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 味精对人体有大危害 7种情况不宜使用 味精对人体有大危害 7种情况不宜使用 味精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但是对于其危害也是众说纷纭。那么,味精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味精的危害 1、抑制神经 在味精中其主要的成分是谷氨酸钠,味精进入人体后在消化的过程中,还会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后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一次性味精摄取量过多的话,就会干扰神经系统的自然规律。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敏感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情况,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诱发出现焦躁、心慌意乱的症状。 2、妨碍骨骼发育 专家建议,对味精的摄取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对味精的摄入量更是要严格的控制数量。因为\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妨碍骨骼发育,这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并且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小的小老鼠、小鸡受味精的伤害最严重,会破坏脑神经和视神经。因此家中有小儿的父母要注意,在烹制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控制味精的放入,以免危害儿童的大脑以及智力的发育。 3、缺锌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味精的危害,如果让孩子过量的摄取味精,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同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特别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时就会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缺锌的情况。 锌对人体来说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4、高血压 可以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有味精的一份“功劳”,这是由于在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如果体内钠的含量过高钾的含量势必就会偏低,这就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不知你是否有发现,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就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因为味精不咸,所以很容易食用过量而察觉不到。 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7种情况不宜使用味精 1、不宜放在过碱或过酸的汤菜中。味精在碱性汤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一种不良气味;在酸性汤液中溶解度小,味精会失效。 2、不宜过量食用。用量过多(每天食用5克以上),会出现背部及上肢麻木、周身酸软等不良反应。 3、不宜在炝锅时放入。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4、不宜调入鱼、虾、哈蜊等食物中。 5、不宜加入炒蛋中。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6、不宜婴儿食用。因味精能和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组合,生成谷氨酸锌,随尿排出体外导致婴儿缺锌, 7、不宜直接拌入凉菜中。因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应先将味精溶解在适量温水中后再行拌入,这样调味效果好。 使用味精时注意12点 使用味精时注意12点 味精是一种较传统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会有不良的后果,所以使用味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2、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6、味精不宜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7、味精不宜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8、味精不宜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9、味精不宜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10、味精不宜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11、味精不宜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12、味精不宜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孩子过多食用味精的危害 味精,是常用的家庭调料,几乎每一道美食都要添加味精这种佐料,味精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菜时放入少许味精,不仅可以提鲜调味,而且可以增强大脑机能。 味精中所含的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钠经人体分解后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有益的,但是味精吃多了,对人体同样是有害的。 味精过量食用就会容易出现头晕脑胀,上肢麻木、心悸气短等症,此即所谓的“醉食”,主要原因也是肉类和味精中过多的谷氨酸在作崇。 谷氨酸经胃肠道吸收进入大脑后,在脑组织的局部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δ-氨基丁酸,调节大脑正常功能,但是谷氨酸过量则δ-氨基丁酸生成过多,大脑抑制性神经递质占上风,各种神经机能就会处于抑制状态。 研究表明,儿童过多食用味精或含谷氨酸钠的食物,将会抑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旁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结果使得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旁腺激素是用来调节血钙和血磷最重要的激素,它有减少钙从尿液中丢失,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的作用,它的分泌一旦不足,钙磷就会大量流失,人体的骨骼生长和发育就会受阻。 味精在生活中还是能可以使用的,只是要慎重,不能过量。父母如果不放心,就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进食,这样在家里就能很好的控制味精的量。因此,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除了要注意味精用量,而且家长们要管好他们的嘴,不要经常让他们暴饮暴食。 需警惕!常见五类菜放味精容易导致中毒 需警惕!常见五类菜放味精容易导致中毒 一、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三、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四、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五、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科学使用味精的方法 科学使用味精的方法 科学使用味精的方法 其实任何食物都讲究一个度,就像盐一样,吃多了也会引发各种疾玻所以味精吃多有害健康无可厚非,我们只需要把味精的使用量控制好,每天不超过0.5g,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就不用担心味精的危害。 另外,味精最好在每道菜出锅时再加入。因为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导致味精产生苦涩感,而且味精在超过120摄氏度时会焦化,生成致癌物质焦化谷氨酸钠。当菜肴快出锅时,温度降至70摄氏度~90摄氏度,恰好是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鲜味也最浓。但是如果菜肴需要勾芡,味精添加应在勾芡之前,所以,勾芡的菜肴最好不要添加味精。 还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加味精,如以下6种菜,是不能加的。 