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
名妓赛金花力救北京百姓真相 未委身瓦德西
早在百余年前,人们就在念叨赛金花。念叨她如何嫁给晚清状元洪钧,陪洪钧出使欧洲,结交欧洲政要名流;如何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与联军统帅瓦德西结交,并力救京城百姓;又如何成为名噪京沪两地的交际花,被人称作“赛二爷”。
大学者刘半农先生及其弟子商鸿逵先生还专门采访过晚年的赛金花,写了赛金花的传记,并将传记同当时报纸上的相关报道,汇集成了一本《赛金花本事》。其中就有赛金花如何结交瓦德西,如何为民向瓦德西求情,力救京城百姓的事。
胡适曾在《新青年》上写:“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提到:“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后来林语堂在《京华烟云》更是直接说:“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学者们的描述更促进了赛金花芳名的流传。
但《齐如山文集》中的记载却并不是这样。
《齐如山文集》在第十卷中有一篇《关于赛金花》,详细描述了他熟知的赛金花,而这描述却显然不同于以往的记载。
在文中,齐如山说“在光绪庚子辛丑一年多的时间,我和赛金花虽然不能说天天见面,但一个星期之中,至少也要碰到一两次,所以我跟她很熟,她的事情也略知一二”。
文中还提到“在庚子那一年,赛金花倒是偶尔在人前表功,她倒是没有说过求瓦帅,她总是说跪求克林德夫人,所以夫人才答应了她。”不过齐也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那一年赛还是老鸨,公使夫人不会接见她,并且齐常见克林德夫人,总没碰见过赛,而且公使夫人也无权处理国事。
齐在文中还详细说了几件事,都是赛因生意上的事被德国小官员责难而毫无办法求助齐的事。通过这些事,齐如山说:“她对于德国人没有什么办法,且可以看出,她言谈动作还很轻佻,仍是一种妓女的作风,绝没有一点公使夫人的身份。如此则她与外国人来往,也不过是玩玩闹闹,不会有高尚的交接,更不会有什么高尚的言谈,何况国际大事呢?”
齐如山还说“我跟刘半农倒畅谈过一次,不过我同他谈的时候,他所著的《赛金花本事》一书将要脱稿,或已经脱稿”。齐对刘做了一次忠告,“我相信赛金花没有见过瓦德西,就是偶尔见过一两次,她也不敢跟瓦帅谈国事”。
齐说了他的理由,第一是赛的德语不行。文中有“赛之德国话稀松得很,有些事情往往求我帮忙,实因她还不及我,但我的德语也就仅能对付着弄懂而已。”第二是齐所见与赛交往的都是德国低级军官,连上尉都难碰到一个。并且数次遇到瓦的时候,赛都不敢前去见他。“所以我测度她没有见过瓦帅,就是见过也不过一二次,时间也一定很短暂,至于委身瓦帅,那是绝对不会有的”。第三是瓦德西无权做主。齐在文中说,瓦虽是联军总司令,但只是因他的官职高,并非德国权大。并且总司令只管军事,国事交涉仍有各国公使主持。
齐忠告刘,所著之书名曰本事,不是小说、诗词,不能跟着一般人随便说。刘“似乎有动于衷,他这本书永远没给我看过……后来半农对别人也不多谈了。”
可能人们不太熟悉齐如山,不过,如果你看过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可能会有些印象,里面的邱如白就是以齐如山为原型的。齐如山生长于诗书传世的家庭,早年留学欧洲,见多识广,在清末时也是交游上层,结识社会名流,并且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尽其毕生心力研究中国戏曲。
民国名妓赛金花的晚年 裹破棉被死在寒夜
在苏州和上海赛金花重操旧业,虽年龄渐老,已是明日黄花,毕竟昔日名声还在,名人牌还好使,传奇也还诱人,老字号异地开张,生意依然还不错。不过,来的客人,大多并不是为了欣赏她日益消褪的花容月貌,或抚摸她那皱纹渐起的肉体,而更多的是消费和摩挲她的历史传奇了。猎奇的心理,让她成为了这些人阅读的一本旧版插图本的老书,版本的意义大于书中真正的内容。她再不是昔日力挽狂澜救太后于危难之中的奇女子,而迅速还原为一个渐渐人老珠黄的妓女。
赛金花走的下坡路之快,让人无法想象,唏嘘叹息。她34岁和40岁先后两次嫁人,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甚至是维持过一种平常人家平稳的生活也不可得。1922年,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带着从民国初期就一直跟着她的保姆顾妈,搬到了北京一条叫做居仁里的小胡同的一所小院。那是靠近天桥的贫民窟。赛金花的日子如江河日下,八大胡同彻底抛弃了她,人们已经无情地遗忘了她。
不过,瑞士作家赵淑侠采访晚年的冰心时,冰心曾说自己见过垂暮之年的赛金花,那时的赛金花,“漂亮看不出了,皮肤倒还白净,举止也算得上大方文雅;意外的是,赛金花居然跟来访的美国记者用英文交谈了几句。”
1936年11月4日凌晨四点左右,赛金花落寞凄凉而亡。正是冬日,寒风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紧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来抵御逼在窗外的朔风的如刀呼啸。
第二天清早,来这里巡查的一个叫普玉的片警,听见了顾妈的哭声,才走进小院,看到了这样凄惨的情景,他颇有新闻头脑,不是立刻打电话报告自己的上司,而是先通知了报社。接电话的是当时《立言报》的编辑吴宗祜,《立言报》立刻停机改版,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独家新闻。很快,全北京城都知道了赛金花悲惨死亡的消息。赛金花再次走进了北京人视野,而这一次背景已由八大胡同变成了居仁里,身份从一个传奇人物转为一个饥寒而死的孤老太太。
其实,那一年,赛金花年仅62岁。
《立言报》一出,京城的名流才又忽然想起赛金花来,纷纷捐款捐物,让赛金花得以不错地被安葬。据说,棺材是由吴宗祜出面,先到梁家园的鹤年堂棺材铺赊的,掌柜的一听死者是赛金花,破例半价优惠。张次溪(民俗史学家)倡议把她葬于陶然亭,得到大家的赞同。题写墓碑的,现在有人说是齐白石先生,其实不确,当时,许多名流竞相要求题写这座墓碑,如清末的翰林张海若、沈元潜,书法家邵章、张伯英,雕刻家寿石公等,但都未成功,最后书写碑石的是潘毓桂。大概因为他是个丑名昭著的大汉奸,后来人们不愿意提起他,便张冠李戴地安在了齐白石的头上吧?
