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 吴广简介 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吴广生平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次年,吴广在攻打荥阳时,被同为起义军将领的田臧所杀。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是夜,陈胜悄悄找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穷苦出身,他们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家而死,干一番大事业?”陈胜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能,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最可怕的武器 陈胜靠着谣言组织起了义军 历史巨变的关键因素 谣言作为一种特殊武器,由来已久。秦始皇在位期间始终为“亡秦者胡也”一类的谣言所困扰。他缔造的帝国在其儿子手中葬送,虽然主要原因是秦政贪暴而引起天怨人怒,但谣言也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吴广,为了进一步制造舆论,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利用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迷信思想,用朱砂在帛条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将帛条塞在鱼腹中。戍卒们买鱼、剖鱼过程中见帛条,非常惊奇,便互相暗中传播开来。接着陈胜又让吴广在夜间潜伏到驻地附近的荒庙中,点燃一堆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听见后更加惊异,都以为陈胜是个非凡的人物,对其产生了信赖和拥戴之心。 谣言本身或无法改变历史,但很可能成为历史巨变中的一个关键因素。1911年10月9日下午,革命党人在汉口不慎引爆炸药。大约同时,“清政府正在捕杀革命党人”的谣言在新军中广为流传。10月10日这天,这个谣言更加具体,说“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人”、“官员已经掌握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 当时的新军士兵,不少人都没有辫子,传说中的花名册又谁都没见过。因此,恐惧在新军中蔓延,又滋生新的谣言,新的谣言反过来又加深恐惧。这时候,参加10月10日的兵变就成了多数士兵自保的最佳选择,而此次兵变,也成为辛亥革命的发端。 二战期间德军的秘密武器 谣言这种特殊武器并非我国古代所独有。1940年5月10日,德军正式向荷兰发动进攻。荷兰军队从被击落的德军飞机上找到一些重要文件。这些文件表明,德军已经在荷兰境内组成一支“第五纵队”(暗中制造各种破坏活动的特工人员)。恐惧、混乱笼罩了整个国家:荷兰的军警、百姓到处搜捕所谓的“第五纵队”成员,仅两天时间,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城市,就逮捕了近6万所谓的“叛徒”。 希特勒的突然袭击和“第五纵队”的谣言攻势,使荷兰全国上下都处于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之中。仅过了5天时间,即1940年5月15日,荷兰就完全落入希特勒的手中。德军侵占荷兰之后,有关德军“第五纵队”的谣言又在法国迅速传开。 为了抓间谍、搜叛徒,一周之内,仅巴黎就有2000多家旅馆被搜查、6万多人被拘留审查,大批的法军官兵因有“第五纵队”的嫌疑而被开除甚至枪杀。荷兰的悲剧在法国又毫不走样地重演了一遍。 朝鲜战争爆发,谣言四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一度出现“谣言较多,思想混乱”的状况,这些谣言加重了一些民众的恐慌不安心理,造成了当时许多民众的非理性行为。在距离朝鲜较近的东北地区,一些民众听信谣言,认为“国民党要回来了”,有部分民众“搬家逃跑”;一些民众听信“东北已失守”、“中央政府已迁往西安”的谣言,往山中藏粮食;一些学校的部分中学生退学,怕“抓兵”。 值得欣慰的是,当时的党和政府对制造和散布谣言者予以坚决打击,有效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散布。 天公将军张角 输了却和陈胜一样终结了东汉王朝 张角,演义小说里神仙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会法术,会撒豆成兵,当然,演义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写法,其实张角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他获得的天书,是于吉给他的太平经,一本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利用书里所讲的医术和五行五一学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于公元184年仓促起义,最后死在了起义的路上。 