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辨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陰陽,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涪数、动、滑,此名陽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见陽脉者生,陽病见陰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陰脉陽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涪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陽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陰脉。凡陰性病症出现陽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陽性病症出现陰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陰陽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陰陽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陰陽两大类:大、涪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陽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陰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陰陽,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陰病见陽脉者生,陽病见陰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陰陽的消长,陰病见陽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陽病见陰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陰陽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陽结1、陰结2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3,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陽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4,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1陽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2陰结:陰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3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4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陽结和陰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陽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陰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 本条说明陽结、陰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陽结症,是由于陽气偏胜而陰不足,所以脉浮数,陽胜故能食,陰不足以济陽,故大便秘结。陰结症,是由于陰气偏胜而陽不足,所以脉沉迟,陰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陽不足以化陰,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陰陽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1,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陰脉不足,陽往从之,陽脉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谓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陽不足,陰气上入陽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陰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陰不足,陽气下陷入陰中,则发热也。 【注释】 1洒淅(xi)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 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陰不足则陽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陽不足则陰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陽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为陽不足,陽虚则陰气乘之,陰盛则寒,就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般畏寒的症状。问:什么叫陰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陰不足,陰不足则陽气乘之,陽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评析】 本条主要说明内伤不足恶寒发热的脉象特点和病理机转。 本条恶寒发热的病理症结在于陰陽偏虚。陽偏虚主要表现在寸口脉微,陽虚则陰往乘之,所以洒淅恶寒;陰偏虚主要表现在尺部脉弱,陰虚则陽往从之,所以发热。陰陽交虚,相互乘从,因之恶寒而又发热。 【原文】 陽脉浮,陰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1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2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3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注释】 1荣气:荣气即营气。血液循行功能。 2卫气:卫外的功能。 3烧针:温针、火针、燔针。针刺入穴,用艾绒缠绕针柄燃烧,使热气透入,叫烧针。 【译文】 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陽气浮于外,陰血虚于内。卫陽衰虚而不能外固,故汗出如流珠;陰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故产生筋脉挛急。若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陰、更助陽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症。 【评析】 本条以脉之浮沉辨析营卫病机和症候。 卫属陽主外,营属陰主内。卫气虚而陽浮于外,则陽脉浮,这一浮脉,应当浮而无力,陽气不固,所以汗出如同流珠;营气虚而血亏于内,则陰脉沉而且弱,血液不足,则筋脉缺乏滋养,所以筋脉拘急。既然是营气微弱,自然应当治以滋陰养血,可是计不出此,反而加用烧针,遂致血液凝滞而不行,造成更发热而烦躁的变症。 【原文】 脉蔼蔼1如车盖者,名曰陽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2如循长竿者,名曰陰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3如羹上肥4者。陽气微也。 脉萦萦5如蜘蛛丝者,陽气衰也。一云陰气。 脉绵绵6如泻漆之绝7者,亡其血也。 【注释】 1蔼蔼:盛大之貌。 2累累:强直而连连不断之貌。 3瞥瞥:虚浮貌。 4羹(gēng)上肥:形容如肉汤上漂浮的油脂。 5萦萦:纤细貌。 6绵绵:连绵柔软貌。 7泻漆之绝:绝,落也。泻漆,谓漆汁下泻。泻漆之绝,形容脉象如倾泻漆时漆汁下落前大后孝连绵柔软的样子。 【译文】 陽结症是因为陽气偏盛,所以脉象浮数,蔼蔼然好似车盖一样;陰结症是因为陰气偏盛,所以脉象沉迟,累累然好似摸着长竹竿一样。脉象虚浮好像菜汤上漂浮的油脂,这标志着陽气虚微;脉象微弱如同旋绕的蜘蛛丝一样,这标志着陽气衰竭;脉象绵软,前大后细,状如倾倒油漆时,漆将终了的样子,这是血液大虚的征象。 【评析】 本条借助于实物形态来形容脉象特征,有利于加深理解。 切脉是四诊中较难掌握的一种诊断技术,每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苦,特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即使对一些基本内容,也每每苦于词不达意。本条借实物的形态性质来形容脉象,可有助于理解,从而给学习脉学带来较大方便。例如陽结脉浮数,喻以蔼蔼如车盖,表明有上拥之象;陰结脉沉迟,喻以累累如循长竿,提示有坚硬之形。又如以瞥瞥如羹上之肥,喻脉的浮泛在上,不任循按,可见于陽气虚微之候;以萦萦如蛛丝,喻脉的极端细微,表明陽虚程度严重,已濒临衰竭的境地。至于大失血后脉象柔弱无力,喻以绵绵如泻漆之绝,确是绘声绘影的绝妙比喻。这些脉象的描述,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如能认真揣摩,再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锻炼,则不但胸中明了,而指下亦可清楚。 【原文】 脉来缓1,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陽盛则促,陰盛则结,此皆病脉。 【注释】 1脉来缓:脉搏的至数缓慢。 【译文】 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脉搏跳动急促,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脉促是陽盛所致,脉结是陰盛所致,皆为有病的脉象。 【评析】 本条讲辨结脉与促脉及其病理机转。 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结脉的形成机转,是陰盛陽虚,陰气有余,所以脉来慢而缓,陽虚不能与陰相续,因而时有止歇。促脉形成的机转,是陽盛陰虚,陽气有余,所以脉来快而数,陰虚不能与陽相续,因而亦有止歇。但是必须明确结、促两脉,都是脉能自还,一止即来,而且歇止也没有一定的时间。如果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而歇止又有定数的,那又是代脉危候,应当区别开来。 【原文】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1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注释】 1弦:脉如弓弦之劲急端直。 【译文】 脉浮而紧张有力,称作弦脉。所以名弦,因为其形状与弓弦相似,但是按之不移动;如果按之移动形如转索一样,那就不是弦脉而是紧脉了。 【评析】 本条说明弦脉的特征,及与紧脉的鉴别要点。 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迥不相同。文中所谓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寓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防止误会,于是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原文】 脉弦而大1,弦则为减,大则为芤2,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3,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释】 1大:脉形粗大。 2芤(kou):脉浮沉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叫做芤脉。 3革:脉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按之不足,外坚而中空,状如鼓革。 【译文】 脉象弦而大,弦而中取无力,即为陽气衰减的征象;大而中取无力,实即芤脉,为血虚的表现。陽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见,这就叫革脉。见此脉的妇女,多是流产或崩漏下血之后;男子如见此脉,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 【评析】 本条讨论革脉的特征及其所主的病症。 革脉的特征是外急中空,好像鼓面的皮革一样,因而名为革脉。由于革脉是浮候劲急粗大有力,与弦大脉类似;而中空无力,又与芤脉类似。因此举出弦、大、芤三脉来形容比较,真是形神毕肖。又以三脉来分析说明病理机转,从而使对革脉主病有较完整的认识。革脉的病理机转,主要是陽气不足与精血内亏,因此,见到革脉,就可推知妇女必然是半产之后或者有崩漏下血疾患;男子则多是大出血之后或久患滑精的病症。 【原文】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译文】 问:有些病症先发战抖,既而汗出,病就随之而愈,这是什么道理?答:脉象浮而紧,当是兼有表症,但按之中空,这是正气本虚,是以汗出之前发生颤抖。脉浮是邪势向外,所以应当汗出而解。假使脉象浮而数,按之不空,这样的病人,正气本来不虚,只要汗出,表邪自解,出汗之前是不会发抖的。 【评析】 本条就脉象探讨战汗的机制。 【原文】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译文】 问:也有的患者并没发寒战,病就自然随汗出而愈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此类病人脉象大而浮数,表明正气旺盛,足可驱邪,故可知不发寒战就可汗出而愈。 【评析】 本条承前节说明不发生颤抖而汗出病解的机制。 【原文】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 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1。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注释】 1解以夜半:病解的时候在半夜里,因半夜子时,是陽生的时候。 【译文】 问:患伤寒三天的病人,脉象浮数而微,不发热而身上凉和,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病即将痊愈的征兆,病解的时间,大概在半夜。若脉浮而病解的,为正气驱邪于外,故应全身畅汗而病解;脉数而病解的,为胃气旺盛,病人应当能饮食;脉微而病解的,是病邪已衰,故一定会出大汗而病愈。 【评析】 本条讲辨欲解的脉症与病解的时间。 【原文】 问曰:脉病1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孝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陰陽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释】 1脉病:脉,诊察的意思,就是诊察疾玻 【译文】 问:临床诊察疾病,要想预断它的预后如何,应当怎样鉴别呢?答:就脉象来说,如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大孝浮沉、迟数相等,虽然寒热的症状还没有解除,但根据这种脉象,为陰陽和平的表现,则知病虽严重,也是能够痊愈的。 【评析】 从脉象上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在疾病的预后诊断上,应注意脉症合参。一般地说,脉症相符者生,脉症相失者死,如陰病见陽脉者生,陽病见陰脉者死。但二者的比重上,脉象尤其重要。本条所述三部脉大孝浮沉、迟数相等,为陰陽和平,病情虽剧亦当痊愈的预断,正是脉症合参而以脉为主要依据的例证。 【原文】 师曰:立夏脉洪大,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译文】 老师说:病人在立夏出现洪大脉,为夏令本应见的脉象。此时,若病人出现身体疼痛重,必须用发汗法治疗;若第二天身体已经不疼重了,则无须再发汗了;若全身畅汗者,第二天病就会解除。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立夏季节见脉象洪大,是夏令本脉。脉能应时,表示正气充足,能够顺应时令变化,故知道病当痊愈。其他季节的脉象亦可依此类推。 【评析】 本条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及兼表症的治法。 人体正气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在脉象上,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不同。在某一季节里,就应当具有某一季节的脉象,方才是正常的平脉。如果脉能应时,就是有病也不会太重,而且容易痊愈。因为脉来应时,表示正气充实,虽一时不慎,外感客邪而病,但体内尚无大的变化,所以知病可自愈。 【原文】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译文】 寸口脉浮的为病在表,脉沉的为病在里,脉数的为病在腑,脉迟的为病在脏。若有迟脉出现,即病在脏。 【评析】 本条以浮沉迟数四脉,判断病变的部位。 本条以浮沉迟数四脉,分属于表里脏腑,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虽仅举寸口,实际上包括寸关尺三部在内,不可不知。 【原文】 趺陽脉1浮而涩,少陰脉如经2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陽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陰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注释】 1趺陽脉:足背部的动脉,在第二、第三跖骨之间,相当于冲陽穴部位。 2少陰脉如经:经,正常也。指少陰脉如常,没有变化。 【译文】 趺陽脉浮而且涩,少陰脉如常的,这是病变在脾,照理应当发生下利。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脉浮而大,则是气实血虚,现在趺陽脉并不浮大,却是浮涩而不畅,所以知道为脾胃气虚。因为少陰脉弦又现浮象,乃调和无病之征,所以说少陰脉如常。如果反见脉滑而数,则为火热内伤经脉,将发生便下脓血。 【评析】 本条讲趺陽脉和少陰脉合参,可以确诊病变部位,与推断病势的发展趋向。 本条指出少陰脉如常,表明少陰无病,趺陽脉浮而涩,标志着脾胃虚弱,按理分析,应当发生下利。然而必须注意浮涩与浮大不同,如果脉浮大,就属于气实血虚,切不可与浮而涩相混。为什么说少陰脉弦而浮,是少陰无病,这是因为弦脉属肝属木,浮脉属肺属金,少陰脉现弦浮,是金能生水,水能生木,子母相生,经气调和,所以说少陰如常。如果少陰脉反而见到滑数,则是下焦有热的明症,火热内伤经脉,又可能发生下利脓血的变症。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大叶钓樟 【译文】 寸口脉浮而紧,浮为风邪外受,紧为寒邪外束,浮紧并见,为风寒侵表之象。卫气就会被风邪所伤,而营气则会被寒邪所伤。营气、卫气皆病,骨节疼痛就会出现,这是风寒袭表,经气不畅所致,所以应当采用发汗法治疗。 【评析】 此条是论述太陽病表实症的脉症治法。 脉象浮紧,是太陽表实症的主脉。由于风寒外束,荣卫受病,以致经气凝滞,所以骨节烦疼,邪既在表,当然须用发汗方法。所谓脉浮为风,脉紧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不过是分别解释病理,其实风寒并不能截然分开,不必拘泥。后世有部分注家,将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伤荣卫,绝对化起来,并说成三纲鼎立,未免脱离实际。 【原文】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则恶寒,陰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陽气微,又大下之,令陰气弱。五月之时,陽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陽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陽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陰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陰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译文】 老师说:病人脉微而涩的,为医生误治所造成的病变。因误用峻汗药发汗,致陽气虚弱,又多次用峻泻药攻下,又损伤陰液,致陰陽俱虚,故病人畏寒,接着又发热。并且发热畏寒没有休止,夏天天气炎热,却想多穿衣服;冬季天气寒冷,却想裸露身体。这样的原因是,陰陽俱损,陽气衰弱就畏寒,陰血不足就要发热。五月的天气正值盛夏,陽气趋表,里陽微弱,不能胜陰寒,故想多穿衣服;十一月正值冬令,陽气内潜,陰气内弱,不能胜内热,故胃中烦热,意欲裸体减衣。此外,病人尺部脉迟涩,更是营血不足的有力证据。 【评析】 本条讲辨陽微陰弱的脉症特点及其病理机转。 本条从脉微而涩为陽微陰弱的标志,推知恶寒发热无休止时的症候不是外感病,而是由于医生误治所致。不应汗而误发其汗则伤陽,不应下而误用攻下则伤陰,陽伤则产生恶寒,陰伤则产生发热,陰陽两伤,所以恶寒发热无休止时。这种恶寒发热,除了脉微而涩可做确诊依据外,其本身也有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陽微恶寒的患者,纵当极热的季节亦欲着复衣;陰虚发热的患者,纵当极冷的季节亦不欲近衣。至于文中仅提冬夏二季,意在说明机体与自然节气的关系,因为夏季陽气在外,陰气内生,夏天的井水反冷,就是这个缘故。人体应之,也是陰气在内,陽虚的人一经误汗,则里陽更微,胃中虚冷,陽虚不能胜寒,故而欲着复衣。冬季陽气在里,所以冬时井水反温,人体应之,亦陽气在里,陰虚的人一经误下,则里陰更弱,胃中烦热,陰虚不能胜热,故而欲裸其身。 【原文】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1者,攻之2不令发汗,属府3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注释】 1属脏:病邪在里的意思。指出“属脏”就意味着病邪深入于里,并不是五脏真有病变。 2攻之:治疗的意思,不可一概认为攻下。“太陽篇”里有“攻表宜桂枝汤”,就是很好的注脚。 3属府:邪热炽盛的意思。古人以大热属胃,不一定是肠有燥屎。张隐庵认为指膀胱水府,似嫌有悖原意。 【译文】 脉象浮而且大,心下部反而硬满,如属热结于里的,治疗时不可使用发汗方法;热邪炽盛的,也不可使用利小便法,因为小便一多,大便就会燥硬。汗出较多则邪有出路,邪去则热退而病愈,反之汗出太少,则邪不得外泄,热邪伤津,也会导致大便困难。这时可酌用下法治疗,但是如见到迟脉,则不可使用攻下的方法。 【评析】 本条揭示热症发汗、利水法的禁例与热症汗多、汗少的不同机转。 浮大脉一般主病在表,不应该心下硬,现在反而见到心下硬,这时对浮大脉就应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机械地视为表脉。心下硬而脉浮大,当是陽热之邪结于胸脘部位。所谓入脏,就是指热邪在里,所以不可治以汗法。所谓属腑,又是指在里的陽热炽盛,由于热盛最易耗伤津液,所以也不可渗利小便。假使误用渗利,而致小便过多,那么津液外泄,就必然引起大便燥硬。关于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又是指出陽热症候可能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多则邪有出路,热可随汗而解;二是汗少而邪不得外泄,热邪耗津可引起大便困难。治疗这种便难,当然可以酌用清热通下方法,不过还须结合脉象,如果脉迟,标志着营陰不足,那么攻下方法又当慎用。 【原文】 趺陽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1,此为医咎,责虚取实2,守空3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注释】 1哕(yuě):有声无物曰哕,即俗称呃逆。 2责虚取实:把虚症当做实症治疗。 3守空:荣在内为守,“守空”即内守的荣血空虚之意。 【译文】 趺陽脉浮,浮为虚,虚则胃中不和,胃虚气逆,所以发生气逆而噎塞的症状。如果脉象滑的,为胃虚寒饮内停之象,寒饮上逆,皆会出现呃逆。均为医生误治的过失,他们误用治实症的方法治疗虚症,对于空虚之症,反而使用攻逐实邪法来劫迫陰血,致使胃气虚竭。若脉浮而鼻中干燥的,鼻孔势必出现出血。 【评析】 本条讲趺陽脉浮属于虚症的病理机转及误治的变症。 大紫草 【原文】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译文】 凡是脉象浮数,应当有发热和像冷水喷洒一样的恶寒。如果有局部疼痛的地方,而且饮食如常,这是蓄积痈脓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外感与痈疡辨证。 浮数脉,一般多见于表证,所以说当见发热恶寒等症。但是痈疡外科病也会出现脉浮数发热恶寒,那就不是外感表症,因此,必须注意鉴别。本条特提出两点:一是必伴有局部疼痛;二是饮食如常,极有辨证意义。 【原文】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1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2,迟为无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注释】 1战惕:震颤发抖。 2差迟:病愈的日期延迟。 【译文】 脉象浮而迟,颜面发热潮红,同时全身伴有发冷颤抖的,到六七天时,应当汗出而愈。如果没有出汗,反而发热的,那么,就会延迟病愈的日期。这是因为,病人脉象迟,这是里陽不足。里陽衰虚,不能蒸化津液做汗外出,邪郁肌表而不得解,所以发热无汗并必伴皮肤瘙痒,于是,病愈的时间就必然延长。 【评析】 本条讲论陽虚不能做汗的脉症和病理机转。 邪在肌表,是以脉浮,陽气虚弱,是以脉迟。邪气怫郁,是以面热且赤,正邪相争,是以战惕。六七日是正复邪衰的时期,如果正能胜邪,就能汗出病解。但是如果里陽素虚,正气当欲解时期虽能奋起驱邪,而发生战惕,毕竟因里陽不继,终未得汗出,反而发热,则病愈的日期势必推迟,而病程就必定延长了。 【原文】 脉陰陽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1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2,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注释】 1踡(quán)卧:眠卧时身体踡屈不伸。 2胎滑:苔滑,舌上有腻滑的白苔。 【译文】 脉寸部和尺部都呈紧象,同时出现鼻塞流涕、用口呼吸、唇口干燥、身体蜷曲而卧、足冷、舌苔滑等症,为表里俱病,虚实混淆,既有寒邪郁闭肌表,又有陽虚里寒。当此之时,治当精思明辨,分清表里之偏重,妥善处置,切勿随意乱投药物。若病人畏寒发热,有恶心想吐的感觉,这是表寒偏重,病势偏重于表,治宜解表为主,兼顾其里;若病人腹痛,腹泻,又是里寒偏盛,里证为重为急,治当先救其里,后治其表,或温里解表兼施。病至七八天后,若出现微发热而手足转温和的,即正复邪退、疾病向愈的佳兆;若反而发大热的,为正衰邪盛、虚陽外越的征兆,这时病就比较难治了。 【评析】 本条指出表里疑似脉症的治禁,及其病变转归和预后判断。 脉象尺寸俱紧,标志着邪盛,鼻塞流涕,用口呼吸,唇口干燥,为表邪闭郁,蜷卧足冷,舌上苔滑,又是虚寒之象,确实寒热疑似,虚实难分。因此,特郑重提出“勿妄治也”的禁例,示人宁可稍待时日,仔细观察病情,切勿乱投药物,以避免鲁莽治误,这一点十分重要,必须牢记。七八日之后,病情有好转与恶化两种可能:如果热微而手足温和,表明邪退正复,为病势将解;如果反发高热,则是正虚邪盛,为病势转剧而难治。此外,根据现有病情,还可推断出将要发生的症状,如仍然恶寒,不仅是表证未解,由于表寒外束,必致气逆欲呕;如腹部疼痛,知寒邪在里,脾寒气陷,必然要发生腹泻。 【原文】 脉浮而滑,浮为陽,滑为实,陽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1,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注释】 1卫气失度:卫气失去循行的常度。 【译文】 脉象浮而滑,浮为病在陽,滑为邪气实,陽分邪实太过,脉象又会数急,这时卫气失去循行的常度,浮滑的脉变为数急,并且发热汗出,已成陰液外亡,孤陽独亢之势,这是不治的死症。 【评析】 本条从脉象变化辨陽亢陰竭危候。 脉象浮滑,表明陽热亢盛,但并不是死候。若其脉由浮滑转为数急,发热而汗出不解,不仅卫气失其常度,而且邪热不为汗衰,陽热过于亢盛,陰液有立见耗竭之势,故断为不治。 【原文】 伤寒,咳逆上气1,其脉散2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注释】 1上气:谓气壅于上,不得下行。 2脉散:举之浮散,按之即无,来去不明而散漫无根,所以叫做散脉。 【译文】 伤寒病,咳喘气逆,若见脉形散乱无根,以及大骨陷下等形损之症的,是元气将散、脏气将绝的征象,属于死症。 【评析】 本条讲咳逆上气脉散,为形损危候。 伤寒咳逆上气,是临床常见症候,例如太陽病,“其气上冲”,“喘而汗出”,“喘而胸满”,“咳而微喘”,“下之微喘”等,都非死候。又如陽明病,“脉沉喘满”,“腹满而喘”,也不属死候。只陽明舶直视谵语,喘满”和少陰舶息高”,才是死候。所谓“脱形”,指形肉已脱,“身热,脉小以疾”是陰气已竭。今脉散,乃心荣不能上注于脉,失去控制之权,陰陽二气已败,故为死候。 平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三部,陰陽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1,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2。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3,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4,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5,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6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陰陽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沈潜水溶,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注释】 1因息游布:借气息活动,精华物质得到游行输布。 2效象形容:仿效物象描述脉的形状。 3参差:长短不齐。 4进退低昂:脉象有快慢高低之异。 5衡铨(quán):量轻重的器具,这里喻作正常法度。 6漏刻:是古代计时的水器,百刻为一昼夜,约合现代的二十四小时。 【译文】 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陰陽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像弦,秋天脉像浮,冬天脉像沉,夏天脉像洪。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并且,人自生下来,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师答:你所提到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故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此为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百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脉,即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陰陽的偏盛偏衰。若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若脉不相对应于病症,须了解其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察病在表,还是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察推断脏腑的盛衰。若掌握了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下,以此传给那些有知识的人。 【评析】 本条以问答方式揭示平脉的总纲。 脉的搏动是与营卫气血的流行分不开的,而营卫气血的流行又必须借助于肺气的呼吸出入,才能循环不息,故有肺朝百脉之称。人与天地相参,四时气候的转变,对人体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脉也必应乎四时而有所不同,如春为弦脉,夏为洪脉,秋为浮脉,冬为沉脉等。如果发生了疾病,脉的变化就会更加显著,所以医生首先需要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的正常脉象,然后才能辨别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异常脉象。关于五脏正常的脉,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假使感邪而患病,脉又因病变的不同而有不同变化,如感受风邪则脉现浮虚,内有蓄水则脉现沉伏等,这皆表明脉象与病变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原文】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1疾去2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3迟入4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注释】 1~4来、去、出、入:气之呼出者为来为出,气之吸入者为去为入。 【译文】 老师说:人之呼吸,是计算脉搏的标准。初按脉搏时,脉来得快去得慢,这是呼气时脉快而吸气时脉慢,叫做内虚外实。初按脉搏时,脉来得慢去得快,这是呼气时脉慢而吸气时脉快,叫做内实外虚。 【评析】 本条从呼吸时脉搏的快慢,以测其内外虚实。 以平常人的正常呼吸,来衡量脉搏的快慢疾徐,所以说“呼吸者,脉之头也”。所谓“头”,含有先头和标准的意思。《经》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不足曰迟,太过曰数”,就是这个意思。《内经》云:“来则为陽,去则为陰,陽主外,陰主内。”来疾去迟,来迟去疾,是以呼出为来,吸入为去,疾为有余而实,迟为不足而虚,故来疾去迟为外实内虚,来迟去疾为外虚内实。总的精神,脉搏与呼吸必须调匀,不疾不迟,才是无玻 【原文】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1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中卒痛2,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注释】 1下工:工,是指医生;上、中、下,是指医生的水平有高低之分。 2卒痛:骤然发作的疼痛。 【译文】 问:高明的医生,通过察言观色便能知道病情,一般的医生,通过问诊就能知道病情,水平低下的医生通过诊脉才能知道病情。这是什么道理呢?请老师赐教。老师答:若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厉害,身体疼痛,却能自然安睡。到病人家后诊病人的脉为沉而迟,知道疾病将要痊愈。医生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患者发热、身体疼痛,是表症之见症,表症脉应浮大,现在脉反见沉迟,为表症而得里脉,由此可知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若病人诉腹部突然疼痛,却能安然自坐,切其脉为浮大,也可知道疾病将愈。医生又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呢?这是因为,患者腹内疼痛,是病在里,里有病脉应当沉而细,现脉浮大,是陰症而见陽脉,为正复邪退之兆,故得知疾病将愈。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以推断病愈之法。 病人发热身疼,脉搏浮大,则表邪尚盛,现在病人能够安卧,脉象不是浮大而是沉迟,乃正复邪衰之象,所以知为将愈。这里所说的脉沉迟乃与浮大相对而言,不是里虚寒的沉迟,如系里虚寒的沉迟,则为表病里虚,陽症陰脉,不能断为欲愈。“太陽病篇”有“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与“脉沉者,急温之”等条文,可以联系起来理解。病人主诉腹部突然疼痛,如果疼痛较剧,必不能安然自坐,脉搏亦应沉细,今病人自坐,而脉又浮大,足证明里气已和,所以亦断为将愈。本条病家云发热身体痛,病人云腹中卒痛,属于问而知之;病人自卧,病人自坐,属于望而知之;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今脉浮大,故知愈也,属于切而知之。 【原文】 师曰:病人家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1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2,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注释】 1处言:决断之意。处言,即断言。 2盻(xi)视:怒视。 【译文】 医师说:病人家里人说,病人发热烦扰得很厉害。第二日医师到了病人家,看到病人面向墙壁而卧,这是热已退去,即使脉尚未和,亦可以断言此病即将痊愈。假使病人向壁而卧,听说医师来到,并不惊慌起身,却以目怒视,几次欲说病情却又不说,给他诊脉时,吞咽唾沫的,这是伪装的假玻假使脉正常,可故意断言此病非常严重,必须服用大吐大下的药物,并须针灸数十百处之多,才能痊愈。 【评析】 本条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察病情之法,以及对诈病的识别和处理。 发热烦极,必不得卧,今向壁静卧,足证明烦热已退,虽脉搏尚有不和,亦是病才向愈的缘故,稍待则脉自渐和。若脉不和而躁不得卧,或热盛昏迷而卧,则又为病进的征象,应该及时治疗。假使病人向壁静卧属于陰症,听见医生到来,必心里高兴,诉述病情当絮絮不休;今恰恰相反,见医生到来反有厌恶之意,欲言又止,诊脉时咽唾,此时应该怀疑他不是真的有病,如果脉搏平和,就可以肯定是伪装的诈玻既然是伪装诈病,直接揭穿一时也难收效,最好的办法是以诈对诈,可故意夸大病情,说病情非常严重,必须使用剧烈吐下与强刺重灸等方法,使他畏惧痛苦而不敢再继续故弄玄虚,装模作样,避免被诈病所迷惑。 【原文】 师持脉,病人欠1者,无病也。脉之呻2者,病也。言迟3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注释】 1欠:呵欠。 2呻:呻吟,病人因痛苦发出哼声。 3言迟:说话迟缓。 【译文】 医生给病人诊脉时,其打呵欠的,无玻医生给病人诊脉时,其呻吟的,有玻若说话迟钝不灵活的,是风病;说话摇头的,是里有疼痛的病症;行动迟缓的,是筋脉强急的病变;俯伏而坐的,是短气;不能正坐的,是腰痛;双手护腹,似怀抱鸡蛋不肯放手,惧怕人触碰的,为脘腹疼痛。 【评析】 本条讲从望诊、闻诊、问诊而察知病情。 呵欠是息长而频频深吸,吸已复呵气的变状呼吸,乃平人疲倦之象,故曰无玻呻为呻吟,病者似叹似呼,舒气以畅其郁结,在身体病痛时,特别是有严重痛苦的病人,常有此种情况,所以说呻者病也。舌为心之苗,内风痰阻,重则为舌蹇,轻则为言迟。里有疼痛,则难发声,言语费力故先摇头。风寒湿三气痹着于外,则经络阻滞而表强不舒,所以行动迟缓。气短不足以息的人,胸部仰起则气难接续,所以喜坐而俯伏。凡腰痛者,皆不能正坐,所以坐时每伸下一足,以企图缓和腰部疼痛。痛而拒按为实,喜按为虚。里实护腹,护腹是拒按的表现,与喜按异,不应理解为虚实互见。由于心(胃)痛拒按,所以像如怀卵物的样子。 从师持脉开端,并未历举脉象,尽是从望诊、问诊、闻诊而察其病情,可见四诊必须配合运用。 【原文】 师曰:伏气1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2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注释】 1伏气:病邪伏于体内,过时发玻 2喉痹:咽喉闭塞而痛。 【译文】 老师说:伏气的疾病,可以推理判断,这个月内,可能发生伏气玻假使以往有邪气内伏,应当注意脉象的变化。如果脉象微弱,当伴有喉中疼痛,似乎受伤一样,但不同于喉痹症。病人说确实咽中痛,虽然如此,此刻又要腹泻。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测知伏气为病可能发生的临床症候。 本条主要精神,说明诊察伏气之病,当以意候之,并举喉痛症以为示例。所谓伏气,是指感受时令之气不即发玻伏藏体内,过时发作的一种疾玻由于四时之气不同,如春之风气,夏之暑气,秋之湿气,冬之寒气,所伏之气不同,所以其发病的性质常不一致,不过还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什么季节,可能有什么伏气发玻《内经》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春季时间,即要注意是否有冬令的伏气发病,所以说“以意候之”。一般说来,冬寒伏于少陰的,至春陽气升发之际,必发温病;少陰属肾,肾司二便,而经脉循行咽喉,故少陰伏气病,当咽喉疼痛而又下利,与厥陰病的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有一定区别。 【原文】 问曰:人恐怖1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2然,其面白脱色也。 【注释】 1恐怖:恐惧惊怕。 2累累:羸惫之貌,这里是形容脉的细小无力。 【译文】 问:人在恐惧惊怕的时候,脉的形态怎样呢?老师答:脉形好像用手指按丝线,纤细而连贯,同时,病人的面部失色而显苍白。 【评析】 本条讲受惊恐时的脉象和面色。 大抵血气虚弱、陽神不足的人,易患恐怖。恐则血随气下,故面白脱色;怖则气随神乱,故脉形累累如循丝之细。 【原文】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译文】 问:人没有饮水,他的脉象怎样?师答:脉象涩而不流利,并且唇口干燥。 【评析】 本条讲缺乏津液充养的脉症。 人的津液由平时饮食而得到补给,以充填脉道,供养肌体需要。如人不饮,则津液的来源缺乏,脉道不得充填,所以脉象涩而不利,肌肤也不得润泽,所以唇口因之干燥。必须明确,唇口干燥亦有因气候与地理条件等因素所引起,并不一定属于不饮所致。 【原文】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1。 【注释】 1乍白乍赤:一忽儿白,一忽儿红。 【译文】 问:人羞愧时,脉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老师答:脉象浮,并见面色忽红忽白。 【评析】 本条讲人羞愧时的脉色。 羞愧的人,气血紊乱,故脉见虚福神色荡而不定,故面色乍白乍赤,气上则血荣于面而乍赤,气下则面无血荣而乍白。此乃暂时现象,不属于病态。 【原文】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1、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2,肾气也,若见损脉3来至,为难治。 【注释】 1菽(shu):豆的总称。“三菽”、“六菽”等是说手指用力的轻重。 2脉有举头:脉搏随呼吸再动而应指外鼓。 3损脉: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为损脉。 【译文】 问:《难经》上说:脉象有三菽重、六菽重的,这是什么意思?师答:诊察疾病,医者以手按脉的时候,轻按下去如三粒豆那样的重量而切得的为肺脉,如六粒豆那样的重量而切得的为心脉,进而如九粒豆那样的重量而切得的为脾脉,重按如十二粒豆那样的重量而切得的为肝脉,按之至骨而切得的为肾脉。假使患腹泻,寸关尺三部的脉象都按不到,然而尺部脉间或轻微一见,随着呼吸再动而应指外鼓的,这是肾气尚未竭绝;如果出现损脉的话,那就难以治疗。 【评析】 本条讨论诊脉指法轻重与五脏的关系。 此节言切脉用指的方法,以菽数的多少表明指力的轻重,用以候五脏的常脉。这与《难经·第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之义大致相同。因皮毛为肺之合,血脉为心之合,肌肉为脾之合,筋为肝之合,骨为肾之合,故五脏之脉各见于其所合的部位。后世简化为浮中沉三候,浮取候心肺,中取候脾胃,沉取候肝肾,正是在上述五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肾位于下焦,内寓元陰元陽,为人之根本,肾脉的有无,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至为重要。按之至骨候肾气,所以沉候为脉之根本。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脉有寸关尺三部,尺部候肾,因此,尺部脉也是脉之根本。本条接着举寸关尺以候下利的预后,其中特别强调尺部的肾脉,下利而寸关脉不见,只要尺脉未绝,其病尚有生机,正是说明尺为根脉的意义。要之,沉候是从指下轻重而言,尺脉乃就脉部高下立论,都属于脉之根本,不可偏废。此外,还有脉的快慢也不应忽视,如果一息脉仅二至,是为损脉,虽然正气还末竭绝,亦为难治之候。 【原文】 问曰:脉有相乘1,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2;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3;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4;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5也。 【注释】 1乘:克贼也。 2纵:纵任其气,乘其所胜。 3横:其气横逆,反乘其不胜。 4逆:子行乘母,以下犯上为背逆。 5顺:母行乘子,以尊临卑为言顺。 【译文】 问:脉有互相乘侮,有纵克,有横克,有逆克,有顺克,这是什么意思?师答:如水克火,金克木,克其所胜则放纵自如,所以叫做纵。火克水,木克金,反克己所不胜,则横行无忌,所以叫做横。水克金,火克木,子去克母,所以叫做逆。金克水,木克火,母来克子,所以叫做顺。 【评析】 本条以五行乘克理论辨析脏脉的纵横顺逆和疾病的吉凶。 人的五脏禀五行之气,各有本脏的脉象;五脏与四时相应,四时又各见其相应之脏的本脉,如春脉弦(肝木)、夏脉洪(心火)、秋脉浮(肺金)、冬脉沉(肾水),这是平人无玻假使不见本脉,即为病候。一般有纵横顺逆四种情况,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所谓纵横,乃就五行相克的关系而言,例如水行克火,水是当胜者,夏日应见洪脉,而反脉沉,即为水行乘火的纵克;反之,冬日应见沉脉,而反见洪脉,即为火行乘水的横克。所谓逆顺,乃就五行相生的关系而论,例如水为金之子,火为木之子,水行乘金,火行乘木,为子反乘母,以下犯上则为逆;金为水母而乘水,木为火母而乘火,又属母行乘子,以尊凌、卑因名顺克。 【原文】 问曰:脉有残贼1,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涪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注释】 1脉有残贼:残贼,伤害。脉有残贼,指邪气伤害人体所致病脉。 【译文】 问:脉象中有邪气伤人的病脉,是怎么回事?老师答:脉象中有弦、紧、涪滑、沉、涩,这六种脉象即邪气伤人所致的病脉,是各经脉受到邪气的侵害而致的病变。 【评析】 本条概言几种病脉。 一般来讲,脉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弦为肝逆,紧为寒盛,滑为痰壅,涩为血滞。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一脉而主数病,也有数种病而见同一脉象。譬如弦脉主肝胆病,但疟疾、痰饮病亦多见弦脉;紧脉主寒,但疼痛的病人也可出现紧脉;涩脉固为血少而滞,但在寒湿痹痛,或怀孕初期,也常见到涩脉。因此必须脉症合参,不能单纯以脉断症。 【原文】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陽,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1。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注释】 1灾怪:药症相符,服药反而病情加剧,是其灾可怪,因名灾怪。 【译文】 问:脉有灾怪,这是什么意思?老师答:假使一个病人,脉象与症候都符合太陽病,因而给予治太陽病的汤药。回家后服汤药大约一顿饭时间,病人就出现大吐,或下利腹痛等症。医师说我先前来诊病时并无此症,现在忽然发生这样异常的变化,这名叫灾怪。又问:什么缘故现在发生呕吐腹泻?回答说:或许在前些时候,曾经服过其他的药,而现在发生了作用,所以会出现灾怪情况。 【评析】 本条讲示人问诊必须详细,一旦发生灾怪情况,应究其因而切勿忽视。 用发汗解表方药治疗典型的太陽病症,照理服药后应该病情减轻;今服药仅有吃一顿饭的时间,却猝然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异常变症,这种灾害实为可怪,因而谓之灾怪。何以会发生这种变化?前两方面原因,一是病家未能将曾服过的方药告诉医生,使得医生不能全盘掌握;另一是医生的疏忽大意,没有问清病人的治疗经过,遂致发生灾怪情况,实际是旧时服药所致。这就说明医生临床时,问诊必须详细周到,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原文】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脉 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译文】 问:东方肝脉,它的表现怎么样?老师答:肝属木,又叫厥陰,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若肝病而见濡弱之脉,为疾病将愈之兆。若为单纯弦脉的,预后不良。为什么呢?因为其脉如弓弦一样直,这是肝脏损伤,故可知预后不良。 【评析】 本条讨论肝脏的平脉、病愈脉及死脉。 四时分主五脏,各有本脉,而皆以胃气为本。胃气少就是病象,若无胃气,病即危险。所谓脉有胃气,也就是脉象和缓悠扬的意思。这里以肝脉为例,谓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假令得纯弦脉者死,这和《难经》上“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正是同一意义。无胃气,即是真脏脉见,所以主死。 【原文】 南方心脉,其形何以?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1,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2者,则汗出;下微本大3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注释】 1头小本大:寸为头,尺为本;“头小本大”即寸脉小,尺脉大。 2上微头小:寸脉微校 3下微本大:尺中微大。 【译文】 南方心脉的形象怎样?老师说:心于五行属火,于六气属少陰,所以其脉洪大而长,这是心的平脉。若心病而见到洪大的脉,即易于痊愈。假使脉来微去大,这是反常的现象,故名反,为病在里;若寸脉小,尺脉大,邪从里向表,故名覆,为病在表;如寸脉微小的,容易汗出;尺脉微大的,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小便,无头汗的,尚可医治;若有头汗,则多属不治。 【评析】 本条讨论心的平脉、病愈脉及死脉。 心应夏气,陽气洪盛,万物荣茂,故心的平脉洪大而长。《内经》说:“心部于表。”洪大而长即陽气外胜于肌表的反映。心之平脉又称“钩脉”,如《难经》“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第十五难)“疾”为有余,“迟”为不足,“来疾去迟”,也就是“来盛去衰”。正由于心脉洪大而长具有“来盛去衰”特点,所以,“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提示这一脉象与心气盛于外的来盛去衰完全相反,为心气郁于里,虚于外的反常病症,因知“病在里”。假使脉来头小本大,又与心火之性上炎脉当头大本小相反,这是心气外虚,不荣于内的缘故,所以知“病在表”。这种当大反小,当小反大的情况,也是反常表现,所以名曰覆,覆即反的意思。不管心气内郁里病,心气外虚表病,都是与正常脉相反的病脉。至于脉症相参,凡上微而头小的,为心气虚于外,多伴见汗出;下微而本大的,为心气郁于里,可发生关格而不得小便。关格的预后怎样?取决于有没有头汗出,文中交代:“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无汗为津液内藏,陽气未衰,故尚可救治;有汗为津液上泄,陽气越脱,故属死候。 【原文】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译文】 西方肺脉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老师答:肺属金,又叫太陰,其脉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脉。若肺病而见此脉,或见缓迟的,是疾病将愈。若有数脉出现,则疾病即将增剧。为什么呢?脉数,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会形成痈肿,是难治之症。 【评析】 本条讨论,肺的平脉、病愈脉及病剧脉。 毛浮为肺之平脉,缓迟为脾土之脉,脾土能生肺金,所以都为愈脉。数为心火之脉,火能克金,所以见数脉则病剧。热留于皮肤,可能发生痈肿。这也是根据五行生克之理推断,相克故为难治。 【原文】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1,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注释】 1二月肝用事:用事,就是当权执政的意思,古人以五脏分属于四季,春季与肝相应,所以说二月肝用事。 【译文】 问:二月得毛浮的脉象,何以预断说到秋天当死?老师说:二月的时节脉当软弱,今反得毛浮脉,故知道到秋天当死。二月是肝当令的时候,肝属木,脉当软弱,现在反见毛浮的肺脉,肺于五行属金,金能克木,所以预知其到秋天金旺时候就会死亡。其余各季脉象变化,可以按照这个道理类推。 【评析】 本条说明相克脉预后不良的机制。 二月为肝木当令,他的本脉应该是微弦软弱,才平和无玻今反见到毛浮脉,是肝木当令而见肺脉,肺属金,金能克木,肝木受其影响,在春令时尚能借助生发之气,而无大害,如一到秋季,则肺金用事,金气旺盛,而肝受克益甚,生机不能维持,所以至秋当死。 【原文】 师曰:脉肥人责1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注释】 1责:求。 【译文】 老师说:给肥胖人诊脉,若脉浮,应当寻求致浮的原因;为瘦弱人诊脉,若脉沉,应当查找致沉的根源。因为肥胖人脉象本应当沉,现反而见浮;瘦弱人脉象本应浮,现反而见沉,皆为反常之脉,故理应查找原因。 【评析】 本条论体质肥瘦与脉象浮沉的关系。 肥人肌肉丰厚,经脉不易显露,故其脉沉;瘦人肌肉浅薄,经脉易于显露,故其脉福假使肥人而见浮脉,瘦人而见沉脉,这是反常现象,应作进一步研究。 【原文】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陽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陰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1也。 【注释】 1月节克之:月令季节和疾病相克的时期。 【译文】 老师说:寸脉不下行至关,此为陽绝,尺脉不上行至关,此为陰绝,这都是疾病不治之候,可以决定其预后必死。假使要预计他的生死日期,可按月令季节和疾病相克的道理去推测。 【评析】 本条以五行生克之理,阐述节气和疾病预后的关系。 寸脉主心肺之陽,尺脉主肝肾之陰,关脉在中,主陰陽之升降。今脉搏仅见于寸部,而关部尺部不见,是陽气有升无降,所以称为陽绝。或脉搏仅见于尺部,而关部寸部不见,是陰气有降无升,所以称为陰绝。《内经》说:“陰陽离决,精气乃绝。”今陰陽偏绝,故其预后当凶,而大致多死于和疾病相克的月令季节,如肝病死于秋,心病死于冬,肺病死于夏,肾病死于长夏之类。 【原文】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1,以无王气2,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3,虽困无苦。 【注释】 1行尸:喻徒具形骸,虽生犹死。 2王气:“王”读“旺”,指脏腑牛长之旺气。 3谷神:水谷的精气。 【译文】 老师说:脉象有病而外形无病的,叫做行尸,是脏腑生气已竭的表现,若突然昏眩仆倒不省人事的,则会夭折而亡。若外形病而脉象正常的,叫做内虚,这是因水谷之气缺乏而致,虽然身体困苦,也不会有大的危害。 【评析】 本条讲辨别脉病与人病的预后吉凶。 脉为人的根本,诊脉不仅有助于辨证,而且能提高预见性。当发现脉有病象,即使形体正常,也当及早防治。因为脉病标志着根本大伤,脏腑已无生气,每致突发暴病而不及救治。若能在未病之前,及早医治,或可免于死亡。反之,外形虽病,而脉象正常,则知根本未伤,不过谷气暂时不充,虽然自觉病情较重,预后也必良好。《内经》说:“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也就是这个意思。 蔓草虫豆 【原文】 问曰:翕奄沉1,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陰,翕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陽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陰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陰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陰下湿也。 【注释】 1翕(xi)奄沉:脉来盛大,忽聚而沉,如转珠之状。 【译文】 问:脉搏浮动,忽然而沉,名叫滑脉,这是什么意思?师答:沉为少陰纯陰,翕为陽明正陽,浮沉起伏并见是陰陽和合之故,所以形成了圆转流利的滑脉,而关尺部自平。陽明脉微沉,则饮食尚可;少陰脉微滑,所谓滑,指紧而升浮之状,这是少陰邪实,患者必有大腿内侧出汗,陰部潮湿的现象。 【评析】 本条讲滑脉的形象与机转。 少陰为先天之始,陽明为后天之本,少陰脉沉,陽明脉浮,陰陽和合,脉浮动而忽沉,这就是滑脉,表明气血充盛,经脉畅行流利,因而关尺自平。若陽明关脉微偏于沉,乃脉气升浮不足,但是虽虚尚不太甚,所以饮食还能自可;若少陰尺脉微滑,表现出紧而升浮,这又是少陰邪实的缘故,肾邪有余,故股内汗出而陰下湿。 【原文】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译文】 问:我曾被人问难,怎样才会产生紧脉呢?老师答:若发汗太过,或者催吐,导致肺脏虚寒,可致紧脉;若咳嗽的病人,因喝冷水,致寒饮内停,也能产生紧脉;若患虚寒腹泻,因胃中虚寒,同样可致紧脉。 【评析】 本条揭示紧脉的由来。 本条举例说明紧脉的产生,大多与寒邪有关,这在临床比较常见。如寒饮病人,每见脉象弦紧,少陰病陰盛陽虚下利,脉象也会见到沉紧。《内经》说:“诸紧为寒。”《金匮》说:“寒令脉急。”这都表明紧脉与寒邪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必须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脉紧的不一定必有咳嗽下利,咳嗽下利也不一定就现紧脉,应该脉症合参,才得全面。即以紧脉为寒来说,也有寒实与虚冷的不同,也应作具体分析,以免拘执片面。 【原文】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1,荣气盛,名曰章2,高章相搏,名曰纲3。卫气弱,名曰惵4,荣气弱,名曰卑5,惵卑相搏,名曰损6。卫气和,名曰缓7,荣气和,名曰迟8,缓迟相搏,名曰沉9。 【注释】 1高:脉气浮盛。 2章:脉形充实。 3纲:经脉满急强盛。 4惵(dié):恐惧怯弱。 5卑:低下的意思。 6损:气血减损。 7缓:徐缓柔和。 8迟:从容舒迟。 9沉:元气密固。 【译文】 诊寸口脉,卫气盛实的,叫做高;荣气盛实的,叫做章;高和章相互合聚,叫做纲;卫气虚弱的,叫做惵;荣气虚弱的,叫做卑;惵和卑相互合聚,叫做损;卫气和的,叫做缓;荣气和的,叫做迟;缓与迟相互合聚,叫做沉。 【评析】 本条就寸口脉象论荣卫的盛、弱与平和。 由于荣卫陰陽之气皆会于寸口,所以据寸口脉象的变化,可以候荣卫的太过、不足与平和元玻卫主气为陽,荣主血为陰,卫气盛则脉气浮盛,气浮为陽,所以名为高。荣气盛则脉形充满,形满为陰,所以名为章。高章相搏,则气与形俱盛,而经脉满急强直,所以名曰纲。“邪气盛则实”,所谓高、章、纲,是对荣卫太过特征的概括。卫气出于上焦,卫气弱则上焦虚,所以心中恐惧怯弱;《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荣气弱则血虚而神失养,因而羞愧自卑。惵卑相搏,则荣与卫俱虚,而气血亏乏减损,所以名曰损。“精气夺则虚”,所谓惵、卑、损,是对荣卫不足特征的概括。“缓”乃徐缓柔和,所以“卫气和名曰缓”。这里的“迟”,不是指三至的迟脉,而是舒迟从容之意,所以“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意味着荣卫俱和,则“陰平陽秘”,脉气内敛,因此名曰沉。总之,缓、迟、沉,又是对荣卫平和特征的概括。 【原文】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陽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1,毛发长;迟则陰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陰陽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注释】 1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特点是其声清越。 【译文】 寸口脉缓而迟,缓脉是卫气调和之象,卫气充盛于外,故其人皮肤颜色鲜明,有光泽,声音清晰高亢,毛发生长旺盛;迟脉为营卫调和之象,营血盛于内,故其人骨髓生长,血脉充盛,肌肉丰腴结实。