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
蜀后主刘禅装傻背后的历史真相?只为忍辱负重
讲到刘禅的明智,魏奉明还专门提到刘禅治蜀。他说,阿斗执政以来,没什么大的过错,不像曹睿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不顾人民死活,也不像孙皓滥杀无辜、残暴无仁,他是守业的君主。后主刘禅究竟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忍辱负重的明君”?国学顾问魏奉明,应邀做客成都国学馆开讲《史话成都》。他从邓艾灭了蜀汉后刘禅还留在成都讲起,一直讲到刘禅投降魏军。对千年来刘禅所背负的 “乐不思蜀”的骂名,魏奉明说“应为其平反”,因为在他看来,刘禅如此“懦弱”是为了避免人民作无谓的牺牲,是其仁爱的表现。
扶不起阿斗?他其实是忍辱负重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魏奉明说,千百年来,刘禅被定义为“扶不起的阿斗,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不过我持相反观点,刘禅不仅不是昏君,而且还是个明君!”
魏奉明说,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刘禅昏庸无能。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典故莫过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并在一次酒宴上叫上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司马昭问刘禅是否还想念蜀地?而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人们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批评刘禅的昏庸无能。“我要为刘禅平反,他不仅不昏庸,相反却是明君!”魏奉明说,魏国虽最早立国,可也是最早丧权辱国的,几任魏帝之窝囊,令人不忍卒读,阿斗与之相比,怎能说是扶不起来呢?阿斗治蜀41年,政局长期稳定,除去孔明辅政的12年,其余都是阿斗独自掌权,所用之人均属称职,要真是个扶不起来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吗?他投降魏军,是一种耻辱,但从另一角度看,避免人民作无谓的牺牲,阿斗不失为“通明智达”的王者。
胆小又亡国?装傻充愣以求自保
刘禅乐不思蜀,果真是胆小懦弱的表现?在魏奉明看来显然不是。他讲道:刘禅投降魏军,是不是有“留得青山在”的打算,尽管还不能妄加揣测,但他保护自己的意识还是有的,这说明他俨然不笨。“因为刘禅知道,以蜀国的弱小,实力无法与魏军抗衡,而且当时是必败之战,但若能保存实力也可为日后做打算。”魏奉明说,刘禅实际是在司马昭面前装傻充愣,但又做得不留痕迹。
讲到刘禅的明智,魏奉明还专门提到刘禅治蜀。他说,阿斗执政以来,没什么大的过错,不像曹睿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不顾人民死活,也不像孙皓滥杀无辜、残暴无仁,他是守业的君主。另外,自曹魏政权发生大变化时,夏侯霸为躲司马氏的迫害,逃到蜀国,其父夏侯渊是在汉中战役中死于刘备军队之手级别最高的曹魏将军。本来夏侯霸一直要为其父报仇的,但没想到这时他反倒要栖身于仇家。此时的阿斗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对于尴尬的仇恨问题,他告诉夏侯霸,其父死于战争,而非死于仇杀,说话得体。“在我看来,阿斗是名敢作敢为的君主!”魏奉明说。
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之子有着曹魏的血统?
刘备活着的时候一直死磕曹魏,即便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也是不断北伐,六出祁山,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续纠缠曹魏,九伐中原。纵观整个蜀汉,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其实,刘家和曹家在第三代时,就成为一家。刘备的皇孙,刘禅的儿子,就有着曹家的血脉。
事情还要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说起,那一年刘备打着征讨袁术的旗号,率领曹军出征。中途杀死曹操所立的徐州刺史车胄,拥兵自立。本以为曹操和袁绍掐得正紧,无暇东顾。没想到曹操料定袁绍多疑少断,率领主力进攻徐州,刘备大败。当时,刘备逃到袁绍地面,关羽带着嫂嫂投降了曹操,张飞飘零到安徽的沛国谯县。有一天出门看到有位十三四岁的女子在外面砍柴,张飞一看这女子容貌出众,举动得体,虽然服侍比较朴素,却有些大家气象。张飞从20来岁南征北战,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娶亲。一向血性不近女色的张飞竟然看上了这个少女。张飞把少女劫持过来,一打听,这位少女竟然是谯县名门夏侯家的女儿,据说伯父就是曹操手下号称“妙才”的夏侯渊。张飞很满意,就正式娶了这位女子。
夏侯夫人从此之后也就一直追随张飞左右,陪伴张飞度过了后半生。夏侯夫人为张飞生下了二子二女。刘备和张飞的关系虽然不想演义当中那样称兄道弟,但是远超过一般的君臣关系。刘备看重张飞,并且张飞的两个女儿也美丽动人。于是,刘备让刘禅先后迎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张飞的长女后来成为刘禅的第一个皇后。当姐姐去世之后,妹妹继任为皇后,并且在蜀汉灭亡之后,陪伴刘禅来到魏国。张家在整个蜀汉建国时期,荣宠无人可比。那为何说刘备的皇孙是死对头曹魏的外孙呢?这就要扯扯曹家和夏侯家的关系了。
其实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夏侯家也算是沛国的大财主了,在当地颇有势力。可是有钱却无权,很少有人在政治上登上高位。而当时的中常侍曹腾辅佐汉灵帝有功,被封为“大长秋”,成为仅次于丞相的高官,权势很大。做太监的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后代,于是曹腾就收留了夏侯家的一个孩子做自己的养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有出息,当时就有人说“养子当如巨高”,早年曹嵩就以敬贤有德为士大夫敬重,后来凭借曹腾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渐渐登上高位,后来成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曹嵩对于夏侯家感情很深,经常和夏侯家的人来往。曹操之所以能够一统北方,和他是曹家和夏侯家两家后人的身份密不可分。看曹操的宗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而说起夏侯夫人,还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禅的皇后张氏是夏侯霸的堂侄女。虽然,夏侯夫人可能已经不在,但是延续了夏侯家血脉的女儿却是蜀汉皇后。刘禅对这位表叔还是挺客气的。听说已经找到了夏侯霸,刘禅出城远迎,拉着夏侯霸的手问寒问暖很亲热。刘禅反复强调,当年夏侯渊老将军其实是死于乱军之中,可并非我的父亲刘备亲手杀死。这都是借口,当年夏侯渊是被蜀汉大将黄忠打败,然后杀死的。至于具体死在谁的手上,是黄忠杀了,是被蜀汉小兵杀了,还是被曹魏自己的部下杀死,其实没有区别。不过刘禅这么说,至少是让顶着投奔杀父敌国的罪名、千里来投的夏侯霸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然后刘禅拉过自己的几个孩子,对夏侯霸说,这几个孩子可都是夏侯家的外孙呢!几个孩子也都称夏侯霸为叔公,夏侯霸老泪纵横,感慨万千。夏侯霸来到蜀国后,政治待遇节节上升,最终担任蜀汉的车骑将军。不过,蜀汉的一些重臣并不买夏侯霸的帐。曾经夏侯霸写信给蜀汉的荡寇将军张嶷,信中说:我夏侯霸虽然和将军你没什么来往,可是心中一直把你当成老朋友,希望您能够明白我的心意。六十多岁的夏侯霸这么说已经是非常谦卑,非常客气了。可是张嶷却回信说: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我们彼此没什么来往,又哪来什么相知呢。等三四年之后我们再慢慢聊这个话题吧。张嶷对这位抛弃复仇投奔蜀汉的夏侯霸很不以为然。
其实,夏侯霸心中很苦,当夏侯霸离去之后,司马懿果然大肆屠杀曹氏宗族,夏侯霸的家人或者被杀,或者被流放,几乎无一幸免。话说回来,其实夏侯霸也好,张飞的夫人夏侯氏也好,许许多多的人,都只是乱世中的一颗微尘。虽然说一度享有富贵,但是却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遥想当年刘备和曹操两军对峙,恨不得割其头,饮其血,谁有会知道多年之后,曹刘双方的会成为一家人呢。当然,即便就是曹操的女儿嫁给了刘禅,也丝毫不会影响曹魏和蜀汉争夺天下,血腥屠杀。无论在哪个年代,在政治面前,亲情、血脉的力量都过于苍白。
集美:三国史上因一场家暴案引发的刘禅偷情案
建兴十二年二月,即公元234年,蜀汉都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胡氏状告丈夫刘琰大搞家暴。一番调查之后,竟然变成当朝皇帝蜀汉后主刘禅的偷情案,搞得蜀国上下沸沸扬扬,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诸葛亮都惊动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刚接到报案,成都太守本不在意,可是听到刘琰的名字,立刻打起了精神。事关蜀汉开国重臣刘琰,岂能儿戏。这刘琰是谁?在蜀汉初年,刘琰可谓赫赫有名。早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在山东河南一带艰苦打拼的时候,刘琰和孙乾、糜竺先后追随刘备。可以说,在蜀汉诸位官员中,论资排辈除了关羽张飞,就算得上刘琰三位了。在刘备平定川蜀之后,刘琰被封为固陵太守,这在地域狭小的蜀汉,已经是颇有实权的一个重要官职。后来,刘备称帝,更加封刘琰为后将军、车骑将军,成为朝中位次仅次于尚书令李严的高官。
可是官职高并不意味着德行高。身居高位的刘琰究竟怎么了胡氏,让胡氏如此不顾颜面,宁可抛头露面也要把家丑曝光?成都太守接见胡氏,询问缘由。面对诸多手持棍棒的差役,面对一脸严肃的成都太守,胡氏毫无惧色。在胡氏的陈诉中,胡氏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可刘琰却当众羞辱结发妻子,并且把妻子胡氏强行休掉,胡氏不从,刘琰竟然大打出手。胡氏哭哭啼啼,要求成都太守为自己做主,严惩对老婆搞家暴的无行丈夫。成都太守问,究竟刘大人怎么无行,又为什么殴打你呢?胡氏讲了三个理由。
其一,丈夫刘琰在蜀汉见过十来年中,工作上不得重用,心中有怨言,就拿老婆撒气。在世人眼中,刘琰官居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可是,在先帝刘备时代,刘琰还有些实权。可是等到丞相诸葛亮执政,刘琰虽然担任军中高官,但是手中只有一千兵马,不能参加高层会议。诸葛丞相的历次北伐,车骑将军刘琰都被拒之门外。刘琰心中苦闷,于是痛打老婆。
其二,刘琰生活奢侈,工作上表现平平,在物资上却追求奢华享受。无论是车马衣服,还是饮食器具,都要最好的最贵的,这一点,整个蜀汉都知道。家里的一点存款都被刘琰给消费了。因为没有实权,刘琰除了工资,根本没有其他收入。作为打理一家内务的女主人,胡氏多次提醒刘琰要勤俭持家,可是刘琰不但不听,反而对胡氏大打出手,大男子作风严重。
其三,刘琰生性风流。以前跟随先帝征战南北,还知道收敛。等到先帝驾崩之后,刘琰到处搜罗了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整天寻欢作乐,还和那些卑贱的侍妾一起唱歌跳舞,有损朝廷官员的体统。诸葛丞相知道刘琰的事情后,把刘琰找去批评了一顿,要刘琰在家里好好读书,修身养性。可是刘琰却和那几十个侍妾一起高声吟诵歌颂奢靡浮华生活的《鲁灵光殿赋》,完全是不把丞相大人放在眼里。胡氏多次劝说丈夫,反被丈夫大骂为忌妒,说再多嘴就要将胡氏休掉。说完,胡氏禁不住泪水涟涟。胡氏说,最可恶的是刘琰不但是在家中殴打自己,这次更是当着众多下人的面,让手下士兵用鞋子打自己的脸!这不但是对自己本人的侮辱,更是对朝廷礼法的侮辱。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堂堂车骑将军夫人。
胡氏的家人把胡氏抬回家中养伤,半个多月后才基本恢复。身体刚好一些,胡氏就挣扎着来到成都太守衙门告状。胡氏指着自己的脸颊,这么久了红肿都没有完全消退呢。成都太守听后很是气愤,这个刘琰因为自己工作原因,就沉湎女色,毒打结发妻子,而且还是美女老婆,有违先帝恩宠,有负诸葛丞相教诲,实在不像话!成都太守发出传票,召唤刘琰到成都衙门受审。刘琰听到召唤,来到成都太守衙门。刘琰冷眼看着坐在一旁凳子上的胡氏,傲然站立。成都太守不觉有气,却又无可奈何。刘琰听了太守转述胡氏状告自己的理由后,哈哈大笑,边笑边大骂胡氏无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刘琰也说了一番自己的理由。
刘琰承认,自己多年来工作不顺心,是有发脾气的时候,可是自己对年纪比自己小二十好几的妻子胡氏,一直是呵护有加。虽然自己有几十个姬妾,可是妻子是妻子,小妾是小妾,自己分得很清楚。胡氏女主人的地位根本不会动摇。要不是胡氏自己不要脸,干出了对不起刘琰的事情,刘琰怎么会痛打胡氏,乃至休掉胡氏呢?成都太守一愣,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太守请刘琰将军说个明白。刘琰越说越气分,词语颠倒。成都太守越听越后悔,越听越害怕,自己当初怎么就接了胡氏这个案子呢?