赛金花墓最后建在陶然亭慈悲庵东北侧、香冢和鹦鹉冢以北的锦秋墩上。墓为大理石砌成,碑为花岗岩,高近两米。要说也够气派的了,我在广东惠州见过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的墓,同为妓女,没有赛金花的墓那样气派。据说当时墓地四周还有《彩云图》、《前彩云曲》、《后彩云曲》石刻三块,《彩云图》为张大千所绘,前后《彩云曲》是樊增祥的诗。但是,如今去陶然亭,再也无法找到这些遗存了。
现在,在惠州还能够看到王朝云的墓,在杭州还能够看到苏小小的墓,在常熟还能够看到柳如是的墓。但是,在北京,已经看不到赛金花的墓了。
无论是非功过被怎样地评价与评说,王朝云、苏小小、柳如是都无法赶上赛金花吧?作为地位最卑微的一名妓女,她却创造了所有名媛闺秀乃至那些重臣勇将甚至皇上太后都没有创造的传奇。
晚清名妓赛金花 用情色化解战火解救百姓
她曾是整个北京城视觉的中心,话题的焦点。她有着由花船上的雏妓,一跃而成为“公使夫人”,并陪同夫君出使欧洲的奇特经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一场浩劫,又将她造就成为“乱世女杰”。
一个风尘女子,一生中竟两次与历史风云际会,比起古代的苏小小、薛涛这样以歌舞诗词传为佳话者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她就是晚清名妓赛金花,一生三次嫁作人妇,又三番沦入烟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女人。
今天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来看,赛金花本人似乎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倾国之色,她更像是一树气息暧昧的夜繁花,在历史的风烟深处,闪烁着幽丽的光芒。
由花船妓女到状元夫人的跨越
赛金花原籍安徽黟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于一个士绅家庭。母亲病逝后,随父亲移居到苏州。赛金花天生丽质,从小就常引得过往的行人都对她行注目礼。
1886年,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引荐下,十四岁的赛金花来到了香风细细的花船上,成了一名卖笑不卖身的“清倌人”,改名为傅彩云。没过多久,笑靥如花、柔情似水的赛金花就红遍了苏州。这时的赛金花越发光彩照人,艳光四射。
1887年,赛金花遇到了一位贵人,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这位贵人就是同治年间的状元郎洪钧。洪钧出生于苏州城内的张家巷,后来担任了江西学政,因母亲去世而回到了老家苏州。
在偶遇了赛金花后,洪钧就再也放不下这个我见犹怜的美人,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取得了一妻一妾的同意,正式把赛金花娶回了家中,成了他的第二房姨太太。洪钧让她改名为洪梦鸾。从此,赛金花由花船妓女一跃而成为“状元夫人”,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
艳若桃李的“花国状元”嫁给了两鬓染霜的真状元,两个状元配一双,一树梨花压海棠,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赛金花嫁给洪钧以后,虽然丈夫老迈,但因为洪钧的前两位夫人都是善类,性情和顺,与世无争,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成为公使夫人走出国门
1888年,洪钧服丧期满,便带着赛金花进京任职。进京后不久,洪钧就被任命为出使德、奥、俄、荷四国的特命全权大使,漂洋过海去当一名外交官。
按照惯例,大使必须有夫人随行,正房王夫人因为惧怕会生吃人肉的老毛子(当时的传说),不肯犯险出洋,于是彩云自告奋勇,要去看看西方的花花世界。
王夫人便主动让贤,并把自己一套诰命夫人的服饰借给了赛金花。就这样,缠过足的赛金花,居然以公使夫人的名义,步步莲花地走出国门,大开了眼界。
洪钧和赛金花带着一大群随员和男女仆人,从上海搭乘法国的“萨克逊号”邮轮,先期到达了德国柏林。赛金花也就在欧洲的社交界做名正言顺的公使夫人,会晤过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俾斯麦,游历过柏林、圣彼得堡、巴黎和伦敦。在她之前,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也带着侍妾梁夫人出使,但其风头却完全被赛金花盖过了。
1890年,洪钧三年任满,应召回国。1893年,洪钧病死,赛金花成了个二十出头的小寡妇。扶柩南归苏州时,在青阳港遇到了旧日相好孙作舟(京剧武生),在孙作舟的鼓动下,不甘寂寞的赛金花连夫家都没有回,就径自返回了自己的家中。不久,在孙作舟的帮助下,赛金花移居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
重操旧业开办妓院
在上海,赛金花重操旧业,挂牌开张了。她在延丰里租下门面,挂起“赵梦鸾”的名牌,遍迎八方来客。旧时上海的妓院分为若干等级,最高一级叫“书寓”,其次叫“长三”,再次叫“么二”,再往下就是“烟花馆”和“野鸡”。赛金花就属“书寓”一级,她在书寓门口挂的名牌是黑底金字,顶端扎着朱红缎子,并且系上彩球。
赛金花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反而将其引为“卖点”——她在自己的香闺悬挂了一帧洪钧的照片,亮明自己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果然效果颇佳,她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不少人都想一亲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芳泽,于是赛金花名声大噪,生意非常火爆。据说赛金花还曾经接待过李鸿章,只是陪酒唱曲,尽了雅兴。
1898年夏天,赛金花转战天津,她的状元夫人的名牌也就亮到了天津,在天津、塘沽地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赛金花不但亲自出马,还招募了一批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正式在江岔口胡同组成了南方风味的“金花班”,自己当起了鸨母。“赛金花”的名号就是由此而来的。
不久以后,赛金花结识了一位要人,他就是户部尚书杨立山。杨立山把赛金花带到京城,住在李铁拐斜街(今天的铁树斜街)的鸿升客栈内。天津的金花班底也被她带到了北京城。从此南班妓女进入北京,北京妓院分作南北两大流派。
常穿男装会见八国联军司令
初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是赛金花的鼎盛时期。她艳帜所指,当者披靡,名头响遍了京师九城。如同戏子需要有人来捧一样,妓女一样需要追捧,才能扎根立足,水涨船高,捧赛金花的可都是些王公大臣、豪门贵胄。
除了户部尚书杨立山外,浙江江西巡抚德晓峰也和她打得火热,杨、德二位大人对她出手很是阔绰,一次就能送上白银一千两。赛金花还是庆王府、庄王府的常客。因赛金花常穿男装,结发辫,头戴草帽,足蹬缎靴,别有一股男子英气,时人称之为“赛二爷”。
如果八国联军没有打进北京城的话,赛金花一定能够坐稳八大胡同里第一把交椅,过着纸醉金迷、花团锦簇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庚子事变,不仅把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也将赛金花推上了诡异的时代潮头。
1900年7月21日,八国联军杀进北京城,老百姓死伤枕藉。在度过了战争初期的混乱和动荡之后,联军的士兵从烧杀抢掠的亢奋中渐渐恢复过来,开始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着手恢复秩序。北京最早恢复的商业活动,竟然是娼业。八大胡同的业务超常繁盛,联军的大兵们在京城里四下乱窜,寻花问柳。
