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自己激怒皇帝要求诛十族 明朝怪人方孝孺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点没错,历史上因为一着不慎被皇帝诛杀的大臣比比皆是,甚至被“株连九族”。“株连九族”就够惨无人道了,但明成祖朱棣却干过“诛十族”的勾当,这位被杀的大臣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诛十族”的大臣。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可惜好景不长,朱棣兵变夺去了皇位。
公元1403年的一场血雨腥风中,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夺取了皇位,如愿当上了皇帝。建文帝不知所终,建文朝的遗臣们面对旧君新主,也都做了不同的选择。有的自杀殉难,有的投身新主,还有一些大臣退隐山林,从此销声匿迹。朱棣夺位后,首先做的就是对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进行疯狂的报复,无所不用其极。他对建文朝不肯与自己合作的大臣们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其中方孝孺便在其中。但朱棣的谋士姚广孝曾经跪求不要杀掉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要绝了”。朱棣虽然手段残忍,但对于谋士的跪求还是答应了。
朱棣进入南京城的当天,方孝孺就被捕下狱。朱棣即位时要拟即位诏书,朱棣想到了让方孝孺写,来装点门面,便召方孝孺上殿草拟即位诏书。可方孝孺呢?他不但没有理会朱棣,反而存心要为建文帝鸣不平。他身穿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朱棣见他这样,就走下宝座,劝他说:“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问:“那成王在哪里?”朱棣回答:“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皇帝?”朱棣道:“他尚年幼,国家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治理。”方孝孺步步紧逼:“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呢?”此时朱棣已经很不高兴,但还在忍耐,说:“这是朕的家事。”同时,他命人把笔墨准备好,并对方孝孺说:“诏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方孝孺挥笔写下了几个大字:“燕王篡位。”写完后,方孝孺就将笔扔到地上,并高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的。”朱棣强压怒火:“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让你死,就是你死了,难道你不怕株连九族吗?”方孝孺立刻回敬道:“就是株连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这方孝孺不但自己找死,还要连累到十族,真是可恨。
朱棣勃然大怒,将其重新投入大牢。盛怒之下,朱棣要诛灭方孝孺十族。自古以来,最严厉的莫过于诛九族,从没有诛十族的先例。方孝孺一案,朱棣开了先河,空前绝后。之后朱棣将逮捕的方氏族人和朋友都一一送到方孝孺的面前杀死,要他看着,折磨他。但是,方孝孺都不为所动。当年的六月二十五日,在南京聚宝门外开始诛方孝孺十族。
历史记载,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临到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仍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就这样,历史上第一次“诛十族”落幕,可这件事,我们要怪朱棣的残忍呢?还是要怪方孝孺的愚忠呢?我想不管怪谁,最可怜的还是方孝孺连累的那第十族,本来朱棣最多也就“诛九族”,可方孝孺却拿“十族”来威胁朱棣,这老书生也着实可恨。
明朝大儒方孝孺不屈服朱棣 873亲人被当面杀死
靖难之役,朱允文退出政治的舞台。作为朱允文的拥护者,方孝儒不肯尊朱棣为正统的皇帝,大量抨击当时的新皇帝,在文章中就有。作为帝王朱棣为了加强自己威信,对于不识时务的他不得不痛下杀手。所以朱棣灭了他九族,还有一族他的朋友。可惜他一代大儒落的如此下场。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873亲人被当面杀死不屈服
