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
吓傻士兵 揭秘孙殿英炸乾隆陵墓遇诡异一幕
孙殿英盗挖乾隆裕陵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
不过要盗陵寑夺宝,必须先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部下,梁朗先此时说话了,他认为可以派人寻找流存於坊间的陵寑“葬宝图”,另一方面寻找熟知地宫入口高人,因为当时,陵区周围住有不少守陵人和修陵工匠的後代。
终於,通过两个守陵人查听到了一个名叫苏必脱林的人可能知晓,苏必脱林当年参与了慈禧安葬全过程,正是孙殿英想找的人!
一个星期後的7月8日,苏必脱林从家中被带到慈禧陵前。
慈禧陵有隆恩殿、明楼、宝城等多个建筑组成,在威逼利诱下,苏必脱林指点了慈禧陵地宫入口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掘陵官兵怎麽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设施,竟然就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却都不会往上面想的地方。
果然,士兵很快就挖到金刚墙,然後用炸药将金刚墙强行炸开进入地宫。
孙殿英当时分三路人马,对三座陵同时动手,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乾陵、景陵地宫的入口先後被顺利的被找到,被孙殿英盗陵取得成功。
让苏必脱林没有想到的是,孙殿英在完成对三座清陵的盗掘後,将他拉到一条掘陵留下的深沟边枪毙了!
孙殿英在盗慈禧陵寑的同时,另一路士兵也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怪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是谁在挡门?
孙殿英在顺利打开乾隆裕陵前面几道门後,最後一道门怎麽打也打不开,用粗树干撞门也无济於事。
士兵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後,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其他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的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
让士兵无法理解的是,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後,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这四块龙山石牢牢的固定乾隆沉重的棺椁,为何乾隆的棺椁会独自“走”了下来。
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地宫的地下水产生浮力作用,将乾隆棺椁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裕陵被盗之後,重敛者描述了他进入乾隆地宫时所见到的悲惨情形……
“我持灯进入地宫,见有白骨数节浮於泥水之中,不能辨其是男是女,其情状比西太后陵凄惨百倍。”
出现未腐化的女屍
後人随後重敛屍骨,发现墓中6具屍骨只剩4个头骨,屍骸全碎。而一具压在石门下的棺椁里,重敛者找出一具头骨,因为骨骼较大,判断是乾隆头骨。
找到乾隆头骨後,只剩一人头骨没找到。棺椁里众人找遍了也不见踪影,人们猜测可能被盗墓者带出了地宫。
就在人们快要放弃寻找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地宫西北角的深水里浮现出一具完整的女屍,面目如生,令人惊异。根据推断,这具女屍应该是孝仪皇后。死後被追封为孝仪皇后的她,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这位孝仪皇后死于乾隆之前,同处一个地宫,为何唯独她的屍骨保持如此完好?遗臣们心中大惑不解。遗臣心中疑惑尚未解开,又一个问题让他们困扰不已,那就是如何区分那些散乱骨骸的身份呢?
讨论了数日,最终决定合葬一棺,此举开创了有清以来帝后妃同葬一棺的惟一特例。重新葬完慈禧、乾隆帝后妃遗骨後,人们盖上残缺的棺盖,掩闭石门,再将隧道完全填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两座地宫才再次被打开清理。
“鬼挡门”怪事再次发生
不过同样的"鬼挡门"怪事在1975年又发生了一次!考古专家清理乾隆裕陵地宫时,乾隆的棺椁这次又"走"了下来,它顶着了石门,起到了自来石的作用,让人无法顺利进入裕陵地宫。
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
是不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
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乾隆棺椁走动、“看护”自己陵寑的原因,成为一道谜题。
溥仪知道孙殿英盗了慈禧的墓之后都干了些啥
1928年,赌棍和贩毒犯出身的国民党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带领部下来到蓟县和河北遵化一带,打着举行军事演习的幌子,暗中准备偷盗东陵。清东陵是清朝皇家陵寝,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慈禧等清朝著名君王和皇后。孙殿英尤其听说乾隆和慈禧的墓中埋葬宝物最多,珍珠玉石字画数不胜数,世间罕有。他命令他的工兵营长带兵挖掘,用了三个夜晚的时间将乾隆和慈禧墓中殉葬的宝物洗劫一空,其中部下还对慈禧的尸体进行了蹂躏。
