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
唐代名将郭子仪历经三朝不倒秘诀是什么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李享取了一个饼,慢慢把手上的油擦下来。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李享太浪费了。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罢,非常高兴。夸奖李享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
李享当上皇帝,多亏了节俭的品格。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伪装人格”。李享当政的几年,历经“安史之乱”、宫廷政斗,他内忧外患,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在他当政期间,还出了郭子仪这样的名将,非常“巧合”的是,郭子仪比起李享更为节俭。
郭子仪经常让人把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日积月累地攒着;至于公文什么的,看完了也都收起来,装订好,“每至岁终,则散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让他们翻过来继续使用。有一天,裁纸的小刀折了,“不余寸许”,裁纸的小吏不是丢掉了事,而是削了两小块木板,“加于折刃之上,使才露锋”,继续用来裁纸。郭子仪高兴地说:“你真是我郭子仪的部下啊。”
郭子仪功劳很大,唐肃宗曾感叹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这样的大功,其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著名的戏剧《打金枝》讲的就是关于郭子仪家里的一个故事,因为郭子仪功劳大,升平公主下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认为不能向郭子仪行礼,为了这事,升平公主常跟驸马争吵不休。一次家宴后,回到房里的郭暧再次指责升平公主,酒后的郭暧终于发作了,抬手给了妻子一个耳光,他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公主跑到宫里告状去了,郭子仪吓得不轻。但皇帝最终没有加罪给郭暧。
郭子仪却历经三朝,逢凶化夷。郭子仪每次“逢凶化夷”,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据说郭子仪的府门向来是不关的,谁都可以进入。郭子仪这样做,既迎合皇帝倡导的节约之风,又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贪欲,也没有反心。郭子仪能保全自己,也多亏了节俭。
千古名将郭子仪 功高盖主却不受妒嫉大唐名将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形势急转直下的大唐得以继续颤颤巍巍的曲折前行。这位青史留英名的不凡人物犹如夜空中一轮皎皎明月,照亮了因遭“安史之乱”浩劫而变得日益衰朽的大唐颓局中晦暗不明的夜空。 这位谦谦君子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超拔流俗,激浊扬清,过滤沉淀着集聚日久诸多的浑浊与污秽。 史载此人寡言少语,却心细如发,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扭转乾坤。此人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千古名将————郭子仪。
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曾富甲宇内、威震四方的唐王朝也逃脱不了这一无情历史规律。因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权柄,祸乱朝政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胡将安禄山、史思明在其辖地涿州范阳起兵反唐,给唐朝造成很大打击的“安史之乱”正式爆发。唐玄宗任命骁将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兵马东击安史叛军。郭军很快收复被叛军占据的云中、东陉等十余州郡,临危受命的郭子仪初战告捷,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李光弼也是当时一位成名已久的虎将,其人勇冠三军,名闻天下,但他与郭子仪一向不和,于是军中渐有二虎相争不能并立的传闻。天宝十五年叛军攻城拔寨、屡屡得手,气焰变得十分猖獗,一时间天下扰动,局势纷乱不安。 值此用人之际,玄宗遍求良将,寻访赴河东、河北驻防御敌的最佳统帅人选。玄宗问计于郭子仪,郭子仪大局为重、襟怀坦荡、毫不迟疑的推荐与他一向有隙的良将李光弼。 危难之时,郭子仪不计前嫌,兼公泯私,举荐英才,说明此人心胸宏阔,人格高洁,朝野之人皆赞之有高义,他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
天宝十五年六月,名将哥舒翰为叛军攻败,素有长安门户之称的潼关失守,京城告急,人心震动,玄宗逃往四川,是为“明皇幸蜀”之由来。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名为新君,手下却无可用之兵,身边都是一群四处搜罗来的劣将溃兵。 这些人军容不整、缺衣乏食、草木皆兵、士气低落,乃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而占领了长安、洛阳的安史叛军,声势愈发浩大,气焰更加嚣张。有道是“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又是郭子仪、李光弼挺身而出,屹立潮头,振臂一呼,众望所归,随即率师勤王。大军来到灵武,早已人心惶惶的唐帝国临时首都萎靡之气为之一振,郭子仪麾下的朔方军成为众人眼里恢复两京的中流砥柱。为褒奖郭李二帅忠义之心,肃宗诏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亦有封赏。
随后,郭子仪率朔方军主动出击,连战连捷,克复潼关要津, 接着光复蒲州、永丰、咸阳等失地,随后将叛军赶出长安 。安史叛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望风披靡,狼奔豕突,抱头鼠窜 。自此以后,陕西境内再无安史叛军一兵一卒。十月,朔方军乘胜追击,在今天的河南陕县一带大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部,迫使安庆绪率残部渡黄河逃回安阳;郭子仪率部雄赳赳、气昂昂的列队进入洛阳,洛阳居民箪食壶浆夹道欢迎王师,郭军接连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啻于给失望沮丧已久的大唐军民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极大的鼓舞了军心士气,意义重大。郭子仪居功至伟,被封司徒、代国公、食邑千户。