1、拌凉菜不用放味精:味精不能正常溶解。 2、调馅料不宜加味精:温度过高,味精就会变性,危害健康。 3、炒肉菜不用加味精:味精的作用是提鲜,而肉类本来就鲜美,无须加味精。 4、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味精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低。 5、味精用咸不用甜:甜食无须用到味精。 6、烹饪高汤不用放味精:高汤本身就鲜美,不需要用味精提味。 烹饪的这些情况不宜放味精 烹饪的这些情况不宜放味精 烹饪的这些情况不宜放味精 炒鸡蛋时,不宜放味精 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加热后,二者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让鸡蛋呈现出很纯正的鲜味。所以炒鸡蛋时,不宜加味精。 在菜中加醋时,不宜放味精 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在菜肴温度很高时,不宜放味精 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比如水溶液加热到120c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投放味精时,温度在70c—90c时,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做凉菜时,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70c—9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怎么吃味精才健康 怎么吃味精才健康 怎么吃味精才健康 味精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味精只要适量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在营养和保健方面对人体健康有益,所以大家学会科学使用味精,不仅能让你的饮食更加美味,还能让你的吃法更加健康。 味精,是用玉米等淀粉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而成的谷氨酸钠盐。它作为人们常用的一种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餐饮和家庭烹饪。在味精发展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它已被确认为一种安全的食品成分。早在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即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认为味精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限制。在1991年,欧共体食品科学委员会(scf)也发布报告,认定味精为“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规定”的食品成分。在今天,味精已经成为各家各户烹饪的基础原料之一,并且在食品工业、调味品行业中同样应用广泛。 我们了解到,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那么这种物质是通过怎样的“魔法”让食物变得味道更加新鲜呢?其实,食物的鲜味来源于蛋白质中的谷氨酸,当食物煮熟后其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游离出来,会刺激人体舌蕾上的鲜味受体,让人们感受到鲜味。而味精作为一种烹饪材料,在使用的时候就会电离出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与人体的鲜味受体结合,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来自食物鲜美的味道了。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其中也含有游离的谷氨酸的缘故。 然而,烹饪中使用的味精也应该有一定的度。以为味精中含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老年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并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此外,如果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甚至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最近有研究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雹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从科学的角度上讲,老人、孕妇和小孩应当少吃味精,避免疾病发生。 此外,使用味精调味还有一些小窍门,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看了以下介绍就会一目了然。首先,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其次,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另外,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最后,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毫克。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味精是否安全? 味精是否安全? 味精是否安全? 1907年,日本人在吃海带汤时,发现只要将汤蒸发,就会得到一种鲜味物质,将它加到食物中,就能明显让人感觉到鲜味,这就是谷氨酸钠。后来,人们将淀粉、甜菜等原料发酵后得到谷氨酸钠,也就是常说的味精。生产味精的过程并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原料。现在市场上卖的味精是高度纯化的发酵产物,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其谷氨酸钠含量至少在80%以上。 味精是否安全?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讨论和研究。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显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味精存在健康隐患的声音也频频出现。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成年居民味精消费与超重有一定的关系。味精日均消费量超过1克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37%,而低于1克的为28%。每天摄入味精累计超过2.2克,超重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对中国1万名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5.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每天摄入味精量少于0.5克的人相比,摄入超过5克的人,5.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几率比前者要高30%。研究还发现,太多的味精可能会导致人们视力损伤,而由于味精中含有钠,过多的摄入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味精吃多易致癌 使用味精的五个禁忌 味精吃多易致癌 使用味精的五个禁忌 味精一直被用于食物提鲜,但是有研究表明当它被加热到120c时,谷氨酸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食疗营养专家表示,味精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后果,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因此在烹调味精时有几个忌。 味精身陷“致癌门” 据了解,根据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只有部分人对味精有过敏反应。他们又利用白老鼠做试验,发现只有部分白老鼠摄取味精后,带有癌细胞和肿瘤。温度超过120c,味精便会生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食用大剂量味精会使视网膜变薄。 发现,现在有不少人生活科学节约,外出就餐时吃不完的食物都打包带回。第二天放进微波炉中高温加热,由于微波炉的加热高温一般在280c度左右,因此,高温下会有一定比例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 味精要等熄火后加高温加热易产生焦谷氨酸钠 另外,即使不是微波炉高温加热,常规用油煎炸加过味精的食物,也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认为,将油倒入锅中加热,一旦锅中油出现浮动,油温已达150c度,如果有些小烟冒出,油温已达180c度,如果冒出大烟,那么温度已达220c度。 因此,对于一些食物中本身就含有味精的话,那么一旦遇到这么高温度的油,必会产生焦谷氨酸钠。