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私房事儿》 前 言 清王朝是由满洲贵族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带有许多民族特点。尤其是它的宫廷制度,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是许多喜爱清文化人士追逐的热门话题。大清王朝自1616年起至1911年清廷逊位,先后历12帝,即太祖、太宗、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期间,爱新觉罗家族坐拥天下,广涵九州,普天之下万物为之独有,包括女人。以文献所载,清帝后宫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列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8个等级,虽不像汉唐那样美女如云,却也能达到三宫六院、妃嫔成群的程度。考之清宫后妃的生前死后,或争宠后宫,或随侍巡幸,或角逐帝储,或风花雪月……把这些女人日夜守望的大清后宫搅得沸沸扬扬。至今人们仍能通过这些冰冷的后宫建筑,窥视当年冷艳美妇的娇影。 清宫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而生活在深宫中的那些女人们,则更加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清宫剧的推波助澜,把清朝宫廷的是是非非、爱恨情仇尽情渲染,亦真亦幻,真假难辨。前几年上映的《甄嬛传》,以及后来的《如懿传》等,尽管甄嬛、如懿等人物的名字是作者虚构的,但在清宫等级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文化的细节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体现。这里,仅以《甄嬛传》为例,大家确实看到很多与史实相符的情节和镜头:比如甄远道夫妇入宫见亲生女儿甄嬛,设计的情节是对的,在大堂之上,需先行君臣之礼,父母向女儿下跪;而进到里间,则要行家人之礼,女儿需向父母尽晚辈孝道。但是,影视剧的细致刻画仍然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比如《甄嬛传》中的女主们所戴护指,一律为金光闪闪的金护指,那是不对的,实际上,她们会根据季节变化而变换护指:冬季戴用棉护指,里面有棉花,可以保暖,防止指甲在低温中断裂;夏季戴用玉护指,凉爽宜人;春秋则戴用金护指和银护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以史实为依据,揭开清代后宫的神秘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清后宫世界。 为此,作者梳理了大量史料,以清宫人物为线索,以点滴史实为依据,为读者层层揭开大清后宫的神秘面纱,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深宫世界。倘能如此,作者将无比欣慰。 2017年9月 第一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 一切事物都是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深宫来讲,只有一个成熟的男人,那就是皇帝,剩下的就只有后妃和宫女、太监了。多疑的皇帝担心后宫会出现种种问题,于是只好通过建立制度来约束这些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熟悉又陌生的人们。而初进入深宫的女子,都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是惴惴不安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1. 地位的诱惑 女子进入宫廷,成为皇帝的女人,这件事情,除了新郎官也就是皇帝之外,两种人会非常关注。一是后妃们的父母,也就是外戚。他们当然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准备大沾其光。二是后妃本人,作为当事人,在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同时,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有期待、有幻想,神秘的宫廷生活会吸引和感染着她们,初期的心理反应是冲动和激动,接下来或许就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会比较普遍。事实上,大多数妃嫔的婚姻不会如愿,巨大的心理反差会让她们郁郁寡欢。 从皇帝的角度而言,哪一个男人不喜欢漂亮的女人呢?皇帝也是一样。可是,清朝的皇帝由于受到时事的影响,往往很难像民间男人娶女人那样简单,尤其在建立政权之初,考虑更多的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政治问题,即这个娶进来的女人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联姻。 皇太极的政治联姻 关外二帝大体如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出于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需要,通过联姻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即努尔哈赤的部落通婚和皇太极的绥靖蒙古通婚政策。 努尔哈赤的孟古姐姐为叶赫那拉氏,是其父杨吉努为巴结努尔哈赤而形成的婚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与建州女真冰释前嫌的目的;而大妃乌喇那拉氏,则是乌喇部头领布占泰的侄女,为了回报他,努尔哈赤将侄女嫁给布占泰。通过互通婚姻使得努尔哈赤和满洲部落间的关系密切起来,为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情感基础。努尔哈赤通过自身联姻形式,将满洲各部已基本稳控住了,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他采用绥靖蒙古的政策,他的后宫中就有寿妃和安布福晋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而这两位妃子都是努尔哈赤的战利品,是努尔哈赤率军击败蒙古部族后,其部族首领送到手的佳人,而努尔哈赤也乐得其所。 皇太极的婚姻政治意味就更浓厚了,皇太极的后妃中,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宸妃海兰珠等,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部族的贵族世家,也是蒙元蒙古的后裔。而懿靖大贵妃和淑妃除了姓博尔济吉特氏外,又都是蒙古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之妻,不但拥有一定资财,还有很深的政治影响。所以皇太极的后宫中,前数诸妃都是蒙古贵宦之女,符合当时绥靖蒙古的战略政策。有趣的是,皇太极在接受林丹汗的妻室时,也曾有所顾虑,因为这些女人不但年纪老,而且长得不漂亮,使他很不情愿,但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她们。 海选秀女 入关以后,随着政权的稳固,清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君临天下,在选择女人的问题上就不再那么委屈自己了。适时地规定了选秀女制度,就是说所有的满洲女子,都是皇帝的备选后妃,不经过皇帝选看是不准出嫁的,这真是历史上最厉害、最霸道的占有了。 选秀女是顺治帝的一大发明。其缘由是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顺治帝在他年满16岁时,对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于是下谕:“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这是选秀女的开始。以后历代清帝王的后妃,都是通过这种选秀的方式来实现后宫女子的选拔。 清入主中原以后,秀女是在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中选择,共24旗。需要指出的是,寻常人家的女子结婚,娘家是要准备嫁妆的。可是,入宫的女子则一般不许准备嫁妆,乾隆皇帝有过明确的谕旨。如需嫁妆,要提前报皇帝批准,才可带进宫中。所选秀女不仅是皇帝后宫女子的主要来源,也是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亲)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内务府包衣三旗选秀女。八旗选秀每3年一次,由户部主持,包衣三旗选秀每年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这些女子是承担后宫杂役的宫女。可是,这种选秀女的方式在咸丰年间曾有一段逸闻。传闻,文宗选秀女,有一女子直言道:“东南发匪方炽,不闻朝廷选将命师,尚于此时循例选秀女耶?”语多侃直,文宗不治其罪,取消了此次选秀女的活动。这种选秀女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溥仪大婚,虽然清王朝已经覆灭,“逊清皇室”仍然为小皇帝大婚海选秀女。 清末秀女照 在清廷268年的时间里,共选秀女80余次,而每次当送2859个秀女备选,数目相当可观。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清宫后妃的另一个来源是指婚。指婚或赐婚,指的是皇帝或太后为宫外的王公贵戚指定婚姻。实际上,在皇宫后院中,也存在这种指婚。皇帝或太后指定某女入宫,这些女子大多是从那些名门望族选拔出来,赐给皇子或指婚给小皇帝。如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为孝庄指婚给玄烨,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是康熙帝为其指婚,乾隆的孝贤皇后为雍正帝指婚,嘉庆帝孝淑睿皇后为乾隆帝指婚,道光帝的孝穆、孝慎二后均为嘉庆帝指婚,咸丰帝的孝德皇后为道光帝指婚。而同治、光绪两幼帝虽走了选秀女的过场,但他们的皇后必须由太后做主,选择那些名门闺秀入主后宫。同治之后阿鲁特氏由慈安做主,光绪帝的皇后则是慈禧的亲侄女,是正宗的太后指婚。 那么,作为堂堂的一国之主,皇帝对自己老婆的选择有没有自主权利呢?那要看皇帝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了自己的亲政经历,否则不可能实现自主婚姻。 比如顺治帝的董鄂妃、乾隆帝的香妃等,以及咸丰帝的“四春”之宠,都当视为皇帝成年后,在自己相中的女子中召幸为妃的事例。 为爱痴狂的顺治帝和董鄂妃 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当是皇帝自主婚姻的典范。 顺治乃多情帝君,尤其早期没有掌握权力,受多尔衮压制多年,性情暴戾。自董鄂妃入宫后,却表现得异乎寻常。 董鄂妃,即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满洲正白旗人,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关于董鄂妃,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人说她是名妓董小宛。有人说,满洲入关前,清豫亲王多铎率大军攻入南京,将绝代佳人董小宛掠入宫中,献给顺治帝。董小宛不顺从,不肯屈就清帝,自杀身亡。或说她为替丈夫报仇,委身于顺治帝,伺机报复,终未成功,含恨而死。这段哀婉的传说流行很广,并被搬上了荧屏。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字青莲。她大顺治帝15岁,顺治帝出生时,她已是秦淮名妓了。她19岁时嫁给了江南才子冒襄。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3岁时,清军攻破南京城,冒襄为躲避清军,带着董小宛隐居乡下,屡次拒绝清官吏的举荐,立志不仕清廷。董小宛随夫辗转于乱世达9年之久,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在贫寒中死去,年仅28岁。关于这个传说,台湾文史大家高阳先生引经据典,论证了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信。但是,严肃的史学家是坚决否定的。在此,本文不作争论。 第二个传说是有人说她曾是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这一说法源于当时供职于清廷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回忆录,“顺治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当朝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光。这位军人于是愤懑而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未亡的军人夫人就是董鄂妃,而那位死去的军人就是博穆博果尔。这种观点被电视剧作品广为使用,却早为严肃史学家驳斥,并引用史料加以考证,在此不作赘述。而这桩令顺治帝最满意的婚姻,在史料中也多有记载。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特殊宠爱首先表现在封号的快速晋升上,董鄂妃18岁入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九月即晋皇贵妃。这种直升机式的晋升速度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顺治帝还破例将此颁诏天下,普天同庆。按制,册封妃嫔,并无颁诏之举,更无为此而大赦天下的先例。 还有就是破格立董鄂妃所生之子为皇太子。这个小皇子于顺治十四年出生,实际是皇四子,顺治帝爱屋及乌,居然称为“第一子”,其用意至深。可惜,此子寿命不永,殁后称“荣亲王”。顺治帝为其修建了豪华的陵墓,葬黄花山。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悲痛过度,做出了很多过分的事情:(1)破格为之作传。顺治帝先是亲自为董鄂妃作《行状》,洋洋洒洒数千言,极力夸赞爱妃的一生。接着,又命大学士金之俊为董鄂妃作传。(2)破格为之大办丧事。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即以皇太后的名义追封她为孝献端敬皇后;到棺椁出殡的时候,顺治帝更是很过分地令“八旗官员二三品者轮次抬柩”,让朝廷大员为妃子抬棺材,闻所未闻。(3)破例为董鄂妃殉葬活人。殉葬是个陋习,令人谈虎色变。可是顺治帝却残忍地命30名太监和宫女为董鄂妃殉葬。(4)大闹皇宫,意欲出家。顺治帝大吵大闹,寝食难安,有时甚至不思饮食,闹绝食、闹自杀,让皇太后无所适从。更有甚者,顺治帝居然自行剃掉头发,准备出家,还是孝庄太后采取了果断措施,闹剧才被终止。 麻雀一夜变凤凰 清朝皇帝一般情况下是不使用年轻的宫女的,可能这是象征清帝廉洁简朴的标志吧。但是,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如此自律,有的皇帝也会对漂亮的宫女想入非非。尤其当那些有身份的后妃年老色衰时,皇帝会逐渐与她们疏远。可是,她们怎么能甘心皇帝落入他人之手呢?于是,会想出利用自己身边漂亮的宫女来吸引皇帝的眼球,只要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宫女,就不愁控制不了多情的皇帝。《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通过这种办法,利用自己的侍女春梅来勾引西门庆,进而达到自己控制西门庆的目的。细查清宫档案,这种情况会有一些,因为皇帝在宫中临幸后妃时,随行的宫中的女子如果被皇帝看中,都可供皇帝宠幸,宫女们也愿意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咸丰帝的玫妃,原为宫女,后被看中,一路攀升,居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最终晋为贵妃。咸丰帝风流成性,放荡不羁,有民间传说他曾宠爱过市井汉人之女,拢入圆明园,日夜临幸为欢,称为“圆明园四春”。 考证“圆明园四春”,果有其人。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原始档案,发现咸丰九年四月十一日敬事房传旨:长春宫女子海常春封为禧贵人,次序在吉贵人之次。“四春”分别为禧妃、璷妃、吉妃、庆妃,其出身均为宫女,他们的父亲不是厨役、主事,就是杂役和园户。由于长相俊美,颇得帝宠,可惜都未能生出一男半女。这恐怕是咸丰皇帝风流过度的结果,不仅“四春”娘娘没有生育,他的大多数后妃也都没有生育,自此敲响了大清王朝即将绝嗣的丧钟。 但这些人在宫中的地位还是相当低下的,她们不会作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主宰后宫。如乾隆帝的哲悯皇贵妃,姓富察氏,父亲是一个佐领,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她便侍奉在侧,就像《红楼梦》中的袭人侍奉贾宝玉一样,由于长相漂亮,做事得体,深得弘历之心,两个人偷偷相爱,并在弘历19岁那年为之生育了第一个皇子永璜,三年后再生皇二女。可惜,哲悯皇贵妃寿命不永,就在乾隆继位前一个月,她病逝了。乾隆为了表达对她的爱意,于乾隆十年追封她为皇贵妃,并在乾隆十七年恩准她葬进乾隆裕陵地宫,与皇帝合葬,这也许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吧。 咸丰妃嫔行乐图 2.民族的烙印 我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清王朝是个以满洲贵族统治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其后宫在民族构成上必然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清朝诸帝中后妃人数多寡不一,其中努尔哈赤16人,皇太极15人,顺治帝32人,康熙帝55人,雍正帝25人,乾隆帝41人,嘉庆帝19人,道光帝20人,咸丰帝18人,同治帝5人,光绪帝则只有3人,统计起来概为249人,这只是档案中明确记录的数据,实际上由于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能受到人数多少的限制,真实情况比这些可能要多得多。比如,康熙帝的宫廷档案中,就有数百位大答应、小答应,不过由于她们没有生育或没有得到正式册封,而未能载入玉牒,最终不能葬入皇家陵园。 前文所述,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为了统一女真,将自己的婚姻定位在部落通婚上,也就是女真各部间互相通婚;而皇太极则采用满蒙联姻的政策,以达到满蒙军事上的合一地位。所以这两位首创帝王定下的婚姻格调一以贯之,从来没有改变过。大清后宫中,基本上是以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的女子占据主导地位。从现有档案分析,清宫后妃的民族构成主要有五类。 强势的蒙古贵族 主要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子。强大的蒙古实力,使得清帝在择后时,不得不加以考虑。博尔济吉特氏,居内喀尔喀蒙古五部之一的科尔沁部,为蒙元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乃蒙古一大姓,世代贵族,人口繁衍兴盛,具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努尔哈赤兴起时,博尔济吉特氏尚认识不到他的前途。到太宗时,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等诚心归服,太宗、世祖俱赐以宗室封号,亲如骨肉,结为姻亲,累世不替。在清朝27位皇后中,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就有6位。这一特点,在清初表现得最明显,皇太极朝2位,顺治朝2位。康熙以后,蒙古对清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其后宫中女子的所占份额也就越来越少,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基本上没有显赫蒙古女子入宫。而在清廷中所封的21位皇贵妃中,就没有蒙古族属,因为只有到康熙以后,皇贵妃这一等级才被正式载入史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血统纯正的满洲贵族 满族女子在清宫中的份额,自始至终占有绝对优势,其理由不言而喻,是为了保持满洲血统的纯洁。在27位皇后中,除去6位蒙古族,2位隶汉军旗外,其余的19位均为满洲女子。 清帝在满洲内部择后时,是很注意门第观念的。那些在满洲历史上正辉煌或曾经辉煌的大姓,是其选后的重要标准。如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在清王朝鼎建时,其先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而清王朝27位皇后中就有6位为钮祜禄氏,分别为康熙朝1位,雍正朝1位,嘉庆朝1位,道光朝2位,咸丰朝1位。而另一大姓叶赫那拉氏中占据3位,分别为太祖时1位,咸丰朝1位,光绪朝1位。乌喇那拉氏中占有2位,雍正朝1位,乾隆朝1位。所以,在清宫后妃中,满洲女子的门阀地位很重要,尤其是皇后、皇贵妃的重要位置,基本上为门阀大姓所垄断。而对于妃嫔的选择就不那么讲究了,不仅普通人家的满洲女子会当选,有的甚至会选那些奴仆的女子,也许这是对那些多情帝君的一种补偿吧。 光绪帝大婚图 风口浪尖中的满汉通婚 历来有一种说法,满汉不通婚。这种说法源于顺治初年,孝庄太后曾颁下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此旨悬于神武门内,严厉而带有政治色彩,使本来轻松有趣的话题带有了些许血腥味道。吴士鉴有诗为证: 华风纤巧束双足,妙舞争夸贴地莲。 何似珠宫垂厉禁,防微早在入关年。 另外,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慈禧太后也曾下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浃治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娴,是以著为禁令。今则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两位太后的懿旨相隔二百余年,似乎在此时间内,满汉没有通婚。 不仅不准通婚,连那些喜欢汉装的女子也不能如愿以偿。咸丰三年(1853年)上谕:“应选女子禁止时俗服饰,衣袖不得过六寸,其时俗叉子高头燕尾,宽大袍袖,汉式衣服,概不准滥行装饰。”又有诗为证: 六宫粉黛不轻施,宫里梳妆禁入时。 昨日大堂严谕止,宽袍燕尾汉装衣。 这其实是一条霸王条款,大家知道,乾隆就曾有多幅着汉装的画像传世,雍正也有十二妃着汉装的画像,为什么不许应选女子穿汉装呢? 满洲不与汉族通婚的理由是什么?不外是想保持满洲自身的纯洁血统。清初,典籍中确有这样的记载,“在京城的旗人之女,不准嫁与民人为妻。”然而,真实情况下,满汉真的不通婚吗? 其实,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就曾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同时,又谕户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这些谕旨,就为满汉通婚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可以说,清初满汉通婚是有明文规定的。后来,清世祖顺治帝竟率先垂范,公开纳汉女入宫。清宫词中,曾有《汉女石妃》一首,记道: 通婚满汉始章皇,入选蛾眉许汉装。 金谷园中好春色,弓弯云髻拜昭阳。 诗中所记女子为石氏,《池北偶谈》载,“石氏,滦州人,户部侍郎申之女也。”《后妃传稿》中也作了明确记录,而石申为汉人无疑。这位北方汉族女子,踏着三寸金莲,摇曳着进入了并不欢迎她的内廷,是有记载的第一个闯入清廷的汉族女子,可谓勇敢、果断和富有智慧,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石氏不但没有丧命深宫,相反很得宠,在民间留下了好多关于她的传说。资料记载,世祖甚至想“以汉女备六宫”,不过遭到孝庄文皇后的阻止而未能如愿。 世祖风流倜傥,公开纳汉女为妃,其他帝王如何呢?我们再查史料,发现康熙帝的密妃王氏也是汉女。她的父亲王国正是个知县,没有入旗。入宫后,王氏很得宠,康熙三十二年生下皇十五子允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允禄,四十年再生皇十八子允衸。王氏身体一直不错,康熙死后,她又活了22年,直到乾隆九年才去世,历经了三朝,70多岁,可谓长寿。 而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年氏,则仍属汉军镶黄旗,其本质出身是地道的汉人。此外,还会有一些汉军旗的女子入宫为妃,而且地位也很高。如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魏氏,史书记为“汉人而投旗者”。其实,她为汉军旗包衣管领下人,出身寒微。入旗后,赐姓魏佳氏。对于这个女人,需要介绍一下。 第二章 御膳的奥秘 在清宫戏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后妃们在内廷之中的生活场景。那些有头有脸的主子,会有一群太监宫女陪伴,用膳时,还会大讲排场。可是,真正的后宫女主在传膳、用膳中的盛大排场,在电视剧中是很难表达出来的。豪华而精致的餐具、色味俱全的美食、鱼贯而入的侍膳人流无不反映出皇家用膳的奢华和气派。 1.御膳房里的大学问 皇帝处理完政务后,一般要到后殿去休息,这时候也该传膳了。平时,由于皇帝使用御膳房的膳食,后妃则各有自己的小食堂,或几个人共用一个食堂。所以,一般皇帝用膳时,不需后妃侍膳。但是,凡遇有节日,皇帝则喜欢传部分后妃侍膳。侍膳的后妃虽然比在自己寝宫用膳辛苦,但是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皇帝这个时候想着自己,就预示着好运来了,因而格外小心、珍惜。 传统两餐制 清宫里用膳有别于汉族的习惯,沿袭着入关前的习俗,采取了比较合理的膳食制度,即定时、定质、定量。 清宫每日两餐制,因为在关外时勤劳的满洲人在出去劳作之前,要吃一次早餐,吃完早餐就要到山上、草原上、大河里去辛苦劳作。中午他们是不回来的,因而不吃午饭,实在饿了,就会用一些小干粮,直到下午时分才回来,这叫“一开箱”。回来后,已是饥肠辘辘,便赶紧用餐。所以,在关外时,由于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满洲人民实行两餐制。清帝入关后将这一制度带进宫廷,相传勿替。早膳在卯时(早6点半到7点半),晚膳在酉前(下午2点至3点)。两膳之间有一次点心;晚膳之后有一次酒膳。 另外,清帝很注意饮食有度,切忌暴饮暴食。康熙讲过:“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要求节制饮食。对于饮酒,康熙“平日膳后或年节筵宴之日只饮小杯一杯。”乾隆三十五年曾明确规定,宫廷筵宴时,每桌用玉泉酒四两,不得超量饮用。 定质量,是饮食的关键。质量包括荤素搭配、物料来源、营养齐全等方方面面。以乾隆为例,每晨起空腹吃一碗“冰糖燕窝”,早晚各备荤素菜肴八品,佐餐小菜二品,饽饽、米膳四品,粥、汤各一品,共十六品。晚膳为酒膳,小菜四品,玉泉酒一杯。