陰陽相互促进,营卫之气流通,刚柔相济,故身体强壮无玻 【评析】 本条从寸口脉缓迟,推知荣卫谐和而体强无玻 【原文】 趺陽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译文】 趺陽脉滑而紧,滑是饮食在胃而谷气实,紧是停食不化而脾气强,胃实与脾强相搏击,反而自相伤害,这好比自己用手握持刀刃,因而造成创伤。 【评析】 本条论趺陽脉滑紧,主脾胃邪强而玻 寸口脉主气血,故以寸口脉论荣卫,趺陽脉主中土,故以趺陽脉论脾胃。滑主胃之邪气实,紧主脾之邪气实,脾胃之邪各恃其强,则互相搏击,难免两脏俱伤,故有痛还自伤,以手把刃的譬喻。 【原文】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译文】 寸口脉浮而大,浮主正气虚,大主邪气实。浮大脉见于尺部的,是正虚于下,邪气关闭下焦,而致小便不通,即“关”;浮大脉见于寸部的,是正虚于上,邪气格拒上焦,故吐逆,为“格”。 【评析】 本条讲关格的脉症特点。 所谓浮为虚,大为实:是以脉象论证正虚邪实的病理关系,临床病症往往是正虚邪实同时存在,关格也是这样,乃正虚邪实,气机升降失常的缘故。浮大脉见于尺部,是下焦邪闭,正虚气化不利,以致不得小便,所以说“在尺为关”。浮大脉见于寸部,是上焦邪壅,正虚气逆不降,以致吐逆,所以说“在寸为格”。 【原文】 趺陽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译文】 趺陽脉伏而兼涩,伏则呕吐上逆,水谷不能消化,涩则饮食不得入口,这也叫做关格。 【评析】 本条讲吐逆而食不得入。 【原文】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1,久久为痂癞2。 【注释】 1泄风:风邪外泄。 2痂癞(jiā lài):皮肤溃烂结痂。 【译文】 脉象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邪气盛。风邪与正气相互搏结,轻的邪犯肌表而出现皮肤出疹,身体瘙痒,名叫泄风;重的风邪久羁不去,皮肤溃烂结痂,而形成痂癞。 【评析】 本条讲泄风的脉症与病机。 本条脉浮大,乃正虚而邪风外袭,因而发生隐疹或痂癞。隐疹的特点为周身皮肤瘙痒,乃是风邪外泄于皮肤,所以名为泄风。风邪从皮肤入于经脉,则可能发生痂癞疠风。由于疠风发病较慢,所以说久久成痂癞,并不是隐疹的必然结果。但是疠风之前,确有先发隐疹的,亦不可不知。 【原文】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译文】 寸口的脉弱而迟,弱是卫气不足,迟是荣中有寒,荣就是血,血受寒邪则发热,卫是陽气,陽气微的心内饥饿,然而虽觉饥饿,但终因虚满而不能食。 【评析】 本条讲卫虚荣寒的脉症。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虚而不固,则荣血易受寒邪侵害,相争于外则发热。荣卫皆为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今卫气衰微,亦与中焦陽气虚滞有关,所以虽然气虚而饥,却终因虚满而不能饮食。 【原文】 趺陽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译文】 趺陽脉大而紧,脉大为虚,紧为寒盛,正虚而陰寒邪甚,应当见腹泻等症,较难治疗。 【评析】 本条讲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 虚寒下利,脉象应该迟小微弱,才为脉证相符,而易于治疗。今脉象大而紧,紧为寒盛,大为病进,乃正虚邪实之象,脉症不相应,所以为难治。 【原文】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陽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译文】 寸口的脉弱而缓,弱是胃中陽气不足,缓是胃中谷气有余,噫气吞酸,饮食不下,这是气滞不化,填塞于膈上的缘故。 【评析】 本条说明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 中焦虚弱,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则停滞不运,郁而生热,所以噫气吞酸,胸膈满闷而食不下。 【原文】 趺陽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陰脉不出,其陰肿大而虚也。 【译文】 趺陽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若少陰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陰部肿大且疼痛。 【评析】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陰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陽以候脾胃,少陰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若太溪部少陰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陰部,则陰部肿大而虚福 【原文】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1,身体痹不仁2。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3;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注释】 1三焦无所仰:仰,恃也,是说三焦失去依靠。 2不仁:失去感觉,不知痛痒。 3噫而酢吞:“醣古与“醋”通用,即噫气而醋心吞酸。 【译文】 寸口的脉微而且涩,微是卫气衰而不行,涩是荣气弱而不及,荣卫不能相互资助,三焦失去依靠,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荣气不足,则身体烦疼,口难言语;卫气虚弱,则洒淅恶寒,频频呵欠。三焦不能各司其职,上焦失职,噫气而吞酸;中焦失职,不能消谷,不要进食;下焦失职,则二便失禁。 【评析】 本条讲由于荣卫不能相助,以致三焦失职的病症。 营卫虚衰,不仅卫外不固,而为洒淅恶寒呵欠,营血不足,而为肢体麻痹不仁或烦疼难言。即上、中、下三焦,亦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善其职事。上焦主受纳,中焦主熟腐,下焦主分泌清浊;三焦失职,就会出现噫气吞酸、消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 【原文】 趺陽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译文】 趺陽脉沉而数,沉主邪实于里,数主热,热能消化水谷,较易治疗。若脉不沉数而沉紧,为里寒甚,属难治之候。 【评析】 本条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趺陽脉沉而数,乃脾胃实热之症,所以能够消谷引食。若趺陽脉不是沉数而是沉紧,紧为寒邪之甚,脾胃陽气必遭伤残,邪实正伤,故为难治。 【原文】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译文】 寸口脉微而且涩,微是卫气衰弱,涩是荣血不足;卫气衰弱,则面色萎黄,荣血不足,则面部色青。荣好比根本,卫好比枝叶,今荣卫俱衰微,则无论根本枝叶皆已枯萎,因而有形寒栗,咳嗽气逆,痰唾腥臭和吐涎沫的症状。 【评析】 本条讨论荣卫衰微的脉症。 卫为气,荣为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不足,所以面色青黄。《内经》云:“子能令母虚。”脾土为肺金之母,肺主气,肺气虚则脾气亦虚,脾色见于面部而黄;肝木为心火之母,心主血,心血虚则肝血亦虚,肝色见于面部而青。心荣肺卫俱虚,所以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 【原文】 趺陽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1。浮芤相搏,宗气2微衰,四属3断绝。 【注释】 1肌肉甲错:皮肤干燥皲裂如鳞状,摸之碍手而不润泽。 2宗气:水谷之气,外达四肢,上聚于胸,名叫宗气。 3四属:四肢,也有认为是皮、肉、脂、髓。 【译文】 趺陽脉浮而芤,浮主卫气虚,芤主营气伤,营卫之气衰微,不能充养形体,故皮肤粗糙、身体消瘦,皮肤干燥甚至成鳞甲之状。 【评析】 本条讲宗气微衰、四属断绝的脉症。 荣卫本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趺陽脉浮而且芤,表明荣卫的化源已虚,卫气不充则身体消瘦,荣气不充则肌肤甲错;荣卫既虚,则外达四肢,上聚于胸的宗气衰微,四肢百骸皆失所养,而四属断绝了。 【原文】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译文】 寸口脉微而且缓,微是卫气不能固护,则腠理空虚;缓是胃气有余,胃气有余则饮食消化如常。食物得胃气的消化,才有脉道的运行,津液输送到经脉,才有荣血的形成。荣盛不与卫和,则卫虚不固,所以其肤必疏,三焦丧失掉正常功能,就会发生下血如崩。 【评析】 本条讲荣盛卫疏,三焦失常,可发生血崩。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互依附,保持动态平衡。假如荣盛卫虚,则气弱不能摄血,可能发生血崩。 【原文】 趺陽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译文】 趺陽脉微而紧,紧为里寒,微为气虚。微紧相合,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故出现短气。 【评析】 本条说明里气虚寒,可致短气。 趺陽脉微而紧,指轻按微而无力,重按紧而有力,由于气虚,故浮微,里寒故沉紧,趺陽脉候脾胃,脾胃既虚且寒,则土不能生金,而肺金失养,肺气虚而不利,因而短气。这里的脉微而紧,与“太陽病篇”抵当汤症的“脉微而沉”相近,不应理解为微紧,微与紧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许多注家微与紧并提,是不符实际的。 【原文】 少陰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1。 【注释】 1厥逆:四肢厥冷不温。 【译文】 少陰脉弱而且涩,弱则心中微烦,涩则手足逆冷。 【评析】 本条讲少陰陰血虚,致微烦厥逆。 少陰属肾,是陰陽气血的根本,少陰脉弱而无力,是属陰虚,陰虚生热,热扰故微烦。涩为血少,流行不畅,陽气不能外达四肢,故四肢厥冷。 【原文】 趺陽脉不出,脾不上下1,身冷肤硬。 【注释】 1脾不上下:脾虚失运,不能升清降浊。 【译文】 跌陽脉隐伏不显,主脾陽衰微。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能营养周身上下,故身体冷而皮肤硬。 【评析】 本条讲脾不升降,致身冷肤硬。 脾胃为荣卫生化之源,趺陽脉不出,是胃气大虚而脾不能健运,以致荣卫之气不得上下周流,卫气不温分肉,所以身冷,荣血不濡肌肤,所以皮肤硬。 【原文】 少陰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陽气退下,热归陰股,与陰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1,当刺期门、巨阙。 【注释】 1尸厥:肢体厥冷,无知无觉,状若死尸,名曰尸厥。 【译文】 少陰脉按不到,是肾气微弱,精血不足。气上奔而促迫于胸膈,以致宗气反聚而血结于心下。气下陷而陽热趋于陰部和大腿内侧,与陰气相搏动,致身体失去知觉,这就形成尸厥,治疗当用针法急救,可刺期门、巨阙等穴。 【评析】 本条讲尸厥的脉、症、机、治。 少陰脉不至,则肾虚可知,由是陰陽升降逆乱,宗气反为所阻,血结于上,气陷于下,陰逆于上,陽退于下,遂致身体手足厥冷,知觉丧失,状若死尸,所以名为尸厥。治应刺法急救,刺期门所以通心下血结,刺巨阙所以行宗气之聚。 【原文】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陰常在,绝不见陽也。 【译文】 寸部脉微,尺部脉紧,微为陽气衰微,紧是陰寒内盛。陰邪常盛而陽衰,故病人虚弱多汗。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绝的脉症。 寸口脉微是陽气衰,尺部脉紧为陰邪盛,虚损且又多汗,则陽气外亡,所以说绝不见陽。 【原文】 寸口诸微亡陽,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1,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注释】 1郁冒不仁:昏迷失去知觉。 【译文】 寸口部凡是脉微的为陽虚,凡是脉濡的为血虚,凡是脉弱的多伴有发热,凡是脉紧的为寒邪;大凡陽虚血少的人,受到寒邪侵袭,就会发生厥逆,突然昏迷而失去知觉,这是因为胃陽素虚,缺乏谷气,脾的运化功能滞涩不畅,因而口紧急不能言语,怕冷而战栗。 【评析】 本条举例辨证平脉,兼论胃虚感寒的症候、病机。 寸口系泛指手腕部的脉象,应包括关脉、尺脉在内,而不是专属寸脉。本条是分别列举微、濡、弱、紧四种脉象的各自主玻微脉与紧脉均主寒症,但有虚实之别,虚寒为陽虚,所以脉微无力,虚甚则陽气外亡,因此说“诸微亡陽”。实寒为陰邪,陰邪盛则脉紧有力,因此说“诸紧为寒”。濡脉与弱脉均主虚症,但有浮细无力与沉细无力的区分,浮细无力为濡脉,可见于血虚症,所以说“诸濡亡血”。大凡血虚精亏、损陰脱液之病均可见到濡脉。如《脉诀汇辨》说:“濡主陰虚、髓竭、精伤。”沉细无力为弱脉,陰陽气血虚均可见到弱脉,若为陰虚,则陽亢而发虚热;若为陽虚,而虚陽浮越亦发虚热,所以说“诸弱发热”。 【原文】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1?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注释】 1十一头:十一种。 【译文】 问:濡弱脉为什么皆适宜于十一脏呢?老师答:濡弱是胃气调和之脉,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皆赖胃气以滋生,所以濡弱脉对十一脏都适宜。 【评析】 本条讲五脏六腑相克为病,以有胃气为贵。 濡弱为胃气柔和之症,五脏六腑皆借胃气以生,病脉尽管各异,皆应以有胃气为贵。若无胃气,则为真脏脉,病多不治。 【原文】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陽浮数为乘腑,诸陰迟涩为乘脏也。 【译文】 问:怎样才能知道病已入腑呢?又根据什么知道病入于脏?老师答:凡见陽脉如浮或数的,是病入于腑;凡见陰脉如迟或涩的,是病入于脏。 【评析】 本条概言病入腑、脏的脉象。 腑为陽,浮与数脉亦属陽,脏为陰,迟与涩脉亦属陰;故浮数脉为腑并陽病,迟涩脉为脏并陰玻但此亦不过言其大概,因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决不可机械执一。 伤寒例 【原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陰陽大论》1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2,此则四时正气3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4固密5,则不伤于寒,触冒6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7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 1《陰陽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2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3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4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5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6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7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 《陰陽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 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陽,秋冬主陰,陽主生长,陰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乎陽。”这是古人从自然界寒暑替变,陰陽消长的现象,认识到人体生长收藏的生理动态,必须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调节适应,才不致受到六婬的影响而发生疾玻冬三月陽气潜藏,纯陰用事,地坼水冰,寒风凛冽,在这时候,必须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陽气外泄,庶不致被寒邪所伤。按照冬季养生御寒,以预防疾病的原则,推论到其他季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适应每个季节气候的特点,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袭,不然的话,春风、夏暑、秋燥,无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原文】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玻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1也。 【注释】 1时行之气: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玻 【译文】 受寒以后,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如果未即时发病,寒毒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间,到了春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温病;到了夏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暑玻暑病的热势最高,重于温玻所以劳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温热病,正是由于冬天受寒,寒毒蕴藏而致,它不是时行之邪所致的疾玻 【评析】 本条以冬日感寒,随着发病季节的不同,区别伤寒、温病和暑玻 冬季触冒寒邪,有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的不同:感寒即病者,邪客皮肤,伤及营卫,以致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的,称为伤寒。其感而不即病者,因鉴于邪自皮毛而受,因推断为“寒毒藏于肌肤”,其实并非真是寒毒内藏,但是人体陽气为寒邪所遏,已伏下以后为温并暑病的远因,及至次年春季陽气升浮,于是发生温玻也有春季未病,至夏季暑热之时,郁遏已久的陽气随炎暑而外发,即为暑玻暑病和温病,除了发病季节的区分,还有暑病的热势重于温病,也可作为参考。正由于劳苦的人,缺食少衣,冬季触冒霜雪,涉水履冰,受寒的机会极多,所以春夏多患温热疾病,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不必拘泥。然而,这类温并暑病,人体内已先有变化,与单纯的感受温邪、暑邪而病,确实有所差异,所以又提出此“非时行之气也”的论断。无论在病因学上还是在诊断学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原文】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 所谓时行之气,是指反常于时令的气候,如春季天气应该温暖却反而很冷,夏季天气应该炎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季天气应该凉爽却反而酷热,冬季天气应该寒冷却反而温暖异常。人们若感受了时行邪气,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患相似的病症,即时行玻 【评析】 本条提出时行病的特点。 时行病的成因和四时正气为病不同,乃由四时气候反常,或者太过、不足所致,所以大都是流行性的,在同一个时令内,不论长幼,病多类似。只要能掌握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与病状相似的特点,还是不难鉴别的。 【原文】 夫欲候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1占2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3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注释】 1斗历:“斗”是星宿中的北斗,“历”是历法。古人根据观察斗柄所指方向,以决定季节。 2占:测也,候也。 3霜降、雨水、惊蛰(zhé):均是农历的节气名称,详见篇首二十四节气表。 【译文】 如果要了解四季正常气候所导致的疾病,和不正常的疫气所造成疾病的方法,都应当按照斗历来测候、推算。农历九月霜降节以后,天气就应该逐渐寒凉,到了冬天就要更加寒冷,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雨水节以后,方才渐渐解除。所以称为雨水节,因这时冰雪已经融解而成雨水的缘故。到了二月惊蛰节后,气候逐渐暖和起来,到夏季转为炎热,到了秋季便又开始凉爽。 【评析】 本条讲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借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 四时各有主气,在四时气候正常情况下,感受其主气而发病的,称为正气病,因四时气候反常,而造成疾病流行,称为时行疫气,两者虽然同属于外感病,但临床证治却有很大不同,必须正确区分。 【原文】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1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2,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注释】 1春分:是农历二月中节气名称之一。 2重沓:重复、杂沓的意思。 【译文】 从霜降节以后,至春分节以前,凡是因触冒霜露,身体感受寒邪而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九月、十月之间,气候还不太冷,发病比较轻浅;十一月、十二月间,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发病必然严重;正月、二月之间,寒冷逐渐解除,发病也较轻微。这都因冬时调摄不当,恰巧感受寒邪,而即时发作的疾玻如果是因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发病的,就名叫冬温。冬温的病邪和伤寒完全不同,而且冬温的发病有迟有早,更是相互重复杂沓,病势有轻有重,所以治法也不相同,它的症候可参考以下篇章内容。 【评析】 本条讲讨论冬温与伤寒的区别。 本条指出冬季的时病,不但有伤寒,而且有冬温,伤寒是感受冬季当令之寒邪而病,属于正气为病,冬温由于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病,属于时行之气为病,二者在病因上截然不同,所以说“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 【原文】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陽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玻 【译文】 在立春节以后,若未突然出现严寒天气而又没有结冰下雪,却有高热的疾病发生,这是春天的陽气升发,引动了冬季伏藏的寒邪,变成了温玻 【评析】 本条讲春季伏气温病的发病机制。 立春节以后,天气由寒冷逐渐转为温暖,这时发生的高热疾病,既不同于感寒即病的伤寒,也不都是春时正气为病的温病,有些是由于冬季感受寒邪,没有即时发病,而伏藏体内,至次年春季陽气升发之际,激活伏寒外发,而变为温病,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伏气温玻感寒之因虽同,而发病的季节和病的性质已经改变,所以特提出“变为温脖,以期引起注意。 【原文】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陽气尚弱,为寒所折1,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陽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陽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注释】 1为寒所折:折,伤害的意思,即被寒邪所伤害。 【译文】 从春分节以后到秋分节以前这一时期,天气如果骤然寒冷,由此而得的热病,都是时行寒疫。三、四月间或有天气骤寒,这时陽气还较微弱,如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还是比较轻微。五、六月间,陽气已经旺盛,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就必严重。七八月间陽气已经渐衰,受了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也必轻微。寒疫与温并暑病有些相似,但治法却有显著的区别。 【评析】 本条指出寒疫病的原因,并说明其热势的轻重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原文】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陰陽鼓击1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陽爻升,一陰爻降2也;夏至之后,一陽气下,一陰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离也。陰陽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陽、秋冬养陰,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3。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4;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注释】 1陰陽鼓击:陰陽相互推动、促进。 2一陽爻(yáo)升,一陰爻降:“爻”是八卦中的基本符号。“一”代表陽爻;“--”代表陰爻。十月六爻均属陰,而为坤卦。陰极则陽生,所以到了十一月冬至节后,陽气渐生,陰气始降,故一陽爻上(升),一陰爻下(降),形成复卦。 3必婴暴疹:婴,遭受。暴疹,急性疾玻 4飧泄:脾胃虚弱的泄泻。 【译文】 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为一节气,每一季度有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一般说来,气候应相应于节气。但是气候的变化异常复杂,有时节气已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未到;有时节气未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提前来到;有时气候虽应时而至,但表现太过,这些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然而,天地之间的陰陽之气互相鼓动推进,各自禀受一气。故气候会由春天的温暖,变为夏天的炎热;由秋天的凉爽,转变为冬季的严寒。冬至以后,陰气最盛,陰极则陽生,所以陽气开始上升,陰气开始下降。夏至以后,陽气最盛,陽极则陰生,所以陽气开始下降,陰气开始上升。这样,到了冬至夏至,为陰陽二气相合之时;春分秋分,是陰陽二气相离之期。当陰陽转换之时,人若适应不了则会生玻故熟知养生之道的人们,在春夏季养陽、秋冬季养陰,适应于自然界的变化。不懂养生的人,则顺应不了自然界的变化,触冒四时邪气,就会患急性热玻若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害哪一经,产生什么病,就必须详细诊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春季感受风邪,夏天就发生泄泻;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会发疟疾;秋天感受湿邪,冬天就会发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则会产生温玻此为正常的规律,医者务须明白深究。 【评析】 本条讲讨论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及与外感疾病的关系。 在二十四气中,二至、二分尤为紧要,夏至一陰生,开始陽降陰升,冬至一陽生,开始陰降陽升,所以称为陰陽相合;春分陽气开始超过陰气,于是气候转温,秋分陰气开始超过陽气,于是气候转凉,所以称为陰陽相离。由于二至、二分是节气变化的主要环节,所以特举八卦的爻象来说明,其余节气可以类推。当节气变换的时候,如果不能适应,就容易感触而玻因此,养生的原则,首先要适应时令变化,《内经》说:“养生者,必顺于时。”就是对养生原则的概括。 【原文】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1,困乃告医2,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玻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注释】 1日数久淹:病期拖延的时间太长。 2困乃告医:病势危重时,才请医生诊治。 【译文】 伤寒的病情,是随着日程而由浅转深,逐渐加重的,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决定治法和处方。现在有很多人患了伤寒病,开始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对病症,或者拖延了很长日期,直到病势十分严重时,才来请教医生,医生又不按照治疗程序去用药,因之药不对症,怎么能把病治好呢!如果能依据当时的病情,斟酌制定方药,没有不收到效果的。现在搜采张仲景原来的著作,抄录他所论述的症候和切脉、闻声、察色等诊病方法,以及确实有效的处方,编次成书,以供社会上救治疾病的迫切需要。 【评析】 本条指出伤寒病应当早治和随证论治,并说明搜采仲景旧论的目的和意义。 伤寒是外感病症,病邪自外侵犯,由浅而深,转变较为复杂,所以强调应早期治疗,才容易痊愈。 【原文】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1,飧居亦异2,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3,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注释】 1物性刚柔:物品的性能,有刚有柔。 2飧居亦异:“飧”与“餐”通,饮食居处的习惯,也有差异。 3四治之能:砭石、毒药、微针、灸爇等四种治疗方法的功能。 【译文】 此外,地域有温凉高低不同,物体的属性有刚有柔,人们的饮食起居也不尽相同,故病症与治法也应有所区别。故黄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观点,歧伯则列举了砭石、毒药、微针、灸爇等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作用,用来教导后代有学识的人,启发不知道变通的人,诊病的医生,必须一一明察。 【评析】 本条强调治病应当遵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原则。 【原文】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1而病者,必死。 【注释】 1两感于寒:陰经与陽经同时感受寒邪,如太陽少陰两感。 【译文】 凡是感触了寒邪,就会产生发热,热势虽然盛,也不会死亡。假使陽经和陰经同时感受寒邪而生病,就容易死亡。 【评析】 本条指出一般伤寒与两感于寒在预后上的差异。 一般外感病都有发热,这种发热是机体抗邪于外的反映,所以热势虽然很盛,也不会死亡。如果两感于寒,不但陽经受邪,而且伤及陰经,大多是正衰邪盛,所以预后比较危恶。 【原文】 尺寸俱浮1者,太陽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2,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陽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3,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4,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陰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5,故腹满而嗌干6。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7,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陰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陰器8,络于肝9,故烦满而囊缩10。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注释】 1尺寸俱浮:寸关尺三部而言,犹言从寸至尺三部脉都是浮象。 2其脉上连风府:风府是督脉经穴位,位于项后,正中枕骨之下陷。“其脉”指足太陽经脉,这一经脉,起于目内訾,上行额部至颠顶,入里络于脑,回出下行项后,循肩胛内侧,夹行脊柱两旁,抵于腰中,所以太陽经受邪,多有头项痛,腰脊强的症候。 3其脉侠鼻络于目:足陽明经脉起于鼻翼旁,入上龈环绕口唇,交叉于唇下沟承浆穴。向后沿腮下出大迎穴,经颊车上行耳前,沿发际到额部,有一支脉在大迎前,下行循喉咙入缺盆,下入膈中,联于胃,络于脾,挟脐下行,经髀关,循足而下,止于大趾尖端,这是足陽明经脉循行路线。 4其脉循胁络于耳:足少陽经脉起于目锐眦,上行头角,下至耳后,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内,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方,循颈侧入缺盆,然后向下走胸中,再过膈膜,络于肝和胆,再到少腹两侧。至于直行的经脉,从缺盆经腋,沿胸胁部到髀关节外侧下行,直至外踝,止于足小趾。由于足少陽经循胁部络于耳,所以少陽经脉受邪会发生两胁疼痛和耳聋的病变。 5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yi):足太陰的经脉,开始于足大趾尖端,上行足内踝前方,沿胫骨内侧,经股内侧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系胃腑,穿过膈膜,循行咽部,连及舌根,散于舌下。由于足太陰经脉连及脾胃,经过咽部,所以太陰受邪,出现腹满嗌干之症。 6嗌干:咽部干燥。 7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舌本指舌根,足少陰经脉,开始于足小趾,斜走足心出内踝前陷中。经内踝骨后,转走足根,由此上腿肚内侧,膝弯内缘,通过脊柱,入属肾脏,连及膀胱。直行的脉,从肾上行贯穿肝膈,入肺,沿喉咙至舌根。由于足少陰经脉络于肺,连系舌根,所以少陰受邪,出现口燥舌干而渴的症状。 8陰器:生殖器。 9以其脉循陰器,络于肝:足厥陰的经脉,开始于足大趾,沿足背,至内踝前,上行膝弯内缘,沿股内侧,环绕陰器,至少腹和胃经并行,入属肝脏,连系胆府,向上贯穿膈膜,散布胁肋,沿喉咙后壁,过腭骨,上连于目系,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头顶中央。 10囊缩:陰囊上缩。 【译文】 尺部、寸部脉象皆浮的,是因太陽受邪患病,大多在一两天发玻这是太陽经脉上连风府,行于头项、腰脊部位的缘故,故出现头项疼痛、腰脊拘紧不柔和等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均长的,是陽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两三天发玻这是陽明经脉起于鼻旁,行于目下的缘故,故出现身体发热、目痛、鼻干燥、不能安卧等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皆弦的,是少陽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发玻这是少陽经脉循行胸胁、出入耳中的缘故,故出现胸胁疼痛而又耳聋的症状。太陽、陽明、少陽这三经患病,为病在经脉,邪气还没有传入腑,可以用发汗法治愈。 尺部、寸部脉象皆沉细的,为太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发玻这是太陰经脉络于胃,循行咽部的缘故,故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的,是少陰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发玻因为少陰经脉穿过肾、络于胸膈,连系舌根,故出现少陰病见舌燥、口渴。 尺部、寸部脉象都微缓的,是厥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发玻这是厥陰的经脉环绕陰器,入属于肝的缘故,故出现烦闷、陰囊缩入的症状。太陰、少陰、厥陰这三经患病,邪气已经传入胃腑,可用泄下法治愈。 【评析】 本条说明,六经病发病的大约日期和主要脉症,以及三陽并三陰病的治疗原则。 本条所说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形症的内容,补充出每经病的脉象,并据脉测病,把受病日期改为发病日期,且出以推断语气和放宽了日期的幅度,就显得更加全面和灵活。同时改“脏”字为“腑”字,增加了“已入府,可下而已”,应该肯定这皆是叔和的贡献。然而《素问·热论》的三陽病都是表症,三陰病仅是热症、实症,与《伤寒论》的六经症治,决不应相提并论,等同看待。因为仲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将六经症治理论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充实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六经病不仅有实症热症,而且有虚症寒症,乃表里寒热虚实陰陽的八纲俱备,六经病的治法不仅是汗下两法,而且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俱全。 【原文】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与少陰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与太陰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陽受之,即与厥陰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1,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 【注释】 1水浆不入:汤水不能下咽。 【译文】 假使互为表里的陰陽两经,同时感受了寒邪,如第一日太陽经受邪,就和少陰经一起发病,而出现头痛口干、心烦胀满口渴等症。第二日陽明经受邪,就和太陰经一起发病,而出现腹胀、身热、不欲食、谵语等症。第三日少陽经受邪,就和厥陰经一起发病,而出现耳聋、陰囊收缩、四肢厥冷、汤水不得下咽,甚至昏迷不识人等症。到了第六日,就要死亡。如果三陰经、三陽经、五脏六腑都受了病,那么,营卫之气不行,脏腑之气不通,就必死无疑了。 【评析】 本条讲两感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不良预后。 两感症是一脏一腑同时受病,表里症一起发作,显见邪气充盛,正气不支,所以预后不良。东垣的经验:“虚而感之深者多死,实而感之浅者或生。”足资佐证。第一日出现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为太陽少陰两感;第二日出现腹满谵语,身热不欲食,为陽明太陰两感;第三日出现耳聋、囊缩、厥逆,为少陽厥陰两感。如果汤水不入,昏不识人,延至第六日即会死亡。 【原文】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1,不加异气2者,至七日太陽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陰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纵3,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注释】 1传经:病情的变化发展,由这一经的症候,演变为另一经的症候。 2异气:又感受了另外一种病邪。 3囊纵:陰囊由缩入转为松缓。 【译文】 若病人不是两感病,又没有传经发生,并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气的,到第七天,太陽病就会衰退,头痛就会明显好转;第八天,陽明病衰退,发热就会稍退;第九天,少陽病衰退,耳聋渐渐恢复,则可以听得见声音;第十天,太陰病衰退,腹部胀满减轻,恢复到正常,并想吃东西;第十一天,少陰病衰退,口渴就会消退,舌干也随之消失,且打喷嚏;第十二天,厥陰病衰退,缩入的陰囊就会松弛复原,少腹拘急缓解,邪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 【评析】 本条叙述六经病衰的日程和临床表现。 本条说明外感病六经症的一般病程。如只是一经受病,且未发生传变,又没有重感其他外邪,经过六七日时间,病邪渐衰而正气渐复,就会转向痊愈。病愈的日数乃随发病日期的迟早推算而来,所谓十二日厥陰病衰,实际仍为六七日,绝对不是什么六经传遍。 【原文】 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1,尺寸陷者2,大危。 【注释】 1不间:病势不减,仍然继续发展的意思。 2尺寸陷者:三部脉沉伏而按摸不到。 【译文】 假使已经过了十三日,病势仍未衰减,三部脉皆沉伏的,那就非常危险了。 【评析】 本条讲病逾期不解,邪炽正衰的危候。 【原文】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陰陽俱盛1,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2。陽脉浮滑,陰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陽脉洪数,陰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3,温毒为病最重也。陽脉濡弱,陰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注释】 1脉陰陽俱盛:陰,指尺部;陽,指寸部。所谓关前为陽,关后为陰。 2温疟(nuè):先热后寒的一种疟疾。 3温毒:此症因冬时温暖,热毒内伏,至春气候骤热,伏毒与时热并发所致。多见烦闷呕逆、面赤身赤、狂乱燥渴、咽喉肿烂、发斑神昏等症,最为危险,宜大解热毒为主。 【译文】 若又感受其他邪气,变成其他疾病的,应当依据后述坏病症进行施治。若尺寸脉均紧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会转变为温疟。若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感受风邪的,就会转变成风温。若寸脉洪数、尺脉实大,再感受温热,就会转变成温毒,温毒为最严重的一种玻若寸脉濡弱、尺脉弦紧的,又感受温邪,就会转变成温疫。这些皆为冬季感受寒邪,而变成温病的疾玻总之,所变之症必须详加诊察,因症立法处方,随症施治。 【评析】 本条指出重感异气的各种不同变病及施治原则。 在感受了寒邪以后,又感了另一种病邪,因而变为其他病的,就不能按照单纯的伤寒的治法去治疗,而应该根据坏病的脉症,探求出主要病机,随机论治。本条举出重感异气的病变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等四种。尺脉为陰,寸脉为陽,脉陰陽指尺寸的部位而言,文中提出的四种脉象,于重感之前,也是属于倒装文法,实际是变病的脉象,只有这样理解,才有辨证意义。由此可知温疟的病因是重感寒邪,温疟的脉象是尺寸盛实有力。风温的病因是重感风邪,风温的脉象是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温毒的病因是重感温热,温毒的脉象是寸脉洪数,尺脉实大。温疫的病因是重感温气,温疫的脉象是寸脉濡弱,尺脉弦紧。 【原文】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1,以成痼疾2,小儿女子,益以滋甚3。时气不和4,便当早言,寻其邪由5,及在腠理6,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比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注释】 1隐忍冀差:“差”同“瘥”,对疾病隐瞒忍耐,希望能自己好转病愈。 2痼(gu)疾:顽固不愈的久玻 3滋甚:更加严重。 4时气不和: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身体违和。 5寻其邪由:寻找致病的原因。 6腠(cou)理:肌肉皮肤间的纹理。 【译文】 大凡有了疾病,应该即时治疗,如果不能即时求医诊治,而隐瞒着、忍耐着,希望侥幸自愈,往往因此而酿成积久难愈的玻尤其是小儿与妇女,更容易拖延不治,使病势更加严重。如果因外受时令之邪而身体不适,就应当及早告诉家里的人,请医生诊治。寻找致病原因,乘病邪还在腠理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很少有不愈的。如果病人隐瞒忍耐,过了许多日才说,病邪已经侵入脏腑,那就难以制止了。这是家中发生患病的人,应当考虑注意的要点。凡需制作汤药,不可拘泥时间的早晚,一旦感到有病,就应立即请医治疗,只有这样,才容易治愈。如或稍有拖延,病情就会发生变化,这时虽然要求医治,一定难于收效了。 【评析】 本条讲患病应当早治,切忌拖延。 本条提出患病必须早治的意义及失治的严重后果。有许多疾病,因为未能及时治疗,以致病邪日深,病势日重,而成为难以治愈的沉疴痼疾;尤其是小儿和妇女,由于小儿不能诉说病情,妇女多隐疾难言,因而失治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发生的疾病,病势发展很快,更应当注意早期治疗,以免病邪向里转变,酿成难以救治的危局。在服药方面,也不可拘于早晚,一感觉有病,就应随时医治,随时服药,只有这样,才能很快痊愈。否则,病情恶化以后,再去求医服药,就难以为力了。 【原文】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译文】 服药不能依照规定的方法,任意违背医嘱,那就不必治疗。 【评析】 本条讲服药应当遵循医嘱。 临床治疗除了医家处方用药必须符合病情,是愈病的条件外,在煎药用水方面、煎药时间方面、投药先后方面、服药时间方面、药后调护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法度,这需要病家的密切配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否则,不仅难以收效,甚至发生其他变化。 【原文】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未有温覆1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2,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3,重者必死矣。 【注释】 4温覆:服药后用衣被覆盖,使周身温暖,以利于汗解。 2协热遂利:表症因误下而邪内陷,致发生下利,称为协热利。 3困笃:病变沉重难医。 【译文】 大凡伤寒病,多为感受风寒所致。开始时风寒侵袭肌表,渐至由表入里,病邪一旦入里就不易解除了。因此,凡风寒在表,应及时治疗,施用发汗解表,并注意服药后适当加盖衣被,使浑身温暖而得汗,病邪就会消散。若不遵循表里先后的症治规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会引起变症。因此,若表症尚未解除,还应当先解表,解表后,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若表症已解而里症未除,一般可用下法。但若里实未成,未见大满大实之症,则不可用攻下法,若过早攻下,则不能解除其病;若表症已解,而里实已甚,肠中燥屎已成,而见大满大实之症,就应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则病可愈。若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使正气受损,邪热内入,而产生协热下利、烦躁等各种变症的,不可胜数,病变轻的则会加重,重的则会死亡。 【评析】 本条论治疗外感病使用汗下的一般原则应以辨证为前提,既要防止早下误下,也要避免应下失下。 【原文】 夫陽盛陰虚1,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陽虚陰盛2,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3安可以误发,甘遂4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5下咽,陽盛即毙,承气6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陰陽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7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8,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注释】 1陽盛陰虚:热邪盛而里陰被灼的症候。 2陽虚陰盛:寒邪盛而表陽被遏的症候。 3神丹:一种发汗剂。 4甘遂:峻逐水邪的药物。 5桂枝:桂枝汤。 6承气:承气汤。 7懵(měng)然:糊涂的样子。 8殒(yun)殁:死亡。 【译文】 热邪盛而陰液损伤的症候,不可发汗,误汗就会导致死亡,应当攻下,泄去热邪,就能够痊愈。寒邪盛而卫陽被遏的症候,治宜发汗,不可攻下,发汗则邪自表解而病愈;误下则正伤邪陷而病变加剧,也可引起死亡。正因为这样,所以神丹岂可以误用,甘遂岂可以妄攻,须知虚与实的治法,相去很远,用药的当否与病情的安危,有着密切的影响,治病岂是容易的事呀!何况误用桂枝汤,陽热过盛就会毙命,误用承气汤,陰寒愈增就会死亡。顷刻之间死生立判,眼望着病人死去,来不及计算日期。这种陰陽虚实交互错杂的变化,在症候表现上极其轻微,若误用了发汗吐下等治法,就会很快发生不良的后果。医术浅薄狭窄的人,糊糊涂涂地不了解病的根源,当然会犯治疗错误,促使病人死亡,还说是病人本来该死,以至误治而死的尸体遍于旷野,富有仁爱之心的人,能不感到痛心吗! 【评析】 本条以汗下治法各有宜忌,说明辨寒热虚实陰陽表里的重要意义。 辛温发汗法适用于表寒症,苦寒攻下法适用于里热症,法随症施,庶不致误。如果治法与症相反,里热症误用辛温发汗,表寒症误用苦寒攻下,那么,必致病变加剧,甚至死亡。所以说“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关于陽盛陰虚与陽虚陰盛,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根据“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定义,所谓陽盛陰虚,当是指邪热盛而里陰虚,所以治宜下法以泄热救陰,切忌辛温发汗。所谓陽虚陰盛,当是指寒邪盛而表陽被遏,所以治宜发汗以解表散邪,切忌苦寒攻下。这就充分说明汗下治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忌,万一误用,必然发生不良的后果。接着举出“桂枝下咽,陽盛则毙,承气入胃,陰盛以亡”,就是具体的证明。 【原文】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1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2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3之荣,而莫见此倾危4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注释】 1执迷妄意:以意推测,固执己见而执迷不悟。 2举错:“错”同“措”,举动与措施。 3翕习:亲近习熟的意思。 4倾危:倾覆危害。 【译文】 凡属两感病而同时发作的,治疗应有先后的步骤,因为发表和攻里,本来是作用不同的治法,而秉性固执、缺乏分辨能力的人,仅靠自己的猜测,竟说神丹和甘遂可以合起来使用,既能解表,又能除里,说得巧妙,似乎颇有理致,实际是违反了治疗的理论。聪明人的举动措施,常常是经过周密思考而且十分慎重;愚蠢人的行为动作,必定是鲁莽武断并急于求成,这牵涉病人的生死安危,怎么能听信诡辩呢?现在有知识的人,但追求那亲近习熟的光荣,而看不到这倾覆危害的败坏。只有明白医理的人,平时能爱护自己的生命,并能推己及人,将别人的疾病,看成自己的疾病一样,果真如此,怎么会因病人的关系疏远而漠不关心呢? 【评析】 本条主要讨论两感病的治疗原则,并对错误论点的批判。 治疗两感病,应当全面权衡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治疗的步骤,一般应先解其表,表解后再攻其里。但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先攻其里的,应当活看。至于主张神丹与甘遂合用以解表里,似乎为治疗开辟了一条捷径,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其实是一种主观愿望,违反了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何况神丹与甘遂都是峻烈之品,所以王叔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批判,应该说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认为解表与攻里一概不能同用,后世防风通圣散,就是一张表里同治的方剂,这应视为医学理论的发展。但是,防风通圣散毕竟有它一定的主治范围,决不能通治两感玻 【原文】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1,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2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注释】 1当促其间: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 2晬(zui)时:周时,指一昼夜二十四小时。 【译文】 凡是温服发汗的汤药,处方后虽然说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服一次药后病不能解除的,服药间隔时间就应当适当缩短,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若药不对症,服药后就出现不适的感觉。病情重的,昼夜皆应服药,并二十四小时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变化。若一剂药服完后,病症尚存的,应当再煎制汤药服用。此外,有的病人服药后不易出汗,直至服完三剂药后才汗出病解。若服药后始终不出汗的,属于危候。 【评析】 本条专论给药的法度。 给药方法包括药汁的温凉、服药的时间、次数的多少等,对于方药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医家、病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前人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值得珍视和研究。本条内容与《伤寒论》桂枝汤后的服法大致相同,显然录自《伤寒论》,可参考《太陽卜篇,但叔和也有补充,那就是服发汗药后不得汗解,并非都是病重药轻,药力不够,也有因为药不对症的,就不能照搬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的办法,更不能连服两三剂。否则,定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区别是药未胜病还是药不对症呢?“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就是药不对症的主要根据。这一经验,足补仲景之不足,也不应忽视。 【原文】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1,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2,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注释】 1勿极意也:不使过度的意思。 2哕(yuě):呃逆。 【译文】 凡得时气病,到五六日的时候,口渴想饮水,而不能多饮的,那就不应当勉强给他水饮。为什么呢?因为病人里热未盛,不能消水,水入不行,必然增加它玻到了七八日口大渴欲饮水,还是应当依据病情,酌量饮服,勿使病人满足,譬如说病人能喝一斗,只可给予五升。若饮水后患者感到腹部饱满,小便不利,或气喘,或呃逆,就不可再给了。如果喝水后,忽然大汗出,那就是病要自愈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口渴是时气病的常见症状,但渴饮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应当分别对待。一是渴欲饮水而饮不能多,护理原则是“不当与”,因为里虽热而未甚,饮水不消反能增玻二是大渴欲饮,护理原则是“勿极意”,言能饮一斗,只与五升,以免过量。三是因过饮而水停气滞,发生腹满,小便不利,水气上逆,或喘或哕,护理原则是“不可与”,使忍耐不饮,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四是停饮自解的转归,忽然大汗出,此是水汽得以宣散的表现,因而知为“自愈。” 【原文】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之玻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1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注释】 1小渴:轻度的口渴。 【译文】 凡得病之后,反而能喝水的,这是陽气恢复,疾病将要痊愈的佳兆。有不了解病理的人,只听说病人能喝水就会自愈,一旦见到病人出现轻微口渴,就强迫大量喝水,因而酿成灾祸,为数不少。 【评析】 本条进一步提出饮水过量的危害。 凡陰症、虚症,当陽气恢复的时候,每见渴欲饮水,但并非里热津伤,因此决不能恣意多饮。多饮之后,刚刚才恢复的陽气,尚不能温运大量水分,必致水停不化而发生喘满呕哕等变症。 【原文】 凡得病,厥1脉动数2,服汤药更3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注释】 1厥:做“其”字解。 2脉动数:脉象数而圆滑有力。 3更:改变的意思。 【译文】 大凡患病,在开始的时候,脉象动数,服了汤药以后,改变成迟脉;或原来是浮大的脉,现在转变为小脉;或开始是烦躁不安,现在精神安静,这些都是疾病将愈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病将向愈的脉症。 陽热亢盛,脉多动数,服药以后,转变为迟脉,这是表明邪热已退。脉浮为邪在表,脉大是邪势盛,现在转变为小脉,这是表明邪势已衰,表症已除,即所谓“大则病进,小则病退”,病由烦躁不安转为神情安静,更是邪退正安的表现。因此,根据前后脉症的比较,就可以预断这是病将向愈的转机。当然仅是举例而言,还应结合全部病情来分析判断。 【原文】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1。 【注释】 1五十九穴:又称五十九刺,穴名见于《素问·刺热论》与《灵枢·热卜。其分布区域,头部二十五穴,胸部与四肢三十四穴。 【译文】 凡治疗温病,可刺五十九穴以泄其邪热。 【评析】 本条讲温病可用针刺法治疗。 针刺法有良好的泄热作用,所以《素问》《灵枢》皆有专章论述。五十九穴的主治各有所宜,可以根据病情选取,不是五十九穴都要针刺。 【原文】 人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1也。 【注释】 1中髓:损伤骨髓。 【译文】 人身的孔穴,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其中有三十九个穴位忌灸,七十九个穴位忌用针刺,如果误用了艾灸或针刺,就会发生灾害,并且会伤及骨髓。 【评析】 本条讲应当了解禁灸忌针的穴位,不可误灸误针,以避免损害身体。 禁针禁灸的孔穴,大都分布在邻近重要器官或内脏的部位,应当慎用针灸,否则,容易发生严重的损害,甚或导致死亡。“中髓”是指伤及骨髓,乃误灸误刺比较常见的后果之一。究竟是哪些孔穴,文中没有交代,可以参考针灸方面的专著。 【原文】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译文】 凡出现四损之脉的,三天则会死亡。所谓“四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脉搏来一次。若出现五损之脉的,一天则会死亡。所谓“五损”,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脉搏来一次。若出现六损之脉的,一个时辰则会死亡。所谓“六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脉搏来一次。 【评析】 本条讲损脉的预后。 正常人的脉搏,一呼时两跳,一吸时两跳,所以一呼一吸之间,大约跳动四次。呼吸许多次,而脉才跳动一次的,名为损脉,标志着脏气损伤,所以预后极其不良。脉搏间歇的时间愈长,则死亡愈快,因此有四损三日死,五损一日死,六损一时死的不同。这样的损脉,后世的医案还未看到记载,只能存参备考。 【原文】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译文】 脉象有力而身上怕冷的,是因为感受寒邪;脉虚无力而身上发热的,是因为感受暑邪。 【评析】 本条讲伤寒和伤暑的脉症特点。 寒邪伤形,表陽被遏,里气不虚,所以脉盛有力,而身上恶寒。暑邪伤气,暑热外盛,里气虚弱,所以脉虚无力,而身体大热。这与《素问·刺志论》所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的精神是一致的。气盛故脉盛,气虚故脉虚。张景岳说:“陰邪中人,则寒集于表,气聚于里,故邪盛实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则热触于外,气伤于中,故正气疲困而热无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可作进一步理解的参考。 