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古代文人收入有多高 郑板桥一幅画等于千斤米
稿酬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稿酬在古代叫做润笔。这个称呼来自于隋朝,《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子”,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
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求大文士司马相如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下笔千言。这赋叫做《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婉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汉武帝读了颇受感动,陈皇后重新得宠。
《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那时还没有润笔这个规矩,陈皇后是以向卓文君买酒的方式送黄金的,是一种变相的支付稿酬吧。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东汉蔡邕以文学、书法冠绝当时,尤擅长制作碑文题记,上门求索者甚众,“非利其润笔,不至为此”。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作文受谢,自晋、宋(这里是指南朝的刘宋政权)有之,至唐始盛。”也就是说,到了唐代,润笔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文人写作收入了,那个时代,有不少文人曾拿到过数目很可观的润笔,足以令今人羡慕不已。
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很善于写文章,不但写得快,而且文辞华丽。请他代笔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里“金帛盈积”(见《唐才子传》)。
曾任北海太守的唐代书法家李邕,他不但书法好,文章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八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描写李邕家的豪华奢侈:“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新唐书》本传上说,当时大家公认,自古以来,因为写文章获得钱财之多,没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曾出兵奇袭,雪夜克蔡州,活捉了地方“军阀”吴元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但淮西报捷后,韩愈为《平淮西碑》撰写碑文,把功劳记在另一位大将韩弘身上,对李愬则一笔带过。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而淮西将士对此极为愤怒,李愬部将石孝忠冒死推倒了韩文碑。虽然韩愈写的碑文表彰的对象有争议,但此文确实写得精彩备至,古意盎然,桐城派大家张裕钊赞为“此文自秦后,殆无能为之者。”此碑文如行云流水,如大江出峡,汪洋恣意,一挥而就。文章之华美,可谓“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
韩弘高兴地一次性给了韩愈500匹绢权作润笔。按《中国物价史》第109页所记唐朝开元盛世时物价,绢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韩弘寄给韩愈的500匹绢,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又按左光明《中国度量衡考》第259页所记唐朝量器,当时一斗米约有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大概需要26元,买7690斗则需要199940元。也就是说,韩愈一篇文章就拿了近20万元稿费。
韩愈的这篇碑文,全篇只有1505个字,换言之,每个字至少132元。韩愈还写了《王用碑》,王用的儿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均价值不菲。据说在韩愈死后,刘禹锡给他写祭文,曾赞之:“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据洪迈《容斋续笔》第6卷记载,跟韩愈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写手皇甫湜给裴度写过一篇碑文《福先寺碑》,裴度赠送给他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满意,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须三匹缣,你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皇甫湜是元和元年(806)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等职。他是韩愈的学生,与韩处于师友之间,皇甫湜发展了韩文奇崛的一面。今传《皇甫持正文集》6卷,文30多篇。