原来,这一年的正月,朝廷大臣上朝为后主刘禅祝寿,之后,朝廷公卿的夫人入宫向吴太后、张皇后请安,刘琰的妻子胡氏也入宫问安。按照惯例,上午入宫,太后赐宴,吃完中饭也就回来了。可是,到了晚上胡氏还没有回家。刘琰很着急,派人入宫打探,可是自己的妻子竟然好像失踪了一般,毫无踪迹。三四天之后,宫中才派人传话,说吴太后很喜欢胡氏,邀请胡氏在宫中小住几天,让刘大人不必牵挂。刘琰想想吴太后也快六十了,平常也挺寂寞的。如果自己的妻子能够和太后搭上关系,搞不好自己以后还能够风光一把。刘琰心中窃喜。可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胡氏还是没有回来。吴太后到底和胡氏说些什么呢,这么久都不放胡氏出宫?一直到一个多月后,胡氏才回到家中。看胡氏归来,喜气洋洋的样子,刘琰心有疑惑,就问太后到底和胡氏说些什么,这么久不放出宫。胡氏支支吾吾,说不明白,这更加重了刘琰的怀疑。刘琰此时已经六十多了,和妻子胡氏是到成都之后成婚。胡氏不过是三十来岁,又是公认的大美女。而蜀汉皇帝刘禅,已经二十八岁。搞不好是刘禅看中了自己老婆,和老婆有了奸情呢!
刘琰问胡氏究竟怎么回事,胡氏竟然爱理不理,不把刘琰放在眼里。刘琰动手打了胡氏,胡氏竟然哭闹着冲出家门,说要入宫请太后评理。刘琰看到胡氏出门,大怒之下立刻召集手下五百士兵,前往路上截住胡氏。拦住胡氏之后,刘琰在大街上把胡氏拉下马车,让士兵按住胡氏,自己脱下鞋子,让士兵拿着左右开工,把胡氏打了个鲜血淋淋。看到胡氏昏死过去,刘琰甩手扔出休书,当众宣布休掉红杏出墙的胡氏。听到刘琰提到这件家暴案竟然牵涉到当朝皇帝,太守吓得不清,赶紧吩咐严禁外传,然后喝退众人,把刘琰和胡氏双双收押。太守连夜整理好案卷,呈给刘禅亲自定夺。
刘禅得到奏报后大怒,刘琰实在不像话,一个大男人,还是朝廷高官,当街责打自己的妻子,本就有失体统,现在竟然攀扯到自己头上,实在可恶。可是刘禅不好表态。一旦刘禅说要严惩刘琰,那不就坐实了刘禅和胡氏有奸情,维护自己的情妇?刘禅把案子交给成都太守,请成都太守依据律法公正处理,并且把审判意见提交朝堂公议,让每个大臣都表表态。这样既可展现自己君王的公正,又可以不知不觉达到目的。刘禅这一手还是比较高明。与其禁止议论,不如让大臣们畅所欲言。成都太守也好,满朝官员也好,既然都知道事情牵连到后主刘禅,自然明白该怎么处理。大臣们一致认为,刘琰生活奢靡,作风败坏,已经严重违反一个朝廷高官该有的体统。如果追查其经济来源,必然有贪污受贿现象。何况仅仅因妻子胡氏在宫中一月,就断言胡氏和皇帝刘禅有染,这是对君王的污蔑,该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个别大臣一脸义愤的说,不杀刘琰,不足以正君威;不杀刘琰,不足以平民愤!
对这个结果,刘禅还是比较满意。只是,刘琰平日和丞相诸葛亮关系不错,车骑将军又是军中要职,没有诸葛亮的批准,就算是皇帝刘禅,也不敢将刘琰随意杀害。思量利害之后,刘禅让成都太守将案件和朝廷公议的结论用快递传送给前线作战的诸葛亮。诸葛亮看完案卷,叹息一声。这刘琰本是个大才子,当年追随先帝左右,品评人物,议论士风,还是颇有识见。只是刘琰生性放纵,名士派头十足,受不了律法约束。于是先帝在世之时,就讲明给待遇不给权力。先帝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表示安抚,经常召见刘琰,虽然不谈公事,可是能够出入丞相府闲坐,对许多人那已经是无上的荣耀。可是刘琰不知满足,人前背后总是说一些怪话。埋怨先帝薄情,批评诸葛亮寡义。凡事总喜欢论资格,讲当年在徐州的时候如何如何,看不起来自荆州和益州的新进官员,搞得朝野上下许多人厌恶刘琰。
前两年,刘琰和担任前军师的魏延更是吵得不可开交。这个刘琰本就看不起魏延,入川之后,刘琰成为固陵太守,可魏延不过是刘备手下一个小兵,一两次作战之后,却忽然从一个小小牙将提拔到汉中太守的重要岗位上。加上魏延也是个狂人,当时更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军中第二号人物,对刘琰这样空有名士头衔,却没有实权的人物同样看不起。那一天刘琰喝了一点酒,当众辱骂魏延,一些人来劝架,结果也被刘琰指着鼻子痛骂。魏延气得要拔剑杀人,幸亏诸葛亮及时赶到,才没有酿成大祸。诸葛亮好言安慰魏延,然后让刘琰道歉。刘琰酒醒之后给诸葛亮写了一篇道歉信,信中讲了许多自己如何如何没有德行,又有喝酒的坏毛病,跟随先帝三十来年,若非先帝庇护,早就死于非命。这十年来,更是得到丞相诸葛亮的帮扶,自己心中感激。刘琰向神明起誓,以后必然改过,约束自己的言行,绝对不再犯错。诸葛亮看了书信,心中也有些不忍。名士嘛,文人嘛,难免有些怪癖。诸葛亮将书信给魏延看了,让刘琰回家思过,但是官职待遇一切不变。和上级吵架的风波因为诸葛亮出面,被轻松躲过。
可是,这次牵连到皇帝刘禅,事情就有些不同了。刘琰有错,殴打妻子当然不对,毕竟是结发妻子嘛,就算是有出轨嫌疑,可是嫌疑毕竟只是嫌疑而已。关键是刘琰事件攀扯到了刘禅,有辱蜀汉最高元首的名声,对刘禅个人,对蜀汉全国,都是一个严重的伤害。但是,像群臣一样,依附刘禅的意思就此杀死刘琰?绝对不行。刘琰确实给皇帝刘禅的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可是刘禅本人究竟有没有乱搞男女关系呢?刘禅不是诸葛亮,生活作风严谨。但是在诸葛亮执政的十来年,刘禅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诸葛亮不愿意相信刘禅能够做出这等违背道义人伦的事情。可是,刘琰难道不知道公开妻子胡氏和皇帝刘禅的奸情,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怎样的影响吗?刘琰不傻,当然明白。刘琰明白公开绯闻的后果,还选择公开,可见必然是有些痕迹。
诸葛亮几番考虑,答复成都太守,希望把刘琰的案件仅仅作为家暴案处理,不必提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这样对臣子刘琰,对皇帝刘禅,都是最好的处理。接到诸葛亮的回复,成都太守最后结案。在最后的结论中,胡氏陈诉的刘琰如何如何生活腐化,埋怨朝廷一律抹去,刘琰陈诉的胡氏和皇帝刘禅如何如何偷情,也一律抹去,仅对刘琰当众毒打妻子胡氏这个家暴案做出叛乱。判决中有两句评语颇有意思,据说是诸葛亮的原话:“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一场轰动朝野的偷情案,以刘琰罢官下狱简单处理。只是,就算刘禅百般掩饰,就算诸葛亮苦心调停,朝野上下还是认定,刘禅和胡氏必然有奸情。从建兴十三年开始,蜀汉百官再也不让自己的老婆女儿入宫向太后、皇后请安了。
历史上蜀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真的是种政治智慧吗?
邓艾偷袭阴平破诸葛瞻于绵竹兵临成都,后主刘禅竟然不做任何抵抗束手就擒,很多人认为,刘禅选择了投降,是为天下苍生计,是大智若愚之举。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
第一,百姓真的免遭涂炭吗
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锺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寥寥数语将成都惨遭杀戮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虽然与钟会作乱有关,但罪魁祸首是阿斗。蜀汉投降后,魏国曾将阿斗后宫配给将士,李昭仪说:“我不能二三屈辱。”随后自杀,这说明魏兵进入成都奸淫抢掠已经无法控制,连后宫都没有幸免何况百姓?
第二,家眷得以保全吗
刘禅共有七个儿子,太子刘璿被乱兵杀害于成都。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在其宣布投降的当日不忍看到先帝基业就此终结及全家受辱的局面,先杀妻子及三个儿子,然后自杀,其情甚是可哀,其境极其悲壮。其他五个儿子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始终没能逃脱被杀厄运。孙盛蜀世谱曰:璿弟,瑶、琮、瓚、谌、恂、璩六人。蜀败,谌自杀,馀皆内徙。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
第三,真的山穷水尽吗
邓艾破绵竹后并没有急着攻打成都,只是每日令数百铁骑来成都哨探,阿斗听说:“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就开始惊惶无措,接着连忙召集文武商议,但商议的重点却是如何投降。当时姜维领兵三十万在剑阁与钟会对峙,钟会无法突破剑阁已经有班师回朝的打算。另外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和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各领兵在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就算诸葛瞻七万人被邓艾全歼,此时姜维已经回军护驾,若成都坚守待援,其结果诚难预料。钟会作乱授予姜维重兵,裴松之作注时也分析说:会欲尽坑魏将以举大事,授维重兵,使为前驱。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只是世事难料天命不可违。
斗爷召开国会时,群臣有三条建议,一是退保南中七郡,二是投吴,不知斗爷大脑是什么做的竟然决绝地选择了第三条——投降。投吴的确是下策,但投魏绝非上策,斗爷完全可以退保南中以待时机。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叛乱,孟获发下毒誓,子子孙孙感恩戴德,从今不复反矣。再说魏兵并未全部占领蜀地,其中建宁太守霍弋闻成都不守,就没有立马放下武器,而是得知复国无望之后才不得已率部归降。
第四,乐不思蜀是大智若愚吗
很多人著书立说试图论证刘禅回答司马昭的话是大智若愚之举,笔者无需引经据典加以驳斥,斗爷甘为亡国之君,受辱敌国却怡然自得,贪图享乐而乐不思归,这是智者所为吗?孙皓虽然昏庸残暴,但他被虏后竟然把晋武帝和贾充数落的一无是处,那种胆识和机智是斗爷难以望其项背的。突然想起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软弱和无能应该屈指可数,李煜尚且用诗词表达亡国之恨,斗爷做了什么呢?所以刘禅就是十足的“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蜀汉建国最为轰动的一场家暴案 刘禅推波助澜
建兴十二年二月,即公元234年,蜀汉都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胡氏状告丈夫刘琰大搞家暴。一番调查之后,竟然变成当朝皇帝蜀汉后主刘禅的偷情案,搞得蜀国上下沸沸扬扬,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诸葛亮都惊动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刚接到报案,成都太守本不在意,可是听到刘琰的名字,立刻打起了精神。事关蜀汉开国重臣刘琰,岂能儿戏。这刘琰是谁?
