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明遗蹟》 第1页 [科幻探险] 《寻找文明遗蹟》作者:章志彪【完结】 简介 南非的一个金矿里曾经发生了一件令人惶惑不解的怪事,一群矿工在岩 石中挖出了数以百计的金属球。这些金属球似乎是人造的物体。它的顶端和 底部都是平的,中间有3 条搂刻清晰的槽线。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一 个球,能在它的轴线上自动旋转。 据地质学家说,从岩层构造来看,这些金属球很可能是20 亿年前的物 体。但是,它们是如何冶炼和制造的?又是怎样埋藏在那里的?以及其中的 一个球为什么能自动旋转?没有人能够作出叫人满意的回答。 1891 年6 月10 日,美国伊利诺依州,一位叫卡普尔的老太太在往炉中 加煤时,发现了一条做工精巧的金项鍊,项鍊确被证明嵌在该煤块中,而煤 块形成于石炭纪,距今数百万年。 正文 20 亿年前的金属 南非的一个金矿里曾经发生了一件令人惶惑不解的怪事,一群矿工在岩 石中挖出了数以百计的金属球。这些金属球似乎是人造的物体。它的顶端和 底部都是平的,中间有3 条搂刻清晰的槽线。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一 个球,能在它的轴线上自动旋转。 据地质学家说,从岩层构造来看,这些金属球很可能是20 亿年前的物 体。但是,它们是如何冶炼和制造的?又是怎样埋藏在那里的?以及其中的 一个球为什么能自动旋转?没有人能够作出叫人满意的回答。 1891 年6 月10 日,美国伊利诺依州,一位叫卡普尔的老太太在往炉中 加煤时,发现了一条做工精巧的金项鍊,项鍊确被证明嵌在该煤块中,而煤 块形成于石炭纪,距今数百万年。 此外,人们还曾在金库德採石场坚硬的岩石中,发现过铁钉;在美国内 华达州的一块长石中,发现过螺丝钉;1880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农民, 在煤块里砸出一只铁铸嵌环;1885 年,奥地利的一位作坊工人,在煤块里砸 出一个金属六面体..这些,显然都是人工制品。但是,在几千万年以前的 地球成煤时期、成岩时期,哪有人的踪迹呢? 古老的“核反应堆” 1972 年9 月25 日,法国原子能协会前主席弗朗西·比兰博士向法国科 学院报告:一家法国工厂惊奇地发现,从非洲加彭共和国奥克洛铀矿进口的 铀,早已被人用过。一般铀矿中的铀(235)含量都在0.7%以上,而这批矿 石的含铀量还不到0.3%。 这当然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裂变后的“残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 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兰·t·西伯格指出:只有在极精确的条件下,裂变中的铀 235 才能“烧掉”,必须有极纯净的水,而这种极纯净的水,地球的任何地 方都找不到。 一批专家到矿区进行了考察,不久,奥克洛矿又爆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 新闻: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蹟:一个古老的“核反应 堆”。 这个“核反应堆”相当完整,由6 个区域组成,大约使用了500 吨铀矿 石,但输出功率很低,估计为100 千瓦。 据地质学家考证:奥克洛铀矿的成矿年代大约是20 亿年前,成矿后不 久,“核反应堆”就开始运转,运转时间长达50 万年。是谁,在20 亿年之 前,就设计出了如此杰出的高科技产物,并能用于实践呢? 古老的合金 1976 年,原苏联瓦什卡河岸上,发现了一块拳头大的闪着白光的怪石。 经分析:是一块稀有金属的合金,其中锡占67.2%,镧占10.9%,钕占8.78%,还有铁、镁、铀、铝,但没有铀的衰变物。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块人造 合金,年龄不超过10 万年。地球上没有类似的天然物,它很可能是用只有几 百个原子的微小粉末作原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冷压而成。对这样小的物 质,加如此高压,其设备和手段,即使是现代文明社会,也无法达到。是谁, 用什么方法,制造了这块合金,并把它遗落在瓦什卡河岸呢? 在秘鲁高原,考古学家发现了铂的装饰品。人们知道:铂在1800c的温 度中,才开始熔化。但是,谁在远古时期,就搭起了能产生如此高温的熔炉 呢? 在印度德里的一座寺院里,竖立着一根古代的铁柱,日晒雨淋已达4000 多年,却没有一点锈迹。据考察,这铁柱既不含硫,也不含磷,所以不被大 气腐蚀,但是,4000 年前的古人,是怎样能掌握冶炼不锈合金的奥秘呢? 四万年前的弹孔 在英国的一个博物馆里,保存着一个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古尼德人的颅 骨。它是1921 年,在非洲罗德西亚的一个铅矿附近发现的。这个颅骨的左颞 骨上,有一个圆洞,边缘平滑整齐。专家鑑定,这个创伤与长矛、弓箭或者 动物狼牙所造成的裂洞完全不同,唯有子弹的高速冲击才能形成。 第2页 在原苏联科学院古生物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条在千万年前就灭绝了的欧 洲野牛—鬃头骨,这块头骨上也有一个圆圆的伤洞,经鑑定,该洞是由一 种束状高压气体冲击而成。由于这头野牛当时未死,创伤周围又新长出了颗 粒状骨质结构。因此,伪造是不可能的。一但是,袭击古尼德人和欧洲野牛 的先进武器,怎么可能在4 万年前甚至千万年前产生? 五千年前的人造心脏 原苏联人在西瓦湖附近,挖出了一件4000 年前的女性古尸。尸体表明: 她不但被枪弹之类的东西击中,而且还被做了外科手术。 一支由日本、埃及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伍,在一座金字塔里发现了一具大 约10 岁的男童木乃伊,距今约5000 年,奇怪的是,在他的左胸腔中,居然 有一副类似心脏的仪器,是经过精密的外科手术安装进去的。 德国、比利时、埃及的考古学家在埃及挖掘了15 个月的古代坟墓后,也 惊异地发现了一具木乃伊的胸腔内有一个人造心脏,这和1986 年考古学家在 一具小孩子木乃伊里发现的人造心脏一模一样。 这具木乃伊女尸死时约35~40 岁,因为患了晚期心脏病,才被施行了人 造心脏的移植手术。这颗人造心脏,和成人拳头般大,是用塑胶和一种不知 名的合金制成的,和现在被广泛採用的人造心脏相似,手术可能持续了数星 期之久。 科学家说:“即使是在科学如此昌盛的今天,做这种手术也不太流行, 我们真的感到很意外。” 大家知道,心脏移植经歷了艰难的歷程。人类第一例心脏移植在1962 年,病人在手术后18 天死于肺炎。正式把人工心脏移入人体是1982 年12 月,这人也只活了111天17小时53分。难道是聪明的埃及人,在5000年前 就创造了这个人间奇蹟? 四千年前的彩电 考古学家威交劳·加勒博士,在日内瓦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在 埃及新发掘的古墓中,发现了一台制作工艺相当先进的远古彩电,它和现在 彩电的主要区别是;它只有一条线路,却有四个三角形的萤光屏,屏的周围 镀了黄金,机件是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金属——钛制造的,经有关专家鉴 定:它是4200 年前的产品。 使人迷惑不解的是:它只有一条线路,为什么要设计四个屏幕,难道它 能用一条线路同时接受多个频道的节目?地球上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古老的电 视台,难道它是一只太空远距离联络工具?它又是怎么出现在埃及古墓里的 呢? 三千年前的微刻 1976 年,我国陕西歧山县古周原出土了一批微型刻字的甲骨文。文字小 如芥籽,笔画细如蚊足,不可辨认,在5 倍放大镜下,不仅字迹清晰,而且 直笔遒劲,圆笔婉逸,是一帧帧书法精品,共293 片。其中一片面积仅2.7 平方厘米,像一只小纽扣,上面刻字30 个,刻字部分仅占用1.17 平方厘米。 据鑑定:这是3000 年前的作品。那时候,如果没有坚硬的合金工具,没有高 级的显微技术,很难想像能完成这批微刻。 在墨西哥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有一幅13 世纪的玛雅人圣女像。人 们发现,仅8 毫米大小的圣女眼球上,有一个奇怪的人影。20 多位专家学者 用放大20 倍的显微镜进行了观察,证实右眼中有一个头髮斑白,右手捋着胡 子的半身人像。1979 年,美国纽约大学的约瑟·阿斯特教授用电脑装置把图 形放大2700 倍,最终弄清了人像的数目:12 个。他们有的在祈祷,有的手 拿帽子,还有个带着一群孩子的妇人。人们无法估计,玛雅人是怎样完成这 一杰出的微型画作的。 一千多年前的飞行器 哥伦比亚银行,保存着一件5 厘米大小的金古玩,它是1800 年前的玛雅 人的陪葬品,像飞鸟,又像飞鱼,直到现在,才有人指出,它是一只具有引 擎室、飞行舱、挡风板和升降舵的三角翼飞机模型。飞行员出身的流体力学 教授乌利奇说,这是一架喷气式飞机,除了升降舵外,很像f—102 战斗机, 这种飞机很适合在五六千英尺高度的大气层中飞行。它的机翼角度可以防止 穿过音障时的震动,显示了超音速飞行的能力,还可以在水下快速潜进,而 不至于折断机翼。 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也保存着一件法老时代的陪葬品:木制飞鸟模型。 “木鸟”重29 克,总长14 厘米,鸟鼻长3.2 厘米,翼展宽18 厘米。据卡力·梅 西亚博士分析,它拥有许多现代单翼飞机的特徵,它的翼展,几乎与卡拉维 尔尼舵机的翼展一模一样,然而尾部却是垂直的,既可以减少阻力,又可以 达到相当的稳定性,上面有文字“阿蒙的礼物”。阿蒙是埃及的风神。把“木 鸟”送进风洞,它仍然可以起飞。大家公认:它是飞机或滑翔机的缩比模型。 第3页 这些深谙体力学的卓越设计,怎么可能出现在1800 年,甚至几千年前 呢?此外,在罗马古墓中,还发现了2000 年前的长明灯;在埃及古墓中,发 现了8000 年前的人头石膏模型;在黎巴嫩和印加古都库斯科一带,发现了大 片的玻璃状岩石;在大西洋海底,发现了巨大的玻璃块;在埃及和伊 拉克,发现了一些琢磨得很精緻的水晶透镜;在中美洲的玛雅人遗址中, 发现了雕刻得十分精緻的水晶头骨.. 歷史学家告诉我们: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开始出现,他们用天然石块和木棒来维护自 身的生存; 大约在1 万年前,他们才学会磨光石器; 大约在5000 年前,他们才学会炼铜,使用金属; 使用动力机械,不到 300 年; 实现空中飞行,不到100 年; 核武器出现,不到 50 年; 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刚刚突破的禁区。 然而,我们怎样解释上面这些光怪离奇的现象呢? “大火星神” 1956 年,法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亨利·罗特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 山区发现了400 多处岩画,这批岩画大约是5000 年前的作品。在数以千计的 描绘得非常逼真的猎人、大象、牛、马、羊等作品中间,夹杂着一些现代的 人像:他们有的穿着精緻的短上衣,有的带着细长的文明棍,棍上还似乎安 装着不明用途的盒子,使我们产生了是收音机、对讲机之类的可笑的联想。 但是,一个被罗特命名为“大火星神”的画像使我们吃惊:他头戴密封 的头盔,头盔用一种按扣与躯干部服装连结,头盔上还有供观赏的小孔,显 然,这是一件“太空衣”,和今天的太空人在造型上维妙维肖。特别要指出 的是,这幅岩画的原件,超过5.5 米。难道,当年衣不蔽体的“野蛮人”, 有这样的闲情逸緻,搭起笨重的脚手架,来描绘这个在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怪 物?而且在比例上如此协调? 当这样装束奇怪、笨头笨脑的人像不是一幅,而且是多幅的时候,当另 一名着太空衣的太空人两手向前平伸,流露出一种满洒的风度的时候,我们 不得不相信,这决不是一个爱幻想的古人的即兴之作,而是某种生活原型的 真实写照。 澳大利亚岩画 澳大利亚西北部和中部也有一些动人的岩画:有的人身上穿着宽大、舒 适的宇宙服,头上带着头盔,脑后像释迦牟尼像那样闪着光芒,有的“宇航 服”上居然有明显的拉链、身体下部有尾饰,头戴圆盔,头盔上还有观察孔, 顶部有几根天线,整个身体外面还有一个椭圆形的防护罩。 阿兹洛克地区土着人描绘的“光的儿子”之神,他举起双手,呈和解姿 式。 世代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奇异的人类,自天而降,将自己的形象刻画 于岩壁之上,然后又返回天空。因此,先民们把这样不可思议的人物视为神 圣,保存至今。 是奇异人类的自画像,还是先民的写生画?还是狡黠的现代山民编造的 一些传说来骗取考古学家的酬谢呢?真是不可思议。 绅士淑女 南非布兰德拜格的白种女人壁画像,完全像一幅20 世纪的绘画,她身穿 短袖套衫和马裤,臀部包得很紧,戴着手套,还有吊袜带和便鞋,她的身边 还站着一位瘦瘦的男子,手拿一根奇怪的有刺的棒,戴着一具非常复杂的头 盔或面具,这完全是一幅现代画,虽然它也同原始的动物画夹杂在一起,这 种打扮和画中洋溢的现代派情调,是蛮荒时代赤身裸体、穴处巢居的先民想 象得出来的吗? 法国卢萨克的史前壁画中的人物也是一派现代化打扮:他们戴着帽子, 穿着茄克衫和短裤。当考古学家艾贝·布留尔经过细緻鑑定后宣布这是真品 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又一次陷人混乱:先民们的想像力竟如此地跨越时空, 撇开自己的羽毛兽皮、花草树木不画,却画出几千年后子孙的时髦服装? 贺兰山人物写意画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南北走向,全长约250 公里,纵 深约15~20 公里,海拔在1400~3500 米,山势险峻、雄伟。自古以来,我 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西戎、匈奴、羌、突厥、党项、蒙古等长期在这里 繁衍生息,游牧狩猎。 贺兰山草色青白,遥望如奔马,蒙古语称它为贺兰,就是“骏马”的意 思,这里歷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岳飞词《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1969 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一批岩画,约300 幅, 多为人物画像,其中北恻第6 号地1.9 米的岩壁上,一幅磨刻的写意画人像 特别动人。画高20 厘米,宽16 厘米,面向西南方向,头戴大而圆的密封式 第4页 头盔,头盔和紧身连体套装浑然一体,头部中间有一个孔,似乎是观察窗, 四肢微微张开而又自然下垂,似胸有成竹的伞兵,正在作自由降落运动,然 而却又没有伞,给人一种飘然而下的感觉。那种古朴潇洒的风采和神韵,与 撒哈拉的“大火星神”画像如出一辙。 只不过,一帧似乎是西洋风味的钢笔速写画,一帧似乎是中国气派的水 墨写意画而已。然而,这相距万里的原始人画家,怎样会产生如此相同的灵 感呢? 还有,那阴山岩画中的拜日图形,庄重虔诚,充满敬畏 和神秘之感,与其说拜的是那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日、月,不如说拜 的是陌生的、迫近的,即将带着不可预测的祸福飘然而下的“飞碟”或“飞 船”。那广泛地存在于岩画中的人物脸谱,有的带着头盔,有的带着天线, 有的睁大惊愕的眼睛,有的带着深色的墨镜,决不是这些游牧民族准备一展 于子孙后代的尊容。 防毒面具还是宇航头盔 本世纪20 年代,来中国考察的瑞典考古学家安德森在甘肃购得几件新石 器时代半山文化的陶塑半身人像,这个陶塑圆头、长颈,颈上似乎围着多圈 金属软片,头上似乎戴着头盔,盔上有一对玻璃状的”风镜”。西北高原, 风沙瀰漫,风镜也许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这风镜,这头盔与颈下的眼装连接 得如此紧密、浑然一体的时候,除了防毒面具、太空衣之外,我们还能想像 什么呢? 10 年之后,日本也发掘了两个5000 年前的陶制常世神像,他们头戴密 封的头盔,盔上有两个装置成一定角度的观察镜,有现代暗扣的扣眼,一个 类似唿吸过滤器的装置清晰可见,衣着宽大臃肿,两道背带从双肩开始,向 胸部臀部延伸交合,一条缀满铆钉的腰带绕过臀部,神气十足。美国宇航局 科研人员认为:陶像是穿着宇宙服的太空人,他们的服装和装备为美国宇航 局设计太空衣提供了参考。 日本的熊本县与 ufo 颇具渊源,1984 年当地一家公司的职员,意外地成 功拍摄到 ufo 照片,一时轰动海内外,而熊本县的一幅古墓画上,我们就可 以看到一个头戴三角形面具、头盔的宇宙人! 据考证:人类穿衣的歷史不过4600 年,棵体的原始人想到了衣,但绝对 想不到漂亮的夹克衫和连体服,也绝对想不到密封的头盔和时髦的吊袜,不 管是写生画也罢,记忆画也罢,想像画也罢,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两亿年前的足迹 1930 年,贝利欧学院的地质系主任包罗博士,研究了在肯塔基州的一处 山上发现的早期人类足迹,这些足迹印在古生代的沙石海岸上。研究表明: 早在2.5 亿年以前,就有一批“人”在这里活动。 他的研究整整持续120 年。 1953 年5 月24 日,他对《路易斯维尔评论报》的记者说:“三双脚印, 明显地可以看出是右脚和左脚的脚印,足部的位置与现代人留下的非常相 似。” 可不可能是其他生物呢?包罗博士说,不像。没有前肢的印痕,这块保 留足迹的岩石很大,如果爬过去,就一定会有前肢的脚印,何况,有的足印 还穿着7 英寸半长的鞋子呢? 可不可能是后人,譬如说,古代印第安人或是其他原始人雕凿或“伪造” 的呢?包罗博土说,不会,没有任何雕琢或是切割的痕迹。他还和另外两名 物理学家藉助显微镜,测算了单位面积的沙粒,结果相同,即脚印内的沙粒 密度大于足印外,脚印确实是踩上去的。 但是,2.5 亿年前,这一带是大型两栖动物的天下,而人类的出现,仅 仅是二三百万年前的事儿,这些脚印,是谁的呢? 三叶虫上的足迹 梅斯特是赫克尔公司的临察人,自称是“岩石狂”,也是三叶虫收藏家。 1968 年6 月1 日,他偕同家人到犹他州的羚羊喷泉度假,意外地发现了三叶 虫的化石。 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生存在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距今约5 亿 年。这种小生物的背面,从头到尾有两条明显的纵沟,把身体分为中和左肋、 右肋三叶模样,是目前人类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一。 使他吃惊的是,这些三叶虫化石上居然有人的脚印,其中,一只穿着凉 鞋的脚正好踩在三叶虫上,脚印长10.25 英寸,前端3.5 英寸宽,后跟3 英 寸宽,后跟比前端深%英寸,是一只右脚。 盐湖城公立学校的一位教育家比特先生在同一地点也发现过两个凉鞋脚 印,而且也踩在三叶虫上。 不久后的7 月20 日,地质学家伯狄克又在同一地区发现了一块泥版岩, 上面留有一个小孩的清晰的赤脚脚印,五根脚趾隐约可见。 大家知道,5 亿年前没有人类,甚至也没有猴子、熊等与人足类似的动 第5页 物,当然也没有鞋,何况是凉鞋!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在5 亿年前的地球上行走? 人和恐龙的足印 《圣经与科学新知》刊登了泰勒的报告,在美国巴勒克斯河古河床中, 发现恐龙脚印的地方,“其中一个似人足迹踩到一个恐龙足迹的边缘..在 同一地区,我们还发现一个较大的人类足印,横叠在一个较小的足印上,右 侧还有一个恐龙的足印。”这个地区共发现恐龙足迹300 个,其中有些人的 足印长度达18 英寸。 