末代皇帝溥仪当时听到东陵被盗的消息后,第一反映是感觉到了极大的宗族伤害,据他自己回忆,这个事情带来的震动超过他当年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很多前清的遗老遗少纷纷对孙殿英和蒋介石军队进行谴责,给蒋介石与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发出通电,并在报章上进行舆论讨伐。这些人鼓噪的从全国各地汇来钱款资助溥仪重修陵寝,以示安慰和支持。盗墓事件被告发后,蒋介石面临着极大的舆论压力。为了平息舆论和各方面利益,他派出阎锡山查办此事,将相关人等进行扣押。据传闻孙殿英将慈禧凤冠上的珠子赠予宋美龄被其作为鞋子上的饰物,这件事给了溥仪很大的刺激,可以说是暴怒。
心里产生极大仇恨的溥仪青筋暴起,当着遗老遗少的面,发出毒誓:“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觉得还不够有力量,当时的气氛让他心里的小火苗升腾起来,再发一誓:“有我在,大清就不会亡!”作为清朝宗室人员的“主心骨”,溥仪深感责任重大,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对于复辟的想法是越来越肯定了。他觉得孙殿英盗墓是一个绝佳的笼络人心的机会,那些遗老遗少整日里满脸鼻涕眼泪的控诉,都在鼓动他这个皇帝“反蒋复清”。孙殿英盗墓的事情不了了之,渐渐的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这让他当年的“复仇誓言”没有了直接的对象,指望蒋介石政府是不现实的,便将其作为主要的敌对对象。
为此,他还特意卜了几卦,卦上说国民政府气数将尽,复辟大业指日可待。张勋辫子军复辟闹剧的经历仍然让他心里极其没底,要复辟不是唱戏那样简单,黄袍加身山呼万岁,江山就再次姓爱新觉罗了。眼下军阀混战,蒋介石实力高高在上,一个在天津租界的满清宗室能掀起多大声浪?
必须要有战之能胜的军队武装才行。溥仪将眼睛投降了他的“主子”—日本。日本人对待溥仪让他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各种典礼重要场合均邀请大清宣统皇帝出席,表示崇敬之情,甚至还忽悠他说中国之所以军阀混战乱作一团,根本原因就是群龙无首,宣统皇帝经天纬地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来,说的溥仪大为得意,对日本人非常感激。此次,他打定主意让身边的弟弟爱新觉罗溥杰和三妹夫一同赴日学习陆军,将来留作大用。
溥仪明白,日本人的“尊敬”和“保护”前提就是利用溥仪笼络人心,后来溥仪去东北成立“伪满洲国”,都是为了日本侵华利益。但溥仪没有别的选择,知道是做傀儡,他就想做个快乐的傀儡。因为他觉得与日本人在一起舒服,有皇帝的尊严,而且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自己提的要求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何况名义上还能光复东北,在祖宗之地复国,对他来讲绝对是好事一件。他对日本投桃报李,助纣为虐。由于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和间接的造成上千万的中国人伤亡,历史不会忘记。
孙殿英盗的获财宝流向了哪里:为何他能逍遥法外?
孙殿英,名魁元,字殿英,乳名金贵,人称“孙老殿”,河南永城县小马牧集孙家庄人。孙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战功也无,但赌技超群,盗墓时和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后被讥为“盗墓将军”。当时,殿英以剿匪换防为名,进入清东陵搞“军事演习”,暗中连夜行动,盗掘清东陵。
据已公开的史料,孙盗清东陵分工严明,准备充分。其部将潭温江师一部负责盗掘慈禧陵、柴云升师一部盗掘乾隆陵以及另一部队负责盗掘康熙陵(关于康熙陵的盗掘情况,一说孙部因地下积水作罢,免遭掘难;另一说实际上已被掘开,民国政府调查时有意隐瞒,减轻孙罪过。1945年,康熙陵最终还是让匪兵掘炸开,盗走了大量财宝)。
负责盗掘慈禧陵的官兵最为顺利,现场负责的是潭温江师工兵营营长颛孙子瑜,经晚清遗老苏必脱林指点,找到慈禧陵的地宫入口。炸开通往地宫的金刚墙后,陪葬品被士兵搬取一空。连慈禧的金丝楠木棺椁也未放过,被劈开,棺内珠宝一扫而空。尚未腐烂的尸体被拖出棺外后又把棺椁移开,盗取“风水穴”中的宝物。
生前不可一世的慈禧尸首被扔在角落里,脸朝下趴着,左手扭转到后背上,头发散乱。听说慈禧身上穿的戴的藏的都是宝,结果上衣被撕开,袜子、绣鞋被脱下。士兵从她口中取宝珠时,一时性急,将她的嘴都撕裂了。乾隆陵寝更惨,后来重新收敛时发现,帝、后、妃共6具尸体仅一具完整,残骨混乱一处,无法辨认。可怜的“十全老人”,下颏碎裂为二,发辫及肋骨等皆被抛置在墓门外。
清帝王陵,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后一座皇家陵,里面的文物宝库,本可避遭劫难的,完好保留给后代子孙,竟然让一介武夫给毁了。
孙殿英的劣行传出后,举国震惊,各界强烈谴责,要求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逃脱罪行,孙殿英“花钱消灾”,用盗得的珠宝上下打点。从乾隆墓中盗得的九龙宝剑、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一批名贵的古玩、字画等,分别送给了蒋介石、宋美龄;慈禧的枕头“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另一枚宝剑送给了何应钦;阎锡山则得到了50万两黄金。孔祥熙、戴笠等关键人物也都分别得了孙殿行贿的宝物,从而得以逍遥法外。
