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皇帝》 第0001 比试(一) 宣和六年(公元1125年)的春天,大宋在每年的冬天都有全国大练兵的惯例,由乡里组织各村有武艺的师傅充当武教头向本地青年传授武艺。 到第二年春天,再把这些人集中到县城里参加比赛,选拔前三名进行奖励,而且在下次征兵中这些人会被选中被征入禁军序列,上前线与西夏、辽作战,建功立业,各州府每年也会组织一些比武活动。 每年的春天,禁军都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比武活动,选拔优秀的禁军充任官家的近卫“班直”。 阴历二月初六这日,禁军要举行大比武,宋徽宗赵佶是个爱热闹的人,经常在宫中唱戏,蹴鞠。 这一次官家心血来潮,感觉蹴鞠、歌舞不够刺激,想去看看禁军比武的场面。 这一天,官家传下圣旨,各位皇子、各宫妃嫔帝姬要随驾去看比武。皇子们高兴极了,资善堂里死气沉沉的,早呆烦了,现在能走出那个苦海已是幸事,又是去看禁军比武,可以大开眼界。 平时虽也学习骑射,多为纸上谈兵,没什么实战,能到校场亲自看看,也可提高骑射水平,怎么会不高兴呢? 比武的场面非常热闹,感染了场内外的许多人,就连看台上的官家也来了兴趣,皇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场赛罢,三皇子郓王赵楷已经有些忍不住了,有意在官家面前露露脸,讨得官家的欢心和大臣的注意,便起身施礼道:“父皇,难得今日父皇闲暇,皇兄皇弟们也学了许久的骑射,儿臣想和众兄弟们到场里去试试,一来检阅一下儿臣们的学习成绩,二来也为今天的比赛助助兴,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皇帝赵佶正在一旁兴致昂昂的观看着操演,闻言宠溺的看了爱子赵楷一眼,神情颇有些意动。 赵佶一生多子女,仅被俘前就生了三十二子,三十四女,在众多皇子中,最扎眼的有两个,一个是已故的王皇后所生的皇长子赵桓,另一个是王贵妃所生的赵楷,二者相比,赵桓是皇长子,且为嫡长子,在年龄和出身方面占了优势。 赵楷尽管比赵桓小了一岁,但其才华在众兄弟中无人能及,他爱好广泛,无所不逮,学造深渊,文擒瞻丽,其诗、文、书、画造诣直追赵佶,故声望极高,群臣对他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赵佶对他也是宠爱异常。 对比于赵楷,赵桓除了身份高贵,别无是处,且为人古板木讷,少学术,人缘也不好,然而,赵楷毕竟是嫡长子,赵楷只能算是庶子,在确立接班人的问题上,赵佶不好冒然逾制,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赵佶违心地立赵桓为皇太子。 身份问题让赵楷暂时失去了这次机会,虽然无缘太子之位,但赵楷的学业日益精进,皇帝对他的偏爱和器重也与日俱增。 政和六年,赵佶先是打破“唐以来,皇子不兼师、傅官”的惯例,破格任命赵楷为太傅,不久又无视“宗室不领实权职事”的祖制,任命赵楷为提举皇城司(类似明朝的锦衣卫,权责极重),命其拱卫京城,侦查臣民动静,大力扶植三子赵楷的政治势力。 此外官家宴请蔡京、王黼等宰执大臣,以及到大臣府中赐宴时,作陪的都是赵楷而不是赵桓,以至于朝臣们暗自揣测“官家已有废立之意”。 仅仅有了权力还不行,为了增加赵楷的声望,赵佶特意让其在群臣面前展示才华,政和八年,赵佶又作出一项重大决定,让赵楷参加殿试,“有司以嘉王楷第一”。 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赵楷“廷策第一,唱名第一”,成为历朝历代皇子科举夺魁的特例,赵楷的才华摆在那里,货真价实,赵楷本应为状元,但皇帝怕天下人说闲话,便让赵楷做了第二名,此后赵楷声望大增,更是春风得意,出入禁省,不复限朝暮,大有取代赵桓之势。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金联合伐辽,皇帝赵佶本令赵楷担任宣抚司副使,协助宣抚使童贯伐辽,捞取军功资本,因前线战事不顺,恐爱子有失,未能成行。 如此形势下,王黼、童贯、梁师成、蔡京、蔡攸等权奸早已心如明镜,纷纷见风使舵,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说赵楷的好话,赵桓太子之位已经岌岌可危。 众皇子一听,十分高兴,也一起附和道:“请父皇检阅儿臣们的成绩。” 赵佶含笑抚须,环顾了一下身侧的众皇子,见众人都是一副兴致盎然,跃跃欲试的样子,惟独侍立在身侧的太子赵桓一脸平静的低着头,似乎丝毫不为所动,心下微有些不快。 “太子怎么不说话?可是不愿意?”赵佶收起笑容,面色微冷的道。 “皇兄莫不是担心技艺不精,让父皇失望?”赵楷一脸挪瑜的说道,似乎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是啊,皇兄快答应吧,切莫扫了父皇的兴致。”其他皇子们也都纷纷鼓动道。 赵桓平静的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在赵楷身上微微停留了一下,旋即对着赵佶深施一礼道:“儿臣并无异议,一切听父皇安排。” 他是赵桓又不是赵桓,准确的说,身体是原主人的,灵魂却来自现代——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名字碰巧也叫赵桓。 自从一年前魂穿到大宋的皇太子身上后,赵桓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慌张,为了不使身份泄露,惹出麻烦,他全力扮演起了大宋皇太子的角色,处处低调示人。 一段时间下来,身边的亲信包括皇弟皇妹们都没有发现他的异常,侥幸蒙混过关了。 皇帝赵佶一向不大待见这个皇长子,见其应对还算诚恳得体,也就不再追究了,看着跃跃欲试的众皇子们,只是笑道:“皇儿们一定要小心,不要伤着人,比武就算了吧,只是拉拉弓,射射箭,让朕看看皇儿们学得如何。” 第0002 比试(二) 圣旨一下,皇子们十分高兴,等众皇子换好行藏,起身下场,各宫的娘娘们都过来叮嘱儿子要小心,不要磕伤了,碰伤了,又帮儿子整理好武牟服,提心吊胆地看着儿子们争先恐后的走上了禁军校场。 场外的禁军和百姓们见诸皇子上场助兴,自然是一阵阵的欢呼,此时,早有禁军将佐把弓箭靶子准备就绪,十几个成年皇子们均射了三十步的靶子,大多射中了。 场上一片雷动欢呼,众皇子们后退了数十步,开始射四十步外的箭靶,这一次射中的只有太子赵桓、三皇子郓王赵楷、还有九皇子康王赵构三个,其他诸王连射了两场,均立在一旁休息,见到太子赵桓又闲庭散步似的悠然向后退了十余步,赵楷很不服气,这场比试可是他发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显摆一下自己近年来苦练出的武艺,若是能顺便再打压打压这个已经很不受宠的太子哥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没想到这个大哥还真有两把刷子,竟然撑过了两轮没有当场淘汰!赵楷自然不愿丢了面子,也跟着后退了。 九皇子康王赵构知道自己的极限不过是四十步左右,再远恐怕就射不中了,见两个兄长在这边较上劲了,心想与其到时候出丑,不如就此收手,落个大方。便笑笑放下了弓矢退立在一旁观看。 等赵楷哗哗哗退到赵桓旁边后,看了看靶子大概已在五十步开外了,心中已无十足的成算,也不敢太过托大了,这才止住了步,把手中的黄桦弓一扔,向旁边一伸手,那边早有禁军送上一张一石的精良铁胎反曲强弓。 他握紧了铁胎弓,伸手抽出一根箭,搭上弓弦,仔细瞄准后,方射出一箭,不一会儿,那边传来一声击鼓声,已知中靶了,而且距离靶心只差一线,不由大呼了口气,稍稍心安,他斜眼看了看身边不远处的太子赵桓,目露挑衅之色。 赵桓见赵楷箭中靶心,也不心慌,他前世就是个体育运动员,专司骑马与射箭的训练,有着数十年的苦功,退役前也曾获得过不少国家级荣誉,拉弓射箭本是他的拿手好戏,根本就不担心输给这个便宜弟弟。 