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门》 谈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谈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我想一般年轻人都会注意到“什么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这一问题,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便常为此苦苦思索,最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想许多年轻人一定也有兴趣追问这个问题,因此我愿意在此与大家一起研讨。 如果,我们拿这个问题向人请问,得到的答案总离不开“品德”、“时间”、“友谊”、“金钱”、“学问”、“诚实”、“信用”、“名誉”、“生命”等等,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很少人提到“权力”、“地位”或“爱情”或许多大部份人尚无法觉察出这三者的重要性;也许因为他们在正式的课本上未曾见过这些说法,所以念头未转到这方面来;或许心有所觉,但羞于启齿。 记得从前我曾在某报副刊看到一篇方块文章,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大便畅通。”当时颇觉深获我心,尽管“大便畅通”四个字不太高雅,但的确说出了许多真理,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大便通畅”是健康的先决条件,而健康乃人人所共追求,其重要性不问可知。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古圣先贤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前人遵守古训,少有人敢提出异议。但时代愈后,人心竞尚浮华,喜立异以鸣高,美其名曰“创见”,于是异说纷起,卒至于人人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到头来受害最烈的便是年轻人。面对着目前思想混乱冲突的现象,青年人往往陷于徨迷失之中,不知何处何从,思念及此,能不令人黯然神伤?从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一般青年对这一问题不耐思考,以致于写出来的文章普遍缺乏深度与说服力。如果说当今青年的徨迷失乃至于堕落是由于这一问题不得解决并不为过。说得更彻底一点,目前整个人类会走向文化的末路,也未始不是由于对这问题缺乏认识使然。 尽人皆知,人贵有志,有志则内心有个目标,有个定向,如此自然会将全副精神心力集中在那上面,因而内心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安定。一般来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立个高远正确的志。一般人懒得思考追问,容易人云亦云,不知不觉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他们未尝无志,但是他们的志不是经由自己判断选择得来,他们是以别人之志为志,所以往往自陷歧途而不自知。有些人立志之前也曾经过思考判断,但是思考得不彻底,做出的决定也就难免有偏差。所以,“志”当然是很重要,但是有了“志”并不一定就是个光明正大的人。小人未尝无志,但仍难免为小人,所以我们宁愿他们无志。因此,有没有立志不是最关紧要的事,最关紧要的是你立了什么“志”,那个“志”是不是够光明远大,圆满无瑕。 如何立个高明远大的志呢?这就要看各人的智慧抉择了。缺乏智慧的人是没有能力为自己立定高明远大之志的;他们只得随波逐流,载浮载沉,盲目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因为他们的智慧不足以知悉取珍贵的东西,希望能帮助读者们认识此一问题。 先谈“品德”:品德包含了一切做人的修养,如诚实、信用、仁爱、礼让等等,品德好也就是做人做得好。大家都知道,读书的目的是做人第一的,学问第二。一个人学问渊博,如果做人失败,也只是人群之败类,所以品德的重要是难以否认的。但是做人须先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做人之道如何去做人呢?要懂得做人之道却又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常听说:“做人难”。可见做人本身即是一种高深的学问,尽管老生常谈的做人口号尽人皆知,但是真正懂得做人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世间圣贤难逢的缘故。王陽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当今社会上真正有道德涵养的人不多,原因实在是真懂得做人的人太少。如果懂的人多,自然而然有涵养的人就会多。所以品德之上,尚有一样东西更重要,更优先,那就是道理;须先懂了这方面的道理,努力去实践,品德才能产生出来。所以道理是根本,品德是枝末,本末先后不可倒置。孙中山先生说:“知难行易。”这就是王陽明先生真知乃能力行的思想。因此所贵者在知,有了知自然有行。所以身为人师者要着重阐明为人之道,而不是一味教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要把道理说出来,学生懂了道理,自然会去行。 至于说“时间”是人生最珍贵之物,真是有欠思考。许多人惑于“寸金难买寸光陰”之语,以为时间无疑是天下间最宝贵的了,殊不知时间和金钱一样,是中性的东西,不好也不坏,当你善用了它,你会好好把握,做出许多有意义之事。当你不善用它时,它变成一种累赘。所以有人度日如年,苦于无法打发消磨。举例说,对于一个热心于学术的人来说,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一个开刀房里的病人,却巴不得时间赶快过去。自杀的人为什么要提早结束生命呢?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时间已失去价值。所以时间的价值乃是因人而异,唯心所造,无客观的标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是比时间生命更可贵的东西。 金钱也一样。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可是他们没想到金钱也同样是万善之源。金钱本身无善恶可言。它可以带来幸福,也可以带来祸害。要说金钱很可贵当然是可以的。俗语云:“有钱可使鬼推磨。”又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若非可贵,何以有那么多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求财?但是我们要知道,金钱有一定的来路,不懂得求财之法,贫困的人只好永远贫困。有了财,也要懂得护财、理财,否则到头来还是会失去。世上有许多幸运儿,继承了祖宗不少遗产,可是眨眼之间,亏光、蚀光、被骗光或自己挥霍光,到头来还是穷措大。有什么用?以显然有一样东西比金钱更为可贵,那就是生财之道与理财之道,懂得这些道,没钱的人慢慢也会变得有钱,有钱的人会变得更加有钱。记得《战国策》上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吗?冯谖把许多债券当众烧掉,目的就是要为孟尝君积点德,可见有比金钱更为珍贵的东西。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不是一种目的,是枝末而非根本;没有金钱固然不能生活,但是穷毕生之力于金钱的追求上,无论如何是不值得的。 有人不重视金钱,却很重视名誉,为了名誉可以拼命,可以打肿脸充胖子,可以牺牲金钱、亲情、友谊。我曾听说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位工程师,后来双双到美国去,因为无法申请到永久居留权,又因美语能力太差,无法找到理想工作,只得夫妻俩到工厂做零碎夜工度日,很想回国,但男方的父亲却为了面子问题,不许他们回来,这就是为了名誉而牺牲亲情的例子。名誉是人人喜爱的,但名与实应该相符;名不符实,一旦让人窥破,便自贬身价,为人所不齿。所以实际的才学道德才是根本,名誉只是枝末。 谈到学问,很少人敢忽视。世上一切事业都要靠学问为基本。学问几乎与工作、待遇、地位产生密切关连。所以一般人总要千方百计使子女受更多的教育,求更多的学问。但是千万学子一同受教育,成就参差不齐。有人死命读书,日以继夜,却始终不成气候;有人慢条斯理,悠哉游哉,却能名列前茅,其故安在?在于悟性、记性之差别而已。善做学问的人事半功倍,不善做学问的人事倍功半。学问乃是客体,智慧乃是主体,智慧不高,最宝贵的知识摆在眼前也是视若无物,不知取得。所以显然学问之上有更高级的东西存在。老子说:“绝学无忧”;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见老子并不重视学问。老子所重视的是“道”,他宁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此中道理一时说不完,且待读者好好去研究一番。老子不是鄙弃学问,只是认为学问乃是次要之物。正如孟子所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由博返约可以说是一切圣哲的历程,可见真正可贵者不在学问,而是透过学问的简约的原理、原则。 至于生命的珍贵,当然不在话下;求生存,乃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治病,人可以花光他的积蓄,可以残杀物命以肥己。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人就不必辛苦地赚钱,不必为谋生而受气,不必患得患失地积蓄。为了维护这条命,人类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致于生命变成了痛苦的根源。所以老子很感慨地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样一来,原来可贵的东西,在老子心中反而变为累赘了。有人“舍身取义”,有人“杀身成仁”,西谚更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 故,两者皆可抛。”所以生命的价值是否最高实在是大成问题。 有人以为,其他都是枝末,只要抓到权位便不愁其余的名、利。更有一些人几乎是权力狂,百种计较,千般钻营,只是为了争权,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事实上他们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与骄慢是已。殊不知权力有权力的取得与运用之法,倘取之无道,用之无方,便败不旋踵,立见消亡。地位与权力往往相关,但非绝对相关。有人有位无权,虽非炙手可热,但其位尊高,又享受一定的福禄,处处受人敬重,亦有足可乐者。所以地位也成为一般人争取的目标。但我们平心而想,权力地位都不是可以平白得来之物,若无才德衡智以为本钱,纵然侥幸得之,亦难保久远。所以这样看来,权位也不是根本,权位之前还有更重要者在。 最后谈到爱情,有人特别重视爱情,认为若无爱情,生命便为之暗淡无光,所以有人不爱江 山爱美人;有人宁冒不孝之名,宁与所爱者比翼双飞;更有大部分的人千方百计以吸引异情的青睐,为了异性的爱,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殊不知“被爱”只是一种结果,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便会被异性所爱。要获得“爱”,自己先要有足够的本钱,先要有足以令人爱慕之处。此中离不开学识、健康与正当职业。而一旦你具足了以上这些,你不仅不愁没有异性来爱你,而且你不一定会渴望它,因为你已经达到了圆满独立,自足自乐,不假外求的境地。许多大哲学家、宗教家之所以能保持独身而高寿,理由在此。 最高的价值——智慧 最高的价值——智慧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前文我未做正面解答,但相信许多读者可能已领会出来。其实这并非什么秘密,但若不痛下思辩的功夫,只能知其皮毛,无法达到“确信”的境地。 人生最宝贵的乃是“智慧”。人生的第一件事,应是追求“智慧”。这里说的“智慧”有别于“聪明”与“天才”所谓“智慧”,乃是由那光辉圆满的灵性所流露出来的一种领悟力;有了这领悟力,则万事万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无所遁形,所以它能领悟一切真理而无所遗漏。所以灵性与领悟力与真理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譬如镜子一样,一面平坦光滑而无尘垢的镜子,我们可比作“灵性”,镜子有“照”的功能,我们可比作“领悟力”,所照见的物象,可比作“真理”。所以一个灵性未经启发的人,我们不认为他有智慧,正如我们不认遍布灰尘的镜子有“照”的功能。启发一分的灵性,才可以有一分的智慧,才懂得一分的道理,启发十分的灵性,才可有十分的智慧,才懂得十分的道理。所以我们说某某人不懂道理或不讲理,与说某某人无智慧,或说某某人无灵性,意思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灵性或真理。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智慧而不强调灵性或真理呢?理由是:“智慧乃是一种能力与作用,在三者之中,它居于枢纽的地位。有了灵性,若不加运用、训练,依然不会有智慧,依然不能了悟真理;正如镜面虽无尘垢,若不用以照物,依然不能发挥它的用途,不能显现各种物象。 智慧乃是以全体的灵性为根本,所以它与“聪明”和“天才”有所不同,因为“聪明”二字乃系耳聪目明之谓,偏指感官的发达。虽然所谓“聪明”有时意谓“较高的智商”,毕竟不如智慧之圆满与深沉。所以我们不会形容孔子、老子、苏格拉底为“聪明的人”,而形容他们为“具有智慧的人”。而“天才”往往指某方面的天赋而言,如天才音乐家、天才数学家。固然,圣哲多具天才,但天才并不等于圣哲,因为圣哲的智慧具有全面性与统一性。 根据儒家的经典,我们可知儒家把智慧列为第一优先。如《中庸》讲三达德,亦智为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之意为明白本有的光辉的德性,亦即启发灵性。再者,《大学》一贯的修养,其起点在于格物致知,所谓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事物物的道理以获得圆满的智慧。《论语》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切问、近思都是求取智慧之法,有了智慧便能引发仁爱心,所以说仁在其中。中庸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为什么孔子不换个顺序说:“笃行之,明辩之,博学之。”显然是因为知在先,行在后之故。所以到了后代,王陽明才说:“真知乃能力行。”孙中山先生说:“革命的基础在于高深的学问。” 搁置圣哲的言论不谈,当我们静心而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智慧的重要性。试问有了智慧以后,我们还怕没有办法,没有希望吗?有了智慧,则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则人生一切问题都会豁然开朗,虽不一定能一时获得解决,却总有解决之日。宇宙人生的问题不外乎以下三种形式:“……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才能……?”比如说:“权力是什么?”“为什么人会热衷权力?”“如何才能获得权力?”“快乐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会不快乐?”“如何才能获得快乐?”无边无尽无穷的问题都逃不出这些形式。一旦有了智慧,问题都可得到解答,然后进一步徐图解决。前文我提到名利富贵……乃至男女爱情对人都是利弊参半,都是有副作用与危险性。这些东西被人所享受,但是拥有越多,则越容易招灾惹祸。但如何能拥有这一切而不致于招灾惹祸,端看拥有者有无智慧以为断。有了智慧,则他的言行做法都能合理合情,妥贴稳当,则世间种种身外之物在他手中都能获得最佳运用,而不致为他引生烦恼。而且,在取舍之间,他能有明智的决定,在必须舍弃之时,他也不会黯然神伤,神魂颠倒,这是因为智慧发挥了作用。 当我们静心观察,我们可以知道,举凡古今圣哲,大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当他们居高位,掌大权,享受厚禄之时,他们都能善用其声望、权力和地位,担天下之重任,发挥一己之长以利济生民;若不幸而时不我与,小人道长,他们也都能“*3世无闷,不见知而不悔”(易经语),悠游林下,了其余生。道理安在?一言以蔽之,曰智慧而已矣。诸位也许会问,为什么智慧能使人看得开,放得下呢?原因是:智慧根源于灵性(亦即大我),灵性一经启发,则小我观念日渐淡薄,其心广大开阔,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语),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语),其境界是“圆满”、“光明”、“空灵”、“轻松”、“自在”。其精神能力达于最高,所以能化解许多无谓的烦恼。此时他不必再重视物质、声名、地位、权力,他所需要的只是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而已。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的确,我们的躯体有限,容量有限,只要精神修养提高,智慧显现,我们原无需太多的物质,当然,更不需要虚名来安慰自己,权力来陶醉自己。一个君子,或是一个圣贤,如果他也追求财富、权位、声名的话,那么他一定是要借财富、权位、声名以完成他的伟大理想,而不是用这些东西来填补心灵的不足。 反过来看,一个没有智慧的人,那么他肯定是个对万事万物执迷不悟的人。他一定活得很痛苦,没有希望,一定得受人愚弄,受环境摆布。他不能自甘淡泊,他的欲望 极高,可是他不知如何去获得所欲之物;若一旦得到了,反而招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他不知要如何处理、运用;若一旦失去了,更是懊悔不堪;这就是所谓的患得患失。以钱财为例,一个缺乏智慧的人,没有钱他感到苦恼,有了钱往往苦恼更甚,有了钱再失去,其苦恼又复加倍。他可能财迷心窍,铤而走险,然后误蹈法网,若侥幸而成暴发户,便穷奢极欲,沉沦 酒色,乃至玩物丧志;或者因不懂理财而旋复失去,到头来往往落得身心交 病,狼狈潦倒,其结局甚至比原先贫穷的境况更糟。何以故?无智慧故。举一反三,余可类推,我们可以了解无智慧之人真是一无是处。