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唐佛陀多罗译(大正藏no.842)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他,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圆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云何五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巳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巳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知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演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万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汝善男子,当护末世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又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圆瑛大师著 圆觉经讲义序 自序 圆觉经讲义卷第一 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圆觉经讲义卷第三 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圆觉经讲义卷第五 圆觉经讲义序 清凉云: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用则称体而周。具此三义,故名圆觉。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故。契经中有:了义、不了义。如来为人天二乘说不了义教,以器小不堪担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独得觉性。为菩萨乘,说了义教,以根大能担荷大法故。一切众生皆得作佛,然对机说教,虽各不同,而契理契机,实无有二也。此经直显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名为圆觉。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此则契经中,了义之契经,非不了义契经也。 圭峰曰:余心宗圆觉,但以竞辨屈于妙义,龙藏倦于灵文,显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旧风规,成新教化,黜权抑小,立顿张圆,使第一义天,星辰罗列,大圆镜智,影像昭彰。况复偏宗此卷,誓广弘宣,二十余年,三复玄致。轮王髻宝,大云心传,长者家珍,清凉手授。所以内依观智,外托诚文,冥己身心,随应解释。 今我瑛兄,始契楞严三观,次精圆觉三身,造兹讲义,普被上根,诸轮绮互,单复圆修,四相潜神,非觉违拒,四病出体,心华发明。慈愿追随末后,长中下期,克念摄念而加行。别遍互习,业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静寂觉遍,百千世界,佛境现前。是以闻五种名,超刹宝施福,说半偈义,胜河沙妙门,实由无法不持,无机不被者也。如善财不出道场,遍历百城之法,犹海幢常冥寂定,广开佛事之门。圆觉宗通,第一义谛,大悟而岂假他求,内证而应须自决:似冰含水,融通而岂有凡圣等殊;如金与镮,展转而更无佛生差别矣! 公元一九五二年仲冬拈华老人应慈 谨撰 自序 夫圆觉一法,冠以大方广三义。大者,当体得名,横绝边涯,竖无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恒沙功德之相。广者,多也,有自在无碍,任运随缘之用。圣凡同秉,生佛一如,为诸佛之本源,实众生之心地。自从元明失照,枉受轮回,众生日用不知,迨至复本心源,证入涅槃,诸佛究竟无得。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譬如水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冰随暖气之缘,溶之为水。然冰水虽殊,而湿性如故。本觉湛然,众生终日罔觉。法身流转,如来所以兴嗟,知万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实际。今圆觉经者,玄妙难思,盖称性之极轨也。寂光无土,依受用而现身;妙德启请,说因地之法行。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觉之性,实无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佛道方成。次告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是名为觉。乃结答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如人梦身生疮,求医施药,既知是梦,即已离梦,不须更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梦疮之人,即已离梦,即为醒觉,觅疮了不可得,亦无须用药,渐次求愈也。次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次告金刚藏:闻前章说,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难:一、以真难妄:若诸众生,本来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之妄?二、以妄难真:若诸无明妄法,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诸异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来,已经返妄归真,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虚空本不生华,真金理无重矿。次告弥勒:一切众生,由无始际,种种恩爱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续。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次告清净慧: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因众生迷倒,未能灭除,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示渐次差别。复为一类大根众生,以示圆顿随顺,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谓以众生日用,不起丝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风光。于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灭,虽住妄想之境,以境从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于无了知处,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实也。因而信受,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次告威德自在:无上大觉,本无二相,随诸方便,便有三类;所谓奢摩他,如镜照像,三摩提,如苗渐长,禅那寂灭,如器中锽。此三法门,十方如来,及诸菩萨,三事圆证:名究竟涅槃。次告辩音:一切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依顿渐修习,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单复无非圆修,别遍意在互习。若能随顺修习,不久便证涅槃。次告净诸业障:众生由执我故,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因此便生憎爱。不了迷识与迷智,二种四相,无始妄流转,不得成菩提。若能除灭贪嗔痴,法爱不存心,自可渐次成就。次告普觉:求善知识,当求正知见人,心远二乘,除作止任灭四病,亲近无憍慢,远离无嗔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证于涅槃。次告圆觉:众生欲求无上道,先要结三期,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勤修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次告贤善首:是经为如来守护,菩萨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众生,依此修持,渐至佛地。虽为顿教大乘,亦摄渐修群品。是经力用广大,无机不被,从可知矣。余也,频年钻纸,心心惟仰大乘;一觉传灯,处处咸依自性。既诠楞严奥旨,妙妙心闻;复注圆觉契经,尘尘智入。布舟航于觉海,敢诩为鼓棹之人,数名于义天,自笑乃担板之汉。忘言默契,愿为执鞭;入海算沙,从兹搁笔!是为序。 时 壬辰仲冬阿弥陀佛圣诞良辰七五老衲圆瑛宏悟 序于上海圆明讲堂 圆觉经讲义卷第一 今讲此经,依贤首宗开启十门。贤宗十门,前八门是悬示,第九门总释名题,第十门讲解经文。今为便利听众起见,移第九门,总释名题,而为第一,令人一听,即得领知总题名义。然后研究诸门,有所标准,不致茫然。十门者: 甲一 总释名题 二教起因缘三藏乘摄属 四体性深远能诠教体六 所被机宜七宗趣分别八 力用殊胜九传译流通十 讲解经文 甲一总释名题 此经共有五名,乃如来金口,亲自命名。一、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修多罗了义,三、秘密王三昧,四、如来决定境界,五、如来藏自性差别。为要事周义尽,如来故说五名,求其简略切要,结集且标两号,而于第一名,复略陀罗尼三字,第二题全取,共十一字。上十字是所诠法义,后一字是能诠文字,能所合成一经名题。名者,实之宾也,循名务必核实。题者,经之纲也,解经贵在提纲。今先解前五字。 大方广三字是义,圆觉二字是法。如大乘起信论所云。摩诃衍(此云大乘)者,当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所言义者,即体、相、用,三大之义也。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今先讲大方广三义,后讲圆觉一法。 大者,当体得名,即当圆觉全体。此体竖穷三际,无始无终,历尘劫而常住;横遍十方,无边无表,超象外以孤标;无名立名,强名曰大。当体者,非对小言大之大,若大外有小可对,则非至大。亦非先小后大之大,若大是由小而成,则非本大。今圆觉之体,绝对待,无前后,是至极之大,是本来之大,斯为大义。方者,就相得名,即指圆觉德相。此相本不离体,即体中所具功德之相。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圆照。一切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圆照。‘文殊章’云: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圆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返照自性清净觉相。诸佛依此圆照之正智,照空无明,得成佛道,是为方义。 广者,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此用亦从体起,谓此觉体周遍,本有过恒沙等,不可思议之用。潜兴密应,广多无尽。不独诸佛已证觉体,大用繁兴,即众生在迷,运转施为,亦头头是道。古德云:‘搬柴运水,尽是禅机,竖拂拈槌,无非妙用!’故有广义。以上所明大方广三义,即体、相、用,三大之义也。毕竟是何法耶?故下直指是圆觉一法。此乃如来,先立法义,后出法体。法义既明,当讲法体。 圆觉者,圆满觉性也。具足众德曰圆,照破无明曰觉。此圆觉,即诸佛之本源,众生之心地,而为十法界所依之体,具有不变随缘二义。本来清净,不动不变,而能随迷悟之缘;随迷缘而成六凡法界,随悟缘而成四圣法界。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如水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其性始终不变。圆觉平等,在圣人分上,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即‘金刚经’所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金刚经’是法,指实相般若,即此经之圆觉也。 圆觉,并非他物,即人人本有之真心,而非肉团之假心,亦非意识之妄心。世人皆认假为真,或认妄为真,却将本有圆觉之真心,迷昧不知,故为不觉之众生。众生迷昧真心,可以试验。且问于人: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问: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此但认肉团为心,乃是认假为真。不知肉团心,本无功用。若有功用,此心存在,应皆有用,何以世人乍死,此心尚在,即无知觉,足证无用也。或曰:此心死时无用,生时而能思想分别,何谓无用?答曰:此则一迷再迷,又将第六意识之功用,认作肉团心之功用。非特肉团心,是假非真,即第六意识,亦是妄非真也。楞严会上,阿难认识为心,如来斥为非心,指名妄想。后向根中指出不动、不变、不失、不还之如来藏心,即是圆觉真心。 圆觉一法,是大陀罗尼(译云大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起信论’云:‘心为大总相法门体’者是也。圆觉真心,能生一切法,能摄一切法。一切诸法,无不从心建立。佛告文殊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在解后文)又告普贤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如是则一切诸法,不离圆觉。圆觉,即一心之别名;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此心一法多名。‘华严’则曰:一真法界。‘楞严’则曰:如来藏性,‘净名’则曰:不思议解脱;‘法华’则曰:一乘实相。或云真如实际,或谓寂灭一心。在有情分中,名为佛性,在无情分中,称为法性。名殊体一,无非圆觉一法也。圆觉一法,通因彻果,十法界不出圆觉一法,本具圆觉,而迷背圆觉者,六凡也;虽闻圆觉,而不悟圆觉者,二乘也;分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满证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十法界,离十法界,不成圆觉。体周十界,用等恒沙,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是之谓无上心法。 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后,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是诸经之通名。凡经藏,无论大小乘,同名修多罗。 了义者,大乘究竟显了之义。彻法流之源底,谓之究竟。谈理至极,显现明了,非同小乘,权渐方便,隐密之谈,说不究竟也。昔顺宗皇帝,问清凉国师云: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答曰:佛一代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此二皆不必拣,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者,大乘教也,不了义者,小乘教也,此乃一往之分。若大乘中,虽然六度齐修,智悲并运,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会三权归一实,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方为了义。 ‘大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宜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此经如来住法性土(寂光净土),现受用身(他受用报身),凡圣同源,主伴俱会,为十二法身大士,直指众生,本来成佛。圆满觉性,与佛无别,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是契经中,了义之法,非不了义之法也。上十字所诠之法义讲竟。 经之一字,是能诠文字,即契理契机之教。问:题中上有修多罗,译为契经,下经字,即契经之略称。一题双举,岂不重复耶?答:上指诸经,下指本经,必须双举,方显此经,为诸经中了义经也。卷上者,上古之经,皆装成卷,舒之以便读诵,卷之以便供奉。后代易制,未易其名,故仍称卷。此经分为上下两卷,今当上卷,故以卷上称。一总释名题竟。 甲二教起因缘 如来教法,决不孤起,起必有由。究其教起因缘,有总有别。总,即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就是如来要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要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得成佛是也。此为一代时教总因缘。 别,即就本经,有十因缘。乃以本觉真如,内熏为因,十二菩萨,请问为缘。 一、为示因地法行故。修证佛果,不离因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文殊创问本起之因,如来答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为示因地法行,故说此经。 二、为示离幻即觉故。佛告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既已离幻,即名为觉;如人处梦,不知是梦,一知是梦,即已离梦,离梦即名醒觉。佛为示离幻即觉,故说此经。 三、为示修行渐次故。佛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佛为示修行渐次,故说此经。 四、为示穷尽深疑故。金刚藏闻前章,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兴三问——一问: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二问: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三问: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善说譬喻,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五、为示离障顺觉故。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六、为示修必依观故。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故答威德所问,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悟即慧观,虽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依于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常持此轮,随顺修习,不久得证涅槃。佛为示轮观随修,故说此经。 八、为示穷尽四相故。一切众生,未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成菩提。四相有二:(一)、迷识四相,依第六识,枝末无明所起,能障小乘涅槃,不出分段生死。(二)、迷智四相,依第八识,根本无明所起,能障无上菩提,不尽变易生死。佛告净诸业障: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由此不能入清净觉。此示迷识四相,又明修行所证,便生证、悟、了、觉,四种法执,此示迷智四相。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佛为示穷尽四相,故说此经。 九、为示四病应离故。四病者:作、任、止、灭是也。此四本来是药,执药又复成病矣!以此四者,药病双通,执之,能为入道障缘,即是病;不住,则为进修方便,可为药。又四者互为药病,以作则止治;止则作治;任则灭治;灭则任治。故告普觉当知: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佛为示四病应离,故说此经。 十、为示真修实证故。此经文殊创问:如来本起因地发心之后。如来答以圆照清净觉相,结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自下正宗十位菩萨,相继发问,不出信、解、修、证四字。此上八种因缘,而于生信、开解、教修诸义,已经极力发挥,更无隐覆。惟是闻说良药,不能济病,见陈嘉馔,未克除饥,故于圆觉章中,示以真修,方得实证。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上期一百二十日,中期一百日,下期八十日),克期取证,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即是真修。同入(证入也)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即是实证。佛为示真修实证,故说此经。以上十种别因缘,已尽一经之要义,故贤善首,请问经名流通。二教起因缘竟。 甲三藏乘摄属 已知此经,教起因缘,未知藏乘,何所摄属?藏有三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出经律论三。经,为定学之藏;律,为戒学之藏;论,为慧学之藏。此皆从正不从兼(如经正诠定学,亦有兼诠戒慧),从多分不从少分(如律多分说戒学,亦有少分说定慧),此经是经藏摄,其中所诠,正属定学,虽有少分之戒(如普眼章中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等),及少分辩论之慧(如普贤,金刚藏各申三问,皆含辩之义),此皆兼带而已。乘有二乘:一、声闻乘(去声,是喻车乘也),二、菩萨乘。声闻乘:闻佛说法之声教,而得道果,故名声闻。以其机小,谈理狭隘,凡三藏中,有谈小乘教、理、行、果,俱属声闻乘。菩萨乘:以菩萨有大根大智,佛为说大乘,谈理深远。凡三藏中,有谈大乘教、理、行、果、俱属菩萨乘。此经佛与十二菩萨,说圆顿教,从因至果,远离二乘,皆依圆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乃属菩萨乘。三藏乘摄属竟。 甲四体性深远 已知此经,属经藏,菩萨乘摄,但未知以何为体?然诸大乘经,皆以实相(即真心之别名)为体。此经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佛依法性土(音度),现受用身,与诸菩萨,皆入三昧,凡圣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此经始终,皆明圆觉,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经云:‘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故为一真。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即是圆觉。如来藏心,有此功能,此心‘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此经亦从如来藏心之所流出,故以如来藏为体。其体性深远,非大乘智慧,不能解悟。四体性深远竟。 甲五能诠教体 已知此经,体性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迦牟尼佛在世,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则声为教体。如来灭后,纸墨之教,则以名、句、文为教体,此但略说。而声、名、句、文,但是能诠,若无诠之义,不成教体,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圭峰大师,以能诠教体,略作四门。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第二、唯识门:以若文若义,皆是识心所现。第三、归性门: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第四、无碍门: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属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此经圆觉,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应属归性门。又‘普眼章’,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则成事事无碍法界,应属无碍门。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五能诠教体竟。 甲六所被机宜 已知此经,能诠教体,未审所被何机?盖众生根机不一,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机不对教,亦不得益,务必机教相当,方成法益。但此经收机最广,有正有兼。经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此正当被之机也。又云: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虫,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如是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被此圆顿教法一薰,但得听闻,无不获益。谓宿根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闻熏,而成圆顿种性,如华严食金刚之喻。此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甲六所被机宜竟。 甲七宗趣分别 已知此经,所被机宜,未审何为宗趣?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当部者,即此部之经,崇者、崇尚,即重要之谓也。此经重要之点,即在圆照清净净觉相。此一句,为十方如来,成佛之因地心。诸佛因地,皆依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相。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则此经以圆照觉相为宗,成就佛道为趣。七宗趣分别竟。 甲八力用殊胜 已知此经,以圆觉真因,菩提极果,为宗趣,未审何为力用?此经以离妄证真为用。承前圆照清净觉相而来,既能照到,本来清净之觉相,则知世界身心,皆如空华;空原无华,病目妄见,本无所有。故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无明妄惑,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不可得。故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弥勒章’中,勤断诸爱见,离妄也;便归大圆觉,证真也。乃至‘圆觉章’中,诸障若消灭,离妄也,佛境便现前,证真也,故以离妄证真为用。八力用殊胜竟。 甲九传译流通 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译自何时谁人所译?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纪时代。在我国唐朝,长寿二年。罽宾,此云贱种。以此国开基,由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蓝于此,买异国贱人,以充役使,后生育繁盛,自立君长,邻国鄙之,故以贱种名焉。此国在北印度。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之通称,译为勤息。谓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断惑证真,已得道果者;二、说道沙门:宏法利生,代佛宣扬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斋犯戒,既坏佛门者。佛陀多罗,此云觉救,以自觉觉他,救人救世也。罽宾国人,于东都白马寺,翻译此经。按‘开元释教目录’及‘古今译经图记’,皆同此说,不载年月。据道诠法师疏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于长寿二年,龙集癸己,持梵本(印度经本)至神都白马寺翻译,分为上下两卷。译者,易梵语为华言也。‘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彼时北方译官,兼善西语,梵本西来,请其翻译,遂以名焉。有翻字不翻音,如各种神咒;有翻音不翻字,如卍字△(上万下伊),有音字俱不翻,如贝叶经;有音字俱翻,如各种经律论。此经音字俱翻之一。以其文法雅善,义理明显,可与‘楞严经’联芳并彩,流通特盛。九传译流通竟。 甲十讲解经文(分三:乙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上古解经但随文释义,并无分科立分。此三分始于晋朝道安法师,将一经分作三分,当时学者,多不依从。后有亲光菩萨‘佛地论’,流传此土,亦具有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方信弥天(道安法师自号弥天释道安)高判,今古同遵。又以一部经,譬喻一个人,序分如首,五官具存,观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恶;一见序分,便知此经顿、渐、权、实。正宗分如身,腑脏无关。六腑五脏为一身之要,正宗法义为一经宗要。流通分如手足,运行不滞;经有流通分,自可流传万世,通达十方,不滞一时一隅矣。 乙一序分 丙一六种证信序 (丙一分三:丁一 信闻时主,丁二 说处依真,丁三同体法众。此三科不出信、闻、时、主、处、众,即六成就。具足六种,方能成就法益。亦云证信序。证信者,证明此经六种成就,乃为佛说,可以生信。又云通序,通于诸经皆有故。又名经后序,如来灭后,结集者,依佛嘱所安故。更有断众疑,息诤论,拣异教诸义不录。) 丁一信闻时主 如是我闻: 一切经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据佛地论:阿难结集经时,诸菩萨咸共请云: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之曰: 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既是如闻而说,自属可信,故曰信成就,闻而不忘,故曰闻成就。结集者,称为菩萨,以佛在净土说故,属摩诃衍藏(大乘菩萨藏),是文殊与阿难海,在铁围山间结集。又如是者,指法之辞。即指此圆觉心法,今当依圆觉解释如是。圆觉,即众生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如如不动,故谓之曰如,心即是佛,与佛无二,故谓之曰是。佛说此经,即说如是圆觉心法,虽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清净慧章’,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心故。 我闻者:授受之义。佛与阿难,一堂晤对,佛教授,而阿难领受,面命耳提,亲从佛闻也。闻法必从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不曰耳闻,而曰我闻者,废耳根之别,从一身之总,故称我闻。阿难乃随顺世间,假称为我,不同凡夫妄执之我,亦非外道妄计之我。若约本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无我之真我,闻无碍之法门也。 一时,婆伽婆, 一时,为时成就。不有良时,安成法会?乃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契,说听始终,名为一时。若约本经,则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皆一之时;平等本际,随顺不二是也。婆伽婆,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机何归?诸经皆云佛,此经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别称。因一名而含六义,所以不翻。一、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系故;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三、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六、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具此六义,多含不翻,即五种不翻之一。(一、秘密不翻,神咒等。二、庄重不翻,般若等。三、此方所无不翻,庵摩罗果等。四、多含不翻,婆伽婆六义,比丘三义等。五、顺古不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他经有云婆伽梵,乃梵音清浊不同耳。‘智度论’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断二德,以智德证菩提果,断德证涅槃果。又‘涅槃经’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槃,圆证三德秘藏,名婆伽婆。一信、闻、时、主竟。 丁二说处依真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此为处成就。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佛有三身:一、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二、报身佛: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藏世界等;三、应化身佛:依凡圣同居土,即释迦牟尼佛,或在天上,或在人间,灵山、舍卫、竹林、鹿苑等处,为人天说法。今经说处,如来入法性源,现无碍境。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者:入字,对三昧正受说。无入为入,乃是以智契理故,入无入相可得。神者,神妙莫测,不可思议。通者,通达无碍,得大自在。此是解脱德(用大也)。大者,统十界而无外,含万象以有余,是法身德(体大也)。光明者,智光圆满,耀古腾今,慧照分明,窥天鉴地,是般若德(相大也)。藏者,含藏,含藏体、相、用三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密之藏,即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如来入此三昧(此云正受)是以智契理。又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而得正受,不受余受。现自受用身,乃法报同体之佛。自受法乐之处,三昧正受,华梵并举也。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者:以释迦所住真境,即十方如来,智光庄严之境,非余宝物庄严,此境为如来所住持故。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者:是字,即指上文,如来果地,所住法界真境,就是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是谓果彻因源。面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该果海也。问:神通大光明藏,既是生佛同等,如何如来称入,众生不入?答:众生亦未尝出此大光明藏。临济祖师上堂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祗因众生,向为六尘所蔽,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故不言入,非不入也。下文经云:‘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此明我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之中,称体起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此二句,正显体深。言佛住寂光真境,是法性身,本无身心之相,故曰寂灭。寂灭者,不生不灭也。既无生灭,自然平等一相,复归本源,实际理地,诸佛众生,皆不离此大光明藏中也。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二句,乃明用广。其用则称体而起,圆满周遍,含裹十方,广大无外也。不二随顺,作二种解:一、体用不二,用随体遍,体用一致,故曰不二。二、谓身土、圣凡、自他、动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身土圆融,圣凡不隔,自他平等,动静一如,随顺一真,无有二相,是为随顺不二。故于一真不二境中,现诸净土。不二境,即寂灭真境,诸佛自受法乐之地。现字,即称体起用。以无身心之相,那有说听之事?今云现诸净土者,正显从自受用身土,现出他受用身土。‘唯识’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故云现诸净土,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此圆满修多罗教。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圆满觉性为缘起耳。二说处依真竟。 丁三同体法众 戊一举类标数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此举同体法众。皆证法身理体,故名同体。与者,共也、同也。大菩萨,是一类圆顿大机。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我国人多好略,简称菩萨,菩萨,超过阿罗汉、辟支佛二种圣人之上,本不易称。现见世人对灶君土地,皆称菩萨,,此是我国神教与佛教混而不分,故有如是错误。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分自利、利他、两利,三种解释。一、已经觉悟之有情(此自利也),二、而能觉悟法界之有情(此利他也),三、智悲并运,以智慧剑裂烦恼网,上求佛觉以自利,以大悲心,度众生界,下化有情以利他(此两利也),故曰觉有情。 菩萨有:权教、实教之分。权教虽然六度齐修,但修事行,未明理性,不足称大。实教称圆觉体,修六波罗密,所修离相。如布施时,内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轮体空,是大菩萨。大菩萨,具足多义。一、有大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二、具大智:以真智了空,俗智照有,中智不著空有二边;三、信大法: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四、解大义:了解圆觉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五、发大心:乃发广大平等慈悲心,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普为与乐拔苦;六、修大行:即修四摄六波罗密行,自他两利;七、求大果: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具此诸大,故名大菩萨。摩诃萨者:梵语摩诃,此云大。上既称大菩萨,此复加摩诃萨者,谓是地上大菩萨中之大菩萨也。以文殊等十二位,皆是等觉法身大士,复居十地以上之人。并其同行眷属,其数约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一举类标数竟。 戊二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窿、普眼曹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其字,指下列十二位上首菩萨。名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之上首。‘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普贤菩萨者:梵语邲输跋陀,华言普贤。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按‘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普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金刚藏菩萨者:金刚是金中之刚,具坚、利、明三义。菩萨,证法身坚固不坏之理(坚也),持甚深般若智慧之剑(利也),断历劫无明烦恼之惑(明也);即同金刚三义。经中备起三问,顿断群疑,能生无量功德之藏,故名金刚藏。弥勒菩萨者:弥勒译慈氏,是姓。过去遇大慈如来,修习慈心三昧,故以为姓。本名阿逸多,华言无能胜,因修唯心识定,识心圆明,照彻生死根源,以爱为本,慈济众生,断除细惑,慈无能胜,故名慈氏。清净慧菩萨者:慧觉清净,无住无著,照了诸法,犹如虚空,故能随顺,得入圆觉。威德自在菩萨者:有大威势,足以折伏魔军,有大慈德,堪能摄济群品,功由三观成就,所以折摄自在。 辩音菩萨:具足四无碍辩,能以音声,而作佛事,请宣轮观,饶益众生。净诸业障菩萨者:众生之障有三,曰惑障(即烦恼迷惑心),业障(即善恶不动偏空等),报障(即苦果受报身)。报由业感,业由惑造。此三能障三德,故名为障。菩萨能净诸业障,必由断惑功成,四相既除,业根自净矣。普觉菩萨者:普觉生死涅槃,皆如昨梦。末法之世,魔强法弱,众生修行,须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故请佛为说,饶益众生。圆觉菩萨者:因能圆照清净觉相,证入圆觉,故得是名。请示末世修行,最初方便,佛说建立道场,分上、中、下期,以令三根得益。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者:既贤且善,而为上首也宜矣。经中请名流通,利益今后,厥功甚伟。等字,等前十一位法身大士,而为十万菩萨眷属之上首。二列上首名竟。 戊三与伴同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与者,同也。诸眷属,即十二上首菩萨同行眷属也。时时为上首护念曰眷(眷即眷念),摄令从道曰属(属即摄属),当此圆觉法会,故相与偕来。皆入三昧者,主伴同入也。所入三昧,即神通大光明藏。皆入有二义:一、佛力加被故:以如来既入自性三昧,乃是以法性身,住法性土,而此众人,皆在法性之中,仗承佛力,智契法界,故得皆入。二、智同于师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与如来同一法身。佛入三昧,大士亦入,而此众人,向为大士眷属,智同于师,因见师入,亦与从入,故云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者:即前于不二境,所现之净土,凡圣一源,主伴同会,身心寂灭,平等一相,故谓之曰:平等法会。所说第六众成就者,以此。一六种证信序竟。 丙二一经发起序 丁一文殊启请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六种既经成就,法会自尔当开,于是文殊启请,以为本经发起之众。有谓序阙发起,细研文义,文殊一章实具发起全经之意。初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次请菩萨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后及末世,求大乘者(人也),不堕邪见。观如来答处,先总标真宗,即总冠下文,正宗分中,信、解、修、证诸义。细研十章文义,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远离诸病,则正修自然可成矣!至‘普觉章’末云:‘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无证,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此语与文殊启请之语,遥遥相对,故判本章,为全经发起序。 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本座而起,顶礼佛之双足。以至尊之顶,礼至卑之足,以表身业恭敬。礼已右绕三匝,长跪叉手,收摄意根,以表意业恭敬。而白(仰白)佛言,以表口业恭敬。此段三业恭敬,为请法之仪,乃结集者所置。一文殊启请竟。 丁二正陈请词 戊一问如来本起因行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大悲世尊,是赞佛语。称赞如来具广大平等之悲心,横竖该彻,为众拔苦。横则普利现在十方,竖则饶益未来末世,故称大悲;能为六凡有情世间,三乘正觉世间,九法界二世间,所共尊崇故,惟佛一人,具足十号,超越九界,堪当此称。愿为此会者:即求佛为此现前,平等法会。诸来法众:即十万菩萨,皆入三昧之众。说于如来下,乃请说之意,有三:初请说如来因行;次请说菩萨发心;后求利末法众生。 初请说如来因行。先释如来二字,是佛具足十号之第一号。如,是不动、不变之义。来,是去来随缘之义。今以九界料简释之:六凡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来而不如,以其随业缘而来,三界受生,心为境动,见色被色动,闻声被声动,此心转变不常,故曰来而不如。二乘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如而不来。以其分段生死已了,安住化城不动,沉空滞寂,得少为足。虽经如来诃斥,不肯涉俗利生,视三界如牢狱,观生死如冤家,故曰如而不来。菩萨法界,非如非来。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不肯从空出假之如;非同六凡,随业受报,终日被境所动之来。而菩萨广运悲心,往来六道,处尘不染,乘愿利生,不住涅槃,不畏生死,故曰非如非来。佛法界,亦如亦来,故称如来。不为一切烦恼所动,不被世间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动,观察众生,机缘成熟,示现八相(下兜率、托母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錀、般涅槃,小乘无住胎,大乘多住胎,小乘降魔,大乘无降魔,了知魔即是佛)成道,故曰亦如亦来。此但约应身如来解释。更有报身如来:安住第一义谛,如如不动,名如;依理起智,以智照理,惑净智满,成等正觉,名来。更有法身如来: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既遍一切处,则无去来。如‘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者;即如来在凡夫位,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无漏法行。因心而曰清净者,即自性清净,如来藏本然之心。本经所云:清净觉相,为诸行所依之因地心也。此心寸丝不挂,一尘不染,故曰清净。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依此心为因地心,即‘楞严’所谓:‘依圆湛不生灭性,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也。法行:乃称圆觉法性,所起之六度行。称(去声)圆觉法性,本来无贪,故修布施行;称(合也)圆觉法性,本来无染,故修持戒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嗔,故修忍辱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身心等相,故修精进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动,故修禅定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痴,故修般若行。又正念真如,离一切念相,离相妙行,即清净法行。 又‘大集经’说:‘若有比丘(出家修道之通称,名含三义故。),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去声,好也。)为四众敷扬演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内脱身心,外泯世界),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文殊之意,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地不真,难免果招纡曲,非但徒劳无益,而且有损。如造金像,必依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今请佛说本起因地者,以佛是过来人。正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方得明示不谬。一问如来本起因行竟。 戊二问菩萨发心离病 ‘及论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及者,并及。既问发心,请说离病之法,菩萨智悲双运,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大乘者,一心之理也,即是本经圆觉一心。以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能运载众生,从凡夫地,至如来地,故名大乘。一心三大,解见在前。乘有运载之功,菩萨当依此发心,依此修证。中、即圆觉体中。发清净心者:即发菩提心也。梵语菩提,此翻为道,即发上求佛道之心。如云:‘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是也。又即‘起信论’,所发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正念真如,清净本然,纤尘不染,是为发清净心。二者、深心,乐(去声)集诸善法故:乐集善法,可以对治一切染法,是为发清净心。三者、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终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离相清净,是为发清净心。此清净心,即一真法界,本源真心。依之为因地心,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远离(俱读去声。)诸病者:病,即众生心病。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此身心,以为实我,是我执之病。执一切万法,以为实法,是法执之病。我法二执,各有分别、俱生,头数无量,故曰诸病。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华,即得我法二空真理,并空亦空,则药病双袪(除也),诸病自然远离耳。上请近益现会,下请远被当来。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以上所问,如来因地法行,及菩萨发清净心,如来指示分明,不仅有益现会菩萨,能使未来末法之世,求大乘之众生,得正知见,不堕邪见。末世者,法末之世。如来灭后,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万年。末世众生,障深业重,法弱魔强,纵有求大乘之人,若不知如来因行,与菩萨发心,难免错乱修习,堕落邪见。‘楞严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二种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妄本是识心(虚妄生灭),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灭),若依生灭心,为本修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若以圆湛,不生灭性(即圆觉清净 因地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则因真果正,自然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五体投地三请者,轻身重法也。此四句,亦是结集家所叙,请法之仪耳。二正陈请词竟。 丁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乃文殊殷勤三请,已竟之时。世尊因其为法心诚,利生念切,乃重言善哉以赞之。一、赞其能为现前菩萨;二、赞其能为末世众生。复称善男子者,以其具大智慧,利益今后故。汝等者,汝,指文殊,等余大众。乃能为诸菩萨者:此指初发心菩萨,不知发何等心,修何等行,是以咨决询问。下牒问词。如来因地法行(解见在前),及为末世求大乘者得正住持。若知如来因地法行,及大乘菩萨,所发清净心,自然得正知见;明白正修行路,得正住持,即是安住一真圆觉妙心,任持万行无失,不落空有二边,是为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诫以谛实而听,勿杂余缘,许以当为宣说,不负众机。‘智度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当如时雨化禾,春雷跃鲤,会众以及末世众生,当得不可思议之益。三如来赞许竟。 丁四承教静听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文殊承教欢喜,愿闻了义之教。在会法众,莫不皆然,忘尘息虑,静默伫听。如‘十地经’云:‘如渴思甘露,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医,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此即奉教喜听之义。二一经发起序竟,并前六种证信序,一序分竟。 乙二正宗分 丙一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丁一总标真宗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此段即圆觉真宗。一经要义,不出信、解、修、证。自下正宗十一重问答,分作二科。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为真正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成本起因者,成为最初发起之因,然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故重呼善男子者,令其注意也。无上法王:即是佛证究竟无上觉道,而为诸法中王,于法皆得自在故。王,即自在义,更无有上也。然虽众生,无一不具有圆觉,而尘经未剖,宝藏犹埋,既不自知,宛受贫苦。惟佛全得其用,故但标大觉有之。有大陀罗尼门者:此举其体也。即是大总持门,能总一切法,十界依正,悉皆依此为体故;能持无量义,染净因果,悉皆执持不失故;一切凡圣出入所由,故谓之曰门。陀罗尼,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之别。今取无字陀罗尼,一心之法,方名为大。以其包太虚,周沙界,总持无量法义故。又门有出入之义。依本起末为出,摄末归本为入。众生迷之则出,诸佛证之则入。此一说也。又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门流出,此门为众妙之门也。上举其体,下出其名。 名为圆觉者:此出其名也。圆觉,即大陀罗尼,为大总相法门。圆觉是总相,一切诸法,是其别相。别相不离总相,如金器是别相(种种相状,千差万别),金是总相,一一金器,皆不离金也。此如来举自己所证法体,对机演教,以示文殊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者:并下皆约流出净法。以文殊所问,是一期修证,返染还净之事,故总标当约净法。一切(去声)是包括之辞。以圆觉,具足恒沙称性功德,故能流出无穷,而未尝有竭也。清净真如者:清净本然,由来无染,并非澄之使清,浣之使净,乃是自性本来清净,以其离一切相故。如‘起信论’所云:‘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真者,无可遗。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不可说此法是真,彼法非真。如者,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不可说此法是如,彼法非如。若真外有非真,如外有非如,即是其性不遍,尚有对待,有对待便非真如,以真如是绝诸对待,其性无外故。又清净真如,乃诸佛之法身,众生之佛性。名虽有二,其体不二,人人本有,个个都迷。虽然在迷。处染不染,故曰清净;本来无妄,不迁不变,故曰:真如即因地心也。 菩提涅槃者:梵语菩提,此云觉,亦云道,是诸佛所证之智德。依本觉佛性,起始觉真智,以智断惑,惑净智圆,名得菩提。梵语涅槃,此云不生不灭,是诸佛所证之断德。以本觉出缠,不受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系缚,名得涅槃。即果觉也。诸波罗蜜,或云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常途实教菩萨,修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布施)、尸波罗蜜(持戒)、羼提波罗蜜(忍辱)、毗梨耶波罗蜜(精进)、禅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智慧),此六波罗蜜,乃以般若为先导。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称理起修,所修离相,修即无修,即因地法行也。教授菩萨者:以上所流出诸法,乃教授菩萨之法。菩萨求证菩提涅槃之果地觉,必须依此清净真如,为因地心,修诸波罗蜜,为因地行,依因感果,自可圆成果地觉也。上属标宗,下乃酬请。一总标真宗竟。 丁二别以详示 戊一长行 己一酬答初请 庚一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来:是已证果觉之人。果觉不离因心,故曰本起因地;即成佛根本,起于因地之心。皆依下,即因地所修之法行。佛佛皆然,故云一切如来。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者:此一句,正答文殊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下二句,乃法行之功能力用。圆照,是能照之智;觉相,是所照之理,一切如来,本起因地,并无别法,皆依圆觉自心之智照,还照清净本然之觉相。觉相,即圆觉妙心,实相理体。依理体起智用,以智用照理体,照彻心源,究竟清净。妄惑空,名为永断无明;法身显,故曰方成佛道。一明真因有力竟。 庚二明无明本空 辛一先示其相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此征释无明体相,以显圆照功能。上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恐众生不知,无明为何物,故自征云何名为无明?下则释出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令众生觉悟。无明,为生死之因;圆照,是涅槃之本。今于如来解释之外,先略明无明字义,以及行相等,庶于下文容易了解。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不明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无明。亦名曰痴。痴,即根本不觉心。最初一念妄动,为独头生相无明,迷本圆明,是生虚妄,从迷积迷,以历尘劫。亦名曰迷,即迷真起妄。如‘楞严经’所云:‘晦昧(迷也)为空。’将真空本性,晦昧而为顽空。又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此二句亦无明初起之相。余解‘楞严’以必明二字,即是从真起妄。谓性觉本具妙明,不假明而明之,若必加明于觉体之上,此必明,即无明初起之相也。以有必明,则是妄为,将妙明变为无明,将性觉转成妄觉。必明二字,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立字义同。为万妄之根源,是三道(惑、业、苦)之托始。 ‘起信论’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不觉,即无明也,故云无明不觉生三细(业相、转相、现相,第八识具此三相)。但无明不觉之相,不离本觉之性;如冰不离水,冰性全是水性故。若无慧日圆照之功,安识无明妄体本空,圆觉真心本有。现在依惑造业,依业受报,轮转不休,皆无明之咎也。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者:一切众生,通指六凡、二乘、权教,以未破我法二执故。从无始来,是追究无明之源。一切众生,本元真如,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祗由最初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谓之无始无明。以无明无因,无有始相可得,故曰无始。无始无明,即万法之妄本也。无明无因,‘楞严’详示:富楼那欲穷生妄之元因,即究无明之始相。佛曰:‘妄元无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既称为妄,云何有因!’后举喻演若达多,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无状狂走,到处寻头。此即喻迷真起妄。迷本无根,所以无始,亦复无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即前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颠倒而曰种种者:无明,即是颠倒,迷真起妄,不动而动,是为颠倒。根本无明,是一种颠倒,枝末无明,又一种颠倒;又于本来无我中,妄执实我,是一种颠倒;于本来无法中,妄执实法,又一种颠倒,故曰种种颠倒。此但略言耳,实则无量种种也。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以颠倒之义难明,故佛借喻以显。举一迷方之人,迷失方向,以致四方(东西南北)易(改也)处,迷东作西,惑南为北,迷人心中,方向已改,而方实在不曾移动,东还是东,南还是南。迷,喻无明,将东作西,以南为北,即是颠倒。东南本方,喻觉性,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者:妄认,乃不当认而认,即无明颠倒,迷真认妄,执妄为真也。四大,即是地、水、火、风。吾人此身,乃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属地大;津、液、精、血,属水大;周身暖触,属火大;气息出入,手足运转,属风大;风之为性属动,若风大有病,则不能动,疯瘫之人,可以为证。此身即属四大假合,本来无我,而众生遗失本来清净,平等法身,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以为自己真实身相,执为实我。此即我执颠倒。妄认二字,双贯下二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上句指第六意识心。此心‘楞严经’呼为前尘分别影事,外依六尘所缘之境,而起六识能缘之心,分别好丑,而生憎爱。前尘(现前尘境)如形,此心(第六意识)如影,随尘起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本无自体,故曰六尘缘影,毕竟非实。而众生遗失本妙明净,寂灭真心,妄认缘尘分别之心,为自己真实心相,有大功能,亦即我执颠倒,以妄认真心,为实我体故。即认身心,以为实我,必认四大、六尘,以为实法,即是法执颠倒。我法二执,都由妄认而来,正如弃海认沤,是一颠倒;目沤为海,又一颠倒,故曰种种颠倒。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此举二喻,以显妄认身心。如目有翳病,则见空中有华,真月之旁,更见二月。空,喻圆觉真理;净眼,喻般若正智;病目,喻无明妄见;狂华,喻四大身相,似色可见;二月,喻六识心相,似心能照。若认为实华真月,即是颠倒;若知病目,见空华、二月是妄,则知净眼,见澄空一月是真也。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此段但约空华,而略二月,以其可以例知,故不必双约。谓空中实无空华之相,由病目人,妄执实有。妄执与上妄认对映,由妄执实有之故,非惟(独也)惑此虚空自性,本无华相,亦复迷彼,实在空华所生之处。二月例知云:月实无二,亦由病目妄执实有,由妄执实有之故,不独惑(迷也)此虚空,本无二月,亦复迷彼二月,所生之处。若明空华、二月是妄,便可觉悟圆觉自性,本无身心。迷者妄认,由妄认故,非惟惑此圆觉自性,亦复迷彼身心生处矣。今既不知圆觉自性,本无身心(如虚空本来无空华二月),又不知身心幻相,从何而有(如迷彼空华二月生处),由是颠倒,认妄为真,随顺无明,起惑造业,故妄见实有身心,舍生趣生,轮转生死。古德悟此,故曰:‘涅槃生死等空华。’故名无明者:因颠倒妄执之故,遂乃理事双迷。于理,不明觉性之无生;于事,不明身心之如幻,故名无明。一先示其相竟。 辛二后显本空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此显无明无体。上文明身心本无,由无明妄执而有,喻如空华二月,虽有实无。今进一步,非唯所执之身心本无,即能执之无明,亦非实有体性。何以故?以是依他起性故,有迷有觉,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而觉体本无生灭也。譬如梦中人:非指做梦人,乃指梦中所现之人,正在梦时非无,及至一醒,了不可得。永嘉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做梦人,喻本觉;梦,喻不觉;醒,喻始觉。因睡而梦,睡熟而醒,总与本人无干。则知因迷,而无明生,是为不觉;因悟,而无明灭,则为始觉,亦与本觉无干也。法合:无明无体,但由一念妄动而有,非实有自体可得;如迷位人,在迷时非无无明,到了悟后,无明了无所得。再进一步,此无明,不独悟后方空,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此明无明无因之义。此义难解,佛再举喻以显之。但所举空华之喻,与前虽同,而所喻之法不同。前以空华喻妄身,此以空华喻无明。承前难(去声)云:悟后无明,了无所得,毕竟灭向何处去?举喻答曰: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一定华灭之处。何以故下,征释。征云:何以故空华无有定灭之处?释曰:虚空本无生华之故,若有生处,方有灭处,生既无生,灭何所灭!因无生处,所以无因。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是之故,说名轮转生死,非圆觉性,实有生死轮转也。上喻空华灭时,不可说言,虚空有一定华灭之处,因本无生处故也。法合:无明灭时,不可说言圆觉性中,有一定无明灭处,亦因本无生处故也。华起华灭,总与虚空无干,无明起灭,亦与圆觉无干。‘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二明无明本空竟。 庚三明妄尽还觉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此明以智断惑,确示顿悟妙门。牒合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以显圆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谓如来本起因地修圆觉者,而圆觉实无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性,其体本空,同如空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者:根本既断,枝末自枯。前迷时,妄见身心,实有生死;如病目,见有空华、二月。现以离念真智,圆照清净觉相,五蕴皆空,故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作,是作意,加以功用也。此言本无生死,非若声闻,析之使无,非同缘觉,推之使无,非如三贤菩萨,修种种幻行,以幻除幻,灭之使无。但以圆照清净觉相,身心寂灭,本性自无,故不随生死轮转;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此泯智合觉,特显觉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方为大彻大悟之真知也。上文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必须不存知相,若存知相,便是幻知。而非真知也。彼知觉者:乃指知是空华之知,此知,乃称觉体所起之真知,即圆照觉相之智光,本来离念,不落有知,不落无知,故曰犹如虚空。以真知之体,犹如虚空,不可以有知论,亦不可以无知论。如‘起信论’所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性自神解,不落有无。 若存有知,知觉性如虚空,为有知者,即是执药成病,同于凡夫之知,故曰:知虚空者,即空华相。如‘楞严’所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也。若存觉性无知,即是斩头觅活,同时土木无知,故曰:亦不可说言,无知觉性。如古德云:‘死水不存龙。’赵州云:‘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而此真知,不同妄识,仗境托缘,作意之知;不同太虚,空廓旷荡,断灭无知。以真知无知,无所不知,不落有无二相。永嘉云:‘若以有知、无知为知体,即是随顺无明,不名随顺净觉;必须坐断两头,有无俱遣,方是随顺清净觉性。’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首句征,下释。征云:何以故,必须有无俱遣,方为随顺净觉?下释云:真心绝待,照体独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觉!以是常住寂灭相,喻如虚空性故;一法了不可得,湛然清净,常自不动故。如来藏中者:承上如虚空性,常自不动,乃是如来藏。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义,末句出名。如来藏,即是圆觉真心之别名。‘楞伽经’云:‘寂灭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经圆觉,即迷位众生,如来藏心。浅显言之,谓如来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来藏。如来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在众生心中,故诸大乘经皆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须修,未免流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从他觅,未免骑牛寻牛。以如来藏,具有不变随缘二义。若随染缘,从真起妄,遂成世间,六凡法界:若随净缘,返妄归真,便成出世间,四圣法界。虽成十界诸法,不出如来藏心之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者:此二句明空如来藏之义。以藏性用虽随缘,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圣法界,涅槃净法,而体本不变,染净诸法,无起无灭。本经云:‘生死涅槃(六凡生死,四圣涅槃),皆如昨梦。’梦时诸法无起,醒时诸法无灭,故曰无起灭故;诸法当体全空。承上句,既无起灭,惟是一真心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有知见,无从凑泊。即‘楞严经’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故曰: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三句明不空如来藏之义。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别则有二:一者、在有情分中,名如来藏,在非有情分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二者、谓法界性,则统摄有情无情,包括佛性法性。若称如来藏,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故指如来藏,如法界性。此法界性,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有十界,不离一真,故曰究竟圆满(万法皆备,不空如来藏也),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者:此出其名也。上说因地,以圆智照圆理,照空所幻身心之境,照破能幻无明之惑,并将能空之智,亦复不存,惟有如如照体独立,是则名为: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一酬答初请竟。 己二酬答次请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此如来酬答文殊次请。前文殊请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故酬答云:菩萨若能因(依也)此如来所修因地法行而修,自可圆成果觉,惟是大乘中,须发清净心。大乘者,以一心三大之义为乘。‘起信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是以教发清净心,即直心正念真如,可离种种颠倒之病。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则为正行,得正住持,自然不堕邪见。一长行竟。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乃佛说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欲重宣此中如来因地法行、菩萨发心离病、末世众生不堕邪见等义而说偈言。此三句是结集家所安。偈,是偈颂,有二分别:一名伽陀,此云:讽颂;又云:孤起颂;又云直颂(不颂长行,故曰孤起,直以偈说法,曰直颂)。二名祇夜,此云:应颂;亦云:重颂(应上长行之义,而为重颂)。此为十二分教之二,今颂惟属第二,重颂长行之义。 古德于颂中,分超颂、追颂、广颂、略颂、补颂、义颂六种。超颂者:长行在后,超前而颂故;追颂者:长行在前,更追而颂故;广颂者:文略颂广故;略颂者:文广颂略故;补颂者:补长行之阙故;义颂者:但取义而颂故。经说重颂,佛有三意:一、应机施教,以应一类乐略之机也。二、慈诲谆切,恐乍听遗忘,重说偈颂也。三、法益普及,令后至之众,得沾法味也。一标颂竟。 己二正颂 庚一酬答初请 辛一明真因有力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 重呼文殊,诫以当知者:以文简意周,不可或忽也。此四句告以十方诸佛通修之法。诸佛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皆以(用也)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故能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本无实体,犹如空华。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又名四种梦心。辗转相起,从细至粗。生相无明,即是最初一念不觉,故心动,即名为业(业相)。业,是起动义,转如来藏,而成藏诸。住相无明,依于动心,则能见(转相)、能现(现相)、能取境界(智相),起念相续不断(相续相);三细后二,六粗前二、皆住相摄。异相无明,于所缘境,取著转深(执取相),分别种种假名言相(计名字相);六粗中二,属异相摄。灭相无明,第五粗起业相,依惑起业;无明之功用,到此而止,故为灭相。欲破四种无明,但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无性,则四相顿破矣。一真因曰有力竟。 辛二明无明本空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知,是能照觉智;彼,是无明。以真智照真理,惟一清净本然之体,本无无明。以无明本空,但如空华,病眼妄见,如以净眼观空,惟一晴空,迥无所有,空华即灭。无明既灭,则不见身心之相,那有生死?故云: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二句,喻无明无体。犹如做梦之人,正在梦时,非无做梦之人,及至醒时,梦人了不可得,惟是醒人;喻无明无体,体即圆觉,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迷悟只是一心。二无明本空竟。 辛三明妄尽还觉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觉者,乃能觉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此智称体而周,故如虚空。泯智合觉,平等一相,体既不动,智亦不动。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觉,即能觉之智,与所觉之理,能所不二,理智一如。理随事遍,事得理融,证极圆满觉性,故能遍满十方,即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众幻者:幻身、幻心、幻惑。惑,即无明。无明本空,故亦如幻。圆照之真智现前,无明之幻惑即灭。长行云:‘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无生处故。’众幻元无,并非灭于真如;佛道本成,到此亦无所得。末句证释:谓本来佛性,圆满具足故。一答初请竟。 庚二酬答次请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此中,即圆觉性中。菩萨能于圆觉性中,发大菩提心,圆照清净觉相,真智一照,妄惑顿空,诸病自离。末世诸众生,如有修习大乘之者,亦应依此进修,可免邪见。若不依此,总是旁蹊曲径,而非真菩提路矣。此章最为紧要,文虽不满四百言,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若约性宗,据‘起信论’:‘依一心法,开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生灭门中,复有觉、不觉二义。’此章圆觉,是一心法,大总持门。清净觉相,是真如门,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故清净。无明颠倒,妄认妄执,是不觉义。知是空华,此知即是觉义。因本觉,而有不觉(从真起妄),因不觉,而有始觉(返染还净),此二是生灭门。今欲令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若约相宗,不出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章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缘影之心,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名也。四大身相,相也。妄认妄执,不当认而认,不当执而执,妄想也。知身心如幻,无明本空;知,是正智。觉心不动,是如如。此章五法皆具。若约三性: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认妄执,是遍计执性;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能断无明,能成佛道,是圆成实性。此章三性亦复皆具。 此章既具一心、二门、五法、三性,我佛谆谆善诱,欲令众生,但依圆照之功,照破生灭门,复归真如一心,又依圆照之功,照见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复归圆成真实耳。一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丙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丁一征释用心 戊一普贤启请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为请法进问威仪,以表三业恭敬,可知。 戊二正陈请词 己一总问云何修行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此就机请修。大悲世尊,解见前章。前章佛答文殊,已显顿悟法门,悟必依智,故以文殊表智。此章悟后请修,修假立行,故以普贤表行。此经以二菩萨居前者,正以智行相资,得入圆觉故。 普贤因闻佛答文殊: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此;不假修行,亦无方便,非上上根人,莫能领荷。现在未来,此等根器众生不多,若不假修行,必难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凡修大乘者,闻此因地法行,云何依解修行?先问修行,后问方便渐次。闻此圆觉清净境界者:即文殊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佛答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此乃顿悟顿了之境界,纤尘不立,无事修证矣。 然宗门悟修,亦不一概。有顿悟渐修,如日出冰消。顿悟,如朝曦忽出,大光普照;渐修,如暖气所熏,坚冰渐化,此为解悟。有顿修渐悟,如学射中鹄。顿修,如射箭,一发即发;渐悟,如中鹄,久习方中。有渐修顿悟,如起程入都。渐修,如每日行路;顿悟,如一旦入都。有渐修渐悟,如登高远眺。渐修,如步步登高;渐悟,如所鉴渐远。此三为证语。更有顿悟顿修,此是上上根器,如以刀斩绳。此通三义:一、先悟后修:先悟则豁然贯通,顿了一切;后修则不著不证,任运合道,此为解悟。二、先修后悟;先修则如人服药;后悟如病除愈,此为证悟。三、悟修同时;如发电话,随发随到,此通解证。若云本具一切佛法为悟(如饮大海水),一念万行为修(自得百川味),亦通解证。此‘圆觉经’,如上悟修诸义皆具,细研自知。‘文殊章’,圆照清净觉相,是顿修,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是顿悟。余章随文研究,不难明了。一总问云何修行竟。 己二别难幻幻何修 ‘世尊!若被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此因闻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而起疑。空华是幻。知如幻者:知,即能照之智;如幻,即无明不实如空华。既知无明如幻,则身心亦皆是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者:上幻字是幻智,下幻字为幻惑(惑,即无明)。无明身心,既皆是幻,则不必起幻智,而消幻惑矣!云何,是反难(去声)辞,谓云何更要依圆照清净觉相,起幻智,还修治如幻之无明,而求成佛道耶(下佛答: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不妨以幻修幻)? 己三别疑断灭谁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者:幻性,指无明,为能生幻法之性。一切,指幻法,即身心世界,一切诸法。因闻上章,以幻智灭除诸幻,故难(去声)云:若诸无明幻性与一切幻法悉皆尽灭,则身心亦不可得。心为修行之因,若无有心,则将谁为修行?故反难: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耶(下佛答: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不入断灭)? 己四别遮不修永失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若诸众生了知无明本空,佛性本有,自恃天真不肯修行断惑,则于生死轮回之中,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转不休,故曰:常居幻化。既在幻化,并不曾了知(觉悟也)如幻境界。又不知以求离幻,则妄想颠倒之心,云何而得解脱耶? 己五结请方便渐次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上举三疑,总请开示,此专为未来,请示应修方便,故曰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之下,文意太略,当为补足,分别演说一句,则文意连,义理显。普贤之意:求佛说示,既知是幻,作何方便,渐次修习,方能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下佛答,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请法之仪,义准前释。戊二正陈问词竟。 戊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重赞善哉,以普贤权示有疑,当场一问,能益现未众生。文中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下,应加问于如来四字,其义方足。修习菩萨,如幻三昧者:闻说如幻境界,即以观智,观察诸法如幻,本身自体;身心世界,皆无明幻力所幻现。无明幻师,亦本是幻,观力既深,时至顿悟,如睡梦觉,当下一念不动,智与理冥,名入三昧,而得正受,身心寂灭。方便渐次,即修习如幻三昧,下手之方便,以及程序之渐次(如入门升堂入室),此二明了,方能进修,而得离幻。本科是佛牒普贤之问辞,遂即许说,故嘱云: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戊四承教静听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戊五正答所问 己一长行 庚一标幻生觉中以示义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此佛标示,诸幻义本。因普贤但问修幻之法,未问幻之所生,故佛先为标示,以为修幻离幻之义本。凭此以显,幻尽觉圆,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如‘大乘起信论’云:‘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乃至若无明灭,相续(诸识相续而生,皆因无明之力,若无明一灭,所有相续即灭)则灭,智性不坏故。’立喻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乃至风若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一切(去声)众生,指六凡三乘。种种幻化,即九法界:圣凡、染净、依正、因果诸法,不一而足,故云种种。悉皆幻化不实,犹如空华,非但六凡染法是幻,究竟三乘净法亦幻,于是当究诸幻之所从生。 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者:此句最关紧要,须加详释。先将字义辨清。皆生者,无有何法,不是生此心中。当知是诸幻生于心中,不是心生诸幻,如空华生于空中,不是虚空生出空华。空华本无生处,病目妄见,故谓之幻。如来二字,不指住世诸佛,乃指妙心,不变随缘二义。如,是不变之体,湛然常住;来,是随缘之用,无为寂灭。体虽不变,用恒随缘,用虽随缘,体元不变,是之谓如来。具此如来二义者,其唯圆觉妙心也。 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正由此心,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离言绝思,不可思议,故称妙心。妙心本无种种幻化,种种幻化皆生妙心。此即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可思议。‘楞严经’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任从诸相发挥,空体不动。 再明种种幻化,随缘而生之义。如来藏心海为因,无明风动为缘,生三细;业识为因,境界为缘,生六粗。此明从真起妄,生六凡众生,种种幻化之法。如真如内熏为因,如来教法外熏为缘,发起信、解、修、证,此明返妄归真,生三乘众生,种种幻化之法。六凡生死染法,三乘涅槃净法,皆不离心也。一标幻生觉中,以示义本竟。 庚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 辛一举喻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此以种种幻化,喻如空华。空本无华,病目妄见。华从空有,原非实有,翳生华生,翳灭华灭,空性不坏。都缘眼中有翳,空里华红。 辛二法合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 幻心,指本末无明。还依如幻身心,借假修真,而得除灭。此一解也。又众生随染缘,所起之幻心,还依随净缘,所起之幻智,而得除灭。前疑云: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此中答意:以身心无明,皆幻也,不妨起幻智,以除诸幻。 ‘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前疑云:若诸幻性,一切灭尽,则无有心,谁为修行,恐落断灭?故此答云:如幻之身、心、无明虽灭,尚有幻智,不致落空。惟是幻智,亦须不立,故曰:诸幻尽灭。虽然诸幻皆灭,能所双亡,毕竟显露,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合前喻中,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辛三叠拂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觉,即觉幻之智。乃依如幻身心无明,而说此智为觉,是对幻所立之觉,亦名为幻。此拂幻智也。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者:此承上云,对幻之觉,亦名为幻,若说有个离幻独立之觉,仍属对待,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者:此又承上对幻之觉,离幻之觉,二者皆未离幻,以为无觉,乃名为真。岂知说无觉者,此亦是幻。何以故?圆觉不属有无之故。但有起心动念,均未离幻。是故幻灭,名为不动者:是有无俱遣之故,诸幻灭尽,妙性天然,泯绝无寄,名为不动。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竟。 庚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 辛一离幻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此下离幻之文,辗转四重,此第一重远离幻境。由前普贤疑问有五:二、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三、幻心断灭,谁为修行?四、若不修行,云何解脱?上文幻尽(以幻心离幻境,以幻智离幻心,以幻空离幻智,即是以幻修幻)、觉满(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至断灭),可释前二疑。此段正示用心,乃释第三不修之失。远离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观之功,先止息攀缘,亡情息念,次观察诸法,虚幻不实。以此止观之功,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此第二重远离幻心。由前离幻境时,坚固执持,有能离之心故,此心亦是如幻,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此第三重,远离幻离。此远离是智,因前幻心已灭,此为幻智。若爱此智,亦即心病,故曰:远离乃为幻智,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此第四重,远离离离。谓能离远离幻智之离,此离犹未离幻,亦复远离。以上四重远离,即修行甪心之阶级,步步升高,以后后位,觉前前非。故离之又离,离之又离,中途不住。辛一离幻竟。 辛二显觉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此密显真觉,由辗转远离,离到得无可离境界,即灭除诸幻,契合真觉。真觉,则不可离也。此段离幻显觉之文,全是禅宗顿悟渐修工夫。由浅及深,行布分明。即同‘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修习耳根圆通,解六结、越三空工夫,若合符节。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即亡尘也(境界属前尘)。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者:心,即根也。亡尘尽根,所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即空智也。所谓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也。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即灭空也。所谓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者:还觉也。所谓生灭既灭(诸幻尽灭),寂灭现前也(真觉显现,觉心不动),以上离幻之功,同观世音,耳根圆通无异,即圆照清净觉相,有以成之。辛二显觉竟。 辛三举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譬如钻火钻字,从金旁,似是金属,钻木求火。上古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以自熟食。今云:两木相因者,则能钻所钻,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独木不生,亦必两木相因方生。因者,依也,相依磨擦,暖极火出。两木,喻发智之心境;火,比离心境之幻智。由智发,而心境皆离;如火发,而两木俱尽也。灰飞烟灭者:有谓译之倒也,应以烟灭在前,灰飞在后。若木虽尽,而烟未灭,木化为炭,犹有炭在。如心境空幻智在,即是智爱之病,其智亦应远离。此病未离,犹未了当。若烟虽灭,而灰未飞,此亦是病,亦未了当。以其智爱虽离,空爱又起,亦应远离。故修行之法,必如钻火,火出木尽,烟灭灰飞,才是到家消息。 辛四法合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以者,用也,用后后幻,修治前前幻。如以幻心,离幻境;幻智,离幻心;幻空,离幻智:幻灭,离幻空。亦复如钻木出火,火出木尽,烟灭灰飞。诸幻悉皆尽灭,幻尽觉显,不入断灭。庚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竟。 庚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前问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佛既示用心之法,乃结答云:既知是幻,即已离幻。如人梦身生疮,求医施药(作方便也),既知是梦,即已离梦,不须更作方便。既已离幻,即是真觉,如梦疮之人,既已离梦,即是醒觉之人。亦无渐次者:觅疮了不可得,亦无须施药,渐次求愈也。又知幻,是对不知幻者,开方便也。远离,是对有取著者,示渐次也。离之又离,离之又离,至无可离,即此乃是假说方便。前章重在知字,此章重在离字,均为大乘顿教,为上根人,说顿悟、顿断、顿修、顿证之法。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果能依此修行,乃能永离诸幻而证真觉矣。本科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竟。己一长行竟。 己二偈颂 庚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证偈言: 此义,即长行如来所答,幻从觉生,幻尽觉满,离幻显觉,幻觉不俱诸义。一标颂竟。 庚二正颂(科同长行,故不重列。)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此告以当知,非普贤不知也。以普贤明知故问,乃代众而问,佛告以当知,实告现未菩萨当知也。一切(去声)诸众生,通指九法界众生,以三乘圣人,枝末无明虽尽,根本无明,犹未尽也。无始幻无明者:以无明无因,故称无始。最初一念妄动,无有初相可得,名曰生相无明。亦无生处可得,无生则无因,无因故无始。幻者,不实之谓也,以本末二种无明,皆无自性,故名为幻。 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者:以普贤但问离幻之法,未问起幻之源,故此示之曰: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诸字,助语词。如来二字,当约义释,莫作佛解。何以故?因佛幻尽觉满,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故不可说无明从果上如来,圆觉心中建立,祗好说从如来藏,圆觉心建立也。圆觉妙心,在众生迷位之中,名曰如来藏。如者,不变义:来者,随缘义;藏者,含藏染净诸法。由含藏染法故,无明得依之建立,虽为染法所依,随缘也。不为染法所染,不变也。故‘楞严’云:此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经名为清净觉相,又曰净圆觉心。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此举喻无明无体,犹如空华,因眼病之人,见亦成病,依清净虚空(喻圆觉心),妄有华相发现。病眼若愈,华于空灭,任从眼病眼愈,华生华灭,而虚空本性,始终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此以法合喻,解释前疑。幻,指本末无明;诸字,助语词;觉,即圆觉妙心。谓本末无明,皆从圆觉妙心,随缘而生。生本不曾生,如虚空随病眼之缘,而生空华,生实无生。幻灭二字,莫作无明灭解,当作以幻灭幻,诸幻灭尽解。长行云:幻心还依幻灭,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如是方与下节之文相合。幻灭觉圆满者:幻境,依幻心灭;幻心,依幻智灭;幻智,依幻空灭;幻空,依幻灭灭。幻依觉生,能障于觉,觉已被障,似不圆满。诸幻灭尽,绝待圆融,觉性圆满,不至断灭也。觉心不动者:任从诸幻生灭,而与觉心无干,本来不动也。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诸幻悉皆离,则幻尽也。离无可离,如钻木出火,还自烧木。木尽则火灭,烟灰俱尽,灭无可灭也。诸幻既离,觉心显现,即长行所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觉则无渐次者:既已离幻,当下即觉,自无渐次之可言,方便亦如是。此句追颂,既已知幻,即离诸幻,不劳再作方便。如前喻如梦身生疮,求医施治,既知是梦,疮不可得,何假方便求治也。一征释用心竟。 丁二广明行相 戊一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 己一开示观门同佛 庚一普眼启请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普眼启请竟。 庚二正陈问词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大悲世尊:赞佛悲心平等,所以称大。愿为下,备陈问意。因闻前二章,悉谈顿教法门(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皆顿悟顿证,不历程途,不落阶级,一超直入如来地。若是上上根人,尚嫌多口,但根器稍劣者,若无方便渐次,何由悟入?故乘机发问,欲请如来,为顿教菩萨开方便门也。请云:愿为此会,同入三昧,诸菩萨众,及为末世,求大乘众生,演说菩萨,因地修行渐次,于无次第中,指示次地进修之法。云何思惟者:非识心分别之思惟,乃八正道之正思惟,以智慧照察,如何用心,方知身心是幻。云何住持:谓如何远离诸幻,方得觉心不动,而能安住任持也。凡众生未悟净圆觉心,作何种方便,下手用功,普令开解悟入。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此述请法所以。若彼众生,指现未菩萨。倘无正方便,则无门可入。方者,法也;便者,宜也;即对机便宜之法。及正思惟下,略正住持,即最初下手,安心止观工夫。虽闻如来,说此如幻三昧(即前说离幻法门,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即能全身安住,神通大光明藏中),心中反生迷闷(迷者不了,闷者不通),安望其能悟入哉! ‘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愿求我佛发慈悲心,拔其迷闷之苦,与其悟入之乐,权巧施设,于无方便中,假说方便;即是于此圆顿,如幻三昧,本无阶级次第中,说出次第进修之法,令得悟入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问词竟。 庚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重赞善哉,现未获益。善男子!汝等乃能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因地渐次,于无渐次中,以指示渐次进修之法。思惟,非意识分别,乃正思惟,身心是幻。住持,乃安住任持。远离诸幻,乃至假说种种方便者:于圆顿如幻法门,无方便中,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庚四承教静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听而。 庚五正答所问 辛一长行 壬一起行方便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还离诸幻。 此为新学(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修大乘众生,略通一线消息,假说方便,以明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者:谓欲求十方如来,本起清净,圆觉因心者,应(平声)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即不起诸念,即是正思惟。惟是一心观察,必欲知此身心是幻,又欲远离诸幻,正念为方便之始,亦即起行之本也。又正念者,无念也。‘智度论’云:‘有念,是魔业;无念,为法印。’又正念即离念也,远离一切虚妄念故。如‘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离念相,即净圆觉心之相,故嘱以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壬一起行方便竟。 壬二观行成就 癸一戒定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此文承上,要离诸幻,须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于无渐次中,方便渐次而修。先依如来,奢摩他(此云止)行,即定学之行。以此为先者,必先制心一处,方可无事不办也。‘起信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室,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如是,名依奢摩他行。坚持禁戒者:禁,是禁止,属止持。戒,是戒法,兼作持。谓四重律仪,三聚净戒,十无尽等戒。四重,通大小乘,为一切戒根本。能持四重,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又一解:先修奢摩他行,一念不生,众戒具足,故曰坚持禁戒。此则即定之戒也。安处徒众者:即同修法侣,安心办道,共处一堂,互相策励也。宴坐静室者:宴然安坐,以摄其身,身住则心安。所谓‘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静室,即阿练若(此云无喧杂),令工夫易成就也。又宴坐静室,必先坚持禁戒,此则由戒生定也。一戒定竟。 癸二观慧 子一明二空观 丑一破执 寅一我空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此段观身无我。承前文,由戒定所发之慧观也。恒作是念者:此念,即是正思惟,不是六识思念,乃以智观察,非以识分别也。恒作者: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常作如是观也。观察我今此身,乃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所成,假名为我,实在无我可得。此总观,下别观,四大各别观察。何者是地大?地有质碍之相,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骨中之脂)脑、垢色(垢腻颜色),以上皆归属于地。何谓水大?水有润湿之相,唾(从口而出)涕(从鼻而出)、脓血、津液(血之精华内会者为津,外泄者为液)、涎(垂丝下堕为涎)沫(浮聚口角曰沫)、痰(咳嗽喉出)泪(悲哭目流)、精(肾之所藏)气(精之所化)、大小便利,以上皆归属于水。何谓火大?火有暖热之相:周身暖相,皆归属于火。何谓风大?风有动转之相,通身动作运转,皆归属于风。四大各离者:非指临命终时,四大各各分离也。乃指作观时,四大各皆归属,谓之各离。四大,乃有坚、湿、暖、动之相,今此妄身,离却四相,毕竟当作何相,我在于何处?若在一大,则三大非我,若在四大,应有四我,岂有是理哉!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此示观身无我也。即知知字,与上恒作是念,念字相照应。念,是慧观;知,是慧悟。悟知此身,毕竟无有实体,乃是四大和合,而为其相,实同幻化无异。身既叵得,我相何在,则知向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者妄矣!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此段观心无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者:此承上文,谓四大因缘,假和合之故,妄有六根身相。于无生中,虚妄有生,故曰妄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者:身,是六根之总相;六根,是身之别相。因要对六尘,故言六根。此四大二字,即指六尘。上六根,是四大所成;六尘,亦四大所成,故言四大即六尘也。中外中字,即内也。内六根,外六尘,根尘相对,合成十二处,由是识生其中,则成十八界。妄有缘气三句,指识心,妄有能缘之气分,于六根中积聚。但似有能缘之相,本非实有,故曰似有。根,是识之所托;尘,为识之所缘。识,乃能缘,能缘虑分别也。本来非心,假名为心而已。心,而曰假名者,以心无自体,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妄执。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皆名为心,皆能缘境。而前五识,只能缘本根所对之境。如眼识,只缘眼根所对色尘之境;耳识,只缘耳根所对声尘之境,乃至身识,只缘身根所对触尘之境,不能缘他根所对尘境,其能缘力俱弱。 意识,能通缘六根所对尘境,其能缘之力偏强。众生多妄认第六意识,为自心相。因此识有二部分:一、明了意识:能缘前五尘之境,缘过、收归意根。又名同时意识,与前五识,同时而起故。又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俱缘五尘之境故。二、独头意识:不能外缘五尘,但内缘法尘。法尘,即同时意识,所缘五尘之境,吸入意地,合为法尘。同时意识,只有明了分别,而独头意识,则有计度分别。种种计较筹度,是好是丑,而起憎爱之惑,而造取舍之业,故依业受报,轮转生死。此心是生死根本,最关紧要,故特为说明,令大家认识,不被所误也。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此二段,正示观心无我。明言此心,虚妄不实,托尘似有,若无六尘,此心则不能有,因无自体故也。‘楞严经’:‘佛告阿难!我非饬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此则前尘,分别影事。’(但是托前尘所起分别,尘有则有,尘无则无,前尘如形,此心如影,名为分别影事之心)四大分解,无尘可得者:前云六尘,亦四大所成,四大分解(即分离也),尘尚不可得,何况托尘似有之心耶!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于中所缘尘境,既各归散灭。此二句承上无尘可得而来。所缘既无,毕竟(推究到底)无有能缘之心可见。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即知此心,亦无有我。而向之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亦妄矣。一切众生,皆认身心,以为实我。今以正思惟,慧照观察,发明知幻之义,了知身心俱不可得,则我执不破自破。一我空竟。 寅二法空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此修法空观。彼之众生,指修奢摩他观之众生。以智观察外身,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则幻身灭。观察内心,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则幻心亦灭。身心已灭,既无能对之六根,安有所对之六尘,故幻灭亦灭。所观之身心世界既空,能观之智亦泯,故能灭之幻灭亦灭。当知此灭,不同四空天,灭色归空之灭。但由观慧,照见五蕴(六根、六尘、六识不出五蕴)皆空,能空之智,亦复不立,无灭而灭,故谓之曰灭。此乃正住持,惟凭慧照,发明即离之义。灭字,即远离为灭,非实有所灭。本科法空竟,并一破执竟。 丑二显理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此乃我法二空,所显圆觉真理。由前二执既空,到此真理斯显。幻灭,即是能灭之幻智,下一灭字,将幻智亦复不立。工夫到此,法执已破。此灭不灭,法执未尽,此灭亦是幻,故名幻灭。能将幻灭亦灭,则为打破末后牢关,方显非幻之圆觉,真常不灭也。更应当知:诸幻虽复言灭,实无可灭,何以故?无生故;如幻故。但知是幻,即离幻。离幻,即是真觉。圆觉之性,本妙明净,向为诸幻所蔽,今诸幻皆离,圆觉独露,即发明离幻即觉之义。故譬如磨镜,圆觉真心,犹如铜镜,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蔽,其光不减,但是隐而不显而已。今云磨镜,却是磨尘。尘垢,喻人法二执,寻伺如实二观喻磨。磨得尘垢既尽,镜光即显,合诸幻灭尽,非幻不灭,而圆觉本具之光明斯现矣。二法空竟,并一明二空观竟。 子二明法界观 丑一印前显后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当知知字,是以真智照见真理,清净本然,元无身心等相。当知身心皆属虚幻,无有实体。倘若妄认实有,皆为尘垢,染污自性。诸佛菩萨,虽有身心,不执身心,为实我体;了知如幻,故无垢染。此印前文,知幻即离之义。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者:垢相,总指一切幻垢之相,幻身、幻心、幻尘、幻灭,皆净圆觉心之幻垢。倘若幻垢永灭,则我法二执已破,二空真理已显,十方法界,普皆清净。此显后文,离幻即觉境界。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此复举喻。以前喻磨镜,垢尽明现,显以幻离幻。此喻摩尼,随方现色,显即幻即真。清净摩尼宝珠,龙王髻中所有。梵语摩尼,此云如意。能如人意,雨一切宝故。此珠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其体,则清净宝贵;其相,则内外明澈;其用,则随方现色。由珠体清净,珠明明彻,故映于五色,其用自在,随方各现也,珠,喻净圆觉心;五色,喻五蕴身心;随方各现,喻随业所感,各现五蕴身心;愚人,喻迷位众生,不了如幻,妄执实有五蕴身心。‘华严经’云:‘凡夫见诸法,但随诸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 此珠可喻三性:摩尼,喻圆成实性,即前所显之理;现色,喻依他起性,即前所有诸幻;愚人定执实色,喻遍计执性,即前妄认身心。此亦印前文,若对摩尼,所现之色,不执实有,则种种色,一一同体清净,皆属圆珠妙用,无色可离,但能了依他如幻,不起遍计妄执,当体即是圆成。以喻后文,根身器界,一一清净。此亦显后文。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此约法以合。圆觉净性,合摩尼珠,即圆成实性。现于身心(即五蕴幻躯),合现五色。随类各应者:即随十二类众生之业,各应以十二类,五蕴身心。此即圆觉随缘,循众生之业以发现。各类五蕴,合映于五色,随方各现,即依他起性。彼愚痴者:指我法未空之众生。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合诸愚痴者,妄见实有五色,即遍计执性。故总合云:亦复如是者,亦如摩尼现色,妄执实有者是也。丑一印前显后竟。 丑二拂迹入玄 ‘由此不能还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由此乃承上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由此不能远离诸幻化相,是故我说身心,皆为净圆觉心,所现幻垢。凡妄认身心为己,未离幻垢者,名为众生。对此众生,则已离幻垢者,说名菩萨,以不执身心实有,了知身心如幻故。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幻垢如珠中之色,本无可离,但了达即空,即是垢尽。所对之垢既尽,能对亦除,故曰:垢尽对除。此拂迹也。即无对垢,及说名者:此二句,诸家所解不同。今按本文解释,上文云对离幻垢,说名菩萨,此则众生之幻垢已尽,即无所对幻垢之众生,及说名离垢之菩萨。者字,即指菩萨。到此对待情亡,乃成绝待,不独所对幻垢之众生,了不可得,即能对之菩萨,亦不可名,以归平等本际,此入玄也。丑二拂迹入玄竟。 丑三圆彰法界 寅一一真法界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此承前启后。菩萨及末世众生,皆指求净圆觉之人。观行已成,证得如幻三昧,则一切诸幻影像,悉皆得灭。不妄执随方所现之五蕴,以为实有,破除我法二执,如不执摩尼珠,实有五色也。尔时便得无方清净者:尔时,即证得圆觉,灭除幻垢之时。便得者,即得也。无方清净,乃周遍清净,不定方所,非一方二方清净,所谓无处(方,即处也)不清净也。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者:圆觉妙心本净,昔为无明诸幻所障,但见诸幻,妄执实有,不得周遍清净。到此幻尽觉显,不但空中,所有身心世界,了不可得,即无边虚空,皆为觉性之所显发,亦不可得。如‘楞严经’所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十方顽空销殒而圆觉真空显发,广大圆明,无有边际,即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本有大光明藏,寂而常照,含裹十方虚空,皆成寂灭真境。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了无一法当情。此即众生清净觉地,亦即如来因地,圆照清净觉相是也。一一真法界竟。 寅二三重法界 卯一真空绝相观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此下,显净圆觉心,周遍清净之相。本科显真空妙理,绝相清净。下二科,广显互遍互融,摄入无碍。极显题中,大、方、广三义,体、相、用一一不可思议。首句承上云:觉心圆满明净故,则无有一法,而不清净。即一清净,一切同时清净也。所谓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惟一觉性圆明寂照,但以语不顿彰,文中不得不次第而显也。显心清净者:此指赖耶心(第八识),非指意识心(下文有意识故),今观行成就,无明幻灭,圆觉清净,遂显此赖耶心,同时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者:承上赖耶心,既已清净,则依自证分,所起之见分,亦同时清净。见分由无明力,转本有智光,而成能见之妄见,即六种染心之一,故以尘名,非眼根所见之色尘,为见尘也。心、见二皆清净故,一一周遍清净,唯一妙明,圆照法界,自内及外,自近及远,自凡及圣,以显究竟清净之相。非见尘清净之后,闻尘、觉尘等,相继清净。亦非眼根眼识,清净之后,诸根诸识,相继清净。文虽前后次第而说,只因语不顿彰之故。此等自应当知。如‘楞严’所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即显心清净),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即见尘、闻尘、觉尘、知尘、悉皆清净)。’以元是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故也。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见分清净之故,眼根同时,与之俱净。根不能自见,因有见分,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见,故见净,根即与俱净也。根清净故,眼识清净。由来根识难分,故唯识云:愚者(指声闻愚法之人)难分识与根。当知根是所依,识是能依。由根对尘,识依根起。前五识缘自分境(如眼识缘色尘等),惟第六识,能遍缘六尘之境(明了意识,与前五识俱起,缘前五尘境,独头意识,缘法尘之境),根既清净,则根不缘尘。根境不偶,识无从生,故眼识与眼根,而同时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第一识字是眼识。接上文起,此处当知,并非眼识清净之后,闻尘才清净。此闻尘与见尘,同为六精,(‘楞严经’:名见精,闻精,乃至知精。是带妄之见分,总名为见分,别名为六精。带妄即带同分别业,二种妄见,故此经名为见尘、闻尘等。名虽有别,体则无殊,故皆名尘)见精清净,六精同时清净。耳根与耳识,亦同前眼根与眼识,随见分同时清净也。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此文,例前眼根眼识,俱与见尘,同时清净,其余觉尘知尘,乃至鼻、舌、身、意,诸根诸识、无不同时清净。此先约内身清净,下推至外境清净。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六根清净故,自内及外,六尘亦复如是,同时清净,此外清净也。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此承上内外根尘既净,内外四大,亦同时俱净。不取根发识,尘牵心之义,直取根尘,四大和合之体也。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此约世间诸法。十二处,即内能缘根六处,外所缘尘六处。十八界,即根、尘、识,三六十八,各有界限。二十五有者: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亦名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名九有:以三界有九地(六欲天以下,是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此色界四地。无色界、亦有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广言二十五有。古德颂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阿那含。’通称有者,以其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谓之曰有。是三界内众生,所依住故。此二十五有清净,即三界六凡依正,悉皆清净。此世间法清净也。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此约出世间诸法。首句彼清净故,彼字,总指世间诸法,既已清净,则由凡而圣,故出世间法,亦为圆觉所显,一一清净也。十力者:如来证一诸法实相智力,有十种用,故名十力。以有能摧怨敌,不可屈伏之力用故。法数云: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因得善果,名是处;作恶因求善果,名非处(谓无有是处也),则能降伏无因邪因。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善、恶,不动诸业,及所受三种果报,知所度有障、无障。三、定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垢净(有爱见慢等为垢,无则名净),及知依此所得诸果。四,根智力:知一切众生,信、进、念、定、慧五根,有上、中、下差别。五、欲智力:知一切众生,乐(去声)欲不同(如迦叶乐头陀,阿难乐多闻等),令舍不净增净。六、界智力:界者,性义,即种子。上欲为现行,此为贪、嗔、痴等性。知即时异时,谁可度、谁不可度。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善道,处在人、天:恶道,处在三途;无漏道,处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过去本生、本事等,虽百千世劫,皆明了无碍。九、天眼智力:知众生死此生彼,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等,亦以极远无碍。十、漏尽智力:知自他漏尽,永不受后有(即后世受报身)之身。 四无所畏者:具四无畏精神,离诸怖畏,功由智力之故。一、具一切智无畏:于一切法,尽知尽见,得无所畏。二、诸漏已尽无畏:五住已尽,二死已亡故。三、说障道法无畏:于障道惑、业、苦等法,能知能说。四、说尽苦道无畏:于尽苦(即出离诸苦)道,悉皆能说。如四谛、十二因缘,能尽分段生死苦;六度、四摄、一心,能尽变易生死苦。通称无畏者,众中说法,无所畏故。四无碍智者:以智缘境应机,悉皆无有滞碍,即四无碍辩。前二是缘境,后二是应机。一、法无碍智:一切诸法,若名若相,悉皆能知能说。二、义无碍智:如地是坚义,水是湿义,火是暖义,风是动义等。三、词无碍智:有二释——一、随顺各方言词(佛一音具足众音),智辩无碍,随类得解。二、以一义而演多词无尽,以少词而显多义亦明。四、乐(去声)说无碍智:随众生心所好乐而说,乐闻大者,为说大法,乐闻小者,为说小法,随机受益,皆得悟入。 佛十八不共法者:唯佛独具,不与二乘菩萨共也。故冠(去声)以佛字。一、身业无失:历劫勤修,六度万行,福慧庄严,证五分身。二、口业无失:因修善语,具无量德,故得成就八音四辩。三、意业无失:修甚深法,证究竟觉,一切无著,得大安隐。此约佛,修成最胜三业无失(不可约化他三业,因后更有三业,随智慧行故)。四、无异想心:于诸众生,平等普度,冤亲无间,恩有咸资,心无异想,谁度谁不度。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六、无不知舍心:于一切法,慧照觉知,当舍则舍,无不知而舍。七、欲无减:常乐(去声)积集,一切善法,具修众善,心无厌(平声)足。八、进无减:身心精进,无有疲倦,恒度众生,不休不息。九、念无减:常念众生,大悲不舍,恒思度脱,令入涅槃。十、慧无减:具一切智,力无所畏,随宜说法,慧辩无尽。十一、解脱无减:远离执者,一切无碍,有为无为,悉得解脱。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解脱能生知见,知见能保解脱,更互相资,一切无碍。十三、身业随智慧行:现种种身随智应机,调伏摄受,普令得益。十四、口业随智慧行:以微妙音,随智而转,巧说诸法,令众悟入。十五、意业随智慧行:以清净意,微妙观察,对机施教,入众生心。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慧照过去,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知无碍(如过去本生、本事、时劫、国土、名字等)。十七、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慧照现在,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知无碍(如楞严经云: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等)。十八、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慧照未来,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知无碍(如法华授记、未来成佛、劫国、庄严、名号、将来必应是也)。唯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故得如是十八不共之法。 三十七助道品者:助,是资助,谓资助正道也。正道,即真正发菩提心,以求菩提道。必以此三十七品为助,方能得成。品者,类也,分作七科。一、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处,是所观之境,修行,以此为下手工夫。一、身念处:念身不净。以智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初观根本不净,是父精母血,结合而成。次观住处不净,在母胎之中,与粪秽杂处。再观现前不净,九孔常流不净。更观将来不净,死后降胀、血涂、脓烂等,令生厌离,不起贪著。二、受念处:念受是苦。以智观察,六根领受境界,无非是苦。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舍受(不苦不乐),是行苦(乃行陰迁流之苦),令知觉悟,不至认苦为乐。三、心念处:念心无常。以智观察,六识之心,攀缘六尘,念念生灭,无常不实。令知虚妄,不认为真。四、法念处:念法无我。以智观察,诸法本无我,亦复无我所,从缘生灭,不能自主。令知一一,皆如梦境。 二、四正勤:精进为体,总名为勤。非同外道无益苦行,故名为正。(一)已生恶令永断:如治疾病。(二)未生恶令不生:如防火灾。(三)已生善令增长:如培果木。(四)未生善令速生:如灌种子。 三、四神足:大疏谓欲勤心观。‘法数’云:欲、念、进、慧,名虽有异,义则无殊。勤,即是进;心,即是念;观,即是慧。由前正勤,只顾生善灭恶,恐忘失本所修之正道,故继之以四神足(如神通而能远到故)。亦名四如意足,谓能如其意,速疾远到,所求菩提之正道也。(一)欲如意足:谓于所求境,乐(去声)欲速疾能到。(二)勤如意足:谓勤勇无间,恒常进修,不懈不退(法数列在第三)。(三)心如意足:谓不杂异缘,一心趣向,所求正道(法数列在第二)。(四)观(去声)如意足:恐定太过,须假观慧以扶之。 四、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根有能持,能生二义。如树有根,对已生之枝叶,能持不枯,对未生之花果,能令得生。(一)信根:谓初发心时,即具信心。今既修念处、正勤、神足,信心坚固,如树生根。(二)进根:谓修正勤时,即具精进。今既修神足中勤,进修无间,故名为根。(三)念根:谓修神足中心,系缘一境,到此念更增进,故名为根。(四)定根:谓修念处时,即有定义(其心专注不散),复经正勤、神足,到此定力愈深,故名为根。(五)慧根:谓修念处时,即具慧照。今更修正勤、神足,到此慧观增明,故名为根。如一株菩提树,已生五条大根,此树必开花结果也。 五、五力者:即前五根深种,而成五力。树大根深,牢不可拔。不为魔梵等之所屈伏,而能破不信等障,故名为力。(一)信力:能破不信、邪信障。(二)进力:能破懈怠、故逸障。(三)念力:能破失念、妄念障。(四)定力:能破掉举、散乱障。(五)慧力:能破昏沉、愚痴障。 六、七觉支,亦名七觉分。觉者,善能觉了,即是正智分明。七法各有支分不杂,谓择、进、喜、安、定、舍、念。前三属慧,次三属定,后一调和定慧,令得均等。(一)择觉支:谓缘诸法时,善能觉了,拣择真实,不谬取虚伪之法。(二)进觉支:谓修道法时,善能觉了,进趣正修,不谬行无益苦行。(三)喜觉支:谓心得法喜,善能觉了,不随法喜,而生住著。(四)轻安觉支:谓身心轻安,善能觉了,不取轻安,而不前进。(五)定觉支:谓发诸三昧,善能觉了,不于定中,心生爱见。(六)舍觉支:谓舍所缘境,善能觉了,当舍则舍,不生追忆。(七)念觉支:谓修道法时,心若沉没,念用择、进、喜三支以起之,心若浮动,念用安、定、舍三支以摄之,务令定慧均等,不致偏重也。 七、八正道者,亦名八圣道。是无漏圣法,故名为正,能通涅槃,故名为道。(一)正见:以无漏智,见理真正,无有错谬。(二)正思惟(非六识思惟):以无漏智,起正思惟,策动真修。(三)正语:以无漏智,常摄口业,说正法语,令他生信。(四)正业:以无漏智,除身邪业,住于清净正身业。(五)正命:以无漏智,如法乞食,常知止足,住于清净正命。(六)正精进:以无漏智,净除烦恼,直趣涅槃。(七)正念:念正助道,其心不动不失。(八)正定:安住无为之道,决定不移。依此八法修行,自可得至涅槃。亦名八正筏,以能从生死际,渡烦恼河,至涅槃岸也。 以上三十七品,总喻菩提道树。法性,如地;念处,如种子;正勤,如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枝叶增长;开七觉之华;结八正之果。如是乃至:如是,指上所举,出世间法。乃至,是超略之词。(超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者:因对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染法,故立此净法,而对治之。‘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乃至具有过恒河沙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对治未亡,不是真净。今有漏染法之影像既灭,则能对亦复不立,故曰一切清净。以上明出世诸法。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此明自他正报同净。前二句承上。一切,包括上文,世间出世间,一切诸相,无不是实相。此句义现幽玄,应加详解。‘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染法是妄,即出世净法,对染说净,净亦成妄,故曰:皆是虚妄。妄无自体,执之成有,了之本空,则相即无相(实相),全妄即真,如摩尼所现五色,愚者执为实有,悟者了之即空,当下即是真空(无相)实相矣。‘金刚经’又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即离也。若能离相而见,即见清净法身如来(此如来、作不变随缘二义解,不作佛解。法身无相,而能随缘现相;如摩尼现色,虽然现相,如如不变,即是清净实相)。又如‘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智照现前,照见五蕴,一切诸相,皆是真空实相。如见摩尼五色,色体全是珠体。故‘智度论’云:‘照色等空,名为实相。性空实理,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著,乃是实法。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无迁无变,究竟常住。一切世出世间诸法之相,虽复千差万别,会相归性,惟一实相,自性清净,故曰:一切实相,性清净故。此实相从本以来,清净无染,迷时非染似染,今诸幻尽灭,为觉性圆明所显。一切同成一实相清净之故,托法显已,融会一己之身,心见清净,根识清净,与彼诸法,同时清净,是名一身清净也。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者:此由自及他。于自身,既证清净实相,观一切众生,同一清净实相,不取众生相故。志公云:‘人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乃由自己,证得平等法故,因己会他,亦融会得众生多身,悉皆平等清净也。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者:此由近及远,扩而充之,自一方众生身,乃至十方众生身,同一圆觉清净。上言实相,此言圆觉,以圆觉乃实相本体,亦即诸法本体。今证圆觉清净,则十方众生,正报之身,自应咸同清净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此由正会依,以明一多依报同净。前一人清净,融显多人,以成一界清净。此一界清净,融显多界,以成一佛刹土清净。复由一刹清净故,会得尘尘刹刹,尽于虚空,横遍一切处,圆裹三世,竖穷一切时,悉皆平等,清净不动。此即观行成功,会相归性,摄事归理,以显清净觉地,为十方三世,根身器界之体,即属圆觉体大义。一真空绝相观竟。 卯二理事无碍观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此文融会色空,与觉性平等一如。觉性,是理;色空,是事。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以成理事无碍法界。虚空如是平等不动者,此句承前启后。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动,此以事显理,理亦同事而平等不动。理事互不相碍,故曰:虚空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亦应有平等二字。文略意该。乃谓不独无相之虚空,与觉性无碍,即有相之四大,亦与觉性无碍,故曰:四大平等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世间事相之法虽多,五大摄无不尽,皆与觉性不相妨碍。如是乃至超越十力、四无所畏等,乃至八万四千陀罗门,出世法,平等不动。当知觉性亦复如是,以显清净觉地,真俗二谛圆融无碍之相。即属圆觉相大义。二理事无碍观竟。 卯三周遍含容观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此明事事无碍法界。上文色空事相,与觉性对显无碍,此科事与事,对显无碍。六根、六尘、四大,皆事也。前三句承上文,圆觉之性,本来遍满、清净、不动,向为无明所障,不局而局(不周遍),非染似染(如摩尼似有五色),不动而动(妄见生灭)今观行成功,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十方虚空,以及世出世法,为觉性之所显发,同时清净不动,周遍法界。圆无际者:即圆满十方,圆裹三世,横遍竖穷,无有边际,理事无碍之故,遂成本文事事无碍也。 当知六根遍满法界者:六根由觉性显发,则一一根,称性周遍法界,圆满无际。如‘楞严经’根大文云:‘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六根悉皆如是,彼此不相妨碍。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者:尘性亦不离觉性,亦得称性周遍,彼此无碍,四大亦复如是,各各遍满法界。 此当释疑。疑云: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释云:地空实在相容,譬如凿地,出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则有一丈虚空。虚空浅深,但看出土多少而定,虚空本遍于地中也。又疑:水火二性相克,云何俱遍法界?释云:水火亦实在相容。如油本是水,一点则完全是火。地、水亦然。五金是地大之属,一镕全成汁水,岂非地水各遍,相容无碍耶!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乃至陀罗尼门,一一皆遍满法界,圆无际故。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杂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首句总承上文,由彼妙圆觉性,周遍圆满之故。此先举所依觉性,为事事遍满无碍之由。根性尘性,一一悉皆遍满,并非泯相归性。若泯相归性,是摄事归理,但成理法界。此乃即一一事相之法,更互遍满,互不相碍。以一入多,而一无坏;以多入一,而多无杂。根尘相入相摄,无坏无杂故,如是世出世法,一一皆然;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此明事事无碍之境,乃十玄门中,一多相容不同门。观下喻自知。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百千灯,喻一切事法。光照一室,喻一切事相之法,遍满法界。其(百千灯)光遍满,无坏无杂,喻一根入诸根时,一根无坏;以多根入一根时,多根不杂;以一尘摄多尘时,一尘不坏;以多尘摄一尘时,多尘不杂。其余诸尘、诸法互相摄入,例此可知。一光容多光,多光容一光。光光相容,光光不同,皆无坏杂,是为:一多相容不同门。妙用难思,即属圆觉用大义。本科周遍含容观竟,并二观行成就竟。 壬三顿同佛境 癸一用心同 子一‘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此明用心与佛同。承上证知,觉性遍满一切法,悉皆无坏无杂故,呼善男子,名为觉成就。盖此成就,全由观行成就之功。当知菩萨,到此境界,不与诸法作系缚。不求诸法成解脱,深知缚脱无二故。而于生死则不厌,而于涅槃则不爱;而于持戒则不敬,而于毁禁则不憎;而于久习则不重;而于初学则不轻。四对之法虽殊,因其心平等,而无胜劣之分。经自征云:何以故?释曰:一切觉故。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前与求、厌爱、敬憎、重轻诸念,以觉性遍满,迥离分别,寂灭无二,无法不觉也。一法竟。 子二‘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眼光,即眼根照境,现量所得,不落思量,不起分别,晓了现前境界。如‘楞严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其光圆满普照,以其平等故,得无憎爱。征云:‘何以故?释曰:光之体,即妙觉明之体,妙觉圆照,法界一相,同是一觉,故无憎爱也。一用心同竟。 癸二见境同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此承上既用心同佛,故见境亦同。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即依圆觉妙观,观照自心,日久月深,功用纯熟,而一旦豁然贯通,顿悟此心,朗然虚静,寂灭真境,一味平等,本无行之可修,亦无果之可证,故曰:无修、亦无成就。圭峰大师云:泯前心迹,起后依正 圣凡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则虽无憎敬,尚见持毁等,故须泯之,方同佛见。自此以下,正显其同。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由自己心迹已泯,惟有妙明觉性,圆照法界。普照,即圆照也。冥一如之无心,即万物之恒寂,故曰:寂灭无二。普照,是如如智;寂灭,是如如理。佛之所极,极于寂照。故‘璎珞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云同佛境界,是等觉义,故云普照寂灭,方归一心本源也。 ‘于中百千万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于中,即寂灭无二,圆觉真境之中;随缘现起照用,照澈恒河沙数,诸佛世界。不是一恒河沙,乃有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不是一不可说,乃有阿僧祇,不可说诸佛世界;况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然此中意旨,盖直指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数量,是引机造诣无边境界,故假增积多数耳。云佛世界者,以净秽等土,皆佛所统也。 犹如空华者:喻现起世界,从缘无性。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刹那不住,界亦起灭纷纭。成、住、坏、空,旷观世界,变迁不定,故曰:乱起乱灭。总显空华无实,世界非有,惟有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也。不即不离者:明此世界,不即圆觉,以本无自性故;不离圆觉,以全体即真故。如空华无异,由不即故,所以虚幻起灭;由不离故,所以华处即是空处。上约依报世界也。 更约正报身心。无缚无脱者:于寂灭无二,圆觉真境之中,随缘现起,十种法界。因惑、业、结缚,而成六凡有为之法界;由修、证、解脱,而成四圣无漏之法界。虽缚脱不同,俱是从缘无性,当体即真,故双无也。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者:始知者,昔日迷而不知,今日观行成就,悟后方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众生个个具有本觉佛性,由始觉有功,本觉方显,与佛无异,故曰本成。然说众生,本来成佛,惟华严与本经有之。但以语惊凡听,理越常情,佛既罕言,生多不信。当知诸佛,言皆真实不虚,只怪自己未悟,并非诸佛妄谈。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者:以既知众生,本来成佛,返观从前,六凡之轮回生死,四圣之取证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今无明梦破,返观往事,如昨梦耳。二见境同竟。 癸三称实同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去无来。 此蹑前,既见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即称合圆觉实性,同佛境界也。但了梦体本空,则一切自无。了生死空故,无起烦恼,而成生死;了涅槃空故,无灭生死,而证涅槃。无漏圣法非新来,有为凡心非灭去,而如来藏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其所证者:约理,无得真失妄,无取妙舍粗。其能证者:约行,其心平等,离诸分别,无作、止、任、灭四病。由所证得、失、取、舍四相既空,而能证之作、止、任、灭四病自遣。于此证中,无能无所者:即蹑前,于此能证所证之中,悟得能证之行不立,而所证之理自无,故曰:无能所无。据此则能所双亡,对绝悉泯。故华严云:‘若有见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证道眼。’一切法性,平等不坏者:总结称合圆觉实性。一切法性,即圆觉实性。寂灭无二: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一真法界之心,平等无二,常住不坏也。三顿同佛境竟。 壬四结合问词 ‘善男子!彼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重呼善男子,令其注意也。彼诸菩萨,指现会新学,求净圆觉之菩萨,并及末世,初心之众生,亦在其中。如普眼问云:愿为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此为当被之机,故佛答如是修行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是也。如是渐次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立初渐次。如前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是也。 如是思惟者:谓如我所说,初观身、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次观心、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身心俱空,究竟无我,即我空观也。次法空观者:如前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乃至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是也。 如是住持者:谓如我所说,住持进修之法。如前云:由此不能,远(去声)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乃至一真法界科止,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是也。 如是方便者:谓如我所说,真空绝相观中,由内身根识清净,乃至外境,六尘清净。内外四大清净,世间诸法清净,出世诸法清净,自他正报清净,一多依报清净,以及色空同如。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清净是也。又如理事无碍观中,如前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六尘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是也。 如是开悟者:谓如我所说,周遍含容观。如前云: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乃至顿同佛境科中,一用心同云: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乃至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是也。 求如是法,亦不迷闷者:谓如我所说,见境同科中,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乃至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又如称实同科中,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乃至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求如是法,何迷闷之有哉!一长行竟。 辛二偈颂 壬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壬二正颂(唯略起行方便,余如长行。长广偈略,故不重列。)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此颂阙少起行方便,即修行渐次。彼新学菩萨,及末世初心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因地修行渐次,于无次第中,指示次第进修之法。如前云: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正念二字,即是正念真如,为修行之本。渐次者:以戒定为初渐次。如前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等是也。 次修观慧,先修我空观。即起正思惟,思惟一切众生,妄身妄心,皆如幻化,无有实体。身相,属于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心性,指六识妄心之性,名为分别影事。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故曰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非指临命终时,四大体各各分离,乃谓作观时,坚、湿、暖、动各皆归属,故曰:谁为和合者。妄身既无,妄心亦灭。则平日所妄认身心为我者,至此毕竟无有我相可得。此我空观也。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如是我执既空,渐渐修行,一切悉皆清净。何以故?法空观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乃至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故曰:一切悉清净也。 ‘不动遍法界, 颂法界观,长行广偈略。长行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乃至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此句颂,含义甚广。言无方清净者,即无有那一方而不清净也,亦即遍满义。既然遍满清净,自然寂灭不动。根尘一切诸法,同时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因语不顿彰,故作次第说也。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此颂称实同科。其能证之心,离于作、止、任、灭四病,都无分别,无能无所,毕竟无有所证之法,亦无能证之人。者,即人也。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者:一切诸佛,所有依报世界,虚幻不实,犹若空华,毕竟是妄。华处即是空处,妄即是真。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者:过现未来,如梦中境,求其来去之相,皆不可得。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初发大乘心,而行菩萨道,及末世发心众生,欲求如来圆觉之道,应当照上来所示,六种如是之法修习始可!一开示观门同佛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三 己二征释迷悟始终 庚一金刚藏启请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请法之仪,表示三业恭敬可知。 庚二正陈请词 辛一庆闻述益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此庆闻述益。大悲世尊,指世尊具大悲心。善为一切菩萨,循循善诱,宣扬如来,圆觉清净者:宣扬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来圆觉妙心。大陀罗尼,因地法行者:而此心、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故曰:大陀罗尼。依此心、普照法界,寂灭无二,是谓:因地法行。由顿至圆,无渐次而立渐次,无方便假设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者:此等道理,众生不知,如童蒙之迷昧。今承我佛之慈悲训诲,开示发明。在会法众,幻翳朗然:幻者、无而忽有,虚幻不实之义。眼中忽起翳病,空中妄见空华,非但所见空华是幻,即能见翳眼亦幻。于诸幻法,妄生执取,故名幻翳。故佛前云:犹如翳目,见空中华,空本无华,病者妄执。而今信知,幻身、幻心、幻智,诸幻灭尽,所见之幻既尽,能见之幻亦亡,故曰朗然。眼翳已除,则为慧目。如‘楞严经’云:‘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此即圆照清净觉相也。 辛二正伸难问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此正伸难问。由观行成就,顿同佛境,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观行未成之时,并不知也。然此中之意,难免有疑,是以金刚藏,代致三难,冀佛解答,俾令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一、以真难妄:若众生本来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之妄耶?二、以妄难真:若诸无明妄法,众生本有,何因缘之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耶?三、真能生妄:若诸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众生形貌各异,故曰异生。本来成佛,后再起无明,此真能生妄,一切如来,已经返妄证真,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耶?烦恼、即妄惑。根本烦恼,即无明;枝末烦恼,即六识。前佛云:妄认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后云:众生来成佛,俨然自语相违,故兴三难。 辛三结请通释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此结请通释。惟愿者,求之亲切也。如来具大慈心,平等无遮,惟愿不舍此平等无遮大慈,乃为现会菩萨,开秘密藏。非器不传,谓之秘藏,说不显了,谓之密藏。今为开之,令现会得益,兼复遐被未来,及为末世,一切众生等,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乃经藏之通名,以此经是经藏摄故。了义法门者:显明究竟之义,乃显了之谈,非覆相而说。闻者、自可永断疑悔,得生正信矣! ‘大疏’云: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信心善品为业。别有三种:一、疑自:谓疑己不能入理;二、疑师:谓疑师不能善教;三、疑法:谓所学法,能令出离不出离?今三疑成难,即疑法也。悔者,是不定之法,悔善则恶,悔恶则善。今永断疑悔,即属断恶,恶断,则善生矣。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庚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重言善哉者,乃赞叹金刚藏,能为现会新学菩萨,及为末世初心众生,断疑生信;因此三难,乃如来所证甚深境界,为秘密之藏。今者秘密双开,不舍大慈,是为究竟成佛方便。非金刚藏不能问,如来因问而说。是诸菩萨,最上教诲,显了之义,大乘之理,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闻之而得大乘正信,永不退转,故曰: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庚四承教静听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乘默然而听。 四承教静听竟。 庚五正答所问 辛一长行 壬一反覆起疑之端 癸一总指轮回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以十法界,迷、悟;依、正;因、果,皆生死边事,从妄见有,圆觉性中,本无此事。一切世界:总指三世间;始、终、生、灭,别指正觉世间。始,谓随缘示生;终,谓缘尽现灭。前、后、有、无,别指有情世间。前,谓随业受生为有;后,谓业尽则灭为无。聚、散、起、止,别指器界世间。聚,谓成劫,聚尘为界则起;散,谓空劫,散界为尘则止。所有三种世间,皆依妄念而得建立,念念相续,生、住、异、灭,以妄心对妄境,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种种取舍:取正觉世间,而舍情器世间,皆是颠倒妄心,变现轮回之相。‘楞严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一总指轮回竟。 癸二真随妄转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未出轮回者:此法说,仍用生灭妄心,而起分别妄见,辨于圆觉净性,彼圆觉净性,亦同流转于生死耳;欲免轮回,断然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此喻说,譬如数动之目,能摇澄湛之水。动目,喻生灭妄心;湛水,喻圆觉自性。湛水本不摇动,因数动其目,妄现摇动之相。圆觉自性,本非流转,妄现流转亦然。又如定眼,能回转火者:‘略疏’云:眼识迟钝,旋火成轮。其意:眼识迟钝,瞪定其眼,回旋久观,彼火本不转,因回旋久观,而火亦转而成轮。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者:云飞如驶,只见月有运相,月实不运,因云驶所显而成运。舟行似箭,只见岸有移相,岸实不移,因舟行所显而成移。以上湛水、定眼、月岸,通喻圆觉自性。水波、火轮、云驶、舟行,通喻生灭妄心。以生灭妄心,辨于圆觉,而圆觉性,即同流转,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被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不旋复? 诸旋者:指动目、定眼、云驶、舟行也。未息者:正动、定、驶、行时。彼物者:指水、火、月、岸。先住者:求其先行止住,尚不可得。何况以浅况深,通责迷倒也。意谓:世间浅近之事,若诸旋未歇息,而求彼物先止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者。显是无始妄识,出生入死,起惑造业,莫不依之,故曰: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自性,而不回旋转复者,无有是处。二真随妄转竟。 癸三结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之故,汝等便生三惑。即指前三难,是分别妄见,非真实知见耳。一反核起疑之端竟。 壬二喻释现起之疑 癸一空中华无起灭喻 子一喻释 丑一翳差华亡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以清净眼,观晴明空,是谓无翳。今云幻翳者,从无而有,故谓之幻。喻六识妄心,依八识虚妄变现,翳既是幻,见亦非真,故名为妄。此喻妄生分别之见。空华者:妄见空华显现,此喻分别所辨妄境。空本无华,即妄见空华时,亦本不生,皆因翳眼妄现。幻翳若除者:翳病若遇良药,得以除灭。此喻闻佛法,顿悟识空。识空翳灭,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此喻颠倒分别妄见已灭,何时更起一切妄见:犹如问佛,何时复生烦恼耶!何以故者:乃征问之词。释云:翳华二法,非相待故者:翳时空不生华,但因翳妄见,非华实有所生。翳华二法,皆无实体,非是对待安立之故。众生迷时,妄见生死,究竟众生,性自涅槃,故曰本来成佛。一翳差华亡喻竟。 丑二空不生华喻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亦如空华:喻生死涅槃。虚空,喻圆觉净心。若悟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是空华本无故。以何以故征释云:空本无华者:喻净眼不见空华,而如来已了识空,不见有法起灭。以既不见华,孰为起灭?喻如来于圆觉净心,真空实相之中,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焉。一喻释竟。 子二法合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迷见生死,似华起;悟得涅槃,似华灭。执则成有,不执成无,空本无华,起无起处,灭何所灭?妙明觉性,圆照法界,寂灭无二,离于生死涅槃,无明妄见,惟有空性独存,故曰:离于华翳。二法合竟。 子三结成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上云:惟有虚空,离于华翳,即以虚空为喻。故告以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不是因离华翳而暂有,亦不是因有华翳而暂无。此中虚空,喻圆觉净性,恒常不变,即是成佛真体。即此一喻,前二难自然而解矣!虚空非暂有无,觉性何关迷悟。此不因离华翳而暂有,显有华翳时,即有虚空。觉性,即是作众生时,我法二执正炽,而佛性如故,故曰:众生本来成佛,复有一切无明。又不因有华翳而暂无,显虚空本有,不过为华翳所障覆。法中即是佛性本有,但为我法二执障覆,不妨说无明众生本有,复说本来成佛。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者:此约在缠之圆觉。如来,约心真如生灭二门,因随顺真如生灭二门之故,而能成立虚空,及一切法。犹言虚空尚不因幻华起灭而为有无,何况圆觉真常之理,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又岂随生死涅槃而起灭耶?初空中华无起灭喻竟。 癸二金中矿不重生喻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即此一喻,第三难亦涣然冰释矣!如销镕蕴金之矿,令成精金,金在矿中,销矿金现,非销始有,虽假炉冶煆炼之功,金性要须本有。既已销去矿滓,而成真金,再不重为矿耳。经无穷时,金性不坏者:此明在矿则隐,出矿则显,纵经无穷之时劫,而金性仍然不坏,不应说言。非本来成就。此释成金性本有也。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者:此法合。如来证极圆觉妙性,亦复如是。最初修行,须假般若观照之功,照破无明,以显觉性。矿喻无明;金喻觉性。金非销有,谓觉性非因修观照而有,未断无明时,本来具足,不是修生,但是修显。既已成金,不重为矿者:谓既证极圆觉妙性,再不复重起无明。解答三难,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二喻释现起之疑竟。 壬三显示浅难深造 癸一所造离念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一切如来:约出缠妙觉果体,其所造离念。如‘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谓之妙。圆照法界,灵觉不迷,故称圆觉真心。绝诸对待,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属对待。转烦恼而成菩提,转生死而证涅槃,体虽即真,名因妄得,故皆无之。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此的示圆觉性中,本无生死涅槃之相。成佛,是涅槃不生不灭,非轮回相。不成佛,是生死有生有灭,妄轮回相。前云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故皆无之。若有少见,则迷圆觉。‘华严经’云:‘于法若有见,此则未为见,若无有见者,如是乃见佛。’所造离念竟。 癸二能造带情 子一举胜彰劣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此示圆觉妙性,非心思可及也。前闻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举声闻人,已断见思,已出轮回,想必能辨于圆觉,不致流转也。故呼善男子而告之曰: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者:诸声闻指一切小乘人,闻佛四谛声教,所圆满取证,偏真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者:以声闻人,断六识分别之心,七识已伏不行,现前身心语言,皆悉断除灭尽,沉空滞寂,灰身泯智。但所证涅槃,乃第八识全体无明,认作涅槃。以小乘人,无明名字,尚且不知,但保守偏真,不前宝所,故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分别之凡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耶?意谓小圣真智,尚不能至自证境界,何况凡心,不及真智真觉,又超前理,辗转悬隔,其何能造耶!一举胜彰劣竟。 子二举喻显情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举喻如萤虫之火,似火而非是火。喻有作思惟,非是出世正慧。欲烧须弥之山,须弥,此云妙高,世间第一山,八万四千由旬高,是四宝所成。劫火方能焚烧,而凡火莫烧,况萤火乎?故云:终不能著。此喻圆觉为四智之总,欲证圆觉,惟凭佛慧方可。下以带情。以轮回心:即颠倒分别妄心。生轮回见:即颠倒分别妄见,均属于情。入于如来,大寂灭海者:即如来所证,一切种智之海。竖穷横遍,广大无比,寂然不动,灭诸形声,不可以相显,不可以言诠,即不思议境界。万用具含,谓之曰海。此显分别心,不能证入圆觉,密责前三种问难之非,故云:修不能至。二举喻显情竟。 子三诚息妄心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此警诫止息颠倒分别妄想之心。是故者: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之故。所以我常说,一切修大乘行菩萨,及末世发菩提心众生,先断无始以来,轮回根本。此指第六意识,颠倒分别,妄想之心。依惑造种种业,依业受轮回果报,故谓之根本。‘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即指轮回根本也。三诫息妄心竟。 子四重明妄义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此明妄无实体也。有作意之思惟,乃从有意识之妄心而起,皆是缘六尘之妄想,妄有能缘之气分。于中积聚似心非心,非是真实心体。若果是真实心体,离根脱尘,本来无念。今此识心,托尘似有,离尘实无,故言:已如空华。空本无华,病者妄见。用此思惟者,识心也。辨于佛境者:离心、意、识之境界,犹如邀空华,复结为空果也。辗转妄想者:如前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辗转皆是妄想,而求其不轮转,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此显无胜用也。以六识之心,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浮泛之心,不是实真之心。多诸巧见:善能种种思量分别,故谓多巧见。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彼圆觉性,即同流转。以圆觉之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三显示浅难深造竟。 壬四结答问不当理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如是三种,颠倒分别,非是正理之问,乃属邪思所测。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由不知众生,本来具足成佛之觉性,因随染缘,故有无明。虽有无明,佛性不失!二、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由不知众生,虽起无明,乃属幻有,究竟非实,达妄本空故;而说本来成佛者,知真本有故。妄性无体,真原还在也。三、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由不知佛性,有在缠出缠之差别,在缠许有无明,出缠如金出矿,不重为矿。故责其非正问也。初长行竟。 辛二偈颂 壬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标颂竟。 壬二正颂(四段,前三全同长行,后二句全别。)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 此以偈颂。长行先举妄相,此中先标真性。呼以当知者:令其留意也。如来 寂灭性:即真性。寂,无声;灭,无形,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然有感则通,神妙莫测,非但无有形声,并亦无有终始之相可得。生,为始,灭,为终,离却生、灭、始、终,常住不动也。若以轮回心,种种分别思惟,则圆觉之性,亦即旋复。此即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也。纵使尽思共度量,但至轮回边际,正见其生死垢心,未曾清净,不能入如来妙圆觉海,所以汝等,便生三惑。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矿,不复重为矿。 长行云:譬如金矿,金非销有。此云: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谓金本在矿中,非销而始有。虽然本来是金,到底以去渣滓,而得成就。一成真金体,一成永成,不复重为矿;众生成佛之后,再不复生烦恼。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 凡夫生死,诸佛涅槃。生死本空,如翳眼妄见空华,涅槃亦复如是。翳病若除,华于空灭。长行云: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者:此义颂辗转虚妄。长行云:有作思惟,从有心起,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空华即幻化。长行云: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何况以此诘辨圆觉,岂不至虚至妄哉!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此义颂非为正问。长行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意谓:若能了达此心,乃是六尘缘影,虚浮不实,离却此心,以般若智光,圆照法界,然后求成圆觉,庶几可已。二征释迷悟始终竟。 己三深究轮回根本 庚一弥勒启请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乘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请佛之仪,用表三业恭敬。 庚二正陈请词 辛一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佛具同体大悲,为有情、正觉二世间之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者:菩萨,指现前所为之机,如金刚藏等皆是也。圆觉覆于轮回,非机不说,故为秘藏。纵说亦不显了,故为密藏。前致三难,喻说法说,重重开示,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悟得真随妄转,分别邪正。不仅利益现会,兼亦遐被当来。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者:能施末法之世,发菩提心,修行圆觉之众生,辨识修道之眼,以正慧决定,邪正分明,得无所畏也。涅槃、是佛所证断果,转二种生死而成,故名为大。生决定信者:于此大涅槃,生决定信心,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而起月运、岸移等循环之见。一庆前竟。 辛二请后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据前章,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弥勒闻说此语,心已明悟,代为新学菩萨:及末世初心众生致问: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前云: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此云游于大涅槃海,具含万德,故喻如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者,前章云:有作思惟,从有心起,是的指六识,未曾显了而说,故请问: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按世尊答处,而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此总陈所请也。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此别陈所请有三:一曰:于诸轮回,有几种性?因前章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故此问轮回之性,共有几种?二曰:修佛菩提,几等差别?意谓既识轮回之苦,必须依解起修,速求证入佛果菩提,未知其中,有几等差别?三曰: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上问大智修证菩提,此问大悲回入尘劳世间,当设几种方便,教化众生。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惟愿如来,不舍救世大悲心,使断爱欲之因,得出轮回之苦。令诸修行,一切新学菩萨,以及末世初心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者:慧目,即能照之慧眼,不向外出流,攀缘尘境,乃向内返观,照耀心镜,以心净如镜,而能映现万法,了知法法惟心,故曰:圆悟如来,无上知见。是谓正知,无所不知,正见、无所不见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境。 庚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尔之时,弥勒请问已竟,即告之曰善哉善哉者:赞其所问,近益现会,远被末世,故重言之。汝等,指弥勒等,乃能为诸新学菩萨及末世初心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者:谓一乘如来知见,此是甚深幽奥秘密之义,微妙难思。佛于渐教门中,久默斯要,不常演说。今既广为菩萨开秘密藏,能令诸新学菩萨,洁清正慧之目。爱欲不萌于心,无有翳病,及令一切,末世初心众生,永断轮回。如下文云: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爱欲既已不萌则翳病既除,空华自灭,故曰: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者:实相无相。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诸相,离相而见,即见清净法身如来。众生未悟,翳眼妄见空华,实则空华本不生,毕竟亦无灭。今心悟无生,实相妙理,于三界内外,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如是忍可于心,名具无生忍。汝今谛实而听,吾当为汝宣说。三如来赞许竟。 庚四承教静听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四承教静听竟。 庚五正答所问 辛一长行 壬一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癸一略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善男子!一切众生:指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之众生。因界外法爱不亡,故下文云: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从无始际者:自从最初一念不觉,妄起无明之时。心无初相可得,故谓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者:由发业根本无明,引起润生枝末无明。如,‘楞严经’云:‘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由于欲境,引动爱心,能令众生,生死不绝,故有轮回。一略明竟。 癸二详示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此详示,指依报诸世界,及正报一切种类之性。卵、胎、湿、化,四类受生。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皆因婬欲而为受性禀命之正也。情、想、合、离四生,更相变易,当知皆在轮回;轮回之事,贪爱以为根本。二详示竟。 癸三结成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由有诸欲者,境也。不独色欲,而六尘皆在其中。助发爱性者,心也。由有尘欲之境,助发能爱之心,贪爱于境,则属惑。心境和合,则造业。依业故受报,无边生死,从此相续。故‘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著欲故也。一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壬二于诸轮回有几种性 癸一显爱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欲,即婬欲;命,为身命。婬欲,原因贪爱而生,不爱则无欲。身命,只因婬欲而有,无欲则无身,身尚不有,命将安寄?然众生既已受生,莫不爱命,既已爱命,还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为行欲之本故。是知爱欲,为将来受生之因;爱命,为将来成身之果。此爱心所以不断,而生死所以相续也。一显爱相续竟。 癸二依轮分性 子一恶种性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此由于可以行欲之境,如男,以女为境;女,以男为境。起诸违顺者:言境有相背爱心,名违;相合爱心,名顺。若顺境、则恣情纵意,著乐无厌,必至为恶,姑置不论;若境违背爱心,便生热恼憎嫉。由憎嫉、故生嗔恨,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等,造种种业,极重则堕地狱。谓地下有狱,拘系罪人,受诸苦报。次堕饿鬼,饥火交然,五百生不闻浆水之名,千万劫常受饥虚之苦。次堕畜牲,亦云旁生,旁身横行故,愚痴成性,合为三恶道。文中不言者,取其文润成句,以二例知故。一恶种性竟。 子二善种性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婬欲一事,实属可厌,近则损身败名,远则招愆致堕。或阅经教明言,或闻善友开导,婬欲为恶业道之因,深生厌离。设有离婬之行,深生爱慕。舍恶乐(去声)善者:由于舍十恶业,乐修十善道,便生六欲中天,复现天人胜报。二善种性竟。 子三上善性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又知诸爱可厌恶者:诸爱,指上品十善,为生六天之因。天上五衰卒至,甚可厌恶(去声),由是弃彼爱心,乐(去声)修舍定。舍定,即四禅、四空、八定。乐,是好乐。还同彼爱,故云还滋爱本。爱本,指上界身心。谓修色界定时,渐次舍下下粗身,受上上细身。修空界定时,渐次舍下下粗心,受上上细心。既有身心,还能生爱,故以爱本称之。便现有为,增上善果者:以修舍定为因之。便现有为,渐次增上善果。虽修舍定,终是有漏有为,非是无漏无为,故不得解脱。二依轮分性竟。 癸三结断应先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首二句结上文,以爱舍爱,生死不断。所谓:‘饶君修到非非想,也落禅家第二筹。’报尽还来,散人诸趣,况其下者,故曰:皆轮回故。所以不成圣道,常随生死流转也。是故众生,有心脱离生死,免诸轮回,先断除贪欲之心,则下界之生因迥脱。及除爱渴者:爱心临境,如渴思饮之状,及其断除,则上界之生因绝分,故结断应先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此防难。恐难云:菩萨涉世利生,示有父母妻子,其于欲爱何?故防之曰:言菩萨,多皆变化,示现世间,不因父母所生,非是欲爱,以为根本,设有妻子,心恒清净。但以大慈大悲,愍念欲爱众生,令彼舍爱,欲行教化,须现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假诸贪欲,而入世间生死,故菩萨常不离世间。现示者、悲深也;非爱者、智深也。二于诸轮回有几种性竟。 壬三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癸一断迷成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修佛果菩提之道,能舍种种贪欲,及除憎爱。此言爱而兼憎者,何也?憎、爱是对待之法,境违于心,故生憎,是知憎亦由于爱,故虽兼憎,意但在爱。欲爱是迷,且是轮回根本。今永断轮回根本,勤求如来圆觉境界,舍欲除爱,令心清净。心既清净,便得开悟,圆觉境界,清净本然,由来无有染污故;不悟圆觉,终滞有为,不能修佛菩提也。一断迷成悟竟。 癸二因修显别 子一总标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无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善男子!一切众生:指厌凡爱圣,已发心修菩提之众生。平时只知六道众生,而说轮回,何以发心修菩提者,亦在其中?然厌凡爱圣,未离取舍,由厌舍凡夫,取证圣位也。前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因此本所贪爱,以为根本、发挥无明:助发挥扬,欲断无明。是以又显出五性差别,或凡夫性,或闻缘性,或菩萨性,或不定性、或外道性,种种差别不等。凡、圣、大、小,不得齐等也。依二种障,而现深浅者:若依凡夫性,我法二执,极为坚固,名之为深。若依二乘人,已证我空,法执尚在,对前为浅。若依菩萨及佛,深浅相望可知。一总标竟。 子二别名 丑一别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首句征,下释。理障者:唯识名所知障。所知二字非障,被障障所知之理,致令知见成碍,故云:碍正知见。事障者:唯识名烦恼障。能障真如,起诸烦恼,致令生死不断,故云:续诸生死。一别明二障竟。 丑二别明五性 寅一凡夫性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首句征,下释。先释凡夫性,本以发修佛菩提之心,约断二障,故成五性。此二障未得断灭,故非五数。亦未发心遇教,故言未熏,名未成佛。若据‘楞伽’之文,即当第五无性。一凡夫性竟。 寅二闻缘性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二熏成五性,文四,而二乘性,合而成一。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止息攀缘,永舍贪欲,但断六识三毒,先除事障,而出分段生死,保守偏真,止住化城:不肯进趋宝所,故云: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法界,与缘觉法界。‘法华经’云:‘虽至长者之家,犹在后园除粪,止宿草庵。’未能显住菩萨境界,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此科摄五性之二。二闻缘性竟。 寅三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萨性。虽言末世一切众生,独指发大乘心之众生。志在菩提,故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者,浮木行也。入于如来,大圆觉海。取喻如海者,明其横无边涯,竖无底蕴。先当发愿精勤,以断烦恼、所知二障。然二障,有分别、俱生二种。同伏同断,非同二乘,根器狭劣,先断事障,急于脱离分段生死。三贤位、已伏分别二障,现行、种习,已能次第治伏,进成见道,故云:即能悟入,菩萨境界。此指初地名见道位,初地而至十地,渐次断灭事理二障俱生,至等觉后心,金刚道后异熟空,则二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者:谓证入佛位,以称妙觉故。满足菩提,及大涅槃者:此二转依号。谓转烦恼满足,五住究竟,以成菩提,转生死满足,二死永亡,证大涅槃。三菩萨性竟。 寅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若言一切初发心众生,皆得证入圆觉,以其各各皆具如来种性故,何有不定之差耶?但彼各人所逢遇善知识,依彼知识,各各所修因地法行,而开导之成种也。顿教皆当成佛,非不定性。渐教菩萨,三祗行满,亦得成佛。声闻缘觉,有回心、不回心。回心者成,不回心者不成,故此名不定性。若更求最胜大善知识,得遇如来,无上菩提,即最上一佛乘也。亦即不生不灭之因地心,依此因心,而成果觉,因该果海,果澈因源。‘楞严’所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云正修行路。依此开圆解,起圆修,得圆证,根无大小,圆融无碍,皆成佛果,以同具圆觉性故。上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即此也。四不定性竟。 寅五外道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此外道种性。既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无不成佛,何得有外道耶?若诸初发心众生,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导,是则内心虽胜,外缘不足,竟遇邪见者:谓知见不正。既遇邪宗,闻教熏心,积习成种,起诸邪悟:未得正悟,而于圣道,难起信心,是则名为外道种性。心游道外,邪执不移,由此障佛种性,不得成佛。邪师过谬,非众生咎者:意显此性定是新熏,属于邪师之过谬,非是本有故,非众生之罪咎也。是名众生,五性差别者:众生本同觉性,但以遇教成差,遂有大、小、邪、正之分,故知发心求菩提者,必须善辨宗途邪正,不可不审也。三修佛菩提几等差别竟。 壬四回入尘劳几种方便 癸一大悲下化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前问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今答此问,乃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萨自觉已圆,而欲觉他,乃回入尘劳,唯以大悲方便为主。虽遇种种机缘,应化不同,但有大悲,必能普化,而以方便,必称机宜。‘思益经’云:‘众生行世间,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如是知,不染于世间。’入诸世间,开发未悟者:世间、即尘劳。入廛垂手,开示发明,正知正见,令得正悟,不为邪知邪见所惑乱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者:变化示现,世间种种形相,或现同类身,或现异类身。逆顺境界,与其同事者:或现正信男女,依戒、定、慧,修诸净行,名顺境界。或现外道邪魔,起贪、嗔、痴,作诸非法,名逆境界。与其同事,密结其心,令易信从故。‘起信论’云:‘或为眷属亲友,或为怨家,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化令成佛者:唯依最上乘,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法华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者:遥指多劫,初发菩提心时,乘此愿力,所生之处,便不退转。心若疲倦,即忆昔愿力,以自策励,所为不是随情,故云:皆依愿力。又非图报,亦非爱见之悲,故言清净。一大悲下化竟。 癸二大智上求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此言不但菩萨利生:依大愿力,即末世修行,一切众生,亦当大愿持心,不堕邪见。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对前大悲,下化众生也。因大智故,信知一切众生,自具大圆觉性,本来成佛,虽因迷故,觉性不失。由此起增上心,即菩提心,有大力用,决定趋向。当发菩萨,清净大愿者:以愿导行,弥纶诸行,速至成佛,若无愿力,则多退转。应作是言者:即发愿之语也。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本住如来圆觉性中,发心趣向,此则内心既胜,外缘须凑。求善知识,莫值外道邪师,及二乘劣器,坏我善根。愿得菩萨知识,假彼正知正见,开示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依愿修行。但依愿力,而自策励,精进修行。愿是总相,能通悲智故。此二段中,皆说愿力,具悲智愿,即菩提心也。 渐断诸障者:理虽顿悟,事必渐除。先伏二障,若二障已伏,则能悟入菩萨境界,由三贤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障尽愿满。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俱生皆尽,成佛之愿,亦得满足,由十地而至等觉也。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者:等觉进证佛果,不隔余位,故云便登。如‘楞严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释云:如来因圆果满,得证涅槃果海,因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涅槃流而出,入生死海度生。如是等觉菩萨,顺涅槃流,修行而至,觉际入交。菩萨始觉,与佛妙觉之际,分剂正齐,但有逆顺之不同耳。譬如入海采宝,前商已得诸宝,逆流而出,到于海门,后商方以进取,顺流而入,亦到海门。是二船恰齐,但前商船头向外,后商船头向内,为不同耳。 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者:解脱,自在义。即指常寂光土,二死永亡,故曰解脱。清净,无染义。亦指常寂光土,五住究尽,故曰清净。法身所依,故以法殿称之。便登者,不待移时也。证大圆觉,妙庄严域者:证者,证入,昔为众生,本具大圆觉性,今依愿修行,而得证入,大圆觉妙庄严域,依自受用土,现微妙庄严,自受用身之所受用耳,故名曰域。域者,疆域,即境界也。一长行竟。 辛二偈颂 壬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壬二正颂(科同长行。)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颂轮回根本。弥勒汝应当以智知,一切九界众生,不得无余涅槃大解脱者,皆由无始贪欲故,以为轮回根本,所以堕落于生死流转。次四句颂轮回有几种性。长行云:有恶种性、善种性、上善性、弃爱乐(去声)舍,以爱舍爱,还滋爱本。若能断憎爱之心,立志勇猛,勤修戒、定、慧,永断贪、嗔、痴,自可不因二障而受差别之五性,皆能得成无上菩提之佛道矣。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此四句颂修佛菩提,几等差别。长行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求师而得最胜知识,正知正见,正悟菩提。依之修习,二障已永销灭,随顺菩萨愿,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约义略颂也。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此颂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十方诸菩萨,回入尘劳,教化众生,皆以大悲愿力为主,变化种种形相。或现同类身,或现异类身,皆以妙观察智之力,观机施教,入于生死。即现在菩萨修行,及末世发菩提心之众生,当依十方菩萨,发大悲愿,勤断事理二障,不堕爱见之悲,障尽愿满,即便归于大圆觉。圆觉称之为归者,以圆觉乃众生本具,昔日虽迷不失,如暂离,今日既证为得,如便归。三深究轮回根本竟。 己四略分修证之位 庚一清净慧启请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清净慧启请竟。 庚二正陈请词 辛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大悲世尊,解见在前。为我等辈,广说如是者:于一味圆觉,重重分析,轮回根本,五性差别,染净等法,融通无碍。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如来为众演说;本所不闻,如来为众宣扬。我等今者,蒙佛循循善诱,迥异寻常,立相之教,染净攸分,破相之宗,染净双绝。今者显出觉性,染净融通,不禁圆解内发,轻安外形,故得身心泰然,安舒之貌,得大饶益也。一庆前竟。 辛二请后 ‘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愿为十方,诸来一切法会听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味平等,凡圣无差。因何现在一切发心修行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从凡至圣,其所证之觉性,与所得之位次,前后竟有差别耶?前云:因二种障,而现深浅差别。良以如来在世,三业殊胜,诸来法众,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聋耳全声。至于末世,恐未能尔,故再问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时至机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者:谓随顺圣教,心得开悟,所证之理,圣凡平等,渐次伏断,随顺觉性,而能得入差别之位矣。如‘楞严经’所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于一圆觉妙性,一味平等,而现差别之位,虽现差别,还是平等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庚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清净慧者,因是请主故。重赞善哉者: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既悟所证之理,本来平等,复悟所入之位,渐次差别。此二者,均可赞善。汝今谛听,吾当为汝解说。三如来赞许竟。 庚四承教静听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四承教静听竟。 庚五正答所问 辛一长行 壬一明圆觉无证 癸一正明无证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呼善男子而告之曰:汝前请重宣法王,圆满觉性:当知圆觉自性,清净本然,本非修证差别之性。今性有差别者,皆由循顺诸性,随缘现起差别之性。诸差别性起时,全觉性而起,故曰法身流转五道。谁为能取所取,谁为能证所证,故曰:无取无证。于清净实相理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菩萨众生,同归圆觉故。初正明无证竟。 癸二征释所以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此征释。何以故,实无菩萨众生?因菩萨众生,不过假名,皆是幻化。约有幻垢,名曰众生。对离幻垢,说名菩萨。今幻化灭故,是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故无取无证。譬如眼根,不自见眼者:犹如眼根,能见一切诸物,而独不能自见其眼。又如眼光,照境之时,境有千差,见唯是一,故云平等。但约于圣凡,无有分别胜劣之心,而说平等,亦无有能作平等之者。一明圆觉无证竟。 壬二明对机说证 癸一总标大意 子一功用有殊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众生迷惑颠倒,以为差别之因,故先标此。然迷倒之体,即根本无明,三细、四粗。‘起信论’中,亦约此以显始觉阶位。未能除灭,一切幻化者:上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犹执为实,故曰:未能除灭。于灭未灭,妄功用中者:灭、则渐次断灭;未灭、则渐次治伏。如论中,前三位‘觉前不觉后。’谓障习渐尽,如一分尘尽,一分镜明,以不达如幻本空,均为妄加功用中。七地已还,皆是梦中修道。故‘华严’有梦渡大河之喻。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则见能断智慧功用,亦是虚妄。如梦中以药治病得差,寤后则药病俱遣,故言妄功用也。于此妄功用中,便显有众生、菩萨之分,故云差别。一功用有殊竟。 子二功极不异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若得二障永尽,一性圆明,即是如来寂灭。寂灭者:复本心源,究竟清净,随顺本来觉性,始觉与本觉合,更无理外智,能证于理;亦无智外理,为智所证:随顺圆觉,寂灭无二。到此无能无所,一念不生,实无寂灭之法,亦无能寂灭者,灭之令寂。如上科云: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一总标大意竟。 癸二证位阶差 子一明依位渐证 丑一信位 寅一标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此明依位渐证;分信位、贤位、圣位、果位。即是‘起信论’中,逆次息除,生、住、异、灭,四种梦心,寄显反流四位,以明始觉分剂。然心性本来离念,本无生灭,祗因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迷自真体,妄上加妄,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微著不同。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中间二三,名住、异相,后际最粗,名为灭相。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熏于无明,起厌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信解力,损无明能,反流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寂灭一心,平等平等,无别始觉之异。大意如此,今以论意释之:初信位寄息于灭相,分文为三:一、标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者:此由妄成迷。一切众生,先从博地凡夫说起,自从无始,晦昧真心,而为顽空以来,三细、四粗,辗转而起,乃有虚妄身心。由妄想我者:我体元无,妄想而有。一切众生,由妄想我执,执妄身为我。及爱我者:我见坚固不舍,便生爱著。上句我体,即所执也;下句我见,即能执也。曾不自知者:谓一向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我体本无,唯心故有,心既念念无常,我亦念念生灭。故‘净名经’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名。’由迷执故,念念造诸恶业,境违于情,则生憎恶;境顺于情,则起贪爱。耽著五欲者:深心耽恋染著,五情欲境;如美色娇声,奇香厚味,以及细滑之触,皆可欲之境。一标具足凡夫竟。 寅二明闻法觉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此遇教得悟本觉内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见,善能开觉于人也。净圆觉性,人人本具,无奈久迷自性,因贪欲而造业。今既逢善友教化,一向依惑造业,自必依业受报,生死不休。今既开悟,不造诸业,即论寄息于灭相,发明无分别智,慧照朗然,无始妄习,一时顿现,心冥真觉,不以妄念起灭为我;起之与灭,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者:即知此生,皆是于圆觉性中,自劳自虑,而圆觉无与焉。二明,闻法觉悟竟。 寅三明息妄随真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此缘悟成碍。若复有人,圆伏五住烦恼,了达惑妄空寂,故云:劳虑永断,以绝求作之心。得法界净者:若理法界,则法界体中,绝诸劳虑,尘境不生,名之为净。若事法界,则分别念虑之心,差别尘境之法,当体不生,名之为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者:粗念既尽,得少轻安,于彼净时,心生爱著,于净起解,名为净解。系心在净,不更求断,故成障碍。非外尘所扰,故言自障碍,障碍圆觉,不能自在任运增证也。此名凡夫随顺觉性,结名信位也。一信位竟。 丑二贤位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贤位,论寄息于异相。文云:‘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等。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者:谓见彼净解,为自障碍,而欲断之,是蹑前位,以辨明此位之相,即觉于念异也。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者:以三贤观智增明,虽断净解之碍,然虽之云者,虽超前位,犹劣后位,即念无异相。所断虽亡,犹住著于能断之观智,名为见觉。此能见之见觉未亡,不复前进,则觉亦成碍,故元觉碍。而又云为碍者,以其为圆觉之碍,故不得自在无碍,而任运搬趣入圆觉性也。此名菩萨,显上求之心,已超凡位,而下化之功,不及贤位,故云未入地者,随顺觉性。结名贤位也。二贤位竟。 丑三圣位 寅一悟前非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此圣位,论寄息于住相。文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今悟前非。善男子,有照有觉者:照,是所照之境,乃信位中,净解为碍;觉,是能观之智,乃贤位中,觉碍之觉。俱名障碍者:以二位对待未亡,觉前前皆非也。即论中觉于念住。一悟前非竟。 寅二明证相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地上菩萨,已证平等真如,以即理之智,还照于理,理智冥符,如珠有光,还照于珠。是以历位常觉,不成障碍;以不生住著心故,照而非照,不住照功,理智一如,能所契合。故‘唯识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智都无所得,则此常觉不住。常觉,即是无分别智;不住,即不取种种戏论相故。离二取相,即此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智与真如之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此则念无住相,觉住相无故。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此以喻显,故曰譬如有人。人,喻能断之智;首,喻所断之境。今有誓死之人,以刀自断其首,首未断时,则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至首已断,则所断之首已落,能断之人亦亡,故无能断者。更以法合:则以碍心,即觉碍之觉。自灭诸碍,即所觉之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即观智俱泯,能所双亡也。入地菩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觉为能灭。至碍已断灭,则所灭既空,能灭之觉亦尽。故上云: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即斯意耳。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此显登地菩萨之实证,不住名言。地前未证实理,难亡言教,故佛假种种言教开示,为悟心之方便。修多罗教,通指佛说一切经也,故喻如标月之指。谓见月须藉指端,悟心须假佛教。因指见月,见月亡指。因教诠心,悟心亡教。今既了悟自心,则一切言说,皆剩法矣。如既见月,了知所标之指,毕竟非月也。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明诸佛,同以言诠显理,开示菩萨,凡有种种言说,皆标月之指。今既证一心,则能所双亡,绝诸对待,唯一寂灭真境矣。二明证相竟。 寅三结成位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结成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论亦结云:名随顺觉。此一科文,谓觉性平等,理本一味,今因众生迷倒,幻化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此显六即差别,因迷而有,若究竟穷源,寂灭无二。若悟明六字,不生上慢,若悟明即字,不生退屈。此天台之圆旨也。上总示圆理,下别示六即,经义相符,故以释之。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此理即也;以众生全体在迷,约佛性在迷,故云理众生即佛,遂云:理即。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此名字即也:以众生迷已,不知本有佛性,若遇善知识开导,了悟自性,生即无生,知本是佛。以知名识字,即知一字,即佛性也,故云:名字即。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此观行即也。天台圆教五品观行位人,圆伏五住,惑息妄除,故云,劳虑永断。三毒不行,故云:得法界净。耽著净境,故云:净解为碍;无明全在,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天台判圆观行位,别信位,同伏见思,名为外凡,故结名凡夫。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未入地者随顺觉性,此相似即也。三贤位人,观智增明,已见前净解为碍,今已断之,所断虽亡,能断观智,名为见觉。此能见之见觉为碍,能所未亡,故于圆觉,而不自在。结名未入地者,正指三贤也。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此分真即也。照,是所照之境,乃净解;觉,是能观之智,乃见觉。即前二位,对待未亡,故俱名障碍。今地上菩萨,以证平等真如,以即体之智,能照寂灭之体,故照而非照,不住功照,故云常觉不住。以理智一如,故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此以喻明,观智俱泯,能所两亡也。人,喻能照;首,喻所照。所照既亡,能照亦泯,故喻无能断者。然以照为碍者,‘楞严经’云:‘圆明照生所’,以圆明体中,本无能所,但起照心,则形所相,故以照为碍也。以诸无明,通名诸碍,非照不灭,所以碍灭碍也。若诸碍已灭,则照亦不立,故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显地上菩萨之实证也。谓菩萨修行,未悟自性,故佛假种种言教开示,为悟心之方故,如指指月,今既了悟自心,则一切言说,皆剩法矣,故如见月,知指非月也。以凡有修证观智能所之说,皆标月之指耳。今既证一心,则能所双亡,观照俱泯,同时寂灭矣。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此结位也。 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但约观行浅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即净解未亡,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即见觉为碍,当相似位。有照有觉,同时寂灭,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当分真位。下言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名究竟觉,当究竟即。经旨了然,幸深思之!以上六即之文,配合甚妙,谨录直解,俾得发明。三圣位竟。 丑四果位 寅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四、果位,论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前三位是因,但以观智浅深,用显证位差别。此位是果,以究竟极证,故是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者:此总标以下十对,每对上句是障碍,下句即究竟。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即非究竟。若见一切障碍无不是觉,方称究竟矣。即论中:‘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得念失念无非解脱者:一、智识对。无念则得正念,智也;有念则为失念,识也。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今则了达念性本空,若得若失,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解脱德故。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二、成破对。众缘聚会曰成,离缘毁谤曰破。今则了达缘无自性,成破一如,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涅槃不生灭法故。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者:三、智愚对。真解佛法即是智慧,妄生分别即是愚痴。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显愚,愚非真愚。今则了达,二俱叵得,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般若德故。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四、邪正对。依正解修证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依邪心取理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思益经’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是无上菩提法故。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者:五、真妄对。如地中历位所断,即无明,历位所证,即真如。无明无性,全体即真,真如随缘,任运现妄。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二俱不立,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诸法,无异境界故。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者:六、染净对。戒、定、慧净法,婬、怒、痴染法;染法本空,何异净法。‘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道。’即是圆觉,以圆觉即清净因故。众生国土同一法性者:七、依正对。依报,是无情国土;正报,是有情众生。‘涅槃经’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即是圆觉,以圆觉即诸法实性故。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者:八、苦乐对。地狱是十恶苦果;天宫是十善乐果。苦乐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既本空,同归圆觉,以圆觉即常寂光净土故。有性无性齐成佛道者:九、有无对。以三无二有决定性及不定性,二种众生有佛性;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三种人无佛性。诸大乘经云:大地众生,皆当作佛,无论有性无性,皆已齐成佛道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者:十、缚解对。一切昏烦之法,恼乱真性,即贪、嗔、痴等,八万四千是系缚之法,能系众生受生死苦。今了达苦即法身,无苦可舍,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上十对,名相虽异,其意不殊。但缘佛证圆觉,心无取舍,故得诸法普融,同归圆妙矣。一明境竟。 寅二明心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法界即一真法界;迷时从一真法界而起十法界。今证佛果,还归一真法界,深广如海。慧是照用,称法界而起,故名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者:今海慧为能照,诸相是所照,以离分别念,相即无相,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上句指体不变,非为群相:下句指用随缘,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正不变而常随缘,虽随缘而仍不变,则圆觉妙性,亦复如是。二明心竟。 寅三结名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此名如来者:指能随顺人。随顺觉性者:谓如来从初发心修行,大开圆解,于无修证,而起修证,渐次随顺,而证圆满觉性,是为究竟觉。一明依位渐证竟。 子二明亡心顿证 丑一亡心入觉 寅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前者渐次随顺,位有高下,证有浅深,皆为不了,寂灭心体,能所未亡,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今者的示平等一心,任运合道,乃为圆顿妙旨,成真随顺。前是随相法门,今为离相法门。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此中意趣,正相同也。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者:此的示一类圆顿菩萨众生,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以众生日用现证,全是如来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全体自现,故居于一切时中,行、藏、语、默,见色、闻声,不起丝毫妄念,以才起一念,即迷现量故。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谓众生妄心,本无自性,全体即是真如,若息妄求真,何异离波觅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从心现,元是自心,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岂容拟议。举心即错,动念即乖,若加了知,如‘楞严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且心体本具灵知,何必更加了知耳!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谓于无了知处,则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如眼有见,不自见眼,故不辨真实也。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苟能任运如斯,则心心合道,念念证真,随缘而现利生事业矣!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事不碍于理也。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不辨真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为圆觉随顺。谓从此任运修习,自可到事事无碍,圆满诸佛境界矣。一指示安心竟。 寅二依法顿入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诸众生者:指上根众生。闻是居一切时等法门,乃直指圆顿安心,修行要诀。闻已能生深信,信已能解义趣,受以自修,持以化世,不生惊疑怖畏之心,则坦然合道。亦同‘金刚经’中:‘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也。初亡心入觉竟。 丑二验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此结上顿悟,任运合道之机。嘱以汝等当知,如是众生,皆因夙植深厚,故得信解受持。已曾供养恒沙诸佛及大菩萨者:如‘金刚经’云:‘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以及其余也。植众德本者:以供佛则必闻法,供佛得福,闻法得慧,福慧双修,已植万德之本。以佛果万德,惟以福慧为种故。二验果知因竟。 丑三印成佛智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佛说,信其不虚也;此等之人,虽居因位,决定成佛无疑。一切种智,即是佛智,成就此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种智为名也。一长行竟。 辛二偈颂 壬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壬二正颂(科初二全同长行,末二句总结,长行无也。)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清净慧!汝等应当以智知之。圆满菩提性者:依圆觉自性而修,自可圆满菩提之性。无取亦无证者:圆满菩提时,寂灭无二,无有能取所取之人,及能证所证之法。无菩萨众生者:以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所以故无。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长行云: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幻化灭一分,则显一分觉性,故云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今言觉未觉时者,前约所灭之幻说,今约所显之觉言,如一分尘尽,自得一分镜明也,故云: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此明渐次差别之相,虽现差别,不违觉性。众生为解碍者:即彼净解,为自障碍。于彼净时,心生爱著,于净起解,故名净解;不更求断,故成障碍:此信位也。菩萨未离觉者:以三贤观智增明,虽能断净解之碍,然犹住著于能断观智,名为见觉。此能见之见觉未亡,亦成障碍:此贤位也。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者:以入地菩萨,已证平等真如,寂灭一心,故历位常觉不住,不生住著之心。长行云: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故云:不住一切相;此圣位也。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者:以大觉世尊,万德悉皆圆满,无不具足。长行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即非究竟觉。若见一切障碍,无不是觉,方称究竟觉矣。故得念失念,无非解脱等,十对诸法普融,无取无舍,遍皆随顺,同归圆妙,故云遍随顺:此果位也。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末世顿根众生,闻法领解本具觉性,心不生虚妄者,不惟妄念不起,全体都是本地风光。即于妄心亦不息灭也。何以故?以妄元是真故。若如是,则终日住在妄想境中,但对妄想境,不加了知之心,则妄境即是真境。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于无了知处,即是真知,不必起心,更辨是真实;此正道人日用安心妙法,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佛说如是人者:指末世顿根众生,现世闻是法门不生惊畏,即是菩萨乘愿再来,已曾供养恒沙诸佛,功德悉已圆满,即能成就一切种智故。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此二句,长行无,故此总结。虽有多种度生方便者,皆名随顺权智故也。一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戊二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 己一二问答三观修行 庚一示三观行相 辛一威德启请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二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言别明者,其有二意:一则由一类人,已依前门证入,不必修此,故名为别。一、则此门各各自别,如三观,或单修、或复修、或交修、或全修,成二十五轮,各应一机,故名为别。其所离障,亦各不同。如四相四病,皆是别相,不同前通明观行也。于是威德自在菩萨,起座启请。经家叙仪,三业恭敬如前。 辛二正陈请词 壬一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大悲世尊,准如前释。广为三句:谓为我等广开分别如是,而说次第随顺,圆顿随顺诸文,令诸现前菩萨圆觉妙心,慧照光明,照见次第则妄尽觉显,照见圆顿则当下离言。承佛圆音者:佛音具足众音,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谓亡心顿证,识得自心,即是圆觉;不因修习观行而得如斯善利。暂闻已得善利,况勤而行之。一庆前竟。 壬二请后 癸一问所修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此问所修之行,由上但闻所证之差别,未闻所修之行门,故此请问。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以喻圆觉妙心,为清净法身所依故。外有四门者:从外来入王都,乃有四名,以喻菩萨欲证圆觉,修四法界行皆可入故。但随彼四方所来入之人非止一条路径,以喻菩萨欲证圆觉,依四法界修,随彼根性,其发觉初心,乃有多种方便。一切菩萨者,谓欲证圆觉之人,合随方来者。庄严成佛国土及成就无上菩提,随其根性,非一种方便。如‘楞严经’云:‘方便有多门’,合非只一路也。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古德云:‘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故云惟愿世尊,以世尊乃过来人也。广为我等,宣说最初发心之方便。所谓随方取便,即下手之工夫也。渐次者,以初圆照二字为成佛之因地故。初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乃上上人圆修顿悟之行。今为中下之机,故请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能修之人总有几种?一问所修竟。 癸二明所为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令此现会菩萨以及未来末世众生,一心求大乘之者,速得大开解悟,发觉初修方便,以及渐次增进之法。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者:建水月之道场,作梦中之佛事,游戏诸佛如来,大寂灭海之中。作是语已,如是三请。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重言善哉者:乃赞其当场一问,利益今后也。汝等乃能为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者:指初修方便,准问词还有渐次二字,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趣向既定,渐次可知。诫以谛听,许以 当说。三如来赞许竟。 辛四承教静听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四承教静听竟。 辛五正答所问 壬一长行 癸一标本举数 子一约称性之行以标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此示法性圆满,平等无二。体居万象之先,故称无上。本妙觉性,周遍十方一切处故,随缘出生,一切诸佛及诸有情,与一切诸法,并及无情,同一体性。如前所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故得同体平等,即所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则佛性即是诸法之性,诸法之性即是佛性。如‘金刚般若’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于诸修行实无有二者:谓于彼诸佛修行一切法,法法平等,悉皆无有二相。如前所云: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贪嗔痴,同是梵行。但契一真,实无有二。一约称性之行以标本竟。 子二约随机之行以举数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此正入证之门。然觉性遍满一切诸法,则法法皆为入证之门。如‘楞严经’所云:‘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故方便随顺,其数无量。但圆摄所归,循顺根性差别,证入浅深,当有三种。然众生根性虽复万殊,而此三观收无不尽。一标本举数竟。 癸二正示观门 子一泯相澄神观 丑一示立行之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若诸菩萨发心修行,必以悟解为先。先要悟解本有真净圆觉妙心,以为观行之本,即成佛正因。依此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净治无明习气,称性而修耳。先修奢摩他。此三种梵名,同‘楞严经直解’云:二经列三名,同一梵语。谓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古释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静为相,义当空观。三摩钵提,此翻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为相,义当假观。禅那,此翻云静虑,双离静幻,以寂灭为相,义当中观。然修证必须三观者,以如来藏心具三谛理,谓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观,真谛也。不空,即假观,俗谛也。空不空,即中观,第一义谛也。三观各照一谛,圆摄一心,故曰圆照。以一心圆照,则为顿;以次第各照,则为渐。此憨山依天台三观义,略顺于‘楞严’。‘正脉’不翻,但约义释云:奢摩他,谓开解照了不生灭之自性,微密观照。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体,是为即定之慧。三摩钵提,谓蹑解起行,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体,是谓即慧之定。禅那,谓历位修证,如是中中流入萨婆苦海。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缘了二因为体,是为定慧均等。此交光依‘楞严经义’,似有拣于天台。惟我圭峰密祖疏,依本经另立三种观名,冥符楞严;质之憨山、交光,亦不相违,今准用之。第一、奢摩他、为泯相澄神观。自释:泯相者,谓身心客尘永灭;澄神者,取静澄念;观者,心冥所观之境也。第二、三摩钵提,为起幻销尘观。自释:起幻者、谓起诸幻智,以除幻境,变化诸幻,而开幻众。销尘者、从此自觉,根尘无累,自他一体,幻相永离。幻相属尘,永离谓销,非但所观是幻,能观之智亦幻,故皆永离也。第三、禅那,为绝待灵心观。自释:非关真妄,不对有空,直照灵知,而为观行。如文云: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又云:超过碍无碍境,又烦恼涅槃,不相留碍,皆绝待灵心义也。一示立行之本竟。 丑二示观行之相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发觉初心,以静为首。以未悟以前,一向妄想动乱,今既悟此心,即依所悟,真净觉心,发起观照,返观不动之心体,以静境安心,渐渐修行,故云:取静为行。由以静澄心,诸念不起,觉得识心,烦劳动扰。此觉非识,若自是识,则不能见识,如眼有见,不能自见其眼。‘直解’云:‘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二示观行之相竟。 丑三示入观之效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此示入观之效。由前念澄觉识,慧性开明,因静生慧,故云:静慧。迷时则隐,悟时乃显,故云:发生。以心光发现,则顿见身心幻妄,本来不有,如客如尘。以客,喻身,往来不定;以尘,喻心,生灭不停。由身心所起之客尘,乃法喻并称也。从此永灭者:如此则内脱身心,故云:永灭。此是最初工夫,一念顿契无生也。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者:谓身心既脱,则无明重担歇灭,便能于净圆觉心内,任运发起,寂静清虚,轻安调适之相。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由身心相尽,妄念不生,而得寂静轻安之故。文不言轻安者:以寂静自得轻安。工夫到此,则十方廓然,圣凡交彻,心佛一如,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我心中显现。我心如镜,佛心如像。此约行人入观,诸佛心、入行人观心,如影像也。‘直解’云:所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还共如来合。’乃妙契法身。此正‘楞严’‘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当圆教顿破无明之相。三示入观生效竟。 丑四结观行之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菩萨依奢摩他观力修行,行乃无过,故以方便称之。名奢摩他者:依圭峰密祖泯相澄神观,谓于染净诸法,心不妄缘,而恒寂静也。一泯相澄神观竟。 子二起幻销尘观 丑一示立行之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若诸菩萨发心修行,必以悟解为先。先要悟解本有真净圆觉妙心,以为观行之本,即是成佛之因。依此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蹑解起行,是为称性而修耳。一示立行之本竟。 丑二示观行之相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以者,依也。依本悟真净圆觉妙心,发起智照。知觉,即智照也。照彼心识及与根尘,皆是无明,迷真而起。虽有而性常自空,故云:皆因幻化。然既已觉照识与根尘皆如幻化,则例观一切诸法,无非如幻。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诸幻,指幻智;幻者,谓根本无明,彼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智力,顿破根本无明。以四相无明,既已除灭,自然而有三轮不思议业用现前,故云:变化诸幻而开幻众。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广作利生佛事,普现十界身云。二示观行之相竟。 丑三示渐次增进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由起诸幻以除幻者,及变化诸幻而开幻众之故,已证真如自体,从体便能起用,故云:内发大悲轻安。此同体大悲心,观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我今已悟、已修,而众生仍然不觉,广设方便,普度众生。终日度生,无问劳虑,当度众生,不取度生之相,故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正示观行渐次增进之相。一切菩萨,指信、住、行、向、地等。从此起修观行,渐次增进者:约历位,从浅至深:约断惑,从粗至细。今依‘起信论’,逆次发明。初、信位,寄息于灭相;二、贤位,寄息与异相;三、圣位,寄息于住相;四、果位,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 修行至此,返观从前。观幻者:观,即能观真智;幻者,即所观之境。真智独存,故不同彼幻之无实故。非同幻观者:谓幻观之智,对幻法而立,幻法既无,幻智何有,若存幻智,犹未离幻,故云:皆是幻故。自此能所双亡,境智俱泯,唯一真心,故云:幻相永离。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谓菩萨所修圆妙之行,再以喻明:如世间种谷相似,依土长苗,至结实收成之时,则苗土俱弃。种子,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亡心入觉。入觉则能所不立,前二皆袪矣。三示渐次增进竟。 丑四结观行之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此菩萨依三摩钵提观力修行,即起诸幻以除幻者,故以方便称之。名三摩钵提者:依圭峰密祖起幻销尘观,谓彼观幻者,观即能观之智:幻者即所观之境。所观既亡,能观亦泯。二起幻销尘观竟。 子三绝待灵心观 丑一标立行之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若诸菩萨发心修行,必以悟解为先。要悟解本有真净圆觉妙心,以为观行之本,即是成佛之因。依此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蹑解起行,是为称性而修耳。一示观行之本竟。 丑二示观行之相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以者,依也。依本悟真净圆觉妙心,建立观行,直观中道一心,双离二边。离有边,故不取幻化;离空边,亦不取静相,此显双离前二观,直观寂灭无二之真心。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者: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托所起能,故二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者:真知无知,此乃本觉妙明之真知。境智俱空,故云: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者:谓对待既亡,能所不立,无明净尽,得以离境,故云:超碍离智。故云:超过无碍,毕竟寂灭,是为永得超过也。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于此返观自己,外之所受用世界,内之能受用身心,虽然相在尘劳区域,而不被尘劳之所局碍。喻如器之锽,即洪钟之声,锽锽然声出于外,以明碍处能达无碍之意。喻世界身心,不能局碍,灵明观智,超出有为无为也。世界身心,喻器;灵明观智,喻声。器局本处,声闻四达,以喻观智,依身心修得,身心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烦恼涅槃,不相留碍者:超出有为,则烦恼不能留,又超出无为,则涅槃不能碍也。烦恼涅槃,法合喻器;不相留碍,法合锽锽钟声。二示观行之相竟。 丑三示成就利益 ‘便能内发寂灭轻妄。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菩萨修观至此,便能于此妙观心内,发起寂灭轻安。前超出有为,烦恼不能留,故寂;超出无为,涅槃不能碍,故灭。轻安者不用更加修为,自觉身心寂灭,轻快安适,虽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故云:寂灭。乃至种种难行之行,不见有系累之相。故云:轻安。至此,方乃契合妙圆觉性,寂灭真境。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者:在观之时,用心同佛,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知,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故自不及。现前自他虚妄身心,即是我相、人相,尚不能及。何况一切众生及与寿命;又从我、人相上,虚浮妄想所立者哉!此正显四相不空,不能契此。三示成就利益竟。 丑四结观行之名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菩萨依禅那观力修行。不取幻化及诸静相,故以方便称之。名为禅那者:依圭峰密祖绝待灵心观,谓不依身心能所,直造灵明觉心。三绝待灵心观竟,并前二科正示三观竟。 癸三引例彰圆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三法门总指前三观。皆依悟净圆觉而修,以此为因地心修行,趣入果地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者:已成之佛皆依此三观而得成佛。十方菩萨未成之佛,繁兴万行,常修种种方便。或顺性通修曰同,或分门别行曰异。虽同异攸分,皆依如是三种观法,即为菩萨所应作之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者:趣入虽从一门;功成即三皆圆证,妙契法身,而成圆觉之佛矣。三引例彰圆竟。 癸四校量显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校量显胜也。谓假若有人修于圣道者:谓从凡夫地,发小乘心,修出世道。而云圣道者:圣人所证无漏之道也。断见思惑,出分段生死,以四谛、十二因缘之法教化众生,令得成就百千万亿之多阿罗汉、辟支佛果,其功德可谓胜矣。设或不发大心,终成败种,反不若有人从凡夫地,发大乘心,闻此圆觉之法,心生信解,即依解起修。修此无碍法门,即指三观。通理法师云:如第一观中,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则于理无碍。第二观中,以净觉心,起诸幻化,则于事无碍。第三观中,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声出于外,则兼理事无碍,与事事无碍。故总以无碍法门名之。闻此无碍法门:但是自闻,未及教化随顺,不过权修,尚阙深证。一刹那顷者:时之最短也。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虽然如是之速,依然次第分明。如利锥一刺,九百张纸层次井然。如此少时,随顺修习,其功德尤胜教化成就,众多二乘。以此圆觉无碍法门,乃成佛正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闻即闻慧,才经随顺即思慧,修习即修慧。然于大乘而发三慧,即是大根菩萨。譬如阿伽陀药,压倒医方万品,摩尼一颗,胜似海宝千般。一长行竟。 壬二偈颂 癸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癸二正颂(前二科同长行,唯阙校量。)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有物先天地,故称无上;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名为大;出生如来,故名觉心。与一切法,故名本际;同体平等,故无二相。随顺修习,起诸方便,其数即应无量。如来总为开示,便有三种品类。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 寂静,是义;奢摩他,是名。其起行也,一向以静境安心,静慧发生,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诸如来心,于行人静觉心中显现,故云:如镜照诸像。如幻,是义;三摩提,是名。其起行也,觉知心性,及诸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同体大悲轻安,永离诸幻,如土长苗,故云:如苗渐增长。禅那,是名;寂灭,是义。其起行也,双超前二,不取幻化,及诸静相,由是得超,碍无碍境,便能内发,寂灭轻安。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对动之寂,生己而灭,故云内发。妙觉随顺,寂灭境界,如声从器出,器不能为碍,故云: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如上三种微妙法门,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十方诸如来是已成之佛,及诸大菩萨是未成之佛:因此得成无上佛道。三种事业若得圆证,故名无住处究竟大般涅槃。一示三观行相竟。 庚二明单复圆修 辛一辩音启请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三业恭敬,准如前释。 辛二正陈请词 壬一庆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大悲世尊如前。如是法门者:即前三种观门。甚为希有者:悟净圆觉为因地心,依悟起修,直至佛果,故为希有。 壬二请后 癸一问所修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此诸方便者:指前三观。一切菩萨,指前所立行本。悟净圆觉法门,虽三观分明,未审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复三人各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也。 癸二明所为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愿为现前大众以及未来末世众生,曲垂方便,种种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辛四承教静听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辛五正答所问 壬一长行 癸一举意标数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善男子!一切如来,所证圆觉:即众生本具圆觉。清净本然,一真独立,诸惑不染,不假修习。故云: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指现在初心。末世众生:指未来新学。发心虽大,悟净圆觉,而未证圆觉,依悟起修,乃以幻修幻,即同幻化,故云:幻力修习。当时随机分门,便有二十五种不同。盖三观一心,元无别异,通称清净定轮者:皆依幻力修习,修即无修,故云:清净。诸观皆属定故。轮有摧碾、运载之功。依此而修,能摧毁粗细烦恼,能运至无上菩提故。一举意标数竟。 癸二观网交罗 子一单修三观 丑一澄浑息用观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为起行所依。因前经文有,故略。唯取极静:唯者,独也。以一向唯取奢摩他极静之行,方得成就。由静力强胜之故,即能永断烦恼。烦恼断尽,方成佛道,显是顿入,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故云: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证究竟断果故,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一澄浑息用观竟。 丑二庖丁恣刃观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准如前释,唯观如幻者:唯修如幻之观。以佛力故:谓依自性本具真如佛性,内熏之力,故发起种种,变化作用。以如幻之幻术变化如幻之世界,以及如幻之众生,种种作用。即如变娑婆为极乐,化地狱作天宫等,随机化导,各得成就。虽行如是变化作用,全同幻化,了无实性,故云:备修菩萨,清净妙行。行以清净妙称者:以无染著故清净,无滞碍故微妙也。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者:谓虽单修幻观而圆该三观也。陀罗尼,即是圆觉妙性。今幻观成功,而圆觉妙性,全体显露,虽不修奢摩他,而亦不失寂静之念。虽然不修禅那,而亦不失静慧。静慧,即静虑义。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此观科为庖丁恣刃观。庖丁:是晋时屠子,十九年中,以一刃解牛,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假,自智无伤也。二庖丁恣刃观竟。 丑三呈音出碍观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准如前释。唯灭诸幻,不取作用者:唯,独也;灭除诸幻,直云灭者,即绝念也。亦不取幻观中,种种作用,彼为利生故,须变化作用。此为自利故,独自断烦恼,不取余行,正是绝待之义。烦恼断尽,便证实相者:烦恼断除净尽,妄穷真露,故云:便证实相。实相,即与灵心相应,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唯是寂灭无相也。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一单修三观竟。 子二交络三观 丑一运舟兼济观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此七轮,一一以静为首,次兼余二。今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期出尘,即运舟义。发慧以化众生,即兼济义。若诸菩萨,应有悟净圆觉一句,以为立行之本,蹑解起行。虽悟动静一如,然事非顿除,必须次第而尽,故先取至静。以净觉心,取静为行,静极生慧,故曰:静慧。即以静慧心,照诸如幻之众生;此以静心,兼修幻观。便于是中,幻化众生,起菩萨妙行,变化世界种种利生作用。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一运舟兼济竟。 丑二湛海澄空观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此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先取至静,故静极生慧。以静慧故,证至静性,即真如性也。此兼修寂灭,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断烦恼则因亡,出生死则果丧,圆证一心矣。此菩萨者,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二湛海澄空观竟。 丑三首罗三目观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此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先取寂静;静而曰寂,静之极也。静极方能生慧,故曰:以寂静慧。复现幻力者:谓即以静慧,照如幻之众生,复于觉心中,现起如幻之力,变化诸幻,度诸众生。以身在尘劳,仍恐为众生所累,故于后分深修禅那,而断烦恼。烦恼断尽,入于寂灭真境,令其身如器,其声四达,喻同大钟,锽锽然声出于外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三首罗三目观竟。 丑四三点齐修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此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师之意,一人具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力,起心断烦恼,是中禅那。烦恼断已,复起变化种种作用,度脱如幻之众生。因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之行,无不净妙,可解众生之缚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四三点齐修观竟。 丑五品字单双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此品字单双观。初单修静观,如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两口,故云单双。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功能力用,无始狂心,忽然顿歇,故云:心断烦恼;此内而自利。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外而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观结名三摩、禅那。按文中,齐修禅那、三摩,文似颠倒。据析义云:若论齐修,则正修禅那时,即修三摩,正修三摩时,即修禅那,其义实无前后颠倒。总以佛语自在,无不可耳。五品字单双观竟。 丑六独足双头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此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如双头也,后单寂观,如独足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力,资助策发变化,种种作用,而度众生;如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然奢摩自利,三摩利他,二利并行,尚恐未圆,故后修禅那。永断烦恼,成就菩提,二利自无不圆矣!此菩萨者,名为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六独足双头观竟。 丑七果落华敷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此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力,资发寂灭之性。至静属定;资发寂灭属慧。曰力、曰资者,谓正至静定力时,而资发寂灭之慧,以成定慧双修。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广度众生,复成自他两利矣。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七果落华敷观竟。 丑八先武后文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此七轮,一一标幻为首,次兼余二。今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铸戈戟为农器。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变化种种境界,随顺众生根性,一一化度之。而取至静者:谓虽度众生,其心至静,一念不生,了知如幻如化,我自如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八先武后文观竟。 丑九功成退职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此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化现种种境界,以度如幻众生。度生既毕而取寂灭,永断烦恼,证大涅槃。此菩萨者,名为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九功成退职观竟。 丑十幻师解术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此幻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中归静体,后起寂灭故解术。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变化种种世界,广作佛事,度脱有情。虽然万行繁兴,毕竟一心不动,故云:安住寂静。而后永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矣。此菩萨者,结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十幻师解术观竟。 丑十一神龙隐海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神龙隐海观。起幻利生,如神龙施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化种种境界,自在无碍,随机方便,利生作用。既度众生,不著度生之相,重起静虑,进修禅那,任运断尽一切烦恼,仍复安住至静,其心如如不动。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一神龙隐海观竟。 丑十二龙树通真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此龙树通真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令归正道,后齐修静寂,自阶圣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化种种世界,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然后齐修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十二龙树通真观竟。 丑十三商那示相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此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婆掬多之师也。乃以神力示相,降伏掬多弟子慢心,资助至静,后断烦恼。若诸菩萨悟静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外以变化之力,发生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而内则资于至静,动中能静,名为至静。后断除烦恼,而证菩提。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十三商那示相观竟。 丑十四大通宴默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资于寂灭,后归心寂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如幻之世界,度如幻之众生,资于寂灭。以种种变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后住清净不动,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十四大通宴默观竟。 丑十五宝明空海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取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今宝明空海观。‘楞严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妙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先以寂灭力,而断烦恼,后起至静,住于清净,如如不动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五宝明空海观竟。 丑十六虚空妙用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此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力,不以证果为急,退修三摩,大开度生方便,故云: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者:即指众生,为菩萨所度之境,以寂灭而起作用,故云:寂用随顺。度脱众生,灭诸度相。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十六虚空妙用观竟。 丑十七舜若呈神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此舜若呈神观。舜若,即虚空神,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禅那功成,寂灭力用。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者:见众生有种种自性,在所应度,必先以奢摩安定自心,然后依三摩而起变化作用,随顺自性,而度脱之。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十七舜若呈神观竟。 丑十八饮光归定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此饮光归定观。饮光即大迦叶,先证寂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禅那功成,寂灭力用。无作自性,起于作用者:谓自性本具,不假造作,故为无作。依三摩自性,起于变化作用,化彼尘劳,而成清净境界。由此顿息一切妄念,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十八饮光归定观竟。 丑十九多宝呈通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此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寂灭体,后于法华会上,宝塔涌现,乃见静幻无碍。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有力观诸境界,唯是一心,平等无二,种种清净。不以趣果为急,唯思度脱众生,而齐修奢摩他、三摩;内则安住静虑,如如不动,外则起诸变化,种种作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十九多宝呈通观竟。 丑二十下方腾化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此下方腾化观。即法华六万恒沙菩萨,先以寂灭力资于至静,后从下方腾化而现。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乃先以寂灭力,资发至静,此自修之力也。然后起于变化,化作种种世界,度脱无量众生,此利他之力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二十下方腾化观竟。 丑二十一帝青含变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此帝青含变观。此宝含诸佛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之力,断诸烦恼,资助变化,以度众生。虽度众生,远离度生之相,即动而静,其心如如。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二交络三观竟。 子三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此一轮,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观齐修。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谓依圆觉所发之慧,为圆觉慧。此约圆顿大根菩萨,圆解大开,即依圆觉慧,圆合一切;即指二十四轮,而修习之:是为一修一切修也。于诸性相,无离觉性者:皆以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而为其性。或单修、复修、齐修等,而为其相,相虽不一,究竟不离圆觉自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者:即指大根菩萨,圆修、即一修一切修也。三种自性清净,如修奢摩他时,即具三摩、禅那;修三摩时,即具奢摩他、禅那;修禅那时,具二亦然。如是则圆觉自性,清净无碍,而二十四轮,皆随顺而具成矣。‘直解’云:三观一心,一念具足。即初云:圆照清净觉相,圆觉圆合,即圆照。一切、则该十法界。于诸性相,无离觉性,即清净觉相。诸佛本起因地,唯一心圆照法界,以为妙行故,二十五轮,究竟归极于此。意显此一观,以为圆修,其二十四,皆随根耳。二观网交罗竟。 癸三结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善男子!是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为本修因,即是修行正因。二十五轮者,前举意标数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今观网交罗中,单修三观,交络三观,圆修三观,一一别明已竟。故结云: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随其自具根性,修行如是。三结成正因竟。 癸四总示修习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梅,经三七日, 此总示修习之法。诸新学菩萨及末世初心众生,设欲依此轮而修者,自当严持禁戒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无上菩提本也。尸罗不清净,禅定不现前。寂静,即定也;收摄身心,寂然不动。思惟,即正思惟,慧也;正慧观察,思惟修习,具戒定慧,心在观门。如是修行,必定成佛,然恐多生业障,障蔽净心,必须礼敬三宝,求哀忏悔,发露先罪,洗涤瑕疵,经三七日,以求感应道交也。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取结。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于二十五种轮观,各安标记,书写名字,做成阄,供佛前,礼念虔诚,至心求哀,随手取结,以卜应修。依结开示,便知顿渐者:即依所捻结,即阄也。开取指示,何观应修,便知自根是顿是渐,依示而修,自然可入。顿渐者,单修一观名顿,以观观皆究竟故。渐乃顿中之渐,谓顿中略分前后,少时俱成也。一念疑悔,即不成就者:或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而复悔,则于圆觉,皆不成就,痛宜戒之。一长行竟。 壬二偈颂 癸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癸二正颂(四科全同长行。)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轮; 圭峰大师云:今修观之人,先以所依之体为本,而起观行。长行云:圆觉清净,无能无所,心冥此理,即禅定义。若冥此理,即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为起行之本,此即因地法行,乃自性天然之本定,不动摇,不生灭。如来告辩音,汝应当以智而知。此借当机,以儆在会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者: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与事事无碍,清净妙慧,皆依自性,所具天然本定而生,依清净觉心,修习而成。所谓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法顿渐修,如前解,共有二十五轮。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惟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十方已成菩提之如来,无不因此而得成。三世修行者:此指未成菩提,而修观行之者,亦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也。此如楞严所云,三世通修之法:‘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惟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者:此两句拣上根,惟除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天资特别,慧性超然,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不必具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不随顺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不可加之绳索,伤平无疮,是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故除之矣。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初两句指应修人。第三句指应修法。第四句谓随顺此法,精勤修习。后两句依诸佛大悲愿力,不久可证涅槃也。二明单复修习竟,并威德科,一二问答,三观修行竟。 己二二问答两重除障 庚一除我入觉 辛一净业启请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请佛之仪,如前释。 辛二正陈请词 壬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观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大悲世尊,解见在前。为我等辈,总明观行,依悟起修,略明三观行相,犹可领解。又为我广说,二十五轮,于一味法中,广显差别,而差别不乖一味,尤为难见,是诚不思议事。此从一心,建诸定轮,乃如来因地行相,令大众同闻,故云: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一切功用犹如一念者:睹见我佛调御师,经历恒河沙劫数,难行能行,勤苦境界,一切功用。夫果德称真,约理可照,今一念备知,炳然齐现于心,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也。我等菩萨,其庆幸欣慰,为何如哉!一庆前竟。 壬二问后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前云: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是显自性,由来清净,故当机蹑此以为问端。又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未觉、即是不觉;不觉、必有染污。故当机蹑此,以为致疑之由。问曰:圣凡比较,天地悬隔,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因何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迷,即不觉;闷,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证入。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者:惟愿如来不舍大悲,广为我等开示令悟法性。法性者,诸法之实性也。‘大疏’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诸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从前经文,但云觉性,惟此段云法性,意在此矣。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者:令此现前大众以及末世众生,辗转相传,永不迷闷,作将来众生之正法眼矣!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重言赞善,为利今后。咨是谋义,谓有所谋而问也。方便者,入觉之权巧方便法也。告以谛听当说。 辛四承教静听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辛五正答所问 壬一长行 癸一开示障道四相 子一开示迷识四相 丑一迷识执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此正答染污所以。一切众生,指六凡以及二乘,以唯知有六识故。从无始来者:远指晦昧真心而来;究其无有始相可得,故云:无始。迷真起妄,妄上加妄,故有第六意识,已属至妄;此妄想乃从意识中所起虚妄想念。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因执五蕴幻妄身心,取为自体,为我相;计我辗转,趣于余趣,为人相(谓我是人趣,非余趣);计我盛、衰、苦、乐,变异相续,为众生相;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相。此四相,虽随境转计,究竟惟一我相也。认四颠倒为实我体者:真我本有,迷而不知,妄我本空,执之为实,故曰:颠倒。为我真实之自体,名为迷识境也。一迷识执相竟。 丑二别成凡小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由此认为实我之故,于违我之境,便生憎怨之心,于顺我之境,便生爱著之心,故云: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者:于妄我体上,重执憎爱二种虚妄之心:此起惑也。二妄相依,生妄业道者:谓妄我之体,与违顺之境,相依而住,造种种业,生虚妄之业道:此造业也。有妄业故,妄见流转者:谓虚妄之业因,依因必定感果,故虚妄见有流转生死之苦报:此受报也。惑、业、苦三,相续不断,皆由我执,以取界内分段生死之苦。若二乘之人,厌离生死流转,视三界如火宅,发心修道,息缘断惑,于是沉空滞寂,虚妄见有偏真涅槃之果。此亦由我执,以取界外变易生死之苦也。此中十句,不出生灭四谛。前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也。然此四相,有迷识、迷智,二种分别。迷识乃凡夫妄认五蕴为我,妄生四相,由此便生憎爱二境;即此经前文所说,亦即金刚经前半所明四相是也。迷智乃圣人妄有证得,妄分四相,能所未亡,有以取证,发于根本种子;即此经后文所说,亦即金刚经后半所说四相是也。是则四相,通于圣凡,故二经圣凡双举也。二别成凡小竟。 丑三总斥迷闷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此正答迷闷不入所以。由上所认妄我,染污真性,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能入清净觉。盖非觉性违拒使之不入,故云:非觉违拒,诸能入者。下二句释成非觉违拒之意。若云入时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今觉性不惟不拒,亦复不顺,觉性元无出入,入与不入,总无关于觉性也。故云:有能入者,非觉入故。以是之故,凡夫动念,起惑造业,即前苦集八句;二乘息念,沉空滞寂,即前道灭二句。俱属染污真性,故云:皆归迷闷。一开示迷识四相竟。 子二开示迷智四相 丑一承征引说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此首句,征释迷闷之根本也。大疏云: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以故:动、息皆称迷闷?下引起重说迷智四相义。‘直解’云:本起无明,谓最初一念不觉,根本而起生相无明也。由一念无明,迷本有法身,成陀那识,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无明用事,故云:为己主宰。我者、主宰义。谓从无始至今,一向皆是无明主宰,是为我相。自等觉已还,未破生相无明,异熟未空,皆属我相。然此我相,与诸教所说不同,后文自明。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者:此释无明难断之故。一切众生,若中年失目,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可明了,若胎中生盲,从未见过诸物,纵使为说,亦无所益。如‘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辗转譬喻:鹄、雪、贝、米,难明乳色之真。生无慧目者:谓从母胎,受生已来,无有智慧之目,不能照破无明。然此根本无明,非根本智照,决不能破。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者:谓全体无明,变成五蕴身心,如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妄认即无明,四大、六尘即物,自即己也。由无始已来,认物为己,若不逢知识,开发慧眼照破,岂有能断者哉,故云:皆是无明。‘略疏’云: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则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以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此喻显无明,不能断于无明。故喻显有人,身纵卑陋病苦,还自保命,终不肯断。认我亦尔,断除一切犹易,欲令断我诚难。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于我,故云:不自断其命也。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是无明相续长劫之故,不仅凡小,动念息念,皆归迷闷。即从此发大乘心,修菩萨道,难望成佛。故告以当知者,当以智而知。凡有可爱于我者,我与之随顺,非随顺而违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爱,以违我所爱故生憎耳。为憎爱心,养无明故者:为憎爱心,枝末无明,资熏无始,根本无明。由种子复发起现行,而现行复还熏种子,相续不断,将此求道,皆不成就。故‘宝积经’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一承征引说竟。 丑二次第别明 寅一征释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此正示迷智我相之体。体即生相无明,为观照研穷,对待未亡,辗转而分四相,皆以生相无明为体。前云: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故也。即第八识,生灭、不生灭和合,最初一念妄动,迷本有法身,成为业识,以为我相根本。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言我相隐微,根之于心,所有证取,其体方现。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引事证释我相。谓众生向以无明用事,不知有我,故曰: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百骸者人之身分,调谓调和,适为顺适。如百骸调适,忽忘有我之身;或宴居静室,或幽隐深山,心绝经营,习闲成性,忽得忘其有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者:四肢、即两手两足。直而不能屈曰弦;柔而不能伸曰缓。此皆摄卫养护,失其方法。乖,即失也。微加针艾,即知有我者:微加即少加。针刺、艾炙,调治之法,即知有我。此为外境所逼,宛尔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云:有所证取,方现我体。前佛明言,无始无明,为己主宰,乃的指根本无明为我。因观照研穷,方显无明之体,此证取是无明,非觉性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此结指我相根本也。谓其心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乃至,超略词。超三贤、十圣,即使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若一念证性未亡,乃生相无明未破,皆是我相根本。然涅槃是觉体,清净本然,无能无所,非别有可证故。‘直解’引云门云: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边,若法执不亡,己见犹存,亦是病。问曰:三乘教中,说俱生我执,七地已破,其八地后,乃俱生法执,破此法执,即入妙觉。今经等觉后心,犹未破我相,何悬殊若此耶?答曰:然我法二执,总属一我,谓我之我,及我之法。然俱生法执,正是我所执之法,故法亦名我。以异熟未空故,但约证取为我耳。此经不同诸说,以四相总属一我,故云皆是我相。一征释我相竟。 寅二征释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此正示迷智人相。首句征,下释。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悟从心发,悟得彼之所证是我,此觉前非也。存我能悟不亡,即为迷智人相;以约对我,即说为人,非他人也。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此蹑前详释,悟得上来所证,以为有我者,即不复认彼为我。已觉前非,所悟之境,既非是我,而此能悟之心,亦复如是,应当亡情,方为合理。设或转计,能悟之智,已为超过一切能证之者,是依然为智所迷,悉为人相。‘析义疏’云:证者、而云一切,人相、而曰悉为者,正显凡有所证,不亡能证之智,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亡能悟之智,皆名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此结指人相。谓不惟悟彼证者是我,乃为人相,其心乃至圆悟彼所证涅槃,俱是我者,亦为人相。心存少悟,备殚证理者:少悟、对圆悟说,漫云圆悟涅槃,此能悟心,名为人相,即使心存少悟,备尽所证之理,若存丝毫悟心未亡,皆名人相。二征释人相竟。 寅三征释众生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此正示迷智众生相。首句征,下释。谓诸众生,自心发起照了,了前证悟之非。悟是所了,了又名能,能所对待,故离前前非。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超出我人之相,所不能及,以见有证悟之可离,故名众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此借世人语辞,例明众生相。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众生,例彼心中了智独存。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中,了智独存,自然非我能证,及与非彼能悟。设难之曰:云何非我?答曰: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例了智独存,则非是能证之我。设又难曰:云何非彼?答曰:是我众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独存,则非是能悟之人,非彼之我人故也。此借世人语辞,以为义势,显第三了智独存,非证悟所能及也。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此结指众生相。但诸众生,了彼心有所证者,为我相。了彼心所悟者,为人相。皆我人句对下,以辨众生相。而我人相,所不及者: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虽然我人不及,而了智独存,存有所了,只此了心不亡,名众生相耳。三征释众生竟。 寅四征释寿者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此正示迷智寿者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众生自心体上,发起智照,故曰心照。由观智增明,照此所以能了心,亦不可得,唯一清净觉体,此自觉也。觉他证、悟、了,三相皆空,觉心源故,以即心之智,还照寂灭之体,即此一念照心,便是一切业智,是第八识上,微细分别也。不言业识,而曰业智者,此属修证边事,转有漏之业识,成无漏之业智也。所不自见,犹如命根者:谓此业智,虽能除妄,不能自除,故不自见。此微细分别,原从八识上起,八识不能自见八识,如人有眼,虽然遍见诸物,不能自见其眼。虽不自见,常在其中潜续,犹如命根,而人不自知也。‘直解’云:以返妄归真,至法身极则处,但守住寂灭,不能转位回机;所谓抱守竿头,静沉死水,宗门名为尊贵堕处,不能超越,故犹如命根,为寿命相。语云:‘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沙界现全身。’故以坐守玄微,命根不断。前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此正住涅槃耳。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此直示妄源也。谓若心起智照见,此是寿命相。一切觉者,此是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无论能觉与所觉,皆为清净心中之尘垢耳。因能觉与所觉之四相俱属迷智之境,即能觉之心,亦不离尘。何以故?当有能觉未亡故。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此下以喻反明。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烧水名汤,犹悟心、名智;迷心成我,犹结水成冰。水既成冰,还烧水以治之;心迷成我,还悟心以销之。汤到冰销,冰销汤尽,同成一水,更无有冰,知冰销者。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无能无所,尘垢销灭,唯一净心;如汤冰互融,障碍全销,唯一清水矣。存我觉我,亦复如是者:此为正合。若以反合,无别有我,知我尽者。今翻喻势,顺前正合。存有能觉之我,觉彼所觉是我者,则我见犹存;犹如命根,潜伏身中不断,亦复如是。二次第别明竟。 丑三总以结示 寅一不断不成圣果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此明我相为障道之本。末世众生,指释迦如来佛法有三时差别。正法一千年,教、理、行、果,四法皆全。像法一千年,有教、理、行,而证果者少。末法一万年,但有教、理,而无行、证。末世,谓末法之世。众生不了四相者:即不了达,迷识与迷智,二种四相。既不了达,则不断除。若不断除,则我相全在。而我相为障道之本。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者:有所作为,是世间因,必得世间果,六道轮转,生死不休。终不能成,一切圣果者:若不了迷识四相而修,则终不能成,小乘无漏圣果。若不了迷智四相而修,则终不能成,大乘妙觉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者: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今带我相修行,而无证果,则正法亦同末世矣。一不断不成圣果竟。 寅二辗转征释其故 卯一一向错认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首句征,何故久修不成圣果:下释。认一切我为涅槃者:认,即不了妄认也。四相皆我,故云一切我。凡所修行,皆依我见,将此我见,以为涅槃故。如前有证有悟,我人二相,名成就故,即其相也。虽云证悟,意该了觉。‘略疏’云: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为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譬如有人,以贼为子者:喻明不成圣果之所以。四相皆我,障道之本,故喻如贼。而乃妄计为自所成果,故以认贼为子喻之。大疏云:贼若在外,犹可提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养之为儿,宁无损败?如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离以辨明?因致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财宝,终不成就喻之。所谓久修,不成圣果者以此。一一向错认竟。 卯二我不解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首句征,何故认我,便妨于道。下释,所以认我妨道者:以我为憎爱之本故也。有我爱者,亦爱涅槃:我爱为四惑之一,按相宗以第七识,随缘执我,与四惑相应。一者、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故。二者、我见:谓非我法中,妄见我故。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心高举故。四者、我爱:谓于顺我者,深耽著故。以不断我爱,亦应爱涅槃。今以我爱而求涅槃,则涅槃但资爱根,非真涅槃,谓之错认者以此。伏我爱根为涅槃相者:将此爱根伏之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非真也。凡有顺我者,既已取爱于我,有违我者则必取憎于我。以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此憎心因生死而起。既憎生死,必爱涅槃,不知爱者,真生死故;今修行不知断己爱根而别憎生死,名不解脱。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未除,爱根憎苗。岂名解脱?二我不解脱竟。 卯三法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首两句征,云何当知,爱涅槃者,本是解脱之法,今何以返不解脱耶?善男子下释。末世众生习菩提者:谓修习菩提,求成圣果之人。以己微证为自清净者:即是涅槃法相,四相未空。称之曰微者,谓证、悟、了、觉,分分而证故。然证,则自计蕴(身心)净;悟,则自计我净;了,则自计人净;觉,则自计生净,故云:为自清净。惟余一觉,觉所了者:即是一切业智,犹如命根,常在身中潜续,故曰:犹未能尽,我相根本。我相根本,即是法相。谓是我之法故。法不解脱竟。并上二科,二辗转征释其故竟。 寅三验知我根未尽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续,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此以违顺二境,验知我根未尽,实借此以证法未解脱也。言修行人,自谓已得涅槃之法,但就世境违顺,一验便知。设若有人,赞叹彼法,随即生喜,便欲济度。设若有人,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怒,怀恨在心。因对外境赞诽,验得内心喜怒,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法执全在。以此种子潜伏藏识;藏识,即第八识,微细分别。前云一切业智,所不自见。如鱼潜于渊,似鼠伏于穴,遇境便发。游戏诸根门头,曾无间断者:谓恒审思量我相随也。一开示障道四相竟。 癸二斥迷无功劝修 子一分类为斥 丑一斥有我无功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承前正明,彼末世修道之者,必要断除我相,设若不除我相,有损于道。如前所云:认贼为子,所有功德法财,终不成就,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此蹑前不除我相,不能入清净觉。故重呼善男子!设若欲入清净觉性,当知人、法,二我皆空,既得二我空故,则赞毁亦空,自然不见有毁我者,亦不见有赞我者。若有我为其说法,便欲济度于他,此正是我相未断。若我相未断则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全在,故云:亦复如是。一斥有我无功竟。 丑二说病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闻赞生喜,而为说法。说自所证,正是我相;说自所悟,正是人相;说自所了、所觉,正是众生、寿命。以病为法,是故名可怜愍。虽历劫精勤精进,而带病修行,但增益诸病。如称实修行,唯增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此我相为本,是故不能入清净觉。二斥说病无功竟。 丑三斥窃德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末世众生,未尽我相根本,不能了达四相皆空,以如来解行,回为己有。依佛所说之理而解,及佛所行之行而修,是谓窃取如来之德为己德,非己亲证,故终不成就。三斥窃德无功竟。 丑四斥增慢无功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或有增上慢众生,未得涅槃之理便自谓已得,未证菩提之智便自谓已证:得少为足,故为增上慢人。见胜进者,心生嫉妒:夫圣人用心,物我一如,见有胜于己,更希前进者,应生欢喜,而今不然,心生嫉妒,谓嫉我不能,妒彼胜我。然嫉妒之心,发于我爱,故知由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一分类为斥竟。 子二警策真修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末世众生发心修道,希望成就道果,须先悟圆觉真心,依此心修习。此是成佛正因,自然克成道果,切勿将心待悟。苟有待悟之心,则必广求经教,执相似语,回为己解,谓己发明。但唯增益多闻,增长我见,非真修也。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此劝真修也。真修之士,不必将心待悟,亦不要广求多闻。但当一心精进而无异缘,念念勤劳而无懈怠。降伏烦恼者;先断迷识四相,略显空无我理,得相似涅槃。更劝起大勇猛:进修不退为大勇;冒难不屈为大猛。未得清净涅槃者令得,未断迷智四相者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者:此对境验心,果然贪、嗔、爱、慢等烦恼,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者:生死根本,最难拔除。念尽则自他俱寂,如此自验其心。如古德云:‘学道不必将心求悟,但于一切烦恼境界透得过,便是悟处。’故佛说此人,渐次可以成就。先断迷识四相,进断迷智四相,是为渐次成就也。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此承上,虽然渐次可以成就,还要更求善知识,决择邪正分明,令依正修,不堕邪见,如此方得相应,是为真修。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取、舍之心,是则我根未尽,毕竟不能入清净觉海。以海为众流所归,出生诸宝。喻彼大圆觉心,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取喻如海,良有以也。一长行竟。 壬二偈颂 癸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癸二正颂(如次讽前,科同长行。)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净业汝应当了知,一切众生迷识四我,不可不断,迷智四我,不可不除!何以故?谓凡夫众生皆由执迷识之我爱,无始至今,起惑造业,虚妄流转于分段生死;二乘众生皆由执迷智之四相,证、悟、了、觉,能所不亡,虚妄流转于变易生死。而未除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所谓涅槃生死等空华,而所证涅槃非真,岂得成菩提耶?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长行分类为斥有四:一、有我,二、说病,三、窃德,四、增慢。此中首句义颂第一有我:以顺我者爱,违我者憎。二句义颂后三。以说病为法,有谄媚听者义;窃德、增慢,有曲护己短义。皆有碍胜进,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有念无念,同归迷闷,故不能入觉城。城喻涅槃。‘直解’云:此涅槃,魔外不能侵,万德之所聚,众圣之所归,万行之所入,故喻如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此警策真修也。若能归心悟刹;刹,乃世界之都称。喻圆觉妙心,为所悟之境,依圆觉妙心为正因,自可成就净觉也。先除去贪、嗔、痴,此劝断迷识四相。贪,谓顺我者生贪;嗔,谓违我者生嗔。此二皆属我爱,同依我起故。痴,即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此皆迷识而有我、人、众生、寿者,故劝断之。法爱不存心者:此劝断迷智四相,然证、悟、了、觉、四相,执之生爱,故为法爱。于此四相,不生爱心,是谓法爱不存心,则迷智四相破矣。渐次可成就者:若惟执顿悟,不假渐修,未必即能成就。如‘楞严’所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今即悟净圆觉心,又能断除迷识、迷智,二种四相,故渐次可入清净觉矣!故云: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者:净觉成就,了达无我理。我既无我,身将安在?身既叵得,则憎爱自空,故云:何由生。此人求善友,必不堕邪见者:此人还须求得正知正见之善友,时闻开导,终不至堕落于邪外也。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者:若于所求善友,自当依法不依人,倘若别生一种种性高下之分,而起憎爱之心,纵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净觉矣。以彼既有憎爱,则是我相根本犹未尽故。一除我入觉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五 庚二依师离病 辛一普觉启请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三业恭敬,准前可知。 辛二正陈请词 壬一庆前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此当机为众庆幸。云大悲世尊,快哉乃为众生开示演说禅宗之病,令诸大众深悟迷智四相:证、悟、了、觉,亦属禅病。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者:谓心开意解,四相荡然,无存于胸中,净觉真境,获大受用。安隐,即自在无碍安隐义也。 壬二请后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如来大悲,先忧末世。以末法之世,去佛之时渐远,法弱魔强,贤圣或隐藏于岩谷,或伏处于海隅,正教寖衰,邪法增炽。前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故此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样人,为善知识?既求其人,必依其法,故二问依何等法,既依其法,必行其行,故三问行何等行?既行其行,必除其病,故四问除去何病?如此四问既毕,又问云何发因地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者:谓发心不等,有权、实、顿、渐、偏、圆之别,末世众生,生无慧目,不能辨识。请求如来开导,令彼群盲,不致堕落于邪见稠林矣!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重言重哉:一、现益大众,二、末及当来。汝若非乘大愿力,发普觉心,安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咨问者,是有所谋而问也。于五问中,独言修行者,以前后五问,皆为成就修行事故。汝此一问,胜似布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见道分明,无所怖畏,令彼众生得成圣道,不堕邪见。汝今谛听!许其当为汝说: 辛四承教静听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辛五正答所问 壬一长行 癸一指明师令事 子一令识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此答初问,求何等人也。末世众生将发大心,将要发大乘心,以为正因也。真正因地心,即所谓发菩提心是也。求善知识者,正缘也。有因有缘,方能克果。谓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善能观机施教,对病授方,令得安隐也。故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足一切智,最初因缘也。’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者;发心原为修行,现欲修行,当求善知识引导,免入歧途。善知识善能了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法句经’云:‘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即不住一切相也。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者:离二乘滞寂境界。二乘人无大乘志愿,沉空滞寂,得少为足,是故不著。上是顺行,下是逆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现身世间,饶益众生,虽现尘劳烦恼之中,心恒清净,处染不染。