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 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遭奸臣陷害最终含冤而死 广东东莞县人(一说广西藤县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为官清廉闲暇,潜心研读兵事,常与人评论兵法战例,一些辽东校卒退伍日归县,亲自拜访虚心讨教辽东山川地理,风士人情,敌我态势,对辽东战事了如指掌。 以守为战巩固辽东 万历登基,国势頽败上下糜烂,朝中官员结党营私,党争不断,居长白山建州女真渐强,攻明进犯辽东,明军战败,万历四十七年在萨尔浒以少胜多,歼明杨镐征讨大军,辽军失陷,后金还有进犯辽西,京师之势,明廷为应付辽事粮饷,在袁崇焕就任知县前一年向全国紧急加征五百二十万白银的“辽饷”相当于全国总赋税三分之一以上,百姓又遭横征暴之苦。 偶然机会袁崇焕任兵部六品主事,于是専研历任主辽大臣战守方略:他以为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以守为战,坚守渐逼”积极防御的战略,抑自后金进犯,使辽东转危为安。 退守山海关且战且守 然而朝中多异见,后任者不习兵事,遂使后金进逼辽西,明军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只身前往山海关巡视,自命请缨镇守边关他力主必守宁辽(河北兴城)一山海关屏障,锦州后方,将镇守关外的战略发展成为“用辽人守辽土,且战且守,且筑且屯”以辽土养辽战的战略经过三年,残破的关内外四百里土地上,构成了以锦州、宁州为重点的关外防线,袁崇焕在此屯田,百姓安居,商旅发达,天启三年(1623)父丧也没回家奔丧。 新任经略高第,自毁辽东防线,一锦州到塔山军队撤至关内,袁崇焕死守宁远努尔哈赤退回沈阳,悒悒不欢,同年患身亡,此为宁远大捷,后金新国主皇太极侵朝鲜胜利后进犯辽东,袁拒敌又有锦宁大捷。可惜因魏忠贤去职。 奸臣陷害含冤而死 崇祯皇帝登基诛杀魏忠贤,袁崇焕上书:“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此等人以权制约于臣,以意见乱臣谋”,崇祯皇帝感动以尚方剑授袁崇焕,可惜二年。 后误中皇太极反间计:宫廷风闻朝中有人纂位,京师突遭兵端,是袁崇焕为实现议和,勾通后金,拥兵纵敌直逼京师,想逼皇上签订城下约盟,崇祯皇帝亲自下令处死袁崇焕。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凌迟过程中未发出一声“但求速死”,正气凛然,袁已死时,围观百姓仍不散去,欲买袁肉食之,用银一钱买手指头大小的肉一块,百姓一边生食人肉大駡他是卖国贼,当时袁崇焕46岁(1630),距满清入关(1644)只有14年。 袁崇焕的冤曲直到满清入关修簒清太宗实录与编修明史中,将皇太极反间计公布于世,袁崇焕的沉冤才得以昭示。 袁崇焕被千刀万剐 部将后人却为其守墓四百年 在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中,主人公梅长苏是江湖组织江左盟的盟主,而江左盟中之人多为其父所领之赤焰军旧部。在梅长苏运筹帷幄之下,最终报得大仇,助靖王上位。故事情节让我想起武侠小说《碧血剑》,小说中主人公同负父辈血海深仇,同样组织父亲旧部组成江湖组织山宗。小说设定主人公的父亲就是明末将领袁崇焕,在取得显赫战绩后被猜忌心极强的以凌迟的极刑处死。 1629年8月,在京城的行刑场上,周围的百姓等着围观一位大将被处以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百姓们等着分食大将被三千六百刀切割下来的一块肉。大将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开刀,围观的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刽子手一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但是这位大将是将京城百姓从后金兵的重围救下来的人,就因为昏聩的明思宗的一道命令,迷狂的百姓吞下了自己的英雄的肉。他就是金庸先生惟一为之作传的大英雄袁崇焕。 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镇,身上有一股冲动热情的蛮气。以文进士被任命为知县后喜爱谈论军事。1622年,后金军攻陷广宁,风头直捣山海关,袁崇焕得知后,随即一个人往关外查阅地形。回到北京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1626年,努尔哈赤进攻距山海关仅有100公里左右的宁远城,宁远城小,且无险可守。正月下旬努尔哈赤举大军进攻宁远城,潮水般的士兵涌向宁远城墙。袁崇焕让罗立等人指挥西洋巨炮炮轰后金军,后金军在巨炮的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于是下令退军。当年夏天,努尔哈赤去世,据传与宁远城炮战遭炮击有关。 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举兵数十万直逼京城,袁崇焕回防并指挥火炮轰打金营,后金军撤退,京城之围解除。后金军退兵后,袁崇焕却被治罪。于是就有以上京城百姓吞食袁崇焕肉及内脏的的一幕。 在袁崇焕被害之后,袁崇焕部下姓佘的谋士满含悲愤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将挂在旗杆上袁将军的头颅取下埋葬在自己家中后院,并嘱咐家人死后将自己埋在袁崇焕身旁,并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而这一守,就是四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本来准备继承家人守墓志愿的最后一位守墓人的儿子不慎车祸身亡。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最后一位守墓人将儿子的骨灰埋在东莞袁崇焕衣冠冢旁,延续这四百年来不竭的星火相传。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 军事天才还是虚有其名? 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奉袁必输,哪怕是三千部队对强大的十万大军,袁承焕还是守住了江山,让敌人望尘莫及!袁承焕驻守边疆上十年,支撑了明朝国防的半边天,可结果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遥想当年袁承焕被押入京,一时间谣言四起,在几个慷慨激昂之士的煽动下,整个京城的百姓沸腾了,他们将对满清的仇恨全部发泄在袁承焕身上,袁承焕是否有罪在那时已经不重要。 (一) 袁崇焕其人 袁崇焕,字元素(《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祖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 1、出关之前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县。为人好谈兵,好为大言。明末著名历史学家,誓死不愿降清的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中称其“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性格暴躁,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着魇也。”东林党文官夏允彝在《幸存录》中则说:“ 崇焕少好谈兵,见人辄拜为同盟,肝肠颇热。为闽中县令,分校闱中,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之谈兵,绝不阅卷。或问之,则曰:士子宜中者,自有命在,随意抽取可也。斯岂执事必敬者乎?宁远一捷,实为有功,遂自矜为东夷已破胆,必肯献地讲和。召对,自言五岁灭东夷,了无成算。给谏许誉卿面叩之,崇焕自言聊慰上望云尔。给谏亟言上英明,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崇焕亦自觉失言,遂以用人措饷等事再请於上。倘有不相应,即可借为卸担地,不意上之咸从所请也。赴援都城,召见,即请统兵入城休息。上不可,以三十骑入城请;上曰:三十亦不可。上之所以疑之者至矣,而崇焕绝不悟也。阁臣钱龙锡尝问以辽事,答以璫从东江做起。钱谓舍实地而问海道,何也?且毛帅未必可得力。崇焕云:可用,用之;不可用,杀之,此吾所优为。钱固庸人也,不以其言为意。及斩文龙,疏中即入钱语。及虏阑入,朝论遂以杀文龙为崇焕罪而并及龙锡,以崇焕为逆督,而以龙锡为通逆;一凌迟,一拟辟。” 2、请筑宁远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王在晋经略辽东,四月有驻守北山的湖广士兵溃逃,袁崇焕杀数人乃定。六月王在晋令袁崇焕移往中前所,监参将周守廉,游击左铺,经理前屯卫事务。袁崇焕当夜出发,次日抵达前屯。夜行荆棘老虎、豹狼中,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三朝辽事实录》)。王在晋甚为倚重,题请升其为宁前兵备佥事。 王在晋当时商议在八里铺筑山海重关,袁崇焕以为不妥,力争。朝廷命大学士孙承宗亲往视察,六月二十六日,孙承宗抵山海关,驳回了山海重关之请。孙承宗召集关内外众臣公议,阎鸣泰主守觉华,袁崇焕主守宁远。孙承宗实地考察后,认为宁远乃山海天然重关,听从袁崇焕之议。 八月,孙承宗自请督师辽东,王在晋调南兵部尚书。阎鸣泰升任巡抚辽东,袁崇焕调永平道。九月,孙承宗抵关。十二月,阎鸣泰令袁崇焕审核兵数,袁崇焕私斩小校(《明史本传》,《三朝辽事实录》中记其杀二人)至军营几乎哗变。孙承宗怒其以以监军专杀,袁崇焕请罪。 天启三年(1623年)春,孙承宗令袁崇焕抚哈刺慎各部,令其移出八里铺至宁远,收复二百七十里(《孙承宗年谱》)。孙承宗初令祖大寿筑宁远城,九月又令袁崇焕和满桂前往,袁崇焕定城规模,令祖大寿等督建城。天启四年(1624年),宁远城竣工,逐成关外重镇。 天启四年(1624年)春,孙承宗上疏言“宁远可战可守”,又说“愿用崇焕指殚力瘁心以急公”不愿用“腰缠十万之逋臣,闭门颂经之孱胆”,帝听之。 九月,袁崇焕马世龙等携兵一万两千巡边广宁,叙劳进兵备副使,继又升至右参政。同年,袁崇焕父病故,袁崇焕两疏请辞,不许。 天启五年(1625年),孙承宗,遣兵分驻锦州松山杏山等城,同年,因柳河之战,孙承宗屡次遭参,请辞。十月,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东。 3.宁远大战 高第上任后,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力主尽撤宁锦之兵于山海关。督屯通判金启倧上书给袁崇焕力拒,金启倧书曰“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播迁,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袁崇焕亦力争不可,其言:“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高第不听,仍令马世龙撤宁、前二城之兵。(《孙承宗年谱》),袁崇焕说“我为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必不去”(《边事小记》)高第只得尽撤锦州右屯松山杏山大小凌河等处兵马,弃粮粟尽十万余石。十二月,袁崇焕升任按察使,仍主事宁前。(《孙承宗年谱》)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后金兵渡辽河。右屯守将周守廉逃,松山等处守将左辅亦烧毁粮储庐舍而退。(《东华全录》)。袁崇焕闻之,与副将满桂,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集将士誓守宁远。令中左所都司陈兆阑和都司徐敷奏率兵入城,左辅朱梅为外援。(《三朝辽事实录》)。又传令通知前屯赵率教,山海关杨麟有宁远之溃兵皆斩。 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至宁远,努尔哈赤自称率军三十万,必破此城,令袁崇焕投降。袁崇焕答曰:“来兵称三十万虚也,约有十三万。吾修治宁远决守以死岂肯降耳”(《东华录》大清国史馆修)。后金攻城,袁崇焕等宁远守军以火器拒之,宁远通判金启倧也因点炮自燃,为国捐躯。打伤打死后金兵269人(《大明熹宗实录·卷七十·据宁远袁崇焕报》),后金连攻打两日不下,转攻觉化,消灭同样是袁崇焕负责防守的觉化岛上7千明军,史称“宁远-觉化大捷”。 后金攻打宁远不下,分别略觉华,岛上参将金冠等七千水兵抗击殉国,七千商民被屠杀。后金焚毁觉华岛粮料八万石,船两千只。 魏忠贤义子、阉党领袖崔呈秀弹劾高第,杨麟削职,高第准其辞职还乡,为袁崇焕除去妨碍。王之臣代替高第督师辽东。(《国榷》)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七日,复设辽东巡抚,袁崇焕为之。叙功,加袁崇焕兵部右侍郎,荫千户。袁崇焕三疏辞之,不许。 4.巡抚辽东 时值满桂赵率教交恶,袁崇焕五月上疏请调满桂,王之臣以为不妥,以满桂勇猛调其任为山海关总兵,袁崇焕认为不可,逐经抚不和。经过朝廷调停,袁崇焕和王之臣分权,袁崇焕主关外,王之臣主关内。袁崇焕认错,并复请满桂调任山海关。(《两朝从信录》) 袁崇焕遣使者吊唁努尔哈赤。后金皇太极趁机遣使回复,谋求议和。袁崇焕奏报朝廷主以和缓之建锦州大小凌河诸城。辽东经略王之臣主张派遣使者非计,应回绝和议。王之臣奏疏:“年来奴酋求和于西虏(蒙古),而西虏不从;屈服于朝鲜,而朝鲜不受。一旦议和,彼必离心,是益敌以自孤也!近日,都官过通令处,虏鞭其背云:‘汝汉人全无脑子…… 喇嘛替他吊孝求和,反倒教别人与他为仇,我等不如也投顺罢了’”。(《两朝从信录》)。御史智铤言,督抚意见各异,恐误边事(《国榷》)。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召回王之臣,关内关外之事尽付袁崇焕便宜行事(《三朝辽事史录》)。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一面遣使与袁崇焕议和,一面出军(《三朝辽事实录》作八万,《八旗通志》无兵力数字记载,朝鲜实录称约4、5万)后金军渡过鸭绿江,进攻朝鲜,史称“丁卯之役”。(《东华全录》),十四日,克义州,分兵攻打毛文龙东江铁山部。毛文龙遁入云从岛(《三朝辽事实录》)。 朝鲜和毛文龙告急,朝廷命袁崇焕发兵援助,并拣轻兵捣巢,袁崇焕上疏无虚可捣。疏言“顷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即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而虎酋新并粆花,意殊区测,都令、塞令新通于奴而仇于我,万一我兵正道以东,奴暗以轻骑北出而袭我关宁,此时救人耶,抑自救耶?”