之间的交通线。 此外,必须利用的黎波里塔尼亚的中途机场来创造条件,以便能炸毁埃及西部和昔兰尼加 [ 译者註:指利比亚东部地区。 ] 海岸的英国卸货港和补给基地,直接支援格拉齐亚尼 [ 译者註:驻北非的意军总司令。 ] 集团军群。 敦促义大利政府宣布从西西里到非洲北部海岸为封锁区,以减轻第10航空军的任务和避免发生击毁中立国家船只的意外事件。 三、应考虑组建并准备好1个军规模(其中包括第1山地师和装甲兵力)的德军部队,以便调往阿尔巴尼亚。一旦义大利向国防军统帅部表示同意这么做,即可着手运输第1山地师。在此期间,应进行调查,并与驻阿尔巴尼亚的义大利军队司令部一起搞清楚:是否可以为了实施一次旨在达到有利的作战目标的进攻而进一步向阿尔巴尼亚派遣兵力,能将何种兵力派往阿尔巴尼亚,除了为义大利师不断提供补给外,还能否为新派遣的兵力提供补给。 德军的任务将是, 1、暂时作为驻阿尔巴尼亚的支援部队,用以应付紧急情况,因为在那里还可能出现新的危机。 2、使义大利集团军群便于尔后转入进攻,以达成下述目的: 在关键地段突破希腊防线,以利于远距离作战, 从后面打通萨洛尼卡以西的狭窄处,以支援利斯特 [ 译者註:纳粹德国元帅,曾担任德军第12集团军总司令、a集团军群总司令等职。 ] 集团军的正面进攻。 四、关于驻北非和阿尔巴尼亚德军部队的隶属关系以及有关使用这些部队的限制条件,将由国防军统帅部与义大利军队参谋部共同确定。 五、拟使用在地中海可以动用的和合适的德国运输舰船(如果它们尚未驶向特里波利斯 [ 译者註:希腊南部城市。 ] 的话),来运输在阿尔巴尼亚的部队。可利用位于福贾 [ 译者註:义大利东南部城市。 ] 的ju-52运输机群来运输部队。 在开始向利比亚运输障碍设置队(参见第一条)和需要为此而动用大量德国舰船之前,应争取结束向阿尔巴尼亚输送大量德军兵力的工作。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3 2月6日 第23号指令:打击英国国防经济的作战方针 第23号指令 打击英国国防经济的作战方针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作战组) 1941年2月6日 1941年第4409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3号指令 打击英国国防经济的作战方针 一、我们迄今对英作战的效果: 1、与我们过去的看法相反,由于实施海上和空中战争给敌商船造成了严重损失,对英国国防经济的斗争已取得了极大的效果。由于敌方港口设施和大量库存物资的被炸毁,以及舰船的减少使用(它们必须在有护航的情况下行驶),这种效果又有了进一步扩大。 今年可望通过更多地使用潜艇来进一步扩大效果,从而可能导致在不久的将来英国丧失抵抗力。 2、对直接空袭英国军备工业所产生的效果,较难进行估计。但可以断定,由于大量工厂被炸毁、军备工业组织陷入了混乱,生产肯定会显着下降。 3、目前至少从表面上可以看出对英国人民的士气和抵抗力所产生的影响。 二、对我方作战的判断: 在今后几个月中,通过更多地使用潜艇和水面舰艇,预计对敌商船进行海上攻击的效果将进一步扩大。与此相反,我们的空袭规模不能再保持下去,因为其他战场上的任务将使我们不得不从用于对不列颠群岛作战的部队中抽调走越来越多的空军部队。 因此,今后必须更加集中地实施空袭,并且应主要摧毁那些对海上战争有影响的目标。只有如此,才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对战争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战果。 三、因此,下一步对英国本土作战的目的必须是,集中使用海上战争和空中战争的所有手段切断敌方的补给线,打击英国航空军备工业并尽可能给它造成较大的损失。 为此,必须: 第19页 1、炸毁最重要的英国进口港,特别是港口设施和在那里停泊或正在建造的船只; 2、以各种手段阻止船只来往,特别是船只的驶入; 3、有计划地摧毁航空军备工业包括高射炮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以及生产火药和炸药的重要基地。 如果今年空军的强大部队和海军的少量部队被派往其他战场,那么留下来同英国作战的兵力也必须继续遂行上述任务。 四、对实施上述任务来说,应注意下述几点: 1、击沉商船比击沉敌军战舰更为重要。 对于航空鱼雷的使用来说,也是如此。 敌人船只的减少,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战争起决定性影响的海上封锁,而且同时也会增加敌人在欧洲或非洲每次作战的困难。 2、如果攻击港口城市或航空军备工业能取得明显良好的效果,那么就应不断反覆实施这种攻击。 3、通过持续不断地布雷,增加敌人的不安全感和损失。 4、在炸毁大型进口港之后,必须阻止英国将物资转运到较小的港口,如果飞机的航程允许的话。 5、如果由于天气情况和其他作战条件的原因,不能攻击第三条列举的目标,那么就应攻击军备工业系统的其他工厂和在国防经济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以及英国内地的仓库和交通设施。 不应指望按计划对居住区实施的恐怖性空袭和对沿海防御设施实施的空袭,会取得对战争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战果。 五,在开始为“巴巴罗萨”行动而变更部署之前,应日益扩大空中和海上战争的效果。这不仅仅是为了给英国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而且也是为了制造在今年即将进攻不列颠群岛的假象。 六、为了组织海、空协同作战,必须协调实施海上侦察,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将另外专门下达命令。 七、1939年11月29日的第9号指令、1940年5月26日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规定和1940年8月1日的第17号指令,均已失效。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4 3月5日 第24号指令:关于与日本的合作 第24号指令 关于与日本的合作 国防军统帅部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作战组) 1941年3月5日 1941年第4428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4号指令 关于与日本的合作 关于与日本的合作,领袖命令如下: 一、根据三国条约 [ 译者註:系指德、意、日三国于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署的军事同盟条约。 ] 确立的合作的目的必须是,使日本尽快在远东採取积极行动。若能做到这一点,大量英军将受到牵制,美国的主要注意力将被引向太平洋。 由于日本的对手尚未做好战争准备,日本採取行动越早,取胜的希望就越大。“巴巴罗萨”行动将为此创造特别有利的政治和军事前提条件。 二、为了做好进行合作的准备工作,必须以各种手段加强日本的国防力量。 各军种总司令部应满足日本人的愿望,向他们介绍德国的战争与战斗经验,广泛地、大规模地提供国防经济与技术支援。应谋求相互支援,但不许增加谈判的困难。在这方面,当然应重视日方提出的那些在短时间内即能对战争产生影响的建议。 领袖保留在特殊情况下作出决定的权力。 三、海军总司令部负责对双方作战计划进行协调。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应遵循以下方针: 1、作战的共同目的是迅速迫使英国屈服,从而使美国不愿参战。此外,德国在远东既无政治上的、也无军事上或经济上的利益,因此,没有理由对日本的企图提出先决条件。 2、德国在经济战中取得的巨大胜利特别清楚地表明,也可使用强大的日本兵力去达到同一目的。此外,应利用一切机会为德国的经济战寻求支援。 3、缔约国的原料状况,要求日本占领那些对于继续进行战争(特别是如果美国参战的话)所需要的地区。日本参战之后仍然必须提供橡胶,因为这对于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夺取新加坡这个英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对我们三大强国的整个作战来说将意味着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此外,攻击英国海军的其他基地体系(只有在不能阻止美国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美国海军的基地体系),有利于动摇敌人在那里的统治制度,并且象攻击敌海上交通线一样,能牵制住敌各种重要兵力(澳大利亚)。 开始举行军事会谈的时间尚未确定。 四、根据三国条约组成的军事委员会,仅讨论那些三个缔约国应以同样方式处理的问题。其中首要的是经济战的任务。 具体规定则应由“总委员会”在国防军统帅部的配合下制定。 五、关于“巴巴罗萨”行动,不可对日本人有任何暗示。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在草案上签字)凯特尔 证人:容格海军少校 25 3月27日 第25号指令(进攻南斯拉夫) 第25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3月27日 1941年第44379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0页 第25号指令 一、南斯拉夫的军事政变已改变了巴尔干的政治局势。即使南斯拉夫目前表示效忠,也应将其视为敌人并尽快予以粉碎。 二、我的意图是,一方面从阜姆 [ 译者註:南斯拉夫旧地名,即现在的里耶卡。 ] -格拉茨地区,另一方面从索非亚地区,向贝尔格勒总方向实施向心突击,从南面突入南斯拉夫,给南斯拉夫武装力量以毁灭性打击。此外,应切断南斯拉夫最南部地区与其余地区的联繫,把它作为德一意军队下一步进攻希腊的基地。 由于国防经济方面的原因,尽快使多瑙河通航并夺占波尔铜矿是重要的。 通过许诺归还巴纳特地区 [ 译者註:原属匈牙利,一次大战后,三分之一划给了南斯拉夫,三分之二划给了罗马尼亚。 ] 和马其顿地区 [ 译者註:巴尔干半岛中南部地区,1913年后分属于南斯拉夫、希腊和保加利亚。 ] ,争取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参战。 通过给克罗特人以政治担保,加剧南斯拉夫国内的政治紧张局势。 三、我具体命令如下: 1、一俟兵力准备充足,而且天气情况允许,即以空军夜以继日地实施空袭,摧毁南斯拉夫航空兵的地面设施和贝尔格勒。 2、尽可能同时(决不要提前)开始“马里塔”作战行动。此次作战暂时要达到的有限目标是,夺取萨洛尼卡 [ 译者註:希腊北部城市。亦称塞萨洛尼基。 ] 湾,并在埃泽萨高地 [ 译者註:在希腊北部。 ] 上获得立足点。为此,第18步兵军可通过南斯拉夫领土向前出击。 须抓住有利时机,阻止敌人按计划在奥林匹斯和埃泽萨高地之间建立防线。 3、可前调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尚可动用的所有兵力,从索非亚地区向西北方向和从基恩斯滕迪尔-戈尔纳德尤马亚地区向西实施进攻,但必须保留大约1个师的兵力(不包括防空兵力)来保卫罗马尼亚油田。 与土耳其接壤的边界暂时由保加利亚人负责防守。在其后面必须新部署一支德国部队,尽可能是1个装甲师,作为支援部队使用。 4、一旦所需要的兵力集结完毕,就从格拉茨 [ 译者註:奥地利东南部城市。 ] 总方向向东南实施突击。是否开放边界,穿过匈牙利领土,由陆军决定。 在与南斯拉夫接壤的边界沿线,应立即加强警戒。 在总攻开始之前,应在空袭贝尔格勒的同时夺占各重要目标。在保加利亚边界上也应如此。 5、空军应以两个攻击大队支援第12集团军和在格拉茨地区新组建的突击集群的作战行动,应根据陆军作战的进程确定主要攻击方向。可藉助于匈牙利的地面设施实施集结和作战。 应考虑是否让第10航空军从义大利领土出发投入作战。但是必须保障继续为去非洲的运输队提供伴随护航。 夺取利姆诺斯岛 [ 译者註:希腊爱琴海北部岛屿,位于希腊东北大陆到土耳其海岸的中途。 ] 的准备工作应继续进行,但是只有我才有权下达实施命令。 应考虑为格拉茨、克拉根福、菲拉赫和累欧本,此外还有维也纳,提供足够的防空掩护。 四、首先由国防军统帅部与义大利达成原则性协议。 陆军应考虑建立与义大利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人进行联繫的联络参谋部。 授权空军就义大利和匈牙利航空兵部队作战区域的界限问题同有关国家的统帅部达成协议。在匈牙利的航空兵地面设施储存物资的工作可立即着手进行。 五、请诸位总司令先生就行动实施方案和与此有关的问题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报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6 4月3日 第26号指令:在巴尔干半岛与盟国的合作 第26号指令 在巴尔干半岛与盟国的合作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41年4月3日 1941年第4439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6号指令 在巴尔干半岛与盟国的合作 一、在南斯拉夫战局中,打算让东南欧国家担负的军事任务,是根据以下政治目的确定的: 匈牙利:巴纳特山区应归属于它。它优先考虑的是占领这一山区,但是它表示也要对歼灭敌人发挥作用。 保加利亚:想收復马其顿地区,因此主要对参加这一方向的进攻感兴趣,而无需德方施加特别的压力。此外,得到德国装甲部队支援的保加利亚人还须对背后的土耳其进行防范。为此,保加利亚也将调用部署在靠近希腊边界的3个师。 罗马尼亚:根据它本身的和德国的利益,它的任务仅限于防守同南斯拉夫和俄国接壤的边界。应通过德国国防军代表团团长施加影响,促使罗马尼亚加强对俄国的防御准备,并尽可能使蒂米什瓦拉 [ 译者註:罗马尼亚西部城市。歷史上曾是要塞。 ] 地区的罗马尼亚兵力(1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进一步东移,以便使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德国第41步兵军之间的联繫不受干扰。至少,应使匈牙利和德国的联络司令部能畅通无阻地通过罗马尼亚-匈牙利边界进行相互联繫。 二、在即将到来的作战中,军事上的协同和指挥的组织应遵循以下方针: 如果此次战局在总的作战范围内涉及到义大利和匈牙利军队的作战日标,那么该战局就由我本人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必须以这样一种形式实施:它必须顾及到盟国的敏感性,使义大利和匈牙利国家元首在其本国人民和军队面前能以独立自主的军事指挥官的身份出现。 第21页 因此,我将给杜切 [ 译者註:墨索里尼的常用头衔duce(义大利语)和希特勒的常用头衔fuhrer(德语)均是“领袖”之意.为了区别起见,德国人通常直接使用义大利文duce来称唿墨索里尼,而不把它译成德语fuhrer。因此,我们在德译汉时,把义大利墨索里尼的头衔duce音译为“杜切”。 ] 和匈牙利王国摄政霍尔蒂写私人信件,以这种方式把为了作战行动的统一而提出的军事要求(由陆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转达给我),作为建议和希望转达给他们。 第12集团军总司令可採用同样的方式同保加利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交涉。 如果保加利亚各师参加对南斯拉夫的作战,那么它们必须隶属于当地的德军指挥机构。 三、在匈牙利,应设立“驻匈牙利军队统帅部的德国将军”这种办事机构,它的参谋部也应编有一个空军联络参谋部。 这种办事机构不仅负责保持我同匈牙利王国摄政的联繫,也负责保持国防军各军种与匈牙利统帅部的联繫。 与义大利和匈牙利军队协同作战的所有细节问题,由相邻集团军或航空队之间的联络机构和国防军各军种负责处理。 四、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防空兵力,只要未配属给它们本国的陆军部队,就须编入德军在这两个国家的防空体系。匈牙利独自保卫其领土:但有个条件,即在这里作战的德军部队的安全和对德军来说十分重要的目标的安全,应由德国军队来负责。 五、除了关于统一指挥的新规定之外,过去同匈牙利达成的协定仍继续有效。只有当德国第2集团军以及第46步兵军的快速集群的进攻开始产生效果的时候,义大利第2集团军才会获得行动自由。为达此目的,暂时先在东南偏南方向实施进攻,可能是必要的。国防军统帅部应设法使义大利空军仅限于掩护阿尔巴尼亚战线的翼侧和后方,攻击莫斯塔尔机场和沿海的机场,支援义大利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 六、关于战局结束之后由各国承担的占领任务,将由我晚些时候予以规定。在与盟军协同作战的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强调为了达到共同的政治目标而建立的战斗情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费特总参勤务上尉 27 4月13日 第27号指令(进攻希腊) 第27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4月13日 1941年第4453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7号指令 一、南斯拉夫军队已处于瓦解之中。这样一来,随着希腊色雷斯 [ 译者註:系指爱琴海与黑海之间的地区,东部属于土耳其,西部属于希腊。 ] 集团军的覆灭和萨洛尼卡盆地以及弗洛里纳地区的被占领,就为下述行动创造了条件:在前调足够兵力之后,向希腊发起进攻,歼灭那里的希腊—英国兵力集团,占领希腊并最终把英军赶出巴尔干半岛。 二、有鑑于此,为在巴尔干半岛继续作战,我命令: 1、南斯拉夫: 作战的日的仍然是歼灭残余的南斯拉夫兵力,对该国进行扫荡和占领。 为此,可派出德国陆军部队占领旧塞尔维亚和巴纳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莫拉瓦河和多瑙河之间很有价值的铜矿保护区保护起来。迄今尚未开进南斯拉夫的其他部队的前调,应尽可能限制在最低限度。 空军务必歼灭南斯拉夫航空兵残余部队,支援陆军的作战行动,迅速粉碎仍有可能出现的顽强抵抗。如有可能,在徵得国防军统帅部同意后,现在就可将不必用以对希腊作战的航空兵兵力和高射炮兵部队调往其他地方。 空军总司令应根据关于德国第2集团军和义大利第2集团军之间分界线的规定,与义大利空军达成必要的协定。 义大利第2集团军的任务是,肃清卡尔洛瓦茨-博斯诺韦-巴努亚卢卡-塞拉耶沃公路西南地区之敌并占领该地区。为了支援义大利军队向前推进,德国快速部队有时可能需要越过上面提到的分界线实施突击。 匈牙利第3集团军应对蒂萨河以西至多瑙河和德拉瓦河的南斯拉夫领土进行清剿和占领。已请2个匈牙利摩托化旅参加德国第2集团军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并已获得允诺。 2、希腊: 一俟在萨洛尼卡附近的弗洛里纳盆地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即可向希腊北部的英国-希腊兵力集团发起决定性进攻。此次作战的目的是,提前向拉里萨方向实施突贯,以围歼那里的敌军,阻止敌人建立新的防线。 同时,应以部分兵力在西南方向实施突击,支援义大利人突破希腊军队在阿尔巴尼亚的防线。 尔后,快速部队应以雅典为主要突击方向,迅速向前推进,占领包括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内的剩下的希腊大陆,与此同时,义大利驻阿尔巴尼亚集团军群应在普雷斯帕湖-品都斯山脉的山嵴一线以西,向佩特雷湾方向推进。如果时间和道路状况允许,就必须尽一切可能争取截断品都斯山脉以西的希腊主力部队的退路。 空军除应继续同希腊和英国航空兵部队作战外,还应以强大兵力支援陆军开始新的作战行动,支援德军不断向前推进。还应为尔后占领基克拉迪群岛的行动提供支援。 第22页 与义大利空军的作战分界线,由空军总司令规定。 应集中陆、空军所有合适的兵力兵器用以对付英军可能的撤退。尤其应尽可能阻止英军经地中海逃跑。为此,可採用的手段是:对希腊港口特别是舰船集结区不断进行空袭;在航道上布设水雷。 三、对利姆诺斯岛实施空降作战和占领萨索斯岛、萨莫色雷斯岛的命令,应由我批准。这种命令至迟在行动开始前48小时下达。 为此,陆军应在色雷斯地区留置1个师。占领剩余的色雷斯地区的任务,由保加利亚人负责实施,具体时间由我确定。 四、此次作战行动结束之后,将抽调参加此次作战的陆军部队的主力去担负新的任务。可考虑在希腊留置大约1至2个师,在萨洛尼卡留置1个师。在塞尔维亚留置2至3个师。 对于空军(第10航空军)来说,在对希腊作战结束之后,支援非洲军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阻止敌人从东部非洲前调援兵或至少是为了给敌人此举增加困难,需要在苏伊士运河重新布雷,这在最近的将来具有重大意义。 应为已占领地区的对空防御做好准备工作。 海岸防御暂时按下述分工来实施:包括萨洛尼卡在内的爱琴海北部海岸,由保加利亚负责;包括萨罗斯湾在内的爱琴海东部海岸,由我们负责,其余的希腊海岸地带由义大利负责。 最终的分界线,只有在巴尔干半岛的作战结束之后才能确定。 五、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你们的具体计划。 国防军各军种如对盟国提什么要求,应遵循1941年4月3日的第26号指令规定的方针行事。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28 4月25日 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 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4月25日 1941年第4458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 一、必须准备占领克里特岛(“水星”行动),把它作为在东地中海对英国进行空战的基地。 这一行动的出发点是,应将包括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内的整个希腊大陆掌握在轴心国的手中。 二、我授权空军总司令指挥这次行动。他为此主要可动用空降军和空军派驻在地中海地区的部队。 陆军的任务是,与空军总司令协调一致,为空降军提供合适的增援部队,其中包括能够通过海路运往克里特岛的目前尚在希腊的混编装甲战斗车营。 海军应做好建立海上交通线的准备工作。从开始占领该岛起,这种交通线就必须畅通无阻。海军总司令应就保护这种交通线和必要时派出运输舰船的问题同义大利海军达成必要的协议。 三、应利用一切手段将空降军,包括重新调归空军总司令指挥的第22师,运到空军总司令指定的集结地区。陆军总司令部和空军总司令部应将必需的载重汽车提供给国防军运输勤务主任支配。不可因进行这种运输而廷误了“巴巴罗萨”行动的准备工作。 四、空军总司令可前调第12集团军的高炮部队,用于希腊和克里特岛的对空掩护。空军总司令和陆军总司令应就高炮部队的换班或补充达成必要的协议。 五、在占领该岛后,务必使空降军全部或部分地做好受领新任务的准备。因此,必须制订由陆军兵力尽快接替它的计划。 海岸防御由海军总司令负责组织。为此,在必要时可调用陆军缴获的火炮。 六、请诸位总司令先生将制订的措施报告我。请空军总司令将预定完成准备工作的时间报告我。实施的命令将由我下达。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签字)埃克斯勒上尉 29 5月17日 第29号指令(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管制) 第29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5月17日 1941年第44717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9号指令 一、在东南地区,德军的作战目的——将英军从巴尔干半岛赶出去和扩大德国航空兵部队在东地中海的作战基地----已经达到,随着“水星”计划的实施,作战目的应进一步扩大。在将来,除了下面提到的特殊情况外,希腊地区的保安工作由义大利人负责。德国的办事机构不必对国家保安和行政管理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干预。尤其不应参加可能是希腊人所希望的调解活动。 在后勤运输方面,应就运输道路及其占用问题同义大利军队进行协商。 二、德国国防军: 陆军: 在希腊,只需留下为保卫“水星”行动的补给基地所需要的、驻地集中的兵力和在萨洛尼卡附近的1个师(参阅第三条)。该师还负责保卫利姆诺斯岛和下一步可能占领的其他岛屿。 但是,在“水星”行动结束之前,用来作为“跳板”的地区,包括计划用来作为“跳板”的岛屿,必须掌握在德军的手中。须尽快撤出在进行这种调整之后多余下来的所有兵力。 应敦促义大利统帅部,必须就迅速接管希腊的问题同第12集团军总司令达成必要的协议。一旦情况(“水星”行动)允许,该总司令就作为“驻巴尔干地区德军部队总司令”,将其驻地迁移到萨洛尼卡。 第23页 空军: 第10航空军在转移到希腊后,仍直接隶属于空军总司令,根据他的指令单独进行空中战争。为了保卫巴尔干地区,它必须与第12集团军司令部(驻巴尔干地区德军部队总司令)进行合作;在北非作战时,它又必须与非洲军组织协同。第12集团军司令部还应为第10航空军制定巴尔干地区的统一的区域划分规定。 为了在东地中海实施空中战争,空军总司令可使用希腊和诸岛屿上的航空兵地面设施。不需要的机场和设施应移交给义大利军队。 在占领克里特岛之后,该岛的防卫暂时由空军总司令(空降军)负责;空军总司令应就该空降军的接防时间提出建议。 有关这方面的和将来占领事务的命令,将由我下达。 海军: 除了萨洛尼卡以外,雅典港口和对保持海岸交通来说所必需的两个港口之间的海岸地带,仍应掌握在德国海军的手中。 海军总司令应就这方面的问题与义大利人达成相应的协议。如果克里特岛继续由德军占领,那么,克里特岛的海岸防御以后将由德国海军负责。 在区域划分的问题上,象对待第10航空军那样处理。 在爱琴海北部海岸,应保证德国能象过去那样对保加利亚的海岸防御施以影响。 东南线海军将官根据海军总司令的指令,以配属给他的义大利海军部队进行作战和向爱琴海实施海运。 此外,东南线海军将官还应同义大利有关当局进行合作。 三、在萨洛尼卡地区採取一切军事措施均由德国国防军负责。陆军总司令部(驻巴尔干地区德军部队总司令)应就该地区的确切分界线提出建议。 四、德军占领的希腊地区的管理工作,由陆军总司令部和德意志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共同负责。在这方面,如有可能,可利用希腊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不必设立德国的办事机构。 五、陆军总司令部为了完成它的紧迫的经济任务,可授予“塞尔维亚军事司令”以全权,并给他配属必要的警卫部队,使他能够独立地完成所受领的任务。 六、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根据本指令制订的措施和同义大利人达成的协议。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0 5月23日 第30号指令:中东 第30号指令 中东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5月23日 1941年第4477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0号指令 中东 一、阿拉伯的自由运动是我们在中东对付英国的天然盟友。从这种意义上讲,伊拉克的起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超出了伊拉克的国界,加强了中东敌视英国的力量,干扰了英国的交通线,牵制了英国的部队及运输船只,使之不能用于其他战场。 因此,我决定,支援伊拉克以促使中东局势的向前发展。以后是否和如何最终摧毁英国在地中海与波斯湾之间的阵地(与进攻苏伊士运河有关),只有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之后才能决定。 二、综合我的各个决定,为了支援伊拉克,我命令:派遣军事代表团;由空军提供援助;提供武器。 三、军事代表团(代号为“f特别参谋部”)由费尔米航空兵上将领导。 它的任务是: 1、给伊拉克军队当顾问并提供支援; 2、尽可能也与伊拉克境外敌视英国的力量建立军事联繫; 3、在这一地区为德国国防军获取经验和资料; 人员的组成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根据上述任务来确定。 隶属关系: 1、所有派往伊拉克的国防军成员,此外还有“叙利亚联络司令部”,均受军事代表团团长的领导。 2、军事代表团团长受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的领导;但对航空兵部队的命令和指示,则由空军总司令下达。 3、军事代表团团长仅与伊拉克的军事指挥机构打交道。有关代表团的事宜,由外交部驻伊拉克的代表同伊拉克政府进行商谈。 在作出可能会在对外政策方面引起反响的军事决定之前,军事代表团团长应先与外交部驻伊拉克的代表进行协商。 4、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暂时应被看作是志愿人员(按照“神鹰”军团 [ 译者註: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中,德国派去支援佛朗哥的志愿部队(由空军、坦克、通信和运输部队组成),人数最多时达5,500人。 ] 的办法办理)。他们要穿带有伊拉克标志的热带服装。这些服装也由德国飞机运去。 四、空军 空军的次数有限的使用,不仅仅要显示武器本身的杀伤威力,而且要达到增强伊拉克军队和人民的自信心和抵抗力的目的。 德国进行干涉的方式和规模,由空军总司令确定。 五、武器的提供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应作出必要的规定(从德国提供和根据同法国人的协定从叙利亚提供)。 六、指导中东的宣传工作是外交部的任务。外交部为此应与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军宣传处)进行合作。 宣传工作的主导思想是: “轴心国的胜利将使中东国家从英国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并获得自决权。因此,一切热爱自由的人都应参加反对英国的阵线。” 第24页 对叙利亚的法军阵地的宣传工作必须停止。 七、一旦义大利军事人员抵达伊拉克作战,就应根据上述指令同他们进行合作。要争取他们接受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的指挥。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 霍尼希上尉 31 6月9日 第31号指令(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职权) 第31号指令 第44900号绝密文件的附件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41年6月9日 1941年第4490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1号指令 为了在已占领的巴尔干地区有明确和统一的指挥关系,我命令如下: 一、我任命利斯特元帅担任“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驻地设在萨洛尼卡。 东南线国防军司令是国防军在巴尔干地区的最高代表,在德军占领区内行使行政权。 东南线国防军司令作为国防军驻巴尔干地区的最高代表,直接归我领导。 二、归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领导的有: 1、驻守旧塞尔维亚地区的“塞尔维亚司令”(冯·施洛德高射炮兵上将); 2、驻守萨洛尼卡地区和利姆诺斯、米蒂利尼、希俄斯和斯基罗斯诸岛的“萨洛尼卡-爱琴海司令”(由陆军总司令部派出); 3、驻守雅典、克里特岛、基西拉岛、安蒂基西拉岛和米洛斯岛的“希腊南部司令”(由空军总司令派出)。 三、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除了不负责指挥进攻性的空中战争之外,应统管三军种在已占领的东南地区有关占领、警卫、补给、运输和通信等方面的所有军事问题,并根据国防军在东南地区的总任务就这些问题作出决定。这样,可以使指挥简化,可以使各军种和国防军统帅部摆脱因这一地区各军种指挥机构的并行工作而产生的许多具体问题和意见纷争。 具体言之,东南线国防军司令负责: 1、确保协调一致地防守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包括希腊诸岛)的德军占领区,以对付进攻和骚乱。 除了上面提到的诸位司令应根据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指示负责各自所辖地区内的防务之外,东南线海军将官和巴尔干航空区司令在这些问题上也归东南线国防军司令指挥。这两位司令的参谋部要编入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参谋部。下属的萨洛尼卡一爱琴海司令和希腊南部司令的参谋部,以何种方式与国防军其他军种的指挥机构合併,这由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决定; 2、对在最近的将来需要进行的往返克里特岛的大规模海运及其护航,实施统一指挥。 3、组织与义大利军队和(如有必要的话)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地区的协向作战; 4、根据驻巴尔干地区的国防军各军种的需要和拥有的运输能力,为它们组织陆路和海路的后勤补给; 5、对下属的各位司令在德军占领区进行的军事管制工作进行监督。 四、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包括希腊诸岛)的德军占领区内,东南线国防军司令拥有一位在本土的司令的全部权力。 那些单独由德军占领的地区均属战区。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通过其下属各位司令在这里行使行政权。 在驻有德军的义大利占领区,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对国防军各军种部队行使为完成德国国防军的军事任务所需要的军事自主权。 五、东南线国防军司令与“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的职权的划分详见附件。 六、克里特岛在东南地区占有特殊地位。 它是这样一个作战地区,从这里出发可继续在东地中海进行空中战争,以配合北非的形势(参见第七条)。 在东南地区,该基地的组建、防守和补给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克里特岛作为要塞是空军的作战基地,由空军的一位专职司令(指挥官)负责领导。该司令作为“希腊南部司令”的全权代表(或受託者),应根据东南线国防军总司令的指示行使行政权。他负责指挥部署在那里的和配属给他的所有部队协调一致地保卫该岛。对战争管理所必需的陆军设施,也归他领导。 该岛的东部(大致到迈拉姆贝洛湾西缘至耶拉派特拉镇一线),由义大利军队占领。在有关共同守卫该岛的所有战术问题上,义大利占领军归该岛指挥官指挥。 七、东地中海的空中战争,根据空军总司令的命令进行。 空军总司令可直接与义大利空军达成必要的协议。 八、海上的部队运输和补给,以及在海上或空中对它们进行护航,由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通过东南线海军将官组织实施;义大利海军和第10航空军应予以协助。 东南线海军将官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海军的协同问题,以及战役性海战(如果这种海战在东地中海爆发)问题,由海军总司令同东南线海军将官一起直接处理。 九、1941年5月17日的第29号指令中与上述规定相牴触的部分,即应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第44900号绝密文件的附件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和“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职权划分 一、“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和“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彼此间的关系和他们与希腊政府的关系,是由下述几点确定的: 第25页 1、领袖1941年4月28日关于“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的指示: “(1)我任命一位‘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他的办事机构设在雅典。 (2)在与希腊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前,帝国全权代表在希腊新政府那里代表帝国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利益。 (3)此外,为了遂行自己的任务,帝国全权代表应与义大利占领军当局保持必要的联繫”。 2、“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在德军占领区内有权行使行政权。 二、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应大力协助帝国全权代表,他在希腊採取措施须同帝国全权代表进行协商。 三、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任务,一般由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负责处理。他的责任是在这些方面代表帝国的利益同希腊政府进行谈判。 关于德军占领区的经常性业务来往应如何进行的问题,帝国全权代表和东南线国防军司令之间应就地达成协议。 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应向东南线国防军司令通报对外政策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是该司令遂行其军事任务所需要的。 四、在作出可能会在对外政策方面产生反响的军事决定时,只要军事形势允许,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就应事先与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取得一致意见。 五、指导在希腊的宣传工作,是外交部的任务;外交部在这方面应与国防军统帅部(国军防指挥参谋部/国防军宣传处)进行合作。 