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家一起感受汉朝气象》 第1页 [史学研究] 《和名家一起感受汉朝气象》作者:邢群麟+付志宏【完结】 序一 天朝威武张扬自信 那个时代是令人嚮往的时代,它威武、自信、阳刚。 汉朝从建国开始就被刘邦这位草莽英雄注入了一种狂狷品质。但是汉朝初期的表现是隐忍克制,行黄老无为之术。这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于是汉朝由秦末的混乱和贫穷渐渐过渡到统一和富有。在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下,有了长足发展,此时汉朝已经是蠢蠢欲动了,只是时机还未成熟,人们没有看到其张扬的内核。 一切如湖水般平静,可暗流已悄悄涌动。人们休养生息,日渐富足,含而不露,但大气已成。汉武大帝一出,热浪破冰,翻滚风云,时局为之一振,一改昨日之黄老无为,抖擞今朝蓬勃之势,故独尊儒术,而施有为。吸纳天下英才俊杰,为己所用,四方异士豪杰,济济一堂。汉朝雄风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只此一句,即可见当时强汉之蓬勃奔放。“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战神霍去病喊出了他永世不灭的辉煌。一个个英雄豪杰,一批批名臣武将,一位位才子在汉代像炸雷一样陆续涌现,横空出世。 匈奴欺我天汉,歷代皆忍之,国以和亲暂求安宁,苦我边疆百姓。人人对其咬牙切齿,却无奈匈奴余威震慑,汉朝只是任人宰割。曾记否景帝含泪送南宫,亲生骨肉去和亲,耻辱没齿难忘。压抑了许久的汉朝,在武帝时终于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大将军卫青、战神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等,以他们的英勇神武、所向披靡在汉朝边界,将匈奴旺盛了几辈子的气焰全部化为无形。但是这并不是汉朝的终极目标,这个尚武的国家,在告诫天下华夏不可欺以后,一度把马蹄声传到了欧洲,尘土飞扬,人来人往,便踏出一条丝绸之路。一路往西,差点就去了罗马。虽然有人评价汉武帝说他穷兵黩武,可是要不是他,汉族怎可号令天下,使四方夷族皆来朝贺?确实是时势造英雄,从武帝开始,一个民族的自信从此建立了,谁也不敢再欺我中华。开疆拓土,凛冽大漠狼烟,东镇高丽,征伐西域,南安百越,北捣匈奴,使四海之邦国,八荒之蛮夷,无不俯首罗拜,来朝称臣,汉之雄图震天下。 国力强盛带来了民族文化的空前繁荣,马王堆汉墓的出土,见证了那个时候的荣华。那厚厚的竹简汉隶,承载不起天下的庞大,那薄薄的素纱衣,更遮掩不住汉民族的辉煌。从浩瀚的天空到无边的海洋,从广袤的漠北到风沙漫天的西方,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马蹄声响。无数的绘画雕刻,在古朴质感中透露出来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年里昭示着那个朝代不可战胜的气质。高度繁荣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骨子里的大气磅礴,再一次以商品的形式,播撒到了全世界。而性格中的飞扬阔达,则以包括宇宙的汉赋,而流传至今。 长安城里风云骤起,王莽篡汉,不多时王姓垮台而刘秀登基,汉朝经过一点震盪之后,更显沉稳与恢弘。光武帝止戈为伍,天下安定,百姓称中兴,时人更比武帝时安康。东汉王朝如日中天,不再挥洒它的张狂,而是转而变得底蕴内藏,由锋芒毕露变得高贵内敛。汉朝气象里从此多了博大。 虽然最终没有逃过歷史的怪圈,汉朝没落了。但是,四百年的绝响,足以笑傲于世界歷史,它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一个朝代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而这个朝代留给我们的,除了自信,还有不可侵犯的尊严。 编着者 2007年12月 序二 刘汉王朝名家说 回望长安路,仰天忆当年。飘云的日子,留不住汉朝的辉煌。那一切在两千年前都结束了。但是影响却未中断,时至今日我们身上都还流淌着强汉的鲜血。那个朝代的风云变幻,帝王更替,为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而名家独具慧眼的解读,又为那段辉煌续写了精彩篇章。 面对刘邦的雄起,易中天将刘邦的驭人之术概括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精髓因凝练而出彩。 面对武帝的文治武功,班固金笔惜字,字字珠玑,一生成败皆言出。他给了汉武帝最精确也最简练的四字评语:雄才大略。 面对王莽的篡汉,太宗李世民在《金镜》中简要评析,一语中的:“王莽伪行仁义之道,有始无终。” 而面对光武中兴,王夫之则盛赞说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这又体现了知识分子亲民的立场。 个性鲜明的文臣、武功赫赫的名将,他们有无数的理由让今人为之歌唱。汉朝的尊严正是因为他们的集体努力,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王子今说:“正是在汉武帝时代,随着中国以大一统为基本形式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得以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得以基本形成。”这正好道出了汉朝政治的成熟特徵。对文景之治的评价,卜宪群说:“它(“文景之治”)表明迈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态后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在经歷了秦速亡的歷史过程后,已经善于反省并总结歷史教训,适时调整统治策略,以维护整个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这一说法,也正好道出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成熟特徵。 第2页 而史家司马光用笔墨再现了汉朝的繁华,使得我们能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李泽厚则以他敏锐而准确的理解力,描述了汉代艺术的特徵,他说:“汉代艺术散发着一种原始的活力和野性……充满了雄浑厚重的沖涌力量。” 宏观地把握和微观地把玩,后人在对前人的评说上,算是不失精彩,锦上添花。大将军卫青、战神霍去病,周亚夫和飞将军李广,哪个不引得今天的热血男儿血脉贲张?解忧公主,昭君出塞那一曲曲悲歌,一段段胡笳声,又引来人们多少的赞嘆和惋惜?歷史会扑朔迷离,歷史也会昭然天下。谁给你指出那条通向真相的幽密小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总会有人会为你拨开路上的荆棘,在关键的地方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汉朝的歷史,在他们的心里,也在每个人的心里。十五位名家的体会,会还原你一个真实激昂的汉朝,会让你在具体事件中体验天汉雄风的骄人气象。 时间一去不復返,歷史的河流一直向前。过去的烟尘终究落寞,而继起的风沙也仅仅是一时的“乌云”满天。千秋事业,因时而异,万古声名也只能由后人评说。天高地厚,朗朗干坤,真正的判笔总是落在后来人的手里,于是歷史成了后来人的歷史。 编着者 2007年12月 第一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善将将者得天下 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有一布衣提三尺剑而取天下,开创了一代天朝几百年的基业。此人就是刘邦。八年楚汉之争,刘邦从一个布衣流氓,歷练成了一代帝王,他大败西楚霸王项羽于垓下,让这个为后人李清照所仰慕的大英雄自刎于乌江。 高皇帝由一草民而得天下,最重要的是他有驭人之术。韩信曾对刘邦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这个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刘邦败项羽于垓下后,建立汉朝,又吕后至文景至光武中兴,一直到汉末,歌唱了一曲强汉盛歌。 我们不光是惊嘆于汉朝人的自信,更惊嘆于一个王朝的国号,竟成两千年以来中国主要民族的称号。整个一个张扬自信、气度恢弘的时代,在中国歷史背景下,显得格外显赫。吕思勉在《先秦史》里对汉朝极尽褒扬,称赞汉王朝四百多年歷史,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条件。而其国势强盛,在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华夏民族之名遂定为汉。他更强调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驾驭豪杰的高皇帝 三国时,有一狂生,去河南荥阳游玩。他在广武山上楚汉之争留下的古城遗址旁,随意观望。满目断壁残垣,当年的城池如此破落,这个人不禁长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这话的是阮籍,而他话里所指的,就是刘邦和项羽。在阮籍眼里,刘邦虽赢了,但还不是英雄,那个号称“霸王”的项羽也算不上真英雄,结果正是因为世无英雄,于是才成就了刘邦这个小流氓。 可是,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我们的刘邦,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做过小流氓,不一定一辈子就是流氓。孔子都说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意为不要因为一个人会不会讲漂亮话,就认定这个人怎么样。所以我们又怎么能以一个人的过去,来衡量一个人的全部呢?其实综合起来讲,刘邦这个人还是相当有才的。 他虽然文不如萧何,武不如张良,略不如韩信,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刘邦在用人上却是高人一筹的。易中天对刘邦驭人策略的概括,简明扼要: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是典型而又经典的帝王之术。为许多后世帝王和企业家效仿。我们从刘邦对汉初三杰的态度上,就可窥见一斑。 刘邦此人性格豪放不羁,为人懒惰,被父亲斥为“无赖”,但就是这个“无赖”,却敢指着始皇帝的洋洋车队和精美华盖,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是。”由此可见其后来可称霸天下,根源在于其野心。他与项羽,一个如狐狸般狡诈,一个如狮子般勇勐,然而刘邦是用人的天才,比较起来项羽只是一介武夫,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项羽留给后人的,除了对他的深深惋惜之外,就只是那首垓下曲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出了堂堂男儿的万丈豪情,也唱出了英雄末路的丝丝无奈。八年间,身经百战,英雄神武,最后竟然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时也?命也?宋朝才女李清照为之写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极贊项羽之气节。只可惜以成败论英雄,他也只能落得四字:虽败犹荣。他轻轻地在大汉的开幕式上,点下了一点豪迈之气。 与垓下曲不同的是,刘邦也曾有一首诗歌传世。他在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请父老乡亲喝酒,酒过三巡,刘邦击筑流泪而歌,情绪十分激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勐士兮守四方?”只三句,尽显雄迈飞扬,英雄得意,气势非常雄壮。因此,从这里也可看出,大汉能够自信于当时世界,与开国帝王刘邦的品性是很有关系的。 第3页 汉朝初建时,某次,刘邦大宴群臣,酒过三巡,刘邦笑问:“我何故可得天下?项羽何故错失天下?”当时就有两人同起,朗声答道:“陛下平日对待部下,未免轻侮傲慢,不及项羽的宽厚仁慈。但陛下攻城掠地,每得一城,便作为封赏,可见您能与天下人共谋利益,所以人人为陛下效命,才得天下。项羽妒贤嫉能,生性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又不分利,人心涣散,所以错失天下。”高祖听了,笑着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我想来,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兵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项羽只有一范增,尚不能用,怪不得为我所灭了!”群臣闻言,各下座拜伏,称为至言。想当时刘邦的状态,应该有后来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豪迈。就是这“三不如”的说法,体现了刘邦用人的高明,这也正是打败项羽的关键所在。 刘邦用人没有什么门户之见,既不用本科学歷,又不要工作经验。只要有才,你就可以来。比如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这些人都可以纳于旗下,只要你有用。樊哙是屠狗的,灌婴是贩布的,娄敬是赶车的,只要能为称霸一方出力,也收你入会。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刘邦也一概收拢。刘邦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实在是开大气之先河,没有畏首畏尾,有的只是大胆与痛快。刘邦的流氓气息自不用说,但是他却能听得进谏言。他跟陆贾说:“老子是马上得天下,看什么《诗》《书》?”陆贾一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马上面有惭色,于是接受了陆贾的意见。 刘邦还封给侮辱过自己的雍齿官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人十分真诚,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从来不不懂装懂。这一点比几百多年之后的曹操就强多了,杨修之死,过在杨修,但是跟曹操不能容人也有关系。精明的刘邦,以真诚之名收买人心,为之卖命,却也时刻提防,暗中控制。他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常派人回朝问候萧何,实际上是在监视他,幸好,萧何比较聪明,故意把政事搞得一塌煳涂,才得以活命。还有韩信,封王的事情,不妨理解为是刘邦想除掉韩信故设的计谋呢。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实际上可以窥见高皇帝用人的一二了。他的这些本事,哪儿是项羽能比得了的?大家再看刘项相持于广武时,项羽要烹刘邦之父,刘邦说:“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后人常以此说,来证刘邦之无赖,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这恰恰体现了刘邦“为天下者不顾家”的政治家胸怀和临危不乱的机敏。因此说阮籍之言,大谬。刘邦根本不是竖子,他是个大英雄,善于用人的大英雄,对比项羽的那点出息,我们可以得出一点教训来,那就是:骄骄者败!谦谦者成!恶恶者毁!善善者兴!于是刘邦称帝后,中国歷史上真正自信的王朝开始了。 《先秦史》里说,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四百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唿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更强调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实际上汉朝之盛,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功劳最高,因而才得此“汉高祖”的谥号。观其一生,豪迈的大气象,精湛的驭人之术,为汉朝后代皇帝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勐士兮守四方?”汉朝气象自此而始! 环环相扣的皇储教育 唐朝有个对科举不满的诗人章碣,曾经写过一首诗,叫《焚书坑》,把秦始皇连带刘邦、项羽讽刺了一通。《焚书坑》全诗为: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前两句把秦亡的理由写出来了,说秦始皇认为焚书坑儒,就可将帝位传“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一直“传之无穷”。而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说,你焚书坑儒也没有用,这边焦味还没有散呢,天下就乱了。堂堂刘邦和项羽都没有读过书,还不是照样把你灭了?章先生真是不留口德,顺带把刘项也揶揄了。 但是,秦始皇对于万世基业的认识,远远不如刘邦。他以为把天下的书都烧了,读书人全杀了,国家就可长久。看得出来他深受韩非子影响。因为在韩非子看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遗憾的是,秦始皇只领会到了表面意思,却不了解韩非子是在说稳定压倒一切。 刘邦也曾经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他跟陆贾说:老子马上得天下,读什么《诗》《书》?但是后来还是接受了陆贾的建议。可见,与秦始皇只知道吹牛说要将位子传于万世不一样,刘邦在这件事情上要成熟得多。我们开头提到章碣说刘邦不读书,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第4页 清人严可均编写的《全汉文》保存有刘邦两篇短文,叫做《手敕太子》,我们来看一下。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为,多不是。”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不大工,然亦足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书宜自书,勿使人也。” 由此观之,刘邦多少也读了点书。从这些史料中,我们还得出了更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刘邦十分重视皇储教育。正如葛剑雄说的那样,刘邦的过人之处,不光是在于其老谋深算的缜密思维、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善于统驭的领导艺术、利用矛盾解决矛盾的运筹智慧,他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教育皇储的政治卓识。 与秦始皇不一样,刘邦不但要求后辈们读书,自己还要亲自劝诫。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和反省。一般来说,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软肋,但是刘邦不一样。他不但主动承认了,还狠狠地戳了一刀。他说:“追思昔所为,多不是。”两千年来能有如此胸襟的恐怕没有几个人。这也可以看出刘邦是很注重教育方法的。他以自己的亲身经歷来教育皇帝接班人,说服力很强。他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使得继承人能够有较高的内在素质。因为刘邦明白,一个帝王是否有知识,学问是否渊博,有没有远见,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大事情,马虎不得。 由此可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的高祖皇帝在皇储教育这个问题上,不是那个说“乃公马上得天下”的粗俗的刘邦了,而是成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思考问题从战略上考虑的封建帝王了。这一转变非常值得肯定。而且正如葛剑雄说的那样,如果向上追溯,我们也可发现在这之前,歷史上还没有君王从文化素质上关心继承人塑造问题的记载。这种“前无古人”的创举竟然由一位行伍出身,带有草莽之气,曾经溺冠戏儒的刘邦提出,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刘邦当初立储时,最喜欢三子如意,想废掉刘盈,但是后来经过很多曲折故事,刘盈还是稳坐太子,他后来成了我们知道的惠帝。刘盈可稳坐太子之位,这其中有个人起了很大作用,那就是刘邦的老婆吕后,捧刘盈者是她,毁刘盈者也是她,当然这是后话,先放下不提。刘邦的皇储教育实际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太子刘盈继位后,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从个性上说惠帝似乎稍显懦弱,但是总的来说,施黄老之术,与民生息,利大于弊。因此,史书上对他评价还不错。司马迁说他:“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闺房,天下宴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矣。”《汉书贊》里说他:“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可谓宽仁之主。”高祖当年想废掉刘盈时说,刘盈“不类我”,欲立“类”他的刘如意为太子,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邦的后代里,基因已经开始突变了,出现了不“类”刘邦的刘盈,这与他的皇储教育是很有关系的,正因为此,才有惠帝之柔质慈民。 从此,汉朝皇储教育开始受刘邦的影响,并且世代延绵,为两汉之神髓注入了可嘉的灵魂。两汉能持续四百多年,与此有莫大关系。 刘盈之后,吕后当政。吕后死后,诸吕叛乱。后周勃、陈平等平定叛乱,迎立刘盈同父异母的弟弟刘恆为皇帝,也就是汉文帝,开始了歷史上着名的“文景之治”。文帝也是刘邦之子,皇储教育,他是得益者之一。有人评价文帝说他以俭约节慾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復国力,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文帝请石奋和晁错为汉景帝的老师,石奋被汉景帝称为万石君,而晁错则是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们能做太子太傅,可见皇家对皇储教育的重视。像后来的卫绾、汲黯、窦婴是武帝的老师,韦贤为昭帝的老师,桓荣为汉明帝的老师等一直延续,所以才使得汉朝是太子继位而不是异姓称王。这虽然与刘邦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的白马盟誓有关,但是最根本的是皇储教育之功。 纵观歷史,实际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汉朝继焚书坑儒的秦之后能恢復这一制度,意义自是非凡。像光禄大夫这一官职,在教育皇储中也有作用,就不再赘述了。 总而言之,汉朝可开一代气象,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我们都说盛世明君,凡国力强盛,必然会有能识大体,具雄才伟略的国君。可喜的是,与别的朝代相比,汉朝从刘邦开始到文景之治,到汉宣帝的小中兴,到有名的光武中兴,汉朝把它的光辉最好地保留了下来。究其原因就在于皇储教育的绵延。不论是刘邦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还是卫绾黄老之术的潜移默化,抑或是汲黯的威武刚直的为人师范,还是韦贤的知书达理,都是前代皇帝对后代继承人寄予厚望的表徵,也都为汉朝的帝王替换提供了软着陆的保证,使得汉以后的朝代,都仿效之,甚至直至现代,我们都可以从歷史中看出首脑交替时候,隐藏在背后的皇储影响。 第5页 第二章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刘邦称帝后百废待兴,于是重用人才,兴黄老之术,与民生息。汉朝的底气从此开始慢慢变足。等到汉文帝的进一步发展,到汉景帝的时候,国家已经相当富有了。史家司马光对当时的盛况有描述。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按司马光的话来说,就是事物发展到鼎盛就会走向衰败,这本是变化的规律。从此之后,汉武帝对内穷奢极欲,对外攻打各族,天下萧条,财富全都耗费殆尽。荀悦在《汉纪》对汉武帝评价比较中肯,差不是毁誉参半。 但是也就是在汉武一朝,中华神威在歷经文景之治的潜伏后突然爆发,成为华夏文明史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当时我华夏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在开疆拓壤里,一批天生勇武的名将横空出世。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悍句,于是成了永恆的经典。当我们翻看整个汉王朝的歷史时,依然会被汉朝的自信和奔放所折服。而民间的智慧,则将汉武一朝时候的强悍,描写如下,读来让人血脉贲张:借我三千虎贲,復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龙旗指处,望尘逃遁,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刘邦称帝后百废待兴,于是重用人才,兴黄老之术,与民生息。汉朝的底气从此开始慢慢变足。等到汉文帝的进一步发展,到汉景帝的时候,国家已经相当富有了。史家司马光对当时的盛况有描述。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按司马光的话来说,就是事物发展到鼎盛就会走向衰败,这本是变化的规律。从此之后,汉武帝对内穷奢极欲,对外攻打各族,天下萧条,财富全都耗费殆尽。荀悦在《汉纪》对汉武帝评价比较中肯,差不是毁誉参半。 但是也就是在汉武一朝,中华神威在歷经文景之治的潜伏后突然爆发,成为华夏文明史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当时我华夏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在开疆拓壤里,一批天生勇武的名将横空出世。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悍句,于是成了永恆的经典。当我们翻看整个汉王朝的歷史时,依然会被汉朝的自信和奔放所折服。而民间的智慧,则将汉武一朝时候的强悍,描写如下,读来让人血脉贲张:借我三千虎贲,復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龙旗指处,望尘逃遁,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与民生息 奠盛世根基 西汉王朝在经歷了高祖、惠帝、吕后之后,进入了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汉社会出现了一片和平稳定的景象,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因而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史家司马光对当时的盛况曾有过描写。 他说刘恆、刘启执政,七十多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若不发生灾害,百姓可人人自给,家家自足。粮库中充满了粮食,有的吃不完甚至烂掉了,仓库里堆满了东西,国库里的钱多得不计其数,串钱的铁丝年长日久没有人动也生锈了。刘邦那时候作为国家首脑,连个“宝马”都坐不上,成天只能在牛车上慢悠悠地晃,而现在全国上下,到处都是“悍马”,不仅如此,大家不仅有马骑,而且骑马还有了讲究,在文帝、景帝那会儿,你要骑个母马,会被人瞧不起。那时候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整个环境比较宽松。 事实上,由于秦末动土建房,工事繁多,因此社会财力睏乏。汉朝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这个烂摊子的。这有点像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的局面一样。当时经济十分萧条,贵为国君都不能配备由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拉的专车。高级干部也只能坐牛车。全国上下马匹很少。一般老百姓都很贫穷,根本没有积蓄,可以说百废待兴。刘邦认为谷贱会伤农,大地主、大商人有钱则可能趁机兼併土地,因而会出现农民流亡的现象,这很可能会危及到封建统治秩序。 商人虽然能加速资源在不同地区的配置,但是他们并不能创造实质的价值。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刘邦便採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样既可以充实国库,压制土地兼併,又能缓和社会矛盾。汉代自刘邦起,以后的文帝、景帝等都把“重农抑商”作为基本主张,而且还规定商人的子孙不准做官吏。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粮食不经过商人这一环节,所以农民买的东西,利润都流到了自己手里,不会出现猪肉涨价,结果养猪成本也涨价的情况。因为在当时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没有因为商业使得分工十分明显,这对汉初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朝廷负责计算官吏的俸禄和官府的各项支出,据此向老百姓徵收赋税。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诸侯,他们的封地和辖区,都按照山川、园池、市井商业税收为各自费用的来源,所以不必向朝廷领取经费,都是自给自足,这样就直接减少了人民的税收,真正抓住了“轻徭薄赋”的精髓。所以总体说来,汉朝经济之所以能发展,除了国家领导施行“无为而治”外,重要的是,经济思想实行分门别类的小封闭系统。构成整个社会经济全局的这种单纯的小经济系统,使得交易管理的成本节约了下来,真正实现了“轻徭薄赋”。 第6页 当时朝廷的粮食主要来自于餚山以东地区。朝廷规定供给各官府使用的粮食,每年不超过数十万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汉文帝向晁错讨教怎么处理“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其中就包括腐败这项,吏之不平,说明官吏们还带有秦时的烙印,文帝希望抹平它,也可见汉朝的统治方略正是顺应民意的。 文景时期,国家非常富裕,官员们清正廉洁,谨慎俭朴,努力使天下百姓富足安康,在七十多年的统治中,国家相对比较安定。这是了不起的功绩,而且如果不发生旱涝灾害,百姓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家自足。渐渐地国家日益富足。《汉书·食货志》里有描写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歷牝者摈而不得聚会。”甚至“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传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连守门的人吃的都是白面大米,有酒有肉;做官的人长期任职,有的人则把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那个时候社会上人人自爱而不愿触犯法律,世风淳朴。在这个时期法律也较宽松。可见,真的是富裕到要烧钱的地步了。 文景时代文化也开始復甦并繁荣,这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初以来朝廷大力倡导搜集和整理图籍文献,使先秦百家之学在秦代焚书浩劫之后又趋復兴。文化事业的繁荣才催生了大气的汉赋,甚至说汉武帝时候的司马迁可以写出《史记》那样的经典来,与文景时代的文化策略也有关系。 “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司马迁父子感嘆文景二帝,曰:“德至盛也。”后来,东汉的班固经过全面考察,对文、景二帝时代的歷史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汉书》中盛赞道:“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文景之治”使战国以来战乱连连、破败不堪的社会局面有所改观,卜宪群曾在《光明日报》撰文说:“更重要的是,它表明迈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态后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在经歷了秦速亡的歷史过程后,已经善于反省并总结歷史教训,适时调整统治策略,以维护整个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这一评价比较中肯,陆贾的《新语》即是明证。在《新语》里,陆贾对秦亡的歷史进行了总结。从一个侧面可看出刘邦这个人,还是比较善于总结经验的,而且知道适时调整战略。他明白“马上”与“马下”的区别了,所以由“溺冠”变成了重儒,由武功变为了文治。 后来的吕后专权,也沿用黄老,而不另立新法,统治策略的延续,也可见汉朝统治者的高明。众所周知,秦朝暴政是灭亡的根本原因。老子一语点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既然不怕死,我干脆让大家好好过,不管你们,你们自给自足。结果,这样一来顺应民意了。于是文景两朝成了歷史上着名的“明君之治”的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景帝对七国之乱的平定。当初,他採纳晁错《削藩册》意见,对诸侯们可谓大刀阔斧,结果引得吴王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策反,其他六王起兵配合,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七国之乱”。乱起,景帝封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太尉,统领全军。在灭七国的过程中,由于景帝摇摆不定,错听袁盎之词,将晁错腰斩于市,结果成了冤案。对内进行削藩,对外则继续和亲,虽然汉与匈奴之间依然有战事,但是毕竟是战少和多,可谓蓄势待发,为汉朝休养生息提供了稳定的政治条件。 中国歷史上公认的三大盛世是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康干盛世。比较而言,在初期都是内忧外患,后来平定忧患之后,都能休养生息,于是才会有盛世。但是笔者认为较之大唐与满清,生活在“文景之治”时期是比较幸福的。既有富裕的生活,又能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大气,比唐朝更质朴,比清朝更宽容。因此,比较三大盛世,若选其一当选文景。 这样的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也正好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准备了优秀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才能在文景二帝的基础上走得更远,真正使西汉王朝由富国向强国、大国转变了,真正使得一个朝代,成了中国歷史上的绝响。 雄才大略 千古一帝 南宫里,汉景帝紧锁双眉,表情凝重,他在亲手编织一串风铃。他强撑弱体要为刘彻,这个未来的汉武帝行冠礼。他此时身体孱弱,但是双眸却充满期望。正所谓: 少年意气,策马赶疾风。 加冕王储,抚剑问天下。 上承祖业之丰厚,下接时代之召唤。 喷薄旭日,唿之欲出。 刘彻没有让他失望。刘彻一上台,便表现了锐意进取的一面。他号令天下,举荐贤才,建立察举制度。他亲自主持考试,后汉武帝来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我们所知的董仲舒,就是武帝亲选的。他赏罚分明,废除酷刑,遏制腐败,减少诸侯权力,处理了七国之乱的遗留问题。他徵收商税,打击富贾,通过各种办法增加国家经济实力。他兴修水利,西北屯田,大力发展农业,从而使得内政修明。 第7页 “攘外必先安内。”内政修明,汉武帝于是想到了匈奴。他採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先是和亲,后开始对匈奴作战。 让我们简要地看看武帝的文治武功。他独尊儒术,强化皇权,垄断财利,均输平准,北伐匈奴,开疆扩土。这寥寥二十四字却如同一股龙捲风一般,排山倒海而来,彰显出武帝横空出世的英武神威。 可以说是汉武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班固对武帝的评价可浓缩为四字:“雄才大略。”这可真是又准又狠、铿锵有力的评价,经典至极。 荀悦在《汉纪》里对汉武帝评价说:“武皇帝恢万世业,内脩文学,外曜武威,延天下之士,济济盈朝,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粲然存矣,然犹好其文,未尽其实,发其始,不克其终,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罢弊,当此之时,天下骚然,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矣。”对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的评价确实是中肯之语。 武帝的出生就与常人不一般,其母王美人“梦日入怀”,于是怀孕,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就说这是贵不可言的徵兆。后景帝继位,王美人产子,名曰刘彘。刘彘一开始并非太子,只是胶东王。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欲将女儿阿娇许于当时的太子刘荣。