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 朱元璋如何打败渔夫陈友谅和盐贩张士诚 看人品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大军扫荡江南、围攻宜兴之际,连战不利的张士诚只好接受元朝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诱,再次降元,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滨,民众多靠晒盐过活,但官府赋税劳役很重,民怨沸腾。张士诚年少时是会武术、讲义气的小流氓,兄弟几个以撑船贩私盐为业。贩私盐利润高,张士诚又轻财帛,乐意周济贫困,很得人心,私盐贩子公推其为头目。 适逢各处起兵反元者众,1353年,不甘受官府和地方豪强欺压的张士诚,乘势率几兄弟在内的“十八壮士”举义。他招徕贫苦盐丁和无业游民,攻下泰州、高邮,占据三十六处盐场,并自立为“诚王”,国号大周。1356年他建都隆平府(今苏州)时,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区。 张士诚与元朝的关系反反复复,时叛时降,这大约跟他的流氓出身和盐贩经历有关。明史专家吴晗评价他“生性迟重,不多说话,待人宽大,但没有一定主见,只想守住这块基业,怕冒险吃亏出差错。大将大臣们都是当年走私的江湖兄弟,做错事以至打了大败仗,也不忍责备,赏罚不明”。 朱元璋得到天下后,与群臣总结革命经验,也说元末群雄中“士诚最富,友谅最强”,但“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长远打算。出身贫苦农家、当过游方僧人的朱元璋断言:士诚做过盐贩子,遇事斤斤计较,顾虑多,疑心重;友谅生于打渔人家,惯见风浪,野心大欲望高。 所以,他料定先攻陈友谅,张士诚会袖手旁观;假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倾巢而出抄己方的后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对张士诚的“人品”判断准确。 张士诚此番降元,其实也是三心二意。在此后六七年里,他打着官军的招牌,南侵江浙,北逾江淮,南边占领了杭州、绍兴,北边势力一直伸展到济宁(今山东境),拥地二千余里。 元朝方面的达识帖木儿之所以急于招降张士诚,且容忍他不断扩张地盘,也有自家的苦衷。原来自从红巾军纵横江淮一带后,南北漕运断绝,大都(今北京)缺粮,快支撑不下去了。他们要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不能不对控制江南的张士诚及称雄江浙沿海的方国珍实行安抚政策。 从1360年到1363年间,“士诚出粮、国珍出船”,总算每年能海运十几万石粮食北上大都,为苟延残喘的元朝多续了几年命。 期间,张士诚也曾试图大举进攻,收复被朱元璋夺去的失地,可是在修筑一新的宜兴城下遭到杨国兴挫败,泄了元气,再无余力反扑。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67年年底,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率余部死守拒降。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平江城破,张士诚自杀不成当了俘虏,被押解至应天府。他拒绝宿敌朱元璋的问话,且不进饮食,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人乱棍将其打死(一说自缢身亡)。 此时,他似乎又恢复了倔强悍勇的盐枭本色。 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 胆略过人却过于残忍 明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 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府玉沙县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阳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但是,种种情形表明,他很有可能属于那种艺不算很高胆子却极大,胆子虽然很大心并不细且很黑那一流人物。 元末天下大乱之后,陈友谅投奔到了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中,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书掾,大概是主管总务簿册一类的小官。随后,逐渐以军功升任为元帅。听起来这个名头很吓人,当时却并不值钱。 元帅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职官名,春秋晋文公时,就已经称中军主将为元帅。唐初开始,元帅一般由皇子亲王担任,权任极重。后来的宋朝也沿袭了这种做法,大体上只有皇子才能出任号令一方的元帅之位。比如,北宋亡国的靖康之耻时,侥幸脱出的赵构,便被困在都城里的大哥宋钦宗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到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时,大约是觉得这个汉语的官名很威风,于是,最开始在边疆地区,后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元帅府或者分元帅府,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公署。