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论》 第1页 [军事理论] 《未来战争论》作者:曾大江【完结】 概述 前言 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第二境界是“不战而胜”,第三境界是“敌则全歼,己则全存”。如果全宇宙的高等智慧生物都认识到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那么本书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如果全人类都认识到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那么本书就可以在2300年才出版。 2000多年前,中国用春秋时代的鲜血换来了《孙子兵法》。300多年前,欧洲用同样的鲜血换来了《战争论》。全人类还打算用多少鲜血去换取下一部兵书呢? 《孙子兵法》已经把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阐述清楚了,其他军事着作已经把人类歷史上不同时代和生产力条件下的各种作战样式及其相应的战略战术阐述清楚了。本书将阐述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 二战初期,英法基于堑壕战的战略战术被希特勒的闪电战闪电般地粉碎了。海湾战争中,萨达姆的第二代战争手段被美军的第三代战争手段“打瞎、打残和打瘫”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避免某些国家像二战的英法一样用过时的战略战术去抵抗侵略,同时奉劝某些国家不要像萨达姆一样用过时的战争手段去扰乱世界和平。 在此,本书希望人类联邦早日建立,全人类尽快统一,彻底消除人类内部战争的隐患。希望我们能够在2300年把人间建设成为天堂。如果在2300年之前,人类内部不发生重大的战争,那么2300年全世界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万人民币,人类将初步进入天堂一样的社会。 全世界有不少战争分子,他们每天都在渴望战争,战争能让他们发财、发迹和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各种威胁论被制造出来,不仅如此战争分子还千方百计地阻碍热爱和平的人们进行化敌为友的努力。由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战争分子,所以本书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在2300年把人间建设成为天堂,而不是预言2300年人类将进入天堂社会。 无论如何,全人类终将统一,人类内部战争终将消亡,全人类也必将进入天堂社会。但是,人类与外星高等智慧生物之间可能爆发星际战争。缺乏交流导致缺乏了解,缺乏了解导致缺乏信任和产生误解。许多战争就是这样稀里煳涂地爆发的。还有许多战争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爆发的。无论原因如何,人类与外星高等智慧生物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本书有必要讨论一下星际战争的战略战术。 本书在这里制造了一个“外星威胁论”,这可能是全人类统一后说服热爱和平的人们保留一支人类军队的唯一理由。从全人类的思想高度看笔者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从全宇宙的思想高度看笔者似乎就是一个战争分子了。现在,许多军队都靠制造威胁论来通过国防预算。这里制造一个“外星威胁论”就是希望在未来疏导那些国防预算的既得利益者和战争分子的利益,让他们把矛头转向“外星人”,不要把矛头对准人类自己,阻碍全人类的统一。 下面,就让“宇宙级战争分子”曾大江为全宇宙呈现一本《未来战争论》。 概述 总论 战争阶段的划分 从热兵器诞生以来,热兵器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9年之前是以步枪、机枪、大炮、堑壕和碉堡为代表的步兵作战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是步兵作战阶段的经典作战样式。1939年—1991年是以坦克、飞机和舰艇为代表的陆海空联合作战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闪电战是联合作战阶段的经典作战样式。1991年—2020年是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海湾战争对一体化作战进行了一定的诠释。 步兵作战阶段、陆海空联合作战阶段和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本书进行这样的简单划分是为了便于后面的叙述。 战争手段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新式武器的诞生和大规模运用往往会导致战争手段的变革。火枪和火炮的诞生标志着热兵器时代的来临。机枪和堑壕的配合把运动战变成阵地战。坦克的大规模运用标志着步兵作战阶段的终结。军用信息网络的普及让联合作战质变为一体化作战。 从理论上说,下一代战争手段总是能够打垮上一代战争手段。二战初期,希特勒的闪电战打垮了英法的堑壕战。海湾战争,美军的一体化作战打垮了萨达姆的坦克和飞机。 武器系统的变革会导致战争手段的变革,但人的力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更为重大。韩战,美军的飞机和坦克没有打败解放军的机枪和大炮。越南战争,美军的飞机和坦克被游击战和全民战争打败。 迷信武器系统的变革是一种错误,但忽视武器系统的变革则是一种致命的错误。世界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武器系统的变革,而不应该掀起不切实际的军备竞赛。 未来的战争手段 从热兵器诞生以来的战争进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机枪和堑壕阻止了步兵的冲锋,坦克跨过了堑壕,空中优势摧毁了坦克。那么,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用什么去破除空中优势?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实际上是空中力量优先的战争思想。在空中力量优先的战争思想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在谋求空中优势。 第2页 空中力量优先的一体化作战思想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旦交战双方中的一方取得空中优势,另一方苦心经营的陆军和海军就会面临被动挨打的境地。空中力量优先的战争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赌博思想,和平时期世界各国都在空中力量上投下大量的赌注,以求在战争时期博得空中优势。 人类有史以来军队的战斗力就与武器运载平台密切相关。运载长矛和刀剑的人被运载步枪的人打败,运载步枪的人被运载机枪的人打败,运载机枪的人被运载炮弹的坦克打败,运载炮弹的坦克被运载飞弹和炸弹的飞机打败。空中力量优先的战争思想实际上是在武器运载平台发展到空中的技术条件下顺其自然的想法。 本书提出“平台无关性”概念,即军队的战斗力与武器运载平台不再密切相关。步兵作战、陆海空联合作战和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都是“平台相关性”的战争手段。随着武器运载平台的进步,陆海空联合作战打垮了步兵作战,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打垮了陆海空联合作战。那么怎样的战争手段能够打垮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 本书认为以飞弹为核心,信息为枢纽,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为代表的陆海空天飞弹战可以彻底打垮空中力量优先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 未来的战争理论 如果武器系统是一把刀,那么子弹、炮弹、炸弹、飞弹、雷射和粒子束等才是刀刃,枪、炮、坦克、飞机、舰艇、雷达和卫星等都只是刀身。步兵作战阶段、陆海空联合作战阶段和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所谋求的都是“刀身优势”,未来战争所谋求的是“刀刃优势”。空中力量优先的一体化作战中,一方取得空中优势,另一方的陆军和海军就会极其危险。这是刀身优势的平台相关性所带来的致命弱点。陆海空天飞弹战中只要还有发射飞弹的能力就还有赢得战争的可能。这是刀刃优势的平台无关性所决定的。 步兵作战阶段、陆海空联合作战阶段和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的战争理论都是在讨论如何取得刀身优势,并利用刀身优势赢得战争。未来的战争理论将讨论如何取得刀刃优势,并利用刀刃优势赢得战争。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军事革命所谋求的“空中优势”和“信息优势”等刀身优势都必将统一在“飞弹优势”和“光速优势”等刀刃优势上。已经取得刀身优势的军队必须进一步谋求刀刃优势,尚未取得刀身优势的军队必须跨越式发展直接谋求刀刃优势。 未来战争 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本书认为1991年—2020年是空中力量优先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世界各国都力图谋求“空中优势”和“信息优势”。2020年之后将全面进入陆海空天飞弹战时代,各种优势都集中体现在“飞弹优势”上。2040年之后将全面进入陆海空天光速战时代,各种优势都集中体现在雷射和粒子束等光速武器的“光速优势”上。 陆海空天飞弹战将打垮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陆海空天光速战将打垮陆海空天飞弹战。人类内部战争的最高形式将是自动化光速战争。星际战争的最高形式将是时空穿梭战。本书将重点论述飞弹战和光速战的战略战术,并对星际战争的战略战术进行探索。 第一章 飞弹战 第一节 飞弹战的基本思想 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 以飞弹为核心,信息为枢纽,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为代表的陆海空天飞弹战的核心目标就是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简单地说,就是军队必须拥有同时从陆基平台、海基平台、空基平坦和天基平台上大规模发射各种对地、对海、对空和对天飞弹的能力,特别是大规模发射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各种飞弹的能力。这样,从理论上说陆军、海军、空军和天军都单独拥有全方位攻防能力,即单独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 (註:如果邻国之间发生战争,特别是小国之间发生战争,怎样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呢?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了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难道100公里之内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吗?) 现在,超视距空战已经流行起来。空军已经初步具有了对地、对海和对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陆军和海军可以发射一些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飞弹,但还不能说具有了超视距作战能力。陆海空天飞弹战是全方位的超视距战争,交战双方都不关心用何种平台发射飞弹,而是在乎飞弹是否命中目标以及如何拦截来袭飞弹。 陆海空天飞弹战谋求的是全方位的飞弹优势。飞弹优势简单地说就是“看得见、打得远、打得准”。因此,雷达探测技术、飞弹制导技术和飞弹发动机技术是陆海空天飞弹战的核心技术。实际上这些技术比较宽泛,各种雷达技术、各种卫星技术、火箭发动机技术和喷气式发动机技术等均包含在内。这些核心技术还需要多种必要技术的支持。但是,与空中力量优先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对技术的全方位要求相比,飞弹战对技术的要求更具伸缩性。 从陆地上发射飞弹去摧毁敌机和用飞机发射飞弹摧毁敌机在军事效果是相同的,但是从陆地上发射飞弹和用飞机发射飞弹对技术和经济等的要求则是不同的。“相同的军事效果,不同的实现方式”是飞弹战“平台无关性”和“可伸缩性”的简要概括。 第3页 可伸缩的武器系统 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真正能够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陆海空天飞弹战武器系统。这些国家只需要理解“平台无关性”的概念即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中小型的飞弹战武器系统。由于“平台无关性”中小型的飞弹战武器系统同样可以与大型和巨型的飞弹战武器系统周旋。就像100个战士也可以顶住1万个敌人的围攻,守住阵地一样。但是100架第三代战机是挡不住1万架第三代敌机的,这就是“平台无关性”带来的好处。 在飞弹战所使用的飞弹有成千上万种之多,为了便于叙述这里假设有1000种飞弹。没有那个国家有能力同时在1000种飞弹的技术上都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这样,超级大国、大国和中小国家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飞弹战中拥有一席之地。 假设a国目前没有卫星只掌握了地对空飞弹技术,那么a国就可以地对空飞弹为核心建立起可伸缩飞弹战武器系统。首先,发展完善的近中远程地对空飞弹体系。然后,把各种地对空飞弹小型化和机动化。因为,静止的飞弹基地非常容易被摧毁。如果具有空中优势的b国对a国发动侵略战争,a国的空中力量在第一次打击时就被摧毁了,a国仍然可以凭藉机动的完善的地对空飞弹体系反击b国的空中优势。如果没有战争,a国就可以地对空飞弹体系为核心进一步发展地对地和地对海飞弹,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飞弹战武器系统。 小国以一两种飞弹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小型飞弹战武器系统。中型国家以几十种飞弹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中型飞弹战武器系统。