慈禧太后跑了,但是赛金花还留在了八大胡同里。赛金花当时住在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而石头胡同当时正好归德军管辖。那一夜德国兵闯进石头胡同,敲响了赛金花的房门。
让德国兵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名噪一时的烟花女子,居然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士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她居然还很镇定地向一个小军官问起了德国的某某先生和夫人,而那某某先生和夫人都是德国的上层人物,并且家喻户晓。
她还顺手拿出了和这些德国要人的合影照片来给这几个德国大兵看。德国兵一时弄不清她的来历,只好打道回府。
第二天清晨,德军派来两个士兵,开着一辆轿车,堂而皇之地把她接回司令部。这才有了赛金花和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的历史性会见。就这样,赛金花成了德国司令部的座上客,她常常身着男装,脚蹬皮靴,同瓦德西一起,骑着战马在大街上并辔而行,“赛二爷”的大名迅速蹿红,传遍了九城。
赛金花开始并没有多少崇高的想法,没想过要做什么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巾帼英雄,她为德军采购粮饷,在琉璃厂罗家大院内设立了采购粮秣办事处,她这个担保人当然有利可图。
她还为德国军官找来妓女供其淫乐,她自己则坐收渔利。她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妓女来一趟军营就能得到一百元钱,这样的差使姑娘们还求之不得呢!赛二爷成九天护国娘娘名满九城
当时,八国联军进京后,大力搜剿义和团,北京城里腥风血雨。精通欧语的赛金花在这时脱颖而出,她对瓦德西说:“军队贵有纪律,德国为欧洲文明之邦,历来以名誉为第二生命,尤其不应该示人以野蛮疯狂。”这一席话胜过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辞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清末小说《九尾龟》也曾有这样的记载,说赛金花到紫禁城与瓦德西相见,看到国人眼中神圣的皇家宫苑被联军占领,面目全非,爱国心油然而起:“我虽然是个妓女,却究竟是中国人,遇着可以帮助中国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
苏曼殊在《焚剑记》中也曾记述过此事:“彩云为状元夫人,至英国,与女王同摄小影。及状元死,彩云亦零落人间。庚子之役,与联军元帅瓦德西办外交,琉璃厂之国粹赖以保存。”
赛金花的挺身而出,“使不可终日之居民顿解倒悬,至今犹有称道之者”(引自《赛金花事略》),于是京城内外,从贩夫走卒到公子王孙,一传十,十传百,赛金花被赋予了救国救民的光环,“议和大臣赛二爷”于是名满九城。最后甚至成了“九天护国娘娘”,使千百万中国百姓幸免于八国联军的劫掠。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所杀,其夫人伤心至极,扬言要用慈禧太后的老命来抵,因而议和的先决条件变成了:“光绪赔罪,慈禧抵命。”李鸿章听了一筹莫展,据说也是赛金花出面说服了瓦德西,又通过瓦德西找到了克林德夫人。
赛金花对她说,要把太后列为战争元凶,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能的。她建议为克林德竖立一座牌坊,类似欧洲人的石碑或铜像,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向德国政府道歉。
赛金花有一定的外事经验,懂德语,以至后来跟洋人打交道并不怯场,也很讲究技巧。按照曾朴对赛金花的描述,与克林德夫人谈判的赛金花“灵心四照,妙舌如莲,周旋得春风满座”。
被赶出北京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
1902年,克林德碑竖立于东单牌楼的时候,赛金花应邀参加了揭牌仪式。那一年,赛金花二十八岁。据说那天辜鸿铭见到了赛金花,他对赛金花说:“你做过的这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但上苍并没有长眼,赛金花日后的日子每况愈下。
《辛丑条约》和议既成,联军退兵,两宫回銮,乱哄哄论功行赏之时,自然没有赛金花的份。“议和大臣赛二爷”靠一时的名声增加了不少“生意”,但也不过是继续干那妓女的营生。接下来又发生了虐妓致死一案,赛金花惹上了官司,“金花班”被解散,她本人被赶出了北京城,被勒令返回老家苏州。
她本人并非没有责任,但似乎又别有隐情。当时就有人认为,她是因为过于招摇,才被解返原籍的。荣华富贵,眨眼之间,已成荒烟蔓草,一个风尘女子身份的大起大落,会让人们想起自己身处大乱世的现实。
赛金花没有回到苏州,她又去了上海,想在上海重新创出一片天地,但时过境迁,风光不再。于是赛金花萌生了嫁人好好过日子的想法,就嫁给了沪宁铁路的总稽查曹瑞忠。不过,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辛亥革命后,新丈夫就离开了人世,赛金花重新过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清朝既已垮台,不许踏入京城的禁令也就跟着失效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赛姑今又来”,赛金花重又回到北京,此时的她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风姿绰约,装束鲜奇。她与国民政府的参议员魏斯里打得火热,两人同居在前门外的樱桃斜街。
有人说赛金花天生就是克夫的命,她与魏斯里的幸福生活只持续了四年,魏斯里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珠黄色衰的赛金花和一个保姆,搬到了北京一条叫做居仁里的小胡同里,那是靠近天桥的贫民窟。赛金花的日子如江河日下,主仆二人只能靠接济为生。据说张学良、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都曾接济过赛金花。
1932年左右,北京《实报》主笔约同《晨报》、《大公报》、《北京晚报》、《庸报》等各报记者,一起对赛金花进行采访报道,京城的老百姓一下恢复了对“赛二爷”的记忆。
她再次声名鹊起,不时有社会名流慕名前来拜访。但此时的赛金花却已看破红尘。1934年10月,赛金花去世前两年,天津《大公报》的记者前来采访赛金花。赛金花双目微合,表情平静而肃穆。
访谈录中有这样两句:记者:女士一生经过,如此复杂,个人作何感想?赛金花:人生一梦耳,我现在念佛修行,忏悔一切。
这可以看做赛金花对人世的最后回答。她一生遍阅炎凉,饱经世变,看来是真的觉悟了。1936年冬天,赛金花油尽灯灭,享年六十四岁。她死后身无分文,多亏一些同乡的名士发起募捐,总算为她办妥了后事,并将她葬在陶然亭的锦秋墩上。如今墓地早已不存了。
当时的报上还刊登了一幅挽联,挽联是这样写的: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如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无女来啼。凄凉如斯,她一生的情债想必也连本带息地清偿了。
赛金花的人生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在赛金花生前,曾朴以她为原型,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孽海花》。这是一部淡恬而深沉的戏,娓娓叙述各个人物的生死悲欢,说尽了人生的哀愁。
台湾学者王德威曾有诛心之论:“《孽海花》的核心,是两个女人对中国命运的操弄。慈禧太后对权力的滥用,几乎导致国破家亡;而赛金花这一出身欢场的‘美艳亲王’,却凭借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挽救了中国。赛金花也许从来不曾被尊称为革命者,但她却以最不可能的方式,重振了晚清时代中国的身体政治。”
