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1 1 “马上毕业了,你是什么打算?” “留校或者去耀华精工做研究,还没想好,不过肯定要干这行。” “你学了这么多年机械,怎么没够呢。这行多坑啊,没啥前途的。” “哥你不是也干机械的吗?” “就因为我干这个的,才有资格劝你,真没必要,还是听姑姑的,进体制吧。” 许如意醒来的时候,还想着这段与表哥的对话。 她博士即将毕业,准备投身科研,可家里都不愿意,爸爸更是派了同样学习机械的表哥来劝她——机械没有出路的,还是考公前途好。 许如意自然不愿意,她从小就生长在机械厂,摸着机器长大,她喜欢机器开动时的轰鸣声,更明白那些宏伟的机器所代表的意义——那是我们的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汽车,第一架飞机火箭,是……我们的底气。 只是没想到,曾经跟她有着同样梦想的表哥,居然在工作数年后,如此的悲观。 当然,她更没想到,还没等她反驳,居然穿越了。 现在,她站在了南河省肃南市燎原县机械厂门口,时间是1980年7月。 她的面前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大的男孩十五六岁的样子,小的女孩十二三岁,都瘦的跟柴火棒一样,这会儿正冲着她叫姐姐。 男孩晒得跟黑炭头一样,这会儿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姐,你咋才到?我和吉祥都等你一上午了?” 女孩则直接凑了过来,拽住了她的胳膊,笑的跟朵花似的:“姐,你终于回来了,饿坏了吧,我做了好吃的,走,回家吃饭去。” 许如意是愣了一下,记忆才翻腾出来,眼前的男孩叫许为民,今年17岁,在燎原一中上高三,女孩叫许吉祥,今年十五岁,在燎原一中上高一。 这两个孩子居然这么大了?可他们瘦弱的根本不像。 而她,作为南河省第一机械中专的毕业生,昨天刚刚毕业,因为是定向培养,所以又被分配回了燎原县机械厂。 等着进了屋,她才将脑海里这个家的穷困和现实结合在一起,许家父母都是机械厂的职工,所以住宿倒是很合规——两间平房,一个小院,几乎全部开垦成了菜地,只留了一条窄缝通过。 进去就知道,这也太穷了。 两间平房,外间是许为民的卧室和客厅,里面是许吉祥的卧室,土炕上连个褥子都没有,就铺着一张洗褪了色的床单,大概是夏天,根本没瞧见铺盖。 几件带补丁的衣服叠好摆放在土炕上,一张有年头的小方桌又当餐桌又当学习桌,还有一个马扎,两个铁凳子,其中一个还掉了腿。 桌上一共三个碗,放着三个菜。一个炒土豆丝,一个凉拌西红柿,一个鸡蛋糕。 这就是好吃的? 许吉祥直接推着许如意去洗手,她跟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姐,你饿坏了吧,赶紧吃饭。” 许如意被推着洗了手,又被推着坐下,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边——许为民坐着那个坏了的凳子,找了两个砖头垫着。 许如意瞧着就不得劲,直接站起来,靠着记忆从床底拖出了许军的旧焊枪——许军原先靠着这个给人干私活挣钱,后来许如意每次放假,也靠着这个挣点生活费,所以没有卖掉。 她熟练的焊接上,递给了许为民。 许为民用屁股使劲蹲了两下,自然牢靠无比,马屁就拍过来了:“姐,还是你厉害。赶紧吃饭吧。” 再坐在桌子前,许为民和许吉祥却没有动筷子的意思,许如意这才发现,他们根本没给自己准备筷子! 许如意问:“你们不吃吗?” 许吉祥明显的喉咙咕噜了一下,不过她很快摇头:“我们吃的晚,不饿,姐你吃吧,好久没回家了,尝尝我的手艺。” 许如意怎么也看出来了,这家里恐怕就没多少存粮,俩孩子舍不得,她伸手抽了筷子递给两个人:“吃吧,我报道后就是技术员,一个月能开24块钱呢,够我们生活了。” 许如意的母亲得病去世,为了治病,借了不少钱,父亲许军原本想慢慢就能还了,谁料想前几年突发疾病也走了。 对于这样的孤儿,厂子里自然有照料,每个月给他们15块钱生活费。吃饭是够的,可他们还欠债呢? 虽然说叔叔阿姨都很照顾他们,不但不催要钱,还时不时送点粮食过来,可大家都是普通工人,谁家也不多二两米,怎么可能不还? 姐弟妹三人一商量,每个月还款五块,三个人生活就捉襟见肘了。等着许如意上了中专,有了补贴,更是省吃俭用,把余下的钱寄给了弟妹还债。 所以,许如意伸出的那只胳膊也瘦骨伶仃,她猜测,原身就是这么去的。 许如意本想让两个孩子放心吃饭,哪里想到,一提这事儿,两个孩子脸色都沉重起来。 “姐,厂子现在不咋好。”许为民虽然看着不大,但说话沉稳,这会儿皱着眉头就跟个小老头一样,“我们不是这一年改生产锅炉了吗?” 这事儿许如意知道,燎原机械厂原本是给省内车床厂生产零配件的,效益一直一般,这两年人家买了进口设备,燎原厂技术水平有限,达不到人家的要求,订单越来越少,厂长郭培生决定转产锅炉。 过年的时候她回来,说是卖的挺好。 这是出变故了? 果不其然,许为民说:“我们的锅炉焊接有问题,前一段时间,坤县大成螺丝厂的锅炉就漏了,厂里去了三次,也没解决,人家急了,直接找了市劳动局鉴定。劳动局检查后,认为我们生产的锅炉焊接质量不过关,结构不合理,不能达到所描述的蒸发量。” 许如意本科实习的时候,去的就是锅炉厂,一听就明白,这锅炉问题挺大。 谁料还没完呢,许吉祥居然也能说的头头是道:“人家就要求,换一个结构合理的,能用的锅炉。但咱们一共就这一个产品,哪里拿得出?就把人家激怒了。” “对方厂长姓苏,挺厉害的,居然写了一封揭发信给了《锅炉》报纸,登在了上面,这下全国都知道了,咱们彻底出名了。“ 许如意不得不说,这苏厂长可太厉害了。 这会儿的报刊可不像是她的时代,随着人人都可当媒体的概念深入人心,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这年头,电视不普及,广播有局限,报刊杂志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许多杂志单期销售量以百万计,读者遍布全国各地。 尤其是《锅炉》这样的专业报纸,几乎所有涉及到锅炉制造使用的单位都会订一份的,这可不是臭满全国了? 许如意已经明白了许为民的意思:“最近厂子日子不好过吧。还开支吗?” 许为民摇摇头:“没人买锅炉,还有好多退的,两月没开了。” 那24块钱显然也拿不到手,怪不得两个孩子没点高兴的样。 许吉祥还补刀:“姐,本来你回来是大喜事,该多炒几个鸡蛋的,但太贵了,我就蒸了一个鸡蛋糕,你别怪我。不过这两个菜我多放了油,肯定很香,你尝尝。” 许如意这才发现,就算回了80年代,她也不能立刻马上投入到机床的研发中去,她第一要务是填饱肚子。 好在她不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性子,她就不信,有着超前的知识和眼光,还有着不错的技艺(原身带的),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年代,还能饿着? 许如意豪迈的给弟妹一人一大勺子鸡蛋糕,“放心吧,我回来了,以后天天让你们吃鸡蛋糕,吃到够!” 大姐显然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明明根本什么法子都没有呢,这两个孩子眼见着松快了一些,捧着碗,抿着嘴一点点吃起了不多的鸡蛋糕,还说呢。 “真香!” “姐,快点吃,我放了两滴香油,凉了就不好吃了。” 许如意也饿了,低头吃了一口差点哭出来——这丫头肯定为了显多,放了不少水,这水不拉差的好吃个啥,她得挣钱。 2 2 吃完饭睡了会儿,许如意就把行李翻了出来,东西不多,除了两身换洗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剩下的一个大包都是书。 这里面除了课本,还有不少过期期刊——她的老师舒南搬回了京市,这些杂志不带回去了,都给了她。 许如意一看,有《夏国机床》《锅炉》《技术工艺》等多种刊物,都是如今发行量较大的专业杂志,在燎原县这个小地方,想买都都不好买。 许吉祥一直听着动静,听到声音知道许如意醒了,就撩开帘子挤了进来:“姐,你收拾东西?我帮你吧,我保证小心,不给你弄坏!” 许如意摆摆手,指了指前面翻过的,“你会卖东西吗?” 许吉祥有点没反应过来,眨眨眼。 许如意就说:“把这些卖了,就去厂门口,马上下班点,正好卖。” “这不是你的宝贝吗?” 这东西如果是原身看,的确是宝贝,但对于许如意来说,已经是很过时的技术,除了了解现在的行业水平,并没有太大用处。而对于燎原县的技术人员来说,这却是很难买到的好东西。 这个身体刚刚饿死过,两个弟妹也瞧着营养不良,如果不赶快补充营养,人没了,书还在,有啥用? “我都看过了,不用了,赶紧去吧,一本五毛钱,这几本一块钱。”她指了指另外一叠。 一本就五毛?这可有几十本! 许吉祥的眼睛都瞪大了,连忙喊:“哥!哥!跟我卖书去!” 许如意瞧着兄妹俩风风火火出门,就将挑出来的几本杂志放在了饭桌上,她原先也不是没看过工业文,什么穿回八十年代改变夏国工业史,利用时间差带领夏国工业弯道超车,许如意看的热血沸腾。 不过轮到自己…… 她也是个博士,她也挺有宏伟目标的,谁能想象第一件事是填饱肚子呢。 杂志就算全卖了也就是能支撑一两个月,给人焊接挣不了几毛钱,如今工厂发不出工资,她得找个其他来源,原本还以为挺难的,没想到刚刚翻杂志倒是有了渠道。 这年头的专业报刊还是很接地气的,有专门的读者来信栏目,如果有任何技术上的疑问都可以提出来,看到报刊的读者们如果会的话,就可以写信回答,也会被登在报刊上,也有稿费。 其实这还是计划经济的衍生——夏国从一穷二白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底子实在是太薄弱了,每每遇到困难,都是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解决,这也形成了风气,大家对于技术并不藏着掖着,甚至有点小发明小创造,能够省时省力,都要分享出来。 许如意留下的几本杂志,都是今年的,上面都有读者来信提问,她准备写信回复一下。 至于是不是已经有人回复过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准备写的更深入一些。譬如今年三月的锅炉报上登出的是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后面的回信也刊登了解决办法,但只回答了问题出现的可能,一共三点,譬如什么受热面分配和锅炉系统结构选择不恰当之类的。 但实际上怎么解决,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许如意就准备详细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这么一写很快就到了傍晚,老远就听见许吉祥的声音:“姐,姐,我们回来了。” 许如意探头一看,就瞧见中午出去满满当当的包如今已经瘪了下来,居然都卖完了。 不过不用问,许吉祥就是个小八哥,叽叽喳喳全都说了:“姐,我们就在厂门口,一下班好多人出来,不过想买的没几个,我还以为卖不出去了呢,没想到,不一会儿,郭厂长出来一瞧见这些东西,就都要了。” 许如意其实是想卖给技术科的几位技术员,她记得有几位挺爱看书读报的,这些专业杂志可不好买,看到肯定会要,就是没想到被厂长包圆了。 郭厂长她没见过,但知道。 许军去世后,家里完全揭不开锅,不少人就建议他们分开被领养,可他们三都这么大了,又养不熟,谁愿意要啊。 郭培生拍的板,说是一个月给发15块钱生活费,一直到许如意中专毕业回厂参加工作,这才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 许如意问:“卖了多少钱?” 许吉祥得意地说:“一共52本,12本1块的,”一块的是今年的,“40本五毛的。一共32块钱。我说少收点,郭厂长不愿意,说是他真想要,不是照顾我们,回去拿的钱塞给我了。哥!” 她说完就看许为民,抢话抢不过许吉祥的许为民,这才露出了小虎牙,一掏兜,居然真的掏出了三张大团结,还有两张一块钱。 许家在王红梅生病前,其实过得挺好。 双职工,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60多块钱,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养好三个孩子还是可以的。 但这五年,可真是穷困潦倒,他们已经很久没瞧过这么多钱了。 许吉祥又高兴又忐忑,小声地问许如意:“姐,我们能不能拿出一点来,再还钱。我想吃馒头。” 经过三年的还钱,他们外面还有80多块的外债。 许如意看向许为民,这个稳重的男孩子想了想说:“我也想吃馒头,刚蒸出来的大馒头。” 许如意就叹口气,还债重要,可人更重要,都饿死了,拿什么还给人家,她直接抽出了两块钱,“家里有肉票吧,买两斤肉,十个鸡蛋,剩下的买馒头,咱们吃顿好的。” 这俩孩子都没敢接,不敢置信地看着她,许如意直接塞进了许为民的手里,她看出来了,家里许为民管账:“放心吧,我已经有办法挣钱,很快我们就能还上债务,赶紧去,等会儿没卖的吧。” 这是真的可以吃肉? 许为民和许吉祥眼睛都冒光了,扭头就跑,许如意还喊了一声:“别摔着。” 话音刚落,许为民转弯太急,一个屁股蹲坐地上了,没等许如意再喊,已经爬起来跑的不见人影了。 只剩下一片尘土飞扬…… 等他们的时候,许如意就把稿子再润色了一下,决定明天买邮票寄出去。 不多时,许为民和许吉祥就回来了,许吉祥手里拿着一条上好的五花肉和十个鸡蛋,而许为民则怀里揣着一小袋面粉。 见许如意看他,就笑了:“姐,一斤馒头两毛钱,一斤面粉一毛七,一斤面粉可以出一斤半的馒头,柴火水都是不要钱的,这个合算。” 许如意不由说:“那得几点吃饭?”这会儿天都大黑了。 许吉祥已经奔了厨房了:“姐,我们手快着呢。” 许如意不会做饭,只能接着构思稿件,又回答了一本杂志的一个问题,不过好在她中途出来一趟,阻止了这俩孩子想要炼猪油,炒肉丝放着吃一个月的想法。 “就做红烧肉,等会儿把鸡蛋也煮好,剥了壳切几刀放到红烧肉的汤里。” 许吉祥都惊了:“姐,那得多香啊。” 许如意就笑了:“你尝尝就知道了。” 等着摆饭的时候,都已经过了九点了,这年头没有电视,大家睡得早,许如意站在窗前往外看,漆黑的夜里,只有寥寥几点灯光,而扭头,这个简陋却不大的小屋里,因为馒头的蒸汽,有些朦胧,更和着许吉祥叽叽喳喳的声音,许为民时不时的憨笑,显得特别温馨。 许如意想这样也挺好。 两斤肉出了满满一盘的红烧肉,外加十个红烧鸡蛋,许如意还以为自己能忍住,结果也许是这具身体太缺营养了,还是如今的猪肉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真是太香了。 结果就是,鸡蛋下去六个,肉剩了个盘子底,三个人都吃撑了。 许吉祥忍不住说:“这就是神仙日子吧。” 许为民捧着肚子:“真幸福。” 许如意向他们保证:“我们以后天天过这样的日子。” 第二天一大早,许如意就拿着报到证和毕业证去燎原厂报道。 过年的时候她还来过,没想到不过半年,变化这么大——燎原厂是过去提倡五小工业时候的产物,本来规模就不大。 进门是两层办公楼,然后一二车间在左手边,三车间在右手边,整个厂子一共300来人。 如今,铁栅栏还是那个铁栅栏,就是办公楼前不大的空地上,多了个七八米高的没组装好的锅炉,摆放在正中央。 一个老头蹲那儿正盯着看。 大概是他看得太认真了,许如意也认真看了看,然后不由摇摇头,这是个横水立式蒸汽锅炉,型号可真是够老的。 显然使用过一段时间,修理后没有装回去,如今裸露的炉胆的焊缝都快成梯田了,那一条条一块块的,密集的很。 按理说锅炉是应该留下检修口的,能切成这样又焊接起来,只能说明,当初设计就没给自己留后门,偏偏焊接质量又不过关,进行了多次修理,这设计水平配上这焊接质量,许如意只能说一声:难啊。 3 3 说是办公楼,其实就是个两层小楼。 办公室就在二楼东头,许如意是本厂子弟,她不认识对方,大家可都认识她,谁不知道史上最高分上中专的许家大姑娘啊。 所以报到特别简单,科员李远征让她填了几张表格,就把她送到了技术科,交给了技术科科长徐磊。 徐磊给她安排了个靠窗的座位,又给了她一份厂史,让她先看着,许如意就这么上班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许如意观察了一下,表面看图纸,其实有人愣神,有人玩笔,如今技术科形同虚设,人心也浮动起来,心思都不在工作上。 她坐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小声问徐磊:“科长,我能去车间看看吗?” 徐磊看她一眼,点点头,“去看看独轮车生产的怎么样了。” 许如意直奔三车间,一进去就瞧见里面忙得热火朝天,许如意才觉得浑身舒坦起来。 大步往里面走了走,就瞧见车间主任蒋成玉正焊接呢,她叫了一声:“蒋主任!” 这边轰隆隆的,她扯了嗓子喊,也就跟一滴水落入了大海一样,全部淹没了,许如意只能又扯高了嗓子喊了一声:“蒋主任!” 其实这声也没多大,还是蒋成玉扭头拿焊条,一眼瞧见她了,蒋成玉简直不敢置信,扭头又看了一眼才确定,连忙焊完了手中的工件,大步朝着她走过来:“如意,你毕业了?” 她爸许军就是三车间的工人,跟蒋成玉是老工友了,关系很好。 许如意点头:“分配回来了。” 蒋成玉一听就高兴:“回来就好,赶紧回办公室吧,晚上带上弟妹来家里吃饭。” 许如意这才说:“我分到技术科了,科长让我看看生产的独轮车。” 一听这个,蒋成玉立刻说:“走,我带你去。” 这里面不少是他爸的工友,大家都认识许如意,一个个叫着:“如意回来了。” 许如意一一打了招呼后,就带着她到了成品区,几百辆的独轮车等待喷漆。 