收复两京后, 郭子仪入朝谢恩,肃宗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他,并缓缓抚着郭子仪的背部感叹地说道:“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这话虽有嘉勉鼓励之意,但也确实发乎内心,更道出了实情。然而,几乎就在此时, 李光弼部却惨败于邙山,鱼朝恩督帅之军被叛军击溃于陕州,本已大好的形势顿时逆转。 凶信接踵而来,河中军哗变,变兵杀死主帅李国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原军亦闹饷哗变,乱军杀死太原节度使后溃散逃亡,一部分亡命据险自守,以抗官军。肃宗很担心哗变军队与安史叛军合流,后果不堪设想,派谁去安抚弹压呢?一般的将领没有威望,不能服众,只有老将郭子仪深孚众望,深得军心,是“ 招降纳叛” 的不二人选。是年三月,郭子仪来到绛州任所,他以雷霆之势果断地擒拿杀害河中军主帅李国贞的主谋王元振等十几人,一边宣布只杀兵变主脑,与其他人无涉,一边迅疾将王元振等人当众正法,以示惩戒。太原主将章云京闻讯,亦效法郭子仪诛杀叛兵魁首,余人不问 ,迅速稳定军中秩序。从此以后,诸镇官兵令行禁止、军纪肃然,兵威复振。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尝尽颠沛流离苦楚、饱经忧患的唐肃宗死于中风之疾,代宗即位。 宦官程元振拥立有功,备受代宗宠信,他把持朝政,猜忌排斥元老重臣,对立有大功的老将郭子仪尤其防范,奏请代宗削夺郭令公兵权,召回长安, 命他专管肃宗陵寝事务。那掌有兵权的郭子仪倒是不恼不怒,闻诏即回,将管理陵墓的事务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得便时,他又将肃宗写给他的20卷密诏呈给代宗,使其洞察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和耿介无私之意,代宗阅后大感羞愧。他对郭子仪说:“朕不德不明,使大臣产生犹疑之虑,深以为愧,望勿以为怀。”彼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庆绪杀死,不久安庆绪又为史思明所杀。后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杀父篡位,盘踞洛阳,苟延残喘。朝廷派雍王李适为帅前往征讨,代宗准备重新启用郭子仪,拟以作战经验丰富的郭子仪为副帅辅佐李适。 此时宦官鱼朝恩、程元振权势熏天,扰乱朝政,故意阻挠,此事被搁置起来,没了下文。宝应二年,朝廷借回纥兵平叛,史朝义兵败自缢身亡, 历时七年零二个月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
四朝元老大唐名臣郭子仪贪腐为何能进入凌烟阁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后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公元780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次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唐朝大臣郭子仪,是一个对李唐王朝有大功的人,也是一个穷奢极欲的人。郭子仪每年所得的俸禄有二十四万贯之多,在中国历史上,像郭子仪这样穷奢极欲的大臣其实并不鲜见,但他们大都往往为人所不齿,而如此穷奢极欲的郭子仪,却非但没有遭到人们的非议,反倒赢得生前身后名:生前,唐代宗曾下令在凌烟阁为郭子仪画像,以示尊崇;死后,唐德宗特下诏将他的坟增高十尺,宋、明、清历朝政府都曾把他和周公旦、诸葛亮等历史名臣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加以褒扬;一些文人墨客还把他作为自己追求人生价值的偶像,顶礼膜拜,比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这样吟咏道:“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
这看起来,多少显得有点儿怪。然而,说怪也不怪。
郭子仪一生辅佐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在这“四朝静乱”的多事之秋,郭子仪以他非凡的军事天才为唐帝国的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从玄宗到德宗,四朝天子之所以都对郭子仪另眼相看,把他抬到那么高的位置,直至在中书令的那把椅子上统领百官二十四年,郭子仪的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砝码。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唐肃宗对郭子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唐虽是我的家国,实是由卿所重建!”说的应该是他的心里话,也是大实话。史家评价郭子仪,说他的功“自秦汉以来,功劳之大,无与伦比”虽然说的有点过,却也接近于事实。的确,没有郭子仪,安史之乱(包括外族的侵扰)带给人民的苦难——这一点,杜甫的诗有过真切而形象的描述,真不知道要延续到何时,仅此一点,尽管郭子仪是一个穷奢极欲的人,但依然受到人们——包括上至尊贵的天子、下至普通的寒儒那么样的尊崇,也就不难理解了。从感情上说,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四舍五入算大帐吧?
但问题不仅仅如此,纵观中国的封建王朝,很多大臣特别是手握兵权的重臣,虽然有功于社稷,却往往功高震主,郭子仪也曾受到过当朝者的猜忌,大历二年十二月,鱼朝恩暗地里派人盗发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其目的无非是害怕威权日盛的郭子仪篡权当皇帝,从而捣坏“风水根基”断绝郭氏家族的“龙脉”,这显然是当朝者猜疑心理做的怪。郭子仪心明镜似的:没有皇帝的默许,鱼朝恩想那么干,也没那个胆儿。对代宗这样说道:“臣长期掌兵,不能制止残暴,士兵毁坏他人的坟墓,本来就够多的了,这是臣不忠不孝获得的上天的惩罚,不是人为的祸患啊。”一句自责的话,打消了皇帝的猜疑,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稳定。什么叫忠心?宁可委屈自己,也要顾全大局,这就是忠心。
郭子仪尽管穷奢极欲,但他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的善始善终,非常到位,做的远比岳飞要充满智慧。在郭子仪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忠君思想和处世原则,是他诚实为官和诚信做人的潜移默化的原动力,可以说达到了那个时代伦理道德的最完美的要求,这似乎也是他受人尊崇的又一个原因所在吧?