如‘净名’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示有诸过,赞叹梵行者:圭峰大师云:欲度有过众生,先以同事相摄,心既相亲,方能受教。如‘净名’云:入诸婬舍,示欲之过等。或为利益,或为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教,祗得贬己承非,不得饰非说理,以误凡下。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者:示有诸过,即不律仪事:因赞叹梵行,故不令入也。求如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求如是善知识之人,引发大心,趣向正修行路,即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道矣!是知善知识,不可不择也。一令识竟。 子二令事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末世众生既见如是顺行、逆行之善知识,即知是得成菩提之正缘,应当四事供养。然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乃至拚身舍命,在所不惜。‘大乘四法经’云:‘诸苾刍尽形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彼善知识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现顺行,清净无染,为作模范,令彼众生,依而行之。乃至示现逆行,种种过患者:指婬、杀、盗、妄等,虽行是事,极为惭愧,即便赞叹梵行,而作折伏,令彼众生,心无憍慢;谓已知其所为,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故。憍者,矜我胜彼;慢者,轻彼劣我。况复搏财、妻子、眷属者:以重况轻之意。言种种过患,其心尚无憍慢,况复贪著搏食,及与财宝,爱染妻子,及诸眷属,岂得慢耶?圭峰大师云:夫菩萨化身,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观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减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也。’二令事竟。 子三显益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此显示利益。善男子!若修行者,于彼逆行善友,不起憍慢等诸恶之念。恶念若起,障碍便生,法何得入,即所谓依法不依人。以因地心情净故,正念纯熟。从此修行,因正果正,故曰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者:觉心既明,即得心华开发,普照十方刹土,成佛度生矣。一指明师令事竟。 癸二示四病应除 子一总标征起 ‘善男子!被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此答二问,依何等法也。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者:即指圆觉为妙法;包罗法界,涉入无碍,故称妙法。此法应离四病,若有其一,即不堪为师。但听所说法,心住相者,则为法病。若离法病,则知见自正,方可依故。究竟云何是四病? 子二别明行相 丑一作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此释四病行相。一者,作病,即生心造作。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者:若复有一类修行者,作如是思惟计度之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是错解幻观中,起种种行,欲求圆觉义也。实不达彼,先悟净圆觉,然后依净觉心,发起幻智,观诸幻众,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灭,方得圆满菩萨,清净妙行。今乃虚妄计度,欲契觉心,既是造作生心,岂合无为寂照。夫圆觉之性,天然本具,不假造作,今以有作之修,而求圆觉妙性,且此妙性,岂造作而可得耶?故说名为病。一作病竟。 丑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即任意浮沉。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者:若复有一类修行者,作如是思惟计度之言:悠悠任性,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以生死本空,更何所断?不求涅槃,以涅槃本寂,何假寻求?涅槃生死,不欣不厌,无起灭念者:无涅槃之念起,无生死之念灭,一味任彼一切,随诸法性,如火性是热,水性是湿,各各差别也。妄从他妄,真随他真,任运而行,随缘而住,饥来吃饭,睡来便卧,东西南北,无定去住。此是错会‘普眼章’中,觉成就故,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等义。实不知彼,圆觉成就,顿同佛境,冥一如之无心,即万物以恒寂,故得普照,寂灭无二。今乃虚妄计度,任运随缘,以求圆觉。当知圆觉性,虽本无修习,不妨幻力修习,岂任意而得有耶?故说名为病,二任病竟。 丑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即止息妄念。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若复有一类修行者,作如是思惟计度之言:我今于自心中,永息妄念,得一切诸法之性,寂然平等。其念若起,分别自生,故见外境差殊,念若止息,分别不生,故见物我一如,自他平等,欲求圆觉。此是错会静观中,取静为行,及澄诸念之义。实不达彼,先悟净圆觉,然后依净觉心。虽悟即动即静,而以静境安心,渐修诸行,方得成就。今乃虚妄计度,止妄即真,何须别照。彼圆觉性妙性,大用无方,非止合故,说名为病。三止病竟。 丑四灭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即灭除心境。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者:若复有一类修行者,作如是思惟计度之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烦恼属惑,依惑造业,依业必受身心苦乐之报。今永断一切烦恼,烦恼断尽,身心何有,故曰: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心既空,根尘安在?何况,比况之辞。根尘互相倚托,故云:虚妄境界。相既虚妄,则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欲将此心永证圆觉。此是错会灭观中,断诸烦恼,随顺寂灭等义。实不达彼,先悟净圆觉,以为本修因地心,并无妄计。今乃虚妄计度,一切永寂,欲求圆觉。不知圆觉之性,无碍圆融,非动非静,不离动静,住寂之心,何能契合?故曰:非寂相故,说名为病。二别明行相竟。 子三结明真伪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结示正观。以圆觉自然,本自天然,不假功用,故于前四种,说名为病。若离四病,则知圆觉自性圆明,无欠无缺,故云清净。古德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若作如是之观而修者,得入圆觉正性,名为正观。若作他观而修者,不得圆觉正性,名为邪观。正观为成佛之坦途,他观是堕魔之险径。今依离病之师,乃不住相人,是正知正见之者。二示四病应除竟。 癸三辨事师之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此答第三问,修何等行也。末世众生,去佛渐远,欲修行者,不假善知识,以为模范,难免错入邪径。然菩萨行门无量,本无定迹,此不说六度万行,但令善事明师,应断憍、慢、嗔、恨之心,以为根本。如善财童子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知识,一生圆旷劫之果。应当尽命供养善友者:尽命,即尽其形寿也。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事供养善友,并事善知识。寻常善友,即指善知识,不甚分别。今经双用,自当分释。既称为友,自是同学,有劝善规过之益,故称善友。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办道,得久亲近也。善知识者:应指师承,具正知见,善知法要,善识物情,能为众生,解粘脱缚,能为众生,抽钉拔楔,是以称善。执侍巾瓶,供给所需,故名为事。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者:善知识度人,种种方便,俯就物机,欲来相亲相近,应断憍慢之心。憍,谓自高;慢,谓轻彼。如云:知识尚来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语,则是憍且慢矣!若复远离,应断嗔恨者:或为折伏憍慢,或为应赴机感,若复远离,则应断嗔恨之心,嗔,谓嗔恚;恨,谓怀恨。如云:任去不复追随,此后永不求彼。只此二语,则是嗔且恨矣!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此修行,方入圆觉。 现,即善知识权巧示现。或现逆境,或现顺境。远离名逆,亲近名顺,若逆若顺,心无二念,故观亲近远离之境,心如虚空,自能了知,善知识之身心,与自己之身心,毕竟平等。并与诸众生,同一圆觉体性,亦复无二。无异,即无二也。何生憎爱于其间哉!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者:谓如上所说,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此人无人我相,乃为受道法器,故方能得入圆觉也。三辨事师之心竟。 癸四明除病之行 子一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此答第四问,除去何病也。末世众生发心修行,所以不能得成菩提之道者,何也?由有无始生相无明已来,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而计我之心生,妄分自他。设有违自而顺他者,便起憎心,又有违他而顺自者,便起爱心。于人既尔,于法亦然。由此憎爱,熏成种子,在八识田中,是为微细病故。因有种子,难契觉心,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亡能所,故此未得解脱。一明所治竟。 子二明能治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上云:无始无明,憎爱种子,为障道之病根,故虽修行,未得解脱。今则等心观人,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自父母一样,怨亲平等,心无有二,则憎爱种子自断,而障道之病根自除,故云:即除诸病。于人既然平等,次则等心观法。法,即修证之法。于诸法中,涅槃生死无二;无二,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祗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故云:亦复如是,四明除病之行竟。 癸五愿发心深广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此答第五问,发何等心也,即发四种心。如‘般若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此如‘金刚般若经’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乃教以用四种心,降伏妄心。今经云: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四种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者:此广大心也;菩萨发心,本无分剂,尽于虚空之内,所有一切众生,怨亲平等,普照无二也。即同彼经,所有一切众生,若胎、卵、湿、化等类是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者:此第一心也;我皆令发心修行,同入究竟圆觉而成佛果也。即同彼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则非二乘权教所证涅槃,与究竟圆觉,同是到家法也。于圆觉中,无取觉者:此即常心也。谓我入觉,我即圆觉,众生亦尔,有何取著耶?故天亲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故名常心。若见众生,因我入觉,即非常也。’是灭度众生,不见度生之相,故能常度众生;即同彼经,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即菩萨妄心降伏,不见有众生可度也。除彼、我、人一切诸相者:此不颠倒心也。谓发愿除彼我相、人相,以及憎、爱、诸相。人、我、憎、爱,全系颠倒之心,自他不平等也。即同彼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颠倒心。菩萨若有,即非真菩萨也。如是发心,不堕邪见者:谓如是发四种大乘菩提心者,自然不堕落于邪见。我人等相,皆邪见也。五显发心深广竟,并前四科,一长行竟。 壬二偈颂 癸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癸二正颂(科同长行)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欲求知识者,应当求正觉,心远二乘者。 普觉!汝应当以智了知,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知正见之人,发大乘愿行,心远离于二乘者。此颂求师,一也。 ‘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 法中:即依何等法之中。应除作、止、任、灭,四种法病。师能离病,即为明师,自当依师离病。此颂依法,二也。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首句,善知识,作不请友,俯就机宜,令得亲近,勿生憍慢。二句,善知识别应他缘,勿生嗔恨。见种种现逆现顺境界,心中当生希有想,纵有逆行,还如佛出世,生心如佛想。此颂除病三也。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者;倘见师逆行,不得随之,以犯非律仪,其所有戒根,永远得以清净。此颂修行,四也。 ‘度一切众生,竟究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度一切众生者:即广大心也。尽虚空界众生,平等而普度之。究竟入圆觉者:普度众生,究竟成佛,同入圆觉妙性,即第一心也。无彼我人相者:是已达圆觉中,无取觉者,虽度众生,不见度生之相,故能常度众生,即常心也。故得无我、人、憎、爱诸相,即不颠倒心也。发此四心,应当依止正智慧修习,便得超越邪见,而得正知正见。证觉般涅槃者:证究竟圆觉,大般涅槃,即无余涅槃也。二依师离病竟。并上一科,后二问答两重除障竟。再并上二科二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竟。 戊三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 己一圆觉启请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三业恭敬,准如前释。 己二正陈请词 庚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者:为悲念现前法会,及悲怜末世众生。为我等辈:指现前法会。广说净觉种种方便者:总指前文,重重开示,皆为广说净觉,修习方便。令末世众生:远指未来;辗转流传,而至末世。大心众生闻之,依此修习,于大圆觉,有大增益。一庆前竟。 庚二请后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世尊,我等今者亲自佛闻种种方便,已得开悟。若佛灭度之后,末世众生未得亲奉金言,无由得悟。不知如何生信,如何发解,如何起修,如何得证?将信、解、修、证之事,未得悟者。若逢夏首,必当安居修习,然安居仪式有大小乘之分,故以云何为问。或依何种,望佛克定指示,遵照修习,圆觉清净境界?此境,即是理境,本来清净,不假修为。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者:此圆觉中,前所修三种净观,皆约已悟者,奢摩他中,先悟净圆觉,以静觉心,取静为行;三摩中,起幻为行;禅那中,寂灭为行。今约末世未悟,不知以何为首?惟愿如来,大悲普济,为诸现前大众,以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令得随顺修习,证入圆觉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己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重言善哉者:乃赞叹当场一问,今后两益。故曰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非具足圆觉者,必定不能也。如是方便者:‘析义疏云: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谓修习圆觉之通方便。二、别相方便,谓三种净观之别方便。观佛答处自知:得别方便,则三观可成;得通方便,则圆觉可证。是为菩萨,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己四承教静听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己五正答所问 庚一长行 辛一答道场 壬一结前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呼当机日,善男子者,令其注意也。一切众生,指现在以及未来具大乘性者。性,谓种性,即根器也。若佛现住世间,是有佛时;若佛灭度之后,是无佛时。法运有三种差别:一、正法时:谓去佛不远,正法犹存,能信教、解理、修行、证果,共一千年。二、像法时:去佛渐远,像法仅存,有教、理行三,而证果者,麟角凤毛,亦共一千年。三、末法时:去佛遥远,根机愈薄,教、理虽有,行、果两亡,共有一万年。若法末时者:此独指第三末法时代,正法寝衰,邪法炽盛也。有诸众生,具大乘性者:间有一类众生,曾在过去,从佛闻说大乘,熏成种子,故云:具大乘种性;依种子发现行。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谓能发信心,信佛独证,秘奥隐密,大圆觉心,非机不说,并信自己,亦具圆觉妙心,亦当作佛,于是发菩提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者:伽蓝,是略梵语,具足应云,僧伽蓝摩,此云和合众园。谓十方僧众,和合共住,清净园林也。四事无阙,方能安处徒众,一心办道。有缘事故,随分思察者:若有外缘,不能与众同修,祗得随其分量,正念思察。如我于前‘普眼章’中,及三观诸轮所说,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备学法门,随其分量,思察三观。一结前竟。 壬二正说 癸一道场期限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复无有利他事因缘,如上科,或主持伽蓝,匡领徒众,皆利他之事。菩萨逢益即为,遇缘且赴,故令随分思察。今既无有利他事,当以自利为重,故令即建道场。道场者,修行办道之场。当立期限,加功用行,克期取证。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然定三期者,因根有利钝,期有长短;上根八十日,中根百日,下根一百二十日。安置净居者:安置清净居处,务令外人外事,不得相涉也。一道场期限竟。 癸二限内修行 子一明道场行相 丑一明随相用心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怀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此明道场,限内修行之相。若佛现在者:指如来住世时也。不假设像,惟当正忆念佛之法身,遍一切处。又复当知唯心,无外境界。若佛灭后者:指如来去世时也。礼佛应须施设形像,心存是佛,目睹想佛。谓如来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生正忆念者:谓忆念如来,真身不灭,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无以异也。一明随相用心竟。 丑二明礼忏仪式 ‘悬诸旛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 悬诸幢旛,烧香散华,严持坛场,备如方等经说。经三七日者:方等经极少七日,久则不遮。下正明法事。稽首十方诸佛名字者:准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礼佛、忏悔,然文虽略,法必具行。‘起信论’中亦云:应当精勤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常不休息,得免诸障,善根增长。稽首十方诸佛名字。圭峰大师云:名以召体,观而礼之。准勒那三藏礼佛观门,优劣有七:一、我慢礼,二、唱和礼,此二非仪。三、恭敬礼:敬从心发,运于身口,五轮著地。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观身与佛,皆从缘起,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缘他佛。七、实相礼:若内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实相;见佛可礼,亦是邪见,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名平等礼。故文殊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等。后四礼、皆属观行,谓第四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观,礼俗谛佛,从体起用故。六、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见空色,直见本觉真性故。七、则三观一心,礼三谛一境佛,不取真弃假,泯绝无寄故。今经既是随相门中,且当第三第五礼也,余在下离相摄念中。求哀忏悔者:忏、谓忏涤前愆;悔、谓悔除后过。其所忏法有二:若约责心,三障俱忏,由于无始,起贪、嗔、痴等之惑,发动身口,造一切之业,备受生死轮回之苦。若就所作,唯忏恶业。恶业、复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须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身旋礼,口读诵,意策观。二、理行,观罪性空,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我心自空,罪福无主。遇善境界者:此感应也。或睹光明,或见佛像,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身心轻安者:此获益也。谓身心轻快和安和,神清气爽,身心既净,道果堪成也。二明礼忏仪式竟。 丑三明离相用心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经过二十一日,以既得感应道交,自当会缘入实。初以尘心粗重,令托胜相为缘,相既皆虚,诚宜入实,故曰:一向摄念。一向者,蓦直去,绝拟议思量;摄念者,收摄妄念、完成正观,直契圆觉妙心也。一明道场行相竟。 子二明遇夏安居 丑一标异声闻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此言入期之法。西域佛制,三月安居,通名结夏。今当夏首,乃入期之初也。既经夏首,不便出入,大小两乘,皆当作安居法也。圭峰大师云: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入众安居,则乖誓约,作念结夏,又杂观心。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辨明,为俗乖律则非,因大废小无失。当为清净菩萨止住:清净有二:一、心性清净,约菩萨说。二、境界清净,约声闻说,止住,即是安居。心离声闻:其心离声闻小乘法,故不假徒众。以声闻安居,必先白僧,须假徒众。今既不入彼众,故云不假也。一标异声闻竟。 丑二正陈词句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此示安心之法也。上言心离声闻,此为菩萨所修。遵佛制,至安居日,即四月十五日。大小两乘:皆于此日安居。即于佛前者:显异小乘,作僧事,白僧即是。此是大乘,作佛事,应白佛言。作如是言者:对佛前作如是之言。自己陈白:我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按小乘安居,唯许出家二众,今是大乘,心性安居,故许四众同修。我某甲,各称其名,今依踞菩萨大乘之法,以简羊鹿之车;修习真如寂灭之行,以简谛缘之修。‘析义疏’云:寂灭者,依真如而立名。谓真,即无妄,离言说相,名寂,如,即不变,离心缘相,名灭。称此理而修,因名之为行也。同入清净,实相住持者:谓心心作观,行行契真,名为同入,清净实相。本经谓圆照清净觉相,此清净实相者,即清净觉相也。实相无相,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此不变也。实相无不相,具足恒沙称性功德之相,此随缘也。实相、无相无不相,若言其空,大用历历,真空不碍妙有;若言其有,全体寂寂,妙有不碍真空。此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也。简异小乘,事相住持,以显大乘实相住持也。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谓不依世界住止,乃住心境双亡之地,八识海澄,流注相灭。以大圆觉,平等普照,寂灭无二,体遍法界,故得名大。以为我之伽蓝,于四智中,即大圆镜智也。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圭峰大师云:身,即五识,依色根所发故;心,即意识,以五识取尘,意识分别,熏动心海,波浪从生,故不名安。今意无分别,五不妄缘,识浪永寂,与体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即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者:此以四惑相应,妄计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即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者:谓涅槃自性本无身、心、世界可系属故,以小乘计著方处,今依大乘,随顺法性,故无所属。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众徒。 我今敬请,不依声闻,事相安居。当与十方如来法身,实相安居,故为菩萨所修,无上妙觉大因缘。乃菩萨自觉圣智之境,为菩萨独诣自证之地,故云不系徒众。二正陈词句竟。 丑三结示休夏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者:上言菩萨,修寂灭行,安居平等性智,有何期限?今云示现者,权引小乘,夏首安居,遵依佛制。过三期日,随往无碍者:道场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以小乘解制之后,有新学者,如要出游,侣须三人,上座一人,阿阇黎一人,并自己成三,以防误失。今菩萨称性安居已竟,故不须伴侣,而云随往无碍也。二限内修行竟。 癸三诫取邪证 ‘善男子!若被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预标加行中所证之境,诫取邪谬故。若彼末世修行,去圣时遥,魔强法弱,邪正难分,求菩萨道,更宜慎重。况既入三期,克期取证,难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非彼从佛所闻,一切修证境界,千定不可取。终之云者,仰见如来,叮咛告诫之至意也。一答道场竟。 辛二答加行 壬一三观初首方便 癸一修学静观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此示奢摩他静观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奢摩他观,如前所说。若诸末世,未悟众生,修奢摩他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静为方便。静而云至者:即一念不生也。不起一切诸念,凡情圣见,悉皆断尽,至静之极,则圆觉妙心,脱体毕露,故曰:便觉。如是修习,必由渐来。初静从于一身者:观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我今此心,六尘缘影,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所谓内脱身心,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一身既尔,一切亦然。情界既尔,器界亦然。所谓外遗世界,内外平等,寂然不动,身心世界,融为一觉,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觉性灵明,自然寂照,与一切融为一觉。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一世界既尔,则一切世界,融为一界,故云:百千世界,亦复如是。觉发则同时遍满,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如此方名为正观。非彼从佛所闻,一切修证境界,叮咛告诫,终不可取。一修学静观方便竟。 癸二修学幻观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 此示三摩钵提,幻观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三摩钵提观,如前所说。若诸末世未悟众生,修三摩钵提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起幻观,然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而如来所以证得如来,菩萨所以成为菩萨者,无非修因克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为我之友矣!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者:谓以如来为师,菩萨为友,自必依种种法门,渐次修行,难行苦行,勤苦三昧。于三昧中,起如幻观,以自己身心,阅历其境,自验其心。广发大愿,自熏成种者:以此幻观,广发度生之愿,久熏成种,久久纯熟,便能内发大悲轻安,而起利生妙行。所谓以如幻观而开幻众,变化诸幻以作佛事也。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准如前释。二修学幻观方便竟。 癸三修学寂观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此示禅那寂观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禅那观,如前所说。若诸末世未悟众生修于禅那,最初从何下手?故先取数息观门,修禅之人欲摄妄心,先归一息,依息出入数之。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不可出入并数。从一数至十,又从十数至一。如此往复,息息不断,心心不昧。由是息调心净,故心中了了明知,生、住、异、灭之念不紊。息起为生,起已为住,将尽为异,尽已为灭。今不言异者,以灭摄故,所以经论中,有言三相,有言四相不定,分齐头绪数量,一一分明。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无有过于此者。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如是定久功深,初则宴坐方知,今则周遍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寂然一心,湛然安住,分别念数,一一无不了知。从此起用,摄散入寂,不被幻观烦恼碍;化寂不住,不被静观涅槃碍。从此渐次增进,绝待灵心欲发,竟至无所不知,无法不晓。乃至得知百千世界,最难知者,一滴一滴之雨,皆能了知,犹如眼前,目睹所受用物,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非被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准如前释。三修学寂观方便竟,并上一科三观一首方便竟。 壬二总结三观方便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此二句结名。前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于此结指方便,是最初下手工夫。即‘楞严经’,佛敕二十五圣,各说最初成道方便,亦此义也。 壬三遍修三观圆成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若诸末世,有圆根众生能遍修三观。遍修者,不遗一法,勤行精进,悍劳忍苦,以悟为期。悟后之修,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三观既备,万行已圆,故就此人,即名如来出现于世。又此人本觉离念,名为佛出。 壬四别开钝根修证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此言末世钝根障重众生,既悟觉心,欲求佛道,旋修旋废,不得成就,当以忏悔断障为要也。由昔业障者:乃因夙习种子,熏发现行,于修行时,为作障道缘,故不得成就。当勤忏悔,常起希望者:应当勤求忏侮。忏悔有二:一者、事忏:严结华坛,身旋礼,口读诵,意策观。二者、理忏: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心自空,罪福无主,遇善境界,心得轻安,业障消除,道缘可办。常起希望,愿断业障,先断憎爱二惑。憎者,于违情境上起憎怨心;爱者,于顺情境上生爱染心。此二是根本烦恼,属贪嗔摄。嫉妒谄曲者: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故名嫉妒,嗔一分摄。谄,谓罔冒于他,矫设异仪,险曲为性,故名谄曲,贪痴各一分摄。又此憎爱,通名为惑。盖惑者,不明之义,不明即是痴。求胜上心者,慢也。求超胜一切,憎上慢心,合为贪、嗔、痴、慢,四根本烦恼既断,现行不行,则习气可除,观行易于成就。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三种净观,恐其根钝不能兼修,且劝随其本意,学习一观之事,以专事于一,必易成就。设或此观不得,故又教其复习彼观,总以心不放舍,即不退转也。渐次磨炼修习,必求诸入,但肯办心,自有相应。时节若至,其理现前。一长行竟,并上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竟。并上广明行相竟,再并上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竟。 庚二偈颂 辛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辛二正颂(科同长行,唯阙安居。)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圆觉汝当知,呼当机以儆余众也。一切末法众生,欲求无上之佛道。此乃发菩提心,去佛遥远,尺水丈波,先当结坛。以上、中、下三根而结三期。忏悔无始已来所有业障,业障消除,心器清净。经三七日,然后正思惟,提起正观,念念契合正觉也。非彼从佛所闻修证之境,毕竟不可取,免堕邪见也。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此颂三观一首方便。奢摩他,用至静,为下手工夫;三摩,用正忆持,为下手工夫;禅那,用明数门,为下手工夫:是名三种净观,一首方便。若能精勤修习,一法不遗,依始觉智,悟本觉理,依悟起修,而到究竟觉,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上颂利根,依悟起修,必能成就。此颂一类钝根,屡修屡废,未能成就者,皆由无始夙业,以为障道之缘耳。常当勤心忏悔,无始一切罪障,诸障若得消灭,则云散空澄,佛境便得现前矣!二正宗分竟。 乙三流通分 丙一庆闻深法请问流通 丁一贤善首启请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析义疏’云:能弘人天小乘,曰贤;能弘始终大乘,曰善;能弘圆顿一乘,曰首。请问流通,端赖斯人。三业虔诚,准如前释。 丁二庆适闻所诠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现会及末世众生开示信、解、修、证法门,重重分析,义无不尽。普令开悟如是不议事者:乃通指正宗分中,如是生信,如是发解,如是修行,如是证果,诚为不可心思口议之事,其受益为何如耶! 丁三问能诠各义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大乘教,指正宗所说,若文若义,俱是大乘教法。应当因义立名,敢问此经名字,当称何等,求佛宣说。既有其名,因名则必思义,我等云何奉以自修,持以化世。众生修习此经,当得何等功德?依经修习,祗恐招魔,须假护持,方可无患,敢问世尊,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通宣布此之教法,未审此人智慧功德毕究至何地位?以上共有五问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一庆闻深法,请问流通竟。 丙二赞许静听交感流通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世尊告当机菩萨,重言善哉者,以利益今后故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修习所得之功德,流布所至之地位,毋令魔外恼乱正修,皆此经之功德也。至于依义所立之名字等,汝今谛实而听,吾当为汝而说。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二赞许静听交感流通竟。 丙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 丁一且标能说能护之人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此叹法胜,令生信重也。夫说此经之佛,乃是佛真身而说,凡圣一源,身土不二,说诸佛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故为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为顿教大乘了义经。无不了义经,则随方有说有不说,了义之教,然佛不谭。如‘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不说此经等。’三世如来之所守护者:谓此经既是如来因地法行,依因克果,得成佛道,自必时加保守,常垂护念;如‘弥陀经’,为诸佛所护念经,十方菩萨之所归依者;本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然既称教授菩萨,则必为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成佛也。十二部经,清净眼目者:谓十二部经,即十二分教。分虽各有别名,凡属佛说者,皆可以名经也。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此经以推穷妄本,照彻觉源,即圆照清净觉相,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之眼目彰矣。一且标能说能护之人竟。 丁二正答所说所护之法 戊一答名字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答名字。经中佛答共有五名: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此以法、义、总、 别为名。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此法,即是人人本有妙心,生佛同具,依正全该,平等一相,寂灭无二,具足大、方、广三义,即体、相、用也。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称本体而得名,非对小言大之大,若大有对待,岂为至大?亦非先小后大之大,若大有先后,岂为本大?今以圆觉,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曰大也。常遍者:常,则竖穷三际,遍,则横该十方。方者,法也,从相得名。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实从觉性生,如水土润生谷芽等,芽从种生,不从水土。故文云:圆觉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任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具本觉,虽轮转六道,改头换面,而此觉性,不曾失灭。广者,从用为名,多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故文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圆觉者,直指法体。若不克体标指,不知何法,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想念。故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陀罗尼,是梵语,译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圆觉,是法,此法能总一切法。大方广,是义,此义能持无量义。陀罗尼三字是总,大方广圆觉五字是别。故法、义、总、别为名。名题取别遗总,故略陀罗尼三字。 二、亦名修多罗了义,是境智相对为名。修多罗,此云契经。如来所说,契理契机之教,乃诸经通名。权渐之经,名不了义,圆顿之经,名为了义。上称此经,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修多罗、即十二部经,了义二字,乃指其间所诠,圆顿之法义。即所照之境,一一皆悉能了,即能照之智,故为清净眼目,故境智相对为名。 三、亦名秘密王三昧,是动定无碍为名。三昧,乃诸定总名,此翻正定。权小所修,有入、住、出,不称秘密,以可测故,亦不称王,不自在故。诸佛菩萨之定,无有入、住、出,乃即动而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是动不碍定也。亦乃即定而动,所谓‘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是定不碍动也。堪称秘密与王,非权小之所能知,而得自在神用故。是动定无碍为名。 四、亦名如来决定境界,是真如不变为名。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既无来去,则法身充满于法界,常住不动,即是如真;决定境界,亦即真如,以不变故,称为决定;灭妄显故,名为境界。如‘普眼章’,一真法界,直指本觉灵源。文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及至观行成就,影像销灭,尘影既销,空元是觉。显,即空销觉现;发,即妄尽心开,俱无边际。如‘楞严经’所云:‘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是真如不变为名。 五、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是藏性随缘为名。如来藏,是佛性在缠之称,能依此出生诸佛,谓如来之性,含藏其中。自性,即不变之性,无始迄今,不曾变灭而差别,即随缘之用。如‘弥勒章’之五性差别:一、声闻性,二缘觉性: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性,与缘觉性。三、菩萨性:若诸众生,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二障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四、不定性:一切众生,已知本具圆觉,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不同。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五、外道性: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五性差别。如‘净慧章’之五种随顺:夫净觉离念,本无生灭,良由最初一念,无明妄动,迷真起妄,遂令此心,生、住、异、灭,四种梦心,从细至粗,微著不同,先际最微,名为生相,即是业相。中间二三,名住、异相。住相有四,即转相、现相、及智相、相续相。异相有二,即执取相、计名字相。后际最粗,名为灭相,即起业相。今因本觉,有不思议内熏之力,熏起厌求之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信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生相无明一破,则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别始觉之异,始本合一,称究竟觉。一、明依位渐证:从信位、贤位、圣位、果位。二、明亡心顿证:名为五种随顺觉性。此与五性差别,皆约生灭门中,曲成圆觉之义,是藏性随缘为名。因是经共有五名,循名自必核实,汝应奉持之,而得自他两利也。然答奉持之问,若以文显,则不妨因说经名,承其文势,便于此答。若以义求,则在后顿渐门中。一答名字竟。 戊二答所至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此答所至。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显者,独显也。如来所证境界,不离本起因心。如文殊章,文殊请问: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说十方诸佛如来,最初根本,所起之清净因地法行。所云清净者:即圆照本体,由来无染,清净觉相,为因地心。上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迷真起妄,妄见众生。妄体元空,全是本觉清净心地。法行者:即称清净法所修之行也。‘大集经’说:‘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三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然菩萨所请说者,意云求果者,必观于因。因若非真,果还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须办得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故请说本起因地,以为万行所依也。后佛答: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是知佛所证境界,果海还彻因源也。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者:唯有佛之与佛,乃能宣说故。说无明等,皆无所有,正是佛境显现。佛境若不显现,诸妄何得即空;诸妄不空,焉彻觉源,圆觉根源,即是一心。故‘涅槃’云:‘寂灭者,名为一心。’‘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首二句,先叙能流布人,第三句,此叙所流布教。前问: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似唯显利他。此答依此修行,并显两利。正见自受持,修自利行,又能流布,修利他行,故曰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者:即依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生信、发解、起行、证果。至于佛地者:以此经唯显如来境界,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凡圣身心,取相似异,相皆虚妄,当体寂灭,寂灭故平等,皆同一圆觉本际。觉体无异,用随体遍,圆满法界,随顺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智慧愚痴不二;众生诸佛不二;依、正、自、他,悉皆不二。诸佛如是,故因修得证,必至佛地。二答所至竟。 戊三答奉持 己一法说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此答奉持。是经名为顿教大乘者: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故名为顿。大乘者:乘,是车乘,有:小、中、大三乘。如‘法华经’,门外三车,羊车是小乘,喻声闻;鹿车是中乘,喻缘觉;牛车是大乘,喻菩萨。又此不独是大乘,且是最上一乘佛。谓是经唯显如来境界,今名大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乃真大也。顿机众生,从此开悟者:谓此等众生,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今生才出头来,便能出口惊人。如六祖大师,初到五祖会下。五祖即问:汝是何方人,来此欲求何物?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来此欲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曰:汝是岭南獦獠,如何堪能作佛?答曰: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知是法器,不与多说。乃云:此处要作苦行,汝到米房舂米去。六祖身小,碓重踏不起,腰间要系一坠腰石,才踏得起,于是米房做米八月余。五祖一日忽见惠能,谓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答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五祖越日白众,谓吾年已老,要汝大家,作偈一首呈吾看,若悟大意,即付汝衣法,绍继祖位。当时众皆相谓: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等可以不做。神秀有偈,不敢送呈,经四日十三度。于是思惟,若不呈偈,终不得法,遂于半夜三更,写在方丈步廊壁上,从他和尚看见,若道是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次日五祖见偈,知是神秀所作,惜未得入门,不见自性。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不滞,一真一切真。汝且去!一两日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吾付汝衣法。神秀退后,神思不安,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复有两日,有一童子,诵偈至碓坊过,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是未见本性,请童子复诵一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遂问童子,此偈谁作?童子即将上事告知,是神秀上座所作,书于方丈南廊壁上,五祖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于此舂米八月余,未曾行至堂前,望上入引至偈所。适江州别驾张日用,在此看偈,惠能因不识字,乃请别驾一诵,与童子一样,遂即叹气一声。张问其故,答曰:‘我亦有一偈,可惜我不能书。张曰:汝念我听,我为汝书。念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已,张与众人,无不惊怪,嗟叹不已!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五祖见众人惊怪,恐人害他,遂将鞋底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五祖,潜至碓坊,见惠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米熟否?答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意,三更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在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证,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白:向何处去?祖日: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云:汝不须忧,吾自送汝。送至九江驿边,祖令上船,祖把橹自摇。惠能曰: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曰: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祖曰: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去,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别祖南行,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曰:谁人得之?曰:能者得之。众乃知,欲追夺其衣钵。有一僧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为众人先,追至大庾岭,趁及惠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惠明云:望行者为吾说法,惠能曰:子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与汝说。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即时回光返照,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惠明曰:明、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鬼,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以避师讳。惠能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无人知者。此段公案,因顿机众生,从此开悟,能奉以自修,持以化众。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者:此经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如食少金刚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如五性差别,皆可成佛。五种随顺,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以此经总摄渐修,一切群品故。一法说竟。 己二喻说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者:此乃喻教。谓万派皆归于海,江、河、淮、汉之水,无不汇归,然亦不让小流。让,犹辞也,谓辞之不容入。海必不尔,所以能成其大也。喻顿教必通圆教,统摄一切大乘教法,然不仅能摄大乘,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摄,故云不让小流。此复喻机,因前教中,既喻大海,千流万派,无不容纳,故此机中,蚊虻,喻小乘;阿修罗,喻大乘。谓此圆觉净法,众生皆具,根机大小,迷悟不同,但有得闻净法,佛性种子,纳在八识田中,时至机熟,自尔圆成佛果,故喻饮其水者,皆得充满。三答奉持竟。 戊四答功德 己一以宝施校量显闻经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以此宝施校量。假使有人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刹土,非三千个大千世界也。以三次言千,故成大千。初,积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次,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三、积一千个中世界成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土。以七宝积满,于是一佛刹,以用布施,其福多否?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字及一句经中义理,其福更胜。‘直解’云:世宝盈刹,位资有漏,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以显闻经超胜也。 己二以度人校量显说经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此以度人校量。假使有人,教化百恒河沙众生,各得阿罗汉果,此云无生,以智断见思惑,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得少为足。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之义,凡全偈者,所谓四句: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半偈只二句。‘直解’云:小果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成佛正因,故难为校量,以显说经超胜也。 己三以宿因反验显信经胜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此以宿因反验。若复有人,闻此经名字,因名思义,而生净信,心不疑惑。当知此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供佛求福,闻法得慧,即非少福少慧之人。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者:谓事佛之多,一切佛所,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种诸善根,乃指能发无上菩提之心,以为众善之根,万德之本,故得闻此经教。此经乃顿教大乘,最尊最上,于此能生净信。而此信心,由福慧善根之所成就。一闻经教,便能悟净圆觉,即圆照清净觉相,以为成佛正因。所谓阿伽陀药,压倒万品医方,摩尼一珠,胜过千般海宝。其功德岂福德所能及哉!四答功德竟。 戊五答护持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当前机云: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是直欲自领其事。故世尊应其所请,答曰:汝善男子!是面嘱当机,令其注意也。当护末世是修行者:佛意末世闻此经教,乃由多福多慧及深种善根所致。闻已信解修习,又非前人所可比拟。‘直解’云:修习此法,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直解’不云外道,即魔侣故。恼其身心,令生退屈者:谓恼害其身,恼乱其心,令其退失本修,屈志从他也。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竟。 丙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 丁一力士众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初金刚众,统领眷属,具仪之义可知。通称金刚者:乃依所执金刚宝杵为名。有处云,执金刚神是也。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者:谓首有火焰。即楞严经所云: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因得火光三昧,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于是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摧碎金刚者:以执持宝杵,能摧碎一切天魔,首如微尘,故得是名。尼蓝婆金刚者:翻译未详。八万金刚,皆其同类,并其眷属,礼足右绕,白佛言:世尊!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者:此字,指本经说。决定大乘,指能持人说。谓发决定心,求大乘之者,我当守护,如护自己眼目,以显守护之密切耳。即使一尘一沙,亦不许犯也。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上护能持人,此护所修处。乃至道场等,即前建立道场,立志加功,克期取证。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者:晨夕,即昼夜,周旋环守卫护,则魔外不敢有犯,自然无有退失本修,转学他法,从此渐次增进,必至佛地。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前菩萨建立道场,大乘安居,四众同修。此约居家守道之士,兼护其家,乃私居也。凡发大心修行,多有障难,令生阻碍,障难不一。今略举灾病二种,故云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人眷平安,家庭清吉。财宝丰足,常不乏少者:钱财宝物,丰满充足。次句即云:不必求十分富饶,但要办道资粮,常不乏少,令得进趣妙门,不至退屈,此皆金刚守护之力所致。一力士众竟。 丁二天王众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大梵天王,别指初禅天。王乃娑婆世界主。二十八天王,总指三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别有无想天(外道),还有五净居天,亦寄居四禅——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欲、色、无三界,共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此别指帝释,为地居天,居须弥山顶,有善见城。护国天王等:此别指护国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三别指者,因梵王与帝释,诸佛成道,转法錀时,皆为请主故。护国天王,为护国界,使灾害不生,故别指之。即从座起,礼佛右绕,而白佛言: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心得安隐,禅悦资神,无有退转,渐次增进也。二天王众竟。 丁三鬼王众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亦云鸠槃茶,此云啖精气鬼,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来至道场,而为上首,与十万鬼王,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不属人天,单居鬼趣。即从座起,礼佛右绕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者:即昼夜六时,随侍保卫,令得安乐,不至退屈。其人即持经人,所居之处,一由旬(四十里)内,无有灾害,若有恶鬼邪神,侵犯其境界,我以宝杵,击碎其首,当如微尘。‘直解’云:问:此经乃佛住大光明藏中,入于三昧,为地上一类大菩萨说,二乘绝分,故前法会不列诸天。又何有诸天鬼神,发愿守护耶?答曰:此非常情可测也。然佛住大光明藏,义当常寂光土,则自他平等,说听皆无。既曰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则不特实报,而同居必该。若华严实报,必摄同居故。华严法会,诸天神王,各各赞佛,各得一种法门,岂绝无耶?是以约法,则二乘绝分,约境、则凡圣该通。况诸天神王,多为菩萨寄居,影响示现,住佛境界,无足疑也。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竟。 丙五时众受持总结流通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经前既六种成就,大法当宣。今既问答分明,说听事毕,名为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即文殊普贤等,当机之众,暨现会以及眷属也。天龙鬼神,八部眷属者:即常随佛会,护教卫法者。八部,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那、紧那罗、摩呼罗伽。及诸天王、梵王等者:即指上来许护持经者。天王,总指二十八天;梵王,别指梵、释、四王等,指鸠槃茶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文殊所问经’,说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为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直解’云:此天龙八部,必内证法性,示现此形者。然会初不列,义显法胜,结会该众,义必同闻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皆大生欢喜之心,信受不忘,奉以自修,行以化他,以期自他俱利,同入圆觉也。 稽首入于妙神通大光明藏释迦文 三昧正受不思议光严住持佛境界 是诸众生清净觉身心寂灭归平等 圆满十方遍随顺于不二境现净土 为诸菩萨演大乘普令信解以修证 我今幸逢胜妙法如获摩尼之至宝 自利之后欲利他随文疏释此了义 见闻悉发菩提心同入如来大圆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谛闲大师遗著 民国七年在北京戊午讲经会讲记 原序 题辞 凡例 释经题 释译题 序分 文殊章 普贤章 普眼章 金刚藏章 弥勒章 清净慧章 威德自在章 辨音章 净诸业障章 普觉章 圆觉章 贤善首章 跋 原序 三藏十二分教,能诠所诠,千派万别,而同归于一。一者何?一如来净圆觉心也。无染之谓净,无漏之谓圆,无无明之谓觉。合净圆觉三,而为如来妙明之真心,亦为众生同具之本体。而即背心迷体者,起悟进修之不二妙门也。然而修多罗中,求其直指此一妙门,破二障而除四病,摄五性而被三根,机无不投,义无不显者,惟一圆觉了义经。虽然,末世众生,障深业重,读诵已鲜,何论受持,如目盲人,对日月轮,虽光照大千,亦熟视而无所睹焉。 乃有乘大愿船,击大法鼓,教以凡夫之所迷者迷此,贤圣之所修者修此,无上法王之所证者证此,智无不照,理无不彰,语必透宗,义皆显体,揭真性而示真修,提挈流浪生死众生,一一导归如来大圆觉海中,其惟我 谛公大师乎。大师秉止观之法印,澈佛祖之心源。慨大法之沉冥,悯众生之苦恼。于是缵灵峰遗志,演畅宗风。继圭峰弘文,别出手眼。长途跋涉,而振锡于上都。暑汗纷披,而焦音于法座。讲演历两阅月之久,成圆觉经讲义数十万言。其间一科一判,一句一味,一色一香,无不从无上法王大陀罗尼门中,自在流出。且以士夫积垢之深也。研教乘者,则除烦恼之障,或犹易于所知。不得意者,则拒妄念之生,又如以石压草。大师曰:所知本非障,道在不执而已矣。妄念不必除,道在不为所转而已矣。毗笈摩药,拔诸惑箭,真济世之医王也。然而恶缘既众,尘事方殷,三学不易齐修,四依又难恒值。大师复恻然愍之,而教以念佛法门。其始也,以净念治其染念。其继也,以一念冥其杂念。尘想销融,则不止之妙止也。佛号分明,则不观之妙观也。如是念兹在兹,至于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空有双超,理智一如,则即空即假即中。不知不觉,而入平等本际,圆满十方,神通大光明藏。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岂非不思议解脱也哉!凡此所谈,无非妙谛,则又大师于讲义外,称性发挥,应机开示者也。煦与蒋子显觉,黄子显琛,日侍讲席,耳无停听,手不停书,录成两卷,亦不下数十万言。盛矣哉!此法会也!如大火聚,近之则立化根尘。如清凉池,入之则顿除热恼。吾知护法筵者,上则有天龙八部。沾法雨者,下逮于畜鬼三途。盖法音冥契乎佛心,斯佛力遍弥于法界。理无或爽,信而有征。感应道交,千载一时矣!嗟乎!纭纭众生,漂流业海。迷途久闇,今则导以破闇之灯。幻念缘尘,今则授以照尘之镜。所愿离圆觉之名相,悟圆觉之本元。对境而念念知宗,随缘而心心契体。空亦无寄,岂堕名言。有复何妨,当知幻化。惟能单提夫一念,念念洪名。自不被转于六根,根根妙用。无庸测度,只么修行。信极愿深,同登极乐矣。于是随诸会众,散诸华香,恭敬供养,信受奉行。承大师命,而述其要略如此。更愿持此法音,遍满十方,尽未来际。与无量众生,同深悲仰,共证圆明。庶几不负我佛度世之恩,而满大师说法之愿也欤。 民国七年夏历六月、菩萨戒弟子江宁江杜法名妙煦熏沐稽首谨序 题辞 如来一代时教,总摄化机。欲其分根显性,随类示修,言简而意周,理圆而教大,原始要终,无非了义,直捷痛快,独逊此经,故此经为十二部之眼目也。佛言:‘此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足见今番,虽尽情演畅,如大海之一滴,全身之一毛耳。须知大方广,法身也。圆觉,般若也。修多罗了义,解脱也。三非三,真谛也。一非一,俗谛也。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中道第一义谛也。诸佛证之,是满证,非分证也。众生具之,非分具,是全具也。如来宣说,说本证法也。众生演畅,畅本具法也。以是而知。身海固多,多即觉性,多无多相也。毛滴虽少,少亦觉性,少无少相也。明于此,乃可与道也。故得讲义外,乃有亲闻记而发生焉。讲义,先述而后讲。亲闻记,先讲而后录。一而二,二而一也。经纬交罗,纵横毕备。合而参之,真风一段。若作文字观,又是认影迷头矣。乌乎可!谛闲题。 凡例 一是书为煦等亲侍谛闲大师圆觉道场,随听随记。集三人之心力,经多次之考订,而后脱稿。每一段落稿成,即呈大师笔削点定。复请徐蔚如居士覆勘一过。力求精审,然后付印。蒙 大师锡名曰,圆觉亲闻记,纪实也。 一此记要旨有三:一、凡关于名相,讲义中未能一一罗列,而为学人所必应了知者。二、教理宏深,骤难领会之处。经大师推阐尽致,可与讲义互相发明者。三、大师称性而谈,于讲义外,别有发挥,的示吾人以起悟玄机,进修捷要者。以上三端,务求详确。期以副弘法者之悲心,满慕道者之深愿。 一听讲时,煦等约定,各记所闻。每日听罢,乃就三人所录者,删其繁复,会其精要,编纂成文。其中语气,则一一求合讲时口吻,轻重抑扬之间,不敢丝毫出入。惟当记录时,虽各凝神屏气,手腕欲脱。然犹有刹那而过,笔不及追者。故于大师所讲,不过十得八九。若曰一语不漏,愧未能也。 一此记之与讲义,一是法座亲宣,一是禅居手撰,同为大师法语。然大师笔妙,得其粲华之舌以发扬之,精神愈活跃于纸上。故取此记与讲义合读,自能无幽不显,无滞不通,有左右逢源之乐。在躬逢胜会者,恍如重理故书。即未预讲筵者,不啻面聆法诲。煦等所以不辞谫陋,纂成此记。而于 大师语气必求吻合者,此也。一读佛书者,科判最关紧要!故此记于讲义中科判,依照详列,不敢苟简。非但眉目清疏,便于读时对照。且俾科判渐熟于胸中,而后本经之纲领义趣,秩然涣然,易于融会贯通。(按此条系单行本原文,今之汇编,即从省略。) 一书中皆用普通文字,务求显豁。以期圆觉妙理,修持法要,得以普及。区区微意,幸大雅鉴之。 一读此记者,必与讲义参互读之,方得要领。故于每科所列经文,但标起讫,不更全载,以省篇幅。(按此条亦单行原文,今以汇编,无须复列经文。) 一本经全文,共十二章。讲义开端,则有释题。本书皆于每页边栏之侧,一一标出,极便读者检寻。 一每章所记,因讲演有详略之殊,故文字有多寡之异,不敢意为增损。 一付印时细加校勘,反覆数次,历时月余,方告成书。亥豕鲁鱼,如仍不免,尚希校正见示,以便荟萃列表,另印单张,存佛经流通处,用备购取。不但煦等之幸,亦读者诸君之幸也。 释题 甲一释经题 【讲】例释此经,有五重玄义。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释此五重,有通有别。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章各释。例如利钝,须广略二门也。言七番者:一标章。二生起。三引证。四观心。五料简。六开合。七会异。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引证经文佛语,起信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后三起慧心故。起五心,成五力,七觉调平,八正成因,冀得三解脱果故。 【记】一切经皆有总题,此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十字,即当经之总题也。然自始至终,所谈者无非圆觉。此二字最宜注重,不可作文字会,须从自性观。圆觉之性,众生本具。一名大圆满觉,亦名大圆觉海。何谓五重玄义?佛经讲题,各宗不同,以各有宗规故。如贤宗以十门显义,台宗以五章释题。义者深有所以,玄者微妙难思。台宗诸师,如南岳智者之时,本经尚未来。明代蕅益大师,欲为本经作疏,而往生时至,其愿未满。今此五重玄义,乃山僧本台宗教义,创为发挥者也。 一切经皆有七番用意,其解释亦即有七番用意,故曰七番共解。而此共解,为诸经所应有,故曰通释。 标章即分科,所谓标其章段,以提大纲。生起者,如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五重次第相生而起,故曰生起。经必有名,故先之以释名。名者,假名也。名必有体,故次之以显体,体者,实理也。宗者,依理而起修,故次之以明宗。用者,因修而发用,故次之以论用。断烦恼,除习气,所谓用也。教者,因用有差别,如权,实,偏,圆,大乘,小乘,种种教相不同,故须判别,而以判教终焉。金口印定,是曰引证。销归自己,是为观心。料简者,简别也。开者广谈,合者略说。原是一名,开为诸名,既通诸名,仍归一名,是谓会异。此三本应列在观心之前。五心、即念、定、信、进、慧。五心起,而五根——五根之名与五心同——之力用成,则能降伏烦恼。而七觉支——一择法觉二精进觉三喜觉此三分属慧四除觉五舍觉六定觉此三分属定七念觉此一分兼定慧——调平,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成因。有此正因,方可冀证三解脱果(一定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作解脱)也。 乙一释名 丙一就经中佛定五名彰存略 【讲】按经中佛自定名有五:一云、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今存五字,略去三字。以五显三密,显能摄密故。二云、亦名修多罗了义。此名全存。以修多罗乃大藏之都名,了义是显了之真义故。三云、亦名秘密王三昧。以王三昧是密意,只可心通,难以言传,以显离言说相故。四云、亦名如来决定境界。此名亦全略。意谓如来决定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下地菩萨可测,以显离心缘相故。五云、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此名亦全略。意谓如来藏中差别别相,众生本来具足。圣不增,凡不减。数若恒沙,言不能尽。若假言说,说亦徒劳故。大藏诸经,或佛说时便自定名,如法华金刚之类。或佛灭后结集者立名,如弥陀入楞伽之类。今经佛自定名有五,而翻译略三存二。大疏云:“事周理尽,须建五名。取要标题,且存两号。”其旨深哉! 【记】显能摄密者,显有文字可谈,密无文字可说。然显即显其密,密即密其显。显密原无二致,故显能摄密。秘密王三昧者,三昧是定,王是自在。如来藏自性差别此名全略者,证到方知,何劳言说。佛本定有五名。而翻经或存或略,皆有深意。故曰其旨深哉! 丙二就经题通别诸字正解释 丁一合论通别 戊一约一化论通别 【讲】大藏中一切经典,皆有通别二名。教行理三,皆论通别。且如今题,大方广等十字。名异众典,故教别。同名为经,为教通。依教起行,为行不同。从一行乃至无量行,故行别。会同常乐,故行通。理虽无名,因门名理。理随于门,四教十六门入理,故理别。门随于理,理本无二,故理通。 【记】一化者,一大藏教之化也。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是为依教起行。为行不同者,如弥陀以念佛为行,华严以广修十度为行,本经则修止观为行。行虽种种不同,然皆勤求常乐之佛果,是为会同常乐。因门名理者,门乃入道之门。或从空门入,而理证真空。或从有门入,而理契妙有。故理从名别,因门名理。四教者,天台化仪四教,一顿教,二渐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化法四教,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十六门者,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四教各具此四门,合十六门。四教虽各具四门,门门俱得入道。然寻诸经论,藏教多用有门,通教多用空门,别教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多用非有非空门。见四教仪。 戊二约一经论通别 【讲】始自如是,终至奉行。一部文辞,能诠相异故教别,所诠性同故教通。顿渐圆修,三观,二十五轮,各异,故行别。同成妙观,故行通,行行各具全理,故理别。一行全理融摄诸行,故理通。 戊三约一题论通别 【讲】大方广,即理。圆觉,谓圆照清净觉相,即行。修多罗了义,即教。对于经字,任运有通别意。 戊四约一字论通别 【讲】首云大字,梵语摩诃。具含三义,华云大多胜。大即理。多即行。胜即教。理性无边,故称大。行门无数,故称多。教相高广,故称胜。以理大故教行亦大。行多故教理亦多。教胜故理行亦胜。一字具无量义,一一义中,义复无量。一字尚尔,况一题,况一经,况一切经耶? 丁二分释通别 戊一释别名 己一简定 【讲】一切诸经。别名无量。举要言之,不外七种: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也。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经。单法,如摩诃般若经。单喻,如梵网经。人法,如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人喻,如菩萨璎珞经,法喻,如妙法莲华经。人法喻,如如来师子吼一乘方广经。略指如此,余可类推。 【记】上来各科,讲义明释,无待赘言。 己二正释 庚一释大方广 【讲】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差别性,即是圆觉妙性。此之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何须作此三释耶?特以性德在缠,人莫能晓。如暗室中宝,谁能知者。故必约佛界三德,以明其致。而昧者又独让能于佛,故又约九界三性,以验其同。十界并陈,理事悉等。殊不知事理两重三千,同居一念。而又嫌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故须约现前一念之心,以识其要。若果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则言言见谛,句句知宗。为不了者,故作三翻讲说。 【记】约心法为略释。约佛法为广释。约生法为例释。九界三性者,众生通于九界。众生之三性,即佛之三德。三性,了因性,缘因性,正因性也。迷了因性成惑。迷缘因性成业。迷正因性成苦。两重三千者,事理两重也。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故须约心法。 辛一约心法释 【讲】此大方广三字,直指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彰一经所谈之理体也。大者,常遍义。从体得名。非对小言大,若大外有小可对,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后大。以先小后大,非本大故。意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实无方隅,亦无分剂,无前无后,并无时劫,竖穷横遍,当体绝待,不可思议故也。经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如是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等。皆直指现前一念,当体当遍,无欠无余。故名曰大。方者,法则义。从相得名。以吾人现前一念心相,相即无相,无相不相。故能不变随缘,随方取法,一一皆能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谓圣凡乃至蠢动含灵,无不全具。虽流浪生死,受种种形。而此心性,未尝少欠。故曰任持。设使返流得源,背尘合觉。最初虽因知识开示,然其知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麦等芽。芽从种生,不由水土。经云:“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等。此即指现前一念心相之方法也。故名曰方。广者,多博义。从用得名。言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本有过恒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穷尽。此一一用,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经云:“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即指有情无情色空明暗,乃至一毛一尘,无非圆觉妙性之所应现。故经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四大、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指六凡法界,是觉性应现也。如是乃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指四圣亦觉性应现也。如是等义,即指现前一念之妙用。故名曰广。善读经者,能向此三字中,识取自心,则无上宝王,不求自至。善观心者,能向一介尔心中,识取妙理,则无边法藏,触处洞明。故约心法释也。 【记】现前一念心性之心性,不能作妄想会。大者常遍义,竖穷三际为常,横遍十方为遍。 辛二约佛法释 【讲】夫心法圆具,何所不周。以迷强不知,更观果德。验果知因,令自荐取。非谓心外更有佛法也。复有三意:一示了真清净。二示达妄元空。三示顿悟成佛。 【记】迷强不知者,心法圆具,心外更无佛法。约心法言,一科已足。以众生迷力强故,不知现前一念之心性,即诸佛果德。故更观诸佛所证之果德,以验知吾人本具之因心,故须约佛法释。 壬一示了真本净 【讲】经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又云:“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观此,可见一真之体,原无一物。只消了得真体本净,万境如幻,则当下远离,本体如如,原无余欠。所以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矣。如是则体相用三,本自圆成。体则离过绝非,即法身德。相则竖穷横遍,即般若德。用则具足恒沙,即解脱德。故称大方广,为佛果之三德也。 【记】犹如空华者,一念不觉,迷此妙心,则成六凡依正二报。一念顿悟,明此妙心,则成四圣依正二报。然以佛眼观之,同一空华。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者,吾人有此妙心而不知,由未能远离一切幻化故,故当远离。远离心故句,此心指妄想言。无明妄想,本是幻化,幻化不离,真空不现。一真之体,指妙心也。 壬二示达妄元空 【讲】经云:“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坚持禁戒。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晏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如其四大各离,身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假名为身。进观此心,但因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观此,可见身心皆幻,世界原无,身世既无,万法安有?故称之曰达妄元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即所谓大方广是佛果之三德也。 【记】达妄元空句,以众生不达妄空而了真净,所以须修。应当正念坚持禁戒,先依如来奢摩他行三句。正念者,无念也。即起信论之直心。将现在胡思乱想,一齐放下,则正念自显。如何放得下,须修奢摩他之止行。修止如何下手?须持禁戒。戒如大乘之十重小乘之四夷是。杀、盗、婬、妄、(即四夷)不但为佛法之根本戒,即俗人犯此,国法亦不能容。故曰禁戒。故须坚持。戒为人之命根,如来奢摩他行,皆依禁戒入手,何况博地凡夫。晏坐静室恒作是念两句。必离荤、酒、烦恼、妻房、种种染法,方为静坐。方能观空。否则前念即空,后念必不空。如煮沙成饭,徒劳无益!恒者,二六时中,念兹在兹,不可须臾离也。念者,念身心内外皆假也。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四句。见、闻、觉、知、谓之四缘。六尘缘影,积聚于中,何得认为真心! 壬三示顿悟成佛 【讲】此意承上二科而来。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尽大地是个常寂光。只因众生一念不觉,不了真体本净,妄想元空。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所谓一翳在目,空华乱坠。如经云:“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殊不知空本无华,病者妄执。乃至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不了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所以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非无谓也。吾人若能了真本净,则内不住空。达妄元空,则外不滞有。空有双超,真常独露,灵心绝待,则现前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离,十方清净矣。经云:“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多身,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一世界多世界,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前所谓众生是佛,尽大地是个常寂光者,此也。大方广即自心之体相用,乃佛果之三德。可以意知,不俟多赘。 【记】玩讲义自明. 辛三约生法释 【讲】夫圆觉妙性,含生本有.虽迷悟天渊,而体用悉皆平等。故须就众生三障,可以点示三德。令知演若达多,纵未歇狂,头原不失。言三障者,一烦恼障,见思尘沙无明,障三菩提。二业障,谓恶业善业有漏无漏及出假神通非有漏非无漏业,障三解脱。三报障,同居分段生死,方便实报变易生死,障三涅槃。然三惑即三菩提。何以故?烦恼性即菩提性,性本无二,离菩提性,无烦恼故。如离目无翳。三业即三解脱,离解脱性,无别业故,如离手无拳。三土生死,即三涅槃,离涅槃性,无生死故,如离空无华。故曰,烦恼即菩提,菩提是相大。结业即解脱,解脱是用大。生死之苦即法身,法身是体大。须知此众生法,即是心法,亦即佛法。非谓生法外别有心法佛法,亦非谓佛法外别有心法生法。是故于一众生法中,具见一切众生法,一切佛法,一切心法,无非大方广法者。一佛法,一心法,亦尔。故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我欺也。释大方广竟。 【记】三菩提者,一实智,二方便,三真性。见思烦恼,障实智菩提。尘沙烦恼障方便菩提。无明烦恼障真性菩提。恶业善业,有漏无漏,出假神通,非有漏非无漏业句。六凡众生,三途恶业,人天善业。色界,无色界,不动业。皆有漏之业。声闻缘觉,无漏业。通别地前菩萨,出假神通业。别教登地菩萨,圆教初住,非有漏非无漏业。障三解脱句。有漏业,障空解脱。无漏业,障无相解脱。出假神通,非有漏非无漏,亦有漏亦无漏,障无作解脱。三涅槃,一圆净,二方便净,三性净也。六凡同居分段生死,障圆净涅槃,二乘方便变易生死,障方便净涅槃,诸大菩萨实报变易生死,障性净涅槃,烦恼性即菩提性句。苦即烦恼,乐即菩提。烦恼菩提,并无二性。以苦乐无二性故。 庚二释圆觉 【讲】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剩法,所谓无欠无余。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想念,所谓绝思绝虑。若单言觉者,如起信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知此觉,非离凡局圣,非离境局心,心境不二,凡圣一如,故加之一圆也。故经云:“涅槃昨梦,世界空华。众生本成佛道”。又云:“无始幻无明,圆觉心建立。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又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据此前后经文,虽谓众生本证,实由幻灭始圆。不假幻修,无由克证。故曰:一切菩萨,应当远离一切幻化,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佛答文殊,开口便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故知众生理证,如来究竟证也。觉则始终不一,圆亦生佛永殊。故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但诸声闻所缘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众生,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须知众生圆觉,与诸如来圆觉,不得同年语也。经云:“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即始终不一,生佛永殊之明证也。释圆觉竟。 【记】圆觉二字,包括一部大经。圆觉者,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也。然而不修则不觉,不觉则不圆。夫此心为众生所本具,从未破坏,何故须修?譬如宝镜,埋于尘中久矣。若无琢磨深功,难复妙明本体。修心亦复如是。知幻即离,觉心自显。因其妄想炽然,迷而不觉,故曰众生。众生若觉,与佛无异。盖佛者觉也。一念觉一念是佛,念念觉念念是佛矣。故觉字最重,先须识得觉字,然后方谈圆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八个字中,圆觉,是的示吾人本具之心德,大方广,即心德之体相用,修多罗,则发明心德之理趣者也。就圆觉二字分言之,觉字是本性,圆字是修义。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至加之一圆也一段。觉与太虚,本来平等。虚空无所不遍,觉亦无所不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皆是一觉,故得称圆。何以故?心境同,凡圣等故。若圣人有,凡夫无,焉得谓之圆耶?离念功夫最难。然亦不可畏难,以心体本来无念故。念从何生,所谓无始一念不觉,故有无明。既有无明,三细六粗,繁然而起矣。涅槃昨梦句。对生死,说涅槃。若当下离念,焉有生死涅槃二相?无始幻无明圆觉心建立四句。众生无明,不离如来法性,故曰圆觉心建立。既是幻从觉生,故幻不灭,觉即不圆。众生本证句。本证者,理证也。不假幻修,从何克证?何以修?净除妄想是也。总之悟修二门,不可偏废。悟则悟心,心,真也。修则修幻,幻,妄也。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句。外境固当离,起心动念亦当离,以心即幻故。譬如销金矿句。用功如销金一般,金本有,被矿石所障。众生本来是佛,被无明所障。是故欲求真金,道在销。欲求圆觉,道在修也。有大陀罗尼门句。开口即第一义谛。陀罗尼,此云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也。全经本意,即在于此。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句。菩提智德。涅槃断德。波罗蜜即六度。教授菩萨句。以圆觉教授菩萨,为因地所修之妙本。夫一切如来,皆以圆觉为本起因地,何况菩萨。圆照清净觉相句。此相字,应作无相之相字看,即是性,亦即觉体。圆照二字,即用功方法,宜注重。修圆觉,宜离念,念离而后照圆,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历历明明,从此一照,灵心独朗,迥出根尘,此之谓圆。禅家所谓离心意识参,即是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句。永字方字注意,永不起念,无明方断,佛道方成。必须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念念与圆照相应,始可曰永,不永如何能成。然众生未易臻此,但求一念相应,即一念是佛。一分一刻相应,即一分一刻是佛。如是精进不懈,方能成就。如来究竟证也三句。如来恒在大光明中,如矿已成金,不重为矿,如木已成灰,不复是木。方为究竟。众生尚迷,诸佛常觉,故曰终始不一。觉尚未能,何有于圆,故曰生佛永殊。一切如来,妙圆觉心至不得同年语也一段,对烦恼说菩提,对生死说涅槃。圆觉妙性中,本无烦恼生死,故无菩提涅槃。声闻缘觉,二乘菩萨,身心语言,皆悉断灭,则堕入偏空,故不能知佛之妙圆境界。何况众生,起心动念,日在妄想之中,焉能测度。是以众生与佛,觉体虽同,因迷悟而天渊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至勤断二障三句。能放下妄想,凝心寂照,时时如此用照字功夫。即为泛圆觉海。但当先发大愿,求佛加被,勤断二障。二障者,烦恼障,所知障也。士大夫知书明理,烦恼障较轻,而所知障极重。即如看佛经教,往往以为此即宋儒之学,陽明之学,胸中先存种种知见,测度如来,即是所知障。所知本不是障,而被种种知见缠缚,不能消除,能障所知,故成障耳。此即无明。此即妄想。此障不断,必无成就!应痛自刻责,远离二障,单刀直入,纵不能骤断,亦须能伏。伏虽萌芽暂无,根株仍在,然从此勇猛精进,痛除习气,庶几久久自断耳。若事理障至微妙圆觉三句,烦恼障事,断事障,得我空真如,即破我执。所知障理,断理障,得法空真如,即破法执。我法二执空,即入微妙圆觉。 庚三释修多罗了义 【讲】修多罗三字,乃大藏之都名。了义者,当经之别目也。意显此经,于修多罗藏中了义之经也。梵语修多罗,古师翻为契经。有通别二说:通者,佛所说教,总名修多罗。别者,经名修多罗,律名毗奈耶,论名阿毗昙。今言修多罗,分明的指经藏,简异律论二藏之名也。契有二义:一者契理,谓妙符中道。二者契机,谓巧合机心。经如下释,正翻为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故存经称。然天竺圣教,皆称为修多罗,故梁摄论译为圣教。今于经上加一契字,则双含二义,俱顺两方。故佛地论云:“契者契理契机,经者能贯能摄”。意显圣人言教,能贯穿摄持所应说义,以投所化众生心故。题中于修多罗下,续以了义二字。意显此经于经藏中,乃大乘了义之经也,简异不了义经故。不了义经,谓小乘教,声闻藏摄。了义经者,谓大乘教,菩萨藏摄。大乘复有了与不了,谓有大乘人,虽行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二乘,方为了义。谓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然诸经中,何为了义不了义之别?宝积经,佛答文殊,舍利弗言:诸经中,说胜义为了义,说世俗为不了义。说烦恼业尽,为了义,说烦恼作业,异于涅槃,为不了义。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为了义。说厌生死苦,趣涅槃乐,为不了义。据诸经说了义行相,皆与今经相当。此经从始至终,无不显了,直破差别之相。五性断证,总属轮回,令成了义宗旨。故特标修多罗了义之名,如法华独得妙名,良有以也。 【记】大方广圆觉,是专显性德。修多罗了义,是专显教相。是专就文字上说。决了九界法,独显如来性,故曰了义。义者,即第一义谛也。谈性不兼修,谈修必兼性,以全性起修故。闻教之人,不可不知。不了义经者,佛随人而谈,了义经者,佛称性而说。了义者当经之别目句。教家往往以经名为所诠,说经之人为能诠,尚觉未精。盖所诠在于经中意义,不能但指经题。故今但云别目。古师翻为契经句,契者,符合也,相契也。妙符中道,是上契。巧合机宜,是下契。大乘了义之经,与佛心相应,故曰上。自己省察自心,与经中所说契合否,故曰下。俱顺两方句,此方彼土,谓之两方。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句。定说声闻是声闻,缘觉是缘觉,菩萨是菩萨。未能会归一极,故非了义。会归一极者,了三乘原是一乘也。直破差别之相句,本经如弥勒章,清净慧章,皆是直破差别之相,故为了义。 戊二释通名 己一正释经字 【讲】上十字乃一经之别目,此经字是诸部之通题。具云契经,即梵语修多罗也。谓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若但契理而不契机,如俗典雅训,非经也。但契机而不契理,如牧曲樵歌,亦非经也。今言经者,不惟契理,亦能契机故。复次。梵语修多罗,具含五义:一者法本义。谓佛知一切法皆不可说,以四悉檀因缘而有言教。作世界说,即为教本。作为人对治二说,即为行本。作第一义说,即为理本。故含法本义也。二者微发义。佛用四悉檀起教,巧妙玄辞,从微至著,靡所不诠。是则文义渐显,开发初心,初中后善,圆满具足。故含微发义也。三者涌泉义。此从譬发明。谓妙泉涌流,滔滔无竭。佛用四悉檀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津润萌芽,三草二木,一地所生,皆得增长,故含涌泉义也。四绳墨义。此亦借喻显义。如世之木石匠人,以绳墨能裁邪曲。佛用四悉檀说法,裁爱见之邪曲,令发真见无漏正道,故含绳墨义也。五结鬘义。此亦借喻显。结鬘者,即是缕穿于华,不令零落。佛用四悉檀说法,诠诸法相,赴缘皆无漏失。又华鬘能严饰身首。佛以正教,庄严行人,普令一切,悉皆爱敬,故含结鬘义也。此土诸书,既无含此五义之言,故用经字以代之。佛地论只有二义:一者贯穿义,谓贯穿所应说故。二者摄持义,谓摄持所化生故。此方训为四义:一者法义,谓十界同遵故。二者常义,谓三世不易故。三者径义,谓修行路径故,四者典义,谓摄生定典故。举要言之,乃千圣之恒规,百灵之良轨,迷途之宝炬,佛灯之后焰,故称经也。 【记】契理而不契机,如俗典雅训,可名为书,而不得称经。牧曲樵歌,虽少儿能解,然无道理,是为契机而不契理,亦不得称为经也。一切法皆不可说者,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也。裁爱见之邪曲句,凡夫之爱,曲也。外道之见,邪也。一者法义句,法者,轨持之义.摄生定典者,摄化众生一定之典也。佛灯之后焰句。佛灭度后,只剩一焰照世,谓之后焰。 己二历法明经 【讲】盖佛住世时,金口宣扬,听者得道。佛灭度后,四依弘经,诸善知识开示,闻者得解。皆以声尘为经。若三藏十二部,及诸祖语录,皆以纸墨流传。是色尘为经。若但修观相应,得证二空真如,可称法尘为经。此方惟三尘得益者多,以眼耳意三根利故。若通途而论,他方诸佛国土,六尘皆可称经。以净土众生,六根俱利故。如楞严会上,二十五圣,各陈所入之门,门门皆通大道。十八界七大,无不是经。据此,可见悟者俱是,迷者俱非。是在当人之迷悟,何拘拘于文字为哉?释名竟。 【记】言经历无数之法,皆以明经也。四依弘经句,四依大士,即弘法之人。何谓四依?一依义不依文。二依智不依识。三依法不依人。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听经讲经,皆宜四依。依不了义,只能成阿罗汉,不能成无上菩提。莫道纸墨文字是经,向来从唯心上用功者,水光山色,鹊唱鸟鸣,触处悟道。声声色色,无往非经。但不能为声色所转者借口耳。 乙二显体 丙一须辨体 【讲】体者,主质之义。名旁是宾,体正是主。名乃假名,体是实质。体是名下之所诠,名乃体上之能诠。经中从始至终无非能诠文字。意欲令人寻名得体,托能诠之文字,悟所诠之义理也。如因指见月,因筌得鱼。若逐名迷体,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为弟子说筏喻也。即如今题。大方广是理经名,圆觉是行经名,修多罗了义是教经名,乃至全经字字,无非能诠之名。就兹名下,一一皆显所诠之体,得此体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复次,释名总诠三德。辨体别在法身。明宗别在般若。论用别在解脱。判教分别总别。故释名之后,须辨体也。 【记】恐人于经之精义,未能坚确信仰,故须辨.名乃假名句,名即是假,若不得体,名如糟粕。寻名得体。故体在名后。以修合性句,终日所修,皆不离性,故能合性。 丙二须知体 【讲】谓苟经体不明,则寻经失旨,事同提婆达多,虽读六万法藏,不免现身堕狱。若明经得旨,如周利槃特,但诵一偈,现身即成阿罗汉果。大论云:“声闻经有三法印,谓无常、无我、寂灭涅槃。印小乘经,有此三印,即是小乘了义经,行人禀教能得道也.无三印者,即不了义经,闻者未必出离生死。诸大乘经,但有一印,所谓诸法实相。有实相印者,即是大乘了义经,闻者乃可得菩提道。无此一印,即不了义经,闻者多堕一边,不能得无生忍也。复次,无实相印者,虽言种种行愿,犹滥魔说。以魔王能说种种行愿,惟不能说诸法实相。故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问:小乘何以用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答:小乘根钝执重,故须三印,令厌生死苦,取涅槃乐。菩萨大悲根利,易悟生死即涅槃,能不舍生死,不取涅槃,令入不二法门,故佛但说一法印也.故经体不可不辨,又不可不知也。 【记】体,即法印也。印者,楷定之义。不了义经闻者多堕一边句。不堕有,即堕空。不堕空,即堕有。皆一边也。不舍生死不取涅槃句,生死涅槃,如昨梦故。 丙三别真伪 【讲】谓实理幽微,真伪难别。但凡小所习,若教若行,莫不各言自以为真。故慧学之徒,必须以己之智力,甄察真伪也。 丁一简非 【讲】于中又分三类:一世俗经书所明者非。谓彼但为治国安家,赏善罚恶,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养生养性之道,属爱论故。帝释十善论。梵王出欲论,五通神仙论等,皆属爱之戏论。戏论破慧眼,不见于真实,故非也。二外道所明者非。以其不离边见,邪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皆属见论义收。三声闻所明者非。且小乘人无大悲心,一志自求出生死苦趣涅槃乐,不能深求诸法实相,故亦非也。 【记】属爱论故句。言总从爱心流出也。不离边见邪见至一百八见等句。因空有二边见,乃有邪见,而次第生起种种见。 丁二显是 【讲】唯有大乘经所明,为利根人,如法相说,多明第一义悉檀。菩萨大悲,为众生求无上道,不计劫数长短。深观诸法,不滞二边,一心常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现,得真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诸大乘经所依之理体也。 【记】看讲义可知。 丙四正出体 【讲】此经以圆觉妙性清净境界为体。于一题中,取大方广义。于竖义中,取大字义。于横义中,取体大义。于三德中,取法身德。于经文首章中,取清净觉相义。次章中,圆觉清净境界,的指此体之名。于三章中,取净圆觉心义,圆觉净性义。四章中,取圆觉清净义。五章中,取圆觉境界义。六章中,取圆满觉性义,净圆觉性义。第七章中,示修三观行门,一一标示悟净圆觉。故得用之以为经体。当知即是中道理性,一真法界,实相实谛之异名词也。 【记】此经以圆觉妙性清净境界为体句。大乘法印,既是诸法实相。然今不取,而独取圆觉等为体者,何以故?就经取义故。大字从体得名。于三德中取法身德者,法身是性也。般若解脱二德是修,故不取。三观行门等句。奢摩他等三观,皆先得悟净圆觉。是知欲修者必先悟,悟者,悟其体也。 丙五略引证 【讲】经初证信序中便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是诸佛之所居,亦此经之所依。所谓常寂光,亦名法性土,即前所谓得真诸法实相。真诸法实相者,乃此体之异称也。得此体已,依体起用,故有三宝出现世间。正说中首章,佛告文殊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又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次章菩萨请云:“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佛言: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三章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又云:“圆觉净性,现于身心”。又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当知觉性平等不动”等。四章金刚藏赞云:“善为宣扬圆觉清净大陀罗尼。佛言: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又云:“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萤火而烧须弥,其可得乎”?重重昭示,不一而足。岂非以众生所具,即具此体。闻经发悟,即悟此体。观心所依,即依此体。诸佛所证,即证此体。故藉此同体法性之力,以加被未来也。 【记】佛说本经之初,先入法性三昧者,何以故?摄用归体故。于他受用中,现自受用身,为佛宝。与诸菩萨说法,为法宝。上首与眷属,为僧宝。 丙六通异名 丁一本经 【讲】开卷证信序。世尊欲说法时,先入法性三昧。故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即是指此经体也。又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即从此体,起诸妙用”。又云:“平等法会,大陀罗尼,清净真如,如来藏,法界性,皆此体之异名”耳。次章圆觉妙心,三章圆觉净性,一切实相,觉性平等。一切法相。四章圆觉清净,大陀罗尼,甚深秘密,平等法性,妙圆觉心,寂灭海,寂灭性等。五章秘密藏,真实相,大圆觉海,妙庄严域。六章圆满觉性,净圆觉性,法界海慧所照之相。七章游戏如来大寂灭海,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八章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九章若此觉心,本性清净,由此不能入清净觉,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则不能入清净觉海。十章彼圆觉性,究竟圆觉。十一章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信佛秘密大圆觉心,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修无上妙觉等。以上多多异称,皆此体之变名辞也。 【记】即前七番共解中之会异,所谓会通异名也。会诸法为一体,是为法性三昧。摄用归体,是为光严住持。清净觉地,是处成就,此处即是常寂光土,常寂光不离众生当处,当处即清净觉地。佛未开口时,先入法性三昧,是教人于未开口时领会故。吾人讲经听经,皆须于未开口时,入此三昧。先将妄念一齐放下,通体一照,使他清清净净,方能会入诸佛妙理。此节最关紧要!即平日自己看经,亦当如此。所谓对经如对佛,何以故?一切诸经,即佛法身故。佛法皆从经中流出,是为法身父母,亦即吾人法身父母也。不二境,是自受用。现诸净土,是他受用。何谓不二?无生佛之名,生佛不二也。无染净之相,染净不二也。此之谓起诸妙用。从体起用。即是从一经之体,流出一部文字。所以一部文字,句句皆是妙用,皆从如来法性三昧流出。吾人看经,亦须先入此三昧,方能句句契入佛理。如此用功,那怕一分一秒钟,受用无穷。平等法会,即本经佛菩萨同住之不二境。不二,即平等也。一切从此流,一切由此入,是为大陀罗尼。或直指觉体,或兼说妙用,种种不同,故有多名。体,即性德。用,即修德。 丁二诸经 【讲】诸大乘经,称体之名,多多无量。或二字称。谓真性、实相、如如、一乘、法性、法身、实际、真际等。或三字称。谓如来藏、毕竟空、首楞严、法界性等。或四字称。谓一真法界,常住真心,性净涅槃,妙真如性,正因佛性,真性解脱,实相般若等。种种不同。皆经体之名也。故大智度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称”。大涅槃经云:“如天帝释,有千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此皆赴机利物,不得已而立之也。释体竟。 【记】除小乘外,凡大乘经,皆有种种异名可会。凡看一经,必须会通经体之种种异名,方知某经以何为体。 乙三明宗 丙一简宗体 【讲】妙玄云:“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二,体非因果,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体若不二,体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即非体。云何而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耶?譬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内之空,是梁柱之所取。不应梁柱便是屋空,屋空便是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若言宗体异者,则二法孤调。宗非显体之宗。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体则狭而不周。离法性外,别有因果。宗体若异,其过亦如是”。今言不一而一,故有体。不二而二,故有宗也。 【记】简者,料简也。宗之与体,容易混淆,故须简别。料简之法,由法华玄义来。因六朝智者大师未生以前,宗体皆未分晰得清。最误事,宜研究。何以故?宗体不一故。宗、修德也。体、性德也。体是不动的。宗是要用功做出的。宗譬如梁柱,体譬如屋内之空,二者迥然不同,岂可混而为一!然而定说是一,固不可定。说是二,又不可。譬如无梁柱,如何得屋内之空,离虚空,如何安梁柱?吾人造屋,其受用之大小,固关乎梁柱纲维之大小。然无屋内之空,如何受用。是故应知体是宗家之体,宗是显体之宗。所谓修者,修其宗也。受用者,受用其体也。因体起修,而后有受用。如因屋空,而后有受用。可知性修不二,体宗一致。不可说二,不可说一,非一非二,佛法之妙,妙在于此。 丙二须明宗 【讲】宗者,趣也。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乃修行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若行人不识宗趣,则行业无归。又何能领会不思议之妙体乎?故宗趣不可不知。前辨体,是显性。今明宗,是示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须知梁柱喻宗,屋空喻体。由有梁柱,方得屋空受用。故次体之后,须明宗也。 【记】会体之枢机者,不修宗不能会体故。 丙三正明宗 【讲】此经以顿渐圆修,三期克证为宗。此与不生不灭因果同也。良以圆修为因,克证为果。末世大心众生,无有不望果行因者也。但根缘不一,有顿悟顿修者,如第二章菩萨请云:“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佛答示云:“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是也。有顿悟渐修者,如第三章请云:“愿为演说修行渐次”。佛答以“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是也。此二章问答俱因。举因以摄果故。第七章惟愿广说渐次修行,总有几种?佛言: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循性差别,当有三种。又云:十方如来,因此成佛。此中示修三止三观。虽云方便渐次,一一标云。悟净圆觉。乃先悟后修,是圆渐,非渐渐也。第八章佛示二十五轮,或单或复,无非圆修止观。此二章俱通因彻果之谈。故偈云:“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十一章示以上中下期,欲令克期取证,实为冀果修因耳。 【记】顿渐圆修是因,三期克证是果。有因有果,方可谓宗。立此为宗者,因经立义故。见普觉,普贤,威德自在,辩音,圆觉等章。如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此顿也。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此渐修也。其所悟之理圆,所修之行亦圆,如二十五轮等,即圆修也。末世众生。发大心,修大道。果何所希望而为此?曰:了生死,成菩提也。是谓望果行因。若并无希冀之心,而曰吾但明心见性而已。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此语非不高尚,试问其人果能见到证到否?就令见到证到,而世人程度,相差甚远,此语实害人不浅!是以醍醐为毒药矣。吾人断宜戒之。是故望果行因四字,不可轻忽视之也。 丙四诸教异同 【讲】藏教依生灭四谛,修析空观,成灰断果。则因果皆属生灭。通教依无生四谛,修体空观,成偏真果。则因果虽皆无生,而非真不生灭。别教依无量四谛,修次第三观,成报身果。则因带生灭,果方分证不生不灭。若以教道夺之,涅槃为了因所了,可云不生不灭。菩提为生因所生,便非不生灭性,则果中犹是半生半不生耳。圆教初心,悟此不生灭理,称谓净圆觉心,乃为名字不生不灭。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名为观行不生不灭。由澄诸念,静慧发生,名为相似不生不灭。依愿修行,渐断诸障,名为分证不生不灭。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名为究竟不生不灭。今经正是圆教妙宗也。 【记】台宗有两种四教: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为化仪四教。贤宗无化仪,特立一顿教,而为小、始、终、顿、圆、五教。藏教一类人,以析相观空为因,故得空果,即灰断果,而成阿罗汉。当其人身尚在,名为有余涅槃。若寿命尽,舍去皮囊,即灰身泯智,而入无余涅槃,堕入偏空,不能度生。佛亦无如之何,特特请出维摩居士教化之,如维摩诘经所说是也。通教三人,同以无言说相而入道,同悟四谛皆无生相,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生,生即无生,虽有如幻,当体即空,故起体空观,得偏真果。然顿根人但见空,不见不空,通前藏教。且非真无生,乃对待之无生,亦小乘也。利根者,不但见空,兼见不空,即通后别圆。今约当教,其因果俱非真无生义。别教悟四谛皆有无量相,心量眼力皆大,而修次第三观,先空观,次假观,后中道观,可谓大乘菩萨矣。然次第修行,别别不融,故曰别教。其所得果,为方便报身果。因其先修空观,因带有生灭,后入中道,果方为不生不灭,故非了义。所谓偏空入道,故果中犹是半生半不生也。圆教者,此经即圆教妙宗。威德章云:“悟净圆觉”。又云:“净圆觉心”。因圆故。果亦圆。分证不生不灭者,随分证也。断一分障,证一分理,为随分证。 乙四论用 丙一简宗用 【讲】妙玄云:宗有二种:一者宗宗。二者用宗。用亦有二种:一者宗用。二者用用。宗宗非用宗,用宗非宗宗。宗用非用用,用用非宗用。宗用者,因果为宗,因果各有断伏为用。用宗者,慈悲为用宗,断疑生信为用用。若论于宗。但明因果,且置断伏。今论于用,但明断伏,且置慈悲。 【记】宗与用,亦有微细分别。宗者,修德。用者,功能也。圆教初住以后,位位因,位位果。如初住是因,二住是果。二住是因,三住是果。此之谓用。慈悲二字作用最大。如人欺我虐我,我只以慈悲心待之,一切烦恼俱无,是为用之大宗。 丙二正论用 【讲】用者以功能为义。经有体宗,必有利物之功能也。此经以离幻证真,得入平等为用。经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乃至得无所离,即除诸幻”。又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普觉章云:“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如是修行,方入圆觉”。又云:“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等。皆此经之力用也。 【记】此经以离幻证真得入平等为用者,幻离,则本体显现,用之大为何如?外之身心,内之妄想,皆幻也。应断憍慢,应断嗔恨,皆离幻也。了知身心;毕竟平等,证真也。不愁不证真,但怕不离幻。经中又云: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此之谓得入平等。自己断惑证真为自用,令他人断惑证真为利他作用。 乙五判教 丙一略述纲要 【讲】言判教者,教乃圣人被下之言,判是分别异同之致。如来一代时教,所说法门。我圣祖智者大师,以通别五时,两种四教,而判释之,昭如日月。言两种者,一化仪四教,谓顿、渐、秘密、不定。二化法四教,谓藏、通、别、圆也。别五时者,一华严时,佛初成道时说。二阿含时,起道树后说。三方等时,次阿含说。四般若时,次方等说。五法华涅槃合为一时,法华次般若说,涅槃为最后说。是为别五时也。通五时者,如来说教,原无定时。惟以众生根机不等,所谓一音说法,同听异闻。且如一座之经,尚有顿渐大小偏圆权实之异,何况五十年所说,岂得隔历不融耶?是知大士结集法藏,随类收经,其间有文通者,有义通者,按类结归,别时部属。所以每部之经,年日尚难定指,况一代之多,安能各拘年限哉?知此五时通别意已,然后以两种四教,历时分别,自然无有错谬。初华严时,于化仪为顿,于化法为圆兼别。二阿含时,于化仪为渐,渐又分三时,谓渐初,渐中,渐末,此当渐初。于化法为三藏。三方等,于化仪为渐中,于化法具四教,谓对藏教而说通别圆也。四般若,于化仪为渐末,于化法为带通别,正明圆教也。五法华,于化仪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于化法独明圆教,谓纯圆独妙也。涅槃于化仪同法华,于化法具谈四教,谓追说四教,追泯四教也。然涅槃四教,与方等大乘具说四教,同而不同。有二分别。一者方等中四教,藏通二教,初后俱不知常住佛性。别教初不知,后方知。唯圆教初后俱知。涅槃中四教,皆初后俱知。一不同也。二者方等对藏教半字法门,而说通别圆,满字法门。涅槃用藏通别三权,助圆教一实。二不同也。复次,顿有二义。一顿教部,言佛初成道时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则专指严华。二顿教相,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不独华严有之,而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皆悉有之。渐亦有二义:一渐教部,谓曲引二乘,循循善诱,则专指中间三时。二渐教相,谓历劫修行,积因克果,则不唯中间三时,而前后二时,亦皆有之。秘密亦有二义:一秘密部,则专指一切陀罗尼诸部。二秘密相。谓闻小法而密证大果,闻大法而仅得小益,彼此互不相知,则前四时皆悉有之。唯法华是显露教,但有秘密咒,更无秘密相。然约一分最钝根人,始终不闻佛说大教。亦可云秘密。而必待五千退席后,方乃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一席中决无同听异闻,非秘密相也。不定义者,所谓一音演说,随类各解。或闻大得小益,闻小得大益,闻顿得渐,闻渐得顿,彼此各不相知,则前四时,皆悉有之。唯法华是决定义,非不定义也,略述纲要竟。 【记】智者大师以通别五时两种四教判教。化法四教如药味,化仪四教如药方。别五时宜知,通五时更宜知。所谓一座之经,尚有根,(顿渐)乘,(大小)理,(偏圆)行。(权实)之异,何况五十年所说,岂得隔历不融耶?义与某经通,结集时即收入某类。若义虽通而文不同,则归入方等。华严圆兼别,贤宗不赞成此说。然而理事相即,方曰圆。理事分张,即是别。智者判为圆兼别者,因初说法,听者利钝不同,故以圆中兼别判释之。 丙二正判此经 丁一且申五时八教言外之旨 【讲】原夫诸佛出世,教必投机,机有万殊,教亦何定。故五时必须兼论通别,八教必须互相组织,方收万有不齐之机。而圣祖大师语意俱圆,后人承用不免偏执,知五时之别,不知五时之通,知开显之必待醍醐,不知毒发之通前四味。所以纷纷诤论,无有了期。今更略出其意,以为判教纲维。盖群机虽复无量,大约不出四种:一者最利,始终皆见于大。二者最钝,始终皆见于小。三者利而仍钝,虽不终小证,然必备历五时,方于法华入实。四者钝而仍利,虽不即见华严,然于般若,方等,便得悟入。或于阿含,便能密入。且如今经。世尊欲说经时,即入法性三昧,菩萨分证法性,亦入如是定中。不起此定,现诸威仪为诸末世众生,请问如来因地发心,修因证果。如来教以悟净圆觉。可见此道人人有分,不简机,不择时,因缘凑合,即便悟入也。 【记】且如法华,台宗判圆。而偏执者,以为开显必待醍醐,不知毒发通前四味。前之乳等四味,如华严时得悟,是为毒发于乳。于阿含时得悟,是为毒发于酪。方等时得悟,是为毒发于生酥。般若时得悟,是为毒发于熟酥。盖根器不同,因缘凑合,即便悟入,何可拘执?大乘种子,能杀无明父灭贪爱母,故谓之毒。 丁二正以此经结属教部 【讲】若谓此经属华严耶,华严说在初成道时,此经主伴皆为末世众生,决非初成道说,既非其时。华严不动道场,上升六欲,此经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又非其类。谓此经为阿含耶,阿含正化二乘,旁化菩萨、此经为诸菩萨及末世大根众生,二乘不预其会,非阿含类也。谓此经为般若耶?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不复诃斥二乘,此经心远二乘,法除四病,即非般若之类。又般若有共不共,此经专明不共,说时可云同,部味决不同也。谓此经为法华耶?法华开权显实此经离妄显真,法华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此经未空四相,不得菩提,时之与味,一向不同。谓此经为涅槃耶?既非中夜唱灭之时,又非藉三助一之旨,尤难联络。既四部不可浪收,不归方等,将谁归耶?此经主宾答问,皆为未世众生起见。章章各含弹偏斥小之意,正是方等法门。故知于通别五时中,乃通五时之方等也。于四机中,即钝而利者所见也。于四化仪中,是顿教,非顿部,是渐时,非渐教也。大士预会,小机不闻,是秘密相,非秘密部也。先悟后修,克期取证,是决定义,非不定教也。于四化法中,正远二乘,旁疏通别,独亲圆教也。大矣哉!圆觉了义之妙法也。无教不具,无机不收。譬如大海,不择细流。乃至蚊虫。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经云:“此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岂非教大机普之明证也欤?故此经以方等圆顿生酥毒发为教相。五玄略说释经题竟。 【记】以方等圆顿生酥毒发为教相。此经既判归方等,是为毒发于生酥也。 甲二释译题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讲】问:此经是何人翻译?曰、佛陀多罗。问:此人是比丘耶?居士耶?曰:沙门也。问:那里人?曰:北印度属国罽宾人。问:是何朝来?曰:是唐之长寿二年癸巳,于神都白马寺四月八日毕译。梵语罽宾,华言贱种。昔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蓝于此。买异国贱人,以充役使。后因生息繁盛,自立君长。邻国鄙之,因以名焉。沙门此云勤息,谓勤修众善,息灭诸恶也。佛陀云觉,多罗云救,谓译主觉此道以自利,即以此道而救人,有二利之德也。译,易也。经本梵字,易梵成华,使中国人受持读诵,奉教修行,其功大焉!释译题竟。 【记】罽宾原是荒岛。罗汉末田底迦,始开辟之,而立寺庙。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为出家人通称。佛是中道人,说中道妙理妙法于大千世界之中。印度者,世界之中也。中印度,又印度之中也。 释经 甲一序分 乙一通序 【讲】次入文,大科分三。全文有十二章,首章为序分,中十章为正宗分,末章为流通分。 此三分者,始于晋之道安,证于唐之亲光。盖以经无丰约,皆具三科。依此科经,如首身足,各有分剂,不相紊乱。故称弥天高判,今古同遵,乃诸经科判之所由始也。初序分,序述也。序一经之来源,述说法之由致。分二:初通序,诸经通有六种成就故。亦名证信序,以主伴依正,能所分明,证是佛说,令人生信故。 【记】通序亦名证信序。先安证信序,有三意:一者断疑。阿难结集经藏时,高升法座,身光如佛。众疑佛复出世,又疑阿难成佛。阿难出定,即言如是我闻云云。是为断疑。二者息争。阿难奉佛遗命结集,众人不得争议。是为息争。三者异邪。诸经皆佛金口所宣,并非外道邪教。是为异邪。合之而为通序。通者,通于诸经也。十一善法,以信为首。五十五位修证,亦以信为首。故宜安在经初。佛临涅槃时,阿难尊者,请问:佛灭度后,以何为师?答言:以戒为师。戒为诸佛之法身。我辈修行,宜先持戒。有戒,岂止人天之福可修。无戒,则三途之苦必堕。次问?依何处住?答言:依四念处住。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即妄想,非真常之自性也。)观一切法无我。念、即能观。处、即所观也。三问:经首先安何句?答言:先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俱云云。谓之六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一时,时成就。佛主成就。在某处,处成就。与某某俱,众成就。)四问:恶性比丘扰乱时若何?答言:默摈,默摈者,默然摈之,不与较也。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 【讲】如是二字,标信成就也。为顺此意,作信顺之词。以信则言如是,不信云不然。故华严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故首标之。若连我闻,当作指法之词。言如是圆觉妙法,当时亲从佛闻也。我闻者,闻成就也。谓成就虽由信顺,临期实赖音闻。不有音闻,教体何立?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义则拣别宾主曰我,音来达耳曰闻,自凡至圣,有四种我:一遍计我。二宗计我。三假名我。四真实我。一是凡夫。二是外道。三是圣人随世假立。四是法身真我。今结集者,是大圣人,应属后二。闻者,谓耳根不坏,发于耳识,声在可闻处,作意欲闻,即便得闻。今不曰耳闻,而曰我闻者,废别从总易明了故。今言传法大士,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一时者,时成就也。谓临期虽在音闻,说听全凭佳会。不有佳会,大法难弘。古德云:“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佳运”。言一者,始终究竟之谓。时者,迁流转变之义。总之说无异座,听无异席,说听事毕,一期究竟,名一时也。不云年月者,以如来说法,通乎天上人间,结集流传,达于西干东震,年月日纪,难以相同,故总以一时该之。婆伽婆者,主成就也。谓说听虽期良时,御众必推教主。不有教主。群机何归?然诸经教主,多用佛字,是十种通号之一。今此一名,而具六德,显最胜也。一自在德,五住烦恼不能染,二种生死不能系故。二炽盛德,身光与智光,降魔制外故。三端严德,具相妙好,端正严丽故。四名闻德,名闻十方,称扬无尽故。五吉祥德,灭罪消障,赐福延龄故。六尊贵德,世出世间,尊重珍贵故。为具六德,故存梵语。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 【记】道元者,入道之根元也。一切处皆计有我,是为遍计我。外道我见我慢,以我见为宗,是为宗计我。佛菩萨之我,为假名我,随世假立者也。真实我者,佛言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未尝不称我,然此乃常乐我净之我,即是自在之义,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是也。依小乘说,是阿难结集。阿难乃破惑证真之圣人,得自在少分,故亦可曰真实我。依大乘说,是文殊菩萨等结集。皆是法身大士,更是真实我矣。故我闻之我。应属后二。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讲】处成就也。御众虽推教主,际会必依弘方,为说圆顿法门,故现法界玄境。大光明藏,即一真法界智也。具一切智,遇缘则兴,故称为藏。称法界起,还照法界,故以大光明名焉。应用莫测曰神,无有障碍曰通。入字对三昧言。言入此三昧,惟受法界妙理,不受余受,故曰正受。若以土言,即是常寂光,一切如来自受用土也,亦名法性土。寂光真境,无别庄严。今曰光严,即诸佛所证种智之光为庄严也。住持,即三德秘藏,安住不动,任持自在。所谓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称性法味乐无央也。众生清净觉地者,众生通于九界,故曰诸众生。觉地本来清净,只因一念不觉,无明之所昏浊,烦恼之所杂染,法性随缘,流于九界,恶名秽称,故曰众生。吾人试看,当其无明未起,一念不生之时,元无一物,湛湛寂寂,历历明明,便是清净觉地,即是一真法界。然诸佛身土,依此而为缘起,众生身土,亦依此为缘起也。缘起无性,故曰身心寂灭。此处无生佛之假名,无自他之形相,故称平等本际,即生佛本来实际地也。无边无畔,无疆无隅,故曰圆满十方。不二境也。言随顺者,本是惟有一法界性,原无二体,何云随顺,以有逢缘变现之意,缘兴即随顺也。今为诸大士,建立圆顿法幢,故于不二境中,现诸净土。据此足见他受用之身土,仍依一真法界为缘起也。 【记】一真法界,即法华之诸法实相,大乘止观之自性清净心,亦即人人之根本妙智也。妙智如如,为如来自受用处。至现诸净土,乃指说经之处,即世尊之依他起用,所谓他受用处。并无一切法,惟有大光明,故曰大光明藏。于未开口,即入此藏,已将圆觉精义现出。佛说法必先入定,乃是常规,为作众生榜样也。复有二义:一则简众生之机。二则由定而动。此大光明藏,虽诸佛之所独证,仍众生之所同具,故曰众生清净觉地。众生通于九界,即菩萨亦称众生,以其情识尚在,无明未断故,名为大道心众生,博地凡夫,则苦恼众生耳。身心寂灭,寂是不动,灭是不生。一念不生之时,元无一物,惟有如如智如如理,何等清净,尚无有佛,何论众生,尚无有自,更何论他,故曰平等本际。随顺者,随缘而兴也。缘有染净不同,随净缘而起即佛法界,随染缘而起,即众生法界。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讲】众成就也。与大菩萨句,举类标数。其名曰下,列诸上首之名也。梵云,文殊师利,此为妙吉祥,亦云妙德。过去成佛,号龙种上尊王。现在北方为摩尼宝积佛。当来成道,名普现佛。影响大化,示同菩萨。华严表根本智,今经为发起师。圆顿大教,非智莫解,故首标之。普贤,行弥法界,德无不备曰普,随心益物,位邻极圣曰贤。以文殊表智如目,普贤表行如足。智行相成,能证法身妙果,如目足相资,能到故乡田地,故次列之。普眼依经问答,具有二义:谓普见诸法清净,名大智普眼。普见众生同佛,是大悲普眼。金刚藏,金最坚,一切无能坏,刚最利,能坏于一切。菩萨智慧亦然,烦恼不能侵,能断一切障,魔外不能动,能除一切碍。经中起三难,求佛销末世之疑,智既如是,能含生无尽功德,故名曰藏。梵云弥勒。华言慈氏,姓也。过去遇佛,证慈心三昧故。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以位居补处,佛外能胜者无故。清净慧,谓慧用了然,无住无著,所以能明惑相,辩阶级,故以名焉。威可畏,德可敬,降魔制外,得大自在,故名威德自在。辩音者,三观之力也。具无碍辩,能别一切音声。佛说二十五轮妙观,惟菩萨能辩能宣也。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能空四相,则业障自净。菩萨依之自利,今以此利人。故名净诸业障也。普觉者,普能觉了四病之源也。圆觉者,菩萨悟圆觉而修三观之行,非克期不能取效,真过来人也。贤善首者,依本经流通大教,端赖此人,故为贤善之首。等前合为十二,俱为十万人之上首也。上首护念曰眷,摄令从道曰属。十二大士,各有万眷围绕,各有道场住持。且如佛之道场,在舍卫,文殊道场在五台,普贤在峨嵋等。尔时佛入光明藏三昧,以法界智,契法界理。而诸大士,皆在法界藏中。未入定前,各在本方。佛即入定,诸大士顿觉身心轻安。智契法界,故曰皆入。同一法界,元无远近,虽在十万亿刹外,如在目前。故曰同住,以皆法身眷属故也。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土,诸菩萨与眷属,亦应于彼不二土中现身。向下起座礼足右绕跪白等,皆定中事耳。 若约教而言,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生机不同,教义亦异。若言但空不异为如,只此无非为是,藏通义也。若言离二边为如,独中道为是,别教义也。若言如是真如,是是实相,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圆教义也。我无我,亦我亦无我,非我非无我。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四教之义,大抵如是,可以意会。今以本经圆顿教义。如即真如,是名实相。我是不二之真我,闻是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二谛融通之法门。时指二法合一为时。报身为佛,报土为处也。若约观心。真性不异为如。一切无非为是。真心自在为我。真觉圆明为闻。念不迁流为一时。真智为佛。真理为处。以智行为上首,一切善念为眷属。同归一心为平等法会也。通序竟。 【记】大菩萨摩诃萨。既曰大,又曰摩诃萨,何故?因菩萨种种不同。如藏通二教菩萨,不得称大。别教方可称大。然此之大菩萨,比别教十地菩萨更大。如文殊,普贤,皆法身圆明大士。故既曰大,复曰摩诃萨。盖入如来大光明藏,听说圆顿大教,非法身大士不能也。文殊表大智,普贤表大行,有理智而后起妙行,故华严处处不离二大士。诸大菩萨,同入三昧,只须在本处入定。岂同众生,为情见所碍,有区域之隔耶?小乘定,鬼眼能见。大乘定,虽天眼不能见。后世修禅定人,不能无妄想。故古德不得已,教人看话头。达摩以至六祖,从无此说,只有离念一法,教人直下会去,至宋时始有话头之说。如大慧教人,看狗子有佛性也无?或教人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至明时禅宗渐衰。如毒峰禅师等,始唱念佛,复教看念佛的是谁,谓之禅净兼修。诸居士,经要看,佛也要念。至于听经,既入正文,宜恭对本经。讲义置在一旁,俟用功时看之。鄙人在寺讲经。见有携疏入者,即撤去罚之。防其依他作解,塞自悟门也。若专看讲义,则于本经妙旨,零零落落,不成片段。何能契入?那有受用?听众勿忽此言。佛说法时,听众甚杂,或根器不同,或先来后到。而佛以身语意三密神通,不思议力,为一音之演说,而闻者得解不同。如讲义中所言藏、通、别、圆、四教所解之义是。但空不异者,但取诸法皆空,更无异义。只此无非句,此字指但空。藏教以我为空,通教之义,本无有我,皆所谓证偏空也。亦我亦无我,别教义。非我非无我,圆教义。以闻为闻,藏教。闻而不闻,通教。不闻而闻,别教。不闻不闻,圆教。所谓一切法无非中道,一中一切中,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也。盖众生之机不同,教义因之而异矣。二法合一者,二法谓能所。譬如有能说之佛,必有所说之法。有所听之法,必有能听之众。方能成就法会之一时。故曰,二法合一为时。报身为佛句。此报身为佛之他受用身。圆觉全经,无一句不是观心法。故我辈看经,逐文逐句逐字,皆当会入自心,至要至要!真心自在者,人不自在,皆因妄想。返诸一真法界,无往而非自在? 乙二别序 【讲】二别序。诸经不同故。亦名发起序。发起一经之端序故。此经因请而说,必有发起之师,故首章判入序分。不同弥陀经无问说故。佛自为发起故。佛告长老至现说法数句,灵峰老人判为发起序也。 【记】圭峰大师疏,无别序。别序又名发起序。凡经必有发起,故山僧判文殊章为别序。 丙一文殊启请——文殊章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讲】此众中具仪也。具仪不外三业。起座礼足,是身业恭。绕佛三匝,是意业诚。叉手白佛,是口业敬。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土,菩萨亦应于不二境现身。所以有主伴可别,说听分明也。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讲】此备说请词也。请词有二:一为现在大众。二为末世众生。如文可知。开口便称大悲世尊,足见现在未来,俱有苦可拔也。以悲是拔苦义故。又称大者。不唯令现在得益,且利及当来也。此会,即平等法会。来众,通指上十万人也。如来是诸佛之通号,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已成佛果之人也。本起因地,指佛在凡夫时,最初发心之因地。即楞严所谓不生不灭为本修因,大乘止观云自性清净心,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无漏妙行。此乃出世之芳规,是如律如法之行也。此段请意,大似阿难于楞严会上见佛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之意。彼则为己,此则代众。意虽同,其所以请者异也。故后有及说菩萨等言。菩萨虽未成佛,誓期必成。以根大茎大,不乐小乘法行。所以能信大教,解大理,立大志,修大行故。能于大乘中发清净心,以期成大因,证大果故。清净心,即菩提心也。意欲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人天有漏,二乘无漏等法之所混扰。故云清净。所发之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苦故。意谓念真如不念余法,集善法对治不善,度众生不住度相,故三心皆清净也。三心圆发,诸病发生无由,故能远离诸病。详阅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离病,则十章之正修,俱得成就,所以云首章为发起序也。能使下,是为未来,以显利益之深且远耳。未来二字,通指佛灭度后。末世者,别别为末法时,谓正像二法已过之时也。此时去圣既遥,背教日远。不知求大乘者,无庸论矣。纵有一二发大乘心,不知如来因地法行,不学菩萨发清净心,其不至于错乱修习,不堕邪见者几希矣!文殊悬念及此,所以致斯二问,足见大士为人之苦心也。佛顶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外道魔眷,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正此意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此至再不已,必至于三。其殷勤恳切之意,已自可见。 丙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讲】此师与资合。请合佛心,所以许宣也。重言善哉,以二问皆符佛意故。汝指文殊,等兼大众,以十万云集,一人问即众问故。咨询下,牒前请词。佛加以得正住持句,即显前之三心。以直心正念,不念余法为正。深心集善,安住修习为住。悲心普度,誓愿摄持为持。三心能发,邪见无由发生,故云不堕。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故菩提心不可暂忘也。可不慎欤!末二句诫许。大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今佛既赞其问,又诫其听,是师缘与资合矣。 【记】佛既许说,又诫谛听,于是文殊及诸大众,欢喜恭默,敬待闻法,此之谓师资缘合。资,指弟子言。谓师弟之因缘凑合也。听字上加一谛字,最妙。谛者审谛,万念一齐放下,只有一听法念头,故谓之谛。听而不谛,听如不听。闻思修曰三慧。听是闻,即耳识也。谛是思,即意识。耳意两识同时,名为同时意识。当其思时,即是观,亦即是修。三慧同时而起,并无前后。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此资与师合。许顺资机,所以及众默听也。十地经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即奉教喜听意也。今文殊既自奉教欢喜,仍复同众默听,岂非资缘与师合乎? 丙三酬请开示 丁一略示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缘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讲】首呼善男子,即称文殊。显答问之言有所系属,令注意耳。法王即是如来,出能证之人。意谓如来证无上法,于诸法中,得大自在故。以下之文,出所证之法。陀罗尼,此云总持。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之不同。多字如楞严等咒。少字如大明王等咒。一字如吽字。无字即指一心。皆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今故取无字,谓一真法界,灵明不昧之心也。竖穷横遍,无法不赅,故称为大。既能总持,复能出生,故称为门。以表有体有用,能入能出,故取喻如门。照无不遍曰圆,对境不迷曰觉,此指因地心也。一切者,总赅之词。谓总赅以下因果二利等诸妙德故。无不从此法界流,故曰流出。谓如来依此逗机施教,众生亦依此证果修因故。真如即起信中心真如门。以其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曰清净。菩提是智德,以离烦恼而证故。涅槃是断德,以断生死而成故。上三妙德是属果。梵云波罗密,翻为彼岸到。依此方顺义回文,应云到彼岸。谓修此可以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华严有十,诸经唯六,检法数可知。此属因行。教授句,即显上所流出因果妙德之业用也。谓能以如上所流出之大法,教授菩萨,依之修行。令依因而趣果,此大陀罗尼之行相也。 【记】心之一字,为法界之缘起。成佛成菩萨,皆此心也。成为流转六道之众生,亦此心也。世尊不说心字,而变其名曰大陀罗尼门者,因心字最易误认以攀缘者为心,故说异名。无法不在里许,故称大。无字陀罗尼,即吾人不生不灭微妙之心。门字有出入义,一切法从此出,一切法由此入,故曰门。无上法王,即诸佛之通称。如如来二字,亦诸佛通称也。超过一切曰无上。以自己所证之法,普及大众,说法自在,故曰法王,法王有自在义。圆觉,即生佛同具之心。一切经从佛圆觉中流出,复向众生圆觉中流入。真如是性德,一念不生,无有可遣曰真,万法自如,亦无可立曰如。众生为三业所障,无念不妄,所以不真,二六时中,时时变迁,所以不如,反此则清净矣。清净者,毫无染污之谓。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故曰一切清净。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谓断生死也。夫在佛则曰果德。在众生则曰因心。盖迷则谓之烦恼生死,悟则谓之菩提涅槃,其实同是一心。故曰生佛相去不远,在乎一念迷悟之间耳。此即顿教法门。然而不可离修谈性,流出二字,即令众生修也。何则?一念悟,即涅槃流。一念迷,即生死流。故下即接云波罗密。波罗密者,到彼岸也。义即所作已办,即是修德。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是。华严则开为十度,于六度外,加便、愿、力、智。上智字指根本智,下智字指后得智。彼对此言,此乃生死,彼乃涅槃。欲由此岸度到彼岸,不可不乘圆觉法船。然圆觉中更有最妙之大愿船曰南无阿弥陀佛,即念佛法门是也。诸君请看,外而时局纷纭,内而无常迅速,别种行门甚难,惟此一声佛号,当下可了生死,彼岸得以飞渡。乘此愿船,至稳且捷。如赴美洲留学,学成回国,自有作为。我辈今日宜速求生净土,亲闻说法。然后回入娑婆,再来维持。一念蹉跎,人身一失,悔之晚矣!切嘱切嘱。佛说此法时,座中并无二乘,故曰教授菩萨。因二乘不能知此法故。二乘能自利,不能利他,其觉未圆。故大乘教法,谓之不共法,不与二乘共也。吾人修菩萨道,宜先发菩萨心。 丁二详示 戊一长行 己一为酬初请 庚一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讲】请意词句,虽似阿难。答意别为一类。最上利器,故先明成佛根本,起于因地。若因地不真,果招纾曲。故当首示所依也。言皆依者,不惟一佛如此,佛佛无不皆然。圆照句大须注意。觉相的相字,宜作性字看,所谓无相之相,即性相不二之实相也。状同净镜,性若澄空,烦恼不能昏,诸尘不能染,故曰清净,此指本觉之体也。从本以来,非有相,非无相,非双亦相,非双非相。口欲言而词丧,心欲虑而意忘。离过绝非,莫可思议。惟有放下尘情,背尘合觉,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惟有灵光独耀,智与理冥,如孤月圆明,晴虚独朗,始称圆照,谓圆满普照也。前文云: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圆照之功,即随顺不二之境也。无明本空,佛道本有,果能于此一念相应,只此一念之间,便是断无明;成佛道时也。试看永断方成四字,诚非易易。若说一念,则不难也。难在永字与方字耳。 【记】本起因地,即最初根本。最初发心是此地,后成佛道亦是此地。地者,心地也。因真而后果正,最关紧要。觉相之相,是真实相。所谓无相之相,即性是也。吾人用功时,以觉觉迷,中有觉念。是虽觉而未离相,故非清净。不清净,即非真觉。若其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不住有,不住空,不住双亦,不住双非,乃为清净。一照一切照,乃曰圆照,必须从此下手,故曰依也。吃紧功夫,即在圆照二字。吾人一念断无明,即一念是佛。后念无明复起,又成众生,必须念念圆照,念念是清净觉相,即照字之念亦无,无照字之念亦无,如此乃谓之无明永断,佛道方成。故曰永字最难也。 庚二明执妄成轮 辛一执所变成轮 壬一征由妄执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讲】首句承前征起。上云永断方成,但不知无明何似,故承前而征起之。佛呼善男子而诏告之曰:一切众生,通指九界。无始来者,远指晦昧真心,即最初根本无明。近指一念忽起,即现在枝末无明。于本无我中,横计为我。于本无法中,横计为法。故云种种颠倒。因其不甚明显,故借迷方一喻而显之。故曰犹如迷人,谓迷方之人也。晦昧真心,如迷人尔。本无我妄计我,本无法妄计法。计我即我执,计法即法执。共有四种:名为俱生二,分别二也。此四皆是于无中计有,故以四方易处喻之。所谓将南作北,指东话西,一方既错,四方随错,故喻显颠倒四执之义也。虽知颠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认身心而释之。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本无实体。认为自身,即是执我。认此身为实有,即是执法。本不当认而认,故称妄认。六尘,谓色、声、香、味、触、法。于六尘境上,现起能缘影子,是虚妄分别想相。托尘似有,离尘则无,故以缘影称之,其实名为妄想。认妄想为自心,即是执我。又认之为实有,即是执法。恐未甚领会,故下以喻显。 【记】妄认即执。执妄故轮。何以执妄,由有种种颠倒。如凡夫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此四荣颠倒也。二乘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此四枯颠倒也。颠倒即是无明。一切众生,包九界而言。世间六凡,有枝末无明。出世三圣,有根本无明。无明未断尽,即不免轮回。犹如迷人二句,喻颠倒也。一方差,则方方差,迷之为害大矣!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此无人不颠倒者。世尊大悲。故就执病最深现前易见处,特特拈出。试问博地凡夫,那一刻那一念,离开四大尘影之妄执者,所以轮转生死不息也。悲夫!或曰:如果离开,岂非同死人一般乎?古人云: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正要你死过一番,方能离幻,方能了生死。然世人一生奔走衣食,如何做得到。要须得过且过,得放下即放下,时时从身口意做功夫。身礼佛,口念佛,心观佛,三业清净。虽未能即断无明,而时时观照,庶几渐证清净觉相耳。 壬二喻显妄执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讲】目指清净眼,喻本觉真智。病指白翳赤眚,喻根本无明。病目者,有病之目也。目既有病,则所见不真,喻众生妄见。空指晴明空。月指清明月。空本无华,月亦无二,皆喻本觉真理。第以目有眚翳,因病目而见空有狂华,天有二月。狂华喻四大为身。二月喻缘影为心。殊不知身心皆属妄境。惟妄见有见,真见无见。妄心有知,真心无知也。何以故?以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故。 【记】空中华,身相也。第二月,心相也。 壬三结示应征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讲】空实无华句,举空华摄二月故。意谓本觉性中,惟如如智及如如理。所谓智亦如,理亦如,一如无二如。喻如净明眼,见晴明空,唯有晴虚,迥无所有。