【原文】 脉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译文】 脉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未解的,属正不胜邪之兆,是死候。 【评析】 本条讲脉症结合,预测死候。 脉陰陽俱盛,为邪气内实之征,大汗出,为津液外泄,病不见减,不仅正不胜邪,而且津气有顷刻脱亡之势,所以预断为死候。 【原文】 脉陰陽俱虚,热不止者,死。 【译文】 脉的尺部寸部都虚弱无力,而发热不止的,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预测死候。 脉陰陽俱虚,这表明正气也是陰陽俱虚,而发热不退,必将陰竭陽亡,所以断为死候。 【原文】 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 【译文】 脉搏跳动坚硬搏指,似扭转的绳索的,为真脏脉现之兆,预后不良。当日而死。 【评析】 本条讲据脉判断死候。 脉象或快或慢,是心气已竭,荣卫之气断绝,故主死。脉象以柔和有神为佳,乃脉有胃气,如见脉象紧急形如转索,绝无柔和之象,表明胃气已竭,死期当然不远了。 【原文】 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译文】 胡言乱语,身上微有发热,脉象浮大,手足温暖的,预后良好;如果手足逆冷,脉象沉细的,不出一日内死亡。 【评析】 本条讲热病陽存者生,陽亡者死。 胡言乱语,是热病常见的症候,症情比较严重,但不一定是死候,此条即结合其他脉症来推断预后的例证。身微热而脉浮大,可见症属热而热势不甚,尤其是手足温,既标志热较轻浅,同时也表明陽气尚存,所以预后良好。如果手足逆冷,脉象沉细,多见于邪热内闭,陽气厥脱,则知这一谵言妄语,属于神气越脱,所以很快就将死亡。“不过一日死”,正说明死亡的迅速。 【原文】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症候也。 【译文】 以上所说的,是伤寒热病的症候。 【评析】 本条是《伤寒例》的结语。 辨痓、湿、暍脉证 【原文】 伤寒所致太陽病,痓1湿暍2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注释】 1痓:一种脊背强直的病症。 2暍(yē):伤暑。 【译文】 外邪所致的痓、湿、暍这三种病,本应另当别论。但由于此三者与太陽病的表现极其相似,故在本篇一并叙述。 【评析】 本条说明《伤寒论》列入“痓、湿、暍”篇的目的和意义。 痓、湿、暍的病症,初起亦从太陽经开始,所表现的症状有些颇与伤寒所致的太陽病相似,但其病因毕竟与伤寒不同,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应混同,所以说“宜应别论”。在此处举出痓、湿、暍,主要为了与伤寒的鉴别,以免发生混淆。 【原文】 太陽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 【译文】 太陽病,发热无汗,反而怕冷的,叫做刚痓。 【评析】 本条讲刚痓的症状。 发热无汗恶寒,是太陽病伤寒表实症的主要症状,痓病也有这些症状,这正是与太陽病的相似处,但是,恶寒不是痓病的必具症状,所以说“反恶寒”,这是应该注意的。然而痓病必有项背强急的主症,条文中没有叙及,可能是省文笔法,必须与后面条文合参。否则,单凭发热无汗恶寒,是不能确诊为痓病的。因为无汗,所以名为刚痓。 【原文】 太陽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病源云恶寒》名曰柔痓。 【译文】 太陽病,发热,汗出,不怕冷的,叫做柔痓。 【评析】 本条讲柔痓的症状。 【原文】 太陽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 【译文】 太陽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 【评析】 本条讲痓病的脉象。 太陽病发热,是刚痓和柔痓的共同症状,前两条都未提到脉象,本条补充出脉象,因而更富有辨证意义。一般说,太陽表症的脉象多浮,如太陽中风脉浮缓,伤寒脉浮紧,今痓病外见太陽表症发热,而脉却沉细。可见不同于太陽病中风、伤寒,乃是里陰亏虚的标志,征之临床,痓病的形成,多由于陰液不足,筋脉失却濡养所致。但是,对于脉沉细有从湿邪解释的,还有寒湿、里虚、燥热等,要在根据全部病情作具体分析,才能避免偏执,从而获得正确的诊断。 【原文】 太陽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译文】 太陽病,由于发汗大多,因而引起痓玻 【评析】 本条讲痓病的成因之一。 太陽病本来应该使用发汗的方法,但必须注意温覆微汗,切忌汗出过多。如果汗出太多,就会耗伤津液和陽气,人体筋脉得不到陽气的温煦与陰液的濡养,因而发生拘缩挛急成为痓玻《素问·生气通天论》“陽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难经》“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都是说陰液与陽气对人体筋脉的关系,所以发汗太多,可促成痓病的发生。 【原文】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1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 【注释】 1卒:忽然的意思。 【译文】 病人身上发热足部发凉,颈强强急,畏寒,有时头部烘热,面部及眼睛发红,头部动摇不停,突然出现牙关咬紧不开、背部强直、角弓反张的,即为痓玻 【评析】 本条说明痓病的基本症状。 首二条是从有汗无汗、恶寒与不恶寒,来辨别刚痓、柔痓的两种症型,本条所述才是痓病的基本症状,其中口噤和背反张,尤为辨痓病的确据。由于外邪郁滞筋脉,化热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外邪侵表,营卫失和,则身热恶寒;经脉郁滞,气血不畅,筋脉失养而拘急挛缩,则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邪郁化热而上壅,因而头部烘热,面目红赤;陽气上升而不下达,所以两脚反冷。 【原文】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1者,以丹田2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注释】 1舌上如胎:胎同苔,舌上好像有苔生长。 2丹田:在脐下为下丹田,在心下为中丹田,在两眉间为上丹田。这里所称应是位于脐下的下丹田。 【译文】 久患湿病的人,出现头部出汗,背部强硬不舒,形寒怕冷的症状,想要盖被或烤火取暖,这是寒湿郁于肌表,卫陽被遏之症,治当温陽化湿解表,不可攻下。若误用攻下,势必正气受到损伤,导致陽气下陷、湿阻于中,出现呃逆、胸闷、小便不通畅、口渴不能饮、舌上生苔等症。 【评析】 本条讲湿郁于表的症候及误下的变症。 湿邪外郁肌表,卫陽被湿邪所遏,而不达于外,所以身冷欲得被覆向火。内郁之陽升越于上,所以但头汗出。湿为黏滞之邪,滞着于太陽经脉,所以项背强硬,《内经》说“诸痓项强,皆属于湿”,即指此类症候。这时当以温经祛湿为治,以冀表湿外解,使卫陽得以伸展,则诸症可愈。今反误用攻下,致胃气被戕,因而胸满呃逆,肾气损伤,故小便不利。胸中陽气因误下而下陷,则郁而为下热;胸中之陽因陷下而相对不足,则表现为上寒,于是形成上寒下热的局面。胸陽不振,寒湿郁阻,所以舌面似有湿润的白滑苔。湿阻而津不上布,则口渴欲饮,但毕竟不是津伤,所以虽渴却不能饮,这就表明渴欲饮水仅是口燥烦而已,决不可误认为是真正的热邪。由于本症比较复杂,寒热疑似,对于临床辨证极有启发和帮助。 【原文】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译文】 久患湿病的人,误服泻下方药,以致额上出汗,微有气喘,小便多的,是死症;若腹泻不止的,也是死症。 【评析】 本条讲湿病误下,陽越陰脱的危候。 【原文】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译文】 问:风湿之邪相合,引起浑身疼痛,依照治疗法则,应当发汗驱邪,汗出邪散病则可痊愈。但巧遇天陰下雨不止的话,医生说可以发汗,而发了汗病却不愈,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是发汗太过的缘故,汗出很多,这样只驱除了风邪,而湿邪仍然存在,故病未痊愈。倘若用发汗法治疗风湿病,只宜让病人微微出汗,这样才能同时解除风邪和湿邪。 【评析】 本条讲治疗风湿病的原则和注意点。 风湿都属六婬之邪,但两者性质有别,风属陽邪,伤人致病甚速,但亦容易解散,湿属陰邪,伤人致病较缓,但亦较难祛除,往往留恋不荆今风与湿合,相互搏结于肌肉筋脉之间,因致周身皆痛,法当治以发汗,以祛邪外出。但是必须注意,发汗不可太过,只应微似汗出,才能有效;否则,就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谓“但风气去,湿气在”,即是对大汗出而病不愈机理的说明。此外,当陰雨不止,则湿病亦难治愈,这表明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应该注意的。 【原文】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1药鼻中则愈。 【注释】 1内:同“纳”,放入、塞入之意。 【译文】 常患湿病的人,身体疼痛,发热,面色黄而气喘,头疼鼻塞,心烦不安。病人的脉象大,饮食如常,这表明腹内平和无病,病在头部感受了寒湿,所以鼻塞不通,可以用药纳入鼻腔中,就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寒湿伤上的症治。 感受湿邪而病,由于湿从外受,致表气壅遏不宣,所以身痛发热。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湿邪郁阻肺气,所以头痛鼻塞面黄而喘,并且烦闷不安。脉大,自能饮食,是腹中无病,邪势在表,病位在上,所以治疗只须纳药鼻中,使肺气通调,而诸症可愈。 【原文】 太陽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译文】 太陽经中暍的病人,发热身疼且重,而脉象微弱,这是因为夏季伤于冷水,水湿侵入皮肤腠理所致。 【评析】 本条讲中暍兼水湿的成因与脉症。 【原文】 太陽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1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注释】 1洒洒然:恶寒貌。 【译文】 太陽中暑症,出现发热,怕冷,身体沉重疼痛,脉象弦细芤迟,解了小便后,就毛骨悚然、怕冷更甚,手足冰凉,稍微劳动,身体就发热,口则张开呼吸,门齿干燥。这是暑湿相兼而又气陰不足之症,治当清暑益气化湿,禁用发汗、攻下、温针。若误用发汗法治疗,则会加重怕冷的病情;误用温针,就会使发热更剧;若屡次攻下,小便则会淋涩不通。 【评析】 本条说明太陽中暍兼湿的脉症及治禁。 本条太陽中暍的病因为暑湿相兼而又气陰不足,因而病情十分复杂。发热恶寒,身重疼痛,乃暑湿在表;脉弦细芤迟,为气陰不足;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因为太陽膀胱之气被湿邪所困,小便时陽气随尿外泄而一时虚脱,所以尿后毫毛耸立洒淅恶寒。手足逆冷,乃陽气为陰湿所遏,不能外达四末。劳则伤气,气虚陽浮,所以小有劳身即发热。暑热灼津,津不上承,所以张口则前板齿燥。总之,本症是暑兼湿邪,正虚邪实,治疗必须兼顾,既要清暑利湿,又要益气滋陰。发汗、温针、攻下皆属禁例。误发其汗,则伤陽气而恶寒甚;误用温针,则助暑邪而发热甚;误用攻下,则陰液伤而小便淋涩甚。所谓“甚”,当是指原有的症情因误治而更加严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太陽之为病,脉浮1,头项强痛2而恶寒3。 【注释】 1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2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3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 太陽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涪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 本条是太陽病的辨证提纲。 太陽病就是太陽经脉受玻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陽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陽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头为诸陽之会,少陽并陽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陽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恶寒是太陽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陽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颈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太陽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陽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陽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原文】 太陽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1者,名为中风2。 【注释】 1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就是和缓的意思。 2中风:伤风。与猝然晕倒、口眼斜、肢体不遂的中风不同。 【译文】 太陽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 本条讲太陽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原文】 太陽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陰陽俱紧1者,名为伤寒2。 【注释】 1脉陰陽俱紧:陰陽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症脉必浮来看,应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2伤寒:太陽病无汗脉紧,象征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义伤寒,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译文】 太陽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皆浮紧的,即为伤寒。 【评析】 本条讲太陽伤寒症的主症、主脉。 本条在太陽病提纲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症的主要脉症。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陽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陽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陽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陽郁闭则营陰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原文】 伤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陽明、少陽之期,若不见陽明、少陽病的见症,而只见太陽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评析】 本条说明太陽病已否内传,应以当时的脉证为据,不要拘泥于日数。 按照《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说,两日应传陽明,三日应传少陽。可是两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引饮等陽明症,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等症,则可断定病邪仍在太陽,而没有传变。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症候为据,决不可以日数印定眼目,这正是仲景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理论善于结合实践的范例,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仲景学说是在《内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原文】 太陽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1。若发汗已,身灼热2者,名曰风温3。风温为病,脉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4,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5;若被火6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7;若火熏之8,一逆9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释】 1温病:广义伤寒之一。 2灼热:形容身热很高,如同烧灼。 3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变症,与后世的外感风温病不同。 4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5失溲(sou):《仓公传》:“使人不得前后溲。”又“难于大小溲。”这里的失溲,含有大小便自遗的意思。 6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法包括烧针、艾灸、熏、熨等。 7瘛疭(chi zong):手足抽搐痉挛。 8若火熏之:形容肤色发黄而晦暗,如烟火熏灼的一般。 9逆:治疗上的错误。 【译文】 太陽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玻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风温的症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症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还不至于马上死亡;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评析】 本条讲太陽温病的审症要点,与误用汗、下、火法的变症。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陽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陰也。发于陽者,七日愈,发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译文】 患外感病,若有发热畏寒的症状出现,是病在陽经的表现;若有无热畏寒的症状出现,是病在陰经的表现。病在陽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陰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七属于陽数、六属于陰数的缘故。 【评析】 本条根据恶寒发热的不同情况,来判断外感病的陰陽属性和愈期预测。 陰陽是两种不同属性相对的机动代名词,任何疾病或者仅是一个症状都有相对的两种情况,把疾病区分为陰陽两种类型,是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最科学的方法,因而也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纲领。例如表与里相对,则表为陽,里为陰,动与静相对,则动为陽,静为陰,强与弱相对,则强为陽,弱为陰,热与寒相对,则热为陽,寒为陰……这是从大体上区分,如进一步分析,表里虚实之中,又各有陰陽;所谓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陽,陰中之陰,因此对陰陽的理解,决不应孤立、机械、固定。 【原文】 太陽病欲解时,从巳至未1上。 【注释】 1从巳至未: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未,下午一时至三时。从巳至未,即从九时至十五时。 【译文】 太陽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 【评析】 本条说明太陽病将要解除的大概时间。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六婬之邪可以伤人致病,自然界的陰陽消长又可以对人的机体发生好的影响而有助于抗邪,因此六经病欲解都各有一定的时间。太陽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巳至未上,即现在的上午九时以后到下午三时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是一日中陽气最隆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陽气随自然界的陽气而充盛于外,有助于驱散表邪,所以太陽病欲解大多在这一时间。 【原文】 风家1表解而不了了2者,十二日愈。 【注释】 1风家:凡家字皆指宿病而言,此处只作太陽中风症。 2不了了:就是不清楚、不轻快的意思。 【译文】 容易患太陽中风的人,表症解除后,身体仍感不适者,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则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表解后精神未爽的,待正复自愈。 风家,指患太陽中风症的病人,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解除之后,还有不爽快的感觉,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余邪尚未全清,二是正气尚未全复。这时不必服药,等待数日自会完全痊愈。所谓十二日愈,乃约略之词,不能看成定论。 【原文】 太陽中风,陽浮而陰弱1,陽浮者,热自发,陰弱者,汗自出;啬啬2恶寒,淅淅3恶风,翕翕发热4,鼻鸣5干呕6者,桂枝汤主之。 【注释】 1陽浮而陰弱:有释为病机,有释为脉象,两说俱可通。主脉者又有浮沉与尺寸两种意见,根据本条及其他有关条文的内容相衡,应以寸浮尺弱的解释理由为优。 2啬啬(sè sè):悭吝畏怯貌,形容恶寒畏缩的状态。 3淅淅:风声,如冷雨凉风侵入肌肤的感觉。 4翕翕(xi xi)发热:形容发热的轻浅,病人感觉像羽毛披覆在身上一样。 5鼻鸣:鼻中窒塞,气息不利而发出的鸣响。 6干呕:呕而无物,叫做干呕。 【译文】 太陽中风症,脉象寸浮而尺弱,寸脉浮的,自有发热,尺脉弱的,自会汗出。病人啬啬然恶寒,淅淅然恶风,发热好像皮毛披覆在身上一样,并伴有鼻息鸣响和干呕等症状,可用桂枝汤主治。 【评析】 本条进一步阐述太陽中风症的脉症特点,并提出主治方剂。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1三味,以水七升,微火2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3服一升,服已须臾,歠4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5令一时许,遍身漐漐6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7,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8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两、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9,酒酪,臭恶等物。 【注释】 1咀:古代的制剂法。古代无铁器,将药用口咬细,如黄豆大,入水煎煮,现在多用刀刃切成饮片。 2微火:取和缓不猛的火力,使不沸溢。 3适寒温:使冷热适当。 4歠(chuo):方中行曰:“大饮也。”就是大口喝的意思。 5温覆:覆盖衣被,使周身温暖,以助出汗。 6漐漐:《通雅》云:“小雨不辍也。”形容微汗潮润之状。 7小促役其间:略缩短服药间隔时间。 8周时: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称为周时。 9五辛:《本草纲目》: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 【原文】 太陽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只要有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症状出现的,桂枝汤则可主治。 【评析】 本条为桂枝汤症的主要症状。 太陽主表,统辖营卫,是人身最外的一层。其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风寒之邪外袭,太陽首当其冲,因之头痛为必有症状。风寒束于太陽之表,人体正气与邪相争,所以既恶风寒,又有发热。但是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腠理的疏松致密不一,因而有自汗、无汗之异。本症头痛发热,恶风自汗,为太陽中风的典型见症,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 头痛,三陽病皆有之,其区别已说明于前。发热,三陽病也皆有之,太陽发热必恶风寒,陽明发热不恶风寒,少陽则寒热往来。自汗出,太陽并陽明病皆有之,太陽汗出为邪在表而肌腠疏松,陽明汗出是邪在里而热蒸液泄。这也是应该区分的。 【原文】 太陽病,项背强几几1,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释】 1几几:俯仰不自如貌。《刺腰痛论》曰:“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蜈蚣藤 【译文】 太陽病,项部连背部强直拘急,俯仰不得自如,反而出汗恶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为太陽中风兼太陽经脉不利的症治。 太陽病兼项背强症,大多是无汗恶风,这是因为太陽经脉循行在脊背之间,风寒外柬,太陽经脉阻滞,经气不利的缘故。应当无汗恶风,却见汗出恶风,故用一“反”字以资区别。汗出恶风是太陽中风症的主症,故用桂枝汤,太陽经脉不利,故加葛根以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陽经脉之邪。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臣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陽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原文】 太陽病,下之后,其气上冲1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注释】 1其气上冲: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冲。 【译文】 太陽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于前。若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下后,气上冲,为表邪尚未内陷。 太陽表症,误用下法治疗,最易导致表邪内陷而发生变症。今误下以后,病人自觉逆气上冲,这是正气犹能与欲陷之邪抗争的标志,因知邪仍在表,所以仍当用桂枝汤助正气以祛邪于表。假使气不上冲,则是正不胜邪而邪陷于里,桂枝不再适用,故曰“不可与之”,而应根据辨证决定救误方法。 【原文】 太陽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1,仍不解者,此为坏病2,桂枝不中与3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4,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5此,勿令误也。 【注释】 1温针:针灸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内,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 2坏病:因治疗错误致病情发生恶化,症候变乱,而不能称其名者。 3不中与:不中用的意思。 4解肌:解散肌表之邪,也属发汗的范畴,但与开表发汗不同。 5识:读“志”,记也。《论语》:“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译文】 太陽病三日,已经用过发汗方法,又用过涌吐,或攻下,或温针等治法,而病仍不解的,这是治疗不当,成为坏病,桂枝汤是不适用的。应当了解其脉症变化,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病变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随症选择治疗方法。桂枝汤本来作用是解除肌表之邪,假使病人的脉象浮紧,发热而无汗的,不可用桂枝汤,应常记着桂枝汤的宜忌,不要犯使用不当的错误。 【评析】 本条叙述坏病的形成原因与治疗原则,以及桂枝汤的所长与所短。 【原文】 若酒客1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注释】 1酒客:平素嗜好饮酒的人。 【译文】 平素嗜酒的人,若患了太陽中风症,不应用桂枝汤治疗,若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这是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酒客患太陽病,忌用桂枝汤。 本条的重要意义,是提示人治病用方,不但要方与症符,而且要注意患者的平素嗜好,否则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但也应当活看,嗜酒的人并不一定都不喜甘甜,相反,不是酒客,也会内蕴湿热,桂枝汤同样忌用,还应作具体分析,要在领会其精神实质。 【原文】 喘家1,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佳。 【注释】 1喘家:素有喘病的人。 【译文】 素有喘病的人,因感外邪而喘,治以桂枝汤加厚朴、杏仁,颇有效果。 【评析】 本条讲太陽中风引发喘疾的治法。 病人原来有喘病宿疾,外受风寒引起了喘病,这时除具有桂枝症外,还有气逆作喘。桂枝症自应治以桂枝汤,喘乃肺气上逆,则应加入宣降肺气之品以治喘,厚朴、杏仁长于宣降肺气,所以加用之。不称主治,而只说佳,这正表明是临床的经验记录,同时也是仲景求实精神的体现。 【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译文】 凡是内热炽盛的病人,若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出现吐脓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亦属于桂枝汤禁例,但没有从正面提出,而是提出服桂枝汤的反应,及以后可能发生的后果,从而得出这是里有蕴热的缘故。虽然还未至“桂枝下咽,陽盛则毙”的地步,但吐脓血的后遗症也是相当严重的了。这就意味着里有蕴热,切不可用桂枝汤。 【原文】 太陽病,发汗,遂漏1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2,四肢微急3,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注释】 1漏:渗泄不止的意思,在这里是形容汗出不断。 2小便难:小便不通畅。 3急:拘急,屈伸运动不得自如。 【译文】 太陽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孝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若仍然存在头痛、发热等表症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过汗导致陽虚液脱的症治。 太陽病,本当治以发汗,但必须是微汗,始得邪去表解,若服药后大汗淋漓,不但病不能除,反能产生种种变症。今发汗后漏汗不止,是卫陽伤而卫外不固。病人恶风,有两种可能,一是表邪未尽,二是卫陽虚弱。汗多不仅伤陽,同时也必伤陰,陰液不足则小便难而不畅。陽气陰液俱虚,筋脉得不到温煦濡养,则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本症漏汗恶风,仅是卫陽虚,而未达肾陽虚的地步,溲难肢急,也仅是暂时液脱不继,而未到真陰耗竭的程度,况且病机侧重在卫外不固,所以治疗不需四逆诸方,只用桂枝汤加附子一味以复陽固表为主,陽复则表固汗止,汗止则液复,而溲难肢急自愈。这正是治病求本的科学价值所在。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原文】 太陽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误用攻下之后,有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症状出现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下后胸陽被遏的症治。 太陽病误用下法,最易发生表邪内陷的变症。本症胸满乃胸陽受到损伤而失于展布所致,然而胸陽虽伤但邪并未全陷,仍有欲求伸展之势,主要反映在脉势急促上,如果脉不急促,则正伤甚而无力抗邪,邪必全陷了。本证的脉促是胸陽被遏求伸,就其本质来说,是胸陽不足,陰邪溢漫,所以仍用桂枝汤之辛甘,温通陽气,祛邪出表,因芍药酸寒,于陽虚被遏不宜,去而不用,这样就更利发挥温通陽气的作用。 如是脉微恶寒,则卫陽亦虚,所以又加辛温大热之附子,以复陽温经。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原文】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1,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2,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3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陰陽俱虚4,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5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注释】 1如疟(nuè)状:寒热发作的情况,好像疟疾一样。 2清便欲自可:清同圊,古代称路厕为“行清”。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意思。 3脉微缓:微与洪相对,缓与紧相对,微缓就是不洪不紧而柔和的意思。 4陰陽俱虚:这里的陰陽,指表里言,谓表里都虚。 5热色:红色。 【译文】 太陽病,已经得了八九天,患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两三次,似疟疾般,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即邪气郁滞在表的表现。此时,若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征象,疾病即将痊愈。若脉象微弱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陽气皆虚,可能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若面部反而出现红色的,表明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瘙痒的症状,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微邪郁表三种转归的辨治。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另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原文】 太陽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1、风府2,却与桂枝汤则愈。 【注释】 1风池:穴名,在脑后(脑空穴下)发际陷中,枕骨斜下方凹陷中,是足少陽胆经穴,可治热病汗不出、偏正头痛、颈项强直等症。 2风府:穴名,在项后人发际一寸,在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是督脉经的穴位,可治头项强痛、中风、偏枯、头疼项强等症。 【译文】 太陽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症未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此乃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评析】 本条讲太陽中风症,当邪势较盛时,可先用针法以泄邪。太陽中风症,服桂枝汤,是正确的治法,照理应当得微汗而解。可是刚服药一次,反而出现心烦不安,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药不对症,病情发生内传化热的变化;二是表邪较盛,药力不够,正气驱邪之力不足,正邪相争而致烦。如属前者,必须立即更改药方,桂枝汤绝对不可续服;如属后者,则应采用针刺方法,先刺项后的风池、风府穴位,以泄经脉郁遏之邪,然后再续服桂枝汤,即可向愈。两种病机截然相反,万一诊断错误,则后果非常严重,决不可掉以轻心。所以在辨证时必须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桂枝症仍在,所谓不解者,是指表症未解也。二是只增一烦,别无其他热症。如果误认心烦为热,而改用清热方药,同样是错误的。从本条先用刺法来看,针刺确实可补汤药的不足,于此也可见仲景不但是博采众方,而且是博采各种治疗方法。前面已有针足陽明,使经不传的方法,此条更是开针与药并用的先河,这样的治疗思想,也应当积极发扬。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1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释】 1脉洪大:脉形盛大如洪水泛滥,宽洪满指,但来盛去衰。 【译文】 服了桂枝汤以后,大汗淋漓,脉象洪大,表症仍在,仍可用桂枝汤,应遵照服药的调护方法。假如恶寒发热似疟,一日两次发作的,还须得汗始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评析】 本条讲服桂枝汤不如法,两种变局的治法。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三铢(炙)、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1,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释】 1大烦渴不解:烦是心烦,渴是口渴,大是形容烦渴的厉害,不解是病未愈的意思。 【译文】 太陽中风症,服了桂枝汤后,出很多的汗,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症状的,为邪传陽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太陽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陽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1一汤。 【注释】 1越婢:“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译文】 太陽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两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症,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若病人脉象微弱的,这是陽气虚弱,发汗法不能治愈。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表郁化热的症治。本条是太陽表症迁延时日,因循失汗,以致邪郁不解,形成外寒内热的症候,其病理机转与大青龙汤症相同,脉微弱为无陽,不可发汗,与脉微弱不可服大青龙汤的禁例亦同,仅病势较轻而已。由于叙症简略,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但是只要能前后互参,还是有绪可寻的。既云太陽病,自当具有脉涪头项强痛等症;从热多寒少,还当有烦渴等热象;从脉微弱不可发汗的对面来看,则脉当浮大有力,这样就可对本症有较全面的认识。所谓脉微弱者,此无陽也,乃是倒装文法,无陽即陽虚的意思,脉上既然已露出陽虚征兆,当然不可使用汗法以发其汗了。多数注家认为不可发汗是指麻、桂等辛温之剂,正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也有主张桂枝二越婢一汤是辛凉解表的轻剂。但从方中的药味来看,大多数属于温热性质,仅有一味用量只有二十四铢的石膏是寒性药,竟说成变辛温为辛凉,这是不切实际的。 荛花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三钱(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译文】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患者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犹如皮毛覆盖在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者,用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水饮阻滞似表,汗下津伤而病仍不解,治当益陰利水。本条首先回顾了已经用过的治法,接着提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症依然存在,这就颇值得研究,从更换的主方来看,桂枝汤去桂,可以肯定治不在表,加入苓、术运脾利水,显然是旨在利水治饮。由于里有水饮阻滞,在外的陽气被遏,故发热无汗,在外的经腧不畅,故头项强痛,“水热结胸症”可以发生项强,可做旁症。正由于里之饮邪阻滞,胃气阻塞则心下满微痛,水湿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既然不是表症发热,自非桂枝汤所能治,而心下满微痛,更不同于肠腑燥实,用下是错误的。所幸尚未发生其他变症。但是误用汗下,津液徒伤,致成津已伤而饮仍停的局面,饮停必须利水,津伤当兼益陰,所以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样的化裁,既加强了利水治饮作用,又具有益陰功能,庶利水而不伤津,水饮去则诸症自除,所以说:“小便利则愈。”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1,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2,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3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释】 1挛(luán)急:伸展不利。 2厥:手足发冷。 3谵(zhān)语:神昏妄言,也就是说胡话。 【译文】 伤寒病,出现脉涪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症状的是太陽中风兼陽虚陰亏症,治当扶陽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是误治导致陰陽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使陽气来复,若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陽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陰,陰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即可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若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有谵言妄语等症出现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若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陽,导致少陰陽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伤寒陰陽两虚症,误用桂枝汤而致病变加重的救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两种变症和治法。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原文】 问曰:证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1拘急而谵语。师曰:至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陽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陽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释】 1胫(jing):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译文】 问:病人的症状像桂枝汤症,按照桂枝汤症的治法进行治疗,结果反而病情加剧,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现谵语等症,老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病情后来的发展果然如老师说的那样,这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虚的表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出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虽然症状很像桂枝汤症,其实不是桂枝汤症,而是太陽中风兼陰陽两虚症。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陽,并兼陰液亏虚,从而有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出现。治疗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陽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陰液得复,两脚则可自由伸展了。若误汗伤陰,导致陽明燥屎内结,就会出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则会停止,疾病即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以问答方式研讨上条症治的机制。 陽旦汤是桂枝汤的别名。此条文字比较费解,既说附子温经,又说亡陽故也,显然于理难通;再则把陽明内结、谵语烦乱和厥逆咽中干、烦躁连在一起,既是陽虚,又是热盛,怎么会同时出现,更是于理不合,无怪引起后世注家的分歧意见。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太陽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原文】 太陽与陽明合病1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释】 1合病: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谓之合玻 【译文】 太陽与陽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症,又见腹泻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而致下利的治法。 太陽为表症,陽明为里症,表里症同时出现,因名二陽合玻一般把陽明病专属于胃肠燥实症,是片面的说法。手陽明大肠,足陽明胃,所谓陽明病,就是胃与大肠病,热实症为陽明病,虚寒症也是陽明玻本条二陽合病的陽明病就是指下利症而言,而不是肠腑燥实症。这种下利,是因感受风寒之邪内迫陽明大肠所致,所以治宜葛根汤解肌发表,表邪外解则利自可止。这一治利方法,后世称为“逆流挽舟。” 【原文】 太陽与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陽明合病,没有下利,但有呕吐的,用葛根加半夏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犯胃致呕的治法。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王晋三:葛根汤,升剂也。半夏辛滑,芍药收陰,降药也。太陽陽明两经皆病,开阖失机,故以升降法治之。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极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药、甘草垫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陰陽,而气遂下,呕亦止,是先升后降之制也。 【原文】 太陽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1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注释】 1脉促:脉势急促。 【译文】 太陽病,症属桂枝汤症,本当用汗法,医生却反用下法,导致腹泻不止,脉象急促、短促的,是表症尚未解除的表现,若出现气喘、汗出等内热症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肠热下利的症治。 太陽病的桂枝症,即头痛发热,恶风寒,自汗出,脉浮缓之中风症,本当用桂枝汤解肌,而医者误用下法,以致表邪内陷而下利不止。但由于体质不同,虽然下利,却有两种不同情况:其一是正气犹有余力鼓邪外出,脉促正是正气抗邪于表的反应,所以说脉促者表未解也,仍当助其抗邪外出之势而治以发汗解表;其二如果在下利的同时,又发生喘而汗出,则表明里热偏盛,热逆于肺则气喘,热蒸津液外泄则汗出,热迫于肠而下利,治疗则当清泄肠热为主,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肠热一除,则下利与喘汗均愈。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二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太陽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关节疼痛,怕风,无汗而气喘,脉浮紧的,属太陽伤寒症,用麻黄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伤寒的主症与主方。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原文】 太陽与陽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陽明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气喘而胸部出现胀闷者,表明表邪郁闭较甚,病情偏重于表,不可攻下,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评析】 本条讲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满的治法。 胸部外连太陽,下接陽明,太陽病风寒外束,可发生气喘,陽明里热熏蒸,也可发生气喘,但陽明之喘必与腹满同见,今不是腹满,而是胸满,则表明不是陽明里实之喘,故禁用攻下,而应治以宣肺解表,故宜用麻黄汤发汗,表邪解则喘满自除。 【原文】 太陽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1,筋惕肉瞤2,此为逆也。 【注释】 1厥逆:四肢厥冷。 2筋惕(ti)肉瞤(shun):筋肉跳动,由于亡陽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译文】 太陽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痛,汗不得出而烦躁不安的,用大青龙汤主治之。假使脉象微弱,汗出恶风的,不可服大青龙汤;万一误服了,就会发生四肢厥冷,筋肉跳动,这是因误治而病情加剧的表现。 【评析】 本条讲大青龙汤症的主要脉症,与大青龙汤的禁例,以及误用的变症。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麻黄汤症,所不同的只烦躁一症,这是肌腠郁闭较甚,而里有郁热的缘故,因而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用量治其表闭,更加石膏以清里之郁热,但仅热郁于经,还未达到胃燥津伤的程度,所以又佐以姜、枣益脾温胃,以防石膏寒中之弊。如药中病机,很快就可汗出烦除热退,诸症均愈。状其药效的迅速,犹如龙之升天而行云雨,因而方名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陽,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1有轻时,无少陰证2者,大青龙汤发之。 【注释】 1乍:助亚切,忽也,猝也。 2无少陰证:没有少陰陰盛陽虚的症候。 【译文】 外感风寒之邪,症见脉象浮缓,身体不疼痛,仅感沉重,偶有减轻,若有发热、畏寒、无汗、烦躁等大青龙汤症主症,而又无少陰陽衰陰盛征象的,可以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以清里。 【评析】 本条为大青龙汤症的变局。 【原文】 伤寒表不解1,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2,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注释】 1表不解:表症还没有解除。 2噎(yē):食时发生噎塞。 【译文】 伤寒,表症未解,心胸之下有水饮之邪,病人干呕、发热、咳嗽,或兼口渴,或兼下利,或兼噎塞,或兼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兼气喘等,用小青龙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伤寒表症兼有水气的主要症候与治法主方。 伤寒表不解,也就是说头痛身疼、恶寒发热无汗等表症没有解除。心下有水气,指胃脘部有饮邪。水饮阻中,以致胃气逆而干呕,水气侵肺,则肺失宣开而咳嗽。干呕发热而咳,是外有表邪内挟水饮的主要见症。然而水饮之邪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逆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至而为病,因而又有或然诸症。或水蓄而津液不升,则发生口渴,或水渍入肠而发生腹泻,或水气逆于上,则为噎为喘,或水气留于下,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喘症为肺气闭郁,虽同麻黄汤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气射肺,与单纯风寒束肺有别。这五个或有症虽差异很大,但都是外寒内饮所致,所以都治以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陽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表症未解,水饮停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为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服小青龙汤之后,发生口渴,是饮邪去而病将解的征兆。 【原文】 太陽病,外证1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注释】 1外证:就是表症。《淮南子·精神训》说:“外为表而内为里。”有人认为外症的涵义较广,表症的含义较狭。其实外与内相对而言,与表里并没有大的区别。 【译文】 太陽病,在外的表症未解,脉象浮弱的,仍当解以汗法,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据脉定治。 太陽病表症未解,治当解表,但表症有表虚、表实之异,解表法有开腠发汗与调和营卫的不同,必须辨别清楚。表虚表实之辨,除根据汗之有无以外,脉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条正是以脉象为辨证的依据,太陽表实症,脉多浮紧有力,表虚症则多浮而无力,所谓脉浮缓,脉陽浮陰弱,都属之。今脉浮弱,可以肯定不是表实症,因而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原文】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译文】 太陽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下后微喘的辨治。 太陽表症误用了下法,发生微喘,这是正气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也是其气上冲的一种表现,所以知邪未内陷而仍在表,治疗当然仍须解表,如属表虚症,则宜桂枝汤。然而毕竟肺气上逆失降,故又随症加入厚朴、杏仁以降肺气。 【原文】 太陽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译文】 太陽病,当表症没有解除的时候,切不可用泻下的方法。如果使用下法,就违反了治疗规律而使病变加剧。想要解除表症,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太陽表症的治疗宜忌。 表症治当解外,里实症治当攻下。本条着重指出外症未解者,不可攻下,就是针对着表里症兼见而言的。至于用桂枝汤,只曰“宜”,不曰“主之”,不过举出一方为代表,还当随症加减化裁。 【原文】 太陽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汗下后浮脉未变,仍当解表。 太陽病,使用汗法后,表症未除,理应寻求表未解的原因,是否为汗不如法,或是病重药轻,暂时药力未到,还是病人体质关系等,找出未效的主要原因,然后确定方药。因为也有一汗再汗而表仍未除的,桂枝汤后服法就交代得颇为清楚。可是有些医生一见服解表药未解,即怀疑病邪入里,而辄用下法,果真病属里实,用下法是应该的,不知脉浮为病势在表,不应下而遽用下法,诛伐无过,必致正伤邪陷,病变丛生;所幸其人正气尚强,表邪未陷,没有出现结胸、下利等变症,其脉仍见浮象,表明邪仍在外,这时仍可治以解外的方法,宜用桂枝汤。本条主要为了纠正不重视辨证单,靠习惯用药的陋习,所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论述,确实是苦口婆心,有些注家只着眼于文字方面,以至目为错简讹误,未免偏见。 【原文】 太陽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译文】 太陽表症,脉象浮紧,发热,周身无汗,如果自动发生鼻衄的,就可以获得痊愈。 【评析】 本条讲太陽表实症,可能通过鼻衄而自愈。 脉浮紧,发热无汗,为麻黄汤症,虽然未提恶寒,但既云脉浮紧,则必有恶寒。身无汗,表气闭塞,邪气既不能从汗外泄,势必发生自衄的症候。鼻衄后邪气得泄,因而获得痊愈。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1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释】 1须:等待的意思。 【译文】 脉象浮数的,照理应当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假使误用下法,以致发生身体重、心悸动的,就不可再用发汗方法。应该是自动汗出,其病乃得解除。所以是这样,因为尺脉微弱,这是里气不足的标志,等待表里之气趋于恢复,津液通和,便会自动汗出而愈。 【评析】 本条讲表症误下后,见身重、心悸、尺脉微的,不能再用发汗,可以等待自汗出而愈。 此举脉象浮数的表症,误用攻下,里气因下而虚,出现身重心悸尺脉微弱,此时即使邪未全陷而表症仍在,也不可用发汗法,否则,必犯虚虚之戒而生他变。特提出“尺中脉微”,表明脉症必须合参的重要意义。不过本条的里虚程度尚不太甚,所以可等待里虚自复,津液自和,就可能自汗出而愈,此即《内经》“待其来复”之旨。前条脉涩,为表郁而营卫滞涩之征,故须更发汗始愈;本条脉微,为里气虚弱,故不可发汗,当待其自汗出而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1,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释】 1尺中迟者:尺脉的至数一息不足四至,与紧相较,应是迟而无力。 【译文】 脉象浮紧的是太陽伤寒症的脉象,照理应当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陽伤寒见症,宜用发汗法来解表祛邪。如果尺部脉迟的,则不能发汗。为什么呢?因为迟脉主营气不足、陰血虚少,发汗会更伤营血,引起变症。 【评析】 本条讲营虚血少,不可发汗。 脉浮紧,身疼痛,为太陽伤寒的典型脉症,照理应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是,必须寸关尺三部脉俱紧,邪实而正不虚始为切当,如果尺脉不紧,汗法就当慎用。前条因误下里虚,尺脉微,不可发汗;本条尺脉迟,亦不可发汗。因为尺脉迟,是营血不足的征象。《内经》说“夺血者无汗”,汗与血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营血不足患者,不可单纯使用汗法,否则就会营血更伤而发生其他变症。这里的尺中脉迟,乃与紧相较而言,不能单从至数理解,应含有微弱无力的精神在内,可与尺中脉微互参。