还要随季节变换而适当调换:秋末冬初,早、晚膳加两个热锅菜;四月,换凉拌菜;六月至八月增凉拌藕、江米藕;冬三月则加食鹿肉、羊肉;夏三伏,加绿豆粥、糊米粥。可是,这种质量的膳食,也只有皇帝才可能办到,作为一般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要这么讲究呢! 马虎不得的养生搭配 常人理解,皇帝的御膳一定都是山珍海味,昂贵的不得了。其实,我们看一下档案就知道并非如此。清宫饮食首重平衡膳食。如乾隆野意酒膳中,有高热的鹿肉,高蛋白的野鸭、鸡肉,又有老虎菜、榆蘑、菜面合一的包子、烫面饺、炸盒子……是一餐滋养清热的酒膳。平衡了食品中的热量、蛋白质和营养纤维的吸收。这里的老虎菜、菜面合一的包子、烫面饺、炸盒子等都是很普通的菜肴,寻常人家也能做到。 其次是佐餐。宫中称配盘小菜,如腌菜、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葫芦条、蜜山楂、狗奈子等佐餐配菜。 最后是粥。有粳米粥、红豆粥、小米粥、绿豆粥、大麦粥、黄米粥、百果粥、紫米粥、老米粥。最有名的为八珍粥,以小米、冬瓜皮、白扁豆、山药、薏仁米、莲子、人参等为原料同煮而成,营养价值极高。 所以,我们看到,皇帝、后妃们的每日饮食也有接近百姓生活的一面。但是,他们还是喜欢大讲排场给别人看,来显示皇家的威严和奢侈。 下面是最能说明皇家奢侈的一份档案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皇帝、后妃们吃的不是饭,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皇帝:盘肉20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根,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6斤,葱6斤,玉泉酒4两,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早、晚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御茶房备茶乳等。皇帝用牛乳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 皇后:盘肉16斤,菜肉10斤,鸡、鸭各一只,白菜、香菜、芹菜共20斤13两,水萝卜、胡萝卜共20根,冬瓜1个,干闭蕹菜5个,葱2斤,酱1斤8两,清酱2斤,醋1斤。早、晚膳饽饽4盘,每盘30个,用乳牛25头,每天用乳50斤,每日用玉泉水12罐,茶叶10包。 皇贵妃:盘肉8斤,菜肉4斤,每月鸡、鸭15只。贵妃:每日盘肉6斤,菜肉3斤8两,每日鸡、鸭各7只。妃:盘肉6斤,菜肉3斤,每日鸡、鸭各5只。嫔:每位盘肉4斤8两,菜肉2斤,每月鸡、鸭各5只。贵人:盘肉4斤,菜肉2斤,每月鸭8只。常在:盘肉3斤8两,菜肉1斤8两,每月鸡5只。而所需其他菜蔬则共同调配:每日共需白菜40斤,香菜4两,芹菜1斤,葱5斤,水萝卜20个,胡萝卜、苤蓝、干闭蕹菜各10个,冬瓜1个,酱、醋各3斤,清酱5斤。 此外,菜房备办皇贵妃、贵妃每日用乳牛各4头,得乳8斤;妃日用乳牛3头,得乳6斤;嫔为乳牛2头,得乳4斤,以上各位每日用茶叶5包。贵人以下没有乳牛,随本宫主位赏用。 这些帝后妃们每日所用巨大,是普通人很难想象的。而这也是他们享用的其中一部分,各种时鲜及进贡(食用)尚不包括在内。足见举国供张的清宫内廷消费之巨。但是,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后妃们每日养尊处优,活动量极小,能吃多少东西呢?所以,她们往往将剩余之物精装打包,赏人了事。或上一级主位赏给下一级主位,或赏宫外王府、公主府,或赏太监、宫女,有时,也赏用外戚。而在禁城内值宿的军机及章京们有时也可得到赏食。 《国朝宫史》卷之十七所载的清朝后宫日用经费详单 火锅的诱惑 清宫饮食,不言而喻,少数民族的特点十分浓厚,表现在: 喜食野味。野菜类:各种山菜、菌;狍、鹿、野猪、野鸡、鹌鹑;野果:如榛子、松子。乾隆曾有“野意酒膳”。这部分野味,完全靠各地进贡,其中,还是东北进贡得多些。 喜食杂粮:米、麦、豆、高粱、玉米、糜子做成各种美食。这也和满洲人在关外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到处都是五谷杂粮,使他们养成了食杂粮的习惯。 喜食奶茶:清宫食奶量很大,皇帝及后妃每日有定额:皇帝日用50头牛交乳共100斤,皇后每日25头取乳50斤,其余递减。制成奶制品有奶皮子、奶卷、奶饼、奶酥油、奶饽饽。无论是会面、宴请,还是出征之前,满洲人都喜欢喝一碗奶茶,暖身,保健,还壮胆。 喜食火锅。满洲人对火锅的钟爱,源于其先世女真人,而女真人喜食火锅则受一千多年前契丹人的影响。在满洲,尤其是贵族人家,遇有喜庆、年节时,都要食火锅,而在平时,则不食用,视其为奢侈之物。在清宫中,历代帝王、后妃都喜食火锅。无论在档案上还是在清宫文物中,我们都看到了火锅的影子。如现在于清东陵发现的清宫银火锅,制作异常精美。在民间的贵族之家,则很难看到金银之器,概以锡为之,据记载:“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冬月居家,宴客常餐,多喜用之。”引文对火锅形制、质地、使用方法及所涮之料都做了详尽说明。其实,我们在清宫千叟宴中,就看到使用火锅的记载。如乾隆六十年,以明岁丙辰,纪年周甲,元旦举行授受大典,改元嘉庆,决定于次年正月初四日在皇极殿举办千叟宴,参与活动的人数达8000余众。进馔时,分出一等桌张和次等桌张两种,其中“一等桌张用火锅”,也就是说,在盛宴菜谱中,以火锅为核心,为元菜,被记录在档。 “子孙饽饽”的故事 饺子也称“水点心”、“扁食”、“饽饽”,是清宫帝王、后妃十分喜爱食用的面食。饺子在民间十分普遍,最早见于唐代史料,明代称之为扁食,清代承之。饺子之所以受到青睐,与其名字有直接关系。“饺”与“交”谐音,取“岁更交子”之意,所以人们在除夕之夜,子时一到,都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而到正月初五,人们又要包饺子,其用意是将来年的破烂东西全部包住,尽纳其中,将其吃掉,以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皇家会在吃饺子时增加一些趣味活动,通常像民间一样,在一锅饺子之中,拣极少的几个饺子中包有小金银锞或宝石,谁吃到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内大吉大利。不仅如此,清代帝王为了祈求代代衍续,香火鼎旺,还要在皇帝大婚时吃饺子,宫中称为“子孙饽饽”,这在清宫档案中常有记载:如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同治帝与皇后举行大婚礼,夫妇二人在洞房花烛之夜,先吃子孙饽饽,再吃长寿面。 皇帝吃饺子与寻常百姓不同,要吃出派头。从食具上,太监先端上配有食盖的彩色小瓷盆一个,内装有不同皮、馅的饺子,再端上小瓷碗、小瓷碟数个,均彩绘“万寿无疆”图案,最后,端上铜胎嵌珐琅浅碗3个,分别盛有南小菜、凉菜、醋等。档案记载,御膳房的厨役们煮饺子的时间必须十分精确,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要刚好出锅,热气腾腾端上来。清宫规定,元旦前后,皇帝出门都要放鞭炮作前导,听炮之远近,即可推测出皇帝的行止处所。皇帝吃饺子从来不忘佛祖,所以,皇帝所吃饺子与敬佛的饺子要在同一锅中煮出来。但敬佛必须用素馅,有长寿菜、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等馅。乾隆吃饺子之前,要先到钦安殿、天穹宝殿、奉先殿、坤宁宫等处佛像前拈香祷告,经过一系列繁文缛节之后,直到凌晨3点忙完一切,才安心吃上饺子。 光绪帝由于有遗精的毛病,吃了好多养精固本的药也不见效果。因而,清宫在每年正月初一都要格外关照皇帝。光绪帝也十分卖力气,一次就吃20个饺子,其中有猪肉长寿菜馅13个,猪肉菠菜馅7个。可是,尽管他吃了这样多的饺子,还是未能生出一男半女来。 清宫不仅各主位吃饺子,太监、宫女、杂役等都会被赏吃饺子。如果哪个奴才被罚不许在正月初一吃饺子,那真正是很严厉的处分了。不仅如此,皇帝或后妃们还会吩咐,在宫里的墙根下、老鼠洞前,也放一些饺子,表示清宫的主子们恩泽天下,普度众生。 迷醉味蕾的小食点心 漂亮的鲜花不但是装饰品,可供人观赏,还可以做成各种食品、菜肴,供人食用。清代宫廷就曾制作过许多以鲜花调配的美味食品,后妃们尤其喜食,有的还流传至今。 菊花。用菊花调制的宫廷菜很多,其一是“菊花火锅”。做法是采摘白菊花一两朵,将花朵上焦黄的或曾沾过污垢的花瓣剔除,再于温水中漂洗一二十分钟,接着再放入溶有稀矾的温水中漂洗。准备好盛有大半锅原汁鸡汤或肉汤的小暖锅,和一碟盛有去掉皮骨的薄生鱼片或生鸡片,少许酱、醋。揭开暖锅盖,将鱼片和鸡肉片适量投入汤中,盖盖蒸煮五六分钟,再揭开盖,将适量菊花瓣放入汤中,封盖约五分钟,即成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的佳肴。 其二是“清蒸什锦豆腐”。需备物料为:豆腐8两,口蘑4钱,竹笋3个,木耳2钱,菊花2钱,莲子20粒,银杏20个,藕1两,冬菜6钱,黄瓜1根,黄豆芽9两,鲜姜2钱,油6两。做法是:在大锅内倒入半锅水,放进黄豆芽,煮30分钟,然后去掉豆芽,留汤备用。用开水泡木耳、莲子、银杏、冬菜、黄瓜等各切成条或丝状。菊花仍用开水泡10分钟,洗净后,切成长约3厘米的细丝备用。一切准备妥当后,在大碗内放入口蘑、竹笋、木耳、菊花、莲子、银杏、藕、冬菜、鲜姜、豆腐,最后倒进已调好的豆芽汤半碗,加入油和盐,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再用小火蒸30分钟,最后将黄瓜片码在豆腐上,趁热食用。 玫瑰花,可做成玫瑰饼。清代每年农历四月,宫廷大量采买玫瑰花,将其中鲜嫩、色正的花瓣洗净后晾干,制成粉,再和以面粉,调入少量蜂蜜,做成饼,放入蒸笼中蒸,约半小时即成美味食品。另外一种玫瑰食品是明宫元宵,元宵是一种流行很广的食品,而明宫元宵用糯米、细面为皮,以核桃仁、白糖、玫瑰花为馅,甘甜爽口,清宫后妃喜食。 桂花,可做成芸豆卷。芸豆是豆科植物菜豆的种子,芸豆卷的做法是将1斤芸豆以水泡发,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待冷后,搓成泥状。取红枣5两,以水泡发,去核煮熟,趁热加红砂糖3两,桂花适量,相拌成泥状,最后,将芸豆泥与枣泥相间平铺,卷成。另外一种桂花食品是清宫元宵,它与明宫元宵不同之处在于明宫用玫瑰花为馅,清宫用桂花、白糖、核桃仁、豆沙等为馅,爽口味甘。 玉兰花,是清宫菜“金鱼鸭掌”的重要佐料,其做法是将鸭掌放入锅中,清水煮15分钟,五成熟取出,剔掉骨头与掌心硬茧。将香料和玉兰花放入其中,混煮,清爽可口。 2.由内而外的皇家华贵 皇家的华贵是名副其实的,是由内而外的。造成这种实实在在的华贵,其实是举国供张的结果。全国人民供养一个皇宫,那当然是应有尽有,最华丽、最精美的东西都在这里。 揽天下精品——进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作为各地的封疆大吏,要通过进贡来博得皇帝的欢心,谁进贡的东西好,皇帝会很高兴,各官僚的地位也会很巩固。 宫中所需各种厨上物料,除米、面、蔬菜、酒、醋等,肉食、野味、鱼类及南果子、茶叶等主要靠各地进贡。如: 盛京将军,每年贡鹿780只,狍210只,鹿尾、鹿舌各2000个,鹿筋100斤,其他野味如野猪、野鸡、树鸡等无定额。盛京佐领,每位每年额交鹅60只、腊猪20只、咸鱼1500斤、杂色鱼40尾等。盛京三旗网户,每年额交杂色鱼两万四千斤……打牲乌拉总管等,每年交进的鲟鳇鱼、鲈鱼、杂色鱼等,均无定额。 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和张家口外牛羊群总管、达里冈爱羊群总管等,每年定交鹿尾、野猪、鲈鱼、细鳞鱼、野鸡和树鸡等,并交乳油750瓶、乳酒365瓶、大乳饼2石一斗等。 蒙古王公每年要进献许多煺羊、黄羊、鹿尾和野猪。各地庄头、园头、三旗果园头也要交额定的鸡、鸭、交鹿、鹿尾、鹿肉干等。 南方的消费珍品,自然也要进贡宫廷。在那个时代,看看这些东西是如何走进宫廷的: 贡荔枝,由福建等地进贡,有鲜荔枝和荔枝干。产地距北京达三四千里之遥,运输过程十分不易。但自雍正年间至道光年间,从未间断过,达百年时间。进入宫廷的鲜荔枝,皇帝要赏给每位后妃,即使每次不过只有1颗,已属不易,后妃们更多食用的则为荔枝干,有时赏有数瓶之多。 贡普洱菜,由云南进贡,每年五月端午节进贡最多,终清一世,皇帝不仅自己享用,还大量赏人。 贡黄茶、芽茶,由浙江进贡,其中,上用黄茶每年28篓(每篓百斤),内用黄茶92篓,芽茶2000斤。 南果子,由广东进贡。广东官员为迎合皇帝的喜好,大量进贡时令水果,主要有荔枝、桂圆、甜橙、酸橙、香柚、椰子等。由于水果不易长期保存,因而不可能建立大件档案,只见于小型贡典之中。 此外,还有出巡进贡和西洋进贡等。 出巡进贡。皇帝出巡,排场很大,地方官多有进贡。除去奇珍及地方特产之外,进贡食用品是地方官的当务之急。皇帝出巡时,所用食物出自内帑,并将宫中所带食物赏给地方,如:鹿肉、糟鹿尾、糟野鸡、马奶酒等。地方官也要极尽心力,进奉美食,以取悦帝王、后妃。如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南巡时,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乡绅即进献长生果、樱桃肉、烛酒、荤素蜜饯、小菜、果点等物;而在天津,则有新雨前茶、鲜毛笋、糟火腿、糟鸭、糟油等物。 西洋进贡,也是清廷贡物的来源之一。创立于康熙盛世的广州十三商行充当了这一角色。除了进贡西洋的奇巧之物如珐琅、鼻烟、钟表、仪器、玻璃器、金银器等外,对南洋水果等海外美食也多有进贡。尤其是嘉庆帝偏爱南洋热带水果,便下旨广东督抚、粤海关监督采买进贡。 …… 尽管各处进贡东西很多,但仍不敷使用。清廷还要责成内廷向户部支银每年达3万两之多,向各地购买。宫廷档案留下了不少这样的记录。 美食不如美器 皇帝不仅要享用天底下最好的食品,还要使用最好的食具,才与美食相配。毫无疑问,皇家美器,显得比美食更重要。 乾隆说过,美食不如美器。精美迷人的食具、餐具确实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提升人们的食欲。清宫廷的美食餐具追求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力图通过精美而至尊、至荣、至崇的食具来体现皇帝与皇权的至高无上,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所以,其御膳美器体现出装饰性、华贵性、夸耀性等特点。 宫廷所用食器,多为金银、玉石、象牙等高级质料,由专门作坊制作。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皇家食器豪华,非金即银。但是,满洲朴素的生活习俗并没有完全摒弃。顺治帝时,中宫皇后不知节俭,所用食器如果不是金银,就要大发雷霆,顺治帝以此为借口,将其废掉。 为了保障皇家食器精美,皇室精心安排。不仅委托造办处,打造相关精美的食器,比如珐琅器,还要钦定御用窑厂,专门为皇家烧造精美瓷器。比如景德镇官窑,不仅日常承办皇家瓷器烧造,还要在重大节日比如万寿节打造专门名款的特殊瓷器。其中,也成就了很多陶瓷艺术大家,比如唐英,他以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烧造出无数精美的瓷器,深得雍正、乾隆的嘉许,他主持的窑厂称之为“唐窑”,名震古今。 乾隆款青花梵文勾莲高足碗 清宫美食器具种类繁多,但都有专门账目管理。以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为例,有: 金羹匙一件。金匙一件。金叉子一件。金镶牙箸一双。银西洋热水锅二口。有盖银热锅二十三口。有盖小银热锅六口。无盖银热锅十口。银锅一口。银锅盖一个。银饭罐四件。有盖银桃子六件。银镟子四件。有盖银暖碗二十四件。银盖碗六件。银钟盖五件。银錾花碗盖二件。银匙二件。银羹匙十三件。半边黑漆葫芦一个,内盛银碗六件。银桶一件,内盛金镶牙箸二双,银匙二件,乌木筷十双,高丽布三块,白纺丝一块。黑漆葫芦一个,内盛皮七寸碗二件,皮五寸碗二件。银镶里皮茶碗十件。银镶里五寸无分皮碗一件。银镶里罄口三寸六分皮碗九件。银镶里三寸皮碗二十二件。银镶里皮碟十件。银镶里皮套杯六件。皮三寸五分碟十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商丝银筷各二件(或二双)。银镶里葫芦碗四十八件。银镶红彩漆碗十六件。 以上各件,为乾隆帝一日餐具之用,而且,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皇家美器云集,可见一斑。 第三章 守望四季好时光 清朝后妃生活在深宫之中,每天都做些什么呢?她们的喜怒哀乐能否得到尽情的释放呢?通过档案的解读,可以管窥这些高贵而可怜的女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1.尚武与怡情 清宫的后妃被宫墙锁住,一面享受锦衣玉食,一面任凭时光匆匆逝过。这些养尊处优的女子,由于不同于寻常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平时她们都做些什么呢? 宫中的后妃由于受满族尚武精神的影响,也很想一试身手,一方面消遣郁闷,一方面又锻炼身体。但是,由于后宫后妃身体尊贵,一般在公共场合又都穿有高底的花盆鞋或元宝底鞋,很不适宜活动。所以,她们在宫中体育项目中多是充当观众的角色。 端阳竞渡 端午日,宫中历来不朝会,皇上带后妃到圆明园福海的蓬岛瑶台观看龙舟竞渡,十分有趣,这样的活动有时也在避暑山庄举行。本来,旧历五月端阳竞渡是南方人的盛大节日,因为水乡才方便竞渡龙舟。可是,圆明园的蓬岛瑶台周围,水面很大,也给皇帝端阳竞渡提供了可能。所以,到乾隆时期,这个风流天子也会凑热闹,赶这个日子与妃嫔们共享天伦。 冰嬉娱乐 冬至以后,或腊八日,清帝带后妃在西苑太液池去观赏冰上运动,被称为“国俗”,世行不替。这个冰嬉活动,本来就是满洲人在关外的拿手戏,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很喜欢。实际上是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考验参与者的合作精神。尤其是士兵,他们会组成各种阵势,有梅花阵,有海棠阵,也有太极阵,高空观赏非常漂亮。当年乾隆还作御制冰床联句诗,以记其事。冰嬉之人在冰上起舞游戏,十分壮观。皇宫的女主们也盼望着这个日子,出来观景散心,愉悦身心,但需要更正的是,在《甄嬛传》中,安陵容苦练冰嬉,并以此重获圣宠。事实上,这并不符合历史真相,后妃们只是观赏,皇帝不会允许后妃们参与这种事情,更不要说是安陵容自作主张,给皇帝“惊喜”。 狩猎和布库 每年秋季,皇帝要到木兰去围猎,以不忘国本和表达尚武精神。届时,往往有后妃随往,甚至有后妃参与哨鹿的行为。如乾隆之容妃,就有策马递箭的画留传于世。 乾隆帝观马术图 布库是一种赤膊相扑的活动。布库,满语译音,即为角抵、掼跤、武术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康熙初年,辅政的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足智多谋的年轻康熙,挑选十几名八旗子弟,入内苑陪侍康熙练“布库戏”。一日,康熙独召鳌拜入宫,当场宣布他的罪行,十几名少年闻声而至,当场擒拿鳌拜。这是清宫廷史中关于布库的生动记载。 清宫相扑主要有两种,一为满族式摔跤,一为蒙古族式摔跤,两种形式各有区别。这种比较猛烈的运动,后妃们不会参与,多在一旁围观。 水猎与踏雪 淀园有水围,乾隆年间,高宗后妃曾在昆明湖观赏水猎,取乐嬉戏。还在关外的时候,满洲人就喜欢下河渔猎,那个时候,主要是生活所需。入关后,资料中多次记载康熙帝亲自下河网鱼,还记载他到盛京谒陵时,路过黄河的时候,下河网鱼,命人将新鲜的鱼运回皇宫,给皇太后和后妃们品尝,令宫里的妃嫔们非常感动。 寂寞的后妃,有时会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纷纷走出户外去踏雪,净化心情,倒也有无穷乐趣。在夏季,后妃有许多排遣寂寞的方式,皇帝会安排她们到行宫,比如圆明园或者其他的离宫别苑去,享受别样生活。可是,冬天就必须回到紫禁城。这里不仅规矩多,而且天寒地冻,女主们只有待在寝宫中,无所事事,寂寞万分。所以,反而在大雪纷飞的时节,妃嫔们会愉快地走出户外,堆雪人,打雪仗,做些游戏。 另外,观看烟火表演也是后宫喜闻乐见的重要娱乐活动。乾隆以后,每年正月十九,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放烟火,宫中后妃随帝观赏取乐。当五彩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后妃们会高兴地跳起来,宣泄积郁已久的心绪,是后妃们最快乐的事。有资料记载,圆明园放烟花,燃过的烟花纸片落下来,堆成厚厚的一层,五彩斑斓。这种过度的烟花燃放,在紫禁城内是不允许的,因为他们惧怕因此而发生火灾。当然,在圆明园也曾经因为燃放烟花而起火,朝廷也是三令五申,娱乐的同时,不可引发火灾。 高规格的旅行——南巡 随帝出巡游玩,这其实也是后妃与皇帝一起进行的娱乐活动。 后妃平日不许随意出宫,连见娘家人省亲也是如此。但皇帝有时为了排解她们的郁闷,会在适宜的季节,带着后妃出巡。如康熙、乾隆都曾六次南巡,东巡齐鲁,幸五台,谒盛京,都有带着后妃的记录。如康熙奉孝庄、孝惠,率后妃到京畿;乾隆带皇后、容妃等去南巡等。她们一面欣赏一路美景,一面品尝天下美食,好不快活。档案记载,康熙六次南巡如下: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始,一路南下,至十月二十六日,在苏州回銮;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日始,二月二十七日至杭州后回銮;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始,三月二十九日自杭州回銮;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始,二月十六日自杭州回銮;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始,至杭州后回銮;康熙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始,至扬州后回銮。 乾隆皇帝仿祖父康熙六巡江浙,乾隆六下江南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为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出发,五月初三日返京;第二次为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十一日出发,四月二十六日返京;第三次为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十二日出发,至五月初四日返京;第四次为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出发,四月二十一日返京;第五次为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十二日出发,至五月初九日返京;最后一次即第六次为乾隆四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出发,至四月二十三日返京。这六次南巡,一般都要到江宁、苏州、杭州、扬州,后四次都到过浙江海宁。 皇宫戏迷 清宫的后妃基本上都是戏迷,因为唱戏、听戏是当时人们最愉快的休闲乐事。每逢节庆,如皇帝登极、万寿节、后妃千秋节、皇子或公主生日、后妃生育、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都要上演不同的戏目。戏目无非是帝王将相、神仙鬼怪的故事。有《万寿长生》《福寿双喜》《四海升平》等曲目。戏种有昆腔、弋阳腔等。 一般唱戏时间在早6点至7点开戏,下午2点至4点散戏。地点会有很多,但外东路宁寿宫阅是楼院内的畅音阁大戏台最有名。 关于宫中唱戏娱乐,有许多故事。 一个是雍正皇帝。雍正向以勤政著称,但却留下了“杖杀优伶”的传闻。 《啸亭杂录》记载,雍正帝有一次看杂剧,演的是有关常州刺史郑儋打子的故事,扮演常州刺史的伶人艺术高超,“曲仗俱佳”,雍正帝十分高兴,大加赞赏,给了这位伶人许多奖励。可是,这位伶人竟有些忘乎所以,问皇上当今常州刺史为谁,雍正帝立即翻了脸,喝道:“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接着下旨,将此优伶立即打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乌云密布。真是伴君如伴虎。因为一句话就丢了脑袋,谁还敢说话呢? 另一个是咸丰皇帝。咸丰虽然政治作为不大,但在看戏上却有一套。他是个戏痴,曾亲自上演一部思春戏《小妹子》。 咸丰帝钟爱戏曲,中外闻名。他荒唐而庸俗,在他所点的戏目上颇有反映。 咸丰六年正月,档案上记载着咸丰帝与升平署太监的一段对白。 问:有会唱《小妹子》的吗? 答:没有。 问:原先谁唱过? 答:吉祥、李福唱过,已故了。 …… 咸丰帝非常失望,他多么希望马上看到这出戏。随即,他给升平署下旨:迅速学出《小妹子》来。 这出戏是什么内容,对咸丰帝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竟达到着魔的程度? 《小妹子》又名《思春》,原为昆腔戏,曾被收入清刻印的剧本《缀白裘》里。它是一部典型的思春戏,其中心情节是,被情夫抛弃的妇人,哀怜地发出对负心郎的怨恨。 其中的部分唱词是:当初呀,我和你未曾得手的时节,恁说道如渴思浆,如热思凉,如寒思衣,如饥思食。你便在我的跟前,说姐姐又长,姐姐又短,又把那甜言蜜语来哄我。到如今,才知道你得手的时节,便远举高飞……负心的贼!可记得,我和你在月下星前烧肉香疤的时节?我问你那冤家呀,改肠时也不改肠?听信你,说永不改肠,才和你把那香疤来烧。谁想你忘恩薄幸,亏心短命的冤家! 这段唱词,咸丰帝都能背下来,台上演员稍有差错,他都能给指出来。为了迎合咸丰帝,升平署特地请来师傅,并招选貌美如玉的姑娘,学演《小妹子》。经过20多天的赶排,于三月十五日在同乐园演出。女演员搔首弄姿,颇得帝宠。咸丰帝看得非常认真,他边看,边唱,边指点,最后,他竟上台与演员对白。以后,这出戏多次在宫中上演。 2.深宫逗趣 皇宫中的后妃,不仅参与有趣的体育锻炼,同时,她们也喜欢游戏活动,既养生又愉悦心情。 在宫中,后妃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想方设法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以磨炼心志,排遣寂寞。 琴棋书画 其实皇帝很重视有才华的女子,聪颖而贤惠的后妃自然受宠。因而,她们平时也注意加强修养。 下棋,如围棋等,慈禧有弈棋图传世:图中画一方桌,桌上摆着一盘正在进行的对局棋。慈禧端坐于桌的左方,面带微笑,手拈棋子,桌右一陪弈男子,持子侍立,有说为太监李莲英者。从这幅画中,丝毫看不出慈禧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女独裁者。 书法练字,陶冶情操。《养吉斋丛录》记,自康熙开始,除夕前一日,皇帝会向近臣、近侍等赐“福”字,以后相传不替。至于后妃,则会仿效皇帝,有时皇帝会请些女师傅来教授,她们也会练写“福”“寿”等字。如慈禧太后在听政之余,颇感宫闱寂寞,便找来笔砚,绘画练字。慈禧虽天资聪颖,但字画的纯熟需要真功夫练就,慈禧有些望而生畏。恰此时,有一位云南督抚的夫人缪嘉惠,颇具丹青书法,又中年丧夫,生活无着,以卖字画为生,于是,被及时推荐入宫。慈禧果然十分赏识缪嘉惠,特免行跪拜礼,赐穿三品服色,月银200两,每日在后宫指点慈禧练字绘画。慈禧性情急躁,稍不顺心则推翻桌案,抛掉笔管。缪嘉惠不慌不忙,命人扶好桌案,重整笔砚,凝神坐下,挥毫泼墨,一行行秀雅玲珑的字体映入慈禧眼中。她转怒为喜道:“缪卿果然真功夫。”缪嘉见慈禧高兴,便开始指点她作画写字。慈禧喜欢祥瑞,作画多为“海屋添寿”,有云水殿阁及仙鹤飞翔;“灵仙祝寿”,有蟠桃、灵芝、蝙蝠、水仙;“富贵长寿”,有牡丹、青松、绶带鸟。画完,由缪嘉惠校正后,加盖“慈禧皇太后之宝”印章。慈禧像其他帝王一样,喜欢赏字于臣,于是,便练写大字,主要有“福”“寿”“龙”“凤”“美意”等。由于慈禧年事已高,练大字颇感吃力,但她十分自信,坚持不懈,终于有所长进,不久,便有许多加盖慈禧印章的大字赏人。这些大字笔条流畅,遒劲有力,颇见功底。一些臣子颇以得此字为荣幸之至,便争相乞赐。但慈禧觉得力不从心,干脆由缪嘉惠代笔书写,照样加盖印章赏人。 后宫妃嫔中作画作诗者有之,如号称“懒梦山人”的同治帝瑜妃,精通文墨,擅作诗文;而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不仅知书达礼,书法还特别好,尤其擅长左手写大字;光绪帝瑾妃,也有山石扇画留传于世,其画线条细腻,颇有古风。 