建议,味精最好也应等菜煮好熄火后即时加入,因为这样也能更好地保持味精的鲜味,在这种情况下焦谷氨酸就更不会产生了。如果含有味精的菜饭需要加热,那么可以放入蒸锅中熏蒸,因为蒸锅中熏蒸的温度不足100c度。 使用味精的五忌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第五忌:投放过量。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做菜放多少味精比较好?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做菜放多少味精比较好?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味精可以提鲜增味,作为我们的常用调味品,很多人都会在做菜的时候放一点点。打住!不是做什么菜都需要放味精的,做下面这些菜时就不用! 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1、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4、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5、甜味菜不用加味精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炒菜什么时候放味精好? 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c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用,当温度超过120c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胺酸钠,焦化的谷胺酸钠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油炸食物一般温度高于120c。 味精在高温下或者是长时间烹饪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建议在菜肴出锅的时候再加入味精。 做菜放多少味精比较好? 有研究人员表示,每道菜中放入味精的量不宜超过0.5毫克。这时候,计算好这个量就是大问题了,应该怎么放味精才不会过量呢? 我们不需要用秤来量,因为已经有达人给我们计算出了,0.5毫克的味精,就相当于10粒左右味精的重量,也就是说,我们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取不超过10粒的味精即可。 当然了,如果味精粒比较大的话,就需要相应的减少味精的量,可以是7、8粒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虽然已经辟谣味精不会致癌,但是多吃总是不好,在日常生活中做菜放味精仅仅是提鲜,依据做菜的具体情况,不要放太多哦。 味精的正确食用方法你知道吗? 味精的正确食用方法你知道吗? 味精的正确食用方法 1、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 2、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c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 3、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 4、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5、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c,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 6、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食用味精的注意事项: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味精有什么危害?吃味精好吗? 味精有什么危害?吃味精好吗? 味精的危害 总的说来,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120c时可有部分谷氨酸钠丢失水分生成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且有一定毒性,故在加热温度较高的烹调时勿用,一般在食物将熟或离锅时再加入味精。 有研究声称,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胃癌和内其他人类内脏疾玻但根据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只有部分人对味精有过敏反应;他们又利用白老鼠作试验,发现只有部分白老鼠摄取味精后,带有癌细胞和肿瘤。 急性味精中毒的症状是面部充血、热辣辣或烧灼的感觉、舌根肿胀;心跳反常或加速、晕眩、头痛、偏头痛、颈部僵硬,肌肉收缩、作呕、失眠、肠胃不适;皮肤刺痛、颈痛、臂痛、胸痛;上肢酸软、情绪低落;哮喘恶化、咳嗽等。而慢性味精中毒会导致下列情况发生: 1、破坏遗传因子、影响生殖力,而且幼年时看不出来。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及1971年,和1975年的三次小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母鼠吃了味精,那么产下的幼鼠长大后纷纷内分泌失调。这三次实验又发现,小鼠出生后不久一连10天用皮下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2.2~4.2克的味精,后来在40日大时杀死剖尸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小鼠体重减少、睾丸及卵巢坏死,肾上腺及甲状腺重量减少,前大脑垂体内的生长激素及促黄体发生素水平下降。结果两性的老鼠长大后生殖都有问题:雌鼠怀孕较少,产生的小老鼠体积特别小;雄鼠能育性亦大减。 2、妨碍胎儿发育,令后代畸形。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兔子实验里,把兔子分为四群。第一群兔子10雌4雄,所有的雌兔一连27天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而雄兔不吃。后来雌兔怀孕;两只雌兔子宫里有变质胎儿,后来小产,产下畸形死胎;另外两只后来怀孕,正常生产,但小兔四肢有多种畸形残缺、生长迟缓。 第二群兔子4雌2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有两只雌兔怀孕,产生畸形小兔,出生后不久都死掉,骨骼变形,多个器官萎缩。 第三群兔子6雌1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雄兔睾丸萎缩,雌兔产下的小兔身体全部多重残缺。 第四群兔子6雌8雄,作为对照;由于不吃味精而没有以上情形。 3、破坏视网膜,影响视力。在1960年的一次实验里,美国科学家用腹膜注射的方法,把味精打进幼年老鼠体内,分量为每公斤体重3.2克,结果发现那些老鼠视网膜中毒受损。 4、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老鼠实验里,把65只10~12日大的老鼠,一次性喂食不同分量的味精,包括每公斤体重0.5克、0.75克、1.0克、2.0克,其中有10只没有吃味精,作为对照。喂食后3~6小时,所有的老鼠用灌注法杀死,结果发现吃过味精的54只老鼠之中,有51只老鼠的脑神经细胞纷纷坏死,而坏死的比率正好跟味精服量成正比。该次实验还发现,若味精与糖精同吃,脑部受损加倍严重。 5、导致肥胖症。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群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皮下注射方式把味精打进体内,结果长大后纷纷痴肥——附睾脂肪垫重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脂肪质细胞数目下降。此外,这群老鼠长大后与对照的另一群比较,体内较大型的细胞对于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反应特别差,但是对胰岛素的抗脂解作用反应却特别厉害。负责研究的专家认为味精造成肥胖症,原因是味精改变了细胞对肾上腺素及胰岛素的反应,令在脂肪质里的脂类成分增加。 美国科学家在1974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幼年老鼠长期吃了含1%~2%味精的食物之后,断奶时体重比对照那一群较高。在1997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组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腹膜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4克的味精,结果发现长大后生长畸形、内分泌反常、行为反常,其中大部分尾部自动裂开,全部明显又矮又痴肥,雌鼠比对照的另一群卵巢孝子宫孝脑下垂体小。另一组老鼠同样在出世后开头10天打进了同样分量的味精,但分5次注射,结果上述典型的味精遗害轻微很多。 6、加重过敏性鼻炎、加重过敏性哮喘。中国医生发现,许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病人,在停止食用味精之后,其症状不治而愈。 注意!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注意!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味精可以提鲜增味,作为我们的常用调味品,很多人都会在做菜的时候放一点点。