唐朝后期著名诗人元缜死了,白居易给元缜写了一篇墓志铭。元缜的儿子为给白居易的这篇墓志铭发像样的润笔,不惜拿出银制的马鞍、玉做的腰带以及丫环、马车和绫罗绸缎等好东西,折合铜钱六七十万。白居易在他的《修香山寺记》中,曾翔实记载了他反复谢绝老友元稹作墓志的报酬,不成后遂将其捐献用于修葺香山寺之事;元家给他的“舆马、绫帛、及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他全部捐给了香山寺,并称“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元稹的字)”。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记载:杜牧撰《韦丹江西遗爱碑》,得采绢三百匹。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比如《蔡伯喈集》中竟然出现了为十五岁的幼童撰写的碑文,比如赵令畴《侯鲭录》中竟然有一位叫做马逢的人天天盼望别人死后可撰写墓志铭以获得金钱。
成书于高宗绍兴十五年的《宋朝事实类苑》,共78卷,记录了北宋太祖至神宗120多年间的史实。《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文人,设笔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於舍人院”。宋代官俸较薄,皇家有此之设,也算是对文人的人文关怀了。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还记载: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写了四道制文,宋徽宗给了他特优的酬劳,赏赐了不少堪称无价之宝的御用之物。 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笔记《湘山野录》卷上记载:翰林学士孙抃撰写《进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读后“感泣弥月。明赐之外,悉以东宫旧玩密赍之”。皇帝要秘书写公文尚有恩赐,则臣下例有馈赠更不待言。如北宋名臣寇准拜相时,杨亿(字大年)撰写制书,其中称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寇准认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给作者“例外赠百金”。
明代的润笔,初期为个别现象,至中后期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润笔对明朝中期以后的文化作品商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翻开明代中期以后官员的文集,像严嵩、海瑞、张居正、汪道昆、王世贞等,不管是倾朝权贵,还是清正官绅,文集中都充斥了应酬性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收了费的。即如海瑞,其闲居在家,有薄田四十余亩,却也为人作文,接受馈赠。如接受琼州府官员、书生以及乡绅请托,作《赠史方斋升浙藩大参序》、《赠总督府洋山陵公罗旁序》、《赠大尹吴秋塘德政序》等歌功颂德之文数十篇,作《寿顾母何氏八十三序》、《贺屈元礼生子序》等颂寿贺生之文数篇,以及《内江龚氏谱序》和《汴水寻源卷序》等,都是有酬谢的。
明代的润笔之风更盛。清初,病危的钱谦益,利用黄宗羲的文笔与自己的名气,三篇文章所得的润笔竟达三千两白银,这三篇文章是墓志铭、诗序和庄子注序。
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订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说,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亦即一千斤米左右。
和郑板桥学习如何养生
和郑板桥学习如何养生
和郑板桥学习如何养生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享年73岁,在那个时代绝对算是高龄,这说明他养生有道。据说他曾在一封家书中讲述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黎明即起食白粥;饭后散步千步宜;每天静坐有定时;遇事“糊涂”莫烦恼;睡前清心勿思想。
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郑板桥的这些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固护脾胃”和“保养心神”的养生之道,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
黎明即起食白粥
这里包含三个重要因素:黎明时分、起床活动和食白粥,这其中蕴含着天人相应的中医思想。在太阳即将升起,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活动的时候,人也开始起床活动。辰时(早晨7~9点)胃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时间。白粥,也就是大米粥。根据五行理论,大米等谷物属土,脾胃也属土,谷物入胃易于消化吸收,因而可养胃,并能快速为全身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气血。之所以“食白粥”,主要是考虑它最易消化吸收,适合早晨食用。
