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传奇》 第1页 [架空歷史] 《朱由检传奇》作者:梦基【完结】 第一章 幼少十八年 更新时间2011-10-20 23:07:41 字数:2774 回首往事无汗史为国为家一生中 -------回忆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要靠客观因素的培养,还要靠父母亲的养育,兄弟姐妹们的呵护,照顾,老师的教育引导,同事的关心支持,领导的提拔使用,内外部环境的锻鍊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因素。回想起人的一生难、苦、累。它蕴藏着艰辛、苦辣、幸福、美好。它憧憬未来,展望着有一个好的归宿。 下面分三个十八年和一个六年,回忆我短暂的60年生涯: 幼少十八年 (1952年1月-1970年12月) 永昌县朱王堡镇是永昌最东的一个镇,它地处三县(永昌县、武威县、民勤县),四乡(永昌县的水源乡、朱王堡乡,武威县的双城乡,民勤县的蔡旗乡)交汇地带。素有“鸡鸣狗叫听三县,婚丧嫁娶宴四乡”的地域特徵和民情风土,全镇13个行政村,137个社,辐射人口30000多人,镇域总面积407.17平方公里,总耕地11万亩。 流泉村地处朱王堡正东,距该镇7.5公里,它的东面是民勤县蔡旗乡,南面是蔡旗乡三盆村、朱王堡镇流正村,西面是朱王堡镇新堡子村,北面是朱王堡镇下汤村。全村14个社,约4000多人。 公元1952年元月31日(农历正月初五,星期四)早八时我出生在该村七社一贫寒人家,父亲杨开国,母亲赵菊英,同胞七人,排行为四。大哥杨永年,大姐杨桂年,二哥杨永发,大妹杨玉年,弟弟杨永贵,小妹杨金年。因姊妹多,家中只有父母辛勤耕耘来维持生活,家境式微,生活维艰,衣不保暖,寒风难当,食不饱腹,粗蔬菜汤。大哥十几岁就备尝艰辛,帮助父亲在外地干活。因为生活困难,没有吃的,就连烧的都没有,童年全无金色梦,却饱尝生活之艰辛,记得和二哥幼小之时,即拾牛、羊粪,捡菜草,尽自己利所能做之事。春天地刚化,就跟村里其他孩子们在地里刨谷根、扫叶子,供家中烧,捡不到回家后还受到父母的呵责叱骂。风雨不避,寒暑不惮,从小即锻鍊意志,养成爱好劳动之习惯。 1961年9月,见邻家孩童入学读书,羡慕已久,家庭生活拮据,但父母想法设方创造条件让我孩童时期及时入学,在流泉小学上学。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但生活过得特别困难,而且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的劳动,只能挣到几份工,从来没有其他来钱的地方。就连上学报名的学费5毛钱家中也无现款交纳,母亲只好把全家捨不得吃的几个鸡蛋拿到商店卖了给我交学费。没有书包,母亲就用一个破洋毛巾缝住,缀上个带让我当书包。在学校没纸订作业本,没铅笔写字,老师就让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写、画、算,做完后检查,叫做画地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体育课时,光着脚丫子打篮球、棒球、赛跑等活动,坚持了四年的小学生活。 1965年9月,升完校后,到离家6.5公里的郑家堡学校去上学,上学路过的还有一个下汤村。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就连个好走的路都没有,每天早上起来吃上点母亲为我们做的洋芋米拌面,再装上两个烧洋芋(午饭),就在狭小的地埂子上往学校走,不管多恶劣的天气,风雨无阻,都坚持到校,。有时天气太恶劣了,我们就到下汤至郑家堡交界处的商店躲避。记得有一个秋天的早晨,农民正在浇水,我穿着破旧的鞋子往学校走,跳水渠时不慎将一只鞋子掉了下去,水流很急,我只好跟同学一起在水渠里找。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提着鞋子就往学校赶,心想“如果找不到如何上学,下午又怎么回家”。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活动量大的时候,中午吃上两个烧洋芋,下午放学后饿的连路都走不动,身无分文,饔餐不继,枵腹难耐,回家早了还要帮家里人干活。有一次回家后,帮母亲在队里割洋芋秧时,不小心将左手无名指割破,流了好多血,当时又不敢给其他阿姨们说,坚持到了下班。过了几天她们在收拾洋芋秧时发现有许多血迹,才知道我割破了手,母亲回家后看了我的手,现在还留有明显的痕迹。就这样坚持了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不仅略通礼义世情,且具备一定文化顺利地完成了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永昌县第一中学。 我们小的时候天天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时才能穿双新鞋,才能吃点肉,大年三十日杀上一个鸡,煮上一锅汤,全家九口人围在一起,母亲把煮好的鸡从锅里捞出,每人分一块,到后来连母亲的都没有,汤里放些白菜、洋芋、萝蔔等煮好,吃着母亲做的美味佳肴----烩菜,这就叫过年。 1968年3月的一天,大哥背着我的行李,一床被子、一条毛毡和一袋面粉送我到朱王堡坐车到县城上学。因为是第一次进城,农村娃进城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院,啥都是新鲜的。下车后就和同车坐的当时不认识的初中同学王树中等一同去一中报名,然后把面粉交到食堂换成餐票。那时一中教学和住宿条件很差,二十个人住一间大宿舍,六、七十个人在一个教室上课。刚开始有些城里的同学歧视我们农村来的,时不时想欺负一下,我们清河的同学个头大、身体壮,加之品行端正,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全班名列前茅,影响很好。热爱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和地方公益事业,挖地道,种蔬菜,颇受同学青睐,所以他们不但不歧视我们,而且与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逐渐加深了感情和交往。 第2页 初中的生活是艰难的,一是远离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关心照顾,二是生活要独立,学习靠自己,刻苦钻研,常通读而忘寝。我们住校的就在学校食堂吃饭,基本上早晨不吃饭,中午吃一顿煳煳汤面条,下午就是开水馍,还要有计划,否则就坚持不到月底。饭菜没有油水,有时到南关大众食堂,八分钱买上一碗白皮面,多放些醋和辣椒(醋、辣椒不收钱),就这样调剂一下胃口,一二个月才能吃一次。学校食堂有送煤的车,我们就抢着卸,卸一车5元钱,每人挣上1元多,来补助生活,买些学习用品。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到县委大院去玩,在一间房子里发现放着许多特殊时期的传单,见四周没人,我们就拿了些穿在衣服里,回到宿舍装订成作业本和稿子,坚持了三年的初中学习之用。 县城距朱王堡75公里,放假后连1.5元钱的公共车都坐不起,只好在南关问往武威拉煤的拖拉机坐在上面,到武威后再步行回家,这样离家近些。有一次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几个就从永清公路步行整整一夜,第二天下午才到家。记得还有一次,生产队的马车去永昌拉货,我就坐上去上学,晚上住在韩家沙路马车店,不小心被热坑内泄漏的烟气熏得中了毒,第二天啥也不知道,待清醒时已经下午了,就问赶马车的爷爷他说:“早晨起来你啥也不知道,我就把你抱到车里继续赶路了”,第三天才到了学校。有一年暑假期间,生产队派了大哥等十几个人在六坝滩筛沙子,因家中有事,大哥必须回家,我来替他,干了20几天。待开校后没钱坐车回家,只好直接到校上课,可见求学是多么艰辛。 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虽然生活极其艰苦,但得到大哥、二哥多次看望、鼓励和关心,并在生活上给予补助,在学习上大力支持,才是我初中圆满毕业,他们的深情、关怀和照顾是我终身难忘。 回想学生生活,真是艰辛加飢饿,学业重加压力大。十几年寒窗苦了弟子心 第二章 军营十八年(上) 更新时间2011-10-20 23:14:42 字数:7565 军营十八年 (1971年1月-1988年12月) 第二章军营十八年(上) 人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年轻时期的选择,它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辛酸、苦辣和升迁、沉浮。1970年12月,正当我们十年寒窗,在永昌一中毕业时,国家70年冬季徵兵工作开始,全城到处悬挂“保卫祖国,是每个青年公民的神圣职责,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等横幅标语。在这种气氛感召下,自己没多考虑,也没徵求家里人的意见,就把名报了。从个人内心讲,去当兵还不是个人的愿望,我那时的愿望是初中毕业早一点参加工作,挣钱来报答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以及兄弟姐妹们的关心支持之情,就因为他们的支持,一个太爷的子孙中我是唯一一个在县城上学的孩子,那时我感到格外的高兴和自豪,并对前程充满了美好憧憬。 可能是老天的安排,我们兄弟中必须有一个人要服兵役,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报名没几天就接到面试跟体检的通知。当时我才十七八岁,因为强健的体格在面试队伍中脱颖而出,使我之后的体检非常顺利。没过几天,部队接兵干部就到镇、村政审,这时家里人才知道我报名参军了,随后我回到家里,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及兄弟姐妹,他们也就同意了,就这样我就走上了保家卫国之路。 穿上极不合体的新军装,这时全村的人才知道我当兵了,有的亲戚请吃饭,有的来看望,乡上统一召开新兵欢送大会,各学校、村子组织的秧歌队在会场上唱着、跳着、舞动着小旗和花环,欢送着即将奔赴军营的年轻有为的小伙子。我属于永昌县城关镇的兵员,参加完镇上的欢送仪式后,大哥二哥带着部队发的行李及其它用品送我去城关镇报到,受到城关镇领导和接兵干部的欢迎和接待,下午召开了家长座谈会,晚饭进行了招待,在县城我们三人藉机一起合影留念。当晚,辗转难眠,想起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姊妹们的关怀照顾,吃、住、行、穿戴都靠着家人,一路顺风顺水,使我没有受过特别的挫折和艰辛。想起离别时父母亲及兄弟姐妹们难捨难分的热泪及期盼;想着以后的生活,处处都要靠自己,事事都要自己定;想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和亲人们见面团聚...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起床后大哥二哥与徐占林的哥哥来了,徐的哥哥和我二哥在一起工作,当时我与徐占林是初中同学,因此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一同在镇食堂吃早饭,少聊了一会就坐车去河西堡火车站。那时,要求家长一律不许前送,从此就离别了可亲可爱的家人和养育十几年的家乡。 到河西堡后,在当时的大众食堂吃上部队管的第一饭顿,并编了班,宣布我任新兵二班班长,副班长是水源镇的樊祥生同志,全班12个人,其中初中同学徐占林,同村乡友高生珍,同在一个班。 七十年代末,国家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加之“特殊时期”的干扰和破坏,铁路运输极不正常,我们坐着铁罐车,连个窗户都没有,车上铺着点麦草,大家就坐在上面,白天接兵干部组织大家学习部队的各项条例,学唱革命歌曲,晚上就睡在车内。列车往新疆开去,张掖、嘉峪关、哈密、吐鲁番设有军供站,每到一站大家才能下车上厕所,它是军列,下车后到处都是新兵,不管男女厕所进去就方便,现在想起来还真幼稚。军供站吃饭后下一顿就不知什么时候了,很多小小的车站一停就几个小时,所以军供站就给带些馒头,解决暂时的飢饿,从上车到吐鲁番下车就坐了三个昼夜。而后又坐搭着绿色篷布的解放大卡车前往,每车28人,4排,每排7人,面对面,背靠背。行驶的路线、吃住都是新疆军区规定的,按託克逊、库米什、库尔勒、库车、阿克苏、三岔口的行程,命令不准超速、不准超人、不准超站、不准掉队。在车上就感到后悔,这么遥远的路程以后怎么才能回个家里。每到一站还要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很多维族小孩子喊我们解放军叔叔牙可西,解放军叔叔你们好,当时我们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听到后也感觉很自豪。 第3页 1971年元月7日下午,坐火车、乘汽车第十天才到新疆军区步兵独立十二营住地。该营三、四式建制,一、二、三、炮连。先到的陕西新兵为一连,我们为新兵二连,当天下午吃得臊子面,随便吃,饭后我们在一起说以后不管多苦多累,肚子是会吃饱的。没过两天,班上来了一个老兵任班长,我自然就是副班长了。白天训练,晚上连干部和正副班长每四天轮换带哨,检查哨位的值班情况和处理一些事情。在家时一觉睡到大天亮,有事都是父母亲辛苦,在部队上就不行了,人家叫你,你就得立即起来去履行职责。有一次晚上睡觉前给高生珍说:“今天晚上又轮到我带哨了,我好瞌睡啊,”高说:“我替你去吧,你好好睡吧。”,我想了想接着说:“不行,领导知道了要批评我们的。”就这样晚上我还是坚持去带哨了。 部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不怕你调皮捣蛋,就怕你单个教练”,新兵训练是很累的,几个月的立正、稍息、向前看;齐步、正步、跑步走;向左、向右、向后转等乏味呆调地队列训练,整天练地腰酸腿疼,转地头昏眼花,稍不注意让班、排长看到,就要叫出来单个教练,那就更累。我们班的闫仁元同志是朱王堡镇陈仓村人,因甩手不规格,经常被他们叫出来单个训练,因训练太累他坚持不住,在我面前都哭了几次,我就给他说:“既然来了就坚持吧,熬过这几个月,分到连队可能就好些了,就没有现在这么苦和累了”。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它能影响别人,也能影响自己,因此我们就共同坚持。后来我和他又分到一个连一个排,他在四班我在五班,可以说是缘分吧。“动如勐虎下山,坐如绵羊卧地”是部队教育新兵的口号,他叫你走,就得认真地走好,叫你坐就得乖乖地坐下,否则就是违抗命令,轻则罚站1、2个小时,重则单个教练几个小时,苦啊。一个班12个人挤在一起睡一个通床,早晨起床号一响,立即穿上衣服,不下床就要把被子叠得四方四正,床单铺得整整齐齐再下床上厕所出操,只有10分钟时间,有时都是一路小跑。时不时连队晚上还要搞个紧急集合,一天累的不知东南西北的小伙子,正在睡梦中听到号声,一咕噜翻起来,穿上衣服,打起背包就往外跑,就是这样班长还一个劲地催着,因为连里要计时间搞评比,还要带出营房跑一圈,弄得我们昏头转向。苦练军事技能,练就强身壮骨,养成热爱祖国之优良品质,报效国家。四月中旬新兵往四个连队分配,我是最后一个点名的,被分到三连。后来我才知道,营里想把我留在营部,被一个有关系的代替了,这也可以说是我的命吧。 到连队我分到二排五班,各方面的条件就好点了,睡的还是通床,就没那么拥挤。连队养着猪,种着蔬菜,所以吃的也就好了,经常还改善一下伙食。训练不太紧,工作不太累,两、三个星期还可以请假到喀什观观景色买些东西。我又是班上的政治宣传员,记记录、写稿件,参加一些活动,自我感觉有了信心。 那年夏天,营里安排我们连去草湖农场种地,约50多公里,一天晚饭后,排长带着我们背着行李、武器,走了一夜,第二天十点钟才到达。