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 自序 思维即命运 人类发展史上,决定个体是否强大的关键因素一直在变化。 原始的狩猎时代,最重要的是肌肉力量。高大的身材、强健的肌肉和迅捷的反应速度让原始人有更大的概率捕捉到猎物,并避免被猛兽伤害。农耕时代体力劳动依然是主流。你需要健壮的身体去挥舞锄头和砍伐柴火,但也需要一点农耕知识了。到工业时代,机器替代了人的体力,最重要的东西变成了知识,火药、医药、工程等方面的稀缺知识让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培根还喊出了那个经典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知识已经不稀缺了,思维能力已成为人们追捧的新晋的热门。如今,学校、企业和各类严肃场合里,无不在谈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广泛的谈论并不代表它已被普遍掌握,尽管在几十年的热烈探讨和教育系统的初步努力下,一些简单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普及,但深度思维的能力仍然是稀缺品,并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重要入场券。 现在我们需要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是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给人的初始联想,大约是更深刻、更接近本质的思维,更高级的、一般人想不到的思维,但这样的描述似乎太抽象了。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深度”的意义,我们不妨先来探讨,怎样的思维可以称为与之对应的“浅度”思维。 第一种浅度,是逻辑链条的短浅,无法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比如,走象棋的时候只能考虑1-2步,解数学题的时候只能往后推论1-2级,又或者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只能分析出最浅近的直接原因。 第二种浅度,是思维过程中只能从最熟悉的地方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沟通、规划、写文案等事项中,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而无法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去换位思考。 第三种浅度,是对于信息量较大、较复杂问题的束手无力。如果要求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很多人的思维能力是跟不上的,大脑常常处于超载状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信息过载的状态既会带来思考效率的低下,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之一。不幸的是,手头同时进行七八件事情、遭受大量杂乱信息的轰炸正是现代人的工作常态。 第四种浅度,是只关注眼前的、近处的、近期的内容,而缺乏长远规划、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比如我们容易在日常的工作中精打细算,却未能对长期趋势进行研究、把握并据此进行人生规划;或者我们常常只关注和研究个体,而对个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缺乏了解;又或者,我们紧盯手头一个个零散的事项,而对整个任务的宏观流程缺乏认知和掌控。 这四种浅度就是一般人思维过程中的局限和弱点。对应的,能在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和改善的,则可以称为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我们应当从上述四个方面去突破以培养自己的深度思维能力。 在深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思维能力是相对抽象的东西,它不像知识点的学习那样明确——掌握几个公式,或者背诵一篇文章。在中国社会和教育界极力推崇思维能力培养20年后,中国学生的思维能力依然未见显著提高,缺乏具体的思维训练内容正是重要原因。 深度思维能力的学习需要像知识点一样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内容,不能仅停留在某种理念的基础上。思维能力的掌握,很多时候是具体思维工具的内化而形成的。所以深度思维的学习,得有具体的模型、定律乃至公式,并配以具体的案例。就像投资家查理·芒格在论述多元思维的概念时所做的那样,他清晰地将多元思维能力的学习落实到不同学科的具体模型中,这就给后人的学习提供了方便。而一般人在谈论关于思维的名词时——如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则常常停留在模糊的理念描述的阶段。 从深度思维的四个方面出发,以有具体的模型、定律和案例为标准,本书的内容就顺次产生了: 从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这一角度出发,得到了第一章《思维逻辑链》的内容; 从突破自我中心、灵活切换思考视角这一角度出发,得到了第二章《换位思维》的内容; 从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这一角度出发,得到了第三章《可视化思维》的内容; 从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这一角度出发,则衍生出了第四章《流程思维》、第五章《生态思维》、第六章《系统思维》、第七章《大势思维》、第八章《兵法思维》以及第九章《慢即是快》。从宏观角度出发衍生出的章节较多,而宏观思维也的确是我们人生中难度更高、作用更大的思维方式。 对于这些深度思维的方法,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划分它们:思维的技术与思维的格局。 本书上篇名为技术大师,有《思维逻辑链》《换位思维》《可视化思维》《流程思维》四种思维方法,我称之为技术类思维方法。这些思维的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日常工作的具体事物,就像一个个小工具,又像是一把把武器,能让你披荆斩棘,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本书下篇名为思维的格局,有《生态思维》《系统思维》《大势思维》《兵法思维》《慢即是快》五种思维方法,我称之为格局类思维方法。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格局比能力更重要。那么怎样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做出那些大格局的、效用超越普通努力的智慧选择呢?这就是格局类思维方法的用处。它能让你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上去看待问题,以更深刻、更巧妙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且心态更加大气平和。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流程思维是从宏观角度解决问题这一角度衍生出来的,但《流程思维》一章我选择将其放在上篇的技术类思维方法中(而非格局类)。这是因为流程思维的具体应用依然属于解决日常工作问题的范畴。它大概可以叫作宏观中的微观方法,或者微观中的宏观方法,也可以说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解决微观问题。 在具体的章节中你将看到,这些深度思维方法具有极高的价值,给人带来从解决问题到掌控格局的全方位提高,赢得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的古人强调,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如果你不曾实践某个道理,那么你对别人讲述它就是无力的。本书所讲的思维方法都是我亲自实践过并对我产生了切实帮助的,由此缘起,本书自然而然地带有了另外一层特性(也是我个人的属性):它特别适合那些没有背景、缺乏资源、天赋平平,在迷茫时代挣扎的普通人。 作为普通人的一员,我深知从草根中爬起是多么困难,处处都是因为缺乏资源而无法迈过的门槛,常常面临根本无法进场参与游戏的困局。当资源、背景和天赋都不足的时候,能够帮助你人生破局的只有深度思维的能力。在研究思维方法、思考人生策略时,我也特别关注那些普通人因为深度思维的能力而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案例。 比如我认识的一名金融投资者,他在股票市场里拼搏多年下来斩获颇丰,早早实现财务自由。当他和我交流自己的投资心得时,说自己做的事情无非是对着市场上的公开信息进行深度思考而已。例如国家某个政策发布后,他会由此进行深度推演,预算这个政策未来将带来怎样的短中长期变化,并一步步演算清楚——这正是思维逻辑链的投资实践版本。这名投资者只是一个散户,但深度思维的能力将他和那些追涨杀跌、打探内幕消息的散户区别开来,过上了财务自由、身心自由的生活。 一名历史老师在困惑如何让学生们学好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世界历史知识涉及众多国家、事件和逻辑,学生们常常搅成一团,相互混淆,容易遗忘,这是他教学十几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参加完我的可视化思维培训课程后,他制作了一幅宏大的世界历史脉络图,对照图片进行讲课,学生们的成绩突飞猛进,如同突然开了窍一样。困扰历史老师多年的教学问题解决了。 生态思维与大势思维也常常得到经典的应用,给人带来巨大的回报。例如,基于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对应的养老产业中也蕴藏着大量机会。尽管道理讲起来简单,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却似乎与普通人没什么交集,因为养老产业的几大门类准入门槛都不低。养老院建设、养老医药和医疗器械、养老地产等,哪一个行业又是普通人能够随便切入的?都是大资金、大企业的游戏。但是生态思维告诉我们,不一定要和这些大资金、大玩家成为竞争者,你可以思考如何与它们共生。当大企业花费大资金去建设养老院、养老地产的时候,你可以切入一些小的、辅助性的门类——比如养老护工中介、养老地产配套设施生产等。从这个角度切入,你成了大企业的辅助,如同鳄鱼嘴边的牙签鸟,以此抓住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产业的机会。 这样的案例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而在这些精彩的案例背后,我看到的是深度思维的能力对普通人的重大意义。 《深度思维》一书无法概括深度思维的全部(实际上任何人都无法穷尽所有的思维方法),有很多思维方法并没有被纳入到本书中来。一方面,基于“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原则,那些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我并没有亲自实践过的思维方法,我都没有采用。本书中选择的,是那些我在实践中发现能够切实对普通人的人生产生巨大积极作用的思维方法。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思维方法由于早已广为人知而没有再赘述的必要。比如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经典的、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思维技术,但对它的论述已有诸多书。再比如批判性思维也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而你可以在已有的经典批判性思维书籍中学到很多。所以尽管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也没有出现在本书的内容中。 总的来说,深度思维是具有巨大价值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技术与格局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的能力。我也坚定地认为,在这个高压、高竞争的时代,处处充斥着阶层固化的焦虑,而深度思维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最可靠武器。 上篇 技术大师 高效解决问题,你需要这些思维技术 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和任务,我们需要高效的深度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它们。 有些人工作速度快、质量高,一小时做完别人一天也做不好的事情;有些学生学习效率奇高,不仅考试总拿第一,还有空闲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是智商高的缘故吗? 不,学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结果告诉我们,智商不是决定因素,思维方法才是。缺乏深度思维方法的聪明人常常犯错误,而掌握了深度思维方法的普通人则能优质完成任务,显得很聪明。 为了高效优质完成任务,你需要这些深度思维技术。 第一章 思维逻辑链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刻 思维是一根链条,越长的链条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维。深刻的思维让你能够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断事物的深远发展结果。思维逻辑链,是一强大的兵器。 第一节 深度思维的利益 更强的思维能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假设有两家生产同一商品、互为竞争对手的公司甲和乙,你出于某种原因——或许是要找工作,或许是要进行股票投资——需要预测其中哪家公司会发展得更好。 很显然,你会想要找到技术水平更先进、更不容易被淘汰的那家。不过,想要在技术上领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部分情况下竞争者们的核心技术处于差不多的水平——正如甲公司和乙公司那样。又或者你想要找一家市场份额更大的公司。不过目前来看,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接近,都属于中小型企业。 总之,任何显性的指标两家公司都旗鼓相当,包括采购的生产资料的成本、质量,使用的规章制度和员工考核标准,日常面临的问题,所招聘员工的能力、责任心等。唯一有所区别的是,乙公司的老板有很强的深度思维能力,而甲公司的老板在这方面则一般。 那么深度思维能力能带给甲公司哪些好处呢?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场景。 甲公司场景 某天,甲公司的老板闲来无事,在自己的公司生产车间中巡视,他发现车间运行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某台机器突然停止运行了。甲老板很自然地叫来了维修工人,工人更换了一根保险丝,十几分钟之后,机器恢复运转了。 对此,甲老板向车间主管和维修工人提出指导: “对于日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解决!今天我路过的时候顺带发现了一个问题,于是立刻叫你们来解决。可是如果没那么巧,没有路过这里呢?你们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吗?会不会十几分钟后才来,于是就耽误了十几分钟的生产?以后一定要快,要有责任心!……” 如果你略有几年工作经验,大概对这种典型的领导训话并不陌生,大部分公司的管理者都是类似的反应吧。当然,大部分员工对这种训话的反应也是类似的: “真倒霉,刚出问题就被老板发现了。” “我刚准备过来就被老板打电话叫来了,就慢了这么一分钟——其实你不给我打电话我也知道有问题啊,监控室都发了故障信号了!” “希望不会被扣工资吧。真是的,又不是什么大故障,只不过是保险丝烧断了而已——老板真是大惊小怪!” 如果你恰好是一名企业管理者,你可能会觉得员工的这些心理活动真是太不负责任了。但是你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员工都是类似的想法,那种以公司为家、为公司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员工是极少数,而抱怨老板、想办法偷懒省事的才是常态。 乙公司场景 假设乙公司的老板也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巡视,并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某台机器突然停止运行了。乙老板站在原地等了一两分钟,随后车间主任带着维修工人赶到了。乙老板看着他们为机器更换了一根保险丝,然后机器恢复运行了。 主任和工人心想:没想到老板在场,幸亏及时赶到解决问题了。(员工心态上和甲公司是类似的。) 乙老板问:“这台机器刚才出了什么问题?” 主任:“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保险丝烧断了,换一根就好了。”(和甲公司的员工一样的解决方案。) 乙老板:“哦。不过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呢?” 主任心想:啊?这哪有什么为什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维修工人:“保险丝烧断肯定是负荷太大了呗。”维修工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满意。 乙老板接着问:“哦。但平白无故的,机器怎么就负荷太大了呢?” “这……”主任和维修工都答不上来了。维修工说:“这就不知道了,需要再拆机检修。”(原本只想换个保险丝,在老板的追问下必须做更深入的检查了。) 十几分钟之后,维修工人弄清楚问题了:“老板,找到问题了。是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维修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再次感到满意。 乙老板点点头:“很好。那么为什么没润滑油呢?是用完了吗?” 维修工看了一眼机器:“润滑油还剩很多,但是润滑泵吸不上来油了。” 乙老板:“那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它出了什么问题呢?” 维修工又研究了几分钟,说:“油泵的轴磨损了,松了,在空转,所以吸不上来油。” 主管这下学聪明了,主动问:“那为什么油泵会磨损呢?这玩意儿的理论使用寿命应该是非常长的,怎么会轻易磨损?”维修工人回答:“有很多铁屑之类的杂质混进去了,估计是机器上半部分掉下来的。这个泵才用了一年多就磨坏了,原本估计是使用五年以上的。” 乙老板:“那机器的上半部分怎么会掉铁屑下来呢?” 维修工人:“这个没办法,上半部分是机器的主要运转区,本来就磨损很大,掉点铁屑下来是没法避免的。这个全行业都是一样的,真的解决不了,而且它掉点铁屑下来对上面的运行没影响,只是影响下面的润滑泵。” 乙老板:“哦,那么下面的润滑泵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不受影响呢?” 维修工人:“这太简单了,我们自己加个滤网就行了,每年定期清一下滤网,以后啥问题也没有了。” 乙老板点点头,对主管和工人说:“好的。既然这台机器出了问题,我猜其他机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考虑在所有机器上都加上滤网。另外,车间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呢,最好不要只停留在第一层,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想,今天的事可以算一个教学案例了吧?” 维修工人点点头,心里很高兴:这法子不错,花一个小时加装滤网,以后能节省很多麻烦啊。机器故障率少一半,都不用我去修了,我这班是上得越来越轻松了,哈哈! 主管也点点头,心想:这老板果然不是吃素的,就今天这么一个小问题的解决,就能让生产停工率大幅降低了。我以后就学他的思维方法管车间,考核指标肯定轻松完成,年底奖金还不翻倍?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两家公司的各方面状态是类似的。公司同样会出现各种问题,员工和主管都不是劳模,永远都在一边想着自己的利益一边尽可能逃避责任。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老板是否有深度思维的能力。对于甲公司,未来还会继续出现各种生产故障,长远来看必然影响产量、成本和产品质量,然后一边批评员工一边丧失市场份额;而乙公司在深度思维能力的带领下,则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同时让整个员工团队不断成长,在甲乙公司的竞争中,显然已经占据上风了。 深度思维能力是能够直接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不论是学生学习、职员工作、领导者管理企业,还是投资者的金融投资,深度思维的能力都将像上述案例中那样发挥巨大的作用。不过,深度思维这个词有点抽象,指代范围太大了,此处的深度思维具有更精确的含义——更长的思维逻辑链。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换位思维、系统思维等很多种(正如你将在本书中看到的那样),其中逻辑思维是最基础的,它是一切其他思维方式的根基。而逻辑思维就像是一根链条那样,从一个节点延伸到另一个节点,绵延不断——就像数学证明题那样。简单的数学证明题会让你从条件a推导到结论b,而复杂的证明题则让你从a推导到b,再一路从b推导到c、d、e、f、g…… 图1-1 如果普通思维在思考问题时思考的是1-2层,那么深度思维就是指思考3层乃至更多层。就像下象棋时,普通人思考后面1-2步,而职业棋手则会考虑十几步。可以说,你的逻辑链条延展得越长,你的思维能力就越深刻。 第二节 5why思考法 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找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之一,作用巨大。但是找问题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些人能够找到深层原因,有些人只能找到浅层原因,甚至是错误的、无用的原因。很多时候,这是深度思考能力的差别,也就是思维逻辑链条长短的差别。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思维逻辑链条都太短了,短常常意味着肤浅,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易用的方法:5why法。 什么是5why思考法 那么,什么是5why思考法呢? 5why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里要注意,虽然叫作5why法,但并不一定是问5次why,而是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为了更直观地介绍5why法,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案例。其实,第一节中甲乙公司老板的案例就是5why法的应用案例,这里再举一个典型案例。 一个博物馆的东边外墙面上有非常严重的腐蚀,需要经常涂刷新的油漆。这一天,博物馆的主管发现墙面又腐蚀得很严重了,现在他需要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也许,部分人的第一直觉是,那就再喷刷一次油漆呗。可是这个答案显然太肤浅了。有一些思维能力的你可能会说:“显然需要找出原因,为什么东边的外墙面腐蚀很严重?” 经过调查以后,你发现,原来博物馆的清洁人员在洗墙的时候,用了一种高腐蚀度的清洁剂,这才导致了墙面的腐蚀,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在喷刷修补了这一次的墙面以后,要求清洁人员下次清洗墙面时换用低腐蚀度的清洁剂。 你看,经过思考,你做出的决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强多了。 可是根据5why法,事情并不能就这么结束了。你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清洁工要用高腐蚀度的清洁剂?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东边的墙上经常有很多鸟粪粘着,用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 现在你肯定已经知道了,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东边的墙上有很多鸟粪? 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而这些鸟以蜘蛛为食,所以经常在墙附近活动。 那么,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 因为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虫子? 