仅派徐琏率水兵千人援东江,令派赵率教朱梅率领九千人至三岔河牵制。而朝鲜已经和后金达和,赵率教等人兵回。 5.宁锦之战 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初八,皇太极遣使者责怪其趁建修筑不愿讲和。时锦州城已修筑完成,大小凌河尚未完工。五月十一日,皇太极率后金军过大凌河。驻大凌河城版军无城可守,退至锦州。(《东华录》)后金直抵锦州。 锦州城内总兵赵率教一面固守城池,一面派使者河后金和谈缓兵待援。皇太极书致赵率教令其降。赵率教答曰,“城可攻不可说”十二日,后金攻打锦州城西,赵率教调兵遣将,火器齐发,后金不下,退后五里,遣人回去搬兵。(《东华录》) 同时,袁崇焕递书于赵率教,以“城中火器兵马俱备,必不能克”为由拒绝出兵援锦(《袁督师遗集》)。蓟辽总督袁应泰令王喇嘛督蒙古各部扬旗于锦州各处,水师东出牵制,又令关外四城坚守不出,山海满桂祖大寿马世禄等出兵援助锦州。(《两朝从信录》) 是值满桂暂驻前屯,率领祖大寿马世禄领兵一万出援。十六日在爪篱山与后金遭遇,小规模接触战后,明死六十余人,重伤三十人,后金伤亡相当。满桂退回至宁远城外。(《两朝从信录》)。 二十五日,后金援兵至,二十八日,皇太极率军攻打宁远,和满桂马世禄野战于宁远城外,满桂身中数箭,马世禄战马亦被箭伤。后金则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亦受创。(大清国史馆《东华录》),袁崇焕临城令分路进杀,后金军退(《两朝从信录》)。 同一天,赵率教从锦州城杀出,与后金留守军队大战,小胜后退回,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清太宗实录》) 二十九日,后金从宁远撤回,六月四日再攻打锦州,攻城不下,死伤众多。当夜,皇太极以天热士兵难耐为由撤兵。袁崇焕以暮气难鼓、不救锦州等原因受到弹劾而辞职。 6.平台应对 熹宗崩,崇祯即位,魏忠贤被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 崇祯任命袁崇焕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入都,十四日崇祯帝召见平台。袁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并疏陈方略,皇帝大喜,袁崇焕复奏掣肘,袁崇焕奏曰“以臣之力治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嫉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岂臣谋”。(《崇祯纪事》)二十四日崇祯赐崇焕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袁崇焕疏谢并陈方略,崇祯赠蟒玉银币,崇焕辞莽玉不受。 7.粜米资盗 崇祯二年(1629年)春,蒙古哈喇慎三十六家发生大饥荒,请求通市粜米,三月袁崇焕上奏要开马市后售粮于蒙古。崇祯帝认为这是以粮资寇,于是发诏书斥责曰:“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袁崇焕则不以为然抗辩曰:“许其关外高堡通市度命,但只许布米易换柴薪,如违禁之物,俱肃法严禁,业责无与奴通。各夷共谓:室如悬磬,不市卖一二布匹于东,何由藉其利而糊口?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哀求备至,各置妻子与高台堡外,历历也。”《督帅袁崇焕题》。 然而早在天启七年(1627年)林丹汗西迁,与喀喇沁、顺义王博硕克图汗(卜失兔)、鄂尔多斯济农、同雍谢布、阿索特、阿巴噶、喀尔喀组成联军大战于土默特的召城,结果两败俱伤,林丹汗惨胜,诸部联军惨败。林丹汗虽损失了四万精锐,但占据了大片土地。土默特和喀喇沁部蹦崩离析,喀喇沁部只剩下一系据守朵颜卫一带,顺义王卜失兔战败其拥有的元朝传国玉玺被夺,其他部落多溃散。明朝的九大边镇外都有蒙古部落,此番大战对明朝来讲本是有利,但在后金崛起之时林丹汗西迁,并和蒙古诸部混战,虽可削弱蒙古,但并不利于明朝以蒙古牵制后金。崇祯登基后曾分别对林丹汗和蓟门外溃散的蒙古诸部进行过抚赏,又试图用顺义王卜失兔所部联合朵颜三十六家即喀喇沁余众对抗林丹汗,以至于不让其投奔后金。但现实是严酷的,蓟门外的这些蒙古部落地处明朝、林丹汗、后金三大势力中间,不依附一方必然有灭族的危险,明朝当时自顾不暇只能用“抚赏”的形式给予支持,这些蒙古部落对林丹汗又是新仇旧恨,相比之下后金既可以提供军事支持又与林丹汗为敌,这些部落将何去何从实在是一目了然。 崇祯在刚登基的1628年曾作出过最后的努力,虽然喀喇沁部于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已经联络后金,七月派出数百人的使团前往沈阳,崇祯不但没有立即革掉对它的抚赏,还在同年九月加倍了对喀喇沁部的抚赏,而皇太极召集依附于他手下的蒙古部落会盟,提出征讨占据了喀喇沁旧地的林丹汗,此举动彻底拉拢了喀喇沁部,于是此后再对其进行抚赏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但袁崇焕却在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申请对喀喇沁部开马市,提出因大旱蒙古部落没有粮食,所以要开马市接济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此时,后金也遭了灾荒没有粮食吃,正是应当绝不开马市而饿死后金之时。 《明史记事本末补遗》记载:“翰林院编修陈仁锡使辽东,未出都,报建洲兵十万攻宁远,及抵关不见一骑,问之,曰往朝鲜矣。抵南台堡,知朵颜束不的为插汉卖买妇女,为建洲积谷,宁远武进士王振远陈国威入谒仁锡。曰:束不的居关外,阳仇插汉,其实妮之,又建洲娴也。驻宁远关外者六七千人,此地间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备,可夜掩而杀之,傅介子所以斩楼兰也。建洲哨在束不的部内计四百余人,不将弓矢,……”可见后金亦派出400人前往喀喇沁部通过马市购买粮食。 明朝遗民在其史学巨著《国榷》中称:“高台堡之粟转市塞外,为建虏玩弄于股掌。误国如此,督师之肉,其足食乎?”,对袁崇焕以粮资敌持强烈批评态度,因此《国榷》被清政府认为是污蔑民族英雄,受到查禁。 而在稍后的己巳之变中,为后金进攻北京带路的,恰恰就是这支袁崇焕在奏章中认同“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的蒙古部族。这也是崇祯帝杀袁崇焕的罪名之一。 但日本著名满学家神田信夫教授却认为:袁崇焕谋款资敌一事“强烈地反映出袁崇焕在与皇太极交涉中忠于明廷的责任感”,这是国际学者对袁崇焕的高度评价!(引用自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8.矫诏擅杀毛文龙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与兵部尚书王洽通书,认为毛文龙是议和的障碍,主张“关东款议,庙堂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后袁崇焕于7月24日借口阅兵设计文龙。以“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十二条罪名为由,用尚方宝剑斩同样拥有尚方宝剑的一品武官毛文龙于皮岛。并请旨曰:“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同时在向朝廷的奏报中承认逾权并请求处置(“文龙大将,非臣得擅诛,谨席稿待罪。”)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帝骤闻,意殊骇,念(毛文龙)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其爪牙伏京师者,令所司捕。崇焕上言:“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今不宜更置帅,即以继盛摄之,于计便。”帝报可。 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崇焕言:“东江一镇,牵制所必资。今定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帝颇以兵减饷增为疑,以崇焕故,特如其请。 关于袁崇焕杀毛文龙,明末史料普遍认为杀毛文龙是与满清议和的条件之一,并将之比作秦桧杀岳飞。 “戍午,督师袁崇焕杀平辽将军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于双岛。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初,崇焕于宁远捷报后,即令番僧往唁奴虏,意议和,会罢归,未就。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胡之命,声言折冲,虑毛文龙泄其计,是身入岛诱文龙至,……命水营都司赵可怀以尚方剑斩之。”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椎·卷九十》 “五月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 ——《崇祯实录·卷二》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明季北略·卷四》 “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清主大喜,置酒高会。” ——《明季北略·卷五》 “初,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未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遂身入岛诱文龙至……以尚方剑斩之。”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毛帅东江》 “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石匮书后集·毛文龙列传》 “崇焕以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 ——《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 “一至宁远,遂为讲款计。盖自崇焕自宁远奏捷之后,即令番僧往吊东夷以讲和,以罢归未就。再出无以塞平东夷之命,遂以平东夷自诡。虑岛帅毛文龙泄其计,遂身入岛,诱文龙斩之。” ——夏允彝(民族英雄夏完淳之父)《幸存录》 “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崇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先帝于是逮崇焕诛之,而款议再败。” ——民族英雄徐石麒弘光年间所上的反对与满清议和的著名奏疏 北京满学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为了统一事权,是为了抗金大业,除掉了骄横不法,抗拒议和、跋扈一方的毛文龙,对明朝是有利的,袁崇焕杀毛文龙体现了“大智、大勇”(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9.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十月戊寅日(12月11日)突破长城喜峰口,攻陷遵化,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诏令各路兵马勤王。正在山海关附近的袁崇焕部,于十一月辛卯日(12月24日)在后金部队抵达之前两天赶到蓟州,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皇帝给予袁崇焕组织各支勤王军的权力以方便行事。袁崇焕将赶到的各路军队部署到其他防线,率关宁军坐守蓟州,并向皇帝承诺“必不令敌越蓟西”。但皇太极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天险蓟门关,兵逼北京。但是袁崇焕在发现被后金军越过防线后并未对后金军进行追袭,而是经另一条道路赶到北京。六天后,于十一月丁酉日(12月30日)晚袁崇焕抵达北京广渠门外,此时后金部队已经到达北京城外4天。到达后袁崇焕的防区为广渠门外。袁崇焕如此之举,引起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被敌骑蹂躏殆尽。 在广渠门防区,袁崇焕率领的关宁军多次要求入城休整,均未获得允许(勤王援军不入城城下作战是明朝规定),在面对莽古尔泰护军及2000蒙古军的攻击下,占装备及人数优势的关宁军一败再败,阵型被击穿。 而后被后金主力击败的满桂部在向关宁军防线靠拢时被关宁军弓箭部队攻击,满桂中箭,发现箭支上有袁崇焕部标识,于是告至御前,皇帝在对战争部署的重重疑虑中召见袁崇焕,要求解释,袁崇焕无言以对。于是宣布予以收押待审。而此消息传出,关宁军当即弃守防线,开始返回驻地山海关。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老师认为:“袁崇焕受明帝付托,诚心竭力,任事封疆,于朱明社稷,可谓‘义气贯天,忠心捧日’”(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10.处死 崇祯帝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 世传皇太极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但是一些学者则倾向于相信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并非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得逞。由于袁崇焕是囚禁半年后才被处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时激愤误杀。事实上,擅杀毛文龙一事,就足以使崇祯皇帝决心杀之。 11.翻案经过 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翻案。《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近代则有著名保皇党人康有为、梁启超在清朝末年,为了对抗反清的革命党人宣传汉族主义,修建了袁崇焕祠堂,并找来一个叫佘静江的人守祠堂。康有为考证出佘静江是袁崇焕身边一个叫佘义士的人的十二代传人,并一直为袁崇焕守墓。梁启超则写了《袁督师传》,给了袁崇焕非常高的评价,同时认为明朝皇帝杀害袁崇焕,所以才会亡国。 