既然是营血不足,那么,后世的养血发汗方法,当可斟酌使用。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译文】 脉象浮,是病邪在表,可以用麻黄汤以发其汗。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浮,可以发汗。 正气抗邪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因此,见到浮脉,即知邪在表,治当发汗解表。前已有“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和本条的精神是一致的。然而必须明确这类突出脉象的条文,并非单纯凭脉定治,只是通过脉象说明病机、病势,因而举脉略证,临床仍当脉证合参,决不能仅据脉浮就用麻黄汤,何况同是脉浮,也有浮紧有力与浮缓无力的区别,浮紧才是麻黄症的脉,所以必须掌握论中文字的特点,才能避免局限片面,才能求得深入理解与获得完整的认识。 【原文】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译文】 脉象浮而数的,主病在表,治疗可用发汗法,如见发热、畏寒、头身疼痛、无汗等太陽伤寒见症的,适宜用麻黄汤。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浮数,也可用麻黄汤发汗。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译文】 病人经常自汗出的,这是营气和,但营气虽和,而在外的卫气不和,由于卫气不能与营气谐和,所以常自汗出。因为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可以再用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趋于协调而愈,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说明营卫不和所致常自汗出的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 【原文】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译文】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重趋调和,病则可愈。 【评析】 本条讲因卫气不和而时热汗出的治法。 【原文】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陽伤寒,脉象浮紧,没有及时发汗,因而发生鼻衄的,仍可用麻黄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表症失汗致衄,虽衄而表仍未解的治法。 文中只提出伤寒脉浮紧,也属于举脉略症,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等表实症状,是必然具有的;唯因没有及时使用麻黄汤以发其汗,以致表邪郁遏,无从宣泄,上迫陽络而为鼻衄。但衄后表症仍在,可知邪未从衄解,此时决不能见衄治衄,而用凉血泄热方法,仍宜治其表闭,表实症得解,则衄血自止。至于是否用麻黄汤原方?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但是,治疗大法是应该遵循的。 【原文】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伤寒发汗后,表症已经解除,过了半日,病人又发热烦扰,脉象浮数的,可以再发其汗,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汗解之后,表症复作的治法。 伤寒发汗后,脉静身凉,为表症已解;但半日左右,又觉心烦,而且脉象浮数,乃表症又作,未提恶寒、发热、头痛等症,当是属于省文。所以会表症复作,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为余邪未尽,复行聚合;二为汗出后调护不慎,复感外邪。但不论其何种原因,汗解之后必然肌腠疏松,故只宜桂枝汤解肌,而不须麻黄汤发汗。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译文】 任何疾病,用发汗法,或涌吐法,或泻下法治疗,而致耗血、伤津液的,若陰陽能够自趋调和的,则一定会痊愈。 【评析】 本条讲误治而亡血伤津的自愈机转。 凡病,当指中风、伤寒等各种病症而言。若发汗、若吐、若下之“若”字,意同“或”字,假设不定之辞。汗、吐、下都是治病的大法,但如使用不当,或用之太过,便能伤及正气,耗损津液。“亡”,丧失的意思,所谓亡血,并不是指吐血、衄血等失血症状,意为血液损伤,实质上与亡津液相近,因为血与津液都属于陰,津液耗损之后,血液亦必损伤。陰陽本来是相对存在的,陰陽协调则健康无病,若一方偏盛或一方衰弱,就会发生疾玻本条意在示人由于汗吐下而致血与津液受到一定损伤时,但只要陰陽尚能协调,则仍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亦能渐趋于恢复。 【原文】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译文】 经过峻烈的泻下之后,又用发汗的方法,以致小便不利的,这是损伤了津液的缘故。不可用利小便方法去治疗,得到津液复而小便利,就可自然痊愈。 【评析】 本条讲亡津液小便不利的治禁。 下法泻有形的燥结,燥结去则津液不致再伤而得保存下来,故有“急下存陰”的理论。设非里实而误用下法,则损伤津液,故又有“数下亡陰”之说。发汗可使邪自表出,但汗出多而津液外泄,不仅伤陽,也能损伤陰液。今大下之后,又用发汗,必致津液大伤,因而小便不利,所以说,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这种小便不利,与蓄水症小便不利的性质完全不同,千万不可用利水方法,否则必津液更加损伤,因此,特提出“勿治之”的告诫。所谓勿治之,是指不可用利小便的方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滋陰养液的药物,还是应该的,不应拘执“必自愈”而消极等待。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1,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释】 1振寒:战栗恶寒的意思。 【译文】 泻下之后,又行发汗,出现畏寒战栗、脉象微细的,这是误下复汗,导致陰陽俱虚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内外俱虚的脉症特点。 误下则里气虚,误汗则表陽伤,下后又复发汗,因而表里俱虚,表陽虚则战栗恶寒,里虚则脉象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就是对战栗恶寒与脉微细病机的补充说明。从本条脉症来看,陰陽两虚应以陽虚为主,随症拟治,当用姜附扶陽,人参益陰。有认为误下伤陰在前,为一误;误汗亡陽在后,为再误,所以伤陽较伤陰为重,此仅据治疗方法的先后来推论病机,只能作为参考,不足作为根据。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译文】 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陽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无表症,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治误导致陽虚陰盛症的辨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1。 【注释】 1顿服:煎成的药液,一次服完。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1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释】 1脉沉迟:沉是脉重按才得,迟是脉跳动的频率缓慢。 【译文】 太陽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气陰损伤身痛的症治。 身疼痛为太陽表症之一。经过发汗治疗以后,如果表症已解,身疼即当随愈,若身疼未除,脉仍浮紧,则表症续在,还当续与解表。现在身体虽痛,但脉不浮紧,而是沉迟,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紧为表寒实,沉迟为里虚,可见这一身疼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经脉失养。成无己说:“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1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释】 1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译文】 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发汗后肺热作喘的治法。 本条“不可更行桂枝汤”句,应在“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之后,不可误认为发汗后就不能再用桂枝汤。因为汗出而喘,无大热,颇似桂枝症兼肺气上逆,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症,实际上迥不相同,彼属肺寒气逆,此为肺热气闭,假使误用桂枝剂,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注意。喘因热壅肺闭不得宣开,汗出乃热迫津液外泄,无大热为热郁于里,外热反而较轻,所以治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泄肺热,宣开肺气。肺热除而肺气畅,则汗出自止,气喘自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1,心下悸2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释】 1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覆盖之意。指病者双手交叉覆按于自己的心胸部位。 2心下悸:即心悸,指心胸部悸动不安。 【译文】 发汗太甚,汗出太多,致心陽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心陽虚心悸的治法。 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但必须陽气的鼓动,才能从皮肤汗孔透泄。汗出愈多,则陽气的消耗也愈多,因而导致心陽虚而心悸不宁。临床辨证的一般规律是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叉手自冒心为喜按,自应属虚而不属实,心悸为心陽虚,故治宜桂枝甘草补益心陽。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原文】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释】 1奔豚: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 【译文】 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心陽虚、肾气动欲作奔豚的症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1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1甘澜(lán)水:又名劳水。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译文】 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脾虚气滞腹满的治法。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实症腹满大都因为肠中有形实邪阻滞,必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按,脉象沉实,舌苔黄厚,必须使用下法,有形实邪得去,腹满始能消除;属虚的腹满,大多由于脾陽虚而不振,不能运化输布,因而腹部膨满,但是按之不硬,温熨揉按便觉舒适,脉虚弱无力,或虚大不耐循按,苔薄质淡,大便溏薄不硬,治当益脾助运。本症腹满,是因发汗陽气外泄,脾陽虚而气滞不运所致,当然不是实症,但也不是单纯虚症,而是虚中夹实,所以治宜消补兼施,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1,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2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释】 1头眩:头目昏眩。 2身为振振摇:身体动摇不定。 【译文】 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且气上冲胸膈,起立时就头晕目眩,脉象沉紧,此时再用汗法以发其汗,就会影响及于经脉,发生身体振动摇摆,宜用苓桂术甘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脾虚饮停气逆的症治。 本条的若吐若下,就是或经过吐,或经过下,并不是吐而又下。吐法、下法都能损伤脾陽,脾虚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饮邪上凌,阻逆于胸脘之间,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水饮既阻,清陽不得上升,所以起则头眩。推想其平卧之时,亦必眩晕,不过,当站立时体位变换,眩晕更加厉害而已。表症全罢而饮邪阻滞于里,所以脉象沉紧。 如果再用发汗,则外伤经脉,经脉虚而饮邪向外侵凌,则经脉瞤动而肢体振振动摇,此与真武汤症的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病机一样,都是陽虚水动,只程度略有轻重不同罢了。有些注家把“身为振振冶专责之陽虚或津液伤,丢开饮邪,恐非确论。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译文】 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营卫两虚的症治。 发汗病不解,是指病还未好,不是指表症未解。表解则不应当恶寒,现在反而见到恶寒,不可误认作表症,而是卫陽虚的缘故。表症恶寒,必然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见症,卫陽虚寒,则单见恶寒而不发热,脉必濡弱或大而无力,二者不难鉴别。然而汗后陽虚,陰液也必然受到一定的耗损,而营陰、卫陽两虚,所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陽益陰,双方兼顾。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译文】 经用发汗,或泻下以后,病仍然未解除,出现烦躁不安、恶寒、肢冷、腹泻、脉沉微细等症的,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陰陽俱虚烦躁的治法。 本症主方茯苓四逆汤,就其方药组成来看,实际是四逆加人参汤加茯苓一味,因此,也可以说是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的加味方。那么,除烦躁症之外,也可见到这些方剂的主治症候。干姜附子汤症无表症,脉沉微,四逆汤症厥逆,四逆加人参汤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由此,不难推知陽虚心悸、陰虚小便不利等,都可能是本症的兼见症候。总的来说,不外是陽虚液伤,因此用四逆汤以回陽,加人参以复陰,更加茯苓以宁心安神除烦躁。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译文】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可给予调胃承气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汗后有虚实的不同转归。 由于患者平素体质有偏陰偏陽的差异,因而同样在汗出表解之后,却有着不同的转归:一是发热虽除而仍然恶寒,这不是表邪未尽,而是卫陽虚的缘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症的病机是一样的,所以《玉函经》等对此仍作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二是不恶寒而但发热,多见于陽盛素质,汗多则伤津,陽明胃肠燥实,所以治宜调胃承气汤和胃泄热。 当然,这仍是举例而言,虚症不一定都宜芍药甘草附子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都是主治虚症的方剂。实症也不一定只宜调胃承气汤,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白虎汤等都是主治实症的方剂。所以均应活看,才不致被条文印定眼目。 【原文】 太陽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1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1消渴:形容口渴之甚,饮不解渴,此处是症状,不是病名。 【译文】 太陽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到损伤,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安静睡眠,口干想要喝水的,可以给予少量的水,使胃津恢复,胃气调和,就可痊愈。若出现脉象涪轻微发热、怕冷、小便不通畅、口干饮水而不止,是太陽蓄水症,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讲津伤胃干烦躁的调护方法与蓄水症的主症和治法。 太陽病治当发汗,但因汗不如法,大汗出后而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后表症已除,唯因胃中津伤而干燥,以致烦躁不得眠,这不是里热伤津,只须注意调护,给予少量的汤水,使其慢慢呷下,以滋润胃燥,胃中津液恢复则胃气和,胃和则烦躁自除。切不可大量恣饮,因为胃气尚弱,恣饮则易酿成蓄水症。这是病后对口渴欲饮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是汗后而表邪未尽,仍然脉浮微热,但又见到小便不利,消渴,这主要是因恣饮的缘故,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愈饮愈渴,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似乎已经内消,故称消渴。此时里有蓄水,外兼表邪,治当运脾布津,温陽化气,五苓散为的对方剂。脾之输转复,膀胱气化利,则小便利而蓄水除,津液布而口渴止,里得和而表亦随解。本症小便不利,当然与膀胱有关,但是水气之所以蓄而不行,与脾的关系尤切。许多注家囿于绎腑之说,将蓄水症专属之膀胱腑症,并把五苓散看做太陽腑症的专方,未免以偏赅全。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1,以白饮2和服方寸匕3,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注释】 1散:将药制成粉末,叫做散。 2白饮:米汤。 3方寸匕: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浅斗,状如今之羹匙。《名医别录》云:“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1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1烦渴:因渴而烦,形容渴之甚。 【译文】 发汗之后,脉象仍然浮数,并且烦渴的,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补述蓄水症的另一脉症。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并见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茯苓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五苓散症与茯苓甘草汤症的鉴别。 五苓散症的口渴,是因水气停蓄,脾失转输,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布所致,已如上两条所述;本条更提出茯苓甘草汤症口不渴,以资鉴别。因为茯苓甘草汤症也是里有水汽停蓄,不过水停的部位是在胃中,水津尚能敷布,所以不渴。然而仅据不渴就断为胃中停水,证据显然不足,必须找一些其他旁参材料,如“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以及“厥陰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不难推知“心下悸”也是茯苓甘草汤症的主症。水停于胃,故治宜温胃散水。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1,五苓散主之。 【注释】 1水逆:因里有蓄水,以致饮水不能受纳,饮入随即吐出的,称为水逆症。 【译文】 太陽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出现口渴想喝水,而喝水即呕吐,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讲蓄水而致水逆的症治。 本条蓄水症的病机与以上三条一样,也应具有汗出、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等脉症,未提属于省文,“有表里症”,就是这些脉症的概括。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两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小灰包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两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1胸中窒2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1烦热:心中烦闷而热。 2胸中窒:胸中塞闷不舒。 【译文】 发汗过后,或泻下以后,出现心胸烦热不适,胸中窒塞不舒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阻滞,用栀子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郁胸膈症的另一症候。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1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1结痛:结塞且有痛感。 【译文】 外感病经过五六日,用了大剂泻下药以后,身热未退,且感觉心胸部结塞而痛,这是病未解除,可用栀子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郁胸膈而心中结痛。 本条症状,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源于大下之后,这与结胸症的成因和主症颇有相似之处,但病理却迥不相同。结胸症为有形的热与水结,按之心下石硬,痛不可近,所以用大陷胸汤逐水荡实。本症为无形的热郁气滞,按之心下濡,结塞闷痛,纵然按之痛,亦很轻微,所以用栀子豉汤宣郁除烦。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使用泻下药以后,有心烦不宁、腹部胀闷、坐卧不安症状出现的,是热郁胸膈、气滞于腹,用栀子厚朴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壅胸腹的症治。 本症心烦与栀子豉汤症的虚烦一样,也是热郁胸膈,所不同的是,心烦的同时,又有腹部胀满,这表明热郁的程度及深入了一层,不仅郁于胸膈,而且壅于腹部,因此,不用豆豉的轻透,只用栀子的泄热以治心烦,再加厚朴、枳实以行气除满。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译文】 太陽伤寒症,医生误用泻下丸药峻猛攻下,出现身热不退,轻度心烦不安,并见腹满痛便溏等中寒症的,用栀子干姜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上焦留热,中焦虚寒的症治。 本条只提到身热不去与微烦,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相较,断为热郁胸膈,还与理可通,但断为中焦虚寒,则毫无依据,唯一理由是方中用了干姜,以药测症,干姜能温中散寒,必然兼有腹满时痛等中焦虚寒症状。至于所以会发生中焦虚寒,不外乎因误用丸剂大下所致。由此可见,这些理由都不够充分。从两味药相伍来看,实际也具有苦泄辛开作用,栀子泄热,以辛温的干姜佐之,“火郁发之”,能加强宣泄郁热效果,临床用栀子干姜汤治热郁气滞的脘腹疼痛有卓效,可资佐证。 栀子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1者,不可与服之。 【注释】 1旧微溏:病人平素大便略微溏保 【译文】 凡是使用栀子豉汤,若平素病人大便稀溏的,应禁止使用。 【评析】 本条讲栀子豉汤的禁例。 临床治病选用方剂,除了必须与症情符合以外,还须注意病人的体质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栀子豉汤尽管不是太寒的方剂,但毕竟偏于苦寒,因此遇到脾陽较虚的病人,虽然是热郁胸膈症,也应当慎重使用,否则,就会损伤脾陽而增加新的病变。 【原文】 太陽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1者,真武汤主之。 【注释】 1振振欲擗地:身体震颤,站立不稳,欲扑倒于地。 【译文】 太陽病,经用发汗,汗出而病未除,病人仍然发热,心慌,头晕目眩,全身肌肉跳动,身体震颤摇晃,站立不稳,像要跌倒,这是肾陽虚弱、水饮泛滥而致,用真武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肾陽虚而水气内动的症治。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译文】 病人咽喉干燥的,不可用辛温发汗的方法。 【评析】 本条讲津液不足的,禁用汗法。 咽喉干燥,为津液不足的标志,虽然是太陽表症,也不可使用汗法,特别是辛温之剂,否则,就会干燥更甚,发生伤津化热的许多变症。 【原文】 淋家1,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注释】 1淋家:素患小便淋漓,尿道疼痛的病人。 【译文】 患淋病很久的病人,多陰虚下焦有热,不能用发汗法。若误用发汗,则会引起尿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肾陰虚膀胱有热的,禁用汗法。 所谓淋家,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涩疼痛,并经常发作的患者,这样的人,大多肾陰虚而膀胱蕴热,如慢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虽然具有太陽表症,断不可强发其汗,如果误用发汗,则肾陰愈虚,膀胱之热愈炽,邪热迫血妄行,就会发生尿血。 【原文】 疮家1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2。 【注释】 1疮家:久患疮疡的人。 2痓:《集韵》云“风病也”。《正字通》云“五痓之总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张而瘼疚”。一作“痉”。 【译文】 平素患有疮疡的病人,虽然有表症身疼痛,也不可用发汗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出现角弓反张,筋脉强急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疮家营血虚少的,禁用汗法。 久患疮疡流脓流血,营血必然亏虚,虽然有表邪身体疼痛,亦不可发汗。因为营血为汗液之资源,若误用发汗,则已经不足之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而强直拘急,成为角弓反张的痓症。 【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1,不得眠。 【注释】 1不能眴:眼睛不能转动。 【译文】 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陰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衄家血液素亏的禁汗及汗后的变症。 衄家指经常鼻腔出血的人,由于频频出血,陰血必然亏虚,虽有可汗之症,也不可任意使用发汗方法,以免更伤其陰血。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当是指不可用辛温发汗。 【原文】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译文】 平素有失血疾患的病人,不可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发生寒栗震颤。 【评析】 本条讲平素失血的禁用汗法。 经常失血的病人,不但陰血损伤,陽气亦不充沛,即使患外感表症,也不可用发汗方法。假使误用汗法,不但陰血更伤,陽气也必更伤,陰血伤则无以营养筋脉,陽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因而发生寒栗震颤的变症。其病变机制与芍药甘草附子汤症极为类似,不过彼仅恶寒,此有震颤而已。 【原文】 汗家1,重发汗,必恍惚心乱2,小便已陰疼3,与禹余粮丸。 【注释】 1汗家: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 2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宁。 3小便已陰疼:小便之后,尿道疼痛。 【译文】 平素常常出汗的人,再用发汗方法,就会发生心神恍惚、慌乱不宁,小便以后尿道疼痛等变症,可治以禹余粮丸。 【评析】 本条讲汗家陰陽俱虚,禁用发汗。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译文】 素有内寒的病人,不能用发汗法。若反发其汗,就会使胃中虚寒更甚,出现吐蛔的症状。 【评析】 本条讲陽虚中寒的禁用发汗。 病人有寒,指平素陽气不足,中焦虚寒,虽有表症,亦不可发汗,只能温中助陽以和肌表,如径用一般的发汗方法,必致陽气外越,中陽更虚,里寒更甚,而发生吐逆。如果肠道有蛔虫寄生,则蛔虫不安而上行,可随呕吐而出。 【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译文】 本来应该发汗,反而治以攻下,这样治疗是错误的;如果先用发汗解表,表解以后再用下法,就不错误了。本来应该先用下法,反而治以发汗,治法是错误的;如果先用攻下,治疗方法才不错误。 【评析】 本条讲汗下先后的运用原则。 单纯的表症或里实症,不存在汗下先后问题,只有当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症病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究竟应当先汗还是先下,却颇值得研究,本条正是对这一治则问题作出具体的说明。一般说来,表里症同具,里实的应当先进解表,表解之后方可使用攻下。如先用攻下,就是治疗的错误。但是,也有里实症较重,而表症较轻,里甚于表,治当先用攻下以治里,如果一定要执先表后里,不知灵活运用,势必延误病机,也是治疗的错误。因此,在临床的时候,必须根据症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汗、下治法,才能避免错误。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1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释】 1清谷:清,古与“圊”通,清谷,就是腹泻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译文】 患伤寒的病人,若医生误用泻下法,使得病人断续下利不止,且不断地泻下不消化的食物,身体疼痛,此时即使表邪未除,也应先祛里邪;里邪祛后,大便恢复正常,身体仍感疼痛者,此时当急救表。救里宜用四逆汤,而救表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表症兼里虚症,治应先里后表。 【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方。 【译文】 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如果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的,也应当先治其里虚,可用四逆汤方。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沉,治当先温其里。 【原文】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1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注释】 1冒家:头目昏冒的患者。 【译文】 太陽表症,先使用泻下法治疗而未痊愈,再用发汗法治疗,因而导致内外皆虚,有昏冒的症状出现。昏冒的病人若正能胜邪,得到汗出,汗解邪散,则可自行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汗出邪散表气得以调和的缘故。若里气尚未调和,然后再用泻下法治其里。 【评析】 本条讲昏冒汗解的机制与汗解后里未和的治法。 太陽表症,本当治以发汗解表,反而治以泻下,这就违反了治疗原则,当然不会病愈。又用发汗的方法,治法虽然未错,但由于起先误下,在里的正气已伤,现在发汗,表邪不但不能随汗而解,反而徒伤表气,以致表里俱虚,邪仍郁滞。假使虚的程度尚未十分严重,还有奋起祛邪出表的可能,由于正虚邪郁,清陽不能上升,因而在正欲祛邪而正邪相争时,病人发生头目昏冒不清,这与汗解之前发生震颤的机制一样,也是得汗的先兆,所以在昏冒后随之汗出而表解病除。如果尚有里实症状,可以再酌用下剂以治其里实。 【原文】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俱停1,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脉微2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脉微3脉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注释】 1脉陰陽俱停:尺寸部的脉搏都停伏不见。 2陽脉微:寸脉微见搏动。 3陰脉微:尺脉微见搏动。 【译文】 在太陽病还没有解除的时候,忽然尺寸部的脉搏都停止不动,这时必先作战栗,而后汗出病解。独寸脉微见搏动的,先汗出而病解;独尺脉微见搏动的,泻下后而病解。如要使用下法,调胃承气汤比较适宜。 【评析】 本条阐述脉搏突然停伏与战汗的关系。 太陽病未解,一定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存在,脉搏也一定呈现浮象。如果病人平素正气较弱,当正气抗邪向外,与邪相争的时候,营卫之气一时郁聚不能外达,脉搏就会闭伏不显,这是欲汗之机,所以出汗之前必作战栗,正既胜邪,则周身汗出而病解,脉搏也自然恢复正常。这种脉停,仅战汗前的一时反应,瞬间即过,与气血不能运行,生机即将休止的脉绝是绝对不同的,这是必须深知的。其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关尺部脉停,寸部脉独微微搏动的,这是陽部邪实,病势向外,邪自汗出而解。假使寸关部脉停,尺部脉独微微搏动的,这是陰部邪实,病势向里,可用泻下方法,使里之实邪下泄而解。关于泻下的方剂,可用调胃承气汤。这种脉微,是指脉的轻微搏动,乃正气祛邪向外的反应,不应误解为陽气虚衰的微脉。 【原文】 太陽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1邪风2者,宜桂枝汤。 【注释】 1救:驱散的意思。 2邪风:风邪。因风必兼夹,实质属于风寒之邪。 【译文】 太陽表症,发热汗出的,即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卫外失固,营陰不能内守所致,治疗宜驱风散邪,用桂枝汤最为适宜。 【评析】 本条讲太陽中风症病机、治法的总结。 卫属于陽,营属于陰,卫行脉外,营行脉中,卫主固外,营主内守。没有卫气的外固,营陰就不能安居于内,势必渗泄;没有营气的内守,卫气即无所依而散越,可见营与卫是互相依存的,必须卫固于外,营守于内,营卫协调,才能肌表舒畅,腠理致密,而不致有陰弱不能自守于内,陽强不能固密于外的病变。当体表受到风邪的侵袭,卫陽必然浮盛于外,因而呈现为发热,这是卫强的缘故。另一方面,卫既因风邪而强,则腠理疏而不密,营气失去外卫,因而汗出,汗是营气所化,汗出则营陰外泄,自然相对的不足,这是营弱的原因。本症的发热汗出,由于卫强营弱,因风邪所致,因此,治疗首先应驱散风邪,桂枝汤助卫益营,解肌驱风,又为首选方剂,所以说,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1,胸胁苦满2,默默3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释】 1往来寒热:恶寒时不知热,发热时不知寒,寒与热间代而作。 2胸胁苦满:谓胸胁部有苦闷的感觉,因少陽脉循胸胁,邪入其经,所以苦满。 3默默:心中郁闷不爽。 【译文】 太陽病伤寒五六日,或是中风,出现寒来热往,交替发作,胸胁部苦于闷满,静默不语,不思饮食,时而心烦喜呕。或仅胸中烦扰却不呕吐,或口中作渴,或腹部疼痛,或胁下痞塞满硬,或心下动悸而小便不利,或无口渴而体表微热,或兼有咳嗽,都可用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小柴胡症的主症与七个或有症。 伤寒五六日中风,不是既伤寒又中风,而是说伤寒五六日,或者是感受风邪,都可以发生寒热往来等症候。往来寒热与太陽表症的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不同,而是恶寒时不知有热,发热时不知恶寒,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一来一往,交替发作,这是邪正相争,邪胜正则寒,正胜邪则热,相持互胜的缘故,为少陽病的主要热型。与疟疾近似,但疟疾的寒热有定时,或一日一次,或间日一次,或三日一次。而少陽病的寒热往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胸胁为少陽经脉的循行部位,由于少陽气机郁滞,所以胸胁部苦于闷满。少陽胆木受邪,势必影响脾胃,脾胃之气不畅,则神情沉默,不欲饮食;胆火内扰则心烦,胆胃气逆则喜呕。这些症候,既非太陽风寒表症,也非陽明燥热里症,而是由表入里,由寒化热,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症。正由于这个特点,所以有“少陽为枢”的譬喻,从而概括其病机为少陽枢机不利,而以小柴胡汤为主治方剂。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原文】 血弱气尽1,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陽明,以法治之。 【注释】 1血弱气尽:气血不足,正气衰弱的意思。 【译文】 气血虚弱,腠理开豁,邪气得以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结,留居在少陽经,正气与邪气相搏击,故发热、畏寒交替出现,发作与停止皆有其时;由于胆气内郁,影响脾胃,故表情沉默、不思饮食;脏与腑相互关联,肝木乘脾土,故出现腹痛。邪气在胆之上,疼痛在腹之下,这就叫邪高痛下。胆热犯胃,故出现呕吐,当用小柴胡汤主治。服了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欲饮等陽明见症的,表示病已转属陽明,治疗必须按陽明的治法进行。 【评析】 本条讲补充说明小柴胡汤症的病因、病机,与转属陽明的症治。 【原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1;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2。 【注释】 1后必下重:大便时肛门部重坠。 2哕:呃逆。 【译文】 患病六七日,脉搏迟而浮弱,恶风寒,手足温暖。医生曾用泻下药两三次,因而出现不能饮食,胁下胀满而疼痛,面部、眼睛和周身皮肤均发黄,颈项强急,小便困难等。此时治以柴胡汤,必会感到肛部坠重;本来口渴饮水而呕的,或进食后发生呃逆,都不适于用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兼里虚,误下变症类似少陽,忌用柴胡剂。 本条内容可分两节:“得病六七日……手足温”为一节,追述患病的日数和原来的脉症;“医二三下之……食谷者哕”为一节,说明误下后发生的变症,及误用柴胡汤的后果。脉浮弱,恶风寒,自是桂枝症,然而桂枝症脉不迟,今兼见脉迟,并且手足不发热而是温暖,根据“脉迟为寒,为在脏”,与“太陰伤寒,手足自温”来推断,当系太陽中风症兼太陰虚寒,照理应当治以温中和表,如桂枝人参汤。医生竟屡用攻下,以致诛伐无过,中气大伤,土虚湿郁,因而发生以下一系列变症。脾胃陽伤,故不能食,土虚而肝木横逆,故胁下满痛,湿邪郁于表,故面目及身黄,湿邪滞于下,故小便不利,湿邪痹于上,故颈项强。其中不能食与胁下满痛,颇与柴胡症的不欲饮食、胸胁苦满相似,极易误作柴胡症而用柴胡汤。柴胡汤虽为和剂,但柴芩同用,毕竟偏于苦寒,以致药后脾气更伤,中气下陷,而大便下重。至于口渴,原属柴胡或有症,但此症渴而饮水则呕,乃饮停津不上承,与柴胡症的或渴完全不同,当然也不适用柴胡汤。由于脾陽衰败,胃中虚冷,还可能发生食谷者哕的变症。 【原文】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四五天过后,身体发热,怕风,颈项拘急不舒,胁下胀满,手足温暖而又口渴的,属三陽合病之症,用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邪在由表入里过渡阶段的治法。 【原文】 伤寒,陽脉涩,陰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症,脉浮候滞涩,沉候弦劲,按理当有腹中拘急疼痛的症状,治疗应先用小建中汤;腹痛不除的,以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陽伤寒里虚腹痛,治宜先补后和。 本条所说的陽脉、陰脉,陽指浮取,陰指沉取,也就是脉搏浮涩沉弦。涩主血虚不畅,弦主筋脉拘急,多见于木邪克土,肝脾失调的症候,腹部挛急疼痛即其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说法当腹中急痛,似乎是据脉断症,实际也是脉症合参的诊断方法,所谓“法当”,就寓有推理、预测的精神,通过问诊,自不难得到印证。小柴胡汤本来也可治疗木邪干土的腹痛,但本症太陰虚寒较著,里虚者先治其里,因而宜用小建中汤以温养中气,且方中重用芍药,亦能制木舒挛缓急止痛,土建木平,而腹痛可止,假使未止,再用小柴胡汤以疏泄肝胆,清解少陽之邪,这一治疗步骤,即先补后和,从内至外的法则。有些注家认为先与小建中汤而腹痛未止是药不对症,又改用小柴胡汤。果如所说,岂不成了以药试病?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允当。殊不知文中提出“先与”,就意味着还有续与,是分为两步走的治疗方案,第一步方法能够解决最好,假使解决不了,再用第二步方法。也可理解为先解决其里虚,再治疗其实邪;先补太陰,再和少陽。其处理原则和太陽与少陰症同见,先用四逆汤温里,再用桂枝汤和表的精神是一致的。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二两(切)、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原文】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1,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注释】 1蒸蒸而振:气从内达,邪从外出,而周身战栗颤抖。 【译文】 外感寒邪或风邪,有柴胡汤症的症候,只要见到一两个主症的,则可确诊为柴胡汤症,不需要具备所有的症候。凡是柴胡汤症而用攻下的,若柴胡汤症尚存的,可以仍给予柴胡汤进行治疗。服药后,借助药力正气与邪相争,一定会出现畏寒战栗,然后高热汗出而病解的战汗现象。 【评析】 本条讲柴胡症的辨证方法,及误下后再服柴胡汤,可能发生战汗而病解。 【原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译文】 患伤寒病才两三日,就出现了心中动悸和烦扰不宁,这时可用小建中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里虚兼感外邪的症治。 以伤寒冠首,自应有恶寒发热等表症,未提属于省文。仅有两三日,就发生了心悸烦扰,既无蓄水症,当不是水气凌心之悸,又无胸中窒和口苦等症,也不是热扰胸膈或胆火上炎之烦;那么,当责之平素里虚不足,陽气虚不能胜邪则心悸,陰血弱为邪所扰则心烦,总的说来,是邪实正虚。表里症同具,里虚者应先治其里,这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原则。心中悸而烦为陰陽两虚,所以,治宜用平补陰陽的小建中汤。如果陰陽能够及时得复,不但悸烦可止,由于抗邪有力,外感表邪也可能获得解除,因此,又有寓汗于补的积极意义。 【原文】 太陽病,过经1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2,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注释】 1过经:超过了病愈的日期。经,作常字解,意指太陽病的病程。 2心下急:胃脘部拘急窘迫。 【译文】 太陽病,邪传少陽十多天,医生反而多次攻下,又经过四五天,若柴胡症尚存的,可先给予小柴胡汤治疗。若出现呕吐不止,上腹部拘急疼痛,心中郁闷烦躁的,是少陽兼陽明里实,病情未解的,用大柴胡汤攻下里实,就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少陽病兼里气壅实的症治。 太陽病过经十余日,所谓过经,指病程较长,未能如期而愈。柯韵伯说:“经者,常也,过经是过其常度,非经络之经也。发于陽者七日愈,七日以上自愈,已行其经尽故也,七日不愈,是不合陰陽之数,便为过经。”病程虽有十余日,但并不一定传入陽明,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下法,是为误治。从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可见用下之前,是柴胡症。既然柴胡症仍在,表明邪气并未因下而内陷,自当仍用小柴胡汤治疗。 服小柴胡汤后,如枢机得转,病即可愈;但服后病未好转,而反加重,由喜呕而为呕不止,由胸胁苦满而为心下急,由心烦而为郁郁微烦,这就表明病机不单纯在半表半里,而且兼里气壅实,所以应改用大柴胡汤和解兼下其里实。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原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1发潮热,已而4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注释】 1日晡所:日晡,即午后三时至五时。所,语尾,即今言“光景”、“上下”、“之谱”的意思。 2已而:时间副词,第二事发生距第一事不久时用之。 【译文】 外感病,十三天后仍不解的,胸胁满闷而呕吐,午后发潮热,接着出现轻微腹泻。这本来是大柴胡汤症,医生应当用大柴胡汤攻下,却反而用峻下的丸药攻下,这是错误的治法。结果导致实邪未去而正气受到损伤,出现潮热、腹泻等症。潮热,是内有实邪的见症,治疗应当先服小柴胡汤以解除少陽之邪,然后用柴胡加芒硝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陽兼里实症,误用丸药攻下,病仍未解的辨治。 伤寒十三日不解,只说明病程时间,并不肯定病在何经,当根据临床症候作具体分析,从胸胁胀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来看,是少陽、陽明两经同病,也就是大柴胡症,照理治宜大柴胡汤。既然兼陽明里实,一般不应下利,现在反而见到下利,这可能是因丸剂误下所致,提示应当询问治疗用药的经过。然而仅是微利,并且潮热等症仍在,表明除微利之外,其他症情未变,但是既经丸药误下,正气必然受伤,因而非大柴胡所宜,治当先用小柴胡汤助正达邪以和解少陽,再用柴胡加芒硝汤兼下陽明燥实。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洗)、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两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臣亿等谨按《金匮玉函》方中无芒硝,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黄四两,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两升加芒硝、大黄、桑螵蛸也。 【原文】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译文】 病伤寒十三日,超过了病解的一般日程,见到谵语,乃里热熏蒸的缘故,应当服用攻下的汤药。一般情况是小便利的,大便应当坚硬,而反发生下利,脉象调和没有其他虚象,可见这是医生误用丸药攻下所致,属于治疗的错误。如果不是因误下而自动下利的,脉象应当微厥,现在脉象反而调和的,这是里实无疑,用调胃承气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谵语下利的辨治。 【原文】 太陽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1,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2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注释】 1如狂:好像发狂,较发狂为轻。 2少腹:亦称小腹。一说脐以下腹部为小腹,脐下两旁为少腹。 【译文】 太陽表症未解,邪热内入与淤血互结于下焦膀胱部位,出现有似发狂、少腹拘急硬痛等症状,若病人能自行下血的,就可痊愈。若表症还未解除的,尚不能攻里,应当先解表,待表症解除后,只有少腹拘急硬痛等里症的,才能攻里,适宜用桃核承气汤方。 【评析】 本条讲蓄血轻症的病理机转与治法。 本条提示太陽病过程中可能发生蓄血症,这是因为邪未能即时外解,化热内传由气入血,热与血结于膀胱部位,淤热上于神明,因而出现神志错乱的如狂症状。《内经》早有“血在下如狂”与“血并于陰,气并于陽,故为惊狂”的记载,可见如狂是蓄血症的主症之一。所谓如狂,指狂的程度尚轻,还未达到完全亲疏不辨的地步。由于淤血初结,血被热邪所迫,有妄行下出的可能,如果自动发生下血,则邪热可随血下出而解,这是蓄血轻症机转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淤热无下行之机,那就必须使用攻下,但是必须注意表症的有无,如果表症未罢,则应当先解其表,待表解之后,而蓄血症未除,再攻其蓄血,不得先攻蓄血,以免表邪内陷而导致其他病变,这是表里症同具,里实者,治应先表后里的原则。正如《内经》所说:“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治其内也。”因为是淤血初结,症势较轻,所以用活血逐淤的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两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1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注释】 1先食温服:在饭前服药。 【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经过八九天,误用攻下,出现胸部满闷、烦躁惊惕不安、小便不通畅、谵语、全身沉重、不能转侧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痰热内蕴,三焦郁滞的症治。 伤寒虽然已经八九日,并不一定是陽明实症,却治以下法,这是误治,势必损伤正气,导致邪热内陷,热炼津液成痰,痰热内蕴,则三焦经气俱滞,胸陽失展则胸满,痰热扰神则烦惊,上蒙心窍则言语谵妄。决渎不行则小便不利,陽郁于里不得畅达于外,而在外的经脉壅遏,则一身尽重,难以转侧。本症邪气弥漫,病兼表里,虚实互见,故治以和解少陽枢机为主,参以通陽泻实,坠痰镇惊,而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 右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原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1,刺期门2。 【注释】 1纵:五行顺次相克的形式。 2期门:穴名,位在乳直下两寸处。 【译文】 外感病,腹部胀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评析】 本条讲类似太陽、陽明的肝乘脾症治。 【原文】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1,刺期门。 【注释】 1横: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 【译文】 患伤寒病,发热,啬啬然厌恶风寒,大渴而想喝水,病人必定会感到腹满。如果自动汗出,小便通利,其寒热、渴饮、腹满等症就将要解除。这是肝木逆行克肺,叫做横,可治以针刺期门的方法。 【评析】 本条讲类似太陽、陽明的肝乘肺症治。 【原文】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1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2,其人足心必热,谷气3下流故也。 【注释】 1熨:火疗法之一,《千金方》有熨背散,是以乌头、细辛、附子、羌活、蜀椒、桂心、川芎、芍药捣筛,醋拌绵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 2卓然而痛:突然感到头痛。 3谷气:水谷之气。 【译文】 太陽病的第二天,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医生反而用热熨疗法来熨病人的背部,导致出汗很多,火热之邪乘虚内入于胃,胃中津液枯竭,于是出现躁扰不宁、谵语,病经十多天,若病人出现全身颤抖、腹泻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即将解除。若火攻后病人腰以下部位不出汗,反见呕吐,足底下感觉冰凉,大便干硬,本应当小便频数,但反而不频数而量少,想解又解不出,解大便后,头猛然疼痛,并感觉脚心发热,这是水谷之气向下流动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兼里热,误火后的两种变症及自愈机转。 【原文】 太陽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陽1相熏灼,其身发黄。陽盛2则欲衄,陰虚3小便难。陰陽俱虚竭4,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5。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注释】 1两陽:风为陽邪,火亦属陽,中风用火劫,故称两陽。 2陽盛:邪热炽盛。 3陰虚:津液不足。 4陰陽俱虚竭:气血都亏乏。 5捻(niǎn)衣摸床:手指不自觉地摸弄衣和床。 【译文】 太陽中风症,用火法强迫发汗,风邪被火热所迫,血气运行失去正常规律,风与火相互熏灼,使肝胆疏泄失常,病人身体则会发黄,陽热亢盛,迫血上出就会出现衄血,热邪灼津,陰液亏虚就会出现小便短少。气血亏乏,不能滋润周身,就会出现身体枯燥、仅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陽盛而陰亏,则腹部胀满,微微气喘,口干咽喉溃烂,或者大便不通,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谵语,严重的会出现呃逆、手足躁扰不宁、捻衣摸床等症,若小便尚通畅,示津液犹存,病人尚可救治。 【评析】 本条讲火劫发汗的各种变症与机转及其预后的推断。 【原文】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1,亡陽2,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释】 1以火迫劫之:用火法强迫发汗。 2亡陽:此处的陽,指心陽,亡陽即心陽外亡,神气浮越之谓。 【译文】 太陽伤寒症,脉象浮,本应当发汗解表,医生却用火治法强迫发汗,导致心陽外亡、神气浮越,出现惊恐狂乱、坐卧不安的,主治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评析】 本条讲误火而致心神浮越的变证与治法。 伤寒脉浮,是病邪在表,当以麻黄汤发汗,或桂枝汤解迹误用火法劫迫出汗,致汗多而损伤心液,陰不能敛陽,心陽随之外泄,所谓陰在内,陽之守也。心陽外亡散乱,于是发生惊狂卧起不安。较烧针而致的烦躁为重,所以治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一以温复心陽,一以镇浮越之心神。因芍药性味酸寒陰柔,非陽虚所宜,故去之;因病势险逆,故方名救逆。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两升,先煮蜀漆,减两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原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译文】 病的征象像太陽伤寒症,但脉搏不弦紧反而弱,并且出现口渴,这不是太陽伤寒症而是温玻若误用火攻,火邪内迫,就一定会出现谵语等变症。温病初起脉弱,一般并见发热脉浮,用辛凉发汗解表法治疗,汗出邪散,则疾病可愈。 【评析】 本条讲温病表症与伤寒的鉴别。 【原文】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1,名为火邪。 【注释】 1清血:便血。 【译文】 太陽病,治以火熏的方法,未得汗出,病人必发生烦躁,经过六七日,病如果仍未解除,可能发生便血。由于这些变症是因误用火法而致,所以名为火邪。 【评析】 本条讲火邪迫血下行的变症。 太陽病,治当用汤剂发汗,反而用火熏方法,不仅不得汗出病解,反致火热之气内迫,因之增加烦躁不安。所谓“到经不解”,指太陽病到了应当解除的日期,一般在六七日左右,病症仍未解除,则火热入血,伤及陰络,可能发生大便下血,所以说“必清血”。必为推断之词,据理分析,可能发生躁扰或便血,这对提高诊断的预见性有指导意义,只有提高了预见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防止或减轻变症的发生。伤人致病的因素谓之邪,变症因误用火熏而致,所以名曰火邪。 【原文】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译文】 脉象浮,发热甚,这是太陽表实症,治疗当用发汗解表法,却反用温灸法治疗,这是把实症当做虚症来治疗,火邪内攻,耗血伤陰,一定会出现咽喉干燥、吐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火邪迫血上行的变症。 艾灸主要适用于虚寒症,今脉浮热甚,显然是陽症实症,反用灸法治疗,即所谓“实以虚治”,两实相合,势必火热更炽,血为火迫而妄行,因而发生咽燥吐血。 前条是用火熏,本条是用艾灸,前条为下血,本条为吐血,似乎与火熏、艾灸的不同火法有关,实际不是决定因素,主要是随人的体质而异,如病人平素下焦之陰不足,则火热易伤陰络,陰络伤则血下行而便血;如病人平素上焦陽盛,则火热易伤陽络,陽络伤则吐血。 【原文】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1,血散脉中2,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3,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4,因火而盛5,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注释】 1追虚逐实:血本虚而更加火法,劫伤陰分,是为追虚;热本实,而更用火法,增加里热,是为逐实。 2血散脉中:火毒内攻,血液流溢,失其常度。 3焦骨伤筋:形容火毒危害之烈,由于血为火灼,筋骨失去濡养,故曰焦骨伤筋。 4邪无从出:误治后,表邪不得从汗而出。 5因火而盛:因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 【译文】 病人脉象微数,属陰虚内热,治疗千万不可用灸法,若误用温灸,就成为火邪,火邪内迫,邪热内扰,烦乱不安的变症就会出现。陰血本虚反用灸法,使陰更伤;热本属实,用火法更增里热,血液流散于脉中,运行失其常度,灸火虽然微弱,但内攻非常有力,耗伤津液,损伤筋骨,血液难以恢复。 脉象浮,主病在表,治疗当用发汗解表法,若用灸法治疗,表邪不能从汗解,邪热反而因火法而更加炽盛,出现从腰以下沉重而麻痹,这就叫火逆。若病将自行痊愈的,一定会先出现心烦不安,而后汗出病解。这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脉浮,浮主正气浮盛于外,故得知汗出而病解。 【评析】 本条分两段:微数脉为陰虚火盛,误灸的严重后果。浮脉为表症,误灸的变症与将自解的机转。 【原文】 烧针1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注释】 一把香1烧针:用粗针外裹棉花,蘸油烧之,俟针红即去棉油而刺入,是古人取汗的一种治法。 【译文】 用烧针的方法以发汗,针刺的部位受到寒邪侵袭,发生红色核块的,必然要发作奔豚。自感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的,可外用艾火在其核上各灸一壮,内服桂枝加桂汤,就是桂枝汤原方再加桂二两。 【评析】 本条讲因烧针引发奔豚的症治。 烧针是古代发汗的一种方法,由于处理不当,风寒之邪从针孔处侵入,致使血脉凝涩,针孔处发生红色肿块。风寒之邪引动下焦水寒之气向上攻冲,有如奔豚状,主要是病人自感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其病机为心陽虚而肾水上乘,所以外用艾灸其红色核块,以温散寒凝的气血,内用桂枝加桂汤和营卫,平冲逆。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专也。 【原文】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译文】 误用火攻而又行攻下,因火攻发汗致损伤心陽,出现烦躁不安的,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心陽虚烦躁的治法和主方。 