朱棣起兵前,谋士姚广孝对他说:“朝中有个叫方孝孺的,学问很高,而且很有德操,将来殿下夺取天下,他一定不肯归附,不过殿下千万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灭绝了。”朱棣颔首答应。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朱棣于是将其投入狱中。几天后,朱棣准备正式登基,让方孝孺为他拟写登基的文告,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派方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遭一顿痛斥。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强行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当时穿着一身斩衰(古代的一种丧服,按生者和死者关系,丧服分为五等,斩衰最重),在大殿上嚎啕不已。朱棣命卫士强行撕去方孝孺的丧服,换上朝服,之后强压怒火,亲自劝解方孝孺说:“先生不要难过了!朕本来是要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在哪里?”朱棣说:“他自焚死了。”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即位?”朱棣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君主来治理。”方孝孺再问:“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为帝?”朱棣语塞,只好说:“这是朕的家事,先生不必过多操劳。”
朱棣让左右将纸笔递给方孝孺,说:“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过纸笔,挥毫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然后把笔一扔,大声道:“死即死,诏不可草。”朱棣见方孝孺不合作,便以诛九族相威胁,方孝孺愤然道:“便十族又如何!”朱棣大怒,命人将方孝孺的嘴豁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满脸是血,仍旧痛骂不绝。朱棣厉声道:“岂能让你如此痛快地死,当灭你十族!”方孝孺十族共被杀八百七十三人,都是当着方孝孺的面杀的,每杀一人,监斩官都要问他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肯屈服。
相关文章:明朝大儒方孝孺的生死因果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明朝浙江宁波人,明代大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明成祖朱棣篡位,方孝孺不愿为他起草诏书而被杀。终年四十五岁。
小韩子
方孝孺6岁能诗,机警敏慧,双眸炯炯有神,读书一日之量,可以盈满一寸的厚度,人们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都把他叫“小韩子”(意即“小韩愈”),方孝孺15岁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长大后,又拜宋濂为师,深受当时的大学者宋濂的器重。宋濂门下的知名之士,都比不上他。洪武十五年(1382),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方孝孺,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太祖朱元璋感到写得非常的好。赐宴时,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摆放在几案上的饮食器具放的歪歪斜斜的,试其为人,方孝孺把它们摆放整齐后才后坐。朱元璋喜其举止端庄,学问渊博,有期待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厚礼遣送回家乡。
代老师捉刀
明太祖曾令宋濂作《灵芝甘露颂》,接着让他参加宴饮赐酒,于是大醉。回家之后,把这件事说给孝孺听,隔没多久,宋濂就因酒醉酣睡去了。方等候老师至夜深,一看仍未醒来,料到先生沉睡不醒,明日早朝定当误了写颂这件大事,即刻自做主张,动手为老师捉刀,把这件文书完成。
等到天刚破晓,宋起身准备上朝,再一想,完了!错愕间告诉方说:“我今日肯定没命啦。”方问何故?宋答:“昨天皇上命我作颂,大醉之余,误了正事没写,如今来不及了!皇上一发怒,必定赐我死罪。”方说:“我正恐怕先生醒得太迟,来不及写,所以我已经先替您拟了一份草稿,或许您裁定之后,可拿去進献于皇上,行吗?”接着就把文稿呈上,宋阅读之后说:“很好,何必改呢?”于是急忙揣進兜里,带着入朝。
