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 为什么武松杀嫂子潘金莲 还要将她衣服扒光呢 可是,武松娶潘金莲就是为了杀潘金莲。当王婆带着一身红装,带着盖头的潘金莲走进门后,就看到武大的灵位放在当中。王婆心下发怵,潘金莲毫不知情,而武松叮嘱迎儿把前后门全部拴好,然后让二人出来喝酒。看到武松话也不说,一口吻喝了四五碗烈酒,两个人都很惧怕。王婆想走,武松从衣底下拔出一把二尺长刃薄背厚的朴刀来,两人吓得半死。 之后武松开端盘诘潘金莲。看到武松拿着朴刀走过来,潘金莲慌忙说:“叔叔且饶,放我起来,等我说便了。”此时,武松做了个很奇异的事情“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固然说潘金莲是淫妇不假,是毒杀了武大不假,可武松既然是打着为兄报仇的旗帜,怎样能把本人的嫂嫂,提起来,像剥粽子一样全部剥光了衣服呢?这是什么心理?我只能猜测武松对潘金莲的感情远远超越了二叔对嫂子的感情,而变成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仇恨,倾慕不成之后转变成的仇恨。武松本来对潘金莲的的身体极为盼望,而当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之后,对潘金莲的身体又觉得十分龌龊。假如一个男人不是极爱一个女人,是基本不会在乎那个女人做过什么,跟过谁的。让潘金莲的肉体暴露在烛光之下,暴露在本人明晃晃的刀下,武松有一种快感。 武松喝道:“淫妇快说!”于是潘金莲一五一十的说了。本以为武松会放过本人,没想到武松挝了一把香灰,塞在潘金莲口中,让她说不出话来。然后劈脑揪番在地。潘金莲拼命挣扎,为新婚而打扮的发髻散乱了,簪子掉落了,耳环也松脱了。可武松只顾用油靴猛踢潘金莲的肋下,后用两只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前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武松杀人整个过程都惨烈之极,作者运用的却是潜藏着性意象的暴力言语。新婚之夜,用潘金莲白馥馥心窝血窟窿的血,意味处子之血,而潘金莲被杀,却“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换个角度看,又何等旖旎。写到此处,作者也不由跳出来慨叹一番:古人有诗一首,单悼金莲死的好苦也:堪悼金莲诚不幸,衣裳脱去跪灵前。谁知武二持刀杀,只道西门绑腿顽。往事看嗟一场梦,今身不值半文钱。世间一命还一命,报应清楚在眼前。 潘金莲固然做下诸多罪孽,其实潘金莲本人,也不过是命运的牺牲品。她从小就被父母买入豪门,之后又沦为张大户的泄欲对象,再之后更被张大户心怀叵测的嫁给了武大,而在遇上武松之后,潘金莲曾经盼望本人的人生会有一个转变,或许本人真正的姻缘应在他的身上。而当遇上西门庆,潘金莲局部做回了本人。 可是一番繁华之后,潘金莲才觉察本人不过是自欺。西门庆死后,潘金莲重回世间。本以为重遇武松,是“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以为本人终于找到了终身的归宿,没想到新婚之夜迎来确实是本人的死期。潘金莲终身看重情感,可最终却死在本人心爱的男人手中,真实让人感到命运的无法。 武松到底对潘金莲有没有动情?真相让人诧异 试问《水浒传》中的哪个角色是作者最为钟爱的呢?答案很简单,必定是武松无疑,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从小说的第二十三回直到第三十二回整整十章统统都是以他为主角来叙述故事的,而在这其中出现的宋江、张青等人都是他的陪衬,这在整部小说中绝无仅有,单单他一个人就占用了这部小说十分之一的篇幅,如倘若还不是因为作者偏袒的话,是在是没有更好的理由解释了。 不过武松也的确对得起这么长的篇幅,他在这十章里的表现非常出色,衍生出了不少的经典剧情,直到今日都传唱不休,他时时将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让人们在腥风血雨中有一种畅快淋漓的体验,让读者们不禁为他拍案叫绝。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等,每每提及都还有当初读来的热血沸腾的感觉,这些一段段的经典,时至今日还会被人们所研究讨论,大家对于这部名著的热情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那么这位受作者所钟爱的角色,在小说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真的就如同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德行兼备的好汉武二郎吗? 我们从他的出场来说起,当时正值宋江担了人命被柴大官人所接纳,晚上喝酒时出门解手的空档,一不小心踩灭了武松用来取暖的火,还溅了他一身的火星子。武松腾地起身提拳便要教训宋江,此时柴进及时出面调解,才总算化解了两人的误会。从这段冲突中能够看出来,当时的二郎身份低微,否则柴大官人又岂会让他睡在走廊上却不管不顾,众所周知柴进对好汉的态度,是按对方的本事来划分的,由此可见武松当时在他眼里就是个没什么本事的小混混罢了。 不得不说,宋江慧眼识人,他一下子就看出了武松此后不凡,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两人在柴进的庄上分别后,武松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景阳冈喝了十八碗烈酒,接着又借着酒劲打死了一头恶虎,自此开始显露威势。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混混却能够打死猛虎呢? 要知道这头老虎就连当地的官府都拿它没办法,他既然有勇武将其打死,自然算得上是难得的好汉,跟市井小混混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原因其实很简单,作者也详细的交代出来了,他之所以小宇宙突然爆发,其实就是因为他在时迁喝酒了,倘若没有喝酒的话,他不可能杀的了那头猛虎,就算是有那个本事,他也没有那个心力。这可不是胡说八道,后来醉打蒋门神的时候,他还曾专门提过此事,他还说自己吃一分酒就有一分的力气,没酒就没本事。退一万步说,正常人没喝酒的话,谁会闲疯了去找一头猛虎干架?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就只有随身的一根哨棒,动手的时候还不小心敲断了,李逵也曾杀过猛虎,但人家手里有真家伙,不过一码归一码,他的确有本事,他只是需要酒精来为他壮胆而已。 杀虎之后,他被任命为阳谷县都头,与自己的亲哥武大相认,继而认识了他生平第一个有着丰富交集的女人——潘金莲。不少人或许心里都有个疑问,他到底有没有对他的这个嫂嫂动过心思呢?尽管从后来的事情发展中,我们看到他没有接受潘氏的投怀送抱,因此很多人认为他的确是个重情义的好汉,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他就真的对自己的嫂子没有想法吗?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探究,他对于女人是什么态度,例如李逵就是货真价实的不好女色,而从后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显然跟李逵不是一路人。还记得张都监曾将一个玉兰的养娘,想要送给他当老婆,注意他这时的表现,马上说自己配不上这位姑娘,而不是他不想结婚之类的,可见他只是单纯地认为玉兰的身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都头能够配的上的,但实际上他其实对于女人有过幻想的。 潘氏对他是一见钟情,接着专门安排武大将他请到家里来住,而他他没有任何推辞的搬来了,这本也没什么,但后来他还给潘氏买了做衣服的绸缎,两人的关系从这时就开始暧昧起来,随后关于二人同饮的剧情描写,更将这种感觉推到了极致,在这里他就算是没有对潘氏表白心意,但心里肯定也有了不轨的想法。后来潘氏设计害死了武大,他取其性命之时,还专门让她脱了个精光,除了报复心理之外,更多的应该为了是满足他心底的兽欲吧。 为什么从古至今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武松? 要说《水浒传》中的人物谁的知名度最高,恐怕非武松莫属。在过去,有专门说写武松的话本、小说,在现代,有专门演武松的京剧、快书,现如今,专写武松的电视剧也早于全本的《水浒传》以及其他人物。然而,武松这个人既不崇高也不完美,他身上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毛病。他一出场就是在柴进庄上避难,因为喝醉了酒就要闹事,所以弄得柴进庄上上上下下很不待见。在景阳冈下酒店里喝酒,人家好心好意劝他酒后不要过岗,他却认为人家要讹诈他的钱财,摆出来就是一副与人为壑的心态。嫂嫂对他有点儿不庄重的表示,他上来就要拿拳头说事,全不是对待女人该有的做法。在大树十字坡和孙二娘接触,在醉打蒋门神之前,都有调戏妇女的嫌疑。还有,他杀张都监时,一口气杀了十几个人,其中不乏无辜。但是,尽管武松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不妨碍古今有那么多人喜欢他。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武松呢? 景阳冈打虎,奠定了武松的英雄地位 武松回家看望哥哥来到景阳冈下,酒家告诉武松景阳冈上有大虫,武松并不相信,反而认为这是酒家讹诈。等到上得岗子,看见阳谷县的榜文,这才相信这岗子上真的有老虎。可是,这时候“欲待转身再回酒店”,又怕“吃他耻笑,不是好汉”,所以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决然地上了岗子。从这一点来看,武松具备了一个英雄应有的起码条件,那就是,既然决定了就不后悔,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如果是前思后想,瞻前顾后,或者是进进退退,即便是想得再周到,也不是武士英雄所为。武松的这种行为,正是普通人所崇拜和可能采取的行动。等到真的老虎出现了,武松也是害怕的,他不仅叫出了声,还躲闪在青石边,充分表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畏惧老虎的一面。但是,当这一切躲不过去的时候,武松没有听天由命等死,而是和老虎拼命一搏,当哨棒打断了的时候,武松赤手空拳也要和老虎相搏,这才是真正的以命相搏。人们愿意看到这样的英雄出现,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英雄。假如说,武松是做好了一切准备再去打老虎,那是成名英雄所为,也不可能为平民所效法。当武松把老虎打死以后,浑身已经没有了力气,“手脚都苏软了”,他害怕再跳出一只老虎来,只得“挣扎下岗子去”。走了一会儿,“只见枯草从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大喊了一声:“啊呀,我今番罢了!”原来却是两个猎户装扮成的老虎。这时候的武松,才是最真实的,人们有理由喜欢这样真实的人。 另外,武松这次的打老虎,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次。这只老虎“极大”,已经伤害了二三十条人命,成为官府必须猎杀的对象。官府把任务交给了猎户,除不去这只老虎就要挨板子,尽管如此,这只老虎还是继续在景阳冈上为害。专门打猎的人都靠不近这只老虎,反而被它吃了七八个,所以,他们只能用虎皮蒙住自身,以防止再被吃掉。当他们见到武松时,第一反应是这如果是个人,一定是吃了“忽律心、豹子肝、狮子腿”,要么就是一个鬼。还有就是,武松唯一的一件武器——哨棒,根本就没有起作用,他是用拳头打死的老虎,这更能够体现出英雄本色。正是在这诸多条件之下,更显得武松这次打虎是非同寻常的壮举。可以说,武松打虎,奠定了他的英雄地位。 有仇必报,决不让坏人逍遥法外 武松出差走的时候,哥哥好好的一个人,也没有听说平时有什么大病,可等他回来,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没有了,不由得心生怀疑,因此上必须要问个明白。当他从何九叔那儿知道了哥哥是被毒死的时候,他是想通过县衙里的知县来替哥哥伸冤的,只可惜,这个知县平日里得到西门庆的好处太多,临时又贪图贿赂,就把这官司给驳了回来。这种司法腐败是社会的极大不公,一个县里的都头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情何以堪!当然普通百姓只能是默默忍受,其结果就是仇恨的怒火在胸中积压。但是,这个都头不是一般人,他叫武松,他的胸中装不下那么多的怒火,他要替哥哥报仇。于是,武松找来了一干邻居,让潘金莲供出杀害了哥哥武大郎。武松杀了潘金莲,又杀了西门庆,再把王婆解到县衙里,可以说是把杀害哥哥的所有坏人一网打尽。古人讲究“有仇不报非君子”,武松不但替哥哥报了仇,他更为普通人出了一口气,为某些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当官府依靠不上的时候,原来还有武松这样一种报仇除恶的方式!假如有人遇到或者看到太多的不公,又怎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现实的武松?假如一个人有一个崇拜对象,他难道会不喜欢这个人吗? 见恶必除,除恶务尽 武松帮助施恩打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也因此得罪了张都监和张团练。他们设计陷害武松,却因为一些有良心的官员的呵护没有被弄死。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利用押解的机会想把武松弄死在路上,这和林冲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武松不是林冲那般懦弱,他看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情,因此不等这些黑心的“公人”下手,先把这些人给处理了。在这个问题上,林冲表现的是逆来顺受,颇让人同情,而武松选择的是惩恶,给人感觉是痛快。对于大众来说,对待坏人就是要先下手,决不能坐以待毙,让坏人恣意妄为。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小喽啰,是执行者,仅仅是杀了他们,总有点儿让人不解恨,不甘心。武松的行为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个心理需求,他是这样想的:“虽然杀了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武松是这样想的,喜欢武松的人也是这样想的,因此,武松杀了这三个为首作恶的人,自己出了这口“恨气”,喜欢武松的人也出了这口恨气!能让人解气的武松,人们没有理由不喜欢他。 潘金莲武松武大郎这三个人到底是谁做错了呢? 在《水浒传》的这段著名纠葛中,最后酝酿成血案的三个人,潘金莲、武松、武大郎。到底他们谁错了,抑或有其他原因?看来水浒传的作者不可能给予我们答案。就算福尔摩斯和狄仁杰合起来也未必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让我们来探讨下,看是否会找到答案。 人们称潘金莲为天下第一淫妇,潘金莲成了古代和现代中国女性负面的代名词。在这种侮辱性的头衔下,潘金莲不愧为淫荡中的女王,不愧为天下第一淫妇。然而,我们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她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假如你从小在大户人家做使女,耳濡目染,香风熏陶,颇有修养,即使对低俗的有钱人也不肯委托一生。偶然的变故,使你不得不和一位奇丑无比且不甚解风情的男人一起生活,每日以卖饼为生计,受他人的嘲笑。时间是寂寞的,情感是没有寄托的。 突然一天,武松出现,身材、相貌、个性,使得这个普通的三人家庭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潘金莲和武松更像是一对。的确,她更需要这样一个能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男人,她开始冲破纠结,示爱与他,最后被断然拒绝了。情感和自尊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道德的底线一旦决堤,将不可收拾,命运扼住了她的咽喉。最后终于迷失了自己,照不见惜日的面容。不知不觉钻进西门庆和王婆为她编织的网络,西门庆让她看到了一个海市蜃楼,为了摆脱命运的控制,在惊慌失措中手刃了自己的丈夫。潘金莲错了吗?如果我们说潘金莲错了,就等于说美貌和爱情错了。 是美貌让她受人陷害沦为武大郎的妻子,是美貌让她受人蒙骗堕落成西门庆的情妇。同样,是对爱情与和谐家庭的向往使她垂青武松,是对爱情与和谐家庭的向往使她不能安心于做武大郎的妻子。美貌与爱情害了她,美貌与爱情让她成为千古罪人。所以,潘金莲没有错。武松错了吗?武松是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在打虎回家后,与潘金莲相遇,他敬重自己的嫂子,在自己亲嫂子对他表示越线的亲热后,他立马对潘金莲重言出击,并随后告诫武大郎要“看好门”。他似乎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不妙,但是出差回来后,事情还是发生了,自己的嫂子伙同外人谋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官府已经被买通。武松只好自己亲手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将他们的人头放在了武大郎的灵前。 聪敏的看官会提出,首先,武松没有正确处理他们三人的关系;其次,武松亲手残忍的杀死了潘金莲。但是,我要请你们注意,武松仅仅是一介武夫,并没有受到多少教育,不能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可以找她谈谈,不至于过份伤到她的自尊,或者劝说哥哥放弃这个美貌的妻子来避掉灾祸。武松能够坚持伦理道德就已经很不错了。第二个,武松用残暴手段杀死潘金莲。我们知道,武松和武大郎自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当得知自己亲哥哥被惨遭毒手,凶手既然是自己的嫂子和情夫,而且官府又不管,唯一的亲人已成白骨。那末,作为好汉的他,结果也是理所因当的了。所以,无论如何,武松是没有错的。 武大郎勤奋、忠厚、懦弱,从小照顾年幼的武松,对进门的潘金莲百般顺从。如果有人说,武大郎有错的话,那么,他就错在丑陋的长相上。如果说一个人的长相会成为错的话,那么现在社会,我们该怎么看待那些患有先天疾病和残缺不全的人呢?我们不是说他们有错,反而,我们同情和尊重他们。所以,武大郎更没有错。 或许会有很多人说,王婆和西门庆是罪魁祸首,他们是血案的始作俑者。王婆多管闲事,唯利是图,西门庆好色残忍,欺男霸女。但是,请各位好好想想,哪个朝代,哪个社会没有这种人呢?他俩似乎不是个体的人,而像是一种社会群体的代表,代表一个复杂、残酷、平常的社会,一种世道人心。我们不能说他俩错了,就像我们不能说社会错了一样,因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他俩也没错。到这里,那么到底谁错了呢?只能说,错的是机缘巧合,世事弄人,错的是让这三个人组成家庭的那个背后冥冥中的造物者。我们感叹,人世间有多少这样类似的悲剧,他们没有犯错,却受到惩罚。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 揭秘真实的武松 在江湖卖艺被知府赏识当捕快? 武松,因打虎而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里,他也是个重要角色。当我们听说书人棚栩如生地讲述那一个个鲜活的打虎情节时,心生倾慕的同时,也非常好奇地想发同:武松确有其人吗? 武松,山东清河县人,家中排行第二,又叫武二,绰号。行者。他幼年父母双亡,与兄长武植(入称武大自)相依为命,由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长得仪表堂堂,行侠仗义。练得一身好武艺。因为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衙门捕头。因嫂嫂潘金莲与当地富户西门厌勾搭成奸并害死武大郎。武松获悉真相后,将潘金莲和西门庆杀死,因此获罪流放孟州。后几经周折。投奔梁山,成为“三十六天罡”之一。后来宋江接受招安,远征方腊,武松因此断了一臂,不想回京城,就在杭州六合塔出家为僧。这是小说《水浒传》里的武松。 按照《浒传》的说法,武松最后在杭州六合塔出家为僧,他与杭州的关系应十分密切。在《浙江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地方志里都找到了关于武松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武松本来是一个跑江湖的卖艺人,浪迹江湖,后来到杭州献艺。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武松,看他武艺高强。相貌奇伟,就邀请他加入杭州府,做了名捕快,后因为立功被提拔为提辖,很受知府高权的赏识。然而好景不长,高权因为得罪了权贵被罢官,作为他的心腹的武松自然也未能幸免,被解职赶出了知府衙门。新来的杭州知府叫蔡銎,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儿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当地人称他为“蔡虎”。出于义愤和为民除害的愿望,武松决定刺杀蔡銎。这一天,他埋伏在蔡府门外,等到蔡銎出来时,便飞快冲上去,在蔡望及其手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猛地抽刀,向蔡銎连砍几刀。蔡銎当场毙命,武松则被蔡手下围攻擒获,因遭重刑惨死监狱。杭州百姓感激他为民除害,把他的遗骸葬在杭州西冷桥畔。后人还给他立了一块碑,上面题写“宋义士武松之墓”。 武松的墓一直在杭州。后人为了纪念他,举行过不少活动。到了清朝的时候,还有人记载,杭州人在铁的根据是南宋的一些书籍。最早提到宋江等三十六人作乱的,是南宋人王称的移《东都事略》。在该书中这样描述宋江等人:“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抵抗者。”可惜他没有说这三十六者到底是谁。第一次指出三十六个姓名的,是南宋画家龚开。他写有《宋江三十六人赞》,其中就有“行者武松”的名字,其赞语为“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从这段赞语看来,武松似乎已经出家受戒,可他什么戒律都不放在心上,酒色财气样样具备,还动不动就要杀人。不过,龚开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关于武松的更多消息。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的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可见在当时已经有宋江等人的故事流传。