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晚上,博物馆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在窗户那里安装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拉上窗帘,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 图1-2 5why思考法的作用 5why法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我们只进行常规思考、浅度思考,那么面对墙面腐蚀的问题,我们可能仅仅是再次喷刷修补一遍,然后过不了多久墙面再次腐蚀,如此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又或者要求清洁工换成低腐蚀度的清洁剂,然后墙面永远都很脏,严重影响美观,由此减少了博物馆的游客数量。 但是在5why思考法的引导下,我们一步步地找到了问题的最底层原因,进而改变了处理方法,从仅仅再喷刷修补一遍墙面,变成了安装厚窗帘。这个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所有问题,省下了未来的无数人力、物力和资金。 从喷刷修补墙面到安装厚窗帘,解决方案的跨度之大,如果没有5why法的引导是很难思考到的。设想以下的问答:如何解决外墙腐蚀的问题?——安装窗帘。这个问答看起来有多么跳跃和奇怪,5why法的价值就有多大。 5why思考法的应用要点 那么如何应用5why思考法呢?也许上面的案例(以及第一节中的案例)你能够轻松地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已经完全掌握了5why思考法。在应用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几个要点。 到底要问几个why 当5why思考法在丰田汽车诞生时,丰田很明确地要求面对问题至少要问5个why,这便是5why思考法名字的来由,也体现了日本人的严谨和工匠精神。但是我们寻找原因的时候,一定就卡死在5这个数字上吗?到底要问几个why才合适呢? 当然未必是5个,而是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也许是4个或者更少,也许是6个、8个或者更多,总之,得是一个合适的数字。追问的少了,思维就不深刻了;追问的太多,就无穷无尽了,可能每个问题都要追问成“物质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等不可回答的终极问题了。 那么如何确定这个合适的数字呢? 确定数字的原则是:不断追问下去,直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在博物馆墙面腐蚀的案例中,最后一个问题和对应的答案是“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虫子?”和“因为晚上博物馆里的光从窗户透出去,而昆虫有趋光性”。 如果你继续追问下去,那么只能提出以下问题了:“为什么墙上要开窗户?” 这不是明摆着吗,换气啊,透光啊;接着问,那为什么要换气呢?人为什么要呼吸呢?为什么人的眼睛要有光才能看见呢?……你发现,这样接着问下去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又或者,针对昆虫有趋光性,你这样继续问下去:“为什么昆虫有趋光性呢?” 得了,只能找生物学专家去解释了,可能要牵扯出一大堆和进化论、基因等有关的知识。可是这跟博物馆解决墙面腐蚀问题完全没有关系啊!很显然,这样的问题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对生物学家、昆虫学家倒是有意义的)。 综合起来看,如果面对一个答案,无论你怎样继续追问为什么,提出的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就可以停下来了,这就是5why思考法的追问原则。 提问要往有意义的方向问 在连续追问的过程当中,某些环节上,经常有多种不同的提问方法。 比如还是博物馆墙面腐蚀的案例,中间有个答案是“东面墙上有很多蜘蛛,而鸟要吃蜘蛛”。面对这个情况,有两种提问方法: 1.为什么东面墙上有很多蜘蛛? 2.为什么鸟要吃蜘蛛? 哪种提问方式更好呢?显然第一种提问方法更好,案例中我们也确实采用了第一种问法。至于第二种问法,这对于生物学家是有意义的,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是没有意义的。 在连续追问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提问对当时场景来说是有意义的,否则连续追问最后会变得离题万里。 以下是5why法连续追问的错误案例: 为什么墙面腐蚀?因为有鸟粪,必须用腐蚀性清洁剂; 为什么墙上有鸟粪?因为墙上有蜘蛛,而鸟要吃蜘蛛; 为什么鸟要吃蜘蛛?因为鸟在食物链的上端,蜘蛛在下端; 为什么鸟在食物链的上端?因为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为什么生物要进化?因为上帝要生物进化…… 结论:墙面腐蚀是上帝的意志。 要疑问,不要质问 5why思考法是一个寻找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5why思考法时,往往面对的是已经出了某种问题的情景。 出了问题时,人们很容易陷入某种情绪——愤怒、抱怨、逃避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愤怒和指责,尤其是对处于优势地位的人——领导者、管理者——来说,指责与训斥下属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指责与训斥的情况下,5why思考法的追问,很容易变成反问、审问和质问,带有较强的情绪。而面对优势地位的压迫,从提问到回答往往会变形,会变得无效。 小薇是市场部的一名新人,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将甲客户合同中的部分资料给乙客户看了。虽然甲客户并不知情,但一旦发现将可能把公司告上法院,并要求泄密赔偿。 针对这个问题,市场部经理对小薇使用5why思考法进行连续提问: “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保密条款?” “为什么保密这样重要的工作没有引起你的重视?” …… 这些连续的提问——其实是审问和质问,只会把新人小薇吓得哆哆嗦嗦,声泪俱下承认错误:“对不起,都是我的错……呜呜……我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犯了……” 这一系列的连续追问就是无效的。看起来新员工小薇积极地承认了错误,还保证一定不会再犯,但问题背后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找出来。小薇将甲客户合同中的部分资料给了乙客户看,可能仅仅是想向乙客户说明自己公司的实力,说明之前有过成功案例。如何通过过往成功案例证明自己的实力(并证明案例的真实性),哪些资料是可以公开的,哪些是不可以的,新人培训流程中是否还有疏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仅仅是认了个错而已,这次5why思考法的应用因为经理的质问、审问态度而效果欠佳。 5why思考法的提问,应该是不带情绪的提问,是疑问而不是审问,是为了寻找关键信息而非寻找责怪的对象。上司对下属、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等诸多场合都应注意类似的问题。 回答问题的注意事项 要想5why思考法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不光在提问的时候有注意事项,回答的时候也有相应技巧。 其中最核心的原则就是:要往我们可以控制的事项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的内容。 假设有个儿童玩具生产厂家发现上一个季度出现了较大的亏损,ceo对此进行了思考: 为什么上个季度发生了亏损?因为新上市的儿童玩具销量未达到预期; 为什么新上市玩具销量不好?因为虽然销售渠道广泛,但这些玩具并不受儿童们喜爱; 为什么新玩具不受儿童喜爱?因为……因为他们就是不喜欢,小朋友们太善变了…… 为什么小朋友们这么善变?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变? 解决方案:远离邪恶的儿童玩具市场…… 这个5why思考法就是无效的,因为回答为什么的时候找的方向是不可控的——你无法控制小朋友,让他们的喜好不要变化。正确的回答方向是: 为什么新玩具不受儿童喜爱?因为市场部没有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在确定玩具设计和营销方向的时候过于主观化。 解决方案:提高市场调研的频率,采用更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 显然,重新制订市场调研计划是你能够控制的,也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向。 总结一下,深度思维能够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学业、工作、管理、投资等,而思维逻辑链的延长则是深度思维的重要表现。其中一种延长思维逻辑链的方法即是5why思考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下一节中,我们还会介绍另一种延长思维逻辑链的方法,它在形态上与5why思考法相互呼应,并同样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现实应用。 第三节 5so思考法 如何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 如果说某个事实现象是一个点,那么由这个点展开的思维逻辑则是一个链条,而这个链条应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前追溯原因,一个是向后追寻结果。 第二章 换位思维如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如果不懂别人是怎么想的,你的努力或许会白费。你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第一节 为何你的努力别人不买账 掌握换位思维,让你不只是感动自己 凌晨十二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一位勤恳的员工努力敲打着鼠标键盘。这是一家小型旅游公司,新开发了一款面向职场白领的旅游产品。针对职场白领日常疲劳、时间紧凑的特点,该旅游路线周期较短,选择了在云南大理洱海边某风景优美的山水之地。这位员工为此做了一份精美的ppt和策划文案。他在文案和海报上写下“风光无限,畅享人生”。 一个女生单身已久,时常自嘲单身狗,但内心对感情其实没有太大期待,不过她有一个期待爱情已久的闺蜜。最近,闺蜜终于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孩,男孩用甜言蜜语哄得闺蜜无比幸福。不过,善良的女生发现,男孩明显是一个油嘴滑舌、满嘴跑火车的骗财骗色高手,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凭借自己看人的能力已经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这一点了。但是闺蜜却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视而不见。女生义无反顾地向闺蜜指出了男方人品有问题。 一位部门负责人了解到之前高压式的工作氛围是部门人员流动频繁的根本原因,他希望能用更加宽松的氛围为员工减压,但苦于公司政策不允许而无法实施。经过与公司高层反复沟通和争取,好不容易获得权限,能够对新招进来的一批大学毕业生放权,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希望他们能够在轻松、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工作,以自如的心态应对高难度的业务问题。 上述这些人为工作、朋友、下属付出了很多时间、心血和情感,也期待得到认同和感谢,他们能如愿以偿吗? 不懂别人怎么想,怎么努力也白费 恐怕不能。第一个勤奋的员工辛苦熬夜写出来的文案策划,恐怕会市场反应平平;第二个善良的女生好心指出男方是骗子,未必会得到闺蜜的感谢,甚至有可能两人会反目成仇;部门负责人以宽松的环境优待新员工,有可能会收到工作执行混乱、纪律松散偷懒的回报。 也许你自我感觉良好,但别人往往并不买账。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三个案例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个案例,文案策划者在文案和海报上写下“风光无限,畅享人生”,意思是希望看到海报广告的人能够知道,这条旅游线路的风景很好,如果他们选择这个旅游产品能够缓解疲劳、享受人生。 但是,实际看文案海报的人会怎么想呢?假设他的理想受众客户——疲劳的白领看到了文案“风光无限,畅享人生”,很可能会被激起反应:“‘畅享人生’,唉,要畅享人生,得有充足的资金,还是要努力赚钱才行。”又或者会想:“‘风光无限’,唉,我这么累,还有一堆任务没完成,真是一点都不风光。” 作为对比,假设这条文案这样写呢—— “你是愿意待在沉闷的办公室里勉强安慰自己小点压力,还是愿意躺在大理洱海边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很明显,第二种写法才能真正打动客户,让客户产生“压力太大了,去旅游放松一下吧”的冲动。 可惜策划者没有想清楚这一点。按照他的写法,目标客户即使碰巧看到了广告文案,所思考的内容也可能与策划者预估的完全不同。“风光无限,畅享人生”的文案只是告诉客户你希望他怎么想,但客户实际上并不会这么想。无论策划者如何被自己的辛苦所感动,他的努力都变得无效了,因为他并没有想到客户会对他的文案做出何种反应。 第二个案例,女生看穿了闺蜜的男友是个骗子,好心向自己的闺蜜指出来,但是站在闺蜜的角度会怎么想呢?她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爱情,两个人卿卿我我甜甜蜜蜜,正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你突然说她的男友是个骗子,而且只是凭借自己的看人能力得到的结论,并没有直接的证据,闺蜜能接受吗?即便有诸多线索和嫌疑,只要不是直接证据,闺蜜也很可能会视而不见,毕竟人类从来都是善于欺骗自己的。 闺蜜很有可能会想:“我终于有男朋友了,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太幸福了!真希望永远这样幸福下去!什么?你说他是骗我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怎么能这样说?你肯定是嫉妒我!你太可恨了!”于是转而把怨气撒到女生头上。 千万不要以为闺蜜不会这么过分,你低估了处于极端情绪中的人具有怎样超越普通逻辑的思维。即便上述反应不是必然的,也不要低估了这种概率。不懂站在别人的角度预估别人的反应,女生的好心很容易被当成驴肝肺。 第三个案例,主管为了减轻部门压力导致的人员流失,对新入职的员工采取低压、自主管理的政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和老员工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老员工业务熟练、职责清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许可以低压管理,但新入职的毕业生对业务完全不熟悉,对新环境抱有陌生、担忧、恐惧等情绪,并且没有职业习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最需要的是长期业务培训、岗位规范和老员工的悉心教导,至于严格、压力大小等暂时还不是主要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就对新员工低压自主管理,新员工会怎么想呢?他们很可能会想:“这工作怎么做啊?该问谁呢?我这样搞也不知道对不对。不过没人管我,那说明我做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好像没什么事啊,上会儿网吧,有事应该有人叫我的。” 由于不能评估别人的状态,主管好心争取的低压政策,不仅无法解决老问题,而且还可能引发新问题。 这几个案例都是典型的不懂得换位思维的失败案例。由于不知道他人所想、不能评估和预估他人的反应,造成自己熬夜加班加点所做的努力对不上他人的真正需求,好心好意变成了驴肝肺——你的付出只能感动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的类似案例,包括父母和子女间的代沟、朋友间的矛盾、领导与下属间的沟通不畅、甲方与乙方间的合同纠纷等,我相信大家一定经历了不少。总之,如果不具备换位思维的能力,生活与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至于这几个案例如何用换位思维来应对,可以在公众号“人生策略师”后台回复关键字“换位思维”查看答案。 上面几个案例都是不具备换位思维能力造成的负面效果;那么具备了换位思维的人,又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多大的正面效益呢? 高手是怎样换位思考的 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有一个关于换位思维的精彩案例。 韩楚风是某个大型商业集团的经理,其业务能力出众,深得前任总裁喜爱,也是集团前任总裁在生前向董事会提名推荐的总裁候选人。但前总裁的意见并不能一锤定音,两个副总裁都比韩楚风资历更深,在公司里势力庞大。他们两人参与了总裁职位的争夺,这让韩楚风很被动。董事局则只重视利润,并不那么重视前总裁的推荐,所以也对相对年轻的韩楚风并不那么支持。韩楚风该如何从总裁位置的争夺中胜出呢? 资历比不上两位副总裁已经是大问题了,更何况韩楚风并无太多支持,而两位总裁则羽翼丰满。三人的竞争中,韩楚风已然是最弱势的一方了。如果要与两位副总裁斗,极有可能斗不过,但是不去争总裁的职位又不甘心。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如何翻盘?韩楚风为此心烦不已。 所幸他的朋友丁元英是一位懂得换位思考的高手。丁元英跳出韩楚风的思考局限,转换到了董事局和两位副总裁的位置上去看待问题。根据这些新的视角,丁元英设计了一条反败为胜的招数——建议韩楚风主动退出竞争。一段时间以后,董事局自然会认命韩楚风为总裁。 为什么?玄机就在董事局和两位副总裁的视角里。在董事局的视角上,问题是这样的: 我们想找一个最能为集团赚钱的人当总裁,虽然韩楚风能力不错,得到了前总裁的推荐,但是两位副总裁能力也很强啊,在能力上三人并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是两位副总裁的资源更多,资历更老,集团里支持他们的人也很多,可能还是他们更能带领集团发展。不过,具体是他们中的哪一位,还有待确定。 而在两位副总裁的视角上,问题是这样的: 韩楚风这种愣头小子居然跟我这个老资格争夺总裁位置?凭什么?论能力论资历他哪一点配得上跟我比?要是另一位副总裁得了位置也就算了,如果居然让他骑到我的头上,那简直是奇耻大辱!一定要把他打倒。 但如果韩楚风按照丁元英的建议在竞争开始时就主动退出,那么两位副总裁的视角就发生了变化: 韩楚风退出是正常的,他的实力本来就弱。现在我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另一位副总裁身上。如何才能把他扳倒呢?应该这样…… 所以,韩楚风的退出会导致两位副总裁的相互斗争,带领自己的一帮人开始集团内耗。由于两位副总裁的势力旗鼓相当,所以这个内耗会持续很长时间,导致集团利益大幅受损。而这一切都会被董事局看在眼里,董事局会基于此下判断,谁是搞内耗的、谁是真正做事的,并得出结论:还是应该让韩楚风来当总裁。 以退为进,不战而胜。这样巧妙的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就是换位思维的结果。最终,事情的走向一如丁元英所料,韩楚风也确实如愿登上了总裁的宝座。 你不要以为这种换位思维带来的命运改变和事业成就等只是小说情节,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每一份直击人心的文案策划,每一次打开局面的商务谈判,乃至每一个引爆用户的产品设计,背后都对应着成功的换位思维。 未来,随着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人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复杂,换位思维正在从少数人才有的软能力,逐步变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要求的硬能力。时代在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节 进入别人的视角 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想 什么是换位思维? 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当你已经明白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别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时,你就得到了换位思维的结果。那么怎样得到这种结果呢?你需要在思维的前端、尚未得到任何思维结果时,就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 即,换位思维的核心,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诗人赞美太阳: 伟大的太阳终将降临, 每一次日出, 给大地带来光明。 太阳回应诗人: 我真没动,是地球在动…… 上面诗人与太阳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从不同视角看问题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思维的精髓之一就在于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如果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就是换位思维;如果从与常人相反的视角出发就是逆向思维;如果从所有人都没想到过的思维出发就是创造性思维。总之,多一个视角就多一种思维方式。 但很可惜,人们常常只有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就是自己的视角,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能。用一个视角代替无数个视角,人的眼光以及思维被极大地局限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呢? 共同经历塑造共同认知 一个关键点是,你得和别人有共同的认知系统。 虽然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认知系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要想在某件事上能够从他人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那就必须要在这件事情上和他有部分的共同认知。如果在某个问题上的认知系统完全不一样,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就绝对无法换位思维了。而认知系统,又常常是自身的经历所塑造的。 有一个段子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联合国发起作文大赛,邀请欧洲、美国、非洲、中国等地的儿童对“非洲儿童粮食缺乏”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各国儿童都不知道怎么写。联合国非常不解,遂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原因如下: 欧洲儿童不知道什么叫“粮食缺乏”; 美国儿童以为美国就是世界,不知道什么叫“非洲”; 非洲儿童不知道什么叫“粮食”; 中国儿童则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意见”。 在上面的例子中,各国儿童就是无法换位思维,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差距太大。没有体验过粮食缺乏的欧洲儿童,无论怎么换位思维,也无法理解长期缺乏粮食的非洲儿童是怎么想的;以自己为中心的美国儿童,也不可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儿童没有自己的意见。 有一个新笑话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为特朗普与希拉里。事前所有媒体、意见领袖都认为,希拉里必胜,特朗普必败,尤其是占领舆论高地的常青藤高校学生、社会精英等,更是一致认为希拉里的胜出毫无悬念,不可能有人愿意推选特朗普这种“种族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当总统。甚至有人编写了一本书《希拉里:通向白宫的最后一英里》。 但选举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特朗普胜出了,希拉里的最后一英里硬是没走过去。大量社会精英和高校大学生陷入巨大的震惊和悲痛中,怀疑是选举造假,因为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怎么可能会有人支持特朗普。事后调查发现,支持特朗普的大多为社会中下层白人阶级,这些事先隐形的人群决定了选举的走向。 这个笑话可能不怎么好笑,而是讽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分裂,大量精英和优秀大学生已经完全不能理解社会中下层的白人在想什么了,因为他们所处的阶层、生活的经历差别太大,这造成了他们完全不同的认知系统。 如果你想要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想法,你就必须要和他有共同的认知系统。为了有共同的认知系统,你得有与他人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从这个道理中可以推出几条提升你换位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一,对于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体验的,可以再次调出那些经历体验。 