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 三国历史上曹魏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大解析 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用。 《三国志》说,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那么聂壹是何许人?据《史记》记载,聂壹是汉武帝时雁门马邑县的富商,为雪除匈汉和亲的耻辱,与大行王恢计议,以身作诱饵诱敌深入歼灭匈奴单于,聂壹诈降单于,以献马邑县作为见面礼,与单于约定日期进军,但在单于军队距离马邑百余里时,发现只见牲畜不见人,便产生了怀疑,攻下一处堡垒俘获一名尉史,得知汉军数十万埋伏于马邑急忙撤退,致使聂壹计划失败,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马邑之谋”。事后大行王恢因劳而无功获罪,被迫自杀。聂壹也因此得罪匈奴单于并且背上破坏匈汉和亲的罪名,更名易姓隐居起来,所以以避怨变姓并非始于张辽。 张辽年轻的时候为郡官员,并州刺史丁原欣赏他的武功将其调到身边作为随从,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张辽也随之依附,董卓被吕布所杀,张辽又委身吕布,吕布被杀,张辽得遇明主,28岁的他从此走上人生正轨。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张辽的求职之路大概分五大步: 第一步,掌握绝处逢生的秘诀 张辽被曹操活捉,又亲眼看见吕布被斩首,如果自己也像吕布一样乞求活命,下场必将追随吕布而去,聪明的张辽只有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是大声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就这一声断喝立马引起曹操注意,曹操说,此人好生面善。辽曰:“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辽曰:“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由于刘备说张辽是赤心之人,为之求情,又有关羽担保,张辽才得以活命。其实此时张辽的境遇与吕布相差无几,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落下“三姓家奴”骂名,反而被刘备、曹操称为忠义之人呢?这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大概因为张辽仅是一名武将而与政治无关。曹操正是看中这一点可以为己所用,才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生死关头吕布与张辽采取不同的态度,却得到相反的结果,正是:乞哀吕布无人救,骂贼张辽反得生。 第二步,机智灵活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 张辽投靠曹操后的第一次参战就是官渡之战,当时袁绍派遣颜良攻打白马,曹操派关羽、张辽为前锋,结果关羽斩颜良立了头功,有关羽在张辽自然没有出色表现。之后,张辽随夏侯渊平定东海昌豨的叛乱,弹尽粮绝之际,夏侯渊准备撤军,张辽说,数日来,每次战场相见,昌豨总是拿眼看我,似乎有话要说,而且他射矢总是很稀疏,说明他有犹豫之意,我去见他一面,或许可以招安。结果张辽只身前往昌豨军营,与昌豨结拜,将其策反。曹操知道后假惺惺地斥责说:“此非大将法也。”张辽也很会拍马屁的说,以明公威信,昌豨怎敢不降,又怎敢害我。 第三步,展示自己的才能不给老板丢脸 袁尚与单于蹋顿合兵攻打曹操,张辽为前锋,看到敌军压境急忙飞报曹操,并劝曹操与之决战,曹操立刻将指挥权授予张辽,这对张辽是多么大的鼓舞,于是他率领许褚、于禁、徐晃兵分四路猛击蹋顿,混乱中张辽斩蹋顿于马下,取得了胜利。此前,曹操欲亲自征袁氏兄弟,张辽曾劝谏说:“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曹操认为张辽文武双全。 第四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让老板信任 曹操定荆州之前,派张辽驻军长社,军队临开拔时忽然有谋反者半夜放火,意欲引起骚乱,张辽对左右说,不要惊慌,绝不会全营尽反,必是一小撮阶级敌人故意大造声势以乱军心。于是传令军中,凡是不反者安坐勿动。然后带领亲兵守在营中,顷刻,军中安定下来,然后将首恶者抓获斩首,曹操对此大竖拇指。 第五步,建功立业走上事业最高峰 赤壁之战曹操败北,留张辽、乐进、李典七千兵马驻守合肥,孙权想趁赤壁之威率军十万攻打合肥,当时曹操发函说“贼至乃发”,众将拆开阅读:“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众将疑惑,张辽说,曹公是让我们趁敌人立足未稳先迎头痛击,挫其锐气,然后才可以坚守。于是招募八百敢死队冲入孙权营中,张辽更是亲自上阵,立斩两员大将并手杀数十人,直杀到孙权麾盖之下扬言单挑孙权,吓得孙权直往后退,孙权人多势众将张辽等八百人重重围困,张辽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地,杀的孙权没点脾气,只好撤军。十余天后孙权大军撤回东吴,张辽趁机追杀,几乎俘获孙权,从此,张辽威震东吴。 