为此,元末大乱时,凡是拉起一竿子人马的人,哪怕是阿猫阿狗,只要手里握有百八十个鸟人,便都会自称元帅,有壮胆吓人、自娱自乐的意思在里面。这种情形,和民国时期,手里有几只枪就会给自己任命一个“司令”,今天满大街都是“总裁”、“董事长”的意思差相仿佛。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位陈友谅不完全是虚张声势,他还真的掌握了一支有相当实力的部队。当时,天完国皇帝徐寿辉与丞相倪文俊合谋,把太师邹普胜排挤出了决策层。不久,这位丞相便大权独揽,露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里的模样。于是,皇帝徐寿辉准备重新起用邹普胜来制约倪文俊。倪文俊知道后,将自己一再提拔、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的心腹陈友谅找来,商量着索性干掉徐寿辉,自己来做这个皇帝。 谁知,就在倪文俊设下圈套,发动兵变,天完皇帝已经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之际,陈友谅却突然临阵倒戈,以保驾勤王的名义,率精兵三下五除二便打跑并在后来干掉了倪文俊,将他手下的力量全部收编到了自己手上。陈友谅就此成为天完国皇帝之下的第一重臣,不但握有重权,而且握有重兵。 陈友谅虽然有保驾之功,名义上也相当冠冕堂皇,但却显然有悖于江湖道义。于是,后来便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 倪文俊召陈友谅在丞相府密议时,他的一个爱妾曾经出来招呼茶点。据说,当时已经30多岁的陈友谅向来不近女色,因此颇受部下拥戴。谁知,见到这位女子后,陈友谅惊为天人,一时间目眩神迷而不能自己。此后一连数日神魂颠倒,不思茶饭。因此,才有了反戈一击之举。于是,兵变平息后,陈友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在前往丞相府抄家的兵丁之前,快马加鞭地赶到丞相府,将这位女子抢到了自己府上。后来,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兵败身死时,他的臣僚部下逃跑的逃跑,倒戈的倒戈,投降的投降,只有这一位女子为他自杀殉情。这段传奇是否真实,对历史研究者而言或许重要,对陈友谅来说却是一点都不重要。原因是此人号称“素怀大志”。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许多此类素怀大志的人士,一般都会把别人的脑袋看得很轻。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但在内心深处,“宁愿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则是他们永远最真实的信条。因此,这种人大多都很有点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已的气概。他们行起事来,一般只看自己需要与否,并不在乎割下任何妨碍了他们利益的人们的脑袋。这种人一般在江湖上大多声名狼藉,很难存身,却常常可以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可能是“行大事者不拘小节”、“无毒不丈夫”之类成语在中国官场与名利场上特别多的原因之一。 我们无法证明陈友谅不属于此类人士。 在这一点上,陈友谅与张士诚虽然大不相同,但一时间,似乎也是很成气候。 公元1359年,即元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在干掉倪文俊的两年之后,再一次同室操戈,杀掉了天完红巾军最孚众望的重要将领赵普胜。 又过了八个月,公元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他以向皇帝汇报军情的名义,安排一个卫士用铁锤击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由此,陈友谅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大义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为都城。当年,陈友谅40岁。 认真说起来,徐寿辉不是一个富有才略的人。 我们知道,红巾军是以白莲教、弥勒教、明教等等为基础杂糅混合发展起来的,主要以明王出世弥勒降生为号召。按照他们的教义,明王出世、弥勒下凡后,世间就会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田种,众生平等,天下太平。当时,相信这一说辞的民众相当多。他们起事时,如徐寿辉一系的红巾军,就在后背上大书一“佛”字,他们被告知这样就可以刀枪不入,无往而不胜。假如不幸被杀死,则是因为自己心不诚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直到今天,此类梦呓性迷狂相当常见。在现象上看,此种情形的出现,常常与人民生活在某些方面变得艰难、无助、超出了他们理解与承受范围呈正相关的关系。就是说,二者之间是同比例消长的。我们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据说,徐寿辉之所以能够成为他们的领袖,并不是因为他具有才干和威信,而是因为长得魁伟不凡,威风凛凛,很有点天神也就是明王或弥勒下凡的味道,于是便被推举为领袖,并受到众人的爱戴。那个怪怪的国名——天完国,可能也是出自该混合宗教教义,大约有“天赐完美之国”的含义。 