孙殿英后来当了汉奸,其部变身“和平救国军”,任伪军副司令。日本投降后,又变回了,成了“国民党先谴军”。作恶多端的孙殿英未得好死,1947年解放战争中,孙在河南汤阴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一年后病死于狱中。
据说在孙殿英被俘后,解放军从他随身带的两只箱子里发现了价值连城的珠宝:一个箱里收藏的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宝玉石做成;另一箱里收藏的宝剑,剑柄镂金雕玉,传是三国时名将赵子龙的遗物……这些都是从清东陵内盗来的。
孙殿英为何要盗掘慈禧太后陵墓?一理由三好处
这些年,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红极一时。大大小小的“摸金校尉”们,大显神通,在一般人不敢近身的坟墓里盗取财物,来去自如。
不过,这些“摸金校尉”们与民国时期的孙殿英比起来,都是渣。
1928年7月,时任国民党第12军军长的孙殿英以 “剿匪”为名策划了一起东陵盗案,盗掘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制造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件盗墓案。
东陵一共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为什么要盗掘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呢?
这是因为,乾隆皇帝的时代,是清朝最强盛的时代,他的陵墓修建得富丽堂皇,殉葬品极尽奢华。而慈禧太后地宫中陪葬品之多,之珍贵,与乾隆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知道,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当初在建造之时,就考虑到防盗的因素,因此不但地宫入口非常隐秘,而且修建得十分坚固。在盗墓中,孙殿英动用了军队,使用了炸药,最终打开了地宫入口,让一个巨大的宝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孙殿英打开定东陵和裕陵的地宫后,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珍贵文物,共装了30辆大车。
孙殿英虽然是秘密进行盗墓,可纸包不住火,很快,孙殿英盗墓的事情就被公之于众。舆论哗然。满清的遗老遗少特别激愤。特别是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纠结了一帮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孙殿英。
蒋介石表示,一定会依法处理这件事情:“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然而,孙殿英却不慌不忙。他一边推卸责任,一边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了一批珍贵的珠宝,送给蒋介石、何应钦、戴笠、宋子文、孔祥熙、宋霭龄、阎锡山等人。
在打开慈禧地宫后,发现了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堪称无价之宝。孙殿英为讨好蒋介石,特意将这颗夜明珠委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资料扩展:慈禧陵墓中最值钱的宝贝是哪个?价值8亿 至今下落不明】
这批珠宝送出去后,孙殿英不但没有遭到惩罚,反而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轰动一时的东陵盗案最终不了了之。
那么,孙殿英为何要盗掘慈禧、乾隆陵墓呢?
关于这一点,孙殿英自有一套说法。当时,面对舆论的谴责,孙殿英振振有词,他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这就是说,孙殿英盗墓的理由,是因为满清杀了他家“祖宗三代”,因此他要“报仇革命”,“革死人的命”。
孙殿英还说了盗墓的好处。他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明明只有第一、第二,孙殿英却说有3个好处。如果孙殿英活到现在,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段子手。
许多人对孙殿英的解释不屑一顾,不过,仍然有人视他为“知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孙殿英依附于冯玉祥、阎锡山。冯玉祥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孙殿英前去参加时,冯玉祥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慈禧)。”
不过,无论孙殿英的说法多么冠冕堂皇,他在事实上造成了大量文物流失,相当多的文物以各种渠道流到海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关于这一点,孙殿英的后人都无法否认。
孙殿英之子孙天义,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毕生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他说:“父亲破坏文物的污点是抹不掉的,正因为如此,更增加了我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如果孙殿英地下有灵,不知道听了这番话作何感想?