推而言之,他们有钱是苦,无钱也是苦;生病是苦,健康也是苦;孤独是苦,群居也是苦;做事是苦,闲着也是苦;有地位是苦,无地位也是苦。总之,他们提不起也放不下。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对人生有最合理的安排;他能明白事物的本末先后;他能在各种场合中说出最适当的话,做出最适当的事,表现最适当的态度,他能应付各种问题;他能见微知著,鉴往察来;他不但能自知,也能知人,所以他对己对人都不会低估,也不会高估;他能慧眼识英雄,也能慧眼识小人;他深悟人性所具的潜能皆无限而平等,并深知人人成功的可能性相等,所以他知道没有理由自卑,同样也没有理由自大;他深知道德之重要性,故随时提倡道德;他了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语)的道理,所以他具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不仅爱家、爱国,也爱全人类,而且能推而爱万物。 一个国家需要有睿智的领袖,一个学校需要有高明的校长和教师,一个家庭需要有明理的家长,一个男人需要有贤慧的太太,一个女人也希望嫁给有灵性的丈夫(呆头鹅怎会受欢迎?)世界上有哪一件事不需要智慧去完成?有哪一门学问不需要智慧去领悟?有哪一个人不需要智慧?有哪一个人不希望以智慧者为领袖、为师长、为配偶、为上司、为属下、为朋友? 名利富贵对拥有者多少会有副作用和危险性,容易招灾惹祸;惟有拥有智慧的人不必担当什么风险,因为它本身即是出险的舟筏。而且名利富贵往往须由争取得来,到手之后便为众矢之的,所以难得易失,难保久远。智慧之为物,求其在我,不必与人争夺便能拥有,既有之后,不怕被人掠夺,因为它无声无臭无形。而真正的大智慧总是深藏若虚,不尚卖弄炫耀,所以不怕招来嫉妒、攻击。有人说,智慧愈高则烦恼愈多,那是因为智慧未成熟的缘故。智者也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遭到讥讽、毁谤、歧视,但是这些讥讽的冰、毁谤的雪、歧视的霜都将在智慧的日轮之照耀下,在心中消融无踪。 智慧是诸德之母,一切美德若无智慧为其眼目,必多趋于邪路,所以说:“诸德如盲,智慧为导。”今聊举数例以明之:不智之忠是为愚忠,不智之孝是为愚孝,不智之信是为迷信,不智之爱为痴爱,不智之仁容易被人利用,不智之勇往往自召其祸,缺乏智慧的果决名为武断,缺乏智慧的坚定名为顽固,精进而缺乏智慧可能愈精进而入邪愈深,创新而缺乏智慧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换汤不换药。 邵康节先生临终时说:“眼前道路须令宽。”真的,当我们踏上人生的宽广大道,内心会有多么美妙的感受!但是若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这条宽广大道在哪里呢? 迈向智慧之路 迈向智慧之路 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智慧”,但是大家不禁又要问:“智慧既然如此重要,如何才能获得它呢?”是的,这问题与前面的问题同样重要,所以我们不得不继续探讨它。 扼要地说,要想追求智慧,方法不外乎读书、思想、阅历和直观。首先我们谈读书。自古以来,读书一直是启发智慧的共法,一个极愚笨的人,只要能努力读书,总有开窍之时,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意思。书是古今作者心血的结晶,是思想的成果、经验的记录、情感的投射、世相的缩影。若能善用书籍,不知可以从中获取多少心灵的启示,可以省去多少时间、精力。所以说读书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事。自古至今的才智之士没有不博览群籍的。因此,要想启发智慧,第一件事应该是读书。我们知道,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上,老师的提携指点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有限,负笈从师,岂是易事?幸好晚近印刷术发达,各类书籍大量流通,因此我们可以自由 的选择古今作者为师,接受教益,以补正式教育之不足。 时代愈后则书籍愈多,令人读不胜读,所以许多人为读书而憔悴,为读书而烦恼,为读书而神经衰弱,这是不能把握要领的缘故。善读书者先读“母书”(各科目中根本之要籍),再读“子书”(发挥或解说母书之书),换言之,即将书籍分为“重要”与“次要”两种,而有所注重。再者,读书要读不朽之名著,因为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必是经过长久大众的鉴赏、批评而后被认定的,换言之,它们都是经过时代考验过的,所谓“开卷有益”应该是指这些作品而言,对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放心去读,必然可以在智慧上获致增益。 许多人读书而无所收获,就半途而废,遇难而返,这就是缺乏耐心,毅力,所以对于书中的道理,当面错过,入宝山而空回,非常可惜。仲父先生说:“一个人做任何事要有蛮干的精神。”所谓蛮干就是要具有高度的耐心与毅力。我个人认为,读书,尤其读难懂之书,要用“缠”字诀,要能追究到底,不弄清楚,不肯罢休。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 世上书籍的种类甚多,大概可以分为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类,哲学在探讨宇宙人生的大原理、大法则,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则注重其部份的原理和法则。而大部分的宗教(有少数例外)着重于信仰,不注重理智的发展。因此,要想追求智慧应该要在哲学与科学的书籍中用功,当今世界潮流重科学而轻哲学,科学之中又特别重视自然科学,殊不知哲学乃一切学问之母,一切学问在从前都于哲学的范围中,现代人本末倒置,只知研究科学而忽略哲学,甚至藐视哲学,以致哲学变成少数专家的学问,难怪大部分的现代人缺乏中心思想,变得现实而鄙俗了。 我认为哲学与科学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研究哲学者亦需研究科学,研究科学者同样也应该研究哲学,如此本末合一,体用并明,人的智慧才可达到圆满的境地。我们所需要的哲学与科学并重兼顾,如今,科学已有那么多人在强调,我们所该强调的是哲学。 研究哲学是人类每一分子自己的事,而不只是哲学家的事。人活着就不能没有哲学,三轮车夫有三轮车夫的哲学,赌徒有赌徒的哲学,各人有各人的哲学,但是各人的认识体悟不同,其见解有邪正、浅深、偏圆之异。各人的哲学密切关系着各人人生之祸福、吉凶、忧乐,所以每个人都有研究哲学的必要,其目的乃在于使自己彻悟宇宙人生的基本原理,建立自己对宇宙人生正确、深入、圆满的见解。研究哲学能使我们具有对宇宙人生总体性、根本性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才算是一个“识大体”的人。 其次,谈到思想,读书使人获得知识,有了知识以后,我们所该用力的就是思想。只有努力思想才能融贯消化书中的义理。其实何止读书时须用思想,当我们待人接物,或面对人生的难题之时,也不得不运用思想。思想在求取智慧的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乃是人生修养的五过程,而其中“审问”、“慎思”、“明辩”都可算是思想的活动,足见思想的重要性。世界上卓越、睿智的政治家、哲学家、宗教家、学问家、教育家、科学家,哪一位不是同时具备思想家的身份,所以勤奋的思考足以开启智慧之门,是不容置疑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吸取知识,“思”就是将所吸收的知识加以分析、整理、综合、融贯,更可进一步,就已知之理而益究之,以求悟未知之理。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思想的基础,则容易陷于胡 思乱想的境地。所以孔子说这是很危险的事。反过来说,纵然有渊博的知识,如果不用思想的功夫,则心中不能产生妙悟,智慧将何从产生?所以思想之前必须读书,这是思想者所该注意的。 再者,思想要有思想的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导致正确的结论,错误的思想方法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基本的逻辑知识是必备的。 宇宙内的事物是复杂而多变的,故其中的道理也是奥妙难知的。如果我们要藉思想来推求领悟这些道理,应该先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互相牵涉,互相影响,所以当我们考虑某一问题时,应顾及到时空中的复杂因素,站在各种不同角度予以观察、分析。往往一个问题,前人已经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包括正面与反面的看法),我们都应一一列入考虑。 当我们在某一个问题上获得结论,并不能就此中止,尚须反复检查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做“审问”、“慎思”、“明辩”的功夫,尽量寻找自己的毛病,说得不好听,就是尽量对自己的结论挑剔,找到站不住脚的地方,立即毫不吝惜地推翻或修正,新结论产生以后,仍须不断检查,直至完全满意,认为无懈可击为止。我认为善于思考的人应该最有勇气怀疑、否定自己的观点,在多次的怀疑与否定中,自己的见解不断得到修正、重建,因而日趋完美,智慧也因不断磨砺而愈益增进、发皇。所以我以为扩大思想的范围,勇于怀疑与否定,可以说是思想的要领。懒得思想或怯于怀疑、否定的人不能在心智上获得突破,所以这种人不是心无定见,人云亦云,就是顽固不化,故步自封,难怪他们要任人摆布,不能主宰自己的忧乐。 思想之路是崎岖的、长远的,可以说是步步难关,处处陷阱,若难关冲不过,遇难而退,无法不成为浅薄之人;倘使落入陷阱,就会成为“思想问题”人物,因此,可以说思想乃是心灵的一种磨炼与冒险。真理的天地辽阔无边,思想之鹤在那里翱翔,不小心便会迷失。在思想的园地里耕耘颇为劳苦,成长的期间往往相当漫长,可是它的果实却是丰硕的、甜美的。思想是人类特具的秉赋,自古以来,有多少平庸之辈,因为勤于思想,终于开窍而成为智者,成为圣贤。因此,思想虽艰难危险,只要具至诚之心,终究都能攀登思想的峰顶,提神太虚,俯临万有,大开慧解。《中庸》说:“至诚如神”。就是说凡事出于至诚便能神奇地达成目的。 读书与思想之外尚有一个方法可以增进智慧,那就是阅历。阅即观察,历即经验。天下万物,一物有一物的理,理有万殊而书籍有限,更何况有些理尚未被发现,所以全天下之书不能网罗净尽全天下之理。因此,我们追求智慧不能全赖书籍,尚须仔细观察万事万物,从中去体悟真理。经验有时意味着实践,读书是“知”的功夫,而经验从表面看是“行”的功夫,其实“行”中也是有“知”,所以理学家朱子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王陽明先生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般人认为要得到智慧只须多读书多思想即可,殊不知读书思想所得的智慧浅,而阅历所得的智慧深。但是若以阅历所得的智慧深而遂以为不必多读书思想,则又大错特错了。因为两者间有所偏重的话,则所得的智慧便属有限而不得圆满。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这都是畏惧实践的表现。此外,中国人大抵是一个含蓄而内向的民族,自古安土重迁的观念深植人心,于是使得国人阅历狭窄而眼界不开,心境封闭。幸另外有些才智之士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如此才使国人免于过度轻忽阅历,过于怕事。一个人若想藉阅历来增进智慧,只要时常谨记如此两句格言即可。 启发智慧尚有一个至简至捷的方法,用不着苦读、苦思而能直接与真理契合,这个方法叫做直观(有时被称为直觉)。它是一种心灵高度的悟境,超五官的意识的感受,直接与宇宙之实体合一。无论在西方或东方都有学派主张以此法启发智慧、探求真理,如西洋哲学家谢零、柏克森,印度的瑜伽哲学,道家的老庄,儒家的易经,宋明的理学,佛教的禅宗、密宗,都或多或少地提倡直观。因篇幅所限,在此只能举其一二,约略介绍。 易经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思是说,要想彻悟宇宙万物变易之理,必须要无思无为,停止一切念头与行为,达到寂然不动的境地,如此才能感悟、通达天下事物的道理。此外如宋明理学家亦提倡静坐以直观宇宙人心的本体;禅宗明心见性的功夫,讲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境智双泯,法我皆空”;庄子提倡“心斋”、“坐忘”的功夫,认为冥心合道要由“外天下”做到“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最后入于“不死不生”(指精神而言)。以上这些方法其共通点在于先安定心灵,清除如云如雾的妄念,达到空灵之境,以开显心灵的本来面目,证悟宇宙万物的本源,进一步从体以达用,运用心灵的智光彻照一切万殊的物理、事理、心理和一切差别众相。 直观的功夫在理论上虽说是至简至捷,其实其难度超过读书与思想,若无适当的师长指导很容易走入岔路,因此,一般人反而不敢轻易尝试。 读书、阅历、思想与直观都是追求智慧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中又有一个共通的基本修养,那就是“定静”的功夫。心不能定不能静,则无论读书、做事、思想与直观都不会有太大的成效可言。因此,智慧也无法开显出来;反之,心能定能静则如水中污浊得以澄清,水波得以止息,又如镜面无有灰尘遮盖,那么水中之物便清晰可见,水面上更有明显的映影,而镜子也能现出光辉,使镜前之物丝毫毕现,所以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很注重“定静”的功夫。明显者如《大学》讲“正心”,又讲“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讲“虚极静笃”;荀子讲“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印度的瑜伽,佛学的各宗各派之无不提倡“定静”。如果我们说“定静”乃是人生的基本修养,谁说不可。 以上所说,不过略举大端,择要而言,其实,启智之道,何止四种,凡能使人对一切“理”有所“悟入”者,皆属智慧边事。悟有大小,小悟可以累积而成大悟,大悟又可累积成彻悟。彻悟者,乃智慧之圆满,也是吾心全体大用之彻底发挥。刚去世不久的哲学大师方东美教授在“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一书前言中有一首诗,可借以窥见大智慧的境界,其诗云: “浩渺晶莹造化新,无云无霰亦无尘, 一心璀灿花千树,六合 飘香天地春。” “浩渺晶莹造化新”是大智慧显现以后所见到的宇宙;“无云无霰亦无尘”是形容内心的空灵境界;“一心璀灿花千树”是说明心灵的美妙富丽;“六合 飘香天地春”是描写大智者内在永恒的生机、永恒的快乐、解脱。诸位!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圆满智慧的属性 圆满智慧的属性 最后,我再与大家研讨圆满智慧的属性,目的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真实的、成熟的、圆满的智慧应该具备那些内容,以便各位在作自我鉴定,或鉴定他人时有所凭准,从而肯定“智慧”的的确确是人生幸福的秘钥,是永恒快乐的泉源,是人类共同的救苦灵丹。 我们要知道所谓圆满的智慧乃是大智慧,与一般世俗所谓高智商有所差别。心理学家测验智商只重在人的记忆力、推理力、反应力、想象力、联想力、判断力,以及一般性的常识,并不注意人的道德观念与心灵状态。因此,所谓高度智商与本文所称的圆满智慧(有时称大智慧、真实智慧)有所不同。笔者认定圆满的智慧必须具有四种属性,即“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缺其一二,或有所偏重,其智慧即非圆满、非真实、不成熟。而高度的智商往往只是意味他的心灵本钱较为充足,但不一定具足这四种属性;换言之,即难保不走向邪恶,难保能主持公理正义,君不见古今中外的专制暴君及其鹰犬,他们的智商不是都很高吗?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小智小慧、邪智邪慧,真实的、圆满的智慧是难能可贵的。 圆满智慧的第一属性即“理性”智慧,乃因内心的光明照见真理所产生,因此,一个人对真理无所了悟不能算拥有智慧。了悟越多,智慧越高,所以理性越强。理性加强的结果是:他面对事物不为表面所惑,他能透过外表,深入研究事物内在的性质、条理、本末。他好学深思,锲而不舍,对一切道理——包括各种哲理和各种科学原理都饶有研究的兴趣。他觉察到天地万物处处皆有“理”的存在,一事有一事的“理”,一物有一物的“理”,且理理互相贯通,故表面的差别的众理之中又蕴含着基本的、共同的原理,那就是“道”。“道理”是无价之宝,是宇宙的主宰,此外别无主宰。顺理者昌,逆理者亡,所以掌握了真理也就是掌握了一切,成为真正的富者贵者。因为他重视“理”,所以内心想的是“理”,口里讲的也是“理”,因此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便能合乎理,能心平气和,不意气用事,不诉诸暴力,不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是一国的领袖,他不会刚愎自用,野蛮专制,以君临万民的姿态出现;他会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他们做最合理的解决。如果他是一位教师,他会透彻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予以最合理的教导。如果他是丈夫,他不会有大男人沙文主义的观念,夫妻遇有争执,不会强迫对方服从自己,他知道对方的意见若是合于理,则听从之,使整个家庭获益。如果他一时糊涂而犯错,在真理的面前,他会勇于认错、改错,他会认真认错、改错,才能获致长远的幸福,顽固倔强只会带来悲惨的结局。如果他谈恋爱,他会保持强度的理性,看清对方的优点与缺点,将丰富的情感置于理智的控制之下,不致越轨,不会做出傻事,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总之,一个拥有真实智慧的人,其内在必有坚强的理性力量,使他对己、对人、对事、对物,以“理”为依归,为准则。 圆满智慧的第二属性是“悲悯”。悲悯就是对受苦的人表现深切的同情。有人以为一个人太理智了便会变得冷酷无情;其实不然,因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也具有丰富伟大的情感。他心地广大,包容万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他的爱心广博,他不只关心一己的祸福,更会进而“亲亲”、“仁民”、“爱物”。