并且在宋人的话本里面就已经有了他们的故事了。比如说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里面,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篇目,虽然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些篇目的内容,但从名字看来,其中的《武行者》一篇应该是讲武松的。到了南宋末年,一部对宋江等人记载详细的书《宣和遗事》出现了。该书从杨志卖刀写起,包括智取生辰纲、九天玄女授天书等情节,最后写到宋江等人受招安平方腊,基本故事已经和后来的《水浒传》很相似了。可见《水浒传》正是以此为蓝本创作的。在这本书中,武松在“三十六人”中排名第三十,仅仅出现了名字,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出现。 正是由于南宋时期的这几部书,很多人坚信武松是历史上的真实人出来的。可见,在金圣叹看来,《直和遗事》所记载的宋江等三十六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有关他们的故事是后人凭空编造出来的。 不过,《宣和遗事》可能是金圣叹幼时记忆深刻的部书,感情上难免对它认同很深。而据现代人的考究,《宣和遗事》也只是宋人的笔记体小说,或者是说书人的底本,其故事大多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而,我们只能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其中的内容。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也可能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造出来的。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武松其人,仍然还是一个谜。 水浒中武松一生如果没有出现潘金莲结局会怎样?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潘金莲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竟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潘金莲岂肯安心从了矮小丑陋的武大郎?她放下女人的矜持与嫂嫂的身份去勾引武松。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天,武大出门卖炊饼不在家,已经当上捕快都头的武松去衙门里点名完毕,提早回到家里,一进门发现潘金莲早升起了火。 武松问道:”哥哥哪里去了?”妇人道:”你哥哥出去买卖未回,我和叔叔自吃三杯。”武松道:”一发等哥来家吃也不迟。” 妇人道:”哪里等的他!”说犹未了,早暖了一注酒来。那妇人一径将酥胸微露,云鬟半挽,脸上堆下笑来,说道:“我听得人说,叔叔在县前街上养着个唱的,有这话么?” 在这里,潘金莲出手就来个欲擒故纵,但却是十分强而有力的色诱艺术的展现。她问武松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女人?这话说来云淡风轻,但却是摆明了要剥去武松的”道德”假面。武松争辩了半天,还要她不信去问武大,正好给了潘金莲机会数落武大一番,表明她看不起武大的意思。连筛了三四杯饮过。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纳得住。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内却拿火箸簇火。妇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去武松肩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么?”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妇人见他不应,匹手就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 潘金莲在这方面绝对是聪明而有天份的,她擅于用隐喻的功力一点也不下于优秀文学家。当她顺手夺过火箸,对武松说着:“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这一句听来合情合理,却又直接撩拨武松内在欲火的双关语,多么生动自然。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和西门庆好上了,还杀了武大郎。替兄报仇,武松杀嫂,此后获罪被刺配孟州。 当时已是阳谷县治安队长兼武装部长的武松,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会在军政之路走下去,弄个团县级领导干干,最终在师地级上退休一点问题没有。这是因为武松一直有进入“体制内”想法,而且她很有混官场的情商和智商。武松打虎一举成名后,阳谷知县要参他做个都头,武松马上“跪谢”,说:“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这句话说得好,既表感激,又表忠心。想想也是,连笔试都不需要,直接成为连级干部,能不激动吗! 说实话,进入职场前,武松与许多年轻人一样,狂妄任性。此前在柴进府,家人一不如他意,便吃酒打人,搞得同事们都烦他,领导柴进也不待见他。或许是因为那段历练,武松成为阳谷县都头后,一改此前吃酒任性的作风,职场情商突然爆发,成为优秀员工的典范。 金瓶梅中的武松为何从英雄变成了世俗小人? 从春秋战国的刺客游侠,到“三国”、“水浒”中的英雄群象,荆轲、豫让、高渐离、关羽、张飞、武松、李逵、鲁智深……,蔑视强暴、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士死知己、言信行果、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悲剧精神和崇高美,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旋律。《水浒》中的武松,正可以作为这种崇高与悲剧精神的代表。他的几乎无人可及的神力,他的超凡的人格和自信,他的敢做敢为和光明磊落……一位典范性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可是进入金瓶世界的武松,却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这位景阳岗上的打虎英雄,一落到人间就成了芸芸众生。西门庆才是真正的“虎”,是“英雄好汉”,是强者;在西门庆面前,武松变成了“羊”,是弱者。 虽然,在西门庆死后,他也终于遇赦回来向潘金莲报了仇。然而,他采取的方式是多么卑微可笑,不足为训啊。他以一百两银子从王婆手里将被西门家卖出来的潘金莲买了回家,表示要娶她为妻,然后将她杀掉,卷财逃走。《水浒》中杀嫂祭兄、仗义自首的慷慨悲歌的场面不见了,光明磊落、义薄云天的英雄,变了卑微屑小的凡夫俗子。《水浒》中颇为仗义的小人物何九叔,到了金瓶世界也变成了甘心为虎作伥的真正小人。 小市民的头脑,只迷信金钱万能。金钱,是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金闪闪,响当当,有了它,可以换取人间的一切幸福。淹没在利己主义冰水中的人们,他们不相信英雄,不崇拜英雄;他们只讲利,不讲义;只讲现实,不讲理想。——要讲理想,发财,发大财,发发发,就是他们的理想。武松的非英雄化,标志着理想主义的失落。 血气方刚美貌风流 武松和潘金莲到底有没有那事 很多年来,一些读书的文人,还是从字缝中读出来了武松与潘金莲那种微妙的男女关系。研究来研究去,或者说潘金莲暗恋着武松,或者说武松是强按欲火,有贼心没贼胆。是不是这种情况?书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可是从来的文人大都这么说。众口铄金,武松就算是真还活着,作为当事人,这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楚了。 对于武松这个人物,民间历来有多多的文章和口头文学流传,民间的曲艺和戏曲也多多地拿他当主角说事儿。他的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广,与之比肩的不多。谈歌问过许多朋友,他们最早启蒙的水浒知识,大都是由“武松打虎”开始的。水浒人物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多的,也大都是武松的故事。中国老百姓大概没有不知道武松的。我想先分析一下武松的身份。武松是在清河县打死了人(后来得知那人没死),出来躲案子的。他后来因为打虎出名,当了阳谷县里的捕头。 武松大概是想在阳谷县找了这么一份工作,凭着本事吃饭,跟哥哥相守着,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他从小没有了父母,是武大把他一手(一把屎一把尿,中国人都爱这么说)拉扯大了。应该说,武大在武松心目中,有父亲的影子。武大是一个长兄如父的典型示范。可是偏偏闹出了一个西门庆,这就把武松逼上了狮子楼的杀人现场。读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西门庆登场,闯入了武大的生活之后,武松别说想当好捕头了,就是想当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也办不到了哟。 武松如何会与西门庆遭遇了呢?读者都知道,责任百分之百在西门庆。武松无论如何也躲不开这一场遭遇。西门庆算是一个先富起来的城里人。既然富了,人们只注重现实,而不能去追究他的原罪。那年代可以正大光明地包二奶。于是,富裕起来的西门庆便开始享受生活了,便喜欢在女子身上下些功夫了。话说那一天,西门庆偶尔遇到了武大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长得漂亮啊,西门庆一眼就看中了。他想把潘金莲包作二奶。这男女二人眉来眼去,开始有了私情。武大的悲剧由此开始。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这件事跟民间常常发生的那种男女私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赌出贼凶,奸出人命,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通例。中国外国一个样子。可西门庆未必这么想,奸出人命?出什么人命?照我西门庆这样的身份,横。就算是我西门庆跟某某人的老婆私通了,那男人也得老老实实戴着绿帽子。这应该是西门庆先生的逻辑。可是,这事主儿武大偏偏有一个兄弟。而且这兄弟是武松。这事儿就热闹了。也严重了。你西门庆有钱怎么样?武松不买你的账,我不杀了你西门庆,怎么能出胸中这口鸟气。 行文至此,想到了一个老话题:自来人们研究武松,总是津津乐道地猜测武松跟潘金莲之间那点男女事。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的悲哀。我就是奇怪,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对这一段故事感兴趣呢?实际上,无论七十一回本,还是一百二十回来。《水浒传》这本小说里,武松与潘金莲根本没有那种关系嘛。可是多年来,一些读书的文人,还是从字缝中读出来了武松与潘金莲那种微妙的男女关系。研究来研究去,或者说潘金莲暗恋着武松,或者说武松是强按欲火,有贼心没贼胆。是不是这种情况?书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可是从来的文人大都这么说。众口铄金,武松就算是真还活着,作为当事人,这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楚了。 我相信,施耐庵当年写武松,决不会是这种想法。拿着武松发挥,本来就是一些无聊文人的事情,曾经看过三十年代一本写石秀的小说,硬说石秀跟潘巧云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什么复杂情感?也就是男女那点事情。作者还描写石秀揭发裴如海(那个偷情的和尚),是出于本能的忌妒。作者硬能认识到这一步,这事就真是无道理可讲了。可人家《水浒传》的作者根本就没有这样写啊。 我们接着读小说,行文到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回写得精彩纷呈。谈歌这里要提问了,蒋门神有一个老婆,就是让武松扔进酒缸里的那一个女子。我不知道这些评论家有什么想法,武松跟蒋门神的老婆莫非是初恋?否则,武松对这女人这么大的仇恨,硬给这女人扔进酒缸里去了,或者是武松对蒋夫人由爱生恨?武松杀了不少女人,希望联想丰富的评论家们也把这些女子一一排列出来,分析一下武松当时的性心理。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部分色情文化。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色情的不少。发展到现在,有了一种怪论,不写男女间的事情,似乎就不是好的文艺作品。这也是当代中国文人圈子里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几大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的成就,不及《红楼梦》吗?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上边的几部书里缺少男女的故事情节罢了。这个秘密一经拆穿,便无稀奇。但是,唐诗宋词留下来的绝大篇章,涉及男女的却少,并不是唐宋年代少写男女情感的作品,而是写好流传下来的不多。而明清的一些情色小说,写得也不见得怎么精彩,却影响当代甚重。此是闲话,带过。 武松最后的下场是出家了。他还落了一个残疾,一支胳膊扔在了征方腊的战场上。关于这一点,文人们也有自己的看法。说这支胳膊之所以丢了,是因为被他嫂子潘金莲摸过。所以必须断。不知道这些文人们的猜想,有几分是武松的,有几分是自己的情感。 施耐庵心中的梁山第一好汉真的是武松吗? 在罗贯中,金圣叹,俞万春的眼里,武松是一个真正的好汉。武松刚出场时,宋江问道:【足下高姓大名?】施耐庵代替武松回答道:武松的名字,【说开星月无光彩,道破江山水倒流】。可见,武松的的确确是条好汉,他的名字,能让日月无光,山河倒流。 不过,好汉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先别说武功如何,好汉至少要做一些行侠仗义的好事,才配称为:好汉。水浒传的基调,就是杀贪官,这一基调,历来也被老百姓所喜爱,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认为:贪官害人,敢杀贪官的,才是好汉。但武松,却是一个帮助贪官的,助纣为虐的人,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有。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松打虎之后,清河县的县令赏识他,把他封为本县都头——类似于警队队长的官职。清河县令为何要把武松收为自己的手下呢?因为这个县令也是个贪官,他搜刮了很多金银珠宝,想要送给首都东京的贪官,给他们送礼。但是,从清河到东京一路上,劫富济贫的好汉实在是太多了,必须要找一个武功高强的手下,打败这群劫富济贫的好汉,才能保证安全的把这批赃款,送到东京去。这个武功高强的手下,就是武松。水浒传原文记载:【却说本县知县自到任已来,却得二年半多了,赚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恐到京题转除他处时要使用。】清河县太爷,才当了知县两年半多。就已经赚的好些金银,是个绝对的贪官。但就是这么一个贪官,武松还是替他把赃款全都安全的送了出去,这武松,实在是助纣为虐。除了行侠仗义之外,好汉的性格也要豪爽。好汉做人不能太小气,不能太小心眼——这一点,是公认的。 水浒传第三回,弱势群体金老汉金翠莲受到了镇关西的压迫,好汉鲁智深要帮助他们逃走,一下就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银子(五两)全都掏了出来,赠送给这两个毫不相识之人。另一位好汉史进也二话不说,拿出十两银子相赠。唯独最不好汉的李忠畏畏缩缩,掏了二两银子出来,立刻受到了好汉们加读者们的鄙视。可见,做好汉不能太小气,不能太小心眼。武松小心眼吗?是的,武松很小心眼。先莫要说我胡说八道,武松在酒肉金钱上,可能并不小气,但是在某些方面啊。。。 最初,武松在柴进家的时候,柴进每天都请武松大鱼大肉,好不痛快。但后来,由于武松整天打架闹事,惹得柴进家的下人整天去找柴进告状,久而久之,柴进也就不理武松了,不请他大酒大肉了。遇到宋江那天晚上,柴进笑着说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武松说不认识,但却知道宋押司是天下闻名的好汉。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武松回答道:【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知朋友们看出来了没有,武松这句话,大有玄机。 宋江为什么是个好汉?一般江湖好汉的回答都是:宋江讲义气,宋江爱帮助人,宋江仗义疏财,宋江喜欢结交朋友等等。武松不说这些,而是别出心裁的说:宋江有头有尾,有始有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就是说给柴进听的!柴进刚开始时招呼武松,大鱼大肉,后来不搭理武松了,不请武松大鱼大肉了,这在武松眼里,就是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武松的意思就是:要是宋江招呼我的话,肯定不会像你这样,请到一半就不请了!肯定会请我一辈子! 其实啊,武松也没见过宋江,更不知道宋江到底是不是一请就请人一辈子的人,但武松就是要在柴进家里,当着柴进跟他的客人的面,夸赞宋江,讽刺柴进,气死柴进!所以武松说:【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在武松眼里,有始有终的宋江才是真大丈夫,有始无终的柴进自然就是假大丈夫了,或者说,压根就不是个大丈夫。其实啊,柴进对武松,只有帮助,绝对没有坑害。武松杀了人(后来知道没打死),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柴进收留了他,还对他不错。但就是因为柴进后来对他没之前那么好了,(究其原因还是武松自己的原因,柴进家可不缺那么点酒肉)武松就怒了,还说道【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老子懒得在你柴进这呆了!老子目前呆在这里,仅仅是因为老子病没好!你看,武松心眼很小吧。 梁山好汉的五大好色之徒:武松竟然榜上有名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英雄好汉,铁骨铮铮,他们胆大包天,敢作敢为,武艺高强,杀人如麻,烧杀抢夺无所不为。他们似乎将好汉与好色视作水火不相容,面对女人的诱惑毫不动心,甚至没有半点欲望,真不知道他们如何调节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平衡。 他们中许多人一生未婚,比如武松、李逵、鲁知深、燕青、石秀五大著名杀手,从未亲近过女人,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喝酒和杀人上。 其中武松、燕青、石秀可谓身经色雨性风的考验,他们面对女色的凌厉攻势,巍然挺立,不为所动。 然而,手指也有长短,有几位梁山兄弟便非常喜欢女色,有的不惜冒犯罪甚至杀头的风险,来实现自己的性趣爱好。下面,把他们排序如下: 好色第一人矮脚虎王英,拦路抢劫有夫之妇。 此人见女人就象猫见鱼腥,直流口水。 还在清风山占山为王时,有小喽罗报知大路上有一乘轿子经过,他就嗅出轿中定是个妇人,便点起小喽罗,下山来抢,得手后把妇人带至自己房中,搂着那妇人强行求欢。 宋江求他放那妇人,哪里劝得住,直至宋江下跪燕顺喝令才勉强放还。 王英成了梁山好汉强抢民女第一人,而且这妇人还是有夫之妇,要是碰上美貌少女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另外在二打祝家庄时,阵前出现一丈青扈三娘,宋江道:“这是扈家庄女将,谁敢与她迎敌?” 王矮虎一听是个女将,指望一合便捉将过来,就一骑当先争着出战,心中却想着那妞儿,稍有走神却被对方捉了去。 打仗拚剌刀时还想男女之事,好色程度已到舍生忘死地步,好色第一人非他莫属。 好色第二人双枪将董平,趁火打劫霸人千金。 董平是东平府的都监,有万夫不挡之勇,东平府程太守有个女儿,生得花容玉貌,董将军是光棍一条,很想据程小姐为己有,屡屡使人去说亲,太守都不同意。 宋江领军攻打东平府时,把城池围困得十分危急,董某认为时机已到,使人晓之利害,乘势来问这头亲事,太守不敢回绝,只好婉言相拖,董某心中十分不快。 此后,董平与宋江暗中串通,赚得守门军士打开城门,引宋江大队人马进城,轻松攻破东平府。 董某则擅自跑到程太守家,杀其全家大小,夺了太守千金小姐,为己所用。董将军既趁火打劫,又杀人灭口,最后霸占了官家小姐,也是够狠够色的!因此排行老二。 好色第三人小霸王周通,胁迫婚姻强暴未遂。 周通俗称小霸王,他在对待女人上也十分霸道。周通本来和李忠一起霸占桃花山,后来发现桃花村刘太公有个十九岁小女,如含苞待放的桃花,便心生邪念,想占为己有。 周通虽为强盗也好女色,但还算讲点礼节,先是用二十两黄金、一匹红锦做定礼,然后再上门入赘迎娶。 虽然这门亲事刘太公心里十分不愿,完全慑于淫威,迫于无奈。 但周通毕竟没有发生象王英、董平那样强抢惊夺,所以将周通排他们之后合情合理。 当然,招亲那天他是带着四五十个小喽罗来的,那晚周通趁黑摸入刘姑娘闺房,欲行强暴,结果被预先埋伏的鲁知深打得鼻青脸肿,抱头鼠窜,否则刘姑娘十有八九要被他糟蹋,并强抢上山。 好色第四人九纹龙史进,若无其事青楼嫖妓。 史进是个浪荡子,不务正业,弄枪使棒,暗通强贼,火烧家园。 不仅如此,史进还是个沾花惹草之徒,他在东平府时(还未上梁山),由于耐不住寂寞,关不住淫心,频频光顾青楼,寻花问柳,并结识了一个叫李瑞兰的娼妓,最终成为史进的相好。 后来,跟随宋江攻打东平府时,便自告奋勇,若无其事地抖出这等底细,并利用这层关系混入城中作内应,却不想那婊子表面重情,实质重钱,薄情寡义,应证了: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 史进也由于好色,被这娼妓家人出卖,报与官府被捕,吃尽皮肉之苦。破城后,史进引人来到西瓦子李瑞兰家,一门大小均碎尸万段。 好色第五人呼保义宋江,趁人之危沾污少女。 许多人认为宋江是个不喜声色的正人君子,其实宋江是个伪君子。 与宋江有接触的女人屈指可数:一是外地流落到郓县的阎婆惜,由于无钱葬父,经母亲和王婆哀求,向宋江讨得棺材钱埋葬老父。 母亲觉得无以回报,见宋江光棍一条,便提出将阎婆惜与他,宋某客套二下,便笑纳了。 宋江在城里租了房子,添置家具,让阎婆惜母女居住,下班后夜夜与婆惜睡在一起。 如果是无私的行善,为何要一个妙龄少女以身相抵?这是明摆着的趁人之危。如果真爱她,那就明媒正娶,这种无名无份的同居,从现在看要么是试婚,要么就是包养情人。 