打住!不是做什么菜都需要放味精的,做下面这些菜时就不用! 五种情况下做菜不用放味精 1、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4、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5、甜味菜不用加味精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炒菜什么时候放味精好? 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c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用,当温度超过120c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胺酸钠,焦化的谷胺酸钠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油炸食物一般温度高于120c。 味精在高温下或者是长时间烹饪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建议在菜肴出锅的时候再加入味精。 做菜放多少味精比较好? 有研究人员表示,每道菜中放入味精的量不宜超过0.5毫克。这时候,计算好这个量就是大问题了,应该怎么放味精才不会过量呢? 我们不需要用秤来量,因为已经有达人给我们计算出了,0.5毫克的味精,就相当于10粒左右味精的重量,也就是说,我们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取不超过10粒的味精即可。 当然了,如果味精粒比较大的话,就需要相应的减少味精的量,可以是7、8粒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虽然已经辟谣味精不会致癌,但是多吃总是不好,在日常生活中做菜放味精仅仅是提鲜,依据做菜的具体情况,不要放太多哦。 常见五类菜放味精容易导致中毒 常见五类菜放味精容易导致中毒 大家都知道味精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这些调料能提鲜增加菜类的新鲜。但有些菜在烹饪的时候就不能放味精,这样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导致中毒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常见的五大菜不能放味精的原因。 一、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三、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四、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五、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啤酒加味精是什么?喝了啤酒加味精的反应 啤酒加入味精后,啤酒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会使人口干舌燥,但是却不会有异样的兴奋,理智还是很清醒的。 啤酒加味精是什么?喝了啤酒加味精的反应 啤酒加味精是什么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而啤酒里加入味精后,二氧化碳和谷氨酸钠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啤酒内的酒精度数增高。 喝了啤酒加味精的反应 网上相传,啤酒加味精会有兴奋剂的作用。这是真的吗? 其实,网传喝啤酒时,加入些味精会有使人兴奋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传。喝了加味精的啤酒后并不会有网络上所述的夸张结果,但是也不建议市民如此饮用。 啤酒加入味精后,啤酒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会使人口干舌燥,但是却不会有异样的兴奋,理智还是很清醒的。这取决于人的酒量如何,身体一般是不会有异常变化的。 啤酒加味精饮用少量后,正常人没有什么问题,若是喝多了,就会醉倒。现在啤酒的度数较几年前有所提高,喝多后就增加了胃的吸收能力,使人容易喝醉。 啤酒加味精这种喝法不知是谁“发明”的,而二者混合后的夸张后果,也不知是谁传出的。虽不属实,但是还是要告诉喜欢追求喝酒刺激的朋友,要用常规的方法适量饮酒才好。 可乐加味精的作用-可乐加盐的作用 可乐加盐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盐析现象。原因是溶液浓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下降,因而大量溢出。 可乐加味精的作用-可乐加盐的作用 可乐加味精的作用 可乐加味精会使人产生兴奋的谣传不可信。由于可乐本身内含咖啡因,加上味精具有将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效果,所以会引起些微兴奋,使得付诸劳力或夜晚加班的民众,达到振奋精神的效果;而保力达b为抗压力的维生素(水溶性b群),除了能够解除压力,在半夜喝,也能有提神的作用,其效果与提振精神的饮料相当。可乐加入味精,会具有迷眩作用,可能会变成另类「fm2」。针对这点,药师指出,若单就化学反应而言,直接将味精与可乐混合,应该不至于会产生与fm2相同的效用,不过,味精的主要成分-msg有可能会引起昏睡、嗜睡、精神混乱的副作用,因此味精吃太多,会产生「味精不耐症」,迷眩只是诸多症状的一种。不过,药师指出,msg所产生的副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包括摄取量、是否空腹、是否并用酒精、运动、甚至女性月经周期都有关系。 药师表示,msg的副作用很多,会影响心脏、胃肠道、呼吸道,还会造成精神忧郁、头昏眼花、昏睡、精神混乱、焦躁、嗜睡、失眠、肌肉无力等,因此,网络上传的味精加可乐会变成fm2,其实原凶是味精,与可乐一点关系也没有。也就是说,只要味精实用过量(超过0.5~2.5gm),就会产生上述症状,不管是加入可乐或是白开水都一样。 药师表示,可乐成分为碳酸水、高果糖糖浆、焦糖、磷酸、香料及咖啡因,其中咖啡因会刺激脑皮质、延髓及脊髓,可能的副作用为精神不安、激动、燥动,不过一般来说,可乐的咖啡因用量不会过量,因咖啡因所造成的类fm2效果较不可能,所以可能是因为味精大量造成的中枢神经副作用所致。 可乐本身内含咖啡因,加上味精具有将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效果,所以会引起些微兴奋,使得付诸劳力或夜晚加班的民众,达到振奋精神的效果。但是不能长期服用的,因为味精内含麸胺酸,会转换成神经传送物质,造成心悸、心跳加速的现象。 可乐加盐的作用 可乐加盐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盐析现象。原因是溶液浓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下降,因而大量溢出,是物理变化,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就没有兴奋剂的作用,兴奋作用是可乐里的咖啡因。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吃味精的禁忌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吃味精的禁忌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烹调时味精要后放-厨房里的禁忌 凉拌是菜肴制作中能较好保存营养素的方法之一,并能调制出多种口味。此外,凉拌时加放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保存,加植物油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吸收,加葱、姜、蒜能提高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利用率,并有杀菌作用。 烹调时味精要后放-厨房里的禁忌 厨房里的禁忌 沸水焯料 对于某些含有草酸较多的蔬菜(比如菠菜、苋菜等)来讲,用沸水焯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水焯可以除去食物中较多的草酸,减少形成结石的几率,而且有利于钙、铁在体内的吸收;但在原料出水后,不要挤去汁水,否则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大量流失。不过不需要水焯的蔬菜,尽量不要焯,这样可以减少蔬菜经过水焯后一部分维生素的损失。 旺火急炒 各种副食原料通过旺火急炒的方法,往往缩短了菜肴的加热时间,进而降低原料中营养素的损失率。例如,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如果将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的损失率约为13%,而切成块,用文火炖,则维生素b1的损失率则约为65%。 味精后放 味精长时间受高温蒸煮,不仅会导致鲜味丧失,而且还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应当在菜或汤出锅前放入味精,这样不仅溶解快,分解均匀,而且味道鲜美。此外,鸡、虾、鱼等本身就有独特的鲜味,因而烹调时就不必再放味精了。 先糖后盐 在做糖醋鲤鱼等菜肴时,应当先放糖后放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蛋白质凝固而导致糖难于渗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大大影响了菜肴的味道。 