营房破旧,都是土坯泥巴盖的,形成半‘工’字座西面东,前面有些沙枣树,一条南到北地乡村路,后边是一条排硷沟,环境就更不用说了,既没有娱乐活动场地,周围又没有群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和滩。距我们住地约5、6公里,驻扎着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四十一团,离当地的农民就更远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队一边训练,一边种地。有一次我们全排往小麦地施肥,每班一排地,当时下着小雨,我和副班长,河南人,68年兵,个子矮小,但很活泼,抗着一袋尿素到地里,没想到袋子里的尿素不是散的,都是垂头和鸡蛋大的块,刚撒时我们用脚踩,用手捏,撒着撒着突然下起了大雨,接着是风搅雨,好像是老天爷故意捉弄我们似的。有些班开始往回走,副班长一看就急了,说“不管它了,袋子里装什么我们就撒什么,撒完快回。”没想到我们撒的肥料让连长看到了,他到地里进行了检查后,就到我们班里问班长,那块地是你们班撒的肥吗,班长说“是的,咋了”,我一听心里就慌了,头就大了,我是从农村长大的,就知道那样撒上肥的后果。因为思想紧张又害怕,连长说的其他话就没有听清楚,只听到连长说:“明天下午在全连会上作深刻检查”,班长也没说什么,副班长是他的老乡。他就告诉我写一个比较深刻的检查,明天下午在全连会上代表班里发言。事情是我和副班长做的,只好接下这个不光彩、丢人显眼的任务,经认真地考虑后反思,我没有说客观因素,主要从主观和自身找原因,以及肥料对农作物的好处和危害写了一份检查,代表班里在会上发言,当时连领导很满意,连长在会上说;“杨永福同志代表五班作的检查很深刻,认识到了错误和危害,提出了今后的决心和努力的方向,知道错了,认识清楚,改了就好,希望全连同志学习五班这种知错必改的精神。”当时我就很高兴,默默地想,连领导不但没有批评,而且还表扬了五班。从此,我在连里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各方面受到同志们的关心和照顾。比如,在浇水时水大的时候全班都去,水小时班长就让我和几个老兵休息,他带其他人去浇。也为我后来参加机要工作和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4页 1971年7月份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带着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干部来到我们班,他问了我的家庭及其它情况。睡下我就想,不知他们干什么,怎么其他人没问就问我一个,当时也没在乎。到11月中旬,连队完成任务撤回营里进行一个多月的冬季拉练训练,锻鍊部队的意志和野外指挥、配合能力。临出发时,指导员通知我不参加这次拉练,另有工作安排。过了两天来了一个车把我们营的4个人及行李拉到南疆军区机要处参加培训,我才知道7月份去班上的那个人,他就是负责机要培训的教官。 秋收时期,农三师四十一团邀请我们连帮助收玉米,一百多号人到地上,连长宣布“从一排一班开始往后排,排长一行,其他人二行,不准掉队,不能给连队丢脸,做出点样子给兵团领导和群众看。”就这样一排长第一个动手了,接着就是一班长及其他人。到二排时,排长是个大比武出身的老同志,他啥话都没说,拿着镰刀砍了一行,四班长就紧跟上,到五班时,我们班长个头不高,但很开朗,在班长们里他的威信很高,他说:“弟兄们干吧”就下地了,紧接着我就跟上,在班上轮个子和身体我是好的,心想你班长能干多少我就干多少,不能影响全班。有些身体差的、个头小的、手脚不利索的就掉在后面了,砍过去的地一眼就看的很清楚,经常排长还来督促,他不想让他的排到最后,影响排里的荣誉。下地后一直就没休息,中午一点多炊事班送去包子时,连队才统一收工,砍了一上午还没有到地头。超强度地体力劳动和超时间地午饭,大家饿得拿起包子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我也不知吃了几个,我们班一个姓蔡的战友说他吃了十五六个,后来我们就叫他菜包子。连队紧张而有秩序,苦练军事技术,埋头苦干的日子,也有快乐和憧憬。不但星期天可以多睡会觉,而且老乡们聚在一起,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谈谈家常。有时连队把面粉和饺子馅发到各班包,还要提前派人去炊事班排队等锅,否则就没锅煮饺子,副班长很灵活,他提前就排好了队,集体生活是很有趣的,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是特别有味的。 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月,看电影是不多的,营里电影队二三个月来一次,大家才能看上电影,但也没什么好片子。农三师四十一团放没看过的片子时,他们就提前通知连里,我们背着武器以排为单位。在戈壁滩上作着战术训练前往电影场地,没凳子就坐在地上,电影没开之前就和四十一团的同志们拉唱歌曲,我们唱完一首就喊“四十一团的来一个”,他们回唱一首也同样喊“解放军来一个”,就这样一直到电影开始,大家的目光才转移到影幕上。虽说苦些累些,但经常还能看上部队上看不到的片子,大家内心还是挺高兴的。 那年我们的津贴只有5元钱,我刚到部队不久,大哥年初结婚时,我在其他同志些借了点,给家里寄了30元钱,当时的30元还能起点作用,不管作用大小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在正规部队,既锻鍊了我们的意志,又培养了我们的军事技能,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增强了我们同志之间的感情,也让我们学会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为我们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物质基础。这个真应了“部队是个大熔炉”这句至理名言。 1971年11月中旬,我们几个到机要处报到后,就住进一个里外套间,外间住人,里间就是我们的训练室。那次是南疆军区机要处第一次培训机要人员,所以只有8人参加,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掌握密码翻译的全过程。培训前组织我们学习了机要工作各项制度、资料和中央领导对机要工作重要性的讲话。目的是通过学习提高我们对机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端正我们参加机要工作的态度。因为,机要工作是党的咽喉机密,要求特别严,不但对我们的家庭和个人进行了政审。而且要求我们不能随便和家里人通信,所写的信原则上先让负责培训的教官看后才能寄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能涉极机要方面的内容。其次是上街前必须请假,经同意后才能上街,而且必须是三人同行,一个人是绝对不允许随便离开住地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处于以下考虑,一是怕泄密,二是怕做机要工作的同志被挟持和迫害等。就这样我们8个人整天关在一间不大的屋里,用铅笔写着1234567890,写了一个星期我们的手和胳膊就肿了,铅笔也拿不住了,教官不但不让我们休息一下,而且抓的更紧了,他就坐在培训室里看着我们,说:“坚持几天就好了,”我们就硬着头皮反覆地写啊,练啊。学通业务,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密码翻译程序。当苦闷的时候就想想机要工作很重要,抓紧训练打个基础,以后提个干部也说明这次兵没有白当。待精神好一点,就又一头扎进了艰辛的训练当中去了,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使我们初步掌握了机要工作的基本知识。 1972年春节,我们在南疆军区过的,吃饭在机关食堂,基本都是干部。,大年初一早晨,我们排队打饺子,一顿饭就吃了二个多小时。除夕夜八点多我们在宿舍吃着瓜子糖,说着家乡过年的热闹情景,“每逢假节倍思亲”吗,思念着亲人。就在这时教官陪着军区副司令和一帮干部来看望我们,感到很突然,并问我们“想不想父母亲,部队春节没有你们家乡热闹,要习惯,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将来掌握党的机要工作,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祝大家节日愉快”,随后他们就走了,当兵一年这是我们见的最大地官。 第5页 1972年大年初二,我们营的四个人请了一天假,回营里看望了战友和老乡,与徐占林、高生珍等乡友玩了一天,自我感觉就像见了亲人似的,有说有笑特别兴奋,战友们也羡慕我的工作,比定在军区,既不站岗放哨,又不在野外训练和劳动。在部队和他们俩是最后一次见面的,再见面是他们復员回家,我探亲时见的。 1972年3月,南疆军区在原骑兵三团驻地举办了一个训练大队,军区副司令员任大队长。我们机要也就搬了过去。骑兵三团营房很大,院内到处都栽着各种树木和种着花草,我们搬去正值四月初,花草树木正在开花,新鲜的空气和环境、宽敞整齐的营房就感到舒服。在那里进行了各项科目的综合练习,虽说一切活动是大队统一的,但晚饭后还可以散会步、观赏会花、打会篮球等,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中旬,机要队的训练任务已完成,毕业分配。因为我们人少就没有举行任何毕业仪式,只是宣布了一下训练结束,乌鲁木齐军区定为中专学歷。我和张其华同志被分配到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阿里距喀什1300多公里路,要求自行去单位报到。就在这时,时任叶城基地机要科长朱寿山调任阿里军分区机要科科长,他就通知我们和基地的两个一起训练的同志去叶城,再具体安排我们去阿里。 喀什到叶城270多公里,我们四人坐在基地去喀什拉货的解放大卡车上路了,在弯曲、颠簸地沙石路上整整跑了一天,英吉沙县到莎车县这段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人们都说新疆大,莎车县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叶城基地就在该县城内,我们到后就用着自己的被褥住在机要科,第三天下午,朱科长通知我俩做好准备去29团坐往阿里送物质的车。叶城到阿里1070多公里,都是山高、路陡、崎岖,海拔高缺氧的路段,没有人烟,只有几个兵站,每到一站就住在那里,“错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第四天早晨7时从红柳滩兵站出发,二百多公里路晚上11时才到了甜水海兵站,海拔从4000升到6700米,一路上我的头就疼地非常厉害,自己感觉头就像洗脸盆那样大,我就给两位司机说:“不行了,我的头疼得实在受不了。”他们鼓励我说:“一样,我们的头也很疼,主要是海拔高缺氧的原因,坚持到甜水海兵站让医生看看。”就这样我坐在他俩的中间,昏昏沉沉的到了甜水海兵站。张其华坐的车到的早,见到他我就开始诉苦,他说“这是高原反应,没有办法,只能坚持”。随后开始吃饭,我噁心的一口都吃不下,躺在冰冷的铺上休息。第五天到了多玛,这里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那天的天气很好,到的也早,感觉比较舒服,才吃了吃点东西。阿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柳滩到多玛”,因为它要翻越海拔7900多米的尖山大坂,这是必经之路,那里不但高山缺氧,而且气候变化就像猴子的脸,随时都可能改变。加上红柳滩到多玛的360公里,从未修过路,有的路都非常难走,八九个小时才能跑上二百多公里。第六天才到狮泉河---阿里地区所在地。 祖国的藏北高原,阿里地区坐落于西藏地区西北部,是西藏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偏远的地区,俗称“高原的高原,雪域的雪域,世界屋嵴的屋嵴”,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号称“地球第三级和天上阿里”。边境长达1500多公里,祖国相邻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地理面积有55平方公里,占西藏土地面积的1/4,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8,相当于十个台湾省和一个日本国的面积。全区共辖7个县,30个区,132个乡,当时只有5万多人口。 阿里是藏民族文明根基“象雄”文化的发祥地,驰名中外的古格遗址,蓝天白云,雪山草原,让世人嚮往。有四条大河:地区所在地的狮泉河;普兰县所在地的孔雀河;札达县所在地的象泉河;喝尔县所在地的马泉河。它均发源于圣山(冈底斯山主峰仁波齐),四座大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崑崙山、神山。三湖:圣湖(玛旁雍措)、鬼湖、班公湖。俗为喜马拉雅山的雪莲,冈底斯山的红柳,喀喇崑崙山的藏羚羊。有雄伟壮丽、闻名世界的神山、圣湖。它的最大缺点是,高山缺氧,气候恶劣,是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这么一个“生命禁区”。 地区所在占地是一个东西宽20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既没有整齐的街道,又没有高楼大厦,都是些极不规格的平房,也没有耀眼的单位牌子和显目的办公场所。地委和行署也只是一座“工”字型平房,书记和专员住宿和办公就是一个里外套间,办公设施简陋,门口没有岗哨,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指挥机关,管辖七个县,领导着五万多农牧民。军分区是二排八栋平房,左边四排是司令部办公及住宿,右边四排是政治部和后勤部,属南疆军区管辖,守防着中、印、尼1500多公里的边防线。管辖7个县人武部,一个团级留守处和情报站,一个步兵营和营级通信站,八个边防站,三个县中队。是一个集军事指挥、政治教育、边防执勤、边境巡逻、社会治安、维护稳定、执行剿匪等任务的综合性军事指挥机构。 第三章 军营十八年(中) 更新时间2011-10-20 23:18:23 字数:8907 第6页 197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一周年,是伟大而纪念的日子,这天下午我和张其华到阿里军分区机要科报到。没有一个熟悉地面孔,加之简陋的办公室及用具,破旧的宿舍,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就在我们的思想上烙下了很深的影响。第二天就参加工作,主要是翻译密码电报,完成无线电联络,是一种空中指挥手段。机要工作地要求特别严,译电办公室和密码室24小时有人值班,并配手枪,要求“人不离密,密不离人”,除机要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进入,显得很神秘。有一次新调去的管理科长处于好奇,爬在译电办公室的窗户往里看时,被人发现后汇报了分区,分区领导严厉批评了该科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分区就成了佳话,机要工作就更神秘了。正是严密的管理体系和谨慎的工作作风,党的机要工作才不断壮大。 1973年3月28日,是我永远怀念的日子,这天阿里军分区司令部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由机要科参谋刘卫中、王子权二同志介绍我加入党的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正式党员。 