为表彰张辽功绩,曹丕赐予张辽母亲只有太后、皇后才能乘坐的舆车,为张辽重建第舍并派禁军守卫,皇宫中专为其母建造宫殿,又是封侯又是奖励,荣耀无以伦比。 张辽是三国名将除了杀人也救人两位帝王都感激 张辽,是《三国演义》中曹魏的第一名将,智勇双全、临危不惧。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口才上佳。小说中描绘的武将中,大都武艺高强、英勇无比,但如张辽般临时客串一把“说客”的却是少之又少,能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而张辽不仅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其言语的功夫也让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张辽充当“说客”是在小说第二十四回埋下伏笔的。当时,曹操大举进攻徐州,大败刘备。刘备、张飞逃走。此时,徐州仅剩下关羽镇守的下邳。曹军一路猛攻,又将关羽赶到城外的土山上。下邳被占,刘备的两位夫人也成了曹操的俘虏。“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嫂嫂救不回来,自己也陷入重围,进退两难。 如何对待困兽犹斗的关羽,曹营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郭嘉认为关羽义气深重,难以劝降。曹操则“素爱云长武艺人材,欲得之以为己用,不若令人说之使降”(见第二十五回)。正在此时,张辽出现,主动请缨去当一回“说客”,劝降关羽。 张辽毛遂自荐的理由是什么呢?张辽说“某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指的是两件往事。当初张辽还在吕布手下为将时,关羽曾在张辽进攻时说张辽“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见第十八回),对其心存好感。另外一件是在白门楼曹操拔剑要杀张辽时,关羽跪在地上为张辽求情,并说张辽“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见第十九回)。关羽对张辽可谓有救命之恩。张辽主动提出去劝降关羽,一则是完成任务,二来也是报恩。 张辽来到土山后,关羽问道:“文远欲来相敌耶?”张辽回答:“非也。想故人旧日之情,特来相见。”然后弃刀下马,向关羽行礼。张辽的举动非常巧妙。所言避实就虚,拉近与关羽的距离,所行严谨细致,消除关羽的敌对情绪。关羽见此情景,自然防备之心松懈,与张辽坐在山顶谈了起来。 关羽问:“文远莫非说关某乎?”点出了张辽此行的目的。张辽答曰:“不然。昔日蒙兄救弟,今日弟安得不救兄?”这两个“救”字用得妙。既回顾了旧情,又道出了关羽面临的险境。关羽又问:“然则文远将欲助我乎?”这话是自然反应。既然不是来为敌,又说是来救自己的,自然就会想到张辽是来帮助自己脱身而不是来劝降的。但张辽的回答却让关羽糊涂了。张辽先是否定了关羽的这个想法,之后的回答是:“玄德不知存亡,翼德未知生死。昨夜曹公已破下邳,军民尽无伤害,差人护卫玄德家眷,不许惊扰。如此相待,弟特来报兄。”这是告诉关羽目前的战局,答非所问,并没有回答关羽的提问。关羽“怒”了,生气地对张辽表示:“此言特说我也。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当速去,吾即下山迎战。”关羽的意思很明显。说来救自己,却只字不提具体的措施,反而报告目前的危局。这分明是进一步打击关羽。关羽焉有不怒之理。因此,关羽表示让张辽离去,自己下山迎战,与曹操拼个你死我活。这显示了关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暗示着张辽的劝降无法达到目的。 谁知张辽不但没有灰溜溜地离去,反而“大笑”起来,表示“兄此言岂不为天下笑乎”。这让关羽更为恼怒:“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连死都不怕,又怎么会反“为天下笑”。可以想象,此时的关羽已是怒不可遏了。 张辽毫不退让,又说:“今即死,其罪有三。”这是“严气正色”(毛宗岗夹评),是以理相劝。是让关羽从暴怒中冷静下来。 果然,关羽问:“汝且说我那三罪?”这说明关羽已逐渐恢复了理智。张辽随即说了一番话: 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张辽所言的第一条其实是说关羽若死背弃了当初“桃园三结义”的誓言,违背的是“义”;第二条无法保护两位嫂嫂,违背的也是“义”;第三条“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此罪最大,指的是“忠”,更是“大义”。这三条条条在理,条条属实。也使得关羽不得不认真思量一番。同时,张辽的话中又故意只字不提曹操,这又是张辽的煞费苦心之举。也为关羽之后提出的“降汉不降曹”做了一个铺垫。 张辽的话终于打动了关羽。关羽沉吟半晌,终于表示:“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张辽趁热打铁,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 说服关羽投降,是张辽此行的目的,无论怎么回避,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如果到最后仅仅是为了说服关羽投降,显然难以如愿的。