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解读》
第一讲、禅宗(01)禅为何物
《说文解字》:“禅,祭天也。”
《韻會》:“筑土曰封,除地曰禅。”
“封禅”的本义就是在地上打扫一块干净的地方来,垒土筑台,将心与天地神明相沟通。
祭祀的内容是什么,一是将自己过去所作的善事告之于天地,以表不负天地之重托;二是将有过之事忏悔于天地,以求天地之谅解。
天地之谁?是神吗?对民众来说是神,但对于古圣先贤来说,这个天地就是众生之心,是民众。所以,为普天之下之百姓谋福祉就是替天行道,而为一己私利有损于下百姓,这是违背天道。也正因为这个道理,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
佛家所说的禅,是同一个意思吗?完全相同。
我们“坐禅”就是打扫一块地方并坐下来,一是让身体坐下来,二是让心静下来。身心安静而真心显现,这就是禅。
但一个人坐禅时,虽然身体入坐,但心却不容易安静,各种私心杂念纷至沓来。于是,小乘佛学用了一系列方法来安定心神,后人便将这些方法定义为禅,这是误解。
no | 五停心 | 说明 |
1 | 不净观 | 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 |
2 | 慈悲观 | 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 |
3 | 缘起观 | 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空无自性,以停止愚痴 |
4 | 界分别观 | 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 |
5 | 数息观 | 观察呼吸出入,以得正定,停止散乱之心。 |
禅,就是去除杂念妄想,让妄念入定、真心显现的过程,一旦真心显现,真心所具足的特性就是自性,用之指导我们的行为就是般若智慧。这些事情与是否打坐没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打坐只是禅定的方法之一,不打坐照样可以入定。
大乘之禅宗就是教我们如何不打坐而入禅定的方法。从原理上来说,一个朴实纯粹的人,本身就处于半入定状态,而我们世人自以为聪明,满脑子私心杂念,反而入定困难。
那么,一个纯朴之人的半入定状态,与一个系统学习过禅宗理论并实修之人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自然产生的入定,这种状态禁不起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后者则完全明白入定的原理,具备很强的抗干扰性。修行就是在已经污染的环境下自己澄清自己的过程。
第一章、禅宗(02)现实意义
为什么说一个纯朴之人是处于半禅定状态呢?因为禅定就是心无杂念,对待事情不患得患失,见到一个人不会因其相貌、身体状态等产生过多的好恶问题。这样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心无旁骛,因此可以将事情做得很完美。这样的人在工作上表面看来并不聪明,但往往能善始善终地完成他人所不能完成之事。
这儿小雅不尽想到在日本开发软件的经历。一个日本人,让他今天测试程序,他会认真地将每一个分支都去测试一遍。而同样这个程序,让一个中国的同事去测试,他就马上会“聪明”起来,有些太复杂的部分就会抽取一二个分支没一下就完事,有些很简单的逻辑根本就不去测试,结果中国同事所测试的结束看上去很完美,日本同事却找出了很多bug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德国人不愿意和中国人一起工作的重要原因。
金庸小说中描写了很多这样的聪明与傻笨之人的对比,例如郭靖看上去很傻,然后正是这样的傻劲,学降龙十八掌、双手互搏很快就学会。而对于同样的武功,老顽童做过试验,他教过心机多变的杨过和一点社会经验的小龙女,得到的结论和郭靖、黄蓉相同的结果,那就是心地单纯的郭靖、小龙女一学就会,而聪明无比的黄蓉和杨过却始终学不会。类似打狗棍棒法这类靠虚假动作骗人的武功,黄蓉和杨过却一学就会。
一个社会之中,这样的自以为聪明的人越多,社会就越乱,最后害的一定是自己。所以,当今中国劣质产品越多,不仅害了中国自己人,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贻害全球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这样的现状,几千年来,中国佛教的形象将毁灭殆尽。
因此,佛教的意义,并不是让大家成天口念“阿弥陀佛”,背地里勾心斗角,甚至最近扬州宁国寺三名僧人为了一点利益不均,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架,还有若干法师不断爆料出花边新闻来,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已经混乱到了极点,连寺院也不例外。
对于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隐瞒事实真相,粉饰以往的过错,那么,只能是骗得了一时,最终必将如《天龙八部》中的带头大哥一样身败而名裂,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并引起社会的大动荡。
禅宗的思想恰恰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良药,百姓学禅宗,则民风纯朴,处处是桃花源福地;国家领导人学禅宗,则社会如同春风化雨,国泰民安。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禅宗让人们真正的明心见性致良知。
第一讲、禅宗(03)明心见性
禅宗的核心思想就是明心见性,这个“心”与“性”指的是什么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如果大家将这个关键词搞错了,就会认为禅宗成天参话头、打哑谜,神神鬼鬼不可捉摸。
心,是指真心、本心,与妄心相对。所谓真心、本心就是无私、无我。与无私相对应的是大公,与无我相对应的众生。因此,真心、本心,能够代表“我”的是去除自私的那个无私之心、大公之心,为众生作贡献之心,同时引申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出来,这就有了仁、义、礼、智。
佛家倡导慈悲为本,正是基于这一本心、真心,从仁、义、礼、智为基点而抒发出来的大智慧,以此而导出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前三者都是不为私利而利益众生,但利益众生并不容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私心杂念。为防止自己彻底扫除私心杂念,所以需要后三者来增强信心和毅力,最终达到圆满的程度。
真心是非物质的,也非意识的,佛家称之为“空”,它是万物之本源,也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与之相对的就是万事万物,我们众生通过眼、耳、鼻、舌、身来与之接触,分别表示为色、声、香、味、触,以“色”来统称,这是五蕴(也叫五阴)之首,由色而导致受、想、行、识。
一切以五蕴之色所形成的肉身为“我”,以私利为出发点导致的认识判断都是妄心。世欲之人一言一行都是被妄心所控制,因而迷惑了真心,因此需要学习佛家思想来去除迷妄之心,让真心、自性发挥出作用出来,这就是般若智慧。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个没有私心杂念之人,看上去并不聪明机灵,还经常吃亏上当,然而成就大事者却往往是这样的人。雷锋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只凭他没有私心杂念,同样做出了让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陈景润没有私心杂念,一门心事研究数学,终于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作出了很大的成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然后,许多人开一个小公司,在商品上弄虚作假,靠营销欺骗为主,可以占一时的昧心钱,但这样的公司是注定成不了气候的。而象马云这样的大企业家,不会因为眼前的得失而计较,一定是心向众生,让大家得到实惠,这才是真正的明道之人。比尔盖茨所推出的操作系统,让无数的电脑用户得到了方便,所以他才能成就大事业。
因此,明心见性就是心向众生,不计较个人得失。众生得益就是我的快乐,众生之心就是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常、乐、我、净之涅槃四德。学习《坛经》就是一切从真心自性出发,抓住自性就能通解整个《坛经》,甚至整个佛家思想。
所谓“性”就是特性、特征。真心与自性是同一东西的不同表述。从本体来说称之为真心,从特性来说称之为自性。所以,真心、心、自性、佛性、如来藏等都是不同的称呼而已。
第一讲、禅宗(04)禅宗初成
通常说法,释迦牟尼传法共有五个阶段:
华严时:释迦牟尼悟道之后,首先开讲的是《华严经》,这一惊天动地之说,打破了各种外道之邪说,被称之为“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宝贵”。但因内容庞大而高深,能听懂的人毕竟很少,于是佛陀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讲解。
阿含时:这一段时间主要是讲述了各部《阿含经》,针对根器小、悟性不高之人,从人天福报开始到如何解脱这一部分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简单适用,道理也不是很深奥,而且可以很快见证到成绩。但这些方法毕竟不彻底,于是佛陀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讲解。
方等时:这一部分的经典义理深奥而难懂,涉及到许多哲学的根本,需要上上根器之人方能修学。其中有《解深密经》、《楞伽经》、《楞严经》、《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当然,这段时间也顺便讲解了净土三经,作为添加剂,让人在看不懂时看一些轻松的内容。
般若时:方等之经讲的是原理,古奥难懂,于是第四部分讲的便是具体应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心经》等都是般若部的经典,这一期共讲了22年,是佛学的大乘核心思想。
法华时:这是最后8年总结性的内容,主要是告诉大家,以往小乘也好,大乘也好,都是阶段性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佛。这8年主要讲的是《法华经》,在将要涅槃前的最后几天的一次法会上拈花不语,唯有迦叶微笑示意,这便传下了禅宗心法。随后佛陀来到双树之间,在最后三天又讲了《涅槃经》作这成佛的结束。后人又根据佛陀对弟子的一些临终嘱托整理成《佛遗教经》。
从这儿可以看出,禅宗是佛陀最后的大法,也是直指真心之要法。当佛陀拈花时见迦叶微笑,便对大众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大迦叶成了禅宗第一代祖师,阿难是佛陀亲定的第二代祖师,阿难在去世时召集了佛陀亲自度化的500罗汉,从中选出了商那和修作为第三代祖师。
从第四代祖师开始,佛陀已经去世百年以上,佛陀亲自度化过的接班人已经不可能再有,于是寻找合适的传承人成了历代祖师的第一要务。当传到10代以后,寻找接班人的事便越来越困难,很多场合需要到外道中找有根器之人,有的甚至不远数千里之外去寻找,还要经历一些凶险的大辩论。
当20代祖师过后,西域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就这样又苦苦撑持到第27代祖师时,便对下一任继承者达摩祖师说,你要到震旦国去寻找,那儿将成就禅宗并生根发芽。于是达摩大师便成了西天第28代祖师,东土第一代祖师。禅宗28祖心法释迦牟尼 |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1 | 迦叶 |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
2 | 阿难 |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
3 | 商那和修 |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
4 | 优波鞠多 |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
5 | 提多迦 |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
6 | 弥遮迦 |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
7 | 婆须蜜 |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
8 | 佛陀难提 |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
9 | 伏驮蜜 |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
10 | 胁 |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
11 | 富那夜奢 |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
12 | 马鸣 |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
13 | 迦毗摩罗 |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
14 | 龙树 |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
15 | 迦那提婆 |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
16 | 罗睺罗多 |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
17 | 僧伽难提 | 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
18 | 伽耶舍多 |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
19 | 鸠摩罗多 |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
20 | 阇夜多 |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
21 | 婆修盘头 |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
22 | 摩拏罗 |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
23 | 鹤勒那 |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
24 | 师子 |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
25 | 婆舍斯多 |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
26 | 不如密多 |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
27 | 般若多罗 |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
28 | 菩提达磨 |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
从西天28祖的心法来看,只要抓住“法由心生,不执于相”便可通解所有问题,这就是“涅槃妙心”。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需要文字,而是告诉我们,文字只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工具,不可执着于文字之相。
第一讲、禅宗(05)东土禅宗
初祖达摩当初以《楞伽经》教导弟子。因为龙树尊者在唯识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禅宗的西土后14祖师无一不受其影响,到达摩时西土之唯识之花已经凋零,达摩不得己而东来。但唯识学相当于现代尖端科技,没有一定的广博知识和甚深悟性是不能理解的。
二祖慧可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虽然曾修学过儒、道两家,博闻强记但悟性不足,才改学佛学。见达摩不收便立雪断臂,达摩无奈而传之。慧可虽然无所发展,但却乱世之中幸运地得到了高徒僧璨,可惜《楞伽经》的精华没有能传承下来。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罪于二祖,因为他正处于周武宗灭佛时代,大批寺院被毁,人员逃避。但是坏事的同时也是好事,因为只有精英才保留下来,这才让他轻易得到接班人。
三祖僧璨开始充分理解了《法华经》要义,在三乘合一乘的宗旨下,倡导顿悟成佛之说。在传道方面 作了大胆革新,主要有四点:一、一改以往高层说法,而趋向平民;二、寺院不建在闹市而改建在山林;变居住无常之头陀苦行为设坛讲法;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
四祖道信,26岁便接过了禅宗衣钵,可谓天纵少年,多次被李世民所邀请,并被赐于紫衣。由此可见禅宗开始人才倍出。因道信出类拔萃,加上他从小的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对道家、易经、中医无不精通。仅凭医术就挽救了一场可怕的瘟役而受到皇帝嘉奖。在禅宗方面深入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始以金刚经为内部高级教程,倡导心净则佛土净,对各宗派无不兼容并济,对玄奘法师的法相宗也不无帮助。
五祖弘忍接位则时间不多,发展也有限。如果不是因为六祖光环,基本上没有太大建树。慧能的思想体系大半是继承了四祖道信的内容,并以《坛经》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禅宗思想,将整个佛教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将复杂难懂的佛学变成了人性可及、生活可及,同时还完美发展了印度佛教思想。当然,《坛经》决非慧能一人所作,既有四祖道信的基本构架,又有慧能弟子的补充和完善。
“不立文字”的禅宗终于立下了文字,禅宗也发展到了鼎盛暑期。有人说,真正的禅宗应该从慧能之《坛经》开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坛经》真正告诉我们如何直指一心、顿悟成佛的方法,完全可以抛弃浩瀚如烟的佛经,而只此一本精读即可。
后人不认真学习《坛经》,误将“德山棒,临济喝”等一些参话头之个案当作禅宗之方法,这实在是歪曲了禅宗本义。要想真正明白禅宗思想,必须要认真阅读《坛经》。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坛经》共有4个版本,都是后代禅师整理过的,虽然主题上是慧能的思想,但文字的细节出入很大。我们当前所用的通行版是元代僧人宗宝改编,原名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共十品,文字流畅,结构严谨,也是4个版本中文字最多的一个。
第二个版本是由慧能弟子法海记录整理,不分品目,一卷共57节,通常称之为“法海本”,全名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文字约为“宗宝本”的一半左右。因这个版本与后期发现的珍藏在敦煌石窟的手抄本几乎相同,所以又称“敦煌本”。
第三个版本是晚唐僧人惠昕改编,由南宋晃子健翻刻于蕲州,随后流传于日本京都的兴圣寺,所以称之为“惠昕本”或“兴圣寺本”共二卷十一品,在日本流传很广。
第四个版本为北宋僧人契高改编,共一卷十品,主要流传于曹溪宗,所以称之为“曹溪原本”或“契嵩本”,全名为《六祖大师法宝经曹溪原本》。这二版本的文字数介于前二本之间。
第二讲、行品(01)慧能求师
“行由品”通过慧能大师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学佛无须念佛、无须打坐,无需渊博的知识和文凭,只要回归朴实、纯朴的真心、本性就是佛的行为。即使象慧能这样不识字的人,同样可以直了成佛。我们学习之人要始终把握好这个主题。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慧能行由,得法事意。”
(善知识:这是对在家修行的居士之敬语。)
这是用倒序的方法来描述的,这时,慧能已经被大家所认可为五祖的衣钵传人,并被居士和僧人请求开示佛法。慧能在法会中开宗明义点出了禅宗之根本“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十六个字将贯穿于整个《坛经》。
当时,慧能大师住在韶州曹溪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与随从一起进山,请大师到韶州城中大梵寺讲经堂,为大家开启成佛的因缘和方法。慧能大师接受了邀请并登台就座,韦刺史及官僚共20余人,儒家学士30余人,和尚居士共一千多人。大家同时向大师致礼参拜,希望能听到大师的佛法要旨。
慧能大师告诉大家:“尊敬的听众们!大家每个人本来具有,使你们觉悟的佛性,本来就非常清净。只要好好地使用它,就可以直了成佛。尊敬的听众们,且听我慧能是怎样的经历行由,又如何得到佛法的事情经过,大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
(本贯范阳:法海本为:本官范阳,原本在范阳为官。贯:籍贯,该版本指箱梁贯范阳。)
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
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辞违:也作猎獠,以捕鱼打猎为生,与佛家不杀生相违背。)
慧能说,我严厉的父亲本来在范阳为官,因贬官流放到了岭南,成为新州的普通百姓。不幸的是慧能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只好移居南海郡,与母亲孤儿寡母十分艰辛贫乏地渡日,我每天去集市上卖柴为生。有一天,有一位顾客让我将柴送到客栈,客人值钱受柴之后,忽然,慧能听到另有一客念经。慧能一听,心下马上就明白开悟,于是问他:“您念的是什么经?”
客回答说:“金刚经”。
慧能又问:“此经从何而来?”
客人告诉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儿有一位五祖弘忍大师教化,有一千多门人。我在那儿拜师不佛,得到这部佛经。大师经常劝僧俗们,只要受持念诵这本《金刚经》就能认识自己的真心自性,直了成佛。”
慧能听说之后明白,这是前世种下的姻缘。承蒙一位客人好心,取十两银子资助慧能充当老母的衣粮,教慧能立即去黄梅拜弘忍为师。慧能安顿好母亲就立即动身,不到一月便赶到了黄梅。
文章通过诵经之人转述五祖弘忍的一句话“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这与一字不识的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相对应,突出了《金刚经》的作用,同时证明了禅宗并非高大上,而是通俗易懂。
“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究竟是闻听哪一句话,文中并没有交代。这儿所说的“开悟”是明心见性吗?既然明心见性了,为什么还要去求师?原来,一个纯朴之人,真心自性原本就是半开悟状态,当一听到《金刚经》的经语时,只是起到一个印证、确认的作用,感觉上就象突然明白一样。这样的开悟还不是很坚固,当遇到生活中复杂情感的纠葛时,还会迷惘,所以慧能仍需继续求学。
“即见自性”就能“直了成佛”吗?许多人误会了其中的意思,以为一明心见性就成佛了。这和“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相同,弘忍大师的意思是一见性就马上可以成就佛性,并用这个佛性来指导行为。但人的习性和秉性需要慢慢修正,如果不精进加持,则很容易被私心杂念所迷惑,所以,只有得无生法忍时才真正成佛,这是长期而且很艰难之事。
一个孩子搞懂了某类应用题,并不代表以后考试,同样难度的题目不犯错。即使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也会出错。成佛是要达到佛的果位,要保证行为上一直不出错的,所以有很大难度。
第二章、行品(02)弘忍面试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獦獠:也作猎獠,以捕鱼打猎为生,与佛家不杀生相违背。)
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槽厂:养马的小屋。)
弘忍大师的面试题目很普通,“你是哪儿人,来此想学什么?”虽然题目是千篇一律,但答案却是千差万别。孔子有一个叫子张的学生就一点不谦虚地说想要做官发财。从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子张的心里所思以及志向和观点。
慧能的回答是“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不要看他是獦獠,然后并非打猎捕鱼之后代,而是贬官之后,打柴为生,所以生性并无狡诈习性,纯朴善良而有见地。仅此一句就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师父。
作为师父自然不能仅凭这一句就认定其悟性,或许是事先受人指点也未可知,于是,弘忍大师试探他较为激烈的问题,测试他的根性,因此问道:“你是猲獠,生性就与佛性相对,如何能够成佛呢?”
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众生之本心是同一个,所以佛性也完全相同,并无南北之分,更没有猲獠与和尚的不同。所谓猲獠与和尚之不同,那是指身体相貌,而不是本心佛性。”
从这样的回答来看,慧能已经完全达到了明心见性的程度,而且十分彻底。弘忍大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心里自然是欢喜的,本想首肯一番,但见周围人多,就止语不言而让慧能去做一些杂务。但慧能因为是新来的成员,对这儿的情况并不熟悉,于是任性而继续发挥下去,说:“启禀和尚,弟子的心中时常产生一些智慧,这些智慧都不离自性,算作是福德果报的土壤环境。请问和尚让我干一些什么活?”
弘忍心中大喜,但嘴上却平淡地说:“你这猲獠,脑子还很灵活,不要多说,先去马房干些杂活吧。”于是慧能便在马房踏锥劈柴干了8个月。弘忍大师明知道慧能是弟子中悟性最彻底之人,为什么不让他象神秀一样做教授师或更高的职位呢?
其实,这是另一场测试。一个人明白了道理,未必能在行为上也按道理去做。就如同一个人明知道骂人不好,但遇到不公平之事时仍然会骂人一样。弘忍大师想要测试他怀才不遇时的反应,这是高层次的测试。
许多职场的面试也有类似的情形,老板故意在门边上扔一把扫帚在地,两个面试的员工,一个视而不见,一个顺手将扫帚安放于角落。再比如一个博士生到了单位不愿意做基层工作,成天埋怨领导不委以重任,这些都是高分低能之表现。能成大事者必从小事做起。
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
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当前,令人不觉。”
战国时的吴起在魏国聘用不久就夺取了泰国的河西之地,为什么他能在不熟悉的军队里有如此号召力呢?除了他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之外,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甚至在发现一士兵箭疮化脓时,身为三军统帅仍能为士兵用嘴吮吸脓血。这就是佛家所讲的“无我”境界。
释迦牟尼身为王子,什么也不缺,却能出家为僧修苦行,成为万众敬仰的教主之后,仍然与普通僧人一样次第行乞。因此,吴起这种行为在世间罕见,然而在寺院却极其普通。作为一个寺院的方丈主持,却服侍一个扫地僧,这是很平常之事。
慧能原本就是没有地位的樵夫,虽然得到大师的赏识,但并不会因此而产生非分的想法,这才是真正明白佛家精髓之人。为什么许多家庭夫妻争吵不休,大部分都是因为坚执己见,希望对方能按照自己“正确”的办法去做,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一旦不能满足,便产生嗔恚之心。
世间如此,寺院也如此。不要以为寺院是清静之地,这些世间行为就没有了。因此,隔了8个多月之后,弘忍大师找到慧能查看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时告诉慧能,当初之所以没有重用于你,是担心有人心生嫉妒而加害。因为寺院里的人并不是个个都去除了名利之心。
第二讲、行品(03)毕业论文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什么是福田?稻田就是能长出稻子的土壤;麦田就是能长出麦子的土壤。福田就是能产生福报的土壤。弘忍大师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如何求取福田?”他认为世人生死之死为大,因此,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求取福田。有的人多行供养,有的人广施善行,这些都是世俗求取之法,没有明心见性。
那么,明心见性之人如何求取福田呢?我们看一下慧能在初次面试时所说的一句话来分析一下就明白了。慧能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为什么从本心自性所发出的智慧就是福田呢?