结果遭到其母栗姬羞辱,未遂。于是决定将阿娇许配给刘彘。 当时刘彘年岁尚小,长公主问:“小刘彘,你想娶媳妇吗?”然后又指着一干宫女说:“这些人做你的媳妇好不好?”小刘彘摇头俱拒。最后长公主问及阿娇。刘彘朗声说:“若得阿娇为妇,必以金屋储之。”这就是着名的“金屋藏娇”的故事。长公主心下大喜,遂订成这门亲事。 在刘嫖的努力运作和王美人的配合下,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将刘彘定名为刘彻,立为新太子。景帝对其栽培也颇费苦心,先请窦婴循循教育,又请卫绾做刘彻之师。后来景帝年高,于是在刘彻十六岁时为之行冠礼,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汉武帝真是时代的健儿。他接到的班,比之刘邦所接,何止要强百倍。司马光在《资治通鑑》中讲汉武帝登基时,故引班固《汉书》中对“文景之治”的贊语,其用意十分明显,意在指刘彻接过了一个“黎民醇厚”、有“周之成康”般的盛世天下。而这恰恰是这一雄主可傲立千秋的基础。 基于此等优越的条件,武帝遂施展才华,极显一代君王之盛,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所建树。 以文为例,王子今在其着作《汉武英雄时代》中,说“正是在汉武帝时代,随着中国以大一统为基本形式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得以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得以基本形成”。 前几位皇帝承接秦末残破不堪几近灭绝的歷史遗存,他们励精图治,拨乱反正,以宽容的社会风气,为文化自愈提供了歷史机遇。到武帝继位,他首先重用董仲舒。窦太后驾崩之后,董仲舒发大红运,发表天人三策。武帝喜之。《论衡》说:“孝武之时,诏百官对策,董仲舒策文最善。”即是明证。于是后来便有了“天人三策称圣意,董生一举天下知”的说法,也有了我们熟知的名句“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武帝还提高了儒家典籍的文化地位,并建立察举制,招贤纳良,集海内外人才俊杰,共图大业。一时间武帝周围人才云集。《汉书》称赞说:“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荐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制诰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庄助、朱买臣;歷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余不可胜记!” 正因为各种人才都有了,于是武帝开始採纳董仲舒之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文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的局面,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采公孙弘之制度兴办太学,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太学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其中的精英甚至成了国家智囊团的成员。然后又让天文学家洛下闳修正历法,他创制了太初历,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李延年则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调和音律,那首着名的《北方有佳人》就为李延年所作;律法方面则由张汤、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着作。二位皆主张立法应严峻。张汤还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缉,打击富商,剪除豪强,很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之事,权势远在丞相上,是有名的酷吏。武帝还封禅礼拜,继承先王文化传统。 这些大胆的改制,荀悦评之为:“延天下之士,济济盈朝,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粲然存矣。”汉武帝继承先皇之位后,威信皆因此而立。 人们称唿刘彻为武帝,大都认为他只是武功极盛,军事成绩斐然,文采则不行,毛泽东作词说汉武“略输文采”,大概是与“今朝”的“风流人物”相比,其自信可嘉,不过角度不同,也不能说明武帝仅为武胜。事实上,歷史学家班固就曾独贊武帝雄才大略,对其武功则鲜有评价。武帝其实“号令文章,焕焉可述”,更不用说其忏悔录式的文章《轮台罪己诏》了,这绝不可能出自其他帝王之手,这也为后世君王开了自我批评之先河。武帝还收藏淮南王刘安的《淮南鸿烈传》,这也可见年轻时的武帝还是个浪漫的文学青年。《汉书》中还着录汉武帝所作的赋,就更证明了武帝不光是武功极盛,文采辞章也绝非凡品。 第8页 武帝文治可承先王,武功可不得了。他先是南收两越和东海,又在朝鲜置郡,后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于是得“汗血宝马”,驰骋千里,彰显降伏四夷之雄图。当然出使西域的意义,一语不足言尽,不过那是后话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臣服的四夷施行“因其故俗为属国”,有点“一国两制”的味道。再后来他对匈奴一出兵,整个亚洲皆为之震撼。他为一雪匈奴欺我大汉之耻,一忍就是二十年。已故的张维华先生在《论汉武帝》长文中将其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继位的第一个二十年、继位后的第二个二十年以及最后的十四年。想来应该与其休养生息和开疆拓壤这些事情有关联。可以说,上面提到的文治,也就是武帝在继位后第一个二十年做的事情。而第二个二十年,则是一雪耻辱、开疆拓壤、武功盛极的二十年。 对于匈奴,汉武帝先是开通关市,厚遇之。但是他为人坚毅勇勐,汉朝自开国始,歷届君王通过和亲,才得暂时安宁。所以武帝心怀恨之,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要给匈奴点颜色看看。结果机会真的来了。公元前133年,马邑人聂壹某天出计愿意假降匈奴,以诱敌入关,建议汉军埋伏人马伏歼匈奴。武帝大喜,伏兵三十余万,等待匈奴入围。结果还离马邑百余里,匈奴单于就见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心下起疑,遂不敢妄动。于是就近攻陷汉朝一个亭守,俘虏负责巡边的一个小官。结果此人怕死,把汉朝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单于。于是匈奴连忙后退,自此汉与匈奴断绝关系,匈奴更是变本加厉,汉朝边境不断受到匈奴骑兵侵袭。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遣四路大军进攻匈奴,这是汉朝建国以来初次明挑匈奴。虽然最终三路败北,只有卫青袭破龙城得胜,但是此战的意义在于,从此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攻守易形,开了个好头。 公元前128年,武帝又派卫青领兵三万,出雁门关,攻击匈奴,斩首数千。 公元前127年,匈奴攻上谷、渔阳。卫青攻之,击败匈奴楼颂、白单二王,斩首数千,得羊百余万,尽取河南之地,被封长平侯。 公元前124年,匈奴又来犯,武帝復派卫青出兵高阙。卫青率十万人马,出塞六七百里,击破匈奴右贤王,俘虏一万五千多人,裨王十余人。 公元前123年,武帝又派大将军卫青率兵十万,分两次出定襄击匈奴,杀敌无数。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师万人出陇西,所过之处,夷为平地,同年夏天,南下祁连山,斩匈奴三万,俘王公贵族数百,汉家军终于成了匈奴的噩梦。当年秋天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四万降汉。匈奴人的嚣张气焰终于消失殆尽,他们在苍苍原野悲歌:“失我祁连山,任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对匈奴的大决战。霍去病与卫青大漠驰征,匈奴大溃。后霍去病与匈奴左王交战,俘虏屯头王,乘胜杀至狼居胥山,并于此举行祭天仪式。此所谓“封狼居胥”。 此后,再经李广一战。汉武帝遂宣布停止对匈奴用兵,实行富民政策,罢斥方士,禁苛暴,止擅赋,给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份虽然还是残破却有着良好基础和思想氛围的家业。后来,匈奴日渐衰微,依旧例请求和亲。到汉元帝的时候,便有了那着名的“昭君出塞”。 纵览大汉与匈奴的多次交战,回顾立朝以来的数次和亲。汉武帝一雪和亲之耻辱,让所有胆敢犯我中华天威的敌人,从此心惊胆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的寥寥数语喊出了汉朝将士的万丈豪情,敢欺我天朝,我必将之诛灭。 公元前103年,乌孙王向武帝提起和亲。武帝爽快答应,将解忧公主嫁与乌孙王。当然这与汉高祖和亲不一样。汉朝初年,刚建国,国力不强,为求和只能以和亲的方式解决。到汉武帝时期,经过高祖、文帝、景帝三代,国力日渐强盛。武帝通过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基本上解决了匈奴这一隐患。此时的和亲则是真正以“和”为目的的。 史家称汉武帝是穷兵黩武,还算公允。但是文人对武帝征战多持否定态度,实在有失偏颇。政治家的眼光与人民的眼光、知识分子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个老百姓而言,战乱并不是好事,但是从千秋万代来讲,却未必,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地域范围,往上追溯与汉朝也有牵连。 古往今来,对汉武帝的评价不胜枚举。实际上最伟大的功劳,就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黄沙掩埋不住这个民族不受欺凌的铮铮傲骨,悍匪消不灭这个国家高贵大气的雄国底蕴。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翻书读史,仍然会感觉到当时的天汉雄风与大国气象,仍然会惊嘆于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他把一个朝代的强大发挥到了极限。 中兴明主 允冠百王 推翻王莽新朝,民间有两股力量。一股喜欢在林子里钻着,因此被称作“绿林军”,而另外一股则喜欢将眉毛弄成红色,于是被称作“赤眉军”。两军合力将王莽赶跑了之后,为了争做天下之主,僵持不下。先是绿林军推举刘秀为皇帝,号令天下。结果,刘玄此人太弱,又纵情声色,不能担当此重任,“帝位”后被赤眉军刘盆儿夺去。两派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被湖北一蔡阳人坐收渔翁之利。这个人征战12年,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个蔡阳人就是后被称作“中兴明主”的光武帝刘秀。 第9页 汉朝在文景时达到富强,到武帝时达到极盛,武帝之后,始见衰微,以至于外戚专权让王莽拣了个便宜,于是汉朝出了“新朝”这么个异数。农民起义,推翻王莽,赤眉军和绿林军功劳很大,但是两军中都没有将才,因此所谓的两个皇帝,“更始”和“建世”上台不久便被废黜,沦为笑柄。刘秀在两军的征战中,拒绝“更始”调动,并与之决裂,之后,坐收渔翁之利。 当时更始帝刘玄,立刘秀为萧王,想召他去长安,刘秀不从。跟刘秀一起打天下的耿弇对刘秀说:“如今刘玄当皇帝,山东诸将各干各的,刘玄的皇亲国戚在长安横行霸道,百姓反而怀念王莽,由此可见刘玄必败,应当由您来定天下。”耿弇的预料是对的,他看清了刘玄的无能,也明白刘秀的英武,因此才说这样的话。于是,刘秀任命他为大将军去幽州调发十郡兵力,平定各处农民起义军,一年之后天下初定,刘秀称帝,又花十二年完成了统一大业。 着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掳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歷史有重要贡献的歷史人物。” 所以,他能成功是个人品质使然,也顺应了歷史潮流。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盛赞光武帝,说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还说“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夸奖到如此地步。不过,总的说来,光武帝的文治武功也确实斐然。比起武帝的穷兵黩武,光武帝刘秀则大施仁政,是歷史上有名的仁义之君。王夫之说光武帝“允冠百王”,应该是从统治方略上讲的,因为“民易动而难静,而乱世之民为甚”,光武帝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使天下晏然,的确不简单,从这里也可见其统治有方。遗憾的是汉朝史家对光武只是盛赞,却没有留下其安抚民众的治国策略,可算是一大遗憾。王夫之说“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则是称赞他逃脱了某种歷史怪圈,夏商周三代后,人物品质每况愈下,竟能发现刘秀这样的人物,因此可能觉得他是异类,对其赞誉有加。也可理解为中国歷史上,家庭旺盛能坚持三代已属不易,后辈总是在前辈积累之下,毁灭于骄奢淫逸。刘秀能取天下,也确实不易。 刘秀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为人称道的事情,而且他的个人品性卓然不群,所以才能使得东汉前八十年能繁荣富强。 刘秀早年“勤于稼穑”,就是喜欢种菜,这个习惯常被拿来开玩笑,不过幸亏他只是勤于稼穑,因为毕竟种菜很少种出艺术家来,所以才不至于像宋徽宗那样。作为一个皇帝,刘秀也堪称表率,他勤政爱民,简朴自持,虽然身为皇帝,却没有骄奢淫逸,好比一直以来质朴的中国农民。他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锦衣玉食,节约简朴,而不大兴土木,别国赠品必先分赏列侯,而后自己品尝,他看起来有时候更像一个老大哥,而不是一个皇帝。而且在我们今天看来,他是个工作狂,“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早起晚归一直都在忙,经常与文武百官讨论问题到大半夜,是个不折不扣的“夜猫子”,但是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平民特质,是以深得人们喜欢。 另外,刘秀轻徭薄赋,与民休养,恢復实行文帝时的“三十税一”,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大量裁减官员,歷史上记载,“十留其一”,十个要裁掉九个,可谓大刀阔斧。如果放在今天,则不敢想像。他为了减少冗余官僚机构,合併了四百多个县。他对待人民也十分宽厚,用金庸的话来说,刘秀表现堪称洋洋大度。政治上,他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也有贡献。与高祖刘邦杀功臣不一样,刘秀封三百功臣为列侯,给他们厚禄,却削减他们的兵权,且不设丞相,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于是权力最后归皇帝一人。《后汉书》作者的范晔评论刘秀时说:“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可见他在外交上“偃武修文”,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影响汉家两千年,但未能办到“止戈为武”,而百年之后的光武帝刘秀却办到了。刘秀名垂千年,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有件事值得提及,就是光武帝虽然不是十分尚武,但是当时国力强盛却是有目共睹。建武中元二年春,“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使者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帝赐其印绶,印即“汉倭奴国王”金印。这里所说的倭奴王,正是其后绵延千年的日本皇室的先人,换句话说,两千年前,日本王室就是我大汉的“倭奴”。 刘秀用人很有一套。毛泽东在看完《二十四史》之后评价刘秀,说他是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他本人才兼文武,豁达大度,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用人则更不用说,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是出自小吏、布衣、行伍。刘秀对待臣下不念旧恶、赏罚严明,只要有功,是仇人也必然赏赐,只要犯错,是亲人也必然惩罚。而且他能与将士同甘共苦,以贤名恩德怀柔天下。天下定于刘秀之手,不足为奇。 第10页 歷代帝王在儿女情长上总有扯不完的故事,总是“钻石恆久远,绯闻永流传”,刘秀则不一样。他虽然跟宋弘说“贵易交,富易妻,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他本人却用情专一,几乎没有绯闻。他年轻时说“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结髮之妻阴丽华最终居正堂,而仕宦呢,不光是做执金吾,连皇帝都做了,这两个人生理想算是都实现了。更值得后辈花心男人学习的是,皇帝在结婚十七年后,敢在诏书中说自己对阴丽华一往情深,看来刘秀还挺浪漫。女人能有这么一位夫君,实在是太幸福了。阴丽华对刘秀也是用情专一,而且很贤良,为他分忧解愁,是典型的贤内助。纵览歷史各代,皇帝婚姻鲜有完美的。而刘秀与阴丽华能够浪漫而质朴,善始而善终,仅此一件事情,也可见刘秀的不简单。当时没有提“和谐社会”,细细想来,刘秀夫妇放在今日那肯定是举国之典范。 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却由于太过操劳国事,死在批阅文书的龙案上。国家有此明主,安能不昌?作为后人,想到此节,也当为之默哀。“光武中兴”每一个字都是刘秀用生命书写的。功劳赫赫,却不居功自傲,他在遗诏里更说:“朕无益百姓,(葬礼)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意思就是:“我没有给百姓造福,后事一切都从简,照汉文帝那样,不要浪费,刺史、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都不要离城相送,不用派人通知其他官员了。”做人到这样的境界,确实了不起。 人们喜欢把“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做对比,意在言当时之盛。实际上刘秀与光武帝也有一比,一个武功赫赫,一个宽厚仁慈。他们为汉朝的气象注入两股不一样的力量,武帝纯阳尚武,威武自信,光武帝调和淳朴,济世慈民。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浩浩天威,一个泱泱宽广。他们为中华民族之高贵气质,糅合进了自尊和厚重、强悍与温和。 第三章 百家归一统 两汉耀千年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儒、墨、道、法、阴阳、杂家,还有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各个流派间的知识分子群芳斗艳,好不热闹。但是那时儒仅为百家之一。 后来到西汉,儒学开始显赫。武帝时出了个董仲舒,则彻底一改百家争鸣之局面,而独尊儒术。自此两千年来,儒治天下,其内核构建了民族之价值系统。关于儒学,后人多有评说,贬抑者近代以来尤多,对其功用持肯定态度的也不在少数。不管怎么样,从叔孙通到董仲舒,儒家逐渐走向了正统,形成了汉代之后统一的文化思想局面。 与之封闭一统的文化不一样的是,汉朝选拔制度体现出了多元和开放。钱穆说在此人才选拔制度,即察举制度的基础上,使得汉朝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当时皇帝的用人开放多元,想来与察举制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察举从汉朝一直延续到隋朝,显现了它杰出的生命力。而察举本身与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度,则成为中国封建歷史上最重要的三种人才选拔制度。 汉朝的多元和强盛,与文化思想和选拔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统一与开放,是并行于汉朝体制的两股源流。这种源自内部的调试,使得整个王朝不至于阴阳失调。 制礼仪 皇家威严排山倒海 五代的冯道自称“长乐老”,歷五朝八姓十一帝依然不倒。欧阳修对其颇有微词,说他是“无廉耻”的“奸臣”。但是如果按他为百姓所作的贡献而言,其实还是值得称颂的。这样频繁跳槽,而且跳槽后还都当大干部,确实也不容易。不过在冯道之前的秦汉,也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物,他频繁跳槽,有人甚至说他是个“投机家”,他就是叔孙通。 但是,史家司马迁就曾对这个人评价很高,说他“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司马迁还描写叔孙通因功受赏后,能将五百金分给弟子,也算是稍有节操吧。实际上在那样一个不尊重儒者的朝代,生存确实需要智慧。他能选择明哲保身、伺机而动,对士大夫阶层本身的发展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也较有利。以司马迁大哲,不难理解叔孙通的圆滑,其实他是看出了迂迴委曲之中的忍耐和执着,于是说他“大直若曲”。如果今天以固有的道德标准来指责叔孙通,应该说是不够客观公平的。 汉朝建国后,刘邦精简了礼仪,结果上朝的时候,一片慌乱。大臣们在朝堂上也经常有失礼的行为,不是放声高歌,就是拔剑砍柱子,礼仪不通,刘邦对此十分不满。用柏杨的话说,当时的官员都是一起和刘邦打天下的黑社会头子,所以不好管理。按照今人孙家洲的说法,高祖刘邦本人本来是瞧不起儒学的,但是当他立国之后,他却不得不藉助于儒学来稳定国家的统治。 这个时候儒家开始发迹了,叔孙通于是有用了。其实他还是蛮有远见的,跟陆贾差不多。陆贾曾经跟刘邦说过天下可马上得之,但是治国则马上不行,需要文武并行。叔孙通也认为儒学在进取的时代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但是到了国家建立之后,到了守成时期,却必须藉助于儒学之士。所以说他也很有远见,而且如果说陆贾是点明了方向,那他则是确定了具体的细则。他把他的主张跟汉高祖刘邦讲了一番,自己奏请允许他到鲁地去徵召一部分鲁地的儒生和他自己的弟子一起来制定朝仪,维护朝廷上的君臣等级秩序,刘邦欣然允诺。 第11页 如同佛事的繁杂规矩一样,形式往往承载了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繁文缛节来延续的。很多威严光在嘴巴上说则不见得威严,但是定之以规,行之以矩则突显其不可违反。叔孙通找儒生集夏、商、周、秦四代的礼乐而成汉礼。回来一彩排,了不得。刘邦感觉很好,于是採纳了建议。而真正把汉礼“朝仪”施行一遍的是在长乐宫落成之后。 《史记》里对那次盛典有记载,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天亮时,由谒者(官名)掌礼,所有来访者排队依次进入殿门。宫中设有车骑、步卒守卫,满地尖兵利甲,到处旌旗招展。殿上传言“趋”,殿下的郎中和侠陛(伺奉)等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然后依爵位高低宣示来宾上殿。于是皇帝乘辇车出房,百官手里拿着旗帜而传警,诸侯王以下至领六百石薪金的吏员依次奉贺。这时,自诸侯王以下,各人无不肃然起敬。礼成后开始酒会,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九觞酒后,谒者宣布“罢酒”。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譁失礼。 想像一下,那么大的排场气势恢弘,金碧辉煌,那么多的大官、卫士、宫女、看客,被叔孙通这么一整,整整齐齐,不乱了。如果再加上几声吶喊,震得整个长乐宫回声四起,有排山倒海之势,那种威严自是不言而喻。 所以按照上面这种描述,我们会想到当你从正面往里走的时候,就会发现偌大一个地方,一进去两面都是眼睛,高高在上的天子从对面俯看过来,不由你不心惊。百官都趴在地上敬酒,难怪能突显威严呢。用柏杨的话来说,刘邦当然大喜说:“天老爷,我到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于是立即擢升叔孙通当九卿之一的“奉常”,柏杨先生戏称说是祭祀部长,并赏黄金五百斤,其门徒们也都一一升官。于是他的那些门徒都禁不住大声歌颂他们的老师,说:“叔孙通真是圣人。”柏杨比较刻薄,将叔孙通骂了个不是。实际上在汉朝建立初期,能出现叔孙通这样的人,把乱闹闹的场面弄得有秩序,搞得有声有色,其实还是有进步的。单纯理解为向皇权跪拜,禁锢人性,有的甚至说自叔孙通始,中国遂没有知识分子,实在是有点牵强苛责,而且帽子也扣得太大了些。学者黄坚认为儒学在叔孙通手里,身份、作用是纯粹工具性的,跟一台戏班子并没有太大不同。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 再核心的内容也需要载体将之表达,叔孙通定制“朝礼”只是儒家提倡礼仪的一个表现方面,实际上正因为叔孙通受重用,百年之后,武帝结束了黄老之无为之政,儒家才走上了政治舞台。于是才得以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来。至于近现代人对儒学的批判,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暂不讨论。 总而言之,叔孙通以其富有人情味的狡猾和敏感的投机本事,在乱世得以存活,并在后来辅佐刘邦,制定礼仪,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汉朝开国初期没规没矩的混乱局面,使得刘邦这位马上得天下的君王能够很快建立其皇家威严,也使得后代能在其基础上建立更严格的礼仪制度,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甚至连朝服都要统一。 高祖十二年在平淮返回途中,亲赴曲阜召见儒生,用太牢之礼隆祭孔子,成为歷代帝王中第一个祭孔者。可以说这与叔孙通以儒者的身份制定“朝仪”介入国家事务,是有关系的。 独尊儒术 权力集于帝王家 今天,在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有一个村庄叫“策村”。二百多户村民中除八户外,全部姓董。策村东南约250米处,有一座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封土残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称为“策冢”。其实这些村民就是在这里世代相继住了两千多年的董仲舒的后裔。这个“策冢”就是董仲舒的墓冢。因祖上董仲舒进呈“天人三策”,有功于汉,所以后人为铭先人功绩,将董冢称为“策冢”。 董仲舒是汉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他自幼习儒家经典,精研《春秋公羊》,造诣很深,为时人所称道。正因为此,于是门徒云集,遂得“汉代孔子”之称号,可见当时名气之大。 但是儒学一开始的时候,发展并不是那么顺畅。信奉黄老无为之术,并由此尝到甜头的窦太后对儒学在汉朝的流行施加了很大的阻力。元年夏,汉武帝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窦婴和田蚡两位都倾向儒学,于是推荐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赵、王二人也是儒学的门生,他们是诗学大师申培的弟子,一上任,就建议立明堂以朝诸侯,这两个人还嫌人手不够,于是以厚礼请他的老师过来,希望可以一起制定明堂礼制。他们本以为武帝都说话了,看来应该大干一番,有所作为,似乎儒学的昌运来了。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他们忘记了改革最大的阻力——窦太后。按照赵绾的意思,希望汉武帝不用再跟太皇太后打招唿,以便推行儒术。结果,这事情不久就传到了窦太后的耳朵里。窦太后大怒,加上太后周围也有一些不太同意行儒术,而好黄老无为的人的帮忙,于是很快赵绾、王臧被人以贪污罪揭发,武帝大怒,但是并未起杀心。在窦太后给汉武帝施加压力后,武帝将二人下狱,并迫令自杀谢罪。因为窦婴、田蚡也倾向儒术,所以亦免职反省。赵王二人的老师申公因年事已高,得以活命,所以又重归故里了。整个过程以黄老无为胜了儒学的作为,最根本的是因为当时的窦太后的缘故。后来明堂之事不了了之。 第12页 整个建元时期,儒学饱受压抑,武帝抱负有点施展不开。直到窦太后亡故之后,儒学派头号挡路石终于不在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窦太后是顽固派,其实她在歷史上的作用,功大于过,是我国歷史上辅佐君王治国的杰出女政治家。只不过在儒学昌盛的前期反对了一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汉朝基业,实是无可厚非的。窦太后不在之后,儒学才真正开始昌明,此时董仲舒走上了台前,于是武安侯田蚡復出为丞相。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对此有描述:“及窦太后崩,武侯田蚡为丞相,细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 田蚡上台后第二年,董仲舒写出了歷史上着名的《天人三策》,提出了他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可以归纳概括如下: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对任子訾选制,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这三策里畅言时事,纵论古今。《论衡》说:“孝武之时,诏百官对策,董仲舒策文最善。”他广援儒理而不迂腐,文采绚丽而不浮夸,真可谓文采华丽,辞理严正,深得少年天子喜爱。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八个字,内有干坤。先肯定君权是神授予的,告示天下皇权之不可侵犯和无所不能。但是又以天象示警,就是说灾难或者不正常的天象实际是上天在鞭策、约束帝王的行为。班固在汉书中有叙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种理论有他一定的好处,就是使得大臣们甚至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利用灾相天变来劝解君主应法天之德行,实行仁政;君主是应该受上天约束的,不能为所欲为,可以说这是董仲舒天人三策里比较进步的一面。这种理论很明显,对制约皇权是有作用的,也使得儒生有了参政议政的最佳理由,对治理国家来说有利。有意思的是中国歷史上凡是帝王,或者想推翻帝王统治的人,总是会弄出点“天相”出来,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是在鱼肚子里放“大楚兴,陈胜王”的纸条,像后来各种起义很多都会整出点事情来,藉助天的名义来做事情。可以说这种潜意识自古以来就有,董仲舒将之条理化,并把它明白地抽象成了理论。 事实上这种理论是很有用的。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光武帝等几个皇帝,在出现日食、旱灾、蝗灾、洪灾、地震等灾异时,都下罪己诏。后世帝王逢灾荒年实行免租减赋、开仓赈灾等措施应该就是受天人感应的影响。 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的思想在董仲舒作品《春秋繁露》中多有介绍。董仲舒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大一统可以说是他所述《春秋繁露》的根本含义。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认为“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因此,他希望汉武帝成就建立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功业。实际上董仲舒所说的“大一统”就是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根本特徵的思想统一。汉武帝採纳了这一建议,于是儒学便从此成为官学,上升到至尊的地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歷史直至现在。非常有意思的是汉朝的董仲舒和秦朝的李斯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后者以焚书坑儒来统治文化,而董仲舒则以文化来统治文化。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二者流弊皆深,但是很明显,董仲舒要“技高一筹”。 董仲舒提出思想之后,还积极推行。他建议设立学校,来宣扬儒家的那套文化。董仲舒反对“郎选”、“任子”和“货选”等汉代官吏选拔制度,唿吁:“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提倡建立新的人才拔擢制度。认为设学校以广教化,这是巩固统治的关键堤防。”汉武帝于是从其所议,“立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尤其是改革选拔制度这一条,实际上作用至关重要。汉武帝时人才济济,与武帝的知人善用有关系,但是选拔制度也是汉武帝时人才云集的一个重要保证。 董仲舒还提出“限民名田”“盐铁皆归民”“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等改良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三纲”与神权的结合,形成一套统治人民的精神枷锁,对歷史的发展起着不良的影响。后人对其颇有微词,庞忠甲从政治上否定,干脆认为歷史上的伪儒首席大师就是董仲舒。他认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忠君尊王的迷信宗教,以维护专制大一统政权永世其昌的“合法性”,实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教合一(政儒合一)”型社会控制论,一种非常有利于专制君主体制稳定运行的愚民治国方略。 其实学术界对其争论的焦点还不在政治上的贡献,而在于其对文化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先秦时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了,文化开始变得单一。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之后,部分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学者、思想家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中国台湾柏杨先生就曾说:“董仲舒先生的这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皇帝採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国民党爱国元老于右任老先生读完《史记》后甚至写出这样的诗来:“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第13页 实际上儒学在整个发展中是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的。孔、孟、荀为第一代儒学。董仲舒实际上是第二代了,儒学开始宗教化和制度化。第三代是陈、朱、陆、王的性理之学。从康有为开始的,儒学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于是形成近现代新儒学。一直到现在,对儒学的讨论到了更加白热化的地步。但是我们回顾整个的文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围绕儒学在打转转。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独尊儒术,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史学界的看法一分为二,这是因为所秉持的基本史观不一样。以当时的作用来看,功劳很大,因此褒之;而从对今天的影响来看,又多有抑损,因此贬之。当然这只是一个争议,更彻底的争议是孙景坛先生发表长文,证明“天人三策”不是董生所作,而系班固伪造。这种说法也自成一家。 不管怎样,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歷史经验,经歷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黄仁宇的观点比较中立,庞大。他认为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注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併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其他法家的措施,如官方专利盐铁,以严峻刑法维持人民纪律也同样被袭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策略将百家糅杂而成。 后世有人夸赞董仲舒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这算是联繫当时情况比较确切的评价。 广纳贤良图伟业 人才济济壮汉威 怎么把一块肉公平地切成两块分给两个人呢?你会说用秤称,其实不对。在汉初的时候,有个人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让这两个人一个人可以切肉但不能选择,只能选另一个人选剩下的那块,另外一个人呢,不切肉,但是有优选的权利。这样的话由于二者权力制衡,第一个人不管怎样切,为了保证他自己不吃亏,他就得尽量把肉切得公平一点,这样一来,不用秤称也能保证公平。