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项羽为何能获胜?项羽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 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霸王称号的男人。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名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勇猛之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是将勇武,气势,战术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军事天才。勇冠三军,气吞山河应该是对项羽战争才华最恰当的描述。在秦帝国最后一个名将章邯的神武表现下,战争形势急转直下,陈胜一路兵败身死。之后楚军的主将项梁也在定陶大战中兵败阵亡,南方各路诸侯都被秦军击败,章邯挥师北上与秦国王离的北方兵团会合,包围赵王歇于巨鹿。伟大的巨鹿之战开始了,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的6万楚军要面对的是:南北成钳形攻势,遥相呼应的2个秦军重兵集团,总数是40多万人。
从战力和形势各方面来看,楚军都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项羽认为秦军的弱点只在于2个兵团的结合部,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攻其一只才可能有胜利的希望。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让秦军露出破绽。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自己的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望,一举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这说明项羽的预先的分析是正确的,于是项羽下定了抓住战机决一死战的决心,同时他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数渡河,然后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鼓舞完全军士气后,破釜沉舟(这又是进了高中课本的经典桥段),断己退路,断己补给,置之死地而后生,坚定了所有将士拼死战的决心。
之后史上士气最高的楚军开始行动,直接攻击2个军团的结合部——甬道,断王离军团的粮草(攻敌之必救)。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正中项羽下怀,如狼似虎,决死一战的楚军全军突击准备不足的秦军,章邯军惨败。大败了章邯的楚军解除了南面的威胁后,立刻马不停蹄的杀向了主要目标——毫无准备的王离军,此刻作为巨鹿围城战主力的王离军既要围城又要应对陈余军的吸引,万万没有想到会遭到突然而至的楚军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打击。秦军虽多但是阵型却混乱分散,集中力量的楚军对秦军大部队实行穿插,分割,包围,而项羽亲自带领精锐部下直攻秦军指挥中枢(项羽每次的斩首突击,都打乱对方指挥的同时,大大激励了将士的士气)。经过多次激烈的肉搏战,秦军在以一当十,杀声震天的楚军面前全线奔溃。
项羽杀苏角,虏王离。一举奠定了胜势,观望多时的各路诸侯军亲眼目睹了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迹后,都纷纷跟进加入了包围追歼秦军的行动。于是王离军团几乎全军覆灭,巨鹿之围完全解除。史记记载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在双方战力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下,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战役中,项羽以精确明智的战斗计划开始,完美的把军队的士气和勇气,决心调到最高点,以无人可及的气势把战役计划最大程度的朝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实现了出来。最后创造了战场上的奇迹。此战过后,项羽威震华夏,所有诸侯无不俯首称臣。项羽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霸王时代。
巨鹿之战中项羽如何击败王翦的孙子王离
不得不说,项羽在军事方面是有天赋的,只不过如果他想真正成为统帅的话,还需要有个有战略眼光的“参谋长”来辅助。在他后来走向巅峰的过程中,的确也有这样的人物辅助。熟悉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朋友,也应该猜到是谁了,他就是范增。事实上力劝项梁不要自己称王,而是扶植更具号召力和正统性的“楚怀王”的,也是这个睿智的老人。说到这里,想起了前面行文当中的一个错误。项梁正式拥立楚怀王,应该是在“薛”县会盟楚地义军时。在此之前,他都还是打着张楚的旗号,去火并彭城方面所拥立的“王”(所以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