手中握着一张六斗的黄桦反曲弓,拉了拉弓弦,感觉射五十余步箭靶力道已经轻了点,他也把手中的弓一扔,伸出空手,一名禁军早已手提一张新弓立在一旁,见赵桓伸手,忙递了上去,赵桓拉了拉弓弦,又低头看了看,感觉尤有余力,把新弓向旁边一扔,道:“拿张一石五斗的。” 这禁军稍稍一惊,然后清醒了过来,忙跑了去,不多时双手捧着一张更大的弓走来交给赵桓,赵桓看了看,又拉了拉弦,一石五斗的弓至少需要一百五十斤的气力才能拉得动,赵桓拉了几次弓弦后就感觉双臂有些吃力,知道一石五斗目前已是他的极限了。 看着手中制作精良的铁胎弓,赵桓似乎很满意,抽出箭矢,搭上弓弦,稍稍瞄了下,随着箭矢如闪电般飞驰而出,瞬息之后,只听“嘭”的一声,那边传来了一声巨响,箭矢不仅正中靶心,更是一箭把靶心击穿,木屑纷飞! 一阵寂静过后,靶场外突然传来了山呼一般的击掌赞扬之声,禁军和百姓们纷纷高呼太子神射,欢呼声瞬间淹没了靶场! 赵楷的俊脸憋得通红,再看向高台上,不仅宰执王公们交头接耳,频频点头,连官家赵佶也是手抚短须,目露着一丝赞赏的微笑。心下更是妒意大生。 狂热的欢呼过后,赵楷来到赵桓面前小声道:“我们比举沙袋,你敢不敢?”羞愤之余,赵楷连对兄长的敬称都省了。 赵桓微微笑了笑,也没出声,就随着赵楷向场那边走去,其他皇子们见风头正盛的老三和太子较上了劲,也不参赛了,站在一旁看热闹。 赵楷和赵桓每人手里都提一个一石的沙袋屈腿挺身,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二人均提起了沙袋,双臂平举,向前走去。 开始三十多步还没感觉到什么,可到五十步时,赵楷就有点喘粗气,到了九十步,他的双臂再也举不平了。 好不容易到了终点,赵楷忙把沙袋放下,一边喘气一边看太子赵桓,只见此时的赵桓,仍两臂平举,不紧不慢向前走,越过了终点,仍向前走了十几步,赵楷这才意识到太子哥哥的臂力过人,非自己所能比,于是红着脸,对着赵桓阴阳怪气的道:“看大哥平日里一声不吭的,没想到竟有如此箭术和臂力,藏的可真够深的,到是让小弟看走眼了啊!” 赵桓平复着呼吸,对那边赵楷投来不善的目光微微一笑:“呵呵,微末之技怎入得了三弟之眼,三弟平日里公务繁忙,箭术和臂力不及我,想必只是生疏了而已,万万不可过谦啊!” 赵楷也哈哈一笑,道:“大哥可真会说话,论武艺么,小弟承认不如你了,不过论文采么——嘿嘿”说到这里,赵楷傲然一笑:“小弟至今还没输过谁!以后咱们兄弟有的是切磋的机会,大哥到时候可不要让小弟失望啊!” 赵桓也不卑不吭的回道:“三弟若有兴致,大哥一定随时奉陪!” 比试结束,场内自然又是一阵阵喝彩声。 这场比武,皇子们出色的表现让皇帝赵佶大涨颜面,场中的禁军将佐和王公大臣们每人都得到了一比不菲的赏赐,群臣在皇帝面前少不得为皇子们吹嘘几句,特别是太子赵桓,平日里一向低调示人的他,如同一匹突然闯出的黑马,引起了皇帝和宰执王公们的注意。 皇帝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皇长子,但这一次在公卿百僚面前毕竟是给自己涨脸了,太子勇武过人,作为老子的他与有荣焉,心中不由生了几分好感。 这场比试也让他对这个皇长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原来他并不是唯唯诺诺,一无是处的,至少力大过人,箭术高超,在勇武上已经不输前朝太子了。 第0003 考校 等观操结束,众臣和皇子宗亲们相继散去后,赵桓也准备打道回府,恰在这时,官家的御用大内监张迪朝他快步走了过来,尖着嗓子道:“太子殿下请留步。” 赵桓闻声止步。 张迪紧跟着说道:“官家召殿下到睿思殿问对。” “知道了。” 赵桓应了一声,二话不说便跟着张迪朝着睿思殿的方向行去。 走在路上,因为不知道官家召见的意图,赵桓心下不禁有些忐忑,看了眼迈着小碎步在前面引路的张迪,他快步赶了上去,脸上布着温询的笑意:“敢问张都知,可知父皇召见孤所谓何事?” 张迪年逾不惑,腰宽体胖,眉骨微微耸起,一对细眼时常半眯着,看似慵懒,实则精华内敛,充满着狡黠市侩之气,闻言放缓脚步,斜视了赵桓一眼,不冷不淡的回道:“圣意难测啊,奴婢不过是秉承上意宣谕,哪会知道那么多?等入了睿思殿,殿下自会知晓了。” 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赵桓知趣的闭嘴不再询问了,张迪是官家跟前的宠臣,又是内监头子,在宫内和宫外两方面都声势烜赫,自然用不着巴结他这个随时面临着被废黜的太子,有这态度并不奇怪。这种赤裸裸的势利刚开始赵桓还有些不适应,不过在宫内呆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魂穿后的赵桓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处境并不乐观,身体的原主人是个平庸懦弱之辈,虽然贵为皇太子,存粹是生得好,数十年下来却没能积累到多少政治资源,反而越来越不受宠,随着三皇子赵楷的强势崛起,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随时面领着被废黜的危险。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他这个位置上实在太尴尬了,退一步粉身碎骨,进一步登顶九五,从古以来没有哪个被废的皇太子能活着看到新皇登基的,他几乎无路可退!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只能想办法得到父皇和群臣的认同和赞许,这样才有号召力,能聚拢政治力量,积累出人脉,才有和其他皇子们抗衡的资本! 穿越后的这一年多以来,赵桓表面上低调谦卑,内地里却没闲着,他一直在苦读诗书,钻研文字和画画,亏得有身体原主人的记忆和书画老底在,省了不少功夫,他知道,想要得到便宜老爹赵佶的认同,就必须要投其所好,必须和三皇子一样,懂画画,能写一手好字。 以后在切磋字画诗书的技艺中,才能得到官家的赏识,才能稳固他的储君之位。 这段时间,赵桓除了认真写字,作画,空闲的时候,也会时常看看古时的名人墨宝,揣摩前人的技法,一番心血下来,总算有所斩获。 站在睿思殿外的飞檐下,在等候垂询的过程中,赵桓还有点时间梳理思绪,但越想心下就越沉重,索性不再想了,站在一旁看着朱红殿柱上的花纹。 等副都知张迪宣其进殿时,赵桓略略紧张了一阵,到了殿内,值殿的小内监看见太子殿下被带进来了,用十分轻柔的动作,轻轻打起珠帘,让太子进去,一股氤氲而又浓郁的香气,从博山炉中喷射而出,弥漫在整个殿堂中。 殿内除了官家本人以外,只有两名宫女远远地伺候在御案之侧,显得异常空阔。 小内监把太子一直引到御前,低声唱道:“太子殿下宣到!” 官家这会儿正俯身御案上,似欲提笔写字,见赵桓进来,官家放下了手中的鼠毫玉管笔,对赵桓莞尔一笑,然后用像谈家常般的口吻说道:“太子今日在校场表现十分不俗,朕心甚慰。” 赵桓躬了躬身,谦卑的说:“都是父皇教导有方,儿臣不敢居功。” 赵佶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向来喜好文艺的他并不想在这上面多费口舌,他用谈家常似的口吻询问起了赵桓的日常生活:“朕听闻太子最近读书颇为勤勉,不知都读了些什么?” “回父皇,儿臣《春秋》《汉书》、《后汉书》、《史记》等都已经读完了,正准备拜读本朝大学士司马相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嗯,字呢?写得怎么样了?现在是在写楷书,还是写行书?” “儿臣迟钝,写字长进不大,翰林先生们说我基本功不够扎实,多写写小楷会有好处。” 赵佶听后似乎很满意,看了看赵桓又道:“当今书法家,可曾知道?他们的作品见过没有?” “儿臣早听说我朝书法家辈出,自成一家者就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诸人。他们的字,孩儿曾有幸见过几幅。” 赵佶听完,饶有兴致的道:“太子,你看他们的字有何特点?能否说给朕听听?” 赵桓闻言,略为踌躇一下,慎审地回答道:“父皇,赎儿臣学识浅陋,对他们的字也未及细看,不敢妄谈。