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战神话白起》 第1页 [军事小说] 《嗜血战神话白起》作者:霍嫖姚【完结】 前言 杀破狼: 紫薇命格之一。“杀破狼”即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合称天狼三星。在命理学中,当三星同时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破、狼”格局。 七煞 代表 搅乱世界之贼 破军 代表 纵横天下之将 贪狼 代表 奸险诡诈之士 此三星一旦聚合 ,天下必将易主, 无可逆转! 第一章:七煞星现,大凶之象! 公元前771年,西方蛮族犬戎攻破西周王朝都城镐京,周幽王 姬宫湦 被杀,西周时代结束。 这位为搏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候的周幽王,仅仅在位十年便身死西戎爆乱之中,应该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周王朝的继承人周平王 姬宜臼 迁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史称东周。 本书下载于 在周平王迁都之时,地处西当时中国西部的几路诸侯,比如郑国,出兵保驾,因而获功。而在出兵保驾的各路人马中,一个此前专责为周王朝贡养马匹的小部落也同样因为出兵保驾有功而受奉为侯,建立封国。这个新建立的侯国的名号便是——秦! 镐京被毁,幽王被杀,平王迁都,以及随之而来的由于华夏民族早期共和体制社会的严重削弱所造成的四夷入侵,严重危及这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造就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姜小白继齐国位。这一年离平王迁都已经85年。在这85年内,华夏各国没有真正的统一领导力量,由此在面对号称“北胡、西戎、南苗、东夷”四方蛮夷发起的歷史上第一次“蛮族大入侵时代”,华夏各国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真正的强大防御力量,华夏民族内忧外患,混乱一片! 齐桓公的继位,对于结束这样一种混乱的乃外危机情况起到了无可争议的决定作用。齐桓公“九合诸侯”,统领各国,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开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反对外族入侵的伟大时代。齐桓公姜小白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姜小白薨,天下列国再次陷入无主互斗的时代。再此后几百年间,以挑腥周天子权威的楚国为首的南方长江流域各国与以维护周氏天下体制的晋国为首的黄河流域宋、齐各国的之间相互争伐的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漫长战争时代便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时代”。 所谓春秋,源于孔子所着《春秋》一书。以此,我国歷史学家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这将近三百年的漫长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至于孔子将此段歷史以“春秋”一词命名的原因,根据一种不太准确的原因来说,是因为这一时期战争平凡,但由于古代生产力弱后,难以在冬季作战,所以战争往往在春季开始,秋季结束,因而得名“春秋”。 楚国为首的长江政治集团,歷史可追述到我国的神话时代。相传,楚国祖先乃火焰神祝融的后代。在周武王伐商时期已经在早已经在南方形成气侯。武王灭商以后,武王及其子周成王封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为诸侯,并给与各方面支持,使各路诸侯以周为中心,开疆扩土,屏藩四方。其中,在周王朝各个藩属屏国之中以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所建立的齐国,以及“桐叶封弟”的成王之弟 姬叔虞 所建立的唐国,也就是后来的晋国为最强。 而此时以楚国为首的长将政治集团所表面向周天子称臣,但心底里一直对黄河政治集团不满。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姜小白薨。 平王迁都以后,经过85年的外族侵略时代,以及齐桓公死去,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结束了。此后,楚国以南方广大的领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託连续数代对北方以维护周礼制度为名的晋国为首的黄河政治集团展开了长达近两百年的反覆争战期。 公元前638年,楚成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东北)与宋襄公 子兹甫 展开会战,宋军战败,襄公伤重而亡。春秋五霸第二霸宋襄公的争霸史结束。 公元前636年,由于内乱而在外流亡了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周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晋文公重耳在城濮(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附近)以“退避三舍”之计,兵退九十里,诱敌深入,大败楚军,随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主盟诸侯,继齐桓公而为春秋诸侯霸主,遏制了自桓公薨,襄公败后,楚国疯狂的北上气焰! 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熊吕继楚王位。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国,随即吞併麋国。 公元前608年,庄王又亲率大军出伐陈国和宋国,大败来援晋军。公元前606年又征讨陆浑之戎,并乘势沿洛河北上,在周朝境内陈兵示威,眩耀武力,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孙满询“九鼎轻重”,欲取而代之,这也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经王孙满劝说,班师回楚。次年,镇压了贵族若敖氏的叛乱。继而,又征伐再次叛楚的群舒,灭掉舒蓼,将楚国边界推到淮河流域,并与吴、越定盟,安定了东南边境。 公元前599年攻灭陈国,先是设陈县,后又恢復成楚的一个附属国。
第2页 庄王在位期间,七次进攻郑国,终于迫使与原霸主晋国结盟的郑国和陈国在辰陵(今河南西华)签约,正式表示服从楚国。公无前597年春,楚郑战争已结束数月,救援郑国的晋军才姗姗来迟。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州西北)地向敌发动突然袭击。晋军措手不及,死亡近半,争渡黄河又淹毙无数。庄王在黄河岸边祭祀河神,并修建了悼念先君的神庙。而后,率军返回楚境。 邲之战后,同年冬天,楚庄王乘胜攻灭萧国。公元前595年至596年伐宋。宋向晋求救,晋国不敢出援,宋隧臣服于楚,出现了楚、晋南北并霸的局面。庄王二十年(公元前594年),是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楚庄王遂以“霸绝天下”名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 而在以晋楚两国连年对郅,反覆征战的两百年间。地处西方的秦国,正在进行着他连续几百年的“厚积勃发”,趁机东进战略!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赢任好继秦伯位。 穆公在位期间任用由余、百里奚、蹇叔、巫豹、公孙支等为谋臣,修明政治,国力强盛。即位当年就打败戎族,其后又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助晋公子重耳归晋,并灭了梁、芮等国。在向东进展时,遭到晋的阻击,失利较多,以至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全军覆灭。秦国力不如晋,而晋恰好挡住秦东进的道路,使秦很难进入中原。因此,秦只得向西发展,击败附近的戎人以增强自己的力量。秦穆公採纳由余关于伐戎王的正确谋略,收到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战果,穆公“遂霸西戎”。同时,秦与南面的楚国加强联繫,从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秦一直与楚共同与晋为敌。借晋楚两大力量相互争伐时期大力发展国力,等待时机,趁机东进! 可以说,歷时三百年的春秋时代,是齐桓公稳定华夏,晋楚争霸中原,西秦厚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时代。而这一局面,即将因为两件“意外事件”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事件一:吴国破楚。 公元前515年,由于父亲伍奢被楚平望冤杀,伍子胥投吴,助公子光谋杀吴王僚,公子光登位,即吴王阖闾。并向阖闾引见一代“武圣”孙武为将,献兵书《孙子兵法》。 公元前506年,在孙武、伍子胥的辅佐下,吴王阖闾以三万精甲破楚国二十万大军,攻破楚国都城,使楚昭王仓皇出逃。 后因秦军助楚,吴国政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而使楚国得以保全。 秦国出兵救楚显然是为了维护南北力量均横而作出的行动。吴国虽胜,但国力终究不强。吴楚并存比起吴存楚亡对制横北方晋国势力南下更加有利。如果由于楚国灭亡而造成南北力量失横,那么晋国必然作大。这对需要以南北力量均横而求得“厚积”机会的秦国而言显然是不利的。吴楚并存的局面很好的维持了南北力量均横,同时也维护了秦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行。 事件二:晋国分裂。 晋国的分裂实际上是在战国初期发生的一件大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史称战国时代。由《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公元前458年 十一年 ·晋国六卿互战,知、赵、韩、魏四卿共灭范氏、中行氏 。 公元前453年 十六年 ·晋赵、韩、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领地 。 赵、魏、韩三国也因此并称“三晋”。 做为南方第一大国楚国的削弱,北方第一大国晋国的分裂。秦国,这个在漫长的春秋时代奉行了三百年“厚积”时代的西戎之邦终于得到了“勃发”的机会。 随后,趁着晋国三分,力量大减的绝佳时机,秦国随即开始了他的“东进战略”。尽占关中,夺得此前数百年间与晋国反覆争夺的韩城、大荔、澄城、合阳、华县,即“西河五城”,兵锋直指中原! 可情况并不象秦国所想的那么简单。 前445年 二十四年 ·魏文侯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用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 。魏国国力急速上升。 不久,一个改变三晋衰弱之态,并被后人誉为与孙武共称“兵家二圣”人忽然出现在兵峰东进的秦军面前。他的名字是——吴起! 自公元前413年开始,身为三晋之中国力最强的魏国的大将,吴起西出黄河,跃过秦晋大峡谷,主动进攻秦国。他料敌制胜,用兵如神,连战皆捷。秦国倾尽全国之兵,合计五十余万,依然被吴起五万人马所破,一举夺占了韩城、大荔、澄城、合阳、华县等五座秦国城池,魏文侯将其地置为西河郡。这是魏国自对秦作战以来,从未取得过的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吴起作为军事家的杰出才能。这也是魏文侯第一次取得疆土上的实质胜利,吴起立下了赫赫战功,使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出现兴旺景象,“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吴起把魏家的疆域,西推到陕西洛河以东,一条南北狭长,东西纵深150华里的战略要地,称"西河之地",基本也就是从前晋惠公与秦穆公反覆争夺的"河西五城",在过去的百多年里,为秦国所有。吴起使晋人一舒百年之积怨,尽占西河之地,把战略防御前沿,推进到秦人腹地,使秦人丧失了函谷关等东部要塞的防御优势。随后百年,魏、韩二国步步进逼,甚至占拒函谷以西,关中东部大片领土。
第3页 秦国因此退回关中以西地区。东进受挫,且国势岌岌可危。 但是战国时代,魏国第一个变法,第一个限露出一统三晋,争霸天下的野心,这在战国这样一个群雄并立的时代很难不受各方势力的迁制。 公元前353年 十六年 ·魏师拔赵都邯郸。齐师救赵,败魏师于桂陵。 公元前341年 二十八年 ·马陵之战。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师败魏师于马陵。 魏国扩张野心受到相当大的削弱。这对于秦国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机会。 有见于山东各国变法成效,秦国也因此开始了变发强国以谋求强国的途径。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秦君位。开始任用商鞅变法强国。 贾谊《过秦论》云,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一定天下。六世: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也。 其中 孝公、惠文王、昭王三世是由弱转强最后统一六国的重要时代。孝公变法使秦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并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是秦国发展史上的转折期。 公元前338年,惠文王继位,并称王,杀商鞅而不废新法,经过孝公时期的变法途强,惠文王攻占关中东部和陕北部分地区,兼併巴蜀、夺取汉中,大拓疆土,迎来了国家的重大发展期。 秦武王时期是夺得东方重镇宜阳,使秦势力再次进入中原。 公元前306年,秦武王薨,其下无子,诸弟争位。宣太后迎当时正在燕国作人质的武王同父异母弟,年仅18岁的赢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也就是秦昭王! 应该看到,经过商鞅变法,歷经三代努力,秦国虽走向了由衰转盛的时代,但此时,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依然保持着相对均横的局面。而这种相对均横,互为迁制的局面即将随着秦国统一天下歷史中最具重要地位的君王的继位而改变。这位彻底改变七国均势,并最终形成“六国皆弱,西秦独强”的“搅乱世界之贼”便是秦昭王——赢稷! …… 第二章:破军星出,战神出世! 公元前306年,出质在燕国的秦公子赢稷在宣太后和大臣魏冉迎接回国,继位为新君。但在一种众王弟争位前提之下的这一结果,显然是宣太后一党,也就是外戚势力中最强的一派——后党为了把持秦国大权所做出的政治行为。赢稷做为庶出王子,又长年在外做人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政治背景。新继位的秦昭王对后党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檯面上的木偶而已。 各外戚集团对后党这种做法自然会有反抗情绪。第二年,便爆发了以惠文后和公子壮为首的反对派的叛乱。后党集团魏冉等人迅速平息事变,巩固了权利。 按通常的情况,以宣太后和魏冉为首的后党力量,在迅速平定反对派的判乱后,并以国君为傀儡,似乎本应该权利日大、只手遮天了。可是,就是这为被人当做提线玩偶的年轻君主,出质燕国的歷练加上粉碎叛乱的血与火洗礼,使他一登位便显示出他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 秦昭王总共在位五十四年,比其前三代君主在位总和时间还要长。在他的君王身涯当中,无论对内对外都以绝对高明和优秀的手段,一步步巩固权利,打击平横各方力量,对外多次用政治、军事相结合的手段瓦解六国联盟直到最后对六国的集体削弱。在他当权的五十余年内,日后始皇帝一统天下的基础已经垫定,可以说是“无可逆转”了! 昭王登位应该说是宣太后一党支持的结果,那么按理说后党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就是那位平定判乱的魏冉是最应该在此时成为秦国国相的实权人物。这一点在当时几乎是无需致疑的。 