有时为了排遣时日,皇帝会为后妃们请来技法高超的画师,为后妃们画像。如乾隆时期,意大利人郎世宁进入宫廷,结合中国绘画高手,将东西方画技结合起来,为清宫中的帝后妃绘画,有肖像画,也有风景和出巡画像等。历代后妃都有传世的画像。其中有朝服像、常服像、汉装像和戎装像,五花八门,虽不见得十分真实,却也可从中看出清宫后妃的容貌大概。后妃们坐在那里,等着画师们一点一点画,如果是脾气好的,会一直等下去。但慈禧却不然,当美国人卡尔为其画像时,她嫌画得太慢,走开了。卡尔只好先画好衣服,再请出太后来补画面部。 慈禧太后弈棋图 慈禧画富贵寿考图 九九消寒 “九九消寒”是一种流传很广的宫中文化娱乐活动。冬至开始,漫长难熬的冬天来临了。于是,宫妃们采用九九消寒之法来打发冬日。即选出九个字,或“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各句中每字均为9笔(繁体字),头九第一天写一笔,每日一笔,写完第一个字,头九过去了,书完9个字,81天之后,冬去春来。这些有的是皇帝御制,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为道光御制,也有说为乾隆御制。并有许多诗传世,如《九九消寒诗》《寒梅吐玉诗》《管城春满消寒诗》。 九九消寒诗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世,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挡,临潼斗宝多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懋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皇。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延晖,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玩偶与宠物 玩偶,在民间会为成年人所不屑,然而,在宫中却不然。起初,这些木偶玩具是小皇帝或小皇子、小公主们的玩具,后来宫妃们无聊时,也会一起玩耍。玩偶的种类很多,有戏剧形象,也有小动物模型,有会动的,有会发出各种声响的,也有智力测试的,制作十分精巧,妙趣横生。 清宫的御花园设有鹿苑,放养着仙鹤;内务府有养牲处、养狗处、养鹰鹞处等,东华门内东三所,是内养狗处。这些动物在宫里待遇很高,有吃,有穿,还有养牲账簿进行记录,记录着日拨口粮。雍正帝有“狗癖”,曾亲自设计狗窝、狗衣等,计划周详。慈禧太后留传于世的照片中,就有其与爱犬的合影,而且,竟有大臣祈斌为其爱犬画像,敬献给慈禧。慈禧的爱犬也有狗衣流传下来,为绿缎做成,做工精细,令人咋舌。 吸水烟 清宫后妃吸水烟,而且有许多烟具流传下来。一些资料中明确而详尽地记录了水烟袋的构造及吸水烟的过程。尤其是慈禧太后几乎天天吸,而且是饭后吸。吸水烟成了她每日必不可少的习惯。慈禧饭后有吸烟的习惯,但她不吸旱烟。清宫里忌讳“水烟”二字,因与“水淹”谐音,所以,储秀宫管水烟叫青条。此烟为南方专门进贡,也叫潮烟。 以慈禧为例:有4个宫女伺候慈禧吸烟。敬烟前要准备好6样东西:火石、蒲绒、火镰、火纸、烟丝和烟袋。宫女在慈禧面前点火敬烟,必须十分小心,万一火星溅到慈禧脸上,她一发怒,宫女本人连同祖宗三代就会遭灭顶之灾。 所用烟丝细薄而长,约10厘米。烟丝有一股清香味,用青绿色纸包裹,长方条状,所以叫青条。水烟袋全为银制,有两缸,一为烟缸,一为水囤,长长的烟管弯如鹤腿,叫鹤腿烟袋。慈禧的这柄水烟袋,银体外饰烧蓝釉,再外包锦套,上绣花卉、卍、蝙蝠、烟嘴上挂的穗上是用真丝编成的长寿字。这柄烟袋高40厘米,重608克。 慈禧吸烟时,敬烟宫女必须跪下,用手托起水烟袋,当慈禧轻轻用眼一看烟袋时,宫女便把烟嘴送到太后嘴前约一寸远地方,慈禧根本不用手接,只略一伸嘴便能含入口里。慈禧一次要吸两缸水烟。吸烟时,宫女不能正面对着慈禧,怕出气吹着她,但也不能背过脸,必须恭敬地微侧脸,低眉顺眼,呼吸轻微地伺候。吸完烟后,宫女不可背过身,扬长而去;而要弯腰低头,趋脚倒退而出。 康熙大帝的蟒式舞 在关外时,满族人其实也是载歌载舞的,清宫活动中有时也跳舞,但不多见。比如孝惠章皇后七十大寿时,康熙帝以57岁高龄,还走上戏台,为太后跳蟒式舞,以助其兴。 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十六日,是孝惠章皇后70大寿。宫里宫外格外忙碌,到处张灯结彩,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孝惠章皇后生于崇德六年,是科尔沁蒙古的名门望族。她是在姑母被废的第二年,即顺治十一年入宫为妃的,当年六月十六日,即被册封为皇后。可是,由于孝惠章皇后不善逢迎,入宫后,年轻风流的顺治帝并不十分宠爱她。之后,董鄂妃入宫,顺治帝更想废掉皇后,以董鄂氏取而代之。可以说,在顺治一朝的7年中,孝惠章皇后并未得到过真正的爱情。顺治帝死时,她才21岁,开始了她漫长的寡居生涯。 然而,孝惠章皇后也从此时来运转,康熙帝尊称他为母后皇太后,对她十分孝顺。孝惠章皇后长玄烨13岁,虽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由于玄烨生母在康熙二年即死去,孝惠章皇后便协助孝庄太后担负起共同辅育小皇帝的义务,因而,母子间关系十分融洽,加之玄烨是一位孝顺的皇帝,对皇太后十分敬重。玄烨多次到外地巡视时,都要有侍奉皇太后同行,在宫中,也是每日亲自去太后宫中行礼问安。皇太后十分感动。 皇太后生日在宫中称“圣寿节”,历来十分重视,尤其是遇到皇上、皇太后整寿,宫中便早作准备,大加庆贺。这次皇太后70岁整寿,玄烨决心大办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孝心。正月十六日这天,宫中大宴宾客,又召来戏班子,一时间灯红酒绿,好不热闹。 康熙帝一面陪太后看戏,一面说些为太后祝寿的吉祥话,一场戏下来,57岁的玄烨突然走上戏台,要为太后祝寿跳蟒式舞。太后忙站起,要劝阻皇帝,因为皇帝年岁实在太大了,不宜跳舞。可是,康熙帝兴致勃勃地朝太后施礼祝寿后,便跳了起来。 第四章 珠光宝气 深宫中的女人不比寻常人家,普通人家的女人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为生计而奔波。皇帝的女人们就只有享受的份儿了,她们穿金戴银,珠光宝气,尽情享受世上的宝物。所以,女人们在深宫中梳头、美容、养颜等等那些事儿,就成为她们的生活主业了。 1.女为悦己者容 驻容有术 后宫佳丽们深居简出,极狭小的活动范围内所能自主做的事情,就只有打扮自己,以使自己青春永驻。这样,皇帝才能更多地关注自己,也才会有出头之日。 六宫粉黛们一定会挖空心思钻研此道,宫外投机之人也会将美容法宝献进宫廷。此外,皇帝出于自己的考虑,也会极力支持后妃们打扮自己。 美容和养颜,坐在镜子面前辛苦地打扮自己,是后妃们常做的功课。她们时刻关注自己和往常有什么不同,是否有皱纹不经意地爬上来。因而,平时,她们就十分注意保养容颜。 遍查史料,终于发现了晚清慈禧太后美容的种种方剂和做法。慈禧皮肤历来不白,肤质不细,为了嫩面、润肤,达到增白、防皱功效,她采用了以下办法(这些方剂均来源于清宫档案): 宫粉:由米粉、益母草粉、珍珠粉加香料配制而成。慈禧入睡前,在脸、脖子、前胸、手臂上大量使用宫粉。 胭脂:由新鲜玫瑰花制成。每年五月,北京妙峰山的玫瑰专门进贡清宫,提炼成玫瑰油,再将玫瑰油加工成胭脂。 沤子方:由8味中药研成粗渣,与3斤烧酒同煮,去渣留汁,兑上白糖、白蜂蜜、冰片粉、朱砂面搅匀即可。涂于脸部,有嫩面、滋养、润肤功效。 玉容散:由白芷、白牵牛、白丁香(麻雀粪)、鹰条白(鹰粪)等16味中药组成,可去除面部黑斑、粉刺、斑纹。用时,将散剂用水调和,搓搽面部,再用太平车在面部反复滚动。 藿香散:由藿香叶、香白芷、零陵香、檀香、丁香、糯米、广明胶等7味组成。可以通经络,除面黑,增加皮肤弹性,润肤香肌。 栗荴散:将栗子的内皮晾干,研细面成散剂。使用时,用蜜调和涂于脸上。能袪雀斑,减少皱纹,光洁面部。 加味皂:在皂中加入檀香、排香草、广陵香等香料,长期使用,可嫩面玉容。 护发术有: 香发散:由14味中药细研,加苏和油拌匀,晾干后再研成粉。梳头时将香发散喷于发中,用篦子反复梳理,头发蓬松、柔顺,既可养发,又可防白。 菊花散:用9味中药研成粗渣,加浆水煮沸后去渣,用药汁洗发。 抿头方:由香白芷、荆穗、白僵蚕、薄荷、藿香叶、牙皂、零陵香、菊花8味中药,加水同煮,冷却后加冰片,可使发质软化,清神醒脑,防止脱发。 长春益寿丹:由32味中药制成,每早空肚,用淡盐水送服,可防止发白。 固齿术有: 固齿刷牙散:由青盐、川椒、旱莲草、枯白矾、白盐等组成,研成细粉,早晚漱口,可防止牙齿变黄。 固齿方:用生大黄1两、熟大黄1两、生石膏1两、熟石膏1两、骨碎补1两、银杜仲1两、青盐1两、食盐1两、明矾5钱、当归5钱、枯矾5钱。每天早晨以此散剂擦牙根,用冷水漱吐。当归、杜仲养血补肾坚骨骼;石膏固齿;食盐、明矾杀虫解毒;大黄、石膏可消胃热,止火牙痛,每日擦用齿固无摇。 此外,慈禧在日常生活中,还喜欢用茶水漱口,每次饭后,她都要嚼槟榔,长期坚持,可除掉牙酸,清除口腔腐气。 慈禧对镜簪花照片 沐浴方:用宣木瓜1两、薏米1两、桑枝叶1两、茵陈6钱、甘菊花1两、青皮1两、净蝉衣1两、萸连4钱。将以上配料和为粗渣,盛布袋内,熬水浴之。此方可清风散热,平肝明目,又可杀菌,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蝉衣、薏米可加强散风热、透风疹,能防治皮肤病。如果是在夏季,慈禧则喜欢用杭菊粉兑水沐浴,因为夏季炎热,暑气上升,使用杭菊水洗浴,能起到清心醒目的良好功效。 食补膳丸: 延年益寿丹:用茯神5钱、远志3钱(肉)、杭白芍4钱(炒)、当归5钱、党参4钱(土炒焦)、黄芪3钱(炙焦)、野白术4钱(炒焦)、茯苓5钱、橘皮4钱、香附4钱(炙)、广木香3钱、广砂3钱(仁)、桂圆3钱(肉)、枣仁4钱(炒)、石菖蒲3钱、甘草2钱(炙),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成绿豆粒大小,朱砂为衣,一日3次,每次服2钱5分。对因思虑过度导致心脾受伤,营血虚少,进而并发失眠、健忘、眩晕、盗汗、饮食少、体倦有功效。方刘中桂圆、枣仁、远志、茯神、当归等补心养血;党参、黄芪、甘草、白术等,补脾生血;木香舒脾理气,增强补气生血功能;白芍,养阴补血,治血亏、月经不调;香附,解郁开气;石菖蒲,开心利窍;橘皮,健胃利气;广砂,行气破滞;茯苓,渗湿利窍。此方,拟于1880年。 五芝地仙金髓丹:由11味中药加蜂蜜配制而成。服用百日后,可五脏充实,益气生津,肌肤润泽,延缓衰老。 平安丸:由9味中药调配而成,即檀香、沉香、木香、白蔻仁、肉蔻仁、红蔻、神曲、麦芽、山楂等。连服数日,消化有力,气血旺盛,皮肤营养充足,面色逐渐红润。 保元益寿丹:用人参3钱、炒于术3钱、茯苓5钱、当归4钱、白芍2钱(炒)、干地黄4钱、陈皮1钱5分、砂仁1钱、醋柴1钱、香附2钱(炙)、桔梗2钱、杜仲4钱(炒)、桑枝4钱、谷芽4钱(炒)、薏米5钱(炒)、炙草1钱,共研成极细的面,每次服用1钱5分,老米汤调服。主治血虚、血亏引起的精神不振,肢体疲倦,面色黄萎,饮食少,虚热等症。人参补元气,当归生血养血;砂仁、香附、陈皮理气,舒肝,化痰;谷芽、薏米和胃消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地黄清热生津,甘草泻火解毒。和为补血、理气、调肝、健脾、清热、保元、强健之功效。此方拟于1882年。 十全大补丸:人参2钱5分、白术5钱(土炒)、当归5钱、川芎5钱、白芍5钱、黄芪1两(蜜炙)、茯苓1两、肉桂1两、熟地1两、甘草2钱5分,共为研末,水叠为丸,每次服用1—2钱。此方主治血虚引起的精神不振,肢体疲倦,面色黄萎,饮食少。所用熟地,滋阴补血;当归和气生血,白芍敛阳益血,川芎调和血气,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强胃,茯苓渗湿利窍,甘草补脾益气,黄芪益气,肉桂温血,和为助阳,固卫,保元,大补秘方。此方拟于1884年。 这些美容健身之术,使得慈禧皮肤状况有所改善,加上她富有心计,又擅唱南曲,终于引起了咸丰帝的注意,临幸过后即怀孕生子,幸运之神终于向她招手了。 咸丰死时,她年方27岁,正是风华之年。她一面追逐权力,一面更加刻意地打扮自己。她甚至养成了喝人乳的习惯,将那些刚刚生产过的(一定是二胎,因为二胎的产妇奶水纯正而旺足)相貌漂亮的旗人(只有旗人才放心)少妇弄进宫来,奶水旺足,供其服用,每天常用这样的奶母就有3人。服用时,有时要加进少量珍珠粉。久而久之,慈禧的皮肤越发白皙。 香料的调制 关于宫中“香料”,《甄嬛传》塑造的两个人与之产生了关联:一是安陵容亲自调制香料,并且是个“香料”高手;二是最爱欢宜香的华妃。根据清宫档案,清宫主位确有熟悉医道之人,比如康熙、雍正、乾隆、慈禧,也有慈禧亲自指导宫人配制胭脂的记载。可是,妃嫔们配制香料的档案却不见记载。究其原因,普通妃嫔们地位不高,其生活细节不会被记录在档;另外,这些人也不可能深谙香料的制作工艺。尤其是安陵容这种作为雍正帝的嫔御,约束甚严,并不敢在后宫大行其道。 据不完全统计,宫中女人每年光脂粉一项开销不下四万两白银,将香喷喷的胭脂装在漂亮的盒子内,既实用又好看,后妃们乐此不疲。这些胭脂有自制的,也有从广州进口的,还有外国使臣或公使夫人献上的。六宫粉黛通过使用高档脂粉,越发美丽动人。资料记载,光绪二十六年,隆裕皇后随慈禧西逃时,仓促间,未带脂粉盒,一路上没有脂粉用,很不方便,直到太原、长安才命人到民间去购买。 清宫中曾有玛瑙太平车传世,其实是后妃脸部按摩器。按摩前,后妃们先用鹰粪、珍珠粉兑上乳汁,做成膏状物,再将其涂于脸部,然后用太平车来回揉搓,不仅使其皮肤不易衰老,还会缓解面部疲劳。有时按摩,会在面部涂一些增白的膏剂,有利于皮肤白晳。 另外,清宫女人是否会使用香料呢?民间盛传乾隆香妃体有异香,有专家考证,香妃自身不可能发出香味,极有可能是其随身携带并大量使用香料,久而久之,香味渗透到了皮肤里面,才散发出了奇异的香味。 又有人考证香妃之“香”,可能与一种沙枣树有关。沙枣树产于新疆,叶子为银,花为金色,开花时芳香无比,沙枣树素有“金花银叶铁干干”之称。香妃入宫后,相传她要在宫中种植沙枣树,以解思乡愁绪。乾隆依了她,种植大量沙枣树,花香味熏染了香妃,从此她身上也带有奇异的香味。 华贵护指 清宫后妃有留指甲的习惯,一般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留有长长的指甲。这些长指甲极易折断,尤其是在冬季,指甲脆弱。所以,太医院的太医们便为后妃们研制了软化指甲的药水,定时由宫女们伺候浸泡。不仅如此,为了美化和保护指甲,要制作漂亮的甲套,有金护指、银护指、玉护指和棉护指,适用于不同季节:冬季,会用棉护指,里面有棉;夏季用玉护指,玉石的质地会很凉爽;春秋季节,则使用金护指或银护指。从慈禧太后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指甲足有7寸长,不仅有华丽的甲套,还要涂进口的甲油,并有专门宫女按时伺候泡洗,宫中为她的指甲准备了一套专用工具箱,内有小刷子、小剪子、小刀子、小锉子之类。慈禧太后在1900年西逃前,怕暴露目标,狠心剪掉了自己多年养起来的指甲,当时还为此大哭了一场。 实际上,清代的女子们并不都留这种指甲。这么长的指甲,会影响她们干家务,这对于务实的满洲人来讲是不现实的。而只有那些深宫中的女子,也包括王公贵族之家的女子们,为了显示高贵的身份,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或许会留下这些指甲示人。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每一个女人都有留指甲的习惯;也并非每个皇帝都喜欢自己的女人留下长长的指甲,所以,影视剧中的女人护指有些艺术夸张的成分了。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珍贵的金发塔 好多电视剧导演都认为后妃是用太监来梳头的。其实,像梳头这种工作属于细活,一般不会由太监来做,而是使用经验丰富的宫女来完成。但是,晚清的慈禧太后确实使用过太监李莲英梳头,这应当是一个特例。 后妃除了日常活动以外,总爱在梳妆台前逗留。宫里有专门的梳头宫女或太监,他们侍候着这些女主们。除了梳好头发外,还要趁此时加深与后妃们的感情,讲些宫外时新的话题,或是后妃感兴趣的话题。 后宫的女人们梳下的头发,要加以保留,因为她们认为父精母血给予之物不可轻易扔弃。关于头发的重要性,《孝经》这样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至于明清之交,明朝的遗臣们面对多尔衮气势汹汹的剃发令,也十分伤感和不愿,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说:“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圣人之训也”。这是汉族男人的态度,同样,满洲男人也是一样,他们爱发如命,并不轻易剃去。至于男人发式中剃掉前额头发,只是一种习惯而已。 满洲女人遇有大丧事件,比如长辈去世,则要表达一种丧葬中的孝顺之意,把头发披散开,剪掉耳边的一绺头发,是以发代头,表示殉葬先人之意。所以,清朝的男女,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头发。慈禧入葬时,就把她生前梳落的万缕青丝随葬地宫之中;而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皇太后去世后,乾隆帝为其铸造了黄金塔,用来存储孝圣皇太后梳落的头发,后人称为金发塔。 保存完整的金发塔,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乾隆为其母制作金发塔,靡费颇巨。当初,拟造高2尺1寸6分,但由于其中需供无量寿佛法身大,原高度容纳不下,于是,再行加高到4尺6寸,用金数量颇为巨大。宫廷里的承办人员想方设法,把一份金册、一枚金印、寿康宫茶膳房金器及所存盆、匙、箸等金器等尽行搜罗,共得黄金2300余两,仍不敷使用。于是,福隆安想出用白银添铸的办法,乾隆允诺,将700余两白银熔入其中,共有3000余两。承办大臣由福隆安和和珅共同负责,职能部门有工部、户部和内务府,具体操作施工由内务府造办处负责办理,互相监督,以防怠惰和克扣。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劳动,金发塔终于完工。金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脖、塔伞、日、月和松石璎珞等部分组成。纹样端庄,构图完美。其中金塔内的盛发金匣是关键,乾隆帝从样式到刻画纹样都一一过目。 清宫发式 东西六宫中,每宫必有一处梳妆台。身份高的后妃会有十分高档的梳妆台,梳妆台可以折叠,并配有各种小抽屉,可以装进脂粉或梳具等物。梳妆台的质地有紫檀和红木,有嵌螺钿的,异常华美。梳具中,有各种质地,如黄杨木和象牙等类。梳具按盒装,盒中按梳具形状设置出各种凹槽,有梳门发、鬓发、边发等具,也有刷子和篦子,齿疏密不等,用途各异,每盒梳具总有十来件。 后妃梳头时,为保持头质柔软而光亮,会使用头油来护发。如康熙历次南巡时,各地大臣的贡单中就有“香头油”“梳妆香油”等进奉。 流连在梳妆台前,有得意,有失意。失意的后妃会不时地叹气,哀怨时光不饶人,年老而色弛。但她们很多人并不会因为顾虑皇帝喜新厌旧而离开梳妆台。相反,一旦她们认识到自己已经老了,就会更加刻意地装扮自己,因为漫漫的人生余路不会因为皇帝失宠而断绝,生活还要走下去,直到人生尽头。 清宫后妃的发式,受封建礼数的约束,不可过分张扬和造次。但当外界广泛流行时,也会很自然地将各种发式流入宫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宫中后妃的发式也会变化。主要有: 孩儿发:清代,无论男孩和女孩,都剃去周围的头发,只留颅后发,编结成辫,盘于脑后。女子待成年后,开始蓄发,缩髻。 知了发:乾隆、嘉庆时期,满洲妇女时兴头顶盘发一窠,耳前两旁作“双垂蝉翼”式,形如知了,故此得名。 宫头:盛行于光绪年间,其发式为总全发于颅顶,束之以绳,复分两缕,缠成两把,再行加高,以桦皮桶2个,长约3寸,红绳缠束,穿假发套,以丁字形铁叉穿桶中,布发于叉,构成两硬翅,又加1尺左右长之扁方,缚令平立,两翅余发双搭扁方之上,交叉盘绕,涂以发油,余梢缠绕头顶。发短则以假发,外边用红绳围上,再在上面插上各式花朵、簪、钗等。 软翅头:盛行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方法是绾全发于头顶,束之以绳,再分成两缕,各用红绳缠成两把,长约三五寸,双垂于脑后,略呈“八”字形。咸丰、同治朝以后,其两把结构由矮而高;由竖垂脑后,演变成横卧头顶。 高把头:由软翅头演变而来。方法是绾全发于头顶,用头绳束住,再分成两缕,用红绳缠成细而短的两把,用铁叉支住,再在铁叉上缠线。挽发如双角,作朝天马镫状,颈后缀一燕尾发髻。流行于旗人世家仆妇中。 旗髻:方法是绾全发于头顶,盘成一圆髻,这种简便的发式,在出阁后的妇女中,均可梳之。 但若有事出门或喜庆大事时,则改梳庄重头型。 大拉翅:盛行于光绪、宣统年间。其式为顶发梳成圆髻,脑后发呈燕尾式,另以黑缎、绒或纱制成“不”字形皂板,称为“头板”。它的底部用铁丝制成扣碗状,称为“头座”。扣于头顶发髻上,并用发缠绕,使之固定。在头板中戴彩色大绢花,称为“头正”,或“端正花”,并加饰珠、翠、玉簪、步摇和鲜花,或于右侧缀一彩色长丝穗。 燕尾:清朝满族妇女在梳两把头时,将脑后发左右分开,下成两歧,梳成两尖角燕尾式扁髻,垂于脑后,再用线缝制固结,以防其松散。开始时,燕尾窄小平拢,后来耸起且长。在清朝末年,市肆上甚至有卖假燕尾的,以比其长短。 3.金玉珠钗,满目琳琅 德龄公主在《清宫二年记》中这样记录初见到的慈禧太后,“我们一眼就看见一位老太太,穿的黄缎袍上绣满了大朵的红牡丹。珠宝挂满了太后的冕,两旁各有珠花,左边有一串珠络,中央有一只最纯粹的美玉制成的凤。绣袍外面是披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华丽、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一个渔网形的披肩,由三千五百粒珍珠做成,粒粒如鸟卵般大,又圆又光,而且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大小,边缘又镶着美玉的璎珞。此外,太后还戴着两副珠镯、一副玉镯和几只宝石戒指。在右手的中指和小指上,戴着三英寸长的金护指,左手两个指头上戴着同样长的玉护指。鞋上也有珠络,中间镶着各色的宝石。”通过这样的记述,我们可以想象到作为当时紫禁城中最尊贵而有权势的女人是什么装扮和模样。 朝冠之礼 宫中后妃的头饰,在节日或重要场合要具朝冠,有严格的规定。朝冠有季节之分。皇太后、皇后的冬朝冠,其朱纬之上,周缀金凤7只,每只金凤上饰东珠9颗,猫睛石1颗,珍珠21颗。冠后有一金翟,其上饰猫睛石1颗,珍珠16颗。翟尾垂珠,共五行,每行为两段,每行大珍珠1颗,共垂珍珠302颗。中间有金衔青金石结1个,结上饰东珠、珍珠各6颗。末缀珊瑚。 皇贵妃、贵妃的冬朝冠,其朱纬上,周缀金凤7只,每只金凤上饰东珠9颗,珍珠21颗。其冠后有一金翟,其上饰猫睛石1颗,珍珠16颗。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垂珍珠192颗。中间有金衔一青金石结,结上饰东珠、珍珠各4颗。末缀珊瑚。 妃的冬朝冠,其朱纬之上,周缀金凤5只,每只金凤饰东珠7颗,珍珠21颗。其冠后有一金翟,其上饰猫睛石1颗,珍珠16颗。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垂珍珠188颗。中间有金衔一青金石结,结上饰东珠、珍珠各4颗。末缀珊瑚。嫔的冬朝冠,其朱纬之上,周缀金翟5只,每只金翟饰东珠5颗,珍珠19颗。其冠后有一金翟,其上饰珍珠16颗。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垂珍珠172颗。中间有金衔一青金石结,结上饰东珠、珍珠各3颗。末缀珊瑚。 慈禧身穿珍珠披肩照 此外,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固伦公主、亲王世子福晋、和硕公主、郡王福晋、郡主、皇孙福晋、皇曾孙福晋、皇元孙福晋、贝勒夫人、县主、贝子夫人、郡君、镇国公夫人、县君、辅国公夫人、镇国公女乡君,辅国公女乡君、民公侯伯夫人以下至七品命妇的冬朝冠在配珠,装饰上各有区别,等级极其分明。 从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的夏朝冠,按《大清会典》的规定,皆以青绒制作。其冠顶、冠饰及垂绦、冠带皆与其各自的冬朝冠制同。也就是说,除冠质之外,冬、夏朝冠其制相同。按《大清会典》的规定,每年于秋季始换暖朝帽,春季始换凉朝帽。 第五章 愿为情痴不思量 清朝皇帝后妃成群,三宫六院,佳丽虽不及三千,也是寻常人家无法比拟的。那么,皇帝与这些后妃们到底有没有爱情呢?自古就有多情帝君的说法,显然皇帝和后宫的女人是有感情的。而在帝王与妃嫔的生命里,又有过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1.高处不胜寒的帝王情爱 许多资料记载过清朝皇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皇帝对心爱之人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宠爱。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爱情,有时甚至会爱得死去活来。清帝中不乏其人其事。 沈阳故宫关雎宫斗匾 皇太极与宸妃 皇太极是位枭勇之君,35岁继承汗位,大智大勇,堪称一代名君,而他与宸妃的感情却也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柔情似水,传为千古佳话。 宸妃,名海兰珠,满语的意思是“珍爱之女”,舍不得的女孩,有的文艺作品称之为“哈日珠拉”。蒙古族,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宸妃入宫的时间较晚,天聪八年(1634年)嫁过来时,她已26岁了。海兰珠以其成熟女子的美丽赢得了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册封后宫王妃时,赐她居“关雎宫”。关雎语出《诗经·周南·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此诗有序称“后妃之德也”。皇太极以此表达爱意。 皇太极十分宠爱宸妃,宸妃也是备极温柔,朝夕问醒,终于在崇德二年有了结果,海兰珠生下了皇八子。皇太极决定立此子为皇太子,可能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宠爱宸妃,二是此子排序与自己暗合,都为皇八子,认为可能是天意遂立其为皇储。可是,皇太子不足7个月就夭亡了(感染天花),宸妃受的打击非同小可,不久病倒,日渐沉重。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同明军作战,战况正紧,却在九月十二日传来宸妃病讯。他焦急万分,星如急火地返回沈阳。可惜,尽管他日夜兼程,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十七日这天,天还未亮,宸妃就撒手西去了,年仅33岁。 皇太极得到宸妃病逝的消息大悲过度,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他直入关雎宫,全然不顾帝威,扑在宸妃的尸体上,放声痛哭。一旁的大臣苦心劝解,都无济于事。皇太极为宸妃举办了极为隆重的丧礼,厚葬从优,超越规制,达到国葬程度。皇太极还是无法排解自己对宸妃的思念。崇德六年二十三日中午,他竟然饮食失常,疾病袭身,最后昏迷倒在了地上,语言无序。宸妃入葬后,皇太极不顾一切地跑到宸妃墓前哭丧。 做完这一切,皇太极回想宸妃病逝以来,辅国公扎喀纳、承政索海等王公大臣在治丧的过程中,并不尽心尽职,于是重惩临丧不利之王,并破例夺爵,很多人都不理解,皇帝为何为了一个女人而重惩有功大臣。 康熙帝的殷殷情愫 康熙大帝后宫之中有名分的后妃人数达55位,居清帝之冠,实乃一代多情多义的帝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真爱皇后,克后不立后。在我们的印象中,康熙皇帝是一位重视自然科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可是,当他的皇后死去之后,他认为是自己克死了皇后,于是,当他的第三位皇后孝懿皇后病逝后,他就再也不立皇后了。 康熙生前共立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孝昭、孝懿皇后。孝诚皇后难产而死,康熙帝十分悲痛,当时就承诺立孝诚皇后之子允礽为皇太子。继后孝昭只做了半年皇后,就死去了。此后他十多年不再立后,直到康熙二十八年,皇贵妃佟佳氏病笃,他才想以立后为之冲喜,结果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皇后即仙逝。所以,他认为自己克后,从此不再立后,以表达自己对后妃生命的珍爱。 