人的经历体验会沉积进入内心深处,并不常在认知表层出现。所以有时候,即便你曾经有过某种体验并积累了相关的认知,但在当下并不能自然地流露出来,需要你去有意识地刻意调用。 一个部门主管自己曾经也是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也曾经历过那种面对陌生环境的茫然、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的担忧、害怕犯错误的紧张,但几年之后当他变成职场老手时,已经忘记了当年的青涩,各种紧张、担忧、困惑的情绪早已消散。所以他无法立刻换位到新入职员工的思维中去,没有想到,这些新人最想要的不是宽松自由的环境(业务已经熟练的老员工对自由宽松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是细致的培训和指导。主管在做出决定之前,他应该好好回忆一下:我当年刚大学毕业进入公司时,是怎样的体验?通过有意识地回忆当年的经历,他才有可能知道新员工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可以临时体验一下。 曾经有一位美国作家做了件挺让人震撼的事情:她隐瞒自己的身份、断绝和朋友的联系,带着1000美金和一部汽车深入美国底层人群,体验底层的生活。经过深入的体验,她逐渐揭开了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面纱,也能够理解穷人的思维方式了。后来,还出了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 这位作家是个高学历的富人,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卧底体验,她很难换位到穷人的位置上去思考,因为不同的经历会造就不同的认知系统。在她原有的认知体系里,是越穷的人越应该工作,越穷越应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但经过亲身体验,她发现,原来美国的穷人是越工作越穷,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她写的那本书后来也成了超级畅销书,因为很多人也无法明白底层人民是怎么想的,只能买她的书,去参考她的经历体验。 临时体验虽然达不到长期浸染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为你的换位思维打开一扇窗户。 第三,如果无法体验,就寻找有相应经历的人来帮助自己思考。 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即便他想去回忆自己童年时的情景也未必管用,因为他成长的年代与孩子成长的年代差别巨大,没有太多借鉴意义。而父母又显然没法把自己暂时缩小一下去体验孩子的生活,这时候父母该怎么办?与其私下揣测孩子的想法,不如去虚心请教一下孩子的同学和玩伴,看看他们这代人的想法有些什么特点。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需要一个步骤:在大规模推广生产之前需要客户试用。本质上,设计师想要换位到客户的位置上去思考是非常困难的,那就干脆直接找客户试用然后提意见,这样就能直接了解客户的想法了。如果缺乏这个步骤,产品推出的风险就很高了。现在互联网行业基本都会采用这个步骤,并且有高速迭代、快速改进的特点,可以高精准地知道用户在想些什么。 克服自我中心 也有时候,我们已经和别人有了共同的认知系统,但依然无法形成换位思维。事实上,由于大家都是人,都有基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要吃饭睡觉,所以对大部分事情是有天然的共同认知的。但换位思维依然很难,因为我们无法克服自我中心,习惯于死死地守住自己的单一视角。 自我中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惯。佛教当中有个词叫“我执”,用在此处非常合适。我执,指的是人们非常执着于自我这个概念,习惯于死死抓住与自我有关的一切——我的情绪、我的想法、我的观点、我的财产…… 这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如此,大多数时候它并不算个缺点,也不需要对它大肆批判,但是对于换位思维来说它却是个极大的拖累。如果你想要培养换位思维的能力,必须学着克服这个习惯。 上一节开头的案例中,旅游公司文案策划者写的“风光无限,畅享人生”的广告语就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痕迹。他心里有一个文案策划的提纲,想表达出一种观赏风光、享受人生的主题思想和感觉,但当他写下“风光无限,畅享人生”时,他仅仅把自己的广告提纲和目标思想表达了出来,而忘记了广告观看者距离这种语言描述太过遥远。即,他是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的。 如果你把他的“风光无限,畅享人生”的文案和后面我给出的“你是愿意待在沉闷的办公室里勉强安慰自己小点压力?还是愿意躺在大理洱海边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文案,都拿出来做个对比,问他哪个更好,作为一名合格的营销人员,他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显然第二个更好,因为第二个文案是以客户的视角为中心出发的。但是他却没能在事前想到这一点,因为他太过于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由于自我中心的习惯而弄错了自己能力以内的事情。如何破除自我中心的习惯,形成“无我”、“非我”(意思是暂时忘掉自己,舍弃自我的思维、情感、习惯等,这能够让人轻松地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观察和感受别人的想法)的新习惯成了培养换位思维的关键。 第三章 可视化思维看得见的思维,才是好思维 由于大脑“内存小”的弱点,我们需要图像来辅助才能达到深度思维的效果。图像的加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犹如低配电脑新加了一根内存条。 第一节 不可不知的大脑原理 损害思考效率,大脑的最大弱点在哪里 对各种思维方法研究得久了,我常常心生感叹:人类的大脑真是太奇特了。 大脑是一个极端复杂而奇妙的东西,很多人——科学家、诗人等——都赞美过它的奥妙。可是我的感叹并不是赞美,而是悲叹,是可惜。人的大脑虽然精妙,但却有一个地方设计得太不合理了,有巨大的缺陷。 大脑的弱点 让我们以计算机来做个类比。虽然最近几十年的医学和脑科学发现人脑和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有较大差别,但是在一些基础的功能模块上依然有很强的参照性。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性能好不好受到几个核心组件的影响:cpu、内存、显卡、硬盘等。那么,请看看下面这台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你觉得它的性能好吗? 某计算机配置: cpu:i7-7920hq(3.1g主频) 内存:8k 硬盘:1g …… 如果你对计算机的硬件较为熟悉,则会立刻反应过来,这种配置方法是非常奇特的,总体性能很差,不可能有正常人按照这样的方式去配置计算机。如果你对计算机硬件不熟悉,不知道上面的信息表示的是什么也没关系,我也可以略作解释:cpu、硬盘等组件都是最近一两年的高端机配置,而内存则是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刚研发出来时的水平。 在上述的配置中,尽管cpu和硬盘的性能都很好,但是内存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性能的低下将会拖累其他优质组件,让它们的效能无法体现出来。我们认为,上述配置方法是非常不合理的。 很不幸的,如果把人的大脑类比成一台计算机,那么它的配置差不多就是上面案例中的情况。大脑的反应速度、记忆能力都还不错,但是内存却非常低下!内存低的一个表现是人类的短期记忆能力,我们都知道它有多么糟糕,一个普通的11位数的手机号很多人都无法迅速记下来,要重复多次才行。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信息,只能暂时储存4个左右的信息单位。 用短期记忆来定义人脑的内存尚不精确,更精确的定义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暂时性储存部分信息的能力。比如你计算一道较为复杂的数学题,不可能一次性心算完,需要打草稿、在草稿纸上记录一些中间数据,这张草稿纸的大小就相当于你的大脑内存和工作记忆宽度。 如果题目比较复杂,一张草稿纸已经写满了草稿,但是题目才算了一半,那会发生什么?很悲剧,你就无法计算下去了——除非再去拿一张额外的草稿纸。但是大脑并不是草稿纸,想要多少有多少,最常见的情况是,大脑就是被卡住了,这件事做不下去了。你可以想象那种悲哀的心情:这道题我真的会做,但是我没有草稿纸了! 人类的大脑就时常面临这样的窘境,由于人的工作记忆空间非常狭小,很多复杂事物都无法处理,大概就像下图3-1描述的那样。 图3-1 比如某道数学题,已知条件a、b、c,要求结论g,其推理的路径为a推论出d,b推论出e,c推论出f,然后d、e、f三个条件推论出g。 当你从a推导出d,从b推导出e的时候,你必须暂时把d、e两个中间条件记下来,然后再去用c推导出f,这样才能同时使用d、e、f三个条件推导出最终结论g。如果你没有暂时记住d和e,那么后续的计算就无法进行了,这就是工作记忆对我们的限制。工作记忆较强的人,能够暂时记住d、e以待未来的使用,而工作记忆较弱的人,则记不住d、e,并导致最终无法做出这道题。 图3-2 “2分钟之前,我已经从条件a推导出结论d了,嗯,现在又从b推导出了e。啊,又多了一个中间结论。那么d、e和c是什么关系?” 思考了3分钟之后…… “啊,原来c可以推论出f,现在又怎样呢?等下,d是什么东西?e又是哪来的?怎么感觉思路乱七八糟的?唉,烦死了,从头开始重新算一次吧。” 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人会遗忘之前的临时信息,无法顺利解决这个题。 上面的题相对简单,只有d、e、f三个临时信息需要存储,更复杂的问题和任务,往往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存储。根据目前的心理学研究,一般人的工作记忆上限是三四个信息单位,即你顶多暂时存储三四个信息单位,再多就记不住了。可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常常非常复杂,远远超过三四个信息单位。公司老总要做一个商业决策,需要同时考虑现金流、库存数量、商品质量、人员成本、能力匹配、时间成本、发展前景等多个要素;高中生做一道略有难度的数学题,往往有六到八个条件,压轴题可能会更多;毕业生决定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也要同时考虑薪资、工作地点、加班强度、福利保障、行业发展空间、内部成长空间、文化氛围、能力匹配、喜好等多个问题…… 总之,我们日常需要处理的问题,其复杂程度经常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力范围,该怎么办? 电脑内存不够了,我们可以把电脑拆开,然后加个内存条;大脑的内存不够用,我们没法把大脑打开,但我们可以加一个外部缓存——可视化思维方法。 什么是可视化思维 当大脑的硬件不足以支撑复杂的思考时,我们要用软件——思维方法来补充。既然内部的工作记忆不够用,那就用外部的补充来替代。可视化思维方法能给我们带来两个基本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自然是更大、更稳定的外部缓存。大脑自带的内存只能储存三四个单位的信息,而你在草稿纸储存的信息则可以大幅扩展,十个八个不在话下,还可以更多。同时,外部储存的信息也更加稳定。大脑内部的临时记忆,不仅时有遗忘,而且容易发生错误记忆,比如把a大于b记成a小于b,然后让随后的推理过程全部错乱。而纸上写下的数字和图形则既不会遗忘也不会发生错误。 图3-3 第二个好处是,可视化思维能带给我们更全局、更宏观的视角。假设有一个很宏观的问题,需要从a、b、c、d、e、f、g、h这八个条件推论出结论i,这八个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工作记忆的极限了,你还没有理解条件e,前面的条件a、b、c、d就已经忘记了,理论上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但将八个条件以及它们与i的关系用一张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你一眼看过去,所有条件与内在关系同时进入你的视野,就会有一种更宏观、更全局的感觉,也更容易完成任务了。 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数量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开拓自己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只要符合人脑的思维规律,能够提供外部缓存、促进全局思考就可以。 不过,也有一些典型的、被公认的比较好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直接推荐给大家。在本章后续几节中我们将了解到这些工具的具体使用方式。 第二节 矩阵分析法 可视化思维的典型,多维度分析的利器 世界上有很多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其中有一部分灵巧易用,传播广泛。你是否见过、听说过下面这些可视化思维工具? 精彩的矩阵分析工具 艾森豪威尔矩阵 手头有众多任务,应该先做哪些、后做哪些?一般人没有什么规划,随机选择,或者哪项任务已经火烧眉毛了就赶紧处理哪项。 美国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创造了一个时间管理理念,他认为事情应该按照是否紧急、是否重要两个维度分为四大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不重要的、不紧急不重要的。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当然需要优先去做。但艾森豪威尔认为,重要事情一般不紧急,紧急的事情一般不重要,所以大部分时间应该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并尽量减少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或交由他人去做。把你手头的所有任务放入上面的四个象限中,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了。 图3-4 安索夫矩阵 安索夫矩阵是应用最广泛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它由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提出。 安索夫认为,企业发展时,要考虑以下两个维度的因素:你要生产什么产品以及你要进入什么市场。由此分化出四种发展战略: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单一市场,称为市场渗透;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多个市场,称为市场开发;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一个市场,称为产品延伸;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多个市场,称为多元经营。 安索夫指出,企业发展的合理战略规划应该是按如下顺序依次进行: 图3-5 考虑是否能以一个强有力的产品,进入和巩固一个市场(市场渗透战略); 考虑是否能为现有产品开发一些新市场(市场开发战略); 考虑是否能为现有市场开发有力的新产品(产品延伸战略); 考虑是否能开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多元经营战略)。 安索夫认为,正确的战略规划应该如图3-6: 其中,多元经营,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所以是一个最危险的战略。而一个企业常犯的最大错误,莫过于不经历市场开发、产品延伸等环节,甚至没做好市场渗透,直接就进入多元化。比如,顶级营销大师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曾经以计算机产品“汉卡”红遍中国,然而巨人集团跳过产品延伸阶段,贸然进入多元经营——开辟了生物医药、房地产两个新的行业,结果轰然倒下。 图3-6 当然,安索夫矩阵不仅可以用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也可以用于个人发展路径规划,具体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展开,大家可以在公众号“人生策略师”中回复“100种思维方法”获取完整的讲解。 除去艾森豪威尔矩阵和安索夫矩阵之外,还有波士顿矩阵等多种思维工具。这里的重点并不是介绍这些思维方法本身,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思维分析工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通过对艾森豪威尔矩阵和安索夫矩阵的大致观察(你也可以在网络上继续搜索波士顿矩阵、swot矩阵等更多内容),你很容易看出来它们都具有一个外观上的典型特征: 它们看上去都是某种矩阵或坐标系的样子。 矩阵的奥义 为什么很多思维工具看上去像是某种矩阵或者表格? 安索夫矩阵、波士顿矩阵和艾森豪威尔矩阵都是2x2的矩阵或表格。丰田公司曾经推出一款艾森豪威尔矩阵的扩展版,从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扩散/不扩散3个维度来考量事情的排序。 如此多的分析工具都使用了矩阵的形态,那么矩阵形态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优点?它的奥义是什么? 矩阵的奥义有两点。一是它扩展了思考的维度,从一维变为二维了,因此思维的角度更多,内容更丰富;二是它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将信息稳固下来了,不会遗忘错乱。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依次思考众多内容了。 创造自己的矩阵类思维工具 当我们明白了可视化思维与矩阵类思维的原理,就可以自行创造很多的矩阵类思维工具了。这些工具简单易用,可让你瞬间变身深度思维的高手。 策略师时间矩阵 让我们再次回到之前提到过的艾森豪威尔矩阵。该矩阵所蕴含的紧急/重要原则虽然有意义,但在这个信息爆炸、杂乱的信息流不断冲击我们的时代,很多人发现艾森豪威尔矩阵没那么好用了。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事情是否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是模糊的;第二,在杂乱的信息流带来的碎片化生活节奏下,拖延症成为我们执行艾森豪威尔矩阵的障碍。即便我们知道什么事情重要,依然常常会拖着不去做。 这不仅是两个理论问题,也是我在应用艾森豪威尔矩阵进行时间管理时面临的两个实践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开发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矩阵。如同天文学家为自己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一样,我以自己的称号来命名自己开发的这个时间管理矩阵。由于我自号是一位策略师,不妨就叫策略师时间矩阵吧…… 图3-7 与艾森豪威尔矩阵不同,策略师时间矩阵的指导思想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简单的事情越先做。 把“容易”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添加进去,正是瞄准了拖延症这个时代新病。 拖延症的成因繁杂,解决方法也很多。但其中不容忽视的有几点。第一是开始困难,很多人发现一旦开始真正做事情了,拖延自然就解决了,但是开始的第一步很难迈出去。第二是畏难,一想到有很难、很麻烦的任务在等着我们,拖延自然就形成了。正如沃尔夫在《专注力》中提到的,拖延的一个原因是错误的选项在当下显得很有吸引力,比正确的选项更有吸引力。一想到下一分钟需要做的任务非常困难,它就更有可能把你推向拖延。 因此,容易的事情先做,这个原则应当成为被拖延症困扰的人的重要时间管理原则。有两个经过大量实践、被证明有广泛效果的方法可以看作是这个原则的应用。一个是戴维·艾伦在他著名的《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中提到的两分钟原则——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在两分钟内做完,那就立刻去做而不要搁置起来(一旦搁置起来会让你堆积的事情越来越多,并因此更容易形成拖延)。另一个是五分钟原则,当你感到很难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对自己说,我只做五分钟就好了——一个很容易的工作。在这样的暗示下,你就比较容易着手去做了。 当然,“容易”这个原则还可以细分。我用两个维度来衡量容易:耗时度,技术难度。耗时越短的事情越容易,技术难度越低的事情越容易。 接着思考,如何评价是否重要呢?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所有事情都挺重要,这种模糊的感觉并不能帮助我们去安排时间,我们需要更精细的评价方式。我将重要度分为三个方面: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 损益程度代表这件事情做了有多大好处;影响广度代表这件事情能够影响多少人事物;扩散度代表这件事情后续会造成多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带效应。扩散度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原艾森豪威尔矩阵的紧急度——显然,紧急的事情没做,后续就可能产生负面的连带效应。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按重要/容易原则来进行日常事务的时间安排。如果对于重要和容易两个维度感到模糊、无法定夺,则辅以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来衡量重要度;辅以耗时度、技术难度来衡量容易度。在特别精细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用打分制。对每个细分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汇总来进行量化评价和定夺。 第三节 工作仪表盘 最复杂的任务也能梳理清楚 我们日常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多而复杂,一团杂乱、效率低下已然成了常态。很多年以前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哪些人面临的工作是最多最复杂的?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在常年观察和思考中,我发现,仪表盘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利器!比如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会用到各种商业仪表盘;金融投资者会用到复杂的操盘版面(类似于仪表盘);而汽车、飞机、火车等的驾驶舱里也有相应的仪表盘。 一般企业职员的工作相对简单,不需要用到仪表盘,而高管就会用到;普通行业的简单工作不需要用到仪表盘,而金融投资这种复杂的工作就会用到——而且版面极为复杂;交通工具中,自行车这样的简单工具不需要用到仪表盘,而相对复杂的汽车就会用到,特别复杂的火车、飞机更是有大范围的应用。 显然,仪表盘是为解决复杂问题而设计、制造的。虽然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各类仪表盘,不过能够应用它们的还是少数人。但在这个焦躁的时代,很多普通人的工作也变得无比复杂忙乱了,为什么我们不试着用一下仪表盘这个工具呢? 图3-8 一个疑问是,该如何应用呢?那些做项目策划或者后勤工作的人,既不操盘投资,也不驾驶汽车,又如何用得上仪表盘呢?显然,我们需要对一般的仪表盘进行改装,让它从驾驶员和操盘手的专项工具,变成每个人都能用的工作仪表盘。 仪表盘的运作原理 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仪表盘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复杂的问题。以开车为例,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事情,要注意路面情况、前方与两侧的行人、后面是否有超车、前面是否是红灯等。这些外部的情况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司机还需要进一步注意汽车本身的状态: 车速是多少?还剩多少油?水温有没有过高?电瓶里还有没有电?刚才进隧道开的车灯后来关了没有?制动系统是否正常?排气温度是否过高?…… 总之,司机需要注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问一名司机,白天开车出了隧道以后要不要关灯?排气温度过高了该怎么办?一名合格的司机当然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当司机忙着去观察路边的行人和对面驶来的汽车时,他根本就不会想起来要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的汽车排气温度是否过高?制动系统是否正常?车灯是开的还是关的?我现在是否超速了?…… 这就像我们电脑中存了大量的资料一样,它们都在硬盘里老实待着,并没有被计算机加工,没有进入内存。这些关于汽车安全的知识也都在司机的大脑里待着,但并没有进入工作记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重要的信息都汇集到汽车仪表盘上。