可另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昭王并没有将这位拥立有功的后党代表人物授于国相一职。魏冉只做了咸阳的城防司令。 担任新君相国的却是严君樗里疾。樗里疾是惠文王的弟弟,也就是昭王的叔叔。在武王时已与甘茂分任左右相,早在惠文王十三年就以战功卓着受封为严君。他出将入相歷任三朝,地位声望权势远在魏冉之上。 昭王元年,甘茂受各派力量排挤出走魏国,左相一职空缺,而照王也没有将左相一植授予魏冉,只有右相严君在位,严君的权力更加重大。昭王将相权交由自己的这位地位、身份、威名皆无可致疑的叔叔手中显然是想藉助宗室亲人抗横外戚力量。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手段。 可同时,以宗室亲人的力量制约外戚并不等于宗室力量不需要防范。照王在这里是採用了平衡制约的手段。他将宣太后一族的向寿授以重用。向寿也是昭王幼时玩伴,重用向寿显然也是因为向寿在宣太后一族中一直都不是什么核心人物,是可以拉拢信任的。 向寿又被委以将军重任,领兵镇守宜阳,筹备伐韩大计。宜阳是当时秦东进的前沿重镇,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当年,韩国曾以十万大军镇守,秦、韩两国数次争夺此城,在秦惠文王三年时曾夺占此地,后又被韩国夺回,武王三年,歷经半年的激战才又夺回。向寿守宜阳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握有大量兵力。就这样,朝中樗里疾居百官之首,朝外,亲信向寿又手握重兵,二者互相唿应,举足轻重,足以遏制后党势力的膨胀和影响,表 明昭王在重大人事选择上有相当的高明之处。太后姐弟在昭王这样一种人事按排面前根本不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第4页 昭王七年,严君樗里疾亡故。昭王开始任用当年那位拥立有功而未得相位的魏冉为相。当时,昭王经验亲政四年,已经利用中央各种力量的角逐来巩固个人的实力地位。而他对魏冉出任相国一职的按排更是巧妙。 魏冉前后任相五次,五次为相,五次被罢除,共计25年,。从其为政时的内政外交和军事成就而言,魏冉确实有治国的真才,正如典籍所言,在当时宗室贵族魏冉是最有才干的。可是,昭王完全可以根据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数次免去其相位,为了需要,曾有田文、楼缓、寿烛等人先后任过秦相。应该承认这几位任相均为时较短,又是客卿,其间魏冉仍有很大权力,但昭王有能力决定其去留也是不争的事实。对魏冉的五任五罢其实道理很简单,人才要用,但同时却不能助长魏冉势力的膨胀,这与汉武帝连杀十三位丞相的目的是类似的。只不过比起武帝,昭王採用了更温和的方式。不短换乡对国家而言没有好处,长期为相又会对君权造成威胁。五任五罢显然是最稳妥的一种手段。 此战,秦出力不多,济西告捷后立刻撤军,但从战略分析,得利最大,虽未占城掠地,却使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给秦以后就近击破各邻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远攻之后秦再次转向近攻,公元前280年和279年分别从水陆两路大举伐楚,楚丧师失地,贵州、湖北大片国土沦为秦占领区,连首都郢也失守,楚顷襄王仓皇逃窜,被迫迁都于陈。秦在新占楚地上建立黔中郡和南郡,楚国势力由此大衰,秦国弱楚战略目的已达到。 昭王实行以远交近攻为主以近交远攻为辅的方针多次大举攻打西南强邻楚国,在伐楚捷报频传之际从未放松对东邻魏韩两国的进攻。但是,斗争是复杂错综的,远交近攻也不是绝对的,必要时近交远攻也有其独特的战略价值。齐是秦的头号强敌,两国虽无直接疆域冲突,但它是秦统一天下时迟早要消灭的潜在对手。当时机到来时,秦国毫不犹豫加入各国联军伐齐,几乎灭掉齐国,表面上似被燕所用,实际起到借力打力的效果,提前借各国之力给齐以毁灭性打击,为以后灭齐作战略铺垫。后来齐虽勉强復国,可是昔日风光不再,失去当年称东帝时的实力和地位。从战略高度看问题,最后坐收渔人之利的将是 秦国,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完成了对齐、楚两国的削弱分化之后。昭王得以大力发动对中原三晋的进攻。韩、魏两国连连损兵折将,失土丢城,并消灭西周。而秦国也在长平一战取得了对三晋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秦昭王在位时间是歷代君王中最长的,在最后七位秦君王中 ,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帝的总和。他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较之始皇帝也毫不逊色,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歷史贡献,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而在这一时代,一位“纵横天下之将”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时代秦军赫赫战绩的重要推动者。 话还得从昭王刚刚完成对楚国孤立之后发起的对韩作战说起。 昭王十三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东部及伊洛山地,以阻秦军东进。这一年,似乎终将成为三晋衰败的起点。 就是这一年,魏襄王与韩襄王同年去世,子昭王僖王继位,国内新丧。赵国发生内乱,惠文王与公子章互相攻伐,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困饿死在沙丘宫。秦趁三晋内变之机,兴兵攻伐韩国。 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秦大将向寿,也就是为朝王所重用的那位少时好优开始攻打韩国西部重镇武使,掀开了秦伐韩之战的序幕。而就在向寿以大军攻击武使的时侯,一名此前从不为世人所知的二十来岁的年轻将领正率一路5000人的精兵向天今洛阳县南伊阙之北的韩国另一座遏制秦军东进的城池——新城进兵。 这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的秦国年轻将领的名字是——白起! 第三章,狂啸伊阙,一战成名! 伊阙:即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水穿流其中。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向北流去,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后世称其为龙门。 昭王十三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东部及伊洛山地,以阻秦东进。此时,魏襄王与韩襄王同年去世,子昭王僖王嗣立,国内新丧。赵国发生内乱,惠文王与公子章互相攻伐,武灵王被困饿死在沙丘宫。秦趁三晋内变之机,兴兵攻伐韩、魏两国,并以韩国为打击重点。 首先秦攻打魏解邑(今山西省解县)以威胁魏安邑。以此对韩国西部国土实现自北面的威胁。这样,秦军便会由魏国解邑,重镇宜阳,以及此前取得的楚国领土对韩国西部国土实现北、西、南三面夹击之势。 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韩国便起倾国之兵并有魏军加强攻秦,欲图夺回宜阳地区以阻止秦军东进的势头,保护两国安全。 秦军方面,正计划击破韩魏,东出中原,厚集兵力于宜阳地区做迎击的准备。 昭王十三年(西元前294年),秦大将向寿,以主力部分秦军攻打武使,并命左庶长白起攻击韩新城(今洛阳县南伊阙之北)。当时的白起大约二十四、五的年纪,比秦昭王小几岁。
第5页 司马迁在总结白起毕生战绩时一笔带过白起的第一次战斗:“秦昭王十三年,领兵拔韩新城。” 左庶长,秦军功授爵制二十级爵位中第十级爵,在军中相当于现在一个少校或中校,也就是个营一级的军官。根据秦军军事建制,一大屯2500人,一曲两大屯5000人,一部五曲25000人。所以对于白起这初次亮象攻击新城时的兵力情况,比较合理的一种猜测是一曲人马,也就 2500 人。2500人拔下韩国西部一座重要桥头堡,白起的军事才华极有可能在这第一次战斗中已经有非凡的表现。这种观点的一个佐证有二:首先,战后白起爵升两级,升为左更。左更大约相当于一个上校,也就是旅团级的军官。其次,破格以左更爵位接过大将向寿手中的十万秦军主力部队担任迎战韩魏联军的兵团司令。一个上校去指挥一个十几万人的兵团,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可以推测白起此前拔新一战必有非常表现。 就史料所知,当时秦相楼缓下台,新相魏冉推荐白起代向寿为主将。 拔新城后,韩国西部几镇以被打掉,东进韩国内地的大门——伊阙便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了白起的面前。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十四年,魏将公孙喜率部约七、八万援韩,韩僖王命令其联合韩军主力二十万共计韩魏联军约三十万大军迎战秦军。 而此时白起接到手的人马大约十万多一些,兵力不足对方一半。 当白起刚刚上任率大军来到伊阙西北之时,白起不禁感慨的说到:“魏恃韩强,不可敌也!” 魏恃韩强不的敌?白起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嘆呢?而白起的这一感慨之言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看一看韩魏两军的军队建设和战斗力状况。 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进行变法强国的大国。前445年 魏文侯在位期间便任用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强国。李悝变法以四项主体内容对魏国的国家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改造。 这四大内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以尽地利。二、平籴政策。三、论功行赏。四、重刑轻罪。 李的变法主张主要是通过削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加强中央权利,并解放底层人民,以此提高农业生产,行“富国”的目的。魏国由此在国力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而不久之后,吴起在魏国时期以李悝成就基础之上最重要的变法主张或者说成就便是完成了“武卒制度”的确立。 魏国武卒制度主要内容:选拔武卒要求参加考选的人穿“三层之甲”,拿一张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开的硬弓强弩和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着文,头戴铁盔,腰佩剑,带三天粮食,在半天之内走完百里路(合现在41.3公里)方可入选。凡是中选的人,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 我一直觉得先秦时代中国人的体质都要比现在人好。41.3公里的路程和马拉松差不多,而他们在跑的时侯穿的可不是短裤背心,而是几十斤的装备和口粮。吴起为了使武卒完全脱离生产,专心操演,不但全家免去徭役赋税,还给家里以土地房屋。这些武卒跟传统的徵兵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吴起给武卒们发工资,立功了还有赏爵和田地,成为职业化的军人,所以骁勇善战。这是一种史无先例的创举,开后代募兵制的先河。 经歷了李、吴二人的变法运动,魏国终于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魏国当时号称:武卒20万,仓头20万,奋击20万、斯徒10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对于魏军的武装力量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分析一下: 武卒是以重甲重盔、弓、戟、剑多种兵器武装起来的职业军队,他们不事生产,专以战争为任务。武国武卒多种装备与一身的情况意味着他们可能是中国歷史上最早的“合成化步兵”。 仓头、奋击应该依然是徵发军。他们的武备应该略差。应该依然是使用单一武器的兵种。仓头可能类似“护阵步兵”。主要武器可能是盾排和戈一类的砍杀兵器。奋击极有可能是以长矛为武器的冲杀步兵。 斯徒应该是奴隶,他们的使命可能类似于后勤部队,负责一些物资运送和杂务。 看来,以武卒为中心,魏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支规模达70万的强大武装力量! 当然,这种魏国这种招募来的精锐常备军也有缺点,就是因为他们成本高,有家产工资,所以打起仗来也许怕死,一旦死了,意味着再也领不到工资了,家里面的福利,也打折扣了。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死,这样也就谈不上捨死忘生了。募兵制另一个问题是,兵员年龄越来越大,战斗力会下降。等他们立功有了田产了,当上“爷”了,打仗也就更没劲了。所以,大法家荀子称魏国武卒为“危国之兵”。 为了更清晰的认识魏国武卒的战斗力,我们可以拿后世的唐朝前期的府兵制来做一个对比。 唐太宗时期军队主要构成便是“府兵”。太宗贞观行“均田制”。府兵入军籍发给田地房屋,并给予工资,闲时务农,定期训练,有事出征。全家随之迁入,军籍相传,世代不得脱。 唐前期军人同样也是受到国家土地、房屋的优厚待遇,而且也有工资可拿。由其是在均田制解体之前,唐军士兵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是魏军武卒与唐府兵类似的一个地方。同样,武卒兵员老化而使战斗力下降的问题在终身制的唐府兵那里也同样存在。
第6页 此外,由于武卒与唐府兵都是精锐部队,在武器装备上也都同样是复合化的。唐军士兵一般都是刀、枪,弓三种兵器与一身。魏武卒也是戟、弓弩、剑三种兵器与一身。 那么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也有。一,府兵军级传后代,至少在唐朝前期是这样的。武卒不传而行考核制度。所以兵员上武卒是更加精选的。二,为了让士兵战斗素质更高,吴起等人要求士兵将田地交给家人或是出租给别人去种,而使武卒专心练兵。唐军府兵在这方面就没这么讲就。这里造成两个区别,那就是武卒训练可能比唐军还要好,但是武卒对魏国国家财政的压力也更大。 基本上,我们可以把魏国武卒的单兵素质与唐军前期划上一个“约等于号”! 这里顺便提一下齐军。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齐庄公为勇爵”,其意为齐庄公设置勇士爵位,即在战场上表现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齐国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称为技击。齐国的技击之士是战国时代一个非常着名的兵种。“技击”是齐国将百姓进行招幕,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之具有超过过去徵发兵的优秀战技素养。“技”的意思也就在此。 魏国武卒在武器装备方面结合了格杀(戟)、远射(弓)两种作战能力与一身,可唯是集攻守于一身的兵种。而魏国的所谓“仓头”和“奋击”分别是以盾排和长矛加强武卒防守或进攻时的战斗力的兵种。可以想像一下当时魏军作战时的场面:战阵四周,无数手拿坚盾的“仓头”组成连绵不绝的防线,他们的身后是重装武卒以及“奋击”。武卒们在盾阵之后不断的向进攻而来的敌军释放着利箭,一旦对手侥倖的躲过了利箭的狙杀撞在了“仓头”的盾阵之上,“仓头”手中的戈就将迅速结束他们的生命。当敌军的攻势受挫之后,武卒们便立刻收弓回鞘,与“奋击”一同组成冲击队形,并在“仓头”的盾排配合下,冒着敌军的枪淋箭雨飞速冲进敌阵……… 而持戟之士可能依然是一种装备单一的作战兵种。齐国应该在技击之外配有独立的弓箭手部队,当然也包括护阵部队。而技击应该是一种非常善于近距离格斗的兵种。 但很可惜,技击之士仅仅是齐国的一种以国家财富对自由民实行的一种僱佣兵。荀子在评论齐、魏、秦三国“军功爵制”优劣的时候说,齐国的技击之士,“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亡国之兵也” 齐国的技击之士,冒死战斗,杀敌一人,所得赏金不过八两,再无赏赐,具有僱佣兵性质,所以战斗力必然有限,是“亡国之兵”。后来齐国与燕国交战中,齐军大败险些灭国,这也说明齐军的战斗力并不十分强大。 比较类似唐朝后期军队和宋朝军队。 而荀子对秦军商鞅的二十级军功受爵制则有这样一番评价:“秦之锐士,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秦军将士有功既赏爵位,又赐田宅,可以成为军功地主,如果不断立功,还可不断受赏,乃至于获得高官厚禄,所以形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能“最为众强长久”。 