儿臣只谈谈对他们字的肤浅看法,说错之处,望父皇宽恕。” 赵佶稍稍点头,赵桓得了鼓励,神情有些焕发,他的奏对也越发流畅:“依儿臣看苏学士是画字,黄庭坚是描字,米芾是刷字,蔡襄是刻字。” 赵桓还未说完,赵佶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露出一丝惊讶之色,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赵桓道:“此话怎讲?太子可细细道来。” 赵桓稍稍斟酌了一下语句,便娓娓道来:“那苏轼生性狂放,所书尤擅行、楷,用笔丰润,挥洒自如,浓淡相间,疏密有致,如同绘画一般。 黄庭坚写字如同描红,笔笔用力精雕细描,虽略显得呆板但也透出潇洒飘逸。 米芾的行草,颇得献之之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端秀清新,浑然天成,如握刷在手,一挥而就。 蔡襄的字如同在石板上刻的一般,苍劲有力,力透纸背,有些笔画虽细若蚊足,仍是入木三分。” 赵桓一口气说完,刚停下来,赵佶便击掌赞道:“说得好!太子对本朝诸位名家书法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朕闻后颇有启发,可见太子平日里对写字还是颇用功的,朕心甚为喜悦。 读书写字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读书可以修身,写字可以养性,多读多写定能受益匪浅!” 第0004 赏赐 “儿臣一定谨记父皇教诲,方才是儿臣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如有不妥,请父皇原谅。” “罢了,罢了,太子不必如此谦虚。”赵佶深深地看了赵桓一眼,说道:“太子见识不凡,读书写字大有长进,朕心甚慰,有赏!” 这时大内监张迪突然从帘后如同猫儿般钻了进来,迈着轻柔的步伐快步走到了御座的后面.赵佶回过头去,随口吩咐道:“张迪,太子射艺不俗,平日里练习骑射,少不得一匹良马,你可陪同太子前去天驷监,让太子自己挑选一匹良驹,连同朕前日用的那副八宝鞍辔,一并赐与太子,你可要小心伺候,不得疏忽!” “儿臣并无殊功,怎敢觊觎父皇的非分之赏?”赵桓闻言变色,忙躬身推辞道。 御赐鞍马对臣下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太子即便是储君,没登基之前依旧是官家的臣下,赵桓此前虽为太子,只是占了嫡长子身份的便宜,从小到大几乎从没得到过官家的赞赏,自母妃王皇后病逝后,在宫中失了庇护,一直战战兢兢的谨慎活着,似乎已经习惯了被冷落,被忽略,面对突如其来的恩赏,颇有些诚惶诚恐。 可是恩典既然降下了,官家就绝不允许太子再有半点儿异议,他连声催促太子快去选马,不得推辞。 赵桓退出殿外,心中暗喜,便宜老爹对自己的对答甚为满意,感慨一年多的苦心钻研没有白费,总算为身体的原主人挣回点面子。 他带着一丝欣喜的心情,与张迪一同前往天驷监去挑选良驹,一路上张迪不复之前一脸冷漠的表情,一张老脸笑得如同七月里的菊花,当他看到官家恩赏赵桓后,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于官家给予恩宠的人巴结、讨好,这已成了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在宫廷政治中混了几十年,他牢记恪守可四句格言,要牢牢捧住得势的人,要坚决踢开那些霉官儿,要念念不忘地记得应该牢记的事情,要了无痕迹地忘记应该忘记的事情。 这四句格言看似简单,却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把人情、道德、脸皮全部丢弃,眼中只有纯粹的利益关系才行,放眼宫内宫外,能做到的可谓寥寥无几,他们一个个不是位列宰执,就是内监大佬!他张迪能有今日的地位,靠的就是这四句格言! 这种丝毫没有保留地形之于辞色的行为,已让赵桓领教过了无数回,这厮简直就是个变色龙!趋炎附势的本事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殿下今日圣眷不凡,得赐良驹,咱家能与殿下一道挑选良马,甚是有幸啊!” “哪里,哪里,天子厚赐,本宫也甚是惶恐呢!”赵桓不愿得罪这个官家跟前的红人,不得已虚与委蛇道。 “殿下休得过谦!官家前些日子一直忧心国事,今日因为殿下的一番出彩应答,一扫阴霾,圣颜大悦,咱家这心里瞧着也开心呐!” 赵桓谦虚一笑,岔开了话题道:“待会去天驷监,还要麻烦张公公指引了。” “省得!省得!这事儿啊包在咱家身上!说句掏窝心子的话,那天驷监里可着实有不少好马,清一色的塞上和河湟地区的河曲大马,禁军都分不到一匹哩!有咱家搭手,保准殿下能挑到匹千里良驹!”张迪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在张迪的刻意亲近下,双方的关系似乎一下子亲密了许多,赵桓表面上客客气气,内里不免还要与这个老狐狸划开点距离,不然哪天指不定被他卖了,还要帮他数钱呢! 当两人路过一片马球场子时,突然听到一阵嘈杂声夹扎着阵阵的惊叫。 赵桓闻声看去,在马球场子中间一个穿着娉娉婷婷的骑装的年轻少女正在努力驾驭着一匹白马,那匹马的全身都是白色,光泽发亮,就像缎子一样,四条腿修长有力,充满着狂野、高贵的气息。 不过此刻她显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麻烦之中,那匹白马并不是个安分的主儿,两只前蹄不停地在地上刨,头也拼命地向上仰着,年轻的美丽少女显然有些驾驭不住,只能死死的拽着马缰绳,随着马儿左右跳跃,几次险些摔落下马,眼看着就要被甩出去了! 四周围了一群宫女和小内监,一个个想上又不敢上,只能在一旁拼命的呼喊,还有几个穿着窄窄小小骑装的帝姬公主们,看到这情形,一个个吓得花容失色,早已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了。 形势危急,赵桓已来不及多想,他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去,奋力拨开人群,在离马只有数尺之远时,一把抓住了马络头,双脚一顿,腾身跃起,在空中一个转身,落到了马上,在握住马缰绳的同时,把美丽的少女也搂在了怀里。 白色骏马猛然间被人遏制住,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不由得狂性大发,不停地颠跳腾挪,赵桓的骑术虽然十分不俗,无奈怀中抱着一个人,行动范围大大受限,几度险象环生,怀中的美丽少女也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整懵了,失去了应变能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身后的青年身上。 白马颠跳了好几次,见依然甩不掉背上的那对男女,愤怒的打着响鼻,她撒开蹄子,一下子向前狂奔了十几步,然后一个急刹车,突然停下,后臀猛然耸起,马上的赵桓和年轻少女经这一整,顿时失去了重心,头下脚上,眼看就要被甩下去了。 千钧一发之际,赵桓一个甩镫,把美丽少女死死抱在了怀中,自己则充当了肉垫,慌乱中连忙缩头,双肩一拢,肩部最厚实的部位最先摔到了地上,一时间腹中内脏剧烈翻滚,紧接着便是一阵头晕,天旋地转,在昏厥前的一瞬间,赵桓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今日难道要挂在这里了吗!” 第0005 柔福 翌日,太子府。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紧闭着双眼,躺在床榻上,他眉骨奇高,面目英挺,只是有些消瘦,白皙的面庞隐隐染上了一层蜡黄之色。 床榻旁有个朱红色几案,几案两旁各放置了一个蒲团,蒲团上跪坐着一个襦裙少女和一个宫装少妇。 “太子哥哥是为了嬛嬛才落马的,若是太子哥哥有个三长两短,嬛嬛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襦裙少女一脸自责得道。 她是王贵妃的爱女,郓王赵楷的同母兄妹,爵封柔福帝姬1,虽然只有十六岁不到,但是,已经出落成一个大美人了,长得很漂亮,瓜子脸,面白如雪,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只是此刻眼眶通红,显然刚哭过不久,我见尤怜。 宫装少妇拍了拍柔福帝姬的手臂,安慰道:“郎中已经为殿下诊断过了,说殿下脉搏正常,气息平稳,就是脑子受了些震荡,只要能醒来便没有什么大碍了,帝姬不要再自责了。” “太子哥哥真的不会有事儿么?”柔福听后心情果然好了很多,只是还有些放心不下,当下又转过头望向了床榻上的青年。 突然,青年“嗯哼”地轻声呻吟了一声,眉头微皱着似有苏醒的迹象。 “太子哥哥好像醒了!” 柔福揉了揉眼睛,确定没看错后,不由得一阵惊呼。 床榻上,赵桓的脑子在一阵刺痛过后,意识重新回到了身体里。 “我竟然没死?” 赵桓不信邪的睁开了眼睛,入眼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帷帐,旁边一个宫装少妇和一个襦裙少女围着床榻正一脸激动地看着他。 “太好了!太子哥哥你终于醒了!” 柔福帝姬并没有注意到赵桓的一丝窘迫,因为过于激动,香腮雪里泛红,一笑露出了两个小酒窝。 “上天保佑,醒来就好,醒来就好!” 看到夫君醒了,太子妃朱氏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气,心口压着的一块大石终于放下。 赵桓有些尴尬的道:“那个,让娘子和帝姬担心了……” 朱氏坐在塌边,用手轻抚着赵桓的头顶,笑说道:“妾身还好,倒是帝姬,这次确实为你担惊受怕了好久呢!” “咳咳,是么?” 赵桓轻咳了一声,掩饰了内心的尴尬。 柔福闻言面色一红,声如蚊呐的说:“姐姐快别这么说,昨日在马球场上,如若不是太子哥哥,嬛嬛现在恐怕已然魂归地府了……” 赵桓昨日所为对柔福来说确实是个救命大恩,只是赵桓刚刚苏醒,心神还不怎么稳固,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这个平日里交集很少的妹妹,场面一下子有些尴尬了起来。 恰在此时,有内侍匆匆地朝寝室跑来,看到赵桓已然醒来,顾不得欣喜惊讶,朝太子妃朱氏和柔福帝姬揖了一礼后禀道:“贵妃娘娘那儿的田殿使来了,说要请帝姬回宫。” “让田殿使在正堂稍后,说妾身随后就到!” 朱氏刚刚吩咐完,正要准备动身,寝室外已经响起了一片脚步声,等内侍返身推开室门,田文已经呆了一干小使宦官们到了卧室门首。 “仓促拜访,多有叨扰,还望太子妃勿怪!” 田文是内侍省衙班,凝元殿使,品阶虽然不高,在内廷中地位却是不低,兼之是王贵妃的心腹亲信,也算是一方大佬了,所以见到太子妃朱氏,田文只是微一拱手,便算是见了礼了。 朱氏点了点头,道:“田殿使的来意妾身已然知晓,就看帝姬的意思了。” 田文点了点头,走到柔福跟前行了一礼,说:“帝姬,天色不早了,随老奴回宫吧。” 柔福撅着小嘴,有些不情不愿的说:“太子哥哥哥刚刚苏醒,嬛嬛不放心,不想回去。” “娘娘担忧帝姬安危,催得甚紧,务必让老奴把帝姬带回宫,帝姬别让老奴难做啊,娘娘的脾气您是知道的,老奴不敢不尊。”田文面带微笑的道。 “可是……” 一旁的朱氏看出了柔福帝姬的犹豫,赶忙上前打了个圆场:“既然贵妃娘娘催了,帝姬就早点回去吧,不要让娘娘担心。帝姬若是不放心殿下的伤势,大可明日再来探望,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的。” 柔福咬着嘴,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那嬛嬛明日再来吧。” 有些犹豫不舍的看了眼床榻上的赵桓后,柔福跺了跺脚,随小使宦官们出了寝室。 田文并没有跟着出去,他挥手召来了一个托着黑漆木盘的小内侍,走到床榻旁,对半躺在床榻上的赵桓道:“贵妃娘娘很感谢太子殿下,这是小小意思。” 说完掀开了盖在托盘上的绸布,金亮的光芒喷涌而出,五十两一块的金锭整整齐齐的排了四排,一时间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初略一估,怕不是有千两上下。 自东汉末起,中国的黄金产量就非常的少,在唐宋时期,全国年产金不过数万两,金价极贵,千两黄金足抵得上宰执大臣数年的俸禄、寻常人家数十年的花费,而且收藏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 赵桓看了眼托盘上刺目耀眼的黄金,又看了眼站在田文身后的太子妃朱氏,微微摇了摇头,说:“这钱本宫不要,烦请田殿使带回去吧。” 田文笑眯眯的说:“这是娘娘的一点心意,殿下莫不是嫌少?” “田殿使误会了,柔福帝姬好歹算是本宫的妹妹,哥哥救妹妹本是应该的,怎么能要酬劳?” “只是,殿下若是不收的话,娘娘恐怕会不开心的呀!” 赵桓歉意一笑,说:“本宫知道,感谢贵妃娘娘的美意,可本宫还是不要,本宫救柔福不是为了想要得到酬劳的。” 1帝姬:北宋徽宗时,曾改“公主”为“帝姬”。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仍称帝女为“公主”。 第0006 训斥 赵桓明白,这些耀眼刺目的黄白之物是绝对不能收的,收了救人的性质就变了,也会被后廷的妃嫔,皇子帝姬们所看轻,王贵妃的动机显然不是那么纯洁的。 再说他一个堂堂帝国皇太子,哪怕是个很不受宠的皇太子,也不缺这点钱花,国朝对皇室宗亲的待遇向来很优厚的。 田文见赵桓态度坚决,知道很难劝动了,不由转身将目光投向了朱氏。 “殿下的意思也是妾身的意思。”朱氏平静的说道。 …… 凝元殿。 王贵妃身着罗襦,颈带披肩,云鬓高簪,头上插着金步摇,正站在飞檐下翘首眺望。 在后宫中,王贵妃地位仅次于郑皇后,郑皇后并不是徽宗赵佶的原配,赵佶十七岁那年成婚,娶的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氏,也就是太子赵桓的生母。 赵佶即位后,封王氏为皇后。这王皇后生性俭约,相貌平平,与生性风流的赵佶志趣不投,虽为正宫,却一直未受到官家的宠幸,连带着太子赵桓也一直被官家所轻视。 在宫中诸多妃子中,赵佶最宠幸的还是郑、王二位贵妃,其中郑贵妃原本是神宗皇帝正宫娘娘向太后宫中的侍女首领,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赵佶还未继位时,经常到慈德宫给向太后请安,而向太后也总是命郑氏在一旁侍候。 郑氏见赵佶风流倜伥,又是高贵的藩王,更是刻意奉承,颇得赵佶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便有所觉察。等赵佶即位后,向太后索性把郑氏赐给了赵佶。 这王贵妃自小和郑皇后一块入宫,又都在向太后宫中一块长大,情同姐妹。郑皇后被向太后赐给赵佶时,长得同样美艳妖娆的王贵妃也一同被赐给了赵佶。 王皇后去世后,郑皇后升为正宫娘娘,凭借郑皇后的牢固关系,王贵妃也在众多的嫔妃中仅列于郑皇后之后,在后宫中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王贵妃不仅姿色出众,还无原则地迎合官家,深得官家喜爱,爱屋及乌之下,连带着儿子赵楷和女儿柔福帝姬也是极尽恩宠殊荣。 看到柔福在内侍宫婢的引领下聘聘婷婷的走过来,不由得喜上眉梢:“我的心肝宝贝儿啊,你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就去了那太子府,这么晚才回来,都快把母妃急死了!” 等柔福走到了近前,王贵妃一边拉着她的手往殿内走,一边埋怨的说。 柔福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太子哥哥是因为女儿才受的伤,女儿总是要去看看的。” 王贵妃不以为然的道:“多大点事儿啊,让田文去探望酬谢一番也就是了,何劳本宫的乖宝贝儿亲自前去啊!” “母妃这话有些刻薄了,那可是救命之恩!