另一个细节就是带爱妃远征漠北,出巡塞外。一般来讲,皇帝出征,是不带后妃的。康熙皇帝出于对后妃的真爱,在出征时携后妃前往。征战不比巡幸,条件很恶劣。但玄烨仍乐此不疲。由于出发时准备不足,后妃的衣物没有准备齐全,康熙皇帝居然放下皇帝身段,向蒙古王公夫人寻借衣物。 康熙皇帝在新疆一带巡视时,发现那里的季节性食物很好吃,有别于宫中,于是,他命人飞马送给宫中后妃,不时将一些外地纪念品托人带给众妃,还托人捎话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别见笑。” 更为有趣的是,康熙帝在外巡幸时,很思念宫中的妃嫔,便向宫中后妃传递情书。情书传出去了,他还急切地等待回音,不时地问:“有书信捎回来吗?”飞鸿传书,以表达思念之情,这在寡情的封建帝王中是不多见的。 帝后和谐的典范——乾隆帝与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雍正五年,她16岁的时候,被雍正帝指婚给弘历为嫡福晋。富察氏一嫁给弘历,就得到了夫君的尊敬。那么,富察氏何以获得如此的礼敬呢? 孝贤皇后像 首先,出身高贵。富察氏先祖旺吉努,率领族众归顺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战功烜赫;曾祖父哈什屯,历经皇太极、顺治两朝,功劳卓著,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康、雍、乾三朝保和殿大学士;伯父马武为领侍卫内大臣。所以,《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尔妃富察氏,钟祥勋族,秉教名宗。” 其次,崇尚节俭。大概我们谈到清宫女人的时候,往往用节俭这个标准来衡量是不是合格。这很好理解,满洲发祥于关外,条件艰苦,历来节俭。这位中宫皇后是非常节俭的。资料《啸亭续录》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皇后的首饰,“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绒织等花。”这很了不起,身为中宫高位,却不戴金银珠宝。二是敬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线织成,她认为那样很浪费,而是用鹿羔绒织成,献给皇帝,以示“不忘本之意”。皇后的这种做法,就给后宫做出了榜样,深得乾隆皇帝赞许。 再次,忠心勤勉。皇后在宫中非常勤勉,有责任心。照顾太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啸亭续录》)。照顾夫君,更是无微不至。尽职尽责,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美德了。资料记载,乾隆帝身上曾长了疖子,很厉害,御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郎潜纪闻二笔》)。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怕奴才们照顾不周,便主动搬到乾隆帝寝宫外面,日夜照顾,直到一百天满,康复之后才回宫。 乾隆帝为了表达对皇后的敬爱,便决定立她的儿子做太子。 雍正八年,皇后生下了弘历的第二个儿子,这让弘历欣喜若狂,赞称小皇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弘历把给这个孩子起名的权利交给了父皇雍正。雍正帝极为重视:“当日,蒙我皇考命为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清高宗实录》)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为将来做皇太子做好了准备。乾隆帝继位后,肯定要学父皇秘密立储的办法。于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乾隆把写有永琏为皇太子的匣子,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并且,告知了诸王大臣:“朕已命为皇太子矣。” 这是乾隆帝首次立储。他是十分认真的,皇后虽然并不明确知道,但是,也会隐约了解一些。可是,不幸发生了。这个永琏是个短命鬼,于乾隆三年“偶患寒疾,遂致不起”,竟然一命呜呼,年仅9岁。乾隆帝十分悲痛,他辍朝5天,赐名端慧皇太子,并多次亲到棺前赐奠。后在陵园右侧的朱华山修建了典制大备的皇太子园寝,隆重治丧。 大葬礼成,乾隆帝并未减少对孝贤皇后宠爱的程度,相反,他以满怀的热情给予她更多的关照,皇后也并没有气馁,她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再努力,才有机会。所以,到乾隆十一年,终于又有了结果,皇后又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就是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把继统希望寄托在了永琮身上。可惜天不作美,这个孩子仅仅活了两岁,就出天花而亡。而这个孩子去世这天,恰恰是大年三十,宫里因此而沉浸在悲痛气氛之中,往昔过年的欢乐气氛荡然无存。乾隆帝悲痛又无奈。 永琮的去世,无疑给皇后以最大的打击,她的忧伤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也只有乾隆帝能够抚慰皇后的心灵。乾隆帝责无旁贷,他考虑到皇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便曲为劝解,为了使她心里好受些,乾隆下旨,决定“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赐谥“悼敏皇子”,葬入了朱华山皇太子园寝,与他的亲哥哥永琏葬到了一起。以亲王礼治丧,其丧期达9个多月,参与祭奠的人有宗室贵族及四品以上官员,达万人之多,费用难以计算。真是备极哀荣。 乾隆帝对这两次“太子之丧”,没有丝毫责怪皇后的意思,而是进行了自我检讨:“此乃朕过耶”(《清高宗实录》),认为这都是他自己的错。 两位嫡子的先后去世,使得紫禁城的气氛变得阴郁沉重,乾隆帝深知太后心情不爽,皇后就更不要说了。于是,在乾隆十三年二月初四,春节过后两个月,就决定侍奉母后,陪着皇后出游泰山。传说登山有辟邪的作用,去去邪气,很好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乾隆帝确实喜欢游山玩水,他会找出种种借口,到名山大川尽兴游览。 这次山东之行,规划得很到位,先到曲阜拜孔子,乾隆帝很崇拜孔子,那是一定要去的。然后,登泰山,一览美景。再到济南,看那远近闻名的趵突泉。从二月初四到三月初八,过了一个多月,决定返程回京。可是,皇后就在这返回的途中出了大事。 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到达德州,决定改行水路,沿运河北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却死在了船上。关于皇后之死,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发现是由于她的皇子病逝,悲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感染了风寒,不幸猝然离世。这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太突然了。皇后此行,本来是乾隆帝精心安排,为她排解愁闷的一次旅行,却不幸使其走上了不归之路。就连皇太后都很惊讶,她听到噩耗,赶忙来到皇后的船上,看着死去的皇后,很久都没有离开。 乾隆帝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后的尊敬、礼敬,做了最后的努力: 第一,为皇后圆梦。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谁生前为自己要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皇帝对死者的盖棺定论。活人一般忌讳这个事情,可是,皇后富察氏却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谥号。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乾隆十年,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薨逝,乾隆帝为她上谥号。当时,议定的谥号为“慧贤皇贵妃”。本来,一般人听到这个谥号,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皇后富察氏听到这个谥号后,竟然哽咽起来,她对乾隆帝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许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皇后的意思是,如果将来给我谥号为“孝贤”,那我将终生为之努力。于是,在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完成了皇后的遗愿。 第二,为皇后丧事大兴案狱。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异常烦闷,心情急躁不安。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不断处置王公大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案狱。比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长子。孝贤和她的两个嫡子病逝,乾隆帝认为永璜心存侥幸,“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觊觎。”(《清列朝后妃传稿》)意思是,永璜在觊觎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并无确切史料。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击,永璜早已晕头转向,诚如乾隆所说:“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清列朝后妃传稿》)永璜不久就在惶恐中去世。比如“光禄寺案”,他认为光禄寺这些人办事不认真,敷衍了事,准备祭祀用的桌子不干净,“光禄寺所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清高宗实录》)。因此,他处置了光禄寺大批官员。比如“剃头案”,在孝贤皇后丧期内,发生了总督周学健、塞楞额、巡抚彭树葵、杨锡绂等地方大员剃头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员也都纷纷剃头,乾隆帝大怒,杀一儆百,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赐令自尽,对其他官僚也给予不同惩处。此外,他还不断兴起了其他的案件,惩处了好多人。 第三,作文追思。乾隆帝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帝王,一生传世的诗作就有4万多首,居历代帝王之冠。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的风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庸风雅之作,而是发自肺腑的动情之作。比如,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其中“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述悲赋》)之句,让人读之落泪。再比如《悼皇后》中有:“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乾隆御制诗文集》),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这里“梦熊”缘自《诗经·小雅·斯干》的“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也就是说,梦见熊罴,则是生男孩的征兆。 第四,睹物思人。孝贤皇后薨逝后,乾隆帝在孝贤皇后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孝贤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清宫述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到那里去凭吊皇后。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 第五,推恩母家。乾隆帝为了报答孝贤皇后,格外照顾她的娘家人,“故宠侍后族,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清宫述闻》),一个家族就有14人封有爵位,可真是太离谱了。所有这一切的荣宠,都是来源于对孝贤皇后的敬爱。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官至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对此,乾隆帝说:“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清列朝后妃传稿》)同时,还通过富察氏家族与皇家联姻的形式,荣宠孝贤的母家,比如孝贤皇后侄子福隆安娶高宗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为嫡福晋。 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的对元后的尊敬、礼敬。 被扼杀的同治帝爱情 同治帝自坐上宝座以后,政事多由两宫太后做主,是个地道的傀儡皇帝。政治上难成大器,便把感情倾注在皇后身上。 在立谁为皇后的问题上,他忤逆自己的母后,选中了阿鲁特氏为中宫皇后,这使得慈禧很不舒服。可是,同治皇帝全然不顾,日日与皇后共度良宵,皇后习文熟礼,独得帝宠。 慈禧怎么能甘心呢?她横加干涉,禁止皇后与皇帝同寝。皇帝愤然独宿乾清宫,从此不再接纳其他妃嫔。后来,寂寞的皇帝受人误引,野游八大胡同,染病身亡。 相爱难相守的光绪帝与珍妃 珍妃的入宫,实在是一个意外。以慈禧的打算,珍妃姐妹,最初只是一个陪衬而已,所以,把她们放在了最后一排。没想到,光绪帝开始就喜欢貌美的德馨之女,慈禧害怕了,便命人把荷包交给了光绪帝并不关注的珍妃姐妹,于是姐俩意外当选。 珍妃和光绪帝,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擦出火花,他太爱这个女人了。 珍妃漂亮,机灵。我们看到珍妃保存下来的照片,确实比较漂亮。更关键是她非常机灵,这是光绪帝所需要的“貌既端庄,性尤机警”(《珍妃之悲剧》)。光绪帝生活在深宫之中,需要这样机灵的女子,对自己很有利。 珍妃聪明,知识丰富。珍妃很好学,“颇通文史”(《清代轶闻》)。可以想见,这个小姑娘不仅漂亮、聪明,还很有知识,诗文书画,琴棋书法,样样精通,在那个年代,男人会很喜欢这样的女子。 珍妃时尚,奔放。珍妃是个非常时尚,非常前卫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个非常敢于叛逆传统的人。珍妃玩时尚的相机,给光绪帝拍照,她甚至指使太监在宫外开照相馆。珍妃还敢于穿男人的服装,给光绪帝以惊喜。 这一切,都让忧郁、孤独的光绪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珍妃给了他意想不到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光绪帝是真的爱上了珍妃,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讲,是很难得的事情。皇帝后妃成群,很难产生真正的感情。从这一点来讲,珍妃很幸运,她得到了光绪帝的真爱。光绪帝离不开她了,几乎是白天想见,夜间召幸,“他几乎每隔三四天就要亲自上珍妃宫里去走一次,这和他每夜非召幸珍妃不可的事同样都成了宫中的绝妙谈资。” 光绪帝和自己心爱的珍妃,时常会讲些心里话,尤其是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东西,也会在不经意间讲出来,这让他更加觉得,珍妃是真正的红颜知己。德龄公主曾这样记述光绪帝向珍妃倾诉衷肠:“咱们这里真太寂寞了,每天从朝上回来,再也没有一个可意的人能够陪伴我的。” 可以这样说,光绪帝在珍妃身上,找到了情感的归宿,也感觉到了温暖的夫妻生活。这就忤逆了慈禧,慈禧决定,要狠狠处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珍妃。 为此,慈禧曾经两次暴打珍妃。一次是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珍妃遭到慈禧暴打,被“褫衣廷杖”(《国闻备乘》),就是剥光了衣服暴打。珍妃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抽搐气闭,牙关紧急,周身筋脉颤动”(《珍贵人用药底簿》)。慈禧下手真是太重,太狠了。慈禧为这次暴打珍妃,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卖官鬻爵。珍妃参与了黑暗的卖官。她依仗光绪帝的宠爱,多次卖官收贿,比如,曾以4万两白银的价格,把上海道卖给了鲁伯阳,她还把这些收入记在了小本子上,被慈禧查抄,抓住了把柄。结果被慈禧暴打,光绪帝也不敢出面保护,光绪帝“勿敢言”(《国闻备乘》)。 另一次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珍妃遭到严厉的处分。她再次遭到廷杖,并被摘掉所有首饰,囚禁起来。 从此,珍妃厄运连连,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珍妃受到连累。不仅再次遭到慈禧暴打,还被打入冷宫之中,“门自外锁,饭食自槛下送进”(《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所住的冷宫在紫禁城的东北三所。冷宫的门倒锁着,只有一扇窗是活的,吃饭、洗脸、倒马桶都由此进出。 这里,不仅有宫女监视,还有太监在那里“数罪”(《珍妃的冷宫生活》)。两个老太监代表慈禧申斥,“指着鼻子、脸申斥,让珍妃跪在地下敬听,指定申斥是在吃午饭的时间举行。申斥完了以后,珍妃必须向上叩首谢恩,这是最严厉的家法了”(《宫女谈往录》)。当然,这时的光绪帝也被囚禁瀛台,更是两情相隔,见面都困难了。 第六章 后妃的「责任」和禁忌 深宫之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隐私,尤其是皇帝和妃嫔之间的情感之事,历来被人们演绎得沸沸扬扬。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1.讳莫如深的房中事 清朝的皇帝与后妃间的房中之事,历来讳莫如深,不为外人所知。但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市井的一些传言,更把皇帝幸宫之事讲得神乎其神,莫衷一是。一些影视剧这样演绎:皇帝晚上要临幸后妃,便传旨给太监,太监于是到妃子的住处,将其身上的衣物全部扒光,以防这些妃子对皇帝不利,因为明代就曾发生过后宫妃子起事、密谋杀害皇帝的事件,鉴于此,皇帝在召见后妃时便要全部脱掉她们的衣物。太监将一丝不挂的后妃纳入一个毛毡口袋之中,背着她直奔皇帝的寝宫。后妃钻入皇帝的被窝,是从脚底下进入的。我不知道这些导演怎么会虚构出这样的情节。光着身子进入还可以理解,可是,从脚底下进入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关于清代皇帝和后妃之间的临幸之事,很有必要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加以阐述,加以澄清,以正视听。 先谈一谈皇帝的婚姻。清朝的皇帝大多早婚。清帝早婚,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资料记载,早期的满洲男人,在十岁时即定亲,十三四岁时即结婚,到二十岁还未结婚的男子即为贫寒之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战争的缘故。常年的战争,耗去了大量的男丁。男子在十六岁成丁后,必须从征入伍,补充兵力,造成中青年男子的匮乏。早婚,便是繁衍后代、补充男丁的最好办法。 清朝的皇帝在早婚这方面便率先垂范。其原因除上述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为了皇家的子嗣或香火永盛。早婚早育,便可生育很多皇子,更可以在众皇子中挑选优秀者继承大统,以保持爱新觉罗家天下的延续。 清代,入关以后历十帝,其中顺治帝十四岁大婚,康熙帝十二岁大婚,雍正帝十九岁结婚,乾隆帝十六岁结婚,嘉庆帝十五岁结婚,道光帝十三岁结婚,咸丰帝十六岁成婚,同治帝十六岁大婚,光绪帝十八岁大婚。注意,这里在用词上有“大婚”和“结婚” 之别。大婚,只用于那些在宫中结婚的皇帝,而那些还没有做皇帝就已经婚配的皇子,因为发生在宫外,就只能像民间一样,称为结婚了。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帝只有12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但清廷便在性这方面加以引导,使其成熟,知道亲近女孩子。 绿头牌 这里要切入本节的主题,就是皇帝怎样临幸后妃呢?要先从召幸后妃的膳牌说起。 皇帝吃饭叫传膳。清帝每天两餐,即早、晚两膳。晚膳多在午、未时之间(正午12点至午后2点)。晚膳过后,敬事房进膳牌。膳牌是一种竹制的签牌,一寸宽,一尺长,上段染成绿色,下段满涂白粉,故又称绿头牌。膳牌上在正反面书写后妃的姓氏和简单履历。这些后妃的膳牌除去那些正患病或正在经期的不进之外,其余的都要呈给皇帝。皇帝夜晚想幸哪位妃子,便将此牌翻过来,称为翻牌。被召幸的后妃当晚不再回自己寝宫,而是到皇帝住处侍寝。而那些没有选中的妃子就只能算是暂时的撂牌子了。可以想见,皇帝日理万机,有好多军国要事需处理,脑子里想的不会全是后妃的事情;再加上有些后妃并不是皇帝所喜爱的,比如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由于是多尔衮包办的,皇帝并不喜欢,便发生三年不同房的事情,其他皇帝也是一样。正如《金瓶梅》里所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着不如偷不着。虽然作为一国之君,不至于出去偷情,但是封建社会的君王,也会招惹那些不属于后妃行列的女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然,在正史资料中,你很难发现关于皇帝如何幸宫的记载。但是,在一些民间笔记中却有记录。描述皇帝在和后妃行事时,太监在窗外一直等候,目的是看着皇帝不要太久,以免累坏了身体,或是耽搁上朝的大事。否则,皇帝如果不顾一切,很久也不出来,太监就会高喊:“时间到了,时间到了。”或者会在窗外高声念叨所谓祖宗家法,来提醒皇帝,赶快结束吧。据说,敬事房的太监会在皇帝临幸后妃时记录下妃子的姓名,临幸的时间,以便作为查阅后妃怀孕的依据。每当皇帝行完事出来时,太监会问:“留不留?”倘若皇帝说“不留。”那就要太监们将这位后妃的某一穴位按住,将龙种排出体外,就不会怀孕。其实,清朝的皇帝,并不存在所谓“不留”的问题,我们遍查清宫史料,也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很少到后妃寝宫里过夜。更多的时候,他要传旨某妃到皇帝的寝宫来侍寝。 绿头牌并不仅仅在召幸后妃时使用,凡觐见皇帝者,皆用粉牌书写姓名呈上。图为清末肃亲王和袁世凯觐见时所用头牌。 康熙以前至明朝诸帝,都住在乾清宫,皇后居坤宁宫,其他妃嫔分住东西六宫,取“乾”天“坤”地之义。乾清宫西暖阁共九间寝室供皇帝居住,上下置二十七张床,主要为安全起见。即使如此,明朝还是在此发生了挺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里成了多事之宫。雍正以后,皇帝以养心殿为寝宫,似乎比之乾清宫更加安全。因此,为了避免明朝故事发生,多疑的雍正要离开乾清宫,而被召幸的后妃都在养心殿过夜。 清代的皇后并不真正居住在坤宁宫,只是大婚后的新婚夫妇在此居住三天。此后,皇后便在东、西六宫中任选一处遂心的寝宫居住。清制规定,每年的大年三十、初一、初二这三天时间,皇帝必须和皇后同房,这是皇后的权利。其他时间,则由皇帝自定了。即便是如此,有些皇后也没有能够怀孕,那真是太不幸了。但不管怎样,皇后怀孕的概率还是远远大于妃嫔,恐怕与皇后的这一特权不无关系。 养心殿的开间、进深相对严谨,前殿歇山顶,面阔七间,正间为三间,与西暖阁前檐接出抱厦。前殿东西各置配殿五间,正中偏后,设宝座,宝座后置屏风、宫扇,皇帝在此召见臣工。西暖阁设坐榻,外安装木板屏,比较隐蔽,皇帝在此密议军机大事,清末太后曾在此垂帘听政。 养心殿后殿是皇帝的寝宫,为五间,与前殿之间有穿堂相通。皇帝办完公事,通过宝座的左右门即可回到寝宫。寝宫的正间和西间是皇帝休息和召幸后妃之所。皇帝的寝床长350厘米、宽200厘米,是典型的东北大炕。寝床上安置有豪华的玻璃炕罩,铺大红毡、明黄毯,用丝绸或纱罗帐,帐上挂香囊、荷包。寝宫内置有两张龙床。 在寝宫外东西两侧设有后妃临时居住的围房,有小门与皇帝寝室相接。这些围房把养心殿紧紧围在中央,使得养心殿更加安全,养心殿内皇帝与后妃间发生的事情就更为神秘,外人无从知晓。 房中药 皇帝会不会用房中药呢?答案是肯定的。皇帝用房中药是很正常的事情,三宫六院的后妃,已使其应接不暇,再有其他女人,身体就更加虚弱了。《清朝野史大观》中有“圆明园内发现之房中药”栏目,今录之于后: “丁文诚官翰林,一日,召见于圆明园。公至时过早,内侍引至一小屋中,令其坐,俟叫起。文诚坐久,偶起立,忽见小几上有葡萄一碟,计十余颗,紫翠如新摘。时方五月,不得有此,异之。戏取食其一,味亦绝鲜美。俄顷,觉腹热如火,下体忽暴长尺许,时正着纱衣,挺然翘举不复可掩。大惧欲死,急俯身以手按腹,倒地呼痛。内侍闻之,至询所苦,跪对以暴犯急痧,腹痛不可忍。内侍以痧药与之,须臾痛益厉。内侍无如何,乃饬人从园旁小门扶之出,而以急病入奏。公出时,犹不敢直立也。” 皇帝供养了一大批御医,这些汉人御医,平时不干别的,就是为皇帝及其后妃服务。他们绞尽脑汁,配出各种保健的药方子,其中那些补益类的方剂,大多为此类用途。 这段引文应该说的是咸丰皇帝,他本来就体弱多病,却热衷于房中术,一些宠臣如彭毓松也极尽巴结之能事,向皇帝进献房中秘术和崔春药方“龟龄集”。而他的儿子同治皇帝更是风流无比,不但长于房中术和春药,竟然和宠臣王庆祺一起偷看“春宫秘戏图”,被小太监发现,两宫皇太后也知道了,大受其窘。这些从丰润市井购进的“春宫图”,可谓十分荒唐,竟然绘画出各种男女交配的姿势,看了使人汗颜。 2.后妃的首要任务——延续血脉 孕事盘点 对于皇家来讲,后妃的生育最为关键,只有子孙旺盛繁衍,大清王朝才能世代传下去。所以,为了多生子女,皇帝才要大选天下美女,充盈后宫,就会多子多孙。清11帝(末代皇帝不计)249位后妃中共生育儿女195人,皇子113位,公主82位。总结起来,各帝有子女为:努尔哈赤24人、皇太极25人、顺治14人、康熙55人、雍正14人、乾隆27人、嘉庆14人、道光19人、咸丰3人,同治、光绪和宣统帝没有子嗣。 其实,皇帝的子嗣繁衍,关键要看后妃的生育情况。 后妃的生育取决于三个要素,一个是皇帝的身体素质,一个是后妃自身的身体素质,另外一个就是后妃的荣宠程度。因为即使帝后身体再好,皇帝没有频繁的召幸,其怀孕生育的概率还是很少的。频繁的生育算不算是受了特殊的宠幸呢?至少可以说是皇帝到某位妃嫔处去的时候要多于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后妃,也算是一种爱情升华吧。统计清宫后妃,那些高生育的后妃有多少呢?按照《清后妃传稿》和《清皇室四谱》记载,清代后妃中,后妃生育最多数量一生有6个孩子。6次生育,对一个生活在深宫的女子来说相当不易,细数清代后妃,达到6次生育的有3位:康熙帝的孝恭皇后、荣妃马佳氏和乾隆皇帝的孝仪皇后魏佳氏。此外,生育5个孩子的有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湖觉罗氏真哥。生育4个孩子的有皇太极庄妃、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和齐妃;乾隆帝孝贤皇后和淑嘉皇贵妃;道光帝孝静皇后和庄顺皇贵妃。