人们知道,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显赫、最繁盛的生物家族,它成功地统 治世界达1.3 亿年之久,直到距今6500 万年前,恐龙神秘地消失为止。是什 么使这个庞大而兴盛的家族走向了灭绝呢?许多和恐龙同时代的动物,如 蛇、龟都活到了现在,并且还很繁盛。 这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悲惨事件,它灭绝的如此迅速和如此彻底,仍 然是一个不解之谜。但是,它的足迹怎么和6000 万年以后才出现的人类足迹 叠印在一起呢?是免于毁灭的恐龙残存到人类出现之后呢?还是进化得特别 迅速的“人类”出现在恐龙灭绝之前?即使如此,人与恐龙能和平相处吗? 最近,不断有恐龙残存与復活的消息传出。据说,非洲刚果一个湖畔的 居民们,都亲眼见过恐龙,而且实地也考察出有巨大的恐龙脚印;闻名中外 的尼斯湖,据说有5 只恐龙在那里生活;据说美国甚至还从恐龙蛋中孵化出 了小恐龙。 恐龙灭绝新论 前苏联的叶费列莫夫教授,是世界上研究恐龙的优秀专家之一。他提出 了另外一种理论,介乎科学和科幻小说之间。他考察过好几百座“公墓”, 并且接触过数以千计的恐龙化石。按他的看法,这些巨大的爬行类动物是被 一些智慧生物凭藉高超完善的武器消灭的,这些武器类似于死光(超威力激 光)。1936 年的一天,叶费列莫夫来到新疆,那里的中国挖土工刚刚挖出一 个恐龙颅骨,它的枕骨部位上有个洞,完完全全像是一颗子弹造成的。随后, 使这位前苏联人感到奇怪的是,人们又找到另外好几块骸骨,都带有这种不 平常的伤口。 1948 年,前苏联中亚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在天山山脉的好些 山谷中挖运河、造水电站。这时,一些考古学家和进行土方工程的技术人员 呆在一起,以期有神奇的发现,他们最珍贵的梦想真的成了现实!挖土机挖 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恐龙基地,它将整个山谷隔断,延伸出去达10 公里 以上。这些骸骨保存得极为完好,使人觉得像是一座中了魔法的森林,给什 么灾难一下子镇住,吓得魂飞魄散。 第一个重大发现,是找到了一只食类草恐龙的“独角龙”,它的颅部同 样也被一个稍呈椭圆形的小洞所打穿..有个事实使学者们感到震惊:在成 堆的遗骨中,既有食草动物也有食肉动物,这使人无法理解,它们为数好几 万,好像是给什么魔法指引到这儿来作这一次死亡会晤似的,所有的颅 骨和肩胛骨都带有这种不可思议的伤口痕迹。 叶费列莫夫教授认为,是拥有飞行器的智慧生物,藉助于一种残酷的武 器,把一些已经密集到了令人不安程度的动物给消灭了,完全可以肯定,这 些“另一个世界”的人,就是我们遥远的祖先。 四亿年前的“仙蜕” 陕西省蒲城县号称化石之乡。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修建引洛水渠时, 曾在此处挖出巨型龙骨,于是就将山改名为龙首山。唐明皇时曾在此地挖得 奇异之石,状如盘龙。1961 年,离蒲城不远处又掘出了着名的大荔人化石, 至于其他动物化石,如古象、古马,以至三叶虫,更是数不胜数。因此,蒲 城颇受考古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蒲城县志》记载着800 年前的一次奇异人类化石的发现,被称为神人 “仙蜕”,使考古学者们惊骇不已! 蒲城县尧山之上,有座古庙,供奉着女神灵应夫人,据说此庙求雨甚灵。 金代皇统年间,蒲城遇旱,人们到古庙求雨,事也极巧,没隔几天,蒲城普 降甘露,为答谢神灵,蒲城人决定扩建夫人殿。 夫人殿旁边有一块巨石,阻碍了工程进程,施工者决定凿去这块巨石的 一部分,以拓展地基,半个月后,巨石被凿去一半。这时,工匠们发现巨石 中出现了像蛛网一样的小空隙。继续凿下去,在空隙间,发现“枯骸一躯, 印于石内”,头颅、臂、胚、肢体具存,石骨相合,犹如印人,在场的工匠 非常惊讶,他们不明白的是何人将此人这样置入石中,因为这块巨石俨然一 个整体,脉理相连,没有半点缝隙断裂的痕迹。 蒲城县的县令马扬,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听说此事,迅 第6页 速赶到现场。他认真地查看了被凿去的石头,发现其断裂处还可以合起 来,他琢磨半天也琢磨不出其中的奥妙,于是他命令在旧址上一丈处重凿一 处新穴,装好骸骨,洞口封以石块,上题“仙蜕”二字,以使后人瞻仰。 后来,马扬把发现经过及详细情况刻成石碑,最后感嘆地说:“然则石 中之骸,人耶?神耶?固不可得而知矣!” 1976 年,仙蜕被毁。 80 年代,许多学者纷纷到蒲城寻访仙蜕下落,均没有收穫。后来,又有 人到庙址附近考察,发现刻有记载“仙蜕”的残碑数块,这一切证明,县志 的记载是可信的。 学者们又考察了庙址北侧及东西两侧,发现均为石灰岩质陡崖,水平层 理,地质上届奥陶纪沉积,岩层年龄已有4 亿年。 “人”为什么会夹在4亿年前的岩石之中? 800年前的古人曾感到迷惑 不解。现代的科学家们,更是瞠目结舌。因为,众所周知,人类的歷史至多 只有几百万年。 赤道上的巨足 厄瓜多是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以地处地球平分线上而闻名于 世。 在首都基多以北24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赤道纪念碑,高30 米,碑的四 面分别镌刻着“e、s、o、n”四个斗大的西班牙文字,表示东、西、南、北 四个方向。一道醒目的白线,从碑的地球仪上延伸到大地,把地球分为南北 两部分,碑的正面写着:“这里是地球的中心。”万千游客来到这里留影, 因为,他们的脚正好踏在地球的平分线上。 为了划分这条赤道线,18 世纪的科学家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一派以法国天文学家卡辛家族为代表,一派以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为 代表。1753 年,法国巴黎科学院同时派出两个大地测量考察团,一队去秘鲁, 一队去北欧极地,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测量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地球是一个 两极扁平赤道较突出的球状体,扁率是1:2972,与牛顿的论点相吻合,从 而结束了争论。 奇怪的是,古代印加人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秘密,他们把太阳神庙准确地 建立在地球的平分线上,每年的6 月21 日,太阳从赤道经过,直射赤道,全 球昼夜相等,印加人把这一天作为新年,人们来到太阳神庙,举行盛大的太 阳祭,点燃圣火,感谢太阳神的恩赐。 几千年以前的印加人,是怎样准确地测定地球平分线的? 更令人奇怪的是,1982 年,西班牙画家拉斐尔在马德里展示了两幅赤道 风景画:一幅表现赤道上重叠的山峦,它恰似一只蹲伏的勐虎,守卫在地球 的平分线上;另一幅画的是活火山喷发后的岩石状况,它恰似一只巨足,正 好踩在地球平分线上。展出引起巨大轰动,人们问:这是自然写生,还是画 家的臆想?拉斐尔说,他绝对忠实于大自然,接着,他放映了他从飞机上拍 摄的幻灯片,幻灯片上,巨兽和巨足的形象逼真、清晰。鬼斧神工,摄人心 魄。但是,这一壮观景象,也只有在高空中才能看到。至于这一奇异景观的 形成,有人说,这仅仅是花岗岩经过长期风化剥蚀而形成的怪异地貌;也有 人说,这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特殊形态;也有人认为,考虑到 早期印加人对天象和对地球平分线的准确认识,它是人工对大自然的杰作加 以改造、完善的结果。 但是,印加人为什么要改造这只有从高空才看得到的巨足?是基于对地 球平分线的一种准确认识,还是基于对高空生物在此驻足的期待和召唤? 玛雅金字塔 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许多气度非凡的金字塔,它是玛雅人留 下的作品,其规模之宏伟,构造之精巧,乃至于情景之神秘,完全可以与埃 及金字塔媲美。 以太阳金字塔为例吧:塔基长225 米,宽222 米,和埃及的胡夫金字塔 大体相等,基本上是正方形,而且也正好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的四面, 也都是呈“金字式的”等边三角形,底边和塔高之比,恰好也等于圆周与半 径之比。 它们的天文方位更使人惊骇。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 可以直射到长眠于上层厅堂中的死者头部;而北极星的光线,经过北面墙上 的气流通道,可以直射到下层的厅堂。 他们建塔技术的高超也是惊人的。以库库尔坎金字塔为例吧,塔基呈正 方形,共分9 层,由下而上层层堆叠而又逐渐缩小,就像一个玲珑精緻而又 硕大无比的生日蛋糕;塔的四面各有91 级台阶,直到塔顶,四面共364 级, 再加上塔顶平台,不多不少,365 级,这正好是一年的天数,9 层塔座的阶梯 又分为18 个部分,这正好是玛雅歷一年的月数。 玛雅人崇信太阳神,他们认为库库尔坎(即带羽毛的蛇)是太阳神的化 第7页 身,他们在库库尔坎神庙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蛇,蛇头 张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每年春分或秋分的下午, 太阳缓缓西坠时,北墙的光照部分,稜角就渐次分明,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 上到下,变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条飞动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 腾,这情景往往使玛雅人如痴如狂。类似的奇观还出现在南美丛林,这种融 天文知识、物理知识、建筑知识于一体所造成的艺术幻觉,即使用现代水平 来仿制,也是非常困难的。 1968 年,一批科学家试图探测这些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令人费解的是, 他们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同一设备,对金字塔内的同一部位进行x 射线探 测,得到的图形竟无一相同。 美国人类学家、探险家德奥勃洛维克和记者伐兰汀,对尤卡坦进行考察 时,发现许多与地道连通的地下洞穴,地道的结构与金字塔内的通道十分相 似,他们拍摄了9 张照片,能印出来的却只有一张,而且,这一张所拍摄到 的,也只是一片旋涡形的神秘的白光,他们想起了埃及陵墓中令人毛骨悚然 的法老诅咒,只好乖乖地停止了探测。 超越时代的天文历法 玛雅人的天文台常常是一组建筑群,从中心金字塔的观测点往庙宇的东 面望去,就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往东北方向庙宇望去,就是夏至的日 出方向;往东面的庙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等等,像这样的天文台有 好几处,最负盛名的是奇钦·伊查天文台。 奇钦·伊查天文台是玛雅文化中唯一的圆形建筑物,一道螺旋形的梯道 通向三层平台,顶上有对准各个星座的天窗,从上层北面窗口厚达3 米的墙 壁所形成的对角线望去,可以看到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圆;而南面窗口的对 角线,又正好指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奇怪的是,他们天文台的观察窗并不对准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却对准 肉眼根本无法看见的天王星和海王星。我们知道,天王星是1781 年,由赫歇 尔发现的;海王星是1846 年,由柏林天文台发现的,千百年前的玛雅人,是 怎么知道它们存在的呢? 他们的历法也是奇特而精确的。他们把一年分成18 个月,每月20 天, 年终再加5 天为禁忌日,合为365 日之数。 他们测算地球年是365.2420 天,现在的准确计算是365.2422 天,误差 不过0.0002 天,也就是说,5000 年的误差也不过一天。 他们测算的金星年是584 天,和现代的测算相比,5000 年内的误差只有 7 秒。 他们还保留着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每年13 个月,每月20 天,称为 “卓尔金年”。这种纪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天体运行情况为根据测 算出来的。敏感的人们有理由怀疑,这种纪年法来自他们的祖先,而他们的 祖先则来自另一个星球。 玛雅人还准确地推演出这几种历法的神秘关系,地球年365 天,金星年 584 天,隐藏着一个公约数73。365 除以73 等于5,584 除以73 等于8;而 卓尔金年、地球年、金星年,又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公倍数,从而推导出这一 有名的金星公式: 卓尔金年 260 天×146—37960 天 地球年 365 天×104—37960 天 金星年 584 天×65=37960 天 这就是说,所有的周期将在第37960 天重合,玛雅人的神话认为,那时, 神将回到他们中间来。 神秘的歷史 玛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 世纪就运用了“0”这个数字概念,他们数系的特 点是20 进位,以计算时间为例,他们的单位是: 20 金(天)=1 鸟纳(月); 18 鸟纳(月)=1 盾(年); 20 盾=1 卡盾; 20 卡盾=1 伯克盾; 20 伯克盾=1 皮克盾; 20 皮克盾=1 卡拉盾; 20 卡拉盾= 1 金奇盾; 20 金奇盾= 1 阿托盾。 反过来: 1 阿托盾= 64000000 盾(年)= 23040000000(天)。 这一演算可沿用到6400 万年。这样庞大的数字通常被称为天文数字,因 为,只有在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他们 数学书写手段异常繁杂和落后,并且他们过的还是火耕棒种,用可可豆作媒 介的以物易物的原始生活。 他们有自己的文字,那是用800 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彙多 达3 万。他们蘸着染料,把他们的宗教、歷史、诗歌、传说..记在无花果 树皮纸上。 1966 年,有人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石碑,它竟是一部编年史,编 年史中竟记载着发生在9000万年前,甚至4亿年前的事情,而4亿年前的地 球,还是恐龙“专政”的时期。 他们的歷史有好几个纪元,每个纪元都是以地球毁灭性的破坏为起点。 第8页 他们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ill 年,这正是他们在中美洲定居下来的日 子;玛雅人的上一个世纪开始于公元前11000 年,那时正好是地球上冰河期 结束的时候。 玛雅人的迁徙也是个不解之谜。公元前,玛雅人就在尤卡坦半岛的南部 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坚固壮丽的城市,气象庄严的寺庙,精巧宏伟的金字塔 以及整齐的街道,洁静的居室,过着和平和繁荣的生活。大约在公元6 世纪 末,发生了一件绝对令人不能相信的事情: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他们所有 的人都突然离去了,抛弃了他们辛辛苦苦营建的一切,迁徙到了北方荒芜的 丛林,披荆斩棘,又重新营建他们曾经创造而又捨弃了的一切。 难道是外族人侵?但遗址中没有发现任何战斗的痕迹。难道是一场内部 纠纷?那么胜利者为何没留在原址。难道是气候异常变化?迁移350 公里的 距离又不足以逃避这广阔的灾难。难道是瘟疫、饥荒、“神”的启示..总 之,他们坚决地、莫明其妙地迁走了,留下了空荡荡的宏伟的基业。 他们居留地的选择也令人迷惑不解,一切古老的民族都沿着河流和海岸 发展,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以及地中海的岛、岸,还 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都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尽 管玛雅人生活的尤卡坦半岛三面临海,而又背靠太平洋,他们却把新的城镇 建造在深深的丛林和山巅。据考察,玛雅人的120 座城镇之间没有一条相连 的道路,他们怎样交往?怎样运来巨大的岩石,重新建造城市、寺庙和金字 塔?在蒂卡尔,他们建造了13 座水库,总容量为164000 立方米,工程浩大, 他们为什么捨近求远,舍易就难,宁可修建水库,也不愿靠近水域定居? 16 世纪初,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荷枪实弹,踏上尤卡坦半岛的时候,玛雅 人曾把他们当作神的使者欢迎,然而厄运也就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他们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 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魔鬼的作品”,下令全部销毁。令人不 可思议的是:玛雅人似乎有天才的预见,趁侵略者的屠刀还没有来得及挥向 他们脖子的时候,突然地销声匿迹了。这不只使当时的殖民者震惊,尤其使 今日的考古学者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他们怀着愤恨,集体告别了人世?那也会在一定的场合发现他们的 遗骸。 难道他们怀着恐惧,遁入了深山老林?那也会在殖民扩张和追捕斩杀中 发现他们的踪迹。 难道他们果真是“神”的后裔?宇宙中的“神”——外星人知道了他们 的处境,在一个没有星光的黑夜,用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把他们载人了茫 茫的太空? 真是不可思议!玛雅人神秘地失踪,给世界又留下了一个永恆的疑团! 外星来客 我们正常人的鼻樑是从两眉开始的,玛雅人的鼻樑却高耸人额,几乎把 前额分成两半,故称“额鼻人”,这种人种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因此,有 人以此为据,断定他们是外星人的后裔。 1776 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了“波得定则”,根据这个定律推算,有一颗 行星存在于火星和木星之间。1801 年,义大利科学家在这个轨道位置上发现 了谷神星,以后,又在这个轨道上找到了一个由质量很小的小行星组成的小 行星带。科学家们论断,这颗理应存在的行星——x 行星爆炸了,谷神星及 小行星带,只是它爆炸后的残留物。 令人奇怪的是,在一块玛雅石刻上,记载了这一轨道上行星的存在和爆 炸,时间是70 万年以前,人们不禁要问:玛雅人是怎样知道地球文明发展到 19 世纪才发现的行星,和仅仅只是存在在推测之中的爆炸的? 于是,有人因此而推测,这个爆炸的行星就是玛雅人的故乡,这场爆炸, 也就是由于玛雅人的过分採掘,使x 行星外力平衡遭到破坏的后果,正是因 为开发的需要,一部分x 行星的居民才离乡背井,来到月球、地球,爆炸又 截断了他们的归路,而地球上匮乏的物质,低下的发展状况,又使他们“英 雄无用武之地”,无法发挥他们的作用。 能发挥他们才能的,只有石头。 帕伦克飞船 1952 年6 月15 日,在墨西哥的帕伦克发现了一座壮观的金字塔形的纪 念碑,这是一个隐秘的墓穴,下面安放着一个人的遗骸。此人身高1.70 米, 而当地人的身高从来没有超过1.54 米,这本身就是一个谜。 而最激动人心的是掀开石棺上的浮雕石板,石板长3.80 米,宽2.20 米, 厚25 厘米,在掀开石板的一剎那,一幅精彩绝伦的浮雕便显现出来。 一眼就可看出,浮雕的内容是一个人正在驾驶着一个奇特的飞行器。 