原来,世上的善恶很难界定,所谓的善与恶,往往是人们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为定义。例如爱国这一行为,对于这一国的人来说是共同的利益,所以爱国对于这一国的人来说属于善,但如果对于与本国的冲突的国民来说,就变成不善行为。
那么,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呢?当然是有的。我们只要将范围扩大至全人类,那么爱国就不再是善恶之分了,爱整个人类才是善。但是,爱整个人类,对于动物、植物来说就未必是好事了,尤其是人类将自然环境污染后,危及到所有动物、植物之健康。
因此,绝对的善与恶,必须要以众生为范围,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真心、本心、自性。从真心自性所发出的智慧,必然利益众生,这才是绝对的善,反之而行,则成为了绝对之不善。
弘忍大师大概意识到自己寿命将尽,于是嘱咐大家要出离苦海的唯一途径就是明心见性,也希望通过这次考试能真正找出衣钵传人,从而完成自己作为禅宗祖师的使命。同时希望大家不必枉费心机,因为越是用心机,越离自性遥远。真正见性之人,即使在带兵打仗,也能懂得自己所说的自性。
第二讲、行品(04)神秀呈偈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凡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待法。大难大难。”
神秀在寺院里已经取得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教授师地位,因平时的讲课而被大家一致认为是当前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据史籍记载,神秀俗姓李,汴州人,从小遍览经史,精研儒、道之学,博学多闻,后出家为僧,师从弘忍,深得祖师信任,被立为“神秀上座”,负责对众徒之教化。
众人因与神秀差距较大,故放弃这次比试竞选,说明大家的名利之心很重。神秀虽然知道继承人不是争来的,但心底深处还是很放不下,担心自己如果不呈偈,宝座可能入于他人。说明神秀的悟性确实比其他人要高出很多,但仍然没有见性,所以才会处于两难境界。
正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悟道,所以才会对自己的理解缺少自信。如果明心见性之人,则不会考虑太多名誉与得失,既不会担心圣位不保,更不会担心师父不明我心,如儒家所说“人不知而不愠”。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变相:这是佛家俗语,是将文字的意思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普通人容易理解。)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小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从请卢珍作楞伽变相图来说,弘忍大师应该不是只讲《金刚经》,《楞伽经》从达摩祖师开始一直就十分重视。因为这是一本讲心识如何产生的经典之作。神秀对于这两本经典都没有学懂,所以才会不断地用思维来代替自性。
思维和自性是一对矛盾,思维一定有心机,自性一定是正直。用了正直就不会用心机,反之,用了心机就不是出于正直。这就如同一个失眠之人,越是告诫自己不要再想任何东西,头脑中的思维便越是活跃,念头也越来越多,就更不能入睡。
神秀从“是否要写这首偈”开始,到“怎么写”、“写到哪儿”、“如何交给师父”、“师父是否怀疑我的动机”等一系列的问题反复思考,这就是大动心机,这就决定他的偈诗不可能来源于自性。
第二讲、行品(05)弘忍点评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问,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通过与慧能的两次对话,弘忍大师已经深知慧能在悟道方面已经远胜于神秀,但神秀也有自己的强势。一是博览群书,能与各阶层的人打交道;二是讲经说法多年,经验丰富,威信远播。而慧能毕竟不识字,更没有带徒弟的经验。继承人不仅要自己开悟,更要能处理寺院事务,培养下一代。因此,弘忍的主要希望仍然是寄托在神秀身上,甚至连派人通知慧能来答题也没有去做。
但是,弘忍在出题时就已经讲过“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意思是我考的是你自性的觉悟,是直觉。如果你不能马上交卷,这已经就不及格了,何况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你的答案。这样想着,于是就去请卢珍来作楞伽变相之事。这时才看到神秀的偈诗,不禁失望更甚。
为什么会更失望,小雅将在后面对比神秀与慧能两首偈诗时加以分析,此处暂且不表。弘忍大师本打算在壁上作画,见上座之教授师神秀的悟性尚未入门,其他人远不如他,而《楞伽经》、《楞严经》是佛学中的高深理论,之所以作此壁画,是希望大家时时能学习方便。既然神秀也未必能看懂,其他人就更不能理解,还不如现实一点,让一千多后学先达到神秀的程度再说。于是保留了此偈于壁上,并嘱咐大家经常念诵,以修人天福报这样的入门功夫。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凡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其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弘忍问的是偈诗是否是你作的,神秀回答的却是我没有妄求祖位之意,可见,神秀现在所想的仍然是祖位这个名相之上,一旦着眼于名相,就掩盖了自性,所以,弘忍大师不得不对这个唯一的继承人开示,希望他能够重新回到自性这个出发点来。
因为是单独会面,所以,毫不客气地告诉神秀,这首偈并没有见性,获取无上菩提之事是根本不可能。事实上,即使见性,离无上菩提都还有很长的路程,何况还没有见性呢!见性是获得无上菩提的基础。
所谓本性或自性、真心、佛性,它不生不灭,任何时间都可以显现,每一个念头都可以体现,没有任何障碍。只要抓住这个真如实相,你的一切念想、一切行为才是真实的。万境变化尽管让它变化,只要真如本心把握好就是其实质。这才是无上菩提的自性。
弘忍没有说出口的是:“你时时念想的祖位,这是名相,不是实相,不放下穿上私心杂念,就不能开悟,即使你继承了祖位,也不能发扬光大禅宗,也是空欢喜一场而已。”
弘忍讲完这些,还是希望神秀能有所启发而顿悟,但神秀又经过几天的思考,还是没有悟道,这就是世俗之智慧与般若这种智慧的最大区别所在。
第二讲、行品(06)慧能呈偈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慧能曰:“我亦要咏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馀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又过了两天才偶尔听到一童子念诵神秀的这首《无相偈》,于是问及此事原委,并表示自己也要常念此偈。这儿,许多后人认为这是谦虚或托词,因为慧能此时的修为已经远高于此偈。
其实,慧能既不是谦虚,更不是借口,而是真心诚意。慧能的修为比此偈的作者神秀要高,这一点不假。但悟性高不等于不需要继续修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赌徒,在输光了家财之后,明知赌博十分有害,可是,当口袋里稍有宽余之时,仍然忍不住要去赌一把。
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明知抽烟有害于身体,但烟瘾一来还是要抽。明知闯红灯危险,可是,一个城市里时时都有人在闯红灯。一个悟道之人,虽然已经开悟,但仍然需要继续修行、约束自己的行为。
许多学佛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以为自己明白一切佛理,于是,看不起一些基础的修行戒律,这才会出现“带头大哥”这样的丑闻。还有一些学禅宗的人看不起净土,认为净土不了义,所以不用学。当然,学净土的人自以为净土高于一切,这些都是人我分别,背离真心自性。
慧能自然没有这些私心杂念,事实上,这首《无相偈》的见地并不低,慧能听了之后立即明白其所说含义,自己也有心得,于是就请童子引见,前去拜读。祖位之事根本就不在慧能的考虑范围之内。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刺史:江州的最高行政官员。别驾:职位名,刺史下面的一个佐吏。)
慧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到这儿为止,与慧能讲过话的有三人:弘忍、童子、别驾。从这三人的发言可以看出,无一不是以相取人,但三人在自性的觉悟程度上却不一样。弘忍虽然对猲獠有所态度,但并不因此而轻视慧能,属于本性的自然应对。童子与别驾却明显有轻视慧能的念头。
慧能对人之相貌、才华一视平等,心底深处就是平等的,这一点是弘忍与其他人所不及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慧能才说得出“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的名言,“没意智”就是没有头脑、不经过思考的决断。连孔子这样的圣人,曾经也着过相,所以才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之语。
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慧能此偈一出,众人顿时惊讶。惊讶的并不是内容,而是对于一个连字都不会写的人居然能说出如此高深的内容。因此,当弘忍大师掩盖地说此偈并未见性,大家便认为是这样。将诗的内容放一边,我们先说2个疑问:一、不识字的人能不能写诗;二、弘忍为什么要隐瞒诗的质量?
小雅从小生活在山沟沟里,村里还真有一位不识字的人,打算盘、说故事、编打油诗非常在行。因此,慧能不识字而能在神秀的基础上修改诗词,这应该是可能的。弘忍明知道这首偈已经见性,却对众人说并未见性,表面上是防止他人加害,实际上,他认为慧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担当寺院的主持。
我们知道,一个寺院的主持方丈,需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务,面对社会上各种不同层次的人,这方面神秀年龄比慧能大很多,经验和事故方面也强于慧能太多,但慧能在佛学上的悟性却远大于神秀。这时,弘忍唯一能做的只可能是将寺院留给神秀,而将衣钵暗地传给慧能。这样的决定,对神秀和慧能都是无法直说的。
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诗。
“身为菩提树”,这个“身”是指整个人、整个生命体。神秀为什么将智慧比作树?思维这东西,都是由某个原因引起,这就如同树根,然后产生许多想法,这就如同树枝,而这些若干想法又会再一交引起更多的思考,如此下去,就象树不断分枝,枝又长出许多叶一样。
慧能为什么认为“菩提本无树”呢?因为般若这种智慧和世俗所说的智慧根本不同。般若智慧的特点是朴实、平静,而世俗的智慧就象海面波浪一样,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象树、波浪这样的智慧一定不是般若智慧。
将心比作明镜,这是恰当的,但比作明镜台却错了。心可以影像万物之变化,所以就象镜子的功能。但心的本体是“空”,所以《心经》中说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它不可能被色尘所染,所以不能比作明镜台。
神秀眼里看到的是色身,心里想到的是名相,因此得出的结论便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眼中看到的是自性,心里想到的是平等,因此得出的结论便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二者之间不存在对错优劣,只是境界不同而已。神秀的境界处在须陀洹到阿那含果位之间,而慧能却已经到了佛果位。所以,弘忍仍然让大家常念神秀之《无相偈》,对于多数迷惘之人来说,神秀之偈比慧能之偈更适用。
第二讲、行品(07)弘忍开示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慧能与师父在前面总共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慧能主动来拜见,并说出大志“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并表达了自己“自习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师父并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而是打发他去干苦活。第二次见面是师父主动找上来,告诉他“你上次的话讲得很对。”第三次是看到慧能之偈后说“此偈并未见性”。
这三次见面其实都是在对慧能的考验。我们世俗之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在成为佛菩萨之前,世人都有痴,所谓痴就是无明,也就是对大道的不了解造成的,禅宗所追求的明心见性就是来治疗这个无明之痴的。除了痴之外,对于层次低的人来说,贪心强于嗔心,而层次高的人,贪心消除的差不多了,嗔心却很重。所谓贪,就是对自己需要的东西过分贪求;所谓嗔,就是对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讨厌的事情除之而后快。
慧能在无明之痴方面,弘忍早已明察秋毫,之所以打压他,是要看他对贪心、嗔心的修为程度,这二方面并不能仅凭语言来表达,而是要看到实际的行动。许多人上了一个大学、读了一个博士,便自以为很了不起,到单位这个看不惯,那个不愿干,这些都是嗔心所现。
治疗贪心主要可以通过戒律来实现。戒律限制你这不能干、那个也不能做,逐渐调整你的心性、提高你的觉悟。对于嗔心的治疗办法则通过忍辱。弘忍之所以心里喜欢慧能,脸上却不表现出来,甚至还要贬低一下,就是要看一下慧能的忍耐程度。
经过三次的测试,弘忍已经完全相信了慧能,于是第二天再一次来到慧能的马房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这虽然是自言自语,却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你为了求道而不顾惜自己身体劳累啊!”见慧能腰缚着石碓正在舂米,于是指着稻谷问:“米熟了没有?”
当今年轻人多半不了解舂米是怎么回事,因此对这一句问话的含义理解不透。稻谷从田里收割上来之后,要经过日晒、脱粒、舂米、筛糠四个步骤才能形成我们能蒸饭的米粒。经过日晒之后轻轻一摔打就可以将秸杆与谷粒分离,再经过舂米,秕糠就可以与米粒分享。这时秕糠与米粒混杂在一起,还需要用筛子将秕糠进一步分离出来。
米粒是稻谷之心,弘忍问“米熟了没有”,就是问慧能有没有见到真心自性。慧能回答说“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意思是“早就见到了真心自性,但还差最后的筛选”,还需要悟后起修。于是弘忍再一次暗示动作:击碓三下。
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慧能明白了师父的暗语以后,三更半夜来到师父的卧室,弘忍用袈裟遮住了门窗不让他人看见,为慧能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言下大悟,原来“一切万法,都由心生,不离自性”。于是对师父说:没有想到自性这个东西,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既然慧能在前面已经明心见性了,为什么弘忍还要为他讲解《金刚经》呢?前面的开悟是慧能天生纯朴、本来就具备的天性发挥,按佛家说法,这是累世所积累起来的。但这样的天性缺少理论支持,因此遇到特殊情况下有可能被玷污。
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其自性本自具足,但父母从小就教他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样做占了便宜、那样做吃了亏等等。孩子本来不会骂人,也都是在环境中受到了影响,当然还有一些秉性是从上一辈子带来的。
弘忍给他讲解佛经中的道理,可以让他永不退转,这就如同一个没有学过牛顿三大定律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三大定律。但如果再学习一下理论知识,他就可以利用这个定律去发明蒸汽机、火箭等更高级的东西出来。同样,一个会打胜、打了胜仗的人,他同样需要系统地学习孙子兵法,这样才能在不同情况下继续打胜仗。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丈夫:佛家专用词汇,也译为士夫,指诸根圆具之成年男子。天人师:佛之十称号之一。)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听了慧能的学会感想,弘忍深知慧能的开悟境界已经超过自己,所以决定将衣钵传给慧能,并叮嘱他:“不识自性本心,佛经上的法全部无用;相反,如果认识了自性本心,那就能成为士夫、天人师、佛。” 希望慧能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之后,要常善自护念、广度有情众生,让禅宗流布将来而不断绝,最后说了四句偈,大致意思是:
“有情”,指有生命,也就是众生的意思。“种子”,指行为所养成的习性,遗传到下一世或后代就成了种子,也就是下一代的秉性。“有性来下种”,指的是有生命的众生才有可能遗传好的、坏的种子。“因地果还生”,有“因”这个地,那个种子就能重要发芽长成果实。“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指的是石头、水泥等无生命的东西,自然不会是有遗传,更不会有养成一种习性来遗传。
许多人将这个偈一读而过,实际上这儿隐藏了一个大问题。许多寺院在教大家坐禅时,往往告诉大家要一念不生。净空法师在讲如何念佛号时也同样告诉大家要念佛成片、一念不生。弘忍想告诉慧能的是,这些说法全部是错误的。一念不生的是石头、瓦片,是无情也无种。
如果坐禅或念佛达到一念不生,那么与死人有何不同?如果真那样的话,还如何去普度众生。弘忍之所以没有明说,是因为担心引起没有必要的争执。即使今天也是一样,如果你到净土宗的论坛去说,一心念佛并不能了生死,管理员马上会将你踢出论坛。
检验的办法很简单,你还出定吗?如果出定则表示你还没有达到一念不生。但如果不出定,则与死人无异,这样的坐禅没有意义。有人说佛经里确实有“一念不生”的说法,难道是佛陀讲错了吗?当然不是,佛陀没有讲错,是你理解错了。
这就如同许多人说《金刚经》就是让人抛弃四相,事实上《金刚经》没有这个意思,经上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四相,而不是要抛弃四相。同样《阿弥陀经》中确实有“一心念佛、妄念不生”之类的说法,但不生的是妄念,而不是一念不生。什么是妄念?妄念就是对色相执着之念。所以,真正的坐禅是不要执着于念想,让其随生随灭,这样,妄念就会越来越少,以至于无。
第二讲、行品(08)送别南归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慧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三更,领得衣钵,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慧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
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才,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这个金襕袈裟是释迦牟尼般涅槃时传给大迦叶,作为正法眼藏之信物。这禅宗法门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恐后人无以为凭,实在是表相,非实质。禅宗之实质是心法,所以有人说禅宗是比密宗还要密的密宗,只有掌握了心法,才能真正传承。神秀没有掌握心法,所以,就算惦记成功当上祖师,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弘忍告诉慧能,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钵我传给你之后,以后就不要再传了,否则将引起很大的争端。为什么弘忍如此说呢?以前传承了32代也没有发生争端,现在为什么会起争端呢?
这还是因为弘忍这次将寺院传给神秀,而衣钵正法传给慧能所必然引起的。这一点弘忍没有明确告诉慧能,但同时又告诉慧能说,如果传此衣钵必将命如悬丝,有人相害,因此,你必须离开这儿。这也印证了达摩祖师当初的偈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慧能紧接着问离开这儿之后去哪儿?弘忍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指广州怀集县,“会”指广州四会县。《坛经》中有多处神通与谶语,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这是不是后人附会。慧能三更时分接受了衣钵便立即摇小舟出发,弘忍一直送至九江。
路途之中,慧能抢过橹来摇,弘忍笑着说:“是我度你,应该我来摇橹”。慧能说:“迷时师父度我,开悟后自己度,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让我来吧。”慧能又说:“度的名称是一个,但用起来有所不同。我早年生活在偏远地方,口音也不准,承蒙老师您传授佛法,现在已经开悟,以后就用自性来不断度化自己。”
《金刚经》中,佛告诉须菩提说如来并没有度化任何一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慧能已经给出了圆满答案,因为如来说法都是指点,真正度化自己的是开悟之后用自己的自性来自度。
弘忍听到慧能有如此见解,高兴地连连点头说:“是这样,是这样,以后佛法的传播就靠你来发扬光大了。你这一去之后三年我才去世,你好好干,努力向南面发展。不要马上就说法,你目前还需要继续修行,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出来弘法。”弘忍没有明说的是,你新学的佛经内容还需要消化吸收,另外,如果你马上弘法,等于是与神秀唱对台戏,所以,你最近几年还是不要发声为好。
第二讲、行品(09)争夺衣钵
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慧能。慧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
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慧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慧能在墙上的偈一时轰动了寺院内外,虽然偈诗被弘忍用鞋擦掉了,但越是掩盖的东西越是广传,再加上第二天慧能突然踪影全无,于是各种揣测不断,有人甚至亲眼看到弘忍摇橹送慧能离开。在唐朝,有许多人追求真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于是,有人不知为体积目的来追逐寻找慧能,以至于不明所以之人一窝蜂地跟来,人数近百人之多。
其中,有一位年长的师兄惠明,曾经是四品将军。在唐宋时期,皇帝身边的禁军统领是四品。可见其武功十分了得,自然率先追上了慧能。见石头上放着衣钵而不见人,于是大声喊道:“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并非衣钵。”这时,慧能才从草丛中出来为惠明讲法。
有人说:“既然弘忍夸奖慧能‘为法忘躯’,这时的慧能为什么要怕死躲藏起来呢?”甚至还有更奇怪的想像说:“既然寺院里的和尚将钱财看作身外之物,那我以后到寺院去抢他们的香火钱,他们既不能骂人,也不能打人,更不能杀生,应该让我将钱拿走才符合他们修行。”
佛家提倡众生平等、爱惜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为法忘躯是指不贪图享乐地去践行佛法,并非连自己的生命也不要了。作为一个修行者,首先是一个正常的人。与常人不同的是,常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做出损害他人之事,而佛家修行者则不能这样做。因此,那种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做法是错误的,轻易将钱财给那些不正当之人同样是错误的。
慧能的想法很简单,完全出于自性、纯朴。既然你不是为了衣钵,也不是来害我性命,而是为佛法而来,我就可以帮助你明白佛法的真谛,不会因为你性行粗糙而厌弃于你。
慧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么:与“正”相对,表示不正之念、邪念。上座:尊称,因惠明年长,学佛时间也久。)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于是,慧能对惠明说:“既然你为法而来,先请屏息你的各种因缘,什么因缘呢?例如你追赶我是因为听他人说我有祖师传下的这些衣钵,这个衣钵就是你追赶之缘。再比如,你心里想着佛法真传,所以才请我说法。这个真传就是你请我说法的因缘。还有许多连我和你都说不清的因缘,所有这些杂念暂时请你都放下,让心静下来,我再给你开示。”
惠明听了之后,按照慧能的指示逐渐脸色平息了下来,隔了一会儿,慧能才说:“现在,有两样东西摆在这儿,请你比较一下。一件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清静正念,一件是各种因缘所引起患得患失之杂念,请问这两件之中,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惠明想:“我是听说有人看见师父晚上和你密谈,还有人看见师父给你送行,再加上你那首偈写得那么好,大家都说你得了真传,我才追赶于你。如果我没有听到这些传闻,我也不会来追赶你。哦,原来,这些杂念就象水面的波浪一样,如果没有风的话,自然要回复到本来平静的面目。”
想到这儿,惠明豁然开朗,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脸上绽开了一朵桃花一样,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对呀,你刚才说出来的密语密意真是太好了,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谜团,除此之外,请将更多的密语密意也教教我,多多益善啊!”