那有四大之身相,缘影之心相。今所以有此身心者,因无明妄见而有。大似空华二月,因病目似见而有也。故曰病者妄执。由妄句,是重牒上句。谓病目起似见,妄执华月,是空中实有。此人已惑虚空之性矣,以空性无法可当情故。非惟,犹云不但。谓此人不但惑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又复迷虚空实有华生之处,意显因无明妄见,执此身心二相,是真性中实有。而不知真性中惟有如智如理耳。更有迷之甚者,不但迷真起妄,而又将妄作真。迷惑妄元。言实华生处,喻诸妄之根元也。妄元指无明,以无明为身心之根故。上来惑空性,是迷真体。迷生处,是惑妄元。迷真体则不能修真。惑妄元则不知断妄。所以生惟糢糊而生。死亦糢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鬼畜。故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末句结成。 【记】讲义已明,勿待赘言。 辛二执能变成轮 壬一明无明无体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讲】无明为能变。身心为所变。所变虚妄,上已分明道破。能变虚妄,恐犹未了,今且先明无体,故云非实有体。以迷时似有,觉则元空,故借梦物以显无体也。 【记】变者变现之意。譬如迷心变识。心为能变,识即所变也。此科能字及上科所字,皆就生灭门不觉义边说。上科所变,指妄身妄心。此科能变,即指无明。无明是根本,身心是枝末。由根本而生枝末,由无明而生身心。然无明无体,实不能生,不过有变现耳。如以一巾幻作一兔,俨然兔也。然特由巾变出,岂由巾生出哉?无明变现身心,亦复如是。于此不执,即无轮回。盖最初无明,是依他起性。执之则为遍计执性。遍计,惑也。由惑而造业,造业故受轮回之苦。若其无执,即无惑。无惑,即不造业,即无轮回之相。是故病根在一执字。说到无明,境界极细,谛听谛听。无明者,黑闇之义。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乃一假名。今试问心在何处?自内至外,自顶至足,遍寻不得,只有一黑漆漆地,即无明也。烦恼一起,无明即现,是为枝末无明。若根本无明,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遍一切处。枝末无明,无体而尚有根,根本无明,并根无之。谓之根本无明者,因其为枝末无明之根本,非言其有根也。然则根本无明,从何而来,并无来处。一念不觉,即是无明。如无明贼,固是可畏,然不必畏也。何以故?非实有体故。如灯能破闇,闇既能破,可知无体。譬如全室黑闇,灯光一然,闇相即无。真智一照,无明何在?全体即是如来大光明藏矣!以灯破闇,以智破惑,其理一也。吾人若能不执,则无明性空,我法二执皆破,即是真如。并非离无明,别有真如也。众生未悟以前,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俨然是有。及至大悟以后,方知一切身心世界,并无实体。譬如梦中所见人物,俨然是有。迨其醒来,了无所得。夫既了无所得,岂得谓之有体哉?梦中人三字,非谓做梦之人,乃指梦中所见者。人字当作物字看,喻无明不觉也。醒喻觉悟。了无所得,喻无明无体。凡拿得出者为现量境。如拿不出乃非量境,全是独头意识,如梦境是。 壬二明无明无因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讲】无因义隐,故重设华喻以显之。如者,设若义。妄境非一,故称众华。是华惟病目能见,喻妄境唯无明能现也。目若病愈,不见空华,宛似于空处灭。喻迷若悟时,了达本无无明,岂非于如中灭乎?然华似灭于空处,不可言空里定有灭处。喻妄似灭于真中,不可言真如定有灭妄处也。何以二句,乃征释不可说义。谓既有灭处,必有生处。尔当谛观虚空原无生处,又岂有灭处哉?虚空尚尔,况真如耶?乃足见无明无因矣。 【记】无因者,无根也。空华甚多,故曰众。空华喻无明,虚空喻真如。众空华灭于虚空,喻无明灭于真如。夫无明有根本枝末,因此现出身心世界,皆是空华。迷人不知空华由于病目之所变现,认为实有。及至病目愈后,不见空华,遂谓空中华灭。试问此华究竟灭于虚空何处?寻觅不出。何以故?虚空中本无生华之处故。然则无明之灭,以为灭于真如。试问究竟灭于真如何处?寻觅不出。何以故?真如上本无生无明之处故。故曰无因也。 壬三结妄见成轮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讲】众生,指未悟真理人也。试研上喻,已知真不生妄也。真既非能生,而无明即非所生,何以众生妄执无明有生灭者,所以云无生中妄见生也。本是虚妄,谬谓真实。三细六粗,缘此而兴。是故说名轮转生死,非无谓也。 【记】无明本无生灭。说生说灭,皆众生妄见。轮转生死,皆从此起。无明既无生灭,何况真如,岂有生灭?须知一切境界,皆是依他起性,因缘和合而生。生即无生,所谓不生不灭是也。只要对境不起分别妄见,我法二执即空,当体即是真如。此文殊章全文,皆教人悟一切法皆无生灭,有生灭即妄见也。对妄言真,故真如之名,亦是强立。当知无明是假名,真如亦是假名。一切众生,指未悟道之人。人若悟道,了得无明无生灭,即了得真如无生灭。由其不了,故有三细六粗。前言大悟以后,一切身心世界,一无所有。所言无世界者,并非真无,特不执而已。如昔人自言其学道境界云:“二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言凡夫境界。妄心分别也。复云:“二十年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言其用功时,但见道见心,不骛于外也。又云:“大悟以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据此言之,何尝无山水哉?特不执而已。内而身心亦然,此理不可不知。三细六粗,乃生灭门中微细之相,即不觉之相。自众生至菩萨,皆不离此。见大乘起信论。甚关紧要!兹略述之。夫一念不觉,遂有无明,即第八识。所谓无明业相是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起心动念,而有转相,此妄心也。名曰能见相。由能见相而有现相,谓现妄境也。亦曰境界相。此是俱生法执。然妄心妄境,尚是种子,极细极细,非菩萨不能见,是为根本无明。是为三细相。由此而有六粗相。六粗者,因境界相而起分别,是为分别法执。故第一曰智相。此尚属根本无明。念念分别,相续不断,故第二曰相续相。自此流入枝末无明矣。依相续而执著,故第三曰执取相。乃思惑也。是为俱生我执。依执取而计名字,故第四曰计名字相,乃见惑也。是为分别我执。依计名字而生爱憎,动于身口,造种种业,故第五曰起业相。业即招报,受轮回苦,故第六曰业系苦相。古语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此细相粗相相生之次第也。修行之法,即就原路还家。从苦相,了业相,除名字相,破执取相,一步一步,逆流而进。然而末世凡夫,业深障重。欲求赤紧用功,较易著力之处,先在破执。此是下手功夫。如能执而不执,取而不取,一刀两断,乃是上根利器。如其不能,只有广造善业,对治恶业,亦可免招苦报。盖佛法修行,宜在因上做,不在果上做。故了生死,须从未来上注意。故欲免造业招苦,先当破执。破执如何著手,须修道谛。道不出戒定慧三学,以其对治贪嗔痴三毒故。三毒者,生死之根也。三学者,斩生死之剑也。然而难言之矣。即如诸君,终日忙忙碌碌,非公事,即私事。戒即不能全持。定又不能专修。慧之一字,更不必言。然则又当如何著手。诸君诸君!惟有念佛法门矣。此一法门,包括无量法门。乃我世尊金口所宣。历来用此法了生死者,斑斑可考,岂可不信!以我之信力,契佛之本愿。但能一心不乱,即可带业往生。便莫便于此矣,稳莫稳于此矣!虽生下品,犹胜天宫。迨居净土,亲闻说法。则自相续相以至三细相,自然一切清净,诸君不可自误!若能兼修三学,生品更高。是在诸君自勉之耳。 庚三明妄尽还觉 辛一以智除妄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讲】如来因地,指佛初发心时也。初发心时,即便修于圆觉,知非小根劣器矣。知字急须著眼。所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凡夫所以不知,以其无始觉智也。如来因地初发心时,即有此知,知即智也。始觉真智,能知身心无明之妄,皆如空华。但以众生不知,妄受轮转。然众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既知是空华,则当下离念。故曰即无轮转。只此离念一法,便是断无明之利斧也。根本既断,枝叶自然不生。故曰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此真圆顿教中的大榜样也。试看渐教钝根,必须研真断惑。真穷惑尽,其必作之使无。今顿教则不然也。若能悟矣,便知妄无自性,全体即真。故曰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记】妄尽还觉,是如来因地。如来当未成佛以前,亦是苦恼众生,与我辈正同。如来即由此因地成佛,我辈亦可由此因地成佛,此理易知。然我辈直至今日,依然轮转生死,并未成佛者。无他,修不修之异耳,修圆觉不修圆觉之异耳。经言:“无量劫前,佛与阿难,同时听法。及至如来成佛,阿难犹为侍者。何以故?阿难常求多闻,如来常求精进故”。是故我辈今日,切不可听而不修。然则圆觉将如何修?即是圆照清净觉相之圆照二字。修圆照功夫,如何方能得力,即重在一知字。此知,即寂而常照之知,即是真智,亦即妙观察智,亦即如如智,大乘止观名为无尘智。如来因地修圆觉时,了得身心世界,皆是无明之所变现,全在用此真智。我辈今日学佛,如能用此真智,时时观照,当下即了生死。何则?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知是空华无实,即不起执著。当下离念,我法二执即空。岂复尚有轮转,尚有身心受彼生死耶?非同藏、通、别、三教之人,不能当下离念。必须渐渐断惑,渐渐证真。此中作用甚多,谓之分断无明。若修圆照功夫,知之即离,离之即觉。故曰非作故无。何以能不作而无,以真如性中,本来无故。试观知字,即无字,何等直捷!此乃圆顿大教,难可遭逢,急宜著眼。诸君试离离念看,保得无穷受用也。 辛二泯智合觉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讲】彼、指物词也。知觉,即能知空华之知觉。仍指真智而言。此智由离念而显,当体即真。故曰犹如虚空。虚空,喻真理也。如智如理,原无二如。若更起念欲知同虚空之真智者,即是于虚空中,又复生出空华矣。故曰即空华相。古德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光同净镜,不同镜体之无知。故曰不可说言无知觉性。同虚空,非有也。灵光耀,非无也。非有非无,故曰有无俱遣。既然俱遣,则不可说有,又不可说无,当如何称谓?故曰是则名为净觉随顺。谓净圆觉心,可以随顺证入矣。 【记】上科破境,此科又破智。真智无须乎泯。然博地凡夫,用功之时,以智观境。此智并非真智,仍是情识。特下手时,不能不借以为用耳。故须逐层遣除,如知身心是空华矣。然彼知是空华之知觉,亦如虚空之华。更进一步,即知此知觉如空华之知觉,亦是空华之相。一切皆无实体。然则知觉之性即无耶?亦不可说。所谓不许说有,不许说无。盖说有即执有,说无即执无。凡有所执,即是妄念。必须有无一切俱遣,无知而知,知而无知,方为净觉。我辈看经听讲,不过悟点真理。必须勤用功夫,时时参证,是为净觉随顺。随顺者,随顺真理以合真智也。真理,如如理。真智,如如智。原无两样,要在能随顺耳。此段文字极玄妙,宜细研究,亦不得著文字相,即是有无俱遣。总之,本科皆表离念之相,即是放下一切。此种净觉境界,并非证不到,但怕站不住。宜每早或晚,依此行之。放下一切,空空洞洞,历历明明。如其起心动念,即行念佛,打断妄想。如此做去,本不为难。所难者,即念头放不下耳,切要切要!大智慧光,皆从此出。 辛三征释还圆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讲】首句,谓何以有无俱遣,名为净觉随顺耶?此征起也。以下是释成。先释净字,即指清净真如,虚空句,即起信真如中之空义。非有无一异等相,以离虚妄心念故。常不句,指真如体。其体不变,故无能动。如来句,指真如用。体虽不变,用有随缘。所谓随染净缘,起十界事。虽随缘起灭,而本体凝然,故无起灭。既无起灭,惟是真体,则根尘迥脱,虽有知见,凭何为依,故无知见。既起灭无从,知见不立,则脱然清净矣。次释觉字。法界,指事法界言。谓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故。言如法界性如字,作称字看。言知净觉已,仍复谛观此理,称法界而为性,此即理随事遍也。究竟句。既知理随事遍。仍须审谛进观。久之不见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圆满。此即事得理融也。既得事理融通,自能互遍互摄,重重无尽。故曰遍十方故。此释净觉随顺义也。 己二为酬次请 【记】自此以下,细看讲义可知。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讲】首句,结前因地法行也,以下正示。谓如来既依之成佛,菩萨即宜因此发心。发心求佛,自应不慕小道,故云于大乘中,发菩提心。即前所发三心是也。末世众生,若能依此发心修行,自然得正住持,而不堕邪见。长行竟。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讲】凡偈颂有四种不同:一通颂。不论长行偈颂,但数满三十二字,即为一偈。二讽颂,但以偈说法,非颂长行。我祖名为孤起颂。三应颂。与长文相应故。又称重颂。为钝根人重说故。四集施颂。谓集少言以摄多义,施他诵持故。如槃特迦所持者是也。今于四中,属应颂摄。此一种中,开之复有六种。一超颂。长文在后,颂在前故。二追颂。以前之长文未颂,追其已失而颂故。三广颂。长文略而颂广故。四略颂。长文既详,颂可略故。五补颂。长文未周,颂中补出,文不类而义同故。六义颂。文与长行异,义与长行一故。 己二正颂 庚一颂酬初请 辛一颂正因有力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讲】此经俱略颂也。长行犹恐未周,今复说偈,故告以当知,谓少言而摄多义,不可忽也。中二句,文同长行。智慧,即指清净觉相。觉字,即能断无明,成佛道。此义摄也。 辛二颂执妄成轮 壬一颂执所成轮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讲】了,谓根本能生枝末。达,谓枝末即有身心。执我执法,妄有轮转。空华,兼摄二月。彼字,指现前身心言。知字,即始觉智。大乘止观称为无尘智。谓设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如空华二月,自然不起我法二执,又无造业招报等事,故能免流转也。 壬二颂执能成轮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讲】意谓起念成迷,似有无明。故如梦中之人,梦时非无。若离念即觉,觅之了不可得,如醒时不得也。观此足知灭本无灭,生亦无生。故长行云:“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故说轮转生死”。诚可悯也。 辛三颂妄尽还觉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讲】首二句,颂诸妄净尽也。觉字,长行云彼知觉者。所谓了妄即真也,故如虚空。平等者,既知真妄同空,则有无生灭,皆平等也。不动不转,真体不变,三世不迁,长行所称净觉者此也。次二句,颂不真何待也。其意谓谛观净觉,理随事遍,故曰觉遍。觉既遍已,仍进观之,事得理融,互遍互摄,故得至十方界,所以即成佛道也。或谓上云真妄同空,妄固无妄,真亦无真。如是则无妄可灭,无真可显。无妄便不堕众生,无真则不成佛道。今而云成佛者何也?故说后三句防之。意谓众幻元无,并非灭真。佛道本成,又非得真。须知本性圆满,因执妄而成轮。妄尽真圆,义言成佛。幸勿以有成为疑而难问也。 庚二颂酬次请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讲】如文可知。释发起序竟。文虽发起,义涉正宗。实为最上乘人,开佛知见。即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悟后正好修行也。以上大科序分文竟。 甲二正宗分 乙一为上根人示真修 【讲】正宗分乃出本经之正义,明当教之宗源也。文有十章。大科分五:初为上根人示真修。以首章真性澈显,上根人已得领悟,故首科便示真修也。真修有二:一顿,二渐。 丙一示顿修 丁一普贤启请——普贤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讲】从首句至云何修行,是具仪总请。此中圆觉清净境界,即前文圆照清净觉相。足见前章是显性,故圭峰判入正宗。此章是示修,故请云何修行。足证性修二门,俱不得偏废也。意谓佛前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是约最上根人,一念顿悟,当下即了者可然。至若无如是人,又且如何?想必不假修行,定难了脱。若必修行,宜云何能修也?故总问云何修行。 【记】圭峰自前章于是文殊师利以下,即判为正宗分。山僧则判为发起序,而以普贤以下十章为正宗分者,各有用意不同。盖圭峰因佛告文殊,皆无修无证最上法门,乃彻底显性之谈,亦即当经之宗要,故判为正宗分。山僧则念似此彻底显性最上法门,佛是在定中说,法侣是在定中听,若非文殊法身大士,何能发起,故判为发起序。且彻底显性之谈,吾人若能直下彻悟,何劳修证?但恐未能承当,必须渐次修行,方克证道。故断自普贤以下十章,为正宗分。以此十章,是上中下三根修行法门故。亦令学人,知悟修不可偏废。徒悟不足以证道。且悟不过开其眼界,如见镜中之相,并非真头。若不精勤修证,永无受用也,圆觉一部经,只有悟修二字。文字不多,乃全部大藏之指南。文殊是大智,所谓理观。普贤是大行,所谓事修。顶礼佛足,乃至而白佛言。是不起于定,现诸威仪,所谓东方入定西方起。以表全理即事,全事即理,事理并无分别。身口意三,在佛谓之三轮。在众生谓之三业。不曰根而曰业者,以此三根,能造种种业也。如不行十恶而行十善,为世间业。礼拜观想看经参禅等等,为出世间业。无论何业,不离此三。故今普贤为大众启请,亦不离此三业。顶礼佛足,身业也。右绕三匝,意业也。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口业也。即此威仪,便是修,便是三业清净。大悲者,同体大悲也。现会菩萨,变易生死未了。众生,分段生死未了。非大悲不能救之,故称大悲。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已成过去。如今之世,正当末法万年之初分,故曰末世。非凡夫初心,非二乘初心,乃初发菩提心之人,故曰修大乘者。闻者,从四依弘法之人而闻也。比丘,居士,皆包在内。自利而不利他,不能谓之弘法。是故诸居士,欲弘大教,当发大悲。圆觉清净境界,即是圆照清净觉相。觉相,是无相之相,即是真境。真境,是无境之境,即是性也。譬如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诸色,初与眼合,尚未分别,乃眼识之现量境迨知此青也,此黄也,乃至此方此圆也。堕于名言,已落到意识上,了了分别,便非真境。修大乘者,虽闻觉体圆满,境界清净,然为无明盖覆,所以要修。八识田中,无明业相,时时流动,变现成识,所谓现业流识。不修,则习气难除也。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讲】此持难别问也。问意有三:一谓若彼众生,知一切无明身心,皆如空华,即是知如幻者。如是则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皆如幻不实也。既皆如幻不实,又如何以如幻不实之身心,而还修治于如幻不实之无明耶?譬如以水洗水,水益增多。岂非反资无明,有何益哉!此一问也。二谓纵若无明幻性,一切尽灭,则亦无有身心,以身心从无明有故。无明既无,则身心亦无。既无身心,设有顿悟,教谁修行。云何如来寻常复说,必要历事造修,净治如幻之无明,以成正果耶?譬如以空合空,空无益而合无功。徒劳努力,修奚补乎?此二问也。三谓若诸众生,闻说如幻,即知不实,本来不用修行。谓理观事修,均可不用也。果尔,则一切众生,常在生死,而起惑造业,业必招报。乘善业则升天上人间,随恶业则堕地狱鬼畜。惑业不绝,果报常沦,尘沙劫波,莫之能返。谓不假理观,无由顿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历事修,无明宛尔,令妄想心,云何解脱?心尚不能,何况于身?但益系缚,终无解脱之期。如是则举世皆成梦汉,谁为大觉人耶?此三问也。三执既陈,二修必要。钩深索隐,无以加矣。非普贤孰能与于此也。 【记】上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夫身心世界,既皆空华。然则作恶亦空华耶?习气亦空华耶?修亦空华耶?最易误会,所以普贤特特启请。众生,即闻空华之众生。知如幻者,如幻字,指无明。身心因无明而有,无明既幻,身心亦幻。今以如幻之观,如幻之熏而修。仍不离四大假合之身,仍须用六尘缘影之心。然则所修之无明,幻也。能修之身心,亦幻也。如以净水洗浊水,浊水愈增。以幻修幻,岂非增长无明耶?故曰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此初请之意也。幻性即无明。既无无明,即无身心,故曰尽灭则无有心。无明尽灭,空也。无有心,亦空也。一切皆空,谁为修行。然而复说修行如幻,岂非以空合空,修亦徒劳。此二请之意也。夫以幻修幻,增长无明。以空合空,修又无补。是修行二字,可以不言矣。然而若诸众生,本不修行,则必常居生死幻化之中。曾不了知境界如幻,而因惑造业,因业招苦,轮转无穷。令妄想心,云何解脱耶?然则欲出生死,仍非修行不可矣,此三请之意也。请虽三番,其意重在修上。盖普贤因文殊章,谈性未言修。本会及末世众生,未必皆上根人。得意者,固是醍醐。不得意者,即是毒药。何则?听法之时,虽知一切空华,迨遇境缘,不知不觉,被境所转,不能转境。非用琢磨功夫,无明不断,永流生死。细观普贤请词,可知悟修并重。夫悟者,悟心为一切法之体耳。但能了此,并非真悟。必须或即理观而修,或即事相而修。修之勤久,一时触著关捩,大彻大悟。了得世界众生,皆我本来面目,种种之性,皆是一性,方为真悟。若但云,悟得本来清净,尚非本来面目。何以故?本来面目,范围极大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岂仅清净二字,足以当之。不但此也,尤须现量见,不是比量见。且就令悟到如此境界,然多生习气,尚难永除。修之一字,顾不重哉!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讲】此结请方便也。前总请,通于现未。此结请,偏为未来,良以现会有疑是权,末世误修堪悲故。方便者,以理事二修皆为方便。二者不知所明,故以作何问之。渐次修者,意谓先以理观,次依事修。由理观故,一念顿悟,当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渐次琢磨,令妄想心,历位解脱。永离诸幻,端在是矣。足见是过来人也。为怜末世众生,故推不知而备悉问之。 【记】最上根人之修,是理观而修。非同中下根对治而修。无论理观对治,其必不可无修则一。且理观而修之后,仍须不废事相,所谓与众生结缘也。何以故?无众生,无佛可成故。理观事相,皆是方便。然不知先理观乎,抑先事相乎?故结请渐次修习之方便。观愿为句,可知普贤意在为此末世,因末世众生,甚可怜悯故。非同本会菩萨,常得闻法故。须知三请,非普贤有此执情,特为末世作方便耳。故结请,单提末世众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如上例知。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当场一问,现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赞之。非他人所能,惟普贤能之,故又以乃能而美之。修习句上,应加问于如来四字,其文方足。菩萨如幻三昧,宜如何习,始得身心自在,幻境永离耶?良以菩萨和光六道,垂手入廛,凡历一切境界,无论逆顺,皆以如幻二字印之。遇顺境也,识得如幻,则不生喜心。逢逆境也,识得如幻,则不起嗔心。空也如幻。有也如幻。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皆如幻也。乃至生死,涅槃,二边,中道,亦如幻也。如是则在在皆为解脱之场。无处不是安乐之地。终日度生,不见度相。如斯修习,乃名如幻三昧。初学菩萨,宜渐次而修习,故曰方便。即以此之三昧,令众生而得离诸幻也。汝今二句,诫许。时普贤下三句如上。 【记】菩萨者,自利利他之人也。即是修大乘者。发大愿,悟大理,修大行,证大果,弘大教,方谓之大。即我辈专修净土,亦必先发大心,是为普度众生而修,方能上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至要至要!三昧,此曰正受,亦曰正定。了得一切境界如幻,自不见其顺逆,而起欢喜之爱心,烦恼之憎心。憎爱不生,不为境转,自不造业。一切境界不受,乃是正受,然必由修习如幻得来,故曰如幻三昧。菩萨了得生死如幻,故入生死海,不受生死苦。了得涅槃如幻,故能不住涅槃,而度众生。此三昧之大用也。憎爱不起,即枝末无明不生,得离诸幻,无明永断。根本无明既断,枝末无明亦除。吾人用功,宜将如幻二字,念兹在兹,刻刻不忘。不但身心世界如幻,即遇圆觉境界,亦当以如幻二字印之。何则?自以为清净,即不清净故。如不了此,最为误事。倘堕入清净无为坑中,佛亦难救。乃法身上之大病,不可不知。谛听,是审谛而听。即闻而思,即思而修,三慧同时而起,方为谛听。 丁三酬请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酬总请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讲】圆觉妙心,具含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独如来有之,而一切众生,无不全体具足也。今云如来者,即前章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是也。言一切众生种种幻化,即前所谓身心无明等皆是也。言皆生于如来妙心者,足见众生是佛心内之众生也。空华,喻种种幻化。虚空,喻圆觉妙心。从空而有,喻妙心随缘而起也。随缘而起,起即无起。随缘而灭,灭即无灭。故曰幻华虽灭,空性不坏。所谓芸芸是彼,我无预焉。若尔,直须以理观力,悟得缘起无性,觉体常圆。此先以理观修行,酬总请意也。 【记】上而菩萨,二乘,下而凡夫以至畜生,皆是众生。故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总不出内外身心,依正二报,而实生于妙心之中。圆觉妙心,为如来之果德,亦众生所本具。但众生为烦恼所障,不得现前,故特标如来二字。如来圆觉,即文殊章无上法王之大陀罗尼也。修者修此,所谓如来藏性,岂是用幻化心哉?华虽从空而有,空本未尝生。故幻华虽灭,空性亦不坏。 己二酬别问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讲】前普贤别问中,起三执疑,故发三问。其第一问云: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今此释第一疑也。佛意谓众生幻心,还依幻灭。幻心即是无明。以根本无明,是出世众生之妄想心。枝末无明,是世间众生之妄想心故。还依幻灭者,谓众生无明幻心,还依幻妄之身心,历事进修而得灭故。 【记】众生无明幻化之心,如何得灭?下手时,仍须即此四大假合之身,历事进修,方了生死。仍须用此六尘缘影之心,修习理观,方得解脱,而后无明幻心乃灭。须知所灭者,特幻心耳。觉心本来不动,何以故?本无生灭故。是故吾人修行,先须悟此觉心,而后进修,方可得不生灭果。若误认生灭幻心为觉心,即得生灭果。切宜认清。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讲】此释第二疑也。其二问云:若诸幻性,一切尽灭,至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耶?今佛释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然此犹是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何故亦名为幻耶?以若说有觉,犹未离幻,以是对待法故。然亦不可说为无觉,以说无觉者,犹名为幻,故云亦复如是。盖以无之与有,亦是对待法也。以是义故,幻灭名为不动。由不动故,方能和光六道,教化众生,建水月道场,作空华佛事,降镜里魔军,证梦中佛果,是名菩萨深修如幻三昧之行也。 【记】觉心之觉,乃绝待之觉,并非对幻说觉。若依幻说觉,非真觉也。是故亦名为幻,以其因尘而有也。所以书中心性二字,言心而必兼性者,表其非生灭心也。我辈凡夫,离依他性,固是无心可谈,须知依他即是圆成。然必待参究之一念脱落,方是不生灭。若稍带有参究之念,尚是幻心。故曰,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也。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此四句更细。盖谓稍有微细分别,自以为觉,犹未离幻。然则无觉耶?不知既说无觉,尚有无觉之一念存,亦复是幻。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到了连自己也不知的时候,方是不生灭。所谓净裸裸,赤洒洒地,一念不生,寸丝不挂,是名幻灭,是名不动。此段文微细极矣!下文则尤细。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讲】此释第三疑也。其三问云:若诸众生,本不修行,至令妄想心,云何解脱?今佛释云:当今现前一切菩萨,及末世中发清净心人。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总显决定要修,非修不可也。盖普贤意,恐末世众生闻说如幻,即知不实,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佛云应当远离者,意显幻化虚妄境界,务须修行而远离之。幻妄境界,赅法甚富,故云一切。如前所言,圣凡依正,身心无明,皆是也。但以远离非易,要在坚固执持远离之心,不得放松一点,或理观顿除,或事修渐遣,念兹在兹,不可暂时不防也。然此且约以心遣幻,果其幻灭,此心亦无所用。设存此心,犹是净眼中翳,亦如幻者,故应亦复远离,此遣第一重能离之心也。次言远离为幻者,谓上已知心如幻,重起远离。若果心既不有,则重离亦无所用。设存此重离,则粗翳虽离,细翳犹在,仍为如幻,故应亦复远离。此遣第二重离心之离也。此下又言离远离幻者,谓上以远离为幻,复起远离以遣之令化。若远离巳化,则上之所谓离远离者,如净目之虚光,亦名为幻,故应亦复远离。此遣第三重离远离之离也。得无所离者,无可离故。至无可遣,如净目之真精,故云即除诸幻。首章所谓圆照清净觉相是也。又此四段,以后后离于前前。一是以心遣境,如观音之亡动静。二是以离遣心,如彼之亡根。三是以离遣离,如彼之亡觉。四是以极远离遣离远离,如彼之亡空。至得无所离,即彼空觉极圆,寂灭现前也。 【记】此段承上文而来,幻化虚妄境界,谓之一切者,由外境以至自己幻心中比量非量等境皆是。应当远离四字,及坚执持三字,是用功方法。言此远离幻妄境界之心,志要固,行要永,务必坚持到底,方有效力。以下数句,逐层入细,皆禅上用功之病。未用此功者,并不知有此种种病也。盖禅人用功,至空空洞洞,极其畅快之时,以为甚妙。不知尚是妄想,尚应远离,谓远离用功之一念也。何以故?心如幻故。不但此也,即此远离之一念,亦复是幻,亦应远离。更进一步,离去远离为幻之离字,亦是幻念,亦应远离。就令无念,亦复是幻,亦应远离。无念何以应离?以其堕于无记故。无记者,善恶皆无记别,即所谓糊涂心也。总之,用功时虽一极微细之念,皆当远离。离至无可离时,方除诸幻。此与楞严会上观音菩萨所说闻思修门,理无有二。特彼从耳根入,此从意根入耳。看讲义自明。现在尔我,外境尚未能离,何论后三层。然必预先研究,将来用功,方不至为境所瞒。此大乘经所以为大善知识也。末世修行用功,须时时以大经印证,庶不致为恶知识所误。切记切记!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讲】此喻上遣之又遣,至无可遣,可谓诸幻尽处,即是净圆觉心也。如彼观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可超越,十方圆明矣。遣意难明,复借喻显。故曰譬如钻火,两木相因。以木能生火,故必相因方生。喻如虚幻境界,如无明生身心,身心复起无明,循环往复,无有穷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尽,喻心遣境。木尽成炭,炭热灰飞。然炭不顿热,灰必渐飞。喻离遣心,远离遣离,极远离遣离远离也。烟灭者,谓上以灰覆,是炭热未尽,尚有微烟。今既灰已飞尽,炭已热尽,烟已灭尽,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所谓遣无可遣,永无有幻也。后四句,以法结合。以幻修幻句,统赅前之四重,谓以后后幻,修前前幻也。幻尽不灭者,显出净圆觉心,全体现前也。 【记】以法合喻,如文易知。须知诸幻虽尽,觉心本来不动,何致入于断灭耶? 己三酬结请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讲】佛意谓:若如我所说,则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释意谓既知是幻,但自不著,不著即离,故云知幻即离,则不须更作方便以离幻也。离幻即觉者,谓既已知幻即离,则离无所离,以离于幻也。既离于幻,圆觉妙心,昭昭不昧,故云离幻即觉。又何劳渐次修证为哉?故云亦无渐次。然虽如是。犹是理观,未涉事修,所谓理虽顿悟,乘悟并销,是也。若更重起事修,乃能永离诸幻,所谓事必渐除,因次第尽,是也。 【记】此章所说之修,为上根人说。重在理观,乃顿教之修也。顿者,智慧明了,知即能离,离即全离,故不落于阶次。然知是悟,离是修,随修随证,顿教法门,亦不能不赖修功。况中下根人,多生习气,若无事修,安能永离乎?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讲】准前可知。 己二正颂 庚一颂总请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讲】觉心,即净圆觉心。此心均赋同禀,凡圣一如。而今言如来者,以众生迷之,名为理证,诸佛悟之,能究竟证,觉体虽同,而迷悟天渊。如裴相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余如长行可知。 庚二颂别问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讲】初三句合颂,释前二疑。幻字,指二种无明,及与身心,无明是生妄之心,文云众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既皆从觉而生,即能障觉,设欲显觉,要必以现前身心进修事行,除灭能生无明,文云还依幻灭,是也。今以偈不足,且约文义补之。颂释第一疑也。幻灭觉圆满者,果其幻灭,仍复绝诸对待,则觉性圆满。动、犹去也。觉既圆满,去向何所,故曰觉不动。由不动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众生。此略颂第二释也。常应远离幻者,长文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至远离心故。今幻之一字,即赅文中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应远离三字,即长文应当远离。常之一字,即赅由坚二句。此颂遣第一重也。诸幻悉皆离一句,颂遣至第四尽得除诸幻止也。如木二句,喻颂可知。结合不颂。 庚三颂结请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讲】上句是超颂长文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下句是追颂长文知幻即离,不作方便。此单颂理悟,不颂事修,足证此经顿教意也。普贤章竟。 【记】偈颂玩讲义自明 丙二示渐修 丁一普眼请示——普眼章 戊一众中具仪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讲】科文中言渐修者,是圆渐,非渐渐也。 戊二备陈请词 己一正以备陈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讲】急欲求佛怜悯,故称大悲世尊。此会指现前新学。末世指未来初心。愿为及为者,二俱当被之机故。演说修行渐次者,谓应修何等观行,观行难以遽修,其最初入手,必有由渐当急,次第入门,故先请示令知。思惟者,用心参究。众生不知,故代问云何。住持者,不被境迁。未悟者,未大开悟,求必大开,故问作何方便。盖必求圆融无碍,渐次深修也。 己二反显问由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讲】恐谓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何劳预为致问。故称世尊,以若彼众生等而反显之。正方便,即指修行渐次,如楞严前二渐次,不尔则入手无门。正思惟,如第三渐次,违其现业,不尔则觉路难通。虽闻如幻,坚执难融,故曰迷闷。迷者迷于我,以我相能乱心故。闷者闷于法,以法相能覆性故。为此二相迷闷,故于圆觉不能悟入。如是则正方便,正思惟,二问,其势不容已也。 己三总以结请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讲】慈与开悟之乐,悲拔迷闷之苦,故请愿兴。假说方便者,不是单请渐次,盖通约住持等,皆方便也。良以圆觉本有,我法元空,实不假于方便。其如现会根有利钝,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闻此三昧,已摇鞭影。根钝惑厚者反生迷闷。于觉不悟。是故以假说方便为请。盖是求佛于无方便中,权宜巧设,假立名言。令彼根钝者,迷闷释,觉性入,恩莫大焉。 戊三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记】上来两大科文,因大师示疾,由他师遵照讲义宣演,故无记录。(记者识) 丁三酬请开示 戊一长文 己一约妄尽还觉以酬请 庚一妄尽还净觉 辛一酬修行渐次请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讲】文分为二。初酬修行请。欲求如来觉心者,谓如来本起因地最初发心,先以直心,正念真如,始能远离诸幻。汝等欲求,非此不可,故以应当诫之。次酬渐次请,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汝等果能欲求,亦应有先依者。奢摩他此云止,谓外止一切恶事不应行,内止一切恶念不应起。如来于因地中,最初亦先依此,故是如来行也。禁戒者,三聚条多,难尽缕析。若约其最所发禁者,大则十重,小则四夷。坚持者,如惜浮囊,丝毫无容犯故。徒众者,从学法侣。令其四事不阙,无所忮求,名为安处。处,犹住也。设不令其安处,于自禅观时,未免有所扰故。宴坐者,宴安而坐,所谓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且约因戒生定,以为入观之方便门也。静室,即清净房舍。望下即是入观之堂,望上即是坐禅之处,应当离荤臭,绝喧嚣,故云静也。 【记】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全以正念为根本。正念者,无念也。正念一起,如皎日当空,众林失白,那有不能离幻之理。以正念为本,方可用正思惟功夫。以下即言修持方法。若就止观分说,则奢摩他是止,谓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是也。若止观双说,则奢摩他是体真止,观是空观。从一止一观下手,用功到究竟,则一止即三止,一观即三观。若仅依奢摩他行,则惟一止一观。依如来奢摩他行,则举一即三。止即定,观即慧,止观双修,即定慧双得。依如来奢摩他行,亦须从戒入手,可见戒为最要。如渡海之浮囊,如长夜之宝炬,如远行之导师。此章修行渐次功夫,所谓思惟,所谓住持,以奢摩他直贯到底,实为一空观也。 辛二酬思惟住持请 壬一明正思惟 癸一观身是幻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讲】恒念者,谓二六时内,四威仪中,念兹在兹,不可须臾离也。先观身者,以我执偏重,急先务也。四大和合句是总观。谓坚、湿、暖、动、假合为身,此易知者。所谓下是别观。稍难知者,故详示之。发生头上,毛遍身中,指之甲,口之牙,肉之表,皮之衬,肉之力曰筋,肉之核曰骨,骨中脂曰髓,顶中髓曰脑,以及身之垢腻,身之颜色,此等皆属于地也。口垂曰唾,鼻出曰涕,肉溃曰脓,红润曰血,血之精内会曰津,外泄曰液,涎沫,唾之病也。喉出曰痰,目流曰泪,乃至精气便利等,皆属于水也。身中之暖触是气,从火大来,故仍属火。身中动作运转,从风大来,故仍属风。如楞严之八还,皆向来处去。此经之四归,亦向来处归。归、属也。但彼以各还显有性,此以各归显无身。故次下即云四大各离,身在何处?只此一言,教下手习观时也。正观之时,各有所归,即名为离。离则无身,故征以当在何处?实显其无处也。处尚不有,体复何云?故曰即知无体。和合者,四大假合。为相者,幻妄称相。相即无相,故曰同幻。 【记】恒即是正。念即思惟。念兹在兹,不令邪思搀入。我今此身至实同幻化,实一参究之大话头。 癸二观心是幻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讲】承上已知身同幻化,如何复有根尘及识心耶?故以四缘假合等云云。四缘指见、闻、觉、知、以四性皆有能缘义故。以四性和合,妄有根相。六根者,见为眼根,闻为耳根,觉为鼻舌身之三根,以三根皆合而方知,故总名为觉,知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因有六根,复对外之四大,故称六根四大。然内之四性,既可分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为六尘,此次有六尘也。中即是内,合成者,谓内根外尘,合成十二处也。缘气,指六识缘影。缘影虽妄,居然有六识之气分,故曰缘气,于中积聚,谓于内外根尘之中,积聚不散,此后有六识也。似有能缘之相,既称似有,安得为真?故云假名为心。然根尘识三,虽同妄有。而起惑造业,惟六识之力最强。急欲令其观识虚妄,至重呼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虚妄心,即指六处识心。托尘似现,故曰无尘不有。即彼外之六尘,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则无尘可得。据此则于根尘识中,能缘之根,所缘之尘,各归散灭。内外不成,中云何立,故云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毕竟者,决定义,谓到底无有也。首章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今既观身心二俱如幻,自是不复妄认,则颠倒日损,而正见日益矣。总结正思惟竟。 【记】见、闻、觉、知、能缘色、声、香、味、触、有此能缘之性,故有六根。虚妄而有能缘之气分,此气分由四大而得,入于六根之中,积聚而有缘相。我们修观时,在静室中。试参究此境界,外无身,内无心,一念不起,心与境合,当体即真。直至圆裹三世,一切平等不动,此观方修到底。 壬二明正住持 癸一法说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讲】彼众生,指求圆觉之人。求净圆觉,须先观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则幻身自灭。幻身灭故能住持,则幻心亦灭。以心依于身,身灭则心无所依故。幻心灭故能住持,则幻尘亦灭。以尘托心现,心灭则尘无所托故。幻尘灭故能住持,则幻灭亦灭。以为灭尘故,立幻灭名。尘既已灭,幻灭无所用故。幻灭灭,故能住持,则是法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则体无终穷,故不灭也。 【记】奢摩他一观到底,方知身是幻,心是垢,幻灭而非幻现前,乃不灭也。 癸二喻说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讲】求净圆觉,如磨镜然。幻身,幻心,幻尘,幻灭,重重盖覆,不是净圆觉心,皆如镜上之垢。身灭心灭,乃至幻灭亦灭,如镜垢磨尽,非幻即觉心也。如镜之本明,全体俱现。喻文虽略,摄义无遗耳。 癸三法合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讲】恐其闻久失意,故重呼以教之。不了身心如幻,执我,执法,盖覆净圆觉心,故云皆为幻垢。垢相,指身心尘灭四重。必至尽灭,方为永灭。如是则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净。此约义而合也。 【记】看讲义自明。 癸四结示 子一结示因执成垢 丑一喻显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讲】清净摩尼宝珠,此珠龙王髻中所有。清净言其体内外明彻,无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云如意,能雨宝故。宝珠言其相,非寻常物,珠中宝故。□是影现,对彼外之五色,影现于内,故云□于五色。喻如净圆觉心,对众生外之五陰身心,影现心内。随方各现者,何方有五色,即于何方影现。喻众生何类中有五陰身心,即随何类影现,如形影相肖也。世人不知是影,名为愚痴。喻众生不达是幻,名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一愚也。影元无实,由世间不知是影,遂见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了是幻,遂执真有五陰。执我执法,即其相也。 【记】讲义文显可知。 丑二法合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讲】圆觉净性,合摩尼宝珠。现于身心,合□于五色。随类各应,合随方各现。迷影迷幻,义亦相似,故皆以愚痴名之。说净圆觉,实有自相,合摩尼实有五色。法喻义同,故云亦复如是。 【记】圆觉净性是体,即圆成实性,乃实有者。现于身心是用,即依他起性,乃如幻者。遇净缘即应四圣,遇染缘即应六凡,故曰随类各应。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为遍计执性,乃本空者。 丑三结成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讲】承上执为实有而言。谓由此执身心为实有,于中诤人竞我,计是较非,所以不能远于幻化。既不能远,自应常在其中。惑业苦三,如恶叉聚,轮转往复,染污觉心,成深垢也。 子二结示垢尽还净 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讲】是故二字,承上不能远离而言。所以不能远离,由于不知身心是个幻垢。以是之故,我说身心是幻是垢。若能知得是身如幻者,应当远离。知心是垢者,设法对治。对即对治心垢,离即远离身幻也。果能对离幻垢,佛说是人名为菩萨,非寻常人比也。垢尽者,不肯得少为足,必至究竟净尽。垢既净尽,则对治亦无所用矣,故曰对除。垢尽对除,即无对垢之人,人既不有,名将安立,故云即无对垢及说名者。至此,岂非全体净觉妙心耶?故科名垢尽还净。 【记】不能离垢,是六凡众生。能离垢,是菩萨。垢尽对除,即如来。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即净圆觉性。绝对无待,即佛之名字,亦用不著。 庚二随顺还圆觉 辛一理事互融 壬一承前起后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讲】菩萨众生,均是求圆觉人也。证得诸幻灭影像者,谓一切诸法,本属幻有,元是净心影像,今以得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为影像所摇,故云证得。尔时,即证得之时,影像既灭,净觉毕露,故云便得清净。无方者,即周遍义。无边虚空,向因无明幻垢,障蔽净圆,而成顽虚。今证得幻灭障除,觉性显发,则无边虚空,转成无际净圆矣。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皆悉销殒”。正此谓也。前云无方清净,于此可见。 【记】证得诸幻灭影像,是时惟有净圆觉性,故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空观到底,则一空一切空,所谓净裸裸赤洒洒地也。虚空最大,然尚包含于觉性之中,性融妙理,虚空不大,盖对妄方有。既觉则虚空无边,即虚空即觉,即觉即虚空,故云觉所显发。 壬二正明理事 癸一依理成事 子一成世间法 丑一别明 寅一成根处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讲】承上无边虚空,尚是觉所显发。则觉心圆满;明净可知。正由圆满明净故,则无法不显。因无法不显,则显随缘所成阿赖耶识,亦成清净心也。由赖耶清净故,依赖耶所分见尘之性,亦成清净性也。由见性净故,则见性所依之眼根,亦成清净性也。由眼根净故,则所发之识,亦成清净性也。由眼识净故,则赖耶所分闻尘之性,亦成清净性也。如是乃至,可以例推。 【记】觉既圆明,则随处皆清净。昔时心逐境移,故不清净。今则如明镜照物,故清净。心既清净,则起于心之见性等,亦自然清净。 寅二成尘处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讲】六性六识,皆依于根,故统言根。谓六根之中,根根兼性与识,皆成清净之性。由是之故,则根所对之尘,亦成清净性也。 寅三成大种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讲】六尘对根之别相,一一皆成清净性故。则觉性随缘所成之四大,亦成清净性也。 【记】可以例知。 丑二总结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讲】承上由四大各成清净性故,则随缘所成内根外尘中识之处界,皆亦各成清净性也。二十五有,指三界众生所依住之处也。古德颂云:“四州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通称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无故。举此处,界、有、三、赅尽世间法也。然诸经论,皆称四大为种,以其能成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相而在性,今则方显其是依彼圆觉净性所现。然能现者,既无方清净。则所现者,故一一皆成清净性也。 【记】看讲义可知。 子二成出世法 【讲】或问世间法从染缘生,可说令净。出世法从净缘生,已是净法,何故亦说令净耶?大疏答云:“若凡圣对待,则胜劣悬殊。若称法界观,二皆幻化,既皆从缘而起,缘无自体故”。大乘止观二卷八页云:譬如一明镜。能现人马像。若以像约镜,乃云人像镜,马像镜,便有二镜之名。若废像论镜,其唯一焉。若复以此无二之镜体,收彼人马之异像者,人马之像,亦即同体无二也。净心如镜,世间出世间如像,类此可知。以是义故,法界法尔常同常别。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讲】彼指上科。谓据上所说世法,皆彼觉性所显而成清净。由彼染缘所成世法清净故,则净性随缘所成出世之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净之性,故统言一切清净也。此中唯三十七品助道法属因。其余均属果。陀罗尼通包因果。此科所列法相,诸大乘经,多标其名目。各家疏解,仍未尽详释。惟大疏最极精详,阅者知所尚焉。 【记】在众生分上,见六凡起厌,见四圣起欣,故不清净。今证真空,知空性圆明,故六凡四圣境界,悉皆清净。此清净即自性本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谓如如智如如理也。十力,佛之十种智力,即方便智中开出。一、知是处非处。如持五戒,行十善。应受人天之报,是是处。然临命终后,夙世业果先熟,忽生恶趣,是非处。故须通三世计算,此非大圣人不能知。二、知过现未来及顺现等三报。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垢净。诸禅,世间禅,出世禅也。三昧有真谛,有俗谛。垢,凡夫定。净,圣人定。四、知信等五根。上中下谁一根强,即由谁一根入道。五、知种种欲乐。有如是欲,能乐如是法。六、知一三五乘;贪嗔痴等种种性欲。七、知一切道至处。是出世法,行如是道,至如是处。八、知宿住,即宿命通。九、知死此生彼。即天眼智。十、知自解脱无疑,亦知众生漏尽涅槃。四无所畏。一、正知一切法,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尽诸漏及习,言我漏尽等。三、说一切障道法。四、说尽苦道。佛作诚言,说此四法,决定无畏。四无碍智。智缘四境,无拘碍故。一法。如说地水火风等。二义。如坚湿暖动等。三词。谓得彼方言以说地等。四于三种智中乐说。十八不共法。力等,二乘有分。惟十八不共法,二乘无分。一、二、三、身口念无失,佛之身、行、住、坐、卧、皆无失仪,为身无失。说法无一句说错,无一句不投机,为口无失。众生意根,随时流动,佛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为念无失。四、无异相。真相无相。为无异相。落于九界之中,即菩萨亦有异相。五、无不定心。佛心如澄渟水,如无风灯,故无不定之心。六、无不知已舍。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生住灭时。故念念心中,粗细深浅,无不悉知。知已而舍,如明镜照物,不留片影。七、欲无减。言度生之欲无减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慧即平等性智。十一、解脱无减,即妙观察智。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即大圆镜智。十三、四、五、一切身口意业,随智慧行。佛之身口意是三轮,故随智慧而行。十六、七、八、以智慧知过去现在未来,通达无碍。三十七助道品。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念念无常。四观诸法无我。四正勤者,一未生恶念令不生,二已生恶念令灭。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广。四神足者,谓欲、勤、心、观、修此四神足,可得神通。亦名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见前。七菩提分,即七觉支,与八正道俱见前。定与慧或不平均,故须用七觉调平之,调平则定慧均等,而可入正道。以上名相,学佛法者,不可不知。然亦不可执著名相。 癸二融事同理 子一同理清净 丑一正报同理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讲】一切,通赅世出世法。实相,略疏云:缘生诸法,皆是虚妄。会缘入实,即为实相。的指真如净性,而为诸法真实之相。所谓无相不相,名为实相。谓上来世出世法,虽有染净差别之相。今为觉性所显,同成一实相性清净也。由此诸法同一性清净故,托诸法以显己身。即应融会得一己之身,与彼诸法同一实相清净。由己身清净故,因己会他,亦应融会得多众之身,同一实相而得清净也。如是扩而充之,自一方众生,乃至十方众生,同一圆觉清净。上言实相,今又言圆觉者,以圆觉乃实相之本体,实相即圆觉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体,现起妄相,愚迷执以为身。由执身故,尚不见自性,岂见本体?今乃悟妄即真,由真见体。故曰圆觉清净。上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今提出圆觉清净,显应融会世界虚空等,咸同清净。至下便见。 【记】此章虽说修行渐次。然至此恰是言悟修证三者,不可偏废。所悟之理,即妙圆觉心。理虽悟,而在凡夫地位;为无明所蔽,不能受用,故须修。修者,修所悟也。修时净除现业流识,方能证。证者,无明破而得受用也。修即上来所说奢摩他行,即空观。空观到底,即得圆觉净心,于是世出世法,同一清净。何以故?同一觉故。觉则称为一切实相性,无人我染净有无等相。既云实相,何以有一切。盖一切乃指诸法而言,即上文世出世法皆是。实相有性,虚相无性。前文四大至八万四千陀罗尼,皆属虚相。虚相既除,实相自然清净。既能清净,即不必离身,故一身清净。一即多,多即一,故多身清净。修奢摩他行。以正思惟心,照一切生灭之相。生灭是所观,正思惟是能观。凡生灭皆因境而生。我既无生,何须托境。境因心而有。我既无心,安得有境?由此圆照一心,生灭二相,寂然不生,故境空。有空相,犹陷于偏。必并空相无之,乃为真空。如是不必离空,空即实相。不必离照,照即实相。不必离生灭,生灭即实相。不必离身,身即实相。故云多身清净,乃至圆觉清净。此一段文极微细,非思议所能到。盖众生所用以思议者,皆分别心,未能离念也。然又不可诿为此系如来境界,非凡夫所可造。须知如来亦由凡夫修得。应当照上文所言,正念持戒奢摩他行做起。夫真如不守自性,则迷圆觉为不觉,迷妙明为无明。由因中之痴而生三细,为根无明。由缘中之痴而生六粗,为本无明。由根本无明,而生枝末无明。枝无明,思惑也。末无明,见惑也。如此则自性尚不见,安能见一真本体哉? 丑二依报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讲】承上应云十方众生清净故,由正会依,故得世界亦清净也。由一现住世界清净故,缘一通多,故应融会得多世界同一而清净也。扩而充之,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实相平等清净不动。上言清净。今又言平等不动。以世界有染净不同,若对染说净,亦非真净,此则染净同归一性,故曰平等。不动者,约三世论,以清净心有过现未来,亦非真净。今则圆裹三世,同归真常,故曰不动。又上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便得无方清净。此提出平等不动,显应知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 【记】性清净故相清净。理清净故事清净。融理同事即融相归性。何以故?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故。世界本无染污,染污全由众生分别妄执之心。心既清净,则不必离身而身清净。身既清净,则不必离世界而世界清净。觉性圆明,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虚空清净。圆裹三世者,过去未来,皆摄入现在,初无三世之相,故云平等。此处提出不动二字,最宜注意!盖前文所言皆为遣,此言不动为立。遣则一切俱非,立则一切俱是。何以故?同一实相,同一觉故。 子二同理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讲】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有世出世法。世法虽多,五大赅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故今先言虚空。承上会得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则见虚空者是谁?殊不知非虚空有动不动,当知是觉性平等不动也。四大亦然。如是乃至,超略词也。承上世法既尔,例知出世法,亦无不皆然也。此段经意。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故每见一事,即点明曰觉性平等不动。虽然如是,而事理依然似有二体。至下文,则理事浑然无二矣。 【记】从真空而显不空,故曰不动。不动者,诸法寂灭相。众生以生灭心观之,故有动相。并非法动,实是心动。六祖云: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即此理也。上来遣。先从世间法遣起,而后及于出世法。此处立。亦由世间法起,而及于出世法。世间法不外五大,空大居先,故首言虚空。虚空无相,有何动与不动?盖不动者,觉性也。文中当知二字,最宜注意。并非四大有动与不动,乃觉性之生灭。迷觉则四大动,悟觉则四大不动。如是推至出世间法亦然。对境不起分别,境即是心。若起分别,能见是妄,所见亦妄。故处处点醒觉性平等不动。 子三同理遍圆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讲】此总承前一切诸法,俱为觉性圆明所显,而成清净不动。证知觉性遍满法界,无法不包,无界不遍,故曰圆无际也。既知觉性如是,又复应知法界中所有内之六根,浑同觉性遍法界也。若不遍满,则成有际。故向下诸法,皆由圆无际故,一一悉遍满也。世出世法,无不皆然,岂非理事互融乎? 【记】觉性遍满。彼六根安能离觉性,故亦遍满。根本无根,因尘而有。尘本无尘,因根而有。根既遍满,故六尘亦遍满,尘不离四大,四大不离尘。尘既遍满,故四大亦遍满。世间法遍满,则出世法亦遍满,法界一切法,皆自性所具故。然不可言自性即一切法,心本非一非多,不可执定是一,亦不可执定是多。 辛二摄入无碍 壬一所证互相摄入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讲】此法说也。由彼妙觉性遍满世出世法故,此承上文出摄入之由也。根性尘性等,约世法言之。由性遍满故,根尘随性,一一皆无坏无杂。谓根入尘而根不坏,尘入根而尘不杂。如根入尘既尔,尘入根亦然,故总云无坏无杂。根尘无坏句,牒上为由。不言无杂者,可例知故。如是则四大性,力无畏性,乃至陀罗尼门性,一一皆无坏无杂。如百千下,喻显。灯喻世出世法,光喻诸法之性,室喻尽虚空界。光各遍满,喻互相摄入。末句。谓此光入彼光,不见坏相。彼光摄此光,不见杂相。喻诸法之性,可知。 【记】如来说法。必先说一切俱非而遣之。然后复说一切俱是而立之。佛法之妙,妙在此。此处所以于离一切相后,再说妙觉也。妙觉是性,根尘是相,性相由来不二故。以妙觉性与根尘互相摄入。根尘入妙觉,不失其本体,故云无坏。妙觉入根尘,妙觉依然如故,不见有根尘杂在其中,故云无杂。世间法入妙觉性中,世间法无坏。妙觉性摄世间法,妙觉依然无杂。如是乃至出世间法亦然。此之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百千灯,其一灯之光,遍满一室,百千灯光,亦遍满一室,岂复有坏有杂耶? 壬二能证彼此无碍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讲】证知觉性遍满诸法,无坏无杂,名为成就。由成就故。当知此等菩萨,不与诸法作系缚,不求于法成解脱。以既知觉性遍满,则法法皆觉,缚脱无二故。既知觉遍,则生死亦觉,涅槃亦觉。故于生死不厌,涅槃不爱。持亦觉,毁亦觉,故不敬不憎。久亦觉,初亦觉,故不重不轻。上来所以一切平等者,何故尔耶?盖觉性遍满,无法不觉故。故云一切觉故。譬如下,更以喻显。眼性之光,喻妙觉明性。以性光在眼,喻妙觉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统赅眼家所见。喻一切法,统为妙觉明心所照故。晓了者,不假分别。喻妙觉圆照,不涉思惟。其光遍满,喻一切皆觉。得无憎爱,即喻一切平等。科云彼此无碍者此也。 【记】觉成就故四字,最要紧!觉未成就,则于一切法有善恶彼此相对待。觉成就,则法法无非觉性。菩萨,指觉成就者言。于世法无缚相,故不厌生死。于出世法无解脱相,故不求涅槃。觉性圆明不动,不见有持戒毁禁之相,何有于敬憎。觉未成就断难借口。觉未成就,故见有久习初学之分。成就则真觉圆明,是现量境界,故无所重轻。眼光如明镜,照了前境。光是体,乃第八识之见分。所照山河大地,乃第八识之相分。以现量照前境,不起分别,故无憎爱。若一入六识比量,则有憎爱矣。光体无二者,眼中之光,与诸法之体,根境不二,能所一如,故曰无憎爱也。 己二约修习成益而开示 庚一承明修习成益 辛一知众生本来成佛益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讲】此科文虽承上而来,而此菩萨,却不指觉成就,乃遍指末世中乍发心者。修习此心,即依圆观。直观此心,日久功纯,豁尔心开,顿见此心,朗然虚静。不见有行可修,有果可证,故云无修,亦无成就。惟一圆觉普照,寂灭之性存焉。于中下,且约依报言之。于中者,即于圆觉寂灭性中,随缘现起恒沙诸佛世界。且不是一恒沙,乃有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乃阿僧祇不可说。又非一阿僧祇,乃百千万亿阿僧祇,如是不可说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盖直指尽虚空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数量,为欲引机造无边境,故假积多数耳。喻从缘现起,本无自性,故如空华。成坏变迁,了无定体,故云乱起乱灭。总显空华无实,世界非有,唯一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也。不即者,不即世界,从缘无性故。不离者,不离觉性,当体即真故。次约正报言。准前依报,应是于圆照寂灭性中,现起十种法界。因惑业结缚,而成六凡。缘修无为解脱,而成四圣。虽缚脱不同,俱是缘起无性,当体即真,故双无也。始知者,由无缚脱而始知也。既无缚脱,盖是四圣六凡,同一圆觉。圆觉既同,则众生本来圆觉,与佛无二,故云本来成佛。由此返观,从前众生之轮转生死,并诸佛之取证涅槃。均是迷眼所见,非圆觉之真境,故云犹如昨夜一梦,觉后元空故也。 【记】欲成就利益,自己受用,必假修习。本文修习,承上文佛言而来。修习方法,先当正念,次当持戒修定,然后得慧成益。正念是修习时第一下手功夫,本此正念,然后依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坚持禁戒,为修奢摩他行之根本。奢摩他者,在因曰止,在果曰定,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得此定慧,方能成益。修习所成之利益,即在得成就三字。夫众生本来成佛一语,言之虽易,知之实难。盖佛者,觉也。若谓即今是佛,试问我辈二六时中,常觉否?不迷否?若常不觉则迷矣!迷则非佛而众生矣!是故应当修习。修习成就,即能由迷而觉,而有成佛之利益矣。于此无修亦无成就。此两无字,须细加研究。上文云修习得成就。是明明有修有成就,何以云无?须从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一句注意。盖自正念坚持禁戒,而观此四大假合之身,与六尘缘影之心,识得身心皆属幻妄。知幻即离,何尝落于方便。离幻即觉,何尝落于渐次。至于诸幻既离,真心独露,觉相圆明。方知向来所修者,不是修真心,乃是修妄心。不是修智,乃是修习气。不是修无,乃是修有。不是修空,乃是修幻妄境界也。良由圆觉心性,无法不具,无觉不周,不增一丝,不减一毫,本来遍满,本来清净,更何须修?又何成就?故曰无修无成就也。然须修习此心得成就后,方可说无修无成就。断不可于未成就之时,先说无修无成就也。圆觉普照寂灭无二者。圆觉普照,为本有之妙智。寂灭,为本有之妙理。理智一如,故曰无二。盖自修习成就以后,遂有此境界现前。所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尽十方是当前一卷经。睁开此眼一看,十方虚空,无量无边,如在目前,一切净秽国土,皆我性中之物。凡修行人须先识得此心,竖穷横遍,以此竖穷横遍之心,起修得证,方知此种境界。总之一切诸佛国土,皆在凡人圆觉寂灭之心中。故当以圆觉寂灭之性,为能修之智。即以圆觉寂灭之境,为所修之境。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句,阿僧祇,不可说,皆是数名,华严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此云无数。华严十大数中,以阿僧祇为首数,不可说为第九数。恒河本名殑伽。译为天堂来。此河之沙,其细如面。恒河沙者,极形其多耳。此所谓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等,世尊并非实指其数,乃教众生须将心量扩得如此广大也。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三句。一切世界,虽有净染不同,然皆不外乎缘起。众生世界,从染缘起。诸佛国土,从净缘起。缘起无自性,故如空华。既有世界,即有成坏变迁,成如空华之起,坏如空华之灭,于自性上了无起灭。不即者,缘起无性也。不离者,当体即真也。以上皆就依报言。无缚无脱,此一句就正报言。迷此性而为业所缚故有六凡众生,众生日在缚中,悟此性而得解脱,故有三圣菩萨,菩萨得一脱字。今既修习成就,始知众生本来无缚,更何须脱?生佛一如,故曰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犹言从前仅闻此语,今则始知其实也。始知,即是始觉。本成,即是本觉。始觉与本觉,并非二觉。此惟修习成就,然后能知。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者,生死涅槃,本是对待而言。至修习成就,则观众生之生死,如梦中之呓语,三圣之涅槃,亦如梦中之呓语。梦觉即空,二皆无有,故曰犹如昨梦。 辛二了性平等不坏益 善男了!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讲】由前如昨梦故。始知生死涅槃,俱是妄境,觉后元空。既觉元空。则生死空,故无起,谓不起烦恼成生死故。涅槃空,故无灭,则不灭生死证涅槃故。不成生死,则生死无来。不证涅槃,则涅槃无去。此摄如昨梦故,以示生死涅槃无起灭去来相也。其所证句,次摄前生死涅槃无起灭去来之相而言。所证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舍四相。得失二相,约菩萨言。若进修,则得涅槃失生死。懈退,则得生死失涅槃,取舍二相,约凡小言。小乘慕灭谛,则厌舍生死取涅槃。凡夫乐世间,则取著生死舍涅槃,此约梦事迷位言也。今从梦觉,得悟生死涅槃元空,无起灭去来之相,故所证之相亦空也。故云无得无失,无取无舍。能证者,指能证之行有四。一作行。谓作种种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谓永息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谓任彼一切,随诸法性。四灭行。谓身心根尘,一切永灭。由所证之四相既空,则能证之四行,焉能独立?故亦无也。于此句,亦是摄前。谓于能所证中,悟得无能无所也。据此乃是能所两忘,对待斯绝,唯一无二之性,孤然独立,即圆觉妙性,遍满无际也。证及证者,指法与人。今云毕竟无者,意谓若有人法,即有二相,既证寂灭无二之性,则能所两忘,人法不立,故毕竟无亦无也。至此则一切圣凡依正等法,浑同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性。于世界,不见有染有净,圣凡,不见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间,永劫不朽,故复云不坏也。 【记】梦里虽有,觉后原无,故云当知。无起无灭,约菩萨言。无来无去,约凡小言。不了生死涅槃是梦,则生为起,死为灭,生为来,死为去。今既了得生死涅槃如梦,则并无起灭来去矣。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等句。所证是理。能证是行。既得成就以后,则知所证之理,为本性自有之真理。从来无失,更何有得?本未曾舍,复云何取。作止任灭四种,是行病。如修行之人,不悟自性而盲修,劳力无已,是之谓作。若悟圆觉,当体即真,更何须作。因有妄念,故须止。若识得本觉圆明,复何须止?任者,任生死也。灭者,灭烦恼也。未成就以前,生任其生,死任其死,故永为凡夫。若圆明性中,本无任相。烦恼犹如空华,但须知其虚妄而已,更不用灭。良由成就之后,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了无作止任灭之可言也。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等句。既无作止任灭之能,故云无能。亦无得失取舍之相,故云无所。毕竟无证者,无所证之理。亦无证者,无能证之人也。 庚二应前所请结示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讲】节节称善,皆为令其著意。况今结答,更宜审听。呼而告之,叮咛益切故。彼诸菩萨,统现会及末世初发心者,应前所请,皆当被之机也。如是修行者,指前如我所说,如幻三昧,当如是而修也。如是渐次者,如我所说,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等。如是思惟者,即教伊恒作是念,我今此身等。如是住持者,即指彼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等。如是方便句,总收上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等,由浅入深,皆方便也。如是开悟者,教令一一皆如是开通悟入,乃能得依观起修,依理成事,融事同理,世出世法,一一清净,不但自身豁然贯通,亦令众生,普皆开悟也。 【记】此因末世难得成就之人,故只曰彼诸菩萨。如是修行者,即依奢摩他行,坚持禁戒之谓也。如是渐次者,即先空幻身,次空幻心,次空幻觉,次空幻空是也。如是悟,如是修,如是照,故曰如是思惟。诸幻尽离,一切清净,故曰如是住持。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一一皆是方便,故曰如是方便。迷者不悟,闷者不开,知得如是修行渐次思惟住持,念兹在兹,前途无障,便是开悟,何至迷闷。 戊二偈颂 己一颂妄尽还觉 庚一颂妄尽还净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讲】前七句,颂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义也。一切二句,教总观。身相二句。教别观。四大二句,结显虚妄。如是二句,颂正住持义。 【记】身相属四大四句,参禅人可作为话头看。色陰之身,属四大。内四陰受、想、行、属心所。识、是心王。学者能如是用功,不求速成,渐次修行。至成就日,自然一切清净。 庚二颂随顺还圆觉 不动遍法界。 【讲】承上妄尽已还净觉。若更能随顺修习,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则事事皆悉不动,事事无不周遍也。长行从一至多,依次融即,此中以遍法界三字收之无遗,足见法王于法自在也。 己二颂修习成益 庚一正颂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讲】首二句,超颂能所双忘。次四句,追颂圆觉照世。 庚二结示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讲】如文可知。 【记】此章文字,读之觉甚痛快。讲时看时,却不可作痛快之想。其中境界,甚为微细故。即世尊对菩萨,亦处处必呼善男子以提醒之,何况我辈凡夫乎。 乙二为中根人显真性 丙一示除疑显性 丁一伸难求决——金刚藏章 戊一谢益重请 己一众中具仪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己二谢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讲】承前述益,求佛进开深难,故称大悲。善为者,循循有序。如首章标本起因地,明净觉随顺。次章依如幻三昧,顿悟净觉。三章明随顺修习,由顿至圆,三根普被。层次秩然,故以善为称之。菩萨,指上首。众,指眷属也。首章开示圆觉清净大陀罗尼。二三两章,示以先顿后圆,名为渐次方便。此皆为诸众生开蒙迷,发昏昧,此承前益处也。在会法众,承受大悲深诲。所以朗幻翳,清慧目。如此恩德,言不能宣。此述益也。 【记】上根人开口便知道。中根人则必起种种疑。疑不除真不显。是以金刚藏弥勒清净慧三章,同是为中根人显性。金刚藏明知末世众生,必有种种疑,故先为启请也。上来种种修习法,一一皆从世尊大悲中流出,故称大悲。非世尊之大悲,不能拔众生之苦恼。 己三正伸难问 【讲】前章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其意以彼修习净圆觉心得成就者,唯有圆觉寂灭无二之性独存,故云本成。菩萨恐其有不善会者,谬解佛意,兴谤招愆。是故代伸三难,求佛开通,非金刚藏自有是疑也。 庚一以真难妄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讲】意谓众生本来成佛。既是成佛,自应无妄,故难以何故复有无明,似不应复有也。 【记】若诸众生本来成佛句,所谓真也,真即无妄。然本来成佛是本觉。迷于无明是不觉。今以本觉之真,难不觉之妄。实则虽属不觉,本觉仍在,未有损失也。 庚二以妄难真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讲】意谓无明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即非成佛。何缘复说成佛,似不应说也。 【记】无明不觉是妄。本来成佛是真。既是本妄,复云何真,是为以妄难真。 庚三真能生妄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讲】意谓异生本成道,后起无明。既能后起,即今如来证真,何时复起烦恼?此以本觉难妙觉,还应不觉为众生。上来三难。初难显自语相违。以众生本成,是佛自语。复有无明,违自语故。二难显世间相违。以无明本有,世间共计。复说本成,违世间故。三难显不顺正理,总成非量。以异生本成,明是本觉,实是不觉。十方如来,明是妙觉,永不再迷。故此伸难也。 【记】十方异生,即十二类生中,除去无色之空散销沉,无想之精神化为土木,余者皆是。佛之一字是觉义。在众生分上称本觉。在如来分上是妙觉。本觉是性德。妙觉是修德。妙者,妙于众生之觉也。世尊因修德故,方证妙觉,何至再起无明。众生未悟以前,虽有觉亦是妄觉。既修以后,方由本觉而成始觉,由始觉而成究竟觉(即妙觉)耳。 己四请决显殷。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先请决深疑也。愿而言唯者,显求之亲切。谓无别所愿,唯求开秘密藏,利现会众,及末世生耳。不舍者,显求之决定。谓密藏不易开,明知不易,非无遮大慈者不能。秘密藏三字,不指佛果三德,亦不指众生心,直是请决三疑。意谓此种深疑,若未难不说,难又不说,是欲秘之,名为秘藏。若因难而说,说不显了,是欲密之,名为密藏。为求当下即说,仍要说得显了,名之为开。二藏既开,真信斯启。不唯近益现会,兼复远益未来,故云及末世生也。此种请示,真是修多罗中了义法门。后世闻者见者,俱可永断疑悔也。疑悔能障正见。既已永断,则正信成,正见朗矣。作是下四句,是至三显殷。 【记】三德秘藏,是佛果之所证,与此处所指义别。可细看讲义。 戊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重言善哉。以请开秘密两藏,现未俱得益故。乃能者,独许菩萨一类,始能扣关击节。余诸凡小,皆不能也。如来甚深秘密者,显所伸难意,是如来所证甚深之义。有意秘而不说,即说亦不欲显了,唯密意说。必待金刚藏致问者,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此人不能问故。足见问后如来开示,是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故能使修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有大乘善根者,了斯秘密之义,成就大乘正见,永无退转。故曰得决定信,永断疑悔也。余可知。 【记】金刚藏所请,的是甚深秘密。在佛并非有意秘而不说。因说必以时,且必应机。有机则说,无机则不说。机顺则说,机不顺则不说。故今必待金刚藏启请方说也。此种甚深义理,非金刚藏不能请,亦非佛不能说。有问必说,是佛之大慈。众生是心是佛。诸菩萨是心作佛。盖众生迷而不觉,是有性德而无修德。诸菩萨觉而不迷,全是修德。作佛之作字,即修德也。金刚藏为众生起疑;即关此点。 丁二据难除疑 戊一长行 己一出由诃难 庚一总出其由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讲】一切世界。总指三种世间。始终生灭,约正觉世间。谓随缘示生为始,缘尽入灭为终,中间变易为生灭。前后有无,约有情世间。谓前有生相为前,后有殁相为后,中间有住异为有无。聚散起止,约器界世间。谓成劫时聚尘成界为聚,空劫时散界成尘为散,中间住坏为起止。言住前必起,住后必坏也。念念相续,通指情器二种。谓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刹那不断也。循环往复,有情则死而往,生而复。器界则坏似往,成似复。如循环而回转,终而复始也。种种取舍句,别约有情。前六对皆为境,此取舍是属心。境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心亦复尔。故云皆是轮回。即指第六识生灭缘影心也。大疏云以厌此娑婆为舍,欣彼极乐为取。谓是颠倒妄想。变现轮回之相。此言未免损者多,益者少,所谓醍醐与毒药,相去不远矣。既用缘影为心,必致被佛诃也。 【记】问者必有宗旨。答者亦必答其所问之处。就此文粗观之,似并未答其问处。不知如来,乃就金刚藏问难之根本处;建立答意也。看圆觉经,须先看二书:一唯识论。一起信论。圆觉所修,是菩萨境界。我辈须先由众生分上用功,故宜看唯识,了得性相,方有下手处。普贤章教人观身如幻。如幻二字,不但正报然,依报亦然。须知依正二报,不外依他起性。而依他如幻,原依圆成实性而起。不明唯识,此义不能了然。起信论中真如生灭二门,皆可与此互相发明也。若就依他起性,妄生分别,则堕于遍计所执性。金刚藏恐末世不免此病,故设三难:第一难即执圆成以难遍计。第二难又执遍计以难圆成。实则依他不离圆成。由此起分别我法二执,则堕于遍计。不起分别我法二执,则归于圆成。所谓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得涅槃。佛为众生方便说此三性,三性本是一性也。世间无一法不是依他起性。真如无明,本是一法。佛之答意,即从依他起性建立。三种世间,皆依他起性。若对之起分别我法二执,则处处是遍计。若不起分别,即悟圆成实性,无明本空矣。何谓三种世间?一正觉世间,为四圣。二有情世间,为六凡。三器世间,为山河大地。正觉世间所以有始终生灭者。佛之出世,为度众生故,而有始终,中间度生,变易非常,故有生灭。菩萨度生,亦有此四相。二乘虽自利,亦有此四相。有情世间所以有前后有无者。前众生如父之生儿。后众生如人之亡殁。生者有相,殁者无相。器世间之起止,谓住前有起相,住后有止相也。以上皆依他起性。起信论中所谓生灭门。然单指生灭门,则生后无灭相,灭后无生相。今言念念相续,则生死不断,成坏不已,正报依报,无有穷时也。于三种依他起性世间,不生憎爱,则不起取舍,当体即是圆成。若一起憎爱,即有取舍,妄生分别,堕于遍计;而有我法二执,则不能逃出生死,故有轮回。遍计是生死之根,遍计不空,轮回不能出。此轮回乃直指众生生灭之心。皆是轮回者,言用轮回心,妄起分别,不是我执,便是法执也。 庚二明其可诃 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讲】先法说。未出轮回句,言其仍用生灭心也。辩字意指三疑。谓用生灭心而辩圆觉,莫道不能辩明,纵使辩得明白,亦不是圆觉真面目也。故曰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谓彼所明之圆觉性,乃是依于生灭妄心中,流出一种虚妄名言,非是真圆觉性故。若依此而欲免轮回,断断乎不可免。故曰无有是处。次喻显。动目,数动之目也。喻妄心分别。湛水,不摇之水也。喻圆觉妙性。谓湛水本不摇动,因数动其目,依于湛水,妄现摇动之相。喻彼圆觉妙性,本非流动。由彼以生灭心,依于圆觉,变起虚妄名言,以辩圆觉。而圆觉性,随彼名言,而成流转。如彼动目,能摇湛水无异。又如定眼由回转火者,定犹瞪也。略疏云:眼识迟钝,旋火成轮。其意盖是以眼识迟钝,看火不真。而勉强瞪定其眼,回旋久观,而火亦成轮。喻彼根性愚钝,见理不真。而勉强澄定识心,发起虚妄名言,反覆辩论圆觉真理。而彼圆觉本非流转及与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覆辩论,彼圆觉性,亦随名言而成流转。云飞如驶,因见月有运相。月实不运,因云驶所显而成运。舟行似箭,因见岸有移相。岸实不移,因舟行所显而成移。喻彼未出轮回,依妄心而辩圆觉,依圆觉妄现名言。圆觉本非名言,因名言辩论所显,而圆觉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复如是。 【记】辩字不是辩别之辩,即指前三种难词。以遍计而辩圆成,则圆成亦是遍计。故即同流转。流转,即轮回也。未出轮回而辩圆觉。无论辩不成,即令能辩,亦是遍计虚妄分别。故决不能免轮回。 庚三正诃其惑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讲】诸旋,指前目动眼定云驶舟行。未息者,言正动正定正驶正行时也。物先住者。言目正动,而水先不摇。眼正定,而火先不转。云正驶,而月先不运。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得者,应与感悖故。此约目前事件为能况,以显下之无始心性为所况耳。轮转者,显是无始妄识,出生入死,起惑造业,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者,正在轮转,如彼诸旋未息。圆觉即无始真性。观此不旋复者,离于流转,譬夫彼物先住。此亦应与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尔。故首置何况之言。谓何能况显,令其相悖,成于应感,断不能也。是知永出轮回而辩圆觉,纵使辩得,亦非真圆觉性,以是非真知正见故。三惑,决不得指见思尘沙无明之三种,的须指前伸难之三疑。其一疑惑以自语相违。次疑惑以世间相违,三疑惑以总成非量。若果是真知正见,则三种惑,何由而生。 【记】诸旋未息,彼物不住,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六识不空,分别之妄相未息,生死轮回之根本未出,而欲圆觉之不流转,焉可得耶?以上建立答意。以下正是答难。 己二说喻开通 庚一泛以喻开 辛一泛说幻翳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讲】翳者,是净目劳相。生不长生,名幻。喻六识,依八识虚妄变现。翳既是幻,见亦非真,名妄。喻六识分别。空华者,空本无华,由妄见而兴,蝇翼金星等相名华。喻分别所辨妄境。翳除者,遇药即销。喻遇佛闻法,顿了识空。不可说者,不可向幻翳销者,说言此翳己灭,何时更起诸翳。喻世间无知,不可向顿了识空者,说言此识巳空,何时更起诸识。佛必泛说此喻者,其意以烦恼依于六识,我已识空,汝等犹问如来,何时复生烦恼,此何异问识复生耶?然已惑之甚矣!何以故?是征。言以何故,不可说空中华耶?故释以翳华二法,非相待故。言非待者,显二皆无体,不是对待安立。但言翳除,华不言而可知。喻识空亦尔。 【记】由此至亦复如是,是正释三难。佛必设喻者,因末世众生根钝,非喻不能显也。幻翳喻显人空。空华喻显法空。虚空喻显空空,即究竟真空妙理,不落二边也。如来虽常说三性,元是一性,皆由依他而起。从依他起分别,则堕遍计。不起分别,便是圆成。然此理上智易领会,末世众生,不易了解,故必以喻显之。翳非常有,故称曰幻。可见是假,又是可医。翳眼见色非真色,见空非真空,悉是妄见。见空有华,翳除华灭。若欲向翳除处,问何时复再生翳。不是愚人,便是痴人矣。此处单以翳喻,不以华喻者。因翳虽幻,尚有实体可指。华本空,无实体可指。二者非相待而有也。目喻真智。幻翳喻众生妄起分别。空华喻妄见。众生迷性成识,当有此疑。岂金刚藏修性人而亦有此疑耶?以上是破我执。下文破法执。幻翳除,喻破我执。空华灭,喻破法执也。翳华非相待而有,故此处不说华,留待下喻。亦以见我法二执,非相待而有。应先破我执,再破法执也。 辛二因说空华喻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讲】空华,喻众生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诸法。灭于空时者,净眼无翳,空华不见。喻如来既了识空,则生佛等诸法皆空故。不可说者,不可向净目无翳不见空华者,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喻世间无知,不可向已达法空者,说真空理中,何时更起诸法。佛又因说此喻者,以翳销识空,似唯显于人空。华除法泯,兼又进于二空。相因而说,固其宜矣。何以故?是征。谓以何故,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华耶?故释以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空无华者,净目不见。喻如来已了识空,不见有法故。非起灭者,以既不见华,孰为起灭。喻如来于真空理中,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故也。 【记】此显法空,故说华不兼言翳。真如真理,本无诸法之相。所谓烦恼菩提生死涅槃,一切世出世法,皆如空华。何以故?一如无二如故。证得人空,不起见思烦恼。证得法空,不起尘沙无明烦恼。今金刚藏已证法空,不过未得究竟觉,何由复有此疑耶?特为末世众生代请耳。 辛三引说虚空喻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讲】此文有三意:初承以法引。生死,众生也。涅槃,诸佛也。同起灭者,同于空华起灭。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法,皆同空华起灭。执则成有,不执成无耳。妙觉者,觉已证极。圆照者,照而无碍。照无碍则识空法空,譬如离于华翳,显唯有空存。此即以虚空为喻,故教以当知。非是暂有者,不是因离华翳而暂有。亦不是因有华翳而暂无,故云非是暂无。此中虚空喻真如净觉,即是成佛本体,所谓佛性是也。不因离华翳而暂有,显有华翳时即有。喻众生我法正炽时,即有佛性。无妨说本来成佛,复有无明。此泛开第一难也。不因有华翳而暂无,显虚空固有,权为华翳所覆。喻佛性固有,众生为二执所障。无妨说无明本有,本来成佛。此泛开第二难也。况复下,泛显空性。言空性尚不因华翳而为有无,况复有超过虚空者,则一切齐超,说生佛尚不可得。若更与生佛上兴疑致难,非愚即狂,应不复与之言矣!圆觉者,圆觉妙性。起信论名一心,唯佛独证,故称如来圆觉。随顺者,以能随顺真如生灭二门,成立虚空等一切诸法故。既能成立虚空,即为虚空本性。又能成立诸法,即为诸法本性。俱能成立,即为平等本性。证得此性者,则异生诸佛,无明烦恼,后起复生等,皆为幻化。前文所谓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是也。此泛开第三难也。 【记】此显究竟真空。非此最后一喻,不能破前三难。既证人空,即生死空。复证法空,即涅槃空。证此二空,则妙觉本性显现。此性起于圆照之智,犹如太虚,不但无人空。并无法空,离华显法空,离翳显人空也。前文所谓己得成就者即此。 庚二实以喻通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讲】蕴金曰矿。炉镕曰销。喻行者以智断惑,以显圆觉妙性。金非销有者,显矿中原自有金。喻妙性非因修断而有,显惑未断时本自有之。既成不矿者,喻惑断已尽,妙性全彰,再不复重起无明。经时不坏者,一任为瓶,为环,为钗,为钏,纵经年久,器器之金,依然如故。喻乘此圆觉妙性,涉世行化,任尔为菩萨,为缘觉,为罗汉,为人天,经劫度生,圆觉之性,居然常寂。本非成就,谓不应说言此真金体,在矿时本非成就。喻论圆觉者,不应说此圆觉性,在无明时,本非具足。此喻据实而说也。若通前难者,如云金非销有,显矿中原有。喻众生本来是佛,不妨说有无明。即通初难。又云既已成金,不重为矿。喻断无明惑,妙性全彰,不复重起无明。即通后难。末云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喻彼论者,不应说此妙性,在无明时,本非具足。意显在无明时,本自具足。所以虽说无明本有,亦不妨说本来成佛。即通次难。 【记】金比圆觉妙性。销喻修。如来既证人空法空,又证空空,焉能再起无明。 庚三结示正见 辛一正以结示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讲】上约在缠,名如来圆觉,谓能成佛之因心。此约出缠,名如来妙圆觉心,谓成佛之果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云一切。意显除佛无能证也。离烦恼碍曰妙,显无明尽也。体备众德曰圆。永不再迷曰觉。此即是绝待灵心。故云本无菩提涅槃,以二德属对待法故。菩提属对待,故有成与不成。今既云无,则成佛尚不可得,况不成耶?如前文所谓对幻说觉,亦名为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则成不成皆不许也。涅槃属对待,故有轮与不轮。轮即生死,无即涅槃。今既云无,说不轮尚不可得,况妄轮耶?如前文所谓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是有轮无轮,皆不立也。能如是观,名为正见。 【记】上来所讲。已至究竟地位。故此处皆说究竟了义。此处妙圆觉心,与上文圆觉随顺,意义有别。上指因性,此指十方诸佛之果体。二者虽同,然一为在缠,一为出缠。盖上来所指圆觉,乃众生所同具,所以随顺一切色空等,是在缠之圆觉。而此指出缠之圆觉,乃十方三世诸佛所同证者,故上加以一切如来四字。裴相圆觉经大疏序有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即此之谓。妙圆觉三字,备彰三德,具于一心。三非定三,一非定一。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是为诸佛之自受用地。又名三德秘藏,唯证方知。至此则尽大地无非一圆觉,此外更无他物。故曰本无菩提及与涅槃。菩提有三,皆因对治三种烦恼而设。烦恼不除,须用菩提以破之。破见思得实智菩提。破尘沙得方便菩提。破无明得性净菩提。涅槃亦有三:因凡夫有见思,故不见圆净涅槃。二乘有尘沙,故不见方便涅槃。菩萨有无明,故不见性净涅槃。今则真心独朗,并无一法当情。烦恼既除,三种菩提之名不立。生死皆空,三种涅槃之名亦不立。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兴慈悲以度众生。因度众生,故有成佛。然成与不成,特众生有此分别。在如来自受用体上,本无此名。故曰亦无成佛及不成佛。说成佛尚不可得,更何不成之可言乎?有轮回故说生死。非轮回便说涅槃。诸佛究竟地位,湛湛寂寂,灵性独朗,有何轮回与非轮回之可言乎? 辛二显况难思 壬一示声闻莫至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 【讲】恐承前疑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莫非得成声闻人,已出轮回者,想必能辩圆觉,不致流转耶?故呼而示之曰:但诸声闻所圆境界,于此大相远也。谓此人所圆满取证的境界,盖是以生空智,将现前身心语言,皆悉灭尽。所谓灰身泯智,使不复生,不复再来三界受生也。正是生空理所现涅槃,既云涅槃,何又说终不能至彼之亲证?当知此种涅槃,是佛权说。故法华指为化城,非宝所也。若要亲至,须再过二百由旬,方许实证所现涅槃也。此既终不能至,而妙圆觉心,说彼能辩,无是事也。 【记】声闻所证地位不一。初果及二三果,亦称声闻,是为有学声闻。至四果,则为无学声闻。如来圆觉境界,不但有学声闻不能辩,即无学声闻亦不能辩。盖声闻所证者,为生空智。但见空,不见不空。果报身在时,所住者为有余涅槃。果报身不在时,所住者为无余涅槃。因其但证偏空,不知真如妙理。灰身泯智,一切断灭,以为止境,不知前途有路而不复进。其所证涅槃,尚在变易生死之中,不能辩微细生灭。故不能知如来清净涅槃境界。 壬二况凡夫难思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 【讲】先法说。谓彼小圣尚无是事,何况凡夫劣于声闻,有思惟心,劣生空智,反欲测度如来境界,断乎不能。故以喻而形之。后喻显。萤火,似火非真。喻有作思惟,不过世智辩聪,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烧物,则是徒劳。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报,终属虚妄。须弥居四洲之中,烧者须待劫火。萤火欲烧,终无著理。喻圆觉居四智之总,证此唯凭佛智。彼有作思惟,相去远矣。有志圆觉者,应鉴此喻。 【记】声闻见思惑已尽,分段生死已出,尚不能辩圆觉。何况凡夫之有思惟心者。思惟是第七识。凡夫三惑尚在,纵有智慧,不越世间粗智,皆由分别心中流出。何能测度如来圆觉境界。萤火非火,喻凡夫有思惟心非属真心。劫火喻佛智。须弥山须劫火方烧,喻圆觉须佛智方证。 壬三显致难无益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讲】佛意以我前所说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刚藏虽非凡夫,若据彼所难,乃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不言圆觉云海者,为避繁文,特约境界言之。横竖赅穷曰大。寂,无声也,不可以言诠故。灭;无形也,不可以相显故。体备众德,用赅万有,故喻之以海。海无涯涘,境界若此,岂可以轮回心入乎?故云终不能至。刚藏闻之,宜自知所难无益矣。 【记】生而灭,灭而生,轮转不息。以生灭心,起生灭知见,欲入如来大寂灭海,如何能至。圆觉是真智,寂灭是真理。寂者口不能辩。灭者心不能思。无法不具,圆包诸法,故名曰海。由此观之,上述三难。皆是生灭知见,究何所益?故曰终不能至。须知一部圆觉,无非达摩直指之禅。离言说相,离名字相。悟尚不可得,更何论于迷乎? 己三斥非正问 庚一承示常教断妄根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讲】承上而言,用轮回心,入寂灭海,终不能至之故。所以我于诸经中,常作如是说也。菩萨众生,通指发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断者,急先务故。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无始轮回根本,即指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一切经中,皆说断故。楞严云:无始生死根本等。故佛告阿难,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凡此皆令断之意也。 【记】无始生死轮回根本者,即现前一念之攀缘心是也。若不先断此念,则无下手用功处。盖此一念放不下,正知正见,何由显现。故佛说真实用功,必须将现前一念放下即所谓离念是也。禅家祖师教人离心意识参,亦即先断此轮回根本也。 庚二因说展转露妄相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讲】有作思惟者,如识因尘有,根对境而起种种分别也。从有心起者,谓以有识心分别故,乃能起作无休。生死轮回,无不由之。故教令先断,非无谓也。皆是句,谓能起之心,及所起之思,皆是于六尘境上,现起虚妄之想,有能缘之气分,于中积聚。非实心体,名为妄想。故喻如空华,以显无实体也。佛境即圆觉,是佛亲证之境界故。刚藏之难,意皆为辩佛境。殊不知终不能辩。故喻如空华结空果,义相似也。以妄想辩佛境,岂非类于期空华结空果乎?前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故云展转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圆觉,断乎不可。故曰无有是处。 【记】不能离念,则生灭心用事,虽有妙道,终不能得。因无论如何,皆是有作思惟也。有作思惟者,从作意而知。系由第六识起,对境方照,离境即无。此非真心,亦非妄心,乃是六尘妄想缘气。所谓缘气者,以能缘之妄想,攀六尘之缘影,能所互合,昏扰扰相,属于气分。并无生灭之相,乃生灭之影也。凡夫当前乱想,皆属此种,故曰非实心体,已如空华。楞严经所谓前尘虚妄相想,即此也。今用此有作之心,辩于圆觉。圆觉乃清净境界,涅槃菩提,二皆无有,更何有此六尘缘气?莫道不能辩,纵辩得明白,亦只是妄想流出之名言耳。故曰无有是处。 庚三结斥所问非正当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讲】浮心,指缘影妄想,巧见,谓巧辩立见。言虽有种种思惟,善巧辩析,立知立见,总非真正方便。欲证圆觉,终不能至。故曰不能等也。末二句,正以结斥。意谓汝今欲辩圆觉,连伸三难。如是分别,正类虚妄浮心,多诸巧见。故非正当问也。 【记】六尘妄想缘气,全是虚妄浮心流出。纵多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欲成就圆觉方便,唯有直心。楞严经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是也。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记】本章长行所说言语甚多。今偈颂不消数语,即将前文包括殆尽。可见如来之善于说法。 己二正颂 庚一颂出由诃难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 【讲】首句谓少文而摄多义,恐其失错过故。教以当知,令留神也。寂灭性即妙觉性,不可以言说形容,故称寂灭。求于去来迷悟等相,了不可得,故无始终。由此所以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若以二句,颂可诃也。谓既无始终,汝以轮回心而思惟之,则彼妙性,亦成流转,故云即旋复也。既即旋复,讵免轮回。明其可诃,正为此耳。末二句,正诃其惑。长行乃承上显况,故云何况轮回生死垢心,曾未清净。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轮回际。正见其垢心未净也。长行云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依况意显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意显果其能入,自不生于三惑。 【记】如来寂灭性二句,最为紧要!故先呼金刚藏之名,而告以当知也。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寂灭性即妙圆觉性。寂灭就真理言。圆觉就真智言。凡夫妄想起灭,若能离念一照。问前念之灭有相乎?有可云终。后念之生有相乎?有可云始。然孤楞楞一个正念,实无终始可言也。今以生灭心说生灭法,皆是轮回境界。何能悟入如来性海耶? 庚二颂喻说开通 辛一颂实以喻通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讲】首二句全同。次二句补颂。谓恐有问云:金既本有,何用销为?故云虽本终销也。喻妙性虽本自有,被无明障,要必断妄,乃能成就。后二句亦全同长行。 【记】偈中不提空华等喻。因只须金矿一喻,便可答尽三难也。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二句,是补长行中所未及,甚关紧要!喻凡夫虽有性德,必加修德,方可成就也。 辛二颂结示正见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讲】长行云:妙心本无菩提涅槃;及无成佛不成等。总以妙性离诸对故。今偈云:同空华相,其意更妙。 【记】生死涅槃,皆属方便之说,对待之相。若有种种取舍,则非正见矣。 庚三颂斥非正问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讲】长行云:有作思惟,非实心体,已如空华。今云幻化,即空华义也。长行云:用此思惟辩佛境,犹邀空华结空果。今云何况以此诘圆觉,岂不至虚至妄。有类夫空华空果也。后二句,义颂所问非正。长行云:浮心巧见,不成方便。今云若能撇了此心,然后可求圆觉。所问非正,不言可知。 【记】诘,即三难也。思惟犹如幻化。何况所问之三难,皆属虚妄耶。 丙二示离障显性 丁一谢前请后——弥勒章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初一行半,是众中具仪可知。大悲下,谢前成信。谓约法则广为现会,约益则广为未来,故称大悲世尊。法喻重重,故云广为。觉性覆在轮回中,非机不说,纵说亦不致明了,故云秘密藏。因刚藏伸难,如来一一明示,故云开也。深悟句,谓深悟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前文诃斥等语,皆辨邪正意耳。现前四依,以此大教流通当世,即是代佛施生之能也。众生,约发菩提心修圆觉者而言。道眼,即辨析邪正之眼,指正慧也。此眼不明,焉保歧途不入?无有是处。今蒙如来上来开示,则能子贼分明,家宝无畏也。大涅槃至佛果方证,今虽未证,则无复怀疑,故曰生决定信。由此进修,可免生死,不致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矣!世尊若诸下,是请后也。分二:先备陈所请。菩萨众生,举所被之机。大寂灭海,即前文圆觉境界。前云入,此云游者,谓解行相成,任运而入,自在如游戏也。前章佛示以先断轮回根本。大士意谓:我等已闻此意,尚恐初学未能领会,故尔代问。云何当断,此总陈也。别陈复具三义:一云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二云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曰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至后如来答处自见。唯愿下,正请希悟。唯愿者,显愿之专。余皆不愿,独愿此一件事也。既接现前,复拯末世,断爱欲因,出轮回苦,名为救世大悲。不舍者,殷殷系念,干干不息也。慧目即道眼。不驰外境曰肃。肃、严也。无多内染曰清。清、净也。用斯成观,自能照曜心镜。谓以正慧为能照,以心镜为所照,即心地开通义也。心地开通,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曰圆悟无上知见。作是下四句,显殷可知。 【记】此章所言,于我们凡夫,最为切要!盖凡夫所患,即是不能断爱欲。用功宜从此下手。弥勒恐末世众生闻轮回根本之言,而不知断法。故代为请问。断轮回根本,首在离障。障有三: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因此三障缠绕,圆觉性乃不得显。此云二障者,烦恼障即事障,所知障即理障。由此二障,造业招报,轮转生死。故障不离,则性不显。然此性本人人同具,凡夫迷之而不减,圣人证之亦不增也。如来说法,必依四悉檀。令众生得益。一世界悉檀。令人得欢喜益。二为人悉檀。令人得生善益。三对治悉檀。令人得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令人得入理益。弥勒即谢前所闻之法,能令大众得此益也。大涅槃,是我家藏之宝。从此自悟,可以自受用,不畏贼窃。故曰无畏。大寂灭海,即前文圆觉性。前言入,乃是悟入。今云游,乃是修证。悟入属解,修证属行。三种陈请者,一、自初学佛以至成佛,动经尘劫。当其未了生死根本之际,不知于诸轮回中,有几种性。二、发无上菩提心,修无上菩提行,不知中有几等差别。三、欲证菩提,必度众生,故须回入尘劳。但不知有几种教化方便。戒定慧名三道。故慧目即道眼。慧目为能照,心镜为所照。照耀心镜,即是教人修观。我心如镜,慧目亦如镜,互相映澈,所谓光光相射也。无上知见,即佛之正知正见。所谓三智(一、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二、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三、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一心。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一见也。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寂灭海唯佛独证,故称如来深奥。众生久隐情识,佛亦常不开演,故称秘密。一悟则辉天鉴地,等佛知见,故又以微妙称之。现前闻之,欲爱不萌于心,故曰洁清慧目。传之末世,生死不系于众,故云永断轮回。正慧分明,照曜心境,故云心悟实相,实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直证无生,于无生理,忍可于心,故云具无生忍。余可知。 【记】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乃佛果上自受用功夫。唯佛独证,无人能知无人能到。弥勒代众请问,即欲如来将自受用境界,令众生一同受用也。众生因三惑所障,见思障慧眼,尘沙障法眼,无明障佛眼,故慧目不清。实相,即寂灭海之异名,即真空理也。无生忍,众生未尝不有,故云具。初地菩萨得少分光明。八地以上得究竟证。圆教则初住亦证无生忍。 丁三应请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示当断轮回 庚一略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讲】无始指晦昧真心以来。晦昧真心,转变妄想。恩爱贪欲,由兹繁兴,故以种种言之。恩有二:一报上之恩,如父母师长。二惠下之恩,如子孙男女。然有恩即有爱。或爱上贪财物欲行孝敬。爱下贪利禄欲全育养。凡此皆牵连生死,招致往复。故云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此爱欲为轮回之本,已略明矣。 【记】轮回不但六道众生有之,即出世三圣亦不免。六道众生,受分段生死。生生死死,循环不已。二乘圣人,生灭灭生,其相微细,则有变易生死。诸大菩萨,无明未尽,亦在轮回之中。六道凡夫,恩爱贪欲,粗而易知。出世三圣,恩爱贪欲,细而难知。自最初一念不觉晦昧圆觉真心时,曰无始,言不能究其始也。由是迷本觉为不觉。蔽妙明为无明。由无明变现妄想,以生恩爱贪欲。所以世尊割爱出家,先断贪欲,以其为轮回根本故。爱之一字,九界皆有之。众生无论矣。二乘圣人,欣涅槃,厌生死,亦是爱憎。诸大菩萨,求神通,有法爱。不过凡夫是事爱。圣人是理爱。事爱招分段生死。理爱感变易生死。 庚二详示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讲】上虽略明,语意含蓄,恐众不了,故复明明详示。首句先举依报。次举正报。故云一切种性。如楞严十二类,今则但举四生。经云:卵唯想生。胎因情生。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又云:动颠倒故,和合气成,飞沉乱想,故有卵。欲颠倒故,和合滋成,横竖乱想,故有胎。趣颠倒故,和合暖成,翻覆乱想,故有湿。假颠倒故,和合触成,新故乱想,故有化。此种等类,凡有性体有形命者,莫不以婬爱之因为正成,故云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四生皆是果报,总以情想为因心也。情想即是欲爱,故为轮回之本。此应当警觉而知之也。 【记】一世界如是,多世界亦如是,故云若诸世界。一众生如是,多众生亦如是。故云一切种性。性即十二类生。今但举四生,四生是果报之相,皆不离情想二因。或情多想少,或想多情少,或以情合想,或以情离想,由此转变而成十二类生。卵以想成动颠倒,飞则上升,沈则下堕。胎以情成欲颠倒,人为竖生,畜为横生。湿以合成趣颠倒,向上则翻,向下则覆。化生托□全是假颠倒,舍其故,趋其新。人道,畜道,皆具四生。地狱道只有化生。六欲天亦化生。阿修罗具四生。鬼道有胎生,有化生。此章开宗即搔著众生痛痒。欲用功,的确须从此下手。减一分爱,即多得一分福。多一分爱,即减少一分福。轮回以爱为根本。轮回有粗细不同,由爱有粗细不同。爱由无明流出,而造四生之果。复由四生转熏无明,而成种子。菩萨之理爱,自转相至现相,能所既立,遂成微细之爱。菩萨修行,即断此微细之爱也。人类之爱最重。爱渐轻渐升,至大自在天而爱最轻。初禅至三禅,亦皆有爱。至第四禅舍念清净,即是舍爱,然仍有微细之爱在。四禅以上,方能舍尽。然四空天之爱空,亦仍是爱。直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微细之爱仍未忘。故不出轮回。唯超出三界,得阿罗汉果者,方出分段生死而舍爱。然阿罗汉喜涅槃,即权位菩萨,上求佛道,仍是法爱。无明未破,不出变易生死。直至证佛,方破微细无明,而爱方永断。 庚三结成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讲】或问爱不自生,因色而起。色盛则爱,色衰则不爱。爱既不常,何能为轮回之本?故示之以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诸欲者,对前婬欲而言。此欲以外,更有可欲之声香味触等,皆足以助发爱性。是爱性所以常相续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续,谓其为轮回之本,不亦宜乎? 【记】婬欲只一。若无诸欲助之,则爱根或有能断之时。唯有诸欲助之,故不能断。 己二示轮回几性 庚一显爱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讲】承上所云,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相续者,以爱性无有断故。如婬一事,原因相爱而生,不爱则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婬欲而有,无欲则身尚不有,命将安寄。然众生莫不爱命,爱命即须保身,是为还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为行欲之本故。是知爱欲为将来受生之因,爱命为将来成身之果。此爱心所以不断,而生死所以常相续也。 【记】以下三请是别请。答是别答。恒人只知有轮回,而不知轮回有几种。实则凡圣同居,有分段生死。二乘方便,菩萨实报,有变易生死。皆轮回相也。今弥勒所问,如来所说,是轮回性,不是轮回相。性、因也。相、果也。婬欲是生死正因。诸欲助爱是助缘。有正因,招胎生之实果。有助缘,招诸业之报果。欲者,业也。为生死之业因。欲因爱生,爱者,惑也。因惑造业,因业招报,三世牵连,相续不断。由种子生现行,现行复熏种子。惑业苦三道,永不能离。若非闻佛法,修奢摩他行,决不能免轮回,出生死也。何以故?爱心无有断时故。若非遇佛出世,或闻佛说法,依法起修,岂能断哉?婬欲生于相爱,提起欲字,令人可惊可惧!众生怕死,故爱命。爱命保身,即造种种之业。此节总标轮回之性。 庚二依轮分性 辛一恶种性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讲】上显爱性相续,即是在轮回中。此辨有几种性。先明第一。故云由于欲境,谓可行欲之境也。即指男为女境等。此境有可意与不可意。不可意则背我爱性,名违。可意则合我爱性,名顺。其次言境背爱心者,且约违境言之。或赋形失丽,或决志不从。或横生间阻。失丽则立时生憎,不从则败兴怀嗔。横间则不遂衔怨。故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毁其形体,或坏其名闻,或设计而妄生图谋,或依势而责彼父兄,甚至潜伤其命,盗削其家,株连彼之亲族,负累伊之官长,士善永绝,十恶繁兴,故云造种种业。上品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虽不言而可知。 【记】恶种善种不动三者,皆轮回之性。此性不断,轮回不出。欲境,即五欲之境。五根门头所对者为实境。意根所对者为法尘。因我欲而对彼境。因彼境复起我欲。男以女为欲境。女以男为欲境。违境固招苦报,顺境亦然。盖爱益深,业益重,故此报极苦。不过为一点爱情,一丝欲念,乃致轮回无时得休,令人寒心!有志于道者,切勿为爱所惑,招三途之苦也。 辛二善种性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讲】知可厌者,或阅经教明言,或闻师友开示。知婬欲为恶道之因,深生厌离。设闻有离欲之道,便起心爱慕而欲行之。由此舍因欲所造之恶业。乐离欲防婬之善行。转十恶业,成十善道。上品升天。中品生人。下品生修罗。亦不言而可知。此中天唯六欲,人该四州。且约欲界言之,而曰爱曰乐,仍未离爱性也。 【记】恶与善,皆出吾人现前一念。虽其性不同,然皆不离爱。恶是苦因,招苦报。善是乐因,招乐报。然乐非可久乐也。此善种性,全仗一知字。不但知违境能造业。且知顺境亦能造业。如婬欲彼此顺意,恩爱绸缪,何日得了?则亦必造业。业愈深,招报愈重。若违若顺,无非招三途果报。知者,众妙之门,亦众祸之门。今此知字,是就好一边说。即知欲之为害,能生厌离也。因厌欲,保持此厌欲之念,不造婬欲之业,且修防欲之道,故云爱厌业道。不遇良师益友,虽能转十恶业,成十善道。然仅成世间之善,升天亦只升六欲天中之地居天,即四天王及忉利天也。因其散心修善,不是定心修善故。若升夜摩,兜率天,非修定心善不可。修人道须持五戒。不持五戒,则得人身难,失人身易。吾人皆由夙世善因而来,不可不知此义。阿修罗间于天与人之间,善中带恶业。 辛三上善性(又名不动性)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讲】天上人间,皆由爱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猝至。故知诸爱,甚可厌离。由此舍下界爱,希上界定,故曰弃爱乐舍。以上界定,皆以舍为主故。如四禅从粗向细,渐次舍身。四空渐次舍心。还滋爱本者,乐亦是爱。谓爱修舍定,还以滋生爱本。爱本指上界身心。如禅天舍下粗身,受上细身。空天舍粗心,受细心亦尔。然既有身心,还能生爱,故以爱本称之。便现者,以修舍定为因,现有为善果。以未达轮空,终属有为,不得解脱。但较之下界果报,渐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 【记】此段所言,从六欲空居天起,直至非非想天止,故名不动性。得力处亦是一知字。造诸恶业堕三途者,名苦苦。善业虽生天人,亦不离苦,名坏苦。故诸爱亦须远离。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陰炽盛也。初升六欲天时,以为天报可乐。及五衰猝至,则自知苦境来矣。五衰者,头上华冠萎,腋下有汗,衣裳垢染,身有臭秽,天女生厌,天座不愿久坐,是也。至此心中异常焦灼,夙世恶业现前,难免堕落三途。厌者,离其爱。恶者,恶其爱。若不遇良师,仅知弃爱乐舍。即此乐字,仍旧是爱。故云还滋爱本。四禅,四空,皆以舍为主。舍是放下,本是好事,但其放下,不知将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一切放下,但知舍下希上耳。厌下界之苦粗障。希上界之净妙离。修觉观功成,身心合一。则由欲界升色界初禅,名离生喜乐地。到此,方知觉观属火,不能免大三灾之火灾。于是舍觉观,修二禅,身心合一,名定生喜乐地。然尚有乐心在,乐属水,不能免水灾。于是舍乐,修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到此,又闻天王说,仍不免风灾。于是舍三禅寂灭之乐,又修四禅,不但无苦,亦且无乐。将乐舍尽,名舍念清净地。殊不知至此虽免三灾,仍是凡夫定。乃有为之善果,非无为之善果,故名增上善果。生此有五百大劫之寿。劫尽,定力又衰,仍入轮回。于是有志天人,又舍色界之细身,修上界之四空。虽无色蕴,尚有想在。次第舍心,至非想非非想天。有八万四千大劫之寿。劫尽,仍堕轮回。以其舍之一念,犹不离爱也。故云六欲诸天受五衰。三禅尚且有三灾。假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所以净土法门,为末世众生修行最便之路。盖众生若令持戒,戒不易持。若令修定,心易散乱。若令修慧,则所知障重。唯有仗弥陀愿力,超出三界,往生西方。纵使下品下生,在莲华中,不过十二劫。莲华开时,即能见观音大势至二菩萨。永免轮回矣。 庚三结断当先 辛一正结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讲】古德云:假若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真实语也。以非非想天人,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故云皆轮回故。由此所以流转六道,故曰不成圣道。谓常在生死也。是故六道众生,发心欲脱生死,非断欲断爱不可。故云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而结示之。盖以断贪欲,则下界无根。断爱渴,则上界绝绊。有志出生死者,不可不知。 【记】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先断欲。然有一丝之爱未断,便是生死之根。此根不拔,终结生死之果。故又须除爱渴。 辛二通妨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讲】或云,菩萨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于欲爱何?故此预而通之曰。菩萨涉世,必是变化示现,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爱为本。所以示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怜愍爱欲众生,令彼悟爱欲之苦,渐舍所爱。假诸父母妻子,示有世间贪欲,使人易信。四摄法中,同事摄故,妙严转邪,即其证耳。 【记】上来所讲三界众生,欲免轮回,先断爱本。何以菩萨示现度众生时,亦有妻子,岂非欲爱乎?今释此难,名曰通妨。菩萨入世度生,如月映水,如镜现像,来无□,去无踪,故曰变化。彼是示现,虽有妻子,而非欲爱。四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己三示修佛几等 庚一断迷成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讲】佛意以若诸末世众生,实有欲爱,非菩萨比。设欲修佛菩提,必要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所以必要舍欲除爱者,有二: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断轮回。二者期在勤求圆觉。此二意均须舍欲除爱,令心清净。以圆觉境界,能于清净心求,便得开悟。盖以不悟圆觉,终滞有为,不能修菩提故也。 【记】舍诸欲,则不造世间恶业。除憎爱,则拔去生死之根。男见男则憎,见女则爱。女见女则憎,见男则爱。中陰入胎,即由一念憎爱。彼见男女交欢时,一念发生,无论憎爱,均能流入母胎。此名润生无明。欲不除则身不净。舍不除则心不净。不清净,则与圆觉不相应。因圆觉乃清净境界也。 庚二因修显别 辛一总标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讲】一切众生,总指修菩提者。差别未分,故总以众生名之。大疏去:但缘不了本觉。自见定是众生。遂欲断障求真,厌凡爱圣。指此为本所贪也。由此贪欲不同。或初修未离凡位,或入圣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误入邪宗。故曰显出五性差别不等。此答几等差别。或曰:悟圆觉而修佛菩提,应当平等。何故复有差别?故佛以二障浅深释之。意显理由顿悟,事必渐修。由渐修故,依二种障而现浅深也。 【记】由本贪欲之本字,即一念不觉,蔽妙明为无明之本无明也。六道众生,堕于依他起性,身心皆是无明,故云发挥无明。于此起修,不能不以幻修幻。众生之见不忘,遂起种种差别,并非觉性有差别。直是迷悟之中,显出差别耳。 辛二别明 壬一别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讲】理障,亦名所知障。然所知非障,执则成障,致令知见不增,故云碍正知见。事障,亦名烦恼障。能障真如,起诸烦恼,致令生死不断,故曰续诸生死。 【记】五性差别,由二障而生。知发于心。见出于眼。我之知见发生时。若更有高于我者,当谦让请益,即不碍正知见。若自以为是,则所知所见,皆成为障。见思障真谛理。尘沙障俗谛理。无明障中谛理。无明为理障,即法执。见思为事障,即我执。凡夫所有,见思事障居多。菩萨所有,无明理障居多。故分理事二障。以理障故,不能亲见本来面目。以事障故,不能了脱生死。 壬二别明五性 癸一总征 云何五性? 【记】此科文说明五性。所谓五性,即我佛于自定经名中有云:此经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是也。原性之本体,则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并无差别。言一犹嫌其赘,更何有五?但性体虽无差别,而因众生修证次第,从迷得悟,在功用上则有种种差别。盖性德无差别,修德有差别,故种种差别,皆言修德,非言性德。从迷边说,非从悟边说也。然有差别,即无差别。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也。众生同具本觉。因一念无明,迷本觉而为不觉。今或因悟道而有始觉。或因分证而有随分觉。或因流入邪途而有外道性,此所以种种不同也。 癸二分释 子一凡夫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讲】此约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得。谓修德无功,性德未显。六即中理即佛也。既未断障,不入五性之数,浅深未分故。 【记】凡有内外之别。此指外凡性。未断二障,不入五性之数。所谓五性者,乃下文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未定性,阐提性也。五性中最浅者,应由内凡算起。以二障虽未断,而已能伏,外凡则尚不能伏故也。外凡最低者为理即。最高者为观行即。而名字即位其中间。凡夫为二障所迷,丝毫未觉者,谓之理即。因仅具有性德,而毫无修德也。至初发心人,已闻觉性之名,而未悟其理,则为名字即。既闻名字以后,从此而修观行,是为观行即。然二障尚在,总皆外凡。按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子二闻缘性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讲】众生,仍指初发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廛垂手,唯欲永舍贪欲。如小乘初果,则云不入六尘。况复二三果等。其本欲永舍贪欲可知。先除事障者,贪欲为烦恼之首,烦恼断则生死亦断,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复进求,故云未断。由此但悟人空,离于分段生死,证入声闻缘觉。故云未能显住菩萨境界。此科摄五性之二:一声闻。二缘觉。因同属小乘,故合明之。 【记】此指声闻缘觉二种而言。自内凡位起修止观,降伏二障。虽不能亲见妙性,而相似现前。即楞严经所谓情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还一,六用不行是也。声闻初果,顿断三界见惑,亦得人空,名须陀洹。此云预流,谓初预圣流,名见道位。再进,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惑尚在,犹润一生。是为二果,名斯陀含。此云一来。再进,断欲界思惑尽,不复还来欲界。是为三果,名阿那含。此云不还。既得三果。住四禅地。用多念无漏,去多念有漏。得根本智,了此一念无漏,一念有漏,遂入五不还天。进断上界七十二品思惑。得四果,名阿罗汉。谓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从此用功,证辟支佛位。缘觉有二种:一部行缘觉。二麟角缘觉。又出有佛世,谓之缘觉。出无佛世,谓之独觉。此等声闻缘觉,但见空,不见不空,故为小乘。于二障中,先断事障。事障者,即见思二惑也。二惑既净,事障方除,唯理障未断。界外无明,完全尚在。故曰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子三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讲】众生,偏指有大根人。众生虽言一切,独取已发大心,要求无上菩提。故云欲泛觉海。佛意以圆觉如海,显其容纳分流。而修习趣入,即同浮波泛浪,先当发愿等,正如来明示方轨,令末世仿行也。大乘根器猛利,愿乐精勤,二障同伏同断,故勤断二障也。不似二乘劣器,但念空无相无作,先断事障,急欲脱离分段,出三界以自避耳。历三贤位,种习现次第分伏,如石压草,石不动而草不起,名为已伏,谓已能治伏也。既能治伏,进成见道,故云悟入菩萨境界。此约初地说。从初地至十地,渐次进断二障,入妙觉位,名为永断。谓现种习尽,如金出矿,故云即入如来大涅槃也。 【记】破界外之见思,与界内之见思不同。界外见思为住地无明,最不易破,须断生住异灭四相故也。凡夫发心欲泛如来大圆觉海,事虽甚难,而本同具有圆觉性。圆觉之体,离过绝非。圆觉之相,竖穷横遍。圆觉之用,用等恒沙。因其三者皆大,故名曰海。欲泛此海,中间须经烦恼之流。风浪既大,且有五百由旬之广。须发大愿,立大志,修大行。发愿为修行中之最要者,所发之愿,即四弘誓愿也。发此誓愿,志在成佛。欲成佛,必先度众生。欲度众生必先断二障。断之之法,不外于四正勤。(未断恶须令断。未生恶须令不生。未生善须令生。已生善须令增长。)未断之前,须藉如幻三昧之力,方能调伏。菩萨断障,所历地位,为三贤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住修空观。十行修假观。十回向修中观。空假圆融)是也。菩萨入初住时,先断见惑,断除灭相无明。从二住至七住,断界内思惑,伏界外思惑,灭异相无明。是为二障已伏。八住伏界内尘沙。九住断界内尘沙。兼伏界外尘沙。至十住则有出假神通游戏度生。然界内事障虽除,而界外理障未除。所谓住地无明者,极不易断。必须历劫修行,进破界外无明。由此经历十行十回向,断得一分无明,见得一分圆觉,是为悟入菩萨境界,入初地位。直须破四十一品无明,方能断尽住相无明,净除理障。而最后尚有生相无明,更须修金刚三昧以对治之,二障始可永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子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讲】此通指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能,故浑言众生。圆觉是人人固有之性,不假修成,故曰皆证,谓理证也。其所谓修者,不过净治现业习气耳。初发心人,必先逢遇良好师友,切磋琢磨,方成良器,故师友不可不简择也。如下所明。若言三乘知识,即以谛缘度为因地之法行。学人依彼所作,尔时修习,便成三乘渐教人也。若遇如来无上知识,示以正修行路便成佛果顿教人也。故此科不定性。足见根性原无大小,全凭师友为缘。亲之近之,诚不可不慎也。 【记】此科释不定性。原众生之性,本皆不定。若论大圆觉性,人人同具,故曰皆证圆觉。然众生所具之圆觉,乃是本来之性德,必须加以修德,方为能证。而所谓修者,要不过净除流识习气而已。修行必资师友,故以得遇善知识为最要著!善知识亦有种种。如遇声闻阿罗汉,则教以修四谛为因地法行。遇缘觉,则教以修十二因缘为因地法行。遇菩萨,则教以修六度为因地法行。又三乘诸教,有顿渐之不同。遇通教善知识,则以无言说道。遇别教菩萨,则教以发广大心。此二者皆属渐教。若遇圆教菩萨,则教以先悟圆觉之理,任运断惑,圆伏五住烦恼,此为顿教。再上而能遇佛,则不教修声闻缘觉,亦不教修渐次,而教以修如幻观,开如幻众,作空华佛事,建水月道场,不住相而布施度生,是为无上菩提正修行路。外不住境,内不住心,名之曰正路者,历五十五位菩提路也。众生根器,无论大小,皆成佛果,此圆顿之因地法行也。 子五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讲】众生,仍指初发心人。言发心求道,必先求师友引导。不意善友不遇,偏偏遇到邪见外道,指示入门,故云未得正悟。西竺,如方论师,口力师,事水事火等,虽有修习方法,但是邪悟而已。可见声闻缘觉等,虽大小有异,仍为正悟。以是佛道种性。堪成佛故。此非彼比,故名外道种性。谓心游道外,定性不移。由此障佛种子,不得成佛。故教中称为无性阐提,以其无佛种性,谓断善根人也。邪师过谬者,如此方之邪教,以利惑人,受其惑则丧心失志,故非众生咎也。初心人当善避之。 【记】阐提此云断善根,弥戾车此云恶知见,亦阐提类也。众生性既不定,须得善知识为之诱导。不幸而遇邪见,不得正悟。所得之觉,是为邪觉。所悟之理,皆属邪理。所闻所见,皆属生灭。或著于有,或堕于空。或起于二边。或谓心外有法。是为邪悟。迷真著妄,将妄作真,不遇佛乘,不闻佛法,成为外道种性。毁谤正法,堕落三途,是真所谓可怜悯者,咎由邪师,不在学者。 癸三总结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讲】最初发心,本为求佛菩提。但以遇缘差别,致成五性攸分。毫厘之乖,天地之谬。真似不可不辩。邪正不可不审。大士致问,良有以也。 【记】总答上文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己四示入尘方便 庚一应问开示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讲】准前问云: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今示之曰: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唯以大悲为主。违大悲,不能入尘。无方便,不能度生。故云唯以大悲方便也。方便有三。入诸二句,名入世开发方便。谓入有情世间,度诸凡外。入正觉世间,度诸三乘。入器界世间,普度一切含情抱识。开发未悟者,菩萨以滞著二边,或未离但中法爱,亦邪悟所摄。余可知也。今云开发,令得正悟,不被邪悟所惑故。乃至下,名示形同事方便。谓示种种形,如观音三十二应等。现正信男女,与出家二众,依戒定慧,修诸正行,名顺境界。现外道魔王,与六群比丘,依贪嗔痴,作诸非法,名逆境界。同事者,同顺同逆。无非蜜摄其心,易信从故。化令句,名化必究竟方便。谓教化众生,令成佛果。所谓如一未成,终不泥洹也。依者,不背义。无始者,遥指多劫以前,至今不纪时代故。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等,唯依最上一乘发心,故以清净称之。愿与法界众生,同得菩提,故又以愿力称之。谓无始所发愿力,若化不究竟,则大愿背矣!今云化令成佛,故曰皆依。谓所发之愿,皆不背也。 【记】此发明教化方便也。不大悲不能入尘,不方便不能度生。度生以方便为首,入尘以大悲为宗。开发者,未悟使悟,悟偏使正是也。菩萨修行,原为度生。然欲利人,必先自利。及修行圆满,则乘其愿力,回入尘劳。开发方便亦有三:一入有情世间,开发凡外。外道不了唯心,凡夫念念著有,不悟真空,故菩萨开发之也。二入正觉世间,开发三乘,使其融空假而入中道。盖声闻缘觉,但滞于空,不见不空。不空尚未之见,更何论乎中?故菩萨必教化之,使之出假入中,断变易生死。又渐教大士,贪嗔痴尚未尽断。例如说勤求佛道,即贪也。鄙二乘不能求佛道,嗔也。不了众生皆有佛性,痴也。菩萨教化之,令舍三毒,悟中道之理,不住二边,所谓一中一切中也。三入器世间,普度一切。菩萨本是法身大士,为众生故,回入尘劳。示现种种形相者,即如观音三十二应是也。同事为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一,举一以概其余也。 庚二为机劝修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讲】现在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当在末世。今劝末世众生,发心应当遵依,故云若诸。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萨,发菩提心耳。起增上心,全凭愿力摄持,故又劝以当学菩萨,发起大愿。大愿宜云何发?故云应作是言。是言,即所愿之词也。愿住佛圆觉,即为最上乘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故。愿求善知识,得正知见,开示正修行路故。设遇外道,不免误入阐提。遇二乘,多滞小道。故皆以莫值为愿。依愿修行,宜先自利为急。二障宜先伏后断,若能已伏,便能悟入,由三贤而入初地,故云菩萨境界。若已永断灭,由十地而至等觉,故曰障尽愿满。升进曰登。等觉亲证佛果,不隔余位,故云便登法殿,即常寂光也。无二死曰解脱。无五住曰清净。法身所依曰法殿,指他受用土也。大圆觉妙庄严者,即自受用土。以因行修圆融三观,果上有微妙庄严。乃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故又名大圆觉妙庄严域。域,犹境界疆场也。 【记】此段文因上有五性差别,故特劝修。我等处此末世,既知圆觉是本有之心,全体具足,不欠丝毫。由此二六时中,刻刻用功,常住圆觉。此圆觉既是本具,自有体相用之三大,故曰大圆觉。悟得此理,依此起修。起,发也。即发菩提心是也。欲成佛道,须发无上之菩提心,故曰增上。发清净大愿者,即四宏誓愿也。愿我以下,即所发愿。六根门头,念兹在兹,方为住佛圆觉。清净法殿,即是大圆觉海。从此方能证得自己大圆觉性,修德既具,性德方现,名曰妙庄严域。弥勒一章,最为切实,无一委曲相,为诸经所未有。先教断轮回根本,知二障,分五性。令众生发愿,同证圆觉。自众生以至成佛,其义皆备。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记】长行甚详,偈颂从略, 己二正颂 庚一颂当断轮回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讲】初五句,正颂轮回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脱。贪欲为轮回根本,由不断故,堕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脱久在轮回。此其所以当断者,已可见矣。后四句,翻颂前轮回种性。前云恶性,善性,不动性,此三种性,皆由不断贪等轮回根本也。设若于此,发勇猛心,立决定志。修戒定慧,永断贪嗔,及与痴爱。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别种性之报,而成佛道也。故云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记】纵使能修,半途而止,仍不得大解脱。憎爱是润生无明。 庚二颂修佛几等 二障永消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讲】长行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及至云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约义略颂也。 【记】不断二障,成凡夫性。能断事障,成闻缘性。能断二障,成菩萨性。遇邪师成外道性。恶知见成阐提性。正悟者,不依于空,不落于有,得中道也。涅名不生,槃名不灭,即大圆觉海。 庚三颂入尘方便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人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讲】初三句,颂应问开示。菩萨指因圆果满,回入尘劳者言,前云入尘以大悲为主,现起三种方便。此三方便,全凭愿力摄持。故今云愿人生死以略之也。后四句,颂为机劝修。应遵菩萨发愿度生断障,庶不堕于爱见之悲。障尽愿满,便可归大圆觉妙庄严域矣! 【记】末世众生,不必急于求悟,先在勤断爱见。盖凡夫著爱。外道著见。爱为思惑根本。见为见惑根本。爱见既除,则二惑根本除矣。 丙三示顺觉显性 丁一谢前请后——清净慧章 戊一具仪谢前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讲】初一行半,众中具仪可知。次二行文,谢前成益。广说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诱之意。六道何以轮回?五性所由浅深,皆属不思议事。不见者,从前未见广说。不闻者,从前未闻详示。今则既见广说,又闻详示。故云我等今者;蒙佛善诱。善诱者,诱引有序,即前广说。前文所谓恩爱贪欲,渐致六道轮回,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皆善诱意也。又闻回入尘劳,唯依大悲为主,现起三种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证觉。不禁圆解内发,轻安外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记】弥勒章离障显性,是反显。此章顺觉显性,是正显。圆觉妙心,佛生同一,圣凡不二。有情无情,同是一性。唯须成佛以后方知。至于我辈,不过由研究大乘经典而知之耳。所谓本具之话,非证后之话。有情无情,虽同是一性。然在有情则称觉性。在无情则称法性。法性无知觉,故谓之法、即不觉之义也。夫有觉性与法性之分别者,即由二障所缠。如眼有翳,自障见性,与空相隔,而见空华。圆明觉明,分而为二,亦复如是。其实不二而二为二,二而不二则一。一者其体,二者其用也。前章离障显性,分出种种差别。此章顺觉显性,到得究竟,只是一性。未到究竟,亦有多性。与前章相反相成。前章就众生界中,与众生切实谈性。断其爱欲,以除轮回根本。乃众生离障初步功夫。是在相边显。此章自众生以至成佛。不谈爱欲而谈本有之话。是就性边显。然相本无相,只是一性。众生不了,乃著相迷性耳。清净慧之慧,即从根本智,发挥后得智。智即性光。在凡夫第六识用事。第六识为心王之一。本不自动作,作善作恶,多由佐使者所为。故有二十六恶心所。十一善心所。恶心所中,根本烦恼六是首领,余是扶助。善心所第一即为信。而自己受用处,则在别境之慧,作用亦最大。六识能分别善恶邪正,全仗此慧。然亦视佐使如何。若二十六恶心所用事时,则信成邪信,慧成邪慧。今清净慧菩萨。从根本智光发出之慧,即始觉智,照于本觉心体。念念当前,照而常寂。化恶成善,化染成净。破世间之事障,出世之理障。故此顺觉显性,非清净慧不能当机代众请问也。欲爱不易离。众生界中,能离者已是不可思议之人。所离者已是不可思议之事。智慧发于中,轻安形于外,故曰身心泰然。 戊二请后显殷 己一请后增益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讲】现前大众,非一方来,故曰诸来。各及眷属,主伴重重,故曰一切。或为请法,或为听法,故曰法众。或求增益,或希重宣。显前章如来已说,会众已各受益。此又为末世众生请也。良以如来在世,三业殊胜。诸来法众,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瞆耳全声。至于末世,恐未能尔。故再问从生至佛,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一切众生者,从凡夫起问。台教颂云:“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乃藏通内外凡,别圆外凡位也。又云:“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在藏通已入圣流,在别圆犹在内凡也。又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在别圆尚在内凡,在通教三人同断思惑尽,在藏教已臻极圣也。永嘉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正此谓也。今云及诸菩萨者。颂又云:“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行不知名”。正指此意也。约位从初住至等觉四十一位。约断证别初地与圆初住相等。妙觉与二行相齐。圆教三行,别教不知名字。况后位耶?更须进断三十品无明,方证圆教极果。即此谓如来世尊,所言所证所得,差别之相若此。今经本属别圆二教。所以引四教颂者,慧学之流,不可不知,无妨带说。所证,断惑证理也。所得者,修因得果也。云何差别者,理有浅深,位有高下,此问能被之教。众生,指所被之机也。末世众生,不见如来三业殊胜,诚属可愍。正是所为,故云令也。闻此圣教者,时至机熟,转从四依边闻。随顺开悟者,随圣教边,开悟所证之理。庶几渐次伏断,入所得之位矣。故云渐次能入。 【记】得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所谓理则顿悟。事须渐除。此所以有渐次能入之请也。请法指上首。听法者指眷属。前章五性差别中之菩萨性,即法王圆满觉性,然是反显。众生不悟者,必仅就破惑边看,不从本智上看,故请重宣。凡未入位者,皆称众生。众生亦有所证所得。此专指发心用功之人言。众生甚多,故云一切。众生即五蕴中人,五蕴结聚一团,成众生之相。藏教七贤,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四、暖位。五、顶位。六、忍位。七、世第一位。前三外凡,后四内凡。藏教初机之人,佛本欲教其修四念处功。因其妄想太多,业障太深,故先令修五停心观,以伏其心。五停心者,多散令作数息观,眼观鼻,鼻观心,数鼻端出入之息。但出入不宜并数。或数入息,不数出息。或数出息,不数入息。令心击于一处也。多贪令作不净观,吾身自内至外,脓血尿粪,无一处干净。譬如净瓶,外观虽美,中藏臭秽。瓶若一破,人皆掩鼻,不可向迩。贪欲最甚者为色。故男观女,应作不净想。女观男,亦应作不净想。贪心自可渐息。多嗔令作慈悲观。多痴令作因缘观。多障令作念佛观。多障众生,并息亦不能数。则令念佛,观想圣容。若又不能,则老实置佛像于前,对之礼拜。是知五停心法门,为下手最好工夫也。其次则修四念处。钝根者,一观一观,分别修之,为别相念。利根者,修一观则通四观,为总相念。修之久,观行起,心已调伏。譬如两木相摩而生火,即为暖位。藏教名为初机相似位。二六时中,念兹在兹,一刻不敢放松。观行极纯,则为顶位。到此尤宜耐烦,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为忍位。有上忍中忍下忍。下忍修十六行观。中忍修三十二行。伏三界见思惑。再一刹那,进世第一位。通教初干慧地为外凡,抵藏教前三位。次性地为内凡,抵藏教后四位。别教十信位,圆教五品位,位次相等。皆属外凡。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伏者,伏界内事障也。在藏教小乘。虽五停心中,有念佛一法,尚未有净土法门。此法门,直至方等时方开。须陀洹,藏教之初果也。前是伏见惑,至此乃能断见惑。预于圣流,名见道位。从世第一后心,用八忍八智,方断八十八使之见惑。眼见者不是惑,见逆顺境而意根分别好歹起执著,乃为见惑。因执著而起爱憎,即思惑。因见思惑,遂造种种之业。藏教初果,在通教为三地四地,即八人地与见地也。在别教为初住。圆教为初信。通教何以有三四地两位,因有利根钝根之别。八人地是利根人,闻而即断。见地是钝根人,必用功后方断。然利根人亦仅断欲界粗惑,能不起分别。至上界五十六使微细见惑,则不能断。正使方休,习气未除,要不能不堕落地狱道饿鬼道,莫能自主也。藏通以断三界思惑为究竟地。别圆则须断根本无明。故藏通极果,仅抵圆教二信至七信,别教二住至七住。圆二信至七信,别二住至七住,四住烦恼,自然齐断,尚是内凡。在藏教已证偏空理,得阿罗汉果。藏教以阿罗汉为极果。通教以离欲地为三果,已办地为极果。四住者,一、见爱住。二、欲爱住。三、色爱住。四、无色爱住。证但空之理。是为偏真。自以为涅槃,不知实变易生死也。既断思惑,则断界内尘沙。尘沙本自无惑,因众生见思烦恼习气,多如空中之尘,恒河之沙,故名为惑耳。证阿罗汉果者。界内尘沙,随思惑断尽。界外尘沙,不过能伏而已。至此地位,本可以教人。然彼自苦中出,视生死如牢狱。明知众生之苦。不肯再入世而度生,因无大悲心故。三藏即指藏教。藏教以证偏空为涅槃。不知无明之名。故云:“若伏无明,三藏则劣”。四教中内外凡,皆众生之位次。经文言及诸菩萨,则但讲别圆,不讲藏通,别教以中道观智,照中道谛理,破一品无明而登初地。圆教初住,已与之齐。故云别地全齐圆住平。别教八住至十回向,方伏初地无明。而圆教则仅八信至十信三位。圆教初住至十住,各断一品无明。与别教十地齐。故云无明分断。圆教八信至等觉,别教八住至等觉,皆菩萨所修。真因,即中道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初住以前,果中之因。初住以后至等觉,为因中之果。佛为果中之果。十信以前,为因中之因。别教至等妙二觉,仅与圆教初二行齐,故不知三行之名。(按以上注文可与天台四教六即图参看)开悟者,开自己之知见,悟本具之道理。上根利智,即可断惑。钝根者亦能伏惑。凡夫有心念佛,心无二用,即能伏惑。诵经闻法时亦然。 己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记】例前可知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既问所证之理,令其随顺开悟。复问所得之位,令其深入。故以善哉而双美之。余可略知如上。 丁三应求开示 戌一长行 己一示圆满觉性 庚一本来平等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讲】前请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今示之曰:圆觉自性,非性性有。谓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然今性有差别者,觉性虽无差别,以有随缘之能,是以随染净缘,现起差别诸性也。诸性即是众生菩萨。既是随缘现起,差别性即圆觉性。谁为能取所取,又谁为能证所证,故曰无取无证。虽然,而现有众生为能取,菩萨为能证。佛即遮云:于实相清净理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次复征起云:何以故?而云实无耶?遂释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故。既同幻化,当体寂灭,又谁为能取能证耶?故曰无取证者。盖以幻化灭故,有即非有。菩萨众生,同归圆觉。若更说有取证之人,岂非以圆觉而取证圆觉,有是理乎?如其不明,更助一喻。故以譬如眼根,不自见眼。喻圆觉不自证圆觉。如是则圆觉自性,本来平等。又谁能使之平等哉。故云无平等者。 【记】此指示本来平等之理。圆满觉性。平等不二,本无差别。故曰非性,谓非性中自有差别也。然以其有随缘之能,遂生出十界差别之性。故曰性有。谓因随缘而生差别也。是知性无差别,由缘而有差别。缘有染净之异。性有顺逆之差。一切如来顺修,一切众生逆修。众生一念不觉,遂生三性。第一逆性,第二见性,第三色性。因有逆性,是以念念相续,遂分能所。能即见性,所即色性。由此现出种种诸性差别。由逆修而成众生性,由顺修而成菩萨性佛性,故有如来众生之异。夫圆觉性虽随缘而起。然缘起无性,是有差别即无差别,故差别性即圆觉性。就差别说为不一,是曰离。就无差别说为不二,是曰即。众生因不觉而生能取,以一切境界为所取。菩萨因修行而为能证,以一切妙法为所证。至于圆觉本性,则无能取所取。能证所证,故曰无取无证。此专指圆觉妙性也。圆觉妙性为实相真体,故无菩萨众生。菩萨众生,皆是假名,同属幻化。由无明变现,而有迷悟之分,凡圣之别。而圆觉实相,则无凡无圣无迷无悟。幻化既灭,菩萨众生,同归圆觉,当体寂灭,有何取证?此是修德。然全修即性,若更说取证,岂非以圆觉取证圆觉耶?此理本明,但因圆觉实相,为离言说相,离心缘相。须是一切放下,亲证此境,方能明白。末世众生,万难理会。故又设喻以明之,喻如眼根,虽能照了前境,而不能自见其眼。犹之圆觉,不自取证圆觉也。盖圆觉妙性,只是一法,更无二法。何以故?觉性平等故。平等属于本来,既系平等,自无平等者也。 庚二迷倒成差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讲】上科众生,指已发心,知伏惑者。此之众生,兼未发心,不知伏惑者。所谓内凡外凡也。全未发曰迷。虽已发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纵使已伏,不过如石压草,均为未能除灭。上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唯菩萨众生,兼一切因果而总言之。犹偏取于因,以惑灭而一切皆灭故。于灭未灭者,灭则渐次断灭,未灭则渐次治伏。不达本空,均为妄加功用。于此妄功用中,便显有菩萨众生之分。故曰差别。 【记】迷是不觉,倒是不正。既迷妙觉真性,转性成识。即将妙明转为无明,故未能除灭幻化。原觉性虽本来平等。由众生迷倒,不了幻化,所以成差。上文非性性有,是教众生自悟本来觉性。此科是说众生不了幻化,又不能以幻修幻,故曰未能除灭。能灭二障为菩萨。虽未灭而能伏,为初心大士。皆由不悟自性本空,当体是佛,而妄加功用,故有内凡外凡等种种差别。 庚三究竟平等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讲】二障永灭,一性圆明,即是如来寂灭。寂灭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前请法王圆满觉性是也。自是智与理冥,更无智外理为智所证,亦无理外智能证于理。随顺圆觉,绝诸对待。上云自性平等,无平等者。此云实无寂灭,及寂灭者。辞虽有异,而义无殊也。 【记】若得如来寂灭随顺一语,理极深奥。如来者,如如不动,而无去无来。