元朝不为人知汉族名将史天泽 忽必烈的郭子仪
蒙古军队能够横扫亚欧大陆,除了有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骑兵部队外,还有一大批猛将,如投降汉将就有张柔、张弘范、张珪相等。其中史天泽更是排在他们之上。
史家籍贯为永清,史天泽的曾祖史祖伦是个盗墓贼。他的父亲史秉直听闻蒙古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统兵南伐,于是招集族人,裹胁当地数千居民,径自到涿州向蒙军投降。木华黎看见有人投降,非常高兴,立即让史秉直在霸州管理附降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的家属,为蒙军做“后勤”工作,还提拔他的大儿子史天倪为“万户”。
史天泽,字润甫,是史秉直第三子。此人“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是块冲杀的天生料子。其兄史天倪被武仙诱杀后,史家部曲多亡散。史天泽报仇心切,搜罗大笔金银驮于马上,招兵买马,又得三千蒙古援军,击败武仙手下有名的骁勇之将葛铁枪,乘势破中山,略无极,拔赵州,与二哥史天安会兵一处,并力赶跑了武仙,攻克真定城。
之后,史天泽在蒙古灭金的战斗中捷报频传,打得金哀宗弃汴京逃跑。史天泽一路率军紧追,并在蒲城歼灭了金国宰相完颜白撒手下的八万兵,金王朝算是彻底了完了。蔡州之战,史天泽连日血战,最终逼得金哀宗在幽兰轩上吊自杀。
灭金后,史天泽又与蒙军杀向南宋。峭石滩一战,杀溺宋兵数万;寿春之战,他又率蒙古把数万宋军驱入淮水中淹死。
蒙哥汗出兵蜀地,史天泽亲统水军,在嘉陵江三败南宋援蜀的大将吕文德,顺流纵击,夺得战舰数百艘。
忽必烈继位后,史天泽扈从北进,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确立。随后从征阿里不哥,立功甚多。
中统二年夏,史天泽拜中书右丞相后,立即实行他的治国方略。并定省规十条,以保证政务畅通。史天泽知无不为,言必考虑其结果,不强行不能行之事。不禁民所必犯,顺应时势,通变制宜。又协调国相德臣之间的关系,使事集功成,泽被百姓。史天泽在任期间,还罢去了一些诸色差役,统一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李璮据山东叛,史天泽亲受忽必烈诏旨,率军讨伐,最终攻克济南,活捉李璮。因怕李璮被押送大都后胡乱牵扯自己及河北的汉将,史天泽越权就地处决。
回大都后,一些儒臣上书,说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重。史天泽怕忽必烈猜忌汉人,遂上奏:‘兵民之机,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史天泽主动要求解除兵权,“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看到此举,忽必烈心中暗喜,也为史家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至元元年,元朝加其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至元三年,史天泽任枢密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常务副部长)。至元四年,改授中书左丞相。
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下诏派史天泽与丞相伯颜一起统领大军,发起对南宋的最后一击。当大军来到郢州,史天泽患病,返至襄阳休养。忽必烈闻讯,立刻派近侍携葡萄酒相赐,并慰勉说:“卿自朕祖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宋朝),异日功成,皆卿力也。勿以小疾阻行为忧。”
于是,忽必烈派人护送史天泽回真定养病,派去数批御医为其治病。
史天泽回真定后不久就病死,年七十四岁,“讣闻,帝震悼,遣近臣赙以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
据传,史天泽四十岁开始读书,尤爱读《资治通鉴》,对书中义理理解透彻,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读书明史,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其)比于郭子仪、曹彬。”
这位元朝的“郭子仪”, 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为蒙古军队在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 千古名将郭子仪
科举制选状元肇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科举制度初期仅考文章经术,考武艺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
作为封建时代青年学子之“金字塔尖”的状元中,有不少文状元名垂青史,妇孺皆知。如诗、画成就甚高的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书法艺术炉火纯青自成一家的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对晚清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有“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之誉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等。
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则甚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浑浊和污秽。他以绝世才华、满腹韬略扭转乾坤。他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郭子仪。
郭子仪,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他智勇双全,文韬武略,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20余年,对巩固唐王朝居功至伟。