因为他以智慧觉察到,个人不能孤立于社会人类,甚至一切万物之外,所以同情心若不能普及一切,坐视一部分人受苦受难,毕竟是一种缺憾,良心终不得安。再者,他深切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所以知道关怀别人并不是吃亏。因此,他能发自内心的去为他人设想。总之,大智慧者扫去心中的迷雾,心如太虚,明齐日月,他释放了心中的光明,同样也释放了心中的情感,因此他跳出了情感的小圈圈,不再仅忧心忡忡于一己的、家庭的利害祝福,而会进一步慷慨地爱国家、爱人类、爱万物;而且这种爱心有异于世俗的爱心,因为智慧心涌出的爱是净化的爱、超然的爱;无危险性的爱,纯粹是关怀;施予而不染着、不占有。因此,不致于由爱生恨,造成悲剧。若追究这种伟大的悲悯心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便发现它与大智慧是连贯一气,密不可分的。因为大智慧源于内心勤勉的“思想”,悲悯心也离不开经常的“思想”。人因“思想”宇宙人生之至理而产生“智慧”,同样也因“思想”人类万物的痛苦而产生“悲悯”,所以“思想”原来是“智慧”与“悲悯”共同的根源。明乎此,将“悲悯”列为“智慧”的属性,也就不会令人怀疑了。 圆满智慧的第三属性是“信念”。“信念”亦恒与“智慧”相表里。大智慧者因为了悟真理的缘故,对事物的因果理则产生坚定的信念。他对古今圣贤所揭示的明训,无所疑惑,坚固执持。他相信公理与正义才是无价之宝;相信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及“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此他对自己的念头、言行非常注意检点。他的信念是智信而非迷信,所以不怕考验,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别人如何破坏攻击,如何蛊惑引诱,他终不为所动,甚至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他对自己无限的潜力深具信心,但自信只导致自尊,并不造成自傲,因为他也相信任何人也平等地拥有无限的潜力,所以他能以平等心尊重任何人。他相信为圣为贤,达成人 格的圆满,其可能性人人均等,只要努力学习 磨练,人人均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哲人、领袖、科学家、艺术家、宗教家。总之,大智慧者的内心不再有怀疑。因为怀疑是人生必要的历程,但人不可以也不可能始终怀疑。怀疑的目的在于肯定,当智慧展现,如旭日之初升,疑雾自然消散,代之而起的是信念、信心、信仰。 圆满智慧的第四属性是“和平”。“和平”就是心平气和,不愠不火,内心无所冲突、挣扎,也不会与人起冲突、纠纷,他与万物合谐而不对立,为友而不为敌。当然,在他眼中,这周遭的一切以至于宇宙万物,并非圆满无憾,而如何改善何时改善,改善的进度与幅度如何,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不生烦恼。如果暂时无法改善,则“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语),不作无功之徒劳,故转而设法适应。他知道万物自有其一定的理则,从因到果之间,其时间的距离各自不同,有的事物很快有结果,有的事物迟迟才有结果,急躁懊恼,于事无补,所以他能平静以待,从容不迫。他的所言所行皆顺乎理,故能心安理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语)。他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一切事务该如何处理,他都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面临何人何事,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和平安详。当他睡眠之时,不但不做恶梦,甚至达到“至人无梦”(庄子语)的境界。他的智眼已开,他已明白宇宙人生的至理,光明的大道理展现在他的面前,他不再疑惑、徨、迷失,内心充实而笃定。大智慧者的内心如黄昏无云晴空,如浪静大海,如无风灯烛,如无垢明镜;在和平的心境中,智者享受着人生真正的、高级的快乐,这种快乐异于世俗危险的狂欢与短暂的感官之乐,那是源于智慧心的无声音乐,无形美景,无副作用,极微妙、最永恒且不可坏。 以上所说四者即圆满智慧的内容,每一种属性均与智慧相伴随,相表里,相辅相成,相生相长。换言之,智慧能产生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同样地,培养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也可以增进智慧,这是极为奥妙之事。进一步更可知,真正的智慧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呆板的,而是互为融通的、温 暖的、活泼的。智慧心中有高度的理性与丰富的情感并存,但两者并不冲突,且能互为助长。智慧心中的和平并不是死寂的状态,因为它具有敏锐的悟性和伟大的同情心。智慧心中的信念貌似固执而实异于世俗的固执,因为信念与理性相结合,所以不生偏误;而世俗的固执常以非为是,所以后果堪虞。 根据这些尺度衡量,于是我们明白:不讲理、逞意气、不辩是非、排斥异己的人非智者;冷酷无情、幸灾乐祸、心胸狭窄、麻木不仁的人非智者;不信宇宙有真理,毁谤圣贤,人云亦云,无中心信仰的人非智者;情绪激动,满腹牢騷,浮躁不安,心猿意马的人非智者。 最近看到一张书笺,其中有一张写道: 处事超然 处人蔼然 静处澄然 处理斩然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作这些词句的人,你说他会是没有智慧的人吗? 真智慧之门——缘起性空哲学的应用 前言 前言 佛门号称“空门”,(释迦牟尼佛号为“空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与哲学,说“空”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空”是佛教的标帜,要想了解“空”的哲理,只有向佛讨教。古德说:“十方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意思是说,十方世界有许多选拔佛的试场,应试者只要内心证悟空性,便被录取了。一个人尽管看了许多佛书,听了许多佛理,吃了许多年素,打坐、念佛、朝山样样都会,如果他不理解“空”的哲理,可以说这个人并未获得佛门的基本智慧。佛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宗教,它有极为高明的哲理。它也有极实用的修养方法,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与生活,并使人的内心证入奥妙的境界中。学佛的四种过程为信、解、行、证,信解在行证之前。现代人误以为佛教是迷信,所以必须多在理解上下功夫,以启发信心,才可能付诸实行,获得证验。 一般人一听到佛教说空,便以为佛教虚无、消极、否定一切,因此对它起恐惧心、厌恶心、排斥心。其实这也难怪,只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真正的佛理。本文写作的目的,即在试图将此高深的哲理,以最浅显的文字说明,并希望读者能将它运用于为人、处事、读书之中,以获致人生真正的幸福安乐。 只要你抽出一些空闲,耐心地把本文看完,相信一向被认为艰深的佛理,你也可以多少尝到它的滋味,《礼记·学记》说:“虽有佳肴(好菜),弗食,不知其旨(甘美)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花很少的时间,俯一门高超的哲理,很划得来。 法喜充满 法喜充满 笔者一九六三年,亦即大学一年级时,由于朋友的引进,加入佛学社团 研习 佛学,今年是八五年,算来我的思想在佛门中也打滚二十多年了。这期间,阅读佛书,听闻佛理,有许多心花怒放的经验。不过近年来,最令我法喜充满的,便是在讲台上讲述性空哲学的时候。近年,我在师专任教中国哲学史,并应邀在佛学研习 班上课。每一次讲到这个题目,心情不知不觉倍加兴奋,语句自然滔滔不绝,学生听讲也心不旁驰,全神贯注,从他们发亮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中,我确知他们已获实益。 现象界的说明 现象界的说明 哲学不离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佛学也是一门哲学,自然也有它的各种论点。而缘起性空哲学便是大乘佛学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一种扼要说明。大乘佛学对理象界,如果用一个字来说明,便是“空”。用两个字来说明,便是“缘起”。用四个字来说明,便是“缘起性空”。如果用更多的文字来说明,便是二百六十字的《心经》,甚至六百卷的《般若经》。须要用多少文句说明才能使人理解佛教的宇宙现象论,这要看各人根基的利钝而定。 大乘佛学以“空”为基础,也以“空”为穷极。所以研究佛学当以明“空”作为下手处。如果您想对“空”作初步的了解,本文可以作为敲门砖。如果您想深入研究,可以看今人印顺导师的“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空探究”,道安法师的“空的哲理”,智瑜法师的“十二门论释”,张澄基博士的“空性哲学”,以及古代僧肇法师的“肇论”,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当然您若想全盘地、彻底地了解“空”的话,非遍读佛教大藏经不可。 缘起性空哲学侧重于宇宙现象界的说明,它不谈本体论,对于人生论也是到此为止。本文中有关哲之运用部分,乃笔者个人揣摩佛意加以发挥。 缘起的宇宙万象 缘起的宇宙万象 佛教认为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因缘条件才能生起,若因缘条件离散则消灭。所谓“缘起”,就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条件,“缘”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条件。比如说,一棵树的“因”是种子,种子里的基因,决定了树的形状、大小、花色、果实,但这棵树的发芽、成长,必须依仗众缘,如水分、土壤、陽光、人工等等。又如张三买一本书,念头是“因”,他人的介绍、书款、书局、交 通工具就是“缘”。朋友之交往,双方性情合得来是“因”,认识之机遇、交 谈之时间、相处之空间,就是“缘”。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无一能脱离因缘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集则生起,因缘散离则消灭,因缘变异则变异。一切事物没有它的“自性”。一切事物之性质如此,并非它自己要如此,而是因缘决定它如此。举例说,这座房屋之所以会这个样子,并不是房屋自己要成为这个样子,而是各种因缘,如人工、设计、建材让它成为这个样子。又如张三之所以赞美李四,并非张三无缘无故赞美李四,而是各种因缘使其如此,如张三最近发现李四有良好表现,而恰好张三最近看了一本书说,赞美他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加上张三原先也学习 了赞美的语词。要说明“缘起”的道理,实例不胜枚举,读者可自行联想,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中论》在开头便说:“一切现象不是自己生起,也不是别一个因素所生起,也不是自己与别一个因素所共同生起,更不是没有原因忽然生起。”举例说,张三不是由张三自己生的,张三也不是单靠他妈妈生的,如果没有张三的爸爸,张三就无法被生出来。张三自己不能生张三,张三也不是别一个因素——张三妈妈独立所生。更不是张三自己与他妈妈共同生张三,张三更不可能不靠因缘而生。所以说张三是由于众因素和合而生。读者或许会怀疑,张三明明是他父亲和他母亲和合而生的。但是我问您,只靠他父亲和他母亲便能生张三吗?他母亲在受孕后,如果不吃饭、不呼吸、环境不安定、起居不正常,能顺利生下张三吗?所以张三的出生可以说依仗着众多因缘。张三如此,其他事物亦莫不如此。 深一层观察,事物的一起散灭,有其直接因缘,更有其间接因缘。比如说,某个学生退学了,三分之二的科目成绩不及格是直接因缘,父亲失业,家境拮据,心情恶劣是间接因缘,而世界经济不景气、工厂裁员,造成他父亲失业是更间接的因缘,父亲体弱多病,工作效率低被裁员,又是另一层间接因缘,如此层层推究,任何一件事物的发生,都可推究到无穷的因缘。 因缘决定了一切,主持了一切,这使得一切事物之本身,失去了自主性、独立性、绝对性、坚实性、永恒性,于是佛说缘起性空。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的自性空幻不实。空性即是一切事物的本性。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宇宙内的事事物物并非不存在,所以说“空”。而是说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以“空”的方式存在,依“空”的原理而存在。世界之所以如此多采多姿,森罗万象,是因为事物自性“空”的关系。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说:“国为有‘空''的原理,所以一切现象能够生成。如果没有‘空''的原理,一切现象就不能生成了。”(注)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由于事事物物的灵动性、变化性,才容许有不断的创造、改进。因此,佛说“空”,并没有什么不好。况且佛并非为了劝善,而故意说“空”,佛只是依其智慧的观察,发现了“缘起性空”的原理,把它如实地说出来,以令众生觉醒而已。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空性”的原理,则一切事物便无从生起,即使事事物物现成地在那里,独立、固定、永恒,绝对地存在,宇宙也只是一种死寂、刻板的状态,多么单调而乏味。 与缘起性空的道理相通的,还有所谓的“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是变化不已的;而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不是自主的、独立的、固定的。因此,只要了解缘起性空,自然也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了。 说空不碍说有 说“空”不碍说“有” 前面说过,“空”并非百分之百的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否定它们的绝对独立真实性,至于相对的真实、短暂的真实仍是被肯定的。在某个有限的时空因缘下,万物仍具有其特定的性质、功能与作用。譬如说,这里有一只好狗,以性空的观点说,这只狗之所以被称为好狗,一定是按某种标准而说,换另一种标准说,它便不一定能被称为好狗。其次,这只好狗在某一种状况下,难保不咬死他的主人。虽然如此,依目前某种标准言,我们仍不妨称它为一只好狗。又譬如说一盆水,以性空的观点说,这盆水在某种因缘的决定下,暂时保持这个样子,它可用以滋润解渴,亦可用以灌溉花木、洗脸洗脚,但当时空因缘转变,它会变成蒸气,或变为冰块,功能又自不同,所以我们说:“这一盆水的本性是空的。”这与我们说:“这盆水在那里。”两句话并不相矛盾。 佛教有二句名言:“真空妙有”与“空有不二”。所谓“真空”是说一切事物无丝毫绝对独立实有性,所谓“妙有”是了悟到世间万象的生灭都是非常奥妙难思的。所谓“空有不二”,是说“空”与“有”两种观念,非但不互相矛盾、互相妨碍,而且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空”与“有”都是依缘起说的。一切事物皆依因缘起而说为“有”,也因因缘和合所以说为“空”。因此,若有人说,佛都只会说“空”,这也空,那也空,这只对一半。因为佛若只说“空”,不必耗费那许多口舌气力,说法四十九年。佛教的大部份经典都在说“有”。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生命有三世,有前世,有今世,有来世。说有饿鬼,有地狱,有天堂,有佛、菩萨、罗汉、神仙。有金翅鸟,有毒龙,有十方恒河沙般的世界。由佛眼的观察中,世界是如此千差万别,森罗浩瀚,生灭变异,如幻如化。从平淡到神奇,从简单到复杂,从美丽到丑恶,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宇宙间的一切,无不是“有”,同时也无不是“空”。这种空有不二,不落两端的观念在佛教叫做“中观”,意即“中正不偏之观念”。这种理论叫做“中论”,意即“中正不偏的理论”。将这种观念实现于生活中,叫做“中道”,意即“中正不偏的人生之道”。 佛说的空有与凡夫所认识的空有不同。凡夫以为“空”就是“无”,也就是什么都没有;以为“有”就是真真实实,独立不变的有,这是落入二边的偏激思想,是有毒的。世界上少部分人属于虚无主义,认为人生的一切到头来都归于虚无,所以否定了现世一切努力的价值,使自己变成醉生梦死,行尸走肉。这是落入“邪空”造成的弊害。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属于实在主义,把一切事物看得太过于实在,所以患得患失,心神惶惶不可终日,这是落入“邪有”造成的弊害。一个人若深深理解“缘起性空”的哲学,便自然避免了这些过失。 事物性空,名言也是性空 事物性空,名言也是性空 以上所说都是侧重于事物来说“空”,其实佛说性空也包含一切名言在内,如美丑、大小、成败、动静、长短、寿夭、贫富、贵贱……智愚等等相对的观念。以美丑来说,美丑应该牵涉时空因缘来界定才有意义,时空因缘转变,美丑的看法也会跟着转变。如果有句话说:“阿花是第一美人。”不懂缘起哲学的人就会把这句话当真,马上在脑海中浮起一个他心目中美人的形象。他也没有想一想,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这人是根据什么说?阿花是三家村的第一美人,或是非洲刚果的第一美人,或只是阿土心目中的第一美人。理解缘起哲学的人知道,阿花的“美”,事实上只是一个假名一假借时空因缘而赋予的名言。在未见到真象以前,他不会为那所谓的“第一美人”起非非之想。理解缘起哲学的人不会把“世界小姐”的头衔当做绝对的真实。因为世界小姐是在特定的时空因缘的限定下产生的。或许另一位可能被选上的小姐,在某种因缘左右下,未克参选。而所谓世界小姐也只是那评审小组依某种标准而选定的。况且评审员也难免受情绪的影响,说不定评审的前一天晚上,某评审员与太太吵了一架,那么隔天那些长得有点像他太太的选美小姐就遭殃了。大与小看来比较客观,甲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一大一小,人人可以有相同的论断,但大与小依然只是相对的真实,而非绝对的真实。因为甲若大于乙,我们说甲大乙小。但甲是无法单独被称为“大”的,甲被称为大,只因为有乙的对比、陪衬,所以简单而有力地说,就是:“甲不自大,因乙而大;乙不自小,因甲而小。”