二障永灭,一心圆明,诸法平等,理智一如,智外无理,理外无智,是为寂灭随顺。随顺者,随顺圆满觉性也。至此则一切平等,并无寂灭之相。既无寂灭之相当前,岂有能寂灭之人哉?能所双亡,故曰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己二随顺成别 庚一次第随顺 辛一凡夫随顺觉性 壬一由妄成迷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讲】此由妄成迷也。一切众生,先从博地凡夫说起。由妄想我等,谓由最初一念不觉,迷真心而成妄识,复由识起诸想念,内执身中有我,复执身外有可爱我者,即是执我我所也。曾不自知者,谓一向不自觉知,不知我及我所,俱属念念生灭,虚妄不实。由不知故,背情则故起憎嫉,顺情则故起爱染。憎嫉者,见欲则销。爱染者,逢欲益盛。故云耽著。五欲,即五尘也。均是可欲之境故。 【记】此下就随顺觉性,显出差别。欲明差别之相,先从凡夫位说起。一切众生,本赅九界,而兹则专指六凡位中众生言。无始,即最初一念不觉。因一念不觉,迷真成妄,由妄识而起妄念,于是内有我而外有爱我者。爱我者,即我所是。就凡夫言为我所用者,就菩萨言是法执,皆由无明妄想。(根本无明)而生见思妄想(枝末无明)即我执(我见我慢等)也。执身为我,以正报为自受用。有我即有他,复执依报为所受用。念念执著,心生爱乐,故有爱我者。试即一身内外,细加研究,谁是我者?我尚不有,更何有爱?不知无我,故堕生灭。念念生灭,生死之因。于是本性清净,为念所障。以动为心,以动为境。对一切逆顺境界,而起憎爱之心,有憎爱,故有色声香味触五欲。此指未发心众生言也。 壬二遇教得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讲】此遇教得悟也。善种内发,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正见,能劝人为善故。如华严之五十三人,法华之净藏净眼皆是也。怜其久迷自性,因贪欲而造业,故教令开悟净圆觉性。果能开能悟,自然发起智眼,照明我及我所,念念起灭。即知现前众生,皆是圆觉性中,自劳自虑,乃与圆觉无与焉。 【记】此指已发心众生,了知生死苦果,憎爱苦因,发心修道者言。则以得遇善友为第一好因缘。遇者,不期而逢也。称为善友,必具正知正见,能劝作诸善,对治诸恶,而使人脱离生死者也。开者,开正知见。悟者,悟净圆觉性也。开悟本由自己,善友但能指示之耳。遇善友非易事。既遇善友而教令开悟。然后了得现前身心,一切皆是无明幻化,妄起妄灭,故曰发明起灭。既悟净圆觉性。何以又知此生性自劳虑?盖当开悟时,所有无始无明习气,自八识田中,一齐涌现,由此能见自心中微细生灭之相,此即正知见也。未开悟人,往往将邪作正,将妄作真,并此妄想亦不自知。劳虑即妄想。既发正知见,便能照了我心,念念生灭。有如一隙日光,照见尘埃乱动。然尘相自动,虚空不动,虚空即真性也。 壬三缘悟成碍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讲】此缘悟成碍也。首句意谓:若于开悟众生中,复有能伏惑之人,显非尽能伏也。劳虑永断者,知圆觉是觉体安然,了无形迹。劳虑者自劳动思虑,野马奔驰,与圆觉全不交涉。一如空,一似尘也。如是可誓期必证,发心永断。是则以观行之功,伏而不动。故曰得法界净。于事相不起妄动,住清净故,此净解也。若执此为是,反成障碍。自此不肯新进,便不更求断惑,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即前颂之见思初伏在凡居,虽在凡居,尚不至逆于圆觉,故名凡夫随顺觉性。亦是圆别信住之凡夫也。 【记】用观行功夫得力,真智与真理相应,方得以定力伏劳虑。此文永断之断字,不能作断字看,只可作伏字看。盖能所既无,自知法界清净。然尚有此净解。即是知见,即是妄想,故所得者,并非真净,乃相似净也。因此净解,为之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不自在,系指功用上言。至于自己分上,已得有快乐受用。此是已经伏惑之凡夫,在藏通为内凡,而在圆别则为外凡也。 辛二地前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讲】菩萨,指别教八住至十回向,圆教八信至十信位也。颂曰:“八至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见解为碍者,谓彼净解为自障碍,而欲断之。从八住去,位位断,位位证也。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者,谓能见净解为碍者,即是随顺觉性。今虽断于解碍,而犹住著见解为碍之觉性。此即中道法爱也。执以为是,不复进求,故云犹住见觉。既住此觉,则此觉亦为障碍,故云觉碍。教中诃为顶堕是也。又云为碍者,以其为圆觉之碍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运趣入圆觉也。名菩萨者,对前显胜,上求之心超凡位也。名未入地者,对后显劣,下化之功,不及圣位故。然既已超凡,虽不及圣,则于觉性自然不逆,故称随顺。 【记】前为观行位中之凡夫,此为相似位中之菩萨。一切菩萨,专指圆教八信至十信,别教八住至十回向而言。圆教七信,见思已空。至八信进断界内尘沙。九信十信,断界外尘沙。内外尘沙惑空,故称二空。别教八住,与圆教八信位齐,因别教乃钝根大士,破尘沙惑不易。须经历十行,尘沙方破,又经十回向,空假能通,契中道观,方伏界外无明也。上文见解为碍,然断此见解,而仍存有灭见解之觉,仍是障碍。别教自八住至十回向,往往识中道实性,而为中道所迷,所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故曰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等人若不遇如来,未易除此障碍。故由十回向而登初地,功夫最难!盖破异相无明易,破住相无明难。如用功之人,稍得受用,便执著此受用而不能进步是也。 辛三地上随顺觉性 壬一承前正明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讲】此承前正明也。前云见解为碍,即是有照,以非照莫见故。又云犹住见觉,即是有觉,以非觉莫住故,俱名障碍者,谓所照之碍,固是障碍。而能照之觉,亦名障碍。以住著,则障碍圆觉性故。是故常觉不住者,谓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之故。所以入地菩萨,无时不照,所谓寂而常照,是故不成碍,以不生住著心故。正以不生住著,则所照之碍,与能照之觉者,同时寂灭,皆不离圆觉性故。此义不易明显,故又以喻明之,故云譬如有人也。有人,谓期死之人。自断其首者,谓期死之人,起心断首而死,以刀自断其首。首未断时,则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至已断故,则所断之头非己,能断之人亦亡,故云无能断者。此喻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之义,可以极甚明显矣!若更以法合者,则是入地菩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觉为能灭。至碍已断灭,则所灭之碍既空,能灭之觉亦尽,皆不离于圆觉性故。上云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即此意耳。 【记】此法身大士用功方法,然凡夫亦不可不知。圆教初住以上,别教登地以上,虽得受用,仍须用功。唯此乃用法界观,修楞严三昧,与地前用功不同。觉是体,照是用。以始觉之智,照本觉之体,此是地前功夫。四住虽除,无明未脱。有此照觉,仍是障碍,因有能所故。能照是心,所照是境,境即无明是也。至登地以后,不必用照,只须了得无明性空,无明即是实性。只有一觉,觉外并无诸法。虽是常觉,亦不住觉。外无所照,内无能照,故云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此是登地菩萨境界。地前尚不能知,何况凡夫?故复设为譬喻。能断之人,喻能照。所断之首,喻所照。碍心为能照,诸碍为所照。所灭之碍既灭,能灭之智亦亡也。 壬二虑后防问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讲】此虑后防问也。恐后有人问曰:地前与地上,虽位分浅深,均属依教修习。何故地前,则历位成执。登地,就常觉不住。岂非世尊施教,地前则听其自便,地上则私与解销?若尔,则无缘慈如是,便非世尊施教之所应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云云。教,通指如来所说一切经也。标指者,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月,谓指为标月之指。彼经盖是以指喻教,以月喻心。意显如来说教,原为示心。标月之指,即喻示心之教。若复见月者,经又云:“彼人因指,应当看月”。喻学者借教,应当观心。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者,经又云:“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意显不应执指,喻学者看教,即谓明心。岂唯不知心,亦复不知教。意显不应执教。今经能喻同楞严,所喻稍异于彼。盖如来于地前地上,立位显觉,皆为修多罗教,即同能标之指。然立位显觉,原为破障成慧,即同所标之月。故云如标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显觉,亦不应住。故云若复见月。了知所有能标之指,毕竟非月。岂唯如来一佛所说,不应住著,则诸佛皆然。故云一切如来,乃至亦复如是。是知地前地上,智分劣胜。智劣则成执,智胜则常照,非佛有私,不得故作是问,恐招谤佛之愆。防问已竟,仍归正结,故曰此名云云。 【记】月譬圆觉妙心,指譬修多罗教。凡看经人,应由文字,悟实相妙理。了得文字不是妙理,如知所标之指非月。未悟以前,须由文字研求妙理。既悟以后,须修圆觉而不可执著文字也。 辛四如来随顺觉性 壬一明所证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讲】此先明所证之境。地前灭碍立觉,觉即成碍。入地常觉不住,若实有不住,亦名为碍。谓障如来大圆觉海。无障无碍,大自在性故。今明至如来位,则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者,即指地前碍之与觉,地上常觉不住,虽粗细不同,通名为碍,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觉者,同归如来大圆觉海,无障碍性故。此二句为总标。不过言其大略。所摄诸碍,其数尚多。此下一一为之融会,如忆念断碍,忆念立觉。能断能立,则为得念,断不能断,立不能立,乃为失念。得则为得所缚,失则为失所系,俱不解脱。今知对失立得,得非真得。因得显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归圆觉,以二皆圆觉起故。不言圆觉而言解脱者,以圆觉即是离系缚法故。依教修习,精进即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对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显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言涅槃者,以圆觉即是不生灭法故。能照诸碍。即是智慧。不能照碍,即是愚痴。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显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般若者,以圆觉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观同行者,呼为菩萨。所成就法,名为正道。观异学者,呼为外道。所成就法,名为邪道。对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显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是阿耨菩提法故,故云菩提。地上位位所断妄惑,名为无明。所证实理,名为真如。然无明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对妄而观,真亦非真。二俱不立,同归圆觉。故曰无异境界,以圆觉即是诸法无差别性故。菩萨示现顺行,即便修戒定慧。示现逆行,即便作婬怒痴。然既属示现,同依圆觉。故云俱是梵行,以圆觉即是一切佛菩萨清净因故。菩萨说法所度,名为众生。集行所严,名为国土。然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幻化不实,实即圆觉。故云同一法性,以圆觉即是依正二报诸法之实性故。菩萨教化造恶众生,即入地狱。教化修善众生,即入天宫。天宫不以为乐,地狱不以为苦,唯依圆满觉性,清净自如。故云皆为净土,以圆觉即是常寂光净土故。菩萨教化不定二乘,及与菩萨,名为有性,谓有成佛性故。教化定性二乘,及与阐提,名为无性,谓其无佛性故。然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圆觉心者,远近定当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圆觉即是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法故。然此以上九对,前四似约地前,后五似约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烦恼,以是有对法故。谓有对即有诤,因诤故有恼。今约佛地融会,同归圆觉。故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圆觉即是大解脱法,绝诸对待,一切烦恼,毕竟不生故。 【记】此段文不比前三段。前三段中,一是凡夫,二是地前菩萨。三是登地菩萨。凡夫境界,全是障。菩萨境界,半明半障。若以五时判教法论之,凡夫境界,如阿含会上,纯粗无妙。地前境界,如方等会上,三粗一妙。登地境界,如般若会上,二粗一妙。此段是佛境界,如法华会上,纯圆独妙。是修德之极功,而显性德。盖在众生分上,则有诸法。菩萨仍为对待,如来则为绝待。所谓第一义谛。前段文即第一义谛之出显也。前段是初心第一义谛,此段是圆满第一义谛。前来凡夫菩萨,各种障碍。以佛法界海慧平等眼观之,皆是解脱,不落拟议思量,所谓唯有一中道,无二亦无三也。一念顿悟为始觉。由本觉生于始觉,以始觉还照本觉。始本合一,始本不二。如外无智智外无如。一智一切智,一如一切如。到此一切障碍,即究竟觉。此境唯佛独证,如来以外,皆不能知。若凡夫则头头脚脚,全是障碍,如何得为究竟觉耶?地前之灭碍成觉,登地之常觉不住,皆是障碍。何以故?以其障大圆满性故。得念者,得现前一念之真念也。念念迁流,谓之失念。失则忧虑,得则欢喜,皆是无明,皆非解脱。不知得失皆是幻化。以如来法界海慧照之,有何得失?故无非解脱。精进勇猛,真念现前,为成法。一念懈怠,顿失定力,为破法。成破亦是对待,即是幻化。以如来觉海照之,有何成破?故皆名涅槃。涅,不生也。槃,不灭也。智愚皆是梦幻。觉性上本无智愚之别,岂非同是般若?邪正俱无自性,无性之性,乃圆觉妙性。非正非邪,双遣二边,而中道显,岂非同是菩提?无明是不觉,真如是妙觉。然以法界海慧照之,本无明暗,故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此语唯佛可道。盖婬怒痴之性皆空,即是戒定慧。此必全理成修;全修成理之后,方可曰俱是梵行。切勿错认!众生分上,有情为觉性,无情为法性。不知内而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曰同一法性。地狱受苦,诸天极乐,菩萨开示地狱者,令众生止恶。开示天宫者,教众生修善。然而境从缘有,本无自性。故曰皆为净土。如提婆达多,在地狱中,世尊令阿难入定观之,问其苦否?达多曰:我在此有三禅天之乐。又问出否?答曰:待世尊入地狱时方出。曰:世尊那有入地狱时?答曰:我那有出地狱时?夫达多不以地狱为苦,而以为乐。或曰:此妄乐也。然而妄不离真,了得真妄原空,地狱即是天宫矣!岂非皆为净土哉?有性者,有佛性也。无性者,无佛性也。如曰声闻缘觉,永无成佛之期。此小乘不了义教。大乘了义,则无此别,故无不成佛。烦恼性即涅槃性,离涅槃无烦恼,犹离空无华。对烦恼说解脱,非真解脱。须知烦恼者,迷之则有,悟之则无。故曰毕竟解脱。 壬二明能证智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讲】此明能证智也。言佛地所以能融诸对待,而归于圆觉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证之。依此而起平等大慧,犹如大海无量无边。故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诸相,即指前凡夫相,地前相,入地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圆觉,了其相即实相。实相无相,仍还圆觉。故曰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今经亦尔。 【记】一切障碍,为不二境。即究竟觉,为不二智。以境发智,以智照境。境外无智,智外无境。境智一如,中道平等。故曰犹如虚空。 壬三结归圆觉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讲】此结归顺圆觉性也。名如来者,显能随顺者,非前三等人故。谓如来从初发心,由凡夫经地前,至地上,毕竟圆极。至游大圆觉海,登彼岸而入妙觉果地。故曰如来随顺觉性。 【记】绝对待,离能所,灵光独耀,回出根尘。是为如来随顺境界。 庚二顿圆随顺 辛一明随顺相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讲】如上渐次随顺。失照,则任运成碍。圆照,则无法不融。然此圆照之功,修之诚非易易。若果有顿圆之机,亦不难也。故重呼而告之曰:但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有顿根,或圆根者,只须居一切时,浑浑噩噩,而不起妄念。言一切时者,即是自朝至晚,循环往复,迎宾送客,咳唾掉臂,及一切见色闻声时也。不起妄念者,并非无念,亦非一念不生。然离念境界,唯佛独证。等觉已还,皆未离念故也。既未离念,焉得一切时中不起?今言不起者,以圆顿教人,赋性浑噩,天然自在。对诸美恶境界,而不故起憎爱之念,故云不起。以顺性之念,本属依他起性。如幻如化,有即非有。遇境逢缘,不生二执。二六时中,莫不如是。故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也。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妄心即是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之念,既属依他,其体圆成,息灭作么?若起念息灭,便成遍计。譬如好肉挖疮,无病寻病,何必如此!故曰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凡一切境界,从缘而生。缘起无性,当体即真。妄境亦属依他,妄即无妄。若加了知,即是起念分别,又成遍计。譬如钵盂,何须安柄?故曰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者,四祖云:至道无难,唯嫌简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了知之性,即自性之光,有尚无碍,何况云无?若辩真说妄,即落简择。反堕无明昏暗,而不洞然明白矣。彼诸众生,独约末世言之。以现前菩萨,根性猛利。又在佛世之时,亲见如来三业殊胜。闻是圆觉随顺法门,信解受持,不足为难。故不言也。信者,信得佛所说之法是正教。解者,解得正教中所诠是真理。受者,受以自修。持者,持以教人。末世众生,不唯不能如此,而且惊畏者多,故独言之。谓末世众生,闻此法门,设能信解受持,不生惊畏者,是则名为随顺觉性。问:何故闻之而生惊畏耶?答:此言小根劣器的人,闻上圆顿大教,惊其非是佛语,义涉荒唐,畏其不能下手,不敢教人。此即不信不解不受不持也。反此是名随顺觉性。 【记】此段文各家注解不同。仁山老居士,曾另出手眼解之,犹觉太高。今鄙人别有发挥。盖各家皆发挥菩萨境界,而略众生境界。我则专就末世大心众生发挥也。上来所说,皆渐次修证功夫。此段则圆顿功夫。顿者,一念不生,湛湛寂寂。圆者,不起分别,虽有妄想,而对境不生。所谓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也。日六时,夜六时,为一切时。圆顿人二六时中,穿衣吃饭,皆与人同。唯不起妄念,故境界独异。所谓不起者,并非真不起。玩讲义自明。若真不起,下文何又曰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耶?须知妄心不必灭,并不能灭。登地已还,尚且不能,何况凡夫。盖妄想原是依他起性,如水上浮沤,自性本空,有何妨碍?起念灭之,即是遍计。何以故?以心中分别好坏故。但对境不被所惑。妄想起时,即时一照不生我法二执,即是本领。要在此处用功。初不在除妄想。了得依他如幻,当体即是圆成。诸居士多有以妄想不能息灭为问者,不可不知此理。因缘和合而有,有非真有。固缘分散而无,无非真无。性真常中,原无有无迷悟之相。有了知固是虚妄,无了知亦是虚妄。又何必辩?受者,领纳之义。领纳此法门,对境不起二执,岂非受用乎? 辛二赞随顺人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讲】当知者,谓当知其所以能随顺者,有由来矣,故曰已曾等。极显其供佛之多,不但于一二三佛而种善根也。供佛及僧,必兼闻法。福慧双修,以植万德之本。故曰植众德本。佛说者,所言不虚。种智者,即是佛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是知众生虽在末世,但能随顺觉性,必至成佛无疑。 【记】此段及偈颂,玩讲义自明。 戊二偈颂 己一颂示圆满觉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讲】前四句,颂本来平等。长行云:圆觉自性,今云圆满菩提性,二即一也。无取亦无证者,性自有故。长行云,非性性有,亦一也。菩萨是能证人。众生是能取人。所取所证既无,能取能证何有?故并以无称,同幻化故。后二句,颂迷倒成差。文云: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颂云: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盖长文以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妙圆觉心。灭得一分幻化,显得一分觉性。故曰灭未灭。约所灭之幻言之。颂云:觉与未觉时。约所显之觉言之。盖幻灭,即是觉时。幻未灭,即未觉时。文云:便显差别,颂云:渐次有差别,皆约两楹言之。文有究竟平等一段,而颂无之。而渐次差别一句,直是标下颂意。 己二颂示随顺成别 庚一颂次第随顺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讲】首句,颂凡夫众生伏惑,得法界境,名为凡位。为解碍者,文云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尚不至于背逆。故云随顺。次句,颂地前。文云虽断解碍,犹住见觉,故为解碍。次二句,颂登地以上。永寂灭者,上二位有照有觉,俱名障碍。登地以上,则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故也。不住相者,谓碍觉二相,俱不可得故。末二句,颂如来。今言大觉,即是如来。悉圆满者,文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乃至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所谓不可得中恁么得也。遍随顺者,文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故云遍也。 庚二颂顿圆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讲】初二句,颂明随顺相,只在心不虚妄。一言蔽之,谓不唯起妄念为虚妄。而息妄心,加了知,辩真实,有意欲乐,一一皆为虚妄,同幻化故。今以一不字,赅文中不起不息,不加不辩之义,皆摄之矣。佛说下,颂赞随顺人。佛说者,显是真实语故。人指末世众生,转从四依边闻,设能不生惊畏,许其现生,即是菩萨。供养句,出其所以。文云百千恒沙佛,今但云供佛。文云植众德本,今云功德圆满。虽有句,许其不欲速成。皆名句,许其为度众生,随顺一切种智也。为中根人显性竟。 乙三为中根人示圆修 丙一示三观圆修 丁一谢前请后——威德自在章 戊一具仪谢前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讲】怜及末世众生,希成遐益,故称大悲。且就现前大众,统冀传芳,故云广为。分别者,微细开示。随顺者,即前所说。觉心光明者,闻次第,则随分识碍显觉。闻顿圆,则句下承当领荷。承,领也。佛圆音者,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故。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言前荐取者,固然难得其人,而句后明宗者,随闻入观,识得自心,即是圆觉。不依观行而得发明,如斯善利,实未曾有。此则悟后正好修行也。 【记】此章发明从凡夫成佛,修证功夫。修行惟人道为最宜。盖诸天极乐,被乐所迷,不肯修行。三途极苦,为苦所逼,无暇修行。人道则有苦有乐,因乐知苦,因苦识乐。二者相因,方知苦应离,乐应得。正心虑,趋菩提,惟人能之。若既为人,不肯修行,真所谓自暴自弃也。上来普贤章修如幻三昧。普眼章修奢摩他行。其法太妙,惟上根利智者能之。威德辩音两章,专为中根人示修行之路,且辩音二十五轮,反不如威德章之纯粹,诸君宜格外留心。既为中根人圆修法门,须先知经中教相,相是顿教之相,而义则是圆。无法不摄,无机不投,三根普被,上下皆宜,故曰圆修。若论文相,则有次第。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而今判圆者,文相虽有次第,而其理无非一圆。盖本经所谈了义,无非圆照清净觉相。觉之一字,虽有六种不同,而起修则一。依理起行,一修一切修,无法不圆也。大而周遍法界,是一圆。小而析至微尘,亦一圆。所有十法界依正二报,无非因缘所生,当体皆空。而即空即假即中,随拈一法,皆是妙理。任依何法,皆是圆修。何况此三种次第耶?悟此圆理,即修藏教观行,如数息观,则一息亦圆遍法界。无圆外之境为所照,无境外之智为能照。智圆境圆,境智一如,此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故下文随举一观,无不具三。此之谓圆修。本经中请法之人,无不与本章中所说相应,是为当机。此章所修三观,为初学者说。威德初学时,亦从三观入手,是过来人,故能为众生请问此法。吾辈若有观行功夫,则我心平平帖帖,即入地狱,入刀槍剑戟林中,亦无所惧,以心中本无此物也。如此自受用,令人见而生畏,是为威。若金刚怒目,虎豹食人,饿鬼变相,人亦望之生畏,然是有威无德。此云威德者,行道有得于心,能以此教化人,使人有威可畏,有德可怀也。其下更加自在二字,可见并非有意做作,乃自然而然。此即表明此菩萨之德性,亦即修三观所得之果也。众生本具圆觉妙性,因彼不觉,迷性成识,障碍觉性。今佛随众生根器,令识得障碍开显觉性,故云随分识碍显觉。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言上根人根器极利,当如来未发言前,已识得自性,是为言前荐取。若正当闻经时,便能以智观照,并断无明,与佛无二,是为随闻入观。此类人古今不可多得。若中根者,闻法时虽能了了,过后习气又来,故须修习观行。威德之请,正为此也。 戊二请后显殷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讲】先喻说也。大城,京都也,国主所依故。喻圆觉妙心,清净法身之所依故。四门,喻菩萨修行圆觉,亦必由有,空,双亦,双非,四门而入故。来者非一者,喻菩萨欲证圆觉,必依四法而修。随彼根性,发觉初修,乃有多种方便,所谓方便有多门也。 【记】大城譬如北京城。四门东西南北四正门也。城有防匪御敌之用。圆觉妙心,能防魔外,故以城为喻。从空门入者,即奢摩他。从有门入者,即三摩钵提。从亦有亦空门入者,为禅那。既有四门,应立四观,今只有三者,以非空非有,乃别教所修,双遣二边而显中,是为但中观。亦空亦有,则即边明中。离边无中,一中一切中,是为圆中观。禅那中摄此但中圆中两门也。众生根器不同,约藏通别圆四教论之,当有四四十六门。即当经而言,亦应别教四门,圆教四门,立为八门。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讲】次举法合也。一切菩萨,谓欲证圆觉之人。此合随方来者,庄严佛国及成菩提,总以教化众生为本。言菩萨依四法而修,并教化众生。一为庄严佛国,二为成就菩提。但随其根性乐欲,发觉初修方便,乃有多门,故云非一方便。此合非止一路。 【记】大城喻佛国,即常寂光土,即妙庄严域。庄严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修止观,得定慧,故止是福庄严,观是智庄严。又觉性是所庄严,定慧是能庄严。庄严佛国,即庄严自己清净觉性,故云及成菩提。是培植体智用三德,不是一种方便,能庄严得成。下文三观,一一皆成就菩提之方便。悟圆理者,无一不圆。任修何法,皆成方便。持戒是第一方便,由戒而定,由定而慧。定能伏惑,慧能断惑,能悟圆觉妙性,无一非方便。经是文字般若,依经修观,为观行般若。由观行证实相,为实相般若。亦无非方便。念佛一门,为庄严佛国之大方便,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无形无相,即是空。能念之心,历历明明,所念之佛,句句现前,即是假。持名念佛,空假圆融,即是中。故曰念佛即是修观。了此则无一法不可修,无处非方便矣。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讲】古德云:欲知三叉路,须问过来人。以世尊乃过来人也。故曰唯愿。近接现前法会,远济末世众生,故曰广为宣说。一切方便者,以所为既广,根性乐欲,自应不齐。随其发觉初修,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诸能修行人,总有几种,求佛一一宣说,乃见慈无遮而悲无尽也。 【记】唯,独也。并无他愿,专为此事。威德知众生根器不同,不能请世尊将方便一切尽说,只就修行人大概有几种言之。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讲】现前既是大乘之机。末世求大乘者,亦是菩萨之侣。谓令其速得开悟,初修方便,及渐增进之法。从此建水月道场,作空华佛事,度如幻众生,严陽焰佛国,成梦里菩提,故云游戏大海。 【记】未悟人修之,处处著相。既悟人修之,处处自在。开者,开慧眼法眼佛眼也。开此三眼,知见方正,方可全性起修。否则不能入如来大寂灭海。发心修观,入观行位,观行得力,入相似位。相似得力,入分证位。初断一品无明。从此十住十行十回向而登地。十住从空门入,十行从有门入,十回向从亦有亦空门入,十地从非有非空门入,正可游戏。游戏者,自在之义也。依圆理开圆解,依圆解修圆行,方能自在游戏。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此至三显殷也可知。 【记】如文可知。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准前问词,请为广说一切方便,渐次增进。今牒词但云如是方便,不言渐次增进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不待言自知故。 【记】方,法也。便,宜也。一切方法,皆可修行,惟随众生之机宜说之,故答威德之问。只提方便二字,不及其他。以明将一切法,收在方便二字之中也。 丁三应求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总标三种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讲】妙觉,指本妙觉心。体居象先,故以无上称之。非约修得,名无上也。遍诸十方者,法性遍在一切处故。出生如来者,随缘出生一切诸佛,岂惟诸佛,乃至情无情等,亦皆从此出生,故云与一切法。前云种种幻化,皆生妙心,即此意耳。同体平等者,既皆从彼妙觉出生,则佛与诸法,同一体性。则佛性即是法性,法性即是佛性,故平等也。于诸修行实无有二者,谓于彼诸佛,及与诸法,随据一法修行,实无差别。以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故。既顺逆皆为方便,若随顺机宜,其数应有无量。至总统赅摄无量方便,所以收归者,循诸机性差别,证入浅深,当有三种。圆摄者,即总统赅摄之意。循性差别者,体性原无差别,约用而论差别耳。以自性有体寂用照,更有寂照不二,体用一如三义。即所谓如来藏如实空义,如实不空义,如实空不空义。空义者,真谛理也。不空义者,俗谛理也。空不空义者,中谛理也。依真谛理修,成体真止空观。依俗谛理修,成方便随缘止假观。依中谛理修,成息二边分别止中观。又三止名奢摩他,三观名三摩钵提。止观不二名禅那,循理性三义差别,故当有三种也。 【记】先建立三观所依之体,使众生修行,有所标准。此处之无上二字,与他处不同,乃直指妙觉之性。此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中间无际,无一法可超过之,故称无上。观依报亦空,观正报亦空,举一即具一切。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无边刹海,不隔毫端。此之谓遍。菩提涅槃,皆从妙觉流出,一切诸法亦然,故云出生如来,与一切法。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今修妙观,所谓无不还归此法界也。万法无性,皆从缘生。缘生如幻,即是无生。众生不悟缘生,故有六道三途之苦。若悟缘生,正可修如幻三昧。知幻即离。则地狱可化天宫,三途皆是乐境。众生之佛性,即大地山河之法性。大地山河之法性,亦即众生之佛性。故云同体平等。法法皆是依他起性。了得诸法如幻,即是圆成实性。随拈一法,无非妙法。随修一行,无非妙行。楞严所修二十五门,门门可以融入一门。任修何法,皆是方便。无论诵经、持咒、礼拜、参禅、只须回向净土,即是念佛方便。故云实无有二。众生病有千差,缘有万别,故方便亦无量。无量法门,以圆行修之,曰圆修。圆修所摄妙理,不外三种,即真俗中三谛。依真谛理修,曰奢摩他,亦即体真止,空观。依俗谛理修,曰三摩钵提,亦即方便随缘止,假观。依中谛理修,曰禅那,亦即息二边分别止,中观。理实是一,方便说三。空观修成,真谛理显,能破见思惑。假观修成,俗谛理显,能破尘沙惑。中观修成,中谛理显,能破无明惑。又说空,即自心寂体。说俗,即自心照体。说中,即自心寂照不二。 己二次第别明 庚一修止 【讲】止义,如大乘止观第一页云:所言止者,谓知一切法。从本以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它。 【讲】梵语奢摩它,此云止。止有三: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此依寂体而起修也。悟净圆觉者,承前重重开示,悟得现前一念不生,湛然常寂之心,是个净圆觉心。其体无染曰净,其相周遍曰圆。对境不迷曰觉。即以此心为观行之本,故曰取静为行,此即体真止也。谓体达诸法,皆从缘起。缘无自性,当体即真。依之修习,而诸妄不起。故名为止。亦即以此取静之功。历一切处。谓穿衣吃饭处,咳唾掉臂处,迎宾送客处,皆可随缘照顾,使妄念不起,即名方便随缘止也。当修止时,外遇境缘而不起分别,内亦不以静为究竟,不过假静以为入手方便,即名息二边分别止也。由澄诸念者,诸念,即妄想也。谓未修止时,即使悟得净圆觉心,本来湛寂,其如无始已来,习气熏染,迁流不住,觉得妄想乱扰,生灭不停,无时暂息。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之境,发起观照,返观不动之体。观久功纯,由此妄想消歇,粗念渐空,故曰澄诸念也。粗想既澄,乃见赖耶体上,所有习气,微细生灭流动之相,分剂头数,无量无边,故曰觉识烦动。久久观察,则见自心光明,忽然发现,故曰静慧发生。心光一发,则顿见身心,果然不实,如客如尘,所谓客非主,尘非空也。此即寂静功夫,功夫至此,始觉现前身相,如空中之尘耳。如此则内脱身心,故曰永灭。由此则一念顿证无生也。便能下,正显定中受用之相。言内发寂静轻安者,直解云:以圆觉妙心,向被幻妄身心,无明之所覆障。今既内脱身心,则无明已伏,故于寂静定中,发起轻安之相。到此则十方廓然,本有法身,自然挺露。故曰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即指本有法身为如来心也。以生心与佛心,原无二故。永嘉云:“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还共如来合”。正此意也。如镜中像者,镜指自心之光,像喻如来之心。光即是智,心即是理。以智照理,如镜现像也。此乃妙契法身,即楞严所谓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亦此意也。欲成无上菩提,当以此为方便。故曰此方便者,名奢摩它。亦得名为空观,即体真止也。 【记】一部经中,所言修行方法,此章最为紧要!人人可以下手用功。奢摩它梵语,此云止。若但以念头起处,强行压制为止。譬如以石压草,暂被制服,石去草仍长。似此用功,无甚益处。知一切法数句,乃发明三自性之真体。三自性者,一圆成实性,二依他起性,三遍计执性也。盖一切诸法,本无自性,无自性,即是不生不灭本体。所谓三自性者,圆成实性,真性也。依性起相,相不自相,缘会而有,即名依他起性。由此而有分别,名遍计执性。内自根身,外自器界,从本以来,皆属非有。虚妄因缘者,一念不觉为因,展转变现为缘。幻出根身器界,本属非有而有。此即遍计执性也。然一切诸法,既随缘起,皆属虚相,非实性故,有即非有,此即依他起性也。既依他起,本无自性,诸有如幻,当体即空。惟是一心,心外无法,本无分别,当体即是圆成实性也。作如是观,则妄念不流,是名为止。妄念者,在六凡众生中,即见思惑。在二乘中,即尘沙惑。在菩萨中,即无明惑,是妄念有三种也。今修止,所以对治妄念。了得遍计性空,依他如幻,圆成本有,则三种妄念不流,便成为三种止矣。见思妄念不流,即体真止。尘沙妄念不流,即方便随缘止。无明妄念不流,即息二边分别止也。体真止是初步功夫,其次为方便随缘止。如吃饭时参究吃饭是谁,饮茶时参究饮茶是谁,以至咳唾掉臂,迎宾送客,无时无处,不有此念头存在,则妄念自然不流。何以故?人无二心,心无二用故。古德云:“随缘认得性,无假亦无真”。又云:“行也禅,坐也禅”。又云:“行也弥陀,坐也弥陀”。皆此等作用。诸居士为在家人,不能不料理俗事,极宜修此方便随缘止,则随处皆可受用。息二边分别止者,二边指一切对待法言。如空有,我无我,常无常,大小,高下,长短,亲疏等,凡有对待者皆是。二边对待法,本无实体,皆由比较而生。如大小对待也。大非真大,因小见大。小非真小,因大见小是也,今对于一切之境,不起分别,故谓之息。不著空有,不偏一法,不厌生死,不欣涅槃,无边可止,即边即中,并无二边,有何可止?盖不期止而自止,故又谓之不止止,此为最高功夫!大概修奢摩它,宜依寂体而行。寂体者,自性不动是也。在三如来藏中,属空如来藏。能修此者,便是大乘功夫。然欲修止,先须发菩提心,悟净圆觉性。悟是修之最初方便。悟者,悟圆觉清净之相。即文殊普贤章所讲者是。质言之,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又称觉性是也。此觉性不必定在吾人方寸间,亦不离于方寸。何以故?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故。觉体既圆,无在无不在。了得此性,则谓为在内可,谓为在外在中间,亦无不可。不了此性,则说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亦皆是误。何以故?此性周遍圆满,并无分剂,不落方所,亦不落过去未来现在三际故也。故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念无”。其体无念曰净。其相(无相之相)周遍曰圆。又对境不起分别,则境不能迷曰觉。故谓现前一念不生之心,即净圆觉心也。今欲修止,即以此净圆觉心为所观之境,亦即以净圆觉心为能观之智。初次用功,未忘能所,故分境智。其后境智一如。(此种功夫切不可著文字相)盖既取静为行,则先将万念集于一念,又明此一念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定为所观之境。又以观此无念之一念,为能观之智。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孤孤一念能观之智,观此本性无念之境,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此即体真止也。然切不可误将已灭之前念为所观之境,是为至要!上来止分为三,不过就修行方便言之,其实一止之中,皆含三止。即如修体真止时,随处皆用此功夫,即是方便随缘止也。又对外遇境不起分别,则息有,对内不以静为究竟,则息空,即是息二边分别止也。任修一止,三止具足,修习既久,功夫自然得力。由澄诸念,正指得力时也。诸念即妄念。净圆觉性,本来常寂不动。无如无始习气迁流,念念不住。如水未澄波浪纷起。然全妄即真,波不离水。故以此净圆觉性能观之智,观此不生不灭之境。久之,则粗念不起,加水之澄,波浪全息,始见八识田中,微细生灭,乱起乱动之相。此微细念头,生住异灭,刹那刹那,迁流不住。惟修奢摩他行,功夫相应,方得见之。向来妄心,譬如浑水,不见沙泥。今水既澄,泥沙自见。此境现前,切勿认为妄念而生退志。且须极力前进,不可放松。久久观照,则静慧发生,顿觉身心二相,轻快非常。盖身心如空中之尘,主中之客,全体皆属虚妄。了得身如客,则不起身见。了得心如尘,则不起我执。故曰身心客尘,从此永灭。是谓一念顿证无生。古人云“证无生者,方见刹那”。是也。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者,正显定中受用之相。自性本属轻安,向为二障所迷,不得见故。今既见之,则身无重著之相,故轻。心无扰动之相,故安。皆从寂静功夫由内而发,此好境界也。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此如来心,即自己本有之法身也。众生身心二执未破,皆属尘见,不得称心。今二执已破,则众生凡心,即是佛心。一切如来心。密圆净妙,妙即法身,净即应身,圆即报身,举一密字,三身即是一身。古语云:“诸佛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众生不知,故为密。既知之,则密而显矣。如琉璃内,悬明月,同是光明,喻境智不分为二也。奢摩它别名是止,其实即观。大乘止观释止字,开首即云:知一切诸法。知字,即观也。因知得如此,则不起三惑,三妄念遂得不流,即止义也。古人云:佛法无多字。一部圆觉经。若论省悟,则弥勒一章最为切要!若论修行,则此章最为得力!无论参禅念佛持戒,皆不出于奢摩它。将此科文详细研究,著实用功,一生受用不尽,何须多法。穷究三藏一切教典,无非欲得门而入。既得其门,只须一门深入,切要切要!又止观之理,大乘止观言之最详。此书乃大澈大悟之南岳思大师所作,诸君不可不读也。 庚二修观 【讲】观义,大乘止观又云: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讲】梵语三摩钵提,此云等持,即观也。观亦有三:一空观,二假观,三中观。然其修功,无论修止修观,均须以悟为先。谓未悟而修,乃名缘修。悟后而修,方名真修。亦名圆修。所谓一修一切修也。前修止,止中即有观。今修观,观中亦有止。不过是入门有异,下手不同耳。以言有次第,分之则三。修无前后,故成功一也。所以三科中,一一皆先举悟净圆觉为所观境,亦即以净觉心为能观智也。言知觉心性根尘皆幻化者,心性指识,谓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皆是从缘而有,有即非有,故曰皆因幻化。幻化不实,即空观也。以根因尘而有知,尘因根而有相。根尘因识而有性,识因根尘而有分别。如此则根尘识三,皆从缘会而有。缘起无性,岂非空耶?即起下,是假观也。谓依此净圆觉心,发起智照。照见根尘识三,本来不有,皆因无明之所变现。虽有而性常自空,皆如幻化。我之身心,既然如是,则例观一切众生,一一皆如幻化,故可即起如幻之观。故曰即起诸幻。诸幻,指观智也。以此观智,净除现业流识,故曰以除幻者。幻指现业流识,即无明也。谓以此如幻始觉之智,净除根本无明。无明既破,自然而有不思议之业用,故曰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广作度生佛事,现十界身,普应一切。此出真涉假之相也。由此起幻之功,了得自身他身,悉皆如幻。则内亡身心,外遗世界。终日度生,自不见有度生之相。抖擞精神,不觉疲倦。故能内发大悲轻安,即中观也。不惟一菩萨如此,而一切菩萨,皆从此而起行,亦渐次而增进也。谓出假菩萨,以如幻观,破无明惑,亲证真如。依此真如妙理,起于利生事业。而以同体大悲,广化众生,不取度生之相,故云大悲轻安。彼观下,即观行增进之相也。以证性未圆,无明未尽,渐次深入,故云渐次增进。约断惑,乃从粗至细。约历位,则由浅而深。初在信位,断灭相无明。次在三贤位,断异相无明。又次在十圣位,断住相无明。至果位,方断生相无明也。如起信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修行至此,返观从前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盖以彼观幻者,是离念真智,非同幻化之无实也。此是对待未忘,先遣所观之境,犹存能观之智。故云彼观幻者,非同幻故。又云非同幻观者,言幻观之智,对幻法而起。今则幻境既忘,幻智亦泯。故云皆是幻故。谓若有能观,犹未离幻,今知能所俱幻,忘则双忘。能所既忘,境智俱绝。唯一绝待灵心,圆明独耀。故云幻相永离。此即中观相也。如上所说,至此乃是菩萨所圆满之妙行,渐次增进,如土长苗也。土喻真理,苗喻真智,以智契理,如苗栽土。以理起智,如土养苗。下得一分功,增得一分智,如土长苗,直至菩萨地尽,如苗已成秀实矣。故曰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亦得名为方便随缘止,即假观也。 【记】大乘止观所云,虽知本不生,今不灭,即第一义谛,即圆成实性。此知字即从上文,知一切法之知字而来。圆成实性,随缘而起,故有依他起性。然缘生而本体未尝生,缘灭而本体未尝灭。前无始,后无终,中间无现在,此即不生不灭也。体虽不生不灭,而随染净缘以起世用,非有而有,乃为遍计执性。识得此理,故名为观。此科在三观中为第二观。三摩钵提,此云等持。持者修持,等者平等。盖单修奢摩他,注重在空,不得意者,若执于空,空即为病。故必平等修持,不堕空,亦不堕有,是谓等持。等持何以为观?谓观世出世法,一切平等。何以故?万法皆从缘生,法法皆无自性故。既无自性,则无分别,故谓等持为观也。前云止有三止,今观亦有三观。一空观,二假观,三中道观。钝根人不能三观圆修,则先修空,次从空出假,最后息空有二边而入中道。若圆修,则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并无次第先后。假观如何用功?当知一切诸法,皆是惟心建立。凡夫之人,前念灭,后念生,念念迁流,生灭不住。心生则诸法生,心灭则诸法灭。可见诸法皆假,全由尘想而有。此谓因成假。前念既灭,若第二念不起,则天下太平矣。无如前灭后生,生灭之间,无刹那不相续,此谓相续假。然一切诸法,皆因对待立名。如对大言小,小非真小。对小言大,大非真大。全是假立。此谓相待假。菩萨以三假观一切法,由此可以出假作事。夫一切诸法无自性,故曰空。一切诸法有形相,故曰假。然非离假而有空,非离空而有假。因假说空,因空说假。然则空假亦是对待,既是对待,空假俱不可执,当体即是中道矣。智者大师之三观,因南岳大师之三性而建立。依分别性立空观,依依他性立假观,依真实性立中观,名虽不同,其理则一。无论修止修观,皆以悟为当先,悟为修之方便。修为证之方便。可见悟为最初方便。楞严会上,阿难尊者,请求最初方便,是急在修行。我世尊说法至三卷之多,处处皆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本,亦是说悟为要。四卷至七卷,灵峰大师,判为皆是开示不生不灭妙三观门,并未将奢摩他三摩禅那强分段落。如此科判,可称古今独步。何以故?因其所论,乃是圆修故。此经处处皆曰悟净圆觉,与楞严正同。盖悟后而修,是依真性起修,乃为真修。是依圆理而修,又曰圆修。圆者,圆真俗中三谛之理而修也。以净圆觉为所观之境,本觉理也。即以净圆觉为能观之智,始觉智也。及其修功已深,则能所不二,理智一如,同是一净圆觉性矣。前修奢摩他,云取静为行,是从空门入道。此修三摩钵提,云以幻除幻,是从有门入道。此下手功夫不同处。其实言有次第,修无前后。得意之人,修止即是修观,修观即是修止。知觉心性者,凡夫分上,皆以识神当作心性。非但第六识,即前五识皆是。今不言六识而曰心性者,因已悟净圆觉,乃取与妙观察智相应之一品,即别境中之慧心所,是也。以此与妙观察相应之慧一照,始知外而六尘,内而六根,根尘相偶而生六识。所谓识也,根也,尘也,皆是从缘而有。既从缘有,乃是假有幻化之物,并非真有。故曰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了得幻化非真,便是空观也无明本空,何况无明之所变现,故曰皆因幻化。夫根因尘而有知,尘因根而有相,根尘因识,则有了别之境。识因根尘,则有分别之性,所谓犹如交芦,缘起无性。岂非空耶?即起诸幻者,以净圆觉心,发起净圆觉智,照见根尘,皆因无明而有。始由一念不觉,而有根本无明。继因一念妄动,而有枝末无明。然而无明本空,非是实有。我之身心,既如幻化,则一切众生身心,皆如幻化。了得此正好用如幻身心,作如幻佛事。谓作如幻之善,对治如幻之恶,以如幻之净,对治如幻之染。即起诸幻之幻,谓观智也。除幻之幻,谓无明也。譬如念佛之净念既起,则九界之念冥伏。即可对除现业流识,现业流识者,即我辈凡夫现前之一念妄想也。由是以如幻始觉之智,对治末无明枝无明。渐渐而除,以至根本无明。莫道根本无明全破,即破至枝末无明,则六通皆发,便有不思议之大用。故能变化诸幻而开幻众。此皆从空出假功夫,所谓假观。假观成时,能现十界身,广作佛事,终日度生,不见度生之相。一假一切假,内忘身心,外忘世界,不住空相,亦不住假相,即中道观也。由起幻故以下,譬如此讲经会,即是如幻道场。由起如幻道场,有此听经之如幻,而一切无明之如幻皆伏。即是以幻除幻。由此讲经之如幻,日日所谈,无非佛法。听众心中,无非道念。即是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而日日听经,便愿多人来听,此非内发大悲而何?且诸君日上办公,夜夜必来听讲,自忘其劳,此非轻安而何?然此尚就凡夫说,如讲义中现十界身云云,则是菩萨境界矣。观幻之观,乃是真智。故曰非同幻故。虽非同幻,然尚有能观在,有能即有所,仍是对待。则此非同幻之观,仍然是幻,故曰皆是幻故。能所双忘,心相不二,至此,幻相永离,绝待之灵心独露矣,此中道观也。讲义所引起信论一念相应云云。此之一念,乃根无明,即最初一念不觉之生相无明也。此念原来无相,了得无相,则心境一如。故曰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功行到此,当体寂照,一切皆空,幻相永离矣。上来所说,皆是修观。并未说止。然须知了得一切诸法如幻,不起我法二执,此即是止。所以圆顿止观,止即观,观即止,并无二致。盖净圆觉心之体,本来寂照同时,故最初下手,即用寂照平等功夫。久久纯熟。则得定慧平等。如此,则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次第功夫,皆可省去。此圆顿止观之妙也。能用此功最好,倘业障深重,既不能止,又不能观,只有老实念佛。一句佛号提起,别念不生,即止也。声声佛号,历历明明,即观也。诵经亦然。诵时不杂余念,即是止。句句分明,即是观。持咒等一切法门皆然,如口念心不念,即是口头佛,口头经,口头咒,岂止口头禅而已哉?所以如能会通,法法皆是止观。何以故?皆是净圆觉心所流出故。但须一门深入,老实做去。所谓拈来无不是,用去莫生疑。此乃确切之言。以三观分别言之,则奢摩空观,三摩假观,禅那中观。其实每段皆具三观,此之谓圆。如以止言之,三摩即是方便随缘止。何以故?以幻除幻,一切法不染,岂非止耶? 庚三止观双修 【讲】若单约止,即息二边分别止。约观,名中观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讲】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止也。虑,即观也。前修止时,先以取静为行。次修观时,以起幻为相。此止观双修,不似前二之单修。故曰不取幻化及诸静相。此行若说止,即是息二边分别止,故二俱不取。说观即是中观,则一中一切中,静幻皆中,则无边可取,故不取也。以悟得净圆觉心,心外无法,依此净圆觉心,建立妙观,直观中道一心。外忘其境,故曰不取幻化。内忘其智,故曰不取静相。此即二观双超,空假并照之相也。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者,谓不取所以。言我所以不取幻化者,即是了明有知之身心,动被烦恼逼迫,业苦缠缚,皆是挂碍之法,所以不取也。无知觉明不依诸碍者,即是了明无知之觉明,本来离于幻妄,绝诸垢染。若有静相,亦即是碍,故亦不取也。故曰不依诸碍。如是所以二俱不取,故曰得永超过碍无碍境。此中碍指幻,无碍指静也。若取幻碍,则为事障,恐于有为法中不得解脱。若取静相,静虽无碍,恐成理障,则于无为法中不得自在。故二俱不住,方得永超也。于此观行境界现前,则回观现前所受用之世界身心,虽相在尘劳区域之中,则不被尘劳之所拘碍。故喻以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器是乐器,锽钟声也。钟喻碍境。钟内之空,喻无碍境。如声在钟中,一击而翛然外扬。喻以智观境,则烦恼之有碍,涅槃之无碍,有碍不能留,无碍不能碍也。功夫至此,便能于此妙观心中,发起寂灭轻安。以前烦恼不能留,涅槃不能碍,则二俱寂灭。如是则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终日度生,则无度生之相。乃至行种种难行之行,不见有难行之相,此即轻安之相也。至此方乃契合妙圆觉性,寂灭真境。故曰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无我人二相也。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无生寿二相也。如是则四相皆空,亦即所谓顿空五陰,顿超五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之功,若此而已。结句可知。 【记】此科为禅那功夫,要在止观双修。世尊所说法门无量,即因众生迷一真之体,流转于六道。今欲由六道返乎一真,不得不说多门方便。然殊途同归,到家则一也。圆觉之性,有寂有照,有寂照不二。奢摩他依寂体起修,三摩钵提依照体起修,禅那则依寂照不二,圆顿双修。至其修证功夫,则从不取二字下手。以现前不生不灭之一念,直照净圆觉心,当体即真,不落思议。且此不生不灭之一念,亦不留影子。有影即是识,即是法尘。则能观之智,便堕于分别,不得为正念。今此正念照于净圆觉心,即起信论所谓直心。故不偏于静,不偏于虑。偏于静即奢摩他,偏于虑即三摩钵提。静相属空,幻化属有。今皆不取,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夫二俱不取,当然是中。外不住境,内不住智。智外无境,境外无智。智境双忘,故云二观双超。照境历历明明,照智了不可得。此一念提起,即所谓离心意识参,即达摩祖师直指之禅。后世钝根,不能如此,方创参话头之法,使有把握。故此科全为顿教法门,妙则极妙,修却不易。身心全是无明,身是色蕴,心是受想行识四蕴。若依之起修,无非挂碍。取幻化则必依身而修,取静相则必依心而修。由禅那二皆不取看来,可见古德教人离心意识参者,确有至理。不过非上根人不能领会耳。无知觉明,即本觉妙明不生不灭之体。不落于分别拟议思量,一举便得。如全纲提起,万目毕张。禅那观,若得一念少分相应,其受用便与前二观大不同。虽外而世界,内而身心,日在尘劳区域,而不为所拘碍。如声不集于钟,喻超过有碍。亦不集于钟之空,喻超过无碍。有碍,指众生之烦恼生死。无碍,指二乘之偏空。寂灭轻安,是受用境界。离心缘相,不可以言语形容。所谓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勉强以言语形容之,毕竟不能。故经中亦只言寂灭轻安而已,即用功之人,在入定时,亦不觉其所以然,以其无境象可表。但出定后,一念未起时,觉此色身轻如灰尘而已。功夫到此,方能与净圆觉心,冥然契合。寂灭境界,即不生不灭之谓。即观世音菩萨用闻思修功夫,所得寂灭现前。此之谓真消息。前来三观,全是用功境界。全非文字,不过借文字以显耳。必须实行,方可得消息。佛门禅堂之中,得前三观之轻安者恒有之。诸居士则不肯离文字用功,所知障重。取静相难。取幻化更难!二俱不取,难之又难!然虽难而此理不可不知,此功不可不用,何妨得暇即一试之乎?不取之取字,宜看明白。吾辈在凡夫地位。下手用功。随发一念,必取一境。净圆觉心,本无方所,无论眼见耳闻,皆可下手,如何能不取?故此处不取,乃不执著之谓,非不用之谓。了得一切法皆无性,皆从现前一念之所建立,故须离根尘,从一念心性上著手。若执著此心性,便是取。诸居士,得暇即用功,遇事来即做。做过仍用功。若事来不做,便是执静。故用功须息二边,归中道。即中道亦不可执著,此方是不取。修止观功夫,一语道破,是在平平帖帖,尽管用功,不求速效,时至理彰,瓜熟蒂落,身心自然轻安。如求速效,即是取。此亦应告诸君者也。前云念一句佛号,即是止观功夫。须知念时不取佛相,不取念相。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此即禅那功夫也。若必先除妄想而后念佛,此亦是取。只要老老实实念去,念到纯熟妄想自无,身心自然脱落。加以早晚对佛发愿,临终必稳坐莲台。诸君信此言否?老僧有一妄语者,当堕拔舌地狱。 己三结显应修 庚一正结应修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讲】总指前之三观,结示在所应修也。圆觉不指因心,乃约佛所修成圆满觉故。亲近随顺者,去佛不远。随顺修习,便可到故。已成之佛由是而成,故曰十方如来等。未成之佛,修因度生,常行种种方便。或顺性通修,或分门别行,故曰一切同异。迹虽同异分驰,本实显密合观。故曰皆依等。事业者,谓此三种观法,即为菩萨所应作之事业故。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者,谓若得圆融而修,三非定三。一不定一,举三全是一,言一即为三。因地圆修,果上圆证,即成圆融无碍,三身一体之妙觉佛矣。 【记】此三种法门,二六时中,时时依他为亲,时时不离为近。得暇便修,即为随顺。如此则众生去佛不远。一念相应,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念念是佛。一人修,一人到。人人修,人人到。若问菩提家乡,不肯举足,终不能到。一举足,即是到家消息。顺性通修谓同,分门别行为异。默修理观为密行,单修事观为显行。显者显其密,密者密其显。菩萨作此事,即有业用,业用即前三种轻安。证有次第,最初作观起修,是观行证。再进至相似证。再进而至分证。再进至于究竟。为圆证。本经之文,全是活泼泼地。即此三观功夫,必全性起修。性修二字,不可偏废。有性无修,则执理废事。有修无性,则执事废理。吾辈看经,亦须不执文字,不离文字。何以故?文字是幻故。又须不取自性。自性虽是妙理,然执之便是垢。比之执著事相,其害更甚!所以禅那中不取二字,处处皆用得著。故云汝须不执著,执著便是垢。楞严一经如大冶洪炉,处处不可著,著即被焚。圆觉一经,是清凉境界,门门可入。用功者随拈一法为正,以余法为助。照此老实做去,切宜不执著也。 庚二设事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讲】先约能校,似胜反劣。将欲设事校量,故云假使,谓假使有是人也。修于圣道者,谓从凡夫地,发小乘心,修出世道。而言圣道者,乃约已证偏真住最后身者言之。教化者,以谛缘教化众生为眷属。成就者,恐其不能,复以八忍、八智、九无间、九解脱道而接济之。所化之众,有如许之多,故曰百千等。所证之果,竟有至阿罗汉辟支佛之胜。以是而知,上之所谓修于圣道,能教化能成就者,其功德不可胜言。及欲与修三观者校之,则反为卑劣。不如下,次约所校,似劣实胜。言上云修于圣道,又能以斯教化。设若不发大心,终为败种,故曰不如有人,谓不如有人,从凡夫地,发大乘心也,发大乘心,修大乘行,故曰闻此圆觉无碍法门。然圆觉二字,通指全经,以本经为圆觉经故。无碍法门,特指三观,以三观超出碍无碍境故。然闻此,但是自闻,无利他之德。随顺,但是暂修,无实证之德。刹那,但经少时,无久修之功。其功德似为卑劣。而上云修于圣道教化多众证果者,犹不如此。以此圆觉无碍法门,乃成佛正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才经修习,便是大根。足见偏圆修习,可谓日劫相倍矣! 【记】此校量功德之文,设此校量令人于圆觉法门,起信心故。分为二节:上节是能校量,下节是所校量。就能校量观之,教化成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似乎功德甚深。然以校圆觉法门,则又无足比数。圣道,乃出世之道。唯中有大小不同。阿罗汉辟支佛,是小乘中人,所作己办,不受后有,谓之最后身。小乘自初果至三果,修之尚易。唯进至四果最难,须断尽上界七十二品思惑,方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此云无生,因其不再堕于分段生死。然尚有变易生死在,非真无生也。习气未尽为阿罗汉。习气已尽为辟支佛。辟支佛有二: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八忍八智者,修苦集灭道四法忍,伏欲界见惑,能发四法智(苦法忍至道法忍,苦法智至道法智。)破欲界见惑。又修苦集灭道四类忍,伏上界见惑,能发四类智(苦类忍至道类忍,苦类智至道类智。)破上界见惑是谓十六心见谛。类谓比类而知也。九无间九解脱者,以无漏智观无漏境,中间并无丝毫间断,故云无间。修一无间三昧,断一地思惑,得一解脱。三界共有九地,故修九无间三昧,得九解脱。即烦恼断尽,生死可了。此九无间九解脱,连上八忍八智,统名三十四心。修此则界内见思,方能断尽。不如有人下,是所较量。圆觉法门称为无碍者,以其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故并无留碍也。刹那,极言时间之最短者。闻是闻慧,随顺是思慧,修习是修慧。然时间虽少,必具大乘根基但发大心者,方能闻此大乘法门。闻此而因文思义,悟得本性竖穷横遍,因信起修。无论修习成就与否,即此一刹那顷修习之功,已胜彼修小乘者多多矣!盖修习小乘者,往往住于果位,不知前进。譬之行客,半途误认逆旅,谓为家乡。若发大乘心者,则不住果位,不论劫数,一往直进,要以成佛为期。昔有一师,已得阿罗汉果。偶然出外,使其徒代负衣钵,随之而行。其徒夙秉慧根,一向居山,不知世事,未发大心。此次出行,一路见人,觉其种种苦况,遂发度生之心。其师有他心通,故知之。即让其徒前行,而自负衣钵。后其徒大心忽退,欲先自度而后度人。复为其师所知,仍令代负衣钵,在后随行。如此数次。徒疑而问其师,师告以故。其徒闻说悚然,不敢退其初心。师卒自负衣钵,随徒而行。由此观之,大小乘之相去,诚不可以道里计也。此文缀于三观之后。所言圆觉无碍法门,即指三观可知。盖一为成佛真因,一是小乘权果,故不可以之较量也。 戊二偈颂 己一颂总标三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讲】体居象先,竖穷横遍,故称无上,又云大也。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在如来曰觉心,在诸法曰本际。如来与诸法同体,故无二相。随顺修习,起诸方便,其数即应无量。若总摄所归,统为开示。循性差别,则有三种。 【记】无上大觉心,乃三观所依之体。本是根本,际是实际。诸法无本,以大觉心为根本。诸法无际,以大觉心为实际。因该果海,果澈因源,故云无二相。 己二颂依次别明 寂静奢摩它,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 【讲】如文可知。 【记】此明三止三观也。奢摩它以寂静为相。证究竟位,则如大圆镜,故曰如镜照诸像。三摩钵提是观,三摩提是三昧,二者意义本不相同。然此处则当作三摩钵提解,盖谓修得如幻三摩钵提之三昧也。 己三颂结显应修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讲】首句总指三观,次句结显随顺,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故。后五句,结显应修。谓已成之佛,先依此成。后成之佛,当依此修。若果能一修一切修,三事圆修。则便能一证一切证,三身圆证,所以名究竟涅槃矣。 【记】一一法门,皆是不可思议。随顺觉性,方能起修。因中三观圆修,则果中三德圆证。随分修,随分证。究竟修,究竟证。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 丙二示轮观随修 丁一谢前请后——辩音章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此诸方便等者,谓此诸方便,浅深惟说三种,一切菩萨顿渐乃有多根,于前所悟圆觉,分门各证,约有几种修习?愿为现前大众,及末世众生,曲垂方便,备悉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是所望焉。此请后真修也。 【记】辩有四辩,音有八音。此位菩萨,修圆觉无碍法门得法无碍,词无碍,义无碍,乐说无碍。有此四无碍辩才,故知众生根器不一。有喜单修者,有喜复修者,有喜齐修及融修者。前章如来所说三种法门,不第世间无有,即出世间亦未之闻。故曰甚为希有。然法门总说,虽有三种,而众生根器,广说无量。折中而论,则有如下列之二十五轮。故菩萨特请开示也。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随文可知。 丁三应求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总标轮数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讲】首言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者,正显此理,为诸佛同证。若能修习,皆可成佛故。盖妙圆觉性,一真独朗,众惑不染,故云清净。既云清净,则无法可修。既无法可修,则所修之法全空,能修之人何有?故曰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依于未觉者,上言一切如来已证圆觉者,固无可修,今菩萨众生,虽发大心,尚在学地,而犹未证圆觉。由未证故,依之而起心修习。当知圆觉,本无修习,今起心修习,即同幻化,故曰幻力修习。当尔之时,随机分门。便有二十五种。通称清净者,各能断障故。通称定轮者,三观属定轮替修故。又轮有摧碾运动之功,喻依此而修,能摧二障,运至菩提涅槃果故。 【记】此总标清净定轮二十五种,一一皆是修行下手功夫。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者,即显二十五轮所依之体。正显现前一念圆觉妙性,本来如此。一切如来,皆依此取证也。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圆觉妙性,一心独朗,从不与惑相应,故开首标清净二字。既是清净,何须更修?所谓修者,不过净除流识习气而已。所修之法即空,能修之人自亦无有。然一切如来,已证圆觉,故无修习。若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未证圆觉,必须修习。以如幻智,起如幻观,破如幻无明。即此修习,亦同幻化。故曰依于未觉幻力修习。二十五种法门,称为清净定轮者,任修一种,皆能破惑,皆得清净。三观中各有止,故曰定。轮替而修,故曰轮。随分修则随分断惑,究竟修则究竟断惑也。 己二别明定轮 庚一单修 辛一单修空观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它。 【讲】此观以取静为行。须逼拶至极静之处,所谓静极光通,故云唯取极静。由斯极静之力,一念不生,则一切烦恼,自然不起。到得静极光通,寂照含虚之际,则烦恼澈底冰消,二障自能瓦解。直得觉体圆明,自然成佛,故曰究竟成就。只此一观,送你到家。只消不出户庭,何必梯山航海,故曰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显是顿入,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故。 【记】二十五轮,轮轮皆定门也。今此段文,虽明单修空观,乃为不得意人说法。得意者,即一即三,即三即一。文虽是单,义则三观全具。如下段之三摩钵提,假观也。而文中云不失寂念,即是禅那。又云及诸静慧,即是奢摩他。举一即三,明明可见矣。照前章文相,三观之前,皆有悟净圆觉四字。而二十五轮独无之,鄙人别有发挥,后当详说。取静者,放下余念,单提静念也。夫一切境无生,因心而有。一切心亦无生,因境而有。今取极静,则是一念不生,境智皆空。然初下手时,静何能极?须在功夫上仔细体究,必以极静之念,照极静之体。渐渐逼拶,证到百尺竿头,自然而至极静之处。则如水澄清,明相自现,所谓静极光通是也。至此一念尚且不生,烦恼自无。何以故?一切烦恼,皆由一念妄动而起故。初心人先不过用功伏之。必到极静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方能永断,而究竟成佛矣。此段文。说空观极显。而一空一切空,便是中谛理。所以说文虽是单,义则三观全具。了得此理,一门深入,自然水到渠成。余观亦复如是。 辛二单修假观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讲】此观以起幻为行,余皆不取。故曰唯观如幻。即于如幻观中,上祈佛力慈光加被,下度一切众生。次观一切世界,以及众生等法,皆如幻化。犹如幻人,以幻术变化诸物无异。当知幻观,盖是一切诸佛已修成之法。今菩萨正是依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故。今欲度彼如幻众生。还以佛力修成之幻观故。乃能随彼如幻众生,变化如幻世界,以及种种作用。即如变娑婆而成净土,化地狱以作天宫,等类作用,即随机化度也。虽行如是变化作用,咸同幻化,了无实性,故云备行清净妙行,而行无滞碍故。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者,首章云有大陀罗尼门名圆觉者,即今之陀罗尼是也。寂念本是禅那功夫,静慧本是奢摩功夫。今单修三摩一观,于前后二俱不失者,足证圆融妙观,举一即三。实不单修,即具修也。 【记】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观此十八界,一切如幻如化,是为如幻三昧。不但观自己身心如此,观众生亦如此,观佛亦如此,观世界亦如此。然虽了得一切如幻,必仗如幻佛事,方能永离幻相,而度如幻众生。故曰以佛力故。以者,仗也。谓仗诸佛如幻法门,修清净妙行,具种种作用也。既云不失寂念,是即此假观,而具中观。又云不失静慧,是即此假观而具空观,可见举一即三。 辛三单修中观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讲】此静以不取为入手功夫。以烦恼为正行。与奢摩他观较近,故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功夫。诸幻二字,即指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今菩萨唯以寂灭之力,灭诸幻法,即是断烦恼之方便。不取作用,即不起利生之行。但先自究竟圆满,然后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故曰独断烦恼,谓独自先断烦恼也。盖以烦恼能障真理,其必烦恼断尽,真理方现。故云便证实相。实相即圆觉真心也。能为诸法之体,故曰实相。 【记】唯灭诸幻,是以寂灭为下手功夫,即是不取作用之意。修妙禅那,是圆中谛理。中谛者,息空有二边也。修奢摩他,本是真谛,而修妙奢摩他,一空一切空,即是中道。故禅那与奢摩他,颇为相近。独断烦恼者,不取别种作用,唯独断其烦恼。直至断尽,则真理化道法身皆显。若有烦恼,则为所惑,不能显矣!所以云烦恼断尽,便证实相。烦恼如何断?先断见思,次断尘沙,后断无明。 庚二统修 辛一空观统修 壬一复修 癸一空假复修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它,后修三摩钵提。 【讲】统修谓七观皆以空观为首,故云统也。先取至静者,修空也。前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今云至静者,亦极静意。以静慧心照诸幻者者,亦静极光通意,从空出假也。谓即以此极静之力,发起慧照之光,起如幻观,照诸世界及诸众生,皆如幻者。所以能便于是幻观之中,起诸利生之行。亦能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道,此前后之分也。 【记】内照身心,外照世界,故曰照诸幻者。既然是幻,便好从空出假,备行菩萨清净妙行。 癸二空中复修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讲】以静慧心上,有先取至静,故得静极生慧。所以能用此静慧之力,证至至静之性,性即圆觉妙性也。既已证到觉性,则烦恼不断自断,故云便断。烦恼,因也。生死,果也。因尽则果丧,故断烦恼,即出生死时也。故永出生死。即此一观深入,任运进修禅那,可以不必改弦易辙矣。此跨节之修也。 【记】须久修静慧功夫,方能证至静性。此至静性,即圆觉妙性。证得觉性,则觉性本无烦恼,故云便断。不然,岂能如此易易?断见思出分段,断尘沙出变易,烦恼永断,二种生死,自然永出。 壬二具修 癸一空假中具修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讲】以寂静慧,先修空也。静而寂,静之极也。复现幻力,次修假也。谓即以静慧照诸如幻之众。复于觉心性中,现起幻化之力,甚至种种变化,度诸幻众。此从空而出假也。以种种变化,必从假观中得故。然虽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惟恐身入尘中,为尘所染,故又期断烦恼而入寂灭。此由假而修中也。 【记】云寂静慧,可见静极而后慧生。 癸二空中假具修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讲】以至静力,空观也。断烦恼已,中观也。谓深修空观,任运入中,最密切故。谓即至静之力,静极发光,便能观诸烦恼,最密切也。从此出假度生,最极稳健,故云后起等。 【记】此空中假具修,又云不次修。 壬三融修 癸一空融假中修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讲】融修谓只以空观,而融入诸观,后先不定也。以至静力,空观力也。心断烦恼,本中观也。结名中,中观在后,而今置于静力之后。以空中有密切之关系故,故预为兼带于此。谓以至静之功,逼拶到底,致使无始念虑,顿然歇灭。故云心断烦恼。则自利之力具足。然后出假度生,建立世界。乃至进修中观,则一举而得,不遗余力矣。 【记】此融修也。谓以一观融修余二观,建立世界,即建立道场。 癸二空假融中修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它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讲】以至静力,修空也。资发变化,兼修假也。谓即空观极静之力,资助开发,发起变化作用,以度众生。所谓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如云东方入定西方起,北山下雨南山云。即此意耳。意谓虽空假双修,二利具足,尚恐不得圆满。故又深修禅那,永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如是则二利之德,不期圆而自无不圆矣! 【记】先用空观,得真谛理体。后起如幻作用,是为体用双修。 癸三空中融假修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它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讲】谓仍以此空观极静之功,资助于中观寂灭之力,而令烦恼先断。然至静即寂,偏属于定。资于寂灭,则并寂亦灭,其定更深。唯恐慧心不朗,故复进修假观,便能起全体之妙用,故可尽际度生矣。 【记】空观之至静,即中观之寂灭。 辛二假观统修 壬一复修 癸一假空复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它。 【讲】谓假观必从起幻入手,因除幻而用变化之力,随顺众生而度脱之。以众生根性乐欲不同,故言种种。菩萨之随顺亦尔。而取至静者,知其如幻如化,有即非有,而心则湛然不动。虽任运度彼,而我自如如。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是也。然变化必仗假观之力,至静之功,非空观不就。故先修假,次修空也。 【记】种种随顺而取至静者,外随众生根机,内随自己觉性。正度生时,不取度生之相,即随顺觉性之义也。是谓正当修假之时,而兼修空。虽终日利他,而不失自利。虽自利而不失利他。必如此方可度生,此之谓二谛融通。 癸二假中复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讲】仍即此变化之力,幻化种种境界,教化众生,显假观已成也。假观既成,则大悲轻安,永不至沉空滞寂,误入二乘境界。而言取证寂灭者,为自身永断烦恼故也。 【记】以变化力云云,可见假观已成。虽变化种种境界,而取证寂灭,烦恼永断。此正如来境界。非永断烦恼,即不能度生。 壬二具修 癸一假空中具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它,后修禅那。 【讲】以变化力,假观也。为度众生,而作种种事业故。安住寂静,空观也。虽作种种佛事,而心自常如故。而断烦恼,中观也。虽空观不动,而任运断惑证真。此三观具修也。 【记】文显易知。 癸二假中空具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它。 【讲】仍即以此变化之力,显现无碍作用。此假观力也。虽能如是作用,不以度生为累。重起静虑,进修禅那,以断烦恼,入中观也。虽断烦恼,而变化作用之迹难忘。故须安住至静,重修空也。 【记】安住至静,则上求下化之□皆无,并不住中道。夫先修假观,次修中观,最后更修空观者何故?以假观须忘,即中观亦须忘,不忘即著□。若不修空观,如何便忘耶?自断烦恼是上求,教化众生是下化。 壬三融修 癸一假融空中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它禅那。 【讲】谓先以变化之力,为度众生,开诸方便,起诸作用,假观成也。设遇大小两乘行人之机来扣者,是故必以空中齐修,方能应之。至静空观,寂灭中观,故曰二俱随顺。谓空中二观,俱以随顺而修也。 【记】修空观方能教化二乘。修中观,方能教化菩萨。故二俱随顺。 癸二假空融中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它,后修禅那。 【讲】仍即以变化之力,随诸众生,应缘起用,而资于至静。以假助空,而得空力。假得空力,则应缘无滞。此假空相济也。只以此二观相济成功,则修中不劳费力,可任运而进。故烦恼后断,即入中观矣。 【记】将利他事业,利于自行。故曰资于至静。二利圆满,修中自易。 癸三假中融空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它。 【讲】即以此假观变化之力,资助中观寂灭之功。使假不滞有,中亦易成也。盖以种种变化,悉同幻境。当体皆空,唯是寂灭,则不须更灭矣。即中观功成,中成则假观亦成矣。二观既成,便是无功用道。自是以后,则安住无作静虑,而转成妙空观矣。 【记】假不滞于有,假即中也。以妙中印于妙空,则妙空自成。 辛三中观统修 壬一复修 癸一中空复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它。 【讲】寂灭,中观也。至静,空观也。谓先以中观寂灭之力,唯恐永取寂灭,而起于至静住于清净之地。此即所谓以法性身,受享法乐者是也。 【记】中观二俱不取,唯取寂灭。中观既成,更以空观荡其□,则清净矣。 癸二中假复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讲】仍即以中观寂灭之力,而不断烦恼。先修假观,而起诸作用,度诸众生。一切境者,即指所度众生也。以众生为菩萨所度之境故。如是则中易成,而假易就。二俱随顺,故曰寂用随顺。寂即中,用即假,随顺者,相成也。 【记】以寂灭体,起变化用。由变化用,归寂灭体。是为寂用随顺。 壬二具修 癸一中空假具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它,后修三摩钵提。 【讲】寂灭力,修中也。安静虑,修空也。起变化,修假也。言菩萨不似二乘耽寂,而不思度生。故又见众生有种种性,在所应度。虽在所应度,必先以空观安定其心,然后依假而起诸变化,随顺自性而度脱之。 【记】中观成,是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不离依他起性。依他,相也。而种种相皆起于自性,故曰种种自性。 癸二中假空具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讲】修中观时,以寂灭之力,亲见自性本来具足,不假造作。从此修于假观,起诸作用,度诸众生。正度生时,不住度相,故曰清净境界。此即空观垂手而得矣。 【记】由中起假,故是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摄用归体也。 壬三融修 癸一中融空假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它三摩钵提。 【讲】中观修成,则寂灭有力。即以此寂灭之力,使空有不著,故得种种清净。由是而住静虑之空观,亦不住空,而起变化。即起变化,而亦不住于假。故得以中观而融之。 癸二中空融假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它,后修三摩钵提。 【讲】谓先以中观寂灭之力,而资助于空,使空观成已。然后从空出假,而起变化,则假观成。而后三观俱得矣。 癸三中假融空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它。 【讲】仍以中观寂灭之力,而资助于假。作诸变化,而复起至静。则空假不住,所谓一中一切中矣。故得智慧明朗,而复清净。此则正修中观时,假观不必另修,而一举两得,乃自觉觉他之功就。尚恐自力不足,大智未能速成。故于后转修空观,起于至静之力,得于清明之慧。则悲智相成,自觉觉他两俱圆矣。 【记】此三段,文显可知。 庚三圆修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讲】上来二十四观,均是一往之谈。若再往而论,佛设二十五轮,非无深意。皆为末世众生,有大乘根性,能修习止观者而设也。前三观单修,专为别教当教之人,住位发心修习者,须从奢摩它入手。以奢摩它是空观,注重自利。此观成时,任运粗垢先落。即以此观渐次增进,便可进破无明也。行位人修习,必从三摩钵提入手。以三摩是假观,注重利他。此观成时,即破界外尘沙。即以此观增进,便可进破无明。故前静观,后灭观,二俱不失也。向位人修习,即可从禅那入手。以禅那是中观,先须双舍前二。必俟中观成后,豁破无明,然后双收前二。即成圆融三观也。中间二十一观,特为三种人入道不同,更须种种施设而接济之。言三种者:一别接通,二圆接通,三圆接别。以通教当教,有教无人。以彼乍入门时,三人同以离言之道而入之。其钝根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与藏教同,所以云通前藏教。所修观道,犹较胜于藏也。其利根人,不但见空,兼见不空。此一类人,即可通后别圆。所以能受别圆两教人接,即可以别圆二教之法而教导之。所以此中前十四观,是别圆之止观,而接通教利根人也。后七观,是圆教接别之法也。其施教之法,复各有三种不同,以受接人有三根异故。其上根人,在八人地见地被接,即今文空观统修中复修二科是也。中根人至薄地离欲地,方能被接,即文中具修二科是也。下根人必至已办地辟支佛地,始能被接,即文中融修三科俱是也。此空观统修中,共有七科之文。乃以别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也。其假观统修之文,是以圆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三根按位施教,例上可知。然教法仍有少不同处,不可不知。所以道通教者,大乘之初门也。虽藏通之理,同名二谛,而藏教以实有为俗谛,实有灭为真谛。所谓真谛,在四谛外。以灭谛尚非真谛,况苦集道三谛乎?是以局为小乘,不能受大乘教,故无被接之机。通教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其二谛中,密含中道第一义谛。所以能受别圆二教接济也。若以别教之道而接之,仍须教以识取真谛之理,依理起修。今之空观统修之文,所以判为别接通也。若以圆教之道而接之,必须教以依俗谛之理而起修。以俗谛之理是幻有,既称幻有,便非实有,乃假有也。故以假观之法,而教以入手修也。今之假观统修之文,所以判为圆接通,且无贰疑矣。其中观统修之文,是圆教之道,接别教之机也。前通教接圣不接凡,以凡位惑全未破,烦恼障强,不能受接故。今别教接贤不接圣,以圣位证道同圆,无须接故。今论接者,惟接别之内凡位也。外凡信位,事障强故,亦不能受接。所以但接内凡三十心位也。上根住位被接,中根行位被接,下根向位被接。今之中观统修之文,判以圆接别,亦无疑矣。上根教以复修,中根教以具修,下根教以融修,例上可知。唯此一科圆修三观,专为圆教本教人而设也。谓末世众生,果有圆教根机。即使一时未悟净圆觉心,不妨于名字位中,闻得净圆觉心之名。即是现前一念之心,直须诸缘放下。用此现前一念之心,还照现前一念心性,即是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一切,即指三谛理也。以现前一念心性,即具三谛理故。则前二十四观,皆得多罗摄入一观之中。是为一修一切修也。于诸性相无离觉性者,谓前二十四观,皆以净圆觉心而为其性。其单复统具等差别,而为其相。相虽差别不同,皆不离于净觉之性。是故但以圆觉慧修,即圆合一切而并修之,岂非一修一切修乎?菩萨,即指能修人也。名为圆修三种者,谓修空时,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空外无假中,则一观即三观也,假中亦尔,可以例知。如是则圆觉自性,清净无碍。二十四观,皆随顺而俱成矣。是则足见二十五观,皆为末世大根人,未悟净圆觉心者,而设修观之法也。是故前文佛示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佛语证之,无足疑矣。 附二十五轮三教按位修证图(六三八 六三九页) (略) 【记】圆修为圆教当教之人所修。至前二十四轮,系何人当教?向来各家注释,皆未发挥。山僧此番煞费研究。知佛所说之二十五轮,大有意思,实为末世众生起见。何以故?上文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盖已明明道破矣。前威德章,每观之首,必有悟净圆觉一语。今此二十五轮,则未提及,正为未觉者而设。佛所以设此二十五轮,可知轮轮必有当机之人。大约从寂静下手者,必是空观。从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观。从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观。修圆观者,以悟净圆觉下手,观观皆圆。今之二十四轮,则亦必皆圆。从此研究,则可知前之单修三观者,乃专为别教人设也。盖别教是界外钝根,空假中三观不融。故教十住位次者修观,因其本是空观中人,则令从奢摩他下手。从此悟空理,以破见思。悟不空之理,以破尘沙。悟空不空之理,以破无明。一观到底,便可融三观也。若教十行位次者,本是假观中人,就其本分,须从三摩钵提下手。不失寂念及诸静慧,自然融得三观。若教十回向位次者,空假已是过来人,故须从禅那下手。修至破无明,登初地,自然能融空假二观。此二十四轮中,所以首列三种单修也。领二十一观,首七观以空观统之,次七观以假观统之,后七观以中观统之。此非学过台宗之人,不易领会。何以故?佛所说法,本只有真俗二谛。俗谛是事相上说,真谛是理性上说。俗谛在世间为真,出世则空。真谛在世间是空,出世则中。故空与中,有密切关系。了得空是不空,不空即中,则以一观统七观之理,可以明矣。既为末世众生而设,则末世众生,根器利钝不一,大约可分为三:一通教机,二别教机,三圆教机。圆教是上等利根人,别教是中根人,通教是下等利根人。而此三等人中,又有差别,所以开出二十一观。本经为顿教大乘,非顿教根器,不易领悟。然教相是顿,教义是圆。须知此首七观,从奢摩他下手者,为利根中之钝根,是通教机。通教从无生观入手,当教虽是顿教。而彼但见空,不见不空,不能融化。因末世众生,多界内凡夫,其中有一种利根。利根中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在当教非但见空,亦见不空。然彼不知不空即中,故必须出世之别教十地大士来接引之。此别教接引通教之机也。别教十地大士,在十住位,即修奢摩他观。故其接引通教人入别教,乃教以无生观,即我教之奢摩他观。用此一观到底,即可破无明。复修中两种,空与不空,同时而修。是但接通教利根人,在八人地见地,已可接引。至两种具修,是接通教中根人,须薄地离欲地,方可接引。三种融修,乃接通教钝根人,须至已办地辟支佛地,方可接引。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幻有即空是真。别教接通教,就其本有者,教以从真谛入手,故以奢摩他居首也。次七观从三摩钵提下手者,是圆教人接引通教最利根人也。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圆教人根器利,与别教人不同,故教以即从俗谛下手。此中细为分别,则两种复修,可从八人地见地接引,是最利根人。两种具修,是接引薄地离欲地者。三种融修,乃接引已办地辟支佛地者。后七观从禅那下手者,乃圆教人接别教也。别圆接通,接圣不接凡。凡虽有外内之别,而为烦恼障所碍,故接不到。必须破惑之后,方可接。圆接别,则接贤不接圣。盖既已登地,无劳接引也。然虽接凡,亦必至十住位破惑后方可。利根者则于十住位中接之。中根者则于十行位中接之。下根者则于十回向位中接之。圆教本属中位人,一中一切中,开口便讲中道,故从禅那下手。别教十住修空,十行修假,十回向修中。割裂而修,不能融会。又别教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谛。不有不空,名为真谛。俗谛即通教之究竟证,故圆教人可以中观接之。世间真俗二谛,在别教人视之,同一俗谛。今圆教人来接,教以所观二谛,当体即是中谛。上根令为两种复修。中根令为两种具修。下根令为三种融修。于此看来,可知佛所说话,均有至理在其中。惟须用心参究,方得了了。至末后圆修三观,乃圆教当机人之修证法门也。故云以圆觉慧,圆合一切。净圆觉性,本不可离。唯因众生未悟,不得不设二十四轮。其实一切性相,皆不离净圆觉性。圆教人修一观,即具三观。如修空,则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修假,则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修中,则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中外无空假,空假外无中,故谓之圆。至其位次,则自五品位乃至分证菩萨地尽,位位皆修之。唯究竟妙觉地,既云无修,乃亦可云无证矣。 己三结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讲】准前总标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尚未说明云何二十五轮,今则由单修,统修,具修,融修,以至圆修,一一别明已竟。故此结云,是名菩萨等。一切菩萨,随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不过如是而已。若诸下,示修法也。谓不论现前新学,及末世初心。设欲依此轮而修者,当先持诸戒品,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菩提之根本故。寂静者,收摄其心。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轮,当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难成。仍须敬礼三宝,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自知感应道交。希示正修,于轮各安标记。标记者,以纸为标,注记轮名。随轮各安,以备结取也。随手结取者,随手以标为结而混和之,仍复取结在手而展视之。随彼所展之结,开示应修何轮。故曰依结开示。便知顿渐者,以结中诸轮,有顿渐偏圆义故。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或顿或渐,依结而修也。一念下,斥疑不成。然知既顿渐,径修必成。若才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复悔,则便于圆觉而不成就。宜痛忌之!勿自弃也! 【记】随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者,如通教人必用前十四观,然后圆别教人可来接。若当会诸菩萨,则有融根者是通教,有顿根者是别教,有圆根者是圆教,可各依之以修也。戒根不净,虽有禅定功夫,反增长魔力。此魔王所以居于六欲天之上也。因戒生定,方是正定。所生之慧。方是妙慧。不但婬欲一戒要持,戒戒要持。不过婬欲最易破定耳。持戒者,身口意三业,方得清净。梵,清净也。当持,言必要持,非仅应当之意。梵行是戒。寂静是定,思惟是慧。然末世众生,虽戒定慧三法齐修,而宿业重,去佛远,非佛力加被不可。故须求哀忏悔。忏悔必克期。否则终日扰扰,焉能下手?故必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经过二十一日,打七圆满,有根器者,自然感应。 戊二偈颂 己一略颂二十五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它;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轮。 【讲】无碍清净慧,谓或从顿修顿得,渐修渐发,无不皆依禅定生也。既皆依定而生,足见二十五轮之观,不能不速修,以其非禅不智故也。 【记】此八句中,最重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二句。慧是根本智,人人具足,即所谓如如智也。根本智乃是性德。今云无碍,乃是修德。本来清净,今有染污,故必须修。无碍清净慧,唯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有之。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此慧因何生?乃从禅定生。众生本来无碍,唯为三惑所障,蔽妙明为无明。虽有世智辩聪,小小智慧,说渐说顿,皆不能无碍。若由禅定生,则能破惑。破得一分惑,能说一分法。如阿罗汉说世出世法,固能无碍。说菩萨道,则有碍。菩萨说当分固无碍,说佛法则有碍。因三惑未尽故。唯佛证一切智,故无说不圆。所谓二字,承上文定字来。以下三观,修法不同。或以顿教机修,或以渐教机修,故有二十五种。 己二显示应修拣人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讲】如来,已成正觉人也。修行,未成正觉人也。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后因此成。在所应修,不待言而自可知故。后二句,拣不随顺人。顿觉人有二种:一是初生顿成,不见随顺。二是因感示成,无容随顺。法不随顺,亦有二种: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随顺故。二者阐提,无佛种性,暂不随故。此皆约现在言,若推过去久远,或至当来后后,总在随顺中收。 【记】顿觉人二种:一初生顿成者,随拈一观,无非三观,不必拣择。即上文所言,于一切时不起妄念,是也。二因感示成者,乃菩萨示化,因众生机感,自己分上,拈来皆是。所谓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是也。外道心外取法,依自己邪见,处处执著,故不随顺。然过去久远,外道遇佛,亦能弃邪归正。阐提亦是众生,亦有本具之佛性。今云不随顺者,只指现在言之。 己三结示随顺速证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讲】前三句,指人劝持。谓无论现在末世,常应当持此轮而修习之。后三句,随修蒙益。谓随顺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自当证涅槃也。为中根人示圆修竟。 上来两章三观修法,虽甚明显,亦必预明三观正义。兹当揭示于下,幸留意焉。夫一念心起,起无起相,澈底唯空。三际寂然,了不可得。无见闻觉知之相。无眼耳鼻舌身意之相。即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所谓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间一千,谓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谓四圣六凡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念外无一毫法可得,法外无刹那念可得也。然则一念具足十界,一界又具十如。而念性镕融,每一界必具十界。如介尔一念心起,必落一界,而一界显起,九界冥伏,非是没有。如是则十界即有百界,百界各具十如,则百界即有千如。既论三种世间,各有千如,所谓介尔有心,便具三千。即假观也。一念心起,起而无起,三际寂然。无起而起,三千宛尔。非空非假,双照空假。即中观也。说即有三,照无三一。念念见自心性,任运非一非三。不用破除身心,不须安立观境。只要念想息处,一切时中,任运心常三观也。直须默照心源,澄心寂虑者始得。万不可落在言诠,徒以口头为得耳。 【记】常当持此轮,即指上文所云经三七日各安标记,随手结取依结开示而修也。随顺有二:一随顺觉性。于二六时中,直照心源。二随顺诸佛开示法门,佛令修何轮,即修何轮。修习须勤。然吾辈有事之人,必不能于二六时中,一刻不间。然有事便做,无事便修,即是勤也。诸佛开示,皆从大悲心流出,有慈力加被。故照此修持,不久必有感应。 上来威德辩音两章,皆言三观。唯威德章为已悟净圆觉心者,发明修证功夫。辩音章为未悟净圆觉心者,发明修证功夫。末世众生,但闻圆觉之名,是为名字即。及发心进修,则为观行即。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机缘各异。故特说此二十五轮之法,所谓药多病广也。然欲修三观,无论悟与未悟,均须识其精义。兹特为附述于此。三观所依之理,即真俗中三谛。而能依者为三观。夫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不起则已,起则人人知为妄念。然究竟从何而起?如何起法?系自起耶?他起耶?自他共起耶?自他不共起耶?四者谛思,了不可得。盖心本无念,念因何起,于此大可研究。须知凡夫心不孤起,因境而起。有境斯有念,无境斯无念。心,自也。境,他也。既因境起,则因者明明是他,与汝何干?汝何故必因他而起?他起,汝独不可不起乎?切实研究,自他皆无有起,乃由因缘和合而有。既曰和合,便是自他共起。然自与他若各有生性,何必共而后起?若皆无生性,即共亦不起。譬之沙无油性,虽多沙亦不能榨油。既非自他共起,便由虚空妄起。然空无自性,如何能起?如此研究,则起无起相,澈底皆空。求前念及后念,皆不可得。何则?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谓为现在,则现在无相。是以当前一念,三际寂然。内无根相,外无尘相。即空观也。染一切色心,为六凡实法。净一切色心,为四圣实法。合为五陰,开为实法。四圣六凡,皆称众生世间者,盖佛为无上众生,菩萨为大道心众生,缘觉为孤调众生,罗汉为沉空众生,诸天为著乐众生,人为苦恼众生,三途为极苦众生也。假者假名,质者实质。若念若法,无非因缘和合而有。有则俱有,无则俱无。离念无法,离法无念。一念不动,则十法界了不可得。既动一念,便落一界。故须从动念时观照。凡夫念念不停,不善则恶。恶念为三途之因。善念又分上中下三种。如微小善念,则落人界。中等善念,则落阿修罗界。上等则为天界之因,落于天界。若起自度之念,求出生死,则落于阿罗汉界。若再欲与眷属同出生死。则落于辟支佛界。若一念起时,不为我而为人,发愿度生,则落于菩萨界。若一念平等,普度众生,则落于佛界。一界之中,任指依报正报,皆足十如。十如者,即法华经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是也。一念之性,性无性相,当体镕融。如前念恶,后念善,或又发出世心,故念念皆具十界。冥伏者,众生心无二用。起善则恶伏,起恶则善伏,起出世念则世间伏。并非无有,不过冥伏。既是冥伏,自然理具。故曰介尔一心,便具三千。此即假观也。要说宛尔,则当体了不可得。要说寂然,则三千历历明明。当现前一念起时,直照起处,了不可得,即空也。然起处历历明明,即假也。历历明明,体不可得。非空非假,双离二边。即空即假,双照二边,故曰中观。三观之法,凡夫不可不知。知之即应实行。盖人人皆有此心,即人人皆可修此三观。直须放下身心,直照心源。现前一念起时,正好下手用功,寻他起处。念无起相,空观也。念起时历历明明,假观也。虽无起相,而历历明明。虽历历明明,而本无起相,中道观也。如此用功,三观具足。即三即一,则念念见自心性矣。诸君勉旃! 乙四为下根人显真性 丙一示离相显性 一谢前请后——净诸业障章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初是众中具仪。大悲下,是谢前受益。谓前威德章是次第修,辩音章是交互修,此皆为现前新学末世初心。故称大悲世尊。次第三观,已为我等广说,尚可以心言仿佛。二十五轮,又为我等详辨,诚所谓不可思议。前章偈云:十方诸如来,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故称为因地行相。令众同闻,各欲随顺,故云得未曾有。然正行才修,邪魔竞起。如我释迦调御,历恒沙劫,勤苦修此境界。一切磨炼功用,实难寻究。今则睹见,犹如一念之顷,炳然齐现于心。其庆幸欣慰,为何如哉?莫可形状,故以深自为言也。世尊下,是请后除疑。按前章总标轮数中云: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等,然既曰本无修习,是显本性由来清净。是故当机菩萨,即蹑此以为发问之端,而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前又云一切菩萨等,依于未觉幻力修习;然未觉即是不觉,必有染污。是故当机菩萨,即蹑此以为致疑之由,而云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迷即不觉,闷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证入。较之古人,殊类天壤!如此深疑,非佛不能释除,故云唯愿如来等也。广为者,祈勿辞劳。我等者,总该时机。开谓通其迷,悟谓觉其闷。既通其迷,复觉其闷。则法性现前,不期证入,而自能证入矣。然法性即是圆觉,以能为诸法之性故。大疏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诸法,则无自性。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令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令此大众等者,谓此间众生证入,展转传至末世。末世众生证入,展转传至将来。如是展转相传,乃至尽未来际,令最后际众生,永不致迷闷不入,故曰作将来眼也。余可知矣。 【记】上来为上中二根人说性修已毕。本章及下普觉章,则为下根人显真性。又下圆觉章,则为下根人示期修。本章与下章,虽同为下根人显性。但本章是离相显性,下章是除病显性。性、即净圆觉心也。离相者,即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人人同具此净圆觉心,但为四相所障,故不得显。末世之人,业重根钝。业有种种,如三途之恶业,人天之善业,色无色界之不动业,二乘之无漏业,菩萨之二边业。此种种业,皆能成障,故曰诸业障。今此当机菩萨称为净诸业障者,因一切诸业,皆由我相而生。我相若除,业障即净矣。调御者,佛称为调御丈夫,喻如良师之调御群马。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不外二种法门:一为摄受门,说一切善法,使人生欣羡心。一为折伏门,说一切恶法,(如三途果报等)使人生畏怖心。调是调和,即摄受也。御是驾御,即折伏也。我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无不历恒沙劫,勤苦修行,方能成道。今发明止观双修,若顿若渐,无法不备。于一时间,在大众前,和盘托出。令此大众,于一念顷,睹见调御历劫勤苦之一切功用。故曰得未曾有,深自庆慰。作将来眼者,以现前大众,作未来之眼;以未来众生,作末世之眼也。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为求入觉,故曰咨问,咨者谋义,谓有所谋而问也。方便者,入觉之善权法故。 【记】看讲义自明。 丁三应求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示迷执四相 庚一示迷识四相 辛一迷识执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讲】众生言一切者,赅六道与小乘也。始指最初,无始者,遥指最初晦昧真心。从此以后,展转变起八识业相,流出七转现相。复以境界为缘,渐渐由细至粗,乃有智相续等诸相。从一念不觉之根无明,名为因中痴,是俱生法执。次则出生本无明,名为缘中痴,以不了现相之境界不实,妄解为实,是分别法执,即界外尘沙惑也。继而又生枝无明,名为俱生我。后而又生末无明,名为分别我。即此二种无明,即界内之见思惑也。今云妄想者,且指第六识中虚妄想念,以凡小众生,但知有第六意识,不知有五七八识之名故也。为此妄想所迷,固执五蕴身中虚妄,立为主宰,故称为我相。其实无相可指,以无相妄计为相,而展转趣于余趣,名为人相。又复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名众生相。计我一报命终,不断而住,名寿者相。此四相中,后三虽随境转计,要皆以我相为本。金刚论云:此四相迷识境也。 【记】此科以下,文相极细,宜用心研究。前问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与金刚藏菩萨所问,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语意正复相同。然彼为中根,此为下根,故语句稍异。而世尊酬问,亦大不同。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根本皆从我执而起。吾辈开口即说我,究竟全身谁是我者?既执我相,对待则有人相。对待之范围愈广,则为众生相。执此我相,相续不断,则为寿者相。若欲净其业障,当先空我相。我相空,则后三相皆空。以后三相,皆由我相而建立故。众生而云一切者,盖赅六凡三圣而言。六道凡夫,为迷识四相。三乘圣人,为迷智四相。六道所执者人我,粗四相也。三乘所执者法我,细四相也。其实我本无我,凡夫妄执色心为我,是为迷识。小乘妄认变易生死为涅槃,不肯度生,是为迷智。如金刚经发明四相皆空,其第十五分以前,破粗四相,第十五分以后,破细四相,前后语略同而意大异,不可不知也。始字,指最初。我相起于何时,不能觅得,故曰无始。皆因一念妄动,迷本觉而成不觉,故有无明。由此无明,变起八识之业相,即微细我相。亦即根无明。又曰因中痴。遂有能见所见,而起转相现相,即有境界,由此而起智相相续相。是为缘中痴。缘者,境界也。亦即本无明,两种法执,生于第八识。俱生我,即执取相,生于第七识。分别我,即计名字相,生于第六识。是故种种妄想,皆由业识而发。由此妄想,结聚而成五蕴。色蕴为坚固妄想,受蕴为虚明妄想,想蕴为融通妄想,行蕴为幽隐妄想,识蕴为微细妄想。于是造业招果,展转轮回。夫蕴虽有五,澈底看来,即一念之妄想。一念妄想动,即身心世界俱有。一念妄想空,即身心世界俱无。而众生念念迁流,在妄想中,并不自觉。色心迁流之妄想,固不能觉。世界迁流之妄想,更不能觉。故谓之幽隐妄想。可怜自最初一念不觉,执到如今,在众生为见思,在二乘为尘沙,在菩萨为无明。若论修证功夫,必至等觉已后,妄想方尽。何以故?一念生相无明未破,即由无明成业识。由业识成妄想,由妄想成遍计。内执身心为我,外执世界为我所,总不外乎我相而已。因不了身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尘缘影,所以妄执。身心者,所执也。妄想者,能执也。病在能执,故此处单提妄想二字。 辛二别成凡小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讲】本无四相,妄计为有。计执不舍,故名为认。非有计有,故为颠倒。由迷识故,认取固执以为真实,故称为实我体。此又颠倒之甚也。由此认为实我,于违我者,便生忿怒曰憎。于顺我者,便生贪著曰爱。故曰便生二境。然我人等相,本属虚妄。乃又执违我者为可憎,顺我者为可爱,岂非于虚妄体上,重起一重虚妄之相?故云于虚妄体重执虚妄。此又妄之至也。虽妄之至,而卒不可断,故云二妄相依,谓妄体与妄境相依而住故。或耽著有为,而造有为之业。或趣向无为,而修无为之道。故曰生妄业道。然业之与道,而俱称妄者,以二俱不了识心如幻,谓不特有为之业如幻,而无为之道,亦如幻也。以二俱如幻,故皆称为妄。造有为业者,堕落凡夫,流转分段生死。循有为业因,故受报于天上人间。故曰妄见流转。而能见此流转者,生诸厌离,志求免诸流转,而修无为之道。循无为道为因,而感果于声闻缘觉,又生取证涅槃之想,故云妄见涅槃。殊不知彼二乘人所作灭度之想,仍非真也。故仍名为妄见。此不过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而已。而不知无明烦恼,变易生死,尚未梦见。此真变易生死,而妄认为涅槃。故曰妄见耳。 【记】此先明粗四相也。迷识,为粗四相。迷智,为细四相。我者,主宰之谓。必如世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方是真我。试问众生所执之身心,身不能无病,心不能无习气,常有不能自主之时。可见此我,并非真我。乃复由我相转计而成人相,更由我人转计而成众生相。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相,皆所谓众生相也。活到八九十岁,仍然畏死。此由我相相续执持,而为寿命相也。须知六根为我乎?则有六我。十八界为我乎?则有十八我。可见一向妄想认为我者,乃颠倒见也。人与众生寿者,无非倒见,故曰四颠倒。憎爱,并非属境而实属心。然皆对境而发。爱因顺境生,憎因逆境起,故曰憎爱二境。众生所执之我,本是虚妄。今又加以憎爱,是为重执虚妄。由憎爱妄心,生美恶妄境。既熏心而成种子,复熏境而成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种子复熏现行。二六时中,二妄相依。相依者,心不离境,境不离心。心,因也。境,缘也。因缘从来不离,故曰相依也。于是因惑造业,因业招报,遂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种种流转。皆由于妄想执我,所以妄见流转。复次。业道二字,业是有为之业,道是无为之道。有为业者,世间之善恶业,上界之不动业,是也。无为道者,阿罗汉之无漏业,是也。然虽无为有为之不同,以佛眼观之,皆是幻化虚妄境界,皆是妄见。何以故?见流转者,以妄想因,得妄想果,并非真见,以生死即涅槃故。而声闻辟支,不知此理,以为有流转可厌,有涅槃可欣,一欣一厌,妄想俨然。既有涅槃之相当情,是即我相未除也。故皆以妄见斥之。 辛三总斥迷闷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讲】首二字蹑前,谓由此流转涅槃二俱妄见故。即以此妄见为障,便不见本有清净觉性。以不见故,则不能入。故曰不能入清净觉。并非觉性而有违逆拒阻。不许人入。然觉性不唯不违拒,且亦无随顺,入与不入,与觉性无预焉。即如前文,彼圆修三观之菩萨,即能证入圆觉净心者。自彼修德有功,而能证入,亦并非觉性使之能入。故曰有诸能入,非觉入故。以是之故,彼凡夫动念,起惑造业,而妄见流转者,固然迷闷。此二乘息念,沉空滞寂,而妄见涅槃者。亦属迷闷。故曰皆归迷闷,迷者不觉,闷者不开。大疏云:此文正是结答前问。前云因何染污,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次云非觉违拒等者,由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 【记】不但凡夫不能入清净觉,即声闻辟支,亦不能入。何以故?见流转,见涅槃,有此妄见,何能见本有之清净觉心。然则不入由于障,入则由于修。此清净觉不能拒之不入,亦不能使之能入。二乘视生死如冤家,视世间如牢狱,诸念皆息。不知净圆觉中,本无有念,何必更息。所以动念固是迷闷,息念亦是迷闷。 庚二示迷智四相 辛一承征引说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讲】首句承前征起。大疏云:动念许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动息俱称迷闷。由有下,约本起无明为释,引起重说迷智四相义也。直解云:本起无明,谓最初一念不觉生相无明也。又名根无明。前云因中痴,即指此无明耳。净圆觉心,本无有我及与无我。只由根无明不觉,迷本净圆觉心,转成阿赖耶识,成为我相根本。自此已后,皆是无明用事,自立主宰。故曰为己主宰。主宰,即我也。以我者是主宰义也。一切众生,通指凡小。生无慧目者,从父母受生已来,便无有智慧眼睛,不自照见内外心身,皆是无明变现幻影。所以一向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云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谓依于无明而建立故,从此无明,永不能断。盖以无明不能断于无明,所以佛说动念息念,皆归迷闷者,正此意耳。恐犹不信,故仍以喻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喻显无明不断于无明,为可信故。是故云者,以是无明不断之故,不惟动念息念,皆归迷闷,即从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亦不能脱离迷闷。故教以当知,令其自行审验,试看有爱我者,则我与随顺,随顺即是无明。非随顺而违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无明。为缘憎爱心之枝末无明,养于从无始之根本无明。如是从观行以去,经相似,入分证,乃至菩萨地尽,相续求道,不免为智所迷者,仍堕四相。故曰皆不成就。足见忘我之不易也。 【记】此明细四相也。迷智由迷识而来,粗相若不空,细相即不露。故上文破斥凡小粗相已竟,即接明细相。由根本上生起之无明,故曰本起无明。即所谓根无明也。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并不知是无明,所以永不能断。由此一举一动,无非无明用事。即发心用功,亦是无明。无明岂能自断无明,犹如自己不能自断其命。然则谁能断之?须用真智。即现前一念之慧,所谓圆照清净觉相。用此圆照,照彻内外身心,即知无明性空。若无此真智,便是古德所云,欲除妄想却成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也。楞严经云:妄想无性,此语最要!了得妄想无性,原是依他。只须不生遍计,便是圆成实性。何必生心息之。所以上文云:动念息念,皆归迷闷。是故不了无明性空,纵使发菩提心,行菩提道,亦不离迷闷。了得性空,用此观智进修,方能成就也。 辛二次第别明 壬一征释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讲】文有三节:初承征标定。上云相续求道,皆不成就。意显为智所迷,仍堕四相。故此征云何我相者,此承上而起,以作问题也。下乃标定云,一切众生心所证者是也。谓此之我,不同迷识之我也。此我之相,根自心起,极其隐微,必于若理若事,有所证取者,其相方现耳。善男下,引事证释,承上所以隐微难见,必有证而方现者等语。恐其未甚明晰,故又引事以证释也。譬如二字,不可作喻看,当作设若义,谓设若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百骨四肢。调适者,谓调和顺适,即通身无恙。忽忘我身者,谓身全无恙,不觉有自己之身,忽然如忘生也。四肢,即两臂两腿。弦是直不能屈。缓是软不能伸。此皆摄护将养,乖于方法。或略用针刺,或少用艾灸,故曰微加针艾。以必证取其事,即知有身自觉其痛,故曰即知有身。由此一事,可以证知。故前云有所证取,方现我体。善男下,取理深明。摄前不唯于事,心中有所证取,是我相。纵使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犹是我相也。毕竟了知四字,直彻底深证的话。清净涅槃者,俨似无明已脱也。殊不知纵使果证如来,毕知有清净之相在,犹是心中有所证取,仍然还是我相,足见忘我之非易易也。 【记】此下别明四相,极其微细。即金刚经第十五分以后所明者是。宜用心体究。众生二字,不是凡夫,乃指三圣而言。从二乘直至十地等觉止。心所证者,即是我相,即下文所云,证取方现我体,是也。此中譬如二字,不能作喻看,当作引事看。以微细我相,必引事证释而后明也。证取方现者,谓须在用功上见之。譬如用功至身心清净,本是好境界,乃忽生欢喜心。此欢喜心,便是我相。然此尚是六识分别,并不微细。乃至证于如来清净涅槃,仍是我相,此则微细矣。此皆菩萨境界,何以仍是我相?以其有清净之相当情故。病在毕竟了知四字。既有能了知心,便有所了知境,能所宛然,未能理智一如,是最初之根无明仍在也。由此可知,功夫愈做愈细。所以初心人,用功不久,便以为见好境界。即真有此境界,正是无明变现,岂可执取。此理不可不知。譬如下,忽忘我身四字,并非真忘,乃相似忘我境界。 壬二征释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讲】文亦有三节:初标定。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意谓悟由心发,称为心悟。从心发悟,悟得彼之能证者是我。此悟不忘,即为人相,对彼我故,非我即人。次详释。悟有二句,谓既然悟得彼能证者,便是为相,自不复认彼能证者以为我也。如是则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意谓彼我既空,即无所悟之境,纵有所悟之境,已非是我。以是例知,能悟之智,亦应了不可得。如是则能所既空,心境两忘矣。设使转计能悟之智,业已超过一切能证之者。是依然为智所迷,对彼我相,建立人相之名。故曰悉为人相。然证者而云一切,人相而云悉为者,正显凡有所证,不忘能证之智者,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心者,皆名人相也。后以理深明。蹑前不唯悟彼证者是我,名为人相。即使其心,乃至圆悟彼所证涅槃俱是我者,亦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说圆悟,设或心存少悟不忘,纵使备悉殚尽逐位所证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证是我故也。 【记】此段更细于前。上云心所证者,乃是能证之智,并非本体,故曰我相。此段悟证之证字,即指上文心所证者。悟者,谓悟得心所证者之为我相,而不取著,以为无我相矣。不知有一能悟之想在,仍然有相。此相纵不是我相,便是人相。病在悟字。何以故?心境两忘,无所谓悟故。人字乃是假名,其实仍是微细之我,莫道不能圆悟,纵能圆悟,但微微有一能悟之心在,皆名人相。菩萨修功,证至此地,尚不离微细我相。然则我辈凡夫,以无明除无明,无非无明用事,我相之重可知矣。 壬三征释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讲】文亦有三:初标定。即谓诸三句,谓设使于自心发起照了,了得彼我人二相俱非,自是所证所悟不及于心。以有此心在,即名众生相。盖以了我了人,心迹愈多故也。次借常人所言,比例而知。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众生,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自然非彼能证及与能悟。能例云,云何非我?所例中即是云何非证。释以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例了智独存,则证所不及,故是非证。能例云:云何非彼?所例中即是云何非悟。释以我是众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独存,则悟所不及,故是非悟。此借常人语词,以为义势。显第三了智卓然,非证悟所能及也。后结成生相之名。了证二句,谓了彼心有所证者为我相,心有所悟者为人相。但以有我者必有人,有人者必有我。故浑言皆为我人。我人不及,即指了智卓然。存有所了者,则是了证了悟之心迹未忘。由心迹未忘,必至起灭不停,展转滋多。由此结成名为众生之相如是。 【记】若了得能证之智是我相,能悟之心是人相,则二俱不存,诚为证悟所不能及矣。不知二虽不存,然尚存有了得之心,便是众生相。病在了字,此段尤细。 壬四征释寿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讲】文只有二。先标定。即谓诸三句,意谓承上了证了悟,皆是自心体上,发起智照之智,而我人二相所不能及。故得心照清净。心字,即指业识而言,以四相未空故。因心照清净,而众生相现。故对众生相上,发起觉照。觉彼所了之我人二相,所有能了之智,俱属我执而欲断之。次一切下,正明寿者相也。谓殊不知即此一念觉心,便是一切业智。业智,即业识也。是第八识上微细分别之念。不言识而言智者,此属修证,反妄归真,转有漏识成无漏智也。所不自见者,谓此微细分别,原从本识上起,所以不能自见。虽不自见,常在其中潜续。犹如人之命根,常在身中潜续寿命,而人不自觉知,由此所以名寿者相。 【记】此段细之极矣!觉得证是我相,悟是人相,了是众生相。殊不知此一觉字,仍然是病。此觉是第八识之业智,所谓微细分别,虽八识亦不能自见。譬如命根,谁能自见。必至等觉地后,用金刚智,断生相无明,方能破尽我相。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亦名如来藏如实空义。此虽大菩萨境界,然凡夫不可不知。知此,用功时方可无病。总之,无论功夫如何深,境界如何好,皆不可执取。执取即是我相,即存一不可执取之心,亦是我相。切记切记! 辛三总以结示 壬一结示同尘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讲】初一行法说,若心照见者,则是于自心上发起智照,照见前之一切觉者。一切觉,指前三相。心照见,指后一相。皆为尘垢者,总属迷智之妄境也。此先标定。下乃承释。盖以能觉之后一相,与所觉之前三相,俱于自心中分自分他,立能立所,障于胜进,不得真修。故云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尘以染污为义,谓染污于清净心也。次一行喻明。如汤销冰者,汤喻智照,以火煎水而成汤,喻正念悟心而成智。冰喻我执,因寒凝水而成冰,喻妄念迷心而成执。用汤销冰喻以智断执。谓冰既销矣,无别有冰。喻执断矣,无别有执。知冰销者,显汤亦不存,谓冰因汤销而成水,此汤随冰销亦成水矣。至此之时,则冰汤俱忘,唯一清水,更有谁能知冰为汤销者。此是异喻,反明前文。觉所觉者,皆为尘垢,染污净心。果其执空智泯,能所双忘,当下,唯一清净真心,又谁能知我执为智断者?向下以法结合。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先正合。谓能觉之我,与所觉之我,二俱互存,则染污净心,不得显现。合彼前喻能销之汤,与所销之冰,二俱互在,则障碍净水,不得澄清。次反合。如其一念不生,能觉所觉,二俱互泯,则尘垢销灭,唯一净心矣。合彼前喻汤水互融,障碍全销,唯一清水矣。 【记】此章精义,在离相显性。离相,即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四相有粗有细,众生迷识四相不空,则不能出世。圣人迷智四相不空,则不能证无上法王之果。必四相空而后法性显。然空粗相易,而空细相难。此全就功用上说。必须破无明后方空。若我相尚在,余三相亦在,即为尘劳垢污,圆觉妙性,不得清净矣。照见一切觉句,谓用功人正在定中,自心发起智照工夫,有境界当前也。照是能见,一切觉是所见。觉所觉者句,前一觉字,指能见之智,即后一相。此觉是觉照之觉,与圆觉之觉字不同。所觉者,即前三相。谓此自心中之觉照,能觉我相是证,能觉人相是悟,能觉众相是了。是第四相为能觉,前三相为所觉也。然尚有觉在,则能所未泯,境智不空。境是境,智是智。境为所,智为能。境为他,智为自。处处对立,总是迷智忘境,能染污清净心。故云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存我觉我句,我字,指能觉之我。觉我,指所觉。存,谓二者俱存也。 壬二结示不断 癸一不断不成圣果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讲】正像已过,名为末法之世。此际众生,尤在可愍。故偏言之,不了四相,粗细二种四相,俱不详知也。以不了知,何以知断。若不知断,则我法二执全在。所以虽经多劫勤苦修断。但名有为。有为者,自执由我作为,唯我能之,是造世间因也。世间之因,还酬世间之果,则不出世间。在天上,生人间,酬因答果。为善者或作轮王小王,或为宰官长者。次之或为居士人民,以至贫穷乞丐。如一念失觉,则堕三途。纵使修禅习定,上生欲界天宫,或入四禅四空。纵饶修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古德有言:六欲诸天受五衰,三禅尚是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故知不空四相,欲成出世圣果,终不能也。然出世圣果有二,若唯不了迷智四相,自不能成十地等妙等大乘圣果。设复不了迷识四相,虽小乘有学无学等二三四果,亦不能也。结句,有以衰例盛之意。谓以是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不成圣果之故。则知汝等虽生佛世,面奉慈尊,若不了四相修因,亦可名为正法中之末世众生耳。可不慎哉。 【记】正法虽不遇佛,犹有诸大菩萨临世。众生闻道易。像法虽不遇诸大菩萨,犹有诸大祖师及善知识。唯末世众生最可怜,若非住相,便是有为。故金刚经中,世尊开示须菩提,处处以不住相为言。盖我相不空,虽无为亦是有为。有为是世间之因,必得世间之果。末世众生,离圣虽远。然若闻圆觉,能了四相。则虽末世,亦无异于正法之世。 癸二展转征释其过 子一一向错认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讲】谓以何故不了四相,使久修不成圣果耶?此征词。下释其错。谓四相皆我,名一切我。既不了知,反生保爱。认妄作真,一错百错。殊不知此正生死根本,妄认以为涅槃。古德有言: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实可哀欤!如前我人二相中云,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即其相也。不言有了有觉者,可例知故。譬如下,借喻发其错,所以圣果不成也。四相皆我,有损于道,义似乎贼;而乃妄认我相,可以成道。故以认贼为子喻之。大疏云:贼若在外,犹可提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养之为儿,宁无损败。如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因致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财宝终不成就喻之。所谓久修不成圣果者,以此。 【记】后三相皆由我相而生。一我一切我,故云认一切我。此皆由用功时发现。所以参禅功夫,莫道现在末世,就是前辈,误以识神为本来面目者,亦不少,是即认我相为涅槃也。我辈用功,非处处证以大乘经典不可。因末世具正知见者少,矫正无人。我之定中现量境界,若有少分相应,被自己知道,即落于分别。能分别是妄想,所分别亦是妄境。有证有悟,即是我人二相。本未成就,而自以为成就。修证工夫,到得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多坐此病。 子二我不解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讲】谓以何故为一身错认也。此征,下释。我爱者,四惑之一。相宗指第七识,随缘执我,与四惑相应。一者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故。二者我见。谓于非我法中,妄计我故。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心高举故。四者我爱。谓于顺我者,深耽著故。今云有我爱者,即是第七识随缘执我,常与四惑相应,自应不断我爱,故云有我爱者。既有我爱,于顺我者便爱,故应亦爱涅槃。但势必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今现有我爱,所爱者岂真涅槃,谓之错认,不亦宜乎?又顺我者,既已取爱于我。违我者,必应取憎于我。是又有取憎于我者,为我所憎焉。如是则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憎生死者,必爱涅槃。乃不知爱者,真生死故。是知为爱涅槃,别憎生死。则所爱涅槃,名不解脱。以未离我爱,是真生死,正为系缚之法。故曰名不解脱。 【记】四相中爱证爱悟爱了爱觉,皆是我爱。略有少分证取,则障于真修,不能前进。后遇善知识矫正,乃悟证取之非,则又以悟为究竟,不能前进。于了于觉,亦复如是。皆是我相为害。我相极微细,破之极难。用功既久,方得现前。我辈虽未用功,不可不知此理。 子三法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已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讲】首句征词。与上二大不相同。上二俱是约已说者,未能便了,故但用何以故而征之。谓如上所说者,何故尔耶。此是约未说者,令其明了,故以云何当知等而征之。佛意以前说经劫修道,不能成就圣果。必是我相法相,俱未解脱。然我不解脱,如上已明。云何当知法不解脱,故次呼召而释成之。末世习菩提者,即求成圣果人也。以已微证者,我相中证,人相中悟,生相中了,寿相中觉,皆有分证之相,称之曰微。然证则自计蕴净,悟则自计我净,了则自计人净,觉则自计生净,故云为自清净。唯余觉所了者,即是一切业智,正是我相根本,故曰犹未能尽。然既以已微证,为自清净,即是法相。虽是法相,仍未离我相根本,谓是我之法故。既我相根本犹未能尽,法相岂能解脱。以此应征,义可思知矣。 【记】前就我执粗四相,说不解脱。此复就法执细四相,说不解脱。夫我执未空,不能出世。法执未空,不能证大乘圣果。修菩提之道,必先明无我之理。苟有微细之相未尽,便是我相根本。有此我相,便是生死根本。上来证悟了觉,本是好事。但自以为能证能悟能了能觉,则所证所悟所了所觉,便成法执。是犹未能尽我相根本也。 癸三验知我根未尽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讲】此虽验知我根未尽,实借此以证法未脱也。赞美彼法,即生欢喜,正是法执未脱。便欲济度者,方便开示,济其怠惰,度令精勤,欲其修习彼法,望其同得也。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亦是法相未忘。便欲诃责,不待言而知故。则知我相坚固执持者,谓执所得之法,不令遗忘也。藏识,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相宗云:第七内缘第八见分为我,既是第八见分,自应潜伏藏识。又潜伏者,对下游戏而言。盖以诸根不动,无法可执,故曰潜伏。及至诸根才动,随于彼之六尘境上,任运执我,故曰游戏。如世间贼人。无可盗,则潜而伏之。有可盗,则任运无畏,如玩游,如行戏也。曾不间断者,恒审思量我相随故。 【记】此正试验善知识之人也。一顺一逆,于此便可验其我根之尽与未尽。盖从无量劫来,我相根本,伏于八识田中,一时如何易断。时时宝爱,时时守护。宝爱是执,守护是持。潜伏于藏识。游戏于六根门头,六根门头之见闻觉知,是八识之见分。六尘是八识之相分。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圆教大士,当下打破。虽遇好境界当前,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识识者。亦决不生取著心,方能破我相根本。诸君以后用功,切宜留意。即遇微妙境界,不可取著。取著即是我相。浅则不能出三界,深则不能成菩提。要紧要紧! 己二斥迷无功劝修 庚一分类为斥 辛一斥有我无功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讲】初承上正明。谓如上所说观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断除我相。设若不除我相,则证悟了觉,不离我人众生寿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赞喜谤嗔,即其证焉。其次下,据理反显。谓反显能入净觉。恐谓不除我相不能入觉,已知彼修道者,虽修无功矣。且毕竟如何能入耶?故曰若知我空。谓证知空无我理,既能证知空无我理,自然闻毁不嗔,故曰无毁我者。既已闻毁不嗔,闻赞又复何喜?设若闻赞生喜,许以济度说法。则是有我说法,是人之我未断故。既我未断,人等亦然。故尔超略人相,而云众生寿者,亦复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则后之三相,一齐俱空。如是则证悟了觉,乃随分入清净觉矣。 【记】前发明两种四相,若粗若细,皆须断除。不修道则不能断除。不知病则亦不能修道。四相是病,劝修是药。然必指明病源,方可服药。末世众生,病根不除,服药无功。故先须斥迷。斥迷即折伏门,劝修即摄受门也。我是生死之根。不除我相,莫道生死不了,即世间法亦不能成办。知我空,便证我空真如。真如绝对待故。 辛二斥说病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悯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讲】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为度众生,而说自所得法。任尔说得天华乱坠,殊不知所说者是病,非正法也。何者?以彼说自所证之相,境界难思。若有境界当情,便是我相。如其说己所悟情形,以教人依之悟道。若有所悟情形可露,便是人相。说了说觉,即是众生寿者二相。岂非说病为法耶?如此则是以盲导盲,是故名为可怜愍者。以其说者听者,两无功故。然说者虽精勤说法,为度众生,作净觉因。而听者亦精勤研究,信解修习趣净觉果。皆为增益诸病。盖以我相未断,人等相因。以是之故,不能入觉者此也。 【记】末世众生,智钝见浅。不知证悟了觉,即是四相。故所说皆病。 辛三斥窃德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讲】首句,谓彼于我相根本未尽,不能了达四相皆空也。以如来解行处为自修行者,谓如来于因地,久空四相。有所解者,名为净解。有所行者,名为净行。而众生不了四相,乃依佛所说之理而解,依佛所说之行而修,便执为自己修行。是为窃取如来之德,以为己德。殊不知四相不了,俱堕有为。清净解行,终不成就。亦何益哉! 【记】如来所证,是清净涅槃。所悟,是清净妙行。虽有所解,并无境界当前,是为净解。虽有所行,并无住行之相,是为净行。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以如来解行自修,不能清净。便是窃取如来能解之智能行之德,于己终无所益也。 辛四斥增慢无功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讲】首句,即指增上慢人也。未得谓得者,约涅槃断果说。谓此人乍断迷识四相。才离分断生死。相似涅槃,而实未得清净涅槃。即便自谓已得。未证谓证者,约菩提智果言。谓此人乍断我执烦恼,才证偏真觉性,相似菩提,而实未证圆满菩提。即便自谓已证。设见有胜于己,更希前进者,则心生嫉妒。谓嫉我不能,妒彼胜我。此皆依于我相。故曰由彼众生未断我爱,细相我爱也。是故者,以是未断我爱之故,四相竞生,净觉如何能入。故以不能结之。 【记】嫉妒,是恶心所,即烦恼也。全是众生见解,故曰未得未证。 庚二警策正修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讲】文有三节:初警示趣果迷因。末世希望成道,则是已发菩提心者。既发心希成道果,应须先悟自心。依本经即是净圆觉心也。依此心修习,即是成佛正因。今乃无令求悟,则是迷于正因。漫说不修,纵使修习,终不成就。况且唯是要益多闻,仍复以文字之学,便谓自己发明,故谓增长我见。是反成所知障,自障其道矣。但当下,策令应急断惑。但当精勤者,不管悟与不悟,但当精一其心,而无异缘。勤劳其身,而无怠志。准下文即唯以断惑为急务也。降伏烦恼者,谓先空迷识四相,略显我空真如。得相似涅槃,救燃眉之急故。虽救燃眉,犹虑焚身。故又劝以起大勇猛!勇、谓进修不退,猛、谓冒难不屈。未得清净涅槃,务须令得。未断迷智四相,务须令断。果其贪嗔爱慢等,对境不生,则是清净涅槃,所谓未得者已得也。果其彼我恩爱等,一切寂灭,则是迷智相尽,所谓未断者已断也。谄曲嫉妒,即小随烦恼。各别起故,名小。但随贪等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之为随。而对境不生者,种习俱尽故。设不尽者,未必对境不生也。上来理由顿悟,事必渐除。若是人者,先空迷识四相,证我空真如。次断迷智四相,证法空真如。所以佛即许以渐次成就矣。求善下,教以亲友输诚。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渐次成就,恐落歧途。故须求善知识,开导指示,方能不堕邪见。又求知识,但取其知见真正,不论其种性高低。设若于所求时,不取知见,别于种性高低处而憎爱,犹是我相未尽,故云不能入清净觉海。觉而云海者,以海出众流,流流入海。喻彼大觉心,出生一切诸法,教化众生,成就大圆觉心。如首章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等。今取喻如海,良有以也。 【记】末世众生。不肯用功者,固不必说。即肯用功者,往往先欲求悟。此最不宜,故世尊说无令求悟。此一语最关紧要!即如近来参禅之人,未曾真实用功,但看几部语录,打几句机锋,究与自己何干?须知我相未忘,任汝阅尽三藏十二部,但就文字上讨生活。纵有一知半解,皆从他人学来,并非自己证得。有何益处?既欲希望成道,须依自己一念不生之心而修。降伏烦恼者,烦恼,即见思惑也。既断烦恼,已破粗相我执。然不过脱离分段生死,不可即以此为究竟。故曰起大勇猛。欲知涅槃得否,无明断否?自己亦可试验。即如平常临事之时,境界当前,对于顺境,能不起贪否?对于逆境,能不起嗔否?对于眷属,能不起爱否?对于他人,能不起慢否?贪嗔爱慢,为根本烦恼。谄曲嫉妒,是小随烦恼。若根本虽除,而对于富贵者,能不谄曲否?对于胜我者,能不嫉妒否?此等微细之相,难保不生。故亦须加注意。果其贪嗔痴等,对境不生,便是涅槃已得。果其彼我恩爱等,一切寂灭,便是无明已断也。 戊二偈颂 己一颂示迷执四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讲】首句告以当知,我爱不可不除,四相不可不断也。次二句,正显我爱当除,无始妄流转者,谓从无始来,凡夫执我爱,而起惑造业,流转于分段生死。皆如空华,同归虚妄。后二句,正显四相当断。四相皆由我起。长行云:伏我爱根,名涅槃相。今既四相未除,我相仍在。涅槃断果非真,菩提智果焉成,故不得也。 【记】粗相我爱尚在,不能了分段生死。细相我爱尚在,不能了变易生死。 己二颂斥迷无功劝修 庚一颂分类斥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讲】准长行分类斥有四:一有我。二说病。三窃德。四增慢。今以爱憎二字,乃义颂有我。谓顺我者爱,违我者憎故。谄曲句,义摄后三。以说病为法,有谄媚听者义故。窃德增慢,有曲护己短义故。是皆有碍胜进,故多迷闷。既迷且闷,觉城安入?故总以不能斥之。觉而言城者有二义。一谓途中多迷。进城则觉。喻已证圆觉,如金出矿,再不复重为矿故。二谓门通四路,出则可行。喻既证圆觉,仍思度生,随方皆可到故。 【记】爱憎谄曲,皆是我相。不除,则心不清净。故多迷闷。 庚二颂警正修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讲】准长行有四,首则警示趣果迷因。今既若能归悟刹。归,即顺也。悟刹,即所悟之境,以圆觉妙心为悟境故。若能反彼无令求悟,归顺圆觉,而为悟刹。则成佛之正因具矣。何迷之有?次则策令应急断惑,先去贪嗔痴者,劝空迷识四相。四相总由我起,今云贪嗔痴,皆属我相。准长行尚有爱慢嫉妒谄曲等病,皆在三毒中所收故。此皆迷识而有,四相亦依此而建立。法爱不存心者,劝断迷智四相。然证悟了觉,皆为法爱。存心,则执成四相。不存心,则解入净觉。三则许以渐次成就。即今云渐次可成就是也。四则教以近友输诚。我身本不有者,净觉成就,了达五蕴皆空,是已达空无我理也。既达空无我理。则违我者不以为违,憎何由生。顺我者不以为顺,爱何由生。如是则求近善友,必能输诚。蒙彼开示正见,终不堕邪。设若于彼所求。别依种性高低等,而生憎爱之心。纵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以彼既有憎爱,即是我相之根本犹未尽故。 【记】迷识四相,皆以贪嗔痴为本。遇顺则贪,遇逆则嗔,遇中庸则痴。三毒皆属我相。然皆因境而起。当其起时,正可用法对治。如起一念贪心。试思此贪为自生耶?为他生耶?自他共生耶?自他不共生耶?若为自生,何须对境方起。若是他生,则又与我何干。若为自他共生,则自他既各有性,何必共生?倘各无性,虽共亦不能生。若为自他不共生,则是无因而生。内既无心,外又无境,又安能生?然则虚空生耶?虚空无性,何从而生?如此四处推寻,则贪心自空。其余可以类推。法爱既空,微细四相亦空。盖我身是无明变现,无明性空,所以我身不有。身尚不有,憎爱从何而生乎?此章将六凡众生以至出世三圣之病,切实道破,说得干干净净。若能依此用功,何患不能成就!所谓离相者,要不外乎断除我相而已。 丙二示除病显性 丁一谢前请后——普觉章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文有四节,一、于是至佛言,众中具仪。二、大悲至安隐,谢前成益。为怜末世众生,说病为法。今假现前大众,预为开导。故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者,快字,应作庆幸之意。是菩萨代众庆幸之语,犹云快哉!佛之所说,真为末世之禅病语也。盖以证悟了觉之四相,皆由禅定而得。执则成病,不自觉知。今蒙如来开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说者,今乃说之,故云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四相融于胸襟,故心意荡然,谓空洞无碍也。净觉入于言下,故得大安隐,谓解脱自在也。三、世尊至邪见,虑后详请。众生去佛渐远者,谓正法流行之际,虽则去佛,犹未及远。至于像法,则去佛可谓远矣。况今更历末法,则去佛渐远,愈趋愈下,卒至不可返矣。当斯时也,贤友逃形,圣师不作。或潜形于岩谷,或伏藏于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尔增盛。如火炽然,鲜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愿力,来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识,不堕邪见。但彼之顺行逆化,道迹良多。设不得如来明示,难免误认。故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人。盖求佛于顺行逆化众多人中,明明说出,当求何等样人,为善知识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说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问依何等法。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说法中,当依何当之法而为教仪。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虑其行有多门,习难并技。故三问行何等行。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行多门行中,当行何等之行,而为专习。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虑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药病双关。故四问去何等病。谓求佛说出于彼所得真似道中,当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两利之真药。又既得其道,还须自己发心。但发心有权、实、顿、渐、偏、圆、故后问云何发心。谓求佛说出于权、实、顿、渐、偏、圆、中、当云何发因地之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者,自明所问意也。言末世众生,无智自辨,动陷邪途,犹如盲儿。故今详问。果蒙如来开示,自令不堕邪见。四、作是至复始,至三显殷可知。 【记】此为下根人除病显性。所说四种病,皆是用功时所起之妄想。各人妙明本性,本自圆明。为病所障,故不得现。除病即所以离障。普觉菩萨知此,故代众请问。圆觉经中,所谈修证,定功为多。任修何法,只要一门深入,皆可得三昧,三昧,即定也。然禅定功夫,执则成病。前章教凡夫空迷识四相,固是除病。教圣人空迷智四相,亦是除病。盖前章四相,是出于一念之妄想。此章四病,亦是一念之妄想。虽一是离相,一是除病,文相不同。而破妄想以显觉性,其意则一也。金刚经云:云何应住?住真觉也。云何降伏其心?即降伏妄想也。现会大众皆圣贤,无此等病。普觉专为末世而请,故开口即云末世众生。觉者,知觉也。普觉菩萨,自己分上觉照,原无此病。然在当初用功时,诸病皆有。盖修禅者无人不犯此等病也。何以故?以有所得心故。除非圆觉大士,内不执心,外不执境,离能所,绝对待,方能免此。大凡在用功中,无非犯得少为足之病。若遇善友良师指导,则诸病不生,即生亦易除。普觉菩萨为怜末世众生,为师者说病为法,为弟者将病作法,故发心请问。不但自觉,并欲觉诸未来,故称普觉。佛灭度后初五百年,用功者多一生可得解脱。故称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得解脱已不易。第三五百年,惟尚多闻,好在文字上著力。莫道解脱,即禅定亦不多得。第四五百年,则多闻者亦寥寥。仅知建塔造像,求福者多,修慧者少。此正法像法二千年中,去佛渐远之患已如是。今则正值第五五百年,为末法时代。众生根器,愈趋愈下。邪欲炽盛,争斗繁兴。智眼从来未开,于人于法于行于病于发心,一切莫辨。而尤以求得师友为难。盖末世为师者,徒以病为功夫。学者以邪为正,以病当药。一错百错,蒸沙作饭尘劫难成。此普觉所以代请。直欲觉尽未来际众生,可谓恳切之至。 丁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现前大众,因面授而开正知正见。末世众生,因传说而免邪教邪宗。善哉问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愿力,发普觉心者,何能如斯致问。故称之曰,乃能咨问。于五问中,独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后之去病发心,皆为成就修行事故。菩萨前来五问。无非求如来施正法眼,令众生开正知正见,游正修行路。众生得眼,则前途无畏,圣道可成。如此道眼,义似普觉菩萨施之。故世尊赞以能施无畏道眼,令彼得成圣道也。诫许喜听可知。 【记】得无畏道眼,是圣道因,故可成圣道果。 丁三应求开示 戊一长行 己一示求人 庚一正示求人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将发大心者,谓欲要发大乘心,尚未敢发。以苦无知识引导,恐堕邪见。其意必是求善知识,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问,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当求一切正知见人。然正知见人,当以二法验之。一者心不住相,不为人天福报所迷。二者不著声闻缘觉,不为小乘因果所滞。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见所惑。虽现下,指出所求之人,以明利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见近时学者,亲友知识,偏责知识之短,不取知识之长。才舍此而至彼,复嫌彼而逝他。徒费草鞋,空劳身力。试看世尊开示金言,虽现尘劳,心恒清净。尘劳即是烦恼,如贪嗔痴慢等是也。此言知识为度尘劳众生,必先显现尘劳之相,与之相亲相近,乃以权巧方便等而摄化之。至观知识之心,恒常清净,而尘劳不与焉。又云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过即不律仪等事。此言善知识为度有过众生,必先示有诸过。与之相依相附,乃为之赞叹梵行,而开导之。至观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众生入于不律仪中。此皆示现同事,新学宜应知所辨焉。亦即所谓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求如二句,乃世尊结答之语。汝前问求何等人。我今示汝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发大心,导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缘,得成无上正等菩提。由是观之,善知识为益良多,诚不可不求也。 【记】末世正衰邪盛。发大心最不易。且不宜骤发。若要发大心,先求善知识,请其开示。不要一念高兴便发。故世尊说出一将字,最妙。何以故?若无善知识开导,不知如何方谓大心也。即遇善知识已,初不知果是正知见之善知识耶?抑否耶?故当以二法验之。且末世善知识,有有功夫而无辩才者,有口才利而所说皆是病者。知见正,口才好,虽有此类人,又不易值。此末世之苦也。正知见已难得。其上再加一切二字,则尤难!盖有通宗而不通教者,有教义明白,功夫少用,宗眼未开者。有宗教俱明白,未能博览经典,但通性宗不通相宗,或但知相宗不知性宗者。又有议论甚好,不曾实行者。若语言句句是正。实行步步是正,此等人岂易得哉。世尊特因普觉之问,不得不如此说耳。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此二语乃用以验善知识之法也。末世善知识,有见地未深,为师太早,不免为天人福报所迷者。如僧家当参学时,非不清高。迨出而任事,大则方丈,小则当家,只知建丛林,造大刹,一味以福利劝人。是即住相之病。此等长老,学者可不必亲近。因其不能了生死也。声闻是阿罗汉,闻四谛而悟道。缘觉是辟支佛,闻十二因缘而悟道。二者皆能超出生死,岂非甚好。然无大悲心,堕无为坑。若亲近之,莫道不能得果,即得果矣,而末世苦恼众生,谁去度耶?故须不著其境界。以上二种人,住相则堕人天,小乘则堕无为。皆以不亲近为是。虽现尘劳以下,乃世尊指示所求之人。善知识有顺行逆化二种。顺行者,语言动作,端端正正,易于辨识,逆行者,往往现出种种尘劳。如从前句容赤山,有法忍老人,为宗门善知识,常令参学者搬石运木。稍不如意,立加呵责,即是尘中劳相。然面虽热恼,心本清凉,特借此以试人之有无真诚与否耳。善学者肯耐烦为之作苦,及事毕,此老乃为之说法。则一片清凉,引人入胜,此真善知识也。更有一种示现诸过者,若聆其说法,则尽力赞叹持戒之梵行。可知其示诸有过,乃是逆化权现。学者,当善为分别。末世众生,往往学善知识之顺行则难,学其过则甚易。须知亲近善知识,有法戒二义。法其善而戒其不善,方可无病。所谓依法不依人也。况示有诸过,必大乘菩萨,方敢如此。因其四相皆空,为度生故,示如幻之行。乃其苦心引诱众生,乌可以常情测度耶。本经至此,方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略为解释。此句是梵语,须由下讲起。