1973年5月,冬天封冻的山路陆续开通,分区从独立连抽调了一个排,由副连长带队前往西烂塔执行守防任务。西兰塔环境恶劣,生活艰难,是个季节性哨所,道路开通时设上,大雪封山前撤回,边防形势不紧张时,连续二、三年都不设防。部队驻守自然就要配上电台、机要及工作人员,否则前方驻守部队和分区无法联繫,就成一个孤军。科里接到通知后就派我和常志勇同志担任此任务,我俩做好一切准备后,带上行李就同独立连前往西兰塔去的战士乘坐拉物资和弹药的车,天黑前住在噶尔县门士区。当地的海拔在5000米左右,晚饭就在区食堂吃,那天不知是火候不旺,还是高压锅漏气,他们蒸出的馒头粘牙吃不成,为了民族关系,饿着肚子还不敢说,只好吃点罐头坚持。它是季节性哨所,前二年没有守防,路是边走边修,只要当时能跑车就行,所以我们就一边修路,一边前进,第二天下午才到该站。到后通信人员立即架起电台,我们把文字翻译成数字,向分区汇报了部队行程及住宿情况。房子是用泥巴盖的几间土屋,门框及门扇早被放牧的人拆了,我们就用破麻袋钉住挡风,就这几间泥巴屋住的是连部、机要、电台、医生,战士们都住在临时撘的帐篷里,高原紫外线强,天气喜怒无常说变就变,红红的太阳,突然一片乌云过来就下起了冰暴和大雨,雨刚停太阳又红红的照在大地上。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和燃料,我们都整天穿着棉衣,白天还好过些,晚上冻的受不了,白天和战士们一同出去捡牛粪,晚上放在屋里和帐篷里点着取暖。排里还组织战士捡柴草烧火做饭。没有任何蔬菜就是罐头,没有娱乐场地及设施,看到的就是高山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滩及成群结队的野马、藏羚羊奔驰在戈壁草原上。 西兰塔守防的主要任务是,守住通往印度的一个山口,控制大量人员进出,确保边境安宁。阿里边境线的特点是以山,以河为界。 10月份的一天,收到分区一份电报,大概意思是分区派了一辆大车给该队送去生活物资及用品,望派员接应。战士们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在戈壁滩上等啊、盼啊。车到后,收到了各种信件,吃上了新鲜蔬菜,当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又收到一份电报,分区在叶城留守处举办一起大型教导队,让我随车回分区机要科参加此次教导队训练,我非常高兴,不但可以回条件较好的分区,还可以下山到新疆叶城参加训练,进一步深造个人的业务技术能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天早晨把行李一捆就坐在大车上面,走了两天才到分区。 叶城县是喀什地区最西北的一个县,它邻近喀什地区的泽普县,和田地区的皮山县,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农业县。县城内驻守着新疆军区后勤部32分部,中国人民解放军152野战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运输29团和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处。它们的任务主要是保障阿防区、空防区的物资供应,弹药补充,物资运输,医疗卫生等。 1973年11月1日,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处教导队开学典礼,是分区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教导队,党委特别重视,让副司令员任队长,教导队队长任副队长,三个区队150多人,机要为三区队,两个班18个人,副科长陈炳文同志负责。训练的内容主要还是密码翻译,穿插些军事训练等,要求所有科目都要进行考核,评定总成绩。所以,不管那个科目练习我们都是很认真的,都想取得好的总成绩。有一天早操后,队长组织我们区队人员跳木马,十几个人排成一纵队,一个跟一个跳,他就站在木马前监督,跳过去的休息,跳不过去的反覆跑步跳,第一轮我没有跳过去,第二轮跳时感觉后面的人就追上了,一紧张就跳过去了。有些同志跳不过去,反覆跑啊跳啊,累得满头大汗,跳过为止。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大家的军事素质,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4年4月初,阿里道路己开通,部分车辆已运行,教导队训练已结束,要求所属人员一律上山到所在单位报到。车辆由留守处统一安排,两辆大车拉行李,两辆旧轿车坐人,按日程安排行驶。有一天早晨5点多从红柳滩兵站出发,因山路崎岖,坡度大,很多地方轿车上不去,车上的人就下来推,待车上了坡人在坐上去,就这样反覆了五、六次,大概到11点多时,我们发现同车坐的战友杨延岗同志不说话,脸已肿的很大,口罩绳都勒在肉内。立即报告了带队领导,他随即让4辆车都停下说:“这是高山缺氧引起的肺水肿,得尽快送多玛兵站吸氧治疗”。他立即让拉行李的一个车拉上杨能跑多快跑多快,不能耽误时间送多玛兵站治疗。并要求车上其他人员不准睡觉,要有精神保持正常唿吸,有不良感觉要及时报告。这段路上已经死了好几个人,叫做无人区,生死路。晚上9点多我们到后去看杨,他吸着氧气神智昏迷不清。那时多玛已经有了电话,就将杨的病情报告了分区,卫生队连夜来车接走。待我们到分区看他时,还住在卫生队,人基本清醒,没有生命危险。 第7页 1974年6月,科里同意我探亲,我非常高兴,想到很快就要与离别三年多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团聚,重返养育我多年的故乡。心中的喜悦真是难以抑制阿。经过准备我把多余的被子和衣服装了一个麻带,日用品和其它东西装了一个大提包,与通信站刘智(武威人)等几人一起坐29团拉运物资的车到大河沿火车站,当时就买上回家的车票,没有座位我们几个就把麻带放在车厢过道坐着,回家的心情是非常兴奋的。那时公交车不多,早晨6点多在河西堡下火车后,等了半天坐了一个去永昌的车,还没有赶上到朱王堡的公交车,只好住在永昌县委招待所。吃晚饭时各买了个馍和菜,几年了没有吃过豆面馒头,尝尝新鲜也说明吃上了家乡的饭菜。在阿里临出发时我电报告诉了家里,到家时母亲就坐在大门口等着,可见母盼儿的心情。在家时正是农业社收小麦的季节,母亲不但每天参加生产队地劳动,而且还想方设法让我吃好。她性格温柔善良,常以慈悲为怀,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是我们儿女的靠山与幸福。9月中旬返队时,父亲送我到武威车站,乌鲁木齐是我第一次去,下车后在别人的引导下住进了新疆军区第二招待所,该所还住着探亲归队的刘卫中、王子权等几个同志,我心里就踏实了,这样一路上就有伴了。在他们的关照下,我们一同乘车回到了阿里。 1974年10月,分区接到总参谋部电报,“据西藏军区报告,近期有一大股**分裂分子暴动,将去尼泊尔和印度方向。命令你部立即派员守住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几个山口,然后由西藏军区扎东骑兵五团从藏南向藏北方向剿匪。”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分区接到命令就召开了剿匪会议,决定在普兰边防站设指挥部,由分区陈副政委任总指挥,指挥协调守防分队完成任务。从独立连抽调了一个分队前往尼泊尔方向的山口守防,并配机要电台,科里派参谋兰志刚同志、译电员李永蛟同志配属该分队执行此任务,其它任务由普兰边防站和霍尔中队担任。10月中旬我探亲归队没几天,科里就派我给兰志刚他们配备密码文件,到普兰后,指挥部给我派了一名战士和一个老乡,骑着当地雇的马(我第一次骑马),在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悬岸,一边是高山,一条崎岖的小路上,有些地方骑马过不去,只好人牵着马过去后在骑上,人在马背上,心里非常害怕,如果马失蹄连人带马就没命了。这个分队就守在普兰县斜尔瓦村,村边上就是一条大河,河上当地村民自搭着一个木桥,过桥就是尼泊尔国土,一条通往尼泊尔的山路。我们当兵的人是不能过这座桥的,过桥被发现就是侵占别国国土,就要引起外交纠纷。该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垒的,执行任务的人员除潜伏的外,其它都住在村里,机要人员住的是一间二层小房,我到后,没有被褥三个人就穿着大衣睡下,已是十分拥挤了,就这样坚持了三四天。分区指示,设伏分队佛晓撤回普兰县科伽村待命。在零晨三点多钟,收到一份2000多字的特急电报,我和兰志刚同志立即翻译,内容主要是通报剿匪情况。我方在普兰通往印度的一个山口抓住一名**暴乱头目,缴获一支步枪,22匹骡子8匹马。据这人说,他们的头目及十多个人,在我方还没到山口前二小时就过去了,他是因为赶着这些骡马掉队后才被抓住的。其余土匪得知他们的头头已去印度,我方山口又守的严,就自行解散了。所以分队人员徒步撤到科伽就是待命,等待上级关于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11月中旬,边防形势稳定,就将所属剿匪分队撤回,几辆车陈副政委亲自安排驾驶室座位,我们考虑一人带密码文件坐驾驶室,陈副政委就是不同意,还说“我们特殊”,我当时就说“我们不特殊,是党的密码特殊”。后来我们还是坐在大卡车上面回分区的,第二天科长问我们,陈副政委说为坐车你们说他了,我说“他说我们特殊,我就说我们不特殊是党的密码特殊”。然后科长笑了一下说“分区最近讨论你的提拔问题,他是常委不知有没影响”,我就乘机给科长说,“我也是为党的密码着想的”。所以那段时间工作特别小心,不能让分区领导再抓住辫子。 11月底分区政治部发了一份提干文件,其中就有我,被定为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见习参谋(正排23级)。 1974年12月29日,科里派我到日土县中队机要组工作,因为刚提干,加之日土县气候好,海拔在3000多米,我打起行李随车到日土兵站,兵站距县还有9公里,没车来接我只好在兵站住了两天,31日县中队派了一名战士骑马把我接去。第二天就是1975年元旦,县上条件和环境都很差,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没有一点节日气氛,人们好像习惯了似得。晚饭中队会餐,既没有餐厅,又没有餐桌,各班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班里吃,我们机要组的就和炊事班一起吃,他们对我们机要人员既尊重又客气。其中一个菜是整炖雪鸡,他们就让我们多吃些。尔后炊事班长把我叫出来说:“锅里有雪鸡汤,杨参谋你喝不喝”,我说“喝”,他就领我到伙房给我打了一碗,剩的就不多了,这就是在一个县城过的元旦。 日土县是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那时阿里地区行署还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地方和部队的物资供应都从这条路上运输,地里位置很重要,所以新疆军区在兵站旁边设了一个团级情报站,属阿里军分区管理。我们的工作就是完成武装部、情报站和县中队的密码通报。当时武装部和情报站都没有车,译出情报站的报我们只能汇报中队后,他们派一名战士和两匹马,我们去一人骑马往情报站送电报,路经一片广阔的草原,有时就在草原上比赛,感到很威风,心情也十分地暇意。 第8页 1975年春节,中队没什么蔬菜和食品过年,就派全队射击第一的战士徐忠同志和另一名战士骑马上山打雪鸡,过年时会餐。据他们讲,天不明时他们就到有雪鸡的山上,待太阳出时雪鸡就出来找食吃,如第一枪打不准它们也飞的不远,很容易发现目标接着继续打,下午回队他们打了8只雪鸡。 1975年3月,电台台长马西林同志因坐骨神经严重,中队卫生员给他扎针治疗,由于干针长期没用,加之条件差消毒不严,感染成急性败血病,发现时已经晚了,经抢救无效死在县中队。中队只有一名副队长,和我是同年兵,在没有其他干部的情况下,我们都很胆怯,向遗体告别时,我们三个干部都不敢进去,这时战士们都看着我们,不能给战士们留下不良影响,我们三人相互点了一下头,副队长在前,我在中,杨再如在后带领中队战士向马西林同志的遗体告别。在抢救他的时候,没有血液,只好给他输了许多人造血浆,造成人死后变型。 日土县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农民耕地和草原,大河小渠到处都有,长年流水,气候优美,五六月份一片绿色和各式各样的花草,引人注目,杨再如回科后,我除工作、学习外,和新任台长、报务员到大河里炸鱼,小河里抓鱼。有一次一炮就炸了一架子车,中队吃不完就带到科里。草原上有些水渠只有二三十公分宽,三四十公分深,有时我们就爬在草地上,用手在水渠里抓小鱼,一次就可抓三四条。班公湖是从日土流向印度的,湖泊的一半是在我国境内,一半是在印度境内,它的特点是,在我国境内的水是淡水,在印度境内的水是咸水。天鹅、鸭子等飞禽都在班公湖我国这边,闲暇之时我们就背着枪到班公湖捡鹅、鸭蛋,有时可捡六七斤,供中队生活。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月初,科里又调我回分区工作。 1976年元旦,分区派了几个工作组到附近的斯翻古尔、且坎、扎西岗边防站,一是慰问边防干战,二是检查指导边防工作。组织科长带我和宣传科一名老干事去了扎西岗,这天正是元旦,晚上他就组织边防站的人员收听元旦社论,播放的是毛主席主席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文,听完后他就组织我们和他一起抄录,便于边防站学习。 1月8日早晨我们发现科长没有起床,就到他房间问他是否病了,他说“没有,我是听到周总理去世的休息,心里难受啊”。原因是62年中印自卫还击战时,他在空喀边防站负责机要工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有一天印军已越过边境线接近我空喀边防站并鸣枪,我方连队干部正组织人员与印军对峙,此时情况十分紧急,他立即汇报到总参谋部,总参通过外交部和印方进行严正交涉。在此期间电报来往穿梭,他七天七夜没有休息,为我国外交战线的同志通过外交途径妥善处理这些边境事件赢得了充分时间。被军委授于“空喀山口英雄”。63年国庆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总理问“空喀山口的英雄来没有”,朱寿山就答“来了”,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你为我们外交战线的同志争取了时间,赢得了胜利”。从此,他就在新疆军区机要战线上有了理想的影响,陆续青云直上,登上了科长等职。 1976年2月底,乌鲁木齐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其中要办一期机要训练队,我们科分名额两名,科里就让我和陈勇家同志参加。我们感到很幸运,既可以到省城学习,又能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能力。那次一同去参加学习的还有措勤武装部部长、革吉和日土武装部副政委,狮泉河至叶城的路还没开通,也没其它交通工具,为了我们按时报到学习,分区就派了一辆崭新的东风大车,搭着篷布,车上装着上交的旧被褥,两名有驾驶经验的司机拉上我们五人连夜赶往叶城,到叶城后留守处又派了一辆面包将我们送往和田坐飞机去乌鲁木齐。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 3月1日,军政干部学校开学,该学校座落在乌鲁木齐南郊,是原新疆军区步兵学校改编的,以军事、政治、通信为主的培养人才学校。机要训练队第一次举办,设施简陋,条件差,生活上没有任何补助。训练的科目还是平常工作时的内容,但考核的标准就更高,要求就更严。训练是很紧张的,也是很艰苦的,竞争相当激烈,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疆各单位机要骨干,都想通过学习取得好成绩,毕业回单位有个好前程。不但能律己自强,刻苦认真,而且有一种追求理想。