也难怪荀子认为“齐之技击不能当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韩国军队的情况。在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缘位置有点类似春秋时期的宋、卫两国。都是头等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有个特点,那就是老被人打,或是大国的战争老是在他们的地盘上打。所以战争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而同时又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怎么打也死不了。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国家往往是大国势力的“中间缓冲地带”。如果灭亡那就意味着某个大国的战略纵深被压缩,或者是两个大国同时处于直接交锋状态,这对于大国政治而言是不允许的。 这一情况决定了这些国家总是打仗却总是打不死。而这些小国实力不足,又往往没有侵略别人的能力。这样就给人一种挨打货,不用的料的错觉。其实这些国家由于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军队不但不是垃圾,反而民风彪悍,非常善战。同时,这些国家对于武装力量的建设更是费尽心思。比如近代的朝鲜、越南、以色列之类就是这种国家。而韩国也正是这样一种典型。 所以,韩军士兵的战斗主动性甚至超过魏军,与当时北方的赵军相当。与秦军可能也相差无几。但有限于对韩国变法运动史料的溃乏,我们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这支军队了。 《战国策》中对韩国军力的概括是“精兵二十万,厮屠十万。”韩国在武器装备上也可能是战国时代最优秀的。 史书上说过:“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天下宝剑韩为重”。韩国的冶铁技术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之一。而其弓弩的制造技术更是另人剎意。有段材料显示,韩弩最大射程达到六百步,这大约是五百多米,如果属实,那么韩弩的射程与后世弩机的颠峰之作、宋代的“神臂弓”(一种弩)相差无几,远超过秦弩和后来的汉弩。而对于韩军强弩的精确性曾有这样的描述“远者掩其胸,近者远其心”,也就是说在远距离上,韩弩通常直中对手胸部,而近处却能直接命中心脏。这同样也是对韩军士兵优势的射击技术的一种反映。此外,也有韩军使用铁甲建立重型步兵的记录。
第7页 所以,白起的感慨是不无道理的。而同时,白起的感慨事实上是白起内心为韩魏联军在伊阙如何战胜秦军出了一招。那就是以勇悍的韩军主力推着魏军向前。魏军虽然在战斗意志上不如秦军,但是素质和水平还是有的。打不了进攻却能在韩军顶住支撑的情况下打相持。而当秦魏两军相持之时,韩军再发动强大的进攻。这样的话,韩魏联军就可以取得战争胜利。 简单一点的说,白起给对手出的招就是:一,取主动攻势;二,一魏军为先锋,韩军为主力,用韩军推着魏军前进。这也就是“魏恃韩强,不可敌也”的解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白起先在心里暗自为对手出招可以水正合这一兵家名言。 可白起除了知道韩魏如何才能胜利之外,也同样洞悉了对手的弱点。那就是联军内部互相推委,谁都不愿意打这个先锋。韩军认为,自己是主力,应该在后。魏军认为,自己是帮忙,应该在后。结果,韩军只好因为保家为国挡在了秦军正面。而这样,联军的战略也就变成了消耗秦军打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 一切尽在白起预料之中。 ……… 第四章:横扫韩魏,所向披靡! 白起,这位年轻的新秀将领,刚刚初战小胜,军衔升为左更。左更白起出任十万大军主将,正是想大展身手、意气芬发的时侯。 在他面前,韩魏联兵合计三十万,依障伊阙一代有利地形迎战秦军。 白起对敌军韩魏两部人马领导层的心思可谓动若观火。他不慌不忙的等着,不急于求战,反而率秦军与韩、魏联军相持,压迫韩魏联军于伊阙山之狭隘地区不得施展,摆出一副面对险要地形无计可施的假象麻痹对手,以待最佳的进攻时期。等着韩魏两军主将公孙熹和犀武为了谁当前峰争论不休,等着韩魏联军排出一个错误的阵型。 那么韩魏联军最终排出了一个怎样的阵形呢?韩军主力二十万被迫于战线最前沿排出一个防御阵型,魏军援兵七、八万处于韩军主力侧后部,呈一个支援架势。 这里还不得不谈谈韩魏两国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或者水三晋之间的关系。三晋本来都是春秋第一强国晋国分裂而产生的。这种先天特徵决定了他们之间互为两种关系:一、互为唇齿,唇亡则齿寒;二,互为迁制,此消则彼张。 这两种关系集中表现为三方在对秦东进的态度上。三晋之中以中间的魏国最强,南边的韩国最弱。从双方的总兵力来看,最强时魏国军队70万,总人口可能是350——400的状态,有城百余座;韩国军队30万,总人口可能就150万上下。战国时期某个国家的最大动兵能力其实基本等于其全国总户数,每户出一丁基本就是他们的动兵极限。而韩国最弱自然常常成为秦国对三晋开第一刀的对象。而三晋对于秦国而言在国土上有这样一个特点:从南向北,三晋互为屏障。韩国西部国土若被秦国所得,则秦便可对魏国西部领土形成西、南两线夹击之势;如果韩、魏西部失守,赵国便处于秦军西、南两面夹击之势。这样,三国之间在秦军面前互相援手便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三晋的关系在秦军东进的时刻首先体现为互助。由于韩国最弱,自然成了秦国东出三晋的第一个对象。所以,对三晋,秦国的打击顺序是先南后北,也就是韩、魏、赵的顺序。而韩国存亡对于魏国的重要性又使魏国在秦攻韩时必须给予帮助。这样,就为秦国对魏国这个三晋之首力量的分化残食创造了条件,可以利用韩国吸引魏国分兵,一批一批的消耗魏国那的确相当庞大的国力和军力,避免与魏军展开规模过大的会战。过早的会战将过早消耗国力和军力,这在战国这样一个群雄并立的时代里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其次,秦国东进,三晋的关系又体现为互攻,基本上是北攻南。原因也同样是唇齿关系。想像一下,如果韩国在秦军的攻击之下向秦国屈服,那么魏国的南线将彻底暴露在秦军面前。这样,魏国就将失去南线屏障。同理,如果韩、魏都向秦国屈服,那么赵国的南线则翼也就同样会出现问题。这就好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波兰在面对德国东进之时苏联的态度一样:你能帮我顶住他我就顶你,一旦你顶不住,我就干掉你自己来顶,增加防御纵深。其实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国家政治手段。韩战前,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也是这样,苏联在联大表决会前故意以抗意为名退场以及其他一些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政治这个东西从来就是黑暗的。只不过大多人对此并无太多关注不了解罢了。而三晋这一关系就意味这三方互助时必须有所保留,多张个心眼。这也是魏军只以少数兵力助战又不肯打前锋的重要原因,就象史达林对毛泽东说:“空军没有准备好。”差不多。 所以,在秦昭王大力东进时刻,如果三晋之中某个国家遭到进攻,其他一方或两方通常都会施以援手,而当某一国显出屈服之态的时刻,其他一方或两方便会马上掉转枪头去扁他!这一状态对于秦国而言都是有利的。秦国可以利用韩国对魏军主力进行分化蚕食,伊阙之战便是蚕食之战;又可以在三国互攻时坐收渔利,后来的白起华阳一战正是渔利之战。其实这个道理并不是只有秦国明白,三晋互相之间也清楚。可地缘条件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8页 现在,回到正题。韩魏联军联而不合、互不配合。排出了一个错误的阵形,同时互相互相猜疑、互相防备,最后连战术策略都成了死守消耗,等着秦军“粮少自退”。 白起可以说是完全看透了联军的弱点。当联军指挥官排了个错阵打着防御消耗的算盘,同时争论谁主谁副,犹豫不绝之时,故意领着十万大军与敌相持数月、看似豪无动作的白起敏锐的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突然发动了对三十万韩魏联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总攻,仅仅一个昼夜便将结束战斗! 白起先以少数部队作为偏师设疑阵,虚张声势,牵制联军中兵力较强也是正对秦军的韩军。山区狭隘,韩军不敢轻出。而这时,魏军也在则后紧张的注意着前面一线友军的情况,等待秦韩两军打个两败具伤好去收拾残局。而同时,白起集中绝大多数主力,绕出韩魏联军之后方,近十万秦军主力一律轻装简从,翻山越岭,趁联军注意力全在正面的时侯从侧翼山地急进。老实说,我对白起时期秦军几次超乎寻常的突进能力实在感到剎意,秦军轻锐的高机动速度和翻越险地的超人能力在白起手中不只一次的表现的淋漓尽致。秦军主力在一天之内迅速翻过三隘,出奇不意地出现在魏军后方。魏军此前的注意力全在一线的韩军那边,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毫无准备,遭到秦军的勐烈突袭,仓促应战。魏军阵形为成,秦军一路轻锐便集中力量自魏军外围一线笔直杀了进去,迅速瘫痪了魏军指挥系统,魏军各部很快就瓦解溃败,主将犀武被阵斩。然后入阵的秦军由魏军阵内向外打,就象孙猴子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配合外围秦军打的魏军各部不但无统一指挥,甚至连攻击到底来自何处都不弄不清楚。仅仅几个小时,七、八万魏军的脑袋就这么煳里煳涂的挂在了秦军士兵的裤腰带上。战场上,秦军将士绝对不留活口。原因很简单,俘虏和人头对秦军士兵的进爵而言是一样的作用,没有区别。但,带着俘虏就会影响继续扩大战果,更何况干掉了魏军以后,还要打一场更大的歼灭战,也就是消灭二十万韩军。所以俘虏这中东西对崇尚快速作战的白起而言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在几个小时内迅速拿下几万魏军的脑袋之后,秦军主力不经修整,不顾队形,迅速向反方向的韩军主力发达突然袭击。韩军此时还没缓过神来,依然在全神贯注的应付当面的秦军偏师,当白起亲率秦军主力从原来魏军的防区杀将而来的时侯,韩军比此前的魏军更加震恐。如果说魏军先前的震恐是因为秦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战线后方,那么韩军的震恐除了对秦军出现在后方之外,更重要的是七、八万魏军所在防区怎么会在一瞬间被对手突破杀出怎么多的秦军,而且还是腰间挂满魏军士兵首级的一群虎狼。可以想见,韩军此时的措手不及比此前的魏军更甚。而白起绝对不会去理会韩军的惊恐,又是找准一点,一次集中力量突击,再次直接打掉了韩军指挥系统,生擒联军主帅公孙熹。 有则传说是这样描述这次对韩军的战斗的:“白起身先士卒,冲风在前。流箭袭来,白起座骑中箭倒地,白起坠马落地。一韩军骑士驾马朝他冲杀而来,落地的白起随手拔起一根长矛,勐一掷出,将那名韩军骑兵连人带马穿膛刺透,遂起声再战!”看来,以智慧过人而闻名于世的白起,在他年轻之时也有后世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勐一面。 就在秦军主力自背面强击韩军之时,处于韩军正面的秦军偏师遂即发动夹击。韩军彻底陷于秦军两面夹击之中,将士皆震怖,不战自溃。二十万韩军将士几乎全部死于此地。白起攻下伊阙马不停蹄,立刻命秦军继续追击溃败联军。秦军虎狼见人就杀,见头就砍,只留首级,绝不受降。趁胜向东,全力追歼敌军。就如同着名的连横家张仪所说的那样:“战场上,秦军将士撕开衣服,摊胸赤脖,光着脑袋。他们一手握着兵器,一胳膊下夹着俘虏,腰间挂着人头,吶喊着冲杀,六国的军队在他们的面前就象是鸡蛋碰石头!”伴随着秦军将士近似疯狂的追杀,白起遂向东占领伊洛地区韩国五城。 合计斩首二十四万级有余,近二十五万!伊阙之战,白起大获全胜,取得了上古以来直到公元前293年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大一次歼灭战的胜利,震惊山东六国! 此战之后,一个全新的名字登上了秦国争霸中原,横扫天下的战争舞台。山东六国将一次又一次的因为这个名字而瑟瑟发抖!这个名字便是——白起! 第五章:趁胜北上,掠地中原! 公元前293年,随着伊阙之战白起的大获全胜,二十五万枚韩魏联军首级落地,以及韩国东部大片领土的易守,秦国东进三晋战略的第一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韩国全国半数以上的军事力量仅以此一战便被完全消灭,魏军援兵七万余被斩绝。处于韩国北面的魏国的南线屏障即将瓦解!如此,在几乎是根本性的削弱了韩军有生力量并取得战线优势之后,秦昭王即将发起对三晋之首魏国的第一次强力打击! 总体来说,魏国当时的架势虽不象战国前半期吴起、庞绢时期那么具有优势,但怎么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城池一百多座。当时的齐国也不过是“大小城邑七十二。”当然,城有多少之别,也有大小之分。城多不一定在国力、人口、兵力上超过齐国。魏国在当时同时受到西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两大势力的夹击,险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之中。而伊阙之败,不但是韩国的失败也是魏国的失败。
第9页 魏国在此战中的失败有三: 首先,一个最精锐的主力兵团几个小时之内几乎被秦军全歼于龙门山地,这是军事力量上的一大损失。也是前文所提到过的秦国利用韩国对魏国集团总体武装力量的分化蚕食; 其次,人心士气上的衰弱。七、八万大军一瞬间被消灭,三十万联军主力一昼夜间土崩瓦解,这样一种极端的战果不但在战场上给了韩魏两军官兵以巨大的心理震摄,也造成了魏国国内军民前所未有的级大恐慌; 再次,伊阙新败,韩国西部领土接连为秦国所占,魏国南部原来的韩、魏边界即将成为秦、魏边界。战线扩张,且分处西、南两面,而且两线中间还隔着一个周王朝的都城洛邑,这就造成了魏军在面对秦军进攻时两线受压的不利局面! 而在伊阙取得空前胜利的秦军,也正打算趁大胜之余威,进一步推进他的的“东进战略”。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也就是伊阙大战后一年,魏冉因病辞相,以客卿寿烛为相。这里顺便提一下,魏冉与白起是儿女亲家。所以前先伊阙之战之前魏冉极力推荐以左更爵位的白起担任十万秦军主力兵团的司令官也有这么一个原因。白起与魏冉的关系比较亲密,白起因伊阙大胜而以二十多岁的年龄便被升为大良造爵,并授国尉一职,位列三公,真可谓少年得志,意气芬发。 所以,伊阙大战之后,秦昭王立刻免去魏冉国相一职也可以认为是对魏冉势力膨胀的一种提前遏制。 而另一方面,秦昭王也在为继续残食魏国做着积极的军事准备。 秦昭襄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91年,秦军兵锋再次指向韩魏两国。而与前次伊阙之战不同的是,此次军事打击的重点不是韩国,而是那个曾经的“战国霸主”——魏!这一年,白起率军攻韩,轻取宛城(今河南南阳)。 同年,秦将司马错拉开了秦军大举进攻魏国的序幕。司马错于是年攻取轵城。(今河南济源东南) 白起拔下韩国宛城之后,继续东进,数月后攻取韩国邓城。 次年,秦军强大的东进势头越来越另山东各国感到不安。就在这一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曾经的周王朝天子、中国的最高领袖东周王表示向西朝拜秦昭王。秦王国争雄中原之势已是无可阻挡! 此时的韩魏,在秦军北中南三路连续攻击之下,显得是如此的怯弱,当年的三晋之手在面对秦军的步步紧逼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济。昔日吴起五万精甲尽破秦国五十万大军的豪气,昔日魏襄王之时那四面镇恐的七十万大军的威势也荡然无存。 魏韩两国在面对秦军如此虎狼之气面前,所能做的事只有一件——除了割地还是割地。就在周天子朝秦的这一年,魏昭王被迫献河东地400里予秦国,韩釐王献武遂200里予秦国。 但是,以地赂秦并没有给魏带来任何好处。魏韩献地的第二年,即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白起亲率十万大军展开了对魏国最大规模的依次进攻。此战,可以说是伊阙之战后,秦国三晋战略的一种延续。在这次战争中,白起的具体军事战术运用史书中少有提起。此役中魏国到底伤亡了多少军民、白起斩获多少司马迁也为提起。史书中对白起对于这个昔日霸主魏国的军事打击仅仅是这样一笔代过:“秦昭王十五年,白起领兵攻魏,取六十一城。” 这是白起一生中夺地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魏国最终走向衰败的决定性战役。同样因为上述原因,这也成为后世对白起毕生斩首数量说法不一的第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战,魏国西部领土沦丧殆尽,军事力量大大削弱,国势岌岌可危!此后十余年,秦相魏冉又再次攻魏,斩首四万,直逼魏都大梁。 具某些歷史学家推测,白起此战魏国领土损失三分之一以上。此后国力已经沦落到韩国最强大时侯的状态,魏军此后全国军力最大一此动员便是秦攻赵邯郸,信陵君切符救赵时的二十万,与此前最强盛时的七十万差距非常之大。故白起此战所斩之首级,所获之军功可能在二十万上下!这一说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时,此战也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北方的赵国。按地缘政治关系,魏国西部领土连连沦陷,对于赵国而言应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赵国在这一战役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非常的冷静。其实对于赵国而言,这种冷静是不无道理的。赵国地处北方,在位置上相对于秦是三晋中最远的一个。而秦国除了三晋之外,还必须面对南方大国楚国的迁制。此时的楚国虽然遭遇了几次对外战争的失败,连怀王都死在秦境,但楚国终究是当时战国七雄之中领土最大(号称五万里),人口最多(五百万以上),军队最多(带甲百万)的大国。而当时的楚国已经在怀王时期吞併越国,春秋时期的吴越二霸之领土尽纳其下,且尚未遭到根本性的打击。而赵国刚完成的以“胡服骑射”为主的一系列国家政体、军事、经济改革的武力也正在发挥作用,国力蒸蒸日上。可谓是战国时代当年秦国“厚积实力,等待时机”的一个翻版。赵国不但没有象魏国伊阙之战那样中秦国的分化瓦解之计,反而採取守势,冷眼旁观,避开东西两面齐、秦两国的进攻锋芒,削弱北方燕国,打击北方匈奴、胡族,积极的发展北方边疆地区的经济,提高国力,等待时机。赵国政治集团也是在思想上非常成熟,战略上非常正确,措施上非常得力的一个“比较晚进行变法强国,力量衰减同样比较晚”的一个国家。赵国是七国中变法最晚的,其次晚的是秦国。赵军的锐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到了始皇灭六国时代。