假使甲喜欢被称为大,那么他应该感谢乙,没有乙的衬托,甲是无法显出其大的。而乙如果不喜欢被称为小,也不必自卑,因为乙之所以小是由于甲大的关系,并不是自己如此。智愚的名言也一样。“张智高读书最后一名。”这句话如果抽去时空因缘来谈,并无一定的涵义。这只是缘起性空的假名。在弄清楚张智高本人所处的时空因缘之前,不要一听到张智高之名,就马上以为他的智慧必定很高。听到他读书最后一名,也不要立刻断定他一定很偷懒。或许小张实际上是很笨,取名为“智高”,只代表他父亲的希望。或许小张的智慧真的很高,但他在聚集精英的学府里读书,老师要求很高,能得到最后一名,且安全过关,已属不易。成败、动静、长短、寿夭、贫富、贵贱,也都离不了空性假名的原理。读者可以类推,在此不赘。 破什么迷执 破什么迷执 以上所言,侧重于理论,从此以下,将细说其妙用。空性哲学的目的在于破除各种迷执,并建立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培养健全的心态。佛教认为,众生的大病在于无明——无智慧的光明,由于无明覆盖,然后有各种的妄想执着。大分之,有我执与法执。细分之则有:理想之执、方法之执、观念之执、个性之执、道义之执、职业之执、亲情之执、爱情之执、邪见之执、体貌之执、名誉之执、财物之执、权力之执。为了扼要起见,此处我们归纳为四点来谈:一、破现象界绝对独立实有之迷执。二、破单一因,或唯一主宰之迷执。三、破自然论之迷执。四、破无因论之迷执。 执着事物,名言的烦恼 执着事物,名言的烦恼 就第一步说,对于人生中的一切,如财物、亲情、爱情、权力、名誉、体貌,大部分人虽各有所偏重,但或多或少,没有不执着的。原因是大家把它们看得太过于真实,不了解这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大家非要多多取得、占有不可。所谓有“未得之,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以财物来说,多数人总觉得多多益善,甚至已超过一生所需,犹不觉满足。不知财物之取得、累积、与财物之价值、功能,有其缘起之理则,取财非道,理财无方,亿万家财,可以转瞬间化为泡影。人的一生,财物固然不可或缺,但并非最高的价值所在。而且某些人,如无德者、愚蠢者、低能者,并不适合拥有太多的钱财。世界上,人为财死的例子,所在多有。以亲情说,执着心太重的父母,总想一辈子把子女留在身边呵护、指导,子女一旦远离,便日思夜想,牵肠挂肚。我曾听说上海市有一位母亲,因唯一的女儿北上求学,她便整日以泪洗面,唯恐女儿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事实上,她女儿活得好好的。一个十个月大的小孩,在家里时时粘着妈妈,别人要抱他,常哭个不停,当他年岁大一些,无明减轻,就自然没有这种现象。以男女爱情说,执着心越重,越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把第三者看成电灯泡、眼中钉。这就是小夫妻喜欢自组小家庭,厌恶其他长辈同住的原因了。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近几天也有这种消息)说,许多法国夫妻不愿生孩子,理由是干扰甜蜜的婚姻生活,结果造成全国人口减少的恐慌。夫妻常因深重的情执,破坏了配偶与他原先家属的亲情。丈夫也常因对“野花”、“野草”的妄执,而演成家庭的悲剧。以权力说,权力使君子发展抱负、建功立业,但若太恋栈权位、疾病缠身,不胜其任,犹不知放手,这也不是苍生之福。至于小人无学有术,迷执权力,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残害忠良,鱼肉百姓,更是罪孽深重。 对于名言,如美丑、大小、高低、贵贱等等;人也是很执着,在意。所以人常为了这些名言的执着而烦恼不已。女人为了符合一般美的标准而去割双眼皮,或去隆鼻、丰颊、隆乳,被医生广告所惑,弄得破碎脸满街跑,哭诉无由。为了衣着的美,女人尤其喜欢赶时髦,流行的便以为美,流行过了便以为不美。说来令人好笑,流行短裙时,看到穿长裙的人硬是觉得那小姐土土的,等大家不时兴“迷你裙”,改穿长裙(又称为“迷他裙”)时,便觉得长裙较高雅。一样的裙子,却有两种看法,岂不怪哉!对于学历的高低,人也是看得很实在,一个专科学生站在一个大学生面前,硬是觉得自己矮一截,内心不是味道,而这位大学生也硬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难免在语言间想占上风,这算不管实质,只管名义的习 气,造成多少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 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 佛家基于性空的智慧,要人破执,但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比如说,教您不执着财物,并不是教您不去赚钱,或者放弃赚钱的机会。因为人生的幸福也须赖各种因素(条件)的配合,而钱财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之一。穷得衣不蔽体,三餐不继,自然也无幸福可言。况且一个人行善也不可无钱财。所以一个理解缘起性空的人,仍然与一般人一样工作赚钱,所不同的是,他对钱财不加妄执,抓得没有那么紧,该用则用,但也不浪费。对于男女感情的处理也一样,理解缘起的人结婚与否,不加妄执,有良缘则结婚,无良缘也不强求,我喜欢对方,对方却不喜欢我,这是因缘不具足,我只好放弃。如果这桩婚姻,意义重大,利人利己,我又何妨依正道,努力一番,以等因缘成熟。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肥。”名会带来许多烦恼,若无实力作后盾,大名之下,出丑机会也更多。但是名也有名的作用,一个人若想服务社会,又不可不树立名声。如一优良产品一样,不做广告,无法广泛造福大众。所以一个真正有大智慧、大学问、热心奉献的人,虽不必刻意追求声名,但也无须刻意逃避声名,一切可观察因缘、形势而决定。 常常有学生问我:“一个人通通不执着了,他不是完了吗?”差不多每年都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一个人须执着于他的理想目标,努力以赴,才有成功的希望。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人生的旅途,难免有许多障碍,若不坚持到底,理想必难实现。我的看法是:佛教也极鼓励人发愿,如佛教的课本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教主张破执,只是破去迷执——迷惑的执着,违背道理的执着。如果你的执着是合理的,那么您仍该坚持,所以佛要人坚持戒律,净土宗要人执持名号(指阿弥陀佛的名号),密宗要人持诵咒语。总之,一个人的做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以及行为的妥当合理与否,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譬如我手中紧抓着一样东西,如果我是为了防止这个东西摔破,那么这个紧抓的动作是合理的;如果这样东西是别人所有,我紧抓着是为了夺为己有,那么这个紧抓的动作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迷执了。世人常执迷于色欲、钱财、权力、声名,以致作出许多害人害己之事,烦恼不堪,这便是佛家破执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破执不等于乱来 破执不等于乱来 许多人以为佛家破执著,就是什么都不要,连做人的规矩,处理的原则都可以不必再去坚持,而可以变得随随便便,吊儿郎当。该上课的不去上课,该吃饭的不去吃饭,该睡觉的不去睡觉。有人问:“你何以如此?”他说:“佛教人不要执着嘛!为什么一定要上课、吃饭、睡觉呢?”如果您这样的话,便是会错意了。佛说性空是根据缘起说的。脱离缘起去谈空、去破执,便落入“恶取空”、“邪空”了。缘起有缘起的结果,不读书、不吃饭、不睡觉各有其不良 的后果,与佛家的宗旨——“离苦得乐”相违背,所以是不对的。一个人若修到阿罗汉的境界,是可以不需读书、吃饭、睡觉,但凡夫却不能。读书、吃饭、睡觉仍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缘”。 在缘起性空的哲学中,一切事物、名言都无丝毫的绝对真实性,都不应执著,但因缘果的法则却是极端地真实而超越时空的。那些“因”加上那些“缘”,会产生什么“果”,这是一定不变的,所以佛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一条化学方程式:硫酸加铜,结果必然是硫酸铜,这个实验你做两次或一千次、一万次,结果都一样。一个以仇恨心对待他人,天天如此,结果如何,不问可知。所以说因缘果的法则,是超越时空,万古常新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高度的处理效率,亦有其一定的缘起法则可循,所以做人不能没有规矩,处事不能没有原则。 当代佛学权威印顺导师说得好:“缘起性空的哲学要落实于八正道的实践才无弊害。”这真是透彻之言。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思想)、正语(正当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工作)、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方向)、正念(正当念的念头)、正定(正确的禅定)。 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他不执着,于是他故意不按时上班,故意穿衣不扣钮扣,故意随地吐痰,故意在车上高谈阔论,故作潇洒豪放状,行为不顾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在佛教说是“被法缚”。说清楚一点,他已执着于“不执着”了,因为他的心已念念不忘于“不执着”,这种反常、失态的表现,乃是另一种形态的执着,同样会带来许多烦恼。 破执不等于取消一切假名 破执不等于取消一切假名 佛说一切事物及名言,无非是性空的假名,意思只是要人不执着于假名,并不是要人否定、取消一切假名。所以佛教有一句格言说:“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假名是无需破坏,也不可以破坏的。世间人说:“这是一座高山。”性空论者也说:“这是一座高山。”世间人说:“张三是政治学博士。”性空论者也说:“张三是政治学博士。”所不同的是二者对“高山”、“博士”之内涵的理解。性空论者认为“高山”、“博士”虽为假名,但为了言说的方便,不可没有这些假名。世间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所用以描述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都属于假名的范围,只要不当作绝对、独立、真实而加以执着,何妨灵活运用这些假名来说明奥妙的道理与事象。 佛教有二谛,即真谛与俗谛,真谛即出(超)世间的真理,俗谛即世间的真理,这两种真理不但不互相违背,反而是互相融通的,所以叫做真俗无碍,真俗不二。真谛说空,俗谛说有;真谛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乃至于一切皆为不可说,不可思议,离一切语言文字;俗谛却不妨说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乃至横说、竖说、善巧譬喻,究劫不尽。所以佛经常说“无我”,但佛陀仍然自称“我”,“我”过去世如何行菩萨道,“我”今世如何证得菩提。所以在佛教,真实界的不可说,并不妨碍世俗界的言说,许多人研究佛学,就是在这一点上很难理解。这需要较多的耐心加以突破。 不执着者真好 不执着者真好 迷执是烦恼的根源,佛所不许,前面说过:一个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比如说,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这是合理的,但是迷执的人坚持要吃什么样的菜,到那里去吃,不管他口袋只有多少钱,不管时间是不是来得及。不迷执的人会时空因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坚持非吃什么不可。非到那里去吃不可。又比如说,有人对职业很迷执,非要干那一行不可,“不成功便成仁”。一九八三年九月九日的日报上有一则新闻说,某大学的张姓学生,因转牙医系不成而上吊自杀,这就是职业迷执造成的悲剧。不迷执的人考虑到种种时空因缘,一面不断充实自己,设法改善因缘,或随顺因缘,不过分强求,只要能维持生活,贡献社会,从事任何行业,都能觉得心安理得,胜任愉快。 世上男女对于爱情方面,常有很深的迷执。因此,报纸常报导因感情纠纷而引起的凶杀、毁容、泼汽油、烧房子的惨剧。这都是所求不遂,而又执迷不悟的后果,许多人纵使未演成惨剧,但也常为爱情而痛苦、忧郁不堪。关键常在于心中的一念迷执:“我非娶她不可。”“我非嫁他不可。”“只要我喜欢,她便没有理由拒绝我。”“你不答应,我就要你好看。”迷执的人不会想到时空因缘,没有想到两情相悦,何其不易,须具备某些条件(因缘),因缘不足不可强求。不执迷的人常考虑到时空因缘,不随意追求异性,不存非分之想,有良缘则结为终身伴侣,共同追求理想,无良缘则宁缺勿滥,独往独来,何等洒脱自在! 不迷执的人常观察时空因缘,随顺因缘,广结善缘,做适当的事,说适当的话,运适当的念头。他有点像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无适而不自得”;有点像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有点像庄子的“逍遥”;更像菩萨的“随缘自在”。 破单一因的迷执 破单一因的迷执 在众生的许多迷执中,单一因的迷执是大烦恼的根源之一,我们常把成功与失败、幸运与灾祸,归结于一个原因。以缘起的哲学观点看,这是错误的。缘起哲学认为:宇宙内的一切事件,必须靠众多因缘配合才能生起。“因”是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有主要条件而无辅助条件,事情仍然做不成。比如某甲是位优等生,许多人完全归因于他有一位好母亲。但了解缘起的人知道,好母亲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如果没有健全的父亲,安定的社会,热心的老师,以及他本身的上进心,也无法专心读书,获得优异的成绩。一件事情的失败决不是单一因所能造成。“某某政权的垮台完全是因为官吏贪污造成。”这是不明缘起的人讲的。许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一少女时常责怪她的母亲把自己生得丑陋,为此常与家人争吵,后来竟然负气自杀。佛教认为,那位母亲生了这位少女,是因为彼此有缘的关系,至于这位少女长得丑,是因为她前世业力使然。天下的母亲决不可能故意把自己的女儿生得丑陋,而且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相貌好坏差距往往很大,怎能责怪母亲不公平呢?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心里常想:“我今天所以落得这个下场,都是某人所害的。”“我今天之所以有此局面,都要感谢某人”。有了这种念头之后,对于害自己的人,仇恨一天一天加深,终于下定决心,不报此仇,誓不甘休。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感恩一天一天加重,把其他人的功劳给忽略了。有人做了某些助人之举,后来被他帮助的人飞黄腾达了,他便想:“要不是当年我帮助他,他何能有今天?”于是内心巴望着对方有所回报,要是对方一直无所表示或忘记,他便破口大骂对方忘恩负义,这就是太强调自己功劳所引生的烦恼。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过分看重某种单一因素,而过分忽略其他因素,于是产生偏差的心态。缘起哲学对于宇宙人生万事有“如实”(恰如实际)的观察,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轻重等差,不过分强调某一细节,也不过分忽略某一细节。因此,一切荣耀归于多人分享,过失也由多人分摊,何等公平、合理。 走笔至此,使我们想到社会上那些歹徒,恶贯满盈,走上刑场,令人一掬同情怜悯之泪。这些歹徒所以如此,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不全因为他们本性恶劣,不全因为交 上恶友。算起来,这些歹徒周围的亲友、师长,乃至整个社会、国家,都应分担一些责任。如果大家能认识到社会混乱,人人有责的道理,消极上多做一些自律自清自制的努力,积极上多贡献一些爱心智慧,相信社会风气将会日渐好转。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迷信宇宙间所谓的“司命之神”或“最高主宰”有绝对的权力任意操纵人的生死祸福,相信此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某种外力预先安排好的。所以“命虽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以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以为“我与你结婚,完全是上帝的旨意。”甚至以为“一生颠倒是天意的安排。”某人一生富贵荣华,某人穷愁潦倒,都是天帝注定好的。某人被汽车撞死,某人被水淹死,这都是“注定要这样死的”。如此推论的结果是:“人不必努力,反正已安排好了。一切都是徒劳而已。”“这不是我的缘故,这是天意。”于是人可以不奋斗了,遭遇厄运时,也不必求诸己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何等轻松?正如项羽战败时所说:“此天也,非战之罪也。”(这是天意啊!不是因为我不懂战略啊!)说穿了,这都是缺乏缘起智慧使然。 试问,纵然有天帝,注定我生于富贵之家,但我若不努力奋斗,我就能保得住这些富贵吗?纵然有天帝注定我长命百岁,但我死的机会何其多,走路不小心跌倒,可能脑震荡而死,不注意汽车机车往来,可能被撞死。平日一气愤,可能刈颈而死。而且怎不想想,天帝凭什么注定我生于富贵之家,又凭什么让我长命百岁呢? 有些人报考学校,报考工厂机关,到庙里求神明、菩萨、玉帝保佑,试问,如果不靠自己的真才实学、高尚品格,神明、菩萨、玉帝“有办法”或“乐意”保佑一个不学无术,为人不齿的人吗? 破自然论之迷执 破自然论之迷执 有人不迷信单一因或唯一主宰,却迷信自然论的说法。以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人类的生病是自然,战争是自然,私欲也是自然,一切皆为自然。所以人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改变现状。其实,佛经也常提到“法尔自然”,中国的老庄更是高唱自然。但是我们要知道,世俗的所谓自然,大异于佛老的所谓自然。