三菩提,华言正觉。为现前一念之觉心,是真性菩提。此性众生同具。惟为妄念所蔽,而不能现。妄念为邪觉,对邪说正,故云正觉。正觉者,二乘之实智菩提也。然不平等,但求自利而不利人,故不能加三藐二字。三藐,华言正等也。必如菩萨之上求下化,一切平等,而后得称三藐。然菩萨位次甚多,上复有上,纵可称耨多罗,而不能加阿字。耨多罗、华言上也。阿、华言无也。无上正等正觉,唯佛独称。可见此之成就,乃言末世众生,须发大心成佛果也。 庚二兼示承事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讲】文有二节,初明承事,见如是人,已知得成菩提正缘。故应当供养。谓敬修四事,不敢有违故。然又以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是拚舍身命,修行其法,故云不惜身命。谓纵有丧身失命因缘,亦不顾惜也。彼善知识,见其能如是故。则示之以顺行。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为其作准作则,令彼众生依而习之。乃至转为种种过患众生,则示之以逆行。于四仪中,示现种种过患,如杀盗婬妄等。乃急于为之赞叹梵行,而作折伏。彼诸众生,虽见此等,心亦无有憍慢。谓已知其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故。设不知者,必生憍慢。憍、谓矜己胜彼。慢、谓轻彼不及我也。然知则必能仿行,顺逆皆能修也。不知则唯堪顺修,则劣于知识远矣。况复句,以重况轻之意。言种种过患,事赅杀盗婬妄,乃违犯律仪之最胜者。见之尚不生于憍慢,况复出家知识,贪著抟食及与财物。在家知识,爱染妻子及与眷属。纵有违犯律仪,尚无大过。见之不唯不生憍慢,而一切恶念皆不起也。善男子,次明获益。亦世尊结答之语。谓汝等当知,于彼善友,所示过患,不起恶念。足见此人正念纯熟,心地清净,随因感果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契真心也。从此智慧心华,开发明曜,普照十方刹土。成佛度生、不外是矣。 【记】此文承上来,仅依附善知识,不算亲近。更应承事。承事者,承奉其内外之事也。末世善知识,原是凡夫。其肉体与承事者无异。故于衣食住药四事,皆应供养。因此善知识之正缘,获闻正法。秉法修行,将来得证正果,亦受人天供养。今安得不供养善知识耶?修行人须福慧双修,求法于善知识,是修慧。供养善知识,是修福。我辈若得生正法时,则得见诸大菩萨。若生像法时,则得见诸大祖师。今在末世,求遇善知识,实最难。苟遇其人,当以供养佛者而供养之。故云应当。法者无漏之因。寿者有漏之果。若能得法,宁愿舍寿。纵有丧失生命之事,亦所勿惜也。末世众生,正知见未开,遇顺行易知,遇逆化则不易知。若心不坚固,一味简择,此为分别妄念。善知识即不来化导之。须知善知识之作用不同。示顺示逆,皆有所为。其种种化导过患,乃缩德露疵,以试学人有无憍慢心,非真自己有过患也。示现二字,最宜留意。盖彼见一法器,而惜其习气甚重。恐以顺行导之,未易入道。特示现过患,引令亲近,然后折伏之耳。亲近善知识者,本为求正法眼,得正法藏。学长不学短,依法不依人。依然供养恭敬,方为正道。若能对逆化顺行,不起憎爱。只此一念,当体即是圆明。故云究竟成就正觉。 己二示法病 庚一示依法离病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讲】承上业已开示,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成正觉。今复指示,于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当离于四病也。妙法,即圆觉。以其包罗法界,涉入无碍,故称妙法。若依此法,不堕邪见。此正示依何等法也。四病如下别示。若能离病即是正行。依此修习,皆可入圆。此正示行何等行也。据前问处,分条别问。而今世尊答处,总示。以事善知识中,善知识所证妙法,即是可依之法,无别有法可依也不离病正行,即应行之行,更无别行应行也。故示劝以应离。净名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亦此意也。 【记】此酬上文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三句。 庚二示离病即正 辛一历明四病 壬一作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讲】首句寄言总征。次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指一类修观者言。显不修者无此计故。作如是言,盖是从心起念,发如是妄计之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是错会前三摩钵提章中之义,起种种幻行,欲求圆觉也。实不曾达彼先悟净圆觉心,了知知觉及与根尘,皆因幻化,所以即起诸幻,而开幻众。观彼幻众,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灭,方满菩萨清净妙行。今乃虚妄计度,谬仿彼行。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岂容作得。故曰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固其宜矣。 【记】照文相看来。四病非修时所生。皆是初修时,先存此妄计。故云作如是言。既有妄计,则修时必生此病。此妄计乃自己对自己说,非对他人言也。本心作种种行。或因阅大乘经而起,或闻人说而起,不外眼耳两根。 壬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讲】我等今者,是妄宰已先定于中矣。如此而曰不断生死,则生死常轮。而曰不求涅槃。则涅槃永背。而又云二俱无起灭念者,谓涅槃由他永背,而无求起之心。生死由他常轮,而无断灭之念。一味任彼一切,随诸法性。生死者任他生死。涅槃者由他涅槃。此错会第三章之文,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等义。而自作此无可无不可之妄计。而乃以之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彼圆觉性,虽本无修习,不妨以幻修幻,岂是任用随他之所能有。故曰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记】末世众生。并未实悟,而妄发大心。乃有此不断不求之言,至谓涅槃生死无起灭念。果能如是,是已成佛矣。何以故?离念境界,即虚空性故。乃今曰无起灭念,实为一种妄念。直是无求涅槃之念,无出生死之念耳。如何能随顺诸法性耶?必也不随诸法相,念念照常寂,方得谓随顺法性。岂易及哉! 壬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讲】夫一切妄念,无不由心而起。今欲永息诸念,岂从外招。故曰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其意以由诸念故,见一切法起动差别。设若永息诸念,则得一切性寂然平等。若果肯永息不起,则心体寂然,真智圆明,未尝不是圆顿妙观。但恐未必永息,而惟有妄计虚想而已。如此必是错会第六章末文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等义。而自表此永息诸念之妄计。殊不知息愈勤而念愈多,才起一息念心,则是妄念上又添一个妄念。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欲求永息,岂可得乎?而乃以之欲求圆觉,实不能尔。当知圆觉清净,本自离诸妄念,何庸更止念以求合乎。故曰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记】果能永息诸念,原是极好。但作如是言,并未实行。即实行矣,而起此息念之心,即是妄念。以妄心求合圆觉,愈合则愈妄。须知圆觉者,一觉一切觉,息念是觉,动念亦未尝不是觉也。 壬四灭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讲】作如是言:谓从自心中起诸妄计,作此永断烦恼之言。其意以身心受报,皆由烦恼所使。今欲断之,使不再生。故曰永断一切烦恼。既烦恼永断,则不起惑。无惑则无业。无业,宁有身心受报?故曰身心毕竟空无所有。然身心为根尘总相。根尘为身心别相。今身心既空无所有,何况六根六尘及与法尘之虚妄境界,又安所存?故云一切永寂。若如果断烦恼,忘身心,实行做去,未尝不是。今则但有妄计,无济于事。如此则是错会禅那章中之文,断诸烦恼,随顺寂灭等义。实不达彼以净觉心修习,则自无诸妄计。今则妄计一切永寂,欲求圆觉。既曰永寂,又曰欲求,岂非自语相违乎?故曰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记】圆觉体虽不变,而作用繁兴。觉体圆融,岂能永寂?永寂则堕于空坑,如菩萨之堕法爱。十方诸佛放大光明,尚不能度他出来。即实行之,尚属不是,何况仅作此妄计耶?此四病澈底看来。实非因修而得。乃未修时之妄计。普觉请世尊开示,乃使末世修圆觉人,得预先警醒耳。 辛二总示邪正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讲】首二句,结示清净。谓果而能离四病者,则知彼是清净修行。后四句,评分邪正。谓上来所谈四病之相,先须一一了知。如我所说。无上四病,而修习观行,乃是成佛之正观。否则不免错入歧途,背涅槃城,为魔外行,名为邪观。有志修行者,不可忽之! 【记】看讲义自明。 己三示行病 庚一示修行入圆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顺逆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讲】末世,则去佛遥远。修行,则多招障难。不假善友提携,难免不入邪径。应当尽命等,正诫勉之语。尽命供养者,尽其形命,供给所须,勿朝勤而夕惰,及日亲而月违也。寻常称善友为知识,呼知识为善友。随说者便,不甚分疏。今经文既两用,释当类别。盖既称为友,应指同学等侣。但取其赋性善良,与之共住,有彼此互相劝勉之益。故以善友称之。必令尽命供养者,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办道,相与切磋规箴,成其益焉。善知识者,应指亲近师承。乍亲则解粘去缚,久近必拔楔抽钉,故称为善。教以执弟子礼,善侍巾瓶,故名为事。欲来亲近者,或因其执礼善侍,或见其时至机熟,不待请而来教故。应断憍慢者,憍谓自高,慢谓轻彼,愚昧无知者,间或有之。如云知识尚来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语,则是憍且慢矣。若复远离者,或折兹憍慢,或应他机感。去就两有所益故。应断嗔恨者,嗔谓立时生忿,恨谓结怨在心,愚而无知者,亦或有之。任去不复追随,自此永不求彼,只此二语,则是嗔且恨矣。然此憍慢嗔恨,皆为障道因缘,故各以应断嘱之。现逆顺境者,顺谓戒定慧等,逆如贪嗔痴等。皆谓曲顺机宜,权巧示现。逆故非逆,顺亦非顺。故曰犹如虚空。既顺逆皆如虚空,自能了知善知识之身心,毕竟平等。并不因善人而现顺,亦不因恶人而现逆。盖与诸众生同一圆觉性体,无有异视,又何容生憎生爱于其间哉。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者,谓如我所说,如是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离于障道因缘,故云方入圆觉。 【记】病多从修行而生。修行无病者甚少。盖以八识田中,无量劫来,种种习气种子,因修行而始发现也。上文已指示所求之人,所依之法。既已得人知法,自应著手修行。然末世众生,多虚少实。故世尊叮咛告诫!应以真实心,承事善知识。尽命,即实心之谓也。今去佛世已二千九百余年。修行人往往内魔与外魔齐起,内障与外障并发。必须良师善友,时时提撕惊告,方不至误入歧趋。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二同行善知识。三教授善知识。三缘不可缺一。既求得善知识。则彼既能成就汝之道业,汝亦当供给彼之需要。事是承事,比供养更进一步。善知识或现顺境,如戒定慧。或现逆境,如贪嗔痴。贪嗔痴是根本上病,戒定慧是根本上药。在善知识示现顺逆,皆有作用。逆顺无性,当体即空。故曰犹如虚空。所现逆顺,虽有不同。然其身心,皆为度生起见,原无二样。故曰平等。文中现逆顺境二句,乃就善知识说。身心毕竟平等,亦就善知识说。了知二字,就学人说。此二字贯上下文,谓了知其境如虚空身心平等也。憍慢嗔恨发现时,于善知识毫无所损,于学者大有所害。 庚二示解脱除病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讲】上文以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方入圆觉者,谓其无怨亲憎爱等诸障缘故。以是而知,末世众生所以不能成道者,非无所因,故云由有无始等也。无始者,直指最初一念不觉。至今远之又远,不得其始,故称之也。由最初不觉之一念,以为无明之根。依根无明,迷心成识,而计我之心生焉。由计我故,妄分自他。设有违自而顺他者,便生憎心。有违他而顺自者,便生爱心。于人既尔,于法亦然。由此而于人中法中,起憎起爱。熏成一切憎爱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漫说不知修行,纵使能修能行,亦不过除其现行;而识田之种子,仍未解脱,道云何成?以遇缘即兴,能为障道缘故。是知欲成道果,必将识田中之种子,尽解脱也。得尽解脱,其相云何?故云若复有人,为借人以示相故。怨家者,怀胜怨于心,遇则有损,乃人中之最可憎者。父母者,系至亲于身,依则有益,乃人中之最可爱者。今云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则非唯不起憎,而又转至憎以成至爱,则憎种尽矣。憎种既尽,则爱种不言可知。种子既尽,则现习不言亦可知矣。种现习既得俱尽,则历一切逆顺境缘,自然不生取舍二念。故曰心无有二,则诸病悉除。于一切法中,自他憎爱,俱不现前,故曰亦复如是。 【记】末世众生,往往修行数十年,而不能成道者。皆由八识田中,留有无始以来爱憎种子。种子未空,念念受熏,发为现习。现习,谓现行习气也。此种子即是我执。我尚不空,何况于法?此科发明自他平等之相,即圆觉经中之大用。 己四示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讲】如来面告菩萨,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四种心。何等为四?一者广大心。今云尽虚空界一切众生,则十类俱赅,平等普度,不择怨亲难易,即广大心也。二者第一心。又云我皆令入究竟圆觉,言究竟则跨越始末,是到家法,即第一心也。三者常心。又云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即不见有生可令之相,如是乃能常令,即常心也。四者不颠倒心。今直云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即不颠倒心也。末云如是发心不堕邪见,显示我人等相,皆邪见故。此段经文,可与金刚经中开示降伏其心同参。 【记】此段文与金刚经中云何降伏其心一节,全然相同。金刚经举十二类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又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即是此意。广大者,无量无边之义。上中两根人,知竖穷横遍,尽虚空界,无非我之心性。一切众生,无非自性中之众生。此之谓广大心。末世凡夫,虽力量不足,然亦不可不发是心。大乘经中,皆说此义。从初发心,中间须历观行相似,而直到究竟觉谓之到家法。不见有生可度者,即是终日度生,不见度生之相。盖既知所度者,为自性之众生,则度众生即度自性,并无自他之别。我人之相既除,而众生寿者,更不待言矣。修行人能顺此而行,方为正知正见。 戊二偈颂 己一单颂正示求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 【记】此应上求人一语。正见,即心不住相。住相者,凡夫也。远二乘句,即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己二合颂依法离病 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 【记】此应上文依法一语。四病皆在执字,不执则无病。 己三合颂修行解脱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讲】首二句,略颂修行入圆义。若能于知识边无憍慢嗔恨之心,即是修行可以入圆也。亲近者,知识俯就机宜,学者易生憍慢,是障道缘。故以无字诫之。远离者,知识别应他缘,学者易生嗔恨,亦障道缘。故又以无字勉之。后五句,颂长行解脱憎爱,即除诸病。文不甚同,乃义颂也。见种种境界,即见知识,或现逆,或现顺,种种境界不同。心当生希有者,谓见顺不生过爱,见逆不生过憎,总以难遭难遇之幸,而希想之。纵有恶行,还作如佛出世想。既能如是用心以近知识,则知识现逆行时,亦不生犯非律仪之见。现顺行时,定知其戒根永清净矣。如此亲近知识,非自他憎爱种现俱尽者,不能为也。 【记】此应上文修行解脱而言。现顺境,固当生希有想。现逆境,非大菩萨不能,更须生希有想。心生希有,如佛出世,则善知识亦将转逆化为顺行矣。 己四颂示发心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讲】首句,即平等普度,广大心也。次句,究竟是到家法,即第一心也。三四两句,无我人相,依正智慧,即不颠倒心,由于常心也。发此四心,常用正智正慧。依之修行,自能离于自他憎爱。便得超出邪见,以成正因而证妙果。故云证觉般涅槃。 【记】既发广大第一不颠倒三心。是度生而无生相,即常心也。从此直证妙觉果海,便入无余涅槃。故云证觉般涅槃也。 乙五为下根人示期修 丙一谢前请后——圆觉章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初至而白佛言,是众中具仪可知。大悲至增益,是谢前受益。广说净觉种种方便者,通指前来显性示修之文。如来重重开示,皆令三根先悟后修,不但现会受益,亦令末世众生,依之修习,而获大善利也。世尊至饶益三行文,是请后方便。菩萨自陈我等亲从佛前,耳提面命,乃已得开悟。所云开悟者,闻佛开示,悟得上根人顿悟顿修,中根人渐悟渐修,或次第修,或圆融修,乃至轮观随修等,无不了知。唯我等下根人,荷蒙大慈垂诲,道亦悟矣。修尚未甚了了。若至佛灭度后,正像犹可。唯以末世众生,未得亲聆金言。不知云何是净圆觉心,又未知如何依悟起修。故曰未得悟者,即不悟性修二门也。彼等既未得悟,必仗如来预为开示,展转传为未来众生,使之依教修行。故今代为启请大慈,俯垂方便。即今现前未了之众,设逢夏首安居之期,大小如何攸分。故以云何为问。谓或大乘安居修习,或小乘克期取证,必有一定芳规,乃敢遵依修持。若不然者,恐误修徒劳无益耳。圆觉清净境界者,明知本来,烦恼不能杂,生死不能系,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此圆觉之境界也。此中三种净观者,谓前来已说之修习法门,一一皆约已悟者说。如云清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等是也。今约末世未悟,但不知于此三观修习之时,各各皆有下手方便。还希大悲,近为现前大众,远为末世众生,令其随顺取法,奉教修行。故云施大饶益。后四句显殷。 【记】此为下根人示修行方法,与上中二根,迥然不同。盖虽同一法门,下手亦同。而上根人则念兹在兹,朝斯夕斯,初则以悟为期,既悟复以证为期,故可不必定须克期。中根人可上可下,其根利者,可随上根人修法。根钝者,则随下根人修法。故上根者可顿修顿得。中根则有圆修(随上根人修)随修(随下根人修)两种。唯下根人定非克期修行不可。近日僧人闭关,往往以三年为期,就中所得好处,固不胜言。然亦视其人之根基功行,各各不等。至于短期,有三七日者。今圆觉经定为三期。上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良以欲修圆觉,至少须有此期限,方望有效。若更长则恐力量不及,人不敢行。更短则圆觉法门,又难成就也。上来净诸业障及普觉二章,一言离相显性。一言除病显性。皆兼有修证功夫。本章则纯谈修证,盖对于上根人,可但言悟法而不言修法。因其不悟则已,既悟净圆觉性,则修行可不待言。至下根人未悟圆觉,非言修行不可。本章当机大士,号称圆觉者。因此经名为圆觉。所谈者圆觉之义,所显者圆觉之理。悟者悟此圆觉。修者修此圆觉。证者证此圆觉。即如来所究竟圆满者,亦此圆觉。舍圆觉外更有何事?然所谈虽是圆觉,而进修法门,直至此章方现。盖此当机大士,最初闻圆觉之解,悟圆觉之理,修圆觉之行。既能自利,复欲利人。深知末世众生,必须克期修行。故为下根请佛开示。真可谓过来人也。我辈欲修圆觉者,亟当以此为师。或圆修,或次第修,即一期不证,再行克期,亦无不可。净觉,即净圆觉心也。既悟此净圆觉心,尚须修证,譬如天王赐我华屋,若不得其门而入,安能受用?当日会中大众,犹尚如此,何况末世众生。故已悟须修,未悟亦须修。唯已悟者为真修,未悟者为缘修耳。例如大乘能克期收效。小乘虽不能克期收效,亦可下大乘种子。故无论悟与未悟,修皆不可少也。圆觉清净境界。本尽人同具之家宝。但就现前一念观照,一切妄念,全然放下。则此境界,自然独露。所谓青山常不动,白云自去来。故曰烦恼不能杂也。生本无生,死本非死。生死与圆觉,毫无关涉。故曰生死不能系也。盖现前一念之心性。无法不具,法法全彰,即之则万法全是。离之则万法全非。既属人所同具,亦即尽人可修。三种清净妙观,各各有下手方便。故请世尊说之。又以前所言,皆为已悟圆觉者说。并非为未悟者说。末世众生未悟者,应以何为首。亦望世尊开示。为现前大众说法,欲其展转传于未来,仍是为末世众生也。末世众生,甚可怜悯。何以故?一无正知正见,二无良师益友故。 丙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如是方便,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指修习圆觉之通方便。二别相方便,指三种净观之别方便。下文佛答处自知。得别方便,则三观可成。得通方便,则圆觉可证。是为菩萨以大饶益,施诸众生。 【记】通相是总答。别相是别答。二者相成而不相反。盖通即通其别,别即别其通也。三观成而圆觉自证,圆觉证而三观自成。以大饶益施诸众生者,因圆觉菩萨之请,如来方为说法,故世尊归功于圆觉菩萨。谓此饶益,非如来施之,乃圆觉菩萨施之也。 丙三应求开示 丁一长行 戊一示通相方便 己一随分思察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讲】一切众生者,不论在佛世时,在灭后时,但有具大乘性者,皆总赅之。若佛住世,指佛世时也。若佛灭后,通指正法像法,及末世时也。若法末时,别指末世之后后也。谓法运有三:一正法时,去佛不远。法未邻邪。教理行果,四皆有之。二像法时。去佛渐远,像教仅存。教理行三虽有,证果者几希矣。三末法时。去佛遥远,空剩似量。教理虽在,行果两忘。今乃当此末法之后世时,有教而无人翻阅,有理而无人参悟。尤在可怜悯者。有诸众生者,有字,谓佛世时多有。以亲从佛闻,耳提面命,发菩提心者多故,正法时亦多有,以法未邻邪,发心者亦多故。像法时虽有不多。以仅存像教,发菩提心者少故。至末法时,间或有之。有则名为具大乘性。既具大乘种性,必能信佛证圆觉果。良以大圆觉心,唯佛独证,故称秘密,以余众不能究竟知故。虽余众不知,唯有具大乘种性者,亦能信佛必证,并信自己若成佛时亦必证。因而发心修习,故称欲修行者。梵语僧伽蓝,此云和合众园。谓方来僧众,和合可住清净园林。德腊俱尊者,可以主之。故云在也。四缘务令无阙,徒众方能安处。如是则未免攀缘,故曰有缘事故。不能一向修习,故云随分思察。谓随其所应修之分限,思惟体察也。如我已说者,指普眼章妄尽还净随顺还圆等,逐一说过了也。 【记】此为不能克期修习者,说随分思察方便。诸居士正宜依此用功。即如出家人,或充住持,或领徒众,各有缘事,亦只好用此方法。何况在家人,或家道不甚充裕,或眷属诸多负累,又或公务羁身,自以随分思察为宜。随时得暇,随时思察。无论时间之长短多少,皆可用功也。一切者,自菩萨二乘以至六道凡夫皆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中间又以五百年为一期。第五之五百年,为末法之初。今已在第六之五百年,又过其大半。然当此时,尚可修圆觉也。教者,如来所说之法。理者,古今不变之理。行者,依教所修之行。果者,由修所得之果。宗门人往往排斥教乘。果能大澈大悟,自可不用文字。否则盲修瞎炼,不以教乘印证,岂不堕于邪见,真所谓可怜悯者!然时至今日,乃有号称禅和,而并禅亦不参者,真末法之时也。具大乘性,不必其能悟净圆觉心,即对大乘经教,能发心信仰者是也。有(此有字指原文有诸众生)从何见?因信而知其有。此大圆觉心,众生本具,迷而不知。唯佛独证。因其迷而不悟,故曰秘密。其实圆觉并非秘密,因迷而成为秘密耳。知此圆觉,人人皆具,而能觉照不迷,即为觉。然一念觉,一念不觉,则其觉不圆。须是一觉一切觉,方得为圆。大者,大而无外,遍满十方,更无余觉。故学者信得佛是究竟证,我虽未证,而莫不具足。若能修则必证。因此而发心修行,即是具大乘性也。伽蓝,即大刹丛林。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是为四缘。上文第三普眼章中所言,皆是随分思察功夫。圆觉经讲到此处,正是我辈末世众生最紧要法门,切须注意! 己二克期修习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旛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讲】文有三节:初道场期修。既不主持伽蓝,亦不匡领徒众,故云无有他缘。以上科主持伽蓝,匡领徒众,皆为利他分中事故。利他事繁,不能一向修习,故令随分思察。今既无他缘,唯以自利为重,故令即建道场。修道之场而云建者,或方圆丈六,或大小周围,标定分际,内外结坛,务令与外人外事不相涉故。当立期限者,克期奋勇,道易成故。长期百二十日者,约上根力胜。限期内誓修必证,谅其期须得四个月也。中期百日者,约中根力少胜者。恐过长则力不胜,反生疲倦。无如合中,促其期于两旬日也。下期八十日者,约下根力更不胜。恐一期不就,还容再修。于彼中期,复促两旬。此如来量根量力,以定其限也。然如来既定三期,非无所为。盖以人根不齐,务令下根者种,中根者熟,上根者脱。设不然者,则上根自能远图,中根或可勉就,至于下根,则鲜有不望岩者矣。安置净居者,于道场内,安置修净之居。如结戒坛,大界为不失衣界,内又结小界,为作法办事处也。若佛至忏悔二行半文。礼佛求忏。言若佛现在者,如来住世时也。如来住世,道场不能往礼,唯当正念思惟。谓思惟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所礼处,即是佛故。若佛灭后,如来去世时也。如来去世,礼佛应须设像。佛像不过木雕泥塑,唯在心存是佛,目睹想佛。生正忆念者,谓念法身常住,本无有灭。即此木雕泥塑,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旛悬于前,中为幔而结构之。华悬于空,类天散而飘鼓之。如今之设坛礼忏,务期尽美尽善,极力竭诚。即真供养,谨运一心。经三七日,稽首十方佛名,求哀忏悔。忏谓忏除前愆。悔谓悔不更造。身心既净,道果堪成。如涤净器,以备盛贮甘露法味。遇善四句,获效径修。善境者,或礼应光华,或梦验嘉祥,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自然获得身心轻安,谓既不昏沉,亦无掉举也。然虽如是,亦不过三七日,以感应道交,理方定故。一向者,蓦直而去,绝拟议,永不退故。摄念者,收摄妄念,成正观,契圆觉故。 【记】克期者,克定期限。使期中修习功夫,必定取证也。克期修习,亦谓之真修。而真修以前,又必有前方便。诸方等经中皆说有日期,大概以三七日为最通行。本经云经三七日及过三七日,皆指前方便言。此三七日,在克定长期之外。现今道场,如天台国清寺打七,以二七为期。高旻寺以四七为期。金山寺亦然。过长过短,皆不宜,适中最好。何以须克期修习,因末世众生勇猛尚易,精进则难。勇猛譬如以一人敌万人,冲出重围,属于一时。精进则须专一不杂,心愈细而愈精,属于久常。经中所定三种长期,乃普为上中下三根而设。至上科所言随分思察,乃不能定期者。何以故?利他事多故。此科则为先自利而后利他者言也。首楞严第七卷中,有建立道场法,与此所言略同。楞严言徒众多则十人。如无清净同志,宁缺无滥。盖此系清净功夫,非求外耀也。长期百二十日,似颇不易。然昔高峰禅师,闭关三年,室中空无所有。立而修行,不坐不卧。又如道宣律师,修般舟三昧,昼夜经行,不眠不坐。所以宗风远振,以彼较此,百二十日,何足为多!如来说法,未种者令种,已种者令熟,已熟者令脱。今定三期,亦有此三义在其中。大界在外界之内,内界之外,为修道人更衣之所。无论袈裟等一切物件,置于此处,不必分心,故名不失衣处。盖外界非外护善知识不许入,内界并外护善知识亦不许入,唯同伴修行之人,方得入也。期内只许礼佛求忏端坐静观。众生真妄二念,流动不已。于此克期修证时,须痛下功夫,将八识田中一切妄念逼出,很费一番交攻。正念起,当安住。妄念起,当降服。金刚经云“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正谓此也。降伏之法,即将妄念一切放下。自思我今建此道场,外有护法善神,内有诸佛光照,如何尚起妄念,能勿惭愧乎?且又有同道之人,互相切磋,首座领众,每日必开示一次,如是则妄念能不放下耶?佛在世时,只要择清净地方,有空空洞洞一室,自设坐位,以便端坐。佛像不必设,旛华不必悬,而内外界必须结。克期之内,半步不能离。即佛说法,亦不能往听。正思惟者,即正念思惟。所谓行也参,坐也参,行也禅,坐也禅。放下妄念,唯单提一念。偶有忖度,即不得谓之正。永嘉所云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即是。诸佛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我之正念,与之相应。法身,理也。正念,智也。以智照理,理智一如。则我身即佛法身,原无二致。或端坐,或礼拜,或作观,皆当如此。若佛灭后,设施形像者,所以表信仰恭敬之意。虽设者是形像,实表示佛之法身。若起妄念,一见佛像,自然消灭。目睹圣容。心存正念,自思佛在我未生,我生佛已灭,何不幸不能亲见佛面,则惭愧心生。又何幸而逢像教,得见佛像。佛之应身虽灭,法身尚存,则欣幸心生。此之谓正忆念。佛像即是佛之法身也。三身原是一体,故我今供养法身,即是应身,即是报身。供养以后,即须礼拜。因我无量劫来,业障深重,不求佛力加被,不得忏悔故。忏者,梵语忏摩。悔是华语。后人有解为忏前愆,悔后过者。实则忏时后过尚未发生,何从预悔?可知悔即是忏,乃梵汉双举。悔有惭愧之意。谓从前所造诸恶,今始知悔,誓不再造也。既忏已,不必再悔。若犹存懊悔心,反多一重障碍。日间勇猛精进,无颠倒想。夜间安息,无颠倒梦。或见诸佛放光,或见诸天散花,此正罪垢清净之相,是善境界。然切不可起喜心,致生懈怠,更宜猛进。自思我是凡夫,三惑未断。况梦中幻相,何可执著,著即成邪矣。凡夫身则重浊,心则糊涂。今遇善境界后,外身轻轻飘飘,内心干干净净,是谓得心轻安。夫以至诚哀忏,感应于佛,得此瑞应。则过三期日后,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尤宜注重端坐摄念,以起真修,不可放松。故曰一向摄念。一向者,一直向前也。 己三结夏安居 庚一标大异小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讲】大疏云: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若入众安居,则乖誓约。若自终限满,又犯毗尼。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辩明。设为俗乖律,则非。今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说,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言当为者,既经夏首,不便出入游化,大小两乘,皆当作安居法也。清净有二,一心性清净,约菩萨说。二境界清净,约声闻说。止住即是安居。然既知克期修习,求证圆觉。纵安居亦当作心性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者,不必将心又入声闻境界清净场故。又声闻安居,必先集众问和。且安居亦必白僧,须假徒众。今既不入彼众,故不假也。 【记】大乘修证法门,与小乘异。圆觉是大乘了义经。故标大乘法。佛制夏首安居。自四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今克期百二十日。若从二月起,则克期未满,安居已来。若从正月起,则结制之期。(即三昧期)至正月十五日方满。若从正月十六起,即建道场。则克期满时,亦必涉及安居之期。世尊恐人疑虑,故预为辩明克期事大,安居事小。我今克期,乃为修道,非为俗事。乃修大乘圆觉三昧,则于首夏安居,可不必拘泥,夫安居本为菩萨声闻所并重,菩萨岂得有违!然菩萨重在心性清净,今止住清净,即是安居。所以不必泥于声闻之境界清净,故云心离声闻。且声闻安居,必先拜住持和尚,和尚集众问和合否?如不和合,即不许安居。今既离彼,自然不假。菩萨发心,全在佛前,不必白僧。故下文言对佛陈词也。 庚二对佛陈词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讲】首句遵佛制。顺此方四月十五为前安居日。大小两乘,皆至此日安居。即于佛前者,显是大乘。以小乘作僧事办,白僧即是。今云佛前者,以大乘作佛事办,应白佛故。作如是言。谓对佛作念,如是如是而说,非出声唱言也。我者,显自陈言,非关他故。比丘及尼,是出家二众。塞夷,是居家二众。按小乘安居,唯许出家二众。今是大乘,且是约心性安居,非关方处,通在家亦无伤。故即约克期同修之四众,而总言之。踞菩萨乘者,谓依踞菩萨大乘之法,修习真如寂灭行故。盖寂灭者,依真如而立名。谓真即无妄,离言说相名寂。如即不变,离心缘相名灭。称此理而修行,名为寂灭行也。同入清净实相住持者。行之契真,名为同入。清净实相,在本经名净觉。约起信即心真如门。清净者,一念不生。实相者,守其自性。即此一念不生,守期自性。便是住持。如道场之安置净居,类戒坛之内结小界。虽理事有异,而分限颇相似故。以大圆觉为伽蓝者,大圆觉性,在本经首称大陀罗尼。依法华即是真阿练若。楞严名为正修行处。为我伽蓝者,陀罗尼总一切法,阿练若寂静无诤,修行证果,总在里许,有伽蓝义。如克期之建立道场,戒坛之不失衣界,其分限亦颇相似。身心安居者,最初原以真如不守自性,变起藏识心海。其次又以境界风动,转生前七识浪。从此前五趋逐外尘,第六内缘影事。因而带累五蕴身心,不能安居。今既同入清净实相住持,前五既不趋外,第六亦不内摇,累不及蕴,故得身心安居。至于第七,向以六识为用,内缘八识为体。今既身心不动,则六识不行分别。是第七无用,外无所缘矣。外无所缘,自不计八识为我,而内亦无所缘矣。内外无缘,则第七末那,居然是个平等性智,而藏识海仍归真如,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大总相法门体,即是心性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涅槃自性。谓涅名不生,槃名不灭故。不生则不系于有,不灭则不属于空,故曰无系属故。据此,则是同安居于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性中,无系属于方隅界限故。如上所说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意在于此。我今不依声闻者,声闻安居期限,亦属佛制,不敢违故。今所以必先敬请。如蒙慈允,则虽违无过也。今大乘称性安居,与彼不同,是故不依彼法。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者,谓佛及菩萨皆住清净实相。圆觉伽蓝,自亦与之同故。定以三月为期,不类声闻有前后两安居故。所以不拘小节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恐彼不能随大,并小亦失,故不系也。 【记】四月十五,为前安居日。以后为后安居日。大乘许四众同居。然宜男女分修,各自结界。乘者,象马牛骡皆是。今以喻率由菩萨道也。修寂灭行,即上文之生正忆念及一向摄念。菩萨是心性安居,不是境界安居。心性遍一切处。本来清净,何从染污。本来寂灭,何从喧扰。此修理观法门也。同入者,人人发心修净行,人人发心证实相也。修菩萨行,以大圆觉为伽蓝。竖穷横遍,范围广大非常。此等大乘境界,注重在当下一念不生,故不依声闻。然必自己审察,果能如菩萨之发心与否。若不能住持清净实相,而曰我不依小乘,又焉能无过哉。 庚三逾期随往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讲】然大乘既以清净实相为住持,大圆觉性为伽蓝,即是安居。何拘拘于夏首为?盖为借事表法,示现夏首安居。亦为令彼本无大志,邈视夏首安居者,知所耻焉。过期无碍者,大疏云:道场三期日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 【记】此三期日,即上文所克长中短三期也。小乘三月安居期内,不能离坛场一步。而菩萨只须三期满后,不必更满安居期。如有因缘,即可随往说法。故云随往无碍。 己四戒无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末世修行,邪正难别。求菩萨道,最宜慎之。况夫既入三期,未免尺水丈波。若是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前顿修渐修,次修,不次修,乃至二十五观等,取之而修,终有巨益。若非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事火,事水,事天,奉时,奉方,奉尘,乃至二十五冥谛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损!故以终不可取而示戒之。 【记】末世修行者,大概业重。所取之法,邪正难辨。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即行菩萨道者,亦宜慎之。勇猛精进,三期克证,末世难得有此人。空中护法善神,必加赞叹,闻于天界。天界亦称善。展转闻于六欲顶天魔王耳中。魔王以为现在众生,皆我子孙。非佛子孙,即来缠扰。于是根基浅者,道力不胜魔力。往往起诸魔事,中道阻止。故娑婆世界,称为退地。大道心者,能感天魔。小道心者,能感人魔。常有比丘,稍有道力,闻于人界。为众供养,今日此家,明日彼家。妨害其修行,致弃前功,此即人魔也。二十五冥谛,西域数论外道所立,为神我、自性、大、我、五唯、五大、五知根、五作根、心平等根、合为二十五也。此土有天仙教,无为教,弥勒教,亦为外道。 戊二示别相方便 己一修空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它,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初至便觉者,是示方便,谓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奢摩它,已闻命于前文矣。若末世未悟众生,欲修奢摩它者,最初作么生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静,谓先当忆想一切所有诸法,皆如幻如梦,不生取著,不起恶念,不作有为,自不受报,则至静矣。如此虽能了于生死,仍复取著涅槃。若知涅槃亦如昨梦,则是静极。如是则圆觉妙心,脱然毕露,故曰便觉。如第三章云:证得诸幻灭影相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等是也。如是初至亦如是,是明修习。言静极非可遽至,修习必由渐来。故先言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谓先从一身静也。如第三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以是而观,即知此身毕竟无体,是为一身静故。如一身既尔,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尔,器世界亦然。不及细陈,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如依镜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显得一分光故。善男至亦复如是,是显利益。若觉句,牒上觉遍一界。然觉性灵明,有境必照。故于一界众生,凡有起一念处,皆能了知。如觉遍一界既尔,觉遍百千世界亦然。然此于六通之中。似属他心。若复能于百千世界众生,有念皆知,亦非声闻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尔,通通皆然。佛知佛见,不外是矣。亦如垢尽镜明,凡有临于镜光者,无不照焉。如第三章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多身清净,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一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等文,乃极力发挥此旨。非彼下,是戒误取。准前可知。 【记】前为通相方便,空假中三观,融通而说,总也。今为别相方便,空假中三观,分别而说,别也。上来威德章,必先悟净圆觉,而后以净觉心修三观,乃为佛世诸菩萨说。辩音章所言二十五轮修法,则因众生有通别圆根器不等,故有种种差别。今此专为我辈末世未悟众生而说。文中众生二字,专指末世四众言。凡具出世志发心修行者皆是。末世众生,先悟后修者甚少。有终身修而未悟者,故此特为未悟人说下手方法。本节是教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乃修奢摩他方法。菩萨且然,何况于末世众生。然静而曰至,初修行人,岂易作到。故此语不是教人即从此下手,不过先开示其理耳。先取至静为行,则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必先有所不取,而后能取静也。凡夫修行,先须不起恶念。不起恶念则无惑,无惑则不造业,不受报,不著有为。如是修行,渐臻至静。然至静亦不过了得分段生死。须是静极不起诸念,即此便是圆觉,非别有圆觉也。至此则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浑是一净圆觉心,故曰净极便觉。如是初静以下,乃言修习。然言虽易而行则难。其详细功夫,须依普眼章修习。大抵末世众生,不能取静,皆由此身不能放下。若了得此身是四大假合,身且不有。身外之物,更何依恋。此身是四大假合,推之一切众生亦然,则正报空矣。再推之世界,亦何曾离此四大,则依报亦空矣。正报空,我空也。依报空,法空也。二执俱空,当体即是妙圆觉心。故曰觉亦如是。末世未悟众生,修此奢摩他一观,若能成就,则有莫大利益。盖一世界有种种解释,凡夫所见甚小,但以南赡部洲为一世界。若稍大则以一小千为一世界。更大则以一大千为一世界。然此犹属二乘所见。至菩萨则更大矣。盖由心量扩大故,所见亦大。觉性既遍满世界,则此世界中。一人起念,我觉性动。众人起念,我觉性亦动,遍世界起念,我觉性亦无不动。何以故?众生皆我觉性中之众生故。如来六通,皆众生性所本具。只须禅定,必有神通。一通既得,六通俱发,见思惑断,则能知八万劫之事矣。虽无明未尽。然能破一品无明,即能通百世界。若破二品无明,即能通千世界。此是具大乘性,发大乘心,修大乘行者,所得之神通,非二乘所能及也。如是说者,名为佛说。不如是说,即是邪魔外道所说。故曰终不可取。 己二修假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初至菩萨,是示方便。众生,指末世未悟言之。未悟众生,欲修三摩者,最初作么生下手呢?故教以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以为如来为菩萨者,无非修因证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我之友矣。依种至三昧,是明依修。谓既忆想已,为欲师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说种种法门,渐次修行。设遇心若驰散,即当精勤辛苦,修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广发二句,是希利益。恐现前不悟,更希将来,故教以发广大愿。如第五章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乃至便登解脱清净法殿是也。自熏成种者,谓发广大愿,自能渐次熏习,以成悟证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固有之矣。非彼下,是戒娱取可知。 【记】先当忆想过去诸佛菩萨,乃开示修假观之相。此所云众生,与前文同,指末世未悟者言也。前威德章言修三摩钵提。以净觉心,起诸幻化。是为已悟圆觉者言。今此先言忆想,不是教人便修也。诸佛菩萨,虽已过去。然有大乘经典,可以查考。既忆想既阅大乘经后,若尚不知,则可求教于过来人。良由如来法门甚多,故应依彼所说,就我性所近者修之。既修三昧,而因业障深重,现前不得真实受用。则须广发大愿,于八识田中,自熏成种。希望将来障尽愿满,得登解脱清净法殿。所以我辈用功。无论礼佛诵经持咒,皆须发愿回向。二六时中,常常发愿,自能成就。何以故?诸佛菩萨,皆以愿力而得成就故。愿大则行亦大,所谓愿如海,行如山也。大愿,即四弘愿等。假有三种。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修此观者,不可胡乱下手。须依如来开示法门,尤当广发大愿。由此起大行,成大因。即令不成,再出头来,必得成就。试观诸佛菩萨,皆由历劫勤苦修行得来。安有生来弥勒,现成释迦耶! 己三修中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初至数门,是示方便。众生,仍指末世未悟者言。未悟众生,欲修禅那者,最初作么生可以下手。即是禅那功夫。故教以先取数门,谓数息观也。夫数息法门,原是藏教五种停心之一。为多散众生,不能修四念处观,而先示以调心之法。乃初机最易入手之法门也。今经圆顿大教,又是止观双修最极利根之士,何以如来先示藏教初机之法,而教圆顿利士从此入门,何异压良为贱乎?曰不然。须知圆人修法,无法不圆。彼藏教人,根钝执重,不悟圆理,称为多散众生。谓多散乱故,教以数息,收摄其心,所以为修观前之方便也。今此三观方便。盖以修奢摩它时,先取至静。偏于静,则堕声闻缘觉。修三摩钵提时,先取忆想。偏于想则近外道凡夫。今为末世未悟凡夫。教修禅那妙观。先示之以数息,摄想念于鼻端,超出凡外。化至静于计数,不落闻缘。第七章禅那成时,超出碍无碍境。此数门乃其渐耳。心中下,明修习。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之不紊故。念才起为生。念既起为住。念将尽为异。念既尽为灭。四相迁流,前后不乱,了了常知,分剂分明也。又云分剂头数者,生有生的分剂,乃至灭有灭的分剂。微细境界,历历了知。又要从一数至十数。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不可出入双数,亦不得出入合数。不缓不急,从头数之,务使了了分明,一数不错。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无有过于此者。以上约初心修习,静坐时数息言之。如是下,更约久修功纯,四仪不废也。分别念数者,谓分明辨别,于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异念灭念之四相分剂。而又合此分剂为一息。如是息息分明,从一至十,无不了知。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功,较前益绵密矣。渐次下,显利益。然摄散入寂,不被事碍。化寂不住,不被理碍。如是渐次增进,绝待灵心,隐隐发现。由彼潜兴密运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数,竟至于无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举一最难知为例,故云乃至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远难知。一滴之雨,最繁难知。此且得知,其余近者简者不待言矣。犹如目睹者,喻明所知了了,如观掌果非依稀见也。非彼下,戒娱取可知。 【记】此观文相甚细。前威德章修禅那,以不取为下手功夫者,乃就已悟者说也。今为未悟者说法,必须有所依傍,方好著手。故特教以数息法门。此与藏教所修数息观不同。彼为钝根人修法,但知摄想计数而已。此则外不取境,内不取心。不取境则超过碍,不取心则超过无碍。初但寄心于鼻息之一出一入,使一切粗念不生。此时唯有生住异灭微细之念。经中但言生住灭而不言异者,简略之辞也。盖一念之中,即有此生住异灭四相,微细迁流。觉得一念来时,初起即是生相,正起即是住相,刹那不住为异相,念已过去为灭相。再就数息明之。例如单数出息,当息,初出,生相也。息正出,住相也。息出将尽,异相也。息出已尽,灭相也。此约观境言。由一而顺数至十,复由十而逆数至一,了了明知,此约观心言。如此理事二俱不碍,故能超过碍无碍境,是禅那也。四相各有分限头绪,须心细之极,如镜之明,方能见到此种境界。总之摄散心归于鼻端,寂然不动,是不住于有。又须计数,是不堕于空。不取有,不取空,即中观也。分是分明。别是辨别。念是念相。数是息数。众生之念,无不了知,为他心通。一滴之雨犹如目睹。为天眼通。推之宿命诸通亦然。一通既成,六通皆就矣。 己四遍修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讲】首句总结上三。言未悟之人,先当依我所言之法,而修习之。故云初首方便。若诸众生,仍约末世未悟者言,遍修者,三观圆修一法不遗。精进者,精勤直进,不悟不休。若遇如是行人,虽云未悟,吾必谓之悟矣。所以如来悬记,即名如来出现于世,非浪语也。 【记】遍修三观,在末世唯最上根人能之。若加以勤行精进,更属难得。故佛许为如来出现也。 戊三示钝根修证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讲】前来历谈修观功夫,皆为末世利根人言。设有根性迟钝众生,以既悟觉心,欲求佛道。屡修屡废,不得成就者。盖由昔业障所缠,应当勤求忏悔,事忏须严设华坛,礼佛诵经持咒。理忏则晏坐静室,观察罪性本空。遇善境界,得心轻安。然后一向摄念,常起二种希望。一者希望断憎爱惑。二者希望求胜上心。断憎爱惑者,憎者,于违情境,起憎恶心,亦即根本烦恼中嗔,以憎则必嗔故。爱者,于顺情境,起爱染心,亦即根本烦恼中贪,以爱则必贪故。嫉妒谄曲,皆小随烦恼。以是根本烦恼等流之性,故名为随。虽名为随,乃各别而起,故名为小。嫉者,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故名嫉妒,嗔一分摄。谄者,罔冒于他,矫设异仪,险曲为性,故名谄曲,贪痴各一分摄。此与憎爱通名为惑者,盖惑以不明为义,不明即痴。如憎之不已,而继之以嫉妒,爱之不已,而继之以谄曲,是即痴之甚也。所以根本烦恼中,但言憎爱,不显痴义者。以痴乃本来有之,无容更显耳。求胜上心者。求即是发,以为求必发故。胜上心,即无上菩提心也。菩提心超出权小,名为胜心。一切心无能加其上,故又名上心。三种净观,乃指从前所说,承悟所修三观,此以钝根,恐其不能兼修,始且教随学一事。谓随其本意,于三观中,且学一观之事,以其事专于一,则易成故。设于此观不得,或因宿习不对,故又教其复习彼观。如是而递互修习,总教以心不放舍,渐次磨炼,必求证入。果到时至机熟,自应推门落臼。如世尊雪岭六年,成道必在腊月初八,即其证焉。 【记】上来所言通相别相两种方便,皆为末世利根人说。今此乃专为钝根人言。钝根人虽亦参禅听讲。对于修证功夫,也曾略知一二。唯是依稀仿□,不甚分明。虽知我亦有此圆觉心,希望成佛,发心修行。而每到用功之时,忽进忽退,不能得力。都缘业障深重,力量微薄,末由精进。所谓业障,不第夙业而已,即今生未发心修行以前所作之事,未免有犯禁戒。又不得良师,为之忏悔。业障未净,以致修行不能成就。当此之时,唯有另换一法,即忏悔是也。忏悔亦有二种,一为事忏,即如上文建立道场施设佛像,发至诚心,将平日所作种种罪过,对佛痛哭流涕,深自哀悔是也。一为理忏,安坐静室,默自思惟,我从前所作罪过,由自作耶?由他作耶?由自他共作耶?由自他不共作耶?我今忏悔,为自忏耶?为他忏耶?为自他共忏耶?为自他不共忏耶?以此四句观察,了知罪性,当体即空。是为理忏。古昔诸善知识,如此用功者甚多。常起希望者,一希望断惑,即断憎爱嫉妒谄曲,是也。二希望增善,即求胜上心也。随意任学一观,此观不得,虽可复习彼观。然其结果,就三观中,必须择一较近者专修之,不可屡修屡废。须有耐烦心,勤奋心,故曰心不放舍。 丁二偈颂 戊一颂通相方便 己一颂克期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 【讲】众生虽通说一切,而大悲深怀末世,以彼去佛遥远,正道难行故。求无上道,即已发无上菩提心。先当结三期者,以人根不齐,对三根结上中下期,使其有所希望心故。忏悔无始业者。礼佛求忏,荡其净器,以备承受甘露法故。经于三七日者,宿业已忏,涤器已净,趣求佛道,志方定故。然后正思惟者,离于妄想,修正观,契正觉故。 己二颂戒无误取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讲】文云终不可取。偈云毕竟不可取。皆深戒之词。 戊二颂别相方便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讲】前三句,各颂三观之三种下手方便。第四句,总结上三。后二句,颂遍修。谓精勤修习,悟本觉而成始觉,是即名为佛出世也。 戊三颂钝根修证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讲】初首方便,以悟为期。悟后之修,利根者自能成就。设有钝根不能成就者,定由宿业所障。故当精勤心忏,无始罪障。果能诸障消灭,自然佛境现前。见光见华,验知清净,不作圣心,从此进修,如风帆扬于顺水,再无不成者矣。释大科正宗分竟。 【记】偈颂观讲义自明。 甲三流通分 乙一谢前请后——贤善首章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初众中具仪。大悲下,谢前受益。此大下,请后显殷。此大乘教,指上序正两大宗所说,已知其文义是大乘教法。若为随顺时机,取益当来,应立名字。敢问此经名字,当称何等。必求佛说者,以名思义,乃可奉命传持。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奉持。此请经名奉持,为第一问也。奉持大法,度生令信,全凭开导经功。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开导。敢问依经修习,能得何等功德?此请修习功德,为第二问也。依经修习,魔心生妒。尺水丈波,要假护持。敢问世尊,以云何力,使我护持经人,此请拥护持人,为第三问也。又持经得护,修习则魔事不生。流通无功,化他则逢难便退。敢问世尊,流布此经,功成至何地位。此请流布何证,为第四问也。作是下,显殷可知。 【记】凡经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然序与流通,皆为正宗而立。将说正宗,必先序其由致,既说正宗,必更期其流通也。悟净觉心,修因证果,全在正宗分。自圣贤以至凡夫,所有修证方法,正宗分中,无不吐露,可谓得圆觉之全体。流通一分,乃由全体起大作用,以普度法界众生也。流而不壅。通而不塞。义赅横竖,横则遍满十方,竖则穷极三际。就今日看来,佛世已成过去。由过去至现在,佛法流传,并未壅塞。由现在推之未来亦然。是竖流通也。世尊在大光明中,说此妙法。从他受用土,流至此土。一方如是,十方亦如是。是横流通也。所以然者,世尊说法,无一语不从大悲心流出。悲心无尽,流出之法亦无尽。悲心遍满,流出之法亦遍满。悲心是体,圆顿大教是用,有是体必有是用。然世尊虽有此大用。亦须众生有大乘根,圆顿机,方得闻此大法耳。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故必有大士启请,世尊方能演说。此位当机大士,名贤善首菩萨。论其位则居后。论其功则居首。上来十一位大士,皆等觉菩萨,无不是贤。世尊皆称为善男子,无不是善。本属比肩,然贤善首之功,实超过十位,而同于文殊。何以故?本经非文殊以根本智启请,则此圆顿大教,不能出现于世。然前来所说信解行证法门,皆归自利。而此大士所请,则全是利他。故称为贤善之首,岂非与文殊同功耶?上来序分正宗分所说若悟若修无非不可思议。盖大众悟此圆觉妙心,离言说相,离名字相,此不思议之理也。依理起修,此不思议之事也。然对于三根。显性显修,义既不同,文亦各别。摄别归总,应立名字。令现会及末世众生,闻名即知名中之义。得名得义,方可奉持。故曰名字何等,云何奉持。流至何地有二义。一流布此圆觉大教,应在何地,此问之密意也。二流布此教之人之功德,可至何等地位,此问之正意也。 乙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文义浅鲜,无庸赘辞。 【记】上来十一章师资缘合中,世尊答辞,各有深意。此则只赞叹流通者之功而已。如是经教,即序分正宗分是。 乙三应问教酬 丙一答请名奉持 丁一起乐生信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讲】初起乐欲心。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今经如是多数诸佛所说;其所为何事?又是三世如来之所同共守护,其用意何为?不可不研究也。足见此经,无佛不说。亦无佛不护。夫诸佛应机施教,说必逗机,所以佛必守之护之者,务令此法久住于世,无使天魔得以坏灭。法华弥陀等经,咸称诸佛护念,皆斯意耳。必作如是教言,为令现会菩萨,于此经起欣乐心故。十方下,生重信心。首章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乃至教授菩萨。既称教授菩萨,则应为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又既称大陀罗尼,则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知欲证圆觉,便能明了一切法义,故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佛必作如是言之,为令末世众生,于是经生深信心故。 【记】起乐生信,列在依问正答之前,世尊具有深意。盖欲流通经教,必起乐欲之心,无此心则流通不广。此对现会诸菩萨言也。闻此经典,必先生重信之心,方能流通。此对未来众生言也。诸佛无大事因缘,则不出现于世,且亦安能常常出世。如贤劫中有二十小劫。今已过九小劫,只出四佛。一拘留孙佛,二俱那含佛,三迦叶佛,四即释迦世尊也。世尊灭度后,已二千九百四十余年。中间并无一佛。直须至第十减劫,经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佛方降生。可见佛之出世,是不易值。即佛出世,亦不能即说圆顿大教。必先说阿含,引导小乘。若华严乃为诸大菩萨说,非为众生说者。今此圆觉经,乃佛成道后二十年方说。其理微妙,不易领悟。故世尊在定中说。诸菩萨在定中听。直至佛灭度后,结集经藏时,方有此经传布。我等能闻此圆顿大教,真是幸事。无论何佛,无不说此经。其所为何事?大家不可不研究。三世如来,于此经莫不守之护之,其何以要守护?大家亦不可不研究。足见此经不但为世间之宝,乃出世之宝,可称为宝中之王。修此圆觉三昧者,亦可称为宝王三昧。诸君闻此说,则钦仰之心能不生,乐欲之念能不起耶?佛,果人也。菩萨,因人也。因必得果,能不归依于佛耶?欲研究大藏经者,必先通圆觉。盖三藏十二部,无非教人明心见性,超出生死。而此经则义无不赅,指示正修行路,三根可以普修,岂非十二部经之眼目耶?十二部经者,谓一切经中,文相体裁,有十二类也。部者部类,不可作部帙解。其后恐人误会,乃改翻为十二分教。一、修多罗。此云契经,亦云法本。其义有总有别。总则统摄以下十一分,别则专指契经中之长行。二、祇夜。此云应颂,亦云重颂。即长行中,或中或后之偈颂也。三、和伽罗那。此云记别,亦云授记。诸经中,世尊记别诸弟子未来之事者。四、伽陀。此云讽颂,亦云孤起。不依长行而作之颂也。五、优陀那。此云自说。不待请问而说,如阿弥陀经是。六、尼陀那。此云缘起,亦云因缘。世尊说法之因缘也。如诸经之序分,即是此类。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诸经中说譬喻处是也。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说诸弟子过去之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之事。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诸经中,宣说广大甚深之法者。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希法,亦云未曾有。诸经中,宣说最胜殊特之法,及现不可思议之事者。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分别诸法体性,宣畅契经宗要。或世尊说,或弟子说,皆名优波提舍。详见大智度论,及大乘法苑义林章记。 丁二依问正答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讲】此经佛自定名有五;总题唯取其二。于第一名,又略去三字,以显摄密,举体与宗而立名故。第二名修多罗了义,正显此经之高尚,于经藏中之了义经也。第三名秘密王三昧,是动定无碍之三昧,即如幻三昧之异名耳。谓静观诸法,皆如幻化,于诸法中,一念不生,即成三昧,名之为定。既知幻已,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得大自在名之为王。众生不知,故称秘密。第四名如来决定境界,决定境界,即是圆觉清净境也。唯佛独证,亦唯佛独见,故称如来决定。所以诸佛无不说,诸佛无不护也。第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此名如起信之生灭门中,流出差别之性。如来建此为一经之名者,令知从真既可起妄,返妄便即归真,就路还家,更无烦希奇仰异。如本经第五章,教以先断轮回根本,示以五性差别,第六章之四种随顺等,皆约生灭门中曲成圆觉之义。此立名之深意焉。最后一句,兼答奉持。谓奉以自利,持以利人。自他两利,皆须因名思义,故教以汝当。 【记】经名举体与宗,则用在其中。秘密王三昧,实即如幻三昧。众生不了诸法如幻之理,故称秘密。若了得如幻,则密而不密矣。于诸法中,破我法二执,方能一念不生。自利利他,方能得大自在。唯佛独证独见者,降佛以还,不能全证,不能全见,故说唯佛说,护唯佛护。 丙二答流通至地 丁一至地之由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讲】唯显如来境界,足见经义不可思议,是佛亲证之秘密藏也。今番为诸菩萨开示者,犹未尽所怀耳。若欲尽吐所怀,亦唯佛能之。 【记】流布此教。菩萨之问在第四。今答在第二。所谓超答也。是佛之秘密藏,故称大陀罗尼门。等觉以下,未曾亲证圆满境界。唯佛亲证,故唯佛能尽宣说。此经是佛之境界。依佛修行,焉有不至佛地之理?故先说佛境界,为答至地之由。 丁二依问正答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讲】此超答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也。前请词云: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今云菩萨众生,先叙能流布人。依此修行,正叙所流布教。若但云流布,唯显利他。今佛嘱以依此修行,兼显二利。盖未有自不利,而能利他者也。渐次增进者,悟然后能修。修然后能得,自观行以至相似,由相似至以分证,满证,故云至于佛地也。前云唯显如来境界。此云依之修行至于佛地。足见前文是至地之由也。 【记】流通大法,虽多是菩萨。然末世众生,亦当流通。不但释子应流通,即居士亦当流通。特须自己胸中,先明奥义,有把握方可。否则仅知文字,全无实际。一知半解,误人匪浅!万不可冒昧从事,切记切记!世尊云依此修行。可见不是先教吾辈为流通之事。必须先自修。自修是自利,流通是利他。自不修行,决不能利人。儒书云:“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品行不修,戒律不严,自己毫无观行,何能令人起信修行耶?本经是顿教。理可顿悟,事必渐修。故云渐次增进。我辈于止观法门,能全修最好。不能全修,修一观亦好。若仍不能,则诵经持咒礼拜,皆无不可。 丙三答修习功德 丁一依问正答 戊一法说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讲】是经借言显理。理显言忘,不立文字。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佛位渐次而说,故名顿教。大乘者,大人之所乘也。非声闻缘觉等之境界故。顿机者,多劫修因,未及证果。今生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顺行,如善财童子,逆行,如央掘摩罗等。皆顿教之机也。开悟者,一闻此经,顿开心地,悟得圆觉,原非他物也。亦摄渐修者,足见此经是圆教义,无机不收。如大海不择众流,无流不入也。 【记】修习大乘经功德。唯佛能说,余人不能说。盖此功德,口所不能宣,文字所不能形容也。然今则不能不说。不说则末世众生,谁得闻此大乘经,又谁知此经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耶?顿教教相。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本非言说可喻。世尊特借言以显理。理既显,即应忘言。须知理仗言显,言却非理,理在言外。故顿机众生,在如来未开口前,即能触处领会。如我辈听经时,能将世界凡情,一切放下,当体即是佛境。此顿教所以不立文字也。大乘者,譬如象马牛之乘。是大力众生所负,一直可以到家,中间并不停息。非如羊鹿之乘可比。若一闻此大乘经教,便悟圆觉妙心,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与圆觉相应。此乃多劫遇佛闻法,种有大根。故在此末法时,得闻便悟,悟已便修,故云顿机众生。此经以顿教为正义,以渐修为兼摄,故能收摄一切群品。群、众也。品、类也。品类虽有高低不一,未种者可从此而种,已种者可从此而熟,已熟者可从此而脱。善财遍历烟水百城,五十三参,精勤修习,是为顺行。见华严经。央掘摩罗顺恶师教,取千指作鬘。佛往度之,说种种偈,顿得开悟。是为逆行。见央掘摩罗经。 戊二喻说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嘠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讲】大海不唯容纳百川,然亦不让小流。可见此经前云顿教。夫顿教不立文字,离诸言说。必藉圆教,始能收机得普。是故教名为顿,义必属圆也。义属于圆,则不惟统摄诸大乘法,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摄故。喻云不让小流。让、辞也。谓辞之不容入也。海必不尔,故曰不让。然海既纳百川,必能潜流四天下地。而四天下地上,一任凿井疏河,灌园溉地。所有王臣长者,以及庶民象马牛羊等。一一皆取之不尽,用之无竭。乃至蚊虫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约法谓教顿义圆,既能统摄诸大乘法,必能潜流四位因心。而四位因地上,一任生智流辩,说妙谈玄。所有应被之机,一一皆随心应量,取足无穷。乃至六道众生,以及天魔外道等。但有闻法,佛种纳于识田。时至机熟,无有不修因证果者也。 【记】小流归海,海不拒,亦不溢,此之谓不让。蚊□,最小之群品也。阿修罗,身形八万四千由旬,最大之群品也。然无不满腹而归。大乘经普摄群机,亦复如是。故能令小乘回小向大,化有为而入无为。人天转世间而出世也。潜流四位因心者,谓此顿教大乘经义,潜流于圆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位因地心中,无不随机取足也。 丁二校量功德 戊一施宝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讲】直解云: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 【记】此能校量是如来妙辩。其实大乘功德,非言说可以形容。故设事以明之。假使者,假设也。世宝布施,得之者买田园,长子孙,研究学问,维持国家,固然是好。然亦不过人天小果。若得之者反以长其游惰荒嬉,作种种孽,此岂有功德耶?若听此大乘经,莫道未能全听,只要听得经名,且更能听一句义。其功德已盖过前者。此言财施不及法施,世间功德,不及出世功德也。 戊二施法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讲】直解云:小果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成佛正因,故难为比量。 【记】此假设之人,大概是自己悟四谛之法,已登辟支佛地位者。教众生证阿罗汉果,了得生死。此已是无漏功德。然小乘虽了生死,未发大悲心。但能自利,不能利他。住于化城,永不能到宝所。何可与成佛正因比数。此言小乘功德,不及大乘功德也。 丙四答拥护持人 丁一显当护因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讲】初反显当护。闻经名显非闻义。信不惑,显未受持。此人虽福慧不多,便当护持。况于多佛所种诸福慧耶?如是下,正明当护。谓此人于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经资慧。既福慧俱多,尤当拥护。 【记】护持佛教之人,必具有大信心者。信心并非今世忽有,必由过去种有信根。此信根非从像法末法时代得来,乃在佛世所种。上来闻此经名及一句义,乃自利功德。又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乃利他功德。须如此自利利他之人,闻大乘经教,始能信而不疑。惑者,疑也。夫不须读经解义,但闻此能诠之经名,即起信心,不生疑惑。当知此人,必是具有大福大慧。有大福,故得闻经名。有大慧,故信而不惑。且遇佛必曾供养,方种福根。必闻说法,方种慧根。然则此人既于过去遇多数佛,何以仍为众生,直至末世,乃始闻名生信乎?须知遇佛闻法,必须发心修行,勇猛精进,方能开大悟,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若闻法而犹贪名利,不肯修行。譬之开花而不结果,虽遇多佛,亦属徒然。我辈生此末法之世,既因夙世善根,闻此经教。必须依文会义,因义起修。将世法抛尽,方可成出世之行也。但闻名而不思义,但能信而不能持,则福慧不多。然世尊已称为应当护持。何况亲近恒沙诸佛,福慧众多之人耶? 丁二正答当护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讲】先称汝,附称善男子者:显是面嘱当机。令其注意,非浪答也。准前请云:云何使我护持,是直欲自领其事。故世尊应其请而告之曰:汝当护也。末世修行者,佛意以但闻经名,信心不惑,尚是久供多佛,多福多慧。况复末世,得闻是经,依经修行,自他两利者,又非前人之可比拟。故直解云: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 【记】末世众生得闻此经,已属难得。更能依教起修,尤为希有。真可谓火里莲花矣。诸佛菩萨,安得不欢喜?又安得不加以护持!诸君须知,当此末法时代,能出家已甚不易。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即使其人平庸,或间有一二败类。诸君亦须看佛面,为之护持。若有正知正见精进修行者,更当护持,不待言矣。无论修大乘者当护持,即修小乘者亦当护持。盖末世发心修行者,定有恶魔外道,来相扰乱。外道诱以邪见,恶魔坏其善根。故佛门中,亦有以正教种子而学邪道者。今世并非无佛法,实无弘法之师耳。故世尊告菩萨注意末世修行者,尽力护持,不令退屈。退者向后,屈者半途而止也。 丁三奉教护持 戊一金刚护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讲】金刚者,依手中所持之杵彰名,一个个皆执杵故。又其威力,全在于杵,故以杵立其名也。火首,即楞严之乌刍瑟摩。自言化多婬心成智慧火,乃菩萨示现者也。摧碎者,以功用立名。我以宝杵殒碎其首,天魔外道皆畏惧故。尼蓝婆,古师未详翻译,上首八万,眷属不知其数。皆以三业具仪,对佛发愿,卫法护人。有能持此,即指本经。本经为决定大乘,以是如来决定境界。行人持之,其心亦决定故。如护眼目者,显护之最严,即一尘一沙,亦不使有犯故。道场所修行处,如前建立道场,克期修行之处。谓自领徒众,周界旋护。晨夕守护者,昼夜常巡,使魔鬼不敢有犯,自应无有退转。其家,即私宅也。永无灾障等,显人眷安和。财宝丰足等,显门庭富饶。此金刚守护之福也。 【记】世尊所叮嘱护持,是贤善首菩萨。然贤善首菩萨,尚有许多眷属,即八万金刚等是。有此眷属,方能任护持之责,否则一人何能为力?即如山僧此次讲经,若无众多居士护法,所讲亦难成就,可见护法必得众多之力也。金刚以护法为其本分。八万金刚,以火首为首领者,婬欲火最足坏定,此金刚以观照婬欲之功,能化欲火而成智慧火也。本可证果,自愿居金刚位,护持三宝。尼蓝婆未经译义,当是蓝面金刚。其相粗勇,故仅右绕而未长跪。无论上中下根人,凡能奉持此经而修行者,金刚皆为守护,故用乃至二字括之,不仅使徒众往护,且自率领以往。令不退转,以上是护持出家人。其家以下,是护持在家人。 戊二诸天护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讲】大梵,是王大千界之主。佛佛出世,愿为请转法錀。二十八天,总指三界诸天。须弥山王即忉利。护国天王即四王。此中既总举三界,又别举忉利四王者,以其有统众之威,能护持故。 【记】色界第一天,为大梵天。二十八天,即自四天王天至非非想处天也。须弥山王,即忉利天主,又名帝释。护国天王,即四天王,俗呼四大金刚是也。安隐,指身心言。隐字作静字解。在身则四大调和,故安。在心则不起妄念,故隐。既得安隐,自不退转。 戊三善神护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讲】吉槃茶,可畏鬼也。食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不属人天,单居鬼趣。一由旬,四十里也。守护方隅,其场围如此。 【记】大力鬼王具有天眼天耳神足等通。阿修罗王,即其死后所化。能与诸天争权,可见若无佛法出世,此等鬼王,必不能发心护法,而扰乱世界矣。大力鬼王,是治鬼之王。天魔外道,非彼所管。 乙四总结流通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讲】佛本无说,何尝有已。今约一期事竟,名为已也。世尊说法,随处皆有常随之众。谓如舍利弗等四众弟子,内护众也。佛法赖斯传故。天龙八部鬼神,外护众也。大法仗其护故。今经了义大乘,主伴说听,皆在定中。名为独菩萨法。故经序列众中无二乘名。以非彼二人境界故。即有金刚诸天鬼神等众,只好于空中隐形不露。密受其益,至今说听既终,一期事讫,彼等乘愿护法,出众具仪,对佛发愿,护教卫人。所以结集者最后提出。足见平等法会,真俗融通,不可思议!非凡情所可拟度者也。 【记】内护法者,护持说法之人。佛法正传,唯僧是赖,故说法须仗出家人。若居士弘扬教乘,亦可讲经。唯切不可升坐高座,只可平坐。外护众者,护持所传之法。今当末世,天龙鬼神等,虽来护法。然非肉眼所能见,故护持佛法,又必藉居士之力。居士内蕴慈悲,不妨外示威德。故世尊当涅槃时,嘱付国王大臣护法,即是此意。此会皆是菩萨众,而经末特标大众者,显是平等法会,不可思议也。山僧持诵此经,经三十余年。最初并非真发大心。不过因见经中有财宝丰足常不乏少二语,方始发心诵持。在出家人虽不图富厚,然亦须四事具足,庶可安心修道。迨至诵持既久,渐能依文会意。直到今日,且能对诸居士说此经教。是不但财宝丰足,即法宝亦复丰足。可见诵持大乘经之功德,不可思议!诸君勉之(按大师此节,现身说法。意在使听者心生欣羡,引之入道。纯是一片悲心。读者幸勿误会,记者识。)诸经之末于信受奉行下,常有作礼而去一语。此经独无者,因此会乃定中说法。诸菩萨等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来既未尝来,则去亦无所去也。结集人不安此句,亦有深意。凡一法会,必有四众。四众者,不仅指出家之比丘比丘尼,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也。一、发起众。即发起此会之人也。二、影响众。谓多年老参,为新学之影响,彼新学见其来而亦来者也。三、当机众,即闻法而能明其理者也。四、结缘众。虽听而不明其理,不过结缘而已。佛说此经,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今山僧既将此经大体说讫,望诸君亦当皆大欢喜,发菩提心,自利利他。使未读者能读,已读者能信受奉行也。讲经听经,皆有功德。此种功德,将归诸谁?是宜回向西方,普愿法界众生,同归极乐净土,同发大心,同修大行,同证大果,则我愿成就,诸居士之愿亦成就矣! 愿此以功德回向于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弘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弟子、妙煦、显觉、显琛、手录。) 跋 自戊午年北京发起讲经会。请宁波观宗寺,谛闲大师开讲圆觉大经。大师于讲义之外,称性而谈,别多发挥。维乔与江味农,黄少希二君,按日手录。而由江君编纂成篇。随时呈大师印可,锡名圆觉亲闻记。与大师之讲义,别本刊行,亦既有年。读大师之讲义者,罔不以亲闻记参互对观。而咸谓别本单行为不便。维乔等亦拟汇编成书,以便学者。尘俗牵掣,卒卒无须臾之闲,从事于兹,良用内疚!丁卯之秋。海盐徐君肇华兄弟,为其祖母升西祝福。发愿刻经,请于大师,应刊何种。大师指示刊印圆觉经讲义亲闻记汇编。徐君蔚如以编校之责,嘱托维乔。此固维乔之夙愿也。因于戊辰之冬,竭数月之力以成之。唯此编间有数处,删节繁文岐义,与单行本略有出入。至次序之未顺,字句之讹舛者,皆一一厘定而更正之。书成名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以示虽汇成一编,仍不失原书本来面目之意云尔。民国十八年岁在己已孟夏。蒋维乔法名显觉谨跋。 跋 自大法东流,建立教观,至天台而始备。顾智者大师谈玄说妙,若无章安为之记,则后之人虽欲闻法,孰从而闻之?谛闲大师,台宗嫡子。乙卯之岁,宣讲首楞严经于都下。都人士闻风兴起,不可胜数也。人事变迁,忽忽三载。曩时曾预法筵,若未预法筵者,靡不渴仰圆音,伫闻明诲。爰于丁巳之冬,发起戊午讲经会。次年春,霨承同人委托,亲迓师甬江。师年六十一矣,又方示疾。鉴其诚意,慨然许诺。孟夏之月,航海达京师。开讲圆觉大经于江西馆。手草讲义数万言,亦既彰彰在人耳目。而当宣讲时,就讲义中一句一义,触类引申。乐说无碍。江君味农,蒋君竹庄,黄君少希,日依座下,弭笔为之记。视讲义又数倍之。择其尤要者,编次成书。呈师印可,命名曰圆觉亲闻记。与讲义并行于世。盖用力至劬矣。霨窃维陈隋之季,圆觉大经,未入中土。天台承南岳之传,盛弘止观,咸与是经合。唐代是经译成,贤宗圭峰大师撰大疏略疏,又各为之钞。由是此经若为贤宗独弘之经。台宗疏解,传者盖寡。师奉斯经为日课,历数十年如一日。出其心得,依天台家法阐扬之。如释二十五轮,用摩诃止观圆接别别接通之说,多发前人所未发。至于抉剔迷妄,指导修途,恳切独到之处,精深圆妙。非独与圭峰疏钞,足以互相发明,即天台教观,亦因之而益显。讲义所未及载者,又得是编为之辅。学者合而观之,不翅亲承大师謦欬,弘扬大化。师之愿与三君子之愿,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辗转开导,无有既极。盛矣哉!近百年来,贤宗久不振。独天台一宗,犹如杲日丽空,普照大地,实赖吾师。而师说法之妙,得三君子而愈彰;则师之得三君子,何异智者之有章安哉?霨幸获预校勘之役,不揣固陋,敬识数语,以志钦仰。戊辰仲秋浙西徐文霨谨跋 (据扬州宛虹桥众香庵板) (注):大师于戊午讲经会自编圆觉经讲义。会中蒋维乔(显觉)江味农(妙煦)黄少希(显琛)三君随闻记录,又出圆觉经亲闻记。分在商务印书馆及佛学书局印行。后蒋维乔居士奉大师命将讲义与亲闻记汇编,由徐文霨居士刻木板印行,本颇完善,今据此编订。 ——倓虚——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智谕法师撰 缘起 述经题 述经文 缘起 民国五十八年,奉师命至竹东五指山观音寺看庙。当时山路难行,香客稀少。自己拾柴,自己种菜,半农半樵,倒也安闲。 山上无有藏经,苦无修学之缘。随身带了一本圆觉经,是唯一的经典。每当课余无事时,便将圆觉经请出来,端坐恭诵。 有一天诵到‘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时,不觉顿时泪流满面。如此甚深微妙佛法,何幸得闻?仰感佛恩,无以为报。 当时虽于佛法深生欢喜之心,然于甚深义犹未了了。一时冲动,立刻托人下山买稿纸。竟胆大妄为作起圆觉经疏来。 文成以后,自觉尚待斟酌之处甚多,于是悉心修正。但是愈改愈不顺眼,终于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最后为求眼不见心不烦,于是把一番心血付之丙丁。 时隔一十六年之久,又再度捉笔为文。倒不是有所进步,对于经文己经了解。而是老愚昏庸,不知深浅不自量力而已。 宗密大师曾作圆觉经大疏,近代复有谛闲大师的圆觉经讲义。宗密大师依华严宗旨解释圆觉经,谛闲大师依天台解释圆觉经。二公之作,已如日耀中天,岂容爝火争明。只因多年慕法之心,一时按抑不住,出此敝卷,呈正读者之前。 此经在明诸法依他如幻,若达如幻非实,自离遍计。离于遍计,便知世谛。知世谛依他无性,便入圆成实。入圆成实故,名为圆觉。故此经旨在于依他起上,破遍计执,便入圆觉。破乎定有,则知幻有,知诸法幻有,则入圆觉。 宗密大师谓此经属实教,谛闲大师谓此经方等摄。然若观经文‘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收渐修一切群品。’似在终顿之间。本来在佛圆音一演,无有分别。众机不同,见有高下。故四教五教,众经普含,不可定判。例如顿教一门,众经皆有一分离言之旨。故天台不别立顿教,认为藏通别圆,均有离言之义。华严宗则认为别有一辈顿教之机,于是立小始终顿圆五教。 今解此经,自感心余力拙。不到之处,尚望读者诸贤赐正。 西莲净苑释智谕 述经题 宗密及谛闲二位大师,经首均有悬谈或五重玄义。今以能力所限,未堪广论,故迳述经题。 大方广 佛说是经有五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大方广圆觉’五字,应冠各名之首。即大方广圆觉陀罗尼;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大方广圆觉秘密王三昧;大方广圆觉如来决定境界;大方广圆觉如来藏自性差别等。所以此经简称,名为圆觉。今依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名解释之。 大方广三字,是所证之理,此是本觉。本觉时,理智无分,乃圆融一真法界。法界无界,无界随缘而现法界,虽随缘而现法界,而终归法界无界。如是法界,不可思议,略以大方广三字名之。 大者言体,体色遍无外,以无性为性,性而无性。方者言相,体无性故能随缘。随缘而现诸事相,诸事相者法也。故方以轨范为功,能生一切物解,以无相为相,相而无相。广者言用,体无性不可思议,由体起用,亦复无量不可思议,以无用为用,用而无用。 故大方广者,所证理也。此所证之理,即一真法界。是诸佛之所已证,是菩萨之所欲证。一真法界,无外无内不可言有,横遍竖穷不可言无,无以名之,强名曰大。一真法界,无有定相,以无定相,故随缘能现一切法相。虽现一切法相,而一切法相皆本无相。如此之法无以名之,强名曰方。一真法界,体无极而用普周。其体是一而其用无量,用虽无量而其体是一。以体约用,无量即一。以用分体,一即无量。无以名之强名曰广。 大方广三,分而无分,原是一真法界。无分而分,名大方广。一真法界约正报言,则名法身。约依报言,则名净土。故经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不二境者,一真法界也。此是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圆觉 大方广是所证之理,圆觉是能证之智。如果单约果而论,圆满觉即是佛。故大方广圆觉,与大方广佛,在果上是相同的。不过大方广圆觉经之圆觉,是约因带果而言,故有所不同。约因而言,众生无始时来种种颠倒,妄起无明,是谓不觉。以厌苦欣乐,志求出离而有始觉。修治功圆,谓之究竟觉,究竟觉即圆满觉,圆满觉即是佛果。佛觉圆功满亲证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无欠无余不增不减,处垢不染,修治不净。是诸佛果位,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是谓之本觉。始本合名大圆满觉。故圆觉者是约因带果立称。 修圆觉者,应自心寂离念入手。故宗密大师云:‘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 修多罗了义经 此六字在明能诠之教。依此修多罗了义经教而起修,心寂离念究竟,而至乎圆觉。觉圆功满,始本冥合,一际无分,横遍竖穷有而非有,妙湛空寂无而不无。如此一真法界,名曰大方广。故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修多罗正译曰綖(线),如线贯花使之不散。修多罗亦复如是,以理贯文而成经教,令义不散。 修多罗译为契经,契者契理契机,上契佛理下契生机。经者以无上理贯穿法相,犹如以经贯纬。且具摄持正法,以化众生之义。 修多罗是其通说,亦通余经。了义是其别称,独叹此经于修多罗中,其义决了。 了义对不了义言,一般而言,小乘教为不了义经,大乘教为了义经。于大乘中,三乘教为不了义经,一乘教为了义经。 大宝积经中舍利弗问佛,云何为不了义?云何为了义?佛答如下: ‘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烦恼业尽者,烦恼业空也。)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最后‘经’字,是指经律论三藏中,经藏言。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大唐是中国唐朝,佛陀多罗于唐朝时来华,故首言大唐。 罽宾,汉时西域国名,即现在克什米尔一带。 三藏是三藏法师之略称。通达经律论三藏者,名三藏法师。 佛陀多罗,华言觉救,系北天竺罽宾人。唐时来华,止洛陽白马寺。译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以上经题及译者,解释竟。 述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此是证信序,证信序具六种成就。佛取灭前,用嘱阿难,以便经法流通。故此六种成就,为取信于后人。六种成就者,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理一而事如曰如,事如而理一曰是。谓如此经文,为佛如是说也。 ‘我闻’为闻成就。系结集经人自称。大乘经系文殊师利与阿难,于铁围山间结集者。 ‘一时’为时成就。谓如来说经时。 ‘婆伽婆’为主成就,说经主也。婆伽婆译为有德,婆伽译为德,最后一个婆字译为有。婆伽婆者,即世尊也。婆伽婆有六义,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智度论云,婆伽婆有四义,一、有德,二、巧分别,三、有名声,四、能破。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为处成就。 后文‘与大菩萨摩诃萨……’,为众成就。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神通大光明藏者,一真法界也。一真法界不可测曰神,无碍曰通。无碍则无暗,光明遍照一切,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故曰大光明藏。 三昧译为正受,简称为定。正受者无受,无受者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也。故三昧正受,是梵华双呈之词。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一切如来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诸佛光寿无量,寂照不二。寂而照曰光严,照而寂曰住持。 又,一真法界无性随缘,故成四种法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如是四种法界,约正报则名法身,约依报则名净土。一切如来,法身契于净土,故曰光严住持。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佛与众生,本是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佛与众生之分别。然众生妄起无明,于无生灭中妄计生灭,于是佛名众生,以致常法身常六道。既然生灭是妄,妄则无性。生灭无性,即是真如。若能如是觉悟,则众生是佛,故曰常六道常法身。 如是一法界性,于佛不增,于生不减。觉之者全妄是真,迷之者全真成妄。故曰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此是明一真法界,于一真法界中,身心寂灭,平等本际。身心二法,皆因缘生。缘生无性,故曰身心寂灭。即此无性,是一真法界性。 众生与佛,悉无定性。即此无性,于法则名法性,于佛则名法身,于众生则名佛性。无性则无分别,故曰平等本际。本际者一真法界,觉了究竟者,名大圆满觉。 佛觉究竟,理智契圆,无二无别,无欠无余。等若虚空,纵贯三际,横赅十虚,故曰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不二随顺者,于一法界中,无生死无涅槃,无常无断,无一无异,无来无去。 一法界故,名不二境。法界无界,以无界故,随缘能现一切法界。所以说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对于净土之分判,各家有不同之说。宗密大师亦多有解释,谓有法性净土,受用净土,变化净土等。 然观今经之意,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为诸大菩萨宣说。当知简非余土,应是自受用他受用净土。故曰现诸净土。 于一真法界中,由体起用而现净土。现正报曰法身,现依报曰净土。然身土不二,以无性为性故。由体起用,用有千差,体原是一,体虽是一,不碍用有千差。故法身非身,随缘而现法身;净土非土,随缘而现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菩萨译为觉有情。本来摩诃萨译为大,这些菩萨在菩萨摩诃萨中,皆为上座,故曰大菩萨摩诃萨。有人说地上菩萨名菩萨摩诃萨,八地以上名大菩萨摩诃萨。这些大菩萨摩诃萨,有十万人俱。 以下略列上首诸菩萨名,以为十万菩萨之代表。各各皆与徒众眷属,入于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佛于定中说法,诸大菩萨摩诃萨于定中闻法。佛于不二境,现自他受用净土,故诸菩萨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诸菩萨名如文,不作解释。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文殊表智,普贤表行,智为其始,行为其终,始终如一,成就大圆满觉。故文殊于始,先启请因地法行,继由普贤请问如何修行。以下诸菩萨所问,无非请问修行分别法门也。 自文殊师利菩萨至而白佛言,表文殊请法之仪。佛以大悲济世,故称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即平等法会,十万大菩萨摩诃萨。 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初发无上菩提心时,曰本起。凡初发心者,必须三业清净。三业清净是成佛之清净因地。例如成佛是果,普贤行是因,普贤十大愿王,皆曰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无有疲厌者,即三业清净。 菩萨清净因地法行,心无住著,不取于相,不随境转。故文殊请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即已点出圆觉正因。 大集经佛答憍陈如:‘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心不贪著外一切相,谦虚下意不生憍慢,不以爱水灌溉业田,亦不于中植诸种子,灭觉观心,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如是比丘,我则说之,名为法行。’ 故法行者,依法起修也。大乘法行,不在闻思。闻在循教,思在得义,行在度化众生。是以声闻以教为主,缘觉以义为主,菩萨以行为贵。行因证果,成就无上佛道,故文殊启请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者,即发菩提心也。了达于空性,是名为菩提。空性者清净也,故发清净心三业无亏,是发菩提心。 远离诸病,诸法因缘而起,无性无相。众生执著诸法性相定为实有,以致成病。故远离诸病者,不取于相也。如果取相而求,便堕邪妄。若远离诸病,便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如是三请者,表仰遵至诚。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赞叹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 会中唯有十万大菩萨摩诃萨,故曰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 文殊菩萨系代其余菩萨启请,故曰‘汝等’乃能为诸菩萨请问于佛。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 此为佛应问而答,文殊如此问,佛如此答。 汝今谛听下,佛允为答,菩萨承听,师资缘合。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 无上法王赞佛也。佛于法自在,故称无上法王。 陀罗尼译为总持,总持者能持善不失,能遮恶不犯,此大陀罗尼即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即是大方广,即是一大总相法门体。以是一大总相法门故,所以名大陀罗尼门。如是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 门有出生义,故曰流出一切清净真如……。所谓流出,是由体起用。圆觉即无上觉,由无上觉起用,而有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 圆觉无性,不生不灭故曰真。无性随缘,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故曰如。圆觉离染,唯出生清净功德,故曰流出一切清净真如。 此大陀罗尼门,能持善不失,则智德圆满,智德圆满是为无上菩提。能遮恶不犯,则断德圆满,断德圆满是为究竟涅槃。故大陀罗尼门,流出菩提涅槃。 波罗蜜译为到彼岸事究竟。本来有十波罗蜜,一、布施,二、净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通常但说前六,即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为方便愿力智四者,助于前六令修行得满足故。例如方便助于布施净戒忍辱,愿助于精进,力助于禅定,智助于般若。其实般若一度,含其他九度。如果前五度无般若波罗蜜,便不称为波罗蜜,仅名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同时般若波罗蜜亦含括了后四者,般若一度摄乎方便愿力智。因为唯言般若,则是无分别智。而后四者──方便愿力智等,是后得智摄。由根本智出后得智,故般若摄后四。此大陀罗尼门,流出一切波罗蜜。 因为法会中无有二乘,故曰教授菩萨。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文殊菩萨问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世尊迳明本起因地。因地若真,得果必真,否则必然果招纡曲。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圆照,是能照之智。能照之智者,心无所住也。心无所住,方能无偏无局,故曰圆照。 清净觉相,是所照之境。清净觉相即是实相,故所照之境者,乃实相无相也。以无住心契无相境,谓之圆照清净觉相,如此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便可永断无明。如果取著于相,便是无明。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一切诸法无非众缘所生,若无众缘便无其法。既然法是众缘所成,故无自体相,是知诸法实相无相。例如家庭是父母兄弟众缘所成,故家庭无自体相。其余如军队、政府、国家,一皆如是。众缘所现者,皆幻相非实。如是知者,名之为觉。然众生不觉,妄执幻相为实有,是故名为无明。 无明非为实有体,而是一念不觉谓之无明,心有所住谓之无明,虚妄分别虚妄取相谓之无明,一切颠倒谓之无明。 一念无明起,便是不觉,故无明者不觉也。由不觉而有始觉,由始觉而有究竟圆满觉。今欲明圆觉,故须从不觉无明说起。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 此是法说,所谓无明者,即种种颠倒也。 ‘从无始来’莫作过去会,若作过去会便是有始。所谓无始者,便是一念无明起处。因为一念无明,体即虚妄,虚妄无体,故无生无来。以无生无来,故曰无始。无始时来体本虚妄,而众生颠倒执为实有,故曰无明。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譬喻说也。譬如迷失方向的人,误以东为西,四方易处。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四大者地水火风,是为色法。然地水火风,皆众缘所现。我们已经知道,凡众缘现者,无实体相,故四大皆空。而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为自身相’者,执四大为实有也。 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缘,于心现影相,故曰六尘缘影。当然六尘亦是众缘所现,无实体相。既然无实体相,何故现前见有六尘呢?当知六尘者,唯识所变现的相分,事实上唯识无境。复以唯识所变的见分取著之,故令众生妄见有六尘。即以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或者有人会问,既然唯识无境,那么识是有的了?不错,识非是无,但亦不是有。若谓识是有,此人犹落法执。 何故识者非有非无呢?因为识者无性为性,无性随缘故能变现一切。如果识有定性,岂能变现一切?故唯识者,即彼诸法无性是。诸法无性者,即诸法实相是。 既然一切唯识所变,定知一切法无自体相。凡夫不如实知见,妄执六尘实有,故曰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是不知实相无相也。不如实知实相无相,妄执一切幻相为实有,便是无明,便是不觉。 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譬如眼睛有病,发生错视,便见空中有华,及第二月。犹如醉人,于一盏灯,虚妄见有两盏灯。惑人亦复如是,本来诸法无相,虚妄见诸法相。 善男子下,直斥妄见之过。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由于迷惑众生妄见妄执,不但把无自性之虚空,迷为有自性。同时把无实体相之空华,迷为有实在生处。 不知虚空若有自性,应是有相,虚空有相当不名虚空。空华本无实体,却妄见有实体,有实生处。法无实体,当是无生。今迷法有实体,故于无生中迷入生死。众生迷见生死,虚妄执有生死,于是虚妄受生死之苦。故众生者,虚妄起惑,虚妄造业,虚妄受生死之苦。若能一旦醒觉,则知圆满觉性,湛寂不动。因为一真法界,无分别故,无起灭故,无始终故。是以经文曰,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何故无明非实有体?因为无明只是‘虚妄’的假名。如果实有其体,当非虚妄。如果不是虚妄,便不名无明。所以既称无明,便非实有体。譬如迷失方向者,误以东为西,事实上非是实有西方,不过迷人虚妄执著而已。 如梦中人,梦中所见一切非无。及至于醒来,梦中所见之一切,了无所得。 又如众多空华,灭于虚空,不得说言有定灭处。因为空华无实体相,只是妄见而已。空华无实体相,生本无生,灭亦非灭。故曰何以故?无生处故。无生处者,无实体相也。 万法因缘假现,如幻如化,无实体相,故知万法皆空。不过空非定性空,而是因缘空。万法幻现,亦因缘有。因缘空方为真空,因缘有方为妙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此是一法,莫作二会。真空无性能随缘,真空即是妙有。妙有缘生而无性,即此无性便是真空。故说空一切空,说有一切有,说亦一切亦空亦有,说非一切非空非有。此是一真法界,觉之者便称圆觉,迷之者说为无明。 如果离空而有有,此有便是常边有。如果离有而有空,此空便是断边空。真空即是妙有,则空非空,全有成空。全有成空,虽空而非断灭。妙有即是真空,则有非有,全空成有。全空成有,虽有而非常边。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诸法无相,相由性成。性亦无性,性依相显。互相由借而有,故分而无分,乃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此即圆觉,亦即无生法。 众生迷惑不如实知,于无生中妄见生灭。以妄见故,于是妄受生死,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 正答文殊菩萨所问‘如来本起因地’。如来本起因地无他,只是如实知一切法缘生如幻,无实体性犹如空华,如此便免生死轮转。身心一皆如化,如幻非实,故无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非是经过造作,经过修治,方无生死轮转。亦不是经过造作修治,身心方无。而是一切法缘生无性,本性无故。 于此可知,无佛无众生,亦无佛涅槃。于一法界中,万相森罗,一性湛然。虽一性湛然,而万相宛然。万相宛然而无生,一性湛然而无灭。迷人妄执,无生灭而生灭,假名众生。圣者圆成,生灭而无生灭,假名曰佛。是故佛与众生,本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即是一心,一心迷悟,乃有生佛。一心迷佛成众生,于是法身轮转六道。一心悟众生是佛,于是六道常自法身。一真法界添不得一毫,添一毫则多。减不得一毫,减一毫则少。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故曰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知觉是实,心是其名,一心起用谓之知觉。本此一心而修,则无所住著不随境转。故本一心而修,即是无分别智,以心无所住故。心无所住,便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是以能分别一切。所以得无分别智,便能分别一切,故名知觉。无分别智者,性空也。性空乃能随缘,随缘乃能分别一切,是谓知觉也。 智无分别,则无生无灭,无起无作。以无生无灭无起无作故,乃能与分别智为因。所以得无分别智,便能分别一切。 兹举例说明。例如眼识能分别一切色,是即分别智。眼见黄色时,即能分别是黄色。再见红色时,复能分别是红色。 但当见红色时,分别黄色之智必是已灭。如果不灭,当是见红色时,同时亦见黄色。若如是者,应是于一时中见一切色,不如道理。故知必是前分别智灭,方有后分别智生起。 但是灭法不应复生,前分别智已灭,则后分别智焉有?故分别智有生有灭有起有作,而无分别智无生无灭无起无作。赖无分别智,分别智方能作已复作。 彼知觉者,即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无生无灭无起无作,故犹如虚空。 知虚空者,即空花相。 知虚空者,则有能知所知。有能所分别,则非实有,故曰即空花相。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无分别智者,即诸法无性是也。即此无性,随缘分别一切法,焉得谓无知觉性?约法而言,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故不可说,无知觉性。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实相无相,不得谓有,实相无不相,不得谓无;万法缘生而无性,不得谓有,无性随缘成万法,不得谓无。故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净觉者,圆觉也。因为净则不二,圆满无外。故净觉即是圆觉。 所谓随顺者,由不觉随顺而入始觉也。此是与文殊萨所问‘说于如来本起因地法行’,前后呼应。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何以故?虚空性故。 净觉者,无生无灭无起无作,无有分别,非有非无。犹虚空性,虚空性亦复无生无灭无起无作,无有分别,非有非无。 常不动故。 净觉横遍竖穷,不增不减,无来无去,空寂不动。净觉即一真法界性,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故曰常不动故。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 如来藏者,即圆觉是。佛说此经有五名,其一便是‘如来藏自性差别’。故知如来藏者,即圆觉也。 如来藏中无起灭者,是言二空如来藏。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如来境界,当然即是圆觉。如此经中说,圆觉经亦名‘如来决定境界’。 胜鬘经又说,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有二种如来藏空智,即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简单说,空如来藏者,一切法缘起性空。不空如来藏者,一切法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则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虽空而非断灭。性空缘起,则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虽有而非定性。非有而有,全有即是非有,是故无起。不空而空,全空即是不空,是故无灭。所以说如来藏中,无起灭故。 无知见故。 知见者,取相而有。如此净觉,无相无无相。不可取著于相,复不可取著于无相,故非知见境界。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法界性者,一心是。此心自性清净,清净则不二,故曰一心。一心者,一切法唯是一心,否则便非一心。既然一切法唯是一心,则一心者横遍竖穷,故曰究竟圆满遍十方。 以上所说,皆是形容圆觉。圆觉者虚空性,常不动,无起灭,无知见,究竟圆满遍十方。若能本此而修行,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至此说出因地法行,具体的答案。 是故修圆觉者,应心无所住,不取于相,等若虚空,如如不动,无起无灭无作无止,不立知见。如此圆觉,则可究竟圆满遍十方了。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发清净心者,发菩提心也,本起因地也。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便可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世尊欲重宣此义,以偈重颂。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于空知无量,谓之智。于无量知空,谓之慧。于无量知空者,如实知诸法实相无相也。于空知无量者,如实知诸法实相无不相也。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了达无明虚妄,犹如空花非实,便可不随生死流转了。 众生以无明落入生死,而无明虚妄,犹如梦中人,梦中所见一切,醒时了不可得。 净觉性如虚空,圆融无碍不可分别。其性平等,无来无去无有动转,横遍竖穷遍满十方。若能了达如是,便可得成佛道。 于一法界中,圆满无外。故无得无失,无成无坏。所以诸幻尽灭,灭而非灭,以幻本无故。得成佛道,得而无得,以真本具故。 菩萨于此幻本空,真本具中,发菩提心。末世众生,亦于此免诸邪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于佛法中,文殊启于信解,普贤终乎行证。故文殊肇其始,普贤成其终。不假修行,徒逞于解,终不成就佛道。如果唯称修行,而无慧解,十九落入邪道。故必须慧解立行,方可成就佛道。故佛告菩萨,欲成无上觉,须循信解行证而进,方可成就。所以文殊菩萨启请以后,普贤菩萨请问云何修行。 于修行圆觉,普贤菩萨所问是其总,以下诸菩萨所问是其别。 于是普贤菩萨下,表普贤菩萨先具仪,而后启请。 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 此会诸菩萨者,十万大菩萨摩诃萨也。兼及末世一切众生。十万菩萨是现前当机,末世一切众生是表经法流通广义。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圆觉经小乘非其境 界,故特言修大乘者。 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普贤菩萨请问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众生身心,无非无明。若彼众生知无明如幻者,则身心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是无实体。如此说来,能修无有实体,所修亦无实体。既无实体,当无能修亦无所修,云何以幻还修于幻呢? 如果以幻还修于幻,当诸幻性,一切尽灭之时,则无有心。因为心本如幻,一切幻性尽灭,则心亦灭尽。既无有心,谁为修行呢?云何如来复说修行如幻呢?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既然幻心灭尽,当无能修行者。既无能修行者,当无有修行。若诸众生本不修行,则于生死无明之中,常居幻化。若常居幻化,便不能了知无明虚妄如幻的境界。那么怎能令此无明妄想心,获得解脱呢? 普贤菩萨为诸众生故,展转请问于佛。主要是为有一般众生,闻说如幻,便执著如幻非为实有,是和真实截然不同的。这样依然不如实知一法界。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没入生死,不得出离。于是请问于佛,期佛开示。 当知非是真外有妄,妄外有真。而是真为妄之真,妄为真之妄,真透妄末,妄彻真源,如是方成一法界。如幻之法,当即无体,即此无体,便是真如。而真如无性,无性随缘成万法,翻然便生死。故曰真如随缘是生死,生死无性是真如。学佛之人,应向此处会,方得受用。 法有世谛,有第一义谛。世谛之法,依他而起。法依他起,必无自性。如果法有自性,便无须依他而起。既依他起,便无自性。法无自性,是无其法。故一切诸法,皆如幻化。而凡夫众生,计著如幻之法实有,于依他起上成遍计执。以遍计执,落入生死,是故当破。 依他起无有自性,无性随缘能成一切法,即此无性,便是圆成实。故智者于依他起上,会入圆成实。此所谓了达世谛者,即能入第一义谛。入第一义谛,即能入涅槃。 圆成实者,即是圆觉。故如幻非是圆觉以外,而是如幻无性即是圆觉,圆觉随缘便成如幻也。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此经唯显如来境界,顿机众生始得开悟。在会十万大菩萨摩诃萨固然不以为难,但末世一切众生若不借方便渐次修习,难望成就。所以普贤菩萨为末世一切众生启请,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先赞叹普贤菩萨,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修习如幻三昧方便渐次。 如幻三昧者,菩萨如实知一切法缘生如幻,如幻无性,即是真如。菩萨如是知已,乃能不被外境所转,能转一切法。如是境界,名如幻三昧。 得如幻三昧者,即是证入圆觉。何以故?因为若人知如幻者,则知诸法缘生无性。知诸法缘生无性,便可悟入圆觉,悟入圆觉便离诸幻。 佛嘱谛听,菩萨默然受教。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一语道破真妄不二,非是真外有幻,幻外有真。而是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圆觉妙心者,即一真法界性。一心横遍竖穷无内无外曰圆。一心清净,知而无知,无知而知。无所不知即无知,无知即无所不知,故谓之觉。一心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非有即一切无,非无即一切有。故一切有一切无,一切亦有亦无,一切非有非无,故曰妙。如是一心,谓之圆觉妙心。 何故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呢?因为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非实有体,非实无性即是如来圆觉妙心。圆觉妙心,无性随缘能现一切事相,便成种种幻化。此是一法,原非两般。只为众生迷惑,分别执著而已。 故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即此一心,便是一大总相法门体也。一切事相,非心外实有,故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譬大海起波,万重波相,无非一水。水性不动,现波浪翻腾。波浪翻腾,而一水不动。如幻波相,皆生于一水。故曰种种幻化,皆生于如来圆觉妙心。 外境实无,悉由心现。心无定体,无性为性。无性随缘,现一切法。自心现法,还以自心取之。凡夫愚惑无知,妄以能取者为我,所取者为法。然而能取所取,唯是一心,即此一心,名曰如来圆觉妙心。至于能取之我,所取之法,皆无实体,只是随情假立。若能了达一切我法假立无实体性,如幻如化,便能会入净圆觉心。然而圆觉无性,无性非是绝对的无,而无性当体即是缘起。因为无性外别无缘起,缘起外别无无性。无性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无性。无性不可见,以缘起而见。缘起不自成,以无性而成。既然缘起以无性而成,则缘起所现事相无非幻化。无性以缘起而见,则无性非无,当体即成就一切法之实性。故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 无性喻如虚空,缘起法相喻如空花。无性随缘,幻有法相,犹如空花从空而有。法相幻现,无性本空,是以空花虽灭,空性不动,因为缘起幻相本空。 又如大海起浪,浪从水有,离水无浪。波浪虽息,而水性不坏。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此是以法合譬,犹如空花从空而有是譬说,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是法说。 既曰幻心,当无实体性,本来空无。幻灭者,无灭也,恢复本来空无也。若谓有所灭,当先有实体,若先有实体,岂是幻化?今此如幻之心,无实体性,无实体性者,本来空无。故幻灭者,只是恢复本来空无,非是有灭也。故曰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于此可知,吾人修道,只是灭除一切虚妄执著。灭除一切虚妄执著,只是恢复自己本来面目而已。此中无法生,亦无法灭,无所坏亦无所成。犹如浮云扫尽,晴空依然。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无性随缘,则无性无有定性,无有定性故能随缘。随缘无性,则随缘无有定性,无有定性故是无性。一切法无有定性,方能成就一切法。虽成就一切法,而一切法无有定性。此即一真法界性,此即大圆满觉,此即诸法因缘生的要义。 若执诸法有定性,则必不能随缘。不能随缘,则一切法不得成就。如此则迷于幻化,而失乎圆成实性矣。故般若经云,一切法无有定性,一切法不可得,若人悟入一切法无有决定,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明白了这番道理,便可与谈下文了。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依幻则幻为定法,说觉则觉为定法。幻与觉既为定法,则非无上正等正觉。故亦名为幻。其不知幻无性,当体即是觉。觉随缘,当体即现诸幻。一切法依他而有,故离幻,离非幻,离亦幻亦非幻,离非幻非非幻。离觉,离非觉,离亦觉亦非觉,离非觉非非觉。所以者何?以一切不可得故,一切法依他有故。 或者有人会问,既然一切法依他有,则‘他’应不空。不然,因为依他有当体即是无性,无性即是真空。无性当体即是依他有,依他有即是幻有。此是一法,莫作两般看。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 我们明白了一切法无有定性的道理,这句经文便容易明白了。意思是说,若谓有定性的觉可得,犹未离幻也。 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若谓有‘无觉’可得,亦未离幻也。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所以幻灭者,只是悟入诸法无性,诸法不可得,是故幻灭名为不动也。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在会菩萨及末世众生,皆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要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悟入诸法无性,诸法不可得也。‘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是总说,以下是分别展转而说。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坚执持远离之心,是有所得心,是取著定性心。此心亦是如幻,故亦应远离。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远离于坚执持心之‘远离’一念,仍是有所得念,仍是取著定性念。此念仍是如幻,故仍应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离此‘远离’之念,依然是有所得念,取著定性念。此念依然是如幻的,故依然须远离。 展转遣除,旨在破执,破其有所得心。若有少法可得,便是虚妄之凡情见,悉应遣除。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一切法皆悉缘生无性,所现法相,皆是幻化虚妄。虚妄者是无其法,如果是实有,不应名为虚妄。既然一切法幻化虚妄无有实体,则是无法可离。若有所离,无非虚妄。到无所离处,全妄即真觉性不动,故曰即除诸幻。 既知一切法皆是幻化虚妄境界无有实体,即是说明一法非有非无不即不离也。若起心离一切法,一切法既然可离,当有实体,有实体者岂是幻化虚妄? 所以一切法是幻化虚妄境界,故不可离。如果起心去离,便是虚妄。故知坚执持远离心是虚妄,远离坚执持心是虚妄,离远离亦是虚妄。得无所离,即无虚妄,故曰即除诸幻。 如是展转层进,即已说出修习如幻三昧,永离诸幻的方便渐次。得无所离处,即觉性不动也。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举譬喻说明,钻木取火,是以木钻木,譬如以幻修幻。火譬如圆觉智慧,未得火时,须钻木而求。譬如未得智慧时,须以幻除幻而求。及至火出,则两木皆烬,灰飞烟灭。譬如智慧既生,则知一切幻化虚妄,既不住幻,复不住真,即此圆觉智慧,即是无所住心。故曰火出木烬,灰飞烟灭。一切无住,即证圆觉。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幻尽觉性不动,故曰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诸幻无实,不可取著,故曰知幻即离。幻法无性,无性即是圆觉,故曰离幻即觉。迷真即幻,知幻即觉。幻之与真,只是迷与不迷的差别而已。故不须作方便,亦无有渐次。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而修行,便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世尊以偈重颂。无始幻无明者,无明幻化虚妄,无生无因无根无本,故曰无始幻无明。 无明无体,决非自性建立,必从如来圆觉妙心建立。如果无明有自性建立,便非无始幻无明了。 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空花虽灭,只是恢复原来之净空。所以空花虽灭,空性不动。幻灭亦复如是,幻灭正是觉性圆觉。因为觉性不彰,即是被幻所猽,今幻既除,则是觉性圆满而离障,所以说觉心不动。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偈颂所说,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贤菩萨所问,及佛所答,系从理边说。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多不得其方便。今普眼菩萨,直问修行方便渐次,系从事上问。普贤菩萨,系据理总问修行。普眼菩萨,系依事分别问于修行。普贤菩萨据理而问,无有方便亦无渐次,是收大乘顿教根机。普眼菩萨所问,方便事修,则摄一切渐修群品。 普眼菩萨,先具仪而后启请。唯愿大悲世尊,为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方便渐次。如何思惟其义,如何住持其法,未悟者作何方便令其开悟?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如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 若有正方便正思惟,则入佛道。若无正方便正思惟,便入邪妄。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普眼菩萨为免众生堕入邪妄,故而启请。 闻佛所说如幻三昧也。修如幻三昧,须以幻除幻,以幻除幻者,系据理而言。理深机浅,则机浅众生,智有不逮,于是心生迷闷,于净圆觉,不能悟入。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因为如幻三昧,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依他起无性,便离遍计执,并无其他方便。远离遍计执,便知依他起无性,如此便是圆成实,并无渐次。如幻三昧,性实如此。故今问方便,只是假说耳。 普眼菩萨,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仍是先赞后答。师资缘合,普眼菩萨等,奉教欢喜,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如此方便,系为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所设。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者,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何为正念?凡所取相,即非正念。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取著虚妄,便非正念。实相无相,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是正念。云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心无所住也。心不住于相,亦不住于无相,于事无心,于心无事,是为正念。故正念者,无念也。无念亦无,一切无住,是以远离诸幻。 当知远离诸幻,即是正念。而正念者必是远离诸幻。如此便是如来净圆觉心。 如来于说事修方便以前,先强调理修,以确定其正因。修如来净圆觉之正因,即正念无念,远离诸幻。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奢摩他译为止,定也。离诸散乱,不取于相,无有妄缘,名奢摩他。 ‘先依’者,修行人首应除其散乱,故曰先依。先依如来奢摩他行者,依如来所教修止之行也。止则得定,定能生慧,定慧二道,可致无上觉。故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坚持禁戒。持戒是得定之前方便,故须坚持禁戒。戒相繁多,不及备述。总之戒之功德,在于防心离过,三业清净。身不恶作,心不狂驰,即得定方便。故修止观行者,应须持戒。戒定慧圆满,便得成就佛道。 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安处徒众者,示与众共修,同得增益安乐。非是独见独行,非仅为自己了脱。这样以平等心,无人我见,方能得定。 宴坐者,安坐也。身安则不为愦闹所乱,心安则不被欲盖所烦。若能如此,便是宴坐静室。宴坐静室者,非是处于寂静之境。如果身不得其安,心不得其平,徒然囚居静室,岂能安处?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恒作是念’下,是起观慧。当知修止必归于观,修定必归于慧。如果有定无慧,便成外道。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众生执身为我,今破身见,即是破我见。身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者地水火风。四大性质,坚湿暖动。地性属坚,水性为湿,火暖风动,是为四大。 我们知道,凡多法所成,必无实体。例如‘林’,是多木所成,故林者只有假名而无实体。身亦如是,既由四大所成,故知身无实体。众生依身立我,身既无有实体,当知‘我’亦是假名。 若谓多法和合方有相,则知未和合时无相。既然未和合时无相,无相和合焉能有相?故知身相是假,唯识所现。既然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等多法成地,当知地亦无有体相。 同时发毛……等,皆无常法变坏法。如经云,色无常是变坏法。法若无常,即非实有。 水大火大风大,皆如地大,同理可知。 既然四大皆空唯是假名,云何虚空和合能成为有,假名和合能成为实?故知身者,幻化虚妄之法也。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令起观照,身由多法所成,多法各归其自体,则此身纯属虚妄,故曰妄身何在。 如果四大各离仍有身在,则此身应在四大之外。如果四大之外有身者,则此身应非四大和合而有。若非四大和合而有,则身应无坚湿暖动。今身有坚湿暖动,故知身为四大和合而有。既知四大和合而有,故知身属虚妄。故曰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此是说明,修习如幻三昧入手处。先从切近处观身如幻,据理再观余法,即得如幻三昧。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四缘即四大也。四大皆幻化虚妄法,故曰四缘假合。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依身而有,身为四大假合,故六根亦为四缘假合而有。四大已属幻化虚妄,假合而成六根,故六根亦是妄有。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 四大于中假成六根,于外假成六尘。六根居中,六尘居外,根尘和合,虚妄缘接而成习气,故曰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习气者,无明也。 当知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一切诸法,唯是心现。自心现于六尘,复以自心所现六根取著之。能取既妄,所取亦妄,所生无明习气亦妄。故曰中外和合,妄有缘气。 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六根无体,六尘无体,无体和合而有六识。故知六识虚妄,亦无实体性。众生迷惑无知,妄生计著,执有实体,故有虚妄,妄想心生。此妄想心无有实体,全是无明虚妄。此无明妄识,于中积聚,似有缘相。众生执著实有心体,故曰假名为心。 今欲求净圆觉心,首须除此,虚妄幻相之无明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缘根尘而有六识心,此虚妄心者,即是识心也。识心是六根取六尘相而起,故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也。 四大本是虚妄,当然六根六尘亦是虚妄。根尘既是虚妄,缘根尘所生之六识心,自然亦是虚妄的。故曰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六根中既然所缘之尘各归散灭,所以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善男子下,正明除幻。除幻者,即永断无明,成就佛道也。文殊章曾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今即破众生身心相也。 众生之见,总认为心在身中,心依身而有。身是四大假合,本非实有。身既然无,心将安在。故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尘本是无,心取方有。因为尘是众因缘生而无实体,全由识心所现,还以自心取之。故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尘是幻化虚妄,而无实体。无有实体,是无其尘。尘既非有,云何有灭?无灭之灭,谓之幻灭。故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幻本无性无体,幻灭既灭,即是恢复一切法无性之理体。此无性之理体,即是真如。真如非幻,故曰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于一法界中,无有二法。真如随缘成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觉亦一心,迷亦一心,一心觉则众生是佛,一心迷佛是众生。佛与众生唯是一心,故曰无佛无众生也。求佛道者,本此一心而修,便是根本智。 诚所谓寻波全是水,无水不是波。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者,用喻圆觉本净,被无明幻垢所蔽。非是无明幻垢以外另有圆觉,而是身心幻垢永灭,则圆觉本自清净。 圆觉清净,便无幻垢。若无幻垢,则身清净,心清净,尘清净。尘无性则遍十方,一尘遍十方,十方在一尘,故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 摩尼珠映于日光,能幻现五色。而摩尼珠实无有色,随方映照,幻现五色罢了。 此用喻三性,三性者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执性。一切法相缘而生,无有自性。若法有定性,必不可改变,是无业报因果。今一切法皆因果法,善因缘得善果报,恶因缘得恶果报,是知一切法皆因缘生。法属因缘,则无自性依他而有。故依他起者,虚妄法也。 凡夫无知,妄执依他幻有之法为实有,是名遍计执。随遍计执心,妄现一切法,于是堕入生死轮回。 智者知依他无性,无性空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性随缘能成一切法,便归圆成实。故如实知依他起便归圆成实,迷于依他起便成遍计执。 今以清净摩尼珠,喻圆成实。映于五色,随方各现,喻依他起。愚痴者见摩尼实有五色,喻遍计执。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圆觉净性,犹如摩尼珠,本来清净,虽处垢秽而不染。何以故?诸染污法,悉如幻故。圆觉净性者,圆觉无性也。无性随缘成一切法,故现于身心,随类各应。随六道品类,现六道身心也。 虽然现于身心随类各应,但圆觉净性,实无如是等相。而愚痴之人,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说明愚痴者,虚妄于依他起上遍计执著也。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由于迷幻失真故,不能远离幻化。所以我说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皆是幻垢,覆蔽清净圆觉。 幻垢对离,说名菩萨。 菩萨者,修习如幻三昧人也。修习如幻三昧者,以幻除幻也。以幻除幻,有能除之智,所除之幻。能所对立,故曰对离幻垢。此即以幻除幻的菩萨。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幻垢既尽,清净圆觉现前,能所对待皆无。对除者,无以幻除幻也。如两木相因,火出木烬。此时究竟成就大圆满觉,即佛是也。及至圆觉清净,成就佛果,即无对垢,不言以幻除幻矣。 无说名者,无说教者也。至究竟佛道清净圆觉时,一真法界,不二不别,无说法之佛,亦无所说之法。清净平等,无生无灭。 或者有人疑问,若无说法之佛,亦无所说之法,那么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又作何解释呢? 当知清净圆觉,无性随缘,乃有诸佛兴化十方,无量劫来无有休息。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证得诸幻灭影像者,如实知依他起性如幻也。如实知法依他无有自性,法无自性,焉得有相?证得诸法无相,便入实相。实相无相,故一切法相,皆同幻像。知幻即离,故曰证得诸幻灭影像。证入圆觉,如实知一切法依他无性,实相无相,便得无方清净。无方清净者,等虚空也。依他起性,体是虚妄,由圆觉故,方如实知。故曰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若能放舍遍计执,自然如实知诸法依他无性。知诸法依他无性,便入圆成实。入圆成实便是证入圆觉。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方清净等同虚空,此虚空性,圆觉所显发也。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 圆觉究竟,则转识成智。第八识名心,显心清净者,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也。心清净则离染究竟,无所住著。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大圆镜智,离染无住,是以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者见分,尘者相分,皆由自证分所变现,自证分即第八识。既然心清净,自然见分相分清净。以下闻尘、觉尘,皆是见相二分。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 见分清净,不取于相。不取于相,则尘不染于心,于是第七识转平等性智。是以眼根清净,转成所作智。 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根尘相缘,而生眼识。根清净不取著于尘,则眼识清净。 识者第六识也。第六识具分别用,此分别用,见分所摄。前五识对缘,必有一分意识俱,名率尔堕心。率尔心后,必有寻求。今根清净不妄取尘故,是以第六识清净转妙观察智。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根清净则眼识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 以第六识已转妙观察智,是以见分不取著相分。以识不取尘故,所以闻尘清净。 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 如上同理可知。以如是道理,见、闻、觉、知,一切清净。故曰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根清净则不取于尘,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是以色尘清净,声尘清净,香尘清净,味尘清净,触尘清净,法尘清净。于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清净。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者,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既然六尘是四大所造,故六尘清净,四大自然清净。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四大所造色,内造五根。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外造六尘,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根是能依,尘是所依,能依为正报,所依为依报。依正二报,成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者,于三界中,有二十五种果报。欲界有四恶趣(地狱、鬼、畜生、修罗),四洲,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天,及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有四空处,是名二十五有。 四大清净,故十二处清净。十二处者,六根对六尘是生识之处,故曰十二处。其中由于法尘清净故,所以意根亦清净。故曰四大清净故,十二处清净。 既然六根六尘皆清净,所以生六识亦清净。故根尘识十八界皆清净。 既然十八界清净,当然依正二报皆清净。故曰二十五有清净。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彼清净者,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也。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者,世间法也。自十力以下,明出世法清净。 十力者,佛于方便智中,开出十力,十力即佛之十种智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碍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四无所畏。佛既具十种智力,于一切法决定明了故,于大众中说法无畏。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法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四无碍智者,一、法无碍智,二、义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谓佛十力内充,四无所畏外显,所以一切功德智慧,不共凡夫三乘,名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十七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本来八万四千是泛指数字,形容数目很多。若欲求其来处,谨列出供读者参考。 据说八万四千,有多出处,今仅引贤劫经介绍之。贤劫经云,诸佛功德,有三百五十种门。各修六度为因,有二千一百诸度,于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成二万一千诸度。各对治众生四种心患──贪、嗔、痴、等分──。成八万四千。 虽然如此,不过我们要知道,八万四千者,是泛指之言。 一切清净者,谓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依他无性,无性空寂,体即圆觉也。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现相。故一切法相,由因缘和合而现。 其实因缘和合,并未曾现相,一切法相乃唯心所现。何以知之?因为因缘和合现相,一定未和合时无相。如果未和合时已有相,不应言因缘和合而现相。 既然未和合时无相,则和合亦不应有相。何以故?因为无相和合,不应有相故。如果无相和合而成有相,那么聚无便可成有。不如道理。所以法实无相,唯心所现。吾人所见之相,唯自心现,还以自心取之。实是心外无法,一切法相,犹如空华,幻化虚妄。是故诸法无相,乃为实相。一切法相故不可取,即此无相亦不取。若取无相,便是取著无相相。故诸法实相者,无相无不相也。 一切实相性清净。 一切者,指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世间法出世间法而言。谓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世间法出世间法,皆实相无相也。如是诸法,因缘所生,既然法属因缘,必无自性。无性为性,故曰性清净。 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 因为众生身心,是由四大十二处十八界,根尘识构成。既然四大等实相无相,性本清净,所以一身清净。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 一切众生之身,无不由四大根尘识所构成。所以一身清净,定知一切众生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一圆觉清净。 十方一切众生之身,无非四大根尘识所成。故多身清净,十方众生一皆圆觉清净。实相者,圆觉也。故曰圆觉清净。 这一段文是说正报清净,以下是说依报清净。依正二报清净者,是谓依正二报不可得也。依正二报不可得者,即一真法界也。一真法界随缘现十法界,故诸法一相而诸相宛然。虽然诸相宛然,而无性湛然。所谓法尔如是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一世界者,是一佛国土世间。一佛国土,乃至一切佛国土,无不是四大所成。既然四大清净,所以一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乃至尽虚空遍法界,横遍竖穷,一切佛土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虚空以无性为性,觉性亦以无性为性。虚空横遍竖穷,觉性亦横遍竖穷。故虚空平等不动,觉性亦平等不动。 以觉性无性为性横遍竖穷故,所以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故,当知即是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圆觉实性,以无性为性。无性则不碍遍满十方,十方无性,亦复不碍全是觉性。以觉性无性,则非染非净,故曰清净不动,圆无际故。既然觉性无性,约理言则一法不立,约事言则一法不舍。一法不立,则无所谓是。一法不舍,则无所不是。以无所不是故,是以六根六尘四大陀罗尼门,乃至一切法,无不是圆觉实性所显现。 由于以上的道理,故知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六根六尘四大,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皆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因为根尘识四大陀罗尼门乃至一切法,皆无性故。既然一切法无性,是故不碍一一法,各各遍满法界。 是故一尘无性,不碍遍满十方。十方无性,不碍在一微尘。以无性故,一尘遍十方而不大,十方在一尘而不小。 所以经文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六根六尘四大,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先作法说,后作譬说。由彼妙觉性,无性遍满故,根尘等,亦无性遍满。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性遍满。既然遍满以无性故,无性则不可坏不可杂。何以故?因为无性即一真法界性故。 以下譬说。譬如一室千灯,其光互映,互摄互入。其光融合为一,而不碍千灯并照。是知一室千灯,其光似一,而实是千光。何以知之?因为若灭掉五百灯光,或灭掉一部份灯光,室内灯光必暗。故知千光成一光,一光即千光。一一光不坏而成一光,虽成一光,而一一光不杂。 故一室千灯,其光圆满无碍。一灯光入一灯光,一灯光入一切灯光,一切灯光入一灯光,一切灯光入一切灯光。此入彼时,即是彼摄此。一入一切时,即是一切摄一。一切入一时,即是一摄一切。一切入一切时,即是一切摄一切。如是无性为性,各各遍融,互摄互入,重重无尽。一一灯光,遍融无碍,无坏无杂。 一切法亦复如是。无性遍融,无坏无杂,所以根尘四大,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觉成就者,权实智究竟,如实知一切法依他起无自性,证入我法二空之圆成实性也。所以圆觉成就,则如实知一切法幻化虚妄,无有自性。 于是知缚与解依他无性,如幻如化。是故不与法缚,不求法解。诸法尚无,云何有法缚法解?若谓有缚有解者,颠倒见也。 不厌生死,不爱涅槃。 生死涅槃,皆如幻无性。生死涅槃尚不可得,厌生死爱涅槃,岂非颠倒?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 持戒毁禁,皆本无性。若能证得无性,戒体自然清净具足。故自性清净心,本来如此,虽修治而不净,虽处垢亦不染。若一味住著于持戒,分别于毁禁,皆是法缚也。 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久习初学,皆如幻事。若证得圆觉,便知一切无性。一切法尚且无性不可得,焉有久习初学可得?当知有所得心,皆是虚妄。故诸佛菩萨,随情现假,度化众生。所谓建水月道场,修如幻佛事。所以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五识晓了前境,均无憎爱。五识晓了前境者,眼了色,耳了声,鼻了香,舌了味,身了触。今唯言眼光晓了前境者,略其余也。 眼光晓了前境,只管见尘,并无憎爱之心。憎爱之心,起于第六识。五识晓了前境,必有一分意识。此一分意识第一刹那,名率尔堕心。率尔堕心,犹不起憎爱。第二刹那以后,便有寻求、决定、染净、憎爱了。 眼光晓了前境,无分别寻求故,所以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光体无二者,无分别,无能所,无寻求也。以无分别能所,无寻求故,是以无憎爱也。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此心者,圆觉妙心也。得成就者,是一心圆满无住。一心圆满无住不生分别,自然横遍竖穷,非有非无。 既然一心圆满无住,故不住于修亦不住于证。以成就时,既不住于修,复不住于证,所以说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圆觉妙心清净无住,无住则无所照,无所照则无所不照,故曰圆觉普照。 以圆觉普照圆无际故,是以无所谓照。以无所谓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正以常照故常寂,复常寂故常照,故曰寂灭无二。 于中百千万亿以下,是说圆觉圆满无际,寂而照,照而寂的情况下,是寂灭无二不动的。一切法的生灭动止,皆如空华,幻化不实。故曰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因为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故,幻化非实故。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一切诸法,无非圆觉,故一切即一,为一真法界。此是以理约事,事虽千差,而理性是一,故曰一切即一。理性虽一,不碍事有千差,故曰一即一切。以事分理,则一即一切,所以恒沙佛土,与圆觉无差而差,是为不即。以一切即一故,所以恒沙佛土,与圆觉差而无差,是为不离。以不即故,所以无缚。以不离故,所以无脱。 不即不离不缚不脱,是一法界。一法界者,一切诸法皆一法界也。以一切诸法为一法界故,所以众生本来觉性圆满,本来成佛。于一法界中,无生死涅槃之分别。故菩萨及末世界生,修习圆觉妙心得成就者,始知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昨梦者,梦中所见,历历分明。一旦醒来,梦中所见一切,空无所有。生死涅槃,亦复如是。迷时分明有生死,厌离生死,则执有涅槃。觉后方知五陰皆空,五陰空故,生死亦空。生死空故,涅槃亦复无有。故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如昨梦故,幻化不实。既然法非实有,等同空花,焉有生死涅槃可得?既无生死涅槃,焉有起灭来去可得?是以当知生死本来无起无生。无起无生,当亦无灭,无灭者无涅槃也。有生则有来,既无生故知无来。有灭则有去,既无灭故知无去。以如昨梦故,所以生死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所证者,大圆满觉也。大圆满觉者,一真法界理性也。其理性不二不别,以不二不别故,所以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能证者,无住(应为作字)无止无作(应为任字)无灭。 其能证者,即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亦即于一真法界起行修也。 一真法界中,无有分别,故无修亦无证。既然无修无证,云何言于一真法中起于行修耶?于一真法界中起行修者,心无所住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所证之圆觉,无定性不可得。能证之因地行修,无所住不可得。如是无界为界,曰一真法界。所以如来本起因地法行者,在以无住心,冥契无所得法。如是心无分别,法亦无分别,是谓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便能分别一切。是名圆觉,亦名正遍知。 至于作、止、任、灭,皆为有所住有所得心。体是虚妄,非正修行路。此四法,皆分别见也。 作,是起作意,求证菩提。止,是起作意,止诸烦恼。故作与止,皆是分别能所,皆有所住有所得。不知于一法界中,菩提本具,无得无失。烦恼本空,无取无舍。故作意求真除妄,一皆是妄。 任,有人闻作意求真除妄皆是虚妄,于是一切任缘,不事修行。此是外道法,不知若无修行,不能自然证觉自然成佛,故名任病。当知所谓修行,非是起心动念,而是以无住心契无所得法。如此起修,能空人我法我,证入圆觉。心无所住则空人我,法无所得则空法我。 灭,是起作意,灭生死求涅槃也。不知生死虚妄,非实有法。法非实有,云何可灭?当知生死无性,体即涅槃。于生死外,岂另有涅槃可得? 总之作止任灭,皆有所住有所得心,皆虚妄分别见。故是修行上四种病。 若证成圆觉,证入一法界,便得性海圆融平等如如。无能无所,无我无法。如水起万重波,无波而非水。此即一大总相法门体也。故经云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一切法性平等不坏者,犹如波相虽息,水性不动也。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最后结论,悉如上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花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重颂长行文。偈中颂义,皆如长行文,览文自明,不另作解释。