慧能说:“你还没有明白‘法由心生’的道理。我既然说出来,这就不是密语密意,我只是帮助你解开心中的密意。只有你自己时常用自性去关照你的妄念和行为,这样产生的办法才是佛法,也就是您所说的密语密意,真正不为人知的‘密’藏在你的心里。”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
慧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明听到这儿,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感叹地说:“我虽然在黄梅的时间比您 长,但我以前实在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承蒙开示,令我茅塞顿开,如人饮水而冷暖自知,从今往后,行者您就是我的师父。”
慧能当然知道功名如同浮云,自己本来就没有做什么,再加上弘忍让自己近几年不要张扬,于是对惠明说:“如果您 真的认为我的话对您 有用,那么,我们一起拜弘妨大师为师吧,因为我也是从他老人家那儿学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善自护持。”
当惠明问及今后之去向时,慧能说了一句谶语“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后人考据说“袁”指江西袁州府,“蒙”指袁州府境内的蒙山。是否正确我们没有必要太关注,更不要认为慧能有什么神通可以预知未来,否则就着相了。惠明随后礼谢而去。
第二讲、行品(10)食肉边菜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当慧能来到曹溪时又一次被恶人追寻,只好避难于猎人队伍之中,一共15年,慧能想,释迦牟尼当初是从对身边5个父亲派来照顾他生活的仆人开始说法的,于是也为身边这些猎人随宜说法。猎人也就让慧能做一些最轻松的活,帮着看管罗网。慧能每次看到罗网中有活着的生命,总是将它放了。每次吃饭时,将素菜放在肉锅里,只吃肉边之素菜。
慧能与猎人为伍,这算不算杀生?素菜放在肉锅里,这算不算破荤戒?这样的问题就如同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徒弟行到河边,,有一美貌女子想过河,却又怕弄脏了衣服。老和尚就主动帮了一个忙,将女子抱过了河。已经走了很远了,小徒弟实在忍不住地问道:“师父,您平常教我们不近女色,可您自己为什么却抱这样美丽的女子?”老和尚惊讶地说:“我早就将那女子放在了岸边,你怎么现在还抱着呀!”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共传道49年,最初的8年中并没有制定戒律,随着许多人的加入,杀生、犯淫等不良行为时时发生,这才着手制定戒律,并告诉僧众要“以戒为师”。戒荤、戒杀生的目的是让我们心里慈悲,如果我们心中本己慈悲,为生活所迫而杀生,这并不犯戒,或者说形式上犯戒,心行上不犯。
如果严格地讲,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杀生,你打扫卫生、洗涤碗筷等都杀死了无数生命。如果你真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沙罩灯”的话,还不如不打扫卫生,让剩馒头搁置在湿热潮湿环境,二天后馒头发霉变质就有无数的生命诞生,远比你沙罩灯保护的生命数量多。
所以,那些绝对恪守戒律的人,其实都和小和尚一样,不明白戒律之作用在于修心,并不是说属恪守戒律不对,而是说它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小雅自己平常也吃素,但当家人吃剩的荤菜将要倒掉时,为了节约不浪费,我也会主动吃掉这些剩菜。慧能“每见生命尽放之”,说明慧能的心行已经达到目的,并不需要恪守死的戒律。
第二讲、行品(11)一鸣惊人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十几年过去了,弘忍大师也已经去世多年,神秀名气也响亮于朝野上下,这时慧能在猎人队伍中的演练,已经积累了大师宣传佛法的方法,可以自如地应对各种提问,于是便准备下山弘法,不负当年师父的嘱托,便来到了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的光孝寺。
这时,正值寺院主持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休息期间有二人因风吹幡动而争论,一个说是风在动,一个说是幡在动,争论不休。慧能上前告诉二位,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您的心在动。
这已经是学佛之者人人尽知的公案,但许多人有误解,以为慧能讲的是“风不动、幡不动,只是心在动”。事实上风在动,幡也在动,慧能的意思是:导致二人争执不休的原因不是因为风动,也不是因为幡动,而是因为风动或幡动打动了二人不同的心,所以才有了争执。
举例来说,小雅一直认为中国的股市就是赌博,所以一直没有炒股。今年上半年,股票象风筝一样毫无节制地上涨,许多人如痴如醉,也就是说股票的大起伏打动了那些人的心,而小雅却没有任何高兴之处。到了6月份,连续三天跌到了熔断机制出台,而小雅也没有任何失落之处,并非小雅修养好,而是股票没有打动到小雅的心。
学习禅宗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中国股市的本质,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为控制,是少数人的抢钱机器,所以,认识了这个本质,就不会在现象上迷惑。我们学习《坛经》,不是为掌握几个公案,到他人面前增加闲聊的谈资,而是要明白道理用之于生活。
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印宗等人听到慧能直指真心的说法,都很骇然惊讶,马上将慧能请至上席,征询奥妙佛义,而慧能不象其他法师引经据典,所有说法皆言简意赅、随心所欲。印宗法师自然联想到黄梅衣钵南传之事而发问,慧能这时已经觉得没有必要再隐藏,就承认并出示弘忍所传的衣钵。
印宗法师接着问:“黄梅的弘忍祖师有没有特别的心法嘱咐给你?”慧能说:“特别心法并没有,只是让我们不离自性,而不讲的禅定和解脱。”印宗自然要问:“为什么不讲禅定与解脱?”慧能说:“因为禅定与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门。”
慧能在这儿所说的禅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方法,是那种通过出入息或念佛号等达到一念不生的状态,禅宗不讲这一套方法,也不通过四禅八定的方法来解脱烦恼。慧能所说的二法,是指分辨是非对错、美丑好坏,然后择善而改过之修行法。慧能所说二法不是佛法,意思是二法不是佛法中的无为法,只是有为法。所有这些内容,印宗法师显然并没有听明白,所以慧能接着将继续解释。
第二讲、行品(12)东山法门
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四重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
(一阐提: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
小雅为了写这本《坛经雅说》,事先也翻阅了大量的先贤大德之讲解。当看到净空法师讲到这儿后下结论说:“所以啊,大家还是要一心念佛啊!”当看到空海法师讲到这儿后下结论说:“所以啊,大家没有慧能那样累劫所修行的悟性,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修内观啊!”
慧能已经明确告诉印宗法师,黄梅的弘忍祖师不讲传统意义上的念佛、禅定,而是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让你直了成佛,直接达到佛法之无为法,而不是通过有为法来慢慢修行。这并不是说其他法师所讲的理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有为法是二法,而无为法是不二法呢?因为有为法辨别是非对错好坏美丑,这就是事情的两极。在无为法看来,世上之事并没有是非对错好坏美丑,所谓的是非对错,都是心量与立场的问题。举例来说: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并无是非对错,但人处在不同的立场或环境,就会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寒冷的冬天会嫌温暖太少,炎热的夏天会嫌热量太多。同样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都是各执一端、各不相让而产生,如果跳出争执双方站在更高的境界来看问题,就能平息心中的怨气。
慧能告诉印宗法师,您所讲的《涅槃经》明确指出“明佛性就是不二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性是众生之性,你站在了众生的立场上,还有婆媳、夫妻之间的矛盾吗?还会有南海争端吗?当然没有了,因为夫妻矛盾是各执一端,婆媳矛盾也是各执一端,南海问题更是各执一端,如果越南、菲律宾等国在二站中都被日本占有,全变成了大东亚共荣圈一个国家了,还有中菲、中越之争吗?
所以,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说,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有历史记载为证。站在菲、越的立场来看,我们以前落后,连文字也没有,当然没有历史记载,但你能证明我们的祖先就一定没有到过这些岛礁吗?这些都是二法。如果站在人类的立场来看,大家都有份,南海不属于谁。在中、越、菲等国家还没有建立时,南海就已经存在了。
站在人类的角度,老虎吃人这是老虎不对,但站在家畜的立场来看,你人类强行将我们圈起来,等我们刚长大,就成了你们的盘中餐,人类才是邪恶的。站在佛性众生的立场,老虎不吃人或其他动物则老虎会饿死,所以老虎吃人没有什么对还是不对,同样人吃家畜也没有什么对和不对。
为了避免矛盾和纷争,我们要去恶向善,这是有为法。我们站在佛性的立场,不思善、不思恶,众生平等,这是无为法,是最高的佛法。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事情才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
慧能接着引用《涅槃经》中德王菩萨的问题,犯了四重禁、五逆罪甚至是一阐提这样的人是不是善根佛性断了呢?所谓断善根,通俗一点就是良心泯灭之意。佛肯定地告诉德王菩萨佛性不会泯灭,因为善根也有二法,一是常,二是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为什么呢?因为从佛性就是众生之性,从整体来看众生是常态,从局部来看,众生从来就是无常态。
同样道理,五蕴和三界,在凡夫眼里是二种不同的东西,但在佛菩萨等智者的眼里,二者是一不是二。之所以划分出五蕴和三界,都是佛家为了让大家明白道理而划分的。事实上,道家儒家不这样划分,同样可以让众生悟道。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其金。余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印宗法师听到这儿如醍醐灌顶,由衷地赞叹并为慧能剃度,同时挨过来拜慧能为师。慧能此前一直是居士身份,正常情况,师父为徒弟剃度,剃度者是被剃度者的师父。学禅宗之人不太讲究陈规严科,一切以自性为准则。
慧能也从这时开始,正式开启东山法门,开始弘法。所谓东山是指弘忍大师寺院所在地冯茂山,因处于黄梅县之东,当地俗称东山。慧能开东山法门就是继承弘忍事业,打着弘忍祖师的旗号来弘法,也是对师父的回报。
以上是慧能剃度之后的第一场法会,也是本章开头所说“大梵寺讲堂”为大众说法,本章最后一段是回忆结束后,场景又回到了讲堂。慧能告诉在座的大众说:“我慧能在东山弘忍祖师处获得佛法,受尽了辛苦,连生命也受到危险。今天能与使君等众聚会,这是无数劫所种下的因缘,也是大家前世供养佛菩萨所种善根,这才听到我前面所说的顿悟之教的原委。这些心法不是慧能想出来的,是先圣32祖师代代相传的结果。”
“凡是愿意听先圣教导的人,请各自清除自己心中的杂念,这样,各自的疑问渐渐消除,就可以回复到先圣祖师的状态,具备他们的智慧。”大家听了之后,欢喜作礼而去。
第三讲、般若(01)知行合一
“般若品“是《坛经》的核心思想,其它章节都是具体应用。本章阐述“真心”、“自性”、“佛性”等概念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是众生所共有,不生不灭的本体,是“空”。它本来清净,能藏万物之相。如果拘泥于这些相,则形成妄念,干扰我们对真心、自性的认识,妨碍自性发挥作用,只有心怀众生,彻底无私,回归到本来清净的真心,这一方法就是般若智慧。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第一天,讲的大多数是慧能的身世故事,所以非常有趣。今天是第二次,不可能再讲故事,而要转入正题了,所以,慧能一开始先让大家一齐念诵“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许多人学过禅宗的人会产生疑惑,禅宗一直反对念经、念咒、打坐,为什么自己也学起净土、密宗来念诵这句话呢?
这样思考的人实在是没有学懂禅宗,禅宗所反对的是大家不理解念经、念咒的作用,盲目地口是心非,嘴上念着佛号,心里想着利益,手里干着损人利己之事。《坛经》在后面多个章节中谈到什么是真正的净土,什么是真正的坐禅。念经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意识集中到一点而不要散乱,最好集中到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上来。
接着慧能告诉大家:“菩提般若”这种智慧众生皆有,只因为心迷于名相,所以才不能自悟,需要借助于其他人的开示诱导才能明心见性。要知道:愚人和智人的佛性根本就没有差别,但对名相的执着程度却各不相同,这才是有愚有智的原因。今天,我所讲的‘摩诃般若波罗蜜’佛法,使大家各自得到智慧。所以,请大家专心谛听,我才能很好地为大家讲述。”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世人成天嘴上说“般若”,但心里不知道这个自性所发出的“般若”,这就如同嘴上说“吃饭”,实际上肚子还是饥饿着一样。虽然真心的本质是“空”,但如果只限于口头上说说,而不实际理解,时间再长,还是理解不了这个“空”的特性,即自性,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的意译,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不是明白这个字面意思就行,而是要心里明白,究竟怎样才是大智慧,怎样才算是到彼岸,还需要按这个意思去指挥自己的行为才行。如果口念心不行,就如同《金刚经》最后四句偈所说的“如幻如化,如露如电”一样。反之,如果口念心行,则心口一致、知行合一,让本性完全发挥表现出来,这就是佛。所以说本性是佛,离开这个自性或本性就没有任何佛了。
慧能的这段话,正打中当今学佛之人的通病。在各大论坛、qq群、微信群中,稍有点佛学知识的人,个个都在讲般若智慧,但真正明白的人几乎没有,包括许多法师也只是文字表面以及前人所说的一些结论,而不是真懂。象南怀瑾老师这样真懂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真懂的人可以用自性解释任何道理,而不必引用古人的话。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摩诃”是“大”的意思。为什么说这个般若是大智慧呢?因为这是真心所产生的智慧,而世俗的智慧是名相产生的智慧。特别要注意的是,佛家所说的“真心”,这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之万物本源,大到了极限,也就是小到了极限,是所有众生所共有,所以,这个“大”字,无法用世俗之“大”来比喻,甚至用“虚空”相比也有所不及。
它已经是非物质、非意识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东西,所以说非青黄赤白,非上下长短,非嗔非喜、非善非恶、无有头尾,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佛土,其实和虚空一样并没有真实的土。
这种奇妙和自性原本是“空”,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获得,当你放弃所有的办法,而回归于清净时,就已经获得了。《庄子》中有一寓言故事,讲黄帝在游昆仑山时遗失了他的玄珠(比喻自性、真心),便对大臣阿知说:“你知识丰富,学富五车,精通各国语言,你带队去找吧。”阿知回来报告说:“我用尽了知识,翻遍了百科全书也没有找到。”
黄帝又对大臣离朱说:“你的视力无人能及,能暗中辩五色,百步觅针尖,由你带队去找我放心。”离朱回来报告说:“我睁开千里眼,遥视、透视都用上,还是没找到。”
黄帝又对大臣叱吼说:“你的口才天下第一,能让笑者哭、让哭者笑,你带队去,或许能找到。”叱吼回来报告说:“我用我的广长舌去辩论,逻辑术、推理术全用上了,也没有找到。”
黄帝没有办法,找来了象罔,这是个根本不用脑袋思考的人,成天迷迷惘惘、混混噩噩,从来不知道什么事值得喜,什么事值得忧。黄帝说:“只好靠你去碰碰运气了。”象罔一去便找回来了。黄帝感到十分纳闷:“奇怪呀,有智慧的人找不到,没有智慧的人却毫不费力地找到了。”
第三讲、般若(02)空亦不空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前面讲到了自性、真心,必然有人就要追问:“你说的这个真心、自性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什么物质构成的?”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玄之又玄的问题,佛家告诉大家是由“空”这种东西成构成,但“空”又是什么呢?这儿就没有办法再继续解释下去,只能打比方。
比如一个不识字的人,打了一碗水忘记喝就出门了,几个月后回来一看,水没有了。他必然疑问,这个水哪去了?其他人告诉他水蒸发了!他不能理解,就问到:“我现在倒一碗水,它怎么不蒸发?有什么办法让我看到这个水是蒸发了?”