锲而不捨,勇攀高峰的精神。队长冯世民同志是个大胖子,管理部队有经验,如他带队出操走在市区,队伍步调一致,精神饱满,真正体现了我们这个学校的学员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11月底,按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训练计划顺利完成,各队举行了结业典礼。十个月的学习,我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项科目在全队位于10名以前,在典礼会上受到队里的通报表扬,队里又将我十个月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报告了分区,为我后来在部队的前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7年7月,我已被提为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副连参谋(22级),同时派往波林边防站机要组工作,当时该站机要组雷明亮同志,我去没多久他就回分区了,我一人在那里坚持日常工作、学习,参加一些站上的活动等。波林边防站距狮泉河400多公里,离札达县120公里,地方属札达县管辖。该站三面环山,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海拔4400多米,没有农牧民,可以说一年四季不见人烟。离边防站5公里的山上设着一个哨位,一个班守卫,吃住都在那里,一月一换班。站上人员除了站岗放哨、训练、学习外,就没有其它事情,显得比较清静。站上有两头小毛驴很乖很听话,它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往山上的哨所里驮水,驮水时战士们把所驮的水桶放到小毛驴身上,其他事人不用管,小毛驴就自觉地上山了,到山上后战士们把水桶卸下,它们就又把空桶驮了下来,没人卸就一直站在井旁,待水桶卸下后就吃草去了,天天如此,所以战士们都很喜欢。 第9页 1978年1月8日(农历丁己77年腊月初十),是我和妻子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我和夫人刘金玉在老家举行了婚礼,招待了客人。那年月结婚时那有大小汽车啊?生产队里的马车天不亮就把新娘子接来了。结缡30多年,我们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更不用说打架了,恩恩爱爱,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体贴,互相谅解、互相尊重,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共渡余生。 1978年4月,分区决定在各边防站调选8名优秀的76、77年入伍战士,在机要科举办一起机要训练队。经南疆军区机要处同意,通过政审和调查,确定了8名同志。因为我参加了乌鲁木齐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的培训,加之当时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在科里比较过硬。所以,科里决定我负责这8个人的培训工作,既是队长,又是教员。我就一手抓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一手按教学大纲抓他们的训练。按教学大纲备课、讲要领、做示范,大胆管理,精心策划,以身施教,培桃育李,呕心沥血,循循善诱,通过我的精心教育和引导,学员们认真刻苦的训练和钻研,半年时间他们已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课程,成绩都达到优良。将训练成绩汇报科里,同意按时毕业,为党培养了机要骨干。毕业典礼时,司令部参谋长,机要科科长及在科的其他同志都参加,并定为中专学歷。其中杨明春学员是甘肃环县人,他精灵聪敏,训练时接受能力快,成绩突出,训练结束后就留在科里工作。后陆续任阿里军分区机要科科长,札达县武装部政委,阿里军分区副政委,现任新疆军区后勤部三十分部副政委。 1979年7月,西藏阿里军分区79政干12号文任命我为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正连参谋(21级),主管分区领导及各科室电报的阅办和电文的收发管理工作。天天接触领导,时时谨慎办事,认真学习,虚心接受领导的教诲。协助科室人员拟写电文,配合科里完成其它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多次鼓励与表扬。 1979年10月,新疆军区兵员部通知,分区80年新兵从四川招接,并成立接兵团。分区决定由步兵营营长任团长,下设几个连,我任指导员。我们到乌鲁木齐后,全疆赴四川接兵干部坐的是临时调整的一列普通军列,乌鲁木齐到兰州运行还正常,兰州到成都运行就没有规律,有些小站一停就是几个小时,兰州到成都就走了二天二夜。成都整休了一天,在市区看了看。第二天又到了宜宾,参观了赵一曼烈士陵园,五粮液酒厂等地,然后坐船到了泸州市,我们的兵员就分配在泸县。我们到后县武装部召开了接兵干部和乡镇领导会议,会议要求地方各级领导要保证兵员质量,接兵干部要到乡村调查了解,走防群众接好兵。泸县是丘邻地带,经常下雨,村与村离的较远,户与户也不近,有的住在丘邻上,有的住在川区里,交通极不方便。我们下乡走在泥泞的稻田埂子上,不小心就滑到稻田里,经常低头看路走,有时走的头昏眼花,很不适应。人们说四川是天府之国,我们去后才体会到,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吃的也非常丰富。我和连长、医生都是分区机关干部,兵员确定后就请假去了重庆,参观了渣子洞和白公馆,游览了市区。 根据新兵运输计划,泸县武装部与我们进行了档案和人员的交接,尔后派车将兵员送到了隆昌车站,部队到后,火车就在站上停着,还是拉运物资的那种车,车上铺着点稻草。我们按每个车厢坐的人数,以排为单位上了车,我和连长各负责一个车厢,这样便于管理。到成都时团长让我提前坐客车回家一趟,这样我就坐上去宝鸡的车又乘53次到武威下车回家,在家住了3天,待我赶上部队时,他们才到新疆库尔勒。负责、管理部队到达叶城留守处。那年负责新兵训练的是司令部参谋长,新兵没到前他就召开了新兵训练会议,会上决定让我带新兵训练。当时在留守处教导队还举办一起机要、通信在职人员培训队,副科长姚依林同志得知消息后,就反覆找参谋长让我当机要教员,和他负责机要队的培训。参谋长是司令部的第一长官,机要科属于他的直接领导,他就只好改变了决定,让我负责机要队的教务工作。我们带着新兵刚到留守处大门口,姚就在那里等着,就把我接到教导队,负责起在职机要人员的培训。在职人员培训是很难办的,都是参加工作几年的老同志,既不能管理特别严格,也不能掉以轻心,既要讲要领作示范,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和他们沟通,做耐心细緻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训练自觉性,完成培训任务。 1980年12月31日探亲归队时,妻子刘金玉随军,她父亲退休,其弟刘吉文顶替。我们四人从河西堡上车,吉文才14岁,他一路上不吱声,也不玩,一直爬在窗户往外看。81年元旦那天我们到了他父亲单位山口车站一同下车,他父亲住的房间很简陋,就是二张单人床,在啥都没有。他姐姐问他行不行,他什么话都不说,显得呆呆的。第二天我俩就去了乌鲁木齐,在车上妻子说:“父亲单位条件太差,除车站外四周都是戈壁滩,没有村庄和树木,只是一条从东往西的铁路,恐怕吉文待不住”,吉文工作后,虚心学习,尊师请教,不畏盛暑,不惧寒霜,坚持始终,工作和生活熟悉较快,他父亲在单位陪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休息。 第10页 在那个年月,坐飞机的人不多,但规定特别严,乘机人员必须有县团级以上单位证明才能购票。当时我都带着空白证明,随自己填。在乌等了3天才买上去和田的机票,妻子是第一次坐飞机,她的心情很痛快。在和田住了一晚,又坐公交车去叶城,上车时遇上雷明亮带其妻归队,这样我们就结伴而行。 第四章 军营十八年(下) 更新时间2011-10-20 23:25:55 字数:6362 81年春节前,分区将在叶城休假和探亲归队人员组织到一起学习训练,待上山道路开通后回单位工作。当时科里决定又让我和副科长高炳坤同志组织在叶的所有机要人员办一起训练队。通过与有关部门协商,我们的训练队按时开课,训练的内容还是平常工作的为主,穿插搞些政治学习和其它活动,目的是让这些人集中学习,便于管理。4月份,训练结束后回科里,继续担任密码电报的阅办和电文的收集管理工作。有时帮助译电室翻译电文,有一次我正在翻译一份较长的电报,时任科长过来给我帮忙,这人心胸狭窄,为人处事焦躁,同志之间关系一般,平常科里人都不太尊重他。他说“听其他同志说你处理电报很快,今天我给你配合,看你究竟有多快”,刚开始我就慢慢发,逐渐就加快了速度,后来他就跟不上,停下给我说“你怎么这么快,”同室的其他同志都笑了。从此后他在没有和我配合处理过任何电报。 10月份科里往各边防站机要组配备密码文件,每年一次。分区专门派了一辆吉普车,由同科参谋郑海明、雷明亮同志和我三人负责,一路多数边防站都顺利,唯独到波林边防站车就有了毛病,司机没休息就修,待修好就到晚上7时左右,连夜赶往札达县,没想到车行至半路发电机不发电,就把我们甩下,在没有其它办法。10月底的晚上特别冷,我们就找毛刺放火烤,直到天明看见路,我背一支冲锋鎗30发子弹,郑背一支手枪步行前往札达县求援,我俩穿着大头皮鞋,从弯曲地山路上一直走到下午6时才到札达县。我们以分区的名义命令波林边防站派巡逻车及人员带食品前往救助,晚上12时多才将该车拖到札达。 1983年3月19日(农历2月初五,星期六)早晨8时,儿子杨磊在新疆叶城中国人民解放军152野战医院出生,我们夫妻俩特别高兴,并告诉了家人,儿子满月后我就回到科里工作。5月初张掖战友李照探亲归队时,二哥将母亲送他家,由他带母亲到叶城,母亲、妻子、儿子在一起生活了三个多月。 1983年7月,南83政干字125号文,任命我为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正营20级)。 8月份,母亲提出要回家,因工作我又离不开,只好让妻子抱着儿子陪母亲一起回家。我将他们三人送到乌鲁木齐坐上火车后,随即返回科里负责工作。杨磊回家时才4个多月,到家后吃得是奶粉和鸡蛋面煳煳,因为吃得没营养,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加之气候不适应经常病着,折腾地妻子没有任何办法,家里人就给他讲了个迷信,说正月里请个人栓一下就好了,他们就去信告诉我,正好山丹战友董学堂探亲,我就将此事给他说了,他正月里去了我家和姜好辉给杨磊认了两个干爸,现在我们三家感情很好。 1984年9月,我探亲归队时,和她们母子一同回部队,乌鲁木齐坐飞机,杨磊才一岁多,机票10%。 1985年7、8月份,分区政委袁国祥(离休时少将),率领十几个人的大型工作组到所属边防站进行慰问战士,考察干部,掌握边防巡逻,边防指勤情况,了解当地的民情,社情和敌情动向,提供后勤生活保障等工作,是集军事、政治、干部使用、后勤保障为内容的一次综合性边防活动,同行的大部分都是科室领导,各站都有机要人员,分区就让我参加这次活动,五辆吉普车,在去三岗边防站的路上,成群结队的野马在戈壁滩上游戈,它们膘肥体壮,有时在路边和我们的小车赛跑,一气能跑几公里。工作组成员每到一站,都按各自的对口业务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是检查密码通报、配备、使用、保密等情况,了解机要人员和边防站干、战关系相处情况,掌握机要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便于使用干部和调整机要人员。在我任机要科付科长期间,我和各边防站机要人员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所到之处,各站机要人员都给我准备好了铺盖,让我和他们住在一起,给以各方面的照顾,我们一同去的同志都羡慕。在扎达,我和袁政委去看望了武装部政委丁德福,我们三人在县城和了影(照片还保存着)。丁德福2002年调任甘肃省军区任付政委(少将),2003年8月份来金昌军分区检查指导工作时,他电话通知我后,我们一家去拜访了他,并在金昌设宴招待了我们。 1986年7月初,收到家里电报“母病重住院,速回家看望”。我拿着电报找分区领导请求回家看望,同意后我到留守处和妻子、儿子一同回家。母亲就住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小妹和弟弟护理,我们母子见面后的那份情感真是难以表述。经诊断治疗母亲的病很严重,我们也清楚,母亲年龄大了,手术做不成,住也没有什么新疗法,就出院在家休息。我回家看望母亲请得是事假,假期不长,归队时间快到时,母亲重病卧床,我们又怎能捨得离开重病在身的母亲呢?我心里很清楚,这次一别,我们永远也不会再见到母亲的。就在这时接到分区电报“兰州军区机要工作会议8月2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你参加,名单已报会务组,会后立即回单位贯彻执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8月23日就和妻子、儿子洒泪告别生我、养我、育我可亲可爱的母亲和家人前往乌鲁木齐。那次兰州军区机要工作会议档次很高,组织设施都是兰州军区机要局统一负责。参加会议的单位有西北五省军区机要局长,第21、47集团军机要局(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要处长和新疆军区师以上单位机要科长,会期7天。除大会外,参观了新疆军区机要局,新疆军区后勤部30分部机要科,游览了天池、白杨沟等地。在会议期间,会务就给我们南疆的同志买好了机票,我们三人和南疆军区机要处副处长、喀什分区机要科长同机到喀什,当天回叶城一路很顺利。 第11页 1986年9月25日,母亲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和这个世界。 1986年12月3日,新疆军区新86干令字204号文件任命我为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副团19级)。 1987年2月,我去新疆军区办事,分区派了一辆吉普车,同车坐得有战友伊增福家属李玉红,她到乌后就回甘肃临泽了,我和司机住在乌鲁木齐市博格达宾馆,距军区较近办事方便。在乌期间我将离乌返队的时间告诉了家人,二哥送小妹到乌,在车站接上他们,和他们在乌市转了两天,然后二哥就回家了,我和小妹、伊的家属同车回到叶城。在叶城大概住了半个多月,分区统一组织87年探亲、学习归队的干部上山,一共派了五辆小车,一辆面包车,出发时我坐的车排在第四辆,车上有同科参谋田引角同志,波林边防站司务长杜节贵同志,还装着一台密码机。因司机平常保养车不认真,行至距三十里营房二十公里处左前轮跑丢,造成翻车三轮朝天,把我们四人扣在车内。司机就喊我,我看到车内流着黑色的东西就说“抓紧时间快出阿,不然车会着火的”,当时我很清楚,车已经跑了360公里,都是山路发动机已烧红了,何况车又是扣着的,危险很大。就在这时后面车上的人发现前面一阵尘土,就知道我们坐的车出事了,他们及时赶到,从车内把我们拖出送往三十里营房卫生队治疗检查,并将情况汇报了分区。分区答覆人员没有大的问题可坐其它车上山,司机留在此地处理相关事宜。我们到科里后,分区领导来看我们,政委袁国祥开玩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唉,现在想起来还怕呢? 1987年6月20日(农历5月25日,星期六)下午8时,女儿杨晶在新疆叶城县人民医院出生,我们夫妻十分高兴,添了一个女儿,实现了我们一儿一女的心愿。 1987年下半年,我国政府与印度政府因边境争议问题进行了第八轮谈判未达成共识。