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 秦始皇子女的下落之谜 子女中33人皆被胡亥残杀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 儿子: 嬴扶苏(长子),公子高(嬴高),公子将闾(嬴将闾),嬴胡亥(第十八子,史称少子,即秦二世)等23人。 女儿: 华阳公主嬴元曼(长女),嬴阴曼,嬴诗曼,华庭公主嬴嫶曼,嬴惠曼,嬴丽曼,嬴季曼等10个女儿。 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则,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千古一帝秦始皇 近年来,秦陵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 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使人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诛杀诸公子的时令相吻合,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 如果惟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挖掘深人,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秦始皇本来就想废长立幼?胡亥其实并没有纂位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就不能不说是有点奇怪了。 奇怪的事情还没有完。如果说秦始皇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忘了记载,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写也就罢了,更奇怪的是,除了始皇后而外,有关秦始皇所有后宫的消息,在史书中也几乎都没有记载,两千年来也没有人知道。这就不仅仅是奇怪的事情,而是一桩非正常的历史之谜了,对于历史侦探来说,也就成为一桩有待破解的历史疑案了。 2007年3月,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被发掘的消息,于是专程再次前往西安,就与秦始皇有关的女性的遗迹作了考察。我去秦东陵,查访了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的墓葬。秦王与王后,都是夫妇合葬一地,阴阳相配,合于人情,合于制度。亲祖母夏太后与高祖母宣太后的墓,也是规模宏大,不过,因为两位太后都是侧室而不是正妻,所以葬地选在别的地方。一切都井井有条,合于传统,合于礼制。唯有秦始皇陵,孤零零一座大墓,没有皇后之墓相伴。那种孤单独立的景象,实实在在地将谁是始皇后的历史疑案,卷入了考古实物当中。究竟有没有始皇后墓?如果有,始皇后墓在哪里? 秦始皇的秘密越是深查,疑虑越深。面对疑虑,当事实不清、真相不明的时候,各种猜测遐想,就应运而生。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业,拿不上桌面。 也有人猜想说,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这种厚望的特殊要求延迟了他立后的进程云云。不过,查查史书就可以知道,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都是统一天下后濒近晚年的事情,以秦国的传统和制度而言,秦王正式立后当在亲政后不久,大概都在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时代,怎么也等不到四五十岁。待到年老体衰才来考虑立后的事情,不仅祖宗们不允许,臣下们也怕早就吵翻了天。这种猜想也说不通。 又有人猜想说,秦始皇的母亲私生活不检点,养面首,生有两个私生子。这件事对秦始皇影响甚大,他驱逐母亲出京,由怨恨母亲发展到仇恨女人,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使他迟迟未能立后。不错,秦始皇的母亲确是养了面首嫪毐,养了私生子,秦始皇也确是怨恨过他的母亲,将她驱逐出京。不过,嫪毐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他的母亲与养祖母华阳太后间的政治斗争,当他事后听了策士的劝告后,出于稳定政权和安定继承关系的考虑,迅速迎回母亲,恢复了秦王与太后的正常母子关系。秦始皇是第一流的政治人物,他的为人行事,首先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的。 况且,在秦国历史上,太后养面首生孩子的事情多的是。他的高祖母宣太后与来秦的外国义渠王生有两个儿子。宣太后的儿子,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不但知道这件事情,还与母亲合谋,利用这桩私情,刺杀义渠王,将义渠王的国土并入秦国,解决了一桩多年威胁秦国西北边境的心腹大患。秦昭王早早在宣太后的主持下娶妻立后,后宫不少,子女也多,不但没有看到什么心理上的障碍,看到的反而是实利人情浓厚、道德约束淡薄的边风古情。可以说,在太后的私生活与秦王立不立后之间,实在是找不出可信的联系。这种猜想,好听是好听,也难以说通。 