除此之外,还有以赛金花与瓦德西这段绯闻恋情为主线的长篇歌行:《前后彩云曲》,作者是樊增祥,时人比之为吴伟业之《圆圆曲》;更有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大学教授刘半农和学生商鸿逵合作,亲自采访赛金花本人,访谈十多次,才宣告完成的《赛金花本事》。
这本署名“刘半农初纂、商鸿逵纂就”的《赛金花本事》,由北平星云堂书店出版,畅销一时,引得影后胡蝶也萌动了演赛金花之心,但最后未能如愿。
赛金花一生性好自由,追求情爱,“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的描述应是不虚。适逢国家大变,一个烟花女子,偶然有了在欧洲生活几年的经历,又意外地在战火纷飞之中,与敌国元帅瓜葛在了一起,成了一场家国大戏的主角。
她用肉弹抵御枪弹,用情色化解战火,老佛爷、皇帝、大臣统统成了陪衬,这样的传奇故事,比那段屈辱的历史更为耐人寻味。
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六十八岁,有人据此质疑说,他与赛金花的私情恐怕仅是传言。
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场跨国之恋,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正史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德国发现瓦德西卫兵的日记,在这本日记里,有一些瓦德西与赛金花交往的细节。
一百年前的北京宝贝,和她的风月政治学,在民众的想象里终于掩面沉寂,与真实的历史迷蒙交叠。
名妓赛金花向德国人下跪为慈禧求情是真是假
我母亲从小生活在大家庭,大家长樊樊山是个清末民初的名人,老先生曾在清朝任高官,清亡后以诗文名闻天下,一生写了三万多首诗。樊写了那么多诗,但有一首最出名,在民国初年是个轰动的文化事件。这就是他拟写了梅村体长篇诗作《彩云曲》,咏名妓赛金花事,风靡天下。
按现在的说法,由于樊的《彩云曲》,掀起了一股恶炒赛金花的风,多年不衰。《彩云曲》是一首叙事诗,分为两部分,即前曲和后曲。前半叙述的是赛金花(傅彩云)传奇生涯中早年的事情。她十三岁被拐骗到卖身行业,以及她十四岁脱离青楼,被比她大三十五岁的洪钧买去为妾。洪1868年状元及第,1877年后陆续被任命出使中国驻柏林、圣彼得堡、维也纳和海牙使馆。因为当时中国女人对参与公开政务顾虑大,彩云就以夫人的身份陪同出使外国。赛金花嫁给洪钧为妾的“婚姻”以及她替代大使夫人出国,在历史上是真实准确的。而且,她是第一批到国外旅行和居住的中国妇女之一。他们在到达柏林之前,先去了圣彼得堡,又去了伦敦和巴黎,后来常驻柏林。一个妓女能够达到这样的地位,也算个传奇。
依据传说,彩云开始学习德语,她迷人的风度和姿色使她在柏林社交界显得非常出色,当她的丈夫埋头做学问和参加外事活动时,她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甚至有传说她与一位认识的德国军官有染。《前彩云曲》结尾描写她和丈夫一起从欧洲返回中国,对丈夫有一连串不忠行为。而洪钧回国后很快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彩云命运的衰落。
《后彩云曲》写于民国期间,主要叙述赛金花在庚子年闹义和团前后的传奇。一开始,描写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及其对反洋人的义和团的镇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德国将军瓦德西被任命为八国联军最高统帅。他几年前在柏林任皇家卫队官员就与彩云有过接触,这次进入北京后即派人去找赛金花。传说两个人一起在紫禁城皇帝的寝宫里,像中国皇帝和妃子一样住了几个月。樊山在《后彩云曲》序中言:“因思庚子拳董之乱,彩侍德帅瓦尔德西,居仪鸾殿。尔时联军驻京,唯德军最酷。留守王大臣,皆森目结舌,赖彩言于所欢,稍止淫掠,此一事足述也。仪鸾殿灾,瓦抱之穿窗而出。当其秽乱宫禁,招摇市黡,昼入歌楼,夜侍夷寝,视从某侍郎使英、德时,尤极烜赫。”
樊樊山尚如此论说,民间传闻就更神了,当年闹义和团,最大的事件之一是乱军将德国公使克林德打死在长安街上,所以八国联军以德国将军为司令,德国报复心很强烈,德国占领军要求惩办祸首慈禧太后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克林德的遗孀,非让慈禧老太太偿命。据说,赛金花为此事费力沟通,并几次跪在克林德的遗孀面前代为求情。最后事情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来了结克林德被害一事。该汉白玉牌坊现仍在中山公园大门内,不过,匾额改成郭沫若题写的“和平万岁”。到底赛金花起了多大作用,很难说,但当时联军确实有一种要求惩办慈禧的呼声。老佛爷在西安也惶惶不可终日,赶紧请李鸿章往北京赶,后来谈判有了转机,提出杀庄亲王载勋等,慈禧简直迫不及待让快杀他们。当时庄亲王被赐自尽,给了他根白绫,王爷是个大胖子,上吊后居然绫子断了,他再也不自挂了,这边老佛爷一劲催,最后太监们急了,进屋给王爷按倒,用沾湿了的白棉纸一层一层往王爷嘴上糊,生给王爷憋死赶快去交差,你看老佛爷为保命给急的。
赛金花救没救慈禧、睡没睡瓦德西也无从考,算有这么一说吧。但在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她倒是经常出入德国军营,也给中国人讲了情,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她为“议和人臣赛二爷”。当时有个学者齐如山,他懂德文,被请去做翻译,他经常见到赛金花。但他说“同她来往的人都是中尉、少尉,连上尉都很难碰到一个。因为上尉已是一连之长,举动上便需稍微慎重”。他不太相信赛与八国联军总司令老瓦的艳史,也不相信两人在故宫金銮殿上闹春。不过,因为赛金花当时已经又沦为妓女,士大夫们小看她,这显然有点自以为是。她当年是以公使夫人出洋的,在西方社交界确曾引起轰动,西洋人没见过中国上流社会女子,结果把咱中国使臣的妾当成贵夫人。她的衣装、做派等,都引起西人强烈好奇,她在英国,被女王请进王宫,私下招待,并合影留念。她在德国柏林居住时间也很长,瓦德西曾任过德皇的侍卫官,在一些场合认识她完全可能。所以,赛金花的故事不是没有根据的。
赛金花由清末民初第一流大诗人樊樊山作长诗《彩云曲》吟诵,特别是民国后发表的《后彩云曲》,虽然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来得响亮,但也够轰动了,因为樊樊山曾慧眼发现齐白石,提携他而得以为世人所知。我母亲说,齐不仅尊樊樊山为师,而且樊家子女婚庆,齐白石必送连对联带画的一套作品,我外公和外婆的贺幛是画的一幅鸳鸯戏水,是“文革”后仅存的一张字画了。樊还帮梅兰芳改剧词,让梅剧生色不少。所以后来很多文人墨客跟风大写赛金花,非常有名的《孽海花》很多章节写的洪状元和赛金花的事,张春帆的《九尾龟》、樊子东的舞台剧作品《颐和园》等都以赛金花故事为主要内容,熊佛西和夏衍的剧本《赛金花》还拍了电影。
北大教授刘半农曾专程到上海采访仍活着的赛金花,做了个长篇考察报告。甚至德国人斯蒂芬·封·门登也写了《赛金花传奇》一书。当然这个妓女救国的故事听着是挺别扭的,新中国自然很少提到这种故事,所以就说赛金花救老佛爷,更能接受点儿。
清朝第一名妓赛金花 传奇女子有怎样的身世
