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智慧拗不过面子:范蠡为什么救不了儿子性命? 范蠡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儿子性命?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还有一种说法,勾践夫妻曾经到吴国当人质,就是范蠡陪伴在身边,一边保护勾践夫妇,一边曲意奉承吴王,终于让吴王放勾践回国。回国后,他和文种一起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极发展生产,鼓励越国人休养生息,积极训练士兵,终于打败了吴国,洗雪了亡国的耻辱。然而,范蠡深深地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只能是和他一起共患难,却不能和他一道共享富贵,因此在打败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泛舟太湖,离开了这个赖以成名的是非之地。而和他一道为国出力的文种却被越王勾践赐剑而死。范蠡进能辅佐国君复国,退则能保全其身,自古就被看作是明智之士,尤其是他功成身退,更被看作是智者的典范,屡屡被人提及和效仿。可是,后来他的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蠡却救不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范蠡离开越国以后,乘船跨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i)夷子皮”,在海边耕作。他们父子吃苦耐劳,努力生产,合力治理产业,很快积累了几十万的财富。齐人听说他贤能,就让他做了国相。 不知道范蠡的思维方式就是与众不同还是看透了吴、越两国官场上那些事情,齐相这个官他又不要了。他认为,住在家里就能积累到千金财产,一做官就能当到卿相,这是平民百姓能够达到的最高地位了。如果长期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于是他把相印归还给齐国君主,把家产全部发散给四邻和知音好友,然后携带着财宝秘密地离去。范蠡新到的这个地方是在陶地,他认为这儿是天下的中心,犯交易做买卖道路畅通,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为陶朱公,和儿子一起耕种、畜牧、做一些利润不错的买卖。很快,他的家资又积累了起来,而这次要比上次积累的不知还要多多少!他的名气也更大,天下人都知道有个陶朱公。 被称之为朱公的范蠡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捉了起来。朱公想救他,于是安排小儿子前往楚国。他给小儿子公关活动的费用是一千镒黄金,装在器具中,需要用牛车拉。正当小儿子要出发时,朱公的大儿子不干了,他坚决要求前去,可是朱公并没有答应。他的大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做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子。”说罢就想自杀。朱公的妻子也替儿子求情,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得了二儿子的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该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就派了大儿子。朱公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去找一个旧日的好友庄生。他嘱咐大儿子说:“到了楚国以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处理,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这个长子去了,可是他却瞒着父亲私自带走了几百镒黄金。 朱大公子到了楚国,打听到这个庄生住在靠近楚国都城外城的地方,找到他家却看到,门外的野草已经遮蔽了道路门户,实实在在一户贫穷人家。尽管如此,朱大公子还是按照父亲所说,把信交给庄生,并留下了千金。庄生收下了信和金子,对大公子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朱大公子离开庄生的家,也没有再来探望,但是却并没有离开楚国。他把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一个主事的达官贵人。 朱家大公子不知道,庄生虽然住在穷乡陋巷,可是他在楚国却很有名,从楚王以下没有人不尊封他为老师。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是想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信用。换一种说法,假如不收下,怕引起误会,以为这是拒绝替人办事。收下了,可以让朱公子放心。所以这个庄生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再如数归还朱公,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同哪一天生病不能事先告诉别人一样,千万不能动用。”但是这个朱大公子不知道庄生的意思,以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又另外找了达官贵人。 