因此,张辽又为关羽的将来做了一个规划:“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这句话是关键,关羽日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一系列的壮举都是因为这句话而引发出来的。可见,张辽对关羽的未来是做了一番认真考虑的,很为关羽着想。 关羽提出了三个投降的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三个条件与之前张辽提出的建议其实并无本质的差别。“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是从张辽的“匡扶汉室”引申出来的;“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与“保二夫人”无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更是与“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致。 最终,曹操答应了关羽的条件。张辽得偿所愿,圆满地完成了使命,此次“客串”做“说客”大获成功,足见其口才非常了得,简直可以和智圣诸葛亮“舌战群儒”相媲美。尤其是提出的“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语可以看出,虽然张辽的目的是为了劝降关羽,但从内心深处对关羽是非常敬佩的,可谓惜英雄重英雄,真心在为关羽着想。(原文来自灿烂海滩的头条号) 三国史上曹魏一代名将张辽 他原来本不姓张 张辽是吕布之后,最负盛名的魏国猛将之一,在逍遥津,以7000人众击败东吴十万大军,而更为奇特的,张辽的原名并不姓张,因为难得的一次军事行动,大败而归,从此隐姓埋名,几百年后,一代将星张辽出世。张辽,字文远,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很著名的一位猛将,其实倒退五百年,张辽并不是老张家的人,他的祖先叫聂壹,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富商。那为什么后来姓张了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肯定不是皇帝赐的姓。当时属于汉武帝早期,大将军卫青,只是个皇帝身边的小侍卫,大汉对匈奴的整个状态,匈奴显的更强势,而汉武帝一直希望可以扭转这样的局面,这是大势,而张辽的这位祖先,在雁门马邑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朔州,和匈奴交界,做边境生意。由于匈奴对大汉时常的骚扰,以及在生意上,对于汉族的强势,当然,或许还有一点,为国请命、日后希望弃商入政,这位聂壹同志,通过自己的好友王恢,向汉武帝进言,献上了一条:引君入瓮的计策。 《三国演义》里,蜀国五虎将赵云,长坂坡之后,没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因为诸葛亮出山之后,赵云变成了诸葛军师的棋子,去哪干嘛,都是依计行事。很显然,张辽要幸运的多,在曹操的手下,一直都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当时孙权的吴国,和曹操的魏国划长江而治,孙权在江北的裕溪口建立军事据点,而曹操呢,依靠合肥、皖城作为进攻吴国的基地。公元213年,曹操进攻裕溪口,无功而返,而到了公元214年,吴国大将吕蒙、甘宁攻打皖城,魏国大将朱光被俘。这是背景,打败袁绍后的曹操,拥有了几乎整个中原,已经从偏安一隅,开始将目光瞄向统一全国,由于和孙权的战争进入拉锯,于是,曹操开始讨伐汉中张鲁,将守卫合肥,防备孙权的任务,交给了张辽和李典。 公元215年,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当时,合肥有多少人马,7000!为什么人这么少,俩个原因:第一,主力都去打张鲁了,讨伐战要的是压倒性的优势,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冲击,不久张鲁投降。关于,张鲁这个人,很有意思,历史崔(微信公众号lishi_cui)在后面会有一篇关于张鲁的传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整个三国时代,战争多,方士多,比如于吉、张角,而张鲁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他不仅是道教正一派的第三代天师,还是占据汉中的割据军阀,号称是西汉开国重臣,张良的直系后代。张鲁这边按下不表,我们继续讲,合肥兵少的另一个原因,合肥作为军事重镇,城高墙厚,十万部队不可能一下子攻城的,7000的部队,只要挨过第一轮攻击,到时救兵一到,就是个前后夹击的局面。所以,孙权到达合肥城下后,要的速战速决,取得合肥的控制权,第一天吃饱喝足,养足精神,然后就是轮番强攻,但是没想到,第一个晚上,还没过,就出大事了。 无论是守城的部队,还是攻城部队,气势很重要,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由于长途跋涉,孙权的部队累了,需要休息,在第二天的攻城大战中,将气势提升到顶点,对于攻城来说,事半功倍。这当然不是张辽,张文远将军希望看到的,作为应对,处于绝对劣势的魏国士兵,急需一场胜利,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还能打击对手,所以张辽,从7000人中选出800敢死队,夜袭孙权的江北大营。