赛金花是近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历经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民国建立和日本侵略中国等重要历史时刻,她的年龄、籍贯、经历等等留给后人一个个难解之谜。赛金花生前既已众说纷纭,死后身影更显光怪陆离,以至于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文艺界、新闻界掀起了一股“赛金花热”。赛金花在晚清众多的名妓之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说起赛金花,其传说的大致脉络是:其初名为傅钰莲,又名彩云,江苏盐城人(一说为安徽人),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光绪十三年(1887),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看到了彩云,一见便不能割舍,几天以后就把她娶回家做了三姨太。洪时年四十八岁,傅彩云年仅十五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浩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彩石凭着她天生的交际才能和东方女性的温柔,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出尽了风头。有了这样的经历,她怎么也算是出过远门,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甚至拜晤过维多利亚女王与威廉皇帝)。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回国,三年后病逝。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她的生意非常兴隆,每天都是车马盈门,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钱润身的常客暴死在她的卧房,她为了躲避官司北上天津,改名赛金花。后来她靠着户部尚书立山的关系来到京城,在高碑胡同开起了风月场所。正如陈宗蕃《燕都丛考》记载:“自石头胡同而西曰陕西巷,光绪庚子时,名妓赛金花张艳帜于是。”
不过促成赛金花再次成名的却是庚子事变。据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仓皇西逃。赛金花因为懂得一些洋泾浜的德语,在欧洲时就与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相识。值此危难之际,赛金花挺身而出,与瓦德西据理力争,劝其统率的联军少侵扰百姓,辛丑和议之成,也多得益于她,因此京城人对她多有感激,一时之间“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并尊称其为“议和人臣赛二爷”。这类传说是赛金花故事中最引起争论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六十八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娼妓当中,知晓德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史实上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
光绪二十九年(1903),赛金花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这时的她已经三十出头了,再难与昔日的光彩相比。在她快四十岁时,嫁给了以前认识的一位恩客魏斯灵,她回到北京,住在前门外的樱桃斜街,1918年才正式嫁给魏斯灵。平静的日子才过了五年,魏斯灵就因病去世了。几十年的折腾,赛金花已垂垂老矣,遂心系青灯古佛,然而嗜食鸦片的毛病最终使其家道败落,只能靠接济为生。据说张学良将军、赵四小姐、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都接济过赛金花。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见到年老色衰的赛金花后大为失落,留下一点钱就走了,赛金花则诗曰:“多谢山东韩主席,肯持重币赏残花。”1936年11月,一代名妓因生活穷困潦倒,病死于北京。
赛金花是近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经历坎坷。那么赛金花到底是何方人士,成为大家首先关注的焦点,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清末文人曾朴在《孽海花》中说她是江苏盐城人。曾繁的《赛金花外传》和柯兴的《清末名妓赛金花传》都说她是休宁人,姓赵,父亲是一位抬轿的轿夫。但因家贫,卖给苏州养“瘦马”的了。而北大教授刘半农及其学生商鸿逵编着的《赛金花本事》里则指她是徽州人。而新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其“出生于安徽黟县二都上轴村,原名郑彩云,祖父在苏州开当铺,父亲郑八哥只身跑到苏州继承家业。后母亲亡故,祖母将她接到苏州萧家巷,由于家业逐渐萧条,加之祖父、祖母、父亲相继亡故,彩云被家中下人诱卖到妓院,身世凄凉”。
那么赛金花故事是否属实?时人后人,文人百姓绝大多数对此坚信不移。柴萼《梵天庐丛录》载:“瓦德西统帅获名妓赛金花,嬖之甚,言听计从,隐为瓦之参谋”。时人樊增祥的两首叙事诗《彩云曲》、《后彩云曲》虽说对赛金花(彩云)极尽糟蹋之能事,但毕竟是先以传说的真实性为前提,然后再判断道德是非的。林语堂一直相信赛金花故事,他在《京华烟云》第五章中有言:“北京城总算得救,免除了大规模的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都有赖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当然也有人说赛金花故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比如同文馆的学生、后来协助梅兰芳走出国门的戏剧理论家齐如山称他亲眼所见:赛金花的确与德国中下级军官厮混过,但瓦德西路过时,赛金花头都不敢抬,更遑论亲密接触。据丁士源所著《梅楞章京笔记》,赛金花也只在远处望见瓦德西统帅一眼。曾朴在《孽海花》中描写赛金花与瓦德西在柏林邂逅的一段情事,那位瓦德西仅是一位年轻的陆军尉官,恰巧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统帅也姓瓦德西,但担任统帅的瓦德西是陆军上将,德皇威廉的侍卫长,年已近古稀,年龄官阶与彼瓦德西譬如天壤,只因鸳鸯蝴蝶派诗人樊增祥在南方写的两首《彩云曲》,硬把两个瓦德西合二为一,并且将两人写得秽亵不堪,使读者传为信史。
由于两派观点截然不同,于是多年来一直争执不下。1930年代,刘半农与其弟子商鸿逵面见赛金花,口述采访十余次,写成《赛金花本事》一书,于1936年出版,一举成为赛金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历史学家尹达、邓之城都给予了肯定,胡适更曾有“大学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之评。
赛金花本人对待赛金花传说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大节上,她毅然承认中年的赛金花曾与瓦德西接触过数次,确曾筹军粮,劝说联军自律暴行;而在细节问题上她认为,自己没有与瓦德西同衾而居,瓦德西当时已68岁,威严而自重。至于传说中的“赛金花与瓦德西裸体跳窗避火”;“幽会后赛金花深夜坠马韩家潭”等,她则全盘否定,坚称根本就没那么回事儿。
而关于赛金花年龄问题的研究也有多种说法:赛金花自报的出生年龄曾有1871、1874;而她的女仆又说赛金花死时已超过七十岁;更有人根据线索详细地推算出她死时是七十二岁,也就是说其应生于1864年。
赛金花曾有手迹:“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无论赛金花是谁,这个道理总是令人肃然的。今天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来看,赛金花本人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倾国之色,却因不同寻常的经历,成为一连串传奇故事的主人公。
清朝名妓赛金花:当年如何用身体拯救北京城?