张角是哪里人 张角,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仨兄弟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他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巨鹿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河南的南阳在历史上也常出现,南阳有名的地方在于出了很多英雄人物,还记得南阳五圣吗(可以关注历史名人的查看张衡,了解),而巨鹿这个地方有名是因为发生了很多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鸟生鱼汤的唐尧禅位给虞舜,发生在巨鹿;开创了整个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与王莽的最终决战,是在巨鹿;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发生在巨鹿;甚至到了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也发生在巨鹿,巨鹿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战场。什么,还有巨鹿之战?其实项羽的成名战役巨鹿之战,发生在巨鹿旁边的平乡县,巨鹿名字好听也好记,更比较有名,项羽的巅峰之战也就成了巨鹿之战。 张角为什么要起义 用现在的话来说,每个打工的都应该有做老板的想法,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张角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伟大的想法,他只想吃饱饭。东汉末年,做领导的,比如皇帝,每天想的是怎么玩,宫里哪个妹纸漂亮,其他宦官和太后外戚集团,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权力,而权力再大的目的,就是可以多捞钱。 特别是汉灵帝时期的宦官,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捞钱,想要求办事,给钱;想要做官,给大~钱(注意,这里要拉长音~);什么也不想,就希望安稳过日子,也要给钱,谁让你家里有钱呢。全国上下,无论是怎么捞钱,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平时紧巴巴的还能过日子,但是遇到个自然灾害,比如干旱、大水、蝗灾,就彻底将老百姓推向了绝路。 张角的父亲叫张俊,母亲叫贾氏,古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除非你是大人物,或者读过书,有作品流传下来,显然张角的父母作为农民,大字也不认识一个,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的儿子张角很聪明,喜欢读书,小时候,私塾的老先生都夸张角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带着全家人的希望,10多岁的张角开始了游学,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角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务员,大小也在朝廷里当个官,可以好好侍奉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其实,整个东西汉时代,都没有所谓的科举制度,正式的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当官完全依靠从中央到地方的推荐。 怎么判断这个人适不适合做官,有没有学问呢,当然是聆听群众的呼声,这就需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从西汉开始,从太后到天子,都信仰老子学说,以孝治天下,所以公孙弘70多岁的人了,还是有很多人向汉武帝推荐。 但是到了汉灵帝时期,正确来讲,是从汉桓帝刘志开始,做官是要用钱买的,所以张角在外奔波了好几年,一无所获,心灰意冷的张角想到了回家,做官是没希望了,那就回家做个私塾老师吧,至少可以留在父母身边。 可是张角这样的愿望也落空了,等他回到家,发现,父母都已经饿死了,只留下了两个瘦骨嶙峋的弟弟。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胖子,而每个传奇,都需要一段神话。落魄的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准备翻山越岭,目的就是要饭,就是希望能够活下去,而这个时候,遇到了改变张角一生的人,这个人叫于吉,三国演义里最神秘的人,活神仙。 于吉给了张角一本书,叫《太平经》。太平经属于道教的一本经典,类似于黄帝内经,太平经包罗万象,什么都有,讲究的也是五行和一,包括治病救人、济世救国之道,甚至还有长生不老、通神占扑之术。 按照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说法,《黄帝内经》和《太平经》在当时能够这么出名,首先是因为这俩本书确实有料,什么都有,黄帝内经侧重的是医学,太平经侧重的是道家经典,但是论名气程度,黄帝内经甩了太平经几条街,为什么呢,因为太平经在东汉末年就被认为是一本禁书。这本书是教人怎么造反的,当然被官府禁止流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帝内经成书之后,流传依靠的是黄帝的名气,而太平经成书之后,能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传说这本经书是神仙写的,里面有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秘籍。 