作为先锋的项羽,应该还是很称职的。在追击秦军的过程中,西河济平原的“城阳”(山东甄城)、濮阳都先后成为了楚军的攻击目标。只不过黄河南岸的“濮阳”城作为当年的卫都,城池比较坚固(并引黄河水护城),项羽在外围取胜后,并没有能够攻入城中。相比之下,据守城阳的秦军和百姓,结果就要悲壮的多,又一次的成为了项羽屠城的对象。从后来的攻击路线来看,项羽和刘邦的这支先锋部队,并没有很明确的战略任务(略地),更象是一支锐气十足的奇兵,用来流动打击各个据点的秦军。在濮阳城外,未能破城的项、刘二人,接下来又向南渡过济水,攻击那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定陶”(陶邑)。
不过作为秦人最早在东部的据点,陶邑的防御级别也不比濮阳城低,项羽的这次攻击同样未能得手。事实上就象我刚才说的那样,项羽这支先头部队,并没有很明确的战略目标,只是在寻机和秦军接战,以为后面的主力部队试探秦军的虚实。因此攻击定陶未能得手后的项羽、刘邦,接下来又向西渗透到中原腹地,去攻击秦军占据的“雍丘”了(河南杞县)。总的来说,项羽的攻击范围,都是当年的魏地。并不能说楚军就是活雷锋,在帮着短命的魏国复国,作为已经成为抗秦中坚的楚军来说,他们在自江东一直向北,控制整个泗上地区后,也需要扩张自己的东西纵深了。
项羽剧照
作为配角的项羽、刘邦,固然可以比较随性的选择自己的攻击目标。但作为亲率主力的项梁,就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来制定自己的攻击方案了。从地理位置上看,菏、济两水相交之处的“定陶”,是以泗上地区为后方的楚军,向西扩张的桥头堡。在此之前,楚军已经占据了菏水的另一头(与泗水交点附近的“亢父”),稳定了自己的防线。所以从东阿出发的楚军主力,并没有把占领整个西河济平原作为目标,去攻击秦军在此的重镇“濮阳”,而是向南把陶邑作为了主攻目标。
经过项羽和刘邦的试探性攻击,以及在东阿所取得的战果。项梁有理由相信,现在的楚军已经可以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了。如果为了自己的这次攻击更加保险,楚军应该联合背后的齐军,来共同完成这次攻击的。事实上楚军方面,也的确通知了齐军。以楚军刚刚援助的齐军的情况来看,齐军似乎没有理由不与之同仇敌忾。问题是和陈胜身死之后留出权力真空一样,齐王在临济城下的身死,也让齐地陷入了一场“王”的争夺战。在形势未明的情况下,项梁并不想过早的对齐人内部政治斗争结果,作出判断。既然楚国在齐国的王位之争中,暂时保持模棱两可的中立态度,那么本来“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时下的齐人,也对继续和秦军下面pk兴趣不大了,虽然目前的形势,看起来是那么有利。
其实无论是政治博弈,还是战争,盟友的数量与质量,并不是决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取决于联盟中的主力,是否有独立对抗对手的力量。这就好像德国人从来就没指望过意大利人,能够帮他们独挡一面;而加起来的总实力,并不弱于秦国的关东六国,最终却被秦国各个击破一样(两个二流国家的联合体,是对抗不过一个一流国家的)。就项梁所聚集的楚地义军来说,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与信心,独力对抗东征的秦军。因此在没有得到齐军支援的情况下,项梁还是率领楚军主力,发起了“定陶之战”。正如我们刚才分析的那样,这是一个步步为营的选择,在战略上并不算冒进。
最初的战局,是朝着有利于楚军的方向发展的。秦军在外围被楚军击败后,龟缩进了城防坚固的定陶城中。连续的胜利,让楚军对于拿下定陶城充满了信心。项梁甚至没有召回正在西面作战的项羽、刘邦。从战术安排上来看,也并不是要把所有部队都用来主攻,分配一部分力量,去警戒外围,防止对方增援也是正确的作法。问题是,项羽在中原腹地的攻击行为,更象是一次完全独立的自由发挥,并没有与定陶城下的楚军主力行动,相互协调。不过在战术结果上,项羽倒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在攻击雍丘的战役中,大败守军的他,甚至斩获了这支秦军的主将“李由”(丞相李斯的儿子)。受到这一系列胜利鼓舞的项羽,对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也更加有信心了。雍丘东面的 “外黄”(河南民权县),而不是楚军主力正在攻击的“定陶”,成为了项羽的下一个目标。