我们不妨对清朝12帝的生育情况逐个加以统计,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努尔哈赤19岁结婚,他的后宫中生育子女最多的是庶妃嘉穆湖觉罗氏真哥,生有2子3女,但对比大妃乌喇那拉氏来讲还不占优势,因为大妃生了3个皇子,且个个受父汗宠爱。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一生只生有一个皇子即皇八子皇太极。后妃中寿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哈达纳拉氏3人一个儿女也未能生育。 皇太极22岁初婚,后妃基本上没有不生育的,只有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没有生育的记录。所生子女数量也比较均匀。最多生育者为孝庄文皇后,即庄妃,生有1子3女,其皇九子福临后来继承了帝位,是为顺治帝。 顺治帝14岁大婚,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后因事被废,未有生育。继后为废后侄女,服侍多年,仍未生育。福临的性情不太稳定,其第一个皇子出生在顺治八年(1651年),那时他只有14岁。此后,15岁至23岁之间,顺治帝频繁生育,又生育了6个公主和7个皇子。 这些皇子和皇女多为庶出,反映出顺治帝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从生育状况我们看出,最多生育年份有3个孩子降生,而且,这些生育的后妃中极少有频繁生育的记录,可见,除了宠爱董鄂妃之外,便再也没有他十分钟爱的女子了。 康熙帝12岁大婚,在以后的岁月里,陆续娶进54位女子,一生共有55位后妃载入典籍之中,达到清帝之冠。最早的生育记录为康熙六年,这一年他14岁,由于帝后尚不成熟,皇子承瑞生下不久就夭亡了,没有齿序。统计康熙皇帝的后宫,在他旺盛的生育期内,由于后妃众多,共有55个子女降生,其中皇子35位,公主20位。当然,生育的因素很多,有身体的原因,也会有环境的因素。身体好,情绪好,就会多一些;反之,就会导致生育下降。从中可以看出14—30岁是其生育高峰,有28个孩子出生,31—40岁有12个孩子出生,41—63岁,生育进入低谷,有15个孩子出生。这可能与其心理因素和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康熙帝诸妃中,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生育的孩子各为6个;此外,宜妃、顺懿密妃、襄嫔、通嫔4位各生有3个孩子;孝诚皇后、惠妃、敬敏皇贵妃、温僖贵妃每人生2个孩子。所以,还有许多妃嫔一生中未有生育。 雍正帝19岁初婚。雍正帝一生虽妻妾不少,却生育不多,共有10子4女,其中只有4个皇子和1个公主长大成人。这14个孩子,有13个生于他继位前,即45岁之前。继承大统后,只在他56岁时生有1子。众多后妃中,敦肃皇贵妃年氏和齐妃李氏均生有3子1女,可惜年氏所生的4个孩子均早夭,最大的皇子福宜只存活8岁,最小的不足1岁就早殇了。 乾隆帝16岁结婚,在位时间达60年之久,又做了3年太上皇,有记录妃嫔达41位之多。婚后在王府中生了6个孩子,初生于雍正六年,他17岁时,生有1儿1女,大部分子女均在他继承大统之后出生。查其生育情况,从17岁开始生育,一直到65岁,是乾隆帝一生的总生育期。乾隆帝一直到65岁还能生育出孩子,可谓身体强壮。可是,从计数中我们看出,乾隆一生生育比较均匀,35—50岁之间,是其旺盛的生育期,生有15个孩子,而50岁之后,只在52岁、56岁两年中各有过1次生育,尤其是57岁到64岁的8年间,竟无一个孩子出生,只是到65岁那年,正值生育旺年的惇妃才为他生育了十公主,乾隆帝老来得女,十分高兴。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看出乾隆帝在养生之道中总结出“十常”“四勿”是非常科学的,其中,就有“色勿迷”这一经验,使他虽后妃成群,但御之有度,终成高寿天子,活了89岁,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寿数最高者。 乾隆后宫中,生育最多者是孝仪皇后魏佳氏,一生诞育6个孩子,其中有4位皇子,其第十五子即嘉庆皇帝。此外,孝贤皇后生有2子2女,淑嘉皇贵妃生有4个皇子,纯惠皇贵妃和那拉皇后各生3个儿女,哲悯皇贵妃和忻贵妃各生2个儿女,都可谓是高产后妃。 嘉庆帝14岁结婚,一生有记录的后妃达19位。第一次生育是在他19岁时,最后一次是他56岁时生有1子,共生育有5子9女,他是清帝中生育男孩和女孩人数反差最大的一位,女孩近乎男孩的2倍。嘉庆帝的生育旺盛期是在他为皇子时,生有7位,继位后生育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尤其在他36—46岁的十年间,正是人生的旺盛生育期,他却是零生育。 嘉庆帝后妃中,孝和皇后生育最多,达到2子1女共3位,恭顺皇贵妃生育1子2女,也是3位,孝淑皇后、和裕皇贵妃均为1子1女,总体上说,生育数量都远不如前代诸帝。 道光帝13岁初婚,一生有后妃20位。尽管他结婚很早,可是初婚至成年却鲜有生育。直到他26岁时,才开始生育,而且皇长子的生母祥妃当时是个宫女。一生共有皇子9人,公主10位,计19个儿女。生育期内,表现得很特殊,在人类最易生育的时间段却没有生育,在43岁之前,仅生有1子1女,真是急坏了老皇帝。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加倍努力,产生过两个相对旺盛的生育期,一次是44—51岁之间,生育9个子女;一次是59岁至64岁之间,虽已是花甲之年,却生育7个子女。 道光的后妃中,生育最多的是孝静皇后和庄顺皇贵妃,各生有4个子女,其次是孝全皇后、彤贵妃、祥妃,各生有3个子女。其原配孝穆皇后未有生育,继后孝慎皇后也只生育1个公主。 咸丰帝16岁结婚,一生有18位后妃,但鲜有生育。初生的时间同乃父一样,到25岁时,才生育了1个皇女,错过了最佳生育期。其后,咸丰六年由兰贵人(慈禧太后)为其生了大阿哥,咸丰八年玫贵妃生有1子,不久殇逝。其余15位妃嫔均未生育。 同治帝16岁大婚,有后妃5位,当他19岁去世时,未生有一儿半女;光绪帝18岁大婚,有后妃3位,在婚后20多年的生活中,光绪帝未生下一个儿女,清廷自同治帝至清末,三代帝王都没有生育过。可是,并非所有生育的子女都可以成活下来,长大成人。相反,据统计,自顺治迄咸丰7代帝王所生子女,在15岁之前死亡者达74人,这7位帝王中总共生育146人,死亡过半,达61.7%之多。 研究发现,皇帝的头胎子女都是短命鬼:顺治的长子、长女,康熙的6个子女,雍正的大女儿和前3个儿子,乾隆帝的长女、次女及次子,嘉庆帝的长子、长女、次女,道光帝的前6个子女,及咸丰帝的次子,都未成年就死亡了。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早婚的帝王,身体素质还未成熟。顺治帝15岁得长女,康熙帝14岁得儿子,雍正帝17岁那年生育子女,乾隆18岁得女儿。而皇帝生育时的年龄都是虚岁,按实足年龄算要减去1岁,生育要十月怀胎,又要减去1岁,所以,康熙第一个儿子是他12、13岁时的后代,不仅如此,他们的妻妾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造成了生育的孩子先天不足。另外,皇帝成熟之后,后宫妃嫔成群,性生活毫无节制,也影响了生育质量。此外,受时代的局限,医疗卫生状况也是清帝子女早夭的重要原因。 孕事有喜 对于那些身怀有孕的清宫后妃,皇帝会有怎样的优待条件呢?显然是非常重视的。 说到这里,首先不得不谈谈麝香。大家看《甄嬛传》等影视剧的时候,听到最多,也是最神秘的一个词就是麝香。麝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如此引人注目? 麝香,又叫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等,是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麝香的药理作用大概两种:一为开窍醒神,可预防和治疗中寒、中暑、中风、中湿等病;二为舒筋活络,接骨镇痛的功效。这种名贵的药材,在清宫中一定会大量使用,所以,太医院御医配置的方剂中就有苏合香丸、御制平安丹、十香返魂丹等,这些方剂中都含有麝香的成分。但是,麝香还有两个副作用,一个是助情,因为麝香的气味奇香,能够使人迷离。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北魏孝文帝和女子冯妙莲就有使用麝香的故事。冯妙莲为了诱惑孝文帝,便把麝香制成小颗粒,藏入肚脐之中,皇帝看不到,却因为麝香的奇香而钟情冯妙莲。另外一个作用是堕胎,因为麝香有开窍的功用,有极强的通闭作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能使人堕胎的麝香,不会像电视剧那样被那些后宫的小主们轻易取得,而且制成各种药剂,成为导致后妃堕胎的凶手。 雍正帝对太医院的药剂管理非常严格,在雍正七年,他曾下过十分严厉的谕旨:“尔等严谕御药房首领知悉:药物关系重大,嗣后凡与妃、嫔等送药,银瓶上必须牌子标记。至所用汤头,亦须开清,交予本宫首领太监,即将名字记明,庶不至于舛错。”大家看,首领们拿药的时候,首先用的是防毒的银瓶,还要在瓶子上记名字,还要经过首领太监把关,怎么可能使用手段弄错呢?雍正帝最精细了,他深知宫廷险恶,也了解太医院用药的神秘,他惧怕出事,所以,特别作此规定,可谓防患于未然。清宫最重视生育,那些在宫中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的妇人,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而,宫中也特别注重对她们食品的供给。按例,除了平素已经规定的宫中份额外,还要特别增加一些食品。 计每日供应粳米、碎粳米、碎红米、黄老米、碎黄老米、小米、凉谷米各7盒5勺,芝麻4盒,鸡蛋20个,直到小满月为止。这些粮物,对产期的妇女温补身体、养血益气、调整产后身体状态很有益处。为了很好地照顾产妇身体,又增加了一些其他补益类食品。而对于月子里的大阿哥,则每日供应六安茶叶2两,天池茶叶一斤,豆面一升,细草纸50张,粗草纸100张。 因为后妃不允许喂养自己的孩子,孩子生下后,怕生母产奶,太医便奉旨进回乳汤,以保证产妇的身体很快恢复并保持良好体型,也不会因为带孩子而身心疲惫。因而需要雇用一些乳母,来喂养新生儿。这些乳母要求的条件极其严格,不仅要出身好,必须是旗人,而且要长相端正,刚刚生产过,奶水特别旺足者,方能入选。进宫后,乳母食品要听凭宫里安排,不可自行食用:每日供应鸭半只,肘子、肺头要轮流食用,这些都是下奶的食品,不管乳母是否爱吃,必须咬牙吃下去,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第七章 福祸相依的母子关系 作为帝王后妃,能够被宠幸生子,是其人生发生转折的开始,一旦皇子将来做了皇帝,继承大统,那自己就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太后了。可是,如果皇子不争气,或时运不佳,也会带来不济的命运,到时候,她们是否后悔,当初不该生下此子,也未可知。从大清后宫母与子(或母与女)之间发生的是是非非中,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1.母以子贵贱 母子之间的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中,历来最具战斗力。因而,每一位妃嫔,都渴望生一位皇子,即使做不了皇帝,将来儿子长大成人,分府出去,自己也有了宫外的落脚之处。最主要的还是皇帝的态度,看到自己生育了皇子,为爱新觉罗家族延续后代立下了功绩,当然会心存感激。但难免有例外,有的皇帝也会因为一点小事,迁怒于后妃。 翻身得解放的“甄嬛” 清代,皇子继承了帝位,按制,母亲被尊为皇太后,皇太后由当朝皇帝供养,备极荣耀。细数清朝的皇太后,可以真正理解母以子贵的含义。 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17岁时生下皇太极,29岁去世时,丈夫努尔哈赤尚在,没有做过皇太后。顺治帝的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即庄妃,丈夫皇太极死时,她32岁,6岁的儿子继承了帝位,她做了皇太后,一直到顺治十八年,她在选后、立国等诸多方面费尽了心思,但也拥有一定的权力。顺治死去,康熙嗣位,身为太皇太后的她起了一语定乾坤的作用,康熙对祖母备极孝养,尊崇有加,孝庄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去世,寿75岁。 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康熙帝,年仅15岁,康熙元年,玄烨以8岁幼龄继位,尊生母为慈和皇太后。慈和身体一直不好,虽身居高位,但无福享受,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即崩逝,年仅24岁。 雍正帝生母乌雅氏孝恭仁皇后,18岁时生下雍正帝,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仅做了半年皇太后,寿63岁。相传,她不满儿子得位手段,对儿子拟给她的“仁寿皇太后”徽号和从永和宫迁至宁寿宫的旨意都以在丧期中加以拒绝。尤其是两个亲生儿子胤禛和胤禵(允禵)闹对立,令她十分头痛,不久患了病。有一次,她要见小儿子,雍正大怒,太后便撞柱而亡。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生母崇庆皇太后像。 乾隆帝生母孝圣皇后,13岁以秀女入宫,身份卑微。可是她聪明伶俐,做事得体,在雍正继位后,即升为熹妃,再晋皇贵妃。乾隆继位后,尊为崇庆皇太后。弘历12岁那年,熹妃奉特旨携子觐见圣祖,圣祖见她相貌不凡,连夸她是个“有福之人”。果然,乾隆继位后,备极孝顺,多次侍奉其下江南,巡五台,幸盛京,游山玩水,享尽人间奢华,在宫中度过73个春秋,享年86岁。 关于孝圣皇后有两点引人瞩目: 其一,她的身上充满了谜团。 1.姓氏之谜。一个人的姓氏怎么会是一个谜团呢?本应是百分之百肯定的事情,可是,这个熹妃却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的余地。雍正元年,胤禛即位,大封后宫。在资料中,关于熹妃的记载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一个是姓钱,是个汉人。《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永宪录》中的记载和这个记载一样。这些资料本应是可信的,但另外一种说法就完全不同了,说她姓钮祜禄,是满洲人。《清世宗实录》:“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这是官方的记录。 2.生子之谜。熹妃生有一子,那就是弘历。《清皇室四谱》记载:“(弘历)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生于雍亲王藩邸,母王府格格钮祜禄氏。”其他资料也都做了类似的记载,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可是,在历史上却产生了两个大争议。一是乾隆生母各异。关于乾隆帝生母产生了几种说法,有的说是陈阁老的儿子。陈阁老就是浙江海宁大学士陈世倌,他和雍亲王同时生了孩子,陈阁老生了男孩,胤禛生了女孩,是胤禛与陈世倌交换了孩子,重演了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闹剧。有的说是汉女傻大姐所生,故事讲,雍亲王在热河打猎时,喝了鹿血壮阳,情急之下,和一个丑陋的汉女发生了苟且之事,生下弘历。而官方记载,当然是钮祜禄氏熹妃所生,档案留有记录。真是迷雾重重,让人难以选择。二是乾隆出生地迥异。历史记载有两个,一为北京雍和宫,一为承德避暑山庄。 其二,孝圣之福。 福从何而来?是金口玉言。说熹妃有福,不是市井传出来的,而是她的公公康熙帝所说。事情发生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十二日,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胤禛把父皇康熙帝请到雍亲王住地狮子园,赏牡丹花,其时,12岁的弘历随父王一同觐见康熙帝。康熙帝看见这个孩子长相俊美,又聪明伶俐,十分喜爱。弘历也很做脸,给爷爷背诵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点儿不磕巴地背诵完,康熙帝大喜,感到后继有人,十分高兴。于是,说了一句语惊四座的话,说弘历“福将过予”(《乾隆帝御制诗文集》)。就是说,这个孩子的福气将超过我。然后,他命令雍亲王妃,把弘历亲生母亲叫来,要看看。熹妃就这样,第一次拜见了自己的公公康熙帝。康熙帝看到熹妃之后,有什么反应呢?资料《清代后妃传稿》这样记载:“皇祖连谓之有福之人”。 这个女人做了42年的享福太后。雍正帝去世,她虽然失去了丈夫,但是,她的儿子做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比之以前,就更加享福了。主要表现是: 1.多次在儿子的陪伴下游山玩水。乾隆帝喜爱出巡是有名的,有好多微服私访的记载。其实,乾隆帝每次出巡,都是打着孝敬母后的旗号。《啸亭杂录》记载:“纯皇侍奉孝圣宪皇后极为孝养,每巡幸木兰、江浙等处,必首奉慈舆,朝夕侍养。”四次南巡:乾隆十六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共四次出巡,总天数近500天。三次巡幸五台山:乾隆十一年、乾隆十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共三次,达到100余天。四次东巡泰山:乾隆十三年、乾隆二十一年、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四十一年,共四次,达到180余天。两次巡幸盛京,也就是沈阳:乾隆八年、乾隆十九年,共两次,达到260天。此外,乾隆帝还陪着母后到避暑山庄29次。可以想见,每次出巡,浩浩荡荡,朝廷要花费大量银两,地方官还要极尽报效之能事,使得太后享尽了人间富贵。 2.太后过生日,靡费无度。熹贵妃做皇太后时是44岁,之后,她做了42年太后。在宫里,儿子给她做了几个十年整寿:乾隆十六年六十大寿,乾隆二十六年七十大寿,乾隆三十六年八十大寿。每次整寿,宫廷内外,大加庆祝,靡费无度。这样看来,熹贵妃确实是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有福之人。 叫板雍正的宜妃娘娘 为皇帝生了龙子,又费尽千辛万苦侍奉皇帝,得到丰厚的回报是正常的,尤其作为老皇帝的后妃,嗣皇继位后,应倍加尊崇。可是,清代宫廷中,却发生了“母以子贱”的怪现象。 这就是康熙帝宜妃,姓郭络罗氏,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即册封为嫔,曾生有皇五子允祺(亲王),二十年即晋为宜妃,二十二年生皇九子允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允禌,资历很深。三个皇子中,皇九子允禟是让宜妃最不省心的一位。 允禟从懂事时起,就不甘心一生只做一位无权无势的王爷。相传,他曾对亲信秦道然、何图等人说,他母亲妊娠时得了一场病,梦见真武菩萨赐给她一个日轮状的红饼,吃后病就好了,胎儿也安稳了。又说他幼时耳后生痈,病重昏迷,忽听得一声巨响,睁眼看时,只见室内梁宇之间有许多金甲神将,病竟不治而自愈。他这样神化自己,说明对大位有非分之想。 可是,允禟才智平庸,难成大器。于是,他便转而拥护皇八子,不成之后,又企图拥立雍正帝同母弟允禵。曾有个叫蔡怀玺的人散布流言,说“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暗示十四王爷做皇帝,并让宜妃做太后。 事败后,雍正帝大怒,一面幽禁允禟,一面更加恨憎宜妃。康熙大丧之初,雍正帝与众母妃同在大行皇帝棺前治丧。宜妃不但十分轻蔑雍正帝,还以身体不爽为由,乘软轿前往。雍正帝忍无可忍,下旨严斥:“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掖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儧越,于国礼不合。”于是,清宫词中也留下了记录: 大行遗柩在宫闱,宫眷哀号奉礼仪。 闻道嗣皇哀痛切,苦临先已责宜妃。 虽然不便对宜妃无礼,主要还是碍于是母辈,但也大大冷落了她。宜妃由于允禟的关系而大受冷落,又斗不过当今皇帝,只好出宫去了允禟的王府,从此销声匿迹。 奕䜣之母孝静成皇后 历史上,还有一位母以子贱的女主,那就是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比道光帝小30岁,14岁时,嫁给了44岁的道光帝。她一生生有3子1女,其中道光十二年生下的皇六子奕䜣,曾使道光帝对她极为宠爱,在立皇储的问题上,曾有过考虑。所以自道光二十年孝全皇后死去后,她就以皇贵妃身份而主持后宫事务。不仅如此,孝静成皇后心地善良,又担负起抚养年幼的皇四子(咸丰帝)的重任。 咸丰登基后,因为立储的关系与六弟关系僵化,奕䜣也因为没有当上皇帝而嫌恨咸丰帝,便想借孝静成皇后的身份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屡有所请,要求咸丰帝尊孝静成皇后为皇太后。咸丰帝考虑到抚养之恩,不得已尊晋其为康慈皇太后,需要说明的是,咸丰帝尊晋这个养母为皇太后,是在两可之间的,因为孝静并不是皇帝生母,老皇帝道光临终也无遗嘱。她能成为皇太后,完全是咸丰帝顾及了养育之恩。正在病中的孝静仅做了9天太后便溘然长逝,寿44岁。孝静一死,咸丰帝本应为其大办丧事,以报养育大恩。可是,他太厌恶奕䜣了,便大大减杀了太后的丧仪: 一是不为其建皇后陵,而是葬入妃园寝,只将其升格为皇后陵,规制简约; 二是太后奉安大典,咸丰帝不护送,不亲临; 三是减其谥号为8字(本应12字),并不系宣宗谥号; 四是神牌不升祔太庙,只升祔奉先殿,只供山陵。 由上,我们看出咸丰帝先后做法是矛盾的。为了报恩,破例尊晋孝静为皇太后;而在其丧葬仪式上又大加减杀。什么原因呢?最关键的因素是孝静的亲生子奕?,他曾经是咸丰帝的竞争对手,咸丰帝一直对他存有戒心。减杀丧仪,实际上是做给奕?看的。 此外,其余几位清帝的生母,她们的命运也因儿子的登基而转折变化。 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原为汉军旗,乾隆二十五年生下嘉庆后,诏封为皇贵妃,生前未做过皇后,卒年49岁。 道光帝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有过3次生育,22岁时生下皇二子旻宁,被秘定为皇储。旻宁是清朝诸帝中,唯一一位嫡出皇子继承了大统。可惜,孝淑命浅福薄,于嘉庆二年去世,年38岁。当时,太上皇尚在,连丧事办得都比较委屈。 咸丰帝生母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有过3次生育,道光十一年23岁时,生下皇四子奕詝。孝全是道光帝后宫中传闻最多的一位女主子,关于她的得宠,有诗为证: 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 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 可是,关于孝全皇后之死,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并虚构出许多情节来,使人莫辨真伪。《清宫词》中,记录下一首孝全企图毒死其他皇子,而使自己所出皇四子继承皇位的故事: 孝全皇后与大阿哥像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 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据此,有人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皇后企图毒杀皇子的图画,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让人不禁齿冷三分。反映出深宫大内危机重重,到处布满杀机。孝全皇后于道光二十年忽然去世,年仅33岁。离她的儿子继承帝位还有10年的漫长时日。 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生于道光十五年,咸丰元年大选秀女中选,时年18岁,咸丰六年生下同治帝,咸丰十一年儿子继位时,她年27岁。此后,她费尽心机,发动了“北京政变”,废八大臣,垂帘听政;光绪帝嗣位,她再次垂帘,1898年,她扼杀变法,再度训政,前后掌权达48年之久。 光绪帝生母为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之妹),宣统帝生母为载沣福晋瓜尔佳氏,两位均生活在王府,不在宫内。 2.子以母贵贱 作为皇帝的血胤后代,老皇帝自然喜欢,有的是因为喜爱皇子的母亲,因而,其皇子就会更加得宠;可是,也会有完全相反的结局,皇帝因为皇子的生身母亲失宠而殃及亲生儿子,实在是不应该。 皇帝过分宠爱后妃,虽是难得之事,但也并非没有。一旦受宠后妃生有皇子,皇帝更是爱屋及乌,所谓子以母贵了。 “赫舍里皇后”之子允礽 允礽母为孝诚仁皇后,13岁嫁给康熙帝,为中宫皇后,她和康熙帝自幼青梅竹马,加上又是勋贵大臣索额图的侄女,备受宠爱。婚后4年生皇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皇后再生允礽。因为,当时朱三太子乘吴三桂叛乱之机扰乱宫闱,致使孝诚皇后惊吓难产。 孩子虽然生下来了,但孝诚几次昏厥过去,当天即死去,年仅22岁,康熙帝非常悲痛。一年半以后,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立了未及两岁的允礽为皇太子。可是,此子极不争气,已立了33年的皇太子于康熙四十七年被废掉,但不出两个月,康熙帝出尔反尔,又恢复了允礽太子的地位,可是,到康熙五十一年,又将怙恶不悛的太子废掉。这两度废立,使康熙帝焦头烂额,心情极度矛盾。他多次想将帝位传给允礽,慰藉宠后的在天之灵,实现传位于嫡出之子的梦想。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其实,皇帝与妃嫔所生之子,同贵为皇后所生之子有什么区别!同为自己的骨肉,却分出三六九等,足见等级社会中,门第关系的影响至远至深。所以,在清朝宫廷中竟也有过子以母贱的实例。 “八爷”之母良妃 康熙帝众多妃嫔中,有一位卫氏,她聪明而貌美,但出身卑微,为内管领包衣人,是典型的奴仆出身。入宫后,她小心谨慎,曲意奉承,终于在康熙二十年生下了皇八子允禩。关于这位良妃卫氏,有资料记载,她非常神奇,说她“唾液生香”,就是一个典型的“香妃”,康熙帝禁不住诱惑,偶尔临幸了她。 这个皇八子长相英俊,康熙十分喜爱。为了抬高他的地位,康熙将皇八子交由出身相对较高的惠妃抚养。允禩虽出身卑贱,但他自幼就聪明机灵,工于心计,不甘居人之下,幻想有朝一日继承大统。于是,他倍加努力,长大后,学问品貌兼优,而且儒雅风流,稳重大度。终于在康熙五十二年,他18岁时封贝勒,署内务府总管事。尤其在太子允礽被废后,他更与大臣结交,谋求嗣位。这就引发了康熙帝的极大不满,尽管允禩极力表现,康熙帝还是不能原谅他,甚至一度与之断绝了父子亲情。他不想将大位传于一个奴仆所生之子,为天下人耻笑。于是,夺去他贝勒爵位,断其梦想。 在这种情况下,良妃非常自责,当她生病的时候,竟然拒绝服药,即使允禩相劝都无济于事。她对儿子说:“都是我连累了你,我死了,你父皇就不会为难你了。”良妃此番话,无非是指自己出身微贱,帮不了亲生儿子。 这就要怪康熙帝了,他曾经两次在公开场合指责允禩生母为“辛者库贱妇”,言外之意,允禩继位无望。既如此,当时你何必招惹她呢?康熙帝此番话,愧对她们母子。 “断发皇后”乌喇那拉氏 备受关注的《如懿传》中核心人物“如懿”的原型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位中宫皇后乌喇那拉氏。她的真实身份和经历跌宕起伏,的确很是传奇。 那拉皇后早年与弘历成亲,为侧福晋,小弘历7岁。那拉皇后在宫中一直很得宠,经常随皇帝出巡各地。那拉氏的晋封速度是很快的,她的命运也是很幸运的。乾隆二年,晋升为娴妃,乾隆十年升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逝,她晋升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后来,秉承皇太后旨意,乾隆十五年,那拉氏如期晋封为中宫皇后。 从此,那拉氏如鱼得水,不断生育。乾隆十七年生育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生育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育皇十三子永璟。