32 6月11日 第32号指令:为“巴巴罗萨”行动以后的时期作准备 第32号指令 为“巴巴罗萨”行动以后的时期作准备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6月11日 1941年第4488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2号指令 为“巴巴罗萨”行动以后的时期作准备 一、在彻底打败苏俄军队之后,德国和义大利就将在军事上控制欧洲大陆(暂时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那时,在陆地上对欧洲地区的任何严重威胁将不復存在;保卫欧洲地区和遂行尚在考虑中的进攻作战,使用比迄今少得多的陆军兵力就足够了。 军备生产的重点便可转到海军和空军方面。 德一法合作的加强,必将牵制英国更多的兵力,消除北非战场的后方威胁,进一步限制英国舰队在西地中海的机动能力,保卫欧洲战区漫长的西南翼(包括北非和西非的大西洋海岸)免遭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攻击。 西班牙不久将面临是否参与将英国人赶出直布罗陀的问题。 可以对土耳其和伊朗施加强大的压力,这既使得更有希望间接或直接地利用这两个国家来同英国作斗争。 二、胜利结束东方战局后将出现的这种情况,在1941年晚秋和1941年底-1942年初的冬季,可能会给国防军带来下述战略任务: 1、管理和保卫新获得的东方地区,在国防军的大力协助下,在经济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在俄国境内究竞要派驻多少警卫力量,以后才能作出可靠的估计。但是,根据各种预测,在东方遂行尔后的任务,除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兵力以外,大概再有60个师和1个航空队就足够了。 2、计划从利比亚经埃及、从保加利亚经土耳其、必要时也从外高加索经伊朗,实施向心突击,继续削弱英国在地中海和西南亚的地位。 (1)在北非,关键是要占领托卜鲁克,从而为德一意军队继续向苏伊士运河进攻打下基础。准备约在11月份继续实施进攻。到那时,德国非洲军在人员和物资方面将达到最佳状态,并拥有足够数量的各种类型的预备队(第5轻装师将改编成为1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因此无需再向北非运输大量德国部队。 为了做好进攻的准备工作,要利用各种办法提高运输速度。为此,可藉助于法国一北非的港口和尽可能採用始于希腊南部的新的海上航道。 海军的任务是,在义大利海军的配合下,採用租借法国和中立国家船只的办法,筹集必要的船只。 下—步要考虑将德国快艇调入地中海的问题。 义大利海军应为改善北非港口的卸货能力提供各种支援。 在东线腾出手来之后,空军总司令应为非洲军调去足够的航空兵部队和高射炮兵,以利于继续作战;应派出德国航空兵部队,从空中增援义大利的海上护航运输队。 为了统一领导运输的程备工作,已组建“海外补给本土参谋部”。该参谋部根据国防军统帅部的指示与驻义大利军队大本营的德国将军和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协同开展工作。 (2)英国有可能在中近东加强兵力,主要用于保卫苏伊士运河,因此德军可考虑从保加利亚经土耳其实施作战,以便也能从东面进攻苏伊士运河的英军阵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须尽早在保加利亚集结足够强大的兵力,以便能在政治上征服土耳其或用武力粉碎其抵抗。 (3)如果苏联的崩溃为此创造了前提条件,那么,就应准备配合第(2)款中所讲的作战行动,从外高加索派出摩托化远征军,进军伊拉克。 (4)利用阿拉伯的自由运动。英军被动乱策源地或起义运动及时牵制的兵力越多,那么在德军採取较大规模作战行动时,英军在中东的形势就会越困难。在准备阶段,为达此目的而採取的各项军事、政治和宣传措施应相互密切协调。我决定,作为参与制订阿拉伯地区所有计划和措施的中央分支机构的f特别参谋部,其驻地应设在东南线国防军司令的管辖区内。必须将最优秀的专家和特务派给该参谋部。 第26页 f特别参谋部的任务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如涉及到政治问题,则应与帝国外交部长协商)确定。 3、攻占宣布罗陀,封锁地中海的西部通道。 在东方作战的结束阶段,必须再次为实施预计的“费利克斯”行动全面做好准备。 可以预料,届时,未被占领的法国领土即使不能用来运输德军部队,也肯定可以用来进行后勤运输。法国海军和空军也有可能给予协助。 在夺取直布罗陀后,可考虑将保卫海峡所需要的陆军部队运到西班牙属摩洛哥。 防守北非和西非的大西洋沿岸,夺取英国在西非的领地,收復被戴高乐控制的地区,均由法国人负责,在他们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增援。控制海峡之后,海、空军就易于使用西非基地,必要时也可占领大西洋诸岛。 4、在东方战局结束之后,除了可能实施上述作战行动以削弱英国在地中海的实力地位之外,海军和空军应全力以赴重新开始“包围英国”。 为达此目的而制定的所有军备计划,在整个军备计划中占有优先地位。同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德国的防空能力。为对英国实施登陆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应达到双重目的:牵制英国本土的兵力;通过登陆促成摇摇欲坠的英国彻底崩溃。 三、何时才能开始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实施预计的作战行动,现在还难以预料。同时开始进攻直布罗陀、埃及和巴勒斯坦,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作战效果。 这是否能办到,除了今天尚无法预料的诸种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空军能否同时投入必需的兵力以支援上述8个作战行动。 四、我请诸位总司令先生根据目前的上述企图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并将准备结果及时报告给我,以便在东方战局期间就能发布我的正式指令。 (签字)瓦尔利蒙特 (在草案上未签名 [ 译者註:这里是指希特勒没有在草案上签名。 ] )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领袖大本营 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1941年6月21日 第32号指令迄今仅作为草案已发送各军种总司令部。 32a 7月14日 关于人员和物资的战备方针 关于人员和物资的战备方针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二组(组织与动员组) 1941年7月14日 1941年第441219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人员和物资的战备方针 根据第32号指令中对未来作战提出的企图,我对人员和物资方面的战备问题提出如下方针: 一、总方针: 征服俄国之后,对欧洲地区的军事统治,将允许马上大大缩小陆军的规模。在人员削减后的陆军中,装甲兵将大量增加。 海军在进行战争准备时,仅限于採取直接与英国和必要时与美国作战有关的措施。 战争准备的重点将转到空军方面,必须大规模加强空军。 二、人员方面的战争准备: 关于陆军未来的规模,我在听取陆军总司令的建议后将作出决定。 后备陆军要与正在削减中的陆军的人数相适应。 为了有利于国防军和战备工作,要腾出多少人力,这要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根据我的指令去确定。 对1922年出生的人,要在尽可能晚些时候进行徵召,并且要由国防军统帅部根据各军种将来的任务进行分配。 三、物资方面的战争准备: 1、整个国防军, 应不受现行装备标准的限制,将部队武器和技术装备减少到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程度。 所有不直接参战的部队(警卫、守备、建筑等部队),原则上均配备缴获的武器和辅助装备。 应根据储备、消耗和损耗标准,立即削减或取消对“国防军通用设备”的所有申请。关于继续生产确实必需的设备,应与帝国军械部长共同确定。 只要现有的生产能力尚未因採用多班制而得到充分利用,就不准扩建生产设施(建筑物和工具机)。 必须停止为工业部门和国防军建造为和平目的而不是直接为战争和战备服务的所有永久性建筑物。对直接为战争和战备目的服务的建筑工程,仍由建筑工程总全权代表根据现行规定进行处理。对民间建筑业主的建筑工程,除战争十分需要的之外,建筑工程总全权代表应加以限制。 所有不符合这一原则的订货项目均应立即取消。 腾出来的劳动力、原料和生产设施,应用于完成重点战备任务,应尽早交给帝国军械部长另作他用。 2、陆军: 要立即着手使武器、装备的补充和军械的再生产,能与未来削减后的人数相适应。只要有6个月以上的储备,就可应付额外的任务。只有在立即转产会造成浪费的情况下,才可继续进行生产。 不受上述限制的例外情况有: 需要大力加强的快速部队的坦克制造计划(包括所属特种装备和超重型坦克的生产); 重型反坦克炮(包括牵引工具和弹药)的新计划; 远征军的装备补充计划(在远征军中计划再组建4个热带装甲师,这些师算在装甲兵总数之内)。 不是为完成上述计划服务的生产准备工作,必须一律停止。 第27页 陆军的高炮计划和空军的高炮计划应一併安排,并要在生产上形成—个整体。为了完成我规定的月交货量,应充分发挥各种对此有用的生产能力。 3、海军: 海军应继续执行潜艇计划。应把该计划限制在与潜艇有直接关系的生产和建筑工程上。除此之外的装备计划暂时不能扩大。 4、空军: 整个战备的加强,有赖于实施经我批准的已扩大了的航空装备计划。在1942年春季之前实现这一计划,对于整个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国防军和经济部门必须投入一切可以动用的人力和资金。应尽可能为空军增加铝的分配数量。 该计划实施的规模和速度应与轻金属和石油生产的扩大相一致。 四、在制定火药和炸药生产计划时,应限制陆军的要求,主要应满足空军(对炸弹、高炮炮弹)的要求。扩建工程应限制在绝对必要的范围内和採用最简单的建筑样式。 战剂方面的准备工作只需在迄今的范围内进行。 五、保卫原料和石油基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防军应採取各种方法。尤共是要遣返矿工和专业人员,以促进煤的开採和轻金属、丁钠橡胶、合成材料和动力燃科的生产。为了实现庞大的航空装备计划,需要为此建造必要的设施,这与该计划本身同等重要。 六、必须根据上述原则来分配劳动力、原料和生产设施。 七、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应给国防军下达实施细则,帝国军械部长应负责其所辖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3 7月19日 第33号指令: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第33号指令 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7月19日 1941年第44123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3号指令 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一、随着史达林防线被突破和各装甲集群的深远突击,东方整个战线上的第二阶段的一系列会战结束了。在中央集团军群那里,消灭快速部队之间的敌强大战斗集团,仍需要较长时间。 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部队的作用和机动自由受到基辅要塞和背后苏军第5集团军的限制。 二、下一步作战的目的必须是,阻止其他的敌强大部队撤人俄国纵深地区,并将其歼灭。 为此,在下述方向上必须开始做好准备: 1、东南战线: 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向心突击,歼灭尚在第聂伯河以西的敌第12和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主力部队负责在南面掩护此次作战行动, 敌第5集团军也有可能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南翼部队和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部队的夹击而最先受到毁灭性打击。 中央集团军群在完成当前任务、保障后勤补给和部署好对莫斯科方向的掩护兵力之后,除若干步兵师应挥师南下之外,还应派出其他兵力主要是快速部队向东南方向行动,以便阻止已到达第聂伯河对岸的敌军逃入俄国纵深地区,并将其歼灭。 2、东线的中央: 在消灭被包围的敌大量战斗集团和得到补给以后,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在以步兵部队继续向莫斯科推进的同时,以未被派往东南方向第聂伯河防线背后的快速部队切断莫斯科一列宁格勒的交通线,从而在右翼掩护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 3、东北战线: 只有在第18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群建立了联繫,深远的翼侧由于第16集团军向东实施突击而得到了可靠的掩护以后,才可继续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与此同时,北方集团军群必须竭力阻止尚在爱沙尼亚作战的苏军撤向列宁格勒。 力争尽快夺取有可能成为苏联舰队基地的波罗的海诸岛。 4、芬兰战线: 得到第163师大部兵力加强的芬兰主力部队的任务仍然是,以拉多加湖以东为主要方向,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然后与北方集团军群协同歼灭该敌。 第36军级司令部 [ 译者註:波兰战局结束后,德国在东部边界组建了7个边防司令部(军级),自1939年10月15日改称军级司令部。该司令部因部队不足,通常只在次要方向上遂行作战任务。 ] 和山地军的进攻目标未变,但它们暂时还可能得不到航空兵部队较强有力的支援,因此在必要时作战行动可以暂时延缓。 三、对于空军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应从战线的中央抽调兵力,派出航空兵部队和高炮部队,必要时迅速前调增援部队或相应地变更部署,以重点支援东南战线的进攻。 应尽快以第2航空队的作战部队(暂时可得到从西线调来的作战部队的加强)空袭莫斯科,作为“对苏联空袭布加勒斯特和赫尔辛基的报復”。 四、海军的任务仍然是,在海上和空中的敌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海上运输,主要是为登陆作战输送补给物资。此外,在敌方基地越来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方採取的措施应能阻止敌军逃入瑞典的隔离港。 在波罗的海的兵力腾出来之后,应将快艇和扫雷艇(最初规模为各一个支队)派往地中海。 敌人通过海路运来了增援部队,给德军在芬兰的作战行动增加了困难。为了支援德军在芬兰的作战行动,应派遣一些潜艇进入挪威海。 第28页 五、在西线和北线,所有3个军种均应考虑抗击英军对海峡群岛和挪威海岸可能实施的进攻的问题。必须做好从西部地区向挪威所有地区迅速前调空军部队的准备。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4 7月30日 第34号指令(东线作战) 第34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7月30日 1941年第44129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4号指令 最近几天形势的发展,敌强大兵力在中央集团军群当面和翼侧的出现,后勤补给状况,给第3和第3装甲集群安排大约10天休整部队的时间的必要性,迫使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在7月19日的第33号指令中和7月23日对该指令的补充规定中提出的继续向前推进的任务和目标。 为此,我命令: 一、1、在东线的北部,重点在伊尔门湖和纳尔瓦之间向列宁格勒方向继续实施进攻,旨在包围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队建立联繫。 应在伊尔门湖以北的沃尔霍夫河畔掩护这种进攻;只有当需要掩护伊尔门湖以北的进攻的右翼时,才在伊尔门湖以南向东北方向继续实施进攻。必须预先稳定大卢基附近的局势。不必参与遂行这一任务的所有兵力均须用于加强伊尔门湖以北的进攻翼侧。在装甲部队重新全面做好战斗准备之前,第8装甲集群应停止原计划对瓦尔代高地实施的突击。但是,当需要对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实施掩护时,中央集团军群的左翼必须向东北方向推进。 目前,应以第18集团军全部兵力肃清爱沙尼亚的敌人,然后才能将该集团军各师调往列宁格勒方向。 2、中央集团军群应在地形有利的地段上转入防御。 如果为了今后进攻苏俄第21集团军而需要占领有利出发地区,那么还可实施目标有限的进攻。 此外,一旦情况允许,第2和第3装甲集群即从前线撤出,抓紧时间休整。 3、在东南战线,目前只以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继续作战。 作战的目的必须是:歼灭第聂伯河以西的敌强大兵力;此外,还要夺取基辅及其以南的桥头堡,为第1装甲集群尔后向第聂伯河东岸进攻创造前提条件。 必须在第聂伯河以西同在基辅西北沼泽地区的红军第5集团军进行交战并将其歼灭。必须及时防止出现该集团军越过普里皮亚特河向北实施突破的危险。 4、芬兰战线: 应停止向坎达拉克沙方向实施的进攻。山地军应消除来自莫托夫斯基湾的翼侧威胁,第36军级司令部只需保留为实施防御和制造准备继续进攻的假象所需要的兵力。 第3(芬兰)步兵军,应力争主要在络乌希方向切断摩尔曼铁路 [ 译者註:亦称基洛夫铁路或摩尔曼斯克铁路,指苏联摩尔曼斯克至列宁格勒之间的重要铁路线,全长1,451公里,1915-1917年主要由德国战俘建造而成。 ] ;所有适合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都应调往那里,其余可供使用的兵力应拔给卡累利阿集团军。如果第3(芬兰)步兵军的进攻因地形复杂而停止,就应前调德军部队并将其配属给卡累利阿集团军。这里主要是指机动部队、战斗车辆和重型炮兵。 应充分利用所有可以使用的运输道路,将第6山地师输送给山地军。是否也能使用经瑞典通向纳尔维克的铁路,需通过外交部进行交涉。 二、空军: 1、东北战线: 空军应将第8航空军的主力调给第1航空队,把空中攻击的重点转移到东北战线。应及时前调增援部队,以便在北方集团军群开始进攻时,能(在8月6日清晨)将它们使用在主要方向上。 3、中央战线: 留在中央集团军群那里的空军部队的任务是,在第2和第9集团军战线提供绝对必要的歼击机掩护,支援可能实施的局部进攻。对莫斯科的空袭应继续进行。 3、东南战线: 任务照旧。不打算减少在南方集团军群那里使用的空军部队。 4、芬兰战线: 第5航空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山地军。此外,还应支援芬兰第3步兵军在有希望取得成功的地方实施的进攻。 有可能要派出兵力支援卡累利阿集团军,要为此做好必要的准备。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5 9月6日 第35号指令(在中央集团军群方向上的决战) 第35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9月6日 1941年第44149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5号指令 鑑于正在对列宁格勒地区形成包围态势,因此,在对南方和中央两个集团军群内翼之间的敌军的作战中取得的初期战果,就为同铁木辛哥集团军群 [ 译者註:德军的集团军群大体相当于苏军方面军一级编制,因此,德国人通常也称苏军的方面军为集团军群。 ] (它在我方中路陆军的当面被进攻作战所牵制)进行决战打下丁基础。必须在冬季气候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内,给该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打击。为此,应集中使用翼侧不需要的和能及时前调的所有陆军和空军部队。 根据陆军总司令的报告,我对此次作战的准备和实施下达如下命令: 第29页 一、在战线南半部的当面,重要的是,以正在越过第聂伯河向北推进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配合中央集团军群南翼的进攻,歼灭克列缅楚格-基辅-科诺托普三角地区的敌人。一且允许遂行此项任务,即可为这一新的作战行动重新部署第2和第6集团军的以及第3整甲集群的可供机动使用的部队。 在南方集团军群那里,得到步兵师加强的快速部队,大概最迟从9月10日起,可得到第4航空队的重点支援。该快速部队应从第17集团军占领的桥头堡出发,出敌不意地经卢布内向西北方向进攻;而第17集团军则要向波尔塔瓦、哈尔科夫方向推进。 应在第4航空队的支援下,从第聂伯河下游继续向克里木半岛实施进攻;如果拥有可供使用的兵力,也可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出发实施进攻。快速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南面向梅利托波尔推进,将大大有助于第11集团军完成其任务。 二、中路陆军部队应做好同铁木辛哥集团军群作战的准备,以便能尽早(在9月底)发起进攻,在维亚兹马 [ 译者註:又译“维亚济马”。 ] 总方向上达成双重包围(在两翼集中强大装甲兵力),歼灭斯摩棱斯克以东地区的敌人。 为此,必须以快速部队组成突击集团:在两翼(预计在罗斯拉夫利东南地区,主突方向是东北),突击集团由中央集团军群可以动用的部队和为此而抽调的第5和第2装甲师组成; 在第9集团军(预计突击方向经过别洛伊)的地域内,突击集团应从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抽调尽可能多的部队组成。 只有在这次兵力集中、包围严密的歼灭战中消灭了铁木辛哥集团军群的主力,中路陆军部队方可(在右边沿着奥卡河,在左边沿着伏尔加河上游)向莫斯科方向实施追击。 空军应以主要是从东北地区及时得到加强的第2航空队,重点支援两翼的进攻。因此,空军应把俯冲轰炸机部队(第8航空军)的主力派到两个进攻翼侧的快速部队那里去。 三、在东北战线,应与向卡累利阿地峡进攻的芬兰诸军建立联繫,包围正在列宁格勒地区作战的敌军(占领该地区后,还要包围施吕塞尔堡 [ 译者註:苏联彼得要塞在1944年前的名称。 ] 地区之敌),以便最迟在9月15日能将快速部队和第1航空队的主力部队(尤其是第8航空军)腾出来用于中路陆军方向。但是,在此之前应努力至少在东面更严密地封锁列宁格勒,而且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即应派空军对列宁格勒实施大规模空袭。特别重要的是要炸毁自来水厂。 为了使芬兰军队易于突破俄国—芬兰旧边界沿线的工事,为了大大缩小作战地区,为了摧毁敌空军基地,北方集团军群部队必须尽快渡过涅瓦河地段向北实施进攻。 应在芬兰军队的协同下,以水雷障碍和炮兵火力封锁喀琅施塔得湾,以阻止敌军逃入波罗的海(汉科、波罗的海诸岛)。 只要能抽出兵力,就应向东前出到沃尔霍夫河下游以掩护列宁格勒战场;只有在确保能歼灭列宁格勒附近之敌的情况下,才可向斯维里河推进,与卡累利阿集团军会合。 四、下一步作战的计划是: 以一个从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出发向东北总方向推进的翼侧梯队(它由从南方集团军群抽出的快速部队组成)来掩护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向前推进,以掩护北翼,并与伊尔门湖两侧的芬兰卡累利阿集团军建立联繫。 五、预定期限的缩短和因此而造成的行动开始日期的提前,都应有利于整个作战行动及其准备工作。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6 9月22日 第36号指令(停止在拉普兰德的战斗行动) 第36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9月22日 1941年第44157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6号指令 一、“挪威”集团军司令部的和第5航空队的薄弱兵力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进行了最英勇的战斗,但至今仍未能抵达摩尔曼斯克铁路线,其原因在于:地形异常复杂,交通路线很不完善,苏俄不断向卡累利阿和拉普兰德前调增援部队。敌人对我靠近北极海岸的海上交通线的干扰,使山地军年内到达摩尔曼斯克的希望更为渺茫。 但是,我们已成功地牵制了敌人的强大兵力,使之不能投入俄国主要战线作战;全线将敌人赶出了芬兰旧边界,消除了敌人迄今对芬兰北部尤其是对镍矿构成的各种威胁。 二、必须坚持在芬兰北部和中部作战的最终目标,即歼灭摩尔曼斯克周围和摩尔曼斯克铁路线的敌军。 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拥有对德国的作战至关重要的镍矿。这种重要性敌人也是了解的。估计在摩尔曼斯克周围和坎达拉克沙已驻有英国强大空军部队,甚至可能还有加拿大或挪威的部队,而且敌人可能正在向摩尔曼斯克输运大量战争物资。应考虑到敌人在冬季也有可能对镍矿场和矿工居住区实施空袭。我方必须根据这种危险的程度做出相应的努力。 三、因此,我命令: 1、“挪威”集团军司令部: (1)停止在第3(芬兰)步兵军地段的进攻,抽出兵力加强第36步兵军。 第30页 (2)第36步兵军要做好各项准备,以便在10月份的上半月重新开始向坎达拉克沙方向实施进攻,至少在冬季到来之前切断摩尔曼斯克同铁路的联繫。此外,要研究一下,在冬季继续实施这种进攻是否比在秋季实施这种进攻取胜的希望更大。 将请芬兰统帅部用火车将第163师经罗瓦尼埃米 [ 译者註:又译罗瓦涅米。 ] 及时调拨给挪威集团军司令部。 (3)山地军向摩尔曼斯克方向的进攻应暂时停止;只以北翼部队继续实施进攻,如果为了改善态势和欺骗敌人而需要这样做的话。不过,考虑到海军的任务,在冬季到来之前至少应夺取菲谢尔半岛 [ 译者註:即现在苏联的雷巴契半岛。 ] 的大部,从而使敌人无法利用火炮和快艇对驶入利纳哈马里港的船只进行攻击。 应立即为实施这样一次进攻进行侦察和提出设想,并尽快报告结果。将前调和配发适合用以对付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特种作战兵器。 挪威集团军司令部计划任冬季将两个得到加强的山地师留在佩萨莫周围地区,并让第2山地师在罗瓦尼埃米城内及其周围进行休整。这一计划能否实现,以后才能见分晓,但应努力争取实现。此外,还计划在晚些时候以第5山地师或1个新组建的山地师终换第3山地师。 (4)为了改道经北冰洋通道对山地军实施补给,将在瑞典收买和雇用若干个汽主运输队。如果这些车队的运输能力不够用,可从国内调拨运输工具。 (5)我已授权帝国部长托特博士,不顾一切地使用俄国战俘来尽快地从罗瓦尼埃米沿北冰洋通道到佩萨莫之间修筑一条野战铁路。 (6)为了重新开始向摩尔曼斯克实施进攻,计划前调各种能在冻土地带使用的现代化进攻兵器。 2、海军: 其任务是,在冬季,特别是当空军的作用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时,也攻击敌人通向摩尔曼斯克的补给线。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为海军轻型舰艇部队建立一个合适的临时基地,基地地址最好是设在佩萨莫湾,如果成功地占领了菲谢尔半岛的西部的话。经海上通向基尔克内斯和佩萨莫的补给线,哪怕是暂时的中断,也要想方设法重新予以恢復。 必须加固佩萨莫湾和基尔克内斯湾的海岸防御工事,使它们经得起海军重型舰艇的攻击。 3、空军 第5航空队在挪威北部地区保留强大的和适于冬季作战的兵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些兵力应达到达种规模:在气候恶劣季节到来之前,能对预计的向坎达拉克沙的继续进攻行动和夺取菲谢尔半岛西部地区的作战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在此期间,应不断空袭敌人的海上补给线、后方交通线以及补给仓库和储备物资仓库。 在天气恶劣的季节,还必须利用出现的各种机会继续实施这种战斗,尤其是应将这种战斗扩大为对敌补给线和基地建筑物的袭击。 为此,在挪威北部的和芬兰的基地中,必须尽可能留置我们自己的航空兵地面设施,并以各种手段使它们具有抗寒性能。 应保护我方部队的营房、补给品、尤其是镍矿和正在建立的海军基地,使它们免遭敌人的空袭。 必须完善空军地面设施和补充储备物资,以便能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明显得到加强的航空兵部队支援对摩尔曼斯克的继续进攻。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7 10月10日 第37号指令(变更北方地区的兵力部署) 第37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10月10日 1941年第44169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7号指令 东战场形势迅速向有利方向的发展和“挪威”集团军司令部关于部队状况以及在芬兰实施下一步作战可能性的报告,促使我下达下述命令: 一、当苏俄军队主力在主要战场上被击溃或被歼灭之后,在芬兰通过进攻以牵制俄军的重要理由就不復存在了。应在冬季到来之前夺取摩尔曼斯克或菲谢尔半岛,或者在芬兰中部截断摩尔曼铁路。仅靠现有部队的兵力和攻击力是不够的,而且冬季又即将来临。 因此,最紧迫的任务仍然是,坚守已占领的地区,保护佩萨莫的镍矿区免遭来自陆上、空中和海岸上的攻击,做好在明年(在冬季就开始)最终夺取摩尔曼斯克、菲谢尔半岛和摩尔曼铁路的各项准备工作。 下述任务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1、陆军部队在有利的和能节省兵力的阵地上转入防御。建造冬季营房,调整部署以利于进行冬季战争。 2、进行换班,前调新锐兵力。 3、在冬季,向摩尔曼铁路实施向心突击:芬兰部队从南面向白海城一凯姆,如有可能的话,也向洛乌希实施突击;德军从韦尔曼地段向坎达拉克沙实施突击。 4、利用最有利的时机,夺取菲谢尔半岛(尽可能是全部),并向摩尔曼斯克实施进攻。 上述作战行动在时间安排上,必须保证每次都能将主要进攻兵力有重点地集个使用在一个地段上。 二、“挪威”集团军司令部的当前任务是,继续在能节省兵力的地段上进行防御,将部队编成若干个梯队,以便使长期处在艰苦战斗中的部队能得到补充和换上冬季作战装备,或者能被正在到达的增援部队替换下去休整。为此,可採取下述措施: 第31页 1、在山地军方向,以得到加强的第6山地师替换第2和第3山地师。1个山地师留在芬兰北部,另1个山地师转移到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师预定在第5山地师一到达(大概在1942年1月)就立即运回国内。 接着,由另1个新组建的或改编的山地师替换留置在芬兰北部的那个山地师。 2、一旦决定在卡累利阿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群对拉多加湖南岸实施的向心突击中不使用第163步兵师,就可将该师配属给第36步兵军。 在冬季,要争取用从挪威或本国调来的师替换第169和第163步兵师的人员。 三、每一次换班(包括山地师的换班),都要把大部分重武器、装备、马匹和驮畜留在原地,也就是说,只替换部队人员及其轻武器。这样可节省时间和运输工具。 四、关于党卫队部队,计划用挪威人和芬兰人组成的党卫队团替换目的隶属于第2山地师的党卫队第9团;以党卫队“北方”战斗群,加上1个东马尔克 [ 译者註:这里指被纳粹德国吞併的原奥地利地区。 ] 党卫队团,组成1个山地旅。国防军统帅部应使上述措施的实施工作与其他有关交换参谋部和部队方面的计划相一致。 五、因为在目前的作战行动结束之后芬兰统帅部将全面改编部队,所以在芬兰第3步兵军那里,德军和芬军要进行换防(芬兰第6师与党卫队“北方”战斗群对换)。尔后,计划将芬兰第3步兵军的战线划归曼纳海姆元帅 [ 译者註:苏芬冬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芬军总司令。 ] 指挥。 为了开始新的作战行动,将请曼纳海姆元帅至少将几支小型芬兰部队再次配属给德军进攻集群,用于攻打坎达拉克沙。 六、只要天气情况允许,空军目前在芬兰战场上要遂行以下任务: 1、监视挪威北部的和芬兰的濒陆海区,保卫我方的海上交通线,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 2、实施对空防御,特别是佩萨莫镍矿区、卸货港和海军基地的对空防御; 3、侦察未来的作战地区,持续空袭敌人在摩尔曼斯克的补给基地以及通向那里的海上和铁路补给线; 4、做好各项准备,以便使用较强大兵力支援即将来临的作战行动。 七、海军的任务是,攻击敌人通往摩尔曼斯克的海上补给线,竭尽全力保持我方在挪威海的海上交通线畅通。 为达此目的,应尽快加强轻型舰艇部队和前调快艇。 要将基尔克内斯扩建成为临时基地。 为了保护我方靠近海岸的交通线,需要增调海岸炮兵连。有关这方面的命令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下达。 除了已报告的计划之外,还应给基尔克内斯和佩萨莫各加强1个装备210毫米口径的火炮连,在瓦尔德部署1个装备280毫米口径的火炮连。在占领菲谢尔半岛后,也计划在那里部署1个超重型火炮连。 八、为了对付敌人在正面和海上翼侧可能採取的行动,在今后几个月中,在挪威集团军司令部、海军和空军之间须进行特别密切的合作。为了便于相互之间的合作,必须由海军指定一个北方海军指挥官,由空军(在向挪威撤回第5航空队之后)指定一个北方航空兵指挥官。 九、实施细则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下达。应通过他向我报告: 1、挪威集团军司令部: 变更部署的时间表;为使所有部队能在冻土地带和卡累利阿东部的原始森林中作战而进行换装的建议;作战建议和使用集团军直属部队进行加强的请求,交换参谋部的建议。 2、海军和空军的具体计划。 十、第36号指令如由于本指令而过时了,即应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8 12月2日 第38号指令(地中海地区的德军兵力) 第38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12月2日 1941年第44198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8号指令 一、在与杜切 [ 译者註:参看第26号指令中的“译者注”。 ] 取得一致意见之后,我命令,把从东线抽出的规模大约为1个航空军的德国空军部队和必要的防空部队派到义大利南部和北非地区,作为保护和扩大我方在地中海的阵地、组成轴心国在中地中海的中坚力量的基础。 力求通过此举,不仅对地中海和北非的作战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地中海地区整个局势的进—步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我授权凯塞林元帅指挥用于遂行上述任务的所有兵力,同时任命他为南线总司令。 他的任务是: 夺取从义大利南部到北非之间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建立通向利比亚和昔兰尼加的安全的交通线,尤其是要压制马尔他; 与在北非作战的德军和盟军部队协同作战; 与德国和义大利海军部队密切洲司,切断敌人经过地中海的交通线以及英国从托卜鲁克和马尔他实施的补给。 三、南线总司令归杜切指挥,一般通过义大利统帅部得到杜切对任务的指示。一切有关空军的事务,由空军总司令直接与南线总司令联繫,重大问题应同时报告国防军统帅部。 四、南线总司令下辖: 所有在地中海和北非作战的德国空军部队,意军为实施其任务而提供的航空兵和高射炮兵部队。 第32页 五、在中地中海使用的德国海军部队仍归海军总司令指挥。南线总司令为了实施赋予自己的任务,有权给驻义大利海军司令部的德国海军将官下达指令,必要的也有权给南方海军集群(驻守东地中海)下达指令。海军指挥机构下达作战命令应事先与南线总司令取得一致意见。 南线总司令关于协调盟国海军力量联合作战行动方面的愿望,仅向驻义大利海军司令部的德国海军将官提出。 六、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和驻义大利军队大本营的德国将军的任务未变。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9 12月8日 第39号指令(东线的防御) 第39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12月8日 1941年第44209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9号指令 东方突然提前降临的严冬和因此而出现的补给困难,迫使我军不得不立即停止所有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而转入防御。 如何实施这种防御,取决于通过防御要达到的目的,即: 1、坚守在作战或国防经济方面对敌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区; 2、使国防军在东线作战的兵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和补充; 3、为1942年重新实施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创造前提条件。 我具体命令如下, 一、陆军, 1、东线陆军主力应尽快地在能节省兵力的、由陆军总司令规定的战线上转入防御,接着在主要调走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之后,开始让部队进行休整和补充。 2、凡是不受到敌人压迫而又要将战线后移的地方,先要准备好后方阵地。这种后方阵地要比原来的阵地能为部队提供较好的生存条件和防御条件。 将重要的横向交通线让给敌人,可能会危及其他尚不稳固的战线地段。因此,撤离各个地段的时间要视整个情况而定。 3、战线的走向应有利于部队的配置和防御以及尽可能简化补给关系;在冰雪融化季节,尤其应注意到这一点。 确定斜切阵地和后方阵地的位置,使用所有可搜寻到的劳动力按野战条件尽快地构筑这些阵地。 4、在主要是防御性作战的范围内,必须完成以下特别任务: (1)必须尽快夺取塞瓦斯托波尔,在那里的战斗结束之后,再决定第11集团军主力(不包括保护海岸所需的部队)的下一步行动。 (2)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南力集团军群仍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以便在天气有利的情况下在冬季也能实施进攻,占领顿河下游-顿涅茨一线,从而为来年对高加索的春季作战创造有利的前提。 (3)北方集团军群应在伊尔门湖以北缩短其东方战线和东南战线,但是不能把从季赫温通向沃尔霍夫斯特罗伊和科尔特沙纳沃的公路和铁路让给敌人;从而创造条件,以便在增援部队抵达后改善拉多加湖以南的局势。只有如此,才能完全封锁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卡累利阿集团军建立联繫。 (4)如果敌人从喀琅施塔得湾以南的海岸地带撤走了其主力部队,并且,不想在那里进行认真的防守,那么,为了节省兵力,可以攻占那里的海岸。 二、空军: 1、空军的任务是,空袭敌方装备和训练中心,主要是列宁格勒、莫斯科、雷宾斯克、高尔基、沃罗涅日、罗斯托夫、史达林格勒、克拉斯诺达尔等等,竭力阻碍俄军重新得到补充。 经常不断地空袭敌人赖以生存和可用来对我方战线地段构成威胁的交通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了同敌空军作斗争以外,还必须使用各种手段从空中支援陆军抗击敌人的地面进攻。 2、我同意向我提出的在集团军群分界线上的兵力部署和计划留在东线的航空兵部队的兵力。随着陆军作战行动的结束,只要情况允许,就可将各个部队撤下来进行补充和训练。 3、为了充分有效地抗击敌人可能的冬季进攻和实施我方预计的冬季作战(参见第一条第4款),必须拥有地面设施,以便能快速地转移兵力和前调由撤下来的部队组成的增援部队。为此,休整与补充地区应尽可能设置在靠近东线的地方。 4、为能尽早发现和观察敌人变更部署,不间断地实施覆盖性的远程空中侦察是特别重要的。在这方面,陆军和空军必须根据兵力和任务情况进行协调。 5、从莫斯科战线抽调计划用于南线总司令管辖地区的兵力,仍须由我批准。 6、防空部队应掩护我方部队的宿营地和补给地域以及重要后方交通线。为了对付已查明的主要突击方向上的敌方空中攻击力量,可考虑将我方歼击航空兵快速集中到主要空战方向上去。 三、海军: 应确保在占领汉科和奥斯穆萨之后,能充分利用通往赫尔辛基的很少受到威胁的海上通道来进行大规模经济运输,为我们在芬兰的部队实施补给。 在本国、盟国和被占领国家建造的用于运输(特别是在黑海和爱琴海)的小型船只的数量,还可大量增加。为此,可放弃所有并非绝对必要的要求和安全规定。 四、即便是1942年人员损失会很大,也必须使国防军的人员补充有保障。因为仅仅1922年出生的人将不够用,所以还需要採取有力措施。 第33页 我规定: 1、在前线出现大批减员的情况下,可以在国防军内部从本国或从担负特别任务的单位(如驻罗马尼亚的国防军代表团)抽出兵力调往前线。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在本土战区或后勤部门工作的出生较晚的士兵,与前线较老的士兵进行对调。 2、东战场和西战场之间可以下述方式进行人员交换: 以西线的第2和第3线具有充分作战能力的师和装甲师,与特别疲惫不堪的东线师进行交换。但是,在冬季阶段,法国境内的德军可能不得不受到暂时的削弱。 要被解散的东线师中那些有战斗经验的指挥军官、士官和兵,可以编入上述西线师。 此外,那些在东线不能成建制使用的西线师,是否要撤销建制而用于补充经受过考验的东线师,在我得到关于陆军改编和分配的整个计划之后再作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西线陆军的战斗力能够保障海岸防御和“阿蒂拉”行动的实施。 3、应最大限度地以成批的俘虏和俄国民工来逐渐替换免于服兵役的年轻工人。有关这方面的专门规定由国防军统帅部负责制定。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40 3月23日 第40号指令:关于海岸地区的指挥权 第40号指令 关于海岸地区的指挥权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 译者註:原来的“国防处”于1941年12月底被撤销,原国防处的“作战组”升级为“作战处”。 ] 1942年3月23日 1942年第00103l号机密文件 第40号指令 关于海岸地区的指挥权 一、基本情况, 在即将到来的时间里,可能会出现敌人在欧洲海岸实施最大规模登陆的危险。 敌人将不仅仅从作战的角度来确定其登陆的时间和地点。 其他战场上的失败、对盟国承担的义务和政治上的考虑,可能会促使敌人作出单纯根据军事判断不可能作出的决定。 哪怕是敌人有限目标的登陆行动,只要这些登陆行动会导致敌人在海岸地带建立立足点,那就无论如何也会严重打乱我方的计划。敌人可能会切断靠近海岸的我方海上交通线,牵制陆军和空军的大量兵力,使他们无法参加关键地区的作战。如果敌人成功地占领了我方机场或者在它已占领的地区建立了空军基地,那么就会出现特别严重的危险。 另外,位于海岸上或海岸附近的各种重要的军事或国防经济设施(有一部分还安装有价格特别昂贵的设备),也会招致敌人对局部地区採取突袭行动。 应特别重视英国准备在无设防的海岸上实施登陆;为此,敌人己装备了大量的装甲登陆艇,准备好了战斗车辆和重型武器。还必须考虑到敌人实施较大规模的伞降和机降的问题。 二、对海岸防御作战的总指令: 1、海岸防御是国防军的一项任务,它要求各军种组织特别密切的、不间断的协同动作。 2、情报机关和海、空军的日常侦察工作,应努力及时查 明敌人为登陆进行准备、集结和开进的情况。 尔后,要针对敌方装船或运输舰队的情况,集中所有适合在海上和空中使用的力量,将敌人歼灭在尽可能远离海岸的水域。 但是,鑑于敌人有可能通过巧妙的伪装和利用能见度不良的天气来实施非常突然的进攻,因此,可能遭受突袭的所有部队务必始终作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根据经验,部队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松懈。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是指挥官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3、在争夺海战(也包括海岸中型火炮射程内的濒陆海区)的战斗中,必须运用最近取得的战斗经验,把防御的准备和实施方面的责任明确地、无条件地统一起来。 为此,主管司令必须把国防军各军种的、国防军以外的组织与部队的,以及德国有关民事机关的所有可供使用的兵力兵器,都用于摧毁敌运输工具和歼灭敌登陆部队,从而使敌人的进攻尽可能在到达海岸之前、最迟在到达海岸之后就归于失败。 对已上陆之敌,必须立即以反突击将其歼灭或赶进海里。为此,对所有武装人员——不管他们属于国防军哪个军种或国防军以外的哪种部队——都要统一调配使用。但是,必须保证:在陆地上的海军补给单位具有必要的工作能力;航空兵地面设施处于可使用状态;没有被地面战斗行动所摧毁的机场有高炮掩护。 在这种情况下,不准任何指挥机关和部队后撤。被派在海岸上或海岸附近执行任务的德国男子,必须配备武器和接受战斗训练。 假如岛屿一旦落入敌人手中,就会对大陆或对沿海岸航行的舰船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阻止敌人占领这些岛屿。 4、在部署兵力和构筑工事时,应将防御的重点设在有可能首先成为敌人登陆场的海岸地段(筑垒地域)。 对其他海岸地段,只要它们受到了哪怕是敌小股部队的袭击的威胁,就应尽可能依靠海岸炮兵连实施支撑点式掩护。应将所有重要的军事和国防经济设施纳入支撑点式掩护的范围以内。 上述原则同样适用于大陆对面的岛屿。 对较少受到威胁的海岸地段须进行警戒。 第34页 5、海岸地段的划分,由国防军各军种协商确定,必要时,由第三条第1款规定的主管司令作出有约束力的决定。 6、通过部署兵力、构筑工事(环形防御)和储备物资,即使受到优势之敌的进攻,也要能较长时间地坚守筑垒地域和支撑点。 筑垒地域和支撑点的防御必须坚持到底,决不能因为缺少弹药、给养或水而被迫放弃它们。 7、第三条第1款规定的主管司令应对海岸警戒作出规定,要保证能迅速分析和集中国防军各军种的侦察结果,并将它们通报给有关的军事指挥机关和民事部门。 一旦出现了敌人即将开始行动的徵候,主管司令就有权为在海上和空中实施统一的相互补充的侦察而下达必要的指示。 8、被派在海岸附近的国防军所属参谋部和部队,以及国防军以外的所有组织和部队,不必按平时的观念来办事。它们的宿营地点、警戒措施、武器装备、战斗准备和它们对土地的利用,仅仅取决于必要性:要尽可能迅速而有力地抗击敌人的任何突袭。如果军事形势需要,现在就可将居民迁走。 三、指挥权: 1、德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岸防御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由下述司令负责: (1)在东方战区(不包括芬兰): 陆军总司令部指定的陆军司令; (2)在拉普兰德集团军司令部管辖的海岸地区: 拉普兰德集团军总司令; (3)在挪威 驻挪威的国防军司令; (4)在丹麦: 驻丹麦德军部队司令; (5)在已占领的西方地区(包括荷兰): 西线总司令; 驻丹麦和已占领的西方地区的主管司令,在遂行海岸防御任务时,直接归国防军统帅部指挥。 (6)在巴尔干半岛(包括已占领的岛屿): 东南线国防军司令; (7)在“东方国”和“乌克兰” [ 译者註:纳粹德国在苏联被占领的地区建立的两个“帝国管辖区”的名称。“东方国”辖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白俄罗斯,“乌克兰”只辖乌克兰地区。 ] : 驻“东方国”和“乌克兰”的国防军司令; (8)在本土战区: 诸位海军指挥将官。 2、第三条第1款指定的司令,在上述任务范围内,对国防军各军种的指挥机关、有关的德国民事部门,及其管辖范围内的国防军以外的部队和组织,拥有指挥权。 他们将行使这种职权,下达海岸防御所必需的有关战术、组织和补给方面的指示,并保证其实施。他们可根据陆地作战的需要对训练施加影响。应提供必要的资料供他们使用。 3、在下达的指示和採取的措施中,重点应保证: (1)将军事和国防经济方面所有重要设施,尤其是海军(潜艇基地)和空军的重要设施,纳入筑垒地域或支撑点的范围内; (2)对海岸警戒工作实施统一控制; (3)以步兵防守筑垒地域和支撑点; (4)以步兵防守在筑垒地域和支撑点外面的所有单个哨所(如海岸哨所、空情报知哨所); (5)以炮兵火力对付地面目标(在配置新的海岸炮兵连和调整现有海岸炮兵连的部署时,应优先考虑海战的要求); (6)应做好设施的防御准备、扩建和物资储备工作,以及设施外面单个哨所的防御准备和物资储备工作(包括配备实施防御所需要的武器、地雷、手榴弹、喷火器、障碍器材等等); (7)保持通信联络; (8)对防御任务范围内的战斗联合和步兵、炮兵训练进行检查。 4、无论是地区指挥官还是地段司令 [ 译者註:地段司令和地区指挥官级别相当。 ] ,只要受领了防守某一海岸地段的任务,就可得到同样的指挥权。 这种指挥官和地段司令,通常由第三条第1款指定的司令任命担负海岸防御任务的陆军师的师长(在克里特岛即任命“克里特岛要塞指挥官”)来担任。 在各个地段或分地段,尤其是在空军和海军的特别基地,只要空军或海军的地区指挥官或司令担负的其他任务允许,就应把整个防御责任交给他们。 5、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在作战方面归海军或空军指挥。但是,在敌人进攻海岸时,它们在自己战术作战能力的范围内,应根据主管防御事务的司令的要求来行动。因此,必须将它们编入情报交换系统,作为对它们进行使用的基础。应与它们的指挥机关保持密切的联繫。 四、在海岸防御中,国防军各军种的特别任务: 1、海军: (1)建立和保护海岸交通线; (2)训练和使用整个海岸炮兵,以对付敌海上目标; (3)使用海军部队。 2、空军: (1)负责海岸地区的对空防御。 因此,可以根据主管防御事务的当地司令的指示,前调可供使用的适于对付敌人空降的高射炮兵。 (2)扩建航空兵地面设施。如果机场不在海岸防御的范围以内,因而得不到足够的掩护,那么就应扩大防空区,保护地面设施免遭来自空中的攻击和地面的突袭。 (3)使用空军作战部队。 为了执行上述特别任务,必须建立双重隶属关系。 五、与本指令相违背的命令和指示从1942年4月1日起失效。 第35页 应将主管司令根据我的指令发布的新的作战命令,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呈报给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霍尼希上尉 41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第41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1942年4月5日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1号指令 在俄国的冬季会战行将结束。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精神,德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面损失极为严重。在这个冬季,敌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已使其准备用于以后作战的预备队主力受到很大消耗, 一俟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就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目标是,最终歼灭苏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为此,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部占领区特别是海岸的安全。 一、总的企图 坚持关于东方战局的原来的基本方针,要点是:中路陆军放慢进攻速度;在北面,应攻陷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队建立陆上联繫;在陆军战线的南翼,应突入高加索地区。 考虑到冬季会战的后果、可供使用的兵力兵器和运输状况,上述目标只能逐步地达到。 因此,目前应把所有可以动用的兵力集中到南段主要作战方向,旨在歼灭顿河前面的敌人,接着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和通往高加索山脉的通道。 一俟包围地区形势的发展允许,或者从别的地方抽出了足够的兵力,就应最后攻占列宁格勒和夺取英格曼兰 [ 译者註:苏联的旧省名,位于纳尔瓦河以东,芬兰湾和拉多加湖以南。 ] 。 二、作战指挥 1、在泥泞季节结束之后,陆、空军的首要任务是为实施主要作战创造条件。 为此,需要稳定和巩固整个东线和陆军后方地区的局势,以便能为主要作战方向调集尽可能多的兵力,而在其他战线,则应以最少的兵力来对付敌人的各种进攻。 但是,为此目的,凡根据我的指令必须实施有限目标的进攻的地方,也应大量投入陆、空军所有可以动用的进攻兵器,以取得迅速的、决定性的战果。唯有如此,才能在大规模春季作战开始之前再次增强我方部队必胜的信心,同时使敌人认识到其所处的绝望的劣势地位。 2、在这方面,当前的任务是,在克里木,肃清刻赤半岛之敌并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为了做好这次作战行动的准备,空军,不久以后还有海军,其任务是最有效地切断敌人黑海和刻赤海峡的补给线。 在南部地区,须在顿涅茨河沿线分割并歼灭在伊久姆两侧突入之敌。 在东线的中段和北殴,还需要对战线进行调整;这只有在目前的作战行动和泥泞时期结束之后才能最后予以考虑和决定。但是,在这里,一且情况允许,就必须通过缩短战线来腾出必要的兵力。 3、东线的主要作战行动。 正如上面强调的,东线主要作战行动的目标是,占领高加索,沉重打击并歼灭位于沃罗涅日以南、顿河以西及以北地区的俄军。由于参加此次作战的部队在抵达时间方面的原因,此次作战只能通过一系列逐次进行、但彼此间互有联繫或互为补充的进攻来完成。因此,从北到南,在时间上应协调好这一系列进攻,以便在实施每一次进攻时,都能保证将陆军、特别是空军的兵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使用于关键地区。 现在已经很清楚,俄军已不怎么惧怕战役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就象在维亚济马一布良斯克双重会战中那样,使各个突破口能对敌人形成严密的包围态势。 应避免: 由于包围部队改变方向太迟而使敌人获得逃避被歼的机会。 不允许发生下述情况: 装甲与摩托化兵团由于推进太快太远而与后续步兵部队失去联繫,或者装甲与摩托化兵团没有可能通过它们自己在被围俄军的后方施加直接影响,来支援在前面艰难作战的陆军步兵部队。 也就是说;除了要达到大的作战目标以外,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调动和指挥己方部队去歼灭已受到攻击的敌人。 从奥廖尔以南地区向沃罗涅日方向实施的全面进攻成突破,将拉开整个作战行动的序幕。在两支用于实施包围的装甲与摩托化兵团中,北方的要比南方的强大一些。此次突击的目标是占领沃罗涅日市。一部分步兵师的任务是,在从奥廖尔向沃罗涅日方向的进攻出发地域之间立即建立一道强大的防线;而装甲与摩托化兵团的任务则是,以其左翼从沃罗涅日地区出发,沿顿河向南继续实施进攻,以支援大概从哈尔科夫整个地区向东实施的第二次突击。即使在这里,首要目标也并不是突入俄军防线,而是在向顿河下游推进的摩托化兵团的协同下歼灭俄军兵力。 此次作战的第三次突击应这样实施:向顿河下游突击的部队,应在史达林格勒地区,与另一支从塔甘罗格—阿尔捷尔诺夫斯克地区出发、在顿河下游与伏罗希洛夫格勒之间渡过顿涅茨河向东推进的部队汇合。接着,这些部队应与向史达林格勒推进的装甲集团军建立联繫。 第36页 如果在作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占领了完好无损的桥樑之后,出现了在顿河东段或南段建立桥头堡的可能件,那就应加以利用。无论如何必须力争到达史达林格勒市,或者至少将它置于我重武器的杀伤范围之内,使之成为被摧毁的又一个军备和交通中心。 如果能完好无损地夺取罗斯托夫的桥樑,或者能在顿河东段建立可靠的桥头堡,那么对下一步继续实施预计的作战行动,是特别有利的。 为了阻止顿河以北俄军主力渡过顿河向南逃窜,重要的是,应前调装甲部队和快速部队(如有必要,这些部队可由临时组建的部队组成),以加强从塔甘罗格地区向东推进的兵力集团的右翼。 为了与这些突击行动的推进速度相适应,不仅要考虑对进段作战的东北翼侧实施强有力的掩护,而且要立即着手沿顿河构筑阵地。在这方面应特别重视建立最强有力的对坦克防御。在开始选定阵地时,就要考虑到它们在冬天也能使用,并要以各种手段为此做好准备。 为了占领在这次作战中延伸得越来越长的顿河战线,应主要调用盟国的部队,而德国部队则作为强大支援力量部署在奥廖尔和顿河之间地区以及史达林格勒地峡,另外在顿河战线的后方再留置一些德国师作为预备队使用。 在我方地段上,盟国部队大体上应这样配置:最北面是匈牙利部队,接下去是义大利部队,最东南面是罗马尼亚部队。 4、考虑到季节条件,为了达到作战目标,必须保障部队渡过顿河向南继续快速机动。 三、空军 空军的任务是,除直接支援陆军之外,应加大防空密度,掩护“南方”集团军群地域内的部队开进。特别是应加强第聂伯河铁路桥的对空防御。 如果发现敌人在开进,就应持续切断其主要交通线路和通向作战地区的后方铁路线,并且首先应对顿河上的铁路桥实施破坏性攻击。 作战开始时,应集中力量攻击和摧毁进攻地区内的敌空军及其地面设施。 必须保障航空兵部队能迅速转移到中部和北部作战地区;为此所必需的地面设施应保留在尽可能远的地方。 四、海军 在黑海,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只要我方战斗部队和警戒部队所拥有的运输手段以及船只的运载能力允许,就应通过海上运输来减轻陆军和空军在后勤补给方面的负担。 鑑于俄国黑海舰队的战斗力尚未受到削弱,因此,被调到黑海的轻型海军部队在那里尽早作好战斗准备,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应保卫波罗的海,手段是将俄国舰队封锁在芬兰湾中心水域。 五、我下达的关于保密问题的原则性命令,应重新成为所有参与准备工作的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至于对盟国应採取什么态度,将根据本指令作出专门的规定。 六、应将国防军各军种的准备工作计划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报告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42 5月29日 第42号指令:对剩余法国或伊比利亚半岛作战的方针 第42号指令 对剩余法国或伊比利亚半岛作战的方针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5月29日 1942年第5589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2号指令 对剩余法国或伊比利亚半岛作战的方针 (迄今为止称“阿蒂拉” [ 译者註:参见1940年12月10日的第19号指令。 ] 或“伊莎贝拉” [ 译者註:1941年5月至l942年5月德军准备掩护西班牙和葡萄牙西海岸的计划的代号。 ] 计划) 一、在法国非占领区或北非法国领地中形势的发展,可能使得将来有必要占领整个法国领土。 也必须估计到敌人可能会对伊比利亚半岛採取行动。这就需要我方立即採取预防措施。 二、因为西线兵力频繁调动,战备部队不断换防,所以,对实施这次行动只能下达一般指示。人员和物资状况也不允许使兵力和物资为此而一直保持在随时可供使用的状态。 因此,过去为“阿蒂拉”和“伊莎贝拉”计划而下达的指令应立即作废。但仍然要为见机实施这两项计划作准备,以便将来只需很短时间的准备就能将其付诸实施。 三、在意军的协同下占领剩余法国(代号为“安东”[机密],作战行动开始日=a-日)。 1、作战目标是,粉碎法国未被占领地区的抵抗力量,占领该地区。 届时,对德军来说重要的是,在确保海岸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快速组建的、能实施机动作战的兵力集团,突然占领对防御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从而使法国无法进行抵抗。在这方面,迅速对法国较大的部队驻地、铁路枢纽、补给仓库、弹药武器库、机场和政府所在地维希採取行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义大利军队的任务是,占领科西嘉岛和法国地中海海岸,封锁海军基地(特别是土伦),阻止法国本土舰队和停泊在地中海港口中的商船队从海上投降敌人。届时,意军可得到驻地中海的德国海、空军的支援。 此外,只要形势需要,义大利人将转而进攻突尼西亚。现在正在为这一目的组建一支战斗群。 2、陆军总司令部(d集团军群)应根据可供使用的兵力,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37页 为了支援陆军遂行特别任务(例如占领空军设施、摧毁通信设施、进行破坏活动),需要组建特别突击队。这种突击队应根据提出的要求,在与陆军总司令部达成一致意见后,从国防军各军种和国防军统帅部各勤务部门中抽人组成。 3、空军的任务是:直接支援陆军的作战行动;在义大利军队的协同下,消灭驻在法国国内的法国空军部队。 如果拥有第7航空师和运输大队,就应利用各种机会实施空降。 如有可能,现在就应在已占领的法国地区准备好地面设施,以便为空军的使用创造前提条件。 四、为防止敌人进攻伊比利亚半岛而採取的初步预防措施(代号为“伊洛纳”[机密],越过边界日=i-日)。 1、我方预防措施的首要目标是,占领庇里牛斯山脉南部通道,为尔后作战创造前提条件,保卫西班牙北部海岸港口,以防止敌人从西班牙威胁战略地位重要的法国大西洋海岸。 2、禁止就上述企图同西班牙和其他非德国机构举行谈判和预先磋商。 五、关于这两次行动,国防军各军种总司令部应在6月10日报告: 1、计划投入的兵力; 2、总的实施计划; 3、作战开始之前所需要的准备时间; 4、对义大利军队的要求和希望,以及对它提供支援的可能性(根据第三条第1款第3段)。 同义大利人的必要协商,由国防军统帅部负责安排。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43 7月11日 第43号指令:继续从克里木实施作战 第43号指令 继续从克里木实施作战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7月11日 1942年第55120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3号指令 继续从克里木实施作战 一、在肃清刻赤半岛之敌和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之后,第11集团军的当前任务是,在保证克里木安全的情况下,最迟在8月中旬之前做好集团军主力强渡刻赤海峡的一切准备,以便从高加索西部山脉的两侧向东南和向东实施突击。 此次行动的代号为“布吕歇尔 [ 译者註:布吕歇尔(1742-l819),普鲁士元帅,1813-1814年和1815年反拿破崙战争中的着名军事指挥官。在滑铁卢交战中,他率军突击法军翼侧,对击败拿破崙军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 ”(绝密),登陆日的代号为“bl-日”。 二、进行此次作战应遵循以下方针: 根据第11集团军的建议,这次渡海作战应以尽可能强大的兵力在敌海岸工事背后实施登陆。 接着,首先应夺占新罗西斯克以北的高地。必须占领阿纳帕港和新罗西斯克港,摧毁敌方舰队的这些基地。 此后,应重点在高加索山脉以北向东继续实施作战。在这方面,迅速夺取迈科普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否也派部分兵力沿黑海海岸公路越过图阿普谢,以后才能决定。 大部分中型和重型平射火炮连及曲射火炮连(装备21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和几个重型迫击炮营,应留给第11集团军用于实施此次作战。 三、海军应加速採取各项措施,以便根据陆军的具体要求准备好渡海作战所需要的船只。 为了满足这一需要,除了在黑海和亚速海的可供调用的船只之外,还可通过租用或购买手段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获得其他适用的船只。 在这次行动的实施过程中,海军应支援登陆部队渡海作战,同时以可供使用的兵力掩护这次作战行动,使之免受敌舰队的破坏。 负责运输登陆部队的海军部队在渡海期间归第11集团军指挥。 四、在这次作战的准备阶段,空军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摧毁敌港口和消灭黑海中的敌海军部队。 在行动实施期间,除了直接支援登陆部队以外,还应阻止敌海军部队干扰我军渡海。 应做好准备,以便能对登上捷姆留克半岛的陆军兵力实施数天的空中补给。 应考虑一下使用伞降部队和机降部队的可能性。尽可能不要为此而前调第7航空师,万不得已时可抽调少量兵力。将第22步兵师的部分部队作为机降部队使用,可能是有利的。 五、应佯装将第11集团军的强大部队从克里木转移到亚速海以北地域,以迷惑敌人。为此,应向北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行军和铁路运输活动,应以夜间行军来荫蔽地为“布吕歇尔”行动集结兵力。 国防军统帅部将採取适当措施来配合这种欺骗行动。 六、准备採取的特别行动(由第二谍报处负责): 1、在迈科普地区伞降一个特别行动队,以保卫油田设施(“沙米尔”行动)。 2、破坏克拉斯诺达尔-克拉波特金-季霍列茨克三角地区的铁路线、炸毁这一地区的库班桥。 3、在对敌港口和海岸设施的进攻中,是否使用专门为遂行这类任务而组建的布兰登堡教导团的轻型工兵连,由陆军总参谋部和外国谍报局 [ 译者註:简称谍报局。 ] (第二谍报处)决定,必要时应将此事列入“布吕歇尔”作战计划。 七、有关这次作战行动的准备与实施的细节,由陆军总参谋部直接与海、空军商定。 应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不断向我报告各项准备工作(筹集船只)的进展情况和兵力使用计划。 第38页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44 7月21日 第44号指令:关于芬兰北部的作战行动 第44号指令 关于芬兰北部的作战行动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7月21日 1942年第55127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4号指令 关于芬兰北部的作战行动 一、对铁木辛哥诸集团军的作战进展出人意料的迅速和顺利,因此有希望不久就能成功地切断苏俄与高加索的联繫,从而断绝其主要油料供给,截断英国、美国提供物资的主要补给线。 上述情况,再加上整个顿涅茨工业区的丧失,是对苏联的一次打击,这种打击会对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现在,重要的是,也应切断联接苏俄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北方补给线。这里主要是指摩尔曼铁路。在冬季的几个月里,由美国和英国提供的大量物资都是通过这条铁路运输的。在季节和气候条件使得不能有效地袭击北方海区的护航运输队时,这条补给线的作用还会增大。 2、因此,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应象自己所建议的那样作好准备,以便今年秋季在第5航空队的协同下夺取坎达拉克沙附近的摩尔曼铁路。 同时,可考虑: 1、至迟在9月份攻下列宁格勒,从而使芬兰军队解脱出来; 2、在9月底以前,将第5山地师调往芬兰。 行动代号为“拉赫斯方”。进攻日为“l-日”。 四、力争使芬兰人向别洛莫尔斯克的推进能与第20山地集团军的进攻相互配合。 北方联络参谋部应在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的配合下,搞清芬兰军队实施这次进攻的计划。 五、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的最重要任务,仍然是无条件地保护芬兰镍的生产。 必须再次严肃指出,如果芬兰停止向德国供应镍,那就有可能使德国无法生产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和潜艇发动机的优质钢。这可能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必须随时能够为挪威山地军提供完成其任务所必需的预备队。 同时,当镍生产基地受到进攻时,空军(第5航空队)必须暂缓遂行其他任务,重点支援那里的防御。 六、今年不实施“低草地”行动 [ 译者註:1942年5-6月德军占领苏芬边界线上的雷巴奇半岛的方案的代号。 ] ,但准备工作应继续进行并要予以加强,以便在1943年春季经过有限时间的准备(约8周)即能实施这一行动。 应特别重视扩建和加强空军基地和补给基地,因为这种基地不仅是实施“低草地”行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抗击敌人在北方地区大规模进攻的基础。 七、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和空军总司令应尽快报告其计划。 北方联络参谋部应报告芬兰人进攻别洛莫尔斯克的计划。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45 7月23日 第45号指令:继续实施“不伦瑞克”行动 第45号指令 继续实施“不伦瑞克”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7月23日 1942年第55128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5号指令 继续实施“不伦瑞克”[注]行动 一、在为时三周多一点的战局中我给东线南翼规定的许多目标基本上都达到了。只有铁木辛哥诸集团军的少数兵力避开了包围,到达了顿河南岸。估计它们会得到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兵力的加强。 敌人其他的兵力集团正在史达林格勒地区集结,敌人可能要顽强防守该城。 二、下一步作战目标: 1、陆军: (1)a集团军群的当前任务是,包围和歼灭现在已逃过顿河、到达罗斯托夫以南和东南地区的敌军兵力。 为此,应从在康斯坦丁诺夫斯卡亚-齐姆良斯卡亚地区建立的诸桥头堡派出强大的快速部队,向西南总方向、大体是向季霍列茨克推进,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和山地师则在罗斯托夫地区渡过顿河。 此外,应以先遣部队完成切断季霍列茨克、史达林格勒铁路线的任务。 应将a集团军群的两支装甲兵团(第23和第24装甲师)调给b集团军群,用于继续向东南方向实施突击。 “大德国”步兵师应作为陆军总司令部的预备队留在顿河以北地区。要做好将该师运往西线的准备。 (2)在歼灭顿河以南的敌兵力集团之后,a集团军群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占领黑海的整个东海岸,摧毁黑海港口和敌黑海舰队。 此外,第11集团军计划用于这一方向的部队(罗马尼亚山地军)应渡过刻赤海峡,一俟a集团军群主力的推进产生了效果,就沿黑海海岸公路向东南方向实施突击。 应以另1个兵力集团(它集中了其他所有山地师和轻装步兵师),强渡库班河,夺占迈科普和阿尔马维尔高地。 这个兵力集团可得到正在及时前调的高山部队的加强。该兵力集团在尔后向高加索山脉西部山区推进和越过该山区的过程中,应利用所有可通行的道路前进,应在第11集团军部队的协同下占领黑海海岸。 (3)同时,在东面的翼侧掩护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应以一支基本由快速部队组成的兵力集团夺取格罗兹尼地区,以部分兵力尽可能在山地通道的制高点上封锁奥塞梯和乔治亚的军用公路。 第39页 接着,沿黑海海岸向前突击,夺取巴库地区。 集团军群可能在晚些时候会得到义大利阿尔皮尼军的加强。 a集团军群这些作战行动的代号为“火绒草”(保密等级:绝密)。 (4)正如已下达的命令所确定的,b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在向史达林格勒推进的过程中建立起顿河防线,击溃在那里正在组建的敌兵力集团,占领该城,封锁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陆桥 [ 译者註:指两边是水的狭长地带。 ] 以及河流。 接着,快速部队应沿伏尔加河向前推进,其任务是突至阿斯特拉罕,同时封锁那里的伏尔加河主要支流。 b集团军群这些作战行动的代号为“苍鹭”(保密等级:绝密)。 2、空军: 空军的任务是,首先以强大部队支援陆军渡过顿河,接着支援向东行动的重兵集团沿通向季霍列茨克的铁路向前推进,并集中主要兵力用于消灭铁木辛哥集团军群。 此外,应支援b集团军群对史达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西部实施的进攻。提早摧毁史达林格勒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外,一有机会就应对阿斯特拉罕进行空袭;应通过布雷阻止伏尔加河下游的船只来往。 在尔后的继续作战中,应将空中作战行动的重点放在与向黑海各港口推进的部队进行协同作战上。在这方面,除直接支援陆军以外,还应与海军一起阻止敌海军部队发挥作用。 其次,应派出足够的兵力配合经格罗兹尼向巴库实施的突击。 由于高加索的石油生产对尔后作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对那里生产设施、大型储油设备和黑海沿岸转运港的空袭,只有当陆军的作战行动绝对需要这样做时才能实施。但是,对于尽快切断敌人来自高加索的油料补给来说,尽早切断尚可用于运输油科的铁路区段和输油管道,空袭里海的海上交通线,则无疑是特别重要的。 3、海军: 海军的任务是,直接支援陆军横渡刻赤海峡,以在里海可供使用的海军力量阻止敌人从海上破坏我方在黑海沿岸的作战行动。 为了减轻陆军补给方面的负担,应尽快通过刻赤海峡向顿河派出若干艘海军驳船。 此外,海军总司令部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在里海使用轻型海军力量破坏敌人(用于输送油料和与伊朗的盎格鲁撤克逊人进行联繫)的海上交通线。 三、在中央和北方集团军群战区内正在准备的各个局部行动,应尽快地连续地予以实施。达必须通过最大限度地造成敌指挥机构和部队的瓦解和溃散来实现。 北方集团军群应准备在9月初以前拿下列宁格勒。代号为:“勐烈射击”。为此,除要装备重型和超重型火炮以及配属必要的其他陆军部队以外,还要将第11集团军的6个师调给它指挥。 应将2个德国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暂时留置在克里木,将第22师(己下达过命令)调给东南线国防军司令指挥。 四、我特别指出,研究、传达本指令和与此有关的命令、规定,应遵守我7月12日下达的关于保密的命令。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 瓦尔利蒙特中将 46 8月18日 第46号指令:在东方加强同游击队破坏活动作斗争的方针 第46号指令 在东方加强同游击队破坏活动作斗争的方针 关于第46号指令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8月18日 1942年第002821号机密文件 第46号指令 在东方加强同游击队破坏活动作斗争的方针 一、总方针 1、在东方,游击队的破坏活动在最近几个月中达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对前线的补给和对占领区的经济利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将这些游击队基本肃清,使东方战线的后方得到安定,以免对国防军冬季作战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为此,需要: (1)集中所有从国防军各军种、党卫队和警察中抽调的合适的兵力,迅速、严厉、主动地打击游击队。 (2)在宣传、经济和政治方面採取的所有措施,都要强调同游击队作斗争的必要性。 2、参加这一斗争的所有单位在採取军事、治安和经济措施时,均应遵循下列总方针: (1)同游击队作斗争,就象同前线敌人作斗争一样,是指挥机构的事。它由受命参加这一斗争的各指挥参谋部负责组织和指挥。 (2)消灭游击队,需要对所有参加游击队组织或支持游击队的人进行主动的斗争和採取最严厉的措施。关于实施反游击队行动的作战指令将随后下达。 (3)必须严格而又公正地对待居民,以赢得他们对德国领导的必要信任。 (4)消灭游击队的前提是保障居民有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如果做不到达一点,特别是如果不能保证合理地分配现有的东西,那么后果将是更多的人投靠游击队。 (5)在同游击队的斗争中,居民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酬劳有功人员不可吝啬,应真正给人以一种鼓励。