女儿明日还要再去看看呢!” 王贵妃听到柔福还想再去,登时拉下了脸,面露不虞之色。 “不许再去了!” 柔福问:“为什么?” 王贵妃说:“嬛嬛你有所不知啊,你三哥和那太子乃是政敌,幸赖官家宠信,迭赐殊荣,你三哥眼瞅着就要取代那赵桓,成为新的皇太子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嬛嬛还是与他少打交道为好,免得节外生枝!” 柔福皱眉道:“就因为这个原因?” 王贵妃摆着脸道:“母妃不管,反正说什么你都不能再去了,救命之恩母妃自会补偿的。” 柔福拉着王贵妃的衣袖,哀求道:“母妃就不能再通融通融吗?” “没有商量的余地!你三哥这会儿还在皇城司替你父皇办差,还不知道今日的事儿,若是他在这里,也绝对不会允许你再去看他的!” 王贵妃本来丝毫不为所动,见柔福眼睛微红,一副欲要抽泣的样子,心下没来由的突然一软,她不由放缓了语气道:“母妃也不是不让你和皇子宗亲们走动,除了那个太子赵桓,其他人嬛嬛还是可以多亲近亲近的。 比如那简王的三王子赵似,向来亲近你三哥,还有卫国公府的小郎君石信,母妃陪你父皇的时候,在酒宴上见过几次,其年纪轻轻便文思敏捷,十分机敏聪慧,颇有乃祖风范,嬛嬛若是和他们处的融洽,以后定可以成为你三哥的一大臂助!只要你三哥成了储君,等母妃百年之后,便能照拂到你,也不怕谁敢欺负我女儿。” “母妃,你……你真是太市侩,太薄情了!” 柔福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愤怒的甩开了王贵妃的手,掩面跑开了。 “嬛嬛……” 王贵妃还欲再唤,柔福帝姬却已不见踪影。 这会儿功夫,内监田文也带着余下的小使宦官们返回了凝元殿。 一见到王贵妃,田文就匍匐在地,哭丧着脸道:“奴婢办差不利,请娘娘责罚!” 王贵妃凤眉一挑,斜睨着问道:“那些黄金太子没收?” 田文苦着脸点了点头。 “本宫倒是小瞧了这小子了。” 抬眼望了望东边太子府的方向,王贵妃的脸上颇有几分玩味之色。 太子府邸,清荷院内。 送走了内侍田文后,朱氏亲自到厨房给赵桓熬了些粟米粥,看着郎君狼吞虎咽的样子,朱氏嘴里不停地说着“慢些吃”,眼中却是充满着爱意。 朱氏年约二十,艳丽多姿,更为难得的是,性格和赵桓的生母很像,生性俭约,秉性纯善,又知书达理,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几乎集中了古代妇女的所有优良品德。 日久生情,赵桓平日里也很敬重她,夫妻之间一直相敬如宾,比较和睦。 一直到赵桓吃满三大碗,打起了饱嗝后,朱氏才回到自己的闺房内休息,因为丈夫的伤情,她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看到丈夫食欲旺盛,神志清醒,知道彻底没事了,这才放下心来。 吃过晚食后,赵桓斜卧在床榻上,不一会儿就感到阵阵的疲惫感袭上心头,看天色已经渐黑,正好睡个回笼觉。 一觉醒来,天色已然大亮,一改昨日阴层层的天气,一缕和煦的阳光射入寝室,赵桓伸了个懒腰,心情很是不错。 第0007 花奴 一把掀开了锦被,然后爬起身子,床榻旁的衣架子上摆放着几套直缀常服,还配有束腰革带、皮靴,幞头等衣帽。 赵桓从衣架上取了一套丝制直缀,想要套上,奈何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正当苦恼难堪的时候,门首处突然穿来“噗嗤”一声轻笑,一个呆萌的小女孩从门缝处探了半个脑袋进来。 “殿下,奴奴可以进来嘛?” 一听到是个小女孩儿的声音,赵桓本能的用衣服挡住了身体。 “先等会儿!” 他面色微红,低头检查了一下自己,见衣着还算端正,这才点了点头。 得了赵桓首肯,小女孩便大大方方的推开了室门,迈着小碎步朝赵桓走来。 她是太子妃朱氏的贴身女婢,名叫王婉晴,乳名唤作花奴,年约十三四岁,圆鼓鼓的脸蛋,眉清目秀的,看起来一脸的纯真,煞是可爱。 “夫人料定这会儿光景殿下该醒了,就差奴奴过来伺候殿下洗漱更衣。” 说完一个欺身,似要扑上来。 “别,还是我自己来吧!” 赵桓本能一退,奈何身后是床榻,早已退无可退,他一屁股倒坐回了床榻上,一脸的窘态。 花奴见状忍不住又捂着嘴轻笑,乌黑的小眼珠透着丝丝疑惑:“奴奴又不是虎豹豺狼,殿下怕什么?” “额,也是……” 见花奴取来了铜镜,动作熟练娴熟,赵桓也就不再抗拒强撑了,自穿越以来,他还真没亲自穿过几回衣服,每次不是朱氏,就是花奴服侍他更衣洗漱,以至于自理能力退化严重。 不得不说,古代的王公贵族,小日子过得真是太腐败了。 赵桓站直了身体,伸展着双臂,以方便花奴伺候更衣。 赵桓二十出头的年纪,身躯壮实挺拔,差不多有一米七五的个子,小丫头需要垫着脚尖才能摸到赵桓的脑袋,给他套上皂丝头巾。 少女身体上的幽香丝丝入鼻,微微【隆】起的胸紧贴着赵桓的身躯,虽然隔着几层衣裳,依然能感受到阵阵带着体温的柔软。 “呸!我竟然对一个小萝莉心猿意马,真是太禽兽了!”赵桓在心里大大鄙视了自己一番,见花奴一脸认真的给自己穿戴衣物,憨态可掬的小脸上充满着一丝不苟,心下更是惭愧。 “太子妃起床了没?”为了分散一下注意力,赵桓努力搜寻起了话题。 花奴笑着说:“夫人呀,早就起了,正在厨房里给殿下做早点哩!殿下洗漱完就可以去吃了。” “是么,那我待会儿定要好好品尝一下太子妃的手艺。”赵桓讪笑了几声,掩饰了一下尴尬。 在花奴的服侍下,不一会儿一身复杂的袍衫就穿戴好了。 看着铜镜中年轻俊秀的自己。 身材挺拔,面容清秀,鼻梁直挺,眉似墨刃,气度俨然,再加上一身绸制直缀,革带皮靴,活脱脱一个美男子。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穿越福利吧,有这一身好皮囊,赵桓底气也足了些。 穿戴整齐后,赵桓又在小丫头的服侍下进行梳洗。 刚穿越那会,用柳枝蘸着青盐洗漱牙齿赵桓还颇有些不习惯,因为操作不熟练,好几次都把牙龈都刷出血了,亏得花奴在一旁指点,才不至于弄得满嘴牙血。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现在好多了,虽然刷的还是很不舒服,但已经很少刷出血了,他突然有些怀念前世柔软安全的牙膏和牙刷,两种刷牙方式简直是地狱和天堂的体验,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洗漱完毕后,赵桓领着花奴出了寝室,去见太子妃。 见夫君一大早精神盎然的,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后遗症,朱氏很是开心,脸上布满了温询的笑意。 早餐是羊肉炖粟米粥,放了些红枣和银耳,朱氏亲自熬的,粟米既营养又养生,很利于身体的恢复,赵桓一口气喝了三碗方才心满意足。 吃完早点后,照例要去资善堂听太子詹事耿南仲讲学的,不过朱氏早在其落马昏迷期间,就和先生请了假,官家得知太子的情况后,也免了太子上朝听政的辛劳,准其休息数日。 赵桓乐得自在,就在府内内锻炼身体,太子府的演武场上练武的器材都很齐全,沙袋、石锁、刀剑弓矢、兵器架等一应俱全。 跑步、打拳,举石锁,锻炼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后,赵桓浑身上下热气腾腾的,二月里的天气,额头竟出了一层细汗。 “殿下!” 一个清脆甜美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花奴捧着一个用厚布垫着的盛满了小米肉粥的青瓷碗朝赵桓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刚出锅的小米粥冒着腾腾的热气,混合着丝丝肉香,颇为诱人。 “夫人吩咐奴奴让殿下把这粥喝了。” “不是才喝过不久吗?”赵桓问道。 花奴轻笑着说:“夫人说米粥不顶饥,殿下身子还在康复中,方才又练习了那么久,要多喝点粥补补。” 说完便将青瓷碗向赵桓递了过来,白葱般的小手堪堪将其托住。 “米粥刚出锅,殿下小心烫手啊!” 