出锅放醋 蔬菜炒好即将出锅时,适当放入一些醋,往往既可以保色增味,又能保护食物原料中维生素少被破坏。此外,烹调动物原料时,也可以先放一点儿醋,能使原料中的钙被醋溶解得多一些,从而促进钙被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忌讳加碱 碱会造成食物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特别是维生素b1几乎全部损失掉,维生素b2也会损失一半左右。因此,烹制各种食物时,尽量不要加碱。 热锅凉油 先将锅烧热了然后再放油,一般以油温在油面波动时下料为宜。这是因为高温加热可以使油脂中维生素a被破坏,同时高温加热后脂肪被氧化,其中的必需脂肪酸也遭到破坏,因此,炒菜时油温不宜太高。 勾芡收汁 勾芡收汁可使汤汁浓稠并与菜肴充分地融合,这样既可以避免营养素的流失,又能够使菜肴味道美味可口,特别是淀粉中谷胱甘肽所含的硫氢基,它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多蒸少炸 蒸食物可以比较完整地保持原料的原汁原味和大部分营养素。用微火、沸水上笼蒸的方法蒸食物,食物中维生素的损失最少;而炸食物要求油温较高,高温油对一切营养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凉拌最好 凉拌是菜肴制作中能较好保存营养素的方法之一,并能调制出多种口味。此外,凉拌时加放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保存,加植物油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吸收,加葱、姜、蒜能提高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利用率,并有杀菌作用。 味精吃多了致癌可信么?专家告诉你真相 近日,朋友圈流传的一篇题为《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的文章中称——“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味精致癌传闻又一次触碰到了家庭主妇们的神经,这个曾经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冷落,究竟味精能不能吃?严重到真的会致癌吗? 味精吃多了致癌可信么?专家告诉你真相 味精究竟是什么做的? 据央视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消费者对味精有抵触心理。其中多数消费者表示,因为味精中含致癌物,可问到时何种致癌物时,消费者又达不上来,那么味精究竟是什么做的呢?专家介绍,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分解为谷氨酸和钠,其中谷氨酸有提鲜的效果,这也是味精为何能提鲜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谷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体有益无害,在不少蔬菜水果中都存在,因此致癌效果并不存在,但必需小心的是,分解后的另外一个物质钠是不可以过多摄入的,好在味精中含有的钠只占到百分之几,并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出现。 谷氨酸不致癌,那焦谷氨酸呢? 一般来说,谷氨酸在70c-90c时就会溶解,而在150c的时候会出现脱水,200c以上是,,则会发生分子内脱水,转变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不存在提鲜的效果,于是大多数消费者把致癌的矛头指向了它。 焦谷氨酸是否存在毒性?在查阅所有的文献中都没有得到实验论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分出的四级致癌物中,也没有把焦谷氨酸包括在内,因此致癌说法也无从谈起。专家表示,早在1999年,我国实验室也对味精做了细致严格的毒性研究实验,实验数据加上专家们总结正式,每天每人食用50克-200克的量,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有些人最好不要食用味精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食用味精并没有大问题,但是有几类人,专家建议还是少吃,比如孕妇和婴幼儿最好不要吃含味精的食物。 此外,有些患者医生会建议低盐、低钠饮食的话,味精最好也不要吃,因为上文以提到味精中包含钠,虽然量不多,但是也要注意。 食用味精的注意事项 食用味精的注意事项 食用味精需谨记以下几点: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温馨提示:食用味精时,不要再滚烫的锅中加入,而是在菜快出锅时加入,因为味精在高于120°时,食用后对人体有害,而且人体难于排除体外。 生活中五种情况下不宜放味精 生活中五种情况下不宜放味精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温馨提示:食用味精过多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孕妇,小孩等要尽量少吃味精。 吃味精真的不好吗?事实上没那么坏 吃味精真的不好吗?事实上没那么坏 味精是大家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味精最早是1866年由德国化学家从小麦蛋白分解物中提取出来的,并命名为“谷酸钠”, 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又从海带中提取了“谷氨酸”,制作成我们今天的味精,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这个“谷氨酸”是什么?谷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味精(谷氨酸钠)摄入体内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谷氨酸”,是8种氨基酸中唯一一种可以参与代谢的氨基酸,它对改善大脑功能有益。如此看来,味精不是“坏家伙”,它是人类的“好朋友”。那为什么现代人会如此嫌弃味精呢?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一般来说,想让一锅清水变得鲜美,是需要经过一个精心烹饪过程的,从选材到炖煮、熬制,一锅香浓的高汤才会出现。而突然有一种外观看似“化学原料”的晶状颗粒物,它可以轻易地将一锅清水变得鲜美,这一点就让大家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再加上某些养生谣言的误导,从而让大家形成了味精是个“坏家伙”的认识。这个可以轻易让水变鲜美的“神奇”味精到底是什么身份? 味精还真是个好东西,它能为菜肴提鲜,不过有几项使用规则需要大家注意: 1、出锅前再放味精。味精在80-100度时的溶解度最好,如果温度高于100度,会让鲜味变淡,超过120度,则会产生焦谷酸钠,这个物质具有毒性。因此,油炸煎烤的食物是不能放味精的,普通烹饪菜肴在出锅前再放。 2、做凉拌菜先稀释味精。凉拌菜一般会放醋,酸性环境会让味精的溶解速度降低,如果拌菜时直接放入味精则不易溶解,仍保持其颗粒状态,会影响这道菜的口感,当然颗粒感并不会对身体有害。但,咱们提前用一点水把味精溶解,而后拌入凉菜中,这自然就会化解这个问题。 3、鲜味食物不需再放味精。很多食材本身就很鲜美,如鱼虾海鲜、鸡蛋肉类等,这些食材鲜味的重要来源也和味精一样,是谷氨酸,再加入味精就会让菜肴过于鲜美。 4、特殊人群不宜吃味精。哺乳期的母亲和12个月龄内的孩子不要吃味精,因为谷氨酸会影响一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及代谢,如钙、镁、锌等。除此之外其他人群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说了这么多,“藏在厨房里的误会”是时候该澄清了,吃或不吃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吧。 如何鉴别味精的真假?味精的选购技巧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如何鉴别味精的真假?味精的选购技巧 面对不时出现的假冒产品,许多消费者提出疑问:市场上的味精、鸡精究竟该如何选购呢?在此,360常识网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在正规的大型商场或超市中购买味精产品。这些经销企业对经销的产品一般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 二、味精产品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产品,消费者选购时,应尽量选择包装袋上印有“qs”标志的味精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已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有保障。 三、最好选购晶体的味精,不易掺假,味精晶体应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正品味精外观呈透明状的结晶体,含谷氨酸钠99%以上;四、如果已经购买了味精,怀疑为假味精,可作简单的判别。取少许味精放在舌头上,如果是合格味精,舌头会感到冰凉,且味道鲜美,并带有鱼腥味;若感到苦咸味,又无鱼腥味,则是掺了食盐;若是掺了木薯或石膏,不仅难以溶化,且有冷滑、黏糊之感。 食用味精有哪些禁忌?味精食用不当会中毒吗 味精,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 食用味精有哪些禁忌?