当然这本书对于张角来说,首先解决的是他吃饭的问题,从这本书上,张角学会了治病,道家仙术,治病救人,和一般的凡夫俗子差别肯定有的啦,因为在普通看病抓药的基础上,张角还需要俩样法宝:符水和咒语,哄嘛哩嘛哩哄,药加上符水,嘴里再喊着咒语,治病救人,一步搞定。 中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张角这么搞,还真的被他医治好了很多人,这太神奇了,神仙啊,于是张角自号大贤良师,而他的两个弟弟就是大医。老百姓都饿的活不下去了,听说有这么一个活神仙,不仅可以保证死了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希望长生不老,至少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 中国的起义都是从最底层发起的,老百姓吃不饱饭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是当把这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就需要用宗教信仰约束他们,于是张角建立了太平道。 周星驰的《鹿鼎记》里陈近南对韦小宝解释,天地会为什么要反清复明:现在聪明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当官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同清廷对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对于那些蠢人,绝对不可以对他们说真话,只能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除了催眠之外,最受老百姓喜欢的就是他们的口号:众人生而平等,没有所谓的高低富贵贫贱之分。这句话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太中听了:外面的世界,朝廷里面,到处都是大老爷,自家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粮食,都上交给他们了,害的大家流离失所,而在大贤良师(张角)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饭大家一起吃,就算犯了错误,只要在大师面前,真心悔过,也就没事了。 大贤良师是一个有大法力的神仙,快死的人,在他手里也能把你救活,这太神奇了。类似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村传一个村,再加上张角四处看病救人,宣传太平道的教义,从168年到184年,整整16年的时间,太平道发展成了拥有几十万教众的大帮会。 黄巾军失败的原因 评书里常有句话,叫: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人上十万彻地连天。就是说,人如果超过十万,你一眼望出去,基本上啥也看不到,全是人,这么多人咋管理呢,张角,张大仙人就是有办法:他把所有人分成36个方,一个方多的有近一万人,少的也有6-7千人,每个方一个老大,叫渠帅。 因为这些人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太平道主要的成员大部分都是贫农,还有一些做小生意的,甚至还有仕途不顺利的公务员,所以每个方的渠帅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农民担任。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张角就开始借助神的旨意,发布了一条非常有水平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啥意思,苍天代表的是朝廷,皇帝不是一直在说,自己是天上的儿子么,黄天自然是代表太平道了,所以后来太平道的教众头上必须裹块黄巾,张角的起义也被称为黄巾军起义。 而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意思,就是将起义的日子定在甲子,具体是什么时候呢?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 张角的黄巾军起义,是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那个啥,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里的那几个老大,本身就是土豪,和农民起义搭不上边。当然关于黄巾军起义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细看张角的起义,可以发现,从开始到结束,就这么几个人,规模没有经历从小到大这么一个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起义很仓促; 古代没有电话,这么多人也不可能集中在一起,潜伏在全国各地,要统一,就必须依靠人骑着马,四处各地的和渠帅们讲好,约定时间。 还记得张角为起义准备的口号么,岁在甲子,时间已经约定好了:公元184年3月5日。 就这么通知商量了一圈,加上每个地方需要招兵买马、准备粮草,用去了大半年,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张角的太平道还使用了最牛逼的广告宣传法,刷墙。从农村的猪圈,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太平道的宣传标语,然后就是关于总首领张角神乎其神的本领,就靠这几招,还打通了从巨鹿到京城洛阳的通道,因为皇宫里面,也有了张角的内应,谁啊,一个太监(东汉的宦官果然是社会最不安定的因素,哪哪都有他们的身影)。 