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在百家讲坛的《明亡清兴六十年》中对袁崇焕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12.袁崇焕的容貌 1 明人的记载中袁崇焕很丑,钱龙锡在崇祯三年的折子中称:“崇焕初次陛见时,臣见其容貌丑陋,退谓同官,此人恐难胜任”,这个折子是《崇祯长编》里有记载的。 2 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中称:“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就是说袁崇焕个子很矮,长得像只猴子,并且性格暴躁。 3乾隆皇帝命人画了一幅袁崇焕的画像用于宣传,也就是现在大多数人见到的袁崇焕的像。这幅画中的袁崇焕脸长、肤白,具有满族人的体貌特征,被普遍质疑为乾隆皇帝参照自己的相貌所为。 (二)纪念袁崇焕 1.袁督师庙 袁督师庙在北京龙潭湖公园,有康有为题书的“袁督师庙”匾额和对联: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2.袁崇焕纪念馆(北京) 袁崇焕死后,世传有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乾隆修订的《明史》也记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袁崇焕纪念馆在北京崇文区花市斜街广东义园旧址,即原来的袁崇焕祠墓,袁崇焕手迹《听雨》以及康有为题写的“明袁督师庙记”手书等珍贵文物将珍藏于该纪念馆。原墓堂廊柱曾悬有康有为所书对联: 自坏长城慨今古, 永留毅魄壮山河。 3.袁崇焕纪念园(广东东莞) 东莞袁崇焕纪念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由该镇村民与海外袁氏宗亲捐资一点二亿元人民币,在明代袁氏故居遗址兴建,占地共十一万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师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庙等。 4.袁崇焕祠的守墓人 三百年的守墓人 袁崇焕祠左边墙上有袁崇焕手书的“听雨”二字以及康有为撰写的《明袁督师庙记》,祠堂后袁崇焕墓位于正中,前面有一个石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墓”,左边较小的圆墓据说埋葬着冒死盗取袁崇焕头颅的佘姓义士,也就是为袁崇焕守墓372年的佘姓家族的先人。 1630年,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处以极刑,亲眼目睹了袁部战斗过程的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明末史家张岱津津乐道地记下了这个血腥的场面“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到了夜里,袁崇焕的头颅在刑场,他的佘姓部下趁夜盗取了头颅,就埋在现在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还交代子孙,不必再回岭南原籍了,世世代代就在这里陪伴。60多岁的老太太佘幼芝自称从1630年至今,佘家已经守了372年的墓,历经了十七代。 从清朝乾隆大帝为袁崇焕平反以后,袁崇焕成为清政府褒扬的民族英雄,袁祠墓也成为广东义园,安葬着袁崇焕未能返乡安葬的广东同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袁崇焕祠墓受到很大的破坏,不但石碑被推倒,因为传说袁崇焕的头颅是黄金打造的,袁墓还被刨开来,结果挖了一丈多深,没有找到黄金头,也没有人敢看到底有无尸骨。 1992年,政府重建了袁崇焕墓,2002年初,北京市政府又决定重修袁崇焕祠。 不过北京三百年余姓守墓人的故事,因为太过传奇色彩并且与历史事实有着比较严重的不吻合倾向,一般并不被正统历史学者认可。其中最基本的冲突就是历史记载上袁崇焕死后被传首九边,余家人并没有盗取脑袋的机会和可能性。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也曾经明确表示过对该说法的怀疑。 更有说法余老太太原本是满族人、汉姓曹,解放后因为某些其他方面原因才更改的民族和姓氏。八十年代年代初才编造出说三百年守墓的传说。不过也有人指出这只不过是无良房地产开发商对余老太太的不实污蔑。 (三)后人评语 1.《爝火录·卷二》 “士英本姓李,系梧州府藤县人。与袁崇焕居同里,为北门街;生同年,为辛卯岁;同登己未榜进士。士英年五龄,为贵阳贩槟榔客马姓者螟蛉去;遂冒马姓,为贵阳人。此二人者,诞生一处,同为误国之臣。固知乱世之奸邪与冶世之忠良,天皆有以命之,不与腐草朽木荣枯比类也。” 2.《明季北略》 明.计六奇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于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後,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崇祯元年,大清朝五王、六王及刘爱塔,率兵二万,自镇江至,欲报义州之役。文龙以八千人与部下十将御之,爱塔以四百骑战败,降文龙。大清因是密通书崇焕,订前约,图文龙,崇焕信之”。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3.《国榷》 明.谈迁 “建虏以(文龙)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误国如此,督师之肉,其足食乎?” 4.《崇祯实录》 “五月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于宁远捷後,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 ”。 5.梁启超 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 。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引用自梁启超《袁督师传》 6.阎崇年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冤死与风骨,动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袁崇焕之死,不仅是袁督师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大明皇朝的悲剧,而且是中华文明的一幕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悲鸣与光亮,划破君主专制沉寂与黑暗的天庭,换来千万人的智慧与觉醒! ——引用自阎崇年《袁崇焕传》 7.金庸 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的知己程本直称他是“痴心人”,是“泼胆汉”,全国惟一肯担当责任的好汉。袁崇焕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亡命徒是没有家庭幸福的,日日夜夜不得平安。官居一品,过的却是亡命徒生涯,只因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断的猛烈燃烧。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本来以为张良的相貌一定魁梧奇伟,但见到他的图形,容貌却如美女一般。我们看到袁崇焕的遗像时,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图像中的袁崇焕虽不怎样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如此刚强侠烈。”——《袁崇焕评传》 揭秘: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创造了怎样的辉煌?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了战争的前台。按说,他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何以会当上军队指挥官?好在袁崇焕竟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关宁铁骑在他手里被锤炼成了一支英勇骁战、每战必胜的精锐之师。 说起关宁铁骑的创立,是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过去凡有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部队外,这些客兵常常战斗力很弱。一是万里来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二是家不在此,打起仗难有保家卫国的意识。三是南方兵不适应于骑兵作战。故袁崇焕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南(江南〕兵脆弱”。在袁崇焕眼里,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关系、且多善骑的辽人最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 可以说,关宁铁骑从此威名远扬。一直以来,在明军里流传一个顺口溜: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可这神话硬是让袁崇焕打破了。宁远大战1万残兵斗败13万八旗铁骑,许多人并不以为然,认为那是攻防战,大多易守难攻。但宁锦会战,关宁铁骑却实实在在的在野战里打败了满洲八旗。辽东军不过七万人,却铸就了一条让满洲人一筹莫展的宁锦防线。再后来,满清经蒙古入寇北京,关宁铁骑星夜驰援,九千骑兵硬是在北京城外阻击了近十万八旗军,此战虽有些胜的侥幸,但足以体现关宁铁骑强大的战斗力。 可惜的是,这样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却由于崇祯皇帝的重大失误,杀了袁崇焕而导致哗变,只能是一步步被分化瓦解,结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玉、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最终被俘,投降了满清。 假如崇祯皇帝用人不疑,袁崇焕不死;假如关宁铁骑誓死报国,有这样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满清能那么容易推翻大明王朝吗?我们只能叹息一句:可恨明朝皇帝自坏长城,遗恨千古。 明末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悍 关宁铁骑是由明末袁崇焕编练的一支由辽东本地人组成的重骑兵,其主要装备三眼火铳,披重铠,备双马,有极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军饷待遇都高于一般的明军,加之是本地人组成,故而在戍守辽东时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其中大多数人与后金和满清八旗有血海深仇,故而每临战阵死战不退,成为当时明朝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能与后金骑兵一较高下的精兵。 这支骑兵虽然精锐但是人数并不多,由于各种史料内容真假难辨,笔者认为其大致人数在9千到一万左右,至于某些史料所记载的3万,我的评价就两个字:扯淡。小编特意查过明朝末年的税收情况,每年朝廷收入大致是800万两,而全国每年却需要上千万两的军饷,重点还是给辽东,但是别忘了辽东有十多万明军,关宁铁骑就要消耗一大半,说明朝要养活3万精锐重骑兵,那是无论如何也养不起。再举个例子,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曾派人招降吴三桂,还顺带给了吴十万两作为军饷,而在此之前,吴所部将士已经14个月没拿到一文军饷了,而且当时吴三桂所部还并非全是关宁铁骑,所以明朝就算拼劲全力也养不起多达3万的关宁铁骑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军队,其战斗力显然不是吹的(当然笔者知道大辫子清朝没少黑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师承李成梁的辽东铁骑,充分发挥了火器对冷兵器的优势以及辽人卫土的积极性,加之袁崇焕严酷的训练,关宁铁骑逐渐成长为一支骁勇彪悍的重骑兵。而第一次真正检验他们战斗力的是天启7年的宁锦大战。在宁远城外,明军并没有龟缩城内,而是整齐的开出城门,背城列阵,与蜂拥而至的后金军厮杀,首当其冲的就是满桂率领的关宁铁骑,在激战中关宁铁骑往来冲杀,死战不退,一直以勇猛自诩的后金军连城墙都没碰到,其战斗力不言而喻,我承认当时在城上有炮火支援,但毕竟明军第一次没有单纯凭借坚城而挫败后金军。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蒙古入寇京师,京城周边守军闻风溃败,京师戒严,崇祯也下诏勤王,各路明军纷纷入卫京师,袁崇焕得知皇太极威胁京师,便第一时间派赵率教率4000精兵抢占遵化,可惜寡不敌众,4000中伏全军覆没。得知赵兵败,袁点选了9000关宁铁骑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师,抢在后金军之前到达,据说由于行军太过急切有4000人中途掉队,袁就带着仅有的5000人背城列阵,刚刚列阵完毕,后金就发动进攻,打头阵的是阿济格所部精兵,然而让后金军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区区5000人死死挡住了后金军的攻击,漫如潮水的后金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但是关宁铁骑用生命和鲜血向他们证明:不行!厮杀持续到黄昏,掉队的4000人抵达战场,他们从后方发起冲锋,扰乱了后金军的进攻,将后金军赶出了战场。关宁铁骑终于向世人证明了:后金军并非天下无敌,关宁铁骑也不是好惹的!至此关宁铁骑已经成长为能与后金军野战的精锐之师。 由于京师保卫战中后金军的表现不佳,盛怒的皇太极责骂处罚了许多前线将领其中就包括阿济格,随后关宁铁骑在孙承宗(顺便说一下,能挽救明朝危亡的不是袁崇焕而是孙承宗,连清朝的史官都不得不承认孙是力挽狂澜之人,哦,对了大名鼎鼎的关宁锦防线正是他的杰作,而袁崇焕也是他的学生)的带领下收复了关内4城,把后金彻底赶回老家,这个战斗力自己想像。 