赛金花要求瓦德西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瓦德西一听,不答应不行啊,于是就答应了。就这样,北京城免遭了一场浩劫,不然的话,什么故宫、天安门,早就全部被毁了。
说到八大胡同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至于八大胡同的名人,也就是赛金花和小凤仙这两个人。赛金花住过的陕西巷和榆树巷1号我都曾经拍过照片。其实她最早的住址是安定门内的方家胡同,后面就是国子监,现在那院子是东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她的丈夫叫洪钧,是清朝的状元。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她住在东南园胡同49号。
陕西巷第二旅馆,就是当年小凤仙挂牌的地方。现在新修了,非常漂亮。原来的牌子挖出来了,叫上林仙馆。有传闻说,这里曾经也是赛金花挂牌的地方,但宾馆门口的公告牌只承认小凤仙曾经在这里住过。
在南边有一个小胡同,叫榆树巷,进里面1号,东边楼朝西的,也曾是赛金花的住处。她的三个住处我都非常清楚。赛金花最后死在居仁里,死后埋在陶然亭。解放以后她的坟给平了。
以前这一带有个澡堂叫一品香,那些逛八大胡同的人从窑子里出来后,就到这里泡一个澡,
松松筋骨。
解放前八大胡同的这些事,基本是围着赛金花和小凤仙这些人转的。
说起赛金花就不能不说她与八国联军的故事。而民间更有传说她对北京有功。说是当年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掠夺。有一个德国兵,喝了酒就到处敲门,结果就敲了赛金花的门。赛金花的佣人出来一看,是一个外国人,就赶紧叫主人去了。赛金花觉得事情很严重。因为赛金花曾经是公使夫人,她的孩子就是在德国出生的,所以她并不害怕,非常平静地用德语和这个人说话,问他是哪国人。那士兵回答说是德国人。赛金花问他:“知道瓦德西司令吗?我和他是朋友,我是傅彩云。”那时候赛金花就叫傅彩云。德国兵一听吓了一跳,回去赶紧跟瓦德西汇报。第二天,瓦德西就派车来接赛金花。接去之后,老朋友相见,瓦德西求赛金花给他办粮草的事情。因为当时德国来了那么多人,没什么可吃的,打仗没有粮草可不行。可是赛金花提出两个条件:一,不能伤害无辜,不能随便杀人放火;二,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瓦德西一听,不答应不行啊,于是就答应了。就这样,北京城免遭了一场浩劫,不然的话,什么故宫、天安门,早就全部被毁了。
有些资料记载说赛金花姓曹,小名彩云,是安徽人,后来改名叫傅彩云。在十五岁的时候,她遇到了前科状元洪钧,被纳为妾,当年就以“公使夫人”的身份跟随洪钧出使俄、德、奥、荷四国,还在柏林住了好几年。后来洪钧死了,赛金花被迫重操旧业。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赛金花正好在八大胡同居住。
那赛金花到底是怎么认识瓦德西的呢,关于这方面的故事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骂她的人也不少,就因为她当过妓女,和八国联军有那么一点关系,但是也有老北京说没有赛金花也就没有当年的北京城。当年赛金花随洪钧出使德国,从上海提篮桥码头出发,乘坐萨克森号轮船去柏林,路上走了三个月,这三个月赛金花就把德语学会了,到了柏林她就给洪钧当翻译。也正是由于赛金花有出众的才华,她才有了接近瓦德西的机会。据说有一次威廉二世夫妇请洪钧夫妇喝下午茶,当时就是赛金花当翻译。当时作为客人,洪钧和赛金花与威廉二世夫妇对面坐着,威廉皇帝背后站着一个军人,就是瓦德西将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瓦德西认识了赛金花,而且非常钦佩赛金花。
清末名妓赛金花之死:为何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赛金花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她嫁了一个状元丈夫,后来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又跟德国军官瓦德西周旋了一阵子。在那段国破家亡的日子里,那些落魄的满清贵族,反过来要靠在赛金花的羽翼寻求庇护。由于德国军队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攻破北京城的侵略者,也要通过北京市民或者一些信得过的汉奸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
由于赛金花随状元洪钧到德国出访了一段时间,当时洪钧和瓦德西还成了一对好友。赛金花为了交往方便,在德国学会了德语,所以跟瓦德西对话也就是省去了很多事——最其码不用翻译。当然也使瓦德西感觉到一种异地遇故人的感觉,无疑之中,瓦德西就给了赛金花很多便利。当然,赛金花也给瓦德西帮了不少忙。一方面帮他筹集了粮食,还给他的军队找了三十多个民家妇女“慰劳”他的军队。
不管怎么说,赛金花之所以能够跟瓦德西对话,并且后来还能够帮助那些贵族子弟们撑腰,也是曾经给了侵略一些实惠的。可以这样说,赛金花的手上,同样也沾染着中国妇女的鲜血。或者说,多少也有些汉奸行径。然而,在兵临城下,血与火的岁月里,赛金花的做法也实在出于无奈,也算是没法的办法了!不管怎么说,在赛金花的帮助下,还是保护了一部分平民的生命,止息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流血事件。
正是由于赛金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起到了对京师平安的一些保护作用,尤其是对于王公贵族们,不至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受难,所以都纷纷投到赛金花的门下,请求她的保护。当年这些吃喝嫖赌、大摇大摆招摇过市的王孙公子们,突然间一下子乞食于赛金花的门下,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件罕事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由于跟瓦德西走得近,京师的一方平安,渐渐得到了稳定。京师“赛二爷”的名字也不胫而走,一下了在京师里大红大紫起来。这段时间也是赛金花一生中最自豪的岁月,以至于她后来回忆时总是念念不忘这段“光荣”的日子。赛金花伶牙俐齿,也很会看人眼色行事,做惯了下三烂的勾当,当然也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女人。所以赛金花要想帮助哪个人,只要跟瓦德西用德语耳语一番,说人家是“大大的良民”。