味精食用不当会中毒吗 食用味精有哪些禁忌? 味精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或对人体健康产生负作用。为此,请您在味精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2、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3、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4、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5、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6、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7、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温馨提示: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什么菜不能放味精?哪种情况下不宜放味精 大家知道,味精是人们炒菜或烹饪食物时的很好的调味品,但是如果多吃也有害健康,而且也并非烹饪什么时候都需要放味精的,有的时候,不需要放味精,如果放了,反而是画蛇添足,影响食物的味道。那么,哪种情况下不宜放味精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宜放味精的情况。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 1、做菜时不宜放入过早。 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c-90c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用,特别是当温度超过120c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胺酸钠,焦化的谷胺酸钠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2、不宜在碱性强的食品中使用。 谷胺酸钠中的钠活性甚高,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胺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所以碱性较强的海带、鱿鱼等菜肴不宜加味精。 3、分娩三个月内的母亲和婴幼儿所食的菜肴,不宜加入过量的味精。 因为味精中的谷胺酸钠通过乳汁或食物进入宝宝体内,会与宝宝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谷胺酸锌并随尿液排出,导致宝宝缺锌。 4、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6、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7、炒肉菜不宜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味精-80%谷氨酸钠成分,20%成分是氯化钠。做菜常放一点提提鲜味,尤其是做汤的时候是少不了它。不过有这样三种人还是需要慎用的,至少也是不能食用过量。 尤其是儿童和老人,以及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病人,最好不要给他们乱放一些调味品,儿童的味觉正在发育,不宜吃太多的调味品,影响身体的健康,而且,老人的味觉功能在下降,也不应该受到太多调味品的刺激,最好是以清淡食物为主。 8、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9、用量不宜过多。 每人每天公斤体重不应超过120毫克。一岁以内婴儿,以不吃味精为好。烹调中只放一点点就能达到增鲜的目的。 生活小贴士: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味精小知识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说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但是,谷氨酸钠在120c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有轻微的毒性。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科学食用味精 味精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味精只要适量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在营养和保健方面对人体健康有益,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 味精是以玉米等淀粉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而成的谷氨酸钠盐。自二十世纪初发现味精以来,人类使用味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最主要的一种鲜味剂,味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餐饮和家庭烹饪。严谨的科学研究表明,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成分。早在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即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限制”。1991年,欧共体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发布报告,认定味精为“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规定”的食品成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味精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食品工业、调味品行业和家庭烹饪的基础配料之一。 味精可以放心食用吗? 我们了解到,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了,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现代味精生产,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别看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其实,它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所以,您尽可放心食用。 怎样科学地食用味精? ●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因味精在45c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而且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 ●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会产生轻微的毒素,有害人体。 ●应掌握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味精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c-90c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c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c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味精可以放心食用吗?但味精食用不当易中毒 味精是以玉米等淀粉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而成的谷氨酸钠盐。自二十世纪初发现味精以来,人类使用味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最主要的一种鲜味剂,味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餐饮和家庭烹饪。 味精可以放心食用吗?但味精食用不当易中毒 味精可以放心食用吗? 严谨的科学研究表明,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成分。早在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即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限制”。1991年,欧共体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发布报告,认定味精为“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规定”的食品成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味精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食品工业、调味品行业和家庭烹饪的基础配料之一。 