在蜀汉初年,刘琰可谓赫赫有名。早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在山东河南一带艰苦打拼的时候,刘琰和孙乾、糜竺先后追随刘备。可以说,在蜀汉诸位官员中,论资排辈除了关羽张飞,就算得上刘琰三位了。在刘备平定川蜀之后,刘琰被封为固陵太守,这在地域狭小的蜀汉,已经是颇有实权的一个重要官职。后来,刘备称帝,更加封刘琰为后将军、车骑将军,成为朝中位次仅次于尚书令李严的高官。
可是官职高并不意味着德行高。身居高位的刘琰究竟怎么了胡氏,让胡氏如此不顾颜面,宁可抛头露面也要把家丑曝光?
成都太守接见胡氏,询问缘由。
面对诸多手持棍棒的差役,面对一脸严肃的成都太守,胡氏毫无惧色。在胡氏的陈诉中,胡氏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可刘琰却当众羞辱结发妻子,并且把妻子胡氏强行休掉,胡氏不从,刘琰竟然大打出手。胡氏哭哭啼啼,要求成都太守为自己做主,严惩对老婆搞家暴的无行丈夫。
成都太守问,究竟刘大人怎么无行,又为什么殴打你呢?
胡氏讲了三个理由。
其一,丈夫刘琰在蜀汉见过十来年中,工作上不得重用,心中有怨言,就拿老婆撒气。在世人眼中,刘琰官居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可是,在先帝刘备时代,刘琰还有些实权。可是等到丞相诸葛亮执政,刘琰虽然担任军中高官,但是手中只有一千兵马,不能参加高层会议。诸葛丞相的历次北伐,车骑将军刘琰都被拒之门外。刘琰心中苦闷,于是痛打老婆。
其二,刘琰生活奢侈,工作上表现平平,在物资上却追求奢华享受。无论是车马衣服,还是饮食器具,都要最好的最贵的,这一点,整个蜀汉都知道。家里的一点存款都被刘琰给消费了。因为没有实权,刘琰除了工资,根本没有其他收入。作为打理一家内务的女主人,胡氏多次提醒刘琰要勤俭持家,可是刘琰不但不听,反而对胡氏大打出手,大男子作风严重。
其三,刘琰生性风流。以前跟随先帝征战南北,还知道收敛。等到先帝驾崩之后,刘琰到处搜罗了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整天寻欢作乐,还和那些卑贱的侍妾一起唱歌跳舞,有损朝廷官员的体统。诸葛丞相知道刘琰的事情后,把刘琰找去批评了一顿,要刘琰在家里好好读书,修身养性。可是刘琰却和那几十个侍妾一起高声吟诵歌颂奢靡浮华生活的《鲁灵光殿赋》,完全是不把丞相大人放在眼里。胡氏多次劝说丈夫,反被丈夫大骂为忌妒,说再多嘴就要将胡氏休掉。
说完,胡氏禁不住泪水涟涟。胡氏说,最可恶的是刘琰不但是在家中殴打自己,这次更是当着众多下人的面,让手下士兵用鞋子打自己的脸!这不但是对自己本人的侮辱,更是对朝廷礼法的侮辱。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堂堂车骑将军夫人。
胡氏的家人把胡氏抬回家中养伤,半个多月后才基本恢复。身体刚好一些,胡氏就挣扎着来到成都太守衙门告状。胡氏指着自己的脸颊,这么久了红肿都没有完全消退呢。
成都太守听后很是气愤,这个刘琰因为自己工作原因,就沉湎女色,毒打结发妻子,而且还是美女老婆,有违先帝恩宠,有负诸葛丞相教诲,实在不像话!成都太守发出传票,召唤刘琰到成都衙门受审。
成都太守没有想到,自己这次义愤会给自己惹来泼天大祸。他再也没有 想到,眼前这个伶牙俐齿的胡氏背后站立的人竟然是他!
究竟支持胡氏的人究竟是谁呢?自然是后主刘禅,这直接导致了蜀汉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后主刘禅亡国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阴谋
汉末是一个乱世,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是时代造就了他们,也是时代成全了他们。三国之际,群雄逐鹿,政权迭变,是他们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世纪的凌云壮志。那么,在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可告人的密秘。
后主刘禅是皇叔刘备唯一的骨血,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了蜀汉的唯一继承人。殊不知,这位“唯一的骨血”,竟成了蜀汉的亡国之君。想当年,为了保住幼主,长山大将赵子龙于百万军中斩杀曹操48员大将,险些丧命,这才救出了阿斗。其父刘备,字玄德,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刘胜的后代。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为了活命,与母亲一起以贩卖草席为生。后来与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三人立下了生死盟约,并且决定共谋大业。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的美谈,三次登门拜访,两次扑了个空,最后一次终于和孔明见面,并且得到了辅佐。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孔明真的是有事出门不在家还是故意想要试探一下刘备的诚心,显然是诸葛孔明耍了点心眼,目的就是试探一下刘备是否像传说中说的那样,是位“乱世仁义之君!”一代名相卧龙都能如此来试探人心,那么当时的社会状况就显而易见了。孔明出山后全力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建立了蜀汉王国,那么是什麽原因导致蜀汉最终的灭亡呢!是人心不稳还是策略不当!
诸葛亮是蜀汉的军师,后来刘备称帝他也成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他有“卧龙”这一美名,世人也都万分敬仰他!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然而,孔明也有“不明”的时候,蜀汉的灭亡他是难逃其咎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回想一下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当然,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是一方面,但是孔明的过错也是显而易见的。六出祁山,为何会大败而归,真的是朝廷内部小人作乱的缘故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发兵之前,孔明明明知道马谡只知道“纸上谈兵”,而不会实地做战,刘备临终前也提醒过他,此人不可大用,但他还是一意孤行,虽然马谡当时也立下了军令状,承诺一旦街亭失守,当斩他全家。最后,却演出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孔明挥泪斩马谡”,多么的讽刺,多么的可笑。这难道不是孔明的用人之过吗?难道这也不能说明蜀汉亡国,诸葛孔明也有过失吗?史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诸葛亮的过错不只一次,还记得“火烧赤壁”吗?曹操的逃脱真的是关羽卖给他的一个人情吗!这背后是否有孔明的疏忽?事实就是如此,孔明不是万能的!他也有失误,也会误国误民。华容道虽然险峻难逃,但并非是曹操的亡身之地,错不在关羽,因为他是重情重义之人,曹操待他恩重如山,他又怎能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在某种意义上讲,华容道不是曹操的坟墓,而是孔明的“坟墓”,里面埋着的是孔明的“愚笨”。
三分天下的后期,司马氏崛起,曹魏的势力逐渐被削弱,司马懿深得曹后主的赏识,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讨伐诸葛亮,多次与诸葛祁山斗智,有一次差点被诸葛烧死于上方谷,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场疾雨救了司马家。孔明说道“天不亡司马氏,非吾之过也”,这只不过是他的接口罢了,是他没有选对时机,一失足成千古恨。给蜀汉灭亡埋下了祸根,综上所述,蜀汉灭亡,有一半是孔明的“功劳”,还有一半就是时代的原因了!所以诸葛孔明不是万能的,他是蜀汉灭亡的导火索!(原文来自史海金沙的头条号)
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 才对秘书令郄正相见恨晚
从小就接受的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国破后必然是家亡,是为国破家亡。
但这个理论并不总是成立,对一些人而言,对一些家而语,国破之后并不一定就是家亡。
比如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和他的家族,在蜀汉国破之后就活得很是滋润嘛!安置蜀汉皇族的安乐公国,熬死了曹魏,熬死了西晋,直到王羲之写出《兰亭序》的前六年,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才亡国。
蜀国亡了,可刘禅安乐如常,并不影响其喝花酒看大戏。该吃吃该喝喝,操那份闲心干什么!
刘禅不需操心,但有人要为他费心。作为亡国之君,刘禅需搬到洛阳去住。司马昭不会让他舒舒服服的呆在成都,毕竟刘禅在蜀地为君四十二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影响力还在。倘若有人以他的名义举兵,还是可以忽悠一干人等的。
尽管是亡国之君,还是要有排场的。要有人伺候,有人陪着一起去洛阳,为他安排一切,教他如何交际,如何接人,如何待物,如何说话(当然,刘禅有时候也很会说话,比如降服夏侯霸那次,详见【大鹏说《通鉴》】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竟然三言两语就降服了曹操的侄子夏侯霸)。否则,堂堂前任一国之君,闹出笑话怎么办!
当时的蜀汉,正值倾覆扰攘之际,朝中的重臣辅弼,姜维已经战死,张翼、廖化、董厥等也都死于乱兵之中,为国尽忠。而谯周、黄皓这些刘禅平素信赖的宠臣宦官,危急关头是不会露头的。谁陪刘禅去洛阳,一时之间竟成了个大问题。普通领导出门,还要有下属陪同前呼后应,何况是蜀汉后主。
这时,秘书令郄正出场了。他告别妻子家人,收拾行囊,孤身一人陪刘禅去洛阳。
郄正是谁?
“乐不思蜀”的典故大家都知道,里面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刘禅,另一个就是郄正。
司马昭问刘禅有没有记得住蜀国的乡愁,想不想念成都老家?刘禅回答,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洛阳外头,先人在岷蜀里头,天天做梦都梦见成都。“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刘禅的这句经典答案,正是拜郄正所教。
“乐不思蜀”中的应对,只是陪刘禅到洛阳后,郄正出彩的忠贞护主表现之一。正是在郄正等人的引导帮助下,刘禅在洛阳谈吐应对颇为恰当,一举一动都合乎身份,既有亡国之君的低调谦逊,又有昔日帝王的最后尊严。
刘禅这时才恍然大悟,慨然叹息,原来郄正才是我身边真正的忠臣,朕,哦不,是本公与爱卿相见恨晚啊!
郄正的忠心难道只是在洛阳才突然爆发吗,当然不是,只是刘禅以前没看到罢了!