大国和超级大国则可以飞弹为核心,重新整合所有军事资源建立起基本上能够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飞弹战武器系统。陆权国家可以首先让陆军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海权国家可以首先让海军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拥有空中优势的国家可以首先空军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 和平时期,只要以某个单一军种为核心构建起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即可。由于可伸缩性和平台无关性,非常时期可以紧急扩展飞弹战武器系统以应对陆海空天飞弹战。 第一章 飞弹战 第二节 飞弹战中的新武器 子弹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公里之外,炮弹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公里之外,飞弹则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0公里之外,甚至1000公里之外。在未来的三十年内,飞弹是对付地面目标、空中目标、海上目标和太空目标的核心武器,飞机、舰艇、雷达和卫星等都是为飞弹服务的。这是刀刃优势用不同的方式实现相同的军事效果的基础。 飞弹坦克:陆军可以战胜空军。 现在,全球军事界均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在没有己方空军掩护的情况下,陆军暴露在敌方空军打击范围内无异于自取灭亡。的确,以坦克为核心的陆军无法与以战斗机和轰炸机为核心的空军抗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坦克发射的炮弹无法攻击作战飞机,陆军也没有打算用坦克炮弹去打飞机,而作战飞机可以摧毁坦克。因此,陆军在空军面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试想一下,坦克装上防空雷达携带防空飞弹,坦克还会被动挨打吗?坦克除了是移动的大炮之外与其他的军用车辆相比具有高速机动、适应性强和战场生存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坦克成为陆战之王。坦克可以在沙漠和沼泽中行进,普通军用车辆却不行。坦克有厚实的防御装甲,而普通军用车辆却没有。为了在飞弹战中取得胜利,本书认为应该发展以下三种坦克。 雷达坦克:用雷达代替坦克炮,保留坦克的其他优点。现在,战斗机上可以安装相控阵雷达,在坦克上安装专用的相控阵对空雷达不存在根本的技术问题。100个陆基的固定雷达站很可能在第一次打击时就被摧毁,1000辆机动的雷达坦克却可以安然无恙。 为数众多的互补的雷达坦克形成高速机动、适应性强和战场生存能力强的动态陆基雷达网比静止的陆基雷达网更加有效。 防空坦克(对空飞弹坦克):用地对空飞弹代替坦克炮,保留坦克的其他优点。地对空飞弹必须小型化,以便让有限的坦克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地对空飞弹。防空坦克必须与雷达坦克并肩作战。防空坦克只负责运载地对空飞弹,地对空飞弹的发射和制导由雷达坦克或卫星控制。 为数众多的防空坦克形成高速机动、适应性强和战场生存能力强的动态陆基防空网比静止的防空飞弹基地更加有效。 精确坦克(对地/对海飞弹坦克):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普通炮弹在飞弹战中的作用将非常有限。精确坦克用所携带的巡航飞弹、反坦克飞弹和炮射飞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去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同时保留坦克的其他优点。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精确坦克只负责运载远程飞弹,远程飞弹的发射和制导由雷达坦克或卫星控制。 远程精确打击坦克的出现将使陆军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现在,超视距空战已经流行起来。远距离陆战和超视距陆战将成为未来陆战的重要内容。 飞弹坦克群:雷达坦克、防空坦克和精确坦克按照一定比例组成飞弹坦克战队,多个飞弹坦克战队构成飞弹坦克群。飞弹坦克群同时拥有强大的对地、对空、对海和对天攻击能力。在以战斗机和轰炸机为核心的空军面前,以飞弹坦克战队为核心的陆军不再是活靶子。 第4页 1000辆防空坦克不会惧怕1000架作战飞机,陆军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陆军又可以把战争进行到陆的尽头。这里并不是在宣扬单兵种作战的愚蠢思想,而是在提醒某些处于空中劣势的国家,空中优势是可以打破的。 为了保证高速机动、适应性强和战场生存能力强等优点,现在绝大多数坦克的尺寸都在10米x5米x4米之内,飞弹坦克可以高些(10米x5米x5米)。改进的洲际飞弹和反卫星飞弹都可以容纳在10米x5米x5米的空间内。现在各种各样的飞弹车都可以用飞弹坦克代替,飞弹车用轮子,飞弹坦克用履带。可以说是履带使坦克成为陆战之王。 飞弹坦克的核心理念就是让所有陆基力量高速机动起来。陆基雷达网和防空飞弹网都由坦克来承载。洲际飞弹和反卫星飞弹也用坦克来发射。简单地说,就是把所有陆基设备都放在坦克的肩膀上,让所有陆基设备都奔跑起来。更简单地说,就是让所有的陆基设备都长上履带。在空中力量的威胁下,陆基力量必须全部高速机动起来。 飞弹卫星:突破飞弹防御系统。 现在,飞弹防御系统在洲际飞弹升空阶段、进入太空阶段和再入大气阶段进行拦截,并且力争在升空阶段摧毁洲际飞弹。如果直接从卫星上发射飞弹,那么就可以省去升空阶段和进入太空阶段,大大降低飞弹防御系统的拦截效果。 试想一下,卫星从距地表200公里的高度发射一枚3倍音速的飞弹,20秒内就可命中目标,留给飞弹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很短,被拦截的概率大大减小。本书并不希望太空军事化,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太空已经军事化。由于未来人类可能与地外高等智慧生物发生星际战争,因此太空军事化也并非绝对的坏事。 在和平时期大量部署飞弹卫星或在战时紧急部署飞弹卫星,将在飞弹战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在,卫星多用于侦察和通讯。大规模地使用卫星发射飞弹将让确保摧毁比确保生存容易得多。“悬在太空中的上千枚飞弹随时可能落下”所形成的战略威慑比陆基和海基的战略威慑强大得多。 飞弹卫星应该拥有从卫星上发射飞弹去攻击空中、海上和地面目标的能力和攻击其他卫星的能力。飞弹卫星应该拥有发射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飞弹的能力。飞弹卫星网可以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飞弹卫星网可以让空中优势荡然无存。 飞弹卫星应该採用“挂载负荷”形式,卫星本身是一个万能天基运载框架。天基飞弹系统、天基雷射系统、通讯系统和侦察系统等设备都可以安装在框架中,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抛弃或拆除。 飞弹卫星的优势就是“垂直进攻”。从卫星上发射飞弹更像从卫星上丢炸弹。发展飞弹卫星将为发展航天战斗飞船、空天战斗机和航天战斗机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飞弹卫星将被航天战斗飞船代替,2050年之后空天战斗机的普及将把空中力量和天基力量统一在一起,只能在大气层中飞行的战斗机将被淘汰。航天战斗机将成为星际战争的主角。 飞弹飞机:飞弹轰炸机。 战斗机对机动性和隐身能力等的要求,决定了战斗机不能携带过多的飞弹。飞弹战要求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因此未来空军发展的重心必须是超视距攻击能力。 试想一下,让一架重型运输机携带200枚各种先进的超视距对空、对地和对海飞弹,并配备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卫星制导系统,让重型运输机可以发射飞弹。那么,这架重型运输机的超视距攻击能力会比10架战斗机差吗? 轰炸机丢炸弹,飞弹飞机发射飞弹。飞弹飞机可以不要求机动性和隐身能力,只要求速度、载弹能力和探测能力,飞弹飞机谋求的是强大的超视距攻击能力。当然,这样会有明显的弱点:如果被战斗机靠近就会成为活靶子。就像战斗机与轰炸机协同作战一样,飞弹飞机也可以与战斗机协同作战。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弹飞机可以携带大量中程和近程飞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比轰炸机使用精确制导炸弹高了一个层次。在飞弹坦克大量运用的飞弹战中,使用轰炸机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没有战斗机的掩护,飞弹飞机就只能进行超视距攻击,否则会面临危险。 飞弹战中,交战双方都不关心用何种平台发射飞弹,而是在乎飞弹是否命中目标以及如何拦截来袭飞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飞弹发射平台无关紧要。飞弹坦克的作战半径就是飞弹的射程。飞弹飞机的作战半径则是飞机的航程加上飞弹的射程。反卫星技术的发展速度总是比飞弹卫星的变轨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发展速度快。用昂贵的超视距飞弹去摧毁近程飞弹坦克或者假坦克,在经济上非常吃亏。如果邻国之间发生战争,特别是小国之间发生战争,超视距攻击能力有什么用武之地呢?因此,各种武器必须配合使用。 飞弹母舰:击沉一只舰队。 既然陆军和空军都在谋求超视距攻击能力,海军为什么不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呢?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携带100架飞机,每架飞机可以携带10枚飞弹。从战场效果上看,有时就是可以发射1000枚飞弹。何必一定要用飞机再运送一次飞弹呢? 试想一下,让一艘航空母舰装满各种先进的超视距对空、对地和对海飞弹,并配备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卫星制导系统,让航空母舰可以直接发射这些飞弹。那么,这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会比携带10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差吗? 第5页 实际上,飞弹母舰不需要像航空母舰一样庞大,飞弹母舰可大可小,但飞弹母舰要求瞬间齐射能力。飞弹母舰也有明显的弱点:一旦被击中就万劫不復。因此,飞弹母舰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携带的所有飞弹发射出去。与携带多枚弹头的洲际飞弹相比,飞弹母舰更像是携带多枚弹头的巨型鱼雷。 飞弹母舰一进入战场就必须尽快把携带的所有飞弹打光,形成“飞弹雨”,给敌人最勐烈的精确打击。如果一艘飞弹母舰遇到一只航母舰队,那么它所要做得就是尽快把携带的所有飞弹打光,就像一枚携带多枚弹头的巨型鱼雷把弹头释放出来一样。因此,用飞弹母舰发射的飞弹应该可以用卫星制导或用其他舰艇的雷达制导。 飞弹坦克和飞弹卫星受到体积和技术的限制,单辆飞弹坦克和单颗飞弹卫星都不可能携带大量的飞弹,必须靠集群才能形成“飞弹雨”,给敌人最勐烈的精确打击。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则是移动的飞弹基地或者叫移动的飞弹仓库,可以在瞬间形成“飞弹雨”,对敌人形成饱和式或过饱和式精确打击。 假设一只航母舰队携带了500枚拦截飞弹,而飞弹母舰向航母舰队发射了2000枚飞弹,其中500枚被飞弹拦截了,还有500枚被近程防空炮摧毁了,剩下的1000枚也可以把航母舰队击沉。过饱和式精确打击虽然很费钱,但是也比打输了割地赔款好。2000枚飞弹击沉一只航母舰队在经济上也未必吃亏。 飞弹平台:飞弹战胜败的关键之一。 可以看出,以上列举的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都是飞弹平台。现在,坦克是炮弹平台,轰炸机是炸弹平台,战斗机是飞弹平台,军舰是飞弹和炮弹的复合平台。坦克、作战飞机、军舰和卫星都将向飞弹平台迈进,此后又会向雷射和粒子束等的光速武器平台迈进。如果武器系统是一把刀,那么子弹、炮弹、飞弹、雷射和粒子束等才是刀刃,枪、炮、坦克、飞机、舰艇、雷达和卫星等都只是刀身。 未来的飞弹坦克群可以克制现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未来的飞弹卫星可以突破现在的飞弹防御系统,未来的飞弹母舰可以击沉现在的舰艇编队,未来的飞弹飞机则有许多妙用。就像海湾战争中,美军用第三代战争手段“打瞎、打残和打瘫”萨达姆的第二代战争手段一样。真正的飞弹战中所使用的战争手段同样可以把现在的第三代战争手段“打瞎、打残和打瘫”。现在的第三代战争手段具有了飞弹战的某些特徵,但还不是真正的飞弹战。 在未来岁月中,谁最先拥有完善的飞弹战武器系统,谁就掌握了战争的先机。完善的飞弹战武器系统应该包括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但是并不排斥现在所使用的许多武器。可以简单地认为,飞弹战武器系统就是在现有的武器系统中增加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四种武器。但是飞弹平台决不只有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四种,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许多新型的飞弹平台将应运而生。 现在最强大的美军的武器系统与飞弹战武器系统的差距也是巨大的,本书并不想引发全球军备竞赛,但是本书希望全世界的军队都能够清楚未来的武器发展方向。如果本书没有提出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的概念,那么这可能不是发展方向。但是,本书已经提出了这些概念。这是未来二三十年内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克制现有武器系统的最佳方向。 新型飞弹 未来,各种新型的飞弹平台会应运而生,各种新型飞弹也将应运而生。 通用飞弹:就像发展多用途战斗机一样,多用途飞弹也将倍受青睐。空空飞弹、空地飞弹、地空飞弹、空舰飞弹和舰舰飞弹等专业飞弹的局限性非常明显的。如果一辆飞弹坦克只剩一枚地地飞弹了,它要对付空中目标怎么办?由于技术的进步通用飞弹将逐渐流行起来。坦克、堡垒和飞机都将是陆基近程通用飞弹的打击目标,它还可以把来袭飞弹当作飞机来拦截。飞机、来袭飞弹、坦克和堡垒等都将是空基中程通用飞弹的打击目标。 天基飞弹:从卫星上发射的飞弹。现在的大多数飞弹都不适宜从卫星上发射,因此需要发展适合从卫星上发射的天基飞弹。天基飞弹可以分为落体式和火箭式两种。现在许多飞弹发动机都只能在大气层中工作,这些飞弹发动机可以在落体式天基飞弹中使用。