为此,双方部队在边境一线发生了鸣枪对峙,边防形势十分严峻。总参决定:为了边境问题,拆掉62年中印战后在争议地区双方交换俘虏时扎的一个彩门。自交换俘虏后,双方在此地方圆几十公里埋下了许多地雷。总参和外交部通知,62年交换俘虏后,印军也从未到过此地。加之“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三十多年我边防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62年我方布了雷的资料和地图交接不全陆续丢失,要拆掉这个彩门,就必须开通一条通道。斯潘古尔边防站距分区所在地240公里,我曾在该站出工作组时,在观察点用固定的望远镜看过那个彩门,它处在一个我方地形高,印方地形低而很开阔的地带,彩门的左右两侧是两座大山,相距大约一公里多。彩门就在此中间,从望远镜上看它就是一个独大门,周围没有任何设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南疆军区调了一个工兵排,由副连长任分队长,前往执行排雷任务,为了麻痹印军,他们白天休息晚上工作,连续了十几天,开通了一条10几米宽地通道。在此期间新疆军区步兵六师前往阿里防区进行策应。留守处大门口就是通往阿防区、空防区的一条必经公里,大部队行动都是晚上,整夜运输兵员和物资的车辆经过此地时,车上战士们都头戴钢盔,身背枪子弹药,留守处随军家属没事就在那里观看打听消息。因为她们的丈夫都在那里工作,大家都清楚,打仗是要死人的,况且高原作战的死亡率是50%。运上去的物资除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外,还有战时牺牲同志后事处理用的白布和木料等。家属们看到这些情径,知道了一些内情,时不时打电话询问情况,有时她们就和我妻子一同问我,我是机要科长,战况都是用密码联络的,可以说是第一个知道实情的。为了保密和稳定部队家属的思想,在电话里只能做一些正面工作。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很恐惧,62年中印战例和我们前科长经歷的事实,是众所周知的。 一个步兵师应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我方兵力布置好后,兰州军区下达了拆除该门的命令,拆除任务有分区担任。分区成立了指挥部,司令员任总指挥、付司令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部长任付指挥,指挥部就设在斯潘古尔边防站。将分区独立连和分区侦察排组成三个分队。由作训科长和付科长各带一个分队,设付在两个山头进行策应,侦察科长带领拆除分队进行撤除。为联络及时、准确,我给该站机要组配了业务能力强的二名机要干部,并要求他们要准确无误的完成这次密码通报任务,给我们机要人员争光。我在科里坐阵指挥,执行任务的当天和晚上我们就没休息,保证了总参、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和南疆军区的联络。部队的代号,执行任务的时间,口令等都是兰州军区用绝密密码发的,按机要工作规定,绝密电报只能是科领导亲自翻译,或者科领导指定他人译发,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保密。当时这类电报都是我自己翻译的,也是我亲自办理的。 执行分队在临出发时,兰州军区司令员在电话上作了战前动员,鼓励很大,当时分区司令员及分队战士就在电话上表了决心,坚决完成任务,让首长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连队将参加任务人员的通讯地址、联繫人的姓名,物品进行了造册登记和统一保管,有些干部战士还写了血书和遗书,大家都清楚,子弹是不长眼的,打仗就会流血死人。有一个战士的遗书中说,他借了别人的200元钱,如果他执行任务回不来,让他父母及家人不要悲伤,他是为保卫祖国而死的,是光荣的,借的钱让他父母亲还了,当时我们听了十分感动和内疚,我们的战士思想境界这么高和无私,是多么可贵而伟大的。 第12页 在执行任务的当晚,两个设伏分队按布置进入到预定位置,做好了战斗准备。二十多人的拆迁分队从零出发,按工兵排了雷的通道进入到彩门,撤除分队人员心里都恐慌,印军有一个观察哨,都是重火力装备,如果被他们发现,我们这些撤除任务的同志恐怕就会是有去无回的结果。他们到彩门后就从地下将其整体掘出,然后抬上就往回跑,这个庞大而笨重的物体,二十几个人抬上,在十米宽的通道上撤回时,一个战士不辛踩上未排的地雷,将一条腿炸掉,分区及时向总参和新疆军区作了汇报,总参派直升飞机于次日早8时在日土县将该战士接到喀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医院治疗。飞机到喀什后群众自发的在街道上欢迎,影响很大。 根据总参通报,印军早晨发现耸立在中印边防争议地区二十多年前交接俘虏时用的彩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十分惊慌,并向他们的上级做了汇报,可以想像他们的上级知道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自撤出彩门后,印方清楚了我方边防势力的强大和我军在中印边境部队的军事布置,印军就按兵不动,持续到88年5月份,边境形势慢慢好转,我方就逐步将步兵六师从阿防区,空防区撤回原住地完成其它任务。 1987年9月当选为阿里军分区第三届党代会代表,并任司令部党委委员,负责司令部工作两月之久。 1988年元月,新疆军区机要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接到通知后,随机就让南疆军区机要处副处长给我买了两张飞机票,我到留守处后和小妹一同去喀什乘飞机到乌鲁木齐,那次都有小车接送,小妹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她心情也很好,在乌鲁木齐玩了两天后,她就回家了。会议结束后,我回阿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1988年5月,军队转业干部工作开始,考虑到儿子要上学,我们也得有个归宿,有个稳定的工作和谐的家。加之当年中印边境敌对形势还十分激烈,火药味非常浓厚,随时就有可能发生中印第二次战争。所以,我就反覆找分区所有领导,要求转业回地方工作。并将接替我的人选原科副营参谋,时任干部科副科长蔡先枝同志向分区领导进行了推荐。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底分区研究决定我当年转业。科里工作交接后回到留守处和妻子准备物品。7月中旬由张掖去叶城送货的车将东西拉运到战友李照父亲单位存放。8月2日和同年转业的几个同志坐分区发往乌鲁木齐的轿车,一同和妻子、儿子,抱着女儿(一岁)回家。8月10日一家四口去陕西临潼乌鲁木齐军区干部疗养院疗养。我和妻子都是第一次去西安,正是炎热季节,整天用电风扇吹着,就那样儿子身上还起了很多热豆。在疗养期间游览了西安市、华清池、兵马俑等地,全面检查了我的身体,十多天后到了兰州玩了几天,尔后返回了家乡。 1988年11月初,分区通知到留守处结帐,到乌鲁木齐机场遇上原政委袁国祥,时任南疆军区纪委书记,分区政委李志恆,我们在候机厅聊了一阵,他们去兰州军区开会,我坐飞机到喀什后回留守处结帐。附原式结帐单: 那年丁德福任留守处主任,他对我们转业干部非常关心和照顾,安排我们住师职楼,吃小灶,外出办事派小车,离开部队进行欢送,体现了战友情和领导的关怀。 总结十几年的机要工作,出现过一次大的失误。记得在当参谋时,将我住印度大使刘文质译出后写成刘文盾,上报外交部后,当日外交部就给我科回电更正,反映出工作中不细心认真。 在军营十八年中,一直在号称“世界屋嵴”的藏北高原,参加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西藏高原,气候恶劣,氧气稀少,环境艰苦。一般人视为畏途,矢志不渝,决心坚持,即头昏心悸,尽量适应,克服诸多困难,战胜不少痛苦,扎根边陲,坚志如碧。由于远离故乡,关山迢遥,往返不易,书信难通,亲老子幼,思念弥深,而以保家卫国为重,家事私情为轻,努力工作,尽己绵薄,于绝域高原坚持工作达十八年之久。发扬了毛主席同志提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战斗在祖国的前哨阵地。在艰苦紧张而有秩序的戍边生涯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业务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联繫实际,不断改造思想,陶冶情操。从战士到干部,从参谋到科长,职务变了,但工作态度,细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格管理,严密组织的工作作风没有变。尽管地位变了,但团结同志,关心战士,艰苦奋斗的本色和为人表率的思想和作风没有变。在边防执勤和执行战备任务中,克服高寒缺氧,不惧条件艰苦,想方设法完成各项任务。因品德端正,志向坚定,能吃苦耐劳,追求进步,虚心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服从领导,完成任务突出,多次受到组织的奖励和领导的好评。 从事党的机要工作十几年,能忠诚党的机要事业,严守党的机密,继承了机要工作的好传统,发扬了机要工作的好作风。对机要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拟写了密码文件的使用和各种资料的彙编等文秘工作。培训了多批机要人员,培养了机要工作的后备力量,保证了机密的安全。克尽厥职,奋斗数载,得展鸿志,领导机要人员,发奋图强,改革创新,追求目标,力求荣誉,圆满完成了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边防巡逻,战备执勤等项工作中的密码通报任务,为保卫边防,建设边防,做出了积极贡献,履行了一个军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第13页 第五章 企业十八年 更新时间2011-10-20 23:27:10 字数:8065 企业十八年 (1989、1----2006、12) 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镇地处金昌境内兰新铁路与省道212线交汇处,金昌市区与永昌县城之间的中心地带,既是亚欧大陆桥工业重镇,又是金昌市对内对外交流的窗口。河西堡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步形成的工业重镇,是省内一个重要的能源、化工、钢铁、水泥、建材基地,特色是工业,优势是工业。 河西地区属于干寒的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较凉爽,年气温变幅较大,全年平均气温在7—8c,最高气温的八月份达36c,最低气温的元月份在零下24c,冬季长达5—6个月。风大是河西堡地区的最大特点,大风常拌有扬沙,有时大风颳来,风沙蔽日,天昏地暗,能见度很低,以西北风为主。 永昌电厂位于河西堡镇中心偏北金川河西,河雅路以东的狭长地带。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东距省会兰州市区280公里,南距永昌县城25公里,北距金昌市区20公里,距兰新铁路金昌站4公里,辖区河西堡镇。该厂于1960年9月10日筹建,五台中温中压机组,总容量9.9万千瓦的中型发电厂,屹立于丝绸古道畔。首台机组于1965年8月23日建成投产发电,实现了向金川镍钴基地的送电,称为戈壁滩上的一棵明珠。 1991年6月18日,永昌电厂两台十万千瓦机组改扩建工程奠基,1993年9月18日全部投产发电,从中温中压的中型企业跨越到高温高压的大型企业行列,装机容量达到29.9万千瓦,成为西北电网西端的骨干电源点。 1988年12月,我到甘肃省电力工业局报到,被分配到永昌电厂。转业时是副团级,组织关系必须交到省委组织部后,再开调任单位介绍信。兰州以前去过一次,可以说很不熟悉,一路问了几个人,到组织部随即给我开了永昌电厂报到通知书。当时厂组织科长陈远瑞,干事黄亮同志就把我安排到招待所,在他们科上班,和黄亮一个办公室,没有分配具体工作,帮他填写资料做点零活,月底还发了几元奖金,部队上只有工资,哪有什么奖金。局里给我按副处级算的工资,每月150元,和部队职务加级别工资一分不差。相比和厂里同年参加工作的同志,我的工资比他们高一级半,所以到企业我工资没有吃亏。 1989年1月,党委任命我为行政科科长,该科是一个集医疗卫生,儿童保教,车辆运输,职工生活服务,环境管理等一体的机构,工作比较繁忙,性质比较复杂,稍有马虎,职工就意见很大,就会直接找厂领导。记得一次夜班饭,食堂送去的馍头、菜和面条,有两个职工没吃上面条,半夜他们就到我家,我问啥事,他俩说没吃上饭。随后我就到食堂问了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说“我们炒了两个菜,拿了些馒头,还做了些面条,面条都买完了,可能就有两个人没吃上面条,菜和馒头现在还有,怎么说没吃上饭呢,科长你看看吧。”我没回家直到早7时再也没见人来买饭。早操时厂长张敬轩同志去了食堂,我就感觉不秒,肯定是夜班饭的事。随即我就向行政副厂长许中俭同志作了汇报,并要求不能处理食堂值班人员。许说“是那个,”我说“听说是王利谋的职工,”许接着说“不管他,那是个瞎货,”这样我心里就有了谱。九时的生产协调会上,运行副总解根生同志又提起了此事,我当着许多人说“就两个人没吃上面,菜和馒都有吗,怎么说没饭呢,我一直等到早晨也没见一个人,这不是称心折腾人吗?”解说“我查看了运行记录上面写着夜班人员没吃上饭,我还认为食堂没有送饭。”我当时很生气地说“部队上也有人给我倒水端茶,不管什么事都要调查了解,”当时副总熊珠华同志就给我倒了杯水,笑了笑。厂长接着说:“杨科长企业就是这样的,半夜三更经常都给我们打电话,昨晚上他们都给我打了电话,所以我上班时就去食堂看了,确实馒头和菜都有,这事不做处理,现在开生产协调会吧”。会和解总到我办公室谈了此事,我们相互交流了一阵,至此解总对我很客气。还有一次是刘炯然同志任行政付厂长,主管后勤工作,科里干事白世芳同志管理卫生和绿化工作,职工黄**的姑娘,身体和精神都有毛病,是个神志不清楚的人。在运行楼搞卫生,平时就不好好干,白世芳说过多次也不听,没办法,单身职工意见很大,反映到厂里。刚上班,刘厂长叫我和白世芳一同去检查,卫生间的大便就堆满便池,其他卫生也都没有搞,人也找不到。当时刘厂长就给我俩说:“这样不行,今天就换人”。我们还没来得急换人,中午吃饭时黄就领着姑娘拿着碗到许厂长家要饭吃,许厂长才知道这件事。下午开中层干部会,黄就在会议室门口等我们的答覆。厂领导都清楚,黄是厂里的老职工,也是厂里有名的无赖,所以就继续让他姑娘干,我就通知了黄,他才离开会议室。 在我任科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职工食堂进行了改革,那时单身职工特别多,加之厂里又办的一个技校,职工和学生意见很大,经过了解和徵求食堂人员的意见,认为立即调换管理员是搞好食堂的当务之急。我将徵求的意见和管理员人选汇报了厂里,待同意后就将管理员换了,并将帐目和物资进行了盘查和清点。积极配合新管理员整顿了食堂的管理,调整了工作人员后,食堂的工作秩序和服务态度等发生了变化,饭菜质量和数量也有了新的提高,就餐人数越来越多。我每天中午和下午就餐时就在食堂监督,尽量满足就餐人员的需求。那年“十一”和中秋节在一起,食堂一天的销售额就达一万多元,可想就餐人之多。 第14页 按军队转业干部规定,转业干部到所属单位要解决住房,我报到时新建的21栋楼即将竣工,许厂长就给我说:“新房已分配完不好调整,这次搬的旧楼房你任一调”。有一天下午和黄亮、热工主任苗世鸿同志在福利区看了一下,他们提出让我住四栋的一户,苗就给许说了,许就给我说:“好吧,待搬后,我安排人给你把房子粉刷了”。这段时间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就在老家,房子粉刷好后妻子来厂里收拾,我和二哥坐厂里的车去张掖将东西拉回,就快到89年春节,春节我回家里过的,正月初六和妻子、儿女一同来厂里居住,92年10月又搬到24栋。