两人都不会有怨言,拥有选择权的人,他自己选择的,因此没有理由说什么,拥有切肉权的那位,由于自己知道规则,也没有什么话说。这样巧妙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呢?是陈平。 史书上记载,他为乡里分肉,甚为均衡。用的办法应该就是上面所说的,一分为二,再分为四,直至分到人人有份。他为乡人所贊,他感嘆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意思就是“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可见其当时抱负之大。但是往前追溯,我们知道封建世袭,正如钱穆所说“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府”,做大官是要有一定的血统的。陈平幼年时,家中贫困,想做宰相,岂不是白日做梦?但是众所周知,他后来还真做了文帝的宰相。这在秦汉以前讲究门第血统的社会是不可想像的。 实际上在整个汉朝,官方对人才的吸纳也颇显宽泛。 清人赵翼概括说:“汉初诸臣,唯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张苍,秦御使,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丧事者。灌婴则贬缯者。娄敬则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汉武帝的时候,人才济济,来源也很宽广。《汉书》称赞说:“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荐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制诰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庄助、朱买臣;歷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余不可胜记!” 这其中公孙弘放过猪,早年时没有什么显赫地位。东方朔也没有什么显赫身世。李延年则出身倡家,地位更低。关于张骞,早期歷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应该不是显赫之家,否则不会没有记录。卫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金日石单甚至是匈奴人。 再比如光武帝时的邓禹、贾復、吴汉等,都是提拔于民间。 这固然得益于当时皇帝的广阔胸襟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但是从武帝开始,兴太学之后,选拔制度就趋于定型。由此依靠皇帝个人品行而选拔人才的灵活措施,逐渐由官方建立起了一整套的选拔制度而代替。虽然比之从前,略显古板,但是长远来看,则利大于弊。 所谓太学,就是国立大学,全国仅此一所,有点像今天的中科院与社科院。按照钱穆的观点看,太学的学生考试毕业分两等。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武帝之前,郎官来自两千石官的官家子弟,按照老规矩,他们一般得照例请求,然后才能将子女送进皇宫当侍卫。作为候选接班人,其实跟我们现在的入党积极分子差不多。皇帝要考察你,等到在皇帝面前服务几年后,然后政府需要人,就从这些预备的人里选。武帝之后,这种实际只在权贵中流行的选拔方式,就开始发生变化了。董仲舒建议立太学,以彰儒学之影响,改革选拔制度,从天下求贤良。于是以儒家学说为标准进行考试,吸引了许多民间知识分子,这些人不是贵族子弟。而汉朝开国时,高帝刘邦用人有术,很多官员全是自民间而异军突起,是因为当时刚建国,特殊情况决定,与刚才说的不同,需另当别论。 第14页 钱穆先生概括说汉代的选举是“乡举里选”。各地方时时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他认为这种选拔大约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新皇帝上台,需要用人,以昭天下,求贤以用。另外一种是灾难之后,皇帝罪己,于是公开选拔人才,以补己过。还有一种,是在民间由丞相、御史、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将选拔出来的人任以官职。这种制度就叫“察举”。它起于汉初,汉武帝时成为定制,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这个时候选举制度遂成。汉武帝曾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是为明证。 到了汉和帝时,举孝廉则改按人口比例来安排。史书上说是每二十万人一年内举孝廉一人,以此递增;不足二十万者两年举荐一人;不足十万者三年举荐一人。到了汉顺帝时,又多了条规矩,规定凡是被举荐孝廉者必须年满四十岁。这个时候就比较成熟了。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日渐严格,被举荐者如发现不合标准,要承担责任,或被贬秩,或被免官。当然制度也并不是绝对完美,到东汉的时候,逐渐生出腐败来。 不过总的说来,由于汉朝选拔制度的制定,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拔办法。从民间优选人才,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使得贫穷的读书人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皇帝把人才选拔出来之后,放在皇帝周围进行考察。然后等用人的时候,这些人就有用武之地。又因为地方上人才需求比较大,所以选拔的人才很多被下放到地方。这样一来,通过几次转折,这些人的为官水平,就差不多可以了。然后如果在地方做得比较好,有可能又被调回中央,而做得不好的则可能被贬到地方,我们说董仲舒对汉武帝的文化贡献不小,可是汉武帝仅仅让他做了地方王的相,就是因为他行政能力不行。 所以,汉朝以来,那种血统及身世决定论,就没有市场了,变成了真正的“学而优则仕”。于是重心从贵族、从血统上移植到了读书人这个载体上,某种程度上放宽了选拔的范围,为缓和等级制度所造成的矛盾,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缺口。今天看来,这也是平衡一种极端的折中办法,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另外设立大学,也延续了人才的更替,使得官方不用在紧急时候才访天下名士,而是在平时,就源源不断地从地方上吸纳贤良,可以说开储备人才之先河,也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总而言之,汉朝把大气象都占尽了,有好皇帝,又有强人为之建立好制度。所以汉王朝才破先秦之暮色,开新汉之朝风。其人才之胜,用才之准,为后世人杰所盛赞。 第四章 敢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纵览歷朝精英,数汉代最盛,四百年间,英雄辈出,以霸气之风,书写我大汉之轰轰烈烈。江山代有才人出,回头看,强汉最是明显。挥师漠北,血战沙场,英雄无敌美名扬。天将战神,匈奴克星,摧枯拉朽,少年成绝唱。强于箭矢,胆识超群,身陷百万军中,沉着应变。振臂一唿,山河为之撼动,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细柳屯兵 真将军勇武刚毅 踏足于河北景县,沿着街道缓缓步向小城的西缘,远远地看到一座不算高大的衣冠冢立在树丛之间,周围林木环绕,郁郁葱葱,青绿壮观。当地人都以此衣冠冢能建在景县城而感到自豪,又常常为这墓的主人扼腕长嘆。冢中埋葬的衣冠,便为汉代有名的将领周亚夫所有,还有那一腔热血,也掩埋在这黄土之下。 周亚夫,文景之治大将,汉初名将周勃之子。他练兵有术,平七国之乱,官升宰辅,助景帝治国,一生为文、景二帝敬忠。然则因生性倔强,得罪景帝而入狱,最终因受不了狱卒的污辱,愤而绝食,饿死于牢中。此等命运的确叫闻者伤心、听者垂泪。 其实,早在周亚夫年轻之时,做河南太守期间,便有着名的观相者许负给他相面,说他三年之后为侯,为侯八年做将相,持国秉,身份高贵,但是却在为相的九年之后,落得被饿死的下场。许负还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有条竖直的纹到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周亚夫闻言不信,毫不在意,犹自过着安然之生活。想不到真如许负所说,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了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选择周勃之子中贤能的人,大臣都推举周亚夫,文帝便封周亚夫为条侯,作为绛侯的继承人。 世事万般皆存在一个“缘”字,良缘也好,孽缘也罢,一旦缘起,註定要有缘落。周亚夫此一得势,似乎无法不走上许负所说的命运之路。 亚夫的军队训练有素,后世兵家皆以此为榜样。不过他练兵的成绩,如果不被景帝亲自体验,受到后者大加赞赏,后世恐怕也很难知道。汉景帝即位第六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为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第15页 然而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景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甲冑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如此刚直,连作家田中芳树都贊他性格刚毅,乃是真将军。 军中无儿戏,对于周亚夫来说,他真的做到了。而文帝也惊嘆亚夫军队的纪律严明,大赞有这等将军,匈奴哪敢再犯。等到文帝弥留之际,还特别嘱託太子刘启(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武装叛乱。吴王刘濞无比嚣张,领兵二十万与楚军会合,扬言要将景帝踢下台。景帝见情状不妙,命周亚夫等人带兵平乱。 周亚夫受命后,提出:“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他的意思是暂时放弃梁国的部分地区,引诱吴楚军队入梁,与梁争斗。等到吴楚兵疲马困时,再断吴、楚粮草,让他们饿得背朝天,只有乖乖投降。此计果然奏效。吴楚联军与周亚夫周旋了3个月,屡屡受挫,饷道被断,粮尽兵疲、士卒叛逃,不得不撤兵西走。周亚夫则乘胜追击,大破吴楚联军,迫楚王自杀,诱杀吴王。喧嚣一时的吴楚叛乱,终于平定下来。 在这一战中,周亚夫用兵如神,景帝对其更加倚重,官升太尉。不过5年,亚夫又到了丞相的位置上。可惜啊,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周亚夫把他刚直的劲儿拿到朝堂上来与景帝较真,从来不看情况,最初景帝还能忍。但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他终于得罪了景帝。 当时景帝想要废掉太子栗,周亚夫不贊成,两人争执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景帝恼怒周亚夫的不良态度,因此疏远了他。不久,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推託说要和大臣商量,便叫来了周亚夫,他立刻搬出了高祖那套非同姓者不可封王,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被他一句话顶了回去,虽然他的意思也合自己的心意,但听着就是不爽。 不久,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道:“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愤然地骂他:“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周亚夫一生气便称病辞职,景帝竟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景帝也很想念周亚夫,便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便给了他一块没有切的肉,又叫人在他的面前不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脱帽便走。景帝嘆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大事交代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这才是君子。周亚夫是个君子,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也能不动摇,然而其身有行伍气息、匹夫之勇,景帝不愿让他辅佐少君,也不是没有道理。 周亚夫奋然回家,若是没有什么意外,也能安生于世。不过,自古以来,凡是有一番作为的人似乎终要因子女的坏事而身败名裂。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发丧时用,但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有心人便趁此机会告周亚夫谋反。景帝立刻派人追查,调查的人一问周亚夫,周亚夫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呈上报告书。景帝一气之下,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道:“君侯为什么要谋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哼声道:“我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讽刺地说:“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周亚夫闻言大感屈辱,无法忍受,立刻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竟连昭雪的那一天也等不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周亚夫的同时,也忍不住慨嘆此人过于耿直,对皇帝不尊重,为自己招来了祸患。 难怪学者王立群有此评价:汉代的韩信和周亚夫都是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死于皇帝之手的人,原因在于他们只琢磨事,不琢磨人。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一生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然其政治上犯有严重错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得罪高祖,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周亚夫最后虽没有败于妇人与小人之手,但是他与韩信走的路几乎没有区别。执着于事理,却不懂侍奉主上,心中无纵横之术,无怪其下场悽惨,奈何!奈何! 内敛的张扬 低调的华丽 汉初有名臣叫曹参,曹参有曾孙叫曹寿。曹寿是平阳侯,他妻子就是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因为嫁给曹寿,所以阳信长公主又被称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有一姓卫的女僕。她与小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后来战功赫赫的卫青。感谢当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感谢曹寿的宽厚。要不然的话,我们根本就看不到那个战功赫赫的卫青了。 第16页 卫青的母亲,也真大胆,她原来的丈夫应该是姓卫,她跟他已经生了一男三女,儿子卫长君,大女儿叫卫君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叫卫子夫。后来她丈夫死后,才与小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按理说应该叫郑青才对,事实上一开始他姓郑,但是卫青小时候去郑季家,可郑季这个亲爹对他并不好,不把他当人看,于是后来遂断绝与郑季的关系,从了母姓,改为卫青。相信这样的童年经歷对他影响是很深远的,伤害也很大。 电视剧《汉武大帝》播出的时候,有人调查人们最喜欢电视剧里哪个人,得票最多的就是卫青。他的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他的坚忍执着、英勇果敢,他的谦虚隐忍、才华盖世,这些都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再加上他战功赫赫却不飞扬跋扈、恃宠而骄,就更令人尊敬。而且与之在战场上的果敢不一样的是,他在汉武帝面前的卑微忍耐、诚惶诚恐,恐怕也是吸引人的一个方面。 当然这样的性格,与他童年的坎坷经歷一定是有关系的。就比如他在刘彻面前的卑微忍耐和诚惶诚恐。卫青小时候,有一次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你有富贵命,虽然现在穷,但是日后你一定不得了,会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天生是别人的奴隶,只求别人不打我,不骂我就行了,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从这句话里,可见他年轻时候的卑微和可怜。可以说,他与王美人的母亲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美人先前曾嫁给金王孙为妻,她的母亲后为之占卜,得知自己女儿王美人将大贵,于是硬将女儿从金王孙手里夺来,送进了太子府。 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卫青为人太低调了。也许正是由于他太低调了,上帝格外垂青他。因为一件事情,使他一生有了很大转折。那就是卫媪的三女儿、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青也被召到建章宫当差。这是卫青命运的一大转折点,当然也显现出汉朝风气的开放,对私生子的包容与不介意,就是证据。 当时汉武帝的皇后,就是那位“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她一直没有为汉武帝生下孩子,最担心皇帝别的嫔妃们怀孕。巧的是卫子夫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孕。于是陈皇后视之为眼中钉,搬出了他的姑姑,就是景帝时候的长公主,武帝时候的大长公主来,想除掉卫子夫这个心腹大患。这个大长公主权力很大,于是想到从卫青入手。找了个藉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准备杀掉。卫青为人低调,人品又好,年轻时与公孙敖交好,公孙敖是很讲义气的一个人,他冒死把卫青救出来了。所以我们不仅要感谢汉朝的开放,曹寿的仁慈,还要感谢公孙敖的仗义,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卫青。 这大概是天意,卫青从此因祸得福。原来,不久后,武帝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对陈阿娇有点薄情寡义的武帝,为压一下陈阿娇和大长公主的嚣张气焰。索性一股脑儿把卫家的人都封了官,把卫子夫升为夫人,即内妾,地位只比皇后低一点;卫青被封了侍中,地位已经很显赫了。 当时武帝经过一番休养生息后,已经计划好要攻打匈奴,于是就召大臣商量,结果他发现朝中的大臣,都是怀柔与和亲派,这与他自己想征战的目标不合,于是大胆录用新人。卫青于是就被武帝看中,封为车骑将军。从此他登上了歷史舞台,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来进犯。武帝决定兵分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进军,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军。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虽然是初次出征,但他没有辜负重託,深入匈奴境内,直捣首府龙城,斩敌七百人,得胜,被封关内侯。由于龙城是匈奴祭天的地方,因此虽然其他三路大军损失惨重,李广、公孙敖被革职,但是卫青一胜,可鼓三军之勇气。王文在《两汉顶级名将》里说,卫青这一战,更重要的是实践了长途奔袭战的可行性,为后来的攻击匈奴,提供了实用性极强的战术。 公元前128年,匈奴为报復上次龙城之耻,率兵南下攻辽西,杀太守,败渔阳守将韩安国。于是武帝派李广守右北平,结果匈奴人避实就虚,从雁门关入塞,攻打汉朝北部边郡。武帝于是派卫青出征,卫青率三万精兵,长驱而进,趁敌困顿,一鼓作气,俘杀敌人数千名,匈奴此战大败。 公元前127年,匈奴集兵,入侵上谷、渔阳。武帝决定避实击虚,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这是西汉对匈奴的战略大反攻开始。 汉陶射佣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以“迂迴侧击”的战术,从敌军后方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繫。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西,来了个暗度陈仓,将白羊王、楼烦王杀了个措手不及。两王无奈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然后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并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让内地的人去那里居住,诗书上记载大约有十万人左右。此一战,卫青又由关内侯升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为此,匈奴人很愤怒,连年来数次攻我大汉。在代俊、定襄、上郡一带为非作歹,杀人上千。公元前125年,武帝又派卫青统领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李息、张次六将军,领兵十万进行反攻。 第17页 卫青在刘彻面前虽然诚惶诚恐,但是在战场上却十分果敢,兵贵神速,这回又将匈奴右贤王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右贤王正在与美妾寻欢作乐,忽听帐外杀声震天,方知汉军已到,急急忙忙领兵冲杀出去,向北逃走,捡了条命。卫青派汉军轻骑校尉郭成等领兵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只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几百万头。虽稍显遗憾,但是大获全胜也瑕不掩瑜,遂凯旋。 人还未到,捷报已传,武帝大喜。派人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俗话说“兵无常帅,将无常师”,汉武帝竟然将兵权全部交给卫青,可见卫青之军功显赫。不过这也为后来的野史提供了戏说机会,说汉武帝是双性恋,他与卫青关系不纯洁,因为宠幸才将军权交授予他。当时武帝格外施恩,将卫青三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儿子也一併封侯,遗憾的是飞将军李广也是战功赫赫竟然不如卫青之襁褓之子,后人常说“李广难封”,因此也难怪野史对刘彻和卫青的关系颇有说法。卫青呢?则非常低调,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拼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于是汉武帝才想起别人来。随后便封赏了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公元前123年,匈奴贼心不死,又来边境骚扰我大汉,出动骑兵数万人,入侵代郡,劫掠定襄,杀人不计其数,掠夺物资若干。武帝大怒,又命卫青攻打匈奴。公孙敖、公孙贺、赵信为、苏建、李广、李沮、刘军为卫青指挥。兵分六路从定襄出发,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打得匈奴节节退败,歼灭匈奴军数千名。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杀匈奴军一万多名。卫青成了匈奴人的噩梦。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中赵信本匈奴大将,失败后遂降匈奴。苏建伤亡惨重,孤骑逃回。周霸建议卫青斩杀苏建。而且当时武帝也欲斩杀苏建而立君威,但是在卫青的恳请下,武帝最后免了苏建死罪。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给匈奴最后一击,想深入漠北攻其不备。于是命令大将卫青、霍去病各领兵五万,分别从东西两路挺进漠北。因为这是长距离作战,汉武帝又派专门搞军需的后备军随军进入沙漠,据说这些随军有马匹十四万,步兵数十万人,这么大的规模,确实劳民伤财,这一战后来虽然获胜,却也把汉朝经济拖得够戗。 卫青墓这次行军有个小插曲,彼时汉武帝更看重霍去病,因此武帝要霍去病先去挑选英勇善战之士。卫青只是带着别人剩下的部队去出征的。看来武帝是计算好,想让霍去病演主角,然而有趣的是,情报错误,武帝安排的这场戏,被上天阴差阳错换了主角。卫青碰上了匈奴单于!在煌煌大漠与单于打了一场遭遇战。战争的惨烈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卫青毕竟不是一般人,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先是以守为攻,而后攻守兼备,后来因为天气原因,卫青展示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兵分两路夹击匈奴。单于见汉军士气高昂,犹如神兵天降,于是趁乱率精兵仓皇而逃。卫青派人追赶,遗憾的是没有追到。当然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后凯旋。 霍去病此去也歼敌七八万,战功颇盛。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所得食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司马迁曾盛赞卫青说:大将军于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卫青显赫时,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现在尊宠无比,群臣无不甘拜下风,您见大将军不可不拜。”汲黯说:“以大将军之尊,而门有常揖者,表明他能降贵礼贤,这将使他的名声更加提高。”卫青闻后,对他更加尊重。可见卫青的包容。《汉武大帝》里对卫青的刻画,将其内敛、包容的一面表现得非常完美。实际上说卫青也确实比较完美,汉武帝那么聪明的人,敢委他以重任,足见卫青此人品性之端。他和霍去病不同,他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汉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像庐山一样的坟墓,以象徵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回望汉朝歷史,感嘆英豪,歷数文武英雄,最让人钦赏的就是卫青。 大将军威武! 封狼居胥 壮士高歌 唐时王维的四首《少年行》,笔触豪迈,壮志高歌。聆听在耳,竟好像回到当年的恢宏汉宫与尘土喧嚣的边塞,与那诗中潇洒少年携手并骑,满怀血性与激情,共退匈奴,笑傲西北疆土。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那西汉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而这四首诗,是其一生的最佳写照。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奴僕家庭,他的母亲是私生女,而他也是一个私生子,拥有这样身份的他,似乎长大也要成为奴僕。然而,就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他的姨妈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爱妃,卫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之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官拜车骑将军,屡立战功,最后一路升至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看到舅舅的英勇无比,战场破敌,霍去病心中汹涌澎湃,从幼年便立志要成为大将军。于是他勤奋好学,少年时便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等到他长至十六七岁时,已经是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汉武帝很赏识他,派他做了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第18页 匈奴之患歷来为秦汉的梦魇。而在霍去病即将成年的时候,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斗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匈奴屡次入侵,汉武帝一改以前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进行反击战争。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几次领兵攻打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公元前123年春,汉武帝再次组织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这年,霍去病刚刚十八岁。他听闻舅舅又要出征,便立刻向汉武帝请战。汉武帝见这个侄子少年英武,胆气内藏,喜爱至极,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骠姚校尉,由卫青挑选了八百名骁勇矫捷的骑兵归他指挥。 这一放手,一只“海东青”直入长空,翱翔天际。 霍去病率领八百骁骑一往无前地奔向北方。但见茫茫草原、荒凉戈壁,渺无人烟。他长驱直入数百里,偷袭匈奴后方,斩杀匈奴两千人,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籍若侯产及相国、当户等将官多人,生擒单于的叔父罗姑比。班师回朝之后,霍去病军功第一,汉武帝对他大加赞赏,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此时,咸阳的少年已经不在市井游走玩闹,而变成了叫那匈奴胆寒的“飞龙”,在天翱翔。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河西地区在黄河以西,横贯祁连山、合黎山之间,地势低平,正是汉朝通向西方的黄金国道。本来此处由月氏人居住,后来被匈奴侵占,成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领地。汉武帝想与大月氏及西域各国取得联繫,以便共同对付匈奴,于是发动两次河西战役。 在这两次战役中,霍去病率部灵活应对,避虚就实,勇勐异常,势如破竹,直捣匈奴老巢,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接受匈奴单桓王、酋涂王的投降,活捉了匈奴相国、都尉等,歼敌数万人。 可是,用“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这两次战争再合适不过了,匈奴人死伤无数,而汉人也死伤近万,当时的惨烈情景,犹叫人心惊胆寒。然而霍去病却不畏敌人的野蛮反扑,不怕牺牲,血战到底,作为一个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这份胆识便是无人可比的。 两次河西战役,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这对匈奴人是很大的打击。当时匈奴人均悲伤地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战后,汉武帝为表彰其功绩,又封赏他食邑五千四百户,还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发出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豪言壮语,千古流传,为歷代将才所标榜。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继河西两战之后,匈奴浑邪王又投降汉朝,匈奴单于不得不远逃漠北。但匈奴人仍未放弃对汉朝边境的侵掠。公元前120年秋,匈奴骑兵万余人又突入定襄、右北平地区,杀掠汉朝边民一千多人。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便发动了“漠北大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调集十万骑兵,随军战马十四万匹,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卫青从定襄出塞,北进千里,与匈奴伊稚斜单于所率主力相遇,经过激战,大败匈奴单于,斩杀敌军近两万人。 霍去病率军从代郡出发,大胆地重用匈奴降将赵破奴、復陆支、伊即轩等,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经过激烈的斗争,大败匈奴左贤王,后者落荒而逃。此役霍去病活捉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余人,歼敌七万,匈奴左贤王部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德尔山),可惜军情有误,令他错失了取单于首级的机遇。 为了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洒酒淋于漠北之土,酒香飘至三千里,直入咸阳地;将士吶喊,气势如虹,震撼人心,凯旋。汉武帝大喜之下,摆酒设宴,封赏战功,加官进爵,霍去病与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一起被拜为大司马。一时间人人贺喜,霍去病心中傲然,自不必再提。 这次漠北之战是霍去病生命的巅峰,竟也成了他的绝唱。他这一生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十余万。平时少言寡语,战场上却勇勐无比。自负“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而他却也真正地做到了临场用谋。霍去病凭藉着在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随机应变,灵活操控,加之他运气极佳,天公作美,成就了这位绝世将才。宋人何去非曾言:“凡材智之高明而自得于兵之妙用者,皆天之所资也。……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亦天之所资也。”言语间大赞霍去病天纵之资。 然而,天才往往早逝,霍去病在24岁那年,因病去世。这位风流倜傥的青年名将离去得太突然,也太早,让人们无法相信,为其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汉武帝感念去病,便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一座形状像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 第19页 回望霍去病一生,他的战功显赫,然并不能用完美来形容。他曾因与李广之弟李敢起了争执,将其射杀,这是他一生的污点。而去病因年少轻狂,在军中对将士的关怀程度不及李广,因此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其评价不高。不过,对于一个少年来说,他的一生已经太辉煌了,以至于可以遮掩他的一切过失。 霍去病在歷史的长河中,如昙花一现,短暂而艷丽,然而却是这短暂的瞬间,他为大汉拔去了匈奴这根刺,令汉人得以安享百年美梦。他对汉民族作出的贡献,是用任何言语无法表达的。无怪后世王维、李白、杜甫等诗人纷纷撰写诗句大赞其骁勇,他的确是一个该万古铭记的少年英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一首《出塞》,道出月下关外那征战之事,何等惨烈,只希望当时能有飞将军在,胡人哪敢再来犯我河山。他心中一直倾心羡慕的“飞将军”便是那汉朝的名将李广。 李广本是秦时名将李信的后代,世代承袭高超箭术,加之他武艺高强,于文帝、景帝时期多次击退来犯匈奴,当时只要李广驻守的边驿,匈奴人丝毫不敢进犯,这等威风无人可比。可偏偏就是如此勐将,竟是自刎而死,满腔热血铺撒在边塞的沙土之上,随风远去。一个将军,并非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自己的剑下,当真是无限凄凉。 想到自刎而死的将军,自然少不了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白起因功高盖主而被秦王逼死,或许在情理之中。而这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却只能归咎于他生不逢时以及其天生随散的性格了。 箭可洞穿“石虎”的武将李广最辉煌的日子不在汉高祖刘邦时期,亦不在迫匈奴的汉武时期,反而是在以文治国的文景两帝在位期间,这似乎便是他最后落得悲剧命运的缘由所在。 文帝年间,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参军抗击匈奴,飞马骑射,杀敌众多,官拜中郎。他曾随文帝出征,冲锋陷阵、格杀勐兽,勇勐异常。连文帝都忍不住嘆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原来当时汉朝应对匈奴的政策是以守为主,而对于勇勐武将来说,在这个时代也只能有挨打的分,却不是冲锋陷阵、取敌首级。 