这样司机就不用时时刻刻问自己一大堆不同的问题了,他只需要养成一个习惯——没事就瞟下仪表盘,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由于所有重要信息都汇集到仪表盘上了,所以不论哪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你都可以通过看仪表盘而得知信息。 现在我们清楚仪表盘的运作原理了。尽管有很多事项我们知道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依然无法时时刻刻留意所有重要的事项,我们的大脑总是会忽略和遗漏几个要点。为了让这些重要事项能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工作记忆里,我们需要一个外部的提醒——这就是仪表盘的运作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制作自己的工作仪表盘,而不仅局限于照搬汽车仪表盘的形式。只要符合上述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它就是一个大有裨益的工作仪表盘。 图3-9 图3-10 如何制作自己的工作仪表盘 我曾制作过多种工作仪表盘,这里介绍的是我最近在使用的一种。这种工作仪表盘的特点是清晰、简单、易用,能够帮助我处理日常工作。当然,这绝不是工作仪表盘的标准或者唯一形式(毕竟我自己就制作了好几种形式),你的日常应用也不必局限于此。但这个仪表盘可以作为你在自制仪表盘之前的参考,也可以为你理解这款工具提供案例讲解。 第四章 流程思维真实世界的高手是怎样练成的 伟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有某种秘籍,而是来源于对流程的掌控和优化。你需要识别流程的结构、类型,并学会全流程优化的方法,这才是在真实世界里成长为高手的方法。 第一节 秘籍型思维的谬误 对于优秀,你是否存在误解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里,有一个对于优秀和成功的认知谬误,我称之为秘籍型认知。如何变得优秀?如何能够成功?如何能够取得比普通人好十倍的成就?你需要——且主要是依靠——某种秘籍。 我这一代长大的人,深受金庸和各类武侠小说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深入骨髓,不经意间就塑造了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金庸的小说中,经常有这种情节:一个人掉进山洞、悬崖、湖底等地方,偶然捡到一本秘籍,学会以后,突然就轻松变成王者,大杀四方。 比如小说《天龙八部》中,男主角段誉被人追杀时慌不择路,一不小心掉进一个湖底山洞里,捡到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秘籍(还顺带吃了两个奇毒无比的小动物,此后便百毒不侵了),于是就从不懂武功变成了天下一等一的高手。比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莫名其妙遇到西毒欧阳锋传授他武功秘籍,功力猛涨一节;又莫名其妙遇到一只神雕传授他武功秘籍,功力又涨了一节,最终涨啊涨的就成为武林传奇了。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大家自行脑补。总之就是要想成为超级牛人,你得有某种秘籍。 后来我又发现,其实这种秘籍型的思维不是我这代人的特性,而是一种跨时代的通性,新生代的90后、00后也一样。不过在他们这里,可能不是金庸的武侠,而是修仙玄幻穿越等。比如得到一本修仙秘籍,然后轻松打遍三界、超脱五行。 甚至外国人也流行这些东西。比如好莱坞本土的英雄电影诸如蜘蛛侠、绿巨人等也是类似的秘籍型套路,无非我们的秘籍是一本书,他们的秘籍是蜘蛛和辐射变异。 由这些现象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这种秘籍型思维究竟是仅仅停留在文化娱乐上,还是作为一种隐形的价值观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了呢?如果仅仅是娱乐幻想倒也无所谓,但如果连严肃的工作、生活和人生成长都受此影响,那就需要严肃对待了。 第二,秘籍型思维的危险在哪里?如果说秘籍型思维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曲解,是一种谬误,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显然,这种秘籍型思维不仅停留在小说和电影中,也已经完全深入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广泛的价值观了。 比如学习。很多年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包括我自己——就有强烈的秘籍型思维。我们会想,某个同学成绩好肯定是因为有个不为人知的秘籍,也许是一本很神奇的辅导书,又或许是找了哪个神秘老师补课。于是我们会挖空心思去探秘,想要知道这名同学究竟用了什么秘籍。甚至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成绩进步很大,我也觉得自己是受益于某个学习秘籍,而对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勤奋做练习等因素视而不见!秘籍思维占据了当年的我对于学习这件事情的绝大部分认知。 而在最近几年这种状态也没有改变。经常有中学生和大学生在网上找到我,向我求教某种秘籍(常常是思维导图之类的东西): “老师,请问思维导图究竟该怎么用于数学学习?我有个同学是年级前几名,他就是用思维导图学习的!” “老师,我的写作能力一直非常差,最近我才知道,写作的真正核心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拥有了批判性思维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可是我该怎么掌握批判性思维呢?” “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终于知道学习的终极奥义了——原来是要做精力管理啊!这才是一切学习的根基!”(其实我只是说精力管理很重要,但他却理解成了“终极奥义”) …… 再比如工作与职场进阶。老一辈的人非常信奉一种人生秘籍——拉关系。他们认为人要想在职场里混得好,就一定要有拉关系的能力,这就是最重要的职场能力了。如果他们看见一个人开了公司,业务繁荣,年入千万,他们就教育自己的子女:“你看,那个人多会拉关系,结果开了公司发了大财。”并且还会举出证据——那个老板和市里面的某某领导就认识,经常请领导吃饭。而该老板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原始资本,以及行业、时代的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都被他们一律忽视了。在这里,老人们的秘籍是“拉关系”。 年轻人即便不认同这种“拉关系”的理念,也不要着急笑话老家伙们,因为你们的秘籍型思维未必就消失了,只不过换了个表现形式而已。比如前几年特别流行“情商高”、“会说话”等新生代秘籍,诸多职场大v、人生导师纷纷强调说话有多么重要、情商高的人有多么混得开,一路吹捧到“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成功”“会说话的才是真正职场高手”等地步,而诸多粉丝也不明就里地为他们的观念掏钱买单。在这里,秘籍变成了“情商”与“会说话”。 总结一下,秘籍型思维的谬误,似乎从未远离人群。 接着就是第二个问题了:秘籍型思维的危险在哪里? 秘籍型思维的本质,是把复杂的东西过于简单化,企图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秘籍去代替复杂的成功规律。我们不难看出秘籍型思维是错误的,可是人类的错误观念比比皆是,为什么要把秘籍型思维单独提出来说呢?它和其他的错误观念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还真有!秘籍型思维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有一部分是正确的。这就像诈骗一样,一看就离谱的东西很容易被识破,半真半假的东西才最具有欺骗性。 有时候,一些特定的方法真的是太管用了,一定时间内确实可以“一招鲜吃遍天”,让人短时间内感到无比兴奋——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对单一方法的依赖会让人不再成长。 会拉关系有用吗?有用,真的有用,情商高、会说话也是一样,确实有用。所以当家长、前辈、导师们宣称这些秘籍万能的时候,很多人真的容易相信,因为能够举出太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些东西多么有用。一个原本只是有一定作用的东西,被放大成了万能的、唯一的,于是你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了一个东西上,继而放弃了对其他事物的观察和学习,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败,这就是秘籍型思维的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秘籍型思维的人就像那些把一生的希望放在彩票中奖上的人一样,尽管每周都有几个幸运儿捧回千万大奖,更多人还是荒废了时光,走向悲惨的命运结局。 甚至还可以拓展一步,如果一个东西原本只有一分用处,而你却误以为它有三分用处,其实也是某种秘籍型思维。多估了它两分作用,你就多投入了两分无用的精力,多荒废了两分时间。 既然秘籍型思维是不好的,那么作为对比,什么才是好的呢?在第二节中,我将给大家带来一个重要的理念——全流程优化。 这是个基于流程思维的新理念。如果说,秘籍思维是高估了某个方法的作用,那么全流程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被人低估了的方法。它是思维方法领域的价值洼地,是等待着被思维方法领域的巴菲特们挖掘和持有的无价之宝。 第二节 全流程优化 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方法 先简单直接地给出全流程优化的定义: 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从上面的定义似乎看不出什么蹊跷,因为它太普通了,不就是说做事情要尽力做好吗?这不是常识吗?这样说来,全流程优化的理念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是的,全流程优化的理念看起来很平凡,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让我们借助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全流程优化的威力。 什么是全流程优化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商品开始在网上销售。一种常见的销售商品的方式如下: 卖家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软文,软文中穿插商品信息。读者看到微信文章后点击阅读,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商品产生初步兴趣,就点击一个链接进入卖家店铺。然后读者浏览店铺或者商品介绍文案,思考是否感兴趣。如果产生了购买的兴趣,就点击购买链接进入付款界面,进行金钱支付。 如果你是一个深度互联网用户,我相信你对这样的商品销售模式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只作为顾客光顾过这样的电商,却未必以卖家的身份经营过商铺。现在我请大家转换到卖家的身份当中去思考,如何才能卖出更多的商品? 如何卖出更多的商品,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了。其实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都不过是在卖商品而已,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形式不同。那么你该如何卖出更多的商品呢? 有人说,一定要物美价廉,商品质量好才是真的好;有人讲,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带来优质的商业,你把客户服务好了,客户才愿意给你介绍其他客户;有人认为,软文写作才是互联网商业的关键,从硬广告过渡到软文是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技术;也有人感叹,网络店铺装修很重要,甚至不比实体店铺装修次要。你看那些销售得好的电商,其页面设计、修图等都非常精美。 上面所有的建议都很有道理,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只给出这些回答,你就不是最优秀的商业经营者,而是对商业有某种秘籍型的误解。因为最优秀的商业,一定是从全流程优化的角度出发的。 以全流程优化的理念去经营上述项目,将会如下操作。首先将客户的注意力流通流程划分清楚。 第一步,客户看到公众号的文章标题,决定是否点击标题查看正文; 第二步,客户看到正文内容,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直到正文后半部分的广告(在软文中,有关商品的信息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第三步,客户看到商品广告,决定是否点击店铺或者商品链接; 第四步,客户看到店铺或者商品介绍页面,决定是否点击进入支付界面; 第五步,客户进入支付界面,决定是否完成付款; 第六步,客户收到货物,决定是否给出好评或者转发商品介绍。 也可以用一个流程图画出来,如下: 图4-1 在上述流程中,如果你的第一个流程做好了,标题取得很有吸引力,就会带来更多的流量进入第二个流程——正文阅读。如果正文内容前半部分做好了,就会给后半部分的软文带来更多阅读。软文如果写得有吸引力,客户就会点击进入你的店铺页面,店铺的整体风格设计、图片修饰、文案写作等因素会影响客户对店铺和商品的感官,影响其购买决定。甚至当客户决定购买以后,支付界面都还可以做些文章:有些店铺只支持支付宝购买,不支持微信购买,那么惯用微信的人就可能会停止付款。再往后,客户会进行商品评价或转发介绍,这时候你的客服与商品质量就发挥作用了。 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全流程优化模型中,之前提到的那些零散的商业建议全都可以融合进全流程优化的模型之中,而该模型还包括了更多之前没有想到的东西。 全流程优化具有复利属性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在上面的六个流程当中,假设你每个流程都比别人做得更努力一些,都得到了额外30%的效果,会怎么样呢? 注意这个假设的背景,我们默认你是一个普通人而非一个天才。如果你是一个天才,那么你稍微多努力一点,恐怕就能够取得超越一般人至少两倍以上的效果。不过,正如你已经看到和在后面章节中将要看到的那样,这本书不是写给天才看的,而是写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我假设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付出额外的努力只获得了30%的额外的效果。 在六个流程当中,每个流程你都取得了比别人多30%的效果,你的最终成果将是: 没错,你取得了一般人的4.83倍的效果。即便你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全流程优化,你也能够取得天才一样的效果。现在我们了解到,全流程优化是一个复利模型,它具有复利的威力。 下面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刚才我们假设,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取得了30%的额外的效果。那么你究竟多付出了多少努力呢? 假设你的努力比别人只多了10%,效果就多了30%,那你的效率就太高了,恐怕本身就能力很强了,很难被定义为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我们可以假设你比别人多努力了50%,结果只取得了多30%的效果——这个效率很一般吧,这才叫作普通人。 每个流程上,你比别人多付出的努力是50%,那么6个流程加起来,你多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呢?注意,还是50%!如果你的义务教育数学学得还不错,你肯定知道,你额外的付出是50%,而不是300%或者其他数字。 可是你最终的结果是多少呢?你做出来的效果只有别人的1.5倍吗?不是!你的结果足足有一般人的4.83倍!于是我们得到一个结论: 你用区区1.5倍的努力,做出了高达5倍的效果——你是一个天才! 但不要忘记了我们最开始的那个假设——假设你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普通人。在每个环节,你用1.5倍的努力,只做出了1.3倍的平凡效果。但是在全流程优化的模型下,这个1.3倍的平庸效果却逐渐变成了接近5倍的天才级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结果呢?这正是全流程优化的精妙之处: 全流程优化在计算成本时适用的是加法,在计算成果时适用的是乘法。 以加法计算的成本碰到了以乘法计算的成果,全流程优化以完美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复利的威力! 所以我在本节的开头强调,全流程优化是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用1.5倍的努力创造1.3倍的效果,多么的平凡!可是经过全流程优化却变成了4.83倍的奇迹。实际上,经过6个流程的放大变成了4.83倍,如果流程更加复杂、步骤更多,那么做出一般人十倍、百倍的效果也很正常。比别人强十倍、一百倍?这看起来像是传销或者电视广告。但这样的效果却由于全流程优化的存在而变得可能。 复杂流程中的危机 由于全流程优化是个复利模型,即指数模型,当流程链条越长、流程越复杂的时候,这个模型的威力就越大。所以我们常听人说“时间是复利的朋友”,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流程会自动变多,复利也随之扩大。 但是事情往往是双面的,在复杂的流程中既有利润也有风险。对于复杂的流程,如果你做得好就是全流程优化,对应复利;如果没做好那就成了全流程损耗了,对应“复亏”。复利是很诱人,但“复亏”就很难受了。 所谓全流程损耗,就是每个流程都做得比别人差一点——都不用差太多,只用差一点就好了。在6个流程的事项中,假设你每个流程都只做到了别人的70%——也不算太差吧,如果60分算及格,那你还多了10分呢——那么6个流程走下来,你的最终结果居然只有别人的12%都不到(0.7 6=0.117)! 即便你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你每个流程中70%的效果是只用了50%努力就做出来了,看起来效率还蛮高的。可是总体算下来,你用50%的努力,做出了12%的弱智级效果——依然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 如果说全流程优化是讲平凡人是如何变得伟大的,那么全流程损耗就是讲聪明人是如何走向平庸的。在复杂的流程中,一点点疏忽与懒惰都会随着流程的不断累积,造成巨大的损伤。 作为例证,互联网商业的兴起成了某些传统商业巨头葬身的号角。与传统商业相比,互联网商业模式更加复杂,全流程优化与全流程损耗的空间都更大。那些做好了全流程优化的小商家崛起,而陷入全流程损耗的传统巨头则纷纷倒下。 传统商业当中,由于流程相对简单,只要抓好了少数几个要点就能成功。比如,原来商场销售的商业模式里,只要抓住了商场、超市渠道就行了。商品摆放在商场里,顾客自然会进来看到,然后自然会购买,始终处于一个很自然的消费环境里。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里,你需要反复跳转页面,而每一次的页面跳转都有顾客注意力转变的可能。一个不留神,客户就可能不想买东西了: 标题没取好?不买了; 正文内容写得不好?不买了; 商品文案写得太差?不买了; 店铺图片不好看?不买了; 付款的时候居然不支持支付宝?不买了!…… 无数传统商业巨头由于不习惯这种多流程转化的商业模式,就在这一级级的流程损耗里倒下了。 相反,如果全流程优化做好了,那就成了任何时候都可能会买东西: 你在看朋友圈?我可以通过“标题——正文——商品简介——商品详细文案——支付”的流程逐级引导你买东西; 你在看新闻?我可以通过一系列流程逐级引导你买东西; 你想看个头条视频?我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流程逐级引导你买东西! 流程优化做得好不好,有着天壤之别。 另外,全流程优化还有一个重点,在于“全”字。某些传统商业大咖未必是所有流程都做得很差,其实还是有一些核心优势的,但是他们依然比不上互联网商业的强势新贵,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全流程优化的“全”字。每漏掉一些流程,你就漏掉一些效率,因为你其实就是把复利计算公式中的指数减小了一些。 对基于互联网生态的商业来说,全流程优化的理念无比重要,这是因为互联网商业比传统商业更加复杂。由此也可以进行一点拓展——不仅在互联网,在任何有复杂流程的领域,全流程优化的理念都很重要,比如学业成长,比如职业发展。 本节的最后,让我们把全流程优化的理念与第一节中提到的秘籍型思维的谬误做个对比。秘籍型思维企图通过某个高深的秘籍来达到卓越的效果,哪怕这个秘籍要我付出2倍的努力,但只要能换回20倍的效果就好了;全流程优化则通过单流程的优化来进行全流程提升,每个流程只提高一点点就好了,哪怕这一点点提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总体累加起来却能取得奇迹般的效果,你的额外精力投入依然超值。 因此我想对你说,如果你想要做出伟大的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你需要的不是某种惊为天人的秘籍,而是基于全流程优化的理念对每一个小小的流程细节进行改进。 奇迹不只属于天才,也属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好的普通人。 第三节 识别流程的类型与结构 做一个睿智的流程管家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全流程优化的重要性,并初步知道了全流程优化的大概思想,那么下一步就是研究一下,具体怎样才能充分应用全流程优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善。 全流程优化粗略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只有两个步骤: 下篇 思维的格局 格局升级,掌握宏观规律才能把控人生 上篇中介绍了很多具体的思维工具,熟练运用这些工具能让我们解决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棘手问题。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这个世界如此宏大奇妙,有限的思维技术并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在万事万物的纵横交错之间,有更加宏大的规律在运转与统治着。 你可能听到过一些说法,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智慧比聪明更重要。措辞不同,但内涵却有相通之处。即,那些更加宏大的规律,其运转的力量超越了一般的方法技巧。如果我们能够以深度思维的方法认知这些宏观规律,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就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掌控。 第五章 生态思维比个体力量更强大的是生态 个体的变化趋势不仅由自己的特性决定,更由他所处的生态所推动。当你研究一个事物时,你不仅要分析个体,更要观察整个生态、洞察复杂的规律。 第一节 生态思维的基础原理 镶嵌在生态中的个体,将被生态所推动 个体与环境,谁的力量更加强大? 很多人有一个认知误区,就是太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力量,忽略了环境的影响力。我们习惯于喊一些类似“出淤泥而不染”的口号,但忘记去思考或许更好的方法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淤泥较少的环境。 比环境更高一层的是生态。生态原本是个生物学名词,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复杂的关系中隐藏着复杂的规律,我们若洞悉了这些规律,就能够形成生态思维。 在深度思维的多种方法中,生态思维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因为它既要求我们思考时有宏观视野,又要求我们去关注那些较为抽象的东西——事物间的关系。具体的事物是形象的、容易观察和理解的,而事物间的关系则容易让人忽视,乃至无法意识到它正在发生作用。 人们习惯于低估生态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得生态思维的具体方法,更不知道如何用它帮助自己成长。因为大部分人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生态思维是什么,也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它的运作,自然就无法了解生态的力量。 尽管没有清晰意识,但模糊的感受总是有的。经过适当的解释,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和学习生态思维的内涵与应用。在本章中你将发现,它能在宏观层面上帮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方向、建构持续发展的事业并赢得竞争等。 本章将为你介绍生态思维的基础原理和三个特定模型,这些模型很容易理解,其应用也很简单,不需要太多资源。不论你是手握千万级、亿级资金的大佬,或是刚刚毕业、手头拮据的大学生,都可以应用这些模型使自己受益。 先来看基础原理。