世俗的自然乃指事物的情况而言,佛老的自然乃指自然之道理而言。世俗的人认为:人为的部分如文明的建设、政治的措施是可以改变的,而自然的部分,如人性的贪得好色、自傲排他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世俗的自然颇有必然的意味,好像许多事情都是应当如此必须如此的。而佛老的自然,一方面是指法性而言,一方面是指法则而言。法性即诸法的自性,亦即现象界的本性,佛言,空性即诸法的自性,现象界的空无自性,并不是谁规定如此,而是自然如此的。其次,法则即是因果法则,某些因,遇到某些缘,产生某种果,若因与缘相同,结果也一定相同,一千次,一万次都是如此,丝毫不爽,这不是谁规定如此,而是自然如此的。法性与法则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顺其自然而已。因此,世俗的顺其自然是顺其事,佛老的顺其自然是顺其理,二者有天壤之别。前者的顺其自然,使人长居鄙俗烦恼的境地,后者的顺其自然,使人永远获得智慧解脱。 许多人认为,某甲的残废是天生的,某乙的愚蠢是天生的;既是天生自然的,便是应当如此,无法改变的。佛教则认为,任何人的残刻、愚蠢乃至健全、聪明,都是因缘决定的。残废或愚蠢或许是因母体怀孕时误服不当药物造成,大部分的原因乃是前世的不良 业因业缘所致。人的现在身心状况,乃是过去所作“业”的结果。所以人若希望将来有良好的身心状况,瑞就必须注意检点自己的“业”。(注:业,意为造作,分为意业、口业、身业、称谓三业。佛教认为一切的意念、言语和行为上的造作,都会造成某种结果,叫做业果。)所有的“业”都是“因”,这些业因,遇到众“缘”,便会结果,叫做“业果”。比如说,张三向李四借十万元,限期三个月偿还,时间到了,李四自然会想到这件事。可惜张三交 友不慎,生意失败,李四碍于情面,纵然不立即催讨,但心里难免懊恼。借钱是因,交 友不慎是缘,无法还债令人懊恼是果。佛陀觉察到因果的复杂性与深远性,发现到生命界的许多现象,时间上牵涉到无穷的三世,空间上牵涉到无边的法界(宇宙),所以才说缘起甚深,非凡夫智慧所能彻了。无论是说“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或“法界缘起”,总之,佛家的宇宙观是不离缘起的。一切既是缘起的,所以人的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美丑强弱,国家的治乱兴衰,风俗的淳厚简陋,便不是天生自然,而是人为造作与众缘和合的结果。 正确的顺从自然乃是顺任自然之道,而非顺任事物的现况。比如说,自私是人的劣根性,多为他设想,便可减轻私心,这是自然之道,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凡事便多为他人设想,来减轻私心,如此便能养成人 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襟怀。如果有人说,人类生而自私,所以人应顺任自然,加强保护私权,否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走向狭隘的个人主义路上去,何足取哉? 破无因论的迷执 破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人说:“人生的际遇都是偶然的。”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便成为一般常用的口语了。所谓“偶然”便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意思。“某人无缘无故被车撞了。”某人无缘无故,突然大叫。”“他无缘无故对着我笑。”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件事情无缘无故,怎么会发生呢?说穿了,这只是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已经遗忘,里面有一小段说到:“生命就像凋谢的花瓣一般,风起时,花瓣纷纷飘堕,有的堕到篱笆上,有的堕到草地上,有的堕在茅坑里,有的堕到水池里,际遇不同,但有一点相同,便是花瓣的命运都被‘偶然''所决定。”照这样说,一切既然是偶然,所以成功是侥幸,失败是不幸,努力与否,品德如何,和人的成败祸福,便没有太大的关连。某人当皇帝,是因为他侥幸生于帝王之家;某人三餐不继,是因为他不幸生于贫穷之家。某人考上大学是运气好;某人落第是运气坏。当然,百分之百的偶然论、无因论者是少有的,但一般人或多或少,总以为人生的种种,总有少分或多分属于偶然或无因。 缘起哲学的看法是,宇宙万事都是缘起的,非偶然而生,非无因而生。一个人的成败祸福与他今生的努力有关,更与他过去世的“业”有关。过去世未曾种善因的人,这一世很难遇贵人相助。过去世不能成人 之美,这一世必是阻碍重重。每一个人今生的父母、师长、兄弟、夫妇、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的“缘”。无缘是不能相聚的。缘有善有恶,善缘使人和乐相处,恶缘则令人冲突、别扭。佛教说,一个人的福与慧,与今生的努力当然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前生的修行。修福得福,修慧得慧,功不唐捐,分毫不爽。有人前生修福不修慧,所享受的只是一种痴福,虽身体健康,不愁吃穿,头脑很笨。有人前生修慧不修福,所以今生有慧而无福,尽管聪明绝顶,却穷愁潦倒,所求不遂。有人前生修福又修慧,所以今生有福有慧,身体好,相貌好,环境好,悟性敏锐,学业精进。 总之,偶然论者或无因论者认为许多事情是偶然的,无因的,所以是防不胜防,无须负责,努力也常徒劳无功。因此他们的生命是飘荡无依,妄念纷飞的。他们不敢把握现有的,因为随时会有不测的风云,他们不想劳心劳力,却常期盼好运忽然降临。缘起论者认为事情的发生,其原因或许难知,但不能说无因,既然事出有因,所以谨慎为要,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天下无徒劳之事。成功是众缘的配合,不只靠一己的努力,功不必尽归于己,失败虽与因缘有关,主要还是自己的福慧不足所致,须痛自勉励,不断修福修慧。 充满光辉的人生远景 充满光辉的人生远景 破除了种种妄执以后,缘起哲学使人建立健全美善的心理。俗语说:“有破坏才有建设。”佛法正是如此,它是“破立同时”的。佛学是一门高深的心灵工程学,世尊的种种言说,其目的都是在为众生破除颠倒妄想,建设广大圆满的心灵。 世人皆知,一个人不能没有希望,有了希望,人才能活得起劲。佛教的人生目标是修成一位人格圆满的大觉者——“佛”。“人人皆可成佛,众生皆可成佛”,在佛教中是一个共识与共信。但这个观念必须有它的真理作基础,这个真理即是缘起性空的哲学。缘起论者觉悟到没有绝对独立固定的人性“我”。在三世流转的生命历程中,“我”是无自性的,因此,也是不断亦不常的。“不断”就是继续存在,“不常”就是刹那变异。因为“我”是如此地存在,所以“我”是可以改造的。换言之,愚痴的“我”,并非永远愚痴,暴燥的“我”,也非永远暴燥;愚痴可以转化为智慧,暴燥可以转化为柔和,于是成佛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缘起论者觉悟到万事万物的空无自性,认识事物的可变性、灵动性、可析性,于是对于改造环境,改变现实、深具信心。古德所谓“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成梦里菩提”,便是性空哲学的具体表现。 佛经说,从初地菩萨修到成佛,须历经三大阿僧劫的修行。成佛的路是如此遥远而漫长,但基于因缘果的法则,种佛因,植佛缘,是必然结佛果的。因此,觉悟缘起性空的人,内心必然对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他们了解,只要我努力改造自己,明日之我必可优于今日之我。对于他人亦然,性空论者相信,再坏的人也可以感化、改善。 总之,性空论者绝不会放弃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美好期望。致广大——无差别“空智”的开显性空哲学由于破去种种颠倒妄执,所以解脱了许多心灵的束缚,使心灵恢复其原有的光明、开阔、坦荡。这可以从古代许多禅宗大师的悟道偈得到证明。如茶陵和尚云: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如今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寒山诗亦云: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化 教我如何说” 禅的目的在于明心见性,而明见心性须先体悟缘起性空,解粘去缚,始克有成。凡人因种种妄执,内心不断向外驰求,杂念纷飞,精神疲劳,不得休息。如明镜蒙尘,失其照物之用,一旦体悟性空之后,破去迷执,回光返照性灵本体,真积力久,心光日益升腾辉耀,层层穿透五陰魔境,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能所双亡,境智两忘,离言绝待,顿现佛性法身,这叫做无差别般若空智的开显。这般若空智又叫做“根本智”。因为这时只是看见心灵的本来面目罢了,尚不能无所不知。若欲增进各种智慧,尚须以“根本智”为基础,运用心光,观察照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外相”、“性质”、“本体”、“能力”、“作用”、“主因”、“助缘”、“结果”、“影响”等等。以成就“后得智”。为什么叫“后得智”呢?因为这些智慧是成就“根本智”之“后”才“得”到的。根本智可比镜子的光明,“后得智”中比镜中的影像。镜子蒙尘即失去光明,不能照物,人无根本智,则心光亦不完全开显,自不能彻了事理。可见根本智是智慧的根本。 根本智其实就是实相般若。实相即宇宙人生的真相、本体。般若为梵语,意即妙智慧。实相般若即证悟宇宙人生本体的妙智慧。此本体不可言说,超越一切对待,乃人生最后的归根处,亦即是菩提大道的起点。而这个妙智慧,这个本体、真相、归根处与起点,与缘起性空哲学是密不可分,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换言之,解空、证空,即得实相般若、根本智,见佛性、法身,入涅*1。佛性不生不灭,法身不生不灭,湿*1境界不生不灭,“空”亦不生不灭。而佛家的根本目标,就在了解、语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理体。 尽精微——妙分别有智的习得 尽精微——妙分别“有智”的习 得 以为佛教只说“空”,这个人的佛学只得五十分,不及格,因为佛教不但说“空”,也说“有”。空有“真空”,有为“妙有”,“真空妙有”才是大乘佛学的全貌。“空”,所以海阔天空,“有”,所以森罗万有。森罗万有也不碍海阔天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万有无不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所以无不是性空的。知性空所以破执,从而解脱心灵的桎梏,开展心灵的光明;观缘起,所以对万有的生起因缘,了了分明。何因加何缘产生何果,这是一定的。万事万物都依因缘而决定,因此,要裁制事物,改变事物,创造事物,必先研究各事物的因缘。何因何缘而有贞观之治?何因何缘而有天宝之乱?历观各代兴衰治乱的因缘道理,于是产生历史哲学的智慧,从而规划未来更理想的政治。何因何缘而产生胃病,不同的因缘引起不同的胃病,不同的胃病以不同的因缘而得解除,深深了解胃病来去的因缘,这个人便成胃病的专家学者。许许多多的智慧都由于明了各种因缘果的法则而获得,许多迷惑,都是由于明见事物的生灭因缘而解除。 各种社会现象各有其起灭因缘,明了其中底细,此人即是社会科学家。各种自然现象各有其起灭因缘,明了其中底细,此人即是自然科学家。无论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不离缘起,了解两者之间的基本缘起法则,那么,这个人便是哲学家。科学或哲学都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真理就是真实的理则,亦即因缘果的作用程序或架构。现象界中,因缘作用极为复杂、极为精微,其中道理如恒河沙。正如朱子所说:“一物有一物的理,一事有一事的理。”万事之理,穷毕生之力,亦无法彻底明了。佛教说,幸好我们有无穷的来生可以利用,因此,也无须急于一生穷尽一切真理。 佛有十种名号,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其中“世间解”即对世间万象的充分了解,“正遍知”,即正确而普遍地了知一切缘起的理。佛的智慧之所以如此广大,乃是累积三大阿僧劫的研究修行,破除了如尘沙般的迷惑而得来的。大乘菩萨道(发大心学佛的人)是积极入世的,所以大乘菩萨须研究五明。一、内明:指内在的心灵科学。二、声明:指文学、诗歌、音乐。三、医方明:即医学。四、工巧明:乃工艺技巧,即现代所谓的科技。五、因明:即逻辑学(理则学)。这五明乃由深观世间各种缘起法则而得,在佛学说就是方便般若。 总之,佛菩萨依于缘起而悟性空,依于性空而成就实相般若,培养成一种超然自大、光明的心态。以此心态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缘起的底蕴,了解各种生灭现象,善巧分别,而成就方便般若(即方便善巧度众生的智慧)近代佛教界流行一名言:“以出世的胸怀,做入世的事业。”这是缘起哲学妙用的最好说明。有学生问我,既出世又入世,这不是矛盾吗?显然,这位学生误以为出世就是脱离世间社会。我说:“出是超然、超脱之意,也就是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出世只是超越凡俗的不良 心态,以较高层次的智慧来生活而已。”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1可入。”《华严经》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教的宇宙观认为,空间为无边际,时间为无始终。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所以不要误以为有一个具体的三界可出,有一个具体的涅*1可入,此中妙理,一时也说不清,只好留待读者继续努力探究。 不再感情用事 不再感情用事 大体说,一个人若凡事能想到缘起,他便能唤醒理智,一切以理智行事了。多年来,我深深觉得,贫贱不足为患,残病不足为患,人类真正的大患在于失去理智。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的,人失去理性,便与禽兽 无异了。禽兽 有情欲而无理智,所以不得自由 。人若无理智,只是情欲的奴隶罢了。当情欲不得顺遂,大则从事于互相毁灭的战争,搞得天翻地覆,哀鸿遍野;小则人际关系不和谐,互相排斥、伤害,弄得家庭鸡犬不宁,社会罪恶弃斥,所以看起来失去理智的结果,人连禽兽 都不如了。 一个在事业上、考试上或感情上失败的人,内心难免受打击,但若能想一想,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各种因缘造成的。那么,他就不会把怨气集中于某一方面,而做出傻事。以男女感情而言,二年前,有一位留美的硕士,竟然为了他从前的女友移情别恋而专程回国,将汽油泼到女友身上,将她活活烧死。这件事不必目睹,只要看报纸,凭几分想象,就相当令人惊心动魄。如果这位留学生能观察缘起的哲理,结局便不致如此悲惨。男女感情是勉强不得的。若是双方因缘巧合,自然两情相悦,何必向对方苦苦相逼,或百般献媚呢?了解缘起哲理的人知道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性,所以不敢有非分之想,也绝不会陷于失恋的深渊,无法自拔。 儒家思想讲求恕道,古语云:“谦卦六爻皆吉,恕道终身可行。”可见恕之为用大矣。恕是如心,亦即将心比心,多为对方设想,设想自己处于对方的时空因缘中。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在那种情况下,我会如何?”最后往往得到一个结论:“如果我是他,恐怕我也会那样。”于是宽恕、谅解的心便油然而生。 不必抱怨老天不下雨,或下太多雨,也不必抱怨夏天太热或冬天太冷。试想,没有云怎么下雨呢?云太多,雨怎么停呢?身处南方,怎得不热?身居北地,怎得不冷? 一人不懂缘起之理的母亲才会怒不可遏地打她尿床 的七岁小孩;一个不懂缘起之理的父亲才会把小孩数学成绩不理想,完全归罪于老师。试想小孩子七岁还尿床 ,多半不是故意偷懒,而是膀胱弱的缘故,不给小孩固膀胱补肾气,光打他有什么用?小孩数学成绩不佳,可能的原因很多,不先查清楚就怪老师,恐也不公。 祛除自卑感 祛除自卑感 深观缘起的人没有自卑感。缘起哲学告诉我们:如是因,加如是缘,生如是果,凡有所作,配合诸缘,必有所成。如果我们努力充实自己,动机纯正,一旦机缘成熟,不怕不能发展抱负。中年不成,可待老年;今生不成,可待来世。一个人的脑力、体力、学历、家世若与人差不多,固然比较不易自卑,万一差得多,就必须观察三世因缘果报之理,忏悔业障,今生加倍努力,改过迁善以积福,多闻多思以积慧,使福慧俱增,自可扭转劣势,有所成就。 况且差人一等的感觉原是比较得来,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既是相对的,就不是超越时空之外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与不同的对象相比,结果便不相同,感受也不一样。一个人何必固执地与他人比,而不与他物比呢?若非与他人比不可,又何必固执地往上比,而不往下比呢?若非往上比不可,何必固执此时与他比,此地与他比,此方面与他比,而不以后再与他比,他处与他比,他方面与他比呢? 自卑的人是不快乐的,用缘起哲学想一想,自卑原也没有什么道理。既是无道理,所以不快乐便是不必要的。 一个人的优越与卑劣常无一定的标准,就算有一定的标准,而世上比我差的人何其多,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又何必自卑呢?就算天下的人都比我强,但我若与蚂蚁比,与蛇蝎比,与鸟兽比,我又是何其幸运?想一想,我纵然比较笨,体力也不甚好,但只要我努力,某一方面,或某二、三方面,我总会有所成就。那么,在某些场合里,总会有我的立足之地,在某段时间后,我总有可能赶上别人,或超越别人。只要了解因缘性空,努力修养自我的学德,人就不会觉得自己永远卑劣,或任何方面皆属卑劣。 自傲也没有什么道理 自傲也没有什么道理 自卑与自傲同为病态心理,同样引起烦恼。自卑的人常压抑自己,使能力无法发挥;自傲的人常放纵自己,使气势凌驾别人。二者都有碍于人际的和谐,招来他人的抱怨。前者喜好推卸,后者喜好干预;前者自认事事不行,后者自夸样样拿手。所以前者处处逃避,后者处处表现。同为不健康的心理,但相比之下,自傲的害处大于自卑。 自卑只是令人怜悯,自大却令人厌恶。自卑只是太否定自己,所以不敢承担责任;自大却是太肯定自己,想支配他人甚或整个社会、国家。往往由于他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对他人或社会、国家造成重大的伤害。历史上没有无闻,任人摆布的小卒小民,多半是安分而自卑的人,而那些嚣张跋扈、误己误国的独裁 者、野心家却全是自大狂的人。 佛说,人的根本烦恼之一是我慢(自我的傲慢),而治疗我慢的妙方,仍然离不开缘起性空的哲学。