夜袭的结果,张辽选出的这支特种部队,彻底打乱了吴国军队的正常休息,当然,这只是次要的,古代战争,不可能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辽再猛,他的800人敢死队,也只是骚扰而已,真正取决定作用的,还是,张大将军的7000人部队,以及合肥城高大的城墙,连续挡住了十万吴国军队的轮番攻击。十天之后,毫无进展的东吴大军,对于这次失败的渡江之战,开始撤退。 张辽,作为名将,价值开始体现出来了:由于合肥守城的部队人少,东吴的撤退并没有太过在意对手,而且孙权也是一位英雄人物,掩护大部队撤退,这种本来是军中大将的任务,老孙一肩挑了起来。主力已经在前面开始撤退了,而东吴之主带着一队人马押后,掩护。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孙权身边的力量很薄弱,张辽开始行动了,带着合肥仅有的人马,开始猛冲孙权的护卫。结果后撤部队开始被叫回,而孙权的禁卫军只能选择和张辽拼命,毕竟,老大的性命更重要么,一阵慌乱之后,禁卫军队长陈武战死,大将宋谦、徐盛、凌统重伤,东吴军队,慌慌张张,跑回了大本营。此后,张辽被封为征东将军,而为了体现东吴对张辽的恐惧,江东一带,母亲吓唬小孩的方式,也变成了:张辽来了,张辽来啦! 公元220年,曹丕成了新的魏国老大,封张辽为前将军,而之前已经对魏国称臣的东吴,再次叛变,曹丕的应对之策,还是派遣张辽屯兵合肥,进爵都乡侯,成为曹丕应对东吴,最信任的大将。公元222年,张辽重病,曹丕派御医日夜看护,随着孙吴的再次倒戈,轻伤不下火线的张辽,再次入住合肥城,而孙权在得知张辽回府后,是这么说的:“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同年,张辽击破吴将吕范,不久,张辽病逝江都。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 《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同时也说明了乐进和李典同张辽关系的紧张。同时又有记载,张辽与护军武周也是不太和谐的。这里我们把乐进、武周、李典三人做一个分析。乐进属于武将;武周据有限资料载是豫州人,曾任下邳令,是当时的士人,可以说属于文官范畴;而李典成分最复杂,既是武人,又好儒学,同时也是兖州豪族,可以说李典这一特殊角色大致囊括乐进、武周,最具代表性。 这三人分别代表了武、文和豪族,都与张辽不睦,说明张辽可谓是非常“孤独”了。 但是不难发现,此三人均是曹魏资历深的旧臣,从曹操起家时就跟随曹魏东征西讨,而张辽则是198年降曹,是降将又属于新力量。故而,这其中的矛盾可以基本看出来。但《三国志》中的记载未尝看到张辽因与此三类人不和而出现于身、于人、于曹魏不利的事件,相反的却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场面。这不由让我对张辽的同僚关系产生好奇,同时也对曹魏用人制度有了一定思索。 (图)张辽的雕像 我们首先谈一谈张辽与同僚产生分歧的相关因素。我认为大致有三点: 首先,张辽身世及早期经历问题造成的原因。 张辽出身于并州没落富户,幽并之地汉代离中原较远,民风剽悍,多轻侠。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并不多,因此中原地区士人士族对于幽并之人是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的。此外东汉末虽然礼制残破,但对于人的品质要求仍是很高的,张辽先后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后又投降曹操,这难免会为曹操手下士人士族轻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辽与李典的矛盾还缘于吕布兖州攻伐时对于李氏家族的侵略(李典伯父李乾不配合吕布而为吕布部下薛兰、李封所害,张辽时属吕布,因而兖州豪族和并州集团有着矛盾,按:张辽属并州集团相对独立一支,并州集团与李氏之矛盾是否牵涉张辽私以为还有待讨论),不过,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原因,不能够占到特别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张辽的出身是不好的,可以说是微寒加上政治站队错误,必然不受到曹营世家大族和士人的见待。这就可以初步解释好儒的李典和文官武周为何会与其不睦。其次是张辽的能力问题。一个出身不好的降将,本应该低头做事,而不多过问和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张辽是具有很独到眼光和敏锐性的优秀将领,因而他总能够提出一定的想法和观点。如三公山劝降、征讨二袁时提醒曹操防范刘表等,这都发生在张辽降后不久。作为资历派自然感觉张辽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其二, 从特殊性上分析。 张辽豪迈(斩蹋顿可看出,合肥之战的战斗细节)而李典儒雅,性格完全不一样。而武周为护军,主要是监督和管理,对于一直有自己想法的将领却实会感到不好管理和驾驭。 最后一个原因,是张辽的“火箭”提升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说明为何乐进与张辽不睦。以五子良将为例,张辽被假节的时间最早(209年),是天柱山之战后,而乐进则为曹操第一次征孙权结束后(213年),于禁为(216年),徐晃(218年),张郃则为夏侯渊战死时(219年),而张辽于198年降曹,徐晃为196年,张郃为200年,但乐进、于禁皆是早年就更随曹操。