你即使是科学家,你也很难站在这儿让他看见,只能打比方说:“你看 刚洗的衣服,凉在阳台上,一会儿上面的水就没有了,这就是蒸发”。他必然还是不懂,水为什么会蒸发?你还需要告诉他,水是由水分子组成,它有三态:固、液、汽。我们日常看见的水、冰、水蒸汽、雪、露、雾等都是同一个水的不同形态,虽然样子不同,但分子结构是相同的。
如果你愿意这样仔细研究下去,不仅水、冰、雪、汽是同一种本源的东西,连水和酒精、盐、木、金等物质,在电子、质子、中子这个级别的微观上看,都是同样的粒子按不同的形式组成,如果用高速度的电子束去撞击氦原子的话,完全可以让它变为氢原子或其它任何原子。当然世界存在自然衰变的放射性原子,也就是说,它会自己从一种物质衰变为另一种物质。
如果再继续研究下去,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所说的“道”以及佛家所说的“空”,就是科学上要研究的基本粒子,当然它已经不再是粒子了。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如此多的物理知识,而物理学家们又很少研究传统文化,更有象何祚庥这样的无耻“院士”发表一些“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象方励之这样既懂物理学,又懂传统文化的人实在太少了。
慧能让我们不要一提及空就拘泥于空,同时批评那些打坐不正确的方法,即让人打坐时要一念不生保持空的状态,这是不正确的,是不能证悟的。这在第5品中将详细论述。当今有许多人对念佛、对准提咒十分迷信,都是属于这一现象。小雅有必要申明,并不是念佛不好,也不是准提咒不好,是大家没有理解正确。
“空”这个基本粒子可以形成万物,但究竟 是怎样形成的,这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说清楚,但可以肯定一点,一定明一外力的推动导致这个粒子的运动,而运动就产生时间和空间,这样外物就形成了。之于这个宇宙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大家暂时可以不考虑。
慧能告诉大家,“空”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都在空中,所以,这个“空”又不是世俗之“空”,不是“没有”、“不存在”之意。作为大地的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很小微尘,这就是缘起性空。了解了这个缘起性空之后,不同认为既然什么都是空,我以后什么都不干了,这就是“着空”。要知道空又不空的道理,这个空还能生妙有。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上面讲了“空”与万物的关系是空生万物,现在慧能要告诉我们心生万法。通常,我们对法和佛学中讲的法混淆起来,以为写出来的法律条文才是法,这是错误的。法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处理刑事犯罪的法称之为刑法,处理交通的法称之为交通法,处理婚姻大事的法为婚姻法,让人成佛的方法为佛法。
佛法与其它法有一很大不同,通常的法都是处理问题的底限,所以可以写成明文规定,而佛法则是最佳方法,并没有一个固定条文。佛经或佛陀所讲的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它只是帮助我们找到佛法的路标。佛法只能是自己的真心产生,并亲自体验,而不能由他人告知。
举例来说,老钱喜欢贪财,老赵喜欢贪色,老王喜欢恋权,老李爱惜自己的名声。四人修行的佛法就必然各不相同,你不能张冠李戴,将老王的办法用在老李身上,而对于另外的小孙可能四种贪心都有,但所占比例却不相同。总之,人和人的所处环境、先天所赋秉性都不相同,所以修行的佛法也各不相同,必须自己亲自体会才行。
慧能告诉大家,自性能包容处理万事万物之方法,所以非常之大。万种佛法就是在每个人的本性之中,见所有人的善恶而不取不舍,也不留恋执着,心的容量就象虚空一样大,所以才称之为“摩诃”。
迷惘之人成天口说,而真正修行的智者一定是在修心。那些静坐、念佛时想达到百无所思之人,自称为心量很大,其实是不可与语的邪见。
慧能所说的这一现象,在当今尤其激烈。打坐不见得人人都会,但念一句阿弥陀佛却是人人能做到的简单事,他们以为每天念10遍就可以往生,却不知道改变心行才是真正的目的,将念佛这个“末”当作了心行之“本”。
慧能接着说,之所以说“心量广大”是因为十法界(六道、声闻、圆觉、菩萨、佛)皆是心所化现。自性所用即可了了分明,知十法界之一切。所谓“一切”其实就是“一”这个整体,“一”这个整体就是“一切”。真心来去自由,无滞无碍,这才是般若智慧。
第三讲、般若(03)苦海彼岸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上面所讲的佛法,与般若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就如同人一样,从性别来看有男女之分,从年龄上看有老中青之分。对于真心、自性这个东西,从修行来看有佛法与非佛法之分,从悟道方面来看有般若和愚痴之分,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般若都有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这一点是慧能提醒大家不能搞错的地方,只要搞清楚这个真如实相,一切问题就都能按真如实相来解决,这就是“一真一切真”。
心要装得下大事,而不是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这就是般若智慧,反之,在小事上计较为愚昧。所以,在家就要想着家里大家的事,在单位就要想着单位之事,作为国民,就要心系国家,作为人就要为整个人类考虑,作为生命就是考虑众生。有这样的心,就是般若智慧。为国、为家、为自己都是有私心的,不是真正、彻底的般若智慧。
因此,般若这种智慧,需要的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这就是修行以保证修心,否则,就是凡人自称国王,得不到世人的支持,这样的人不能算是佛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般若”一词,在唐朝时被一度翻译为“智慧”。无论什么地方,也无论什么时间,如果能念念不愚昧,大公无私,这就是般若行。一念愚就会有私心杂念,般若智慧就,大公之心就不存在,般若智慧就不存在;反之,念念智就是念念都想着众生,大公之心就存在,般若智慧就存在。世人因为有私心痴愚,所以不见般若智慧,虽然有些人口头经常说着这个般若智慧,但不用之于行动上,终究是没有用的,这还是没能彻底觉悟的表现。
“般若”这东西并不是有形有色的物体,也没有相状,有大智慧的心就是般若。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般若智。什么叫“波罗蜜”呢,唐朝时翻译为“到彼岸”,按意义来理解就是离生灭,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离生灭呢?绝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与众生所共有的那个真心、自性。打一比方,由各种境界所引起的烦恼、妄念就如同水之波浪,我们称之为“苦海”或“此岸”;不执着于境界中的妄念、烦恼,那清净如水的自性、真心就是“彼岸”,“到彼岸”就是“得解脱”,就是“明心见性”,就是“波罗蜜”。
第三讲、般若(04)见性成佛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慧能反复提及口念而身不行,这不是见性,只有身体力行,口念心行,这才是真心自性,这样的方法才是般若法,按这样的方法去做的行为,才是般若行。如果不修就是凡人,而一门心思地去修此法门,自己与佛就相等了,也就是修的是佛的行为。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凡夫即佛”是指人是同一个人,有私心杂念、有烦恼就是凡夫,去除这些烦恼就是佛。同样,“烦恼即菩提”,都是同一个自性,如果对外部境界留恋而产生妄想分别,这就是烦恼,反之,去除这些妄想分别,让心清净,这就是菩提,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前念着境烦恼便生,就是凡夫相;后念离境、去除私心,即生菩提。
所以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实在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智慧。在凡夫看来,这个智慧一会儿来了,一会儿又走了,如来如去,但实际上是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所以,具备这个智慧的人也称之为如来。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从这个智慧中成就出来的。因为这个智慧可以打破五蕴中的烦恼尘劳。只要大家如此修行,定成佛道,从而将贪、嗔、痴三毒变为戒、定、慧三学。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世界上,人和人的缺点千差万别,但每一个缺点一定有一个办法可以治理。喜欢赌博的可以戒赌,喜欢抽烟的可以戒烟,喜欢淫欲的可以戒淫,懒散之人可以用励志故事来激励。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或烦恼,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解决。当然这个八万四千之数是虚数,表示很多,并非佛教中正好只有八万四千。
如果没有这些尘劳,则清净无为,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无念。不将他人的是非对错记忆执着,不起诳曲妄念,用自己的真如佛性,时时观照,使自己不离自性,这样就无需要对众多佛法进行取舍,这就是见性成佛。
第三讲、般若(05)赞叹佛经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
(三昧:一种入定的状态)
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前面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就是修心,让自己心怀众生,从而去除私心就可以成佛。这儿,慧能要推荐《金刚经》这本佛经,因为这本经正是让我们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各种私心杂念的书,因此,好好阅读并理解这本书,就可以直了成佛,成就大功德。
不过,这本书是对上根器之人有益,而下根器之人不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慧能所说的根器。一个人的烦恼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物的表相起分别而产生贪、嗔之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正行为而造业。如果这些行为长期持续下去,就形成习性。习惯性如果不消除,就会遗传到下一代或下一世,形成烦恼种子,最后在下一世中成为天生的秉性。这个天生秉性就是烦恼的第二个方面。
这种秉性、习性中烦恼很重的人就是根器小,反之,秉性和习性不重,相对纯朴、单纯之人就是根性高的人,并不是世俗所说的聪明、脑子反应快的说法。
明白了根器之说,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金刚经》对小根器之人没有效果。慧能打了一个比喻,金刚经的智慧如同天龙卷起大雨,如果下在了城邑,则大家感到冲毁永恒、漂走树木。但同样是这个雨,如果下到了大海里,则既不会因为多了这点雨而泛滥,也不会因为少了这点雨而干涸。小根器人烦恼太多而根基不坚,所以会造成太大反差而对《金刚经》所说的道理不相信。
从这儿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真心自性中,原来就有这种般若智慧,都可以用自己本来具有的智慧来观照万事万物,而不需要借助高僧大德或书本。就如同上面的比喻中的雨水,并非天上本来具有,而是龙王兴风聚雨,使一切众生、一切有情与无情的事物,全都蒙受雨水。各地的水一起流淌,最后汇聚大海,重新成为一个整体。人们本性中的般若智慧就是这样。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小根器的人听到这样的顿悟之教,就如同草木一样,因根小而被吹倒。但大家要注意,并不是说小根器之人没有般若智慧,而是和大根器人有同样的般若智慧。那么,为什么他们听了《金刚经》之后而不能开悟呢?这是因为邪见之秉性、习性太重造成的,就如同一块很重的乌云遮盖了太阳光芒,如果没有风来吹散乌云,阳光便不能照射下来。
讲到这儿,我们再回顾一下神秀的那首《无相偈》里“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讲的就是小根器之人烦恼太多,需要经常打扫一下。神秀讲的道理一点也不错,错在他自己没有听明白弘忍的命题,弘忍是要他写见到自性,而他见到的全是烦恼,文章写得再好,也已经跑题了。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修多罗:佛教经典)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净名经:是《维摩经》的意译名称)
慧能接着说,无论是外部的语言、行为还是心内部的思想上,都要不拘泥留恋,来去自由,清除对事物的执着之心念,通达万事万物而没有障碍,这样就能达到与《金刚经》所要求的一样了。
一切佛经以及上面的各种文字,大乘和小乘中的十二部经典都是根据不同类型的人而设置的开示,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人,一切万法都不会由他们的心而产生。所以,万法原本就是产生于人,一切经书也是因人而说有,用以指导我们开悟。因人类中有愚有智,愚昧之人成为小人,智慧之人成为大人,愚昧的人就要向智慧的人请教,智慧的人就要向愚昧的人开示他们自己的智慧,让愚昧的人理解开悟,开悟之后,愚昧人与智慧人即无分别。
大家要知道,不悟,则佛性就表现为凡夫众生,而一旦开悟,则众生皆能表现出佛性。所以说,万法尽在真心自性之中。为什么会真心自性中顿见自己的本心呢?《菩萨戒经》中说:“我的本元自性清净,如果认识自己的本来自性,就是成就了佛道。”《维摩经》说:“突然开悟,就得到了本来就是自己的真如之心。”
第三讲、般若(06)赞叹导师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慧能说:“我在弘忍祖师那儿,一听讲解便立即开悟,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我要将这个顿悟之法流传下来,让以后学佛之人能顿悟觉悟,各自也能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如果自己不能开悟,就需要寻找高明的老师,那些已经真正懂得最上乘佛法的导师来开示正路。这个导师与你是有大因缘的。大家还要注意,所谓化解开示只是指导、开发、启示你如何见性,不能代替你觉悟见性。”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慧能继续说:“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典等都是人们自己的佛性中本来具有的。虽然迷悟之人有需要老师的开示才能认识自己的佛性,但并不是说第个人必须要老师开示才能开悟。根器高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他人开示,而是向自己的真心自性寻求。如果一味执着于老师的开示,将老师讲的内容当作佛法,这同样是迷惘而不能开悟。”
南怀瑾先生可以说是已经开悟成佛的老师,他传下了“安那般那”出入息法门和准提法,许多人如痴如迷,认为不学这个出入息进入实证状态的人,知识再丰富也不是真正的佛法。这样的人就是慧能所说的迷茫之人。找老师固然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将老师的话当教条,而不去理解,这就又走向了另一极端。
因此慧能告诉大家:“如果你心中生起邪念迷误,被妄念所颠倒,即使再好的老师来教育你,也不能将你救出苦海。如果你升起了正直真诚的般若智慧来进行观照,就会在一刹那间,将妄念全部消除。如果真正认识了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一开悟就到了佛土之地。”
第三讲、般若(07)般若三昧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边见:根本烦恼为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不正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下面,慧能作一些总结:“大家要经常用般若智慧观照,也就是心怀众生、大公无私,这样就可以内外明彻,认识自己的真心相性,就是解脱。达到这种解脱状态就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就是无念。什么是无念呢?无念就是见一切法而心不留恋执着。这种般若智慧,用它就可以照遍任何事、任何地方,但也不停留、粘着在任何地方,它只是让自己的心清净并与众生相通达,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使用、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的出入,以及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中都无染无杂,来去自如,通用无滞,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也称之为无念行。注意,不要走另一极端,也就是认为今后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去想,断绝一切念头,这就被法所束缚,是‘边见’”
“领悟到这个无念法门之人,就能万法尽通,见到了佛的境界、达到了佛的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后代人掌握了我所说的佛法,应当将这个顿悟成佛的方法,与你们的同道好友一起发愿受持,象供奉佛一样终身坚持、受用、不退转,这样才能获得无上菩提之圣位。然后,大家还须记住,要学习前面32祖师一样代代相传,不得隐匿这个正法。如果是持不同见解或不同行为的人,沉溺于外道之中,就不能向他传授,否则将有损于前面的祖师大德,最终也没有什么好处,更主要的是,这将会令愚昧之人不能理解,反过来诬蔑诽谤这个顿悟之法,那样他就永远性的种子,很难成佛了。”
最后,慧能对大家说:“我有一篇《无相颂》,概括了今天所讲的所有内容,请大家记诵并掌握,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在家的居士,都可以按这个颂来修行。如果大家只去背诵这个颂,而不是实际修行,则没有什么用的。”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这个《无相偈》的大体意思如下:
佛理与心相灵通,犹如白日升太空,唯传明心见性法,破除邪见与邪宗。
佛法并无顿与渐,迷悟方有缓与疾,只有这个见性门,愚人不可得而知。
佛教法门有千万,符合真理终归一,烦恼犹如暗宅中,常须般若光芒照。
菩提本是人自性,另起妄心是迷悟,净心落入迷妄中,心正能去三大障。
世人若想修佛道,出家念经都不要,静坐常思自己过,就是快步入佛道。
万事万物皆有道,各不相碍不相扰,离开自性求佛道,终身辛苦皆徒劳。
辛苦颠簸一生劳,到头还是要懊恼,如果真心学佛道,大公无私即正道。
若自己不发愿心,犹如暗中乱摸索。若真正发大愿心,必然不见他人过。
眼中见到他人非,自心必有加倍过,他人有过能包容,不容便是自己过。
除却自己非分心,邪见烦恼自然破,爱憎无须太分明,包容他人天地宽。
若想传法教化人,须要耐心引导人,破除他人疑和虑,即是助人现自性。
佛法本来在人间,离开世间非菩提,离开人事觅菩提,如同兔首觅牛角。
正见教人出世间,邪见循环在六道,邪见正见全不要,便是菩提觉悟道。
此颂便是顿悟教,大乘法船是正道,迷惘积累长久时,开悟只在刹那时。
慧能说:“今天我在大梵寺讲完了这个顿悟之教,希望大家能够立即认识佛法,顿悟成佛。”当时韦璩刺史和官吏傣属,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们,听了慧能大师的讲说,无不豁然开朗,大家一起致礼,并感叹地说:“太好了,没想到岭南有活佛出世啊!”
第四讲、决疑(01)武帝功德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一天,韦璩刺史为慧能大师举行斋会,召集僧众,向僧人布施饭食。结束后,又请慧能登台开讲,并与一起来的官僚士庶等听众一起整肃容貌再次致礼参拜,问道:“前几天,弟子大师讲佛法,实在是不可思异。但我还有些没有明白的疑问,愿 和尚慈悲,请为我解说。”慧能说:“有疑问请讲,我当为您解疑。”
韦刺史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达摩以前回答梁武帝时,说他没有功德,这是为什么?
-
和尚、居士成天念“阿弥陀佛”,能否真的去西天极乐世界?
-
我们这些未出家的居士,在家如何修行佛道?
武帝功德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韦刺史说:“大师,您所讲的佛法,与达摩祖师的宗旨是否一致?”
慧能说:“当然是一致的。”
刺史说:“弟子听说,达摩祖师初次见到梁武帝时,武帝问:‘我一生建了无数寺院,剃度僧尼,布施钱财,设斋会僧,这样做有什么功德吗?’没有想到达摩却回答说:‘并无功德!’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请大师为我解说一下。”
梁武帝萧衍,小雅的同乡人,文才武略、棋琴书画都很精通,且勤政为民,早年信奉道教,与陶弘景关系十分密切,后信奉佛教,是古往今来对佛教最诚信的一个皇帝,为超度皇后郗氏作《皇宝忏》,一千五百多年以来一直流行至今。
武帝对佛教非常诚信,曾写《断酒肉文》:“弟子萧衍,从今以后,决心断除酒肉,假若再饮酒食荤,杀害生灵,愿受一切鬼神制裁,将堕阿鼻地狱。”他还赦免僧侣罪行,以致于有人犯下重罪便剃头躲避,这才有僧侣头上烧戒疤之事。后来,武帝受菩萨戒并严格执行,这些都是难忍可贵的,更离奇的是,武帝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以致太子及大臣花一万亿钱币将其赎回。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报误认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慧能回答说:“确实没有功德。请不要怀疑达摩祖师的话。武帝心念不正,并不懂得真正的佛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些都是求人天福报,不可以将人天福报当作功德。功德在法身之中,并不在修福报之中。”
要解释清楚这个“人天福报”是怎样一回事,还需要了解一点佛学常识。我们通常划分宇宙世界是按地理位置或空间位置来决定,佛学上是按心识来划分的。佛学上将世界分为欲界和无欲界,无欲界又分为色界和无色界,通常,将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之为“三界”。
另一种划分是按照福报而定的,最差的为地狱道,其次是饿鬼道,再次是畜生道,这三道又称之为“三恶道”。再往好的方面,首先是人道,其次是阿修罗道,最好的是天道。这三个又称之为“三善道”,合起来就是六道。对于没有 修行的众生来说,都是在这六道之中轮回。
那么,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轮回到哪一道呢?这就要看你日常是行善还是作恶,行善多则升入天道,作恶多则打入地狱道,有善有恶,这就要看程度的不同而分别进入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和饿鬼道。
从上面的“十法界”图表中可以看出,“人天福报”是修行的第一步,其后还有小乘四果的修行,完成之后才达到阿罗汉果位,这才脱离轮回,此后还要经过漫长的修行才到菩萨果位,再经过漫长时间才能修到佛果位。这些分步实话的修行办法,是针对小根器之人,禅宗是一气呵成,直了成佛,也就是说,先让你明心见性,然后一步到位,直接修行菩萨乘,成就佛果位。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心、自性的代名词。要了解为什么说功德不是福报而在法身之中,首先要了解“功德”二字是什么意思。
慧能接着告诉大家:“明心见性是功,众生平等是德。每一心念不执着于相而通行无阻,常常让自己的佛性在生活中发挥妙用,这才是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德于礼是德。自性产生处理万事万物的办法是功,心灵本体离开妄念私心是德。不离自性是功,自性发挥作用时不被外境所迷是德。”
慧能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功德”一词,原来,对功德的评定,并不是攻城略地的多少,而是对邪念的去除程度作为评判标准,邪念去除越多,离佛性就越近,功德也就越多。
慧能接着说:“如果要在自己的自性法身中寻找功德,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是真心修行功德之人,他们就不会有轻视他人的邪念,在生活中就会时时尊重他人。经常有轻视他人的邪念,不能摆脱自身形体的束缚,就不可能有功。自己的佛性被虚妄所掩盖,自然就不会有德,因为经常认为自己了不起,这就是我慢所造成功德的丢失。”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慧能继续说:“心念与心念之不间断是功,心念与行为都平直才是德。自己修持习惯性格才是功,自己修持身体行为才是德。功德必须在自性的范围内找,不是通过布施供养所能求的。所以,武帝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并非达摩祖师讲话有错。”
这儿有人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达摩祖师到了中国以后,也做行善积德之事,也布施供养等,这与武帝所做有什么不一样吗?难道同样的事,达摩有功德而武帝就只有福报吗?
不要说达摩在做这些事,所有的佛、菩萨都会做这些事。开悟之人做这些事,心中不求任何回报,包括去西天极乐世界,更不会去求来生之福。因为有所求便是心机,虽然这些心机是向好的一面发展。
有些明星去做慈善事业捐款等事,如果他们心中想的是形象问题,为的是落下一个好名声,那么,这种捐款是善事,但没有功德。只有那些真心为了众生困苦,只是帮助一下,别无所求,这才有功德,这样的人不会让事情被他人知道的,但也不会刻意隐瞒。
当今社会礼崩乐坏,象小月月被车撞翻后,很多人看见却没有人救,然而社会上就有一些打着领带、穿着整齐,对人特别有礼貌的人出现,一交流才发现原来是传销人员。这些人员行善之事有功德吗?没有。因为他背后有另外一个大恶的目的。与武帝不同的是,武帝的目的是善,而不是恶。总之,都是有所图,这就失去了功德,而只有福报。
第四讲、决疑(02)极乐世界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韦刺史接着问第二问题:“弟子经常出家的僧尼与在家的居士念诵阿弥陀佛,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大师,这样念仿佛号,就真的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请为我解疑!”
慧能说:“佛陀当年在舍卫城中讲西方极乐世界来引导度化众生,经文上说得很清楚,讲西方极乐世界离此不远,若论里数有十万八千里,这是比喻人身有十恶八邪。如果说这距离很远,说明此人是下根器之人;如果说不远,这是上根器之人。人虽有根器上下之两种,法却没有上下好坏之分。迷惘与觉悟的区别造成认识和行为上的慢与快。迷惘之人念佛以求往生极乐世界;开悟之人自净其心。所以佛陀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当今社会,在百度贴吧里,佛教成了净土宗的天下,慧能的这一段解释,一旦发出,马上就会被吧主删除,各大寺院也很少讲禅宗深义,只是带着一帮信徒诵经念佛,劝人修人天福报,仿佛学佛只有极乐世界一条路可走,否则都是邪路。
小雅曾经在很多场合试图告诉大家,西方极乐世界只是方便之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天堂叫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心之所化。然后,现实生活中,真理往往被愚昧所打败。
“阿弥陀佛”这个名称是音译,如果按意思翻译应该是“无量寿佛”,在世界上,实物的东西都有成住坏空,即使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也不例外,这个极乐世界如果是实物存在,怎么可能是无量寿呢?在佛学中,能够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心自性,那就是空。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慧能接着说:“东方人只要心念清净,就没有罪过;即使是西方极乐之人,如果心念不净,贪图极乐之享乐,就会有过失。东方人在受罪时,念诵阿弥陀佛,希望往生极乐,那么,西方极乐之人受罪时,念诵阿弥陀佛,希望生活到哪里去呢?因此,凡夫与愚昧之人不了解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不认识自己本有的清净佛土,想东想西地到处寻找,却不知道开悟之人随处都是净土。所以,佛陀说:‘随顺自性,住处无不安乐。’”
“只要你心地中没有不善,西方极乐就离你不远;反之,如果心怀不善,则即使念佛也难以往生。奉劝大家先除十恶,就相当于向西天行了十万里路;后除八邪,就又走过了八千里路。每一心念都能从自性出发,行为永远平等正直,弹指一挥之间,便见到了阿弥陀佛。”
“只要行十善,这就等同于发愿去极乐;反之,不断除十恶之心,即使希望往生极乐,又会有哪个佛来接引呢?如果能领悟自性原本无生无灭的顿悟大法,去西方极乐只在刹那之间;如果不悟,仅靠念佛求生,必然路途遥遥无法到达。”
慧能的这些话已经讲得非常透彻,但当今又有几个人能相信并理解?象净空法师,也讲解《金刚经》、《心经》等禅宗经典,然而却在下结论时告诉大家说:“所以,大家要一心念佛啊!” 《金刚经》、《心经》根本与念佛毫无关系,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净空法师却偏要将牛头与马嘴合在一起,这实在是一个悲哀啊。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慧能也会发大兴,鼓舞一下气氛,于是说道:“慧能可以使大家一刹那间便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当下就看见,大家愿意看一下吗?”普通净土宗大师都是告诉人严重才能去净土,大家听到慧能说立马就能见到,当然欢呼雷动,所以,顶礼膜拜、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此处就可以看见,又何必发愿来生呢?希望大师慈悲,马上带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
慧能说:“尊敬的听众们,世人自己的色身形体就象一座城墙,眼、耳、鼻、舌、身就是外面的五扇门,负责接受外面的色、声、香、味、角;里面还有一扇门叫意门,负责与心相交流。人心就象土地,人性就象帝王。帝王居住在城中央。人性在则帝王存,人性失则帝王去。人性在则身心在,人性失则身心大坏。”
“想要见阿弥陀佛须从人性中寻找,而不要到身体外面去寻找。如果自性迷失,那么自己就变成众生凡夫,自性觉悟,那么自己就成佛。心慈悲,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心喜舍,你就是大势至菩萨;能保持清净,你就是释迦牟尼;自带平等正直,你就是阿弥陀佛。人我分别就是须弥山阻挡你见性;邪心就是海水呑噬你的良心;烦恼就是波涛打击你的精进;毒害就是恶龙、虚妄就是鬼神、尘劳就是鱼鳖贪婪嗔恨就是地狱、愚昧痴心就是畜生。”
大家听到这儿,一部分人豁然开朗,一部分人将信将疑。当然还一部分人失望至致,因为他们本以为慧能要显示一下神通,就象难陀当年因留恋自己漂亮妻子,迟迟不肯出家,释迦牟尼就带着难陀到天堂和地狱转一圏,让他看到天堂的美好和地狱的可怕。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慧能继续说:“尊敬的听众们,经常修行十善,立即可以到达天堂。除却我相、人相等分别妄想,阻挡我们的须弥山瞬间会倒。去除邪心海水便枯竭,烦恼消除波浪平息。没有了毒害之心,鱼龙自然会绝迹。只要在心地上觉悟并认识我们的自性,就如同如来大放光明,外照六门清净以破除六欲界诸天;自性内照,三毒贪、嗔、痴就可以解除,地狱等罪一并消除。这样,内外明澈,无异于西方极乐世界。不这样修行,仅靠空念阿弥陀佛,如何能到西天?”