没有相当的色胆,一个小小押司如何敢做出这种不齿的勾当。还有一个是京城名妓李师师,宋江以招安为名,花了梁山财政一百两黄金,才与美人见上一面。 宋江大事没办成,却见师师长得漂亮,酒后吐露真情:“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可见宋江很会怜香惜玉。但这个美女什么人没见过?比起权力顶峰的皇帝,才华横溢的周邦彦,貌似潘安的浪子燕青,一个又矮又黑的丑汉,人家如何看得上? 因此,宋江不是不好色,而是没有好色的本钱和机会。 宋头领生就领导才能,只是好色手段比别人高明隐晦。宋江好色尚有争议,故作为疑似好色排第五位。 潘金莲最倒霉的不是碰上武大而是邂逅了武松? 因为有《水浒》和《金瓶梅》,潘金莲在中国,几乎成了淫妇的代名词。以至于说到淫妇,人们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了潘金莲。但是,当人们在骂潘金莲的时候,究竟又有几个人会设身处地为潘金莲想一想呢?放到现代社会,潘金莲不过是千千万万为爱红杏出墙的女人中的沧海一粟。 更何况,她还摊上一个像武大这样相貌奇丑、窝囊透顶的男人。她的红杏出墙,比现在的很多女性搞婚外恋的理由,不知要充足多少倍?试问,物欲横流的当下,有几个女人摊上像武大这样的老公能保证海沽石烂、厮守一生?现在的女人,守着貌比潘安的丈夫还有红杏出墙的,更别说嫁给武大这样的?既然很多女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又何须对潘金莲如此苛求?如果潘金莲真是生性放荡的女人,她就不会拒绝那个老色鬼大户了,正是她要恪守女人的纯贞,他才最终得罪了这个损阴丧德的大户。把潘金莲强行嫁给武大这样的奇丑男人,这大户真是缺了大德了。 即便是后来嫁给了武大这样其丑无比的男人,潘金莲也一直打算安分守己地守着武大过着平凡的日子。在清河县,有那么多浮浪子弟缠着潘金莲,她都没有对不起武大。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潘金莲自从嫁了武大,一个蝼蚁都没放进屋来过。可见,潘金莲从本质来讲,并不是一个生性放荡、人尽可夫的女人。她还是有作为女人起码的道德操守的。 潘金莲的改变,是在遇见武松之后。潘金莲第一次见到武松,见武松一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不像人,七分倒似鬼,我直恁地晦气!”这就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武松的到来,让潘金莲心里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以前,虽然武大也丑,也矮,也窝囊,但没有比较,潘金莲倒并不很在意,这一比照,估计是个正常的女人都难免心绪不平,生出他念。 武松的出现,迫使潘金莲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后来,虽然武松以极端的高姿态拒绝了潘金莲,让潘金莲很受伤,但潘金莲对好男人的渴望却并没有因此被浇灭。之后,他遇见了西门庆。 西门庆虽然没有武松帅气、强悍,也没有武松那样光明磊落,但西门庆和武大一比,又不知要强多少倍。退而求其次,对于内心极度渴望、极度空虚的潘金莲,西门庆实际上是填补了武松之后的一个空白。这个时候,不要说西门庆这样要钱有钱、要貌有貌的极品男,即便是一般的男人,只要品貌、性格稍微强过武大的,潘金莲都一定会中招。 这就是潘金莲的悲剧所在。命运让他遇上了武大,已经够悲催的了;但这还不是最悲催的,最悲催的是,武大偏偏还有个英武、强悍的兄弟武二。武二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他哥哥武大的猥琐,也照出了潘金莲人生的悲苦。因为这面镜子的照射,潘金莲的人生就此改变。 武松为何调戏嫂嫂孙二娘?孙二娘不是良人 在《水浒》中,武松调戏孙二娘一段文字,非常经典,而武松当时的心理变化,也很颇有味道。 在张青到来之后,双方互通姓名,张青介绍自己,坦陈相待时,武松表示:“我是斩头泣血之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嫂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嫂休怪”。武松说自己之所以调戏孙二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孙二娘不是什么好人,证据就是孙二娘死死盯着武松的包裹,于是武松就说些风凉话,故意引诱孙二娘下手。 那孙二娘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自己已经被武松拿住,老公张青也责备自己为何忘记自己的“三不杀”游戏规则,孙二娘只能表示歉意。她首先认错,然后表示,自己下手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武松的包裹沉重,可能有很多的财物,第二个是因为“伯伯”说怪话,因此一时起意。 当听到两人如此表述之后,张青“大笑起来”,拉着武松去喝酒吃饭。而对于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没有再提。 细细品味两个人的话语,其间还是有很大的出入,最大的出入就是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仔细捋顺两人对话,武松看孙二娘并非良善,就以语言调戏。而正是因为武松的调戏,孙二娘才忍不住要用蒙汗药麻翻武松,杀掉武松泄愤。也就是说,是武松先看不惯孙二娘,先动手招惹孙二娘的。那孙二娘哪里让武松不满意?其实书上根本没有孙二娘盯着武松包裹的文字,反而有大段有关孙二娘外貌的文字,正是因为武松觉得孙二娘太风骚了,完全不是一个良家妇女,才故意找茬的。 那孙二娘什么地方看起来不是“良人”? 孙二娘是如此打扮的。“门前窗槛边坐著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著一头钗环,鬓边插著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宋时的女子大都是住在家中楼上,平时一般不出门。稍微好点的人家都会请个丫头服侍,或有个大娘帮衬,大姑娘小媳妇抛头露面不多。当然,平头老百姓就没法子这么讲究了,但是还是很注重衣着打扮,不可以过于扎眼。 像孙二娘坐在窗前,露出自己的衣衫,就已经很没有修养了。何况头上带着金子打造的许多钗环,一看就是个贪财重利的女人,加上鬓角边的野花,就更是招蜂引蝶,生性风流的表征了。这是远观。之后走到近前,武松再看孙二娘,裙子是很张扬的大红色,脂粉很厚,并且敞开胸怀,连里面的内衣都看到了,实在是不堪入目!武松一看就火大。 孙二娘当然不是什么良家妇女,她老爸就是强盗,专门杀人放火了。后来遇上了张青,觉得张青手脚比较灵活,就教给张青一些武艺,后来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青。在孙二娘的字典中,是从来没有过“贤良淑德”这样的词语的。平常对那些过往客商,也并非是好人就不杀,而是“有那入眼的”就杀了,并且是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的就做成包子了。孙二娘就没有正常女子的穿衣打扮的习惯就很自然了。 武松的武艺怎样?武松的武艺在梁山是什么档次 《水浒》中有一个别具一格的设定,就是把好汉们分为“马上”和“马下”。因为《水浒》里,既有从朝廷招安的将军(如关胜呼延灼),以及被逼无奈前来投奔的前京城教官(林冲),这些人在落草前的地位较高,发生战斗时,也是统领一方军队,独当一面的大将,所以他们骑马。也象征着他们的地位是处于庙堂之中的。而梁山里也有纯草根的绿林好汉,他们的寨主宋江就是一个小吏而已,前寨主更草根,就是一个小小的保正。这也是梁山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群众熟悉的角色也多为这些人,比如鲁智深,武松,杨志。 晁盖这个“保正”的小官,其实就相当于村长 上期奇葩君说了“马军五虎”和天下无敌的卢俊义。基本上是推翻了“马上林冲”这个说法。今天轮到武松了,武松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能够经得起“马下武松”这个名号呢?说武松之前,我们先说其他几位步军头领。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水浒》里出场最早的几个好汉,也是出手就立威的几个角色之一,面对拿着菜刀的镇关西,鲁提辖三拳就送他归了天。三拳打死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屠夫,这战斗力够可以了。 鲁智深成为和尚后,武艺似乎更好了。他的惊人之作是喝酒后倒拔垂杨柳,这一事迹直接把他塑造成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鲁智深还与林冲结拜。在于林冲的对练中,二人打得不分高下——一般情况下,在这种不分生死的较量中,除非实力定位差距过大,作者都不会让二人分出胜负。类似的例子还有杨志和林冲的较量,索超和杨志的比武。在《水浒》的梁山108将大聚义前,还有一次三山小聚义。分别是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其中,二龙山堪称实力最强的山头,因为二龙山的三位主要头领是:鲁智深,武松,杨志。这已经是《水浒》前期的全明星阵容了各位! 单轮这三人,已经很少有山头能与之匹敌了。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分析的三位步军头领。 武松压轴,我们先说杨志。 杨志的出身同样很显赫。他是杨老令公之后,就是著名的杨家将的后人,结果家道中落,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卷土重来(押运生辰纲),结果还被晁盖等人劫了。杨志最落魄到什么地步?卖刀。卖什么刀?家传宝刀,削铁如泥,吹毫断发,杀人不见血。注意,以上可不是形容词,是真的削铁如泥,吹毫断发,杀人不见血。一排铜钱,一刀下去,成两段,刀锋利如常。拔根头发,往刀锋上一吹,断了。 最后还要感谢伟大的无产者,泼皮牛二以身试刀,献身于科研事业,证明了这把刀着实是“杀人不见血”。 牛二有一种可贵的求知欲,当流氓实在可惜 杨志的水平,是能跟下马的林冲打得难分高下的。在马上,他也能跟急先锋索超打得不胜不败。索超是马军八骠骑的水平。杨志在短时间内不弱于林冲,至少说明他没有辜负杨家将后人的这个身份。 武松 终于要说到武松了。 先说小编的观点。“马上林冲”这话,肯定不准确,因为上面还压着一个卢俊义。“马下武松”,是没有问题的。 武松最为人称道的功绩,是打虎。 打虎是武松的代表作 打虎这件事,水浒传里也有人干过。那就是李逵。同样是杀虎,李逵还一次性杀了四头,效率比武松高多了。为什么李逵就没武松有名呢?一.武松是徒手,用的是拳头。李逵用了器械,难度不可同日而语。二.武松打的虎,是只猛虎。李逵杀的四头虎,有两头是小老虎,并且凶猛程度一般。打完老虎以后,武松的经历还有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这几件事情合起来,其实很鲜明的反应了武松这个人的性格。那就是:狠,非常狠,狠起来不是人。要知道梁山武功最高的几个人里,卢俊义,马军五虎出身都还不错,起码都是名门之后,或者是朝廷命官。鲁智深以前也是个小官。可是只有武松一人,是个实实在在的流氓。日常比试时或许不会使出全力,但是一旦陷入到死命搏杀的境地,没人会比武松更狠,因为他曾经单打独斗打死了一只老虎,没人会比畜生更狠,武松做到了。论拼命,没有人会比武松这个流氓更流氓。 所以,“马下武松”,当之无愧。 那为什么会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个说法呢? 小编认为,既然这就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说法,那为了方便口口相传,押韵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林冲跟武松,起码是押韵的,另外,林冲也很厉害,这个说法不至于离谱。 你想,“马上卢俊义”,“马下武二郎”,多难听啊。(原文来自趣说野史的头条号) 《水浒传》悬疑 潘金莲挑逗武松为什么没成功 金莲把酒抿了一口,看他没有动,把杯子朝下一放,把他望望:有趣!这个人真老实得好玩呢!你不开口就让你不开口了吗?我非要来同你谈谈,挑逗挑逗你。 武二爷才坐下来,金莲也进来了。金莲就朝对过靠房门口这张椅子上一坐。武二爷见嫂子坐下来,心里不安。为什么呢?你叫我到房里来,这是我的房间,你就应该上楼到你房间里去,要各避嫌疑,这怎么讲啊?照这一说,就应叫嫂子出去。想想,也不能。在我认为,年轻叔嫂应避避嫌疑,我家这个嫂子年纪轻,她还有点小孩子脾气,在她是不避嫌疑;再则,听见我要出远门,也许有什么家常话,特为要同我谈淡。我如叫她走,未免叫嫂子心里不乐。武二爷只得把头一低,坐在那里不开口。 金莲把他望望,心里也好笑,这个人真老实。老实人我也见过的,没有见过他这样老实的,坐在这里大眼望小眼。哎!要防他坐不住,他一个坐不住,站起来走掉了怎么办?嗯,有个章程了,他喜爱喝酒,最好不过拿壶酒给他稍微消遣消遣。“二叔叔!”“嫂嫂。”“一人静坐无聊,愚嫂拿壶酒给二叔小饮,候大郎回来,再为畅饮。”“好,多谢嫂嫂!”这一点武二爷心里很中意,最喜爱的就是酒,坐在这里等也难过,不如弄壶酒打打岔吧!金莲起身出了房,酒燉在锅里,锅盖一掀就拿到了。她面对灶神,恭恭敬敬,端端四拜,暗暗祷告。祷告的话语很低,等于在她肚里,这叫心到神知。这刻我不能以心相照,喉音当然要高一点:“灶神菩萨:女弟子潘氏金莲,想与二叔结个鱼水之欢,望神圣庇佑,早点成功,大香大烛,拜谢菩萨!”她家菩萨可在家?怕是不在家,早已吓得溜掉了。什么道理呢?嘿,灶神乃一家之主,灶神管你家周正事,不能管这些没魂的事,还不吓溜了吗? 金莲祷告之后,锅盖一掀,拿了一壶酒和两碟菜,锅盖朝起一盖;还有一壶酒两碟菜,等丈夫回来再吃。拿了两双杯筷,进了房,就朝桌上一放。里口座位上摆了一双杯筷,金莲自己这边座位上摆了一双杯筷。“二叔请上坐!”“是。”叫武松坐在里口一张椅子上。武二爷想想,先坐下来再说,等哥哥来了,首座座位再让给哥哥。武二爷提着衣服,跨过火盆,绕过桌角,到里口座位上坐了。他以为坐下来嫂子就可以走了。嘿,金莲不仅没有走,在对过把酒壶一把抓:“二叔请用酒!”“啊唷!得罪嫂嫂!”武二爷心里不安,你把酒拿来就让我自己吃呗,怎么好要嫂嫂斟酒呢?已经倒下来了,金莲把她面前的酒杯也斟满了。武二爷望望,以为代哥哥虚设的。哪知金莲把酒壶放下,又朝椅子上一坐。武二爷诧异:啊!你怎么又坐下来呢?金莲手一抬,把酒杯一端,面带笑容,两眼关顾着武松:“二叔请!”啊,奇怪了,哪晓得嫂子特为坐下来陪我吃酒。年轻的叔嫂岂能同席,何况又没有旁人,这太不雅观了。武二爷倒也好,头一低,没有理她,把金莲惶下来了。 金莲把酒抿了一口,看他没有动,把杯子朝下一放,把他望望:有趣!这个人真老实得好玩呢!你不开口就让你不开口了吗?我非要来同你谈谈,挑逗挑逗你。“二叔叔!”“嫂嫂。”“愚嫂听伙计言道你要出差,不知上哪里去?”“进京解费。”“多晚动身?”“就是今天。”“几时回来?”“要到明年春末夏初方可回来。”“要这许多日期?”“路程怪远。”就谈到这里为止。金莲住了口,武二爷又把头低下来不开口了。 金莲好笑:笑话!我说一句,他答一句;我不开口,他就不说话了,再来找两句话挑逗挑逗:“二叔,你此次奔东东京,家中有个人儿,你怎样放心得下?”“这个,啊,莫非是咱的大哥吧?不妨,有嫂嫂照应。”金莲才听到大老爹,双手齐摇:“不是大郎。”“啊?”武二爷诧异:奇怪了!我只有把我哥放在心里,试问,除掉了哥哥还有哪个?没有了。我对你这个嫂子并没有放在心上哎,这不是诧异吗。“不是大哥是谁?”“你休要蒙混愚嫂,愚嫂早已知道了。”“知道什么?”“愚嫂坐在楼上,听见街坊人传说,说二叔在东街上娶了一房婶婶了。你此次奔东京,婶婶何人照应?”“嘿嘿!”武二爷望着她冷笑。这话怎讲?她直接讲武松东街上有个相好的了。武松可有这件事呢?他有这件事我能赌咒。既没有,金莲因何又说呢?金莲晓得他没有这回事,有意拿这句话来挑逗他。 武二爷并不生气,反而好笑:“嫂嫂,你老未曾同小弟多处,不知道小弟的个性,等大哥回来,你老就明白了。”心里话:我也不至于同你辩白了,你同我家哥哥谈谈,我是哥哥手里领大了的,看看我是什么人?我从来就怕同妇女们说话,今日同你嫂子坐下来谈个三言五句,真算难得的,我哪里来这些事呢?你不相信,你问我家哥哥就晓得了。武二爷把头又低下来,不开口了。金莲望着他,坏了,这个人真正老实,我同他远转山摇,直接没用,不能耽误时间,丑鬼丈夫要回来了,同他开门见山地谈吧! 金莲站起身,走到火盆前,就把炭篓里一双火筷子拿了,拣了两块生炭,把火盆里的炭堆了堆,手拈住一只火筷子,底下就挂搭着一只,两眼望着英雄,两摇两晃:“二叔叔,你看这火筷子天天成对,日日成双。”“这个……”武二爷诧异,不解其意。火筷子在一起么,因当中有个小铁链连着,你如果把小铁链摘断了,也就东一只,西一只了。这话不懂,既不懂就不敢乱答话了。武二爷又把头朝下一低。金莲把他望望,直接是对牛弹琴,一窍不通。哎,不能再耽搁了。金莲急了,就把火筷子朝炭篓里一插,手一抬,就把自己面前这一杯酒朝起一端,跨步准备绕过炭火盆。绕炭火盆怎么样?她就想到武松旁边,直接朝他大腿上一坐,不容他分说,右手就把他一搂,左手就把这杯酒朝他嘴里倒。嘴里还有话:“二叔,你休要装假,你早巳就有愚嫂在心了,你把这杯酒吃了吧!”说着,就要跨炭火盆了。 武二爷坐在座位上,见她这种形容,如同一只妖狐向他扑来,不由怒火上升,随即右手一抬,两个指头指着金莲,眉头一竖,目光炯炯,一声大喝:“呔!嫂嫂住手,不要动!”就这一声喊,金莲吓得魂飞魄散,“啊呀!”倒退几步。金莲吓得战战兢兢,得得得得一阵子抖,抖到自己座位面前,一屁股坐下来。怎么又退回头了?武二爷是一股纯正之气,金莲是一颗邪淫之心,邪不压正,正能克邪。这一股正气,把她这股邪气顶回头了。金莲再朝酒杯里望望,好!一杯酒泼得干干净净。这杯酒还经得起这一阵子抖吗?当然泼掉了。 金莲也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酒杯一放,心里是大不如适,悔之不及。原来以为这件事是手到擒拿,早晓得不成功,也不该现这个痕迹啊。手肘就朝椅背高头一挂,手托香腮,面带怒色,低头不语。她坐在那里不开口,武二爷才稍微放心了。“嫂嫂,你把小弟当作什么人?小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何能干出这等披毛带角禽兽之事?你叫我太下不去!”教训下来了。这一教训,金莲实在下不去,不得不同他抢白几句:“二叔叔,你此话怎讲?想愚嫂不戴网巾也是个男子汉,我也是清清白白的好妇人。”“好!这才是咱的嫂子!讲话口要应心,心要应口,心猿紧系,意马牢拴,篱牢犬不入,你可知道吗?”武二爷直接痛训她了。妇女面前有三尺禁地,你不惹人,没有哪个敢来惹你;你门户关得紧,外人不能进门;篱笆扎牢,狗都拱不进来。 武二爷这些话语是很重的。金莲也不是土牛木马之人,她懂得这个意思,觉得自己更下不去了。下不去怎么办呢?自己就应下台了:“啊!二叔此话怎讲?什么叫‘心猿紧系’?什么叫‘意马牢拴’?我也不同你讲,等那矮鬼回来,再同你论理!”矮鬼是哪一个?她就是骂的武大郎。可是这一骂,武二爷忍不住了。你推板武松本人不要紧,你就骂武松两句,武松可以忍耐;你伤毒他的哥哥,武二爷可是不行。“什么?嫂嫂你嘴中骂谁?你敢伤毒我的大哥,那是不行!打定了你了!”说着站起来,右拳朝起这一举。“啊呀!”金莲这一吓,起身就走。武二爷望望,你朝哪里走?就来追赶金莲了。哪晓得有个炭火盆挡在走路口,武二爷分了下子神,忘记跨炭火盆,腿就在炭火盆上一跨一绊,火盆连架子朝地下倒了。“啊唷!”武松赶快把腿停住,双手把火盆架子扶住了。就这样,已经掉了两块炭在地下。武二爷把地下两块火炭捡到火盆里去。为什么呢?火烛要紧,回头不要烧起来。就这一辗转,武松提着衣服、跨过炭火盆,出了厨房,再想来追金莲,追不上了。金莲已经上楼了。 《水浒》真相 武松和燕青为何都讨美女喜欢 《水浒》是一部写男人的书,里面的女人戏非常少。除了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三员女将外,书中的女人戏主要涉及四个女人:潘金莲、李师师、阎婆惜、潘巧云,与之相关的梁山好汉分别是武松、燕青、宋江和杨雄。 其中,潘金莲对武松,李师师对燕青,都是怀有喜爱之心的,而阎婆惜对宋江,潘巧云对杨雄,则都是以与别人通奸而殒命作为结局的。 同是好汉,为什么女人对他们的态度有如此天壤之别呢?接下来,咱们就讨论一下,武松和燕青为何讨女人喜欢。 先说武松。 大家知道,潘金莲虽然是个荡妇,但她对于武松算是一见钟情、一往情深的,只是由于人伦的束缚,最后才酿成悲惨结局。 潘金莲喜欢武松,首先,当然因为武松是个英雄。早在见到武松前,潘金莲应该就知道景阳冈打虎英雄的名号了。俗话说,自古美女爱英雄。作为美女的潘金莲,自然对武松先是有了一个好印象。 待到见着武松后,武松英俊的外表,自然又加分不少。再看到武松为人义气深重,那自然是更加合意了。 但这三条,还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武松比较倜傥,不是个呆子。关于武松倜傥的一面,在他和潘金莲的戏中没有表现,但在后来“调戏”孙二娘的片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且看,在十字坡的黑店里,武松是如何“调戏”孙二娘的:“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 要知道,在比较保守的宋代,这些话已经相当露骨了。 还有更露骨的——之后,武松假装被蒙汗药麻翻,待孙二娘要来把武松提将起来时,“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 瞧瞧,从一开始的“打情骂俏”,到后来的“动手动脚”。武松并不是不解风情的主儿。试想,如果把武松换做林冲,林冲会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吗?我觉得不会。 女人喜欢英雄不假,但也需要英雄能够识得风情,否则,整天面对一个木葫芦,纵然英雄盖世,此情也难以长久。 好了,说完武松,咱再说说燕青。 与潘金莲相比,李师师更是个阅遍男人的风月高手。东京汴梁,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文人骚客,什么样的男人她没见过呢?燕青能入她的法眼,说明燕青肯定是有极大的过人之处。 初见燕青,展示在李师师面前的当然是英俊的外表和优雅的谈吐。尤其是第二点,更是难得。说来很奇怪,在梁山好汉中,燕青是最格格不入的一个。从任何角度看,他都是一个风雅的文青,而不是一个落草的强盗。 巧了,李师师也是一个文青。所以,当燕青接过萧,呜呜咽咽地吹了一曲后,就彻底把李师师迷住了。她说了一句:哥哥原来恁地吹的好萧。 接下来,李师师做了什么呢?他要看燕青身上的纹身。要看纹身,就要脱衣服。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如果李师师不是对燕青喜欢非常的话,凭她的风月手段,怎么会如此唐突呢? 所以,要说讨女人喜欢,燕青又比武松高了那么好几个段位。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仅风流倜傥,而且懂得女人心,会一步步地投其所好,直到把她拿下。这太厉害了。 而这一切,是需要智商作为支撑的。燕青的智商怎么样?那是相当的高,简直可以称为智慧了。为什么这么说?且看打败方腊后,他对主公卢俊义说得一番话:“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 可惜卢俊义,理解不了燕青的苦心,最终落得个喝水银的下场。而燕青,成了梁山好汉中得以善终的少数智者之一。 如此一个高智商、高情商,又长相英俊、风流倜傥的英雄好汉,怎么会不讨女人喜欢呢? 