第9页 浮雕上的人上半身前倾,骑坐在一个像火箭一样的飞行座舱里,双手握 着某种把手或旋钮,飞行器前尖后凹,许多管道连通前面的控制室和后面的 推进装置。 有人考证出这是公元683 年去逝的玛雅王巴卡尔,这也无改于他死后仍 然嚮往某种遥远目标的坚毅形象。有人把画面竖着,让巴卡尔呈臀部落地的 倒下姿势,解释说:巴卡尔正同一个怪物一起走向死亡。只要我们把画面横 着和竖着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多么牵强和可笑。 当然,我们也不能肯定:一他乘坐的就是火箭,就是宇宙飞船,但肯定 是一个高速行驶的机械装置。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古代美洲根本没有任何种 类的飞行器或者机械装置,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现当时的玛雅人使用过的任何 车辆,哪怕是一辆简单的马车。 天狼星色变 居住在马里境内的多冈人,是非洲仍然保持着原始丛林生活的土着民族 之一。 1930 年,两位法国人种学家深人到多冈原始部落中,收集了许多独特的 神话和传说。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天文学家争论了一个世纪的天狼星色变之 谜,竟在多冈人的神话传说中找到了答案。 天狼星是夜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明亮的星星之一,尽管它距地球8.7 光 年即51 万亿英里之遥。不少的古代天文着作,都记载着天狼星是深红色的, 而现代人眼中的天狼星却是白色的,为什么天狼星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呢?这 个谜深深地吸引着科学家们。 多冈人告诉法国科学家,天狼星是由一颗大星和一颗小星——他们叫它 “谷星”——组成的,小星是一颗黑色的、密度极大而又看不见的伴星,它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大星运动。他们还知道小星运动周期的2 倍是100 年,他 们世代相传,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小而又最重的星,有一种地球上没有的发光 的金属物质,在一次事故中,天狼伴星突然爆炸并发生强烈的光,以后便逐 渐暗淡了。尽管多冈人肉眼看不见这颗暗淡的伴星,老人们却能用手杖在地 面上划出这两颗星的运行路线和各种图形。 天狼伴星是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1834 年提出的假说。他 认为,天狼星运动中的微小摆动是一颗伴星重力吸引的结果。30 年后, 美国的一位望远镜制造家首次看到了它。它是一颗白矮星,天狼星与它相互 绕转的周期为50 年,它体积很小,直径略等于地球,光亮是太阳的1/360, 而质量却大略等于太阳,密度较大,一茶杯大小的物质竟可重达12 吨。 对于天狼星的色变,英国和原苏联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假设,天 狼星的红色是它的伴星,一颗红色巨星所造成的假象,在一个不能确定的年 代,这颗红色巨星爆炸了,变成了不发光的白矮星,天狼星也随之消失了光 彩。这些事实和假说,与丛林中的多冈人的神话传说何等相似! 多冈人对恆星、行星、卫星有准确的定义。他们知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 的恆心,太阳自转,地球也自转,他们还认为宇宙中居住着各种生物,包括 有智慧的外星人。 我们不必怀疑古人的超乎寻常的知识范畴,在巴西的一个洞穴里,科学 家们发现了一幅壁画,上面刻有太阳和八大行星,大小、位置颇为精确。 他们的传说也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如他们的历法,据说是根据天狼伴 星的运动而推算出来的,但它们的周期不是50 年而是60 年;又如多冈人的 图画中,土星有4 颗卫星,而现在发现了至少14 颗;又如他们认为天狼星还 有一个伴星,可是至今还没有发现等等。但是,考虑到这些传说只是口耳相 传,考虑到他们当时的低下的文化状况和生产状况,这些误差似乎可以不必 苛求了。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诺摩”来自小犬星座, 他们能准确地描绘出这颗星的星体特徵,甚至它的产生和变化,这就使我们 迷惑不解了。为什么多冈人把 这样一颗不显眼的,不用望远镜看不到的星星作为自己的故乡呢?是一 个无可改变的事实,还是一种故弄玄虚的狡黠?扑朔迷离,无法判断。如果 相信他们,这些高度智慧的宇宙生物的后裔,为什么如此原始和简陋?如果 不相信他们,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视野能支持他们开这样一个“宇宙玩笑” 吗?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精确的歷史 歷史书告诉我们:苏美尔人生活在公元前5000 年左右的两河流域,然而 在这之前的遥远时光,他们在哪里呢?役有谁知道。 他们古老的楔形文字告诉我们:开头的10 个王共统治456000 年,在洪 水后担负艰巨的重建任务的23 个王,共执政了24510 年3 个月又3 天半,精 确得叫我们好笑。然而我们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严肃的,认真的,他们把 第10页 他们的王列在长长的名册上,刻在印鑑和钱币上,这使得我们怀疑,我们的 笑声里是不是流露出由于无知而造成的浅薄! 事实上,在加科贝,在巴拉多斯汀,发现的燧石加工场,估计至少有三 四万年的歷史;在沙尼达洞窑中发现的成人骨骸,据碳14 测定,他们竟生活 在45000 年前。 苏美尔人的天文非常发达,他们的天文台测得月球的自转值,和今天的 观察结果相差不到0.4 秒。 阿卡德画版中的星星和我们今天的描绘是一样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星星周围都有大大小小的行星,苏美尔人缺乏我们今天的观天技术,他 们是如何知道一个恆星周围会有行星的呢?在他们的图画中,人的头上顶着 星星,有的则乘坐在带有翅膀的球上,还有一张图画使人立即联想到原子的 模型,许多球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圈,并且交错地放射着光芒。在库容吉克 山上,人们发现一道计算题,该题的答 案按照我们的写法是:195,955,200,000,000,一个15 位数的天文 数字,将近200 万亿,原始的苏美尔人要这么大的数字干什么?同时的文明 古国埃及,在向神祈祷时,才提出一个慷慨的7 位数,即100 万的数字;而 西方文化的祖先——希腊人,即使在文明鼎盛时期,也从来没有超过10000 的数,超过这个数就被简单地称为“无限”。 史前飞行器 在印度古代的史诗中,曾多次写到有关天上来的“喷火车”的景况。 一部史诗中这样写道: “从远方捲来一阵尘土,天撼地动,最后,太阳神出现了,他乘坐一辆 喷火的天车,用其巨大的轮停泊在地上,天车的周围都是眼睛,下面有会爬 行的轮子。 在那人身后,我看到一辆火轮车,每个轮子满是眼睛,轮子上是一个宝 座,车的四周是一团火。” 应该注意的是: 这两段描述中都提到了“眼睛”二字,那一定是舷窗之类的东西,可惜 的是,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印度,“舷窗”这个词不可能产生,可 能产生的只能是有关“眼睛”的联想。 他们还很详尽地介绍了这些飞行器升空及飞行的原理,这和几千年后才 发现、才使用的种种发动机原理,非常相近,书中写道: 船的力量来源于船中央的大铁箱,船头和船尾各有一个管道接受“力”, 如果想要起飞,就把“力”输入向下伸出的八根管道中,下活阀打开,上活 阀闷死,“气流”勐然喷出,船就上升,船上升后,下活阀关闭二分之一, 船就浮行于空中,如果“气”进入尾部的管道,船就前进。 有的还这样描述一辆“飞天马车”的质地和工作原理: 它们由轻质材料制成,而且无比坚固。机体内部设有装水银和铁制加热 装置的机器,飞船就依靠这水银产生涡旋的力量,乘坐该马车的人,可在空 中飞向遥远的地方.. 我们知道,这里所说的“水银”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水银,也许是一种 我们还有所不知的液态金属元素,它也许可以经过化学作用或者加热,而产 生巨大的能量。 古人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朴素的思想根本无法领悟高深的科学理 论,但是,他们最原始、最纯朴的直观,也许能为我们解开许许多多的世界 之谜,提供最直接的线索。 在史诗《摩呵婆罗多》中,不只讲述了许多飞行器飞行的原理,甚至还 介绍了如何拍摄敌机照片,如何消灭对方飞行器的方法。 古人决不凭空臆造,他们想像的空间非常有限,在《大榫传》中有这样 一段对话,现代人看了也不得不大吃一惊。 罗摩说:“这辆绝妙的飞车动得好像不一样了。” 威悉夏拉:“飞车已经离开地球,来到中央世界了。” 悉达:“怎么,白天都能看到..星环吗?” 罗摩:“妙极了!果真是星环,但是,由于距离太远我们白天看不见, 因为我们的眼睛被阳光弄模煳了,现在由于飞车升高,避开了太阳。” 这种景观,在今天,也只是太空人们才能观看到的,我们不得不怀疑古 印度人了,他们,是不是由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帮助,确乎到达了在20 世纪 还只有太空人才能达到的高度。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的一座古城遗址,1922 年,它被考古学家发掘 出来。 距今5000 年的歷史沧桑,并未掩盖古址文明的光辉。在这座古城里,街 道排列整齐,十字交叉,排成棋盘形状,街区内许多小巷又划分为许多小方 格,这显然是有严密的规划的。 城内的建筑全部用砖砌成,而且和现代的砌砖技术完全一样,远远超出 了当时人们用泥土筑城的水平。 第11页 城市里有十分完好的下水道系统,通往各家各户,还有巨大的粮仓、住 宅和会议厅,这一切都说明,当时古城的文明程度已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 地方。 摩亨佐达罗是印度语音译,意思是“死亡之丘”。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 字呢?因为在3500 年前的一天,这座城市神秘地消失了,这是一个不解之 谜,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的居民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突然无影无踪,这 个谜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们。 有人提出,是一次大地震毁灭了城市,可是,这里丝毫没有地震遗留下 来的痕迹;有人认为,是一场瘟疫使居民们远走他乡,可是,为什么他们没 有在其他地方创造同样的文明呢?还有人认为,是别的部落占领并且洗劫了 城市,可是,谁又相信,最为文明的国度会被原始野蛮的部落征服呢?即 便如此,野蛮部族为什么不留在此处,享受富裕之乡的安乐呢? 英国科学家杰文波尔力排众议,提出了摩亨佐达罗遭受了原子弹袭击。 他在城中发现了许多爆炸的痕迹,并且找到了爆炸中心,他发现,爆炸 中心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距离中心愈远建筑受毁坏程度越小,这和广岛原 子弹爆炸十分相似。 他还对遗址中的大量粘土和矿物碎片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被烧熔时的 温度高达1400~1500 度,而这种高温,当时的锻造条件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 的。 印度古史诗《摩呵波罗多》提出了佐证,诗中描写了一个秘密武器: 一个令人目眩的天雷和无烟的大火,紧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河水沸 腾,百兽死去,敌人一片片倒下,尸体狼藉如果真是杰文波尔推测的那样, 那么,又是谁掌握了原子弹的技术?既然是原子弹爆炸,为什么废墟中又没 有那么多尸体?难道居民们早有预见,提前离开了这命运并不顾念的“死亡 之丘”? 谜谜相连,真令人眼花缭乱。这,也许只能等着我们这些后人们去破解 了。 水晶人头 世界现存三具水晶人头,均来源于拉美地区,其中两具在墨西哥发现。 水晶人头完全仿造人头制成,重约5 千克,人头全部用水晶雕成,牙齿整齐 地镶在牙床上,鼻骨用三块水晶拼成,两只眼睛用两块圆形水晶制成,工艺 非常精巧,人头的下巴,甚至可以开合。 据科学测定,水晶人头在地下埋藏了3600 年,而在同一时代,人类最文 明的两河流域的人们,也只能制作简单粗糙的玻璃制品。 这些水晶人头还具备奇妙的功能。有一具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水晶人 头,一到晚上,便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时,人头面目狰狞,十分可怕,人们 只好用一块黑绸子遮住它。着名心理学家希特博士认为:水晶人头是在给病 人手术时催眠用的,人如果凝视它,很快就能进人睡眠状态,而且,用人头 催眠后的手术,患者没有痛楚的感觉,出血极少。 可是,古玛雅人能够进行外科手术吗?如果不能,是谁在给玛雅人做手 术呢? 关于水晶人头的来歷、功用,以及如何制成,至今也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巨石阵之谜 在伦敦以西约140 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屹立着一组高大的巨石,形成一 个直径30 米的圆圈,人们叫做“巨石阵”或者“石围圈”,当地人则叫它“高 悬在天上的石头”。 巨石高约5 到1o 米,平均重量为25~30 吨,石上又架着巨石横樑,形 成一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大栅栏,还竖着5 座形如门框的三石塔,其中最高的 一块重达50 吨。石阵规模宏伟,结构神奇,工程浩大,蕴意深邃。近年来, 每当夏至前后,无数的文人、学者、巫师、游客乃至嬉皮士,流浪汉蜂拥而 来,有的游览,有的深思,有的装神弄鬼,有的昼夜狂欢,有时多达3 万余 人,热闹非凡。 它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 它是怎样建造的?谁也不能解答。 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一伟大建筑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100 年前,那平 均重达25~26 吨的青色巨石,砂岩石,是分别从30 公里和200 公里外的采 石场运来的。 在5000 年前的原始社会,工具简陋,人口稀少,要完成这样繁重的採石、 搬运、竖立、上樑等项任务,人力上、工具上、技术上会遇到多大的困难! 对于它的用途,人们做了种种推测,有的认为它是战争纪念物,有的认 为它是国王的陵墓,有的认为它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认为它是太阳神庙, 但是,这些说法与这一群硕大无比的石柱到底有什么联繫呢?谁也不能解 答。 200 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它的天文意义。巨石阵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日 出的方位,而其中的两块(94、93)的连线又指向冬至日落的方位。20 世纪 第12页 初,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研究后宣布:站在巨石阵中心望去,93 号石正指向 5 月6 日和8 月8 日日落的位置,而91 号石则指向2 月5 日和11 月8 日日 出的位置,他推论:巨石阵标明了一种一年分八个节气的历法。 60 年代,牛津大学霍金斯教授用电脑推演了全部石头所连的20700 根直 线的意义,最后认定,这群石头竟然是一台推演天文历法的“计算机”,它 以日月的光照作为流动的原件,与石柱的投影搭配,恰好组成了一组极其简 便而且极其可靠的历法推演程序,柱与柱之间的连线与穿过召门的月光,构 成了历法上某一时刻的标记,而透过石窗与石门的日月之光又能准确无误地 表示日食、月食。 使人迷惑不解的是:5000 年前英伦三岛的原始人类,怎么知道用这样粗 陋的石块,来完成现代天文台用精密的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任务? 石列、石棚和八阵图 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有着名的卡纳克石列,数量集中,约3000 块, 平均排列,延伸3 公里之遥,其时代距今4000 年左右。 在爱尔兰东岸,有着名的纽格兰吉石棚,长约19 米,内高约6 米,下为 墓室,约建于公元前4 世纪。冬至时,初升的太阳光穿过石棚走廊,可直射 到石棚尽头。 在衣索比亚的古代首都阿可苏姆遗址上,屹立着十几根四棱形的巨大 石柱,每根高达35 米,重量达二三百吨,都是用整块花岗岩雕刻制成的。 在黎巴嫩巴尔别克小村,有一个原始部落的神殿遗址,神殿外围城墙的 三块巨石,估计都超过1000 吨,另一块被称为“南方巨石”的巨石,长20.8 米,宽、高各超过4 米,重达1200 吨以上,仅这一块石块,就可造三幢高5 层,正面宽6 米,深12 米的公寓大楼,墙厚可达30 厘米。那些石器时代的 古人怎样开採、搬运这个庞然大物的? 中国三峡浅滩上的“八阵图”,也是耐人寻味的。在千余米长,数百米 宽的浅滩上,石岩散乱,漫不可辨。一旦登高俯瞰,则八八六十四垒,星罗 棋布,排列森严,中间的方阵为中军,四周有“天、地、风、云、龙、虎、 鸟、蛇”八阵,阵后设24 队游骑,相传为诸葛亮教演兵法的场所。 石球和风动石 最叫人惊讶的是南美洲的石球。这些石球是1930 年,联合果品公司的地 界标定人在哥斯大黎加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发现的。球面圆整光滑,曲率处处 一样,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小的重几磅,大的重13.5 吨,总计有数百 个之多,球面上还镂刻着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等纵横交错的几何图 案,疏密有致,宛如夜空的星星,又像某种神秘的巨人抛置的玩具。 一般认为,这是2000 年前印第安人的作品。他们有加工如此坚硬的花岗 岩的工具吗?没有。他们有把如此坚硬的花岗岩加工成标准球体的技术吗? 没有。附近没有花岗岩;他们有从遥远的地方把这样笨重的石球运送到这里 来的能力吗?似乎也没有。 最神秘的是它的用途,有人认为它是“星际模型”的教具。但在遥远的 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古代,是谁制作了这些教具,又向谁传授高深莫测、 浩渺无垠的宇宙知识呢? 在我国福建南隅的东山岛上,有一块上大下小的巨石,长宽高都将近5 米,重约200 多吨,座落在一块卧地磐石上,接触面不到一二尺见方,海风 吹来,微微晃动,仿佛是一个悬空的摇篮,人们看见它摇摇欲坠的样子,胆 战心惊,然而它却稳如泰山。 1918 年2 月13 日,东山岛发生了一次7.5 级的地震,山 崩地裂,屋毁人亡,风动石却安然无恙。日寇侵华时,曾用钢绳套住巨 石,开动军舰,企图把它拉倒,然而也是枉费心机,正如明朝诗人程朝京咏 嘆的: 万夫欲举移不动, 天风撼之动不休。 人们说:这是造山运动的杰作,之所以摇而不倒,是因为重心低和相贴 面小的缘故。但是,石大底小,摇摇晃晃,重心偏低而又不断转移,何低之 有?况且接触面小,更容易放置不稳。 当然,200 吨的巨石,终非人力所为,大自然在茫茫大海之上,制造了 这样一个灵动的奇蹟,是不是在表示一种永恆的召唤呢? 