当郄正在蜀汉朝堂耿介自守,与黄皓阉宦划清界限,势不两立时,刘禅没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郄正劝被黄皓逼得走投无路,惧怕祸事上身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姜维,前往沓中屯田保存实力避开黄皓锋芒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郄正建议被邓艾奇兵吓得束手无策的刘禅,征召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共商退敌之策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刘禅最终决定投降邓艾,要找人写下降表时,无人肯应,就是那个力主迎降的谯周也避而不见。毕竟此表一出,万世骂名就背上了。还是郄正挺身而出,臣来写。这时,刘禅还是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那时还是蜀汉后主的刘禅,看到的只是黄皓陪他游乐的忠心,看到的只是谯周劝他投降以保全富贵的忠心。郄正,虽然常在身边晃悠,但还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枚。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其实,忠臣就是忠臣,并不一定非得在乱世破国之时才显出忠贞本色。只是在太平日子,帝王们看不到忠臣的忠诚而已。
忠臣的忠心很可贵,能够发现忠臣忠心的帝王慧眼,更是难得。如果上天能够借给刘禅这样一双慧眼,蜀汉也不会亡得那么窝囊。(原文来自大鹏说书的头条号)
刘禅继位时孔明如何辅佐?彼此能配合得好吗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
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当皇后,刘禅也遵照接纳。和孔明这样高明的人在一起,自然显得样样都不行。
不久,边防来报曹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赶紧找孔明商议,却回报丞相染病不出。 皇太后惊慌,要亲自前往探望。侍郎董允认为还是由刘禅先出面,比较合适。于是刘禅亲往相府,见孔明在小池边观鱼。他不敢大意,小心地问丞相安乐乎?孔明告诉他并不是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看鱼。而是寻思退兵之计,现在已经有了办法。又说兵法的奥妙,在使人难以猜测,所以不能够泄漏于人。刘禅很可能似懂非懂,唯唯喏喏,不方便插嘴。就算真的听懂了,又能够说些什么?他先天不足,没有获得实战的磨练。现在又面对这么高明老到的丞相, 除了听从相父,多多学习、体会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彼此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如此。
孔明不篡位,是他的美德。刘禅不多话,当然也是良好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刘禅,何况他在今后的日子里,经由不断学习和历练。总有一些长处,值得我们欣赏。不妨拭目以待,暂时不要全盘否定才好。
刘禅的故事,提醒我们,父母再忙碌,也应该拨出时间,好好加以教导。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生下刘禅。适逢曹操的大军,突然杀到新野。一路追到当阳长坡,和妻子失散。幸好赵云单骑救主,才把刘禅救出来,幸免于难。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西征,派人把孙夫人接回车吴。夫人想把刘禅一起带走,孔明使赵云截江夺回。从此刘禅便被安置在安全的舒适环境中,不像孙权那样,从小便追随在父兄身边,接受严格的教训。
或许是刘备半生戎马,到年近半百时,才生下刘禅。晚年得子,加上又是独生子,难免更加疼爱,而疏于教导。如果是这样,那就更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应该教导得更好,才是为人父母的道理。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不论生得多少,什么情况,都是不应该规避的责任。
有人说孔明是刘禅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家庭教师。孔明生性谨慎,教导子弟又非常认真。以当时的情况,实在很难兼顾,应该不是事实。否则他就任后,也不致对孔明如此生疏,居然会问丞相安乐乎这样的问题。
刘备知子莫若父,既然知道刘禅不是合适的继承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和孔明商议,由谁继任比较合理?总比当着大家的面,说什么可辅则辅之,否则可自立为王,要妥当得多。证明一个人的改善意识,经常受到某些说不出来的限制。刘禅的禅,和禅让的禅同一个字。刘备为什么不会想到,既然自己的儿子不够份量,禅让给合适的人,岂不是更加圆满?相信这么一本,后世再也没有人,会嘲笑他是一代枭雄,假仁假义了。
后主刘禅并非扶不起 装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
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个人魅力太强、太完美的君主,给他的后代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这样的君主在离世之后,如果没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会给政治体制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形成权力的断层。而几乎所有的二世君主,都难免要面对一个这样的困境。
刘禅,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他的一生,就是被父亲刘备和能臣诸葛亮的阴影所笼罩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的一生!
他的一生,也是被误解、被刻意"妖魔化"的一生!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众多"二世祖"中间颇为典型,身世非常曲折,然而也最为人们所误解的一个:蜀汉后主——刘禅。
一、只身飘零,饱经磨难,阿斗原本是英才——这个"董事长"历经坎坷
"扶不起的阿斗"这话连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间老农都知道,就因这一句话阿斗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极高,老少妇孺皆知。自此话诞生并成为乡间俚语后,凡是懦弱无能,即便是有人帮衬也做不了大事的人都被冠以"阿斗"的称号,甚至到了后来"阿斗"逐渐演变成了"弱智"的代名词。阿斗的不佳名声主要是来自《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有意贬低了小名阿斗的后主刘禅。
不过,在正史《三国志》中却对历史上的刘禅做了另外一种评价。陈寿借其臣子之口说他"通明智达",在自己国力无法抵抗强魏时以百姓为重,以社稷为轻,采取了投降的上策。刘禅被接到洛阳后,司马昭认定他是个没心没肝的傻子,对他放松了戒心。
刘禅真的是傻子吗?在蜀汉为君时还是一个通明智达的贤主,何以在亡国后却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说起刘禅这个人,他的经历颇为有趣。他虽然当皇帝在位的时间不短(40多年),但值得一提的政绩却没有见诸史书——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而他称帝以前的经历却值得一叙。
就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史料,刘禅登基称帝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个空白。
专为刘禅立过一"传"的陈寿,在《三国志》中介绍这位后主皇帝登基前的经历时也只是避实就虚地写道:"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前的那个刘禅的所作所为语焉不详。其他一些史书,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内,也都犯有同样的毛病。
正由于主要史料语焉不详,一些野史便乘虚而入,附会出许多故事。
赤壁大战之前几个月的当阳长坂坡,因缺乏稳固的根基,加上兵微将寡,因而仓皇出逃的刘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在曹操的"百万大军"中,刘禅与其生母甘夫人像怒海中的一叶小舟,差一点遭受灭顶之灾,幸亏刘备手下的大将赵云赵子龙,几进几出,于"百万军中"将其救出,方才保全了这个无辜孩童的性命……
这是出自明代人罗贯中笔下的一段与刘禅有关的故事。
这段故事在《三国志。赵云传》中不过区区几十字——"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的故事,经过罗贯中等人的艺术加工之后,脍炙人口,广为人们所知。许多人正是从这里入手,了解刘禅刘阿斗的,并因之得出他"痴人有痴福"的结论。
而另外一段出自南北朝时人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中有关刘禅早年含辛茹苦的记载,却鲜为人知,这至少是不公平的。
早年时的刘禅,据史料上说,是吃过许多苦头的。
那还是在小沛大败之时,刘备受曹操、吕布的夹攻,仓皇弃家出逃。时年"数岁"的刘禅"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
到了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大乱。扶风人刘括逃乱进入汉中,因系富豪,虽然是避乱,仍须有奴仆服侍。有人向刘括推荐,说有一个小童(即刘禅),可堪驱使,刘括遂将刘禅买去充做书童。
一次闲谈时,刘括觉得刘禅言谈不俗,"知为良家子,遂养为己子"——把刘禅收为义子,还给他娶了个媳妇,并生下一子。
214年,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派其部下简将军入汉中寻找阿斗。从刘括那里知晓了这个消息之后,刘禅只身前往驿舍,拜见简将军。二人见面,寒暄过后,刘禅侃侃而谈,一一回答了简将军提出的种种问题,到最后,曾做过刘备内侍的简将军终于认定,面前的这个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当年赵云抱在怀内的阿斗。时任汉中都督的张鲁,为了巴结刘备,于是"洗沐送(禅)诣益州,备乃立为太子".
这是出自裴松之注引《三国志》中引自《魏略》的一段史实。
从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的刘禅是有一番含辛茹苦的辛酸的。这段难忘的与众不同的经历,可能对于刘禅后来的性格影响深刻。在刘禅看来,从小到大,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大灾大难——经历过"从王子到贫儿"这个在戏台上才存在的大起大落;给别人做过书童和义子的经历也使得刘禅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他知道有所不为才能够有所为,而了解这一点对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刘禅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刘禅其实相当聪明 被李密誉为可以和齐桓公并论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看得喜笑颜开,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一直陪伴刘禅的大臣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刘禅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那一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实在应该给他摘掉。理由是:
刘禅从公元223后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公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是谁已不可考,但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当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读;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对于刘禅的表现,诸葛亮是很满意的。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刘琰的妻子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夏侯霸因司马氏篡位怕受曹爽牵连逃于蜀汉,其父夏侯渊乃被黄忠斩于定军山。刘禅在接见夏侯霸之时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非我先人手刃也。"轻描淡写,寥寥数语,消释前嫌。又指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夏侯渊之堂妹乃张飞之妻,张飞之女乃刘禅之妻,故有此说。然后又对夏侯霸厚加赏赐,封官爵。一套怀柔拉拢的手段使的十分娴熟。
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音调,但刘禅却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顾全大局。诸葛亮用人失误,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主刘禅适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此时,李邈上书,援引历史上吕禄霍光等人的例子,诋毁诸葛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说诸葛亮之及时死去使其"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暗指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李邈所说或是其真实想法,或者是为了迎合刘禅。但是刘禅闻言大怒,将其下狱处死。这说明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内乱不可避免。!
但是,刘禅在这件事上也很有分寸,《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於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在这种情况下,刘禅也没有固执己见。青年帝王刘禅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少有。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尽管如此,在邓艾一支偏师突入蜀境,蜀汉主力军队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刘禅轻而易举就投降,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袁松也就此事评论道:"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
对于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得一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其中道理大概在此吧。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 深谋远虑的明主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我觉得不是的,他是三国史上在位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个,有人说那是诸葛亮的辅佐啊,刘禅在位40年,在11年的时候诸葛亮就死了,他还继续当了29年的皇帝,他如果真的无能,他坐稳29年的帝位吗?他必然他的过人之外,至于什么过人之处呢,咱们总结的有以下几点:
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是个正人君子绝对不是阿谀奉承之辈,更不可能讽刺刘禅。然而事实上刘禅也的确礼贤下士。
容人之量,大局为重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是有一点矛盾的,但是他对诸葛亮都是以父事之。后来杨仪说魏延造反,魏延说杨仪造反。刘禅在他俩之间权衡,决定杀魏延,这样又减少了一场内战,这不叫以大局为重吗?而且魏延死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头脑清楚,政治老套
诸葛亮在世在时候,是有丞相之职的,诸葛亮一死他就马上解除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远观之见,战略明确
诸葛亮出兵北伐时,刘禅就叫他不要去。结果呢,诸葛亮北伐失败,劳命伤财。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而且刘禅在位时蜀汉一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
乐不思蜀,大智之道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在历来亡国之君中能活下来而且封为公的很少很少,而且刘禅比起孙皓来,那可算上是明君。但是孙皓的后果就没有刘禅这么好了。刘禅的投降那是大势所趋,为百姓着想,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他宁愿自己背上个亡国之名,也不让百姓受苦,这难道不是贤者吗?投降后乐不思蜀,装疯卖傻以保性命,这难道不是智者吗?
无为而治的典范 蜀后主刘禅无为才维持蜀汉40年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我想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我觉得不是的,他是三国史上在位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个,有人说那是诸葛亮的辅佐啊,刘禅在位40年,在11年的时候诸葛亮就死了,他还继续当了29年的皇帝,他如果真的无能,他坐稳29年的帝位吗?他必然他的过人之外,至于什么过人之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是个正人君子绝对不是阿谀奉承之辈,更不可能讽刺刘禅。然而事实上刘禅也的确礼贤下士。
容人之量,大局为重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是有一点矛盾的,但是他对诸葛亮都是以父事之。后来杨仪说魏延造反,魏延说杨仪造反。刘禅在他俩之间权衡,决定杀魏延,这样又减少了一场内战,这不叫以大局为重吗?而且魏延死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头脑清楚,政治老套
诸葛亮在世在时候,是有丞相之职的,诸葛亮一死他就马上解除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远观之见,战略明确
诸葛亮出兵北伐时,刘禅就叫他不要去。结果呢,诸葛亮北伐失败,劳命伤财。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而且刘禅在位时蜀汉一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
乐不思蜀,大智之道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在历来亡国之君中能活下来而且封为公的很少很少,而且刘禅比起孙皓来,那可算上是明君。但是孙皓的后果就没有刘禅这么好了。刘禅的投降那是大势所趋,为百姓着想,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
他宁愿自己背上个亡国之名,也不让百姓受苦,这难道不是贤者吗?投降后乐不思蜀,装疯卖傻以保性命,这难道不是智者吗?