相反,对各种包庇游击队的行为,必须採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6)对于不适当地轻信当地居民特别是轻信德国勤务部门中雇用的当地居民的现象,应进行坚决的斗争。即使大多数居民对游击队持敌视态度,也应处处注意防间谍,因为这些间谍负有下述任务:向游击队及时报告准备对他们採取的措施。 第40页 二、指挥与职责 1、党卫队帝国司令兼德国警察首脑 [ 译者註:指海因里希·希姆莱。 ] : 党卫队帝国司令兼德国警察首脑是主管搜集和分析对游击队斗争经验的中央负责人。 此外,党卫队帝国司令单独负责领导帝国特派员管辖区的反游击队斗争。在遂行任务时,国防军各位司令应通过下述方式给党卫队帝国司令以支持:协调他们採取的措施;必要时,提供指挥机构、指挥手段和补给设施。只要军事警戒任务(各地要尽可能主动地去完成)允许,必要时也可将国防军的兵力暂时调给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用于遂行其任务。 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与国防军各位司令之间保持最密切的联繫,是取得战果的前提条件。 2、陆军: 在作战地区,陆军总参谋长单独负责领导反游击队斗争。 为了遂行任务,除陆军投入的兵力外,还应将作战地区的警察力量调给有关的国防军司令指挥。各位司令可根据情况、投入的兵力和军衔,授权陆军指挥官或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指挥各次行动。 三、兵力 1、党卫队帝国司令的兵力: 可以动用的和规定用于反游击队行动的警察和党卫队部队,主要参加主动战斗。应避免让它们担负其他的警戒任务。 应努力加强东线警察和党卫队的力量,应尽可能将党卫队帝国司令管辖的其他组织调进受到威胁的地区。陆军应尽快把尚在前线战斗,但对于后方的反游击队斗争来说必不可少的部队抽出来,交给党卫队帝国司令用于遂行它们原来的任务。 2、陆军的兵力: 为了加强控制战线后方的辽阔的东方地区,我命令, (1)在将总督辖区 [ 译者註:二次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的波兰地区。由德国派去的总督管理,故称为总督辖区。 ] 併入本土战区的时候,将2个后备师调入总督辖区。 (2)在1942年10月15日之前,应将总共5个后备师调进驻“东方国”国防军司令和驻“乌克兰”国防军司令的管辖区之内。 (3)在1943年10月1日之前,应将野战陆军的所有部队、分队、勤务机构、设施和学校(只要它们不在后备陆军司令的管辖之下),从总督辖区转移到帝国特派员管辖区或作战地区。必要的例外情况,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批准。 (4)在10月底以前,应将由后备陆军组建的野战后备组织(其人数最后要达到5万人)调入东线战区。 (5)关于第(1)至第(4)款的必要的实施细则,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颁发。 3、空军的兵力: 为了加强东方占领军的兵力,空军总司令应将空军的有关机构调进受到游击队威胁的地区。 4、当地部队: 在同游击队的斗争中特别经受住了考验的当地部队,只要它们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的绝对可靠而又勇于战斗的集体,就可继续予以保留和扩编。仍然不准它们参加前线的战斗,不论使用流亡分子或过去知识界的领导人。 陆军总参谋部应根据为组建土库曼部队 [ 译者註:由德国招募、控制的部队,兵员来自苏联的土耳其斯坦和高加索。 ] 提出的方针,对当地部队的内部隶属关系、军衔、服装和训练作出统一的规定(如果这项工作还没有做的话),并报请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批准。禁止使用德国的等级标志和表示国家尊严的标志以及国防军肩章。应安排好对这种部队的人员的补给工作。犒赏和补给的多少应与实际贡献相一致。可根据已发布的指示和现实可能性,大量採用优先分配土地的办法。 5、其他力量: 只要还有必要,就应改善帝国青年义务劳动队、铁路职工、林业官员、农业领导人等的武器装备,使他们能够使用尽可能优良的武器来保卫自己。 在受到游击队威胁的地区,不允许有消极地或被动地参加同游击队斗争的德国人。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约尔丹上尉 关于第46号指令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领袖大本营 1943年6月23日 1943年第002739号机密文件 领袖命令,停止进一步扩编当地部队。在第46号指令第三条第4款第1段中,应删去“和扩编”几个字。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受託者:(签字)瓦尔利蒙特 47 12月28日 第47号指令: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第47号指令 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和“东南线总司令”的职权划分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2年12月28日 1942年第55227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7号指令 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一、地中海地区的形势使得在不久的将来敌人有可能对克里特岛、对德、意两国在爱琴海的基地和对巴尔干半岛发动进攻。 应估计到,这种进攻将会得到巴尔干西部诸国的起义运动的支持,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对土耳其立场的影响在增长,因此也需要对这一方向予以高度重视。 二、根据上述形势和北非局势的发展,我授权东南线国防军司令负责防守东南地区(包括其对面的岛屿),东南线国防军司令作为“东南线总司令”(e集团军群)直接隶属于我。 第41页 应根据第40号指令的原则实施海岸防御。 如有必要,在敌人进攻时,盟国 [ 译者註:这里是指纳粹德国的盟国。 ] 陆军部队在战术上将直接归东南线总司令指挥。 盟国海、空军部队在战术上也将归德国有关军种的指挥机构指挥。 这种隶属关系将通过下达特别命令使之生效。 为了做好防御作战的准备工作,东南线总司令应遂行下述任务: 1、应重点在多德卡尼斯群岛、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做好海岸防御的准备,在上述岛屿上必须构筑要塞式防御工事(米提利尼和开俄斯岛除外)。 2、在义大利第2集团军的配合下,完全恢復后方地区的安定,消灭各种类型的起义者和游击队。 3、与保加利亚统帅部达成协议,准备好当敌人在土耳其支持或默许下进攻巴尔干时採取必要的各种措施。 此外,东南线总司令还负责处理德国管辖区内的下达事务: 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统一的海运及其护航; 根据需要和可供使用的运输能力,通过陆路和海路,对在东南地区作战的德国国防军各军种实施补给; 决定由于统一管理国防军三军种在被占领的东南地区的运输和通信事务而产生的所有问题。 三、指挥的组织: a、在德国管辖区内: 1、东南线总司令是国防军在东南地区的最高代表,在德军占领区行使行政权。 他对由各位司令和克里特要塞指挥官建立的民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 自1943年1月1日起,东南线国防军司令不再隶属于南线总司令。 2、归东南线总司令领导的有: a、负责防守克罗埃西亚地区的“驻克罗埃西亚地区的德国全权将军”(除了他的武官身份以外)和“驻克罗埃西亚德军部队司令”。 b、负责防守旧塞尔维亚地区的“驻塞尔维亚军长兼司令”。 c、负责防守萨洛尼卡地区、利姆诺斯岛、米提利尼岛、开俄斯岛、施特拉提岛以及同土耳其接壤的色雷斯中立地区的“萨洛尼卡—爱琴海司令”。 d、负责防守比雷埃夫斯港口地区、阿蒂卡德军驻地和管辖区以及米洛斯岛的“希腊南部司令”。 e、负责防守克里特岛地区的“克里特要塞指挥官”。 f、负责处理所有海岸防御问题的“爱琴海海军将官”。 g、“驻索非亚武官”。其所担负的任务超出了武官的任务范围。 对海军来说,南线海军集群和驻义大利的德国海军司令部之间迄今的分界线仍保持不变。 3、空军: a、空中战争 (1)在除法国南部地中海水域之外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实施空中战争,仍是南线总司令的任务。他将得到: 1由义大利统帅部下达的在中地中海作战的指令; 2由空军总司令根据我规定的方针下达的在东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作战的指令。 空军总司令和义大利统帅部应就实施空中战争的基本计划进行相互协调。 (2)为了保障在东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协同作战中尤其是在海岸防御中能统一行动,南线总司令应指定一个指挥机构用于在这一地区实施空中战争时同东南线总司令进行合作。此外,还应在巴尔干地区事先准备好航空兵地面设施,还应做好在遭到敌人进攻时与盟国协同作战的准备。 b、对空防御 (1)中地中海对空防御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是南线总司令的任务。南线总司令归义大利统帅部指挥。 (2)在巴尔干地区,对空防御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由东南线总司令负责。东南线总司令应根据南线总司令的指令行事,以便在东地中海也保持空中战争行动的统一性。 b、应与盟国密切合作,做好作战准备和确保国家内部的稳定。应互派联络军官,如果迄今尚未互派的话。 在这方面,应遵循下列方针: 1、意大列: a、陆军: 应将那些在义大利管辖区也需遵守的规定呈报国防军统帅部,再由国防军统帅部同义大利统帅部进行协商。尔后,义大利统帅部将给在东南地区作战的意军诸集团军下达相应的命令。 b、海军: 南线海军集群总司令打算给驻多德卡尼斯群岛的义大利海军将官下达的关于准备採取措施的指令,应由南线海军集群先作为命令草案呈送给海战指挥部 [ 译者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德国海军总司令领导的负责海战的德国最高指挥机构。 ] ,再由海战指挥部与义大利海军总司令部协商制定出相应的命令。 c、空军: 应将那些在东南地区的义大利空军也需遵守的规定呈报南线总司令;南线总司令在徵得义大利统帅部同意后,再就此事与义大利空军总司令部进行协商并促使它下达相应的命令。 2、保加利亚: 对保加利亚军队也应採取此类办法(仍要等待同保加利亚会谈的结果)。 3、克罗埃西亚: 应一如既往继续与克罗埃西亚合作并使用克罗埃西亚军队。 东南线总司令和德国海、空军指挥机关有责任使整个东南地区的防御准备工作保持统一,有权审查为此而採取的各种措施。 第42页 四、对部署在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包括希腊诸岛)德军占领区内的国防军三军种部队和武装党卫队部队,东南线总司令拥有象本土司令一样的一切权力。 只由德军占领的地区是战区。在这里,东南线总司令通过他的下属各司令行使行政权。 已由德军占领的或德军正在那里作战的克罗埃西亚部分地区,也应视为战区。 在驻有德军、但属于义大利占领区的地区,东南线总司令有权根据德国国防军军事任务的需要,对国防军各军种部队行使军事主权。 关于东南线总司令与“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的职权划分,请看附件。 五、1941年6月9日的第31号指令和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1942年10月13日的第551743号绝密文件,自现在起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冯·布特拉尔男爵、总参勤务上校 “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和“东南线总司令”的职权划分 1942年12月28日的第562273号绝密文件的附件 一、“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和“东南线总司令”彼此间的关系和他们与希腊政府的关系,是向下述情况确定的: 1、领袖1941年4月28日关于“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的指示: “(1)我委任一位‘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他的办事机构设在雅典。 (2)在与希腊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前,帝国全权代表在希腊新政府那里代表帝国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 (3)此外,帝国全权代表应与义大利占领当局保持遂行其任务所需要的联繫。” 2、在德军占领区内由东南线总司令行使行政权。 二、东南线总司令应给帝国全权代表以支持,他在希腊採取措施时应同帝国全权代表进行协商。 三、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任务,通常由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负责。他代表帝国在这些领域的利益同希腊政府进行谈判。 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应向东南线总司令通报有关对外政策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知识对东南线总司令遂行其军事任务是必不可少的。 四、东南线总司令在下达可能会在对外政策方面产生反响的军事命令时,只要军事形势允许,就应事先徵得帝国驻希腊全权代表的同意。 五、指导德国在希腊的宣传工作,是外交部的任务。外交部在这方面应与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军宣传处)进行合作。 47a 6月1日 第47号指令的修正 第47号指令的修正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3年6月1日 1942年第55227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7号指令的修正 因为第10航空军司令部已变为东南线空军司令部直属空军总司令领导,所以对“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和防御的第47号指令”作如下的修正: 原第三条第a款第3项由以下新条文代替: 3、空军 a、空中战争 (1)东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的空中战争,由东南线空军司令部指挥。该司令部将得到空军总司令根据我确定的方针而下达的作战指令。 (2)为确保统一进行地中海地区的空中战争,空军总司令和义大利统帅部应对基本计划进行相互协调。 (3)通过东南线空军司令部与南线总司令的密切合作,应保障在中地中海和东地中海地区能顺利地、连续地实施空中联合作战。 b、对空防御 在巴尔干地区,对空防御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由东南线空军司令部负责。东南线空军司令部将根据空军总司令的指令行事,并应与东南线总司令密切合作。 第三条第b款第1项第c部分仍完全有效。 受託者: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证人:(签字)贝格总参勤务上校 48 7月26日 第48号指令: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第48号指令 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3年7月26日 1943年第661637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8号指令 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一、敌人在东地中海採取的与进攻西西里岛有关的措施使人预感到,敌入不久即将开始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罗得岛一线的爱琴海封锁线和在希腊西部海岸(包括其对面的爱奥尼亚群岛在内)实施登陆。 必须考虑到,敌人在从西西里岛向义大利南部大陆推进时,也可能对奥特朗托海峡以北的亚得里亚海东部海岸实施进攻。 此外,敌方领导是把他们的计划建立在东南地区内部游击队运动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游击队运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由他们按计划发动的。 土耳其的中立态度目前还不成问题,但是仍需给予必要的注意。 二、鑑于上述情况,已与盟国义大利达成协议,按下述原则对东南地区的指挥关系重新作了调整: a、陆军: 1、从1943年7月27日零时起,东南线总司令接过义大利第11集团军的指挥权。 第43页 2、目前仍然在义大利第11集团军战区作战的和计划派往那里的德国部队,在战术上归该集团军和由它指定的指挥机构指挥,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所有德、意军队统一由德国第68步兵军司令部指挥;义大利第8步兵军司令部转移到科林斯运河 [ 译者註:在希腊境内。 ] 以北地区。 直接防守海岸的德国部队,隶属于在这些地段负有指挥任务的义大利师。 3、暂时在阿尔巴尼亚、门的内哥罗和正在派往由意军占领的克罗埃西亚海岸附近地区的德国部队,在战术上归义大利“东方”集团军群或义大利第2集团军指挥。 b、海军和空军: 海军和空军应继续根据迄今的方针对盟国施加影响。在义大利第11集团军的海岸地带,爱琴海海军指挥将官应保证在由海军负责的海岸防御的所有问题上均按德军的原则行事。 三、东南线总司令的最重要任务是,做好防守希腊诸岛和大陆海岸的准备。作为这方面的前提条件,重要的是要消灭希腊、塞尔维亚和克罗埃西亚的游击队,保持公路补给线特别是铁路干线的畅通,保证在后方有必要的行动自由。 在海岸防御方面,只有德军提出的关于占领海岸和构筑海岸工事的原则才是权威性的,对于义大利部队来说也是如此。 为了支援义大利人,在受到威胁的主要海岸地段,应部署若干个德国要塞营;如果这些营不够,还可把计划作为预备队使用的德国师的部分兵力部署在海岸上或海岸附近地区。同时,应以德军骨干人员加强重要地段的义大利海岸炮兵连或其他关键性阵地。 如果留作预备队的德国部队不够用,那么,为此而作好准备的义大利部队就归德军指挥,并与德军分队混编在一起。 海岸附近的机场应由德军防守。 在选择和构筑各种防御设施以及勘察开进路线和集结地区时,必须考虑到敌人可能达成的空中优势。 在后方地区,东南线总司令的最紧急任务是,消灭塞尔维亚和克罗埃西亚的游击队,重点是消灭通往希腊的交通线沿线的游击队。 通过与义大利“东方”集团军群或义大利第2集团军建立密切的联繫,通过对德军作一些必要的调动,必须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意军管辖区内也大力开展反游击队斗争,首先要洗劫海岸附近的游击队基地,因为这些基地在敌人登陆时可能会构成特别严重的危险。此外,该集团军群必须始终做好这样的准备:在局势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让尽可能多的德军开进义大利管辖区内的海岸防御地带。 四、东南线总司令根据1943年7月26日的建议而制定的兵力分配计划,已大体获得批准。细节问题另行规定。 随后将下达关于前调陆军部队的命令。 此外,在今后几个月中,打算沿贝尔格勒-拉里萨铁路集结1个战役集团军。该集团军将由从东线调来的2个装甲师或装甲步兵师、2个山地师和2个轻装步兵师组成。 关于这方面的较详细的命令,将另行下达。 五、a、1、由德军和保加利亚第7师占领的希腊地区(包括岛屿和在色雷斯地区的中立区)是作战地区。东南线总司令在这一地区内行使行政权,井有权将其全权授予驻希腊军事司令。 他的职权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在一项专门的指示中根据下述原则予以规定:为了与军事形势相适应,国防军以外的所有驻希腊或正在派往希腊的德国机构,均归东南线总司令领导并编入驻希腊军事司令的参谋部。帝国各最高当局的业务指导权不受这种隶属关系的影响,但是在公事程序上必须经过该军事司令。 2、除上述规定外,在与外交部一起作出最后决定之前,帝国驻希腊政府全权代表和公使诺伊巴赫尔仍留任,公使诺伊巴赫尔担负的特别任务和职权暂时仍保持不变。应给驻希腊军事司令下达工作指示,以便使该军事司令与帝国驻希腊政府全权代表和公使之间保持最密切的合作。 3、只有当军事指挥需要时,德国才可通过东南线总司令对意军占领区的军事管制机关施加决定性影响。在这方面如不能与当地的义大利办事机关达成一致意见,就可向国防军统帅部提出有关的建议。 b、1、在塞尔维亚和克罗埃西亚战区,东南线总司令可授权“东南线军事司令”行使授予他的行政权,这样,“东南线军事司令”便可在克罗埃西亚地区直接对驻克罗埃西亚的德军部队司令实施指挥。 2、塞尔维亚地区对于东南地区的整个作战行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将所有德国机构合併起来。为此,应把在塞尔维亚的非军事机关划归东南线军事司令领导并编入他的参谋部。 帝国各最高当局的业务指导权不受这种隶属关系的影响,但在公事程序上应经过该军事司令。 工作指示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下达。 3、驻克罗埃西亚的德军部队司令和驻克罗埃西亚的德国全权将军迄今的任务和职权不变。 六、关于改组参谋部和指挥机构方面的以及后勤补给方面的必要的命令,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受我的委託下达。 与本指令相违背的命令一律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瓦尔利蒙特中将 49 7月31日 第49号指令(“阿拉里希方案”,后改名“轴心”方案) 第44页 (缺) [ 德文版编者註:1第49号指令未下达。该指令讲的是关于“阿拉里希”等行动的措施。为了代替该指令,曾下达了若干个个别命令。“阿拉里希”(后来改名为“轴心”),系指在义大利退出战争的情况下由德军占领义大利的计划。 ] 50 9月28日 第50号指令:关于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向芬兰北部和挪威北部撤退的准备工作 第50号指令 关于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向芬兰北部和挪威北部撤退的准备工作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3年9月28日 1943年第66237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50号指令 关于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向芬兰北部和挪威北部撤退的准备工作 一、“北方”集团军群那里的局势业已完全稳定,因此现已不打算让它撤离它的防线。在战役上受威胁最大的大卢基附近地段目前正在不断得到加强。尽管如此,为预防局势向不利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芬兰国内),目前应在楚德湖和纳尔瓦河的后方构筑第二道阵地。 二、对芬兰退出战争或出现崩溃的情况,我们理所当然地必须予以考虑。 三、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的任务是,在集团军的战线撤到卡雷苏安杜-伊瓦洛-第19(山地)步兵军目前的战斗地域之后,暂时继续守住在国防经济上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北方地区。为此,在适当的时间,将第230和第270步兵师调给该集团军司令部指挥。 保护那时将受到更大威胁的科洛斯约基镍矿,使之免遭来自地面和空中的攻击,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执行上述任务可能要持续多长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判断。 四、在上述情况下实施必要的机动和尔后的战斗行动都会困难重重,因此需要从现在起就着手为此进行准备。准备工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它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应修筑和维护合适的行军道路,应修建停车场设施。 2、应准备为撤退中的集团军实施补给。 3、应准备炸毁撤离地区内对敌人有重要作用的各种设施。 4、应转移储备物资。 5、应在集团军的撤退部队的尔后作战地区做好宿营准备。 6、应做好通信联络的准备工作。 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和驻挪威国防军司令在直接协商要做的准备工作时,必须考虑到季节条件,必须考虑到下述不利情况:将集团军不必用于防守北方地区的那部分兵力从芬兰港经海路大批运走,是不可能的。 五、採取的措施如果无法完全掩人耳目,那么对我军和芬军只能以下述理由进行解释:要在挪威和芬兰之间建立一条交通线,以便必要时在冬季也能从驻挪威国防军司令所辖预备队中将若干个师调往芬兰。了解进行准备工作的其他原因的人员范围,应尽可能少。如果驻挪威国防军司令和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需要交换函件或进行当面会谈,那么只能选择经过德国、而不是经过瑞典的途径来进行。 六、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应向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呈送一份关于实施预计的作战行动的简短研究报告,其中尤其应考虑到后勤补给问题。 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和驻挪威国防军司令,应于1943年12月1日报告根据本指令第四条的规定进行准备工作的情况。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冯·布特拉尔男爵、总参勤务上校 51 11月3日 第51号指令(优先给西线补充人员和物资) 第51号指令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3年11月3日 1943年第66265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51号指令 过去两年半同布尔什维主义进行的艰苦卓绝、损失严重的战斗,耗去了我们的主要军事力量和最大的精力。这就是目前的危险和整个的形势。在这期间,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在东线危险依然存在,但在西线出现了更大的危险: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登陆!在东线,由于空间辽阔,在万不得已时,可能丧失较大量的土地,但不致对德国构成致命的威胁。西线则不同!如果敌人在宽大正面上突破了我们的防御,那么在短时间内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各种迹象表明,敌人最迟在春季(但也可能提前)可能对欧洲的西部防线发起进攻。 因此,我不能够为了增援其他战场而继续削弱西线。我决定加强西线的防御力量,尤其应加强我们即将开始对英国实施远距离战斗的那些地方的防御力量;因为敌人必将进攻那些地方,在那里——如果没有完全判断错的话——将进行决定性的登陆战役。 应估计到敌人有可能在其他战线实施牵制性进攻和佯攻。但是,也不能排除敌人对丹麦实施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对这种进攻,从海上实施支援较为困难,从空中实施支援效果也不会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它就会在政治方面和作战方面产生最大的影响。 在战斗开始时,敌人的全部攻击力量必然会指向海岸防御部队。只有竭尽本土和占领区的一切人力和物力构筑起最坚固的防御工事,才能在还可支配的短时间里使我们的海岸防御得到加强。 第45页 应有重点地把最近运到丹麦和西部占领区的固定武器(重型反坦克炮、埋入掩体的坦克、海岸火炮、抗登陆火炮、地雷等)集中配置在受威胁最大的海岸地段。无奈最近还无法对受威胁较小的地段的防御力量进行加强。 尽管如此,如果敌人集中兵力强行上了陆,我们就必须以最大力量实施反突击。重要的是,应通过迅速前调足够的兵力兵器,通过严格的训练,使现有的大量部队成为精锐的、具有进攻能力的和高度机动能力的预备队。这些预备队应以反突击阻止敌人扩大登陆场,并把敌人赶入海里。 此外,应採取事先经过周密准备的指挥措施,以便从未受到攻击的海岸地段和本土抽调一切可供使用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迎击登陆之敌。 在残酷的战斗中,空军和海军必须使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兵力抗击敌人必然从空中和海上实施的强大进攻。 为此,我命令 一、陆军: (一)陆军总参谋长和装甲兵总监察长,应尽快向我报告关于今后3个月分配给西线和丹麦的武器、坦克、突击火炮、汽车和弹药的计划。该计划应考虑到新的情况。 在制定该计划时,应以下述各点为基础: 1、到1943年12月底,应使西线所有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均具有足够的机动能力,应给这些师各装备93辆iv型坦克或突击火炮以及大量反坦克武器。 到1943年年底,应将第20空军野战师尽快改编为有战斗力的机动作战部队,给它配备突击火炮; 应给党卫队“希特勒青年队”装甲步兵师、第21装甲师和在日德兰半岛使用的步兵师与预备队师尽快补充武器。 2、应给西线和丹麦的预备队装甲师以及丹麦的突击火炮训练营再补充一些iv型坦克、突击火炮和重型反坦克炮。 3、在11月和12月,每月应给西线和丹麦新组建的部队增配所需要的100门“40”型和“43”型重型反坦克炮(其中一半应具有机动力)。 4、为了改善西线和丹麦海岸守备师的装备,为了使从未受到攻击的地段抽出的部队能得到统一的装备,需要提供大量的武器(其中约需1,000挺机枪)。 5、应给在受威胁地段的部队大量装备近程反坦克武器。 6、应改善丹麦和西方占领区海岸守备部队的炮兵战斗力和反坦克能力,应加强统帅部预备队炮兵。 (二)未经我批准,所有配置在西线和丹麦的部队,所有在西线新组建的装甲部队、突击炮兵部队和反坦克部队,均不得调往其他战线。 陆军总参谋长和装甲兵总监察长,应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向我报告关于诸装甲营、突击火炮营、反坦克营和连的装备完成情况。 (三)西线总司令应通过图上作业和司令部演习,确定以空前的规模从没有受到进攻的地段前调刚刚才具备进攻能力的部队的日期。在这方面,我要求,应不顾一切地从未受到成胁的地段抽调除少量警卫力量以外的兵力。应准备从警戒和值班部队中抽调警戒和警卫力量,派到那些调走了预备队的地区。同时,还应准备好建筑力量用于修復可能被敌空军炸毁的交通道路,应尽可能使用当地居民。 (四)驻丹麦德军部队司令应根据第(三)条的规定,在其管辖范围内採取措施。 (五)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根据特别命令,使从本土战区的教导队、训练班、学校、训练与康復部队 [ 译者註:由正在康復的人员组成的陆军预备队。 ] 抽人组建的团规模战斗群、警卫营和建筑工程兵营做好准备,以便在命令下达后48小时内就能运往前线。 此外,应将现有的武器分配给开进队伍中其他可供支配的人员,以便能迅速弥补可能出现的严重损失。 二、空军: 在加强西线和丹麦空军部队的攻击和防御力量时,应考虑到最近的整个局势。应准备从本土防空部队、学校和本土战区训练部队中,抽调一切可以抽调的和适于进行防御战斗的航空兵部队和机动高射炮兵部队,将它们派往西线,必要时也派往丹麦。 应准备在挪威南部、丹麦、德国西北部和西线扩建空军地面设施,应做好物资储备工作,以便在大规模战斗开始时,能通过实施最大限度的疏散,使我方部队免遭敌机的轰炸,并分散敌人的攻击力量。这特别有利于我方的歼击航空兵。它们的作战能力必然会因拥有大量野战机场而获得提高。特别应注意进行最严密的伪装。——我希望在这里也能不顾一切地调集所有的兵力,甚至不惜将受威胁较小的地区的部队全部调光。 三、海军: 海军应准备派出尽可能强大的、适于攻击敌登陆舰队的海上兵力。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业已动工的海岸防御工事的构筑任务。应考虑增建海岸炮兵连,应研究一下增设翼侧障碍的可能性问题。 应使学校、训练班和其他陆上指挥机构中适于进行地面战斗的全体军人做好战斗准备,以便能在极短时间内将他们至少作为警戒部队使用在敌人登陆的作战地区。 海军在准备加强西线地区的防御的同时,特别应注意防止敌人在挪威或丹麦地区登陆。我认为在这方面,为北方海区准备好大量潜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暂时不得不削弱大西洋潜艇部队。 第46页 四、党卫队: 党卫队帝国司令应考虑提供武装党卫队和警察部队担负战斗、警戒和警卫任务的问题。应准备从本土战区的训练部队、后备部队和康復部队以及学校和其他单位中抽人组建具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担负战斗和警戒任务。 五、国防军各军种总司令、党卫队帝国司令、陆军总参谋长、西线总司令、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装甲兵总监察长以及驻丹麦德军部队司令应在11月15日以前向我报告已採取的和打算採取的措施。 我希望,在还可支配的时间里,所有单位都要全力以赴为西线预期的决定性会战做好准备。 所有负责人都要忠于职守,保证在其主管的问题上不会无效地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而是使防御和进攻力量得到加强。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冯·布特拉尔男爵、总参勤务上校 51a 1月17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管辖范围内的战区 关于西线总司令管辖范围内的战区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1月17日 1944年第00545号机密文件 关于西线总司令管辖范围内的战区 一、我授权西线总司令,将他规定的靠近比利时和法国海岸的地区全部或部分地宣布为“战区”,并立即生效。 二、西线总司令有权在他宣布为“战区”的地区不受限制地下达他认为遂行其军事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命令。西线总司令尤其有权决定,军事指挥官的哪些要求比其他任务更重要。在“战区”范围内,所有非军事单位也应执行西线总司令的命令。 三、西线总司令有权将他在“战区”拥有的权力全部转交给各集团军总司令。 四、在地中海海岸,随着由西线总司令规定的范围成为“战区”,法国政府和摩纳哥政府在这“战区”内的一切权力均应移交给西线总司令,如果西线总司令认为从地点和公务上来讲有必要这样做的话。此外,第二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也适用于这里。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52 1月28日 给西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的电报 给西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的电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1月28日 1944年第7723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给西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的电报 在今后几天中,将爆发“罗马之战”。此战将决定义大利中部防御的胜败和第10集团军的命运。 此战的意义还不仅如此,因为在内图诺 [ 译者註:内图诺位于义大利中部安齐奥以东3公里处。 ] 登陆后,计划于1944年入侵欧洲的行动已经开始。 敌人想在尽可能远离英国基地(在那里象以前一样集结着大部分入侵部队)的地方,牵制和消耗大量德军兵力,为将来的作战积累经验。 因此,第14集团军的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清楚了解该集团军所进行的战斗的意义。 仅仅下达战术上正确而清楚的命令是不够的。集团军、航空队和海军部队的所有官兵都必须以狂热的斗志、满怀胜利的信心、坚持不懈地进行战斗,直到把最后—个敌人歼灭或重新赶进海里。要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来进行这次战斗,因为这个敌人正在对德意志人民进行一场残酷无情的灭绝性战争。为此,他们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他们并非在追求什么高尚的目的,他们梦寐以求的只是灭亡德国,并从而毁灭欧洲文化。 这次战斗必将是艰苦和残酷无情的。不仅要对付敌人,而且还要对付在这一关键时刻不服从命令的每一个指挥官和每一支部队。 敌人必将发现,如同在西西里岛、拉皮多河畔和奥尔托纳附近进行的战斗所表明的那样,德军的战斗力并未被粉碎,而敌人1944年的大规模入侵,则将是一次失败的冒险行动,它将使盎格鲁-撒克逊士兵血流成河。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53 3月8日 第11号领袖命令(筑垒地域指挥官,战斗指挥官) 第11号领袖命令(筑垒地域指挥官,战斗指挥官) 领袖 领袖大本营 陆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参谋部/作战处一科 1944年3月8日 1944年第2434号机密文件 第11号领袖命令(筑垒地域指挥官,战斗指挥官) 根据出现的各种事件,我命令: 一、应将“筑垒地域”与“居民地支撑点”区别开来。 “筑垒地域”由“筑垒地域指挥官”负责,“居民地支撑点”由“战斗指挥官”负责。 “筑垒地域”应完成过去要塞担负的那种任务。它们必须阻止敌人夺取这些在作战上可起决定性作用的地域。它们应当吸引敌人来包围,以此来牵制尽可能多的敌军,从而为胜利地实施反攻创造条件。 “居民地支撑点”,在敌人实施突贯时,应成为在战斗地域纵深顽强扼守的据点;在划入防御地域前沿之后,应成为防御的支撑点,在敌人实施突破时,应成为防线的枢纽部和支柱,成为实施反击的出发地点。 二、“筑垒地域指挥官”应是一位经过精选的、性格顽强的军人,并且应该尽可能是将官。“筑垒地域指挥官”由有关的集团军群任命,由集团军群总司令亲自交待任务。 第47页 “筑垒地域指挥官”应以军人的荣誉保证为完成任务而战斗到最后一息。 只有集团军群总司令本人才能在得到我的批准之后免除“筑垒地域指挥官”的任务和规定“筑垒地域”可能要担负的任务。“筑垒地域指挥官”隶属于集团军群总司令,说得准确一些,是隶属于筑垒地域所在地区的那个集团军的总司令。不能再往下归军长指挥。 不仅守备值班部队和守备总队,而且所有其他已经在“筑垒地域”的或正在向“筑垒地域”集结的人员,不管他们是军人还是平民,也不管他们的级别和职位如何,都归“筑垒地域指挥官”指挥。 “筑垒地域指挥官”拥有一个军长那样的军事指挥权和惩戒权。为了有助于他完成任务,应给他派流动军事法庭和战地法庭。 “筑室地域指挥官”的参谋部由有关集团军种的司令部负责组建。参谋长一职由陆军总司令部根据集团军群的建议任命。 三、“筑垒地域”的守备部队分为守备值班部队和守备总队。 守备值班部队必须一直守在“筑垒地域”。该部队的兵力由集团军群总司令确定。兵力的多少取决于“筑垒地域”的大小和该部队担负的任务(做好防御准备,构筑防御工事,坚守“筑垒地域”,抗击敌人的突然袭击或局部进攻)。 必须及时地将守备总队调给“筑垒地域指挥官”,以便他们能在敌人按计划即将发动进攻之前,有秩序地占领防御阵地并做好防御准备。守备总队的兵力由集团军群总司令根据“筑垒地域”的大小和守备总队担负的任务(主要是防守筑垒地域)来确定。 四、“战斗指挥官”是合成部队指挥官的下级。他由合成部队指挥官派出,隶属于合成部队指挥官并从他那里受领战斗任务。“战斗指挥官”的级别,视该居民地在“战斗地域”中的地位和守备兵力而定。他的任务需要精力充沛和能克服危机的军官来承担。 五、“居民地支撑点”的守备兵力,由“战斗指挥官”的上级根据该居民地的重要性和可供使用的兵力来确定。 六、“筑垒地域指挥官”和“战斗指挥官”的任务以及“筑垒地域”一览表和各集团军群呈送的报告,详见附件 [ 译者註:这些附件主要涉及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故未译出。 ] 。 七、所有在此之前下达的关于“战斗指挥官”的命令,从现在起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54 4月2日 第7号作战命令:对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第7号作战命令 对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陆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4月2日 1944年第440129号绝密文件 第7号作战命令 对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1、在东线的南部,俄军的攻势已是强弩之末。其部队已受到消耗并且彼此在孤军作战。现在是最终阻止俄军推进的时候了。 为此,我採取了各种措施。从现在起,在坚守克里木半岛的情况下,必须无条件地守住或重新夺回: 基什尼奥夫东北处的德涅斯特河-雅西-塔尔古尔涅阿姆特-位于塔尔古尔涅阿姆特和科洛梅亚之间的喀尔巴阡山脉东部山口-捷尔诺波尔-布罗德-科韦利 [ 译者註:又译科韦耳。 ] 一线地区。 二、a集团军群暂时应坚守季利古尔湖——杜博萨雷附近的德涅斯特河一线,直到创造条件不依靠敖德萨而能对克里木半岛实施后勤补给时为止。现在只做撤到德涅斯特河的准备。在封闭了第8集团军和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缺口之后,应尽快将尽可能多的右翼兵力转移到集团军群的左翼。应封锁喀尔巴阡山脉东部诸山口。我们应以一切手段促使已动员的罗马尼亚军队向前开进。 部署罗马尼亚军队应与地形相适应,即在受到坦克威胁的地段主要应部署德国军队。 特别重要的是,应尽快前运我决定提供给罗马尼亚人的重型反坦克炮,并把这些反坦克炮配置在受威胁最严重的地方。重型反坦克炮必须由德国人操作。在这里,每一个小时都是宝贵的。集团军群应对此全面负责,甚至可成立一个专门的参谋部负责此项工作。 三、南方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将第1装甲集团军从包围圈中解救出来。第1装甲集团军应继续向西北方向实施突围。 在伦贝格 [ 译者註:即今苏联的利沃夫。 ] 东南地区,应从现有的和新到达的兵团中,抽调部队组建1个强大的、具有突贯能力的突击集群。该集群应高度集中兵力尽早向东南方向实施进攻,歼灭已突入斯坦尼斯拉夫地域的敌军集团,与第1装甲集团军重新建立联繫。我基本上同意曼施泰因元帅 [ 译者註:此时担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 提出的建议。 在与第1装甲集团军会师后,应通过局部突击,最终夺取本命令开头规定的那一线地区,与科韦利南面的中央集团军群建立联繫,建立起绵亘的防线。从匈牙利动员组建的匈牙利部队归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即使在这里,将这些兵力与德国部队一起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德国部队应给它们以支援。严厉的命令在这里是必不可少的。 第48页 四、我完全同意中央集团军群在布列斯特附近进行重点设防。中央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从科韦利解脱出来,并与南方集团军群建立联繫。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55 5月16日 1944年5月16日领袖关于对英国使用远程武器的命令 1944年5月16日领袖关于对英国使用远程武器的命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陆军科) 1944年5月16日 1944年第771574号绝密文件 涉及: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3年12月23日的第563082日绝密文件 1944年5月16日领袖关于对英国使用远程武器的命令 领袖命令: 一、6月中旬开始对英国实施远程射击。确切时间由西线总司令确定。西线总司令在第65步兵军司令部和第3航空队的协助下负责对这种远程射击实施指挥。 二、与远程射击有关的有: 1、“76”型远程弹 [ 译者註:“76”型远程弹,是由德国卡塞尔菲泽勒飞机制造厂制造的远程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制型号,即后来的“v-1”型飞弹(又称“第1号报復武器”)。 ] ; 2、由he-ii型飞机发射的“76”型远程弹; 3、远程炮兵; 4、第3航空队的轰炸机部队。 三、实施 1、攻击的主要目标——伦敦。 在夜间出其不意地发射“76”型远程弹,同时轰炸机部队向目标投掷炸弹(其中大部分是燃烧弹),接着由远程炮兵对有效杀伤范围以内的城市实施急袭射击,此后便可转入对伦敦实施不间断的夜间扰乱射击。当天气使敌机无法飞行时,也可在昼间实施射击。扰乱射击必须间或穿插急袭射击,急袭射击的持续时间和使用的兵力应变化莫测。扰乱射击要安排适当,以便使弹药储备始终与生产和运输不相脱节。此外,应将600枚“76”型远程弹作为国防军统帅部控制的储备弹药,只有经过国防军统帅部批准才可发射。 2、及时下令转向其他目标。 四、空军轰炸机部队至少在射击开始时应参与协同作战,而暂缓执行其他任务。在射击开始时,必须安排和组织歼击机和高炮部队对发射阵地和补给设施进行空中掩护。所有准备工作都必须以下述情况为出发点:通向发射阵地的交通线最大限度地遭到敌方的攻击和破坏。 五、保密问题,应按照1943年第663082号绝密文件即1943年12月23日命令的第七条执行。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56 7月12日领袖关于海上运输的命令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一军务组(海军) 1944年7月13日 1944年第004775号机密文件 军事形势的发展使得海上运输对海战行动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依赖关系,因此需要国防军严肃地综合处理海上运输的所有问题。 为此,我命令: 一、有关国防军海上运输的所有问题,统一由海军总司令处理。 二、我1942年5月30日的命令规定的帝国海运特派员的任务和职责,不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在那些因敌人的作战行动而与本土分割开的地区,海军总司令根据我1943年10月25日关于海上运输的命令,对海上运输实施指挥。 四、实施细则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与海军总司令和帝国海运特派员协商后颁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7 7月13日 1944年7月13日领袖关于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规定 敌人正在向德意志帝国领土推进,因此我规定: 一 国家和乡镇的民事机关应继续在战区内开展工作。 二 1、由我授予了行政权的军事总司令,可向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提出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产生的对民事部门的要求。 2、各个直接交战地域之间的分界线,由军事总司令与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协商确定。在直接交战地域,高级军事指挥机关为了遂行它们的战斗任务,有权直接给国家和乡镇的民事机关下达必要的指令。当突发事件需立即处理而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又不在时,军事总司令可在整个战区范围内行使同样的权力。不过,应将所採取的措施尽快报告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 3、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由我委任。 三 1、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的任务是,在民事管理(包括经济)问题上为军事总司令提供建议。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可以给国家和乡镇的民事机关下达与此有关的必要指令。 2、如果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要提什么要求的话,那么:在警察事务方面的要求,可向有关的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提出; 在帝国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事务方面的要求,可向帝国交通部长的全权代表提出; 在海运事务方面的要求,可向帝国海运特派员的代表提出: 在军备和战时生产事务方面的要求,可向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所属的军备委员会的常务主席提出。 四 各帝国防务特派员,如果其管辖区全部或部分地属于战区,就可任命一位联络员,派去当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的顾问。 第49页 五 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依靠归他领导的各帝国防务特派员 [ 译者註:帝国防务特派员负责的地区比战区小,因此在级别上比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低。 ] 来遂行他所担负的任务。可根据帝国各最高当局的建议,由帝国行政管理总全权代表在与党办公厅主任和国防军统帅部磋商后,给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配备专门的业务顾问。 在军事总司令授予下级司令以行政权之后,在该下级司令的驻防区内,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可将其任务交给主管该下级司令驻防区有关事务的帝国防务特派员来执行。根据第三条第2款的规定,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可以向其管辖范围内的地方办事机构提出要求。 七 实施这一规定所需的法律与行政管理条例,由市国内政部长颁发。 领袖大本营,1944年7月13日 领袖:(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帝国部长兼帝国总理府主任:(签字)拉默斯博土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签字)凯特尔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7a 7月15日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规定 敌军正在向德意志帝国领土推进,因此我规定: 一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 译者註:以希特勒为“领袖”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简称纳粹党。过去不准确地译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 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团体的办事机关,应继续在战区内开展工作。 二 1、由我授予了行政权的军事总司令可以向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 译者註: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大区一级的最高领导人。 ] 提出: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对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各部门、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各部门产生的要求。 2、各直接交战地域的分界线,由军事总司令与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协商确定。在直接交战地域,高级军事指挥机关为了遂行它们的战斗任务,有权给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办事机关直接下达必要的指令。当有突发事件急需处理、而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又不在时,军事总司令可在整个战区范围内行使同样的权力。不过,应将所採取的措施尽快报告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3、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由我委任。 三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是,在有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所属组织和团体的问题上为军事总司令提供建议。 四 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如果其管辖的大区全部或部分地属于战区,就可任命一名联络员,派出去当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 译者註: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比一般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级别要高一级。 ] 的顾问。 五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依靠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所属组织和团体的所有可供使用的力量来遂行他的任务。 六 在军事总司令授予下级司令以行政权之后,在该下级司令的驻防区内,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可将其任务交给主管该下级司令驻防区有关事务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来执行。 七 实施这一规定所需要的细则,由党办公厅主任下达。 领袖:(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党办公厅主任:(签字)m·博尔曼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签字)凯特尔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8 7月23日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二军务组(东线)/第一军务管理组 1944年7月23日 1944年第007984号机密文件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一、我任命舍尔纳大将为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他在其整个管辖范围内拥有下述权力:使用国防军各军种和武装党卫队的、国防军以外的各种组织和团体的、以及党和民事机关的一切可供使用的战斗力量和兵器,抵御敌人的进攻和保卫“东方国”。 应统一使用所有武装人员,不管他们是属于国防军哪个军种或国防军以外的哪个团体。同时,应确保海军部队及其所属后勤补给单位的作战能力,应确保空军处于战备状态。 用于战役作战的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归海军或空军指挥,但在战术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满足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要求。 二、北方集团军群的整个管辖范围(包括驻“东方国”帝国特派员的管辖区,但不包括驻立陶宛总特派员的管辖区中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那部分地区)都是战区。 驻“东方国”国防军司令在一切方面均归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指挥。 三、北方集团军群战区内的民事管理机关,军事指挥机关与民事管理机关的关系,仍维持现状。 四、我允许驻“东方国”帝国特派员在民事方面、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在军事方面,採取他们在对前线形势作了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必要的撤退和空舍清野措施。 驻“东方国”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根据我的授权进行的逮捕行动,不得由于上述措施而受影响。 第50页 关于在爱沙尼亚油页岩地区採取空舍清野措施的命令,只有我才有权下达。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9 7月27日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7月26日 [ 译者註:此命令于1944年7月26日拟订,27日用电报发出。 ] 1944年第772598号绝密文件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一、我命令在义大利北部构筑一道后方阵地体系。 二、必须构筑: 1、已大体上勘察好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 2、相毗连的喀斯特阵地(奇岑弯曲部); 3、从阿拉到威尼斯湾的阻击阵地; 4、从贝卢诺到威尼斯湾的阻击阵地。 三、负责领导阵地构筑工作的是: 1、阿尔卑斯山北侧山麓战区最高特派员。他负责从瑞士边界到隆加罗内以南皮亚韦山谷(含)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 2、亚得里亚海沿岸战区最高特派员。他负责从隆加罗内以南的皮亚韦山口(不含)到的里雅斯特(不合)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以及延伸到阜姆 [ 译者註:现为南斯拉夫的里耶卡。 ] 湾的喀斯特阵地(奇岑弯曲部)。 应象在东普鲁士所做的那样,通过徵募民工来获得劳动力和劳动工具。 3、西南线总司令。他在托特组织 [ 译者註:以纳粹德国筑路工程总监察长托特(1891-1942年)的名字命名的工程建筑组织,始建于1938年,它曾担负“西线壁垒”和其他重要军事工程的施工任务。 ] 的协助下,负责位于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和威尼斯湾之间的两道斜切阵地。 四、所有阵地的纯军事任务,均由西南线总司令负责。他在为此而组建的各战术和工程技术指挥部的协助下,负责确定: 1、阵地的战役走向和战术走向; 2、各个地段阵地构筑的先后次序; 3、阵地的构筑方式。这要根据战术情况、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来确定。 五、应尽快将构筑阵地的组织计划和徵募劳工的情况报告我。在10月1日动工以后,应在每月的20日向我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六、较详尽的实施命令由国防军统帅部下达。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0 8月24日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电报 1944年8月24日 1944年第77296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一、我命令採用徵募民工的办法在以下地段构筑“德国西线阵地”: 1、在已勘察好的埃思考河-阿尔贝特运河一线,直到亚琛以西地区(与西线壁垒相连接)。由大区指导部部长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帝国特派员格罗厄负责领导。 2、在从特里尔西南的西线壁垒直至摩泽尔兰德大区和西马克大区之间分界线的摩泽尔河一线。由大区指导部部长西蒙负责领导。 3、在从西马克大区的边界、经梅斯兵工厂-迪登霍芬 [ 译者註:即现在法国的提翁维尔。 ] -圣阿沃尔德以南地区(马奇诺防线的组成部分)、直到萨尔阿尔本的摩泽尔河一线。由大区指导部部长比尔克尔负责领导。 4、在从萨尔阿尔本到贝尔福的已勘察好的孚日山脉阵地。不管阵地的某些部分是否在毗邻的大区范围之内,均由大区指导部部长华格纳负责领导。 此外,在从梅斯以南经南锡-厄比纳尔直到圣莫里斯的摩泽尔河一线,以后由驻法国军事司令根据特别命令负责构筑工事。 二、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在1944年8月14日的g105号绝密文件中报告的防线的走向,已获批准。首先应在马斯垂克和亚琛之间建立一道经过瓦尔肯堡的防线。晚些时候才在稍南一些的地方建立一道经过埃本—埃马埃尔的防线。 三、所有阵地的纯军事任务,由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的指令处理。 在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领导下,负负实施军事任务的有: 1、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国防军司令。 2、第12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 译者註:在德军中,部队严重不足、通常只担负某一地区(或军区)的警卫和守备註务的军(一般是步兵军),其司令部被称为“副军级司令部”。 ] 。 3、第5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他们负责的地段应与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的地段相一致,即使部分阵地位于友邻军区的范围内也应如此。 陆军装备主任和受他委託的军事指挥机关,在己开始工作的各勘察指挥部和计划成立的各工程兵特别指挥部的帮助下,负责确定: 1、阵地的战术走向。应根据勘察情况来具体确定。 2、各个地段阵地构筑的先后次序。 3、阵地构筑的方式。这应根据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来确定。 四、阵地构筑应这样进行:首先应设置绵亘的防坦克障碍物,在阵地朝向敌人的那一面应设置毁伤区,尔后应建立连绵不断的成纵深梯次配置的阵地体系。在重要方向上的阵地体系应能得到附近的永备工事的加强。 第51页 在梅斯兵工厂-迪登霍芬一线(其中包括马奇诺防线的某些地段),应对现有的工事进行改造,应将无用的工事毁掉。 关于阵地构筑的专门指示,由国防军统帅部的工程兵与要塞勤务主任下达。 五、所有参加阵地构筑的军事机关和部队,仍然归其上级军事指挥机关领导。 在执行纯劳动任务时,它们应按照大区指导部部长的指示行事。 六、民工的徵募和使用,是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对民工(包括参加构筑阵地的托特组织的人员)的管理和后勤补给,也由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 七、托特组织在阵地构筑方面的使用:根据大区指导部部长和托特组织之间直接达成的协议,托特组织负责提供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在工程作业时进行业务监督。阵地构筑仍由有关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托特组织地段办事处作为技术服务部门应经常到大区指导部部长那里协助工作。 八、应通过下达“特别指示”来对整个物资採购工作(申请、分配、前送)作出规定。 九、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尽快将阵地构筑的组织计划和徵募劳工的情况通过党办公厅主任报告我。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在每个月的1日和15日将阵地构筑和工程进度方面的情况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报告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1 8月29日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电报 1944年8月29日 1944年第77305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一、为加强德意志湾的防御,我命令: 1、在从丹麦到荷兰边界的整个海岸上,以及在迄今尚未构筑工事的北弗里西亚群岛和东弗里西亚群岛上,构筑工事。(计划a)。 应使已构筑了永备工事的岛屿具有充分的防御能力。 2、应勘察好地形,应准备好各种措施,以便能在短期内,以丹麦边界为起点,在离海岸约10公里的后方修筑第二道阵地;大体沿德国-丹麦边界的走向修一道阻击阵地;在威廉皇帝运河 [ 译者註:现为联邦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 ] 以北的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地区修筑另一道阻击阵地。此外,由驻丹麦国防军司令负责在德国—丹麦边界以北地区勘察和修筑若干道东西走向的阻击阵地。 二、工事构筑工作由大区指导部部长考夫曼负责领导。为此,他可以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也可动用托特组织。 三、纯军事任务,由北线海军总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指令处理。他是负责防守德国北海海岸的国防军司令。 在该司令的领导下,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遂行军事任务。 任务: 1、勘察整个阵地体系(包括确定物资需要量),确定永备工事和野战工事的位置,计算出足以担负整个防御任务所需要的守备兵力。 2、具体地确定阵地的战术走向。 3、规定各个地段工事构筑的先后次序。 4、根据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确定工事构筑的方式。 为此,除了已有的第3勘察指挥部之外,还必须由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再组建若干个勘察指挥部。勘察指挥部由各兵种的军官组成。这些军官由陆军人事局分配给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构筑工事所需要的工程兵指挥部由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负责组建。 在德意志湾地区使用的海军要塞工程兵,在这一地区遂行上述任务时,归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指挥。 除此之外所需要的人员,由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向国防军统帅部/工程兵主任申请。 四、构筑工事的方针。首先急需构筑工事的地方是:北弗里西亚群岛和东弗里西亚群岛,与济耳特岛(兴登堡水堤)相对面的海岸地段;艾德施泰特半岛,易北河—威悉河河口的防线(从布龙斯比特尔,经库克斯港,至威廉港的威悉河河口这一海岸地段),德尔夫宰尔附近的埃姆斯河河口。其次,应在其余整个海岸上构筑工事。工事构筑应这样进行:首先应设置绵亘的防坦克障碍物和建立成纵深梯次配置的阵地体系,该阵地体系将得到附近的永备工事的加强。有关工事构筑方面的特别指示,将由国防军统帅部/工程兵与要塞勤务主任下达。 五、所有参加阵地构筑的军事机关和部队,仍归其上级军事机关领导。在执行纯劳动任务时,它们应按大区指导部部长的指示行事。 六、民工的徵募和使用是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对民工(包括参加阵地构筑的托特组织的人员)的管理和补给,也由他负责。 七、托特组织在构筑阵地方面的使用:根据大区指导部部长和托特组织之间直接达成的协议,托特组织负责提供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业务监督。工事构筑仍由大区指导部部长考夫曼或由他指定的机构负责。托特组织地段办事处作为技术服务部门应经常到上述机构去协助工作。 八、将通过下达“特别指示”来对整个物资採购(申请、分配和运输)工作作出规定。 九、大区指导部部长考夫曼应通过党办公厅主任尽快向我报告有关工事构筑的组织计划和徵募劳工的情况,北海海军总司令部应在每月的1日和15日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向我报告有关工事构筑和工程进度方面的情况。 第52页 领袖 阿道夫·希特勒 62 9月1日 关于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的命令 关于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的命令 电报 1944年9月1日 1944年第773l34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的命令 一、为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我命令: 1、通过构筑野战工事来加强阵地(包括马奇诺防线的有关的部分地段)。 2、在西线壁垒至艾瑟尔湖的已勘察好的延伸地段上构筑野战工事,如有可能则构筑永备工事。 二、整个工事构筑工作靠徵募民工的办法来进行,并委託以下人员负责: 1、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帝国部长赛斯-英夸特博士。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劳动事务部部长、高级官员里特尔布施协助领导。他们负责艾瑟尔湖至内伊梅根地段。 2、大区指导部副部长施勒斯曼(埃森大区)。他负责内伊梅根至文洛地段。 3、大区指导部部长弗洛里安(杜塞道夫大区)。他负责文洛至鲁尔蒙特东南德、荷边界这一地段。 4、大区指导部部长格罗厄(科陋亚琛大区)。 5、大区指导部部长西蒙(摩泽尔兰德大区)。 6、大区指导部部长比尔克尔(西马克大区)。 7、大区指导部部长华格纳(巴登-阿尔萨斯大区)。 需要补充的劳动力由邻近的大区提供。现规定:由埃森大区向北威斯伐伦大区,由杜塞道夫大区向北威斯伐伦大区和南威斯伐伦大区,由科陋亚琛大区向南威斯伐伦大区,由摩泽尔兰德大区向库尔黑森与黑森-拿骚大区,由西马克大区向下弗兰肯大区,由巴登—阿尔萨斯大区向符腾堡大区提供劳动力。需要採取的措施(包括规定劳动力的数额),由各大区指导部部长之间直接商定。 三、全部工事的纯军事任务,由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指令处理,西线阵地指挥参谋部应予以协助。西线阵地指挥参谋部同时还负有军事任务:构筑和保护从特里尔到瑞士边界这段在西线壁垒前面的西线阵地。 在西线阵地指挥参谋部的领导下,负责进行军事任务的有: 1、驻荷兰国防军司令。他负责从艾瑟尔湖到内伊梅根这一地段。 2、第6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3、第12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4、第5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上述三个司令部负责各自的军区。第6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另外还负责从内伊梅根至鲁尔蒙特这一地段。驻荷兰国防军司令在负贡处理此项任务时,归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指挥。 四、对工事构筑的指示,随后另行下达。 五、帝国劳动队司令将把帝国青年义务劳动队派往受领了工事构筑任务的大区,供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用于构筑工事。将工事移交给国防军的期限必须遵守。 六、徵募民工是驻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帝国部长赛斯-英夸特博士和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使用民工是驻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帝国部长赛斯-英夸特博士(在其地段内)和受领了工事构筑任务的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事情。对民工(包括参加工事构筑的托特组织的人员)的管理和后勤补给,也由他们负责。 七、托特组织在工事构筑方面的使用: 根据驻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帝国部长赛斯-英夸特博士和各大区指导部部长与托特组织直接达成的协议,托特组织负责提供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在工程作业时进行业务监督。工事构筑仍由有关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托特组织地段办事处作为技术服务部门应经常到他们那里协助工作。 八、整个物资採购(包括申请、分配和运输)工作,应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工程兵主任下达的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进行。 九、空军负责为工事构筑提供局部对空掩护。 十、驻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帝国部长赛斯-英夸特博士和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尽快通过党办公厅主任向我报告工事构筑的组织计划和劳动力方面的情况,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在每个月的1月和15日,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向我报告工事构筑情况和工程进度。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3 9月3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关于西线总司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电报 1944年9月3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第773189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西线总司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一、我方兵力已大大削弱,而且不可能迅速前调足够的增援部队。因此,现在无法规定一条必须扼守而且肯定能守得住的防线。 因此,现在,重要的是,应为组建和前调新的部队、为构筑西线阵地赢得尽可能长的时间,应通过实施局部打击来歼灭敌人兵力。 二、为此,我就作战问题命令如下:西线陆军的右翼和中央(包括第1集团军司令部)应实施顽强的阻滞战斗,同敌人争夺每一寸土地。