第10页 其实对于赵国的态度,秦国也是做过无数次试探的。比如政治上,早先的武灵王赴秦,后来的渑池之会、完壁归赵。比如军事上,秦昭王二十一年,也就是攻魏后的三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赵国也没有较大反映。保持出一种有理有节的攻守一体的外交政策和积极完善的军事防御。对于赵国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我将在后面长平之战部分进行详细解析,这里就先做一伏笔。 在这样一直种情况下,攻赵便意外着过早的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战略决战!”这是不符合当时的特殊政治环境的,也是不符合秦国整体周边战略的。而同时,赵国的总体实力还没有达到级盛状态,对秦国而言,威胁还不算太大。赵国在军事上採取“南守北进”战略,也就是避开中原主战场而积极北上拓宽疆土进行“较和平掘起”的战略也的确另秦国感到一丝安心。这样,下一步,秦国的战略重点就将由衰败的中原韩魏两国以及冷静的赵国转向南方,转向当时的第一“大”国——楚国! 而随着秦国南方战略的进一步展开,三次精彩的攻楚战争也即将拉开序幕。而一代战神白起也即将以此开始他军事生涯中第二个辉煌点,甚至是其一生中军事指挥艺术水平的最高峰,这就是——鄢郢之战! ………… 第六章:汉水残阳,三伐荆楚!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咸阳宫的一场精彩的辩论曾这样进行: 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翁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所併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战国策.秦一》 司马错与当时秦国国相的这场着名的辩论,便是秦惠文王所确定的“并属——占楚——得天下”的秦国早期统一战略指导思想确立的一个重要依据。而国相张仪是持反对意见的。 张仪认为,中原是天下的中心,秦国争逐天下应该以争夺中原为起始,占中原而后天下。 司马错认为:秦国如果想谋求争夺天下的实力资本,应该将尚未被列国所重视的巴属也就是四川入手。取得四川便可以增加国土,广蓄粮草,并获得对临近四国的地缘优势。而冒然将矛头指向中原以及周天子所在地,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且在地缘上处与魏、楚两个大国的夹击之中,是不利的。应该使中原各国限于一种自相争伐的局面之中,而秦国自己则走一条逆时针迂迴争天下的军事、政治战略。而在此基础之上,秦惠文王最终确定了占属——攻楚——争天下的三步走战略。 就当时的惠文王时期的天下格局而言,司马错的迂迴得天下主张是有其正确性一面的。如果过早的将自身暴露在天下各国争夺的中心地区,那么情况将变的非常不利。于是,惠文王最终取司马错的荐意,併吞巴属,随后便发起了对南方大国楚国的攻势。 但是,当多年以后,秦昭王继位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是“司马错战略”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所造成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二:一、秦占巴属多年,国土增加,国力也随之增加,以此在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二、与楚国几次交手将原来楚国手中的汉中地区基本纳手其下,国土、国力进一步上升;三、很好的避开了六国合纵,使自身进一步得到发展。 其次,“司马错战略”也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楚国力过强,难以短时间消灭。 其次的变化是齐国的扩张和魏国的衰落,中原力量有了很大衰减。 这样一种变化,使得秦昭王登位之初对“司马错战略”进行了修改,以政治手段为主孤立楚国、军事手段为辅有限打击楚国。同时,採取对中原韩、魏两国的攻势,大力扩张了东部领土,甚至在根本上打击削弱了两国。 可以说当局势发展到了白起攻魏连拔六十一城后,秦昭王对中原蚕食战略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北方的赵国保持着一种非常克制的态度,秦国总提国力处于进一步上升状态。而对于南方的楚国,经过多年政治、军事相结合的手段,其状态已经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前284年,昭王二十三年,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破齐,攻入临淄,连拔齐国七十二城中的七十城。一个对于秦国总体战略进行起到迁制作用的齐国正处于亡国的边缘。
第11页 就这样,秦昭王开始了他再次改变攻击方向,由北上改南下的“三次攻楚”战争! 伊阙之战结束后的第十三年,燕破齐之战后第四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命大将司马错发陇西之兵入蜀,并由蜀地进攻楚国黔中郡,拔之。于是南路之进军告成,司马错又分一路军由巴郡东下,准备东出巫峡以攻郢之西。又分一路军由武关东下,攻取楚国汉北及上庸之地,进入桐柏山地区。次年秦三路均以越过山地,楚顷襄王急调大军数十万北上守鄢(楚国陪都,今湖北宜城东南)。 此时,白起尚在北方,刚打下光狼城并进一步打赵国代邑。 这应该还是秦国对赵国军事上的进一步试探。 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急调大军北上抗秦,而秦昭襄王急调白起南下接替司马错攻楚。 楚国这个国家,细想起来的确有意思。春秋时代,楚国与晋国打了好几场大仗,差不多都是平手。末了还被自己国人伍子婿带来的吴国军队给痛扁了一顿,搞的大夫申包婿在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才弄来了援兵,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谁想又来了次“白公胜之乱”,那叫一个郁闷。但是,事情往往要分两方面看。战争、内乱的确一时削弱了楚国,但也打掉了一大批昏惫不堪,腐食肌提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摔掉了一批毒瘤到是轻快了很多。而三晋的分裂、越灭吴国也给他太了再次復兴的机会,楚国开始了东山再起,灭了北方几个小国,也把越国给灭了,当然包括原来吴的地盘。但随着三晋的逐渐强大,楚国又蹒跚了起来。 公元前387年,一代“武圣”吴起由于新君魏武侯有矛盾,改投楚国。楚悼王也算是个明主,先封吴起到宛城挂职锻鍊,积累“人气”。吴起三年内把宛城搞的有声有色。于是被提拔为令尹,令尹相当于别国的国相。随后,吴起立刻便对楚国那些老贵族大打出手,命令封地世袭到了第三代就必须收回,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夺下来的饭碗用来养军队,搞了一支相当不错的职业军。可没想不到三年,楚悼王就死了。大地主们于是就爆动了。不但想杀吴起,还想对老楚王的尸体发泻一下。老吴自然是生强体健,想射死他也没那么容易。可谁想箭一样也射象楚王的高贵的贵体,一个箭步上去帮着死了的楚王当箭,一下子就被射小了马蜂窝。这位战国时代传奇般的人物就此被结束了生命。楚国奴隶贵族势力来了一次强力反弹。在随后的百多年里,楚国的奴隶主贵主力量始终是七国中最顽固的。被人说成“君臣不和,武备不修”。虽然这一期间,楚国也在对外方面有所作为,比如灭掉越国,尽吞吴越之地,但在中原方面情况却并不理想。首先是多次败于秦国,汉中领土丢了不少;其次是宛城一带领土被韩、魏所占,势力没能继续越过汉江北进中原。但其七国第一的国土和人口还是在那里的。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五万里疆土、五百万人口、一百万军队尚在,而且又是经济上最富裕的一国。 说到这里我禁不住叉开一下话题,那就是对于《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齐王一段有关齐国都城临淄有七万户可以徵召21万兵的话的看法。齐王这一说法似乎不合情理,7万户是不太可能徵发21万军队的,就算每户出二丁也是达不到这样一个标准的。所以齐国的军队数量有可能并没有百万,可能于最强时的魏国差不多,大体也就七、八十万上下。 另外对于秦国带甲百万的说法,我也有不同看法。秦国在惠文王时期国土只有关中,后司马错得蜀。而昭王时处于急速扩张阶段,很多新战领土还未能产生真正的支持作用,秦国当时的人口也应该只是四百万上下。到了秦始皇启动灭六国战争前才超过五百万。所以秦国当时的可能的最大动兵能力大概也就七、八十万。动员白万人将使国家机器受到严重的超负荷损伤。 而当时,只有楚国的的确确拥有百万的动兵能力! 另外,楚国的奴隶主贵族虽然在政治上把楚国搞的体制僵化、死水一潭,但如果国家受到侵略,这些平日里看似无用的大老爷们到是很能爆发一至抗外的凝聚力。毕竟国土受侵直接受到损害的就是他们。 所以,秦国发起的这次对楚国的进攻立刻引起了楚国上下强烈的反映。 当司马错的几万人马自黔中郡、巴郡、上庸三面向楚国国境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也就是楚国的第二都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陪都 鄢城 压来之时,楚顷襄王遂发出全国动员令。很快,楚国自各地连发六、七十万大军,全数由南向北而上,增兵西北国土,企图全力迎战秦军,严然一副战略决战的架势! 而此时司马错手中仅仅只有两部人马,也就是五万人。其实五万只怕也已经由于此前的几场前哨战而不满员了。 这样,一瞬间,楚国陪都鄢城一代掩然成了一座大型火药桶。秦国立刻显入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发大军迎战,一场大规模战略决战便将爆发,韩、魏虽衰而尚在,赵国态度极不明朗。过早决战的话,无论胜败在战后都有可能导致非常不利的局面;如果不战,先不说总体战略不成的问题,楚军甚至有可能趁机发动对秦国本土的进攻,夺回此前被秦所占的汉中土地。楚怀王身死异乡之恨,多次战败失土之仇,楚国忍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同时,如果不战,三晋都有可能加入对秦的反攻,那样的话,情况将更加不利。
第12页 最后,权衡利弊,昭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招白起南下接替司马错,继续攻楚! 就这样,当楚军调集全国之兵北上抗秦的同时,白起达到了楚国前线,接过了司马错手中那几万人马,他将会以这几万十马迎战楚国“倾国之兵”! 白起毕生的傲世之作——鄢郢之战即将开始! 第七章:傲世之作,鄢郢之战! 公元前279年,当时的白起年约四十,已经是身经百战、久歷沙场的成熟将领了。 白起对于楚军这个全新的对手,在事后也曾经做出这样的评价:“楚军轻锐勇勐,但耐力不足!” 楚国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国家,军队甚至用犀牛皮和鳄鱼皮做铠甲,荆楚之民也多悍勇,又与秦国几代血仇,且是本土迎战、保家为国。所以轻锐勇勐。而对于白起有关楚军耐力不足的说法我并不十分明白,到底是楚人体质耐力不足还是楚军军事领导机构有勇无谋的意思呢? 不管是何种意思,反正白起的看法是比较准确的。他也告介同仁在与楚军交战时应该尽可能避过对手前几波的攻势,待敌疲惫再行进攻。 对于白起对楚军战斗力的评价,一个最好的佐证便是后来秦始皇两次攻楚而灭之的事实。始皇第一次攻楚,秦新秀将领李信以二十万人马主动出击,与楚军交战,结果连死九都位(九个师长),大败而还。 第二次老将王翦攻楚,六十大军入楚而不战,只见楚军攻营而不出,休整数月后再行出击,一举灭之! 现在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当白起奉命由北方南调来到楚国前线并接过军队指挥权时,司马错交给他的只是几万以经过战斗损耗的弱小部队。而他得到的命令便是要用这么一支军队迎战正在朝鄢城集结而来的几乎整个楚国的庞大军事力量,数量是他的十几倍!而且,楚军本土作战,保家卫国,士气旺盛。而楚地水网稻田,丘陵、平原、河六交汇的复杂地形对于善与西北高原作战的秦军而言也十分不利。可以说但是的白起在面对楚军疯狂的军势面前,天时、地利、人合无一优势。而这一战,对秦国政治集团而言又是如此的重要。白起到底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毫去取胜可能的状况,白起以一招出其不意的主动行为,彻底改变了整个局面。 刚一到任,白起便率手中所有的数万秦军顺汉水而下,向南直接出奇不意的深入楚地,主动陷于后援断绝以及被十几倍与己的楚军团团包围的“绝死之地”!这种自陷死地而战的作风可谓魄力过人,勇气非凡。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无比绝妙的“死地之战”。白起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其军事指挥水平的最优秀髮挥。那么,白起这种看似自寻死路的作法究仅是何用意呢? 首先,这种近似毫无道理的行为首先是楚军所绝对想不到的,沿江而下这第一步便是在心理上赢了对手。白起亲率一支虎狼劲旅出现在楚国腹地比如造成楚国军民强烈的恐慌。这也正合那句精典的兵家名言:“攻心为上。” 而当白起突然深入楚国腹地以后,秦军首先攻占水陆要冲邓(今湖北襄樊北),随即逼近楚国陪都鄢城。这样一来,迫使数十万集结中的楚军为汉水分割,无法快速集结包围秦军。本土作战的楚军反被自己熟悉的地势所制约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兵团会战。 若楚军单独一军与秦军决战,楚军不及秦军英勇,则必为白起所破,白起正好可将楚军各个击破;若另选集结中心汇集主力全军再与秦军决战,为地型限制,则白起直接攻鄢跳出包围圈,另找机会与楚军决战。 总之此时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白起手里。就这样,数十万楚军被白起率领的不及自己兵力十分之一数万秦军,逼迫得只能回援守鄢。 不多久,鄢城之下数十万楚军云集与此,被迫拘城而守。白起此时身处绝地,后援以断,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延。而几十万大军把守的便引军至鄢都哪是几万人马一时三刻所能拿下的。于是白起引军至鄢西百里的凤翔县屯兵。汉水之畔,残阳如血,大江之上通体赤红,真有如一江血水在奔腾汹涌。白起真正杀招也随之亮剑! 白起驻军于凤翔县。几十万楚军主力严守鄢都,等着秦兵因为后勤断绝饿死。而白起却派出几千秦兵在离鄢城约一百里的蛮河武镇筑坝拦河,又自这条汉江支流东西向秘密修筑一条百里长渠。 一切就序,只待一锹决定鄢城内外数十万楚军和数十万鄢地百姓的生死。 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早晨,一声炸响的惊雷自鄢城西方响起——白起掘提放水,引水灌城。一剎那间,几十万楚国军民魂飞魄散,滚滚洪魔将这数十万生灵一瞬间送入无底的深渊。鄢都一代,洪泽一片,鱼虾满城,伏尸满江,几乎淹死此地所有楚国军民,鄢城告破!消息传开,楚国全国震恐,此前守土卫国的高昂士气被彻底粉碎! 就这样,几十万楚军精锐就被白起这么轻轻松松搞定了。而随后,白起率数万秦军精锐对丧失中心集结点、并且人心涣散的余下各路楚军实行了一系列的各个击破,依然是不留俘虏,依然是如虎而下,依然是人头、吶喊、赤胸、露脖、以及疯狂的追杀! 秦军在楚国腹地再次展现了十四年前伊阙大战时的场景:“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