我们了解到,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了,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现代味精生产,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别看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其实,它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所以,您尽可放心食用。 但味精食用不当易中毒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二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三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健康小贴士: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孕妇能吃味精吗?味精吃多了对人体有害吗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血液中的锌与之结合后从尿中排出。味精食入过多会消耗大量的锌,导致体内缺锌。锌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孕妇应少吃味精为宜。 孕妇能吃味精吗?味精吃多了对人体有害吗 孕妇能吃味精吗 孕妇可以吃味精,但什么东西都不宜过量,在实际生活中,味精作为一种增鲜剂的调味品,在制作菜肴时不可大量添加。 1、吃过多的味精会导致钠的摄入过多,从而导致水肿,血压升高等疾病。 从味精的化学式c5h8no4na,我们可以看出味精当中含有钠,味精当中的钠同食盐nacl当中的钠一样,如果一旦我们摄入过多再加上每日的食盐中的钠盐的摄入就可能会导致身体钠盐摄入过多,一旦体内钠盐摄入过多,将会导致体内渗透压增大,血容量增大,从而造成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水肿等。尤其会加重孕期女性的小腿肿胀,血压升高,从而造成妊娠高血压,妊娠期浮肿等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2、增加了钠盐的摄入,从而造成身体的亚健康隐患。 味精会加重人们对口味的追求,人们一旦适应了味精的鲜味,那么对于不是很鲜,很香的食品,就会感觉到不够美味,从而降低食欲。一旦孕妇习惯了有味精的食物,自然就增加了钠盐的摄入,从而造成身体的亚健康隐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味精只是我们菜肴中的一种助味剂,当我们感觉到食欲不振的时候可以适量食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味精摄入量为成人每人每日120毫克/公斤体重,那么如果是一个50公斤的人最好不超过6克。而对于孕妇而言,味精是可以食用的,但最好不要超过5克,同时也要把食盐减少到5克以下,以防止妊娠高血压和下肢浮肿。同时应该在关火之后放入,也就是在菜肴温度在85c左右鲜味最浓(因为味精的最佳溶解度为85c)。(注意在温度超过100c或者酸性和碱性的环境下放味精,会使味精失去鲜味。)另外在外就餐难免要吃过量的食盐味精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青菜,杂粮豆类食物,如芹菜,土豆,杂粮饭等,以维持我们身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 3、阻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人们发现身体内谷氨酸钠较多的情况下,会妨碍人体对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特别是谷氨酸与血液中的锌结合后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会间接导致人体缺锌。我们知道锌对人体特别是胎儿很重要,缺锌会影响胎儿的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都不宜过量食用味精。 4、高温下易生成有害物质 味精长时间高温加热会生成焦谷氨酸钠,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有致癌性,对人体无益。 5、其他可能的危害 日本研究人员认为,过量使用味精还被认为可能导致:视网膜受损从而引起视力下降;抑制神经功能从而影响儿童发育等。 味精吃多了对身体有伤害吗 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一种能够产生“鲜味”的谷氨酸盐。除了发酵生产的味精,谷氨酸盐还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关于“味精会导致xx”的传言,科学上并没有证据证实。在国际权威机构jecfa和美国、欧盟的监管体系里,味精的安全性都不用考虑,在食品中的使用也无限制。鸡精等肉味香精中也含有大量的味精。 科学中针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很多,但没有发现过它能产生危害。只有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有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也没有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jecfa和efsa都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什么情况下不宜放味精?食用味精的正确方法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地放点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 什么情况下不宜放味精?食用味精的正确方法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通常含90%左右。它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于2000~3000倍的水中,仍然能感觉出来。味精食入胃肠后,它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来。谷氨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尤其对于智力发育很有帮助。不过人体内可以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必完全依赖食物供应。适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对人体并无害处,但是,使用味精也是有学问的。 炒菜什么时候放味精? 味精能给植物性食物以鲜味,给肉食品以香味。当受热到120c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味精在70c—90c时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锅之后放。 食用味精的注意事项 1、甜品不能放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味精的鲜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汤中才会显示出来,所以甜味食品中绝不能放味精,不但没有鲜味的效果,还会产生异味,让人们吃起来不舒服。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不适合食用味精的人群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使用味精的禁忌-味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使用味精的禁忌-味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味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不宜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不宜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不宜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食用味精的禁忌 炒菜时放些味精相当特别香,可是味精吃多了对身体影响很大的,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很多人炒菜时习惯放味精,适量的味精可以增加饭菜的鲜美,长期吃过量的味精会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有研究表明味精吃多了会严重损害健康的。 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食用味精的禁忌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除了是调味的好助手外,它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的危害体现在味精吃多了之后,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另外,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另外,日本研究人员认为,味精吃多了还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大量谷氨酸令心脏操作减缓,令心脏收缩幅度增加,令冠状脉管受压缩。