每天静坐有定时
养生有三种境界:首先是养体,再进一步是养气血,最高境界是养心神。《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段话是说,气血充足,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东西、听声音、走路、拿东西等,都要消耗血气,如果过多地通过看、听、活动来愉悦精神,就会耗伤心神,气血过多消耗在这些地方,对心神的保养就没有足够保障了。因此每天定时排除杂念、闭目静坐,有助于保养心神。
可选择早晚时分,每次静坐10分钟左右,然后配合揉按太冲穴(足背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还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饭后散步千步宜
民间素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其实,不论百步也好,千步也罢,都是一个约数,具体还要因人而异。
饭后适当运动,有利身体气血畅通,可促进脾胃的运化。但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影响胃肠的血液供给,从而有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胃中食物尚未消化的阶段大量运动,其重力作用还易造成胃下垂。《黄帝内经》中强调,饭后“四肢微动温衣”,意思是说饭后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觉到浑身微微发热时,活动的“度”就达到了。
睡前清心勿思想
中医讲,阳气入阴,人就会睡眠,阳气出阴,人即清醒。很多病人失眠,主要还是思虑过多,扰动阳气、阳不入阴造成的。睡前在床上听听柔和的音乐,全身放松、平静心绪、扫除杂念,有助于较快入眠。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揉按三阴交(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太冲穴,或者热水洗脚后揉按脚掌心的涌泉穴,都十分有助睡眠。另外,老年人气血亏虚,也容易导致阳不入阴而失眠,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针灸来补益气血,从而改善失眠。
遇事“糊涂”莫烦恼
牛学恩介绍说,消化科门诊上的胃肠病,90%以上都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过多的郁闷烦恼导致肝气郁结,长期忧愁郁闷、思虑过多易耗伤心神,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周身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肝气横逆犯胃,伤及脾胃,有碍正常的脾胃功能,这时消化系统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因此,保健脾胃、颐养心神强调放松精神,这和郑板桥秉持的人生哲理“难得糊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糊涂”并非真傻,而是洞明世事,避开不必要的精神心理压力,实为人生处世的明智之举。量力而行,顺其自然,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古代富商是如何让郑板桥给自己画画的
大凡文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不媚俗,有的不愿为官,有的仇富。清朝郑板桥就是一个不媚俗、不愿为官且对为富不仁者嗤之以鼻的人物,他的诗书画在当时号称三绝,不过求他写字有个条件,那就是一定要给板桥弄点狗肉,而且不能表现自己特别的有钱。否则,郑板桥不会写上一个字。
当地有个大盐商,曾多次让郑板桥给自己写字画画,都遭到郑板桥的拒绝,无奈心里很是有些遗憾,尽管他给郑板桥开除的价码也是非常优厚。有人便对盐商说:不可硬来,只能智取。那郑板桥两榜进士出身,官场上有很多朋友,黑道白道都有,而且生性执拗,不是言语能够打动的。
且说有一天,郑板桥出外闲游,来至一清雅村落,但见溪水淙淙,翠竹青青。石桥上有户人家,茅屋虽旧,却很整洁。并且院里一老者,正在啖食狗肉,那股狗肉的香气直逼郑板桥的心脾。板桥一见,心中大悦,几步走到院落,见老人鹤发童颜,小童子正然鼓琴,便问:老先生如此高雅,也喜欢吃狗肉吗?老者答道:世间肉类,各得其妙,唯有狗肉最佳。既然过路人也喜欢吃,不妨喝点小酒,品尝一下狗肉,何如?板桥闻听喜不自胜,于是开怀畅饮,嚼起了狗肉。
郑板桥喜欢写诗题字,但见墙壁上空无一物,便问老者,为何没有字画。老者说:我的眼界很高,一般俗子,难入老夫的法眼,唯有扬州郑板桥诗书画俱佳,可惜千金难得一字。板桥笑道:这有何难,在下正是郑燮,号板桥道人的便是。不问是贩夫走卒,拉车的童子,凡有所求,必有一画。只是平生不喜欢那些为非做歹的,为富不仁的,为官欺压百姓的。既与老先生投缘,愿意多写几幅,求老先生雅正。于是刷刷点点,画了一幅又一幅。末了,老先生报出了自己的名字,郑板桥愕然道:这不是的当地大盐商的名字,老者叹息道:天下重名字的多了,我今后年近古稀,早有此名,不幸晚生后辈看老夫的名字好,又和老夫同字,板桥先生,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如此,不题也罢。郑板桥一听,牛脾气上来,于是每一幅字画上,都写了自己的雅号。于是作揖而别。