赵桓接过厚布包裹着的青瓷碗,还有紧接着递来的筷子,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米粥,犹豫了一会儿,方有些无奈的道:“我现在也不饿啊!” “不饿也要吃,这是夫人吩咐的哩!”花奴面带笑靥的道。 看着小女孩一脸认真的表情,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赵桓不由得莞尔一笑。 “快吃吧,再不吃粥就要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花奴小声催促道。 赵桓见花奴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看,破有些不好意思:“我不饿,要不这粥你喝吧,大清早的也能暖暖身子。” “不行,这粥是给殿下补身子的,夫人为了熬这一锅粥,羊肉银耳、红枣等配料加一起,废了好几贯钱呢,奴奴不能喝。” 花奴仿佛受到惊吓一般的向后退了小半步,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 赵桓追问道:“真不吃?” 花奴麻雀般连连点头。 赵桓无奈,只好端着碗坐在一旁的胡凳上,闷着头自己吃了起来。 一会儿后。 “我吃完了。” 赵桓给花奴看了看空荡荡的瓷碗,表示已经把一碗米粥干掉了。 “看到啦!” 花奴娇声一笑,露出的一排如同编贝般整齐雪白的牙齿。 取回赵桓手中的碗筷后,她转身小跑着离开了庭院,入了西内厨室,不知道还要捣鼓什么东西。 好不容易把小花奴打发走了,赵桓感觉就像打了场大仗。 “还真是个尽忠职守的小丫头。” 赵桓苦笑着摇了摇头,刚喝完粥,不宜再锻炼了,他把无箭头的箭矢小心收好,放回箭囊里后,迈步向东手边的书房走去…… 第0008 对对子(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醒来后的几天里,赵桓都不用上朝,也不用听先生讲学,除了在庭院内习武锻炼,就是在书房里习字温书,日子虽然单调,到也颇为温馨。 有美丽动人、善解人意的娇妻还有呆萌可爱,烂漫无邪的花奴陪伴,赵桓心情颇为愉快,身体也恢复得很快,没几天就恢复如初了。 期间王贵妃派了几个自称医术高超的郎中前来看诊,都被赵桓婉言谢绝了,王贵妃见赵桓身体确实没什么大碍后,也就不再派人过来了。 只是柔福帝姬自从那天回去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赵桓和那柔福帝姬本来就没什么交集,救人只是出于道义的一种本能,也不图人家什么,所以也没放在心上,这事儿便算过去了。 …… 艮岳又名万岁山,位于东京东北、景龙江之南。政和七年,一位道士蛊惑徽宗赵佶,称如在此修筑假山园林,大宋必将繁荣昌盛。 于是,赵佶开始大兴土木,在此建造了一处奇艳的宫苑。园子占地十余里,完全由人工建造而成,耗去了中枢大量的财富。主山艮山上建有数十个大洞,洞中藏有据说可以驱避蛇虫的雄黄,还有则能聚集云雾、使空气蒙郁如深山幽谷的卢甘石。 苑的中部有白龙沂、跃龙峡、蟠秀亭、练光亭、跨云亭和罗汉岩等多处奇景。西面的万松岭畔,兀立一倚翠楼,楼旁平地上开凿了两处弯形的水池芦渚和梅渚,池周围有馆、阁、亭数座。 整座园子巧夺天工、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其间的山林中还有大量的飞禽走兽,宛若仙境,是赵佶最喜欢的地方。 到了宣和六年的三月初,万岁山修建基本完工,官家在山上大宴群臣,各宗室亲王与宰执公卿们均为上宾。 皇室诸王如太子赵桓、郓王赵楷、肃王赵枢、康王赵构和信王赵臻等都列席在官家身侧作陪。 另有官家的嫡亲兄弟,官拜大宗正的燕王赵似等,也被邀出席宴会。众臣主要是建宫的有功之人,像太宰王黼、少宰蔡攸、枢密使郑居中、副使白时中、艮岳大总管朱勔等,还有开府仪同三司梁师成和李彦等内廷权宦。 本来还有广阳郡王、领枢密院事兼两河,陕西宣抚使童贯,只因他在边关带兵,不能赴宴,这才没有列席。 宴席上觥筹交错,一片热闹,赵佶端坐在上席,听到的是一片赞颂之词,心早已飘飘然了。 不多久,赵佶的雅兴上来了,看着面前的十几个皇子,个个正襟危坐,不由笑道:“各位皇儿,今日的庆功宴会,朕很高兴,多日来,朕已没问过皇儿们的学业,今日朕就要考考你们,如何?” “请父皇出题。”众皇子纷纷踊跃回道。 “不,不,不用出题,今日朕就考你们对对子,凡对不出来的都要罚酒三杯。” 皇子们个个点头,一旁的公卿宰执、王公大臣们也都在一旁助威。 赵佶一捋胡须,顺口吟出上联:“常德德山山有德。” 郓王赵楷略一沉思,心中便有了答案,面对着赵佶,他自信昂然的吟诵道:“长沙沙水水无沙!” “好!对得好!” “郓王殿下果然才思敏捷!” “对得真妙!” …… 王黼交口称赞,几位朝臣也是声声附和。 太宰王黼本没什么执政能力,能当上首相全靠溜须拍马和政治投机的本事,此前还是御史中丞时,因缘际会与后宫里的宠妃,也就是赵楷生母王贵妃有了联系。 因为都姓王,且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后不谋而合的选择了连宗,王贵妃认了年长的王黼做哥哥,然后在王贵妃的暗中协助下,王黼官运享通,从此平步青云,不到两年,超晋八阶,一举跻身宰执,成为宋朝官场上一大奇迹。 尔后,他又与权监,枢密使童贯、大内监梁师成等勾结在一起,而那时的童贯和梁师成也都是红得发紫,童贯以枢密使衔,统领数十万边军在河北守边,兵权在握。 梁师成以一内监之身,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甚至模仿官家笔迹伪造过圣旨,堪称一代权奸。 王黼、梁师成这些官场的权奸暗中替赵楷筹划夺太子位,可以说是赵楷最大的政治臂助,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内外廷大佬撑腰,郓王赵楷才敢有恃无恐。 反观太子赵桓,因为一直不得帝宠,外加生母王皇后早逝,在宫内宫外几乎没什么根基,唯一的亲信也就是时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的母舅王宗濋了,可惜官位虽高,确是个奉朝请,干领受的虚职,殿前司的真正实权都握在都指挥使高俅手上。 除此之外,还有跟了他十年的太子詹事,提举左右春坊事的老师耿南仲,勉强也算半个亲信。 就这俩,加起来都不够王黼一个人揉捏的! 如果不是朝中还有一批严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忠直之士拥护他这个正统太子,他的太子之位可能早就易位了。 郓王赵楷听到一到一片赞扬声,甚是受用,满脸得意,看看父皇也正在微笑点头,心中更是高兴,一脸潇洒傲然的看着身旁的每位兄弟。 “无锡锡山山无锡。”九皇子康王赵构也不甘落后,沉吟了一会儿,也大声吟了出来。 “康王殿下对得也不错。”众臣再次击掌赞道。 接下来场面就有些冷清了,剩下的几位皇子包括太子赵桓在内都紧锁眉毛,一时都答不上来,群臣不禁私下里一阵腹诽,就差指指点点了。 率先答出来的赵楷,得意洋洋的看着众兄弟,见太子赵桓也在皱眉苦思中,心下不由得大爽,暗道:“大哥啊大哥,枉你武艺如何高强,文思到底是远不如我,父皇偏爱文艺,看你以后还如何跟我争?” 就在他打算是不是要趁机挖苦几句的时候,赵桓突然抬起头,口中慢慢吟道:“平湖湖水水平湖。” “他对出来了?竟然对出来了?!——”赵楷一脸惊讶的看着赵桓,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不管赵楷如何惊讶,赵桓却管不到了。 第0009 穿越者的优势(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吟完后,赵桓心神一放松,顿时感觉一阵心累,前世的他只是个体育教练,文艺这块一直是他的短板,好在穿越后疯狂恶补了一年多,再加上这幅对联难度并不算大,苦思冥想了一会儿,总算是对出来了。 毕竟弟弟们都对出来了,他这个皇长子却对不出来,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脸都真要丢尽了。 