相信在主力由“薛”县出发,攻击前进之时,项梁肯定就自己所积蓄的资源,与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主力之间,做出过比较。在感觉到有足够的本钱时,才发起的东阿、定陶之战。问题是,秦军方面的情况也是在动态变化的。当前线遭遇到楚军强力反攻之时,如果要想挽回战局,就必须得到有利的支援。尽管帝国的内部,现在正处在权力交接的不稳定期,但东线战场失利,对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谁都清楚。因此在定陶守军苦苦支撑的同时,秦人也在自己的控制区(特别是关中)进行紧急动员。加上一年前章邯东征,所征调补充的秦军,秦人的这两次动员,可以说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底。而最终的的战役结果,也的确如秦人所愿,发生了逆转。在章邯(并不在定陶,而在濮阳待援)的率领之下,帝国的援军对定陶城下的楚军发起了总攻。项梁和他的楚军主力,显然低估了秦军的潜力,并且自己和项羽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也不可避免让自己滋生了轻的思想。在战场之上,决策失误往往是要用生命来付出代价的。而这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就是项梁本人。
回头再说说项羽,对于他来说,超人的勇气应该是他成功的一大秘诀。在得知项梁兵败身死之后,他甚至没有马上想到后撤,以避秦军锋芒,而是转而由外黄出发,向西北方向挺进,去攻击更加深入对手腹地的“陈留”(开封东南,鸿沟东岸)。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规的举动。也许作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军人,需要这样的勇往直前的勇气,但从战略战术的角度看,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现在该我们的另一位领衔主演沛公“刘邦”来发挥作用了。相信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中,项羽的攻击力,才是胜利的保障。但在面临战略决择时,刘邦显然就要成熟的多。二人开会的结果,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楚军这支建制完整,并且在攻击中不断壮大的军事力量,开始沿睢水,向东南方向退却,并最终在睢水东岸的“砀县”(刘邦驻军)、泗水边上的“彭城”(项羽驻军)布下了防线。假使秦军下一步以楚地为攻击目标的话,那么彭城、砀县一线就会变成东楚军逐级抵抗的第一线,就象当年宋、楚两国在此胶着那样。如果失败的话,那么以楚都“盱台”为核心的淮河防线,就该发挥作用了。
秦末军事博弈图2依照一般规律,当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遇到不幸时,这个集团内部势必会有混乱的现象产生(只不过规模大小不同)。而这种时候,往往就是你的敌人,所等待的战术机会。从整个秦末的形势来看,秦始皇驾崩的机会,就为陈胜的起事创造了机会;而援助魏国的齐王阵亡,也让齐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最高权力之争,以至于没有参与“东阿之战”。至于说这次项梁的阵亡,对于刚刚夺得楚地“正统”地位的东楚军来说,也同样面临内部结构调整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就是秦军会乘势追击。如果是那样的话,楚军很有可能需要退回到江淮了。
幸运的是,定陶之战有胜利,让秦军产生了误判,即楚地义军暂时已经不足为患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产生这种影响也属正常。毕竟在秦军的连续攻击下,陈胜和项梁都已被攻杀,而中原腹地也已经在秦人控制之下了。帝国的战略家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过如此重大打击之后,楚地,包括齐地的那些机会主义者们,不会再主动对秦人发动大规则进攻了。
如果说战国诸侯当中,有哪个诸侯国给秦人的影响最为深刻,那一定是赵国了。这个战国后期的抗秦中坚,曾经让秦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至于楚国,尽管他们在最后的抵抗中,也曾经在一次战役中,打退了秦军的第一次进攻,但在秦人看来,赵人的韧性和战斗力,才是最值得警惕的。换句话说,秦人绝对不希望,自己纠缠于楚、齐两国的纵深之时,让赵人抄了自己的后路。因此在灭掉了魏国,击溃了齐、楚两国主力后,秦人决定把重心放到河北平原,去解决掉赵国的问题了。
秦人对于赵地的重视,从他们的兵力调配上也可以看出。在章邯所带领的秦军主力,与楚军纠缠于河、济之南时,秦国就已经着手抽调他们最后一支机动力量,向东移动,以伺机攻入河北平原了。在战争刚刚开始时,我们就已经分析了,没有预料到内部会出问题的帝国,把他的主要军事力量分成了南北两路,一路越过五岭,去实现始皇陛下南到大海的帝国梦;另一路则集结于上郡、云中、九原,以对抗北面的匈奴人。
用来征服南越的这支大军,是肯定不能指望的了。其实也不能怪赵佗他们不“爱国”,就这支南征大军的成份来说,本来就是以那些六国故地之民为主(赵佗本人是赵国人)。在帝国还拥有强大的控制力之时,他们当然会愿意凭借战功来获得体制内的政治地位。但在帝国本身遇到大麻烦,并面临崩溃时,这种依靠强制力建立起来的“忠诚”,就不那么可靠了。相比之下,秦人用来防御北部威胁的军队,成分要“纯洁”的多。在观察到匈奴方面并没有与关东诸侯结成战略同盟时(在以后的历史中,这种情况很常见),秦人决定把他们在上郡的预备队,投入到东部战场上去。这支由王翦之子“王离”所统率的,总数达十万人的军队,也是帝国所能抽调的,最后一支成规模的军事力量了。