大家听了慧能的解说,全部都了然见性,一起礼拜致谢,齐声赞叹:“但愿天下众生,听闻者都能很快理解开悟。”
慧能说:“尊敬的听众们,如果打算修行,在家也是一样可得,并不在乎是否在寺院出家。在家也能修行,就如同东方人修心行善一样,可以得到解脱;出家如果不修行,如同西方人心念变得邪恶,照样不可能解脱成佛。所以说:‘只要心地清净,就是自性的西方净土。’”
韦刺史等人都是属于在家修行的居士,听慧能这么一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原来,许多人一直以为在家修行不如出家,慧能说在家修行也同样可以顿悟成佛,这就少了许多麻烦,于是,一个个欣然有喜色。不过,在家有在家的方便,出家有出家的方便,也各自都有麻烦事,关键是一个人的心态。慧能这样的说法,是让大家不要纠结在是否出家这件事上,并非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第四讲、决疑(03)在家修行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韦刺史问第三个问题:“在家如何修行佛道,请大师给我们指点!”
慧能说:“我有一篇《无相颂》,大家无论在家、出家,都可以按此修行,就如同经常和我在一起。但如果大家不按这个修行,即使出家在我身边也没有用。”颂的大意如下:
心念平等何劳坚持戒律,行为正直何用打坐修禅,报佛恩先报父母养育轭=恩,讲道义就要上下相怜。
谦让则无论尊卑皆和睦,忍辱则让众恶平息无喧,精进努力就象钻木取火,淤泥也能生出红莲白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改过就能产生智慧,护短必定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才能饶益,成佛不能靠花钱。菩提觉悟要向心内觅,何劳外面拜师求玄理?
听说依此去修行,天堂就在你眼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慧能最后总结说:“尊敬的听众们!请大家都按照我上面所说的颂修行,认识并掌握自己本来就具有的佛性,直接成就佛的事业。佛法不能等待,需要大家立即实行。请大家解散,我就要回曹溪山了。你们如果有疑问,可以来问我。”刺史和官僚、居士和僧人等每个人都有所开悟,表示深信并今后奉行。
第五讲、定慧(01)如形随影
戒、定、慧谓之佛学修行中的“三学”,是修行之路的必学课程,戒是定之基础,定是慧之基础。本章主要讲定与慧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经比作形与影的关系,也就是说,有形则必有影,有影必有形,但形是主体,影是作用。
这儿为什么不讲戒呢?因为戒是出家、在家必修内容。佛陀讲法前8年,并没有制定戒律,因人数的增加,出现 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佛陀才制定戒律,并号召大家“以戒为师”。学佛之人起码要修五戒十善。如形随影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慧能开示大家说:“尊敬的听众们!我所讲述的成佛法门,以定慧为本。请大家不要迷惑,说到‘禅定’与‘智慧’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件事。禅定是智慧的本体,智慧是禅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你有了智慧时,则一定已经进入禅定状态;反之,进入禅定状态就一定会产生智慧。如果认识了这其中的关系,就是定慧等同之学。”
“各位学佛的同修们,千万不要说先禅定,然后再发动智慧,也不要说先发动智慧,然后再禅定,从而将二者分割开来。如果有这样的错误见解,这就是佛学上所说的‘有二相’,口里说善语,心中不善,则既不可能有定,也不能产生慧,这就是定慧分割所造成。如果心口俱善,内外如一、知形合一,这就是定慧一体。”
“自悟修行之人,不在于口头争辩。如果喜欢口头、文字上争论,他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也还是迷人,没有进入禅定,更产生不了智慧。这就是没有斩断计较胜负的念头,却增加了以为事物真实存在着的固执见解,拘泥留恋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金刚经》所讲的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慧能接着打一个比方来形容禅定与智慧:“尊敬的听众们,禅定与智慧,与什么相类似呢?就象是灯与光的关系。有了灯才能发光,没有灯就一片黑暗。所以,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的作用。名称虽然有二个,但二者是一体不可分割。我所说的定、慧的方法也是如此。”
说到这儿,小雅想起许多佛学类的qq群、微信群、论坛等聊天工具中,许多人学了太多的禅宗知识,道理讲的也很好,但是一旦有人攻击他就勃然大怒。即使没有人攻击,而只是观点不一,争论就会越来越激烈,最后甚至破口大骂起来。这样的现象就是慧能所说的“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仍然属于没有开悟之人,这一点是大家要重视的。
第五讲、定慧(02)一行三昧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慧能为大众开示说:“尊敬的听众们,所谓一行三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思是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要时时按正直的真心自性来行事。《维摩经》上说:‘直心就是成佛的场所,直心就是净土。’不要心怀谄曲,嘴上却表现出很正直;嘴上说一行三昧,,实际上却不按正直真心去行事。只要行直心,对于一切事情的处理都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执着于名利,这样才有智慧产生出来。凡夫之所以迷惘,就是因为太在乎个人得失,执着于事物的相状,有意去执行一行三昧,将正直说成是常坐不动,使妄念不生于心,还自认为这才是一行三昧。作这样思考的人,与没有生命的死物相同,反而让这个一行三昧所困扰。”
许多净土宗的人对禅宗有一很大疑问:“明心见性之后就能直了成佛吗?”换句话说,一开悟就算成佛了吗?悟后不要继续修行吗?当然不是。这名话的意思是,明心见性的那一刻,顿时就达到了佛的境界,此后的生活中遇到各种麻烦事时,还会退转,还会迷失,还需要继续明心见性,继续修行,一直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成佛呢?要达到不退转的程度,这才取得佛果位。
中国的军事力量在最近十几年突飞猛进,新闻上报道说,我们的歼11安装上了相控阵雷达,这项技术已经完全达到并超过了美国。许多军迷为此欢心鼓舞,误以为中国的战机已经超过了美国,却不知道战机的性能,雷达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还有很多环节,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集成等。
同样,我们在佛学的修行方面,在断除烦恼方面同样是多方位的,思想上的烦恼就有6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痴、不正见),此外还有小随烦恼10个(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中随烦恼2个(无惭、无愧)、大随烦恼8个(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这些都要去除。
之所以开悟之后还会犯错,是因为悟的还不彻底,在心的深处还有迷惑,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缘,它没有表现出来。思想上的认识提高了,可以指导行为上不犯错。反过来,行为上经常按戒律作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思想上的认识,只有当思想和行为完全一致的时候,这才是真正成佛的时候,这就是一行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入定并生慧的意思。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处在这样的定慧之中,这就是佛。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慧能继续开示道:“尊敬的听众们,成佛之道应该通畅,却为什么始终阻滞不通呢?自己的心念不拘泥留恋于外界事物,成佛的道路才能通畅无阻;如果心念拘泥留恋于外界事物,这就是自我束缚。如果认为常坐不动就是心念不拘泥留恋于外界事物,那就会象当年舍利弗在树木中打坐而被维摩诘诃斥。”
一时开悟之后,又被外界事物所束缚,这种现象佛学上称之为心随境转。真正的开悟不是心被境转,而是要境被心转,是心转境,不能境转心。同样的五浊恶世,心念清净,心量足够大,则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看到有人为恶时,你会同情并帮助他们;当看到利益诱惑时,你会想到那不是我的。所以,是心转境,还是境转心,关键是心量的大小。真正的明心见性,不是通过理论悟出的一点玄机,而是要以众生为念,时时奉献自己,这才是佛,这样才不会拘泥留恋事物,被事物所束缚。
舍利弗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维维诘只是一位富豪居士,被佛陀高度称赞的一位大菩萨,其修行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菩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佛的果位。《维摩诘经》也叫《净名经》主要是他的讲述,是禅宗的重要经典之一。
这一段中提及的故事是舍利弗有一次在树木里打坐遇到了维摩诘。维摩诘问:“舍利弗啊!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说:“我在修定呀!”维摩诘问:“你是怎么修定呀?”舍利弗说:“我就静坐着修定。”
维摩诘居士就问:“你是以什么心来坐?是以过去心来静坐?或是以现在心来静坐?或是以未来心来静坐?若说以过去心来静坐,过去心已经过去了;若是用现在心来静坐,现在心无住啊;若是用未来心来静坐,未来还没有到,你到底以什么心来坐呢?”
舍利弗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如何回答。维摩诘居士又问:“你是有心静坐,还是无心静坐?你有心静坐,与凡夫妄想心一样;你无心静坐,与草木、石头一样,你是以什么心静坐呢?”舍利弗又默然了,一句话都答不出来。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慧能紧接着要批评一些不正确的静坐:“尊敬的听众们,有一种人教人坐禅时,要求时时关注自己的本心并保持绝对地安静,身体不动不起,从这儿开始产生一种境象并称之为实证,并以此求得成佛的功德。这是迷妄之人不懂定慧之义,如果刻意照办,将弄得疯疯颠颠。象这样的人很多,又都以同样的方法去教化他人。这样的教学,是大错特错。”
慧能继续开示道:“本来真正的佛教,并没有顿悟与渐修之区别,只是人性有聪明与愚笨的不同。愚笨之人慢慢修行,聪明之人立刻开悟。自己去发现自己本来就有的佛性,这就没有什么智愚、顿渐差别,所以才立顿、渐之假名。”
南怀瑾先生当年传下了白骨观、安那般那(出入息法),这些功法都是当初我们的先辈大德经过思考后废弃不用的内容。为什么要废弃,因为不符合我们的环境,我们有比印度更先进的儒家、道家、易经等文化,吐纳之法也非常的成熟。
印度为什么有白骨观,这与印度的风土人情有关,他们当初在人死之后是不掩埋的,找一块荒地随便一扔就可以了,甚至靠近大雪山的地方,还将尸体放在明显的地方,好让老鹰容易找到。因此,有许多修习头陀行的人,故意找这些尸体多的地方修行,好让自己放弃对世俗荣华富贵的贪恋之心,这才有所谓的“不净观”、“白骨观”功法。
我们中国人修习这些白骨观不容易见效,其原因就是谁也没有真正见过白骨,除非书本上、电视电影上见过。既然没有见过的东西,内观时就不容易出现唯识学上所说的“独影境”。事实上,即使出现了这些现象,最多也就是相当于看了一场电影,受到了一点启发教育。如果将这种现象理解为“实证”,这就是大错特错了。
第五讲、定慧(03)定慧宗旨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慧能说:“尊敬的听众们,我所说的法门,从祖上一代一代相传以来,都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相,就是既承认事物之相,但又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所谓无念,就是允许心念的产生,但不拘泥留恋于这些心念。所谓无住,这是人之本性,对于世间的善恶美丑,乃至冤仇亲情,在言语触碰、讥讽、欺侮、争吵时,统统视之为空,既不思考酬谢,也不加害,在每一个心念中,都不再保留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心念境界。如果前念、今念、后念,每一个心念都相续不断,这就是束缚。如果对待所有的事情上,能够念念不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那么,就没有束缚,也就是解脱,这就是‘无住为本’的意思。”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慧能接着说:“不拘泥留恋于真心以外的一切事物的相状,这就是无相。只要不拘泥贪恋于事物的相状,佛性本体就清净无为,这就是‘无相为体’的意思。”
“心念在一切事物上都不被沾染,这就是无念。在自己的心念上,永远不被外境所吸引、转移,不在外境上生起心念。如果只是百物不思,将所有的心念全部消除,一个心念也没有,这就等同于死,而真心是不生不灭之物,所以就会到别处受生去,因此,这种做法是大错。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不懂佛法的真实意义,自己错了不好说,误导他人同时又认识不到是自己的迷误,反而还要说自己是按照佛所说的去做,这就同时谤经谤佛了。所以,经将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慧能继续说:“为什么一定要立无念为宗呢?因为嘴上说已经懂得了佛性的迷妄之人,在外境上还存有心念,这个心念会产生邪见,所有的烦恼妄念都是从这儿产生。自性原本就是直来直去,没有一丝心机可得。如果有所心机而妄说祸福,这就是尘劳邪见,所以要立无念为宗。”
“‘无’是什么东西没有呢?‘念’又是念什么事情呢?所谓‘无’,是指不拘泥留恋于生灭、有无、好坏、美丑等两端之相。所谓‘念’,就是就是念直如本性,就是念众生之心,心怀众生。真如、众生就是‘念’之体,‘念’就是真如之用。从真如、自性开始念忆众生,这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思考的。真如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才生起这些心念来。如果没有这个真如,眼、耳、鼻、舌、身、意就不会发生任何作用,象坏了一样。”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最后,慧能总结道:“尊敬的听众们!真如这个人人自己具有的佛性所生起的心念,虽然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有见闻和知觉,却不会被万物所沾染,真如佛性仍然按原样永恒地存在着。所以,佛经上说:‘对外能善于分别各种事物的相状,对内能坚持真如第一义而不动摇。’”
第六讲、坐禅(01)误解坐禅
小乘佛教所传承过来的坐禅又称“禅那”,本意是静虑的意思。最初是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为适宜,故一般称之为坐禅。在佛教之前,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都很重视坐禅。各家坐禅的方法虽说大致相同,但都有各自的心法。
达摩祖师来中国之后,将禅与定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了新的涵义,因此,禅宗之“禅”,与其它派别有所不同。误解坐禅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慧能针对坐禅开示道:“这门坐禅,原本不需要专注于心,也不需要专注于净,更不需要专注于不动。如果专注于心,这个‘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妄念。心这个东西最能浮想连翩而产生幻像,所以不能专注于心。如果专注于净,自性原本清净,这一专注所产生的妄念,反而覆盖了真如本性,所以,只要不专注,佛性自然清净。起性动念地专注这个清净,生出来的一定是虚妄的清净。妄念本来就没有立足之处,如果一专注,这个妄念就有了立足之处了。净本来没有形相,如果一专注于净,就给净立了一个相出来,还说这是坐禅的一种功夫,有这种见解的人,阻碍了自己本性的发挥,结果反而被专注所束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慧能继续说:“尊敬的听众们!那些修习不动式坐禅的人,应当在见到所有人或事情时,看不到他们的是非、善恶,这才是真正的‘自性不动’。”
“尊敬的听众们!迷妄的人虽然自己身体不动,但开口便说他人的是非短长,这与佛道相违背,就象专注于心、专注于净一样也是成佛路上的大障碍。”
每个人都有睡不着觉的经历,为什么睡不着?是因为大脑想东想西,念头纷飞。这个时候,你越时想让自己不要想,什么也不想,它偏偏想得更多。有人用数数的办法,但数数还是在想,并不能抑制它不想,只有认识到想也是白想,随它去想,不加任何控制才是正确的办法。所以,慧能告诉我们,坐禅专注于心、专注于净都是不对的。坐禅并不一定要真的“坐”,而是让心“坐”下来,让心静下来,让妄念静下来,这样才能回复到本来清净的自性上来。
第六讲、坐禅(02)正解坐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接着,慧能将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坐禅。慧能说:“尊敬的听众们!什么叫坐禅?我所说的坐禅,是不存在任何障碍,对外界一切事物都不起心念,这就是‘坐’;对内、对自己本来具有的真心自性不被环境所转移,这就是禅。”
“什么叫禅定呢?对外,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这就叫禅。对内,自己本来具有的真心自性不被事物所乱,这就叫定。对外如果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自己的正直真心自性就会被扰乱;对外如果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正直才能展现出来。人们的真心自性本来是清净、安定、正直的,但由于看到了外界纷乱的环境,并拘泥留恋于这些色相,才会被扰乱。如果看到了外界的环境而内心不为所动,心不被境转,这才是真正的定。”
慧能所讲内和外是针对心而言,眼、耳、鼻、舌、身所进来的干扰信息为外,自己以往所存储的记忆信息为内。但内的信息也是来自于外,只不过是过去的内容。影响我们坐禅的主要因素是外来信息,当你处在一个绝对没有外来信息的环境下时,内的信息成了主要因素。
传统的坐禅是寻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尽可能减少外在的干扰因素,这样可以专心处理内在的干扰。但慧能所讲的内容却不同,根本不需要寻找安静场所,只需要自己真正明白佛理,就能由心转境,而不被境转。这让小雅想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治水时采用堵的办法,结果水患更甚。大禹则采用顺的办法,结果水患治理好了。我们坐禅也是一样,不能用堵 法,而要随顺外境、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禅宗的高明之处。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慧能继续说:“尊敬的听众们!对外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就是禅,对内真心自性不被外物所乱就是定。外禅而内定,这就是禅定。《菩萨戒经》上说:‘我自己本性原本就是清净无为的。’”
“尊敬的听众们!在你们每一个心念中,自己认识自己的佛性原本清净,自己修习,自己躬行,自己成就佛道。”
《国际歌》上有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成佛修行同样也是要靠自己!
第七讲、忏悔(01)五分法身
前面几章讲的理论较多,这一章主要是讲修行的行为,分五个部分,其中忏悔是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改正,誓愿是对未来之事进行规划。二者都是通过行为来改变思想,是修行的两个重要内容。五分法身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洎:ji,通“及”。骈:pián,并列。胡跪:也称互跪,印度入拜坐法,单腿着地,累了可互换)
(五分法身香:五种成佛的道路。香:象征人与佛或神沟通的道路,所以拜佛必烧香。)
这一天,慧能大师会见来自广州、韶州以及四方学士和普通百姓,大家聚集在曹溪山来听大师继续讲解佛法。慧能登上讲台告诉大众说:“大家一起过来。尊敬的听众们!学佛之事必须从自性入手,在任何时候都要清净自己的每一个心念,修正自己的行为,见到自己的法身和自心佛,自度自戒,这才算你们不枉到山上一遭。既然大家从大老远赶来,聚集到这里,说明我们有前世之缘。现在请大家坐下,我先给大家介绍自性的五种法声香。”于是大家一起坐了下来。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成佛修行的五个步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并不是慧能的发明,各宗派都在讲,但是瓶子虽然是旧的,里面装的酒却是别具一格,体现了禅宗与其他宗派的不同之处。传统解读多数停留在行为方面,而慧能的解脱始终不离开自性。no | 三学 | 传统解读 | 慧能解读 |
1 | 戒 | 恪宗主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 | 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
2 | 定 | 摒除杂念,一念不生 | 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
3 | 慧 | 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 | 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 |
4 | 解脱 | 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烦恼 | 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 |
5 | 解脱知见 | 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 |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
第七讲、忏悔(02)无相忏悔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
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
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慧能说:“现在,请让我向你们讲授无相忏悔,可以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罪业,让身、口、意三业清净。尊敬的只众们,请随我一起念诵:”
下面这段忏悔文有三段,文字的格式相同,意思也很明了,无须翻译。三段分别忏悔的是愚迷、骄诳、嫉妒,我们在实际忏悔时,可以加上自己的需要,例如有些人容易发怒,就可以加上嗔恚;有些人见钱眼开,就可以加上贪婪等。忏悔一定是针对过去的行为,表达现在想要改正的决心。罪业重的人经常忏悔将很快改正缺点和错误。
忏悔的最好形式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因为没有人监督,多数人的自律性并不高,往往嘴上忏悔一下,过后忘得一干二净。基督教就非常重视忏悔,每周都有这样的例会,除此之外,随时都可以举行单独的忏悔仪式,这对多数人改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佛教、道教虽然都有,但形式上不那么庄严,因此效果也不明显。
“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慧能说:“以上就是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相状的忏悔。什么是忏?什么是悔?所谓忏,就是自己陈述以前的罪过,从前所有的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全部向佛讲出来,这就是忏。所谓悔,就是断除以后再犯这些过错,从今往后,所有的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现在已经觉醒,今后全部断绝,永不再犯,这就是悔,合起来就是忏悔。”
“凡夫都处于愚昧迷惑状态,只知道以前所作的错误,不知道要断除今后的过错。由于不能断除今后的过错,所以以前的过错也不能消除,今后的过错还会继续犯下去。以前的过错不消除,今后的过错还继续,这还叫什么忏悔呢?”