细说水浒中的两大好汉 武松想得开燕青看得开 水浒传读到最后,不免让人掩卷沉思,那么多英雄好汉死的死,亡的亡,惟独行者武松和浪子燕青真正想开看透了世事,一个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圆寂.一个浪迹江湖,绝尘而不知所踪.“行者”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泛指修行佛道之人,武松绰号是“行者”,就值得玩味.按说武松身上是有不少人命官司的,却得到了"行者"的称号,原因就是一个"悟"字,用佛教语来说就是"慧根"。 武松是有"慧根"的,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明明是打了胜仗,大多数人都盼望着回京得到皇帝的封赏,好光耀门楣,武松却做出了非常之举,凡夫俗子是不能理解的.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古来如此啊,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什么呀?不就是图个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嘛.武松原本就不赞成招安之策,是因为他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预见到了梁山众好汉必将遭遇"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唐三藏曾对孙悟空说过这样的话:"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要知道,孙悟空的"行者"之名属于"混名",是混出来的,也就是说,世事功名是需要看破的,是需要"混"的,凡事别当真,你学会"混"你就有了"慧根",你就想得开了,你就有了善终的资本。 燕青在梁山的地位并不高,三十六天罡,他是最后一个,能够有个排名,其中一定有玉麒麟的面子.可燕青却有"浪子"之名,得到了善终."浪子"有许多含义,有指浪迹天涯的人,有指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人,也有指做坏事的人,如浪子回头金不换等,总之不是个好称呼,都是一些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尤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在施耐庵的笔下,燕青这个浪子却出尽了风头.他早就看出吴用对卢俊义的企图,规劝无果.他勇踢擂台,打败擎天柱.他还得到了道君皇帝的"免死金牌".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和皇帝的小情人李师师还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流故事.燕青从来就不顾什么礼教礼法,他的想法是,我本孤儿,我本奴才,我怕谁?除了自己的恩人加主人卢俊义,燕青恐怕眼睛里再没别人了。 浪子燕青是"浪"得出彩的,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没有了他的"浪",皇帝二奶就摆不平,宋江想投降就找不到北.平定方腊之后,燕青的"浪"劲又上来了,他早早地收拾了细软,劝卢俊义"纳还官诰,隐姓埋名,以终天年",老卢不听,最后惹了杀身之祸.而燕青留书,"“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浪"作了最圆满的解释.施耐庵是喜欢武松的,他却更喜欢燕青.他用七个回目写了武松,却有意在《水浒传》后六十回着意地塑造了燕青.一个行者,一个浪子,让施耐庵煞费苦心.行者武松以个人化脚步丈量世界,以行者视角发现社会人生之风景,以行走发现为主题,以个人化、个性化独特视角展现生命中的惊奇发现,在行走中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去思考,最终走上了出家之路,获得了善终。 浪子燕青表面是无忧无虑,其实他最想的就是有一个家,因为他是孤儿;他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表外实内;他有一堆重义气的兄弟朋友,活的潇洒自在;他可以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因为有钱才可以去活的潇洒,才可以去追女孩子;他口才好,懂交际,才貌双绝.燕青是有"浪"的资本的,这样的资本体现出他的智慧,他曾对老卢说:"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也难怪施耐庵最后感叹:"若燕青,可谓知进退存亡之机矣",这是对燕青最巧妙最中肯的称赞,亦是对其人生观最集中的诠释。行者,是想得开的人;浪子,是看得穿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想得开,看得穿的人啊! 武松为何会成为水浒中着重描写的第一人? 武松(天伤星,第14位)是水浒一书着墨最多,是作者泼墨铺陈第一人,也是各种文艺形式传播最多的梁山英雄。 从民间话本到戏曲,从连环画到电视剧,从银幕到游戏,武松始终活在舞台上。电视剧《武松》一直广受好评,版本不止一个。民间衍生的武松戏曲,则数不胜数。杭州的武松墓,是仅知的梁山好汉墓。 当然,所谓树大招风。在所谓的周侗徒弟中,武松虽与岳飞、卢俊义、林冲等人为同门,但武松的地位似乎远没有松粉们期望的高;而在色情的金瓶梅及衍生品中,武松则沦为一个令人不齿之徒。 武松是棵难朽大树。也因此,武松也是水泊梁山中最难评论的人物之一。 何以言之?武松不是水浒中最先出现的热场型人物(比如史进),也不是阶段式人物(比如林冲、鲁智深),更不是领导人物(最高位置也就坐到二龙山三把手,步军第二头领)。但一部水浒,武松又是一个最有份量的英雄人物,丰采灼人,特立独行,目空一切,一出场就是十回,甚至于罕见的高寿(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第119回),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 篇幅超长的武十回 武松亮相前,日后水泊梁山的重要人物,基本先后亮相了。 梁山的三代天王,王伦、晁盖、宋江都出场了; 梁山大智囊吴用、风水大仙公孙胜,也都上了梁山; 其他的,纹身少年史进,梁山第二智囊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花和尚鲁智深、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豹子头林冲、小旋风柴进、青面兽杨志、旱地忽律朱贵、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白日鼠白胜、美髯公朱仝与插翅虎雷横,等等,也都先后登场亮相了。简单数来,在武松正式亮相前,至少有25个梁山的重要人物,已经先期亮相。如果加上九纹龙史进的恩师王进,这个英雄名单还要长些。 从书的进程看,武松出现之晚是难于想像的。 武松现身于第22回(有的版本是第23回)。如果按金圣叹腰斩过的70回书算,水浒此时已经到了三分之一处。按民间流传的100回本算,此时数五分之一处;而按更广泛的120回本算,书已经完成六分之一。换言之,不论从哪个版本看,武松都不像是梁山超重量级人物的出场时间安排。 从江湖地位看,武松始终都不是开山立派级别的人物。梁山的三个发展时期,都与武松没有一毛钱关系。王伦、晁盖时期武松都没有加入梁山,算不得梁山第一、第二时期的创业元老级人物。而武松个人在江湖上最风光的时候,当推二龙山时期,做的也只是三大王,位在鲁智深、杨志之后;后来梁山排大座次时,武松在第14位,步军二帅,称不上重量级人物。 这样的出场顺序,这样的江湖地位,其实是给作者出了天大的难题:是让武松做众多英雄的点缀?还是脱离主流,写一个特立独行的打虎英雄? 这就是施耐庵的高明处,或者其要显示自己的高明处,也是他的无所畏惧处。他就是要让众多活灵活现的英雄出现后,再安排武松出场,要让这个人艺惊四座,将水浒传的个体英雄的精彩,推至一个新高点。 为取得特殊的效果,施耐庵不惜浓墨重彩,全力塑造武松。武松甫一露面,就是接连的十个章回(第22-31回),即著名的“武十回”。 一个人物接连写十回,这在水浒传是破天荒的,在其它古典小说中也很罕见。就水浒传而言,这个篇幅,几乎是对创立水浒梁山事业创下不世之功的盖世英雄林冲,特立独行的花和尚鲁智深,武功不可一世的卢俊义的篇幅之和。可见在作者施耐庵心中,武二郎确实非为常人。 武松一出现,把前面所有人都比得暗然失色。鲁智深的倒拨垂杨柳,林冲的血浴山神庙,放在任何书里,都是绝唱一般的场面,但武松在景阳岗一打虎,鲁林的英雄豪迈气概,就算没有失色,至少也不比武松高出一分。 三次打虎的比较 老虎是中外民间崇拜的动物之一,中国人将龙虎并称,可见虎在人间的威摄力。这种对龙虎的崇拜,在梁山英雄的绰号中,可以寻找到很多答案。有接近一半的英雄绰号,非龙即虎。 在水浒一书中,写打虎的地方,先后有三处,但为天下传唱的,则只有武松在景阳岗打虎。黑旋风李逵杀过虎,而且是一连4只;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兄弟,也杀过虎。不过,稍微比较就会发现,后三人打虎,几乎没有任何审美价值,也因之没有传诵下去。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第22回) 上面这段文字,说的是武松打虎。这段文字的核心是一个字:打,赤手空拳打。需要注意的是,这段描写,是水浒一书甚至是中国古典名著中,少有的写虎的凶猛文字。为什么要这样,是为了突出武松的能力,老虎写得越是凶残,与老虎肉搏之人胆量与功夫越是了得。对手的强大反衬自己的强大嘛。 接下来看李逵如何杀虎。 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下去了。 (第42回) 千里回家接老娘亲上梁山,原本是想尽孝道。没想到半路上老娘亲被老虎吃了,这不能不激起李逵的勃然怒火,杀性大起的李逵追到老虎洞里,把刀从老虎屁股插进去,虎疼 痛难忍并致死。 写是写得非常生动,但这也算杀虎?几乎没有任何章法,而且杀法极其不雅。看完这段,再看解珍、解宝药虎。 (解珍解宝)两个跳将起来,拿了钢叉,四下里看时,只见一个大虫中了药箭,在那地上滚。两个捻着钢叉向前来。那大虫见了人来,带着箭便走。两个追将向前去,不到半山里时,药力透来,那大虫当不住,吼了一声,骨碌碌滚将下山去了。解宝道:“好了!我认得这山是毛太公庄后园里,我和你下去他家取讨大虫。”(第48回) 相比之下,二解兄弟更是不堪,是巧设机关用药箭射到老虎,不是打的。千百年来,一说打虎,人们自然想到武松打虎,谁人记得黑李逵杀过老虎?谁又知道解珍解宝兄弟杀死过老虎?看了上面的两段引文,道理不难明白了。 醉打蒋门神与拳打镇关西的比较 拳打镇关西与醉打蒋门神,是水浒传中写得非常精彩的短打场面,民间流传很广,都曾经收入过中学课本。 水浒传英雄众多,但真正写对打的场面并不多,算一段,鲁达几乎不写人具体武功,但施耐庵在武松佯装醉打蒋门神这里,特别大笔一挥,写道: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第28回) 王环步,鸳鸯脚,这不仅是武松的真才实学,也是水浒一书中展露的真正武术。卢俊义号称枪棒天下第一,但施耐庵愣是没有写卢氏的真正武功,即便是其捉了史文恭,也没让我们见识其真本事。 如果将武松打蒋门神与鲁智深打镇关西比较,可能会别有发现。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郑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第2回) 鲁智深打郑屠户这段,曾经入过中学课本。能入课本,当然是因为写得好。确实,这段文字写得生龙活虎般,非常精彩。 但和武二郎那段比较,多了一个字:脏。 有意思的是,写武松时,施耐庵险些走神,以至不好收拾。试想,如果不是第二十回书中宋江在柴进庄上逢武松,第三十一回在孔家庄上又逢了宋江,武二郎与水浒有什么关联? 加入梁山以后,特立独行的武二郎渐失风采。只是在梁山大排名之后,与李逵一次发泄了一次对宋江大哥招安理想的不满。此后的重要露面,是征讨方腊时,被暗算失去一只胳膊。再之后,是独臂武松留存杭州六全寺,照顾并送走风瘫的林冲。再之后,是杭州留下一座清忠祖师武松的坟茔。 金圣叹评论武松是“天人”,是上上人。读懂水浒与未读懂水浒的,可能都喜欢这个评语。 武松混官场的情商高 如果没有潘金莲会怎么样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潘金莲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竟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 潘金莲岂肯安心从了矮小丑陋的武大郎?她放下女人的矜持与嫂嫂的身份去勾引武松。 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天,武大出门卖炊饼不在家,已经当上捕快都头的武松去衙门里点名完毕,提早回到家里,一进门发现潘金莲早升起了火。 武松问道:”哥哥哪里去了?”妇人道:”你哥哥出去买卖未回,我和叔叔自吃三杯。”武松道:”一发等哥来家吃也不迟。” 妇人道:”哪里等的他!”说犹未了,早暖了一注酒来。 那妇人一径将酥胸微露,云鬟半挽,脸上堆下笑来,说道:“我听得人说,叔叔在县前街上养着个唱的,有这话么?” 在这里,潘金莲出手就来个欲擒故纵,但却是十分强而有力的色诱艺术的展现。她问武松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女人?这话说来云淡风轻,但却是摆明了要剥去武松的”道德”假面。武松争辩了半天,还要她不信去问武大,正好给了潘金莲机会数落武大一番,表明她看不起武大的意思。 连筛了三四杯饮过。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纳得住。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内却拿火箸簇火。妇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去武松肩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么?”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妇人见他不应,匹手就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 潘金莲在这方面绝对是聪明而有天份的,她擅于用隐喻的功力一点也不下于优秀文学家。当她顺手夺过火箸,对武松说着:“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这一句听来合情合理,却又直接撩拨武松内在欲火的双关语,多么生动自然。 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和西门庆好上了,还杀了武大郎。替兄报仇,武松杀嫂,此后获罪被刺配孟州。 当时已是阳谷县治安队长兼武装部长的武松,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会在军政之路走下去,弄个团县级领导干干,最终在师地级上退休一点问题没有。 这是因为武松一直有进入“体制内”想法,而且她很有混官场的情商和智商。 武松打虎一举成名后,阳谷知县要参他做个都头,武松马上“跪谢”,说:“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这句话说得好,既表感激,又表忠心。想想也是,连笔试都不需要,直接成为连级干部,能不激动吗! 说实话,进入职场前,武松与许多年轻人一样,狂妄任性。此前在柴进府,家人一不如他意,便吃酒打人,搞得同事们都烦他,领导柴进也不待见他。 或许是因为那段历练,武松成为阳谷县都头后,一改此前吃酒任性的作风,职场情商突然爆发,成为优秀员工的典范。 且看他是怎么做的: 1、早请示晚汇报 在阳谷遇到武大郎后,武松在潘金莲的撺掇下,准备搬去紫石街与哥嫂同住。但他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先去向知县汇报,说“不敢擅去,请恩相钧旨”。知县一听,自然对武松赞赏有加,口上说“这是孝悌的勾当,我如何阻你”,心中说这小子并未因打老虎而傲慢无理,倒是很懂尊敬上级。 找领导汇报是门艺术,太频或太少都不好。但作为初入职者,多请示多汇报,利大于弊,领导不会觉得你无能,而会认为这小子好学知礼,是个可造之才。 2、把苦差当成甜枣 快干满三年任期时,阳谷知县派武松替他送些财物进京,以托人走关系谋个升迁。那个年代,山野蛮荒,出公差走远路是个苦差。另外,送财物还有被劫可能。想想杨志,先是送没了花石纲,再是送丢了生辰纲。 但武松不一般,面对如此困难,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接下差事,并对领导说了这样一番话:“小人得蒙恩相抬举,安敢推故?既蒙差遣,只得便去。小人也自来不曾到东京,就那里观看光景一遭。相公明日打点端正了便行。” 这段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得蒙恩相抬举,安敢推故”是表决心,说领导您于我有恩,再难再险再苦,坚决完成任务; “小人也自来不曾到东京,就那里观看光景一遭”,这话说的,明明是苦差,给说成领导是照顾我让我公款旅游了; “明日打点端正了便行”,是说领导的事是天大的事,小人马上行动马上办。 武松的职场情商确实高。 完成了帮知县送财物进京的重任,武松应能成为领导的红人,接下来的职场之路会很顺利。谁想世事难料,家里出事了:嫂子出轨杀了哥哥。替兄报仇,武松杀嫂,此后获罪被刺配孟州,从一个体制内的干部成为牢城里的罪犯了。这落差不小! 武松有进入“体制内”的渴求,并有混官场的能力和情商。只是命运多舛,他的官场之路总被打断。潘金莲的出现,改变了他在阳谷升迁的命运,毁灭了他在官场的前途 揭秘水浒传:梁山好汉武松武二郎的求死之路 二郎武松是个英雄,那是梁山上响当当的人物,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名扬天下。不过也因为这只老虎,让武松九死一生,差点走上不归路,甚至后来大开杀戒: 其一,怒不可遏,杀奸夫淫妇,其实也是求死。武松得知兄长毙命,火冒三丈,在告状无门的情况下,用刀杀死潘金莲,后来又在狮子头斗杀西门庆。什么社会都是杀人偿命,尽管武松是为了兄长报仇,但这都是私斗。一旦追究,必死无疑。索性遇到府尹把这招藁卷宗都改得轻了,申去省院详审议罪。救了武松的性命:“据王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立主谋故武大性命,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又令本妇赶逐武松,不容祭祀亲兄,以致杀伤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伦,拟合凌迟处死。据武松虽系报兄之仇,斗杀西门庆奸夫人命,亦则自首,难以释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文书到日,即便施行。” 其二,住宿十字坡,也求一死。十字坡是什么所在,原是孙二娘开黑店的地方,一般人躲避还来不及,哪里还要亲自去上刀山火海去闯一闯。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钚,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 下面紧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分明是个阎王殿鬼门关。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其三,到了孟州监狱,分明求死。武松道:“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那差拨大怒去了。又有众囚徒走拢来说道:“好汉,你和他强了,少间苦也!他如今去和管营相公说了,必然害你性命。”武松道:“不怕。随他怎么奈何我,文来文对,武来武对。”正在那里说言未了,只见三四个人来单身房里叫唤:“新到囚人武松。”武松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什么?”哪有犯人敢如此猖狂的。 其四,见到管营的问话,只求早死。只见管营道:“新到囚徒武松,你路上途中曾害甚病来?”武松道:“我于路不曾害,酒也吃的,肉也吃的,饭也吃得,路也走得。”管营道:“这厮是途中得病到这里。我看他面皮才好,且寄下他这顿杀成棒。”两边行杖的军汉,低低对武松道:“你快说病,这是相公将就你。你快只推曾害便了。”武松道:“不曾害,不曾害!打了倒干净。我不要留这一顿寄库棒,寄下倒是钩肠债,几时得了!”两边看的人都笑。管营也笑道:“想是这汉子多管害热病了,不曾得汗,故出狂言。不要听他,且把去禁在单向房里。” 其五,与蒋门神斗法,并无胜算。施恩说: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不说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身夸大言道:‘三年上太山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武松听后,醉酒来斗蒋门神。武松抢过林子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却是非常凶恶:形容丑恶,相貌萧疏。一身紫内横生,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起,唇边扑地蝉蛾;怪眼圆睁,眉目对悬星象。坐下狰狞如猛虎,行时仿佛似门神。 其六,血溅鸳鸯楼,哪里会想着能活着出去。武松赶入去,一刀先剁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卓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夫人问道:“楼上怎地大惊小怪?”武松抢到房前。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是谁?”武松的刀上飞起,劈面门剁着,倒在房前声唤。武松按住,将去割时,刀切头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时,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头来。”便抽身去后门外,去拿取朴刀,丢了缺刀,复翻身再入楼下来。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走出中堂,把拴拴了前门。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 这就是武松的一心求死之路,为何会如此? 其一,小时候受尽屈辱,一心图强,发誓要打败所有恃强凌弱的人。武松让张青救起押送自己的解差,说道:“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爱我时,便与我救起他两个来,不可害他。” 其二,兄长一死,无所依傍。武大郎虽然怯懦,也是自己的至亲骨肉,见大哥一死,气愤填膺,只求报仇,哪记个人生死。都头回转身来,看见那人,扑翻身便拜。