局部的突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允许有较强大的兵力集团被敌人包围。 掩护西线阵地和从鲁尔蒙特至瑞士边界的西线壁垒,目前仍是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以及由他指挥的部队的任务。 第53页 在莱茵-马恩运河以北的西线阵地的前方,由第1集团军司令部负责指挥。该集团军司令部的兵力部署和基本指挥所应根据这一点来确定。西线总司令应就第1集团军司令部接受西线阵地指挥权的时间提出建议。在左翼,应由g集团军级集群在孚日山脉前方集结1个机动兵力集团,用于进攻敌人东翼的纵深。该兵力集团的第一步任务是,在美国第12步兵军的南翼实施机动作战,以掩护第19集团军和第64步兵军撤退,以及掩护西线阵地的构筑。尔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兵力进攻美军东翼的纵深和后方。机动兵力集团暂时由第47装甲军实施指挥。在第7集团军司令部重新做好战斗准备之后,应将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部抽出来用于完成上述任务。 在第47装甲军中,尔后在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部的所属部队中,必须编有: 第3和第15装甲步兵师; 党卫队第17装甲步兵师,如有可能包括装甲教导师; 第106、第107和第108装甲旅,以及第11和第21装甲师。 此外,从9月5日起,再从本土战区前调另外3个装甲旅。 应以第19步兵师(该师9月4日可开始抵达特里尔)替换第1集团军中的装甲师。在组建兵力集团时应注意,不要过早地将新调来的和休整中的部队投入战斗,以免受到消耗。 为了尽早将突击集团抽出来用于完成其主要任务,我要求g集团军级集群应以最快的速度运动。 三、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陆军科)1944年8月26日的第773049号绝密文件为西线总司令准备的要塞部队,暂时先用于西线阵地,以便将临时派到这里的第559和第36步兵师抽调到西线阵地的前方去。估计在9月中旬以前,可有足够数量的要塞部队抵达。 在预定9月份到达的其他各个师中,由于徵兵工作的拖延,做好出发准备的仅有: 第564步兵师9月15日到达 第565步兵师9月20日到达 第566步兵师9月25日到达 第570步兵师9月25日到达 计划将这些师部署在右翼后方的中间阵地。 西线总司令应及时报告这些师的配置地点。 四、应以最快的速度将疲惫不堪的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撤到西线壁垒的后方进行十分必要的休整。应力争使尽可能多的部队得到休整。应将时间安排计划报告我。 在撤退过程中和撤退之后,g集团军级集群应从国防军各军种抽调有战斗能力的人员将其部队补充满员。为了使g集团军级集群能迅速重新得到补充,西线总司令应确定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数量。 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建立—个有海、空军代表参加的组织参谋部,并将它派往g集团军级集群。该组织参谋部的任务由我规定。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3a 9月7日关于西线总司令的军事权限 关于西线总司令的军事权限 电报 1944年9月7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二军务组(西线) [ 译者註:这里可能有误。据有关资料,西线地区的军务工作是由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军务处前线分队的第四军务组负责的。 ] 1944年第0010783号机密文件 关于西线总司令的军事权限 一、我授权西线总司令冯·龙德施泰特元帅: 1、为完成我赋予他的任务,可使用其管辖范围内国防军各军种、武装党卫队以及国防军以外各种组织和团体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兵力、兵器。但以下人员例外:海军总司令指定的潜艇、快艇的乘员和有航海经验的专家;空军总司令指定的航空部队人员和专家。 2、为恢復和维护其管辖范围内的秩序,可採取各种必要的措施。海、空军以及国防军以外的各种组织和团体的所有办事机关,均应服从他的命令。 二、西线总司令可就西线壁垒和西线阵地中警戒兵力的分配问题,给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下达必要的指示(如果国防军统帅部未曾下达这方面的指示的话),以便使警戒兵力的分配与西线整个局势相适应。一俟给西马克大区的党和国家机关赋予了军事任务,西线总司令的命令对它们也适用。 三、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的国防军司令,驻荷兰的国防军司令,在一切方面均归西线总司令指挥。 领袖:(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3b 9月9日 接受德国西线阵地的指挥权 电报 1944年9月9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第77329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一、从1944年9月11日零时零分起,西线总司令接受对德国西线阵地(包括西线壁垒)及其所有警戒部队的指挥权。 这样,为了使德国西线阵地做好防御准备,为了组织西线阵地的防御,我过去赋予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的所有任务,现在就由西线总司令负责。 (参阅:(1)领袖1944年8月20日签署的的1944年第772965号绝密文件;(2)领袖1944年8月30日签发的1944年第773143号绝密文件;(3)1944年9月1日签署的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1944年第0010654号机密文件。) 二、西线总司令因此将下辖: 1、负责构筑西线阵地的指挥参谋部(西线第2要塞区指挥官孔策工程兵上将)。 第54页 2、第6、第12和第5军区司令部。这几个军区在执行与西线阵地的构筑、武器配备和防御有关的任务方面,暂时归西线总司令指挥。 三、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将预定用于占领德国西线阵地的部队和要塞部队,调给西线总司令使用。 四、西线总司令应根据新组建部队的前调情况,把在德国西线阵地中使用的原属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的部队(“女武神”部队)替换出来,重新归还给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使用。 应尽早以野战陆军的指挥机关接替第6、第12和第5军区司令部所担负的西线阵地的任务。 五、西线总司令应报告接受指挥权的情况,以及使各军区司令部和“女武神”部队从德国西线阵地解脱出来的时间安排计划。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4 9月12日 关于在东南地区构筑工事的命令 关于在东南地区构筑工事的命令 电报 1944年9月12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陆军科) 1944年第0011093号机密文件 关于在东南地区构筑工事的命令 一、我命令在德意志帝国领土上的克思滕大区和施泰尔马克大区构筑一道边境阵地,它大致在: 托尔迈因(这里与“蓝色”防线 [ 译者註:指依託阿尔卑斯山脉修筑的阵地。 ] 相连接)-卢布尔雅那以北地区-直到古尔克费尔德西北面的萨瓦河沿岸-从古尔费尔德向东北方向直到瓦腊日丁以西一线。 二、工事构筑靠徵募民工的办法进行,由亚得里亚海岸战区最高特派员兼克思滕大区指导部部长赖纳博士、施泰尔马克大区指导部部长于贝赖特尔在他们各自管辖的大区内负责。 三、工事构筑方面的纯军事任务,由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指令处理。在他的领导下,由第18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与克思滕大区、施察尔马克大区共同负责实施军事任务。 四、军事任务 1、从自己管辖范围内抽调警戒兵力,用以掩护还需要进行的勘察工作、工事构筑工作以及已构筑好的阵地,防止游击队袭击。 2、在不断进行勘察的基础上,确定阵地的战术走向。第18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应与西南线总司令直接协商,确定各个阵地的连接点。 3、规定各个地段工事构筑的先后次序。 4、根据战术和技术方面的作战经验以及所拥有的工具,确定工事的构筑方式。实施第2条至第4条任务所需的勘察指挥部和工程兵特别指挥部,由第18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从本军范围内抽人组成。其他必要的要求,可以有限制地通过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向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提出。 五、工事构筑应这样进行:在能用坦克实施大规模进攻的地方,应修筑绵亘的防坦克障碍地带和成纵深梯次配置的阵地体系,同时应事先在阵地朝向敌人的那一面设置毁伤区。 六、所有参加阵地构筑的军事机关和部队,仍然归其上级军事机关指挥。在执行纯劳动任务肘,应遵守大区指导部部长的规定。 七、民工的徵募和使用是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对民工(包括参加工事构筑的托特组织的人员)的管理和后勤补给,也由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 八、托特组织在工事构筑方面的使用: 根据大区指导部部长和托特组织之间直接达成的协议,对那些可用于工事构筑的托特组织的人员应作这样的安排:他们负责提供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业务监督。工事的构筑仍由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托特组织地段办事处作为技术服务部门应经常到大区指导部部长那里协助工作。 九、阵地构筑材料的前送工作,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工程兵与要塞勤务主任的命令进行。 十、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尽快通过党办公厅主任向我报告有关工事构筑的组织计划和徵募劳动力的情况;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在每个月的1日和15日报告工事构筑情况和工程进度。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5 9月19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第2号规定 撤销我以前签署的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规定。针对敌军正在向德意志帝国领土推进这一事态,我规定: 一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办事机关,应继续在战区内开展工作。 二 1、军事总司令可以向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提出: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对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各部门、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各部门产生的要求。 2、各直接交战地域的分界线,由军事总司令与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协商确定。在直接交战地域,高级军事指挥机关为了遂行它们的战斗任务,有权给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办事机关直接下达必要的指令。 3、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由我任命。 三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是,在有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下属组织和团体的问题上为军事总司令提供建议。 第55页 四 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如果其管辖区全部或部分地属于战区,就应任命一名联络员,派去当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顾问。 五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依靠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下属组织和团体的所有可供支配的力量来遂行他的任务。 六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可将他在下级司令驻防区的任务,交给主管该下级司令驻防区有关事务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来执行。 七 这一规定也适用于已併入的东部地区。在被保护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在总督辖区以及在民事行政长官管辖的地区,这一规定的精神也是适用的。 八 实施这一规定所需要的细则,由党办公厅主任下达。 领袖大本营,1944年9月19日 领袖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党办公厅主任 (签字)m·博尔曼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65a 9月20日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第2号规定 撤销我1944年7月13日签署的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规定。针对敌军正在向德意志帝国领土推进这一事态,我规定如下: 一、在战区,仍要全面实行民事管理工作。国家和乡镇的民事机关应继续开展工作。 二、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由我委任。 三、1、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行使行政权。党卫队帝国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将根据我的总方针,负责在帝国范围内统一协调各帝国防务特派员根据本规定採取的一切措施。 2、军事总司令可向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提出由于军事需要而产生的对民事部门的要求。 3、各直接交战地域的分界线,由军事总司令与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协商确定。在直接交战地域,高级军事指挥机关为了遂行它们的战斗任务.有权直接给国家和乡镇的民事机关下达必要的指令。 四、1、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 (1)可採取为对付敌人的威胁所需要的一切措施; (2)可给国家和乡镇的所有机关下达指令; (3)可颁布法律条例。 2、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 在警察事务方面,可使用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 在帝国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事务方面,可使用帝国交通部长的全权代表; 在海运事务方面,可使用帝国海运特派员的代表; 在军备和战时生产事务方面,可使用装备委员会的或装备委员会分会的常务主席。 五、各帝国防务特派员,如果其管辖的区域全部或部分地属于战区,就应任命一名联络员,派去当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的顾问。 六、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可将其任务交给这样一些帝国防务特派员去实施,这些帝国防务特派员负责的防区属于战区的一部分。 七、本规定也适用于併入的东部地区。本规定的精神对民事行政长官管辖的地区和总督辖区也适用。 八、与本规定相违背的规定一律作废。 九、实施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与行政管理条例,由帝国内政部长下达。 领袖大本营,1944年9月20日 领袖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帝国部长兼帝国总理府主任 (签字)拉默斯博士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签字)凯特尔 66 11月28日 领袖关于孤立无援部队指挥问题的命令 (一) (二) (一)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二军务组 1944年11月28日 1944年第1409号文件 关于:被分割部队的指挥问题。 应迅速将领袖关于孤立无援部队指挥问题的命令传达到部队。应保证命令的内容尽快为每个军人所知晓。 实施细则(将概括迄今已下达的关于要塞、筑垒地域、居民地支撑点等的命令)随后将下达。 (二) 领袖领袖大本营 1944年11月25日 战争决定着德意志民族的生死存亡。战争需要不顾一切地投入所有力量。部队视死如归的英勇行动、全军将士的顽强防守和坚定、卓越的指挥,已使濒于绝望的局势得到控制。 德军指挥官,只能由那些尽心竭力、严于律己、为人表率的人来担任。充沛的精力、快速的决断力、刚强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无条件的献身精神,是德军指挥官必须具备的战斗素质。不具备或不再具备这些素质的人,不能成为指挥官,已经是指挥官的必须免职。 因此,我命令: 如果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的部队指挥官认为必须放弃战斗,那么,他应该首先问问他的军官,然后再问问他的士官和兵,看看他们中是否有一个人愿意完成任务和继续战斗下去。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就应将指挥权交给这个人(不必考虑军衔),而他自己则自行辞职。新的指挥官随即就承担起指挥责任(包括一切权力和义务)。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签名无法辨认)总参勤务上校 67 1月21日 领袖关于通信工作的命令 电报 1945年1月21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陆军科) 第56页 1945年第00688号机密文件 我命令: 一、各位司令、军长和师长应亲自负责尽早向我报告: 1、实施战役机动的每一个决心; 2、师以上兵团在最高指挥机关的总指令范围以外计划实施的任何一次进攻; 3、在平静的战线上实施的、比通常的突击队活动规模更大的、因而会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该战线地段上来的任何一次进攻行动; 4、计划採取的任何一次撤离或退却行动; 5、放弃居民地支撑点阵地或要塞阵地的每一个计划; 以便我能对定下上述决心进行干预,使可能下达的相反命令能及时到达前线部队。 二、各位司令、军长和师长,各级参谋部的参谋长和各位总参勤务军官或在指挥参谋部工作的军官,都应对我负责:直接呈送我的或通过正常途径转呈给我的每个报告都必须陈述真情实事。我以后将严惩企图掩饰事实的行为,不管它是故意造成的,还是由于疏忽或粗枝大叶而产生的。 三、必须指出,保持通信联络的畅通,尤其是在进行艰苦的战斗时和在危机情况下保持通信联络的畅通,是实施作战指挥的前提条件。每个部队指挥官都应对我负责:同上级指挥机关和下级指挥所的通信联络不会中断;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以各种手段使自己同上级和下级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8 1月28日 领袖关于人民冲锋队的使用的命令 关于人民冲锋队的使用 电报 1945年1月28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和组织处 1945年第00937号机密文件 关于人民冲锋队的使用 东线的经验表明,陷入孤立无援境地的人民冲锋队部队、值班部队和后备部队只有微弱的战斗力,可能很快会被击溃。如果将它们编在野战陆军部队的编成内使用,那么这种数量上通常很多、但没有充分地按照现代战斗进行武装的部队,其战斗力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此,我命令:如果在一个战斗地段内,除野战陆军部队以外,还配置有人民冲锋队部队、值班部队和后备部队,那么,就应建立统一指挥下的合成战斗群(旅)。这种战斗群能给人民冲锋队部队、值班部队和后备部队以帮助和支援。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9 2月5日 关于从东部地区向丹麦实施后送 关于从东部地区向丹麦实施后送 电报 1945年2月5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一军务组(运输) 1945年第0874号秘密文件 关于从东部地区向丹麦实施后送 领袖1945年2月4日命令: “为了立即改善帝国国内的运输状况,我命令:暂时从帝国东部地区后撤的民族同胞不仅要安置在帝国国内,也要安置在丹麦。尤共是要将下列民族同胞疏散到丹麦: 1、在不影响正常的部队和物资运输的情况下,能由海军经海路运输的民族同胞; 2、在波罗的海西部港口(包括什切青和什维诺乌伊什切)上岸后还须用火车继续运输的民族同胞。 帝国全权代表应与丹麦的地方机关进行合作,安置好后撤的民族同胞。国防军在这方面应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国防军统帅部就国防军的支援问题补充如下: 国防军的支援主要包括:充分利用所有通过海路、铁路和公路向西撤退的运输工具进行输送,提供给养,进行医疗救护,提供途中住处。 (受託者签字)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 温特尔中将 70 3月19日 关于在帝国领土上的破坏措施 关于在帝国领土上的破坏措施 电报 1945年3月20日 关于在帝国领土上的破坏措施 (领袖1945年3月19日签署了下面的命令) 为了我国人民的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迫使我们在帝国领土上也应千方百计地削弱我们的敌人的战斗力,阻止它继续向前推进。应利用一切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使敌人的打击力量连续不断地遭到损失。如果认为未被破坏的或仅短时期内陷入瘫痪的交通、通信、工业和补给设施,在夺回失去的领土时仍可重新供己方使用,那就错了。敌人在其撤退时留给我们的将只会是一片废墟,而根本不会顾及到居民的生存。因此,我命令: 1、必须破坏帝国领土上一切军用的交通、通信、工业和后勤补给设施以及其他重要设施,因为敌人可能马上或在不久以后会利用这些设施来继续进行战斗。 2、负责实施这些破坏行动的是:主管所有军事目标(包括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军事指挥机关;大区指导部部长;主管所有工业设施、后勤补给设施以及其他重要设施的帝国防务特派员。在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和帝国防务特派员遂行其任务时,部队应提供必要的支援。 3、应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命令传达到所有部队指挥官;与此相违背的指令一律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71 4月7日 关于西战场的新的指挥关系 电报 1945年4月7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陆军科) 1945年第003342号机密文件 第57页 鑑于西线局势的发展和大量作战通信联繫的中断,有必要对西战场的指挥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为此,我命令在西线建立以下新的指挥关系: 一、国防军统帅部直辖; 西北线总司令(h集团军群总司令部); b集团军群总司令部; 西线总司令; 西线海军总司令部。 二、西北线总司令(h集团军群总司令部)下辖: 1、北部海岸指挥参谋部迄今的管辖区。为了对这一管辖区实施指挥,西北线总司令可接过北部海岸指挥参谋部的指挥权。 2、驻荷兰总司令。他下辖:第25集团军,驻荷兰国防军司令,驻荷兰海军将官,驻荷兰空军部队。驻荷兰总司令在防守荷兰要塞和使用为此所需要的和可以支配的一切手段时,亲自对我负责。他为了遂行其任务,可使用第25集团军。 一旦与帝国的陆上联繫中断,驻荷兰总司令和荷兰占领区帝国特派员就应遵照关于要塞的合同命令的规定进行合作(参见1945年1月30日下达的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2军务组(二科)1945年第0850号秘密文件的附件)。 3、施图登特大将的集团军级集群 [ 译者註:德军集团军为执行专门任务而配属1个(或2个)盟国集团军时,即组成此集群。这种集团军级集群由德军集团军司令部通过联合参谋部实施指挥。 ] ,伞降集团军。 4、第11军区。 三、b集团军群总司令部仍然下辖:第5装甲集团军,第15集团军,冯·吕特维茨集团军级支队 [ 译者註:通常编有1个(偶尔2个)军的兵力,其司令部在级别上高于军司令部,略低于集团军司令部。 ] ,在该集团军群战区内的国防军各军种的所有部队和官兵。 四、归西线总司令指挥的仍然是:g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它下辖第1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直属的第11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此外还有第5、第7、第9和第13军区。 五、西北线总司令和西线总司令所辖地区的分界线:帕德博恩-霍尔茨明登-萨尔茨吉特-奥舍尔斯累本-舍内贝克(这些地点归西北线总司令负责)。 六、西线空军部队的隶属关系,应与陆军的隶属关系相适应。此外,每一个有关的司令部或参谋部都应与西北线总司令和西线总司令建立联繫,尤其要协调好对b集团军群的支援。 我对用于支援西线陆军的航空兵和高射炮兵部队的隶属关系下达的命令(1945年4月3日下达的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空军科)1945年第003228号机密文件),其精神对新的指挥关系也适用。因此,上述部队在作战方面归西北线总司令和西线总司令指挥。空军总司令应将新的兵力部署情况报告我。要报告接管新的管辖区的情况。 七、关于本土指挥关系(军区的隶属关系)的具体规定,详见“1945年4月7日的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2军务组1945年第02147号秘密文件”。 八、应将接管新的管辖区的情况报告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 迈尔·德特灵总参勤务上校 72 4月15日 领袖关于被分割的德国北部和南部地区指挥关系的命令 领袖在4月15日签署了下面的原则性命令: “鑑于德国中部地区的陆上联繫业已中断,我命令: 一、在我不能亲自前往的被分割地区,整个军事行动由我指定的总司令实施指挥。国防军三军种、各种阵线、后备军、武装党卫队、警察和其他组织在该地区的一切力量,均归该总司令指挥。 二、如果我在与外界中断了联繫的南部地区,那么将指定邓尼茨 [ 译者註:他在二次大战中曾任德国潜艇部队司令、海军总司令、帝国总统等要职,是潜艇战的专家,着有《二次大战中的德国潜艇》等书。 ] 海军元帅作为北部地区总司令。届时将给他设立一个尽可能小型精干的陆军总参谋部(参谋长金策尔中将),作为他的指挥参谋部。归他指挥的有: 1、负责东线指挥事务的魏克塞尔集团军群总司令; 2、负责西线指挥事务的西北线总司令; 3、驻丹麦国防军司令; 4、驻挪威国防军司令; 5、‘帝国’航空队总司令。他负责指挥该地区使用的空军兵力。 三、如果我在与外界中断了联繫的北部地区,那么,将指定凯塞林元帅作为南部地区总司令。归他指挥的有: 1、负责东线作战的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2、负责整个西线指挥的g集团军群总司令; 3、东南线总司令; 4、西南线总司令; 5、第6航空队总司令。他负责指挥该地区使用的空军兵力。 四、在第二和第三条中为被分割的地区指定的总司令 [ 译者註:即北部地区总司令和南部地区总司令。 ] 、在我的命令和决定由于通信方面的原因,通过无线电也无法及时传达到他们那里时,可独立处理其地区内的整个防御事务。他们亲自对我负责:在被分割地区的帝国最高防务特派员的密切配合下,彻底地挖掘出全部战争潜力。另外,一俟通信联络状况允许,就仍然由我以迄今所使用的方法统一指挥作战行动,仍然有责任经常向我报告情况。 第58页 空军总司令部和作为武装党卫队部队勤务长官的党卫队帝国司令,应在通信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参与作出各种决定。 五、此外,暂时被分割地区的总司令还可使用1945年4月11日命令中规定的补给、运输、通信、装备部门的下属机构(参见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组织处、军务处1945年第003511号机密文件)。 六、应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945年4月12日关于建立下属机构的规定(1945年第88801号绝密文件说明ii),与国防军通信勤务主任普劳恩通信兵上将进行协商,尽快为被分割 地区的预定的总司令筹建司令部。 七、被分别地区的总司令只有在接到我的特别命令后才可开始工作。在特别命令中,还将确定各个集团军与各集团军群的隶属关系。 八、我将为被分割地区任命1位帝国最高防务特派员,统一领导党和国家的所有办事机关。帝国最高防务特派员应与被分割地区的总司令密切合作。 九、实施细则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颁发。” 海军总司令接到了下面的补充命令: 我委託海军总司令,德国中部的陆上联繫一旦中断,就立即准备竭尽一切人力、物力防守北部地区。我授权于他:为了实现此目的,可以给该地区的国家、党和国防军的所有部门下达必要的命令。 73 4月15日 希特勒对东线官兵的号召 电报 1945年4月15日 德国东线的官兵们: 犹太-布尔什维剋死敌,使用大量的兵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敌人企图灭亡德国,灭绝我们的人民。你们,东线的官兵们,绝大部分已意识到,何种命运首先威胁着德国的妇女、少女和儿童。老年男子和儿童将惨遭杀戮,妇女和少女将被掳入兵营充当妓女,其余的人将被放逐到西伯利亚。 我们已预料到了这次进攻。为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自今年一月以来已採取了各种措施。强大的炮兵正在迎击敌人。我军步兵的损失由于组建了无数新的部队而得到了弥补。值班部队、新组建部队和人民冲锋队加强了我们的防线。布尔什维主义者这一次将遭受亚洲人过去的命运,即必将在德意志帝国首都面前血流成河。在这一时刻,谁不履行他的义务,谁就是我国人民的叛徒。部队放弃阵地是可耻的行为,他们在那些冒着毁灭性轰炸仍然坚守着城市的妇女和儿童面前应感到羞愧。尤其应注意少数不可靠的军官和士兵,他们为了保住可怜的性命而将会投靠俄国佬,甚至还将会穿着德国的军服同我们战斗。如果有谁命令你们撤退,而你们对他又不十分了解。那么,必须马上将他逮捕,必要时可立即就地正法,而不管他的级别如何。如果在今后几天和几周内,东线的每一个官兵都竭力履行义务,那么亚洲人的最后突击就会被粉碎,同样,我们西线敌人的突破行动也将以失败而告终。 柏林仍然是德国的,维也纳将重新回归德国,欧洲永远不会变成俄国人的! 宣过誓的集体要保卫的不是祖国这一空洞概念,而是你们的家乡,你们的妻子,你们的孩子和我们的未来。在目前这种时刻,全体德国人民都在注视着你们——我的东线官兵,希望通过你们的坚定意志,你们的狂热精神,你们的武器和你们的指挥,使布尔什维克的突击夭折在血泊之中。命运之神将地球上歷代最大的战犯 [ 译者註:这里指美国总统罗斯福。他于1945年4月12日病逝。当时盟军已逼近柏林,德国危在旦夕,希特勒异想天开,希望罗斯福的死能给德国带来转机。 ] 斩除之际,便是这场战争出现转折之时。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附件:1943年4月15日的第6号作战命令(“堡垒”) 第6号作战命令 领袖 领袖大本营 陆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参谋部/作战处(一组) 1943年4月15日 1943年第430246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6号作战命令 我决定,一俟气候情况允许,就实施今年一系列进攻中的第一次进攻,即“堡垒”进攻。 因此,此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必须迅速和彻底地获得成功,必须为我们赢得今年春季和夏季的主动权。因此,应非常周密地大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应投入最精锐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最杰出的指挥官和大量弹药。每个指挥官、每个士兵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此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的胜利必将使举世瞩目。 为此,我命令: 一、此次进攻的目的是,从别尔哥罗德地区和奥廖尔以南地区,分别以1个突击集团军实施密集的、勇勐的和迅速的突击,合围库尔斯克地区之敌,并通过向心突击将其歼灭。 在此次进攻过程中,应在涅斯海加-科罗恰地段-斯科罗德诺耶-季姆-希格雷以东-索斯纳河地段一线,建立一道较短的、节省兵力的新防线。 二、关键的是: 1、应尽可能达成突然性,尤其不要让敌人获悉进攻的时间。 2、应最大限度地将进攻兵力集中位用在狭窄的正面上,以便以局部绝对优势的进攻兵器(坦克、突击火炮、火炮、化学火箭炮等)一举突贯敌人的阵地,实现两个突击集团军的会师,封闭合围圈。 3、应尽快从纵深为先头突击部队前调用于掩护翼侧的兵力,以便先头突击部队能放心大胆地向前突击。 第59页 4、应尽早从四面八方突入合围圈,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从而加速它的灭亡。 5、应快速实施进攻,使敌人既无法摆脱包围,又来不及从其他战线调来强大的预备队。 6、应迅速建立新的防线,以便尽早腾出兵力特别是快速部队,用于遂行尔后任务。 三、南方集团军群,应以密集兵力从别尔哥罗德—托马罗夫卡一线发起进攻,越过普里列佩—奥博扬一线,在库尔斯克以东地区和库尔斯克地区与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军建立联繫。为了掩护向东实施的进攻,应尽快进抵涅斯海加—科罗恰地段—斯科罗德诺耶—季姆一线,但是,不可因此而影响重点将兵力集中使用在普里列佩-奥博扬方向。应以部分兵力掩护向西实施的进攻;这部分兵力同时还担负突入正在形成的合围圈的任务。 四、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军,应高度集中兵力,从特罗斯纳-小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北一线发起进攻,越过法捷日-韦列伊捷诺沃一线(重点在东翼),与南方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和库尔斯克以东地区建立联繫。为了掩护向东实施的进攻,应尽快进抵季姆-希格雷以东-索斯纳河地段一线,但不可因此而影响将兵力集中于主要突击方向。应派出部分兵力掩护向西实施的进攻。 中央集团军群部署在特罗斯纳以西至南方集团军群的分界线的兵力,在进攻开始时,应以专门组建的突击集群的局部进攻来牵制敌人,并尽早突入正在形成的合围圈。应不间断地实施地面侦察和空中侦察,防止敌人悄悄地熘走。如发现敌人企图逃走,应立即在整个正面上发起进攻。 五、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应尽可能地採取一切伪装、掩护和欺骗措施,在远离出发阵地的地方枕戈待旦,以便能够在从4月28日起的第6天根据陆军总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发起进攻。因此,最早的进攻日期为5月3日。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时,应採取各种伪装措施,并且只能在夜间行军。 六、为了欺骗敌人,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内,应继续为“黑豹” [ 译者註:1943年4月德军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内实施的反游击队行动的代号。 ] 行动做准备。应以各种手段(引人注目地进行勘察,显示坦克,准备渡河器材,进行无线电联络,派出特务,制造谣言,出动空军等)来突出这种准备活动,并尽可能把时间拖得长一些。这些欺骗措施会因为迟早要採取的增强顿涅茨河战线防御力量的措施而得到有力加强(参见第十一条)。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区内,无需採取大规模的欺骗措施,但应通过各种形式给敌人制造假象(进行逆向运动和佯动,在昼间进行运输,散布关于进攻日期将定在6月的假情报等等)。