火逆指误用火法而导致的变症,烧针为火法中之一种,下后又用烧针,以致烦躁不安,这是心陽受伤,心神烦乱,所以治宜温复心陽,重镇安神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原文】 太陽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4也,抵当汤主之。 【注释】 1谛:证据确实。 【译文】 太陽病,出现皮肤发黄,脉象沉结,小腹坚硬的症状,若小便不通畅的,则非蓄血症,而是湿热发黄症;若小便通畅,并有狂乱征兆的,则无疑是蓄血发黄症,用抵当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蓄血发黄的辨治。 【原文】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1,宜抵当丸。 【注释】 1不可余药:有两种解释,一为不可用其他药物;二为连药滓一并服下。 【译文】 伤寒,身上有热,少腹胀满,照理应当小便不利,现在反而通利,这是下焦蓄血的征象,治当下其淤血,非其他药所能胜任,宜用抵当丸。 【评析】 本条讲抵当丸症的辨治。 伤寒有热,只说明发热未退,是否就是太陽表症,不能肯定,也不应肯定。如果肯定是太陽表症仍在,而里症并不太急就先用攻下,岂不怕表邪内陷,发生其他变症。因为里有淤血也可能导致发热,或发热不退。本条的辨证关键在于少腹满而小便自利,据以断定为下焦蓄血症。只因症势尚不太急,所以改抵当汤为丸剂以缓攻之。这种丸剂不是以水饮送服,仍是用水煎服,不难看出,只是取其用量小便于掌握,实际还是汤剂。有些注家解释不可余药为“煮而连滓服之”,纯出于附会,实未免蛇足。因此,应以不可用其他药的解释为是。或者以方后未注明去滓为理由,果然是这样,那么,不可余药当载于方后服法中,而不应出于宜抵当丸之前。况且以丸剂煮服,还有大陷胸丸也是取如弹丸一枚煮服,并无不可余药的交代,由此可见丸剂煮服,是仲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法。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原文】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1也。 【注释】 盾翅藤1苦里急:少腹内苦于急迫不舒。 【译文】 太陽病,因为饮水过多,致水饮内停,若小便通利的是水停中焦,一定会有心悸不宁的见症出现;若小便短少不通畅的是水停下焦,一定会有小腹部胀满急迫不舒的症状出现。 【评析】 本条讲小便利也有蓄水症,不得误为蓄血症。应综合全部病情具体分析。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1,有脏结2,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1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2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 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即“结胸”。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的主要脉症。 结胸与脏结是两类不同的症候,结胸症以属陽、属实、属热为多,脏结症则属陰、属虚、属寒;性质完全相反,而临床症状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有必要作出鉴别。 按之痛,是结胸的主症,因热邪与痰水互结于胸中,所以按之有压痛感;寸脉浮,关脉沉,是结胸的主脉,结胸症的病位偏上,所以寸脉浮,而邪热陷于里,与有形的痰水搏结于胸脘之中,所以关脉沉,邪结而正气不虚,必是沉而有力。 【原文】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1者,难治。 【注释】 1舌上白胎滑:舌上白滑苔。 【译文】 什么叫脏结症?答:和结胸症的症状相似,但饮食如常,时时下利,寸部脉浮,关部脉小细沉紧,叫做脏结症。舌上苔白而滑的,不容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脏结症的主要脉症。 【原文】 脏结无陽证1,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注释】 1陽证:发热、口渴等热象。 【译文】 脏结未表现出陽热症症候,不发往来寒热,病人不烦躁而安静,舌苔滑,治疗不能用泻下法。 【评析】 本条讲补述脏结的症候特点和治疗禁例。 本条进一步说明脏结症的属性是纯陰无陽。无陽症指没有发热、口渴等里热症候,也没寒热往来等少陽症候。邪结在里,应见烦扰不安,其人反静而不烦,可见正陽不振无力与邪抗争,而舌上苔滑,更是陽气大虚的确据,所以虽有像结胸那样的硬满症状,亦决不可治以攻下方法。 【原文】 病发于陽,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1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2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注释】 1痞:症候名,主要症状是胃脘部痞塞不舒,按之不痛。 2柔痓:“痓”当做“痉”,是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的症候名称,有汗的叫柔痉。 【译文】 太陽病,邪气盛实,误用下法,邪热内陷,就会成为结胸。病发于里,正气不足,误用下法,就会成为痞症。所以成为结胸,是因为攻下太早的缘故。结胸症,项部也会强直,如同柔痉一样,以攻下治疗,强直就可转为柔和,可用大陷胸丸。 【评析】 本条论结胸症和痞症的成因,及结胸邪势盛实于上的症治。 本条可分前后两节,前节是论述结胸和痞症的成因;后节是说明结胸症邪势盛实于上的治法和主方。 “陰陽”二字,概括了性质相对的一切事物,本条所说的“病发于陽”意指太陽表症,陽盛体壮,同时内有有形痰水,由于攻下太早,致邪热内陷,与痰水相结,成为结胸。所谓下之太早,就是对结胸症成因的补充说明。“病发于陰”,是指本属里症,病人的体质较弱,内无有形痰水,所以误下之后,仅是热壅气滞而成痞,却不疼痛。有些注家,以风寒营卫解释病发于陽与病发于陰,显然是不恰当的。 下节所说的结胸项强如柔痉状,并不是真正的柔痉,乃因胸脘部硬满疼痛,邪势盛实于上,头后仰而不能前俯,好像项部强直的柔痉一样,其实和筋脉失养的项强是毫不相干的。正由于这种项强是胸部水热结聚的影响,所以下之始和,但毕竟邪势偏上,因而适用大陷胸丸以缓攻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葶苈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两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原文】 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译文】 结胸症,脉象浮大的,治疗不能用攻下法,若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脉浮大的,禁用下法。 寸脉浮,关脉沉,原是结胸症的主要脉象,然浮象仅见于寸口,今浮大脉见于寸关尺三部,则应引起注意,不可仅据结胸症而径用攻下。浮大脉之所以不可下,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浮大有力,为表邪尚盛,前因误下而成结胸,今若再下,必致表邪尽陷,使病势加剧;二是浮大无力,为邪实正虚,下之则正气不支,虚脱而死。本条下之则死,当是指浮大无力。 【原文】 结胸症悉具,烦躁者亦死。 【译文】 结胸症的临床症候都已具备,而烦躁不宁的,也属于死候。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的死候。 所谓结胸症悉具,是指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日晡所小有潮热等症状而言。当此之时,邪气鸱张已甚,复见烦躁不宁,乃正不胜邪之征,补泻两难,下之则正虚不支,不下则邪实不去,所以预后不良。 【原文】 太陽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1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陽气2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3,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注释】 1客气:邪气,因从外来,故叫客气。 2陽气:表邪而言,不是指正气。 3剂颈而还:“剂”同“齐”,谓汗出到颈部而止。 【译文】 太陽病,脉象浮而动数,脉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又主虚。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陽表症未除。医生本应从表论治,却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由于胃中空虚而无实邪,误下后邪气内陷,邪热与水饮相结于胸膈,所以蛇婆子出现脉动数变迟,胸胁心下疼痛拒按,短气,烦躁不安,这样结胸症就形成了。主治用大陷胸汤。如果不形成结胸,只见头部汗出,到颈部为止,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畅,身体发黄的,则是湿热郁蒸发黄症。 【评析】 本条讲表症误下,致成结胸或发黄的病理机转,及结胸症的治法。 本条主要讨论表里辨症与表症误下而致结胸与发黄的两种病理转归。太陽病,脉浮而动数,脉浮主表,动为邪盛主痛,数为体表有热,所以脉浮动数为风邪盛而表热,里无实邪,故曰“数则为虚”。头痛发热是表症,微盗汗出属少陽有热,是表邪已有内传之势。如果邪全传里,则恶寒当罢,现在仍然恶寒,可见表尚未解,故特提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用一“反”字,以突出恶寒识辨表症的关键,表未解的不可攻里,这是治疗的原则。由于医者失察,竟用攻下之法,因而表邪内陷而成为结胸症。邪陷热结,所以动数之脉变为迟脉;误下则损伤胃气,致胃中空虚,热邪动膈,故膈内拒痛,热邪陷与水邪相结,心下因而硬满疼痛,成为结胸。邪结热扰,同时还可伴见短气躁烦,心中懊。结胸症因热与水结,故治宜泄热逐水破结的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原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1,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释】 1结胸热实:结胸症的性质属热属实,与寒实结胸症不同。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过后,形成热实结胸症,脉象沉而紧,胸脘部疼痛,触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评析】 本条讲外感病程中,未经误下也可发生大结胸症。 病人平素内有水饮,表邪入里化热与之相结,也能形成结胸症,所谓热实,是指结胸症的性质,与下条的寒实结胸症正好相对。 由于邪盛自传于里,热与水结,所以脉沉而紧。这里“迟”与“紧”都属于邪结,不可误认属寒。水与热搏结于胸脘,所以心下痛,按之石硬。结胸症既具,当然也应用大陷胸汤主治。 【原文】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1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释】 1无大热:外表无大热。 【译文】 患伤寒十多日,热邪结于里,而又往来寒热的,可用大柴胡汤。假如只有结胸症状,外表无大热的,这因水结于胸胁,仅头部微微汗出,可用大陷胸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大陷胸汤症与大柴胡汤症的鉴别。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自应有里热实的症候,未提属于省文。兼见往来寒热的少陽症,就不可单纯攻下,而应治以和解兼攻的大柴胡汤。如果出现心下硬痛等结胸症的主症,而体表没有大热,只是头部微有汗出,这是水热结在胸胁,水汽不克布达全身,而但蒸腾于上的标志,因此,宜用逐水荡热的大陷胸汤主治。 【原文】 太陽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译文】 太陽表症,反复发汗而又行攻下,出现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干燥,口渴,午后微有潮热,从剑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坚硬胀满疼痛,不能用手触摸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评析】 本条讲大结胸症与陽明燥实症的鉴别。 太陽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为治失其宜,以致邪不得外解而向内传,根据五六日不大便,舌上干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颇仍陽明里实症,但是陽明里实症为肠中燥屎阻结,其腹痛仅限于脐部周围;而本症却是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不可近,表明痛势很剧,因知这是水热相结、邪势迄上际下的大结胸症,切不可误用大承气汤,而应治以逐水荡热的大陷胸汤。 【原文】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译文】 小结胸的病位,正当心下胃脘部,以手按之则疼痛,脉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小结胸的症治与主方。 误下邪陷,热与水结,为大结胸症,心下硬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不可近,脉寸浮关沉,或沉紧;此则正在心下,按之始痛,乃因热与痰结,范围小而程度轻,所以症名为小结胸。浮脉为陽热,滑脉主有痰,本症为痰热相结,所以脉象浮滑。治以小陷胸汤,即取其清热消痰的作用。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1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2也。 【注释】 1寒分:寒饮,以饮邪性寒,故曰寒分。 2协热利:挟表热而下利。 【译文】 得了太陽病两三天后,不能平卧,只想坐起,胃脘部痞结胀硬,脉象微弱的,这是素有寒饮结聚在里的缘故,治疗却反而用攻下法,因而腹泻形成。若腹泻停止的,结胸就会形成;若腹泻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会引起协热利。 【评析】 本条讲素有痰饮之人,患太陽病,误用下法,可引起结胸或协热利的变症。 本条从“太陽脖到“此本有寒分也”为一节,说明未下前的脉症特点。太陽病两三日,见到卧起不安,心下痞结,是病邪由表传里之症,如果脉象洪大滑实,可能为邪传陽明,但脉不是洪滑而是微弱,脉症合参,则知不是陽明热实,乃是素有寒饮所致。从“反下之”到“此作协热利也”为一节,说明医者诊断不明,将素有寒饮的心下痞结,误作热实症而使用攻下,以致引起下利的变症。这时如果表热未尽,则名协热利。至于“若利止,必作结胸”,联系素有寒饮来看,不会是自动利止,当是指未作下利,将可能成为结胸症。四日复下之,也应在未发生下利之时,否则,已经下利,岂有再用下法的道理。此处的协热利是指协表热而下利,与桂枝人参汤所主的协热而利的精神是一致的,不是真正属热的下利。 【原文】 太陽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译文】 太陽表症,误用了攻下方法,病人的脉象急促,但未见结胸症状,这是邪未内陷而欲外解的征象。脉象浮的,可能发作结胸。脉象紧的,可能发生咽痛。脉象弦的,大多伴有两胁拘急。脉细数的,头痛还未停止。脉沉紧的,必有气逆欲呕。脉沉滑的,会出现协热下利。脉浮滑的,必发生大便下血。 【评析】 本条讲脉症互参,举脉问症。 太陽病,误用下法的变症颇多,但总的机转,不外表邪内陷,在上为咽痛、头痛,在下为下利、便血,在中为结胸,或为两胁拘急,如正气尚盛,邪未内陷,仍能外出而病解。本条似乎据脉测症,实际是根据脉与症的关系,阐述举脉问症的辨证方法,仍然是脉证合参,而不应理解为仅据脉象。 【原文】 病在陽,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1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一云与三物小白散。 【注释】 1潠:含水喷洒称“潠”,是古代的一种退热方法。 【译文】 病在表,应用发汗法解表去邪,却反而用冷水喷洒浇洗来退热,热邪被水饮郁遏不能解除,使热更甚,怕冷,皮肤上起鸡皮疙瘩,想喝水,但又不是很口渴的,可给予文蛤散治疗。若服药后仍不愈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疗。寒实结胸,有结胸主症,无热症症候表现的,治疗可用三物白散。 【评析】 本条分述水寒郁遏表陽与寒实结胸的症治。 同是水寒之邪,一则水寒在外而郁遏表陽,一则水寒在内而相结于中,所以同条论述,以资比较。 病在陽,应以汗解之,指太陽表症,当用汗法以解除在表之邪,今当汗不汗,反以冷水潠灌,非但表不得解,反使腠理更加闭郁,而发热更不得去,所以说,其热被劫不得去。由于寒水潠灌,腠理愈闭,邪不去而陽更郁,因而心烦更甚,弥、更、益叠用,意在形容烦的程度严重。寒主收引,水寒外束肌肤,所以肉上粟起。意欲饮水由于烦甚,但里无燥热,所以反不渴,这是表陽郁遏致烦与里热伤津之烦的鉴别要点。水寒郁遏表陽,所以治宜文蛤散。假如用文蛤散未效,再用通陽化气的五苓散。这是一症二法,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 寒实结胸,指结胸症的性质属寒属实,与热实结胸完全相反,既名结胸,自是具有心下硬痛等症,所以省略未提,与热实结胸的主要区别是“无热证”,那么,口中不干不燥,舌苔白腻滑润,脉象沉迟等寒症自不言而喻,也就无须赘举了。既然是寒与痰水相结,故宜三物白散以逐水祛寒破结。“小陷胸汤”四字应是衍文,不必深究。其实早在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已经直接写作“三物小白散”。宋代庞安常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与朱肱所著的《类证活人书》均作三物白散,庞氏并且明确断言“小陷胸者非也”。明清许多注家对此仍然多方曲解,未免徒乱人意。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升温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每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 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赢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原文】 太陽与少陽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1、肺俞2、肝俞3,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4。 【注释】 1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外感风寒疟疾,头项强痛,背膊拘急等症。 2肺俞:当第三第四胸椎横突起间,在脊外方一寸五分,主治外感上气,喘满咳嗽等症。 3肝俞:当第九第十胸椎横突起间,在脊椎外方一寸五分,主治气痛,呕酸,胸满,肋痛,黄疸等症。 4期门:乳直下二肋间,主治热入血室,伤寒过经不解,胸胁疼痛,呕吐等症。 【译文】 太陽与少陽两经皆病,出现头痛项强,或者眩晕昏冒,时而心下痞塞硬结、如结胸状的,应当针刺大椎、肺腧、肝腧,千万不能发汗。误用发汗就会出现谵语、脉弦,若经过五天,谵语仍然不止者,应当针刺期门,以泄其邪。 【评析】 本条讲太陽少陽并病,治宜针刺法,禁用汤剂发汗。 太陽与少陽并病,既有头痛项强的太陽症,又有头眩昏冒、胸胁痞满的少陽症,由于邪已渐入而气机壅滞,所以又有时发生心下痞硬如结胸状。此证虽有太陽之表,却不可发汗,虽似结胸,也不可泻下,最好是用刺法治疗。何以宜刺大椎、肺腧、肝腧?因为大椎是手足三陽经交会的地方,刺大椎可治外感风寒,项强发热,肺腧与肝腧都属于太陽膀胱经,刺肺腧可以理气退肌表之热,刺肝腧可以和血泄少陽之火,一方面外解太陽,另一方面寓有宣肺畅肝的作用,所以三穴并刺,治太陽、少陽并病有良效。假使误用汤剂发汗,反而徒伤津液,少陽之火愈炽,木盛侮土,因而发生谵语。这种谵语与陽明谵语不同,脉弦为鉴别要点,所以谵语脉弦并提。经过五日,谵语仍然不止,可见木火犹炽,故刺期门穴以治之。期门是肝之募穴,刺之则木火得泄,木火除则谵语自止。 【原文】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1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注释】 1血室:各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冲脉,有的认为是肝脏,有的认为是子宫,据此病多见于月经期,自然与子宫有关,但其病理机转与肝脏、冲脉都有关系,不应偏执。 【译文】 妇人患太陽中风症,发热恶寒,正值月经到来,七八日后,热退脉迟身凉,胸胁下胀满,好像结胸症状、语言错乱的,这是热邪进入血室所致,当刺期门穴,以祛其实邪。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的成因、症状和治法。 发热恶寒,是太陽中风的表症,如正胜邪却脉静身凉,便不会有其他症状存在。此症是太陽中风时经水适来,七八日后,血室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邪内入所以表热退而身凉,脉迟乃因血行阻滞,不可误作脉静,也不同于里寒。胸胁是肝胆经络所循行的部位,肝藏血,主疏泄,血行既滞,则肝脉不和,势必疏泄不利,所以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后世称为“血结胸”。热邪内入血室,血热上侵心神,神明混乱,所以谵语,与陽明肠中燥结所致的谵语完全不同。期门为肝的募穴,故用刺法以泄其实邪。 【原文】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外感风邪的妇人,七八天过后,出现了发热怕冷定时发作的症状,月经恰在这时中止,这是热入血室。因为邪热内入血室与血相结,故发热怕冷定时发作,似疟疾,主治用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治法。 【原文】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译文】 妇人患伤寒症,发热,正值月经到来,白天神志清楚,晚间谵语妄见,这是热入血室,不可用损伤胃气及上二焦的方药,可能自动痊愈。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的神识见症与治疗禁例。 妇人伤寒发热,如果邪向内传,不值月经期,多传于少陽或陽明气分;适值月经期,就有邪入血室的可能。热入血室,除了会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或寒热发作有时等见症,还会出现昼日明了,暮则妄言妄见的神志症状,这是因为,病在血分,而不在气分,气属陽,所以昼日明了,血属陰,所以暮则谵语。这种谵语,和陽明燥实无关,当然不宜攻下,邪不在表,亦不在膈,所以也不可发汗、涌吐,“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即指禁用汗、吐、下三法。至于“必自愈”,是说有自愈的可能,不是不治自愈。庞安常主张,“先宜小柴胡汤,不差,可刺期门”,是符合“随其实而取之”的精神的。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1,微呕,心下支结2,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注释】 1支节烦疼:支节指四肢关节,烦疼说明疼痛之甚。 2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发热,微微怕冷,四肢关节疼痛,微微作呕,胸脘部满闷如物支撑结聚,表症还未解除的,主治用柴胡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邪入少陽而太陽表症未罢的治疗。 伤寒六七日,为病解的日期,如果未解,就要内传;现在恶寒虽已减轻,但仍然发热,而且四肢关节疼痛尚甚,可见太陽表症虽轻而犹未罢。同时又现轻微呕吐,并感心下支撑闷结,这是少陽病的症状,不过症情比喜呕与胸胁苦满为轻。外症未去,指桂枝症,所以用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各取半量,以双解两经之邪。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做半剂。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后,已经发汗又用泻下,出现胸胁满闷微有硬结,小便不利,口渴,不呕,头部出汗,发热畏寒交替而作,心中烦躁不安的,这是病未除的缘故,主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评析】 本条讲邪入少陽,饮结陽郁的症治。 伤寒五六日,已用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而病不解除,足见汗下均不得当。而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均是少陽主症,因知为邪入少陽,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职,所以小便不利,水蓄气滞,津不上承则口渴,胃气尚和则不呕,陽郁不宣,邪热上蒸则头汗出。总的病机为少陽枢机不利,微饮内结,陽热遏郁。治当和解枢机,宣化停饮,透达郁陽,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陽微结1,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陽微,假令纯陰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注释】 1陽微结:因热结于里而大便秘,叫做陽结。热结的程度轻,叫做陽微结。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后,头部出汗,微感畏寒,手足冷,脘腹部胀满,口中不想进食,大便坚硬,脉象沉紧而细,属陽微结症,必然既有表症又有里症。脉沉,主病在里,汗出是陽微结的表现。若是纯陰结症,病邪应完全入里,不应该再有表症,而此症是半在里半在表,表症仍然未解。脉虽然沉紧,却不是少陰病,因为陰症不应该有汗出,现有头部汗出,故可知不是少陰玻治疗可以用小柴胡汤。若服小柴胡汤后仍然不爽快的,可微通其大便,大便一通,即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陽微结症的辨治。 本条从“伤寒五六日”至“复有里也”,是论述陽微结的脉症及陽微结的病机特点。但是这些脉症,颇似陰症、虚症、寒症,较难确诊,因而接着反复讨论,指出了辨证的关键——头汗出,以陰不得有汗,据以推断症属陽微结,不是少陰的纯陰结。微恶寒,手足冷,是陽郁于里不得外达,脉沉细或沉紧,也是因陽郁于里而脉道滞塞,不是陽虚里寒。既然已排除了里虚寒的陰结,那么,自应属于里实热的陽结了。但是大便虽硬,却无潮热腹满痛等症,仅见心下满,口不欲食,可见只是胆胃气滞的陽微结症。最后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作出针对性的治法,可与小柴胡汤。这是因为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不仅能和表里,而且能调经府,恢复胃气和降功能的作用,所以药后自能结开便通而愈。假使药后大便未通,症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所谓“不了了”,是指已经获效,但病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意思,只要大便一通,则自然痊愈,示人不必改弦易辙而投其他下剂,以免诛伐无过。当然,也不能认为绝对禁下,在小柴胡汤中酌加一些泻下药物,也是可以的。关于“必有表,复有里”与“半在里半在外”,皆是对举之词,意在说明陽微结症的病机特点,热虽结于里但病势轻浅,所以既不可发汗,也不可攻下,更不能表里同治,只宜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陽枢机。因此,不应理解为表里症同具,更不能理解为一半表症与一半里症。 【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译文】 伤寒五六日,呕逆而且发热,小柴胡汤症的主症已经具备,而用了攻下方药,但只要柴胡仍在,就仍可用柴胡汤治疗。这虽然已经误下,也不是逆候,服小柴胡汤之后,定会发生蒸蒸振战,然后发热汗出而病解。假如下后发生心下满而硬痛的,这是结胸症,可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心下只是闷满而不疼痛的,这是痞证,柴胡汤是不适用的,宜用半夏泻心汤。 【评析】 本条讲柴胡症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法。 据“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呕而发热,则柴胡症的主症已经具备,自应治以小柴胡汤。反用他药下之,当然属于误治。但由于患者的体质与误用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差异,因而误下后就有许多不同的转归。本条所述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误下后柴胡症仍在,因知邪未内陷,虽然误下,不是逆候,所以仍可再用柴胡汤治疗。不过,原来的症情虽然未变,但正气毕竟受到损伤,当服用助正达邪的小柴胡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而奋起驱邪,于是发生蒸蒸而振,随之发热汗出而病解。这种汗解方式,后世称为战汗。如果病程很短,邪在表而正气不弱,汗解时是不会发生震颤的。 二是误下后邪已内陷,如果其人素有痰水,热与水结,就会发生心下满而硬痛的大结胸症,可治以大陷胸汤。 三是患者素无痰水,虽然误下邪陷,仅是心下闷满,但不疼痛,这与有形邪结的结胸症不同,而是正虚邪结,胃气壅滞的痞症。邪已内陷,当然非柴胡汤所能治,而必须使用苦、辛、甘相伍的半夏泻心汤了。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原文】 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译文】 太陽与少陽并病,反而用攻下治疗,使结胸形成,出现心下硬结,腹泻不止,汤水不能下咽,烦躁不安。 【评析】 本条讲太少并病,误下致成结胸危候。 太陽病邪在表,固不可下,少陽病邪在半表半里,亦不可下,太陽邪并少陽,虽然已渐入里,但还未至里实,反用下法,遂致邪内陷而成结胸症。本症不仅心下满硬,而且下利不止,水浆不下,邪结正伤,胃伤则气逆而食不入,脾伤则气陷而利不止,脾胃机能行将败绝,而邪结不去,正虚邪扰所以心烦。此时补泻两难,预后大多不良。 【原文】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1,但气痞耳。 【注释】 1濡:与“软”同,柔软的意思。 【译文】 脉象浮而且紧,主太陽表症,误用了下法以后,浮紧变为沉紧,遂成痞症。按之柔软,因为仅是气分的痞结。 【评析】 本条讲痞症的成因、脉症与病机。 痞症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症的症候名称。本条补充出痞症的脉象、症状及病机特点:脉浮而紧,是太陽伤寒的主脉,应该用辛温发汗法以解表,反而使用下法,势必表邪内陷而发生变症,痞症即误下而致的变症之一。所谓“紧反入里”,就是对误下前后脉象变化的动态描绘,实际也是对误下致痞病机的动态描绘,“紧反入里”指脉由浮紧演变为沉紧,浮紧由于正气御邪而搏于表,沉紧则标志着邪已内陷而结于里。紧主邪结,不专主寒邪。脉与症密切关连,从脉紧的由浮变沉,因知邪内陷结于里而成痞。不过这种痞症内无有形实邪,仅是无形气滞,所以又接着交代其特点是“按之自濡”,其病机特点是“但气痞耳”。掌握了这些,就不难与结胸症心下硬满而痛,手不可近,作出明确的鉴别。 【原文】 太陽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中风,表症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症,症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解表症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若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的,这是表症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主治用十枣汤。 【评析】 本条讲外感表症兼胸胁悬饮的症治。 本条讨论太陽中风的外感表症兼下利呕逆的悬饮里症,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所以说“表解者乃可攻之”。未提中风的症状,属于省文,切不可将下利呕逆,误作中风症候。否则,其后的“表解者乃可攻之”的治疗原则,就没有着落了。下利与呕逆,乃水邪上攻下迫所致,但是仅据下利呕逆,很难与太陽陽明合病相鉴别,因而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辨证要点:其一,漐漐汗出颇似太陽中风之表虚症,但中风症的汗出不是发作有时,今阵发性地漐漐汗出,乃因水邪外迫肌肤,影响营卫的功能所致。其二,头痛似表,但表症头痛,必有恶寒,今不恶寒,因知这种头痛,亦为水邪攻冲所致。其三,心下痞硬满,颇似结胸和痞症,但痞症不痛,结胸症虽痛却不是引胁下痛,实际上悬饮以胸胁痛为主症,此处先举心下痞硬满,当是为了便于类比鉴别的缘故。悬饮的主症既具,那么,则不难看出干呕短气,也是因于水邪,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犯肺则肺气不利而短气。这一切都是胸胁悬饮的症候,所以最后又着重指出“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这是辨表里的主要依据。胸胁悬饮症不同于大结胸症,自非大陷胸汤所宜,而应以十枣汤主治。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原文】 太陽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陰陽气并竭1,无陽则陰独2。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注释】 1陰陽气并竭:表里之气均受损。 2无陽则陰独:表症已罢,而里症独具。 【译文】 太陽病,医生使用发汗法治疗,汗后仍然发热畏寒,于是又用攻下法治疗,误汗伤表,误下伤里,致表里正气均虚,陰陽之气同时虚竭,表症已无,而里症独存,故见心下痞满。医者治疗再用烧针法,使脏气大伤,出现心胸烦躁不安,面色青黄、筋肉跳动的,为难治之候;若面色微黄、手足温暖的,表明胃气尚存,较易治愈。 【评析】 本条讲汗下烧针导致的变症及预后判断。 【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译文】 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之柔软,其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痞的脉症特点和主治方法。 热邪内陷而胃气壅滞,以致发生心下痞塞不畅。这种痞症,单纯由于气滞,所以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它与大结胸症的心下痞硬疼痛,与胸胁水邪癖积的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都不相同,不难鉴别。 再则关上脉浮,这是因为心下有邪热壅聚成痞,心下即胃脘部,就寸关尺来说,相当于关部,邪热既壅聚于心下,所以关脉相应而福痞因热邪壅滞所引起,所以用清热泄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1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注释】 1麻沸汤: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 【原文】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译文】 胃脘部痞满,而又畏寒汗出的,主治用附子泻心汤。 【评析】 本条讲热痞兼陽虚的治法与主方。 本条亦是热邪壅聚之痞,但多了恶寒汗出的表陽不足症候,因而治用附子泻心汤,一方面以三黄清热泄痞,一方面以附子温经护陽。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译文】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能消除,且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主治用五苓散。 【评析】 本条讲水气停蓄致痞的辨治。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1,胁下有水汽,腹中雷鸣2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释】 1干噫食臭:“噫”同“嗳”,嗳气带有食臭味。 2腹中雷鸣:形容肠间响声如雷。 【译文】 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因胃中不和,而致胃脘部痞硬,嗳气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汽,肠中鸣响如雷而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胃中水食不化而致痞利的辨治。 本条首先提出“伤寒,汗出解之后”,接着叙述“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可见痞症并非都因误下所致,也可见于外感热病发热等表症已解之后。主要由于胃虚气滞,纳运失常,水谷停留,湿热壅聚,所以在心下痞硬的同时,还有消化不良的干噫食臭,水汽不化而流走肠间的肠鸣下利。所谓“胁下有水汽”,实际是肠中有水汽,因为升降结肠的部位正当两肋的下方。正由于这种痞症兼有水食不化,所以用生姜泻心汤苦泄辛开兼和胃散水。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1,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2,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释】 1谷不化:食物不消化。 2客气上逆:不是人体正气,是胃虚而滞的病气上逆。 【译文】 太陽伤寒或中风症,医生本应发汗解表,反而用攻下法,损伤脾胃,导致病人一日腹泻数十次,泻下不消化食物,肠鸣厉害,胃脘部痞满硬结,干呕,心中烦躁不安,医生见胃部痞硬,认为是邪热内结,病邪未尽,又行攻下,致痞胀更甚。这种情况并非邪热内结,而是中气虚弱,浊气上逆,气结心下,故胃脘部痞硬,主治用甘草泻心汤。 【评析】 本条伤寒中风并举,是指或伤寒或中风,不是伤寒又中风,也不是伤寒之后再中风,意在不论伤寒还是中风,皆不可用下法,不应下而用下法,故曰医反下之。误下不仅表邪内陷,而中焦脾胃之气必然损伤,于是水谷不能消化,陰陽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腹中雷鸣而下利日数十行,胃气上逆则心下痞硬而满,中虚邪扰,更干呕心烦而不得安。医者误认心下痞硬,干呕心烦等症,为实邪未尽,而又用攻下方法,心下痞硬因而更甚,这乃是胃气愈伤而气愈上逆之故,所以进一步指出“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也”。所谓“客气”,是指因虚而滞的病气,气愈虚则上逆愈甚,不可误认为单纯的结热,这一分析,对虚实疑似辨证,极有指导意义。吴又可总结临床经验,“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下后痞反甚者为虚”,可做本条理论的佐证。既然中虚气逆更甚,自非半夏泻心汤所能胜任,也不是生姜泻心汤所能主治,而最适宜长于益气缓急的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陰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方》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1,此利在下焦2,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释】 1理中焦:调理中焦脾胃。 2下焦:病在下部。 【译文】 伤寒表症,泻下的汤药服后,导致腹泻不止,胃脘部痞胀硬结。医生用泻心汤治疗,又用其他药攻下,导致腹泻不止,医生又以理中汤投之,致腹泻更甚。究其原因,是因为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腹泻症之剂,而此种下利责在下焦不固,主治应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仍然腹泻不止的,则恐怕属水湿内盛之腹泻,治疗应当用分利小便法。 【评析】 本条讲讨论各种痞利的不同治法。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1。 【注释】 1痿(wěi):症候名称,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译文】 太陽伤寒症,误用吐下发汗,导致心烦不安,脉象十分微弱,病情迁延八九天,更见胃脘部痞结胀硬,胁下疼痛,气上冲咽喉,眩晕昏冒,全身经脉跳动,时间久了,痿症则会形成。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逆,虚烦脘痞的变症与转归。 汗吐下都是治疗伤寒的大法,用之得当,自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但是,用之不当,则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能损伤正气而致病情恶化。本条的伤寒是指表症,治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医者误用吐法,致伤其胃气,又误用下法,再伤其脾气,脾胃为中土之脏,此时中气受伤而大虚,从救误的角度来看,不论表症存在与否,都必须亟亟固其中气,绝没有再行发汗的道理,可是医者又用汗法,这是误上加误,以致陽气更伤,因而发生虚烦,脉象甚微,即陽气大虚的标志。病经八九日,陽气之虚更甚,陽虚不运则津液结而为饮,饮邪上逆,于是心下痞硬而胁下痛;饮逆而清陽不升,则气上冲咽喉,眩冒;同时经脉得不到陽气的温养,加上饮邪的侵凌,则经脉动惕。久延不愈,则进而肢体痿废。 本条的虚烦与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有别,彼症是因热郁胸膈,有热象而无虚象,脉必数而有力,本症是因中陽大虚,所以脉象甚微。本条症候颇与苓桂术甘汤症近似,病机上陽虚饮逆也颇相近,只是彼症的症情较轻,本症的症情较重,所以彼症脉沉紧,本症脉甚微。 【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经过发汗,或者涌吐或者攻下等法治疗,外邪已解之后,唯有心下痞硬、噫气不减的,用旋覆代赭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伤寒解后,胃虚饮逆的症治。 伤寒表症,治用汗法,可使邪从表解。假使邪在胸膈,治用吐法,可使邪从上解,假使邪结肠府,治用下法,可使邪从下解。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固然能达到驱邪的目的,但在攻病过程中,正气也不免受到损伤,本条所述即经过发汗或吐或下等治法,大邪已解之后,因胃气虚弱,浊气不降,饮邪上逆而发生的症候,主要是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没有热象,所以不用诸泻心剂,而用旋覆代赭汤以补中涤饮降逆。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译文】 表症攻下后,不能再用桂枝汤外邪内入,热邪壅肺,出现汗出、气喘;表热症已除的,可治疗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评析】 本条讲下后肺热喘汗的治法与治禁。 以攻下法治表症,必致表邪内陷,化热迫肺,肺气闭郁不得宣通则气喘,肺合皮毛,郁热蒸迫津液外泄则汗出。这种喘汗,颇易与太陽中风症相混,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重视,庶可避免误用。正由于热邪内陷,所以肌表反而没有大热,切不可误认为寒症,必须清宣肺热,宜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原文】 太陽病,外证未除,而数下1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释】 1数下:“数”读音如“朔”,即屡用攻下的意思。 【译文】 太陽病,在外的表症还未解除,却屡用攻下,于是就发生挟表热而下利的症状;如果下利继续不断,胃脘部痞塞硬满,这是表症与里症并见,用桂枝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挟表热而下利的症治。 太陽病,屡用攻下之后,里气大伤,因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因表症还在,故名为协热下利,即挟表热而下利,与现代所称“协热利”性质属热的含义是不同的。此时病势的重心是里虚寒,故以理中汤治脘痞下利,仅用桂枝一味以通陽和表。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原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1,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释】 1攻痞:此处的“攻”字,含有治疗的意思。攻痞,即治疗痞症。 【译文】 伤寒表症,用泻药攻下后,再发其汗,导致心下痞塞,若出现发热畏寒等见症的,是表症仍未解除,不能先泄热消痞,而应先解表,表症解除以后才能泄热消痞。桂枝汤适宜解表,而大黄黄连泻心汤适宜泄热消痞。 【评析】 本条讲邪热内结成痞,而表尚未解,应遵循先表后里的治则。 表里症同具的治疗原则是,里实的,先治表邪,表解后再治其里,本条热痞属于里实,所以也不可攻痞,而当先解其表。所谓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痞,不过是举例而言,究应使用何方,还应随病情而定,不必拘泥。 【原文】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译文】 伤寒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胃脘部痞硬,上则呕吐,下则腹泻的,用大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陽陽明热郁气滞,升降失常的症治。 伤寒,只说发热,未提恶寒,是邪已内传化热,所以虽有汗出而热不解,这时应当进一步探测其病理原因,以进行处治。如为蒸蒸发热,或为潮热,或兼有腹大满、绕脐痛等症,则属于陽明燥实症,可以选用三承气汤。本症发热兼见呕吐腹泻,而且心中痞硬,则知不是肠有燥结,而是胆胃气滞,升降之机失常,所以上为呕吐,下为腹泻。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主症,今不但呕而发热,并且心中痞硬,是胆胃之气壅滞较甚,症属少陽兼陽明里实,所以不用小柴胡汤,而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陽,通泄里实。然而本症发热痞利诸症,颇与桂枝人参汤症相似,而性质却有冰炭之异;本症属实属热,彼症属虚属寒,绝对不能混同,必须深刻理解。 【原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1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释】 1胸有寒:这里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有邪气阻滞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属于邪的范围。 【译文】 病的表现像桂枝症,但头不痛,项部不拘急,寸部脉微浮,胸脘痞胀硬结,气上冲咽喉,呼吸不畅,这是痰实之邪停滞胸中,应当采用吐法,可用瓜蒂散。 【评析】 本条讲痰食阻滞胸膈的症治。 痰、食等阻滞于胸膈,也能影响营卫正常功能而出现发热恶风自汗等颇似桂枝症的症状,临床容易误诊,本条即为此而提出讨论,以期引起注意,从而提高辨证水平。同时与以上各种痞症联系,也寓有鉴别意义。感受风寒之邪而致的桂枝症,当有头痛,项强,本症却头不痛,项不强,可见不是桂枝症。脉不是浮缓、浮弱,而是寸脉微浮,可见亦非表脉,而是病位在上焦的缘故,由于痰涎或宿食等壅塞膈上,阻碍气机,所以胸中痞硬,邪既阻塞于上,正气必驱邪向上,于是伴有气上冲喉咽而不得息。“在上者,因而越之”,所以治当用瓜蒂散涌吐膈间有形之邪。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原文】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陰筋1者,此名脏结,死。 【注释】 1入陰筋:yin茎缩入。 【译文】 病人胁下宿有痞块,连及脐旁,疼痛牵引少腹,甚至痛彻yin茎,即脏结,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宿疾所致的脏结,预后不良。 本条首先指出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表明这是宿疾,不同于外感新病,不但病程久,而且范围大。病久则元气必然虚弱,正虚不能制邪,则邪愈甚,邪结既久,则脉络愈滞,进而发生疼痛,牵引少腹部,甚至yin茎缩入,此时陰寒至极,陽气竭绝,已经无法救治,所以断为死候。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伤寒,或用吐法或用下法后,经过七八日病未解除,蕴热于里,表里都热,时时感觉恶风,大渴,舌苔干燥而心烦不安,想喝大量的水,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燥热伤津疑表似寒的辨治。 伤寒经过吐、下等法治疗以后,七八日病仍未解,是因治法不当,反而津伤化燥,形成陽明燥热症。所谓热结在里,是指里热炽盛;热邪充斥内外,所以说表里俱热。正由于里热盛而津气大伤,所以大渴欲饮水数升,舌苔干燥而烦,更是热盛伤津的确据。至于时时恶风,是因热极汗多,肌腠疏松的缘故。有些注家认为是表邪未尽,或表陽不足,都是不确切的。不但陽明热盛,而且津气耗伤严重,所以非清热保津的白虎汤所能胜任,而宜清热生津的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原文】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表无大热而里热炽盛,出现口干燥而渴,心中烦躁不安,背部微感畏冷的,主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评析】 本条讲燥热伤津,陽郁假寒的症治。 【原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脉象浮,发热无汗,是表症未解,不可用白虎汤。如果口渴要喝水,表症已罢,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表症未解,禁用白虎汤。 本条分两段:自“伤寒,脉副至“不可与白虎汤”为一段,主要说明使用白虎汤的禁忌。因为白虎汤是清热的重剂,只适用于陽明里热炽盛之症,若太陽表邪未解而误用之,反会损伤陽气,导致陰寒内盛等病变。今脉象浮而不大,发热无汗,乃是表症未解,即使渴欲饮水,也不可用白虎汤,这在临床上是必须注意的。“渴欲饮水”至结尾为另一段,提出用白虎加人参汤,必须没有表症。从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方意义来看,较白虎汤仅多人参一味,不但清热,而且补益气陰,只提“渴欲饮水”没有交代饮量的多少。 【原文】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译文】 太陽病未解,又并发少陽病,有胃脘部痞结胀硬,颈项拘急不舒,头晕目眩等症出现的,应当针刺大椎、肺腧、肝腧诸穴,而攻下的方法千万不可用。 【评析】 本条讲太陽少陽并病的症治,宜用刺法,禁用下法。 本条所举的症候与前大致相同,所以都采用针刺大椎、肺腧、肝腧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彼条指出禁汗,并交代了误汗的变症和刺期门的救误法;本条仅指出禁下,却未说明误下后的病情变化。然而能将两条内容合起来看,自不难获得较全面的认识。本症虽然是太陽之表未罢,但毕竟邪已内传,所以禁用汗法;但邪虽内传,却未至陽明燥实的地步,所以又禁用下法。最好的治法是针刺大椎、肺腧以解太陽之邪,针刺肝腧以泄少陽之邪,庶太少两陽之邪都得外解而不再内传。 【原文】 太陽与少陽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少陽同时有病,自动下利的,用黄芩汤;如兼见呕吐的,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少合病下利或呕的治法。 本条虽是太少合病,而病势偏重于少陽,自下利,为少陽半里之热犯及肠胃所致,所以治宜黄芩汤清解少陽,遏其内传之势,庶少陽热除而太陽之邪亦解;若兼见呕逆,再加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本论合病下利共有三条而治各不同;一为太陽与陽明合病,病势重心在表,下利乃风寒表邪所致,所以用葛根汤解表为主。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胸脘部有热,腹中有寒,腹中疼痛,想呕吐的,主治用黄连汤。 【评析】 本条讲胃热肠寒的症治。 胸中、胃中都是指的部位概念,所谓胸中,实际是指胃;胃中实际是指肠。胃中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肠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之所以胃热肠寒,主要因陰陽升降失其常度,陽在上不能下交于陰,则下寒者自寒,陰在下不能上交于陽,则上热者自热。症情既寒热夹杂,所以治疗也寒热并用。 本证与三泻心症都是寒热夹杂,但病机却有不同,三泻心症为中虚热结致痞,其寒由手中陽不足,所以肠鸣自利;本证为胃热气逆于上,肠寒凝滞于下,所以欲呕腹痛。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八九天后,风湿相互搏结,出现身体疼痛剧烈,不能自行转侧,不作呕,口不渴,脉象浮虚而涩症状的,主治用桂枝附子汤,若病人大便硬结、小便通畅的,主治则用去桂加白术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体痛的症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荆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汽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1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释】 1掣痛:疼痛有牵引拘急的感觉。 【译文】 风湿相互搏结,周身关节剧烈疼痛,牵引拘急不能屈伸,触按则疼痛更甚,汗出,短气,小便不通畅,畏风不愿减衣,或者身体轻度浮肿的,主治用甘草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留注关节的症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滑的,这是表有热,里也有热,主治用白虎汤。 【评析】 本条讲白虎汤症的脉象与病机。 白虎汤症应是里热为主,热势蒸达于外,可至表里俱热,有热而无结,脉象可见到浮滑。这本来是很易理解的问题,只因为原文“里有寒”字句,以致发生长期争议,有些注家就“寒”字大做文章,实际于事无补,我们认为不必拘泥妄定。至于《玉函经》作“白通汤”,从表热里寒来说,似亦有理,但里陽虚的脉象绝不会浮滑,可知也是讹误。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陽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陰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汤非也。 【原文】 伤寒,脉结代1,心动悸2,炙甘草汤主之。 【注释】 1脉结代:结脉和代脉并称,张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2心动悸: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译文】 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主治用炙甘草汤。 【评析】 本条讲伤寒兼见心虚脉症的治法。 一般说来,结脉轻而代脉重,所以结为病脉,代为危候。脉见结代,症见心脏动悸,这是心血虚而真气不续的征兆,此时虽有伤寒表症,也不可发汗解表,而应当急救其里,用补血益气通陽复脉的炙甘草汤。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结脉并不都主虚症,也有因邪气阻隔,如痰食阻滞,淤血凝结,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又须驱邪为治,邪去则脉自复。此外也有禀赋异常,虽然是结脉而体健无病,不可误作病脉。这就要求医者必须综合整个情况,作具体分析。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原文】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陰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译文】 脉象按之见缓,时而一止而又继续跳动的,即结脉。又有脉象跳动中一止,能够自还,脉搏停止间歇时间短,复跳的脉稍快的,名“结”,属于陰脉。脉象跳动中一止,不能自还,良久方再搏动的,名“代”,属于陰脉。有这种脉象出现的,大多不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说明结脉与代脉的异同。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谓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约1(一云络)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实2是也;少陽陽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 1脾约:因胃热乏津,脾之输布功能为胃热所约,以致肠燥便结的,名脾约。 2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指胃肠燥实。 【译文】 问:三种不同的病症,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陽陽明症,就是指脾约症,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症。正陽陽明,就是指胃家实症,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症。少陽陽明,是指误用发汗、利小便之法,使津液损伤,致津枯肠燥而成实,则形成大便难以解出的病症。 【评析】 本条讲陽明燥实症的症型和成因。 本条以三陽陽明冠于陽明病篇之首,旨在揭示陽明病的复杂情况:既有太陽新病与脾约宿恙同见的太陽陽明,又有少陽病误治致津伤便难的少陽陽明,又有不兼太少而陽明自家燥实的正陽陽明。脾约症的特点是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乃习惯性便秘,大多见于杂病,决不会是外感病初期,所以有一些注家解释脾约症为太陽转属陽明,是不切实际的。少陽陽明是少陽病因发汗、利小便太过,津伤肠燥而致的烦实大便难症,此时少陽病应当还未全罢,所以名为少陽陽明。如果少陽病已全罢,就没有突出少陽的必要,因为误治伤津化燥转属陽明,尤其多见于太陽病,并非仅见于少陽。因此,太陽陽明为外感兼夹杂病,实际属于合病,少陽陽明为少陽误治转属陽明,性质同于并病,只是没有命名罢了。至于正陽陽明,正,是纯的意思,不夹杂太陽或少陽,单纯为陽明燥实症。由此可见,以本条为陽明病篇之首,既有症型的区分,也有成因的提示,并且以问答方式讨论,其本身就有着特殊意义。 【原文】 陽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译文】 陽明热实症的病机,主要是胃肠燥实。 【评析】 本条讲陽明热实症的提纲。 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实,就是《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因此,胃家实应包括胃的无形热盛与大肠的有形热结。余无言说:“食物积滞而实者,实也;热邪积滞而实者,亦实也。食物积滞而实者,承气症;热邪积滞而实者,白虎症。”无疑,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再从尤在泾对白虎、承气两方作用的说明来看:“白虎、承气,并为陽明腑病之方,而承气苦寒,逐热荡实,为热而且实者设;白虎甘寒,逐热生津,为热而不实者设,乃陽明邪热入腑之两大法门也。”由此可见主张“胃家实”专属之有形之结,是不全面的。把白虎症称为陽明经症,也是不恰当的,不应该墨守下去。要之,胃家实是胃与大肠的邪实,既指有形热结,也寓无形热盛,前者宜用下法,后者宜用清法,所以清下两法,都是治疗胃家实的症治方法。 【原文】 问曰:何缘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陽明;不更衣1,内实2,大便难者,此名陽明也。 【注释】 1不更衣:不大便。古人登厕,托言更衣,因此,更衣又为大便的通称。 2内实:肠内有燥屎结滞。 【译文】 问:陽明病是怎么得的呢?答:患太陽表症,若太过地发汗,或误用攻下,或误用利小便之法,导致津液损伤,肠胃干燥,病邪因而传入陽明,出现不解大便、肠胃燥结成实、大便困难的,即所谓的陽明玻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误治伤津,转属陽明。 本条补充了太陽病误治亦可转属陽明,不管发汗、利小便,或是攻下,只要用之不当,都会损伤津液,津液伤则胃肠干燥,因而转属陽明。陽明既病,胃肠阻滞不通,必然大便秘结,肠中燥实,或大便困难,程度虽然有轻重不同,但都是陽明热实症,所以说此名陽明也。 