这东西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共就三个部位,车斗、扶手和轮子。车斗由铁皮焊接,扶手由钢管焊接,轮子机械厂生产不了,只能是购买后组装。 许如意仔细观察了一下,需要焊接的地方大都不错,焊缝平滑没有气孔夹渣,可偏偏锅炉有焊点漏了,她大致猜到了漏点的原因。 这批独轮车要的挺紧的,一直加班到七点,许如意回技术科就是看厂史,干脆就没回去,不但看了独轮车,还翻了翻后面的锅炉半成品,更心中有数了。 就这么上了两天班,许如意给杂志社寄出了三篇文章,还将车间全部都逛遍了。 厂长出差了,一直没回来。 等着第三天,许如意正数数呢,她新交的好朋友张美义偷偷跑过来了,小声说:“如意,厂长回来了,你不是要找他吗?” 许如意就问:“你咋知道。” “厂长叫蒋主任开会呢,蒋主任让我告诉你的。” 许如意来了车间才知道郭培生出去干啥了——因为那篇读者来信,他们厂名声已经臭到了极点,市局根本没有订单,这五千台小推车是郭培生撕破了老脸,去省厅老同学那里跑来的,客户是一家农场。 但人家农场负责人也说了:“我们这个交给你们行,但五百辆一交货,我们需要验货,如果一批不行,后面就不要了。” 这是第一次交货,郭培生不放心,带着办公室主任供销科科长,专门跑了一趟,显然这是有了结果,叫车间主任开会通告商量呢。 这会儿去根本搭不上话,许如意就说:“我等等,开完会再说。” 张美义一想也是,“那你别忘了,我干活去了。” 到了六点,瞧见蒋成玉终于回来了,她就请了个假,去找郭培生。 没想到,郭培生不在办公室,又坐在台阶上——对的,进厂三天,在郭培生一号粉丝张美义的宣传下,许如意终于知道了,坐在台阶上忧愁的看着锅炉的小老头就是厂长。 小老头个子不高,穿着宽松的半袖白衬衫,里面还加了件跨栏背心,下面是土绿色的军裤,还有一双黑色松紧布鞋。 今天看锅炉的表情也是不咋样,木着脸,微微皱眉。 许如意干脆也蹲了过去,“您在看什么?” 郭培生居然不奇怪不惊讶,许如意问,他就回答:“我在看这锅炉到底该怎么改?” 许如意摇摇头:“难呢。” 他倒是认同:“当然难,可不是没希望,焊接水平再摸索一下,设计上再加把力,倒也是能用的东西。” “只是能用而已,好产品这么多,为什么要用它?”许如意作为新时代年轻人,主打一个实话实话,更何况,她觉得现在的燎原厂根本没本钱走岔路了,只有一击到位才能翻身。 “这东西叫立式多横水管式锅炉吧,这东西由炉胆,横水管还有炉桶组成,你说是焊接出问题,一般就在横水管。” “横水管是由蛇形管组成的,我看外面的焊缝还是很标准,那么问题肯定出在左手焊接上,你们没有掌握左手焊接的工艺,所以焊接过程中肯定频繁断弧,导致了缩孔问题,所以开始使用几个月没问题,很快就会出现漏点。” 许如意发现小老头不看锅炉看她了,她也没停:“漏了就得修,瞧瞧这横七竖八的焊缝,说明没有维修口,先割开炉胆,再一排排割开横水管,找到漏点补上。但重新焊接横水管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新的缩孔,所以,这漏水问题就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修都没法修。” 这显然说中了,就是有点太直白,郭培生深深看她一眼:“信息收集能力不错,车间待几天就能弄懂问题在哪里。” 许如意:…… 她立刻强调:“我自己分析的,我能解决。” 郭培生压根不信,这焊接他咨询过许多人,甚至锅炉大厂的焊接师傅也问过,都说焊接质量就是不稳定,一般也就六成成功率。 大厂的好处是经验足,有着严格的检验制度,所以不合格的都剔除了,可他们骤然转产,根本不知道这些,瞧着不错就都用了。 结果导致了现在的问题。 你现在就是想以量取胜,也没人要了。 连这些干了多少年的师傅都不能解决,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 对的,他认识许如意,毕竟当年许军去世,许家15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他特批的呢。 他直接站起来:“基础不错,去找技术科科长徐磊,就说我说的,让你进锅炉攻坚小组。” 说完,就想走。 许如意是真无奈,怎么就不信呢。 她忍不住说:“厂长我要是真能解决怎么办?” 郭培生看向她,发现许如意居然真是一脸认真,没开玩笑的样子,他倒也没直接否定许如意,居然也是一脸认真:“我刚刚在会议里说了,如果谁能解决锅炉问题,我愿意让贤。” 说完,扭头离开。 许如意:这是独轮车验收受气了吧。 回到车间,她就知道了答案——对方居然将500辆独轮车每一个都检查了一遍,供销科科长王川华就问了一句:“一般都是抽检,不用这样吧。” 人家直接毫不留情:“你们什么质量什么名声不知道啊,你以为我们想啊,我们还不想要呢。” 郭培生气的要死,回来立志解决锅炉问题,挽回名誉,所以才有了这么一说。 这会儿车间里大家都义愤填膺,“太欺负人了。”“谁能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哎!这都骂到脸上了,咱们不能争口气吗?” 许如意一边挑废料,张美义一边在旁边愤慨:“气死我了,为了不出错,每一台我们都检查好几遍才出厂,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怎么这么笨,要是我能解决,我一定当面怼回去。” 许如意终于找到了合用的几节管道,拿了出来,大概是她太镇定,张美义都不干了:“你就不生气吗?” “生气有用吗?还得实力说话。” 张美义一想也是:“不行,我再去加会班,我要用实力打败他们。” 等着她走了许如意就先找了一把钢锯,将材料按着设计截断,随后又去了氩弧焊机那块——则是为了焊接锅炉购买的,独轮车用不着,正闲着,焊接起来。 第二天,郭培生关于谁能解决问题,他就给谁让贤这话,已经传遍了全厂。 厂长都逼到这份上了,谁能受得了。 所以,整个车间都是一种又努力又压抑的氛围,用张美义的话说:“这一单五千台我们是拿下了,可这个样子,下一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就算我们独轮车质量很好,可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别人也不会信我们的。” “更别说我们又不能生产轮子,听主任说,去掉采购轮子的钱,没多少利润。” “咱们厂如果不奋起,肯定要倒闭了,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养家?” 郭培生白天根本不在厂里,他要不去找人帮忙,要不四处找订单,许如意是下班的时候才看到他,又坐在楼梯上了。 许如意太理解这种感觉了,她写论文写不明白的时候,也是呆呆的坐着,啥也不干,就盯着电脑屏幕,用同学的话来说:“能看出花吗?” 许如意往往回答:“能看出错字,也算是有收获。” 她凑到郭培生身边,问了句:“能看出花来吗?” 郭培生早就听见下楼的声音,许如意一开口就听出来是许家的小丫头,都没回头:“能看出这个炉脚装的不咋地,得改改。” 许如意点点头:“是,现在都流行u型下脚圈了,你这还是s型,是完全落后的工艺,可不不咋地吗?” 郭培生发现对许如意根本无法平心静气,他忍不住扭头看了她一眼,小丫头长得白白净净,尤其是一双眼睛,黑瞳如黑豆子一般,更显得眼神澄澈,他又说不出什么斥责的话来了。 不就是说话直点吗?说得对就行。 “你没跟徐磊说要参加锅炉项目?”徐磊没跟他提这事儿。 许如意摇头,“还没,这个给您。” 许如意拿出了自己昨天做的凳子,郭培生瞪着那个怪异的墩子,摸不到头脑:“给我这个干什么?“ “我说我能解决您不信,所以给您个证物。”说完,就递给郭培生了,郭培生都没见过这么大大咧咧的姑娘,“你不给我解释解释?” 许如意臭屁得很:“您昨天也没让我解释啊,拜拜。”他要是看不出来,这厂就没什么希望了。 郭培生就眼见着许如意跟一片浮云一样,飘走了。 旁边的保卫科科长王石头还乐呢:“呀,小如意可真不错,看您天天坐台阶,给您焊个墩子,这样干净。就是这孩子也不会挑废料,怎么弄个蛇形管的废料,找块钢板多好?” 郭培生一愣,可不是吗?这墩子居然是蛇形管焊接而成的,而且是焊接了两层,显得又厚重又怪异。 郭培生并不是专业出身,但为了转产锅炉也没少研究,他刚刚没注意,这么仔细一看就发现,这东西焊接的方式跟他们锅炉里的蛇形管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的锅炉高8米,直径1.4米,内壁1.2米,里面的蛇形管共27层,每层共9根管子呈s状排列,第一层和第二层则是十字型交叉摆放连接。 如今这个墩子也是,不过更小巧,宽不过30公分,长不过50公分,两层,十字型交叉摆放连接,甚至两层的管道是相连的,有头有尾,就是个缩小版的锅炉蛇形管。 而且每个管道的焊接都是十分漂亮,光滑而无夹渣无内凹,根本看不到断弧的地方,甚至包括最难的左手焊。 郭培生不由倒吸了口气! 4 4 郭培生立刻扭头想叫住许如意,问问她是怎么做到的,许如意早就不见人影了,郭培生也没追,扭头进了车间。 这会儿车间里还加班呢,因为连续加班,蒋成玉的黑眼圈又大又黑,就跟挂着两条墨似的,瞧见郭培生还以为他是问进度,立刻就报道:“我们目前实行一车三检,您放心,保证质量百分百合格。” 郭培生根本没听:“你看看这个!” 蒋成玉就瞧见了那个怪异的墩子,不过比之半道转行的郭培生,他可是专业的,第一反应就是蛇形管,第一眼就看向了左手焊部分,随后就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这……这怎么焊的?谁焊的?” 郭培生等的就是蒋成玉的专家意见,听见蒋成玉吃惊的话,就知道,自己判断的没错,许如意的确用了左手焊,而且焊接质量连蒋成玉这个车间主任都讶异。 不过,出于谨慎,他又明确地问了一遍:“你觉得焊的怎么样,这个能焊好,咱们的锅炉能不能焊好,是一样的吗?” 蒋成玉毫不犹豫:“当然能,厂长你看看,这里,这里,这里,其实都是断弧后的接口,但是非常隐蔽,几乎看不出来。这就说明这个人的焊接技术很高超,我们同样这么一圈,接口处最少也要五六个,人家就三个。” “而且很明显,您也知道,蛇形管管壁离得近,根本无法打磨,这也是缩孔的原因。这位师傅,不但断弧少,而且处理的好,比我们可强太多了,要是这技术,我们的管子不能说百分百不漏,但漏也是小概率。” 蒋成玉简直兴奋:“这是谁焊接的,能不能把这位师傅请来给我们讲讲?” 我也想! 但作为厂长他还要谨慎一些,他得去问问许如意,这真的是她焊的吗?还得让她讲讲技巧,没见过程,他不能乱下结论。 他摆摆手只含糊道:“是个高手,你先忙。” 说完不顾蒋成玉一脸的激动,扭头就去了许如意家。 许如意一出门就瞧见等着她的许为民。 “等多久了?” “没多久,就是怕天黑你回去害怕,过来陪陪你。” 这孩子还挺细心的,许如意忍不住揉揉他脑袋,许为民好久都没被这么揉揉脑袋了,这是小时候爸妈都在的时候才有的待遇。 可后来爸妈去世,姐姐出去读中专,他就成了大哥,自然也要坚强起来。 如今被当作小孩,有点不适应也有点欣喜,又觉得这么大了是不是不太好,所以表面上看有点恼羞成怒:“姐,我都多大了,不能揉脑袋了。” 许如意可是兄弟姐妹堆里长起来的,太知道什么叫口是心非了,伸手又揉揉,“没办法,我就这么个习惯,你忍忍吧。” 许为民瞠目结舌,大概第一次看到有人知错不改让别人忍的,但他很喜欢哎。 回到家许吉祥已经做好饭了。 许如意一看就有点生气,吃完那顿红烧肉后,两个孩子再也不舍得买肉吃,许如意就说吃炒肉丝吧,这辣椒炒肉是昨晚做的,她以为剩下的中午就吃了,谁知道居然留到了晚上。 “你们中午吃的什么?” 许吉祥根本没当回事,“我凉拌了个西红柿,还拍了个黄瓜,吃的馒头,可香呢。” “这个怎么不吃?” 许吉祥很自然:“这些当然是一家人一起吃。姐,”她顺手把几块肉夹到了许如意的碗里,“姐,你忙了一天累了,吃点补补。” 许如意是半点训斥的话也说不出来,把肉菜三人分了才说:“以后中午也要吃,我会想办法挣钱的,你们要是不好好吃饭,我就一口都不吃了。” 这法子果然比大道理管用,许为民和许吉祥都保证,“我们肯定吃,不过肉太奢侈了,一个鸡蛋吧。” 许如意也没着急改变,她没挣来钱孩子心里没底,肯定是这样的,等有了钱,自然而然就愿意改善了。 她点点头:“好。” 不过说道挣钱,许吉祥却是想到了那天卖杂志,“姐,你说要是经常有杂志卖就好了,真挣钱。” 杂志这年头大部分都是各单位订阅的,而且还会留档,根本不可能卖出来,许如意肯定弄不到,不过她想到了另一点:“垃圾场可能有些旧书,不过得识货。” 许如意觉得许吉祥的眼睛都亮了,“姐,”她从嗓子眼里发出了一个字,“能借我五块哦不两块钱吗?” 许如意指了指放钱的小罐子:“自取。” 郭培生到的时候,正好听见了姐弟三人的话,不由叹一声,等着他们说完,才敲的门。 许如意出门瞧见了他,笑着说:“郭厂长,您怎么来了?” “你说我怎么来了,你塞给我个凳子考我,我答出来了这不是来交卷了吗?” 小老头居然还委屈起来了?! 许如意都乐了,“我哪有考您的意思,您不是不信我吗?这是信了?” “一半,另一半是你得给我讲讲这个技术。”郭培生坦诚又直接,“东西我看了,也给蒋成玉看了,这技术的确厉害,可是你才多大,怎么会有这样的技术?我不是不信你,我是不信我的经验,所以再来确认一下。” 许如意立刻把板凳放他跟前,“那咱坐着聊。” 那边许为民和许吉祥已经瞪大了眼睛了,怎么厂长来请教问题,大姐你干了什么? 郭培生自然也认识他俩,本来是为了照顾许家,没想到那些杂志都是好东西,这也是他相信许如意的原因——太先进了,许如意如果经常看,肯定比他们见识多。 许如意直接说,“其实这漏点的解决很简单,我看焊接的水平是有的,只是缺少工艺。” 郭培生顿时愣了,“什么工艺?” “用多大的电流电压,用哪个手,站在什么位置,从哪个点起焊,从哪里结束,结束的时候用什么办法断弧,这都有讲究。” 许如意瞥了一眼,就瞧见了旁边的红砖头,她本想去拿,哪里想到郭培生比她还利落,直接跳起来给她捞过来了。 许如意觉得郭培生是六十岁的面容四十岁的身体,还挺矫健,适合加班。 她也没含糊,直接在地上画了两个圆,指着其中一个说,“假如这是左手边第一个管,我们叫它管1,焊接它的时候,应该用左手在一点钟位置起弧,右手送丝,一直到七点钟方向,随后我们断弧,断弧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拉长电弧,只需要切断电弧就可以了,然后换到坡口的另一面,用氩气保护三五秒,在进行第二视角焊接,这次用右手从一点焊道三点方向……” 许如意一边讲一边画,开始的时候郭培生只是听着,可后来就忍不住激动起来,这是他们完全没想到的,但却是一点就通的——就是这么焊接! 许如意也不是藏私的人,接着将剩下的几个管需要注意的都讲了,这才放笔,这会儿郭培生已经惊喜万分了。 他直接冲着许如意说:“你慢点慢点,我没记下来,你再讲讲。”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老头手里竟然拿了一根钢笔一个不大的小本子,正记着呢。 许如意就把他问的地方又重复了一下,等着郭培生弄明白了,已经是夜幕降临,郭培生这还意犹未尽:“这法子肯定有用,咱们厂的锅炉有救了,小如意,你可是大功臣。” 许如意坦诚地建议:“焊接是有救了,不过您这锅炉,还是算了吧,这设计卖的还不够修的呢,到时候您得弄个四车间,修理车间。” 郭培生就没见过这么讨喜又讨厌的孩子,刚给他无数希望,让他升起了再干五百年的热情,然后泼了盆水,把他全浇灭了,还笑他是落汤鸡。 可是,这孩子肯定知道更好的。 他连忙问:“什么样的好?” 许如意可没答,这会儿她的法子没验证,肯定说话没分量,“您先试试这个,行的话再说后面。” 这次郭培生可半点没生气。 小丫头说的头头是道,他觉得自己都能上手焊接!是他先入为主,没相信她,也怨不得人家生气。 他乐呵呵:“我不是专业人士,肯定不如你讲得好,你参与进来怎么样?” 许如意当然愿意:“好!” 郭培生立刻说:“明早在三车间等我。” 因为可能解决大问题,回到家郭培生就跟老伴苏梅说:“来来来,咱俩喝一杯。” 苏梅挺意外的,从锅炉有漏点开始这都两个多月了,郭培生一头黑发都变了白发,这是第一次漏出轻松的表情。 “问题解决了?” 郭培生给自己和老伴一人倒了一杯二锅头,碰了一下,美滋滋地抿了一口:“快了!” 5 5 第二天一大早,一干人等齐聚三车间。 手推独轮车的焊接工作都在这里,三车间是最忙的地方,结果还没进三车间,就瞧见一个大个看到他们后,拔腿就跑,边跑边喊:“主任,我看见厂长了!!!!” 车间里练出来的嗓子比喇叭还响,郭培生吓了一跳,就瞧见蒋成玉拿着焊条嗖地窜了出来,“厂长,您来了?” 他问候归问候,可眼神一点没往郭培生脸上瞧,不停地去看郭培生身后,先是看见了徐磊,直接略过,又看见了许如意,又略过。 再往后看,空荡荡。 蒋成玉不敢置信地回过头来,今天第一次正视郭培生:“厂长,专家师傅呢?” 郭培生这会儿心跳才刚缓过来,“你就派他在这儿等着?不工作吗?”他是指三车间第一高个张大壮。 装配工,足有一米九二,憨厚老实,嗓门贼大。 这会儿正冲着他们傻笑:“主任说让我等您,第一时间看到专家,活他们帮我干了。” 蒋成玉也没不好意思,挥挥手示意张大壮赶紧撤,这才说:“厂长,这事儿多重要啊,我们车间这么吵,万一来了找不到我怎么办?您别说这个了,这不重要。专家呢,杜梅、王庆怀他们昨晚上都没睡,这会儿就等着专家来指点呢。” 许如意的目光往车间看去,果不其然,这会儿很多人手中的活都停了,偷偷往这边看。 “您这是没带来啊。那您过来干啥?!”蒋成玉还委屈上了。 郭培生哭笑不得,“我平时就不能来了?!再说谁说我没带来,这不就在吗?”他指了指许如意。 蒋成玉的表情堪称一绝,刹那间从委屈到惊喜万分,然后在看见许如意后,直接愣住了:“如意?” 郭培生肯定道:“就是如意。那墩子也是她焊的。” 许如意纠正:“板凳!” 郭培生哈哈大笑:“你那也叫板……”不过瞧着许如意瞪着他,一脸不愿意,立刻改了,“就是板凳,如意焊接的。” 