于是,那人就可以过了一个险关了!当然,老佛爷慈禧装聋作哑,要不是赛金花在瓦德西面前说她的好,把“对列国宣战”都推给了义和团,德国人在气头上,当时是一心要为德国大使克林德报仇的。那段日子,克林德夫人一心一意要杀死老慈禧。在赛金花的极力劝解下,这事才算不了了之。然而不管怎么说,在这段日子里,赛金花风光无限,八面玲珑,当然她的手头上也是十分宽绰的。据说赛金花的富有,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德国军队驻扎在仪鸾殿的时候,瓦德西还许给赛金花:宫里的东西,随便你拿。
赛金花的贫困是从吃官司开始的。尽管天津逃难时,在北京天津之间,两次往返,她曾经将白银兑成黄金,以方便携带。谁知由于兑换的人太多,没想到黄金一下子大跌价,以至于使赛金花在经济上损失惨重。但是无论怎么样,赛金花的手头上也没有多么为难。1903年,赛金花在京师开的妓院里突然有一个妓女服毒自尽,有人状告赛金花对其虐待致死。
赛金花自己说,当时这个姑娘只说心里不高兴,赛金花本想开导她,谁料外面来了客人,才不得已离开。谁料这一走,那姑娘趁着没人注意便服毒自禁了!姑娘死后需要找官方验尸才能埋葬,谁料帮忙的人从中走了私,找了一个私人验尸倌,便草草地验了一下了事。本来这事儿放在别人身上,根本就象没发生什么似的一样。因为八大胡同死个妓女是常事,尤其是自杀那更是不足为奇了。谁料这事发生在赛金花的身上,就不一样了!据说,这个案子落到了洪钧的儿女亲家陆润庠的手里。
这时候的陆润庠已经成了溥仪皇帝的老师了。也算是朝廷大员,屈指可数的实权派人物吧!本来他就反对当年洪钧娶赛金花,后来听说赛金花在上海卖淫,为了保住状元的名声,陆润庠暗地里派人驱赶她离开了上海,谁料想越闹腾厉害,她居然跑到皇城内,自己眼皮子底下来了!
官府以赛金花虐待雏妓致死为由,将她收监关押。一个月后,经过多方周旋,赛金花终于出狱了。然而出狱后的赛金花回到八大胡同自己创建的花班里,花班已经散了,只剩下老佣人顾妈留了下来。而赛金花几年来经营所得的积蓄,都被人偷偷地卷走了!花班里只剩一个空房子,再做卖笑的生涯连本钱都没有了!就是这样,赛金花只好再次选择了嫁人。
赛金花第一次嫁的男人对她不好,非打就骂,没多久两个人便离异了。那人没过多久,就病死了。后来,赛金花嫁给了一个魏斯灵的男人,这个男人曾是民国议员,而且待她也很好。婚后两个人十分恩爱,生活也算如意。谁料想没多久,魏斯灵居然也得病死了!此后,赛金花的生活再也没有了着落,只好重操旧业,再次干起倚门卖笑的生涯。
然而此时的赛金花已经年老色衰,渐渐被人冷落。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在,纷纷的落红在忧伤的折皱里,渐渐辗进了尘土。赛金花终于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冻饿而死。据说,赛金花最贫穷的日子里,连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就只能坐在炕上,靠棉被包裹着取暖。赛金花的身边只剩下一个忠诚的仆人顾妈,二人在最贫穷的日子里,只有靠人们接济度日子。赛金花死时年仅六十六岁,想起年轻时的风光,赛金花仍然带着那种想往的心情。
据她说,头上的每一件饰品,都价值不菲。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需要上好的裁缝才能做出来的。然而人世间的繁华总是一场豪奢的盛筵,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到头来,只剩下一场华丽一场梦。这一切伴随着赛金花的年老色衰,终于浮华散尽,一去而不返。
赛金花之谜:名妓赛金花救了慈禧老佛爷的命?
赛金花救慈禧:《后彩云曲》写于民国期间,主要叙述赛金花在庚子年闹义和团前后的传奇。一开始,描写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及其对反洋人的义和团的镇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德国将军瓦德西被任命为八国联军最高统帅。
他几年前在柏林任皇家卫队官员就与彩云有过接触,这次进入北京后即派人去找赛金花。传说两个人一起在紫禁城皇帝的寝宫里,像中国皇帝和妃子一样住了几个月。樊山在《后彩云曲》序中言:“因思庚子拳董之乱,彩侍德帅瓦尔德西,居仪鸾殿。尔时联军驻京,唯德军最酷。留守王大臣,皆森目结舌,赖彩言于所欢,稍止淫掠,此一事足述也。仪鸾殿灾,瓦抱之穿窗而出。当其秽乱宫禁,招摇市黡,昼入歌楼,夜侍夷寝,视从某侍郎使英、德时,尤极烜赫。”
樊樊山尚如此论说,民间传闻就更神了,当年闹义和团,最大的事件之一是乱军将德国公使克林德打死在长安街上,所以八国联军以德国将军为司令,德国报复心很强烈,德国占领军要求惩办祸首慈禧太后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克林德的###,非让慈禧老太太偿命。据说,赛金花为此事费力沟通,并几次跪在克林德的###面前代为求情。最后事情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来了结克林德被害一事。该汉白玉牌坊现仍在中山公园大门内,不过,匾额改成郭沫若题写的“和平万岁”。到底赛金花起了多大作用,很难说,但当时联军确实有一种要求惩办慈禧的呼声。老佛爷在西安也惶惶不可终日,赶紧请李鸿章往北京赶,后来谈判有了转机,提出杀庄亲王载勋等,慈禧简直迫不及待让快杀他们。当时庄亲王被赐自尽,给了他根白绫,王爷是个大胖子,上吊后居然绫子断了,他再也不自挂了,这边老佛爷一劲催,最后太监们急了,进屋给王爷按倒,用沾湿了的白棉纸一层一层往王爷嘴上糊,生给王爷憋死赶快去交差,你看老佛爷为保命给急的。