第二天一大早,大盐商邀请者郑板桥赴宴,但见席间陆续展出郑板桥昨日之字画,此时板桥错愕无语,方知昨日被人所骗,后悔不已。不过此时已无可奈何,只得吃一堑长一智,时刻提醒自己而已。
古代名士如何泄愤?司马迁著书 郑板桥画竹
生活中,动辄发怒者,即使不殃及他人,亦会祸害自身。为此,古代的许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解愁之术。
“悬联警怒”。林则徐性情刚烈,后来知道发怒不仅无用,且常给小人制造借口,于是在书房挂一条幅,书“警怒”二字以自制,并于厅堂悬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
“写字散气”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草书大家张旭,写字不为练技,仅以此抒发情感,或“不平有动于心,必以草书发之”。韩愈赞曰,此法简单有效,如握笔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字前所发之怒气,皆移向笔端,流向书面而消散。
“佩韦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为克服性情急躁的毛病,便“佩韦以缓气”。“韦”是熟牛皮,取其质地柔软的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弈棋息怒”。明代郑王宣在《昨非庵日撰》中记载,监察御史李纲性急,但酷嗜弈棋。逢下棋,性情即趋于安详、宽缓。其家人每见其躁怒,遂将棋盘置于其前,其面颜立刻改观,取子布局,怒气烟消云散。
“赏花破怒”。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却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身处逆境,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惰,惟见梅花愁欲破”。
“画竹忘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范县、潍县知县时,郁郁不得志。当受上司讽压,怒气来时,他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忘所怒。尤其他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晚年排怒解愁的主要活动。
“恩爱消怒”。人口学家马寅初,夫妻恩爱,他的词典里无“怒”字。他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联自勉。其与夫人几十年相濡以沫,心态从容自若,虽多难却长寿,享年101岁。
“著书释怒”。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清代戏曲家李渔说:“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郑板桥 曾经被人设下狗肉圈套诱其作画
原文:
余板桥郑某事也。适闻狗肉香,不觉信足而入。唐突之罪,自知不免。还乞郑灵之鼎,许我一偿异味。
出处:
易宗夔《新世说》
背后的故事:
大画家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尤其善于画兰竹,自创“六分半书”,他的诗、书、画并称“三绝”。他擅长画画,但不擅长做官。当了几年县令便辞职不干了,之后长期居住扬州,以书画营生,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生性高傲,他虽然以卖画为生,但是瞧不起那些没有艺术欣赏力却又要装高雅的富商。当时有个扬州盐商想出高价请他作画,被他一口回绝了。
盐商爱上了郑板桥的画,岂肯善罢甘休?他多方打听,得知郑板桥喜欢吃狗肉。盐商微微一笑,说道:“不怕你不爱财,就怕你没爱好”。说话间已有了主意。
一天,郑板桥到城郊游览,直到傍晚方才回城。途中,路过一间茅舍。正走路的郑板桥忽然闻到一阵异香。他实在耐不住香味的诱惑,径直朝茅舍走去。只见柴扉虚掩,茅舍中飘出的异香更加浓烈。郑板桥轻轻推开柴门,走进茅舍。主人见有客人到访,急忙起身相迎。
“敢问先生尊姓?”
“我是郑板桥。回城途中经过雅舍,被这异香勾引,不觉信步而入。唐突之罪,还请谅解。我平生嗜好狗肉,恳请你让我尝一尝。”
茅舍主人大吃一惊,说道:“哎呀,原来是您呀!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请还请不来呢。快做快做。”一边说一边引导郑板桥入座。然后端上香喷喷的狗肉。郑板桥见了美味,也顾不得太多礼节,便大口开嚼。主人忙不迭给他夹菜,边吃边聊,好不尽兴。
郑板桥品尝完美味,主人又给他倒了茶,聊着聊着就聊起了书画。主人把郑板桥带到内室,里面挂着好多名人字画,案头上琳琅满轴。郑板桥一一看过,他兴致饱满地对主人说:“您用美味佳肴招待我,我也没什么报答,就给你写一幅字吧!”主人听了,异常激动。不过他极力压制住激动的心情,“笑颔之”。
郑板桥援笔狂书,激情饱满地为茅舍主人写了副条幅。写完一看,非常完美。主人大喜,又给郑板桥倒茶。郑板桥喝了一盏,便起身告辞了。
过了几天,郑板桥偶然到请他作画的盐商家,一进门就见他家客厅里挂着一幅条幅,好眼熟。走进一看,咦,这不是自己为答谢茅舍主人而为他写的条幅吗?他非常惊奇,便对盐商说出那天傍晚的经历。盐商听了,呵呵一笑,说,给您看一个人,您就全明白了。说了,叫出一个仆人。郑板桥一看,呀,这不就是那个用狗肉招待他的茅舍主人吗?
原来你给我设了个狗肉圈套啊!