一个原本不入流的角色,就这样成了叱咤风云的天完国皇帝。 然而,这位天完国皇帝手下的几位大将却相当厉害,赵普胜就是其中之一。赵普胜,江湖人称“双刀赵”,假如用《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上的说法形容,大概可以说成是“双刀舞将起来,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富有韬略,在天完国创建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成为陈友谅图谋徐寿辉时所必须除掉的一个障碍,加上朱元璋不断派人散布谣言,于是,这位威望很高,且对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将军,被陈友谅轻轻地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便杀掉了。 《明史》在评价陈友谅时,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用今天的语言表述,此人很可能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好弄权术且狠辣。他不停地干坏事,其所作所为,距离一个“义”字,相去可谓远矣。然而,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各个派别的各路人马相当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枭雄的本事与特色。 公元1363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爆发了历史上相当著名的鄱阳湖大战。这次大战,可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投入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会战,也是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决定生死的大决战。大战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共为八十万人。其中,陈友谅投入六十万人,朱元璋投入二十万人。大战持续时间近四十天。是时,整个鄱阳湖上,漂浮着数不胜数的尸体,愁云惨雾之间,湖水为之色变。以至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边的人们不敢捕食湖中的鱼虾鳖蟹。 陈友谅昔日作为所累积起来的恶果,在这次大会战中显露出来了。 先是除去倪文俊,并将赵普胜、徐寿辉杀死后,他们手下几员相当厉害的大将如丁普郎、傅友德等许多人陆续叛投朱元璋。傅友德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战功极为显赫、几乎百战百胜的将军。 而丁普郎则与邹普胜、赵普胜等人同是白莲教中“普”字辈的、义气深重的兄弟。他对陈友谅极为愤恨,发誓要一命换一命,陈友谅必须用自己的脑袋作为背信弃义的代价。因此,在鄱阳湖大战中,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只要能干掉陈友谅就行,自己死活无所谓。最后,此公身受十几处伤,仍然大呼杀贼而不退。《明史》记载说:“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意思是说,他血战到脑袋已经掉了,身体还直立着,双手操兵器,一副拼命打斗的架势,敌人大为惊骇,以为是战神下凡。 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一方前敌大将的如此战法,显然对交战双方的士气具有极大影响。 此时,陈友谅一方虽然人多势众,号称六十万,但在史书记载中,能够见到名字的、拼死作战的将领却只有陈友谅嫡系的一两员大将。那些被强力整合进来的人们,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 一场战役,双方人数相差悬殊,一方占有压倒优势,却一开打便成了一场胶着战,上述因素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胶着状态,本来恰恰是陈友谅应该极力避免的。因为,与朱元璋准备得很不错的后勤补给比较起来,陈友谅人数上占压倒优势的六十万大军,立即在茫茫鄱阳湖上显现出了组织与补给上的困难。 尤其糟糕的是,在双方胜败尚未分明的时刻,陈友谅部下的两员重要将领——左右金吾将军又先后率兵投到朱元璋的阵营。这可能使草莽气息颇重的“大汉”皇帝陈友谅顿时陷入到了一种焦躁之中。于是,在随后的一次激战中,这位焦虑得已经失去镇定的皇帝掀开自己旗舰的帘障查看战况,结果,被一支不知发自谁人之手的箭矢一箭射中眼睛,并贯穿头颅,当场死亡。就这样,其统帅的六十万大军,在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数上绝对优势的情形下,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只有很少一部分跑回了大本营。建国仅仅三年的“大汉”国,不久便土崩瓦解。 从众多史料的记载来看,陈友谅雄心不小,胆量极大,而且也不乏以权术驾驭部下的能力。因此,很短时间里,便迅速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一时间相当咄咄逼人。 