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是胡亥而不是扶苏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杀死了扶苏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长兄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 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贾谊:“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 司马迁:“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班固:“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 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司马贞:“二世矫制,赵高是与。诈因指鹿,灾生噬虎。” 周昙:“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胡曾:“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惟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富二代胡亥的残忍 为权杀害12位公子10位公主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 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如果用经济学观点来分析,秦始皇实际上的意思是“富一世”,秦二世是“富二世”。尽管秦始皇的愿望非常美好,然而,终究是造化弄人,他的这一伟大构想,不仅没有实现,到了“富二世”这里,更穷得叮当,胡亥混到最后,连脑袋也混没了。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 轻信赵高之言,上了夺权的贼船 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从权利和财富传承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这方面,不仅老爹秦始皇没给他这个特殊照顾,胡亥本人也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想法。论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人的遗嘱,本本分分、安安稳稳地过他应该过的日子,也还不错,然而,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他轻信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赵高。赵高本是个阉人,但又是一个极其阴险极其狡猾的人。秦始皇南巡途中得病,临死前留下遗嘱,要长子扶苏带兵回咸阳,守候丧葬,继承家产和皇位,并要赵高速速派人将信送给扶苏,但是居心叵测的赵高截留了这一重要信函。秦始皇死后,赵高先是与李斯串通在一起,然后找到胡亥,对他进行了全新的人生诱导。 这天,赵高拿着御书去找胡亥,对胡亥说:“主上驾崩,并无诏书分封诸子为王,而独赐长子书。长子扶苏一到,即皇帝位,而公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意思是说,你老爹皇上已经死了,可是并没有立你们几个弟兄为王,也没有给你们任何财产,而是把江山和家产都留给了老大扶苏。扶苏一旦到了,就成了皇帝,而你什么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赵高这是在诱导胡亥想办法改变这一结果。这时候的胡亥,实事求是地讲,还真没有这种想法和打算。他说:“我知道,皇上最了解自己手下的大臣,老爹最熟悉自己的儿子,既然老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有他的想法和道理,我当儿子的只管遵守就是了,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意思是说,我没钱没地,是老爹的安排,这事儿与你无关,你就别再瞎操心瞎议论了。 看到胡亥如此愚笨,赵高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进行深入诱导:“不然,方今天下大权,存亡在你、我及丞相三人,愿公子早自为谋。人为我所制,与我为人所制,情况大不相同。”意思是说,公子啊,可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啊。当今天下的财富和大权,究竟归谁,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个人。希望你早为自己打算。手中有权有钱,管制别人,和手中没权没钱,被别人管制,情况是大不同啊。 这话,胡亥是听明白了,但是,他仍然在犹豫,因为他还在坚持自己已经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废兄立弟,是为不义;不奉父诏,是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是不能。三者背德,天下不服,如若妄行,必至身殆国危,社稷也危在旦夕了。”这话说得多好啊,如果胡亥按照这一说法坚持下去,即便为赵高所害,也会留下一世英名,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下来,最终被赵高所说服。 