从上郡出发的“王离”军,并不需要向南移动进入关中,再由崤函通道或“轵关陉”出关。在战国阶段,我们就分析过了,上郡所在的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中的“太原盆地”之间,存在一条穿越吕梁山脉的通道(蔺、离石一线)。当年建立中山国的“白狄”,就是通过这样一条路线,渡过黄河,最终穿越整个山西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鉴于“王离”军的攻击目标是赵国,他选择了由“井陉”这条线路,来穿越太行山脉。
对于“井陉”我们并不陌生,沿着这条路线走出太行山脉之后,就可以到达滹沱河的南岸,赵国核心区的北部。在秦、赵最后的战争中,秦军曾经数次出井陉,攻击赵国。这条路线的好处在于,可以切断赵国南北的交通线,并从北部直接面对赵国的核心区;而它的弱点则在于,如果要想取得战术胜利,就必须在南路亦有一路秦军配合进攻(或由上党出“滏口陉”攻击邯郸,或由漳水南测渡河攻击)。如果没有的话,孤军深入的秦军,就很容易陷入赵军的包围当中。当日蒙氏家族的第一代名将“蒙骜”(蒙恬的祖父),就是由于南路秦军(公子成蛟),因政治原因在上党的观望,而兵败身死的。
正是清楚了这点,由上郡出发,横穿整个山西高原的“王离”军,在即将进入华北平原,到达“井陉盆地”之时,停住了脚步。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这去北地调来的生力军,需要得到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主力,北上的消息。从地理位置上看,象井陉盆地(秦人在此设立了“井陉”县,建制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太行山脉边缘的小盆地,是非常适合用来驻军观望的地点。如果南线秦军主力,进展顺利,那么他们只要向前跨出一步,就可以迅速南切到邯郸——信都(邢台)一线;而如果章邯失败了,那么井陉的秦军也可以马上发挥他的防御作用,为帝国守住第二阶梯的国土,作出贡献。
假如不是在东阿遇到了项梁所率领的楚军主力,并失利的话,秦国南北两军合围赵地的计划,在时间上应该贴合的很好的。不过随后在定陶之战,翻盘成功的章邯,也并没有让远道而来的王离失望。而在井陉等待消息的王离军,也终于得到了进攻的命令(多等了几个月)。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战役“巨鹿之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秦末军事博弈图3(至“巨鹿之战”)东出井陉的王离军,并没有把战略目标,放在沿滹沱河切断赵国南北交通上。就这支十万人的军队来说,沿河布防并没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你的对手,并不仅仅会来自于北线时。对于目前处在战略进攻角色的秦军来说,最好的战术还是握紧拳头,直取对方的核心区。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手刚刚集结的主力歼灭。之前在南线,先后攻杀了张楚、魏、齐三王,以及项梁的章邯军,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战略思想。否则,面对遍地烽火,将兵力分散去各处充当消防员,只会将自己拖垮。
和战国时期一样,漳水以北至“巨鹿泽”(之前的“大陆泽”,因黄河改道,水量已大为减少)一带,是赵地的核心区,也是新生的“赵国”政权的根据地。和先秦的情况有所不同的,除掉“信都”(邢台)、邯郸这一北一南两个重要城邑之外,秦人又在巨鹿泽的南面,设置了“巨鹿”这个郡治经行政单位,并将巨鹿泽周边及以东的大片土地,分割设立了“巨鹿郡”。事实上就巨鹿郡的辖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战略要点,更多的是以缓冲区的面目,出现在地缘博弈的舞台上的。秦人之所以要将这块缺乏地缘核心的土地,独立出来,为了就是不让赵国的核心区,置于同一建制之下(邯郸郡)。当你征服的土地,潜在不稳定因素时,分而治之是很容易想到的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赵地的核心区内,实际上由信都——巨鹿——邯郸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支撑。如果秦军能够攻克这三个战略要点的话,意味着河北平原的南部(滹沱河以南),都回到了帝国的控制之中。而那个曾经让秦人无比头疼的赵国,也象他另外两个三晋兄弟那样,很快又成为历史了。并没有在路上做过多纠缠的王离军,重点攻击的战略要点就是三点当中最北部的“信都”,而在王离军开始行动后不久,打扫完定陶战场,并稍做修整的章邯军,也从南线渡过济、河、漳三水,攻击至邯郸城下。