郭子仪出身名门,其父郭敬之官至刺吏。少年时代的郭子仪,体高貌秀,聪明好学。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喜欢研读兵书,注重习练各种武术。开元年间郭子仪以武举登第。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任天德军(今属内蒙)使,兼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太守、朔方(今陕西北部)节度兵马使。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涿县)起兵叛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惊慌失措的唐玄宗以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军(今宁夏灵武南)太守,充朔方节度使,诏命率本部军马东讨安史叛军,很快收复云中马邑(今山西朔县)、东陉(今河北属地)等十余郡,郭子仪也以功加封御史大夫。
平叛安史之乱的另一功臣李光弼也以骁勇善战闻于军旅,郭子仪和他向有嫌隙,在世人心目中有两虎不能并存之势。当天宝十五年叛军猖獗,中原扰乱,玄宗遍求良将,并以河北(今河北地区)、河东(今山西地区)防务人选征询郭子仪的时候,郭子仪立即推荐李光弼堪当此任。在国难当头之际,郭子仪能秉公心、泯私怨,说明他具有高尚的人格,时人许之以高义,得到社会的普遍赞扬。
这时,哥舒翰为叛军所败,潼关失守,京城震动,唐玄宗逃往四川,仓皇失措如丧家之犬。
乱世之中,唐肃宗即位于灵武,身边只有临时凑聚的乌合之众,军容不整,士气低落,而盘踞两京(长安、洛阳)的贼军,声势浩大,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唐肃宗急诏郭子仪、李光弼率兵勤王,大军西进灵武,大唐朝野为之一振,从此郭子仪的朔方军成为唐朝恢复两京的中坚力量。肃宗即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郭子仪大胜于潼关之后军威大振,攻克蒲州,收复永丰,自此以后,潼关陕西境内再无安史叛军的据点。十月,郭子仪又大败安庆绪之军于陕州(今河南陕县)之西,安庆绪渡河逃至相州(今河南安阳),郭子仪护卫广平郡王李豫(后为代宗皇帝)入洛阳,东都人民夹道欢呼王师归来,极大地振奋了当时的民心士气。
由于屡建功勋,郭子仪被唐肃宗加封为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不久郭子仪入朝谢恩,肃宗派御林军仪仗队迎于灞桥(今陕西西安市东)之上,唐肃宗慰抚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上元二年二月,李光弼大败于邙山,鱼朝恩败退于陕州;河中军哗变,杀死主帅李国贞;太原军哗变,杀死节度使。朝廷担心哗变士兵与叛军合流,局面无法收拾,若派年轻将领前去弹压,不孚众望,没有权威。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再度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军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今山西新绛)。
这一年3月,郭子仪临危受命,上任前辞别肃宗。此时唐肃宗已卧病不起,无法接见。郭子仪奏请说:“老臣奉命,将战死于外,不见陛下,死不能瞑目啊!”唐肃宗甚为感动,召他至病榻之前,泣谓郭子仪说:“河东之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郭子仪洒泪而别,君臣均很神伤。
郭子仪到达绛州住所,以雷霆霹雳手段,首先擒拿杀害主帅李国贞的贼首王元振等数十人,当众正法。太原将领章云京亦效法郭子仪,擒诛贼首。从此以后,诸镇官兵军纪肃然,军威复振,无人再敢叛乱。
唐肃宗之后,又立新君。上元二年四月,唐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自矜拥唐代宗即位有功,把持朝政,猜忌元老重臣,对位高权重的郭子仪更加防范,奏请代宗罢郭子仪兵权,召回长安管理肃宗陵墓事务。郭子仪回京后,将肃宗写给他诏敕20卷,献给代宗,使其洞察自己报国忠心,以释猜忌。代宗阅后诏答说:“我不德不明,使大臣产生忧疑之虑,深以为愧,望勿以为怀。”
此时,叛军首领史朝义尚盘踞洛阳,朝廷派雍王李适为元帅率师征讨。唐代宗欲以郭子仪为副帅,恰值鱼朝恩、程元振杀大臣裴茂等人,扰乱朝政,关于郭子仪之任命也就悬之高阁了。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攻占了泾州,泾州刺史高晖被俘投敌,引贼深入京畿,劫掠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今陕西武功东),逼近京师。唐代宗无计可施,再次启用郭子仪,出镇咸阳。
上次郭子仪被罢职后,旧部散失殆尽,这次受命出征,只访求到旧部20人。没有战马,只得借用农民耕田牲畜以代。郭子仪赶赴咸阳之日,蕃军已渡渭水,代宗避难陕州(今河南陕县),蕃军进驻长安,扶持李承宏为儿皇帝。这次兵难爆发后,朝野上下都怪罪宦官程元振。程元振恐惧不已,不敢还京,挟天子迁都洛阳。郭子仪上表恳请还都,以安定天下。十一月代宗还京,赐郭子仪铁券以记功,并图形于凌烟阁以彰其忠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吐蕃之难刚被解决,叛将仆固怀恩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月又引吐蕃、回纥、党项联军数十万南下,郭子仪出镇奉天(陕西乾县),坚壁以待,敌军不战而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月,仆固怀恩又诱引叶蕃、回纥、党项、羌、浑等蕃兵及山贼30万贼兵南下,天子亲征,急召郭子仪屯兵泾阳,以1万人抗击30万之众,被敌军围困数重,情况万分危急。
郭子仪沉着应付,处变不惊,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气概。他命李国臣、高升二将拒其东,魏楚玉挡其南,陈回光挡其西,朱元琮挡其北,郭子仪本人率甲骑2000出没于前后左右,以为疑兵。胡人见而问唐军:“此是谁?”答称:“郭令公也。”回纥将惊道:“令公尚存?”回答说:“正率众将抗敌。”回纥道:“仆固怀恩妄称令公已亡。既健在,能见之否?”郭子仪脱去盔甲,布衣以出。回纥众将大惊,伏地请罪。郭子仪以酒相待约盟而散,终于化解了危机。
《太平广记》中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以下两则真实的小故事,可折射出郭子仪超人的官场智慧。
故事一: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中屡立奇功之后,却遭到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太监鱼朝恩的嫉恨。郭子仪率兵在外征战,鱼朝恩竟暗地里派人挖毁了郭子仪父亲的墓穴,抛骨扬灰。郭子仪领兵还朝,众人无不以为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不料当代宗皇帝忐忑不安地提及此事时,郭子仪伏地大哭,说:“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挖先臣之墓,这是天谴,不是人患。”家仇的烈焰竟被他宽容的泪水熄灭。