落体式天基飞弹与卫星分离后,首先进行自由下落,进入大气层后飞弹发动机才开始工作。落体式天基飞弹不能执行反卫星任务,火箭式天基飞弹则可以直接攻击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等天基设施。与飞机居高临下地摧毁坦克一样,卫星也可以居高临下地摧毁飞机。 多弹头飞弹:现在除洲际飞弹外,很少有飞弹採用多弹头技术,大多数飞弹都是单弹头的。未来多弹头技术将十分普及,大多数飞弹都将携带多个弹头。用多弹头飞弹去拦截多弹头飞弹的技术也将成为飞弹战中的尖端技术。两栖飞弹的出现将让水面舰艇如履薄冰,两栖飞弹可以携带鱼雷式弹头。两栖飞弹接近水面舰艇后释放多个弹头,其中鱼雷式弹头射入水中从水下攻击水面舰艇。空中的多个弹头可能被先进的近程防空炮摧毁,但是鱼雷式弹头则可以击沉水面舰艇。 第6页 雷射飞弹:运载雷射武器的飞弹。由于技术原因,大功率雷射在大气层中衰减很快。大功率雷射束在大气层中的有效射程十分有限,雷射功率不够又不能瞬间摧毁目标。各种武器都将採用防雷射涂层等反雷射手段,这样一来雷射武器实际效用又会大打折扣。因此,用飞弹把雷射武器运送到目标附近再用雷射摧毁目标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雷射飞弹在拦截多弹头飞弹时将会非常有用。 试想一下,一枚雷射巡航飞弹在距海面10米的高度飞行,在敌人的舰队中穿梭,100万瓦的雷射束在敌舰上扫过,敌舰沉的沉,炸的炸,最轻的也是雷达系统失灵,多么辉煌的战果啊! 定向动能飞弹:电磁炮发射的炮弹的速度可以达到5千米/秒——20千米/秒。多级火箭的速度可以超过10千米/秒。因此,飞弹的速度也可以超过5千米/秒。一种方案是飞机在3倍音速飞行时发射两级定向动能飞弹,两级定向动能飞弹自身再加两次速,速度就可以超过5千米/秒。另一种方案是三级定向动能飞弹,自身三次加速使速度超过5千米/秒。定向动能飞弹突破敌人防空网和进行超视距作战的能力都比速度只有3倍音速左右的普通飞弹强很多。 其他新型武器 未来,各种新型武器会应运而生。武器的好坏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实用。 航空平台舰:移动的飞机场 航空母舰就是移动的飞机场,还要个航空平台舰干什么?武器的好坏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实用。航空母舰以昂贵着称,航空平台舰是航空母舰的极度精简版。航空平台舰可以由大型货轮改装而成。一个中型国家养护100艘大型货轮是轻松加愉快的,养护100艘航空母舰就力不从心了。航空平台舰只负责运载飞机和供飞机起降,其本身不需要防空系统和反潜系统等。一艘航空平台舰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应该是相同排水量的大型货轮的2倍到5倍之间。如果一艘航空平台舰被击沉,就相当于损失了2到5艘大型货轮。 航空平台舰从外观上看与航空母舰差不多,但是除了宽阔的甲板和动力装置外,航空平台舰不需要再与航空母舰有相似之处。从高低搭档上考虑,航空平台舰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航空平台舰,其建造和维护成本是相同排水量的大型货轮的2倍左右。另一种是可以升级的航空平台舰,预留了升级空间,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紧急升级为航空母舰,其建造和维护成本不应该超过相同排水量的大型货轮的5倍。 试想一下,50艘航空平台舰与300艘舰艇组成的特混舰队遭遇会出现什么情况?假设a国有且只有50艘航空平台舰,其他海军力量为零,每艘航空平台舰可以搭载20架战斗机,b国用300艘舰艇组成的特混舰队去攻击a国。a国只需要用50艘航空平台舰把1000架战斗机运送到预定海域即可。当b国特混舰队与a国航空平台舰队之间的距离接近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时,a国的1000架战斗机立即起飞,a国的50艘航空平台舰立即调转船头撤离战场,等1000架战斗机把300艘舰艇解决之后再调转船头来迎接凯旋的900架战斗机即可。1000架战斗机是不会惧怕300艘舰艇的。 阳光卫星:借光杀人 发射一面“镜子”到太空中,用它反射太阳光为地面照明的设想由来已久。携带阳光反射阵列并能聚焦阳光的卫星可以摧毁飞机、飞弹和其他卫星。阳光卫星的攻击力很强,成本也不高,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完成飞弹卫星和运载雷射武器的卫星的攻击任务。因此,阳光卫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武器。 飞弹战vs一体化作战 1991年—2020年,多数机载对地和对海飞弹的射程都在1000公里之内,战斗机和轰炸机联合打击的范围则在100公里之内。因此,只有在距目标1000公里之内,空军才具有对陆军和海军的优势。而且只有在距目标100公里之内,空军才能对陆军和海军形成巨大的空中优势。因此,飞弹坦克就可以破除一体化作战中的空中优势。1000辆防空坦克不会惧怕1000架作战飞机。 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的出现则让一体化作战中的空中优势荡然无存。飞弹卫星的出现让一体化作战思想指导下的飞弹防御系统形同虚设。飞弹战所要谋求的是全方位的飞弹优势,即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飞弹优势。陆军、海军、空军和天军都应该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飞弹坦克、飞弹卫星、飞弹飞机和飞弹母舰都应该拥有发射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对地、对海、对空和对天飞弹的能力。这样就实现了“平台无关性”。 在空中力量优先的一体化作战中,一方取得空中优势,另一方的陆军和海军就会面临被动挨打的境地。在陆海空天飞弹战中,只要还可以发射飞弹就还有战斗力。空中力量优先的一体化作战的胜败与空战的胜败密切相关。陆海空天飞弹战的胜败直接由发射飞弹的能力决定。在陆海空天飞弹战中,如果一方的空军被彻底消灭了,另一方的陆军和海军只要还有发射飞弹的能力,战争就还没有结束。现在,用飞机消灭坦克易如反掌。未来,用飞弹飞机去消灭飞弹坦克或飞弹母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第一章 飞弹战 第三节 飞弹战的主要战术 作战平台的划分 为了便于叙述,本书对作战平台作了如下简单的划分。 第7页 最小作战平台:热兵器时代,一个人加一把枪就是最小作战平台。 一级作战平台:单兵加单兵武器构成一级作战平台。手枪、步枪、机枪、单兵火箭筒和单兵反坦克飞弹等都是单兵武器。一级作战平台中最简单的形式一个人加一把枪就是最小作战平台。 二级作战平台:主战武器或设施及其操作人员构成二级作战平台。大炮、火箭炮、坦克和飞机等是主战武器。碉堡和堑壕等是主战设施。 三级作战平台:飞弹艇、驱逐舰和潜艇等海军舰艇及其操作人员统称为三级作战平台。 飞弹坦克、飞弹卫星和飞弹飞机及其操作人员是二级作战平台,飞弹母舰及其操作人员是三级作战平台。 战争通则 战争就是己方利用一切因素试图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对敌方形成军事优势并取得胜利的过程。风雨雷电、天时地利、武器装备和人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因素。无论以强胜弱,还是以弱胜强,都是取得军事优势的一方获胜。所谓弱,一般是指人数或武器装备不如对方。谋略和天时地利等很难事先预估出来。事后诸葛亮们分析以弱胜强的战例无非都是套用“弱方在人数或武器装备上不如对方,但弱方谋略更高或巧妙利用了天时地利等,因此取得了胜利”的格式。在这里作一个事后诸葛亮式的判断: 战争中,总是拥有军事优势的一方获胜。这就是战争通则。一个蛮不讲理的解释就是,本书始终认为战争的胜利者拥有军事优势,就算胜利者是靠极其偶然的因素获胜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是人为因素形成的军事优势,还是偶然因素形成的军事优势,只要胜利了就一定拥有军事优势。 惯用伎俩 强则攻之: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优于敌方,直接打就行了。如果赢了,那是应该的。如果输了,就成全了敌方的“以弱胜强”。 集中优势兵力:整体上不如敌方,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打赢部分敌人。从整体上看是“以弱胜强”,实际上还是以强胜弱。 狼群战术:如果己方的单个作战平台不如敌方的单个作战平台,则採用狼群战术形成多对一的比例,造成狼群斗老虎的态势,赢得胜利。实际上还是以强胜弱。例如:潜艇群围攻航母。 人海战术:如果己方的作战平台比敌方的作战平台低了一个档次,则採用人海战术在数量上形成压倒性优势,试图赢得胜利。如果赢了,那就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如果输了,那就是牺牲得还不够,数量上还不够多。例如:用海量的最小作战平台和一级作战平台去打二级作战平台。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内敌人的子弹和炮弹总是要打完的,用肉体消耗完了敌人的子弹和炮弹,就可以消灭敌人了。 游击战术:如果作战平台相当,但数量上太少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则採用游击战术。如果作战平台比敌方差,数量上也很少,就只能採用游击战术了。避免正面接触,能躲就躲,以干扰、破坏和消耗为主要任务的游击战术同样可以赢得胜利。例如:美国不愿意继续在越南消耗,美国撤军,越南用游击战打赢了美国。 全民皆兵:对于侵略者来说,全民皆兵就是无处不在的游击战。全民皆兵可以赶走任何一个侵略者。 飞弹雨战术 刀身优势时代的惯用伎俩在刀刃优势时代同样可以用。地毯式扫射和地毯式轰炸等刀刃战术已经发明多年了。火力压制、火力准备和第一波次打击等已经司空见惯了。飞弹雨战术不是什么新战术,只是旧瓶装新酒而已。 飞弹雨战术的核心就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用饱和或过饱和的精确打击一次性解决问题。例如:360枚飞弹从360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攻击一艘航空母舰。又如:某次战争,进攻方为敌人的机场、舰队和兵工厂等准备了1万枚飞弹,那么进攻方就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把1万枚飞弹发射出去就行了。 “先打瞎,再打残,最后打瘫”不如“直接一次性打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普遍认为是逐渐升级的战争,那么就在第一时间把战争规模扩大到极限,一次性解决问题。简单地说,飞弹雨战术就是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发射数量众多的飞弹形成“飞弹雨”,力求一次性解决问题。 假海战术 用假目标去消耗敌人的飞弹是飞弹战的常用战术之一。假目标可以是电子信号模拟生成的,也可以是伪装的实物。假目标海战术简称假海战术,简单地说,就是假目标的数量远远超过真目标的数量,把真目标淹没在假目标的海洋中。如果假海战术成功,飞弹雨战术将完全失效。例如:敌人用360枚飞弹摧毁了一艘假航空母舰或一艘退役的航空母舰。又如:敌人的1万枚飞弹摧毁了1万个假目标,等于敌人放了1万枚“烟花爆竹”。 造假总是比去伪存真容易,特别是制造地面上的假目标。有攻就有防,有飞弹雨战术当然就有假目标海战术。如果拥有飞弹优势的一方不使用飞弹雨战术,其飞弹优势就会大打折扣。处于飞弹劣势的一方,使用假目标海战术就可以阻吓拥有飞弹优势的一方使用飞弹雨战术。 点杀战术 点杀战术就是一击即中,其本身没有什么特点,就是对技术要求高。只要敌人的真目标出现就确保将其摧毁。例如:用1枚到3枚飞弹就击沉一艘航空母舰。又如:确定敌方的真目标后,用1枚飞弹就将其摧毁。如果敌方的假目标海战术非常成功,己方就只能放弃一次性大规模的飞弹雨战术。但是,敌方的真目标总要活动,确定其真目标后再採用飞弹雨战术确保将其摧毁。这种分期分批逐个点杀敌方真目标的战术称为点杀战术。 第8页 灵活运用 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战术,实战总是各种战术灵活运用的结果。造假靠技术、去伪存真更依靠技术、飞弹命中目标本身就是技术实力的综合体现。这样看来不就成了技术决定论了,那么技术靠什么呢?人,人才能研发和运用技术。战略战术的创造和灵活运用还是靠人。归根到底,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章 飞弹战 第四节 超常规战略 武器的分类 本书把武器简单地分为核生化武器、常规武器和超常规武器三种。核生化武器是传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就不用介绍了。生物武器是极其残忍和灭绝人性的武器,其杀伤可以比核武器更大。交战双方即使使用核武器,也不应该使用生物武器。况且从理论上说核武器对外星人也可以造成大规模杀伤。但人类研制的生物武器很可能对外星人毫无作用。化学武器也是一种残忍的武器,其杀伤力非常容易控制,可大可小。化学武器在人类战争史上曾多次地小规模地运用,但是在战争中大规模和普遍地使用化学武器是不应该的。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用常规武器战胜敌人之后还存在化敌为友的可能。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之后,就不可能化敌为友了。 本书把枪、炮、坦克、飞机、雷射和粒子束等均归为常规武器一类。次声武器、气象武器和人工地震等属于超常规武器。 超常规战略 常规武器(战斗机、军舰、坦克等)战略已经相当成熟了。未来必须确立超常规战略。 以超常规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人工地震等)为核心的战略称为超常规战略。 超常规大规模杀伤:除了核生化武器可以造成大规模杀伤外,次声武器、气象武器、人工地震等也可造成大规模杀伤。 超常规精确杀伤:除了精确制导武器伤外,尘埃机器人和生物场咒语等也可进行精确杀伤。 杀人第一:摧毁战斗机、军舰、坦克等,不如杀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杀人第一。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如果不能化敌为友,那么杀人(杀死敌人)就很难避免了。 暗杀战略:採用各种手段以暗杀精英阶层和斩首为目的。暗杀战略是超常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时期部署大量职业杀手,他们不从事间谍工作,只负责按指示杀人。与其让成千上万的双方士兵死在战场,让双方亿万人民生活在硝烟之中,不如暗杀几百个领导来避免更多的人毫无价值地牺牲。 超常规战:不动一枪一炮,杀敌于千里之外。 一切都是武器,思维局限在常规武器中是错误,思维主要放在常规武器中更是错误。以正和以奇胜,常规战略是确保摧毁,超常规战略是确保生存,常规战略是攻防,超常规战略是全胜。 超常规武器 次声武器:新核武器!大功率次声炸弹,炸死一个城市的人不成问题。对坦克群、飞机群和军舰群非常有效。