可以看出,张辽在假节方面优于诸多将领。 此外,张辽很早就独立领兵和参与镇守一方,天柱山之战张辽与于禁同时督率其余将领(包括张郃),赤壁后不久,张辽为主将,同乐进、李典守合肥。官职方面,合肥之战时张辽为荡寇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李典为破虏将军,应该来说差距不大,而合肥之战后,张辽直接提示为四征将军之一,是唯一一个外姓的四征将军(正七命),可以说这种火箭式提拔对于资深派将领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才会引起不满。 从以上三点原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曹魏的用人方法尤其是初期,主张任人唯贤,因此第一点身世和早期经历可以说不是曹操是否用人的考虑范围,史书载“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即可看出。正因为如此,曹魏早期看中的即是第二点,有能力,因此自然而然会有第三点,有能者居功至伟。当然,作为很早就跟随曹操的资历派和重视名分的世家大族和士人,这一时是难以接受的,故而肯定会存在新旧用人制度上的分歧和矛盾。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从张辽与曹魏同僚关系中得出的一二。 第一,可以说张辽是一个会处理同僚关系的人,同时也是曹魏任人唯贤制度的一个比较正面的榜样。首先说处理同僚关系,可以从史书中看到,张辽为人是非分明,懂得顾全大局,因此才有合肥之战的漂亮战果,这一点蜀汉的关公就大大不如. 此外,张辽确实能力非凡,这一点不得不让轻视张辽之人在关键时刻信服其军事能力和判断能力。张辽善于分析和观察(三公山劝降和长社镇乱为例),故而个人认为他应当能够察觉到同僚对自己的评价,因而谨慎行事,私以为也打通了不少关系或者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和沟通,不然,和其结果是会和下一任合肥守将满宠一样遭到排挤和谣言的攻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今天能够运用的好的经验,就是学会是非分明、善于观察。 第二则是曹魏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实行成功的条件。曹魏不拘一格用人的方法必定在实行的时候有重重阻碍,因此,怎样才能够贯彻执行,个人以为,必须找好典型。张辽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首先张辽有能力,其次,张辽是懂得如何处理同僚关系的人。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推行起来一则是要有长远的目光,二则是需要有典型的榜样,如是,方能很好的执行。 从张辽与其曹魏同僚关系问题个人觉得最大收获一是对于当下如何处理人际有帮助,需要弄清原因分析事实。二则是一个制度的推行榜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三国时期被小看的四大战功名将 高顺远超张辽 有句老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三国那个全民皆兵的战争年代,自然涌现出了诸多优秀名将。我们可以根据武力排名列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甚至连王双、文鸳等一些二三流的武将也时常为人们谈起在茶余饭后。当然,三国名将们时隔千年还能被人们津津乐道,肯定是有《三国演义》的功劳。不过,面对名将如云的三国,罗贯中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一些低调的实力武将最终和读者失之交臂。现在,就让我们来拾演义之遗珠,寻找一下那些隐匿于历史长河里的名将们。 一:高顺:力压张辽的一流战将 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 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两把刷子的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有去无回,有我无敌”,军规严密的“陷阵营”性质上应该有点类似现代的“海豹突击队”。正因“陷阵营”的强悍,名将关羽、夏侯惇在小规模的遭遇战中均成了高顺的手下败将。只可惜,高顺生不逢时,他的领导吕布是个轻率的人。高顺曾经常劝谏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将军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事后推委于‘失误’,将军的这种失误太多了。” 不过,对于高顺的忠言逆耳,吕布全当了耳边风,最后导致了同曹操交战中全军覆没。破关后,同样沦为阶下囚的三位名将的气节也全然不同,吕布乞求生机不得;张辽在一番思想斗争后降了曹操;只有高顺,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主。替高顺惋惜的是,为了吕布这样一个不值得去卖命的领导,一流战将就这般将星陨落。 