赛金花救没救慈禧、睡没睡瓦德西也无从考,算有这么一说吧。但在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她倒是经常出入德国军营,也给中国人讲了情,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她为“议和人臣赛二爷”。当时有个学者齐如山,他懂德文,被请去做翻译,他经常见到赛金花。但他说“同她来往的人都是中尉、少尉,连上尉都很难碰到一个。因为上尉已是一连之长,举动上便需稍微慎重”。他不太相信赛与八国联军总司令老瓦的艳史,也不相信两人在故宫金銮殿上闹春。不过,因为赛金花当时已经又沦为妓女,士大夫们小看她,这显然有点自以为是。她当年是以公使夫人出洋的,在西方社交界确曾引起轰动,西洋人没见过中国上流社会女子,结果把咱中国使臣的妾当成贵夫人。她的衣装、做派等,都引起西人强烈好奇,她在英国,被女王请进王宫,私下招待,并合影留念。她在德国柏林居住时间也很长,瓦德西曾任过德皇的侍卫官,在一些场合认识她完全可能。所以,赛金花的故事不是没有根据的。
赛金花由清末民初第一流大诗人樊樊山作长诗《彩云曲》吟诵,特别是民国后发表的《后彩云曲》,虽然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来得响亮,但也够轰动了,因为樊樊山曾慧眼发现齐白石,提携他而得以为世人所知。我母亲说,齐不仅尊樊樊山为师,而且樊家子女婚庆,齐白石必送连对联带画的一套作品,我外公和外婆的贺幛是画的一幅鸳鸯戏水,是“文革”后仅存的一张字画了。樊还帮梅兰芳改剧词,让梅剧生色不少。所以后来很多文人墨客跟风大写赛金花,非常有名的《孽海花》很多章节写的洪状元和赛金花的事,张春帆的《九尾龟》、樊子东的舞台剧作品《颐和园》等都以赛金花故事为主要内容,熊佛西和夏衍的剧本《赛金花》还拍了电影。北大教授刘半农曾专程到上海采访仍活着的赛金花,做了个长篇考察报告。甚至德国人斯蒂芬·封·门登也写了《赛金花传奇》一书。当然这个妓女救国的故事听着是挺别扭的,新中国自然很少提到这种故事,所以就说赛金花救老佛爷,更能接受点儿。
妓院里的头牌姑娘都有哪些技能?
按照赛金花说法,上海的一等妓院叫“书寓”,“亊亊书寓”,那里的妓女除了需要姿色,要粗通文墨,会诗书琴画,还必须要会唱“楼会”、“思凡”、“长亭”或“化蝶”之类的小曲——
八大胡同真正形成规模、日益走向繁茂鼎盛,应该是从清咸丰中期开始,到光绪年间完成的。
这期间,妓院的规模与规矩都已经形成。当时政府许可存在四类妓院,被分门别类命名:
一类为头等妓院,原名叫“堂”,又叫“大地方”,“堂”的叫法,是从明代而来的古称。“清音小班”则是后来出现的南方班头等妓院的专称。
二类为二等妓院,原名叫“中地方”,后称“茶室”。
三类为三等妓院,称为“下处”。
四类为四等妓院,称为“小地方”。
这和当时上海对妓院的分类基本一致,只是叫法不同。
按照赛金花说法,上海的一等妓院叫“书寓”,“亊亊书寓”,那里的妓女必须要会唱“楼会”、“思凡”、“长亭”或“化蝶”之类的小曲;
二等妓院叫“长三”,“寓”,和一等妓院的“书寓”相比,少了一个“书”字,妓女不必唱小曲,但得加一个茶碗,要品茶的;
三等妓院叫“么二”,牌子挂“堂”;四等妓院叫“花烟馆”或“野鸡处”。
这很像给妓女和妓院定职称或级别似的。从政府角度,是为了便于管理和税收;从嫖客的角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腰包和身份,看人下菜碟;从妓女的角度,是她们的水平和价码。
当然,一等妓院的讲究最多。妓院大门一般由砖雕装饰,有匾额书写的店名,或在乳白色灯罩上用红漆写的店名(且都是当时社会名流的题字),门楣上挂有写着妓女花名的花牌。没有电灯的时候门前有油灯或汽灯,都得是镂空的玻璃灯罩,光绪三十二年(1906),有了电灯,一律换成了明晃晃的电灯。讲究的,门两旁还有对联镌刻在砖雕上面,更讲究的,门前还有牌坊。那劲头儿,一点儿不比大买卖人家差。
一等妓院里,每位妓女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房间摆设要讲究,最早的是红木中式传统老床,后来有了席梦思软床,金铜床架,雕镂挂络;还得有各种各样应时应令的摆设,成龙配套,和那些大家闺秀一样讲究;更讲究的,墙上还得挂有当时的名人字画(有的就是客人自己送上门来的),要的就是一个调情的氛围,而不是那种下等妓院里进屋脱裤子立等可取一般的快餐。
这里的每位妓女,都要有自己的一位跟妈儿,是专门伺候她们饮食起居的,像贴身保姆一样。那些跟妈儿,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有些便是以前的妓女,年龄大了,退居二线,她们手脚麻利,而且熟悉妓院的规矩,善于察言观色,一般又有些徐娘半老的姿色。这里的妓女当然就更需要姿色,还要粗通文墨,能够唱小曲,有的还会诗书琴画。这是妓院中的最高级别,相当于妓院里的博士后,下面的几等都无法和它同日而语。但是,二等里面的“茶室”,我以为另当别论,茶室和茶室也不一样,有的只是一个小四合院,有的却气派得很,现在八大胡同里尚存的“茶室”,从外观上看,一点儿不比头等妓院差,依然很气派,而且都是一些洋味很足的建筑。所以,也不能仅从级别或职称去看人。
根据光绪年间的统计,八大胡同里一共有妓院373家,其中一等和二等妓院有178家,占了全数的近一半,这个比例相当不小。
八大胡同里的妓女数量在增多,且北来的南妓也在增多,无形中增添了八大胡同的色彩,加速了它的繁荣。
赛金花曾经说她自己是第一位来自南方的妓女,这样说其实并不确切。第一位来自南方的妓女叫素兰,湖北广陵人,戊戌变法之后来到北京,当时名噪一时,不少官宦子弟愿意去她那里捧场。应该说素兰比赛金花早来了北京几年。但是,赛金花说“京里从前是没有南班子的,还算是由我开的头”,这话是对的,她开的金花班,确实是京城的第一家南方班。据说,她的南方班开张的时候,挂一块朱字铜牌,上刻有“南班·金花院”几个大字,插了满门的金花和彩球,从此,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轰动当时的京城。
在这一点上,赛金花确实为八大胡同开一代风气之先,一时间,南朝金粉,飞鹭流莺一般,纷纷落户这里,和北地胭脂打擂。曾有一首竹枝词专门写这样的情景:彩烛光摇满脸红,胭脂北地古遗风,南朝金粉唯清淡,雅艳由来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