从投身造反开始,到自立为“大汉”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种顺风顺水,可能造成了他极好的自我感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天命所归。于是骄横自负,甚至在处理事关重大的军国大事时,都显得相当粗疏草率。 显然,此人综合素质中的重大缺陷,是导致其毁灭的致命伤。他似乎从来没有过谋定后动、事缓则圆的深谋远虑,做起事来,常常是跟着感觉走,事到临头先干了再说。很有点拿破仑“先投入行动,然后再见分晓”的气概。可惜,他不是拿破仑,他没有拿破仑的政治、军事天才,好运气也不会永远笼罩在他的头上。事实上,以我们今天特别常见的事例回望历史,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或者反过来说,以这些历史返观今日,许多用常情常理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便豁然开朗洞若观火。 历史上实力强大的陈友谅为何会败给朱元璋 以打鱼为生的陈友谅,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做了元朝的一个小官,生活好了一些,但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不久就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造起反来。以狠毒著称的陈友谅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文书攀升为军中的重要将领,成为起义军的二把手。掌握了徐寿辉的军队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优秀的战斗素养,一鼓作气,攻占了很多城池,一时间成为江南最强的起义军首领。紧接着,陈友谅找机会除掉了碍眼的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汉。其实,陈友谅称不称王对朱元璋并不重要,因为他早就认定了陈友谅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迟早要拔除的眼中钉。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下游,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上游,两军对垒开战的局面无法避免,但朱元璋就是耗着不打,因为朱元璋的上千条战船都是些破旧的渔船,不利于水军的发挥,如果在水上开战,面对陈友谅的坚固战舰和凶猛海军,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世事难料,由于一个突发之事,朱元璋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 朱元璋的部下常遇春俘虏了陈友谅三千人,并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激怒了陈友谅,于是,他率领着自己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地兵临朱元璋的城下。形势紧急,朱元璋赶紧召集谋士们开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谋士们的建议是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只有刘基一言不发,朱元璋看他满脸严肃,将他请入内室。刘基对朱元璋说:“主降及奔者,可斩也。”朱元璋问刘基该怎么办,刘基分析说,陈友谅为人焦躁,不能正面冲突硬碰硬,只能采取伏击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拿下。但是,陈友谅毕竟拥有强大的水军,怎么才能诱敌深入呢?在哪里伏击呢?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军事才华:既然不能在水上作战,那就逼迫陈友谅上岸,在岸上就是朱元璋说了算了。伟人就是伟人,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冷静判定局势,并作出正确决策。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原来是陈友谅的人,派他去诈降是最好的人选了,聪明一世的陈友谅还真着了道,他按照康茂才给出的行军路线发起了进攻,没想到关键时刻康茂才掉了链子,他只能率兵退回了一个叫“龙湾”的地方。 陈友谅的大军刚一登陆,就进入了伏击圈。朱元璋立即发起了进攻命令,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发起连续攻击,陈友谅的军队惶恐之下无法抵挡,只能向战船跑去,不料几乎所有的战船都搁浅了,没办法行驶,就这样,陈友谅的无敌水军活生生被朱元璋拖上了岸,狠狠的打了一通。这一战,陈友谅损失两万余人,败走江州。朱元璋大胜,缴获不少战船,充实了水军。刘基对陈友谅的评价很对:焦躁。不经思考就盲目开战;不能仔细辨识康茂才的身份;仗着兵力优势过度自信。这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不过陈友谅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大约三年,他就重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陈友谅率军打到洪都城下,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这一战,朱文正用四万兵马,紧紧牵制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长达三个月之久,陈友谅虽然兵力有所损失,但仍强于朱元璋,更何况,陈友谅还有一支无敌舰队,实力悬殊确实不小。