第13页 白起趁胜直下楚国又一重镇西陵(今湖北宜昌)。次年,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攻楚国,攻克楚都城 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秦置郢为南郡,白起受封武安君。 又一年,公元前277年,白起第三次攻楚,迅速攻克巫(今四川巫山北),随即又南下平定黔中(今湖南西部)。秦逐以巫地为巫郡,黔中地为黔中郡。于是秦逼楚东徙之战结束,秦遂掩有楚西江汉湘黔之地。楚国为避秦军威势,顷襄王迁徙国都于陈(河南淮阳),后又迁都到寿春。影响我国文学史的那位着名爱国诗人屈原,痛感国家沦亡投汨罗江自尽。 白起连续三年三次攻楚,每次皆仅以数万人马出战,一而再、再而三击败楚军。楚国军民死亡过百万,险些灭国,后经楚国说客黄歇说服秦昭王,白起方才罢兵。对于秦国的收兵表面上是黄歇说服秦昭王罢战另楚国获得了喘息之机,实际上是秦国对整个对外战略所做出的正确决定。 事实上“司马错战略”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灭楚成功再形对中原北方五国实行夹击的话,秦军主力将分于当时中国的西、南两地,同时也将直面四个对手:赵、魏、韩、齐,这显然是范了兵家之大计,不利于整个战略全局。对楚国三次作战已经严重的削弱了楚国国力,且白起用兵如神,在楚军倾全力迎战之时出色的以少胜多,以“奇蹟般的胜利”避免了秦楚两国正面大规模的战略决战,秦军主力几乎未动,这对即将面对一个完成“厚积”进入“勃发”阶段的新对手——赵国时的秦国政治集团而言无疑是最佳的结果。 现在,与秦国接攘四国中,魏、韩、楚已经全面削弱,衰败之势日益明显。东方大国齐国正在与燕国进行着田单復齐之战,根本不值得考虑。如此,秦国东进战略中最后一个目标——赵国便即将成为秦军打击的重点目标。而此时的赵国政治集团经歷了数十年低调的“实力积累”阶段,不今国力未损,反而力量日增。而赵集团对于眼下的形式同样有这清醒的认识。于是赵国一次旨在为改变原有“为保证可持续发展而积极防御”的对外战略,转而为日后与秦国争夺天下霸主的试探行动也即将开始! ………… 第八章:针锋相对,赵之谋略! 公元前279年至277年,秦将白起三伐楚国。这三次对楚国的进攻可以说极大的打击了楚国这个曾经的第一“大”国的力量。 一伐楚国,白起採用“掏心战术”以水灌鄢都,将云集与此的数十万楚军连同白姓全体溺死,随后趁胜攻克西陵。此战,白起以几万弱军溃敌数十万,严重打击了荆楚集团。 整修数月,次年,白起再率数万精甲以此前夺占的楚地为根据地再次攻楚,顺势夺下楚都郢城。然后进兵夷陵。 白起的战斗激情可以说已经无可抑制的爆发了出来。他就如同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谁拉也拉不回来!他的数万精甲一次又一次的利用丘陵、河流,一次又一次的将连集结都没有完成的楚军各个击破。昔日的第一大国在白起的长戟之下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白起的疯狂不但彻底击挎了对手的战斗意志,也同样另秦军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心中不安。当白起楚都后并继续扩大战果进兵夷陵之时,昭王下达了暂停进攻的命令。 昭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楚国虽败,且兵民损失百万之巨,但毕竟是一个大国。而由于此前对韩、魏的打击,秦国势力已经深入中原内地,战线越拉越宽、越拉越长,对秦国而言即是利也是弊。同时,北方赵国的力量正在迅速上升,另秦国多少感到不安。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才造成了白起每次只能以区区几万军队去打击楚国这个庞然大物。 也许秦集团对伐楚战争原本只是把目标定在暂时削弱对手,好为继续推进三晋战略起到安全保证。可白起出色的战术发挥却另秦集团大感意外。而白起甚至把第二次攻楚战争当作了灭国战争来打,直接拿下了楚国都城,打的收不住手了。 几万人灭楚国?这可的确太过疯狂了。如果一不留神有什么闪失,几万人马没了是小事,可整个战略计划却有可能遭到极大破坏。 所以,在白起将汉江、长江两江之间原来楚国的文明发源、政治中心地带、也就是三国时的 荆州 全部占领之时,秦昭王立刻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而心有不甘的白起也以一把大火烧尽了楚城夷陵,烧光了贡奉楚国歷代下王灵位的宗庙,好好的泻了泻火才回到咸阳。而他回到咸阳后立刻向昭王请战三次攻楚。于是,第三年,白起又领几万人马三次攻楚。此次是沿长江而下,攻克巫、黔中两地。而打到这里,白起还是停不下来。这位战神的心中似乎一直都有一种“灭国情结”。他似乎总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灭他一两个国家,要不然怎么也对不起自己的绝世才华。 但毕竟,昭王最终还是出于全盘计划考虑,在楚国黄歇一翻说词之后,挺有面子的下令收兵,拉回了白起这匹野马。 现在,我们要对昭王收兵这一决定作一下探讨,同时也来看看当时那个国力日升的新兴强国——赵的情况。 当秦国发动伊阙之战时,当时的齐国也在东方推行着自己的“西进战略”。当时齐国国王齐缗王是一个非常好战的君主,也是战国时代被后人潮笑最多的对象。楚国的位置,北对中原,西邻秦国,东接齐国。在秦、齐两国东西对进之时,他们两家都对楚国保持友善,希望拉拢这个“巨大的邻居”。当然,比较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的是秦。
第14页 当秦国在伊阙之战结束后给了韩、魏的一系列打击,同时齐国又在乐毅的五国联兵下经歷着国灭之危时,当时的天下只有秦、楚、赵三国拥有真正强大的国力去争夺日后的天下统一权。 秦国此时版图日见阔张,北面早已打过黄河,在太行山区与赵国相对;中间打过了伊洛一带,紧紧压着韩、魏;南面在汉中地区与楚国交界。对于秦国而言,当时显然要在赵、楚两国中选择一个打击对手先行进攻。 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南方的魏国国力犹在,燕、秦两国对其成前后夹击之势,北方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发生战争,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但是,我却认为简洁的服装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只有赵国一家如此。在出土的齐国武士铜灯和秦兵马佣来看,当时各国已经普遍改变原来的服装形式了。只不过在骑兵问题上赵国的确作的比其他各国要好的多。 公元前302年,武灵王採取军事改革措施,学习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 以此拉开了赵国一系列国家改革的序幕。 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遭到武灵王严力训斥。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同时,武灵王解放内地依附于吏大夫的奴隶,让他们充实九原等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开发了广大边地。赵国的骑兵部队在顶盛时期可能达到了几十万,是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骑兵部队。在战法上也以骑射为主,并不装备戟、戈、矛一类的冲击型兵器。而中国最早使用冲击骑兵的可能是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战国的骑兵部队在主力决战中应该依然是与战车配合使用的,比如李牧破匈奴一战中:“于是乃从全军中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射手十万人,皆勒令演习战斗。” 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闢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天河套地区。 赵武灵王在稳定了北方局势后,并不满足,他是把主攻目标移到中原,以图最终完成统一霸业。他已经意识到,当时具有统一实力的只有秦、赵两家,秦是他的真正对手。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 299年),勇敢地打破了歷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这一点也是赵武灵王值得后人称道的一点。在盛年之时,并且是手中权利相当稳固之时放弃王位,只怕中国歷史上只有他一人而已。他从烦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由于他在立赵何为王之后,仍在长子赵章与次于赵何谁为继承王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惠文王四年(前 296年),他又欲分赵为二,封赵何于赵,为赵王,封赵章于代,为代王。正当他犹豫未决之时,政变发生了。《史记·赵世家》记。“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 而楚国是一个疾病缠身的国家。他的变法由于强大的奴隶主贵族力量的反抗是各国变法中最不成功的。国家政治集团问题非常多。 与此相对比的是,赵国虽然经歷了惠文王、公子章争位之乱,主父武灵王饿死沙丘宫之事,但赵国却没有因为内乱而衰弱。武灵王时期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多被保留了下来。内乱还解决掉了一大批贵族,国家机器反而更加轻快有效。同时,赵国政治集团也是君明、臣贤、将智、兵勇,君臣和睦,政治清明,国力日盛。武灵王死去那年,秦国正式发动了对韩战争,第二年便爆发了伊阙之战。此后赵国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便开始了避开秦、齐两国对进锋芒,选择低调的以积极政治手段和军事防御手段求得发展,等待秦、齐两国在争战中原的过程中消耗实力,然后寻求南下机会的“厚积”时期。 另外,楚国在体积上的确是非常庞大的,对于秦国而言,这个对手的威胁在当时显然要比赵的威胁更大。一个减肥的胖子(楚)依然比一个增肥的瘦子(赵)大。而秦国在几次打击魏国的过程当中,甚至是直接对赵国边界的打击之中,赵国始终没有太大的反映。这里的原因也就可以做出解释。 首先,是赵国政治集团非常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秦国对韩、魏虽然已经给与了沉重打击,但对赵而言还没有到达完全失去南部屏障的危险地步。韩、魏位于中原地带,在地缘上依然会位于赵之前成为秦的障碍。地处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的赵国还没有到危在旦夕的地步;其次,东方齐国的威胁当时已不存在,秦国必然加快东进速度,但是在楚与赵之间到底先动谁秦国未必有肯定的答案。楚国在齐国大败之后同样也没有了来自东方的迁制。如果能使得秦楚两国来个两强相征,打他一次战略大决战,无论谁胜谁负都将对赵国有利。赵国依然需要时间继续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第15页 所以,赵国对秦国此前几次侵扰都没有太强烈的反映。赵国政治集团非常明白,秦国的东进之势是不可能在一战一役中得到遏制的,赵国不愿意去充当伊阙之战时魏国的位置。赵集团明白,齐国威力不在,楚国后顾之忧已经不存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秦楚之间级有可能“擦枪走火,大打出手。” 果不其然,司马错仅仅几万秦军对楚国进行的一次进攻之后,楚国便倾全国之兵企图与之一战。楚国如此巨烈的反映绝不仅仅是个保家卫国的问题,显然是在魏、韩、齐三国均遭受了严重打击之后企图发动的一次与秦国的“战略决战”前奏。 去想,当赵国得知楚国进行全国动员增兵荆州地区的时侯一定是暗自切喜。 不过,赵国能看透的事,秦国方面也早已经瞭然与胸。秦昭王调白起南下之后,白起迅速作出了沿汉江直捣楚国腹地的行动,出奇不意的化解此次危机并连续三次“低成本”的打击了楚国,甚至险些灭掉楚国,这个结果实在另赵国方面太失望了。赵国企图在秦楚两家打战之后坐收渔人之利的企图没有得呈。 经过三次伐楚战争,以及田单復齐,现在,天下的局面是这样的:魏、韩、楚三国极大削弱,大片领土易手于秦;齐国復国,但威力大不如惜,已经不再是一流强国。并且需要很多时间解决国家内部虚脱问题,而且还要跟小燕国继续过不去。 所以,赵国即将被推到秦国东进战车之下。 这样,赵集团根据现实情况,开始了对原来那非常有实效的“南守北进,和平就发展”的战略修改。 公元前273年,也就是白起三伐楚国后的第四年,面对越来越危险的国际环境,赵国与魏国联盟,发联军进攻韩国。就此,白起军事生涯中一场千里奔袭的精典战役——华阳之战即将上演! …… 第九章:血战华阳,腰断天下! 公元前276年,即秦昭王三十二年,刚刚结束第三次对楚战争,昭王便在打摊楚国后立刻调过头来,马不停踢继续攻打魏国,命白起率军攻魏,攻取了两城。 次年,昭王命国相魏冉又举兵攻魏,与白起两人一直打到大梁。韩国派大将暴鸢救援魏国,被秦军击败,斩首四万! 随后,魏国割地予秦,乞讨和平。同年,赵国见魏国已在秦国面前显出臣服之意,同时也为了扩张需要,随派名将廉颇率兵攻掠魏国。 又一年,公元前294年,秦国再次派魏冉进攻魏国,取蔡阳四城,斩首四万余! 可怜啊,这个昔日的中原霸主真是惨到家了。秦国一次次打过来,顶不住了赵国也赶过来打上一通。就这样,魏国不得已向亲近赵国,以希望得到支持,免于被两面打击的境地。 随即,公元前293年,赵、魏两国结成联盟。而赵国也以一次积极的行动开始了他的全新对外战略。就是这一年,在赵国的策动之下,为了维护三晋在秦国东进之下一至抗外的决心,赵、魏两国组成两国联军攻打难边那个没出息的小兄弟——韩国。 按理说,魏国亲赵是迫于赵国的压力。秦国攻魏的目的直接就是为了打击掉魏国,扩张东进。而赵国攻魏则是为了自身利益,不允许魏国将土地连同赵国的防御纵深一起送给秦国。所以魏国亲赵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赵、魏联兵攻韩也是同样的原因。显然,在这里显示出赵国在南方楚国退出一流大国的名单之后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即将成为锋口狼尖上的人物,他的第一次战略改型就是在维护三晋一至抗秦上的努力。 于是,以十五万魏军为主力,数万赵军加强的赵魏联合兵团开始了对韩国的 进攻。 当时,秦军刚刚结束对魏国的进攻,军队已经回到关内。赵魏联军趁机迅速开过了韩、魏边甲,合围了韩国华阳城。在伊阙大战后多次遭到秦国打击的韩国哪里还有能力与规模如此庞大的赵魏联军抗横,华阳告破。 赵、魏攻韩从赵国的本意来将应该是为了促成三晋集体对外。但事实上,韩、魏两国早就被秦国打的不成样子了。魏国亲赵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暂时的安全。而韩国也根本没有继续与秦国战斗下去的勇气了。韩国随即向秦国求援。 此时,秦军主力大多已经回到国内,对于远在韩、魏边境的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求援事先根本没有准备。华阳位于今天河南新郑北,与秦国关中直线距离400公里,当然途中的山地道路绝对不是笔直的。千里之遥,等秦军到达之时只怕一切为时已晚。 秦国明白,如果不在韩国向赵、魏屈服之前完成此次救韩行动,那么三晋就将在赵国的煽动之下形成新的军事联盟。三晋联盟后的战斗力是否有能力对抗秦国,到底能对秦的东进产生多大影响这一点秦集团无暇去讨论,秦集团唯一关心的是能否在最断时间内挫败赵国这一三晋联盟的企图。 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一切的问题最终汇成一个词:时间! 时间,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华阳,击败赵、魏联军。 秦昭王依然将此次作战行动的总指挥权交给白起,并命大将胡阳为其副手。 白起领会了昭王对于此战的有关意见,迅速作出决定,以十万大军由关内出发,全军将士抛弃所有重型装备,甚至丢掉所有盔甲,除了随身兵器之外每人只带十日口粮,轻装简从,以最快速度千里奔赴华阳前线!