所以我的结果:刘禅不是昏君,而是智者、贤者。《韩非子》一书中曾说,君主不智才是大智,无为才是功绩。刘禅从小就被逼着学习《韩非子》、《管子》等书。晋朝的李密曾把刘禅比作春秋五霸首位的齐桓公,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如果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话,那我把刘禅比作治世之良臣,乱世之智者!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刘禅的老婆是谁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
两个皇后都是大将张飞之女。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以张飞的长女为刘禅太子妃,刘禅即位后,封张飞的长女为皇后。15年后,张飞的长女死去,刘禅又娶张飞的二女儿,先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又还娶有众多妃妾,生了许多子女。
刘禅遭遇两次不幸婚姻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三国志》对刘备也有很高的评价:“弘毅宽寞,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作为刘备的正宗嫡传,刘禅不仅有着“高祖后裔”的正统和高贵的血统,有父亲留给他的“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有“天府之国”之称的益州万里河山,而且还有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父能够对他呕心沥血似的辅佐,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同时幸运地砸到了刘禅的头上,从政治上讲,刘禅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幸运的皇帝。作为刘备的儿子,即使刘禅能够继承刘备“英雄之器”的十分之一,也决不会昏庸到做亡国之君的地步,显然,刘禅根本就是在自暴自弃。至于刘禅为何会自暴自弃,这就要从他的两段不幸的婚姻说起。
据《三国志·二主妃子》记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武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得知,刘禅一生所立的皇后中,有两位都是张飞的女儿。张飞在成为三国时期最牛的“丈母爷”的同时,也造成了刘禅的两次婚姻不幸。
古代皇帝立皇后最起码的标准是模样和性格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母仪天下”。而张飞的两个女儿决不会都是模样和性格两者“兼而有之”。先说模样,张飞“形貌异常”“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按照基因遗传中“女生像父,男生像母”的这样一个普遍规律,一般女孩子长得像父亲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张飞的女儿绝不会是“倾国倾城”的天姿绝色。再说性格,张飞的性格是有很大缺陷的,脾气也异常暴躁,常常喜欢饮酒至大醉,又喜欢酒后鞭挝健儿。很难想象,像张飞这样的父亲能够“言传身教”出性格多么好的女儿来。所以,史料中对张飞大女儿模样和性格的记载都一笔带过,只是交代她“甚贤”,与刘禅同岁。至于张飞小女儿的模样和性格干脆只字不提。
揭秘一个真实的后主刘禅:家暴、偷情一个都不少
建兴十二年二月,即公元234年,蜀汉都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胡氏状告丈夫刘琰大搞家暴。一番调查之后,竟然变成当朝皇帝蜀汉后主刘禅的偷情案,搞得蜀国上下沸沸扬扬,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诸葛亮都惊动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刚接到报案,成都太守本不在意,可是听到刘琰的名字,立刻打起了精神。事关蜀汉开国重臣刘琰,岂能儿戏。这刘琰是谁?
在蜀汉初年,刘琰可谓赫赫有名。早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在山东河南一带艰苦打拼的时候,刘琰和孙乾、糜竺先后追随刘备。可以说,在蜀汉诸位官员中,论资排辈除了关羽张飞,就算得上刘琰三位了。在刘备平定川蜀之后,刘琰被封为固陵太守,这在地域狭小的蜀汉,已经是颇有实权的一个重要官职。后来,刘备称帝,更加封刘琰为后将军、车骑将军,成为朝中位次仅次于尚书令李严的高官。
可是官职高并不意味着德行高。身居高位的刘琰究竟怎么了胡氏,让胡氏如此不顾颜面,宁可抛头露面也要把家丑曝光?成都太守接见胡氏,询问缘由。面对诸多手持棍棒的差役,面对一脸严肃的成都太守,胡氏毫无惧色。在胡氏的陈诉中,胡氏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可刘琰却当众羞辱结发妻子,并且把妻子胡氏强行休掉,胡氏不从,刘琰竟然大打出手。胡氏哭哭啼啼,要求成都太守为自己做主,严惩对老婆搞家暴的无行丈夫。
成都太守问,究竟刘大人怎么无行,又为什么殴打你呢?胡氏讲了三个理由。
其一,丈夫刘琰在蜀汉见过十来年中,工作上不得重用,心中有怨言,就拿老婆撒气。在世人眼中,刘琰官居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可是,在先帝刘备时代,刘琰还有些实权。可是等到丞相诸葛亮执政,刘琰虽然担任军中高官,但是手中只有一千兵马,不能参加高层会议。诸葛丞相的历次北伐,车骑将军刘琰都被拒之门外。刘琰心中苦闷,于是痛打老婆。
其二,刘琰生活奢侈,工作上表现平平,在物资上却追求奢华享受。无论是车马衣服,还是饮食器具,都要最好的最贵的,这一点,整个蜀汉都知道。家里的一点存款都被刘琰给消费了。因为没有实权,刘琰除了工资,根本没有其他收入。作为打理一家内务的女主人,胡氏多次提醒刘琰要勤俭持家,可是刘琰不但不听,反而对胡氏大打出手,大男子作风严重。
其三,刘琰生性风流。以前跟随先帝征战南北,还知道收敛。等到先帝驾崩之后,刘琰到处搜罗了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整天寻欢作乐,还和那些卑贱的侍妾一起唱歌跳舞,有损朝廷官员的体统。诸葛丞相知道刘琰的事情后,把刘琰找去批评了一顿,要刘琰在家里好好读书,修身养性。可是刘琰却和那几十个侍妾一起高声吟诵歌颂奢靡浮华生活的《鲁灵光殿赋》,完全是不把丞相大人放在眼里。胡氏多次劝说丈夫,反被丈夫大骂为忌妒,说再多嘴就要将胡氏休掉。
说完,胡氏禁不住泪水涟涟。胡氏说,最可恶的是刘琰不但是在家中殴打自己,这次更是当着众多下人的面,让手下士兵用鞋子打自己的脸!这不但是对自己本人的侮辱,更是对朝廷礼法的侮辱。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堂堂车骑将军夫人。
胡氏的家人把胡氏抬回家中养伤,半个多月后才基本恢复。身体刚好一些,胡氏就挣扎着来到成都太守衙门告状。胡氏指着自己的脸颊,这么久了红肿都没有完全消退呢。成都太守听后很是气愤,这个刘琰因为自己工作原因,就沉湎女色,毒打结发妻子,而且还是美女老婆,有违先帝恩宠,有负诸葛丞相教诲,实在不像话!成都太守发出传票,召唤刘琰到成都衙门受审。刘琰听到召唤,来到成都太守衙门。刘琰冷眼看着坐在一旁凳子上的胡氏,傲然站立。成都太守不觉有气,却又无可奈何。刘琰听了太守转述胡氏状告自己的理由后,哈哈大笑,边笑边大骂胡氏无耻。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刘琰也说了一番自己的理由。
刘琰承认,自己多年来工作不顺心,是有发脾气的时候,可是自己对年纪比自己小二十好几的妻子胡氏,一直是呵护有加。虽然自己有几十个姬妾,可是妻子是妻子,小妾是小妾,自己分得很清楚。胡氏女主人的地位根本不会动摇。要不是胡氏自己不要脸,干出了对不起刘琰的事情,刘琰怎么会痛打胡氏,乃至休掉胡氏呢?
成都太守一愣,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太守请刘琰将军说个明白。刘琰越说越气分,词语颠倒。成都太守越听越后悔,越听越害怕,自己当初怎么就接了胡氏这个案子呢?
原来,这一年的正月,朝廷大臣上朝为后主刘禅祝寿,之后,朝廷公卿的夫人入宫向吴太后、张皇后请安,刘琰的妻子胡氏也入宫问安。按照惯例,上午入宫,太后赐宴,吃完中饭也就回来了。可是,到了晚上胡氏还没有回家。刘琰很着急,派人入宫打探,可是自己的妻子竟然好像失踪了一般,毫无踪迹。三四天之后,宫中才派人传话,说吴太后很喜欢胡氏,邀请胡氏在宫中小住几天,让刘大人不必牵挂。刘琰想想吴太后也快六十了,平常也挺寂寞的。如果自己的妻子能够和太后搭上关系,搞不好自己以后还能够风光一把。
刘琰心中窃喜。可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胡氏还是没有回来。吴太后到底和胡氏说些什么呢,这么久都不放胡氏出宫?一直到一个多月后,胡氏才回到家中。看胡氏归来,喜气洋洋的样子,刘琰心有疑惑,就问太后到底和胡氏说些什么,这么久不放出宫。胡氏支支吾吾,说不明白,这更加重了刘琰的怀疑。刘琰此时已经六十多了,和妻子胡氏是到成都之后成婚。胡氏不过是三十来岁,又是公认的大美女。而蜀汉皇帝刘禅,已经二十八岁。搞不好是刘禅看中了自己老婆,和老婆有了奸情呢!
刘琰问胡氏究竟怎么回事,胡氏竟然爱理不理,不把刘琰放在眼里。刘琰动手打了胡氏,胡氏竟然哭闹着冲出家门,说要入宫请太后评理。刘琰看到胡氏出门,大怒之下立刻召集手下五百士兵,前往路上截住胡氏。拦住胡氏之后,刘琰在大街上把胡氏拉下马车,让士兵按住胡氏,自己脱下鞋子,让士兵拿着左右开工,把胡氏打了个鲜血淋淋。看到胡氏昏死过去,刘琰甩手扔出休书,当众宣布休掉红杏出墙的胡氏。
听到刘琰提到这件家暴案竟然牵涉到当朝皇帝,太守吓得不清,赶紧吩咐严禁外传,然后喝退众人,把刘琰和胡氏双双收押。太守连夜整理好案卷,呈给刘禅亲自定夺。
刘禅得到奏报后大怒,刘琰实在不像话,一个大男人,还是朝廷高官,当街责打自己的妻子,本就有失体统,现在竟然攀扯到自己头上,实在可恶。可是刘禅不好表态。一旦刘禅说要严惩刘琰,那不就坐实了刘禅和胡氏有奸情,维护自己的情妇?刘禅把案子交给成都太守,请成都太守依据律法公正处理,并且把审判意见提交朝堂公议,让每个大臣都表表态。这样既可展现自己君王的公正,又可以不知不觉达到目的。
刘禅这一手还是比较高明。与其禁止议论,不如让大臣们畅所欲言。成都太守也好,满朝官员也好,既然都知道事情牵连到后主刘禅,自然明白该怎么处理。大臣们一致认为,刘琰生活奢靡,作风败坏,已经严重违反一个朝廷高官该有的体统。如果追查其经济来源,必然有贪污受贿现象。何况仅仅因妻子胡氏在宫中一月,就断言胡氏和皇帝刘禅有染,这是对君王的污蔑,该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个别大臣一脸义愤的说,不杀刘琰,不足以正君威;不杀刘琰,不足以平民愤!