生态思维的最核心原理如下: 由于生态中的事物是广泛关联的,所以个体事物的发展趋势、状态变化和各种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生态的影响。因此,你思考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应仅仅思考这个个体,还应思考他所处的整个生态——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与环境的关系。 这是所有生态思维的根本原理,也是后续一切衍生模型的基础。把握好了这个原理,就算对生态思维有了基本的认识。下面来看几个案例。 近几年兴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游戏主播。这个职业的任务就是在网上打游戏给别人看。如果你打得精彩,观众看得高兴,你就会积累很多粉丝。 假设你就是一名游戏主播,你由于苦练了多年的游戏技术所以水平不错,有不少游戏爱好者愿意看你打游戏。你发布的每个游戏视频都有十万粉丝观看,那些铁杆粉丝还会为你打赏。不过打赏的金额并不算太大,你得到的经济回报还不够多。于是你决定自己开一个淘宝店卖东西,在游戏中发布淘宝店的地址来引流。 问题来了:你应该卖什么商品才好? 可以卖的东西太多了,千万种供你选择。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商品是无法通过游戏视频引流的方式卖出去的。比如你作为一个游戏主播,去卖家具或药物就会显得很奇怪。那你有没有想到要卖什么呢?请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就像它会大大影响你未来几年的直接收入那样认真思考(在本案例中,确实如此)。 如果不容易想,一般我们会选择做一些类比借鉴。比如,我们可能会想到要卖游戏衍生文化产品。这是类比动漫行业的结果,迪士尼卖卡通玩偶、动漫展卖动漫周边商品,类似的,游戏主播可以卖游戏相关的玩具、配饰、文化衫等。虽然动漫、卡通行业与游戏行业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依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你有没有想到上面的答案呢?如果没有想到也不用懊悔地批判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游戏或动漫爱好者并熟悉其周边产业的。 更何况,上面那个答案是错的。 实际上,有不少游戏主播尝试过卖游戏衍生产品,大多数效果欠佳,经营惨淡。被实践检验可行的正确答案是——或许与你所想的略有不同——你应该卖鼠标、键盘等物品。 如何选择售卖的物品,你需要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样一群受众,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与购买欲望呢?这是个换位思维的问题。在《换位思维》一章中我曾提到,换位思维常常要与生态思维相结合。 根据生态思维,你不应该仅仅考虑到你想要卖给东西的那个观众,还要考虑这个观众处于一个怎样的生态当中。这个人的生态系统会影响他的状态和决策。 很显然,看游戏的人肯定也是自己玩游戏的。所以你应该考虑这个玩游戏的人的画面: 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左手放在键盘上,右手拿着鼠标,双手都在随着游戏画面的变换而飞快地猛烈地敲打着。 人、电脑屏幕、键盘、鼠标,构成了这个场景中的小生态。面对这个小生态你很容易发现,给这群人卖鼠标键盘才是最好的选择。游戏玩家对键盘和鼠标的要求较高,更换也频繁,并且当他们玩游戏、观看游戏的时候,与鼠标、键盘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容易想到购买鼠标、键盘而非其他不相关的商品。所以,在淘宝店中销售这些商品能让你大赚一笔。 部分人可能会觉得,给玩游戏的人卖鼠标、键盘,这个太容易想到了,不需要生态思维也能想到。那么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尽管卖鼠标、键盘让你赚了一笔,但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其他游戏主播都在卖鼠标、键盘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你的店铺销售业绩实在乏善可陈。你觉得需要新开发一些商品了,请问这次你该卖什么? 问题变得更难了,你决定的下一种商品会直接影响你未来几个月的收入。正确的选择能让你收入倍增,而错误的选择则会让你亏掉前期的货物积压、网络店面装修等初始投资。 如果你想的是卖电脑、卖手机,或者卖游戏道具,那么你应该庆幸你只是在模拟经营,因为这些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另一个良好的选择是——再一次,它和你猜的可能差别较大——你可以卖零食、饮料。 这个答案很难想,因为与鼠标、键盘不同,游戏和零食、饮料看起来毫无关联。难道是在零食的包装袋上印上一些游戏图像,或者在饮料瓶上印上一把游戏中的宝剑?不是的,就是卖普通的袋装散称零食——辣条、泡椒凤爪、牛肉粒或香辣金针菇等。 你不用怀疑这个答案的正确性,因为在实践中已经有部分游戏主播实践过,这个商业逻辑被证明成立了。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游戏主播应该卖零食?根据常规逻辑很难解释,连马后炮式的解释都很难了,要在事前想到则更不容易。 但是按照生态思维则可以很容易预料到。你再去考虑那个看游戏的观众的生态,构建一个画面。这一次,不是他打游戏的画面,而是他看主播玩游戏的画面: 一个人,懒散而舒适地坐在椅子上,面前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台笔记本,屏幕上是激烈的游戏画面。 所谓生态,就是个体周边的环境及与环境的关系。现在你来想一想,这个人在这个生态中,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显然,他是一种放松、放纵、享乐的状态,他在看游戏进行消遣。那么他的周边环境里放些什么东西比较应景?当然是其他一些消遣的东西,如零食、饮料等。所以游戏主播售卖零食、饮料就成了合理的选择。 这个虚拟经营的游戏还可以继续,并且难度不断升级。目前为止给出的答案都是真实的游戏产业里已经出现过的,那些熟悉游戏产业链的朋友可能会被经验束缚住——因为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所以我无法思考。那么,我可以再给出一些参考答案,它们是市场中没有出现的,不存在现抄答案的可能。 根据生态思维,你可以卖暖脚宝。 让我们继续把游戏观众的生态扩大一点。在上面的画面中,玩家的身体处于怎样的状态?他的手也许放在桌子上,也许插在口袋里,也许正撕扯着一包零食。但是他的脚放在哪里?冬天的时候,在没有暖气的南方省份,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的人普遍会感到脚冷。所以对于南方省份的游戏观众来说,他们会很乐意从游戏主播那里购买一个暖脚宝。 根据类似的生态思考,暖手宝和桌面发热垫也可以考虑。尤其是桌面发热垫,冬天手冷是游戏玩家的大忌,而不论是木头桌面还是玻璃桌面,都会让人的手臂和手掌更冷。因此,一个发热垫必然会深受游戏玩家的喜爱,而游戏主播去推荐这个商品则更顺理成章。 这些都是根据生态思维考虑到的、游戏周边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的商业模式,如果有游戏主播看到这本书,或许可以去尝试一下。 随着游戏主播行业的变化,这些商品与商业逻辑总有一天会过时,比如从视频录播模式转变为在线直播模式,游戏主播的盈利方式就会有变化。但是生态思维的方式却是永恒的经典,对任何行业、企业与个人都是如此。 小米科技是另一个生态思维的典型案例。 在人们的印象中,几年之前的小米还是一个生产手机的普通企业。虽然小米的饥饿营销、高性价比和线上宣传模式都值得称道,但仅靠这些还不足以算得上是伟大的企业。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对小米发出质疑:高性价比意味着过度压价,不仅降低了自己的利润率,还引发了行业的价格大战,这种杀价博眼球的发展模式根本没有可持续性。 小米的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危机,在引发了其他品牌的价格大战后,小米高性价比的模式受到挑战,营收增速剧烈放缓,眼看就要到天花板了,大家都在怀疑,小米还能继续降价吗?还会推出新的营销模式吗?甚至有人担心,小米还能活多久? 这个担忧太合理了,因为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联想乃至苹果和三星等都很强。品控、品牌形象、营销渠道、明星代言等,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绝活,小米哪里有发展空间? 然而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却给出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从手机降价的单点比拼中走出来,去打造一个新的生态,即小米生态链。 所谓小米生态链,是指各种智能家居、小家电产品,如电视机、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滤水器、电饭煲、插线板、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路由器等。目前小米生态链有近百家分支企业和几十种智能家居产品,并且在不断扩展中。 为什么一家手机企业要去生产各种智能家电?它们看起来和手机主业全都不沾边啊!不是说多元经营是企业的禁区吗?在传统的商业逻辑中,同时经营这么多种类的商品,几乎必然会失败,所以一般企业根本就不会往这个方向去考虑。但小米却站在了一个生态化的视角上进行思考: 手机能够与所有智能家电进行信息流通,它们共同形成了整个智能家居的生态,而手机则是这个生态的中心点。 在这样的生态视角下,手机已经不是手机了,而是整个智能家居世界的入口。一般的手机与空调是割裂的,但如果手机能够遥控空调呢?这就是智能家居的特性。当你抓住了手机也就抓住了未来的智能家居世界。 在智能家居这个生态中,手机本身的价值是较低的,只有一两千元,但是它所关联的智能家居,如电视、路由器、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摄像头、电饭煲等,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能够产生更大量级的收入与利润。所以小米在初期低价打开销量的思路也就说得通了,尽管极大降低了利润,但它为未来的商业世界打开了大门。这也是小米手机能把价格压得比竞争对手更低的底气——你的手机只是一台手机,你必须靠它盈利;而我的手机是一个生态入口,我有很多额外的赢利点。 那么这个理论上很漂亮的生态思维是否真实可行呢?现实结果是,小米除手机以外的生态链产品,2016年销售额为150亿,2017年则涨到200亿。要知道,整个生态链的布局2013年才刚刚萌芽,即,短短4年时间就塑造了一个200亿销售量级的企业群。 生态思维带来了更大的格局,这是努力和普通的聪明所无法比拟的。 看完了这些大型企业的精彩案例,我们再回到自己身上来。对于千千万万的个体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生态思维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小米是资金量超大的巨型企业,它可以使用生态思维来构建自己的帝国。但是普通的个人呢?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能否用得上生态思维?虽然最开始举的游戏主播的案例是属于生态思维的个体应用,但一方面这个行业似乎很特殊,大多数人不会从事类似职业;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十万粉丝的主播也算是有一定的资源了。对于最普通的、完全没有任何资源的人,比如一个出自平凡家庭、非顶级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生态思维是否一样有用? 在下面几个生态思维的衍生模型中,你将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属,普通的个体也能应用自如。 第二节 衍生模型1:淘金模型 竞争再激烈也能赢的思维方式 淘金的机会 大约十九世纪中前期,在美国的西进运动中,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大量黄金,并且这一消息迅速传开。第一批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者飞奔到加利福尼亚州,历尽辛苦,真的淘到了黄金并因此发家致富。成功的案例刺激着更多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跃跃欲试,怀揣着发财梦,奔赴加利福尼亚州。 假设你是同一时期的一名美国青年,你是否应该加入淘金热当中? 不去?那就太可惜了。也许你就错失了一个发财的机会,甚至要在余生的每一个夜晚都辗转反侧,后悔当年的保守和迟疑。 那么去吧!很可惜,不是每一个去淘金的人都能发大财。随着去淘金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能够淘到的金子也越来越少。当然有些运气好的家伙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大块的金子,不过更多的人只得到了一些金沙——也还不错吧,但已经算不上是发大财了,比在家乡做一个普通的工作好不了太多。 那么你到底该不该去赶这趟淘金热潮呢? 上面虽然是一个遥远的虚拟问题,但是近距离的真实问题抉择也并不陌生。是在小城市的老家做一份安心的工作呢?还是去北上广深闯一闯,兴许就闯出一番事业来了呢?最近互联网创业这么火热,我是否应该加入其中呢? 这就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所以,对于上面那个淘金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 你应该去,但不是去淘金,而是去卖牛仔裤。 有些人立刻就回忆起来,这不就是牛仔裤品牌李维斯的创业故事吗?淘金的人未必赚了钱,但是淘金挖矿的人需要大量结实耐磨的裤子,于是卖牛仔裤的李维斯就发财了。不过你也并不一定要卖牛仔裤,你在淘金的聚集地卖铲子、卖驱蚊药水,或者搭个台子卖热狗快餐都可以。李维·施特劳斯通过卖牛仔裤建立了一个优秀的服装品牌,你如果具备类似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挖掘机械生产厂或者快餐连锁品牌,登顶人生巅峰了。 但是这需要你拥有更大的格局,具备生态思维的能力。当你听到黄金的消息、看到淘金的人群时,你不能只想到黄金和矿工,而要想到整个生态。你应该想,黄金吸引了无穷无尽的人,而人需要衣服、住宿、食物水源、工具等。所以你的机会不仅仅在于黄金本身,也在于其背后的生态。 这就是生态思维的淘金模型。 黄金是刺眼的,而黄金背后的生态是隐形的,要想到整个生态,对你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好消息是,它对其他人的要求也一样高,你的竞争者也一样难以想到这一点。所以一旦你考虑到了背后的生态,你的收益往往会更大。比如在淘金案例中,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黄金上,导致竞争激烈,这让做牛仔裤生意的李维·施特劳斯轻松赚了大钱。 淘金模型的本质 淘金模型的本质是一个共生模型。你会看到其他人,不是只看到竞争者,而要看到生态中的共生可能性。 只有理解了淘金模型的本质,你才有可能学会应用淘金模型。共生模型让你知道,看到巨无霸的玩家加入战场,你并不一定需要感到恐惧并立刻逃之夭夭。让我们借助一个典型的案例,思考下普通人如何应用这个淘金模型。 2017年4月,政府发布了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一时间沸沸扬扬,雄安成为各路英雄的必争之地。如果你在雄安有房产,那么会立刻获得大幅财富增值——就像美国西部的金矿那样吸引人。 不过这样的大好机会,竞争会非常激烈,甚至比淘金模型中的竞争更加激烈。在雄安新区规划颁布后才几天,政府就下令严禁雄安房地产炒作,所有房地产交易通道直接关闭。虽然后续的政策目前还没有发布,但可以推测,一般人是无法在雄安买到房地产的,最终商业和住宅地产大概率会被拨给搬迁过去的央企和央企工作人员。 这场游戏的竞争比西部淘金模型更加激烈,因为你和其他矿工尚且有一争高下的可能,但你绝对无法突破法律政策去和市值千百亿的央企及其员工竞争。按照普通的思维方式,这个竞争你从一开始就输了,毫无机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雄安新区的政策发布过后,经过了一小段时间的热炒就悄无声息了,普通人不再关注它了,因为根本没有机会。 但根据生态思维,雄安新区其实还有很大的机会,并且是普通人可以上手的机会。按照淘金模型来思考,我们不要与这些央企和员工去竞争,而要在共生中找机会!在偏僻荒凉的雄安新区,央企和大量富有、高素质的员工搬过去以后,他们会需要什么呢?我们应该思考他们的生态。 首先是子女教育问题。雄安当地的教育水平达不到央企白领的要求,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低水平的教育。所以一旦大量的员工搬迁过去后,当地的高水准教育需求会暴增。如果你从事教育行业,那么雄安绝对是你的宝地。对于有一定资金量的人来说,可以在当地创办各类高端教育公司;即便是个没有资本金的普通人,只要你能提供不错的教育服务,你也可以只身前往雄安,为白领们提供私人子女教育服务。 这里的妙处是,你不必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只需要比雄安这个小县城的教育同行水平更高就行了——不难达到的标准。在其他地方,一个私人教师能有20个学生就不错了,但在这个新的地方,私人教师可以轻易招揽到200名学生——只要他忙得过来。因此,一个大城市中流水平的老师在当地月收入大约一万元,到雄安这个小县城去反而可能上升几倍。 第六章 系统思维在更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 在复杂的情境中,传统的因果关系被颠覆,微观层面的静态分析失效了。你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更宏观的、系统的高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 线性逻辑的局限 为什么有些问题聪明人解决不了 线性逻辑是我们理解世界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正如我们在思维逻辑链等章节中看到的,当你学会了这些线性逻辑思维的方法以后,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但这世上也存在一些用常规线性逻辑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很棘手,有时候就连聪明人也无法解决。聪明人之所以被称为聪明,经常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常规线性逻辑方法掌握得很透彻(不包括更大的智慧),但如果问题本身超越了常规线性逻辑,那么它就会让聪明人也束手无策。 企业的运转中有这样的典型案例。一家公司——假设为公司a——刚刚更换大股东,新股东对管理层提出了明确的盈利要求。这个要求让管理层压力很大,几个高管聚集一堂,开始为实现目标拟定战略规划。按照传统的逻辑思维与结构化思维,他们开始分解任务。 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而盈利在于增加收入与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主要在于研发、销售等部门,而节约成本则人人有份,不过内勤服务部门这种不直接创造收益的部门,它节约成本的任务会更重一些。 如果一个内勤服务部门的主管发现,员工们有25%的时间在偷懒,那么削减25%的员工以节约成本,理论上就应该是正确行为。请注意,他并不是一个傻子,他知道不能裁得太多了,比如裁员50%,这会让部门无法正常运转。25%是一个经过精确数学计算的值,它让剩下的员工能够刚好保持满满的工作量,又不会造成太多额外的负荷。 这样的人员安排,理论上能节约成本且不会造成问题(或者顶多有一点容易解决的小问题),但实际上这个部门却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几乎崩溃。 为什么? 另外一个典型问题是个人的职业发展。按理来说,越聪明的人应该发展得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总的来说,聪明人发展得比不聪明的人好,但是却并非严格成正比——有一部分比较聪明的人(甚至智力平凡的人)做出了比聪明的人更加优秀的成绩! 或许你会给出解释,聪明的人未必会勤奋;聪明人有时候耽于耍小聪明;聪明的人未必道德品质良好,这些都会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但另一个问题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同时表现出了上述所有优势。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与焦虑下,那些聪明人同样非常勤奋地学习和工作;他们做事也非常踏实,并不耽于小聪明耍心机;同时他们的道德品质也很优秀,诚信而有责任心。 这样优秀的员工自然愿意进入最优秀的大企业,而由于他们的优秀,那些热门的大企业也愿意招收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发现自己的同事全都是最优的人,任何发展机会都要经过惨烈的竞争。最终结果是,虽然在大企业里确实有一小部分人爬到了最顶端,但是剩下的大量同样非常优秀的人却迟迟得不到机会,因此反而比不上那些优秀程度次一些,却在中小企业中轻松爬到顶层甚至自己创业成功的人。这样的案例在地产、金融、电信、能源、互联网等行业中时有发生。 这样的困局如何解决呢?难道要主动去那些弱一些的小企业吗?可是别忘了,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概率可比大企业高多了。又或者干脆自己创业?你该知道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7%以上。当你跳出一个坑的时候,也许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坑。 这些都是常规线性逻辑与我们的经验型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按照常规的思考,最优秀的人当然要进入最优秀、福利最好的大企业,但这种合乎逻辑的思考却未必会带来最好的结果。这些不常规的困境,让我们感受到逻辑与经验的尴尬之处。 我相信你能提出更多类似的问题和案例,或许你自己就正在面临着按照常规线性逻辑思考无法解决问题的困境。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需要你跳出线性逻辑,进入到更加宏大的系统中。 第二节 重新认识因果 颠覆线性因果,系统结构才是决定因素 为什么问题会无中生有的出现 我们先来看内勤部门的案例,看看为什么一个本应合乎逻辑的改革措施最后陷入了巨大的失败。 内勤部门主管的思路——以及其他高管的思路——是典型的结构化思维方式,通常它应该是有用的,但这一次它出了问题。 比较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他忽略了内勤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联系。既然销售部门在拼命扩张销售,那么可以预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内勤部门会迎来更多的客户服务问题!在此时按照现有业务规模来削减人员,实在是不明智的。 这种不明智产生的根源就来自于,他没有看到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内勤部门和销售部门看似很分离,实际上则通过客户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 但上面的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还有更加深刻的隐藏问题尚未挖掘出来。我们可以这样提问: 如果未来一段时间销售部并未带来更多新客户,是否就不会出问题了呢? 从数学上算就是不会的,75%的员工数量刚好能应付目前所有的业务。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指标混乱度,用来表示内勤服务部门中产生的麻烦和混乱程度。在最开始,每个人全力工作刚好完成任务,混乱度是为零的。同时,人是会犯错误的,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会。这些错误的产生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候犯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当错误产生的时候,混乱度会略微增长一点。犯下的错误需要人去投入精力修正,形成新的额外的任务量。不过由于内勤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本身素质能力方面并没有问题,他们完全有能力去修正这些错误,而这些由于偶然因素产生的错误也并不会持续发生,所以一段时间后,混乱度理应会重新回到零轴。 如此推理,部门内的混乱度总会保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今天是1,明天是3,后天是2,大后天变成0,然后再变成2……即一个在0轴附近震荡的序列,如图6-1。混乱度接近于0,这个部门有任何问题吗?主管不会这么觉得。 图6-1 但实际上却依然会出问题。 由于某个偶然的因素,一些小错误出现了,造成了修正错误的新的任务量。由于所有人都是满负荷运作的,任何新任务的产生都要求员工加班完成,产生新的工作压力。同时,由错误导致的部门被上级批评也会导致额外的工作压力。 到目前为止,这些员工出现的错误和遭受的压力都还小,暂时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但是当员工受到第一次额外的批评和工作压力之后,他带着那些额外的压力回到工作中,于是产生错误的概率又进一步提高了一点点,并犯下更多的错误,制造更多的额外麻烦。同时这些麻烦也继续受到批评和制造更多的工作负担。 现在,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得更加糟糕了一点。 