对此,赵高并不为他的言论所动,继续力劝胡亥:“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大行不顾小谨,盛德不矜小让,事贵权达,怎可墨守?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必然后悔。愿公子当机立断,必会成功。” 赵高这番貌似替他考虑的话,说得胡亥有所动摇。“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怎能以此事,去求丞相?”赵高见状,心中暗喜,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当即表示,这事儿不用你操心,全包在我身上,并立即去找丞相李斯商议。 自此,胡亥算是上了赵高预谋好的夺权贼船。这是他的人生路上犯下的第一个致命错误。你想手中有权,干一番事业,当然可以,但是,为什么非要违背父命,干抢班夺权的勾当呢?你想建立同盟,经营人生,当然也可以,可为何偏偏和赵高这样的人成为合伙人呢? 编织罪名滥杀无辜,丧失做人底线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密谋夺权,是他人生之路犯的第一大错误,那么,在赵高的帮助下,罗织罪名,滥杀有功之臣和无辜,是他犯的第二大错误。这一错误,让他丧失了做人的最基本要求。 赵高在胡亥默许之后,征得李斯的同意,藏匿了秦始皇的诏书,然后伪造了一封假遗书,派人送达本该继承皇位的公子扶苏。遗书上写道: 朕巡视天下,寿寺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述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局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这样一封胡说八道,颠倒黑白的遗书,出自胡亥、赵高、李斯的密谋。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胡亥,早已把他所谓的不能“不义、不孝、不能”律条抛到九霄云外。 面对这封假造的遗书,蒙恬曾劝公子扶苏不要轻信,但扶苏说:“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况且父皇的脾气,你我都是知道的,他决定了的事情,再请求也没用的。”说完,拔剑自刎,热血喷涌而出,一个本该继承皇位的人,就这样遭到弟弟的暗算。真是可悲可叹! 扶苏的死讯传到京城,胡亥不仅没有任何愧疚之意和恻隐之心,反而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为初战告捷感到庆幸。由此可见,那个时代,所谓兄弟情谊,比纸还薄。 随后,胡亥和赵高用几乎相同的手法,干掉了另两个对手和最大威胁,一个是蒙恬,一个是蒙毅,从而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设计谋害扶苏、蒙恬和蒙毅,是出于夺取皇位的大局考虑,多少还残存一点良知的话,随后发生的事情,完全改变了杀人的性质,成为一种主动和自觉意识。 有一天,胡亥对赵高说:“朕即位后,大臣不服,诸公子想同我争位,你看这事情怎么办呢?”其实,胡亥这番话,纯粹是杞人忧天,是对自身能力不足担忧的表现。但是,正是这句话,让赵高有了继续作恶的上方宝剑,两人狼狈为奸,开始了一场空前的铲除异己大行动。皇亲国戚、功臣勋贵,逮捕的逮捕,杀头的杀头,株连无数,一时血雨腥风。其中,被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多达十二位,公主十位。对此,胡亥一点也不心痛,反而非常高兴。 赵高蹬鼻子上天,胡亥一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屠杀行为的升级,赵高的权势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遗憾的是,胡亥似乎天生愚钝,根本没有看清赵高这个人的本质,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自己看不清也不打紧,别人提醒了,依然执迷不悟。 当李斯发现赵高的卑鄙和恶毒之后,曾向胡亥报送奏章,历数赵高罪状,要求弹劾赵高。没想到胡亥看了奏章摇头说:“宦臣赵高,在宫多年,为人清廉强干,上合朕意,下知世情,你就不要再怀疑他了。”这种智商和判断力,如何能当得了皇上。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赵高指鹿为马的“雷人”故事,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个故事的发生,问题不在于赵高敢于这样做,而是他为何这样做。赵高为何一定要指鹿为马呢?显然不是因为他要当动物学家,要搞物种变异研究,个人看来,他是为了挑战人生极限,同时也是再次确认胡亥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胡亥不是后来的康熙,他没有康熙对付鳌拜一样的手腕和办法。虽然他明明知道那不是马,但他也必须承认是马,因为他没有纠正“糊涂”问题的能力。如果赵高碰到的是康熙,而不是胡亥,那么,仅此一件事,他就死定了,而且死无葬身之地。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人,手腕和能力非常重要。没有能力,那就是个摆设,就是一个糊涂蛋。 