孙殿英到底盗了多少宝贝?真相让所有人憎恨
提到敢夜袭皇陵的人,你能想到谁?谁有这么大的能耐敢盗皇陵?抛去别人不说,今天先说道说道一个大军阀——孙殿英。
孙殿英的出身并不好,并不是像张学良那样出生就是少帅,他就是农户出身,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犯事而锒铛入狱,不久就死在了监狱中。可能有人问那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物能成为一个大军阀,还能盗皇陵?这就得“归功”于他的成长经历了。
孙虽说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但这正是他结识“江湖义士”的好机会。成天打交道让他深谙处世之道,也得以结识朋友,甚至于颇具“侠义之风”。而且他自幼习武,这也他能顺利参加军队加了不少的“印象分”。就这样凭着多次的摸爬滚打,一个不识大字的粗人硬是做了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也为日后盗皇陵埋下伏笔。
国民革命时期,在打败了行军至河北一带由马福田率领的部队后,孙以军事演习为由,硬生生驻扎在离皇陵不远的地方,随后终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更是以演习埋地雷的借口将皇陵炸开。紧接着就是“闻名遐迩”的盗皇陵事件了。
由于在河北一带,故由此盗窃了坐落于河北的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这两处皇陵的价值可想而知。一个正值鼎盛时期的君主,国内经济富强,陪葬的金银珠宝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而另外的一个则是垂帘听政,手握实权的太后,那陪葬的更会是数不胜数。这可能是清陵中最“富有”的两个了吧。据有关资料而查:他们盗陵时分工明确,各有各的“使命”!所以进展的格外顺利。
在一番肆意掠夺后,他们一干人真可谓“收获颇丰”。慈禧陵的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全被他们洗劫一空。甚至于慈禧的棺椁也惨遭毒手,就连她口中的夜明珠也被盗取,而她的尸体就那样被丢在一旁,状况惨不忍睹。可能慈禧做梦也想不到,当初那样不可一世的她在去世后竟会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连死后都不得安寝!乾隆陵受创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后来的重新整理发现,甚至完整的骸骨都找不到。满清史上最鼎盛时的第一人,没想到竟然落到这种下场。
清王陵,作为封建帝王的最后“安身之所”,作为最后的皇家陵的“标本”。本应该免遭劫难,从而作为历史遗物般受到保护,以供后人的瞻仰,以供后人学习,了解更多历史信息……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历史级文物竟然让孙这样的人“捷足先登”,全都变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了!!!可惜可叹!
孙这样的举动被暴露在人民的视野后,本应该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将之绳之以法。然而结果却差强人意。
原来为了躲避惩罚,他又将当初学到的“处世之道”展现的淋漓尽致:将盗窃来的珠宝等一系列稀有物品全都送与当时手中握有实权的人。其中就包括慈禧口中含着的夜明珠,(据说晚上都可以当电灯照明)在乾隆的裕陵盗来的九龙剑,(镶嵌有珠宝,盘有黄金打造的金龙)以及“金玉西瓜”等众多稀世珍宝。地位稍稍欠缺的也多多少少获得了珍贵古玩、字画等作为行贿。最不济的也有黄金等收获。就这样,这样的犯罪行径在“相关人士的庇护下”草草了事,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的罪人就这样在握有实权的人的“帮助”下逍遥法外,依旧活的有滋有味。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老天有眼:孙后来成为了日本的走狗,当上了伪军,据说还成了司令。但好景不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又重新当回了国民革命军。但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抓获,不久后便因为疾病的原因而死在监狱中,最终不得好死。(似乎和他父亲一样死于狱中总觉得是……)不得不令人拍手叫好,十恶不赦的人终于有了报应!
曾有传言说,解放军在孙的大箱子里发现许多价格不菲的宝物。(传言说当初为盗皇陵,孙曾扬言说是军事演习,并向老百姓征用了几十辆马车,后来全都载满盗来的宝物而潜逃了)其中最为亮眼的是一把宝剑,剑柄处镂空,还镶嵌着不菲的宝玉。更有甚者说那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常山赵子龙——赵云的遗物青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