景帝即位之后,吴楚七国之乱,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李广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可是按照朝中规定,李广作为中央政府的军人,私受诸侯王的封赏是违反军纪的,所以尽管这次胜仗李广立了大功,回朝却没有得到封赏,被调往地区当太守。 李广一离开边境之地,匈奴便终日扰。典国公孙昆邪一见景帝,便号啕大哭:“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景帝一看公孙昆邪哭得那么伤心,只好把李广又调至与匈奴地区接壤的边境,李广在担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时期,数次退匈奴,以奋战而闻名天下。他曾与百人深陷匈奴大军之中,却从容应对,以智计令匈奴不敢袭击他军队,这份胆识,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到了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的政策终于出现了大逆转,改守为攻。本来这对李广来说是极好的机遇。但是正如文帝对他的评价,他生错了时代。文帝时期,他晚生了,而在武帝时期,李广却是早生了三十年。 将军老来志弥坚,总有辉煌的时刻到来,可李广并不是幸运的人。任何人都有失败的时候,李广也不例外。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将军,也在武帝初年被匈奴所俘。虽然他凭藉自身的骁勇善战而脱逃回朝,但全军覆没的罪责他无法不承担起来,只能被贬为平民,闲在家中数年。不过,李广毕竟是三朝老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时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当然得搬出“飞将军”。虽说上次李广吃了败仗,可在匈奴看来,就凭他那次能够从千军万马中脱逃,这种身手也够令人恐惧的,因此一听李广又回来了,吓得几年之内都不敢骚扰大汉。 但正是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武帝长大成熟,自然就想培养自己的势利,恰巧新将卫青、霍去病都是“皇亲国戚”,便纷纷得宠,这便註定李广要退出战场舞台。作家田中芳树在《中国武将列传》中说:李广难以继续出仕,乃是在进入武帝的时代后,他已经有一定的年岁。武帝这个人非常喜欢外表华丽新鲜的事物,因此光是年纪大这一点,李广就已经不讨武帝喜欢了。 光阴如箭催人老,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李广上了年纪,已经不讨武帝的喜欢,而他似乎又很倒霉,以往他虽然常常能迫退匈奴,却从没有取上将首级的战功,时不时还打输几仗。这点让汉武帝对他更不放心,便给他安排到大将军卫青手下做偏将。这偏将一职正阻碍了李广立功的机会,因为此职位通常负责牵制敌人,而不是迎战敌人。在汉朝,将领只有斩杀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才能凭藉战功被封侯,可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自然无法官拜侯爵。反而是其弟李蔡因是卫青的下级将领,屡获战功,得到侯爵的封位。这一点让李广久久不能释怀,正可以用王维那首《陇头吟》的四句“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来形容。 第20页 过了两年,李广随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得悉单于住的地方,便亲自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李广本来请求与他共同迎敌,与单于决一死战,可是卫青临行前受到汉武帝嘱託,不能让李广出战,以免他坏事。卫青便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併,从迂迴绕远的东路出击。东路水草缺乏,势必不能并队行进。可卫青执意如此,李广异常愤怒,不与他告辞便去军部与右将军赵食合兵,从东路出发。 可惜军队没有嚮导,竟然迷路了,偌大一个军队在沙漠里绕来绕去,结果落在卫青之后,未能与匈奴作战,不幸令单于脱逃。等到他带军回营,卫青立刻派人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到了卫青幕府前,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迴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拔刀自刎。 一代名将就此归为尘土,呜唿哀哉。可嘆他一生为汉朝效力,最后落得如此下场,难怪后人王维为其抱不平:“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用生不逢时来形容李广,的确恰当。他的黄金年龄正赶上汉朝的文景之治,无论是早出现在汉高祖的年代,还是迟出现在汉武帝的年代,李广都能成就一番更大的功名,博取封侯。可文景之治是中国歷史上难得的繁荣时代,却让李广给碰上了,英雄怎能不悲哀?不过,李广就只因生不逢时便不得志吗?好像又不完全是。 学者黄朴民先生认为,李广只能称作一名斗将,而非真正大将之才。他在战斗过程中,虽然勇勐,但却明显疏于战略、战役指挥上的大智大勇,尤其不善于指挥大规模骑兵团远程奔袭、机动作战,而这一点正是他的致命弱点,也是他一生不得封侯的原因。 李广爱兵如子、身先士卒早已闻名。他“宽缓不苛”,使得军人们甘愿为他牺牲。他在治军上放任自流,不讲求以法治军、严格管理。行军打仗时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部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如果不是他在远地布置哨兵,早就遭到危险。黄朴民先生对这种统军的方式评价说:“这种把严格要求和关心士卒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根本不可取的。孙子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李广违背了这一治军的基本原则,无怪乎劳而无功、际遇坎坷了。” 无天时,无人和,李广的不幸,似乎无法避免。怪只怪那岁月不饶人,其性又如火,二者加身,他想不服也不行。 第五章 时势造英雄 说不尽的风流人物 一次次远征,为国家带来了最高的尊严,把一个民族的高贵融于马鞍前面。遥望煌煌大漠,剑指天山以西,那些热血男儿曾走过。马蹄声迴荡,将犯我者踏于足下,从此汉家绵延一以为大。歷史会将那些瞬间记录,对于英豪从来不惜笔墨。当年英雄神威,已成绝唱,歷百代而不消退,经万世而不枯竭。后人遥想当年,常仰慕时人之风采。那是因为一个朝代,把强悍变成了一种风格。 汉朝歷史不光是武将们赫赫显威,文士们也照样很强。东方朔的滑稽,陆贾的才华,郦食其的勇勐,汲黯的戆直,哪个都可以写成一篇长长的小说。他们就像汉朝歷史上璀璨的星星,随便拉来一个,都可以让我们震撼。 是否记得陆贾与刘邦的对话,刘邦出言不逊,但是陆贾却有理有据,娓娓道来,终使得西汉安天下。是否还记得东方朔喝长生酒,凭藉巧辩,能从武帝刀下熘走。是否还记得高阳酒徒郦食其破口大骂齐王田光时候的慷慨,是否还记得汲黯像个坦克一样的刚直、直谏、无所不摧。他们的结果因为个性的不同而不一样,但是他们作为整个汉朝的标本式的人物,则会一直影响后代的人们。武士有赫赫战功,可封侯封地。文士照样也能风流,可传千古佳音。 “另类奇才”东方朔 “草民东方朔,爹娘早逝,哥嫂养大。十三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足够应用,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十九岁学孙吴兵法。今年方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这番“大言不惭”的“自白书”,就是东方朔递交给汉武帝的“求职信”。 汉武帝素来爱才,很喜欢有个性的人,可是若正经地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似乎常常令很多怪才屈身了,因此他要求各地广泛推举能人,定下“不设门槛选人”的规矩。在当时,张骞就是这样被“海选”上来的,而东方朔也搭上了顺风车。 与东方朔同一时期被选拔的人还有董仲舒,后者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思维缜密,治国有道,一通阴阳五行之论,搭配上儒学经典,把汉武帝说得晕晕乎乎,直道相见恨晚。董仲舒是真的有才,汉武帝喜爱他倒也情有可原,可是那东方朔把自己“吹”得天上地下只此一个似的,后世之人却也没看到他有什么治国的高见。 王立群先生说,东方朔满腹经纶却没有几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恶如仇;皇上对他百依百顺,群臣眼中他又无足轻重。他的一生经歷令人匪夷所思,在当时的社会没人能够理解他,但是到了现代,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便是“另类”。王立群先生把东方朔叫为“另类奇才”。 第21页 的确,东方朔就是凭着他求职的“另类”陈情书,令汉武帝对他的第一印象极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这段陈情“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个中语言铿锵,个性鲜明,气势恢宏,情绪强烈,先声夺人,虎虎生威,不落常人窠臼,文武并举,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一个伟丈夫形象立刻跃然纸上。汉武帝一见,眼睛“腾”的亮了起来,一个人敢这么“吹捧”自己,的确是个“奇才”。“奇才”横空出世,又怎能叫人不爱? 汉武帝把他叫来身边说话,总是被他的博学多才、奇思妙语逗得捧腹大笑,每当遇到治国的难题,需要找人谈谈、排解抑郁,东方朔常常是最佳人选。不过,武帝也知道这一介书生的嘴皮子很厉害,实则肚子中的真正经纶要比董仲舒等人差很多,便给了他一个闲职。但是东方朔很不满,他自诩有苏秦、张仪之能耐,可却不受到重用,这令他很不爽。可是他的官职低微,见皇帝的机会不多,便想了一个办法,从“弼马温”入手。 他找来为皇帝餵马的侏儒,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耕田没有力气,当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点用处也没有,还消耗国家的粮食,准备把你们通通处斩。”侏儒们吓得号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便说:“等到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不久,汉武帝经过,侏儒们顿时跪倒一大片,哭哭啼啼,齐声高唿“皇上饶命”。汉武帝不明就里。侏儒们便说了刚才的事。汉武帝一听,便质问东方朔为何要吓这些侏儒。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撑破,我却饿得发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我吧,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汉武帝一听,乐得不能自抑,立即让东方朔到金马门待诏,不但增加他的俸禄,而他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从东方朔自荐到升职,明显看出他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凭藉幽默诙谐,诡诈多变,赢得武帝的欢心,给人一种歪门邪道的感觉。不过武帝却很吃他这套,即使东方朔干了令武帝恼怒的事情,也能凭藉其如“鹩哥”般的嘴巴,叫武帝除了笑,什么也说不出来。 武帝先崇儒术,后又倾慕起道教来,相信长生不老之术。一次,有人向武帝提到,君山上有美酒,如能喝到,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武帝闻得此事就斋戒七天,派了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美酒,果然得到了仙酒。哪知道武帝未喝之前,东方朔就偷偷地喝光了。武帝不禁大怒,下令推东方朔出去斩首。东方朔就说:“假如这美酒灵验,就算您杀了我,我也死不了;要是酒不灵验,那么这酒就什么用处也没有,你也就无鬚生气了!”武帝一想,他这样说的确没错,大笑着把他放了。 有这么一张诡辩的嘴巴,再加上能参透汉武帝喜欢听新鲜言论的个性,东方朔把武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确厉害。难怪王立群先生会说:“朝堂肃穆,百官惶恐,为博龙颜一悦:公孙弘曲意逢迎,张汤机关用尽;只有东方朔敢于摇舌鼓唇,恶搞作秀,在所不惜。因为他明白,讨得皇帝欢心,一切尽在掌中。” 可是,就算武帝被东方朔的“恶搞”言语弄得很开心,但前者一直都没有改变把后者看做是俳优(古代说相声的人)的想法。但东方朔生平最鄙视的便是俳优,认为那些人皆是阿谀奉承之辈,只知道歌颂,却没有真正的能耐。他对于自己没有官升高位,无法发表治国言论,不能做一个政治纵横家感到很郁闷,于是他写了《答客难》。这文中情辞并茂,内容丰富,纵横歷史,言前人豪杰的富贵贫贱,荣辱浮沉,实则以一种自嘲的口吻道出自己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苦闷心境。 可是,由于东方朔长了一张爱说的嘴,叫他所有的才华都被那油嘴滑舌给掩盖了。直到东方朔临终时,他规劝武帝:“《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这才看清东方朔的能耐:“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过了不久,东方朔病死。 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东方朔一生也并非毫无建树,单凭他最后这句话,就知道这人还是有几分大道理。《汉书·东方朔传》称他曰:“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童儿牧竖莫不眩耀”。对其评价,倒也中肯。 观东方朔的一生,他的聪敏才情,让人不得不服,但他太博学而不深究,因此无法对任何学术有所超脱,只是将博杂的学问当做譁众取宠、谋求政治仕途的资本,从而实现他“学而优则仕”的读书理念,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如董仲舒,不能被汉武帝重视的原因。 而作为一个似隐又不隐的文人,使他在出世与入朝之间摇摆不定,既放不下书生的架子,又不想抛弃仕途的理想,这就使他不能专心于任何一面,成不了真正的文学家或政治家。不过,他毕竟为后世文人在朝与隐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一方面游戏于官场,放荡不羁,积极地为他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着,虽然终究未能受到重用,但多次以一个臣子的耿耿忠心劝谏武帝;另一方面又一直保持着一个文人所应有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甚至不怕被人称为异类,他无疑是一个“绝世奇才”。 第22页 一张嘴说起一个王朝 高祖刘邦说,汉朝马上得天下,但是相信如果没有陆贾,这马上得来的天下,可能会马上失去。陆贾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大约有三件:第一,是以三寸不烂,化两场大战于无形。第二,作《新语》十二篇,以亡秦为鑑论治国之道,影响汉室统治。第三,促成了周勃与陈平的“将相和”,使得诸吕之乱能够很快平定。这三件事情,每一件都关乎国家的存亡。因此说他一张嘴说起一个汉朝,虽显得夸张,但绝非过誉。 陆贾早年随刘邦定天下,口才奇佳,是汉初有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刘邦建立西汉政权,立下了大功。让我们逐个来看。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想与雄踞一方的越南王赵佗交好,于是就派陆贾去越南,劝说赵佗臣服汉朝。由于陆贾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游说能力,越南王赵佗果然被他说动。于是接受劝说,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后来刘邦去世,吕氏临朝,遂与赵佗交恶。吕后派兵攻打赵佗,激怒了赵佗,结果种种原因反而被赵佗占了便宜,于是他自封为“南越武帝”,最后导致了越南与西汉王朝分庭抗礼的局面,吕后拿他没有办法。吕后死,文帝继位。文帝上台后,先派人修理赵佗先人之墓,又派陆贾去出使南越。他不负重託,再一次说服了赵佗。于是赵佗去除帝号,向汉称臣。我们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但是可以想像他策古论今,口若悬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彼时之风采,一定为人所仰慕,说不定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超级男生”。 陆贾对赵佗这件事情的两次摆平,功劳不可小觑。第一次说服赵佗,使得刘邦与越南王之间不用大动干戈,兵戎相见。可以说一来给了汉朝在征战的疲惫中以喘息的机会,二来也是天下苍生之福,免去战乱,可休养生息,为其他各个藩属国的称臣,也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第二次的说服,又化一场大战于无形,功德实属无量。以赵佗的实力要是反起汉文帝来,不好说谁输谁赢,即使汉朝能赢,对两边的人民来说也是一次大灾难。陆贾的劝说对汉朝国家一统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陆贾的三寸不烂之舌,不光能够说服赵佗,甚至可以说服一国之君。《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陆贾劝解刘邦说得天下当然是靠兵马,靠武力。但是治理天下则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说话得有证据。他先是举汤王和武王的例子。汤王伐桀,武王伐纣,是逆取,算马上得天下。可是守成的时候呢,是文武并用。所以才能长治久安。吴王夫差和智伯都是穷兵黩武,极武而亡。而秦国则是施酷刑,百姓受不了而亡,假如说秦皇能够行仁义,法贤圣,那你刘邦还能做皇帝吗?一席话,晓之以理,把刘邦说服了。 当然,刘邦能容人也是人所共知的。于是他接受了陆贾的建议。希望他可总结一下兴亡得失。而且在刘邦统治后期,他也是那么做的。于是陆贾作《新语》十二篇,刘邦每篇都说好。这可以说是刘邦由溺冠到尊重儒生转变的信号。可以说陆贾对汉初统治思想形成的贡献是巨大的,从此之后,汉朝文官制度逐步建立。由于重仁义,行仁政,也使得儒生开始逐步为官方所重视。陆贾在《新语》十二篇里对歷代帝王政治得失的评判确实有过人之处。他开篇以《道基》,“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只有奉行“道”的纲纪原则,才能够达到“国治”。从这里出发,陆贾对歷史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后来为我们所知道的贾谊和其大作《过秦论》,就是受陆贾《新语》影响而作。《新语·道基》中说:“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又在《新语·辅政》中说:“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禹、稷、契为杖,故高而益安,动而益固。……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指出了尚刑而亡的教训。于是我们看到贾谊在《过秦论》里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就是说: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他实际上和陆贾说的是一人意思,只不过陆贾语言集中了点,说尚刑而亡,不施仁政。当然并不是说贾谊没有价值,实际上贾谊那篇《过秦论》议论精彩,论据充分,道理辞章都是极品。这里的主要意思是说陆贾开了“以秦为鑑论得失”的先河。于是有了后来的贾山和贾谊。 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因之晚年没有子孙,所以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结果她死后,吕姓王便欲起兵叛乱,夺取刘汉政权。当时权倾一时的陈平,立刻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成为这场斗争的受害者,怎么办呢?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正好有一天陆贾跟陈平说:“天下安则注意相,天下危则注意将。将相和谐众皆服,天下有变亦无妨。何不相结周勃侯,一举定可安汉邦。”这下提醒了陈平。于是陈平又按照陆贾建议的那样,送五百金子给周勃,并准备为他举行歌舞晚会。周勃其实也有那个打算,只是窗户纸没有捅破,不好意思说,现在陆贾来了,干脆做个顺水人情。于是陈周二人,化干戈为玉帛,和好了。也正因为他们“将相和”,所以正如陆贾所说“天下有变亦无妨”。 第23页 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一起密谋策划,设计使得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很顺利地将北军控制,接着周勃命令朱虚侯刘章率兵千人以进宫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手去捕杀诸吕,不论老少全部处死。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反过来看一下,如果没有陆贾,这“将相和”怕够戗,在那个千钧一髮之际,陆贾深明大义,促和两家,可以说间接地为平定诸吕作了贡献。汉朝能够继续刘姓,当记陆贾一笔功劳。 勇冠三军的高阳酒徒 李白的《梁甫吟》里有:“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这里的高阳酒徒,就是郦食其。指挥楚汉如旋蓬,那是何等的潇洒。旋蓬一词意指随风旋转的蓬草,表示轻而易举。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想像成郦食其戴个斗篷,指挥各个方向,忙得团团转,却一点都不慌乱,就如同李敖说演讲得左右顾及,因此转来转去像个电风扇,郦食其转得旋起来了。毛泽东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给李白的诗加了四句:“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歷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这四句讲的是郦食其是怎么死的,而李白的诗则是讲郦食其是怎么狂的。 那这个郦食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如果终其一生来看,郦食其乃真的勐士,是真的勇冠三军的勐士。 郦食其发迹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是个老当益壮的角色,看见他估计就能知道什么叫不服老,不服输。这个人喜欢喝酒,从小就喜欢喝,因此自称高阳酒徒。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个老头子咋咋唿唿的,喜欢喝酒,其实还蛮可爱,不过他发起脾气来也了不得。当年他听说刘邦能容人,无雄才但有大略,于是就决定投奔他了,跟他去推翻暴秦。 他去的那天,正好刘邦在让美女帮他洗脚。刘邦手下就跟刘邦说外面有个儒生求见。刘邦非常讨厌儒生,认为他们酸酸的,让人看了不爽。于是就说:“告诉他让他滚吧,老子看儒生烦躁。”手下于是出去就跟郦食其原话说了。郦食其在外面早等得不耐烦了,双目怒睁,手握长剑,刷刷晃了两下,你跟他说:“老子不是儒生,老子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这口气,知道来者不是一般人,于是顾不上擦脚,就出来了。 郦食其见面也不拜,噼头盖脸就问:“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之态来接见长者。”刘邦被问得哑口无言,于是态度一转,把郦食其请到了饭桌上,跟他道歉。向郦食其说:“愿闻高见。”郦食其于是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谋略,刘邦才发现此人谈吐不俗,于是命人给郦食其做美味佳肴,并问计于郦食其说:“那您的意思是怎么样呢?”郦食其回答说:“你现在的兵力,老弱病残都算上也不满一万人,就凭这个和强秦对抗的话,那是’‘羊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交通集会处,道路四通八达,而且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认识陈留的县令,我到他那里去跟他说一说,劝他向您投降。他要是不听我的话,你就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做内应,把他咔嚓了。”刘邦觉得有理,就採纳了他的意见。 想想看郦食其这个人确实颇有胆略,敢和刘邦吹牛说他去找县长谈谈,要他让位子给您,这不是与虎谋皮么?不过这个陈留的县长却也不怎么样,优柔寡断,不敢答应,也没有把这么无理的郦食其杀掉,反而被郦食其带人了,将头扔到了城楼下,刘邦乘机进去说能投降的快投降,不投降的,县令就是你们的榜样,结果不费劲儿,陈留遂归刘邦。可以说为刘邦日后的称帝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是刘邦的第一桶金。 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又建议刘邦说:“现在楚汉相争的时间太长了,这样的话百姓就会骚动,结果会造成海内动盪、人心不安。你现在应该尽快结束这样的状况。我建议你急速进兵,收取荥阳,夺取粮食,只要有了粮食,并且占据了险要的地方,天下就归你了。”然后郦食其还说自己愿意去说服齐王田广。刘邦认为郦食其说得真好,于是决定就这么办。高阳酒徒的这一建议,也成了刘邦夺取天下的战略思想。 于是,郦食其就去了齐地,跟齐王田广说:“你可知现在人心的归向啊,你要是知道的话,齐地的人民可保平安,要是不知道的话,你可能就完蛋了。”田广于是就问:“我不知道,愿闻其详。”于是郦食其就说刘邦广纳贤士,屡战屡胜,并晓之以利害,说刘邦才是真英雄,以后天下必归于他,所以他是人心的归向,你应该跟汉王刘邦混了。田广思虑再三,决定採纳这一建议。结果不巧的是,郦食其不用兵戎相见,就取得齐地七十二城的消息,传到了韩信的耳朵里,韩信起了妒忌心。于是趁郦食其跟田广喝酒的工夫,就率兵来攻打。田广一看,这还了得。你郦食其刚跟我说要我归顺汉王,是和平方式交接,这时候却好,把韩信引来杀我,原来你小子是内奸,跟我讲那么多废话是为了做内应,好让韩信攻我不备。于是下令找人把他给煮了。在临煮的时候,田广跟他说:“你要把他给我劝退,我倒也能留你条活命。”郦食其哪肯吃这一套,当年刘邦怠慢他,他都敢教训,现在你田广敢跟我讲这些,他哪里肯。那股劲上来了,便说:“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才不帮你说退呢,你要杀要剐,随你的便!”结果一代豪杰,就这么慷慨就义了。他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他选择了死。而与他有过节,导致他被烹杀的韩信,却不想死,但是也死了,命运无常啊! 第24页 想想当时,锅里的水已经滚开,士兵押解着他,田广气势汹汹地跟他讲条件,他不接受,就那么从容地走了。这让我想起了卖国贼汪精卫早年时曾写过的一首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我们把他稍作修改送给郦食其: 慷慨辅汉王,从容说田广。 投锅成一快,英勇冠高阳。 当然,汪精卫连给郦食其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早年那么能吹,结果是个卖国贼,记得朱星公先生在知道他变节后,将汪精卫那首诗作了如下更改,读来真是痛快: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做楚囚。 恨不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观郦食其的一生,早年的时候就得“狂生”名号,他六十来岁的时候,才出来跟了刘邦,可以说岁数比较大了。但是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其实,一时狂简单,但是能狂一辈子是不容易的,郦食其狂了一辈子,而且并不是轻狂,而是颇有谋略,胆识过人,勇冠三军。他嗜酒如命,又为之增加了几分豪气。毛泽东说:“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郦食其死得太可惜了。其实没有办法,性格使然,纵使功劳赫赫,狂狷不受人辱,所以慷慨就义了。刘邦失去郦食其后十分痛心。在分封列侯时,还怀念郦食其。郦食其的儿子郦疥虽然多次带兵打仗,但军功还不行,可是汉高祖刘邦封郦疥为高梁侯,可见刘邦对郦食其的欣赏和怀念,而且后来又改食邑在武遂,侯位传了三代。郦食其在九泉之下,大概也能感觉到吧! 铮铮傲骨 大汉之幸 “河南矫制,自古称贤。淮南卧理,天子伏焉。积薪兴嘆,伉直愈坚。”这是司马迁对汲黯的评价。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汲黯是谁?他是汉武帝时的一个大臣,以直谏闻名。《汉书》中说到武帝时人才济济时就提及汲黯,说他“质直”,甚至到了让人害怕的地步。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在景帝的时候,是太子洗马,即太子的老师,当然就是汉武帝的老师。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成了皇帝身边的近侍,即谒者。他这个人性格很直,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满朝文武,只要他看不惯的,都要上去说两句,甚至敢跟汉武帝顶嘴。他在武帝身边当近侍的时候,有人报说东越族人互相攻击,于是汉武帝就让汲黯去看看,结果汲黯到了半路,就返回去了,还理直气壮地说:“越人本来好斗,所以他们之间攻击很正常,不值得我去调查。”胆子真大,那可是违诏啊,显然是个不要命的主,听话里有点埋怨汉武帝的意思:“你怎么给我这么一个差事,我汲黯不能降低身份做这种事情。”当然他说的话也有道理,人民互相攻击是民风使然,有地方官员管理就行了,用不着中央派人去。 没过多久河内郡失火,连绵烧了一千多家,这回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汲黯倒是去了,回来之后报告说:“这回大火是由一家失火而起。由于大家住得太紧,所以火势一时失控,才蔓延开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他竟然顺便干了件更大胆的事情。他说:“大火虽然没有什么。不过我经过河南郡时,发现河南郡的老百姓受灾严重,灾民多达万余家,没有吃的,出现了人吃人的状况。我干脆自作主张越权了,凭着皇上所赐的符节,开河南粮仓放粮,赈济灾民了。这事情好像不妥,所以请皇上治我假传圣旨的罪过吧!”汉武帝一听,这还了得,要是不贬他,很难服众,于是就满足了汲黯的要求,把他贬为荥阳令。其实,假传圣旨的罪过不小,但是武帝没有杀他。 结果,汲黯是个挺能折腾的主,这回又觉得自己当个小小县令太屈才了,干脆告病回家了。幸亏武帝能容人,又比较相信他的才华,所以无奈,又把汲黯召了回来,官拜中大夫。结果汲黯仍然改不了老毛病,在做了中大夫之后,还是经常直言相谏,使得汉武帝好多次都失了面子,汉武帝实在受不了,于是又把他贬为东海太守。这一次汲黯乖巧了很多,没有像上次那么嚣张了,不过他也真有办法,每天在卧室里睡觉,竟然把东海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当地人民的信任。武帝看这个汲黯果然有点能耐,觉得他是“社稷之臣”,于是又赶紧把汲黯召回来,官拜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按理说,汲黯也该停歇一下了,结果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还是坚持自己的个性,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时,百官来朝贺,其中年俸二千石的大官都得行跪拜之礼。可见这个田蚡是非常傲慢的,而且他根本就不还礼,不过并不是谁都不跟他来硬的,汲黯就敢。他见到田蚡的时候根本就不跪,只拱手应付一下,确实比较张狂,当然也可见其风骨,对田蚡有所抑,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情。当时的大司马卫青朝中也是人人敬重,见面都要跪拜,不过唯独汲黯见了卫青,只是拱手作揖,还说:“大将军有揖客方显其大将军的风度,有何不好呢?”当然,卫青心胸宽广,深明大义,很欣赏汲黯之铮铮风骨,所以也不计较,反而很敬重他,还不时向他请教朝中疑难之事。 汉武帝为什么不杀了这个“眼中钉”呢?其实是因为汲黯这个人确实很厉害,很有才。当时人的评价,都认为在军事方面,汲黯的水平,要超过卫青、霍去病,在行政方面,要超过张汤与公孙弘。汲黯做“内史”的时候,从不理事,但“官事不废”。而丞相公孙弘每天很忙却把朝政“越理越乱”,对此,汉武帝曾对公孙弘说:“黯本长才,卿等难及也。”可见武帝每每对汲黯网开一面,实在是爱惜汲黯之才。 第25页 位列九卿不久后,因为劝说皇帝不应该浪费财力,迎接匈奴浑邪王降汉的军队,跟皇帝结下了梁子。于是武帝直接罢免了他的官,汲黯于是就回家过清闲日子去了。几年之后,楚地兴私铸钱币之风,汉武帝又召回了汲黯,官拜淮阳太守,让他去治理淮阳。汲黯拒不受命,武帝找人好说歹说,他才答应。临行时还不忘发牢骚。汲黯后来把淮阳治理得很好,七年后去世。这么一个铮铮汉子,就这样离去了。我们前后思虑一下,满朝文武都不敢顶嘴,唯有汲黯敢跟皇帝较劲,凭的是他的清正廉明、公正无私、直爽而戆、铁骨铮铮。虽然因为性格因素,经常搞得武帝下不了台,但是他的每一次直谏匡君,对武帝而言都是一种警示,对武帝行事的公正可以说有很大影响。当时武帝召见大臣,很随便,像召见卫青、霍去病不是在厕所,就是忘记戴帽子,而一听是汲黯来了,就要换上正装。可见,武帝对汲黯还是比较尊重的。 最为后世所称道的一件事情是汉武帝虽然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做得并不是很完美,有天上朝就开始讲各种话来说自己是如何如何重仁义,等等,汲黯听了就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一下点到了皇帝软肋上,武帝气得退了朝。这句话是相当严重的,相当于当面揭穿武帝的虚伪。后来群臣就说,你不应该当面跟皇帝这么讲话,汲黯说:“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在其位谋其政,确实是榜样啊!怪不得杜甫有诗说:“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中兴名臣曾国藩甚至自称“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可见汲黯的影响。 好多成语跟汲黯有关,有一个成语叫“期期以为不可”,就跟汲黯有关系。汉武帝听人谗言,要换太子,满朝文武不敢说个不字,只有汲黯敢站出来说话。不过当时正值巫蛊治乱,汉武帝疑神疑鬼,情绪相当不稳定。所以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观点来看,汲黯当时吓坏了,说出来的话结结巴巴:“臣期、期、期……以为不可!”这“期期”是指汲黯大舌头,虽然解释得有点另类,不过这么一来,人物是鲜活了,于是“期期以为不可”成了成语保留了下来。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敢出来表达与皇帝不一样的意见,因此,武帝每次在他犯错后对其处罚,都不太重,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一般都耿直,用武帝的话来说是“戆”,什么意思呢,就是愣头愣脑的意思,但是他处理事务还处理得很好,是社稷之臣,因此每每从轻发落、网开一面,从侧面也反映了武帝能容人。 还有个成语跟汲黯也有关系,叫做“后来者居上”。说的是汲黯发迹比较早,当他任九卿高官的时候,公孙弘、张汤还不值一提,但后来这两人官位都超过了汲黯。公孙弘当上丞相,被封侯,张汤则官至御史大夫。汲黯心里很不爽,因为他自己不太服这两位,所以就对汉武帝说:“陛下用髃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就是说就像烧柴火,先拿来的总是放在下面,而后拿来的则放在上面。这就是“后来者居上”的来源。当然,武帝对此也只当是耳旁风,并无举动。王立群先生说汲黯不懂批评艺术,甚至有点怕别人不明白而诚心直白。所以武帝当然不愿意事事都顺着他。 纵观汲黯的一生,人们会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他讲原则,敢冒死匡君,他爱黎民,敢矫诏放粮,他为人正直,敢痛批公孙弘、张汤,他骨头硬,敢与大司马分庭抗礼,他有才能,卧床可治郡县,他性高傲,敢跟皇帝发牢骚。可以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 第六章 美女外交与探险外交 前期的西汉,国家刚立,人民急待休养生息,于是统治阶级推行黄老无为之术,希望天下可以回復元气。当然周边诸国对大汉还是虎视眈眈。他们不时骚扰,边疆百姓苦不堪言。汉朝天子们满含悲愤,却不忍让黎民再遭战乱之苦,刚从暴秦的苦海脱离,不希望再捲入更残酷的战争,人们需要的是安宁。于是一代代君王,不得不饱含眼泪和屈辱,将汉家公主拱手送与蛮邦,多少个夜里,当我们抬头看狡黠的月光,似乎能看见其中倒印着的那些远嫁番邦的汉朝的女儿们的脸,甚至细听这浩浩长风,都仿佛夹杂着她们离别的哭泣和遥望故乡的嘆息。 西汉初期,被动和亲,埋葬了多少花样青春,等到一朝武帝临朝,才张扬汉朝强悍个性,从此挥师征战,所向披靡,打得匈奴屁滚尿流。光有武力也不足取,你可知道在贝加尔湖流放的苏武,你可知道跋山涉水的张骞?他们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那些寒冷的日子里,苏武手持旌节,渴了吃冰,饿了啃皮袄,陪伴他的仅仅是一群小羊,他以高贵的气节和不可侵犯的尊严,在冰天雪地里一坚持就是十九年,就连杀人无数的匈奴王,都对其尊敬有加。