第16页 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二人,率十万秦军由咸阳出发,丢开一切可以丢弃的东西,急速奔赴韩地。 十万秦军在白起手中犹如十万匹骏马,他们以每日百里以上的行进速度,翻越一切山地关碍,仅仅八天就到达华阳战场。 步兵八日之内急行军近一千里地,日行百里以上,这也许是到今天为止地球人赶路赶的最快的一次了。就算是骑兵,想达到这一连续奔进速度也是很不容易的。想想古希腊那个马拉松跑了还不到一百里就死掉了,而秦军将士却是连续八日每天都急进百里以上,跑完后还得大打一仗,这是不是也说明古代中国人的体质强的惊人呢?这样的急进速度也就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军队达到过,而且也只是速度上达到过,而从来没有连续八日以这样的速度进行过长途行军。白起在战绩之余也创造了一个长途行军的世界记录! 我想唯一能对秦军士兵如此凑和的解释就是:华阳那边十七万枚赵、魏联军官兵的人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去晚了怕被别人抢光了! 不管怎样,白起的军队做到了。八日之内就到达了前线。而此时赵、魏军才刚刚拿下华阳,正准备继续向南进攻韩国,迫韩就范。 数万虎狼秦军完成八日超速行军,忽然出现在十五万魏军主力后方,犹如神兵天降,出人意料。秦军到达之后,军队根本不进行一丝修整,连阵形都没有去弄,立刻投入对魏军的战斗。 魏军对这一群从天而降的虎狼的出现毫无准备,一时慌乱不堪,手忙脚乱。 秦军迅速的朝十五手足不措的魏军扑了上去,一股精锐冲风便打进了魏军指挥部,斩杀魏军主将芒卯。魏军此前全无准备,秦军又迅速打掉了魏军指挥部,十五魏军迅速陷入极大恐慌之中。秦军随即以一次集团冲风打的魏前阵崩溃,随后是一串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映,秦军的集团冲风只冲到了一半,十五万魏军便出现了“举阵惊骇溃散”的场面。而华阳四周乃山地丘陵,秦军出现在魏军后方,前米那是韩国国境,魏军此时是想逃都不知道该往哪里逃,结果是一团乱麻。秦军虎狼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或为小股,或单兵追杀,没有什么弩箭飞射,没有什么战阵冲撞,没有什么奋力抗击。有的只是一群睁大了恐惧的双眼哭喊着到处溃逃的魏军丧胆败兵;有的只是数万手持戈戟吶喊着追杀于后的秦军虎锐;有的只是一批又一批魏军官兵被追杀上来的秦军士兵刺杀倒地然后割下头颅繫于腰间随后继续追杀的可怕情景。鲜血沁染大地,无首之尸满布山谷平地,哭喊声、吶喊声震耳欲咙,无数腰挂着尚在淌血首级的秦军士兵疯狂的追击败兵,一直打到眼前见不到一个还长脑袋会哭喊的魏兵为止! 就这么短短几小时,十五万魏军被全歼于华阳。十五万魏兵成了秦军官兵刀下亡魂,十五万枚首级又记在了白起的功劳簿上,并俘虏三员晋将。 随即白起率领腰间挂着人头、手中提着人头的数万官兵向一边的两万赵军飞速赶去! 赵将贾偃此时才刚刚发现这一突然变故,随即组织迎战。 另白起剎意的是,两万赵军官兵面对着这群被滴血的人头所包裹的虎狼秦军时却丝豪没有此前魏军的胆怯,反到是组成密集的队形死死的顶住数万秦军的全力围攻。 显然赵军不是那支多次被秦军打的不成人心,意志颓丧的魏军,赵军是真正的拥有顽强作风和坚毅战斗意志的优秀军队。 区区两万赵军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做着殊死的顽抗。白起下令命赵军投降,毅然赵军拒绝,表示宁死不降。 白起见此,随命令全军在包围全上留开一个缺口,然后集中兵力在另一面发动了强大的集团冲击。赵军被一点点的压向黄河边。当赵军最终被挤在黄河岸边的洼地之后,白起立刻下令凿开河堤,水淹赵军。随即,两万赵军被全部溺毙,浮尸黄河!华阳之战结束,白起大获全胜! 我想,这次白起与赵军精锐部队的第一次“真正”交手,给白起的最深刻的印象可以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顽强”!没错,赵军的的确确是一支极其顽强的军队。 华阳一战刚结束,白起立刻率军趁胜继续攻打魏国,围攻大梁。《战国策》中对此有这样的评价:“是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嵴也。”意思是说白起这是要打断山东六国的嵴梁骨。 赵国为了保住魏国,与燕国联盟,打算联兵救魏。当这一消息被秦昭王得知后,而魏国又献南阳向秦求和,昭王立刻下令白起停止进攻。 这样一来,赵国这一次旨在促成三晋联盟共抗秦国的图谋没能得呈。不但韩国没有加入赵、魏联盟,就连魏国也向秦国割让了南阳。赵国算是“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在韩、魏屈服于秦后,秦、赵两国的关系也没有破裂,反而有所改善。看来对于秦而言,他依然不觉得到了对赵国全面进攻的时刻。 随后,秦联合韩、魏打算再次攻楚。后经黄歇进言,第二年(公元前272年)并送楚太子完入质与秦,昭王取消行动,改为亲善楚国。 同一年,秦、韩、魏、楚四国借燕相公孙操杀燕惠王之机共同伐燕。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270年,一个逃亡到秦国的魏人进见了秦昭王,当他与昭王二人进行了一翻谈话之后,秦国由内到外一次新的风波即将袭圈而来。
第17页 ………… 第十章:三星齐聚,杀破狼成! 公元前270年,魏国逃亡者范睢进见了当时秦国国君秦昭王。两人一翻长谈之后,昭王立刻在内政外交上作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决定。 范睢是魏国人。其实秦国几个君王手下都有许多魏国人。比如商鞅、张仪都来自魏国。范睢在魏国时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一次魏昭王使让贾出使齐国,范睢随往。范睢的口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甚至夸他是“辅国之才”,想留他任客卿,被范睢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睢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平安将自己藏起来,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平安设法让范睢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睢是难得之才,将他和郑平安带回秦国。时值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王稽虽多方努力,范睢没有得到昭王的召见。只好强捺焦躁,等待时机。 过了一年,穰侯魏冉为扩大自己封地,欲率兵经韩、魏去攻打齐国。范睢抓住这一良机上书昭王,请求面谈。昭王把他接入宫中。 这次二人的初次会面以及谈话内容,应该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 范睢首先挑拨昭王与诸外戚势力的关系:“臣在山东时,…… 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触及了昭王的心事。然后范睢又指出秦国内政弊端,即昭王上畏于太后之威严,下惑于佞臣的谄诈,身居深宫,陷于包围之中,终身迷惑,无法辨明是非善恶。长此下去,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难保。 其实昭王此时早已经牢牢的掌握了国家大权,根本不是范睢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此前的昭王对外戚势力始终採用着平衡利用的方法,尚未从根本上消灭外戚。范睢的话显然是在夸大其词,煽动挑拨。 但就是范睢这翻挑拨之言,最终使秦昭王下定了剷除外戚势力、大权独揽的最后决心。四年后,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王最后一次罢免魏冉,令其回封地养老。拜范睢为丞相,封为应侯。接着又把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驱逐到关外,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准再干预朝政。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对外,范睢正式提出了“远交近攻”思想。 范睢提出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韩臣服,则北可慑赵、南能伐楚,最后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 范睢此人,的确可谓“奸险诡诈之士 ”。他一入秦便挑起昭王对外戚各派之间的斗争并鼓动秦王加速争伐三晋,长平之战时又入赵行反间计,长平之战后又怕白起功高而唆使秦王下令撤军。最后又挑起昭王与白起间的矛盾,使得秦王冤杀白起,自失良将。此行此迳,的确当之无愧的“贪狼”之象。 如今,三星齐聚,大局将定。 在范睢的推动下,此前对于在削弱了韩、魏、楚三国之后,面对一个衰败的齐国和新兴的赵国尚未明确具体进攻目标的秦国政治集团终于确定了下一步进攻方向——三晋。 的确,此时的天下,韩、魏在秦国大军的连年争伐下已是苦不堪言,南方的楚国与最顶盛时期相比国土已被蚕食近半,东方的齐国也是难復当年之好,秦国之势可谓如日中天。放眼天下,只有一个赵国尚且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军力,这一障碍对于秦国的天下一统而言的确是到了该拔除的时刻了。即便是进行一场此前秦国所一直在避免进行的战略决战也是时机成熟,可以为之了。 秦昭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即范睢见秦昭王后一年,秦军派客卿胡阳进攻韩国,派重兵围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将赵奢领兵救援,击败秦军。 秦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拔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63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一把大火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白起攻韩的野王,野王降秦。使韩国的上党郡同韩国的联繫被切断。 随即,秦将王龁领军进攻韩地上党(今山西长治),拉开了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旷日持久的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长平之战的序幕! 对于此次战国时代最为着名的秦赵两国间的战略大决战,千百年来争论不休。即有对于此战战斗经过的争论,也有对战后一系列后续事件的争论。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会战所引出的一系列典故、话题到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时常谈起,象什么“临阵换将”,“纸上谈兵”,“窃符救赵”,“坑杀降卒”。 长平之战的具体经过表面上是人人都熟知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第18页 现今人们对长平之战一直存在许多“主观意断”的“世俗观点”。而这些“世俗观点”基本都是有问题的。 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在内,表面上都对此战不惜笔墨,事实上漏洞颇多。 就此战,本人将就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中的“世俗观点”,同时根据史书记述中的漏洞相接和,“以史为依,以理为据”,对长平之战真正可能的“如山真面目”做出全新的诠释。 但在我们正式进入长平古战场之前,我将先行对几个常久以来被人们“草率认同”的几个“世俗观点”表明我的态度,态度如下: 一,“世俗观点”认为赵国最终选择反守为攻的重要原因是赵国国力、或者说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秦国。我的态度:此看法立据不足; 二,“世俗观点”认为赵王在此战中所范的最大错误是“临阵换将”。我的态度:未必尽然; 三,“世俗观点”认为战争中赵军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赵括的“轻敌冒近”,我的认为:不是; 四,史书中未明确提起秦军此战所动用的总兵力,却明确提到了赵军的兵力损失45万余,据此“世俗观点”认为此次战争秦军动兵当在50万以上。我的态度:其中另有玄机; 五,就史书中所能提供的资料,白起此战所用战术乃利用敌方主将轻敌而行“诱敌深入”。我的态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么,就由我来为大家揭开真实的长平之战的面纱吧。 ……………… 第十一章:两强相争,长平鏖战! 自范睢出任秦国国相之后,秦国改变了原来在三晋和楚国这两个进一步攻击方向选择上的犹豫不绝,正式确立了以亲善齐、楚,主攻三晋的战略思想。也就是范睢的“远交近攻”思想。 此后数年,秦国多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连连失利,损兵失土。 而此时,六国之中唯一一个尚有能力与秦国对抗的就只有新兴的赵国。 秦国明确了进一步目标,集中力量打击韩国,此意非常明显是欲对三晋进行最后的削弱。韩土接二连三的归入秦国手中,赵国的战略纵深被一点一点的压缩了。现在的形式对于赵国政治集团而言经验非常明确,秦国不断的蚕食韩魏领土即将对赵国形成战线优势。所谓唇亡而齿寒,韩之后,赵必然将成为秦的最终目标。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上党者,上堪与天党比高拔与险峻。可见其天然屏障之地缘大势,战略要地之举足轻重。 此时的上党已经在秦国此前对韩国的连年攻伐上断绝了与韩国本土的孤城。而就是这样一座位于太行山系的孤城与赵国本土非常的接近。上党若陷入秦军手中,那么赵国也就将随时面临秦国的进攻。 对于赵国的政治外交策略,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秦三次攻楚之前,克制态度,不予换手,一门心思等着秦、楚两国去大干一场,自己一门发展,等着坐收渔利; 白起“奇胜”楚国之后,坐收渔利的图谋被打破,随企图以军事压力促成三晋联盟,共抗秦国。但华阳一战后,企图未成; 华阳一战之后,赵国已经明确的预感到,威胁正在步步逼近,遂决心以数十年积续之国力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主动出击,抛弃原来使用多年的稳定求发展战略,出兵稳固邻近韩国领土,建立外围防线,积极的投入到与秦国的正面军事斗争中,以强对强! 现在,正是赵国的整体战略进入第三阶段的时侯。公元前270年,赵国名将赵奢以数万赵军精锐,与阙与之战挫败秦军,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名言留传至今。 随即,秦军又连续发动了多次对韩国的打击,终使战略要冲上党成为一座孤城。就这样,秦军发起了对上党的军事进攻,企图一举夺占。秦一旦拥有上党,秦军便居高临下逼近邯郸百里之内,赵国腹地大开,秦军便可长驱直入;而赵想拥有它,其意义相对秦国来说保守一些,那就是能据此与韩魏两家共同拒秦合力抗敌,并使其成为赵国的一道峻绝天险,成为邯郸的一堵铜墙铁壁。 就此看来,秦欲取上党显然是为了日后对赵战争所做的准备。而赵欲取上党显然是为了使本土拥有一道天然屏障,增加防御纵深。 就在秦将王龁领军即将进攻上党之时,上党郡守冯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献地予赵! 显然,这个原来属于韩国的要冲重镇对于韩国来说是根本没有能力去救援的。冯亭将之献予赵国显然就是希望赵国能够担负起抗击秦国越过太行山脉进一步打击三晋甚至是争逐天下的责任。事实上也只有赵国能够担负起这一责任。 随即,平原君率兵五万,前往上党接受献地。到达上党后,有见冯亭愧于韩王的忠义,平原君将五万人马留下,授意冯亭继续坚守上党等待赵军主力来援,然后又赶回了国内。 随后,赵将廉颇率赵军主力二十万从邯郸出发赶赴上党,以坚守这条本土的重要防线。大军行至长平关,正遇冯亭,得知上党已经失守。 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南两面交通襟喉和战略屏障。秦此前既先占领了以安邑为中心的魏河东,又攻下了以野王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两强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西、南两条山间孔道可走,即取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路,或取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南路,无论取西路还是南路,长平都是战略捷径,几无替代。这就决定了廉颇只要有一支精锐之师固守长平,秦军则不能涉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