洛阳属于河南,离张角的根据地巨鹿还远的很,所以洛阳那块区域也有一个渠帅,叫马元义。但是马元义也没待在京城,那地方达官贵人太多,教众发展不起来,马元义的渠帅府设置在邺城。这是个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靠近河南的著名古城,一方面可以就近接收到来自张角的指示,一方面可以联络洛阳的那几个太监内应,本来的想法是所有重要城市一同起义,政府的军队都开出去平乱的时候,再依靠内应,一举拿下京师。 每部谍战片都需要几个间谍,有些可能是双方特意派到对方的卧底,也有一些是自愿投诚的叛徒,太平道教众几十万,总是有那么几个意志不坚定的,这一起义,就意味着造反,造反可以要杀头的,哪怕口号喊的再响亮,脑袋没了,那就真的什么也没了。 在马元义的教众里,有一个信徒叫唐周,当他知道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要和真正的军队拼刺刀的时候,唐周失眠了,翻来覆去一整夜,最后唐周决定,投诚。第二天,唐周一溜烟跑到了官府衙门,之后就是击鼓,找大老爷,然后消息一层层上报,最后找到的是大将军何进。 你在眼皮底下,搞些封建迷信,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要推翻我,就不能原谅了。何进对于这种事,反应那是相当的快,得到消息后,帝国的军队当天就出发了,不仅逮捕了马元义,还抓了好几千太平道教众,更发出全国通缉令,抓捕张角仨兄弟。 这下没搞头了,张大仙人临时决定,立即行动,起义啦!然后通过送信、飞鸽传书,各种办法,能通知到的,都通知下,一起行动,至于起义之后,该怎么干,张角当时的想法是先搞了再说,等站稳脚跟,再慢慢谈。没想到这一等,就出问题了。 第二个原因、都是平等惹的祸 估计因为路途太远,张角平时也没时间搞什么沙龙、聚会,这么多渠帅平时面也没见过,更谈不上交情,都是各自独立行动。平时有张大仙人在上面压着,还好,但是起义开始不久,张角就死了,黄巾军彻底失去了领袖,这么多渠帅,谁也不服谁,就开始自己打自己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片散沙,东汉军队对付这样的敌人,最轻松,只要派一支精兵,各个击破就行,反正这帮人自己打自己的,打仗的时候遇到兄弟部队被围困,谁爱帮谁帮,自己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当然,张角的黄巾军还是有一点贡献的,那就是他们起义目的就是为了打官吏、打土豪,所以只要你有钱有势,黄巾军就要揍你,杀光你的人,抢走银子和女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而且,汉灵帝时期的官府和地方军队,已经很腐败了,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为了控制黄巾军的规模,皇帝决定只要有钱的土豪,就可以组织军队,抵抗起义军。 这是武装合法化啊,太应景了,从此之后,开始了军阀混战,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曹操和刘备,家里出点钱,就可以组织老乡,去打仗,黄巾军消灭后,再想让土豪解散军队,可就难了。 而有了军队的土豪,想法也开始多起来了,就这样,东汉末年,最混乱、也是最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来了。 张角是怎么死的 公元184年,正处在起义浪潮中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生病死了,代替张角继续领导黄巾军的是地公将军张梁。184年10月,皇甫嵩率领政府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跟着张梁干革命的3万多的黄巾军全部被杀,张角也被人从棺材里挖了出来。 三兄弟的最后一位,张宝,也在河北的曲阳战死,跟着他的人比较多,10万多黄巾军全部被杀。 陈胜简介 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陈胜生平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乡)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他年轻时给人当雇工,当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是夜,陈胜悄悄找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穷苦出身,他们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家而死,干一番大事业?”陈胜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能,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8]”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古时候盛行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动。