总的来说关宁铁骑虽然没能挽救明朝的灭亡但也有其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功过是非就留待后人评说了,但从军事上讲,关宁铁骑不愧是一支百战余生的威武雄壮之师! 后世对袁崇焕的评价如何?应该如何评价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功罪的争论,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依然存在着争论不休的“挺袁”和“倒袁”两派。 倒袁派以草根为主,多是依据各种史料证据中袁崇焕寡谋、损兵、丢粮、不救、议和、献媚、暮气、资敌、斩帅、纵敌、败阵、苟且等劣迹对其提出质疑。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为、梁启超、金庸、阎崇年等,挺袁派的套路则多以《明史》为依托,一再提及《明史》中许多尚存争议的事件鼓噪氛围,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最后再抒发悲凉之情以博取同情。 挺袁派部分言论摘录: 阎崇年 〇“袁崇焕的死是一场悲剧。从哲理来说,生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大境界。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谦如此,袁崇焕也如此。袁崇焕之死,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 〇“袁崇焕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与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军事失误和举措失当之处,且成为他罹祸的‘口实’。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而永垂史册,万古流芳。”[2] 〇“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含冤磔死。崇祯帝在自毁长城。”[3] 金庸 〇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〇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〇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 碧血汗青 〇崇祯朝的清军第一次进犯北京,是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当时后金军自龙井关(今遵化东北)、大安口(今遵化西北)破长城守卫,直逼北京城下。此战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了明朝抗清的中流砥柱袁崇焕被诬冤死,为日后清军坐大入关争天下埋下了极大隐患,而此战北京城所面对的形势也最为险恶,因此关系重大。 〇袁督师事迹,早年的梁启超和康有为先生,近年的杨宝霖和金庸先生都已有过大量的编撰和考证,其中杨、金两位的《袁崇焕杂考》和《袁崇焕评传》更是流传甚广脍炙人口。 〇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遭后金反间诬陷,又因大臣倾轧蓄意加罪,最终以通敌罪被处磔刑,冤死于北京西市的西四牌楼。其兄弟妻子被流放三千里,抄没其家时,无一余赀。 倒袁派部分代表人物言论摘录: 高原神鹰 〇“(有人)居心不良的把坚定抗奴,誓死收复失地,屡次大败金兵,绝不与侵略者言和的民族英雄岳飞,与谈和纳贡,卖粮资敌,擅杀抗奴将领的秦桧式人物袁崇焕,牛头不对马嘴的放在一起” 〇“明清双方史料中,清清楚楚的记载,袁崇焕部一部分人依托宁远坚城,防守2日,杀伤清兵200多人,而袁部另一部分人在觉化岛被屠1万余人,清兵得到大量粮草辎重” 〇“满清攻下喜峰口,明朝急忙调兵在蓟西一带组织防御,但是,当崇祯把蓟西防线的重任交给袁崇焕之后,袁崇焕竟然又再次利用职权调走了在蓟州地区组织防御的刘策部等数万官兵,把蓟西防线打开一道无人防守的空门,把满清兵放向北京,此时京城中老百姓就有了清兵是袁崇焕放进来的流言,事实也正是如此.” 断臂残刀疲败兵 〇他那个战略那里合理了?坐视甚至亲除后金的三面之敌,卖米给后金,对有关敌军动象的报告,不理不采,这是那家的合理战略? 〇那些大谈袁私和之高明的人,倒是有可能捧完了袁,又跑去夸秦,连私和都成了脸了,秦那个有皇帝授权的和,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把袁与岳帅等人并论,恰恰是对中国英雄的损害与污蔑。 〇袁怎么和岳飞与于谦比?岳飞乱杀人了吗?私和了吗?卖米给大饥的金了吗?于谦守北京是严令援军不许入城,坚守阵地,袁是散援军,说大话,部队首溃,一门心思只想入城。 左派大佬 〇当他在乾隆大兴文字狱的黑暗年代被满清的御用文人吹捧起来的时候,他是作为一个满清御用文人为了阿谀奉承皇太极而诋毁和贬低崇祯皇帝的一块砖头。 〇满清御用文人用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手法将袁崇焕拔高成一个“完人”,然后用“昏庸”的崇祯去中皇太极的“反间计”,最后使得袁崇焕“冤死”。这样一来既说明了皇太极的“睿智”,又反衬了崇祯的“昏庸”,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功效,也让皇太极在伪史里“报了仇”。满清御用文人所需要的效果是袁崇焕的形象异常的高大,死得也悲壮凄凉。越是这样一个天大的冤案,就越显得崇祯的昏庸无能,越让人感觉满清入关是顺理成章,是明朝气数已尽,让当时被压迫和奴役的汉民感觉满清确实是一个顺应天理进驻北京的天命王朝,以此来稳固其统治地位。 〇我们不禁要为袁崇焕惋惜,他作为一位抗击侵略者的戍边将领,死后反被侵略者作为稳固其统治的工具,这是很可悲的。其实,这也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缅怀,只是需要强调缅怀他的抗清作为可以,但同时也要清楚的看到他确实有不少战略性的失误,以及他本人性格上的缺失,在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中充当了败笔的添加者,他的死不是一个天大的冤案,而是一个他个人因为自己失误而造成的悲剧。 capo1234 〇明朝为袁翻案之事,就算不能够完全排除其可能性,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也就是说,即使它有一点可能是真的,但综合目前的材料来看,更大的可能是假的。 〇历史学家通常把皇太极于崇祯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称为“己巳之变”。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在此役后逐渐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 〇从微观上来说,此役又带出了好几个关键的话题:如督师袁崇焕之因反间而被逮杀;如山、陕、甘等地勤王军之哗变,成为明末农民起义之关键力量;如崇祯又被迫再次加饷,终于陷入财政死循环;甚至因为此役的缘故,九边严防北寇,西北等地得不到米粮接济,饥民大起,从而使得无业游民李自成得以起事,最终成为明朝之掘墓人。 疯行烈 〇“英明神武的袁大督帅哪,为杀毛文龙一人而置东江十数万军民于绝境,你的心也太狠了!!!” 〇“最让人搞笑的是,为了证明东江军有劫掠的罪行,竟连九百两的案子也翻出来大书特书!真让人苦笑不已,要杀便杀,何必如此糟蹋人!” 〇“不杀毛文龙又何来的东江内乱?没有东江内乱又那有山东之乱?英明神武的袁大督帅哪,你捅的漏子可真够大的了!” 总结: 在近代研究袁崇焕问题的人中,阎崇年、金庸可谓是《明史》派和抒情派的集中代表,其力作《袁崇焕传》、《袁崇焕评传》更是以转述并加注《明史》为基本形式,并集各种抒情于大成。 本文要提出的观点是,希望挺袁派先放下《明史》的思维定式,暂时不要忙着抒情,静下心来,去仔细倾听一下倒袁派的观点。如果发现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按照实证的思路提出异议,力争用可靠的史料驳倒那些质疑,这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 -------------------------------------------------------------------------------- [1]【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2]【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3]【阎崇年著《袁崇焕资料集录》(上)前言第1页】 毛文龙与袁崇焕究竟有什么恩怨 毛文龙,生于1576年,钱塘人。年轻时善于骑射、晓畅兵法。后来他的舅舅沈光祚担任兵部主事,推荐他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麾下。当年9月又参加武举考试,名列第六名,此后先后担任安山百户、沈阳千总、守备、游击等职。 1621年5月辽东巡抚王化贞派遣毛文龙前往辽东沿海一带“招致遗民,恢复疆土”。毛文龙仅率领200人,乘坐4艘海船,携带500石米出发。毛文龙一路上招集难民、安抚百姓,先后收复了鹿岛、长山岛、色利岛等十多个岛屿。在朝鲜登陆后,又一举攻破了镇江城。 消息传来,明朝廷大喜,立即任命毛文龙为广宁都司、副总兵;而后金方面努尔哈赤派遣皇太极率军前往镇江弹压。势单力孤的毛文龙败逃至朝鲜,此后驻扎在皮岛。并以此为中心,招纳辽东难民,作为根据地,此后皮岛被升格为东江镇,毛文龙本人被任命为总兵官。 毛文龙为增强在辽东沿海的牵制力,向朝廷上书要求拨发饷银30万两、兵3万。而兵部认为:“文龙灭奴则不足,牵制则有余”,只是象征性的拨发饷银5万两、兵3千。朝廷依然将防御的重点放在山海关-宁远一线,重山海,轻沿海。 开镇东江后,毛文龙频繁派兵袭扰后金沿海地区,取得了几次每次多则两三百人,少则几十人。客观而言虽然每次战果不大,但却有效的牵制后金的注意力,开辟了对后金作战的第二战场,颇有古代游击战的风格。毛文龙本人也先后被封为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 毛文龙率军孤悬海外,难免日渐骄纵,肆意妄为,手下几乎全是他的义子、义孙,结成党羽,横行无忌,连朝鲜对他们都非常不满,说毛文龙“时称海外天子,部下诸凶,肆害尤甚”。而且毛所上奏的事情往往存在“水分”,而且索饷过多,一年竟达120万两。 此外毛文龙违背禁令,“广招商贾,贩易禁物”,“鬻参贩布为业”。也许招商贸易有筹措军饷的目的,但这是公然违反大明法律的行为,因此遭到朝臣们的猛烈的抨击。而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时,曾上书请求核查毛文龙的军饷问题,毛文龙抗疏辩驳,自此两人交恶。 1629年5月底袁崇焕以犒军为名前往皮岛。6月5日袁崇焕宣布毛文龙的十二条大罪,用尚方宝剑将其诛杀。毛文龙僻据海外,犯有过失,这是事实。但袁崇焕的“十二条罪状”,并非件件属实。冒领军饷、杀降请功、军纪败坏这种行为当时普遍存在,只处罚毛文龙一人似乎太过牵强。十二罪状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十二大罪状只是杀死毛文龙的一个借口,其实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朝廷里不同政治利益集团的斗争-党争。天启、崇祯年间,朝廷内部东林党与阉党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也许是出于自保的目的,天启年间毛文龙“与魏忠贤相结”,与阉党成员相勾结,从此无形中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 崇祯即位后,东林党主政,阉党遭到打击,但与阉党人物崔呈秀有关系的温体仁成为崇祯皇帝的宠臣。温体仁则先通过打击东林党骨干钱谦益,成为内阁大学士;又排挤东林党重要人物文震孟等人,彻底与东林党交恶。而毛文龙与主导朝政的温体仁关系莫逆,曾多次向温进献财物,自然而然毛文龙也成了东林党的眼中钉。 那么袁崇焕跟东林党什么关系呢?严格意义来讲,他可能不算东林党核心成员。但他和东林党渊源颇深,袁崇焕本人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东林党骨干韩爌的门生;当年极力推荐他的侯恂、孙承宗等人也与阉党势不两立的人物;而崇祯初年,在朝中极力支持的他、与他一起谋划杀死毛文龙的正是东林党党魁、内阁大学士钱龙锡。 1628年7月在袁崇焕入京,第二次督师辽东前,钱龙锡曾特意到袁的寓所与他商议如何处置毛文龙问题,此后诛杀毛文龙也被列入提到了袁崇焕的辽东恢复计划之中。最终毛文龙难逃一死。 在毛文龙在被杀5个月后,皇太极引兵直抵北京城下。在温体仁以及王永光等阉党成员的大肆攻击下,“专戮大帅”成为一项重要罪名,袁崇焕被捕下狱,次年8月被凌迟处死。9月内阁大学士钱龙锡被捕下狱,第二年被判处流放。而在袁崇焕死之前,韩爌也因遭到弹劾,致仕还乡。 温体仁借助毛文龙之死与袁崇焕的关系,成功的打击了东林党的势力。而毛文龙与袁崇焕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如果非要评价谁是谁非的话,毛文龙驻兵皮岛,确实对后金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如果仅凭毛来收复辽东也是不现实的。 作为一介武夫,毛文龙不该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前车之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与张居正关系莫逆,张居正死后,戚继光遭到打击,最终在凄凉中死去。后来的事例就更多了,例如二战名将朱可夫、隆美尔等等。古往今来,军人卷入政治往往不会有好结果。 当然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处置,显然有失偏颇,一方面或许也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袁崇焕不善于同武将搞好个人关系,如与满桂等人。另一方面,在袁崇焕的计划中,恢复辽东还是以山海关-宁远一线为主战场,辽东沿海地区显然不在他的战略规划中,所以为防止日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果断解决毛文龙。 事实证明,处决毛文龙是袁崇焕人生的一大败笔,此后不仅袁本人因此在党争中惨死,辽东沿海的毛文龙旧部也陷入混乱,纷纷降清。