对这个结果,刘禅还是比较满意。只是,刘琰平日和丞相诸葛亮关系不错,车骑将军又是军中要职,没有诸葛亮的批准,就算是皇帝刘禅,也不敢将刘琰随意杀害。思量利害之后,刘禅让成都太守将案件和朝廷公议的结论用快递传送给前线作战的诸葛亮。
诸葛亮看完案卷,叹息一声。这刘琰本是个大才子,当年追随先帝左右,品评人物,议论士风,还是颇有识见。只是刘琰生性放纵,名士派头十足,受不了律法约束。于是先帝在世之时,就讲明给待遇不给权力。先帝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表示安抚,经常召见刘琰,虽然不谈公事,可是能够出入丞相府闲坐,对许多人那已经是无上的荣耀。可是刘琰不知满足,人前背后总是说一些怪话。埋怨先帝薄情,批评诸葛亮寡义。凡事总喜欢论资格,讲当年在徐州的时候如何如何,看不起来自荆州和益州的新进官员,搞得朝野上下许多人厌恶刘琰。
前两年,刘琰和担任前军师的魏延更是吵得不可开交。这个刘琰本就看不起魏延,入川之后,刘琰成为固陵太守,可魏延不过是刘备手下一个小兵,一两次作战之后,却忽然从一个小小牙将提拔到汉中太守的重要岗位上。加上魏延也是个狂人,当时更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军中第二号人物,对刘琰这样空有名士头衔,却没有实权的人物同样看不起。那一天刘琰喝了一点酒,当众辱骂魏延,一些人来劝架,结果也被刘琰指着鼻子痛骂。魏延气得要拔剑杀人,幸亏诸葛亮及时赶到,才没有酿成大祸。
诸葛亮好言安慰魏延,然后让刘琰道歉。刘琰酒醒之后给诸葛亮写了一篇道歉信,信中讲了许多自己如何如何没有德行,又有喝酒的坏毛病,跟随先帝三十来年,若非先帝庇护,早就死于非命。这十年来,更是得到丞相诸葛亮的帮扶,自己心中感激。刘琰向神明起誓,以后必然改过,约束自己的言行,绝对不再犯错。诸葛亮看了书信,心中也有些不忍。名士嘛,文人嘛,难免有些怪癖。诸葛亮将书信给魏延看了,让刘琰回家思过,但是官职待遇一切不变。和上级吵架的风波因为诸葛亮出面,被轻松躲过。
可是,这次牵连到皇帝刘禅,事情就有些不同了。刘琰有错,殴打妻子当然不对,毕竟是结发妻子嘛,就算是有出轨嫌疑,可是嫌疑毕竟只是嫌疑而已。关键是刘琰事件攀扯到了刘禅,有辱蜀汉最高元首的名声,对刘禅个人,对蜀汉全国,都是一个严重的伤害。
但是,像群臣一样,依附刘禅的意思就此杀死刘琰?绝对不行。刘琰确实给皇帝刘禅的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可是刘禅本人究竟有没有乱搞男女关系呢?刘禅不是诸葛亮,生活作风严谨。但是在诸葛亮执政的十来年,刘禅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诸葛亮不愿意相信刘禅能够做出这等违背道义人伦的事情。可是,刘琰难道不知道公开妻子胡氏和皇帝刘禅的奸情,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怎样的影响吗?刘琰不傻,当然明白。刘琰明白公开绯闻的后果,还选择公开,可见必然是有些痕迹。
诸葛亮几番考虑,答复成都太守,希望把刘琰的案件仅仅作为家暴案处理,不必提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这样对臣子刘琰,对皇帝刘禅,都是最好的处理。
接到诸葛亮的回复,成都太守最后结案。在最后的结论中,胡氏陈诉的刘琰如何如何生活腐化,埋怨朝廷一律抹去,刘琰陈诉的胡氏和皇帝刘禅如何如何偷情,也一律抹去,仅对刘琰当众毒打妻子胡氏这个家暴案做出叛乱。判决中有两句评语颇有意思,据说是诸葛亮的原话:“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一场轰动朝野的偷情案,以刘琰罢官下狱简单处理。
只是,就算刘禅百般掩饰,就算诸葛亮苦心调停,朝野上下还是认定,刘禅和胡氏必然有奸情。从建兴十三年开始,蜀汉百官再也不让自己的老婆女儿入宫向太后、皇后请安了。
蜀汉后主刘禅 一位被中国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
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像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一代君主。
小时侯,我老子教育我时,可我总是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听到不顺耳的地方,还想顶上两句。我的小儿子更是门里出身,我的每一句话,儿子不仅不听,而且认为句句多余。一次,我说多了,儿子气愤地说:“等你老熊老了,我再跟你算帐!”我之所以如此罗嗦,就是为了说明:人和人其实很难长期相处,父子尚且不行,又何况君臣关系呢?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
伏锲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出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同时代的领导人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的晋武帝,天下一统后,“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招安比镇压还坏呢他们的逻辑是: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更为尖锐、阶级斗争更为激烈,阶级斗争越激烈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事实看这显然是荒谬的。几十年的战乱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财富、人口几乎是一扫而空,‘激烈’到这种程度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史上婚姻失败才是刘禅乐不思蜀的真正原因
刘禅,小名阿斗,刘备之子,于先主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是为后主。历来对后主刘禅各方面专家的评价一直不佳,不是说他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就是说他不战而降,苟且偷安。而“乐不思蜀”一句成语更让刘禅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使之成为后世公认的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从而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由于刘备弥留之际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为名正言顺的辅弼大臣,因此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充分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这位赤胆忠心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但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蒋琬等朝廷重臣贤相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迫使姜维外出屯田避乱,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成为了亡国之君。
其实,当曹魏兵困成都之时,刘禅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守城将士一定有很大伤忙,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刘禅多了一个卖国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财产,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刘禅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
刘禅降魏后,曹魏权臣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演出蜀地歌舞,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无不触景生情,深感悲痛,只有刘禅一人嬉笑自若,开心得不得了。司马昭便问刘禅,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这个历史上经典成语从此诞生。当然,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贤才。
保全自己性命,这是人的本能,但究其刘禅当时“乐不思蜀”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他身为一国之主,却身不由己先后娶了两位奇丑无比的皇后,而使自己陷入了婚姻失败、性生活不协调的悲惨境地,失去了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性福”。那么,刘禅到底娶了哪两位丑女为后呢?据《三国志》中说:“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陵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联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三国演义》中也说:“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刘禅竟然娶了张飞之女为妻,而且一娶就是两个,并先后均立为皇后,刘禅的婚姻生活的悲惨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张飞虽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当世英雄,但生的却是一副“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貌相。这貌相不仅惊世骇俗,而且还令婴孩闻名止啼。张飞有如此貌相,而张飞之女的容貌可想而知。娶这样的女人为妻,对于一个男人,尤其对于一个九五之尊的帝王的身心打击是何等的巨大?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刘禅应该只是一个情窦初开,渴望着人生幸福的小男人,但他生在帝王之家,因此他无力摆脱政治婚姻的束缚。他只有继承先主刘备那忍辱负重,审时度世的优良基因,帮助自己渡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觉得既然已经失去了婚姻生活幸福的权利,就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到国家大事上来。虽然还是太子,但他已经开始发愤图强,学习理政,在先主刘备率兵伐吴期间,也曾做过监国太子。即位后,他立志继承先主联吴抗曹、以图天下的战略思想,派遣诸葛亮率兵伐魏。
但刘禅的后宫生活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他只有用跑马斗鸡等娱乐活动来安慰麻醉自己,甚至开始乐于敷衍起张妃来了,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人生的苦难,这才刚刚开始。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性格上是有缺陷的,他常常喜欢饮酒至大醉,又喜欢酒后鞭挞士兵。而张妃作为张飞的女儿,身上无疑也潜伏着这些缺陷的性格。深宫生活的寂寞,时间漫长,而心高气傲的张妃只有把时间打发在身体单薄的刘禅身上。而刘禅对她欲迎还拒的敷衍态度,无异令她的生活更加苦闷。当这些因素都凑到一起,并且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量变演变成了质变,张妃身上那些潜伏的性格缺陷开始逐渐的明显起来。于是,刘禅真正的灾难来临了。当然,事情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后世已经无从稽考了,只知道后主刘禅时常背人而泣。
刘禅的婚姻无疑是失败的,刘禅也无疑是一个缺乏和谐性生活的帝王。那么谁是这场失败婚姻的幕后推手呢?其实《三国演义》中说得很明白:“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不言而喻,这场失败婚姻的幕后推手正是鞠躬尽瘁、为国操劳的诸葛亮。也正是因为刘禅这位可敬的相父率领群臣的一句“上言”,葬送了刘禅的一生婚姻的幸福。其实,诸葛亮为刘禅遴选一位丑女皇后并不是偶然而为之,这是建立在他婚姻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做法。诸葛亮自己娶的就是当时著名的丑女黄月英,而且二人两情相悦,十分恩爱。不仅如此,颇有才识的黄月英还成为他处理朝政的难得帮手。于是,依照自己“家有丑妻是个宝”的经验,诸葛亮为刘禅选择了张飞之女。这也就成为刘禅恼恨诸葛亮的重要原因。
十五年后,当张皇后死去,刘禅长长出了一口气,准备过一点有尊严的生活的时候。谁知诸葛亮的继承人蒋婉却作主将张飞的小女儿又娶进了宫中,先纳为贵人,后立为了皇后。既然是张飞的女儿,不论是大女儿也好,还是小女儿也罢,其容貌恐怕都是难以恭维的。于是,刘禅继续承担和忍受第二次失败婚姻带来的痛苦,直到魏兵围城,自己投降,来到洛阳,司马昭送来了许多真正的美女之时,他才从失败婚姻阴影下得到完全的解脱。可以想见,“此间乐,不思蜀”无疑是刘禅的一句肺腑之言。说到此,刘禅的“乐不思蜀”的真正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扶不起的阿斗竟是三国史上最优秀的皇帝?
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刘禅阿斗一直被视为是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一个千古奇冤。刘禅及其父亲刘备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赌博高手。后者靠他的智慧与豪赌胆略使其亲手创建的蜀汉帝国在夹缝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前者则靠其智慧与豪赌胆略使自己屡屡在外部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地度过余生,这两点千古以来几乎没有人能够发现,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再看《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就是是射援,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当然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所以今天要说阿斗的冤,那是比窦娥还冤。现在说起阿斗,大家都说他无能,扶不起。其实,阿斗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能干的皇帝,比绝大多数皇帝都更称职。阿斗最后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此乃大众看法也)跟他的父亲刘备以及孔明是分不开的。阿斗有一个无人能及的老爸刘大耳。刘大耳为阿斗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文有诸葛,武有五虎,还建立了一个在当时算得上非常强大的蜀国。这一点,阿斗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正因为刘大耳等人的杰出表现,让阿斗几乎没有露面的机会,大众对阿斗就一点都不理解,最后就产生了误解。
阿斗被人所熟知,一直是到蜀国被灭,阿斗在宴会上所说的那句“乐不思蜀”。这也是阿斗被冤枉的根源所在。可是,真正聪明的人就能看出来,当时阿斗的乐不思蜀是唯一的保命之计,或者也可以说是阿斗的真心话。说起来,阿斗非常的可悲。刘大耳在世时,他一直被刘大耳等父叔的光辉所压制,因为是太子的原因,他不能象张苞关索一样出入沙场获取功名;刘大耳去世了吧,又被相夫孔明所压制,作为一个非常孝顺且稳重的人,一直对孔明谦恭如俾。