故事二:鱼朝恩担心早晚会被郭子仪收拾,便想来个先下手为强,在家中摆下“鸿门宴”,然后请郭子仪赴宴。鱼朝恩的险恶用心连郭子仪的下属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极力劝阻郭子仪不要去。郭子仪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只便装轻从,带上几个家僮从容赴宴。鱼朝恩见了惊讶不已,在得知实情后,阴毒无比的一代奸臣竟被感动得嚎啕大哭,从此以后再不以郭子仪为敌,反而处处维护他。
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位高权重的郭子仪竟能化解诸多官场危险而得以善终。唐代宗病死前,遗诏命郭子仪代理朝政并扶太子即位,郭子仪尊从圣命。唐德宗即位后,尊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两年之后病逝于任上,终年八十二岁。
中兴大唐之李光弼 建立的功勋并不比郭子仪小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祖上是契丹酋长。父亲李楷洛,开元初年任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军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果敢而著名。李光弼自幼重气节,有品行,善骑射,能读班固的《汉书》,年少从军,有大将军气度,被提拔为左卫郎。天宝初年,升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都虞侯、朔方军都虞侯。
天宝五载(746),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任命他为兵马使,兼赤水军使。王忠嗣器重李光弼,说:“李光弼将来一定能接替我的官职。”李光弼战功卓著,有“名将”之称。天宝八载(749),担任河西节度副使——边境大军区副司令员,封蓟郡公。天宝十一载(752),被朝廷任命为单于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天宝十三载(754),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奏朝廷,任命他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安思顺喜欢李光弼的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李光弼托病辞官。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听说这件事,上奏朝廷,李光弼被召回长安。
安禄山谋反,注意扶植个人势力。他手下高邈最有谋略,知道李光弼有将才,劝安禄山延请李光弼入幕,任命李光弼为左司马。安禄山没有采纳高邈的建议,但不久便后悔了,安禄山为失去李光弼感到忧虑,常常忧形于色。后来,时间久了,安禄山安慰自己,虽然没有得到李光弼,史思明也足以抵挡李光弼,心理上才找到一点儿平衡。在后来的战争中,李光弼与史思明的确“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各有长短,谋略相当。
一、东出井陉关,收复常山郡
安史之乱发生,封常清、高仙芝先后战败,被斩于潼关。朝廷又以哥舒翰统兵东征。不久朝廷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河东、河北方面迫切需要一名良将领兵,郭子仪向玄宗推荐了李光弼。天宝十五载(756)正月,朝廷任命李光弼为云中郡太守、河东节度副使。因为河东节度使乃亲王遥领,所以节度副使就是实际上的河东大军区实际长官。二月,转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率朔方军五千人与郭子仪会师,东出井陉关,收复军事要地常山郡,切断了占领洛阳的安禄山与范阳老巢的交通。安禄山急令史思明夺回常山。当史思明率数万兵马来救常山时,被李光弼击败,李光弼率军乘胜收复藁城等十多个县,南攻赵郡。朝廷任命李光弼为范阳长史,兼河北节度使。
三月八日,李光弼又率军攻克赵郡。从安禄山之乱发生,官军与叛军反复争夺常山郡,这一带不断成为激烈的战场,死人无数,遍布战死、饿死者的尸体。李光弼祭奠那些阵亡的将士和饿死的百姓,把被敌人关押的人放出去,发誓平息叛乱,实现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六月,又与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等人在常山郡嘉山大战,这些人都是安禄山手下的猛将,被李光弼打得大败,史思明露顶赤脚而逃。这一仗杀敌上万人,俘虏四千。河北十多个郡归顺朝廷。
二、太原保卫战显威名
李光弼本想进兵叛军的巢穴范阳,因潼关失守,朝廷召郭子仪、李光弼从河北撤出,赴肃宗行在凤翔。朝廷任命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此时河东兵力单薄,朝廷担心叛军进兵河东,命李光弼率兵增援太原。李光弼率景城、河间两郡的军队五千人赴太原。
起初,河东节度使王承业不作军事防御和进攻的准备,政事也出现不少纰漏。朝廷派侍御史崔众到太原,收回王承业的兵权,不久又派中使至太原,把王承业处死。崔众看不起王承业,并侮辱其人格,李光弼一向看不惯,为王承业抱不平。现在,朝廷下敕崔众,请他把兵权交李光弼,崔众见到李光弼,礼数不周,又没有按时交出兵权,李光弼大怒,收擒崔众,要处死他。朝廷派来的中使赶到,要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中使怀揣着朝廷的敕书,问崔众在哪,李光弼回答说:“崔众有罪,已经抓起来了!”中使把朝廷敕令拿给李光弼看,李光弼说:“现在只是杀一个侍御史;你如果宣布朝廷的任命,那我就杀御史中丞;朝廷如果任命崔众为宰相,那我今天就杀宰相。”中使害怕了,怀揣着敕书又回了长安。第二天,把崔众斩首示众,三军震慑。
至德二年(757),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等率兵十多万来攻太原,这些人都是安禄山手下猛将。李光弼手下精兵尽赴朔方,只有不满一万人的乌合之众。李光弼指挥了著名的太原保卫战,他以奇用兵,以少胜多,大破敌军,杀敌七万多人。在五十多天中,李光弼亲临前线,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敌人退兵后三天,才回到家里看望家人。朝廷任命他为守司空,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食实封八百户。太原保卫战,让史思明领教了李光弼的厉害,对李光弼善于守城的本事铭心刻骨。乾元元年(758),李光弼与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到长安朝见肃宗,肃宗命四品以上的朝廷官员都出城迎接,荣耀无比。在长安,升为侍中,改封郑国公。