毛文龙之死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都是党争惹的祸。反观崇祯皇帝虽有有心整顿国家,但积重难返,加之性格多疑猜忌、刚愎自用,最终适得其反,无力回天。 外有后金骑兵不断袭扰,内有烽烟遍地农民起义,而大明王朝还在不断的党争中消耗着那最后一点有生力量,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亡。 袁崇焕杀毛文龙给辽东半岛带来灭顶之灾 天色已晚,我把纷飞的思绪努力拉回到黄金山下。 这是深秋季节,山坡上的柞树和榆树都变了颜色,枝干是灰的,落在地上的叶子,介于灰和黄之间,再与干枯的蒿草杂在一起,混沌得几乎没有了参差和层次。黄龙墓和五部将合葬冢,就隐匿在这样的背景里,我只能小心地踩着树叶和茅草,在树与树的空隙之间,寻找它们的踪影。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要来拜祭的黄龙墓,竟然没有碑石,只是一座普通而光秃的圆冢,凄凉地蜇伏在一片荒草里,要是没人告诉,还以为是一座无主坟。也许是被冷落得太久了,几棵胳膊粗的树干,竟从冢顶的荒草中冒出来,更增了几分惨淡。 在黄龙墓的后方,便是与他一起殉身的五部将合葬冢,小而简陋,如乡下人给未成年孩子丘起的一座小坟包,也许因为他们不是总兵,而是总兵的下属,只能给这样的待遇? 在风雨飘摇的明季之末,地处明朝与后金厮杀前沿的旅顺口,目睹了太多不应有的死亡,不该发生的悲剧。那些死亡和悲剧,直到现在听起来,后背还会冒冷汗。彼时,因为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崇祯急调黄龙来接任东江总兵。总兵是朝廷专为海岛守军而设的官职。东江总兵,统辖旅顺口及长山、广鹿、石城诸岛水军,前后只有三任:毛文龙、黄龙、沈世魁。崇祯十年三月,东江境内诸岛全部陷落,总兵之职也就不再有了。 可以说,袁崇焕杀毛文龙,给辽东半岛带来了灭顶之灾。毛文龙旧部就此分裂,明军的辽东防线更是千疮百孔。皇太极趁火打劫,诱降东江守将,叫他们彼此猜忌,相互残杀。袁崇焕当年离开双岛之前,曾指派毛文龙旧将陈继盛代理东江总兵,却被皇太极策反的一个东江守将把他和另外十几个将官一起杀死,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把黄龙举荐给了崇祯。 黄龙祖籍江西,个子高,臂力大,喜欢行侠仗义,生性足智多谋,曾在袁崇焕麾下当过小校,因与皇太极交战立下大功,袁崇焕把他提升为参将。崇祯三年,袁崇焕已被崇祯处死,参将黄龙再次与皇太极交战,并再次立下大功,被提升为副总兵。 就像在毛文龙的命运里,一定会遇上袁崇焕。在黄龙的命运里,一定会遇上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个人都是毛文龙的部将,最后却成了杀害黄龙的凶手。 孔有德老家在辽北铁岭,早年做过矿工。其父是个热血男儿,曾举行过反后金军的起义,失败之后在广宁军中任游击。因为战事紧张,孔有德也当兵了,跟随毛文龙守在岛上。见自己的老板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死党级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便去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时过不久,孔有德竟寻机在登州发动了一场兵变,自号都元帅。明廷闻讯,立即派兵前来镇压,孔有德和耿仲明一不作二不休,率部叛投了后金。 耿仲明老家在辽南盖州,曾当过横行于辽东湾的海盗,某次事败之后,投靠了比海盗还凶悍的毛文龙。正因为如此,他与孔有德扯到了一起,结为毛文龙的铁杆部属。毛文龙一死,耿仲明就随孔有德一起去了登州,一起发动了兵变,一起降了后金。 这就是黄龙出任东江总兵的背景,来到皮岛之后,第一要务就是清除由毛文龙事件引出的叛乱者。时间是崇祯四年,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以索饷为名,率领部卒包围了总兵衙门,并把总兵官黄龙押到演武场,打断了他的腿,打伤了他的眼睛和鼻子,多亏有众将相救,幸免不死。叛乱平息后,黄龙也没客气,把耿仲裕绑到演武场杀了。手下诸将怕遭到耿仲明抱复,曾极力劝阻黄龙,可他没有听。事过,黄龙却又写信给耿仲明,请求他原谅自己。 这是杀弟之仇,怎么可能得到宽恕?正在登州谋反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立刻逮住了黄龙一家老小为人质,逼黄龙跟他们一起去投后金军。黄龙不为所动,父母和妻儿数十口家眷悉被杀害。 黄龙的悲痛可想而知,却已没有退路。听说孔、耿叛军被山东巡抚朱大典击败,目前正走海路往辽东方向出逃,黄龙认为他们一定会在旅顺口上岸,立刻离开皮岛移驻旅顺口,命令守口将士严阵以待。几天后,这支叛军的船队果然朝旅顺口驶来,黄龙率部阻杀官兵一千多,夺还妇女无数。然而,孔、耿二人却逃脱了,他们带着一万多残兵,一百多艘战船,亡命北上,直接投奔了皇太极的后金军。 天启五年,努尔哈赤曾攻陷过旅顺口,只是兵力太少,不敢久留,毁城而归。皇太极即位后,旅顺口成了他的一个心结。原以为毛文龙死了,收复辽东不费吹灰之力,却来了一个比毛文龙听话而且正直的黄龙。后金军不擅水战,也没有战船,皇太极正在发愁呢,却听说孔有德和耿仲明来投,而且带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上百艘战船,真是雪中送炭,天随人愿。 正是孔、耿的叛明投清,注定了黄龙的命运。崇祯六年六月,皇太极学努尔哈赤当年的样子,也派了几个贝勒王出战,由孔、耿二人当向导和前锋,率一万多马步兵卒向辽东半岛南部杀来。 其实,这是一个调虎离山的阴谋。后金军兵船只是集结在鸭绿江口外,摆出要攻打皮岛的架式。黄龙不知是计,急率部众离开旅顺口,去增援皮岛。黄龙前脚刚走,孔有德便率另一支后金军,朝兵少城空的旅顺口围杀过来。黄龙仍不知深 浅,只带了少数兵卒回援旅顺口,而把主力留在了鸭绿江口。 最后的决战开始了。七月一日,后金前哨五百余骑占据了黄金山等山头,在这里架设火炮,轰击旅顺口外围城墙,一连攻打了三天。七月四日,后金兵将五门西洋大炮及无数战车推到城下,然后架起云梯登城。守城明军以西洋大炮轰击远处的后金兵,以火罐矢石对付攻到城下或登上城头的后金兵,连续激战了两个昼夜。七月六日,黄龙组织明军三次出城反击,后金军三次将明军逼回城内。彼时,守旅顺口明军与后金军以一抵十,相差悬殊,寡不敌众。然而,兵将虽少,死亡虽多,这场守城战斗却在黄龙的率领下,一直打了十多天,其间甚至还打过几次小胜仗。 旅顺口保卫战,结束在七月十四日。守城明军已弹尽粮绝,士卒也所剩无几。黄龙知道大势不可逆转,便把总兵印交给一个叫谭应华的部将,曰:敌众我寡,今夕城必破。若速持吾印送登州,不能赴,即投诸海可也。说完,黄龙还亲自带着谭应华杀出重围,一直护送到船上。 傍晚时分,一支后金军从城东北角杀进城内 。只有二百余副盔甲的明军,与后金军在城里展开了巷战。最后,黄龙及部将李维鸾等被后金兵团团围在中间。见突围已不可能,黄龙拔出宝剑自刎。见此情景,其余五个部将也学他的样子,壮烈而死。当夜,旅顺口城破门开,满城都是后金甲。 史书上说,远在京城的崇祯听说黄龙殉国,追谥他为左都督,并赐祭葬,子孙受世荫。这位皇帝也太官僚了,追谥和赐祭葬还算可以,黄龙的子孙早已被孔有德和耿仲明给斩尽杀绝,哪还有人来受这个世荫呢? 黄龙既死,辽东半岛已无可以战斗的明军,只是海上诸岛还没有撤防而已。也许是心存侥幸,也许是不得已,崇祯叫沈世魁接任东江总兵,他也是最后一任东江总兵。 东江局势变得更糟,因为皇太极收买了另一个守岛明将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毛文龙旧爱,素有辽东三矿徒之称。主子被杀,孔、耿两个先跑了,尚可喜却还留在岛上。黄龙出任总兵不久,尚可喜因助其平定了皮岛兵变,晋升为广鹿岛副将。 然而,沈世魁与尚可喜以前就不和,刚上任总兵,就叫尚可喜来皮岛会面,其实是想借机除掉这颗眼中钉。尚可喜也是命不该绝,沈世魁的计谋正巧被尚可喜的老部下获知,尚可喜索性来了个先发制人,把大小长山岛及石城、海洋诸岛全部夺占,当成他投降后金的见面礼。皇太极高兴极了,叫贝勒多尔衮前去迎接,他在沈阳出城十里坐待,回头还摆席宴请,赏赐珍宝,封他为总兵官。 辽东三矿徒的相继背叛,就是毛文龙之死带来的后患。从这个意义上说,袁崇焕的确做了为丛逐雀、为渊驱鱼的蠢事。当他们一起聚在了皇太极的旗下,曾经的辽东三矿徒,转身就变成了辽东三叛徒。 公元1637年春天,皇太极乘着打趴下朝鲜的余威,命令贝子硕托挥兵前来收拾皮岛。彼时,辽东三叛徒已被封为三顺王,他们与硕托一起,复仇般杀向熟门熟路的皮岛。如果说上一次是旅顺口的末日,这一次就是皮岛的末日。 其实,当尚可喜提着大礼包,把海上其余诸岛都交给了后金,皮岛就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岛。新任总兵沈世魁还真是条汉子,他一边沉着地指挥,一边带头杀敌,竟然在岛上坚守了两个月,一直战斗到被后金军残杀而死。 数百个春秋过去,今天的人没有谁知道沈世魁葬在何处,只知道黄龙与五部将被草草埋在黄金山下。对于黄龙,崇祯当年给他的追封谥号,赐祭葬,子孙受世荫,不过是一种荣誉。真正体面的祭奠和追怀,在一百四十多年后,做这个事情的人是大清皇帝。乾隆四十一年,清帝赐给黄龙一个谥号——忠烈,并诏建一座显忠祠,地点就在黄龙殉身处,其余五部将也一并附祀。乾隆之所以要这么做,除了要显示一代大帝的胸怀,也是想叫那些越来越没有出息的八旗子弟们振作起来,向明将黄龙学习,精忠报国,死而后已。只不过心思白费了,八旗子弟还是八旗子弟,乾隆之后,大清即显衰象,皇帝一世不如一世,贝勒也一代不如一代。他们再也做不出毁城而回那样的壮举,自己的城只能被别人而屠,且屠其城者不是洪秀全的太平军,而是一直未瞧上眼的日本人。 光绪十三年,旅顺口正在大兴土木建军港,兵备道员刘含芳受李鸿章之托,来黄金山下寻找黄龙墓和显忠祠。经过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大清帝国已江河日下,乾隆诏建的墓和祠并没有被善待,显忠祠早已不见了踪影,黄龙墓和五部将冢则湮没于岁月的荒草中。多亏有金州乡宦乔有年的指引,刘含芳找到了那片已经看不出模样的墓葬群。于是,他下令把黄龙及五部将分散的单墓合筑为一个大墓,立碑铭文,并在四周砌起一道石墙。翌年,又重建了一座显忠祠。在此之前,只知道乾隆四十一年建了一座显忠祠,不知道可否立过碑,这一次,刘含芳既建祠也立碑,地点就在三官庙西。以后,每到黄龙的祭日,旅顺口官民皆以牲牢祭祀于墓祠。一个明朝的将军,竟在清朝受到如此敬重,天子和朝臣,前后两次为其修建显忠祠,即使他们的用心是给自己的王朝鼓劲儿,毕竟让黄龙享尽了哀荣。 然而,黄金山下这片肃穆的风景,终因俄国人占据旅顺口,而遭到粗暴的破坏和毁弃。他们要在黄金山下修筑炮台,毫不犹豫地就把这座合葬的大墓给铲平了,写着中国字的墓碑,竟然被当石头砌了炮台。就是说,我现在看到的黄龙墓与五部将冢,既不是乾隆四十一年的样子,也不是光绪十三年的样子。究竟是谁给它们修成了现在的样子,不见有任何文字说明,因为在这两座墓冢前,没有一块可以知其来由的碑石和铭文。 我甚是奇怪,清代的皇帝和官员,尚能那么厚待自己的生死对手,现在的中国人,何以如此轻慢为捍卫旅顺口而殒命的将军呢?既然这是黄龙墓和五部将冢,为什么不给立碑刻铭呢?黄龙和他的五部将要是知道,在清朝之后,他们的待遇如此之低,会伤心成什么样儿呢?想来想去,既为古人不平,也为今人所惑。 至于显忠祠,俄国人当年虽然手下留情,却也没有幸存多久,日本人重占旅顺口之后就把它拆了,在原址建了一个水兵俱乐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再去黄金山,只找到已经残损了的显忠祠碑。这块碑,现藏旅顺博物馆。细看碑铭上的落款者姓名,除了刘含芳,还有周馥、宋庆、丁汝昌等,他们都是当朝的二品大员,且属于清代的守边将军。惺惺相惜,也是一个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姓名。清人郑有仁诗曰: 一自将军身殉明, 三藩未夕削皆平。 山灵有意怜忠骨, 二百余年庇旧茔。 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想起远去了的刘含芳。我相信,他要是活着,黄龙墓和五部将冢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显忠祠说不定会第三次矗立在黄金山下。 历史上玩笑开大了的事 袁崇焕耍皇帝的下场 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是与庄重、规矩的“礼”相违背的。 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点的人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特别是那些能哄皇帝欢心,具有幽默感的官员,甚至会被安上专有名词——弄臣。 久而久之,中国人仿佛成了缺乏幽默感的人群,玩笑不能乱开。那些抱着戏虐心态愚弄他人的人物,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来俊臣请君入瓮 话说女皇帝武则天得到密告——酷吏周兴串通他人造反,于是就让另一酷吏来俊臣来审理此案。来俊臣见了老同事周兴,闭口不谈案情,只像交流工作经验般问道:“如果犯人咬紧牙关,就是不肯招,老兄通常有什么办法呢?” 周兴得意地说:“那太容易了。拿一个陶瓷的大瓮,四面用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面,看他招不招!” 来俊臣拍手称赞,然后跟老周开了一个著名的玩笑:“真是妙招,我这就预备大瓮,请老兄进去一试。”周兴一听,赶忙下跪叩头,全招了。这就是“请君入瓮”的故事。 无论周兴,还是给他准备大瓮的来俊臣,在传统价值观中,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之间的“愚人节”勾当,从来是正统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君无戏言,否则后果很严重 正经的天子要君无戏言,自动放弃说笑话的权利。西周时,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曾拿一片梧桐叶许愿,说:“我以此为凭证,封你为诸侯。”过了一段时间,成王早把这事给忘了。 辅佐他的周公却提醒道,选个吉日,把加封叔虞的事给办了吧。周成王一听就笑了:“我那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周公把脸一沉说:“君无戏言,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被记录到史书里。”成王一听,只好把像树叶一般的唐国(今山西部分地方,后为晋国)封给了叔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叶封唐”的典故。 成王事后虽然想赖账,不过好歹有周公的监督,有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不是每个国君的玩笑都能得到好的结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必赘述。 