基于缘起,佛说无我。既无我,则何来我慢?无我,并非否定自我的存在,它的意思只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独立、坚实不变的自我存在。换言之,自我没有坚实不变个性,自我的型态依于时空因缘而变化无常。佛说,自我由五蕴结构而成,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记忆、行—心念、识—识别。色构成“身”,受想行识构成“心”。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随时空因缘而变化,所以五蕴构成的我即非坚实不变,所以说:“五蕴无我”。无我而以为有我,便叫我执,由于我执,遂起我慢、我见、我痴、我爱。无边的烦恼都由此我执而起,所以佛教的修行者重破我执,其故在此。 五蕴假合的我不可执,属于我所有的财富、学问、美貌、地位、势力、权力、体力等等更不可执着,以为这一切是绝对坚实不变而产生骄傲。从财富来说,财富之来若由于祖传,非由自己努力,固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就算由于自己努力,若不是治安良好,经济繁荣,这些财富能产生或保住吗?况且时势变化,价值飘忽不定;人命无常,旦夕可能易手,由此可知,财富从因缘而起,亦从因缘而灭,财富只是暂时归我使用,我有什么可骄傲之处呢?再以地位来说,由于世袭的地位,固然不值得骄傲,由于努力而来的地位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骄傲。孟子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一个人的贵贱,随时空因缘而变化无常,所以古人有谓:“宦海浮沉”,我们现代人可以说:“选民之所贵,选民能贱之。”现代民选的官员是民意代表,无不鞠躬曲腰,靠选民抬举。既是如此,有什么可骄傲处?何况地位也要靠脑力、体力来维持,一旦老病侵寻,脑力衰退,体力不继,地位也就保不住,所以地位也是缘起缘灭,不值得骄傲。依此类推,学问、美貌、势力、权力、体力的拥有,只可谨慎、珍惜、善用,不可存自傲的心。 化解嫉妒心 化解嫉妒心 一般人因自己拥有可爱之物则易起骄慢心,对于别人获得可爱事物则易起嫉妒心。当我们看见别人获得财富、地位、美名,或见他人拥有才智、美貌时,内心往往觉得不是滋味,这不是滋味的那种滋味便是嫉妒。嫉妒是一种烦恼,使人郁郁寡欢,若不加以治疗,会恶化成破坏心、攻击心,最后损人损己。如妯娌间常因对方较得公婆宠 爱而嫉妒怨恨,明争暗斗。同学间常因某人长得漂亮,而处处看她不顺眼,故意揭发她的缺失来丑化她。古今中外圣贤从来不教人嫉妒,如孔子说:“见贤思齐。”便是化解嫉妒的方法之一。以佛教来说,善观缘起,即可以治疗嫉妒。佛教讲业力与因缘。一个人拥有健康、美貌、智慧、才干、财富、声名,全因这个人的过去所作“业”的回报。换句话说,一切的所得,悉由今生或前生“努力”的结果。也许有人不信有前生,但我们仍可观察想象对方今生的努力情形,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嫉妒。比如说,我们看到某人金榜题名,而自己却名落孙山,可以想象那人寒窗苦读的情景。看见某人做生意发大财,可以想象那人殚精竭虑,体力透支的情景。 况且一个人有所得亦必有所失,健康、财富、美貌、声名,并非必然带来幸福快乐,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假使一个人缺乏高度的智慧与端正的人品,则一切所谓的“得”,往往变成惨重的“失”,如健康的人往往欲望 也高,因而成为欲望 之奴隶而沉溺其中。财富多的人往往私生活反不检点,有的金屋藏娇,造成家庭纠纷;有的挥金如土,养成奢侈恶习 。美貌的人,她的感情烦恼必多,以致世间有“红颜薄命”的感叹。如此一想,同情对方都来不及,何嫉妒之有? 如果有一个人智慧极高,人品极好,他更拥有功名富贵和世间可羡之事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他一定能善用他的财富、地位、权力……来造福人群,救苦救难,如此一想,钦佩尊敬对方都来不及,何敢嫉妒? 不敢偷懒 不敢偷懒 佛教的“八正道”与“六度”都强调精进的重要,所以真正信佛的人不敢偷懒、松散,因为懒散的人无法速证菩提,解脱痛苦。不解佛理的人就说:“佛教既然讲一切皆空,何须精进奋斗呢?”殊不知,正因为一切现象的自性空,人才有努力的余地,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这层道理前面已经提过,不再赘言。这里所要说明的是,佛教根据缘生缘灭的道理讲随缘,须知“随”字有顺从、把握的意思,佛学中有所谓四缘——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必须遵循、把握、具备这四缘,不得偷懒。 现在先解释四缘;所谓亲因缘的“亲”,乃是“密切”的意思,一切事情的完成,最密切相关,而有决定性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的意念与决心,所以意念与决心就成为一切事情成就的亲因缘。所谓等无间缘的“等”是平等、均等之意,“无间”是不间断之意,就是说,一切事情的完成,必须靠均等无间断的身心努力。所谓所缘缘,上面的“缘”作“攀缘”、“追求”解释,下面的“缘”作“对象”、“境界”解释,合起来说,就是所攀缘、追求的对象或境界。所谓增上缘的“增上”是增进、辅助的意思。这是说,一切事情的完成必须依靠一些增进、辅助的因素。比如说,我要从上海去南京,我的意念与决心就是亲因缘。机车或火车、汽车就是增上缘。如果我用两脚走路,速度较慢,这就是缺乏增上缘。南京就是所缘缘,如果没有南京存在,我也就没有去南京这回事了。去南京的途中,我必须一直保持去南京的意念或努力,这就是等无间缘,如果我在半途忽然不想去了,我便会把汽车掉回头,或在中途下火车,我就去不成南京了。又比如赚钱,赚钱的意念是亲因缘,不断的赚钱意念与努力即等无间缘,所要赚的钱是所缘缘,资本、机器是增上缘。又比如说,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到达佛菩萨的境界。修行的意念即亲因缘,不断的意念与努力即等无间缘,所追求的佛菩萨境界即所缘缘,师长的指导,道友的切磋,生活的安定,时间的充裕即增上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切事情的完成,亲因缘、等无间缘是内在的、主导性的条件。增上缘是外在的、辅助性的条件。增上缘虽属外在,毕竟也可以努力得到。至于所缘缘,如果不先用心去清楚认识、了解,只一味盲目追求,也是很危险的。所以这四缘的具备,都离不开人的努力,这就是缘起哲学能激发人积极进取的道理了。也不必太神经兮兮缘起哲学教人凡事努力才有成功的希望,但它一方面也教人不必过分紧张,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毕竟要靠因缘的成熟,因缘不成熟,内心穷着急也没有用,甚至反而造成欲速不达的反效果。现代医学也告诉我们紧张造成心跳太快,心意慌乱,失去理智、失眠、便秘、消化不良 。 工商业社会里,工作繁忙,生活步骤紧凑,神经兮兮的人特别多,但是我们发现,那些紧张的人并非真正的成功者。要想成功光靠紧张反而不济事,必须知道沉着冷静、善观缘起、按步就班、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拿读书考试来说,有些人早也读、晚也读,甚至午睡时间都不放过,不知让大脑休息,不知吸收营养,不懂读书要领,不和同学切磋,不求师长指教,一味猛啃猛念,成绩不见得很理想。又以经营事业来说,许多人急于赚钱,不知观察目前社会工商情势,不顾未来有无发展可能,不考虑本身才能、资金,虽然颇知勤奋,态度也很积极,正是所谓“屡踬屡起,百折不回”,可是缺乏缘起的智慧,终是焦头烂额,宣告倒闭,又以年轻人谈恋爱来说,缺乏经验的人遇到这档事,多数神魂颠倒,毛毛躁躁,刚认识没多久就大做白头偕老之梦,急于占为己有,不知一粒植物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最快也得个把月,何况此终身大事,祸福所系,对方若聪明一点,岂肯草率答应。 佛门之中,也有许多人不能观察因缘果的法则,急于大彻大悟,获证禅定、神通,于是盲修瞎炼,弄得精神错乱,走火入魔,这都是不通基本佛理所致。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讲积极、讲精进,这是佛教与世间人所共通的,世间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不专心致志,努力进取,人生不可能有收获。但是,佛教与世俗不同的是,佛教把精进分为正精进与邪精进。正精进可以利人利己,值得鼓励,邪精进则遗患无穷。必须防范。因此,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表面看似乎没有错,事实上颇有问题。因为一个人积极进取的方向有误,则越积极进取,为祸越大。 所以讲积极进取必须以大智慧为后盾,缺乏大智慧而徒具小聪明、鬼灵精,只知图谋私利,餍足私欲,我们宁可希望他无所作为。 前面已经讲过,观察缘起之理,是启迪智慧的不二法门。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处处显示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理则,只要静心体悟,认真思索,我们不难归纳出一些超越时空、颠扑不破、万古常新的真理。比如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仁者无敌。”(孟子)“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等等,都是社会科学的真理。又比如毛细管原理、光合作用、反作用,惯性定律、阿基米德定律、万有引力等等,都是自然科学的真理,依循社会科学的真理,人类才能和谐相处,互相合作;依循自然科学的真理,人类才知道如何面对自然,利用大自然,参赞天地之化育。 诚然,观察缘起之理使人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便可解决许多问题,但在目前的世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忽略观察心灵界的缘起,社会界的缘起,而将精神过分集中于研究自然界的缘起,以致造成今天精神文明太萎缩,物质文明太发达的不平衡现象。物质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污染,引人注意,而人类自身罪恶充斥,邪见繁兴的精神污染,却只有少数人在关心。 佛教极为注重心灵研究,心力开发,因为释迦牟尼佛深切了解人类问题的中心在于“心”。“心”的问题若得解决,其他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所以佛教特重“修心”。与心密切相关的是“行为”。缘起哲学启示我们,善良的心念缘起善良的行为,善良的行为缘起良好的后果,反之亦然,好比自然界西瓜种子长出西瓜,黄豆种子长出黄豆一样。因此,深观缘起法则的人,内心起一个念头,马上觉察到这个念头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这个行为又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佛教四正勤法说:“恶心已起,急令断灭;恶心未生,谨防不生。善心未起,急令生起;善心已起,速令增长。”其用意在于把握缘起的根本。 哲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应该解释为:每个人慎思行为的后果,考虑遥远的未来,人类的品德自然归于淳厚了。”我对这个解释印象特别深刻。试问,一个人在行为之先,能多多观察这一行为所缘起的后果,他会不慎重行事吗? 增进宽容与谅解 增进宽容与谅解 对于自身每一件事,想到日后的种种缘起后果,对于自己的意念与行为,自然不得不小心谨慎;对于他人的一举一动,若能多多观察,设想其因缘、处境,则能增进人际间的同情与了解。 缘起哲学告诉我们,宇宙间没有孤立事件,每一事件的前后左右都有许多事件与之紧密牵连,所以我们可以套一句俗语说“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或者说“物在宇宙,身不由己。”人自从一出生,便陷于时空因缘的大网中,难以自主。因此,任何人的所作所为,都有其不得不然的理由。固然人在面对眼前的事件之时,仍有一些抉择的自由 ,但这些自由 是多么有限。 本于以上的理解,一个人可以免去许多愤怒不满。当一位教师看到他的学生考试得三、四十分时,若能了解其背后原因,很可能不但不暴跳如雷,反而寄以无限的同情。就我所知,一些教师看到学生上课时打瞌睡,认为太不给面子,便将学生臭骂一顿,然后罚站听课。另一些较理智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形,则殷殷垂询该生为什么无法振作精神的原因,是因前一晚功课做得太晚?或因身体有病?或因该生对该课程听不懂?为此一问,一方面平息满腔怒气,一方面流露了对学生的关爱。 一个人除非及早努力发展本身内在的潜能——觉性(亦可称为良知良能),否则无法不受外在各种因素,以及内在的各种习 气所决定。当我们细心观察,便会发现每一个人的身前身后,左面右面,头上脚下,都有数股无形的拉力或推力在支配他们,至于如何顺应或抗拒这些拉力或推力,以抉择自己的命运,便依据这个人的内在习 气及觉性而定。觉性高者,理智亦高,这个人才有力量做利人利己的抉择,使自己与别人无悔无怨。相反的,一个人满身的不良 习 气,便无力抵挡外力的影响,而易于做出愚蠢的抉择,世上大智慧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都或多或少受本身习 气与外在因素所摆布,不能自已。说得重一点,世界上除了具有超越世间的大智大能者之外,每一个众生都值得同情。这就是人际相处,乃至众生相处,必须彼此宽容、谅解的基本理由。 虽然佛教说:“众生皆有佛性(觉性)。”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毕竟,恻隐之心与是非之心只露出一些端倪,须努力扩充存养,始能为圣为贤。所以《尚书》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众生虽有佛性,但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正因为他有无明。在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中,众生的佛性大多抵不过无明,因无明而起惑,因起惑而造罪,因造罪而受苦。缘起的哲理正所以增进人际的宽容与谅解,进一步拯救众生于罪苦的深渊。 迈向永恒与不朽 迈向永恒与不朽 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诸行无常”。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种“世间如幻”的观点,使多数人以为佛教是消极、后退的。殊不知,佛教正是要我们对世间的名利欲望 消极(淡然处之),而对超越世间的智慧慈悲积极(戮力以赴)。 本于缘起性空的观点,佛说“世间无常”,劝人破除对名利欲望 的迷执;又本于缘起万有的观点,佛说“世相常住”,劝人净化三业(意业、口业、身业)。所以佛教同时强调“无常”与“永恒”两种理念。“无常”不碍“永恒”,“永恒”也不碍“无常”,这是佛理圆融奥妙之处。 中国本土也有一种圆满广大的哲学——《易经》,它的说法与此颇为类似。东汉大儒郑康成归纳《易经》的哲理,说:“易有三义,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变易相当于无常,不易相当于永恒。变易与无常乃就是一切外在表现而说,不易与永恒乃就象之存在、影响,与内在理则而说,今分述如下。 一切缘起现象,刹那变易,幻起变易,实相了不可得,但就其“曾经发生”这一点来说,一切现象都是永恒常住的。一切过去的事件,都已成为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虽大多数未经历史家记载,我们并不能加以否定、抹煞。换言之,宇宙中,每一事件,每一个人的过去行为表现,都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比如说,这树曾经在某年某月某日花朵盛开,或某甲曾在某月某日救某乙,或某年某月某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无法有否被记载,都是既成的事实,无论你用什么高明的方法,都无法抹消。所以佛教劝我们与其对过去的行为污点懊恼后悔,不如赶紧把握现在的时光,好好积集善业,使它闪亮在个人生命的史页上。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各别的业——“别业”,每一个家庭、社会、团 体或国家也有他们共同的业——“共业”,要谨慎这些业,不要使它污染了个人的或团 体的生命史。 宇宙间每一事物的变化,以及每一个人的意念、言语、行为都对其他事物或其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乃是不断连续下去,永无止境的。所以就缘起的观点说,任何事物的变化,任何人的意念,言语及行为,我们不可忽略宇宙间所谓“一言兴邦”、“一言偾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肺结核的人随便在街上吐一口痰,这口痰乾了,结核菌飘浮于空气中,被一些抵抗力弱的吸入肺里,也感染了肺结核,如此辗转传染,于是这口痰的直接、间接影响及于无穷久远,这是永恒的另一层意义。 大自然或人为的一切事物都是依赖缘起来造就,但缘起并不是随随便便,毫无章法的,而是有秩序、有条理,丝毫不苟的。因、缘、果之间,有其必然性、超越性,在不同的时空里,相同的诸因,遇到相同的诸缘,结果必是一致不变的。何因加何缘产生何果,这些律则在宇宙间多如恒河沙。这些律则,有属于大宇宙星体的,有属于植物的,有属于矿物的,有属于动物的,有属于生理的,有属于心理的,研究起来,无穷无尽。大乘佛学的目标就在于究明遍满宇宙事物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种种律则,破除对万事万物的迷惑。因此,缘起性空哲学的最后目标乃是在无常瞬变的缘起现象中追求永恒与不朽。分开来说,缘起性空哲学的实践者必定是热衷于追求真理。所谓真理,实际就是因、缘、果之间不变的律则。因为他们知道,掌握了真理,即是掌握了人生祸福的锁匙。再者,缘起性空哲学的实践者,必然是热衷于自利利他的慈善事业,因为他们知道,一切意念、言行均将成为不变的历史痕迹,个人或团 体的善行,必然在宇宙的时光隧道中成为美丽的装饰。最后,缘起性空哲学的实践者,必定是一位真正的美感追求者,因为他们知道万法皆起于一心,复归于一心,心是贯串无穷三世,横遍无边法界,是最根本的缘起法。人生的祸福都系于一念之差,所以要美化人生,庄严宇宙,莫如先美化心灵,庄严心灵。 