第七讲、忏悔(03)四弘誓愿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
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忏悔是对过去发生过的过错进行悔过并改正,俗话说“矫枉过正”,单纯的改正错误往往事倍功半,如果能配上行善,则可以很快地改正错误。行善是需要动力的,如何产生动力呢?那就是发愿,也就是下决心。慧能紧接着教大家发四弘誓愿:
心中的无边众生,我要发誓去度脱
心中的无边烦恼,我要发誓去断除
自性产生的无尽法门,我要发誓去学习
自性产生的无上佛道,我要发誓去实现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慧能说:“大家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说是这么说,可不是我慧能来度脱大家。尊敬的听众们,你们的真心与众生之心是同一实体,你们心中的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妄心,都是残害众生的心。各自须用自性来去除妄心。什么是‘用自性去除妄心’?这就是要用正见来去除不正见。当然,所有的正见都是自性产生出来的般若智慧,有了这些正见,就可以去打破愚痴和迷妄的束缚,使每个人自己度脱自己。邪见出来用正见去度脱,迷妄出来用觉悟去度脱,愚痴出来用乱想去度脱,罪恶出来用慈善去度脱。象这样的度脱,才是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慧能继续说:“另外,‘烦恼无边誓愿断’,指的是用自性的般若智慧,去清除虚妄的思想和心念。‘法门无尽誓愿学’,指的是必须自己认识自性,永远按正法行事,这才算是真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指的是经常深入自己的心中,在心中按照真正的成佛方法去行动,行于正直,离于私心杂念,保持清净而常生般若智慧”,连特意产生的真念、妄念都要去除,这样就能见到佛性,也就是刚才所说的成就佛道。经常在心念中修行,才可以让愿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七讲、忏悔(04)自性三宝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慧能说:“现在大家已经发过四弘愿了,下面还要向大家传授无相三归皈戒,通常三皈依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所说的三扳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 皈依觉则福、寿二者都可以得到满足的尊严;皈依正则离有远离欲望的尊严;皈依净则有受人敬重的尊严。从今往后,以觉为师,不再皈依邪魔外道,并以自性三宝(觉、正、净)来证明自己。”no | 传统三皈依 | 慧能三皈依 | 作用 |
1 | 皈依佛 | 皈依觉 | 两足尊 |
2 | 皈依法 | 皈依正 | 离欲尊 |
3 | 皈依僧 | 皈依净 | 众中尊 |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我劝告大家自性的三宝(佛、法、僧),所谓佛就是觉的意思;所谓法就是就是正;所谓僧就是净。自性皈依觉,则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这样就能离开对财色的贪求;自性皈依正,则每一心念都没有邪见,因为没有邪见,所以就没有了贡高我慢和贪爱执着,远离欲望的尊严;自性皈依净,则所有的尘劳爱欲境界,自性都不会沾染,这就赢得大家的尊重。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去修行,这就是自己对自性的皈依。凡夫们不了解佛、法、僧三宝就要我们的心中,从白天到晚上,到心外去寻找佛、法、僧”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慧能最后说:“尊敬的听众们,请大家各自观察,不要用错了心意。佛经上明确写着自己皈依佛,而不是皈依他佛。自己心中的佛不皈依,那就无所皈依。现在大家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各自皈依自心的三宝吧。内部调整自己的心性,外部敬重他人,这就是自皈依。”
普通的居士想要皈依三宝,都是到寺院去,在和尚的引导下,对着佛像发誓皈依。皈依的目的是什么?一是找一个师父,以后有问题可以请教;二是监督以后的行为。佛像是木制的或者泥制的,外镀金身,它不会讲话,既不能给你开示,也不能监督;法在书上,而且要你自己学会了产生产生佛法,所以佛经本身也不能开示和监督你;僧是可以开示和监督,但对于出家人尚可,在家的居士就无法随时请教,更不能随时监督。因此,真正的皈依,决不是形式,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真心自性,只要去除私心而心怀众生,那么自性就能产生般若智慧和佛法,自性就是导师和监督者。
第七讲、忏悔(05)一体三身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
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慧能说:“尊敬的听众们!现在大家已经皈依了自性三宝,请各自用心听讲,我将讲述一体三身自性佛给大家,了解了这个三身佛,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性。请大家一起随我念诵:”
将自己的形体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
将自己的形体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
将自己的形体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
“尊敬的听众们!形体色身不过是三身佛居住的宿舍房屋,所以大家不能皈依这个色身。三身佛一向都在我们的自性中,世上每个人都有,但由于大家存在私心杂念而迷惑,看不到自性。许多人向外寻找这三身如来,却不知道这三身佛是在自己身中。请大家听我说,我将让你们在自己的形体色身之中,认识到本来具有的自性三身佛。这个三身佛,是从自己的佛性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从外界得到的。”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慧能接着解释说:“什么是清净法身佛呢?世上每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就是非常清净的,万事万物都从这个佛性中产生出来。心念中想做恶事,就会指挥身体去行动而产生恶行。心念中想做善事,同样会指挥身体去做而产生善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行为都象这样存在于你的佛性之中。每个人的佛性就象天空一样常清、日月常明,但被浮云覆盖,就会上明下暗。如果忽然遇到风吹云散,则上下又变得一样通明,表现出完整的佛性来。世人的心性经常浮游变化,就象天上的浮云雾霾一样,常常覆盖自己的佛性。”
“尊敬的听众们,智如日,慧如月,智慧永远明亮。如果拘泥留恋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显明。这时,如果是根器高的人,听到真正的佛法,就会自除迷妄,使自己内外明澈,让自性产生万法。明心见性之人就是这样。这就是清净法身佛。”
“尊敬的听众们,皈依自己的自性就是皈依真正的佛。自皈依的人,除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我执心、轻慢心、邪见心、贡高心以及一争当下不善之行为。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这就是自皈依。经常存有谦下之心,普行恭敬,就会看到自己佛性通达,没有阻碍,这就是自皈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慧能说:“什么是圆满报身佛?譬如一盏灯能消除千年的黑暗,一念智能除去万年的愚昧。不用总想着过去的辉煌或失败,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常思考一下未来会怎样,使每一个心念都圆满明彻,看到本来具有的自性。善恶从现象上看虽然差别很大,但本性无二。这个无二之性,就是实性。在这个实性中,不被善恶所沾染,这就是功德圆满报身佛。如果在这个实性中生起一个恶念,就会毁灭在一万劫中种下的善的种子;反之,如果在这个实性中生起一个善念,便能将象恒河沙那样多的罪恶全部消除干净,直至得到最高的觉悟。每一个心念都能见到自性而不使佛性所垂直的正念丢失,这就是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慧能说:“什么是千百亿化身佛?如果什么问题也不考虑,自性本就象空一样。只要有一个心念思量,自性就会发生变化。你的心念想做恶事,自性就化作地狱来惩罚你;你的心念想做善事,自性就化作天堂来奖励你。你的心念想害人,自性将你化为龙蛇。你的心念对他人慈悲,自性将你化作佛和菩萨,让你生活在净土佛国。你的心念中有愚痴,自性就让你生活在凡夫居住的下方。每个人自性的变化都非常多,迷妄的人自己并不了解,每个心念都想行凶作恶,于是就经常生活在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之中,这样的人如果有一念回头为善,佛性就会使他智慧立即产生。这就是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尊敬的听众们!法身佛是每个人自己本来具有的。每一个心念都能认识到自性,这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佛考虑问题时起,它就成了化身佛。自己领悟、自己修习这个自性的功德,这才是真正的皈依。皮肉形体只是我们的色身,是自性居住的宅屋宿舍,不能说皈依这个色身啊。但明白、了解这个自性三身的意义,这就是自性佛,是真正的佛。”
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药师佛相比,他是主动发愿要在五浊恶世中度化众生,药师佛、阿弥陀佛都是在佛国净土中度化从生,所以,释迦牟尼是化身佛的象征,而阿弥陀佛、药师佛、卢舍那佛都是报身佛的象征,毗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是法身佛的象征。我们修行时,一身恶习首先经过化身佛的度化,去除一个又一个的烦恼,当所有烦恼除尽之时,这时就接受报身佛的度化,当自己处于无善无恶、清净自如时,就接受法身佛的度化。这只是一个方便之说,三者其实是同时发生的。no | 三身佛 | 特点 | 假名 |
1 | 法身佛 | 清净 | 毗卢遮那佛 |
2 | 报身佛 | 圆满 | 卢舍那佛 |
3 | 化身佛 | 变化 | 释迦牟尼佛 |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慧能又一次用偈诗来总结这一章的内容,他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大家能够念诵并掌握,就可以使你积累了无数劫的迷妄罪恶立即全部消灭。”
迷妄之人修福而不修道,却说修福就是修道。
布施供养可以获得福无边,心中的贪、嗔、痴三毒乃前世所造,消除不了。
想要修福来灭罪,后世得福后罪还没有消。
只要向心中去探求罪恶的因缘,各自在自性中真正忏悔。
忽然之间就悟出了大乘的真忏悔,从自性中除邪行正罪全消。
如果学道能常常反观自性,这就如同与佛住在一起。
禅宗祖师传承此顿悟心法,普遍希望众生认识到这个佛性大家是一体的。
如果想在未来找到自己的法身,不拘泥于事物相状就可以得到。
大家用心去追求这个自性而不要停留,未来有一念断绝就会一世休。
要领悟大乘思想必须见性,虔诚恭敬合掌至礼才能求得。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慧能最后说:“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应当念诵并掌握上面的颂,按照它去行事。如果马上认识了自己的佛性,即使相距千里之遥,也如同我就在你身边。如果对这篇颂不能马上领悟,即使在我对面,好会象千里之遥一样,又何必千辛万苦大老远跑来学佛呢?不如大家自己珍重,离开后好好理解。”大家听了慧能的开示,没有一个不开悟的,都十分高兴,表示一定要遵照奉行。
第八讲、机缘(01)无尽藏尼
本章是佛学中的专家级别的人物与慧能交锋的过程,涉及到《涅槃经》、《法华经》、《维摩经》、《楞伽经》等佛经的精华内容,因此初学者可以跳过。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如果能全部掌握每一个公案的本质,则开悟就在当下。无尽藏尼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慧能大师自黄梅县冯茂山得到顿悟法门之后,来到韶州曹侯村,当时没有什么人知道。当时有一个儒士叫刘志略,对慧能十分照顾。刘志略有一个姑母是尼姑,法号叫无尽藏,经常念诵《大涅槃经》。慧能在旁边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妙义,当她有不明白时就帮她解释。有一天,尼姑有一字不认识,就来请教慧能,慧能告诉她说:“文字我一个也不认识,如果有意思不明白,尽管来问我。”
尼姑非常惊讶地说:“你连字也不识,是如何明白这么多道理的?”慧能说:“诸佛的奥妙道理,与文字无关。文字只是表达讲话的内容,讲话的内容又是表达佛法奥义的,所以明白意思才是关键,而文字就不是唯一的表达形式。”尼姑听了之后,非常感叹,并告诉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说:“他是一位有道之士,大家应当好好供养!”
这一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不要对佛经中的文字太执着,明白经中的意思才是唯一的目的。小雅在龙泉寺挂单时,无意中将手机放在《法华经》的书上面,马上有师兄来好意提醒我,佛经上不能放任何东西。这位师兄的诚意小雅心领了,但却不会按他说的做。小雅家里的《法华经》上写满了小雅个人的学习笔记,决不会将佛经当供品。
第八讲、机缘(02)曹氏叔良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无尽藏尼姑告诉大家慧能是有道之人后,许多人前来赡礼拜访和请教,人数一多,家里就挤不下了,正好附近有一座隋朝末年被战争毁废的破庙,这样,以曹叔良为首的地方乡绅出钱修建,很快就焕然一新,请慧能住持。慧能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强盗寻找追逐。慧能无奈隐藏于前山,又被恶党纵火焚烧草木,不得已藏身于乱石之中才躲过了灾难。那块石头一直存在,至今还留下了慧能盘腿打坐的痕迹,这石头也被后人称之为避难石。慧能这时想起了师父弘忍大师送别时说过的话“怀会止藏”,于是慧能便隐藏在怀集县和四会县之间。
有人看到这儿就问:“慧能大师已经开悟成佛,至少是菩萨,已经有了大神通,为什么还东躲西藏?”《坛经》中确实描写很多处神通,但我们既没有必要否认它,更不应该相信它。因为它不是《坛经》的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慧能开悟成佛后仍然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神。它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在遇到困难、遇到无妄之灾时的态度,没有报怨、没有恐惧,更没有针锋相对的报复,而是看清事情的本质,以平等心去对待。
第八讲、机缘(03)韶州法海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法海僧人,因对“即心即佛”这一句不能彻底理解,于是特意赶来求教。
慧能告诉他说,心即是佛,这是笼统的说法,细思考一下,二者虽然都是同一个实质的东西,但表达的侧面有所不同。心的特点是事物变化,心必跟着变化,它更象一个镜子,能客观反映事物之相。佛是指这个心,不被事物变化所干扰,这样的一种智慧或觉悟。
慧能所说“前念不生,这就是心;后念不灭,这就是佛”,这个“前念”与“后念”并不是指前一个心念与后一个心念,不是指两个心念,而是指当事物发生变化时,首先是这个心在起作用,当它记录万物变化之相时,不产生妄想执着,也就是不生妄念,这就是真心;然后,能够一直保持这种“不生妄念”的状态不消除,这就是“不灭”的后念,如果这样,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佛。
慧能担心法海没有明白,所以进一步解释说:“客观地、没有执着杂念地成一切相,这就是真心;永久地不被外相之境所转移,这样的觉悟就是佛。如果我讲具体事情,可能几天也讲不完,请听我下面这首偈,或许能让你明白。”
“是心就一定能产生慧,是佛就一定已经入定。定与慧是平等相持共存的,都是处于清净的状态。悟了这个道理,就能成就佛门,任由你修习自性而成就。
返归本性自然而不生私心,才能定慧双修而成。”
法海听之后,心下大悟,也作了一首偈:“人心原本就是佛,不悟枉自人屈辱。我现知道定慧的实质,从此不在执着于外物。”
第八讲、机缘(04)洪州法达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僧人法达,七岁出家,经常念诵《法华经》。因不能彻悟而来拜见慧能。他只是象征性地磕头,居然头不着地,一付很傲慢的神情。慧能当然要批评,并问他:“行礼时头不叩地,为何如此失礼?如此贡高我慢,心中必有一值得骄傲之事,修习过什么经典?”
法达回答说:“《法华经》我已经读了三千遍了。”慧能说:“你如果读了一万遍,并且懂得了经文的大意,还要不以为胜人一筹,这样,你才有资格和我平起平坐。你现在辜负了佛的事业,边错在哪儿也不知道,我用我的诗告诉你:”
“礼仪的作用是折毁傲慢之心,学佛守礼之人岂能头不至地地磕头。心中有我便会执着而生罪,忘却功德才能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慧能继续问:“你叫什么?”法达说:“我叫法达。”慧能说:“你名叫法达,这个法一点也没有达到啊。我还有一诗你听一下:你名字是法达,发奋念经不休息,空诵经文声动听,认识真心才算是菩萨。你今天有缘认识我,我今为你说佛法,只要相信佛无言,莲花立刻口中吐。”
法达听了诗以后悔恨交加并谢罪说:“从今往后,我会谦恭一切。弟子虽熟读《法华经》,但未解经义,还望和尚能略说其中大义。”
从这儿可以看出,讲解佛经是弘法的一种,批评也是一堂生动的课程。佛家所说的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六个,法达明显表现出我慢来,因此慧能要批评他,帮他改正。小雅有时也会在网上给大家讲一些佛法,然而得到的却是不信任甚至抵毁。许多人首先问的是你是法师吗?你学了几年了?你实证了吗?没有实证是不能讲经的。你知道野狐禅的故事吗?类似的慢、痴、疑现象十分严重。即使是慧能再世来给他们说法,也一定会被踢出群去,这就是当今的现状。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慧能继续开示道:“法达啊,佛法本来就是非常通达的,只因为你心里有烦恼疙瘩这才不通达。经文中也没有任何可疑之处,是你的心中烦恼疙瘩使你产生疑问。你读这本经典,知道此经以何为宗旨吗?”
法达回答说:“学生根性暗钝,从来都是依文念诵,并不知道宗旨和义趣。”
慧能说:“我不认识字,你试着拿出来,念诵给我听一下,我可以为你解说。”
从这儿可以看出,慧能有没有因为对方的傲慢无礼而生气地拒绝开示呢?当然不会。对待任何事,看清事物的本质,法达无礼有无礼的原因,这个原因解决之后也就不会无礼了。我们生活中对待他人的攻击时,如果气愤不已,则已经有了我相我执。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法达开始高声朗诵《法华经》,当念到《譬喻品第三》时,慧能说:“停!这部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这宗旨,经文中说了很多譬喻,都没有超出这个宗旨。什么叫因缘?经中说‘所有的佛与菩萨都是为一大事的缘故才出现在世上’,这个大事就是佛的知见。世俗之人,一方面迷恋外在的事物相状,一方面迷恋内在的佛性空寂。如果既不迷恋事物外在的相状,又为迷恋内在的佛性空寂,这就是内外都不迷惑。如果领悟到这一点,就会在一念之间,打开了佛的知见。”
“佛,这个字的意思就觉悟,它包括四个方面:打开觉悟之门,指示觉悟之内容,领悟觉悟之涵义,进入觉悟之境界。如果能听闻他人开示,就能自己悟入认识和见解,这就达到了佛知佛见的水平了,你心中的佛性也就显现出来了。你应该要注意,不要错误地理解了经文的意思,一见到经文上写着‘开、示、悟、入’便以为那是佛的认识和见解,我们这些人没有分。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诽谤佛了。”
《法华经》是佛陀最后八年讲的内容,读完之后,在涅槃前再传禅宗心法。大家都听说一句“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告诉我们并没有小乘、大乘之分,以前所讲小乘、大乘都是阶段性的分解动作,真正的修行是一佛乘的道理,这与禅宗明心见性,直了成佛是一致的。所谓的开、示、悟、入其实都是用方便的方法来引导大家明心见性,佛知见在哪儿,不在释迦牟尼那儿,也不在阿弥陀佛那儿,就在你的心里,心怀众生而无私心杂念,这就是佛知见。
这儿人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既然已经是佛的知见了,为什么还要打开呢?后面还有示、悟、入呢?这个问题就如同基督教的初学者问,既然耶和华神力无边,为什么不将邪魔消灭干净呢?佛学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一个力大无穷之神,道与魔是同一个心,正则为道、佛,邪则为妖、魔,就如同水一样,平静、正直就是道、佛,如果不正则摇晃、动荡而起波澜,这就是邪魔。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下面这一段内容。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那个佛知见既然已经是佛了,已经具足一切智慧了,为什么还需要打开呢?你现在应当相信,所谓佛的认识与见解,实际上是你自己的正直真心,这个正直真心就是你心中的佛,此外再也没有什么佛。由于一切众生,自己遮蔽了自有佛性的光芒,贪爱尘世的环境,外有攀援,内有干扰,甘心忍受这些外相的驱使,因此,还需要烦劳其他佛菩萨来帮你开示,让你从入定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规劝你安定收心,不要再向外求,这样才能与佛无二。所以说要打开佛知见。”
我也规劝所有的人,经常在自己的心中,打开佛知见。世俗之人心念奸邪,愚迷而常造罪业,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傲慢,侵人害物,自己打开了凡夫众生知见。如果能端正心念,经常产生为众生服务之心念,这就是大智慧、佛知见。用这种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念,止恶行善,这就是打开了本来就有的佛知见。
你应当在每一个心念上都打开佛知见,不要打开凡夫众生知见。打开了佛知见,这就是出世;如果打开凡夫众生知见,这就是人世间、五浊恶世。如果你象净土宗那样死抱着佛号念,以为这是建立功德的课程,这与大雪山上牦牛爱尾是一样的。
嫠牛爱尾:这是《法华经》第二品中的一个典故,生活在古印度的人经常见到这种牛。嫠牛就是青藏高原上的长毛牦牛,当被猎人追赶逃亡时,如果尾巴被夹在树枝中,它宁可性命不要,也一定要保护好它的尾巴,不让毛发受损。当前净土宗的问题很大。我们学佛的人,如果对佛和佛经不信,那么很难继续学下去。但如果象净土宗的那些人一样,太过于相信,将佛和佛经当作神一样供奉在那儿,这与不信的结果完全相同。
新浪网大约在2008年时组织过一批大学生去拜访南怀瑾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这些大学生所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南师在很多著作中反复强调过的内容,而他们居然一无所知,南师很生气地告诉他们,你们表面上对我很尊敬,这是假的,连我的书看都不看,不去了解我讲的是什么,这就是对我的大不敬。
同样,净土宗成天让人念佛号,不去理解佛家深义,表面上对佛,对佛经毕恭毕敬,实际上是对佛的大不敬,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迷信。佛教是提倡无神论的,并不是口头上说我是无神论者,而实际上却将释迦牟尼奉为天神,这与不信佛是一样的。当然,有许多净土宗的人要反问,难道念经不需要了吗?法达也有此疑问,所以,下面就问出了这一疑惑。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说:“如果按大师所说,大家只要明白佛经的意思,而不需要劳心费神地诵经吗?”