战术飞弹和战略飞弹都必须能够携带次声弹头,次声炮弹、次声火箭弹必须大规模装备部队。 气象武器:真正的隐形武器!以颱风、龙捲风、海啸、洪水、干旱、雷暴等为主力,让敌国天灾不断。敌人很难发现和查证是人工天灾还是自然天灾,特别是人工加强的自然天灾。雷暴对飞机群非常有效,还可形成禁飞区。 地质武器:隐形核武器!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山崩等为主力。让敌国大城市经常发生12级浅源地震,比核武器、次声武器和气象武器都厉害。 幻觉武器:心理战利器!以海市蜃楼等为主力。让敌国民众经常看到天空恐怖画面和听到恐怖声音。让敌军官兵在陆海空作战时经常发现假情景。海市蜃楼配上真实战斗效果更好。 天体武器:毁灭之王!以彗星、小行星、大陨石、陨石雨等为主力。彗星撞地球毁掉一个大国;小行星空降毁掉一个大城市;陨石撞卫星,让敌国卫星全部消失;陨石雨打舰队,打沉没商量。 微型武器:精确杀人!以尘埃机器人等为主力。以大规模暗杀精英阶层和斩首为目的。 生物场武器(猜测):鬼神莫测!以咒语、魔法、占卜、风水、命相等为主力。以斩首为目的。原始部落的咒语、魔法必须研究并利用起来。本书对咒语、魔法、占卜、风水和命相等豪无研究,只是猜测,如果有这些东西的话也必须利用起来。如果没有,就当开个玩笑吧。 未来武器:人算天机!未来可以预测就可以改变。採用各种方法预测未来,然后改变未来。预测未来的技术是最先进的武器,最强有力的武器。地球的大气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但是归根到底人还是由质子和中子等微观物质组成的,归根到底人和人类社会还是一个物质系统。不要异想天开地认为人有了意识就不是物质了,就和物质世界划清界限了。既然物体的运动可以计算,天气状况可以预报,那么同样是物质系统的人和人类社会的状况为什么就不能预测呢?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无法预测出人和人类社会的状况,就断定人和人类社会的状况不能预测是极其愚蠢的想法。 “可以预测就可以改变”这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物体的运动状况和天气状况可以预测,人也可以施加影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况和天气状况。同理,人和人类社会的状况可以预测,人也可以施加影响改变人和人类社会的状况。 第9页 战争规则 一旦化敌为友的努力失败,不战而胜也不能实现,那就只有兵戎相见了。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不择手段地赢得胜利。既然是不择手段,那还有什么规则可言呢?不能为了短期的胜利而牺牲全人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不能为了短期的胜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这就是战争的规则。所谓不择手段,是指在不牺牲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不择手段。如果某种手段可以赢得胜利但要牺牲长远利益,牺牲全人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宁愿战败也不要使用这种手段。如果战争指挥者没有遵守这个规则,即使他赢得了胜利,他也是全人类、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打输了,下次还可以赢回来。如果没有了未来,还有下次吗?研究人类歷史就可以发现,在许多战争中军事上战败的一方并不是真正的输家。一场战争的胜利的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赢得胜利所带来的价值,那能叫做胜利吗?美国真的打不赢越南吗?美国宁愿接受战败的耻辱也不愿意继续在越南耗下去,因为越南的价值是有限的。 本节提出了一些超常规的手段,作为一本军事着作是应该这样做的,让读者知道还有这些手段可以选择。但是,实战中必须在遵守战争规则的前提下选择手段,而不能为了赢得表面上的军事胜利而不择手段,更不能赢了现在输了未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输掉战争并不意味着输掉未来。 秦国打败六国,统一中国,六国的贵族输掉了战争但六国的人民并没有输掉未来。蒙古打败南宋,南宋的贵族输掉了战争但南宋的人民并没有输掉未来。满人打败了明朝,镇压了农民起义,但是汉人并没有输掉未来。人类歷史上,伴随着几大帝国的起起落落,战败的阴影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间轮迴,但是战火中的人民输掉了战争并没有输掉未来。 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候,战争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没有那个国家和民族以杀人为天职,况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因此,在战争规则下进行战争是必要的。不遵守战争规则所带来的灾难是难以想像的,甚至让人类文明从宇宙中消失。 第一章 飞弹战 第五节 常规战略 天军发展战略 军用卫星绝对不是天军的主战装备,空天战斗机和航天战斗机才是天军的主战装备。2050年之后空天战斗机的普及将把空中力量和天基力量统一在一起,只能在大气层中飞行的战斗机将被淘汰。空天战斗机负责离海平面1000公里之内的攻防。整个太阳系直径约120亿公里内的攻防则由航天战斗机负责。航天战斗机是星际战争的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2030年之前很难拥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军。 2030年之前卫星式的天基设施将是天基力量的主力。飞弹卫星、运载雷射武器系统的卫星、运载粒子束武器系统的卫星、导航卫星和侦查卫星等均属于卫星式的天基设施。庞大而笨重的太空梭在飞弹卫星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用核反应堆、正反物质湮灭装置和雷射发动机作为空天战斗机和航天战斗机的动力才是出路。利用化学燃料的火箭发动机几乎不可能让航天战斗机在直径约120亿公里的太阳系内巡航。 天军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飞弹卫星阶段、航天战斗飞船阶段、空天战斗机阶段和航天战斗机阶段。航天战斗飞船是先用火箭把装载武器系统的载人飞船发射到离海平面200公里到4万公里的轨道上。航天战斗飞船可以进行定轨飞行、变轨和自由飞行。航天战斗飞船的驾驶员操纵飞船进行战斗。 洲际飞弹式的运载火箭:运载火箭和弹道式洲际飞弹在飞行原理、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都基本相同。因此,在飞弹卫星阶段和航天战斗飞船阶段发展洲际飞弹式的运载火箭将成为天军发展战略的重点。大型航天基地比飞机场更容易摧毁。战争时期如果要紧急发射1000颗飞弹卫星或1000艘航天战斗飞船是绝对不能指望大型航天基地的。可以储备几千枚洲际飞弹,为什么不可以储备几千枚洲际飞弹式的运载火箭呢?洲际飞弹可以用飞弹车牵引到公路上发射,还可以从潜艇上发射,洲际飞弹式的运载火箭也可以从公路和潜艇上发射。简单地说,就是把洲际飞弹上的核弹头换成飞弹卫星或航天战斗飞船。实际上就是把飞弹卫星或航天战斗飞船与专用的运载火箭封装成一个整体,以便随时可以从公路或潜艇上发射。 光速发动机:现在,利用化学燃料的火箭发动机能让火箭达到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但很难超过每秒20公里。从理论上说,飞船向后喷射光子可以达到每秒30万公里左右的速度。在空天战斗机阶段和航天战斗机阶段,特别是在航天战斗机阶段,发展光速发动机是天军发展战略的重点。光速发动机是指理论上可以达到或接近光速,实际上可以提供每秒1000公里以上的速度的发动机。从理论上说,喷射正反物质湮灭产生的光子和喷射高能雷射都可以提供每秒1000公里以上的速度。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可能比实现受控热核聚变更加困难。 2006年11月21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单打独斗,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七国终于携手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齐心协力呢?研制光速发动机是非常困难的,人类文明的几个主要国家应该齐心协力地研制光速发动机。估计人类基本统一之后,光速发动机才会研制成功。航天战斗机应该是为可能出现的外星威胁准备的,世界各国可以暂时不考虑光速发动机的问题,先研制洲际飞弹式的运载火箭。 第10页 精尖战略 如果飞弹战有1000项关键技术,那么是否会有一个国家同时在1000项关键技术上都取得领先地位呢?这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超级大国凭藉其在空中力量优先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时代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让陆海空天四军同时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谋求全方位的飞弹优势是非常自然的选择。而大国和中小国家则无力谋求全方位的飞弹优势,因此必须採用精尖战略。 所谓精尖战略就是扬长避短,用把长处发挥到极致的战略来对抗全面发展战略。例如:擅长陆战的国家就把陆军发展到极致,让陆军率先拥有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能力。 在空中力量优先的一体化作战时代,飞机打坦克是易如反掌的事。在平台无关性的飞弹战时代,用飞弹飞机去消灭飞弹坦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飞弹飞机可以发射射程为1000公里的反坦克飞弹,飞弹坦克也可以发射射程为1000公里的防空飞弹。谁消灭谁,就不是由空基平台——飞机或陆基平台——坦克所能决定的了,由且只由飞弹决定。“发现目标?发射飞弹?制导飞弹命中目标”一切都由这三个环节决定。因此,飞弹战的战略也很简单,即利用本国的一切力量完成“发现目标?发射飞弹?制导飞弹命中目标”三个环节即可。擅长陆战的国家就让陆基力量去完成这三个环节。擅长海战的国家就让海基力量去完成这三个环节。因为,并非必须要陆海空天一体化紧密配合才能完成这三个环节。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陆海空天均能单独完成这三个环节,陆海空天一体化紧密配合就可以万无一失地完成这三个环节。由于国力有限,採用精尖战略只要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这三个环节即可。 超前战略 光速战是飞弹战的克星,因此只要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发现目标?发射飞弹?制导飞弹命中目标”这三个环节即可。把有限的国力更多地放在发展光速战武器系统上。由于技术原因,飞弹战武器系统肯定比光速战武器系统先投入实战,飞弹战武器系统也肯定比光速战武器系统更加成熟。另外,很多技术是通用的,是无法绕过去的。世界各国在设计飞弹时也会考虑到飞弹防雷射和粒子束的能力,增强飞弹的战场生存能力。因此,超前战略的选择余地是有限的。但是,用跨越式发展的方法去对抗全方位的飞弹优势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断层战略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侵略伊朗,伊朗应该如何保家卫国?美军拥有海空优势,伊朗陆军也弱于美国陆军,仅从装备上看是这样的。伊朗必须先发制人,主动寻歼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驻军,特别是驻守在伊拉克的10多万美国陆军。本来是美国打算发动侵略战争,伊朗却在美国兵力集结未完成时发动战争,这样会激怒美国,也会面临国际社会的孤立。但是,伊朗别无选择。如果不先发制人,伊朗很可能在美军的第一次打击后就输掉战争:空军和防空飞弹基地被摧毁,陆军和海军剩下的任务就是被动挨打。 如果伊朗在美军的第一次打击开始后,立即全力寻歼美国陆军,造成美国陆军大量伤亡,这样做的效果也虽不如先发制人,但比被动挨打好多了。回想一下海湾战争,如果萨达姆在多国部队集结未完成时主动寻歼多国部队,那么多国部队的伤亡就会很大。 弱旅面临强敌时,集中其全部力量攻击强敌相对较弱的部分,并力求全歼的战术称为断层战术。伊朗抵抗美国时就应该集中全部力量攻击美国陆军,并力求全歼美国陆军。如果美国陆军遭到重创或全歼,在美军陆海空天一体化战争体系中形成断层,那么伊朗的胜算就大大增加了。为了避免伊朗的断层战术奏效,第一次打击完成前,美国陆军应该远离伊朗边境。第一次打击完成后,美国陆军再长驱直入。 在陆海空天一体化战争中,断层战略是指力求全歼敌方的某兵种,在敌方陆海空天一体化战争体系中形成断层的战略,即“把敌人打断”。实际上,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先打瞎”的战术已经体现了断层战略的思想。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天基平台是最脆弱的。与庞大的分散的陆军、海军和空军相比,天军数量少、轨道固定、无法隐藏且抗打击能力弱。“把天军打断”是最容易实现的。有反天能力的国家在发生战争时应该首先“把敌人的天军打断”。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反卫星武器应该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由于天军容易被打断,因此军队必须充分利用天军又不能过度依赖天军。 在陆海空天飞弹战中,断层战略是指力求把敌方“发现目标?发射飞弹?制导飞弹命中目标”这三个环节中的某个环节打断,在三个环节形成断层的战略。如果敌方主要依赖卫星发现目标,那么就集中力量打卫星。如果敌方主要依赖大型雷达站发现目标,那么就集中力量摧毁其大型雷达站。如果敌方的飞弹制导技术有缺陷,那么就大力发展干扰技术让敌方能够发现目标和发射飞弹,却很少命中目标。 灵活运用 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战术,也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战略。世界各国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考虑到各种战略的优劣,制定一个适合本国的综合战略,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战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极其危险的。 第11页 第二章 光速战 第一节 光速战的基本思想 一分钟之内解决问题 先想像一下最简单光速战模型。假设a国有且只有1000颗运载雷射武器的卫星,其他军事力量为零。b国也只有1000颗运载雷射武器的卫星,其他军事力量为零。