在两个集团军群重,新配属给突击集团军的部队应实行无线电静默。 七、为了保密,只有绝对必要的人才可了解这一计划。这种限制应在尽可能晚的时候才能逐步放宽。这一次无论如何应做到,不能由于不谨慎或粗心大意而使计划泄露,应通过得到加强的反间谍机关不断地同敌人的间谍作斗争。 八、考虑到与过去的战役不同,这次进攻区域有限,目标非常明确,因此,进攻部队必须把不是进攻所绝对需要的各种车辆和一切会成为累赘的东西留下!所有这些东西只会严重地妨碍和影响进攻的锐势和后续部队的迅速跟进。因此,每一个指挥官都必须清楚地记住:只能携带实施战斗所需要的东西。军长和师长应极其严格认真地对此进行检查。必须设置强有力的交通指挥机构。交通指挥机构应严格地维持交通秩序。 九、关于补给的规定,关于立即全部抓获俘虏、居民和战利品的规定,关于对敌宣传的规定,见附件1-3 [ 译者註:即关于补给的规定,关于抓获战俘、劳工和战利品的规定和关于对敌宣传的规定。原书未附这3个附件。 ] 。 十、空军同样应有重点地使用其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应立即开始同空军的一些指挥机关进行磋商。应特别重视保密问题(参见第七条)。 十一、为了使进攻获得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应使敌人不能通过对我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其他地段发起进攻来迫使我们推迟“堡垒”行动或提前调走进攻部队。 因此,在月底以前,两个集团军群应象准备“堡垒”进攻战役一样,採取各种办法有计划地做好在其他主要受威胁地段上实施防御战役的准备工作。在这方面,主要是,应千方百计加速阵地构筑,应在受到坦克威胁的地段上大量配置反坦克武器,应组建地段预备队,应通过频繁的侦察尽早查明敌主要作战方向,等等。 十二、预计此次战役结束后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 1、将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分界线大致移到科诺托普(属南方集团军群)一库尔斯克(属南方集团军群)一多尔戈耶(属中央集团军群)一线; 2、将第2集团军总司令部及其所辖3个军司令部和9个步兵师以及尚未最后指定的中央集团军群直属部队,转隶南方集团军群; 3、中央集团军群应另外提供3个步兵师,供陆军总司令部在库尔斯克西北地区使用 4、从前线调出全部快速部队,另作他用。 机动,特别是第2集团军部队的机动,应与上述计划相适应。 第60页 我有权在战役过程中根据作战行动的进展情况,逐步地将第十二条第2款规定的指挥机关和部队调给南方集团军群使用。 同样,我有权在战役按计划推进的情况下,让部队尽快从行进间向东南方向实施进攻(“黑豹”行动),以便充分利用敌人的混乱状态。 十三、各集团军群应汇报根据本作战命令採取的进攻和防御措施,并且要附上比例尺为1:30万的地图,图上要标明陆军部队的部署情况,要註明与第4航空队或东线空军司令部达成的关于支援进攻和协助採取欺骗措施的协定。 日期:4月24日。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签字)豪辛格中将 1919-1945年的德军统帅机构 一、帝国总统的军事权限 二、帝国国防部长的职权 三、帝国国防部的组织机构 四、帝国军事部的组织机构 五、国防军统帅部的组织机构 主要参考资科 在希特勒的指令和命令中涉及不少德军统帅机构的名称。为帮助读者对此能有系统的了解,特根据有关德文和中文资料,对1919-1945年的德军统帅机构,分以下几个题目,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这几个题目是:一、帝国总统的军事权限;二、帝国国防部长的职权;三、帝国国防部的组织机构;四、帝国军事部的组织机构,五、国防军统帅部的组织机构。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彻底失败。由于经济枯竭,政局动乱,人民生活贫困,阶级矛盾激化,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了霍恩措伦王朝 [ 註:又译霍亨索伦王朝。由德意志霍恩措伦家族建立的王朝,先后统治过布兰登堡侯国(1415-1701年)、普鲁士王国(1701-1918年)和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该王朝的支系霍恩措伦-西格马林根于1866-1947年统治罗马尼亚王国。 ] 的统治,推翻了以威廉二世皇帝为代表的半专制君主政权;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它没有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德国资产阶级篡夺了十一月革命的成果。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选举。3月6日,国民议会在魏玛召开,宣布成立议会制“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联合专政的政权;但德国的正式名称仍然叫“德意志帝国” [ 註:其国家元首称“帝国总统”。中央行政机关称“帝国政府”。政府首脑称“帝国总理”。政府各部第一把手称“帝国部长”,例如“帝国外交部长”、“帝国财政部长”等。 ] 。2月11日,魏玛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第一任帝国总统。2月13日,魏玛共和国第一届政府成立,谢德曼任帝国总理。7月31日,国民议会通过了“魏玛宪法”。8月11日,艾伯特总统和各部部长签署“魏玛宪法”。8月14日,魏玛宪法公布生效。德国歷史和德军建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帝国总统的军事权限 根据魏玛宪法,帝国国会拥有宣战和缔结和约的权力。帝国总统作为武装力量总司令(又称国防军总司令)拥有对全国所有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权,有任免军官的权力。在公共安全和秩序受到破坏或扰乱时,他作为国家元首有使用武装力量恢復公共安全和秩序的权力。但是,帝国总统有关军队方面的决定和命令,只有在帝国国防部长或帝国总理副署签名之后才能生效。 歷任总统实际行使最高统帅权的情况很不相同。 艾伯特任总统时(1919年2月11日至1925年2月28日),实际上放弃行使本属于他的从政治和军事方面对武装力量进行控制的广泛权力。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去争取军队承认他为权威。对于国防部长、陆军指挥部司令和海军指挥部司令,艾伯特不是首先把他们看作是他的下级和军事顾问,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帝国国防军权威的和负责的领导人。因此,军队的指挥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国防部长手中。 冯·兴登堡元帅任总统时(1925年4月26日至1934年8月2日),他以国家元首和国防军最高军事首脑的身份充分行使了他的军事权力。他虽然在所有的公文程序中形式上严格按照有关副署签名和国防部长职责的法律规定行事,并依据法律让国防部长行使部分指挥权;但是,他终究是把国防部长只看成是他的下级和军事顾问。他认为,在军队工作中,不应把国防部长作为对国会负责的帝国政府成员来看待,而应把他们作为军事司令来看待。因此,他常常以口头下达命令的方式来行使他的权力,以此来避开国防部长的政治监督。他对军官的任免起决定性作用。他还坚持对部队的直接指挥关系,绝不让人们对帝国总统的组织权和公民权产生怀疑。在他任总统期间,帝国国防军的行动没有一次是未经他批准的,或者说没有一次是违反他的意志的。军队完全承认他为总司令。陆军指挥部司令和帝国国防部长的权力和威望大为削弱。兴登堡在全军乃至全国拥有极大的权威。 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被年迈的兴登堡总统正式任命为帝国总理之后,就开始有计划地夺取国家和军队的最高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依据8月l日制定的“德意志帝国元首法”,将“帝国总统”和“帝国总理”这两个职务合而为一,自任“领袖兼帝国总理”,集纳粹党、政府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于一身,并依法拥有对全军的最高统帅权。1935年5月21日,公布了新兵役法,其中明确规定:“国防军最高司令是领袖兼帝国总理,作为国防军总司令的帝国军事部长对国防军行使指挥权。”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发布了一个“关于国防军领导权的规定”,其中规定“从现在起我亲自行使对全军的指挥权”。根据这个规定,希特勒撤销了帝国军事部,设立了国防军统帅部作为他的军事参谋部,使陆、海、空三军种的总司令直接归他领导和指挥。从1941年12月19日起,希特勒又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希特勒掌握了无限的军事权力,直到他于1945年4月30日自杀时为止 [ 註:希特勒死后,邓尼茨遵照希特勒的遗嘱任帝国总统兼国防军总司令(1945年5月1日至23日)。 ] 。 第61页 二、帝国国防部长的职权 在帝国政府成员中,帝国国防部长占有特殊的地位。除帝国总理之外,他是同帝国总统保持直接联繫的唯一的政府成员。他作为对帝国国会负责的内阁成员,主管帝国国防部的工作。国防部既行使行政机关的职能,也行使指挥机关的职能。一方面,国防部长作为军队最高行政机关的业务主管首脑,是军队的最高行政长官,要执行帝国总理公布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他作为全体军人的军事长官,拥有军事指挥权,他的地位介于总统与最高军事机关之间。国防部长与总统的关系是双重的和矛盾的。一方面,国防部长依据魏玛宪法拥有副署签名权,因而有义务对总统签署的所有的军事文件进行审查,另一方面,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军队总司令,可以向处于下级地位的国防部长下达有关军事指挥方面的各种个别指令。国防部长如果同意这些指令,那他就得执行这些指令。另外,国防部长的军事指挥权又还要受国会的监督。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国防部长常常会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不同时期的国防部长实际掌握的权力大不一样。在艾伯特任总统期间,国防部长握有很大的实权。而在兴登堡任总统期间,国防部长的实权则大为削弱。在希特勒执政初期,兴登堡任命布洛姆贝格为国防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 [ 註:此前,国防军总司令一职不是由国防部长兼任,而是由帝国总统兼任。自1933年4月28日由国防部长兼任该职之后,帝国总统则兼任国防军最高司令。 ] 。1934年8月2日,希特勒任“领袖兼帝国总理”,依法获得了对全军的最高统帅权。1935年3月16日,“帝国国防军”改名为“国防军”;5月21日,“帝国国防部”改名为“帝国军事部” [ 註:原文是reich skriegs ministerium,亦可直译为“帝国战争部”。 ] ,布洛姆贝格任帝国军事部长 [ 註:原文是rreich skriegs minister,亦可直译为“帝国战争部长”。 ] 兼国防军总司令,直至1938年2月初。在这期间,虽然按规定他必须在国防军最高司令希特勒的领导下行使对国防军的指挥权,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在军事指挥方面拥有的实权比兴登堡任总统期间国防部长拥有的实权要大一些。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免去了布洛姆贝格的军事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的职务,并且决定不再设此职,取消了军事部,改设国防军统帅部。从此,希特勒将最高统帅权和实际指挥权集于一身,牢本地控制着德国国防军。国防军统帅部实际上只是希特勒的军事参谋部,作为国防军统帅部首脑的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实际上只是希特勒的代表和军事顾问,其权力非常有限。 歷任国防部长(军事部长、统帅部参谋长)如下: 诺斯克,1919年2月13日-1920年3月22日和26日;格斯勒,1920年3月27日-1928年1月14日和19日;格勒纳,1928年1月19日-1932年6月12日和30日;施莱歇尔,1932年6月2日-1933年1月29日;布洛姆贝格,1933年1月30日-1935年5月21日为国防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1935年5月21日-1938年2月4日为军事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凯特尔,1938年2月4日-1945年5月13日为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邓尼茨,1945年5月1日在希特勒生前任命的政府中兼任军事部长(在邓尼茨以帝国总统身份任命的、存在于5月2日至23日的“帝国看守政府”中未设军事部长)。 三、帝国国防部的组织机构 早在1919年2月13日魏玛共和国第一届政府成立时,艾伯特总统就委任了帝国国防部长(诺斯克)。但是,帝国国防部到同年的10月1日才正式成立。它是德军的最高行政与指挥机关。 (一)1919-1926年国防部的组织机构 1919年国防部刚成立时,其组织机构非常简单,只有—个人事参谋部和一个福利处。此外,归国防部长领导的还有陆军指挥部司令和海军总部司令。 1920年,格斯勒接替诺斯克担任国防部长之后,国防部的组织机构有:国防部长副官办公室,国防部中央处,陆军预算处,海军预算处,法律处,律师办公室和新闻处。此外,直属国防部长领导的还有:陆军指挥部司令(当时是冯·泽克特步兵上将),陆军管理部主任(当时由国务秘书冯·费尔德曼少将任此职),海军指挥部 [ 註:1920年,“海军总部”改名为“海军指挥部”。 ] 司令(当时是贝恩克海军上将)。直属国防部领导的单位有:各军区管理局;设在各大部队驻地的陆军营房管理局;各陆军给养局(每个军区有若干个);设在柯尼斯堡、柏林和慕尼黑的三个陆军被服局;各陆军医院;各武器库和弹药库。1921年,国防部的编制人数为军官215人和文官352人。 1920-1926年德国国防体制表 1在陆军管理部主任冯·费尔德曼少将退役后,没有再任命新主任,陆军管理部所属机构归陆军指挥部司令领导。 (二)1926-1933年国防部的组织机构 1926年,国防部进行了改组:保留了陆军预算处、海军预算处和法律处;将“国防部长副官办公室”改名为“国防部副官办公室”;将陆军指挥部所属的部队局直属第三组与直属国防部长领导的新闻处合併,组成“国防军处”(有时又称“政治处”,由冯·施菜歇尔上校领导),负责处理全军所有的政治问题和政治一议会事务;撤销了律师办公室和国防部中央处。 第62页 1928年,新设了“谍报处”。 1929年3月1日,设立了“部长办公厅”。它由国防部各直属机构(即国防部副官办公室、谍报处、国防军处、法律处、陆军预算处和海军预算处)组成。部长办公厅主任成为国防部长的常任代表,负责协助国防部长组织协调所属各机构的工作。此前,国防部长对国防部各直属机构实施直接领导;设立部长办公厅之后,国防部长则通过部长办公厅主任对这些机构实施领导。歷任部长办公厅主任如下;冯·施莱歇尔少将,1929年3月1日-1932年6月1日;冯·布雷多夫上校,1932年6月4日-1933年1月31日;冯·赖歇瑙上校,1933年2月1日-1934年2月12日。 1926-1933年德国国防体制表 1自1933年4月23日起,国防部长兼任国防军总司令,总统兼任国防军最高司令。 21929年3月1日设立。 31928年设立。 41926年设立。 (三)1934年国防部的组织机构 1934年2月12日,“部长办公厅”改名为“国防军局”,其组织机构也作了调整:取消了1926年设立的国防军处,新设了“国内处”和“国防处”取而代之。国内处主管国内政治和与内阁有关的事务以及新闻宣传工作。国防处负责拟制有关全军作战、组织(动员)和联合演习方面的指令,起国防军总参谋部的作用。为便于同外交部保持联繫和处理与国际法有关的问题,还设立了一个“外国处”。1934年11月l日,新设了“国防经济与武器办公室”,它由“国防经济处”和“价格检查与合同事务处”组成。 部长办公厅扩编为国防军局之后,国防部长就通过国防军局局长对国防部所属机构实施领导。歷任国防军局局长如下:冯·赖歇瑙,1934年2月12日-1935年10月1日;凯特尔,1935年10月1日-1938年2月4日。 1934年德国国防体制表 11934年2月12日由原部长办公厅扩编而成。 21934年2月12日设立。 31934年11月1日设立。 四、帝国军事部的组织机构 1935年5月21日,“帝国国防部”改名为“帝国军事部”。帝国军事部在1938年2月4日被撤销之前,是德国国防军的最高指挥与行政机关。 帝国国防部改名为帝国军事部之后,其组织机构有所调整和增加。原来属于国防军局的“国防部副官办公室”,改名为“军事副官办公室”,脱离国防军局,归军事部长直接领导;另外还新设了人事与预算顾问,直接隶属于军事部长。国防军局保留了下述单位:国内处,国防处,谍报处和外国处:原“法律处”政名为“国防军法律处”;原来的陆军预算处和海军预算处合併成一个处,取名为“国防军预算与管理处”;原“国防经济与武器办公室”于1935年10月改名为“国防经济参谋部”,并在其下面新设了“军备经济处”和“原料处”。此外,国防军局陆续新设了下述机构:“国防军中央组”;1935年5月1日,新设了“国防军供给处”;1935年秋至1937年秋,新设了“国防军人事组”和“国防军通信处”。 1935-1938年军事部组织机构表 1935-1938年德国国防体制表 1“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和“领袖兼帝国总理”均是希特勒的官职。 2自1935年6月1日起,“陆军指挥部”改名为“陆军总司令部”,“陆军指挥部司令”改名为“陆军总司令”;“海军指挥部”改名为“海军总司令部”。“海军指挥部司令”改名为“海军总司令”。 五、国防军统帅部的组织机构 1938年9月4日,希特勒撤销了帝国军事部,将原军事部的国防军局改组扩编为“国防军统帅部”(以下有时简称“统帅部”),直接隶属于希特勒。国防军统帅部是“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希特勒的军事参谋部,直接根据希特勒的命令遂行各项任务。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是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部)的首脑,与帝国政府的部长同级。在有关国防军的问题上,他是希特勒的代表和唯一的顾问。他受希特勒的委託行使原来属于军事部长的部分权力。他无权指挥国防军陆、海、空三军。三个军种的总司令直属希特勒领导。 1938-1945年德军最高指挥系统表 1它的正式名称是“领袖兼帝国总理的国防军副官办公室”有时亦称“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的副官办公室”或”领袖的国防军副官办公室”。希特勒的歷任首席副官是:霍斯巴赫,1934年8月3日-1938年1月28日;施蒙特,1938年1月28日-1944年7月20日;布格多夫步兵上将,1944年7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后自杀。希特勒的首席副官自1942年9月30日起兼陆军人事局局长。 21929年1月29日-1945年4月25日,希姆莱任党卫队帝国司令。 3帝国军械部于1940年3月设立,1943年9月2日改名为“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歷任部长是:托特,1940年3月17日-1942年2月8日;施佩尔,1942年2月9日-1945年5月23日。 4帝国内阁防务委员会于1939年8月30日设立,戈林任主席。 5自1941年12月19日起,希特勒自己兼任陆军总司令。 第63页 国防军统帅部自成立到1945年5月被取缔,其组织机构几经扩充和调整,各机构的名称、任务和隶属关系也时有变化。 国防军统帅部的主要机构有:国防军中央处;国防军指挥局;外国与谍报局;国防军总务局;国防经济局,国防军法律处;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司法办公室;帝国军事法院;国防军福利与供给法院。此外,统帅部还先后设有下述直属单位:经济战与经济斗争措施特别参谋部;国防军预算处;国防军卫生勤务主任,1943年设立,由陆军卫生监察长兼任;国防军车辆勤务主任,1943年设立,1944年兼任车辆勤务全权代表(下辖空军组和海军组)和主管车辆使用与统计工作的领袖全权代表,1944年归新设立的“摩托化司”领导;摩托化司,1944年5月1日设立,下辖国防军车辆勤务主任、摩托化勤务主任(1944年4月从陆军总务局分出,后被取消)、摩托化处(1944年9月设立)、修理勤务主任(1944年从陆军总务局分出)、修理勤务主任特别委员会(1944年设立)和车场部队高级军官(1944年4月从陆军总务局分出,后被取消);国防军统帅部第一特命将官,1943年设立,是统帅部专管国防经济档案工作的将官;国防军统帅部第二特命将官,1943年设立;国防军统帅部第三特命将官,1943年设立,1944年改用别名;国防军战俘勤务总监察长,1944年设立;国防军巡逻勤务主任,1944年设立;领袖大本营战斗指挥官,1944年设立;领袖大本营设营指挥官,1944年设立;主管军事歷史编纂工作的领袖代表,1944年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分出;国防军统帅部战史处,1944年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分出;驻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帝国保护长官的国防军全权代表,1939年设立,1943年改名为“驻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军区帝国保护长官和司令的国防军全权代表”,1944年又改名为“主管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事务之德国国务部长的和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军区司令的国防军全权代表”;驻荷兰国防军司令,1941年设立;驻挪威国防军司令,1941年设立;东南线国防军司令,只存在于1941年;驻“东方国”国防军司令,1941年设立,1944年撤销;驻乌克兰国防军司令,1941年设立,1944年撤销;驻丹麦国防军司令,1944年设立;东南线总司令,1943年设立;南线总司令,1943年设立;西线总司令,1943年设立,西南线总司令,1944年设立;东南线军事司令,1944年设立;德国停战委员会,1941年设立,起初只称“停战委员会”;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的陆军参谋长,又称“驻国防军统帅部的陆军参谋长,1943年设立;负责审查战时军队合理使用的领袖特派代表,只存在于1943年,由冯·翁鲁步兵上将担任;驻劳动事务总全权代表处的国防军统帅部代表,1944年设立;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和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之间的联络军官,1944年设立;斯洛伐克保护区指挥官,存在于1941年和1943年;驻斯洛伐克国防部的德国将军,1943年设立;驻斯洛伐克的德国将军,1944年设立;驻罗马尼亚的德国国防军代表团团长,1941年设立;驻罗马尼亚军队统帅部的德国将军,1943年设立;驻萨格勒布的德国将军,1941年设立;驻克罗埃西亚的德国全权将军,1944年设立;驻义大利军队大本营的德国将军,1943年设立;德国国防军驻义大利的全权将军,1944年设立;驻芬兰军队统帅部的德国将军,1943年设立;驻保加利亚的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1944年设立,于同年9月15日撤销;德国国防军驻匈牙利的全权将军,1944年设立;主管国防军组织统一化工作的领袖特派代表,1944年设立,由齐格勒炮兵上将担任;第一、第二和第三宪兵队司令 [ 註:1944年,陆军总参谋部组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宪兵队,国防军统帅部也相应地设立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宪兵队司令的官职。 ] ,1944年设立;驻多瑙河地区特别全权代表,1944年设立;国防军学院,战争期间停办。 下面仅就国防军统帅部各主要机构的情况作一简介。 (一)国防军中央处(1944年改名为国防军中央局) 国防军中央处处长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该处的下属单位有: 一组(动员组):与国防处一起确定最高指挥机关的编制和统帅部各部门的职能;为统帅部做好动员准备工作;为统帅部参谋长拟制动员时间表;与统帅部军务队一起负责营区的划分,确定警戒、报警和防空措施等。 二组(人事组):处理与各军种有关的、需要在全军范围内统一调整的或者要由希特勒裁决的人事问题。 三组(总务组):处理那些不属于某个局级单位或处级单位主管的、需要在三大军种范围内统一进行的事务;拟制国防军的各种规章条令;组织统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国防军中央处内部的保密守则。 四组(国防军统帅部机关人事组):处理统帅部军官的人事问题;编造统帅部编制表;确定统帅部机关的组织机构;签发统帅部所有军官的身份证,每月通报人员变化情况;保管人事核案,等等。 档案室:主管国防军统帅部(包括国防军中央处)的档案工作。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行政助理:主管统帅部参谋长及其参谋部的行政事务。 国防军统帅部办公室主任;归国防军中央处领导;主管国防军统帅部总办公室的工作;按规定程序检查文件的签名事项,将文件原稿连同誊清稿一起通过国防军中央处提交给统帅部参谋长;确保统帅部的工作有条不紊;检查统帅部的档案工作;监督所属两个印刷厂(国防军统帅部印刷厂和蒂尔加滕布洛克陆军印刷厂)的工作;兼管信使部门的工作。 第64页 国防军统帅部图书馆:归国防军中央处领导;主管图书资料的採购、管理和借阅工作;下分陆军组和海军组,每个组又分为管理室和借阅室。 国防军统帅部军务队:归国防军中央处领导;军务队队长的职位和权限与一个独立营营长的相同;他的资歷如果比国防军中央处处长较老,他个人就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他主要负责使统帅部各部门的士官和兵遵守军纪和秩序,帮助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向他们以及军务队的职员和工人宣布有关的命令和规定。 军务队的任务是:向统帅部各部门分派士官、兵和汽车;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中央处规定的原则,确定岗哨的位置;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中央处的命令,调派士官、兵和汽车去执行特别任务;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中央处的命令,抽调士官、兵、汽车和器材供统帅部参谋长的特别参谋部使用。 军务队编有:一个指挥部,主管军务队的人事工作(包括军官、文官、士官、兵、职员和工人的人事工作);一个出纳管理科,负责出纳工作和被服与给养的管理工作;一个警卫连,担负统帅部各机关营房的警卫工作;一个执勤连,负责为统帅部各部门调派书记员、传令兵、辅助人员和劳动勤务人员;一个汽车连,负责接收、管理和维修车辆,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中央处规定的原则和下达的个别命令来调配使用车辆;一个卫生组,主管动员时新补充兵员和转为军人的原文职人员的入伍体检工作、军务队人员(有时还包括统帅部指挥机关的人员)的保健工作、防毒工具的保管和分发工作,负责为指挥机关中的防空部门调配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材。 另外,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副官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也由国防军中央处负责。 1944年,国防军中央处改选为国防军中央局之后,其所属的组就改名为处:将一组和三组合併成为一处即组织与总务处,将二组和四组合併成为二处即人事处,新设“勋章处”为三处。 (二)国防军指挥局(1939年11月20日以前称“指挥参谋部”,此后改名为“国防军指挥局”,自1940年8月起又改名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国防军指挥局局长 [ 註:1938年4月-9月9日和1939年8月22日-1945年5月23日,约德尔任国防军指挥局局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1938年11月20日-1939年8月21日,指挥局的领导工作由该局的国防处处长瓦尔利蒙特兼管。 ] (后改名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无论资歷深浅,他都是统帅部参谋长的常任代表。在统帅部其他单位的配合下,他负责处理战争指挥方面的所有问题。他可以从“外国与谍报局”得到一切必要的参考资料,还可以从统帅部的其他单位得到有关它们业务方面的重要事情的通报。当统帅部以外的国防军机关受统帅部参谋长的委託负责处理国防军问题时,指挥局局长可以在有关战争的和宣传工作为战争服务的所有问题上向这些机关提出各种要求。他还负责:拟制希特勒给各军种和帝国各最高当局的有关战争指挥方面的各种指令,确保宣传工作、民事工作和纳粹党的工作适应战争的要求。他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权在所有战争问题上作出非原则性的决定。 国防军指挥局在战略和战役指挥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制定总体战的战略计划;向希特勒报告作战进程,准备他定下决心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在希特勒定下决心之后,据此拟订作战指令送统帅部参谋长或希特勒本人审批;有数个军种部队参加一个作战行动肘,负责从大的方面促进各军种的协同作战;准备好与盟国军队联合作战时所需要的参考资料。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先后设有下述单位:国防处,1941年12月底被取消,1942年1月1日以原国防处的一些主要机构为基础,设立了作战处、组织处和军务处;海外补给本土参谋部,1941年设立,主管斯堪地那维亚战场的补给工作。1944年改名为“斯堪地那维亚战场补给本土参谋部”;国防军通信处,1941年改名为“国防军通信参谋部”,1943年又改名为“国防军通信司”;国防军宣传处,1944年该处又分成为四个处(详见下文);国防军运输勤务主任与交通处,战争动员后设立,后来划归陆军总参谋部系统;国防军统帅部战史处,1941年设立,1944年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主管军事歷史编纂工作的领袖代表,1943年从陆军总司令部划归国防军指挥参谋部领导,1944年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布兰登堡”师,1944年从“外国与谍报局”分出,1944年年底被解散;国防军前线侦察与部队谍报勤务主任,1944年从“外国与谍报局”分出,下辖人事组(1944年设立)、前线侦察处(1944年设立)和部队谍报处(1944年设立);外国司,1944年从“外国与谍报局”分出,下辖第一、第二、第四外国处和陆军武官处(该武官处1944年从陆军总参谋部分出)。 国防军指挥局所属国防处、国防军通信处和国防军宣传处的任务和机构的演变简况如下。 1、国防处 国防处处长直属国防军指挥局局长领导。前者不论资歷深浅,都是后者的常任代表。国防处的任务是:处理所有的战争问题、宣传工作为战争服务的问题、国防军和有关的国家民事领导机关为完成统帅部授予的任务而进行协作的问题,为此,该处可以从国防军指挥局其他各处和统帅部其他各局得到有关它们业务方面的资料;拟订希特勒给各军种和帝国各最高当局的有关战争指挥方面的各种指令;随时向统帅部参谋长报告军事情况,不断向希特勒提供整编性资料。国防处设有下述单位: 第65页 办公室军官;主管国防处办公室和档案室的工作。 战争日志科:主管战争日志的填写工作。 一组(战争指挥组 [ 註:有的德文史料称之为“作战组”。 ] ):主管陆、海、空三军的战略和战役指挥工作。该组又按军种分成3个科:一科为陆军科,二科为海军科,三科为空军科。它们的基本任务是:拟制本军种战略和战役方面的方案、计划、建议、指令和命令;准备最高领导定下决心所需要的资料。 二组(组织与动员组):主管国防军的组织与动员工作。它下分四个科:一科主管兵役立法、役前军体训练和保密工作。二科负责同冲锋队和党卫队保持联繫。三科负责同帝国青年义务劳动队保持联繫。四科负责处理国防军的组织和动员问题。 三组(特别任务组):负责派遣联络军官和信使。 四组(协调组):主管国防军和国家民事领导机关之间的协调工作。它实际上是起帝国防务委员会和帝国防务理事会的秘书处的作用。它下分四个科。一科负责国家和民众的动员工作、国防军和民事部门的协调工作。二科负责管理国家特别防务费用,与国防经济参谋部一起处理有关经济战方面的问题。三科负责制定和平与战争法规。四科负责管理有关国家上层建筑和国家法方面的文件以及内阁有关决议。 1941年12月底,国防处被取消,原国防处处长升级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 [ 註:瓦尔利蒙特自1938年9月起任国防处处长,1942年1月1日-1944年9月6月任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1944年9月7日-11月7日和12月1日,冯·布特拉尔代理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自1944年11月8日起(不含同年12月1日)至1945年5月3日,温特尔将军任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 ] 。他拥有一个师长那样的地位和权力。他受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领导,并且是后者的常任代表。他在得到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有关指示后,可以直接向统帅部参谋长报告情况。他主管作战指挥、组织和军务方面的工作以及国防军与国家领导机关之间的协调工作。在作战指挥方面,他负责:协助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判断情况和定下决心,拟制由统帅部下发的作战命令;整编战况报告。在组织方面,他负责:制定有关国防军组织和装备方面的统一和基本的原则;处理非军事组织参战后遇到的军事问题;领导兵役立法工作。在军务方面,他负责:领导作战区和占领区的全部战时管制工作;处理全军需要统一解决的供给和运输问题。在国防军与国家领导机关之间的协调工作方面,他负责:统一领导战争准备工作,使各项与总体战有关的措施协调一致;参与制定涉及国防军的各种法规。此外,他还负责向统帅部的其他局和处通报战况,他也可以从这些单位和各军种总司令部得到他遂行任务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为此,必要时他可以向上述单位派驻联络军官。 国防处被取消之后,1942年1月1日,以原国防处的一些主要机构为基础,新设了作战处、组织处和军务处。 作战处,担负原国防处战争指挥组(即一组)的任务。该处起初下设三个科:陆军科,由指挥参谋部陆军首席总参勤务军官主管,负责北线战场、西线战场、西南线战场和东南线战场的陆军作战指挥(东线战场的作战指挥由陆军总司令部负责);海军科,由指挥参谋部海军首席总参勤务军官主管,负责海军的作战指挥;空军科,由指挥参谋部空军首席总参勤务军官主管,负责空军的作战指挥。到1942年秋季,作战处又新设了—个“敌情科”。 组织处,由指挥参谋部第二总参勤务军官主管。该处下设五个科;一科,担负全处的领导工作;二科,主管人事工作;三科,主管装备工作;四科,负责管理国防军中的侍从人员,同帝国青年义务劳动队和托特组织保持联繫;五科,负责统计工作。 军务处,由军务官主管。该处编成两个分队:前线分队和驻防区分队。前线分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务组和军务管理组。驻防区分队编有第一、第二、第三军务组和第一军务管理组。 前线分队所辖各军务组分管的地区如下: 第一军务组:义大利,西班牙,非洲(与第四军务组合作),近东,英国,美洲,葡萄牙,瑞士。 第二军务组:俄国,波兰总督辖区,“东方国”(这里只指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东亚。 第三军务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巴尔干各国。 第四军务组,法国,比利时,荷兰。 各军务组负责所分管地区的下述工作:为国防军的作战和使用创造一般的经济和政治前提条件;依据作战指令,补充下达各专项指示;下达对占领区实行管制的各项指示,规定国防军与帝国民事机关之间的权限;处理国防主权问题,为最高领导机关拟制这方面的公告,处理作战区和占领区的供给与运输问题(不含部队运输),制定各军种都须遵循的统一方针;处理德军部队在盟国或友好国家作战时的军务问题:处理在德军指挥下使用盟国部队或由占领区当地人员组成的志愿部队时的军务问题;制定国防军领导机关下达国防军军务参谋部各专业部门的基本指令和方针。 下述工作不分地区,统一由第一、第四军务组或军务管理组负责: 第66页 第一军务组:从国防军领导机关的角度出发,制定在德国势力范围内及其盟国范围内的石油经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 第四军务组:与德国停战委员会合作,处理停战事务。 军务管理组:从国家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审定哪些问题应由军务处处理;参与规定国防军与帝国民事机关之间的权限;参与管理德国占领区,评价有关军事管制方面的所谓“经验”报告;处理国防军军务参谋部遇到的国际法问题;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对有关的法规和命令进行行政方面和国家法方面的审核。 