3月妻子被安排在幼儿园工作,9月儿子上永昌电厂子校,女儿上幼儿园,一家人过着稳定、和谐、温馨的生活。 1989年11月,参加了兰州电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学习班,是省电力局统一安排的,学期2个月,成绩为优秀。 1990年甘肃省电力局在全局系统开展职工生活管理达标工作,要求职工生活的硬体和软体设施按达标要求配备,厂区及福利区的绿化、卫生、设施等都按达标规定进行。厂里根据2*10万千瓦机组改扩建工程的进度和职工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职工生活达标93年完成。从那时起,我在主持行政科日常工作的同时,就开始准备职工生活管理达标的前期工作。7月份金昌供电局第一批验收时,局行政处通知我参加验收工作,实际是让我学习他们的经验,以便搞好我们厂的职工生活达标。 1990年8月,我和工会副主席李景山同志参加了省局在盐锅峡水电厂召开的后勤工作会议,会上进一步布置了达标工作,要求领导要重视,主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积极配合,按时完成达标工作。会议期间参观了该厂区、福利区、单身楼、职工食堂及农场,对我们感受很大。回厂后向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并提出了我们的设想。 在贯彻落实后勤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我就开始制定【永昌电厂职工生活管理达标的设施细则及考核办法】、【永昌电厂职工生活五年规划】及【永昌电厂厂区及福利区绿化的长远规划和短期安】等有关工作。一个当兵的到企业可以说什么都不熟悉也不懂,部队上那种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突出,不管思想通不通,愿意不愿意,必须服从和执行,在企业就行不通。既要考虑到领导的意图,也要掌握职工的心里动态,还要了解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得罪一个人,就是一大帮,亲戚关心连成一片,工作太难。为了工作顺利,为了站稳脚,为了家庭和孩子的生活及前途。而今漫步从头越,我就一边坚持日常工作,一边探索企业的性能,一边了解职工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一边掌握人员的关系网和处理问题的对策。我制定的规划和设施细则经厂里通过,并要求组织设施。在设施中我认真布置,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考核,整改不符合达标的做法,提出建议和要求,当好领导的参谋。按负责后勤副厂长赵正智同志的设想,拟写了他在考核验收会上的汇报材料,经省局考核验收以954(满分1000)分的优异成绩完成了永昌电厂职工生活达标工作。 1991年12月,在深圳参加了甘肃省电力局行政管理研讨班学习,在此期间游览了市区及锦绣中华、民族村等景区,在中印街给妻子买了金项鍊和戒指。十天后又去了珠海,住在局办事处,观看了中山市和九州城,到广州后参观了白天鹅宾馆和林则徐领导禁菸时用过的大炮和其它抗击武器,游览了五羊公园。那时的深圳和广州是改革开放最快的省市,是全国学习的榜样。 1992年3月党委任命我为行政党支部书记,以谦虚谨慎之优良作风及不争地位,不谋私利之良好品质,教育党员干部虚心学习,陶冶情操,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团结带领职工完成党委行政布置的各项任务。因支部工作突出,职工队伍稳定,服务态度端正,达标热情高的,全厂职工对后勤工作满意,深得组织之信赖,颇有才干。7月1日争先创优表彰会上,支部评为先进党支部,我被评为优秀党员。 1993年3月初,父亲因病住进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诊断治疗后,本人要求回家,我就派小车将他送回,没过几天我和妻子孩子回家看望了他,并在家住了两天,父亲行动自由,神志清楚,一切很好,没想到就在我们回厂的当天下午他离别人间,驾鹤西游。 1993年3月19日,甘肃省电力局批准成立永昌电厂多经总公司,是一个集经营、管理、生产、服务、运输、商业、等多种产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体所有制公司,我任该公司正科级副书记,负责党支部工作。积极协调,周密组织,及时成立了多经分工会、团支部、女工组织,是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94年春节“迎新春”歌咏比赛时,我们组织的合唱队获得第一,并代表厂里参加了金昌市“迎新春”歌咏比赛,获得全市第二,为永昌电厂争得了荣誉。 1994年3月,被厂党委聘任为政工师。 1994年3、4月份,弟弟杨永贵在家盖房子时,我在厂里弄了些木料和瓷砖,从赵玉年些借了500元现金,并从下娃子砖厂拉了两车砖送给了他。动工时,又派多经的客货车和我们同去家里拉沙子,接匠人,配合家人将房屋主体完工,回厂里后,临洮施工队又派了3个匠人,我亲自送他们到家里,对房屋进行了粉刷、装修等,所以说家里的房子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有我的一份,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第15页 1994年5月,厂里解决了33名职工子女为集体所有制工人,福利待遇和工资标准与职工相同,妻子也被聘用。且领会文件精神,认真细緻地作了33名人员各种表的审批,并报省局多经局批准。 1994年7月至2002年10月,任中共永昌电厂第六、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并选为两届纪委委员。 1994你11月,因何加仁同志的入党问题,党委指定我带一名正式党员去陕西调查,经商量和狄英生同志前往。据掌握何的一个初中同学在澄城县工作,何的事就是他说的。所以我俩就直赴澄城,到后他单位同事说;“七、八年前这人就调到三源机件厂了。”我们只好返回西安去三源机件厂,直接找到何的同学,他当时任该厂车间党支部书记,我们就把找他的目的说了,他听说是为何的组织发展问题,就积极配合我们到他们厂组织部写了一份证明他本人的材料,并给我们介绍了他和何的关系等情况。狄是第一次去西安,我就陪他上了一趟华山,游览了华清池、兵马俑、兴庆公园、市区等地,饱尝了西安的羊肉泡馒、活烙头等小吃,尽量满足他的愿望。回来时我问他,坐飞机还是坐汽车,他说“他没有坐过飞机,机票不报咋办。”我说:“报不了我们自己出就行了吗”,就这样我们坐飞机到兰州,两地的气温相差特别大,咸阳上飞机时下着大雨,一小时到兰州就下着大雪。回厂后我向党委书记作了汇报,他说“很好,”这时我就把填写好的出差报销单让他签字,我就说“书记,回来时火车票买不上,为了抓紧时间,我们坐飞机到兰州后连夜回到厂里,你看能不能报了,实在报不了只好我们自己承担了”。当时他就把字签了。我是多经书记,各方面的影响和关系都比较好,报销单拿到财务上就报了,给狄讲了,狄说“书记你行啊。” 1995年5月中旬,厂里曾在碧口水电厂建小水电工程投资200多万人民币,工程竣工验收时厂里就让总工程师薛宗平同志和我参加,我就问薛总车上安排人没,他说“没有,车由你安排,”就让妻子做好准备一起去碧口。上车时司机袁家林同志的岳母陈玉珍也去,车正好坐满。那次会议就在碧口水电厂召开,档次很高,服务周到,妻子和陈吃住都和我们在一起。会议结束后,该厂安排九寨沟旅游,一切都是他们统一办的,直接住进沟内的宾馆,晚上举行了篝火晚会,大家特别开心爽快。笠日观看了沟内风景和五颜六色的水,过去人说“看了九寨沟的水,其它地方的水就没看的了”,真是的。返回时游览了黄龙瀑布、甘南大草原、拉卜楞寺、临夏州等地的风景。30日到厂,学校在俱乐部“庆祝六一儿童节”,我们夫妻又看了女儿她们演出的节目。 1995年6月,我和锅炉分场书记郑大留同志参加了甘肃省电力党校支部书记岗位培训,且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学通业务,以优异成绩取得了任职上岗资格。培训期间党校组织学员去西宁参观学习,游览了塔尔寺、青海湖和鸟岛,当时正是各种鸟再次栖身之季节。 1996年6月,第二福利区新建27、29、30栋楼房,厂里决定地上铺瓷砖,我和临洮施工队技术员郭延伟同志去广东佛山,在佛山最大的瓷砖厂经过质量检定和讨价还价,签订了合同。六月底正是南方洪水时期,我们返回广州,铁路被水沖坏,火车停运,机票难买,此地人多的无法可言。我们只好从广州坐汽车行程一天一夜到江西南昌,虽说艰辛和劳累,但游览了庐山,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庐山会议”纪念馆。从九江坐船到了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参观游览了那些地方的风景和名胜古蹟。 1997年3、4月份,因身体不佳,结伴和严福莲、岳列花同志去陕西兴平看病,待药吃完后,孩子们已放暑假,经商议我们和岳列花一家去了西安,复查后,与孩子们一起去华山旅游,上山吃饭时孩子们特别兴奋吃得也很有趣,饭后急着要登山,因为他们都是第一次上华山,刚登山时信心特别高,到北峰就一个个没精神了,天还没亮就租了两件大衣让几个孩子睡了会,太阳出来叫他们看了日出后返回到临潼,登了骊山,参观了华清池和兵马俑,西安玩了几天而回家,西安之行我们两家人都很开心和愉快。 1998年3月,厂里机构改革,将修缮分场从主业分流到多经,党委决定多经公司成立两个党支部,我被任命为多经第二党支部书记,负责生活服务公司和修缮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 1998年9月,生活服务公司组织部分职工去银川旅游,由我和狄英生同志带队,在银川观赏了市容市貌和各种建筑,游览了沙湖公园和影视城,观看了沙坡头和黄河。 2000年10月,车队驾驶员张正豪同志去江苏无锡拉材料返回时,在河南南阳将一19岁姑娘撞伤住院治疗,车被扣,张在医院护理。12月初厂里派我和车队安全员任明路同志去处理,在南阳交警事故大队我们要求尽快处理,刚开始几天交警队不重视,甚至还不理睬我们,我们就天天交警队没上班前半个小时就在事故队门口等他们上班,这样坚持了三天,交警队领导看我们也很急,就派了一名老交警处理此车祸,我们就抓紧时间跑医院取证,找家人商谈,做家属的工作,与交警队领导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厂里赔了2.9万元,第八天才将车祸处理妥。而后参观了诸葛亮卧龙寺,到洛阳观看了石窟、小郎底、白马寺、少林寺等景区。 第16页 2001年12月,厂里决定将生活服务公司和修缮部合併为永昌电厂多经物业管理部,任命我为书记,杨成彪同志为主任,黄少军同志任为副主任。 200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大哥神色不佳地来到家里,才知道他女儿杨利梅难产流血严重,在朱王堡医院住院,是稀有血型,他们已去武威和金昌都没有找到此血,病人危在旦夕。随机他就要走,我和妻子送他到大门口时,120救护车上的医生就喊“快走,病人严重,武威医院来人接”,我也就顺便上了车。到朱王堡医院后,武威的车和医生也到了,我就和家里陪的人随车到武威,住在区医院就开始报病危,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抢救小组,医生们说据医学统计是十万分之一的人才有这种血型,现在必须採取用其它血型代替治疗的方案,否则病人就出不了医院,也可能採取这种措施病人当时就完了,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我就问“你们医院以前有没这样的病例”,化验室主任说“从来没有过,这是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遇的第一个”。其他医生又说“病人年轻,经检查她的肝功能很强,可以造血,肾功能正常,可以排毒,可以试试,你们考虑,尽快答覆”。我在电话上问了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吕生芳说“可以用其它血型代替。”我就给大哥说“医院大夫说的很清楚,现在只能同意採取这个治疗方案,否则她是出不了医院的。”当时我没有再徵求其他人的意见,果断地同意了医院的治疗方案,并和大哥在病歷上签了字。根据医院的要求我俩晚上几次跑血站问血和化验大哥的血型,经过医院治疗方案的抢救,早九时家里人去看望时,她已情绪稳定,神智清楚,住了一段时间康復出院,现在身体健康在家务农。大哥逢人就说是我救了他的女儿,女儿也说是我救了她,要不是我她早不在人世了。 2002年11月,任中共永昌电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 2003年6月,儿子参加全国高考,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9月初与妻子去西安送儿子上学。因为我们去过几次西安,加之女儿上高一没人照顾,将儿子安排好后我们就回到厂里。 2004年5月,按永昌电厂中级管理人员52岁退二线的管理规定,在我的要求下,被安排到离退休办公室工作。6月份甘肃省老龄协会首届太级柔力球在省城兰州举行。金昌市经过比赛筛选,决定让厂里队代表金昌市参加比赛,我领队参加了这次比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负责,协调配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为金昌市和厂里争得了荣誉。 2005年全厂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将四十多年的永昌电厂改为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科室也进行了改头换面,并撤换了许多科,离退休办被撤,我任厂工会干事。6月继续带队参加了省老龄协会第二届太级柔力球比赛,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成绩,同样为金昌市和永昌发电公司争得了荣誉。 2005年6月,女儿参加全国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徐州空军学院录取。9月13日和妻子去徐州送女儿上学,徐州第一次去,下车又是晚上,我们就住在车站附近的粮食局招待所,第二天坐学院到车站接人的车去学校报名,报到后学院就让送孩子们的家长离校,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军队院校管理特别严格,门口有军人站岗,没有证件不准进出大门。我们看女儿时给门卫说了许多好话才让我们进去,女儿就让我们回家,说“其他家长都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要不影响不好”。我和妻子就依依不捨地离开学校返回西安。儿子还在西安上学,他在车站接上我们,市内转了一天后到学校,请他们一起的同学吃了顿饭,住了一晚就准备坐车回家,进车站门时遇上李照之妻马玉萍,她也是送儿子西安上美术学院准备坐车回家,正好我们是同一个车厢,一路上谈了许多分别后的事,得知董学堂儿子十一结婚,我们到厂里没几天董就电话请我们,我和董既是战友,又是干亲家,不用请我们也要登门贺喜。在董的酒宴上遇上张掖的许多战友,事后民乐战友杨林成又把我俩和董请到他家,而后我们又到李照家,就这样玩了几天后回家过着安闲稳定愉快的日子。 