别这么俗气,我这不是喜欢你的字画嘛。你又不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郑板桥听了,无可奈何,只得苦苦一笑。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 对仕途不满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
“难得糊涂”,原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刻在一方闲章上的一句“心”语,是由他所觉、所悟、所感而抒发的一种情怀。说起“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来历。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二人交谈十分投机。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白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因砚台过大,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请老先生也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推辞便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段文字传下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哲理,便将“难得糊涂”词写成横联挂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传越广,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或一种时尚。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词语,人们似乎莫衷一是,甚至某些人还存在糊涂的理解。那么郑板桥通过“难得糊涂”这一“心”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
乾隆十六年(1751),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七品知县时,一日正值“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徐”,自有其苦衷。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发出的愤激之词。”可见,他是想做些有益于地方、百姓的事,但囿于情势所迫又往往无能为力,内心十分矛盾。所以,这“难得糊涂”一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正直士大夫的仿徨与苦闷。
第二种看法则认为这是郑板桥对于现实的抗议之声。
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郑板桥见百姓家破人亡,忧心似焚,不免心力不支。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闻之怒言道: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郑板桥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
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懵懂不辨,即由‘聪明转入糊涂’了。依照郑板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
而第三种则是“心安理平”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向兴化县县令求情,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难得糊涂”指难得装一次糊涂,它具有为所当为的积极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
郑板桥也曾养多个男宠
清代为何多同性恋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清代盛行“私寓”制度,官吏富商蓄养相公成风。这些大户人家买来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赏玩,称“男风”。这种“私寓”制度,直到清末民初,才有伶人出面倡议而被废止。
2010年6月27日,冰岛颁布相关法律,承认同性恋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和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女作家乔尼娜莱奥斯多提尔结为合法“夫妻”,成为全球首个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
在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华夏始祖黄帝。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中国古代对同性恋有许多称谓,例如“分桃”(也称为“余桃”,出自卫灵公和他的男宠弥子瑕)、“断袖”(出自汉哀帝和他的男宠董贤)、“安陵”(出自楚共王和男宠安陵君)、“龙阳”(出自魏王和男宠龙阳君)等。而“契若金兰”“莱户对食”则是专指女同性恋的。
汉代以前“狎昵娈童”仅为君王贵族的特殊癖好,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此风渐渐普及于士大夫及社会民众,并且多有歌咏之词。至唐朝与五代期间,男色之风渐衰,然而宋朝又兴盛起来,男子公然为娼,聚集于风月作坊,招揽生意。元代男色之风又衰,到明清时期又复盛,尤其是清代,此风更是甚嚣尘上。
那么,清代为何多同性恋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清代盛行“私寓”制度,官吏富商蓄养相公成风。这些大户人家买来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赏玩,称“男风”,小孩被称为“相公”或“象姑”。这种“私寓”制度,直到清末民初,才有伶人出面倡议而被废止。
清初诗词大家陈维崧与优伶徐紫云的同性恋不仅不是秘密,而且路人皆知。陈维崧的《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是同性恋文学史上最具文采的一首词:“六年孤馆相偎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飏。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
故宫博物院里有一本《板桥自叙》,其中郑板桥就提到了自己有“断袖之癖”,说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恋。《墨林今话》的作者蒋宝龄也说他“不废声色,所得润笔钱随手辄尽”。郑板桥一生养过多个男宠,其做官的俸禄与卖画所得的钱,有许多是花在此事上了。郑板桥也曾不无伤感地坦陈“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