连续的生育,表明那拉氏很得宠,加之中宫皇后的至尊地位,此时的那拉氏真是得意极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乾隆三十年的一次随帝南巡中,那拉氏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本来,此次南巡,一路游山玩水,帝后十分快乐。到达杭州之时,在名胜景致“蕉石鸣琴”处进早膳,乾隆还赏皇后膳品,可到晚膳时,在杭州行宫赐膳品时,皇后没有出席,此后,皇后就在出巡人员的名单中消失了。原来,前一日,乾隆下圣旨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由水路先程回京了。乾隆帝则继续到江南游玩。 这年四月二十日,乾隆回到京城,乾隆欲将病中的皇后废掉,遭到大臣阿永阿等的强烈反对,未果。五月十四日,乾隆将那拉皇后的册宝四册收回,其中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等于把她进宫三十来年的所有册封全行追回。而她在宫中的待遇也大为减缩,其手下也只有两名宫女,皇后名号虽存,但已名存实亡。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备受折磨的那拉皇后死去。当时,乾隆正在木兰围猎。得知死讯,他没有回京,只派皇后亲生子永璂回京奔丧。到底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位天子丈夫如此薄情呢?我们不妨从他的谕旨中加以分析: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恰幸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慑,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 原来,皇后在巡幸途中,因事自行剪发,忤犯了皇上。清制,只有长辈和丈夫死去,后妃才剪发服丧。皇后自行剪发,不等于诅咒皇上死去吗?自然不为其所容。可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乾隆却只字不提。多年来,笔者查阅大量清宫档案,了解的事实真相是这样的: 乾隆帝视察黄河南巡图 一、已经年近半百的那拉皇后失宠了。 当年,汉武帝宠爱阉人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就是因其色冠群芳,而后来,李夫人因病而憔悴不堪之时,汉武帝前往探视,要求见最后一面,聪明的李夫人坚决拒绝与之相见。武帝走后,旁人问李夫人为何如此,李夫人讲出了“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必绝”的话。果然,她死后,武帝忆起其当年美貌,而命人为之作画,并写下了《李夫人赋》,恩及李夫人的家人。所以,对于后宫佳丽无数的皇帝来说,年轻而貌美者是其得宠的资本,而随着年龄增长,色相逐步衰竭的后妃,则逐渐会被皇帝忘掉。 第八章 皇亲国戚,福兮祸兮 因为皇帝的后妃没有定数,所以后妃的娘家人更是复杂众多。他们的女儿、姐妹进入宫廷,不管是否已经得宠,都可以荣耀乡里。但是,作为皇亲国戚,他们具备了最高的国民素质吗?他们知道怎么保持住这份荣誉,并荣宠不衰吗? 1.欢天喜地承皇恩 恩赏扶持 清代皇帝对待外戚,采取严格而严厉的态度。当然,既是娶了人家的女儿,就要礼遇外戚,这是人之常情。皇帝在为皇后抬旗的同时,也同样对皇后的母家加封晋爵,这样才能门当户对,保住皇家的颜面。 除了金银玉宝的大肆赏赐外,还有礼遇皇后母家的各种礼仪,诸典籍之中均有记载。 以慈禧太后为例,她为贵人、嫔、妃、贵妃时,其母家一直为镶蓝旗满洲不变,而咸丰崩御,其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统,慈禧母以子贵,被尊为皇太后。根据“皇太后、皇后丹阐(清语,母家之意)在下五旗者皆抬旗”之惯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十八日颁上谕:“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这样,慈禧太后的母家就由下五旗的满洲,一跃而为上三旗的首旗了,可谓身价陡增。 对于外戚的封赠最关键的就是封爵。从现有资料看,有一等承恩公、三等承恩公和男、子等品秩。 封一等承恩公的有孝昭皇后父亲遏必隆、孝敬皇后父亲费扬古、孝圣皇后父亲凌柱、孝贤皇后父亲李荣保、孝仪皇后父亲清泰;封三等承恩公的有孝慎皇后父亲舒明阿、孝静皇后父亲花郎阿、孝贞皇后(慈安)父亲穆扬阿;封一等侯的为孝和皇后父亲恭阿拉;封一等男的是孝全皇后父亲颐龄等等。 皇帝对自己的老丈人,会像平常人那样,毕恭毕敬的吗?当然不会。老丈人也好,大舅子也罢,见了皇上,不仅不可以摆谱,相反还要下跪称臣,甚至称为奴才。这就是君臣关系。 可是,不管怎样,女儿嫁到宫里,皇帝成为女婿,也是一件荣耀乡里,人前显胜之事。所以,大凡入宫的女儿家人,能与皇家结亲,自然满心欢喜。 皇帝对后妃娘家人的赏赐是经常性的,随时会有。不过,大多数奖赏并非出自皇帝,而是诸位后妃对自己本家的惦记。如慈禧太后在宫里就经常会想到住在方家园的母家人,不时令宫中太监甚至宫女拿一些吃的、用的等去娘家布赏,有时是正大光明赏赐,有时则是偷偷前去,不便告知他人。不过,这也只是那些有权势的后妃才可做到,按规定,后妃是不可以随便向娘家拿东西的。 说起来,皇帝在婚姻选择上,也是十分重视门第观念的。因为那些名门贵族的女儿会很有气质,而且也稍显门当户对。所以,后妃们入宫后,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还是她们的娘家人。谁的娘家人有身份,谁当然就最有面子了,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清初顺治帝在婚姻上并无自主权,其皇宫中的女子,多为博尔济吉特氏。元后,也就是废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同样也是。此外,悼妃、恭靖妃、淑惠妃、端顺妃等都是。这其实是母亲孝庄文皇后的有意安排,她为了巩固本家在宫中的地位,以便将来平衡权力时,博尔济吉特氏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可谓用心良苦。可惜,顺治帝并不认可他母后的这种做法。 康熙以后,满洲门阀贵族逐步代替了外番蒙古后裔在宫中的地位。我们不妨从其后妃娘家的身份上加以分析。其4位皇后中,孝诚皇后的母家是满洲正黄旗辅政大臣索尼之后,父亲为领侍卫内大臣喀布拉;孝昭皇后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是佟佳氏,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这些后妃的母家人都是名门大姓和贵族。这些女子的入宫其实更多带有政治的含义,是各派政治势力在宫中角逐的结果。 因为是皇亲国戚,皇帝会很惦记他们的生计,有好事会想起他们来。后妃也会利用一切机会,吹吹枕边风,想尽办法,报答娘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会亲。年关将至,后妃的娘家人会得到皇帝的恩赏,而这些外戚也会要求入宫去见一见自己的女儿。皇帝会通盘考虑,选定日期,令其母亲到宫中指定地点,与女儿见面。但是,这种机会,并不是每年都有的。清宫词中这样记录: 四节频颁戚里恩,面脂赐出月华门。 会亲内殿关防密,朱毂黄缰集禁垣。 多日不见的母女相逢,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相见,会别有一番忧愁。母亲在离开后,会更加思念宫中的女儿,女儿也是如此,不知来年是否有机会再相见。 母女要想相见,还有一个重要的机会,那就是女儿怀孕。宫里会皇恩浩荡地宣旨,请妃嫔母亲入宫侍候。因为只有自己母亲才会尽心尽力,胜过一切宫女的侍候。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于懿嫔怀孕,咸丰帝颁旨,特许其母亲进紫禁城苍震门,再到储秀宫。于是,老夫人在两名家中妇人的陪同下,在二十六日上午,来到储秀宫,悉心照看自己的女儿。这是皇家赐予的特殊恩德,因而母女格外珍惜。 后妃的娘家人,都期盼自己因为女儿在宫中得宠而有所功名,但并非每位娘家人都有这样的机会。顺治帝董鄂妃,由于宠冠后宫,独压群芳,确实为娘家人争到了机会。 《清史稿·鄂硕传》中记载,董鄂妃的父亲鄂硕在顺治十四年,以女儿册封为皇贵妃而晋三等伯,可谓至尊至荣了。当父亲去世后,董鄂妃极度悲伤,竟不吃不喝。顺治帝十分挂念,亲往宫中解劝。董鄂妃十分感动,道:“妾岂敢过悲廑陛下忧。所以痛悼者,答鞠育恩耳。今即亡,妾衷愈安。何者?妾父性夙愚,不达大道。有女获侍至尊,荣宠已极……今幸以此时终,荷陛下恩恤,礼至备,妾复何恸哉?”董鄂妃虽如此表态,但她还是表达出对自己生身父亲去世的至悲之情。 可惜的是,不久,董鄂妃再次遭遇兄长之丧。她心力交瘁,几乎难以支撑。 让董鄂妃欣慰的是,她的弟弟费扬古后来征战沙场,为娘家争了光。费扬古在14岁那年,袭父爵,授三等伯。康熙三十五年随驾征战噶尔丹,在昭莫多之战中,大败叛贼。康熙帝十分高兴,重赏费扬古。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乾隆时,还有三位荣宠已极的外戚,那就是孝贤皇后、淑嘉皇贵妃和容妃的娘家人。 孝贤皇后在宫中十分得宠,又是正宫皇后,因而,她的娘家人是会受到极高礼遇的。因为她的得宠,不仅她的父亲李荣保被追封为一等承恩公,李荣保的父亲米思翰、祖父哈世屯也被追封为一等承恩公…… 而她的弟弟傅恒,晋为协办大学士,傅恒之子福康安在平定两金川叛乱和镇压甘肃回民田五、台湾林爽文等农民起义中,立下大功。最后,在镇压湘黔苗民起义中,死于军中,被自己的姑夫乾隆皇帝追晋为郡王,其封赠超过父祖。关于福康安封贝子爵,清宫词记: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 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 记述其战殁疆场,再述清宫词曰: 如何正寝忽成灾,泰极应和否渐来。 爱将不还川楚扰,上皇空望捷音回。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的哥哥金简,因妹妹侍奉皇帝有功,而被召入内廷办事。皇帝的这位大舅子,初在内务府管理皇帝的一些生活事宜,他头脑灵活,做事变通,不久升为内务府大臣,成为皇帝的重要近臣。几年后,乾隆又给这位宠妃的哥哥委以外职——吏部尚书,吏部是管理官员的人事部门,是个肥缺,这是金简最想做的事了。 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得到乾隆帝的特殊照顾。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十八日,皇帝将漂亮的宫女巴朗赐婚给他。这是十分难得的殊荣。图尔都真是欢天喜地。不仅如此,皇帝还在京城赐给了图尔都很大的宅院,按伊斯兰式样建造。同时,命宫人给他带去了丰厚的奖赏。这使得在宫中的容妃十分感激,她也因此而十分安心,做事处处小心谨慎,很得帝宠。不久,图尔都晋封为辅国公,更是回部的骄傲和自豪。容妃死后,乾隆皇帝感念她的美丽和温顺,除了为她大办丧事外,对她的家人也是格外照顾,容妃的家人,在容妃死后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可说是皇恩浩荡。他们千恩万谢地接受了乾隆的恩赐,对清王朝更加忠心耿耿。 “华妃”之宠 清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通常是以廉洁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在外戚的问题上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毫不留情。 外戚会不会依仗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而飞扬跋扈呢?历代有之,因而,清代驭之尤严。一面礼遇外戚,一面又铁面无私,尤其当皇权受到威胁的时候,皇帝会怎么办呢? 康熙帝孝懿皇后的弟弟隆科多,以贵戚授一等侍卫,累迁至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掌握京师重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玄烨病逝后,隆科多传遗诏,拥立皇四子胤禛继位。隆科多因此而承袭一等公爵,雍正帝称其为舅舅,委以重任。可是,因其掌握雍正帝继位的秘密,为雍正帝所忌惮。雍正五年十月,以四十二大罪圈禁,判终身监禁,死于幽所。 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年氏,在《甄嬛传》中,她是个性鲜明的一个角色。剧中的华妃,实际上是年妃,恃宠而骄,飞扬跋扈,与人结怨很深,包括雍正皇帝都防着她,为防止她怀孕生子,便在她的房中放置欢宜香,导致她终生不孕。真实的华妃(年妃)是怎样的呢? 一是谨小慎微。资料记载,当她接到娘家的信函时,都不敢拆封,要交给雍正帝看后,自己才看。 二是深得帝宠。生育是最好的见证。年氏生育子女最多,有3子1女出生,足见其宠。更为重要的是年氏不以兄长年羹尧案受牵连,且屡有加封,直到去世前7天,已晋封为皇贵妃,在雍正的后宫中已是难得的殊荣。 三是死后殊荣。年氏死后,雍正上谕评论最为真切,充满了柔情。上谕中有“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慎,驭下宽厚和平”,反映出雍正帝对她的信任和无限情愫。命死后葬入帝陵,将来与皇帝合葬同一地宫之中。这对于寡情之君雍正来说,已是相当不易了。 最关键的是,雍正帝非常宠爱她,而年妃自己也谨小慎微。所以,年妃病逝后,雍正帝深深自责,觉得对不住她。 她的兄长年羹尧原为雍亲王藩邸旧人,雍正元年(1723年)授抚远大将军,平步青云。可是,到雍正三年(1725年),因居功放纵,结党营私,被罗织成九十二款大罪。此时,其妹虽被封为皇贵妃,但已病为不治。这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年氏死于圆明园,雍正帝再无后顾之忧,于十二月迫年羹尧自尽。 乾隆帝慧贤皇贵妃高氏,出身名门,颇具大家风范,乾隆帝很宠爱她。她的得宠源于漂亮的外表,生前即获得皇贵妃的高贵封号,实属凤毛麟角。可惜,她终生不孕。死时,以皇贵妃最高贵的“慧”和“贤”字为其谥号,并附葬裕陵地宫。慧贤皇贵妃的这个谥号,居然使得当时的中宫皇后大为眼热,请求乾隆百年后赠予自己这样的谥号。乾隆十三年,皇后病逝,乾隆帝如其所愿,为她加上了“孝贤皇后”的谥号。 慧贤皇贵妃亲弟弟高恒,依仗是皇帝的小舅子,在其任两淮盐运使时,侵贪巨款,事泄被人告发,乾隆帝大怒,一面查抄其家产,一面下令处斩高恒。当时,孝贤皇后之弟、大学士、军机大臣、一等忠勇公傅恒也为其求情,乾隆帝怒道:“若皇后兄弟犯法,当如之何?”吓得傅恒再不敢进言,高恒被押赴市曹斩首。不仅如此,到乾隆四十三年,又因贪墨和扰累回民,而将慧贤皇贵妃之侄高朴立正典刑,后世遂称其为英明的君主。 2.诚惶诚恐难度日 作为后妃的娘家人,虽然很风光,能够人前显胜。可是,一旦言语不敬,或做事不慎,涉及皇室秘事,是会招来祸端的。 多疑的慈禧太后 慈禧的妹妹可说是正宗的太后娘家人,受姐姐影响,嫁给了慈禧的小叔子、醇亲王奕譞。虽然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可她活得并不轻松,尤其是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死去,她4岁的儿子被慈禧指定为继承人,入宫当了皇帝,麻烦事从此多了起来。 太后因为妹妹的儿子做了皇帝,为了表示对妹妹、妹夫的尊重,特地下旨,赏给醇王府两顶杏黄色的软轿,以便他们出门乘坐。大家知道,黄色是皇家专用的颜色,慈禧妹妹看着这两顶轿子,满心欢喜,心想以后出门就可以很风光地坐黄色轿子了。 奕譞比福晋谨慎,他忙阻止福晋道:“太后用意,可能不止如此,我们还是不要坐吧。”福晋吃了一惊,心想,丈夫提醒得对,姐姐一向多疑,可能用此考验我们是否对朝廷忠心吧。 果然,慈禧以向妹妹、妹夫问候为名,不时派出心腹太监去王府“请安”,并特意传旨,问:“是否乘坐了黄轿子,安适否?”当夫妇二人回答“未敢乘坐,原样供奉”时,慈禧才安心地点了点头。 再有一事,就更明显了。醇亲王夫妇早年为自己选择了福地(墓地),在北京西郊妙峰山。那里山奇峻秀,景色迷人,奕譞很快划定区域,并在后宝山上种了两棵白果松。几年过去了,白果松长势喜人,成了参天大树,奕譞看了,心里美滋滋的。 醇亲王奕譞 慈禧妹妹叶赫那拉氏 这件事本是王府的好事。可是,却被多事的人密告到慈禧太后那里,太后听了不以为然。多事人说:“太后有所不知,两棵白果松下面埋着的是王爷吧?”太后道:“是啊。”多事人又道:“白果松下埋着个王爷,正组成一个字,那就是皇上的‘皇’字啊。而两棵白果松,隐喻着王府将来还要出一个皇上啊。” 慈禧一惊,正中了她的心病。原来,她就一直担心妹夫会因为自己的儿子当了皇上而擅威作福,一旦将来皇上长大了,亲政了,会不会尊自己的生父为太上皇呢?如果那样,妹夫就会威胁到自己垂帘听政了。于是,慈禧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免去妹夫的一切差使,命其在家中闲置。同时,慈禧命人到奕譞的福地去,尽行砍伐了两棵白果松。相传,在砍伐时,费了很大力气,而且大树倒下时,流了很多血。 慈禧的妹妹对慈禧十分不满,后悔当初嫁到王府,没有安全感。而奕譞怕太后降罪下来,不敢进宫见皇帝儿子,还上了一封密折,题目是《预杜妄论》,内容大致是请太后放心,如果将来有人敢上折子给皇上,追尊自己为太上皇时,格杀勿论。慈禧这才放心了。 慈禧的弟弟桂祥则又是一番情景,他的女儿后来入宫当了皇后,他既是先帝的大舅子,又是当今皇上的国丈,可谓风光之极。可是,慈禧却多次下旨申斥他,主要是嫌她的这位弟弟不成气候,桂祥也因此而对太后不满。也真是,有哪一位皇亲国戚能比得上慈禧太后的才干呢?慈禧对娘家弟弟恨铁不成钢的责备,就使得桂祥更加消极了。 辱没皇恩的盛住 可是,也确实有身为皇亲国戚而不为朝廷实心办事的人。比如,嘉庆帝的大舅子,孝淑皇后的哥哥盛住就是一例。 盛住因为是孝淑皇后的哥哥,先后任过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署工部尚书等要职。可谓皇恩浩荡,官运亨通。但是,盛住却有见利忘义、品行不端的毛病。嘉庆五年,他曾私自将皇宫大内的珠玉、瓷器、皇帝的玉玺等违禁物品,拿往市场出售。被人举报,皇帝大怒,便将他的所有要职全部革去,仅以公爵,授为西陵总管内务府大臣,办理皇帝万年吉地工程,以观后效。 可是,在清西陵工程中,盛住不但没有悔过自新、洗心革面的表现,反而变本加厉,恶习不改,屡犯错误:陵寝朔望祭日,本应亲往拈香行礼致祭,可他只派翼长前往代替。更为重要的是在陵区的白柱以外,青桩以内风水禁地中,居然敢于开塘取石,变卖成银两私吞。 这些事上告后,嘉庆帝怒不可遏,下旨拔去了盛住的双眼花翎,革去公爵,锁拿进京受审,拟处死。嘉庆帝考虑到盛住是自己的大舅子,虽然皇后已死,但更应格外照顾于他,便先免了死罪,并赏给了他一个副都统的官衔,发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嘉庆十年,盛住死去,朝廷还给予了恤典。 可是,到嘉庆十三年六月,当这起贪污大案查办结束时,竟让嘉庆帝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大舅子在工程进行中,所贪银两竟达到9万两!嘉庆帝大怒,道:“设使其身尚存,必当锁拿廷讯,加以刑夹,明正典刑,即行处斩,断不能幸逃法网!” 过了一个月,嘉庆帝对盛住案作了最后判决,因为盛住已死,无法处罚他,便查没了他的全部家产。在对同案犯双福、鹤龄施行刑夹、重责三十大板时,令盛住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孙子跪着观看。最后,处斩二人时,仍令盛住的子孙前往观看,这可吓坏了他们。行完刑,将盛住的子孙及其家人全部发配到黑龙江和吉林等处,效力赎罪。 汉族公主——孔四贞 皇家如此无情,使得命运变幻莫测,细想开来,还有谁愿意嫁到宫廷里去呢?口说无凭,果然,我们查到了一宗史料,居然是不愿意嫁给皇帝,却愿意嫁给一个英雄。那就是顺治帝和孔四贞的故事。 孔四贞是清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有德原系明辽东参将,后渡海降清。清军入关后,他率兵四处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斗争,屡立战功,被封为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年),他率军进入广西,为农民军李定国部所败,被围困于桂林城内。孔有德走投无路,只得逼令妻妾自尽,然后放火焚烧府邸,拔剑自刎。桂林城破后,孔氏满门被杀,只有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一人逃出。清廷闻讯,命将孔四贞护送到北京皇宫,由孝庄太后抚养,并赏给孔四贞白银2万两,供日常生活费用。 孔四贞入宫后,深居简出。由于出身豪门世家,大家闺秀的风范俱存。又由于他的父亲乃驰骋疆场的名将,耳濡目染,她本人也擅长骑射游猎。俊美的仪容、不凡的骑术、脱俗的气质,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柔情似水的顺治帝。而且,这时的皇帝刚刚为废后一事搞得身心憔悴,正需一位丽人来平复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孔四贞的突然出现,使得他那泯灭的爱情圣火重又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顺治帝的这一想法,使孝庄太后大吃一惊,她一方面希望儿子寻找到真正的爱情,以此来稳定皇帝那颗惊甫不定的心;另一方面,对于福临的滥恋、怪恋,她又不忍心置之不理。向例,太后在世时,儿皇帝的婚事应由太后做主,这是老祖宗的规矩。尤其是中宫皇后的确定,关系到大清的国祚兴亡、爱新觉罗家族的兴衰大事,必须慎重图为。 孔四贞为汉女,虽然满汉不能通婚的戒条屡屡被打破,但还是要旧案重提。如果真有一天,皇帝专宠孔四贞,那久虚的中宫之位,很可能非她莫属。到那时,掌管定南王旧部几十万大军的孔四贞,将出现女主干政专权的局面,大清的天下岂不要易主汉人?然而,顺治帝的坚持,使太后无可奈何,就像当初废掉皇后一样,孝庄太后决定先依了他再说。 第九章 卑微的奴仆 清宫主位,包括皇帝及其后妃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身边要有许多奴才侍候。因此,就招进了许多太监和宫女,供役后宫。尽管地位卑微,但他们却是宫廷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1.太监的前世今生 太监自战国时就已存在了,以后历朝历代,相沿不替,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也就是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要给宫廷太监留上一笔。 太监的来源 清宫的太监约有3000名,比之明朝,不及三分之一。其来源多为民间招募。当然也有极少数为战争俘获或年幼犯罪而施以宫刑。 直隶(今河北省)是产太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近水楼台吧。如,河间、大成、南皮、任丘、青县、静海等地,昌平、大兴、平谷、宛平也有一些。这些太监,一般都是十分贫穷人家的孩子,不然,谁忍心把孩子阉割做太监呢?由于贫穷而走投无路,在那个时代,将其“净身”成为太监,送进宫去,是其出路之一,否则,饥荒年月,就会饿死孩子。 将孩子阉成太监,最迟不可超过10岁,一般5、6岁为最佳时期,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孩子阉割之前,是要立有文书的,是与孩子家长签订,生死不论,表明是自愿净身,否则,持刀人是不会动手的。而且,手术费也很高,要5、6两白银,甚至更多,再加上40多天的护理费,要近百两银子,哪里拿得出呢?只好立借据,将来还上。动手术时,孩子承受着难以形容的痛苦,一般要昏死过去,当醒来时,已经一周过去了。 割下之物,一般用香油浸泡,再藏于石灰之中,用红布包住,贮于“升”中,挂在手术人的房梁之上,是对孩子将来幸福生活的祈盼,名为“步步高升”,“鸿运高照”。将来入宫后,有了钱,可以赎回此物,待死后,同尸体同殓一棺,才算完整的尸体。 然而,入宫的道路也是极为艰辛的,需要有宫里人照应,需要托关系、送礼。但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拿什么送礼呢?只好等待机会。 太监的生存环境 太监虽为不全之人,但毕竟是由男性转化而来,因而,相对宫女来讲,还是比较有力气的。所以,太监在宫中一般干些力气活,粗活或笨活,但也有例外。 晚清太监照片 在宫中,太监几乎无处不在,比如乾清宫、乾清门、昭仁殿、南书房、上书房、坤宁宫、东西十二宫、养心殿、御书房等处,这是紫禁城内。此外,在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东、西陵等处,只要是皇帝后妃们经常活动处所,就有太监。 此外,宗室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家里,也可按制役使太监。康熙四十年,为了规范王室以外使用太监的人数,曾立下规矩,规定:亲王25名,世子、郡王20名,贝勒15名,贝子8名,入八分公6名,公主10名,郡主5名,县主4名,不入八分公3名,公以下至一、二品大臣均1名。此后,至嘉道年间,又多有更易。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在宫中的太监,受的清规戒律很多,有的不堪重负,或自杀,或逃跑。造成宫中太监严重不足,而逃跑之太监,有的更名改姓,投靠王府,因为王府中相对要宽容些。这就造成宫中太监不敷使用,而王府太监过多过滥,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多次下谕戒止。 太监入宫后,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入宫时,每人都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费用,作为补贴家用。 太监入宫后,会有不同的发展,那些口齿伶俐、会讨主子欢心的太监,发展会很快,得到重用和提升,相反,那些头脑笨拙的太监,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路。 宫中太监分等级,定品秩。自康熙十六年敬事房设立起,太监便分为总管、副总管,到康熙末年,明定敬事房设五品总管1名,五品太监3名,六品太监2名。雍正元年,定敬事房大总管为四品,副总管为六品,随侍处首领为七品,其余各处首领为八品。乾隆七年,按宫中现行则例定:“凡宫内等处太监官职,从现今四品为定,再不加至三品、二品以至头品。”从此规定,太监官职限定在四品以下,这对防止太监滥用职权,干预朝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到同治、光绪年间,揽权的西太后竟然破坏了祖宗家法,先在同治十三年,赏李莲英四品顶戴花翎,并加赏貂皮马褂。光绪五年,被任命为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赏月薪20两,接着,赏加为三品花翎,超越了祖制规定。直到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李莲英奉旨被赏加二品顶戴花翎,月薪银为48两,真是平步青云。 按乾隆七年宫中则例规定,不同等级的太监,收入会有很大差别,大致如下: 四品太监,月银8两,米8斛(一斛5斗),公费银1两3钱;五品太监月银6两,米6斛,公费银1两2钱;六品太监月银5两,米5斛,公费银1两1钱;七品太监月银4两,米4斛,公费银1两;八品太监月银3两,米3斛,公费银7钱3分3厘;无品级太监略有区别,总的来说为月银3两,米3斛,无公费银。这些银两和米物,均由内务府造册,由户部支给。 清宫太监的收入确实不低,拿一个月银3两的普通太监来说,他一年可收入36两白银,要比当朝九品文官年俸33两还多出一些。不仅如此,这些御用太监遇有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或皇帝登基、大婚、亲政等喜庆日子,肯定要有不同的赏赐,那收入就更为可观了。难怪那些穷人要冒着生命危险给孩子净身,送进宫中做太监呢! 太监虽然有发迹的时候,但这些刑余之人,永远没有政治地位,被人瞧不起。因而,康熙皇帝曾说太监是“最为下贱,虫蚊一般的人”,乾隆皇帝也说太监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他们除了低眉顺眼,战战兢兢地干好本职工作之外,一律不准高谈阔论,哗论是非。 