慧能说:“佛经并没有什么过错,诵经也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阻止大家诵经呢?是不是迷悟看一个人是否用真心自性来处理事情,损益都是自己承受。嘴上一边念,心里一边理解并执行,这才是转动佛经;如果嘴上念经,心里并不理解,更加实行不了,这就是被经转动。我有一首偈诗,你听一下:”
“心迷茫则法华牵着你走,心开悟则你牵着法华走。诵经一直不明义,反与经义作仇家。没有自己私心杂念地念经才是正道,求神佛保佑求轮回福报等私心都是邪见。有私心无私心都不重要,一直驾驭白牛车。”
白牛车又是《法华经》的第二品中的一个典故,这是佛陀讲一个大户人家,房屋着火了,父亲让孩子们赶紧逃出火宅,可孩子们贪图享乐,没有人愿意跑出去,于是父亲就告诉孩子们,你们贪图好玩的东西,我在宅子的外面为你们准备了羊车、鹿车、牛车,这三车里装满了各种珍宝,孩子们一听,立即出去拿珍宝,等他们出了火宅,这才发现父亲给他们的是更加丰富的白牛车,上面的珍宝要丰富很多倍。
火宅是比喻世间贪焚的欲望,凡夫成天在欲望中轮回而不知伤及身体,鹿车比喻声闻乘,羊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前三乘都是方便之说,实际修行中只有一佛乘,只有禅宗明心见性、直了成佛。
因此,念经本身并没有对错,念经并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理解到的道理去指导生活,这才是正解。所以,慧能并不是反对念经,而是反对大家不求经义地念经,那样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虽然对他人无害,对自己也无益。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法达听了慧能这一番讲述,言下大悟,深感以往理解上的不足,不尽感叹地说:“我从出家以来,实在没有能支配《法华经》,一直被经文所支配。”但法达心中还有一疑问,就问慧能:“《法华经》中讲:‘诸位大声闻阿罗汉们,乃至菩萨,都曾竭力思考共同探索佛的智慧,然而都没有得到。’现在,您却叫普通人只是悟解自己的真心自性,便可以得到佛知见,如果不是上等根器之人,难免会对您的言论产生怀疑和诽谤。另外,《法华经》中讲三种车乘(羊车、鹿车、牛车),另有一白牛车,它们有什么区别?希望大师能两次垂训。”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慧能说:“经文上的意思明明白白,是你自己迷惑不解。那些声闻乘的阿罗汉、缘觉乘的辟支佛以及菩萨们,之所以不能度量佛的智慧,错误就在于他们对佛的智慧进行了比较度量或探索,而佛知见必须要在平静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探索、思考本身就打破了平静。佛本来是为凡夫所说,而不是为成佛的人讲说,凡夫们不必作太多的探索和思考。如果你不愿意相信这个道理,就会象故事中的人一样,离开座位出了火宅,却不知道去坐大白牛车,而仍然要找那羊车、鹿车和牛车。”
“何况,经文中明白地告诉你,只有一佛乘,再也没有二乘、三乘以至无数的成佛方法。佛之所以讲各种成佛的方法,什么净土、瑜伽、不净观、白骨观、四禅八定等二乘、三乘,并用了大量譬喻,都是为了讲述一佛乘,帮助你理解一佛乘所设置的。你怎么就不能理解,羊车、鹿车、牛车都是比喻过去所讲的各种成佛方法,而一佛乘才是实在的,是现在的人需要掌握的成佛方法。”
“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经文就是要大家认清以前的假设而回归到现在的真实中来,归实之后,这个一佛乘的名称同样是假设的,同样要取消。你应当明白,故事中所讲的白牛车上所有的珍宝,都是在你的心中,全部都是你自己的,任由你享用,再不要想作故事中的父亲,也不要作儿子,更不要想这些东西是有用还是无用,这才叫掌握了《法华经》,这才是永远永远,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时不念的状态。”
法达深受启发,踊跃欢喜,并以偈诗的方式赞叹:“《法华经》念了三千遍,慧能一句全消亡,未明出世何宗旨,不如停止累世狂。羊鹿牛轩权宜设,初、中、后三发菩提心,谁知仍然火宅中,原有佛性才是法中王。”
慧能听了法达的诗后赞扬说:“从今以后,你才算是真正的念经和尚了。”法达从此领悟到了深奥的旨意,也没有停止继续念经。
第八讲、机缘(05)寿州智通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僧人智通,淮南道寿州安丰县人,最初看《楞伽经》约一千多遍,却不懂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与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特意来向慧能大师礼拜求教,希望大师能解答疑问。慧能说:“所谓三身,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按照自性所发智慧所作的行为。。如果离开自性,就没有般若智慧,也就没有正行,三身就说不通。如果明白了这个三身没有自己的独立性,都是自性所产生,那么这就是四智菩提。请听我的偈诗:”
“本有自性具三身,三身发明成四智,四智不离见闻缘,超脱诸缘登福地。我今为你说真谛,虔信心行永不迷。莫学盲目驰求者,终日嘴上说菩提。”
三身,并非人真的有三身佛,而是佛性的三个特点,就如同我们说这个人火爆脾气,那个人是冷血动物,并非说这个人身上象哪吒一样常备风火轮,也并非说那个人的血是冷的,都是象征比喻而已。有关三身佛的概念在第六章中详细讲述,这儿的回复与以前相同。
四智和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楞伽经》里的重要概念,大家不要以为眼识就是眼睛、耳识就是耳朵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是五根,是接受五尘(色、声、香、味、触)的器官,不是“识”。眼睛能分辨不同的物体、耳朵能分辨不同的声音,鼻子能识别不同的香味、舌头能品尝不同的味道、身体能感受不同的接触等,这才是前五识。
五根将五尘接受之后直接交给第八识阿赖耶识存储起来,所以,阿赖耶识就象一个大镜子一样,将这些信息保存起来。我们的电脑也会保存信息,但电脑保存有容量的限制,阿赖耶识是没有容量的限制,有多少保存多少,这就是大圆镜智。信息保存在哪儿?保存在如来藏里,这个如来藏只是一个概念,是不是日常所说的大脑还有待于探索。
五根摄取五尘信息是连续不断的,即使是睡眠期间,虽然眼睛不工作了,耳朵、鼻子、身体还在工作,这些信息肯定在向第八识传递,至于是否保存仍有待于研究,但肯定是有作用的,否则睡着了就不会被惊醒。我们这儿只讨论清醒状态。当五根不断地将信息传递进来时,第七识末那识就开始与过去以往的信息相比较,这种比较是不带任何喜好等感情色彩,一律平等对待,这就是平等性智。末那识将结果告诉第六识意识,由意识来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这就是妙观察智。意识所作的决定传递给前五识,这们便完成最后的行动,这就是成所作智。
下面,慧能接着解释什么是四智与三身、八识的关系,如果没有系统地学过唯识学的人可能很难明白这部分内容,这儿不可能细讲,否则会牵扯出太多的知识出来,不过,这是一门科学的研究。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智通听明白了三身的描述,但对四智似乎还不明白,所以再次请教:“有关四智的意思,大师还能再为我讲讲吗?”
慧能说:“既然明白了三身,四智也就不难了,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离开三身的概念,而另外谈论四智,这就是有智而无身。就算这个是智,最终还是要变成无智。”于是慧能又说了一首偈诗:
“大圆镜智是法性清静,平等性智是真心无病,妙观察智是离相不居功,成所作智是度化众生回归圆镜。前五识和第八识为果识,第六识和第七识为因识,因识果识转化为四智,只转名称而不转实性。如果转处不留世间情,不断兴起的杂念烦恼才能永安定。”
这首诗很难理解,需要有唯识学的基础才行。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法身、自性处于清净状态,才是它的常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发挥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如果有打坐功底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入定状态时,可以听到平常根本听不到的声音。反之,在一个热闹的场合下,即使有人大声讲话,你也未必注意到,并不是你的耳朵出了问题,而是心被杂念所干扰。
有了清净作基础,才可能倾听各种声音,并且平等对待。这时,如果你有感情上的喜好,这个平等性就失去平衡。没有了平等性,也就失去了妙观察性,因为有了喜好和厌恶,就会有所选择,既然有所选择,必然有所失去,因此就不可能达到妙观察一切。没有了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也就不可能有成所作智,而是盲目根据自己的喜好处理事情,这就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只有清净性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实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才能保证成所作智,这样等于又回到了清净状态,所以,成所作智的完成是整体清净的保证,这才是成佛的状态。
为什么诗中说五八为果,六七为因呢?人可以保持清净状态,但环境不能保持这个状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眼、耳、鼻、舌、身就将色、声、香、味、触这些信息传入进来,第八识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所以第八识一定是果识,而不可能是因识。当信息进来之后,第七识就开始与历史记录相比较,这时会产生历史中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或者有类似的信息还是没有的判断。第六识根据第七识的结果进一步判断,你所见到的现象是需要进一步追踪还是不需要。因此,这二步将产生妄念的因。
举例来说,当你对面走过一个女子,这一现象一定被无条件记录下来,这是第八识的功能。第七识马上去比较记忆中有没有这个女子的图像,有或没有都告诉第六识,由第六识判断这是美女或丑陋之人,需要再看一下,这时你的成所作智才会命令你的头回转,眼睛再看一下这个女子,达到确认的目的。
所以,前五识是第七识和第六识的果,第八识是五根之果,而不是前五识之果,更不是第七识、第六识之果。如果在第七识和第六识处不产生妄念或烦恼,那么,这就是修行的高功夫。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慧能接着解释说:“如上面的偈诗所说,转八识为四智。传下来的规则是:前五识转化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化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化为大圆镜智。虽然六识七识在因中转,前五识和八识在果上转,但都是名称的变化,真如实性并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佛性清净这一点不变。”智通听到这儿时,立即明白了,遂写了一首偈呈上来:
“三身原是我本体,四智就是本心明。身智通融无障碍,应物自如任随形。起念修行皆妄动,守心住境非真精,妙旨真谛因师晓,永远不会染污名。”
从这儿可以看出,智通能说出“守住非真精”来,确实是已经明白了慧能的意思。因为慧能一改以往的佛教方法,认为守心住境是根本不需要的特意为之,明心见性之后自然守心住境。如果有意为之,则反而是妄念了。
第八讲、机缘(06)信州智常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之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人,童年出家,立志要认识自性。有一天来礼拜慧能大师。慧能问:“你从什么地方来?想问什么事。”
智常说:“学生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向大通导师致礼,请教见性成佛的道理。但我心中仍有不解之处,所以今天远来求学,希望大师慈悲指示开导。”
慧能说:“大通导师都给你讲了些什么,请说来听听。”
智常说:“我到了白峰山,经过三个月时间也没有得到大通导师的教诲,因为求法心切,于是,在一天晚上,趁导师有空时,独自闯入导师的卧室,向他请教什么是某人的真心自性。导师反问我:‘你知道虚空吗?’我回答:‘知道。’他又问:‘虚空有相貌吗?’我回答:‘虚空无形,没有什么相状。’导师说:‘你的真心自性也象虚空一样,根本就没有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没有一物可知,这就叫正知没有青黄等颜色,没有长短等尺寸,只知道它是万物之本源,清明洁净,是觉悟的本体,圆满聪明,这就是见性成佛,也叫佛知见。’我虽然听了这些开示,仍然没有明白,请大师为我解说。”
大通的开示显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他只讲了“空”的一面,也就是法身佛,却没有讲“有”的一面,也就是报身佛与化身佛没有讲。讲“空”是为了让我们不执着,而讲“有”是为了让我们不执空、不落空,积极地对待生活,而不是一甩手什么也不管了。
许多人认为,认识事物的空性很难,其实认识了之后,进一步了解妙有更难,也更人价值。因为妙有才能产生万法,有万法才能处理人世中的各类问题。大通所讲述的主要是易经中的无极状态,但我们需要的是了解太极,明白万物变化之理以及处理的办法。这就如同你在大海中航行,知道这个水平静时的功能没有用,需要的是如何处理大风大浪的经验。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慧能说:“你的那位导师所说的内容已经很到位了,但还存在着一些知见,所以导致你没有彻底明白。我有一首偈诗,你听一听:”
“不见一法而处于绝对平静状态,这是理想化的无为社会,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是‘无见’观点。但当今社会如浮云遮日、烦恼四起,是有为社会,是五浊恶世。不了解一法就必定保持理想化,自我封闭,与世隔绝,这是‘空知’,却不知道空中有电闪和雷鸣。如果这样的见解突然生起,就会错认为是权宜方便之解读,这时你应当一念之间明白错误,用自己的佛性来关照显现。”
智常听了之后心里大悟,用偈诗的形式回复了自己的理解:
“无端另起知与见,拘泥相状求菩提。情存一念顿时悟,才能超脱昔时迷。自性本是觉源起,随处观照枉自迁流,不入慧能大师禅室,茫然趋入极端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有一天问慧能说:“《法华经》中佛说成佛的方法有三种,即声闻乘成就阿罗汉、缘觉乘成就辟支佛、菩萨乘成就菩萨,又否定这三乘,说成佛的最高方法只有一佛乘,弟子对此不是很明白,请大师指教开示。”
慧能说:“你直要用你的真心自性去观照,而不要拘泥执着于事物的表相,就会明白成佛的方法并没有三乘或四乘,那些都是人们心念各自有差别。通过见闻转诵而解脱成佛的是小乘;通过自己领悟佛法而了解成佛意义的中乘;完全依照佛法修行的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不拘泥留恋于一切事物的表相,一无所得,这才是最上乘。乘就是驾驭、实修的意思,不在口头上的争辩。你应当自己去实修,自然就会明白,而不是来问我。任何时间中,自性都可以自由发挥。”智常致礼感谢,此后,一直在慧能身边执事侍候,直到大师去世。
第八讲、机缘(07)广州志道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想提高自己的理解,所以来拜见慧能说:“学生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十多年了,但仍然没有明白核心思想,请大师垂诲。”
慧能说:“你有什么不明白之处?”
志道说:“一切事情都是变化无常,是有 生有灭之事。将有生有有灭之妄心舍弃之后,就可以达到脱离了生灭的涅槃寂灭这样的快乐境界。我在这儿不是太明白。”
慧能说:“你的疑点是什么?”
这儿涉及到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诸法无我。这个四法印与《三十七道》中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一个意思。“常、乐、我、净”讲的是涅槃这个理想状态,而“无常、苦、无我、不净”讲的是尘世中的凡夫状态。
诸行无常,就是指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无常的。你在单位工作,可能家里的一个电话就改变了你的状态,甚至领导今天的脸色、窗外小鸟的啼鸣等诸多因素都对你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至于哪个影响大,哪个影响小这也是不固定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制定计划固然重要,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应付这些无常娈数的能力可能更重要。一个有定力的人,一定是排除各种影响而专心于计划的人。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预料之外的干扰呢?因为世界是无序地变化,这些变化都对你的心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你的心受影响之后,你的行为也必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心为什么受到波动呢?因为人有私心,有了私心就会有所顾虑,有顾虑就有了烦恼,有烦恼(有漏)就是有痛苦,所以说有漏皆苦。
要解决痛苦,就要抛弃私心,达到无我,不执着于名相,才能寂静,所谓寂灭安静是指欲望的寂灭,而不是指事物的消亡。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志道回答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即色身(形体之身)和法身(真心自性)。色身不能长存,时刻都在变化,有生有灭。法身或佛性之身永远存在,且无知无觉。经文中说将有生有灭之事物抛开,达到脱离生灭之涅槃寂灭的快乐境界。”不知道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快乐?如果是色身受乐,色身灭亡时,身上的四大元素(地水风火)都各自分散,完全是苦,而不是乐;如果说是佛性之法身受乐,这个色身岂不是等同于草木砖瓦一样,又由谁来受乐呢?”
“另外,佛性是生灭的本体,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是生灭的作用,一体五用,生灭也就是永存的东西,生就是从本体上起作用,灭就是收回作用回归本体。如果允许它再生,则是有生命的事物,说明它没有断灭;如果不允许它再生,则永远归于寂灭,它便等同于没有生命的事物。如果全象这样,则一切事物都会被涅槃所禁止、压伏,连生的可能性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志道的观点,在佛陀在世时,就有许多外道持有这些想法,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将心(灵魂)与色身(肉体)的分离,认为心是超然独立于肉体之外而存在。当今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人有灵魂的独立存在,肉体死后将升到天堂或降到地狱(地狱是佛教名词,这儿只是借用)。
有人要说:“佛教也讲轮回,人的肉体死亡之后,转世到天堂或地狱等六道之中,这个被转世的生命不也是和灵魂不死的意思吗?”许多净土法门、地藏法门的人确实如此相信,然后理解上却是错误的。
六道轮回的概念是早在佛教产生之前的婆罗门教中已经存在,或许更早就有。佛教继承了这一说法,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佛教所讲的真心自心或佛性,这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所有众生甚至全世界所共有,它的本质是空,并不存在形体上的物质,它是永恒的,但不参与轮回。参与轮回的是妄心,不是真心。
妄心与真心的区别是,妄心有“我”的存在,而真心是“无我”。小雅一再给大家解释真心自性时说到“大公无私”这个词,这个“公”就是众生,这个“私”就是“我”,凡夫在解脱之前总是有一个“我”的存在,而解脱之后,这个“我”就不存在了,只剩下真心自性。所以,参加轮回的是人的妄心、烦恼、欲望这个东西。从阿罗汉、辟支佛到菩萨,这个“我”越来越小,当达到佛时,就彻底“无我”了、清净了、恒常了、永乐了,这是无余涅槃,即常乐我净。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慧能说:“你作为一个佛弟子,却修习外道关于断灭与永恒之类的邪见,并由此疑惑最高的成佛方法。按你的说法,是在形体之外另有一个佛性自身;你离开了生灭,却又去寻求寂灭;又以‘涅槃常乐’之语推论,说有身体受用。这依然是拘泥、贪恋生死,沉溺于世间的快乐。你应当明白,佛指出一切迷妄之人,认为色、受、想、行、识五类事物和合而成为自己的相状,把事物分门别类,作为外界尘世的相状,于是好生恶死,每一个心念都随外物迁移流动,不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梦幻泡影,白白地忍受生死轮回之苦,反而以记远快乐的涅槃寂灭境界为苦相,从而整天奔驰寻求世间的快乐。一会儿消除生的相状,一会儿消除死的相状,接着连可以消除的生灭也没有了,于是,涅槃寂灭境界出现在眼前。当它出现在眼前时,又没有什么数量可求的东西出现在眼前,这就叫永恒快乐。这种快乐没有承受者,也没有不承受者,哪里有什么一体五用的名目?何况你又说涅般禁止、压伏各种事物,使它们永远不能再生,这实际上已经是在诽谤、诋毁佛法了。我有一首偈诗,你先听一下:”
“至高无上的大涅槃,圆满清明又洁净。凡愚称之为死亡,外道称其为断灭。声闻缘觉修行者,以为万事无所作。这些有情诸心计,六十二见是本意。谤佛妄立虚假名,责问何为真实义?唯有上等器量人,,通达万物无取舍,懂得五蕴分步法,以及蕴中的有私,所现外境众物象,包括声音和相状,全是虚假和梦幻;不起凡圣分别见,不作涅槃死灭解,二端三界全切断;常应众生起作用,但却不生有用念;分别世间一切物,但却不起分别念;任凭大火烧海底,不管风吹山相击,真如常在寂灭乐,涅槃境界相如是。我今勉强以言说,为了使你却邪见,不可按照语言解,才能算你有所悟。”
志道听了之后立刻大悟,兴奋踊跃,致视讯民而退。
偈诗中的“六十二见”,这是佛教所说的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1 | 世间常存论 | 4种 | 6 | 世间有想论 | 16种 |
2 | 世间半常半无常论 | 4种 | 7 | 世间无想论 | 8种 |
3 | 世间有边无边论 | 4种 | 8 | 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 | 8种 |
4 | 异问异答论(诡辩论) | 4种 | 9 | 众生断灭无余论 | 7种 |
5 | 无因而有论 | 2种 | 10 | 现在生中涅槃论 | 5种 |
二端:两个极端,例如有无、好坏、对错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第八讲、机缘(08)青原行思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行思生于吉州安城刘姓家里,现已经成为一代知名禅师,听说慧能大师佛法讲习的盛况,便直接前来参拜慧能,并问道:“当下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落入尊卑上下的等级?”