郑板桥71岁时,曾与时年48岁的清代着名诗人袁枚有过一次会晤。二人乘兴唱酬,甚为欢畅。酒至半酣,板桥说:“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姣好少年,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我要能参与朝廷立法,一定将律例中的笞臀改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
清代着名诗人袁枚年近七旬时还收了年轻貌美的男秀才刘霞裳做学生,师徒偕游,双宿双飞,一派名士风流。《随园轶事》对袁枚的龙阳之好有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
原标题:中国同性恋历史源远流长郑板桥养过多个男宠
在太平天国当中,诸王颇好男风。尤其是东王杨秀清很喜欢这一口,他的宠嬖有侯裕宽、侯谦芳等。他曾经阉割幼童以供使役,选择其中姿容秀丽者傅粉裹足,着绣花衣,号为男妾。
清代着名小说《聊斋志异》第三卷《黄九郎》一节,有一段聊斋先生“笑判”同性恋的文字,甚为有趣:
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人必力士,鸟道乃敢生开;洞非桃源,渔篙宁许误入?今某从下流而忘返,舍正路而不由。云雨未兴,辄尔上下其手;阴阳反背,居然表里为奸。华池置无用之地,谬说老僧入定;蛮洞乃不毛之地,遂使眇帅称戈。系赤兔于辕门,如将射戟;探大弓于国库,直欲斩关。或是监内黄,访知交于昨夜;分明王家朱李,索钻报于来生。彼黑松林戎马顿来,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根,兼塞其迎送之路。
蒲松龄先生在其传世小说《聊斋志异》如此大评同性恋,可见这一现象在清代社会之盛行了。
郑板桥坐簸箕轿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郑板桥一到潍县就坐了“簸箕”。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柴地”,豪门、财主、地痞、流氓串通一气,为非作歹,搅得民不聊生。凡是上任的县官,不是和他们一块儿胡作非歹,就是落一身罪名,赚个不白之冤,被他们挤跑赶走。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八怪”之一,又长得貌不出众,当然明摆着要受“算计”啦。在他到任之前,人家就设好了圈套,单等县太爷一到,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天,郑板桥到底来上任了,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轿夫们又施礼又鞠躬,郑板桥欢欢喜喜上了轿,谁知,人刚进去还没坐定,那轿子就发疯般地“飞”起来了,活像老太婆簸簸箕,左右摇晃,上下颠簸,直把个郑板桥筛得前仆后仰,跳起落下,头上碰出了疙瘩,腚上磕起了饽饽,要不是轿栏遮挡,早从里面抛出来了。
原来,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簸箕计”,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而且四人小轿十六人抬,忽跑忽住,乱颠乱颤,换着班地折腾郑板桥,还一边走,一边哼着怪调子:
今日老爷乍到,
先坐簸箕小轿;
往后不听使唤,
拿你乌纱撂高;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这其中的“机关”哪能不明白?“哼!瞎了眼的东西,看我饶得了你!”他心里这么想着,两手紧紧抓住轿栏,两眼不住地从轿窗里往外瞅。“有了!”他心里不禁一喜,高声朝外边叫道:“住轿!”轿夫只好把轿下落了,阴阳怪气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郑板桥走下轿来,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那场边堆垛的是何物呀?”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禀告老爷,那叫土暨。”
“暨有何用啊?”郑板桥故意问道。
“老爷熟读圣贤书,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暨,是此地人用来支炕的;炕,是此地人用来睡觉的。”
“好好好!”郑板桥叫道,“快给我把暨抱到轿里,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
轿夫们一听,愣啦!另一个赶忙打一躬说:“启禀老爷,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
“呸!那玩意儿老爷我早睡腻了。”郑板桥打断了轿夫的话,“休再啰嗦,一人两个,给我搬到轿中!”
他们心想,不搬就是违老爷之令,治罪不轻呀!只得乖乖听候吩咐,不多不少,一人两个,将暨搬到轿里。这都是些大模子暨,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沉,再加上一个人,可真够抬的!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汗流满面。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高声吩咐道:“快颠起来,快唱起来!老爷我就爱坐这个‘簸箕轿’呢!”轿夫们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难开口”,只顾“呼哧呼哧”地大喘气啦!郑板桥却来了精神,他坐在轿里,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叫你簸簸箕,
你偏喘粗气;
抬到衙门里,
一人三板子!
轿夫们听了,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了。
郑板桥巧断家务事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
一天,有一个老妇击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
衙役们深感奇怪,人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和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何裁决。
只见郑板桥端坐堂上。细听老妇人哭诉。这才知道老妇的儿子叫朱其林,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的靠给人家帮工度日,好不容易把他养大成人。
谁知道他娶了媳妇忘了娘,打骂不说,经常不给饭吃,两口子还暗中商量,要买砒霜将老娘毒死,除去累赘。
老妇听得清清楚楚。生怕不明不白死去,这才来状告恶子恶媳。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速去将朱其林夫妇捉拿到堂!”众衙役不敢怠慢,不一会儿,小两口被带了进来。
两人一见堂上各类刑具,就吓得跪倒在地,如实招供。
郑板桥想了想。问老妇人:“老人家,不肖之子应该如何处理?”
老妇一想到孽子所为。就气得浑身发颤:“老爷。我生了这么个畜生,就是杀了他也不解恨啊!”