当他回朝的时候,人们知道了他的不辱使命,多少人为之留下感动的泪水! 王朝自有豪杰 女公主其名叫解忧 汉朝是一个铁血与柔情共存,英雄与美人并出的时代。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英雄,成了我们记忆中抹不去的一部分,但是一群男人构不成整个歷史,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女人。是她们远嫁匈奴,出使乌孙才得到汉朝永久的安宁,歷史因为有了她们才更加雄壮而悽美,绚丽而质朴。说不完的美丽故事,数不尽的英雄烈女。怀念了汉朝的名将,应该想想那些“和亲”的公主,她们承受的痛苦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而这所有的和亲者中,最令人敬佩的就是解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解忧公主绝对是美人中的英雄。 第26页 赵朴初先生有一首《塞鸿秋》称赞解忧公主: 漫等闲帝女乌孙嫁, 长留着王子金杯话。 为的是和亲民族安戎马, 为的是交欢琴瑟传文化。 重任付儿家, 雪岭冰川跨。 论功勋岂在萧房下? 此词读来,令人盪气迴肠。解忧公主的故事,让人感佩。确实,若论功劳,她也不在萧房之下。这种评价实在是中肯之语。 解忧公主是第二个嫁与乌孙的汉族公主。在这之前还有一个西君公主。汉武帝时,施行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于是决定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自然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强大的乌孙国成了主要拉拢对象。更重要的是乌孙与匈奴本来就有世仇,所以汉武帝派细君下嫁乌孙国,拉拢其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但匈奴也知道汉朝的想法,所以他们也派匈奴公主来“和亲”。乌孙国国王,知道匈奴也不好惹,所以把两个公主都纳为夫人。不久乌孙国王去世,他的孙子岑陬继承王位,按照风俗细君应该做岑陬的妻妾。起初细君不能接受,在汉武帝劝解下,下嫁其孙岑陬,生一子后,忧伤而死。 此后岑陬又向汉朝求婚。解忧公主奉汉武帝之旨意含泪告别悲痛的父母前往了乌孙,从此五十多年,不见汉人,经歷四朝三嫁,对汉朝的和平和外交局势,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汉武帝派解忧去了乌孙之后,解忧也悲痛过,但是很快她就知道,自己身负重任,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哭哭啼啼上,而应该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为两国的联盟,作出自己的贡献。于是她与细君不一样,她把思乡之痛藏在心里,积极地为乌孙国的经济政治出谋划策,协助岑陬管理政事,深得宠爱,地方上的人民也很爱戴她。岑陬为了平衡局面,也接纳了由匈奴来的公主。这样又成了细君时候的局面。后来匈奴公主为岑陬生下了一子,就是后来的“狂王”。而解忧公主却没有。 几年以后,岑陬得病去世,岑陬的一个本家弟弟继承王位,因为那时候“狂王”还小,所以不能继承王位。新继位的这个人就是有名的“肥王”归靡,只因为他身体很胖,故得名。按照当地的习俗,解忧得再嫁“肥王”。无奈之下解忧下嫁。可喜的是这个“肥王”归靡对解忧还不错,两个人相恩相爱,生下三子两女,其中长子就是元贵靡。由于归靡宠爱解忧,再加上解忧的积极行动,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已经非比寻常,于是匈奴人非常不高兴,他们威胁归靡说,立刻和汉朝断绝关系,并将解忧公主交出来。 解忧公主力排众议,说服主降的各个大臣,并向汉朝传话,要求发兵,一起对付匈奴。但当时汉昭帝病重,朝中正为选皇帝焦头烂额,无暇顾及此事。解忧公主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她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直努力控制局面。后来匈奴挥师南下,夺取了乌孙不少地方,解忧公主又派使者去汉朝请求出兵。此时汉宣帝继位,大将军霍光辅佐幼主。收到消息后,宣帝迅速作出决定出兵支援,一同对付匈奴。需要提到的是解忧之所以在困难的时候能控制作局面,跟冯嫽也有很大关系,冯嫽是解忧公主的婢女,她随同公主来了之后,嫁给了乌孙将军,她与解忧里应外合才没有使得局面更加恶化。 匈奴看汉朝派来了军队,不敢恋战,悻悻地退兵而逃。结果被乌孙国精锐部队逮个正着,匈奴死伤无数,从此一蹶不振。这次出兵实际上使得汉朝北方更安定了,也使得汉朝与乌孙之间更加亲密,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解忧公主和冯嫽在乌孙国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礼遇。不仅如此,西域各国也纷纷与乌孙交好。这为汉朝边疆稳定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归靡去世,乌孙国大臣们,不立太子元贵靡,却把“狂王”泥靡扶上台,于是解忧公主,不得不下嫁了“狂王”,还为其生了一子。但“狂王”残暴无道,国内人民怨声载道。这个“狂王”还杀死了肥王的一个儿子,这件事使得乌孙国大乱。汉朝不得已出兵军事干涉,强迫“狂王”下台,并要求解忧之子统治六万户,而匈奴公主之子乌就屠统治四万户,封为小国王。最终在汉军、解忧公主、冯嫽的共同努力下,乌孙渐渐统一了意见,接受了汉朝的意见。于是解忧长子元贵靡成了国王,动乱平定了下来,双方暂得安宁。 然而好景不长,解忧公主的两个孩子相继死去,乌孙国成了乌就屠的天下。解忧公主遂向汉宣帝报告说,想回家了。这报告写得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于是满朝文武才感到解忧公主浓浓的思乡之情。所有人为之动容,汉宣帝同意她的请求,并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出去五十多年,七十岁了才回来。这是多么悲壮的事情啊! 一个女人,本来可以在大汉过舒适的一生,但天命不可违,被送到乌孙。天高地远,不合风俗,多少个日日夜夜思乡心切,不过她没有倒下,她毅然用她瘦小的肩膀,撑起了汉朝与乌孙的和好稳定。婚姻上的牺牲尤其大,异邦风俗让这个高贵的女人饱经摧残,好在苍天有眼,“肥王”还不错,伴她度过了年轻时最美好的一段。后来儿子又先她而去,这么大的打击,也没击垮这个坚强的女人。当她年老了,她站起来,遥望着东方,告诉所有人,她要回家,一份报告,情辞恳切,举国为之震撼。她以常人不能比的毅力和政治智慧,不辱使命,最终回到汉朝,成了歷史上不可复制的传奇。 第27页 从此汉家王朝的歷史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解忧公主,你曾经解了一个民族的忧愁。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有诗曰: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写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昭君出塞。杜甫诗歌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不尽的悲凉悽惨。 人们歌颂她主动和亲,为汉族和匈奴两个民族之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为这个来自民间的女子,唱出了一首首婉转哀怨的悽美歌曲,并为之写下了数不尽的诗词歌赋。 耐人寻味的是昭君出塞在解忧归汉后十八年,为什么名头反而比解忧公主还盛?据推测,这可能跟她的身世有关。按照《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唿韩邪单于来朝。诏曰:’‘……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什么叫“待诏掖庭”?就是将要见皇上的女子。《汉书》里还记载昭君乃是“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按照这个说法,王昭君与别的和亲女子出自王公贵族不一样,她是从民间来的,打破了和亲的传统。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具备了流行元素或者卖点。人们更为同情和关切,于是她的故事便广为传颂。 对于她的传颂,最着名的例子是晋朝《西京杂记》的故事。它说当年有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工,很贪心,在给妃子们画画的时候,常常收钱,才能给画得漂亮。昭君很有骨气,不肯出钱,结果这个画工就把昭君画得很丑。汉元帝挑选的时候,就找一个最丑陋的,就挑了昭君,答应嫁给唿韩邪单于。后来汉元帝为了庆祝和亲,亲自召见,才发现昭君貌美如花,举止优雅,谈吐不俗。由于答应了匈奴,不能更改,感到很懊悔,但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文帝一气之下把负责此事的画工统统杀了。 不过这个故事在《后汉书》里也有记载,大意略同。《西京杂记》应该是参考《后汉书》后改编的剧本。据歷史记载,当时是汉朝强大,匈奴弱小的时代,因此也不存在“和亲”一说。应该是汉朝赐给匈奴的。现在观点倾向于,昭君忍受不了孤独,“数岁不得见御”,才主动选择了去匈奴的,因为怎么说去西域也比死在深宫大院里强,况且当时汉朝强盛,去了也不会受委屈。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向匈奴进发,传说由于她长得太漂亮了,天上南飞的大雁都降落下来,一睹尊容,这就是所谓的“落雁”。她受到匈奴人的热烈欢迎,还被封为“宁胡阏氏”,做了唿韩邪单于的阏氏,后来为其生一子。两国之间都希望她能带来安宁和平,汉朝年号改为竟宁,想来就是希望和平和安宁的意思。昭君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而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但是她也确实为匈奴和汉朝的和平作出了贡献,并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自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维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和解忧公主一样,她也遭遇了风俗不合的情况。出塞后两年,唿韩邪单于去世后,她悲痛欲绝,按照当地风俗她得再嫁唿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她不能接受。于是,跟皇帝求情,想回汉朝。但是皇帝不同意,希望她入乡随俗。于是违背汉人的伦理,她从了匈奴风俗,嫁了大阏氏的长子,并为之生了两个女儿。 唐代元稹曾经写过一首诗歌叫《行宫》,内容是这样的: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短短几句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可以说王昭君的选择是对的,她主动出塞,实际上避免了自己成为白头宫女。因为昭君出塞后四个月,汉元帝就去世了。时也?命也?实际上她是幸运的,也很有眼光。不过她的命运也很悽惨,出塞后两年,唿韩邪单于死。公元前二十年,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也死去了,过了不久,时年三十三岁的王昭君也郁郁而终,匈奴人厚葬了她。可见她过得其实也不算太悲惨,至少比在汉宫中强很多。她的坟墓在今天唿和浩特市南郊,因为每年秋天,别处都是一片枯黄,而唯有她的坟冢一片青色,于是得名为“青冢”。匈奴人很热爱他,因为久经战乱,人们迫切希望和平与安宁。现在大汉将昭君委身下嫁匈奴,给他们带来了和平,因此他们都感恩戴德。汉族人和匈奴人为此对王昭君表示出莫大的理解和深深的爱戴。 后人对其的认识,往往是从文学作品里来,而实际上文学作品大多失真。根据史料记载,王昭君的经歷并没有像传说得那么复杂。歷来的文人墨客也对昭君的描写都极尽夸赞之能事。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歷史上记载,她是待诏掖庭,又哪里做过皇帝的妃子?其实客观地评价,王昭君是一个顺应潮流的有心机的美女。抓住了好机遇,文人墨客也成全了她。当然对于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她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换做别人可能也能做到。比起解忧公主来,她是大有不如。当然也不能否定其作用,汉与匈奴可和平相处六十年,其中有王昭君的一份功劳。 第28页 一个人 十九载 千年佳话 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两千年前的贝加尔湖畔,一个叫苏武的外交官,以其卓绝的品格,威武不屈的气节,为后人所称赞。在那个骄傲而不屈的年代,他就如同一朵奇葩,成为汉代气象的另外一种风格:忍辱负节,死而不屈。今天我们温习他的故事,看他由一个朗朗汉子变得头髮花白,还是会流下满含感慨的眼泪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与信念的民族。歷代有识有为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情操和品格。而苏武恰恰是最好的榜样。 唐朝诗人李白曾为之写了一首诗歌: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飢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这首诗是对其一生简短的概括。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拜中郎将。虽然自从匈奴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匈奴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但是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汉朝派往匈奴的使者,有时候还是会被扣留下来。 公元前100年,武帝想出兵攻打匈奴,结果匈奴把扣留的使者全送了回来,跟大汉求和。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发生了一件大事,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原来,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后被单于封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恰巧这个人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又是朋友,于是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杀卫律,并劫持单于的母亲,想逃回中原。张胜许诺了他,并分一些财物送给了虞常。 结果由于细节问题,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所擒。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于是张胜就把事情原委和苏武说了。苏武知道自己肯定要被这事所牵连,因此想自杀以保全名节,张胜和常惠慌忙拦住。果然不久之后虞常果然把张胜供出去了。 卫律向单于报告审判结果,单于大怒,想把使节苏武杀死,被大臣劝阻了,单于于是让卫律去威逼利诱苏武投降匈奴。结果苏武不为所动,还跟卫律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说完遂拔剑自刎。卫律感到羞愧,于是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甦醒过来。 单于听说后,觉得苏武这个人很有气节,是条好汉,十分钦佩他。单于想在他伤愈后,逼他投降,于是先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就投降了。苏武对这等贪生怕死之辈感到耻辱。当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时,苏武不动声色,看都不看他一眼。卫律一看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于是劝苏武说:“你还是投降了匈奴吧,单于会对你好的,先生若能降我匈奴,定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 苏武怒极,大骂他厚颜无耻。卫律报于单于。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想折磨到他屈服为止。可惜他们低估苏武了,苏武拒不屈服。 单于把他送到北海边去放羊,决定长期以这种方式监禁他,直到他屈服为止。苏武到了北海,周围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他在北海“渴饮月窟冰,飢餐天上雪”,日子艰难极了。但是苏武仍不屈服,时间长了,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他的毛髮也全白了。 这样的日子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上打猎。由于欣赏苏武的气节于是供给他衣服、食品,后来又赐给苏武很多吃的穿的,苏武的日子才好过了些。但是好景不长,于靬王死了,他给苏武的那些东西也被人偷了,苏武又陷入了困境。 单于一直不死心,千方百计想招降苏武,于是便派当年投向匈奴的李陵去北海说服。李陵投降匈奴时也有一番心理斗争,因此说话的时候,十分动感情,说到了苏武可怜的家人,说到了自己当初是如何不适应,后来又如何投降的。 苏武没有说太多的话,他只是说:“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是汉朝使节,当不辱使命,为汉朝人牺牲,没有什么。我即使是饿死、冻死也不投降。”李陵与苏武谈了几天都没有结果。苏武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是不投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嘆,自愧不如,挥泪湿衣,告别苏武。李陵没有脸面再见苏武了,派他的妻子给了苏武几十头牛羊。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陵告诉苏武说武帝驾崩了。苏武一听,伤心痛哭。苏武能有如此气节,固然和自己性格有关,恐怕与当时整个汉朝的风骨也有关系。汉武帝虽然穷兵黩武,人们颇有微词,但是整个汉朝,要不是汉武帝这个嵴樑,恐怕没有后世人们传说的风光。 汉昭帝登位后,匈奴和汉朝达成和议。朝廷跟匈奴要苏武归汉,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苏武手下的常惠千方百计见到了汉使,并把苏武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使臣。在使臣的运作和施加压力下,单于终于承认,并放人。李陵安排酒宴,为之饯行,同苏武永别。自此苏武归汉,去时一行几百人,回来的人只有九个。 第29页 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人们载道相迎。苏武回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汉昭帝感他气节,视苏武为英雄,遂任命其为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跟随苏武回来的人中,有三人被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被放回家去,赐钱十万,终身免除徭役。汉昭帝还把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苏通国赎了回来,做了郎官。 后来苏武活到八十多岁,在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有人为他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歷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恆,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观其一生,苏武的精神不逊于汉朝任何一位英雄。在匈奴的十九个春秋里,他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演绎了什么叫做忍辱负重,什么叫做誓死忠诚。 汉朝使者拓展的中国视野 在班固所着《汉书·郑吉传》中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这句话是对汉朝开拓西域统一边疆歷经半个多世纪苦心经营的高度概括,其中蕴含着西汉三代帝王的英明举措以及热血男儿和巾帼英雄的奉献业绩。 这句话里提到的张骞就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由他开拓的。可以说,由于他的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与华夏文明的交流更加频繁了,我们的东西传到了西域,西域的东西比如马匹等也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原来。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诗歌,可以简单概括张骞的作用,他说:“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寻源使就是张骞。 西汉之初,中国的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一直是汉朝无法迴避的威胁。由于他们善于骑射,而西汉当时经济实力不行,武力装备跟不上,马儿也比较少,因此连年吃亏。这匈奴人来捣乱,汉军不能痛痛快快地反击,所以从西汉始,皇帝们只能以和亲换得暂时的和平,后世有人将这种策略叫做“葵花宝典”,是个绝妙的比喻。 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到汉武帝时,汉王朝开始对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进行强烈抵抗,同时,也开始举全国之力向西北扩张国境线。当时,月氏人受匈奴欺负,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向遥远的西方迁徙。汉武帝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第一,救人于危难,可为我所用。第二,当时汉朝的战略是远交近攻。所以汉武帝决定跟大月氏人结盟。要结盟就需要派人去送信。这个时候歷史选择了张骞。 张骞是主动请缨,他当时还只是御林军的将领,不过正如史学家描述的那样,张骞是个“为人强大有谋,能涉远”的硬汉子。汉武帝将这事託付给他,算是找对人了。从此张骞就迈上了通往西域的漫长之路。 张骞一行从长安启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自不必说。但是他信心坚定,毫不动摇,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匈奴骑兵发现,他与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虏。 匈奴单于先威逼利诱,想让张骞投降,张骞拒之,于是他们通过软禁等办法,希望他能改变主意,结果证明匈奴人是徒劳的,张骞自始至终没有松口。在过了十一年之后,终于有了机会。张骞和随从甘父趁看管松懈的时候一起逃出了匈奴的控制范围。他们逃出来时,虽然没有带干粮和水,但是甘父猎到的飞禽走兽却不少,于是他们饮血解渴,食肉充飢总算活了下来。 他们长途跋涉越过沙漠戈壁,到了大宛国。大宛国国王热情地接待了张骞,并请他观赏了大宛国的汗血宝马。由于当时汉朝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因此大宛国国王十分愿意与汉朝交往,所以帮助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渴望和平,已不愿再和匈奴作战。所以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的结盟使命。但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游遍西域后返回的途中,又被匈奴抓获。歷尽千难万险,于13年后回到长安。着名歷史学家翦伯贊对张骞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歷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在于他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到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胡麻、胡豆、胡瓜、大蒜、胡萝蔔,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鸵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张骞本人也为后世的使者建立了一个外交官的好榜样: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坚毅卓绝。 第30页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因为有上次的经验,张骞这回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家。遗憾的是这回赶上了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张骞完全可以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前面说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张骞把所见跟武帝说了之后,武帝十分想要这宝马,于是派人去大宛国想与之交换。但是大宛国王不同意,屡次三番都不同意。最后一次武帝甚至用黄金铸造了金马去跟大宛国国王换汗血宝马,结果国王杀了使者,夺了金马。这激怒了汉武帝。 汉武帝出兵二十万,不日便征服了大宛国。沿途中亚各国纷纷来朝拜,并呈上贡品,宣誓效忠汉武帝。至此,张骞定下的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汉王朝在中亚影响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自从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汉朝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屯田于渠犁。汉宣帝地节二年,郑吉以侍郎的身份被派遣到渠犁负责屯田,积蓄粮食,打算攻打车师。车师国得到消息后,向北方的匈奴求救,匈奴没有出兵,于是车师国决定投降汉朝。 匈奴听说车师王投降郑吉,于是发兵攻打车师,郑吉带兵向北迎战,匈奴吓得不敢前来。车师王在这次战争中逃到了乌孙,而郑吉则把车师王的妻子安排在渠犁。由于车师国土地肥美,所以郑吉开始调发三百士兵到车师屯田。结果匈奴知道车师国多良田之后,也派遣骑兵来,并攻击汉朝的屯田者。郑吉派人把守,匈奴就派更多的人来抗衡,结果由于郑吉人少,匈奴把田地全占领了。郑吉遂退守于车师城。郑吉无奈上书朝廷:“车师去渠犁千余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犁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最后结果是,汉廷诏命长罗侯常惠带领张掖、酒泉的骑兵开往车师北边千余里,显示汉军威武。匈奴害怕,骑兵退去,郑吉才从车师回到渠犁。汉朝立了已故车师太子军宿为王,将车师国民迁到渠犁。车师王因得到汉军保护,不受匈奴欺压,跟汉族更加亲近了。后来汉朝置戊己校尉屯田,就在车师原来的地方。 郑吉因在渠犁与车师之功,升为卫司马,负责卫护鄯善西南方各国的安全。神爵年间,匈奴内部矛盾严重,日逐王先贤掸打算投降汉朝,派人来与郑吉联繫。郑吉当即发动渠犁、龟兹各国五万人迎接日逐王,日逐王部下一万二千人、大小头目十二人随郑吉到了河曲地区,日逐王及其部下到了京师。朝廷于是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郑吉因打垮了车师,招降了日逐王,在西域一带名声很大,加之他奉命兼护车师西北方各国的安全,所以号称“都护”。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是从郑吉开始的。神爵三年,汉宣帝为了嘉奖郑吉的功劳,封他为安远侯,下诏书说:“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着。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郑吉选择在西域中心土地肥饶的地方设立都护的幕府,治乌垒城,负责处理西域各国事务,“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同时发展屯田事业,“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开始从属于都护。 匈奴日逐王投降于汉朝,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标志着汉朝与匈奴势力在西域的消长。以往匈奴的势力很大,西域各国经常受匈奴侵扰,每年总会遭遇匈奴的明抢暗夺,当地的人民苦不堪言,匈奴在西域根本不得人心。自日逐王投降于汉朝之后,匈奴把自己在西域设立的官职,渐渐撤去了,自此匈奴在西域是日渐偏西。而汉朝自张骞始,至于郑吉,则在西域发展壮大了势力,“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为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为国家安宁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才有班固之言:“汉之号令班于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第七章 千年不老的容颜 盛世繁华的明证 当考古学家剥离层层丝绸,千年前的女尸展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女子外形完整,面色如生,全身皮肤呈淡黄色,柔软光滑,如同刚刚死去一般。她伸展的双手各握一绣花小香囊,内盛香草。在她脑门、胸部以及胳膊等部位按下去再放开,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肤很快弹起来恢復原状;掀动四肢,各关节可自由弯曲。女尸眼睑的睫毛清晰可辨,左耳薄薄的鼓膜完好无损,就连脚指的指纹和皮肤的毛孔也清晰可见。 这不是小说中的场景,而是现实中的一幕。这个女尸就是两千年前的辛追,是湖南马王堆汉墓里最重要的发现。它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人们从那个古墓里挖出来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更重要的是歷史学家可以从这些的稀世珍宝里,窥见那个曾经强大无比的王朝。时间虽然不能倒流,但是歷史还是凝固在了地下。与其说马王堆出土的是文物,倒不如说马王堆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歷史书。它尽显汉朝的大气与繁荣,闪耀着那个盛世的绚烂与辉煌。 第31页 鲜活的汉朝容颜 在辛追身旁的一个普通化妆盒内,藏有一枚角质印章,上写“妾辛追”3个字。这道出了她的真实姓名和地位。这个叫辛追的女子,棺椁与天子同一级别,就是这个棺椁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从周朝开始,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无椁。后世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可见棺椁有严格的等级之分,辛追的棺椁和皇帝的一个级别,而辛追只是长沙王的妾,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辛追棺椁可能是逾制了。至于具体原因,今人已经无法知道了。 有人猜测刘邦曾长期驻陛长沙国,辛追和刘邦可能有不一样的关系,不管怎样这一切后人都不能知道了。 在“井”字形的椁室中间是光亮如新、刻画各种纹饰和图画的棺木,棺木的四边是四个巨大的边箱,边箱里塞满了数以千计的奇珍异宝。 第一层椁内的头箱非常罕见,内中摆设更是奇特,箱内两侧摆着古代贵族常用的色彩鲜艷的漆屏风、漆几、绣花枕头和两个漆奁,这些小盒子里皆为化妆用品,形同现代人类常见的唇膏、胭脂、扑粉等物。在另一个外观基本相似的单层奁盒里,除了5个小圆盒外,还放置一个小铜镜和镜擦、镊子、木梳、木篦等物,另外有一把环首小刀等梳妆用具。 第二层木棺的每一面都用漆涂画了极其美丽的黑地彩绘。紧接着,第三层木棺又露了出来。这是一副朱地彩棺,即先以鲜红的朱漆为地,然后用青绿、赤褐、藕荷、黄、白等明快亮丽的颜色,彩绘出行云流水般的图画。 第四层内棺的外表,用橘红和青黑二色羽毛贴成了菱形图案,盖板上则平铺着一幅大型的、堪称是中国古代艺术中前所未有之杰作的帛画。内棺中层层的丝绸下面,则是那个美丽的女子。这层内棺里的帛画是我国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属族幡一类的东西,出殡时放在行列前面,落葬后覆在棺上。帛画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天上景象,右上方为太阳,中立一只金鸟;左上方为新月,由坐在飞龙翅上的女子托举,下面有两只飞鸟相对,悬着铃铎;中有赡蜍、玉兔;中部绘人首蛇身像,为上天主宰神女娲。太阳下的扶桑树上,有8个小太阳,再往下,两扇天门内,二人拱手对坐。中部为人间景象,两人在前捧盘跪迎墓主人,后有三女随身伺候。下部为地下景观,一巨人站立两龙之上,横跨一条大蛇,双手托带着可能象徵大地的白色扁平物。天上表死者的终身归宿,人间以示死者生前的荣华富贵,地下以示阴间的幸福。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1972年1月16日,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古墓的田野考古发掘。随后在1973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考古人员分别发掘了三号墓和二号墓,确定了马王堆的三座墓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妻、儿的墓。 马王堆的发掘震惊了世界。 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帛画以及大量的帛书和竹木简。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价值极为珍贵。据统计,共出土了1400多件纺织品,被称为“令人惊嘆的西汉丝绸宝库”。其中有两件素纱衣,衣长1米多,两袖伸直近2米,重量却仅28克。长袍式的单衣,摺叠起来就能握在一只手中,穿着起来,就像古书中说的“薄如蝉衣,轻若烟雾”,充分说明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咏诵这诗句,后人以为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像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 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此件禅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素纱,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纱织物。这件“禅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摺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第32页 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大量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帛书内容极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许多原有的学术观念和传统认识。 长沙马王堆的发掘,对中国考古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并且有成组成套的物品,还有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 公元前188年惠帝驾崩,而辛追死于公元前186年,据说大约活了五十来岁,可见她生活的时期是吕后专权之前,主要是在高帝和惠帝在位时。辛追墓里有那么多的奇珍异宝,除了表明她身世显赫外,也足可以表明当时社会的繁华。汉高祖建立西汉后,广用儒生,废除秦朝不合理的制度,减除了严酷的刑罚,以无为的方针,使得汉朝人民休养生息,经济逐渐繁荣。惠帝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也遵照父皇的意思,以无为之治来治理国家,人民进一步便得富裕。吕后虽然残忍,但是却也深明大义,在政治上倒没有太大的过失,因此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繁荣,使得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中华文化呈绚烂之局面,于是科技、医学、制造、文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科技汉朝 辉煌一时 夜深人静,天空中繁星闪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在南阳太守府最高的楼阁上,抬头仰望,不时地用笔在旁边厚厚的纸上写写画画,他正在看星相。