结语 结语 传说唐朝全家参禅的庞蕴居士,有一天在庵中独坐,忽然感叹说:“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身旁的庞婆反驳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不同意父母的看法,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公案。以研究佛学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说佛学难,的确也难,佛学的经典如此之多,又分为十个宗派,精通一经或一宗已经够难,何况要遍阅众经,遍通各宗。佛教哲学最难就是一个“空”字,《般若经》就是阐明“空”的经典,它共有六百卷之多,要从头到尾看完原文就要耗费好几个暑假。但说佛学易,的确也易。佛门号称“空门”,理解一个“空”字便进入了佛门,比起参加高中、大专、大学入学考试要考那么多科目,难易之比,何等明显。 扼要言之,缘起性空哲学在于洞澈宇宙万物的生灭原理,说明宇宙之所以多采多姿,皆因于缘起性空之故。惟其缘起性空,所以变化无常,相互依存,生生不息,不断创造,不断循环。 近年某些知名学者写的中国哲学史说,佛教对于宇宙人生抱持否定的观点和舍离的态度。根据我二十余年来的思索体会,深不以为然。如果这种论断乃针对小乘佛教而言,尚有几分正确,假使想用这论断来涵盖大乘佛教,未免成为一种偏见。因为大乘之所以为大乘,乃因其气象、胸襟的博大恢宏,无与伦比;其光辉、魄力之高华雄伟,超迈千古,岂是“否定”、“舍离”所足说明。已故当代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说: “中国之佛学者,长时期以来,皆孕育于高尚之固有文化理想,故其观照万物也。往往喜投以惊奇之眼光,采新奇之智慧观点,且志在与自悟妙合体一,以改善宇宙世界,宏丽万般生命。中国知识分子(案:指勤于思考的知识分子)一旦与佛陀相值,不禁喟然叹曰:‘惟其妙想万千,乃益显其高卓,经我挑剔百般,方愈识其伟大。''赞曰:‘味之弥珍,品之弥尊。无漏无隙,人中之人。''” 方先生之所以能给予佛学如此高的评价,绝非偶然,乃因他已洞澈大乘佛学之圆融博大所致。正确地说,佛教对宇宙人生的观点与态度,乃基于空性哲学,它是既非否定,亦非肯定,既非舍离,亦非胶执;极其否定,又极其肯定,极其超然,又极其踏实。简要地说,就是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空有相成,不落两端,会归中道。在空性的观照中,将一切妄执,涤荡无余;又在缘起的觉察中,半丝不苟。 “空”是最简洁有力的宇宙人生写照,同时它也是一颗万应灵丹。如果不是它珍贵无比,佛就无需耗费那么多口舌气力来宣说“空”义。以我个人的体验,空性哲学在运用上以心理辅导为主。一个人心理健全之后,待人、处事、接物、从事各行各业自可稳当妥贴,应付裕如。一个人在缘起性空哲学的思维中,自然渐渐修正其一向偏颇的心态,使心灵净化端正。从执着而变为洒脱,从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变成依理行事,依智行事,使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对宇宙万物有广大精微的理解,他的心不自卑、不自大、不嫉妒、不偷懒,凡事不会过度紧张,对人能宽容谅解。最重要的是,他迈向恒永与不朽,追求真正的真、善、美的生活。他的心,由于澈了缘起性空的哲理,于是渐渐造就成金刚般若之心,此心圆明空灵,山高海深,集合众美,风光万千。 以医药来说,中药有所谓补剂、泻剂、温 剂、凉剂、寒剂、热剂、润剂、燥剂、滑剂、涩剂、升剂、降剂、散剂、敛剂。缘起性空哲学的妙处就在于它可兼具补泻、温 凉、寒热、润燥、滑涩、升降、散敛的功能。举例言之,对于心力虚弱,消极颓唐的人,缘起哲学对他有鼓舞兴奋的作用,启示他,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只要心存善念,日久功深,光明远景必可预期。对于牢騷满腹,郁闷难堪的人,缘起哲学对他有疏导、消解的作用,启示他,一切总归因缘决定,何必怨天尤人?对于频遭挫折,心灰意冷的人,缘起哲学告诉他,只要自我充实,顺理行事,机缘迟早会成熟,使他重燃希望的火把。对于志得意满,骄横跋扈的人,缘起哲学告诉他,繁华必归凋谢,天理必然循环,使他适度收敛,为将来留个后路。觉得宇宙人生无聊枯燥的人,缘起哲学教他观照缘起万象的五光十色,花团 锦簇;耽着于人生欲乐、歌舞升平的人,缘起哲学提醒他,无常的烈火,焚烧世间,一切转瞬成灰。总之,缘起性空哲学只是在成全每一人的金刚般若之心,使之能承受一切苦难、摧折,化解一切烦恼、郁积,缔深伟大的心灵工程,净化人间,庄严宇宙。 王维有一首诗说:“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我以为这首诗只说明了空性哲学的消极妙用。我们所重视的应该是它的积极意义,所以我说:“空”代表海阔天空,代表无限的空灵、无边的包容、无限的可能、无穷的变化。拥护的尘世里,谁不认为空间愈多愈好?忙碌的人生中,谁不渴望更多的空闲?当你我拓展了心灵无边的领空,减少许多无谓的追逐与争执,能坦然、悠然地增进高层次的智慧、福德,又何必疑惧于短暂的困顿坎坷呢? 注一:请参见佛教大藏经大宝积经入胎藏会。 注二:请参见佛教大藏经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注三:请参见佛教大藏经二谛章卷上。 注四:此处引用好友杨敏雄老师语。 注五:业,意为造作,分为意业、口业、身业,谓之三业。佛教认为一切的意念、言语和行为上的造作,都会造成某种结果,叫做业果。 注六:五陰为色(物质)、受(感觉)、想(印象)、行(意念)、识(鉴别),乃构成生命的五种质能。在修行者明心见性的过程中会遇到五十种五陰幻现的魔境,此在佛教楞严经中有详细的描述。 注七:请参见方东美先生“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第七章绪论,页二四四。何必讳言苦? 一九八二年春天,在一次中国哲学史的讨论课中,有一位年轻人发言说:“佛家将人生定义为苦,使人产生悲观、消极、退避的人生态度。”当时似乎没有人给她满意的答复。后来我因事忙,也未能就此问题对她有所说明,但因为她的问题,可能代表许多人共同的心声,所以事后我一直觉得有写本文的必要。 《佛陀的启示》一书曾说,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既非“悲观”,也非“乐观”,而为“实观”这段话,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诚然,释迦佛,以他大智慧的眼光,大慈悲的胸怀,不可能故意给众生泼冷水,倒胃口。他之所以在四圣谛中说人生是苦,只是依凡夫身心生活的感受而说,至于“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的圣者又另当别论。佛说,凡夫的心中具有贪痴三毒,因此,时时感受到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陰炽盛等诸苦。当我们平心思察,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之形容古往今来的人生,永远是那么贴切而生动。只要是成年人,相信都曾多少经历过学业、交 友、升学、恋爱、婚姻、事业的挫折,甚至琐碎如穿衣、饮食、睡眠、居室都会引起烦恼。“苦”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际,它不须经由推理得知。经验过“苦”的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曾经验“苦”的人,也可经由观察而揣度得知。 “苦”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于凡夫的生活感受中。人为什么要讳言苦,畏言苦呢?我分析其原因,约有四种:第一,这是讳疾忌医的心理,譬如人明明有病,却害怕作身体检查,以免治疗的花费与麻烦;第二,现实生活中,未尝无短暂的身心享乐,虽事先须付出代价,事后须忍受不良 的副作用,仍紧追不舍,觉得趣味无穷;第三,有人身心较弱,一旦认定人生苦海无边,恐怕失去生存的勇气,不如说“人生处处有欢乐”;第四,以为人生若没有“苦”作为点缀、衬托,则人生将不再多采多姿,富于变化、刺激,遂以苦为乐,将“苦”合理化。 以上各种做法与想法,都不能正视“苦”,解决“苦”。当苦恼尚堪忍受,尚未酿成大患,或许犹可苟安于一时。可是,“小洞不补,大洞叫苦”,一旦面临无法忍受的痛苦折磨,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暴自弃,造成家庭悲剧,社会混乱。穷苦则偷、抢以救急,病苦则寻短以了断,失恋则追杀情人 以泄恨,犯罪则嫁祸于人以苟免……遂致产生苦的连锁反应,苦上苦,众苦交 煎,殊堪怜悯。 有智慧的人体 认苦的存在,探讨苦的起因,澈悟解决苦的方法,因此,他们能离苦得乐,转祸为福。所以对他们来说,苦不足惧,所惧者智慧不够高深,毅力不够坚定而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张载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是儒家圣贤面对苦的方法。 仔细想来,承认苦,面对苦,接受苦的磨炼,并没有什么害处。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生在困苦的环境里,如孔子、孟子、欧陽修、范仲淹都是自幼无父,终身发奋为雄。中外有许多慈善人士多因小时候吃过苦,深知贫病孤苦的滋味,所以一旦成功立业,便能利济他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往往吃苦越多,其知识更发达,同情心更丰富,品格更高超。原因是,“苦”刺激了他的思想,使他对于各种问题,深入观察、分析、推理,终于找到解决的方法。于是他们成为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或各部门的杰出人才,能为社会国家多作奉献。 佛教以四圣谛为基本教义,大小乘佛法中有所谓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一个人若想成为罗汉、菩萨、佛,必须澈底通达四谛,而四谛的第一谛即是苦谛,所以苦谛也可以视为解脱之门。假如一个人不能体认凡夫的生活为苦,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无法避免,甚或留恋这种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当然是无可救药。但假使他厌倦世俗的忧悲苦恼,思有以改善、提升,而过一种较为自在超脱的生活,那就应该对苦谛(苦的现象)澈底体会,并进而研究集谛(苦的起因)、灭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之法)。 效用与效果,暂且不论,人类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与痛苦。而佛教说苦,更有它积极性、建设性的意义。 谈积极与消极 谈积极与消极 这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奋斗进取成为这个时代的口号,于是普遍认为人生应该要积极,不应该消极。一个人倘若被批评说:“他最近很消极。”这就意味着他凡事不会有什么进展了。“消极”几乎与消沉、苦闷、悲观、沮丧的含义相近。反之,“积极”代表一个人充满活力、信心、目标鲜明,步伐快速,因此,比消极的人较能得到丰收的喜悦。“积极”之所以被赞许,“消极”之所以被呵斥,理由在此。 但我们深一层观察,一个人倘若利用他的活力,去追求错误的目标,并充满信心,步伐快速,有朝一日,目的达成,结果会如何呢?岂不是落得害人害己的下场。 社会上许多败类,有“学”有“术”,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也很积极。但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给人的观感如何?于是我们有一种“积极未必是好”的领悟。俗语说:“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未必值得喝采,要紧的是看他立的什么“志”。所以《优姿塞戒经·毗梨耶波罗蜜品》说:“精进二种,一正一邪,菩萨远离邪精进已,修正精进。” 假使我们再深一层观察,消极乃是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之谓,一个人若对他生而为人,觉得无意义、无价值,以至于变成醉生梦死,行尸走肉,当然不对,但如果他只是对于作奸犯科,投机取巧,或饮酒食肉、声色犬马,不感兴趣,态度消极,这种消极至少对社会人群没有什么害处。假使他在“诸恶莫作”或“淡泊寡欲”之余,进一步能“众善奉行”或“转欲火为慧火”,那么他的表现便值得赞扬。许由、巢父的高蹈,陶渊明的退隐,似乎有“独善其身”的意味,但较之那些小头钻面或脑满肠肥者流,这些人格清高的风范,对社会何尝没有贪夫廉,懦夫立的教化作用。因此,对于历史上这些“消极”的隐士,我们虽不必十分欣赏,但似乎也不用过于苛责。 因消极而趋于消沉、苦闷、悲观、沮丧的人是值得同情的,身处五浊恶世,众苦交 煎,生存何其不易,这些人都是较弱的一群,但决非不可救药的一群,因为本着他们对人世较深刻的体验与观察,何尝不能在“泪眼中见到天国”?他们有可能将消沉转为沉着,苦闷转为苦心,悲观转为悲悯,沮丧转为对昨日之我的扬弃,拉起人生的风帆,重新航向无边安乐的彼岸。 邪精进的人总有一天会尝到苦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别看他们一时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十分可恶,其实他们十分可怜,比起那些消沉苦闷的人,他们的觉悟较晚,解脱也较迟,他们必须等到心中的“妄想”行不通,计划不受欢迎,进展受挫折、延迟,身心交 瘁,灰头土面之际,才会“猛醒”。万一他们的“福报太大”,得以“所求如意”,那么他们的罪业有可能延到来生,直至恶贯满,罪报纷至,他们才有“良心发现”,“改邪归正”的一天。 一个人积极地“明悟心性”,发展完美的人格,充实学识,提高智慧,端正品行,利乐有情,无论如何是正确、有意义的。但是过度奋斗进取的结果,也使人精神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减低工作效率,造成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孔子),“其进锐者退速”(孟子)。因此,积极精进的人应该要注意到孟子说的不“揠苗助长”,“勿忘勿助”,“盈科而后进”,佛家说的“平等修集,不急不缓”(《优姿塞戒经·毗梨耶波罗蜜品》)以及“沙门学道……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经》)消极于罪恶之造作或欲望 之追逐的人,无论如何可享有较多的逍遥,所以自古云:“知足常乐。”他们不必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胸中没有冰炭,脸色不必伪装,但假若一切贪欲没有了,连正当的希望也没有了,低俗的趣味放弃了,连带也放弃高贵的理想,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与价值,使生活由悠闲、轻松、宁静,变成无所事事,懒散、无聊,这便是非理的消极,也是佛家所呵斥的“恶取空”,达不到“空灵”、“空明”,而是走向“枯寂”、“死寂”。因此,我们要知道,正确的消极,其目的只是为要腾出宝贵的光陰,洗净心灵的污垢,宁静致远,悲智双修,建设净土,而不是自得其乐,或放弃一切。 综上所论,可知积极未必是好,消极也未必不好,这要因事而论。而且积极与消极应讲求分寸,过分的积极与非理性的消极都是无益有害。 一般人以为西方思想较积极、进步,东方哲学较消极、保守,显然只是肤浅的看法。平心而论,西方人与东方人各有其积极奋斗的方向,也各有其消极、漠视的一面,近代西方知识分子重视物质的研究、增产、控制与享用,而漠视精神主体的启发、修养、开拓与净化,东方古圣先贤反之,重精神而轻物质。同为追求人生至乐,只是看法有别,努力目标有别,以东方圣哲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本在心不在物,西方唯物论者以为物质是基层建筑,精神是上层建筑,物质为先,精神为后,究竟谁是谁非,只有各人凭智慧去思索了。《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有子曰:“君子务本。”树犹有根,人可无本吗? 如何对待色情的诱惑 我们生存在一个民主 、自由 与法治的社会,按理说:“这是何其有幸。”但是许多利欲薰心徒却滥用自由 ,以自我中心来蔑视法律,造成社会乌烟瘴气,罪恶充斥。明眼人皆知,所有民主 国家的人民,若不能启开良知,自我约束,那么,无可避免地,大家须为民主 自由 ,付出沉重的价值。 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日,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暴力与色情。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有时各别发生。二者相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难防。因此,今暂舍暴力而谈色情。 色情最简单的解释即男女之欲,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以上说明,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我们不能说色欲是一种罪恶,一种见不得人之事。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犹如其他各种欲望 不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 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控制色欲大为不易。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脑海中,扰乱人的思想情绪,减低人读书、听课、工作与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坏人的健康,甚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在此我谨提供一些对治之法: 一、白骨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 透视 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二、不净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透视 镜或显微镜,看到人体 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三、无常观: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暂有还无,所谓“花无百日好”、“色衰则爱驰”、“秋扇见捐”。