双塔山和会飞的石头 从着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向西行10 公里,就有一道南北向绵延的山嵴,山 嵴之上,矗立着两根粗大的红色岩柱,倚天拔地,一南一北,比肩兀立,尤 如用红砖砌成的南北双塔,这就是有名的双塔山。干隆皇帝曾赋诗赞嘆: 东峙奇峰若双塔, 天成胜景自洪荒。 由于地质作用,形成这种地貌也并非十分奇特,双塔山奇就奇在,在这 凌空出世的山顶上,确有两座真正的砖塔,北塔塔小,看不清,南塔由下望 第13页 去,清晰可见。 这两座砖塔建于辽代,是承德最古老的建筑。是谁,用了怎样的方法, 在这突兀而起的石柱上,建筑了这两座远离人间烟火的砖塔呢? 双塔山高30 多米,相当于现在的9 层楼高,而且石柱都是上粗下细,绝 难攀援。难道远在1000 多年之前,辽代人就使用了现代化的滑轮吊车,将建 筑材料吊运到了山顶之上?这,似乎不大可能。 山上双塔的建筑方法,也叫人疑窦丛生而又嘆为观止。两塔基础均是用 三层砖直接砌在山顶之上,北墙採用齐缝砌法,这种砌法也仅此一家。其他 三面用一般的压缝法砌成。 1976 年前,北面的墙壁沿砌缝裂开,呈倾斜之态,位移较大。而唐山大 地震后,裂开的缝隙反而弥合,而且较以前 更加牢固了。 承德地处地震带内,难道古人总结出来的抗震结构就是这种世上绝无仅 有的齐缝砌法?这似乎是没有多大科学道理的作法,但实际上确实达到了安 全防震的效果。 这需要多少力学和建筑学的知识啊! 距离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约24 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希沃里的小 村,村庄里有一座庙宇,供奉的是苏菲教圣人卡玛·阿利·达尔凡。 飞起的石头就在这座庙里。石头一共两块,大的约70 千克,另一块略轻。 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如果有11 个人用右手食指指着岩石,同时异口 同声连续地叫喊“卡玛·阿利·达尔凡”这个圣人的名字时,那块大石便会 飘然升起,升到约2 米的空中,并悬在那里,声音停止,它便会落到地上, 小的那块只需9 个人就够。 马克·鲍尔佛起初不相信,他也加入试验者的行列,而那块大石居然真 的弹跳起来,升到空中,屡试不变。后来,鲍尔佛将这一奇特景观拍成了电 影。 如果你不相信,有机会你也可以去试试。 马尔杜城和“比米尼墙” 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的波纳斯,保存着巨大的石头城遗址,面积 达175 英亩。古城用又重又大的火山岩砌成,巨大的石块长达25 英尺;古城 中有皇宫、神庙、房舍、大厅、地窖、王陵等,都鳞次栉比地坐落在整治得 非常标准的平台上,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它的存在使考古学家们困感。 显然,建造这座古城至少需要数万名技艺高超的工匠。但是,据统计,密克 罗尼西亚群岛1500 英里范围内,总人口也不足5 万,它是怎样建成的呢?当 地农民传说,这是欧希巴和欧索巴兄弟施展魔法,一天之内建成的。要么, 我们不相信这段传说,要么,我得追问欧希巴兄弟到底是谁? 1937 年,潜水员在距马尔杜古城不远的海域,还发现了一座沉没的古 城,从海底捞出了不少金银财宝,这座海底的古城同海上的古城又有什么联 系呢? 1933 年,千里眼人埃德加曾经预言,古大西洋的神庙遗址,可以在比米 尼附近的海域找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下遗址的发现愈来愈多,在美 国东海岸海底,发现了规模可观的古代巨石建筑,有近50 处之多,大多是 10000 年以前的遗址。 1967 年,美国“阿吕米诺”号潜水艇,在佛罗里达、乔治亚、南卡罗林 群岛沿岸的海域,发现了一条平滑宽阔的马路,可以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行 驶。 1968 年,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厂广大的海下建筑群,有 房屋、街道、堤坝、仓库等等。最为突出的是一道由巨大石块砌成的石墙, 迤逦1600 米,石块每块长约5 米,高约3 米,厚约1 米,石块与石块之间, 有水泥浇注的痕迹,这就是着名的“比米尼大墙”。一座42 米×54 米的平 顶金字塔沉睡在3.5 米的水下,根据同位素碳14 测定:附着在墙上的红树根 化石,已有12000 年以上的歷史。 是谁,修建了这座规模巨大的“比米尼大墙”呢。 悬棺和南·马特尔 在福建武夷山西北部莲花峰的悬崖上,在人们无法攀登的岩洞中,至今 还存放着一些古代的船形棺椁。1978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用大型绞车,将一 具完整的船棺,从50 米高的悬崖岩洞中吊放到地面。这具棺长4.8 米,宽 0.55 米,高0.77 米,棺和椁都是由整块楠木凿雕而成的,经同位素测定, 迄今已有3600 多年。 在四川珙县的崇山峻岭中,也保留着一些悬挂在半山壁上的“悬棺”。 据说,这是古代少数民族人的“作品”,他们在高高的悬崖绝壁上,横嵌入 两根坚硬的木棍,棺本就存放在木棍上,棺木大多为整块楠木挖凿而成,长 约2 米,重逾千斤。 这样的悬崖是无路可通的,它们距离地面最低也有20 多米,高的50~ 60 米,武夷船棺有的甚至高达几百米。古老的武夷山民和四川人,是怎样把 第14页 这些棺木放上去的?是从上向下吊放的吗?也不是,因为他们要藉助上面的 石壁作檐,保护棺木不受雨雪淋漓之苦。即使立足点在山上,也无法把笨重 的棺木放在凹进去的石壁上。 在南太平洋波纳佩水域,耸立着一片石柱叠起的建筑物,当地人叫“南·马 特尔”,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石柱用玄武岩凿成,呈五棱形或六棱 形,出水4 米,大约100 万根,组合成89 丛,散布在长约1100 米,宽约450 米的浅滩上,远远望去,鳞比栉次,参差有致,蔚为壮观。 据当地人传说:“它们是古代酋长的坟墓,至于古墓的来歷,则只有酋 长知道,口耳相传,切忌泄漏,否则,将遭到死亡的诅咒。” 19 世纪末,德国着名考古学家卡伯纳两次来波纳佩岛发掘文物,结果, 暴卒于归途的船上。 1907 年波纳佩岛第二任总督伯格根据酋长的指点,准备对坟墓进行发 掘,下令不到第两天,酋长和伯格都暴病而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了该岛,东京大学教授杉浦健一,威逼 酋长,要其说出古墓的秘密。几天之后,酋长遭雷击身亡,杉浦回日本后, 准备将古墓的秘密整理成书,可是,书未成人就死了,年仅37 岁。 杉浦死后,家里委託泉靖一教授继续整理书稿,奇怪的是,泉靖一教授 接手不久,也突然去世,从此,手稿笼罩上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阴影,再也无 人敢于问津了。 70 年代初期,日本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到这里调查,当他驾着小艇 从遗蹟外侧绕到内侧时,海上风雨骤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而且下起了 滂沱大雨,他只好调船回岛,5 分钟后,天空放晴,却是滴雨全无。 据考察,这100 万根石柱是从该岛北面的採石场开凿、加工后,再用木 筏运到这里进行水上施工的,其工程之浩繁,不可想像。石料全是玄武岩, 坚硬异常,粗略匡算,即使投人1000 个壮实劳力,日以继夜地工作,也须 1500 多年,何况,遗址建造期间,该岛人口不足25000 人,而且,根据潜水 探测过的人说,水下还有一个完整的城市。 有一种假说是:石柱是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冷却时凝 固成型的,但是,石柱清晰的稜角,石丛严整的结构,明白地否定了这 种假想。 19 世纪末,一个驻印度的英国军官詹姆斯·却哥伍德破译了一位高僧珍 藏多年的泥版,上面说:“5 万年前,太平洋上有一块辽阔的‘第六大陆’, 东至夏威夷群岛,西到马利亚纳群岛,南到波纳佩岛和库克群岛,是人类最 早的发样地。”现在散布在南太平洋中的无数岛屿,正是12000 年前大地震 陷落时的山峰,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证实“第六大陆”确实存在呢? 珊瑚石城堡 在所有的遗址中,最现代的而又最富有浪漫情调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珊瑚石城堡。 李特斯克奈是拉脱维亚人,他在失恋之后,远走美国,决心利用他住所 附近的珊瑚石凿建座城堡,献给他永恆爱恋着的无情的情人。 一道围墙围住他的工地,因此,没有人窥见过他的劳作。20 年之后,当 城堡建成的时候,他也在边阿密医院溘然长逝,当时是1951 年。 这简直是一座梦幻般的迷宫,浓荫掩映,怪石鳞峋,会儿空旷幽韵,一 会儿峭崖笔立,厅堂、居室、雕栏、喷泉、石桌、石椅、幽径、迴廊,应有 尽有,把人们引向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一座镂刻着火星、土星的圹垠环宇的巨形石碑腾空向起,一张心脏形的 石桌中间镶着四季长鲜的名贵花卉,一只石头雕刻的日晷仪可以在一年之中 的任何时刻向你显示当时的时间。 一座天文望远镜由两块巨大的珊瑚石构成,第一块凿有一个一英寸的小 孔,高度和人的视线平齐,第二块足有25 英尺高,顶头有一大孔,假如在晴 朗的夜,视线通过小孔、大孔,可以准确地望到遥远的北极星。 最令人惊嘆、迷惑、百思不解的,是那扇重达9 吨的石 门,只要一个小孩轻轻一推,两扇威严、沉重的石门就会缓缓开启。 李特斯克奈不是石匠,不是搬运工,不是建筑师,不是天文学家,然而, 他却完成了石匠、搬运工、建筑师、天文学家,乃至物理学家加在一起都不 能完成的工作。 他身材矮小,体重不足110 磅,而且孑然一身,他没有僱佣过一个工人, 没有使用过任何现代化的起重设备,甚至也没有一件像样的专业工具,然而, 他是怎样竖立这些石柱,雕凿这些杰作,吊起这扇石门的? 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李特斯克奈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相信,李特斯克奈确能用自己的 智慧和伟力,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那么,相形之下,古代的那些遗址,集 第15页 千百万人的力量和智慧,就无所不能,无奇可言了;如果我们不相信李氏能 单枪匹马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那么,是谁帮助了他呢? 巨石雕像 在埃及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地区,有一座阿美西斯二世神庙,它在尼罗 河的悬崖峭壁上雕凿而成。神庙高33 米,宽38 米,纵深65 米,幽暗深邃, 浑然一体,令人奇怪的是每年2 月22 日,即阿美西斯的生日,和10 月21 日,即阿美西斯加冕日的清晨5 时58 分,一束阳光准时地穿过牌门楼、山门、 大殿、厅堂直指后殿,依次在后殿的三座神像——阿蒙神像、阿美西斯二世 神像、阿尔马甘斯神像身上扫过,20 分钟后消失。尤其令人惊嘆的是;后殿 中的坡塔神像却安然地静立在黑暗之中,从来不受阳光的照拂,因为,它是 埃及的夜神。这座集天文、地理、建筑和工艺于一体的3000 多年前的神庙, 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1939 年,考古学家斯特林在墨西哥东海岸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批巨 大的石雕头像,最大的高4.6 米,重约60 吨,都是用一整块一整块的玄武岩 雕成的,而採石场却在100 公里之外。 考古学家鑑定,这些头像大约是3000 年前的作品。3000 年前,这里生 活的奥尔梅卡人还处于原始阶段,既没有车子,也不会使用牲畜,怎么运输 这些巨大的巨雕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石雕,都安放在石座上,头像都面向东方,朝着几 英里外的大西洋,似乎在瞭望远方。这一点,和復活节岛上的石像,又是多 么的相似啊! 墨西哥夸特林昌村的河床里有一座雕像,高7.5 米,直径4 米,总重量 167 吨,石雕像上镌刻着“不得随意移动,否则暴雨无情”的字样,并註明 因挪动石雕,导致水灾的年月日。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墨西哥政府决定将石雕像运往首都,村民个个 反对,但无济于事,石雕像被一辆72 轮的巨型卡车运走了。 1964 年4 月16 日,石雕安放在国家博物馆的主楼前。令人难以置信的 是,这个庞然大物刚刚安顿完毕,暴雨便滂沱而至,仅第一天的降雨量就达 40 毫米,是105 年来的最高日降雨量。全国城乡闹水灾,唯独夸特林村安然 无恙,因为他们曾经领略过石像的报復,早已作好了防洪抗涝的准备。 后来,政府组织了一个探索与研究石雕奥秘的工作小组,20 多年过去 了,仍未识破庐山真面目,这座神秘莫测的石像现由警卫队昼夜守护,以防 有人再度冒犯。 发现神秘岛 1722 年,荷兰的一个舰队司令罗格文率领三艘军舰在南太平洋航行,突 然,前方出现了一个亮点。 一难道是一座岛屿?”他想,“为什么航海图上没有呀?” 当船逐渐靠近小岛的时候,岛的四周黑压压的一片,岿然不动,不知是 什么,吓得他们胆颤心惊。和它们高大魁伟的身材相比,自己简直是个可怜 的侏儒。——其实,这是一批巨石雕像,因为这天是復活节,所以,他把这 个小岛叫做復活节岛。 这些石像的造型非常奇特,高高的鼻子翘起,薄薄的嘴唇紧闭着,像是 表示轻蔑,又像是表示嘲笑,没有眼珠,只是在斜面的前额下凹陷着两个轮 廓分明的眼窝,眉弓宽大,耳廓偏长,双手按着肚皮,神情严肃,似乎在望 空怀想,又像在对海沉思。 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石像大小不一,最高的22 米,几乎相当于5 层楼房的高度,脑袋长7 米,直径3 米,鼻长3.4 米,躯干13 米。最重的达400 吨以上,最轻的也有 几吨,平均重量60 吨左右。 它们的头上有的还戴着红色岩石雕刻的髮髻,髮髻直径1.8~2.5 米,高 约1.5 米,重的有30 吨。 石像大部分站在岛的四周,有的还躺在採石加工厂里,刚刚完工或尚未 完工;也有的弃置在搬运的路上,也有的倾圮 倒伏在荒野草丛之中,总计有1000 多尊。 是谁雕制了这些人像?又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运送到海边?它们长年累月 站在岛边的崖岸上,期待着什么?直到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这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孤零零的小岛。 东面,距智利的厄尔帕来索2600 海里;东北面,距厄瓜多的加拉帕戈 斯群岛,约3300 海里;西北面,距法属塔希提岛2700 海里;南面是南极。 面积只有118 平方公里。 这也是一个贫瘠的小岛,岛上布满火山,呈三角形,顶点正好是死火山 的喷口,中部则是风沙横行的荒漠,土层浅,含硫量高,农作物难以生长。 岛上没有乔木,只有杂草,没有河流,只有水塘,除了老鼠,也没有任何野 生动物。岛上居民靠打鱼、捕鸟、用阿科夫或臭卡(一种木钎)打洞,栽种 红薯,甘蔗来养活自己,这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有人估计岛上最多人口曾达 第16页 到5000 人,但实际上它只能维持2000 人生存,他们有什么力量来雕凿这1000 多尊平均重达60 吨的石像呢?又怎样把这些石像从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采 石场送到陡峭的海岸呢? 石像之谜的关键是运输问题。 1956 年,挪威人类学家海尔达尔用牵引法进行了试验。他组织了180 个 当地居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一座12 吨的石像,硬拖到了海边。但是, 他是在没有岩石的沙地上进行牵引的,而岛上的大多数地方都是熔岩横卧的 乱石岗。 另一名学者威廉·马洛伊用三角吊架法进行了实验。他从比利时运去了 木材,对一尊高不过3 米,重不过6 吨的小石像进行了试验,刚一起吊,吊 架就断了,何况岛上的土壤 层,一般不超过5 公分,树根只好横向延伸,根本长不出可作支架的大 树。 让·米歇尔·施瓦茨(一位法国医生)研究了岛上的表意文字,证实了 岛上居民的传说,石像是靠“对应力”一左一右,半圈半圈地向前移动,“走” 到海滩上去的。即用绳子拴住石像的脖颈和中部,用力使他改变重心,当石 像倾斜,重心移到一侧的最小接触点时,另一侧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移动,他 还作了计算,320 人产生的有效拉力,就可以拉动一尊8 吨重的石像。 但是,能承受320 人拉力的绳子哪里去找?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居民 食不裹腹,哪有余地和余力来种植可以制绳的作物,而且要应付那长年累月, 永无休止的对纤维的消耗? 而且山路崎岖,事先还得平整道路,即使不需要道路,那採石场的出口 地,经过长年累月的拖拉,也会自然拖出一条道路来。但是,考古学家没有 找到这种类似的道路的痕迹。 1989 年9 月,法国考古学家让·皮尔·摩安用圆木滚动法进行了试验, 他将常青藤放在水中浸泡,取得纤维制成绳子,他认为:几个世纪以前,岛 上还长着常青藤和可做圆木的大树,虽然我们不能断定常青藤的有无,但大 树是没有的,即使是有,也承受不了那长年累月的消耗! 几尊危崖石像否定了这一切一切的假说。 在离復活节岛500 米的海面上,耸立着三个小岛:莫托伊基、莫托努伊、 莫托考考,高达300 米,危崖绝壁,陡峭得连小船都无处靠岸。现在谁也无 法攀上这些石崖了,但是岛民们都还记得,原先有几尊巨大石像耸立在危崖 的顶端。 法国考古学家马奇埃尔证实:这些石像已经跌落在海中,眼睛长满藻类, 只有阿胡(石基)还稳稳地坐落在这高高的危崖巅顶上。试想想,除了现代 化直升直降的飞行器,谁能把这些石基、石像运到那孤岛危崖之上呢? 当地居民说:是“马纳”(至高无上的权力)搬运的,只有两个人具有 “马纳”。当石像雕好后,国王就赐与它“行走”的“马纳”,最后一位国 王去世的时候,“马纳”也被他带走了。 我们相不相信这种“马纳说”呢?不相信。因为,当地的居民,即使是 土着,也不是石像雕塑者的后裔。 岛上最早的居民,据说是波里尼西亚的大酋长赫图·马图阿,因为他的 国土在逐渐沉落,他率领着两船家眷、部属,找到这块栖身的地方,时间大 约是12 世纪末。 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石像早已存在,没有人对他们讲述过石像的故事。 因此,他们的讲述只是他们世代相传的臆测而已。据放射性碳测定,岛上人 类最早的遗蹟是公元690 年,实际上可能还会更早。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一切似乎是在一个无法预期的时刻突然结束的。 採石场里300 多尊石像,有的尚未完工,有的等待启运,山道荒野里还有百 来尊石像倒扑在衰草乱叶之中,显然是在运输途中。石场里还七零八落地扔 着採石工具:石斧、石镐、石钎、石凿..似乎昨天还在这里劳作,但是— —为什么他们突然停止了呢?是战争?却没有战争的痕迹。是灾害?亦或是 疾病?但灾害和疾病都是渐进的。或许,他们是在一个威严的生命的命令之 下,一天之内,弃捨了这个贫瘠的荒岛。但是,他们不只没有可供远洋航行 的船筏,甚至也没有制作这些船筏的材料,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然而,后来者子孙的命运是悲惨的。1722 年,罗格文的第一个脚印里就 沾满了土着人的鲜血。1805 年,美国“南西号”纵帆船掳掠了22 个士着男 女,航行三天之后,他们不顾死活,跳进波浪,潜入茫茫大海,不知去向。 最大的一次掳掠发生在1862 年,全岛有1000 多人被抓到秘鲁去开採鸟 粪,其中包括莫拉塔王、王的家属和岛上的最后一批学者,而且带来了病菌 (特别是天花)和死亡,到1877 年,岛上的土着居民只剩111 人。 