太祖迎着宋濂问:“写好的那颂在哪?”宋立刻拿出来奉進。皇上读毕之后说:“此文并非宋学士你亲笔写的。”宋又一顿错愕。皇上说:“此文写来胜过先生呢。”宋只好实话实说,叩头如捣蒜的谢罪说:“微臣实在因为昨天承蒙皇上赐酒、喝过头了,回去大醉不醒,无法为文成章,是我的门生方某,看不过去代为写的。”皇上说:“此生文笔胜过你多多。”于是立刻召见方,即时在殿上以一论五策出题考试,方立即援笔而成。上阅览完毕,又再对宋说:“他实在胜过你哪。”
接着立即命人当面赐给方绯袍(红色绸袍)、腰带,但还是戴着布衣头巾,令他到礼部赴宴,又命同姓里的宗伯亲友陪席。同时暗中派人观察他的言行举止,而方竟然巍然端坐上席不动。皇上说:“这个人为何如此倨傲?”因此不留他在朝中任职,使他外派为蜀王府教授。回头又告诉懿文太子(朱元璋长子,朱标,后短命而死)说:“有一个最佳儒士被我发现了,将来要辅佐你,如今我先把他寄在蜀王府那儿当个教席。其人个性刚烈倨傲,我现在先压服他、抑制他,等你临朝时再用他,定会得其大力辅助之功哪。”
维护正统 被夷十族
文皇(即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姚广孝了解方孝孺,破城之前,曾请求朱棣,称看重气节的方孝孺不会轻易归顺,希望手下留情不要加害,否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明史·方孝孺列传》记载:
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问姚广孝:“谁可以起草继位诏书?”广孝回答,只有方孝孺行,于是朱棣命人召他来。经过数次的往返征召,方竟然不肯前来,最后派人强行挟持他入朝上殿,方却披麻带孝,一路神情哀凄悲哭不止。既到内殿,朱棣令他起草即位诏书,他更是大声号泣,誓死不从,再三强迫他执笔,他一再丢掷不拿,口中的骂声益发严厉,说:“再怎么样,也不过诛杀我九族而已!”成祖听了,更是愤怒,说:“朕就决定夷汝十族。”左右问:“多的是哪一族?”皇上说:“他的朋友也算一族啊。”于是尽杀与方孝孺有牵连的九族人性命,而且大肆搜索天下所有与方为友的人,一并杀之。
先祖杀生 贻误后人
方希直(孝孺,字希直)祖先墓茔,起初传说有妖孽祸乱,后来决定修治坟墓,一打开,发现一条巨蟒从坟冢中爬出,那巢穴里,繁殖力极为惊人,蛇子蛇孙大约有数千条,沿着洞穴广布攀爬、四处盘踞,腥臭的秽气,逼人欲呕。
众人决议,想尽数歼灭它们,所以暂且先把那巢穴掩盖上然后回家,再各自整治些梃(木杖叫梃)、(大锄叫)等火攻的器具。那个晚上,方公祖父梦见有位黑衣老妪拜见,再三恳切的讲:“吾辈没做什么有损于公之事,公打算一举歼灭我的族众,倘若您能舍弃此计划,我们当报您以德,不然的话,我们也能以怨相报哪。”
祖父问:“怎么个以怨相报法呢?”老妪答:“公能歼灭我的族众,我也能尽灭公的族人。”又说:“我今晚是特地领着全族人来恳求您的。”方祖回顾老妪背后,一望无际的男女跟着,看不到边儿,可他竟然还是不许。
隔天,方祖告诉家人这个梦,并且说:“就是一伙妖蟒呗,正当除掉才是。”因此大家极力搜捕,放火焚烧、杀尽灭绝。那个夜晚,听到山中哭声震天。再后来,方孝孺公不幸遭遇此种“夷十族”的惨烈巨祸,蟒蛇的以怨相报的说法,也诚足可信呢。
结语
看来,朱元璋虽然出身贫苦,可却是天象变化下的真命天子,否则哪有刘基、宋濂的辅佐?再瞧他那爱才之心、知人之明的睿智,为太子登基之后,预留人才,不但眼光长远,而且能看透方孝孺的缺点而事先加以磨练,确实有他的治国长处。只可惜事与愿违,那史册上评价极好的懿文太子却天不假年,没福继承国祚,先朱元璋而去。
那方孝孺也因为祖辈造下杀生罪业而被夷十族,据《明史》记载,朱棣将方孝孺九族诛尽还无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并处死,被杀者共计八百七十三人,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更达数千。这两笔数字,正好与那一窝大蟒的蛇子蛇孙之命相抵。看来,一饮一喙莫非前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信哉!
(事据明 祝允明《野记》)
朱棣为什么礼敬方孝孺?而最后为什么杀方孝孺
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绝命诗
明·方孝孺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发难,挥师南下,企图夺取即位刚一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权。就在燕王出师之际,他的谋士姚广孝请求燕王道:“城破(南京)之日方孝孺是绝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种?将会灭绝。”
方孝孺何许人也,为什么姚广孝要为他说话?