刘大耳在世时暂且不提,因为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说说刘大耳上西天之后,根据通常剧情,此时就应该是初次登基的新主,慢慢通过手中的权利将一般老臣打压,建立自己的新皇朝。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阿斗没有这么做,这是因为他知道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掰倒孔明。孔明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军事幻想家,在刘备在世时,就基本牢牢把控了蜀国的所有力量,阿斗初登基,又没有从小培养自己的根基,当然是不可能掰倒孔明,所以此时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做孔明的有力支持者。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刘氏天下不会出现变故。
阿斗也正是这样做的。在暴力的军事幻想家孔明先生不顾国力实力频频对中原发动战争的时候,阿斗选择了跟孔明站在统一阵线,没办法,谁让孔明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呢?正是孔明的一次又一次的不自量力蝼蚁撼大树的行为,凸显了阿斗非凡的统治能力。童鞋们,经过多年的争战,天下的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是生养休息。而孔明他干了什么?是一次又一次的将百姓们投入水深火热的战争中。相信不管在任何朝代、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渴望和平而厌恶战争的,特别是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的蜀国,特别是本身就不好争斗的蜀人(蜀人好闲不喜动,这无需多言罢?),能够在连年的战火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市民风范(蜀国可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阿斗的杰出的政务能力和领导能力。
如果不是有阿斗非凡的政务能力,为孔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后营,孔明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实现他的幻想?死了丈夫、儿子、饿着肚子的庶民早反了天了,反正那时候造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阿斗当了三国时最长时间的皇位,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可谓明君。如果让阿斗真正当权,建立一个强大的蜀国是完全有可能的。凭着蜀道难的天险,虽然不至于统一天下,但是偏居一隅绝对没问题。正是孔明和姜维的穷兵黩武,让蜀国人才死的死、走的走、隐的隐,属国才走向没落的。当然,孔明“杖二十必亲闻”的把大权大包大揽的权利欲望,也是让蜀国人才凋零的一大原因,那个人才不是心高气傲的,明知没有出头之日,不走才怪。
再说阿斗的聪明。仅拿乐不思蜀来说吧。在当时情况下,网友们认为应该怎么说?难倒让阿斗说,还是当皇帝爽啊?那不是找死吗?那不是让蜀国人们都跟着陪葬吗?既然投降了,根据国际惯例,这时候就应该表明真心,我是真的不想当这劳什子的皇帝了,还是当个安乐王爷爽啊。所以阿斗这回答是相当的适合而且巧妙。聪明人如是也。当然,或许阿斗说的是真心话。估计阿斗那老什子皇帝当着还真没意思,一直被孔明等压制着,被出师表压制着,既不能自己雄起,也不能堕落(阿斗当皇帝还真没有什么大的污点),一点都不自由,还非常的辛苦劳碌(因为孔明的原因,估计手下大臣没几个有用的,而孔明又常年在外,家里的政务当然只能辛苦当皇帝的阿斗了),这样的日子,还真不如当一个逍遥王爷来得爽。
对于阿斗,只能说,他站得很直,压根就不用扶。对于皇帝,阿斗估计能暗暗地唱“我没那个命啊……”
历史上阿斗不傻:蜀汉五虎将谥号里隐藏的秘密
在三国蜀汉政权里,共有十二位有功之臣身后得到了追谥。除了第一位法正是刘备亲赐的谥号外,其余十一人都是后继的一把手刘禅钦定的。谥号作为一种荣誉象征,代表了官方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并不是随便就能享有的。对于谥号,刘禅的理解是“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意思是活着时有美好名声的人,那么去世后就给他加上美好的谥号。而赫赫有名的关张马黄赵五虎将的谥号却是在最后一个批次被刘禅赐予,而且谥号的称谓又是那么的耐人寻味。阿斗对这五位叔父级人物到底持有什么印象?让我们从五虎将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探寻推测一番蜀汉朝廷的人事风云吧。
后世捧到上天的关二爷被追谥为壮缪侯。这个谥号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从我查阅的资料来分析,这里的“壮”含有勇武有力、武而不遂的意思,“缪”则是名与实爽,连起来就意味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按照美谥、平谥、恶谥三分法,关羽的谥号不算恶谥也基本差不多了。用刘禅的赐谥理念反推一下,就可以看出阿斗对这位二叔并不抱好感。
关羽被东吴算计死的时候,阿斗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立为太子不过一年的时间。一个征战在外,一个长于深宫;一个只对老大忠心不二,一个但求嬉戏游乐;一个高傲自重,一个懵懂无知,所以俩人不存在交往上的必要和利害上的冲突。少年阿斗不会在意关羽的作为与性格,但是帝王阿斗会在意的。蜀汉政权衰弱的直接诱因就是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死。他的死又连带了张飞的遇刺身亡和刘备的中道崩殂。在刘禅执政的四十多年里,孔明和姜维的多次北伐而未功成,正是缺少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冲。从蜀汉的国策和国运来看,关羽实在功不抵过。所以阿斗认为关羽素质与职务不成正比,基本是个花架子。
张飞的两个闺女都嫁给了阿斗。对这位老泰山,阿斗给出了桓侯的谥号。桓者,辟土服远也。意思就是承认了张飞在政权建立过程中开拓疆土的征战之功。在这个貌似实事求是的谥号背后,仍然隐藏了一些东西。因为他们的特殊关系。
公元221年3月,张飞被人害死,5月阿斗荣升皇太子,紧接着迎娶张飞的大闺女为太子妃。不是阿斗看中了张大闺女,而是他的父亲把对张家的垂怀之情转化成了儿女亲事。对于这桩政治婚姻,阿斗的心里是有想法的。我们不知道这位张大闺女的容貌和年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阿斗并不喜欢她。他喜欢上的却是陪伴张大闺女一起入宫的王侍女,并与她珠胎暗结,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立为太子的刘睿(加王旁)。可见阿斗对张大闺女并没有情分,对已故的岳父就更缺乏感情了。张大闺女嫁入刘门十六年后,郁郁而终。在她尸骨未寒之际,阿斗看上了她那美貌的妹妹,公然将其纳为贵人后册立为皇后。其时,相父诸葛亮已经去世,阿斗理所当然地为所欲为了。也许正是看在张二闺女的面上,阿斗才给了张飞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谥号。
马超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刘氏集团。这位威震西凉的响当当汉子,任何人都不能小觑。刘大耳同意接受马超的时候,他正在成都围攻刘璋数月而不下。马超率兵直接抵达成都城下向刘备请降,城里刘璋的人马看到马超来了,十分震怖。刘璋立马放弃抵抗,举手投降。马超的刚猛威武由此可见一斑。刘禅看重马超这股劲,赐谥威侯。
威侯的“威”还有执正无邪的寓意,刘禅对马超的评价还是中肯的。这个起因于马超及时打了一个欲图不轨的人的小报告。这个人叫彭恙(下为永字)。他有点才华,但自视甚高,得意时很张狂,失意时很牢骚。诸葛亮认为他不是个好鸟,建议刘备疏远了他,还准备把他从京官下到地方。彭恙听到这个消息,心底愤恨,思谋着马超是个外来户,找到马超说咱们来个里应外合,天下可定了。马超自来到蜀汉一直谨小慎微,听了这话,半天没吭声。随后他将彭恙来访的具体经过详细呈报上去,彭恙因涉嫌谋反而被诛杀。刘禅就是从这件事上判断马超是个不玩阴谋诡计的人。
老将黄忠自归顺刘备以后,表现一直很抢眼。每次打仗他带头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刘禅赐他刚侯谥号,是恰如其分的。刚者,威武不屈,利禄不惑,老迈不服。看来,刘禅的确是黄忠的一个知音。
五虎将里数赵云的人缘最好,人气最旺,后世喜欢、敬仰、崇拜他的人远远超出其他四位。大概是因为他相貌俊美,智勇双全,品行高贵的缘故吧。对这位救命恩人,刘禅追封了顺平侯的谥号。慈和遍服曰顺,执事有制曰平。阿斗充分肯定了赵云做事规矩、待人亲和的品质。有人认为这样的谥号不足以反映赵云一生的功绩。以我推测,刘禅并没有点避重就轻,而是高度概括了赵云的人生特色。
赵云在长阪坡血染战袍救下了阿斗的小命,在大江之中截迫孙夫人改变了阿斗的命运,两次相救让刘氏父子不能不对他另眼相看。但赵云在领导面前,从不恃恩而骄,始终表现了一个臣子的本色。在蜀汉政权以刘禅为首的君权和以诸葛亮为首的相权两股势力暗流涌动的形势中,赵云坚定地跟随在诸葛亮的身后,为诸葛亮治国大略的有序展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倾向于诸葛亮,是清醒认识到只有诸葛亮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这也是他执事有制的一种信念上的选择吧。赵云作为元老级人物,不搞拉帮结派,不分亲疏远近,对每件事都按规矩出牌,对每个人都用公心对待。在互相倾轧、斗争激烈的蜀汉集团内部,赵云可谓出尘不染,被当时的舆论推崇为温良恭俭让的典范。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竟然三言两语就降服了夏侯霸
《三国演义》要树立刘备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就必须与曹操这个奸诈卑劣错误的丑角划清界限。如果写明了玄德与孟德这层关系,那刘备就与曹操纠缠不清,不符合《三国演义》政治正确的立场要求。
而且这段姻缘,其实是乱了辈分。曹操与刘备可以说是同辈人,夏侯霸的妹妹夏侯女作为曹操的外侄女,应该和刘禅是一辈人。而刘禅却娶了夏侯女的女儿、曹操的外侄孙女做皇后,那蜀汉在辈分上就比曹魏矮了一辈。这更是《三国演义》颂刘贬曹的政治主旋律、叙事主基调不能容忍的。
因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刘备与曹操这一姻亲关系抹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政治,一切都是政治需要。
得讲政治嘛!
不管罗贯中承不承认,不管《三国演义》的政治正确是否容忍,刘备与曹操的这层姻亲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夏侯霸跑路到蜀汉没多久,就被接到皇宫中,与刘禅见面。
但这个面,有些不好见。
尽管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但夏侯霸的老爹夏侯渊是被蜀汉给干掉的,这是个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如何化解这个尴尬。
没人能教他,世间已无诸葛亮,相父已经离他而去,“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自在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他得独自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不要低估刘禅的智商,他为君四十二年,期间诸葛亮只辅佐了他十二年,剩下三十年是他自己独立处置政务。虽然庶务由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操持,但他至少牢牢掌握着最高人事权。蜀亡之后,刘禅还做了个逍遥快活的安乐公,寿终正寝。那帝王心术可不是盖的,至少甩开夏侯霸这一介武夫十条大街不成问题。
见面后,寒暄完毕,刘禅主动提起了夏侯渊之事。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该来的迟早要来。等着夏侯渊主动提,或者夏侯渊干脆闷在肚子里不提,都是不好事。
刘禅对夏侯霸说,你父亲当年是战死沙场的,不是被我刘家的先人所害。“卿公自还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轻轻一句话,就将这个死结给解开了。确实,夏侯渊的脑袋不是刘备亲手砍下的,是战争这个可恶的东西伤害了你的父亲夏侯渊,不关我们刘家什么事。夏侯霸杀父之仇的报复对象,从具体的蜀汉刘家,被刘禅巧妙的转化为抽象的战争。
啥也不说了,咱们两家无冤无仇,你夏侯霸就安心在我蜀汉住下吧,也不要想报仇的事了。
把旧疙瘩解开还不完,刘禅还要培养新感情。
刘禅与夏侯霸相逢一笑,泯却恩仇后,又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拜见夏侯霸。还指着儿子对夏侯霸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
蜀汉的皇子成了夏侯家的外甥,他夏侯霸还有什么可说的,必须尽心尽力的为蜀汉事业贡献自己这一把老骨头。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夏侯霸妹妹夏侯女被张飞抢走,哦不,是娶走的时候,才十三四岁,夏侯霸比夏侯女年龄要大。过了将近五十年,到公元249年的时候,夏侯霸应该已经至少六十多岁。
面对这个年过花甲、一生征战沙场的老将,刘禅先化其怨,再收其心,三言两语忽悠或感动得夏侯霸死心塌地为蜀汉卖命。
如此帝王心术,刘禅果然得其父刘备以心结纳部署的真传,当年欲降服关羽而不得的曹操,在其面前也是弱爆了。(原文来自大鹏说书的头条号)
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 谁是有道明君
猛然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也许会产生怀疑。因为众所周知: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刘备)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为蜀汉的开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起了的。刘阿斗(刘禅)是由他父亲向诸葛亮托孤,由诸葛亮长期辅佐,最后还是不免当了亡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不起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说起颠倒了,不是。要让这父子二人一比高低,刘阿斗显然居于不利的地位。因为:
一、老子的确是开国之君,儿子的确是亡国之君。
二、老子英名在外,曹操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就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的话(也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儿子则以无用出了名。“扶不起的刘阿斗”这种比喻在民间已经用了一千多年,大家如果先入为主,刘阿斗就永远翻不了身。
这种评价是不公平的。我们谈古论今,不宜轻信人言,更不宜人云亦云;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基本事实,经过认真思考,然后才作出自己的判断来。