这些太监在宫内随时都要下跪,无论是在假山石上,沙岸旁边,台阶之上,有主子到来,或传谕旨就必须马上跪下,绝不允许抬头而过。所以,低眉顺眼是其天职。 太监的生理特征使性别变得模糊,发出的声音也发生变化。而他们的隐私部位,由于和常人不同,便要塞上大毛巾,无论冬夏都如此,以防尿液渗出来。倘换的不勤,将骚味传给主子,会遭到毒打。 太监入宫服役期间,为防止净身不彻底,要到宫外去“刷茬”。这主要是为宫里后妃的安全着想,怕太监入宫后再长出什么来。“刷茬”地点在景山东北角黄化门外,有一个大庙,庙墙后面有几排房。敬事房便安排在这里为每一个太监安全检查,遇有不合格的太监,要坚决刷掉,以免生出是非。 所以,在清宫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每年都有近3000名太监供役在紫禁城内,这些“虫蚁之人”,毕恭毕敬,丝毫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有低头侍奉主人。直到有一天他们老了,再也干不了活了,便被轰出宫去,挨度余生。 由于太监身体条件的特殊性,造成了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阴险、狡诈、多疑、谨小慎微。他们往往想掺和事情,如果遇到没有原则的主子,那就麻烦了。比如,晚清的慈禧太后,就曾豢养了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不法太监,祸乱朝纲,威胁内廷,许多人饱受其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有这样的机会为非作歹,那些没有能力接近皇帝的太监,也只有规规矩矩服侍,认认真真做事,才会免于刑罚,更不要说兴风作浪了。 太监的本分 较之明朝,清廷约束太监更加严苛,基本上未出现太监干政的局面,这主要还归功于制度严格。 先是,早在顺治十年,顺治帝就曾颁上谕一道,对太监规定“六不许”: 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 二、职司以外,不许干涉一事; 三、不许招引外人; 四、不许交接外官; 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 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 其次,在顺治十二年,顺治帝又命工部铸成一块大铁牌,立于交泰殿门前,刻严禁太监干政上谕: 皇帝敕曰:中宫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专擅威权,干预朝政;开厂缉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谋为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颂德,以致国事日非,覆败相寻,足为鉴戒。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窍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接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制定了严格的治罪条例,更成为清宫管理太监的宝贵经验。主要在康、雍、乾、嘉、道时期,制定了许多治罪条例: 太监犯赌治罪条例;逃走太监分别治罪条例;逃走太监私投王公门下治罪条例;太监和女子自戕自尽分别治罪条例;宫殿内误遗金刃等物分别治罪条例;太监私藏军器治罪条例;太监偷窃官物治罪条例;太监越诉治罪条例;太监轻生将首领等分别治罪条例;逃走太监越省远扬治罪条例;为民太监越省远扬治罪条例;吸食鸦片烟治罪章程…… 宫殿监处分则例,共分三等十二条,其中,头等罪五条,二等罪三条,三等罪四条,条目缕析;各处首领太监等处分则例共分三等十五条,头等罪二条,二等罪八条,三等罪五条,条目明晰;总管内务府治罪条例,其内容无所不包,不仅范围包容广,治罪也极严格,条目多达50余条。 这些清规戒律,使得清宫太监几乎是噤若寒蝉,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 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生活在皇帝身边,仍有人可以找到适当的时候干预朝政,结交外官,从中牟利,清宫廷史中有许多事例。 第一个便是顺治朝的太监吴良辅。顺治十五年,他与大学士陈之璘等串通勾结,并接受贿赂,事发,许多官员受到惩处。而吴良辅却受到皇帝包庇,顺治十八年,就在顺治帝死前5天,顺治帝自知不治,恐日后有人追究吴良辅的罪过,便让吴良辅落发,到悯忠寺出家为僧。但就在顺治帝崩御后第3天,吴良辅被斩首示众,成为第一个祭刀的太监。 第二个便是太监高云从案。此案发生于乾隆三十九年,正在踌躇满志的乾隆大帝,因为身边奏事处太监高云从将人事机密外泄而大怒。高云从在窃知大内机密后,暗中结交大学士于敏中、军机大臣舒赫德、尚书蔡新、总管内务大臣英廉等,企图借势安排自家人。事发,上述大臣受到等级不同的严厉处分,太监高云从则被立正典型。 第三个是安德海案。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其相貌英俊,口齿伶俐。但他恃宠而骄,在宫中跋扈得很,甚至连同治帝也不放在眼里,得罪了很多人。同治八年,他捏称钦差去江南采办龙衣,在山东泰安地方,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捉拿,奉密旨就地正法,时年他26岁。处死后,相传,将其裸尸济南街头,一方面表示大清处置太监法制严明,另一方面也为慈禧太后正名,因为有人说安德海为假太监,与太后关系过从密切。 第四个是寇连材案。寇连材是成年后被阉入宫为监的。他于光绪十九年入宫做太监,二十一年到储秀宫慈禧身边当差。光绪二十二年,清廷甲午败讯传来,全国哗然,忧国忧民的寇连材出于爱国的考虑,毅然上疏言政,死谏国事。因其上疏中有规劝太后归政光绪之类的话,捅了慈禧的心窝子,她便大发雷霆之怒,以“犯法干政”“越分擅奏外事”为罪,将其押赴市曹斩首,时年20岁。 第五个是光绪帝和珍妃太监被杀案。光绪帝亲政后,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实行变法,废除了许多旧的制度,引起了保守派的反对。后来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变法失败,谭嗣同等6人被杀,光绪、珍妃也分别被囚禁起来。这其实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与太监这些奴才们无多大关系。可是,愤怒的慈禧太后不能直接将光绪帝、珍妃处死,却以他们身边的太监为替罪羊。分别将光绪的太监杨瑞珍、杨昌恩、张得明,以及珍妃身边太监戴恩如以“干预国政,搅乱大内,往来串通是非”为名,交内务府大臣,杖责而死。 可见,这些被处死的太监,有的是参与了朝事,有的则纯属受到株连。而清末闻名显赫的二品顶戴大太监李莲英,虽屡有干政之嫌,也曾与外官结交,受贿颇为巨大,却没能受到宫规处罚。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死后,还未过百日,在宫中生活了50多年的李莲英便悄然离开了紫禁城。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将其以二品休致,带月薪60两钱粮退休养老去了,真是太监中闻所未闻之事。 2.宫女的幸与非幸 在清宫档案中,尚未发现皇帝使用宫女的记载。因此,姑且可以这样定义,后妃们使用的青年女子称为宫女。在清宫,各处使用的宫女总有几百人之多。雍正八年,各处每月宫女260人,乾隆二十六年,各处每月宫女约190人……而到光绪、宣统朝,各处宫女每月只有100余人,随着帝王后妃的日益减少,宫女的使用数量也大为减少了。这也说明,在清宫中,皇帝一般是不使用宫女的,在档案中只记载了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等位下宫女使用额数及待遇情况。那么皇帝宫内使用女仆吗?应该说使用的是些年长的女仆,一般在40—50岁之间,无子女,无牵挂的孀妇,在皇帝宫内负责铺床或其他一些不适合太监干的细活。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好色帝王使用年轻宫女的可能性,但这些宫女并非宫规额定,应带有随意性。倘内廷主位侍寝时,带来宫女被皇帝看中,也会被皇帝择日召幸或留于宫中侍寝,到那时,宫女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了。 宫女的来源 清宫选拔宫女,最早于顺治十八年,规定:“凡内府佐领下,内管领下女子,年至十三,该佐领内管领造册送会计司呈堂会奏,交总管太监请旨阅看。”即内务府满洲上三旗下校尉、厩丁、披甲人、护军、苏拉、匠役、闲散人、笔帖氏、领催、库吏、铁匠等包衣之女,俱应入内选拔。 宫女选拔时,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身上没有疮味,没有残疾,而且还有年龄要求,十三四岁为最佳,因为这时的女孩子尚未成熟,后宫主位调教起来比较方便。 奇怪的是,有时选拔宫女的时候,皇帝要亲自验看,“人齐,内监捧牌入宫门告,皇帝亲览焉。”又不是大选秀女,为皇帝选后妃,仅是为后妃选挑那些役使的宫女,皇帝为什么要亲自验看呢?恐怕好色的皇帝也是别有图谋。 宫女的生存环境 太监在后宫之中并不承应宫内事务。比如传官房,侍候穿衣、洗澡等,都由宫女负责。所以,后宫之中,不同等级的嫔御,会有人数不等的宫女承应侍奉事物。 所以宫中规定:皇太后宫中备12名,皇后宫中备10名,皇贵妃位下8名,贵妃位下8名,妃位下6名,嫔位下6名,贵人位下4名,常在位下3名,答应位下2名。 这些宫女一旦被挑选入宫,会根据其不同的出身,按等级选用。如雍正七年上谕:“嗣后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妃、嫔、贵人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若系拜唐阿、校尉、护军及披甲闲散人等之女,均可挑入。”这种高级人家女子侍候高级主子,低级人家女子侍候低级的嫔御,是否使那些出身寒门的宫闱之人有些气馁三分呢? 和太监一样,宫女入宫,其生活状况明显优于入宫之前。她们在宫内可以得一份很优厚的待遇。每天她们可以享受猪肉1斤,白老米7盒5勺,黑盐3钱,随时鲜菜12两,已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而且,每遇宫中喜事,还会有很多受赏的机会。 但是,这些宫女在宫中还是很郁闷的,有时会想念家人,却也无法见面,也只有偷偷流泪。而她们在宫中服役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年满25周岁,或至少已服役10年了,才可以出宫去,或回娘家,或嫁人。但在那个时代,已年届25岁的女人,就是老姑娘了,还会找到称心如意的男人吗? 宫女在宫中活动的范围相当狭小,不似太监那样,可以承应外差。因而,宫女必须学好规矩,才能侍候好主子。 宫中规定:凡大臣进宫奏事、讲书时不许放女人行走;非奉本主使令,不许擅相交语,并嬉笑喧哗;太监在内廷当差,女子在宫内答应,各有内外,务当断绝来往;凡外间闲语,无故不得向宫内传说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条例,规范宫女的言行。 有时,没有差使,宫女会想自由一些,比如想吃一些爱吃的东西。像鱼、虾、韭菜、蒜等,可是,一旦遇有传差,主人叫去,闻到味道,就会遭到惩罚。所以,这些宫女夏天连西瓜也不敢吃,怕坏肚子误差事。宫女在闲下来的时候,会被要求学习针织女红,以培养其心灵手巧和磨炼心志,有时还会要求她们学习满文,以不忘本。有诗为证: 红烛烧残午夜余,六宫人静碧窗虚。 闲翻译本黄金案,细细临摹学国书。 可是,即使如此,这些苦命的宫女也总会有挨打受处分的时候。比如乾隆四十三年,性情暴烈的惇妃,不知何故,竟将伊宫内的一名宫女殴打致死,令人发指。一个身份高贵的妃子,对日夜侍候自己的宫女不但不奖赏,反而指使太监将其打死,可见,宫女的命运完全操纵在主人手里。 宫女遭受折磨时,不敢顶撞主子,心眼小的人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事情的发生,使得主子感到大不吉利,于是,为刹住自杀之风,规定: 凡太监、女子在宫内用金刃自伤者斩立决,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治者绞监候;太监、女子在园庭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治者,发往伊犁给兵丁为奴;太监、女子在宫内自缢、自尽身死者,将尸骸抛弃荒野,其亲属发往伊犁给兵丁为奴;太监、女子在园庭自缢自尽,身死者,尸骸免其抛弃,其亲属发往乌鲁木齐给兵丁为奴…… 这些戒律宫规,真使得那些娇小女子们欲活不能,欲死无门,不知如何是好了。 宫女的归宿 宫女们也有头脑灵活、长相俊美之人,也有想通过接近皇帝来得到帝宠,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果然,一些宫女成功了。 可是,这种借机接近皇帝的做法是要冒风险的。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皇后或皇太后处置,二是遭皇帝处置,因为她们毕竟不是后宫嫔御,如果不是皇帝特别看中,那是绝对不允许献媚取宠的。 所以,大多数宫女还是希望早一天服役完毕,找个机会出宫去。服役十年期满再出宫,实在是难熬的岁月。因而,有的宫女便想方设法表现出自己的缺点,如笨拙,而被遣出宫。可是,一旦被发现就不得了。咸丰七年,寿康宫佳嫔位下两名宫女因表现笨拙而被退出宫,咸丰帝认为“殊属可疑,其中必有别情,不准隐讳,所说若何,可密封具奏”。这说明,有宫女假装笨拙,欲出宫而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十章 香消玉殒为谁念 后妃之死,虽不如皇帝之死那么引人瞩目,但是,为其举办的丧事活动也会因其生前地位的不同而大有差异。一般来说,皇室会礼遇死者,即使生前犯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也会因为她的去世而一笔勾销。 1.生命的谢幕 人固有一死,后妃也是一样。虽然她们生前的宠辱经历、生命寿数,以及是是非非都会截然不同,但是一旦她们合上双眼,永远地告别神秘而复杂的后宫,告别这纷繁而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后人就会为她们的荣辱兴衰而盖棺定论,或扬或抑,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比如,就皇后而言,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六宫之主,就有种种结论。清朝有皇后27位,但真正正位中宫,名副其实做过皇后的仅16位,其余则为皇帝追封的皇后。对这些皇后,今人因其寿数、在位时间长短有过种种总结。 最短命的皇太后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皇后,她22岁守寡,做了2年皇太后,终年24岁;最长寿的皇太后,当属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皇后,她受乾隆帝恩养达40多年;有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顺治帝孝惠章皇后,她14岁入宫,21岁守寡,做了56年皇太后,卒年77岁,丈夫在世时不被宠爱,丈夫死去,继位的康熙帝备极孝顺,她从此时来运转;有当皇后时间最长的嘉庆帝孝和皇后,她小嘉庆帝16岁,为王府侧福晋,嘉庆二年册立为皇后,当了23年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丈夫死后,她被尊为皇太后,直到道光二十九年才死去,寿74岁;也有一生中只做过1天皇后的康熙帝孝懿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正在重病中的她,已近弥留,心地善良的康熙帝企图通过晋封其位号,来为她“冲喜”,当日封其为皇后,可是,并未起作用,第二天她即驾鹤西归,只做了1天皇后;而道光帝孝静皇后,为奕䜣生母,因为咸丰帝与奕䜣不合,遭咸丰帝猜忌,其母大受牵连,虽在咸丰五年七月初一,被晋尊为康慈皇太后,却仅活了9天就崩逝了。 当我们运用大量史料,探讨后妃死因,揭秘深宫最隐秘的事情时,就会发现,后妃作为宫中的女主,在守望皇帝的时候,或许会因为一点不值得一提的事情而命丧黄泉。她们的死亡和身后之事,也为她们的人生故事增添更多佐证。后妃的生活具有两面性:一是富贵无比,应有尽有,要什么有什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这毫无疑问;另一方面,后妃也会有常人意想不到的困境,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比之牢笼没什么区别,还有噤若寒蝉的政治环境,也让她们无比压抑。即使在万人瞩目的后宫,即使是皇帝那些富贵的女人,她们的死也是“容易”的。那么,这些养尊处优的后妃,面对死亡都是怎样的态度呢? 大妃“殉葬”之死 殉葬,这一野蛮的丧葬形式,多见于奴隶社会。然而,在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直到17世纪的满洲贵族中,活人殉葬却大为流行。不仅如此,平民百姓也有夫死妻殉的事例。这一制度的流行,是当朝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每有殉葬事例发生,报之于朝廷,朝廷会发布旌表诏令,大大助长了殉葬风气的流行。 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之母阿巴亥的殉葬,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殉葬的。当时,她年仅37岁,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个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但就大妃而言,她极不符合殉葬的条件,因为: 她身份高。自大福晋富察氏被休离后,努尔哈赤把后宫之权交给了大妃,她也就成了主宰大汗后宫的六宫之主。按例,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女人。 她有生育。为努尔哈赤生育了3个皇子,这在太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帝王最怕后继无人,倘后妃为其生育了皇子,当为最大的功劳。3个皇子为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和皇十五子多铎,多有战功,在清初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其子尚小,需要抚养。大妃死时,其子多尔衮15岁,而多铎只有13岁。阿济格已21岁,长大成人。皇太极等人主持的这场大妃殉葬,在《武皇帝实录》中有描述曰: “(妃)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 可是,皇太极等人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努尔哈赤是不可能下此谕旨的。努尔哈赤死前,急谕十分宠爱的大妃前去迎驾,说明还是十分信任她的。诸王命其殉葬,其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利益和政治上的。 首先,大妃及其三子势力会危及皇太极的权威。大妃聪明机智,颇有雄心,将来把儿子培养成人,在她的指挥下,势力会更为强大。 其次,努尔哈赤临终时,只有大妃陪伴在旁边。努尔哈赤若口传遗旨,对诸皇子或封,或贬,或赏,或罚,或诛,只有大妃知道。不除掉她,诸王贝勒睡不安宁。 所以,太祖于八月十一日崩,八月十二日卯时代善等议立皇太极,不到两个钟头,到辰时,大妃被逼自尽。这实际上是代善、皇太极等人策动的突然政变。 刚烈赴死的皇太后 在清宫中,也有一些后妃性格刚烈,不屈不挠,面对死亡毫不怯懦。 比如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位分较低,直到十七年生皇四子(雍正帝),才晋为德嫔,又生皇六子,晋为妃。她一生有6个子女,说明康熙帝很宠爱她。她也非常谨慎谦恭,从不招惹是非,或人前显胜,是个规矩女人。 可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她的亲儿子皇四子继承了帝位,她被晋尊为皇太后,确是无上的殊荣。然而,她却表现得异乎寻常: 首先,不接受皇儿尊封名号“仁寿皇太后”。其实,这只是按制而行,如康熙登基,尊其母为“慈和皇太后”。 其次,不从永和宫迁至宁寿宫。宁寿宫为皇太后颐养天年的正殿,位置尊崇。 最后,对儿子继位手段极不满意,心中更偏爱小儿子。 孝恭太后的小儿子为允禵,小雍正帝10岁。虽同为兄弟,一母同胞,但为争夺帝位,哥俩反目成仇。雍正继位后,由于小弟不满,便罚他去看守父皇的景陵,调离了繁华的京师。 孝恭太后对于两个儿子的对立,十分头痛。大的不听话,小的又倔强。心中忧郁着急,得了病。据皇九子允禟的太监何国柱说:“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 不知何太监说得是否真实,反正官方记录孝恭太后在五月二十二日得病,雍正至前侍奉,第二天就崩逝了,距离康熙帝驾崩仅半年的时间。别人都是儿子做了皇帝,母亲坐享清福,她却因此而丧了命。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顺治皇帝的贞妃。 贞妃,董鄂氏。她在顺治帝的后宫中极为普通,谁都不知道这个女子,大概是选秀女的时候,默默进宫的女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忧郁成疾而又染上天花的顺治帝死于养心殿,就在宫中忙乱不堪之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宫中女子,竟在万分悲痛心情的驱使下,以身殉主。这位痴情女子,就这样以一条性命换来了皇家的一纸封号——贞妃。 意外之死 人算不如天算,紫禁城中的女人在许多情形下只能听天由命,即使这情形关乎性命。这里的妃嫔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听天由命”地丢掉了宝贵的性命。 比如乾隆的后宫中,有一位诚嫔,姓钮祜禄氏,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入宫时间为乾隆二十三年,被封为兰贵人。入宫后,她曲意奉迎,虽地位不高,但也时常得到帝宠,尤其是乾隆每次出巡,所带妃嫔中,她都榜上有名,说明她身体还是比较好的。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她晋为诚嫔,总算有所起色,因为封为嫔位,她就位列主位了。 过了八年,即乾隆四十九年正月,乾隆举行他有生以来的最后一次南巡。因为乾隆已年逾古稀,身体原因而行动不便,以后不会再有南巡的机会了。于是,这次南巡特别隆重,后宫嫔妃、宫娥、太监随行,浩浩荡荡,诚嫔也在其中。可是,在此次出巡的回銮途中,意外发生了。 四月十一日,诚嫔走出龙舟,到舟头透气,不知何故,却失足坠入水中。太监、宫女在一片慌乱中,费了好大劲才将其打捞上来。而此时,她早已被淹死了。乾隆帝闻讯十分悲痛,命人买来彩棺,装殓起来,给予恤典。当年九月,葬入妃园寝。 再比如道光帝的常妃,赫舍里氏,道光在世时,仅为贵人,咸丰元年尊为常嫔。同治帝继位后,再追封为常妃。 常妃,实际上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嫔御,因为她一生未有生育,只是默默无闻地熬度余生。尤其是道光帝去世后,她百无聊赖,当天气渐热时,按惯例到圆明园去消暑。可是,咸丰十年八月,咸丰帝北逃承德,避难去了。常嫔只得战战兢兢地在圆明园等待命运的安排。当英法联军于八月二十四日焚烧圆明园时,常嫔受惊吓而死。咸丰帝得报,十分气愤,一面要求惩办不利官员,一面命太监人等妥善安置。 可是当时,英法联军窜扰禁园,正在大肆焚抢,承办人员想将置办的彩棺舁进园内,都无法做到,急忙上奏咸丰帝,暂缓办理。可怜常嫔尸体,在盛夏季节,却陈尸园中,不能入殓。 咸丰帝一筹莫展,下谕旨曰:“从权将就,断不准迹涉铺张,致滋他变。”承办人员哪还敢铺张,连工部都没有知会,便雇了几十名人夫,也不设仪仗,只用大红蟒缎罩住彩棺,匆忙入殓。然后,用32人夹杠,乘着夜色,抬到田村暂安处,草草掩埋。 这两个女人都没有什么个性,对死亡的态度都是听天由命的人。可是,她们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还有一个人需要提及,这就是慈安太后。 关于慈安太后之死,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中多有细致的描述。 据传,咸丰帝临死前,曾留一道密谕给忠厚老实的慈安太后,以约束慈禧。慈禧太后知道此事。 慈安太后像 有一年,慈禧害病,太医无计可施。薛福辰诊脉后,开具了产后补养之药,才得以康复。慈安得知后,便前往慈禧住处,和她谈心。 慈禧花言巧语,哄慈安开心,并保证以后一定遵守宫中规矩,再不会做有损皇家颜面之事。慈安深受感动,便翻出一个黄缎小包,把咸丰帝密谕拿给慈禧看。慈禧一看,吓得大惊失色。 慈安笑着把密谕烧了,慈禧感动得泪流满面。 可是,慈安从此失去了控制慈禧的工具。慈禧后来设计,派人送去慈安爱吃的点心,在其中下了毒。慈安吃后,当日暴亡。这一天是光绪七年三月十一日,终年45岁。 大多数妃嫔尽情享受富贵之中,也会有许多高寿之人,如康熙帝定妃万琉哈氏(97岁)、雍正帝纯懿皇贵妃耿氏(96岁)、乾隆帝婉贵妃陈氏(92岁),都是寿终正寝的老寿星,是妃嫔之中最幸运的代表。 2.从皇宫到地宫 清朝后宫主位众多,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另外,还有皇太子、皇子、皇子妃、公主等。这些人死后,都要及时殓入棺具之中,以便保护好尸体,使其灵魂得到抚慰。不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清廷,在人死之后,都要根据礼部等拟出的治丧仪节,不断地向棺具行各式礼仪,其繁文缛节难以尽述。 制作棺具 棺具在清廷的丧礼中至关重要,是整个丧事的中心环节。那么,这些神秘的棺具从选材、制作到漆饰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清宫棺具所用板材只有两种,楠木和杉木,具体用什么,要根据亡者生前身份而定。皇帝至皇贵妃,其中包括皇太子和皇帝父母,俱用楠木,贵妃以下俱用杉木。这种材质的区别,明显地将后宫中的等级区分开来。 关于棺具材板的来源,《清宫述闻》引用翁同龢的话:“向例,由江南织造采进,系捐办,不具折,不开销也。”这种说法是否确切,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查清季江南织造由三处组成,即江宁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三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宫廷及官员布匹的采办,但也负责宫廷其他用品的采办。“如皇帝所用的绢纸、笔、墨、砚、朱砂等等,以及交予采办的一切物品。”在细目中,虽未引入板材的采办,但翁氏所云想必有一定道理。 在清宫档案中,确实留下了许多关于板材等物料来源的明确记载。档案记载:诚嫔死后,由内务府、工部准备相应的杉木、楠木、檀木;循贵妃死后,需要准备杉木、楠木、檀木,同样由内务府和工部准备;马常在死后,其金棺的制作,需要内务府、工部准备杉木、檀木。 从这三条材料,我们清楚地看到,备办板材是由内务府掌仪司或营造司,行文工部营缮清吏司备办或取用。而在工部营缮司又有所分工,其所需楠木、檀木俱由都水司备办,其所需杉木则由木仓备办,大致如此。 因此,我们看出,翁氏所言板材系江南织造捐办,可能属个别特例。 板材备办以后,一般要打制成型,以备不虞。但也有皇帝巡幸在外,仓促之间不能得到合适板材而感到尴尬。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正在热河避暑的仁宗驾崩,当日小殓。因为正值酷暑季节,尸体急需早日成殓。可行宫并无良材,于是宣宗下谕:“梓宫为万世藏之器,此间并无合制良材,朕心益觉难安。京城原有豫为储备者,著留京王大臣、内务府大臣即派委妥员,设法运送前来,饬令昼夜行走,能早一刻务赶紧一刻。即将帮盖、底拆开,用毡包裹。俟到此间,再行合成,均无不可,总以迅速为要,万勿刻迟。”