那人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武松的嫡亲哥哥武大郎。武松拜罢,说道:“一年有余,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许多时,如何不寄封书来与我?我又怨你,又想你!”武松道:“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兄长在世,总是哭来也感觉到日子的香甜。 其三,不知道路在何方。武松本是个孝悌的人,学好文武艺,报效帝王家。虽然武松不是读书人,但是性格忠厚,对兄长,对宋江,对孙二娘夫妇,对自己身边的好友莫不如此。只要是对自己好的人,甚至还想着为国出力,甚至娶妻生子。比如在张都监府上,对玉兰还有所牵挂。但当看到张府所有人都对自己充满仇恨时,才杀机四起。最后武松不知道前途在何处,因此才毫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宋朝白酒度数有多低 武松酒量好喝30碗合常理 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武松的酒量堪称第一。 《水浒传》里有记载,武松上景阳冈之前,曾经在酒店里喝了十五碗酒,然后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后来他帮着金眼彪施恩打蒋门神,又搞过一回“无三不过望”。“望”是酒店外面挂的招牌,他每看见一块酒店招牌就得喝三碗,不然他不走。结果总共喝了大约三十碗,才六七分醉,跟蒋门神比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脚就把蒋门神踢倒了 我见过北宋定窑烧造的酒碗,不算大,一碗能装两百毫升,也就四两酒,比现在大排档里盛啤酒的那种一次性塑料杯稍微大一点点。假如武松在景阳冈下喝酒时用的就是这种酒碗,十五碗等于六斤酒。打蒋门神时喝了三十碗左右,大约十二斤酒。 武松为什么那么能喝?主要是因为宋朝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把米饭蒸熟,放凉,拌上酒曲,让它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米饭都变成了酒糟,用酒筛过滤掉,放进坛子里密封起来,少则仨月,多则十年,打开坛子,成品酒就成了。这样酿造出来的酒,最高度数不超过十五度,一般度数在六度左右,比白酒的度数低得多,所以才能多喝。 苏东坡有个学生叫张耒,字明道,在河南做过官,据他自己说:“平生饮徒大抵止能饮五升,已上未有至斗者……晁无咎与余酒量正敌,每相遇,两人对饮,辙尽一斗,才微醺耳。”(张耒《明道杂志》)晁无咎又叫晁补之,也是苏东坡的学生。张耒的意思是说,当时爱喝酒的人一般只能喝五升,喝一斗的人很罕见,他跟晁补之两个人的酒量差不多,每次见面喝酒,俩人加起来能喝完一斗,而且还不至于烂醉。 宋朝一斗将近六千毫升,至少能装十公斤酒,张耒跟晁补之共同喝完一斗,说明每人至少能喝五公斤,也就是十斤。前面说过,武松打蒋门神的时候大约喝了十二斤酒,苏东坡这两个学生的酒量跟武松居然差不多。 可是苏东坡的酒量远远比不上他的学生。老苏在《东皋子传》中写道:“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五合等于半升,不过一斤低度酒,你让他喝一天,他都喝不完,说明他顶多就是一瓶啤酒的酒量。 潘金莲状告武松调戏她时武大郎为何不追究? 在潘金莲对武大郎一番哀泣,几许温柔之后,武大郎就完全相信了潘金莲,于是武大撇开小潘,去找武松。武大告诉武松:“二哥,你不曾吃点心?我和你吃些个。”看武大言语,自己的老婆被弟弟调戏,武大竟然一点不生气。武大的冷静让人吃惊,竟然还邀请武松来吃点心。为什么呢? 是因为武大很相信自己的弟弟武松,不可能和自己的老婆潘金莲有染吗?不是。在潘金莲痛诉往事,说武松调戏自己时,武大并没有为武松辩护一句。我们看看武大对武松和潘金莲有着怎么杨举动。武大让武松吃点心,武松当然吃不下,怎么样才能说清楚呢?想到最后,武松还是决定不说。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丢哥哥的脸,也丢自己的脸。武松决定自己搬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武大一直叫喊,想唤回兄弟,可是武松一直走了。回来之后告诉潘金莲。潘金莲再一次抓住机会。小潘说,武二为什么要走呢?还不就是因为调戏了我,现在害羞了,没脸见人了,现在才走了。并且小潘发布预言:武松肯定会回来搬东西以撇清关系,命令武大,到时候绝对不能挽留。武大再次发布高见:“他搬了去,须乞别人笑话。”武大的心中,他人的评价实在太重要。自己当初热热闹闹的请来弟弟住到家里,现在弟弟却搬走,不就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家里出事了吗?出了什么事情呢?一女二男,还有什么事情?那样一来,整条街不都知道了自己的倒霉事吗? 潘金莲目光何等锐利,立刻发现了武大言语的漏洞。小潘立刻出击,说:“他来调戏我,到不乞别人笑话!你要便自和他过去,我却做不得这样的人!”小潘什么意思?你武大难道要我一女侍奉二男吗?我宁愿别人笑话,也不做这样肮脏苟且的事情。潘金莲进一步威逼,要求武大写出休书,要是如此肮脏的活着,自己宁可选择离婚!一旦发现有利条件,潘金莲就猛追狠打,争取最大的胜利。 潘金莲勾搭武松失败后 哪三招洗白完美脱身?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个人物。小潘虽然没念过四书五经,可是对于诗词歌赋却是无师自通,一首好词那是信手拈来,让花花公子西门庆也恋恋不已,可以说,吹拉弹唱的功夫,那绝对是专业水准。不对,是超越专业水准,西门庆家经常会请一些妓女来唱个小曲,但是歌词老旧,语言低俗,相比潘金莲所写之词,那不在一个档次上。 潘金莲的嘴皮子也是一绝。在《金瓶梅》中,王婆是个能把活人说死了的高人,潘金莲对于人生的许多感悟,都出自王婆的调教。但是却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超越王婆,成为能把死人给说活的顶尖高手。在和武松相处的过程中虽然挑逗不成,但是却成功洗刷自己,依然让丈夫武大深信不疑。而之后西门庆出门,潘金莲肉体出轨,被西门庆审判,可最后依然说的西门庆眉开眼笑,真可谓伶牙俐齿,巧舌如簧。本文先说潘金莲精神出轨之后,是如何诬陷武松,洗刷自己。 之前的内容,和水浒中的情节大致一样。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小潘满心欢喜的等待武松的归来,一如一位痴心女子等待自己的情郎。武松归来之后,小潘端上爽口小菜,两人一边喝着滚烫的酒,一边聊着私房话。武松回来之前,小潘特意在武松的房间安放了炭火,时间一久,屋里暖烘烘的。小潘的话,挑逗意味很浓(之前曾经撰文《雪天对饮解读武松最爱》,不再赘述)。既然哥哥不在家,武松在家中独自和嫂嫂带着就有点不合适,并且是独自和嫂嫂喝酒,那就更是于礼不合了。武松本应该选择第一时间离开,可是武松心内多少有些眷恋,有些迷醉,于是依然呆着。于是小潘的话越说越出格,最后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将自己喝过的残酒递给武松。此时武松猛然惊醒,自己继续沉醉下去,就会成为猪狗不如的禽兽,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武松于是大怒,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场面一时很僵。 然后,画面定格,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彼此怒视着。借着,小潘转身就走了,留下武松在房中忿忿不平,寻思对策。而小潘呢,自然也是大脑转的飞快。虽然小潘曾经想象过无数中向武松表白之后的结果,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武松竟然会拒绝自己。确实,潘金莲此时二十五岁,正是少妇最动人的年纪,何况小潘本来就是绝色美女,并且男人喜欢的各种玩艺无一不通,只要潘金莲把小脚伸出帘子,那就有无数的男人跑到门前追捧。可是,武松竟然会拒绝自己! 小潘脸上挂不住。但是,丢脸是小,武大回来之后怎么面对呢?在小潘看来,武大回来之后,武松当然会告诉武大,那么自己就真的成了不要脸的荡妇了。那样情况不就被动了吗?潘金莲可不是那种性格懦弱,出了事情只知道痛苦的女人。小潘不但不怕事,反而喜欢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越大越容易脱身。于是,小潘出手第一招,在第一时间告诉武大“实情”,只要武大先接受了自己传递的信息,那武松的“谣言”就大打折扣了。 金瓶梅中武松对潘金莲动拳头是为灭自己邪念? 《金瓶梅》故事的开头是从《水浒传》借来的:武松景阳冈打虎后,与兄长武大郎相见,认识了嫂子潘金莲。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未果,转与西门庆偷情,后来毒死武大。只是武松为兄报仇的情节被挪走了,然后把故事的中心场所放到了西门庆的宅院里。《金瓶梅》的不知名的作者智力很高,又非常冷峻,他总是以一种深刻的嘲弄来描述人们兴高采烈却又毫无希望的喧噪;但他又是富于同情心的,能够写出人的不幸与悲哀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和《水浒》相比,潘金莲在《金瓶梅》中出场时,已经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折磨,并因此而变得悍泼。她是个裁缝的女儿,九岁被卖到王招宣府里学弹唱(属于家养的歌妓)。主人死了,她又被她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到十八岁被张大户暗中“收用”了,又因为家主婆不容,把她撵走。而张大户特地做了精心安排,将她白白送给武大郎做老婆。不仅如此,还常常送些银两给武大郎做生意本钱。为什么呢?就是图个常有机会到他家里与金莲厮会。 武大郎连矮子也算不上,“身不满三尺”,是个侏儒。又且“头脑浊蠢可笑”,还“一味酒”。他不可能与风流俊俏的潘金莲般配,再加懦弱无能,是张大户挑中他的条件。而武大郎也从不曾真正把潘金莲当作自己的妻子,有时撞见张大户,也不敢声张,因为“原是他的行货”,自己不过是个拿了人的钱替人看管“行货”间或也占点便宜的角色。说实话,潘金莲除了不该毒死武大郎,做什么也不能算对不起他。张大户死了,潘金莲活在一生最郁闷无聊的日子里,武松来了。“身材凛凛,相貌堂堂,身上恰似有千百斤气力”,打虎的英雄,现任巡捕都头(县刑警大队长)。当然不是武松的错,可是难道不是可恶的命运拿他来勾引潘金莲吗? 况且武松也是有错的。最初的见面,兄嫂在家里陪他用茶,潘金莲还不曾拿出手段,那武松先自“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着”。作者的写法,暗示他心里受到了扰动。接着金莲想尽法子套亲近,问了“莫不别处有婶婶”?又问“叔叔青春多少”?再赞“若似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一路下来,情态已近挑逗:“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着武松身上”,而武松呢,“吃他看不过,只低着头,不理他”。好大汉子,含羞似地只是低头,能不把事情弄尴尬?初次见面,如此情形,武松也低了好久的头,不应该不知道危险。可告辞出门、正好将一切了结时,因潘金莲殷勤邀他搬家里来住,武松却满口答应:“既是吾嫂厚意,今晚有行李便取来。”潘金莲也只要求“是必上心”,没说日子,武松接口就答应“今晚”,着急了一点吧?当然不是有什么歹念,只是他心里有点乱。喜得潘金莲嗲嗲地一声“奴在这里专候”,事情就往更坏的地方走下去了。 终于到了最后摊牌,那个下雪的日子,燃着火盆,叔嫂二人对饮。潘金莲心热了,以为那边的火候也该到了,举着喝剩的酒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杯儿残酒。”却惹急了武松,一把几乎将妇人推了一跤,慷慨地宣布:“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不要这般不识羞耻1还宣称“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像是又要上山打虎的样子。当然,武松是英雄,紧急关头把持得祝可是,推女人干嘛?伸拳头干嘛?终究是太紧张,好像对自己也很恼火。 就算潘金莲惯于风月,但走到这危险的一步,终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站在悬崖上,武松绷紧肌肉挺直了腰,潘金莲就只好摔下去。下一次是西门庆,一场更深更罪恶的沦落。同情潘金莲的人总想给她编一些另外的故事,譬如她跟武松是不是可以情节更丰富一些。但《金瓶梅》绝不会那么写。它写潘金莲生育于罪恶,她只有在以恶毒的方式毁灭他人也毁灭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品尝到快乐,毁灭才是她的拯救。 水浒传中武松未婚妻玉兰和潘金莲有多少相似 在水浒这个男人的世界,宋江是一个把女人当成衣服的狠心男人,王矮虎是一个只把女人当成泄欲对象的禽兽男人,林冲是一个为了女人可以忍受一切侮辱和迫害的绝种男人,而武松是一个敢恨不敢爱的窝囊男人。武松一生看起来杀人无数,快意恩仇,其实一直都生活在失去潘金莲的阴影中,以至于许久之后,武松本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嫂嫂潘金莲,可没想到最终还是难以忘记。武松选择的结婚对象,竟然就是潘金莲的替身。 在张都监府中,张都监表示愿意把养娘玉兰许配给武松,武松少有的兴奋,起身再拜说:“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武松看起来很谦虚,其实心里很渴望,玉兰是他心中盼望依旧的心仪对象。虽然武松和玉兰只是今天才相见,虽然玉兰对武松没有一点特别的眷顾,但是玉兰和武松为之动情,为之念念不忘的潘金莲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先看名字,金莲对玉兰,金对玉,莲花对兰草,何其相似,只不过金莲更多的显现出对金钱,对富贵,对现实欲望的渴求。再看出身。潘金莲这朵莲花早先也曾经出污泥而不染,多次受到主人(《金瓶梅》中写作张大户)的骚扰,可是坚决不从,结果主人由占有转为虐待,像清末那个老女人学习,既然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你一生不痛快,把潘金莲硬生生嫁给了一个三等残废武大郎。在嫁给武大之后,一方面武大生性懦弱、身材矮小、人物猥琐;一方面武大不会风流,一点不解风情,于是曾经的贞洁烈女转变成淫娃荡妇,成为当地有名的喜欢偷汉养情人的女人。 玉兰是张都监的养娘,养娘和一般的丫头略有不同,虽然也需要端茶递水伺候人,不过却学习过诗书礼仪,歌舞唱曲,有钱人家老爷们准备着以后自己使用或者送给他人,送人的时候就不妨称作自己的养女,让价钱可以高一些。至于玉兰和主人的关系,也略微可以看出,书中说“张都监叫唤一个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出来唱曲”,既然是心爱,说明还是有写特殊,至于有没有得手,那就不了解了。从后文张都监对玉兰的多次吩咐,而玉兰一一应从,却没有丝毫特殊或者说出格的举动看,玉兰对张都监也是比较冷淡,甚至略有厌恶的。玉兰和金莲的经历也惊人相似。大户把潘金莲许配给武大,潘金莲却背叛了武大,在肉体上出轨。而张都监答应把玉兰许配给武松,之后玉兰却引诱武松到张都监后院,使得武松进入陷进,被当成小偷擒获,在精神上背叛。 金瓶梅中的武松出场为何是身穿一身红装? 《金瓶梅》和《水浒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世俗,一个浪漫。一个尽是一些争风吃醋、柴米油盐,一个是快意恩仇,替天行道。在水浒世界中的第一英雄武松,无论是杀金莲斩西门,还是削减鸳鸯楼,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死,都很少引起读者的反感或者恐惧。因为,水浒的世界,是和现实社会颠倒的世界。法律成了罪恶的保护伞,通缉犯却化身为为民做主的大侠。可是,当我们从漂浮的夸张的激越的文字中沉静下来,去真正认识武松,必将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认识。 书中如此描写武松:一时,只听得锣鸣鼓响,众人都一齐瞧看。只见一对对缨枪的猎户,摆将过来,后面便是那打死的老虎,好象锦布袋一般,四个人还抬不动。末后一匹大白马上,坐着一个壮士,就是那打虎的这个人。西门庆看了,咬着指头道:“你说这等一个人,若没有千百斤水牛般气力,怎能勾动他一动儿。”这里三个儿饮酒评品,按下不题。 单表迎来的这个壮士怎生模样?但见:雄躯凛凛,七尺以上身材;阔面棱棱,二十四五年纪。双目直竖,远望处犹如两点明星;两手握来,近觑时好似一双铁碓。脚尖飞起,深山虎豹失精魂;拳手落时,穷谷熊罴皆丧魄。头戴着一顶万字头巾,上簪两朵银花;身穿着一领血腥衲袄,披着一方红锦。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应伯爵说所阳谷县的武二郎。《金瓶梅》写武松打虎归来,完全是一派血腥文字。猎户庄客们的庆贺没有了,披着花红的老虎没有了,有的是“一对对缨枪的猎户,摆将过来”,犹如沙场士兵归来,整肃中见浓浓杀气。老虎没有一丝的喜剧色彩,如布袋一般,四个人还抬不动,写猎户扛着老虎很累人很辛苦,气氛沉重,几乎没有什么杀虎之后的喜悦。 而西门庆眼中的武松,更是力量的化身,“你说这等一个人,若没有千百斤水牛般气力,怎能勾动他一动儿”。而在后文潘金莲看到武松也说“有千百斤力气”。两人面对死老虎,面对武松,竟然发出同样的感慨,两人从开始就注定有纠缠不清的一段孽缘。而西门庆怎么知道,正是这个有着千百斤力气的人,在不久之后,会残忍的杀死他最心爱的女人。而西门庆三人继续喝酒评品,也一如《金瓶梅》和《水浒传》的不同。在水浒中,武松成为西门庆浮华一生的终结者,而在金瓶梅中,这个有千百斤力气的打虎英雄,却轻易就被黑白通吃的西门庆打发远去,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对武松,《金瓶梅》有一段正面描绘文字。此处武松目光如明星深邃,拳头好是铁碓(好家伙,好似捣米的碓子),一脚一拳足以杀死猛兽,更勿论是俊俏风流,芳龄三十二的潘金莲了。而最精彩的就是武松的服饰:头戴着一顶万字头巾,上簪两朵银花;身穿着一领血腥衲袄,披着一方红锦。 武松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武大郎的生活大起风波。武松和武大对比实在太鲜明了。一个是“三寸丁”的买炊饼的,一个是七尺打虎英雄;一个是懦弱无能、饱受欺凌的丈夫,一个是铁骨铮铮,气魄威武的二叔:怎能不让寂寞的潘金莲心动。而万字头巾,两朵银华,是否象征武松刚猛内心中也有几分柔情?一领血腥衲袄,一方红锦,却显十足的血腥暴力。《水浒传》中的花红,是风光喜庆,打虎英雄风光到来。《金瓶梅》中的缨枪,死虎,血腥衲袄,一方红锦,却暗示我们死神使者武松冷气森森扑面而来。 武松杀嫂为何将潘金莲衣服扒光 武松有何用意 可是,武松娶潘金莲就是为了杀潘金莲。当王婆带着一身红装,带着盖头的潘金莲走进门后,就看到武大的灵位放在当中。王婆心下发怵,潘金莲毫不知情,而武松吩咐迎儿把前后门全部拴好,然后让二人出来喝酒。看到武松话也不说,一口气喝了四五碗烈酒,两个人都很害怕。王婆想走,武松从衣底下拔出一把二尺长刃薄背厚的朴刀来,两人吓得半死。 之后武松开始盘问潘金莲。看到武松拿着朴刀走过来,潘金莲慌忙说:“叔叔且饶,放我起来,等我说便了。”此时,武松做了个很奇怪的事情“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虽然说潘金莲是淫妇不假,是毒杀了武大不假,可武松既然是打着为兄报仇的旗号,怎么能把自己的嫂嫂,提起来,像剥粽子一样全部剥光了衣服呢?这是什么心理?我只能猜想武松对潘金莲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二叔对嫂子的感情,而变成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仇恨,爱慕不成之后转变成的仇恨。武松原本对潘金莲的的身体极为渴望,而当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之后,对潘金莲的身体又觉得非常肮脏。如果一个男人不是极爱一个女人,是根本不会在乎那个女人做过什么,跟过谁的。让潘金莲的肉体暴露在烛光之下,暴露在自己明晃晃的刀下,武松有一种快感! 武松喝道:“淫妇快说!”于是潘金莲一五一十的说了。本以为武松会放过自己,没想到武松挝了一把香灰,塞在潘金莲口中,让她说不出话来。然后劈脑揪番在地。潘金莲拼命挣扎,为新婚而装扮的发髻散乱了,簪子掉落了,耳环也松脱了。可武松只顾用油靴猛踢潘金莲的肋下,后用两只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武松杀人整个过程都惨烈之极,作者使用的却是潜藏着性意象的暴力语言。新婚之夜,用潘金莲白馥馥心窝血窟窿的血,象征处子之血,而潘金莲被杀,却“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换个角度看,又何等旖旎。张竹坡有段评价:读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称快,然而心中恻恻然难言哉!说的太准确了!作者写到此处,也不禁跳出来感慨一番:古人有诗一首,单悼金莲死的好苦也:堪悼金莲诚可怜,衣裳脱去跪灵前。谁知武二持刀杀,只道西门绑腿顽。往事看嗟一场梦,今身不值半文钱。世间一命还一命,报应分明在眼前。 潘金莲虽然做下诸多罪孽,其实潘金莲自己,也不过是命运的牺牲品。她从小就被父母买入豪门,之后又沦为张大户的泄欲对象,再之后更被张大户别有用心的嫁给了武大,而在遇上武松之后,潘金莲曾经渴望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转变,或许自己真正的姻缘应在他的身上。而当遇上西门庆,潘金莲部分做回了自己。可是一番繁华之后,潘金莲才发觉自己不过是自欺。西门庆死后,潘金莲重回世间。本以为重遇武松,是“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没想到新婚之夜迎来的确是自己的死期。潘金莲一生看重情感,可最终却死在自己心爱的男人手中,实在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奈。 武松曾主动向潘金莲求婚吗 武松和潘金莲秘密 《金瓶梅》中的武松,继承了《水浒传》中武松的一贯性格,却将其掩盖在英雄面目下的阴暗心理暴露无遗。在十字坡中,面对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武松极尽挑逗、调戏之能事,就证明武松并非一个正人君子。在他英雄的背后,其实有另一个狂野的自我。其实,有又几个人不是带着面具生活?真正坦诚相对,只怕如刺猬一样,彼此都会受伤。 在西门庆死后,潘金莲被正室吴月娘看出家门,发放到王婆处寄卖。王婆开价要一百两,可前来看货的一些老爷们只肯出六七十两,于是一直没有谈成。而此时武松恰巧遇上大赦,免去了鸳鸯楼杀人罪,就回到了清河县,依旧在县当差,还做都头。一切貌似回到从前,其实在平静的冰面之下,却暗流汹涌。一天,在街上武松遇到了武大以前的邻居姚一郎,找到了武大前妻的女儿迎儿。武松重新回到武大家中,把十九岁的迎儿也接到家中,一处居住。这时,有人告诉他:“西门庆已死,你嫂子又出来了,如今还在王婆家,早晚嫁人。”