请回顾一下蜀汉建国的经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在群雄中的位次是谈不上的。征战多年,他连地盘都没有捞到一块。没有地盘来养兵,发展实力,又如何能争天下。只不过依靠自己是皇帝的本家,被汉献帝称过一声“皇叔”这么一点儿政治资本到处活动,东奔西走,依人篱下。在与诸葛亮见面之时,他依靠的是刘氏宗亲、他的堂兄、荆州牧刘表。过去为什么老受挫折,一事无成,刘备心中有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因为自己“智术浅短”(既没有见识,又没有能力)。在与诸葛亮结识,得到点拨之后,他豁然开朗,信心大增。才说出了“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这样的话。《隆中对》里的一席话,说明诸葛亮还未出山,已经描绘出一幅蜀汉建国的靓丽蓝图,而且提出具体的战略大计:
“将军既帝室之胄(皇帝的本家),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渴望招揽人才)。若跨有荆益(荆州与益州,即两湖和四川),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两路北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一定会欢迎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局势的发展果如诸葛亮之所料,这幅建国蓝图已经一步步的变为现实。公元119年,突然发生了蜀吴失和,孙权乘荆州失守将关羽全力北伐魏国之时,派兵偷袭,擒杀关羽的不幸事件。这就是说,诸葛亮原计划中待“天下有变”即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的设想已经落空,要想最后实现建国大计兴复汉室已经困难重重。在这种严峻时刻,蜀汉君臣应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低调处理与吴国军事冲突事件,力争共同对敌——魏国。可是后来刘备的态度暧昧,在220年曹操死后曹丕篡汉自立也就是“天下有变”之时,不但不乘机兴师问罪,反而向曹丕遣使通好,并且积极策划对吴用兵。221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之后,就以替关羽复仇的名义下令全军挂孝伐吴。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不满。
当曹丕篡汉之时,刘备本来应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与孙权暂弃前嫌,联吴伐魏,兴师问曹丕篡汉之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则以蜀汉全军,如上吴军与魏国内部忠于汉室的反曹势力,三方面联合起来,足以一举推倒刚刚篡位立足未稳的曹丕。在取得胜利之后,刘备再继承汉统,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必然得到天下军民一致拥护,那是多么光彩!当时刘备不此之图,偏偏急于为关羽复仇,不伐魏而伐吴,蜀吴两军死命相搏,却让曹丕渔人得利,能够腾出手来从容不迫地去收拾国内的反曹力量。等到蜀吴两军仗打完了,曹丕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也稳固了。刘备的伐吴之举,真是做了一件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的大蠢事。
刘备一意孤行破坏建国大计
刘备的伐吴,诸葛亮当然是反对的。根据当年的隆中决策,他们只能是联吴伐魏,才能实现建国大计,兴复汉室。先伐魏还是先伐吴,这一步绝对不能走错,一着错会带来满盘输。但是诸葛亮已经劝不了,挡不住。像刘备这一类草莾英雄有一种通病,就是在倒霉的时候,头脑还比较清醒,肯听人劝,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因此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但在得意之时,头脑发热,自以为是,不听人劝,一意孤行,直到把自己手里的一点赌本完全输光而后已。当伐吴大军出发之时,诸葛亮心情无比沉痛,他知道此箭既发,蜀汉的建国大计将成泡影,全军将士十多年来不断牺牲奋斗所聚集起来的一点有生力量也将付之东流。他虽阻挡不了大军的出发,却能以拒不参加的具体行动表示自己无言的抗议,同时作好一些收拾残局的必要准备。蜀汉许多有见识的将领例如赵云也和诸葛亮的态度一样,想出许多托词拒绝参加这次出征。刘备一意孤行的结果,是使自己处于空前孤立的不利地位。
这次伐吴的结果,不卜可知。刘备先打了几个小胜仗,骄横不可一世,就把几十万大军依山扎寨,连营七百里,前军已到湖北宜都,后队还在三峡中的巫峡,想以这样大的声势吓退对方。吴军统帅是个名叫陆逊的青年儒将,很有修养,沉着应战。他先避开刘备的军锋,采用游击战术,拖得刘备师老兵疲;然后集中兵力,大举反攻,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全军覆没。身经百战的老将刘备竟然惨败于儒雅风流的小将陆逊之手,刘备羞愤难当,在逃回山峡的白帝城之时,一病不起,结果是上演了一场“白帝城托孤”的悲剧。
从素质上来说刘备是扶不起的角色
刘备与诸葛亮并不是一辈人。他们在隆中对话之时,刘备48岁,诸葛亮才27岁。当时刘备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后”,且被汉献帝称为“皇叔”,已经取得“州牧”一级的头衔。可是奔走多年,仍然一事无成,这就足以说明他的确“智术短浅”。如果不遇到诸葛亮,他这一生就可能碌碌无为。207年他认识了诸葛亮,第二年就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大胜利。从此一帆风顺,经过14年的努力,蜀汉终于开国,也就是说,只有在诸葛亮的导演之下,刘备才能当上开国之君这个角色。可是他在登上帝位之后,却不愿意再听导演的话,而擅自行动于是乎戏就演砸了。从公元207年到221年,诸葛亮一直在扶他,把他扶成蜀汉偏安一隅的小皇帝;还要继续扶他,希望他自己也再加一把劲,最后能够扶成一位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大皇帝。可惜他不是这块材料,当了小皇帝之后就不听导演的了,一意孤行,自己去折腾了。折腾的结果,不仅把建国大计破坏了,而且把自己的老命也赔进去了。不怪诸葛亮不扶,只怪他自己先倒下去了,扶不起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从本质上看,刘备其人的毛病还真不少。他从小闯荡江湖,沾染上一些草莽英雄的习气,结交三兄四弟,办事任性使气,大家为的是小集团的利益,不知何谓民族大义。他可以当个割据一方的小军阀,土皇帝,却当不了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当时不伐魏而伐吴,因私废公,为人所轻。大家扶你,希望你顾大局,办大事,你却找错了目标,不北伐而东征,在客观上帮了曹丕的忙,为亲者痛仇者快。“致使英雄之血不流于许、洛,而徒流于猇亭”(王夫之语),怎不令人失望!
刘阿斗接手的是一付烂摊子
我们这位刘皇叔狼狈逃回白帝城就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他回不了成都,也不想回成都,为什么?因为无颜见成都父老。托孤这一场戏只好在白帝城演出。当时俯伏在病榻前的是刘阿斗两兄弟,站在病榻前的是文官领袖诸葛亮与武将领袖赵云,这两个人正是反对伐吴最激烈的人物。事已至此,对于伐吴一役的是非得失已经不必再谈,只有抓紧时间交代后事,从此,蜀汉政权从刘皇叔时代进入了刘阿斗时代。
过去我们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认为刘备是英雄,刘阿斗是狗熊;刘备是开国之君,刘阿斗是继位之君;刘阿斗从父亲手上接受了江山社稷,没有管好,所以最后垮了台,亡了国。因此大家才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历史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不妨分为两个问题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刘阿斗从他父亲手上接下的是各什么样的摊子?答案是:很难收拾的烂摊子。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一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明建国大计连一半也没有完成。又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说明在三国之中,蜀汉最为贫穷困苦,随时有被别人吞并的危险。当时三国力量的对比,不妨用以下一些数字来说明。魏有州13,郡91;吴有州5,郡45;蜀汉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财力而言,魏约占天下的65%,吴约占25%,蜀汉只占10%,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力财力来对付魏吴两大对手,刘阿斗在继位之后的处境万分艰难。从他父亲手中接下的绝不是金窝银窝,而是烂摊子。
第二个问题是:刘阿斗接受了这份家业以后,究竟管好了没有?答案是:可以给一个及格的分数。或曰:刘阿斗之能坐得稳帝位,是靠诸葛亮扶持,那是当然。就连当年已经48岁的刘备能够登上帝位,也全靠诸葛亮的扶持,更何况是还没有成年的刘阿斗。刘阿斗一辈子做了40年皇帝,诸葛亮并非一扶到底,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军中之后,刘阿斗还做了29年的皇帝。在这29年中,遇事他就得自己拿主意。皇帝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一年到头,总有人觊觎这个位子,你一不小心,别人就会来抢夺,把你橇下来。诸葛亮在世,可以说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诸葛亮去世后的29年,有事就得自己顶着,顶不住就会垮台。刘阿斗一顶就是29年,你能说他没有一点能耐么!只不过他这个人很内向,很低调,拙于言辞,不善于自我宣传而已。
刘阿斗颇有自知之明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比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难。很多人评论别人说得头头是道,对自己则缺少起码的自知。好像聪明人遍地都是,多少有点自知之明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颇能自知的刘阿斗就显得难能可贵。诸葛亮其人一无大学文凭,二无高级职称,但无疑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知识分子。刘阿斗深知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他,因此对他十分信赖,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部托付给他,十分放心,毫不制肘。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有权者大胆放权,垂拱而治;有能者人尽其才,放手办事,双方互信,人心安定。拿现在的话说,刘阿斗还很能重视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大胆用人,放手办事。如果刘阿斗缺少这一点自知之明,蜀汉以后的发展就大不一样。他若自不量力,自以为是,要想遥控前线大军作战,那就会使前方战事打得一塌糊涂;他若想过“权瘾”,定出许多清规戒律,要求诸葛亮一一遵守,事事请示汇报,捆住其手脚,则诸葛亮将无所作为,等不到病死,早就被气死或者拖死。
刘阿斗是有道明君
要问刘阿斗有道还是无道?首先要看对这个“道”作何解释。如果把“道”解释为“客观规律”,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有道,那么刘阿斗何尝不可以称为有道之君!
历史上有些大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唯恐别人要抢他的位子,就时时疑人、防人,防之不足,常常先发制人、整人、杀人。闹得许多臣下惶惶不可终日,他自己疑神疑鬼,也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不免闹出大乱子来。还有不少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就像暴发户发了横财似的,大肆挥霍,声色犬马,穷奢极欲,尽量从物质上满足自己;或则好大喜功,兴师动众,逼迫臣民,歌功颂德,尽量从精神上满足自己。至于老百姓的死活,他是不管的。但是过于折腾,最后还是会垮台。
刘阿斗在这一方面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他自知“益州疲敝”,蜀汉贫弱,一直爱惜民力,从不大肆折腾,既不摆阔,又不逞强,成天兢兢业业,做他份内的事。从老百姓这个角度来说,与其在那些无限“英明”的大皇帝治下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倒不如在这位貌似“无能”的阿斗皇帝治下能过平安日子。然则,刘阿斗既有自知之明,又有治国之道,称之为“有道明君”,谁曰不宜!
在扶得起扶不起这个问题上,若以刘氏父子相比,诸葛亮扶了刘皇叔14年,才登上了帝位,但他自己折腾了一年多,就垮了台。诸葛亮扶了刘阿斗11年(比扶刘备还少3年),这位阿斗皇帝就坐稳了,一坐29年,这不是扶起了吗,怎么还能说“扶不起”呢?最后是魏蜀吴三国几乎同时为晋所吞,蜀汉之亡,是力竭计穷,油干灯尽,虽诸葛亮不死,也难以挽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苛责这位本非英雄的刘阿斗呢!
对于刘阿斗,最后还想啰嗦两句,就是刘阿斗有没有政绩的问题。或者有人会说,刘阿斗既是个无用的人,大概都会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哪里会有什么政绩!但是在《三国志·蜀志》中居然记载着,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正当农田用水十分紧张的季节,这位阿斗皇帝离开成都皇宫,登上“观坂”(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附近)视察水情。他不带嫔妃宫女,独自在那里住了10天。当时诸葛亮已死了一年多,看来这位年轻的阿斗皇帝还是很懂事的,知道关心国计民生,农田水利,并不是花花公子,糊涂虫。只不过当时的人不会炒作。如果阿斗会吹、会炒的话,他的这些“亲民”事迹,“感人”行动,早就炒的沸沸扬扬,说成是一位古今少有的爱民皇帝,这一顶“扶不起的刘阿斗”的帽子早就被揭掉了。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蜀后主刘禅乳名阿斗的由来
因为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梦见吞掉北斗```
三国演义第34回: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
刘备很有能力,他的儿子阿斗是很无能的,就算是有诸葛亮这种能人相扶持,也是成不了大器的。后人就用这句话来形容没有能力的人即使有再多再好的人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中文名称:刘禅
又名:字公嗣小字阿斗蜀后主
性别:男
所属年代:三国时代
生卒年:207—271
相关人物:刘备司马昭诸葛亮
生平简介
刘禅(207-271),字公嗣,小字阿斗,刘备子。为人懦弱,不理政事。初嗣位,诸葛亮辅政。亮死,宠信宦官黄皓。费祎、董允秉国时,皓尚不敢为非作歹。允、祎相继去世后,皓遂用事,朝政日非。炎兴元年(263年)降魏,封安乐公,徙洛阳。晋王司马昭与禅宴饮,为他表演蜀地歌舞,随降的蜀汉官员都很感伤,而禅仍喜笑。司马昭对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这就是俗谚“扶不起的阿斗”的来历。一天,司马昭问禅:“颇思蜀否?”他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对蜀国灭亡没有丝毫伤感。后人将“乐不思蜀”作为成语,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