有朋友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战国后期,赵国是抗秦主力。而到了秦末群雄并起的年代,曾经韧性无比的赵国,却成为了龙套角色,以至于在秦军的两路夹击下,只有招架之功。其实以赵国的纵深和地缘条件来看,在战国七雄当中,只能算是中等。在和秦国的那些战争中,更消耗掉了国家的元气。当秦人在感叹他们的帝国,这么快就遇到麻烦时,赵人也同样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元气,并在各地诸侯的内部竞争中,竞争领袖地位。
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赵人很快就失去了信都和邯郸这两个战略要点,并不得不把主力,退入东面的巨鹿城。当章邯所率领的南线秦军,与王离所率领的北线秦军,分别攻下了邯郸、信都之后,赵王和赵军主力所据守的巨鹿城,自然也就成为了二支秦军的下一个目标了。就这次攻击任务而言,秦军内部也进行了分工。简单点说,就是由王离军负责围攻巨鹿城,而章邯军则沿漳水一线布防,并在巨鹿城南的“棘原”设立补给点,以为承担主攻任务的王离提供补给。这种安排看似有些奇怪,因为自从反攻开始的“戏之战”后,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一直都是以主力的身份,在六国故地攻城拔寨。而这次,却把主攻任务交给了王离所带领的北地边防军,自己则担当起了后勤保障工作。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即使是主力,也不一定是要一直冲锋在前的。已经东征在外二年,并刚刚经历过东阿、定陶两场恶战,攻下邯郸城的章邯军,有足够的理由需要修整。而作为生力军的王离军,无论是从战斗力和之前的消耗来看,都足以担当攻城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胜利的天平往往就要向更有补给优势的一方倾斜了。从章邯的防区来看,他即可以充分收集邯郸一带的物资,以战养战式的就地补给,也可以通过滏口陉,从西面的上党高地接收给养。如果没有援军的话,无论是谁担当主攻巨鹿城的任务,巨鹿城的的赵军都不可能坚持太久。那么坚守的赵军,能不能期待来外援呢?答案是肯定的。深知赵国灭亡之后,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的齐、燕两国,都向巨鹿城派来了援军。而赵人自己,也将北部没有受到王离攻击地区的赵军,收拢在一起,以向南驰援巨鹿(时称“河北军”,由赵将陈余率领)。
从河北平原的地形,以及援军来自的方向上看,秦军即使有足够的兵力,也很难设立关卡,以阻止各路援军驰援巨鹿。事实上秦军也没有这种想法,在他们的眼里,这些隶属于不同“国家”的军队,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威胁。而齐、燕、赵三援军也的确没有让章邯失望,尽管大家都知道,战略上救援巨鹿城的意义,但具体到战术层面,却没有谁够胆承担起与秦军决战的主力任务。于是在巨鹿一带,出现了一出奇特的景象。一面是王离军在加紧进攻巨鹿城;另一面则是燕、齐、赵(河北军)驻扎在巨鹿城北,巨鹿泽南,既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就地筑营以自保,静观其变。
历史上巨鹿之战的结局 巨鹿之战哪一方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是项羽率军与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大型战役,破釜沉舟就是出自这个典故。此战不仅奠定了霸王项羽的地位,也是大秦帝国走向衰弱的标志,秦的衰弱,各地起义军兴起,此战彻底扭转了天下灭秦的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封建社会具有推动意义。
巨鹿之战
参战方: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秦军
结果: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秦军余部投降
参战方兵力:秦军:约40万,诸侯义军:约20万
主要指挥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
战争起因:秦末农民起义
导火线:秦军攻赵,诸侯救援
结果:项羽胜利
论巨鹿之战的历史意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因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一种决斗,双方将投入最大的力量。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作战双方,有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有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有的则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无论哪一种斗争形式,总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