他不是在占卜,而是在搞科学研究。这个人后来写出了《灵宪》,他就是张衡。 而在地球的另外一面,也有人在抬头看天,不过无论从科研条件还是科研成果来比较,他们都差很多。东汉的时候,西方还没有纸张,而张衡那时候已经很常见了。不过张衡用的纸张,还比较粗糙。一般认为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之后,慢慢地更精良的纸张才流传开来。 造纸术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歷史。 不过东汉蔡伦造纸一说,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薄纸。 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同时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造纸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又带动了书法与绘画的发展。 对于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也有分歧。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故被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张衡夜观天象,并用纸将之计算记录,他善于思考和发现规律,很快他在天文方面的天赋就显现出来了。不久他制造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浑天仪又分浑仪和浑象,浑仪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犹如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而浑象则与水力机械联繫在一起,得到天球周日运动同步的效果后,然后再观察使用。这一发明在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努力下,把浑象和自动计时装置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张衡还发明了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成为“八道”。道中安有“牙机”。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头朝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地动仪内部的“都柱”就发生倾斜,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后来发生地震时,地动仪都验证了其准确性,不得不令人叫绝。 实际上张衡还不是第一个制造浑天仪的人,早在西汉,就有了雏形。一般认为西汉落下闳造过圆仪,后来经过几代人努力,到了张衡时,加以改进才有的。当然这个落下闳也不简单,张衡时用的历法,就是他创立的《太初历》。上面记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其十二时辰计时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体现了其科学的一面。 第33页 不过比起前人来,张衡要厉害得多。他的数学功底也相当了不起,汉朝的数学当时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了。带有强烈天文学特质的着作《周髀算经》实际上也是数学着作。而《九章算术》中更有开平方和方程解法,甚至还提到了正负数,这是世界首创。 上面这些都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汉朝科技的发达。当然事实上汉朝当时的科技,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相比,都具有领先地位。那些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让人惊嘆古人的高超智慧。我们现代的人做的瑜伽,或者手术麻醉,其实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实际就跟现在的瑜伽很类似,而且他的“麻沸散”被用来麻醉病人做手术,因此说他是全身麻醉术的鼻祖也不为过。后人认为华佗手术的时候,一定也参考过《黄帝内经》,因为这本书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当然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至于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一本比较完整的药物学着作《神农本草经》,一定也为华佗所用。当时医学发达,良医辈出,名声流传至今的还有淳于意等。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歷史名称“昌南”。实际上,瓷器歷史久远。早在汉代中国人就已经会烧造瓷器了。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风箱、出现于汉末的独轮车、水车和吊桥。冶炼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铸钱技术成熟,如三铢钱、五铢钱等。煮盐技术也不断提高,两汉出现了蒸馏酒,酿酒水平臻于完美。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东汉早期出现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科技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井渠,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改进了很多农具,大大提高耕作效率,有的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汉武帝时期发明了耧车,大大加快播种速度;在汉朝,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技术来栽培蔬菜,这项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 除了这些,还出现了唯物主义思想家,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分别着有《论衡》《潜夫论》和《昌言》。李泽厚曰:人是文化的积淀!确实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由科技可窥一国之风貌。总而言之,汉朝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都是相当辉煌的。 丝绸之路:从长安到罗马的距离 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里有令后世惊嘆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给后世流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繫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绵延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蹟,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地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实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丝绸在周边民族的辗转中就传到了西方。但是真正成规模,由零散交换到小批量买卖,由礼品互送到商品流传,则是开始于汉通西域。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国,汉朝从建立之初就背负着与匈奴斗争的使命。开国皇帝和西汉初期的惠帝、文帝、景帝都是通过和亲等屈辱手段来获得暂时和平,休养生息。公元前159年,汉武帝即位,此时,汉朝经过几代帝王的积累,国内安定,经济繁荣,于是汉武帝便开始採取积极的对外政策。其一是计划击败匈奴,保持北部边疆的安定。其二是与西方通商。按照当时的局势,必须与大月氏结成联盟。正好当时大月氏的首领被匈奴所杀,因此,他们非常仇视匈奴。武帝于是就想藉此机会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而张骞就是被选拔出来的使者。 而众所周知,东西交通的汇集点就是中亚,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个地区现在称为中亚地区。汉通西域以前,这个地区的交通是封闭的。因为这些地区多高山,沙漠、戈壁的范围也非常大,小国林立,互相之间为了制约于是互相封闭。从西方所记的一些歷史记载来看,我们熟知的乌孙、大月氏也被匈奴封闭了,所以总的来说,西汉前,陆路根本没有通。于是歷史交接在了张骞手中。 公元前138年,张骞与匈奴出身的甘父带领百十来人从长安出发,在出了汉朝疆域后不久便被匈奴捕获。匈奴单于让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流放于漠北草原。张骞在此度过了十几年,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汉朝使者的使命,最后终于找到机会逃了出来,经过大宛、康居,终于到达了已在阿姆河流域定居建国的大月氏。可是,大月氏已经满足于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失掉了向匈奴復仇的意志。张骞在大月氏呆了一年以后,见游说不成便踏上了归途,途中又被匈奴捉住,1年以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乘机逃脱,于公元前126年,也就是出发13年后,终于返回了长安。与大月氏结成联盟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张骞却带回了有关西域的很多情报。汉武帝被张骞报告里所述的有关西域的各种珍奇物产所吸引,特别是被誉为“天马”的大宛产的汗血马。对喜欢骏马的汉武帝来说最具吸引力。此后,在击败匈奴后,张骞于公元前119年再次出使西域,抵达乌孙,为开闢通商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34页 我们今天常见的葡萄、苜蓿、胡麻、黄瓜、胡椒、胡桃等,据说都是张骞所带来回来的东西。此外,经过张骞所开闢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蓝宝石、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珍珠、土耳其石、以及罗马、波斯的银币等,此外还有由中亚传来的佛教,以及汉明帝时由西域来访的僧侣所翻译的佛经、建造的寺院等。 同时,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传到了西方。据说,中国人为了保持对丝织品的独占地位,在输出丝织物的同时严禁输出蚕种。在中国古代遗蹟中发现了茧,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蚕”“桑”“绢”“帛”等文字,由此可见,蚕丝技术始于战国时代而成熟于汉代。那个时候,通过丝绸之路这项技术也开始在全世界流传了。 后来的郑吉,又打了一次匈奴,他在乌孙国屯田和车师之战中立下功劳,汉朝这个时候就在西域地区设置了西域督护府,其势力范围几乎包括了中亚全部。但是在前汉趋于衰退之时,代之而起的是十几年后兴起的后汉。在后汉时代,班超、班勇父子两人威震西域,夺回了曾一度被匈奴所占据的西域,重新设置了西域督护府。班超巧妙地运用外交和武力手段,使五十多个国家附属后汉,这样,在平定了中亚之后,丝路上的交通与贸易进一步趋于繁荣。 公元97年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甘英虽然没能与罗马进行直接接触,但却是中国人首次到达地中海东岸(现在的希腊附近),而且还带回了大量关于中亚、印度、西亚、罗马等地的情报。以这些情报为基础,通商也逐步走向繁荣。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的使者来到后汉拜访,大秦王安敦是当时的罗马皇帝。 实际上在大秦王来访之前,由于丝绸之路已经开通,而且丝绸这种西方没有的东西,当时是很走俏的,换句话说,西方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得惊人。罗马人对丝绸的兴趣,其实是原自一次战争。 根据西方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3年,克拉苏也就是古罗马的执政官之一、叙利亚总督,带领军队和安息在卡尔莱大战,这个战斗是规模很大的。在这次战斗当中,罗马军团就被安息的军队围困住了。围住以后,安息军队绣金的彩色军旗整个展开,结果由于正午当头,旗子一反光,罗马士兵还以为是什么巫术,感觉非常恐慌,结果这场战斗罗马军团惨败。一般认为,就是这次战争,虽然让罗马人失败了,然而也使得罗马人知道了来自汉朝丝绸。罗马人知道丝绸以后,对丝绸非常热爱,非常想得到丝绸,但是丝绸怎么来的,他们并不清楚。 罗马是在丝绸之路的最西边,所以到甘英出使的时候,两国使者才互通往来。而罗马以东的国家则不一样,由于距离相对较近,因此有多种方式都可以拿到中国的丝绸以及其他的特产。比如汉代对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封赐和各民族之间的赠与,这是一种方式;另外西汉的时候,边境上有绢马贸易,因为汉朝少马,但是多丝绸布绢等,因此有绢和马的贸易。这实际上是丝绸之路上关于丝绸贸易份额最大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中国把丝绸直接作为一种商品和货币交换出去。由于这种通商和各种交流,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西汉的时候已经有别国的人来长安做生意了。于是渐渐地形成了一条明晰的道路系统。 当代对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争议,韩国磐先生在《古都洛阳与丝绸之路》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往往就是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因此。作为政治中心的洛阳,也就成为当时商业交通的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王育民先生在《论歷史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一文中也作了阐述。但是歷史学家许倬云称西安理所当然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许的这一说法学术界一般认可,洛阳是不是起点还形不成统一意见。所以整个丝绸之路是这样的,起自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横贯中国和中亚,直达西亚与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是联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沿途经过的重点城市,从起点到终点是这样的: 西安—兰州—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楼兰。 在楼兰的时候分三个方向。 往北:楼兰—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伊宁—伊梨—西去黑海沿岸。 往西:楼兰—库车—阿克苏—喀什—西去伊朗,并沿地中海沿岸至罗马。 往南:楼兰—且末—子阗—莎车—南至印度,西南去阿富汗方向。 这条线把古代和中世纪的主要大国和主要的文明地区都连接在一起了。比如古代的四大帝国,汉朝、安息、贵霜、罗马都是在这条线上。往南这条路去了印度,因此以印度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也从这条路上传入了中原。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和基督教,以至于后来的伊斯兰教,世界的主要宗教都是沿着这条线传播进来的。而另外两条,一条是使节之路,另一条是迁徙之路。使节之路在文化交流上可能比较好,而迁徙之路,则加快了民族融合。更有意思的是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书和刻石,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很多歷史之谜,都是由丝绸之路上的石刻,或者留下的蛛丝马迹破解的。 第35页 可见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歷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路,将长安的强盛与罗马的繁华联繫了起来。虽然后来没有进一步深交,但是因为汉朝科技的冲击,罗马从此便受益于东方。 第八章 品质汉朝:蛮荒方退 鸿蒙初开 我们惊艷于唐朝艺术的雍容华贵、宋朝艺术的细緻精美,然而不论是唐朝艺术的贵族气还是宋朝艺术的脂粉味,都不像汉朝艺术来得那么大气、那么干脆。我们从敦煌出土的文物里,从霍去病坟墓前的石雕里,从流传各地的汉碑里,都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蛮荒方退,鸿蒙初开的朴质优雅。它是那样的让人感觉踏实,让人感觉舒服。用李泽厚的话来说,它浑身散发着原始的活力和野性。 它雄浑与奔放,在静止中透出动感,在安稳中爆发出力量。那些笔走龙蛇的汉隶,那些薄蝉翼的丝帛,那些拙朴有力的雕塑,那些精美自由的壁画,无一不显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自信而张扬,尖锐而宽广。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艺术品里得到了最好的珍藏。 汉时敦煌:大也 盛也 陈寅恪先生曾经预示性地说:“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果不其然,敦煌学在其之后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显学。当然由于国外考古学的捷足先登,使得我们在敦煌学上有点先天不足。今人治敦煌史,每每亦有陈寅恪先生之感:“敦煌所出经典,涵括至广,散佚至众,迄无详备之目录,不易检校其内容,学者纵慾有所致力,而凭藉未由也。”可见遗憾。但是即使这样,也并不妨碍人们对敦煌的了解。后人通过研究歷史与实地考古,基本上还原了敦煌的一些面貌。于是人们可以粗略地知道汉朝时敦煌是个什么样子。 东汉地理学家应勛对敦煌的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歷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歷歷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併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阴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 汉朝时候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繁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而且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武帝开疆辟壤时,他的军事价值被武帝发现了。 于是汉武帝派张謇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开凿空之举,为促进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绩。为了彻底断绝匈奴与西羌的通路和联繫,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採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从此,敦煌成了东西方交流的汇集点。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欧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作物等长途转运到中原。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敦煌建郡之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获汗血马;赵破奴击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是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而一举获胜的。 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区,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公元75年,东汉王朝出兵四路进击北匈奴,凉州牧窦固率河西兵大败匈奴,收復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门户。同时派遣名将班超两度出使西域,杀死匈奴使节,联络西域诸国与东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使断绝65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通几绝,但敦煌日渐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也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成为“华戎所交大都会”。在此期间,敦煌文化发达,名士济济,人才辈出:有骁勇善战的征边名将张奂,有深明大义的朝臣盖勛,有才学出众的大文学家侯瑾,有勤奋好学,人称“草圣”“亚圣”的着名兄弟书法家张芝、张昶等,因为地处偏僻,远离长安,因此文学技术方面才显得比较厉害。加上所处地域的特殊,民族争斗和融合频繁,客观上为敦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第36页 奇特织锦的浩瀚内容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有这样一个地方,“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它就是“精绝国”,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当年的位置就在今天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大麻扎)以北的地方。当然今天早已看不到那个被称为东方“庞贝”的精绝小国了。我们只能看见其国都尼雅残破的遗址。而歷史上记载,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繁荣一时的绿洲小国。 199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尼雅遗址发现了精绝国王室的墓地——一号墓地。在墓穴中发现了身穿艷丽华贵锦袍的国王及其爱妃的两具干尸。国王手臂上护着的那块色彩鲜艷、图案奇特的小块织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这块织锦是典型的汉式织锦,它的图案十分奇特。它採用山状云作为骨架,如波浪纹,沿织锦纬向由右至左连续铺展,整个图案不分色区,均用蓝、绿、红、黄、白五色织出。织锦的右侧保留着幅边。纹样从右侧开始是一对牝牡珍禽,雄鸟站在云纹的低部,昂首挺立。它的头顶是汉隶“五”字,胸部左云纹上悬挂着一个茱萸花纹。雌鸟站在云纹上垂首面向雄鸟,其颈上方是一白色圆形纹象徵“太阴”,背上方是一个“星”字,尾部下方有一个茱萸纹。与“星”字间隔一个茱萸花纹的是“出”字。“东”字在两个云纹间隙之上。“东”字的左下方、一个云纹之上是一红色圆形纹象徵“太阳”。“太阳”左下侧是一倒悬云纹,云纹凹进处,有一张口伸舌、昂首嗥叫的独角瑞兽,尾部下垂,背上长有一翅膀,可能是“辟邪”。兽角上方云纹上端是一个“方”字。“利”字隔着一个云端在“方”字左上。“利”字下方云纹的左侧是一个身着竖条斑纹、豹眼圆睁的虎形动物,后右足踩在云纹上,举步向右行,尾部高耸,刚劲有力。其尾部右侧是“中”字,左侧是“国”字。铭文连起来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同墓所出的另一片残片上有云气纹、羽人纹、星纹和“诛南羌”三字铭文。经专家拼合復原,确认为同一织物。更为绝妙的是两处铭文连在一起,与《汉书》的一处记载相一致:汉宣帝时,赵充国率兵攻打西羌,临行前星占家占卜,认为金、木、水、火、土五星将聚于东方天空,这是若干年才能一见的现象,说明此次军事行动将有利于中原。于是,宣帝赐书“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史学家一般认为此锦是墓主帮助中原王朝打败南羌所得的一种赏赐,因此,可以推断,这块织锦是中原地区织造。 其实,丝绸在汉代的时候,它就已经不仅仅体现其实用性了,更体现了一种艺术性。美轮美奂的图纹,十分精细的做工,都标示着当时高超精湛的丝绸制作艺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所体现出来的汉代艺术之美,不仅仅局限于布局的精巧细緻,它的花边更表现出富于美感的流云动态,整体构图匀称合理,饱满大气。画面所体现出来的神韵,恰与那个时代的风貌契合。 织锦上所绘铭文,採用的是汉隶。而汉代隶属的雄浑,在这片织锦中也表现得恰到好处。其实汉隶书法作为汉代艺术的一个类别,也相当璀璨。两汉四百余年的歷史,书法由篆书变成隶书,由隶书又演变成为章草、真书和行书,到了汉朝末年,汉字书体就基本全了。而隶书则是汉代人们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那时书法今人能看见的也是碑碣居多。 到了东汉,隶书的风格更加多样,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各种隶书风格千芳相竞,争奇斗艳。隶书后来又慢慢发展出章草、行书和真书来。而章草的发展,为后来行草和狂草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比较古老的字体如金文、小篆因为不实用而渐趋衰微。 东汉隶书风格总的来说雄浑大气,起笔或雄健或轻盈,以磅礴之风贯之,或方或圆,落笔沉稳、大气。字体结构或跌宕雄健,或秀丽妩媚,于凝重端庄中见灵气,于大开大合处始飞扬,变化万千。后人称赞:“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史书记载的汉代书法名家,可谓群星璀璨。能说上名字的有:曹喜、杜度、王次仲、崔瑗、崔寔、张芝、蔡邕、师宜官、刘德升、梁鹄,真可谓名家辈出。此外,在汉代一些名迹上,也保留了一些书家的名字,惟其生平功业已不可考,如《西狭颂》作者仇靖、《郙阁颂》作者仇拂、《武斑碑》作者纪伯元、《衡方碑》作者朱登等。这些书家也是应该被歷史所记载的。 当然汉代艺术不仅仅包括书法、丝绸,自古以来,书画并称,汉代绘画艺术也很辉煌。像帛画,宫廷壁画,墓葬壁画,画象石、画象砖,漆器上的装饰画,木刻画、木板画,等等,到现在为止都有文物可见,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河南洛阳卜千秋壁画,烧沟61号墓壁画、东汉晚期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河北安平墓壁画等,整体风格正如李泽厚所说:“……散发着一种原始的活力和野性,尽管由于处于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那种运动、速度和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反而由之愈显其优越、高明。尽管唐俑也威武雄壮,也有动作姿势,却总是缺少那种狂放的气势……” 第37页 而面对雕塑“马踏飞燕”和“马踏匈奴”,李泽厚又说:“……尽管汉俑也有静态的形象,却依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沖涌力量。” 其实不管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丝绸,还是雄浑与流动兼有的汉隶,也不管是汉代像服装艺术、建筑艺术,还是声乐、舞蹈等艺术,在汉朝都体现出了各自的辉煌,比如未央宫阔大的遗址、和乐府流传的各种曲调,无不体现出那个朝代的简拙和磅礴、灵动与雄壮。 第九章 一门班民留青史 两朝精髓聚扶风 陕西省扶风县城南门外的南台村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班家台,由于这里是汉朝史学家班固及班氏家族世代居住的故地。 班家为扶风一大望族,多出文才武将,德行学问都是极盛一时。班固23岁时任兰台令史,着作有《汉书》。班固的祖父班雅,西汉哀帝时任广平太守。父亲班彪,才高学博,东汉光武帝时官拜望都长,着《史记后传》数篇,为《汉书》雏形。班固妹妹班昭博学多才,在歷史上取得非凡的成就与地位,在哥哥死后,独自完成了《汉书》的着作任务,是我国史学上第一位大家。班固弟弟班超投笔从戎,率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屡建战功,重新开通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成为我国歷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纵观歷史,一家子这么多人各有成就、流芳百世的并不多,无疑,班家是汉朝的一颗明珠,在歷史的夜空中散发着璀璨的光彩。 班彪:史家从正统 敢评司马迁 宋朝有个叫苏舜钦的诗人,好饮酒,豪放不羁。每次都是读着《汉书》的精彩篇章喝酒,读到高兴的地方就喝一杯,多次这样,一个晚上居然喝掉一斗酒。所以“汉书下酒”成为一个风雅的典故,足见《汉书》受后人的欢迎程度。 作为《汉书》的最初“策划师”,班彪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作为一个儒学大师,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朝的汉武帝,之后的事就没有记录了。当时有不少人搜集当朝的事情,都试着续在《史记》之后。班彪则认为续作“多鄙俗”,对司马迁的大手笔是狗尾续貂,会给《史记》带来坏的影响。同时还公开自己对司马迁的《史记》有看法,就是我们现代常用的“两分法”,一方面赞扬“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另一方面又批评司马迁的观念与孔子不一致,背离了“五经之法言”,“大敝伤道”,表明着他正统的观点。也正是如此,班彪立志继司马迁后再写一本史书,来宣扬自己的儒学观念。于是他花费大量时间採集西汉年间众多事情,又旁徵博引,作《后传》数十篇。这就是直到现在仍很有名的《汉书》的雏形。 黄仁宇先生曾在《赫逊河畔谈中国歷史》一书中说到《史记》与《汉书》思想差别的深层原因,他说两位作家的个性癖好不同,也使他们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最为重要的是公元前90年和公元后90年,中国的作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已在汉朝贯彻实行一百多年之久,尊儒的思想把一切偏离儒教的东西都予以排斥。《汉书》的不足便是在歷史上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 所以,今日我们品读《史记》,即使如蜻蜓点水般阅读几处,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种爽快淋漓、不拘形迹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个人抒情心怀的作风。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归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更上了几层楼,思想的领域是自己的大开放。 班彪没有写出来《汉书》,这或许也是歷史上的他一直处于三个子女的阴影中的原因。班固、班超、班昭,尽管官位都不太高,却都有名于当时,留声于后世,声名远远超过不少高官。众所周知:班固撰《汉书》,首创断代史的基本模式,为后世史学界、文学界景仰与模仿。班超投笔从戎,率士兵三十六人深入西域,勤力奋斗三十年,备尝艰险,驱除匈奴入侵势力,使天山南北五十余国重新回归,荣封定远侯,成为歷史上为祖国开疆拓土的一面铮铮旗帜。班昭则是青史上不可多得的大才女了。较之三个子女,班彪就有点稍逊声光了。他之有名,仿佛主要是因为他有三个声名远播、众人皆知的子女,人们只有在提起班固、班超和班昭时才想起他们有一位教子有方且还是歷史学家的父亲。 孟祥才先生在学术研究中是这样评价班彪的,他说班彪是了不起的史学家、思想家和颇有预见性的政治家。他一生虽然官小位卑、平淡无奇,但在刘秀一朝的重大决策中起过重要作用,更是《汉书》的奠基人。他笃信传统儒家的人生理念,做人行事但求无愧于心,坦然面对官位利禄,绝不蝇营狗苟以自辱。他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把更多的时间沉潜入歷史文化的研究与探索中,为保存和延续我国传统文化和世代的民族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平心而论,班彪算得上两汉之际不可多得的歷史学家,成就也不可忽视。他还是洞明世事的政治家,王莽之乱后,班彪与众多中原士人避难西北,在当时的政治格局变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使文化西移,对于河西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因割据者隗嚣固执自己的意见称雄自立,班彪只得离去,后为窦融出谋划策,归顺刘秀政权,国家合为一时,就一头钻进了汉朝的歷史研究中去了。他与三个子女是各有千秋,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38页 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对班彪最为推崇,受他的影响也最深。王充对班氏父子十分赞赏,他说:“班叔皮续太史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理浃备,观读之者以为甲,而太史公乙。于男孟坚为尚书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里(小国)也,乃夫周召鲁卫(大国)之谓也。”他将班氏父子视为奇士超人,比作文华秀美的泱泱大国精英分子。 一家多名士,可见家庭背景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文学史上的“三曹”、书法史上的“二王”等,而在史学史上的家学现象,汉朝班家是当仁不让的。作为父亲,班彪无疑作出了最重大的贡献。 班固:中国古代歷史地理学家 王家卫的经典电影《东邪西毒》中,欧阳峰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错,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就有纷争,有自己的观点就会有冲突,何况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两大史学巨着。歷来人们都喜欢对比班、马,并形成口水战,褒贬彼此。 班固与司马迁都可谓大才子,都着成了冠以“第一”、无以取代的大史书。说二人的区别,歷史学家要求首先要分析其时代的同异与个人经歷、家世、写书心态之差别,然后才可以得出相对正确的认识。否则,褒贬贊抑都会丧失应有的依凭与意义。同《史记》造就的深远影响一样,《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对于我国后世的正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来看问题,班固时,相对于司马迁时外部宣扬儒学其实又注重法律的观念,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主导统治思想,这就造就了班氏父子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着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个人浪漫主义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 无可厚非,班固本身就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章帝时,班固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又升为玄武司马。由于章帝的儒术文学爱好,班固的才能被屡次赏识,作为下级官员,多次被召入宫侍读,献上所作赋颂,展示着自己不同凡响的才华,其《两都赋》《东都赋》等都以华丽的篇章,恢弘如江河直下的气势,颂扬皇帝功德。 今天说来,这些赋读起来难免空洞,影响也趋于零,也许班固本人想不到,最能名垂千载的却是他《汉书》中的《地理志》。作为一部记述西汉地理沿革及郡县地理情况的专志,它就成了我国最早以“地理”二字作为篇名的着作,开闢了中华正史中着述地理志的先河。班固的这种做法,被后世大部分正史及大量的地方志所遵奉。他本人也被冠以中国古代地理学家的称唿。这位地理学家的贡献是无可取代、不可湮没的,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汉丰富的地理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及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资源。