很大量的谷氨酸会令心脏停止活动。 食用味精的禁忌 1、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2、味精用咸不用甜: 因为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c,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 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6、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 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7、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 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做什么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使用禁忌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下面360常识网为大家介绍下味精的使用禁忌。 做什么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使用禁忌 做什么菜不宜放味精?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味精的使用禁忌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c-90c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七忌: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食用味精的禁忌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食用味精的禁忌 食用味精的禁忌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c—100c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c,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味精真的有毒吗?吃味精会危害身体健康吗 社会上经常有这样的传闻,说味精有毒,吃味精有害身体健康。味精真的有毒吗?食用味精真的会危害身体健康吗? 味精真的有毒吗?吃味精会危害身体健康吗 事实并非传闻说的这样,说味精有毒和有损健康,这是商业竞争的“忽悠经济学”造成的。改革开放后,有些人为了发财致富,明知道生产味精工艺十分复杂,又难以控制,就想方设法走捷径赚钱,于是便出现了称之为这精、那精的调味品,其实这些“精”都是以味精为基础并作为主体成分的调味品。当他们以这精、那精的面貌问世后,由于赚钱欲望过高,定价不菲,当其销售不畅时,便通过压制味精以抬高自己的手法忽悠广大群众,这种“忽悠声”越传越广,于是便成了社会的一种恐慌病。 味精就是谷氨酸的钠盐。市场上销售的味精,谷氨酸钠的含量有99%、80%、60%的不同剂型。其中99%的,基本上都是谷氨酸钠,60%或80%的剂型,则是在产品中加入了食盐。因为食盐比谷氨酸钠便宜得多,所以味精含量越高的,价格越贵,含量越低的,价格越便宜。作为味精化身的谷氨酸是动植物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在小麦蛋白质中,谷氨的比例占到氨基酸总含量的15%以上,如果说味精有毒,很多动植物蛋白质食品都要从新审视了。当然,人类把动植物蛋白作为食品,这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其需要和嗜好所形成。 有人说,味精是用石油做成的,这更是完全错误的。自然界确实存在着一种吃石腊的细菌,用石腊培养这种菌,也可以有谷氨酸生成。当年完成味精的攻关之后,有关专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这条路线并不成功。原因在于一方面石蜡紧缺,另方面也涉及烃类带来的不安全问题。可以肯定地讲,现在的味精是绝没有用石油或石腊为原料生产的,而完全是由稻、麦、玉米为原料生产的淀粉葡萄糖通过发酵制造而成的。 做凉拌菜需要放味精吗 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地放点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通常含90%左右。它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于2000~3000倍的水中,仍然能感觉出来。味精食入胃肠后,它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来。谷氨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尤其对于智力发育很有帮助。不过人体内可以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必完全依赖食物供应。适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对人体并无害处,但是,使用味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高温。水温在70c~90c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当受热120c以上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但失去鲜味,而且有一定毒性。 不能在含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使用。因为在碱性溶液中,谷氨酸钠会生成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其调味作用。 不能滥用味精。如鸡、鱼、虾、肉等,本来就有浓郁的自然香味,如果再放味精,反而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每道菜都放味精,会使人对味精产生依赖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就会觉得味道一般,食欲减退。 凉拌菜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凉拌菜温度低,味精不易溶化,不能起到调味的作用。 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过量食用味精的危害有哪些 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 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过量食用味精的危害有哪些 过量食用味精的危害 味精,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 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盐,用于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精”。谷氨酸钠(c5h8no4na),又叫麸氨酸钠。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除了是调味的好助手外,它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另外,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另外,日本研究人员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雹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大量谷氨酸令心脏操作减缓,令心脏收缩幅度增加,令冠状脉管受压缩。很大量的谷氨酸会令心脏停止活动。 不宜食用味精的人群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并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科学使用味精 味精添加应适量,每道菜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克,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味精最好在每道菜出锅时再加入。我国人的做菜时间较长,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导致味精产生苦涩感;同时由于味精在超过120摄氏度时会焦化,生成致癌物质焦化谷氨酸钠。当菜肴快出锅时,温度降至70摄氏度~90摄氏度,恰好是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鲜味也最浓。但是如果菜肴需要勾芡,味精添加应在勾芡之前,所以,勾芡的菜肴最好不要添加味精。 低温使用味精时应先用温水化开。因为味精在低温下不易溶解,所以制作凉拌菜不能直接加入味精,且此时粉状味精比晶状味精容易化开和搅拌。和馅也是同样道理,但是馅料做成包子、饺子后,经长时间高温煎、炸、蒸、煮,也会导致味精变性,所以馅料最好不要加入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