第17页 岛上还发现了一批“木板”,木板上镌刻着人、兽、鱼、鸟等象形文字, 岛民们称它为“会说话的木片”,可惜的是,这些木板,除了被岛民隐藏下 来的20 几片外,大都被眼光短浅的愚昧的传教土焚毁了,而认识这些象形文 字的学者也在1914 年去世,解开千古之谜的最后线索也就此断绝了。 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寂静的世界,石像的伟大、庄严和神秘,使任何现代 考古学者都感到惶惑不安。 对于復活节岛以及石雕,大略有以下几种假说。 1.宗教意义说 石像下面还有一个石基,长80 米,高约3 米,石基上有长约7 米的石阶, 石基下面是雕刻石像者垒成的墓穴,叫“阿法纳”。我们可以想像那座石像 就是死者本人的模拟像,或者是死者本人顶礼膜拜的宗教守护神,他们嚮往 天国,或者祈求死后的安宁。 各个民族都有类似的雕刻,但大多是象徵性的,为什么岛民一定要以如 此匮乏的生活,如此原始的手段,来完成这一雄伟浩繁的工程呢?而且,完 成得了吗?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开头。 2.大陆残存说 据说,南太平洋中有一块古大陆,北抵夏威夷岛,东端是復活节岛,西 端是马利亚那群岛,面积大略是南、北美洲的总和。大陆居民约六七千万人, 创造了相当灿烂的文化。大约在12000 年以前,一场突然而来的灾祸使大陆 沉没,夏威夷、復活节岛、塔希堤,都是被茫茫大水所分割的残存的山巅。 復活节岛的石像是当时的人崇拜太阳神的产物,雕凿在灾祸到来之后停止, 或许,这个山头倖免于难的先民,大多是雕塑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几 千海里宽阔的水域所困,他们以他们特有的工艺,雕凿了这些石刻,竖立在 最显眼的崖岸,唿唤着救助,那凝望和沉思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殷 切的期待。 但是,考古学家并没有证实太平洋古大陆的存在,而且,他们的搬运能 力也叫人怀疑。 3.宇宙人基地说 土着人称自己为“提毕托奥提赫纽”,意思是“世界的肚脐”,这真叫 人惊诧。假如你处于极高的空中,茫茫的太平洋就像一张洁白平坦、富于弹 性的肚皮,復活节岛就是这肚皮中的肚脐,太形象了。但是,这只有在高空 之中,对復活节岛的相对位置有相当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说出这个比喻,被囚 困在岛上的先民有如此辽阔的视野吗? 復活节岛有一支古歌: 巨大的脑袋, 灰土色的头髮, 他们在古老的岩洞里, 在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中间, 他们叫什么? 他们叫“内鲁”。 谁是“内鲁”?“另一个世界的人”是谁?于是人们怀疑宇宙人曾光临 小岛,石像是他们的航标,或者,一个宇宙飞船失事,被困在小岛的宇宙人 竖起自己的形象向他们的同类求救。宇宙人有超自然的能力,雕刻和搬动都 不是问题。一天,救援飞船来了,他们匆忙地离开了小岛。 简单,合理,但是如果不能确证宇宙人的存在,这种解释也会和前面的 解释一样虚妄。 无独有偶,在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的波纳佩岛上,也有一座神奇的、叫 人嘆为观止的石头宫殿。 这个小岛面积334 平方公里,居民仅20000 人左右。 一圈又高又厚的黑色石墙里,散布着一幢幢石头城堡、神庙和古墓,这 些宫殿用材极其坚固,虽长年受颱风暴雨侵袭,却没有被风化毁蚀。 这些建筑共有80 多座,占地18 平方公里,这个宏伟的建筑群体,似乎 和小岛并不相称。现在,这个建筑群里一派荒凉,墙壁上苔迹斑斑,宫室内 冷清无比。 在一些庙宇的墙壁上,画有精緻的壁画,这些壁画反映了小岛当时繁盛 的面貌,一条运河从庙宇直通海湾,人口稠密。 这,正是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地方。 是什么民族,由于什么目的,在这个小岛上建造了如此宏大的建筑群? 一个四顾茫茫的大海中的岛屿,一场极具反差的歷史的兴衰,以及这一片静 静矗立的石头宫殿。总会给人无限地遐想。 这是太平洋中孤独岛屿上的又一个不解之谜。 有人把波纳佩岛和復活节岛相联繫,推测这里就是“古太平洋帝国”的 首都,而復活节岛则是帝国的宗教圣地和墓场。 还有人说,从前岛上有一个先进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是的, 只有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的民族,才有可能建筑起如此瑰丽的石头艺 术。可是,这个先进的民族,他们为什么离开了这里,丢下这孤零零的宫殿? 太阳神的子孙 的的喀喀湖坐落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共和国与秘鲁共和国的边境线上,隐 没在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印加人就发 第18页 祥于这个风景秀丽的湖边。 印加人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天,太阳神的儿子外出玩耍, 被山神豢养的一群豹子吃掉了,太阳神痛哭儿子,眼泪不住地流淌,流着, 流着,就汇集成了的的喀喀湖。 后来,太阳神在湖中创造了一男一女,使他们繁衍后代,就形成了印加 民族。太阳神教男人们捕鱼、狩猎;教女人们造船、织布,印加民族就这样 兴旺起来了。 为了使印加民族更有发展前途,太阳神赐与印加人一根金手杖,叫他们 去寻找更好的地方。印加人带着金手杖,离开了的的喀喀,一直朝前走,走 着走着,有一天,金手杖突然不见了,他们就按照神的意志定居下来,这就 是肥沃的库斯科。大约在公元1100 年左右,他们以库斯科为首都,建立了显 赫一时的印加帝国,在西班牙人1532 年到来之前,他们统治着北起今天的哥 伦比亚边境,向南延伸2500 英里,直至智利海岸中部,东至玻利维亚中部和 阿根廷北部的广阔领域,成了古代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印加人崇拜太阳神,他们骄傲地宣称:他们是太阳神的子孙。 在秘鲁湍急的乌鲁班巴河岸上,有一个叫马丘比丘的地方,意思是“古 老的山顶”。 美国耶鲁大学歷史系教授海勃姆·宾加曼想:山都是古老的,为什么独 独这里叫做“古老的山顶”呢? 1911 年,他攀悬崖,登绝壁,在海拔2458 米高的悬崖之上,发现了这座荒废了4000 年之久的不为人知的古城。 这座印加帝国的古城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气势磅礴,迤逦壮观。全城 只有一个供进出的城门,居高临下,形势险峻,街道整齐有致,迷宫似的神 殿、王宫、住宅、院落,星罗棋布,彼此用层叠的石阶相连,房屋均用巨大 的石块垒成,没有任何粘合物,但贴合得十分紧密,窗户呈三角形,城中有 测定时间的巨大的日晷和饮水渠道。 这座悬立在半空之中的石城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没有人知道。更令人惊 诧的是,供应石块的採石场,却坐落在600 米下的山谷里,显然,即使是动 用了现代化的设备:滑轮、绞车、电缆、直升飞机,想把这沉重的石块,运 上这高高在上的悬崖绝壁,也是非常困难的,何况,2000 年前的印加人,还 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哩! 蒂亚瓦纳科在的的喀喀湖东南21 公里,坐落在海拔4500 米以上的高原 上,也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这里气压很低,大约只有海平面的一半, 空气中的含氧量也相应很少。恰巧是这样一个生存困难的地方,留下了丰富 的印加文化:规模宏伟的金字塔,太阳神庙,以及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观 测日月星辰运行的水池等等。 在一块块100 吨重的砂岩上,垒上一块块60 吨重的石块,砌成了墙。石 块的表面琢磨得十分平滑,拼合的角度十分精确,并且用铜锥连在一起。1.8 米长,0.5 米宽的石制水管,像玩具一样散落一地,其制造之精巧,使我们 现代化的水泥涵管也相形见绌。 1932 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奇特的“大神像”,它由整块的红色砂 岩组成,有7 米半长,20 吨重,神像身上布满了几百个十分精緻的符号。经 研究,这些符号记录了大量深奥的天文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以“地球是圆的” 这一认识为基础的。 霍尔比格在1927 年出版的《卫星学说》中提出,有一个卫星为地球所俘 获,当卫星被拉向地球时,地球的旋转速度变慢,最后卫星分裂,产生月球。 神像上的符号表明,地球的一年为288 天,卫星每年绕地球425 圈,这正是 月球产生之前的天文现象。不过,那是27000 年前的事儿了,然而是谁,把 27000 年前的事,精确地记在大神像上呢? 在蒂亚瓦纳科的古建筑群中,最驰名于世的是太阳门。它用一整块的巨 石雕制而成,重约百吨,高约3 米,宽约4 米,中间凿一门洞,两边的壁面 磨光,门楣上有精美的浮雕,浮雕中间是一个飞神的像,两旁分三列雕刻着 48 幅方形图案,最下一排刻有“金星历”。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雕凿这些 石料,又用什么方法把它运送到广场上竖立起来,至今还是一个谜。 据说,每年9 月21 日,也就是秋分这一天,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从门 中央射入,然后再缓缓移动,这样精确的计算,又是怎样完成的呢? 在印加首都库斯科以北3 公里,耸立着着名的萨克塞瓦曼城堡。 城堡从上到下有三层围墙,每层墙高18 米,长40 米,墙壁均用巨大的 石块砌成,其中一块长9 米,宽5 米的巨石,最引人注目。城上有楼堡21 个,像威武的卫士,守护着库斯科的北面门户。 在城堡以南几百米外的山坡上的一个火山口中,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使 第19页 人们震惊。这是一块经过能工巧匠精雕细凿的巨石,大约有四层楼房那么高, 雕刻着台阶和斜坡,雕刻着螺旋形的洞眼作饰纹;更使人惊诧莫名的是这块 巨石竟然倒放着,台阶从上向下反向延伸。谁能够想像,人类竟然能用自己 的双手,靠自己的努力,挖出、雕凿、搬运这块巨石,最后又把它倒放在火 山口上? 这种超常的力量,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超出常理的人工建筑遍布全世界, 萨克塞瓦曼的巨石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西班牙人在中美洲立足之后,便不断听到有关“黄金之都”和“翡翠湖” 的传说。 据说,在南美洲亚马逊密林深处,有个极其富裕的“黄金之都”,那里 的宫廷和神殿,都是用黄金、白银装饰的;那里的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金 线银缕编织的。那里盛产黄金,印加帝国的黄金,都来自那里。 每逢节日,他们的首领便全身涂满金粉,当太阳照射时,全身就闪闪发 光,犹如天神。随后,他在他的臣民们的簇拥下,走到附近的湖里,在湖中 把全身的金粉洗掉,百姓们在岸上欢唿雀跃,纷纷往湖中投掷翡翠、黄金, 作为向神的贡品。天长地久,这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翡翠湖、黄金湖了。 西班牙人将印加贵族抓起来,严刑拷问“黄金之都”的 所在,最后得知在安第斯山脉对面的大森林里,叫做玛诺阿国。 从此以后,神秘而离奇的探险活动便开始了。首先是西班牙人在领略了 无数毒蛇勐兽之后,扫兴而归;紧接着,葡萄牙、英国、荷兰、德国的探险 队也相继出发,他们不是被悬崖和瀑布挡住了去路,就是被野兽困扰,疾病 缠身,严重的给养困难,也使他们死伤惨重。 数百年后,许多探险队依然争先恐后地深人到原始森林,他们有更为先 进的设备,可是一样没有成功,不是死在路途上,就是去向不明,连生还的 人都很少。 1936 年,一个叫贡扎罗·凯萨达的西班牙人组织了一支由760 名探险家 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向神秘的“黄金之都”进发。一年之后,据说,由于 疾病的传染和食物的匮乏,550 名成员丢失了性命,不过,他们终于宣称, 他们在康迪那玛尔平原上找到了“黄金之都”和“翡翠湖”,得到了价值300 万美元的黄金、翡翠、宝石! 不过,没有谁会相信他们的宣称。人们认为,他们的宣称只不过是掩人 耳目的自我解嘲而已。因此,直到今日,仍然有许多人继续探宝,做着灿烂 的黄金美梦哩! 可是,“黄金之都”与“翡翠湖”,如同神秘的印加文化一样,始终是 一团迷雾。 印加帝国的灭亡,是野蛮对善良的征服。 这种征服,在人类发展的歷史上,屡见不鲜。 伟大的太阳之神,并没有以他万能的威力和智慧,保护他悲惨的子孙。 1532 年11 月,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奉命 寻找黄金之国,他带了62 个骑兵,102 个步兵来到了印加帝国都城之外。 善良的印加人打开城门欢迎他们,至高无上的印加帝国国王阿塔瓦尔 帕,坐在几个贵族抬着的黄金轿子上,出城会晤皮萨罗。皮萨罗下令开炮, 并且粗暴地抓住阿塔瓦尔帕的头髮,把他从轿子里拖出来,随后就迅速地占 领了整个城市。 贪婪的皮萨罗提出了为国王赎身的条件,他说,如果想赎出国王,就必 须用黄金填满囚禁国王的屋子。 印加人为救国王,派大队人马去筹集黄金。可是到了第二年夏天,筹集 起来的黄金,离皮萨罗的要求还很远很远。皮萨罗没有耐心,他下令处死了 国王,带着大量黄金,离开了印加都城。 可他不知道,为了解救国王,一支60000 人的队伍带着大量的黄金,正 昼夜兼程向都城赶来。当这些印加人得到国王被害的消息后,异常悲愤,他 们将黄金埋藏好,开始了对西班牙人永无休止的復仇行动。 印加古国的歷史到此就结束了,印加古国最后的黄金财富,也成了一个 永恆的谜。 箭头指向何方 在乌兹别克的乌斯秋特大草原,有一些规模宏大的巨型图案——神秘的 箭头。站在宽广的草原上极目远望,天苍苍,野茫茫,一段一段的土石筑成 的矮墙在草丛中露出,似乎是一个被弃置的建筑工地的残垣断壁。然而,如 果临空俯瞰,它活像一个用特号铅笔在军用地图上标识兵团出击方向的箭 头,箭头长约1500 公尺,宽约400 公尺,造型大体相同,令人惊讶的是,所 有的箭头都指向北方,一个接一个,连绵达数百公里,宏伟、奇特、蔚为壮 观! 矮墙高约80 公分,每个图案像是个小孩的开裆裤,裤腿向外倾斜、张开, 形成两个箭头,裤腿终端,也就是箭头之头呈三角形,角部似乎有一直径十 第20页 几米的圆坑,开裆处设有矮墙屏风,好像是箭头图案的入口。 原苏联有关科学家提出假说:它是一座古代围猎场,专门猎取草原上的 野驴、羚羊等游走动物。每当草肥兽壮之际,成千上万的原始人,拿着叉棍、 石块,吆喝着号子:“嘘——”“嘘——”,把一群一群的剽悍的野兽赶到 已布置好了的“裤袋”,这种设想,当然是非常惬意的。因为: 1和数百平方里的大草原相比,400 米宽的连续箭头不过是一条细线, 把10 里之外,或者百里之外的野兽逼进这固定的“牢笼”,谈何容易!需得 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力,这样多的人力从何而来? 2野生动物的灵性最强,一次围猎之后,那些倖免于难的漏网者,必将 携“儿”带“女”,奔走相告,狼奔豕突,远走高飞,方圆几十里恐难再有 同类生物,花费如此浩大的力量,修建如此宏伟的工程,来捕捉那些越逃越 远的动物,正所谓“守株待兔”,划算吗? 3那浩繁的工程也是惊人的,粗略计算一个箭头占地约600000 平方米, 墙体占地约3200 平方米,不管是版筑,还是石砌,这至少需要2000 个劳动 日,无数个箭头,无数个2000,原始时代人烟稀少的草原,有承担如此工程 的能力吗? 当然,有人怀疑它和所有巨大的地表图案一样,是宇宙航船的航标,但 是,是谁修建了它?它,又能把航船指向哪里? 从高空摄制的古地图 1929 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托普卡比宫,发现了一张用羊皮纸绘制 的古代航海地图,地图上有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雷斯的签名,时间是1553 年。 皮里·雷斯是一位着名的船长,同时又是一个旅游制图家和收藏家。据 他在自己的着名的地图集和这幅地图的说明中说,该图是根据前人的20 幅地 图绘制的,这20 幅地图中有8 幅是绘制于距今2400 年前的亚歷山大大帝时 代。 这张地图被送到美国鑑定,美国海军水文局绘图专家沃尔特斯和马利, 给地图画上坐标,同现代化的地球仪进行对比研究后宣布了一个轰动一时的 发现,这张地图绝对精确,不只是北美和南美沿岸,甚至南极洲也被准确地 勾画出来,这张地图不只画下了各大陆的轮廓,而且连内陆地形、山脉、高 峰、河流、岛屿和高原,都标画得清清楚楚。 这幅地图还准确地标识了南北美洲的相对经度,而南北美洲的相对经度 是直至18 世纪才确定的。 这幅地图还准确描绘了南极大陆,而南极大陆直至1818 年才被发现,绘 制成图则是100 年以后的事了,地图中的山脉几百年来一直被厚厚的冰层覆 盖,肉眼无法看到,直到1952 年,我们依靠地震回声探测仪才发现它的存在, 难道这幅地图是南极洲被冰封雪盖之前的产物? 不久前,一艘宇宙飞船飞经开罗,摄下了一张高空照片,以开罗为圆心 的周围8000 公里内的地貌非常准确,但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形,所以8000 公里以外的大陆好像在下沉,而且被奇怪地拉长了,令人惊异不安的是,皮 里·雷斯的地图正是如此,美国的月球探测器拍摄的照片也是如此! 难道皮里·雷斯的地图是根据一张高空拍摄的图片绘制的?是谁给他提 供了这张原始照片呢?而且,南极洲上的山脉,冰封雪盖,至少已有15000 年,谁能了解15000 年前的南极地貌呢? 即使这张地图是18 世纪刚刚发现南极时伪造的,以上事实也无法解释。 除了这张地图之外,其他的一些古代地图也同样叫我们惊诧莫名。奥尤 斯·菲瑙斯的一张1532 年以前绘制的地图,在南极洲上绘有河流和河流注入 的海湾,根据这张地图的标记,我们居然发现了一条在厚达两英里的冰川之 下,向大海缓缓移动的冰河。 土耳其的另一张标明时间为1559 年的地图上,有一条桥樑一样的狭长地 带把亚洲的西伯利亚和美洲的阿拉斯加连在一起,而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 这一地带曾经存在,但至少消失了10000 年,有谁能画出万年前的地貌呢? 绘制这样的地图,需要准确地知道地球的大小、形状,还要在数学测量 中应用球面三角学和超现代的制图投影术。在大洪水后不久,在冰川汇集两 极之前,有谁能绘制这些奇妙的地图呢? 远古高空体验 多少万年以来,人类期待上天,而实现上天不过是近百年的事,当他们 邀游星宇,俯瞰大地的时候,一幅幅奇蹟般的图案就横呈在眼前,一道道扑 朔迷离的谜题也呈现在眼前。 埃及亚斯文有个象岛,岛上有有名的尼罗河水标,它的确像一头大象, 在最早的古籍中已经这样叫它了。但是,它是如此之大,只有在高空驻足的 人,才可以观察到它完整的形象。附近没有一座高山,没有一个制高点可以 第21页 让人们俯视全岛。是谁,居高临下地鸟瞰了这座岛屿,并给了它这样一个形 象的命名呢? 在大马士革以北,海拔1000 米以上的高地,有一座巴尔宾克平台,这座 平台用石块砌成,石块一般有几百吨重,大的石块竟有20 米见方,近2000 吨重。这座平台是谁造的?怎样造的?造了干什么?考古学家至今未能作出 令人信服的解释。原苏联的阿格雷斯特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大飞机场的遗址, 虽然,那是一个只有飞鸟的时代。 在智利,也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平台,这座平台大约有3000 米长,780 米 宽,是用230 块长方形巨石拼砌而成的。石块大约长9 米,宽5 米,构造严 整。