青年方孝孺投师宋濂
方孝孺天资聪明,据说他十余岁时就好学成癖,整天闭门读书,乡邻们把他比做“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都叫他“小韩子”。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二十岁的方孝孺来到京师求见宋濂。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以道义文章著名,宋濂收方孝孺为弟子。第二年宋濂致仕还乡,
回到浙江金华。方孝孺继续侍奉其左右,他一边照顾老师的生活起居,一边求学问道。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秋,方孝孺决定辞师归省,宋濂为此作了首千字长诗《送门生方孝孺还乡》,这师徒二人谁也没想到,这次离别竟成了永别。就在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杀死左丞相胡惟庸,“胡党”集团的宋慎及其叔宋璲也被杀,宋慎是宋濂的长孙,因此宋濂也受到牵连,幸赖皇后及太子力救,宋濂被免一死,但全家谪充四川茂州。
被割掉舌头的方孝孺口含鲜血喷向朱棣
柏杨先生说,中国历史的王朝进入第二代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瓶颈”,这个“瓶颈”跟夺嫡有关,如果能冲过这个“瓶颈”,就是一马平川,如汉朝、唐朝;冲不过去就土崩瓦解,如秦朝、隋朝。
朱元璋原来的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他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相似,可大臣说:“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皇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皇三、皇四子分别被封为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在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争储而出现内战,后果将非常严重。于是,朱元璋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朱标的长子,即虞怀王朱雄英,但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薨,太祖又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曾召见方孝孺,但由于方孝孺主张教化的施政方针和朱元璋重刑罚的政治主张相左,朱元璋只任方孝孺做陕西汉中府学教授。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他登基伊始,即派特使赴汉中将方孝孺召回朝廷。
建文帝的性格很像其父,仁慈而懦弱。建文帝即位后对先朝的政治实行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削藩。建文帝削藩主要是针对燕王朱棣,但建文帝的软弱害了他,他并没有先从燕王朱棣削起,而是先从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下手,这不仅引起了亲王们的恐慌,还给了燕王朱棣应对危机的准备时间。当建?帝决定对燕王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已晚,燕王朱棣已扯起了靖难的大旗,挥师南下——一场争夺皇权的战争开始了。
战争持续了四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军队攻克京师南京,建文帝被烧死。燕王朱棣入城,揭榜殿廷,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为奸臣,方孝孺被逮下狱。六月,燕王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派人把方孝孺从狱中提出,对方孝孺道:“方先生,我这样做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朱棣这是给方孝孺台阶下,假如方孝孺识相的话应该山呼“谢主龙恩”才是。但是方孝孺却问道?“成王在哪?”朱棣说:“已*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家不能交给一个小孩子吧!”方孝孺继续问:“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立谁都是我们朱家的事。只不过我希望我的即位诏书,出自先生之手。”方孝孺却答:“有本事你就把我杀了,让我给你写诏书绝对不可能!”朱棣说:“你不写,灭你的九族!”方孝孺说:“莫说灭九族,就是灭十族我也照样不写!”
朱棣一怒之下命人割掉方孝孺的舌头和双颊,方孝孺含血喷向朱棣。朱棣怒不可遏,派人去抓方孝孺的妻儿老小。据说方孝孺妻郑氏和方孝孺的两个儿?方中愈、方中宪先行自杀,他的两个女儿被捕过秦淮河时,也投河自尽。
朱棣又派人把方孝孺的宗族门人,还有他的朋友、学生乃至一切与方孝孺有关的人都抓来,并当着方孝孺的面磔杀于市。所谓磔杀,就是砍成碎块。
方孝孺是最后一个受刑的,据说方孝孺被腰斩后,只剩上半身的他以肘撑地,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连书“篡”字,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
这首《绝命诗》就是方孝孺临死前写的。
方孝孺一介书生,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抗节不屈,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
知识堂
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代皇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去世后,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皇位,次年改元永乐。