皇帝赵佶听了赵桓的答复后,微微点了点头:“还算说得过去,没对上来的都罚酒吧!” 剩下的几个皇子都是一脸的垂头丧气,闻言只得举起酒杯,连喝了三盏,脸上红红的,不知是羞的,还是酒力所致。 赵佶笑道:“皇儿中有三位对上来,朕心甚慰,来,朕与三位皇儿共干一杯!” 太子、郓王和康王一一高举酒杯,共同陪官家喝了一杯。 “朕再出一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赵佶眯着双眼道。 众皇子想了良久,也无对句,急得有些不安,突然赵楷叫道:“有了!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赵佶欣慰的点了点头,宠爱的看了赵楷一眼,其他王公大臣见状,哪里还不明白官家的意思,纷纷击掌赞叹,高声夸耀着郓王的才华,虎父无犬子,众臣在夸耀郓王的同时也等于变相夸耀了官家,这一顿马屁拍得官家和郓王两人都甚是享受。 与此同时,其他各位皇子们仍在思索。 过了很久,也没人能对上来,郓王赵楷满面春风,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一会儿看看皇帝,一会儿又看看太子和几位兄弟,终于忍不住道:“父皇,时辰到了,该罚他们喝酒了吧,不过儿臣听说大哥前些日子好像落马受伤了,想来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过来,儿臣恳请父皇能少罚大哥一杯!”说完还不忘关切的看了赵桓一眼,别人不知,赵桓却分明从中看到了一丝轻蔑之色。 “兄友弟恭,甚好甚好。”赵佶目露赞赏之色,捋了捋须,笑说道:“朕便依你了,皇儿们,喝吧。” “慢着!” 在一片惊呼声中,只见赵桓慢慢站了起来,张口吟道:“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好!”赵佶听完一脸震撼,呆坐了半晌,突然一拍桌子:“此联不仅对得工整,而且暗含苦读诗书之志,实乃一等一的上乘之对!太子是如何想出来了的?” 赵桓躬身回道:“儿臣才疏学浅,能对出此对实属侥幸,让父皇见笑了。” 赵桓并没有说谎,他能对出此对确实是侥幸,当皇帝说出上联的时候,赵桓就有一种明显的熟悉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以前在哪看到过,就在众皇子苦思冥想的时候,他也在脑海中努力搜寻回想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关键时刻终于被他回忆起来了,原来这幅对子他曾在高中老师的办公室里看到过,因为那会上语文课不专心听讲,被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足足训了一节课的话,赵桓不敢反驳,只能盯着墙壁用一种半发呆的方式沉默着。 好巧不巧的是,当时对面墙壁的挂画上就写着这幅对子,两行竖着的楷体大字,笔力苍劲有力,一看就是精通书法的人写得,赵桓当时盯着这幅挂画看了半天,硬生生的把这幅对子给记了下来。此刻想来还真是天意弄人,那一节课真是没白训啊!如果能再穿回去,他一定亲自登门给那位老师道谢。 郓王赵楷做梦都没想到一向疏于文才的太子竟然对出来了,不仅对出来了,还对得那么好,惊得下巴都掉了,一脸的沮丧和难以置信,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原本以为这次能出尽风头,压压太子和众兄弟们,一解前些日子校场之遗恨,在父皇和诸位大臣面前大大显耀一番,不想竟再次被这个平日里古板木讷的太子哥哥盖了下去!一向以绝世才子自诩的他都快气疯了,脸涨得通红,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懑。 康王赵构和其他皇子亲王见状都很高兴,纷纷向太子祝贺,并不时翻眼瞪那郓王赵楷,显然他们内心也很不爽赵楷的狂妄嚣张。 赵佶举杯道:“太子、老三,你俩个陪朕喝一杯,其他皇儿都要罚酒三盏!”说完一饮而尽。 赵佶很高兴,虽然对子很难,但依然有两个儿子对了上来,说明皇室仍有才俊,可喜可贺。 此时官家已有些酒意,眯着眼扫视了一下众人,道:“朕还有一联,看何人能对出。上联: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此联一出,顿时全场喑然,个个苦思冥想,眉头紧锁,过了两刻钟也无人对出。赵佶又去看几位王公大臣道:“王爱卿,你是太宰,位列诸臣首席,看这联如何?” 王黼忙奏道:“回禀陛下,臣才疏学浅,向来愚钝,岂能与殿下们相比,诸位皇子殿下都对不上来,臣更对不上来了。” 第0010 鞑子行凶 在诸皇子中,赵桓自诩才华尚可,两世的记忆加一年多的苦读,即便不算出众,也算不得太差,既然郓王和康王他们都对不上来,单靠自己的力量恐怕是不行了。 想得到官家的欢心和厚赏,绝非易事啊! 太子府内侍钱康见太子殿下多日静坐在书房想对句,仍无结果,不由小心劝道:“殿下,不必过分劳神,既然一时无法想出,何不休息休息,日后再想,以免伤了身体。 再说了,殿下即便自己想不出,也可以向其他高人请教啊,只要有人能对出来,殿下引荐给官家,也是大功一件,既可以断诸皇子们的后路,又可以得到官家的重赏,何乐而不为呢?” 见太子还在沉思,钱康继续劝道:“殿下,俗话说,江湖之中卧虎藏龙,人才辈出。就是在盛唐之时,那李白、杜甫诸公也未曾及第,所以苍海遗珠是可能的。就在哲宗时,有一柳三变,早年进士及第,沉湎于花街柳巷,与歌妓乐工为友,写了许多曲调,流传甚广、连哲宗皇帝都听过他的词。 殿下没听过吗?那柳三变曾有‘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赚了浅酌低唱’之句,后来他在进士试中,哲宗皇帝一看柳三变的名字便想起他那不逊之词,御笔批阅:填词去吧。由是那柳三变便流落江湖,只能以‘奉旨填词柳三变’自嘲,淹没于村老野夫之中,如果殿下真想在官家面前邀功,不妨到京中的勾栏曲榭,或是歌妓行馆走走,说不定就访到了名士呢!” 这钱康是赵桓早年从宫里带出来的,以前在宫里干些跑腿传话的杂活,后来赵桓见这钱康很机灵,就唤到身边做了跟班,因为从小在宫中长大,见惯了宫中的尔虞我诈,钱康打小就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很会看主人眼色行事。 自从做了赵桓跟班后,没过一年,就成了赵桓的心腹贴己。 听了钱康的建议后,赵桓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虽然这主意并不高明,但尚可一试,一则可访名士,二则也能顺便欣赏欣赏东京城内的风俗人情和歌姬舞女,见见世面。 这一日,赵桓穿了件蓝色宽袍博带便服,头戴高统尖顶学士帽,打扮成了书生的模样出了太子府。 东京城的街道上热闹非凡,行人如织。天汉桥街、临汴大街,马行街、潘楼街等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里面铺陈着冠子、幞头、衣衫、裙袄、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匹头以及鞍辔刀剑、书籍古董、时果腌腊,鲜鲊熟肴等各种档次的消费商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与商店并列的还有一些特色小吃,什么王头儿炒栗、李三嫂煎蜜、大牛馒头、王婆肉饼等,里面人头济济,显然生意非常火爆。 街道上人流如潮,有携美游春的达官贵人,有讨食的乞丐,有杂耍的艺人,有打卦算命的“瞎子”,有一路闲逛,暗探听风的泼皮无赖,还有一些寻花问柳的衙内公子等等,各色人等都有。 赵桓走在人群中,目睹四周的狂欢极乐,目睹着东京这座繁华都城,颇为感慨,谁能想到短短两三年后,这做繁华富饶的都城就会被一群野蛮的金兵攻破,扫荡一番后,变成一堆堆残瓦废墟呢! 突然,不远处惊叫声炸起,人群骚乱,赵桓抬头望去,街道上飞奔着几匹高头大马,向一个身姿优美,容貌靓丽的女子冲去。街道上巡逻的几个禁军士卒上前拦阻,立马被马背上的汉子甩起马鞭抽得打滚跑开。 