慧能被这空如其来的儒家问题也搞得不知对方何意,于是先不急于回答而反问道:“你曾经做过什么导致你落入了尊卑上下的等级?”
行思回答说:“我连孔圣人的真理看也不看。”
慧能继续反问:“既然你看都不看,又以能落入什么等级呢?”
行思说:“圣人的真理都不学,哪有什么等级可落?”
讲到这儿,慧能已经完全明白了,行思不愧为一代知名禅师,已经明心见性。慧能此后非常器重行思,并让他作为僧众之首。一天,慧能对行思说:“你应当多分担教化一方的任务,不要让我们这个禅宗心法断绝。”
行思领受慧能的教导,便回到了吉州青原山,弘扬佛法,继续教化众生。后与南岳怀让成为禅宗两大法系之一。曹洞、云门、法眼三家都是出自青原法系。行思死后被谥号为弘济禅师。
行思是不是真的开悟了呢?小雅持否定意见。从行思不读孔子书就可以看出,他对儒家的一种傲慢。既然你不看,又如何有资格来评判儒家等级呢?很显然,行思在儒家经典上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最终得出了放弃等级的结论,这还是有为法,不是无为法。
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治理社会的最好良药,即使释迦牟尼在世,他也是尊重一国之君,从不做犯上之事。所谓君君,就是君主要做到君主的本份,臣要做到臣的本份,父亲要象一个父亲,儿子要象一个儿子,各自尽自己的责任。即使在寺院里,也是讲究等级制度的。我们许多人不了解等级制度的实质,一面喊反对,一面又采取这样的等级来治理自己的家或企业。
虽然等级制度是世间有为法的很好形式,但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在心里消除等级,而不是在形式上消除。是自己处于较高等级时而不以此自居,自己处于较低等级时而不自卑,这才是无为法,而不是象行思一样拒绝等级的形式。
第八讲、机缘(09)南岳怀让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识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怀让,陕西安康县山南东道金州杜氏子弟,这是已经是著名禅师,起初拜谒嵩山慧安国师,慧安打发他到曹溪来参拜慧能。怀让礼拜之后,慧能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怀让回答:“我从嵩山慧安国师处来。”慧能继续问:“带着什么东西来,为什么到我这儿来?”怀让开始打起哑谜来,说:“说起来象一个东西,却又说不中。”慧能一听便明白他所说的是真心自性,然后继续问:“那么,你这个东西还可以继续修行而证果吗?”怀让说:“修行证果便不是‘无’,有了‘有’的污染便不能得到佛果。”
慧能听到这儿,明白怀让已经开悟,就说:“只有这个不被污染,才是诸佛所护念的事情,你既然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所作谶言说:你的脚下跑出一匹马驹,踏杀天下众生。此事应在你心中,不要马上说出。”
怀让豁然契合领会,于是在慧能处执事侍候十五年,学问日趋玄奥,后往南岳衡山,大力阐扬禅宗佛法,与青原行思成为禅宗两大法系,沩仰、临济宗皆出于此,尤其以其弟子马祖道一所创立的洪州道场为盛极一时。怀让死后被谥号为大慧禅师。
怀让和慧能讨论了2个话题,一是真心自性这个东西有没有名称,显然给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偏颇的,所以怀让说“象一个东西,但又说不中”;二是真心自性是否需要修证,答案也很明显,无须修证,自然而成。如果去修证反而得不到结果。事实上,怀让出这个题目本身就说明自己还差这么一点火候。
第八章、机缘(10)永嘉玄觉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威音王:出自《法华经》,是很久以前的古佛。他在世以前的时期,民风纯朴没有任何滇污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觉遂同策来参。
玄觉,温州永嘉县戴氏子弟,少年秒开始研究佛教经典理论,精通天台宗止观学说。后来看了《维摩经》,转而修习明心见性的禅宗法门,已经成为了一方知名禅师,后人也称其为永嘉禅师。一天,偶然遇到慧能的一名弟子叫玄策前来拜访,二人开始热死讨论佛教义理。玄策见玄觉禅师所出言论与禅宗各祖师的理论暗暗相合,便问玄觉:“您的佛法是从哪一位导师处学来的?”
玄觉说:“我阅读大乘经论,知道诸位导师各有师承,而我是后来学《维摩经》时领悟到佛教禅宗心法,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为我印证。”玄策说:“在威音王以前,佛法是可以自己证悟的,威音王之后,没有导师而自己证悟的,全是很有天赋的外道。”
玄觉说:“希望你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的话份量太轻,曹溪山有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弟子四方云集,都是和你一样接受禅宗心法之人,如果您愿意请慧能大师印证的话,我正好可以和你同行。玄觉于是和玄策一道来到了曹溪山。”
小雅认为,玄策之言有谬,当今五浊恶世之中,能自己通过学习而证道之人非常多,释迦牟尼时代,维摩诘居士就是其一,象中国的老子、孔子等人都已经达到了佛果位。慧能自己也是自悟,玄觉禅师也已经非常接近了。真正的开悟并不需要他人印证,只有自己悟道不彻底,才会没有把握而需要他人确认。这就如同解数学题,自己解开了自己是知道的,只有自己没有真正解开,才需要老师来确认。
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来到曹溪山之后,绕慧能转了三圈,然后振动着锡杖,站立在那里。慧能问:“僧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您来自何方,竟然产生如此傲慢之心。”
玄觉说:“生死之事乃头等大事,而且光阴似箭,十分迅速,我哪儿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
慧能说:“为什么不从本体获取‘无生’的教义,一切了然,这样还有迅速的变化吗?”
玄觉回答:“本体就是无生,自在本无变化。”
慧能点头称赞:“是这样,是这样。”
玄觉并非无礼之人,之所以一见面就先“失礼”,这是出题考一考这个被人广为称赞的导师是否真有为自己印证的能力。结果慧能既不生气,也非无动于衷,指出了他的失礼之行,一语点出了核心主题,即明心见性可以“无生”,反过来考问玄觉的领悟能力。玄觉的“体即无生”,一语道破,无需多言,所以慧能连连称赞。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玄觉这才开始用威严礼仪,正式礼拜慧能大师,结束后不久马上就要起身告辞。慧能说:“你回去是不是太快了?”
玄觉说:“作为本体的自有佛性并没有动,哪来快与不快呢?”
慧能说:“有谁知道你的本体自有佛性没有动呢?”
玄觉说:“这是仁者您自己产生的分别。”
慧能赞叹地说:“你已经深得‘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无生’还有意念吗?”
慧能说:“没有意念谁来分辩?”
玄觉说:“分辩其实并不是意念。”
慧能说:“太好了!还是少留一晚再走吧。”玄觉于是住了一晚,第二天回去了。这就是被后世所称‘一宿觉’的故事。玄觉此后著作的《永嘉证道歌》盛行于世,去世后被谥号为无相大师,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是真正的觉悟者。
玄觉前面以“无礼”为题,这儿又以“速返”为题与慧能相互印证。一个悟道之人,并不因为悟道而与世隔绝,而是一如既往地生活,与正常人无异。但不同的是,没有了对事物的私 心杂念而产生的执着、留恋。
玄觉既然是来印证佛法的,第一回合已经得到满意结果,就不再贪恋,随即而返。慧能也不会因为同道之人而强加挽留,但也不是任其来去,所以“速回”与“留宿”都来自于纯朴的自性。
紧接着,双方讨论了一个较深议题:认识佛性之后,还有没有意念。答案是当然有,而且双方都已经认识到这样的深度。所以,玄觉说:“虽然我身体来了又要走了,但我并没有私心杂念,不是因为仰慕或喜欢你而来,也不是因为不喜欢了才走,所以,谈不上‘速’还是‘不速’。”
慧能马上就问更难的题目:“既然你来去都是出自佛性,那么,你还有意念,有‘自己的佛性不动’的思想吗?”许多人都会认为开悟之后不应当有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是不正确的。开悟之后仍然有思想,但没有为自己而患得患失的思想。玄觉当然明白慧能的问话,所以他说:“我自己任由佛性去行事,但他人会看得出是否有私心杂念,换句话说,我的行为您是可以分辨的,我并不去分辨。”这就是没有知见,是彻底解脱的印证,所以慧能大加赞赏。
玄觉也来印证一下这位导师是否也彻底证悟,于是问:“认识到无生,这算是意念吗?”慧能说:“这当然是意念。有意念才是正常的人,即使是开悟之人也是有意念的,否则谁还能分辨事物。”
这时,玄觉说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句:“分辨事物是佛性本有的功能,既不是正念,也不是邪念,但正念和邪念都是从这儿产生。区别正念和邪念的方法就是看是否有私利,是否为私利而执着。”
第八讲、机缘(11)河北智隍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禅宗僧人智隍,起初在五祖弘忍祖师处参拜学习,自认为已经得到了五祖的正法,于是在寺院里长期打坐,约持续了二十年之久。慧能的弟子玄策作为云游僧人,来到河塑听闻了智隍长坐之事,特来造访并问:“您在此做什么?”
智隍说:“我在入定。”
玄策说:“你说你在入定,是有心入定呢?还是无心入定呢?”如果无心入定,那么,一切无情草木瓦石也都符合您所说的入定状态了;如果说有心入定,那么,一切有意识有生命的众生,也都能进入您所说的入定了状态了。
智隍一时回答不了。隔了一会问道:“你是师从于哪位导师学习的?”
智隍的错误出在对禅定的理解上,禅宗对“定”的理解与其它法门有很大不同,在第四品和第五品中反复强调,并不是坐着不动,而是随顺外境而动,但不起私心杂念, 完备是真正的定,可以长久处于定的状态。如果仅仅是打坐,那么必然有入定与出定之分。即使你可以不出定,就象迦叶去鸡足山入定而等候弥勒佛出世的能力,这样的入定对人对己毫无意义,就如同死去一般。
玄策对禅定的解释其实也有误。草木瓦石没有人和动物那么多私心杂念,所以本身就是处在入定状态,但这种禅定的状态毫无意义,因为是天生的。我们之所以要禅定,就是因为我们有私心杂念,这才需要禅定。对于没有私心的草木瓦石来说,禅定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开悟成佛之人,他已经永久处于禅定状态,也就是永远没有私心杂念,所以对他自己来说,禅定也没有意义,也是要抛弃这个知见的。换句话说,有私心杂念之人或动物等有情生命,需要入定,但不需要出定,那种打坐所获得的入定状态不是真正的禅定。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玄策告诉智隍说:“我的师父是曹溪慧能六祖。”
智隍问:“慧能是如何理解禅定的?”
玄策说:“我师父所说佛法,精妙而圆融,本体与作用发挥自如。五蕴本源为空,六尘实为符号信息并非真有,禅定则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于外境,也只有无住于外境之相,才能内心寂灭而不生私心杂念。因为不生私心杂念,才能得到真正的禅定。心如同虚空一样,也是不可度量的。”
智隍听到这些说法,径来拜见慧能。慧能问道:“仁者您从哪里来?”智隍于是向慧能讲述了与玄策交流的这段渊源。
慧能说:“如果真象您所说的那样,你只要既看到心如虚空,又不执著于空的知见,使心与体应用无碍,无论动与静,都不用心念有意去作,忘掉凡夫之情,能动之心与所动之行的分别也消除,性之所发、相之所现,自由自在,这样就无不处在定中。”
智隍于是大悟,过去二十年禅定所总结的经验都烟消云散。当天夜里,黄河以北河塑地区的士大夫与百姓听见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日已经得道。”不久智隍也致礼告辞,回到黄河以北,开始教化开示众生。
第八章、机缘(12)无名僧一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一名僧人问慧能说:“弘忍祖师的心法旨意什么人得到了?”
慧能告诉他说:“懂佛法的人得到了。”
僧人继续问:“那么,大师您得到了吗?”
慧能说:“我根本就不懂佛法。”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佛法是自己去除私心之后,纯朴地应对世上之事的方法。对于一个懂佛法的人,自己一定不认为自己得到佛法。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得到了佛法,那么他就有了知见,也就是有了“我”这个私心杂念了。
如果你得到了佛法,他人可以评价你已经得到,而自己是无法说自己已经得到佛法。慧能说自己不懂佛法,恰恰是得到了佛法。
第八讲、机缘(13)天竺方辩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一天,慧能想洗一下弘忍传下来的袈裟,却一时找不到清静的泉水,于是走到寺院后面5里的地方,见青山郁郁,茂林修竹,瑞气盘旋,于是,慧能振动锡杖,插入土中泉水应手而出,积蓄成为池塘。慧能于是单膝跪地,在石头上洗涮袈裟。忽然有一个和尚致礼参拜说:“我叫释方辩,是西蜀人。昨天我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祖师。他嘱咐我说:‘你快去唐国,我所传大迦叶的禅宗心法和袈裟,现在传给了六代祖师,他在韶州曹溪山,你去参拜吧。’方辩于是从大老远赶来,希望能见到我的导师传下来的衣钵。”
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是僧人所穿的三种衣服。僧伽梨是正规或严肃场合穿的,一般由9-25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九条。郁多罗僧是上衣,非正规场合穿,一般由7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七条。安陀会是劳动时所穿的内衣,一般由5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五条。
这个故事中讲了两个神通,一是以杖掘井,一是达摩托梦。小雅从来不信有神通,但大家请记住,佛经中的神通多数是有涵义的,我们既不要否定,也不要轻易相信,只要关注神通故事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就可以了,这才是开悟之人应该采取的态度。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
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慧能听说是达摩托梦传话,于是立刻出示袈裟给方辩看,并对他说:“上人您擅长做什么?”方辩说:“我擅长雕塑。”慧能严肃地说:“你试着雕塑我看一下。”方辩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几天,方辩雕塑了一尊佛像,高七寸,曲尽其妙。慧能笑着说:“你只了解雕塑的特性,却不了解佛性啊!”随后,慧能用手抚摸方辩的头顶祈福说:“愿你永远得到人天福报!”然后,慧能将袈裟送给了方辩以表示对雕塑的感谢。
方辩得到袈裟之后,将之一分为三,一份披在塑像上,一份自己保留,还有一份用棕叶包起来埋入地下,并发誓说:“将来得到这件大衣,就是我重新出世之时,我将在这里住持并重建庙宇,传播佛学。”宋嘉枯八年。有僧惟光,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慧能之所以要让方辩雕塑一下看看,是因为这件袈裟非等闲之物,是历代祖师传法的信物。方辩既然自称是达摩传言,慧能自然在看一看他的修行达到了何种程度。如果没有一定的修行或其它渊源,是不可能轻易观察这一件袈裟的。
至于为什么慧能说方辩不了解佛性,小雅对书画不擅长,因此无法评判,更何况佛经中并没有雕塑的图片。慧能看出了方辩的修行还不够,不能通过开示马上悟道,所以才摩顶祈福。
最后,慧能为什么将袈裟赠送给方辩呢?这是因为慧能认为,有了袈裟,后人不去专心悟道而争夺信物,这样将导致袈裟一代一代传下去,而禅宗心法却逐渐被人们遗忘,本末倒置。
第八讲、机缘(14)无名僧二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一天,有一位和尚念卧轮禅师的诗:“卧轮禅师有伎俩,能断各种怪思想。面对外境心不起,菩提觉悟日日长。”
慧能听到以后说:“这首诗没有明白真心自性的意义,如果按这首诗去修行,必定会增加束缚。”于是另作了一首诗开示给大家:“慧能没有好伎俩,不断各种怪思想。面对外境心数起,菩提觉悟怎么长?”
卧轮禅师的真正法号叫昙伦,13岁出家学佛,对师父的讲解,经常说出一些很深的感悟,见解比师父要深刻很多,以至师父私下承认不能再作他的导师。寺院里的人一般称呼他为卧伦禅师。
卧伦禅师对禅定解脱有很深的功底,有许多很自负的禅师来找他辩论,往往几句话就输了。他一生都以禅定教人,受益者甚众,是一位开悟之人。慧能对这首诗有所误解。从史料上可以看出,卧伦禅师的特长就是帮助修习禅定之人排除妄念。
一个修习禅定之人,最难解决的秒是妄念的不断产生,史料记载伦禅师往往因人而异,随身说法,总能让听众茅塞顿开,所以,诗中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慧能却认为,明心见性不能有伎俩,也无须断百思想。卧讲的是他有很多办法可以帮助他人,让他人在修习时断除杂念保持清净;慧能的意思是修习是自己的事,他人只能开示,而不能代替自己排除杂念保持清净。
小雅在学习禅宗之前打坐入定时,杂念就排除不了。看了《坛经》之后,明白了道理,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入定,既不需要打坐,也不需要调息,可以说,这是慧能教我的,所以,我就会将诗的前2句改成“慧能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后两句慧能同样有误会。卧伦说“对境心不起”是指妄念执着之心不起,而慧能误以为是真心一动不动,所以慧能改为“对境心数起”。为什么入定时真心也会动呢?因为如果真心不动,如同粪土砖瓦。外境变化,则真心是一定会随之而动,未开悟之人为了“我”的利益而动,这就是妄念;而开悟之人,心念众生,不为个人私利,这就是清净。从这儿可以看出,卧伦和慧能都没有讲错,但二人是讲的不同方面。
第九讲、顿渐(01)吉州志诚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当时,慧能居南方韶州曹溪宝林寺,神秀居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那时两宗教化都很兴盛,人们称之为“南慧能北神秀”,因而有南北两宗、顿悟与渐悟之分,而学者们都没能搞清楚两宗的旨趣。慧能对大众说:“两宗的佛法原本就是一宗,人虽有南北,佛法只有一种,认识有迟疾。什么叫顿渐?佛法没有顿渐之分,而人有利钝的差别,所以称之为顿渐。”
这是慧能不愿意引起南北之争,为后世宗派矛盾创立了一个典范。严格说来,不同的开示方法,对修习之人的进展速度是有影响的。第七品中已经列举了很多知名僧人,在慧能的开示下迅速开悟,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慧能的话也没有说错。因为是否开悟,虽然与老师的开示方法相关,最根本的还是修习者自己的悟性。有些人,即使是释迦牟尼在世,也很难能让他开悟。事实上,释迦牟尼时代,同样有许多人不听佛陀的话,甚至与佛陀对着干,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本章内容是以顿悟为题,内容与上一章相似,主要是通过解答三位北宗前来挑战之人的心中难题,旨在告诉大家门户宗派之争无益于学道,开悟之人并没有这些分别。吉州志诚
然秀之徒众,往往谩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然而,神秀的弟子们,往往轻谩慧能说:“他一字不识,又有什么特长呢,不过是一些小聪明罢了。”神秀说:“慧能他得到无师之智,深悟上乘佛法,我不如他呀。况且我的师父弘忍亲自传衣钵于他,岂能毫无道理?我只遗憾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你们这些人,也不要一直呆在我这儿,大可到曹溪去参拜学习。”
有一天,对门人志诚说:“你聪明多智,可以替我到曹溪去听慧能讲法。如果听到什么不同见解,尽心记取,回来说给我听。”
从这儿可以看出,神秀不愧为一代宗师,他本人并没有门户宗派之别,而是十分谦下。客观地说,他对佛学的见解确实比慧能要低,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神秀从小饱读诗书,精通儒释道各家之学,这些不仅对佛学的深层开悟没有太大帮助,反而起阻碍作用,造成各种知见。慧能因为不识字,本性善良纯朴,对于基础学习虽然困难了一点,但对深层开悟却十分有利。这些客观条件并不是他们个人的因素,而是各自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如果慧能的父亲没有被罢官,而神秀出生在贫寒家庭,二人的成就可能又是另一番情况了。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志诚领命前来曹溪,随众人一起参拜请教而不说明来处。这时,慧能告诉大家说:“现在有盗取佛法之人潜伏在此。”志诚随即出来礼拜,并说明事情的原委。
慧能说:“你从玉泉寺来,应当算作奸细吧。”
志诚说:“不是。”
慧能说:“为什么不是?”
志诚说:“我未作说明勉强可以算是,既然说明了,那就不是。”
志诚来时不作说明,这也是常人之举,并无大过,慧能之所以说是细作,也主要是考验一下志诚的诚意,而志诚回答得非常完美,这就是随宜说法,双方都是抱着虽有任何门户宗派,但都是为了求法而不拘泥于门户派别等私心杂念。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