【原文】 问曰:陽明病,外证1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注释】 1外证:表现在外面的症候。 【译文】 问:陽明病的外在症候有何特点?答:是身热,汗自出,不厌恶寒冷,反而怕热。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的外症。 事物的发展变化,内与外是相互关联的,古语云: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即可知其内。诊察疾病,也不外乎这一规律。所谓陽明病外症,就是指陽明病所表现在外面的症候。本条设为问答,以突出陽明外候,使医者对陽明病能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陽明病的辨证。只要见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等症,就可确诊为陽明玻陽明主燥,所以《内经》有“陽明之上,燥气治之”的论述。邪入陽明,大都从燥而化。因此太陽病的恶寒,到了陽明就恶寒罢而反恶热;胃为津液之府,陽明热盛,迫液外泄,则腠理开而汗出。 【原文】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译文】 问:有这种情况,在刚患陽明病的第一天,出现不发热而怕冷的,是什么原因呢?答:虽然是陽明病开始的第一天,这种怕冷也会自行停止,旋即有自汗而怕热的症候出现。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初起恶寒的特点。 【原文】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陽明居中,主土1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陽明病也。 【注释】 1主土:土是五行之一,脾胃隶属于土。由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以及病态表现的不同,所以有脾属陰土,胃属陽土的分别;又因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说陽明居中主土。 【译文】 问:恶寒症状,为什么能够自罢?答:陽明为中央戊土,土者,万物所归,也就是说诸经的病症,都可传并陽明。陽明病已是陽热亢极的阶段,所以很少传变他经。因此,开始虽有怕冷,第二日自会停止,这种情况就是陽明玻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恶寒自罢的机转。 陽明病初起恶寒,是陽气被郁未伸,很快就寒罢而热炽,之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陽明以燥气为本,不论感受何种病邪,必从燥化,不论何经病症,只要传到陽明,也必从燥化热。柯韵伯“陽明为成温之薮”的推论,即是据此而言。至于所谓陽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是以五行学说来假释陽明病的病理,此不过譬喻之词,不可机械看待。 【原文】 本太陽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陽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1者,是转属陽明也。 【注释】 1濈濈(ji ji)然:汗出连绵不断貌。 【译文】 本来属太陽病,在刚起病的时候,使用了发汗的方法,由于汗出不透彻,因而导致邪气内传陽明。患外感病,有发热无汗、呕吐、不能进食症状出现,是伤寒邪热亢盛的表现,若反而出现不断汗出的,是邪传陽明的标志。 【评析】 本条说明太陽病转属陽明的成因和症状。 【原文】 伤寒三日,陽明脉大。 【译文】 伤寒第三日,病在陽明则脉大。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的主脉。 陽明在生理方面来说,是多气多血的一经;在病理方面来说,是表里俱热的症候。因此,陽明病脉象多显得洪大有力。临床上如见到里热症候,又见到大的脉象,就可决诊为陽明玻不过,主要多见于无形热盛于外的陽明热症,如果是有形热结于里,则脉多沉实,甚或沉迟有力,就不一定是大脉。所以不能看做绝对。所谓三日,仅是约略日数,不应拘泥妄定。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陰1。太陰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陽明病也。 【注释】 1系在太陰:系,联系、关系。系在太陰,即病属太陰。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温暖的,这是病属太陰。太陰寒湿内郁,患者身体应当发黄,若小便通畅的,则湿有出路,而不会发黄;到了第七、第八天,若大便是硬结的,则是湿邪化燥,已转成为陽明玻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转属陽明的病理机转。 【原文】 伤寒转系陽明1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释】 1转系陽明:转属陽明的意思。 【译文】 伤寒由他经转属而为陽明病的,病人就会连绵不断地微微汗出。 【评析】 本条讲邪转属陽明的另一特征。 伤寒表症是恶寒发热无汗,如果连绵不断地微汗出,便是转属陽明。濈然微汗出,是里热熏蒸,迫液外泄的缘故,所以可作为邪转系陽明的另一根据。 【原文】 陽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译文】 陽明感受风邪,出现口苦、咽喉干燥、腹部胀满、微微气喘、发热怕冷、脉象浮紧症状的,不能攻下。若误行攻下,就会使腹部胀满更加厉害,小便不易解出。 【评析】 五爪风本条讲陽明中风兼表,禁用下法。 风必兼夹,中风有兼寒兼热的不同,太陽中风症是风寒之邪,故治以桂枝汤。风寒之邪,必待化燥传入少陽,始出现口苦、咽干;陽明中风为风热之邪,故初病即可兼见口苦、咽干的少陽胆热症状,陽明热壅气滞,所以腹满微喘。至于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乃是外兼太陽表症,症情比较复杂,已经出现陽明里热症,辛温发表自不可用,但是热而未实,下法亦不可用。假使误用下法,表邪内陷,胃气愈滞,则腹满必然更甚,误下伤津,小便也就愈加不利了。 【原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译文】 陽明病,如果能食,称为中风;不能食的,称为中寒。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中风、中寒的辨证依据。 本条提出中风、中寒的鉴别诊断。之所以据能食、不能食来辨中风、中寒,这是因为胃主纳,能食,标志着胃陽素旺,陽能化谷,而风为陽邪,故能食,名为中风;不能食,标志着胃陽素弱,不能化谷,而寒为陰邪,故不能食,名为中寒。由此可见,中风与中寒,也不是单指六婬的外因,而是内外因综合的病机概念。 【原文】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1,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2,水谷不别3故也。 【注释】 1固瘕:寒气结积的症候名称。 2胃中冷:胃陽不足,胃中寒冷。 3水谷不别:因水湿不能从小便而去,易与不消化的谷物相混。 【译文】 陽明中寒症,不能饮食,小便不通畅,手足不断汗出的,这是将要形成固瘕的征兆,大便初出干硬,后见稀溏。这是胃中寒冷,不能泌别水谷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陽明中寒欲作固瘕的症候和病理机转。 本条进一步提出陽明中寒症可能发生的其他症候和病机特点,以便与陽明燥实症作鉴别。从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推断这是欲作固瘕,并举出必大便初硬后溏为诊断的旁症。 【原文】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1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2,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注释】 1奄然:突然。 2谷气:水谷的精气,在这里相当于正气。 【译文】 陽明病,起初食欲正常,大便通畅,小便反而不利。病人感到骨节疼痛,好像有翕翕发热的症状,突然发生狂躁不安,不断地出汗,随之而病解除。这是水湿之邪不胜谷气,邪随汗出,脉见紧象,所以知为病愈。 【评析】 本条讲水湿郁于表分,狂躁汗解的机制。 【原文】 陽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译文】 陽明病,将解的时间,是下午四时到八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欲解的大概时间。 每日午后四时到八时这段时间,为陽明经气当旺的时候,所以陽明病将解,多在此时。但是,陽明病的症势增重,也多在这个时间,如日晡所发潮热,就是明显的例子。 【原文】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译文】 陽明中寒症,不能进食,若误用苦寒药泄热,呃逆就会产生。这是胃中虚寒的缘故。由于病人胃气本虚,又再用苦寒泄热,必使胃气更虚而产生呃逆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陽明中寒症,误攻可能发生的变症。 不能食有实热与虚寒的不同,热实症治宜攻下,虚寒症治宜温中,绝对不能误用。本条所举,即是陽明中寒不能食,误攻其热的变症,由于误攻其热,致中焦更加虚寒,胃气上逆,故发生呃逆。文中虽未出治法,但可以推知当不外温胃降逆。 【原文】 陽明病,脉迟1,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2,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注释】 1脉迟:脉搏跳动得慢。 2头眩:头晕眼花。 【译文】 陽明病,脉迟,进食不敢过饱,饱食就会微烦不适,头晕眼花,小便必然困难不畅,这是将要发作谷疸。虽然服用泻下方药,而腹部胀满仍和原来一样。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脉迟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陽明虚寒,欲作谷疸的脉症。 由于水谷之湿郁阻中焦而致肌肤发黄的,名为谷疸。本条所述就是欲作谷疸的预断。胃寒故脉迟,陽虚不运,故食难用饱,过饱则阻滞不化而水谷之湿郁蒸,故微烦,中焦既阻,则清陽不升,故头眩,浊陰不降,故小便难。此时论治,自应选用温健中陽,泄浊升清等方剂,而医者竟治以下法,所以虽下之腹满如故,可见此症的腹满不属实症而是虚候无疑。 【原文】 陽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1,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注释】 1差:临床症状已经解除,而尚未康复。 【译文】 陽明病,本来是自汗出,医生又重用发汗方法,病症已经差解,还有些微烦不爽适的,这必定是大便干硬未得排解的缘故。因为汗出过多而津液耗伤,肠中干燥,所以使得大便干硬。这时应当询问病人一日小便几次,如果小便本来一日三四次,现在一日只有两次,就可知道大便不久自出。现据小便次数减少,推知津液当还入肠中,所以知道不久必解大便。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差后微烦的机制与预断大便不久自通的依据。 【原文】 伤寒呕多,虽有陽明证,不可攻之1。 【注释】 1攻之:此处是指泻下方法。 【译文】 伤寒病,呕吐剧烈的,虽然有陽明腑实症,治疗时也不能用攻下法。 【评析】 本条讲呕多是病势向上,禁用攻下。 呕是少陽主症,虽有陽明不大便等里实症,也不可攻下。因呕多为病势上逆,同时也标志着正气有祛邪向上之势,治病必须顺其病势,不应逆其所治,否则,反致病变增重。本症呕多,可用小柴胡汤先治少陽,如果用下,也只能以大柴胡汤和解兼下,少陽陽明同治,决不可径用大承气汤专攻里实。 【原文】 陽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译文】 陽明病,胃脘部硬满的,不可用泻下方药。误用泻下,而致腹泻不止的,有生命危险;腹泻停止的,还能痊愈。 【评析】 本条讲心下硬满,病位在上,禁用攻下。 心下指胃脘部位,胃脘部硬满,表明邪结在胃,与大肠燥结不同,所以不可攻下。如果误用攻下,不仅心下的硬满不除,势必损伤中气,中虚气陷,发生下利的变症。如下利不止,则脾胃之气,有降无升,下焦亦无约束之权,所以预后不良。如下利能够及时停止,则胃气未败,还有向愈的可能,不过,已是十分侥幸了。 【原文】 陽明病,面合色赤1,不可攻之;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注释】 1面合色赤:满面颜色通红。 【译文】 陽明病,满面通红的,治疗时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产生发热、肌肤发黄、小便不通畅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面合色赤为邪热怫郁于经,禁用攻下。 陽明病,满面通红,是热郁于经,不能透达而向上熏蒸的缘故,与二陽并病面色缘缘正赤的转机略同。郁热于经,内无有形燥结,所以禁用攻下。如误用攻下,则怫郁之热更加怫郁,同时脾胃为下药所伤,水湿不能输运下行,因而小便不利,怫郁之热与在里之湿相合,纠结不解,湿热郁蒸,于是必发热色黄。之所以会发热色黄,小便不利又是主要条件,最后提出小便不利,旨在突出这一症状的辨证意义。 【原文】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译文】 陽明病,没有经过催吐和泻下治疗,而心烦不安的,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胃家实热上扰的心烦,可用调胃承气汤。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陽明病的外候。未经过催吐或泻下法的治疗,而心烦不安,这是胃肠燥热壅结所致。《内经》说:“胃络上通于心。”胃热炽盛,心神被扰,所以心烦。提出不吐不下,意在表明本症心烦为有形之实热,以便与汗吐下后无形之热留扰胸膈之烦作鉴别。这种心烦是因有形之实,当然非清宣郁热的栀子豉汤所能治,所以宜用缓下泄热的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清酒洗)。 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原文】 陽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译文】 陽明病,脉象迟,汗出而不怕冷,身体沉重,短气,腹部胀满,喘息,若发潮热的,这是表症即将解除而已成里实,可以攻下里实;若手足不断汗出的,这表面大便已经硬结,用大承气汤主治。若出汗较多,轻微发热而怕冷的,这是表症未解,病人不发潮热,不能用承气汤攻下。若腹部胀满厉害、大便不通的,可用小承气汤轻微泻下来和畅胃气,而峻泻药攻下不可用。 【评析】 本条论表里症的辨别与大小承气汤的运用。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两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原文】 陽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1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释】 1转失气:肠中屎气下趋,俗言放屁。 【译文】 陽明病,发潮热,大便微有硬结的,为燥屎内阻、里实已成,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若大便不硬结的,是内无燥屎,则大承气汤不能用。若六七天不解大便,恐有燥屎内阻,预测的方法,可给予少量小承气汤。服药后若屎气转动而放屁的,即为有燥屎的征象,才能够攻下;若服药后不放屁的,则是大便初出硬结、后部稀溏,不能攻下,若攻下就会形成腹部胀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就呃逆的变症。若攻下后又出现发热的,这一定是燥屎复结,大便再次变硬而量较少,此时,应当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而攻下。可见,若服小承气汤不转屎气的,千万不能攻下。 【评析】 本条论大、小承气汤的掌握运用。 【原文】 夫实则谵语1,虚则郑声2,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注释】 1谵(zhān)语:语言错乱,没有伦次,声音粗壮。 2郑声:语言重复,没有变化,说过又说,声音低微。 【译文】 凡陽热实邪,多为谵语;精气虚怯,多为郑声。所谓郑声,就是语言重复。如果两目直视而谵语,又兼见气喘胀满的,多为死候;如兼有下利的,也是死候。 【评析】 本条讲辨郑声及谵语死候。 【原文】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陽1,谵语,脉短2者死;脉自和3者不死。 【注释】 1亡其陽:应指亡心陽。 2脉短:脉形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 3脉自和:与脉短相对而说,也就是脉象平和。 【译文】 发汗太过,或重复发汗,大伤陽气,出现谵语,脉象短的,属于死候;若脉与症相应的,不属死候。 【评析】 本条讲心神外亡谵语,凭脉以决死生。 谵语一般以实症为多,但是也有属于虚症,本条即是讨论虚症谵语的成因、病机和预后。汗出已多,再重发汗,不但津液大伤,而陽气亦必大伤,所谓“亡其陽”,即指陽伤的程度比较严重,心陽亡而心神烦乱,因而谵语,这种谵语的症情十分危险,预后究竟怎样?此时脉诊极为重要,如果脉的搏动仅见于关部,上不及寸,下不及尺,这是气血津液损伤迨尽,行将陰陽离决,所以断为死候;如果脉尚平和,则知症势虽重,尚有治疗余地,所以说脉自和者不死。 【原文】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译文】 陽明病,因病人出汗太多,以致津液外泄,肠中的津液减少而干燥,大便必定结硬,大便硬则会发生谵语,可用小承气汤主治。假使一服后谵语停止,就不要再服。 【评析】 本条讲肠燥便硬谵语的治法和主方。 陽明病,里热本已炽盛,热蒸津液外泄则汗多,汗多则体内的津液消耗愈多,肠内的津液减少,则大便干燥结硬,硬便阻结,则秽浊之气上攻,心神被扰,就会发生谵语。这种谵语是因硬便所致,所以治宜下法。不过,燥结的程度尚不太甚,因而不宜峻攻的大承气汤,只须小承气汤和其胃气。至于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的医嘱,也不可忽视,这是告诫凡用攻邪之剂,都应该注意中病即止,即使是小承气汤也是如此。 【原文】 陽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译文】 陽明病,谵语,发潮热,反而不能进食的,是肠中燥屎已成,应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若尚能进食的,只是大便硬结,应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 【评析】 本条讲据能食不能食,辨燥结的程度。 谵语潮热,是陽明燥结的主要见症,本条提出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鉴别燥结程度方法,就是参考病人的进食情况。一般是进食尚能如常,为燥结未甚,只宜小承气汤;如果不能食,则因燥结太甚,而胃气窒塞,非用大承气汤峻攻,不足以下其燥结实滞。所谓“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胃中”也是部位概念,实际是指大肠,胃中是不会有燥屎的。末句“宜大承气汤下之”,应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句下,不是用于能食便硬,这是不难区分的。 【原文】 陽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濈然汗出则愈。 【译文】 陽明病,下血并有谵语,这是热入血室,只是头部出汗,当刺期门穴,以泄去实邪,如能周身濈然汗出,就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热入血室的症治。 太陽篇所载热入血室症三条,均有经水适来适断等情况,可作诊断的参考。本条所述的谵语,头汗出症候,颇与陽明气分燥结症相似,所不同的,仅是大便下血一症,因此下血即成为本症的辨证眼目,也即热入血室与陽明气分燥结症的辨症关键。本证由于邪热入血,血为热迫,故便血;内热蒸腾,故头上汗出;血室隶于肝脉,肝主藏魂,热入而魂为所扰,故谵语。所以也宜治以刺期门法,以泄血分之实邪。如果刺后周身濈然汗出,表明血分之邪转由气分外出,则邪随汗解而病愈。 【原文】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1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注释】 1过经:意指太陽经表症已解。 【译文】 汗出谵语的,这是外有太陽中风,内有燥屎阻结。燥屎内结必须用泻下法治疗,但是须待太陽表症解除后才能攻下。若过早攻下,则会导致表邪尽陷而里实益甚,出现神昏语言错乱。若表症已解而里实未除,用攻下法治疗则会痊愈,可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里实兼表虚症,必须表邪解后,方可攻下。 本症是肌表之邪未解,陽明里实已成。汗出为风邪在表,谵语是燥屎内结。然而陽明病法多汗,但本症汗出是太陽表虚,仲景深恐医者误认作陽明汗出,所以着重指出“此为风也”,以期引起注意。表里症同具的治疗原则之一,里实者治应先表后里,表解乃可攻里,一般不得违反,所以接着指出“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所谓“过经”,就是太陽表症已经解除之后。唯恐认识还不够清楚,所以又补充说明本症的病机特点是“表虚里实”。如果表未解而误下,则表邪尽陷而里热益甚,谵语必然更加严重而语言更加错乱了。关于“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也是倒装文法,当接在“过经乃可下之”后面。 【原文】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译文】 病伤寒四五日,脉象沉而气喘胀满。沉脉是病在里,而反治以发汗法,以致津液随汗越出,大便因而困难。汗出为表虚,便难为里实,时间延久,就会发生谵语。 【评析】 本条讲里症误汗的病机变化及变症。 喘满症候,有因于表邪敛束,有因于里气壅塞。但表邪致喘必有恶寒、发热等表症,里实之喘必有恶热便秘等里症。同时表症之喘满,其满在胸部,其脉必浮;里症之喘满,其满在腹部,其脉必沉。本症 喘满脉沉,属里不属表可知,可是反用发汗剂以发其汗,以致津液外越,而肠中干燥,大便为难。所谓表虚,指汗出而津液越于外,里实,指便难而燥实结于内,但燥实程度尚不太甚,所以时间较久始发谵语。它与前条“表虚里实”的含义有所不同,前条表虚是指风邪在表而表虚症未罢,谵语是里实症已具,表里症同见,所以提出治疗原则,“过经乃可下之”。本条纯属于里症,表虚是指误汗而汗出津液外越,里实是指肠中干燥而便难,所以预断病的发展趋势为久则谵语。各有侧重,不应混同。有的注家认为表虚是表陽不足,有的认为表虚即表和之意,均不够确切。 【原文】 三陽合病1,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2,面垢3,(又作枯一云向经)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注释】 1三陽合病:太陽、少陽、陽明三经同时发玻 2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3面垢:面部油垢污浊。 【译文】 太陽、陽明、少陽三经合病,腹部胀满,身体沉重,转侧困难,口中麻木不仁,面部垢浊,谵语,小便失禁,如见身热、自汗出的,是邪热偏重于陽明,主治用白虎汤。若用发汗法治疗,就会使谵语更甚;若妄行攻下,就会造成额上出汗,四肢冰冷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三陽合病,陽明气热偏重的治法及禁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二陽并病,太陽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译文】 太陽、陽明两经并病,太陽表症已解,仅只见发潮热,手足微微出汗,大便解出困难而谵语的,是属陽明里实,攻下里实则可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二陽并病,表邪已解的症治。 二陽并病,是先见太陽表症,继见陽明里症,治疗必须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凡是表症未罢的,只可小发其汗,切不可攻下,本条虽然也是二陽并病,但太陽表症已罢,全是陽明里实症,潮热,手足漐漐汗出,谵语,都是典型的里实症候,虽然仅是大便难,也应当使用大承气汤。这表明大承气汤的运用,是综合全部病情来决定的。 【原文】 陽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1,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2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3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1愦愦:形容词,烦乱的意思。 2怵惕:恐惧貌。 3舌上胎者:舌上有黄白薄腻苔垢。 【译文】 陽明病,脉象浮而且紧,咽中干,口味苦,腹部胀满而气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体沉重。如误用发汗,就会心中烦乱,反而言语谵妄;如误用温针,就会怵惕烦躁不得安眠;如误用泻下,则胃气损伤,邪热扰于胸膈,引起心中懊,若舌有黄白薄腻苔,可用栀子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热症的治禁,及下后变症的辨治。 【原文】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如果误下后热盛津伤,出现口渴想喝水,口干舌燥的,主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热盛津伤的症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若脉涪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译文】 如果误下后出现脉涪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畅的,属陰伤有热、水热互结于下焦,主治用猪苓汤。 【评析】 本条讲陰虚有热,水气不利的症治。 本症与白虎加人参汤症颇相近似,论中并举于此,寓有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二症均有发热,渴欲饮水。但一是大渴大汗,小便通利,纯属热盛津伤,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一是小便不利,而无大汗出,不但热邪伤陰,而且兼有水气,所以用猪苓汤滋陰清热利水。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译文】 陽明病,汗出多而口渴的,属汗多津伤、胃津不足的口渴,不能用猪苓汤治疗。因为猪苓汤能够通利病人小便,而进一步损伤津液。 【评析】 本条说明猪苓汤的禁例。 猪苓汤症的口渴,虽说有陰虚里热的一面,但主要原因还是水气不化,津液不能上布,所以用猪苓汤,水汽一行则口渴自止。如果口渴是因为津伤太甚,猪苓汤则不可用。本条指出猪苓汤的作用是利小便,因而汗多胃燥的口渴禁用,这对于正确掌握猪苓汤的运用,是有参考意义的。 【原文】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译文】 病人脉浮而迟,表有热象,里是虚寒,泄泻完谷不化的,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表热里寒的症治。 陰寒内盛,陽气衰微,不能运化水谷,则泄泻完谷不化。因此,见到下利清谷,就可知道是陽虚里寒。虽然兼有表热症状,也应当先温其里,这是表里症同具,里虚者应当先治其里的治疗原则。 【原文】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译文】 如果胃中虚寒不能进食的,饮水后,呃逆则会出现。 【评析】 本条讲胃中虚寒的辨证。 胃为陽土,主纳谷,饮食入胃,全赖胃中陽气以运化。若胃陽虚衰,不能熟腐水谷,则不能饮食;陽虚则寒邪必盛,饮水不得布化,而水寒相搏,胃气不降,则气上逆而发生呃逆。但是,不能食亦有属于陽明燥热结实的。本症在治疗方面,自当以温陽驱寒为主。 【原文】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译文】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进食的,将要发生鼻衄。 【评析】 本条讲鼻衄的预断。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乃陽明气分风热上炽,可能会发生衄血。所谓“能食者则衄”,并不是说能食是鼻衄的先兆,这应与“陽明病,能食者,名中风”,联系起来理解,“能食”表明是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上盛而口干鼻燥,由是推知热盛迫血上逆自清窍外溢,从而预断将要发生鼻衄。其机制即是由气入血,当然也并非绝对,假使早投清泄气分之剂,鼻衄是可以避免的。 【原文】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1,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1饥不能食:言懊侬之甚,似饥非饥,心中嘈杂似饥,而又不能进食。 【译文】 陽明病,经用泻下法治疗,身热未除,手足温暖,无结胸的表现,心中烦躁异常,嘈杂似饥而不能进食,仅头部汗出的,主治用栀子豉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下早,热留胸膈的症治。 【原文】 陽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1,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注释】 1小便自可:小便还较正常的意思。 【译文】 陽明病,发潮热,大便溏薄(不硬),小便还较正常,胸胁部闷满依然不除的,可治以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里实未甚,少陽主症未罢,当治少陽。 本条所述是少陽之邪传于陽明的陽明病,但陽明虽实尚未太甚,而少陽症又未全罢,仍当先治少陽。陽明病,发潮热,里实症无疑,然而大便不是燥结,而是溏薄(不硬),小便不数而是自可,这就表明燥实的程度尚不太甚,先前的胸胁满症状依然存在,可见少陽病尚未全解,因此,应当先治少陽。小柴胡汤是治少陽病的主方,可是此处只曰“与”而不曰“主之”,可能是因为兼有陽明,尚有和解兼攻的大柴胡汤可供选择,用一“与”字,正是论治精神的具体体现。 【原文】 陽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1,身濈然而汗出而解。 【注释】 1胃气因和:胃的正常功能得到恢复。 【译文】 陽明病,胁下痞硬胀满,不解大便,呕吐,舌苔是白的,为柴胡症未除,治疗可用小柴胡汤。用药后,上焦经气得以畅通,津液能够下达,胃肠机能得以恢复,全身就会畅汗而病解。 【评析】 本条讲陽明少陽兼病,先治少陽。服小柴胡汤后汗解的机制。 本条论述陽明病宜用小柴胡汤的另一种情况。本条仅大便不通属于陽明,其他见症如胁下硬满、呕,均是少陽,特别是舌上苔白,乃少陽气滞津结的标志,所以也不可攻下,而宜小柴胡汤和解枢机。用之得当,往往有邪从汗解的可能。 【原文】 陽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译文】 陽明中风,脉象弦浮而大,全腹胀满,两胁及心下疼痛,按压很久而气仍不畅通,鼻中干燥,无汗,嗜睡,全身及面目都发黄,小便解出困难,发潮热,呃逆不断,耳前后部肿胀。症属三陽合病,治疗当先用针刺法以泄里热。刺后里热得泄,病情稍减,而未除太陽、少陽症,病邪经过了十余天,脉象弦浮的,可用小柴胡汤以解少陽之邪。 【评析】 本条讲陽明中风症兼太、少的辨治。 【原文】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译文】 脉但见浮象,而没有其他里症的,可用麻黄汤治疗。如果没有小便,而腹满与呃逆更加严重的,是属不治的死候。 【评析】 本条讲里症已罢而表症尚在的,可用麻黄汤。并交代病情转加的不良预后。 【原文】 陽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译文】 陽明病,自汗出,已伤津液,若再行发汗,而又小便通畅的,则更伤津液,导致肠中津液枯竭,引起大便硬结。此时大便虽硬结,泻下药攻下法也不宜用,必须待病人自己想解大便时,用蜜煎导引导通便,或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作为导药,以引导大便解出。 【评析】 本条讲肠中津亏便秘,可用外导法。 蜜煎方 食蜜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两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原文】 陽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陽明病,脉象迟,汗出很多,微微怕冷的,这是表症仍未解除,可发汗,适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兼太陽表虚的症治。 陽明病并非都是热实症,也有虚症、寒症,本条陽明病脉迟,当是陽明寒症,汗出多,微恶寒,则是兼太陽表虚,营卫不和。所以说表未解也,表未解,自应发汗解表,但汗出已多,所以不用麻黄汤,而宜桂枝汤解肌表之邪。注家大多拟定陽明病为热实症,因而解释往往牵强附会。其实早在宋代的庞安常与朱肱等已经明确指出“陽明中寒,恶寒为病在经,与太陽合病属表,可发其汗”。如果是陽明热症,即使兼太陽之表,也不可用辛温性质的麻桂,否则岂不蹈“陽盛则毙”的复辙? 【原文】 陽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译文】 陽明病,呈现浮脉,无汗而又喘促的,用麻黄汤发汗,就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兼太陽表实的症治。 【原文】 陽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1,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淤热2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释】 1热越:里热发越于外。 2淤热:邪热郁滞的意思。 【译文】 陽明病,发热汗出的,这是热邪能够发越于外,故发黄症不可形成。若仅见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身上无汗,小便不通畅,口渴想喝汤水,这是湿热郁滞在里,势必出现肌肤发黄。主治用茵陈蒿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湿热郁蒸发黄的症治。 陽明发黄,多由于湿热郁蒸所致。形成湿热郁蒸的条件,主要是无汗与小便不利,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泄,湿热交蒸,郁而不达,因而酿发黄疸。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乃是因湿热内郁而熏蒸于上的缘故。里热炽盛,所以渴引水浆。治疗湿热发黄,要在清热利湿。本症治以茵陈蒿汤,取其苦寒通泄,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湿去热清,则发黄自消退而愈。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两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原文】 陽明证,其人喜忘1者,必有畜血2。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注释】 1喜忘:喜,作“善”字解。言语动静随过随忘,即健忘之意。 2畜血:畜,与“蓄”字同,淤血停留叫蓄血。 【译文】 陽明病,健忘的病人,则体内一定有蓄血。由于淤血久停,气血阻滞,故使人健忘。其大便虽然硬结,但易解出,且颜色一定是黑的,宜用抵当汤攻下淤血。 【评析】 本条讲陽明蓄血症的成因与症治。 【原文】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译文】 陽明病,泻下之后,心中嘈杂烦闷,肠中有燥屎的,可用攻下法。如果腹部微满,大便必然只是初硬后溏,就不可攻下。如果有燥屎内结的,可以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病下后里实尚在,可攻与不可攻的辨证。 攻下是陽明燥结症的正治方法,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很快收到预期的效果。现在用泻下法之后,病人仍然心中懊而烦,这有多种原因,应当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条就是讨论这一病情的辨证论治问题。如果有腹部大满,或绕脐痛、潮热、手足汗出等症,表明肠中仍有燥屎阻结,那么,仍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切不可拘于下后。文中虽没有记载这些症候,但从“胃中有燥屎”句不难推知。另外从“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也可作为反证。 【原文】 病人不解大便五六天,脐腹部疼痛,烦躁不安,定时发作,这是肠中有燥屎阻结,故导致大便秘结。 【译文】 病人五六日未大便,环绕脐周疼痛,烦躁不安,发作有一定时间,这是因肠中有燥屎阻结,所以大便不通。 【评析】 本条讲肠中燥屎阻结便秘的辨证。 病人五六日不大便,如果是因肠中燥屎阻结,就会伴有绕脐疼痛,浊气蒸扰,则烦躁不安。其腹痛烦躁,所以会发作有时,乃屎气攻冲的缘故。正因为如此,烦躁腹痛发作有时,又可作为判断肠中燥屎已成的根据。燥屎既结,当然大便不通了。 【原文】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陽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病人心烦发热,汗出之后已经解除。可是病又发作,且像疟疾一样,每至午后定时发热,这是属于陽明里热。脉实有力的,治宜下法;脉象浮虚的,治宜汗法。攻下可与大承气汤,发汗可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以决定汗下治疗。 【原文】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译文】 用峻泻药攻下后,病人又出现六七天不解大便,烦躁不解,腹部胀满疼痛的,这是肠中有燥屎的缘故。这样的原因是下后余热未尽,与肠内宿食相结合而成燥屎,治疗时适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大下之后,只要出现燥屎阻结症候,仍应用大承气汤攻下。 陽明里实症,大下之后,便通热退,自然向愈。本条提出下后复见里实的一种情况,大下后又六七日不大便,同时烦躁不解,而且腹满胀痛,这是燥屎复结,仍当再进攻下,不可因已用大下而印定眼目,遽尔改弦易辙,反而因循致误。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就是肠有燥屎的确据。关于大下之后,何以会仍有燥屎?当是因这六七日所进的食物,由于传导不畅,糟粕未能排出而滞留肠中,与余邪相合又形成燥屎的缘故,“本有宿食”,就是对燥屎复结原因的说明。当然,是否可以再下,还应以辨证为前提,如果烦不太甚,腹微满不通,那么攻下法就应慎用,尤其是大承气汤。 【原文】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1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注释】 1喘冒:喘,因实邪壅滞,气息不畅而喘;冒,因浊气上逆,而头目昏冒。 【译文】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忽而困难,忽而容易,体表时有轻微发热,喘息昏冒不能安卧的,这是因燥屎阻结所致,治宜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燥屎内结,喘冒不能卧的症治。 【原文】 食谷欲呕1,属陽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释】 1食谷欲呕:当进食时气逆要呕。 【译文】 病人进食后想呕吐的,属陽明胃寒症,主治可用吴茱萸汤。若服吴茱萸汤后呕吐反而增剧的,则不属胃中虚寒,而是上焦有热。 【评析】 本条讲陽明寒呕的辨治。 陽明包括胃与大肠,本条提出食谷欲呕,属陽明,主要指胃寒气逆。胃主纳谷,胃气以下行为顺,胃寒则不能纳谷,胃气不降而上逆,所以食谷欲呕。既是陽明虚寒,温中降逆,自对治法,那么吴茱萸汤也自对主方了。然而,病情是复杂的,临床上食谷欲呕,服用吴茱萸汤,也间有不是痊愈而是更加剧烈的,可能是上焦蕴热的缘故。这就表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视作绝对。论中所以这样叙述,正是临床实践的总结,不但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所以尤为可贵。同时也可看出临床辨证必须周密细致,切忌马虎大意。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太陽病,寸缓、关涪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陽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译文】 太陽病,寸部脉缓,关部脉浮,尺部脉弱,病人发热,汗出,怕冷,不呕吐,心下痞满不适的,这是医生误用攻下所致。若无误下,病人出现不怕冷而口渴的,这是邪传陽明。若小便次数多的,大便一定干硬,其人虽然十余天不解大便,也不会有什么痛苦。若是胃中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想要喝水的,可以给予少量汤水,以补充津液,津液恢复,则病可愈。若是水饮内蓄、气不化津所致的口渴的,宜用五苓散通陽化气行水。若是其他原因所致口渴的,可根据病情,依法施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表虚症可能发生几种不同症候的辨证论治。 【原文】 脉陽微1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陽脉实2,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陽绝于里3,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注释】 1脉陽微:脉浮虚无力。 2陽脉实:脉浮盛有力。 3陽绝于里:陽气独盛于里。 【译文】 脉象浮虚无力,而微有汗出的,是邪去表和,病将向愈。如果汗出得多,就是太过。脉象浮盛有力,由于发其汗而汗出多的,也是太过。太过则陰液耗伤,致陽气独盛于里,胃肠津液缺乏,大便因而干硬。 【评析】 本条说明津伤、陽绝于里的机转与症状特点。 【原文】 脉浮而芤1,浮为陽,芤为陰,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陽则绝。 【注释】 1芤:脉中空无力,状如葱管,因名为芤,主治陰血不足。 【译文】 脉浮而芤,浮主陽气盛,芤主陰血虚,浮脉与芤脉相合,胃气偏亢则生热,陽热亢盛至极,陰液亏虚,因而大便硬结之症便形成了。 【评析】 本条讲陰虚陽盛的脉候与病理机转。 【原文】 趺陽1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注释】 1趺陽:冲陽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骨间,属足陽明胃经。 【译文】 趺陽脉浮而涩,浮主胃热盛,涩因小便数而津液偏渗,浮脉与涩脉同时并见,表明肠燥便硬,这是脾的功能被胃热所约束,不得正常输布,用麻子仁丸主治。 【评析】 本条讲脾约症的病理机转与主治方剂。 趺陽脉专候脾胃,趺陽脉浮,为胃中有热,胃气亢盛,故脉应之而浮;涩为脾陰不布,故脉应之而涩。胃强脾弱,则弱者受强者之约束,而气馁不用,因此,脾失转输,津液不能四布,而但输膀胱,所以小便数而大便干硬。由于胃热肠燥,所以治宜麻子仁丸润肠通便,而不宜单纯苦寒攻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两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原文】 太陽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1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释】 1蒸蒸发热:高热炽盛貌。 【译文】 太陽病,三天过后,用发汗法治疗而病不除的,高热炽盛的,是转属陽明,主治则用调胃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太陽转属陽明的症治。 太陽病用发汗法,照理当汗出病解,可是却蒸蒸发热,这是表邪传里,化热成实的征兆。因此,断为属胃,随症转方,自以调胃承气汤为的治。因为蒸蒸发热,是陽明热实症的主要热型之一,所以特举出以做辨证的依据,它如腹满、便秘、烦躁等比较常见的里实症,虽然没有提及,也是不难推知的。 【原文】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译文】 伤寒,用过吐法以后,腹部胀满的,可治以调胃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吐后燥实腹满的治法。 用过吐法之后,见到腹部胀满,可以推知,在上之邪虽得到排除,而中焦之邪却化燥成实,这时自应治以下法。但吐后胃气必受损伤,又不宜峻下,调胃承气汤当是最适合的方剂,所以说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译文】 太陽表症,用催吐、攻下或发汗后,出现轻微心烦、小便频数、大便硬结的,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攻下里实,则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误治后,邪传陽明成实,症势较轻的治法。 太陽病,或用催吐,或攻下,或发汗后,津液受伤,表邪传里化燥成实,邪热扰神则微烦,小便数则津液下泄,于是肠中干燥而大便结硬,但燥结的程度尚不太甚,故只宜用小承气汤以和下之。 【原文】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陽、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得病两三日,脉弱,没有太陽症和柴胡症,烦躁不安,胃脘部胀硬。到了四五日,虽然能食,可用小承气汤,但只能少少给与小量以微和胃气,使病人得到小安。到了第六日,再给服小承气汤一升。如果六七日未解大便,小便少的,虽然不能食,也不可大剂攻下,因为仅是初头硬,后必溏薄,未完全燥硬,误用攻下,必解溏薄大便。必须小便利,粪便始完全燥硬,才可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症实脉虚,小承气汤的权宜给药方法。 【原文】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1,睛不和2,无表里证3,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释】 1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楚。 2睛不和:眼珠转动不灵活。 3无表里证:没有典型的表症和里实症。也有认为无少陽半表半里症。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既无头痛畏寒等表症,又无谵语、腹满痛等里症,大便不易解出,体表有轻微发热的,这是燥热内结成实,而又真陰欲涸,应急下存陰,适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燥热灼烁真陰,治当急下。 本条为陽明急下症之一,虽然没有明显的表症,也没有典型的里实症,仅是大便难,身微热,但突然发生目中不了了,而且眼球转动不灵活,这是燥热灼烁,真陰将竭的反映,因此,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否则就将燎原莫救。 【原文】 陽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译文】 陽明燥实症,里热熏蒸而发热汗出很多的,治当用大承气汤急下。 【评析】 本条讲燥实迫津外泄的汗多,治应急下。 【原文】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发汗以后,不仅病未除,反而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是发汗伤津,燥热迅速内结成实,应急下存陰,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发汗不解而腹满痛,治宜急下。 病在太陽,发汗则邪去正安。病在陽明,发汗则伤津而热邪更炽。今发汗而病不为解,则非表邪可知。汗伤津液,则肠中燥结更甚,气机窒塞不通,所以腹部胀而且痛,恐下缓则胀痛不除,故宜用大承气汤急下。 【原文】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腹部胀满持续不减,即使有时略有轻减,也是微不足道,应当治宜下法,可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阐述大承气汤症腹满的特征。 腹满有虚实之辨,虚寒腹满,由于脾虚不运而寒凝气滞,里陽时通时闭,其腹满常有缓解的时候。实热腹满,由于燥屎阻结,气滞不通,因而腹满无轻减之时,所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正是对陽明燥实腹满特征的描绘。这种腹满,必须治以攻下,所以宜用大承气汤。 【原文】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1者,为顺也。负者2,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释】 1其脉不负:陽明属土,少陽属木,若木不克土,未见少陽之脉,而见陽明之脉,是为“其脉不负”。 2负者:木邪克土,而纯见少陽弦脉,为负、为逆。 【译文】 陽明、少陽两经合病,邪热下迫大肠,势必发生腹泻。若木不克土,而见实大滑数之脉,与陽明实热相符的,为顺症;若木邪克土,纯见少陽弦脉的,为逆症。现脉象滑而数,是陽明有宿食内停、宿滞内阻,应当攻下宿滞,可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陽明、少陽合病下利,参考脉象以断病势的顺与失,并决定治法。 三陽病各有主脉,太陽病脉浮,少陽病脉弦,陽明病脉大,何经的病邪偏重,即反映出何经的脉象。本症陽明、少陽合病,邪热下迫大肠,所以发生下利。此时脉象若实大滑数,则陽明偏胜,不受木克,就为不负,为顺症;如见少陽弦脉,则表明木邪偏胜,木必克土,所以为负、为失。如脉见滑数,多为宿食之症,宿食可下,故宜大承气汤。 【原文】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宜抵当汤。 【译文】 病人没有典型的表症和里症,发热已经七八日,虽然脉象浮数,也可以用下法。假使用泻下法后,脉数没有改变,并且消谷善饥,这是邪不在胃而热合于血分。到六七日不大便的,有淤血内结,宜用抵当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陽明血分淤热的症治。 【原文】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译文】 若攻下后脉数不解,而又腹泻不止的,为热邪下迫,势必会出现协热下利、解脓血便的变症。 【评析】 本条承接上条,说明下后可能发生的另一种情况。 下后脉数不解,里热未除可知。下利不止,是中气因下而伤;淤血被热所蒸腐,故协热而便脓血。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译文】 伤寒,发汗以后,皮肤与眼睛都发黄色,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里有寒湿未得解除的缘故。治疗这种发黄,不可以用下法,应当在寒湿的治法内去寻求。 【评析】 本条讲病人素有寒湿在内,脾胃的陽气早已不足,患伤寒而用汗法,外邪虽去,里陽更虚,因而寒湿愈甚,湿淤不化,则郁而发黄。这种发黄为陰黄,与湿热发黄的陽黄不同。陽黄的黄色鲜明,且必伴有其他热症;陰黄的黄色晦暗,由于陽微湿困,必伴有其他寒症,不难区别。既然与湿热发黄迥异,当然不可用清泄方法,所以,当于寒湿中求之。 【原文】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皮肤发黄如橘子色,小便不通畅,腹部稍感胀满的,主治宜用茵陈蒿汤。 【评析】 本条讲茵陈蒿汤症治。 本条讨论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湿热发黄的黄色鲜明,与寒湿发黄的黄色晦暗截然不同,特举出“如橘子色”来形容比喻,这样,就更有利于鉴别辨证。由于湿热郁滞,所以小便不利,腹部微满,病势偏重于里,故以茵陈蒿汤主治。 【原文】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译文】 伤寒,周身发黄,并伴有发热,用栀子柏皮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栀子柏皮汤证治。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伤寒,淤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湿热郁滞在里,身体必定发黄,若兼有头痛、畏寒、无汗、身痒等表症的,主治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评析】 本条讲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症治。 本条是外有寒邪,内有湿热,郁蕴不解的发黄症治。文中叙症甚简,从方剂的作用来理解,可以想见必有一系列的表症存在,如头痛、身痒、恶寒、无汗等;因病势偏重于表,所以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也)、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荆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陽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1也。 【注释】 1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陽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陽病提纲。 【原文】 少陽中风1,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注释】 1中风:此处当是感受风热之邪。 【译文】 少陽感受了风邪,两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扰不宁的,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误用吐下,会引起心悸和惊惕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少陽中风的主症与治禁。 足少陽之脉,起于目锐眦,走耳中,下胸贯膈,风热之邪随经上扰,壅遏清窍,则耳聋目赤,少陽经气郁滞,则胸中满而烦。并不是有形实邪,当然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果误用吐下,势必损气耗液,引起心悸、惊惕等变症。 【原文】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陽。少陽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一云躁)。 【译文】 外感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症属少陽。少陽病不能用发汗法治疗,误发其汗,津液受损,津伤胃燥,邪传陽明,就会出现谵语。若通过治疗,胃气得以调和,则会痊愈;若胃气不和,则会出现烦躁、心悸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少陽伤寒的主脉和治禁,以及误汗的病变转归。 本条也是讨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方法。三陽病都有头痛发热,但脉有不同,太陽病为正气抗邪于表,其脉必浮;陽明病为热势炽盛而正气不虚,其脉必大。少陽病当从表入里的过渡阶段,邪已去表故脉不浮,虽化热而热势未盛,故脉不大,而是脉象弦细。因此根据脉弦细来参合头痛发热,就可以确诊为病属少陽。病不在表,自非汗法所宜,所以有不可发汗之禁。误汗则津液外越,里热更炽,于是胃燥成实而发生谵语。 【原文】 本太陽病不解,转入少陽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译文】 原患太陽病,未解除,病邪传入少陽,出现胁下痞硬胀满,干呕,不能进食,发热怕冷交替而作,若未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见脉沉紧的,治疗时可用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转入少陽的脉症和治法。 本条首先提出本太陽病不解,转入少陽,表明是自太陽传来。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饮食,往来寒热,无疑为少陽的主症,可是脉却非弦细,而是沉紧,脉与症不符。脉沉紧,一般应是少陰里寒,而不是少陽病,此时的脉沉紧,乃与太陽病脉浮紧相对而言,特提出尚未吐下,这是结合问诊,极有参考价值。若是经过吐下,沉紧则可能是正伤邪陷于里;未经吐下,只表明邪已内传,但不是邪陷,况且少陽主症已具,脉症合参,因此断为邪在少陽,可治以小柴胡汤。似乎是舍脉从症,实际上仍是脉症合参,具体分析,不应仅就表面简单理解。 【原文】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玻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译文】 假使已用过催吐、泻下、发汗、温针等治疗方法,病人言语谵妄,而柴胡汤症全不存在,这已成为坏玻应详审其属于何种误治的病变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治疗。 【评析】 本条说明少陽坏病的治则。 少陽病治宜和解,汗、吐、下、温针,都应禁用,不管误用哪一种方法,都会引起变症。谵语,就是误治的变症之一,还会有其他变症。从“柴胡证罢,此为坏脖,可见不是专指谵语,应该遵循救误的原则,“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本条经过误治,柴胡症已罢,就不是柴胡汤所能主治,所以说以法治之。 【原文】 三陽合病,脉浮大,上关上1,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注释】 1上关上:脉象浮大而长,从关部上至寸口的意思。 【译文】 太陽、陽明、少陽三经同时皆病,其脉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闭合则会出汗。 【评析】 本条讲三陽合病的脉症。 太陽、陽明、少陽三经同时俱病,为三陽合玻脉浮大,浮为太陽之脉,大为陽明之脉,上关上指脉形弦长,为少陽之脉。但欲眠睡,颇似陰盛陽虚的少陰病,但少陰陰盛陽虚,脉必沉而微细;本症脉浮大弦长,可见绝非少陰,而是枢机不和。且少陰病必是无热恶寒,本症必有陽热见症,不难区别。 至于目合则汗,亦缘于少陽半里之热,目合时卫气行于陰而里热甚,表陽不缴,因而热迫液泄,腠理开而盗汗出。少陽为枢,外邻太陽,内接陽明,三陽合病,以少陽为主,所以盗汗责之少陽胆热,而与陽明热盛的自汗出病机有着浅深轻重的不同。 【原文】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陽去入陰1故也。 【注释】 1陽去入陰:去表入里的意思。 【译文】 病伤寒六七日,体表没有大热,病人躁扰心烦不安的,这是外邪去表入里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据症推断病理转归。 表为陽,里为陰,无大热谓表无大热,与麻杏甘石汤症无大热的性质一样,烦躁不安,由于里热炽盛,这是邪已从表入里,所以说“陽去入陰”,这是通过前后病情比较并根据现有症候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认为陽去入陰是陽症转为陰症,但是从整个病程来看,却很少这种可能。无大热不等于无热,可见理解成陰症是不确切的。 【原文】 伤寒三日,三陽为尽,三陰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陰不受邪也。 【译文】 外感病第三天,邪气已传尽三陽经,应当传入三陰经。此时,若病人反而能够饮食而不呕吐的,是邪气未传入三陰经。 【评析】 本条讲胃和能食,外邪不会传入陰经。 此条与太陽病篇第五条“伤寒两三日,陽明、少陽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的精神是一致的,旨在强调病情传变与否,不应拘于日数。所谓伤寒三日,三陽为尽,三陰当受邪,乃是计日传经的传统旧说,实际很少这样,绝对不可拘泥。病情的传变与否,以及如何传变,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今能食而不呕,表明胃气调和,邪就不会传入三陰,从而断定三陰不受邪,这对于病变转归、病势进退的预断,具有普遍意义。 【原文】 伤寒三日,少陽脉小者,欲已也。 【译文】 伤寒三日,病在少陽,脉象小的,为病将转愈。 【评析】 本条讲少陽病脉小,为将愈之候。 根据《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应为少陽受玻脉小是对脉大而言,《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大则病进。”脉大标志着邪气盛,故为病进;今脉小,则邪气不盛,所以为欲愈的征象。但必须症势亦见轻减,庶为欲愈;否则,脉虽小而症势加剧,则为邪盛正衰,而不是愈候。 【原文】 少陽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译文】 少陽病即将解除的时间,多在早晨三时至九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少陽病欲解的大概时间。 少陽属木,配四时则旺于春,配一日则旺于寅卯辰时,约在黎明或早晨,所以少陽病欲解,多在这段时间。