“那好吧,今天就让你解解恨。”郑板桥说罢,吩咐衙役抬来两块石磨。他又吩咐衙役把石磨拴上绳子,并拉到大堂梁头上。
然后让人将朱其林夫妇二人押到石磨下面。两人吓得胆战心惊。“老人家,今天处死你的儿子儿媳就由你来执刑吧。”
郑板桥命令衙役把拉着石磨的绳子交给老妇人,老妇人起初不敢接,可是看到大人一脸严肃的表情,只好接了。
这时,郑板桥轻松地说:“拿酒来,今日处死一对不肖夫妇,真是大快人心,值得庆贺!”
酒菜刚上齐,老妇人就高声喊道:“大老爷。我快拉不住了!”郑板桥笑着说:“拉不住就松手呀。”
老妇人急得哭着说:“老爷快让人来帮帮我,要是拉不住石磨砸下来,我的儿子儿媳就没命了!”
郑板桥不紧不慢地说:“你就放一根绳子吧。这样会轻松许多。”老妇人说:“一根也不能放啊,砸死了儿子,没人给我送终;砸死了儿媳,哪里再去找像她一样对我儿子那么好的儿媳啊!”
郑板桥说:“那我也没办法了,执法如山是本官的职责。”
老妇人见老爷见死不救,就对儿子大声吼道:“傻儿子,快拉着你媳妇躲开呀!”
朱其林见大人没有发话,不敢挪动半步。老妇见再不采取措施。绳子就会从手中滑落,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心一横,将两根绳子缠到自己的脖颈上。“娘啊,你不能死啊!”儿子和儿媳见状,慌忙跑过去拉住绳子,救下老娘。此时,三人抱成一团,哭得死去活来。
郑板桥这时才开怀大笑:“本案已经了结!朱其林欲杀母又救母,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妇人恨儿又爱儿,娘儿仨和好如初。来,共饮一杯团圆酒吧!”母子三人一齐跪下,给郑大人磕头:“多谢父母官,救了我们一家人!”
等他们走后,衙役们一齐称赞郑大人足智多谋,连家务事也断得令人心服口服,算是开了眼界。
郑板桥却说:“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是断不好家务事,又怎么算得上清官呢?”
郑板桥原来是个吃货!
郑板桥原来是个吃货!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天性十分高傲,尤其不喜欢和商人打交道。一次,有位盐商专程找到郑板桥,表示想得到他的书法作品,并且开出了一字百金的酬金,却被郑板桥毫不留情地一口回绝,盐商只好沮丧地离开了。
有一天,郑板桥出城游玩,直到饥肠辘辘时才尽兴。就在回城的路上,忽然飘来狗肉的香气。他闻着香气走过去,看到一家扎着竹篱笆的房子,就径直走了进去。房子的主人对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狗肉,正准备喝酒,他看到陌生人闯进来很惊讶。
郑板桥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的名字叫郑板桥,最喜欢吃狗肉,因为闻到香气,不知不觉就走进来了……”
主人听了特别高兴:“久闻大名,今天您光临寒舍,实在是我的荣幸啊,快请坐!”郑板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又吃又喝,酒足饭饱之后,他看到主人家的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窗台下摆着一张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
,就十分高兴地说:“看来你也是个喜欢书法的人,我今天享受了一顿美味的狗肉,请让我写幅字作为对你的酬谢吧!”说着,郑板桥拿起笔来,借着酒兴挥笔泼墨。
不久,郑板桥偶然路过盐商店铺,看到屋内悬挂的一幅字,正是自己吃狗肉那天所写,他感到特别吃惊,就问盐商:“这幅字从哪里来的?”这时,正巧从内室走出一个仆人打扮的人。
盐商就笑着问郑板桥:“先生还认识这个人吗?”郑板桥一看,禁不住脸上火辣辣的,这人正是前些天请自己吃狗肉的那个人哪!原来盐商早就听说郑板桥最喜欢吃狗肉,就想办法安排了那天的巧遇,而郑板桥果然因为贪图狗肉的美味,不知不觉就中计了。
其实,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聪明的盐商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郑板桥贪吃的弱点,最终达到了自己收藏书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