这时候,朱元璋亲率的二十万大军奔赴洪都,陈友谅避到鄱阳湖。不久,两军的鄱阳湖决战开始了。陈友谅将战舰用铁锁连起来,想要给朱元璋造成重大压迫,但这却让朱元璋想起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历史重演了,鄱阳湖火光一片,双方激战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船上指挥作战的陈友谅,突然被一支射来的流箭击穿了头部,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了。智谋加上运气,成就了朱元璋的成功。 陈友谅儿子被流放高丽后的悲惨生活 陈理之死 西元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而死。他的次子陈理,被大将张定边等人送到武昌称帝,那年,他才十二岁。到得第二年,朱元璋军攻武昌,陈军丞相张必先被常遇春抓到,绑于武昌城前。城中人一见,天哟,最厉害的人都被抓了,咱们还抵抗个啥啊?人心浮动之时,又有陈友谅的旧属罗复仁来招降。打又打不赢,那就降了呗。反正,投降的多了,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啊。 话说这朱元璋,对自己的功臣们,毫不手软,对陈理,却还是很温柔。先是封了归德侯,又让他在京城居住。但这陈理,说懂事吧,也懂事,还是记得自己也当过皇帝,也享过富贵,现在寄人篱下,很是不爽;而这,又正是他不懂事之处。你一俘虏,没要你命,就算是很仁慈了,还有其它想法做啥?不知道感恩,却还时不时口出怨言,这也太不懂事了吧? 好在朱元璋不跟他计较,说,这估计是有人蛊惑,他还是小孩子啊,不必跟他过不去。话虽这样讲,为免后患,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朱元璋把他送以了高丽。还送了些绫罗绸缎给高丽王,要他善待陈理。 但他们有没照朱元璋说的做呢? 据朝鲜史料记载,明建文三年,也就是1401年,闰三月十八日,李朝太宗李芳远赐给陈理一些田地。两年之后,又赐了一名婢女及米豆;再过一年,赐米四石,酒十瓶;再过四年,陈理病死了,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 一些田地,是多少,不知道。但米和酒以及死后的纸,还是有记载的,这都是用手指数几轮就能数出来的数啊——实在太寒碜了,他的生活,过得实在太惨了。 但转念一想,他本质上,其实就是个囚徒而已,能在远离大明宫廷之处活到五十七岁——虽是苟且偷安——好歹,没死啊——真想死,真想殉他的大汉,跳河跳海上吊割脖,都是可以的嘛——可见,他还是想活,明朝让他活了这么久,够本了。 强大的陈友谅为何会败给朱元璋?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谅本来以打鱼为生,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做了元朝的一个小官,生活好了一些,但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不久就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造起反来。 以狠毒著称的陈友谅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文书攀升为军中的重要将领,成为起义军的二把手。 掌握了徐寿辉的军队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优秀的战斗素养,一鼓作气,攻占了很多城池,一时间成为江南最强的起义军首领。 紧接着,陈友谅找机会除掉了碍眼的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汉。 其实,陈友谅称不称王对朱元璋并不重要,因为他早就认定了陈友谅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迟早要拔除的眼中钉。 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下游,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上游,两军对垒开战的局面无法避免,但朱元璋就是耗着不打,因为朱元璋的上千条战船都是些破旧的渔船,不利于水军的发挥,如果在水上开战,面对陈友谅的坚固战舰和凶猛海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而,世事难料,由于一个突发之事,朱元璋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 朱元璋的部下常遇春俘虏了陈友谅三千人,并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激怒了陈友谅,于是,他率领着自己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地兵临朱元璋的城下。形势紧急,朱元璋赶紧召集谋士们开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谋士们的建议是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只有刘基一言不发,朱元璋看他满脸严肃,将他请入内室。