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金刚藏菩萨具仪启请。启请之前,先叹得益。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金刚藏菩萨代众生发问,非是菩萨不知也。第一个问题,佛谓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因为断尽一切无明,方成佛道故。 第二个问题,假使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复说众生本来成佛?迷之与觉,不能同时俱有故。 第三个问题,假使十方异生,无明不是本有。本成佛道,然后起于无明。如此说来,成佛以后,仍应起于烦恼。那么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呢? 异生者,即凡夫也。凡夫起于无明,随业受报,轮回六道,故名异生。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无遮大慈者,即无缘大慈也。平等济度,宽容一切,行无缘之法施,名无遮大慈。 秘密藏,非佛说法有所秘密,而是众生不知不解,故曰秘密。请佛开秘密藏者,愿佛设诸方便,令菩萨晓了也。是知金刚藏菩萨所请三问题,非佛有所秘密,而是众生不了也。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令末世一切众生,借如来宣说之方便,得闻此圆觉经,永断疑悔。不信曰疑,信而复退曰悔。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先叹后答。叹金刚藏所问,是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一切世界者,约五陰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言。谛闲大师言三种世间为一、正觉世间,二、有情世间,三、器世间。 一切世间约现代语讲,世为时间,界为空间。一切世界,皆有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此等念念相续。念念相续之法,前念灭后念生,循环不已。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皆念念生灭,循环往复不已。以循环往复故,于是产生种种取舍。 但是所谓念念相续,实是虚妄的。何以故?我们说过,念念相续者,是前念灭,后念生。如果前念不灭,即有后念生,是不合道理的。因为前念不灭,则前后是一念,一念云何自己相续?故前念不灭,则无相续。 如果前念灭后念生,亦是不合道理的。因为灭法不能生,前念已灭,不能再生后念。所以后念之生,与前念没有关系。如果后念与前念没有关系,云何成为念念相续?所以前念灭后念生,或者前念不灭后念生,都不能构成念念相续。故于中种种取舍,皆是虚妄的。 所以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虚妄的。皆是轮回者,总说即是生住异灭。据文而言,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皆是轮回之见。 当知诸法缘起无性,无实体相,故法无轮回。轮回者,众生之妄见耳。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者,未出生灭心轮回见而观圆觉,则见圆觉亦成生灭轮回矣。所以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一切唯心造,见于六道轮回,唯是自见其心。所以既有生灭心轮回见,欲免轮回者,无有是处。 故知一切世界,五陰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始终生灭等,皆众生之生灭心轮回见也。若无生灭心轮回见,则知圆觉清净不动矣。 由此可知金刚藏三问,皆是以生灭心轮回见辨圆觉也。佛首先予以点破。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譬动目能摇湛水者,水本湛然不动,若目光摇动,或者目有病,则见静水摇动。 定眼犹回转火,如有人手持火把,抡臂圆挥。定目而视,犹如见一火环。 云驶月运,月夜仰观,浮云飞驶,月本不动。但观者,好像见月亮行走。 舟行岸移,我们坐在船上,明明船在行驶。但我们看来,觉得岸在移动。 这四个例子,都是说明,众生妄见与法相违。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诸旋未息者,谓诸妄见未停止也。彼物先住者,谓欲水不摇动,火环不成,月不行驶,岸不移动尚不可得也。因为水摇火环月驶岸移,皆由妄见所致。如果妄见不息,欲求彼物不动,不可得也。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轮转生死垢心,一同于妄见虚妄不实。此生死垢心不除,用观佛圆觉,故圆觉亦同生死见矣。 生死无性,非为实有,众生垢心所见,见有生死。以妄见生死故,以致妄入生死。若以生死垢心观佛圆觉,则清净圆觉亦随生死矣。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三惑者,金刚藏菩萨三项疑问也。若以轮转生死垢心观圆觉,是故有汝金刚藏等,三项疑问也。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 本来翳是一种目病,但此处作妄见解,莫作病会。因为病虽愈,尚有再生之时,而妄见既息,便不会再妄。犹如迷失方向,一旦觉悟了正确方向,便不会再迷向了。 譬如患翳妄见空花。 翳是虚妄,花是幻化,二者皆非实有。若法实有,方成相待。翳花二俱虚妄无有实体,故不成相待。同时妄息觉明,便不会再妄。故曰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 据理可知,自性清净心,无性随缘而非有,随缘无性而不无,假说本来成佛。其实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无成无坏。故自性清净心者,虽修治而不净,虽处垢而不染。以自性清净心,不可得也。 无明者,体即虚妄,唯是假名。假名无实亦不可得,岂可谓众生成佛,复有无明?或者谓无明众生本有? 故佛不可得,众生不可得。圆觉不可得,无明不可得。菩提不可得,烦恼不可得。生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不可得者,谓法无决定性也。 以一切法无决定性故,所以佛方便说众生成佛,破无明证圆觉,断烦恼证菩提,出生死入涅槃。然于中求其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皆不可得。 了达一切法无决定者,是名无上菩提。故觉之者成佛即日,迷之者劫隔恒沙。然觉之与迷,是一法界。何以故?唯是一心故。 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 空花者体即虚妄,非为实有。故空花灭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因为花非实有,空本无花,所以非是花有起灭。 犹如无明虚妄,灭于毕竟空时,不可说言,毕竟空何时再起无明。 空本无花者,即说明花无实体也。既无实体,所以非起灭故。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 生死涅槃,皆同空花之起灭。因为实无生死,亦无涅槃。生死无性即名涅槃,无性随缘复现生死。 圆觉者,妙湛总持不动,故离于空花患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 空中无花,似是虚空暂有。因翳见有空花,似是虚空暂无。然空花虚妄,非为实有。故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故知圆觉不动,无明非有实体,所以无明不障圆觉,以无明虚妄无实体故。圆觉亦不离无明,以无明无有实体不可离故。 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如来圆觉者,即圆成实性。圆成实性者,即圆满成就诸法实性也。故如来圆觉,为虚空平等本性。平等者,圆觉清净不动也,无二无分别也。如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故如来圆觉随顺,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矿中之金,本来如此,非是因销而有也。此用喻本来成佛。矿比虚妄烦恼缠缚,金性用比圆觉。金性本有,非因销有,言众生本来成佛。只为虚妄烦恼缠缚,未能圆显,仅名佛性,不名为佛。一旦圆满觉悟,犹矿石一旦清净,金性圆显,永不为矿也。佛亦如此,一旦圆满觉,无再成众生的道理。 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无明皆幻化虚妄。故虽起无明,而佛性未染。既然无明是虚妄的,所以不应无明众生本有。既然无明虚妄非为实有,则不应言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亦不应言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无明烦恼。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一切如来妙圆觉心。 如来妙圆觉心者,一真法界性也。何谓妙?此一真法界性者,非有非无,非有而有,非无而无,有而非有,无而非无。如是者,谓之妙。 既然一切如来妙圆觉心即一真法界性,故于一真法界中,无有二法。若有二法,即非佛说。佛证无分别智,以无分别智施设说一切法。故于一法界中,一切法非有非无,非有而有,非无而无,有而非有,无而非无。 所以于一法界中,本无菩提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亦无虚妄轮回及非轮回。因为这些都是二法,都是定性法故。金刚经云,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一法界中,一切法无性为性。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以无性故,曰非有。以随缘故,曰非无。以无性能随缘故,所以曰非有而有,无而非无。以随缘不失性故,所以曰非无而无,有而非有。 是以经文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 声闻乘人所圆境界,彼谓已得涅槃。彼未入灭时,自谓有余涅槃。取灭以后,灰身灭智,自谓入无余涅槃。然此二种涅槃,皆有所得见,非妙圆觉。 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者,谓声闻乘人偏空滞寂不起化道,不度众生。故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亲证所现涅槃者,即如来无住涅槃。如来无住涅槃者,即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无二无别不生不灭,故名究竟涅槃。声闻乘人,以住著心,分别见,终不能至。 声闻乘人,尚不能得圆满觉,究竟涅槃。何况凡夫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呢?此是远责凡夫有思惟心,近责金刚藏三疑。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萤火者,似火不能烧也。须弥山者,山中之王,入海八万四千由旬,出海八万四千由旬。取萤火烧须弥山者,极言其相差悬殊,终不能著也。 以下以法合之。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如来大寂灭海者,如来圆觉也。圆无际故曰大,无生无灭故曰寂灭,无量无边以海状之。以轮回心生轮回见,终不能至。 此是直诃金刚藏所疑。如前文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终不能至如来大寂灭海。是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须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无始轮回根本者,无始无明也。云何断无始轮回根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 有作者造作也,凡有造作起心动念之思惟分别,皆从执有取相心起。以取相故,皆是六尘妄想攀缘之气分,非实心体。真实心体者,一真法界性也。一真法界性,无种种取相分别。 云何六尘缘气,皆是妄想?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有实体,故取相之想,皆是妄想。 既然有作思惟之有心,虚伪无实,已为空花。若用此虚伪无实之心,辨于佛果,岂非以空花复结空果吗?所以能辨之思惟心,所辨之佛果,俱成虚伪矣。 浮心者不实之心,故曰虚妄浮心。巧见者,虚伪不实之见也,故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不能为成就圆觉之方便。 最后诃金刚藏三问,非是正问。如是分别,非为正问。以迷说觉,觉亦为迷,岂是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如来寂灭性,即圆觉也,妙圆觉性未曾有始终生灭等分别。 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轮回心,即种种分别取舍。若以种种分别取舍心思惟圆觉,则圆觉亦随旋复。 余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于是弥勒菩萨,具仪请法。文中所述,总在领旨得益,上感佛恩。 无畏道眼,以权实智观一切法谓之道眼。以实智观一切法空曰慧眼,以权智观一切法假曰法眼。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欲游如来大寂灭海者,入佛大圆觉也。 轮回根本者,总说即是无明,分别说即贪嗔痴。 种性者,后文自有解释。 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唯愿世尊不舍救世大悲心,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圆觉者,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慧目者,佛之真空慧目,不同二乘偏空慧目。慧目肃清者,如实见一切法依他起如幻如化,不为外境所乱。如实见一切法,体性空寂,无性随缘圆满成就一切法。不见空,不见有,不见亦空亦有,不见非空非有。如是见,名如来无上见。 照耀心镜者,言佛智也。佛智如镜,如实照知一切。佛如实知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性缘成。空是因缘空,因缘空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是因缘有,因缘有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是故佛无上知者,离空,离有,离亦空亦有,离非空非有。 如是知见,是如来无上知见。故曰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菩萨修行,唯求开示悟入,如来无上知见。圆悟者,顿根人,一悟一切悟也。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悟入实相,具无生忍。 诸法无性任缘,任缘无性。无性则无相,任缘则无不相。犹如水本无相,任器而方圆。诸法无相无不相,谓之实相。 实相无相,则‘相’不可得。实相无不相,则‘无相’不可得。诸法不可得,即是无生,故曰一切法无生。于此无生法,忍可者,名得无生忍。故曰心悟实相,具无生忍。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从无始际者,谓一念妄心起也。众生一念妄心起,于无生法执为实有,虚妄无实,故曰无始际。 有种种恩爱贪欲。 众生于六道中,有各种不同的恩爱贪欲,故曰种种。众生于三界中,生死相续转回不息,皆由惑业所致。总说无明发业,爱取能够润生。而爱力偏增,如水沃润,故润生位中,偏说于爱。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一切种性者,卵胎湿化四生也。当知四生六道,六道括生不尽,四生括生始尽。何故六道括生不尽?例如中陰非属六道,而属化生,故知四生括生始尽。 一切种性,如卵胎湿化,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婬乃爱之最浊者。如经云爱有四种,爱、著、染、婬,婬者爱之浊者也。故曰一切种性,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爱者通于三界,婬者唯在欲界。色无色界,爱著偏重。欲界众生,染婬特重。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欲者,贪求心也。若分别说,有其五种,故曰诸欲。五欲者,五根于五尘起贪求也。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故有谓五欲者,是眼耳鼻舌身,有谓是色声香味触。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立财色名食睡为五欲,当亦是尘之属。 贪求心即是爱性,而此爱性由五欲所助发,故曰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我们说过,爱能润生,爱性发故,所以能令生死相续。 十二因缘中,无明行为过去世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为现在世果。爱取有为现在世因,生老死为未来世果。是故说爱性,能令生死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 经云,爱即无明。所以爱者无明也。无明为根本,以致自心变现根身器界。根身器界者,五根五尘也。五根贪著五尘,便生五欲。所以说欲因爱生。 因无明而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根尘相接乃有诸欲。因诸欲求,复生爱取有。因爱取有以致生死相续不断,色身连持,故曰命因欲有。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众生爱命者,以爱取心执著识名色六入触受也,以致爱著生命。是谓众生爱命。 还依欲本,欲本者无明也。众生之所以爱命,还依无明本也。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爱欲者,爱著其识名色六入触受也。爱著根尘诸欲为因,因爱诸欲故,乃求生命不死,故曰爱命为果。 凡夫外道,皆求长寿不死。不知生必有死,犹高者必堕。是故佛告诸圣弟子,生者必死,欲求不死,当是无生。此是佛道外道不同之处。一切外道皆求不死,唯佛教人应求无生。 当知爱著生命者,即是无明。唯有智人,方能心悟实相,具无生忍也。 生死相续由爱欲而生,故曰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 五根对五尘,对于顺缘则起爱著染婬。对于违缘,便生憎嫉嗔恚。由于憎嫉故,造种种恶业,诸如凌辱毁谤,打骂杀害等,以致堕在地狱饿鬼。 这段经文,系于六道中择其苦重者论之。故单约恶业,不说善业。当知顺缘违缘,凡染心者,皆不免生死轮回。 若于顺缘生爱,同样是轮回业。爱著轻者可生人天,染婬重者,则堕畜生。三界六道,皆属有漏,生死相续不得出离。是故以下经文,言舍恶乐善,复生人天。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欲可厌者,知欲恶不善法,是三涂恶道之因。于是厌离三恶业道,爱著于人天善道。故曰知欲可厌,爱厌业道。人天善道虽好,但仍不免轮回,不得出离。 舍恶乐善者,舍欲恶不善法,乐著于善法。欲者五欲,恶者五盖,不善法者十不善也。即杀、盗、邪婬、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贪、嗔、痴。今舍恶者,舍欲恶不善法也。乐善者,乐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 以舍恶乐善故,复现人天之报。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又知善恶业道,皆由爱之一念所生。乃知诸爱可厌恶,于是弃爱乐舍。乐舍者,灭诸苦乐受。灭苦乐受,得世间禅定,不出三界不了生死。 弃爱乐舍,乐舍之一念,还是无明。苦乐缘生无性,体即虚妄。既属虚妄,云何可舍?故乐舍之一念,便是无明。故曰弃爱乐舍,还滋爱本。 以弃爱乐舍,依然是爱著故,所以便现有为增上善果。人天是善果报,色无色界是增上善果报。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不能成就圣道。圣道者,出三界得无漏道也。众生不出六道轮回,皆由恩爱贪欲所致。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法生时由细至粗,除断时须由粗至细。故须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我们已经知道,无明发业,爱能润生。如果断于爱染,则不受三界生。例如小乘四果人,断尽见思惑便出三界。而思惑者,即三界之爱也。所谓四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见一处住地即见惑,欲、色、有爱,即三界思惑。凡夫著于爱见,故落生死轮回。阿罗汉无有爱见,故超脱三界。 今菩萨涉世,受三界生,莫非仍有爱见吗?否则为何仍受生三界?为除此疑,佛自作解释。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 菩萨示现生于世间,非是业报身,而是变化身。业报身由爱润生,变化身只是示现而已。所以菩萨示现世间,非爱润生。故曰非爱为本。 但以大慈大悲,令一切众生舍爱。众生若舍爱著染婬,便可不受轮回苦了。 爱与慈悲,截然不同。爱是出于我见,适于我者则爱之,违于我者则不爱。慈悲则无我,心怀平等,慈悲一切,称为大慈大悲。故慈悲是平等的,爱是自私的。爱是有所爱,有所不爱的。慈悲是无所爱,无所不爱的。慈悲心体是智慧,爱者生于爱见之惑。 菩萨示现世间,是以大慈悲心,令一切众生舍于爱染免于轮回,非爱所润生。 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假者假借也。借诸贪欲,而入生死。示现留惑润生,非是真为业所系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末世众生能舍诸欲者,略说为五欲也。其中婬欲最浊,一切众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故欲断轮回,应除诸欲。 欲因爱生,故断欲必先除爱。境背爱心,而生憎嫉。故爱憎二心,不相舍离。是故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可永断轮回。 然后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佛说婬欲是障道法,诸欲已舍,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清净心者,大菩提也,一真法界性也,如来圆觉境界也。换句话说,末世一切众生,若能舍欲除爱,勤求佛道,便于如来圆觉境界而得开悟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五性者,谓诸学人,于修菩提道上,由于机有利钝,悟有深浅,故显出五性,差别不等。因为一切众生于不觉地,由本贪欲,发挥无明的程度不同,有的无明重,有的无明轻。于是显出五性,差别各各不同。 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其五性学人无明轻重的程度,由二种障而看出深浅来。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二障者,一者理障,二者事障。理障亦名所知障,事障亦名烦恼障。 所知障障无上菩提,故曰障正知见。不过‘所知’可为智母,亦可为智障。于所知取相计著,便成智障。如果于所知不取相不计著,知法不住法,则所知便为智母,不为智障。 烦恼障障究竟涅槃,故曰续诸生死。由此理事二障的深浅,而有五性差别的不同。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所谓五性者,谛闲大师谓一、凡夫性,二、声闻缘觉性,三、菩萨性,四、不定性,五、阐提性。据圆觉经大疏云,五性系约断二障者言,二障未断,不应列入五数。经中将声闻缘觉合为一处说而已。 若理事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未成佛者,凡夫也。所知障烦恼障均未除,是具缚凡夫。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声闻缘觉人,断烦恼障已,急取涅槃不行化道。虽了分段生死,犹余变易生死。以无明未破故,所以经云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未破无明也。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菩萨者,智慧殊胜,分破无明。大悲心切,普度众生。虽行空而不取证,入生死而不染著。 此是说声闻缘觉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欲泛如来大圆觉海者,欲上成佛道也。众生迷时,此圆觉名本觉,尔时是理即佛,以众生虽在不觉位,而理性不失也。众生悟时,不觉转为始觉。众生证入时,始觉转为圆觉。证至究竟,名究竟觉,即报身佛。尔时始本冥合,证入一真法界,名大圆觉海。 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者,一者理障,二者事障。断理障究竟,则证无上菩提。断事障究竟,则入究竟涅槃。证得无上菩提究竟涅槃,是名成佛。故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二障已伏,犹未断也,不过尔时不起现行而已。断时不但不起现行,种子亦断也。故不起现行,种子犹存,仅名暂伏,不为永断。此时便悟入菩萨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菩萨发愿勤断二障,方是成佛因地。一旦二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入如来圆觉已,则满足无上菩提,究竟涅槃,是名成佛。 是知菩萨为成佛因地者,须勤断二障也。若不勤断二障,不名成佛因地。此是菩萨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于本觉地,平等一如,无有差别。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善知识所教因地法行不同,有的善知识教次第而修,自始至终,循序渐进,便成渐教。有的善知识,直教见性成佛,离言绝虑法门,便成顿教。有的善知识,以圆教诲导,示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令悟入如来大圆满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如是则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此是不定性也。不定性者,非众生本觉性地不同。众生本觉性地,无性为性,一切众生平等一如。正以无性为性故,故随缘而有差别。所以有种种分别者,以善知识所教不同。换句话说,众生本觉性地是一,各各因缘不同,而有种种差别,名不定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此段经文,经中说名外道性,谛闲大师立为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 众生虽求善知识,但遇到邪见者,未得正悟不能契入佛道。睹斯经文,不寒而栗。未法时期,贤圣难求,愚痴众生,知谁是善知识也。去圣时遥,哀哀无告,能不悲夫!幸我佛世尊,大慈大悲,传留净土法门,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当万无一失也。 虽然是邪师过咎,非众生咎,但苦果还须众生自受也。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总结全文。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前文弥勒菩萨曾问:‘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今世尊回答,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开发未悟者,开发未悟诸法缘起如幻本性空寂的众生。 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 示现种种形相者,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观众生根机,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示现何身而度脱之。所谓逆顺境界,视众生根性欲,应折服者则折服之,应摄受者则摄受之。对于刚强难调众生,则折服之。对于善性柔顺众生,则摄受之。是谓逆顺境界。 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同事者,系四摄法之同事摄也。以同事因缘,摄令众生向道。此有约因约果二说,约因曰同行,约果曰同事。于同行中,菩萨与众生,集善同行,离恶同行。世间有谓同行同事者,众生好赌好嫖,菩萨亦与其同赌同嫖,然后度化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违佛意旨的。应知菩萨摄受众生,是集善同行,离恶同行。 于同事中,菩萨以大悲愿,与诸众生苦事同乐事同。苦事同者,菩萨乘大悲愿,降同众生,自作化他,令众生离苦。乐事同者,菩萨导引众生,增进德业善果,示与己同,令众生得乐。故曰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菩萨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众生,皆依无始清净大悲愿力。清净愿力,由平等心发。不同世间凡夫,虽云爱众生,实是爱见大悲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最后宣示,末世众生求佛圆觉者,应发愿断障。 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增上心者,即精进心也。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清净大愿者,普度一切众生之平等大悲愿也。 上求圆觉者,是上求佛智。发清净大愿者,是下化众生。菩萨成佛,以度众生为根本。犹如清净宝莲,以污泥为根本。 愿我今者以下,发愿遇善知识,莫值遇外道及与二乘。外道者邪见,令众生堕落。二乘人只求自度,不兴化道,灭佛种子。 依大悲愿而修行者,发清净愿也。并且勤求断除事理二障。一旦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解脱清净法殿者,即证大圆觉妙庄严域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提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偈颂均同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清净慧菩萨,具仪启请。先叹如来功德,并申受益。不思议者,在心曰思,在口曰议。此清净圆觉,言亡虑绝,非思所能知,非言所能及,故曰不思议。 不思议‘事’者,众生以贪染故,落入生死。然而虽起贪染,而圆觉依然清净,是染而非染也。虽然圆觉清净不动,而众生生死宛然,是不染而染也。如此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此事诚不思议。 如此不思议事,我等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蒙佛善诱开示,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佛世尊,愿为诸方来此会,求法之众,重宣法王大圆觉,开悟得益之次第。 因为圆觉平等一味,凡得之者,理应相同。若得者相同,应无众生、菩萨、如来等,位次之差别。今实有众生、菩萨、如来等之差别,想圆觉性虽然平等,当有证入地位之不同也。请佛开示,令末世众生,随顺开悟,渐次能入净圆觉。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赞清净慧菩萨曰,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令修圆觉者,自知进步程度,及证入之地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圆觉自性,横遍竖穷,无欠无余,等同虚空,非性性有。 圆觉自性,以无性为性,既是无性,故曰非性。然无性方能随缘,以随缘故,现诸差别。既然法随缘而有,便无自己体性。故无性方能随缘,随缘正是无性。如果缘起外另有无性,则此无性便是断灭。以无性随缘而现有故,所以说非性性有。 性起与缘起,略有不同。欲令众生悟入性起,故以方便先说缘起。众生若知缘起性空,便可会入性起矣。 举例言之,海水因风起浪,此是借风缘起。然浪由水成,无水则无浪。浪是水相,水是浪性,此是性起。 若会性起,则知水性不动。万重波浪,无非假相。是知波浪非实,水性湛然,是为波浪之实相。故曰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以圆觉性本空寂,无诸分别故。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以实相无相,诸相幻化故。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菩萨谓圣者,众生谓凡夫。言一切凡圣,无非缘生如幻,犹水之与波然。若证圆觉,只是幻灭还见本性。幻起幻灭,均非实法,而本性不动,所以无取证者。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 上文言幻化灭故,无取证者,因为圆觉性自平等,无有能所之分别。譬如眼不见眼,亦无能所之分别。 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云何平等?因为诸法无性,所以皆悉平等。故平等者,即法无自性义。法无自性者,即圆觉义。以法无自性,所以无平等者。若有平等者,即是法有自性。若法有自性,即违圆觉。 众生由于迷惑颠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欲灭一切幻化犹未灭之间,虚妄起修行功用中,便显有种种差别。当知此非圆觉性有差别,而是众生修行功用有深有浅,显出种种差别也。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如来寂灭者,觉性不动也。觉性不动者,无有分别也。无分别者,无性不可得也。无性不可得者,无有定法也。无有定法者,横遍竖穷也。横遍竖穷者,妙圆觉也。故得如来寂灭随顺者,随顺如来妙圆觉也。 觉性不动则无能所,无分别则无能所,无性不可得则无能所,无有定法则无能所,横遍竖穷则无能所,妙圆觉则无能所。以无有能所分别故,所以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 无始来,即一念妄心起以来。因为妄心虚妄,无体无生,故曰无始。 第七末那识,恒常内执第八识见分为我。以致产生四种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是谓妄想我。 见分既起,即执第八识所变相分为我所。‘及爱我者’,便是及爱‘我所’也。于‘我’与爱‘我所’相续不断。 然而我及我所,唯是一念妄心。一念妄心,变现见分,妄执为我。即于同时变现相分,妄执为我所。我与我所,相依而起,都无实体。众生迷惑,妄计为实有,故曰曾不自知念念生灭。一切众生执妄想‘我’,及爱‘我者’。却不自知我及我者,皆自己妄心念念生灭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如此众生,若遇善友,善友即善知识。何为善知识?何为恶知识?经云无我为善知识,有我为恶知识。 既然深悟无我,则不执我所。不执我我所,则无烦恼障所知障。既破二障,便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故遇善友,可入无生。反之便为恶友,若遇恶友,便随生死。 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净圆觉性横遍十方,竖贯三际,无生无灭不可分别。 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既悟净圆觉性,不生不灭,如空性之不动。则知一切事相之起灭始终,皆如空花而无实体,虚妄动乱也。发明者,即明了悟知的意思。 尔时便知生灭无性,完全是自己妄识,起灭劳虑也。如果妄识不动,当下即是净圆觉性具足。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当知劳虑即是妄想而无实体,法界净即是觉心不动。劳虑既无实体,云何可断?犹如空花本无实体,云何可灭?法界净既是觉心不动,云何可得?所以若有人欲永断劳虑,‘得’法界净。便是有所得心,住著心。故曰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不能证得也。此名凡夫随顺觉性。凡夫者,除惑证真总是迷也。因为圆觉妙性,清净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此言地前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非是有劳虑可断,亦非有法界净可证。非是生死以外另有涅槃,涅槃以外另有生死。而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何以故?因为生死无性即涅槃,无性随缘现生死。 今地前菩萨,见有净解可得,有净觉可见,于是反成障碍。故曰见解为碍。所以为碍者,是其有所得心也。所以虽断解碍,犹有住著。以致觉其解碍的‘觉’,复为障碍,而不自在。 其不知所谓‘觉’者,即无自性也。以觉无自性,随缘方能知一切法。如果觉有定性,定性当不能随缘,不能随缘,云何分别一切?既然觉无定性,云何有觉可见?故曰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何故有照有觉俱名障碍?因为有照有觉,即是有所得心,分别心,取相心,障碍心。故俱名障碍。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常觉者,横遍竖穷,无欠无余,无所觉,无所不觉。所以说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因为常觉,离能觉所觉故。如果有所觉,有所不觉,不为常觉。以其不圆满故。 以下是以譬喻说明。譬如有人自断其首,其首已断,其人亦死,故无能断者。此与钻木取火,火出木烬的道理一样。 则以碍心自灭诸碍者,犹以幻除幻,诸幻尽灭,觉性不动也。故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因为灭碍之觉,亦为障碍。既然碍已断灭,故亦无灭碍之觉也。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修多罗通指佛之言教。教不能无理,理不能无教。教无理则不立,理无教则不明。故教以理立,理以教明。诠理之教,犹标月指。 标月指者,以指指月,欲令见月,非令取指。佛立言教,欲令得理。若人得理,文可忘矣。如果寻文觅句,死于文下,佛诃为如狗逐块。 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如果有人因指而见月,则知标月之指非月也。犹人见理而后,便知诠理之教,毕竟非理。所以吾人学教,应因文解义,不可执文害义。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一切如来者,三世诸佛也。三世诸佛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如标月指也。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登地菩萨已见法性,故能如是随顺圆觉性也。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以一真法界,无有二法,一切诸法皆归一真法界。故无性随缘现诸法,诸法无性归一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则理不碍事。一切即一,则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故无分别而分别。事不碍理,故分别而无分别。 一切障碍、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慧愚痴、菩萨外道所成就法、无明真如、戒定慧及婬怒痴、众生国土、地狱天宫、有性无性、一切烦恼,乃无性随缘也,一即一切也,理不碍事也,无分别而分别也。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此即于一真法界中,无有二法也。乃诸法无性归于一真法界,一切即一,事不碍理,分别而无分别也。 是知大圆满觉者,即一真法界性也。故知圆觉者,众生心是。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法界者,总说为一法界。分别说为十法界乃至无量法界。如来智慧,广大无量不可思议,故称海慧。如来于一知无量,于无量知一。于一知无量名智,于无量知一名慧。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诸相者,缘起一切法相也。犹如虚空者,诸法一相所谓无相也。说一相时,一切相皆归一相也。既然一切相皆归一相,故一相即一切相。 一切相皆归一相,故知一切相幻化无性,犹如虚空。一相即一切相,故知一相随缘成万法,虽是无相而不归断灭。故法界海慧者,实相智慧也。所谓实相无相一切相,即法界海慧也。故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妄念者,取相生想也。然一切诸相,犹如虚空无实体性。如果取相生想,便成妄想。故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 为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因为一法界故,无分别故,诸法如如故,法界唯心故。若取于相,便是心生分别,还分别自心。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既称妄心,当无实体。若有实体,便非虚妄。既然妄心无体,云何可灭?若人起念灭妄心者,此人便是虚妄。犹如虚空不可灭,若人灭虚空,岂非大痴人?故曰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一切境界,皆缘起如幻,无有实性。众生日日住于缘起法中,皆住幻化妄想境也。虽住妄想境,却不应加以了知,加以分别。何以故?唯是一心故,一切相无非实相故。一切境缘生无性,即是一心,即是实相。犹如眼不见眼,刀不割刀。故不应加以分别,加以了知。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固然无分别无了知,当体即是真实。但是若人谓无了知,定是‘真实’。此人是于无分别中,妄起分别了。所谓灭妄取真,皆是妄也。于一法界中,一切法平等如如,无真亦无妄。为何起心动念,辨真辨妄耶?故曰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信者信其教也,解者受其义也,受持者奉行也。换句话说,便是信受佛语,依教奉行。 不生惊畏者,深信不疑也。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若众生能随顺觉性者,以其善根昔植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者,久修清净心也。经云清净心植众德本。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成就一切种智者,分证即佛也。佛具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共二乘,道种智共菩萨,一切种智,唯佛独具不共三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菩提者,即圆觉也。故曰圆觉菩提性。 既然圆觉无取无证,无分菩萨众生。故众生求解,反为障碍。菩萨见解,亦为障碍。入地菩萨见法性故,分别心方始寂灭。 皆名随顺智者,谓随顺圆觉。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佛圆音一演,佛唯说一佛乘法。而众生机有利钝,得解不同。如来说圆觉了义,在会顿根菩萨,闻法即悟,不必因修习而得善利。但钝根之人,不假修行,难得善利。故请佛宣修习方便。 先举譬喻,后以法合之。譬如大城,四方来者,非止一路。 菩萨庄严佛国,及成无上菩提,亦复如是,非一方便。愿佛广为宣说,修习方便渐次有几。能修行人,有几种人。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闻此修习方便渐次,能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游戏者,所行无碍也。谓于如来妙圆觉,悟入无碍也。威德自在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菩萨启请,如来允说,师资缘合。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无上妙觉者,即大圆满觉也。此大圆满觉,竖穷三际,故曰无上。横遍十方,故曰遍诸十方。圆觉妙性,横遍竖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出生十方三世诸佛,及一切法,以圆觉妙性,一即一切故。与十方如来及一切法,同体平等,因为一切即一故。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体平等,是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诸分别。故于诸修行,实无有二。但以方便随顺众生之根机,则其修行方便,乃有无量差别。 此所谓法本无二,机有差别也。若将这无量差别之修行法门,圆摄所归。圆摄所归,即归纳之。将无量法门归纳起来,随顺众生之根性,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将无量修行法门归纳之,则有三种。曰奢摩他,曰三摩钵提,曰禅那。奢摩他译为止,谛闲大师以天台止观解之,谓奢摩他即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离两边分别止。三摩钵提译为观,天台三观──入空观,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禅那即止观不二。这是谛闲大师,依天台三止三观解释之。现在我们直接看经文。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若悟净圆觉,便可得正住持,不堕邪见。得正住持不堕见,方能修习三种方便。故修习三种方便,均须先悟净圆觉。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 得净觉心,则具正知见。具正知见者,于一切法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心不随境转,名取静为行。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澄诸念者,静诸念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时一念不生智慧生。此智慧者,即清净觉相。觉清净故,所以能觉识烦动。识者妄识也,烦者动也。以净觉心,则能觉知识心烦动。 识心烦动者,独头意识烦动也。此是无始来,积聚之无明习气,皆是过去六根取六尘之影像。此识烦动,与净觉心无关。净觉心不动,妄识独自烦动。净觉心虽能察知,却不能制止。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静慧发生者,由定而生慧也。修定必成就慧,修慧必成就定。定者慧之体,慧者定之用。由体起用,故静慧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身者四大也,心者六尘缘影也。客者非主,尘者动乱生灭。众生既已静慧发生,故不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于是身心幻化的生灭相,便可永灭。 由于身心客尘永灭,远离粗重故,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轻安者,远离粗重也。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 十方如来心者,无所住心,不取相心,清净心,圆觉心也。是故称佛为无心道人。菩萨既然如实知一切法如幻,身心客尘永灭,故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一心清净,起净圆觉。此心同于十方如来之心,故曰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 如镜中像者,譬喻说明。镜中像者,影来不拒,影去不留。所谓雁过长空,影落寒潭也。此即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清净圆觉的境界。凡夫人起初修习,散乱心必重,故应先修奢摩他。 圆觉经大疏,及谛闲大师,均将十方诸如来心,解为法身。法身与圆觉不二,与理无违也。大疏亦言,十方如来心者,清净心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悟净圆觉,解释同前。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心性者识也。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十八界相缘依他而有。既然依他而有,则其‘有’如幻,根尘识各无自性。各无自性,所以皆如幻化。 幻化之法,无以自立,皆依圆觉而有。众生妄起无明,一念不觉,便执幻为实。而不觉是迷,在理原为本觉也。欲除不觉,乃起始觉。始觉既起,便证分真觉。一旦证觉究竟,始本合一,乃成大圆满觉。始觉以后,究竟觉以前,皆是以幻除幻。以除幻者,以除无明不觉也。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是菩萨修习自觉。变化诸幻,而开幻众众者,是菩萨起化道度众生。自觉为功,觉他名德。菩萨化缘成满,方为功德圆满。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于一法界中,本无菩萨度众生,亦无众生被度。故众生如幻,菩萨度生亦如幻。菩萨起幻观察一切众生,于无生中,虚妄起惑,虚妄造业,虚妄受苦。以悯念迷闷众生故,乃起大悲心,广兴度化。广兴度化者,广兴如化佛事也。 所谓轻安者,谓菩萨以大悲愿故入生死度众生。非以惑业所系而入生死,故曰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菩萨由起大悲行,渐次增进,非一时顿成也,以下便明如何渐次增进。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菩萨观察众生如幻,当然自己非同如幻之众生。故曰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于一法界中,所度之众生如幻,能度之菩萨亦如幻。所除之妄识如幻,能除之真智亦如幻。所谓除妄取真皆如幻也。菩萨如此,渐次离于幻化。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如此不求除妄,不求取真,净心无住,契入一真法界,即能成就圆觉妙行。 如土长苗是譬喻。圆觉经大疏云,如种种子于地,逐渐长苗。种子譬喻觉心,土譬喻幻法,苗譬喻幻智。 谛闲大师则谓,土譬喻真理,苗譬喻真智。 无疑的都是欲以譬合法。但细寻经义,似不如此。 所谓如土长苗者,系言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也。前修奢摩他,‘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对境则影现,是顿现非是渐现。只要内发寂静轻安,十方如来心,即于中顿现。 今大悲轻安则不同。‘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是知如土长苗者,说明菩萨以幻除幻,非是顿成,乃渐增进也。若如此法门,可以顿成,为何说以幻除幻?因为所除之幻既除,能除之幻亦要除。所以须渐次增进,如土长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译为等至、等持。观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此段经文,说明修禅那。修禅那者,旨在无碍。故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物为碍,故曰无物。‘无物’为碍,故‘无物’亦无,斯为禅那。 如此说来,行人云何修行?若有修行,岂非是碍?若无修行,岂非是碍?若有悟证,岂非是碍?若无悟证,岂非是碍?当知修行方便,在于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无所住,则不碍于有,不碍于无,不碍于亦有亦无,不碍于非有非无。一切无碍,则说有一切有,说无一切无,说亦一切亦有亦无,说非一切非有非无。如此境界,谓之禅那。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 修奢摩他,取于静相。既取静相,静相为碍。修三摩钵提,取于幻化。既取于幻化,幻化为碍。今修禅那,故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净觉心者,以无所住心也。以无所住心,不住幻化,亦不住静相。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身心者,四大五陰。了知四大五陰,皆为挂碍。四大皆空,五陰皆空,是为法身。法身圆明,出诸挂碍。 无知觉明,不依诸碍。 在心曰知,在身曰觉。既然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则其智慧之‘明’,应离身心知觉。故曰无知觉明,不依诸碍。不依诸碍者,不依身心诸碍也。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其‘明’不依诸碍,是心无所住也。如果心住于碍,固然为碍所碍。若心住于无碍,依然为无碍所碍。心无所住,乃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 所谓无碍者,非是有世界身心为碍,无世界身心为无碍。如果离开世界身心以外,另有无碍,则其无碍即是断灭。当知世界身心,缘起无性,无性是故无碍。所以非是世界身心以外另有无碍,而世界身心,当体即无碍。故曰受用世界,及与身心。 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尘者,世界身心也。谓虽然在世界身心之中,而不为其所碍。犹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锽者,声音也。犹如钟中之声音,扣之则出。不但不被钟体所碍,反能受用钟体。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烦恼者,生死也。生死涅槃,不相留碍。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界。 ‘生’灭曰灭,生灭俱灭曰寂灭。寂灭而后,一切无碍,故曰寂灭轻安。此是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谓此寂灭境界,即妙觉随顺也。 仁王经说五忍,即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三贤菩萨是伏忍位,初二三地是信忍位,四五六地是顺忍位,七八九地是无生忍位,十地妙觉是寂灭忍位。故云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寂灭轻安,离于我人众寿相。无我相无人相,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无众生相,无寿命相,故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浮想者,妄想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禅那已略见前释,今更解释之。定慧双运曰禅那,寂照不二名禅那。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是名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三法门者,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皆是圆觉亲近随顺,皆是修习圆觉因地法行也。 以是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故,所以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修习无量法门,或同或异,但是归纳起来,皆依如是三种事业──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圆证者,见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如此圆证,无有分别,无佛无生,无无佛无无生;无生死无涅槃,无无生死无无涅槃;无烦恼无菩提,无无烦恼无无菩提。离尽诸幻,即名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下,系较量功德。假使有人修于佛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何故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不如一刹那顷随顺修习圆觉呢?因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偈颂义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辩音菩萨请问于佛,菩萨依此三种方便修习圆觉,有几种修习?因为佛说过,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究竟于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呢?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菩萨启请,佛允为答。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一切如来圆觉妙心,即一真法界性。于一法界中,无诸分别,无有能所。故曰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即无能所分别也。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一切菩萨及末世界众生,于不觉而有始觉。始觉而后,以用功修习故,于是以幻修幻。若证究竟圆觉,则圆觉清净,无修习及修习者。今依于未觉,故须以幻修幻。所以说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轮者,碾碎义,转依义。碾碎者碾碎二障,转依者转迷证觉。以碾碎二障故,名曰清净。以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故曰定轮。如是定轮,有二十五种。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于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中,先讲三观单修。今讲单修奢摩他。 唯取极静,识心一念不动也。一念不动,则生智慧。其智慧喻如金刚,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故曰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如此法门,勿须以幻除幻,便得究竟。故曰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菩萨起大悲心,怜愍如幻众生,故曰唯观如幻。 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 以佛力者,菩萨上求佛法也。变化世界者,菩萨下化众生也。菩萨自不作粗业,并教令众生不作粗业,名净佛国土。变化世界者,净佛国土也。 菩萨净佛国土,行四摄六度一切万行。故曰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故陀罗尼者,圆觉也。于圆觉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圆觉者,无分别智,根本智,故曰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前奢摩他,唯取寂静便得,不须起幻,不须起六度万行。今修三摩钵提,须随缘起幻,须修六度万行。虽修六度万行,却是随缘不失性。所以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此所谓菩萨虽行空寂而不证涅槃,虽入生死而不染世间。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 诸幻化相,及与静相,俱名障碍也,故不应取著。不取作用者,不取幻相,不取静相也。 独断烦恼,烦恼是住著心,挂碍心。不取幻相,不取静相,不取有相,不取无相,不取一切相则烦恼断尽。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实相者,无相无不相也。无相者性空,无不相者缘起。诸法缘起性空则无相,诸法性空缘起则无不相。无相无不相,是诸法实相。 心不住有相,是实相无相;心不住无相,则实相无不相。心既无住,则不生烦恼。心不生烦恼,则不碍有相,不碍无相,不碍亦有相亦无相,不碍非有相非无相。故断尽烦恼证实相者,便得大自在。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取至静,是先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旦静慧发生,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照诸幻者,是修三摩钵提。所以便于静慧中,起菩萨行度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静慧故,证至静性,是修奢摩他。烦恼是生死因,生死是烦恼果。因既断自然无果,故曰断烦恼永出生死。此是修禅那。所以说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寂静慧是奢摩他。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是三摩钵提。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是禅那。故此菩萨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至静力,是奢摩他。断烦恼已,是禅那。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是三摩钵提。故此菩萨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后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及修禅那。 以至静力,心断烦恼,是奢摩他。后度众生建立世界,是齐修三摩钵提及修禅那。故此菩萨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及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以至静力,资发变化,是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断烦恼是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境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至静力用资寂灭,是齐修奢摩他禅那。后起作用变化境界,是修三摩钵提。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是修三摩钵提,然后取于至静,是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种种境界,是先修三摩钵提。而取寂灭,是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而作佛事,是先修三摩钵提。安在(应为住字)寂静,是中修奢摩他。而断烦恼,是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是先修三摩钵提。断烦恼故,是中修禅那。安住至静,是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以变化力方便作用,是先修三摩钵提。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是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是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断烦恼,是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资于寂灭,是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是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是先修禅那。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是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是先修禅那。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是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是先修禅那。种种自性者,一切法以无性为性。故种种自性,即无性也,空性也。安住于静虑,中修奢摩他,而起变化,是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者,先修禅那。 无作自性起于作用者,作有二种,作、无作。作法有起有灭。所以作法不应常作不息,如果常作,不应言有作。所以作法必是有起有灭,以对灭而言,故言作也。既然作法有起有灭,灭法不应更起。是知作法起灭,必以无作力而有作。无作力即是性空,性空随缘,方起于作。既然作由无作而起,故知作法即是无作。作法即是无作者,缘起即是性空也。故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是中修三摩钵提。清净境界归于静虑者,后修奢摩他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者,先修禅那。种种清净而作静虑起于变化,是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资于至静,是齐修禅那奢摩他。而起变化,是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资于变化,是齐修禅那三摩钵提。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是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前三轮是单修,最后一轮是圆修。圆修者,圆教根机也。云何圆修?所谓圆修者,于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法门中,一修一切修也。 云何一修一切修?空即无量,无量即空。诸佛如来证无上觉,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无量知空曰正,于空知无量曰遍知。圆觉慧者,无上觉正遍知也,智也,一切智境也。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境智冥合也。 空即无量者,依他起也。法依他起则无自性,无性随缘成就一切法,故法无自性即圆成实,圆成实者,无量即空也。圆成实者,诸法性也。依他起者,诸法相也。性者无性,无性为性。相即无相,无相而相,是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圆觉。故曰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此菩萨者,圆教人也。清净随顺,即以无住心契无相法。 是名菩萨二十五清净定轮,一切菩萨应如是修行。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依此轮修者。先当持戒修清净梵行。寂静思惟者,虔诚恭敬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表至诚恭敬,非草率从事。 于二十五轮,各以纸标,记二十五轮名字,然后将纸标混合一起。至心求佛哀佑,不可选择,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自己根机,是顿是渐。 依示修行,不可疑悔。如果一念疑悔,便于圆觉不得成就。疑是取结后不信,悔是取一结,复取一结以观究竟。这样便于圆觉,不得成就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因为定者慧之体,慧者定之用。由定生慧,故曰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十方如来,及三世行者,无不依二十五轮修行,而证无上菩提的。但除去上智的顿觉人,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须依二十五轮修习。及不信二十五轮,不随顺法的下愚人,亦不依二十五轮修习。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文义明显,不须解释。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净诸业障菩萨,具仪启请。 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因为上章曾有‘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句,故净诸业障菩萨言,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 佛修此法,曾历恒河沙劫勤苦修习。我等今者,不劳修习,闻佛开示,于一念间便得。故曰犹如一念。 若此觉心本性清净,云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如果觉心本性清净,应无有染。若无有染,云何染污?如果本来有染,云何可说觉心本自清净?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允为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从一念虚妄起,迷惑执著。 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一法界中,本无有分别,一切法性皆空。犹如海起万重波,波波皆是水,以水约波,皆无分别。而众生一念不觉,妄执四大为我身相,六尘缘影为我心相。于是妄执身心为我。既执著我相,于是分别人相众生相寿命相。故我人众寿者,皆幻化虚妄相也。众生于一法界中,妄起分别。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一法界中,无有分别,众生妄分别有我。以妄执我故,无间而有我所。人众生寿命者,我所也。于无分别中,乃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憎爱二境者,我所也,亦即人众生寿命。于我所法,适我意者则生爱,不适我意者则生憎。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本来于一法界中,一切法性皆空。而迷人虚妄执四大六尘缘影为我,已属虚妄,复以虚妄我执于我所。不知我与我所,皆是虚妄。故曰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我依我所而假立,我所依我而假立。既是假立,故我我所非为实有,所以说二妄相依。 于一法界中,唯是一心,无诸业道。而一念不觉于我所境,妄生憎爱。于是妄造诸业,妄现诸业道。故曰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众生由于妄执我我所为实有故,乃妄造诸业,妄现诸业道。既然妄现诸业道,于是妄见流转。 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一法界中,本无生死可厌,亦无涅槃可求。而二乘人,妄见有生死可离,有涅槃可求,于是落入不了义法。二乘人厌生死流转,妄见涅槃。生死涅槃者,非法也,乃二乘知见也。若于一法界中不妄立知见,则不见有生死,亦不见无生死,不见有涅槃,亦不见无涅槃矣。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由如是等分别见,乃不能入清净圆觉。 清净圆觉者,无性随缘圆成一切,随缘圆成一切,还归无性。所以清净觉,无性而随缘,随缘而无性。既然无性则无分别,所以非觉违拒诸能入者。如果觉能违拒诸能入者,则此觉是自性有。若为自性有,便不能随缘圆成一切。不能随缘圆成一切,便非清净觉。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有诸能入,即是我相,即是分别。故有诸能入,非觉入也。 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念者妄念也,凡夫以妄念而入生死,生死者迷闷也。二乘人知生死念虚妄,于是息生死念取涅槃。不知生死虚妄则无实体,法无实体,云何可息?故动念息念皆归迷闷。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无始本起无明者,一念不觉也。一念不觉,执幻化而为真实,故曰无始本起无明。以无明故,妄执幻化之四大及六尘缘影为我身心,故曰无始根本无明为己主宰。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一切众生者,泛指凡夫二乘。凡夫二乘,未破无明未见法性,故曰生无慧目。慧目者,观文中‘身心等性,皆是无明。’意,应是指真空慧目言。未得真空慧目,则未破无明未见法性。未破无明未见法性,始分别执著,迷幻为真。 生无慧目,谓从无始来,即无慧目也。例如盲者有二种,一种是后天失明。后天失明者,未盲之前,犹曾见色也。一种是生即无目,根本未曾见色。生无慧目者,言盲之甚也。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众生迷四大为自身性,迷六尘缘影为自心性。而四大及六尘缘影,体皆幻化虚妄。故曰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犹如有人,不自断命。 凡夫二乘,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而彼等执身心等性为我。以爱我故,不能自行舍离身心等性。谓迷人不能自断无明,必待佛宣教而后开悟也。犹如人皆爱命,不能舍爱自断一样。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以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而迷人执身心为我产生爱者。于是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众生执著身心为我,而生爱憎。此爱憎者,由无明所生。无明生爱憎,而爱憎复反熏无明。无明与爱憎,相由而增长。故相续增长,如此求道,徒增生死,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于一法界中,真本具,妄本空,无有分别。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既成佛后还是佛。 众生以执我故,妄起分别,分别能证所证。不知所证者,皆我心所起。故曰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说明有证有取,皆是我相。因为于一法界中,无能证取所证取之分别也。 百骸调适,勿忘我身。 百骸调适之时,不计有我身也。忽忘我身,忘与‘亡’字同义,无也。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 四支者,四肢也。弦缓,如琴弦之失调,故曰摄养乖方。 微加针艾,则知有我。 艾者艾草,灼艾草以治病曰灸。故针艾者,针灸也。无病时忽忘我体,有病时微加针灸,方知有我。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证取时即是我相,犹针艾时,方知有我。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如来毕竟了知者,无上菩提也。清净涅槃者,佛究竟涅槃也。若众生心执著证于如来无上菩提究竟涅槃,皆是我相。因为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不可得也。何以故?一切法缘起性空,即此空性,假名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即无所得也。凡有所得,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所谓人相者,即众生心有所悟证之理境。有所悟证,即是分别。能分别是我相,所分别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复认我。 ‘我者’,即我所也。有所悟证,皆是我所。于我所而生憎爱,由憎爱造业受苦。受苦者,还是‘我’也。但以悟有我所,憎爱心生,随境而转,所以不复认‘我’矣。此说明人相者,即我所也。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悟’,是取著于外境。众生不如实知真是自己本来面目,于是分别我所,取著我所,虚妄随我所而转。心随我所而转,不复认我。故所悟之我所非我,能悟之心随我所转,其道理亦是同样的。因为执著于‘悟’,心随境转,已超过一切能证者。因为能证者,随我所转故。这些皆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 圆悟,莫作圆满觉悟解。真正圆满觉悟,便无分别执著,与取著人相截然不同。此地所谓圆悟者,是迷人自以为彻悟涅槃,皆是我所也。我者即是我所。 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最后结论说,只要心中少有取著悟的想法,只要自以为备殚证理,皆是我所,皆名人相。 备殚证理者,自以为完全证悟其理境,皆是我所,皆名人相。 总而言之,人相者我所也。若人执著我,便是我相。执著我所,便是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我们已经知道,以上所说我相人相,是我我所执。而我我所执,总名为人我执。今众生相,是法我执。法者色受想行识五陰也,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陰为五众。故众生相者法执也。 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众生心自证是我相,心自悟是人相。我相是我,人相是我所,我我所不能及者是法相。 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我是众生者,谓我是五众所生也。此人有三重妄执,第一执有五众其法,不知五陰皆空。第二于五众中,复执有我。第三于我复执有生灭。 则知彼人说五众生者,即说明五众非是我相,非是人相,而是法相。 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既然说我是色受想行识五众所生,当然我在色受想行识之外,所以则非是我。 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既然说我是色受想行识五种众多法所生,则色受想行识非是人相。所以五众之法,既非我相,亦非人相。非彼我者,非人我也。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但诸‘众生’二字,是指迷惑众生而言。‘了’是了别。了别于能证者是我相,了别于所悟者是人相。故曰了证了悟,皆为我人。 而于我相人相以外,既非我相亦非人相,但是存有‘所’了别的,当然即是我执以外的法执了,便名众生相。 故知我人众寿四相者,不外我法执也。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本来圆觉清净,无有分别,既无能照,亦无所照。若分别能照所照,便是虚妄,便是生灭,便是寿命相。 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 清净无相,云何可照?若众生心照清净,此清净便是众生心所法。觉所了者,觉是八识,所了者是心所。心心所法历然,即现生灭,故成寿命相。 如此看来,了证的我相,了悟的人相,了别的法相,皆不出心心所法,皆有生灭的寿命相。我相人相众生相是横说,寿命相是纵说。如果以现代语说,前三相是约空间说,寿命相是约时间说。如此便约尽一切法相。 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业智即是业识,为无明力,不觉心动也。故业智者,体即虚妄。 一切业智所不自见,言妄不自见其妄,必待善知识教化,而后知其妄也。如果妄能自见其妄,必是妄能自断其妄。如果妄能自断其妄,必是众生皆能自度。如果众生皆能自度,必不待佛度,不待法度,不待僧度,众生皆可自然成佛。事实并不如此,故曰一切业智所不自见。 犹如命根者,言众生不能自断其命,必待佛教化,方能断惑证真也。例如前所言‘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今简略其言,谓犹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 大圆满觉,无能所分别,无能照所照。凡有能所分别,即非大圆满觉。故曰若心照见一切觉的,皆为尘垢。尘垢者,识心妄自取相妄生分别也。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能觉与所觉,不离尘垢也。 汤是热水,如滚水销冰,冰销而为水,无别有冰。如果知冰销原是一水,则知能觉所觉无有分别。若知能觉所觉无有分别,则知存我觉我亦无分别。 存我者能觉也,觉我者所觉也。能觉所觉唯是一心,故曰存我觉我,亦复如是。能觉者是我相,所觉者还是我相,所以说存我觉我。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末世众生,末法时期之众生。不了我人众寿四相虚妄,我法二执不断,不出六道轮回。纵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有为者,生灭法也。纵多劫修道,不出生灭。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谛闲大师曾引偈曰:‘六欲诸天受五衰,三禅尚是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我辈末法众生,应深警惕之。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末法众生修道,确实认一切我为涅槃也。每闻人言,我已得道,我已开悟……睹斯经文,方知皆是我相。 有所得是外道,无所得为佛道。于佛道中,有何可得?六祖言本来无一物,汝开悟甚么东西?故我辈末世众生修学佛道,应老实从离四相著手,庶几不远矣。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为成就。 末世众生,误以涅槃、证、悟,为我所法,故曰认一切我为涅槃,认为有证有悟名为成就佛道。不知诸法缘生无性,即此无性假名涅槃。无性则不可得,证此不可得,假名曰证。悟此不可得,假名曰悟。 譬如有人以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譬如有人以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末世众生,认一切我以为涅槃,犹以贼为子也。因为众生执我,必生爱憎,以爱憎造诸恶业,恶业因缘,堕于苦道。故执我为涅槃者,犹以贼为子也。我执一念,偷尽功德财,故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 有我爱者,即欲我不生不灭。故曰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不知我、法二执,缘生无性,无性正是涅槃。所以说伏我爱根,为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有一般人,知‘我’为生死根本。如果无我,则无人受生死矣。于是厌憎于我,故曰有憎我者,亦憎生死。这是暗示二乘人。 不知我是缘生,缘生则无性。无性能随缘,随缘故有我。无性随缘,故无我即是有我。随缘无性,有我即是无我。法非有非无,何生死之有?既无生死,何爱憎之有?有爱憎者,即有所住心,有所得心,不离生死也。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憎由爱生,故曰境背爱心,则生憎嫉。故菩萨不厌生死,不爱涅槃。如果无爱,便亦无憎。当知爱者真生死,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了达于空性,是名为菩提。学人于后得智中,知一切法依他起无自性,证我法二空,是名菩提。 然末世众生不然,以己微证为自清净。以己微证,非是真证也,乃众生自以为证也。故接著说,犹未能尽我相根本。当知未尽我相根本,岂是证也?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者,爱也。闻赞则喜,便欲济度,系‘由有诸欲助发爱也’。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者,憎也。闻谤则嗔,即系‘境背爱心而生憎嫉也’。爱憎二心,由我心起。故曰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 藏识者,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名藏识。第七末那识,恒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故曰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 游戏诸根曾不间断者,我执于六根起现行故,所以游戏诸根。第七末那识,虽有转变而无间断,故曰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我相是总,人众生寿命相,皆属我相,故略说我相。执我有二,即人我法我。我法不空,不能入清净觉。 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若知我缘生无性,则知我空也。若知我缘生无性,当知一切法亦缘生无性。若知我法二空,可入无生,入无生者,名入清净觉。既入无生忍,则无我受谤,无人毁我。故曰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既然我法俱空,故实无我说法。既然无我说法,故于顺我者不爱,违我者不憎。如果作有我说法想,便是我相未断。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者,末世众生皆以有所得为法也。不知有所得者,皆我人众寿四相,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然勤精进于有所得,徒益诸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者,乃取相修行也。不知其所解行者,皆是四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于圆觉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增上慢人。见胜进者,心生嫉妒,是我慢重者。这两种人未断我爱,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末世众生希望成就佛道,无令求悟。因为所悟者,皆是人相,非佛道故。若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因为人相由我相所生,以我见多闻,必取著于相。多闻而取相,唯能增长我见,不入法性。 那么菩萨怎样化导众生呢?但当令彼众生精而专一,勤而不懈,降伏其烦恼。起大勇猛心,未得令得,未断令断。烦恼者广说无量,略说即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彼我恩爱等。 ‘得’者,智德也。‘断’者,断德也。诸法依他而起,其相如幻。其相如幻,则无实性。无性故能随缘现一切法相,以能圆满成就一切法故,所以无性即是圆成实。由依他起性,悟入圆成实性,假名曰得。而入圆成实者,即圆觉也。然圆成实性即是无性,故得而无得,无得而得。 云何谓断?法依他起,体即无性。然凡愚妄执依他而起之幻相为实有,乃成遍计所执性。以遍计执故,乃生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彼我恩爱等。然遍计执性,纯属虚妄执著,故应断除。若断遍计执,则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然遍计执性虚妄无实,故断而非断,非断而断。是之谓未得令得,未断令断也。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圆觉。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若于所求,不知依他无性,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不入清净觉海者,不入圆觉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一切法无我,而众生虚妄执我,即无始无明也。由执我而生四相,故不成菩提。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我执是种子,其相微细。贪嗔痴是起现行,其相粗显。无明生时,由细而粗。然修断次第,须由粗至细。故一切众生,虽然由执我爱而妄流转。然欲悟圆觉,须先去贪嗔痴。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普觉菩萨,具仪启请。 心意荡然者,心无挂碍也。 获大安隐,安隐者涅槃也。大宝积经,及大方广三戒经,均曰‘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心无分别,则无挂碍。故曰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普觉菩萨先叹得益,然后请问。请问末世众生修佛道者,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因为修学佛道,勿令求得,有所得者,皆是外道。唯令除病,病除而后,佛性自然圆现。 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无畏道眼者,能正见道不堕邪见,故称无畏。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将发无上菩提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应求一切正知见人。云何是正知见人?正知见者,心不住相。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因为正知见人,如实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不落二乘境界,应广度一切众生。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善知识诱导众生,所施方便不同。有时示柔和而摄受之,有时现威严而折服之。总以利益众生为怀,故虽现尘劳烦恼,心恒清净。 善知识有时示现有过,实系以身示教。赞叹清净梵行,开导后学,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后学若知此意,勿论善知识顺教逆教,均应以师敬之。不可以我慢心,辄论善知识过。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无上菩提。此是答覆,应求如是人。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虽处尘劳中而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虽见之而心无憍慢。应供养之,不惜身命。 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抟者抟食也。当时印度人,以手抟饭而食曰抟食。抟财者,食财之略称。供养善知识,不惜身命,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而不能舍呢! 今每闻妻子眷属,欲依佛出家,而坚持不舍者,即不能以妻子眷属而施善知识也。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 善友者,善知识也。不起恶念者,不生憍慢,不毁谤加害也。如是即能成就无上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起大悲心,普度一切。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诸法皆因缘而起,既然起属因缘,故无自性。以无自性,方能随缘而起。因缘而起是有,因缘起法无性故无。无性即是随缘,故无是有之无。无是有之无,不得谓‘无’,不得谓‘非无’。因缘即是无性,故有是无之有。有是无之有,不得谓‘有’,有不得谓‘非有’。 故一切诸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无而不无,不无而无。亦有亦无,是为世谛。非有非无,是为第一义谛。而世谛者,即第一义谛随缘也。第一义谛者,即世谛无性也。故入世谛,即入第一义谛。入第一义谛,即入涅槃。此之谓妙法也。 善知识云何证此妙法?心无所住也。因为此法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故证此法者,须心无所住,即此‘无住’亦不住。是之谓无所住而生其心也。 由于这种道理,故欲证此法,应离四病。四病者,以下另有别论。 一者作病。 作者,起心造作也。一切法缘生无性,无性之法,无生无起无作。故一切法清净如如,一心本具,不二不别。若起心造作,皆是妄病。修道之人,只须除病,病尽真如自现,故勿须起心造作。云何为病?病者遍计执也。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彼人不知,本心清净一念不生,便是圆觉。因为圆觉性,本不动故。如果起心动念,翻成虚妄。今于本心起种种造作行,欲求圆觉,无异缘木求鱼,抱冰求火。故曰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 任病者,任凭自然也。当知修学佛道,不应除法,但须除病。众生无始时来, 皆在虚妄病中,若不除病,不应自然成佛。若众生可自然成佛,便勿须三宝化导矣。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 不断生死不求涅槃者,以为生死涅槃皆空。涅槃空则无起,生死空则无灭。 如此说空者,是恶取空,以坏因果故。集为生死因,苦为生死果。道为出世间因,灭为出世间果。若著任病者,则不知苦,不断集,不修道,不证灭,如是则坏佛法。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 不知法性者缘起性空,性空缘成。性空随缘成一切法,非是缘起以外另有性空。若于缘外有空,此空即是断灭空。 若任彼一切自然发展,即是随诸法性者,那么众生何以有不觉?因为任彼自然,应无不觉。若无不觉,何以有始觉?若无始觉,何以有分证觉?若无分证觉,何以有究竟圆觉?故圆觉性,非任彼自然而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止者止息也。诸法缘起性空,诸念无性,无性本空,焉可止息?若起心止念,能止念者即是妄念也。所以若谓‘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此即妄念也。一切法不可得,云何能得一切性寂然平等?复次,既曰一切性寂然平等,云何可得? 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彼圆觉性,非有非无,等虚空故,横遍竖穷故,所以非止念所合,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 一切法缘生无性本来空寂,何须更灭?复次一切法无性缘成,缘成即是不灭。故灭是不灭之灭,不得谓定灭。若谓定灭,即是断灭。 一切烦恼身心既是因缘生,当是无生,无生云何有灭?故谓定有灭者,边见也,故说名为病。 谓根尘虚妄境界永寂者,系偏空滞寂也。不知一切法缘起无性故空,此空是有之空,有之空不落断边。空无自性随缘成有,此有是空之有,空之有不落常边。离于二边,契乎中道,方是诸法实相。 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圆觉者,如实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如实知缘起性空,是于无量知空。如实知性空缘起,是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空知无量,故圆觉性非是定寂。谓一切法永寂者,病也。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法本无相,无相者实相,故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无相,故一切法本来清净。只怪众生动念住著,以致有染。作任止灭四病,皆是有住生心。今离四病,以无住心契于实相,始觉合于本觉,故则知清净。 作是离四病观者,名为正观。正观者,除病不除法也。若他观者,名为邪观。邪观者住著生心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末世众生欲修圆觉者,应当尽形寿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即善知识。经言云何善知识?云何恶知识?无我为善知识,有我为恶知识。因为有我者必生三毒,生三毒者必造十恶业,恶业因缘必堕三涂,故为恶知识。无我者则不生三毒,不造十恶业,不堕三涂,故为善知识。 父母生我五陰身,善知识全我慧命。五陰身令我入生死,慧命使得解脱,故善知识恩德,尤在父母之上,故应尽命供养承事。阿难白佛言,众生于佛道中得成就者,善知识功德有其半。佛言,众生于佛道中得成就者,全由善知识功德。 善知识欲亲近者,欲兴度化也。莫执我见,应断憍慢,敬顺所教。善知识若因他缘离去,不可妄生怨恨,应敬顺其意。近之则慢,远之则怨,非事善知识之道也。 善知识教化,有其二道,一者顺,二者逆。应摄受者摄受之,是谓顺化。应折伏之,是谓逆化。当知善知识现顺现逆,旨在利益众生,非是有爱有憎。其心犹如虚空,不住著不取相。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了知身心毕竟平等者,了知自身及众生身,同一法性身也。 修行者如是行,方能入圆觉。此段经文,是回答普觉菩萨,行何等行之问。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此是回答除何等病之问。 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第八识见分,妄取著第八识所变相分,起憎爱心,种入八识田中,成自种子。故第八识又名一切种。由于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所以生死轮回相续不断,以致不得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是言诸病之因。若复有人以下,是言除病之方。若人怨亲平等,心无有二,则离憎爱种子,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即应时而除。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度尽无量无边无数众生,而不取众生相也。因为众生无性,即我法性身。同时离一切相,即是法性。故曰令一切众生入于圆觉,而无取觉者。 此答,云何发心,不堕邪见。度尽一切众生不取众生相者,悲导智也。不取一切诸相而不舍度一切众生者,智导悲也。菩萨发心,应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悲智双运,方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觉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偈义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圆觉菩萨请问安居修行。我等今者,已得开悟,是现前得益。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是请护益后世也。 安居者即安置净居,克期求证的意思。 并请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菩萨请问,佛允为答。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略言正法像法末法三时期也。 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 此等众生,具大乘根性,且秉信欲修圆觉者。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伽蓝,译曰众园,即僧众所居之寺院,在僧伽蓝安处徒众,即作寺主领众也。既然领众,自然有缘事系身。如是之人,可依我所说三观二十五轮,随分思察。此是随缘修也。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无有他事因缘者,例如不领徒众,及无弘法利生等因缘所羁绊者。即应如法启建道场,例如佛七道场,禅七道场等等。建立道场,立定期限,克期求证。 佛说有三期,为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所设。长期百二十日,为上根人所设。上根人力胜,可于百二十日勇猛精进,不生懈退。中期百日,为中根人所设。中根人力次,不堪百二十日勇猛精进,故减为百日。下期八十日,为下根人所设。下根人力再次之,百日精进犹不能堪,故再减为八十日。 安置净居。 启建道场,必应结界净坛,香花供养等,曰安置净居。此者,凡无有他事因缘者,应建立道场,克期求证。若有他事因缘,即应依三观二十五清净定轮,随缘修习。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若佛现住世,则不须施设形像,但正思惟不起妄念可也。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佛灭后现前无佛,当施设形像。心存者,心存如佛现前。目想者,见佛形像作见佛想。正忆念者,正忆念于佛也。故曰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悬诸幡花者,种种庄严道场。 经三七日……是向十方佛求哀忏悔。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遇好的境界,烦恼、所知二种负累减轻,故得心轻安。经过三七日礼佛求忏,一向摄念,令心不散驰也。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佛制夏三月安居,不外出游化。如果结定三期修圆觉期间,遇到结夏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声闻人结夏安居,须结界羯磨。凡参加结界羯磨者,皆得和合安居,曰安住徒众。今心离声闻,为清净菩萨止住,故不假徒众。意思是说,不以结夏安居,废修圆觉也。 大疏云‘建立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入众安居,则乖誓约,自终期限,又犯毗尼。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辩明。为俗乖律即非,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说,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心离声闻者,大小不同。次下即说不假徒众者,不必六和。’ 此段文的意思是,若于誓约修圆觉期间,遇到结夏安居时,可因清净菩萨止住,圆满修行圆觉。可以不必参加结夏。但应于佛前作白,以下便是作白之文。 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我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作白前先自明身份。 踞菩萨乘。是自明欲依菩萨乘法修行。 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诸法无非实相,实相无相则灭‘生’。实相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即不废一切相,则灭‘灭’。生、灭俱灭,谓之寂灭。故修寂灭行,便入实相。既然实相无生无灭,故曰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 以大圆满觉,为我道场,身心安居。明欲修圆觉行,不为四大及六尘缘影所局也。 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第七末那识执我,转依后则以无我为性。以无我无分别故,名平等性智。故平等性智者,诸法如如也。 涅槃自性者无性也。以无性故,是以不生不灭。平等性智,及涅槃自性,均如如无有分别,故无所系属。 今我敬请以下,是白佛愿文。不依声闻者,不系徒众也。十方如来及大菩萨,同入清净实相也。当与十方佛及大菩萨,同入实相三月安居。为修无上妙圆觉大因缘故,心离声闻不系徒众。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菩萨示现安居者,以修大圆觉为安居也,非如声闻乘人,系属徒众,故曰示现安居。 过三期日者,若过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若此时夏安居尚未竟,可以不受夏安居限制,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诫邪谬也。佛法是一,无有二法,二法即是魔法。故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然总是一法。解则解其所信,行则行其所解,证则证其所行。如是信解行证,方能不违佛教。故诫之曰,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所闻者,略如三观二十五轮。以下略述其境界。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先明修奢摩他境界。既云境界,当是论证不论解。佛言我法甚深,唯证乃知,此之谓也。 然凡夫无知,唯有据理推之。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 静极则明,明之谓觉。故至静为体,明觉为用。例如水性不动,而波起万重。万重之波,无非一水。若于一波会其为水,则便觉知波波皆是一水。于是于一知无量,于无量知一。此不过凡夫据理而推,非亲证之现量境界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既然静极便觉,所以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则觉亦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若觉遍满一世界以下,是言所证之境界。法界唯心,犹万波一水,既然于一波中可知一切波,故觉遍满之人,能于一心中知一切众生心。故曰于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最后叮咛说,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次说修三摩钵提境界。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 观经云,心想佛时心即是佛,以熏能成种故。 依种种门,渐次修行。 三摩钵提如土长苗,非是顿得,故须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并须广发大愿。久久熏习,方能自熏成种。如土长苗,方得渐次成就。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若不如此者,终不可取。总而言之,奢摩他可不起于座顿得,而三摩钵提须是渐修,不可顿得。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最后说修禅那。先取数门,数门者数息观也。数息观本是小教修习法门,今于圆觉门中提出者,取其为初首方便也。天台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介绍数息观甚详,此地不多作介绍。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分齐者,分剂也。心中了了分明,知念头之起、住、灭,分剂头数。心既了知,便不随念转。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既于数门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于四威仪中亦分别了知。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此是修禅那所证之境界。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诫谬误也。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三观初首方便者,奢摩他初首方便先取至静,三摩钵提初首方便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大菩萨,禅那初首方便先取数门。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者,圆修也。若人圆修三观,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此是开导末世钝根众生如何修习。末世钝根众生求道不得成就者,系由昔世业障所致。 当勤忏悔者,末世钝根众生,应行事忏,应至诚发露忏悔,求佛哀佑。 常起希望者,起胜进心也。先断憎爱嫉妒谄曲诸恶,求胜上善法欲心。于三种净观,随学一事。若此观不成,复学彼观。心不放舍,必期于成,不可生疑悔心,亦不求速成。必须不放不舍,渐次求证。 是知末世钝根众生,必须忏悔业障,不放不舍,渐次求证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行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销灭佛境便现前 悉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贤善首菩萨,请问经教名字,以便流通。并问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护持经之人,流布此经至于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仍是先赞后答。贤善首菩萨及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此是颂扬此经功德。圆觉经为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圆觉经能令萨远离诸幻,彻见法性,故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清净眼目者,不为幻翳所障。 十二部经者,非是十二部帙,而是十二部份。一、修多罗,二、祇夜,三、伽陀,四、尼陀那,五、伊帝目多,六、阇多伽,七、阿浮达磨,八、阿波陀那,九、优婆提舍,十、优陀那,十一、毗佛略,十二、和伽罗。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宣说是经名字,是经有五名。圆觉陀罗尼,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如来藏自性差别。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圆觉者,究竟觉也,究竟觉者佛境界也。故此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既然唯显如来境界,却是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者,说明一切众生依圆觉修行,皆可成佛也。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顿教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群品,可见此经顿渐全收。譬如大海不让小流,百川所归也。蚊虻修罗,皆得充满,言各种根机,皆能得益也。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此下校量功德。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半偈。何以故?因为此经可令众生至佛地故。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闻此经名信心不惑者,为能入也。若人闻经名字即能入教,当知是人善根昔植。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因缘,如是乃至尽恒河沙诸佛所,种诸善根,方能闻此经教。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贤善首菩萨曾问,云何护持经之人?今世尊回答说,当护末世是修行者,莫令恶魔及诸外道,恼乱修行者之身心,致令修行者生于退屈。退失道心,屈伏于恶魔外道也。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先说金刚守护。 金刚者,金刚宝杵也。以所执武器彰名,故名金刚。 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及其眷属。皆发愿守护持经人。若后末世一切众生,凡能持此圆觉经者,我等当守护之,如护自己的眼目。不但守护其人,乃至其所居之道场修行之处,我等金刚率领徒众,无分晨夕而守护之。不令魔外恼乱,不令修行人退屈。其所居之处,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大梵天王,初禅大梵天王也。大梵天王护持佛法,为娑婆世界主。世尊成道后,大梵天王请佛说法,世尊受请后,始往为五比丘说法。 二十八天者,总说三界释梵诸天。 须弥山王者,忉利天主也。忉利天主,居须弥山顶故曰须弥山王。 护国天王等,护世四天王也。 释梵诸天,皆顶礼佛足,发愿护持经人,常令安隐者,常令安乐也。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亦发愿护持经人。彼鬼王等发愿言,我等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不令修行人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一由旬四十里也。其人所居,方圆四十里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等当使其碎如微尘。 以上诸金刚,释梵诸天,及大力鬼王等,皆发愿守护持经人。可见修圆觉者,功德无量也。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在会诸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释梵诸天王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 明憨山大师著 此经以单法为名,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以圆照觉相为宗,以离妄证真为用,以一乘圆顿为教相。 以单法为名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圆觉二字,直指一心以为法体。此有多称,亦名大圆满觉,亦名妙觉明心,亦名一真法界,亦云如来藏清净真心。楞伽云寂灭一心,即起信所言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称虽多,总是圆觉妙心。唯此一心,乃十法界凡圣迷悟依正因果之本。为诸佛之本源,号为法身;为众生之心地故名佛性。一切诸法,皆依此心建立,故单以法为名。其大方广乃此心法所具体相用三大之义。然大即体大,谓此一心包法界而有余,扩大虚而无外。横该竖遍大而无外故名大也。方即相大,又方训法也,谓此一心为众生之佛性,以有此性轨别,一闻佛性便能生解。长劫轮回持而不失。故曰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以无相真心而为有相之法则,故方为相大也。广即用大,以称此心体周遍无遗,无刹不现,无物不周,故为用大也。以此法义圆备一心,以此经中直指此心,为生佛迷悟修证之本。故云单法为名也。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契经。以凡是佛所说之经,通名契经,谓是契理契机之教。但应机有大小,为小乘人说者名不了义经,为大乘人说者,名了义经。谓显了究竟之极谈。以题中通指此经。乃经藏中了义之经,非不了义经也。上十字乃一经所诠之法义,下一经字乃别指当经能诠之文字也。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者,经云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故曰一真,又云如来法界性,究竟圆满,是则名为因地法行。首称大陀罗尼门,即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为诸佛之因地,菩萨之行本,故以此为一经之体也。以圆照觉相为宗者,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故以为一经之宗也。离妄证真为用者,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故以此为用也。一乘圆顿为教相者,以此经纯谈觉性,圆修三观,顿证一心,虽列二十五轮,但是一心转换,并无阶级次第。故以圆顿为教相也。然此五重乃天台释经之轨则,摄尽全经之旨趣。故学者开卷了此,则思之过半矣。 如是我闻。一时, 此下至平等法会总名,证信序以诸经之首,皆有此序名为通序。以阿难请问佛遗命立言证法有所授也。如是我闻者谓阿难结集法藏时,口宣佛言,谓如是之法,我阿难从佛所闻,非臆说也。一时之言本无定指,但是佛与弟子机感会集之时,故凡经皆曰一时。 婆伽婆, 亦云薄伽梵。乃梵音楚夏耳,是佛之果号,此号从来不翻,以有多义故不翻。谓此一语具有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皆称佛德。若翻一名则摄义不尽,故存梵语耳。此五不翻之一例也。此为说法主。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此说经处也。佛有三身谓法报化。所依土亦有三,谓寂光实报庄严及方便有余。法身佛依寂光土,报身佛依实报土,即庐舍那佛住华藏土,与地上菩萨说华严化身。乃释迦佛依人间灵山舍卫精舍等处为人天等说三乘法今说经处。言大神通光明藏者,乃常寂光土,是法身所依,言三昧此云正定。正受者乃正定中受用意。显此经乃法报同体之佛所说,正定正受乃自受法乐之处也。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者,言法性土乃诸佛所证。常寂光土,以光为严,非余宝物庄严也。以此寂光乃法身之安宅,故云住持。即此说处依真便非他佛余处可比,显法最殊胜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此言寂光乃生佛平等之实际。谓诸佛之安宅。即是众生本有不迷之觉地。此显真妄不二之真境也。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 此言寂光真境。乃诸佛众生若身若心皆同寂灭平等之实际,此体深也。圆满十方谓用广,言其用圆满含裹十方广大无外也。不二随顺,文倒应云随顺不二,谓一切圣凡皆归此中平等一际,故云随顺不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上不二境乃诸佛自受法乐之地也,以无身心之相,何有主伴之分。若无主伴,无说无示,则无说法之事矣。今言从不二境现诸净土者,正显从自受用现他受用土,乃为地上菩萨说自性法之报土。此中乃有说听,然此土中虽有说听,而如来尚在三昧未曾出定,何以有说。意显此经乃法身如来所说之法,显示离心意意识境界相,此正如来最胜清净禅,殊非他经可比也,楞伽经中法身说法乃以法证佛,此经以处证佛。二经合观良有深旨。此从来所未达者请深观之。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此标伴众列上首之名也,十二大士旧解皆以三观释其名,然各具其德,似不必拘。言皆入三昧者,以佛乃即法身之报相,土即寂光之报土,况佛自入三昧说自性法,岂有听众散心而可入耳,故必入三昧然后可同住此平等法会也。问曰主伴皆在三昧,则无听矣,将何以显法耶,答曰此不思议之妙法也。昔空生岩中宴坐,天帝散花赞为善说般若。空生曰我实无说。天帝曰尊者以不说说,我以绝听听。如此说听是真般若。了此可信三昧中善说善听也。旧说菩萨既有启请威仪,必有出入之文,或译人略之。此说太拘,岂不闻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岂独佛常在定而菩萨便不定耶。八地菩萨现三昧,乐意生身而度生,岂出定耶。若执必出定而有听受启请,则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岂非菩萨之事,那因便及此,学者识之。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经家叙置问法之威仪也。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诸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此正陈请辞也。问有二意,一问如来因地发心,依何等法,修何等行,而得成佛。二问菩萨于大乘中已发清净愿成佛度生之心,但不知如何用心修行,得正知见,不堕偏邪之病。若蒙开示,则使未来末世众生有发大乘心者,即依今日所说而修,则不堕邪见矣。此虽为现在而问,其实多为未来之机,此悲愿之心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叙置求法之恳诚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行法,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位汝说。” 此赞善问诫听许说也。下同。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此欣承法音冥心伫听也。下同此,以叙十二大士请法之仪。一一皆同其文。最整故不重释。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此直示本起因地也。如来因地独标圆觉一法,而为行本。然称此圆觉为陀罗尼门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以此圆觉为十法界大总相门,体一切圣凡依正迷悟因果,皆依此圆觉一心而为建立。以无一法而不具,故曰总;因果纤毫不失不坏,故曰持。一切圣凡无不由之,故称为门。流出者即由此建立之义。然此觉体为诸佛之法身,为众生本觉之心地,虽染而不染,故曰清净。从来不妄不变,故称真如。但以无明障蔽而不现诸佛如来于因地,依此本觉真心,发始觉之智,断尽无明,始本合一,名究竟觉,为得菩提之果,还归寂灭一心,名为圆寂,是称涅槃。是知诸佛果德,皆依此圆觉一心建立,故云流出。然不独佛果即菩萨因地,诸波罗密亦从此出,故云及也。以诸佛之因地,为菩萨之行本,故云教授,是故一切如来成佛本起之因地,更无别法,皆依此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体相,即性体也。以此圆满照彻无遗,则无明永断,圆证法身,唯此一法而已,故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然圆朝即一心三观之智,清净觉相即一心三谛之体。全经但发明此一句而已。问曰:此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云云等,与首楞严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等,语势似同,义有何别。答曰:语虽似同,义有少别。以此经直指觉体,为因地心。彼经以首楞严大定为成佛初心之方便。此体彼用,为不同耳。然所同者,彼经先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依之建立首楞严大定。然不生灭心即此觉体,彼首楞严定即此圆照清净觉相。以此圆照,即彼大定。此中觉相,即彼不生灭心,摄用归体,究竟无二,故皆为成佛之本。问曰:佛言圆觉陀罗尼门为如来本起之因地,又曰,清净真如则为众生不迷之佛性,又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则本无无明可断也,忽曰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则义不相蒙,敢问其旨。答曰:此义幽深,非粗心可拟。请试言之。然圆觉妙心,乃诸佛众生平等无二之法身也。以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然清净真如,乃诸佛之法身,众生之佛性。良由最初一念无明,不觉迷此法身,而成五蕴幻妄之身心,则本有圆觉而为不迷之佛性,以烦恼不能染,故曰清净;本来不妄不变,故曰真如。故清净真如一语,直指众生迷中之佛性也。以诸佛因地,同是众生,但能依本觉之佛性,发起始觉之智,断尽无明,始本合一,名得菩提,还证寂灭一心,故曰涅槃。是则诸佛菩提涅槃之果德,皆从迷返悟,修而后得,故曰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然修断之方,皆依圆觉自性之智光,还照寂灭清净之心体,故曰圆照清净觉相。以自性光明一照,则无明顿破,故曰永断,此实成佛之秘诀,顿悟顿证之妙门。为如来因地之法行。此经直指一心圆顿之旨,故首揭于此,为一经之宗趣,语义幽深,非浅识可了,故特发之。 云何无明。 此征释无明之体。将显圆照之功也,此征下释。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此释无明之元也。谓众生本有法身,元无生死,今因最初一念不觉之无明,迷本来之佛性,起贪嗔痴,造种种业,妄取六趣之生死,故云种种颠倒。虽在往来生死之中,而法身湛然不动,故如人迷方,而方实不转也。所以迷者,以背法身,但认四大假合之幻身为己身。妄认攀缘六尘影子,妄想缘虑之心为真心。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病目喻无明,空华喻妄身,二月喻妄心,认妄失真,故云颠倒。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此喻示无明之体也。谓法身本无身心之相。如空本无华。今妄认四大为身,如执空华为实有,由妄执故,不唯迷本法身,故云惑此虚空自性,亦复不知妄身从无明有,故云迷彼实华生处。由此颠倒故,有轮转生死,此乃无明之体也。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此释无明体空,以明生死本来不有也。以生死乃迷中之颠倒,如梦中事,觉后即空。以生本无生,故灭亦无灭,故如空华无定灭处。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此的示顿悟妙门,以显圆照之功,唯一知字也。谓诸佛因地修行,唯以圆觉自性光明,圆照自心寂灭之体,一念了知身心世界,如空中华,本来不有。则生死当下顿断,以身心本空,故无可受生死者。此非造作而后无,特以本来自性元无故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此遣能所对待之迹,以显圆照平等,寂灭究竟,一心净觉之智也。云彼知觉者,乃指上知是空华之知,即所谓圆照乃自性本有之智光,为能照之智。者字指所照之境,即清净之觉相。如虚空乃喻所照之觉体。所谓清净法身,犹若虚空谓此觉体,虽是本有,向被无明障蔽,从来不觉,今仗智光一照,则无明顿破,本体当下现前,则历劫生死,一时顿断,是所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此特显智照有功也。知虚空者,此者字乃指上能照之智,意谓初以智照惑,惑灭则智亦不存。然所照既寂,若存能照之知,犹是无明,故须遣之,故云知虚空者,即空华相,此则能所双忘,寂照不二,到此唯有如智照体独立,故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直至心境两忘,能所俱泯,故云有无俱遣。如此乃合寂灭一心,故云是则名为净觉随顺,此文倒,应云随顺净觉,即前云随顺不二。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此征释所照寂灭心体,重显绝待真心,以示清净觉相也。何故要重重遣拂能所耶,以寂灭心体,本来如虚空性,常住不动,此显空也。谓今虽有身心生死,本来如空中花,以如来藏中无起灭故,不容有知见故。此显假也。如者称也,谓称法界性,究竟圆满周遍十方故。此显中也,此实妙觉明心之实际,如来因地唯此而已。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菩萨发心,当因此而发,则为真因。众生依此而修,则为正行,故不堕邪见。此结答问意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此普贤大士闻前开示,蹑迹起疑故。特启请修行方便也。由前佛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此乃一念顿悟。当下顿了生死,则不假修行,更无方便,此则大有径庭,非上上根人,不能领悟,奈何末世众生,上上根者少,若不假修行,必难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此首问修行,以求方便渐次之法也。若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然空华即幻妄也,若纵有众生,能知身心如幻者,若所知是幻,则此能知之身心,亦是幻矣。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耶,此一疑也。若所知之幻既灭,则能知之幻亦灭矣。如此能所皆灭,则无有心矣,又谁为修行之人耶。云何复说修行如幻,此二疑也。若诸众生本不假修行,如此则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是则令妄想心云何解脱耶,此三疑也。因此请问如来,愿说修行之方便,当令众生永离诸幻也。故向下世尊答以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不妨以幻修幻为一答。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入断灭为二答。知幻即离,亦无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为三答。然通释成前章顿悟顿修之意。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叙求法之恳诚也。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赞善问,诫听许说也。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此欣承法音,冥心伫听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此答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此答以幻修幻,以释成不入断灭之意也。谓以觉觉幻,觉亦是幻,故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幻灭而觉存者,此亦是幻,故云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若更起一见,说幻灭而觉亦无者,亦复是幻。何也,以未达究竟实际故也。直须有无俱遣,照体独立。故云幻灭名为不动,以种种幻化,皆生圆觉妙心。故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也。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此示离幻方便,以答永离诸幻之情,以遣离幻之心也。谓知是幻,方起能离之心。诸幻既灭,若坚执有能离之心,此心亦如幻者。故应亦复远离。此遣第一重能离之心也。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此遣第二重离心之离也。谓初以知离幻,幻灭则遣能知之心。若能知已泯,则此离亦如幻,故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此遣第三重离上之离也。所谓遣遣也。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此言遣之又遣,以致无遣。故云得无所离,即除诸幻也。钻火喻诸幻智,灰飞烟灭以喻遣遣。唯有地存故。喻不入断灭。此总结答问意也。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此结示顿悟顿证。以显究竟一心之旨也。问曰:上答以幻修幻。遣之又遣,皆是方便渐次之意。今结示云,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岂佛自语相违耶。答曰:此义幽玄,诚难体会,上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虽云重重遣拂者,所遣拂者,总是一幻,谓此妙觉心中,凡有起心动念丝毫,见处未忘,通皆是幻。若知到底是幻,则一切诸幻自离,但知而已。又何别作方便。若但存执著之心,即是知见未忘。便名微细法执。了达一切皆幻,则当下消亡,全体自现。故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正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所谓不作方便。亦无渐次也。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此结酬问意也。谓必要如是重重遣拂,乃能永离诸幻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长行但云种种幻化,生于觉心,不知何者是幻化。故颂中补无明二字,谓种种幻化皆无明也。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此普眼请问渐次之行,以释圆照清净觉相之义也。由前文殊章,直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普贤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乃顿悟一心,当下顿证,不涉途程,不假修行。但一知字而已。此是上上根人,方能了悟。奈末世众生,上上根少,中下者多。若不修行,则长住生死;若修行无正方便,则无门可入;若无渐次,亦难顿悟。故问:思惟乃初心止观下手功夫,住持乃安心之法则。总是开悟之方便也。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此重请必要方便思惟者。以初心必假正方便入门,然后乃可得正思惟,且以方便为急,故结请方便也。假说者,于无方便中说方便,故为假说耳。按后答文,初依奢摩他持戒安坐。乃正方便。恒作是念,止观双运,乃正思惟,非幻不灭乃安住。垢相永灭,十方清净,乃开悟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诫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机默伫。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此总答问意也。普眼虽问修行渐次思惟住持等,然主意单问离幻初心方便。故佛答以修行捷要,只是以正念为最初下手工夫。故云应当正念。然正念者无念也。故凡起心动念,在圆觉体中皆为幻化。意在一念不生,则诸妄自灭,故云远离诸幻。以前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故须离念,乃得相应。论云,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此以为最初方便也。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此示离念之方便也。梵语奢摩他,此云止也。然修行必以止为首者,以众生向认妄想攀缘之心。念念生灭,无暂停时。今欲一旦离念,岂可得耶。故先修止行,以为最初工夫,为入禅之方便也。所言止者,按天台止有三止。谓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以此三止为前导。然后可入空假中之三观。今经之止,但是体真止也。若修此止,先得将身心内外一齐放下,放下又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则诸想歇灭,内外一空,即此空处,便能体合真心。妄想不生,则念自离也。故以止为正念。若正念现前,则诸妄顿灭,故云远离诸幻,以此为入禅之切要。学者应知坚持禁戒者,此正楞严三渐次。先持四重,皎如冰霜,故曰坚持。宴坐静室者,以行人向在动乱境中,非宴坐不能摄心,以此证之,既不动作,则单修体真止耳。然必安处徒众者,非要多人,但取同见同行,为依止抉择,使行易成耳。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忘有六根, 此示入观之方,以答渐次思惟之问,先示假观也。今普眼渐次方思惟之问,盖因文殊章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且云知是空华,即为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是乃顿悟顿证,第恐中下根人,不能顿入,故有此请。世尊先示修止,为前方便,今示入观,正答思惟之问。先示假观之方,初教观身,次第分析,然后观心。此示渐次之方也。然观亦有三,谓空假中。今依楞严如幻三摩提,乃示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假入中。正显修心之渐次。此先观身如幻,故为假观。三观圆具一心,总释前知幻即离一知字。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此示观心之方便也。六根为内,四大为外,即所造六尘。以根尘和合,识生其中,故云合成。妄有下示心假也。谓现前之心,乃妄想耳,非真心也。何以知之,以是六识攀缘前五尘落谢影子,以缘气聚积,似有假相,乃是妄想影子,假名为心。以众生日用,但认此假影为心耳。今观此心,离尘无体,苟不认假为真,则妄想自消,即妄想消处,不求真而真自复。故云。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此示假观之成功也。前云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若但知幻即离,不能顿离,故教先观此身四大是假,各归散灭,内根既无,则外亦无尘可对。根尘既消,则缘心亦灭,此心亦假也。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此示从假入空观也。谓以观照根尘识三,俱已消灭,然所观既空,则能观亦泯,故云幻灭亦灭。以前云知虚空者,既空华相,故观照亦不立。此则能所两忘,对待斯绝,唯一圆明清净真心,故云非幻不灭,觉心不动,清净乃空之异名,故云空观,镜喻可知。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此从空假入中道也。初云皆依圆照清净觉相,但是一心,故名中道。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此显绝待真心,以示圆照清净觉相之体也。摩尼珠喻圆照净心,随现五色喻五蕴身心。旧注云喻五道,此指大觉,以经云身心自相,乃的指五蕴,而随类之言,意该五道,然正义的指五道众生,总一五蕴身心耳。谓妙圆觉心,本无五蕴,良由无明业幻所作,全从妙心所现,故如摩尼随现五色。众生不了真心,但认五蕴幻相,故如痴人执珠体实有五色也。以错认五蕴为我,以覆蔽真体,故为幻垢。今以观智照破五蕴皆空,故名菩萨。以对待未忘,犹是无明,故真体未显,若对待一忘,能所双绝,乃显绝待真心也。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 此正显圆照之相也。谓此妙圆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名为真空,初因一念无明,障蔽妙明,遂变真空之体,而为十方顽空。今无明既破,则十方虚空,悉皆销毁,故观十方虚空,从觉心显发,然虚空既消,则妙明体露,故云显心清净。此心一净,则十法界,无不清净矣。故下文历明圣凡身心境界。一一皆清净。既前云清净觉相。然清净乃空之异名,从此以下,至平等不动,总示空观义也。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此显妙觉心体圆照之相,以示空体也。此见尘特指无明妄见,乃八识之见分,圆映六门。此见即是尘,非色尘也。谓十法界迷悟心境,皆依妄见而有。今无明一破,妙觉圆明,心境双亡,能所斯绝,此见亦泯。故十法界荡然清净。由清净故,则一一周遍,唯一妙明圆照法界。故下文一一历言六凡四圣心境,一一清净周遍也。据理即一心圆照,圣凡影绝,但开示永悟,故下文次第一一历言。以显圆明周遍之妙耳。且先示六凡清净。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此正言六尘清净也。以此言六尘故。知前见尘非是六尘。盖指妄见即是尘耳。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此言四大清净也。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此言通示六凡心境,一切清净也。根尘识界乃凡夫根境,二十五有乃三界,为众生依报之地,总而言之,则身心世界,一切悉皆清净。此正与法华所言,六根清净义同。彼经但言持经法师乃观行位,人既得六根清净,此言顿悟唯心。则凡圣俱泯,故历出世四圣,一切清净耳。上言六凡,下言四圣。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此历言出世四圣境界,悉皆清净也。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将显根身世界圆满清净,此先举正报一身以及多身,凡世众生无不清净。然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则众生如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此例观依报世界清净。如是则众生界空,圣凡齐泯,唯一清净圆明宝觉矣。楞严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非世间法,非出世间法,而一切法,皆如来藏矣。故下一一皆云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以虚空世界众生,因迷觉性而有,今一切法,合平圆觉,则平等。平等寂灭无二,故云不动。此但显泯一切法。当空观义也。由摄事归理,理遍则事亦遍,故下文云一一周遍。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此历十法界,以显事随理遍,当法界理事无碍门,示假观义也。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此历十法界,以显事事无碍。法界周遍含容观。当一心中道义也。此明法界一心相。在无杂各不坏相故。成圆觉普照义也。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戒;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此示寂灭一心,平等不二,正显清净觉相也。以缚脱憎爱等,皆二相也,由无明妄见,故有二相,今以圆照,则一切皆觉,故无二也。眼光乃八识现量圆照,诸根在眼最显,故取喻圆觉普照无二之体。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重释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相,以显究竟一心之极证也。以如来藏中,本无迷悟生死去来之相。然生死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今无明梦破,回视往事,如昨梦耳。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此重示寂灭一心,究竟无二之体也。前云圆觉性中,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诸波罗密,谓迷清净真如,而为五蕴之众生生死法也。菩提涅槃,乃所证之果,诸波罗密,为能证之行,以如来藏中,本无去来迷悟生死故,生死涅槃,皆如昨梦,既如昨梦,则岂有修证得失取舍之事耶。既无修证,则无能所,一切影像毕竟寂灭。如此法法皆真,常住不坏。此圆照法界清净觉相之极则。通释首章皆以圆照清净觉相之义也。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此结酬请辞指归正行,故皆云如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赞谢也。因前佛云,犹如翳目,见空中华。以上开示根身世界,一切清净,如空华影落故,故谢云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也。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此金刚藏启请。因闻佛说,众生本来成佛一语。顿起三疑,故兴此问。意谓佛初说众生因无始无明,妄认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此则无明乃众生本有也,云何复说众生本来成佛;若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耶。若众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则一切如来,是已成之佛,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耶。因闻众生本来成佛,与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之语相违,故辗转三疑,以致此问。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诲。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诫听。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机默伫。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此意责问者,不应以生灭心,妄辩圆觉之体也。以十法界迷悟因果,皆生死边事,从妄见有;圆觉性中,本无此事。若以妄见而辩圆觉,则此觉性,亦同生死法矣。世界有三种:谓众生正报世间,依报世间,诸佛为智正觉世间。