第19页 其次,长平本身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多重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 长平广四十余公里,袤三十余公里,略呈矩形,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平行纵贯全境。 整个长平地区可以这样来定位,即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 其主干河流为丹河,与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成网状遍布全境,水资源丰富。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可借山势依凭;借丘陵隐蔽;借河谷平川调度和运输,保证了后勤装备的供应。 廉颇在长平金门山下,以丹河为依託,全力加固丹河防线。廉颇不独有水宽谷深的丹河可凭,还有大粮山、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鸟瞰数十里,敌我动静,一目了然。 就这样,赵军充分利用所占据的有利地形,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一连坚持数载,使急于求战的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逼近金门一尺。廉颇令各营用心把守,不与秦兵接战。且出战者,虽胜也斩! 王龁领兵直逼金门山,距赵营仅数里。多次上前挑战,廉颇均避战不出。秦军不得已只好多次强攻赵营。双方互有伤亡。赵军西防线连续被拔下另营。廉颇则是继续高筑壁垒坚守不出。 双方一直在长平一带整整相持了两年多的时间。 现在,我们就史书中所能够提供的一些情况对于长平之战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做一分析。 首先,我们指出几条事实来做讨论依据: 一,相持期间,赵孝成王几次希望廉颇出战,廉颇均予以拒绝; 二,范睢入赵散布廉颇不臣之谣言; 三,赵王以赵括代替廉颇,并由邯郸向长平前线增兵二十五万,合兵四十五万有余,放弃防守战术,主动进攻秦军。 由上面第一、第三条材料,我们要来解答一个问题:秦军于长平相持战期间投入了多少兵力。 我们在过去的观念里使终认为,白起全歼赵军45万,所以秦军投入怎么也得有五、六十万吧。而且后来秦王亲自前往河内,徵发了所有十五岁男子组成了一军由长平背后切入,断绝了邯郸与长平之间的联繫。看似五、六十的说法似乎很有可信性。 但是我必须得说一句,秦军最终投入兵力我们先不去讨论,就长平两年多的相持战期间,秦军数量绝对没有那么多,应该在廉颇军二十万之下。 理由很简单,赵王曾经多次与廉颇交换意见,希望廉颇主动进攻以结束战争。这一点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赵王希望廉颇以二十万军队发动进攻。我想无论赵王愚蠢到什么程度也不至于打算以二十万军队去进攻五、六十万庞大的秦军部队吧?所以,当时与廉颇连着打了两年多相持战的这股秦军最起码应该是“看似能打败”的规模。估计其始终也就保持了一个十五、六万的规模。 打个比方,就说钓鱼。大家都知道钓鱼需要鱼饵。你在河边打算钓条鲤鱼什么的,玩高级点先去抓条活蚯蚓做饵,那么这鲤鱼可能就上钩了。但如果你拿个鲨鱼头做饵,敢问哪条笨鱼还会上钩? 就连那个煳涂的齐缗王在选择迎战五国联军时,齐军在数量上也没有丝毫劣势。所以说除非你有绝对的取胜之策,比如白起攻楚时那样,要不没有谁会整天想着拿二十万赵军去弓五、六十万秦军。别说军事家不会,政治家不会,就连普通老百姓都不会这么想。给你二十万中国解放军去打五十万美军你干吗? 这里插一句对战国时代各国军队数量的看法。前文提过,战国时某国的军队数量基本就是国家的总户数,一户出一丁基本就是最大动兵极限。基本上一个国家的最大军队数量相当与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成年男子总数的一半。 但是,军队数量是成年男子数量的一半,并不代表投入战争的男子只有一半。事实上,国家征战,除了前线作战以外,还有以下几个部分的人口在为战争作着服务: 一,兵器制造。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以持续的武器供应为基础。兵器制造业细分起来可以分为:矿业,冶金,伐木,塑木,制造,牧业,皮革制造以及途中各环节中间产品的传递运输。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生产体系。 二,后勤运输。长年累月的战争,由其是出国作战,必须有一支庞大的后勤运输队伍。本土作战还好一些,而出境,尤其是挎过复杂的中国西部山地,那是需要大量运输力量的。这些运输力量不但需要将物资从后方远到前线,也需要将将物资先从全国运到集结地;不但要运输粮食,也需要运输武器和各种军需品。而秦咸阳离长平前线距离500多公里,战线级为漫长。 所以,一个国家将一半的成年男子投入前线之后,实际上为战争服务的绝对不仅仅是一半男子,而几乎是绝大多数男子。这样,农业将全部由女人去负责,耕马耕牛又因为战争而被大量抽调,农业生产大大衰减,根本不可能维持物资大量的消耗。所以,动员五分之一人口出征将意味着国家生产系统的全面委缩衰败,将意味着没有几个男人还在种地。所以五分之一的动员比例之能是暂时性的,必须是在战前战略储备耗尽之前就必须停止的行为。
第20页 也就是说五分之一的兵、民比例可以短时间承受,却不能长期保持。不然,国家生产力系统将因为劳动力溃乏而无以为继。 而从战国时代几次战争来看,一个国家所能较长时间乘受的兵员压力应该在国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比如后来秦灭六国时,即便是灭了三晋以后再去攻楚,秦军也只能动兵六十万。 现在,再把话题拉回来,我所提出的第一个意见是秦军在两年多的长平相持战斗中所保持的兵力应该不会多于赵军,也就十几万。所以赵王才几次希望廉颇以二十万军队主动进攻秦军。 再说另一个问题:赵王改赵括为主将替换廉颇的同时为什么要向前线增兵二十五万?45万赵军再加上其他各地的赵军总以及此前失上党时的五万赵军再加上两年多时间内补充的兵力损失,赵国基本已经动员了七十万上下的军队,达到了动员最大极限。 我想,此前廉颇与赵王多次交流之时,廉颇除了表示拒绝进攻之外应该也会向赵王阐述反对进攻的理由。 如果说廉颇以二十万军队面对十几万秦军不进攻的理由首先就是两军力量相当,改守为攻不如防守那么划算,风险较大。另外,也许有一点也是廉颇所能想到的,那就是一旦离开了防线,那么就必须挫败秦军。如果挫败不成还想安然退回防线是很困难的,换句话说一旦进攻就必须要胜,就算不全歼对手也起码得彻底挫败对手。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有一个问题,秦赵两军的战斗力前文也有提起,都是战斗力量极强,战斗意志极高的军队。可谓不相上下。所以一旦进攻,没能迅速击败秦军,那么秦军一旦后退,赵军只能进不能退。两军会同时向秦一线推移,结果是秦军可以在缩短战线的同时,后方秦军主力同时压上与前线秦军合成一股,秦军一退一进,等于一步路的时间走了两步路,那么就能在兵力对比上短时间发生变化,对赵军形成压倒优势。秦军的高速突军能力是无需怀疑的。我想,廉颇应该是对赵王阐述过自己的看法的,赵王对这位名将的意见不会一句听不进去。当然也不见得全听进去。 这样,就可以解释赵王倾全国之兵增援长平了。那就是赵王要以此对长平当面之秦军形成压倒性数量优势,在最断时间内“歼灭”之,不给对手完成兵力前后汇聚的时间。 然后,我们再来看,赵国为什么要主动抛弃进攻策略而改进攻。就赵而言,论国力也许的确与秦国存在差距,但差距并不算大。但秦国远力本土深入敌境,战线长达五百多公里,而赵都邯郸距离长平不过五十多公里,这样,秦军的国力优势就被抵消大半。此外,秦国连年扩张,各个方向都已经拉大了战线,整个国家就象一个大气球,并且同时需要防备各个方向可能出现的情况。而赵国没有那么大的外围,只需管好本土。这又使秦国国力优势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赵国政治集团改守为攻的原因并不是国力。赵国以百里补给线维持二十万军队与秦军千里补给线维持十几万军队大家都能扛一会儿,问题都差不多,都不算清松,都必须大量动用战前的战略储备来维持战争。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燕国。燕国可以说是战国时代一个标准的政治投机分子。他自己身处东北方,地狭民少,本身就不具备什么挣霸天下的资本,而且此前总受别国欺负,应该说燕国的情况算是战国时代最没前途的七雄之一了。可就是这个没前途的小国在战国时代干了好几件投机捣把的事儿: 事件一,说服赵、魏、韩、秦三国伐齐,险些灭齐; 事件二,长平之战后侵略赵国,被廉颇击退; 事件三,刺秦。 可以说,这个战国时代的政治投机分子始终在寻求生存下去的资本,却又始终得不到,始终没有一个象样的发展战略,总喜欢干一些背后桶刀的事。而秦国与邻近四国边界都处在中国大陆山系群之中,黄河以北的太行山系,中原的伊洛山区,大别山系,长江一带的丘陵河流,都是有险可守之地。 而赵国的东部与燕国的边界处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如果经过长期的消耗战打光了国力,无论秦赵谁胜谁负,难免燕国不在背后给你老赵家来一下。而燕国在乐毅时期建立起来的骑兵部队在知名度上是战国时代的“第二骑兵军团”,仅次于赵国的“胡刀骑士”。骑兵加平原,又是有名的投机分子,又在打齐国时尝到甜头,而且又被田单打出了齐国,燕国对赵国的威胁显然要比韩、魏对秦的威胁大出太多。 现在,在燕国的外压,国库的巨大消耗的巨大压力之下,同时,前线秦军数量也不过十几万,为了一战而歼灭之,同时也因为内部各方对廉颇的猜疑越来越重,廉颇又顶着不干。而赵王即要避免廉颇所猜想的情况出现,又要结束战争,遂即决定以年轻将领赵括代替廉颇,并发增发二十五万大军合兵四十五万余对秦军形成压倒性数量优势,改变原来挫败秦军的计划,升格为“迅速歼灭”计划! 就这样,赵奢的那个“军校里的优等生”儿子赵括浩浩荡荡的率领二十万步兵,五万骑兵从邯郸出发,赶往长平,联合当地守军二十万余,合兵一处,即将开始对当面十几万秦军的歼灭作战! 而在此同时,秦国真正的王牌上将军白起也秘密的被换上了秦军出帅的位置上,最后的战斗即将打响!
第21页 ……………… 第十二章:千古之迷,断魂长平! 长平之战最后合围阶段有几个不合情理之处,最大的问题是赵括为什么在四十六天之后才下令突围,这明显是丧失了最佳突围时间。这是前面提出增兵问题后的第二大疑点。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秦、赵两大政治集团对于此战所持的态度。 就秦而言,东进战略在连续四十年的军事斗争中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果,韩、魏两国可以说已经是濒临灭亡,而楚国已经是半壁沦丧、国势大减,齐国刚刚復国不久、已经不能对天下大事起什么大影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统天下自然成了秦集团的新政治目标。而这一目标到了现在就只有赵国才是秦国真正唯一的阻碍。 秦欲夺上党实际上就是要为进攻赵国做前期准备。 而赵国方面,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期以后以及前两种外交企图未成的结果之下,也同样已经明确清楚了自己的地位和责任。所以在秦攻上党期间,赵集团没有坐等待毙,反而积极行动企图先夺上党以求安全。 赵军主力二十万进兵上党,这意味着赵集团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搞些小动作、不想出头的“闭门造车”者,也不再天真的以为三晋可以联合抗秦了。出兵二十万、再加此前的五万,赵军本打算以二十五万精锐主力夺下上党,放手与秦军一搏,可以说赵国已经下定决心与秦集团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 就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赵的这一决定即是事态所迫,同样也是正确的决定。 但上党郡大部失陷后,赵军主将廉颇已经不能去接管上党了。廉颇审时度势,正确的做出防守上党郡南的战略要地——长平金门山关的决定。这不失为上党失陷后赵军所能做出的唯一合理行动。 在随后将近三年的反覆相持阶段中,秦赵两国已经非常明确的感觉到:战略决战已经不可避免。 对于秦而言,如果退兵等于供手让出上党这条天然频障,此前的一系列努力将付诸东流。连长平关的拿不下,又何以在以后拿下上党防线?所以秦集团绝对应该坚决的打下去,绝年能退兵。 对于赵而言,秦集团没有退兵的理由,那么守他有责的赵军就更加“无处可退”,长平之后百里就是赵都邯郸,而且就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长平是当之无愧的“赵之最后一线”,“三晋最后一线”,“天下最后一线”。 秦若获胜,天下大势将不可逆转,秦国日后的统一道路将再无实质性的阻碍。 赵若获胜,那么不但能够打击秦集团,同样此前秦国打击韩、魏、楚三国的成果、甚至是燕国伐齐的战果都将为赵所得。赵国将可顺势取得三晋领导大权直接想东、西两向扩张,天下一统就有可能在赵手中完成。 所以,这场战略大决战不但是不可避免的,同样也是最众决定天下谁属的“命运之战”。 就上所述,长平之战是必须反出胜负的决战。换言之,交战双方都已经做好了随时将全部国力军力投入到此战中的准备。而事实上两国在相持阶段中都已经做了近三年的决战准备。 上述就是两国政治集团对此战所抱的态度,那就是:坚决一战! 然后,我们谈谈整个战局。 就秦而言,如果要对赵国发动全面军事进攻,上党无疑是最佳的前沿基地。但长平要地被赵军厄守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上党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前沿基地了。 秦军战略要道,从关中东北方向出黄河,分别经过安邑为中心的魏河东取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路,野王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取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南路,然后从西、南两面通过太行山系对上党之南的长平关成对进之势。过长平则兵锋直制华北平原!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的真正前沿基地是安邑(河东)和野王(南阳)。 当战争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对赵国而言,情况相对比秦国更为不利。就其自身而言,其地处华北平原,秦军压在最后一道防线上,背面又是一个随时可以直击赵地的燕国。非常没有安全感。 此外,全国守备力量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内始终保持着三十万上下的规模(含长平),每天还得替换大量的兵员到长平补充损失。而赵方就大环境分析,秦军根本没有理由放弃此战。所以读赵国来说别说三年,就算十年也耗不走秦军。秦军不可能放弃,这一点赵集团算是心知肚明了。 赵国的国力耗不耗的起我们先不论,但有几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赵集团一明白战争只能靠决战来结束,二明白自身的国家安全比秦危险。赵集团正在寻求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 最后赵集团所能找到的答案很简单:发动全部男子投入战争,以五分之一的比例徵发军队,在秦军增兵之前将长平当面之敌短时间全数歼灭,随后控制上党全境!就赵而言,他的后勤线只有百多里地,看似的确能在秦军增兵之前完成对秦一线兵团的进攻。但是,秦集团也同样全面分析了全局,得出了正确结论。 秦集团认为,此战也是不可能出现一方退却的方式结束,战争必须打到底。就环境而言,韩、魏两国此前大多数战略要地已经被秦所得,而且秦与这些国家都处与中国西部山区之中,有险可依。所以在后顾方面秦要比赵好的多。