永昌电厂十八年中,从进厂开始,我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变了,工作性质也变了,但我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工作,严于律己的思想没有变,能善始善终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和谦虚谨慎,不骄不操的精神,大胆管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端正党风,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组织带领全体党员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起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永昌电厂的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六章 内退五年 更新时间2011-10-20 23:28:52 字数:9286 内退五年 (2007年1月--2012年4月) 一位老领导说:“退休不做挣钱的忙事,不沉迷打麻将闲事,做些有意义的善事”。 2006年11月,儿子大学毕业后择业通知书由甘肃省人才交流中心派迁到金昌市人事局,我们金昌一个朋友让儿子的档案交到市人才中心,儿子到交警队上班,他在想办法解决儿子的工作,当时我们都很高兴,因为他是金昌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永昌交警,金昌交警都属于他的领导之中,可以说上面有人,下面说话算数。儿子上班后发现,事情不是他说的那样简单。就给我们说:“看来想有一份稳定和理想的工作,还得靠自己,我想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参加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这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们也看清了就业的形势,就支持他的想法,平时在经济使用上尽量满足他,生活上照顾关心他,鼓励他认真复习,刻苦钻研,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就是他的前途和命运。有一次妻子洗衣服时发现,他的衣服兜里装着许多考公务员的复习题,我顺便问他;“你的衣服兜里装那么多复习题看过没有”,他说:“就是在上班空隙时间看起来方便,我才把它折成小块,装在衣服兜里,这样既抓紧了复习时间,又加深了记忆。”在街道十字路口执勤时,有时就用磁铁将复习题吸在电线桿上进行复习。7月份甘肃省地方公务员考试,金昌市招公安5名,参加考试人员达到387名,他考到25名,虽说没有进入到面试范围,但我们对他的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就继续鼓励他,公案知识你没有复习,以前也没有接触,可以说不懂,三百多人中能考这样的成绩就很不简单,抓紧复习争取考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吧。 第17页 2007年6月,按永昌发电公司2005年内部退养男55、女46岁的规定,办理了退养手续,在家休息。 2007年11月底,舅子女儿在金昌打工时被四川巫溪来金打工的一个姓陈的男人拐跑,我们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告了金昌市矿山路派出所,在他们的调查中获悉,陈及姑娘已到陈家。经商量我和她舅舅、母亲、表姐去四川找。去西安的车上人特别多,没座位一直站到天水才坐了个位。在安康吃饭时,饭店老闆娘说:“这里经常有人来找孩子,前几天就有7.8个人,其中有一个警察来找,不过他们把人找到了”。从她的口中我们得知了一些情况,到巫溪必须经过陕西的镇坪县,那里都是大山,交通极不方便,在镇坪就等了几个小时的车,待我们到巫溪县白鹭派出所时就到晚上九点多,将情况向值班警察作了说明,他通过网上验证了我们四人的身份证后汇报了所长,并让我们先住下,第二天上班再做处理。我们住在镇招待所后,为了进一步确认姑娘是否还在陈家,就给陈打电话要求和姑娘通话,理由是她母亲住院,非常想念女儿,想和女儿说几句话,这样姑娘才接了电话,所以我们坚信女儿就在陈家。第二天还没上班我们就去派出所等候,待他们上班就向该所指导员讲明了来的目的,我们要求在派出所的大力帮助下,把姑娘找回家。所长和指导员给我们讲:“到找人的地方是川陕交接的大巴山上,距这里70多公里,山高路陡,正在修路,车辆无法通行,困难很大。”当时我就说:“我们从甘肃这么远来了,目的就是把姑娘找到,不管有多大困难,步行也去,请领导给以大力支持。”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派了二名警察,能骑摩托的路段就坐搞运输的摩托,骑不成的地方就步行,当地的其他过往人员也是这样,像接力赛一样,走一段骑一段,下午四时多才到该乡政府,乡长和人大主任也很支持,给警察说:“你们晚些去他家,早了怕你们还没到,他们知道了会跑的,给你们派一名原住村干部,否则你们找不到他家,到他家大概30公里,这段路可以跑车,你们租个车吧。”我们就同意了他们的安排,在他们的帮助下租了一辆客货两用车,警察、表姐和村干部坐在驾驶室,我们三人坐在车箱里,在崎岖地山路上行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山顶,已是晚上九时,车刚停下他们几个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去了陈家,我们下车后就没跟上他们,按他们去的方向,在一个半山坡的人行小路上走了一段,不知去向,就问了一个老乡说:“前面过去的警察是你们的人吗,往前走就到了”,我们就按指的方向快步走了一段,听到狗叫,人在说话。陈家独住在半山坡,既没有院墙也没有大门,就是一个大房套小房,门前大概有4、5米宽的平台的贫寒人家。有62岁的父亲,50多岁的母亲和弟弟弟媳,弟弟弟媳在金打工时和她表姐都熟悉。我们转了一圈没有发现陈及姑娘,就知道跑了,在他屋里找到姑娘穿的衣服和鞋,都是她妈买的,警察看了后说,快把人交出来。并与家人谈了一阵,出来给我们说:“回吧,明天再来”,当时也不知道啥意思,就跟着警察走了一会,一位警察让我和他的衣服交换穿上说:“你们往车那里走,车开到山后看不见的地方,我们在附近埋伏等他俩回家。”我们和村干部就按他说的办。那时晚上很冷,在僻静处捡柴放火烤,大概快到凌晨1时警察打电话让我们立即到陈家,并将车也开到原停的地方。我和姑娘她妈表姐小跑到陈家,警察就给我说:“你在这里看着他们(陈的父母及弟媳,还有一个村上串门的),我们没回来之前,不准他们出门,不准他们接电话”,说完陈的弟弟领着他们四人就找人去了。我就和陈的父母聊着,大约两个小时后听到有哭声,我们就到门口看,陈满头大汗地背着姑娘她妈,表姐拉着姑娘,警察和他弟弟跟在后面从山下上来,只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无论如何把姑娘找到了,如果找不到我们又怎么能回家呢。到家后警察就了解陈的情况,并作了记录。待回到乡上就凌晨4时,在招待所睡了一会,起来发现陈村的十多个人就在附近,有几个曾在金昌打过工,表姐认识。我就给我们的人说:“领好姑娘,不要离开警察,他们是没办法的”。就在乡政府了解姑娘情况时,我们就守在门口,不让陈村的人接近。我们四人在领人收据上签了字并写明和姑娘的关系后就到12时,就给警察说,没事了抓紧时间回吧,他俩互相看了看说:“好吧我们一起走”。出乡政府时,陈村的那十几个人就在门口,我们啥话没说就和警察快步往回走,他们也甘登眼看着。在回派出所的路上,一个摩托车司机说:“为了防止万一,你们今天最好离开这里到镇坪,那里就属于陕西管了,如果你们去我有个面包车送你们”。他说的很有道理,就让他开车去了,我们抓紧时间感谢了所领导和两位警察,并和警察合了个影,我想可能是他们工作的政绩吧,好给上级汇报。这时面包车就等在了派出所院内,我们告别该所人员,上车返回镇坪,在车上司机说,他的车没有陕西营运证,只能让陕西朋友在半路上接,在川陕交接地我们又坐上陕西的车,到镇坪天已经黑了,司机说,刚才那个车的司机打电话说,过来了一辆大客车是去安康的,车上没人,让我们问那个车,他拉着我们刚到去安康的路口大客车就过来了,面包车司机就给我们联繫,到安康是凌晨2时。一整天地劳累加上步行了那么多路,一点精神都没有,就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同时买好了到西安的车票,晚上从西安坐1067,9日回到河西堡家里。这一行姑娘的舅舅感慨地说:“杨姐夫你见多识广,这次要不是你和我们一起来,还有警察们的帮助,我们可能是空手而返,没什么办法”。 第18页 2007年11月9日,儿子去兰州参加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因我在回家的路上,无法到兰州陪儿子去考试,待晚上儿子回家后,我问考的任何,他说:“题量太大,难度也大,有些人看了一下题就走了,我已尽力了,看结果吧。”我们也没在乎,成绩公布儿子名列第四,确定为面试人选,我们非常高兴,并关心和鼓励他抓紧面试题的复习。那时他还在金昌交警队上班,就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等待面试通知。 2月19日网上通知,2008年国家公务员(国税系统)面试于24---28日在乌鲁木齐进行,24---26日是审定和发放面试通知书,28日面试。我们知道了面试的时间和地点,我就准备陪儿子去乌鲁木齐参加国家公务员的面试,我比较熟悉乌鲁木齐,曾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2008年春节后正是春运高峰期,探亲归队的,学生返校的,农民外出打工的,火车票非常难买,就连河西堡这么小的站没有车票连候车室都进不去,何况26日以前的票已全部售完,没有任何办法,准备和儿子22日带上用具在车站等候,能上那个车就是爬都行,不能耽误儿子的面试。那天是正月十五晚饭后妻子也着急,她就出去了,我在沙发躺着,不到半个小时手机响了,她说:“托人问了北京到乌鲁木齐的69有一张卧铺,要买赶快拿钱来,售票员8时下班”。我顺便看了一下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拿上钱就往大门口跑,坐上当时跑交通的地老鼠,给司机说从北京路,能跑多快跑多快,有张票等我拿。到车站妻子就在售票厅门口等着,随机买上了那张票,又买了一张无座号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22日和儿子去乌鲁木齐,虽然车上超员,卧铺车里吃喝还是比较方便。23日快到乌市时,我给战友杨明春同志打了个电话让他接我们,他在电话里说,他有急事不能亲自接我俩,只好派车让司机和我联繫,让我放心。下车后乌鲁木齐是冰天雪地,到鞋口的积雪,天气也特别冷,他司机给我打电话说:“路上积雪太多,交通堵塞,就在离车站不远的路上,让我们等会。”大概过了半小时,司机让我们到车站路口,我俩刚到路口一辆三陵军车就开到我们身边,上车后我将去得地方给司机讲了,就把我们接到三十分部宾馆并安排好。这个宾馆条件很好,标准间每天80元,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只有30米,也就是国税系统公务员面试报到处。下午杨发来信息,不让我俩吃饭,晚上7时他来接我俩在外面吃。在车上他给我说:“负责新兵团的训练,今天训练结束,新疆军区领导考核验收,所以无法去接我俩,请我理解。”又说:“今天晚上招待负责新兵训练的营团干部,请你俩我们一起吃饭。”俗话说“将在外不有帅”,到了人家的地盘只好随他而行。因为他是分部副政委,车到酒店门口时,一帮兵就站在门口迎接,开车门的,拿东西的,非常热情,这种仪式我曾在部队也享受过,是在请理之中。进了酒店到一间很大的酒巴,中间摆着一张坐二十几个人的餐桌,又有十几个当兵的干部站着等候,他就把我安排在上座,右边是他,左边是分部副部长和他是同级,但很年轻,儿子就坐在我的对面。他介绍了我在部队的职务和他的关系后就开宴了。席间他们轮流给我敬酒,我看他们二十几个人喝白酒怕受不了,就改喝红酒,不能丢人啊。回宾馆儿子说:“爸,您还真行,能应付了那样的场合”。 2月24日早上,我和儿子一起到面试报到处,是个很大的会议室,里面已站满了面试的考生,儿子就排队等候初审,通过填表、验毕业证、身份证、考试成绩单等,才发了面试准考证。下午郭文来看望我们,陪我们在附近转了一会,吃了顿便饭,回宾馆后,儿子就开始复习面试题。从报到看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是三比一的竞争。从那天起儿子除吃饭出来,其它时间都在复习,每天晚上复习到凌晨三点多,我有时也不忍心,就给儿子说:“睡吧,明天在复习”。他就说:“爸,您睡吧,我在看会,”就这样天天如此。我发现儿子思想压力很大,就给他说:“儿子,你也不要思想压力太大,面试的人那么多,又是三比一的竞争,面试不上也不是你一个人,是三分之二的人,如面试不上我给他们打个招唿就回家,你继续上班,以后在考,面试上了我们把他们请上一起坐坐,感谢一下他们,这样我们也显得体面。就这样做儿子的工作,让其思想压力小点,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态参加28日的面试。 2月25日中午杨明春请客,他首先给我说了参加的人,基本上都认识,有几个在部队我们关系都很好,有一个还是我当科长时的参谋,就给他说:“人你定吧,这些人都熟悉我们见个面也好。”11点多他接我们到他家和其妻子聊了会,而后到新疆当时吃喝最豪华的零五楼,进去后都是些熟悉的战友等着,见面握手问好,有的和我拥抱,感觉十分亲切。席间战友史生荣同志说:“老杨来了,上次战友聚会还剩下两桌,今天叫些人我们一聚聚”。晚8时山丹战友马兴帮同志陪我和儿子去参加,有原分区政委、副政委、副司令员和参谋长,其他都是当年的参谋、干事、助理员等。 2月27日下午,为了面试方便就到新疆财经大学,马兴帮同志在该校任老干部处处长,并给我们联繫了住处,他先接我们到家,其妻黄秀琴在家招待了我们,叙述了离别二十多年的情况,并让我们住家中,为了方便和自由我们还是住在学校的招待所。乌鲁木齐市和内地的时间相差两个小时,面试时间是全国统一的,早晨8时乌鲁木还是漆黑一片,加之晚上下了大雪,考生8时30分入场,怕误了儿子的面试时间,躺在床上一晚上没有睡着,等待时间的消失。早晨七点半起来后,儿子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吃了点零食,我俩就去教学楼,有的考生已进场,距教学楼二十多米处有几个人喊着“考生拿准考证、身份证进来,家长都回去休息,中午考生不回,请你们放心,我们准备了各种食品和饮料,不会把你们的孩子饿着渴着。”我看到儿子进围栏门时拿出了两证让他们审验,随后他向我摆了摆手就往教学楼走去,到教学楼门口第二次审验两证后才进入面试区。这时马兴帮同志过来说“杨磊进去了吗,”我说“进去了,好像特别严”。他说“就是,这次招的都是国家公务员,听说国招办专门派人前来督察面试和体检。走吧到家里吃早点吧”。我说“不去了,早晨空气好转转。”他走后我回房子里就睡了。大概下午五点多儿子回来,郭文同志问“杨磊考的怎样,”儿子说“根据当时打分情况看,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名”,我看儿子的表情很好,也没说什么。送郭文到门口,儿子和黄杰过来说:他们考场的分已公布,新疆巴里坤国税局招四人,杨磊面试分第一,总分第一,黄杰面试分第二,总分第二。按规定面试分占总分的50%,笔试分占25%,所以面试分高了总分就高。当时我也很激动,随机告诉了家人和马兴帮同志。公布分的地方站了很多人,有一对浙江陪孩子的夫妻在说话,我便问“你们俩是陪儿子还是女儿,面试上没”,他们说“陪儿子,面试上了,在于田国税局”,我说“于田好远啊,浙江到于田就更远了,你们捨得吗。”他们接着说“没办法,口内就业特别难,远就远吧,为了孩子吗”。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19页 第二天早晨起来没事,我又到公布分的地方,那里还站着许多人,其中一个山东的小伙子和其他人说话,他们问“小伙子你这次面试上没”,小伙子说“没有,面试题答不上”,这些人又说“你没有参加面试学习班吗,你感觉这次面试公平、公正吗”,他说“我忙没有参加面试学习班,所以提出的问题答不上,我感觉这次很公平、很公正,表现在一是没考的人和考过的人相互不见面,是隔离的,就连上厕所也有人监督。