陈胜和吴广经过一番谋划后,又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9]聪明的卜者知道了他们的用意,便说:“你们的事业能成功,且能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后非常高兴,并从卜者的话中悟出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于是,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wàng)”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戎卒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wàng)”!正在睡梦中的戎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戎卒们交头接耳,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加之陈胜平时就待下属热情和气,又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陈胜在戎卒们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民起义,完全不同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正经的统治阶级,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是镇压起义的人,打出他的旗号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但打出先皇长子旗号的有且只有这么一例。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公子扶苏的品行极其优秀,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他所在的阶级,成为了天下人的希望,所以陈胜、吴广要用公子扶苏的名义号召众人。 历史上只记录了公子扶苏一件事,但这一件事已经足以使我们震撼了。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胡亥、李斯伪造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使者来到边关,打开书信,扶苏准备自杀,蒙恬提出事关重大,为防止其中有诈,应该复请,扶苏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引剑而死。当时,蒙恬和扶苏统帅三十万秦军精锐驻守边防,连蒙恬都认为“其势足以背叛”,此时扶苏振臂一呼,来个“清君侧”,不但三十万军队尽在掌握,而且很可能还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朝暴政,民不聊生,扶苏仁爱,四海皆知,如果扶苏当政,与民休息,势必万民仰颂,天下太平,项羽就是力气再大也只能拔山扛鼎,刘邦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去当他的泗水亭长,这是秦国国运的重大转机。如果扶苏有心觊觎皇位的话,他早就应该把自己的人安插在秦始皇身边,很快就得到秦始皇已死的情报,那样的话就用不着“清君侧”了,他就是正当的继承人,合理合法,很可能兵不血刃轻取天下,而且扶苏并不缺乏勇气,当初他犯颜上谏,惹怒他秦始皇,后来在边关也深孚众望,连赵高都认为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那么,扶苏为什么选择去死呢?扶苏一定有一颗别人难以理解的高贵心灵,否则他不会有那么高的声望。秦朝不是一个虚伪的朝代,思想统一做得也不是很好,统治阶级还不太会忽悠,连秦始皇都是比较实在的人,公子扶苏想装高贵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人们并不愚昧。 秦始皇是一个有复仇情节的人,杀了很多人,非常残暴。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一定看到了太多的杀戮、陷害和奴役,每一滴鲜血对他都是一种道义的折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是对他的一种谴责,他要的不是这种沾满鲜血的皇位,他要的是一个人们崇尚高贵美好的天下,所以他不顾后果直言上谏,所以他不顾危险置身边关。我们可以想见,扶苏到了阴山脚下,看到士卒的艰辛,看到百姓的寒苦,他一定会英勇作战,一定会访苦问安,一定会关爱士卒,一定会体恤下情,他会在风雪中去慰问哨卡的将士,他会在大雨中替换站岗的士兵,他会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赡养死去将士的父母,他会把自己的膳食送给受伤的将领,他要赎罪,他要替他的父亲赎罪,他要把暴政挡在外面,他要把他管辖的区域变成一块仁爱的净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油锅一般的暴政中看到了一杯甘露,人们在无边的沙漠中得到了一眼清泉,在那个信息并不畅通的时代,人们传扬着扶苏的仁厚,歌颂着扶苏的勇敢。 那封伪造的诏书来了,对扶苏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留恋,对他的父亲也完全失望,他不可能发动叛乱,他不可能踏着别人的鲜血走向他并不稀罕的皇位,和他高贵的心灵相比,那皇位就是垃圾一堆。 那天,乌黑的彤云压到了阴山之顶,草丛中窜出了瑟瑟寒风,一把宝剑划过了他的脖颈,扶苏的鲜血洒向冰冷的大地。一场暴风雪席卷了北方,将士们在不见天日的迷茫中把公子扶苏安葬在阴山之阳。三天以后,风停了,雪住了,太阳出来了,人们走出军营,回望阴山,这山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石,在朝霞的映衬下,金光灿烂,五彩斑斓。 为什么陈胜搅乱天下之后 为何却孤立无援而死?