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太陰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1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4。 【注释】 1自利:不因攻下而自泻利。 2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译文】 太陰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若误用攻下,则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虚寒症的典型症候与误下后果。 太陰与陽明同主胃肠疾患,但临床表现却有所不同,陽明病多为里实热症,太陰病多为里虚寒症,所以有“实则陽明,虚则太陰”的说法。陽明和太陰为表里,在病理上又可以互相转化,陽明可转入太陰,太陰可转属陽明。 【原文】 太陰中风,四肢烦疼,陽微陰涩1而长者,为欲愈。 【注释】 1陽微陰涩:此处陰陽作浮沉释,即浮取而微,沉取而涩。 【译文】 太陰中风,四肢疼痛而烦扰无措,脉搏由微涩而转变为长脉的,这是将要向愈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太陰中风的主症及欲愈的脉症。 太陰属脾,脾主四肢,太陰经感受风邪,所以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是风邪不盛,沉取而涩,为里虚湿滞,此为邪入太陰,太陰中风,四肢烦疼之病脉。陽微虽为邪微,但陰涩为里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则欲解而不得。欲愈关键全在由微涩脉转为长脉,涩脉转长为正气来复之征,正气复就有力驱邪外出,所以知为欲愈。假使脉但微涩而不长,就不会是欲愈了。 【原文】 太陰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1。 【注释】 1从亥至丑上:夜晚十时至深夜二时。 【译文】 太陰病即将解除的时间,大多在二十二时至深夜二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好转的大概时间。 《内经》:“合夜至鸡鸣,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为陰中之至陰,主旺于亥、子、丑三时,子时正值夜半,为陰极陽还之时。太陰病多为脾虚中寒症,得此时陰消陽长,陽从内生之助,有利于消除中寒,所以太陰病将愈也在其本经当旺的时间。 【原文】 太陰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太陰病,如果见到表症而脉浮的,可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兼表症的治法。 本条仅举出脉浮,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太陰病本属里症,以理推测当为沉脉,今脉不沉而见浮象,提示当兼表症,在表之邪未罢,故仍以桂枝汤解表。本条乃举脉略症,不应理解为单纯据脉定症,然而太陰病兼表,何以不先里后表,却先治表,必然是太陰里虚寒尚不甚,若里虚寒较甚,则虽有表症,亦不可先治其表,而宜先温其里,后和其表,或温里为主,兼以和表,如桂枝人参汤即是其例。“陽明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陰”,可与本条互参。然而本症既用桂枝汤治疗,那么以药测症,自当有头痛、发热、恶风等见症,否则仅据脉浮即用桂枝汤,那是不够妥切的。 【原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陰,以其脏有寒1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 【注释】 1脏有寒:太陰脾脏虚寒。 2四逆辈:四逆汤一类的方药,应包括理中汤在内。 【译文】 腹泻而口不渴的,这是属于太陰病,因为脾脏虚寒的缘故,应当以温里法进行治疗,宜服用四逆汤一类的方药。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的主症、病机和治则。 自利不渴是太陰病虚寒下利的特点。因太陰脾陽虚弱,病则从寒湿而化,寒湿之气弥漫所以不渴,但也不是绝对如此,如果腹泻日久或腹泻很是严重,津液外泄过甚,亦会产生口渴,不过渴并不甚,或渴喜热饮,所谓自利不渴,是指太陰初病,泻下程度并不严重而言。另太陽陽明合病而下利的葛根汤症,口亦不渴,因此仅据下利不渴,不能即指为太陰病,还须从其他方面加以辨证。仲景提出“藏有寒故也”一句,很有意义,凡是泻下清稀,舌苔白腻,脉形迟软等,都可从脏有寒施治,与葛根汤症下利不渴属于表邪不解而里气不和者,自是不同。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陰1;太陰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2,腐秽3当去故也。 【注释】 1系在太陰:属于太陰。 2脾家实:此处“实”字非指邪实,乃是脾陽恢复的意思。 3腐秽:肠中腐败秽浊的物质。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陰。太陰寒湿内郁,全身应显发黄,若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会形成发黄症。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故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这是脾陽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 【评析】 本条讲太陰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本条自“伤寒脉浮而缓”至“系在太陰”,是对太陽中风和太陰症的辨证鉴别。太陽中风脉浮缓,必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表症。今脉浮缓而手足自温,则知身体并不发热,当然亦无其他表症,所以脉浮缓为病不在太陽而在太陰,这是两者的区别。 【原文】 本太陽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陰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译文】 本是太陽病,医生反用攻下药,因而引起腹中胀满,并时时腹痛的,这是因误下邪陷太陰,当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假使肠中有积滞而大实痛的,当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太陽病误下邪陷太陰的症治。 太陽病误下伤脾,邪陷太陰,脾伤气滞络淤,以致发生腹满疼痛等症,基于症情有轻重之别,论治又略有不同,轻者仅腹满时痛,治宜温陽和络,桂枝加芍药汤主之;重者则腹部大实痛,仅用温陽和络法,力难胜任,还当兼用泻实导滞,宜桂枝加大黄汤。本症腹满时痛与太陰病提纲条所述的“腹满时痛”,其性质并不全相同。提纲症不但腹满时痛,而且自利益甚,全属太陰虚寒,故治以温脾祛寒,可用理中汤。本症不兼自利,因为脾伤气滞络淤,所以治用桂枝加芍药汤温陽和络。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太陰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1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注释】 1行:此处作“用”字解。 【译文】 太陰病,脉象弱,病人虽暂时没有腹泻,其后一定续发腹泻。对于此类患者,若应当使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量使用。这是病人脾胃之气虚弱,容易受到损伤的缘故。 【评析】 本条举例说明中气虚弱之人用攻伐药必须注意用量。 本条举例说明临床用药,必须注意患者体质,体质弱的,攻伐药应慎用,或减轻用量。太陰病,脉弱,为中气虚弱的现象,其人续自便利,是推测之词,因脾虚气陷而清陽不升,最易发生腹泻,暂时虽然便硬,其后大多会续自发生腹泻。凡是寒性攻伐之药,均宜慎重使用,即使有腹满时痛或大实痛而需要使用大黄、芍药者,亦必须减轻其用量,因中气虚弱,则易致下利,否则必致更虚而下利不止。 由此可知,桂枝加芍药汤主治不同于一般虚症,桂枝加大黄汤主治也不同于陽明实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陰之为病,脉微细1,但欲寐2也。 【注释】 1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陽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2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陰病的症候特征,为脉象微细,精神委靡、神志迷糊欲睡。 【评析】 本条为少陰寒化症脉症提纲。 【原文】 少陰病,欲吐不吐1,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陰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2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释】 1欲吐不吐: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状态。 2下焦:这里指肾脏。 【译文】 病人欲吐而又不能吐,心里发烦,精神委靡,只想睡觉。到了第五、第六日,腹泻而口渴的,属于少陰病症,这种口渴,是因津液不足而引水以自救。如果小便色白,则少陰病陽虚的症情完全具备。小便色白,是因为下焦虚寒,不能化气制水,所以会颜色清白。 【评析】 本条讲少陰虚寒症的辨证。 本条分两节讨论。 自“少陰脖至“虚故引水自救”为一节,是叙述少陰陽虚的吐利症状。 少陰病,欲吐不吐,是下焦陽气衰微,寒邪上逆的缘故。由于虚寒下利,肠胃空虚,所以虽欲呕吐,而复不能吐。陰盛于下,则虚陽易于上扰,所以出现心烦。这种心烦,和陽明胃实的心烦,以及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性质上完全不同。陽明胃实的心烦,必有一系列热实症,如便秘、腹满痛、舌苔黄燥、口干燥等症状。栀子豉汤症的心烦,为余热留扰胸膈,必有心中懊等情况。本症的心烦,必有下利、脉微细等下焦虚寒见症,因此,在鉴别上并不太困难。但欲寐,是少陰虚寒主要症状之一,和心烦并见,更证明这种心烦是属少陰虚寒,而非邪热内扰,心虽烦而仍欲寐,则陽衰神惫可知。自利而渴,亦属少陰陽虚现象,此种口渴,不是陽热有余,消烁津液;而是真陽不足,不能蒸化津液上承,其渴必喜热饮,且饮量亦必不多,所谓虚故引水自救,就是具体的说明。太陰属脾实寒湿,所以自利不渴;少陰属下焦陽虚,不能蒸化津液上承,所以自利而渴。但与陽经实热症的口渴下利,又必须作出区别。大凡陽症下利,利必臭秽,肛门灼热,苔必黄垢,且必伴有身热、脉数等脉症,而少陰陽虚的下利口渴,利必清稀溏泄,或完谷不化,苔白润,且必伴有恶寒、脉微等脉症。 从“若小便色白者”至“故令色白也”为又一节,说明小便色白是诊断少陰病陽虚寒盛的重要依据。 从辨证上来说,欲吐不吐、心烦,以及自利而渴,诊为陽虚寒盛,尚嫌证据不足,只有小便色白清长,才完全排除属热的可能,从而确诊为陽虚寒盛,所以说“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少陰下利而渴,是下焦陽虚寒盛,无陽以温,不能制水,所以小便清长,若陽热下利,则小便无不短赤。 【原文】 病人脉陰陽俱紧,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属少陰,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紧,紧脉主寒,病人本应当无汗,却反而汗出的,是陽气外亡的征象,这属于少陰亡陽症,理应呈现呕吐、腹泻、咽喉疼痛等症。 【评析】 本条讲辨少陰亡陽的脉症。 脉紧主寒,脉陰陽俱紧,则为寒邪已直侵少陰。太陽伤寒,脉陰陽俱紧。是浮而紧;少陰病,脉陰陽俱紧,是沉而紧。陰症本不当有汗,现在反见汗出,这是陰寒太甚,陽虚不能固外而从外脱的现象。里寒盛而陽外脱,所以当有吐利咽痛等情况发生。因少陰脉循喉咙,虚陽循经上越,郁于咽嗌,则咽痛,陰盛于内,中陽不守,则上吐下利。 少陰病既吐且利,陰寒已盛,若再见咽痛汗出,亡陽之变即在顷刻,此时应急投大剂姜,附以回陽固脱,若因循失治,那是非常危险的。 本症咽痛,由于陰寒极盛,虚陽上浮所致,大多不红不肿,和实症咽痛完全不同,切不可治以清热利咽等通套药方,也不需要单独治疗,得姜附回陽以后,火归本位,则咽痛亦自能痊愈。 【原文】 少陰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1少陰汗也。 【注释】 1强责:过分强求的意思。强责少陰汗,是不当发汗而强用发汗的方法。 【译文】 患少陰病的人,咳嗽,腹泻,又有谵语的症状,这是因误用火法,强发少陰之汗,劫耗津液的缘故,小便必然是艰涩难下。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火劫伤陰的变症。 少陰病本有寒化、热化的不同,咳而下利的症候,也有从陰化寒,从陽化热的区别。从寒化的,用真武汤,从热化的,用猪苓汤,这是一般的大法。今文中指出“被火气劫”一句,是从谵语的症状悟出,因为使用火法必然损及陰液,心陰受伤以致心神浮越,因而出现谵语;肾主二便,今强迫少陰之汗,津液受伤,化源不继,是以小便难。 关于谵语一症,亦有作胃陰被劫释,如《金鉴》曰:“今被火气劫汗,则从热化而转属于胃,故发谵语。”又如尤在泾曰:“少陰不当发汗,而强以火劫之,不特竭其肾陰,亦并耗其胃液,胃干则谵语。”是说亦有理致,可以并存,临床自当结合全部病情辨证。 【原文】 少陰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译文】 少陰病,脉象沉细数,是病在里,治疗时不宜用发汗法。 【评析】 本条讲少陰里症,禁用发汗。 臭节草少陰病属里症,故云“病为在里”,里症一般是禁汗的,如误用之,就会导致伤津或亡陽的危险。若少陰里虚寒而兼有太陽表症发热无汗脉沉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权一汗,但必须配伍护陽的药物,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一类方剂。本症脉细沉数,数脉似应主热,但数而沉细,就不能肯定属热,相反,大多数属于里虚寒甚,因此说“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原文】 少陰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陽故也;陽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译文】 少陰病,脉搏呈现若有若无的微象,这是陽气大虚,不可用发汗药治疗。陽已虚,而尺部脉搏弱涩的,是陰亦虚,也不可用泻下剂。 【评析】 本条指出少陰病汗下禁例。 本条陽虚禁汗,陰血虚禁下,乃行文之便,决不意味着陽虚可下,陰血虚可汗。应知汗、下为攻邪之法,无论陽虚、陰虚,汗、下皆不可用。 【原文】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译文】 患少陰病,到了八九日,全身和手足都发热,这是热在膀胱,必将引起小便下血。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热涉膀胱血分的变症。 少陰病邪涉于膀胱血分,热伤血络,可以出现小便血的变症。“一身手足尽热”是本症的辨证要点。其一,有别于陰盛格阻症,其症身热不恶寒,但手足必冷;其二,作为热在膀胱的标志,膀胱外应皮毛,热在膀胱,故一身手足尽热。 【原文】 少陰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1,为难治。 【注释】 1下厥上竭:厥逆因于下焦陽虚,故称下厥;陰血因上出而耗竭,故称上竭。 【译文】 少陰病,仅见四肢厥冷和无汗,却强行发汗,势必伤经动血而引起出血,其出血部位难以预测,有的从鼻出,有的从眼睛出,即所谓的下厥上竭,属难治之症。 【评析】 本条讲强发少陰之汗,而导致动血的变症。 病人少陰,气血陰陽均已亏损,即使有可汗、可下的症候,亦应该慎重用药。少陰病,陽气虚弱,所以厥冷无汗,假使汗出,则多属亡陽危候。少陰正症,本无汗法,篇中麻附细辛、麻附甘草二汤,都因有太陽兼症,所以发表与护陽同用,以求从权一汗。今少陰病外无兼症,而强发其汗,不但伤陽,而且伤陰,更能扰动营血,血随虚陽上涌,循清窍而出,但病变仓促,很难逆料何窍出血。所以说,或从口鼻,或从目出。先是陽气衰于下而为厥逆,复以误汗,营血外溢而竭于上,造成下厥上竭,下厥治当用温,而上竭又不宜用温,顾此失彼,确属难治之候。 【原文】 少陰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译文】 少陰病,恶寒怕冷,身体踡卧而下利,手足逆冷的,预后不良。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纯陰无陽的不治症。 少陰病预后的吉凶,决定于陽气的存亡。陽气尚存的,是为可治;陽气衰绝的,是为不治。本条恶寒而无身热,身蜷而手足不温,是谓有陰无陽之症,已属危候,而又兼下利,所以断为不治。 【原文】 少陰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译文】 少陰病,呕吐,腹泻,神昏躁扰不宁的,属于死候。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陽气衰竭的死候。 少陰病吐利,出现躁烦,是衰微的陽气与邪抗争的表现。如果正能胜邪,则当陽回利止,病即由重转轻。今更增加四逆,则可证陰邪猖獗,陽气已达到竭绝的地步,有陰无陽,所以断为死症。 【原文】 少陰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1者,死。 【注释】 1自冒:冒者,如以物冒首之状,这里是指眼发昏黑,目无所见的昏晕而言。 【译文】 少陰病,下利虽然停止,而头部发生眩晕,并且时时自冒的,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陰竭陽脱的死症。 本条的利止,未言手足转温,而反见到头眩和时时自冒的现象,可知这一利止,不是陽气来复,而是由于陰液已竭,源泉竭绝。陰液既竭于下,则陽失依附而飞越于上,所以见到头眩而时时自冒,此时陰竭陽越,脱离在即,因此断为死候。 【原文】 少陰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刚开始得病,既有发热等表症,又见脉沉的,是少陰陽虚兼太陽表症,主治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兼表症的治法。 少陰病虚寒症本不发热,今始得病即见发热,所以称为反发热。一般来讲,发热为太陽表症,但太陽病应当脉浮,现在却是脉沉,沉脉为少陰里虚,脉症合参,是少陰兼太陽表症,亦即后世所谓少陰与太陽两感症。此为两经兼病,虽有少陰里虚脉候,但尚未至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的程度,所以用温陽发汗,表里同治。如果下利肢厥,则里症为急,治当先温其里,本方即不可用。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两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译文】 少陰病,得病两三天时,既有发热等表症,亦有少陰陽虚症,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陽微汗解表。因为病才两三天,尚无吐、利等里症,故用温陽微汗解表法。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兼表症势较缓的治疗。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少陰病,得之两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得病两三天以上,心中烦躁不安,不能够安眠的,主治宜用黄连阿胶汤。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陰虚陽亢的症治。 邪犯少陰,往往可因体质因素而发生寒化与热化两种不同的症候,如素体陽虚,病邪从陰化寒而成寒化症,提纲中所举脉微细、但欲寐,是其典型脉症。本条得之两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是为少陰病的热化症,因病邪从陽化热,陰虚陽亢所致。寒邪化热伤陰,仅是少陰热化症的一个方面,也可由陽明之热灼伤真陰而成,程扶生说:“而心烦不得卧者,是陽明之热内扰少陰,故不得寐也”。还可因感受温热之邪,内灼真陰而致。事实上,无论是由寒邪化热,或陽明之热灼陰,或温热之邪,只要具有真陰伤而邪热炽的脉症,就可确诊为少陰热化症。少陰病,得之两三日以上,便呈现心中烦不得卧,说明肾水素亏,邪从热化,肾水不足,心火亢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则心烦不得卧。是症当有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沉细数等症。是症既有陰虚一面,又有邪热一面,故治疗以黄连阿胶汤育陰清热而交通心肾。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1,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注释】 1口中和:口不苦,亦不燥渴。 【译文】 少陰病,患病两三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病人背部怕冷的,当用艾灸灸少陰经穴,主治宜用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陽虚寒盛的症治。 少陰病一两日,口中不燥不渴,可以知道里无邪热。背恶寒,乃陽气衰微之征,与太陽表症恶寒,以及陽明病白虎加人参汤症的背恶寒,有根本性的不同。太陽病的恶寒,是风寒侵袭肌表,卫陽被郁,所以与发热头痛脉浮等症同时并见;陽明病白虎加人参汤症的背恶寒,是由于邪热内炽,汗出太多,肌腠疏松,或陽郁于里所致,故必口中燥渴引饮。三者虽各有恶寒见症,但以性质不同,故治法亦迥异,在临床上必须详细予以鉴别,才不致发生错误。本条对附子汤症的叙述,很为简略,应与下条症状联系起来研究。 由于本症附于陽虚陰盛,所以在治疗时以附子汤温经散寒,补益陽气,同时可以用灸法回陽急救,壮元陽,驱陰寒,灸法与汤药配合使用,可加强药物温经散寒的作用,至于灸何穴位,一般认为可灸大椎、关元、气海等穴。 附子汤方 附子两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少陰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身体疼痛,骨关节疼痛,手足冷,脉象沉的,主治宜用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陽虚寒湿身痛的症治。 从“手足寒脉沉”,可以看出本症的症结所在,主要是陽气虚弱。由于里陽不足,生陽之气陷而不举,所以其脉沉,陽气虚衰,不能充达于四肢,所以手足寒,正由于陽气虚弱,陰凝之气滞而不行,附着于经脉骨节之间,所以产生了身疼痛、骨节痛等症。治以附子汤温经驱寒除湿,脾陽气复而寒祛去,则身痛即愈。 身痛一症,《伤寒论》有多处论及,如麻黄汤症、桂枝新加汤症以及本条附子汤症等,临症时必须详加鉴别。麻黄汤症的身痛为风寒之邪闭塞肌表,营陰郁滞,必伴有发热脉浮,手足不寒。治当发汗解表,汗出邪去则身痛自除,桂枝新加汤症的身痛,系气陰两虚,肌体失养,症见汗出身痛,脉沉迟,治当补益气陰,疏通营卫,气陰复,营卫利,则身痛可止;附子汤症的身痛,因少陰陽虚,寒湿凝滞,症见手足寒,脉沉,治当温经驱寒除湿,陽气复而寒湿去,则身体即愈。 【原文】 少陰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下利滑脱而有脓血的,用桃花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虚寒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的症治。 本条是属于少陰病虚寒性的下利便脓血,其原因是由于脾肾陽气不足,肠胃虚寒,下焦不能固摄所致。故本症下利,必定滑脱不禁,并有脉沉细或腹痛喜按等虚寒性的脉症与热性下利便脓血根本不同。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原文】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译文】 少陰虚寒症,得病两三天至四五天时,腹中疼痛,小便不通畅,腹泻滑脱不尽,大便带脓血的,主治宜用桃花汤。 【评析】 本条补叙桃花汤的适应症状。 【原文】 少陰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1。 【注释】 1可刺:可以用针刺的方法。 【译文】 少陰病,腹泻、大便有脓血的,可以用针刺法治疗。 【评析】 本条讲少陰病下利便脓血,也可采用刺法。 少陰病,下利便脓血,除了药物治疗外,也可用针刺的方法。本条未说明可刺的具体穴位,故对其症之寒热属性颇多争议,有谓属实热者,亦有谓属虚寒者。刺法多用以泄实热,灸法多用以温虚寒。本症云可刺之,其症似当属热属实,但从临床来看,针刺长强穴,并非专用于实症、热症,所以欲知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要在综合其所有脉症,全面分析,方能准确无误。本条旨在示人下利便脓血可以用刺法治疗,至于刺何穴位,当据症而定。 【原文】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译文】 少陰虚寒症,呕吐频剧,腹泻,手足发凉,烦躁不安、心中难受的,主治宜用吴茱萸汤。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盛,正邪剧争的症治。 本条以少陰病冠首,吐利,四逆,亦酷似四逆汤症,何以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呢?关键在于“烦躁欲死”一症,标志着陰邪虽然很盛,但陽气尚能与之剧争,“欲死”是病人的自觉症,故知不是陰盛陽亡,而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陽,但不能认为是少陰病的症治方法。 吴茱萸汤症以呕吐为主症,下利、厥冷不是必备的症状。症属中虚肝逆,而浊陰上犯,与四逆汤症的陰盛陽虚不同,是以虽有下利,但并不太严重。其烦躁欲死,因陰陽剧争所致,所以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陽。四逆汤症是脾肾虚寒症,此是胃虚肝逆症。 【原文】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腹泻,咽喉疼痛,胸部闷满而心烦的,用猪肤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陰陰虚火炎咽痛的症治。 少陰邪从热化,邪热下注则下利,利则陰气更伤,因而虚火上炎,注于胸中,熏灼咽嗌,故咽痛、胸满、心烦。本症的咽痛乃属虚症,咽部多不太红肿,唯觉干痛,痛势也不剧烈,不若风热实症之红肿而痛甚。本症原属陰虚火炎,不属实热,不能用苦寒之品直折其火,所以采用猪肤汤润燥培土,除烦利咽。 本症咽痛,虽属少陰,实与肺有关,秦皇士说:“少陰咽痛,以肾水不足,水中火发,上刑肺金。”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原文】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1者,与桔梗汤。 【注释】 1差:病势减轻的意思。 【译文】 少陰病,得病两三天,咽喉疼痛的,可用甘草汤;若服药后仍不见好的,用桔梗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少陰客热咽痛的症治。 本条咽痛,并非虚火上炎,而是少陰客热。少陰客热咽痛,轻者可用甘草汤,重者则用桔梗汤。本条叙症太简,从甘草汤、桔梗汤的作用,不难推知咽痛必不太甚,局部可有轻度红肿,故只用一味生甘草清热解毒,若服后咽痛不除,是肺气不宣而客热不解,再加桔梗以开肺利咽,使肺气开达,气机宣泄,则客热自能透达。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两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原文】 少陰病,咽中伤,生疮1,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2汤主之。 【注释】 1生疮:咽喉部创伤破溃。 2苦酒:酸醋。 【译文】 少陰病,咽喉部受到创伤,发生破溃,不可言语,且说话发不出声音者,用苦酒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咽中疮伤、声音不出的症治。 咽中伤有二义,一是咽喉部受到外来的创伤,一是咽喉部发生破溃。不问创伤或破溃,“咽中伤、生疮”决不是一般的咽痛,咽喉局部肯定有红肿破溃及分泌物等,因溃疡疼痛而难于语言,甚则声音不出,为咽痛重症。这时,甘草汤、桔梗汤皆不能胜任,所以用苦酒汤主治,取其敛疮消肿、利窍通声。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原文】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咽喉中疼痛,主治可用半夏散或半夏汤。 【评析】 本条讲少陰客寒咽痛的症治。 本条叙症简略,仅据咽中痛一症,是难以辨其寒热虚实的。然以方测症,因方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无寒不得用桂枝,无痰不得用半夏,是知本症咽痛当属客寒痰阻。寒邪痰湿客阻咽喉,应伴有恶寒,痰涎缠喉,气逆欲呕等症。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原文】 少陰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译文】 少陰虚寒症,腹泻的,主治宜用白通汤。 【评析】 本条讲陰盛格陽于上的症治。 少陰病下利,有生死之殊,寒热之异。其死症大都属于陰盛陽绝,其可治症属寒的有四逆汤症、通脉四逆汤症、白通加猪胆汁汤症、桃花汤症等,其属热的有猪苓汤症、猪肤汤症等,各有脉症特点为依据。本条亦属少陰虚寒下利,但叙症很简。根据“少陰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因知本症也必然是脉微,另从方药推测,方中用干姜、附子,则知本症亦属脾肾陽虚,陽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症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症候。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恐甘草缓姜、附之性,反掣急救回陽之肘,所以去而不用,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陽气。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少陰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译文】 少陰病,腹泻,脉象微的,可用白通汤。若服药后腹泻不止,四肢冰冷,且摸不到脉搏,干呕,心中烦躁不安的,是陰盛格陽所致,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服药后,脉搏突然出现的,是陰液枯竭、孤陽外脱的征象,预后不良;服药后脉搏逐渐恢复的,是陰液未竭、陽气渐复的征象,预后较好。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虚症服热药发生格拒的症治及其预后。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原文】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两三天未好,到了四五天,出现腹中疼痛,小便不通畅,四肢沉重疼痛,自行腹泻的,这是肾陽虚弱,水气泛滥。患者亦可出现咳嗽,或者小便通畅,或者腹泻更甚,或者呕吐等,主治宜用真武汤。 【评析】 本条讲少陰陽虚水泛的症治。 水寒之气外攻于表,则为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为腹痛下利,上逆犯肺,则为咳嗽,停滞于中,胃气上逆,则为呕吐;停滞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总之,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因为肾陽衰微,水气不化,与陰寒之气互相搏结而成,所以治疗上须用真武汤温陽祛寒,以散水气。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原文】 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腹泻完谷不化,手足冰冷,脉象微弱似有若无,身上反而不怕冷,病人面部发红,或者腹中疼痛,或者咽喉疼痛,或者腹泻过度而停止,摸不到脉搏,这是内真寒外假热的陰盛格陽症,主治宜用通脉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陰盛格陽于外的症治。 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和四逆汤症相同,但身热不恶寒,面色赤,则为本症所独。且四逆汤症的脉象不过沉或微细,而本症的脉竟至微而欲绝,可见本症病势实较四逆汤症更为严重。由于陰盛于里,陽气衰微至极,所以不仅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而且脉微欲绝,里寒太甚,陽气被格拒于外,所以表现出身反不恶寒、面色赤等假热症状。“里寒外热”正是其病机和症候特点,所谓“里寒外热”,是指内真寒而外假热。正因为本症的病机是陰陽格拒,症情较重,所以或然症甚多,若脾肾陽虚,气血凝滞则腹痛,陰寒犯胃则干呕,虚陽上浮,郁于咽嗌则咽痛,陽气大虚,陰液内竭,则利止而脉不出。此时无论在症状上或病情上都较四逆汤症严重,故用通脉四逆汤主治,于四逆汤中倍用干姜,并加重附子用量,以急驱内寒而恢复即将越脱的陽气。 本症面色赤是属虚陽浮越之征,应与陽明病面合赤色属于实热者相鉴别。虚陽浮越的面色赤必红而娇嫩,游移不定,且必伴有其他寒症;陽明病的面合赤色是面部通赤,而色深红,必还有其他热症。本症身热反不恶寒,也非陽明身热恶热之比,陽明身热为里热熏蒸,按之灼手;本症身热为陽浮于外,病人虽觉热,而热亦必不甚,并且久按则不热。它如实热症有口舌干燥、大渴引饮;假热症口和舌润,虽渴亦不能多饮,或喜热饮,都可作诊断的参考。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原文】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译文】 少陰病,四肢冷,病人或有咳嗽,或见心悸,或见小便不通畅,或见腹中疼痛、腹泻、下利兼后重的,皆因肝郁气滞所致,主治宜用四逆散。 【评析】 本条讲肝胃气滞,陽郁致厥的症治。 本症四肢逆冷,和以上几条少陰病陽虚陰盛四肢逆冷,其性质是根本不同的。此症四逆,由肝胃气滞,气机不畅,陽郁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致,是症逆冷,在程度上并不严重,且无其他虚寒见症,在辨证上也是不难区分的。本条所以冠以少陰病,列于“少陰篇”主要为了鉴别辨证。根据本症的病机特点,还当有腹中痛,泄利下重等症状。因为肝木有病,每易侮土,腹痛泄利下重,正是木邪乘土,肝气不舒的表现,所以用四逆散疏肝理气,透达郁陽。柯韵伯认为“泄利下重”四字,应该列在“四逆”句之后,不应当列入或然症中,理由颇为确切。至于或然症中的咳,是肺寒气逆,故加五味、干姜以温肺而收气逆;悸为饮邪侮心,故加桂枝通陽化饮;小便不利,乃水气不化,故加茯苓淡渗利水;下重为气郁于下,故加薤白以利气滞。如果确是虚寒腹痛,附子亦可酌量加入。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原文】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译文】 少陰病,腹泻六七天,咳嗽,呕吐,口渴,小便不通畅,心中烦躁,不能安眠的,是陰虚水热互结,主治宜用猪苓汤。 【评析】 本条讲陰虚有热,水气不利的症治。 本条少陰病下利,伴有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如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相参,可知本症亦当有小便不利,所以总的病机是陰虚有热,水气不利。水气偏渗大肠则下利,水气上逆,犯肺则咳,犯胃则呕;水气内停,津不上布则渴;陰虚有热,上扰神明,则心烦不得眠,湿热内停,水气不化,故小便短赤。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两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得了少陰病,才两三日,就口燥咽喉干。治当急下,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说明燥实伤津,真陰将竭,治当急下。 少陰病用大承气汤急下,其病理机转多属于热邪亢极,津伤邪结,若不急下在里之实邪,则燎原之火有竭尽西江的危险,所以必须急下,才能救被耗之陰。本条主要论述土燥水竭,治以急下陽明之实,而救少陰之陰。然而叙症太简,只有口燥咽干一症,作为辨证眼目则可,如竟作为急下依据,似嫌不妥,必须结合全部脉症,进行分析,始可不误。 【原文】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少陰病,腹泻稀水,颜色青黑,脘腹疼痛,口干燥的,应当急以攻下,宜用大承气汤主治。 【评析】 本条说明燥实阻结,迫液下泄,治当急下。 少陰病原有下利症,但少陰虚寒下利,必清稀如鸭溏,质薄而气腥,或下利清谷。本条自利清水,与鸭溏或清谷迥异。少陰虚寒下利,虽然清稀,犹有食物渣滓;本症下利不夹渣滓,这是因为燥屎阻结,不能自下,故所下纯是稀水。其性质也是热结旁流,但症势急迫,不仅土实水亏,而且肝胆火炽,疏泄太过,胆汁因而大量混入肠中,于是所下之水,颜色纯青,木火上迫,心下必痛,口干燥尤为火盛水竭的确据,所以必须急下实邪,遏燎原之火,才能救垂竭之陰。本条除论中所列诸症外,亦当有陽明里实之症,如虽自利清水,但仍腹满拒按,绕脐痛,舌苔焦黄等。本症治法,似为通因通用,就其本质来看,实际仍是通因塞用。 【原文】 少陰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少陰病,经过六七日的时间,腹部胀满,大便不通,治当急下,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肠腑不通,土燥水竭,治当急下。 所谓少陰病,提示有肾陰涸竭症候,病经六七日,又见腹部胀满,大便不通的陽明燥实症,肾陰势必进一步耗伤而濒临竭绝的危险,因而必须急下陽明之实,方可救将竭之陰。否则,就会下之不通,陰竭而死亡。 【原文】 少陰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译文】 少陰虚寒症,脉见沉的,当急用温法治疗,适宜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说明少陰病脉沉,治宜急温。 本条的脉沉,当是沉而微细,不是沉而实大,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值得探索的是“急温之”一句。因为仅说脉沉,并没有指出亡陽虚脱之症,为什么要提出“急温之”呢?这是仲景指示我们,对虚寒见症,应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机。如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症悉具,则显而易见属少陰虚寒,稍具医学知识的医生,都可放胆用温药治疗。本条虽然上述诸症未必悉具,但既见脉沉微细,是少陰虚寒之本质已经毕露,若不急用温法,那么下利厥逆的亡陽症候,就会很快地接踵而至,因此,提出“急温之”,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有防止病势增剧的积极意义。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原文】 少陰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1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释】 1温温:“温”同“愠”,欲吐不吐,心中自觉泛泛不适。 【译文】 少陰病,若饮食进口就吐,心中蕴结不适,想呕吐却又吐不出,初得病时,即见四肢冷,脉象弦迟的,这是痰实阻塞胸中,不能攻下,治疗应当用涌吐法。若是肾陽虚弱、不能气化,寒饮停聚膈上,而致干呕的,不能用涌吐法,治疗应当用温法,可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胸中实邪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和治疗宜忌。 因为胸中有痰涎等实邪阻塞,所以饮食入口则吐,不当进食的时候,也是胸中泛泛欲吐,但毕竟痰涎胶滞,因而又欲吐不能。手足寒是胸陽为痰浊所阻,不能达于四肢。弦脉主痰饮,弦而兼迟,是痰浊阻遏,陽气不布之象。且始得病时,就出现手足寒,尤为胸中邪实的确据。胸中实为邪在上,自非攻下剂所能驱除,所以说不可下也。《内经》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因此治当吐之,如瓜蒂散一类方剂,均可选用。 假如不是胸中实邪而是膈上寒饮,那么催吐方法又当禁用。这是由于中下焦陽虚,不能运化,以致水饮停积,虚寒之气由下逆上,所以干呕。探本图治,当用姜、附剂以温脾肾之陽,脾陽气运行,则寒饮自散。所以说当温之,宜四逆汤。 【原文】 少陰病,下利,脉微涪,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1,当温其上,灸之。 【注释】 1必数更衣,反少者:大便次数多,而量反少。 【译文】 少陰病,腹泻,脉微涩,呕吐出汗,必频频欲解大便而数量反而很少,当用灸法以温其上。 【评析】 本条讲少陰陽虚血少下利的特征及治法。 少陰下利,是指虚寒而言,利久不仅陽虚,亦可出现陰血不足,“脉微涩”正揭示了“陽虚血少”这一病理变化,微为陽气虚,涩为津血少。陽虚而陰寒上逆则呕,卫外不固则汗出,陽虚不摄而气陷,故数更衣(大便频数),但由于津血虚少,故量反少。本症不仅陽虚血少,而且是陽虚气陷,陰盛气逆。在治疗上,用温陽则有碍于血少,用降逆则有碍于下利,用升陽又有碍于呕逆,汤剂难施,然而毕竟以陽虚气陷为主,所以用灸法以温其上,庶可补汤剂的不及。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陰之为病,消渴1,气上撞心2,心中疼热3,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4。下之利不止。 【注释】 1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2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3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4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 厥陰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陰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陰为三陰之尽,盖陰之初尽,即陽之初生,且与少陽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陰陽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陰病也大多寒热错杂。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陰陽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陰陽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 厥陰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 厥陰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陰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陰病见陽脉者生,陽病见陰脉者死”的记载。意思是说,凡陰病见到陽脉,为陰消陽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凡陽病见到陰脉,为陽退陰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厥陰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陰病见到陽脉,象征陽渐来复,陰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陰邪尚盛,陽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三陰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乃是正气胜邪,陽气来复的征兆,所以为欲愈之候。但临床还须综合全部症候来进行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 厥陰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 【注释】 1从丑至卯上:丑、寅、卯三个时辰,约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译文】 厥陰病即将解除的时间,一般在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的欲解时间。 丑至卯,即丑、寅、卯三个时辰,较少陽陽升之时只前一个时辰。厥陰中见少陽,与少陽相表里。此时厥陰得陽气相助,故其病欲解于陰尽陽生之时。 【原文】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1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注释】 1彻:治疗。 【译文】 伤寒,脉迟,病经六七日,而反用黄芩汤除其热。脉迟本属寒症,现在用黄芩汤再除其热,腹中会更加寒冷,按理应当不能饮食,现在反而能食的,这种症候名为除中,预后必然不好。 【评析】 本条讲寒症误用寒药,致成除中症。 【原文】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1。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注释】 1其喉为痹:咽部肿痛闭塞。 【译文】 外感病,先见四肢厥冷而又腹泻,以后转为发热的,是陽复陰退,其腹泻一定会自然停止。若发热反见汗出、咽喉红肿疼痛的,是陽复太过、邪热上迫,则会产生喉痹的变症。若发热无汗、腹泻不止的,是陽复太过、邪热下迫,就会出现下利脓血的变症。若出现下利脓血,则不会发生喉痹。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的两种病变转归。 伤寒在厥逆的时候,每伴有腹泻,这是陽虚气陷,陰寒内盛的缘故。及至陽气来复而发热,不但厥回,而且腹泻亦必自止。从陰陽胜复的机制来看,确实是最好的转归。但是陽气来复亦不能太过,如果太过,又会发生其他病变。本条后半节就是说明陽复太过的两种变症,一是邪热熏蒸,迫液外泄则汗出,上灼咽喉则咽痛喉痹;二是邪热内陷,故无汗,损伤下焦血分,故下利脓血。这两种变症有上下、气血的不同,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所以又指出“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以示病机各有侧重。 【原文】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1。 【注释】 1口伤烂赤:口舌生疮,红肿糜烂。 【译文】 伤寒病,一两日至四五日,如四肢厥冷的,厥冷前必曾发热。如先前发热的,其后必然会出现四肢厥冷,厥冷程度严重的,郁伏的热邪就深重,厥冷程度轻微的,郁伏的热邪也就轻微。这种厥逆,是由于热郁于里,所以治宜泻下法,如果误用汗法,势必导致口舌生疮、红肿糜烂等变症。 【评析】 本条讲热厥的辨证要领、治疗原则及误治的变症。 文中“厥者,必发热”与“前热者后必厥”是以发热为例,说明热厥的辨证要点,四肢虽冷,必伴有其他热症。关于“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提示热厥的轻重与热郁的程度成正比,四肢厥冷愈甚,表明热邪郁伏愈深;四肢厥冷较轻,热邪郁伏亦轻,这对热厥辨证,尤有价值。 厥应下之,乃是热厥的治则,然而所谓下之,不应理解为单纯的攻下,当包括清泄在内,承气或白虎,皆可随症选用。 热厥为热邪郁伏于里,故不可发汗,此为热厥的治疗禁忌,假使误汗,则伤津助热而邪热更炽,火势上炎,可能导致口伤烂赤的变症。 【原文】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译文】 伤寒病,四肢厥冷五天,发热也是五天,若到了第六天,四肢厥冷应当再现,若不出现四肢厥冷的,则会自行痊愈。这是因为四肢厥冷总共只有五天,而发热也是五天,四肢厥冷与发热时间相等,陰陽趋于平衡,故得知会自行痊愈。 【评析】 本条讲厥与热相等,为病自愈之候。 病在厥陰,陰寒胜则必厥冷,然而盛极必反,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陰极则陽生,当陽气来复之时,正气胜邪而病机向外,陽气外张,则可转为发热。如果正气内怯,则病邪入里,陽气衰退,又复转为厥冷。本条正是依据厥、热时间的长短来预测病势进退的。例如陰胜的厥冷为五日,而陽复的发热亦为五日,到了第六日没有再次厥冷,乃热与厥时间相等,是为陰陽平衡,故为自愈之候。 【原文】 凡厥者,陰陽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译文】 所有厥症,都是由于陰气和陽气不能相互地顺利交接,便会发生厥症。厥的主要表现为手足逆冷。 【评析】 本条讲厥症总的病机与临床特征。 凡厥,泛指许多厥症,不是单指寒厥、热厥,他如蛔厥、痰厥、水厥、冷结关元之厥等都包括在内。这许多厥症,成因尽管各别,但其病机总不外乎陰陽气不相顺接。而陰陽气不相顺接,必然手足厥冷,因此,手足厥冷又是各种厥症的共同特征。厥冷是逆而不顺的表现,所以又称为手足逆冷。 【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1,非蛔厥2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3,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注释】 1脏厥:内脏真陽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2蛔厥:因蛔虫窜扰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3脏寒:这里指肠中虚寒。 【译文】 外感病,脉象微而四肢厥冷,时至七八天,出现周身肌肤都冰冷,病人躁扰不安,没有片刻安静,这是内脏陽气极虚所致的脏厥症,并非蛔厥症。蛔厥症的症候,是病人有发作性的心烦腹痛,让病人安静却又时而发作心烦腹痛,这是肠中有寒,蛔虫不安其位向上钻入膈内(胆道)所致,过一会儿烦痛就会缓解。进食后,又出现呕吐、腹痛而烦的,是蛔虫闻到食物气味上扰而致。此外,病人常有呕吐蛔虫的表现。蛔厥症,可用乌梅丸主治,乌梅丸还可主治久泻。 【评析】 本条讲脏厥与蛔厥的辨症以及蛔厥的治法。 脏厥与蛔厥,都可见到脉微肢厥,但预后迥然不同,脏厥的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蛔厥则预后较好,必须明确区分。脏厥的厥冷程度严重,不但肢冷,而且周身肌肤俱冷,良由真陽极虚,脏气垂绝,病人躁扰而无一刻安宁;蛔厥的厥冷程度较轻,虽然脉微肢厥,却无肤冷,由于肠寒而胃热,蛔虫不安而向上窜扰,病人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并且有吐蛔的病史,足资鉴别。这种蛔厥属于上热下寒,所以治宜苦酸辛寒热并用的乌梅丸,此方功能清泄上热温脏安蛔,所以能主治蛔厥。 乌梅丸方 乌梅二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原文】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译文】 外感并邪热郁遏较轻,四肢厥冷轻微,病人仅指头发凉,神情沉默,不想进食,烦躁不安。经过几天,出现小便通畅、颜色清亮的,这是里热已经解除的征象,此时,病人如想进食,表明胃气已和,其病即将痊愈。若热邪加重出现四肢厥冷并见呕吐、胸胁满闷而烦躁的,此后则会出现便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热厥轻症的转归与辨证。 厥有轻重,热少厥微,当是热微厥亦微的热厥轻症,所以仅仅是指头寒。由于陽热内郁,胃气不苏,故精神默默,不欲进食;陽郁必求伸,所以又烦躁不安。 病经数日之后,有转愈和转剧两种转归;见到小便利,色白,表明里热已除,陰液恢复,欲得食,则胃气亦和,因此知为转愈;如果厥冷的程度加重,并且呕而胸胁烦满,这是因陽郁更甚,而木火犯胃,胃气上逆,形成热深厥亦深,则为病势转剧。若再久延未解,势必损伤陰络,因而推断其后可能发生大便下血。 【原文】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1也。 【注释】 1膀胱关元:关元,在脐下三寸,属任脉经穴。膀胱关元并举,指小腹部位。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自己说胸部不觉痞痛,只是小腹胀满,用手按之疼痛的,这是寒气结在下焦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冷结关元而致的手足厥冷症。 手足厥冷之因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就寒厥来说,除陰盛陽虚与血虚寒凝以外,还有属于寒邪内结、陽气不得外温四肢而致。本条就是寒邪内结的厥逆症,但是寒结部位有在上在下之异,必须进一步辨证。 本症是通过问诊与腹诊结合而作出诊断的,“言我不结胸”与“小腹满”,是从问诊而得,按之痛则属腹诊,前者知病位在下,后者知病情属实,于是得出“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既然是下焦冷结,还应伴有小腹喜温怕寒、小便清长、苔白脉迟等症。原文虽未出治法,但根据病机,当不外温陽祛寒,如外灸关元、气海等穴,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一类方剂。 小腹满按之痛,并不止此一病,而原文叙症简略,所以在辨证上,还须进一步比较鉴别,如小腹满,按之痛,小便利,是膀胱蓄血症,病在血分,必有如狂之象;小腹不痛,小便不利者,是膀胱蓄水症。病在气分,津不敷布,必有口渴;手足热,小便赤涩,是热结膀胱症;唯见手足冷、小便清白,才是冷结膀胱关元的症候。总之,临床上必须参合脉象、舌苔等多方面情况,才可确实诊断,绝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症状。 【原文】 石花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译文】 外感病,发热四天,四肢厥冷仅只三天,又发热四天,四肢厥冷的时间少而发热的时间多,疾病理应痊愈。若到了第四天至第七天,发热仍不退的,是陽复太过,热伤血络的缘故,必致下利脓血。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陽复与陽复太过的病势推断。 根据陰陽胜复之理,厥陰病热多于厥,为陽复陰退,陽能胜陰,故预断为其病当愈。但是,当愈不等于必愈,必须是热不久自罢,方是向愈之征;假使热持续不除,则属陽复太过而偏亢,这时不仅病不会愈,还会出现其他病变,如内伤陰络,即有发生便脓血的变症。 【原文】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陽气退,故为进也。 【译文】 伤寒先厥冷四日,而发热仅有三日,接着又厥冷五日,这是病势在进展。因为寒多热少,表示陽气衰退,所以说是病情进展。 【评析】 本条讲厥多于热,为病进。 【原文】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陰1,厥不还者,死。 【注释】 1灸厥陰:灸厥陰经的孔穴。张令韶谓可灸厥陰经的行间和章门穴。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时,脉微,手足厥冷,烦躁不安,应当急灸厥陰的经穴。若灸后四肢厥冷仍不转温的,属死症。 【评析】 本条讲寒厥治以灸法而厥不回者为死候。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为陰盛陽衰,烦躁乃虚陽勉与邪争。症势相当严重,是时恐汤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回陽,以散陰邪而复陽气。灸后手足转温,表明陽气来复,尚有生机;若手足仍不温暖,则是陽气已经断绝,故为死候。 此条只出灸法,未及汤剂,若论药物治疗,当不外温经回陽,如四逆汤之类。在用灸法的同时,加服汤药,更有助于陽气的回复。 【原文】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译文】 伤寒病,发热,腹泻,手足厥冷,假使再见到躁扰不能安卧的,是死候。 【评析】 本条讲陰极陽越的死候。 厥陰虚寒症,见到发热,一般为陽复之征,但也有属于虚陽浮越之象,必须具体分析。陽复发热,则厥回利止。本症虽发热而厥利依然,可见不是陽复而是陰盛陽浮,加之躁不得卧,表明陽气将绝,所以为死候。 【原文】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译文】 外感病发热,腹泻十分严重,四肢厥冷一直不回复的,为陽气脱绝的征象,属死候。 【评析】 本条讲陰竭陽绝的死候。 【原文】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无陽1故也。 【注释】 1有陰无陽:只有陰邪而无陽气。 【译文】 伤寒病六七日,本来并不腹泻,以后忽然发热腹泻,同时汗出不止的,属于死候,因为陰邪独盛,陽气亡越,所谓有陰无陽故也。 【评析】 伤寒六七日,不利,指手足虽厥冷而不下利,说明原来病情不甚严重。从忽发热来看,可知六七日间也没有发热,六七日后,忽然发热,而又下利,且汗出不止,是病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根据发热,似为陽复之象,但是陽复不应有下利与汗出不止,足证病势不是减轻而是趋于严重。 凡先有厥逆下利,后见发热,而利自止的,多为陽气回复,寒邪渐散的欲愈之候。现发热与下利,同时并见,这种发热,就不是陽气来复,而是陰邪太甚,真陽外亡的表现。由于陽虚不能卫外,腠理失却固密,所以汗出不止。因为汗出不止,则陽气尽脱,故为死候,所谓有陰无陽,即是病机特点的概括。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1,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2,下之死。 【注释】 1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2亡血:陰血亏虚。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无结胸症的表现,腹部柔软,脉象虚软而又四肢厥冷的,这是血虚所致,不能用攻下法治疗,若误用攻下,其血则更伤,可导致死亡。 【评析】 本条讲血虚致厥的辨证及其治禁。 伤寒五六日,如邪热传里,与痰水结于胸膈,则成结胸,其人必心下坚满石硬,或连及少腹,痛不可近,其脉亦当沉紧。若热邪结聚于肠胃而成里实,其脐腹必当胀满而疼痛拒按。今胸部无结胸见症,腹部亦按之柔软,加之脉见虚弱,可知里无实邪结聚,其脉虚肢厥,是由于陰血亏虚,不能荣养于四肢的缘故。此种厥冷与陽气被郁,热深厥深的肢厥,判若天壤。里实的厥逆,须用攻下,其脉必沉实有力,同时必有潮热、腹满痛等见症;本症的厥逆,虽亦可能有大便秘结,但非燥屎壅滞,而是因肠中枯燥,失却濡润所致,所以没有腹满硬痛、潮热等症象,而脉虚无力,腹部柔软,故不可用攻下治疗。本症与陽微陰盛的厥逆亦有不同,陽微陰盛的厥逆,每兼下利,其治疗着重于回陽救逆。 【原文】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译文】 发热而四肢厥冷,到第七日又发生腹泻的,为难治。 【评析】 本条讲邪盛里虚者,难治。 本条为陰寒内盛,陽气外浮而呈现的发热厥利。 【原文】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促而四肢厥冷,治疗可用温灸法。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虚厥逆而脉促的,可用灸法。 本症的脉促与手足厥冷同时并见,乍看起来脉症似乎不相符合。如谓脉促属于陽盛火亢,则手足厥冷,当是热厥的症候。既是热厥,则不能采用灸法治疗。 【原文】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脉象滑利而手足厥冷的,是为里热所致,应当用白虎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厥的脉象与治法。 厥有寒厥和热厥之分,症状亦有先厥后热与先热后厥之异。“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即为寒厥,其具体症状除文中所述外,必兼有脉微细、小便清长、苔白、口和等脉症,故当以温药治疗。本条厥冷而见脉滑,可以断定厥的性质不属虚寒而属实热,因为热邪深伏于里,陽气反而不达四肢,故手足厥冷,与“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的机转是一致的。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译文】 手足厥冷,脉象很细,好像要断绝一样的,主治用当归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寒凝致厥的症治。 本症的手足厥冷,是血虚寒凝,不能荣于脉中,所以脉细欲绝;四肢失于温养,所以手足厥寒。假使不是脉细欲绝,而是脉微欲绝,那就不是本方所能主治,必须用通脉四逆汤,着重回陽救逆。本症大多因平素血虚,外感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流行不能通畅所致,故用当归四逆汤以养血益营,温通血脉。 当时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译文】 若病人体内素有寒饮停滞,而又见上症的,治疗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营寒兼有寒饮的治法。 本条紧接前条诸症,假使患者平素有久寒或寒饮宿疾,在使用当归四逆汤时,应当再加入散寒涤饮降逆温中之吴茱萸、生姜以治其久寒,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张锡纯谓“内有凝寒,重加吴茱萸、生姜,温通经气”,并辅以清酒,扶助药力,散久伏之寒凝。