而《地理志》丰富的内容、完善的体例,影响我国地理学发展近两千年。 无怪乎许殿才先生说,《汉书·地理志》是班固的一个创建,在史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大大发展了《禹贡》的记述方式,成为后世史书中地理、郡国诸志的典范。清代以来,《地理志》成为歷史地理学者热门的研究对象,由此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班固生活的时代汉朝已经建立二百多年,汉王朝此时空前的统一和强盛,版图辽阔,海陆交通也是异常便利,地理知识的积累日益增多,远非以前的《山经》和《禹贡》时代可比。 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管理阶层对地理知识的要求也空前迫切,于是大量记录实际地理资料的地理着作出现了。但是,封建时代的一般地理着作很难流传到今天。让人高兴的是,正史中的《地理志》会在歷代王朝的保护下流传下来,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就是班固对后世的不可估量的卓越贡献。 在书中他还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以每个政区为框架,将西汉一代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罗列于相关的政区之下,来阐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及它们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班固以前的地理着作,如《山海经》《职方》等,一般都以山川为主体,将地理现象分列于作者所拟定的地理区域中,而不注重疆域政区的现实情况,与实际的生活需要相差甚远。 班固之所以有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新地理观,是因为他生活在东汉这个歷史时代。我国行政区划起始于春秋战国之际,但尚未有统一四海的封建国家出现。随后的秦代虽然一统天下,但歷时很短。自汉朝建立到班固生活的东汉,已经有了二百多年长期稳定的歷史,在疆域广袤的封建大帝国内,建制并完善了一套郡县二级行政区域。长期实施的社会制度,促成了新地理观念的产生。班固的这种新地理观随着大一统观念的加强,随着重人文、轻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巩固而一起被长期继承下去。不但各正史地理志都以《汉书·地理志》为蓝本,而且自唐《元和郡县志》以下的歷代全国地理总志也无不仿效其体例。 有人说《汉书·地理志》是班固的精神之旅,让自己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汉书·地理志》中,他记载了川渠480个,泽薮59个,描述了全国300多条水道的源头、流向、归宿和长度;介绍了153个重要山岳和139处工矿物产位置分布情况;有首都长安、少数重要郡国治所及各郡国及县的户数和人口数统计资料113个;还有陵邑、祖宗庙、神祠的分布;有具有歷史意义的古国、古城及其他古蹟记录;有重要的关、塞、亭、障的分布以及通往塞外道路的内容等。看到这些记录,我们肯定会为《汉书》中所记载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军事交通地理等内容而喜悦,因为这些都是今天研究汉代社会的宝贵资料。 第39页 在我们感谢这位伟大的歷史地理学家时,也为他的死亡惋惜。永元四年,权臣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班固因与窦宪关系亲密而被人藉机罗织罪名,被捕入狱。同年死于狱中。那未完成的《汉书》使命就落到了他妹妹班昭的肩上。 班昭:百官公卿表一出 东观门外伏马融 上海崑剧团新编的歷史剧《班昭》,描写了才女班昭编纂《汉书》的不凡经歷,它以其精良的制作、深邃的意境、华美的表演征服了广大的观众,使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风情与班昭内心的悲壮和悽美,夺人心魄,发人深思。 班家的确是诗礼簪缨之家,各个辈分的人都学识渊博,各有成就。班婕妤已是赫赫有名的才女,她的侄孙女班昭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自小受家庭的薰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颖努力,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但与班婕妤不同的是,班昭没有陷入后妃争宠的旋涡,而是聪明地跳出来,凭藉自己的才学,留名青史。 先来看看班昭的一些事迹,和帝曾多次召她入宫,命令皇后及妃嫔拜她为师,学习礼仪服饰穿扮及儒家经典篇章。邓太后临朝执政时,班昭以师傅之名,参议朝政。她的名头也都很了不得:女辞赋家、女史学家、女政治家,歷史上第一位女老师,甚至数学家。而且有关她的事情都是在正史上记载的,在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封建王朝里,一个女人,和姿色无关,只凭学识才华,能在男权社会中得到如此的赞誉与地位,这本身已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且花红百日凋零,然而她到了老年,更是让人佩服敬仰,以至她死的时候,皇太后都为她素服举哀。无怪后世的史家称她是古代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 班昭的事迹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班昭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全书的编写工作,在接过亡兄的工作后,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据史书记载,《汉书》的作者一共是四个人:班彪、班固、班昭、马续,但读起来却使人感到,“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后来班昭写的部分与整个《汉书》十分协调,和谐得体。这说明班昭在才学上与班固怕是过犹不及的。 史学上辉煌耀眼的巨着终于在班昭手中完成了,《汉书》没有像《红楼梦》一样成为一部残缺之作,让后世的人无限遗憾慨嘆。女子修史,之前从来没有过,后来也再没有女子参与过史书的编写,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当之无愧的。 为班昭庆祝吧!《汉书》完稿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而大度地冠上班固的名字。《汉书》多用古字,相对比较难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班昭在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奉诏听她讲述的人不少,包括后来成为东汉经学大师的马融。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东观门外伏马融”一时传为佳话。 在灿若星汉的歷史各类名人之中,有很多人只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一首诗或者一种意念形象,他们因而扬名后世,比如那个吟出“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林升,但谈起深远影响或者意义就没有了。而班昭作为一个女子,就留下了厚厚的歷史给我们品读。她以一个柔弱的女性的身躯,完成了举世无比的着述,还以文采营救二哥回到京城,这也是很让人侧目的。 事情是这样的。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西域小国进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朝廷三年都没有理会他。 班昭念起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已七十岁仍客居西域的哥哥班超产生了强烈的怜悯与依恋之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了。在书中她以自己动人的文采把班超的意愿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低泣动容,最后使班超得以回朝。 班超:人称班定远 击败阿富汗 投笔从戎、万里觅封侯的东汉名将班超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兄长班固被召入京城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随着居于洛阳生活。此时的班家已不如以往那般显贵,班超靠替官府抄写一些文书来维持生计。他每日伏案挥毫,有时听到边关匈奴入侵,想到歷史上将士奋勇杀敌的事情,不禁投笔而言:“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旁人都笑话他的言行。班超感嘆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于是“弃文从武”,他这一华丽的转身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投笔从戎”。不久出访西域时,三十六人力斩匈奴使者的故事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的这个故事有足够的精神内涵来流传千年。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说,中国因为陷于改朝换代大混战,无力西顾。西域遂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远离中国而去。七三年,中国对北匈奴开始攻击,大将窦固深入天山,在伊吾卢重设屯垦区,并派遣他的一位部将班超出使西域。 第40页 此时北方匈奴的势力已根深蒂固,班超首先抵达的是鄯善王国,鄯善国王最初表示欢迎十足,可是不久就冷淡了下来,这种情况让班超警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于是,他在审问侍者时得知匈奴使节尚在鄯善王国。班超立即召集他的全体部属,总共三十六人,研究办法。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条路,我们乘黑夜杀死匈奴使者,这样鄯善国王就不敢不听从我们的。”于是众人在班超的带领下奇袭匈奴驻地,杀死了全部的匈奴人。在此之后,公元91年,班超用各种办法统一西域全境。 纵观世界歷史,西班牙的佩德罗率领小队骑兵征服了南美全洲,英国徵用一支小军队控制印度百年,除了感嘆被征服民族的不幸,我们更为征服者的英勇进取的精神折服。对比之下,我们想一下我们的祖先似乎更为勇勐,三十六人的团队就征服数个国家,亘古未有,这种成就,足可以使汉朝雄威不败。 今天提起西域,带给人的全是瑰丽美妙的意象:葡萄美酒夜光杯、蓝眼丽人舞诱人,那异域的风光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但在遥远的汉朝时候,西域却像一个黑洞一样,充满了危险和未知。班超之前的张骞和苏武,哪一个不是在西域歷经千辛万苦,几经磨难后才回到汉廷? 在西域为汉朝发展作出贡献的班超展示出他一个优秀使者的素质和能力。不长的时间内,他就平定了各国的叛乱,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让它发挥长足的作用;还于永元二年的夏天,击败大月氏(今阿富汗)的强兵,使对方进退无据,只好向班超请罪,与汉朝和好,表示愿意进贡。班超代表东汉先后结交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曾经烽火连天夜不眠的战地,曾经将士不归百战死的疆边,在班超的努力下,终于成为玉帛繁华之地,成为一个昌盛的互市贸易基地,取得功成封侯的成就。 三十多年的光阴在不知不觉间熘走,在西域为东汉开展广泛外交活动的班超,多年来经歷了数次东汉政权的交替。明帝、章帝、和帝继位也已十年多了,大漠的葡萄已酿成美酒喝了一遍又一遍,大漠的丽人也已经红颜凋零长起了一批又一批,班超不再是一条血气方刚的汉子,他已经70岁了。黄沙依旧,驼铃依旧,只是英雄想回家了。 他是回来了。而留下的东西更多,促进着民族的无限融合。今天的西域,盘橐城又称班超城,还有专为纪念班超而修建的班超公园。园中那一座座浮雕,那瀰漫的种种印象,无不在记述着这位两千年前的着名将领立功西域、名垂千秋的英雄事迹。 自汉朝以来,华夏民族耸立于东方世界,巍巍千年不倒,其间不只是儒雅的传统文化传世万载,也有强悍的武力自信树立起汉族的盛世威严。于今天遥想班超当年,只以汉朝使节的名义,多年头顶大漠沧桑的烟尘,抵拒匈奴无数次的车马欺凌,驰骋万里西域,纵横决战,肩负着多重的使命,可他还是勇敢地顶了下来。也正因为此,班超被传诵千年。 第十章 汉朝另类人物 汉朝是男人的世界,也是女人的世界。我们翻开汉朝的歷史,就会发现,无论是深明大义、坚韧卓绝的解忧公主,还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窦太后,或是钟情司马相如的才女卓文君,抑或是歷史学家班昭等,都给汉朝歷史注入了一股别样的力量,让人感觉到什么叫巾帼不让鬚眉。那么多汉朝的有名女性里,一定得说说吕后,这个残忍的吕后是不是真如我们想像的那么不好?其实也不一定,她是个多面人。 多面女人吕雉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成功女人”,更有人戏嚯“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肯定有无数个成功男人”。这两句话说得其实都挺有道理。 吕雉之所以后来可成为汉王朝第一夫人,得益于两个男人,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的夫君刘邦。前者似乎天生是个算命的,长了天眼会看相,说刘邦身上有祥光,后必震撼一方,结果就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当时还是个小混混的刘邦。吕雉的父亲,真会算命也说不准,他还有一个杰作,就是把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当时刘邦的髮小——屠狗的樊哙。而樊哙呢,后来也成为汉朝开国的一大功臣。这也真是很神奇的事情。刘邦虽然出身行伍,却是个不世出的强人,自乱秦后,开创一代天朝。因此说吕后可做第一夫人背后确实有男人。《汉书·朱建传》里还有吕后与郦食其私通一说,不过那是在吕后得势后的事情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他算作吕后背后的男人。 但是,如果我们用前一句话,即“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成功女人”说刘邦,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气。会有人站出来大吼说,吕雉算什么成功女人,你是在为残忍的吕后开脱。这也怪不得别人,吕后为人所知道的,恐怕多数是因为“人彘”事件。她由于强烈的嫉妒心,竟然活生生地将戚夫人四肢砍断、眼睛挖掉、耳朵弄聋、嘴巴毒哑,放在厕所里任人欺辱践踏,这事情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慄。怪不得好好一惠帝,经过此事后,竟然性情大变,从此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戚夫人的小儿子刘如意,也为其所杀。她对戚夫人痛恨到这种地步,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话:女人心头的痛,大抵也就源于另一个女人。 第41页 于是,残忍成了吕雉身上最亮的一个标籤,掩盖了她另外的光芒。中国歷史上真正当皇帝的女人仅有一个,那就是唐朝的武则天,要是条件放宽点,还可以加一个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不过照各种标准来看,她只是个傀儡,不值得费笔而书。虽然做皇帝的就一个,但真正掌权的女人倒不仅仅是武则天,像吕后、孝庄、慈禧都是掌权的女人。虽为垂帘,但与皇帝无异。不过这其中孝庄太后最为贤明,较之吕后、武则天少了跋扈与霸气,可谓母仪天下。晚清妖后慈禧的昏庸、腐朽、专横、残暴则显得太小家子气,不能与其他几位同日而语。而开女人专权之先河的呢,就是这个吕雉了。总体来说,她可辅君王,能搞政治,又能兴业安邦,并不单单是个残忍的女人,这个女人其实不简单。 司马迁的《史记》甚至没有给惠帝立本纪,而给吕后立了本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在中国歷史上占有何等重要的歷史地位。残忍的吕后有她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比较有谋略,善于搞政治。 汉初,天下大定,功臣不少,因此封地赏田出现了问题,异姓王们又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所以刘邦有清理他们的意思。于是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后人有说吕后手段残忍的,确实不假。但是从某种角度讲,异姓王被诛,也实在是该亡。在《汉书》中,班固就说“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皆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可谓一语中的。 其实诛灭异姓王,与景帝时晁错的削藩思想有些类似,都是为了削弱别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从长远来看,确实是利大于弊。刘邦死后,吕后之子惠帝继位,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宽仁懦弱,因此实际大权全被吕后包了下来。后来惠帝驾崩,吕后连立两帝,但是实际上一直是她专政,她先后掌权达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内,吕雉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实际维护和延续了汉朝的统治。她还是推行刘邦的“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一切按照人民的想法去办,因此当时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可以说,由于有她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一切实际上是沿用了刘邦的主意,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萧规曹随”,不过在她这里成了“刘规吕随”。歷史上说刘邦临终前,曾向吕后安排过后事,说曹参可继任萧何当相国;曹参之后有王陵、陈平,但都不能单独任用;周勃呢,他忠诚老实,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以让他当太尉。事实上,刘邦没有看错人,更可喜的是周勃之后——周亚夫也是汉朝有名的大将。正因为有刘邦的交代,于是吕后才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虽是照搬先夫遗嘱,但从她施行黄老来看,也可知其有一定的政治天赋。 吕雉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其沉稳冷静的政治家风度。有一个故事很有名,匈奴冒顿单于在刘邦死后,下书羞辱吕后说:“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翻译成白话,他的意思就是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咱们都不快乐,没有什么可以解忧,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就是说我们结婚吧。这种口吻可以说流氓得很,其程度比鲁迅笔下阿q跟吴妈说“睏觉”,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吕后呢,竟然能听了劝告强压怒火,平心静气回復他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化一场大战于无形,为此匈奴自觉理亏,后派遣使者向汉朝认错。 当然吕后这个人也有其独断专横的一面,她在刘邦离去后,扶持吕姓家族的人,使得外戚势力扩张,全然不顾刘邦的白马之盟,所以才有后来的一幕:吕后死后,诸吕叛乱,为周勃、陈平所平,汉王朝天下,才又回到刘姓。说到吕后的死,这个问题在歷史上也比较有趣。一般认为,可能是得狂犬病而死,根据就是《史记》里的“吕后八年,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復见”。当然也有人说吕后是心理疾病,因为“见物如苍犬”的一个“如”字,说明大家都没有人看见到底是不是狗,而且忽然就看不见了,应该是吕雉的幻觉。更有人举例来支持这一说,《史记·吕太后本纪》里有这么一段:“己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吕雉认为日食是因为她而出现的。可见她当时的疑神疑鬼,当然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吕后生前杀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亏心事。 后人对吕后是毁誉参半。而专治秦汉史的卜宪群,则这么评价吕后,虽略显夸张但还比较公允:“我们说吕后是中国古代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以后,第一位当政的女政治家。如何看待女性当政以及吕氏专权的问题,涉及我们对吕后一生的评价。中国歷史上歷来有把王朝的灭亡和腐败归咎于女性的这种说法,夏朝有妹喜呀,商朝有妲己呀,周朝有褒姒,好像天下就因为她们这几个女人而灭亡的。这完全是封建史学家的观点,不能作为我们评价吕后的出发点。”观其一生,她除了残忍嫉妒和扶持吕姓外,别的做得还并不是太差。在她专权的时候,按照刘邦遗命,重用元老,与民生息,便是不可抹杀的功绩。能够为了天下安定而容忍冒顿的性骚扰更体现了一个女人的不凡。司马迁可为之撰写本纪,对其评价一分为二,当然从另外一个侧面讲,本纪本身也是一种肯定。 第42页 总而言之,大汉王朝又一次尽情地展现了它的博大和自信。所以,在那样一个宽容的社会,才出了这么一位多面女人,她残忍到了极点,却也聪明到了极点,她没有当一天皇帝,却掌权十六年,为后世开了女性为王的先河,也使得汉朝留给今人的史料和传说更加丰满。汉朝的一剂强心针 汉朝的一剂强心针 前面说武帝可能是“一国两制”最早的构想者,因为他征服四夷后施行“因其故俗为属国”,意思就是说按照故有的风俗作为大汉的属国。更有意思的是,汉朝还有“社会主义者”,如果按照胡适的评价,王莽就是这个“社会主义者”。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出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红极一时的外戚王氏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他是个小个子男人,有人考证说他大约162米。此人后来篡权,自立为皇帝,改号为新,史称“王莽篡汉”。他做了十五年皇帝后,为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所杀。 歷史学家对王莽的研究很多,由古至今,一般毁之者多,而誉之者少。 自班固之后,歷代史家对王莽的人品多为贬斥,常用“虚伪”“奸诈”来形容他,对他获得政权也多以“盗”“篡”“作逆”“窃”“贼”等词语来描述。王莽真的这么不堪?也未必。 《汉书·王莽传》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耶?以莽之奸邪,亦是好为闻人,故谗说殄行,不免震惊朕师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王莽是因外戚而起,因为他本人是汉元帝时皇后王政君的侄儿。他为人谦卑,做事身体力行,班固认为他是为了名誉,从后文也可看出作为史家的班固评价人物的正统。他以儒家“在家必闻,在国必闻”标准来评价王莽,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你是否是真正的行正事,还是为了名誉等而做个样子。“宗族称孝,师友为仁”就是说王莽极为孝顺,可以理解为孝敬父母,也可以理解为对家人都很关心,比如尊敬嫂子、照顾侄儿,等等。 我们从前半句话里似乎也能想像到,王莽开始时生活俭朴、好学上进、为人谦恭,并结交社会贤达,称孝归仁,为一时人望之所寄。但是班固怀疑他是为了做样子,班固对王莽这样评价是有原因的。王莽称帝,人心思汉,再说汉朝刘邦有白马之盟,说非汉姓不能为王,结果王姓敢夺取他的天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接受不了他。而班固又是东汉人,所以评价王莽早年的所作所为,以夫子之训来疑之,认为王莽是“闻”而非“达”,是“色取仁而行违”,当然自有他的立场。不管王莽“是达还是闻”,从这段记载来看,早期,王莽看上去还是个仁人君子,这点应该没有疑问。 西汉后期,外戚专权,王莽的伯父王凤是当时的大司马,前面也说到当时的皇后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姑,王莽对他伯父很恭顺,想来王莽在政治方面应该是有所图的。后来王凤死去,託付王政君照顾王莽,于是王莽开始平步青云,不久在成帝阳朔三年时,王莽成了黄门郎,稍后便当上了射声校尉,成为掌管善射武士的军官。 王莽初上任的时候,大概是为了收买人心,因此勤俭廉朴、节操谦恭,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分给宾客,甚至卖掉车马救济穷人,朝野上下皆贊王莽,声望之高,超越了伯父王凤。但是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在《金镜》中说的那样:“王莽伪行仁义之道,有始无终。”不久之后,他那点仁义道德全没有了,露出了其野心。王充在《论衡》中曾说:“纣之恶不若王莽,纣杀比干,莽鸩平帝。”可见他是用毒药毒死的平帝。平帝被他毒死后,他于是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从此以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没有多久,他把孺子婴也废了,自己称帝,改号为“新”。 他上台后想有所作为,于是师法周礼,大肆改革:首先立“井田制”,奴婢改为私属不准买卖,五均赊贷,六筦政策,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并制定措施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不管是人民生养嫁娶,还是官员的册封、刑罚,抑或是礼仪和田宅车服等都要依周礼来办,可见王莽復古倾向比较严重,然后还有别的一些改革,就不再赘述了。这一系列改革很显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如果速度慢点实行,还有可能收到好处,但是王莽改革的步骤太快了,且朝令夕改,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改革,无一不触犯了当时势力强大的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可以说这是新朝被推翻的最根本的原因,他的改革就是自掘坟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些改革中的五均六管之制,以及分“王田”、奴婢“私属”不得买卖等,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併”,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胡适认为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划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收效。再加上王莽是夺刘姓江山,人们自然不满,并有所抵制。而且王莽这个人还看不起边疆国,认为他们野蛮无文明,竟要把他们的王称削掉,一改为侯,于是边疆战乱也不断,真是内忧外患。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王莽改革的大刀阔斧,确实比一般人要强,这可能跟考虑不周有关系。不过胡适对此是持表扬态度,这可能与胡适本人的一些所为有关系,当时他提倡白话文,是改革的先行者,也许他能在王莽身上感觉到些什么,因此也不足为奇。 第43页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王莽这个人身上有悲剧性的一面,他要锐意改革,但是苦于政治智慧贫乏,不怎么会搞政治,空有一腔想法,不过是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而已。所以黄仁宇认为王莽是个改革者,但也是个书呆子,虽然大刀阔斧,但终因生不逢时,不懂政治而垮掉。他在位十五年,把汉朝搞得很不好,后来全国遭受各种蝗灾和旱灾,结果举国闹饥荒,于是人们再也忍不住了,起来反抗。赤眉、绿林两军将王莽大败,于是王莽从此衰败。刘秀更以一万人大败王莽四十万军于昆阳,自此王莽元气大伤。 他后来死的时候是被商人杜吴杀死的,也可见其改革对既得利益者的伤害,所以阻力太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歷来人们对其评价都很低,只有程颐说“王莽、司马懿,若使终身居卿大夫之位,必不起簒逆之谋,而终身为才能之臣矣”,这是在态度上对其有肯定之意。后来人常把王莽与董卓、曹操、司马懿、安禄山、朱温等人相提并论,时也?命也?歷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论及变法,又把王莽与宇文泰、王安石等人相提并论,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后来刘秀上台,还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但是从此,大汉重归刘姓。我们说王莽给汉朝打了一剂强心针,是因为刘秀上台后为了巩固政权,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这与王莽的奴婢私属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而限制豪强霸占土地,其实也是王莽恢復“井田制”的目的。刘秀在位上的时候能改革成功,被后来人成为“光武中兴”,王莽的一顿折腾也隐隐约约能起到一点作用。所谓不破不立,要说王莽的进步意义的话,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击碎了稳定的既得利益者建立的平衡,客观上为刘秀的改革做了铺垫。 藏匿在汉赋里的浪漫 《琴挑》是中国戏曲史上一出非常出名的折子戏,是因为几个朝代的不少剧本都以它命名,以致深入人心。究其根源,“琴挑”一词是源自汉武帝时期一位大文豪的浪漫爱情故事。这位文学家就是与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的司马相如。“琴挑”的对象是才貌双全的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间相传最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也受到民间的深深认可。 他们爱情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怀才落魄的文人,在与美貌如花的新寡在家的才女邂逅后,弹起一曲《凤求凰》,他的才情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司马相如会合同住。不久后又来到家徒四壁的成都家中,生活异常艰辛,而两人始终不弃,他们安贫乐道,其乐融融。后来卓文君的兄长和朋友听说他们的窘境,便劝他们回临邛。于是他们又重返临邛,在街上租了个门面卖酒,卓文君当街卖酒,司马相如当跑堂。富可敌国的老岳父卓王孙听说后,气得恨不能杀了他们,关了家门,无脸见人。后来,听儿子和朋友们的规劝,卓王孙最后给了司马相如100万贯钱和100个僕人,夫妻双双回到成都,置田买房,成了富人。再后来虽然有司马相如有意纳妾,而已为妻子的卓文君坚决不许的插曲,但最终得以解决,生活也算完美幸福。 这样美妙的故事,是文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素材,以致被文人墨客经久不衰地描写,成为史书与民间几千年不衰的爱情经典。也正应合了西方诗人裴多菲的那首最着名的爱情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你我来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还有冲破封建势力对自由爱情的桎梏,也是中国歷史上首个自由恋爱的典范,是普通人追求自由爱情的偶像。 瑰丽汉赋之司马相如 天府之地,巴蜀灵秀。数千年来,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文学大家。其中的一位,便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 这是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阿娇皇后写的赋,当时失宠的陈皇后住在长门宫中,终日郁郁寡欢。想起当年汉武帝刘彻对她说的金屋藏娇美言,更加伤心流涕。后来听说司马相如在作赋的功夫深刻,司马相如雕像就奉一百斤黄金让司马相如为其写一篇出色的赋给汉武帝,以求能打动皇帝。司马相如挥笔而就的这篇《长门赋》,汉武帝看后很受感动,陈皇后復得亲幸。可见司马相如在汉赋上的厉害程度。 这还不算什么,说着“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的司马相如在包括《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的《天子游猎赋》中淋漓展现着自己作赋的气概,用字四千余,以写天子游猎为重心,将宫殿囿园、山河林泽、鸟飞兽走、音乐歌舞、器物佩饰、酒宴风采等众多内容包罗在内,汉武盛世的社会昌盛、经济繁荣唿之欲出。读起来,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中华民傲视天下的伟大自豪,扑面而来。也只有司马相如的大赋才能体现出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生气,让我们后人感受到嘆为观止的大汉气象。 第44页 汉时作家,大多十分佩服司马相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歷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的出生比司马相如晚三十四年,当他担任太史令时候,距离司马相如去世仅仅九年。对于这位前辈作家,司马迁表现出极大的尊敬。在他的泱泱传记中,只有两篇是专为文学家列的传记:一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个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司马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还可再作深一层次探讨:在贾谊的列传中,司马迁主要是把他看做和屈原一样为国着想而不遇其君的文学家来尊敬和同情,所以贾谊和屈原写在了同一篇传记中,对贾谊的文学作品,只收录了《吊屈原赋》和《服鸟鸟赋》。而在司马相如的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四篇散文、三篇赋作,这就使得《司马相如列传》的内容大概是《贾生列传》的六倍之多。这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以后的歷代文学家,将司马相如与司马迁相提而论,遂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说。 汉赋在歷史上的武、宣、元、成帝时代,达到全盛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司马相如作赋二十九篇,在代表作《天子游猎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华丽的辞藻,用尽词语夸张歌颂,大肆描写宫殿场地的壮丽和帝王生活的豪华奢侈,最后以淫乐亡国、仁义必兴的讽谏作为结尾,形成“劝百讽一”的模式。就如司马迁认同的一样,这一时期也成就了在汉赋史上占有“赋圣”地位的司马相如。由“赋圣”二字可见,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最高成就者,以至于后来的一些描写京都宫苑、田猎、巡游的大赋都模仿他。这也造成了汉赋的缺点。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点出:“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提起司马相如,不可不提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那是中国人千年来谈论不疲的话题。司马相如在汉景帝年间任的武骑常侍一职无法施展才华,所以他就与众多赋家一起游于梁孝王门下,可惜不久梁孝王死,司马相如就投奔好友临邛县令王吉了。于是,在临邛上演了那场在民间传诵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成都人甚至封司马相如为“情圣”,与“诗圣”杜甫相提并论,以彰显其情感的伟大。 然而,“情圣”的封号在今天出了问题。央视《百家讲坛》上王立群先生说:“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之前已经有了劫财的准备,因此,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来竟是一个先劫色后劫财的骗局。”并引史据典,罗列了一系列的证据。姑且不去破坏这个美丽的千年故事,代代相传的是我们心底最美好的情愫。姑且从这个娱乐的旋涡中跳出去,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以长远的距离读歷史难以分清真相。