第22页 此外,秦国表面上其中心咸阳离长平前线千里之遥,但其拥有安邑、野王这两个西、南两面对长平形成对进夹击之势的战略前进基地,在体系上就算一败也有所退避保证。 秦国也明白,赵国同样知道决战是不可避免的。赵国正处于政治与军事,战略与战术两不协调的境地之中。秦国认为,就军事战术而言,赵取守势,则秦军难以越雷池一步;就政治策略,赵取攻势更符合自身利益。 所以,如果想让赵军主动出击则必须替赵国解决这两种相互不协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秦国做了这样几件事:、 一,不见兔子不撒鹰,始终保持十几万大军的军事压力不断与赵军相持,加强战略上赵国需要进攻的心理。 二,政治、军事示弱,不过多增兵。首先就当时的客观条件而言,保持太多的军队“长期”出国作战是生产力所不能承守的,另外就需要而言,为了解决赵军战术上不该进攻的问题,秦国也不该向前线增兵。同时就是利用谕论攻势造成赵集团自己的军队有进攻的能力的感觉,促使赵军增兵换将,一战而出。 就秦而言,对赵国增兵出击而言是有事先准备的。就逻辑而言,赵若想速决战就必须在兵力上压倒对手。秦赵两国谁都没有瞧不起对手的军队。 在上述前提之下,秦国终于拿出了一套完善的政治、军事一体化谋略。秦国除了投入长平关一线的十几万大军以外,全国军民实际上也同时做好了全军出击,一决雌雄的准备。 就这样,赵王终于决定下达出击命令了。赵括带着二十五万援兵达到了长平一线。就四十五万的兵力而言,我们可以知道,这样一个数字不是当时一个国家所能长期承受的数字,赵国此举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赵括上任前所接到的命令只有四个字:“速战速决!”换言之,赵括后来的轻出本就是他的使命,而非其各人失误。 另一边,白起也秘密进入了秦军前线指挥部。此时的白起已是六十有余了。而伴随着白起的上任,秦国全国主力也已经秘密完成动员准备! 现在,我们来看看两军换将直后的情况。就史书提供的资料,秦军主力已经做好后撤准备,同时派一路人马进攻了赵军阵地,赵军将其击败。随后秦军佯败后撤,赵军全线压上,企图全歼这十几万秦军。秦军将赵军主力四十五万一直从长平谷地东北面吸引到长平谷地的西南角——长壁,这里地形险要,可以做为天然依拖,我想秦军应该早就做好了在这里阻击的准备。 但对于这条路线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点,这个方位即不是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路方向,也不是取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南路方向,而是两条山系的交接处,即西南部。这说明什么问题? 就赵军而言,既然要灭你秦军自然要把你赶向绝地,而不是什么战略要道,这是非常合理的。但就整个战场格局而言,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路是安邑在太行山系中通向长平的唯一通道,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南路也是野王穿过山脉通长平的唯一要道。如果我们把这两条要道看长是西、南两线夹向长平的一把大钳子的两个尖的话,那么赵军此时攻击的长壁就是钳子的关结处,两个尖刃已经处于赵军主力的侧后方。 而史实告诉我们,是秦军首先发动对赵军的挑腥性进攻的,这就说明,秦军早有准备。当秦军原来的主力、也就是那十几万人马将四十五万赵军一点点的吸引到长壁并组织起防线阻击时,秦全国主力兵团四十万以上、近五十万人的庞大兵团也正由关内向安邑、野王两地集结而来。先行到达的是秦军轻锐部队,主要是车兵、骑兵和轻装步兵。这些轻型部队可能早在白起上任时就已经开始秘密集结了。 此时赵军已经全面反攻,一部5000人的骑兵部队趁其进攻间隙悄然晃过赵军视线朝赵军粮道而去,同时负责骚扰留下的赵军营地,彻底切断赵军与长平大本营的联繫;此外,一部25000人的秦奇兵在赵军受阻与长壁的同时切断了赵军归路;更重要的是余下到达的轻型部队,他们迅速从四面八方发动了对赵军主力的游击作战。从表面看,司马迁笔下的“轻兵袭扰”是白起为了折磨赵军的战斗意志而发起的行动,首先我也认为此举却有“折磨”之意,但就另一层面来讲轻兵袭扰更大的作用是——“迟滞”,也就是迟缓拖延赵军可能做出的反映,而给所有秦军部队到达战场并完成对赵军最后合围的时间!其实这些部队不太可能是原来那十几万部队的一部分,由其是越后部队,很难想像在四十万赵军的庞大阵逝面前这些部队如何扰过去。可能性只有事先设伏。而这种设伏为了做到突然性和隐蔽性最好用后调上来的部队。 另一方面,赵军主力到达长壁以后发现原来一直处于溃退状态的秦军忽然进行起了激烈的反抗,依託地型建立防线。这对赵括来说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山隘地代,秦军依山地险处固守是很正常的反映。另外,就赵括而言,这个位置对于秦军而言虽不算完全没有道路,但必竟不比安、野两线,秦军肯定回慢慢陷入绝境,的确是一股歼之的“好地方”。于是赵军集中力量全力进攻,大大忽视了自己的两侧。 随后几天,赵军依然没有攻下长壁。可秦军却开始发动反扑。其实参与反扑的多是后来的轻型部队。但对于赵括而言也是很正常的,“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可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括感到不对劲了。首先是秦军的攻势越来越勐,二是运粮队很久没见了,三是周围各个险口出现了新的秦军部队。
第23页 现在,赵括一面命士兵建立防御攻事一面陷入一个疑惑:新到达的秦军有多少?自己会不会被包围、或者说是不是已经被包围?原来的歼灭计划还能不能完成?下一步该怎么办?可派回去联繫请示的联络骑兵从来没有回来过,答案只能有他自己来找。 另一面,秦军完成了大部分兵力集结,五十万大军已经将长平谷地四周所有山口关隘全部封死,并开始紧缩包围圈。当这一消息传到咸阳,关中几乎所有军力已经全部派出,昭王立刻赶赴位于关外的河内,将当地全部十五岁以上男子徵发成军,迅速插到长平赵军大本营背后,切断了大本营与邯郸间的联繫,以防邯郸方面出兵破坏已经形成了合围圈。 而另一方面,赵括依然在犹豫,他依然没有认识到秦军已经完成的合围,直到军中士兵开始了自相残杀,互相残食。这位军校优等生在原来“速战速决”的命令以外没人告诉他会被合围,没人告诉他粮食会怎么也不到,他一时失去了方向。而秦军的包围圈已经越缩越紧并开始了多次更大规模的搔扰,而赵括还是弄不清楚周围到底有多少秦军。 就因为这种对秦军的不了解,由于对壮况的不清楚,赵括的四十五万人马竟然莫名其妙的在长平谷地原地等待了四十天,失去了最佳突围时机。等他反映过来之后,秦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形成缩紧了。 随后,赵括方才醒晤,决定突围。他将军中最精锐的步骑集中起来组成四个梯队向大本营方向后撤突围,其余各部保持队型围随并抵抗随后必然会发生的大军追击。 赵括亲率突围梯队向通往大本营方向上的秦军绝后部队发起了四次连续冲击。各路秦军也同时抛弃原有阵地蜂涌压上,尾随追击,与颠后赵军展开最后的撕杀! 就秦军原来25000人的绝后部队而言,现在他甚至早有可能已经得到增强,秦军以车障弩箭顽强反击。赵军四次冲击全部失败,身先士卒的赵括有身中数十箭而亡! 赵军失去指挥,且被五十余万秦军全力围击,身心具疲,无心再战。所剩数十万赵军全部投降! 随即,白起将剩余全部赵卒坑杀。长平之战,以四十五万赵军的全军负没而告终结。天下最后一个能与秦国对抗的军事集团就此衰落! 最后,我们来将整个战役过程回放一遍: 一、白起上任,完成了合围计划的制定,并将带来的5000骑兵和25000轻兵设伏与战线侧翼;同时,秦国全部军事力量已完成战前准备,并以轻锐部队在前开始向安邑、野王两地机动,但此时机动的还是轻型部队为主; 二、白起派军挑腥赵军,十几万秦军佯败后撤。赵军全线出击,压向长壁。表面似把秦军压向绝地,实际是身处秦国整个战略交通体系的大钳子之中; 三、十几万秦军依靠长壁地形停止后退、并开始顽强防御。赵括认为理所当然,不予怀疑,继续进攻。另一面,设伏多时的5000骑兵、25000轻兵开始行动,分别切断了赵军粮道和赵军归路。此外,秦军增援部队的前锋轻锐也已经完成集结; 四、秦增援轻锐开始对赵军发动游击战,反覆搔扰对手,为主力全部进入战区完成包围圈赢得时间。赵军任然没有高度重视,仍然没有突围的想法,因为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包围圈; 五、秦军主基本到达,合围圈基本形成,赵军粮断,赵括已经出现疑率。秦军集结基本完成,随之加强攻势并缩紧包围圈。昭王也赶赴河内。但赵军还是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加强防御; 六、整整四十多天的断绝后援过去了,五、六十万秦军已经牢牢的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秦昭王已经亲率大军切断了邯郸至长平间的联繫。赵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已经明白自己已经被敌军包围,随即发起四次突围。秦军一部阻击,其余各部全军进击,发起对赵军最后一次围歼; 七,赵军四次突围失败,赵括战死,全军投降。几十万剩余赵卒被全部坑杀。四十五万赵军除240名幼子之外无一辛免。长平之战随告结束。 就这场战争而言,根据史料所能提供的资料,并根据在下所掌握的军事思想,出于各人观点对长平之战做出解释。 说到根本,我对长平之战的看法白起所用的战术有可能是:“主力化偏师,以后退求得钳型攻势,并将真正主力由双钳输出实现兵力优势,完成合围。”在时间上,秦军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兵力输出,再结合前文的论述,单从军事战术角度而言我的观点,或者说是战术运用应该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就这种观点的原因实在是现今世上对此战的认识有太过不合情理的看法。本人的观点其实是一种推论,并没有实足的史料作依据,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足够的史料,这才使长平之战成为一个运谈不止的话题,并不求所有人都认同,只愿我的看法能给大家一点起发。 接下去,是本文的最后一章,也是对白起最后的结局的评述和其一生功过的认识、评价——毁誉参半,是神是魔? 第十三章:毁誉参半,是神是魔?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45万被全部歼灭,余下降卒被全部坑杀,震惊山东六国! 随后,秦军一为二分别攻打赵、韩。韩、赵恐慌,于是使苏代持重金见秦相应侯(即范雎),说白起再建功灭赵则功大应侯,且秦此时灭赵并得不到多少土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说服秦王:“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第24页 昭王同意,命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为求和条件,于是双方休战。白起此时已兵进邯郸城下,本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接到停战命令后,非常不满。从此与范雎出现严重矛盾。其实,白起与前任秦国国相魏冉是亲家,魏冉被范睢逼走,想来白起与他也是早有矛盾。九月,赵不行诺言,于是秦再次发兵,令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此时白起生病,不能为将出征。 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正式攻打邯郸,赵军同仇敌忾顽强死守,急攻不下,秦王再次发兵增援邯郸前线。结果依然难以攻下,死伤日大。 白起病癒,秦王想让白起代王陵为将。白起拒绝,白起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秦王再次亲自任命,白起不去赴任;秦王派应侯去请,白起使终推辞,称病。于是秦王令王龁代替王陵为将,继续围攻邯郸,还是不能攻克。楚春申君及魏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救援邯郸攻秦军,秦军死伤颇重。这里还演出了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两则故事。不过这个故事也是颇有争议的话题。主要是窃符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兵符所在通常有一名忠心大将把守,不是灌醉了魏王就能拿下的。另外,信陵君杀将夺军也杀的太容易了,其下亲信既然会毫不反抗卫主。所以有些意见认为这是魏国为了逃避责任而演的政治戏,那个被杀的魏将只不过是个政治牺牲品。 毛遂随平原君求救与楚,当庭大斥楚考烈王:“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终使楚国出兵 白起得知后大发感慨:“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知道后,勃然大怒。白起继续称病,应侯又去请,继续称病不起。于是秦王免去武安君的爵位,贬为士兵,迁往阴密(在泾州,城西是古阴密国,密康公国)。白起继续称病,不肯去。过了三个月,秦军前线吃紧,连连败退。秦王派人催白起起行,不得留咸阳中。白起才出发,出了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邮,境上行舍,咸阳城在渭北。杜邮,今在咸阳城中)秦昭王与应侯及群臣商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便使使者赐秦王剑,令白起自裁。在杜邮,白起面对使节,孤自一人,自觉征战半生到流放时却无有一人送行,如今又要独赴黄泉,何其凄凉!问天天不答,乃自悟实是杀伐过重。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对于白起,戎马一生,勇冠三军,奇谋无穷,擅长野战进攻,是中国战争史上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歷史上战功最为卓着的大将。他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37年,攻城不计其数,歼敌上百万,未尝一败绩,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双方形势,然后採取正确的战略方针有针对地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华阳之战长途奔袭等。白起的军事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包围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长平之战便是中国歷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就其战果,《史记》中明确写到的是: 拔城数: 韩新城; 伊阙,攻陷五座城池。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干河的土地; 攻魏,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 垣城; 赵光狼城; 攻楚,占领鄢、邓等五座城池; 二次攻楚,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焚毁夷陵; 三次攻楚,陷巫、黔中二郡,城数不祥; 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 韩野王; 合计约百座! 斩首数: 伊阙,斩获首级二十四万; 攻大梁,败韩国大将暴鸢,斩首四万! 华阳,与魏战,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长平,坑杀赵卒四十五万。 合计九十三万!这还不包括没有具体斩首数字的战争。比如攻魏拔六十一城之战,三次攻楚杀伤百万之战。 估计其一生真正消灭的敌军总数在一百六十万以上。如果再加上楚国被淹死的百姓,其一生可能造成了六国两百万人以上的死亡! 其歼灭军队的数量到今天为止依然是世界第一的。象蒙古将领们所杀之人多为百姓,实际歼灭军队数没有一个超过百万的。 对于杀降,赵军当时总兵力45万,其伤亡必然存在。所以不可能45万皆被坑杀。估计实际坑杀数约30万。赵国得知战败、全军负没,其自然不会准确的知道有多少战死、多少被坑。赵国宣称45万士卒皆被坑杀应该是为了激厉人心之举,也属合理。但白起全奸45万赵军不假,应该没有疑问。
第25页 对于杀降,白起在长平一战没有集体杀降记录,为了快速作战,我想白起应该直接要求士兵不留俘虏,而不是集体杀俘。这也非常其几次战斗的具体情况。 长平坑卒,后来何晏评论认为:“白起之降赵卒,诈而阬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虚卷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彊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何者?设使赵众复合,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其所以终不敢復加兵于邯郸者,非但忧平原君之补袒,患诸侯之捄至也,徒讳之而不言耳。若不悟而不讳,则毋所以远智也,可谓善战而拙胜。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彊,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奇哉!若后之役戍不豫其论者,则秦众多矣,降者可致也;必不可致者,本自当战杀,不当受降诈也。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 的确,此后数年六国的确在秦军面前发起了异常顽固的反抗。但就战略全局而言,几十万降卒若释放等于前功尽弃,带回又难以保证其不反。杀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白起也因此彻底打击了赵集团的力量,实现了“六国皆弱,西秦独强”的结果,可以说级大的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对于我族的形成而言是有正面积极作用的。故,白起亦神亦魔也! 就在白起自杀的后一年,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就在那座被白起繫于无数梦想、希望有生之年所能一举灭亡的赵国都城邯郸之中,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夜色的宁静。一个新的生命旦生了。 这个新的生命将在白起之后被辅予一个新的另六国再次瑟瑟发抖的名字——赢政! (全文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