根据临床所见,本症常兼有巅顶痛、干呕、吐涎沫,或寒疝症瘕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原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1,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释】 1内拘急:腹中挛急不舒。 【译文】 大汗淋漓,而发热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见腹泻、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陰盛陽亡的征象,主治用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盛寒厥,表虽未罢,亦当急温其里。 大多数注家皆认为本条症候是陰盛于内,陽亡于外。大汗出而热不去,是邪气不从汗解,陽气反从汗亡。陽气外亡,则经脉失却温煦,于是内则腹中拘急,外则四肢疼痛。陽虚寒盛,所以同时伴有下利、厥逆而恶寒。治当破陰回陽,故用四逆汤主之。细看原文内容,并不尽然。从“热不去”来看,表明是原有症而不是续发症,当然原有症的性质也能改变,但是与“恶寒”联系起来分析,陽气外浮不应有恶寒,现在热不去仍有恶寒,可见当是表症未罢。即所谓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大汗出,一方面邪不去而表症仍在,一方面陽气大伤,因而发生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等变症。其次,如果发热为陰盛陽浮,则应当用通脉四逆汤,而非四逆汤所能胜任。既然热不去不是虚陽外浮,而是表症未罢,何以不先解其表,却用四逆汤温里?这在论中已有先例,如“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由此可见本条是表里同病先里后表的治疗方法。 【原文】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译文】 因大汗出,或严重腹泻,而手足厥冷的,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误治而致陽虚厥逆的治法。 大汗大下,皆能使陰液亏乏,陽气耗损,严重者,每多导致亡陽。如“太陽篇”中“太陽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即是因过汗而陽虚液脱。又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救里宜四逆汤”,是因误下而陽虚下陷。本条因汗下太过,陽气外亡而致手足厥冷,所以亦用四逆汤急救回陽。 【原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1结在胸中2,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释】 1邪:这里指停痰食积等致病因素。 2胸中:概指胸胃。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忽然出现紧象的,这是实邪结在胸中所致,应有胸脘部胀满不适,虽然饥饿却不能进食等症状,治疗当用涌吐法,可用瓜蒂散。 【评析】 本条讲脉乍紧是因胸中实邪阻滞,陽气不得四布所致,故宜瓜蒂散涌吐。脉乍紧为邪结,如热痞症的脉浮而紧,紧反入里,则作痞;大结胸症的脉沉而紧,皆属于邪结。 【原文】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1,必作利也。 【注释】 1水渍(zi)入胃:此处胃实指肠,即水饮渗入肠中。 【译文】 伤寒病,四肢厥冷,而又心下悸动,是因水饮所致。应先治其水饮,当服茯苓甘草汤,然后再治其厥。如果不这样,则水饮浸渍渗入肠中,必致发生腹泻。 【评析】 胃虚水停致厥的症治。 厥冷的原因很多,有因热、因寒、因血虚、因陽微等不同,治疗时必须针对这些致病的因素,才能获效,所谓不治其厥而厥自治。本条肢厥是因胃有寒饮,陽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所致,故除厥逆而外,尚有水气凌心的心下悸可资佐证。《金匮·痰饮咳嗽篇》也有“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的记载。厥与心下悸并提,就是“水厥”的辨证眼目。肢厥由于水气,自应先治其水气,水去则厥自愈,所以用茯苓甘草汤温胃散水,而不用其他治厥方剂,这是治病必求其本的又一范例。假使不知先治其水,就违反了治病求本的原则,不仅不会收效,水气势必下渗入肠,而续发下利。因此,先治其水,不但水去厥除,而且寓有防患未然的积极意义。 【原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1不至,咽喉不利2,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释】 1下部脉:尺脉而言。亦有称足部脉。 2喉咽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后,出现寸部脉沉而迟,尺部脉不现,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唾吐脓血,腹泻不停的,属难治之症,主治用麻黄升麻汤。 【评析】 本条讲邪陷陽郁、寒热错杂的证治。 病至六七日,邪气已当传里,若表邪犹未尽解的,仍应解其表邪,如表解而兼有里症的,则当攻其里,这是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设不先解表而径用攻下,其病不仅不除,反致正气益虚,邪气内陷。本症即是大下后的变症,手足厥逆,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颇似陰盛陽虚,然而陰盛陽虚,不应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等症。据症析脉,就可断定这种脉的变化是邪陷陽郁的缘故,陽气内郁不得外达四肢,所以手足厥冷。下后陰陽两伤,陰伤而肺热络痹,故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的上热症;陽伤而脾寒气陷,故有泄利不止的下寒症。本证邪陷陽郁,肺热脾寒,治热则碍寒,治寒则碍热,泄实则碍虚,补虚则碍实,故曰“难治”。针对这样复杂的症候,只有复方才能胜任,症情虽然复杂,但毕竟有其主要方面,邪陷陽郁就是病机的重点,所以治以发越郁陽为主,兼清肺温脾,滋养营血的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今尽,汗出愈。 【原文】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译文】 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若腹内有气转动下行趋向小腹的,这是即将腹泻的先兆。 【评析】 本条说明欲作下利的先兆。 在下利将作之先,其腹中之气,必有下趋之势,且发辘辘之声,其腹痛亦是随气向下,因此,为即将下利之兆。所谓四五日,乃假定之期,此时病者如里陽不足,陰寒转甚,水谷不得正常运化,即会下趋为利。 【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1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注释】 1寒格:上热为下寒所格,致饮食入口即吐,故称“寒格”。 【译文】 伤寒病本因虚寒而腹泻,医生又误用吐、下的方法治疗,以致中焦虚寒更甚,反而格热于上,因之吐泻更加厉害。假使饮食入口即吐的,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误治形成寒格的变症及其治疗。 本自寒下,是追溯治疗以前的病情,原有下寒上热症候,从条文中“寒格,更逆吐下”来看,正说明致误的原因,所以,单就下寒来解释是不确切的。“若食入口即吐”,是辨证的关键,王太仆说:“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据此可见此症不仅肠寒下利,而胃热气逆尤重,所以治取苦寒重于辛温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本症与戴陽症虽然都是下寒上热,但病机完全不同。戴陽症是下真寒而上假热,本症是下真寒而上亦真热,而且以上热为主。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译文】 虚寒腹泻,有轻微发热,口渴症状出现,且脉象弱的,是邪气已衰,陽气来复,预示疾病即将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陰盛下利将愈的脉症。 本条下利是虚寒症,所以当出现微热而渴时,即为陽复之兆。脉弱又表明邪势已衰,脉症合参,故知病将自愈。 【原文】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译文】 腹泻脉数,并有轻度发热汗出的,病即将痊愈;假使又见脉紧,为病仍未解。 【评析】 本条讲寒利将愈的脉症及未解的脉象。 【原文】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陰负趺陽1者,为顺也。 【注释】 1少陰负趺陽:少陰即太溪脉,趺陽即冲陽脉。少陰负趺陽,谓太溪脉小于趺陽脉。 【译文】 豆瓣还陽腹泻,手足厥冷,无脉搏跳动的,急用灸法以回陽复脉。若灸后手足仍不转温,脉搏跳动仍不恢复,反而微微喘息的,属于死候。若足部的太溪脉和趺陽脉仍有搏动,而趺陽脉大于太溪脉的,为胃气尚旺,属可治的顺症。 【评析】 本条讲厥利无脉,灸后的两种转归。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与“少陰病篇”中“利不止,厥逆无脉”颇同,但彼由陰盛与陽药格拒而致,尚伴有“干呕烦”等症,本条无格拒之因,可见症情尤为严重,是时用汤药来挽救其陽,恐怕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如果灸后厥回脉还,就可转危为安。如果灸后手足依然不温,脉象依然不见,反而增加微喘,是陽竭于下,气脱于上,多属死候。假使未发生微喘,手腕部脉虽未还,只要足部脉未绝,尚有转机,尤其是趺陽脉胜于太溪脉,症势虽然严重,仍有治疗的余地,所以说,“少陰负趺陽者为顺也”。少陰负趺陽,为什么为顺?因为趺陽为胃之经脉属土,太溪为肾之经脉属水,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少陰脉负于趺陽脉,表明胃气尚好,则生化有源,即所谓“有胃气则生”。 【原文】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译文】 腹泻反而见到寸脉浮数,尺部脉独涩的,大便必下脓血。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可能发生便脓血的变症。 虚寒下利,脉象应该沉迟,今反见浮数,这有陽气来复、陰症转陽与陽复太过,由寒变热的两种可能,本条何以不属自愈之候,而是推断必便脓血,其主要依据是尺中自涩,因尺脉涩是热伤下焦血络,血脉淤滞不畅的反映,由于陽热内伤陰络,血被热蒸,腐化为脓,所以会有便脓血。如果联系“热不除,必便脓血”,则本条还当有发热持续不退的症状,脉症合参,诊断才能更加准确。 【原文】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译文】 腹泻完谷不化,多属陰盛陽衰,此时,即使兼有表症,也不能发汗解表,若误发其汗,则会转变为腹部胀满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虚寒下利兼表,误汗的变症。 下利清谷为陽虚寒盛,主要是脾肾陽虚而水谷得不到蒸腐。从“不可攻表”四字来看,可知本条一定兼有表症。由于陽虚陰盛,即使兼有表症,也不可治表,在“太陽篇”里已经指出里虚挟表的治疗原则,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的条文参看,其理自明。若误用发汗,汗出则陽气外越,里陽益虚,陽虚气滞,则腹部胀满。 【原文】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1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释】 1下重:肛门部有重滞之感。 【译文】 下利而脉沉弦的,多有后重的感觉;若脉象大的,是腹泻还在继续发展;若脉象微弱而数的,是腹泻将要痊愈,虽然发热,也不会有危险。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判断下利的预后。 下利而有里急后重,这是痢疾的特征。如果是一般腹泻,大多泻下如注,肠鸣腹痛,泻后觉松,绝无下重的感觉。本条的主要精神是从脉象上讨论痢疾的症状和预后。下利属里症,沉脉主里,为脉症相得,而弦脉主痛,李士材说:“沉弦内痛。”下利脉沉弦,为邪结在里,由于大肠气机壅滞,所以肛部下重。脉大是邪势方张,《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大则病进。”所以说“脉大者为未止”。关于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这是正复邪退的脉症。 【原文】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1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2,下虚3故也。 【注释】 1郁冒:郁闷眩冒,乃虚陽奋与邪争,邪将从汗解的先兆。 2其面戴陽:病人的面色发红,红色为陽,犹如陽气戴在上面,故称戴陽。 3下虚:下焦虚寒。 【译文】 腹泻食物不化,脉象沉而迟,病人面部微发潮红,体表轻度发热,这是下焦陽虚陰盛,虚陽上福若病人四肢厥冷轻的,则陽虽虚而不甚,陽与陰争,故眩晕昏冒、随之汗出而病解的现象就一定会出现。 【评析】 本条讲利戴陽轻症,兼微邪郁表,可郁冒汗解。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虚寒症无疑,但脉不微细,手足微厥,表明陽虽虚尚不太甚,结合面少赤,身微热,因知兼有轻微的表邪,还有汗解的可能。不过,陽气毕竟已虚,所以汗解之前发生郁冒,这是正气蓄积力量与邪剧争的反映,正胜邪却则得汗而解。“其面戴陽,下虚故也”,就是对郁冒汗解机制的说明。 郁冒,不仅头目眩冒,还有郁滞烦闷的感觉,与时时自冒者死的昏冒不同,昏冒是不会有郁滞烦闷的感觉的。简言之,郁冒为正与邪争,昏冒为陰竭陽脱。本症可能汗解,是陽虚未甚,如果陽虚至极,决不会汗出而解,而是汗出随亡。 【原文】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译文】 下利脉数而口渴的,即将自然痊愈,假使不愈,可能发生大便脓血,这是因为里有热邪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之便脓血症。 虚寒症最喜陽复,但陽复不能太过,太过又会产生新的病变。本条下利脉数口渴,是为陽气复,所以有自愈的趋势。下利而陽气恢复,固然是向愈的佳兆,但陽复太过,又往往因陽亢而致伤陰,热伤下焦血络,从而酿成便下脓血的变症。 【原文】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1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注释】 1晬时:一昼夜的时间。 【译文】 腹泻频剧,一时摸不到脉搏,手足厥冷,经过一昼夜,脉搏恢复,手足转温的,是陽气恢复,尚存生机;若一昼夜后脉搏仍不恢复的,则没有了生还的希望。 【评析】 本条讲下利后脉绝肢冷,决死生于晬时之后。 本条所谓下利后脉绝,当是指急剧性的暴泻,津液骤然过度损失,陽气一时脱绝,以致手足厥冷与脉伏不见。这种病症,属于暂时性的暴脱,所以经过晬时之后,陽气尚有来复的可能。如果陽气得复,而肢温脉还,即有生机;如果厥仍不回,脉仍不起,则为死候。它与久病的肢厥脉绝,为真陽磨灭殆尽者不同,应当明辨。 【原文】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1者,死。 【注释】 1脉反实:实,谓脉来坚实有力,多见于大实症。虚症而见脉实,所以说反。 【译文】 伤寒脉泻,一日十多次,脉搏反实而有力的,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症虚脉反实的,预后不良。 虚寒性质的下利,脉当微弱无力,下利日十余行,说明陽虚程度较甚,反而出现脉实,不仅是邪盛,而是胃气败绝的征象,无胃气则死,故断为死候。 【原文】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译文】 腹泻完谷不化,发热、汗出而四肢厥冷,症属里真寒、外假热,主治宜用通脉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真寒假热,陽气外亡的治法。 本症里寒外热,即里真寒而外假热,下利清谷,肢厥。本症汗出而虚陽将脱,症势十分危急,故用通脉四逆汤以招纳亡陽。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译文】 热症下利,里急后重的,用白头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厥陰热利的主症及治法。 本条叙症甚简,仅言“下重”一症,《巢氏病源》曰:“此谓今赤白滞下也,令人下部疼重。”因此,本条的热利,应该作热痢看。痢疾,古称“滞下”,《内经》谓之“肠癖”,所下赤白黏冻,带有脓血。由于热邪下迫,所以肛部坠重。就病机来看,主要是肝经湿热,所以治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两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原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译文】 虚寒腹泻,腹部胀满,身体疼痛的,是表里皆病,应当先温里寒,而后再解表邪。温里宜用四逆汤,解表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虚寒下利兼表,治应先里后表。 《伤寒论》内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大法,一般应先表后里,但里虚寒较甚而兼有表邪的,又当先温其里,后攻其表,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就是最明确的一例。从彼例看,本条下利也应是下利清谷,腹胀满则是脾胃陽气衰微。 【原文】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译文】 下利症,见到口渴要喝水的,是里有热的缘故,用白头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渴欲饮水是热利辨证的另一依据。 厥陰病是寒热错杂的症候,所以厥陰的下利,有寒症、热症之分。由于陰寒盛者,必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如得陽复厥回,利亦必自止。由于陽亢热盛,灼伤血分,则便下脓血,里急后重,成为热利。但也有虚寒下利,因陽复太过,以致陽气过亢,热反不除,热伤血分而变成热利的。 口渴为热,是言其常,也有属于下焦火衰,不能蒸腾津液上达而口渴,如少陰病的“自利而渴”,所以辨证中还应结合小便的清长与短赤,清白为寒,短赤为热。当然饮量的多少,是喜冷饮,还是喜热饮,也有助于鉴别。 【原文】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译文】 腹泻并见谵语、腹部硬痛的,是肠中有燥屎阻结,治疗可用小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热结旁流下利的症治。 四方麻下利而复有燥屎,此为热结旁流之症。其所泻下的粪便,必不是清谷,而是清水,气味必秽浊难闻,与“少陰篇”中“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的病理机转近似。本条仅提出谵语一症,作为里实的辨证眼目,是不全面的,还必须结合其他脉症,如脉沉实,腹部胀痛,潮热,舌苔黄燥,小便黄赤等,因证势尚不太急,所以治以小承气汤,里实一去而谵语下利自止。 【原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译文】 腹泻以后,更加心烦,胃脘部按之柔软的,这是虚烦的症候,宜治以栀子豉汤。 【评析】 本条讲下利后虚烦的辨治。 下利后心烦更甚,可见原来就有心烦,提出按之心下濡,乃表明内无有形实邪,而是无形之热内郁,所以断为虚烦,而治以清宣郁热的栀子豉汤。栀子豉症证的主症如心中懊、胸中窒等已载于太陽、陽明篇,本条补充出“按之心下濡”,不仅有助于虚烦的诊断,更可加深对虚烦含义的理解。 【原文】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译文】 病人,宿有呕吐的,若是内有痈脓而引起的,不应见呕而止呕,应解毒排脓,脓尽则呕吐自然痊愈。 【评析】 本条讲痈脓致呕的治禁。 凡是因为内部痈脓而引起的呕吐,不可强止其呕吐,因为这种呕吐是机体驱除痈脓的反映,呕吐正是痈脓的出路,痈脓尽出,则呕吐自然而止。本条理论的实践意义,示人治病必求其本,并且必须因势利导,虽然未出治法,但从“脓尽自愈”一语来看,不难得出应以消痈排脓为主,如果强止其呕,不但呕不会止,必然酿成无穷的后患。 【原文】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译文】 呕吐而脉弱,小便反而清利,身上有轻度的发热,如果又见到手足厥冷,这是难治的症候,可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虚呕逆的辨治。 呕而脉弱,为中虚而胃气上逆,小便复利,是下虚肾气不固,身有微热而厥冷,则微热决不会是陽复,而是虚陽浮越。此症寒逆于上,陽虚于下,陰盛于内,陽浮于外,所以难治。但毕竟以陽虚陰盛为主,故以四逆汤主治。 【原文】 干呕,吐涎沫1,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释】 1吐涎沫:吐出清稀涎沫。 【译文】 干呕,吐涎沫,头痛的,是肝寒犯胃、浊陰上逆所致,主治宜用吴茱萸汤。 【评析】 本条讲肝胃虚寒,浊陰上逆的症治。 由于寒伤厥陰,下焦浊陰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陽之位,厥气上逆,以致产生干呕、吐涎沫、头痛等症。这里须要明确的,所谓吐涎沫,是吐出清涎冷沫,与痰饮不同;其头痛大多在巅顶部位,与三陽经头痛有别。前者是厥陰寒邪于胃,胃陽不布,因此产生涎沫,随厥气上逆而吐出;后者因厥陰的经脉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陰寒之气能够随经上逆而为头痛。太少二陰均无头痛,独厥陰具有,就是这个缘故。然而桂枝汤症也有头痛干呕,似与本症相同,其实毫无同处。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呕吐而见发热的,主治可用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厥陰转出少陽的症治。 厥陰与少陽相为表里,少陽病进,可以转入厥陰,厥陰病衰,也可转出少陽。此条列于“厥陰病篇”,且症见呕而发热之少陽症,故谓厥陰转出少陽也。然此症与陰盛陽虚气逆之呕迥异,所以此症出“厥陰篇”,亦有利于鉴别辨证。 【原文】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译文】 伤寒病哕逆而又腹部胀满的,应察看病人的大小便,是哪一方面不通利,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病就可以获得痊愈。 【评析】 本条讲实症哕逆的施治原则。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1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1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病势急骤,倾刻间有挥霍撩乱之势的,即所谓的霍乱。 【评析】 本条讲霍乱的症候特点。 【原文】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译文】 问: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上吐下泻的,这是什么病?答:这名叫霍乱。霍乱自以吐泻为主症,又有吐泻止后,再次发热的。 【评析】 本条讲霍乱另一症型为吐泻兼表,或里和表复玻 【原文】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1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注释】 1亡血:这里作亡津液解。 【译文】 恶寒脉微而又下利,恶寒脉微依然,而下利停止,这是津液涸竭,宜用四逆加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霍乱陽虚液亡的症治。 霍乱恶寒脉微下利,是陰盛陽虚,必陽气回复,利始得止,今无陽复脉症,却见利止,这是津液涸竭,无物可下。此时不但陽虚,而且液竭,非四逆汤所能胜任,所以宜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陽益陰。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译文】 霍乱病,吐泻,头痛发热,身疼痛,为霍乱表里同病,若表热较甚而想喝水的,主治宜用五苓散;若中焦寒湿偏盛而不想喝水的,主治宜用理中丸。 【评析】 本条讲霍乱表里同病的辨治。 霍乱病以吐利为主症,本条未提吐利,属于省文。既有吐利,又有头痛发热,身体疼痛,是表里症同具。一般应表里同治,但霍乱以里症为主,就不能囿于常规,当综合表里寒热的整个情况,立法选方。热多欲饮水的,治宜五苓散温陽运脾化气和表;寒多不用水的,治宜理中丸温中祛寒。 理中丸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两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原文】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1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2之。 【注释】 1消息:斟酌的意思。 2小和:犹微和。 【译文】 呕吐腹泻停止,而身体疼痛仍不解的,是里和表未解,应当斟酌使用解表的方法,可用桂枝汤解肌去风,微微和解表邪。 【评析】 本条讲里和而表未罢的治法。 表里症同具的霍乱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此里和而表未和,当斟酌使用和解肌表的方法,可选用桂枝汤以小和之。所谓“消息”,寓有灵活变通、酌情使用的意思。这仅是举例而言,如见身疼痛而脉沉迟,乃营血耗伤,筋脉失养,就非单用桂枝汤所能胜任,而宜用桂枝新加汤;假如卫外陽虚,又当用桂枝加附子汤了,辨证选方,不拘一格。 【原文】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译文】 呕吐、腹泻交作,而小便又通畅,大汗淋漓,所泻之物完谷不化,体表发热,脉微弱至极、似有似无,即内真寒外假热的陰盛格陽症,急用四逆汤回陽救逆。 【评析】 本条讲霍乱陰盛格陽的症治。 呕吐下利,津液耗损,小便本该不利,今反而清利,这是元陽大虚,肾气不能固摄的缘故。火不熳土,则下利清谷;卫陽失固,则大汗淋漓;陽气浮越于外故外显假热,里寒太甚而陽气大虚,故脉微欲绝。 【原文】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译文】 吐下虽止,但汗出厥冷,四肢拘挛劲急不解,而且脉微欲绝的,用通脉四逆加猪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霍乱陽亡陰竭的症治。 吐已下断,若肢温脉复,则是陽回佳兆;现汗出厥冷依然,四肢拘急不解,而且脉微欲绝,可见不是陽气回复,而是陽亡液竭的危候,故宜急用通脉四逆汤以回陽,加猪胆汁以益陰,且防其格拒。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原文】 吐利发汗,脉平1,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2故也。 【注释】 1脉平:脉象平和。 2谷气:食物之气。 【译文】 呕吐、腹泻、汗出以后,脉搏呈平和之象,还感觉微烦不适的,是病后新虚,脾胃之气尚弱,食物不能消化所致。只要适当节制饮食,则可痊愈。 【评析】 本条说明霍乱初解,病人微烦的原因。 呕吐、腹泻、汗出等症均解,脉亦平和,乃邪去正复的恢复期,只须注意饮食调护,不难完全痊愈。间有发觉微烦不适的,这是病后新虚、不胜谷气的缘故,不是病态,不需治疗。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原文】 伤寒陰陽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挛1,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注释】 1引陰中拘挛:牵引陰部拘急痉挛。 【译文】 伤寒病后因男女交接而发生的陰陽易病,出现身体沉重,气少不足以息,小腹挛急疼痛的症状,甚至牵引陰部挛急疼痛,热气上冲至胸部,头重不能抬起,眼睛发花,膝与小腿肚拘急痉挛,主治宜用烧裈散。 【评析】 本条讲陰陽易的症候和治疗方法。 伤寒是广义的,包括一切外感病而言。病方新愈,男女即行交接,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身重,少气,少腹急迫,牵及陰部,膝胫部拘挛痉急,热上冲胸,头重眼花等症状,宜用烧裈散治疗。 烧裈散方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原文】 大病1差后劳复2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1大病:《巢氏病源》: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之类是也。 2劳复:疾病新愈,因劳累而又发的,叫劳复。 【译文】 伤寒大病初愈,因劳累过度而复发,见发热、心烦、脘腹胀满症的,主治用枳实栀子豉汤。 【评析】 本条讲劳复的治法。 大病初愈之后,因正气较虚,或余邪未尽,往往因调摄不当,或劳力过甚,或饮食过多,皆可能导致病症复发,名为劳复。以劳则气上,余热复集,浮越于胸中;或是强食不化,热有所伤,因而病复,出现发热心烦,胸脘窒闷等症,治当清热除烦、宽中行气。如果兼有宿食不化,可酌加大黄以和胃泻实。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原文】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译文】 伤寒病,病已痊愈,又再发热,若兼见少陽脉症的,主治宜用小柴胡汤;若也兼见脉浮的,用发汗法以解表祛邪;若兼见脉沉实有力的,用攻下法去除里实。 【评析】 本条讲瘥后更发热的治法。 外感热病,热退病解后,又再发热,可能因余邪未尽,也可能是复感外邪,要根据脉症具体分析,求得主要病机,然后采用相应的治法。瘥后发热,一般正气较虚而邪不太甚,因而举出具有扶正达邪、和解枢机作用的小柴胡汤为代表方。当然仅是举例而言,所以接着提出了脉浮,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脉浮,标志着病势向外,脉沉实,表明里有实滞,然而仅提出宜汗、宜下的治法,却未举出具体方药,这意在示人随症选方,灵活化裁,以避免执方治玻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原文】 大病差后,喜唾1,久不了了2,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释】 1喜唾(tuo):频频泛吐唾沫。 2久不了了:延绵不断的意思。 【译文】 大病愈后,总爱泛吐唾沫,不能自制,长期迁延不愈的,这是脾虚不能摄津、寒饮停聚胸膈所致,应当用丸药温补,可用理中丸。 【评析】 本条讲瘥后虚寒喜唾的治法。 大病瘥后,病人出现喜唾而久不了了,这是因病后脾胃陽虚,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得正常输布,而反凝聚成涎唾,上溢于口,源源不绝,所以喜唾,久不了了。理中丸能温中益气驱寒燥湿,中陽得健,津液布化复常,则喜唾自可渐愈。后人经验,本方加益智仁,效果更好。 【原文】 伤寒解后,虚羸1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注释】 1虚羸:虚弱消瘦。 【译文】 伤寒病解以后,身体虚弱消瘦,气息不足,气逆欲吐,用竹叶石膏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病后胃热未尽,气液两伤症治。 伤寒病,既能损伤陽气,也能销烁陰液。本条所述是病解之后,气液两伤。津液耗伤,不能滋养形骸,所以身体羸瘦,中气不足,所以少气不足以息,胃陰伤而胃气上逆,所以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具有清热和胃、益气生津的作用,故为此症的主方。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病人脉已解1,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2则愈。 【注释】 沙拐枣1脉已解:病脉已除,脉象正常。 2损谷:控制进食的数量。 【译文】 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制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饮食,疾病则会痊愈。 【评析】 本条讲病解后微烦的机制与调护。 病脉已解,尚见日暮微烦,乃因热病新瘥,脾胃运化之力尚弱,而勉强进食,不能消化,所以发生微烦,不需药物治疗,只要减少食物用量,自可痊愈。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陰三陽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陰三陽,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译文】 我以为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促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不容易做到的,故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这与三陰、三陽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同时,还有三陰、三陽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评析】 本条说明重集可与不可与诸篇的动机和目的。 本条主要说明重新收集整理,编写可与不可与各篇的目的意义,旨在便于了解和掌握汗、吐、下等法的宜忌,从而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同时并补充了六经病篇没有涉及的部分内容,更有利于解决仓促寻按,要者难得的困难。 【原文】 脉濡1而弱2,弱反在关,濡反在巅3,微反在上4,涩反在下5。微则陽气不足,涩则无血6,陽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陽微发汗,躁不得眠。 【注释】 1濡(ru):脉搏浮而无力。 2弱:脉搏沉而无力。 3巅:这里是指关脉的部位,即高骨也,故名曰“巅”。 4上:寸脉的部位。 5下:尺脉的部位。 6无血:陰虚血不足,不是谓没有血。 【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陽气不足,涩主陰血亏虚。陽气虚弱而又陰亏,则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虚发汗,就会引起亡陽,出现烦躁、不得安眠的变症。 【评析】 本条说明脉见濡弱微涩,不可发汗。 脉象濡弱,含有柔和之意,即《内经》“脉有胃气”,但必须寸、关、尺三部均濡弱而不弦硬,方为无玻今濡弱仅见于关部,不能上及于寸,下至于尺,是为胃气不足,所以说“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寸脉在上主陽,寸脉微为陽气不足;尺脉在下主陰,尺脉涩是陰血虚少。陽气不足则卫虚不固,是以中风多汗,汗出则陰陽更虚,遂致躁烦。血少不能荣于四肢,于是肢厥且寒。陽气已虚,再误用发汗,必致陽气更虚,所以躁扰不得安眠。 【原文】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译文】 脐左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则会引起头晕目眩、汗出不止、筋肉跳动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肝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左,是为肝气虚,故不可发汗。肝为风木之脏,藏血而主筋。误用发汗,必致肝气更虚,虚风上扰,则头晕目眩,即《内经》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汗出不止则陰液陽气俱伤,筋脉与肌肉得不到温煦和濡养,则发生筋惕肉。 【原文】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译文】 动气在脐的上部,不可发汗。误汗就会发生气上攻冲,正当心端。 【评析】 心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上,乃心气虚弱,心陽不振,所以不可发汗。误用发汗则心陽更虚,势必导致下焦水寒之气,上逆凌心,故气向上冲而直抵心端。 【原文】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译文】 脐下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肾气虚,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则会出现汗闭不出、心中烦躁厉害、骨节疼痛、头晕目眩、怕冷、进食即吐、食物不能进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肾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脐之下,是肾气虚,故不可发汗。肾主水,为闭蛰封藏之本,虽用发汗方药,亦不得汗出,反致肾气愈虚,肾水不能上交于心,而心火无制,因而心中大烦;肾主骨,肾虚寒滞,故骨节苦疼;骨之精为瞳子,肾虚而精不荣于目,故目运眩;肾虚火衰,故恶寒;火衰无以生土,则食人反吐而不得下行。 【原文】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译文】 咽中闭塞不利,不可发汗。误汗会发生吐血,气微欲绝,手足厥冷,喜欢蜷卧,不能自动回复温暖。 【评析】 本条讲咽中闭塞误汗的变症。 少陰之脉循喉咙,系舌本。咽中闭塞,是少陰之气不能上通,所以不可发汗。如误用发汗,就会损伤陽络,随虚陽浮越而吐血。少陰之根本被夺,则气微欲绝。手足为诸陽之本,少陰之陽大虚,故手足厥冷,欲得蜷卧而不能自温。 【原文】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胃躁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译文】 凡是见到动数微弱脉象的,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导致肠胃干燥,出现大便难以解出、心烦不安等变症。其表现虽然相似于陽明腑实症,但病源却有本质的区别。 【评析】 本条讲陽盛陰虚误汗的变症。 脉数动而按之微弱,多属于陽盛陰虚,或表实里虚,因此不可发汗。假使只据数动,认为邪势盛实于外,忽略了按之微弱的里虚病机,而误用发汗之法,必致津液更伤,肠干胃燥,发生大便难、躁烦等变症。 【原文】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译文】 咳嗽剧烈,频频吐出涎沫,咽喉干燥,小便不通畅,腹中感觉饥饿,心中烦躁不安,一昼夜一发,似疟疾,但只有畏寒甚至寒战而并不发热,这是肺虚寒饮内停所致。若把咳嗽当做表寒而发汗,就会出现身体蜷曲而卧、胸中满闷、腹中坚硬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寒饮剧咳误汗的变症。 寒饮所致的咳嗽,当咳剧时,多频频吐出涎沫,由于津液停聚为饮,不得输布上下,所以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寒饮阻于胸膈,胸陽被遏而失展,所以心中饥嘈繁杂。同时为气血流注大会于肺的时刻,与停饮相搏,故晬时而发,好像疟疾的定时发作。不过,是寒饮为病,不是外邪,所以有寒无热,寒饮既停,陽必不足,所以虚而寒栗。这种剧咳,自然不可发汗,不可发而误发,势必陽气更虚,不能外温肢体,则身体蜷曲;寒饮凝聚更甚,则胸中苦满而腹中胀硬。 【原文】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1,舌萎2,声不得前。 【注释】 1声乱咽嘶:语声散乱,咽喉嘶哑。 2舌萎:舌体萎软无力。 【译文】 手足厥而脉紧,不可用发汗法。误用发汗,就会语声散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无力,声音不能发出。 【评析】 本条讲寒盛陽虚误汗的变症。 手足厥冷,脉紧,症属陰盛陽虚,自当禁用发汗。足少陰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手少陰之脉,从心系上挟咽,舌为心苗,言为心言,不应汗而误发其汗,则心肾之气大伤,因而咽喉嘶哑,舌萎无力而声难外发。 【原文】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一云谵言目眩睛乱者)死命将难全。 【译文】 各种四肢厥冷症,不能发汗。若误发其汗,病变轻的,不易治愈;病加重的,就会导致神昏语言错乱、目眩等变症,难以保全其性命。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衰厥逆误汗的变症。 诸逆,应是指各种厥逆,一般都不可发汗,而陰盛陽衰的厥逆,尤其不可发汗。如果误用发汗,轻者,陽气更虚,比较难治;重者,陽气外越,精气衰竭,出现语乱目眩,成为死候。即使暂时未死,命亦终难保全。 【原文】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译文】 咳嗽而小便多,或小便失禁的,不可用发汗方药。如误用发汗而汗出,就会发生四肢厥逆。 【评析】 本条讲陽虚咳嗽,误汗的变症。 咳为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理应小便少而不利。今咳而小便自利,或咳时小便失禁,乃因下焦陽虚,膀胱不能约束所致。治当温下焦之陽为主,而严禁发汗。倘使误汗,则下焦之陽虚更甚,不能温煦肢体,四肢失温,必致手足厥冷。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大法,春夏宜发汗。 【译文】 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使用汗法的一般原则。 【评析】 本条讲概言治法运用当结合时令。 春天陽气初升,夏天陽气旺盛。在春夏季节,人体的陽气也应之而浮盛于外,感邪后亦以表症为多,所以治宜发汗。《内经》上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正是指治病应适应天时变化而因势利导的原则。当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辨证为前提,随症治之。 【原文】 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译文】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无须一剂药都服完。 【评析】 本条讲服药应注意中病即止。 服药的目的,是扶助正气,祛除病邪,邪去正复,即应停药,以防过剂伤正。“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单指发汗方药,其他吐下诸法,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原文】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译文】 凡是应该发汗,如没有汤剂,丸剂和散剂也可以使用,总需要得到汗出,病始可解。然而毕竟不如汤剂那样,便于随症加减的效果良好。 【评析】 本条讲发汗以汤剂最好,丸散只可从权使用。 方药剂型有汤、丸、散、膏等多种,各有所宜。发汗最好使用汤剂,因为药力发挥快,特别是可以随症加减化裁,使之更切合于病情,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丸、散剂的剂型固定,不能随症加减,而且药力发挥缓慢,用于发汗,一般不如汤剂。但是,如果一时取不到汤药,丸散也可暂时使用,不过,仍应以汗出方可病解。 【原文】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译文】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道只有大便硬结。若使用泻下法,即为严重错误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脉浮主表,大便硬为实,症属表里皆病,应当用发汗解表,汗出邪散则里自和。 【评析】 本条讲表症便硬,治当发汗解表。 脉浮大,是邪气盛实于外,自当治以发汗解表,然而必须没有虚象,这时询问大便情况,颇有参考价值。如大便干硬,表明里气不虚,汗出则病解,因为脉浮为正气抗邪向外,所以当用汗解。如果不是便硬,而是里虚下利,则表邪极易内陷,所以断为大逆。所谓硬为实,说明里气不虚,并不是已具陽明里实。这种便硬,一般不须治疗,迨汗出表解之后,邪去正复,大便可能自通。假使未通,再略进通下,也不为晚。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原文】 发汗多,亡陽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译文】 发汗过多,导致陽气外亡而谵语的,不可攻下,可用柴胡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和解少陽,使邪气得散,经气得畅,且通津液,疾病则可愈。 【评析】 本条讲表病过汗,亡陽谵语的症治。 服发汗汤药,以微微汗出为宜,切不可出汗过多,汗出太多,不仅是邪不外解,而且有伤津亡陽之变,《论》中已有详细的说明,并且有针对性的救误方药,本条更补充出汗多亡陽谵语的另一种特殊情况与治误方法。这种亡陽,既不同于少陰病肾陽外亡的脉微肢厥,也不同于心神浮越的烦躁惊狂,而是精神紊乱。所以,胡言乱语,治疗这一谵语,自然非温陽所宜,更非陽明里实,亦不可用攻下方药,而应当调其营卫、和其枢机,使得营卫调和,枢机畅利,而津液通调,则谵语自愈。近世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许多精神失调症,取得较好的疗效,就是很好的证明。 辨可吐 【原文】 大法,春宜吐。 【译文】 就一般的治疗规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评析】 本条讲宜用吐法的季节。 春季生气上升,万物发陈,涌吐亦有发陈上升之义,所以春令宜用吐法以治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必须实邪在膈上,又有欲吐之势,才是吐法所宜,否则就不应使用。由于吐法会损伤胃气,假使用之不当,易生变逆,即使有可吐之症,亦必须结合病史和体质情况斟酌选用。如体虚、久并产后、素有吐血宿疾等患者,最好不用。 【原文】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译文】 大凡服用涌吐的汤药,取得效果后,便当停药,不必将全剂服完。 【评析】 本条说明服吐剂应遵守中病即止的原则。 凡是攻邪的药物,都应当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引起其他变化。 【原文】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译文】 症见胸中郁闷疼痛,想让人按压胸部,按后反而有痰涎唾出,一日腹泻十余次,脉象反迟,寸口脉微滑,这是实邪壅塞胸中,治疗可用涌吐法,吐后实邪得去,则腹泻就会停止。 【评析】 本条讲胸中邪实下利的辨治。 病胸上诸实,是指上焦有痰涎或宿食等实邪阻塞。根据本条见症,是属痰饮为玻痰涎壅塞上焦,故胸中闷而疼痛,不能饮食;气机闭塞不通,不能从上而下,以致反有涎唾;下利十余行者,是因天气闭塞则地气不升,邪实在上则水不下输膀胱而偏渗于大肠所致。气机阻滞,肠道不畅,故脉迟;邪实于上,故寸口微滑,与《金匮》所说的“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颇相符合。病症属实,又在上焦,故宜使用催吐治疗。上焦得通,气机通畅,下利即可自止。所用方剂,不外乎瓜蒂散之类。 【原文】 宿食在上管1者,当吐之。 【注释】 1上管:上脘,就是胃的上端。 【译文】 宿食滞留于胃的上端,应当治以涌吐方法。 【评析】 本条讲宿食在上,治宜涌吐。 《内经》说:“其高者,因而越之。”本症宿食停滞在上脘,所以治用吐法。如果在中脘、下脘,就非吐法所宜。 【原文】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1,以客气2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注释】 1乍结:忽然见到结脉。 2客气:邪气。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象突然现结的,这是实邪壅塞在胸中。由于实邪结于胸中,所以胸脘满闷、烦躁,想饮食却又吃不进东西的,治疗时应当用吐法。 【评析】 本条讲食厥治宜涌吐。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陽气不足,涩则无血。陽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陽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陽气不足,涩主陰血亏虚。陽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陰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虚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脉见濡弱微涩,不可用下。 【原文】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踡。 【译文】 脐左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攻下。误用攻下,就会形成腹中拘挛疼痛,饮食不进,气筑筑然跳动更加厉害,身体虽发热,却要蜷曲而卧。 【评析】 本条讲肝气虚误下的变症。 脐左动气,原属肝虚,误用下法,中气被伤,中虚而肝气反逆,木横克土,因之食不下,腹内拘急,而动气更剧。身有热似乎邪实,实际是里气大虚,所以卧则欲蜷。这是真虚假实,应当明辨。 【原文】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1,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2。 【注释】 1浮冷:体表发冷。 2欲得水自灌:想要用水浇洗。 【译文】 动气在脐的上面,不可用攻下。误下则会掌心烦热,身体表面发冷,热汗外泄,想要用水浇洗。 【评析】 本条讲心气虚误下的变症。 脐上有动气,原属心虚,当然不可攻下。误下则损伤心陰,而心火更炽,所以掌心烦热,热汗自泄,体表之热,随汗外泄,所以身上不热而是浮冷。这种浮冷是指体表皮肤寒冷,其机制与“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是一样的,并不是恶寒,所以欲得水自灌。 【原文】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译文】 脐下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肾气虚,故不能用攻下法。若误用攻下法,则可导致肾陽更虚,陰寒更甚,出现腰部胀满、骤然站起即感头晕、饮食不消化、泻下的全是不消化的食物、心下痞塞等症。 【评析】 本条讲肾气虚误下的变症。 脐下动气,为肾气虚,自然也不可攻下。误用苦寒攻下,不但肾气大伤,而且损伤肾陽,陽伤则陰盛,陰寒之气上逆,则腹胀满而心下痞塞。头为诸陽之会,肾陽虚而浊陰上逆,故猝起头眩。火衰于下,不能蒸化熟腐水谷,所以食则下清谷。 【原文】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译文】 凡属虚症,都不可用下法。如误用下法,就会发生大渴,要喝水的,容易治愈;厌恶饮水的,病情严重。 【评析】 本条讲诸虚误下的变症。 诸虚,泛指身体虚弱和各种虚症,都不可攻下。本条下后大渴,是气陰两伤,如渴欲得水,知胃气损伤的程度尚轻,较易治愈;如厌恶喝水,乃胃气损伤的程度较甚,所以病情严重。 【原文】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陽虚,数为亡血。浮为虚,数为热。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振寒而栗。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漓,少腹甚硬,小便则尿血也。 【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寸脉浮是陽气虚,尺脉数是血气虚。寸脉陽气虚,尺脉血气虚。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反浮,尺脉反数。寸脉浮是陽气虚,故自汗出而恶寒;尺脉数是血虚生热,故身体痛,震颤而寒栗。微弱脉见于关部,胸部以下感到急迫,气喘汗出,而呼吸困难,呼吸之间,胁部作痛,振寒发作,形似疟状。医生反用下法,以致脉数发热,发狂奔跑如见鬼状,心下痞硬,小便淋漓不爽,少腹甚硬,小便则有血尿出。 【评析】 本条讲陽虚血少误下的变症。 寸脉浮为陽虚,必是浮而无力,尺脉数为血少,亦必数而无力。陽气虚,则卫表不固,所以自汗出而恶寒;陰血少,则筋脉失养,所以身体痛而战栗。关部微弱,为中气虚乏,虚而气机不运,所以胸下急迫,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时牵引胁肋疼痛,时发寒战战栗,好像疟疾的作止有时。如误用攻下,则里气虚寒愈甚,因之心下为痞;寒甚而虚陽浮躁,于是外显假热而发热脉数;如果波及心肾,心虚神浮则狂走妄见;肾虚失固则小便淋漓,少腹硬而尿血。 【原文】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陽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陽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1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2反肠出3,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注释】 1怅怏:失意不乐的神态。 2呕变:呕吐带有异味。 3反肠出:直肠脱出,就是脱肛。 【译文】 脉象濡而紧,濡是卫气虚弱,紧是营中受寒。陽气不足,卫中风邪,故发热、怕冷;营受寒邪,胃中虚冷,故微微呕吐、心烦不安。症属陽虚兼表,治当扶陽解表。医生却认为肌表热甚,治疗时单用解肌发表药,致汗出亡陽,故烦躁不安,胃脘部痞胀硬结;表里皆虚,故骤然站起即感头晕,自觉肌表发热,苦闷不能安眠。医生仍不知道胃中虚寒、下焦寒甚,不循辨证论治规律,反而误用冷水浇灌病人身上,体表之热虽然可立即消退,却又引起寒栗震颤,须盖几床棉被。结果又导致汗出、头目昏晕、全身筋肉跳动、身体震颤。里寒因用冷水浇灌治疗而更甚,故出现腹泻不止,腹泻完谷不化,脱肛,呕吐,起卧不安,手足微有厥冷,身上发冷而心中烦躁。若治疗稍迟,后果不堪设想。 【评析】 本条讲虚入外感,误汗的变症。 【原文】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也。 【译文】 脉象浮大,为表实邪盛,治疗时医生当用发汗法。却反而用攻下法治疗,这是严重的治疗错误。 【评析】 本条说明病在表者,不可下。 脉浮主病在表,大而有力,为正气不虚,能抗邪于外,故治宜因势利导,用汗法以散邪解表。病在表,反用下法,是逆其抗邪向外之势,必正伤邪陷,导致病变增重,这是治疗原则的违反,所以说此为大逆。 【原文】 病欲吐者,不可下。 【译文】 病泛泛欲吐的,不可攻下。 【评析】 本条讲病势向上,不可下。 治病应因势利导,欲吐为病势向上,不论虚症、实症,都不可用攻下的方法。 【原文】 夫病陽多者热,下之则硬。 【译文】 凡病属陽气亢盛的发热,不能攻下。若误用攻下,则会引起心下痞结胀硬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陽盛偏热,误下的变症。 陽盛素质的人,易病热症,但必须是有形邪实,方可用下法;如仅是无形热盛,就只宜清而不可下,假使误下,则热陷于胃而胃气壅滞,所以心下痞硬。 【原文】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1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目闭。贪水者,若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嘤2,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栗,陰陽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注释】 1勃勃:出气粗盛貌。 2声嘤:声音不明了。 【译文】 外感病,发热,口中热气勃勃而出,头痛,眼睛发黄,衄血不止,若想要喝水的,喝水后就一定呕吐,不愿喝水的,就会产生手足厥冷。若误用攻下,就会引起咽中溃烂生疮,其手足温暖的,还会出现泻下脓血、里急后重的症状。病人头痛目黄的,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双目紧闭懒睁。病人想喝水的,若误用攻下,就会引起脉厥、声音不清晰、咽喉闭塞疼痛;误用发汗,就会导致陰陽皆虚,出现畏寒战栗。病人不愿喝水的,若误用攻下,致陰寒内感,就会出现不思饮食、大便完谷不化;误用发汗,就会引起口中生疮、烦躁不安、舌生白苔等变症。若脉象数实,六七天不解大便的,是热郁于内,以后可能出现便血;倘若治疗时再用发汗法,则会引起小便自遗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热淤入络,误治的变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大法,秋宜下。 【译文】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 【评析】 本条讲适宜用下法的季节。 秋季属燥金司令,其气主降,万物开始渐入收藏之令,人体随着秋令的到来,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因此,关于疾病的治疗,有秋宜下的法则。但这不是绝对的,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症候和病机,选用治疗方法。 【原文】 凡可下者,用汤1胜丸散2,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释】 1汤:煎剂。 2丸散:丸(或作圆),即丸剂;散,即散剂。 【译文】 凡可以用攻下药的病症,采用汤剂,比丸散剂力量大,疗效速。服攻下药得大便一通,就当停止后服,不需要服完全剂。 【评析】 本条指出在用药上选择剂型的重要性,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原文】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腹泻,不想进食,因为里有宿食的缘故,应当治以下法,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因宿食而致腹泻的辨治。 宿食阻滞,一般应是大便秘结,今却发生下利,当亦属于热结旁流。由于宿食内停,胃气必滞而不和,所以不欲进食,因而即以不欲食,作为宿食的诊断依据。既然是宿食在内,自然不可见泻止泻,而宜通因通用,用大承气汤下其宿食,宿食去则腹泻自止。但本条叙症简略,还应参考有无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利下臭秽等症,才够全面。 【原文】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腹泻愈后,到了次年的同一时间又复发的,这是病邪未除尽的缘故,应当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复发性下利的病机和治法。 下利已愈,有至来年同一时令季节日期和时间而复发的,乃因病根未拔,余邪未尽,至次年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下利复发。治疗这样的下利,必须逐其余邪,所以用大承气汤攻下。但是也必须注意没有其他虚症的,方可使用下法。 【原文】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译文】 病腹部胀满疼痛的,这是因为里有实邪阻滞,应当治以攻下,宜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里实腹满痛,治宜攻下。 腹满疼痛,为陽明燥屎阻结的主症之一,所以治宜大承气汤攻下;如果兼有少陽见症,可用大柴胡汤。然而腹满疼痛也有因虚寒所致,那就绝非攻下所宜。 【原文】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译文】 腹泻,脉反见滑的,为宿食停滞于内的征象,攻下宿食就可痊愈,宜用大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下利由于里实的,治当攻下。 脉滑主内有宿食,下利反见脉滑,从而断定下利不是虚候,而是里之实邪所致,所以说当有所去,下乃愈。这一经验,是十分可贵的。然而这仅是突出脉象,并不是说不要结合其他症状,还是应该综合全部病情来分析判断,才能避免误诊。 【原文】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 【译文】 伤寒病瘥以后,脉沉有力,脉沉,标志着内有实邪,用下法可解,宜用大柴胡汤。 【评析】 病后内实,宜用下法。 伤寒后,指病解以后,此处只提出脉沉,作为内实用下的根据,是不符实际的,一定还有其他见症,这从“差后劳复篇”中“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得到印证。由此可见,发热当是必具见证,可能还有“心下急,郁郁微烦”以及胸中痞硬,喜呕等症,所以治宜大柴胡汤和解兼下。 【原文】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译文】 掌叶榕脉象左右都弦而迟的,是寒饮内停的征象,病人多有心下痞胀硬结。脉象大而紧的,是陽盛邪实的征象,可以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主治。 【评析】 据脉参症,确定是否可以攻下。 脉双弦主饮,脉迟主寒,今脉双弦而迟,症见心下硬,当是脾胃之陽不足,寒饮凝聚结于心下而为痞硬,自然非下法所宜。脉象大而紧,大为陽盛于外,紧主邪实于里,所谓陽中有陰,似指陽热亢盛,里气壅滞,所以可用下法,而与大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