武松一听,记在心头。作者感叹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旁人看来,潘金莲虽然嫁给了西门庆,但此时西门庆已经死了,潘金莲又恢复了自由身。“你嫂子又出来了”,一句“嫂子”韵味无穷,一个“又”字让人浮想联翩。是否左邻右舍都知道潘金莲曾经喜欢武松,或者说,如果潘金莲跟了武松,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感叹肥水不流外人田呢?可是,此时的武松,完全没有存一丝风花雪月的念头,他所想的,就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嫂子,杀死那个叫做潘金莲的女人。武松来到王婆家中,表示要娶潘金莲,话说的非常诚恳,连一向奸猾的王婆都信以为真:“我闻的人说,西门庆已是死了,我嫂子出来,在你老人家这里居住。敢烦妈妈对嫂子说,他若不嫁人便罢,若是嫁人,如是迎儿大了,娶得嫂子家去,看管迎儿,早晚招个女婿,一家一计过日子,庶不教人笑话。” 本来潘金莲看到武松来了,“连忙闪入里间去”。是潘金莲害怕武松吗?根本不是。在潘金莲的一生中,虽然有很多男人,可是能让她心动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给了她无数快乐的西门庆,一个是冷漠无情拒绝她的武松。看到武松,这位很久不见,却一直心中难忘的男人,潘金莲第一反应是躲起来。看看武松如何,在做打算。想必她心中也在猜想:我二叔来王婆家干什么?莫非是来赎买我做娘子吗? 武松的话,打动了潘金莲。西门庆死了,我嫂子出来了。一个“我”字,让潘金莲当何等喜悦。若是不嫁人便罢了,若是嫁人,想让潘金莲回家看管迎儿。武松不是西门庆,没有那些油腔滑调,说不来那些海誓山盟,可是能说出为了看管侄女,娶的嫂子回家,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迎儿都已经十九,还要看管什么。而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一家一计过日子”,在潘金莲的一生中,从来都不计较什么金钱名位,就算是她西门庆通奸,后来又嫁入西门家,也根本不是贪图西门庆的家产。潘金莲一生最渴望的,就是“一家一计过日子”,有个配的上自己的男人,永远疼自己爱自己的男人。 潘金莲大喜,就等不得王婆叫他,自己跑出来了出来,她说:“既是叔叔还要奴家去看管迎儿,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三十二岁的女人了,还是这么单纯,完全忘记了当初武松是如何厌恶自己,忘记了自己手上曾经染满武大的鲜血。此时的潘金莲满眼都是这位打虎英雄,这位有千百斤力气的男人。 自己心爱的男人答应娶自己了!这时候难道还要讲究什么礼仪,讲究什么矜持?当武松送给王婆一百两,又另外给王婆五两,就催促王婆和潘金莲快点过门。王婆心花怒放,完全没看武松此时阴沉着脸色,还取消武松:“你今日帽儿光光,晚夕做个新郎”。在回禀吴月娘的时候又说:“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嫁了他家小叔,还吃旧锅里粥去了。”看语气,王婆是不相信武松是清白的,若非当时有染,此时怎么肯娶潘金莲。而潘金莲几经辗转,竟然回到旧时窝中,也让王婆很是感慨呢。王婆的言语当中,没有一丝对潘金莲的谴责,反倒是有几分庆幸了。 武松保护的金眼彪施恩为何竟然是大恶人? 武松在鸳鸯楼杀死十五条人命之后,极度嚣张地在墙上用别人的鲜血写下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当杀死十五个人之后,武松说:“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武松到底有什么仇怨,竟然要连杀十五人才能发泄心中的怨恨?这件事情还要从头说起。《武松醉打蒋门神》一段文字极为精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明明蒋门神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可是读者却被作者牵着鼻子走,顺着主人公武松的情感走,一边倒的支持武松,打得蒋门神越狼狈读者越开心。其实,蒋门神和施恩比起来,算是好人了。 武松一来到孟州监狱,就有老囚犯来告诉武松,孟州监狱的规矩。凡是进孟州监狱,先要打一百杀威棒,这是宋太祖定下的规矩本也认了,但是在孟州监狱,只要有关系,有钱,就可以买通管教,甚至连狱长都可以买通,不但可以免去一百杀威棒,而且坐牢也可以像住宾馆一样舒服。在狱友的描述中,孟州监狱极为黑暗,完全没有法律的影子,为了索取财物,以狱长为首的监狱干部不择手段,发明了像“盆吊”“土布袋”等等没有伤痕却足以致人死命的狠招。 事实证明,孟州监狱就是这么黑暗。在监狱里,狱长的公子金眼彪施恩俨然就是法律的化身。施恩一句话,可以让武松免除一百杀威棒,可以让武松从黑牢房住进小单间,可以让武松改善伙食,不吃猪食,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可以洗澡,不用睡地板了,改睡有蚊帐有竹席的床。第二天醒来,还有人伺候梳头洗脸。就这么舒服,施恩还觉得不够。上午让人带武松去了另一个地方,里面一切都干干净净,连用品都是全新的,依旧是大鱼大肉伺候着。 只要有关系有钱,在孟州监狱,也一样可以过着人上人的生活。武松三天经历了孟州监狱三个档次的牢房。这些差别待遇,并不是因为武松而单独设置,其实由来已久。武松有一天出门闲逛,看到有人在山寨中担水、劈柴,六月的大太阳那个晒啊。一向精明的武松问了个很白痴的问题,说:“你们如何在这日头里做工?”那些囚犯说,:“好汉,你自不知我们拨在这里做生活的,便是天上人间了!”囚犯们告诉武松,那些没有交纳人情(银子)的,都锁在大牢里,求生不得,求死不成,整天都让大铁链锁着。 武松这才意识到并非人人都有自己怎么好命,那是那位恩人这么照顾自己呢?于是施恩闪亮登场。施恩说,自己这孟州城,有一片新开发区非常繁华,叫做快活林,山东、河北许多地方的商人都来做生意,大客店就有上百家,赌坊都有二三十家,是块肥得流油的宝地。自己倚仗拳脚厉害,加上手下有八九十个亡命囚犯,肯为自己卖命打架,施恩一度掌握了快活林开发区的控制权。当时,就算是一个过路的妓女,在快活林都要拜见施恩,都要交保护费,才可以做生意。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三百两左右。 在施恩自己的眼中,自己做事当然没错。只要有地盘,就要交保护费,而保护费交给谁就看谁的拳头硬。施恩自己武艺不错,又有孟州监狱那些囚犯当打手,当然横行快活林。那个囚犯不肯卖命,那就发到大牢里用大铁链锁了,甚至半夜里就用土布袋压死。施恩不但没有罪恶感,语气中还满是自豪,满是骄傲。 梁山108将中真正把武松当兄弟的竟然是个女人 细读《水浒传》,看出很多真心的兄弟,如李逵一直把宋江当做再生父母,救世恩人,闹江州第一个站出来砍去刽子手,救下宋江。又如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燕青自始至终伺候照顾卢俊义,一直设法救出卢俊义,等等等等,看出水浒梁山义气深厚,英雄惜英雄,情义深且真心相对。 可是武松,这样一个灌口二郎神,在《水浒传》中着墨最多,遭遇也很不一般,他好不容易在景阳冈打死猛虎做了阳谷县都头,找到养育了他的哥哥武大郎,哥哥却被西门庆为了勾搭潘金莲而毒杀无辜的死去,武松愤怒之下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发配孟州之后为帮助施恩抢回快活林酒店而打伤了蒋门神,蒋门神和同僚张团练假安好心,诬陷武松欲置之于死地,武松被逼得血染鸳鸯楼,见人就杀,还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血字。 这样看来,武松一生很在乎自小就把他养育成人的哥哥武大郎,武大郎可谓是比父母还要亲的亲人,除了武大郎,武松就真的没有贴心兄弟吗?武松杀人之后打扮成“头陀”上了二龙山,与鲁智深、杨志占山为王,鲁智深与杨志也只是把武松当做江湖上讲义气的好兄弟,并非贴心兄弟。除此之外,武松真的恨孤单,他不像宋江一样在郓城县有很多兄弟,有很多同僚,也不像三阮一样生自同一个父母。 只是,细细思索,武松还真的有一个一直在关心照顾着他,且照顾得无微不至,把武松当做贴心兄弟,武松也真的找到了家的感觉,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母夜叉孙二娘。 《水浒传》中的孙二娘,是母夜叉,“眉横杀气,眼露凶光”,人称“梁山妖艳第一”,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包子,用武松的话说,是“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拿走去填河”,标准属于“吃人不吐骨头”类型,是个敢爱敢恨,风骚大胆的野蛮女友的典范。 武松与孙二娘是不打不相识,一打成知己。武松杀了西门庆之后被发配孟州路经十字坡,就险些遭到孙二娘毒手。幸好武松心细机警,武艺过人,才能看破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计谋,才能保住性命。打斗之后孙二娘佩服武松是英雄好汉,也就就地发誓,成了拜把兄弟。既然是真心的拜把兄弟,孙二娘也十分牵挂武松的安危,当武松被发配孟州,为了帮助施恩抢回快活林酒店,醉打蒋门神,却被张都监和张团练诱骗并利用,被陷害再次被发配并面临着死亡。武松神勇过人,以一人的力量对抗官府,在被迫害的途中奋起杀死企图杀武松的若干人,最后还血染鸳鸯楼,再次逃奔到十字坡,是孙二娘救了武松,并把武松打扮成“头陀”模样,武松也就成为行者武松,经孙二娘介绍上了二龙山落草。 所谓患难相交,真情相对。孙二娘能把武松当做贴心的拜把兄弟,就是有共同的命运,有深厚的义气,武松与孙二娘走在一起就必然会成为义气深重的同气连声的好兄弟。 孙二娘的父亲老孙头,在孟州十字坡客栈以包子鲜美闻名江湖。老孙头与“头陀”斗狠,导致孙二娘的母亲被杀死。为了报仇雪恨,孙二娘与父亲在十字坡客栈苦等仇人出现,变得十分凶狠。当北宋朝廷为出兵水泊梁山,派出密探窃得梁山地形图。梁山也派出“石犊子”意在夺回梁山地形图。就在“石犊子”抵达十字坡,准备劫杀密探时,孟州捕快吕怀成出现了。而吕怀成就是杀死孙二娘母亲的仇人“头陀”,这个时候为霸占十字坡客栈又杀死了孙二娘的父亲。仇上加仇,恨上加恨,孙二娘与张青联手杀死吕怀成。 武松真的一生受尽迫害,四处漂泊,虽是机警却很天真。武松在家乡杀死恶霸之后投奔到柴进庄,却被柴进经过接待着就冷落在屋檐下,没有家的感觉。武松打虎之后,到了阳谷县找到了兄长武大郎,本以为是兄弟团聚,武大郎却被西门庆为了勾搭潘金莲害死,这时候的武松感受到人世间的残酷,更没有家的感觉。武松被发配孟州之后,施恩好酒好肉款待,却也只是为了利用武松醉打蒋门神,抢回快活林酒店,也没有家的感觉。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后,被张团练收留在家中,也是好酒好肉款待,还为武松配了一个丫环,武松以为是有了安身之处,却被陷害被诬告再次被发配,蒋门神还要差人在押送途中结果武松性命,武松不仅没有家的感觉,还痛恨那些假仁假义的小人,被逼的血染鸳鸯楼。 直到武松到了十字坡客栈,孙二娘真情相待,与武松结为拜把兄弟,武松这时候才有了家的感觉,才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孙二娘不仅对武松很讲义气,而且时时处处牵挂着武松的安危。当武松血染鸳鸯楼之后,身体乏力,倒在路旁的时候,是孙二娘带着家丁四处寻觅,把武松救回客栈耐心守候。当朝廷官府派人追捕武松来到十字坡客栈的时候,也是孙二娘瞒住差役,把武松化妆成“头陀”摸样,劝说武松去投奔二龙山。 可以说,如果没有孙二娘,武松恐怕早就丧命了,是孙二娘的义气和真心对待武松,武松才最终走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因此,在梁山百单八好汉中,与武松关系最亲密的人就是孙二娘,孙二娘真的是武松的贴心兄弟。 在《金瓶梅》中武松和武大郎的感情真的很好吗 武大郎,是武二郎武松的亲生哥哥,在《金瓶梅》中,武大郎的名字叫武植,而在《水浒传》中,则没提到武大郎的正式名字——施耐庵就是叫他武大郎。 这其实就是施耐庵看不起他,连名字都懒得给他起了,不然的话,随便起个名字,能费多大劲? 一直以来,武大郎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长相老实憨厚,为人老实本分的可怜人。不过,这仅仅是水浒传电视剧带给我们大家的错觉而已,大家可千万别觉得武大郎真的有多么憨厚老实啊! 武大郎刚出场的时候,施耐庵说道:【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你看,武大郎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老实巴交的样子,而是一脸面目狰狞!是很吓人的!这一点,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大家不要被电视剧里的形象,所误导。 水浒传中还有几个小矮子,都是出了名的坏。宋江,王英往那一站,大家就说他们一脸阴险猥琐,配合着他们的身高,大家就嘲笑他们人矮心毒等等。从这一点上来看,武大郎比宋江和王英隐藏的可深多了。 宋江王英,是以面容猥琐出了名的人,而武大郎,施耐庵都说他面目狰狞吓人了,大家却还以为武大郎一脸憨厚,老实巴交的样子。 在每一个版本的水浒传中,武大郎跟武松的感情都很好,武松很爱他的哥哥,他的哥哥也很爱武松,在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死之后,武松为了兄弟感情,为武大郎报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二人,走上了悲剧人生。 乍一看,武大郎跟武松的感情,很好。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既然武大郎面目狰狞吓人,都能被人误认为成是老实巴交的人,那么,大家一直以来以为的武大郎跟武松的感情很好,会不会也仅仅是大家的错觉呢? 我还是用原著来说话。 上一章说道,武松打虎之后,被封了官,当了阳谷县里的都头。 都头,可是个肥职啊,之前出现的郓城县插翅虎雷横雷都头,就经常收受各种贿赂,赚的满嘴流油。武松无意中做了县里的都头,相当于今天一个老百姓忽然做了公安大队长,基本上应该算是脱贫致富了。 这天,武松走出县前闲玩,忽然背后一人叫道:【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武松一回头,哎呀,叫他的人是他的哥哥,卖炊饼的武大郎。 武松做了都头,发迹了,但他哥哥武大郎却还依然是卖炊饼的穷鬼,还有很多人去欺负他。武松父母早亡,武大郎是他唯一的亲人,既是哥哥,也是半个父亲。 按照道理来说,发迹后的武松应该多多看觑一下他这个容易受人欺负的哥哥,但实际上,武松却好像忘了有他哥哥这么一个人一样,好生奇怪。 而他的哥哥武大郎,在大马路上偶然遇到阔别许久没见自己的亲弟弟,本应该来个拥抱,双方亲热一番,但武大郎却冷冰冰的叫武松为【武都头】?更是奇怪。 后来,武松说道:【一年有余没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武大郎则有些怪他:【你去了很多时,如何不寄封书来与我?】 兄弟两个一年多没见面了,连封信都没写过。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连个电话也不打是一样的。 一年多没见,双方竟毫无任何联系,也没有想要联系的意思。今天,这是他们正好在大马路上遇上了,两人才团聚了。要是没这个机缘巧合,他俩要多长时间才能想起还有对方这么个亲人来呢?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武大郎跟武二郎的关系,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先不要说我胡说,我们还是从原著来看。 武松发迹了,也没去看他哥哥,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工作的原因。 其实不是的。 武松在阳谷县当都头,而武大郎在清河县卖炊饼。这两县差距有多远呢?一点都不远。 第二十三回,阳谷县知县说道:【虽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近在咫尺】——书上说的分明,清河县和阳谷县的距离是:近在咫尺。 近在咫尺,是有多近呢?就算是走着的话,恐怕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可就是这么近的路程,武松愣是没想到去看看他那含辛茹苦的哥哥! 武松当上步兵都头后,先是【众大户都来与武松作贺庆喜,连连吃了三五日酒。】,接着,【又过了三二日】,才遇上了武大郎。 书上写道:【那一日,武松走出县前闲玩】——你看,武松有时间去喝三五天的酒,还有时间在门前闲玩,可就是没时间去看看他那个【近在咫尺】的哥哥。 还有,你看啊,武松这一日在县前【闲】玩——这个【闲】字,写得极其传神!说明白了,武松根没就没记起他哥哥来!要不是武大郎正好搬家到这里,正好碰上武松了,武松以后的日子肯定还是天天上班,喝酒,闲玩——武松宁愿天天闲玩,闲得浑身难受不知道干什么,也不去看他那近在咫尺的哥哥。 所以,武大郎碰上武松了,第一句话便是发火,置气:【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在武大郎的眼里,武松今日,可算是发迹了,武松应该看觑他一下。 武大郎这句话,看似是一句气话,或是玩笑话,其实,武大郎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层意思就是:武松没发迹之前,都是武大郎在看觑他! 父母早亡,长兄如父,武大郎对没发迹前的武松恩重如山,经常看觑他。如今,武松发迹了,武大郎的意思就是:小子,是你报恩的时候了,是轮到你看觑我的时候了。 在宋朝,长兄如父,做弟弟的,应该孝敬长兄,这是孝道,天下一等一的人伦大事,咱们中国,最讲究这个。 后来,武松在县里上班,他跟县长说我不在单位里住了,我想住在哥哥家里。县长就说道:【这是孝悌的勾当,我如何阻你?】——孝敬长兄这等孝事,是人伦大事,连县太爷都不敢阻挡。 这也侧面反映出:武松之前不孝!武松之前别说住在一起照顾哥哥,基本上都不和哥哥见面了——这在宋朝,就是不孝! 就连潘金莲后来骂武松时,都不骂别的,而是专门骂道:【你既是聪明伶俐,却不道长嫂如母?我当初嫁武大时,曾不听的说有什么阿叔,哪里走得来!】 潘金莲勾引武松,是潘金莲的不对,按理来说,被武松大骂并拒绝后的潘金莲应该羞愧的不敢见武松了,但是潘金莲仍然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面对面骂武松——这不是因为潘金莲不要脸,而是因为武松就是不孝。长嫂如母,潘金莲作为他的嫂子,完全有资格这么骂他! 你看啊,当时潘金莲嫁武大郎的时候,生活正困难的时候,整天被浮浪子弟调戏找麻烦的时候,这武松上哪了呢?这就是不孝。 武大郎日子过的艰苦,他这句【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的深意,就是他希望武松能够报恩,希望武松能够倒过来,看觑他。 那么,武松将会如何报答武大郎呢?或者说,武大郎希望武松如何报答他呢? 小说水浒传中威猛如神人的武松为何没什么朋友 武松就是水浒里的打虎英雄,江湖上大大有名。当年景阳冈三拳两脚醉打猛虎成为佳话,但是某家却以为武松其实没有朋友。有些看官可能不信,武松那样的人物,和鲁智深、杨志、施恩、宋江等人交情深厚,为何没有朋友? 何谓朋友,江湖以为“士为知己者死”,譬如管鲍之交、譬如桃园三结义者也,武松和别人的交往能算做朋友。且看武松和别人的交往,首先和鲁智深的交往,自从二龙山聚义后,或许左右不离,但是二人的政治主张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对于宋江,鲁智深是有保留的喜欢。目睹了梁山的政治倾轧,鲁智深决定事不宜迟,离开这里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九纹龙史进,当然在宋江的授意下,武松陪同前往。只是武松不知道鲁智深心里对史进的情谊,在少华山刻意组织鲁智深去救史进。就个人感情上来说,武松也曾仗义执言,但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这与鲁智深的性情并不一样,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救素不相识的金翠莲;桃花山为了刘太公女儿的幸福,舍身忘死智入山寨,教训了与自己素无冤仇的周通;野猪林救林冲敢和当朝太尉高俅撕破脸皮,如此二人性情并不一致。武松快活林醉打蒋门神不过是帮助金眼彪施恩,而这个人不过是当初在父亲面前说了一些话,免去了自己的毒打,给自己送了些酒肉,端的是为了报恩。 杨志也和武松不是真正的朋友,那杨志本是杨家将之后,地位甚高,况且杨志自幼熟悉诗书,通晓武艺。又做过提辖、制使,想的是封妻荫子,因此他和鲁智深能够谈在一起,毕竟都是下级军官,至于和武松乃是泛泛之交。宋江是梁山的准老大,一向以及时雨自称,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谋求政治资本,因此宋江的出发点是为了博得今后的最大好处,和众人交往也是如此。宋江欣赏武松,不过是看中了他的拳脚功夫,至于别的,也都是惺惺作态。施恩也是如此,本是富家子弟,浮浪少年,在快活林中养着几个打手,在监狱里收取点好处费,因此兴风作浪,在快活林里为所欲为,因为蒋门神断了他的财路,又和张都监等人有联系,无奈之下,才请了武松出手,其实这也是把武松往死路上逼,这绝对不是对好朋友的举动。 看看鲁智深对待史进,对待林冲,就知道武松和鲁智深不同,鲁智深心里装的是兄弟情谊,而武松乃是非不分,二人的做派明显的有高下之分。且看鲁智深听到朱武等人的介绍道:鲁智深叫道:“等俺们去山寨里叫得人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那里去了!”武松道:“便杀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却断然不肯放鲁智深去。朱武又劝道:“吾师且息怒。武都头也论得是。”鲁智深焦燥起来,便道:“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洒家去如何!”众人那里劝得住。当然武松这种行为也是为了鲁智深的安全着想,可是要知道凭借朱武等人的策略再加上武松等人功夫,救出史进不是不可能的。所谓“天下的一知己足矣”,在鲁智深眼里史进就是这样的人物,因此才可以为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当然前者对待林冲也是如此。而武松尽管争斗无数,杀人无数,其实却没有真正的朋友,他可能感觉好些人再利用他,以致后来常常伴随在鲁智深身边,这该是聪明神武的打虎英雄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所至吧。 打虎英雄武松为何要调戏母夜叉孙二娘? 在《水浒》中,武松调戏孙二娘一段文字,非常经典,而武松当时的心理变化,也很颇有味道。在张青到来之后,双方互通姓名,张青介绍自己,坦陈相待时,武松表示:“我是斩头泣血之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嫂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嫂休怪”。