不久,宣宗得到回音:“查得内务府有乾隆年间备用楠木梓宫一分,向系拆散收存,便于包裹行走,并将梓宫外椁包妥,于本日午刻自京起程。”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板材早已备办,而且已经打制成具,不过是尚未漆饰而已。 制作棺具神秘又神圣,需用材料十分繁杂。不仅需用必备的板材,一些在制作过程中所需的物品也要一一供齐,方可动工。清宫档案中,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载。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温惠皇贵太妃薨逝,需为太妃制作楠木金棺,以成殓尸体。内务府立即拟出所需物品,开列在粘单上(楠木、杉木除外),内开:“松香250斤,黄蜡60斤,桐油80斤,烟子10斤,彩黄88斤5两9钱,严生漆5斤,土子面4斤,白干线布8丈,宁布20丈,广胶17斤10两1钱,木线柴200斤,鱼鳔6斤15两。五寸两尖钉144个,三寸两尖钉86个,三寸钉96个,二寸钉46个,头号两点钉164个,二号两点钉260个。长3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34斤8两;长2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23斤;长4寸钩搭12个,带曲须,计重4斤8两;长3寸钩搭16个,带曲须,计重4斤;长4寸宽1寸5分叶子36块。楠木匠366工半,锯工102工半,雕匠3工。” 尽管在粘单中开列了所用细目,但是,我们看出,棺具制作过程中所需棺内衬布尚未列在其中。再查其他档案发现,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初三日,漆饰寿祺皇贵太妃金棺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嘉庆八年,乾隆帝白太贵人彩棺漆饰十五遍,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五日,道光帝常嫔金棺漆饰,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金棺在漆饰过程中,每一次至少需用一匹高丽夏布。 以上所需这些物品,要根据等级,由内务府开出单据,详列项目,然后再报工部备办。 清代皇家棺具由内外两重构成,内称棺,外称椁,统称为棺椁。关于棺椁的制作情况,官书不见记载,而在《翁同龢日记》中记录下了咸丰帝孝贞显皇后梓宫的制作情况:“梓宫之木用楠木,其厚不过一寸八分,其色微黑,其两旁立墙三块拼成。其后和拼尤多,其上坟起脊,亦每边三块所拼也。……其中朱漆棺形如方匣,四周写金刚经,俗呼金匮,此附身之棺。” 这里所记,基本正确。我们从清陵中已开放的棺具中调查得知,棺板最厚者为光绪棺,约11厘米,最薄的为乾隆帝乌喇那拉皇后棺,为8厘米,这与翁氏所记正相符合。翁氏所云外棺的形状,实际上带有浓郁的满族特征,因为汉材是前大后小,直帮平顶,而满材则状如屋脊,这一点记载也正确。但是,翁氏所云内棺形如方匣,则为错误。据东陵开放实例,其内棺与外椁形状基本相似,不过是内棺略小而已。 内棺制作完毕,均油朱漆数层,油完后阴干,在上面刻经咒。所刻经咒不分等级,一律为《金刚经》。如寿安固伦公主彩棺内“缮写西番字样”,道光帝常嫔内棺“缮写四天王咒”,康熙帝惇怡皇贵妃“写喇嘛字”,而清末慈禧太后的内棺同样书“西番四天王咒”。四天王咒的摆布形式,则是根据棺椁入葬地宫之后的实际方向而定,棺之南书“南方增长天王咒”,北书“北方多闻天王咒”,东书“东方持国天王咒”,西书“西方广目天王咒”。 这些西番文字的雕刻,有阴刻有阳刻。据实际调查得知,乾隆帝内棺为阳刻,其他均为阴刻,刻完后填金漆,华丽无比。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棺具都有内棺,在清东陵裕妃园寝中埋葬的容妃金棺中就无内棺,但这绝不是等级的关系,因为,比她低下的乾隆帝诚嫔也有内棺。是否与墓主信仰伊斯兰教的身份有关,目前尚未可知。 在尸体大殓前,还要在内棺之中按等级铺以棺衬布,《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清楚地记载了各等级棺具内衬布情况:“列圣梓官,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列后梓宫内衬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妆龙彩缎四,凡九层;皇贵妃金棺内衬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妆龙彩缎二,凡七层;贵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彩缎二,凡七层;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三,彩缎二,凡五层;嫔金棺内衬彩缎三层;贵人彩棺,陀罗尼缎候钦赐;常在、答应彩棺内衬红缎一层。” 外棺的制作,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等级的则是漆饰了。外棺漆饰,要等到大殓以后进行。漆饰时,要由钦天监根据亡者的生辰、死亡的时辰,以及其他因素(比如天气因素)来确定漆饰日期。 棺具的漆饰,无论地位高低,都要择得合适的吉时,方可动工。当钦天监已经选择好了动工日期,但适值寒冬时,则要停工,要等来年春融再行漆饰。其具体操作是钦天监将吉期告知内务府,内务府再知会工部执行。在清宫档案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1908年12月30日),择孝钦显皇后梓宫漆饰日期,“惟现值隆冬,气候凝滞,漆饰不宜。臣等公同商酌,谨拟缓至明岁春融闰二月间,交钦天监择吉敬谨漆饰。”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采答应金棺漆饰动工吉期,交钦天监择得本月初九日午时动工吉,十七日已时漆饰金棺吉。”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初五日,漆饰寿安固伦公主彩棺事。“自三月十八日起,务于五日内选择漆饰吉期……本监择得三月十九日甲寅宜用,辰时漆饰吉。”光绪元年(1895年)二月十一日,漆饰同治皇帝梓宫,“经臣等交钦天监选择吉期,现惟钦天监选择得三月二十七日甲子宜用,申时吉,除知照工部照例漆饰四十九次,俟漆饰时,臣等会同工部堂官敬谨监视,将漆饰吉期恭折奏闻。” 第十一章 最后的宫殿 清代的后妃较之前朝来讲真是太幸运了。不仅在入关之初就废除了殉葬制度,使这些死于皇帝之后的女人得以寿终正寝,而且,殁后的丧葬也尽量做得风风光光,称得上死后哀荣。后妃的陵寝或典制大备,或等级森严,使人深感皇家丧葬的威严、秩序和富有。这些生前尽心侍奉皇帝的后妃们,死后又规矩地来到各自的墓穴里,静静地守望着、期盼着,使肃穆安静的陵园里更增加了一份唯美主义的凄婉。 1.皇后陵 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新皇帝的母亲如果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太后了,被称为圣母皇太后。这个时候的皇太后会觉得前所未有的威风,自己辛苦带大的儿子如今成了万民之主,真是名副其实的扬眉吐气了。于是,在享受荣华的同时,开始像新皇登基后要为自己选择万年吉地一样,也要为皇太后选择墓地,成为百年后的永远归宿。 这个时候,新皇帝真的是心甘情愿地为母后做事了。 其实,清代建造皇后陵是一个独创。清代陵寝制度源于明代,可是,明代没有皇后陵,那么,死在皇帝驾崩以后的皇太后要葬在哪里呢?原来,明陵地宫有三条隧道。可各自应时启闭。如《明史·后妃传》记载,“(明英宗孝庄皇后)成化四年九月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1957年,发掘明定陵地宫,证实了这一记载。 和明陵地宫不同,清代帝陵地宫只有一条墓道,皇帝入葬地宫之后,地宫墓道就要关闭石门,永世不再打开了。所以,为健在的皇太后建陵,也是现实的需要。 宁静的守护——昭西陵 清代在关外没有建造皇后陵,包括死在皇太极后面的孝端文皇太后。顺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后驾崩,终年51岁。遗体运回盛京后,火化为一坛骨灰,葬入昭陵地宫之中,这就为早已对汉文化感兴趣的孝庄文皇后所不能接受了。因为,汉族士大夫很鄙视火葬,认为那样把先人的尸体烧掉,野蛮而无情。所以,孝庄文皇后决定死后不要火化自己尸体。可是,如果要同皇太极葬同一地宫之中,既有骨灰坛子,还有巨大的棺椁,很不成格局。还是不要和皇太极葬在同一地宫中吧,这是孝庄文皇后的想法。于是,她临终前很神秘地把康熙帝叫到跟前,商量解决的办法。康熙帝听从了祖母的意见,在东陵为祖母建了一处暂安奉殿。这个“暂安奉殿”一直延续了37年,直到雍正帝继位,才将其改造为“昭西陵”。 这座昭西陵如同主人孝庄文皇后一般,默默守护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 然而,昭西陵中的墓主人孝庄文皇后死后不归葬东北昭陵,而葬在东陵,引来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太后下嫁”的传闻。可以说,所有持“太后下嫁”观点的史学家们都到昭西陵来寻找依据,好多史家认为这是“太后下嫁”的铁证: 首先,孝庄所谓的临终遗嘱引来后世的诸多质疑。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谕:“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谆谆降旨,朕何敢违!伏思慈宁宫东,新建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曾向朕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遐升。今于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 孝庄的这番话,是其死后由玄烨转述的。可是,雍正即位之初,于雍正二年二月初五日,再次转述孝庄这些话时,除了玄烨所述内容之外,又加入“若另起茔域,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的内容。同是一道谕旨,何以前后有如此大的差异?如果真像雍正所说“恐劳民动众”,那么,康熙在筹建暂安奉殿时,却将禁城内新建五间特地拆运至遵化,择地修建,其大殿为重檐庑殿顶,在东陵所有陵寝中规制为最高。而雍正在改扩建昭西陵时,添建了方城、明楼,又建其他后陵所没有的小碑楼,这难道不是劳民动众吗? 为了否定合葬昭陵,雍正帝直言不讳道:“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礼’,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义。”雍正的这些话,在清朝典籍,确实查之有据。尽管这些理由言之凿凿,可是,死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六日的孝端文皇后,同是在关内,却于翌年三月二十六日,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孝庄即便不能与之合葬,但陪葬一帝却是符合古礼的。 就孝庄而言,临终找了两条并不太重要的理由,就决定与丈夫异地而葬,显然有些理屈,而康熙父子在转述孝庄遗嘱时,前后不一,也给孝庄葬地蒙上了神秘莫测的面纱。 其次,这样的安排与传统的夫妻合葬习俗背道而驰。西周时,诸侯国君的王墓出现夫妻合葬的现象。这种合葬,书中释:“合葬之礼,非古昔之法,从周公以来始有合葬,至今未改。”所谓合葬,典籍解释:“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即帝后坟墓只要在同一茔域,就是合葬,不一定同在一个坟头之下。那么,皇帝先死,皇后另建坟墓葬于旁边,也属合葬的范畴。所以,古礼中对合葬的解释,就同孝庄、康熙、雍正等的看法大相径庭。 孝庄在临终遗言中,还曾提到“惟世祖之兆域匪遥,母宜从子”。这实际上是个荒唐的理由。若论舍近求远,古礼所无;若论母宜从子,夫妻之宜则显然相悖。就连对孝庄备极孝顺的康熙帝对此也是顾虑重重。“奉暂安处至三十八年之久,盖慎之也。”虽然玄烨遵遗命选择遵化昌瑞山,但圣祖在以后的三十几年中,迟迟未解决孝庄陵地,而只以暂安奉殿称之,既遵循了祖母的遗嘱,又没有明确葬地,真是一个聪明的两全之策。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康熙帝多次对臣子说“朕以孝治天下”,于是,选择昌瑞山为其葬地,“以便岁时奠献”。可是,玄烨为了尽孝道即将祖母葬于遵化,那么此种做法对于太宗来说,使他们在九泉之下夫妻未能相聚一处,是否算是一种孝道呢? 康熙帝的心里不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也怕后人指责其做法荒谬,因而准备了许多理由备考后代追问,让后人谅解其不得已的苦衷。 最后,许多观点认为,昭西陵的选址没有“风水”可言,孝庄葬地太将就。 顺治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主峰南麓,始建于康熙元年九月,其规模从南至北达5公里多,占据了这里的中心至尊地位。按这种安排,顺治以后的诸帝后陵及妃园寝,都要以此为中心,即所谓《周礼》中“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葬法。孝庄要葬在这里,确实为玄烨出了难题,即在孝陵的左右两侧,无法安排孝庄陵寝。 玄烨选择了风水围墙之外的左侧为暂安奉殿,将孝庄陵寝与围墙内的陵寝划分成两个体系。但即使如此,若以孝陵为中心,其东南左侧位置仍低于孝陵的至尊地位,就不能说是一种孝道之举。再者,玄烨所说暂安奉殿之地,是一处毫无风水可言的平坦之地。 关于风水,专家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清代,众多陵寝均有龙脉、方向、砂山、案山、朝山、水脉等风水要素。以此看暂安奉殿的风水,除了方向坐北朝南之外,陵寝的其他风水要素均不具备。这里既无后靠、前照、近案、左右护砂等山脉,左右前后又无河水夹流;其地势南北高低一致,也不利于雨水的下泻。可以说“暂安奉殿无风水可言”。 在清陵营建之初,朝廷都要派出精通风水的大臣相度踏勘,写出详细的风水说帖上报皇帝。同时,要选择几处,皇帝细心地加以对照,选择十全十美的地点作为葬所,有时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抛弃费尽心血选择的吉地,乾隆、雍正等诸帝无不如此,就连妃园寝福地的选择也是这样。作为大清至尊而备受崇敬的孝庄太后的葬地却如此将就,不得不使后人揣度议论。 为此,人们以昭西陵为依据,认为太后确实是下嫁了。 关于太后下嫁给睿亲王多尔衮的故事,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就连史学家孟森先生在其专著里也论及此事。实际上,早期的满洲婚姻的确比较自由,“婚嫁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母”。如果是丈夫死去,则“其家男子收为妻,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适,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后来,满洲的婚姻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步走入正轨,但这种收继婚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所以,如果太后出于种种目的,或政治的,或情欲的,而下嫁(或曾私通)并不是一件十分新奇的事情,不过是这种事情出在皇家而有失脸面。加之后来多尔衮被论罪削爵,因而在皇家史书中此事隐匿不记。 那么,太后如果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就太后本身而言,她留下遗言不合葬昭陵,其心情可以理解。将陵寝建于遵化而不归沈阳,这么大的事情,都不是以懿旨的形式出现,而只由康熙帝在一次谕旨中顺便指出,那么,孝庄是否下过这道谕旨就值得怀疑。即使真的下过,孝庄出于面子上的原因,由皇帝下旨转述,或许是出于某种忌讳?就玄烨而言,祖母下嫁他人,固然不便合葬昭陵。但由于清廷并不承认下嫁实有其事,所以,将二人分葬,于理不通。况且,死于顺治六年的孝端文太后,已有祔葬昭陵的先例。这样,分葬等于给后人留下了话柄戓悬念。直至今天,这个悬念还没有真正解开。 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 清朝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皇后陵,其实是康熙帝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东陵是顺治帝的后妃墓地,位于孝陵东侧,内葬顺治皇帝的29位嫔御。 清东陵孝陵神道石像生 墓主人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她的入宫,其实是孝庄一手促成的,而顺治帝并不喜欢她。后来,由于董鄂妃的进宫,孝惠章皇后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虽然有婆婆孝庄太后的极力维护,但还是被丈夫冷落了。顺治帝死去时,她年仅21岁,成了年轻的寡妇。可是,漂亮的她却从此时来运转,康熙帝一直很尊重她,尊其为嫡母,每次皇帝出巡,都会带上这位太后,以此为其消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太后崩,终年77岁。 孝东陵里面还葬有顺治帝的其他妃嫔:7位妃子、4位福晋、17位格格。这些女子,大都很年轻就去世了。有汉女恪妃、以身殉主的贞妃、宫中待年的悼妃等。这些可怜的女子,一生默默无闻地侍奉皇帝,一般没有生育。空有美丽的容颜而没人欣赏,当皇帝死去时,那些深感前途无望的妃嫔便也只能孤独终老。 孝东陵坐北朝南,其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陵前马槽沟正中建三孔拱桥1座,西侧石平桥2座,一座为9孔,一座为3孔。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值班房各3间。隆恩门1座、东西燎炉各1座,东西配殿各5间,隆恩殿1座,面阔5间。陵寝门3座,石五供1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方城前神道两侧各有两行纵向宝顶,各14座,两侧共28座。神厨库位于三孔拱桥东侧。南墙外有井亭一座。孝东陵神道与孝陵神道相接。上述建筑的规制、功用均与孝陵的相同。 从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孝东陵比皇帝陵大为缩小,不建大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亭、五孔拱桥、二柱门、哑巴院。三孔拱桥仅为一座,方城、明楼、宝顶的体量明显收小。孝东陵的规制为清朝后世皇后陵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世效仿的蓝本。 由于孝东陵是第一座皇后陵,无前例可鉴,所以在规制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孝东陵未设下马牌。二是方城两侧未建面阔墙,因此也就没有宝城后院。三是妃嫔也随葬在内,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格局。四是大殿月台上未设铜鹿、铜鹤。这些不足,在后来营建其他皇后陵时,都得到了完善。 孝东陵有三个特点:一是宝顶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排列,带有关外妃园寝遗风。二是孝东陵后院全部铺墁澄浆砖。三是孝东陵院落极为宽敞,即使皇帝陵也不能与它相比。 孝东陵建成后,初称“新陵”,这是针对孝陵而言的。因为它比孝陵建得晚,是新建的,面貌一新。这“新陵”并不是由朝廷正式命名的,是临时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初七日,孝惠章皇后入葬地宫,改称为“孝惠章皇后陵”,这个名称也不是正式名称,只使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二十一日,礼部专为孝惠章皇后的陵寝命名一事,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本章,说:“古来帝、后有不合葬而自为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拟‘孝东陵’字样,仰候钦定。”康熙皇帝表示同意,挥笔朱批“是”。从此,孝惠章皇后的陵寝正式称为“孝东陵”。 礼部给皇后陵命名的方法,具体地讲是这样的:凡皇后陵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东旁或西旁(因为清陵都是坐北朝南),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属陵寝,所以没有必要另立陵名,只根据皇帝陵的名称而命名。皇后陵的第一个字用皇帝陵的第一个字,皇后陵的第二个字用皇后陵与皇帝陵的相对方位字,位于皇帝东旁,则用东字,位于西旁,则用西字。用这种方法给皇后陵命名,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陵内葬的是哪位皇帝的皇后,这座皇后陵位于皇帝陵的哪一旁。以后,清朝所建的皇后陵均按此命名,成为定制。 孝东陵的产生,为以后皇后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范本。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制皇后陵时会增减相关建筑,那要看实际需要。总之,要与时俱进。在清一代,共产生了7座各有特色的皇后陵:皇太极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顺治帝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雍正帝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嘉庆帝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道光帝孝静成皇后的慕东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 这些皇后陵与身边的丈夫帝陵毗邻而建,同样的建筑名称,同样的黄色琉璃,使人很难分清伯仲。这就是皇太后的特权,是其他宫里女人很难企及的。 声名显赫的“凤上龙下” 在清东陵的定东陵内,埋葬着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普祥峪定东陵和菩陀峪定东陵共同组成了这座特殊的皇后陵寝。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有咸丰帝慈安皇太后。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初入侍文宗潜邸,咸丰二年二月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册立为皇后。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崩,载淳即位,慈安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慈安这个女人,世称其“德容言工俱全”,堪为封建社会的妇女典型。那么,慈安到底漂不漂亮呢?有她的画像传世,读者可以自己下结论。有人说慈安懦弱,但据考证慈安并不像传闻所说的那样优柔寡断,懦弱怕事。她为人贤德,待人宽厚,遇事忍让,顾全大局。 这些性格特征既是她的优点,同时也将她推入无尽深渊,因为忍让在政治斗争中是不会占优势的。其实,慈安权力欲望并不小,无论是咸丰十一年,她决定发动北京政变(虽然受到了慈禧的蛊惑,但毕竟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同治五年,她悍然下令秘密处死了慈禧的宠监安德海,都证明慈安并不是甘于摆布的政治俘虏。不过是由于她的政治谋略远逊于精明的慈禧太后,才在光绪七年突然暴崩于深宫之中,年仅45岁。 菩陀峪定东陵里葬有举世闻名的西太后慈禧。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其父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慈禧是一位“无冕女皇”,几乎没有哪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她的。 咸丰元年大选秀女,那拉氏中选,咸丰二年五月初九日入宫,时年18岁,封为兰贵人。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内阁奉谕旨;贵人那拉氏晋封为懿嫔;十一月命协办大学士贾祯为正使、礼部左侍郎肃顺为副使持节赉册晋封贵人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于储秀宫,第二天便由懿嫔晋升为懿妃。七年正月,内阁奉谕旨晋懿妃为懿贵妃;十二月命大学士裕诚为正使、内阁学士黄宗汗为副使晋封懿妃那拉氏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右瀛承旨立载淳为皇太子;第二天咸丰帝崩,懿贵妃时年27岁。九月,大学士桂良等奏遵旨谨拟崇上母后皇太后徽号曰慈安,圣母皇太后徽号曰慈禧。这就是她发迹前的简单经历。谁也不会知道这个妖冶的女人,日后会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而且,她的影响会至深至远,直到今天。 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统治者,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她的权力欲望极盛,同治十二年,虽然载淳已18岁,开始亲政,但慈禧仍然把持着朝政,这个傀儡皇帝当政不到一年就病亡了。同治帝无子,按清制规定,应在载字辈之下的溥字辈中选择继承人。慈禧为了揽权,竟将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弟、自己的妹夫醇亲王的独生子载湉立为皇帝。载湉是同治帝载淳的堂弟,所以载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这样亲上加亲,便于慈禧的控制。1875年,年仅4岁的载湉登基,年号光绪,成为又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由慈禧“训政”,二度垂帘,至光绪七年,慈安暴亡,从此慈禧愈加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在慈禧的授意下,光绪帝之弟醇贤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继承穆宗同治帝,兼祧德宗光绪帝。溥仪是光绪帝的亲侄,也是慈禧的侄孙,溥仪之母为慈禧亲信、后党核心人物荣禄之女。溥仪进宫第二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崩。次日,即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因痢疾而亡,卒年74岁。 定东陵的两座皇后陵并列而建,这在历代皇陵建筑中绝无仅有。 慈禧一生垂帘听政达48年之久,将晚清国柄牢牢操在手中。发动过两次政变,镇压了三次农民起义,经历了四次对外战争,在她的操纵下,清廷产生了许多离奇的谜案,直到今天,还很难解开。 慈禧陵为清东陵中最晚构置的建筑,因此,它综合了清代帝后陵寝的诸多特点,成为集大成的最为完备的后陵。宝城作长圆式,围墙前宽后窄,取法于定陵格式。地宫构造为5券2门,取自道光帝慕陵规制。地宫庑殿顶用新样城砖灰砌,取法于道光帝宝华峪慕陵和咸丰定陵。宝城与方城之间隔以卡子墙,并辟东西角门,则仿自昭西陵、泰东陵及除慕陵以外的各帝陵。隆恩殿前月台之上鼎、鹤、鹿,是循于泰东陵之成规。而神道碑亭的建立,则完全仿照了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