平台上,一个1 公里长,65 米宽的小型机场清晰可见,人们还发现了一 些用来建造这个平台的工具,虽然这个地方的史前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 在秘鲁人迹罕至的泰拉帕卡尔沙漠的山坡上,还发现了 一幅很大的方形人体图案,它足有70 米高,长方形的身躯很像棋盘,腿 直直的,纤细的脖子连接着一个长方形的头颅,头上有12 根天线般的东西竖 立着,似乎是无线电收发器,这不就是现代化的机器人吗?奇怪的是,这个 酷似机器人的巨型图案,出现在连畜力都不会使用的蛮荒时代。 两年前,一位广东顺德的老人,游览四川乐山,无意中拍摄了一张远距 离的照片,洗出一看,居然是一尊巨形卧佛。 卧佛由乌龙、凌云、龟城三山连接而成,乌龙为佛头,凌云为佛身,龟 城为佛足,大致呈南北向仰卧,沿岷江沿岸绵延4000 余米,原来的乐山大佛 只不过是盘坐于佛心的佛中之佛罢了。 佛头特别逼真,隆起的眉棱,翘起的鼻尖,慈和的下巴,还有那一撇漂 亮的眉睫毛,即使是非常缺乏形象思维的人,也要嘆服其维妙维肖。佛的主 要细部由树冠组成,难道千万年前的古人能预知今日世界的植被吗?不过, 即使是偶然的巧合,也足以勾起人们悠远的遐想。 最近报载,在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天柱山上,发现了一尊比四川乐 山大佛更大的巨佛。这尊巨佛仰卧在天柱山东面的玉铳山上,虎头岩为佛首, 青发散垂,五官端正,鼻眼分明;斗牛岭为佛身;锣鼓岭为佛腿,曲直自然, 佛体各部位比例适中。每当晨光初露,云海奔涌之时,巨佛好像躺在空中瑶 池沐浴一般神态悠然自得,这难道又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本世纪初发现的苏美尔人的《吉尔加美什》史诗,描述了一次壮丽的高 空飞行的体验。 安吉杜被一头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行了4 个小时, 原文说: 他对我说:“你往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 什么?”大地像高山,大海像湖泊。他在空中飞行了4 个小时,再对我说: “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这 时像个花园,大海像花匠的水槽。他又飞行了4 个小时,说:“你向下看看 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稀粥,大海像 个水盆。 这是一段逐渐远离大地的宇宙航行的体验,层次清晰,比喻俏丽。从太 空发回的地球照片看,地球确实像稀粥和水盆交错拼成的七巧板。 万千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祖先,花费那么多的劳动力,建 造如此浩大的工程,难道只是为了让几千年后的子孙在飞机发明之后,有一 片赏心悦目的景点?有一段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要追根究底! 除了鸟,还有谁在远古的高空,俯瞰大地? 纳斯卡文明 说起西方世界古代文明七大奇蹟,许多人都会兴趣盎然:埃及的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弗所的阿耳弥忒斯神殿、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哈利 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地中海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亚歷山大城的灯塔, 每个人都恍若有一种重游昔日辉煌的感觉。同时,心间也油然而生疑问:在 那么久远的年代,人类是如何凭藉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令今人嘆为观止 的文化遗蹟的? 众所周知,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物阜民 丰的地区,可是谁又能想像出在地球的另一个神奇的地方,也同样存在着可 与七大奇蹟相媲美的奇观呢? 在秘鲁共和国西南沿海伊卡省的东南隅,有一座名叫纳斯卡的小镇。这 座小镇稀稀疏疏地散居着近百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过着一种 “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的恬淡生活。 这座小镇的东面,是绵延巍峨的安第斯山脉。在它们之间,横亘着一片 广袤的荒原,面积约有250 平方公里,当地人称做纳斯卡荒原。自古以来, 在这片不毛之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赭色沙石,因此,这里寸草不生,鸟 第22页 兽难栖,人迹罕至,被称为“鬼地”。 本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季,一支秘鲁国家考古队辗转来到纳斯卡荒原。他 们在茫无涯际的荒原上考察了好几天,一路 所见除了沙石还是沙石,毫无半点收穫。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眼看着 食品一天天减少,又寻觅不到水源,加上正逢七月流火的日子,他们全都口 干舌燥,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考察下去的信心。 一天,晚霞灿烂,落日的余晖给纳斯卡荒原罩上了一层神秘庄重的色彩。 当考古队员们坐下来休息时,大家三三两两地仰卧在光滑的岩石上。其中有 一名队员出于职业习惯,无意地随手扒开眼前零零碎碎的乱石。突然,他眼 前一亮:石头底下隐藏着一条显然经过人工挖成的“沟槽”。他的惊唿声把 其他人从昏昏欲睡中唤醒了过来,大家再细细察看:“沟槽”里竟填塞着无 数像生锈的铁块一样的石子。 这一偶然发现,使考古队顿时意识到这将是一次不虚此行的行动,从而 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把干渴和疲劳置于脑后,立即紧张地投 入到艰难而有序的发掘工作中去。经过大规模的深入发掘,考古队发现这些 “沟槽”的深度一般为0.9 米,而宽度却不一样,有的宽度只有15 厘米,有 的却达20 米,尤其令考古队员不可思议的是:“沟槽”的形状和走向十分奇 特,有的舒展飘逸,有的短促顿挫,有的迴环宛转,更有的似乎直通天际, 真是鬼斧神工,难以捉摸。 这些“沟槽”是什么时候由谁挖成的?起初,考古学家把这些“沟槽” 称为“一个不知为何建造的巨大而玄妙的工程”。后来,考古学家决定乘飞 机对纳斯卡荒原进行空中摄影和观察。当他们从高空向下俯瞰时,映人眼帘 的景象顿时使他们瞠目结舌:荒原上的“沟槽”不是原先猜测中的灌溉渠道, 也不是地表的裂沟,而是一幅幅绵亘无垠的图画!这些画的每一根线条,都 是把荒原表面的阳砾石挖开后形成的。其 中一些“沟槽”所组成的线条,平直而有规则,构成大大小小的三角形、 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螺旋形之类的几何图案,好像是经过数学家精 心的计算才开挖的,极具匠心。例如:有的三角形图案大至几公里,而图案 设计的角度却很精确,误差仅仅在一分米之内;有的图案呈星状,线条向四 面八方放射,透出天女散花的韵味;有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好似今天的机场跑 道和标志线的图案,跑道的宽窄和长短不一,有的长达2500 米,有的500 米左右,都很笔直,并且转角交叉处,都稜角分明,严密紧扣。这些跑道在 越过峡谷或横贯小丘时,方向也丝毫不变。有些跑道旁每隔约500 米就有一 处残存的类似哨所或瞭望台的废墟。更令人惊奇的是:荒原图案有许多是动 物、植物以及人的形象。例如有一个人形,只有一头和两手,一手长了5 个 手指,另一手却只长了4 个手指,画长约50 米,是一个典型的印第安人的轮 廓。动、植物图案的大小不一,大多在15~300 米之间,最大的占地5 公里。 从拍摄的照片上看,这些形象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可称得上是一位画家的 杰作。有些恰似蜥蜴、蜂鸟、鸭子、鲸;有些又宛若长爪狗、蜘蛛、鹦鹉、 苍鹰;还有些极像海草、仙人掌、花朵。其中有一只猴子的形象足足比一个 足球场还大,它的一个巴掌就有12 米宽,看起来活灵活现,风趣盎然。另有 一只大鹏的翼长约50 米,鸟身长达300 米,远远望去,恰似扶摇直上于飓风 中,轻盈飞舞,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飞流而上,缓缓升腾。还有一幅章鱼 的图案,腹下插着一把锋利的长刀,甚至可以想像出章鱼悲痛欲绝的情状.. 荒原图案的大部分图形是单线勾勒的,线条从不交叉,人们可以把任何 一处作为起点,沿着线走去,决不会碰上重叠 的路途。这些栩栩如生的图像,极为精确地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 巨大的动物图案都是一再出现的全等图形,同类图案都完全一模一样,丝毫 不差,俨然是用同一模具制造出来的同一图案。由于图案的面积太大、线条 又简洁,因此人们在地面上很难一时看出图上是些什么东西,只有从空中向 下俯瞰或者航空摄影,才能清晰地分辨出它们是镶刻在荒原上的一幅幅巨 画,的确使人心驰神往,美不胜言。 纳斯卡荒原的地画是在黑褐色的地表石头上,向下刻凿10 厘米,然后露 出黄白色的沙土形成浅浅的沟槽,以组成图形,颇似单线勾勒的白描画。地 画之所以歷经沧桑而没有被风沙销蚀掉,是由于在地画图形上,置放了起阻 碍剧烈温差与风蚀作用的小石块。关于地图制作的时间,根据对一幅画面上 第23页 直线的一端尚残留的木桩应用碳14 进行测定,为公元前后到公元600 年,因 此,推测地画可能是在那个时期制作的。 后来,一位研究者在早晨登上附近的山岗进行观察,又发现了意想不到 的景观:当晨曦微露时,在朝晖的映衬下,荒原更为壮观绮丽,分外妖娆。 原来只有从天空向下俯瞰才能观赏到的荒原美景,此刻却清晰地呈现在眼 前,图案中的飞禽走兽仿佛一下子活跃起来,或凌空翱翔,或疾速驰骋,或 游戈海底。但是当太阳逐渐升高,图案又杳然消失,归于寂静。 为什么这些地画平时在平地上看不清,只在早晨的一定时刻才显现呢? 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证实,每段图案的“沟槽”的深浅和宽度都是根据旭 日斜射率精确计算出来的。由此可见,荒原图案的制作者,不仅是卓越的艺 术家,而且也是深谙光学的自然科学家。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精 确地计算了朝阳斜射的光线人射角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图案的每根线条 的深度、宽度相互间的距离。这样,待这些先决条件一应俱备时,只要朝阳 升到一定高度,那光怪陆离的图案便沐浴在其中,构成一幅云蒸霞蔚、气象 万千的奇观来。 纳斯卡荒原图案之谜,轰动了全世界,很多人喻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蹟”。 有些人甚至认为,与世界七大奇蹟相比,纳斯卡荒原神秘图案之谜更要扑朔 迷离,那么它到底奇在哪里呢?这些图案是什么时候如何创制出来的?这些 图案有什么涵义?是用来做什么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过深入细緻的研究,但 都困惑不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完全揭开的人类文化 之谜。 国外有些人曾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看法,他们大胆地把神秘图案与所谓 “外星人”——天外来客联繫起来,认为纳斯卡荒原在那极遥远的古代曾经 是“外星人”设在地球上的一个“宇宙航空港”。他们指出,那些平行四边 形是指引“外星人”飞船着陆的标志或“跑道”。他们还认为荒原图案中的 一些不知其名的巨型动物,不但是现今地球上没有的,而且也是远古地球上 所未曾有过的。这些是外星球上特有的东西,图案是“外星人”在纳斯卡留 驻时创制的作品,用它们来作为向其他“天外来客”传递信息的一种标志。 持这种看法的人,提出反问作为自己的理由:这些神秘图案的边沿,有许多 是用明亮的石块砌成的,高0.3~l 米,这些石头在当地及其附近是根本无法 找到的。而纳斯卡荒原上那些我们不认识,其构成图案叫不出名称来的动、 植物形象,正是外星球上的生物。如果不是“外星人”,又有谁能创造出这 些怪物呢? 有研究资料表明,从1948 年以来,飞碟频繁地光临南美洲。在10000 多起飞碟事件中,秘鲁就占70%以上。有研究人员说,秘鲁境内有4 个飞碟 起落基地,其中纳斯卡荒原是其当之无愧的大本营。经过测试,纳斯卡荒原 表面无论用风钻钻,或用炸药炸,都丝毫不能损害它。它的平面倾斜角与火 箭发射台的倾斜角相同。纳斯卡荒原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世界上磁场强度 最弱的地方之一。这种情况适于宇宙来的飞行物较省力地降落和起飞。显而 易见,要确定这么一处合适的降落点,不对重力和磁偏角进行精密计算就根 本办不到。 既然古代埃及人能建造起巍峨壮美的金字塔,那么为什么古代秘鲁人就 创制不出这些神奇的图案来呢?很多学者对所谓的外星人——天外来客的说 法,持怀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上述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主观 臆测。 一些学者经过多年辛勤研究和探索,认为纳斯卡荒原图案很可能是古代 纳斯卡人创制的。古纳斯卡人是古代南美印第安人中的一个部落,于公元前 4 世纪至公元6 世纪期间,生活在秘鲁南部沿海地区,曾经创造出高度的文 明。古纳斯卡文化以陶器的花纹多彩、图案的新颖别致而遐迩闻名。据考证, 古纳斯卡人是用螺旋粘贴技术制成釉陶器的,常见的器形是敞口碗和提梁 壶,以色彩艷丽和造型古朴拙雅为特徵,在砖红或橙黄的底色上绘以红、黄、 褐、紫、白、灰、黑7 色,并多以红为底色,以黑线条勾勒轮廓。彩陶的花 纹一般是带装饰图案风格的鸟兽、花草或宗教性的神怪。考古学家在纳斯卡 地区陆续发现了古印第安人烧制的大量陶瓷器皿的碎片,这些碎片上的图案 有些与荒原上巨画的图像十分近似。在距离荒原图案不远的地方,考古学家 还发现了古代印第安人 的坟墓和建筑的遗蹟。从纳斯卡墓葬中出土的毛、绵织物,除刺绣外, 第24页 还有花毯、花缎的遗蹟和花绸等,色彩绚丽,有差别的色调多达190 种。南 部沿海皮斯卡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作“世界纺织品的奇蹟”,这些 纺织物不仅做工精良,而且尺幅之内,图案变化千差万别,集中表现了古代 印第安人特殊的数学天赋。 据目前所知,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文明出现在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的 例证还不多见。埃及、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这些着名古代文明,大都 是在比较开放的地区或大河河谷地区,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如柬埔寨、爪哇, 也是在热带雨林地区,那里人类定居时间较长,但文化发展持续的时间却不 太长。而纳斯卡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歷经千余年,而且整个成熟和高峰时期都 在热带的茂密林区,这一特点令人注目。 伟大聪明的古纳斯卡人对于宇宙系统的变换兴趣盎然,他们花费了大量 时间,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来琢磨日月的升落、星辰的出没,以至于对太阳怀 有敬若神明的崇拜。尽管他们当时身处相当原始的境地中,无法摆脱对宇宙 神秘性的认识,但是并不消极地去理解,沉缅于迷信之中,而是採取一种积 极的科学观点去分析对待各种各样奇特的现象,千方百计地寻找它的客观规 律。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才使古纳斯卡人在天文和历法 上为人类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纳斯卡人正视天体观察中可预见的周期变化,对于季节不断进行的有 规律的运动以及它们对农作物种植不同时期的影响,通过深入实地的静观默 察,清楚地对待昼夜、生死 这些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交替。在把眼光集中在对神的意志的同时, 他们也毫不放弃作为人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大力开拓自身的智慧潜力来解释 和掌握这些神秘现象,并成功地建立起非常复杂的思辨,用令人吃惊的准确 性测定天体的明显运动,捕捉到太阳、月亮、金星的运转规律。 大约在公元几百年,也就是在古纳斯卡文化鼎盛时期,古纳斯卡人已经 同时具有两种历法,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是典仪历法,在 这种历法中,古纳斯卡人把一年按260 天计算,这260 天又分成13 组,每组 20 天,这用来进行朝觐、祭祀、册封等各项国事活动。另一种是民用历法, 每年分为365 天,包括18 组,每组20 天,另外5 天一般被看作是不吉利的 日于。它们当中每一天都按一定次序,通过循环的方式置换。这两种历法, 每经过52 年,便重新回归到同一起点上,然后再周而復始地循环下去。另外, 他们还测出金星的整个变化过程需要584 天,印第安人通过天文观测很早就 发现,每经过两次52 年的周期,正好与金星的65 会合周吻合。根据这种初 步观测,并使用这几种星体的运动交会法,即可分析月相、月食。聪明绝伦 的古纳斯卡人按照这一独特的方法,准确进行了天文历法的运算和制定。在 南美只有古纳斯卡人能够进行这种精妙的工作,每481 年的误差只有0.08 天,每6000 年才有一天的误差,而他们推算出的天文数字高得令人难以置 信。 为什么只有古纳斯卡人才能取得这些杰出的成就呢? 根据考古学家研究,他们发现古纳斯卡人居住的地方都有一种叫响尾蛇 的动物,而在南美洲的其他没有响尾蛇的地方,文化上都无惊人的成就。这 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是奇谈怪 论,其实不然,这里还要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响尾蛇作为古纳斯卡 人心中的宗教形象是极其神圣的,他们对响尾蛇身上的花纹进行了深入而多 层次的研究。古纳斯卡人发现,响尾蛇身上的花纹都是有规律的方形,我们 不妨把它称为“蛇方”。古纳斯卡人的文化就是从对这一“蛇方”的研究而 发展起来的,成为世界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现象。 既然响尾蛇是古纳斯卡人心目中的神,那么响尾蛇对他们就具有神的启 发。古纳斯卡人根据响尾蛇身上的“蛇方”,悟出了自然界的方形原理,并 根据这来确定四个方向。如果说希腊数学大师毕达哥拉斯是通过论证说明了 这一原理,那么古纳斯卡人则是通过对响尾蛇的观察悟出了这一原理。生活 在大自然中的人的才智是多方面的,与动植物休戚与共的古纳斯卡人从观察 到的自然现象生发研究,发展成理性认识,这是极其正常的。 在目前仍然盛行用人去衡量一切事物、观念的情况下,研究者们提出古 纳斯卡人用蛇去衡量、分析一切,并一度创造出一个高度的文明,确实反映 了科研人员的客观求证,值得人们思考。 有人大胆地将纳斯卡文明与纳斯卡荒原图案有机地联繫起来。为了探究 这个问题,女科学家玛丽亚·莱曼对荒原图案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在秘鲁国 第25页 家地理学会的支持下,她用了整整35 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幅标註了几百条“跑 道”和图形的地图,当地图制成时,她已经是72 岁的高龄了。