你可能已经看出,这已经构成了一个循环。员工们带着更大的压力继续工作,犯错的概率继续提高,而每一次犯错又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并让整个部门的工作变得更加混乱。 所以,尽管部门的混乱度在一开始是接近于0的,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之后,混乱度逐渐增大,1,3,7,12,18,35,67,100……最终,整个内勤服务部门崩溃了。 从线性的角度,这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原本为0的混乱度逐步涨到了100?当它最开始增长到1的时候,仅仅是一些偶然的员工工作的失误——谁还没有一点失误呢?下次注意一点,这个偶然因素消除以后,不就会回归正常了吗?但动态循环导致系统的初始状态快速变化,实际的混乱度极可能像图6-2那样发展。 我们可以猜想,在此期间内勤部门经理都思考和做了些什么。 一开始,他会认为自己的裁员规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是按照严格的数学和逻辑计算出来的。既然大家原来有25%的时间在偷懒,现在减少这些偷懒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公正的。 图6-2 当出现了一点点小的问题后,他会认为这是偶然因素,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消除。当然,他也会开会提醒大家要认真、细心地工作,消除这些错误。 等到他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时,他会既困惑又愤怒。他困惑为什么大家的犯错率变高了。效率降低了?于是他严厉批评那些出错的人以让他们端正态度,又或者进行某种业务能力培训以提高效率。 但这些措施都没有用,并且他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没有原因的果 以上复杂的案例可以用一幅简洁的图形来表示,如图6-3。 这幅图叫系统动力图,蓝色的箭头意义为产生影响、造成结果、原因,“+”号表示促进、加强,箭头与“+”一起,表示产生加强和促进作用。例如,从“实际错误”到“批评指责”的箭头和“+”号,表示员工们产生的实际错误造成外界对他们的批评指责增加。 图6-3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幅系统动力图。蓝色线条构成了环,这个环即是上文所说的不断增长的恶性循环。黑色箭头表示的是循环的外部事件。这个循环的外部事件,我们认为它是合理的,不应该造成负面结果;即便由于偶然因素造成了一些小小的负面结果,它也会自然消除。但在这个系统中,偶然的外部扰动会造成系统循环的开始,而这个循环一旦开始并不断恶化后,即便外部扰动停止了也无法让系统重新恢复平衡,即无法自然终止循环。 比如,一开始由一些额外增加的客户引发了蓝色的循环,让员工们的错误变多、效率降低。一段时间后,这些客户流失了,客户数量变得和以前一模一样,那么部门的运作是否能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呢?有可能也不行,因为现在员工的效率已经比之前更低了。 这种复杂的演变,不同于一般的线性逻辑和运算,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对因果逻辑的认知需要改变。 一般的因果是线性的,先有因,后有果。在上面的案例中,裁员25%引发了后面的混乱,看起来它就是原因,而后面的混乱是结果了。但是根据数学计算,这个比例很合理,25%的裁员并不能构成原因。 再者,如果裁员并没有引起问题,而是偶然的客户增加引发了循环的启动,那么客户增加是这一切的原因吗?可是等到客户数减少到原来一样的数值后,问题却依然存在。因不在了,果却还在?这也说不通。 难道因是凭空产生的?因是一片虚无?其实你可以这样理解: 原因不是哪一个节点,而是整个系统。 即,不存在传统的线性的原因。在传统的因果中,逻辑是线性的,是有头有尾的。头部是因,尾部是果。但在系统中,逻辑是一个圆环,无头无尾。在这里,没有传统的因果。 只要这个系统是这样构架和运作的,那么结果的出现就是大概率事件。那些不构成原因的事件偶然出现然后又消失,就可以让系统运转起来然后产生一系列结果,看起来就像是出现了幽灵,不知道什么是原因,或者没有原因直接就出现了结果。 互为因果 上面的案例里,不是原因的原因造成了结果;在其他情境中,有时候还会出现因果互换的情况。 在学校里,如果学生成绩不佳,由于领导考核、舆论压力、教师的自我价值等原因,老师的压力就会变大。当学生成绩降低时,老师经常会选择向学生施加更多的压力,因为老师期望的是下列的连锁反应: 学生成绩下降——老师压力增大——老师向学生施压——学生学习动力加强——学生学习时间变长——学生成绩提高——老师压力减小。 以系统动力图来表示如下: 图6-4 上图中,4个“+”,1个“-”,表示一个负反馈循环(一种有平衡倾向、不会无限增大的循环)。我们可以将上图称为压力-动力环。 但对于学生来说,他未必按照上述循环进展。当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压力以后,他产生负面情绪,进而产生逃避行为,减小了学习的时间,然后又成绩恶化,最终老师的压力增大,然后又导致老师给他施加更大的压力…… 图6-5 上图可以叫作压力-逃避环。上图中,4个“+”,2个“-”。“-”是正负的负号,不是减法。负负得正,因此上图表示一个正反馈循环,即无限增大循环。老师因为感受到压力而采取某种行动,最终却继续导致自己压力增大。对部分处于青春期、成绩不优异、与老师有冲突、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学生来说,上图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系统中老师会认为: 因为学生成绩很差,所以老师们感到很有压力。 这在最开始是正确的,但他们可能想不到,一旦这个动力系统运转起来,就又多了一个因果: 因为老师们感到有压力,所以学生的成绩更差了。 老师的压力与学生的不良成绩,到底谁是因?谁是果?从全局来看,这是一个系统动力环,这些事件互为因果。 第三节 系统的非常规特性 系统视角下,世界有新的规律 因果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基本的因果关系都被改变了,那么这个系统也一定会有很多其他反直觉的特性。如果我们想拥有应对复杂世界的系统思维能力,就需要了解这些不合常规的特性。 1.注重理解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经常是分解型的、还原型的,这种理解方式假设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只要理解了各个部分,整体也就被理解了。 这和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关,现代教育体系注重分科,而现代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分解。物体分解成分子,然后分解成原子、质子、夸克……这种分解型的理解方式也被带到了人文世界里。麦肯锡咨询赖以成名的结构化思维和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就是分解的典型。 系统思维则要求我们时常留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系统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分解型的思维在某些场合下是有效的,它让事物得到简化。但有时候它简化得过度了,于是结论失真、方法失效。有些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一旦把这些联系切割开来系统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比如,一只猫可以跳60cm高,你把它切割成两半,每一半并不能跳30cm高。再比如,内勤服务部门的案例中,公司的总盈利目标被分解为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销售部的任务是增加收入,内勤服务部的任务是减少成本,但内勤服务和销售之间其实有某种联系,并不能这样简单分隔。 2.部分与整体的差距,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性质 既然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那么其中的差距是什么?答案是,可以表现为数量差距,也可以表现为性质差距。 假设一个营的士兵战斗力为500,那么两个营的战斗力有多少?是1000吗?如果这两个营一个在非洲,一个在亚洲,相互之间无法联系,那么也许500加500就等于1000。但如果他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数值的加总就会有变化。也许他们有精彩的战术配合,能够表现出1200的战斗力;也许他们相互竞争钩心斗角,战斗力下降为700。篮球、足球等团体游戏中这种效应尤其明显,大牌明星聚集一堆也未必能够赢得冠军。 有时候连性质都会发生变化。被分割开的猫只是几个血淋淋的肉块,而完整的猫却是能跳能叫的可爱宠物。 3.系统思维是动态的 静态的事物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但动态的系统才是世界频繁展现出的样貌。 还是来看内勤服务部的案例。根据部门主管的测算,削减25%的人员是不会造成问题的,或者只会有一些无关轻重的小问题,这种预估就是静态的思维,也是我们很容易根据基础算术得到的结论。但动态的系统会改变这个效果,经过一次次的循环,第一轮、第二轮……第n轮,微小的效果会逐步放大成大灾难。 4.系统思维中的因果是循环的,模糊的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中看到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变化的系统中,因果会变得模糊。 一个简单的循环系统,a—b—c—a—b—c—a……就可以让因果混乱。a是b之因,b是c之因,c是a之因,所以a成了a之因,所以b也是a之因。又或者,并不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上述特点在前面几节中已经详细提到,这里不再赘述。但我想补充一点,系统思维的更高视角不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也会带来巨大的世界观冲击,道德、责任、意义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你会意识到,人类目前的道德观还有很大的争论与改进空间。 当我们站到系统的高度上,熟悉的特性、因果都被颠覆了,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要变化。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 第四节 从更宏观的角度解决问题 根据系统智慧,做出大胆的反常行为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在特定的系统构架下,既可以无原因地凭空产生结果,也可以因果互换和循环。那么对于复杂的因果产生的问题,我们如何处理? 答案是:改变系统构架。 在系统动力图中,有一系列的节点和箭头,箭头代表了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向。这些节点和流向就是系统的基础构架。只要节点和能量的流向不变,系统就不会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为了改变结果,我们要改变这些节点和流向。 首先要区分节点和流向是否能够改变。 例如在内勤部门的案例中,从“工作压力”到“错误率”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工作压力必然提高错误率,所以不用管它;从“错误率”到“实际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样不用管;还有从“减少人员”到“工作压力”,从“客户增长”到“工作压力”,从“批评指责”到“工作压力”,从“实际错误”到“额外任务”,也都是不可避免的。 剩下的一些节点流向则是可以控制的。例如,从“实际错误”到“批评指责”,部门主管可以选择不对员工进行严厉的批评,这个流向就改变了。从“额外任务”到“工作压力”也有调整的空间,比如可以请一些临时工作人员等。另外,“减少人员”这个点也是可以调整的,部门主管可以从一开始就不减少人员,或者不要减少那么多。 图6-6 为什么“减少人员”这个节点可以调整,而其他的节点就不能调整呢?诸如“工作压力”“错误率”“实际错误”等。因为“减少人员”这个点是悬浮的,它的上游没有一个东西去必然性地推动它。而其他的点上游都有一个推动力,这就造成了结果的必然性。就像你处于人群当中,当后面的大量人群在推着你的时候,你会不得不跟着向前走。 当然,上图中还有一个悬浮的点——“合理的客户增长”。既然是悬浮的点,当然也就是可以改变的。不过“客户增长”实在是太诱人了,一般我们选择不去改变它。但我们也会听说一些优秀的企业家这样分享经验:“有时候我会故意放慢增长的速度,因为慢就是快。”这个玄奥的说法背后其实有系统思维的运作。 第七章 大势思维与天地同力的思维方式 与宏大的趋势相比,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借助趋势的力量才能在人生中乘风破浪。如何识别趋势并站在趋势之上,是每个想要成就自己的人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 时来天地皆同力 借助趋势,还是被趋势吞没 古代诗人罗隐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伟大的人需要借助外物的力量,而最强有力的,莫过于趋势的力量。在时代的巨轮面前,抵抗者往往沦为尘埃;在趋势的浪潮之上,平凡者也能一步登天。 如果你翻阅中国的富豪排名,会发现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20年前,中国的富豪大部分都是搞能源矿产的,煤矿、铁矿等;10年前,中国的富豪大部分是经营房地产的;现在,中国的富豪大部分是做互联网的。我们还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富豪可能都是发展人工智能的。 对于中国目前的顶级互联网企业,你去看一看他们的成立时间,也能发现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网易是1997年成立的;腾讯、京东、新浪是1998年成立的;阿里巴巴、携程是1999年;百度、搜狐是2000年。这么多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就密集扎堆在了这短短两三年时间。而在2010-2012年这个区间内,又密集扎堆了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等顶级企业。 为什么顶级企业不是均匀分散在各个年份,而要在特殊的时间区域内扎堆?因为这个区域恰好是某个大趋势的起点。1997-2000年左右,是中国互联网的起点;2010-2012年左右,则是移动互联网的起点。在宏大的趋势之中,才有伟大的大企业。 对于已经站上风口浪尖的人物和企业,我们容易放大他们的个体能力而忽视他们双脚站立其上的趋势。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的顶级企业,进入阿里巴巴的也都是顶级人才。但十几二十年前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国内的顶级计算机人才根本不屑于进入这样的小公司,都去了微软、谷歌等当时的巨头公司,阿里巴巴只能纠集一帮无法进入顶级公司的次级人才创业。可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依然一步步走上了浪尖。这难道是由于最初那些无法进入大公司的创始团队恰好特别伟大?显然,真正伟大的力量是时代的趋势。 企业如此,个人也是一样。 1984年左右,一个北京人看到中国的落后与国外的繁荣,以30万人民币卖掉了一套四合院,凑得30万元出国去欧洲辛苦打拼事业。30年后,这个北京人积累了大约100万欧元(大约780万人民币)的“巨额财产”,回国一看,当年的四合院已经售价1个亿了。这个特定的个案未必是真实的,但类似的真实案例你肯定听过很多。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人开始流行去美国读书发展。那时出国不容易,去美国尤其难,只有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顶级优秀人才才能出得去。那些不太优秀、没资格去美国的人只好留在北京、上海本地发展,闲着没事干只能买房子玩儿了,反正当年的房子很便宜,于是一套两套三四套……你也知道北京、上海的房价现在怎么样了。其他不谈,仅以个人资产的角度来看,似乎命运与某些聪明人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这并不是劝你去投资房地产,只是说明趋势的力量。 一位早年清华毕业的优秀人才进入一家钢铁厂,从中低层职位干起,吃苦耐劳,一步步走向中高层管理岗,经过20年的磨炼最终成为钢铁厂的一把手。上万人被他管理得有条不紊,几十个部门和十几条生产线也都层次分明,其个人素质、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算是人中龙凤。然而,现在这个钢铁厂每年都处在亏损的边缘,他作为亏损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一年也不过三五十万收入。 一名浙江的高中辍学者无所事事混迹社会,为了混口饭吃把当地服装企业的尾货拿到网上去卖,结果不足10年就搞出了一个几千万营业额的淘宝店,年净利润接近1000万。无论是努力程度、智力水平、社会影响力还是人脉资源,他都与几十年前的老清华毕业生相差甚远,但是他却过得更加滋润。 趋势的一个妙处在于,每个人都在某个趋势中,每个人的命运都随着趋势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开。就像大海中的鱼虾,难免被海浪席卷,被洋流推动。鱼必须学会如何与潮流打交道,这不是它可从容选择的升华修养,而是必修的生死存亡之道。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趋势的力量面前,个人太过渺小。夸张一点说,顺趋势者生,逆趋势者死;识趋势者智,不识趋势者愚。所以我们常常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趋势所向的道路,你成就自己与事业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 如果你准备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发展得更加顺利,就像是天地与你同力、冥冥中宛如神助那样,那么你应该努力学习一下这种思维方式——大势思维。 第二节 抓住趋势的本质 趋势不是瞎猜,是掌握规律 既然顺应趋势、与趋势共舞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趋势呢?要想发现趋势,我们首先要明确知道什么是趋势。 趋势的本质 字面的解释是,趋势就是事物发展的动向。不过这个解释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好像发现趋势就是预测未来。 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那就很麻烦了,有点玄学的意思。在股市里面经常有很多预测大师,一会儿说这个股票明天要涨停,一会儿说大盘未来几个月要连续上涨。那些听信了大师预测的人会哭着告诉你,这样的预测多么不靠谱。 然而有些对未来的预测看起来又是很准确的。比如2000年初就有人预测,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传统社会的一切都会被互联网颠覆,这个预测今天已经实现了,它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也能够预测,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这个预测也基本上是不会错的。 那么发现趋势是否等于预测未来?为什么有些预测是可行的,有些预测就是瞎扯?那些瞎扯的预测和合理的发现趋势有什么区别呢?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趋势的本质,而看到事物在往某个方向发展只是现象。在这里我先给出对于趋势的本质性定义: 趋势,是因为某种内在规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在上面的定义中有一个核心关键词:内在规律。这个词是趋势的核心,也是让趋势区别于一般预测的关键点。预测也许是瞎猜的,只有那些基于某些深刻规律的未来走向预测才能称为趋势。 根据这个定律,你可以把趋势和另外一个相近的概念进行区分——风口。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自此以后,风口这个概念就火起来了。所谓风口,就是指非常火热,有很多人争抢的东西。风口看上去很像是某种趋势,而且还往往很强烈,但风口和趋势是有区别的。可以说,趋势必然会造出风口,但风口未必是趋势。 其区别在哪里呢?就是背后有没有什么内在规律。有些风口的形成背后是没有什么强烈规律的,只不过是部分人的一时兴起和盲目跟风。餐饮行业曾经出现过两个风口,第一个是在线订餐,即网上叫外卖;第二个是生态餐厅。什么叫生态餐厅呢?就是说,餐厅不要在都市里搞得方方正正的很现代化,要在自然风景很好的地方做,或者要制造出秀丽的风景,显得楼阁亭台、流水假山的,很有情调,甚至还能亲手种一些菜,体验一下浇水、采摘的感觉。 第一个风口,大家都知道最后做成了,出现了美团、饿了么等巨头企业,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趋势。但是第二个风口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因为它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彻底。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很简单,因为第一个风口背后是有逻辑、有规律的,那就是为顾客提供便利。偷懒的人可以不出门吃饭,手机上点几下就能避免吃饭路上花费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碰到下雨下雪或者高温就更划算了,毕竟待在家里总比出去淋雨好。但生态餐厅这个风口背后有什么规律吗?你很难找到。我们吃饭要求的是更干净卫生、味道更好、价格更实惠,这些最本质的东西生态餐厅都没有涉及。至于就餐环境,一般餐厅现代化设计也很好啊,何必非要流水假山呢?所以,这种缺乏规律支撑的风口很快就消散了,再也不被人记起——当然,追风口投资亏损几十几百万的人可能会记得一辈子。 案例:大国运趋势下的电影行业新动态 趋势,一定要有规律和逻辑支撑,否则就不叫趋势。比如时装潮流不是趋势,因为时装的流行很难找到稳定的规律与逻辑。某个歌星穿了件特别的裙子,于是这个款式的裙子一下就火了;第二天这个歌星爆出一个丑闻,于是这个款式的裙子一下子又熄火了——这都是偶然事件。今天出来一个当红小鲜肉,明天会出来一个俏皮美少女,这也不是趋势。 但这并不是说娱乐行业就没有趋势了,当然也有,只要有规律就行。比如电影是娱乐行业的典型,判断一部电影会不会火、电影投资人要不要投资就有一定规律可循。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创造了中国目前的历史最高票房,但是在拍摄之前,很多投资人并不能预知这一结果。吴京这个人虽然很能干,但毕竟之前没有特别好的票房业绩表现,所以很多投资人犹犹豫豫,不知道这个电影能不能火,有的最终没有投资。等到票房出来以后(超过50亿元),这些人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实际上,《战狼2》的成功并不难预测,因为背后的规律很深刻,也不难看出来。随着这几年中国实力不断增强,欧洲和日本诸国的实力不断衰退,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格局必然是中美争雄,甚至很多人预测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从落后挨打100年,到逐步登顶世界最强国,中国人在经历剧烈的民族自信心复苏,这种自豪感溢于言表,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热烈地体现出来了。所以《战狼2》这部凸显中国实力、宣扬爱国情怀的电影,非常契合整个社会的情绪趋势,很容易大热。 那么,如果几年后吴京再按照类似的套路拍摄《战狼3》效果会怎么样呢?市场不断变化,曾经管用的套路以后还会继续管用吗? 我的判断是,还会继续有效。只要影片本身质量好,虽然未必能称霸票房榜,但也不会差。为什么能做这样肯定的判断?因为刚才说的趋势还在。中国逐步登顶世界的趋势还在进行中,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会有至少几十年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希望能够有宣扬国家实力的电影,因为民众批评国家、富人向海外转移资产、学术精英移民国外等事情让政府很心烦;民众也希望看到赞美国家实力的作品,因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还在不断膨胀当中,还需要情绪宣泄。两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决定了,这种主旋律电影依然会很有市场——直到类似作品泛滥,民众的情绪转变。(就在本书出版编辑的过程当中,上述判断已经被验证了。另一部反映国家实力与民族自信心的电影《红海行动》票房超过35亿,成为仅次于《战狼2》的中国历史第二高票房纪录) 第三节 能够创造趋势的强大规律 这些规律,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趋势不是看起来很火很热闹的风潮,而是有某个强大规律支撑的趋向。但是显而易见,并非每个规律都能塑造趋势,只有一部分才行。那么是哪一部分呢?一个基本的判断准则是: 越是强大、深刻的规律,就越能造就宏大的、确定性的趋势。 由此,如何发现趋势就变成了两个问题: 1.有哪些常见的强大深刻的规律? 2.如何发现那些强大深刻的规律?