由于某种原因,a、b两国化敌为友的努力失败了,不战而胜的希望也破灭了。a国决定先发制人,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a国的1000颗卫星接到攻击命令立即向b国的1000颗卫星发射1000束雷射。b国的1000颗卫星发现了a国的进攻,在承受1000束雷射的同时立即自动发动反攻,也向a国的1000颗卫星发射1000束雷射。结果,b国的1000颗卫星承受住了第一波打击并且把a国的1000颗卫星全部摧毁了。整个过程,在1秒钟之内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在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还没有来得及放开“战争按钮”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就在那1秒钟之内a国彻底战败了,a国的军事力量全部被摧毁了。 上面是一个“没有过程”的自动化光速战争的简单模型。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飞弹战时代从发现目标到摧毁目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10分钟左右,而光速战时代从发现目标到摧毁目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几秒钟,最多也只有1分钟左右。子弹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公里之外,炮弹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公里之外,飞弹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而雷射和粒子束则可以把问题解决在1000万公里之外。 飞弹战时代以及飞弹战之前的时代都是“瞄准大概可以命中”的时代,光速战时代是“瞄准等于命中”的时代。飞弹战有“发现目标?发射飞弹?制导飞弹命中目标”三个环节,而光速战只有“发现目标?摧毁目标”两个环节。(注意:命中并不等于摧毁。)雷射和粒子束的大规模使用和普及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是继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飞跃之后最重大的变革。 太空——光速战的理想战场 由于物质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不可能避免的,空气对雷射和粒子束的散射和吸收等衰减作用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可以认为是真空的太空才是雷射和粒子束驰骋的理想场所。在大气层中使用雷射和粒子束的效果是无法与在太空中使用雷射和粒子束的效果相提并论的。 因为雷射和粒子束只能在太空和大气层中使用,所以水下和地下力量的重要性开始突现。用雷射和粒子束攻击潜艇或地下设施的效果实在是太差了。由于技术原因雷射和中子束是最有前途的光速武器。因为“有矛就有盾”,防雷射和粒子束的材料和措施一定会被广泛地研究,所以瞄准等于命中,但命中并不等于摧毁。防御其他中性粒子束和带电粒子束相对较为容易,再加上产生其他中性粒子束的技术问题,因此,雷射和中子束是最有前途的光速武器。中微子可以穿透整个地球,用中微子束作为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用中微子作为星际间通讯的载体还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现在,人类文明广泛地使用电磁波通讯,但是电磁波在漫长的星际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是惊人的,而且在星际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也是难以预料和无法忍受的。中微子的抗干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中微子通讯可能成为星际间通讯的首选。 第二章 光速战 第二节 光速战中的新武器 雷射炸弹:软硬兼施 发射大功率雷射束和粒子束的武器系统已经研发多年了,本书不把它们当作新武器介绍。先介绍一下最简单的二氧化碳雷射器。在一个长直的玻璃管的两端放入两个电极,然后在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最后在玻璃管的两端封装上两块镜子,一块镜子的反光率为100%,另一块镜子的反光率为99%,它允许1%的光透射出去。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二氧化碳雷射器。通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之后,雷射就会从反光率为99%的镜子的那一端射出。 如果两块镜子的反光率都是100%,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雷射器会损坏但不一定会爆炸。锁模雷射器输出的是一个等时间间隔的雷射脉冲序列。也就是说,锁模雷射器只允许特定频率的雷射输出到雷射器之外。雷射炸弹也是一个雷射器,但与锁模雷射器不同,雷射炸弹是把所有频率的雷射都“关”在雷射器内。等“关”在雷射器内的雷射功率达到雷射器壁材料的承受极限时,把所有频率的雷射都释放出来。本书把这种“关”雷射的原理称为“囚禁原理”。当然,也可以利用囚禁原理来获得高功率的雷射束。这里用囚禁原理来制造雷射炸弹。 一个球形的雷射器,器壁就是反光率100%的反射镜。用飞弹把雷射器运送到目标附近后,雷射器开始工作,被囚禁一段时间后的雷射释放出来摧毁目标。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多种多样的雷射炸弹。雷射炸弹可以不是一次性的,如果器壁的反光率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在100%和0%之间切换。被囚禁的雷射释放后再次囚禁的雷射,反覆多次地囚禁和释放雷射,对目标进行多次的照射,这种雷射炸弹称为闪光炸弹。 一般炸药型炸弹的杀伤范围半径为100米的球形空间内,而雷射炸弹的杀伤范围可以是一个半径1公里的球形空间,甚至是半径10公里的球形空间。炸药型炸弹主要造成硬杀伤。雷射炸弹则是“软硬兼施”,对近距离的目标造成硬杀伤,对远距离的目标造成软杀伤。使飞机的雷达或通信系统失灵,造成人员的暂时性失明或永久性失明等均属于软杀伤。360度地释放囚禁雷射将主要造成软杀伤。为提高硬杀伤能力,球形雷射器可以把囚禁雷射聚焦成1束到100束雷射后再发射出去。 第12页 试想一下,1000架敌机来袭,一般需要1000枚飞弹或1000束雷射才能解决问题。而只需要10枚到100枚雷射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一枚雷射炸弹被飞弹运载到机群附近后,可以释放10束到100束雷射。前面已经提到运载雷射武器的飞弹称为雷射飞弹。运载雷射炸弹的飞弹是雷射飞弹的一种。雷射炸弹也可以用轰炸机投放。 雷射枪 雷射枪本来不是什么新武器,但是本书还是决定介绍一下。雷射枪发射出去的雷射束照射到目标时所形成的光斑的直径应该小于1厘米。雷射枪是单兵武器,可以分为软杀伤型、燃烧型和硬杀伤型三种。软杀伤型雷射枪功率低,主要用于造成敌方人员暂时性失明或永久性失明。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可以把纸点燃。燃烧型雷射枪的功率适中,可以远距离引燃易燃物质,可以对人员造成烧伤或灼伤。硬杀伤型雷射枪的功率大,可以直接杀人,可以用于切割金属。 由于灵巧子弹採用红外追踪等技术可以转弯,雷射枪的出现并不能淘汰灵巧子弹。雷射枪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火药型枪械的过时。手枪、步枪和机枪等近距离火药型枪械似乎永远都不会过时。功率可调的雷射枪肯定是最受欢迎的,作战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雷射枪的功率,与功率固定的雷射枪相比其战场适应能力更强。 雷射手枪像手电筒或匕首一样,可以当作雷射剑使用,用于近距离格斗。 雷射炮 雷射炮也不是什么新武器,但是本书还是决定介绍一下。雷射炮发射出去的雷射束照射到目标时所形成的光斑的直径应该小于10厘米。雷射炮的功率也应该可以调节。雷射炮应该主要用于造成硬杀伤。运载雷射炮的飞弹也是雷射飞弹的一种。 齐射雷射武器 单束雷射的功率始终是有限的,要在一举摧毁目标,功率越大越好。1万束100万瓦的雷射束同时照射在一点所形成的摧毁力是巨大的。专业的齐射雷射武器由多个大功率雷射器组成,它不是把多束雷射聚焦或合成为1束雷射后再发射出去,而是控制好角度确保多束雷射同时照射在同一个目标的同一点上。因为,把1万束100万瓦的雷射束聚焦或合成为1束雷射的技术难度比控制1万个雷射器确保其光束同时照射在同一个目标的同一点上的技术难度大得多,所以齐射雷射武器是非常有前途的。从理论上说,齐射雷射武器可以提供任意功率的雷射去摧毁目标。 单个的雷射枪和雷射炮在设计时应该预留齐射控制接口,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接受齐射控制装置的控制,“齐光协力”地摧毁目标。10把雷射枪齐射可以当成雷射炮使用,而10把机枪齐射却不能当成大炮使用。 雷射网武器 一架飞机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飞行时,一束100万瓦的雷射照在飞机上形成直径1厘米的光斑,飞机10微秒就可以飞过1厘米的距离,在10微秒的时间内被照射点接收到的能量最多只有10焦耳。10焦耳的能量只能让1克水的温度升高2.39摄氏度。用单束高能雷射去击落高速飞行的飞机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齐射雷射武器应运而生。但是仅有齐射雷射武器是不够的,10束100万瓦的雷射齐射也不一定能够击落高速飞行的飞机。因为,飞机设计师肯定会为飞机设计防雷射层的。因此,雷射网武器应运而生。 如果高速飞行的飞机被多束雷射形成的雷射网连续跟踪照射,就算每次的照射点都不相同,伤痕累累的飞机也难逃被击落的命运。两束雷射先后照射到高速飞行的飞机的同一点上是难以实现的,而多束雷射跟踪照射同一架飞机却是容易实现的。 由多个雷射器或多个齐射雷射武器构成的雷射网武器是飞弹、飞机和卫星的克星。一个雷射网武器可以在1秒钟之内解决一架飞机。1000架飞机只需要1000秒就可以全部解决了。 粒子束武器 与雷射武器相对应同样有粒子枪、粒子炮、齐射粒子武器和粒子网武器等,本书就不一一介绍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粒子束武器分为高速型和低速型两种。高速型粒子束武器是把粒子发生器产生的粒子用加速器加速到接近光速后再聚焦成粒子束髮射出去。低速型粒子束武器是直接把粒子发生器产生的粒子收集并聚焦成粒子束髮射出去。粒子发生器产生的粒子的速度可以到达每秒几万米甚至每秒几万公里,虽然这个速度与光速相比非常缓慢,但是与飞机、飞弹和卫星的速度相比还是非常快的。因此,可以不使用加速器,直接聚焦成粒子束当作武器使用。 多波雷达武器 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雷射雷达、微波武器和雷射武器于一身武器系统。由于现在的军用雷达多数工作在厘米波段,所以现在的隐形飞机、隐形军舰和隐形飞弹都主要是针对厘米波雷达设计的。厘米波雷达负责探测隐身能力差的一般目标,米波雷达负责探测可以对厘米波雷达隐形的目标。由于目标的尺寸与雷达的工作波长接近,所以从理论上说无法实现隐形。但是,米波雷达精度低,提供的数据误差大。因此,米波雷达用于在大范围搜索目标,确定目标的大概位置后再用雷射雷达确定目标的精确位置。雷射雷达精度极高,但是波束窄不能用于大范围搜索目标必须与其他雷达配合使用。 发现目标后多波雷达武器有两种方法摧毁目标。一种方法是提高厘米波雷达的功率,让其功率达到微波武器的水平,直接照射目标进行“面”的杀伤。用微波武器对付多个目标非常方便。但是,微波武器对採用了有核防护措施的目标无效。虽然微波武器有很多优点,但是防范起来也很容易。因此,本书并不认为微波武器能成为光速战的主力武器。微波武器对电子设备非常有效,但是在光速战时代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濒临淘汰,量子计算机等量子设备才是主流。另一种方法是用雷射照射目标。 第13页 多波雷达武器集“发现目标”和“摧毁目标”的功能于一身,严格地说是一个武器系统。但是多波雷达武器系统可以小型化到装在一辆坦克上,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武器。 反光装甲 由反光率100%的反光层和防粒子束层构成。反光率100%的反光层用于反射雷射,它可以是一层简单的涂层,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先进的反光层应该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把入射雷射“处理”一下,让其反射时的相位与入射时相反,让入射雷射和反射雷射相互“抵消”。防粒子束层可以是一层简单的铅层,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在防粒子束层中掺入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利用放射线让反光装甲表面的空气电离,形成电离层。雷射和粒子束在穿过电离层时会被大大的削弱。 反光装甲可以运用在坦克、飞机、飞弹、卫星和舰艇上。但是,上面的这种简单的反光装甲没有什么隐身能力。敌人可以根据反光层和放射线的特点轻易地发现目标。因此,在反光装甲的表面应该是隐形材料涂层,但是隐形材料涂层必须保证其被雷射照射后不影响反光层的工作。也可以考虑在隐形材料涂层与反光层之间设置一个电离层。电离层可以是电离的气体,也可以是“带电”的多孔材料。 其他新型武器 多栖坦克:水陆两用坦克、水上飞机和会飞的汽车已经出现了。是否可以考虑陆海空三用或陆海空天四用坦克呢?为什么不考虑陆海空三用飞机呢?这里主要是从尺寸上划分坦克和飞机,长十几米翼展又是十几米飞机实在不适合在陆地上奔跑。直升坦克可能成为第一种陆海空三用武器。用直升机吊起一辆坦克早就不是问题了,在坦克上直接安装螺旋桨不是更方便吗?根据战场需要登陆、上天和下海,特别是在两栖登陆作战中,直升坦克可以飞越敌人的滩头阵地绕到敌人的后方发动进攻。 反物质弹:正反物质湮灭释放的能量是惊人的,反物质弹的威力可以比氢弹的威力更大。从理论上说,可以用反物质弹炸掉一个星球。反物质弹的威力是可控的,把它的威力控制在1千克tnt当量之内也是可以实现的。在光速战时代的中期反物质弹就可能已经问世了。 运载平台:坦克、飞机、舰艇和卫星都可以运载雷射和粒子束等光速武器,因此,光速战坦克、光速战飞机、光速战舰艇和光速战卫星应运而生。本书就不一一介绍了。 光速战vs飞弹战 光速战武器系统并不排斥飞弹战武器系统,可以简单地认为在飞弹战武器系统中增加光速战坦克、光速战飞机、光速战舰艇和光速战卫星等光速战武器就变成光速战武器系统了。在光速战时代,用先进的飞弹去攻击地面、地下、海面和海下目标可能效果更好。飞机、飞弹和卫星等空基力量和天基力量就成了光速战的牺牲品。飞机、飞弹和卫星一旦被发现就很难逃脱敌方的陆海空天雷射网和粒子束网的跟踪打击。因此,光速战时代是“光速优势”决定一切的时代,是否拥有光速优势由雷射和粒子束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决定,即由“发现目标?