胜负的关键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大小,但决斗的过程有多种因素起作用。双方的军事力、政治力、经济力以及地理因素等等,让战争充满了变数。双方指挥战争的决策者,领导者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即组织战争的决心、组织动员的团队、主观的指挥能力,以及依据客观形势所采取的正确路线与策略,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许多小国打败大国、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发生的原因。春秋时齐鲁长勺之战,是小国鲁国战胜大国齐国的战例;拉开三国鼎立序幕的赤壁之战,是弱小的吴蜀联军战胜强敌曹操的战例。但战争的最终胜负取决于实力大小和人心向背,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
秦汉之际的改朝换代,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惯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与盖世功勋。正如项羽自己所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本文下引本篇,不再注)可是项羽垓下一战失败,则要了他的命。这是因为项羽暴虐,汉行功德,人心向背起了最后的决定作用。
正如司马迁所批评的,项羽“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只靠武力是征服不了天下的。项羽至死不悟,怪罪“天亡我”,是完全错误的。本文不全面评价项羽,也不讨论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胜败的原因,只集中评说项羽发动巨鹿之战的历史意义。项羽一生的功绩,就浓缩在巨鹿之战中,此役是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它奠定了灭秦的基础,项羽也因此建立了盖世奇功。
巨鹿之战胜利原因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战略是?
简单的说:
1,反秦救赵象征着正义。首先在思想上占了上风。
2、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破釜沉舟,又做出了正确的战术部署,使楚军战斗很强,以一当十。(主要的)
3,城周还有别的诸侯的诸军,对王离、章邯军有震慑威胁作用。
4,秦军并不强大,强征民夫奴隶入伍,战斗力不高,尤其是士气低下
详细的说:
作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项羽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住其南边,一边筑甬道输之粟一边随时对救助巨鹿的援军打击,这只军队像两只虎钳,牢牢的盯死猎物。而弱点就在两钳之间的心脏。项羽要直接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功其一只才可以有希望获胜。
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让秦军露出破绽。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自己的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望,战斗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从这场小胜利,项羽看到秦军的问题所在——甬道虚弱,而章邯军疲惫不堪,决定抓住时机全军进攻秦军,这个时候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同意了。正好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后,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首先项羽带着一只杂牌军,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很难指挥的得心应手。这样的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在项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战欲望高涨!后世研究者仅仅看到破釜沉舟后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视了前者的重大意义。项羽还命人打破作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项羽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用三天时间击败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灭掉秦军夺取粮草,就算击败秦军还是一个死字!项羽莫非疯了?