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假如能够完美回答这两个问题,那恐怕就成为人类史上数一数二的伟大人物了。受限于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我只能在这里初步提出一些我观察到的、能够创造趋势的宏大规律给大家参考。 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新约·马太福音》 富裕者容易赚到更多的钱,贫穷的人则倾向于一直贫穷下去;有一定名气的人很可能会更加出名,默默无名的人则容易一直沉默。《道德经》中也提到:“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总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强大的马太效应 有些时候,在同一个事物身上会出现不同规律的冲突,就像有两个人从不同方向推一个物体。这个时候,知道有两个人在推箱子没有太大意义,你得知道哪一个人的力量更大才行。当两个相互冲突的规律在推动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你需要知道哪一个规律更强大。 马太效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往往比其他规律更加强大。当它和其他规律起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覆盖、推翻其他规律。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几年之前有些“大师”预言,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会向大城市凋落、小城镇发展的方向进行。为什么呢?他们给出了几个看起来非常有道理的理由。 第一,大城市有严重的大城市病,空气污浊、自然风光差、交通拥挤、房价昂贵、竞争激烈等,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这导致很多人都讨厌在大城市生活; 第二,随着淘宝等网站和配套物流的发展,小城市也可以买到多种多样的商品了,丝毫不亚于大城市; 第三,随着高铁和航空的发展,小城市也不用担心出行不便了,大城市的远程交通优势逐步丧失; 第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城市也能够快速获得大量信息了,与大城市相比完全没有劣势; 第五,由于交友是网络化、社区化的,日常沟通用网络进行即可,每年进行定期定点聚会,所以交友也不必局限于身边的人,小城市与大城市没有区别。 …… 基于以上种种理由,他们推断,大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房价也会随之暴跌,而很多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则会逐步繁荣起来。 这些理由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啊,每一条似乎都非常正确。尤其当这些理由出自某些“大师”之口的时候,人们就更加容易相信了,于是有些人纷纷卖掉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子,搬去小城市发展了。这些事情大概发生在2013年左右。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从2014年到2016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房价不但没有跌,反而又暴涨了一倍!大城市的房产持有者经历了一轮罕见的资产暴增,涌现出大批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那些听信大师的预测早早卖掉一线城市核心房产的人,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儿。大约只能安慰自己:“大师说了,要心平气和,不要贪婪……” 不仅房价短期暴涨,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大师”们对于大城市人口流向的预测,从长期来看也是完全错误的。一二线城市将会保持持续的人口涌入(除非政策限制),甚至发展成大型、超大型城市群,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总之,农村和小城镇大概率会持续凋零,而核心城市总体上则会越来越繁荣。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师们说的那些理由不是看起来很有道理吗? 是的,每一条理由都是正确的。淘宝确实让小城市购物更方便,互联网也确实让小城市的人可以接触前沿信息。但是所有这些理由的力量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规律的力量更强大——马太效应。 所以我在写马太效应的时候,我希望做的不是告诉读者存在一个叫马太效应的东西,而是要强调,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它能够覆盖很多其他的规律。世界上有太多的规律,你不要以为马太效应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它是规律中的规律,强者中的强者。 马太效应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它的力度大,还表现在它的覆盖范围很广。除了城市发展外,在社会的很多领域也是如此,如知识积累、财富增长、职业发展等。根据马太效应,我们能够部分地判断未来,并以此指导当下的选择。 马太效应与知识积累 根据马太效应,已经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即,与知识欠佳的人相比,知识丰富者的知识优势会持续扩大——不是减小,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扩大。 这个推论显然与我们的事实相符合。在一个高中班级里,成绩好的那部分掌握的知识比成绩较差者多——但差距也不是很大。不过,成绩较好者会继续上大学;而成绩较差的人可能就直接辍学打工了——于是后面的人生中两者的知识差距不断加大。 另外,马太效应也得到了来自脑科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支持。新知识的学习与头脑中已经储存的旧知识有关,已经储存的知识越多,学习新知识就越容易,新知识的储存比率也就越高。所以,原有知识越丰富的人,由于更高的学习效率,即便是学习同样的内容也会比知识匮乏者学得更快,从而扩大知识优势。更不用说知识带来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又影响了你未来是否愿意继续学习。 那么,知识积累领域马太效应有什么应用呢? 首先它会影响我们个人的学习决策。当别人在聚会狂欢、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你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呢?一方面是成长的愿望,一方面是放纵的本能,你的内心一定会忍不住做个对比决策:如果我牺牲娱乐来学习,会有多少收获呢?今天不去聚会,省下时间看书,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不幸的是,最开始的时候知识增长速度通常是很慢的。如果不明白知识的马太效应,你会忍不住想:就算认真学习也学不到多少东西,这个收益太小,不足以抵销我的付出。于是你会倾向于放弃学习,享受狂欢。 但如果明白了马太效应,你的收益-付出就有变化了。 图7-1 知识累积随着时间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不断加速提高的。尽管近期的累积很小,但是远期的累积非常大。所以,在知识马太效应的视角下,你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样的收益-付出比例是划算的。 另外,知识的马太效应也会改变我们对于教育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本书的部分读者已经是有孩子的人了,而另外一部分很大概率也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养育一个孩子,所以,谈一谈马太效应在教育决策上的应用是有意义的。之前谈论过教育系统——学校、班级与老师——对学生造成的马太效应,这里再来从学生个体大脑认知的角度看看。 曾经有一句风靡整个中国、影响几亿人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显然,这个口号的推动者是无数的教育培训机构。它对家长的影响是,让他们怀揣激动的心情掏钱买单;它对学生的影响是,让无数学生没有了假期和休息,埋头在无穷无尽的课外培训与教辅资料当中。太过劳累的学生发出抱怨并积累了心理阴影,教育界和社会舆论也在反思、呼吁并形成了新的口号: 第八章 兵法思维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胜负手 人生如打仗,打仗要懂兵法。兵法思维讲述的是这样一些思维模式:如何规避风险,捕捉机会,掌握主动权,以确保在漫长的人生中取得总体上最优的发展。 第一节 为什么你要懂点兵法思维 人生,常常是一场战争 有些灵魂降临在风和日丽的人间,生命是享受,是说走就走的旅程;有些灵魂进入了山穷水尽的世界,生命是奋斗,是无穷无尽的战争。 我们希望自己生于这样的家庭:父母是政商大鳄,自小在深宅大院之中自由玩耍,从青春期开始接触政商机密信息,接着父母资助出国读顶尖大学,几年后回国历练,然后等待继承家业——亿万资产与庞大的高层人脉圈。 如果不行,那就生于教育优良的中产阶级之家。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高学历的金融高管。从怀胎数月开始听莫扎特,在我们幼年时允许自由探索,各类才艺让我们大胆尝试而又不逼迫考级。中小学时循循善诱,按照教育与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培养我们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十四五岁就能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十八岁凭自己的能力考进顶级985或者奖学金出国留学。本硕博一路顺风顺水,然后带着过硬的人工智能研究技术回国创业,融资上市改变世界。 再不济,请让我在一二线城市有套房,或者拆迁补偿一千万,不要让我一辈子当房奴,苟且在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看不见诗和远方。至少面对黑心老板时能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够在西藏明亮的天空下自在放声高歌,或者安静躺在洱海的小船上听风吹水动。请让我心如四月暖风,眼见草绿花红,爱世界,爱生活,爱生命中的一切。 但这只是少数人的幸运。大多数的我们降临在三四五到十八线小城市和村镇,没有政商大鳄,没有金融高管,没有教育心理学,也没有拆迁补偿。平庸的小学与初中,小县城的重点实验班的师资和学生水平。接着是平庸的大学,或是凭借极端努力勉强考上985,然后发现自己与家境良好的同学的综合素养比起来简直一无是处。然后考研,或者找一个辛苦的工作,挤公交地铁打卡,每天夜里疲惫地躺在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脑海里一片空白。不敢考虑未来:房价、学位、医疗、养老……如果还活着,如果居然还有剩余的力气,那就握紧拳头,继续准备明天。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如果不小心长出了理想,如果意外地开始好奇生命的意义,如果妄自下定了自我成就的决心,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战斗的一生。学业是战斗,求职是战斗,升值或创业更是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汇聚成了这一场生命的战争。 这场战争,你输不起。这场战争,谁又输得起? 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你要懂兵法。 在一本专讲思维方法的书中提到兵法,似乎有点怪异,我反复考量是否要删去这一章。但学习思维方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人生的障碍。当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如同战争之时,那么研究一点兵法也就并无不妥了。我们暂且称之为——兵法思维。 兵法思维,首推《孙子兵法》。为什么兵法思维必须学《孙子兵法》?中国的兵书很多,有《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等,西方更有战争巨著《战争论》。与其他兵书比起来,《孙子兵法》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绝大多数兵书都是讲战争的具体技术,而《孙子兵法》则是讲战争之“道”。我们命运的战争不是枪林剑雨,而是学业、人脉、求职、创业等。这些战争,需要的是道,而非术。即,我们不用持刀枪剑戟进退杀伐,而要将深刻的智慧应用于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胜负手。 《孙子兵法》中包含的思维很多,本章无法一一讲完,故我选取了一些自认为是最重要、对现代人最有借鉴意义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中的各种思维是环环相扣的,相互推导配合,其体系非常严密。故大家在阅读下面几节中提到的不同兵法思维时,应意识到它们不是简单的分类罗列,而是要尝试将它们结合起来思索。当然,作为宏观格局类思维方法的一支,它与前几章提到的生态思维、系统思维、大势思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节 先胜后战 为自己设计一条永不倒下的路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军形篇》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样子 经常获得胜利的军队,他们的作风是先知道会胜利,然后才去打这个仗;那些经常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始打了再说,一边打一边想怎么才能赢。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孙子兵法》开头的计篇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做事情最怕莽撞,搞不清楚状况就一头冲进去了,这种多半要吃亏,长期来看是注定要灭亡的。 我们常常听到有懵懂少年被骗去搞传销,或者无知少女被骗到国外去卖淫。这一般都是典型的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去了。骗子往往会说“我有一个赚钱的机会”,而他们往往没有调查真实度就盲目相信了。如果更加仔细一点,以先胜而后求战的理念来应对,那么就要先进行各种考证,确保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再去行动。 这种简单的骗局往往出现在懵懂无知或者受教育较少的人身上,很多人觉得自己社会经验丰富、教育良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也许聪明的你不会犯这种被骗去搞传销的错误,但是依然有可能犯“败兵先战而后求败”这种错误。 第一个原因是,传销或者被骗出国卖淫这种特别危险的事情,太过于危险了,所以一般人都会提前了解骗局套路,学校和媒体的安全教育会让你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也就是说,你不会犯这种错误,并不是因为你有“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这种思维方式,而仅仅是因为你记得一些知识。当你进入一些自己缺乏足够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领域时,你很容易就会犯这种错误。 第二个原因是,你会有状态波动,比如情绪激动或者低落的时候,这时人更容易犯错误。如果你没有把先胜后战的思维方式反复训练形成本能,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干扰的。比如,正常情况下你知道不应该赌博,因为总体上来看肯定要输,但如果你哪一天心情很烦躁很郁闷的时候,你可能就去了。因此,你需要在平时刻意训练自己先胜后战的思维习惯,让它稳固下来,稳固到即便情绪低落也不会出差错。就好比,即便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也知道1+1=2,不会出错。 第三个原因是,胜利的经验会让你盲目。如果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胜利,你很有可能变得无视风险。这并不是说你一定很浮躁、品性不稳重、轻飘飘的,最可怕的恰恰在于,即便最踏实谦逊的人都会犯这种错误。因为连续的胜利会改变你的认知,会让你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件事情是没问题的,我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随着连续胜利的增多,最终某一次你会忘记先考量胜算,直接就开始行动了。 第四个原因是,有些事情就是特别的危险。有些事情是没什么风险的,你即便搞不清楚情况随便乱闯也没关系,或者只需要了解一点点的情况就可以去尝试了。比如你去某个地方逛街,事前不知道具体哪个商店的衣服适合你,但是没关系啊,随便乱逛就好,多走走应该能够找到。事实上,生活中有太多这种没什么风险的事情了,以至于你完全不具备先胜后战的思维习惯也觉得无所谓。但另一些事情是风险极高的,比如创业、投资等。而长期习惯于先战而后求胜的你,真的能够临时改变习惯吗?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初创的企业,以精妙的市场切入点、完美的产品设计、强大的执行力,短短一两年就成为估值上十亿的大企业,连续融资风生水起——a轮b轮c轮,恨不得把字母表轮一遍。网民们还在惊叹羡慕,资讯网站的投资分析报告还在撰写,忽然就听到消息:决策者犯了个小错误,公司破产了。 你如果去细细研究这些故事,会发现几乎大多数的案例都有一个模式:没有先确定必胜就冲进去干了。因为在这些领域要确定必胜太难了,需要你以超乎寻常的专注和谨慎去应用先胜后战的理念。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思维的懒惰——这个股票差不多可以买吧?这个项目应该可以做吧?看起来还不错的。悲剧就此产生。 人最怕的就是拼搏一生、胜利无数,却在一次倒下后再也无法爬起来。一次失败让之前所有的成功全部灰飞烟灭,又或者一次失败让未来的日子再无翻身的可能。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你必须好好学习和领悟这条先胜而后求战的思维方式。这条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往往你以为自己领悟了,其实你还没有。你还没有纯熟、纯粹的领悟。 97%纯度的铁只能叫铁,而99.9%纯度的铁则叫钢,它们是不一样的物品。大概知道先胜后战这回事,和深刻理解并应用先胜后战的理念,是不一样的人生。 总之,胜利者的样子是先胜而后战,失败者的样子则与之相反。 凯利公式——给孙子兵法打个数学补丁 上文中我提到,在某些领域,如投资、创业等,要确定必胜太难了。其实这句话不太精确,精确的描述应该是: 在某些领域,如投资、创业等,要确定必胜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对于先胜后战的理念并不完全理解或者认同,有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有些事情就是无法绝对先胜后战——就连战争本身也是如此。那么,在投资、创业、战争等无法事先保证胜利的领域,如何执行这条理念呢? 二是因为,如果严格执行这条理念会太过保守,错失很多机会。比如熟悉金融投资的人都知道,盈亏同源,当你避开一切风险的时候也就避开了收益。比如创业,一定有风险,难道所有人就都不创业了吗?那新企业从哪里来? 那么,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理论上很好解决,即便不能绝对保证胜利,那么至少要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就像《孙子兵法》计篇中提到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也并没有说一定要绝对必胜再行动,只是说如果胜算多就做,胜算少就不做。 但多到什么程度算多呢?少到什么程度算少呢?是以50%为界限吗?这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量界定。 同时,这个理论解释也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盈亏同源的,利润就在风险里。如果要绝对规避风险,那就只好什么事都不干了,过完平庸的一生吧。尝试有可能失败,不尝试一定失败,我们也总听人说,机会是试出来的,是在动态运动中摸索出来的。那么到底要不要尝试?和先胜后战理念的矛盾怎么解决? 可以说,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是《孙子兵法》的一个小漏洞,这个漏洞本质是个数学漏洞。《孙子兵法》只讲大方向而不讲数字细节,因为它不是数学书,那个时代的数学还没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存在这个漏洞也很正常。现在,我们需要给孙子兵法打一个数学补丁——凯利公式。 这个小小的公式,能够解决《孙子兵法》的遗留问题。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明确,一件事情有可能胜利,也有可能失败,那么要不要做,要不要投入金钱、时间、精力呢?答案是,如果机会好,还是要投入。 那么该投入多少比例?我有1万元,要投资百分之多少的钱?我一周有20个小时空闲时间,要投入百分之多少的时间?这个比例值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核心。它就是公式中的字母f。 凯利公式告诉我们,要弄清楚这个比例,就要考虑四个要素:pw——有多大概率会赢;rw——赢了能赚多少倍;pl——有多大概率会输;rl——输了会亏多少。 举个例子,一只股票,60%概率会涨,涨了赚50%;40%概率会跌,跌了会亏40%。你该用多少比例的本金去买这个股票?这就是投资届最难解决的分仓问题。凯利公式告诉我们,你该拿出来70%的本金去投资: 当然,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的概率是无法事前得知的,比如你去创业的成功概率具体是多少就不清楚,成功了能赚多少钱也不清楚。但是对风险高低还是可以有个大致估计。总的来讲,胜算越高投入越大,能赚得越多投入越大。如果可能的亏损太大,f算出来是负数,那就不投入。另外,上面的公式中假设了rw和rl都不为0。如果rw为0,即赢了也不赚钱,当然不投入;如果rl为0,即输了也不亏损,显然应该全力投入。 对于各种事务的金钱、时间、精力等的投入,这个公式都能提供依据。可以说,凯利公式并不推翻《孙子兵法》中先胜后战的思想,只是它的一个数学补丁。先胜后战包含的是知己知彼、事前计算的理念,而凯利公式则告诉你具体怎么计算。 第三节 致人而不致于人 看透隐藏关键点,掌握人生主动权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虚实篇》 各种战争、竞争与比拼,有时候,表面上风平浪静、平分秋色;实际上却波涛汹涌、高下已分。 事情的关键点经常是隐藏的,寻常人未必看得懂。为什么普通人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局面,高手却能坚定地说其中一方大势已去或者形势不妙?最难懂的隐藏关键点之一,就是“势”。这个“势”与前面讲的大势思维的“势”并不一样。这里的“势”,与致人而不致于人有关系。 主动权即是利益 致人而不致于人,简单说就是要主动不要被动。这看起来是句废话,但背后 有很深的道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理很抽象,不容易讲清楚,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图8-1 我最喜欢讲的例子是中国象棋。同样是马,如果放在原始位置,基本上就没什么用;如果放在对方的卧槽位,就作用非凡(如图8-1)。同样是车,如果放在角落最边上,它的威力就很小,如果放在二八路或者四六路,它的威力就大很多。因为二八路的车能够牵动、限制别人,而角落里的车则什么都做不了。所以象棋中有“三步不出车,死棋”的说法,就是说早期要尽快调动最强的子力才能压制别人而不被压制。另外,高手常常走出弃子争先的棋,也是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 图8-2中,双方子力完全一致,但显然红方形势大好,主要子力(尤其是车)处于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位置,而黑方的子力虽然齐全,却非常被动,处处受制于人。当然,这是摆出来的结果,实际对弈中很难有人下出黑方那样臭的棋。 如果你对象棋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卧槽马、二八车是什么也没关系,还有其他案例。三国时期的袁绍曾有一个把汉献帝纳入囊中的机会,可惜他错过了,因为他想不明白,我要一个没什么权力的废皇帝做什么?把皇帝接过来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财富、兵力和地盘,似乎捞不到任何实际的好处。但曹操是个明白人,小皇帝虽然不带着钱财也没势力没地盘,却可以拿他的虚名来号令天下,处处占得先机。 图8-2 曹操掌控着汉献帝,给袁绍发了一道升官的圣旨(没什么实际利益,但是名声很好听),这圣旨袁绍接还是不接?接了,这是明摆着听从了曹操的诏令,低人一等了。今天接了升官的圣旨,回头曹操再给他发一个对他不利的圣旨怎么办?不接,皇帝给你升官你居然敢不接旨?那你就是明摆着造反,传出去名声非常难听,失去人心。这就是曹操致人而袁绍致于人了。 战争学里,有一个战术叫围点打援。比如我和你打仗,我围住你一个城池,但是又不强攻,这时候你怎么办?要不要调动另外一个城的兵力去救? 