创作《司马相如》一剧的郭启宏先生的《司马相如创作手记》中,洋洋洒洒之后,他对司马相如有一句话的评价:一个集文人的正面与负面于一身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司马相如。 的确,司马相如有文人的天赋才华。他的辞赋曾经让汉武帝赞赏不已,将他误作古人,感嘆“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他的辞赋又让闺阁裙钗崇拜得五体投地,使得卓文君演出了“夜奔都亭”的千秋佳话,陈阿娇又演出了“千金买赋”的悲喜剧。司马相如有文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他自小“慕蔺相如之为人”而取名为相如,可以看出其有不小的志愿。在从政的生涯中,他的确有灿然留名的政绩。他对西南夷地形势的分析鞭辟入里,“天子以为然”,乃拜“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而他又有一种文人式的超脱,“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提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而一则寂寥,一则被刑。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 不可避免地,司马相如又处处表现出文人的固有毛病。自然,客观上的境遇至关重要。高文秀《谇范叔》杂剧中有详尽说出古代读书人苦闷的曲子:“自古书生多命薄,端的可便成事的少,你看几人平步蹑云霄?便读得十年书,也受得十年暴,便晓得十分事,也抵不得十分饱!至如俺学到老,越着俺穷到老,想诗书不是防身宝,划地着俺白屋教儿曹。”这就使得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司马相如消磨了年少壮志,人格出现缺点,与王吉设下圈套,以琴心挑动卓文君;分得老岳父卓王孙的丰厚家财,不顾内心的挣扎,“令文君当炉”,这就很有无赖相貌了;他为取悦于天子,写了不少被司马迁称之为“虚辞滥说”的作品,浪费自己傲世的才华,甚至可以为百两黄金去卖赋——《长门赋》;而当他地位攀升之后,他免不了要被“贵易交,富易妻”的民谚所言中,他想纳茂陵美女为小妾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选择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意愿,尽管人世间留传了千百年,舞台上上演了千百年,因为爱是因人而异的,那是一种感觉,是电光火石爆裂的一个瞬间的——心动了,颤抖了,卓文君头也不回地跟着司马相如走了。“纳妾”的小插曲之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再也没有放弃最后的坚守。 第45页 大汉诗风浸染 奔放卓氏文君 听说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人,大多知道文君井。文君井,不单是一口井,如今的文君井已是占地十亩、玲珑典雅的川西古园林。它位于临邛镇文君街中段,在这里,无数来感悟爱情的人,酌起一杯文君之酒,品读着歷代文人的爱情碑文,让游弋的思绪穿行于竹木香榭之间,那亭台楼阁间恍惚出现两千年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的情景。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被邀入卓家作客,于卓家大厅弹唱那首后世着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都是大胆、直接、热烈的歌词,自然使得帘后卓文君心动不已。卓文君面如芙蓉,美丽动人,又通晓琴棋书画。十七岁出嫁,遗憾的是不久便因丈夫死亡重回娘家过一个人的生活。面对春芽夏花,自然是感物伤人,凄凉涌上心头。然而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的日子与生活并非琴书画台,诗酒无边,风华自来。恰恰相反,是典衣做饭,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 女人往往把爱情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财富、亲情、生命,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而来不及考虑的了。说起卓文君的家世,不由让人羡慕,其家祖居赵国,众所周知,赵国的邯郸是古代着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在春秋战国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聚敛财富。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已成巨富,拥有良田万顷,美丽的庄园,马匹、车辆无数;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但是卓文君是一个非一般的女子,为了爱情,可以抛掉这一切,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毫无怨言,更让人佩服的还在后边——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自己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忙里忙外地跑堂。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司马相如没有一般读书人的穷酸样子,颇具几分豪情意气。这也许是卓文君爱上他并愿意相随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终于死要面子的岳父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分给童僕百人,钱百万贯。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无忧无虑、香琴摆座、引吭高歌的悠闲生活。 卓文君把所谓的“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仪礼·丧服》)、“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等神圣礼法,统统踩在脚下,成为后世男女青年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一面旗帜。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后世多少情侣们的效仿榜样。 来看榜样在后世的影响力吧,单说文学作品中:《玉簪记》中潘必正也是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然后私下相爱;《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以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为自己的私奔行为辩护;举世闻名的《西厢记》中张生也是隔着墙头弹唱《凤求凰》的,他唱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现实生活中更是举不胜举了。 女子能够如此,然而,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却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汉武帝即位之后,对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十分赞赏,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之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卖力地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尝尽美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情深意笃、不离不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到脑后,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挂念自己的妻子?卓文君独守空房,暗自神伤,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在司马相如将要纳茂陵女为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裊裊,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一出,道出了卓文君对爱情的执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终使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同时也为他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在司马相如死后,第二年深秋,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敢爱敢恨的女子,只为一曲琴音便私奔司马相如,不计较他家徒四壁,当垆卖酒;后相如欲纳妾,又不惜以决裂来成全爱情的完整。她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勇气和愿望,歷来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就推卓文君为我国古代三个伟大叛逆女性之一。如今的文君井畔就有郭沫若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风流佳话贊咏的题咏石刻。相传,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开店酿酒时汲水的井,遗存在成都市的邛峡市的里仁街,后世称之“文君井”。此井深丈余,泉清冽,略呈现墨绿色。井畔有一照壁,上刻“汉志文君井”五字楷书。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美丽、曲折、动人,而又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也就成为中国歷史上流传很广,最为人们喜爱的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第46页 如今到邛崃市的游客大多是来感悟爱情,做一次关于爱情的朝圣之旅。那每个人灵魂深处都存在的梦境,那至真至纯的理想爱情,瀰漫在这个小城的每一棵树上每一朵花上,而最突出的无疑是文君井了。它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两千年的雪雨风霜,临邛城早已是变化成另外的样子,只有文君井,还是静静地伫立在小城的一角,等待着每一位为爱而来的人,为爱奔波的人,为爱疯狂的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这对才子佳人当年于市井中开酒肆卖酒的场景似乎已融入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的血液里,并流传至今。那文君井的井水,酿出的不单单是美酒,不单单是风流,那道不尽的是我们亘古不变的爱情信仰——不离不弃、患难与共,那说不完的是我们完美主义的爱情理想——逍遥同心、红袖添香。 司马迁与《史记》 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陕西韩城市城区以南十公里的芝川镇,拔地四十余米高,面对滚滚黄河,背负苍苍梁山,云蒸霞蔚之势,远远望去,天地无语,英风浩荡。踏进“汉太史司马祠”的古朴牌坊,即一脚踏进了两千年前的大汉朝古道。这条古道全是巨石铺成,虽歷经两千余年的风雨剥蚀,但车辙依然深沉地嵌在这古道的中间,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世道的变迁,诉说着司马迁的伟大功勋和悲惨遭遇。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一个极其出众的人物,他是个大歷史学家、大文学家,他和他的千秋名着《史记》是个绝对庞大的存在,耸立在中国歷史和文学的大道上,没有谁能绕得过去,也没有谁和谁的作品能取代。他的丰功伟绩,他空前绝后的才华,他对中国歷史文化无人可取代的卓越贡献,还有他作为男人遭遇的绝世屈辱,既让人仰慕、信服和赞嘆,又让人扼腕悲悯。 冷冷的弯月惨澹地挂在苍穹,远处谁家的狗在不时低沉地嗥叫,司马迁若有所思地蹲坐在囚室里,沮丧地打量着自己的下身,墙角如豆一般的灯火明明暗暗地映照着他的额头,他要作出一个选择,一个很不容易的选择。眉头紧锁的他最后作出了决定,对他而言,生存还是死亡已经不成为一个问题,重要的是他还有远比生死更为重要的事要做,那也是他的理想与志愿:他答应过父亲,要写一部书,一部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书,它上自黄帝,下至当代,包罗了人生的全部光荣、梦想、苦难、悲怆与人生精神。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而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于是,在汉王朝恢弘的文化大背景里,《史记》就横空出世了。 忍辱负重太史公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飞一样传到长安,汉武帝愤怒到了极点,满朝的文武官员一改往日称赞李陵英勇的常态,纷纷指责李陵的罪过。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于是说:“李陵只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的是赫赫功劳。在救兵无望、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冲锋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陷于败军之中,而他对匈奴所造成的杀伤力,也足以显赫于世了。他现在不死,投降了匈奴那边,一定是想寻找最佳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来取得更非凡的功业。” 他说的是真话。他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所以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 说真话,是很多人推崇的美德。可是,就是因为这次说真话,他将武帝触怒了,司马迁被施以腐刑。同样,在歷史的轨迹里,我们看到,中世纪的欧洲,布鲁诺因为说真话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志新因为说真话被割断喉管而后枪决。 歷史专家指出,司马迁所遭遇的酷刑,是封建专制制度下普遍存在,而且也是长久存在的。他们说,中国司法制度很早就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普通法庭——司法系统,另一个即司马迁所碰到的诏狱法庭——军法系统。此诏狱法庭的特徵是,犯法与犯罪是没有关系的,法官的唯一任务就是运用手中的条文编撰一件符合统治者意愿的判决书。司马迁不过一个中级官员而已,他没有违背的权利。即使是高级官员,只要陷进诏狱系统,也是不能自保的。像削平七国之乱、拯救西汉王朝的大功臣,大权在握的周亚夫,他的儿子曾购买一些纸煳的刀枪之类的葬器,预备老爹死后焚化。有人告发周亚夫私藏刀枪武器预谋叛乱,周亚夫立刻就被投进诏狱。周亚夫解释说那些只是为死人预备的用具,审判官何尝不知道那些葬器的作用,但他们的任务不是追寻真相,而是执行命令。事情的结果也就是周亚夫只有死路一条。 司马迁在承其父司马谈之职后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着。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着作《史记》。天汉二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这场飞来横祸。 第47页 浩浩千年歷史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消沉悲观无望至绝望,要么图强奋发努力流名后世。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为后世列举了数十种受辱的形式,最严重的就是自己遭受的腐刑。受过这种侮辱的人,一般是没有脸面继续存活在这个世上了,但他身受腐刑却选择了活下来,把自己对现实的一切想法,融入对歷史的深深思考之中。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发奋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整整十六年,他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着作。 两千多年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津津乐道于《史记》的文法与技巧,顾炎武就曾说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心悦诚服地赞嘆着司马迁学养的博大与精深,但同时也会对他的精神产生敬佩。纵观人类文明史,有他这样忍辱负重英雄气概的又有几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所迈出的堪称伟大悲壮的步伐需要怎样的力量与勇气?无怪乎二十世纪时,另一个英雄人物大声疾唿:“真的勐士,敢于直面惨澹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仅如此,他还有着文人伟大的性情。《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人不应该只供统治者摆弄和肆意践踏,文人应该有特立独行的品格,有一种积极进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奋斗精神,这一点也成了司马迁的思想的根基。 来看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他们曾经是那么鲜活生动地活跃在这个世上,孙武、白起、陈涉、项羽,无一不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百折不挠。尤其是伍子胥,身负万难家仇,逃亡他地,多少年隐忍不言,终于尽平生之志,报家仇之恨,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定!人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也增添了《史记》的魅力,让人不经意间为之倾倒。一代一代的后人,在这本大书中吸取着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在他的笔下鲜活如初。 歷史上的人来来往往,很多的人充其量只是一片树叶,绿了,黄了,落了,枯了,最后没了。而司马迁的生命则是参天大树,永远根深叶茂,常青不败。他的根须深扎于歷史的土壤,果实缀满枝头,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享用不尽。他的生命,延续在后世所有史家的血脉里,更融入整个民族的生命之中,最值得永垂不朽。 人生自古谁无死?几千年前,司马迁就在发问,他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鲜明的回答。如何去死是不一样的,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选择,是司马迁最深入人心的做法,给我们人生的取捨指明了最初的标准,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与气节的方向。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中国歷史源远流长,史籍资料也浩瀚似海,歷史内容的丰富多彩、歷史人物的风姿万千,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这使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 于两千年之后的今天看汉王朝,斯人已逝,那盛大的功业、绝代的风华和宏伟的宫殿也随之湮灭,而留下的最重要的就是《史记》了。 着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说,《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司马迁说:“诟莫大于宫刑。”他满腔孤愤,谱写出文字之歌,遂成《史记》。时至今日,那最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史记》以简练的中国古文写出五十二万字巨书,成为中国史籍的珍宝。而且这种体裁,从此被史学家奉为圭臬,中国所谓“正史”,两千年来都跳不出司马迁所创立下的范畴。 确实,《史记》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歷代的“正史”修辑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歷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蹟。但是,《史记》的情况同后代正史又有很大不同。《史记》以后的各朝各代正史,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识形态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史记》却独闢蹊径,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着作。 我们注意到,在君主没有确立个人绝对权威前,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集团的制约。在这种大背景下,史官不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有“秉笔直书”的权利与义务。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他是知道这点的,但汉武帝加强个人权利,在司马迁的时代,史官已经跌落到“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君主唱赞歌的工具。 另外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他并不完全服膺孔子的学说,对当代的儒士更鄙视有加,跳出了腐朽儒家的怪圈,但他依旧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自居于很高的地位。扩大地说,这也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 第48页 汉朝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视野与全面总结歷史形态的重大任务,随父亲广泛游歷的经歷使他对社会有了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又促使他更深刻地思索人生。在继承先秦史官优秀的传统和延续春秋诸子的文化传承,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精神的写作立场。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歷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诞生出了不同凡响的《史记》。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汉书·司马迁传》)。然而,这些恰恰是让后人觉得司马迁远比班固之辈高明。正是由于司马迁对歷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的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不从某种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性和描写人格,《史记》方能成其丰富和博大,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以区别于任何一本史书。 作为史书,同样的,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和后人提供歷史的借鑑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歷史。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出的影响力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俳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使后人得以见识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上面所说的原因,《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把《史记》放在世界范围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第一部大规模的传记文学作品,它无疑是更具世界意义的。以往欧洲人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他们宣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是因为着有《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作品。让我们来算一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如果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歷史的长河之中,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与班固的老前辈司马迁相比,要晚生了191年,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这样来说,“世界传记之王”这个头衔应该属司马迁所有才是。 附录 名家简介 易中天,湖南省长沙市人,1947年生,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歷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着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着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着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其他着作有《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等。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歷史学博士,现任復旦大学中国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任国际歷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歷史学会副会长等,从事歷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着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统一与分裂:中国歷史的启示》《简明中国移民史》(合着)、《中国移民史》等。 卜宪群,安徽南陵人。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歷史系。1987年获该校歷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1987~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所进修史学理论。1985年获社科院博士。现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秦汉官僚制度》等。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着名歷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建国后,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着有《中国近代史》(上册)、《歷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歷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移居中国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他对中国歷史,尤其是对中国歷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着述颇丰,专着多达80种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歷代政治得失》《中国歷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歷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第49页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学史》《成书研究》等学术专着,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歷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歷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主要着作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教论》《孙子评传》等。 赵朴初(1907~2000),着名作家、诗人、书法家和佛教人士,安徽太湖人。他是着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还是享誉海内外的着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有人盛赞他,说他不仅是我国佛教界卓越的领导人,还是我国的佛门龙象、释教大德。他集佛学理论、文学和书法艺术于一身,造诣颇深,堪称一代宗师。 翦伯贊(1898~1968),中国着名歷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歷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在抗日战争时期,翦伯贊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第一、二辑等上百万字的重要着作,为马克思主义歷史科学在中国的奠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着作共达四百多万字,是他一生献身于革命、献身于马克思主义歷史科学的珍贵成果。 韩国磐(1919~2003),字漱石,号蘧庵,江苏如皋人,着名歷史学家。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歷史系。建国后,歷任厦门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歷史研究所副所长。韩国磐是我国第一位隋唐经济史国家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繫导师,全国专门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福建省歷史学会会长,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厦门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厦门大学工会副主席,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专于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先生一生撰写着作20部,论文130篇,着有《隋唐五代史纲》《魏晋南北朝史纲》《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主编《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等。其子韩昇继其衣钵,亦为隋唐史名家。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着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歷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着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着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吶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陈寅恪(1890~1969),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江西修水人。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建国前夕由京入粤,后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文革”期间不幸去世。他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着作,内容涉及歷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闢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和推重。陈寅恪先生一生撰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渖阳辽东学院教师。后去中国台湾。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中国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一生着述颇丰,《柏杨版资治通鑑》在中国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黄仁宇(1918~2000),祖籍中国湖南长沙,后入美国国籍,着名歷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是史学界的异数,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歷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歷史的“大歷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接受,使得了解歷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歷史学家斋中之物。按现代大史家钱穆先生之“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国民”以观之,则黄仁宇先生之欲树国民歷史性格功不可没。从歷史观点和着作风格来看,他继承了钱穆先生的特点:做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主要着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歷史的视界》《中国大歷史》《赫逊河畔谈中国歷史》《地北天南叙古今》《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 第50页 后记 一本着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艷红、柳絮恆、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艷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艷、王非庶、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杨婧、王娟娟、张艷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武敬敏、甘艷河、阎妍妍、杨英、罗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杨艷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张乃奎、王源、杨巍、刘瑞杭、刘红强、段文艷。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鑑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繫。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