那墩子哦不板凳可是留在了三车间,王庆怀和杜梅都看过的,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有位厉害的专家,居然是许如意的手笔? 蒋成玉看了郭培生半天,郭培生都没有改口的意思,终于明白这不是在开玩笑,这是实话。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许如意。 许如意根本没解释,而是掏出了昨天从地上捡来的石笔,“我讲完就知道了。” 蒋成玉和杜梅、王庆怀车间最好的两位焊工都聚在了一起,许如意直接将蛇形管的排列画了出来,然后跟昨天给郭培生讲的一样,一点点讲解起来。甚至讲完一个位置,还拿起了旁边的焊枪,熟练的引弧,直接现场操作。 如果说刚刚还有点疑问的话,许如意这手一露,没人会再怀疑。 她动作娴熟,焊出来的焊缝光滑平整,甚至断弧处都看不大出来,跟那个凳子一模一样,不是她是谁? 许如意这边一焊接完毕,刚刚的质疑早就不见了。 蒋成玉这会儿一心扎在技术上:“看着确实是不难,能把这个操作流程标准总结出来才是最难的。你会了吗杜梅?” 杜梅可是厂里最好的焊工师傅,王庆怀技术不如她,徐磊和蒋成玉差的更远,这么一问,大家都看向她。 她三十多岁的样子,一头长发盘了起来,露出一张鹅蛋脸,这会儿她很是认真地点头:“我想试试。” 一听这个,郭培生直接拍板,“赶紧试,现在试。” 这边的动静显然惊动了不少人。 本来大家看许如意在那儿,跟蒋成玉他们一样,以为她是没事干过来看看,谁能想到,怎么她开始讲解,怎么她开始示范? 等到了许如意一对一教学,对象还是杜梅后,如果眼睛可以掉下来,那么他们肯定会脱框的。 杜梅可是最好的焊工,六级焊工啊,许如意凭什么教她? 很快,他们就看出了不同。 先是焊了个棚子,干惯了就知道放的位置肯定是挡风用的,可是车间就是密闭的,为什么还用这个?还有杜梅的焊接角度,这些只有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几乎稳定在一个角度,大概是焊枪和型材75度左右,最后他们看到的是她的动作。 先是左手焊,从一点逆时针焊接这很正常,可是到了七点处居然停了,他们以为会从七点接着逆时针焊下去,却没想到再次起弧的起点却是一点钟方向,顺时针焊接,这……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道具和动作的改变并不能让他们多惊讶,他们惊讶的是,这一圈杜梅只停了两次,也就是说,一共有三个断弧处。 而平时,他们要停五六七八次的。 这么丝滑?这么容易吗? 等着杜梅焊枪一放下,不少人也顾不得手里的活,都凑过去看了。 这会儿还热,不能触摸,不过即便是看表面也发现了不同,过去他们焊接的,那是磕磕绊绊,疙疙瘩瘩,用大家的话说,跟下了雨的土路似的。 而如今这圈焊缝是光滑平整,就跟门口的水泥大道一样,甚至连那三个断弧点都看不大出来。 虽然没有伸手探伤,不能肯定地说这条焊缝完美,但是个人都知道,大差不差了。 有人立刻问:“杜师傅,这什么法子?这么管用?” 杜梅也是一脸惊奇:“是许老师教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焊感觉简单了很多,手脚不别扭了,我感觉这条焊缝一定没问题。” 唰! 许如意第一次感觉到,目光犹如实质,那么多人同时看她,居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郭培生这会儿就差两撇胡子捋一捋了,那股子自豪兴奋溢于言表,可偏偏还不肯说,“王庆怀,你来再试一次。” 王庆怀看着就眼热早就摩拳擦掌了,一听立刻就戴上了面罩,蹲了下来,不过在开始之前,他居然冲着许如意说:“许老师,你看着我,有什么不对的,你纠正我!” 许老师! 杜梅40岁,22年工龄。 王庆怀45岁,28年工龄。 他们这样的老师傅,徒孙都一堆了,轻易不服人,如今居然都叫许如意许老师,大家再想想刚刚的情境,又听听许如意在旁边指点:“再压低一点,送丝速度跟上!” 谁能想不到是什么意思? 这法子是许如意的?她解决了厂里的大困难? 很快,王庆怀已经完成了焊接,当然,呈现在面前的,是跟杜梅的那圈焊缝一样,完整的光滑的漂亮的焊缝。 又一条! 这不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解决焊接不当导致的缩孔问题? 明明昨天还在心心念念想要解决的问题,明明昨天还在发誓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居然这么快就真的解决了。 想想这些天的焦急,想想两个月不开工资的窘境,想想那提起来就被看不起的臭名声,想想被质疑到连个手推车都要一辆辆检查的事情,一时间,很多人都忍不住激动了。 “真的解决了?” “厂长不是闹着玩的吧?” “如意你确定能行?” 郭培生笑着说:“是,关于我们蛇形管焊接工艺不到位,导致的缩孔漏点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目前需要等待的是探伤。” 大家都有经验,这焊缝一瞧就没问题,探伤只不过是流程而已。 这话一落,立刻就有人鼓起了掌。 厂子里仿佛一下子燥了起来。 这跟刚刚大家埋头干活一声不吭的机器声响不一样,这种热烈,是人发出来的,有人兴奋的相互交谈,有人快活的哈哈大笑,还有人忍不住的使劲鼓掌。 郭培生是让大家兴奋了好一阵,才压了压手,大家的掌声稀落下来,他接着说:“现在我隆重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我们技术科许如意同志。” 刚刚已经看到了,虽然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她……这么年轻,但是在手艺人心里有本事就是最牛的,立刻掌声响起来: “如意哦不许老师就是聪明,当年上学就是年级第一。” “这人聪明干啥都厉害!” 甚至有人大喊:“许老师你可是解决了大问题,是大功臣。” 大功臣几个字一出,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少人跟着喊了好几声。 当然,也有人不咸不淡来了一句:“修好了有什么用?名声都臭了,你一个个解释去?怎么解释?” 这一句可是打到了痛点上,不少人笑着的脸顿时僵了。 可不是,一市之内还可以去告诉人家,我们解决了问题,锅炉报的读者遍布全国各地,怎么办? 锅炉这东西,买一次用多年,不能外销,他们有什么出路? 一时间,欢呼声小了不少。 “如果我们也在《锅炉报》发表文章呢?”突然间,一个声音响起。 对啊,如果能在锅炉报上说明就好了! 大成厂在那里发表让大家知道了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那里发表让大家知道我们解决了。 这传播速度,可比靠口碑快多了。 可……这年头写文章上报纸都是才子才女的事儿,他们燎原厂可没这样的人! 还是郭培生听出了许如意的言外之意:“你是说你能写这样的文章?” 她写论文超在行好不好? “当然能!我已经将这次的经验总结成文章,再加上今天我们在厂里的实验数据,很快就可以寄到《锅炉报》,把我们解决了缩孔漏点问题告诉所有读者。” 顿时,许如意就觉得这屋子特别亮,所有的目光似乎都聚集在她身上,一个个眼神亮晶晶的,就跟看大熊猫似的。 张大壮直接拍了胸腹:“许老师,以后你的活我干,你写文章!” 郭培生直接说:“如意,跟我来。” 一进办公室,郭培生居然给她倒了杯水,很郑重地放在了她跟前:“那篇文章你准备怎么写,他们能发吗?” 许如意直接从兜里掏出了写好的半成品,交给了郭培生:“您看看。” 郭培生打眼一看,题目叫做《关于锅炉蛇形管左手焊缩孔漏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头的第一句就是:“蛇形管因为管壁距离近,无法打磨,所以在左手焊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缩孔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焊接成功率为60%。 1980年第六期就有大成螺丝厂投诉我厂锅炉蛇形管焊接问题导致停工,我们对此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锅炉修理项目攻坚小组,目前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将方法公布如下,为解决更多锅炉问题抛砖引玉。” 只这一段,郭培生就知道,许如意绝对不止是一个有技术的技术员,这一段,她是有数据,有诚意,有态度,不禁叫了一声好! 许如意还以为他要跟自己说几句,没想到他立刻又低下了头。 足足十五分钟,整个楼道里因为技术突破热闹的跟过年一样,办公室里却安静的只能听见微弱的呼吸声,郭培生就这样头也没抬细细将文章读完,虽然还有些数据没填上,可他已经能知道,这样一篇稿子会造成怎样的效果。 首先是态度问题,出了问题,燎原厂没有推卸责任,没有畏难,而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其次是实力问题,别的大厂都解决不了,他们能攻克下来。 最后是不藏私,大方地分享出来,同大家一起进步。 要知道,他们原先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机械厂,生产锅炉跟其他大厂压根没法比,有了这个,却可以论一论了。 郭培生把稿子压在了手里,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许如意,半点疲态都没了:“你对咱们厂的锅炉改革有什么想法?我说过,谁有本事我让贤,敢不敢拼一把?” 6 6 《锅炉报》编辑部。 编辑姜红一上班,收发室的大爷就喊住了她:“姜编辑,又有你的信。”说着,还拍了拍身边厚厚一沓。 姜红是负责读者来信栏目的,这场面已经见多了,笑眯眯地就过去抱了起来,还来了句:“呦呵不少。” 大爷问她:“这么多,咱们得刊发到什么时候啊?” “绝大部分都不能用,”姜红一边数着一边说,“咱们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热情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能用的好主意其实不多,多数都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对不作则企业曝光的越多,那有诚信有质量的企业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对技术讨论的越多,就越广泛地普及知识,甚至激发大家创新的热情,长久下去,我们的工业水平肯定会提高的。” 真要这样,可是太美好了! 大爷直接给她竖了个大拇指:“你这个栏目设置的好!” 姜红也数完了,“一共27封,对吗?” 自然是对的,签了字,姜红就急匆匆去了编辑部,因为她看到了一封绝对没法想象的来信——一封来自于燎原县机械厂的信。 锅炉报是行业内报纸,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订阅对象一直是各大开设了锅炉行业的高校研究所和锅炉厂,虽然说发行量不小,但一直不温不火。 就是那种大家也订,可能也看,但没什么反应,他们下去采访的时候,她专门问过一线工作人员,结果工人说看不懂,技术员说都说上面的稿子都是专家写的,他们可不敢投稿。 姜红回来后,就提议开设一个读者来信栏目。 本以为很难做,没想到第一期就收到了不少来信,各种发明创造,简直数不胜数,他们也根本没想到,原来我们的发明家在一线! 一共只办了三个月,这个栏目已经有了很高的人气,当然,让它大火,还是两个月前的一封告状信! 大城县螺丝厂在燎原县机械厂订了一个立式横水管锅炉,只是没想到,用了三个月就漏了,经过三次返修,依旧没有解决,螺丝厂厂长苏国强就写了信来告状,认为他们质量差,不负责任,要曝光他们。 读者来信栏目,一向是刊登大家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这是第一次收到告状信,递交选题的时候,其他编辑都认为跟栏目宗旨不符合,但姜红却认为,这恰恰是他们最应该做的。 作为行业报纸,如果不能引导行业风气,那算什么行业报! 他们就应该赞扬应该赞扬的,曝光应该曝光的,让做得好的发扬壮大,让做得差的检讨自省。 所以,她核实情况后力顶这篇告状信发了出去,果不其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方面,燎原县机械厂彻底臭了,听说他们的锅炉订单全部退掉,已经被责令整改。 二是各种告状信如雪花般涌来,报纸一星期一份,他们连续又发了七期,曝光了不少内部不良行为,甚至还得到了机械部的赞许。 但八期反面,没有一个出来吭声的,现在,燎原厂居然来信了?他们要说什么?是自辩,是反驳,还是别的? 一上楼,放下东西,姜红连茶水都没倒,急匆匆坐下拆开了那封信。 一打开信纸,她就愣了,因为上面既没有自辩,也没有反驳,居然是一篇投稿——《再议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 上面第一段写道:“在今年的第三期报纸上,招远锅炉厂李学海同志对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已经非常全面,我想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姜红马上往下看去,就瞧见文章从三个方面,六个小点条分缕析地写明了原因,不但言简意赅,居然还挺幽默,外加上一笔漂亮的楷书,整篇文章可以说是姜红做编辑十年来,上上佳作了。 燎原厂居然有这样的人才,那怎么会解决不了锅炉漏点问题? 既然写信来,就是平日里也阅读锅炉报,为什么对被曝光的事情没有只言片语,而且,这位叫许如意的女同志,也没有写自己的职务。 这篇文章发表肯定没问题,这样的对原本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就是他们提倡的。 但是,燎原厂的渊源让她忍不住翻出了行业电话本,找到了燎原厂,拨了过去。 许如意这会儿正在三车间呢,前几天探伤完毕,郭培生当众宣布了他们的锅炉漏点大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同时宣布的是任命许如意当技术副厂长兼锅炉攻坚小组组长。 前者让大家欢呼雀跃,后者却是引起了大争论。 办公室主任邬汇雍直接站了出来:“我不同意。如意解决了大问题是真的,我们可以对她进行表彰,发放奖金,但她太年轻了,三天工龄哦不,今天四天了,哪里有这么少工龄当厂长的?这不是开玩笑吗?” 蒋成玉直接反问:“怎么表彰,发多少奖金?” 邬汇雍就是干这个的,条例张口就来:“年底优秀员工,奖金是十块钱,这还不够吗?” 本来这事儿需要在办公会议上先讨论,讨论出结果后,再跟职工公布的,可郭培生干脆省略了这个环节,当众就说了。 所以,在场的还有全场两百多名职工。 邬汇雍这话一出,没等蒋成玉反驳,底下就一片嘘声。 十块钱是不少,谁拿到都得高兴半天,可这是许如意啊,那就有点轻飘飘。 “要是没有如意,咱们厂可就彻底没戏了。” “听说独轮车干完,后面的活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十块钱是不少,可对如意这贡献来说,不多。” 甚至还有人搬出了许军,“许军和王红梅都去世了,三孩子自己过活,为了还债天天吃不饱,都瘦成什么样了,邬汇雍,你丧良心,十块钱就打发人家了?!” 邬汇雍可没想这个,他就是按着规章制度来的,所以虽然觉得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但却不理亏:“厂规上写着的,我按章办事。” “按章办事就不可能由许如意解决。这是技术科的事儿,技术科坐着六个人,都搞不定,让人家刚毕业的孩子来搞定?当时你怎么不说,她刚毕业什么都不懂,不能用她的法子?” 邬汇雍:…… 技术科:……你大可不必带上我。 不过饶是如此,徐磊也得点头:“是我们没用。” 邬汇雍眼睛胡子都气飞了,瞪着徐磊,“你讲不讲原则?” 徐磊无奈耸耸肩:“讲原则没技术,厂子都要倒了,再说,我技不如人我服气。” 邬汇雍只能说:“那也要慢慢来,让她先进锅炉组,然后一步步提拔,快一点就是了。” 谁料蒋成玉接了句:“那当初厂长说谁解决他让贤的时候,你咋不说不符合规章呢。现在解决了,你就不愿意了,怎么,你让厂长说话不算数?” 厂长郭培生:这下扫射到我了。 不过他也得跟着说:“当初开会没人提出异议。” 邬汇雍这算是发现了,可着所有人都同意,就他不同意是吧。 不过,他依旧没有退缩,五十来岁的老头,气冲冲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觉得许如意解决了厂里的问题,心里信服她,但能修就能造吗?有技术就会管理吗?你们想的太简单了,无论今天结果怎样,我都不同意。” 说完,一拂袖,走了。 自此,许如意被任命为分管技术副厂长和锅炉攻坚小组组长,但在办公室这里,都对她态度一般般。 而电话就是在办公室的。 许如意上任后,郭培生就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尽快修好门口的锅炉,给螺丝厂送回去——听说他们新锅炉还没到位,用郭培生的话说,虽然这台不咋样,但是先给人家凑活用,实在是对不住人家。二是她不是说有更厉害的锅炉吗?尽快设计出来。 