摧毁目标”的能力决定。光速战可以彻底打垮飞弹战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章 光速战 第三节 光速战的主要战术 空天力量:隐形战术和干扰战术 飞机、飞弹和卫星在天空或太空中飞行,没有什么可以遮挡的。一旦被发现,如果自身的防雷射和粒子束材料或措施被敌人的雷射和粒子束攻破,除了被摧毁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结果了。飞机、飞弹和卫星在敌人的陆海空天雷射网和粒子束网的跟踪打击下显得不堪一击。因此,隐形成为空天力量的最佳选择。陆海空天雷射网和粒子束网对空天力量基本上可以做到“发现等于摧毁”。任何飞机、飞弹和卫星都不能指望在1000束雷射和粒子束的跟踪打击下逃生,但是不能发现如何摧毁呢? 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雷射雷达、红外追踪和电视追踪等探测手段构成的陆海空天探测网让苍蝇都难以遁形,飞机、飞弹和卫星又如何隐身呢?干扰战术。前面提到过的假目标海战术又可以大显身手了。当假目标的数量远远超过真目标的数量,真目标被淹没在假目标的海洋中时,陆海空天探测网、雷射网和粒子束网又能干什么呢?假目标可以是实体的假目标,也可以是干扰设备虚拟出来的假目标。能直接用干扰设备让敌人的探测系统失灵最好,但是“有矛就有盾”对此不应期望过高。 虽然雷射和粒子束很厉害,但是飞弹仍然没有过时。在隐形战术和干扰战术的帮助下飞弹仍然可以突破敌人的雷射网和粒子束网对敌人的各种目标进行打击。 陆基力量:游击战术 光速战坦克和雷射炮等可以躲在10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和10米厚的铅板下面。发现飞机、飞弹或卫星就露出来或跑出来“齐光协力”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又躲起来。雷射和粒子束对10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和10米厚的铅板都无能为力。如何解决躲在防御工事、山洞和地下的陆基力量呢?还得靠飞弹。飞弹来袭,陆基力量又用雷射和粒子束去对付飞弹。武器之间就是这样“相互克制”的,因为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武器。 本书在飞弹战时代就强调过陆基力量必须高速机动起来,不要到了光速战时代又搞什么陆基雷射基地之类的固定挨打对象。高速机动的陆基动态雷射网和粒子束网是抵抗侵略的中坚力量。陆基动态雷射网主要由雷射坦克和雷达坦克构成。雷达坦克协同工作负责发现目标,雷射坦克协同工作负责摧毁目标。虽然空气对雷射的衰减作用不可避免,但是用雷射坦克打飞机、飞弹和卫星都是可以实现的。1000辆雷射坦克和1000辆雷达坦克构成的雷射网拥有1000束雷射齐射和1000束雷射跟踪照射的能力,能够让任何飞机、飞弹和卫星都感到恐惧。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陆基动态雷射网就算打不赢,也可以抵抗一段时间。外星人入侵地球时,人类的天基力量会被首先摧毁,飞机一起飞就会被摧毁,只有雷射坦克还可以打点游击战。 第14页 最好是陆海空天光速战,但是如果天基力量和空中力量被摧毁了,陆基力量和海基力量必须拥有单独作战的能力。决不能出现“一颗螺丝钉坏了,整个机器就瘫痪了”的愚蠢情况。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时代如果对卫星过度依赖,就可能出现“一颗螺丝钉坏了,整个机器就瘫痪了”的愚蠢情况。陆海空天飞弹战和陆海空天光速战都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一颗螺丝钉坏了,整个机器就瘫痪了”的愚蠢情况。陆海空天力量无缝地融为一体固然是最好,但是如果融为一体却留下了“一颗螺丝钉坏了,整个机器就瘫痪了”的隐患,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陆海空天力量无缝地融为一体的同时也必须杜绝“一颗螺丝钉坏了,整个机器就瘫痪了”的隐患。虽然,这样会意味着冗余建设和重复建设,但是这是值得的和必须的。 水面力量:防守反击 坦克可以装上1米厚的反光装甲,而飞机、飞弹和卫星不能,所以用雷射和粒子束对付飞机、飞弹和卫星更加容易。如果需要的话,舰艇装上2米厚的反光装甲也没有问题。光速战时代,雷射和粒子束可以成为飞机、飞弹和卫星等“轻巧”武器的克星,但是对付坦克和舰艇等“笨重”武器就显得“能量不足”。水面力量必须拥有抵抗第一轮光速打击的能力,因为坦克可以躲进山洞,而水面舰艇只能靠自己的“装甲之身”去抵挡雷射和粒子束跟踪照射。只要扛得住第一轮光速打击,水面舰艇就可以用舰载的雷射武器、粒子束武器和飞弹发动反攻。如果是先发制人,那就更加愉快了。 水下力量:母子战术 水下母舰:潜艇的升级版。能否指望用雷射或粒子束去攻击海面以下6000米深处的潜艇?潜艇从水下6000米深处发射的雷射或粒子束能够消灭谁?潜艇浮上水面,敌人就可以像对付水面舰艇一样对付它。因此,光速战条件下水下母舰应运而生。水下母舰潜伏在海面以下6000米到1万米的深处。一艘水下母舰可以携带多个沉浮仓和多枚飞弹。飞弹的用处就不介绍了,这里主要谈谈沉浮仓。沉浮仓运载雷射武器或粒子束武器,水下母舰释放沉浮仓到海面。沉浮仓浮到海面后用雷射或粒子束攻击敌人的卫星、飞机、飞弹和舰艇等,完成任务后返回水下母舰。沉浮仓可以是无人的也可以是有人的,沉浮仓可以没有动力装置也可以有动力装置。沉浮仓也可以运载飞弹和鱼雷。100个沉浮仓绝对不会害怕100艘水面舰艇。 水下母舰是水下力量的母子战术的集中体现。同样,空天力量、陆基力量和水面力量也可以使用母子战术。前面提到的航空平台舰也体现了母子战术的思想。 诱饵战术 试想一下,a国的1000架飞机荷枪实弹地向b国扑了过去,b国的陆海空天探测网、雷射网、粒子束网和飞弹网立即开足马力解决问题,a国的1000架飞机在0.5秒内就被解决了,b国正准备庆功,a国在第0.6秒发动第二轮光速进攻,把b国已经暴露的陆海空天设施全部摧毁了。由于假目标海战术、隐形战术、游击战术和国家安全局等的作用,在和平时期要摸清敌人陆海空天设施的部署情况是困难的,除非敌国领导层集体卖国。因此,诱饵战术在光速战时代将成为一种主要的战术而不是偶尔使用一下的辅助战术。 当1000束雷射在“齐光协力”地解决一架飞机时,那1000个雷射器是否还有能力解决其他问题?虽然只有不到1秒的间隙,但是对于光速战来说已经很长了。1000架飞机同样可以拥有1000束雷射齐射和跟踪照射的能力,1000架飞机组成的动态雷射网同样可以与敌人的陆海空天雷射网抗衡。这样一来就成了雷射混战,谁胜谁负似乎就由雷射器的数量决定了。的确“以量胜优”或“以数量取胜”的“数量战术”总是屡试不爽。如果b国的陆海空天雷射网只有1000束雷射齐射和跟踪照射的能力,a国同时发射1万枚真飞弹过去也能强行打败b国。如果数量相当,那么诱饵战术的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敌人在消灭“诱饵”的不到1秒的间隙内消灭敌人,这就是光速战的诱饵战术的实质。诱饵不一定是假目标,可以是真目标。如果敌人不消灭真诱饵,真诱饵就可以对敌人构成威胁。真诱饵对敌人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敌人不消灭真诱饵,真诱饵就可以对敌人构成威胁。例如:一架不太先进的战斗机。如果敌人去消灭真诱饵,又害怕在不到1秒的间隙内被“伏兵”消灭。 灵活运用 陆基力量就不能使用隐形战术和干扰战术吗?当然不是,上面的战术区分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已。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战术,实战总是各种战术灵活运用的结果。这里再次强调“人就是一切”,武器是人研制的,机器人也是人研制的,武器要人去运用,战略战术的创造和灵活运用还是靠人。因此,“人就是一切”。 第二章 光速战 第四节 自动化光速战争 先回顾一下最简单的光速战模型。假设a国有且只有1000颗运载雷射武器的卫星,其他军事力量为零。b国也只有1000颗运载雷射武器的卫星,其他军事力量为零。由于某种原因,a、b两国化敌为友的努力失败了,不战而胜的希望也破灭了。a国决定先发制人,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a国的1000颗卫星接到攻击命令立即向b国的1000颗卫星发射1000束雷射。b国的1000颗卫星发现了a国的进攻,在承受1000束雷射的同时立即自动发动反攻,也向a国的1000颗卫星发射1000束雷射。结果,b国的1000颗卫星承受住了第一波打击并且把a国的1000颗卫星全部摧毁了。整个过程,在1秒钟之内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在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还没有来得及放开“战争按钮”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就在那1秒钟之内a国彻底战败了,a国的军事力量全部被摧毁了。 第15页 上面是一个“没有过程”的自动化光速战争的简单模型。冷兵器时代战争节奏慢,交战双方在战争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筹帷幄和随机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节奏也不快,交战双方在战争过程中还可以调整战略战术和研发新武器。海湾战争及其后的几次局部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但是交战双方在战争过程中还是有随机应变的机会。光速战的初级阶段仍然是有过程的战争,但是光速战的高级阶段——自动化光速战争是“没有过程”的战争。交战双方在1秒钟到1分钟的自动化光速战争过程中是没有随机应变的机会的。胜负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註定,交战双方已经无法在战争的过程中运筹帷幄、调整战略战术、随机应变和研发新武器了。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可能在1秒钟之内就被彻底摧毁。 自动化光速战争是人类内部战争的最高形式。当战争发展到自动化光速战阶段,军人大多数都将是科技工作者而不再是拿枪的士兵,和平时期的军事建设就简化为建设一个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可能在自动化光速战尚未来临之前,全人类就已经统一了。如果全人类统一了就没有必要再建立自动化光速战系统了。因为,自动化光速战系统是用来对付人类自己的,而不能用来对付外星人,也无法进行星际战争。因此,本书只简要地介绍一下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即可。 自动化光速战系统 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由统一的而又彼此独立的各个模块组成。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的优劣由其“发现目标?摧毁目标”的能力决定。自动化光速战争的胜负则由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的自动战术决策能力决定。 为了叙述方便,假设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由1000部各型雷达、1000部各型干扰设备、1000个各型雷射器、1000个各型粒子束武器、1000枚各型飞弹、100颗各型卫星、200架各型飞机、200辆各型坦克、50艘各型舰艇和1万个各型实体假目标构成。这里卫星、飞机、坦克和舰艇是运载平台,雷达、干扰设备、雷射器、粒子束武器和飞弹是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的核心模块,核心模块都装配在运载平台上。假设10%的核心模块装配在卫星上,20%的核心模块装配在飞机上,20%的核心模块装配在坦克上,50%的核心模块装配在舰艇上。1万个各型实体假目标构成陆海空天假目标体系。这些假目标有20%是可以战斗的淘汰了的或者将要淘汰的武器装备,它们可以参加战斗,但它们的首要任务是吸引敌人的火力摧毁自己。假设b国也拥有与a国在数量上完全相同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 由于某种原因,a、b两国化敌为友的努力失败了,不战而胜的希望也破灭了。a国决定先发制人,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战争按钮”的战争命令通过不可窃听的量子网络同时发送给100颗卫星、200架飞机、200辆坦克、50艘舰艇和可以接受命令的实体假目标。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全面接受命令后,按照事先的设计自动进行战术决策。如果能够一次性摧毁b国的100颗卫星、200架飞机、200辆坦克和50艘舰艇将是最好的结果,但是b国拥有1万个各型实体假目标,b国的假目标海战术使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无法确认b国的真目标的位置。因此,一次性摧毁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能够让b国的1000部雷达全部失灵,把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变成瞎子和聋子,也可以实现“敌则全歼,己则全存”。但是,a、b两国的科技水平相当,a国的1000部干扰设备同时工作也不能让b国的1000部雷达全部失灵。因此,这是一场“对称的战争”,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并不拥有技术优势,要取得胜利必须靠战术的灵活运用。 根据敌我情况的对比分析,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认为这是一场硬仗,一次性摧毁和“敌则全歼,己则全存”都是不能实现的,不可轻举妄动。按照事先的设计,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决定採用“部分摧毁,引蛇出洞”的战术进行第一轮试探性进攻。 所谓“部分摧毁”就是首先集中火力摧毁确认无误的b国的真目标,“引蛇出洞”是动用a国的1万个各型实体假目标引诱b国的真目标现身。由于天基力量已经暴露,陆基力量可以“打了就躲”,所以a国的100颗卫星和200辆坦克全部现身,集中雷射和粒子束攻击确认无误的100颗b国卫星,并从卫星和坦克上发射100枚真飞弹攻击确认无误的b国的军用机场和坦克基地。200架飞机和50艘舰艇暂时按兵不动,不参加第一轮试探性进攻。 同时,发射1000枚惯性制导的落后的飞弹攻击b国的重要基础设施,例如:大型水电站和核电站等。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试图运用“攻其所必救”的方法来“引蛇出洞”发现淹没在假目标海洋中的b国真目标,而不是想用落后的飞弹去摧毁b国的基础设施。 b国的100部警戒雷达发现了a国的进攻,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认为可以直接从卫星上发射核飞弹给a国以毁灭性打击。