我们现在研究才发现项羽的眼光老辣就战略高明,巨鹿战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不能激发将士快速求战的欲望,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秦军,还是一个死字!章邯军和王离军互相犄角,打援兼顾,兵力上极大劣势的项羽军,如果想灭两只,那是天方夜谈。而如今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阵势布局给了可趁之机,正是灭王离军的好时候。但是秦军不傻,章邯军虎视耽耽就是趁你攻王离而前后夹击,但是章邯的援军也不是毫无破绽,派兵保护甬道就有兵力的分散。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两军之犄角的空隙,大胆的玩一场刀尖上跳舞,在秦军眼皮底下火中取粟,在如此短的距离玩一场真正的运动战。所以必须要快,快到秦军主帅完全没有意识过来,快到秦军没有时间部署,快到秦军来不及配合,快到秦军反映过来已经全军覆灭。但是古今中外谁敢这样玩?谁敢在精锐秦军眼皮底下各个击破?
项羽主力开始进攻,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正中项羽之计,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章邯没有料到项羽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前期的骚扰战的迷惑,章邯还以为项羽又在玩断粮游戏,搞搞破坏然后跑人(谁又能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乎),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这次项羽玩真格的,有心算无心,决战对救援,胜负可想而知!史记张耳陈余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遭遇大败,准备休整后在战。此时项羽击退章邯军后,立刻马不停蹄杀向毫无准备的王离军。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这几天在防备陈余的虚张声势,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由于此刻阵型松散,只好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此时项羽早作好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而项羽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史记中做了精彩的艺术描写:“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里太史公用了艺术化的描写,实际是项羽把秦军分割,独立后,项羽杀苏角,擒王离,九战九胜。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诸侯包围秦军,巨鹿城的赵军里应外合,全歼王离军,王离的大将涉间绝望放火自杀。曾经灭六国击败匈奴的雄师,就这样风消云散了!
收服章邯
灭掉王离军,救赵成功后,战争并没有结束,章邯军还有20多万人退居棘原,此时怀王命项羽回师。但是项羽另有大志!项羽要摆脱怀王灭秦称霸天下,此时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项羽开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诸侯联军,再要收服章邯!
做好这些项羽煞费心机,项羽先把章邯军牢牢压制在自己手中却不强攻,利用章邯的威胁一面统帅整合诸侯,一面用裂土分封收买诸侯,恩威并用,双管齐下,把诸侯联军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章邯在王离兵败后,受到极大的压力,一直求战,希望用胜利来回应秦庭。但是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项羽的手中,项羽此时表现耐性十足,屡屡击败章邯却不决战,只是一点点磨,而章邯此时战不胜退不得。这样对峙6个月,已经是秦二世三年6月了,秦二世屡屡派人责问章邯,章邯派亲信司马欣到咸阳打探消息。赵高派人捉拿司马欣,司马欣从小路逃回。此时陈余给章邯写信讲明利害,让章邯投降项羽!章邯有些意动,却不甘心,一面派人谈约,一面准备在战。但是章邯的小动作都被项羽看在眼中,为了彻底收服章邯,项羽决定打怕他!