庄生找了一个机会进宫面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楚王非常尊重信任庄生,赶紧问:“现在该怎么办?”庄生说:“只有做德义之事才可以避免灾祸。”楚王说:“您不用多说了,我一定照办.”于是派人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 朱大公子找的那个楚国高官告诉他说:“我王将要实行大赦。”朱大公子问:“怎么见得呢?”大官说:“每当王上要大赦时,常常先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昨天晚上,我王已经派人查封了。”朱大公子以为,既然是大赦,弟弟一定可以释放,一千镒黄金等于是白白扔在了庄生那儿,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去见庄生。庄生见到朱大公子非常吃惊,说:“你还没有离开楚国吗?”朱大公子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楚国。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今天特意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朱大公子登门的意思,说:“你的黄金都在某房间里,你自己去取吧。”这个朱大公子还真的入室取走了黄金,他离开了庄生,还暗自庆幸黄金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庄生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他被小儿辈出卖了!于是再一次进宫对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某星宿的事情,您说想用德义之事来汇报,现在,我在外边听路人都说,陶地的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国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的左右,所以君王并不是体恤楚国人才实行大赦,只不过是因为朱公子才实行的大赦。”楚王一听大怒,说:“我虽然无德,又怎么会因为朱公的儿子布施恩惠呢?”于是下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等到朱二公子行刑后的第二天才下达大赦令。 当然,朱大公子只能是带着弟弟的尸体离开了楚国。 回家后,母亲和邻居都十分悲痛,朱公却安慰他们说:“老大救不了弟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有所不能忍心舍弃的东西。他年幼就和我一起生活,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不敢轻易花钱。至于老三呢,一生下来家中就十分富有,出门豪车,良马猎犬,锦衣玉食,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而来?所以,他会把钱财看得很轻,弃之也毫不吝惜。原来我要派老三去,本来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弃钱财。老大不能舍弃钱财,所以最终救不了弟弟,这是很符合情理的事情。再说了,杀人偿命,就不要再悲痛了!我日日夜夜盼望的,就是老二的尸体能够送回来。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儿子能够不被杀在闹市当中,也算是保住面子了。所以,也不要再悲痛了。” 这段故事,后任把它总结为一句成语,叫做“知子莫若父”。实际上,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的范蠡所以救不了儿子性命,关键是范蠡的智慧拗不过面子。 首先是大儿子的面子。在朱大公子看来,父亲不派他去救弟弟,而是派小弟弟前去,这是说明他是不肖子。说起来,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因为父亲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不派他去,也没有说你去不合适或者去了也是白去之类的话,是他自己认为不让他去这面子丢不起,甚至还想自杀,范蠡拗不过这个面子。这时候,朱大公子已经把面子和性命连在了一起,正如范蠡妻子所说,这时候的范蠡也没有一定的把握就能够救二儿子,可最为现实的例子是,不派大儿子去,他就会马上死在你面前。 其次是庄生也拗不过自己的面子。庄生成功说服了楚王实行大赦,但这事情却有点儿神不知鬼不觉的奥妙,楚王不知道,达官贵人不知道,朱大公子就更不知道。这种事情智的确是智,但只能是让范蠡这样同为智者的人去感知,可就是不能够对任何人说,包括自己的老婆。如果是真能救了朱二公子,范蠡肯定能够知道庄生的良苦用心智谋所在,但那只能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同样不能对人明说。庄生是不打算要一文钱财的,否则,像他那样的家庭,稍微一动那个钱,就没有办法补上,朱大公子回去明里辞行,实则取钱,人家分毫未动,正说明这一点。问题在于,既然庄生已经把事情做成,又没打算要钱,为什么不把好人做到底呢?这就是庄生也拗不过那个面子!这就是他说的有一种被人出卖了的感觉。像庄生这种安守清贫的高士,视金钱官位如粪土,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要面子。 看起来,不仅仅是范蠡,清雅智慧如庄生者,也是拗不过那个面子。