刘基对朱元璋说:“主降及奔者,可斩也。”朱元璋问刘基该怎么办,刘基分析说,陈友谅为人焦躁,不能正面冲突硬碰硬,只能采取伏击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拿下。 但是,陈友谅毕竟拥有强大的水军,怎么才能诱敌深入呢?在哪里伏击呢?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军事才华:既然不能在水上作战,那就逼迫陈友谅上岸,在岸上就是朱元璋说了算了。伟人就是伟人,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冷静判定局势,并作出正确决策。 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原来是陈友谅的人,派他去诈降是最好的人选了,聪明一世的陈友谅还真着了道,他按照康茂才给出的行军路线发起了进攻,没想到关键时刻康茂才掉了链子,他只能率兵退回了一个叫“龙湾”的地方。 陈友谅的大军刚一登陆,就进入了伏击圈。朱元璋立即发起了进攻命令,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发起连续攻击,陈友谅的军队惶恐之下无法抵挡,只能向战船跑去,不料几乎所有的战船都搁浅了,没办法行驶,就这样,陈友谅的无敌水军活生生被朱元璋拖上了岸,狠狠的打了一通。 这一战,陈友谅损失两万余人,败走江州。朱元璋大胜,缴获不少战船,充实了水军。 刘基对陈友谅的评价很对:焦躁。不经思考就盲目开战;不能仔细辨识康茂才的身份;仗着兵力优势过度自信。这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陈友谅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大约三年,他就重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陈友谅率军打到洪都城下,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这一战,朱文正用四万兵马,紧紧牵制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长达三个月之久,陈友谅虽然兵力有所损失,但仍强于朱元璋,更何况,陈友谅还有一支无敌舰队,实力悬殊确实不小。这时候,朱元璋亲率的二十万大军奔赴洪都,陈友谅避到鄱阳湖。不久,两军的鄱阳湖决战开始了。 陈友谅将战舰用铁锁连起来,想要给朱元璋造成重大压迫,但这却让朱元璋想起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历史重演了,鄱阳湖火光一片,双方激战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船上指挥作战的陈友谅,突然被一支射来的流箭击穿了头部,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了。 智谋加上运气,成就了朱元璋的成功。 陈友谅最拿手的事 每攻克一地就活煮了贪官们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这也是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丑化他的重要原因。 毕竟,司马迁只有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本来面目及历史上应有的位置。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 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前线,1358年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当时守安庆的是余阙,此人曾被元朝任命为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后因守安庆有功,升任淮南行省左丞,并赐二品服,朱元璋不敢讨伐余阙,说什么此人是忠臣,如果大臣们都像余阙这样,元朝就不会乱了。而陈友谅却敢于啃这块硬骨头,为了攻打安庆,三败三起,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两军大战于沙漠洲,余阙亲率兵士,冒着箭雨冲入阵内,连斩陈友谅十三员大将。一直打了七年,陈友谅损兵折将,终于拿下了安庆城,余阙“引刀自刭”,沉于清水塘中,他的妻妾也都投井而死,获得了“满门忠烈”的好名声。反倒是陈友谅,为反元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了一个逼死忠烈的“罪人”。 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余阙等元朝的殉葬者大加表彰。而对于元朝的降官或者在元朝任过职的文武官员,则大加污辱或者杀害。明朝的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元顺帝养有一头宠物象,很善于跳舞,元顺帝逃走后,朱元璋把象弄到了南京,在宴会上,让这头大象跳舞,大象死活不肯跳,朱元璋一怒之下杀了大象。有一个大臣叫危素,元朝时曾任翰林编修、礼部尚书等职,降了朱明王朝之后,朱元璋竟然在危素的身上挂了两块牌,左边是“危不如象”,右边是“素不如象”。 