二是当场打分,不留后患。三是每个考场考完,立即在外面报栏公布分数,不走过场”。他们又问“这次没考上后悔不”,他说“不后悔,没有考上的人很多,是三分二的人,我今天就回,参加三月十五号山东地方公务员考试”。我回到房间,将此情向儿子说了,他说“就是很严,我们进了教学楼后,按18个考场的顺序,就在一楼的教室里等着,手机和其它用具收起来统一保管,该你考时有人就把你带到二楼的考场,考完后带到三楼的教室休息,不让走动,有专人看着。我是下午考的,进了考场一看那阵式,思想就紧张了,第一个题答的不太完整,突然想起王芳说的,在考场上把考官们当成傻子和聋子,这样就胆大了,所以后面的题我答的都完整,当时考官就给了高分,成为第一名”。 体检定在自治区中医院,3月1日是疆外考生,3月2日是疆内考生。29日上午我俩去中医院看了一下,就住在医院附近的新水宾馆,三星级设施优雅,标准间138元。次日清晨吉文到乌,八时我们一起去医院,体检按10人一组,有专人负责,体检比较顺利。4日我和儿子与吉文同坐一个车厢离乌,吉文哈密下车,5日早晨我俩到家,下午儿子继续到金昌交警队上班。 4月底的一天,接到新疆自治区国税局政审人员的电话,让儿子去兰州拿政审表,他联繫了黄杰一同去兰州拿回了政审表,我到河西堡派出所填上当地的政审意见,在厂党委工作部填上厂里的意见后,儿子到金昌交警支队填上用工单位的意见,中午和黄杰去兰州交给政审人员,晚上1时他们又回到家里。6月初哈密国税局通知,将档案用快件寄该局,儿子在金昌市人才中心将档案提出寄出,我们心里才踏实了,儿子上班的时间也就快了。 7月13日新疆国税局电话通知,招聘的国家公务员19---22日在自治区国税局报到。我们于16日在赛外香酒店招待了客人,我和妻子的姊妹们都来祝贺,一是答谢关心支持儿子考公务员的亲朋好友,二是河西堡考上国家公务员的也没几个,是光宗跃祖的喜事,三是对儿子也是鼓励和关心。7月17日儿子和黄杰一同去新疆国税局报到。24日在巴里坤国税局正式上班,8月初就拿上了工资。 2008年11月应金昌发电公司从内部退养职工中招聘保安工作人员,了解后我报名并签了合同,在其一直工作到10年9月初,永昌电厂6、7号机组停运后富裕人员较多实际情况,为了安置在职职工,我们聘用人员辞退。 2009年7月13日,陪女儿去兰州参加甘肃省地方公务员考试,成绩不理想没录用。在兰期间去兰医一院看望了当时住院的侄儿杨振东及陪伴他的父母。 2009年10月1日,儿子从新疆回家,4日他单位一起上班的几个同志来金昌旅游,我们在希园羊肉馆招待了他们一行,黄杰也参加,大家都很开心。 2010年2月8日,杨磊、王芳回家过年,2月11日(己丑年腊月二十八日),在王芳家举行了他俩的订婚。他俩是同学,所以既没有介绍人,也没有请其他人,就我们一家人和弟弟杨永贵去参加。王芳的姥姥和她妈姊妹们都参加,在家简单地举行了订婚仪式,双方互相交换了礼品认了亲,尔后在金昌江南酒店设宴招待了亲戚。亲家王春林讲了话,那天参加的亲戚都非常高兴和满意,气氛特别热情,亲情十分浓厚。正如我弟弟说“王芳妈热情、开朗、会说,订婚仪式办的非常好,很称心”。 2010年4月27日晚10时多,弟弟打来电话说,侄儿媳妇患了不好治的病,看咋办呢?我正在上班就联繫了吕生芳同志,他让去兰州大医院检查,28日早我又联繫了兰州军区陆军总院大夫关怀同志,晚上我、侄儿、侄儿媳妇和她姐姐四人坐车去兰州,经检查不是不治之症,需要做膀胱切除手术,我们心里才踏实了,并告诉了家里人。5月4日手术时我又去了兰州,待手术完后病人神智清楚,精神及一切良好,我又坐车回到家,现在她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2010年10月1日,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庆建国61周年,这天11:58分杨磊和王芳在河西堡菜根香酒店举行了结婚典礼。朋友王有宽同志具体负责操办,金昌市婚庆公司人主持并进行一系列活动,厂办公室主任杨志宏同志宣读了结婚证书并祝贺。那天是国庆节,参加婚礼的客人多,小孩也多,婚礼显得热闹、亲情、庄重。干亲家董学堂及夫人,临泽战友魏开龙同志及夫人,张掖战友李照同志之妻马玉萍同志,永昌发电公司总经理陆平同志及夫人,副总经理马兴禛同志等八、九个中层干部参加了他俩的婚礼。参加婚礼的还有我和妻子的姊妹们,一共带了33桌酒席。 10月3日我们全家及董学堂夫妇,朋友李小红同志,二哥及儿子,王芳妈及两个姨姨一同去老家,在家招待了家乡的亲戚朋友,待了10桌酒席。兄弟们、亲戚们聚在一起有说不完地亲情,有多年不见的热情。 第20页 10月6日晚杨磊和王芳回单位上班,8日杨磊打来电话,经请示领导决定12日在巴里坤请客招待单位领导和同事,让我和妻子及王芳妈妈前去参加。我们三人10日晚坐车11日10时到他们那里,杨磊接我们时就说:“我们局长让你们三人住宾馆,看行吗”,我就说“先去你们房子再说吧”,房子较大,六、七个人生活没任何问题,我们和他俩就住在家里,做什么都方便和自由。巴里坤是新疆一个四星级旅游县,它的特点是夏天凉爽,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城内有几处景点,城外是巴里坤湖。当天下午克拉玛依市国税局五人在巴里坤旅游,局里通知了杨磊让我们同他们一起参观旅游,局长和办公室主任陪着,晚上7时局长说“因为时间关系,其它地方就不去了,局里设宴招待我们,他陪克拉玛依的客人”。招待我们的有三位副局长、办公室副主任及黄杰等人,气氛十分热情洋溢。 10月12日晚在该县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招待了他俩单位领导和同事朋友,本想我们去帮忙,他们领导已做好了安排,反尔我们三人成了客人,局长陪着我们,三位副局长各陪一桌,王芳经理陪一桌,招待了5桌客人。席间我们给王芳经理和同事敬酒时,经理说“王芳明天上午把你父母亲请上到我们施工现场参观一下。”我当时说“太好了,谢谢经理”。第二天早9时王芳和经理开车到国税局将我们三人拉上,约60公里到了施工现场,33颱风机基础建好,正在安装,有几台已安装就绪,经理给我们介绍了风机的性能、体积、攻率等,观看了正在施工的办公、检修、运行大楼,晚上设宴并招待了我们。 10月15日下午,杨磊和王芳哈密办事,我们一同到吉文家,晚上侄儿和侄女把我和妻子接到他们家。第二天杨磊和王芳陪我们三人一起游览了哈密市容,参观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哈密王府。17日在哈密招待了刘吉文一家、徐光虎一家及侄儿杨忠康。下午杨磊王芳回巴里坤,吉文去上海学习,晚上12时我们三人离哈密18日到河西堡。 内退后基本在家休息,爱好学习,了解国事,关心企业,热爱公益。2011年3月中旬--6月初,妻子去新疆儿子些,收拾家务,给女儿做饭,照顾她的生活,按时督促她上班,关心她的工作和学习。领养宠物--乐乐,既锻鍊了身体,又增添生活的乐趣。7月中旬至8月中旬和妻子一同回老家帮家人夏收,处理一些家务事情,尽我们应尽的义务。手足之情,常怀心中,相互来往,相互帮助,小事谅解,大事切磋,满怀期盼为家庭。租先父母常怀念,每逢清明七月十五去扫墓。二0一一年七月十五,在大哥的提示下,准备上坟用的物资及用品,组织姊妹们和家中所有人员在坟上给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墓上增添了新土,维修了坟墙,以慰思亲之念。 按公司下半年工作安排,年内解决一批未正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找领导要求解决女儿的就业,满足我们的心愿。 目标坚定,眼光远大,不管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供儿女上学读书,教子有方,育女成长,期盼深深,情意殷殷,常教他们以光明坦率处事,以正直真诚做人,勉励他们努力学习,以成为有用之才。我们也深知必须韬光养晦,把自己的智慧、知识、理想、为人、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接受知识,开启智慧,奋发努力。儿03年9月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07年底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体检、政审通过,08年7月就职于新疆巴里坤国税局,09年10月在该局人事科工作。女儿05年9月就读于徐州空军学院,本科毕业后在社会上工作,热情高,积极主动,2010年11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预备党员。教他们作人,求学时关注他们的学业与品德,工作后关怀他们的业绩与为人,拳拳之情,益于言表。 六十年风雨,童年全无金色梦。壮志未酬,克服艰辛,尽心竭力秉忠诚;工作认真,业务精通,心无私念竭全力;做事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特认真。干活求质量,做事秉公心。性钢强而自励,胸开朗而热情。敬老爱幼,恤弱怜贫。生活俭朴,衣食但求温与饱;严格律己,宽以待人省自身。遇困难而不退缩,逢坎坷而不气馁,遇挫折而不改其志,受凌辱而不屈其节。做事认真执着,求知如饥似渴,以光明坦率处事,以正直真诚做人,为一生也。 第七章 平生事略(完本) 更新时间2011-10-20 23:31:17 字数:1982 生平事略 公元1952年出生于流泉一贫寒农家,同胞七人,排行为四,却饱尝生活之艰辛,家境式微,生计拮据,幼小之时,即捡柴放羊,割草拾穗,做方尚不逮之劳动,风雨不避,寒暑不惮,从小即锻鍊意志,养成爱好劳动之习惯。十岁时见邻家孩童入学读书,羡慕不胜,父母节俭,于61年上学读完小学课程,65年至67年两年读完高小,不仅略通礼义,略知世情,且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工作奠定较坚实之基础。68年升永昌一中就读深造,学习期间,孜孜以求,刻苦钻研,聪慧好学,焚膏继晷,常通读而忘寝,品行端正,颇受同窗青睐,学习成绩颇为优异,热爱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70年底报名参军,为新疆军区某部战士,刻苦认真,苦练军事技能,练就强身壮骨,养成热爱祖国之优良品质,报效国家。因品德端方,志向坚定,能吃苦耐劳,追求进步,虚心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服从领导,团结同志,故而在战士中有较好评价,71年11月至72年6月调任学习机要知识,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学通业务,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密码翻译程序。72年7月分配西藏阿里,毅然赴藏,参加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西藏高原,气候恶劣,氧气稀少,环境艰苦。一般人视为畏途,矢志不渝,爬冰卧雪,决心坚持,即头昏心悸,尽量适应,克服诸多困难,战胜不少痛苦,扎根边陲,坚志如磐。由于远离故乡,关山迢遥,往返不易,鱼雁难通,亲老子幼,思念弥深,而以国家边防建设为重,家事私情为轻,努力工作,尽己绵薄,于绝域高原工作达十八年之久,固非常人所能为也!初进藏时为译电员,因工作认真,不辞辛苦,成绩优良。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4年11月被提拔为干部,歷任见习参谋、副连参谋、正连参谋等职,岗位虽有变动,而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之精神始终不变,在边防执勤,边防建设,能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培训机要人员,大胆管理,精心策划,以身施教,培桃育李,呕心沥血,循循善诱,为党培养机要骨干。 第21页 83年7月至88年12月,任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职务变了,但关心同志,热爱集体,认真负责,严格管理,严宻组织,为人表率的思想和作风没有变。克尽厥职,奋斗数载,得展鸿志,运用才智,领导科室人员,发奋图强,改革创新,追求目标,力求荣誉,完成各项密码通报任务。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做出了积极贡献,履行了一个军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99年1月转业返乡,安置在永昌电厂任行政科科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大胆改革职工食堂,满足就餐人员需求。拟写职工生活管理达标规划,组织设施达标工作,美化绿化厂区及福利区环境,提供优美的工作生活场所,被甘肃省评为花园式工厂。保教卫生、车辆运输、环境治理、服务职工,样样兼管。精心组织,耐心说服,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92年至2004年任行政、多经党支部书记,谦虚谨慎之优良作风及不争地位、不谋私利之良好品质,教育党员干部虚心学习,陶冶情操,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组织带领党员职工圆满完成了歷届党委、行政布置的各项任务,支部多次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员。曾歷任四届党代会代表,一届党委委员,两届纪委委员。起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永昌电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04年5月退居二线,任工会干事,服从领导,听从安排,爱岗敬业,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之作风始终如一,曾两次带领离退休职工代表金昌市参加了甘肃省老龄协会太极柔力球比赛,取得第一、第二名的成绩,为永昌电厂赢得荣誉。 07年7月内退在家休息,爱好学习,了解国事,关心企业,热爱公益。整理房子,採购物资,操办酒宴,为儿喜结良缘,于2010年10月1日与媳妇王芳举行了结婚典礼。教子有方,期望甚殷,供其读书,03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07年底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08年7月就职于新疆巴里坤国税局。育女成长,追求进步,虚心学习,05年就读于徐州空军学院,本科毕业后在社会上工作,积极热情,2010年11月16日加入党组织。教他们作人,求学时关注他们的学业与品德,工作后关怀他们的业绩与为人,拳拳之情,溢于言表。手足之情,骨肉连心,常怀心中,相互往来,大事切磋,满怀期盼为家庭。租先父母常怀念,每逢清明七月十五去奠基。爱妻贤惠,结缡三十余载,互敬互爱,甘苦与共,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六十年风雨,童年全无金色梦。壮志未酬,克服艰辛,尽心竭力秉忠诚;工作认真,业务精通,心无私念竭全力;做事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特认真。干活求质量,做事秉公心。性钢强而自励,胸开朗而热情。敬老爱幼,恤弱怜贫。生活俭朴,衣食但求温与饱;严格律己,宽以待人省自身,遇困难而不退缩,逢坎坷而不气馁,遇挫折而不改其志,受凌辱而不屈其节。做事认真执着,求知如饥似渴,以光明坦率处事,以正直真诚做人,为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