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a、b两国并没有敌视到要互相摧毁的地步。根据各种数据分析,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判断出a国的战争意图是要摧毁b国的军事力量,而不是要把b国从地球上抹掉。因此,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把摧毁a国的军事力量作为自卫反击战的目标,而不试图将a国从地球上抹掉。就此,a、b两国达成战争默契:摧毁敌国的军事力量,避免相互毁灭。 第16页 按照事先的设计,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决定採用“反客为主”的战术来还击a国的第一轮进攻。b国的100颗卫星、200辆坦克和50艘舰艇全部现身,集中雷射和粒子束攻击a国的100颗卫星,并发射500枚真飞弹攻击a国的军用机场、坦克基地和军港,发射1000枚惯性制导的落后的飞弹攻击a国的重要基础设施。200架飞机暂时按兵不动。在1秒钟之内,第一轮交战的结果出来了:a国的100颗卫星全部被摧毁,b国的卫星还剩10颗,双方的600枚真飞弹和2000枚落后的飞弹还在飞往目标的过程中。因为,b国的卫星採用了“母子分离”技术,母卫星遇险时,子卫星弹射逃离,继续战斗。 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立即调整部署,200架飞机和50艘舰艇全部参战,再发射900枚真飞弹和2000枚落后的飞弹,1000部干扰设备满负荷运转,把双方都变成瞎子和聋子。由于在双方都成为瞎子和聋子前,a国已经对b国的500枚真飞弹和1000枚落后飞弹进行了定位,所以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的如意算盘是在“黑暗”中用雷射和粒子束摧毁已经定位的b国飞弹,在“黑暗”中让己方的飞弹摧毁b国的既定目标。 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发现情况不妙,立即向c国求援。c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认为“唇亡齿寒”,因此立即参战。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认为c国参战,自己力不能支,必须向d国求援,如此下去,e、f、g、h、i、j和k等国也将参战,必然爆发世界大战,全人类都将面临毁灭。此战的目的只是想教训一下b国而已,不能把全人类都拖进来。因此,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立即提出“无条件停战”。b国和c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认为a国的意见非常正确,同意“无条件停战”。在1秒钟之内,第二轮交战的结果出来了:b国的剩余的10颗卫星被全部摧毁,停战后a国的干扰设备停止工作,三方发射的所有飞弹在停战后全部被三方的雷射和粒子束摧毁,没有一枚飞弹命中过目标。 2秒钟之内战争结束了,在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还没有来得及放开“战争按钮”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a、b两国各损失100颗卫星和若干枚飞弹,c国几乎没有损失,因为c国刚参战就停战了。 上面用一个简单的战例说明了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应该具有主要功能。本书希望在自动化光速战尚未来临之前,全人类就已经统一了。因为,自动化光速战争的“无过程”特性可能会让全人类毁灭得不明不白,甚至会因为误判造成全人类的意外毁灭。 第二章 光速战 第五节 光速战略 超前战略 在飞弹战都尚未到来时就讨论光速战,似乎显得过于超前,显得不切实际。但是超前总比落后好,歷史的教训让超前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被坚船利炮欺负了一百年,英国人发明了坦克却被希特勒的坦克逼到了敦刻尔克。在一种武器研制成功之前就应该想好怎样运用它,而不是等它研制成功之后再来摸索它的用法,科幻总比敌人教你怎样用好。如果能够预知未来一万年的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那不是更好吗?发挥一下想像力可以避免在对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的认识方面比敌人落后一代,何乐而不为呢? 超前战略是指把对未来的武器的研发和运用、未来的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的研究作为军队建设的经常性和战略性任务,在对未来的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的研究方面力求无限制地超前。特别是要摒弃在实战中摸索新武器用法的落后思想,在新武器诞生前就必须研究出与其相应的战略战术,一旦新武器研制成功,就可以立即发挥出其最大功效。 希特勒让全世界领教了闪电战,如果你不想让下一个希特勒为你演示飞弹战或者光速战,那么你现在就得幻想飞弹战和光速战战略战术。记住,科幻总比敌人教你好。 自动化战略 光速战的战争节奏极快,在战争过程中运筹帷幄和研发新武器的机会很少,战争自动化势在必行。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只是战争自动化的一个例子,战争自动化不应该局限于此。在和平时期应该制定几套自动化作战方案,一旦开战各作战单位可以按照自动化作战方案立即投入战斗,即使最高战争指挥中心被摧毁、国家领导人全部阵亡,各作战单位也可以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按照自动化作战方案自动协同作战取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自动化有两个含义:一次性命令作战和无命令作战。在自动化光速战中,a国元首按下“战争按钮”后a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就开始作战。a国元首只需要发布这一次命令即可,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战争结果。这就是“一次性命令作战”。b国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发现a国的进攻就立即开始作战,不需要等待b国元首的命令。这就是“无命令作战”。在飞弹战时代和现在的一体化作战时代,同样可以实现“一次性命令作战”和“无命令作战”。 把战争系统中的各个作战单位进行自动化编组,重组成一个统一的自动化战争系统,能够实现“一次性命令作战”和“无命令作战”是自动化战略的核心。为了避免误判,自动化战争系统必须有“暂停按钮”,特别是在自动化光速战系统中。“暂停按钮”可以中断战争进程,对战争进行“急剎车”,把误判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17页 冗余战略 在自动化光速战时代,如果只有一套自动化光速战系统,那将是危险的。必须有备用系统,最好有三套独立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在需要时它们又可以成为一个统一的自动化光速战系统,就像三个集团军群都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协同作战一样。 在光速战时代,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雷射和粒子束上是错误的,飞弹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攻击地下、水下和水面力量的主力仍然是飞弹。攻击天基力量、空中力量和拦截飞弹的主力则是雷射和粒子束。可以运载雷射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的飞弹则是全能冠军。飞弹的战斗部可以装上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也可以装上雷射武器或粒子束武器,还可以同时装上某种弹头和某种光速武器。本书把同时装上某种弹头和某种光速武器的飞弹称为冗余飞弹。冗余飞弹可以用雷射或粒子束攻击天基力量、空中力量和拦截飞弹,可以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摧毁地下、水下和水面力量。 同时发射1000枚冗余飞弹,这1000枚冗余飞弹的1000束雷射形成的动态雷射网拥有1000束雷射齐射和跟踪照射的能力,同时这1000枚冗余飞弹的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又能对敌人的坚固目标构成致命威胁。一套完善的陆海空天光速战系统也很难应付1000枚冗余飞弹的进攻。1000枚冗余飞弹形成的动态雷射网可以和陆海空天光速战系统的雷射网对抗,其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又能对陆海空天光速战系统造成大规模的硬杀伤。如果使用飞弹雨战术,1万枚冗余飞弹和1万枚非冗余飞弹同时发动进攻,自动化光速战系统也无力回天。 人海战术和狼群战术等“以量胜优”的战术和饱和式攻击等都是冗余思想的体现。冗余战略要求在“质”和“量”上都实现“冗余”,形成万无一失的压倒性优势。 灵活运用 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战术,也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战略。世界各国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考虑到各种战略的优劣,制定一个适合本国的综合战略,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战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极其危险的。这里再次希望在自动化光速战到来前全人类就已经统一了。 第三章 星际战争 第一节 星际战争的基本思想 太空陆战 冷兵器时代,陆地是主战场。从热兵器诞生以来到1939年之前,以步枪、机枪、大炮、堑壕和碉堡为代表的步兵作战阶段的主战场仍然是陆地。1939年到1991年以坦克、飞机和舰艇为代表的陆海空联合作战阶段的战场范围不超过地球大气层的范围。1991年到2020年空中力量优先以信息为枢纽的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以及其后的陆海空天飞弹战时代的战场范围不超过距海平面1万公里的范围。光速战时代的战场范围不超过地球和月球的范围。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只有38万公里,而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因此,自动化光速战是“没有过程”的战争。 如果两个星球相距1万光年,那么这两个星球之间的战争将是何等的漫长啊。对于遥远的星际空间而言,光速并不快。冷兵器时代从一个城池到另一个城池要几天或者几个月,星际战争时代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也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围魏救赵”、“攻城打援”和“调虎离山”等冷兵器时代的经典计策到星际战争时代又焕发生机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战术在星际战争时代非常有用。因此,可以把星际战争称为“太空陆战”。只不过冷兵器时代用马克服陆地之间的距离,星际战争时代用飞船克服星球之间的距离。在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阶段、陆海空天飞弹战时代和光速战时代,“必经之地”、“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等概念逐渐淡化,在星际战争时代,它们又重见天日了。冷兵器时代的“攻城略地”变成了星际战争时代的“攻星略球”。 在冷兵器时代长矛、刀、箭的速度不超过人和马的速度的100倍,因此人可以躲开长矛、刀和箭的攻击。由于子弹、炮弹和飞弹的速度与飞机的速度相当,也不超过坦克的速度的100倍,因此“瞄准不等于射中”。在光速战以前,“刀刃”的速度不超过“刀身”的速度的100倍,“刀身”可以躲开“刀刃”的攻击,因此在光速战以前都是“瞄准不等于射中”的时代。在光速战时代,飞机、坦克和舰艇等“刀身”的速度在雷射和粒子束这些光速的“刀刃”面前简直可以忽略,因此光速战时代是“瞄准等于射中”的时代。(注意:射中并不等于摧毁。)在星际战争时代,飞船的速度能到达每秒1000公里以上,甚至接近光速,因此歷史又再次重演:“瞄准不等于射中”。星际战争时代又回到了“瞄准不等于射中”的时代,因此把星际战争称为“太空陆战”就更加恰当了。 顺便指出,飞船的最快的速度可能超过每秒30万公里,到达每秒900亿公里左右。至于能否超过每秒900亿公里,目前还不得而知。 行星——星际战争的必争之物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双方争夺土地、城池、有利地形和要塞等。在星际战争时代战争双方争夺大行星、大行星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小行星带等。各种各样的行星在星际战争所发挥的作用与土地、城池、有利地形和要塞等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基本相同。大行星是星际战争最大战利品,大行星的卫星在大行星攻防战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一方只是占据了大行星而没有占领大行星的所有卫星,那么这颗大行星很可能易手。在地球保卫战中,如果月球被外星人占领,那么地球就岌岌可危了。矮行星和尺寸较大的小行星是建造星际航母的理想材料。小行星是建造星际战舰和星际飞弹的理想材料。小行星带就是一个星际军工厂。 第18页 在星际战争中各种各样的行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星际战争的必争之物。 第三章 星际战争 第二节 星际战争的新武器 行星飞船 在星际战争中,不能指望从地面上把飞船送入太空,也不能指望从地面上运送零件在太空中组装飞船。因为,用这两种方式建造出的飞船是短程的小型飞船,作战半径一般在100亿公里之内,尺寸一般小于100米x100米,质量一般不超过1000吨。这种短程的小型飞船只能在太阳系内作战,难以跨星系作战,而且用上面两种方式建造这种短程的小型飞船也是昂贵的和效率低下的。要快速地生产成千上万的各种大中小型飞船必须採用“行星飞船”建造模式。 星际战舰:以直径为100米到1000米的小行星为基底建造而成,也称为陨石战舰。在小行星上安装火箭发动机和各种设备,安装完成后这个小行星就变成了陨石战舰。人可以驾驶它在星际间穿梭。陨石战舰的能源是需要靠外界补充的。 星际飞弹:在各种尺寸的小行星上安装火箭发动机、战斗部和相应的设备后,人就可以遥控它,雷达就可以制导它命中目标。