武松说自己之所以调戏孙二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孙二娘不是什么好人,证据就是孙二娘死死盯着武松的包裹,于是武松就说些风凉话,故意引诱孙二娘下手。那孙二娘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自己已经被武松拿住,老公张青也责备自己为何忘记自己的“三不杀”游戏规则,孙二娘只能表示歉意。她首先认错,然后表示,自己下手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武松的包裹沉重,可能有很多的财物,第二个是因为“伯伯”说怪话,因此一时起意。 当听到两人如此表述之后,张青“大笑起来”,拉着武松去喝酒吃饭。而对于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没有再提。细细品味两个人的话语,其间还是有很大的出入,最大的出入就是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仔细捋顺两人对话,武松看孙二娘并非良善,就以语言调戏。而正是因为武松的调戏,孙二娘才忍不住要用蒙汗药麻翻武松,杀掉武松泄愤。也就是说,是武松先看不惯孙二娘,先动手招惹孙二娘的。那孙二娘哪里让武松不满意?其实书上根本没有孙二娘盯着武松包裹的文字,反而有大段有关孙二娘外貌的文字,正是因为武松觉得孙二娘太风骚了,完全不是一个良家妇女,才故意找茬的。 那孙二娘什么地方看起来不是“良人”?孙二娘是如此打扮的。“门前窗槛边坐著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著一头钗环,鬓边插著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宋时的女子大都是住在家中楼上,平时一般不出门。稍微好点的人家都会请个丫头服侍,或有个大娘帮衬,大姑娘小媳妇抛头露面不多。当然,平头老百姓就没法子这么讲究了,但是还是很注重衣着打扮,不可以过于扎眼。像孙二娘坐在窗前,露出自己的衣衫,就已经很没有修养了。何况头上带着金子打造的许多钗环,一看就是个贪财重利的女人,加上鬓角边的野花,就更是招蜂引蝶,生性风流的表征了。这是远观。之后走到近前,武松再看孙二娘,裙子是很张扬的大红色,脂粉很厚,并且敞开胸怀,连里面的内衣都看到了,实在是不堪入目!武松一看就火大。 孙二娘当然不是什么良家妇女,她老爸就是强盗,专门杀人放火了。后来遇上了张青,觉得张青手脚比较灵活,就教给张青一些武艺,后来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青。在孙二娘的字典中,是从来没有过“贤良淑德”这样的词语的。平常对那些过往客商,也并非是好人就不杀,而是“有那入眼的”就杀了,并且是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的就做成包子了。孙二娘就没有正常女子的穿衣打扮的习惯就很自然了。但是武松调戏的话语和方式,却同样不堪,和我心中原有的英雄形象大不相符。 当孙二娘端来馒头,武松先是故意挑衅,说:“酒家,你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孙二娘笑嘻嘻的,自然不承认,说:“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说:“我见这馒头馅里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铁骨铮铮的武松,忽然说出这样下流的词句,实在让人意外。之后,武松又问:“娘子,你家丈夫却怎的不见?”之前,武松处处叫孙二娘“酒家”,此处却改成“娘子”,完全是一副流氓语气,并且打听人家丈夫在不在,很有几分邪恶。孙二娘也假意说:“我丈夫出外做客未回,”看看武松究竟会如何。武松就说:“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竟然又变成了情人语气,关心、呵护其孙二娘来。孙二娘自然大怒,脸上虽然还是笑,心里却说:“正是‘灯蛾扑火,惹焰上身’,不是我来寻你!”正是因为武松的一再调戏,孙二娘才动了杀机? 小说写武松和孙二娘之战,也充满了猥亵之意。“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只见他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得呆了。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只叫道:“好汉饶我!”那里敢挣扎。”武松“当胸前搂住”“压在妇人身上”,若对手是个男子也就罢了,可是孙二娘却是一个女人。对女人用这样的招式实在有损武松的身份。 那武松为什么会对貌似风骚的孙二娘有如此大的反应呢?可能这也是武松的真面目之一。武松可并非什么宅男,而是久闯江湖的行家。看他应对孙二娘,还有后来在孟州面对施恩、蒋门神,武松有什么不懂的呢?自然,武松也绝非不近女色,甚至可以说精通调情之道。正是因为了解一般女子肯定受不了这样的羞辱,武松才故意这样说孙二娘。而更重要的原因,我看是由于对潘金莲的怨恨。为何如此说?一方面此时距离潘金莲之死,不过是三个月。因为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武松蹲了三个月的大牢。虽然说自己为兄长报了仇,把两个人都杀了,可是对于嫂嫂潘金莲红杏出墙,以至于兄长死亡,武松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的。 另一方面,孙二娘和潘金莲有一些地方很像。虽然在书中没有直接写武松眼中的潘金莲的衣着如何,但是却处处和孙二娘暗合。经常坐在窗边,向外张望,正是如此,才引来了西门庆。满头金钗,热衷财物,要不是看重了西门庆家中的钱财,嫂子怎么会背叛哥哥。鬓角戴着野花,招蜂引蝶,敞开胸脯,露出内衣,都更是天生淫妇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武松才一见孙二娘就挑刺,在和孙二娘打斗时才极尽羞辱之能事。至于,武松为什么对潘金莲充满怨恨,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金莲杀了武大,还有更深广的原因。而张青对于这场风波没有问个究竟,也很明智。之后,由于张青的宽容,张青和武松结为兄弟,武松和孙二娘的矛盾也就渐渐隐藏了起来。此后张青几次出场,喝酒也好,践行也好,送行也好,孙二娘都在一边陪着,武松真正感动起来。至于孙二娘是否在心中就真的放下了这个梁子,就不得而知了。 和尚有什么好处 武松为什么要把和尚进行到底 武松是个和尚,这个毫无疑问。孙二娘要介绍武松上二龙山入伙,害怕路上让做公的人捉了,就让他扮作行者。还说,两年前,有一个头陀从这儿经过,让孙二娘给放倒了,还留下完整的一套和尚用的物件,尤其是那本“度牒”,里面记载的和武松基本“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所以,无论是头陀还是行者,都是和尚。征讨方腊后,武松不愿进京受封,也是在六和寺出家,最终在此终老。 武松为什么要当和尚呢?看起来,这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杀了人逃亡呗!但《水浒传》里杀了人逃亡的不少,为什么别人不用化装成和尚?即便是化了妆,武松一没有一个寺院,二没有师傅受戒,连还俗问题都不存在,为什么还要把这个和尚进行到底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看看武松都有些什么? 武松是个很有女人缘的人,他“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再加上他打虎的美名,这又怎不让女子喜欢他?打虎以后,武松被任命为阳谷县的都头。更巧的是,武松在这儿碰见了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哥哥长得又矮又丑,被人称作是“三寸丁谷树皮”,却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媳妇潘金莲。潘金莲看上了武松,就让武松搬到家里来住。有一天下雪,《水浒传》里的下雪天总会有事情,潘金莲在家里摆了酒,吃着酒潘金莲就撩拨武松。武松只好再搬回县衙里去住。后来武松要出差,一去就是两个月,回来后哥哥就被潘金莲勾搭西门庆毒死了。 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发配到孟州服刑。押解路上,武松来到了孟州道上的大树十字坡,遇到了后来也是梁山好汉的张青、孙二娘夫妇。这夫妻俩开的是黑店,一些有钱的客人经常会遭到夫妻二人的黑手,江湖上有一些名声,武松有可能听说过。也或者是多了一个心眼儿,武松就说一些“风话”戏弄孙二娘,以便看看这个酒店是不是真正的黑店。孙二娘还真的着了道儿,给武松下了蒙汗药。武松装作被麻翻,在孙二娘背着他向屠宰作坊去的时候,又用一些猥亵的动作把孙二娘绊倒,然后压倒在她身上。幸好丈夫张青及时赶到,解救开来。正所谓是“不打不相识”,武松和张青反而结拜为兄弟,这样,孙二娘就成了武松的嫂嫂。 离开大树十字坡,武松去了孟州牢城。在牢城,武松又陷于了官员利益矛盾的漩涡之中。武松拳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家夺回了孟州道上的快活林,却也由此得罪了蒋门神背后的张团练。张团练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官员是张都监,张都监利用权力把武松调在自己“帐前”,为的是实施一个阴谋。不过,张都监表面上却是“把做亲人一般看待”武松,又是管酒又是做衣,还让他“穿房入户”,进入内宅。中秋节这天,武松被叫进内宅,和张都监的家人一起赏月。饮酒间,张都监说要把一个“养娘”叫做玉兰的给武松“做个妻室”,武松赶紧下拜,说了几句客气话,这算是接受了。当然了,这也是张都监阴谋的一部分,紧接着,张都监家里有人喊“捉贼”,武松为了报答张都监的“知遇之恩”,冲进后院,却被人当贼捉了起来。武松又一次下牢。 施恩得到了消息,在官司上给武松上下打点,这样“捱到六十日限满”,武松又被刺配恩州牢城。没有在官司上直接把武松整死,张都监和张团练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他们就雇凶杀人,打算在押解的路上“结果”了武松。武松看出了苗头,杀了两个公人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心想:“虽然杀了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于是返身回到城里,进了张都监的家,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全都杀死。顺带着,张都监的夫人和玉兰等人也被杀死,总共被杀者十五人。 看看武松这段时间做事,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女人缘,而是涉嫌滥杀无辜。《水浒传》里的好汉大多都是不喜好女色,因而女人也都不喜欢他们,比如说宋江、卢俊义、杨雄,他们本来都是有女人的,可这些女人都背叛了。只有武松不同,潘金莲是主动勾搭的武松,应该说,那时候的潘金莲是出于真心,并不完全是淫荡。对孙二娘的戏弄,武松是主动的,这也有悖于梁山好汉的行事风格,尤其是放在武松身上,更显的有些扎眼。正常情况,武松将她揭穿也就是了,用这种戏弄女性的方式拆穿黑店的面目,不是自损形象吗?实际上,这正是作者让武松“出家”的原因所在。如果说,鲁智深和女人有缘全是碰上的事,是机缘,武松则是对着具体的人,是人缘,这就是区别。正是有了这种对女性的潜在“好感”,张都监把玉兰许配给武松,武松才会内心里接受和高兴。也正是因为这个,张都监的阴谋才会得以实施。 还有武松杀人,连女人和孩子也不放过。这和宋江不同,宋江灭过刘高、黄文炳等人的家,对于作者来说,宋江是在“施刑”,是建立一个理想王国的“王道”,而武松则是个人行为的“滥杀”。也就是说,武松既有女人缘又有家庭欲望,武艺高强又胆大无比,对于这种人,是要有一种管束的。否则,任由其性子来,无论是女性的缠绵诱惑还是滥杀无辜都会毁了他的英雄形象。难道武松管不住自己吗?嫂嫂勾引他可是没有用的呀?的确。但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武松在孙二娘面前是说过“风话”的,一旦他再有个心猿意马的时候,则必须要有一个约束。 看看孙二娘给武松的用具都是什么吧!一个铁界箍、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两把戒刀。不用说,这些都是僧人用品,是一个“头陀”留下的。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都好像是“前缘前世”为武松定制好了一般,武松拿着他留下来的度牒,只要“应了他的名字”就行。这些东西都有些什么用意呢?铁界箍是戴在头上的,这会让人们想起孙悟空的那个“紧箍咒”,不同的是,没有人会给武松念什么咒语,从此以后要自己把握住一颗心。而这个界箍是铁的,一时半会儿碎不了,除非自己把它摘下来。还有那串数珠,是用人顶骨做成的,难道那不是一个个曾经的生命吗?当然了,梁山好汉是要“替天行道”去杀人的,手里不能少了一把刀,而这把刀同样有“戒”,不能滥杀无辜。 应该说,武松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绝对不是一个和尚,但是,正因为武松从此有了这份“戒”,才使他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好汉之一。 潘金莲为何敢向小舅子武松表白爱慕之情 不管什么样版本的武大郎和潘金莲都不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二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走到一块儿去。可施耐庵老先生却让两个人成为一对夫妻,可惜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尤其是随着武松的加入,小潘越来越看武大郎不是一颗葱,心里便有讨厌武大喜欢武松的想法。 心动不如行动,小潘在一番醉酒之后,开始向武松表白了,表白的是那样彻底,那样直接,倒底是熟女。当冬日雪飘,金莲和武松闲坐喝起小酒的时候,潘金莲便开始了热辣辣的真情告白,连动作手势语言玩的是那样的干净利落。且看这一段:武松却筛一杯酒,递与妇人。妇人接过酒来呷了,却拿注子再斟酒放在武松面前。那妇人一径将酥胸微露,云鬟半軃,脸上堆下笑来,说道:“我听得人说,叔叔在县前街上养着个唱的,有这话么?”武松道:“嫂嫂休听别人胡说,我武二从来不是这等人。”妇人道:“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武松道:“嫂嫂不信时,只问哥哥就是了。”妇人道:“啊呀,你休说他,那里晓得甚么?如在醉生梦死一般!他若知道时,不卖炊饼了。叔叔且请杯。”连筛了三四杯饮过。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那里按纳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闲话来说。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内却拿火箸簇火。妇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寒冷么?”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妇人见他不应,匹手就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武松有八九分焦燥,只不做声。这妇人也不看武松焦燥,便丢下火箸,却筛一杯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下半盏酒,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潘金莲为何敢向武松表白真情,难道他不知道武松连老虎都不怕: 其一,她认为自己貌美如花,武松肯定经不住诱惑,二十多岁的男人血气方刚,正是感情充沛的最佳年龄,武松是个能打死老虎的人,肯定心里也需要女人。如此送上门的佳人怎会拒绝? 其二,连日来,她把武松对她的尊敬,当成爱的表达方式了。尽管武松曾给她买了一匹彩色段子与嫂嫂做衣服,那也是把她当成母亲去孝敬她,常言道:长嫂如母吗? 其三,小潘本就曾学过唱曲,当时曾和张大户有过一段经历,不过无论是有钱的张大户,还是没钱的武大郎,这些人谁都不能和武二郎相比,一表人才不说,还天生的一副好身板。看到武松小潘骨子里就醉了。 其四,连饮了三四杯酒,小潘被情欲之火烧着了,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看到武松低头沉默不语,错以为武松也和自己一样春心萌动,一时间无法把持自己。 其五,小潘把周围的男人当成了武松,他们一见到小潘,往往垂涎三尺,并且发出狼一样的亮光。这些人说:“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嘴里?”小潘认为世风日下,所有男人都是下半身的动物,武松也不例外。 总之,小潘想武松表白,自以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俘获武松的真心,哪知道义薄云天的武松,因为和武大郎一母同胞,拒绝了小潘的好意,并且义正词严的警告: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羞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风吹草动,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从此,小潘对武二郎彻底失望,那一刻躁动的春心渐渐跑到爪哇国了。 水浒中武松和蒋门神无冤无仇为何要怒打蒋门神 武松与蒋门神素不相识,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武松却醉打蒋门神,不仅打,而且打得很痛快。看过水浒的人也认为这事情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也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黑吃黑,那么武松为何要怒打蒋门神,该不该打蒋门神,江湖在这里为你解说。 首先先看为何要怒打蒋门神:其一,管营父子对武松有恩,尤其是小管营金眼彪施恩,故意放长线钓大鱼,对待武松不仅免去了他的杀威棒,而且好吃好喝,好酒好菜,尽情的款待。其二,施恩待武松很客气,书上说:只见施恩从里面跑将出来,看着武松便拜。而武松本身是遭罪的囚徒,自然有些不适应。可是施恩却说:小弟久闻兄长大名,如雷灌耳,只恨云程阻隔,不能勾相见。今日幸得兄长到此,正要拜识威颜。只恨无物款待。因此怀羞,不敢相见。我是久慕你的大名才与你结交的。这让武松很受用。其三,轻轻向武松诉苦。武松心下最软,最听不得别人欺侮自己的朋友,那施恩对自己如此款待周详,自然激起武松的愤慨。 其四,施恩极言蒋门神的无礼与霸道,武松要打遍天下蛮不讲理的硬汉子,那蒋门神来到快活林以后,依靠自己的拳脚功夫和上面有人,霸占了酒楼,并且打了酒楼的主人施恩,这让武松很不爽。其五,蒋门神的自负让武松心里非常恼怒,施恩说:那厮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身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山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忒狂妄。 其六,施恩与武松在管营的撺掇下结成生死之交,老管营亲自与武松把盏,说道:“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杰气象。不期今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既然是朋友有难,武松是个讲究江湖道义的人,自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其次,再看武松打蒋门神这件事合不合理,我说现在不合理,在当时合理。 为何现在是法制社会,不合理由国家法律制裁,施恩要觉得蒋门神做得不对,可以请律师打官司,不必私了。可是当时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多少英雄豪杰总要去打抱不平,政府又无作为,所以街头的泼皮是杨志误杀,奸夫淫妇有武松怒杀,拐人强包二奶的杀猪汉郑屠认得是鲁达的拳头。如此一来,尽管武松打了蒋门神,也算是白打,因为这符合武松的性格,也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水浒中真正的侠之大者 天人武松的另一面 《水浒传》书里书外,武松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形象。张恨水评武松说:“真能读武松传者,决不止惊其事,亦决不止惊其才,只觉是一片血诚,一片天真,一片大义。”金圣叹评点水浒,对武松评价最高:“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武松景阳冈打虎,有“鲁达之阔”;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有“林冲之毒”。武松又有“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集中了十名梁山好汉的优点,金圣叹因此盛赞武松是“天人”。张恨水、金圣叹对武松的推崇正是传统英雄观的体现: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然而,仔细透视武松的英雄壮举,不难看出“英雄皮袍”下面的“小”来:滥杀无辜,为虎作伥,奴性十足。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快意恩仇,痛快淋漓。构陷谋杀武松的张团练等主谋固然死有余辜,然而张团练家中那些丫头、小厮一干人等又有何辜?竟在“杀得兴起”中,十五条人命就此灰飞烟没。如果仅是为了杀人灭口,武松却又在杀人后为不牵连别人,特地留下了“杀人者武松”之类扬名立万的豪举。夜走蜈蚣岭,恶道飞天蜈蚣之淫固然可恶,但武松仅是风闻其事,不问是非曲直,一见面就将王道士和道童杀了;尤其那道童,纯粹死得冤枉。这些无辜之人可谓杀得毫无道理。大概在武松的心目中,这些小人物的生命与蝼蚁、草芥没有区别,丝毫谈不上对他们生命的怜惜、尊重和敬畏。不由要问:“天人”的善良到底有几许?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天人”,岂不令人不寒而栗?在这里,武松并非如他自己声称的“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而是滥杀无辜,成了一个“不明道德的人”。 醉打蒋门神一节,武松一边惩恶(打蒋门神),一边帮凶(帮施恩),是典型的为虎作伥。蒋门神不是一只好鸟,施恩同样不是一只好鸟,都是黑帮头子。蒋门神凭借自己的暴力和身后张团练等人的势力,夺下了施恩的快活林。施恩是个官二代,仰仗其父在牢城营当“管营”(监狱长)的权势,牢中盘剥犯人,牢外充当黑社会头头和保护伞。施恩从监狱里弄了一些亡命之徒做打手,在快活林开了一个酒肉店,干的是强买强卖的勾当,收取快活林周围“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的“保护费”,就连过路的妓女也要先来拜施恩的码头,“才许她去趁食”。