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最早在民间点火的人是陈胜,之后华夏大地处处是火光,乱成一团。很多人都知道陈胜点火的过程,可他点着火之后,天下是怎么乱起来的呢?今天我来给大家大概的讲一讲。 当年陈胜吴广带着九百多人,在大泽乡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官兵,而后就打起了大楚的旗号,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按照就近原则,他们先是攻下了大泽乡,而后进攻最近的蕲县。 在占据了蕲县这个大地方之后,陈胜他们的眼界一下子就宽了,那附近最大、最符合大楚身份的的城市就是陈县(陈县曾经做过楚国的国都)。陈胜就一方面派葛婴率军去攻打蕲县以东的地方,一方面派人往陈县赶。往陈县这一路收获颇丰,等到陈县的时候,陈胜已经拥有了六七百辆兵车,几千骑兵和上万的步兵。 当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郡丞率军抵抗,那哪能抵抗的了啊,很快陈县就被就拿下。进驻陈县以后,陈胜就把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都对自己这个新主人表表态。大家还能说什么,他们纷纷表示,将军率领人马讨伐暴秦,还重新恢复了楚国,这就该称王啊。陈胜很给大家面子,他就封自己为王,至于国家的名字嘛,就叫张楚。 听到陈胜这个泥腿子造反了,还打下一片土地当上了王,天下的心都被撩动起来了,很多郡县的人民都纷纷起义,杀掉官吏响应陈胜。陈胜就任命吴广为代理王,让他带兵向西去攻打荥阳,为进军咸阳做准备,又派陈县当地人武臣、张耳和陈馀去攻打赵地邯郸一带。 咱们再说从蕲县出发往东的葛婴部队,他们打的也很顺利,他们打到东城的时候,葛婴不知道怎么突发奇想,把一个叫襄彊的楚怀王之后地立为楚王,没过多久,陈胜自立为王的消息就传来了,葛婴一琢磨自己做的不对啊,就赶快杀掉襄彊去陈县找陈胜复命。可这已经让陈胜很不高兴了,他就杀掉了葛婴。 放下走错了路的葛婴不说,再说去攻打赵地的武臣这一路,他们大军打也是一路无阻拿下了邯郸。这时候武臣可就不管陈胜高兴不高兴了,就自立为赵王,还封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之前葛婴因为错立了一个王,虽然及时纠正可陈胜还是杀了他,对于武臣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陈胜第一个反应就是逮捕了他留在陈县的家人,准备杀掉泄愤。这时有人拦住了他,大王,现在秦朝还没灭掉你就要杀赵王的家属,你这不是又造出一个秦朝吗?不如就顺水推舟封他为赵王。陈胜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就压下了怒火,,封武臣为赵王,而后催促赵王赶快进军函谷关。 虽然很意外的接到了陈胜的封王,赵王还是很理智的和下属研究了一下对方的意图,最后大家一致觉得,陈胜现在封您为王,肯定不是真心的。要是等他灭了秦国之后,肯定会来对付赵国。不如这样,您不要向西进军,转而向北边把燕地打下来,这样占据了赵燕之地,就算以后楚国灭了秦国,也不敢对赵国怎么样。如果楚国灭不了秦国,那赵国趁着秦国疲惫也可以一统天下了。这个建议得到了赵王的批准,他就派韩广率军北上攻打燕地。 那时候秦国驻燕地的军队也实在不经打,很快韩广的人马就占据了燕地,这个时候一些原来燕国的贵族豪杰找到了他,他们建议韩广向赵王学习,也自立为燕王。韩广一摆手,这可不行,我老娘和老婆孩子还在赵国,万一赵王对他们下手,不行不行。可这些燕国贵族是憋着劲想让燕国重生,他们就开导韩广,将军啊,现在赵国西边是秦国,南边是楚国,他根本分不出精力来对付我们。再说了,楚王那么强大都不敢伤害赵王的家属,赵王还会伤害您的家属吗?这番话说动了韩广,毕竟当王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干啊,他就自立为燕王,几个月之后赵王果然把他的家属送到了燕国。 (图)大泽乡起义 除了上面的楚王、赵王和燕王以外,还有一些王也跟随着产生了。 当初陈胜派将军周市向北去攻打狄县,可还没等他到,狄县人田儋已经杀掉了县令自立为齐王了,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他就以那里为根据地不允许周市进去。 周市打不过人家,就只好带兵退到魏地,魏地人一想,天下已经有那么多王了,也不差这一个,就想推举周市做魏王。可周市和别人不一样,他坚决推辞了,而后想要拥立原来魏国的贵族魏咎为魏王。那时候魏咎就在陈县和陈胜在一起,陈胜实在不想天下有太多的人和自己平起平坐,就不放魏咎。后来周市不断派使者去陈县劝说陈胜,第五次之后,陈胜终于派人护送魏咎去就任魏王了,而周市则作了魏国的丞相。 (图)陈胜吴广起义线路图 除了上面这五个王以外,还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建立国家,可也并没有服从陈胜的统治。在陈胜刚称王的时候,以秦嘉为首的一群人也起兵了,他们去进攻东海郡,就把郡守困在了郯城。陈胜听说了这个事情以后,就赶紧任命武平君畔为将军,让他去郯城下接管起义军队伍。可秦嘉根本不买陈胜的账,他就自立为大司马,而后告诉大家,武平君年纪小,又不懂军事,不要听他的。然后又假冒陈胜的旨意,杀掉了武平君。 之后吴广大军在荥阳受阻,吴广被手下人杀害。秦朝派出章邯大军去攻打最出风头的陈县,陈胜不敌之后想退守汝阴,刚走到一个叫下城父地方的时候,就被自己的车夫庄贾给害死了。那时候距离他称王仅仅六个月。 陈胜虽然带头搅乱了天下,可他最大的作用只是给天下人起了一个榜样,陈胜这个泥腿子可以称王,他们也可以当王。既然打起了旗号,有了自己的地盘,那榜样的生死就不管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