暴君陈友谅另一面 细数倚天屠龙记里的陈友谅 自从1363年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汉政权建立者)被朱元璋杀死后,历代御用文人,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因“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神化朱元璋,对陈友谅则进行妖魔化、小丑化,用放大镜看他的缺点,用近视眼看他的优点和贡献,就连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也基本如此表述。陈友谅成为暴君、恶棍的代名词。而清朝秀才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记载了陈友谅面试宋濂(1310-1381,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陈友谅。蒙古统治者虽然很早就任用了一些汉族文人为官员,但元初很长时期内废除了科举,导致广大知识阶层失去了仕进之途。当时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即知识分子只比乞丐的地位高一点,是典型的“臭老九”。大量文人成为卑贱无用的废人,许多文人成为家庭教师、卖文者、工匠、商贾、胥吏,沦落为戏子、奴仆、乞丐的也不计其数。 浙江大儒宋濂曾在江苏常熟一家富人家做家庭教师。一天,一个壮年男子带着两个随从来见他,自称是来卖文的。宋濂和他的谈话涉及多部经史子集的书籍,谈到军事方面的内容,那个男子显得十分内行,而宋濂难以回答。宋濂请他写诗,他说:“我写一首诗歌要卖20两银子。”宋濂答应了他的开价。诗歌写好后,宋濂认为写得相当的出色。宋濂又请他写文章,他说:“我写一篇文章的润笔要100两银子。”宋濂又如数给了他,他提起笔来一挥而就,不用修改。宋濂设宴款待“卖文男子”。宴毕,“卖文男子”要求参观宋濂的书房,随后拿出刚才卖文所得的120两银子全部送给宋濂,说:“我不是为了钱,只是想拜访下您。”说完便告辞走了。宋濂派人送他到江边,那儿有水军好几千,军容十分雄壮,原来刚才那个“卖文男子”是陈汉皇帝陈友谅。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陈友谅是一个文武双全、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豪杰,他的文韬武略不逊于朱元璋,至少比朱元璋有文化。陈友谅心仪南宋张孝祥的那句话:“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于是他礼贤下士,不辞辛劳地到处选拔人才。当他听说常熟有个宋濂很优秀,为了不让人多心,便化装为卖文的,带了两名年轻的侍从,微服私访,考察欲聘之人。写诗,诗歌俊秀出众;写文,提笔而成,文不加点,足见陈友谅才具非凡。他向宋濂索取稿费,只是开个玩笑,临别前全部奉还,也见其性格的幽默风趣。经过面试考察,他发现宋濂只是擅长搞文学创作,而不懂军政,更谈不上雄才大略,让军务繁忙的他空跑了一趟。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出身草根的陈友谅是反抗暴政的英雄,他较早地举起了反元义旗,并且始终如一,从未投降,为推翻腐朽的元朝立下不朽功勋,其历史功绩堪比推翻暴秦的项羽。 明朝朱元璋奇谈 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这也是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丑化他的重要原因。 毕竟,司马迁只有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本来面目及历史上应有的位置。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 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前线,1358年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当时守安庆的是余阙,此人曾被元朝任命为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后因守安庆有功,升任淮南行省左丞,并赐二品服,朱元璋不敢讨伐余阙,说什么此人是忠臣,如果大臣们都像余阙这样,元朝就不会乱了。而陈友谅却敢于啃这块硬骨头,为了攻打安庆,三败三起,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两军大战于沙漠洲,余阙亲率兵士,冒着箭雨冲入阵内,连斩陈友谅十三员大将。一直打了七年,陈友谅损兵折将,终于拿下了安庆城,余阙“引刀自刭”,沉于清水塘中,他的妻妾也都投井而死,获得了“满门忠烈”的好名声。反倒是陈友谅,为反元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了一个逼死忠烈的“罪人”。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余阙等元朝的殉葬者大加表彰。而对于元朝的降官或者在元朝任过职的文武官员,则大加污辱或者杀害。 明朝的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元顺帝养有一头宠物象,很善于跳舞,元顺帝逃走后,朱元璋把象弄到了南京,在宴会上,让这头大象跳舞,大象死活不肯跳,朱元璋一怒之下杀了大象。有一个大臣叫危素,元朝时曾任翰林编修、礼部尚书等职,降了朱明王朝之后,朱元璋竟然在危素的身上挂了两块牌,左边是“危不如象”,右边是“素不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