施恩在牢营中对武松的照应,目的就是想借武松之手除掉蒋门神,把武松当枪使。而武松对此缺少一根筋,不分善恶,对施恩的作为没有自己的道德评判,只凭所谓的义气帮施恩去“黑吃黑”。在此,武松完全成了黑社会的一个打手和帮凶。 武松的奴性在阳谷县当差时表现很明显。阳谷县令将搜刮的钱财“跑部钱进”到都城,行贿送礼,意图谋个“更好的差事”,要武松押解。作为阳谷县的都头(刑警队长),武松是没有义务和职责为之做此私事的。乍一看,武松之所以听从差遣,一方面是人在公门,必须听从上级的差遣;另一方面是为不丢差使,迫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细一推敲就可知:武松能当都头,凭的是一身“打虎英雄”的硬本事,无须看人脸色吃饭,完全可以底气十足地拒绝做这样的“鹰犬”;即使丢掉了公差,以他的名头和武艺,到哪里都能谋一个安身立命的饭碗。但武松选择的是顺从和逢迎:“小人得蒙恩相抬举,安敢推故?”后来,武松在孟州被张团练接见时,张团练几句好话就让武松顿时拜倒在地,连连称谢:“小人是个牢城营内囚徒,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随镫,服侍恩相。” 无论是阳谷县当都头还是给张团练做护院,武松都是一副感恩戴德的行状,对自己的上级只有纯粹的人身依附。可见武松对官场腐败习以为常。他想当然地以为进了官场,有人赏识,就可以顺杆而爬。作为一个自诩“明道德”的人,却没有用心中的道德观来检视眼前的官场和自己的作为。以武松捉奸杀嫂取证丝丝入扣的精细,竟然看不透清张团练的脸孔,看不透官场的险恶和黑暗,很快地进入了张团练的精心编制的陷阱,并对此浑然不觉。与杀嫂复仇的精明相比,武松前后判若两人,似乎变得很弱智。“智勇困于所溺”,其智慧之所以被屏蔽,实是因其深入骨子里的奴性和对官场的幻想所致。武松这样的英雄,与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相去甚远。 水浒中武松到底能喝多少酒 白酒其实也就一斤多 前阵子微信上流传着喝酒“一斤哥”“二斤哥”的视频,大家都高呼牛人,那么我们熟知的好汉武二郎能喝多少酒呢?计算一下,那些几斤哥都弱爆了。武松上景阳冈前,在山脚下的小馆子里吃饭喝酒。饭馆有告示,“三碗不过冈”,但是,武松一口气喝了十八碗,喝完后,带着醉意连夜上山,居然打死了一只老虎。 首先我们要考虑武松喝的是什么酒。如果是白酒,别说五斤,二斤就足以成为酒中豪杰了。白酒也叫烧酒,所谓烧酒,是酿酒技术更新后的产物,蒸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酒精浓度。烧酒、白酒之类高酒精浓度的酒,也被称为“蒸馏酒”。按照今天的标准,即使标明“低度酒”,酒精含量也在三十度以上。在世界范围内,蒸馏酒的浓度最高有七十度左右。我们现在可以下结论说,武松当年连喝十八碗的酒,肯定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 北宋时期,人们喝的酒主要是米酒之类的低度浊酒,酒精度数应该在十度左右,甚至更低。景阳冈山脚下的那家小饭店,也许有一点特殊秘诀,能够在没有蒸馏技术的情况下,提高米酒的酒精浓度,这在当时应该属于技术创新的新产品。 其次要考虑,一碗有多大?按照人们的理解,碗的尺寸有大概的标准。对于武松使用的碗的大小,我们一般不会认为是现在饭店里那种专门分汤的小碗,电视剧里的道具也强化了人们的这种判断。即使是现在最小的碗,一碗装一两酒应该没问题,那么,武松的酒量至少在二斤左右。如果按照普通尺寸的碗,一只碗大概能盛三两酒,武松的酒量就达到五斤多,确实有点吓人。据此推测,武松喝的酒,酒精浓度也许在十五度左右,最高不会超过二十度。如果按每碗三两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六十度的白酒一斤多。当然,这个酒量即使在今天也算相当厉害的了。 水浒中武艺平平的张青为何偏偏赢得武松尊敬 张青初见武松,武松正一脚踏住孙二娘,准备暴打一顿,张青赶忙过来求情。张青道出武松身份之后,对武松“纳头便拜”,让武松很是感到满足。之后武松问““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张青很奇怪,没有直接回答“是”,而是说“是小人的浑家。‘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武松眼中只有这个杀人冷血的孙二娘,而张青却表明自己才是当家人,提醒武松,你踏住的那女人是我老婆。江湖好汉欺辱妇孺,传出去多没面子。何况张青向武松道歉,言辞恳切。武松也就“慌忙放起妇人来”,双方正式相见。张青对武松的尊敬,让武松对张青第一印象不坏。这个张青,至少是个识时务,明事理的人。 张青之后介绍自己,说起来在十字坡卖人肉包子是家传基业,不过张青却并非是杀人恶魔,他有“三不杀”:云游僧道不杀,行院妓女不杀,罪犯流徒不杀。为何这三等人不杀呢?和尚道士平常生活就清苦,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杀了太亏了。那些歌妓舞姬都是些苦命人,平常要陪多少小心才赚一点钱,杀了他们有损自己的名声。而乱世之中,罪犯流徒间多有一些好汉在里面,当然不能杀。尤其是张青说起自己曾经救过鲁智深,却不曾救得另外一位头陀,张青“心中常常忆念他”。当然作者如此写,一方面是为了后文武松假扮头陀,要借用这位头陀的人顶骨做的念珠,和雪花镔铁打造的戒刀,但也告诉武松,告诉我们,张青是杀人如吃饭一样平常的水浒世界少有的良善之人。 武松听到张青的“三不杀”,对张青肃然起敬。在水浒世界,那个讲究拳头就是王道的世界,还能够心存善念的人,实在不多。后来,张青带着武松去人肉作坊,看到两位押解的公认都已经麻翻在剥人凳上。张青建议武松就在这里把两个押送的公人做翻,在十字坡躲几天。如果武松愿意落草的话,张青愿意亲自送武松上二龙山入伙。武松一听很感动,武松说:“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张青武松本是萍水之交,和武松嘻嘻哈哈吃顿酒,消减一下武松和孙二娘之间的矛盾也就罢了,两人自然可以客客气气,从此之后井水不犯河水。但张青却说,与其在牢城营中受苦,不如落草为寇。这些话,完全是站在武松的立场上,为武松考虑,武松自然明白。 从此时,武松心中对张青就多了几分亲近。之后吃饭。关于座位有段奇妙文字。武松让两位公人做了上位,张青、武松做了下位,孙二娘打横,几个人吃吃喝喝。而在前文,讲到武松初遇武大的时候,是潘金莲做了上位,武松做下位,武大打横相陪。武松让公人做上位,当然是表示自己的心意,绝对不会杀这两个人。孙二娘打横相陪,可见这个女人确实强势,张青竟然做下位陪着武松,谦恭有礼。而前面那顿饭,潘金莲做上位,张扬恣意,武大相陪,正见其懦弱无能。此时距离武松杀嫂,只有几月时间,而且是武松吃的最正式的一顿饭了,想必在席间,武松难免会想起当初的那些事情。吃饭后,张青取出那两把戒刀,并且聊聊江湖间那些杀人放火的事情,把一边听的公人都吓呆了。武松自然更是感激念张青的善良。 揭秘:水浒传中潘金莲挑逗武松为何没有成功? 金莲把酒抿了一口,看他没有动,把杯子朝下一放,把他望望:有趣!这个人真老实得好玩呢!你不开口就让你不开口了吗?我非要来同你谈谈,挑逗挑逗你。 武二爷才坐下来,金莲也进来了。金莲就朝对过靠房门口这张椅子上一坐。武二爷见嫂子坐下来,心里不安。为什么呢?你叫我到房里来,这是我的房间,你就应该上楼到你房间里去,要各避嫌疑,这怎么讲啊?照这一说,就应叫嫂子出去。想想,也不能。在我认为,年轻叔嫂应避避嫌疑,我家这个嫂子年纪轻,她还有点小孩子脾气,在她是不避嫌疑;再则,听见我要出远门,也许有什么家常话,特为要同我谈淡。我如叫她走,未免叫嫂子心里不乐。武二爷只得把头一低,坐在那里不开口。 金莲把他望望,心里也好笑,这个人真老实。老实人我也见过的,没有见过他这样老实的,坐在这里大眼望小眼。哎!要防他坐不住,他一个坐不住,站起来走掉了怎么办?嗯,有个章程了,他喜爱喝酒,最好不过拿壶酒给他稍微消遣消遣。“二叔叔!”“嫂嫂。”“一人静坐无聊,愚嫂拿壶酒给二叔小饮,候大郎回来,再为畅饮。”“好,多谢嫂嫂!”这一点武二爷心里很中意,最喜爱的就是酒,坐在这里等也难过,不如弄壶酒打打岔吧!金莲起身出了房,酒燉在锅里,锅盖一掀就拿到了。她面对灶神,恭恭敬敬,端端四拜,暗暗祷告。祷告的话语很低,等于在她肚里,这叫心到神知。这刻我不能以心相照,喉音当然要高一点:“灶神菩萨:女弟子潘氏金莲,想与二叔结个鱼水之欢,望神圣庇佑,早点成功,大香大烛,拜谢菩萨!”她家菩萨可在家?怕是不在家,早已吓得溜掉了。什么道理呢?嘿,灶神乃一家之主,灶神管你家周正事,不能管这些没魂的事,还不吓溜了吗? 金莲祷告之后,锅盖一掀,拿了一壶酒和两碟菜,锅盖朝起一盖;还有一壶酒两碟菜,等丈夫回来再吃。拿了两双杯筷,进了房,就朝桌上一放。里口座位上摆了一双杯筷,金莲自己这边座位上摆了一双杯筷。“二叔请上坐!”“是。”叫武松坐在里口一张椅子上。武二爷想想,先坐下来再说,等哥哥来了,首座座位再让给哥哥。武二爷提着衣服,跨过火盆,绕过桌角,到里口座位上坐了。他以为坐下来嫂子就可以走了。嘿,金莲不仅没有走,在对过把酒壶一把抓:“二叔请用酒!”“啊唷!得罪嫂嫂!”武二爷心里不安,你把酒拿来就让我自己吃呗,怎么好要嫂嫂斟酒呢?已经倒下来了,金莲把她面前的酒杯也斟满了。武二爷望望,以为代哥哥虚设的。哪知金莲把酒壶放下,又朝椅子上一坐。武二爷诧异:啊!你怎么又坐下来呢?金莲手一抬,把酒杯一端,面带笑容,两眼关顾着武松:“二叔请!”啊,奇怪了,哪晓得嫂子特为坐下来陪我吃酒。年轻的叔嫂岂能同席,何况又没有旁人,这太不雅观了。武二爷倒也好,头一低,没有理她,把金莲惶下来了。 金莲把酒抿了一口,看他没有动,把杯子朝下一放,把他望望:有趣!这个人真老实得好玩呢!你不开口就让你不开口了吗?我非要来同你谈谈,挑逗挑逗你。“二叔叔!”“嫂嫂。”“愚嫂听伙计言道你要出差,不知上哪里去?”“进京解费。”“多晚动身?”“就是今天。”“几时回来?”“要到明年春末夏初方可回来。”“要这许多日期?”“路程怪远。”就谈到这里为止。金莲住了口,武二爷又把头低下来不开口了。 金莲好笑:笑话!我说一句,他答一句;我不开口,他就不说话了,再来找两句话挑逗挑逗:“二叔,你此次奔东京,家中有个人儿,你怎样放心得下?”“这个,啊,莫非是咱的大哥吧?不妨,有嫂嫂照应。”金莲才听到大老爹,双手齐摇:“不是大郎。”“啊?”武二爷诧异:奇怪了!我只有把我哥哥放在心里,试问,除掉了哥哥还有哪个?没有了。我对你这个嫂子并没有放在心上哎,这不是诧异吗。“不是大哥是谁?”“你休要蒙混愚嫂,愚嫂早已知道了。”“知道什么?”“愚嫂坐在楼上,听见街坊人传说,说二叔在东街上娶了一房婶婶了。你此次奔东京,婶婶何人照应?”“嘿嘿!”武二爷望着她冷笑。这话怎讲?她直接讲武松东街上有个相好的了。武松可有这件事呢?他有这件事我能赌咒。既没有,金莲因何又说呢?金莲晓得他没有这回事,有意拿这句话来挑逗他。 武二爷并不生气,反而好笑:“嫂嫂,你老未曾同小弟多处,不知道小弟的个性,等大哥回来,你老就明白了。”心里话:我也不至于同你辩白了,你同我家哥哥谈谈,我是哥哥手里领大了的,看看我是什么人?我从来就怕同妇女们说话,今日同你嫂子坐下来谈个三言五句,真算难得的,我哪里来这些事呢?你不相信,你问我家哥哥就晓得了。武二爷把头又低下来,不开口了。金莲望着他,坏了,这个人真正老实,我同他远转山摇,直接没用,不能耽误时间,丑鬼丈夫要回来了,同他开门见山地谈吧! 金莲站起身,走到火盆前,就把炭篓里一双火筷子拿了,拣了两块生炭,把火盆里的炭堆了堆,手拈住一只火筷子,底下就挂搭着一只,两眼望着英雄,两摇两晃:“二叔叔,你看这火筷子天天成对,日日成双。”“这个……”武二爷诧异,不解其意。火筷子在一起么,因当中有个小铁链连着,你如果把小铁链摘断了,也就东一只,西一只了。这话不懂,既不懂就不敢乱答话了。武二爷又把头朝下一低。金莲把他望望,直接是对牛弹琴,一窍不通。哎,不能再耽搁了。金莲急了,就把火筷子朝炭篓里一插,手一抬,就把自己面前这一杯酒朝起一端,跨步准备绕过炭火盆。绕炭火盆怎么样?她就想到武松旁边,直接朝他大腿上一坐,不容他分说,右手就把他一搂,左手就把这杯酒朝他嘴里倒。嘴里还有话:“二叔,你休要装假,你早巳就有愚嫂在心了,你把这杯酒吃了吧!”说着,就要跨炭火盆了。 武二爷坐在座位上,见她这种形容,如同一只妖狐向他扑来,不由怒火上升,随即右手一抬,两个指头指着金莲,眉头一竖,目光炯炯,一声大喝:“呔!嫂嫂住手,不要动!”就这一声喊,金莲吓得魂飞魄散,“啊呀!”倒退几步。金莲吓得战战兢兢,得得得得一阵子抖,抖到自己座位面前,一屁股坐下来。怎么又退回头了?武二爷是一股纯正之气,金莲是一颗邪淫之心,邪不压正,正能克邪。这一股正气,把她这股邪气顶回头了。金莲再朝酒杯里望望,好!一杯酒泼得干干净净。这杯酒还经得起这一阵子抖吗?当然泼掉了。 金莲也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酒杯一放,心里是大不如适,悔之不及。原来以为这件事是手到擒拿,早晓得不成功,也不该现这个痕迹啊。手肘就朝椅背高头一挂,手托香腮,面带怒色,低头不语。她坐在那里不开口,武二爷才稍微放心了。“嫂嫂,你把小弟当作什么人?小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何能干出这等披毛带角禽兽之事?你叫我太下不去!”教训下来了。这一教训,金莲实在下不去,不得不同他抢白几句:“二叔叔,你此话怎讲?想愚嫂不戴网巾也是个男子汉,我也是清清白白的好妇人。”“好!这才是咱的嫂子!讲话口要应心,心要应口,心猿紧系,意马牢拴,篱牢犬不入,你可知道吗?”武二爷直接痛训她了。妇女面前有三尺禁地,你不惹人,没有哪个敢来惹你;你门户关得紧,外人不能进门;篱笆扎牢,狗都拱不进来。 武二爷这些话语是很重的。金莲也不是土牛木马之人,她懂得这个意思,觉得自己更下不去了。下不去怎么办呢?自己就应下台了:“啊!二叔此话怎讲?什么叫‘心猿紧系’?什么叫‘意马牢拴’?我也不同你讲,等那矮鬼回来,再同你论理!”矮鬼是哪一个?她就是骂的武大郎。可是这一骂,武二爷忍不住了。你推板武松本人不要紧,你就骂武松两句,武松可以忍耐;你伤毒他的哥哥,武二爷可是不行。“什么?嫂嫂你嘴中骂谁?你敢伤毒我的大哥,那是不行!打定了你了!”说着站起来,右拳朝起这一举。“啊呀!”金莲这一吓,起身就走。武二爷望望,你朝哪里走?就来追赶金莲了。哪晓得有个炭火盆挡在走路口,武二爷分了下子神,忘记跨炭火盆,腿就在炭火盆上一跨一绊,火盆连架子朝地下倒了。“啊唷!”武松赶快把腿停住,双手把火盆架子扶住了。就这样,已经掉了两块炭在地下。武二爷把地下两块火炭捡到火盆里去。为什么呢?火烛要紧,回头不要烧起来。就这一辗转,武松提着衣服、跨过炭火盆,出了厨房,再想来追金莲,追不上了。金莲已经上楼了。 《水浒传》中三山聚义打青州武松为何没有出战 武松上二龙山落草,坐上了第三把交椅,第一、第二把交椅分别是鲁智深和杨志。二龙山上还有四个后来也是梁山好汉的头领,分别是施恩、曹正和张青、孙二娘夫妇。二龙山地处青州,附近还有两座山,分别是桃花山和白虎山。当然了,由于鲁智深、杨志和武松都属于武艺高强之人,这二龙山也是三山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山头。呼延灼攻打梁山泊,被破了连环马失败,“折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就打算到青州慕容知府处,想通过慕容皇妃的关系打通关节,那时再“引军来报仇”。慕容知府也想着扫平境内的盗贼,所以就给了呼延灼“马步军二千”,让他扫平三座山头。 呼延灼有一匹“踢雪乌骓马”,是皇帝御赐的宝马,在投奔青州府的途中,却不想被桃花山的李忠与周通偷了去,因此,呼延灼打三山,首先攻打的是桃花山。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武艺实在平常,根本就不是呼延灼的对手,所以,两人商量着请二龙山相救。二龙山和桃花山“各守山寨,保护山头”,这种闲事二龙山是可以不管的。不过,杨志觉得,若置之不理,“一者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因此上决定出兵相救。就这样,在梁山泊之外,又演了一处好汉们对敌官军的大戏——三山聚义打青州。但是,作为二龙山大殿上的大头领(区别于山门下的小头领),最终在梁山上排名比杨志高的武松却没有出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一种原因是武松杀人,而且是杀了两名朝廷命官,所以他是个特别重罪的人。不管作者怎样写,世上会有多少好汉赞赏,但当时人的观念,他就是个罪犯强盗。世人大多的人是这样认为,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认为。就像宋江在梁山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样,假如他打出了反皇帝的旗号,马上就会像方腊一样,引来征剿大军。而这样的征剿,真正是“师出有名”。梁山好汉有些人脸上有金印,宋江也有,后来让安道全给抹去了。为什么一定要抹去?那就是带着这个金印,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罪犯。武松杀了人,宋江要带他去清风寨花荣那儿,武松自己说,“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难道呼延灼不会拿这个来说事吗?这时候让武松出战,很容易给人落下口实,让呼延灼用来鼓舞士气。人的认识不能超出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让青州兵认为武松是个英雄并不现实,就像梁山好汉可以跺脚骂高俅,可是见了高俅马上要跪倒在地,尽管他已经成为了俘虏。 鲁智深、杨志也是朝廷的通缉犯,但他们的“罪”和武松不同。鲁智深杀的是屠夫郑屠,杨志是因为丢失了生辰纲,他们虽然也被通缉令追捕,但一般人不会仇视这样的“罪犯”,这种案子说过了,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心。 呼延灼后来在梁山上的职务是马军五虎将第四,祖上是大宋朝开国将领,马上功夫肯定是十分了得。这个人一出场就与马有联系,皇上御赐宝马,攻打梁山用的是连环马,先攻打桃花山也是因为要追回踢雪乌骓马。武松是打虎英雄,功夫了得,这个毫无疑义。但是,武松的功夫在于拳脚,即便是打老虎,作者也让他打断了哨棒,最终用拳头解决问题。后来在梁山上的职务是步军头领。这是两种不同的兵种,其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仅仅以刀枪论,步兵在马军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因此,步兵对付马军一是利用地形,二是利用武器装备,像铁蒺藜、绊马索、弓箭等,就是让马军失去优势。据说,《水浒传》的作者有过亲身打仗的经历,他应该懂得这是一种不对等的较量,如果让马上的呼延灼和地上的武松交手,再来个“不分胜负”,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武松的功夫在于拳脚,落草前干的是都头,就是维持治安,没有正规军队的经历,也不能让他骑在马上,这也是作者避免描写矛盾的原因。 呼延灼和四个人对阵,都是马上对马上。首先是小霸王周通,当呼延灼来到桃花山前的时候,“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来战”。那个周通,也是“跃马来迎”。呼延灼和李忠也交过战,李忠是骑在马上还是步战对敌?书中没有写明。不过,李忠此前有过马上经历,这次被打败后逃走,呼延灼“纵马赶上山来”,却并没有赶上他,也可以认为是骑着马和他交战。鲁智深和呼延灼是在马上,“鲁智深轮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歇息了一会儿,两边再战,这次是杨志战呼延灼。“当下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人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负。 撇开李忠、周通这两个“本事低微”的人不说,呼延灼和鲁智深、杨志交锋不能取胜,回去后反复强调的是,这两个人“不是绿林中手段!”回过头来再看武松,他虽然武艺高强,却没有打大仗的经历,所以,还不能让他一上来就和呼延灼这样一等一的高手较量。杨志曾经是殿帅府的制使官,还是在大名府梁中书手下的时候就展示过马上功夫,自不必说。鲁智深曾经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军官”,所以,这种经历足以让呼延灼知道,他们的武艺不是绿林中的手段。鲁智深不是梁山上的步军头领吗?这没有错。马军虽然战斗力强,但组建和养活一支马军队伍费用也是相当的高。因此上,无论是朝廷还是梁山泊,步兵在数量上仍然会处于多数。既然是一个兵种,且人员数量不在少数,这就需要一个有本事的人来统领这支部队,鲁智深从资历、能力都足以胜任。也正因为如此,武松是这支部队的副统领。 《水浒传》前七十回,虽然也写了一些战争场面,但总体上是以写人物为主。三山聚义打青州,主要是描写呼延灼。呼延灼这个人是朝廷征剿梁山泊主将(非主帅)当中唯一受到皇帝接见的人,他代表了朝廷军队的能力,也代表了朝廷将领的水平。要印证呼延灼的武艺,有鲁智深、杨志等人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让武松来一场不对等的较量。因为呼延灼不是老虎,也不是蒋门神,他后来是要上梁山坐一把交椅的!不让武松和呼延灼交战,为的是两个人的形象。 景区建武松杀嫂祭兄雕塑 潘金莲胸部竟全裸 小说《水浒传》里人物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风流故事家喻户晓,然而一处风景游览区把小说人物造型雕塑得活灵活现,武松怒杀兄嫂雕塑的有点过火了吧,潘金莲裸露上身供游客们展示,来往的游客有老年人和儿童,难免看到有些尴尬吧。 武二郎杀嫂祭兄 武松杀嫂的故事在民间十分流行,小时就听人讲过这个故事,大意是潘金莲用砒霜把丈夫武大郎毒死,武松为报兄仇把嫂嫂潘金莲给杀了。武大郎貌丑身低,以卖烧饼为生。潘金莲不守妇道,红杏出墙,与西门庆交好,又谋杀亲夫,整个一坏女人,被武松杀掉似乎活该。这个故事虽然有暴力色彩,但大体仍然是个劝世文,叫人行善积德,主题不出忠、孝、节、义。但是从武松杀嫂裸露胸部图片反映的主题来看,却不是忠、孝、节、义的概念。 景区官方微博曾发布组图 据网友爆料,该雕塑位于山东台儿庄古城内的贾三近故居。台儿庄古城官方微博今年1月也曾发布过这组图片。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2008年4月8日,即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枣庄市正式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打造一座二战纪念城、运河文化城、东方古水城”。 夸小脚西门怀娇秀 西门庆帘下勾情 武二郎杀嫂祭兄 献殷勤李桂姐唱曲 吴神仙贵贱相人 金瓶梅品茗闲话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真实身份一直存疑,有说法是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贾三近。贾三近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的旧居据说至少存在了300年。 2009年山东省阳谷县和临清市以及安徽省黄山市西溪南村曾争相推出过“金瓶梅”主题景区,在当时曾经引起过不少非议。如今又冒出一个剑走偏锋的《金瓶梅》作者故居,相信又会掀起一番争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