相对于胡亥,赵高是有能力的,但那都是干坏事的能力,不是正经八百的能力,如果他真有能力,当起义军烽火四起时,他能够带兵打仗,击败对手,才算是能力,可是,他唯独缺乏干正事的能力。 明明已经死到临头,依然心存诸多侥幸 随着形势的发展,赵高越来越觉得有除掉胡亥,直接走上前台的必要了,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场宫廷政变。对此,胡亥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在这场政变中,赵高给出的要求是胡亥“无条件”消失,胡亥最后却想保住最低生活保障线。 那天夜里,赵高明令阎乐杀进宫中,高喊抓小偷。御前侍卫被杀之后,胡亥直接面对阎乐的长剑。胡亥大声质问:“宫中哪里有小偷?抓什么小偷?”阎乐回答:“你就是最大的小偷?”胡亥颤声质问:“此话怎讲?”阎乐指着他的鼻子说:“因为你篡夺了本该属于公子扶苏的皇位。” 胡亥还不明就里:“谁让你来的?”阎乐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丞相!”到这个时候,胡亥似乎才明白是怎么个事情了。 胡亥说:“想必是丞相让我让出皇位,那好,我只愿做个郡王,不当皇上了,可以吗?”阎乐说:“不行!”“不许我为王,就做个万户侯吧?”阎乐还是说:“不行!”“只求丞相放我一条生路,与妻子做个普通百姓!”到这个时候了,胡亥还心存幻想,真是糊涂得可以。 阎乐最后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死亡!”胡亥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一切,绝望地拔剑自刎。一个二十三岁的生命,当了三年皇帝之后,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一命呜呼了。 仅当了46天的短命皇帝秦二世 因实施暴政而被杀 秦国速亡,嬴政耗尽一切,再由秦二世胡亥埋单。胡亥是中国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史书指他为登基虐杀手足,篡改诏书,又残暴愚蠢,当上皇帝后很快就断送秦的一统江山。以上形容胡亥的字词,究竟几多确切?近年有新看法或许比较接近真相。历史上短命的秦二世 因权臣乱舞而断送江山 故事讲返胡亥能够继位,皆因一次大旅行。据说公元前211年,出现火星偏离轨道,古人认为是代表皇帝驾崩的不祥之兆,秦始皇心里不快,决定巡游天下。 20岁胡亥喊着要去,胡亥非常崇拜父亲,超级听话,深受嬴政爱戴,加上长子扶苏等人总说自己不是,带胡亥去多于其他诸子相当正常。 怎料到秦始皇真的在巡游中驾崩,一行人秘不发丧,在权臣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嬴政子女二十余人,逼死扶苏,胡亥当上了皇帝。 话说始皇去世前,有人给他上书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始皇以为是北方胡人,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征匆奴,但万万没想到,此胡非彼胡。始皇东巡下死掉,亦成了千古之谜。 胡亥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统治。事实上,胡亥亦有改革惠及民众的意识,几年前出土的胡亥奉诏登基官府文告中,强调继位合法性,也稍有改革以惠及民众之意。 可惜赵高权势甚大,胡亥惟有言听计从,成语指鹿为马典故就充分说明﹔再加上胡亥在天下大乱时继续建造阿房宫,把进谏大臣治罪,结果众叛亲离,起义军步步紧逼。 胡亥在公元前207年,被赵高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只有24岁。帝位由子婴补上,在位仅46天,项羽率军抵达关中后便被杀了。 胡亥或许不是篡位,而是真讨始皇喜欢,或许他也还有点抱负,只是被赵高迷惑。 秦二世胡亥本是淳朴少年 却被诱惑至万劫不复 说起秦二世胡亥,大多数人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昏君。可大家也许不知道,在他登基之前,还只是一个淳朴的少年。 那一年秦始皇巡游天下,随行的有李斯、赵高还有他最喜爱的小儿子胡亥,因为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年纪也大了,秦始皇就病倒了。他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可能要挺不过去了,就让赵高给远在北方戍边的公子扶苏写了封信,让他把兵权交给蒙恬,到咸阳参加父亲的葬礼。可信还没等发出去,秦始皇就归天了。 赵高和胡亥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希望胡亥能继承皇位,这样自己的前途才能有保障,他就和胡亥展开了一场谈话。 赵高一脸认真的说,公子,皇帝去世了,他没有封其他公子为王,只是给扶苏公子写了一封信。那扶苏公子是长子,等他来了肯定会登基继位的,到那个时候,您可是一寸土地都得不到了。 胡亥一脸天真的回答,是啊,本来就应该这样嘛。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贤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父皇临终前不封赏儿子,肯定有他的道理。 看胡亥这么可爱,赵高只好把话挑明了,公子,现在这个皇位该由谁继承,只是你我和李丞相一句话的事情。您考虑一下,是向别人称臣好,还是别人向你称臣好,是受别人控制好,还是控制别人好啊! 