许如意虽然觉得,大成厂苏国强这么杠,不一定能要他们的锅炉,不过也认同,别人要不要是一回事,赔礼道歉是另一回事。 这会儿正指挥着工人对这台锅炉进行维修。 电话来的时候,是李远征接的,一听找许如意,就让姜红等着,他去叫人。 车间里,许如意正解释自己的图纸:“下脚圈需要更换成u型,这上面的冲天管需要用堆焊而不是角焊,这个地方,我预留了两个检修口,所以蛇形管内部设计需要修改一下。” 听到有电话找她,许如意已经猜到可能是她的投稿了——这年头个人很少有电话,只有各个单位安装,她社会关系简单,只有报社。 果不其然,许如意一接电话,里面就传来一个温润的女声:“你好,我是锅炉报读者来信栏目的编辑姜红,我收到了你关于锅炉过热器过热的稿件。” 姜红是个很热情的人,许如意只说了一句我是许如意,姜红已经将来意说了:“你的稿件质量非常高,不过我有些问题想问问你,请问你在燎原厂是什么职位,你在这一次来信中未曾提过关于大成厂只言片语,你们大成厂的来信是什么态度?” 许如意一听就明白,厂里的态度决定了姜红对她那篇稿件的评判,这有些不公平,毕竟许如意是个体,她如何去左右燎原厂,但对于一个行业报来说,这又是必须做的,风气的引导至关重要。 许如意并无半点不悦:“我目前是燎原机械厂分管技术副厂长,兼锅炉攻坚小组组长,我给你寄信的时候,刚刚毕业分配到燎原厂,所以没有写职务,也对此事没有任何解释。但我现在作为组长,可以很明确地告知您,我们非常重视,已经完全解决了锅炉漏点问题,我已经写成了文章,在两天前寄给了你们。” 许如意话中含金量也太大了! “等等,一封信也就一个多星期就寄到了,也就是说,你以几天的工龄就当了副厂长?你做了什么?漏点问题这么难,真的解决了吗?你们不是一个刚刚从机械厂转产锅炉的小厂吗?怎么有这样的科研力量?” 许如意本来就是为了引她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燎原厂这臭名声,是从锅炉报开始的,就得从锅炉报澄清。 她笑着说:“我们现在正在对大成厂锅炉进行维修改造,大概需要五天时间,随后就会将这台锅炉送回大成厂。姜编辑,你有没有兴趣,来进行跟踪采访?看看我们燎原厂到底是什么样?” 这提议可太吸引人了! 姜红怎么可能不愿意,她可太感兴趣了,“我愿意!” 7 7 许如意挂了电话,就瞧见邬汇雍在侧耳听。 这会儿一抬头,两人目光相对,邬汇雍刷地转过了头,还是不想搭理她。许如意哭笑不得,只能跟李远征打了声招呼,结果回车间了。 三天后,姜红就已经到了燎原厂,她也没打电话,而是一路问路过来的,许如意接到门卫王石头的通知时,她已经跟聊了半个小时了。 许如意连忙从三车间出来,一打眼就瞧见个不一样的女生。 四十来岁,朝气蓬勃——扎着马尾辫,穿着t恤牛仔裤运动鞋,跟燎原县的人打扮完全不同。 门口来来回回那么多工人和乡亲,都忍不住看她。 可她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大大方方让人看。 许如意一出现,门口的大爷就说:“那就是如意,我们的许老师。” 现在许如意可是厂子里的红人,大爷还挺骄傲的,“别看年纪小,技术可厉害呢。”他还竖了大拇指。 姜红就迎了过来,没想到许如意先伸出了手:“姜编辑吧,我是许如意,您叫我如意就可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 姜红握着手忍不住观察许如意,第一感觉就是特别年轻,特别漂亮。即便穿着工服,这一点都不像是个搞技术的,反倒是像电影明星,她直接夸赞,“你可真好看。” 让姜红更感兴趣的是,许如意居然没有羞涩,而是笑着说,“我是长得不错,这没法谦虚。” “不过,我的技术也不错。” 姜红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她有着少有的大方、坦率和幽默。 姜红跟着笑了起来:“我刚才听门卫大爷说了半天三天工龄成为组长的传奇,现在很想听听当事人的说法,你怎么解决的问题。” 许如意手往前指了一下,“边走边说,但我需要先纠正一点,这个位置,并不是因为我解决了漏点问题给我的奖励,它是对我能够带领燎原厂走出新路子的期望。” 这个说法让姜红耳目一新,“讲讲看。” “因为我们实在是底子太差了,如果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即便解决了漏点又有什么用呢。不过,你是记者,肯定是需要故事,所以我的讲述也得有趣起来,就从一个奇怪的板凳讲起来吧。” 这会儿他们已经到了三车间,这里是为了维修改造锅炉专门空出了一块地,如今一个高大的完好的锅炉正矗立在那里。 不过许如意先递给她的真的是一个奇怪的凳子,全部由弯曲的钢管焊接而成,敦敦厚厚,远比普通的钢板焊接麻烦许多。 “这就是我的敲门石。” 姜红觉得自己都被这个故事吸引进去了。 许如意在上辈子跟着导师,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讲故事——导师的公司要融资,许如意那会儿觉得,只要有专利有技术,这不是手到擒来?后来才发现,没有好故事,人家是不投的。 在那个年代,好酒也怕巷子深。 但在这个年代,包装广告一切都刚刚起步,就连日后常见的用故事讲述新闻的理念都没有兴起,许如意简直降维打击。 当如何被分到车间,如何找郭培生证明自己不被相信,如何焊接凳子证明等等讲完了,姜红甚至给许如意鼓了掌。 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采访就容易多了,稿子已经寄出还没收到,许如意留有底稿,直接给她看了,姜红既然在锅炉报当编辑,自然也是懂行的,尤其是许如意还让杜梅现场演示了一下,姜红直接认定:“这法子完全可行,如意,你要是发表出来,可是解决了不少锅炉厂的难题。他们要谢谢你了!” 不过,当看到维修改造完毕的锅炉,姜红的评价并不高:“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淘汰炉,虽然你做了改造,解决了难以维修等部分问题,但实际上,这款锅炉热效率很低,完全没必要。” 她这么一说,陪同的徐磊都有点无奈,谁不知道,可是他们只有这一种炉型。 “对,的确是这样,这台我们主要是先修好给大成螺丝厂使用,毕竟它用的比较急。但随后我们会推出新的炉型。” 姜红眼睛都亮了,“什么炉型?” 许如意并没有隐瞒的意思,锅炉这个行业看着很不起眼,其实非常重要,80年代正是夏国经济腾飞的年代,所有的小加工厂小作坊但凡涉及加热,必须得有锅炉。 所以,这个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参与到改革开放当中的行业,就算她想要参与的机床行业,每一个零件的铸造也就离不开锅炉。 如果能够快速的提升锅炉品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在锅炉发展三个方向,一种是沸腾炉,现在我们使用的大部分是这种,是为了适应煤矸石改造而成的,虽然排尘量大,操作复杂,但还是主流。 一种是往复炉排,这种排烟量更小,更环保。另一种是适应中质煤的中质煤炉,这个分类就更多了。” 许如意说的头头是道,姜红也忍不住点头。 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煤炭质量下降,所以大部分锅炉都改造成了劣质煤锅炉,就是沸腾炉。但这两年,供煤质量开始上升,环保的理念也更深入人心,所以往复炉排和中质煤炉需求变大。 许如意虽然地处燎原县这样一个小地方,没想到视野却很大,不过她还有疑问:“你们厂能力有限,主要想发展哪一类呢。” 在她看来,其实小型热水锅炉更好,简单易做,而且现在建设家属院的工厂越来越多,肯定要供暖的,需求量也大。 没想到许如意却说:“近期一个都不做,中期的话考虑沸腾炉。” 姜红忍不住说:“不做?那你们干什么?生产手推车吗?” 许如意就说:“您跟我来。” 她直接将姜红领到了办公室,跟李远征说:“我给苏厂长打个电话。” 苏厂长?姜红立刻想到了一个人大成螺丝厂厂长苏国强。 许如意也没跟她解释,而是直接播出了号码,当接通后,还打开了扬声器,嘟嘟嘟的声音随之传了过来。 很快,那边电话啪的一下,就被按断了。 姜红很意外:“他们不接?” 许如意点点头,又再次拨打了一次,这次嘟嘟嘟响了一会儿后,大概是知道不接就一直响,那边终于接了起来,不过第一句话就不怎么客气:“郭厂长,你不要再打过来了。” 许如意直接说:“苏厂长,我是燎原厂锅炉攻坚组组长许如意,郭厂长告诉您了吧,漏点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还对锅炉进行了改进,现在经过两天试运行,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想送过去,您看方便接受吗?” 这话说的明白又清楚,可偏偏苏国强根本不信:“不用,你们哪次不是修好了两天又坏,我没空陪你们耽误时间,这台锅炉我们不要了,货款你有钱赶紧退回来,否则的话,我到市局省厅告你去。” “别以为随便糊弄我,退回来就不用还钱了。” 然后啪的一声,又挂了。 许如意这才看向了姜红:“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没有信用了。生产任何炉子,有人要吗?” 这倒是不出姜红意外,苏国强如果不是很倔的人,也就不会撕破脸写信曝光了。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许如意:“你这是在喊冤吗?” 许如意摆手:“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会自己解决。我想说的是,请您如实记录,如果一个厂家只想着挣钱,不注重设计,不注重质量,会遭受什么。” “我还有个想法,您想不想做个长时间调研。看看不过是一台锅炉没有做好,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挽回名誉的损失,客户的信任?” 这…… 长时间跟踪采访其实他们也有的,但都是先进厂,明星厂这么做,谁会没事去跟踪报道一个负面缠身的厂子? 更何况,燎原厂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它小,设备落后,没有过任何的辉煌,甚至在来之前,她觉得,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它可能没几年就会跟其他的乡镇小厂一样,倒闭关门。 用专业的话说,它没有任何的特殊性,根本没有报道的点。 但现在,姜红发现,这个提议居然并不突兀,甚至,是她没想过的好。 因为,许如意给这个厂子赋予了特殊性。 她把燎原厂臭大街的劣势,愣生生转化为了记忆点,甚至给它安上了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目前包括但不限于锅炉行业里存在的为了挣钱不顾能力,匆忙上马忽视质量的问题。 而这种现象,正因为大家一心奔挣钱,在逐渐发生。 她来之前,主编看到连续不断的曝光信,还一起讨论过,仅仅是曝光并没有多大用处,他们需要给这个行业一个警钟。 没想到,许如意要让燎原厂成为警钟,但谁能说,当她带着燎原厂挣扎起来的时候,它会不会成为行业标杆? 姜红忍不住看向了许如意,这个年轻的,甚至红润的脸上还有这小绒毛的女孩,怎么能够这么有远见有魄力有城府? 她根本无法拒绝,甚至有了些兴奋——为自己能够目睹一个精彩的力挽狂澜的故事。 “我同意。” 不过姜红揶揄道:“苏厂长不同意,你准备怎么做?你肯定是想从大成厂这里,找回信任吧。” 许如意也坦然:“想要恢复名誉没有捷径,我只能带着锅炉去实地看看,电话远不如面对面的沟通。当然我还有别的办法,但这是必须做的。” 姜红其实很好奇许如意还有什么办法,但是她觉得,作为一个跟踪采访者,她不应该去提前知道许如意的打算,她应该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来观察这一场信誉搏杀。 带姜红离开办公室去见郭培生的时候,许如意发现邬汇雍在看她,不过当她扭过头,就又撇开眼了。 许如意摇摇头:这倔老头! 姜红住在县里的招待所,采访完许如意就要把她送了过去,姜红却不着急:“我能去你家吃饭吗?这是我今天的饭票,我很感兴趣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许如意倒是不客气,直接收了饭票——实在是稿子寄出去还没回音,她穷啊。 然后就把人带去了小院。 这会儿许吉祥他俩都等急了,恨不得跟许如意报告他们这一天的收获,瞧见姜红倒是有些不自在,许如意直接说:“这是京城报社里的记者姜红,她想看咱们的生活,你们当她不存在就是。” 姜红:…… 这话姜红听多了,却从没人当她不存在,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霎时间,许吉祥就溜到了许如意身边,一边陪着她洗手一边叽叽喳喳说今天的收获呢,“姐,我去了几家废品站,不过咱们县城太小了,还是没有你那种杂志,倒是我看有套书不错,卖的也便宜,我就买了下来……” 她声音越说越小,许如意一听就是心虚了,问了句:“什么书啊?” 许吉祥立刻拿了出来,居然是一套四本1946年版本的《基督山恩仇记》,保存的还特别好,虽然过了几十年,除了有点泛黄,里面都是崭新的。 许吉祥正忐忑:“我觉得保存的挺好的,这套书也很经典,说不定有人喜欢。而且只用两毛钱。” 姜红看着那套书,不由诧异,居然手气不错,她张口想说点什么,就听见许如意淡定却肯定滴说:“你捡漏了。” 对这个版本的《基督山伯爵》许如意很了解,因为她导师就曾经淘换过这么一套,据说是公认最早的完整译本,很有收藏价值,当年导师花了一万块钱,还没这个品相好。 许吉祥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真的?那能卖多少钱?” 这个还真不好说,许如意只能说:“看喜欢吧,喜欢的人就愿意买,一百块也能掏,不喜欢的人就觉得很旧的书也就值得卖废品或者当柴火,但是好东西。卖的话去中学旁边蹲蹲中学教师,或者是去肃南大学那里,说不定有人喜欢。” 姜红都服气,许如意这个都懂? 然后又听她说:“你可以查查这个版本,是有历史价值的。” 许吉祥想了想点点头:“好。” 姜红彻底信服,连教育孩子都一起办了。 等吃饭的时候她问:“你弟弟你怎么不管?” 许如意笑着说:“他不用说,自己就会查。” 好家伙,还因材施教! 姜红不由问许如意:“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许如意指指桌子上端上来的饭菜,很诚实:“做饭,而且嘴刁。” 姜红:…… 但很快姜红就认为这个缺点没什么,主要是许为民会啊。 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她还给了许如意一个提议:“我能预定点茶鸡蛋带回去吗?” 这茶鸡蛋是许为民煮的,前几天他俩就找到了一本手写菜谱,上面的人自述祖上当过御用大厨,也不知道真假,里面最简单最便宜的就是茶鸡蛋,许为民跟着方子做了试试,没想到意外的好吃,就成了许家经典餐目。 昨晚上姜红拿回去两个当早餐,没想到吃上瘾了。 许如意直接说:“没问题。” 不过这样欢快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大城县就在燎原县西边,离着百十公里,车子到的时候才早上九点,车停在了大门处,许如意就下去跟门卫沟通:“我是燎原县机械厂的,锅炉我们修好了,也试运行过,一点问题没有,今天是来送货的。” 哪里想到,里面的门卫大爷根本没回答,反倒是随手一扬,半杯浓茶冲着许如意就甩了过来,她被司机小王拽着往后退了一步也没全躲开,唰的一声,全泼脚上了。 8 8 顿时,小王他们就不干了:“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来送东西,你怎么能泼人?” 老头伸出头来吐了一口,哼了一声:“你们还好意思来,要了我们这么多钱,给我们这么个破东西,耽误了我们多少工,没揍你就不错了,我们厂长说了,燎原厂的人一律不见,赶紧走!” 大家都气得不得了,撸着袖子就要上前理论,被许如意给拦住了。 “这是干什么?要打架啊?” 小王气呼呼,“他们也太过分了。我们东西是不好,但一直态度很好,修不好是真修不好,不是故意不修,怎么能这样?” 旁边的人也是这样,都有种被侮辱了的感觉,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供销科科长王川华还想找补:“他们是有点过分,咱们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许如意却打断了:“过分是真的,不过也是我们自找的。” 这话一出,大家立刻看向她,尤其是小王,脾气大,直接就不干了:“许组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人之常情的话。”许如意根本没退缩,“我们是态度好,可是的确耽误人家事了。这是锅炉,要是咱们生产的是农药,结果不管用,农民打了药,病虫害还是不停发生,一年辛苦种的庄稼都糟蹋了,还跟人家说,我们技术不好,下次改正,人家不生气吗?” 这例子可是太鲜明了。 谁不知道农民种地辛苦,别说农民了,燎原厂家家都有小院子,种点蔬菜,要是遇到了这事儿,对方还敢这么说,肯定也是不愿意的!泼茶叶,吐口水那都是小事。 可是有那么严重吗? 许如意自然看出了他们的意思:“就是这么严重,我们两个月不开支,你们急成什么样?人家可是耽误了这么久的工期,人家不急吗?” 