项羽命蒲将军迅速到漳南击破章邯军,自己带大军再败章邯军。章邯无计可使,只好投降。秦朝的最后一只军队宣告覆灭。
巨鹿之战交战双方如何对决 巨鹿之战的详细经过
秦末,反秦名将项羽率领楚地义军歼灭秦军章邯、王离主力的重大作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击杀楚地反秦武装首领项梁后,率兵20万渡河(黄河),配合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急调至河北的秦将王离击赵,攻破邯郸(今属河北)。赵地反秦武装首领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王离军20万人围困。章邯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道路)至河,供应王离军粮秣。赵将陈馀收集常山(郡治东垣,今石家庄东)之兵数万人,屯于巨鹿北,自度兵少,不敢出战。王离猛攻巨鹿,城中日趋危急。赵遣使求救于楚、齐、魏、燕等反秦武装。
后九月,楚怀王以原项梁幕僚宋义为上将军,号为“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军主力5万人救赵。三年十月,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义屯兵46日不进,欲坐观秦赵相斗。十一月,项羽斩宋义。怀王乃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十二月,因张耳多次派人催促,陈馀不得已,遣5000人出战,全部阵亡。齐将田都、燕将臧荼、赵将张敖等救赵诸军皆驻扎在陈馀军垒旁,不敢再战。项羽遣英布、蒲将军以2万兵渡河,断绝秦军甬道。英、蒲二将初战得胜后,项羽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水,令全军“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楚军士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地,连续数次击败章邯军。诸路救赵军将领在壁垒上观战,莫不悚惧。直到章邯退保棘原,诸侯方敢助战,与楚军聚歼围城的秦军,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自此,诸侯皆服属项羽。项羽率部驻于漳水南,诸侯驻军巨鹿城外,对章邯军呈南北夹击之势。
当年夏,因秦军屡败,二世遣人追究。章邯恐惧,派长史司马欣回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禀报军情。时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司马欣潜返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陈馀亦致书章邯,晓以利害,劝其反戈,裂地而王。章邯犹疑未决。六月,项羽遣蒲将军率部分兵力,日夜兼行,渡漳水三户津(今河北磁县西南),断秦军归路。然后自领大军北渡,大败秦军于污水(漳水支流)。章邯请降。项羽自度粮少不能久战,乃于七月在洹水南殷墟(今河南安阳西)接受章邯军投降。此战历时近一年,项羽率楚军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精神,用分割截击等战法全歼秦军主力,为西路刘邦军攻取关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齐、燕、魏等各路救赵军队皆作壁上观,待楚军大破秦军时,纷纷也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死秦将苏角,迫使秦将涉间自杀。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巨鹿之战的背景介绍 天下反秦引发秦末大起义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背景介绍
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积极推动意义的。但是秦王朝建立后,对人民实施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赋役繁重,刑政暴虐,使得“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汉书·贾山传》),全国出现“褚衣塞路,囹圄满市”的恐怖局面,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至公元前209年九月)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九月,项梁、项羽和刘邦相继在吴中(今江苏苏州)、沛县(今属江苏徐州)聚众起义。被秦所灭亡的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起兵,出现了天下反秦的形势。
秦王朝统治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垂死挣扎,调动军队,镇压农民起义。
其中最为凶悍的一支,便是少府章邯统率的部队。陈胜吴广派遣西进的周文部队逼近咸阳时,秦朝一时来不及调集军队抵抗,少府章邯向秦二世建议,赦免骊山刑徒及人奴产子并将其武装,以抵御义军,二世准奏,并以章邯为主将。章邯军作为秦军的主力,与农民军凶狠拼杀,首先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军,旋即击灭齐王田儋、魏王咎等武装势力,接着其又调转兵锋,扑向项梁等人率领的楚地起义军主力。
巨鹿之战简介 巨鹿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战争?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名称:巨鹿之战
地点: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时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参战方: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秦军
战争性质:秦军主力与各路救赵起义军总决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城下,进行了歼灭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决战。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0万人屯兵巨鹿南之棘原,修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补给王离军。赵将陈余、张敖、燕将臧荼、齐相田都等先后率军于巨鹿外围救赵,但畏惧秦军,不敢出战。巨鹿守军兵疲粮少,危在旦夕。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为避免反秦武装力量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当时,不幸遇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于困境之中,宋义命士兵扎营,停滞不前。
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项羽率军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这就是著名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一到战场,项羽马上发出命令,让楚军迅速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项羽亲自冲锋陷阵,楚军个个勇猛无比,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在项羽军与秦军激战时,各路诸侯援军却缩在壁垒上观看,不敢参战。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援军将领,项羽成了诸侯军的统帅。
巨鹿之战中,农民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以劣势兵力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战术,发扬破釜沉舟的勇猛精神大败秦军,是灭秦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其优秀的作战指导艺术和勇猛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称颂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