三、代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乾元元年(758),肃宗令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20万唐军讨伐逃往黄河之北卫州(今河南卫辉)一带的叛军首领安庆绪,叛军大败,逃往相州(今河南安阳)。郭子仪率军进至相州西南的愁思冈,安庆绪将主力投入决战,又被唐军击败。安庆绪一边龟缩相州城,一边派部将薛嵩带重金向驻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的史思明求救。史思明派部将李归仁率军一万多人进驻滏阳待命。唐军包围相州城,北引安阳河水灌城。平地水深数尺,叛军只能在房屋和树木上起居。城中粮尽"易口而食,米斗钱七万余,一鼠钱数千"。叛军掏土墙上的碎麦秸,洗马粪中的草屑喂牲口,但仍不投降。形势危急。安庆绪再次向史思明求救,又派部将安太清将伪帝玉玺送给思明,并致书愿让出帝位。史思明大喜,统八万大军救相州,与唐军相遇于相州城北。
朝廷怕郭子仪、李光弼功高震主,拥兵自重,便不立主帅,而任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监军。李光弼等数名唐将率先头部队与叛军接战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扬石,遮天蔽日,树连根拔起,白昼如同黑夜,对面不分物色。唐军溃乱,向南逃奔。与郭子仪的后继唐军自相践踏,辎械满野,尸横遍地。叛军转危为安。
相州兵溃,各节度使引军而退,溃逃路上剽掠百姓,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的军队没有溃散,整军而还。朝廷把郭子仪召回长安,任命李光弼代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元帅。乾元二年(759)七月,根据李光弼的请求,朝廷任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太尉、副元帅,因为元帅是亲王遥领,李光弼是实际上的全军最高指挥。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帝,率兵出范阳南下,攻克汴州,而后向西进军。李光弼观贼势不可挡,弃洛阳而退守河阳,史思明得洛阳空城,因而不能住,驻扎白马寺附近,南边控制不过百里。
四、宦官掣肘,邙山之战失利
因为李光弼驻守河阳,敌人不敢西向进攻长安。十月,敌人进攻河阳,李光弼大破敌军,杀敌五千多人,俘虏五百余人,敌人大半淹死在黄河里。经河阳苦战,敌人败走。李光弼进军怀州。史思明派来救兵,李光弼迎击于黄河边,又大败史思明的援军。敌将安太清固守怀州,李光弼攻打一个多月没有攻下。李光弼命仆固怀恩、郝玉从地道入城,得到敌人的号令,登上陴城高呼,城外的官军奋勇登城,于是攻克怀州,活捉敌将安太清、周挚、杨希文等,押送到长安。朝廷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累加实封至一千五百户。
观军容使鱼朝恩一再向朝廷上言,说消灭敌人的时机已经来临,朝廷催促李光弼尽快收复东都。李光弼一再上表,说:“敌人尚有实力,请等待时机出兵,不可轻举妄动。”仆固怀恩想败坏李光弼的战功,附和鱼朝恩,也说与敌人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因此朝廷一再派来中使促战,李光弼无可奈何,只好进军,在北邙山下布阵。叛军擅长野战,出城对阵,官军不如叛军。敌人集中全部精锐的兵力接战,官军大败,军资器械全部被敌人缴获,这时李抱玉也丢掉了河阳,李光弼渡过黄河保守闻喜县。朝廷认为战败是由于李光弼与仆固怀恩意见不一致造成的,下诏征李光弼入朝,仍对李光弼进行表彰。
五、出镇临淮,令名不全
李光弼到长安,上表请朝廷处罪,肃宗下诏免罪。李光弼又恳切地辞掉太尉之职,朝廷虽然听从了他的意见,但又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营节度使等职务。不久又恢复了他的太尉之职,让他担任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副元帅,出镇临淮。
史朝义乘邙山之胜,进犯申州、光州等十三州,并亲自率精锐骑兵包围宋州。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李光弼手下将士都感到畏惧,请李光弼放弃河南各地,南保扬州。李光弼没有听从这种建议,他直接赶到徐州督战,派田神功击败敌人,史朝义退走。渐东发生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声势很大。此时浙东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赋敛剥削,纷纷加入起义的队伍。李光弼将赴临淮,路上患病,让人抬着赴镇。监军使认为江淮地区正因袁晁起义而局势不稳,李光弼兵力很少,劝他进驻润州以避开袁晁的兵锋。李光弼说:“朝廷把国家安危寄托给我,我不能畏敌不前。现在敌人虽然很强盛,但不知道我兵力多少,如果出其不意,敌人会不战自溃。”于是直接赶到泗州前线,李光弼分兵讨击袁晁各地兵马,各个击破,使江南安定下来。
田神功平刘展之乱后,逗留扬州,留恋当地风物,安于扬州生活,没有及时返回河南;尚衡和殷仲卿在兖州、郓州互相残杀;来瑱在襄阳不听调遣,这是当时朝廷最忧虑的几件事。及至李光弼带少量人马赶到徐州,田神功急忙引兵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和来瑱都对李光弼心存畏惧,先后到长安朝见皇上。宝应元年(762),李光弼进封临淮王,朝廷赐铁券,把他的肖像画在凌烟阁上,作为中兴名臣加以表彰。
李光弼在徐州,只是用兵打仗的事亲自裁决,其余事务全都交判官张傪处理,张傪处理官府事务非常干练,众多事务到他手里都像流水一样,区划分明,井井有条。各位将领有事汇报,李光弼大多让他们先与张傪商议。诸将像敬重李光弼一样敬重张傪,奉张傪之命行事一如服从李光弼的命令。徐州军中纪律严明,政务整然,东部地区迅速安定下来。田神功从一名裨将升任节度使,他辟请先前的节度使府中的僚佐在幕府里,例如判官刘位等人,都是颇有名望的人。田神功像接受那些武将们的拜礼一样,接受这些文职僚佐的拜礼。及至在徐州看到李光弼与判官张傪平礼交拜,很不明白。回来问刘位等人:“我看到李太尉跟张傪平礼交拜,这是什么礼数啊?”大家告诉他:“判官是幕宾,是节帅的僚友,节帅不应该接受他们的拜礼。” 田神功非常吃惊,作为道歉,他把刘位等人拜了一遍,说:“我行伍出身,不知礼仪,各位为什么不早说,使我犯下这样严重的过错!真是得罪诸位了。”从李光弼身上,人们看到,即便是那些武夫悍将,也可用礼仪加以感化,重要的是居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守礼重法。
代宗广德初年(763),吐蕃入寇长安近郊,代宗诏令天下各地兵马入援京师。由于与程元振有矛盾,李光弼害怕入京遭致陷害,所以拖延日期,没有奉命。十月,吐蕃的军队进犯长安,代宗驾幸陕州。朝廷把抗击吐蕃的希望寄托于李光弼的入援,担心因此造成误会和嫌隙,因此多次下诏问候李光弼的母亲,但李光弼对朝廷的险恶心存畏惧,始终没有奉命进兵,使朝廷很感失望。