她认为,古纳 斯卡人在制作图案之前,首先在一块小平面上设计一个小图形作为草图,边 长大约为1 米左右,然后再把它们逐一放大到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公里, 最后把地表揭开后露出 底层淡黄色的砂砾而形成图案。玛丽亚·莱曼认为,古纳斯卡人当时所 用的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322 毫米,即比1 英尺(约0.31 米)稍长一点。至 于某些近似圆形的部分(例如动物的头部),她根据研究的数据大胆推断, 古纳斯卡人很可能是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桩上,然后利用另一端当作 圆规的一脚来画出,扒开地表,露出下面沙质的土层,再把石块按设计好的 图形砌好。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巨画的一些曲线的几何中心,真正发现了木桩或 木桩打下洞眼的痕迹。为了证明玛丽亚·莱曼女士论断是准确可靠的,美国 肯塔基大学的乔·尼克尔教授率领一群热心研究荒原图案的工作者,于1982 年8 月6 日在美国肯塔基的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上进行了一次绘测神鹰图形的 实验。他们採用按“印第安尺”分段的绳子,每段绳子涂上标记,每3.1 米 打上一个结,每条绳子长30.5 米,再用一些木桩及两块木板做“t”字尺, 用石灰画出一只巨大的神鹰图形,然后从300 米的空中拍摄照片,其结果与 秘鲁纳斯卡荒原图案中的神鹰简直如出一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乔·尼 克尔教授力图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证明:在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简陋的器材条件 下,古纳斯卡人採用十分简单的方法,完全有可能创制出这些巨大图案。但 一些学者对玛丽亚·莱曼女士的论断和乔·尼克尔教授的假定表示异议,他 们认为,採用玛丽亚·莱曼女士的和乔·尼克尔教授的那种简单方法不可能 创制出荒原图案中那些硕大无比、雄伟磅礴的巨画,并且无法解答巨画中的 一些神秘之谜,例如难以圆满解释那些“沟槽”的延伸路线为什么那样奇怪 莫测,而且到后来就突然终止了.. 对此,歷史学家的看法更加不一致。多年来,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有些学者如何尔·克索克博士等,认为荒原图案是古纳斯卡人一个巨大的天 文图,或者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年历。其中有些“道路”(或者说是线条), 是指向至日(冬至或夏至)、太阳和月亮升起或落下的位置。古纳斯卡人根 据太阳升起和落下时照射在哪条沟道线上的角度来确定一年之中的四季和一 天之中的时辰,有些图案可能是表示季节和时辰的特殊符号;有些学者认为, 荒原图案可能是有实用价值的古地图,图中隐藏着打开秘密宝库的钥匙,一 些巨画表明宝藏的所在,但一般人无法知道它的真正奥秘;有些学者认为, 荒原图案可能是古纳斯卡人举行盛大规模体育比赛的场所,他们把某种动物 或植物视为自己氏族的亲族,所以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 “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被分为各 个氏族的图腾,由于当时生活在纳斯卡地区的氏族很多。所以,在荒原上制 作的图案也就很多。 英国歷史学家汉斯·鲍奇在其专着《秘鲁的黄金和上帝》一书中认为, 古纳斯卡人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荒原图案是他们为了表达对死后天国的想 象和憧憬而创作的。歷史学家艾伦·萨耶对荒原图案的命意作了猜测:“我 们搞不清它们的定义,也不敢说它们一定有什么命意..也许是某种带有宗 教意识的类似迷宫的东西。如果说它们有什么意义的话,可能是纳斯卡人沿 着这条线走时,认为自己是在汲取这种图案所代表的某种本质吧!” 为了不让游人把这些图案踩坏,秘鲁政府採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专门设 立了瞭望台,供人们远看。这些图案只有在 太阳初升时,趁着光线照射的一定角度和石块的反射作用,才能看清楚。 最好的方法是从空中向下看,现在秘鲁在那里设有特别航空旅行观赏班机, 由于图案非常之大,只有在一定的高度,眼前才会出现气象万千、光怪陆离 的景观。 印第安人之谜 1492 年,哥伦布经过漫长而枯燥的海上航行,突然发现在他的视野里出 现了一线漫长的海岸,他登上了岸,迎接他的是当地的土着。 当时的哥伦布,并没有意识到他脚下踩着的是一块新奇的土地,他以为 那是书籍上早已记载的东方古国印度。因此,他漫不经心地称他们为“印第 安人”。 迄今,拉丁美洲尚有2000 万印第安人的后裔。 第26页 印第安人是在遥远而孤寂的美洲土生土长的吗?不!印第安人是从遥远 而冷漠的星宇破空而降的吗?也不!现在的人类学家、歷史学家大多认为, 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这些迁移而至的部落,才是美洲 最早的发现者,他们比哥伦布至少要早几千年。 至于是什么种族或部落,通过什么路线迁入了美洲,史学界却是众说纷 坛,尚无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欧洲移民说”。此说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欧洲大陆向北经冰 岛和格陵兰岛进人美洲的,也有人认为,欧洲人是通过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的。 二是“南太平洋岛屿说”。此说认为亚洲人经过南太平洋的岛屿,逐步 移入美洲。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本来就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玻里尼西亚 人通过南太平洋岛屿进入美洲的。三是“非洲移民说”。此说认为非洲黑人, 特别是努比亚人、马里人,都有可能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四是“白令海峡说”。此说认为是蒙古人种的亚洲人、在4 万年和1.8 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结冰的“走廊”,从阿拉斯加进入美洲大陆的。 第四种说法影响很大,贊同者也最多。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我国的学 者提出“华北人说”,用引人注目的证据,论证了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中国人, 他们可能是一批寻找安憩之所的仓皇逃窜的罪犯,也可能是一批敢于冒险、 结伴觅食的猎人,他们才是杳无人迹的蛮荒的美洲的开拓者。 殷即商,商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王朝。 大约是公元前1066 年,武王伐纣,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 当时的纣王,正率大军,征伐位于今山东省的“人方国”,大获全胜, 然后,匆匆地赶回安阳过年。正月初二,武王兵临城下,而他的大军还在返 回的途中,他不得不驱使大批的奴隶、俘虏和平民应战,结果大败,纣王自 焚而死。 武王死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谋反,企图復国,周公进行了第二次东征, 武庚战死,叛乱平定,殷人见復国无望,只好纷纷出逃。 殷人到底逃到哪儿去了呢?有的学者认为;就是美洲。 早在1939 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断想。70 年代,香 港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 美洲,公元前656 年,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 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 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左传僖公十六年》中载“六鹢退飞过宋都”, 这几只退飞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不是古人的梦幻,唯一的可能就 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前的 2136 年,殷人的后裔就带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 美洲蜂鸟。 歷史学家、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美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金字塔,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仅仅只是“锥”形相似, 而“棱”状全非.“锥”、“棱”全似的则只有中国的“金字塔”。 我国山东曲阜的少昊,陕西十数座汉皇陵,特别是吉林集安县的正方锥 形体“将军坟”,与墨西哥“金字塔”的形状、大小、石室结构以及筑为单 数的石阶相比,如出一人之手。其中,以少昊陵为最古,陵顶有庙,石筑台 阶,俨然是一座墨酉哥“金字塔”。 还有,中国人崇尚龙,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图像最早出现于3000 年前的商代,而3000 年前的墨西哥奥尔梅克文化中,甚至在美洲其他印第安 人中,也出现了镶嵌着龙状的石刻和龙蛇交尾的图像。 还有,我国古代传说,伏羲、女娲兄妹婚配,以传人类;古代的墨西哥 的一些民族,主要由祭司来管理,他是天神的化身,另一个女祭司,则是他 的妹妹和妻子,她代表着地。这表明,“内婚制”在中美两地的古代,不约 而同地流传。 远隔重洋,滔滔万里,中、美两地的这些相同的文化观念,难道仅仅是 偶然的巧合吗?然而,殷人又怎么能渡得过那迢迢烟水呢?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滨海民族,绵长的海岸和烟涛迷茫的广阔的海 疆,本来就足以诱发人们无穷的遐想。 在悠久的中国歷史中,战败者越海而逃的事屡见不鲜:最早的出现在夏 朝末年,《尚书大传·汤誓》中说:“桀日‘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 与500 人俱去。”那就是说商汤——殷人的祖先在战胜夏桀的时候,就出现 过五百人越海而逃的事例。 后来,秦始皇灭齐的时候,田横也曾率领500 壮士越海而逃。 殷人本来就是个航海的民族,《诗经·商颂·长发》中说:“相土烈烈, 第27页 海外有截(统一)。”他们管辖的范围本来就延伸到了“海外”,到他们战 败的时候,越海而逃就是很自然的了。 然而,他们能渡过茫茫的烟水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1852 年,美籍华人乔治·休从广东偕数人驾小艇8 艘,就曾沿着黑潮漂 至加利福尼亚州,他同他所乘坐的小艇照片,被保留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博 物馆里。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美籍华人物理学教授周传钧博士,30 多年前在他还 是个渔人的时候,就曾偕同四人,不假其他动力,驾木帆船,用了63 天的时 间,沿黑潮暖流横渡太平洋获得成功。在他之前,他的一位同事的父亲.也因 一批木船被颱风刮向黑潮暖流,最后也漂流到了美洲。 与此同时,一批勇敢者也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试验。 一位名叫图尔·海耶达尔的挪威旅行家,仿造古人埃及的船只,建造了 一艘纸莎草船“拉”号。1969 年,他就乘坐这艘船从摩洛哥横渡大西洋。来 到了美洲沿岸的巴贝多岛。 1981 年12 月,另一位勇敢的探索者,36 岁的法国人克里斯蒂安·马蒂, 乘坐一艘面积只有2 平方米的带帆水上滑板,经过38 天的航行,于1982 年 1 月18 日到达了南美洲法属盖亚那的库鲁市附近。 这些勇敢的实践,说明了跨越茫茫烟水的可能。 据考证,周公平定叛乱为秋九月,渤海、黄海、东海已开始刮北风,如 果殷人此时下海,那么北风、黑潮、西风漂流会促使他们走以下路线:舟山 群岛—一台湾北部——一琉球群岛——日本南部——一阿留申群岛南部—一 北美—一加利福尼亚——墨西哥,顺风顺水,简直是一帆风顺。正如沿着黑 潮横渡过太平洋的周传钧教授所说:“古代中国的船舶不被漂到美洲是绝对 不可能的。”只要有足够的食物、淡水和思想准备。 另外,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自称是3000 年前,经过“天之浮桥诸岛”而 来,这与殷商灭周的时代正好一致。住在支华华的殷福布人自称是中国血统, 每天见面都说:“殷地安”,意思是“殷人新地平安”。 也许,当哥伦布初次踏上这神奇的土地,见当地居民友好地向他道:“殷 地安”,他便以为是“india”了。后来,哥伦布又到古巴时,他以为是中国 南方某省,这个地理错觉他至死都执迷不悟。正如美国歷史学会执行会长塞 缪尔·盖蒙所说: “事实是,不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是美洲人发现了哥伦布,他迷路 了。” 许多考古发现令人震惊。 在奥尔梅克遗址中,曾出土过一批雕像,都是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但却 都长头少发,而《御览》引《晏子春秋》:“汤,长头而寡发”,汤,是商 朝的开国国君,经着名人类学家斐文中教授解释,它们是由“人工缠绕变形 的”,这是北方沿海东夷人的风俗、至今山东半岛仍有此风。 汉字在美洲不断被发现,迄今已有59 个。房仲甫先生经过潜心研究,发 现美洲与中国商代文化明显相似之处有7 点:土墩、雕像、饕餮纹、祖石、 虎神崇拜、“四合院”式的建筑物以及与甲骨文相近的文字。墨西哥拉文塔 有一处土墩遗址,是美洲最早的祭礼场所,其建筑年代与内容和殷人“封禅” 仪式完全一样;秘鲁查比国文明与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都崇拜虎神,在安第 斯山上的神殿里有一座高大的半人半虎石像,和商代立雕的虎首、人身、虎 爪明显地一脉相袭;印第安人的饕餮纹与商代相同,美洲出土的一个陶器上, 有20多个与甲骨文完全相同的“∫≈∫”(凡、帆)字也表现了东渡 . 的殷人对迢迢烟水的特殊的怀念之情。 1975 年冬,鲍勃·迈雷尔在加利福尼亚海底捞到一块重152 千克,中穿 一孔的石柱,经考古学家莫里亚蒂和皮尔逊鑑定,这是一个船碇,已有二三 千年的歷史,北美沿岸从未发现过此类人工石制品。1980 年8 月,北京大学 安泰庠先生鑑定,这些“石锚”与台湾中、东部的灰岩同属一类,而广州的 一座东汉古墓中的陶船上,却吊有这种石锚的仿制品,因此,它只可能是中 国人远航美洲的遗物。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墨西哥奥尔梅克发掘出的16个玉雕和6个刻有汉字的 玉圭,玉圭上的汉字现已被破译出来。 第一块上刻有“俎娀茧翟”。茧翟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 第二块上刻有“妣辛”,帝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 祖先。 第三块上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瞒,并”,是祭祀少昊, 尤,先祖多妇,相士和王亥等人的。 第28页 第四块上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 这些文字,这些和殷商歷史紧密相连的文字,总该不会是一个偶然的巧 合吧? 钩纹皮蠹 长沙马王堆汉墓以发掘出西汉女尸和金缕玉衣等诸多珍稀文物而闻名于 世,而今又有一项发现令人迷惑而又惊奇。 那是在一号汉墓里,考古工作者在墓椁西室的食物笥和衣物筒中,发现 了三只钩纹皮蠹的尸体。 钩纹皮蠹是什么东西?它怎么会令考古学家们迷惑而又惊奇呢? 钩纹皮蠹是一种昆虫,喜食动物于制品和菸草、茶叶、衣服、粮食。它 天生懒惰,只是附在货物上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和其他昆虫相比, 传播比较困难。 问题的关键在于:钩纹皮蠹原产美洲。 昆虫学家告诉我们,这种昆虫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才逐渐传播到世 界各地的,就是传播到别的地方以后,也因为其自身的惰性,它的发展也非 常缓慢,就是海运工业发达的英国,也是近几十年才传入的。那么,这三只 钩纹皮蠹怎么会出现在2100 多年前的西汉古墓之中呢? 是后来有人将这种昆虫带入了墓室,例如:盗墓。但是这座古墓封闭严 密,从未遭到过破坏。 难道中国原本就有这种昆虫?科学严正地告诉我们:由于新旧大陆区系 不同,这种昆虫只可能产于美洲,而且在哥伦布之前,这种昆虫在广阔的旧 大陆连生存的可能都没有,何况是中国? 事实只能这样认定,一批来自中国的货船越过茫茫烟水,把石锚“交流” 给了美洲,然后,一批来自美洲的船只又跨过茫茫烟水,把钩纹皮蠹“交流” 给了中国,如果不是这样,那该怎样解释? 据悉,在中国某处古墓,发掘出了玉米,也是原产美洲,也是在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后才逐渐传到世界各地的。 很显然的是,这座古墓的年龄要比哥伦布的年龄大得多。 额鼻人 苏州东山风景区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剎,名叫紫金庵。紫金庵虽然规 模不大,但却因为其庙中有许多造型各异、形态逼真的罗汉神像而驰名中外, 这些神像的塑造者是塑像名家雷潮夫妇。 穿行于这些鬼斧神工的神像之中,人们不禁会为他们高超的技艺嘆服。 但是如果你仔细欣赏,就会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两尊雕像明显地呈现出“额 鼻人”的特徵。一尊是持轴山注茶丰托迦第十六尊者,一尊是广胁山因揭陀 第十三尊者。 所谓额鼻人,就是人的鼻樑穿过两眼之间向上延伸,穿过额头直至脑顶, 在额头上形成一道明显的凸痕。 额鼻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它却在玛雅文化中出现过。在玛雅文化 遗址中,妇女和武士的塑像明显地具有额鼻人特点。在玛雅古墓石停中也发 现过具有大而长的鼻樑的玉石人头。在玛雅巴林卡城中,有一幅棺椁盖上的 浮雕画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一个人在一个极像宇航器的机械装置里操纵飞 行,而这个人就是额界人,飞碟专家称之为外星人。 作为一代雕塑大师的雷潮夫妇决不会凭空臆造一个人物形象,尤其有显 着特徵的人物形象,这一点从紫金庵其他塑像中可以得到证明。例如半渡坡 山那伽犀那第十二尊者,是个带耳环的红种人;钵刺拿洲·罗第八尊者是个 典型的阿拉伯人。可以断定,这些塑像都是有人物原形的,否则.再巧 妙的工匠也不会在没有原形的情况下,将黑人、阿拉伯人的面形特徵, 拿捏得如此之标准。当然,大唐盛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各国使节不断来 华,给雕塑家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那么,额鼻人呢?