那肯定急啊,因为大家正在经历这种发不出钱,入不敷出的日子,一时间,刚刚还气鼓鼓的众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姜红真是在心里给许如意竖了个大拇指,短短几句,许如意先声夺人、夸张类比,再将心比心,不但消除了燎原厂的怒气,还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 这丫头不过才十几岁,这么说话的艺术这么厉害? 果不其然,这会儿大家口风都变了:“那咱们怎么能再沟通一下?不能就等在门口吧。”“都拖了这么久了,赶紧按上吧,别再耽误人家了。” 许如意这才说,“王科长,你不是跟他们采购科科长陈大生熟悉吗?不如咱们去找这个人,就说拜访,不让进设备,私人关系可没说不能通报。” 王川华现在真挺服气的,你说这丫头,年岁不大,技术这么好已经逆天了,如今还这么明事理会处事,这是怎么养出来的。 他还记得,前几天郭培生提拔她跟邬汇雍闹了矛盾,他晚上去当和事老,郭培生说:“我用她不仅仅是她技术好,我是看到了厂子未来的希望。” 现在看,许如意的确有担当大任的能力。 他连忙点头:“我去问问。” 果然,门卫是不能拦这个的,不过也没放王川华进去,不多时,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就出来了,他没让王科长进厂子,出了大门:“老王你怎么来了。” 他没请人进去的意思,也没有带着找个地方坐坐的意思,显然,这厂子是严防死守,下了死命令,不要燎原厂的东西了。 燎原厂都看出来了,不过有了许如意刚刚的铺垫,王川华根本没在意,直接介绍了许如意:“老陈,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厂锅炉攻坚小组组长许如意,许组长,这是大成厂采购科科长陈大生。今天是许组长带队。” 至于姜红,他则没介绍,许如意早就叮嘱了,不要拿着锅炉报的名头吓唬人。 姜红的确打眼,但许如意这么年轻就当了组长更惹人注意,陈大生挺意外的,“这么年轻?” 许如意笑着说:“是,我们郭培生厂长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解决了蛇形管焊接缩孔所导致的漏点问题,郭厂长就让我进行锅炉攻坚组了。” 漏点问题居然解决了?还是这么个年轻小姑娘解决的? 陈大生可不是不懂行的,他其实早就联系过几个锅炉厂了,这问题无解,焊接成品率一直在六成左右,大厂们都是从中选优,确保质量。 而燎原厂没有底蕴,也没这个技术,更付不了这个成本,他们一致都觉得不能再跟燎原厂耗下去,所以才有了登报退锅炉这釜底抽薪的一招,都以为两家撕破脸了,没想到,他们又来了。 这……不太可能吧。 一时间,就存了打探的意思。 “厂里不方便,去我家一起聊聊。” 这就是有戏,王川华忍不住看了许如意一眼,许如意脸色淡淡,并没有激动的表情,他也收了起来。 不过心里还是起了希望:许如意来了,问题解决了,连大成厂都变了态度,他们显然是有机会的。 大成厂的条件显然比燎原厂好多了,还有自己的职工家属院,陈大生就分配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因为是上班点,到家的时候,家里还没人,正好说话。 他让几个人坐下,自己则用茶盘端了一套凉水壶杯来,给三个人一人一个印花的玻璃杯,倒上了凉白开,然后开门见山:“许组长,缩孔漏点的问题可是难题,你怎么解决的。” 具体技术自然不好说,不过……许如意有小板凳啊。 她直接把那个说服了郭培生和姜红的小板凳掏了出来,“您看看这个。” 这板凳一直放在个布兜子里,陈大生还以为要送的礼呢,没想到居然掏出个这么奇怪的板凳,不过定睛一看,参与过三次锅炉维修的陈大生就认出了这东西:“蛇形管焊接的?” 许如意点头:“东西小,一个原理。” 陈大生立刻上下左右的翻看,许如意接着说:“相关技术比较繁琐,一时半会说不明白,不过我已经写成了文章,寄给了锅炉报,很快就会发出来的,到时候您可以看看。” 这焊缝光滑平整,陈大生就算是采购科的,也是懂行,直觉问题恐怕是真解决了,可他没想到许如意还写了文章,还是寄去了曾经曝光他们质量差的锅炉报,猛然间抬起头,嘴巴吃惊的张大:“你……你……怎么寄去那里了?” 许如意笑着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我们也是借此向提出问题的大成厂,曝光我们的锅炉报,以及所有读者表达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技术的实力。而且文章编辑已经看过了,没有问题,陈科长,您看这样我们可以信任吗?” 陈大生是费力才将自己的下巴推了回去。 他不由再次看向许如意,第一看许如意,他看到的是许如意的年轻漂亮,其实并未相信,而如今看,他瞧见许如意的眼睛,她的眼神明亮清澈,还有着不同这个年龄的沉稳自信,此时他就一个感觉,燎原厂从哪里找了这么个神人! 他不信吗? 凳子不作假,锅炉报一个电话就能核实,也不会作假,他信了。 只是…… 陈大生有些遗憾地说:“你们的诚意我感受到了,的确是想解决问题,所以我也掏掏心窝子。 我知道这事儿你们不是主观故意的,也想解决,可问题是,的确给我们造成了损失。就算你们现在说解决了,可你们的底蕴就在那里,这里没问题了,谁知道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我们实在是担不起这个损失,你们就别冲着我们一个厂子使劲了。” 王川华陪着笑:“我知道给你们造成了不少损失,可是……” 他没说完,没想到许如意就插嘴了,“可是,我们也有损失。苏厂长一封信把我们登在了锅炉报上,我们臭大街了。” 陈大生顿时就不愿意了,“你这意思是,还怪我们?” 王川华也不理解,刚刚许如意可不是这么说的,这丫头怎么前后不一?所以他没再说话。 许如意摇头:“不是怪你们,而是分析这个现状。我们现在已经两个月未开支,厂子里所有的锅炉生产都已经停止,过去的订单,还未交付的,全部退回。所以,我们现在是想卖都没人买。” “那就欺负我们一家?” “不!是要双赢。购买一台锅炉,最少需要两万块,而且还需要时间,我想你们现在新锅炉也没有到位吧。” “而我们,没有了名声,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除了从你们这里东山再起,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所以,我们这次来,是带着万无一失的标准来的,这台锅炉是我们厂子能否在锅炉行业活下去的指望,我们不但维修,还对它进行了改造,你可以说它不够先进,但它不会也不能再出问题。而你们,立刻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屡修不好,你们将我们曝光在锅炉报上,咱们这也算是有来有往了,不如放下成见,赶紧生产啊。等着新锅炉来了,你们再换下来,改革大潮如此汹涌,我们再拖着,这种小厂子都没立足之地了。” 陈大生忍不住看许如意,他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居然能这样一语中的,的确,恢复生产比什么都重要,他们现在还是用过去淘汰的那一台,真是效率低下还成本高,费劲不少。 而且他还知道,如今仅仅是肃南市就有好几个村已经建设了螺丝厂,他们的竞争者真的越来越多了。 他是真心动了。 但是…… 陈大生忍不住叹了口气。 王川华这会儿已经明白了许如意的意思,对内一定要明确责任,不能推脱,对外却不能一味道歉——道歉没用,而是要寻找共同利益点。 作为供销科科长,他简直是开了新思路,只是……明明陈大生刚刚的表情是意动,怎么又不行了?他试探着问:“是还有别的难处吗?” 陈大生也不是个矫情人:“你的确说动我了,如果我们厂没有别的事儿,那我肯定是要去说服一下厂长,赶紧开工。” “但是,我们厂需要停工一段时间,正好用来等待新的锅炉,所以,你们送过来也没什么用,我们就不冒险了。” 陈大生说完就站起来,“我那边还有事儿,就不留你们了。” 人家都送客了,王川华忍不住看向了许如意,就瞧见许如意也站起来了,问了句:“陈科长,我被倒了一裤子和鞋子的茶水,能不能借用一下卫生间,收拾一下?” 陈大生一看,呵,还真是,许如意穿了一双洗的发白的球鞋,上面湿了老大一块,还沾着四五片叶子,这茶叶一片足够一节五号电池这么大,一看就是门卫老郭的茶叶——他就喜欢喝这种粗茶。 陈大生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就在那里。” 许如意就进去了,给了王川华一个眼神,还加了一句:“你们聊,说不定我们也有帮上忙的时候。” 等着进了卫生间,她就把鞋子上的茶叶拿掉扔到了马桶里,顺便把鞋脱了,挤了挤水,再用带的卫生纸垫在里面,总算是不潮湿了。 略等了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才出去,陈大生显然是有事,她一出来就立刻开了门,送了客。 等着陈大生离开,王川华根本不用问,直接说,“打听出来了,是他们厂供给省音响厂的螺丝出了问题,明明安装的时候是完好的,可是运输到了各地供销社,却不约而同的发生了螺丝断裂,现在正在找原因。” 许如意皱眉问:“哪里断裂的?从头,还是中间?他们做分析了吗?” 这问的也太详细了吧,你又不会修! 王川华下意识吐槽,不过吐到一半恍然想到,许如意技术可挺厉害的,虽然材料和焊接不是一回事,可万一呢。 要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既能证明他们厂的技术,对方也没理由拒绝他们的锅炉了吧。 他眼睛都亮了,二话没说:“他不愿多说,我再去打听。” 许如意就和姜红回了大成厂的门口,这会儿小王他们还在那里等着呢,见了许如意就问:“怎么样?” 许如意就说:“再等等。” 又过了半个来小时,王川华才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他笑着说:“我刚才又追上了陈大生,问清楚了,是从靠近螺丝头的第一个螺纹部位断裂的。可他们做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测试,螺丝都合格。” 这符合氢脆的特征啊。 许如意想想就说:“你跟陈科长说说,除氢试试。” 王川华没想到许如意真懂! 他也是个灵巧人,否则也不能当供销科科长,立刻就意识到,如果燎原厂帮助大成厂找出了问题,肯定能打开大成厂的大门。 他立刻说:“好,不过我这样频繁叫他,他可能不出来了,要不你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我在这里等他们下班。” 许如意摇头:“我们等你吧。恐怕是不用住下的。” 就算是要验证她的话,也需要时间,总不能卡车带着锅炉在这里过夜吧。 今天注定要无功而返。 倒是王川华走后,姜红感兴趣的问:“你对材料也有了解啊。” 许如意点头:“上学没事,看的多,问的多。” 姜红来了这一天,可不是什么都没干,除了去了许如意家,还采访了不少燎原厂的职工,他们对许如意都是一片赞美。 “如意打小就匆忙,2岁就认字。” “她上学从来没考过第二,原先一直说要考清大呢,要不是家里出事,肯定行。” 这样的许如意,去了中专多学多看也是正常的,更何况,据她了解,南河省第一机械中专,可是藏龙卧虎,有不少能人。 陈大生根本没什么事儿做,毕竟他是管采购的,厂子里现在除了想要买一台新锅炉,并没有采购任务,而他们没钱,买新锅炉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不过他倒是听见隔壁技术科吵嚷了一下午,似乎也没找到原因,下班的时候,他往技术科看了一眼,科长老赵盯着一个断钉子发愣,也不肯回家。 陈大生叹了口气,本来许如意说燎原厂多惨他是没太大感觉的,可现在,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了大成厂,他怎么能不担心? 他也没叫赵奇伟,自己往外走,没想到一出办公楼,就瞧见了等在大门口的王川华,眉头就皱了起来,该说的都说了,甚至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撒谎,还把螺丝断裂的事一点没保留都说了,怎么还不走? 陈大生出门就想说一句你们别太过分,没想到王川华迎了过来,冲着他说:“我们许组长想问问你,你们厂子里的钉子,要不要除氢试一试?” 陈大生并不专业,但自认为干这一行久了,多少懂点。 许如意的确给他很大震撼,而且也很诚恳,可凭空把脉这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她连螺丝都没看到呢! 陈大生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你们心急,但不能乱来。” 王川华却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身体挡在他前面,一直笑眯眯:“陈科长,您也不是专业的,我们许组长的水平您也见到了,为什么不问问你们的技术科呢。万一成了呢,我们说这个,也没说你们用了必须得要我们的锅炉,这不是咱们两个厂,现在情况相似,我们也是为你着急啊。” 这话说到心里了,陈大生没再反驳:“我知道了,谢谢。” 说完就回家去了。 王川华是郁闷着回来的,忍不住问:“万一陈大生不当回事呢?” 许如意问:“如果是你的话,知道我们厂锅炉漏点问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你会怎么样?” 王川华毫不犹豫:“那肯定要试一试。” 说完他就松了口气,可不是,厂子是大家的家,谁不想厂子好?陈大生怎么可能不试试呢。 陈大生其实此时也是这个想法,去氢两个字一直徘徊在他脑海里,他往家走了一段,甚至还在家属院门口的菜摊上买了一把小芹菜,然后又折回去了。 许如意这么年轻就能解决锅炉漏点问题,万一她真的行呢? 燎原厂现在可是一点锅炉订单都没有,两个月不开支,听说他们在生产独轮车,论起来,大成厂还没燎原厂这个关系呢,万一解决不了,他们厂怎么办? 更何况,问一问也不会少点什么,就是排除一个选项而已。 他得试试。 9 9 许如意带车送锅炉这事儿,全厂人都知道。 所以这一天,大家都忍不住地希望回来的时候,那辆卡车上是空的,可万万没想到,晚上七点,卡车原样回来了。 这会儿已经下班了,不过都在加班,各处的灯都亮着的。 门卫王石头一听见车响就跑了出来,等着车一停下,第一眼就往后面车斗看去,看到鼓囊囊的车斗时,忍不住问:“怎么没要啊?” 小王不知道其中关卡,直接哼了一声:“在门口等了一天,人家根本没让进,啥样送去的,啥样回来的。” 居然连门都没进去?那他们的锅炉怎么办? 王石头顿时愁了起来,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上养老下养小,都没多少存款,两个月不发工资,很多家都已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当然,还有职工偷偷去小厂干活挣外快,可去的都是有技术的,而且要的名额也有限,他这种只有一把力气的,根本没戏。 早上媳妇给了儿子五分钱买本子和笔,偷偷跟他说:“家里还剩五块钱,面和米都见底了。” 如今锅炉还不回去,就靠着独轮车,能长久吗?他忍不住狠狠叹口气。 许如意回来就先去了二楼的厂长办公室,一到门口,就发现郭培生站在窗户前,显然听见外面的动静了。 果不其然,郭培生回过头来,冲他们说:“你们辛苦了,苏国强的脾气我太了解了,不要是正常的,收了才不正常。忙了一天挺累,回去休息吧。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明明很失望,郭培生却没有多说一句。 许如意不忍心小老头担忧,他那张脸都快成丘陵地带了,再说这事儿必须是要报备的,就把她给大成厂出主意的事儿说了。 郭培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照的丘陵地带看起来也有了点春色,不过郭培生叮嘱她:“你费心了,但这是不做准的事儿,先别往外说。” 许如意霎时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果不说,大成厂来了,是惊喜,不来也是他们之前东西太差了。 可如果说了,大家都在期盼,来了最多是多高兴一会儿,不来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气怎么办! 没有把握的东西不要公之于众,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可许如意还知道,在大道理的背后,小老头也在保护她,毕竟,说出来所有的火气可都是聚集在她身上了。而不说,谁也抢不了她的功劳。 小老头冲她说:“听我的,去三车间看看,然后回去休息吧。” 到了三车间也是如此。 她现在是锅炉攻坚小组的组长,锅炉的修理和改造,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送没送出去肯定要跟组员们交代一下。 到的时候大家都在忙,许如意一来,杜梅他们就抬头说:“如意回来了,累了吧,赶紧回去休息吧。” 王庆怀也扯着大嗓门:“就是,一天车多累啊,回去吧。我们这里还得加会班呢。” 旁边的工友们也都是这么说。 他们一句话都没问,但许如意知道,他们肯定已经知道了结果,这是故意不肯问她,害怕她再难过呢。 毕竟,是自己修好了锅炉,改进了设计,自己还说过,“保证不让大成厂挑出毛病”。 可明明最辛苦的是他们,明明焦急地等待着工资吃饭交学费的也是他们,他们却没问。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那我回去了,明天沸腾炉攻坚小组需要开个会,别忘了。” 