朱棣即位后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组织学者编纂《永乐大典》。设立奴儿?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其在位时期,郑和六次下西洋,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
明朝史上方孝孺被诛十族 九族之外还有哪些人
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来收揽人心,所以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恸而极,哭声响彻大殿。朱棣亲自从御榻上走下来劝他说:“方先生不必自苦,我不过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这里说的“成王”,指的是建文帝。
“那么成王呢?”方孝孺问。“他自己自焚而死了。”“何不立成王之子?”“国赖长君。”朱棣有些窘了。方孝孺反驳道:“何不立成王之弟?”驳得朱棣哑口无言,只好说:“这是我的家事。”接着,他叫左右拿笔墨来,坚决地说:“诏告天下,非先生来写不可!”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随即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能写。”朱棣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朱棣恶狠狠地说,“我就灭你的十族。”于是,朱棣一面命人继续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以及他的学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
在当年的六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朱棣登上皇帝宝座的第八天,就在南京的聚宝门,当着方孝孺的面,朱棣将“十族”一个一个地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方孝孺,是否回心转意。当方孝孺看到他的弟弟方孝友受自己的牵连,就要被砍头时,深感痛心,泪流满面。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七十三人,行刑七日方止。临到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随后处以凌迟之刑。死前,年仅四十六岁的方孝孺器宇轩昂,作《绝命词》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与红蛇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方孝孺是明朝初年一位大儒,他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的事例一直都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这位有学问、有道德的方孝孺,所以就起用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来辅佐朝政。
方孝孺的父亲在方孝孺还没有出生之前,他父亲有一次去建一个祖坟,给祖先立一个坟,去挖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就梦到一个穿红衣服的老人来跟方孝孺的父亲说,就哀求他,说我有八百的子孙就在你要去挖的坟地下面,我知道你要找一个风水宝地给祖坟,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你要给我三天的时间,让我们全家都搬走,你三天以后再来挖这个祖坟,给我们三天。
结果这个梦醒了以后,方孝孺的父亲觉得这个梦好像似真似假,他觉得梦怎么能当真,他就不管它了,反正我已经选定了良辰吉日,就在明天,我们一样要开工。
结果明天就去挖,挖到下面一个大石底下,发现下面有很多的蛇,红色的蛇。当方孝孺的父亲看到这么多红蛇,他竟然说“这样吧,我们把这些红蛇都烧死”,结果就用火把这些蛇都烧死,很多很多的蛇都烧死,结果祖坟就建了。
就在当天晚上他的父亲又梦到红衣老人,很生气的来到他梦里面跟他讲,他说我昨天已经给你托了梦,希望你三天之后再开工,但是你为什么没有听我的哀求?今天竟然还把我八百多的子孙统统给烧死,你现在灭我的族,我将来也要灭你的族。这个老人就在他梦里面发了这个毒誓。
这个事情后来就过去了。()
方孝孺就出生了,出生以后他很快就成为一个很有学识、很有道德的一位大儒,很快就受到朝廷的器重。
当他在辅佐明惠帝的时候,当时北方有个燕王,是朱元璋的侄子,他起兵作乱,带兵从北方打下来,就把明惠帝给杀了,然后就篡位,要重新自己立成皇帝。因为他也是姓朱,都是朱元璋的亲戚,所以他立自己为帝,还是明朝。结果把这些原来的文武百官都抓起来,大部分的人都投降,都觉得没有办法,这是自己兄弟之间的争权而己,结果都投归到燕王。就是方孝孺他宁死都不从,当时因为明惠帝知道燕王要打下来的时候,他就下令方孝孺写了一个昭书,昭告天下起兵平定燕王的叛乱。
结果被燕王取代了京师以后,燕王知道方孝孺是世人最敬仰的大儒,就让方孝孺重新写一个昭书,昭告天下立燕王为帝。方孝孺死都不肯,结果在大堂上面竟然写下四个字,在他的昭书上写“燕王篡位”,说他这是篡位。结果燕王非常的气愤,他说你敢这样做,难道不怕我灭你九族吗?结果方孝孺就破口大骂,说你这不仁不义的人,哪怕灭十族我也不会屈服于你。
燕王就非常生气,好,你说灭十族,我就灭你十族。因为中国人都只有九族,十族是什么?就把方孝孺的老师、还有那些门生统统都抓起来去斩首。结果满门抄斩,总共杀了八百多人,连方孝孺自己本身也都被腰斩。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方孝孺的父亲为了得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太心急了,竟然把人家红衣老人,它是个蛇王,它这八百多条的蛇也是满门,灭人家的族,八百多条蛇都给烧死,结果蛇王(红衣老人)发了这么个毒誓,也要灭方家的八百族人,结果它的誓言最后在方孝孺身上实现了。
可想而知,方孝孺就是这位红衣老人投胎再来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来灭你的十族,讨你八百多条的生命,所以冤冤相报。今天我们不慎伤害它的时候,知道将来必定会有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