耍皇帝的下场——袁崇焕死得很难看 国君拿大臣开心,尚且引来杀身之祸,这要是反过来,后果自然更严重。袁崇焕之死一向被看做是“千古奇冤”,其实他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崇祯元年(1628年),刚刚登基不久的新皇帝朱由检召见袁崇焕,询问他对后金战事的看法。袁大人当时大概是脑子一热,竟然随便扯了一句“五年全辽可复”(五年收复被后金占领的辽东)。 君无戏言,这可非同小可,有同僚小声问袁崇焕:“你和皇上说的话是否当真?”袁崇焕淡淡地回答:“皇上热切地希望消灭女真,所以把情况说得乐观点,宽慰皇上一下。”同僚一听就傻了:“当今皇上如此聪明,到时找你兑现诺言,看你怎么办!” 袁崇焕这时也着急了,赶忙又去向崇祯解释,说“五年复辽”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配合才行,不然没办法实现。崇祯就说,你有什么困难,朕都给你解决了。随即下令,无论户部的军饷、工部的兵器、吏部的用人,还是兵部的战场指挥,全要给袁崇焕开绿灯。最后,崇祯还赐了一把尚方宝剑。 一句戏言,把袁崇焕架到了火上烤,没办法他只能到辽东上任。对工作,袁崇焕不能算不尽心尽力,但辽东大局早已败坏,能守住防线,不继续失地就不错了,如何消灭得了满州八旗? 就在袁崇焕夸下海口的第二年,皇太极绕过山海关,一路所向披靡,直至兵临北京城下。后金大军与数十万勤王明军对峙数月后,才自行退去。八旗铁骑一下击碎了“五年复辽”的美梦,崇祯皇帝也意识到——他被袁崇焕涮了。后来崇祯剐了袁崇焕,一方面是因为中了反间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挽回自己因识人不明而丢了的面子。 一生都在过愚人节的明武宗 皇帝不能开玩笑,只是普遍而言,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戏耍着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 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大臣们一个个上书劝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皇帝瞒着满朝文武,带着武将江彬、宦官钱宁两个宠臣,偷偷地跑出德胜门,直奔居庸关。这回幸亏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张钦是个直汉子,拼着一死,往城门下一坐,就是不给皇帝开关。有他耽误功夫,京里的官员也追到了,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万岁爷给请了回去。 请是请回来了,巡边的心可没有死。武宗静静地等待了半个月,趁着某日张钦外出公干不在居庸关,武宗连忙来到关下,这一次再没人敢拦他,他终于如愿以偿,到了边关重镇——宣府。 武宗对玩的创意超出历代明君、暴君、昏君,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朱寿”的新名字,再用皇帝的名义,加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这简直是与群臣开的国际玩笑,给自己封为总兵的皇帝,古往今来唯独他这一份。 武宗这一趟没有白去,亲自率军与蒙古人交了一次手。对于此战的战果,历史上记录是鞑靼人战死16人,而明军阵亡52人。当然这个战果很可能是文人们为了证明皇帝的荒唐,报自己被捉弄的一箭之仇,而刻意编造出来的。 因为这场史称“应州大捷”的战役,双方参战的士兵有十余万,即使随便接触一下,也不会这点伤亡。 关于战事的记录,是在武宗死后,文臣们才动的手脚。战役刚刚结束,皇上凯旋回朝时,大臣们还是要隆重欢迎的。只是皇上下令,说打了胜仗的是朱寿,而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这可愁坏了大臣,见了面不能称“皇上”,这“大将军”三个字却也不太敢叫出口,那种尴尬,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在群臣看来,皇上如愿到边塞打了一仗,总该消停一段了。谁知武宗的新想法马上就来了:朕要南巡。正在他找不到南下的理由时,宁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传来。武宗当即下诏,要御驾亲征。 让武宗失望的是,他的大军刚刚离开北京,南昌的捷报就到了:一个名叫王守仁的巡抚用了四十来天,就把宁王之乱镇压了。 武宗暗想,我好不容易才出来,总不能这样就回去吧?于是他又和群臣开了个玩笑,扣下捷报,继续前进!武宗一路上走走玩玩,足足花了四个月,才到达南京。 这位王守仁就是鼎鼎有名的阳明公,他也配合荒唐皇帝一起玩。等皇帝到了,他又上了一封捷报,开首第一句就是“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把这大功留给了朱寿。 不想武宗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功劳来得未免太“容易”了。他命士兵在城外围出一个广场,把俘虏放到里面。武宗全身披挂,带着人马又将这些俘虏“打败”了一遍,并亲手活捉了宁王。 用“愚人”手段报复对手 战国时,魏国大夫须贾怀疑门客范雎出卖情报,把事捅给了公子魏齐。魏齐大怒,命人用鞭子狠狠地抽了范雎一顿。范雎装死,买通看守,才侥幸留得一条性命。范雎从此化名张禄,出仕秦国,因提出“远交近攻”的统一方略,而官至丞相。 后来魏国听说秦国要出兵征伐他们,急忙派须贾为使臣,前去求和。范雎知道了,就换上一身破衣服,来同“老主人”叙旧。范雎主动为须贾驾车,进到秦国的相府里面。范雎借口说要先去向张丞相禀报一声,让须贾等一会儿。 岂知范雎一去不返,须贾只好询问相府的下人:“范雎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见回来?”下人告诉他:“范雎是谁?那是我们张相爷啊!”可以想见,须贾当时定是惊出一身的冷汗。这时魏国有求于秦,须贾顾不得面子,立马脱光上衣,去给范雎请罪。 范雎倒有没有太为难须贾,羞辱一番后,让他回去带话给魏王:“快快献出魏齐的人头,不然等着兵戎相见吧!”魏齐最后只能自杀而死。 范雎才华横溢,是历史上的名臣,尚且用“愚人”来挟私报复,就更不用说那些真小人了。中国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大诗人李白生具一副傲骨,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李白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玉环给他磨墨的故事,也可谓家喻户晓。 李白戏耍了高力士后,写下三首著名的《清平调》,其中有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夸赞杨玉环的容貌堪比赵飞燕。高力士私下却对杨贵妃说:“李白将您比作汉朝的赵飞燕,分明是在侮辱您。”杨贵妃一想,赵飞燕向来被视为“红颜祸水”的典型人物,下场悲惨,这李白果然是居心叵测。 此后唐玄宗几次想重用李白,都被贵妃娘娘给拦下,使李白终身怀才不遇。这个故事出自李浚《松窗杂录》一书,不一定真实,不过至少说明一个道理——戏耍小人固然能获得一时的畅快,但也许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 那些阴差阳错的“愚人”事件 世界上大部分的愚人事件,都是有人主观制造的。但也有很小一部分,是历史和当事人开的玩笑。 商鞅是使秦国走向强盛的关键人物,只是他的变法,严重损害了贵族利益。当赏识商鞅的秦孝公一死,贵族们就联合新国君,企图扳倒商鞅。商鞅知道夜长梦多,就一个人连夜出走,准备投奔别国。 到了城门口,卫士大声说:“商君有令,如无公事,黄昏后禁止出城!”商鞅没有办法,只能找一家客栈先住下。谁知客栈老板说:“客官,你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否则不能留您住宿,这是商君的法令。”商鞅当然不敢亮出姓名,只好走出客栈,仰天长叹:“我真是作法自毙啊!”后来商鞅被捉住,车裂而死。 还有一位被历史开玩笑的,是大明蓟辽督师洪承畴,松山大战明军溃败,洪承畴被满清俘虏。他的一个仆人跑到北京送信,说老爷被俘后“义不受辱,骂贼不屈”,以身殉国。同时兵部也收到消息,获知“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崇祯皇帝闻信很伤感,下旨为洪承畴建立祠堂,隆重祭奠这位大明英烈。 正当明朝悲伤地筹备后事时,真实消息传来,洪督师已经降清了。好在崇祯还没有亲临祭奠,不然这个乌龙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洪承畴无意间给大明朝过了一次“愚人节”,但因果报应,后来他也因此被大明的忠臣愚弄了一番。 甲申之变后,江南著名的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被俘,清兵把他押到大清朝的江南总督洪承畴面前。这位两朝二臣先对夏完淳道:“你年幼无知,怎么就从了贼呢?现在归顺大清,还给你官做!” 夏完淳眼睛朝天,假装不看面前站的人,说道:“本朝曾有位洪承畴,乃当世人杰,在沙场上以身殉国,先帝下诏褒奖!我年纪虽小,也要学一下洪督师,杀身成仁!” 旁边的清兵急忙告诉夏完淳,面前这位就是洪大人。夏完淳转头,怒斥道:“洪督师为国死节,谁人不知!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假冒洪督师,玷污忠良!”洪承畴羞得满面通红,无言以对。 毛文龙被杀之谜 袁崇焕为什么要诛杀毛文龙呢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给明思宗上了一道洋洋数千言的奏疏——《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在这份奏疏中,袁崇焕称自己“战惧惶悚之至”,表示要“席藁待罪”。思宗看完奏疏后,“意殊骇”。是什么事情让统领辽东大军的袁督师如此惶恐,令崇祯皇帝如何震惊呢 ?原来,在奏疏中,袁崇焕向思宗报告了他刚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诛杀了东江总兵毛文龙!毛文龙是怎样一个人?袁崇焕为什么要杀他呢?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天启元年(1621年)在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下任游击,后金攻陷辽阳后,占据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升任副总兵,后率部驻守皮岛。皮岛又称东江,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对牵制后金军队的进攻有重要作用,因此朝廷在皮岛建立东江镇,晋升毛文龙为东江总兵。天启三年(1623年),毛文龙率部攻占辽东要地金州,天启皇帝闻讯大喜,晋升毛文龙为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并在谕旨中对毛文龙大加赞扬。由于毛文龙的东江镇对后金腹地形成极大威胁,后金视毛文龙为眼中钉,为了除掉毛文龙,曾几次兴兵讨伐,却都无功而返。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十几万大军进攻宁远这座孤城,原本以为唾手可得的胜利却在袁崇焕率领的数千守军面前化为泡影,气急败坏的努尔哈赤亲临前线督战,结果被红夷大炮击伤,一命呜呼。第二年,一心为父报仇的皇太极又在宁远、锦州城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宁远、宁锦大捷的赫赫战功,使袁崇焕成为威震辽东的抗金英雄。崇祯元年(1628年),一心想求中兴之治的明思宗为恢复辽东,提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将辽东军事大权一古脑儿交给了袁崇焕。面对皇帝如此的知遇之恩,袁崇焕感激之余,喊出了“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然而,让人疑惑不解的是,袁崇焕“五年复辽”大计的第一步竟然是诛杀大将毛文龙。没想到,后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袁崇焕却帮他们做到了。身处皇宫,延颈企盼袁崇焕复辽喜讯的崇祯皇帝,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袁崇焕给他送来的却是一份震惊。那么,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呢? 有学者认为,“袁崇焕斩所当斩,毛文龙死且有余辜”。毛文龙的余辜是什么呢?想来是毛文龙死后不久,他的部将纷纷叛变。要知道,在清初四大降王中,除平西王吴三桂外,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旧部。然而,在这些学者看来,这些人的降清与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并没有因果关系,梁启超先生在《袁崇焕传》中甚至称毛文龙不死,也许会成为最大的降王,支持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之情跃然纸上。在有些人看来,毛文龙该不该杀似乎根本就不是问题,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杀他的是威名赫赫的袁崇焕。既然我们认同袁崇焕是大忠臣,被他诛杀的人自然是罪该万死,死有余辜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毛文龙该杀。崇祯皇帝应该是其中一个,从他“意殊骇”的反应看,他是完全没想到袁崇焕竟会杀毛文龙,也不认同袁崇焕的做法。只是想到毛文龙已经死了,自己还要靠袁崇焕收复辽东,只得下旨嘉奖他一番,以安其心。即使崇祯皇帝公开表态支持袁崇焕,还下诏公布毛文龙的罪名,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为毛文龙被杀喊冤。有人写了一部四十回的小说《辽海丹忠录》,大讲毛文龙的功绩。《明季北略》甚至把袁崇焕以十二条罪状诛杀毛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害死岳飞相提并论。 那么,袁崇焕宣布的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是什么内容呢?