听到这里胡亥不由得一愣,他想了想,可还是说,废长立幼,这是不义;不尊重父亲的遗命,这是不孝;才能不够夺得别人的君位,这是无能。我要是这样做了,恐怕会天下不服,不但我会危险,国家也会危险的。 听到这里赵高明白了,胡亥不是不想,是他读的那些圣贤书让他有所顾虑了。那好,我就用圣贤书来说服你吧,公子,当年商汤和周武王杀了他们的国君,天下人都觉得合理,那不是不忠;卫国的国君杀死了他老爹,卫国人都歌颂他的功德,孔子还记载了这件事情,那不是不孝;所谓做大事不拘小节,只要你想做这件事情,就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我可以去找丞相商量这个事情。 这会胡亥心中的疙瘩有点融化了,只是有点不适应,他还是犹豫的说到,现在皇帝刚刚去世,还没有发丧,这个时候去找丞相谈这个事情,不太好吧。 看胡亥彻底沦陷了,赵高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您不要担心这个事情,我去说服丞相。 (图)扶苏自尽 之后赵高就找到了李斯,他就动之以情晓之以厉害,终于说服了李斯加入和三人小团伙,然后他们假造了秦始皇的遗书,立胡亥为太子。为了表示对秦始皇的尊重,他们把给扶苏的信发了出去,只不过在内容上稍微做了点改动,改成让扶苏和蒙恬自尽。 胡亥终于坐上了皇位,虽说位置来的不太光彩 ,可他还是想做一个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皇帝。他就问赵高,赵大人,来到人世间一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现在我君临天下了,想既充分享受人世间的乐趣,又能让百姓快乐天下安稳,你说能做到吗? 看到皇帝有这样的想法,赵高也就顺着回答了,陛下说的这些,贤明君主是可以做到的,不过现在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您这皇位毕竟来的不太光明,现在很多公子和大臣都有疑心了。那些公子都是您的哥哥,大臣们都是先帝封的,您刚刚登基,我恐怕他们会不服啊。 听赵高这么说,胡亥犹如被人泼了盆冷水,那你说我改怎么办? 这个好办,你只要设置严酷的法律,再找机会,把那些公子和老臣们都除掉,然后再重新提拔起一批人来为您做事,这样既能消除灾祸,又能让新人为您效忠,天下可定啊。 这时候的胡亥已经感受到了做皇帝的荣耀,为了保持下去,他就听从了赵高的话,让赵高去具体执行。之后除了胡亥以后,秦始皇的儿子和女儿都被处死,前朝的老臣大多数也都被杀掉,受牵连的人就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新提拔起了一批人,可那都是忠于赵高的人。 本来那会老百姓过的就不太好,再加上赵高这么折腾,终于把陈胜吴广给逼造反了,之后造反的人是越来越多。当时能给胡亥说上话的,也就是李斯,李斯一直想进谏,可胡亥却想和他聊点别的。 李丞相啊,我听说当年尧的殿堂只有三尺高,还都是茅草盖的,现在旅馆也没有那么破啊;他冬天穿鹿皮,夏天穿麻布,吃粗米喝蔬菜汤,现在看门的过的也没有那么差啊;禹治水的时候,累的大腿没了肉,小腿掉了毛,手掌都是老茧,现在奴隶也没有那么辛苦啊。我觉得他们这样做不对,这成了他们侍奉天下,而不是天下侍奉他们了,你怎么看? 其实在胡亥乱杀无辜的时候,李斯就后悔了,现在他虽然说出这样的二货逻辑,可李斯怕死啊,只好顺着他说了一通,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你对,你说的对,你就好好的当作威作福的皇帝吧,对当官的和老百姓越狠,他们就越听你的,天下就越太平。 (图)指鹿为马 后面的事情就更糟糕了,赵高的权利越来越大,为了能独揽大权,他就好心的给胡亥出了一个主意,陛下,您毕竟现在还年轻,有些事情会有处理不好的时候,这样会让大臣和天下人看到您的弱点。不如这样,你退居深宫好好享乐,我找一些人把事情处理好,这样您既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又不用担心没面子。胡亥是彻底被赵高给看透了,他就真的同意了。 在赵高的英明领导之下,朝廷简直就成了他们家了,丞相李斯也被迫害致死,赵高当上了丞相。为了再进一步控制局势,赵高进行了那个测试。那天赵高请胡亥上朝,献给了他一头鹿,胡亥是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正想问的时候赵高说话了,陛下,这是一匹好马啊。 胡亥笑了,别开玩笑了,这分明是一头鹿嘛! 可赵高一本正经,陛下要是不信,你们说说,这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有三种反应,有的说是马,有的不吱声,还有一小部分说是鹿的。 胡亥这回彻底晕菜了,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娱乐活动太多了,该多休息休息了。 可胡亥再糊涂,也架不住天下造反的人多啊,终于他还是察觉到了问题,就想责问赵高。可这会赵高已经不怕他了,他派亲信之人带兵闯进了胡亥的住处。胡亥是苦苦的哀求,希望去见丞相,可人家不同意;他又希望能给自己一个郡,当个王,人家也不答应;他只好降低要求,希望能当个侯,人家依旧不答应。等他把自己的要求落到地上,希望能做个老百姓的时候,对方告诉他,我受丞相之令,就是来取你性命的,不要啰嗦了。就这样,胡亥自杀而亡。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胡亥了,他当初的淳朴应该是真的,他受不了诱惑也是真的,当上皇帝之后他想和天下一起快乐应该也是本意,可也是因为这样,他才被赵高利用,一直到没有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