二:鞠义:有实无名的河北第一名将 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可以看他的对手。鞠义的对手公孙瓒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可以看出,由公孙瓒领导的白马义从是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北方的异族部队更是畏之如虎。 可这样一位令强大的乌桓军团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却在鞠义面前载了跟头。“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破之”(《三国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界桥之战。袁绍首席大将麴义以八百先登军抵御了公孙瓒强悍的白马义从轮番进攻,此役之后,白马义从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作为一个军人,麴义为人刚烈、孤傲的性格给他带来了倾覆式的灾难,因为他的老东家袁绍是个外宽而内忌的人,虽然看上去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实则性情沉猜,果于杀戮,对麴义这样功高盖世、文武双全而又不会附迎的下属自然不会放心。《后汉书袁绍传》记载罪名是“自持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可见,在消灭公孙瓒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袁绍最后还是将麴义这位首席功臣给果断诱杀(并非如演义描述被赵云刺死)。 三:田豫:令皇叔执手相别的低调高手 田豫是个很低调的人,早在跟公孙瓒混的时候,刘备就很看重他(当时刘备也寄在公孙瓒门下)。后因母亲年老,田豫请求回乡,刘备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公孙瓒兵败袁绍后,田豫率部下投奔曹操。后跟随曹操之子曹彰讨伐乌丸,恰遇敌人埋伏下骑兵偷袭,曹军一时乱做一团。田豫临危不乱,根据地形,淡定地用战车围绕成圆形战阵,弓弩手拉满弓守在里面。胡人攻不进来,便溃散了。大军乘势追击,大破敌兵。在远征乌丸的军事行动中,田豫还给曹彰出了不少的好点子。曹彰特别欣赏他,就推荐给曹操,让他担任了幽州刺史。 可以说,田豫是魏北方防御的屏障。伐鲜卑,伐乌丸,伐辽东,田豫可谓战功卓着,于此同时,他精心训练幽州兵和投降的少数民族骑兵,每年向国家提供一大批精兵和战马,是魏国兵员最主要的输出地。要知道,在西线和南线作战的最骁勇善战的兵马都来自幽州。不过,田豫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正因如此,他没有金钱疏通和上级的关系,所以一直得不到晋升,以致在历史的“功劳本”上遗落了他的大名。 四:陈到:媲美赵云的优质偶像 如果说演义抬高了赵云的地位,那么,陈到就是一位被演义完全低估的名将。这位当年在蜀汉集团同赵云的人物(“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三国志》),居然被罗贯中直接无视了。 尽管通篇演义几乎只字未提,但这位自刘备创业初期就一直对其不离不弃的军人还是得到了刘备充分的信任。诸葛亮在与兄诸葛瑾的信中提到:“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诸葛亮书中的上等部队,其实就是刘备精锐的御林军“白毦兵”。也就是说,陈到是刘备亲信特种部队队长,至少是之一(另一位应该就是著名的赵云)。 “白毦军”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刘备主政豫州时期,就亲手组建这支军队。从那时起,这支部队就一直受陈到领导。“白毦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史料鲜有记载。在军队建制前后长达三十四年的时间里,只有一些野史对其有零星的记载:刘备猇亭战败以后,陈到亲率数百白毦死士击退数万东吴追兵的进攻,为刘备败退白帝城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当然,面对溃退的刘备,东吴追兵并无斩尽杀绝之意,但“白毦兵”的骁勇善战还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正因功勋卓越,到了刘禅一朝,陈到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三国时期:八百步卒破十万 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连绵不断,其中不乏一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如官渡之战,曹操以2万人歼灭袁绍10万精兵;如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5万人马大破曹操的20万水陆大军;再比如石亭之战,陆逊用6万人击败曹休的10万步骑兵。但若论三国时期,最精彩的以少胜多战役,莫过于逍遥津之战。当年威震逍遥津正是三国名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东汉建宁二年(169年)出生,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本姓聂,是西汉边境豪商聂壹之后,其家族为避怨而改姓张。