我们不妨看一下:一、九年以来兵马钱粮不受经略巡抚管核;二、全无战功,却报首功;三、刚愎撒泼,无人臣礼;四、侵盗边海钱粮;五、自开马市,私通外夷;六、亵朝廷名器,树自己爪牙;七、劫赃无算,躬为盗贼;八、好色诲淫;九、拘锢难民,草菅民命;十、交结近侍;十一、掩败为功;十二、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 平心而论,即便袁崇祯所说的都是事实,十二条中大多都是明军中的常见现象,真正够得上罪状的并不很多,更不用说是当斩之罪了。而且,所列的十二条罪状中,有些实在是比较牵强的。比如说粮晌问题,其实朝中大臣早就有人指责毛文龙靡费军晌,户部还曾打算前往皮岛核查兵员,目的就是想裁减毛文龙的军晌,然而崇祯皇帝并没有同意户部的做法。在给毛文龙奏疏的批复中,崇祯皇帝承认毛文龙的军队孤悬海外有自己的特殊性,只要奋勇报国,军晌可以比其他部队稍许宽松些。皇帝已经如此表态,袁崇焕再把军晌问题作为毛文龙的罪状未免有些说不过去,更何况冒领军晌的情况在明军中完全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这也算当斩之罪,明军大概剩不了几个将领了。 再如说毛文龙全无战功,却报首功等等,多少也显得有失公允。毛文龙能够官至总兵,主持一方军事大政,靠的正是战功,单说他将皮岛建成军事重镇,己经可说是个大功劳了。事实上,在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之前,毛文龙是明军中惟一能与后金相抗衡的将领。工科给事中杨所修就曾指出: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惟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酋肘腋间撩动而牵制之;奴未出老巢则不时攻掠,以阻其来;奴离窥关则乘机捣袭,以断其后。董其昌更是在奏疏中声称:如得两个毛文龙,则努尔哈赤可擒,辽东可复。此话虽然夸张些,但也可看出毛文龙在当时抵抗后金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至于说毛文龙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则显得有些吹毛求疵。毛文龙驻守皮岛的意义在于牵制后金,使其不能全力南下。对于这一点,兵部早有清醒的认识: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奴则有余。而在牵制后金这一点上,毛文龙无疑做得相当不错,天启皇帝曾多次在谕旨中称赞他:多方牵制,使奴狼狈而不敢两面顾。可见天启皇帝对毛文龙还是相当满意的。而要求毛文龙以一镇兵力与后金全面对抗,只能说是袁崇焕的苛求。退一步讲,在辽东战场丧师失地的情况下,毛文龙至少还坚守住了自己的防区,如果这也要杀,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是不是要全部杀头呢? 还有就是说毛文龙结交近侍,这倒是实情,这个近侍说出来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便是魏忠贤。毛文龙曾给魏忠贤送礼,还在皮岛上建魏忠贤塑像,这在与东林党关系密切、自己还曾遭魏忠贤陷害的袁崇焕看来,自然够得上一条罪状。但是,天启年间,全国的文武官员给魏忠贤送过礼的人恐怕是难以计数,而为魏忠贤立塑像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当年全国各地为魏忠贤建的生祠何止千百。袁崇焕把这个拿出来当成诛杀毛文龙的理由,多少有些党派相争的意味,夹杂了个人感情。 再退一步讲,就算毛文龙有死罪,但十二条罪状中并没有什么需要袁崇焕临机决断,当场处死的紧急情况,完全可以将毛文龙逮捕后送交京城,由崇祯皇帝决定如何发落。毕竟毛文龙是一镇总兵,而且还有先帝所赐尚方宝剑。说起来,袁崇焕的尚方宝剑还是儿子辈的呢。从这一角度讲,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多少显得有些莽撞,也难怪崇祯皇帝会感到“意殊骇”。 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会诛杀毛文龙呢? 有人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袁崇焕本来并没有决定要杀毛文龙,他登岛的目的是想劝说毛文龙听从节制,或者让毛文龙交出兵权,只是在毛文龙拒绝合作后才决定临阵诛杀毛文龙。其根据是,袁崇焕上岛后并没有马上诛杀毛文龙,而是与毛文龙连续三天举行密谈,由于毛文龙并不听命,无奈之下才决定诛杀他。 也有学者指出,袁崇焕杀毛文龙其实早就有预谋,登岛的真正目的就是以商量东西夹击的军事计划为名,寻机诛杀毛文龙。理由是袁崇焕在离京之前与内阁大学士钱龙锡谈及平辽事宜时,明确表示平定辽东“先从东江做起”,而所谓的“从东江做起”,其实就是要诛杀毛文龙,这一点,在袁崇焕事后给祟祯皇帝的奏疏中有明确的表述:“自去年(祟祯元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毛)文龙有死无生矣。”其欲杀毛文龙的态度表露无遗。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奇怪的想法,平定辽东的首要任务,竟然不是打击后金,收复失地,而是要对付平辽战场上的另一位重要将领。带着这种想法,袁崇祯上任伊始就下令海禁,切断了毛文龙海上贸易的命脉,毛文龙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疏中,把袁崇焕的这一做法称为是“拦喉切我一刀”。虽然只是一介武夫,毛文龙还是意识到袁崇焕将要对自己下手,因此在奏疏中大发感叹: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对袁崇焕已生杀毛之心还蒙在鼓里的祟祯皇帝想到答应过袁崇焕为实现五年复辽大计可以便宜从事,自己不便出面干涉,只得好言安慰毛文龙:军中一切事宜,当从长商榷。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毛文龙已经没有机会从长商榷了。时隔不久,袁崇焕就已经完成了他五年复辽大计中的第一个计划——诛杀毛文龙。让人感到可悲的是,这似乎是袁崇焕五年复辽大计中惟一真正实现的计划。 从严格意义上讲,袁崇焕喊出“五年复辽”时并没有完整的计划。史载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十四日,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等人举行御前会议,讨论辽东局势,意气风发的袁崇焕提出:“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但当会议休息时,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向袁崇焕讨教“五年复辽”的方略时,听到的却是“聊慰上意”四字。一个根本没有经过周密规划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会有多少呢 ?有学者分析了当时辽东的形势和力量对比,得出结论:袁崇焕“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如同梦呓! 然而无论“五年复辽”是否梦呓,崇祯皇帝却信以为真,袁崇焕便也只好努力完成这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有学者指出,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真实目的,在于整饬军纪,树立督师权威。当时,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生兵变,如不整饬军纪,根本不能打仗,更不用说五年复辽。而毛文龙长年孤军海外,不服节制由来已久,加上毛文龙在辽东各军中地位颇高,因此诛杀毛文龙将能起到杀一儆百,威慑众将的目的,对整饬军纪,树立督师权威无疑是有利的。我们现在当然无法得知袁崇焕当时心中所想,但诛杀毛文龙,仅从军事上看,只能说是袁崇焕缺乏全局观,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毛文龙一死,明军仅有的一支战略牵制力量不复存在,辽东战争脆弱的均势就此被打破,没有了困扰多年的侧翼威胁,后金终于可以放心南下了。几个月后,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过袁崇焕重兵驻守的宁远、锦州诸城,第一次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的复辽大业就此走到尽头。 明末辽东生死悲局 袁崇焕最为倚重复辽三大将 1627年8月年仅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病死,时年18岁的皇弟、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是为崇祯帝。即位之初,年轻的崇祯帝意气风发,励精图治,他力图中兴大明王朝,在上台伊始就对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施以雷霆手段,朝野无不拍手称快,新朝顿时气象万千。 1628年4月崇祯帝下诏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7月袁崇焕抵达北京后,见崇祯帝年轻气盛,急于求治,便大胆提出“五年复辽”计划。同时他推荐三员大将,“臣自期五年,专藉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归死于司败。” 那么这三员大将是谁?随着袁崇焕的惨死,这三人的命运又有着怎么样结局呢? 1.祖大寿 字复宇,辽东宁远(辽宁省兴城市)人。祖大寿出身将门,他的先祖追随朱元璋起兵,后奉命镇守辽东,遂世代居住于此。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曾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李如松麾下为将,曾参与万历三大征的“朝鲜之役”,因此祖家在辽东为名门望族。 祖大寿最初担任靖东营游击,广宁之战后,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孙承宗采纳袁崇焕的建议,命令担任参将的祖大寿在宁远筑城。最终经过一年的时间,宁远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1626年1月城刚刚筑完,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就兵临城下。袁崇焕没有遵守撤退的命令,他与祖大寿等将士誓师死守。 最终明军凭坚城、用大炮将后金军击退,几个月后,此前从未败北的努尔哈赤郁郁而终。1627年5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围攻宁远、锦州。面对气势气汹汹的后金军,袁崇焕派祖大寿率领4千精兵,出其不意,从后面夹击后金军,后金军死伤数千人,败退而去,是为“宁锦大捷”。 有人说宁远之战、宁锦之战意义不大,其实自1618年后金与明交战以来,至宁远之战前的8年间,大小数百战,明军均以失败告终,应该说宁远之战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的意义和近代的某某关之战类似。战果不大,但意义十分重大。 言归正传,随着袁崇焕的举荐,祖大寿任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锦州。正当袁崇焕在辽东整顿军队,积蓄力量之际,1629年10月皇太极率十几万大军绕过辽东,从蒙古取道,突破龙井关、大安口一带的长城,陷遵化、破顺义,兵锋直抵北京城下。 袁崇焕闻讯后,派遣山海关总编赵率教率4千精兵驰援遵化,自己率祖大寿、何可纲等人,带着9千精兵昼夜疾驰北京。终于赶在后金军前一日抵达北京,次日与后金军在广渠门外展开激战,后金军败退。崇祯帝拒绝鞍马劳顿、历经血战的援军入外城休整,同时以商议军饷为名,召集袁崇焕等人入城。 在平台袁崇焕当场被捕,祖大寿对此非常不满,同时担心自己的境遇,而“辽兵素感崇焕恩”,于是祖大寿率部东走。崇祯帝万般无奈之下,让袁崇焕写信招回祖大寿,祖大寿的老上级孙承宗也遣使抚慰,让他立功为袁崇焕赎罪。祖大寿得书后,“受其感召,全军皆哭,奋勇杀敌,连克永平、迁安、滦洲,辽左乃安”。 事后祖大寿提出用自己的官爵为袁崇焕“赎罪”的建议,并没有被崇祯帝采纳,1630年袁崇焕(关于袁崇焕,请见小编【甜心即可】撰写的《另有隐情?一代名将袁崇焕为何凌迟惨死!》一文)被凌迟处死。1631年7月祖大寿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但时隔不久皇太极率大军便兵临城下,将大凌河城团团包围。此时大凌河城尚未筑完,城内兵少缺粮。明军几次救援,都被打得大败而逃。 内无粮饷,外无援兵,大凌河城被整整围了三个月,城内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而城外的后金军不断劝降,刚开始遭到了祖大寿等人的拒绝,但随着援军越来越渺茫,祖大寿动摇了。10月28日祖大寿将不肯投降的何可纲杀死,打开城门向后金投降。 投降后的祖大寿向皇太极建议,趁锦州不知自己投降,自己返回锦充当内应,以夺取锦州,皇太极采纳了他的建议。但祖大寿一返回到锦州城,马上组织防御,抗击后金军。大臣们也向朝廷参奏祖大寿献城投降,但崇祯帝不仅没有降罪,却提升祖大寿的官职,驻领锦州。 后世关于祖大寿“诈降”的议论颇多,小编认为祖大寿应从袁崇焕事件吸取了教训,他诈降是为首先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而不返是担忧家人的命运。此后他拥兵锦州,以各种借口推辞入京觐见崇祯帝,另外还和后金既保持联络,但又并不投降,周旋于明、清两朝之间,以求自保。 1641年3月皇太极率兵包围锦州,崇祯帝派遣洪承畴率13万人驰援。皇太极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率清军截断明军粮道,导致明军大乱,各部纷纷溃逃。清军趁势发动冲击,将督师洪承畴等人围于松山。1642年2月,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后投降。断粮3月的锦州城难以为继,祖大寿再次出降。 皇太极在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召见明将投降一干人等,祖大寿顿首谢罪,皇太极为了为了招揽明朝大将,赦免了他,” 往事已毕,自后能竭力事朕则善矣”,将他封为总兵,但并不予以重用。1644年祖大寿随顺治帝入北京,1656年祖大寿在病死于北京。他的儿子祖泽清后曾响应吴三桂的“三藩之乱”。 2.赵率教 字希龙,1569年出生,陕西靖虏卫人。