上述新设的作战处、组织处和军务处,由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具体领导。1944年,斯堪地那维亚战场补给本土参谋部和国防军前线侦察与部队谍报勤务主任也划归他领导。 2、国防军通信处 国防军指挥局设有国防军通信监察长。他是国防军指挥局局长在国防军通信勤务方面的顾问。但是,他有权直接向统帅部参谋长提建议。他一般归指挥局局长领导,但如果他的资歷比该局长深,就直接归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他有权向国防军通信处下达各项指示,但事先必须徵得指挥局局长的同意。 国防军通信处处长是国防军通信监察长的常任代表,归指挥局局长领导。该处长的任务是:根据指挥局局长和国防军通信监察长的指示,处理通信勤务方面的所有问题;在“外国与谍报局”的配合下,处理通信监察问题和通信监测方面的技术问题。他有权直接向各军区司令部所属的通信指挥部下达各项指示。各军区通信指挥部原则上也有权同国防军通信处保持直接的通信联繫。 国防军通信处遂行下述各项任务: (1)确保参与国家防务的党、政、军机关在通信方面密切合作。 (2)建立和保持国防军统帅部与三个军种总司令部和帝国各最高当局之间的通信联繫;建立和保持三个军种总司令部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繫。 (3)对参与总体战或由国防军领导的通信兵部队的使用和组织问题提出建议。 (4)确保国防军各军种之间在通信联络和通信侦察方面密切合作。 (5)利用官方的和私人的通信设施和通信工具为总体战和国防军服务。必要时,要对通信线路和频率的分配作出决定。 (6)按照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和外国与谍报局)提出的要求,确保国防军统帅部能充分利用通信侦察的结果。 (7)协调希特勒和国防军统帅部同国防军各军种和国家其他领导机关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包括分配密码设备。 (8)与国防处和国防经济参谋部合作,使用专项资金和原料为通信领域的国防建设服务。 (9)在下列情况时代表帝国的防务利益:在建立官方的和私人的通信设施时;在制定涉及本处业务领域的法令和规定时;战时在与国防处合作处理有关使用通信工具和通信线路为新闻和宣传工作服务方面的问题时。 (10)与有关的谍报处合作,为实施通信屏蔽、通信中断和通信监听而採取技术措施。 (11)主管国防军通信器材的研制和购置工作。 国防军通信处下辖的单位有:一组(使用与组织),二组(有线电通信);三组(无线电通信),四组(器材);中央组;统帅部密码组;档案室;战时电信处(仅指业务关系)。 1941年,国防军通信处改名为国防军通信参谋部;1943年又改名为国防军通信司。随着国防军通信处在名称和级别方面的上述变化,其下属机构也有所变化:1941年,“密码组”改名为“密码处”,“三组”(无线电通信组)改名为“无线电通信处”,战时电信处从帝国邮电部分出;1941年还新设了“主管通信技术工具的特派代表处”,1943年该处改名为“主管通信技术工具的总全权代表处”,是主管四年计划工作的代表的办事机关。 3、国防军宣传处 国防军宣传处隶属于国防军指挥局局长。该处处长负责向指挥局局长报告情况。但是,在他本职范围内的基本问题上,他可以在指挥局局长的允许下直接向统帅部参谋长报告情况。 国防军宣传处遂行下述各项任务: (1)处理属于统帅部工作范围内的或对国防军有影响的所有宣传工作问题。 (2)领导国防军的精神养成工作(不包括训练)。 (3)对所有宣传部门的工作进行军事检查。 (4)负责驻国防军的外国新闻记者的管理和引导工作。 (5)主管国防军内部的宣传任务的分配工作。 (6)负责国防军统帅部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三军种同帝国人民教导与宣传部之间的协调工作;为此,国防军宣传处可在帝国人民教导与宣传部长和三军种总司令那里派驻联络军官。 (7)给帝国人民教导与宣传部长规定有关使宣传工作与战争协调一致的方针政策。向该部长通报战况和军事领导的意图。 国防军宣传处于1939年4月1日正式设立。它是由原国防军总务司国内处的新闻组与当时国防处的一个宣传小组合併扩编而成的。国防军宣传处设有:办公室军官;驻陆、海、空三军种总司令部的联络军官;驻帝国人民教导与宣传部的联络军官;特别小组;—组(领导);二组(宣传鼓动);三组(检查);四组(民族资料);外国记者管理组;行政管理组。1943年,设立了“宣传兵主任”,该主任兼任国防军宣传处处长。1944年,国防军宣传处升级为国防军宣传司;宣传兵主任兼任宣传司司长。国防军宣传司设有下述单位:“驻领袖大本营的领导分队”,宣传领导与宣传兵处;国内宣传与后备人员招募处(在其下属机构中有一个电影办公室),1945年l月1日起该处名称有变;军事检查处;对外宣传与战斗宣传处(在其下属机构中有“东方特别宣传处”和“海军宣传科”),1945年1月1日该处改名为“对外宣传处”(在其下届机构中有“志愿人员特别宣传处”、战争报导办公室和电影办公室);国防经济宣传组,1945年从“战地经济局”分出。在上述单位中,“驻领袖大本营的领导分队”直属宣传兵主任兼国防军宣传司司长领导,其他单位则由宣传兵副主任兼国防军宣传司副司长具体主管。 第67页 (三)外国与谍报局(1939年11月20日以前称“外国情报与谍报司”) 外国与谍报局局长直属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领导。在搜集情报和反间谍工作方面,他充当统帅部参谋长和各军种总司令以及后备陆军司令的顾问。他受领上述人员委託的与该局所属各处业务有关的任务。局长负责本局的全盘领导工作,给所属各处下达任务和指示。陆军各军区的和海军基地司令部的谍报部门在业务方面也归他领导。通常,由局参谋长或资歷最深的处长代理局长处理局的日常工作。 外国与谍报局设有下述单位: 1、驻陆军总司令身边的外国与谍报组 该组是国防军统帅部配属给陆军总参谋部第四军务长的一个联络机构。它根据外国与谍报局的总方针和第四军务长的命令,领导前线谍报部门的工作。它的任务是:统一组织实施前线反间谍工作;监督和控制军队前线秘密警察的工作;参与採取各种根本措施以调整前线情报报知部门和反间谍部门的工作;总结所谓的“经验教训”。该组所属外国科的专业人员负责建立和保持国防军统帅部与陆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联繫,以便相互通报有关外国的情报。 2、驻海军总司令(海战指挥部司令)参谋部的外国与谍报组 该组是外国与谍报局的一个机构,但它在执行任务时在军事上归海战指挥部领导。该组只编有两名非现役军官(补充军官),一名后勤专业军官,一名反间谍专业军官。 3、驻空军总司令部的外国与谍报组 该组是外国与谍报局和空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联络机构。它配属给空军总司令部的指挥处.因此在执行任务时在军事上要受其领导。它负责将空军总司令部对军事情报工作的要求转达给外国与谍报局。 4、外国与谍报局参谋长和中央处 外国与谍报局参谋长直属该局局长领导。他是局长的首席业务顾问。在日常工作中,他是局长的常任代表。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局长工作,确保本局所属各处之间的密切合作,统一集中处理谍报部门在组织和人事方面的各种事情。因此,各处向局长汇报工作时,参谋长一般都应在场。参谋长兼任该局中央处处长。该局中央处于1942年设立,设有下述单位:副官;动员与组织组;法律组;行政预算组;中央档案室。 5、外国处 外国处处长归国防军指挥局局长领导。外国处是国防军统帅部里负责搜集和研究外国政治与军事情报的机构。它同外交部经常保持联繫,外交部在该处驻有联络官员。外国处担负下述任务: (1)向统帅部参谋长、外国与谍报局局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统帅部其他有关各处和各军种通报外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方面的情况。 (2)搜集和分类整理外国军事报导和消息。 (3)对外国新闻进行分析和评价,向统帅部所属处级单位和各军种有关单位摘要转发有关新闻。 (4)向外交部通报军事情况、外国军队情况和德军的部署与意图。 (5)处理战争中与国际法有关的问题;超出了一个军种范围的问题,由“国际战争法军事调研组”负责处理,并向各军种总司令部和统帅部的其他直属单位发出指示。 (6)同德国驻外武官处、外国驻柏林武官处、德国驻外军事代表团和德国驻外军事司令保持联繫。 (7)处理海军后勤问题。 (8)处理殖民地问题。 外国处设有下述单位:办公室军官;一组(外交与国防政策);二组(对外关系、总务、档案);三组(外国军情),四组(海军后勤);五组(外国新闻);六组(国际战争法军事调研组);七组(殖民地问题);八组(国防评论)。此外,还有一个“统帅部与外交部之间的联络组”在业务上与外国处有联繫, 1943年,外国处升级为“外国司”,下辖第一、二、三、四外国处。第四外国处原名“国防军期刊资料处”,它在作为第四外国处编入外国司之前(即1941—1943年),隶属于陆军总司令部的陆军图书管理主任。 6、第一谍报处(情报搜集处) 第一谍报处处长隶属于外国与谍报局局长。该处的任务是: (1)与第二谍报处、外国处、外交部、国家秘密警察和国防军指挥局密切合作,与有关的所有机关和组织保持联繫。广泛搜集外国陆、海、空三军的秘密情报、特别是对德国有用的重要情报。 (2)完成国防军首脑和各军种首脑委託给它的侦察任务。 (3)向外国处和各军种的情报使用单位(特别是陆军总参谋部第三处、海军海战指挥部第三处和空军总参谋部第五处)转发已获得的原始情报。 第一谍报处设有下述单位:办公室军官,下辖出纳处和档案室;陆军秘密情报组;海军秘密情报组;空军秘密情报组;谍报技术器材组;经济秘密情报科;新闻分析科 [ 註:在德军的高级机构里,通常是一个组(gruppe)下摆若干个科(referate)。但是,有些独立科也和组一样直属处长领导。 ] ;无线电谍报科。 7、第二谍报处(特别勤务处) 第二谍报处处长隶属于外国与谍报局局长。该处的任务: (1)查明和利用外国的少数民族和反政府组织,通过破坏和政治活动,削弱其国防力量。做好涣散敌国军心的宣传准备工作。确保情报报知系统的畅通。同友好国家交换情报。 第68页 (2)为执行特别勤务做好侦察、准备和组织工作。密切注意可能的动乱目标。根据外国与谍报局局长或最高领导的命令採取行动。同统帅部国防处、各军种总司令、外交部、人民教导与宣传部、国家秘密警察和德意志人民调停处保持密切合作。处长负责本处各组之间的协调工作和资金使用管理, 第二谍报处设有下述单位:办公室军官;实验室指导科,一组(少数民族),二组(特别措施)。 8、第三谍报处(反间谍处) 第三谍报处处长隶属于外国与谍报局局长。该处的任务是:领导反间谍斗争,以对付敌方情报机关的各种危及德国防务的间谍活动;统一领导国防军中的保密工作和所有承担国防任务的国家机关、组织、企业和部门中的保密工作。该处在同间谍、所谓的“叛国和各种破坏活动”作斗争时,与国家秘密警察保持最紧密的联繫;在同国防军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时,与帝国刑事警察局保持联繫。此外,在工作中,该处还同参与国防建设的国防军各部门、国家机关、组织和部队密切合作,同本局的第一、第二谍报处和统帅部国防处保持不断的紧密联繫。该处设有下述单位: 办公室军官:领导业务工作;管理绝密文件;处理人事问题。 出纳处:管理现金;检查帐目。 档案室:办理书信文件收发和邮寄事务;管理公开的和保密的文件;採购办公用品。 国防军反间谍领导组:统一领导全军的反间谍工作。该组又下辖三个组,即陆军反间谍组、海军反间谍组和空军反间谍组。这三个组分别主管陆、海、空三个军种的反间谍工作。 经济反间谍组:与国防经济参谋部一起统一领导经济部门的反间谍和反破坏工作。 国内反间谍组:统一领导除国防军和经济部门以外的国内所有人事、情报和新闻部门的反间谍工作。 国外反间谍组:领导德国在国外进行的反间谍工作;查明外国的情报机关;与国防军以外的有关当局和有关国家进行合作;对护照签证部门进行业务监督。 特别勤务组:为国外反间谍组和其他反间谍部门採购、检查和输送谍报与通信器材。 反破坏组:统一领导军内外的所谓反破坏斗争。 鑑定组:负责对重要案件中的有关事物作出鑑别和判断。 中央档案组:审查即将招进国防军统帅部、海军总司令部和帝国航空部工作的男女工作人员;建立所有职员和工人的卡片档案;处理统帅部和各军种总司令部发生的泄密和遗失案件;审查来拜访统帅部参谋长和访问“外国与谍报局”的陌生人;与统帅部军务队合作,搞好保密和保安工作;为因公出国人员办理德国护照和外国签证事务;协助警察处理国防军中的贿赂、贪污和腐化案件。 9、柏林外国通信检查站 该站隶属于外国与谍报局局长。它的任务是:检查德国(不含东普鲁土)与非敌对国家之间来往的全部信件和邮资,防止敌方从中进行间谍、破坏和宣传活动,使国内的所谓“敌人和叛国阴谋”得不到间接支援;搜集敌方情报。 外国通信检查站共没有九个组:一组(分类);二组(化学检查);三组(私人信件);四组(商业信件);五组(野战军邮),六组(战俘信件);七组(中央卡片组);八组(分析);九组(战俘信件分析)。 10、柏林外国电报检查站 该站隶属于外国与谍报局局长。该站的任务是:检查德国(不含东普鲁土)与非敌对国家之间来往的全部电报,防止敌方从中进行间谍、破坏和宣传活动,使国内的所谓“敌人和叛国阴谋”得不到间接支援,搜集敌方情报。 外国电报检查站共设有七个组。一组负责领导全站的工作,检查所有电报的内容,向外国通信检查站转交所有电报副本。二至七组的任务则视需要而定。 外国与谍报局局长之职一直由威廉·卡纳里斯担任。在他于1944年5月1日被免职之后,外国与谍报局亦被撤销。该局的三个谍报处组成“军事局”併入“帝国保安总局”;该局的其他单位有的併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有的被撤销。 (四)国防军总务局(1939年11月20日以前称“国防军总务司”) 国防军总务局局长直属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主管不属于国防军指挥局、外国与谍报局、国防经济局和国防军中央处等单位业务范围内的国防军总务工作,领导本局各处按分工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负责与统帅部的其他局、处进行密切合作。该局资歷最深的处长(军官)可代表局长处理日常工作。 国防军总务局在1944年以前先后设有下述单位: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特命军官,负资同纳粹党办公厅保持联繫;驻德意志帝国青年队司令身边的国防军代表,1939年设立,驻副领袖身边的联络军官 [ 註:该联络军官在业务上直属总务局长领导,在行政上则归国内处负责。 ] ,只1939年才设有;驻冲锋队参谋长身边的国防军代表,1943年设立;总务处,1939年设立;国内处;国防军福利与供给处;国防军统帅部福利与供给部门监察长,1941年设立;帝国供给处,1939年设立,1943年5月1日归“国防军统帅部福利与供给部门监察长”领导,1944年该处改名为“帝国供给参谋部”;国防军统帅部殖民问题全权代表,1941年设立;国防军专科教学研究处;主管战俘事务的特命将军;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1939年设立;驻国防军总务局的特命将军,只1941年设有;国防军预算与管理处,科学研究处。 第69页 1944年以前国防军总务局一些主要单位的任务、机构及其演变简况如下。 1、国内处 国内处隶属于国防军总务局局长。该处处长由该处第二组组长代理。 该处设有下述单位:办公室军官;档案室;一组,主管所有的内政事务;二组,负责在国防军中树立所谓“民族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目标;审稿科,负责办理军官稿件出版许可证,审查有关论述国防政策和国防思想方面的作品,列出“供国防军用的书籍”的目录,为有关着作撰写序文。 2、总务处 总务处隶属于国防军总务局局长。该处处长由资歷最深的组长代理。该处的任务是,与各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处理下述事务:军队驻防区的事务,包括拟制驻防区勤务条令;通过国防军向地方部门和受灾居民提供支援;国防军的制服设计问题;确定制服上佩带勋章、奖章和徽章的权利和方式;审查预算、薪金、给养、被服和营房问题;审查有关军人遵守纪律、上下级工作关系和应尽职责方面的法令和规则;奖励和宣传国防军中的所谓“优秀人员”;给死难者以安葬费和立纪念碑的事务;规定军旗和指挥旗的样式以及国家尊严的标志;体育和音乐问题;寒冬赈济问题;与纳粹党联繫问题。 总务处下属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详。 3、国防军福利与供给处 该处处长由该处第一组组长代理,受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该处的任务是:依据有关法令,处理从国防军退役退职的所有军人、文职人员及其死者家属的福利与供给事务;受国防军统帅部的委託,检查下属的国防军福利与供给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与三大军种的人事部门和管理部门共同协商处理有关的人事问题。 国防军福利与供给处共设有四个组:—组,主管立法、组织、预算、人事和慈善团体的工作;二组,主管已退出国防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的福利和供给工作;三组,主管伤残人员和死者家属的福利和供给工作;四组,主管在地方工作的退役军人和候补军人的福利和供给工作。 4、国防军专科教学研究处 国防军专科教学研究处处长受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该处的任务是:主管陆军管理专科学校、陆军技术专科学校和陆军农林专科学校的工作;开发利用各陆军技术专科学校的车间设施;在各陆军农林专科学校深入开展农林专业教学活动;处理各陆军专科学校教师的人事问题和薪金问题;管理波茨坦和利伯瑙军队大孤儿院的各所学校;确定各陆军士官学校的普通教学课程。 国防军专科教学研究处下设:总务科;管理科;技术科;农林科;档案室。 5、科学研究处 科学研究处处长受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该处的任务是:统一处理与国防军有关的所有科研任务;建立国防军各军种有关部门与地方科研部门之间的联繫;与有关部门联繫,合理地使用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为国防军的研究工作服务;统一安排国防军各军种的科研任务和组织所谓“有益的经验交流”,与中央和各州的科研部门保持联繫,以便随时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必要时代表国防军的利益对科研部门施加影响;向国防军各军种通报外国的科研情况。 科学研究处设有下述各科:一科,主管科研动员、高校总务和资金使用等工作;二科,主管军内的科研工作;三科,主管军外的有关科研工作;四科,负责通报外国的科研情况和国防科学论着。除上述四个科以外,还可视需要设立其他科。 6、国防军预算与管理处 该处处长由该处资歷最深的组长代理,受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该处没有一组、二组和档案室。一组负责处理国防军预算的所有问题。二组负责处理属于国防军统帅部的行政管理总务。 自1939年6月起,国防军预算与管理处按业务关系分成两个独立处,即国防军预算处和国防军管理处,前者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后者仍留在国防军总务局。到1943年,在国防军管理处内设有一名“国防军特命监督官”,主管收货和向盟国交货的结算事务。 7、主管战俘事务的特命将军 主管战俘事务的特命将军及其办事机关直属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他的任务是检查用以拘留敌方战俘和非军事人员的拘留营的工作,发现和消除拘留营中所谓“潜在的危险”。在事不宜迟时,他对拘留营指挥官拥有指挥权。他的工作要依靠“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的合作,但他对该处没有指挥权。他的任务范围只限于在德国的敌方战俘和非军事人员。他自己有一个办事机关,其任务是协助“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工作。 8、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 该处处长直属国防军总务局局长领导。该处的任务是:统一处理国防军机动部队和本土部队的所有损失(包括军事机关中使用的文职人员的损失)问题,统一处理与战俘有关的一切事务。 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共设有五个组。一组,主管在德国的敌方战俘事务。一组下设四个科:一科(被俘士兵事务),二科(被俘军官事务),三科(被俘非军事人员事务),四科(邮政和邮件检查)。另外,一组还编有两个独立小组;一组a小组主管战俘卫生事务,一组b小组负责处理战俘法律问题。这两个小组在业务上直属处长领导。二组,负责处理对战俘的行政管理问题。三组,主管在敌国的德国战俘事务。四组,主管在中立国家拘留敌国非军事人员和交换战俘的事务。五组,是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问询处,负责通报战争损失和战俘方面的情况,并负责回答这方面的询问。 第70页 1941年,国防军损失与战俘事务处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处,即“国防军损失事务处”(辖一个“国防军问询处”和一个“特别行动连”)和“战俘事务处”。此外,还新设了“战俘事务监察长”。到1943年,“战俘事务处”被撤销,新设了“战俘勤务主任”,他主管新设的“战俘总务处”和“战俘事务组织处”的工作。 1944年,国防军总务局进行了整编。该局整编后的组织机构和隶属关系如下: 1、国防军总务局局长,下辖:国防军总务局副局长(主管国防军总务局驻义大利参谋部的工作);福利与供给司,该司由国防军统帅部福利与供给部门监察长领导,下辖国防军福利与供给处、国防军专科教学研究处和国防军统帅部殖民问题全权代表,战俘事务监察长;战俘事务主任(辖战俘总务处和战俘事务组织处),总务处;国防军损失事务处(辖国防军问询处和特别行动连);科学研究处;国防军管理司(辖第一、二、三处和“国防军特命监察官” [ 註:该监察官主管向德国的盟国交货事务。 ] )。 2、国防军民族社会主义指挥参谋部参谋长(通常由国防军总务局局长兼任),下辖: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特命军官(负责同纳粹党办公厅保持联繫);驻冲锋队参谋长身边的国防军代表;驻纳粹汽车队的联络军官;驻德意志帝国青年队司令身边的国防军代表(辖一个特遣组);国防军民族社会主义指挥参谋部所属第一、二、三处;国防军民族社会主义指挥参谋部所属第四处(“国内处”),此前(也是1944年)该处曾称为“国内司”(辖两个处);国防军民族社会主义指挥参谋部教研室;国防军统帅部民族社会主义指挥官。 3、国防后备局(此前编在陆军总务局,主管全军的有关事务),下辖两个司共五个处,即“计划司”辖第一和第二处,“国防后备司”辖第三、第四和第五处。 (五)国防经济局(1939年11月20日以前称“国防经济参谋部”,自1939年11月20日起改名为“国防经济局”,1941年又改名为“国防经济与军备局”) 国防经济局局长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他的任务是:统一处理国防军内部的所有国防经济问题;拟订希特勒下发各军种的有关国防经济问题的各项指令;代表国防军和军备工业界向地方工业部门提出国防经济方面的供货要求;根据需要和最高领导的指示,就国防军的原料等物资的分配问题向统帅部参谋长提出建议,为希特勒定下决心作好准备;按统一的标准,管理有关各军种的合同和价格方面的事务。国防经济局的任务是:编制和实施国防军的生产计划;给各军种分配武器装备;与国防军指挥局和各军种合作处理军备均衡问题;统一处理军备工业问题(包括军备工业所需的人员、物资和运输工具问题);将有关工厂配属给各军种;主管战区的国防经济事务;判断本国、盟国和其他国家的国防经济形势;拟订关于实施经济战的指令。 1943年以前,国防经济局先后设有下述单位:国防经济培训工作教研室(只存在于193?年),国防经济处;军备经济处;原料处;合同与价格检查事务处;国防经济局参谋长。 1、国防经济局参谋长 他是国防经济局参谋部的头头,是该局局长的首席顾问和常任代表。他的任务是:向局长及时报告所有重要公事;在局长作出决定之前,向局长提出自己的意见;统一安排全局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处理与全局有关的事务;代表局长处理那些不必由局长亲自出马处理的重要事务;负责参谋部的工作安排和业务领导;负责营房管理工作,下达有关确保办公楼安全和防空方面的命令。为了执行任务,参谋长有权向该局各处下达有关指示。参谋长可得到各处处长有关重要事务的报告,也可参与听取他们向局长作的重要的工作汇报。所有重要文件,在呈送局长之前,都得经参谋长签名。参谋长由该局的国防经济处处长代理,在该处长因客观原因不能代理时,则下达特别命令指定他人代理。 该参谋长主管的单位有:国防经济局的副官;战争经济报导部门;人事与预算事务部门;国防经济外贸部门;特命联络军官;档案室。 2、国防经济处 该处处长受国防经济局局长领导,负责统一处理国防经济的领导事务。他的任务是:1制定和调整国防军的生产计划。2拟订国防军统帅部下发各军种总司令的有关国防经济特别是军备均衡方面的各项指令。3确定国防军统帅部应向“战争经济总全权代表指挥参谋部”、“四年计划代表”和帝国其他最高当局提出的国防经济要求。在原则问题上,应与国防军指挥局的国防处协商。4规定(驻陆军总司令部、集团军司令部、运输勤务主任身边和帝国部长身边的)联络军官的任务;提出关于设立国防经济特别机构和国防经济技术单位的建议;在战争行动结束了的地区採取国防经济措施。5参与立法和分配国防专项经费的工作,以维护国防经济的利益。6了解粮食经济状况,对社会上分配现有的食品施以影响。7提出战争经济运输方面的要求。8掌握盟国和敌国的国防经济情况;分析判断国内外国防经济总的形势;拟订关于使用各军种部队准备和实施经济战方面的必要指令。 第71页 国防经济处编有档案室和下述三类部门。1主管国内国防经济事务的部门,包括的单位有:主管战争经济事务的首席总参勤务军官;二组(战争经济政策);三组(战争经济运输与总务)。2主管国防经济战事务的部门,包括的单位有:主管经济战和国防经济侦察领导事务的首席总参勤务军官;四组(外国国防经济),该组设有一个国防经济研究室,五组(经济战问题)。3主管作战地区国防经济事务的部门,包括的单位有:主管作战地区国防经济事务的首席总参勤务军官;驻集团军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部、粮食部和政府其他部门的联络军官。 3、军备经济处 该处处长受国防经济局局长领导。他的任务是:在实施国防军生产计划、分配人力和确定原料需求等问题上,代表军备企业在人事和物质方面的利益;与国防经济总全权代表合作,努力满足军备工业的各项要求,如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就要设法使之与其他用户的要求相平衡;拟订下发各军种和国防经济监察部门的关于实施生产计划的命令;监督国防经济监察部门的工作和检查已规定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与各军种合作,确定国防经济监察部门和国防经济办事部门的人员数量。 军备经济处没有档案室和五个组。一组,主管国防经济办事部门的组织工作,国防经济监察工作和军备工业。二组,主管国防经济监察部门的预算和人事工作。三组,主管军备企业的防空、反间和保安工作。四组,主管有关劳动力和工作条件方面的事务。五组,主管技术方面的工作。 1942年,军备经济处併入了帝国军械部。 4、原料处 原料处处长受国防经济局局长领导。他负责同军外的业务主管部门保持联繫,促使这些部门保证供应国防军必需的原料。他的工作范围主要与原料有关,同时也涉及半成品、初级化学产品、能源和石油、机动车辆置备等方面。他的任务是:与国防军各军种合作,计算出原料需要量;经常掌握原料情况,根据原料流通情况的变化提出国防军的要求,努力促使国防军的作战任务与变化了的原料情况相适应;及时发现原料短缺情况,并加以克服;与军外业务主管部门密切合作,监督原料供应工作,并参与制定国防军特别感兴趣的产品的生产计划;与各军种和军外业务部门合作,制定和落实各项有关直接供应国防军原料和石油的措施;参与由帝国经济部主管的能源经济的计划安排工作,并提出这方面的军事要求;协调和满足各军种在国防经济方面的要求;掌管国防军分得的原料,根据各军种提出的需要量和最高领导的指令,向国防经济局局长提出合理的原料分配方案,等等。 原料处设有档案室和五个组。一组,主管组织工作。二组,主管金属原料和能源方面的工作。三组,主管化学原料(包括石油)的开採工作。四组,主管其他各种原料方面的工作。五组,主管石油供应工作。 5、合同与价格检查事务处 该处处长受国防经济局局长领导,负责统一处理与合同和价格事务有关的所有问题。他的任务是:对产销合同、工厂供货合同和其他合同进行检查,在商业经济事务中,为陆军和海军的有关部门提供谘询,规定各军种装备品的合适的交货价格、预先付款数和分期付款数;对供货企业进行局部的价格检查;与有关单位进行价格谈判;组织对国防军的交货单位进行财务等方面的检查。 合同与价格检查事务处主要设有下述单位:a组,主管有关合同、商业经济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b组,主管价格构成和经济检查工作;c组,主管市场监督和统计工作;陆军组,主管陆军武器装备的价格检查工作;海军组,主管海军武器装备的价格检查工作;空军组,主管空军武器装备的价格检查工作;管理组,主管陆军和海军的被服和装具的价格检查工作。 后来,合同与价格事务处被撤销,原该处的陆军组、海军组、空军组和管理组分别升级为“处”,併入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的“价格司”。 1943年,“国防经济与军备局”又改名为“国防经济参谋部”,设有下述单位:一个参谋部直属处;国内与占领区国防经济主任,下辖一、二、三、四处,外国国防经济主任,下辖一处(主管与东、南、西方各国有关的经济事务)、二处(主管与友好国家和中立国家有关的经济事务)、三处(主管武器装备出口事务)和中央组。 1944年,国防经济参谋部改名为“战地经济局”,设有下述单位:国内与占领区国防经济司,下辖两个组;外国国防经济司,除下辖三个处以外,还编有“c”特别组、“n”特别组(搜集经济情报)和“经济宣传特别组”(担负经济宣传任务,1945年该组改名为“国防经济宣传组”,併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国防军宣传司),石油处;东方经济参谋部;国防军轮胎处。 (六)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司法办公室 该办公室主任兼任国防军法律处处长,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为便于联繫,前者和后者的办公室设在同一个办公楼里。司法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是:处理司法监督事务;为希特勒在国防军司法方面进行裁决作好准备工作;充当统帅部参谋长在战争法律事务方面的顾问;主管国防军法律处的工作;完成希特勒或统帅部参谋长赋予的特别任务。为了完成仟务,他有权同国防军所有与司法事务有关的部门直接打交道。 第72页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司法办公室编有四个组:一组,主管战争刑法方面的事务;二组,主管与批准权和赦免法有关的事务;三组,主管国际法和国家法方面的事务;四组,主管司法办公室、国防军法律处和帝国军事法院的人事、行政、预算和档案工作。 (七)国防军法律处 国防军法律处和司法办公室一样,直属统帅部参谋长领导。司法办公室主任兼任该处处长。必要时,他可以指定一个代表主管该处的工作。 国防军法律处的任务是:拟订军事刑法方面的法规(国防刑法法典),规定诉讼程序、国防军惩办程序和纪律惩罚制度;参与制定国家行政方面的有关刑法;处理国际法方面的问题;参与公法和私法(不包括一般刑法和国际法)的立法工作和纪律鑑定工作。 国防军法律处下辖三个组:一组,主管国防刑法方面的工作;二组,负责处理国际法方面的问题;三组,是法律顾问组,主管有关公法和私法方面的工作。 (八)帝国军事法院 帝国军事法院受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的领导。法院院长由一位将军或海军将军担任,其军衔和职务与军长同级。 帝国军事法院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律条款,审判所谓助“谋反案件”、“叛国案件”、“军人叛乱案件”、“攻击领袖兼帝国总理的案件”、“各种犯罪案件”、“损坏军事装备的案件”、“对犯罪行为知情不举的案件”、“违反1936年12月1日公布的反经济破坏法的案件”和“破坏国防力量的案件”等等。 帝国军事法院设有下述单位:副官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帝国军事法院特别委员会;律师事务处;第一判决委员会;第二判决委员会;大判决委员会。 (九)国防军福利与供给法院 国防军福利与供给法院受统帅部参谋长领导。该院院长由一位将军或海军将军担任。该法院设有下述单位:副官组;行政组;第一判决委员会;第二判决委员;党卫队判决委员会。每个别决委员会由一名主席、两名常任审判员和两名非常任审判员组成。 主要参考资科 1、(联邦德国)卡尔·汉斯·赫尔曼:《德意志军事史》[e3/4/1]。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68年德文第2版 2、(联邦德国)军事歷史研究局编:《1648-1939年德意志军事史手册》,第3卷[e1.3/5/5-3-1]和第4卷〔e1.3/5/5-4-1]。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79年论文版。 3、(联邦德国)格奥尔格·特辛:《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的兵团和部队》,第1卷[e2.1.3/23/14-1-1].奥斯纳布吕克图书出版社1979年德文第2版第424-433页。 4、(联邦德国)佩尔西·恩斯特·施拉姆:《1940-1945年国防军统帅部战争日志》。第1卷[e7.2/2/4-1-1]第111-129e、226e-232e、877-946页,第3卷第2分卷〔e7.2/2/4-3.2-1]。第4卷第2分卷[e7.2/3/4-4-2.1]。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65、1963和1961年德文版。 5、(联邦德国)军事歷史研究局编:《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e3.6/15/10-1-1]斯图加特德意志出版公司1979年德文版,第510-511页。 6、(联邦德国)安德烈亚斯·希尔格鲁贝尔等:《世界战争史》[e3.4.1/2/1]弗赖堡普勒茨出版社1981年德文版,第117页。 7、(联邻德国)前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瓦尔特·瓦尔利蒙特:《1939-1945年德国国防军大本营内幕》[e3.6.6/3/1].慕尼黑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78年德文第3版,第21-34、230和275页。 8、(联邦德国)瓦尔特·j·施皮尔贝格尔《1920-1935年德意志帝国国防军的摩托化》[k5/8/1],斯图加特莫托布赫出版社1979年德文版第438-439页。 9、民主德国编:《歷史词典》[s11.5/1/2]1984年德文版。 10、联邦德国编:《迈尔百科全书》(32卷本),1979-1981年德文版。 11、联邦德国编:《大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15卷本)1977-1981年德文版。 12、联邦德国编:《德意志歷史百科词典》[s8.3.2/8/1].1933年德文版。 13、(联邦德国)卡尔·迪特里希·埃尔德曼:《格布哈特德意志史手册》第4卷[p6.3.3/44/4-4-1]。斯图加特克勒特-科塔出版社l978年德文版和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文版。 14、(联邦德国)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乌尔施泰因出版社1987年德文版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中文版。 15、(联邦德国)海因茨·赫内:《佩骷髅标志的集团》,慕尼黑c·贝特尔斯曼出版社1984年德文版和商务印书馆1934年中文版。 16、(联邦德国)约亨·冯·朗格:《秘书博尔曼:一个能左右希特勒的人》(p6.10.8/1/1]菲舍尔·塔申布赫出版社1980年德文版和群众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17、(英国)艾伯特·西顿:《1941-1945年的苏德战争》[e3.6.3/10/1]贝尔幼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73年德文版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文版。 18、(美国)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中文版。 19、(联邦德国)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慕尼黑马克斯·许贝尔出版社1985年德文版、1937年德文版和中文版。 第73页 20、(民主德国)p.a.施泰尼格尔:《纽伦堡审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文版。 21、(联邦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22.《世界史便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中文版。 23、王治邦等:《外国歷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 24、朱忠武等:《德国现代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2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中文版。 26、《世界歷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 2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86年中文版。 28、(联邦德国)思斯特·鲁道夫·胡贝尔:《德意志宪法史》,斯图加特1978年德文版,第5卷,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