吐蕃退兵以后,朝廷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考察李光弼对朝廷的态度。李光弼知道朝廷的用意是夺其兵权,又担心一旦失去兵权,更成为程元振的俎上肉,始终借故推托,说他一直等待朝廷的敕命,但敕命久久未到,没有至东都赴任。他自己却到了徐州,想得到江淮的租赋供给自己的部队。代宗回到长安,一方面派中使到徐州慰问李光弼,传达朝廷对李光弼及其将士的关心。一方面设计把李光弼的母亲控制起来,当时李光弼的母亲在河中郡,朝廷命郭子仪把他的母亲秘密接到长安,作为控制李光弼的手段。李光弼的弟弟李光进本是禁卫军将领,和李辅国一起掌握禁军,朝廷一直把他看成心腹膀臂。现在朝廷把李光进调任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封为凉国公,担任渭北节度使,解除了他禁卫军的兵权。但依然对他很器重,给他优厚的待遇。
六、悽凉的最后时日
李光弼害怕权阉的陷害,不敢入朝,令朝廷深感失望。当李光弼与朝廷发生矛盾后,田神功那些将军们都不再服从他的命令,李光弼感到惭愧和耻辱,因此得病,他写下一封遗表,派衙将孙珍送到朝廷,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广德二年(764)七月,李光弼死于徐州,终年五十七岁。
代宗听说李光弼去世,三日没有上朝,赠李光弼太保,谥号为武穆。当李光弼病重时,将吏们问他死后的安排,李光弼最感到内疚的是生前没有对母亲尽到孝心,他说:“我常年在军中,一直忙于打仗,没有能够孝养母亲,成了一个不孝之子,还有什么要说的呢!”他让手下人拿出自己封存的三千匹绢布、三千贯文钱,分给将士们。他的部下把他的灵柩护送到长安,代宗派宦官鱼朝恩到他的府上吊唁,慰问他的老母;又命第五琦负责他的丧事。这年十一月葬于三原,诏令宰相百官为他送葬,一直送到延秋门外。
在用兵方面,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郭子仪以宽厚得人心,这方面李光弼不如他;但李光弼治军严肃,敌我双方的将领们都畏服他的威名,每当申明号令时,将领们不敢仰面看他,因此能做到令行禁止,这一点郭子仪不如他。史书上把李光弼与古代的名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人相比,认为李光弼“雄才出将,军旅之政肃然;以奇用兵,以少败众,将今比古,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惭德”。就是说在用兵打仗方面,古代这四位有名的将军有时还比不上李光弼。人们对他的结局也深表惋惜,认为“邙山之败,阃外之权不专;徐州之留,君侧之人伺隙。失律之尤难免,匪躬之义或亏,令名不全,良可惜也”。
注重细节不吃亏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乃中唐时期名将,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一举平定了安史之乱,功高盖世。他的子孙中很多人都做了官,他本人也得以善终。在晚唐那个乱世,这是十分难得的,之所以如此,是和他与人结交时注重细节分不开的,通达世情,心细如发,使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游刃有余。
郭子仪退休后,其经常和家人在府中欣赏歌姬的舞蹈。有一天,家人来报,说有一位小官卢杞前来求见,郭子仪立即命令家中所有女人包括歌姬都退到后屋,不许露面,然后,才把卢杞请到屋子里。卢杞告辞时,郭子仪亲自把他送到门外,看他走远了,才请家中的女人和歌姬出来。当时,大家对郭子仪的做法十分不解,问道:“老爷,您平日接待了那么多客人,有很多都是高官,你从来不让我们避讳。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小官,却不让我们露面?”郭子仪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卢杞这个人很有头脑和才能,将来一定能升到高位。但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他长得丑陋,如果你们见到他的长相,露出嘲笑的神情,他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一定会记恨在心,日后得志,必然会报复,那时,咱们可就遭殃了,所以我才不让你们和他相见。”没过多久,卢杞果然官至宰相,大权在握以后,凡是之前看不起他或嘲笑过他的,无一人能免除杀身及抄家之祸,但唯有郭子仪一家得以保全。
霍光与郭子仪 同为几朝元老权倾天下为何结局不同
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的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对决,只怕郭子仪会更胜一筹。
先看霍光。
无论古今,对于做人做事都有一个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这几个层次,霍光的失败之处恐怕就在于——齐家。
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沉静详审”,是武帝身旁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武帝晚年,体弱多病,对于死后政权的和平过渡深感担忧,因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储君位置一直悬空。武帝偏重于让年幼的弗陵继位,然而幼子登基政局难免会发生变动,因此需要有一个中流砥柱坐镇朝纲。武帝在手下的一批干部中物色忠实可靠的人选,最后选中了霍光,他借用《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用心。
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汉武帝去世。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佐大臣。接受汉武帝的家业之托后,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到霍光为止,霍氏家族在西汉就出了包括霍光在内的两位极负盛名的人物,另一位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兄弟俩的功勋不相上下,一个驰骋沙场,一个辅政于内,前后在西汉风光了50余年。
霍光忠心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并凭着汉昭帝的信任粉碎了上官桀、桑弘羊、燕王旦等人的多次夺权阴谋。就在霍光安心治国、大汉平稳发展的时刻,才能不凡的汉昭帝却撒手人寰,时年21岁。本来,霍光13年的辅政生涯已经快到了尾声,谁曾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或许命运开的这个玩笑有些戏剧化,不过也让霍氏族人欢欣雀跃,谁都不希望权力从这位霍家人手上溜走。