一名禁军小校壮起胆子,举起皇城司的令旗发出警告,汉子们夺过令旗扯得粉碎。一声唿哨,纵马狂奔,百姓或被撞倒,或被打伤,哭声、叫声、喊声,一片惨相。 马背上的汉子均着绊色窄袍,头顶溜光,仅留一根金钱鼠尾辫,右耳上戴着一只金制或银制的耳环,有的形体较大,有手掌那么大小,坠在耳下,分明是金国使馆的随员。 为首的那个行凶者,身高七尺有余,似狼如虎,在马背上弯腰伸臂,从一片惊骇声中,掳起那个早已吓得花容失色的美丽少女提上鞍去。被掳的少女双手不停地挥摆,发出悲切的呼救声。 赵桓见大庭广众之下,金人竟如此猖撅,大喊一声:“快住手,不许鞑子行凶!” 遂即从护卫身后的便衣卫士手中夺过一柄腰刀,在钱康的劝阻声中就向骑马的金人追去,恨不得将那些跋扈狂妄的金人立即斩杀当场!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地跳出一位身着一领单青拈边战袍,头戴青纱抓角巾的高大汉子,挥起一剑截住行凶者马首。 他飞身跃起,矫若鹰鹫,伸手之间,从马背上夺回了被掳的少女。金人见状大怒,三个金人同时拨转马头,三条马鞭同时抡起,向年轻大汉抽打而来。 只见年轻大汉迅速举剑,闪电般一挥,一道白光闪过,三条马鞭齐齐被削断,断鞭散落一地。金人惊骇。 本欲抽刀再战,一雪耻辱,见越来越多的皇城司禁军士卒朝他们围来,知道这里是宋人的地盘,不敢继续纠缠,叽里呱啦大声怒骂了几句后,纷纷控马仓皇逃去。 此刻,行凶现场中央只剩下吓懵了的少女、提剑的年轻汉子,还有赵桓及几个贴身护卫随从,行人早已逃离一空。 赵桓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一个如此勇武的年轻汉子,当即上前抱拳道:“阁下武艺超群,小生佩服,敢问尊姓大名?” 年轻汉子纵声一笑,道:“大名谈不上,俺叫刘琦。” 赵桓一听名字,不由惊疑道:“你父可是原西军五路都统制,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官拜节度使的刘仲武刘老相公?” “不错,正是家父!”刘琦惊讶的点了点头。 赵桓没想到在这东京街头遇到一个将门之后,还是未来与岳飞、韩世忠等齐名的抗金名将。他努力忍住内心的激动与惊喜,继续问道:“不知刘兄现在官居何职?” 第0010 鞑子行凶 在诸皇子中,赵桓自诩才华尚可,两世的记忆加一年多的苦读,即便不算出众,也算不得太差,既然郓王和康王他们都对不上来,单靠自己的力量恐怕是不行了。 想得到官家的欢心和厚赏,绝非易事啊! 太子府内侍钱康见太子殿下多日静坐在书房想对句,仍无结果,不由小心劝道:“殿下,不必过分劳神,既然一时无法想出,何不休息休息,日后再想,以免伤了身体。 再说了,殿下即便自己想不出,也可以向其他高人请教啊,只要有人能对出来,殿下引荐给官家,也是大功一件,既可以断诸皇子们的后路,又可以得到官家的重赏,何乐而不为呢?” 见太子还在沉思,钱康继续劝道:“殿下,俗话说,江湖之中卧虎藏龙,人才辈出。就是在盛唐之时,那李白、杜甫诸公也未曾及第,所以苍海遗珠是可能的。就在哲宗时,有一柳三变,早年进士及第,沉湎于花街柳巷,与歌妓乐工为友,写了许多曲调,流传甚广、连哲宗皇帝都听过他的词。 殿下没听过吗?那柳三变曾有‘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赚了浅酌低唱’之句,后来他在进士试中,哲宗皇帝一看柳三变的名字便想起他那不逊之词,御笔批阅:填词去吧。由是那柳三变便流落江湖,只能以‘奉旨填词柳三变’自嘲,淹没于村老野夫之中,如果殿下真想在官家面前邀功,不妨到京中的勾栏曲榭,或是歌妓行馆走走,说不定就访到了名士呢!” 这钱康是赵桓早年从宫里带出来的,以前在宫里干些跑腿传话的杂活,后来赵桓见这钱康很机灵,就唤到身边做了跟班,因为从小在宫中长大,见惯了宫中的尔虞我诈,钱康打小就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很会看主人眼色行事。 自从做了赵桓跟班后,没过一年,就成了赵桓的心腹贴己。 听了钱康的建议后,赵桓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虽然这主意并不高明,但尚可一试,一则可访名士,二则也能顺便欣赏欣赏东京城内的风俗人情和歌姬舞女,见见世面。 这一日,赵桓穿了件蓝色宽袍博带便服,头戴高统尖顶学士帽,打扮成了书生的模样出了太子府。 东京城的街道上热闹非凡,行人如织。天汉桥街、临汴大街,马行街、潘楼街等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里面铺陈着冠子、幞头、衣衫、裙袄、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匹头以及鞍辔刀剑、书籍古董、时果腌腊,鲜鲊熟肴等各种档次的消费商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与商店并列的还有一些特色小吃,什么王头儿炒栗、李三嫂煎蜜、大牛馒头、王婆肉饼等,里面人头济济,显然生意非常火爆。 街道上人流如潮,有携美游春的达官贵人,有讨食的乞丐,有杂耍的艺人,有打卦算命的“瞎子”,有一路闲逛,暗探听风的泼皮无赖,还有一些寻花问柳的衙内公子等等,各色人等都有。 赵桓走在人群中,目睹四周的狂欢极乐,目睹着东京这座繁华都城,颇为感慨,谁能想到短短两三年后,这做繁华富饶的都城就会被一群野蛮的金兵攻破,扫荡一番后,变成一堆堆残瓦废墟呢! 突然,不远处惊叫声炸起,人群骚乱,赵桓抬头望去,街道上飞奔着几匹高头大马,向一个身姿优美,容貌靓丽的女子冲去。街道上巡逻的几个禁军士卒上前拦阻,立马被马背上的汉子甩起马鞭抽得打滚跑开。 一名禁军小校壮起胆子,举起皇城司的令旗发出警告,汉子们夺过令旗扯得粉碎。一声唿哨,纵马狂奔,百姓或被撞倒,或被打伤,哭声、叫声、喊声,一片惨相。 马背上的汉子均着绊色窄袍,头顶溜光,仅留一根金钱鼠尾辫,右耳上戴着一只金制或银制的耳环,有的形体较大,有手掌那么大小,坠在耳下,分明是金国使馆的随员。 为首的那个行凶者,身高七尺有余,似狼如虎,在马背上弯腰伸臂,从一片惊骇声中,掳起那个早已吓得花容失色的美丽少女提上鞍去。被掳的少女双手不停地挥摆,发出悲切的呼救声。 赵桓见大庭广众之下,金人竟如此猖撅,大喊一声:“快住手,不许鞑子行凶!” 遂即从护卫身后的便衣卫士手中夺过一柄腰刀,在钱康的劝阻声中就向骑马的金人追去,恨不得将那些跋扈狂妄的金人立即斩杀当场!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地跳出一位身着一领单青拈边战袍,头戴青纱抓角巾的高大汉子,挥起一剑截住行凶者马首。 他飞身跃起,矫若鹰鹫,伸手之间,从马背上夺回了被掳的少女。金人见状大怒,三个金人同时拨转马头,三条马鞭同时抡起,向年轻大汉抽打而来。 只见年轻大汉迅速举剑,闪电般一挥,一道白光闪过,三条马鞭齐齐被削断,断鞭散落一地。金人惊骇。 本欲抽刀再战,一雪耻辱,见越来越多的皇城司禁军士卒朝他们围来,知道这里是宋人的地盘,不敢继续纠缠,叽里呱啦大声怒骂了几句后,纷纷控马仓皇逃去。 此刻,行凶现场中央只剩下吓懵了的少女、提剑的年轻汉子,还有赵桓及几个贴身护卫随从,行人早已逃离一空。 赵桓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一个如此勇武的年轻汉子,当即上前抱拳道:“阁下武艺超群,小生佩服,敢问尊姓大名?” 年轻汉子纵声一笑,道:“大名谈不上,俺叫刘琦。” 赵桓一听名字,不由惊疑道:“你父可是原西军五路都统制,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官拜节度使的刘仲武刘老相公?” “不错,正是家父!”刘琦惊讶的点了点头。 赵桓没想到在这东京街头遇到一个将门之后,还是未来与岳飞、韩世忠等齐名的抗金名将。他努力忍住内心的激动与惊喜,继续问道:“不知刘兄现在官居何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