赵率教出身军旅世家,他于1591年考中武进士,担任甘州都司,此后屡著战功,任延绥参将。后来被人弹劾,免官赋闲在家。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万历帝下诏“废将蓄家丁者赴军前立功”,因此赵率教再度从军,在辽东经略袁应泰的麾下担任副总兵,典中军事。 1621年努尔哈赤率军进犯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明军溃败。赵率教也在逃亡之列,论罪当死,但当时溃逃的又何止赵率教一人呢,因此得以幸免。广宁之战后,关外诸城尽为无人防守的空城,赵率教向上司申请,率38名家丁前往辽东前屯卫城。他历经艰辛抵达前屯卫,“编次难民为兵,缮雉堞,谨斥堠”,此外他还将大兴屯田,亲自耕作。 此后赵率教升为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宁远之战中他曾派兵援助。1627年3月赵率教移镇锦州,同月5月宁锦之战爆发,赵率教率兵守卫锦州24天,后金军伤亡数千人,败退而去。袁崇焕出任督师后,赵率教再度镇守山海关。 1629年10月后金军入关,赵率教奉命率4千精兵驰援。赵所部疾驰三昼夜抵达三屯营,但总兵朱国彦拒绝让援军入城,赵率教只得率部策马而西。11月4日赵率教所部在遵化遭遇后金军阿济格的包围,双方展开激战,最终赵率教中流矢阵亡,全军覆没。 3.何可纲 何可纲是辽东人,在天启年间就担任袁崇焕的中军,“廉勇善抚士卒”,深得袁崇焕的信任,可以说是袁崇焕的心腹将领。先后参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屡立战功,袁崇焕曾在给崇祯帝的奏疏中称赞“(何)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 袁崇焕出任督师后,他的规划是:祖大寿仍驻锦州,何可刚与自己驻宁远,而移蓟镇赵率教于关门(山海关),同时采用“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策略。采用步步推进的方式,以解决辽东问题。 何可纲与袁崇焕到任后,裁定军制,一年之内为朝廷节省白银120万两。就在辽东形势逐渐好转的时候,皇太极的一次出其不意的出兵,摧毁了一切。前文已经多次提到,历史上称之为“己巳之变”,赵率教战死,袁崇焕下狱,不久被处死。何可纲与祖大寿一起逃回辽东,他们曾经希望以自己的功劳为袁赎罪,但最终化为泡影。 1631年7月祖大寿、何可纲于大凌河筑城,遭到后金军的围攻。经过三个月的战斗,祖大寿众将决定投降,只有何可纲一人坚决反对,祖大寿竟然命令手下人将何可纲拖出城外处死。临刑前何可纲“颜色不变,亦不发一言,含笑而死”。 后世有些人为了抬高崇祯帝,往往将袁崇焕斥为汉奸、卖国贼,但正所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至少我们能从袁崇焕选择的将领身上,感到到袁的真实意图。 大明袁崇焕死亡之迷 谁该为袁督师的死负责 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 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崇焕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先后调往该地区作战的有五十多名战将,其中不乏兵部尚书、大学士、总督等头衔的高级官员。而战功最显赫的当属袁崇焕。袁崇焕守宁远,两次击退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军进攻。努尔哈赤本人就是在宁远城下中炮受了重伤,以致不治身亡。有了这些资本,袁崇焕开始骄傲起来,目空一切,并在崇祯皇帝和朝臣面前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从而种下败亡的祸根。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当清军大举进攻锦州时,皇帝召集众朝臣开会。皇帝忧心忡忡地问袁崇焕东方战事何时能了,袁崇焕居然十分轻率地回答:五年为期吧。没有一位朝臣相信袁崇焕的大话,但皇帝却大加赞赏。 袁崇焕接着在朝堂上作出近乎跋扈的举动,逼着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逐一表态,不仅要保障袁崇焕大军的物资供应,而且在用人调兵上一任所为,不得掣肘。这也就是他提出的要皇帝让他便宜行事,并且不许朝臣干预乃至议论。朝中许多大臣对袁崇焕借皇帝重用之机,要挟需索,得寸进尺,最后竟想钳制言官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 袁崇焕上任后,战事并未像他预言的那样顺利。他便想通过和议暂时中止清军凌厉的攻势。还在熹宗时,袁崇焕便曾当过和谈代表,但他却忘了当今天子是一位刚愎自用而又敏感多疑的君主。而这期间,又发生了他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的事件。崇祯皇帝看袁崇焕如此行事,心里不免害怕。而朝中大臣则议论纷纷。袁崇焕任性使气,殊不知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败亡的深渊。 皇太极正是利用这一事件而施展反间计。一方面将袁崇焕议和之事大加渲染,广为扩散,并把杀毛文龙称为袁崇焕向后金(清)讨好的举措;另一方面,亲率大军绕道喜峰口,攻破边墙,直逼北京城下。致使京师上下震动,纷纷传说袁崇焕通敌。这时,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再也沉不住气了,下令将袁崇焕逮捕,并立即绑往西市斩首。此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袁崇焕说话。一代名将袁崇焕便这样成了一场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焕没有在强敌面前打过败仗,但他却败在自己狂傲不羁的性格上。 千古奇冤袁崇焕:袁崇焕之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袁崇焕之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袁崇焕熟知明史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明朝并不缺少忠臣清官,也不缺少治国良臣,更不缺少御敌良将,但由于崇祯的凶暴与多疑、懈愎,让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成为刀下之鬼,而幸存的人只能选择闭口不言,不敢有不再有良策义举。可以说,崇祯皇帝本来是有机会、有可能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但他没有把握住挽救自己也挽救明朝的机遇。袁崇焕之死,无疑就是崇祯失去机遇的最好代表。 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明万历中进士,从政之初,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袁崇焕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明朝后期,后金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袁崇焕深感其辱,于是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回到北京后,袁崇焕自请守卫辽东。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袁崇焕守卫的宁远城时被炸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袁崇焕为人正直,因为不肯投靠魏忠贤宦官集团,被宦官弹劾,从而被撤职。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为了解除后金对明的边境压力,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得知消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迫使后金军退回关外。金军撤退后,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而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袁崇焕被处死于西市。 《明史·袁崇焕传》说:“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说得更为确切: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他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先是逮捕了袁崇焕,八个月之后以谋反罪处死了袁崇焕。皇太极的反间计漏洞百出,这八个月里如果崇祯皇帝仔细地查证,事情一定会大白于天下,但是袁崇焕还是被处死。这除了皇太极反间计得逞之外,还有更深的原因。 首先是袁崇焕失去了崇祯皇帝的信任。崇祯皇帝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比较起来,可以说并不是那么昏庸,甚至“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无论是朝野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崇祯皇帝却是一个多疑刻薄、刚愎自用的皇帝。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内部被魏忠贤阉党集团搞得一团混乱,派别林立,同时后金的军事力量不断骚扰明朝边境,甚至能长驱直下威胁北京。立志有所作为的崇祯帝不禁“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对那些他抱有很大期望的大臣,他先是授以大权,而如果他对这些大臣失望,便切齿愤恨,必杀之而后快。因此崇祯皇帝在位17年,所杀的大臣不计其数,其中总督有7人,巡抚有11人。内阁重臣更频繁替换,先后用了近五十人。 崇祯皇帝起初对袁崇焕是非常信任的。4月他即位后,7月他就召见袁崇焕,咨询平定辽东的方略:“你不远万里应召来京,忠心耿耿,义勇可佳。希望你把平定辽东的方略,详详细细地禀奏上来。”袁崇焕回答道:“平定辽东的方略已经全部写进了奏章。臣受到陛下的宠爱,感激涕零,我请求能够得到皇上恩准,我受命在外的时候,可以根据辽东情况斟酌处理平辽大事。如果能够得到皇帝的恩准,臣冒昧地认为,我用五年时间就能够全部恢复辽东疆域。”崇祯皇帝非常满意袁崇焕的答复,对袁崇焕许诺说:“如果你能够恢复辽东故土,我不会吝惜封侯的奖赏,你对朕尽心尽力,你的子孙也会因此受到奖赏!”袁崇焕出关时领有480万辽饷,其中米180万石,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到任后,他立即加强防守,准备收复失地,安抚流亡平民。同时裁汰军队,试图练出一支精兵,并将蓟州精锐部队充实到辽东防线。 实际上,此时的辽东边境上后金在军事力量上已经占据了优势,袁崇焕的许诺仅仅是为了安慰年轻的皇帝,但是崇祯皇帝却信以为真。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春,蒙古部族发生大饥荒,请求开放边境贸易,于是袁崇焕上奏要求开放市场,试图通过税收来资助军队,从而减轻朝廷的军饷负担,但崇祯皇帝发布诏书斥责说:“你与蒙古贸易,这不是明摆着拿物资资助贼寇吗?这怎么能容许?”袁崇焕对此不以为然:“关外市场贸易,只允许用米布交换柴草,违禁物品,依法严禁,而且他们保证不与贼寇(后金)相通。他们都说:‘家中空空如也,如果再不进行边境贸易,用什么来养家糊口呢?’他们愿意用妻子作为人质,断不敢诱导贼寇侵犯蓟辽。”但在后来的后金军队对北京城的围困中,为后金进攻北京带路的,恰恰就是这支袁崇焕在奏章中认同“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的蒙古部族。因此,虽然袁崇焕力解北京之围,崇祯皇帝也对袁崇焕进行了奖赏,但之前发生的毛文龙事件,加上这次后金军队的骚扰,使得崇祯皇帝内心深处对袁崇焕已有所不满。 毛文龙是明朝边境的地方军阀,他率部在皮岛(今椴岛)至长山列岛之间流动抗击后金,同时联络山东登州一线明军协同作战,遥相呼应,构成犄角之势,一度遏制了后金军的西进和南下。尽管如此,毛文龙的部队独处海岛,朝廷很难节制,毛文龙的部下官员也有贪污、冒认军饷的行径。由于毛文龙不听调遣,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六月,袁崇焕以谈饷阅兵为名,将毛文龙诱骗至旅顺双岛的一处古庙中,将其拘捕,历数其“冒饷饰功”、“不受节制”等12条罪状,当众以尚方剑将其斩杀。毛文龙被杀后,后金军队所受牵制大大减少,崇祯皇帝听到毛文龙被杀的消息“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但他对袁崇焕“优旨褒答”,仅仅是在毛文龙被杀的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崇祯皇帝处死袁崇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袁崇焕与后金的和议。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未经朝廷允许,私自派使者吊唁。后金皇太极趁机遣使回复,谋求议和。当时,尽管明朝军队屡战屡败,但基于天朝尊严,“诸将罔敢议战守”。虽然袁崇焕的和议战略上完全正确,而且崇祯皇帝起初也同意,但这种与皇太极关于和议的私下书信往来,让崇祯皇帝产生了怀疑。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焕被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将袁崇焕处死于西市。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最高统治者冤杀武将,从而自毁长城的冤狱。一是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不思恢复故土,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岳飞;一是明末崇祯皇帝错杀袁崇焕。宋高宗冤杀岳飞毕竟有其私心,他不能容忍岳飞要迎接被俘虏的皇帝回朝的论调,害怕失去自己的皇帝宝座。崇祯皇帝错杀袁崇焕则是自取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