星际飞弹可以随星际战舰一起飞行而不需要装在星际战舰上。星际战舰也可以携带星际飞弹,以节约能源。 星际航母:以直径为1千米到100千米的小行星为基底建造而成。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不存在空气阻力,所以星际战舰、星际飞弹和星际航母都不需要具有流线型的外型。只需要把小行星的表面修整一下就可以进行飞船的建造了。星际航母的能源应该考虑从小行星上开採,而不是靠外界向燃料箱补充燃料。 光能、裂变能和聚变能是星际飞船的三大能量来源。恆星发出的光能是免费的,应尽可能地利用。星际航母可以展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贪婪地利用恆星发出的光能。产生裂变能和聚变能的核燃料主要是预先储备的,但是对于漫长的星际航行来说,预先储备的核燃料始终是杯水车薪。因此,从建造星际飞船的基底——小行星上开採核燃料将成为首选。一支星际舰队中必须有几艘飞船的基底是富含氢、氦、铀等元素的。舰队可以在开赴战场的过程中自行提炼核燃料。 仅仅从小行星上开採核燃料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小行星上开採其他矿产,用于制造各种设备。星际舰队在开拔时有很多战舰都可以是未建造完毕的,在开赴战场的过程星际舰队可以一边航行一边进行建造。星际舰队必须是能够自我补给自我建造的移动的国家。在遥远的空旷的星际空间中航行,最好能捕获到新的小行星或找到大行星进行补给,或找到其他“免费”的能源。 如果星际飞船的速度要达到每秒1万公里以上,正反物质湮灭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方案。但是,生产反物质是极其耗能的,因此星际舰队从星际飞船的基底——小行星上开採核燃料是必须的。 行星巨舰:如果能在直径1000千米以上的行星上安装火箭发动机,那么这艘行星巨舰作战半径将超过1光年。可以考虑在冥王星上安装火箭发动机,把冥王星改造成太阳系的行星巨舰。利用冥王星的引力让大量的小行星和星际飞船成为冥王星的卫星,绕冥王星公转。当火箭发动机开动时,冥王星将携带包括其天然卫星——冥卫一在内的所有卫星运动起来。这支冥王星舰队可以开赴1光年之外的地方进行战斗。 像地球这样拥有厚实的大气层的行星要改造成行星巨舰是困难的,因此行星巨舰应该选择那些尺寸够大但又没有大气或大气稀薄的行星为母体。如果需要可以考虑除去行星表面的大气层。 如果一支星际舰队以一艘行星巨舰为核心,其他飞船都是行星巨舰的卫星,那么这种用行星巨舰的引力运载大量飞船的方式将是比较节能的。还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星际空间中的恆星和其他星体的与行星巨舰之间的引力提高行星巨舰飞行速度。但是行星巨舰的飞行速度似乎不会很快。 星际军工厂 因为小行星是建造星际战舰和星际飞弹的天然基底材料,所以小行星带就是一个星际军工厂。可以从小行星带中提取小行星建造星际战舰和星际飞弹,也可以在小行星带中直接建造星际战舰和星际飞弹,需要时再把它们提取出来。还可以用行星巨舰把小行星带运走,在航行的过程中建造星际战舰和星际飞弹。 在星际战争时代,可以控制的小行星的数量将像现在拥有的飞机的数量一样成为衡量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时空穿梭通道 首先必须明确空间和时间都没有记忆功能。 空间没有记忆功能:物体x从a处运动到了b处。如果回到a处能够看到物体x吗?不能。因为物体x已经不在a处了,而空间又没有记忆功能,所以回到a处是不能看到物体x的。建筑物x在沙漠中的a处屹立了5000年,现在还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是现在的建筑物x与5000年前的建筑物x已经不同了,能在沙漠中的a处看到5000年前的建筑物x吗?不能。因为建筑物x在发生变化,空间又没有记忆功能。 空间是物质的容器,没有记忆功能。如果物体x从a处运动到了b处,还能通过某种方式在a处发现物体x,那么就等于说可以在a处和b处同时发现物体x。这样就凭空地产生了一个物体x,这与质能守恆定律相矛盾。因为物质不能凭空地产生也不能凭空地消失。 第19页 时间没有记忆功能:物体x在t1时刻位于a处,在t2时刻位于b处,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回到t1时刻,那么能否在a处发现物体x呢?不能。因为时间没有记忆功能。从逻辑上分析,既然物体x在t1时刻位于a处,那么回到t1时刻的a处就应该发现物体x。 做一个理想实验:第1秒宇宙是这样的,第2秒宇宙变成那样的。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某种方式回到第1秒发现这样的宇宙,也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某种方式回到第2秒发现那样的宇宙。也就是说,这样的宇宙被永远记录在第1秒中,那样的的宇宙被永远记录在第2秒中。时间就是一个超级物质记录器,时刻忠实地记录了宇宙中的一切,被记录在时间中的宇宙随时等待查阅和改变。也就是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个宇宙诞生,因为上一秒的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被记录在上一秒的时间中。上一秒中的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在等待被查阅和被改变。这显然就是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凭空地产生一个宇宙。如果上一秒的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没有被记录在上一秒中,那么回到上一秒时发现的那个宇宙是从那里冒出来的呢? 宇宙在t1时刻是这样的,在t2时刻是那样的。如果回到t1时刻就能发现这样的宇宙,回到t2时刻就能发现那样的宇宙,那么就是说时间有记忆功能,质量和能量都能存储在时间中。物质不能凭空地产生也不能凭空地消失,每时每刻都能存储和产生物质是与质能守恆定律矛盾的。 “物体x从(t1时刻,a处)运动到了(t2时刻,b处)”才是正确的描述,“物体x在t1时刻位于a处,在t2时刻位于b处”是人类习惯性描述。正是这种习惯性描述,造成了时间隧道逻辑上是成立的结论。“从1900年到2000年物体x都静止在a处”这是习惯性描述。“物体x从(1900年,a处)运动到了(2000年,b处)”或“a处的物体x从1900年运动到了2000年”才是正确的描述。 经过了空间是运动,经过了时间也是运动。空间和时间都没有记忆功能,不能回到a处发现物体x,也不能回到t1时刻发现物体x。 速度空间:已知光在真空的速度最快,在空气中略慢,在水中的速度就更慢。可以把真空区域看作一个速度空间,把充满空气的区域看作一个速度空间,把充满水的区域看作一个速度空间。相比之下,真空区域是快速空间,空气区域是慢速空间。空气区域是快速空间,水区域是慢速空间。是否存在一种物质或能量结构填充的区域,使得光在这个区域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更快呢? 同样一个电子可以在真空中畅通无阻,但在空气中不仅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且会最终被吸收殆尽,在水中就衰减得更快。电子加速器却能让电子的速度越来越快。空心金属圆环a带正电,空心金属圆环b带负电,圆环a、b平行放置。如果电子从圆环a的外部射入,先穿过圆环a再穿过圆环b,那么电子的速度会变慢。如果电子从圆环b的外部射入,先穿过圆环b再穿过圆环a,那么电子的速度会加快。这就是电子加速器的基本原理。如果有一种奇特的物质,其原子排列和运动方式在某种情况下正好形成一个电子加速器,电子通过由它填充的区域时,速度会不断增加,那么这种奇特物质填充的区域就是快速空间,真空就是慢速空间了。 可以设想:一支钢笔从空中落下,在下落的过程中进入一个慢速空间,2006年进入慢速空间,2007年才通过慢速空间。本来这支钢笔60秒就可以落到地面,但是它落了1年才落到地面。 同样可以设想:一支钢笔从空中落下,在下落的过程中进入一个快速空间,第1秒进入快速空间,第1.1秒就通过快速空间了。本来这支钢笔要60秒才能落到地面,但是它落了1.1秒就落到地面了。 在星际战争中能让飞船迅速通过的快速空间是时空穿梭通道的一种。同样的飞船在快速空间中的速度必须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快,否则快速空间就没有意义。如果某个快速空间的入口和出口相距1光年,而飞船通过快速空间只需要1秒钟,那么跨星系作战将十分流行和快捷。慢速空间也同样重要,如果进入敌人的舰队进入慢速空间,需要1万年才能从慢速空间中飞出来,那么慢速空间的功劳也不亚于快速空间。 由于物体在真空中的速度很难超过光速或很难超过每秒900亿公里,也很难慢到每秒1米以下,所以时空穿梭通道在星际战争中非常重要。敌我双方的飞船、雷射和飞弹等在时空穿梭通道间闪烁,有时候瞄准等于射中,有时候瞄准不等于射中,有时候战争节奏极快,有时候战争节奏极慢,这种大量利用时空穿梭通道作为运动空间而不只在太空中运动的战争称为时空穿梭战。 引力雷达 当飞船的速度超过每秒1000公里甚至接近光速时,电磁波雷达就可以考虑退休了。当有质量的物体在空间中运动时,其周围的引力分布是会改变的。电磁场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每秒30万公里),而引力场传播的速度是大约是每秒900亿公里。 利用引力场的改变探测出运动物体的雷达称为引力雷达。引力雷达将成为星际战争的主要探测设备。 其他武器 星际战争中的新武器会层出不穷,由于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很多理论和观点都还有待验证和完善,所以本书不打算介绍更多的星际战争武器。因为现在提出来的某些星际战争武器可能是违反真理的,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第20页 第三章 星际战争 第三节 星际战争的探讨 战略战术 星际战争称为太空陆战。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战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这里就不介绍了。热兵器时代以来的战略战术已经有许多军事着作进行了论述,这里也不介绍了。这里强调一点,军事谋略的本质特徵就是诡道和权诈。 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第二境界是“不战而胜”,第三境界是“敌则全歼,己则全存”。星际战争也应该把“化敌为友”作为第一战略目标,不论敌人是外星人、机器人、人类的后裔、变异的人类,还是人类自己。 飞弹再显神威:当飞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雷射和粒子束的效用就大大降低了。飞船可以轻易地躲过直线传播的雷射和粒子束的攻击。与飞船速度接近又能转弯的飞弹再次担当起“刀刃”的角色。 文明传播权 宇宙创造了文明,创造的目的不是毁灭,宇宙不希望看到自己创造的文明的灭亡。文明有在宇宙中传播的义务和权力。人类文明同样拥有文明传播权,人类需要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宇宙的其他地方。 在传播人类文明的时候,人类可能会遇到外星文明或异化的人类文明。各个文明之间的“文明传播权”之争可能是星际战争的根源,而非资源之争。在没有高等智慧生物的星球上传播文明,首先是“不文明”的星球迎来第一批改造者和移民,然后源源不断的移民和移民的后裔让这个星球变得文明起来,移民和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特定的文化。这个星球上的文明与移民的母文明可能渐行渐远,这就是文明的异化。当文明异化到一定程度,子文明与母文明之间就可能爆发战争。当两个文明都想在一个星球上传播文明时,战争就如影随形了。这两个文明可能互为外星文明,可能是同根的两个子文明,也可能是母文明与其异化的子文明。 在跨越星际的文明传播工程中,母文明会向新兴的子文明投入大量的资源。由于距离太远,母文明也难以从子文明的星球上“掠夺”资源以补充母文明。子文明自我意识形成后会要求自治或独立,也不想或拒绝向母文明“上缴”资源并要求划分势力范围。子文明强大后也会开展跨越星际的文明传播工程并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每个母文明都应该清楚,传播文明并不一定会赚到什么,可能还会为自己培养敌人,但每个文明都不会放弃传播文明的权力。这是一个矛盾,但是宇宙就是在矛盾中运行的。 攻星略球 以前在地球上搞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和寻求全球利益,以后只不过在整个宇宙中干这些事而已。“以诈立,以利动”的攻城略地只不过变成攻星略球而已。 时空穿梭战 当飞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星际战争就进入了时空穿梭战的阶段。当飞船可以利用速度空间在星际空间中穿梭时,星际战争就达到了巅峰阶段。 正反物质世界的战争 现在所观察到的宇宙是由正物质构成的,反物质在正物质世界中的寿命是极短的,因为正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在由正物质构成的宇宙的远方可能存在着由反物质构成的宇宙。当正反物质世界的高等智慧生物跨越星际空间的阻隔发现对方时,正反物质世界间的战争就可能爆发。这是双方的飞弹是不需要战斗部的,因为正物质构成的飞弹一碰到反物质构成的飞船就就发生湮灭,把反物质飞船彻底摧毁。同理,反物质飞弹一碰到正物质飞船也会发生湮灭,把正物质飞船彻底摧毁。 在正反物质世界的战争中,反物质防护网显得十分重要。反物质飞弹来袭时,用正物质飞弹去拦截,让它们发生湮灭同归于尽。也可以让反物质飞弹击中由反物质构成的防护装甲上,反物质防护装甲与正物质的飞船外壳之间用真空和磁场等隔离。 宇宙文明 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第二境界是“不战而胜”,第三境界是“敌则全歼,己则全存”。如果全宇宙的高等智慧生物都认识到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那么本书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如果全人类都认识到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化敌为友”,那么本书就可以在2300年才出版。 文明的碰撞是不能避免的,文明之间的战争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碰撞的火花和战争的硝烟是促进文明进步的催化剂。无论如何,全人类终将统一,人类内部战争终将消亡,全人类也必将进入天堂社会。 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遥远的星际空间阻隔了文明的融合。当文明跨越星际空间彼此发现时,我们的文明将更加辉煌灿烂,我们的宇宙将更加绚丽多彩。 当无数的文明交汇融合之后,我们的宇宙就会进入歷史的新纪元——宇宙文明。全宇宙已知的文明交汇融合成宇宙文明,宇宙文明不断接纳和吸收新的文明,我们的宇宙文明将照亮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