之后,霍光的手笔更是大得让历史震惊,他废了不成器的新君刘贺,册立了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即汉宣帝。霍光辅佐汉宣帝6年,加上跟汉昭帝的13年,近20年的帝师生涯,他尽心尽力,大部分时间国家都处于安定兴盛的状态。武帝的穷兵黩武使得汉朝国力空虚,“文景之治”和武帝前期积累下来的财富有减无增,民众在贫困线上挣扎,武帝身后留下的其实是一个庞大却又不厚实的壳子。霍光上台后的诸多措施都遵循一个原则:休养生息、藏富于民。长期的连贯性政策像一味温和的中药,缓缓调理着大汉亏虚的身体。20年的时间逐渐成就了“文景之治”后的又一个兴盛局面,史称“昭宣中兴”。
但同历史上任何有作为的政治家一样,霍光没有跳出时代的圈子,摆脱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缚,也摆脱不了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腐朽传统。他在位时,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显贵,霍氏势力盘根错节,深深扎根朝廷,枝繁叶茂,“党亲连体”,而他的宗族多是为非作歹之徒,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
霍光之于刘询,既有恩又有功,刘询对其既敬重又畏惧,一个“芒刺在背”成语的流传也形象地勾勒出君臣间的复杂关系。其实,如果真的让君主怕了你,对于一个没有篡权野心的忠臣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这也为霍光死后霍氏一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通常皇帝们的脾性便是:越想越气,秋后算账。不过,霍氏家族真正惹祸上身的根源,还不在此。
前面说霍光输于齐家,主要还在于霍光有个“贤内助”。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支持着他,而对于霍光来说,是有一个飞扬跋扈的女人在扯他的后腿。
霍显原本是霍光正室的陪嫁侍女,妻死扶正,后生儿育女,成了一家主母。她骄奢淫逸,举止张狂,费尽心思将同自己品性如出一辙的女儿霍成君嫁入宫中,并买通御医,在宣帝即位第三年毒死了有孕在身的许皇后。这是后来引发灭族事件的原因之一。妻子如此嚣张,下面的子侄、家奴便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近20年的帝师岁月是霍光谨慎侍从武帝的政治升华,他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宣帝给了他一个汉以来诸功臣无与伦比的隆重葬礼,安葬后,宣帝还先后两次下诏,称赞霍光“功如萧相国”。
然而,霍光死后霍家的奴才却依旧不知收敛。妻子、儿子、亲戚、家奴,宣帝一点点盘算着霍氏官场脉络,内家政不修,外根节众多,渐成体系,思虑到此,宣帝决定新账旧账一起算。公元前65年,宣帝操刀收拾了霍家。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捕,腰斩于市,霍显及霍氏女眷兄弟皆弃市,霍后成君,废处昭台宫,霍氏亲族连坐诛杀者数十家,惨遭灭族大祸。过了十多年,汉宣帝才算给霍光做了轻度平反,只恢复了他的“职务”和姓氏,而没有恢复他的名誉。
历史上的权臣很少有人能逃得过君主之间微妙的潜规则,往往生前荣耀非凡,死后家族惨淡。
再看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
唐明皇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不止一次,许多国难危急,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天下无事时,皇帝担心其功高盖主,命其归野,虽然朝中的文臣武将多半都是郭子仪的门生部属,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他就马上移交权柄,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圣旨,他又毫无怨言,化解危难,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要倚重于他。
单从齐家来看,同霍光一样,郭子仪的儿子、女婿、子侄也都加官晋爵,所提拔的幕府部属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然而,郭子仪却言传身教,竭力不碰触皇权的禁区。
《醉打金枝》这出戏便是一次暗流涌动的君臣博弈。郭子仪的六子郭暧的老婆是代宗之女升平公主,此事的导火索是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公主算起来比公婆的地位要高,现在要她向公婆行儿妇礼仪,升平公主不能接受。在一次家宴之后,喝醉的郭暧指责升平公主高坐在公婆之上。升平公主对丈夫的愤怒反唇相讥。郭暧忍无可忍抬手就给了公主妻子一个耳光,要命的是他又说了一句:“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还轮得到你家?”
一面是芒刺在背,一面是醉打金枝,虽然六儿子郭暧对自己的公主老婆说了一句天下人都知道的大实话,但郭子仪的负荆请罪无疑是看透了功高盖主的后患。郭子仪的战战兢兢消除了代宗内心深处的疑虑,最后换来了代宗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从郭子仪出山到终老,大唐的命运紧紧地和他绑在了一起。有郭子仪的“起”,就有大唐的希望;有郭子仪的“落”,就有大唐的踉跄。比起安禄山的内藏阴谋的韬光养晦,郭子仪的不露锋芒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否则也难有人生起落后的善始善终。
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略微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就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数字勾勒出来:戎马一生,为国平乱,二复西京,八子七婿,尽仕朝堂,八五高龄而终,墓加十尺,生前死后,哀荣始终。作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史书对郭子仪的评议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对比霍光一族的树倒猢狲散,汾阳郭氏却一脉昌盛,可见,霍兴应向郭子兴学习的地方多着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点都要兼顾,“齐家”也是重中之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