此总该十法界,依正因果也。始谓迷本之因,终谓涅槃之果。生灭乃众生之身心,该住异之四相。前后乃三际前后,乃过未以该现在。有无聚散乃世界成住坏空,有无乃住空,聚散乃成坏。起谓三界生死。止谓二乘涅槃。如上之事,乃妄见妄想,念念相续,从来生灭不停,循环往复,种种取舍,如此皆是轮回生死之妄见也。若以此妄见而辩圆觉,而圆觉性亦同生死之法矣。故云即同流转。若以妄见而免生死,无有是处。此总责颠倒。下以喻详示。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此以四法喻妄见也。湛水无波因动目而有波;定眼无轮,由旋火而有轮;月岸不移,因云舟而运动。湛水定眼月岸,通喻觉性;水波火轮云驶舟行,通喻妄见。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此先合喻。诸旋乃水波火轮云驶舟行,彼物指湛水定眼月岸。谓旋若未息,而彼诸物,必难先住也。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以浅况深,通责迷倒也。意谓世间浅近之事,若旋不止,而彼物必难先住,何况以生死妄见,而辩净妙常住之觉性。岂不堕彼流转耶。此三惑之兴,实由妄见分别耳。此总责三疑。下正答问义。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此以空花一喻,总答所问,以决三疑也。幻翳喻无明;妄见空花喻生死涅槃;虚空喻妙觉真心。此通显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花相。妙圆心中,本无此事。今金刚藏之疑,因闻首章佛说,无明乃众生妄认幻妄身心为本有者。此则众生的因无明而有也。如此何以又说众生本来成佛。若众生本来是佛,后作众生,则是无明从佛心中而有矣。如此则诸佛心中,何时更起烦恼,而作众生耶。此辗转三疑,皆从妄见分别而有。特未悟妙圆真心耳。故先总责轮回颠倒之见,而以幻翳空花之喻,以总答之也。若悟空本无华,何以众生本来成佛,若了华从翳生,又何疑成佛后起烦恼。此如来善巧开示。了此一喻,则三疑顿释矣。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此特示妙圆常住真心,不属生死涅槃,以重释佛起烦恼之疑也。意谓虚空尚不随于幻花起灭,何况妙觉明心,而为虚空本性,又岂随于生死涅槃起灭耶。苟悟觉性平等,常住不动,诸佛证此,岂复生迷。故以销金之喻,以结示之。若了此喻,则众生虽本是佛,现在无明,不妨修而后成,如金虽本有,现在矿中,终以销而后见。所谓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若知金性不坏,又何疑佛更生迷。此喻约而义妙。故刚藏之疑,不候一一而冰释矣。下的示了义。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此的示圆觉性中,本无生死涅槃之相,以决刚藏之疑也。若悟此性,自无起灭颠倒之见矣。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此示圆觉妙性,非心思可及也。且二乘身心已灭,尚不能至自证涅槃,何况众生,以生灭心,欲入妙圆不生灭性,决不能矣。故喻如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也。二乘身心语言皆灭者,以断六识分别之心,七识已伏不行,故无觉观语言。但所证涅槃,乃第八识全体无明,认为涅槃,以二乘人无明名字不知故。不能至亲证所现涅槃,意谓二乘心行已灭,尚不能知自证无明境界。何况以生灭心,欲入如来妙圆觉心。此必不能也。故以萤火喻之。乃结示当断轮回根本。正指无明妄见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此直示妄元,结责当机也。意谓但凡夫起心动念,皆是妄想,非真心也。以此妄想思惟,辩于佛境,远之远矣。故如邀空华,复结空果。所以辗转,但增妄想耳。如是虚妄浮心,岂能成就圆觉方便耶。故非正问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与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赞谢。下正陈请辞。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此正陈问义有四,由上佛说,菩萨修行,先断轮回根本,故此首问,云何当断者。意谓何等是轮回根本也。故佛下答以恩爱贪欲,是轮回根本。二问轮回有几种性,佛答以因二种障,有五性差别。三问修行有几种性,佛答即以五性而显差别。四问菩萨度生有几方便,佛答唯以大悲同事愿力,然所问正为修行,乃及利生者,以菩萨修行,本为度生,而修行亦不舍众生界,以度生即修行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当机默伫。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此直答轮回根本也。无明有二:一发业无明;二润生无明。发业者,乃无始最初一念妄动,迷本圆明,故号无明。惟此但迷本有之法身,妄认五蕴幻妄身心为我者,乃前文殊章中所说,无始本起无明也。此虽迷真认妄,尚未续诸生死,但能发业而已。二润生无明,正是生死相续轮回之报本也。由前迷理无明,妄认五蕴身心为我,即于此幻身,复起男女好丑憎爱之见,而贪爱婬欲之想,因爱见而发。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百千万劫,长在缠缚,故众生迷法身慧命之真性,但以婬欲一事,而为受生禀命之正矣。故曰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故今修行,欲超生死,得免轮回,当以断婬为第一义也。此正与楞严所说,世出世间,生与无生,尽在婬心,断欲不断,故今经的指先断婬欲,为修行之要。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此正示爱欲为生死根本也。以众生五蕴身心,元因爱欲而有,但以爱欲为性命之正,故贪欲之境虽多,即种种诸欲,皆是助发爱性之本,又不止酒肉五辛为助因也。以爱根既深,而助发爱性者日厚,心心著欲,念念润生,是故能令生死相续也,下示轮回之本。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此申明爱欲为生死根本也。欲因爱生者,上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盖言诸欲亦欲爱而生也。以爱为根本,欲为助因故,然欲者贪也,爱者婬根也。以众生婬心所爱者,男女之美色,因爱其色,故贪种种饮食厚味以养之,铅华锦绣以饰之,荐褥温软以适之,乃至声色以悦之。一切诸欲,皆从婬心而发也。故曰欲因爱生也。命因欲有者,以众生一生所欲染者,男女之色也。及死后舍命,未受后报,尚有中陰身,此身别无所见,但求欲境,故千万里遥见男女交媾之处,若曾有宿染爱缘者,即速疾至前,则以男女之想为己有,渴爱心极,则乘爱涎,流入母腹,守此精血,纳想不舍,遂结为胎,此受命之元。故曰命因欲有也。故资其生者,乃爱欲为因,及受后报之身,乃以爱命为果。此其所以生死相续而不休也。楞严众生相续,发明此义。下示轮回之状。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恶鬼, 此明三途恶报苦果,皆因婬欲而有也。以爱心炽盛,奔趣欲境,然境有违顺,若境顺其心,则爱益滋甚;若境违心,便生憎嫉,乃至嗔怒打骂,甚至杀害,则无恶而不造,所以复招三途地狱之剧苦,皆因爱而致也。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此明由爱而感人天之果也。上言造种种业,总之不出十恶业。谓身三杀盗婬,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嗔痴。此十恶业,皆由爱欲而发。若备造则感三途之报;若平平不造,则感生人道;增修善品,则感生天上。盖人天由爱厌业道,亦从爱而致也。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舍乐,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上言人天,且知六欲天报,言六天全未断欲,但不作恶,故为十善所感。此明色界已上诸天,爱染不生,精修梵行,然所修者,但知爱欲是染是粗障,故深厌离,故云弃爱舍乐,且欣上是净是妙是离,故欣乐取证,然欣亦爱也,故云还滋爱本,由此但名有为增上善果,未超生死,故云皆是轮回,不成圣道。良由以爱舍爱,故生死不断,所谓饶君修到非非想,犹落禅家第二筹,以生死情根未断故也。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此总结轮回根本,皆贪欲渴爱之过患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此释疑显权也。恐有疑云菩萨入诸生死,岂非贪欲之过耶。故此释云,菩萨但示贪欲而入生死,以同事摄令彼舍贪,乃是权现,非实事也。然修行者,必断贪欲,于清净心,方得开悟耳。上答轮回根本,下答种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此下答轮回问有几种性也。谓理事二障,为轮回性性体也。以理障乃发业无明,事障乃润生无明。轮回生死,以二障为体,即修行差别,亦因无明厚薄,二障浅深而显也。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此下正答修行有几种性,先征后释也。五性者,一凡夫种性,二二乘种性,三菩萨种性,四不定种性,五外道种性。此初凡夫种性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此二乘种性也。以二乘人但断六识三毒,离分段生死,故云永舍贪欲。经云但尽生死,谓为灭度,其实永得一切灭度。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萨种性也。三贤伏二障,地上断二障。论云,分别二障,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若金刚道后,异熟已空,则二障永断,即入如来大涅槃海。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此不定种性也。若言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则各各皆是如来种性矣,何有不定之差别耶。但彼各人所遇善知识,依各自修因地法行,而开示之。因此修习则有顿渐不同。此不定性,在师不在根,所谓闻熏成种也。若遇大善知识,以如来正修行路,开导修行,则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此显佛性是一,因师不定,故楞伽要亲最胜知识也。此则三乘皆不定摄。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此外道种性也。既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无有不成佛者,何得有邪。良由所遇邪师邪教,故成邪耳。此但邪师之过,非众生佛性之过也。此经圆教大乘,无机不摄,以因师邪而邪,若舍邪归正,无一不成佛者。阐提作佛,义见于此。上答修习差别,下答化生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此答菩萨回入尘劳,有几方便之问也。谓菩萨利生,方便虽多,唯以大悲为首,大愿持之。以同事摄之,是为妙行。然菩萨度生,以四摄法,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经重在断欲为首,故独称同事为断爱之妙行也。苟非愿力所持,贸然同事,无不堕者,故要依无始清净愿力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此言不但菩萨利生,依大愿力,即末世修行之人,亦当以大愿力持心,故不堕邪见也。谓菩萨修行,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此乃决志成佛之人也。故先发愿言:我今住佛圆觉,志愿成佛,故所求知识,莫值外道邪师,及二乘劣解,坏我善根,愿得菩萨最胜知识,依教修行,渐断诸障,若得障尽愿满,则成就佛果矣,妙庄严域,乃佛之果海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长行言,五性因二障而有差别,偈言,但能顿断烦恼,不拘五性差别,则当一时顿成佛果也。 二障永消灭, 求师得正悟,随顺菩提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合掌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赞谢。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此问圆觉妙性,圣凡平等,因何而有修证差别也。因前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此则一超顿登佛地,不涉渐次矣。又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此则本无差别之性矣。上问差别,佛答以因二障浅深而有。今问修证差别,意谓觉性既是平等,则二障亦不能为差别。故今问从凡至圣,修证云何而有差别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当机默伫。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因问觉性是一,云何圣凡修证,差别不同,故佛先示以觉性本来平等无二,菩萨众生,亦取取证次第,自性无性,故云非性。凡圣皆具,故云性有。随缘而现,故云循诸性起,本无修证次第。然后示以妄功用中,便显差别也。眼不见眼,喻觉性本无能所对待。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忘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此示因众生迷倒,妄有差别,其实了无能所取证也。下示无差别之差别。旧解约天台六即以释之。谓性自平等,凡圣不二,故云理即。上云觉性平等,理本一味也。今因众生迷倒,幻化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此显六即差别,因迷而有也。若究竟穷源,寂灭无二。若委明六字,则不生上慢。若悟即字,则不生退屈。此天台之圆旨也。上总示圆理。下示六即。经义相符,故以释之。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我爱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此示理即也。以众生全体在迷,约佛性在迷,故云理。众生即佛故云理即。以迷觉性而为妄想,背法身而认五蕴,故云由妄想我,执妄身为我,我见坚固不舍,故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造诸恶业。然造业者,乃佛性也,故云理即。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此名字即也。以众生迷已,不知本有佛性。若遇善知识开导,了悟自性,生即无生,知本是佛,以知名识字。即知之一字,即佛性也。故云名字即。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净界,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此观行即也。此天台圆教五品观行位。人圆伏五住,先断见思,故云劳虑永断。三毒不行,故云得法界净。耽著净境,故云净解为碍,无明全在,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天台判圆观行位与别信位,同断见思,名为外凡,故结名凡夫。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相似即也。三贤位人,观智增明,已见前净解为碍,今已断之。所断虽亡,能断观智,名为见觉。此能见之见觉为碍,能所未亡,故于圆觉而不自在。结名未入地者。正指三贤也。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此分真即也。照是所照之境,乃净解,觉是能观之智,乃见觉。即前二位,以对待未亡,故俱名障碍。今地上菩萨,已证平等真如,以即体之智,还照寂灭之体,故照而非照,不住照功。故云常觉不住,以理智一如,故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此以喻明观智俱泯,能所两亡也。人喻能照,首喻所照。所照既亡,能照亦泯,故喻无能断者。然以照为碍者,楞严云,圆明照生,所以圆明体中,本无能所。但起一照心,则形所相。故以照为碍也。以诸无明,通名诸碍,非照不灭,故以碍灭障也。若诸碍已断,则照亦不立,故无灭碍者。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显地上菩萨之实证也。谓菩萨修行,未悟自性。故佛假种种言教开示,为悟心之方,故如指指月。今既了悟自心,则一切言说,皆剩法矣。故如见月,知指非月也。以凡有修断观智能所之说,皆标月之指耳。今既证一心,则能所双亡,观照俱泯,同时寂灭矣。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结位也。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但约观行浅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即净解未忘,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即见觉为碍,当相似位有觉有照,同时寂灭,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当分真位下,言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即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名究竟觉。当究竟即经旨了然,幸深观之。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慧海,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此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其得念失念等,十对等法,皆迷悟边事,良以圆觉妙性,不属迷悟对待因果故。一切寂灭平等一如。以妄见而观,则有二相,若以法界海慧照之,则犹如虚空,一切诸相,了不可得矣。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此的示平等安心之妙也。上言位有高下,证有次第者,皆为不了寂灭心体,妄有修证,不忘能所对待,故悟有浅深。今示平等一心,任运合道,乃圆悟顿证之妙旨也。以众生日用现证,全是如来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全体自现,故云居一切时,不得故起妄念,以才起一念,即迷现量故也。谓众生妄想,本自无性,元是真心,若息妄求真,似斩头觅活,故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不容拟议。若更加了知之心,即是扬声止响,故云住妄想境界,不加了知,不加了知处,即是真知。若起心更辨别求真实,则头上安头,弥增颠倒,故云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此道人日用安心的诀,苟能任运如斯,则心心合道,念念证真,不起灭定,而现度生事业矣。从上诸祖,未有不入此法门者。此参禅向上一路,所谓衲僧巴鼻也。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此直指顿悟安心,乃修行之要也。此法门即上居一切时等,以此法难信难解难持,若闻而不生惊怖者,可谓善能随顺觉性也。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此结上顿悟任运合道之机,皆夙因深厚者,方能信受不疑也。此等之人,虽居因位,决定成佛无疑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初二句总颂差别,所以众生一句观行即,菩萨一句相似即,入地二句颂分真即,大觉二句颂究竟即。然初句觉与未觉,亦该摄理即名字即也。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末二句总颂位行虽差,皆随顺觉性。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此庆闻赞谢也。以闻佛圆音,所流大智教光灌大众心,神力所加,照破无明,各各自心,光明顿现。此所以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也。下请入门方便。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此问行也。由上但闻所证之差别,未闻能证之行。故今特请入门之方便也。城喻圆觉,门喻所入之路。方便正是入证之门,即楞严之最初方便,所谓随方取便,乃下手之功夫也。渐次者,以初圆照二字,为成佛因地,故初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乃圆修顿悟,故不假方便,乃上上根人之行。今为中下,故请渐次。意在开三观门,即下单复圆修二十五轮,皆渐次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叙求法恳诚。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诫听。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此欣承法音冥心伫听也。下正示。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此示法性圆满,本无迷悟,平等无二,但契一真,不假多行。故云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此正入证之门。然觉性遍满一切诸法,则法法皆为入证之门。但随机圆摄,不无其要,故但有三门。然此三门,即楞严三观,谓空假中也。且二经列三名,同一梵语。谓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古译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静为相,义当空观。三摩钵提,此翻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为相,义当假观。禅那此翻云为静虑,双离静幻,以寂灭为相,义当中观。然修证必须三观者,以如来藏心,具三谛理。谓空,不空,空不空。此以三观,各照一谛,圆摄一心,故曰圆照。以一心圆照,则为顿;三观次第各照,故为渐。其实本无三一次第之差也,后文自明。 初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此标行本,乃悟后称性修,非迷中修也。谓菩萨修行,先要了悟本有净圆真心,依此不生不灭真心,安立观行,净治历劫无明习气,以此为修,唯约称性为修耳。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此示空观行相也,发觉初心,以静为首。以未悟时,一向妄想动乱,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觉心,发起观照,返观不动之心体,故云取静为行。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故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久久观察,则自心光明,忽然发现,故云静慧发生,心光一发,则顿见身心幻妄,本来不有,故如客尘。如此则内脱身心,故云永灭。此最初功夫,一念顿证无生也。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此示入观之效也。以圆觉妙心,向以幻妄身心无明遮障,今身心既脱,则无明重担歇灭,故云内发寂静轻安。到此十方廓然,则本有法身挺露,故云诸如来心显现,如镜中像。所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还共如来合,乃妙契法身,此正楞严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当圆教顿破无明之相也。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结名也。奢摩他此翻云止,寂静义。在因名止,在果名定,义当空观。次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以所悟净圆觉心,而为行本。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此示假观行相也,心性识也。谓依所悟净圆觉心,发起智照,照彼识与根尘,本来不有,皆因无明之所变现,虽有而性常自空,故云皆因幻化,然幻化指枝末无明也。既了自己识及根尘,悉如幻化,则例观一切众生,一一如幻,故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诸幻谓幻智,此幻者推根本无明。谓依如幻始觉之智,顿破根本无明。变化等者,谓除灭无明,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故云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广作度生佛事,现十界身,普应一切,此出真涉假之行相也。由起幻等者,谓以证真如,从真如起利生事业,而以同体大悲,广化众生,不取众生之相,故云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 此示观行增进之相也。以证性未圆,无明未净,渐渐深入,故云渐次。以对待未忘,先遣所观之境,犹存能观之智,故云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观幻者,观即能观之智,幻者即所观之境。真智独存,故不同彼幻。然所观既忘,能观亦泯,若存能观,犹未离幻,故云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能所双忘,境智俱绝,唯一真心,故云幻相永离。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此喻增进之相也。谓菩萨观行,境智双忘,一真独立,则法身真地,智种灵苗,渐渐增长,土喻法身真地,本觉真如如种子,观智增明如苗长。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此结观名也。梵语三摩钵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圣位故。下禅那。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此标行本。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此正示中观行相也。谓依所悟净圆觉心,建立观行,直观中道一心,外忘其境,故云不取幻化;内忘其智,不取静相,境智俱忘,身心寂灭,皆无障碍,故云了知。知觉明乃根本无明也,谓对待既忘,能所不立,则无明净尽,故云无知觉明。境智俱空,故云不依诸碍。以离境故,超碍离智,故超无碍。毕竟寂灭,故云永得超过。锽乃钟鼓之声,言虽有体质,而不障声之远达,正取器微声大,以明即碍处,能达无碍。意谓向心境未忘,则身心世界为碍,今既了悟法身即此幻妄,身心世界,不碍法身,故云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以喻法身出碍也。烦恼约生死法,谓身心世界也。涅槃约理智唯一真心,故生死涅槃不相留碍也。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示观行成益之相也。以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三德圆证,涅槃常乐,故云寂灭轻安,心心随顺,妙觉寂灭,故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则二障永断,二死永忘,所谓究竟一心之极证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结名也。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总结方便之渐次也。谓此三法门,皆是随顺亲近圆觉之方便。即如来之因地,诸菩萨之万行,或渐次,或遍圆,皆依如是三种事业,或单复圆修,若一念圆证,即成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结行显胜也。遍圆修习日劫相倍,故教多多二乘,不若暂闻此法,以是成佛正因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总颂标立三种观行。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地,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此颂三种行相。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初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 庆赞。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此正陈问意也。谓前佛说三观,未审菩萨所修,为一人具三,为三人各一,为同时,为次第。故请开示,以便修习也。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此问所为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诫听许说。 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此总答问意也。圆觉净性,众生本具,不假修习,但今在迷中,以幻修幻,唯以幻力,故有二十五种之不同。盖三观一心,元无别异,第各随人意,要偏重所习,辗转而有二十五轮,非定有二十五种也,然二十五种,不出三观,单复圆修,而分差别。初单修三观。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此单修空观也。然三谛本唯一境,故三观本乎一心,圆融该摄,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所谓正偏兼带,故虽单修一观,必兼余二。虽不明说,义即全具。今言唯取极静,是以观空为主。有静力故,永断烦恼,则义该于假,以烦恼幻化,以静力断之,若究竟成就,圆证一心,则摄中也。故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单以圆修空观而入也。能做如是观,义方满足。标名应有悟净圆觉四字。译人略耳。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此单修假观也。佛力者,谓自性本具真如。佛性内熏之力,故发起种种变化作用,备修妙行,此依幻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则全体起用,兼摄一心。中道寂灭之体,而起空慧,照破无明,是以假摄中空也。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此单修禅那中观也。唯灭诸幻,独断烦恼,乃摄假入中,烦恼断尽,便登实相,乃摄空入中。正遮照同时,以显中也。以唯灭断尽则双遮,独断便证双照。此上单修三观也。下复修二十一轮,每观领七,故二十一,初空观领七,先复二观二。初先空后假。。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次先空后中。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即体之智,故云静慧。还照寂体,故云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因亡果丧,圆证一心。故为中道。 次复三观一,初先空次假后中。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现,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次先空次中后假。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次齐修三观,有三。初先静,齐寂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次先齐静幻,后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后齐静寂,后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上静观七轮已竟,下幻观七轮。初先幻后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次先幻后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吉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上复二,后复三。初先幻,次静,后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次先幻,次寂,后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初先幻,齐静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次齐幻静,后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作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后齐幻寂,后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三寂观领七。复二有二。先寂后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次先寂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次复三有二。初先寂,次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后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次先寂,次幻,后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后齐三有三。初先寂,齐静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次齐寂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后齐寂幻,后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后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此圆修三观。乃三观一心,一念具足。即初云圆照清净觉相,圆觉圆合,即圆照一切,则该十法界,于诸性相,无离觉性,即清净觉相。诸佛本起因地,唯一心圆照法界,以为妙行。故二十五轮,究竟归极于此意,显此一观,以为圆修其二十四,皆随根耳。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此总结劝修也。当持梵行者,所谓因戒生定,即楞严三种渐次,乃入禅之基本也。寂静思惟忏悔,即观罪性空,所谓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也。求哀结标,以验根之顿渐,乃请诸圣神力加持,起决定信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辨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觉,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二十五轮皆菩萨因行,颂言十方如来,意约所趣之果,此正如来因地法行也。顿觉人则不须渐次。法不随顺者,乃阐提不信之人,则渐亦不能入矣。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问法威仪。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亲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此庆所闻也。谓从一心,建诸定轮,乃诸如来因地行相。劝苦境界,一念具足,故深自庆也。 世尊,若此觉性,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众生迷闷不入? 此正问也。上章佛说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然清净则本来无染,今因何有染污,更假修耶。 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此请意也。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求法恳诚。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默伫。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实为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贰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此正答染污所以也。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等者,正初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也。由诸众生最初不觉,迷本法身,故妄认五蕴幻妄身心,为实我体,故名我相。计我辗转趣于余趣,故名人相。计我盛衰苦乐,变异相续,为众生相。计有一期命根不断,为寿者相。以不达无我,执妄为真,故云颠倒。然执虚妄为我,已是颠倒,且于此妄我,起憎爱之心,故云重执虚妄,此起惑也。心境二妄相依,造种种业,故云生妄业道,此造业也。故有妄业,必受苦报。流转生死,此苦果也。惑业苦三,皆因妄认我执,以取三界轮回,故云流转。此分段生死也。若二乘人,厌生死苦,断烦恼集,出三界外,复妄见涅槃,以取变异生死之苦,皆由执我之故也。故云由此便生等。然此四相,有迷识迷智粗细之分。粗者迷识,乃凡夫妄认五蕴为我妄生憎爱,乃金刚经前半所明者是也。细者迷智,乃一切圣贤,妄有证得,能所未忘,即此细所说,乃金刚经后半所明者是也。此中粗细二种我执,正属俱生。此经众生,意该九界,此中先举凡夫之四相,以显三乘之四相。以凡夫四相,由憎爱而有,三乘四相,有证取而有,以证取发于爱根种子,故凡圣双举。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此正答不能入觉之所以也。由上所说,妄执我故,染污真性,由此不能入清净觉,盖非觉性违拒不容入也,以执我能入之觉,故云有诸能入,非觉入觉耳。若以觉入觉,则如空合空,又何拒之有。以我执未忘,故凡夫动念,二乘息念,皆归迷闷。下重征释迷闷之本。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此征释迷闷之根本也。本起无明,谓最初一念不觉,生相无明也。法身无我,由一念无明,迷本法身,成陀那识,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无明用事,故云为己主宰。我者主宰义,谓从无始至今,一向皆是无明主宰,是为我相,自等觉已,还未破生相无明。异熟未空,皆属我相。然此我相,与诸教所说不同,后文自明。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此重释无始无明,至今难断之所以也。谓全体无明,变成五蕴身心,然此根本无明,非根本智照不能破,以诸众生,从来未逢知识,开发慧眼照破,岂有无明能断无明之理耶。故云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此序无明相续,长劫之所以也。谓此无明相续,长劫而难断者,以有憎爱二惑,以滋养之也。以执我故,则偏爱我。若有爱我者,则更增长我之爱见;若违我者,必生憎怨,然憎怨亦从爱起,以不顺其爱,故憎怨耳。以此憎怨资熏无明种子,发起现行,故劫劫生生,爱憎未断,故无明日厚,所以相续长劫生死耳。今以爱憎之心,而求佛道,岂有成道之理耶。故云皆不成就。下示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此正示我相之体也。此我等四相,旧解都分粗细,今详佛意,指无始无明,为己主宰,是为我体,是则四相单约生相无明。今以观照研穷,对待未忘,辗转有四。原非粗细之分也。何以明之,谓妙性圆明,本无能所,良由最初一念,障此妙性,失其本明,故名无明。自尔以来,一向皆是无明为己主宰,而为我体。今以始觉观照,欲证圆觉,未能圆合,中间皆因根本无明,而为障碍。故对待未忘,即此所对所证者,乃是无明,非觉性也。故云心所证者,乃我相也。按此始起无明为我,岂有粗细之分耶。永嘉一念中五陰正此意耳。智者请深观之。下以喻明。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以喻明我相也。谓众生向以无明用事,不知有我,任运而已,故如人调适忘身。今以观照研穷,方显无明之体。故如人针艾,知有我身也。以观心所取证者,乃是无明,非觉性也,故云取证乃现我体。前佛明言,无始无明,为己主宰,乃的指根本无明为我,岂可以粗惑目之也。下结指。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此结指我相根本也。意谓不独三贤十圣之所证者为我,乃至证于如来究竟涅槃,若一念证性未忘,乃生相无明未破,正是我相根本。云门云,法身亦有两般痴。得到法身边,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亦是病。问曰:三乘教中,说俱生我执,七地已破其八地。后乃俱生法执,破此法执,即入妙觉。今经等觉后心犹未破我相,何相悬若此耶。答曰:然,我法二执,总属一我,谓我之我,我之法。然俱生法执,正是我所执之法,故法亦名我,以异熟未空故,但约证取为我耳。此经不同诸说,以四相总属一我,故云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此示人相也。谓前所证者是我,则不复认我。若存我能悟之心,即为人相,以约对我为人,非他人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此释人相也。谓纵然悟得涅槃是我,不自证取,即此能悟之心,皆名人相。殚,尽也,谓了悟涅槃极尽之理为我,若存丝毫悟心未忘,即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此示众生相也。谓觉前证悟,二皆是妄。即此觉了之心,名众生相。以此觉了之心,非证悟之可及者,以见有证悟之可离,故名众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此借明众生相也。以凡夫之众生相,乃计我所感苦乐,变异相续,为众生相。今圣人但以了悟证取,两忘能所,只存能了之心,为众生相,以不属能所故。借世人彼此之语,以喻明之,谓言我是众生,故非我非彼。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此正示其相。谓了前证悟,二皆不及,只此了心不忘,为众生相耳。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此示寿命相也。谓前能了之心为众生相。今观智增明,照此了心,亦不可得,唯一清净觉体,所谓觉心源,故名究竟觉。到此境智俱泯,一切俱离,谓以即心之智,还照寂灭之体,境智一如。如眼不见眼,故云一切业智所不自见。以返妄归真,至法身极则处。但守住寂灭不能转位回机。所谓抱守竿头,静沉死水,宗门名为尊贵堕,即此堕处,不能超越,故犹如命根,为寿命相。语云: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故以坐守玄微,命根不断。前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此正住涅槃相耳。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冰,无别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此直示妄源也。一切觉者,前三相也。谓心照清净觉,前三相皆为尘垢。即此觉心,亦未离尘。然以真照妄,妄即是真,故如汤消冰,冰即是汤。今存我觉,我则如冰。知冰以不能自遣,如不自断命,所以为寿者相也。下明我为法障。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此明我为法障道之本也。谓末世众生,若不了此四相,纵多劫勤苦,终不能成圣果,以执我见而修故也。正法末世,谓末世众生,幸遇此圆教法门,可为正法。若错乱修习,与不修等,故无行证,所以为末法也。释迦法中,正法一千年,教理行果,四法皆全。像法一千年,有教理行,而证果者少。末法一万年,但有教理,而无行证。今教理虽存,而徒劳无益者多矣。下有三征,三释。此久修无证之义。 何以故? 此征何故久修无证耶。下释。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释义谓所以久修不证者,以认一切我为涅槃故,以证悟未忘,得少为足故。言认一切我者,谓凡所修行,皆依我见,将此我见,以为涅槃,故终不成就耳。认贼为子,喻终不成就。 何以故? 此征何故认我便妨于道耶。 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根,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释义所以认我妨道者,以我为爱憎之根本故也。谓凡执我者必爱我,今以我爱而求涅槃,则涅槃但资爱根,非真涅槃也。故云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故非真也。凡不顺我爱者,必起憎心,以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此憎心,本从爱起,不知此爱,真生死本。故今修行人,不知断己爱根,而别憎生死,迷之甚也,故不解脱。然说认妨道者,以爱资爱故也。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此征云何当知爱涅槃者,本解脱法,何以返不解脱耶。 善男子,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释义所以于涅槃法不解脱者,以执我而求。以取微证,便自以为清净。得少为足,未尽我相根本,故不解脱耳。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浮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此以违顺二境,以验我相未忘也。言修行人自谓以得涅槃法矣,假若有人赞叹彼法,则生欢喜;诽谤彼法,则生嗔恨。然涅槃乃空法也,何有喜怒于其间。今闻赞诽而生喜怒,即此喜怒,本于我相,非涅槃也。以此验知其人我相坚固执持,以此种子潜伏藏识,遇境激发现行,则游戏诸根,曾不间断。以此求道,云何而得解脱耶。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总结执我求道之过也。下翻显病源。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此以法验病,翻显我相未忘也。然涅槃乃空法也,若果证涅槃,则我相必空,我相若空,则何有赞毁哉。今因赞毁其法,而生喜怒,正是我相未断。若我相未断,则人及众生寿命四相,居然全在,如此正是众生病根,又岂可为得涅槃耶。下正示病源。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正示病源也。谓末世修行之人,未断我相,以认我为法,故所说者,乃说其我相之病,非说涅槃之法也。故云说病为法。以此之故,虽精进修行,但增益诸病,故不能入清净觉耳,是故名为可怜愍者。下示执病之过。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此示执病为法之过也。谓修行之人,不了四相,但以如来解行,回为己有,非己亲证。故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见,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示执病之过,必堕增上慢人也。其实未得未证而自谓为证为得。少得为足,故为增上慢人。乃是我爱未断者。何以知之?但于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然此嫉妒之心,发于我爱,故知此人,乃未断我爱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此甚言我爱为病根也。下诫防过。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增长我见, 此深诫防过也。谓上执病为法之人,所以四相未除者,只是将心待悟一事,为病根耳。苟有待悟之心。则必广求经教,执相似语,回为己解,故此但只增益多闻,增长我见,非真修也。末法志道之士,可不惧哉。 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此劝真修也。真修之士,不必将心待悟,亦不必广求多闻,只当降伏烦恼为第一行,亦不可得少为足。其未得涅槃,必志得之,其于未断烦恼,绝欲断之。但历境验心,若贪嗔爱慢一切烦恼,对境果然不生否。至若彼我恩爱,果然一切寂灭否。如此自验其心,即如古德云,学道不必将心求悟,但于一切烦恼境界上透得过,便是悟处。故佛说,此人渐次可以成就。虽然如是,更要求善知识抉择,邪正分明,亦不堕于邪见。如此修行,方有少分相应耳。学者可不勉哉。 若有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此重勉真修,诫令离过也。谓必如上所说,乃是真修。若舍此外,别起欣厌取舍憎爱之心,则毕竟不能入清净觉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城喻涅槃,谓此涅槃,魔外不能侵,万德之所聚,众圣之所归,万行之所入。故喻如城。 若能归吾刹,先去贪嗔疑,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刹乃世界之都称,亦取喻涅槃。心爱涅槃,故示法爱。余颂可知。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赞谢。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此正陈所问也。此问有五:一、问求何等人;下答求善知识。二、问依何等法。三、问依何等行。四、问除去何病。此三总答,依所证法,应离四病。五、问云何发心,未后发广大等心。下文俱明。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诫听。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下答有五,初答求人。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答求何等人也。善知识谓善知众生根器,应机说法,知病说药,令得安隐也。正知见人,即心不住相,不著二乘之行者。虽现尘劳等六句,言善知识之行也。菩萨居尘不染,故云心恒清净。以同事摄,故云示有诸过。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故云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无上正道也。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此教承事知识之法范也。不惜身命,如雪山舍身,常啼破骨,乃至身为床座等,四仪常现清净者,乃善知识之顺行也。固当尽命承事,即有逆行,示现贪嗔痴等,如婆须密女无厌足王之类,亦不敢起憍慢心,况复搏财等耶。搏乃搏食,财乃财宝,意谓内现贪嗔,尚不敢慢,何况身外搏食财宝妻子眷属。乃人道之常。如净名之类,又岂可慢之耶。若修行者,于彼逆行知识,不起恶念,所谓依法不依人,即能究竟成就也。永断疑根,直心正念,故得心花发明,照十方刹。下答所依法。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此答所依法,意在择师,乃求正知见人也。修行依法,法必依师,故在所择正知见人,乃可依也。如何得知是正知见人?但于法验之,若所说法心住相者,则为法病,若离法病,则知见自正,故从上诸祖,拈情去缚,曾无实法缚人,是为不住相者,若此乃可依也。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此征释四病之相。一作病也。然作为病者,以圆觉之性,天然本具,不假作为,今以有作之修,而求圆觉妙性。且此妙性,岂作为而可求耶,故说为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者,假若彼知识,自作此言也。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此示任病也。然此任病,乃狂解之人,悠悠任性,纵放身心,自谓无物无碍,得大解脱,返借口本无生死可断,本无涅槃可证,以为放逸之资,非真知见善知识也。若依此等之人,则堕狂妄,故说任性为病也。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此示止病也。然圆觉普照,大用无方,岂可以永熄诸念,耽著枯寂之行,以求之耶。以圆觉妙性,非止可合,故说为病也。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此示灭病也。觉性圆满,随缘应现,寂而常照,今以毕竟空无所有,则几沦断灭,以永寂灭而求圆觉,久则下沉无想,则堕二乘,故说为病耳。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结示正观也。初云圆照清净觉相,以圆觉妙性,本不属于作止任灭,今离此四,则自性圆明,不无欠缺,故云清净。然作止等四,皆属修行功用,今说为病者,以在未悟门头,此四皆药,今就圆觉自性言之,本自天然,不假功用,故说为病耳。古德云,修行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所谓但形文采,即属染污。故离此四,则名清净。作是观者,乃约法观人,非观智也。谓观离病之人,乃不住相,为正知见人,方取为师,可依之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此答修何等行也。此中修行,不说六度万行,但只事善知识,断憍慢心一行为本,即如善财童子,一生圆旷劫之果,唯以参善知识一事,即得圆满无量法门,所谓依善知识,教不生二念,故观合离逆顺之境,犹如虚空。且了知身心,与众生平等,此无人我相,乃受道之器也。以此心此行,反与圆觉法体相应,故能入耳。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此答除去何病也。众生所以流转生死者,以有无始无明爱憎种子,为障道之病根,故虽修行,未得解脱。今事善知识,不起憍慢嗔恨之心,则折伏现行,了知自己身心,与众生平等,则了无人我,爱憎种子自伏。至若视怨如亲,则爱憎种子自断,而障道之病自断,故云即除诸病。此正除病之妙药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此答发何等心也。般若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此言尽空一切众生广大心也。皆入究竟圆觉第一心也。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常心也。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即除四病,不颠倒心也。凡诸行人,亲师授法修行之要,无由此者。舍此即堕邪见矣。故云如是不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 此颂求师。 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 此颂依法去病。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嗔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稀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此颂修行。不犯非律仪二句,长行言,在师示现有过,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此中正言弟子事师,倘见逆行,不得随之,便犯非律,必以戒根清净,而为正行。旧解为追颂求师中文,非本指也。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此颂发心也。五句颂四心因行,末句显果证。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庆前所闻。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正陈请词,以何为首,即最初方便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说诫听。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默伫。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此下正答所请也。性谓种性,犹根器也。以圆觉乃秘密妙心,非上根人不能修习,故许具大乘根性者可修也。意谓若无外缘,则当安居伽蓝,与众同修,若有外缘,不能安居者,则当随分思察也。已说者,如前当观此身等。 若复无有它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此教结制规则也。意谓苟无外缘,必以安居为上,易入道也。三期随意长短,元无一定,但取克期进道耳。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旛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此教安居进修之法则也。若如来在世,则当正思惟佛,若佛灭后,则当设像观佛法身,故云还同常住。悬诸幡华,广如楞严坛场,今此中至简,故但举幡华。言忏悔得善境界者,谓见光睹瑞感梦等。乃灭罪之相也。一向摄念,则修止观,应如二十五轮,各安标记,结取单复圆修,乃正行也。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住止,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此言入期之法。言菩萨住止,意拣小乘之众也。前言三期,乃克定期限,今结安居,乃入期之法。西域佛制,三月安居,通名结夏。今言夏首,乃入期之初也。律制,当结制时,必先集众,布萨作法,然后安居,多小乘人。今言菩萨住止者,谓不同彼小乘多众,但随一类,修观行菩萨自便,不必念彼小乘布萨法事,亦不假彼徒众也。言不假小乘徒众,非与前文安处徒众相违也。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此示入期安心之法也。上言心离声闻,此正示菩萨所修,乃离相寂灭之行,不比声闻著相而修也。以大圆觉为伽蓝者,谓不依世界住止,乃住心境双忘平等寂灭之地也。谓涅槃自性,本无身心世界可缚属故,殊非声闻境界,故云不依,唯依如来法身实际故,为菩萨所修妙觉因缘,乃自觉圣智之境,为自证处也。此乃菩萨独诣之地,故云不缚徒众。某甲者,以甲乙为名之次,乃当自称己名也。今诸方后称见善知识,不自称名,但曰某甲,无知之甚也。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此结示休夏也。言示现安居者,以上言菩萨修寂灭行,安居平等性智,此又何假期限耶。然必以三期为限者,以示同权小引发未悟耳。过期随往无碍者,以小乘解制之后,有新学者,凡所出游,侣须三人,以妨误失。今菩萨以观智安心,不必伴侣,故云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妨误失也。所闻者,即上三观单复圆修二十五轮,及根尘识界,一一清净等,乃正观也。若非所闻一切境界,皆不可取,如楞严五十重陰魔,及起信论中所说魔事,皆不可取。恐堕邪误也。初有二问,一问安居,二问三观,以何为首,上答安居竟,下答初首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答三观初首,先空观方便也。言修奢摩他,先取至静者,以止为前方便也。言至静者,即天台三止中体真止,谓体合真空,故云至静。一念不生,故不起思念,静极光生,故云便觉。初从一身等者,谓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内外平等,寂然不动,以身心世界,荡然一空,则与一切融为一心,一切世界合为一界,故凡众生起心动念,即从自心中现,故凡起一念,无不了知。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界,犹如梦中事。此空观之极则也。如此方名正观,非彼所闻,皆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三摩钵提,假观方便也。三摩钵提,义当幻观,言忆想十方如来,一切菩萨,种种修行,勤苦三昧者,谓思惟诸佛菩萨因中,修种种难行苦行,度诸众生,于三昧中,起如幻观,以己身心,自历其境,内验其心,种种境界,备历如幻,以此幻观,发度生愿,久熏成种,久久纯熟,便能内发大悲轻安,而起菩萨利生妙行。所谓以如幻观,而开幻众,作如幻佛事也。此则三摩钵提,以如幻为首也。非彼所闻,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寂观方便初首也。禅那义当中道一心,名为寂观。言先取数门者,正入禅最初工夫也。以修禅人,一向心多杂乱,难得寂静,故先以数门为首。谓初摄心,先归一息,依息出入为度数之,从一至十,又从十至一,如此往复,息息不断,心心不昧,生灭头数,一一分明,自少至多,以验定力浅深,若久久纯熟,数到一念不生,则其息自断,寂然一心,湛然安住,是为定相。如此周遍四威仪中,念念了知,久则百千世界,唯心所现,乃至一滴之雨,分明了知,如目睹物,此寂静观之成功也。如起信所说,修止观者,不依气息,彼以内脱身心为要。此依之者,以初机摄心为方便,非究竟依之也。若以息为得,则堕邪道,非彼所闻也。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此结名也。前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于此结指,是知前二十五轮,但说观相,此三方便,乃最初下手工夫,即楞严二十五圣,一一皆说最初下手工夫,即此义也。 “若诸众生遍修三观,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此示三观之益也。以此三观,乃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故有圆根众生,能遍修三观者,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言毕竟成就无碍也。有此胜益,故劝应修。 “若复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修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此言钝根障重众生,当以忏悔断障为要也。由昔业障者,乃夙习种子,今修行时,熏发现行,作障道缘,所谓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者,乃夙习使然也。故当精勤忏悔,消宿业障,业障若消,则道缘可办也。常起希望者,谓希望愿断业障也。故下即云,先断憎爱等,乃贪嗔痴也。胜上心慢也,谓根本烦恼既断,现行不行,则习气可除,观行易成,此观不得,乃复修彼观者,乃二十五轮标记之意,故云渐次求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名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悔,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上正宗分竟。 下流通分。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庆前所闻全经大义。下正陈请意。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问经名,并流通此法也。此问有五,一问经名,二问奉持,三问功德,四问护持,五问流布至何地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说诫听。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默伫。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此总叹法胜,令生信重也。此经乃诸佛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故是诸佛所说,如来守护。教授菩萨,故为菩萨之所归依,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故为十二部经之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答名字,示经名有五种也。今结集经题,但存其二,旧解五名,约教理行,修多罗,约教,秘密王三昧,约行,余皆约理。中道一心,故曰秘密,非密语也。依如来藏建立差别,义尽于此,当如是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此叹法胜,意令修习,答至何地也。佛佛成道,皆依圆觉为本因,及成佛利生,亦唯说此法,教化菩萨,此外更无别法,故劝令修习,可至佛地也。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蚋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此答何功德也。独被上根,故教称圆顿,普摄三根,故功德最大,以是一切众生,清净觉地,皆证圆觉,故无不充足,故如大海,不让细流,饮者大小皆足也。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此较量显胜也。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必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此以人较法,更显益也。小果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为成佛正因,故难比也。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此叹胜机能受也。谓能信受此法者,盖从多佛广修福慧,殊非小福薄德之人可堪也。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此正嘱流通,以护修习者,为第一也。以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此叙金刚受嘱,发愿守护持经人也。金刚者,以护法神,执此宝杵,故此得名,以金刚宝能碎一切故。言火首金刚,谓头有火焰,即楞严所云,化多婬心,成智慧火者。乃菩萨示现者也。尼蓝婆未详所译。言此诸神,皆夙习发愿护法者也。故常在佛会。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此叙诸天受嘱,护持经者也。大梵天王,乃初禅王,为裟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为请,主二十八天,总举三界诸天,谓六欲天,十八禅天,四空天也。须弥山王,特举帝释,乃欲界主。护国天王,乃四王天,为守护国界之主。意列三界诸天,皆为护法也。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扰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此叙鬼神受嘱,护持经者也。吉槃茶亦名鸠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不属人天,单居鬼趣,此鬼既发愿守护,则一切恶鬼,无能为害者矣。一由旬四十里,言守护方隅,可四十里内无灾害也。问:此经乃佛住大光明藏中,入于三昧,为地上一类菩萨说,二乘绝分,故前法会不列,又何有诸天鬼神发愿守护耶?答曰:此非常情可测也。然佛住大光明藏,义当常寂光土,则自他平等,说听皆无,既曰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则不特实报,而同居比该,若华藏实报,必摄同居,故华严法会,诸天神王,各各赞佛,得一种法门,岂绝无耶。是以约法则二乘绝分,约境则凡圣该通,况圆音落落,十刹顿周,岂此界诸天神王,而不仰其嘉会耶。况影响示现,住佛境界,无足疑也。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结会也。旧解此天龙八部,必内证法性,示现此形者,然会初不列,义显法胜,结会该众,义必同闻,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王骧陆居士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圆觉二字,但始终无法说圆,因圆觉无相,乃生佛平等共具之心德,非可言说,觉是本性,圆乃德义,性非觉不显,觉非修不圆,圆不圆,在汝自己,不在佛,不在法,何况文字,惟依文释义,用资印证,如镜照鉴,考证自己觉地如何,遂假名圆觉。圆觉者,一总持法门也,由此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妙用恒沙,无不从此流出,所以达体启用也,故曰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觉相无相,此相乃指觉体,亦即如实知自心之体相,至打成一片时,方名曰圆,但必以起照为用,至事障断,则烦恼尽,理障断,所知尽,人法两空,乃证圆觉。 如是我闻,可知经文只是助我耳根知识而已,我则随文而思,思即入于修,非可分为三截也,此以信为主,凡十一善法,五十五位修证,无不以信为母,以思与所闻相合,即是修,修至相印者为契,契名修多罗,梵言契合,即符合也。上与佛心相符,下与自心相合,西文suitable与之同音同义,要皆出于圆觉自然流露,不期而合者也。情以生文,文以合义,内印诸心,故由文字般若,开实相般若,借经以印照,然而徒闻无益也。昔阿难于无量劫前,与佛同闻佛法,佛成就而阿难仍为侍者,佛已涅槃而阿难尚未明心,则多闻不修之害也。 凡读此经,心当圆观,云何圆观,如一了一切了,一中一切中,三乘即一乘等,破一切差别之相,会入不二,是曰圆观,天台权立空假中,其实三观即一观,若有止观,即非止观,谓有圆觉,即非圆觉,毕竟无有少法可得。 未证三昧,不可与语圆觉,未见实相,不可与证圆觉,入不二门,通世出世,不惊不怖,庶可融通经义,非法有高下分别也,人有利钝,领会各不同耳。 凡读一经,必先明此经立场与宗旨。此经以悟后正修,直指心要,顿超觉地为宗,乃观心最简明切要法门,由理证事,知全行圆,一圆顿大乘了义之经,如来为最上乘者说,亦惟上根人不惊不怖。 此经处处照顾后末世众生之修圆顿大乘者,从知未来众生,未尝无大根器人,非凡夫境界所可测知,慎勿轻彼后学,或自暴自弃也。 此经分三大段,一明悟因地法行,二修持方法,三除诸禅病,于理则反覆阐明,释疑唯恐其不周,于法则逐门指示,说病唯恐其不详,慈悲广大,不可思议,非具有善根福德因缘者,无福闻此经也。 贤善首云者,正表此经之至德,读此经时,应先读末卷,谓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又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等,故惟如来能尽宣说,为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云云,是经之立场与宗旨,巳尽宣说矣。 觉性本无方圆之相,名为圆者,非方圆之义,以体无不遍曰大,法无不周曰方,用无不俱曰广,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如虚空无尽,故大,法为规范,依义立名,故方,由体起用,从用得名,义在广博多闻,故广,合大方广之总德曰圆觉。 觉性本无方圆,觉时未尝生,不觉未尝灭,体无边涯,绝诸分量,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但有隐显之别,姑以隐为不觉,显则为觉,由体起用而大方广之圆觉显焉。 圆觉之初显曰开始觉佛光,证此如来大光明藏陀罗尼心法时,如黎明微显白光,即非昏夜,自然增进,永无退转,至如日方中,便成大觉,但不可从文字会得,须就自性反观,由经义以反证诸心,上契中道,下合机宜,是名修多罗。 了义者,决定辞也,佛随人而施,方便说者为不了义,佛如实说法,称性而谈,是第一了义,于此极究竟处,无所谓两可,不假方便,亦无渐次,故云了义,其实了亦属义,义即非了,说了义者,名而已矣。 经,常道也,以文字般若言,经乃贯义,契义,法义,约实相般若言,经乃众生具足之佛性,圣凡不二之毗卢遮那也。经固由佛说,经已先佛而有,佛固由经出,经必因佛而明,经义若二,其实则一也。 此经与他经特异处,即开首先表不二,佛与众生,同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光严住持,清净觉地,原来佛与众生,身心本际是寂灭平等,取相而言,似有所别,而相即非相,觉体无异,随体圆遍,圆满十方,其体也,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其用也。极言生佛平等,直入不二门,非证实相者,乌足以语此。 入者,证也,藏即宝藏,是诸佛众生同具之本源,名法性土,又名常寂光土,惟众生迷暗,有光不能明,有神无由通,即不名入。入者,非出入也。谓智与理冥,楞严经能入圆元,即证入之谓也,但非三昧正受,即无由证入。 三昧,华言正定,正受。正受者,不受也,言不受一切受,名为正受,如见境而惑,随缘而移,受所缘境,入于颠倒,非正受也,此因不定故。若得三昧正定,自不摇惑,不受一切,并不受亦不受,名三昧正受,此即尘沙德用,发于神通大光明藏,根本不失不坏,永远住持,故曰光严住持。 神通者,有译为神变,非世之幻变所化,用以惑众之神通也,乃大光明藏之妙用,虽一切诸佛之所自证,亦一切众生之所同具,故是平等法会。又一念不起时,毕竟清净不动,无佛无众,故曰平等本际,惟随缘而兴,染净不一,故曰随顺。 此经之妙,在直捷顿超,非渐教之分断无明者可比,如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等句,知是即无,何等力量,刹那间放下万缘,立可顿超十他,真百千万劫难遭遇之微妙法也。 上根人参证圆觉,由理观顿悟,中下根人,则由对治而入,同一不可废修。理观时,观即是事,事修时,何尝离理,故知理事不二,惟先后之间,必假方便。 佛说法必先破有,说一切俱非,然后再翻有,说一切俱是,使人不执非,不执是,翻身透过此关,有无俱遣,得大自在。 圆觉经为入佛最有办法之经,如弥勒分,佛层层开示,先断轮回根本,知二障,辨五性,发愿虔修,乃至成佛,切于事修,无不周备,故读金刚经,不如读此经之为易彻了,愿世人多读圆觉经也。 佛未说法前,先入三昧,极言一切须于未开口前会得,会则不必说,不会则讲经听经,亦属无用,今正不得已耳。 此经言修,则有三门,曰顿修渐修圆修是也,亦随各人根器而转。 此经为圆教妙宗,以因地圆,果地亦圆,无分先后,花果同时,以莲华喻法,如妙法莲华经者。 摩诃萨,此言大也,上再加大字,乃言大中之大,惟文殊等法身圆明大士,其德足以当之。 佛说法时,非定在圆觉会上布圆音也,正无一会不圆音,亦无一会非定中说法也,如梵妙香,人人普薰,闻而不知为何香者有之矣,受薰则无异也,惟病鼻者退席。 根本无明云者,非实有一无明为根本也,因一切妄作颠倒,皆依无明而缘起,潜伏根内,似为有根,无明非实有体,幻起幻灭,觉即顿空,凡夫迷之,二乘畏之,菩萨知之,圣人通之,今下手处,宜参之思之,如妄认无明为实有体者,且拿将来。 言皆言同,即表生佛平等,如幻三昧者,言了达于幻,一切境不受,得三昧大用是名正受,总之闻佛说圆觉者,必自证后,乃能悟入,十万人俱,则不仅十二大士矣。 世尊说圆觉,十二大菩萨,同入三昧正定,人每误为定中说法,只见世尊与诸菩萨,同在定中,无声无息,除此十三位外,咸皆不闻不知云,如此议论,宁非可笑。经中明说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则不仅佛与菩萨可知,所言入定者,非木石无知,不见不闻之为定也,必证三昧后,断无明惑,入于不二平等之会,方不被情见所缚。然后通佛所说,互为印证,固不取言说,亦不废言说,非显何种神秘也。又当此法会时,诸众既入三昧平等正受,佛又何必再加告示乎,惟证入有深浅之不同,必予决定,方可流布。 此经在当时是决定,冀其由此深入,在未来是流布,冀后来得有皈依,听者必先有底子,了则自了,不了则虽细加开示,亦复茫然,法华会上,五千退席,岂定以出座为退席耶。凡闻法惊怖,强分高下,以情见测佛旨者,皆退席也,凡学佛而不明根本,不参心地,徒执文字,从考据求者,皆退席也。退席即是盲哑,简言之,背觉合尘,于佛于觉,了无关系耳。定有定相,鬼眼亦见之,小乘定是也,若大乘定,虽天眼亦不能见,惟同证三昧者可见,不能见者,即是退席。 十二菩萨,以文殊为首,根本不能离般若,先悟得根本智,是为正因,悟后方入正修分,故次为普贤,所以表行也,前为知,此为行,合之即知行合一。但法眼不开,惑根不断,宜普照洞明,故次普眼。由体起用而大之,金刚宝藏之体方露,故次金刚藏。惟破相归性,色空不二,根本智仍随识而转,破识即是转智,明相即可见性,故次弥勒。及至性相融通,入于不二,自然断惑证真,慧目清净,故次清净慧。由此法錀无尽,入于微妙,得大自在,威德无上,故次威德自在。惟至微者音,难辨者微,三种微妙法门,或止观,或禅那,先后应有所择,或单修,或齐修,根器各有不同,不当其机,难期精进,故次辨音。因文殊而明般若之体,因普贤至辨音而起般若之用,根本巳明,大事已辨,然而业障未除,欲期障尽明现,应彻了妄相缘起之根,我相为业障之祖,一破一切破,一净一切净,故此净诸业障。我见虽空,尚未空空,微细之我,乃系于法,法见未净,不名普觉,故次普觉。及至人法双忘,方入三昧大光明藏,一身清净,多身至多世界,一一清净,通于百千世界,十方遍满,乃名圆觉,故次圆觉。如是正因正修,入于正觉,盛德巍巍,亚于佛位,贤位中首,故次贤善首。菩萨名号,本以表法,此则合于修行过程,十二菩萨,合德为一,亦表其至德而已。 此经于理证事修,无不周备,约有二门,一曰顿悟于理,文殊而为上首,一曰修证于事,普贤而为上首,上首者,众之首领也。初分为接上上根人,观理而修,悟理即得事证也,后十分为接中根人,未显法身者对治而修,开无量方便门,实则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无分别也。 修多罗契合之意,契机契理故名契经。 罽宾国名在北印度。 佛陀多罗精通三藏为三藏法师,于唐长寿二年来中国。 译此经在神都白马寺译,两卷为法师口授他人笔录者。 婆伽婆佛也。言最清净觉,自觉觉他。觉,满义。 光严重重交光,照耀炳著。 住安住永绝攀缘。 持任持勿失。 不二随顺随顺不二也。 入证入也,息诸分别,智与理冥曰入。 三昧正定正受也,不受一切外缘曰正受,不惑则定矣。 摩诃萨大也,如发大心、修大行、证大道,此指地上菩萨言。 上首领首也。 眷属主伴会合之众,同见同行者。 平等法会此言法性之会,无我无人,故言平等。 二、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他,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文殊问意,为全经纲领,计分三段,一问如何明悟因地法行,故曰愿为说于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二问如何是发心修持,故曰于大乘中发清净心,三问如何除诸禅病,故曰远离诸病,使末世众生不堕邪见,只此数语,巳将圆觉经义大纲提出,为全经清净眼目。 人生难得,此生能闻正法,由此启发觉慧,了达本性,此一大事因缘,永离三界,于一生关系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难与比拟,其机缘之不易得,正如大海中落一细针,入海访求,宁有把握?今不期而得,其喜可知,此或可仿其万一。故必郑重将事,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也,后人轻法,即是于自已不痛切,用功何由得入。谛听者,恒审专一之意,万缘故下,一门深入而听也。 佛言,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此法王,不可专指于佛,一气贯句到方成佛道止,既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其非对佛可知,佛与佛毋庸说法,亦毋庸再成佛。所说者,只对众生,开山第一句,说此无上法王,虽佛全得其用,称为无上法王,而众生亦未失其用,法王仍在,宝藏未启,非谓无宝,一知即启,证入圆觉。荷泽禅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虽名曰门,实无内外,惟染净诸法之所自出,遂名曰门。最初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是修行门一个总办法,不如是,不能永断无明也,无明一断,自然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悉皆流出矣。 圆照者,无功用之照也,照即能照,觉相为所照,能所双忘,方名圆照清净,若有能所,无明未断,不名成佛,此法佛佛道同,无佛不尔,故名皆依,自觉觉他,故名教授菩萨,言此会无二乘人可闻法要,惟菩萨可教授,可领受,不与二乘共也,又名不共法。行者切勿把自己与佛分为两个,应知一切皆如也,经云通达无我法者,是名菩萨。 说无明一段,最为简明畅达,计分五段:一说无明相貌,二说无明非有实体,无生处故,三说破无明之最简捷法,四说本来无无明,五说无明不必定指为无。惟无明与清净,名虽有二,觉则不二,常不动故,究竟圆满遍十方故,似此步步脱卸,破无明于不知不觉,真妙难思议矣。 一、说无明相貌者,以迷人为喻,虽颠倒至四方易处,人却不曾有异,如醉汉,正醉时,不得谓为非人也,及至醒时,了无变更,了无增益,故本体则不变,颠倒则不无,其因地在一执我,认四大假合之体为身,根尘缘合之影为心,二者皆幻,生灭无常。如珠四照,随境而现青黄,青黄忽现忽灭,无从执实,愚者忘珠,执青黄之幻色以为珠。又譬彼病目,翳眼观空,见空中华,不独以空华为实,并忘自眼病翳,转辗妄取生死轮转,故以无明为父爱为母而念念生死为子也。 二、无明非有实体者,极言有则必有体相,即不可捉摸取舍,其非有实体可知,如人有梦,梦中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明明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只此虚空幻化之见,亦是无中生有,就妄见故说有,就实论故说无,今名曰妄,则实,实非有,以无生处故。 三、破无明之简捷法者,在一知字,知即一切都了,顿出生死,更无他法,修行人第一求了生死,不知生死之母是无明,无明之母是执幻,执幻之母是无慧,无慧即失照,失照即不知。此一知字,乃理解事证后之智知,非世间小慧之了知也,故密宗以般若为佛母,又心经言成佛成菩萨,无不依般若而波罗密,舍此而能成佛者,即是魔说,此为正因。 四、说本来无无明者,是在已证知之后:一知万法皆如空华,无明安在。二知空华虚妄,不枉取执,即无轮转。三知身心两空,生死亦幻,无作无受,故无无明。四知无明本性非有,不必定取功用作为起观行照,方得身心空无,即不起照证空,或正颠倒时,其本性原来空寂,即色即空,智者见之,自彻了也。 五、说无明非无与清净不二者,谓无明幻影以及假名依幻说觉,幻自非无,但此无明与清净,名为二物,实自一体。譬如鸣钟,声闻百里者,此钟也,若以手按之,再击则声哑,亦同此钟也,声虽有别,钟不有二,去手则又锽然远送,声闻百里矣,故无明乃暂时声哑,于钟毕竟无损。无明清净二者,同一如来藏所自出,性既虚空不动,无起灭,无知见,又复谁起谁灭,何有能见能知,毕竟不可得,无明亦然,再心境两空,情器交彻,普该一切,遍满十方,如来藏性,本来如斯,不须灭旧添新,灭惑生智,方名究竟也。所言如法界性者,通于一切,即致知格物之意也,知此则山河大地,无一处能离我之如来藏性,即我之藏性遍满法界耳。 此分关系最巨,上上根人一闻于耳,即已彻悟,一知字,已全包括信愿行证在内,正不必另起何种功用矣,但三根普被,于钝根人,亦当顾及,不得不开诸大士之启请,用以嘉惠后学,其实圆觉意义,圆觉相貌,由因达果,佛于此分内,宣说净尽!没些子矣,故当圆观,勿被经转可也。 佛说梦中人,醒时不可得,又说觉者如虚空,明示平等不二,愚人定欲分梦觉为二,若与说不二法,彼又实指梦觉为一,不知非一非异,何可执实,故真见实相者,见一切是幻,见一切法是幻,见觉亦是幻想,无能觉,无所觉,无说者,无闻者,故曰如来无所说,即此无所说,正是觉实相。 皆依圆照清净觉相句,是修证根本法门,无法不尔,无佛不尔,非如此不能永断无明,此即是本起因地,与心经两依字同义。 说无明起因,最为简捷,无非认妄,而认妄之因,只一迷字,惟有开智慧一法门,全经重一知字,知则幻灭,幻灭则证真,妙用尽备于斯。 自如来因地修圆觉者,至本性无故六句,最有力量,为顿根人断生死无上法门,每日至少转念数十次,使之熟极时,随处引文而照,随照而寂,即钝根人,能不惊不怖,时时体念者,亦可顿超一僧祇劫也。 亦不可无知觉性句,此觉性,非对治幻觉之觉,以对治之觉,其觉亦幻,此觉乃不生灭之常性也,故下云无起灭知见故,此句救活偏空断灭人不少。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句内,如字,究竟字,正表了义义,即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不堕邪见句,表舍此即是邪见,非为正因,终不得发大乘清净心也。 此分佛巳将圆觉说完,钝根人,即巳了达毕业,毋庸再启,惟方便未来及中下根者。下更以修法示之,试观上文佛告文殊而称善男子等,一等字,即包括在会同证悟者不少,岂止十二位哉。 右绕向右转绕,以右为顺也。 三匝三圈也,表三宝三德等义。 末世末法时代,即今之世。 堕落也。 五体四肢及头也。 咨询请问也。 谛息心细审。 陀罗尼总持意,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涅槃寂灭义,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也。 菩提空净大觉义,有五:一发心,二伏心,三明心,四出到,五无上。 俱遣言皆不取也。 三、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普贤问意有二:一佛对文殊所说,系上上顿根人,一闻即悟,但中根不会,不应以空说空,以幻修幻矣,既幻性尽灭,则是无心,又复谁为修行,谁知是幻,而谁又能修证是幻耶;二众生既不修行,常居生死幻化之中,则此幻境妄心,云何能解脱乎。此皆代表众生启问也。 如幻三昧者,言通达实相,了知身心皆幻,本觉真如,不变不动,如镜受影,影有来去,镜体不动,故名三昧正受。 佛开首说一句,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即言一切幻化,皆从圆觉妙心自生,圆觉妙心者,常性也,不有常性,何来幻化,不有洪水,何来波涛,从知水波不二,觉幻亦不二矣,不可实执为二。由此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再进而觉幻之幻,亦名为幻,所自称为有觉无觉,仍在幻中,是故觉不觉都是幻,幻故可灭,而圆觉性,则无变动也。 幻觉者,依幻说觉之觉也,非真体之觉也,对治于幻,此觉仍是幻心,故亦名幻,以仍在生灭地,非不生不灭之真觉,是以识心尽而常性始露。 应当二字,乃郑重劝诚之辞,所谓如来决定境界,不应稍有犹豫也。 离幻之法有四:一离幻境,二离幻心,三离离幻之心,四遣离离之离。即是一离妄,二离觉,三遣离,四遣遣,至此离无所离,遣无所遣,斯名幻灭清净,譬如火焚木,木尽尚有火,火尽尚有灰,灰尽尚有烟,必至烟亦灭尽,方是焚尽,然而空气居中,俨然不动,若谓常性真觉亦灭,则入于断灭矣。 众生情见,每从分别成为二见,入于修行,复有垢净二见,牢不可破,转成为病,譬如牟尼宝珠,上有尘垢,自宜去之,以垢与珠,为是二物,有体相可分合者。若珠照物,现种种色,此色正是秽垢,试问如何去法。常住宝性者,珠也,幻心所显之垢者,珠中所映之色也,此垢与珠上之尘垢不同,非有体相,非可分合,非可拂拭而去之。故去珠垢,在一拂字,去心垢,在一知字,全部经义,关键在此二字。文殊分中,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此分中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两知字,遥遥相对,不是二法,此知字,包括一切信愿行证功夫,非到证知,不能了知。凡一切经,等于物品清单,某物何类,某物何性,一一阐明,但必见物后,同时对照,方可决定如是。故曰修多罗了义经,行者应先明心地,启发般若,以心印境,以经印心,了知一切是幻,此即是去垢无上简捷法门,故曰在一知字。众生正苦在不自知耳。又知有三:曰解知,行知,证知,此知字乃觉后之证知也。 珠上尘垢,非一拂可净,必假种种方便,有迟速难易渐次之分,至于心垢,只要了知是幻可矣,知即是灭,如珠中之影,知其虚妄不实即可矣,不必定取无影方为净也。盖有影固无损于珠,无影亦无益于珠,觉性虽起无明,于觉性丝毫无损,惟在知与不知,知之谓知之,不知谓不知,无有多知少知或半知者,既无多少之别,则其无方便无渐次可知,故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此微妙法门,一语破的,诚天地间之至文,几身修到而闻正法,福德因缘,宁可思议哉。 或问曰,知幻即离,谨闻命矣,然吾知幻后,有时幻仍现前,打扫不去,则又未尝能离矣,又奈何,曰此习气也,我再伸论之。 珠上尘垢,尚有体相,拂拭之法,为假方便渐次,以是二物故,垢之来也,有所自也,其去也,亦可见也,且垢去后,无因不易再染矣,此则不然,无明之起,不见其生处,以无生处故,无明之灭,不见其灭处,以本不生即无灭故,但随去即又随来,非同珠垢,除下尚有垢在可比也。行者应先知其根本,如知一切是幻,自不坚固执持,逐渐放下,惟习成养成,非旦夕可除,其力未充故,譬如病人昏迷而苏,虽已觉苏,自尚无力起行,虽无力起行,决不再入昏迷也,汝今知幻而习气常来,于习气正来时,汝之知幻觉性,曾有所退失否,如无退失,此即根本已得,习气未除,只要常常凛觉,时时提照,则般若力强,习气方可扫荡。此经但言根本,以根本故,不假方便,以习气故,遂立渐次,经云,理属顿悟,事属渐除,然为方便初修人说,至巳彻悟人,一点即破,理事双融,一了百了。此一知字,巳尽六度万行之妙,非劣慧者所知,汝但先问根本知不知,暂莫管习气净不净,只要知,知后除习气,方有办法,由办法中,日长圣胎,了诸法性,力量一日大一日,习气自然一日少一日,入于不觉之化境矣。 离幻即觉云者,极言无明与觉不两立也,如室内皆暗,开灯即明,明与暗不两立也,若谓明有次第,无明可一分一分破者,乃渐教分断无明法,非了义经也。 儒家说有,释氏说空,有者有仁义,非并贪欲而有之,空者空幻境,非并道德而空之,儒家立善不立恶,尚在对待中,释氏一切不立,一切不废,故以一幻字了之。 应当二字,乃郑重劝诫,言决定如是,除离幻外,别无他法也,惟应则尚有应与不应之相对,行者当知此病后用药法,若知本来不病,原本是幻,无应不应离不离也。 文殊言悟理,不可定执谓非事修,惟做前一段功夫,使大事先明也,普贤说事修,又何尝废理,悟后尚有一如丧考妣在,所以除习气也。文殊实是开门第一关,开门时,绝无方便商量,开门后,一切整理打扫,必假方便。佛告普贤一总法门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以下九菩萨所问者,皆本此两句去做。 如是乃能等字,亦决定辞也,以众生病在自疑不决耳,故曰如来决定境界。 此分修法,只是起慧观,即是照见五蕴皆空,以五蕴包括根尘能所一切在内,故是圆顿修法。 钻以物钻木取火也。 幻虚妄之影。 断灭即死执之偏空也,误为一切不可得即一切虚无,今之厌世自杀一流者是。 建立所自生也。 四、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圆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普眼问意,在求法眼洞明,盖法眼不明,不能入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说三昧,心生迷闷,不能悟证圆觉境界,前所闻者为理,理虽顿悟,事属渐修,但如何而可观照真妄,起思慧耶,又如何而可安住胜境,得大把持,起修慧耶,又众生未悟,果如何方便而可使之一体开悟成佛耶,此普眼启问之总意也。 佛开首即云,修行渐次,乃属假说种种方便。新学指入手伊始时,别无他法,只一正念离幻为起行之本。正念非是无念,无虚妄分别念也,若无虚妄分别,即是离幻,此无定法,故曰方便。言起慧照破彼幻境,心境双空,成就净觉,以下言正念法。 甲、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即止也,因地为止,果地为定,止于湛寂之地,摄心于一,再观一归何处,而摄一得定之法,禅净密各有法门,玆从咯。 乙、坚持禁戒,禁戒为药,用以除病,众生大病,在不能束缚身心,自生虚妄摇惑,故必以威仪范之,世人执规矩整肃以为威仪,其义未广,不知清净自在,方是威仪,否则不动之木偶,皆名自在大士可乎。禁戒云者,对症施药也,如其人好动,则以静对洽,好固执,则以活泼对治,使人自在净空之境,无能戒,无所戒,心自摄归于一,戒品虽多,统分三聚,一摄律仪,二摄善法,三摄众生,内具戒体,外全戒相,坚持勿失,用助精进。 丙、安处徒众,此指同见同行人也,凡疑谤人不可与共,不可勉强之,他山之助,不可少也。 丁、宴坐静室,此静室有二义,一房舍也,取其外缘少,免其扰乱也;二但有徒众,即非清静矣,惟同见同行人,必不扰我,且可助我昏沉不起。则知静室者,即我自性中之空净室也,心闲则境寂,少欲则心安,诸缘既空,心室自静。 其上各缘,方可一意寻参,恒作是念矣。恒者,一切时一切处也,参即遍观。前为止,此为观,其次第如下: 子、观自身只四大和合,幻化非实。 丑、观自心只六根缘妄,假名为心。 寅、观身心皆幻,一一幻灭,而常性非幻,不假缘生,不假缘灭,常在不变故,又此性如牟尼珠,随类显色,愚者谓珠有色,不知心之缘起,正如珠上所映之色,与圆觉无关,愚者定谓圆觉必特具一自相也。 卯、观垢如珠上之色,了达本无,即是对除,所谓知幻即离也。 辰、观所谓垢者,只是假名,并能说之名,与所对之垢,亦皆不有,证得一切幻,则知毕竟无影像可得。 经此种种慧观,便得十方清净,言一切处清净也,以觉所显发也,即由体起用也。由显心清净句,一气直下至求如是法,亦不迷闷止,洋洋大文,层层开释,无非点明本来二字。众生本来成佛,是佛开第一妙门,发前人之所未发,佛教与其他宗教立场不同,根本即在此。故佛教不得全以宗教目之,其他宗教,每欲人尊彼,而佛教独教人尊自,谓自己是佛,一切众生皆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惟论本来,同是成佛,但众生心不清净,觉性未能圆明。如心清净,则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清净。知系本体不动故,于是四大二十五有清净;知系本体不动故,于是一切法,如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亦一体清净,知系本体不动故,于是一身多身,乃至十方众生,同此清净,知系本体不动故,于是一世界多世界清净,乃至尽虚空圆裹三世,一切清净;知系本体不动故,和合假有故,无自性故,平等故,则此觉性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圆无边际。当知无坏无杂,以觉性无坏无杂故,一切皆无坏无杂,以无坏无杂故,觉性即是本来成就,既本来成就,则本来解脱,用不著法,所以无缚无脱,不必再求,用不著了,所以无生死,无涅槃,不必再生憎爱。持戒毁禁,两无自性,不起敬憎,初学久习,一体平等,相不可得,何来分别。何以故,一切觉故,觉成就故,不入比量故,同虚空故,由此空观,层层推知,众生修习此心,使成圆觉,正同一场戏幕,本无能修所修,能成所成,未修前与已修后,未成就与巳成就,其圆觉寂照,体无二致,若有圆缺,即有坏杂,一人如是,一切皆如是,恒沙佛世界,莫不如是,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是说无起灭,不是说无缚脱,不是说无生死涅槃。由四大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尽属虚相,不即不离,以不即故非有,以不离故非无,众生不即圆觉,亦不离圆觉,正同一梦,梦中非无,梦醒不有,以如梦故,毕竟无起灭,来去,得失,取舍,作止任灭故,亦无能证所证故、并且决定如是,顿修也罢,渐修也罢,思惟住持方便开悟也罢,总之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尽管翻来覆去,终不疑二,故无迷闷,何以故,一切觉故,是名普眼。 此文由浅入深,佛先使以止观行,将心打成一片,恒念身心两幻,皆为幻垢,逼出非幻不灭之常性,以镜为喻,垢尽明现,清净体露,归到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此二句,为下文之总领,反复铺陈如何灭垢法。相者,一切身心诸相也,根尘诸法,十方法界,本体清净,徒因心垢妄执,局碍而不通耳,故次说不能远于幻化之由,其惟证得诸幻,为入清净之根,知幻则影灭,觉明则照净,显发者,妙用起也,由近及远,由内及外,根尘识十八界清净,智由识起,无智亦无得,诸法清净,于是通乎三世,一身多身,一世界多世界,一切平等清净不动,横竖总结一句,无非归到本来二字,言本来觉性成就,是不动,是遍满,是无坏无杂。更由四大之不动,八万四千法门之不动,用以反显觉性之遍满,以觉性遍满法界故,更显根尘四大万法之亦遍满法界,所谓体用不离,互摄互入,一切处皆是也,至此方是觉成就,方同佛境,无可不可,自然不与法缚,不爱涅槃不敬持戒等,何以故,憎爱已断,一切觉故,并且觉亦不著,觉同幻故,既本体圆照寂灭,有何修与成就之可言,从知恒沙诸佛世界,无非一幻化之戏场,不过一乱起乱灭而已。以不可执有,故曰不即,不可谓无,故曰不离,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此两句,将佛一大事因缘,全盘托出,千言万语,佛只要众生明白自己本来成佛,谁教你入梦不醒,醒则一切正如昨梦,从始知两字上参悟,神情之妙,不可思议,毕竟二字,力大无比,毕竟无有少法可得,何以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故。 最后佛说如是二字,接连七个如是,言亦不过如是而已,但如是亦不可得,若死执有个如是者,即道一句看。 此文由空幻身而幻心,再空幻觉而幻空,层层开释,步步引进,使人入于圆觉而不迷闷,不迷闷者,即是清净地。 髓骨髓。 摩尼宝珠至莹净之珠。 映同映照也。 除离也。 裹圆遍也。 无际无边也。 杂间也。 缚缠也。 憎厌恶也。 阿僧祇无量数也。 五、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金刚藏闻意,以为成佛因地法行,及顿渐二门,既闻命矣。但既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起无明耶?既众生本有无明,佛何故又说本来成佛耶?又十方众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如是,一切诸佛,亦当再起无明矣,然则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耶?佛与众生,同本无生,无生之中,若同妄起,则佛与众生,义又何别,故起此三惑而问也。 此问关系信上究竟决定,此中秘妙,义却甚深,非方便开示,无由明悟,佛故许之。 佛先破其三惑,谓情器各界众生,一切不离分别,如始终是非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在情界念念相续,在器界往复循环,无一非依妄建立,皆是轮回,以轮回见,辨此圆觉,连圆觉亦同流转矣,因轮回心亦从圆觉所自出,譬如梦见实物,物亦是梦,又如云动时,当作月动,舟行时,当作岸移,云与舟之动,既是生死轮垢,曾未清净,反疑月岸不动之圆觉,亦同此轮转垢秽,此由于根本未明,故先破之。 次言由此幻翳,妄见空华,非有实体,幻翳若除,不可说言何时再起幻翳,何以故,幻翳与空华,非属相联对待,翳不与华合,华不随翳生,因翳而立妄见,非华实生,二法各不相知,正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今此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原本不动,如月如岸,而无明生死涅槃,不过一幻起幻灭,一迷一悟,究与觉性何关。既以虚空而论,属于世法,以暂有暂无之物,尚不随华起灭,何况湛寂真常之圆觉,本性平等乎。是故果位既不再迷,成佛决不再起无明,众生本来成佛者,如金矿,不得谓为非金,而金杂于砂,不能起用,但砂非本合于金,金亦非销镕而始得,以金本有故,既已成金,开悟成佛,决不重入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变,不应说言如来圆觉本非成就,必待修而后得,与得而再妄等谬见也。 次言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是本来成就,就说不到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轮回非轮回矣,然以声闻境界,未入亲证,法见未除,落于断灭,尚不明此旨,何况众生劣见,以小如萤火之有思惟我见心,测度大如须弥之圆觉境耶。故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再次佛说此有思惟心,都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要用虚妄心,冀有所成就,正同空华求结空果,辗转成妄,徒增巧见,决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也。 再次说到本题决定办法,谓妄见分别,终无实益,只有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即是以智破妄,明心见性,亲证圆觉,即无退转。若以分别心,立此三惑,即属邪见,非为正问,总之此惑,即修后之所知障。 此分正破所知障,以未明金刚藏本体,每起种种妄虑,粗者我见,细者法见,近世人未证圆觉,妄评是非,考据比量,自增我慢,即是此病。盖于将明未明之时,白雪之白,与白鸟之白,似同实异,最易淆乱,此修行中一大关键,不可不知。今当先知本来,再求深入,故偈云,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无非除所知障耳。 此分内疑悔二字,应注意,疑因修而起,悔因疑而生,皆不定之法,极言其惑也。凡修至中途,忽起所知,由自己知见不正而起疑,又无善知识为之决定而生悔,非求佛开示秘密,不能破此迷闷,故曰无遮大悲。 佛正答时,不先破其三惑,只说轮回之根在于何处,即尔自生疑悔之根也,以颠倒妄心,未出轮回,用糊涂眼,辨于圆觉,是自心取自心,非幻而亦幻,反使圆觉性亦随之而糊涂流转,如云与月,舟与岸,谁动谁止,转难分别,其终不能出此轮回也矣,此破其疑悔之根也。 中段文最重要,只说本来不有,只是无明为因,幻想为果,文内如空本无华,非起灭故,金非销有,金性不坏等句,显如来圆觉,本来成就,无杂无坏,有何菩提涅槃轮回非轮回诸妄见耶。但二乘断见,凡夫常见,如何能测,正同萤火烧须弥,空华求空果矣。 次说不应辗转妄想,徒增巧见,成为邪问,只有先断无始无明,则三惑不破自破,此遮说法也,惟钝根人未必能了,当代答曰,众生本来成佛,是言其体,无明是幻垢,体本不坏,垢则不无,体不因垢而坏,明则依旧,以本来不动故,此圣凡之别也。 此经但说平等本际,就根本说,故一切众生皆是佛,非关无明之有无也,至于佛,则金已出矿,不重为矿,断不致再起无明,尔今所问,是以有思惟心,妄测如来境界,故非正问,此表说法也。 翳眼病也。 蒙昧昏蒙也。 遮障碍也。 悔不定之惑也。 销镕化也。 须弥山妙高山也,山顶为叨利天,四腰为四天王天。 六、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云何五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巳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弥勒问意,谓似此决定境界,销诸迷惑,开无畏道眼,得大决定,诚为希有,但此无上知见,系圆悟如来境界,欲使慧目清净,如何先断轮回根本,虽轮回诸相,无取无舍,而各各根性不同,究有几种性别,从假入空,修佛菩提,有几种法门差别,又菩萨如何而可入于尘劳,教化众生,应设几种方便法门,方不落小悲爱见,故须问也。 佛首答以轮回根本,即是恩爱贪欲,胎卵湿化四生,莫不外缘婬欲,内启爱性而立性命,欲因爱生,因也,命因欲有,果也。由于欲境,分有顺逆,因顺逆而立爱憎,造种种业,是故复生三恶道,以为果报,一也。及明善恶,知欲之可厌,爱善而厌恶,取于十善,乐造善业,是故复生人天、以为果报,二也。及至修行,知虽爱取于善,尚非究竟,以此爱取,亦由爱本所滋生,亦当弃之,入于四禅,不知此亦尚非究竟,以不离有为增上善果故,三也。此三种不论胜劣,皆属轮回。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了生死,免轮回,不独应断粗分贪欲,并应除细分爱渴,以爱渴乃法执之微细习气,亦生死之根。 佛再伸说,菩萨变化而为众生,系度众慈悲,欲教化众生,令彼舍爱,自己则非爱为本,不过假诸贪欲,入于生死,游戏三昧,若一切众生,能舍憎爱诸欲,便得开悟,证得清净心,永断轮回矣。读者且道,菩萨发心度生,是不是微细爱渴,曰是,虽然不可无此事,不必有此心,切不可著意,经云,如是度尽无量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再次说众生因贪欲无明,显出五性差别,总不离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入变易生死;二者事障,起诸染心,入分段生死。云何五性: 一者凡夫性,言二障未断,名未成觉者。 二者二乘性,言事障已断,而法见之理障未除,但能悟入声闻缘觉,非菩萨境界也。 三者菩萨性,言能发大愿,伏此二障,悟入菩萨境界,再进而永断二障根本,即证入佛位。 四者不定性,经谓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译文似误,此言巳证知一切众生皆具足圆觉性而未启发也,若逢善知识而皈依之,依彼所示修行法门,便有顿渐之别,如得无上菩提之下修行路,则根无大小,早晚毕竟成佛。 五者阐提性,或外道性,言自己虽勤求圣道,但遇邪师,未得正悟,此邪师之过,非众生咎也。 此谓五性差别,只就性上说,与前分说轮回,用意微有不同。 总之众生因缘不同,遂有差别,菩萨以大悲愿力,入诸世间,示现种种形相,或顺或逆,或布施爱语,或利行同事,无非开发未悟,化令成佛,惟有时亦生厌倦,当提起无始清净愿力,以为策励,行忍辱精进波罗密也。 再次说末世一切众生求圆觉者,当发增上大愿,应自念言,我今求证圆觉,决定不趣二乘外道,但求善知识,依愿修行,具足悲智,渐断诸障,得大解脱,登妙庄严城,佛设种种法门,无非使众生自度,而自度之总诀,曰勤断爱见而已。 无畏决定无疑义。 循环往复流转也。 海广大包容义。 照耀光明也。 奥幽远也。 相续连续不断也。 违逆也。 厌厌恶也。 泛游戏自在。 顿渐迟速利钝之义。 谬误也。 咎过也。 同事四摄之一也,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值遇也。 域地也,意境也。 七、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巳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清净慧问意,谓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不闻,故有细惑,今蒙一一开示,诸疑已尽,身心泰然,得大安稳矣,但由凡夫至佛位,因地既异,则果地圆成,自有差别,应如何圆满证觉,请佛重为宣说,使皆随顺悟入也。 佛首答云,圆觉自性,非性性有,是言圆觉性者,非关前五性轮回差别之性,乃本来具有之性,惟不守自性,随诸五性而起,所谓法身流五道,觉性随差别性而转也。譬如火,是圆觉自性,火之忽而烛照,忽而焚如,忽而烹煮,差别不等,而火之本体圆觉,随缘而转,用虽差别,体则不动,就不动不变之实相而言,火虽现种种幻化,实无取证与取证者,因此无菩萨无众生。何以故,因皆幻化故。幻化若灭,毕竟无取证者矣,况菩萨众生,相对假名,名皆空故,本体平等。无平等者,只因众生颠倒,执幻为实,应除者未除,应灭者未灭,妄计功用而显差别。圭峰大师云,七地已还,皆是梦中修道,必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所谓能断之智慧功用,与所断之无明,同属虚妄,如梦中以药治病得痊,醒后药病两空,故言功用亦妄也。 次说若得如来寂灭,则随顺矣,随言相应,顺言无乖,与体既合,实无寂灭及寂灭者,盖明一切如来同证此本来寂灭之理,与根本随顺相应,则能所双空,以心本无生,不见有寂灭之法,与能寂灭之我,更有何物,灭之令寂,此极言根本不可得,从何处妄分差别,今言差别性者,亦不得已而依妄假说,下列分论如次: 一、凡夫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执我妄想而滋我爱,不觉其念念生灭,分别憎爱,贪著五欲,五欲者,财、色、食、名、睡也,长此沉沦,永不脱离,若遇善知识,教令开悟,施以闻薰,彼则觉性发明而成内薰,始知一生无刻不在迷时,妄想起灭,自性空自劳虑,倘能劳虑永断,心无妄作,则法界自然清净,惟云清净,尚有此净解,净解系缚,不名究竟,亦自成障,因作意于觉,故非自在,此凡夫之觉境也。 二、末入地菩萨一切菩萨,觉知前之净解为碍,而欲断之,此觉复成为见,觉见为碍,致不自在,亦非究竟,此末入地菩萨之觉境也。 三、已入地菩萨凡有照有觉,都是法障,故菩萨常觉不住,此言时时在觉,不再著意于觉照,能所既空,无照与照者,以皆同时空灭故,盖根已断,更无能断所断,如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而佛说法,如标指月,意在标外,若复见月,则知所标,毕竟非月,如来一切开示,无非言诠显理,亦同此无著,毕竟无说无闻,此已入地菩萨之觉境也。 四、如来至如来境界,乃究竟地,智明圆觉,了无分别,以常寂不动故,一切都无所谓,无对待,平等本际,无诸相,诸法空相。根本既明,知一切障碍,亦究竟觉;知得念失念,无非解脱;知成破一如,皆名涅槃;知愚慧假立,通为般若;知菩萨外道,无邪无正,同是菩提;知无明真如,本一境界;知戒定慧与婬怒痴,俱是梵行;知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以诸法无相,犹如虚空,识性既空,烦恼何缚,毕竟解脱,以毕竟解脱故,不问其有性之三乘性人,无性之阐提性人,一齐成佛,并且非造作而成,毕竟本来成就,无凡夫,无菩萨,无如来,本际平等,此如来之觉境也。(观此若无惊怖者,其人即是已成就者) 五、总结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但应如佛所教如下: (一)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妄念,即不攀缘外境而起分别。 (二)于妄心忽起时,亦不制止,只是不理,这不理,正是一念觉转,便销于无形,若加制止,冀求息灭,等于妄上加妄,如欲止响而反扬声也。 (三)于妄想境,不加了知,因一加了知,即入比量分别,现量迷矣。经云:非幻成幻是也。但此系已证圆觉者,方能照顾,知心体本自圆明本觉,何必知上加知。古德诗云:欲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即此意也。 (四)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无了知者,无能知也,能知既无,不必再分辨真实也,言真实者,是分别所得之果,能知既寂,真实即知,既真实即知,谁知真实,不必再加辨别,是在不惑后任之自然而已。 (五)闻是法门,能不惊怪疑怖者,正是决定信解,决定受持,体达分明,坦然合道,此真觉性相貌,无可不可,故曰,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再次,佛说此等人即是佛,已成就一切种智,非过去生供养无量恒沙诸佛菩萨,植众德本者,不能如是,行者当知,此是果地证得后之境,故曰现世即菩萨,能辨于此,即是慧目清净。 此分说由凡夫至佛位,言本体则丝毫不二,本无圣凡之别,但迷悟不同,约迷而说,遂有深浅,觉性和之随顺,便有种种差别,然一切关系全是性上事,离心地法,实无从辨,菩萨岂有外相可表现者哉。今之学者,每多方人之病,曰某也佛,某也魔,不知慧目未开,诸见未净,故不能平心静气耳。 循随也。 耽爱取也。 五欲财、色、食、名、睡五种贪欲。 劳虑烦恼。 标指示。 梵行戒体也。 植下种栽植也。 一切种智佛智也。 入地登地菩萨。 八、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知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问意,谓承佛圆音,如是随顺觉性,令闻者觉心顿得光明,不因修习,已得善利,况勤而行之乎。但众生根器不一,如何使行人渐次而入,开大方便门也。 佛首说无上妙觉,本十方诸佛之所同修同证,本属平等,所谓断除贪爱,智悲双运,一切菩萨,无不如斯,此意无二,但众生根各不同,随顺方便,数属无量,惟总摄约有三门,所谓止观禅定是也。 一、菩萨悟得成佛正因,在先了悟净圆觉性,取静法对治乱动之习,由静而澄清,诸念不起,心合乎静,自见分别觉识,烦劳动扰诸相,此见乃是慧发觉识,由静而发,显现身心客尘,无非虚幻,知幻即离,客尘永灭,自然境空心闲,清虚寂静,喧尘永息,调畅静安,此名寂静轻安,与十方诸佛相通,如镜光无垢,显现诸象,不再迷糊,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华言止,定也,寂静之定相,于染净等境,心皆不妄缘也。 二、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觉知心性根尘,皆因幻化,仍当以幻除幻,即以幻智灭幻无明也,由此随机利他,说法开示,观尘劳幻众,本亦清净,非障非蔽,开明本来,而起幻用,自发同体大悲轻安,由此渐进,至于佛果,菩萨于妙行圆时,幻相永离,所言幻相者,即所观能观诸相也,知所观者是幻境,能观之智,疑若非幻矣,不知能观之智亦幻,能所两幻,皆当弃之,如土长苗,待米谷收成,苗土俱弃,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华言观,慧也,起大用等持,至于胜位,成妙观察智等是也。 三、诸菩萨悟净圆觉,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即幻化之观,寂静之相,同属幻法,不必取之,于无知觉,亦已明达,言已得无知觉之明妙。以身触曰觉,心缘曰知,由此分别而障正见,曰无知觉,明达此义,曰无知觉明,不言知而言明者,因知字或引起分别,近于功用,尚存能所,此但书曰明,正显露灵妙之体,上无顶,下无底,无中边内外东西,言空寂不似太虚,言相用不从缘起,言知见异于分别,言顽碍异于木石,觉不同醒悟之初,明不同日月之类,若谓有寂静空无,已落于邪小,故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概称曰明。直超碍无碍境,即自己之身心受用世界,相处尘域,不异寻常,如器之鸣,声闻于外,其声锽然,何碍于器,何碍于声,未尝离器,亦未尝离声,超脱自在,烦恼无以损,涅槃无以加,两不留碍,故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亦非息动而寂,生灭而灭也,乃本体元来寂灭,故曰内发。至所谓妙觉随顺境界,亦是寂灭,非自己心智所能造作,余人外识所可见,故曰自他身心皆所不及。众生寿命,同一幻想浮云,了无留碍,故曰轻安,此方便者名曰禅那,华言静虑,静则不动,虑非无记,灵虚自在,不落断灭,非上上根人,不能顿超,盖前二尚不离法,有法固碍,非法亦碍,永超碍无碍境,则人法双空,入于大寂灭海,此佛法最究竟处,蔑以加矣。 次说此三法门,乃求证圆觉者,最亲切法门,十方如来,皆由是证得,十方菩萨不论门之异同,亦无不依此三门证入,于何时圆证,即何时成就圆觉,此中功德,宁可思议。功德较量,即以圣道教化百千万亿果地罗汉,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怯门,一刹那时之修习。由此可知究竟与不究竟,取相与求心,不可以道理计矣,故舍般若一门,心地一法,自证一道,而能成佛者,无有是处。今之赖法求师,忘却自性威德,而求自在者,直是魔见魔行,定非佛子。 此分第一段说修法,本无二致,徒因根器不同,方便不一,总约不过三门。第二段说止,言第一下手处,不外息此狂心,取静为对治,所以证得大圆镜智之体。第三段说观,起大悲方便之用,所以证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之成就。第四段说禅那,正表体用一如,证得法界体性智,转九识为按摩罗也,此言白净。第五段总结。但此工夫,在修时却是千山万水,然而成就间只一刹那,如何成就,曰悟净圆觉后,入正修而已,然于未修证人,安足与语此。 圆音佛说法曰圆音,言应机而施,人人皆可领悟,法音无不圆满也。 佛国觉性也。 游戏方便自在也。 摄收也。 客尘暂时之尘劳污染也,与尘域同意。 奢摩他止也,寂静义。 三摩钵提观也,又云等至于等持之中,能至胜位也。 锽金器所出之音也。 禅那由静虑而得定慧,即禅定也。 阿罗汉指声闻。 辟支佛指缘觉。 九、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地。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惭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辩音问意,谓如是法门,甚为希有,第不知有几种修习,单修乎,齐修乎,抑有定法乎,应如何方便再赐开示,令彼一一开悟见实相耶。 佛首锐,论根本原无能修所修,以本体即圆觉清净故,但未觉者,不可不对症下药,即依幻修幻,幻力修习,假定二十五轮,轮为轮宝,有催转义,催除惑业,转入正智,约用言,不离方便之轮,约体言,本具清净之体,故曰清净定轮,此定,非核定义,亦非决定义,乃随缘方便以为究竟义也。 清净者,二十五轮所依之体也,既是清净,何事再修,故知是体,所言修者,除习气耳,此三法中,不拘何法,皆可得止。此二十五种中,任修何种,皆可究竟,故曰定,轮替而修,故曰轮,以修少分即少证,齐修即齐证,无不断惑证真也。 此二十五轮,正不得巳而方便说耳,若有人通达了义,一即三,三即一,文虽单分,义则全具、以止中有观,观又不离乎禅定,而禅定又全具止观也,愚人每分为三,智者定之为一,此义即全二十五轮义也。 诸仁今日所修之心中心法,正属齐修圆证,以上座时修奢摩他,下座观照即三摩钵提,而依般若扫荡一切,悟无所得,直证心源,此即禅那,以仗佛力故,修证较速,不必定取此二十五轮也。惟此二十五轮即可反显二十五种根性,证入各各不同,姑就经义一一论之,若依天合三观修,得此更有依据,不可不明。 一、单修奢摩他 由止修入,即单修空观,取极静力,成就觉慧,永断烦恼者。 二、单修三摩钵提 由观修入,即单修假观,观一切皆假,成就清净妙行者。 三、单修禅那 由禅定修入,即单修中观,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直断烦恼者。 四、先修止后修观 由至静心起妙观之用以成就者,即空假复修。 五、先修止后修禅 由至静心证至静性,永断二种生死成就者,即空中复修。 六、先修止中修观后修禅 由静慧力下手,起妙用度生,再了生死者,即空假中俱修。 七、先修止中修禅后修观 由静慧力证清净妙行,再度众生者,即空中假俱修。 八、先修止齐修观与禅 由至静力起,同时断烦恼度生者,即空融于假中而齐修。 九、止观齐修后修禅 由至静起大用,体用双修复断生死者,即空假融中而修。 十、止禅齐修后修观 由至静力入寂灭境,再起幻用者,即假中融于空而修。 十一、先修观后修止 由慧修而得定者,即中空复修。 十二、先修观后修禅 由慧观而证寂灭者,即中假复修。 十三、先修观中修止后修禅 由慧观妙用,作诸幻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者,即中空假俱修。 十四、先修观中修禅后修止 由慧力起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者,即中假空俱修。 自十五以下皆融通而修矣。 十五、先修观齐修止禅 由慧力起无碍作用,同时证得至静寂灭者。 十六、齐修止观后修禅 由以慧力资于至静,后断烦恼者。 十七、齐修禅观后修止 由以慧力直证寂灭,后住清净无作地者。 十八、先修禅后修止 由寂灭力起至静者。 十九、先修禅后修观 由寂灭力起诸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者。 二十、先修禅中修止后修观 由寂灭力安住至静而起慧用者。 二十一、先修禅中修观后修止 由寂灭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入至静者。 二十二、先修禅齐修止观 由寂灭力种种清净,乃住至静而起幻用者。 二十三、齐修禅止后修观 由寂灭力资于至静,乃起幻用者。 二十四、齐修挥观后修止 由寂灭力资于幻用,乃入至静者。 二十五、圆修三种自性清净 由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者,即圆修三观随顺。 此二十五轮正属假定,随机而顺,为未觉者说,与威德分已悟圆觉者不同,谛闲法师用天台三观判此二十五轮,至为精密,谓轮轮必有当机之人。凡从寂静下手者,必是空观,从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观,从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观,修圆观者,以悟静圆觉下手,观观皆圆云云,旨哉斯言。行者勿因此而又生高下之见,以单修齐修皆属方便,实则轮轮皆圆,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次说结取方法,三七日感应相通,取一自决,不可疑悔,疑从贪起,妄分胜劣,不知二十五门,门门可达究竟处。在未入门前为凡,入门至究竟处为圣,圣凡何别,惟凡夫在因位,名曰因地,圣人在果位,名曰果德。成佛不成佛,不在佛,不在法,不在僧,乃在自修,修贵实行,不贵多闻,如佛与阿难,无量劫前,同为听法人,及成佛时,阿难尚为侍者,则但求多闻,不求精进之误也。 当持梵行寂静思惟者,即修戒定慧也,此摄心之初步功夫也。首言戒者,非戒不能定也,是以戒行为第一,能摄心于一即是戒,至了达心性相貌,是具足戒,入不二,是具足戒,以不戒戒,不受法缚为正受,是具足戒,戒为入德之门,非仅守威仪以为戒也。故唯顿觉人,无须受此,并法亦不随顺,言虽正法亦舍之矣。 断除也。 资助也。 梵行戒也。 寂静定也。 思惟慧也。 标记书名也。 结取择取也。 十、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演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加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净诸业障问意,在悟后正修,经云犹如一念,正表悟境,此分已在第九分,可知业障一门,必经过彻悟后,明白根源,于能除业障时,方入正修分,亦必先破无明而除障方有切实办法也,否则纵尽心力,只是盲修瞎练。业有多种,随类而现,如三途之恶业,人天之善业,色界天之不动业,二乘之无漏业,菩萨之二边业,虽有深浅大小不一,但同此成障,迷闷不入。中下根人,不知业之缘起,都由我相,因我相而立四相,法相虽多,法性则一,以业障皆法性上事,诸障若净,则眼目清净,但如何而可使诸障净耶,此净业请问意也。 佛首先开示谓众生之所以不能入清净觉者,原由四相为之障,此我人众生寿者,名四相,实非我体,而妄执为有,成四颠倒,由虚妄体,起虚妄用,二妄相成,立诸妄业,或憎或爱,妄见流转,及至于觉,厌恶欲离,贪著涅槃,此亦妄也,以仍未离生灭四相故。 其不能证入清净觉者,由无始无明为己主宰,自无慧目,动念息念,无一非迷,但与本体真觉,丝毫无关,非可违拒使之不入,而能觉入者,亦非信解行证之功,以觉体非有出入故,觉性严然不动故,众生既以无明为主宰,则身心无一而非无明,坚固执持,终不肯舍,顺逆憎爱,无非滋养无明,助之有力,无明既相续不断,求道何能成就,此其所以为障也。 次说四相: 一曰我相,人初不知有我,如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又如睡著无梦时,皆若无我,及有感触,微加针艾,则知有我,以心有所感觉证取也,即其人于修行证果时,自己能知所证者,为清净涅槃,此亦是我相,盖一能字,巳尽我相矣。 二曰人相,谓众生心悟后,悟所证者,若指对方,即立人相,又离一切我,即是人相,纵其人心已圆悟涅槃,备殚证理,殚者尽也,虽尽一切理,尚未尽所证者,仍是人相,盖一所字,已尽人相矣。 三曰众生相,言心自证悟所不及者,非彼非我,超出人我之外,心仍末忘有所了者,名曰众生相。 四曰寿命相,此言相续不断之义,自觉一切业智所不自见,执如寿命。 此四相总名曰执我而巳。 次总说若心照见一切觉者,无非是相,无非尘垢,由有此心,见前诸觉,能觉所觉,不离尘故,譬如水是本体性,因妄成冰,以智慧热汤销之,汤销冰尽,水性独存,智妄具尽,无有知者,若有微细觉在智在,便是不尽。 次说不能入清净觉之因,一谓末世众生,不了四相,未明根源,虽肯修道,虽勤苦修道,虽经无量劫勤苦修道,终在有为四相中流转,不能成一切圣果,因修道以证涅槃为极果,不知有此涅槃见,即有能证悟之我,所证悟之道,均未离我,妄名成就,即非涅槃。譬如有人,认贼为子,真伪不辨,善恶不分,因爱涅槃,即是爱我,爱根潜伏于内矣。又如生死,亦因爱我而憎,爱根亦潜伏于内矣,今取为涅槃相而不自知,一切处,皆受法缚,末世众生,仅明法身边事,虽得微证,了知根尘假合,觉性湛寂,而法见未尽,设遇诸境,粗相或易抵抗,若遇微细,则不觉移转矣。如人或赞许其法,生大欢喜,便欲济度,人或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可知我相坚执潜伏根内未断,虽修正法,正同末世,虽欲求证,反又取相,故曰正法末世,既正法而又末世者,则末世未尝不可正法矣,是在取相与不取相,无关正法与末世也。 修道不除我相,决不能证入净境,是故二字,决绝之词,无可通融之意。次谓众生说法为病,以未离于法,即成为病,若知我空,则亦不见有毁我者,我亦无此说者,若知有毁我而我又有所说,此则仍未断我,我相未断,四相全在,虽勤精进,反增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次谓众生未了四相,乃欲以如来了义正解为修行,终不成就,盖我见横生,无非分别,以有人我得失故,未得于理,自谓已得,未证于智,自谓已证,心增上慢,成为大妄,若见他人胜进,便生嫉妒,根本皆由我爱未断,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次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不求内悟于心,惟欲多闻增慧,不知徒增我见,于事无益,但当精勤除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于诸境前来,不起贪嗔爱慢谄曲嫉妒等病,自他恩爱,一齐寂灭,如是入于正轨,渐可成就。但须求善知识以为导师,方不堕于邪见,若别有所求,仍不离憎爱,则终不能入清净觉海。但当二字,亦决绝了当之词,海乃汪洋无际义,大自在游戏之地,总之业障粗细,惟存我相,虽臻等觉,亦有余习,不名为净,必理事双融,人法两空,乃称净业。 调御指佛。 养滋长也。 相续无明与憎爱亘薰不断也。 骸骨节。 弦急也。 缓慢也。 摄养调伏。 乖方不合宜也。 殚尽也。 诽谤腹诽口谤也。 愍同悯。 谄取媚也。 曲不平直也。 嫉妒忌刻也,修行中最下之劣性。 十一、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万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普觉问意,谓一切理证事修,即闻命矣,但修时不无禅病,因修至精进时,所知障自然发生,如何而可使心意荡然无著,得大安稳乎。末世众生,离佛既远,邪恶增多,欲发心不堕邪见者,应求何等人,依何等法,除何等病乎,明此三法,是为道眼,由此道眼而成圣道,是真法施,佛故许之也。 佛首说发大心以为正因,求真善知识以为正缘,但所谓正知见人者,必其人自己能心不住相,不著二乘滞寂之境,所谓宁在地狱终不发二乘心也。且其人必具足方便法门,不独方便,并得善巧方便,虽现尘劳,视若贪得,或谋富贵,示有妻子,但心恒清净,不离菩提,因彼动作,实有所为,故作方便,实非贪嗔。华严经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是也。世人执取有相,妄测高深,见果而不明因,则大误矣。至方便度众,别或故示有过,如入诸婬舍等等,为欲引度有过众生,先与同事,以摄其心,再谋教授,独于梵行戒律,仍伸赞叹,但于无过众生,决不引入不律仪,宁自承过,不误他人,如鸠摩罗什法师,自承破戒,而不劝人效之也,盖人我两空,毁誉不计,虽坏行而不著见,不同世见,方为善知识。求如是人,方可使我证入无上菩提,见如是人,应当不惜身命而供养之,今则不但不供养,且从而疑谤之,更阻他人亲近之路,此无他,自己无眼以识之耳,故能识善知识者,其人道眼亦巳不凡矣。 次说彼善知识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所作所为,或顺或逆,皆得自在,而我对之,勿因其清净行而倍加恭敬,亦勿因其过患行而疑谤骄慢,盖菩萨权化,顺逆莫测,当尊之如佛不二,但依法不依行,于我有益,则恒敬之,如夜行险道,恶人执炬,不得以恶故不取其照,此师资之难也,若怕疑谤,便立人我,难以度众矣,故应不惜身命而为供养,况复自贪饮食财帛妻子眷属,而不伸供养耶。善男子,于彼善友能无骄慢而生恶意,则善友自来亲近,得益无量,即能究竟成就大觉,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矣。 次说彼善知识者,所证妙法,若有心病,即不堪为师,心病无量,要不外乎自是,由自是而生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即生心造作也,彼自谓我当著意勤求,种种作为,如造塔修庙,供养佛僧,止息山林,讲经持咒,以为功德,如此证圆觉云云,执此专见,便成大病,彼不知圆觉自性,本体圆明,不因造作而契,毋庸兴心求益,只歇心处,即合圆觉,觉即妄尽,妄尽性自开明,今特意造作,故名为病。二者任病,即任意浮沉也,彼自谓涅槃生死,既是本寂,何必修求,正不必厌恶而求断,亦不必祈慕而勤求,大可随诸法性,一任自然,便是圆觉云云,执此偏见,放任为病,彼不知圆觉性,本体虽寂,非放任所可证得,在未证正觉以前,尚是幻力幻见,未悟以前,正属迷人,如亦善恶不分,无记偏空,则身心放纵,常居幻化,故名为病。三者止病,即止息妄情也,彼自谓烦恼颠倒,起由心念,我若无心止念,不立诸相,妄自无起,故当永息诸念,性自寂然平等,妄止即圆觉矣云云,执此断见,便成为病,彼不知圆觉性,本体灵明,非无非有,非合非止,故前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也,若压止令息,正违觉性,故名为病。四者灭病,即灭除心境也,彼自谓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心为烦恼之本,欲断烦恼,先断身心,诸相皆泯,一切永寂,则觉性之寂相自现云云,执此灭见,便成为病,彼不知圆觉者,非动非静,灵明之体,无实无虚,若住于寂,住即非寂,与理相乖,何能契合,故不可执为实有一寂相而妄求之也,故名为病。总之,作病者,因误解前文幻观中菩萨起行度生等句,遂偏于作用而得病,任病者,因误解前文中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句,遂偏于放任而得病,止病者,因误解前文中静观,取静为行及澄诸念句,遂偏于止息而得病,灭病者,因误解前文中寂观皆云寂灭及断烦恼句,遂偏于止灭而得病,故曰四病。行人先将前四病内自体察,有一于此,即名为病,离则清净矣。此四病,皆起于所知障,在已用功之后,不依教为绳墨,不依师为皈止,天然外道,自意造作,或先由作病而转入他病,或得少为足,但贪单者,执一为圆,此病之起因也。若能不偏执四门,通达无滞,知四门者,法而非病,即非病矣。作不著于作,任运在力充之后,习气自应息灭,用法而不执法,其病自除,非可并法而不取也。如是慧解,即是正观,如别生见解,欲离四病,并除四法,名为邪观。又观于师者,无此四病,方为我师,既得师已,我之自修,亦当如是,故不必定分师与己也。 次说供养善知识之法,如善友肯来亲近,勿因其来教而轻之,自生骄慢,如善友疏我亲彼,则因缘契合有早晚,勿因其远我而恨之,观此顺逆二境,犹如虚空,身心二相,毕竟平等,当起同体大悲,自他不二,则嗔心自息,如此修行,则可以屈节事师,忘躯弘道而亲证圆觉矣。 次说末世众生,不得成道,仍由无始自他憎爱种子,尚末解脱,故当于人则冤亲平等视之,于法则不二随顺视之,并发大心,作是念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众生无尽,我愿无尽,而圆觉者,无分人我,无取觉者,遂无人我四相,如是发大心,则小见自然不立,所谓执住等病,皆由小见而起,心大则广无所系,故大心乃无我之妙诀,亦不堕邪见之妙法,邪见者,偏小执住而已,有一于此,即不普遍,佛说至此,圆觉之精义尽矣。 荡然扫荡清挣也。 隐伏虽有而人不见也。 炽盛也。 抟取食。 十二、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圆觉问意,谓佛说至此,种种方便,至矣尽矣,吾辈今得修佛,巳得开悟,进修自易,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见诸净观法门,不知所择,究从何法先下手加行乎。若无决定,则心无安处矣,愿再赐广大开示,以臻圆满。 佛首说无所谓正法像法末法,众生具大乘性者,皆可修入,先正信佛所已说之秘密大圆觉心,种种修法,随机思察自己之根性,于无他事因缘时,即可设立道场,约会伴侣,立一期限,克志加功,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就事因缘,择定一期,于其时,身心内外净洁,如佛在时,当正思惟,若在佛灭后,则立形像,同一心存目想,生正忆念,如佛来住,引心入观,自性真身,与佛同一常住不灭,并庄严道场,悬诸幢幡,三七日内,稽首十方诸佛,恭敬称名,请佛赐加护持,为我证盟,我今悔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如是诚求,过三七日,自得身心泰然,感应道交,摄念归一,打成一片矣,此即善境界也。若其时适逢夏首自咨时,则不必定取声闻乘修法,拜住持和尚,合和徒众而行,可迳于佛前陈词,谓我某甲,求入如来地,修寂灭行,我今以心性为安居,不以形界为安居,故圆觉即我伽蓝,根尘无染,身心安居,所缘即寂,内性平等,涅槃自性,本无系属,于三月内,愿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安居觉海,念念无闻,不依声闻小法而求无上妙觉,故不系徒众云云,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若道场已满,而小乘夏限未终,亦不必定取小法继续再修,可随意他往而无碍矣,故末世修行人,求菩萨道者,非彼所应闻之小乘境界,终不可取,以修证者异也。 次说众生修三观法,谓修止者,从观空入,亦如前之安居,先取至静,不起思念,至静极时,便圆觉显现,由一身觉,通至一世界,其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无不悉知,如是通至百千世界,无不遍知,但非彼所应闻之小乘境界,终不可取,以修证者异也。若诸众生修观者,从幻观入,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皆以大悲为本,种种法门,勤苦渐修,证得三昧,即起度生大用,前为证体,此为功用,自能薰习成种,广发大愿,但非彼所应闻之小乘境界,终不可取,以修正者异也。若诸众生,修禅定者,从中观入,先取数门,此即数息六妙门等,调息静心,了了觉如,心中生住异灭等相,头头是道,由宴坐照觉起,乃至四威仪中,无不分明了知,渐进而通于百千世界,即一滴之雨,犹如目睹,其得受用如是,但非彼所应闻之小乘境界,终不可取,以修证者异也。以上即为初修三观方便,若众生能一一遍修,勤行精进,是人即是现世如来,若末世钝根,所修不成,则由往昔业障所覆,此业障者,即憎爱嫉妒谄曲卑下诸心,当勤忏悔,希望断除,力图向上,于此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只要心不放逸,渐次深入,自得印证,所谓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矣。 此分表修行人,只要发心,即生定可成就,若信愿不坚,佛亦无法度之也。 除此三法,终不能成就大觉,凡多闻或解义者,徒取文字,终难证入。 钝根人,先除粗分习气,为入门之初步。一憎爱二见,为自心最厚之根本障;二嫉妒,为对人之恶习;三谄曲,谄者心必浮活,行必卑劣,曲者心不平直,行则迂细,于人我见,计较深刻,必不能发大心,此习不除,则大门不开,欲求登堂入室,不亦难哉。 此观不成,更习他观者,言观空假中也,行者惟怕不观,观则无有不成,此即起用,故未修前,发心难,既修后,起大悲心难,发大悲心后,得方便难,惟有般若,可以大之圆之。故此分为圆觉菩萨说,无可再说矣,观止矣。 饶富足也。 伽蓝道场也。 幡幢幡。 华华幔。 摄念收万念归空寂也。 出丘乞士也。 比丘尼女尼也。 优婆塞近事男亲近比丘者。 优婆夷近事女亲近女尼者,此四众皆名曰僧,僧者众也,非专指比丘也,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皆平等也。 踞居处意。 钝根泥于小法不合大乘法器者。 十三、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汝善男子,当护末世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又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贤善首问意,谓如是不思议事,至此直已无可言说,但不废假名,使后人亦得依据奉持,功德性空,但护持流布,自不可少,无为不离有为,不住有为,斯真无为,功德名字,立亦无碍也,佛故许之。 佛首说一不空,谓如来无所说,此即是说,一说即是多说,一佛即是万亿恒沙佛,岂但佛而已哉,生佛平等,三世如来,无不同体,约文字经,则系释迦世尊所说,与余佛何关,约法身圆觉言,则凡具佛性者,皆同此守护,由菩萨成佛,由发心至觉位,因地法行,亦必依此为据,诸经十二部,穷源彻理,终不离此正法眼藏,向上直指,只一只眼,故曰清净眼目。依体言,是经乃圆顿密藏,故曰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依用言,是经为顿教大乘,契机了义,令圆觉三味秘密之主,大日经称秘密主是也。欲证如来地,其境界如何,惟此经决定之,欲证如来不变之藏,而起差别之相,亦惟此经了之,悟此即是奉持。是经乃证后相通相印之经,惟佛与佛,乃能证知,凡显种种无明贪爱之境,如来称性而谈,无不穷尽,若诸菩萨依此修行,渐至佛位,即末世众生,或非顿根者,亦无不摄受,如大海不让小流,下至蚊虻,饮此法水,无不解脱。虽七宝布施一满三千大千世界,不如闻此经典一句义,虽教化百恒沙众生成罗汉果,不如宣说此经半偈,若复有人,得闻此经,信心不逆,当知是人已尽恒沙佛所种诸善根,不得更以初学论,说三大阿僧祇劫也。 次说汝等善男子,当于末世时,护念此修行者,勿令魔扰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也,言必示以正法,令其人勿起生死见而起魔障,或横生所知见而成外道,因地不正,果地无得,必至恼乱而自退屈,可知灵山一会,至今确然未散,今日圆觉道场客,正是当年会上人,勉旃。 尔时便有无数金刚眷属同发心守护此修行人,此言金刚乃坚固义,具坚利明之三德,凡能持此决定大乘者,其人即已金刚成就,无灾障者,无五障也,无疫病者,无四相四病也,财宝丰足者,得道而肥也,常不乏少者,妙门无量也,永无退转,即是晨夕守护也,修行人既有诸佛菩萨之所护念,自得金刚力士为彼守护,不必定分人我耳,故下有大梵天,二十八天,护国四天王,及十万大力鬼王等,同此发心也,如是圆满广大最胜之经,蒙佛开说,九界众生,有不皆大欢喜而信受奉行者乎。 信受不奉行,非真信受,以奉行即是信受也,信佛者此,受于佛者亦此,而我奉行者亦此,感应道交,是真信受奉行者,但此指何物乎,能离佛离经一反观乎,偏不明此物者,不名大欢喜也。 流布传于后世也。 眼目正法眼也。 蚊虻蚊虫也。 偈梵文例以四句为一偈,言一行也,半句即二句,为半行也,非另有四句偈也。 尼蓝婆金刚名,其义未详。 吉槃荼食人精血之鬼王。 一由旬十余里之广。 十四、 ◎ 总抉 如来说法,所谓圆音者,谓说者应机而施,于法无不圆满周密,闻者无不心领神会,随机而启,得大明悟也。此经说怯,系就最高处落墨,最究竟处下手,先说体,后说用,先言本来,谓众生本来是佛,本来不病,但无始来,不知何时染病。次言病状,次言治病法,再次言药病,以及求医方法,最后仍归到本来,令人证悟自己圆满觉性,如是如是。 初分婆伽婆入三昧正受,见众生清净觉地,本际同一平等圆满,了斯义者,有同见同行之十二上首菩萨,乃至十万人俱,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即此便是圆觉道场矣,正不必再启此一幕幻剧也。然而座中有末彻悟者,悟有深浅者,欲流布于后末世者,不得不再请伸说,说必再三启请,为重法故,于是二字,乃承上启下之词,开示种种法门,而各菩萨之咨询,亦随机而请,先后不紊,说者问者闻者,无不圆合,此其圆音欤。 文殊启请之旨,为修行法门,不外理悟事证,而成佛因地法行,从何下手,如何远离诸病,不堕邪见耶。 佛谓无上法王,即是圆觉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皆由此而得波罗密,此法惟菩萨方可教授,非二乘所明。至于一切如来因地法行,无不依圆照清净觉相而断无明,无明断,方成佛。所谓无明者,非实有体,众人执妄,认幻为真,故有轮转,此名无明,若要顿出生死迷梦,在一知字,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是故作造成,以本性元是空寂,本来不有,所以知觉如幻如虚空。但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都不著,斯是净觉随顺,以因地本虚空故,不动故,无起灭知见故,究竟遍满故,末世众生,依此而修,则不堕邪见,此极言其未病前本来面目也。上上根人一闻于耳,即巳彻悟,但中下根人,于正病时,应如何修乎,既知身心是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幻性若尽,则无有心,谁为修行而永离诸幻,得解脱耶,此普贤问意也。 佛谓一切原是幻,但种种幻化仍从如来圆觉妙心所自出,一切幻法,似有生灭来去,觉心始终不动,只要远离幻境,惟远离之念,亦是幻境,念上之念,无非是幻,要无所离,即除诸幻。然而非断灭也,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觉知,即非断灭,依此而修,乃能永离诸幻,此以觉慧破幻无明之法也,但幻又如何离法,如何下手,如何以事合理,普令圆证乎,此普眼问意也。 佛谓如欲净圆觉心,应当正念,即是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取静室,得良伴,存心思惟,再起三摩钵提,观自身四大之幻,观自心缘影之幻,一切幻灭,而非幻不灭之常性显露,由体起用,先由对治入手,次入无所对,再入无能对,能所两空,幻心影灭,十方清净,根身器界,无不清净。诸法清静,是名实相,由此一身多身清净,一世多世清净。清净者,不动也,遍满也,以不动遍满故,即是无坏无杂,此是巳成就者,已成就故,即不受一切法所拘,其光圆满,无憎无爱,亦无修与成就,恒沙佛世界,亦如空华之乱起灭耳。层层打开,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既知是梦,则生死涅槃,无起灭来去得失取舍等幻相矣,何以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故,今言修者,亦不过如是如是而已,连说七个如是,意味深长,岂可言表。然而众生本来成佛,何以复有无明耶,成佛而有无明者,即今一切如来,异日亦必再有无明矣,应如何启秘密藏,得决定信乎,此金刚藏之问意也。 佛言一切世界之始终生灭,众心之相续取舍,种种都是轮回,以轮回心辨别圆觉,连圆觉性亦同此轮转矣,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不知谁止谁动。汝心未净,以不净心,观佛圆觉,始终糊涂,故生此惑,不知空华虽生灭,空性无坏杂,无明之有无,与觉性无关。众生如金矿含砂,砂销金现,金本来有,不因销而有,不应说本非成就,及既成金,不再转矿,佛故不再起无明矣。以声闻境,尚难测知此意,何况凡夫以思惟心,测不可思议之圆觉乎。故惟先断轮回根本,开大智慧,则一切皆破,若以妄心分别,正同空华结空果,多诸巧见,无有是处。非正问云,此极言圆觉本体不动,非关无明之有无也,然而销金之法究如何,欲断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有几等差别,入世度生,究有几种方便,此无上知见,又如何圆悟,此弥勒请问意也。 佛言一切众生轮回起病之因,只一爱字,由事爱入分段生死,理爱入变易生死,造此六道之业,及知爱不可有,弃爱乐舍,此亦是爱,皆非圣道。至于菩萨,以度生大愿,故入生死,种种方便变化,非贪欲之生死也,末世众生,能舍一切欲爱,自能证清净觉,若论觉性,本无差别,以贪欲故,遂分五性:一凡夫性,二二乘性,三菩萨性,四不定性,五阐提性,如得善友,得闻正法,根无大小,一体成佛,汝等当发大愿,愿住佛圆觉,求善知识,勿值外道,依愿修行,则登大圆觉妙庄严域矣。此极言断爱见即断生死,但究竟如何断爱,还请重宣以明所证得之差别,令之渐入,此清净慧之问意也。 佛言论圆觉性,本体不因五性而有差别。惟性随绿起,假分有五,于实相中,众生菩萨皆是幻化,只因众生迷倒,未除一切幻化,于妄功用中,显此差别耳,众生执我,妄取五欲,五欲者,财、色、食、名、睡也。遇善友开示,即知此生,空自劳虑,此初觉之觉,虽是净解,亦自成障,故不自在,此凡夫之觉境也。菩萨既觉矣,尚有觉见,觉见为碍,亦不自在,此未入地菩萨之觉境也。及至明了,有觉有照,都是障碍,如能常觉不住,能照所照皆寂,如标指月,不复执指,诸碍已灭,此入地菩萨之觉境也。及至圆通不二,游戏自在,了无挂碍,等同虚空,此如来之觉境也。汝等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妄念,于妄念来时,亦不著意息灭,任运自然,不加分别,无分别,则无能知,所知自寂,真实如何,亦可不必再辨耳。闻此法门,能不惊怖,是真觉境,然此等人,已曾供养无量数佛,植众德本,可谓已成就一切种智者矣。此极言妄功用中,显此差别,但因缘不同,随方各异,所修之法,与能修之人,约有几种耶,尚求佛开示方便法,令速证入大圆觉海,此威德自在之问意也。 佛谓一切法,同体平等,不论圣凡,修行法门,无非智悲双运,离相除见,实无有二。若言方便,种种随顺,数则无量,然必先明悟圆觉本性而后可修,即悟后正修是也。约有三种,一者修止,由静极而发慧,念澄觉现,自觉种种尘扰烦动而灭之,内发寂静轻安,如镜明影现,内外交彻,所谓恒沙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恒沙佛也;二者修观,诸菩萨以净觉心,知一切皆是幻化,即以幻除幻,开化幻众,便能内发大悲轻安,而此幻观,随起随弃,如土生苗,苗生米谷,及有收获,苗土皆弃是也;三者修禅定,直证心田,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内发明照,超然无碍,如金器之锽然发音,不相留碍,便得寂灭轻安是也。此三法门,趣入圆觉,最为亲切,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无不依此修证矣,此言修行法之纲领,然此三门究如何修乎,应专修乎,齐修乎,抑有先后方便乎,请再开示,此辨音之问意也。 佛谓论本体,愿无能修所修,惟依幻修幻,约有二十五种定轮,或单或齐,或先或后,或圆修三种。可至诚忏悔,求佛加持,将二十五轮各安标记,随心取一而修,以期专一。此三法,皆属禅定云,此根本已得,大事已明,但习气仍在,此一大关键,为悟后正修之门,习气即是业障,如何而可扫荡净尽耶,此净诸业障之问意也。 佛谓病根只在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微细之法见,仍属是我,如眼中有一粒砂子,即不名净,并且愈勤精进,愈增诸病,粗分之病为谄曲嫉妒,细分之病为妄起所知,故必断我相我见,使一切寂灭,方入清净觉海,但必求善知识云。此分说众生病根,深入骨髓,非以药治之不可,但多药又成为病矣,后末世只知修而不知修时所得之病,则将求何等人,修何等法,除何等病乎,此普觉问意也。 佛谓当求正知见人,所谓正知见者,在其人之意境而不在外相,伊虽游戏自在,示有诸过,却可方便度众,非具慧眼,不能认识,否则失之交臂矣。见如是人,当不惜身命以供养之,不可因其亲我而喜,疏我而怨也,能如是,则可接近得益,而善知识者,先应离作止任灭四病,以此四法,法而非病,在初不可不用,用之过当,则死执不化,复又转为病矣。末世众生,以憎爱二见未净,我相不除,不能解脱,故当发平等大悲心,愿度尽众生使皆成佛,而我不著度生之念,方不堕邪见矣。佛说至此,一切修法,可称周至。但修此三观之前,以何加行为先,使之圆修乎,此圆觉闻意也。 佛谓此可克期决定以修成之,可自立限期,不必依小乘仪轨,自在修习,切不可执取小法,自得圆过,如所修不成,必因夙障,仍当忏悔,除憎爱嫉诸病,心不放舍,渐次求证。此极言欲求圆证,非痛切不可,此生决可成就,但不可取小乘境界,又不是废戒,至此理事双融,觉行巳圆,无可再说矣,观止矣。然假名不可废也,若无名字,后末世众生将何依据而流布乎?此贤善首问意也。 佛谓此经只与修证人道,为入如来地之决定者,非我佛一人所说,乃百千万亿恒河沙佛同此说也,三世如来,同此守护,同此眼目,惟佛与佛,乃能证知。此法统摄群流,九界众生,无不摄受,功德较量,不可比拟,有人信心不逆,虽在末世,其人福慧,已与佛等,故当守护之,以圆功德。佛说至此,一切魔众,尚发心供养,转入大慈,可以入而不如吉槃荼乎。释义竟。 整理者按:此篇前原有“凡例”四条,兹附载于下: 一、此经系王骧陆居士第二次在印心精舍主讲,与初次讲法不同,抉取十二分精义而圆合之,故分十二分,最后复有一总抉,务使读者一目了然。凡经内隐义无不指示详尽,故名圆觉经抉隐。 二、读此经者务当注意圆观二字,不为自己情见所囿则可深入矣。 三、读此经前不必先看讲义,可先将经文读过,参自心所解者其义何若,然后再合参之,必于心地法证得不少。 四、本舍同人多半因修心中心法而明心地,由密入禅归证净土,皆我大愚法师慈悲法施之德。饮水思源,敢忘所自。谨将大师所作解脱歌附印于后。凡证圆觉者必大解脱,以圆觉精义尽在歌内,了义者自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