你去救吧,那我就半路打伏击,在你救援的路上以逸待劳等你,还要提前挖个陷阱什么的;不去救吧,万一城被我打下来了呢?更可恶的是,你要是不来救吧,我天天拿个大喇叭对着城里面的人喊:“里面的人听着!你们老大已经放弃你们不来救你们了!赶快投降吧,我们缴枪不杀还有优待!……”说不定整个城就白送给我了。 你说你心不心烦?仗还没开始打就感觉快要输了。 救也不行,不救也不行,不管怎么搞都觉得很被动,这就是我致你,而你致于我了。那是不是就没办法破解了呢?其实也有办法,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就是一个破解法,而且破解得非常精妙,造成了反制。我围你的城,你直接领兵攻我的首都。我要是不回救呢,万一首都没守住我就完了;我要是回救呢,那之前花了大把人力物力围城这么久,不就白围了? 回救也亏,不回救也亏,怎么搞都觉得很被动,现在轮到我心烦了。 又比如,打战争类的游戏,你有技能,我也有技能,那是不是我们打起来就势均力敌了呢?不是。如果我抢了先手,提前使用技能把你眩晕住一顿暴打,你还没来得及出手就被干掉了。抢先手,就是在游戏当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再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一名小学生偷偷去网吧玩游戏,自以为掩饰得很成功,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去学校的时候同学告诉他:“你要倒大霉了,那个网吧老板是班主任的亲戚,班主任已经知道你昨天去网吧玩了,估计今天上午就要找你。”这时候他该怎么办?承认吗?免不了一顿猛批怒骂再叫家长,回去说不定还得挨揍。不承认?铁证在手,不承认就是罪上加罪,更加完蛋。 根据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理念,他应该在班主任找他之前,主动向班主任自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老师,我想主动向您承认一个错误,我昨天去网吧玩儿了。我好后悔,昨天一晚上都在想,我做这样的事情如果耽误了学习怎么办?既对不起老师又对不起父母。我好后悔啊呜呜呜……” 一旦他抢了这个先手,老师反而不好意思惩罚他了,说不定还要跟家长求情让家长不要太责怪他。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当事情的结果已经很明显地摆着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谁输谁赢了。但是如何促成这个结果?有时候我们做出来的一些举动,表面上看对结果没有影响,或没有直接的利益增减,但实际上却让自己取得了主动或陷入了被动——它造成了一个倾向。这个倾向看起来非常微弱,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了它。但这个主动和被动的倾向会在未来的演变中,逐渐变成人人可见的优劣之分。 第九章 慢即是快如果没有背景,缺乏资源,你该如何逆袭 在这个鼓吹少年得志的时代里,我更崇尚大器晚成。对于出身平凡、缺乏资源、没有背景的人来说,专注做好一件事才是大概率的生存之道。慢即是快,这是技术,也是心法。 第一节 你在羡慕别人的精彩人生吗 从跨界天才到斜杠青年 如果你看过电影《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你或许对其中的典型高富帅角色托尼·斯塔克印象深刻。此人智商极高,超级有钱,无比拉风,常有美女相伴,简直集中了所有男人的梦想和女人的幻想。他学知识很快,做事业很快,连成为超级英雄都很快。总之,他以极快的速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同神人一般。但你知道吗?据说这个虚构角色是有原型的——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智商超高,在不同领域展现了伟大的才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12岁就制作了一款成功的游戏并高价卖给了大公司。24岁开发了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纽约时报》和《芝加哥邮报》这样的巨头都成了他的客户,他也因此狂赚几千万美元。接着他又离开媒体产业进军在线支付,创建了电子支付网站“x”,并设计了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被ebay收购后又赚了几亿美元。然后他连金融也不感兴趣了,居然跑去做了一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发射火箭的私人公司,把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们惊得目瞪口呆。在此过程中,还顺便创办了目前火热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和一家光伏发电企业,以及投资了几部电影。而现在,他正在研究火星殖民计划,准备几年之后在火星建立实验室和小规模居住地。 总之,他进入了一大堆不相干的行业,却又把每个行业都做到顶尖,牛得一塌糊涂。 也有些人,他们或许没有埃隆·马斯克那样耀眼,但也活得十分精彩。如果你看一眼他们的名片或社交网站介绍,上面可能写着:互联网创业者/摄影师/作家/自媒体人/商业咨询师/股票投资者/…… 同时涉足这么多领域,他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精彩!不仅赚了大量的钱,而且工作一点都不无聊。即便比不上埃隆·马斯克这样的超级天才,他们也算是同龄人中的精英了,过着优越而令人艳羡的生活。 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跨界天才,那些斜杠青年也常常是人中龙凤、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精彩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冲击,他们成功人生的发展轨迹更是需要我们这些普通人时时刻刻铭记在心的…… 反面案例。 是的,你没看错,反面案例。 在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中,埃隆·马斯克这一类是非常危险的。而他的成功又太过耀眼和正面,让人忽视了其巨大的风险。跨界、斜杠青年这些词汇看起来非常美好诱人,但请记住,对于没有背景、缺乏资源的普通人来说,它们是致命的敌人。 一般人很容易看到成功者胜利的结果,但不容易看到他们胜利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在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难关,并以怎样惊人的方式去化解各种问题。简单来说,我们对于这些成功者的能力、资源、背景的优越程度,欠缺真实的了解。 一边开发电动汽车一边研究火星殖民,这当然是很精彩的人生,但是普通人拥有埃隆·马斯克那样高超的智商和思维能力吗?一个商业精英突然跨界来做医疗或者教育也是让人震撼的,但是你有他们那样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政商关系背景吗?在多个领域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背后对应的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智力、资金、人脉和身居高位带来的内幕信息。一个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普通人,模仿他们的人生轨迹,无异于自寻死路。 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恰恰应该是反跨界、反斜杠的。 第二节 没有背景、缺乏资源的人该如何逆袭 专注,是普通人的最好出路 对于没有背景、缺乏资源的人来说,专注,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专注,就是把你(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个地方。如果你是一个财务工作者,那么请把财务知识钻研到极致,把你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自己财务水平的提高中。如果你是一名老师,那么请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到极限,把你不多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发展里。 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似乎效率很低,人生进展得很慢,不够精彩。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慢即是快,专注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你需要专注 投入和产出,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我们要意识到,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不能产生直接价值的。你可能会唱歌,你曾经在小学音乐课投入了几十上百个小时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和发声技巧,但这并不能让你成为职业歌手并赚取金钱。你也许会下棋,还花费了好几年时间在少年宫的围棋教室里学习入门手法和死活棋计算,但只有柯洁能够靠围棋生存,而你不能。即,你的这些投入,都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 非线性的投资—收入关系 实际上,资源投入和能力成长的关系,完全不是一条直线,而类似于生物课本当中介绍的生物成长s形曲线。而资源投入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类似于一条增长更慢的s曲线。 图9-1 可以看到,当你最初投入一些资源的时候,你的能力水平并没有得到飞速提升,更无法因此获得收入。即便再投入一点资源进入快速提高区间,获得了一定的能力成长后,其收入水平也非常一般。只有当投入了大量资源进入高原期以后,收入水平才能迎来真正的大幅增长。 对于那些智力、知识积累、技术水平、人脉、资金等资源本就不出众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那么每一个领域都会停留在低速启动区间,偶尔可能进入快速提高区间,他将永远面临较低的收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烦恼。 对于那些智力、知识积累、技术水平、人脉、资金等资源本就不出众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那么每一个领域都会停留在低速启动区间,他将永远面临较低的收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烦恼。所以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就是专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在一个领域冲进能力的高原区域,并得到金钱上的自由。这是一条对普通人来说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道路。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标准的普通人,无背景无资源,农村家庭出身,上了个谁都没听说过的大学。后来这个资源贫乏的年轻人进入了教育行业的一个分支当起了老师,他该如何在教育行业发展自己的事业呢? 他的策略是,集中所有精力做好一件事——游学。他带领学生在山川河流间进行感悟和体验,一般游学机构开发不了的路线他去开发,找不到的奇观妙景他去一点点找,然后带着学生去感受。一般游学机构只能在一些著名景区的人山人海里走个过场,而他设计的路线却每每能到达环境清幽、山灵水净之处,带给学生的心灵触动自然也大不一样。以此优势,他从一穷二白起家,迅速超越众多资金雄厚的机构,成为游学教育的一颗新星。 寻找更清幽、更灵动的风景,这是很难的事情吗?无非是多逛逛户外论坛、多跑跑路、多实地考察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件简单的小事,他比别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更加专注,做得更加极致,因此取得了巨大的优势。现在他早已年入百万以上,超过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案例远远比马云、马化腾等天之骄子的案例更精彩。马云如何成功的跟我们这些普通人其实关系不大,99%的人就是注定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我们需要过好这一生。那些最平凡的人如何过上体面的生活,维护自己的基本尊严,给父母儿女提供基本的生活庇护,这才是真正重要的话题。 如果一名无资源、无背景的不知名大学毕业生能够通过专注于一个细节来开辟自己的小事业,那么你呢?你对自己有信心吗?你需要做的不是怀疑自己的才能是否足够,而是思考,自己对专注这两个字的威力是否有足够的认识。 也许你疑惑,曾经也听说过资源整合、多元化发展等思路,也知道不少成功案例,但这些思路的方向却与专注的策略截然相反。甚至,在本书的第五章《生态思维》中也提到了池塘模型,似乎与专注努力也不一致。如何理解这些矛盾呢? 很简单,专注努力作为最优策略,是对缺乏资源和背景的普通人来说的。当你既没有可观的本金,也缺乏高端人脉,连专业技能和学历都不那么突出的时候,你是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的——你如此弱势,资源凭什么听你调遣呢?对于资质、背景都很普通的人来说,专注努力是最佳策略。相应地,当你的资源越丰厚、天赋越高时,你进行资源整合、跨界发展、多元化经营的空间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越高——但依然不可高估。 被光芒掩盖的陷阱 类似于埃隆·马斯克的成功人生案例影响力太大,以至于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能有这样精彩的人生该多好啊。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天才能够投身于十个领域,每一样都做到顶尖;我虽不是天才,但是资质也还可以,也不要求顶尖,优秀水平就够了,我就搞个三四个领域吧!”某个针对18-25岁的年轻人的调查称,有80%以上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足见这种想法不是少数。 这世上有很多聪明人,有更多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但不幸的是,在聪明人当中也只有极少数顶级天才能够像埃隆·马斯克那样精通多个领域。大部分优秀的聪明人,如果涉足多个领域,也是要失败的。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曾经自认为能够同时做好篮球和棒球两个领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位篮球场上神一样的天才在棒球场上连个二流水平都混不上,最后只能再回到篮球场上去。好在乔丹确实是历史级的天才,回篮球场以后继续当自己的篮球之神。连乔丹这种顶级天赋的人也无法做好两个领域,何况一般人? 某位在国内商业领域叱咤风云、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的“女神”级人物,后来离开了商场去搞教育办学校了。一开始似乎摆出了要大办教育公益、顶级教育模式创新的架势,结果后来声音越来越弱,争议不断。专业教育智库的调研人员和他们学校的老师一聊天就觉得不扎实、不专业。当然,该“女神”是为了解决自己孩子读书问题才去办的学校,以她的资源和背景,任性一把倒也无妨,但依然无法改变越跨界越业余的规律。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 我们都曾在大学时代里见过那些活得精彩纷呈的牛人,他可能同时在象棋社、话剧社和辩论社担任核心人员,还兼任学生部宣传部长,同时又在某大企业实习,并且学习也不错,能拿奖学金,反正看起来很“斜杠”。但我们可能忘记了,几年后当他步入社会时,他的象棋、话剧、辩论、宣传营销等能力都达不到专业水准,离能够依此立足还差得很远。在精彩的学生生涯结束后,他们很可能最终还是依靠自己花最多时间精研过的那个能力去工作和生存,曾经的斜杠只不过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体验,在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就的道路上,斜杠只不过是些微小的点缀。 很多时候,即便是聪明人和成功人士的斜杠经历也并不成功,只不过被包装得很精彩,或者在跨界领域失败的阴影被专业领域的强大成功光环所掩盖。你要明白,身体素质极好的迈克尔·乔丹去打棒球的水平,以及顶级名校毕业、商业能力出众的某“女神”去办学校的能力,已经被人嘲笑了;而有点小聪明的普通人去跨界经营多个领域所能达到的层次,只会比他们更弱。 值得注意的是,专注一个领域与通识教育、多学技能、多了解社会动态等都没有冲突。通识教育是中小学和大学的事情,与步入社会后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等并不冲突。如果工作中要用到excel和音频剪切的技能,那么花几天时间学学相关软件使用也不对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产生负面影响,很可能反而有利。多了解社会各方动态与新鲜事物也是好事——只要不造成信息过载和拖延即可,有时候,你还能从中发现行业生态、未来趋势的变化。 为什么专注很难做到 不过,真正去专注于一件事情,依然不容易。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有两个问题最有共性。 第一,如果自己倾尽全力投入的大方向就是错的怎么办? 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这个问题里特别明显。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方向,那么专注则会让你越错越远。不少人正是因为对一条路走到黑、错得很彻底产生了恐惧,故而保持了所谓多元化的选择。一边似乎降低了选择错误的风险,一边也分散了精力,降低了成功概率。 第二,加速成长末期的技术难度。 在快速提高区间的最后一部分,水平的成长会进入瓶颈,无法再快速提高了。后面的每一点点增长都对应着艰辛的付出和卓绝的努力,这不免让人怀疑,值得吗?根据二八定律,80%的技术内容能够通过20%的时间获得,而剩下少量的20%内容,却需要耗费80%的时间!随着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很多人感到太累了,不愿意继续艰苦的进步。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避开各种让你的努力白费的方向性错误误区?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错误的方向上专注努力永远也不会产出成果。但你更应该明白,永远分散自己的精力,不去专注于某个领域才是最大的风险。专注于某个领域,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概率未知;但永远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是错的,概率逼近100%。 在明确了必须专注以后,再来考虑如何选择正确的、值得专注努力的方向。其实,这就是本书下篇——思维的格局部分所写的内容。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做好大方向的选择,则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思维智慧去指导。 在《生态思维》章节中我列举了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的案例。一位天赋普通的互联网创业者面临两个选择:留在北京的大互联网公司当底层,或者去河北的一家农业企业当技术专家,然后进行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创业。根据生态思维,他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然后可以专注地努力下去。在《大势思维》一章中我提到要去了解科技和行业变化的趋势,未来几十年,显然人工智能行业比钢铁行业更值得你持续专注。 事实上,要确认某个领域是否值得你专注努力,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它最好不要违反大级别的趋势。20年前有个职业叫打字员,后来快速被市场淘汰了。如果当时的打字员们能够看清未来趋势,那么他们就知道不应该在这个领域专注努力,而应该早点切换到另一个领域上。现在,钢铁和煤炭等传统行业的趋势也比较明确了,未来虽然不会快速消亡,但大概率会持续萎缩,发展前景堪忧。如果不是特别的热爱或者有特殊的原因,这些领域也不是很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选择要专注哪个领域就没有太多的顾忌了。根据常识,你可以在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中选择,如果能够兼顾兴趣和擅长最好。在足够细分的领域专注下去,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足够精通,形成专业优势。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突破快速提高末期的技术瓶颈,则是本书的上篇《技术大师》部分所讲的内容。各种思维技术的学习,能大大提高你突破瓶颈的概率。思维逻辑链可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可视化思维有助于你处理复杂信息并提高工作效率,换位思维则帮助你理解他人的想法——这些思维技术都会从某个角度帮助你去克服你所在领域的困难。 另外,快速提高末期的技术瓶颈突破,也会被你对回报的预期所影响。要搞定那些比较难的事情,先不提技术方法,首先得有一股狠劲,有猛烈的决心。而这种猛烈的决心从哪里来呢?一定是你认为这样做是真正值得的,它的收益比付出更大。如果你对投入与产出的非线性增长关系——即图9-1中所展示的道理——不那么明白,你就很容易低估了突破技术瓶颈的作用,然后提不起一定要去攻克难关的决心。就像很多家境平庸的学生不明白生活的艰难以及教育改变命运的力度,轻描淡写的一句“读书无用”就自我放纵、逃避努力学习,并毁灭了自己未来幸福生活的可能。 第三节 我的故事 一个平凡人,是如何逆转命运困局的 我的人生是一部减法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本书中写的所有思维方法,我都有过比较深度的实践,而对专注于一个领域这个道理,则感悟尤为深刻。 我曾经不懂得人应该专注、聚焦的道理,犯过严重的多领域经营错误。我研究思维与教育,在思维与教育这两个大方向中的多个领域里齐头并进,耗费了大量时间。 我研究思维,思维的分支领域好多啊!首先要懂多种思维方法,比如可视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换位思维、结构化思维等。还要懂底层原理,大脑的构造和运行特性、神经传导模式、行为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等。但是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并不能直接与具体的可执行的思维方法联系起来,还需要一个中介性的学科——认知心理学,所以我又深度阅读了不少认知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当然认知心理学并不能包括所有的思维方法(实际上只有少数一点点),而更多的思维模型在具体的学科中——这就是伟大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提出多元思维模型的依据,他认为要真正精通思维方法,得学习几十个不同专业的至少100种思维模型…… 我研究教育,教育的分支领域也不少!学校管理影响一个学校的整体运行,很重要啊,于是我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出问题的学生根本没法正常学习,生活也特别不幸福,于是我研究心理治疗和情绪疏导。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超过学校和老师,太重要了,所以我也研究家庭教育。同时,班级是教育进行的最小单位,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肯定需要钻研。而教育不能空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所以课堂教学方法我也要研究。课堂上教学的自然是各个学科,所以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和学习策略我都要研究。光有学习策略还不够啊,还得有大量学科资源,所以我自己也搜集整理各种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大量的纪录片、教学视频、图书清单。另外,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场馆教育、项目式学习、游学…… 更可怕的是,除了思维和教育的专业研究外,我还有其他的兴趣爱好。经济领域我很感兴趣,国家产业变化、房地产调控、税率改革、大国战略、全球博弈乃至股市等我都想了解。哲学和宗教领域也不能错过,这简直是一切人类文明都绕不开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优秀,不深度学习一下还能算是中华儿女吗?所以我又耗费了大量时间学习研究道家和佛家的主要思想原理与技术方法,从《心经》《金刚经》到历代禅宗公案与密宗的主要观点等,从《老子》《庄子》《列子》到《鬼谷子》《孙子兵法》等,都有所涉猎。至于流传更广的《论语》《大学》《中庸》等,各家解读自然也是要来参考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