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四、亲属观: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姊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惭?是否尚有婬欲之想? 五、心灵观: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 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竟日心中尽是饭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 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趋净化。西谚有云:“美只是一层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 杂的心,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一般说: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便是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后者可怜,有了这层了解,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 古人说:“色是杀身之斧。”孔子也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佛家更将邪婬戒视为修身第一戒。因此,自古相传:“万恶婬为首。”为了健康、品德、学业、事业、前途、幸福着想,我们就应该淡泊色欲,做到孔子所说的:“贤贤易色。”古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何尝不可说:“淑女难过俊男关。”我认为那些自命的“英雄”,往往只是些不明理的粗人,而自命“淑女”者,只是些肤浅的浪荡女性。我又认为:“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如关云长是也。“过俊男关者为真淑女”,而真正的美人,想必不会使英雄过不了她那一关,不放他一马,也就是说,真正淑女不会搔首弄姿,抛媚眼,或矫揉造作,表现“有气质”状,使假英雄,颠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者或压抑,而在于转化或升华。佛家说:“火焰化红莲。”就是把欲望 转为智慧的意思。西洋有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宗教家,他们保持独身,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反而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道者,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大多获得智慧而高寿。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正如饮食非人生的第一义一样,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采多姿,当知饮食男女之外,尚有“向上一路”。 论永恒 论永恒 “永恒”,多么吸引人的字眼!古今中外无人不想到永恒,不追求永恒,尤其年轻人更是特别向往永恒,梦想永恒,他们憧憬那永恒的爱情,永恒的价值,永恒的青春活力与美貌,他们呐喊着不要短暂与刹那,他们想化短暂与刹那为永恒。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也曾热烈追求永恒,直到现在接近不惑之年,热心不减当年。 一般人总是计划着未来,明天我要做什么?下个月,下一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后,我要做什么?在人的直觉里,人的存在是永恒的,一个人总以为明天,下个月,明年,甚或十年二十年后还活着是不成问题,抑或是可能的。既然活着就要有希望,既有希望就要有取得,或是永保既得之物。出租车司机总希望生意永远那么好,甚至更好;农人经营果园,希望水果不断有收成,每年都有那么多甚至更多的桔子、苹果可摘;盖新房子希望房子永不坏损;职工们希望收入稳定且每年加薪;买新汽车的人希望汽车长久不必修理……可以说,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有着对永恒的一番固执,与一厢情愿的痴情。 有心中的希望,便有实际的追求,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他心目中的“永恒”。秦始皇追求个人的长生不死,更追求所谓“金城汤池,子孙万世”的基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的人,追求后代子孙绵延,香火不绝;志士豪杰追求载名青史,留芳百世;“我为卿狂”的人,追求天长地久,世世夫妻的爱情;诗人、艺术家追求永远流传的诗篇和艺术作品;科学家、哲学家追求放诸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真理;神仙家、宗教家追求永恒的生命,永恒的乐土;企业家、工商巨子追求永远不倒闭的企业、工厂;一般百姓虽不敢有所奢望,但他们何尝不寄望于其后代,何尝不力图多活几年,巩固他们生存于世间既得的一席之地。 而世界上果真有“永恒”这回事吗?许多人落空了,失望了,痛苦了。因为,的确,出租车的生意已大不如几年前;果园的桔子、苹果;并不是每年都长得那么多,那么好;新房子住几年也会漏雨了,好工作有一天失去了;新摩托车不到两年便开始修理了;恋人变心了;皎好的面貌、身段渐渐走样了,寄望长久继承家业的儿子被车子撞死了;所创作的流行歌流行三两年便没人唱了;科学家定理被人推翻了;圣哲的真理被束诸高阁了;更有人说宗教都是迷信。这使他们不能不怀疑。有些人怀疑了之后,认定世界上没有“永恒”,所以再也不追求“永恒”,于是他们自以为洒脱了,变得满不在乎,得过且过,吃喝玩乐,游戏人生,并嘲笑追求永恒的人。 尽管许多人在怀疑、否定、嘲笑,但对“永恒”热衷的人依然那么多,可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记得当年我在大学求学时,曾花了无数时间在思索上,时而凝望窗外青山白云,时而倘徉山间小径,时而长坐林下岩石,经过了三年半的时间,在一个晴朗的清晨起床 之刹那,心中郁积的疑团 忽然开了,兴奋喜悦之情,难以言喻,我终于窥知了“永恒”的轮廓,记得那时是一九六六年年底,大约一星期左右,整个身心有如飘浮在虚空中,轻安自在,迄今忽焉十有六年,我继续不断的在发掘永恒,并为永恒的价值而奋斗。 真的,一提起永恒,我的精神便倍觉充沛、振奋,为了与人同乐,在此我愿利用有限的篇幅论述我所谓的永恒,提供大家参考,或许也可以使读者因而心开意解,活得更起劲,更积极。 我发现,人若诚心希冀永恒,追求永恒,最后必能发现永恒,并创造永恒的价值。人将因发现永恒而绽放心灵的花朵,并因创造永恒的价值而使花朵结成丰硕的果实。在此,我拟以三个层次来说明永恒,第一个层次的永恒是指宇宙森罗万象与人生纵横百态的永恒。就宇宙说,大至银河星辰的生成、运作、毁灭,中至四季变迁,花开花落,小至电子循环,分子聚散,种种生灭变化,无量亿事件既已发生,便都记载于宇宙亘古的无形历史中,不可更改、抹消。而此无量亿事件既已发生,对当时和未来必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其影响又是无穷久远。因此,宇宙中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论大小,就其曾经发生言,是永恒,就其发生后的影响言,亦是永恒。另外,就人生说,大至君临天下,旋转乾坤,中至生老病死,衣食育乐,小至举心动念,一言一行,种种人生过程和活动,一切事件既已发生,无论有没有人目睹,一方面都会落入潜意识中,成为个人无形史册上的记载,一方面都会落入宇宙、社会中,成为宇宙、社会大历史的一部分,不可更改、抹消。而此人生无数事件既已发生,对当时或未来的宇宙、社会、他人必有影响,且其影响又是无穷久远。因此,人生中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论大小,就其曾经发生言,是永恒,就其发生后的影响言,亦是永恒。今举三例以明之: 例一:罗贯中写了一部三国演义,据说后来努尔哈赤嗜读此书,利用其中战术来对付明朝,连战皆捷,因而建立大清帝国。清朝的统治在中国和世界产生连环性的影响,直至民国,以至于无穷的后代。就小影响言,许多人看了三国演义,有人因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人因而咒骂曹操,有人因而效法关公,有人因而学习 孔明,有人因读得太勤而加重其近视眼,更有人牺牲了功课而影响升学。所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存在于历史的永恒不变的事实,而其对后代又有永恒性的大大小小的影响。 例二: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恰好坐在下面,触发了灵感,发现万有引力,带动了近代科学,使之突飞猛进,以此观之,某一个地方在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某一时某一分某一秒落下某一只苹果,这是宇宙间铁定的,永恒不变,曾经发生的一个事实,此一事实引发万有引力的发现是一影响,此万有引力在科学和人类文明,人类生活上又有无穷的影响。 例三:田里的某一粒沙,与其他亿万粒沙以及陽光、空气、水共同培育了一个西瓜,虽然它对这个西瓜只作了比亿万分之一还小的贡献,但这小小的一分贡献却是永恒不可变的事实。这个西瓜给十个口渴的人共同吃了,其中一位教师,这位教师吃了西瓜,精神振作起来,因而使他当天下午的课倍加精彩,学生因而获益,这些获益的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有所贡献。其中一个学生的贡献与这粒沙的关系,虽然是微乎其微,你能抹消这微小的关系吗? 第二个层次的永恒是指宇宙人生现象之中所蕴含的理则或因果定律。这些理则或因果定律万古常新,超越时空,永恒不变,所以谓之真理。朱子云:“一物有一物的理,一事有一事的理”。推而思之,人之生有生理,病有病理;一国之治有治理,乱有乱之理;一个人的幸福有幸福之理,灾难有灾难之理;美感有美学原理,经济有经济学原理;物质界有物理,细分之又有核子物理,大气物理,乃至声、光、化、电皆有其理;精神界有心理,细分之又有儿童心理,青年、老年心理,普通心理,变态 心理,商业心理。一般人所谓的真、善、美,事实上亦归于真理所统摄,因为“真理”是宇宙万物所以然的理。“善良”是人我和谐幸福之理,“美感”是艺术创造之理。一切的原理离不开因果法则,而因果法则的共性是:因素相同,结果必然相同,因素改变,结果必然改变,其中精微,难测难晓。宇宙变化,复杂奥妙,难有截然相同的因,所以难有截然相同的果,但相似因得相似果的情形则比比皆是、兹举三例以明之: 例一:一块铜置于硫酸液中,结果产生硫酸铜,此为必然的,永恒的化学定律。古代实验如此,现代及将来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所可能不同的是,每次实验时,硫酸液与硫酸铜的浓度。 例二:人类历史数千年,世界各国迭有治乱,若考究其治与乱的因素,虽不是完全一致,但大体上总离不开一些因素。如一国政治清平,其因素不外乎,国君贤明,君子在朝,人民勤俭、守法,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反之则政治昏乱。此其中,治与乱之程度,端看各因素之配合以为定。 例三:一首诗古人读之以为美,今人读之亦以为美;一幅画古人见之以为美,今人见之亦以为美。这首诗,这幅画一定是合乎美学原理。吾人掌握了这美学的原理,再去创作另外的诗与画,只要技巧纯熟,今人以及后人亦必以为美,可见美的范畴中,也有永恒的道理在。 第三个层次的永恒是指宇宙人生的内在本体的永恒。这是最难理解的一层,因为它非常的抽象,非常的“形而上”。《易经》称为“太极”,周敦颐称为“无极”,老庄称为“道”,佛家称为“真如本际”,康德称为“物如”,一般科学家、哲学家称为“本体”,本体虽难捉摸,但它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超乎时空而遍在于时空,所谓“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永远如此,无有变异,而实为一切变易现象之所依据。兹为便利了解起见,以三种譬喻明之: 喻一:一个最通常的比喻是水与波,本体喻如水,现象喻如波,波有起伏变幻,而水还是水,永不变易,然而离波无水,离水无波,水与波非一非二,本体与现象亦复如此,现象森罗万变,本体湛然不动,然而离现象则本体不可得,离本体则现象无所依,现象与本体非一非二。 喻二:佛家认宇宙依成、住、坏、空之过程而循环,天文科学家亦认为星球之形成乃由无形化为有形,再由有形化为无形,亦即由虚空中产生微细之宇宙尘,再由无量宇宙尘相吸而生大气团 ,大气团 渐凝聚为星云,最后成为星球,星球存在一段时间,又复毁灭,归于虚空。这一由空而有,复由有而空的微妙过程,虽奥秘难知,但空与有,本体与现象的不可分性,却是可以断言的。爱因斯坦发现质能互变定律,更可说明:“本体”相当于“能”,而“现象”则相当于“质”,质与能为一体,现象与本体也为一体,能量不变,不灭,本体亦属永恒。然而究竟科学上说的“能”,是否完全等于哲学上说的“本体”,却不易断定;可以断定与理解的是,能与本体是确乎存在的,而由科学上“能”的观念,似乎有助于指引我们对“本体”的观照。 喻三:宇宙与人的本体无二无别,因此要了解宇宙的本体,只须从人自身下手即可:“我是谁?”“真正的自我是什么?”能解答这个问题,那末,宇宙的本体如何,便不难解答。自我的追求是古今哲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共同的兴趣所在,但是许多人却把“个性”当作真正的自我,这样,便无法找到自我的本体。因为本体是纯一的,“个性”则是有差别的,个性不能作为本体看待甚为显然。佛教的《圆觉经》与《楞严经》在自我本体的寻求上有一个非常高妙的解析,经上的大意谓:身体内的各种物质成分都从外来,非我本有,都当还诸大自然;心理上的各种记忆、经验、意识、情绪、意念、习惯亦由外界所引发,所以也应该还归于外界的人或物。最后剩下来的便是自我。自我者何?即“虚灵不昧”的本性、本体。它万古常存,不增不减,清净光明,所以儒家的《大学》便称之为“明德”,要人人去明“明德”。 宇宙人生过去所发生过的事实,无论其大小,都值得探讨研究,参考借鉴,因为它们都对后代产生或大或小,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眼前发生的一切事件,以及各人本身眼前的思想言行,都将成为永恒,所以都须谨慎小心,提高警觉,不可蒙蒙懂懂,以随便为潇洒,以任性为自由 ,因为即使一句不妥当的言语都可能成为心中长久不安的因素,而苟取纤芥的不义之财,也会造成人 格上永恒的污点,反之,一切高贵的品行和正大的思想,将在永恒历史的时空中,成为闪亮的明珠,也在各人的心田里,成为永恒的安慰。这就是人类重视历史。注意品德的意义所在。 宇宙人生复杂森罗的表象中,寓有超越时空的不易之理,我们应当深入观察透视 ,归纳演绎,以使心灵有所觉悟。本此觉悟,发为言论、行动、继往开来,创造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体生命的光辉与幸福。 自古以来,真、善、美一直是人类共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三者都有“永恒”这一特质,它们始终是那么超乎时空地散发着光辉,令人不厌地赞叹、述说、追求。只要一个人对于真、善、美有深刻充分的体认,他便掌握了永恒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永恒的活力,使自己活得多彩多姿,自得其乐。你可曾见过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在真理的钻研中,或在真理的宣扬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的钻研有如入海数沙,永无止境,但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歇。虽然他们的宣扬,一遍又一遍,但他们却永不觉得单调乏味;你可曾看见那些伟大的慈善家,在劝人为善,救济世人的工作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终因工作而肉体衰老,皮肤起皱,但是他们仍然继续发展事业,乐此不疲;你可曾看见过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的探讨与创造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的理论或作品有时曲高和寡,但他们依然是不眠不休,不畏孤寂。总之,吸取过真、善、美的甘露的人,他们共同的性格是,不重视外在的富贵,而以拥有真、善、美为莫大的富贵。 我们一般人虽非什么哲学家、科学家、慈善家、艺术家,但在和谐清醒的心境中,我们都对真、善、美有一种永恒的向往,因为我们都曾领悟某些真理而豁然开朗,都曾被高贵善行深深感动,也都曾对着艺术的杰作,惊叹神往,由此可证,总有一天,我们的心灵将能完全契合于真、善、美的领域。这就是人类研究哲学、科学、伦理、艺术的目的所在。 最高超深远广大的永恒在于证验无形内在的本体,人类由此而进入宇宙的核心,获得无限、无量的光明,超越真、善、美而达于“圣”境、“神”境,亦即达到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老子所谓的“不可道”,孟子所谓的“不可知”,佛家所谓的“不可思议”,《中庸》所谓的“至诚如神”之境。这是古今中外圣哲共入之境,也是人生最根本的归宿,而人类追求高超宗教境界的意义也在于此。 在刹那变易的宇宙中,不可能有不老的果树,不病的肉体,不变的爱情,不绝的香火,不倒的企业,不衰的生意,不旧的房屋,不坏的车子,不退的信仰风气,但老、病、变、绝、倒、衰、旧、坏、退等等现象,并不妨害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永恒性。 归结言之,永恒的内容并不外乎,历史事实的永恒,理则定律的永恒,清净本体的永恒。在人的感觉中,永恒距离人似是那么遥远,又似是那么接近。的确,对于不认识永恒的人来说,永恒是遥远的,但对于认识永恒的人来说,人是生活于永恒中的。宇宙与人的内在是永恒,周围环境、自身一切是永恒,人无时无刻都在造作着永恒,但有一点须牢记的是,愚者不能显发清净本体,所以不明事理,而制造幻想的永恒来束缚自己,妨害他人,破坏宇宙、社会的秩序,智者能觉悟本体,所以理智高超,而发现永恒来超脱自己,利益他人,建设宇宙、社会,使之优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