张辽少年时就已经担任郡吏,并州刺史丁原看张辽勇武过人过人,便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 大将军何进又派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当张辽募兵尚未回京时,何进已经被宦官杀死,董卓掌握了洛阳,无所依赖的张辽值得归顺董卓。192年,董卓被杀,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担任骑都尉之职。 之后吕布为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后又来到徐州。199年,吕布被曹操所擒,在关羽的解劝下,张辽率领吕布军余众归降,被封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200年,袁绍派猛将颜良袭击白马,曹操随即命张辽、关羽率军作为解白马之围的前锋,两人率军击破袁军。数有战功,张辽被封为裨将军。 201年,张辽与夏侯渊奉命同围困叛将昌豨,历经数月围城,曹军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 张辽命人向昌豨宣布:“公有命,使辽传之。”昌豨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趁机说道:“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昌豨便答应投降。为了表示坦陈,张辽单人独骑只上三公山,到昌豨的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张辽如此坦诚相对,心中欢喜,便随其见曹操。后来曹操出于对张辽的爱护,曾责备于他,但张辽却说:“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此后张辽又跟随曹操讨伐袁绍余党,平定河北一带。张辽作为先锋,引军突击,大破乌桓,亲手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命张辽讨伐。张辽不畏艰险,率军登山作战,终于平定祸乱。战后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张辽时任荡寇将军)功也。” 后来张辽奉命与乐进、李典率七千人驻扎在合肥一带。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派人将着一封信函交给张辽,上书四字“贼至乃发”。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张辽等人拆开书信,信中言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敌众我寡,还要出战?这让诸将十分疑惑。此时张辽言道:“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张辽于是在夜间挑选敢死队,共得八百人,然后杀牛宰羊,让将士们饱餐战饭。 第二天天尚未亮,张辽率领敢死队被甲持戟发起攻击,张辽一马当先,攻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于阵中大呼己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惊恐万分,手下顿时手足无措,只得向附近逃到高坡之上,以长戟自守。张辽见东吴军退避,便叱喝孙权,要他他下来单挑,孙权惊惧万分,不敢动弹。 过了一会儿,孙权缓过神来,才发现望张辽的兵马很少,于是聚集军队将张辽团团包围。张辽于吴军阵中左突右冲,直前急击,率领数十个亲兵杀出得以脱出。张辽出来后发现,阵中尚有馀众未出,他们大声向张辽呼救道:“将军弃我乎!”张辽随即拨转战马,杀入重围,救出馀众。孙权人马望风披靡,无人敢抵挡张辽。 此战自早晨战至日中,吴军锐气尽失,张辽率军从容返回城中,诸将对张辽无不叹服。此后孙权又攻打合肥十馀日,但始终攻不下来,师老兵疲,下令还军退师,张辽趁机率诸军乘势追击,东吴大将陈武战死,宋谦、徐盛望风而走。后来张辽审问东吴降兵时,才得知自己差点活捉孙权。 此役之后,江东小儿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没有敢哭泣的了。后来“张辽止啼”的故事传到日本,日本俗语中就有了“辽来来”一语。 张辽此后基本上坐镇东南,防范东吴的入侵。221年,张辽到洛阳朝见魏文帝曹丕。曹丕询问当年破吴时的情状,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赞叹道:“此亦古之召虎也。”曹丕对待张辽甚厚,张辽也竭忠尽力。 222年,张辽抱病奉命临江驻防,孙权得到消息后,告诫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此后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不久张辽病死于江都,时年53岁。 消息传到洛阳,曹丕为之流涕,追谥张辽为刚侯,并让其子张虎嗣任其爵。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战功,下诏褒奖:“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