王庆怀响亮地应了:“好咧。” 许如意回去其实是送姜红的,她不能一直跟着,早就定了半夜的火车回京。 姜红这会儿正在收拾东西,瞧见许如意过来就笑道:“我就知道你要来。”像是要安许如意的心,“你放心,你的关于锅炉蛇形管焊接的稿子我已经通过了,回去就报复审,会尽快发出来。” 这是造福众多锅炉厂的重要事,姜红也不会怠慢。 不过,她也知道燎原厂现在的处境,“我觉得你的提议很好,我会把这几天的经历写成跟踪采访稿件,跟你的稿子一起发出,我想,看到了你们的努力,应该会有转机。” 这当然是最好的,许如意点头道谢,不过却没有沮丧:“我们也不会放弃的,我想很快就有结果了,说不定,还会有个后续跟踪报道呢。” 姜红忍不住哈哈大笑,她就喜欢许如意的自信,“好,我等着过来采访。”? 许如意这才掏出了准备饭盒,这是她回家打包的茶叶蛋:“为了勾住你的人,先得勾住你的胃,我可是下血本了,必须得来。路上吃。” 姜红接着忍不住就闻了一下:“这可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茶叶蛋,谢了,我也有个礼物送给你。” 说完她扭头掏出了个信封:“你不是什么都懂一些吗?四处在投稿。这是我目前有联系的报刊联系方式,还把他们的收稿内容也标记上了。” 这可是雪中送炭,许如意捏着信封:“太谢谢了。” 姜红是看过许如意两篇稿子的,隐隐猜出了许如意的用途——如果所有的报刊上都有许如意发表的专业文章,这样一个锅炉攻坚组组长坐镇,谁还能不信燎原厂呢。 她忍不住说:“我都怀疑,你会不会霸刊!” 当然她也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不过这都是后事了。 送走了姜红,许如意这才回家,这会儿出去收书的许为民和许吉祥已经回来,今天显然有收获,许如意一进院子就听见他俩嘻嘻哈哈的声音。 “这鱼怎么感觉比我手臂还长。” “当然,三斤呢!” “鱼怎么能长这么大?” 许如意推开门,就瞧见地上放着一条大鲤鱼,两个人一见她回来了,许为民安静的叫了声姐,许八哥已经扑了上来:“姐,你看看这是什么?三斤重的鱼!我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姐,大壮哥送来的鱼,我都说不要了,他扔下就跑,说是今天歇班自己逮的,好几条呢,这条送给你,谢谢你的,还说让你别灰心,修好了一定能卖出去的。” “这么大鱼我们收吗?” 从那天解决了漏点问题,许如意不是第一次收到职工送的东西了。 最多的是自家种的蔬菜,还有自己蒸的馒头包子,有时候是一块豆腐,有时候是几个玉米,如今这是一条鱼。 可今天他们并没有把锅炉送下,也没人知道,她留了钩子等大成厂的人来,可还是送过来了。 许如意都有些泪目了。 还是许吉祥问:“姐,做吗?” 许如意点点头:“做!” 等着吃完了,也到了晚上,屋子里就亮起了黄色的灯光,一家三口都坐在了收拾干净的饭桌上。 许为民马上高三,有空都在看书复习。许吉祥则是看她收回来的那些小说杂志,许如意则看姜红给她投稿信息,然后将自己这几天写出来的稿件一一分类,准备明天寄出。 空闲的时候,她抬头看,太阳刚落,外面一片嬉闹,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吵架,有人在唱歌,有人在打孩子,这就是可爱的燎原厂人的生活。 她在等大成厂的到来,维系这一片烟火。 大成厂。 赵奇伟这会儿还盯着钉子看呢,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嫌烦的皱起了眉头,起身去关门,只是刚到门口,就瞧见了拿着芹菜急匆匆而来的陈大生。 赵奇伟问:“你这是落东西了?” 陈大生上气不接下气:“老赵,氢气的原因你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是没去氢?” 陈大生一句去氢,倒是给了赵奇伟一些思路,氢脆是指钢材冶炼焊接过程中,氢分子聚合导致应力集中,超过了钢材的极限,形成的裂纹。 “你别说,很符合目前螺丝的断裂情况,说不定有这个原因,可以试试。” “但你怎么知道?老陈你这功底不一般啊,一般人想不到这里。” 陈大生自然不能揽功,再说,他什么水平自己知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揽功也没用,“哪里是我,燎原厂不是过来了吗?他们新来了个技术组长非常厉害,解决了蛇形管漏点问题,听到咱们厂这个问题后,她说的。” 赵奇伟不由抬头:“燎原厂那是焊接,咱们这是热处理,就不是一个行当,她连这个都知道?你开玩笑?” 陈大生一摊手:“那你认为我从哪里知道?” 赵奇伟虽然觉得不太可能,怎么会有这么全面的人,不过这会儿顾不上这个了,“走!去试试。” 除氢很简单,直接用石蜡法就可以,将液体石蜡加热到100到19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间后,放入有问题的螺丝,果然发现有异于平时数量的氢气咕咕冒出,等待十秒后取出,去氢就结束了。 赵奇伟忍不住松了口气,看了一眼陈大生,这才发现陈大生也一直盯着试管,这会儿也扭过头来,同样也松了口气。 两个人都能确定,应该就是这个问题。 陈大生直接说:“走吧,去跟厂长说。” 这几天可不止赵奇伟不回家,厂长苏国强也一直没回家,两个人直接上了三楼,还没进屋,就闻见了浓厚的烟味,伴随着的,还有苏国强熟悉的咳嗽声,吭哧吭哧的仿佛要把肺咳出来。 陈大生立刻上前推开了门,果不其然,里面烟熏火燎,不知道抽了多少。苏国强为了省电,只开了一盏小台灯,这会儿一边咳嗽一边在灯下翻书,显然也想找到原因。 陈大生直接过去,把窗户开开了,“你抽了多少?” 苏国强咳咳两声后,抬头露出一张憔悴的脸,和浑浊的眼睛,“岁数大了,集中不了精神,不抽看不进去啊。你们怎么过来了?” 赵奇伟直接说:“问题找到了。” 苏国强的眼睛猛然亮了,腾地一下站起来,“找到了?”又一下子摔坐回去。 陈大生想要扶他,他挥着手:“没事,坐久了,脚麻了,快说,什么问题?哪里的问题?” 赵奇伟说就把氢气的原因说了一遍,还把他们的实验说了,苏国强显然的松了口气,“应该就是这个了,可哪里产生的氢气?“ 赵奇伟摇摇头:“目前不知道,得问问燎原厂的许组长了。“ “怎么跟燎原厂扯上关系了?”苏国强对燎原厂观感极差,一提燎原厂就火,如今口气也不怎么样。 还是陈大生将今天的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眼见着苏国强不吭声,他又加了几句:“燎原厂态度也挺好,就是技术水平一开始没达到,其实想想,他们……” “你是说这个人解决了蛇形管漏点问题?燎原厂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才?”苏国强打断问。 陈大生异常坚定:“我已经见过了,有知识有肚量,还说稿子已经发给了锅炉报,要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锅炉报的编辑已经认同了稿件,很快就会刊登。” 苏国强可是吸了一口气,锅炉报他打过交道,那位姜红编辑是又专业又细致,要求也很高,更何况,燎原厂还顶着那么个臭名声,要是真能发表,可不是一般厉害。 更何况,那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让他真佩服——经过螺丝断裂的事儿他也知道,谁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关键是,人家找出原因并解决了。 而他们还不如燎原厂呢,他是靠燎原厂解决的问题。 陈大生怕苏国强转不过弯来,毕竟人家解决了这么大问题,他们还得问问人家是哪里产生的氢气,怎么都得上门一趟,可之前闹的太僵了。 他试探道:“要不,我和赵科长上门感谢并请教一下?” 谁想到苏国强却说:“你们去?吵架给难看告状的是我,遇到求人家了,就你们去!?我苏国强不是这样的人。我去!锅炉不好我们生气是应该的,人家不计前嫌帮我们解决问题,是需要感谢的,讨债是我去的,感谢也应该我去!” 10 10 第二天,郭培生一大早就带着邬汇雍去开会了。 许如意上班的时候正好碰见他们离厂,燎原厂经济条件一般,别的厂怎么也有个破吉普,他们啥也没有。 郭培生和邬汇雍两个人一人一辆二八大杠,车把上分别挂了个黑色手提包,是标准的配置。 许如意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邬汇雍对许如意的提拔很是有意见,不过许如意给他打招呼,他也会回礼,就是淡淡的。 许如意早习惯了,根本不在意。 倒是郭培生专门下自行车跟她说了两句:“我去市里开年中经济会,今天一天都不在。” 这个会前几天许如意就知道了,无他,徐磊念叨啊:“你说这会能不去吗。” 许如意跟王川华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怎么回事,参会的都是原先的客户。 譬如说定了锅炉都生产好了,通过市机械局插手全额退款的市工具制造厂,譬如已经交了定金签了合同却毁约的张庄镇齿轮厂,小河县轴承厂。 此外,人家都是拿奖的,据徐磊的老同学提前打招呼,因为锅炉报的报道,他们可是反面代表,恐怕还有批评。 许如意不禁有点同情,想了想,把许为民刚配好的降火茶包递了过去:“别生气,下半年就好了。” 郭培生啼笑皆非,他是个孩子吗?还需要这个?不过还是接了过来,另外叮嘱一句:“如果有事,你好好处理。没有也别着急,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说的就是大成厂,许如意点点头,两拨人就此分开。 许如意也是开会,最近几天她一直干的事儿就分两件,新锅炉的设计磨合和工人的培养。 后者徐磊把活领过去了,今天就是讨论前者——设计图其实她就画好了,他们商讨如何利用燎原厂现有人员和设备,保质保量同时降低成本。 说到节省成本,许如意这个穿越者绝对甘拜下风,要知道,在她的年代,只是在国产和进口机器两方面做出选择,而现在,是一无所有。 许如意看过锻造车间的沸腾炉,因为煤质下降的原因,1975年,厂子里自力更生将一台k4炉改造成了沸腾炉,怎么改的呢。 引风机是捡的兄弟厂的报废品自己修修,锅炉钢管是无缝钢管代替的,至于控制器什么的,是买的零件自己攒的。 这种大型炉子,别人改一台三四万,他们厂就用了一万二。 这种一颗螺丝钉都不能浪费的节省,是许如意搞不定的。 所以,前几天她就拿出了设计图,让大家看看,厂子里什么能生产,什么不能生产,有没有办法解决,还是直接购买零部件。 不过这个购买,可是让杜梅徐磊他们有点不愿意,觉得最好自己能生产,或者改改用,成本低。 许如意就想起了看到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讲八十年代夏国工业企业结构的,认为地方办厂过于求全,文里是以电镀厂为例,一个市就有36个厂点,每个用到电镀的厂子譬如仪表厂,都恨不得自己也建一个电镀车间。 燎原厂也有这种情况,就三百人的小厂子,居然三个车间,各种工种齐全,显然又是个小而全。 这样的后果就是,工艺非常落后,导致效率低下,效益也低下。 可偏偏大家都觉得有才好,许如意为这个跟徐磊他们吵吵了一上午,才总算说明白,什么成本低用什么。 等着散会,都已经过饭点了,一群人赶忙下楼去食堂吃饭,没想到一出门,就瞧见一辆军绿色吉普车从机械厂大道西边开了过来,然后吱的一声,停在了大门口。 许如意有种感觉,不会是大成厂吧?还挺快啊。 徐磊经常去显然是认识的,眯着眼看了看就肯定说:“这不是大成厂的车吗?” 大成厂?他们来干什么?又要曝光吗?还是要钱的? 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门卫王石头也看见了有车,一听徐磊说是大成厂的,立刻冲着门岗的人喊:“不准开门,都关外面!茶叶呢?谁冲茶叶了?!给我两杯!” 大成厂厂长苏国强、技术科科长赵奇伟、采购科科长陈大生一下车,就听见了这么一句。 苏国强这会儿已经知道了,门岗陈大爷泼了来送锅炉的许如意一鞋子茶叶末。 本来苏国强的原话是:“燎原厂无论谁来,怎么说,都不准开门。” 没想到事情办成了这样。 所以,苏国强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是没想到,回击这么快,一下车就听见了有人喊要拿茶杯。 常理说应该是躲开的,可这不是理亏吗?那就不能躲,就是不知道,是站在那里让人泼一下再说来意好呢?还是说了被讽刺后泼完茶叶好呢? 三个人一时囧在那里,愣是没动。 这边王石头一喊,立刻就有人应和:“我泡了一大缸子,用我的。” “用我的,我喝了大半天了,没啥味儿,不浪费。你那茶叶刚泡吧,他们不配!” “用我的,我三天前的,忘洗杯子了,有味!” 前两个大家听着,燎原厂这边只觉得解气,就该这么做,大成厂那边还在硬撑,最后一声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虽然杯子还没拿过来。 这种天,放了三天,长霉菌了吧! 陈大生和赵奇伟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们泼许如意的确得道歉,但茶水行,生化武器有点过了吧。 倒是苏国强这个平日里脾气不咋样的厂长没有动,反而是高声道:“昨天的事儿很抱歉,你们该怎么泼就怎么泼,不过我们是来找许如意组长的,泼完了,能通报一下吗?” 上次苏国强来的时候,可是强势的很,这次态度这么端正,一下子大家都有点接受不良,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他。 横眉冷对?热情欢迎? 前者不利于合作,后者实在是不爽!虽然他们的确需要大成厂的合作。 正犹豫着,许如意开了口:“陈科长,看样子我的话验证正确了,是没除氢的问题对吗?” 陈大生刚刚就瞧见许如意了,这会儿燎原厂的人群情激奋的,他也不好打招呼,如今许如意开口了,立刻点头:“是,我们将做了除氢的螺丝和没有的螺丝进行了实验,许组长您说得对,果然是氢气的问题。” 这话可是让燎原厂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不是送锅炉去的吗?怎么听着,许如意好像给他们技术指导了? 还是徐磊脑袋转得快:“如意,你帮大成厂处理技术问题了?” 陈大生本就是采购科科长,能说会道会来事,更何况,他可是知道,许如意是在他屡次拒绝的情况下,凭借着寥寥几句话,就猜到了问题所在。 要知道,他们可是头疼了一个多星期了。 这样的人才,又是这样愿意帮助他们,陈大生怎么可能不替她扬名:“是,我们厂的螺丝发生了运输过程中断裂的问题,许组长听说后,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昨天连夜做了测试,她说对了,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教一下,具体原因是什么?” 这话可是让人吃惊,又让人自豪。 毕竟燎原厂对大成厂感情很矛盾,一方面觉得对不住人家,一方面又气它们做事太过,不顾这一厂人的死活。 可偏偏人家占理,被告状了被扔回来锅炉,自家厂长被苏国强骂到了鼻子上,他们也忍着。 许如意修好了锅炉,昨天去送,本来大家还挺期待的,没想到又是铩羽而归,那种感觉就是好不容易冒出来的希望被彻底掐灭,虽然都好言好语的安慰许如意,可心里都明白,他们真的是失望透了。 昨晚上,不知道多少家的灯火都没关,讨论着:“要是厂子真不行了,咱能干点啥?” 可现在,这惊喜来的有点太快了。 许如意满打满算也就待了半天吧,解决了人家一星期都没觉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大成厂找上门来了!这不就代表着,双方关系缓和了吗? 就连徐磊,都忍不住喜形于色:“如意,这是真的吗?” 许如意点点头:“是,王川华科长都知道,是他帮我问的。”说完,她冲着王石头说:“王哥,开门吧,我给他们好好分析一下问题所在,咱们去二楼会议室。” 苏国强这会儿已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们昨天只说技术的事儿,陈大生可没提过许如意这么年轻。 刚刚许如意一说话,他就觉得恐怕不好办,年轻人他知道,性子傲,脾气大,这肯定得为难为难才让进门。 没想到,这就要给他们讲讲? 燎原厂的人也是有点心疼许如意,关系不好不开门就是了,泼人太过分了。王石头最憨直,直接问:“不泼了?你白让他们泼了?” 许如意还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她的声音亮堂堂:“不泼,开门吧。苏厂长,咱们都是小厂,活下来不容易,耽误你们生产,你们生气是正常的,不过我希望,以后咱们能友好来往!” 苏国强不由为许如意的话喊了声赞,本来看着这丫头年轻,还怕她不担事,如今看,许如意沉稳大气,是个能干大事儿的人! 许如意也不多寒暄,直接带着他们去了二楼会议室。 上楼的过程中,陈大生就迫不及待把他怎么去告诉赵奇伟,两个人怎么测试的事儿给许如意说了一遍。 他说着,许如意就听着,间或问几句测试的事情。 到会议室也说完了,许如意直接要了几份相关的鉴定,还看了他们带来的三个样品,分别是断裂的正常螺丝,有问题螺丝和去氢后有问题螺丝。 昨天只是听王川华中间传话,如今将资料拿到手,许如意更加确认自己的观点了。 “如果排除了原料杂质问题,我怀疑是在渗碳淬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螺丝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冷拔、退火,再冷拔、冷镦,然后是挤牙、渗碳淬火、回火、镀锌。 前几项都不太可能,唯有渗碳淬火这里容易产生氢。 “渗透过深,导致大量氢气聚集在螺丝内部,回火过程中不能释放,外加镀锌过程中再吸附的氢气,导致氢气过多形成氢脆现象。” 这是热处理的功课,找原因不容易,说到这里,谁还听不懂? 苏国强立刻说:“我回去让人查查那批螺丝渗碳淬火的时候,怎么处理的。” 谁料许如意却问:“如果工序没问题,其他的螺丝也没问题的话,我猜是你们的炉子问题,请问苏厂长,你们的渗碳炉是什么型号?” 苏国强业务能力一流,立刻说:“我们是井氏渗碳炉,型号是rjj-35-9t。” 这是老式的气体渗碳炉,许如意的年代已经被淘汰了,问题的确很多。她问:“最近是不是改造过?” 她一出口,陈大生就觉得神了,不用赵奇伟说话,他直接回答:“是啊,上个月刚改造过,怎么,有问题吗?” 许如意点头:“我猜是改造后的炉子和匹配的工艺没调整过来。最好的工艺是将炉气的碳势和表面的碳量调的一样,这需要长时间渗碳,你们的渗碳时间恐怕有不小误差!” 说完这些,许如意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要不要我帮帮你们?我们厂提供锅炉维修技术服务。” 11 第 11 章 宝贝们,我昨天写的感觉有点啰嗦,所以今天下午改了改,删除了一部分,添加了一部分内容。添加如下: 一是郭培生和邬汇雍去开会。 二是许如意给苏国强分析他们的问题在哪里。 如果觉得不连贯,可以翻上去再看一下,给大家添麻烦,不好意思,今天评论都有红包,么么哒。 “这个你都懂?” 许如意当然懂,螺丝虽小,可是机床的重要配件,她专门研究过,更何况,渗碳炉也是工业炉的一种,当年在锅炉厂实习的时候,没少接触。 许如意点头:“您要是同意,我就带人给您调调。” 如果说是一天前,苏国强肯定不相信燎原厂的技术不错,如果是刚刚进厂之前,苏国强也不会相信燎原厂连渗透炉都能调理。 但从昨天到现在许如意的表现,让他还有什么能够怀疑的呢? 他直接伸出了手:“许组长,那就麻烦你们了,请问什么价格?” 许如意怎么可能要价呢,她笑着说:“钱不要,我的要求是,如果我修好了,把我们的炉子拉回去。当然,我们这不是强买强卖,可以有一个试用期,这个时间您可以定。不过我希望在半年以内,我们已经两个月没开支了,这是我们的极限。 在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有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退回来,我们想办法还钱。如果我们的锅炉做到了无质量问题,能够良好运行,我希望您能留下它,并写一封信去锅炉报,帮我们说明情况。您看可以吗?” 苏国强觉得自己还是看低了许如意。 许如意是真想替燎原厂摘掉臭名声,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还给大成厂留了余地。 这谁能不同意? 苏国强直接一口应下:“不用太长,就三个月,如果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我留下锅炉,并且写信给锅炉报。至于报酬,不能这么算,该多少是多少!” 许如意松了口气,伸出了手:“合作愉快。” 苏国强也伸出了手:“合作愉快!” 大成厂着急解决问题,所以商量好了跟郭培生报备后,明天一早就带队过去,然后就匆匆回去准备了。 等着吉普车的一走,许如意扭头才发现徐磊跟了出来,旁边还有办公室的人,大概是觉得不好意思,没在苏国强跟前露面。 如今大成厂一走,都忍不住出来了。 徐磊先将一个饭盒递给许如意:“许吉祥送来的,还温着,赶紧吃。大成厂怎么说?解决了吗?” 刚刚开会结束就到了饭点了,又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她早就饿了,吸溜一鼻子,是酸辣土豆丝和辣椒炒鸡蛋的味道,忍不住道了声香,这才说:“是因为他们的渗透炉有点问题,我答应带队过去调一调,明天就走!” 徐磊以为大成厂只是问问问题在哪里,他们自己修,没想到居然同意燎原厂来?“你确定?” 许如意捧着饭盒,恨不得现在就去办公室吃饭:“当然确定,我明天需要点几个工人跟着我一起去,可能会耽误他们干活。” 比之先前那个爆炸信息,这算什么? 徐磊一口答应:“好,你点名我现在就去通知。不过你先告诉我,刚刚怎么回事。” 说话的功夫,他们就已经进了办公室,徐磊还是不想走,许如意一边吃,他就一边问细节。 对锅炉,徐磊了解的并不多,毕竟是半路转行,虽然看了不少,但没有形成体系,但他基础好,刚刚又去问了王川华昨天的事儿,如今又听了许如意参与的具体过程,忍不住就兴奋起来。 “许组长,我能申请明天一起去吗?” 这有什么不行,“你给郭厂长说。” 这个徐磊不担心,郭培生肯定会让他去的,他听完了直接去车间点人。 一车间木模锻造,二车间加工,所以还是去的三车间,到的时候已经有小道消息流传了,杜梅他们说大成厂苏国强来了,收拾请教许如意,就是结果没人知道。 这会儿徐磊一来,蒋成玉也顾不上工作,放下焊枪就直奔他:“怎样?怎么说?” 徐磊是故意挑的这时候,就为了鼓舞士气的,立刻喊了一声:“停一停!” 大家都等着呢,明明吵杂的车间,居然没两分钟,都停了下来,都看向了徐磊。徐磊这才高声喊:“我跟大家宣布一下,杜梅他们肯定说了,大成厂的人来向许组长求助,我跟大家说说结果。” “许组长帮他们找到了问题所在,他们邀请我们燎原厂替他们调试渗碳炉,许组长答应了下来,明天,我们就要去大成厂帮忙修炉子了!” 轰的一声,整个车间热闹起来。 “咱们给大成厂修?不是闹错了吧。”?“你没听见吗?是如意有本事!错不了,你不想想,如意回来,办的什么事不靠谱?连锅炉报的记者都能请回来。” 大家面上喜欢叫许组长,那是尊重,可私底下,还是觉得她就是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是亲切地叫她的小名。 “是啊,哎呦,咱这是翻身了吧。”张红忍不住大喊了一声。 这一声可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工人们能说会道的不多,心里知道这挺重要的,就是表达不出来,一时间满车间都是“就是”“翻身”的声音。 所以徐磊说要工人的时候,那可是太积极了,原先去都是锅炉坏了赶紧去修,腰杆都挺不直,明天可是被请去帮忙的,谁不想去? 唯有张美义没吭声,张红忍不住问自家侄女:“你咋不想去?” 张美义声音嘹亮:“我水平不够,这回去是咱露脸,得最厉害的师傅去。” 这一说,大家可都同意,虽然早就见过彼此的本事,但这次不一样,就得拿出最好的队伍来。 所以许如意吃完饭过来看,就见到了这样的场面,王庆怀在那儿说:“焊工我推举杜梅,她比我细心,水平也高。” “装配工还得是廖伟,手上功夫好,多难的机器他拆卸都没问题。” 只有钳工,大家根本没推,五十岁的老师傅项南开,可是厂里钳工们的师父,他不去谁去? 其实这行为挺幼稚的,就是修个锅炉,可搁不住大家心里火热啊,徐磊也跟着又喊又说,这会儿嗓子都哑了,瞧见许如意哑着嗓子说:“如意,你可给我们希望了。” 人选很快就定了,这事儿也就结束了,可车间里还是热热闹闹的,如果说平时加班的吵嚷是那种机器的噪音,而今天,是人声盖住了机器。 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开心高兴! 许如意回办公室的时候,路过一楼,窗户里映衬出她的样子,她停下来看了看,她居然一直也带着笑,自己都没发现。 去大成厂的事儿怎么也得跟郭培生报备一下,只是一直等到下班,他们都没回来,她惦记着中午送饭的许吉祥,就跟徐磊说了一声,先回去一下。 ——许吉祥今天说去肃南大学卖书试试,她得问问没事吧。 一到家,饭已经做好了。 许八哥还是第一个迎出来的,今天这张小脸笑的跟花一样,“姐,你吃到我送的中午饭了吗?香不香?知道为什么这么香吗?” 这一看就是那套《基督山复仇记》卖出去了。 这些天,兄妹俩收了不少书,许如意因为导师的原因,很是懂行,不但能分门别类,还能定价。 外加许为民和许吉祥机灵,摸出来去哪里能卖出去,中学门口并不管用,因为正在放暑假,好地方是县政府和县中学的家属院门口。 零零散散的,也挣了三十来块钱。 用许吉祥的话说:“这钱可来的太快了。” 可不是,工人们忙活一个月也就是三十来块钱,他俩这才半个月呢,而且还有收来的不少书没卖,卖出去也是钱。 不过许吉祥最关注的就是那套《基督山复仇记》,偏偏没人买,她每天回来都要嘟囔两句。 今天不嘟囔了,许如意自然看出来了,可她也不说,而是装不知道:“猜不出来。” “那套书我卖出去了,六十!”许吉祥大声喊,“姐你是不是没想到?而且不止卖了这一套,我前几天收的也卖了好几本,我今天收入64块钱,多不多?” 许如意只能点头:“多,特别多,你可真厉害。” 许八哥等的就是这句话,小辫子一甩,“姐,你坐着,我买了一块五花肉,咱今天吃辣椒炒肉,二哥,快点,你来做。” 许为民无奈的叹口气,路过许如意的时候说:“姐你早猜到了吧,还陪着她演。” 许如意可不心虚,反问:“你咋不揭穿呢?” 许为民摸摸鼻头,“许八哥这样挺好玩的。“ 合着你免费看戏啊。 许如意就是为了看看她心安,也没吃饭,又赶了回去,本以为会碰到郭培生他们,却没想到,天都黑了还没回来。 这一等就到了晚上八点,车间都下班了,郭培生和邬汇雍才披星戴月地出现在厂门口。 这两人算是燎原厂难得的沉稳人,平日里都是情绪非常稳定的,可今天,昏暗的灯光下,两人脸都黑了。 徐磊和许如意虽然已经有预料,也没想到这么糟。 徐磊直接问:“这怎么了?” 郭培生根本不愿意说话,摆摆手停下自行车,径直往楼上走,走了一会儿停下来,冲着许如意:“你那个降火茶还有吗,给我一包。” 许如意立刻回答:“有。” 等着她拿过来,徐磊和邬汇雍也在厂长办公室,徐磊这会儿都快急死了,冲好茶,砰砰两声将两个茶杯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老邬到底怎么回事,是局长批评的太难听?还是工具厂老刘又说风凉话了。” 邬汇雍也不嫌弃是许如意的东西了,狠狠地闷了一口热水,吐出几个字:“要是这样就好了。” 这话可是太吓人了。 年中经济会虽然每年都开,绝对非常重要,燎原厂一直是个小厂子,就算是去年他们转型赚了些钱,比之市里的大厂们,也差得远呢。 这样的情况下,当众被批评,想都知道,日后他们想要点政策,想贷点款项都很难。 至于工具厂,那比之大成厂还惹人恼,他们出质量问题的时候,工具厂的锅炉已经做好了,对方提出退款,郭培生他们商量,质量的确有问题,给人家了这是添麻烦,那就退了。 结果他们厂长刘福生太气人,每次遇上都要说两句,“还没订单啊,我看你们基础太差,要不这样,我们准备建分厂了,需要工人,你过来帮我。” 燎原厂是燎原人的家,谁喜欢天天被说家散了。 更何况,他想要的可不是全厂的工人,要是那样,吃不上饭了,郭培生也愿意给大家找个好工作,可他就想要杜梅王庆怀项南开这些厉害师傅,别的都不想要,这谁能答应? 郭培生每次见他都烦。 比他俩还厉害,那还有什么。 郭培生也闷了两口,仿佛是烫热了口舌心肺,这才说:“他们说,经过讨论研究,一致认为我们厂设备老旧,产品低端,非但没利润,今年还倒赔钱,尤其是名声这么臭,想把谁家的订单安排给我们,人家都不愿意,这么支撑着没什么必要,要把我们厂关闭,打散分流到其他厂子去!” 12 12 倒闭分流这种事,其实这两年常有。 改革开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同燎原厂这样的小厂子,本就是当年五小企业的产物,设备差,技术水平差,生产工艺差。 原先还可以靠着大锅饭吃得饱,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周边脑袋活一点的人都已经动起来了。 这一年来,个人办厂遍地开花,虽然大部分的水平也不咋地,但是他们人工低,价格便宜,机动性强,挤得燎原厂这样的小厂越发艰难。 旁边几个县里的机械厂有的倒闭,有的惨淡度日等着分流,早就认命了,也就是郭培生心里不甘,去年带着全厂咬牙搞锅炉。 本以为希望到来,他们可以逃避这个命运,没想到,兜兜转转,也要关门分流了。 郭培生一句话说完,再也不肯说第二句,惨白的灯光打在脸上,能看到他眼中的无奈隐忍。 许如意瞧着都不忍:似乎从她重生,这小老头就没几天眉目舒展的时候。 徐磊急的不得了,一个劲儿问:“这是谁做的决定?已经定了吗?” 邬汇雍沉声说:“是市局班子会议决定的,也不是针对我们一家,而是一批。办公室张科长专门找我们聊了聊,给我们看了名单,这一批关闭分流的企业就有32家。” 徐磊显然想问有没有回旋的余地:“不能商量商量吗?” 邬汇雍又加了一条,“咱们排名第一,是第一个整改对象,下个月工作组就下来了。“ 都排名第一了,可想而知市局关闭他们的决心,但徐磊显然还是不想放弃,连忙说:“今天大成厂来了,苏国强带队,如意帮他们找出了问题,他们愿意让如意带队去修理调试他们的渗碳炉,还答应把锅炉带走。这都不行吗?” 郭培生和邬汇雍一直沉浸在要被关闭的消息中,还没来得及问今天厂子里的事儿,听见这个消息,即便这会儿心里难受,还是抬起了头。 这可是好消息! 要是平日里,两个人肯定得好好乐一乐,但今天,他俩不约而同地深深叹了口气。 什么样的放弃最让人难受?就是这种。 如果许如意没出现,燎原厂还是解决不了技术问题,那么关闭分流,他们只觉得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可如今,明明已经有了转机,明明已经看到了希望,明明再有个把月说不定就有了改变,可一切戛然而止。 郭培生只有一句,苍白而无力:“如意干的不错。” 却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一直对许如意提拔看不惯的邬汇雍,这会儿则第一次称赞许如意:“如意你真是……你真是……要是你能早毕业该多好!” 显然,去大成厂修理锅炉,的确很厉害,但这并不能说明燎原厂的产品如何,也不能说明燎原厂能够拿掉臭名声,更不能说明,他们日后会有好的发展,不用分流。 一时间,四下寂静,唯有窗户外传来的蝉鸣声,知了知了叫个不停,仿佛它们都在说,知道了,有用吗? 许如意是第一次感受到企业的艰难。 原先她觉得,只要拿出本事,就可以慢慢翻身,但现在她知道了,时间不等人。 这一天过的,跟翻江倒海似的,郭培生显然也没有精力再耗下去,站起来说:“先回去吧,明天开会再说。” 邬汇雍和徐磊显然也是要消化消化,纷纷点头起身离开,郭培生一口闷了杯子里的水,准备离开,才发现许如意没有走。 这会儿已经没有别人了,对于这个有技术还爱厂的小姑娘,郭培生也就多说了两句:“你放心,我会给你安排个好厂子,就是你这职位恐怕带不过去了。” 许如意哪里是为了这个,燎原厂的确一般,但燎原厂也有别家没有的优势,这里有足够开明的厂长,有足够善良肯下力的职工,就算她有再大的本事,如果没有这些,恐怕事倍功半。 她问:“做成什么样,才能不被分流?谁能做这个主?” 郭培生一听就知道许如意的打算,其实按着经验来,根本就没什么用,毕竟从去年开始,分流了那么多家企业,谁逃过这个命运了。 可他一直记得,刚上班的许如意将那个墩子交给他的小表情,这丫头心里有这个厂子,想让这个厂子好啊。 他叹口气说:“管这事儿的是机械局张维局长,至于怎么不被分流,我想大概就是恢复名声,拿出订单,有了利润,告诉他们我们能自力更生。” 他一边说,许如意就在心里想,说一条对一条,等着说完,她已经有了想法,“如果我说我试试,您支持我吗?” 纵然许如意问,可郭培生都没想过,许如意会说这个。 但这一刻,不知道怎的,没有缘由的,他已经如死灰的心复燃起来,他转业来到了这里,成为了供销科的一员,文化水平一般,技术更是不懂,可没人嫌弃他。 车间里的师傅跟他讲要点,技术科的工作人员给他讲技术,供销科的老前辈跟他讲规则,知道他爱写字喜欢读书,厂里把唯一的大学生名额给了他,这才有了后来的郭厂长。 他喜欢这里,扎根在这里,怎么可能舍得让这里消失呢。 他盯着许如意:“你有办法吗?” 许如意点头:“就是您得全面支持我,可以吗?” 这大半个月相处,郭培生也看出来了,许如意岁数不大,能力挺高,胆子不小,全力支持这丫头不知道会不会顶破天。 可听听她这话吧,她说她要试试,而不是她想试试,显然,无论他应不应,这丫头都会做。 他为什么不呢。 郭培生点头:“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我兜着。” 大成厂这次颇有诚意,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了卡车过来接人,许如意他们本来还想坐客车过去呢,可是省了不少事。 到了那儿,苏国强已经带着赵奇伟等着了,见了许如意就往里迎:“可盼着你来了。” 当然,他们还说了一件事,“我们回来后又试了试仓库里的库存螺丝,发现果然如此,同一批次,有的没问题,有的有问题。不同批次,有的渗碳过深,有的渗碳不够。你说,怎么弄的?” 许如意直接说:“炉温和炉气碳势,还有气体的均匀流动都有关系,带我看看吧。” 说完话,就已经到了车间。 渗碳炉由炉壳、炉衬、炉盖升降机构、炉用密封风机、马弗罐等构成,看起来就像是个大型的圆柱体。 这东西比之燎原厂原先横水管立式锅炉,可复杂太多了。 杜梅项南开他们看着就有点打怵,许如意倒是一脸镇定,她过去没少爬上爬下。 赵奇伟说:“我们为了让你们看看现在实际状况,凌晨又加工了一批,马上就要出炉。” 许如意点点头,炉子不能查看,就先看资料:“你们这是专门改进了密封,炉盖和马弗罐还有抽风机的密封都加强了。” 苏国强点头:“是,我们也是摸索着来的。” 许如意点点头,还翻了翻操作记录,看了看上面的温度设置,最后说:“等出炉吧。” 大成厂这边时间把控的很不错,没多久,新渗碳结束的螺丝已经出炉,许如意又让他们按着工序淬火,回火,镀锌,然后拿着去检验,然后大家都惊了:这次居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奇伟和苏国强都要疯了,他们为了这事儿难受了小半月了,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怎么能没事了呢! 