也有原始形象么?如果不是有过这种文化交流,那么, 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谁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美洲,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大陆,留给我们的谜实在太多了,可以肯定的 一点就是,美洲在它短短的歷史中,曾和世界各地有过神秘的联繫,尤其和 我们这个古老的有着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 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哥伦布决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旧大陆的造访 者。一位美国学者曾幽默地说:哥伦布只是第一个从美洲回去开记者招待会 的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特洛伊古城 1828 年,在德国麦克伦堡的一个名叫安克斯哈根的山村.穷牧师生了一 个小男孩,取名叫亨利希·施利曼。 由于家境贫穷,施利曼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可是父亲每到晚饭之 后,总要给儿子讲几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父亲照例清了清嗓子,给儿子讲了个《荷马史诗》中的木 马计: 大约在3000 年前,希腊半岛上建立了许许多多小王国,其中有一个叫斯 第29页 巴达。 据说,有一天斯巴达王宫里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特洛伊国王的 儿子——帕里斯。特洛伊是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上的一个小王国,它 和希腊隔着一个波浪滔天的爱琴海。斯巴达王室以最隆重的礼节来欢迎这位 贵宾,连年轻的王后海伦也亲自出来接待。海伦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帕里斯看了她两眼,顿时动起了坏脑筋。海伦见了这位英俊的王子,也满心 感到欢喜。当晚,趁斯巴达国王外出的机会,帕里斯指挥他的士兵袭击了王 宫,拐走了海伦,乘船熘回了特洛伊。 斯巴达国王感到这是一个奇耻大辱,马上去找他的哥哥阿加米农—一另 一个小国迈锡尼的国王,商量復仇的对策。阿加米农邀请了希腊许许多多小 国的国王和王子来开会,会上一致决定,联合起来跨海东征,用武力来消灭 特洛伊。大家还推选阿加米农做希腊联军的统帅。没有多久,一支有10 万人 马、9000 只战舰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出海远征了。 特洛伊城十分坚固。它不仅城厚墙高,堡垒林立,而旦面向平原,背靠 山陵,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希腊联军沿着海岸,以舰队为基地,扎下了 大营。第二天,双方就在平原上大战了起来。飕飕的飞箭,像雨点般地对射; 雪亮的宝剑,像闪电般地对刺。战车飞驰.投枪飞舞。杀声震撼着天空,鲜血 淌满了大地。只要迈腿跨出一步,就能踩到一具死尸。 战争整整持续了10 年。战场上,希腊和特洛伊的年轻士兵惨叫着死去; 家园里,寡妇和孤儿在哀哀啼哭。甚至连双方的主要将领,也一个个流血沙 场,命赴黄泉。 仗还在打个不停。特洛伊主将阵亡以后,没人挂帅,狡猾而胆怯的帕里 斯,只好硬着头皮出城应战。希腊将领们看到仇人上阵,一双双眼睛里都冒 出怒火,咬牙切齿地向帕里斯冲去。帕里斯正想招架,不料一支又一支飞箭 向他射来。手腕和小腹上连中数箭。他疼痛难熬,慌慌张张带箭逃进了特洛 伊城。 射进帕里斯小腹的原来是一支毒箭。第二天,毒性大发,帕里斯皮肤发 黑,疼得发抖。鲜红的血液和黄白的毒脓,不断从疮口流出。医生们看着都 摇摇头,因为城里已经没有治疗毒疮的药品了。帕里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便想到了10 年前被自己抛弃的妻子。她住在乡下,身边有一种专治毒疮的 药。于是,他命令士兵用担架抬着他。到乡下去找她。最后,终于在深山老 林里一所又破又小的茅屋里找到了她。 “救救我吧,我的好妻子,我快要死了!”帕里斯躺在担架上有气无力 地说。 “你给我滚!”她愤怒地回答,“你为什么不去向那个漂亮的希腊女人 求救?你做的坏事还少吗?死了也活该!” 帕里斯双眉紧皱,用尽力气想睁开眼睛,但是,这已经不行了。只见他 的头向旁边一歪。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罪魁祸首帕里斯死了。但是,交战双方都望不到胜利的尽头。在特洛伊 城内,有人主张把海伦交出去讲和。但这不行,因为她已经有了第三个丈夫, 而且是特洛伊的一位将领。在希腊那边,也有人主张把军队撤回去。但这也 不行,因为復仇的火种早已燃烧在绝大部分将领的胸膛。已经是深夜了,在 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的大营里,依然灯火辉煌,将领们正商量一条妙计.. 那是一个奇特的早晨。平时喧嚣的战场,突然毫无声息。特洛伊人从堡 垒里往外眺望,只见希腊联军的大营已经拆毁,大批战舰行驶到了很远很远 的大海里,战场上空空荡荡。士兵们警惕地走出城来,搜索着周围的山林, 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希腊人逃回去啦!我们胜利啦!”特洛伊的将领和士兵们狂唿着涌出 城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平民百姓。 “这是什么?”一个士兵指着海滩边一只巨大的木马问道。这木马非常 非常高,高昂着头,挺着庞大的身体。大家看了,都面面相觑。 “有个人躲在下面!”一个士兵把躲在木马下的人拉了出来,原来是个 希腊人。于是,就把他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 一见特洛伊国王,这个希腊人就跪了下来,他苦苦求饶,哭泣着说:“阿 加米农要杀死我..我只好躲在木马底下。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阿加米农为什么要杀死你?”老国王问。 “因为有一个希腊将领反对进攻特洛伊,阿加米农把他杀死了。又因为 我是这个将领的亲戚,阿加米农也要杀死我..我好不容易逃了出来,现在, 希腊军队已经回去了,我..我能到什么地方去呢?”说着,号陶大哭起来。 老国王是仁慈的,他马上下令把希腊人放了,而且准许他待在特洛伊城里。 第30页 “这巨大的木马是干什么的?”老国王又问。 “用来祭祀天神,”希腊人眨眨眼睛,献媚地说:“大王,如果把它拉 进城来,天神就会赐福给您和您的百姓。” 老国王信以为真,命令士兵把木马拉进城里。这只木马实在太大了,它 比城墙还要高,只好把城门拆开一个大洞。 当天晚上,特洛伊全城欢庆胜利。“干杯!”“干杯!”高举着满斟美 酒的杯子,人们在纷纷祝酒。 夜深了,全城寂然。人们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和平的美梦。那个希腊人 悄悄地熘了出来,在小丘上燃起了当信号的火光。然后,他又悄悄地从城洞 里熘进城去,“笃!笃!笃!”轻轻地敲了大木马三下。“唰”的一声,木 马的肚子打开了一扇小门,20 个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从里面爬了出来。他们 迅速地打开了城门,并且在城里到处放火。 熊熊的大火,迎来了隐蔽在海岛上的大批希腊军队。他们飞快地冲进特 洛伊王宫,一刀割下了老国王的头颅。斯巴达国王冲进了海伦的卧室,把那 个与海伦同居的特洛伊将领一剑刺死。美丽的海伦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泪如 雨卞。斯巴达国王强劲有力的右手,顿时松弛了下来。“ ”的一声,宝剑 跌落在地上。 “杀呀!杀呀!快杀了她!”希腊士兵到处喊叫着。斯巴 达国王满脸羞愧地从地上拾起宝剑,剑头对准了海伦.然而,却始终举不 起手来。 “饶了她吧,弟弟!”联军统帅阿加米农看到这种情形,轻描淡写地说 了一声。斯巴达国王马上扔掉了宝剑。 10 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特洛伊城变成一堆废墟。男人们大多被杀死 了;妇女儿童大多做了俘虏,被出卖为奴隶。金银财宝装满了希腊将领的腰 包.. 3000 年过去了,但是,木马计的故事却一直在全世界流传着。原先,它 是用来歌颂希腊英雄的,后来人们只记得木马在骗开城门中的作用,因此“特 洛伊木马”现在成为打进敌人心脏的战术,即“挖心战”的代名词。 木马计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施利曼幼小的心灵,这篇故事他缠着父亲讲 述了多次,以至到后来,父亲只要讲一句,他便能接着讲下去.. 施利曼7 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本耶瑞写的儿童版的《世界史》,作为 生日礼物。书中有幅描绘大火笼罩下的特洛伊城,埃涅阿斯背着父亲逃难的 插图,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木马计的故事,成了他一生的主要转折点。 施利曼坚信《荷马史诗》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无疑的。把埋藏在地下的 特洛伊城挖掘出来,已成为他一生的梦想。 从14 岁起,施利曼开始在符腾堡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一天,一位邻人在 店中喝酒,突然背诵起古希腊文的《奥德赛》。施利曼不懂希腊文,但那铿 锵有力的语调却使他着迷。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阅读古希腊文写成的《荷 马史诗》。 从此,他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外语。出众的语言天资,加上巨 大的决心和毅力,使他终于能够自由地读、写 19 种语言,其中有俄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和现代希腊语。 长大成人的施利曼开始经商。由于他头脑灵活,经营有方,不久便成为 一位百万富翁。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传说,看成是纯粹 经过许多人的幻想加工过的民间故事。可是,施利曼相信《荷马史诗》中所 描述的那座特洛伊城是确有其事的。所以他积累钱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生 的梦想——一找到特洛伊城。 36 岁时,他停止了所有商业活动,开始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钱贡献给史前 考古学的研究,特别是探明有关特洛伊城遗址的研究。他潜心阅读和研究了 古希腊语写成的《荷马史诗》,并掌握了大量的古代文学知识。 1868 年,施利曼把大笔资金转移到希腊,在伊塔克岛和设想为特洛伊所 在的地方进行了一些挖掘。通过对《荷马史诗》多年的潜心研究,施利曼得 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特洛伊城址,并不像人们设想的是坐落在小亚细亚沿 岸的一个土耳其小村——布纳尔巴什。人们之所以断定这个小村是特洛伊城 址,是因为根据荷马的描写,在特洛伊城附近有两个泉,其中一个是热泉, 另一个是凉泉,而这个小村恰好也有这样两个泉。 施利曼认为在小村西北,距离小村不太远,离海只有1 小时路程的那块 比较平坦而且非常宽阔的高地中央有一个名叫希萨里克的小丘下面才是特洛 伊城址。施利曼的结论是根据布纳尔巴什村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特别是 距海岸达40 公里之遥这一完全不符合荷马描写的地理条件做出的。 施利曼的见解,遭到了众多专家的反对与否定。但他对所有这些学术争 第31页 论毫不在意,自从他的父亲第一次给他讲特 对文明遗蹟的解释 “天外来客”的杰作 1968 年,瑞士学者厄里希·丰·丹尼肯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论点:这些超 越时代的遗址,遗物都是天外来客——外星人的杰作。 假如,人类正处在蒙昧时期,巢居穴处,茹毛饮血,崇敬太阳月亮,畏 惧雷霆闪电,那神秘的生和死,不测的祸和福,更使他们惶惑不安。一天, 一艘太空船飞鸟一样自空而降,眩目的探照灯把夜晚变得和白天一样明亮, 发射和爆炸声像雷霆一样吓人,闪光的太空船中走下一个或一群陌生的形 体,并且立刻——例如用反重力和电磁力搬运石块,显示出地球人望尘莫及 的能力。人们怎样看待他们呢?——神,人们一定是匍伏在地,顶礼膜拜, 即使是真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因为,宇宙、星球、飞行器、动力等等,都 是那些原始人的初级智慧所不能理解的。 这些天外来客,有的为自己铺设了航标、航道,这就形成了埃及金字塔, 纳斯卡荒原画、巴克贝尔的平台..有的教给人类天文知识、生产知识,这 就形成了英国的石阵,哥斯大黎加的石球,以及世界各地无穷无尽的石柱、 石城..有的甚至同原始人类交配,从而孕育出更智慧的一代人类祖 这些外星人,在完成了考察任务之后,就离开了地球,他们的形象,以 及自空而来、破空而去的本领,在地球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 不只激发了遍布五大洲的岩画,陶塑的灵感的火花,并且也是地球各民族大 同小异的创世纪传说的源泉:那翘首云天的石雕,以及那与生产力极不相称 的对星空的了解和兴趣,表达的确乎是一个永恆的期待。 一切都解释得圆圆满满,合情合理,天衣无缝。而且,神秘的天宇中常 常爆发出一些激动人心的新闻:火星上金字塔和人面石,月球背面的飞碟基 地和建筑群,太空人的太空奇遇等等,都有力地强化了丹尼肯的论断。 只是还缺乏一点什么呢?证据。直接地证实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文明循环论 我国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记载了一段仙人的对话。 麻姑——一个看来只有十八九岁的姑娘,娓娓地说: “自从上次接见以来,我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了,前不久到蓬莱, 水又比往日聚会时浅了一半,莫不是又变成山陵平地了?” 另一个神仙王方平笑了笑说:“有道行的人都说,海底不久就要尘土飞 扬了。”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成语“沧海桑田”的来歷。 海陆互变是一个万千年以上的漫长过程,人生短暂,不可能亲身经歷, 只有在近代地质学的基础上才能揭示。1600 年前的葛洪,又是怎样知道这个 秘密的?即使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的源头又在哪里?难道这个传说 也是几经 “沧桑”吗? 《圣经·创世纪》是从地球开创写起的,书中的记载从地质学观点来看 非常正确。可是,写编年史的人如何知道矿物出现在植物之前,而植物又出 现在动物之前呢? 于是,有人提出新的假说:地球文明循环说。 生物考古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6 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 又从有到无,经歷了5 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 5 亿年前; 3.5 亿年前; 2.3 亿年前; 1.8 亿年前; 6500 万年前。 人们认为:在20 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 性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 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几度文明的残存物而已。 即使是这一度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倖存 者的后裔而已! 灭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星球碰撞;2冰祸;3洪水;4核爆炸.. 等等。 世界各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美国迈阿密大学塞孔、埃米列尼教授 的论证,使大洪水的传说,变得真切可信。他说:“大洪水起源于墨西哥湾, 它使全世界的海洋水位以海啸速度(24 小时绕地球一周)激增,世界理所当 然地陷入了灾难。据放射性同位素碳鑑定,这场灾难的时间是11600 年前, 这个时间和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时间惊人地相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地球上最后一个冰期结束,玛雅人开始了新纪元。 寻找诺亚方舟的努力,也是饶有趣味的。 据《圣经·创世纪》的记载,远古时,神不能容忍人的罪孽,打算掀起 巨大的洪水,重新创造世界。 有个叫诺亚的人,心地善良,神决定救出他和他的家属,于是就叫诺亚 用歌斐木制作一条方舟。不久,大雨一连下了40 天,水,淹没了一切,一直 第32页 漫到高山顶上,诺亚方舟以外的生命,全都死亡,后来,大水消退,方舟搁 浅阿拉拉特山上。 可巧的是,法国探险家强巴·那巴拉带着12 岁的儿子拉菲尔,登上了阿 拉拉特山,歷尽艰辛,终于在山顶冰湖之中,发现了一段方舟残骸。经法国、 西班牙、埃及学者鑑定,这段木料距今至少5000 年,确实是歌斐木建造物的 一部分。 关于“核”爆炸的传说也是活灵活现。 印度史诗《摩呵婆罗多》中记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或听过的武器。枯 尔呵从一个巨大的维摩那上向三重城投了一颗“炸弹”,比太阳还亮千万倍 的白炽烟云腾空而起,太阳旋转,河水沸腾,死者烧得不成人形,城市顷刻 之间化为灰烬。 《创世纪》中也记载了一次爆炸,天使催促罗得说:“逃命吧,不可回 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跑免得你被剿灭..剎时,那地方烟气 上腾,如同烧窑一般。”罗得的妻子不听劝告,回头一望,当即倒下死了。 这显然是核爆炸,自从在日本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后,这一切叙述都变 得清晰可信了。然而,在遥远的古代,谁曾亲 身经歷呢? 当然,一场洪水不可能淹没地球上所有的山顶,一场核战争的战略家, 也不会把那些毁灭性武器对准尚未开化的深山老林,那些倖免于难的人类, 例如诺亚、罗得之类,将既是上一代文明的见证人,也是下一代文明的开创 者。社会分工的精密化,使得他们即使继承了上一代文明的全部遗产,也无 法应用。他们首先得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他们将不得不以最原始的手段开 始,重复上一代文明的进化歷程。 一般认为:上一次文明是在公元前1 万年前到12000 年前断层的。林林 总总的考古遗蹟,特别是海洋中的建筑群是一批活见证。 使考古学家迷惑不解的,正是这上一次的文明。 信,还是不信? 神话,还是现实? 我们是天生的探险者,一个个宏伟的探索计划,正把我们的理性思维指 向一切未知的领域,而解开世界之谜的宏伟愿望,一定会为我们打开知识神 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