这又不是一次性的,可是要天天生产的,今天有事明天没事,今天没事明天有事,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最难修的! 这代表着炉子问题不大,可能就是一点小问题,但却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而这点小问题,在温度稍微改改就会出问题的渗碳炉面前,想要找出来,那可是太难了! 苏国强的话听着都不对劲了:“怎么能没问题呢?它应该有问题啊?它怎么就能好好的呢?你们是不是弄错了,赶紧再检测一下,不行都查查,肯定有问题,这个没有那个肯定有!” ?“我们厂的螺丝怎么可能没问题!” 许如意:…… 杜梅、项南开、廖勇:…… 听着都很神经。 不过许如意也没拦着,她需要检验数据,又等了等,检验员抬头给了个让苏国强更接受不了的回答:“一共三百个螺丝,我们随机抽样检测了50个,都没有问题。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说昨天苏国强好不容易看着点希望,这会儿他的希望已经不多了,他艰难地看了一眼赵奇伟,赵奇伟给他摇摇头:这是最难办的啊! 他再看向许如意:“你看……” 谁料,许如意回答他:“这不是大问题。” 忽的一下,许如意就觉得对面的苏国强眼睛都亮了,在那一片山川峰峦中,仿佛刹那间亮起了灯火,让人难以忽视。 苏国强问:“不是大问题?你能解决?” 许如意直接说:“根本不是问题,是因为你们这次渗碳的螺丝太少了。装炉量少,所以位置集中,所有螺丝升温速度差不多,因为避免了你们原先的工艺问题。现在我心里有数了,我们开始调试吧。” 许如意说完就去了车间调试,苏国强听她说的简单,又是高兴可又有点疑虑,干脆跟在后面,就瞧见许如意先是爬上爬下检查,随后又让燎原厂的工人修改了马弗炉和炉盖的密封方式,加上了导流装置,再往后,直接给了一组温度数据,让他们再试。 这一次,装炉量是按着许如意给的数据,比原先要少上四分之一,而且时间也比之前要长一些,甚至加热,扩散,渗碳,保温,降温的数据都跟原先不一样。 一次渗碳十多个小时,许如意哪里也没去,一直手把手的跟司炉工取样查看,然后调整温度,苏国强也一直守在车间不肯离开。 出炉时间是在凌晨。 若是原先,许如意肯定没事,可来了这里后,习惯了晚上十点睡,早上五点起的日子,突然一熬夜,她还真受不住。 到了后半夜,只能靠在一边的墙上强打精神。其他人也如此,除了习惯熬夜的司炉工,都是迷迷瞪瞪的。 只有苏国强,看着不比郭培生年纪小,却是始终绷紧了精神,一杯杯浓茶灌下,不肯有一丝的懈怠。 别说,郭培生和苏国强,一个儒雅,一个暴躁,还不对付,可为厂担忧的样子可真像啊。 等着凌晨三点,司炉工喊了一声:“出炉啦!” 她陡然从打盹状态中惊醒,苏国强已经以不符合年龄的速度窜了上去。 这事儿至关重要,大成厂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没下班,而是一直守着,螺丝出来后立刻进行下一步流程,于是,天刚蒙蒙亮,已经出了成品,拿去检验。 等待的时间,食堂的人送来了豆浆油条。 许如意熬夜熬的没胃口,只是拿着热豆浆慢慢喝着,苏国强更厉害,彻底吃不下,频频往屋子里探头,他心里七上八下,不停地问她:“许组长,你觉得怎么样?” 许如意回答他:“没问题。” 可苏国强哪里听得进去,想了想又去门口蹲着了。 直到七点钟,屋子里终于有了动静,门吱呀一声拽了开,苏国强就靠在上面,差点被摔了个屁股蹲,还是旁边的赵奇伟拉住了他。 顾不得苏国强,检验员激动地大声说:“都没问题,厂长,全部合格!” 13 13 一声合格,苏国强忍不住嚎啕大哭! 苏国强吵架声音大,哭起来声音也大,就跟震天雷一般,吓了许如意一跳,她这是第一次见一个领导这么没形象的哭。 她心里也酸楚起来。 环顾周边,陈大生赵奇伟他们,都是满面心疼。 陈大生低声说:“您别笑话我们,我们厂好不容易才成了妙音音响厂的供货厂家,就靠着这个发工资发奖金,出了事不但要赔钱,丢了合作,人家也要把我们曝光,我们厂长都急疯了。” 许如意点点头,“我理解,我们也是一样。都是小厂子,经不起一点风雨。” 这话一出,陈大生也羞愧,不经历不知道,这种负担着全场几百人生计的绝望,有多么大的压力。 所以陈大生看许如意的时候,就格外的佩服——不单单是她技术好,帮他们解决了问题,还有这心胸,要搁着一般人,恨不得看你笑话呢。 非但他如此,赵奇伟他们也对许如意和燎原厂的人格外客气起来,厂长还哭着,看样子一时半会不行,总不能一直站着,要知道,从昨天早上到厂,他们还没休息呢。 办公室主任原芳立刻说:“我在招待所安排好了,先吃口饭,休息休息吧。中午的时候,咱们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 这显然就是答谢宴。 许如意自然应了,不过她让项南开和杜梅他们先休息去了,“我跟苏厂长聊点事。” 本来苏国强还抽噎着呢,结果一听这话,立刻哽咽着说:“什么事儿?但凡我苏国强能办到,或者大成厂能出力,我们绝不推辞。” 许如意:这态度挺好,就是能不能把满脸的泪珠擦擦。 这事儿不能大庭广众下说,她就说:“咱们去办公室聊聊吧。” 苏国强如今看许如意,那可不是技术人才,这是天上给燎原厂掉下来的福娃娃啊。 你看看,技术好,会处事,关键还热心。 他什么没见过啊,有些人当众说得好听,没人了就是另一幅面孔,什么都藏藏掖掖的,许如意可不是。 她是真的有什么说什么,毫无保留。 苏国强和郭培生是老熟人,毕竟都是机械局下属单位,常年开会遇见,人人都夸郭培生性格好,温润,他是一直瞧不上,觉得他太温吞,没有新时代企业家的魄力。 可这会儿,他是人生第一次羡慕郭培生,这什么运气啊。 吩咐好后续工作后,苏国强直接带着许如意去了办公室,苏国强说随便坐,许如意倒是很自在,转着看了看。 他的办公室和郭培生的办公室一个风格,书架木头桌子,外加两个放着白色盖巾的绿沙发。 苏国强边找东西边说:“我其实也有事找你,是费用的事儿。这个目前没有行内价格,我们当时商量了一下,如果修好了,就按着罚款的一成给你们支付,我们这批一共是两万块,支付你们两千块,你觉得怎么样?” 这可真是挺大方了,这年头,很多跨厂修理只能算是互助,对方能提供个出差费,如果再给个特产,那就要乐开花。 而且螺丝小价格低,两千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苏国强将找出来的茶叶,给许如意泡上,自己想了想,没舍得喝,又放了起来,将茶杯端到了许如意跟前:“这是我老同学给的,好东西,尝尝。” 许如意:看出来了。 握着茶杯,闻了闻,许如意不懂茶叶,不过的确是特别香,慢慢喝了一口她才说:“您这可不少。我们账上一共才两千块呢,我们当然高兴。” 许如意高兴,苏国强也高兴,他现在对许如意,那不但是满意,还觉得欣赏。 结果许如意又说:“不过我还有个要求,您能给我们写个说明书吗?就说燎原厂机器维修队帮大成厂修好了渗碳炉,解决了螺丝断裂问题。” 没人平白无故要这个的,苏国强一听就有猫腻,立刻问:“是不是前天开会的事?你们要分流?你要做什么?” 昨天经济会,本来他也得去,可机器更重要,苏国强就让原芳去了,别的倒是跟往年大同小异,就是会后留下了不少工厂的参会代表,原芳告诉了他。 苏国强听了几个厂名,就知道恐怕是要分流,里面就有燎原厂。 许如意也没瞒着:“我要试试,我觉得我们燎原厂还有留下的价值。” 苏国强并不看好:“你们首当其冲,怎么可能留下?你不知道,就为了锅炉报那事儿,咱们机械局都成了省里的批评对象了。” 许如意如今可是自己人,他语重心长,“这负面典型向来就是两种办法,一种是整改,一种就是倒闭分流。你们没有整改的价值啊。” 许如意哪里不知道,不过没有松口:“事在人为。” 这显然是劝不住了,苏国强只能刷刷刷的帮她写证明,不过也放心,跟个老父亲似的叮嘱:“这事儿只有张局长能说了算,你肯定是要找他的,他这人挺好,但是讲规矩,你说话委婉点。” 说到一半,干脆说:“要不我跟你去吧,我跟他认识十多年,有点交情。” 许如意瞧着这个原以为脾气特差结果却是个奶爸型的老厂长,忍不住提醒她:“螺丝厂也出了事。” 苏国强恍然大悟:“哎呀,我都忘了,你修好了,我就觉得我们没事了,要不,”他又一主意,不过这个挺臭的,“别管燎原厂了,我们本来就要扩大规模了,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事儿就要提上日程,来我们大成厂吧。我比郭培生那小老头要靠谱多了!” 许如意:…… 她直接抽走了盖好章的说明信,跟苏国强说:“那还是以后你们合并到我们厂吧。” 苏国强才不信,“那不可能!” 虽然他们也出了差错,可两边不一样,他们这些年跟妙音合作良好,不解决是大问题,可解决了,不是大事了。 但燎原厂可是全国的锅炉行业的臭老鼠,分流都不可能改变,怎么可能吞并他们厂? 苏国强只当许如意年轻气盛不服气。 大成厂这顿招待可是尽心尽力,这会儿还不流行去外面吃,直接在食堂里摆的感谢宴,菜自然是丰盛。 什么红烧肉糖醋鲤鱼,小鸡炖蘑菇外加黄豆猪蹄,还有烧鸡烤鸭酱牛肉,这年头买油买肉都要票,就算过年也不可能吃的这么丰盛,大家干了一天一夜的活,这会儿虽然才早上,可胃口都不错,连许如意也没客气,吃了个尽兴。 倒是燎原厂,这两天日子不好过。 虽然许如意说要试试,郭培生该通知的也需要通知,班子会议一开,等于全厂都知道了。 分流代表着厂子不存在了,干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消失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从熟悉的地方迁移,到达另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工作生活。 燎原县并没有什么合适的工厂,谁知道大家都能去哪里呢? 干什么工种?给多少工资?住什么地方?对象和孩子能不能带过去?物价高不高? 至于许如意说她要试试,没几个人当回事。 “技术她行,可这是市局决定的,她怎么改的了?” “这孩子想的太简单了。” “哎呀老姐姐,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在一起,我这跟你搭班干了二十年,我可真舍不得。” “老弟,无论去哪里,咱们都是一辈子的好兄弟,不能忘!” 至于维修队去大成厂修渗碳炉的事儿,大家已经没那么关注了,没看徐磊为了参会都没去吗?实在是,原先觉得这事儿干成了,他们还有希望翻身,现在干不干得成,都没意义了。 修好了,燎原厂也不存在了。 这天下午两天,正好是上班点,往日里因为有盼头,大家上班都跟哪吒似的,踩着风火轮,恨不得早到多干点活。 可如今,伴随着广播里的音乐声,不少人没精打采地往里走,都没什么劲儿,厂子都不在了,还干什么呀! 然后就听见有汽车滴滴声。 大家很自然地看一眼,瞧见是辆绿色卡车,装满了大米和油,应该是去哪里送货的。 张红忍不住羡慕:“呦,这是哪家单位啊,不年不节的,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那是花生油吧,我瞧着像是南河牌的,他家花生油可香呢,就是比其他家贵点。去年年底咱们一家一小瓶,没炒几次菜就吃没了。” “别想了,反正不是咱家的。” “别说油了,就是大米,发给我我也高兴,今年不开□□东西不如面实惠,我都没舍得买!” 她说着就觉得不对劲了,扯了扯身边穆晓敏的胳膊:“不对啊,我怎么瞧着,是停在了咱们厂门口?” 穆晓敏也立刻抬头看,可不是吗?那辆卡车到了燎原厂后,没再往前开,而是停了下来。 两个人都有点不敢置信,刚刚还嘟囔连西瓜都不可能是他们的,怎么就停在了厂门口? 还是张芳反应快:“大成厂?这是修好了!快去看看。” 这会儿可已经围起了人,王石头一边跟坐在副驾驶的廖勇说话,一边开厂门:“你说真的?咱们把问题解决了,人家送了咱们这么一车东西?” 廖勇嗓门可大了:“可不!你不知道咱们许组长多厉害,我们去了状况百出,他们都急疯了,许组长一句没问题,就给解决了,等着验收合格结果出来,苏国强哭的跟什么似的。” “他们现在可感激咱了,不但请我们吃了大餐,还给了维修费,送了这一车的东西,这上面可是八百袋大米,外加四百桶花生油!” 好家伙! 这么多东西! 全厂一共三百来人,那不是每个人都两袋米还有一桶花生油! 这可比过年的年货都多! 更何况,瞧着这会儿人越聚越多,廖勇更兴奋了,直接问:“你们知道维修费多少钱吗?” 虽然要分流的消息让大家心里沉甸甸的,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人都是要过日子的,谁能不高兴? 这会儿难得的,大家都兴奋起来:“三百!” 廖勇直接喊:“就这点?太少了!” 三百块就不少了,维修机器一般就是人工和零件费,感谢都是拿特产换的,什么水果白糖面粉,甚至是棉花他们都收到过,给钱就没见几个呢。 这都不够,还太少了? 张红这会儿已经赶了过来,跟风猜了一个大胆的:“一千!” 这数一出,大家都觉得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张红你想啥呢!” 哪里想到廖勇居然喊了一声:“太少了!你们真是不敢猜啊!我告诉你们,两千!” 两千?! 两千是什么概念? 他们账上一共就两千块钱,居然给了这么多?当然,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这…… 不少人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大成厂的确大方,可重要的是,许如意有多厉害,能让跟死对头一样的大成厂这么大方,要是不分流,是不是真的,他们也可以翻身? 廖勇还高兴着呢,不知道怎的,怎么报完数大家都有些沉默了,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怎么了?” 张红说:“咱厂要倒闭分流了!” “啊!” 一时间,车上三人都愣在了原地,不敢置信。 从卡车到郭培生就听见了,刚刚廖勇报喜,他就没插嘴,这会儿终于开口:“行了,还没到那时候,先卸货吧。老徐,给大家发发。” 财务科科长徐长海立刻应了,发东西了,大家自然情绪又好了些。 郭培生则盯着从车上下来的杜梅,廖勇和项南开,再往后看,里面空荡荡的,没人了:“如意呢?她怎么不在车上?” 杜梅说:“如意去市里了,说是办点事。” 她怎么自己去了?! 许如意可不是自己去的,苏国强担心她摸不到门路,后来还是决定跟她一起来,两个人就坐的大成厂的吉普车,所以到的比杜梅他们还早呢。 到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若是许如意,肯定是要走程序报备,可苏国强在啊,门岗张大爷显然是认识他的,“苏厂长你怎么来了?” 苏国强就说:“这是燎原厂的锅炉公关小组组长,有事要给张局汇报。这是她的介绍信。” 这是郭培生给许如意开的,大爷带着老花镜瞧了瞧,上面果然写着燎原机械厂锅炉攻坚组组长,不由意外,这也太年轻了。 可印章不是假的,再说还有苏国强呢。 他让填了登记表后就直接放行:“去接待室吧。“ 许如意不知道接待室是什么地方,苏国强跟她解释:“这是张局设置的,面对全市工厂企业的,但凡有问题,都可以来这里找她,她保证当天处理。” 一听这就是做实事的人,许如意不由更有信心。 局长张维这会儿刚开完会,会议内容有些沉重,他们今年年中要关闭分流32家赤字企业,这说的好听,但要保证人人有岗位有工资,谈何容易? 南河省是工业大省,肃南市也以工业为主,但并不突出。 什么化工厂,炼油厂,炼钢厂,大型锅炉厂,汽车制造厂……他们统统没有。 唯一有的,就是各种配件。 什么机床厂、轴承厂、夹具厂、锻造厂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工业化所需的,但毕竟不如那些赚钱啊。32家工厂5000多名职工需要分流,要想消化这些人,也是大挑战。 今天上午,机床厂锻造厂几个厂长就联合诉苦来了,各个哭诉实在是收不下,不肯应下。 一群大男人,哭也不会哭,就在那儿鬼叫狼嚎的,吵得她脑袋疼,直接摔门出来了。 没想到一进办公室,办公室就过来说燎原厂来了人,要给她汇报工作? 张维对燎原厂印象深刻。 她这辈子第一次被领导指着报纸批评就是燎原厂,他们肃南市这么多年平平淡淡,这是唯一一次在全国出名了。 不过,他们关闭燎原厂并不是因为这个,她没有这么狭隘,而是分析了燎原厂现有的设备人员和口碑后做出的结论——五千□□轮车能挣点钱,可不是长久之计,她多次提过燎原厂,但没有一家想用他们的东西,他们没有销路了。 但她也知道,谁对自己的工厂没感情呢? 她摇摇头,吞了两片药止疼,拿着纸笔就去了楼下的接待室。没想到一出门就被肃南锻造厂的副厂长熊广涛给拦住了。 熊广涛冲着她就说:“张局,这太不公平了,你要分流我们咬牙也能接,可你不能把那种厂子分给我们吧。” 张维脑袋突突疼,提醒他:“什么厂子,好好说话!燎原厂是差点,但是工人素质还是不错的,你们不是想生产转子吗?这不正需要人吗?” 这两年电机使用增多,锻造厂就想着开辟新产品,给几家电机厂供货。 一提这个,熊广涛就哼哼:“正在想办法把油压机改压铸机,您也知道,压铸机太贵了,我们上不起,我正想说呢,目前遇到了点困难,您不行召集大家伙给我们集思广益一下。” 他又转回了开始的话题,一副可怜巴巴地样子:“我们撅着腚这么苦哈哈的改造,头发都掉光了,不就是为了省点钱吗?您倒好,直接把燎原厂塞给我们了,您别说他们工人行,但凡有点技术,但凡负点责任,能干出那种活?让我看,他们是技术不行,水平不够,人品也不行,就是拖后腿的,还怕带坏了风气,我们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