这同时说明一个问题,任何人,无一例外都有自己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史记里的中国第一份富豪榜:范蠡最早出现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两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灭吴之后,因为还有许多智谋未能用尽,于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换姓,经商聚财,至千金辄散去,世号陶朱公。再有一位是子贡,孔夫子的高足。子贡先生有一特点,谓“亿(臆)则屡中”,就是推测商品的行情变化非常准确,难怪是要发大财的。推想他炒起股票来,该是一把好手吧。 英国人胡润在中国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热闹也给不少人惹下麻烦。其实这玩意咱们中国古已有之,就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文中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创业经过,致富之术,财产规模,十分耀眼。重视经济活动、民生日用,这表现了司马迁卓绝的见识,但列述富豪事迹,应该也有契合大众好奇心理的一面吧,所以他说这是为了“令后世得以观择焉”。 富豪榜具有娱乐价值。老百姓日子平淡,油米柴盐算计着过,却也关心帝王将相,宫闱秘事,还有官员贪腐,包养情人之类惊心动魄的事;再有就是富豪榜,关心那么多钱得怎么个数法。人嘛,没有理想,也得有点胡思乱想。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两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灭吴之后,因为还有许多智谋未能用尽,于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换姓,经商聚财,至千金辄散去,世号陶朱公。后人又编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给他做伴,那可是风流倜傥,人生到此无憾矣! 再有一位是子贡,孔夫子的高足。子贡先生有一特点,谓“亿(臆)则屡中”,就是推测商品的行情变化非常准确,难怪是要发大财的。推想他炒起股票来,该是一把好手吧。 范蠡、子贡都是春秋时代人,以经商致富。但成功不仅因为他们有智谋、善于捕捉商机,这两位都曾经从事政治活动,在社会高层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也是重要的背景。子贡周游列国,诸侯皆与之分庭抗礼,岂但是对财富表达敬意,子贡为他们买进卖出,双方其实还有一层生意合伙人的关系。由此可见,官场和商场从来不相隔,由官场“下海”则如鱼得水,也是由来已久的事情。 从战国到汉代的富豪,单纯从事商品贸易的还有,如魏国的白圭,曾为魏惠王的相国,后来转向农业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买卖。但更多的富豪具有产业基础。如战国时猗顿起于盐业,郭纵起于冶铁,皆“与王者埒富”;秦始皇时有乌氏倮,是从事畜牧业的,马牛之类多到不能细数,以一条条山谷为计量单位,又有巴地寡妇清,世代开采丹穴,财富之多,无人算得明白。 汉代以冶铁致富的最多,列入富豪榜的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卓氏家族有位卓文君女士,因为跟文豪司马相如私奔而名垂史册。还有一位无盐氏是放高利贷的,算是民间金融家吧。吴楚七国之叛,他冒险借款给从军的贵族,获利十倍之多,于是成为关中巨富。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像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正表明铁制农业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it行业有钱人多,是同样道理。而从财富的积聚来看,商业买卖也许来钱快,令人兴奋,但总不如产业稳当。所以累世富豪多有产业基础。 对于富豪来说,政治环境至关重要。像明初有位沈万三,号称富可敌国,可是经不得朱元璋三玩两玩,变穷光蛋充军去了。《货殖列传》列富豪榜,竟没有说起有谁是被皇家剥夺了财富的,这很引人注目。秦始皇厉害吧,可是对巴寡妇清很敬重,认为一个寡妇能以财自卫,避免他人的侵犯,很了不起。请她进皇宫作客,还特地建了一座“女怀清台”。难道那年头帝王还有点傻,不像朱元璋之流懂得剥夺富豪是最快的挣钱方法? 太史公文章最后说的话也极有意思:要发财,光靠精打细算、辛勤劳作是不够的,“富者必用奇胜”。他举了一些常人不太注意的生财之道,譬如掘墓、赌博、卖猪油。我最感兴趣的是做“胃脯”,据古注,这是拿滚水把羊胃烫熟,再用花椒、姜粉腌渍,然后晒干,说是味美易售,有人藉此而发财。这些年教书辛苦又不挣钱,或许我西去长安,当繁华闹市悬一长幌,大书:太史公秘传羊胃脯。 春秋历史上以范蠡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儿子性命 范蠡进能辅佐国君复国,退则能保全其身,自古就被看作是明智之士,尤其是他功成身退,更被看作是智者的典范,屡屡被人提及和效仿。可是,后来他的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蠡却救不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范蠡离开越国以后,乘船跨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i)夷子皮”,在海边耕作。他们父子吃苦耐劳,努力生产,合力治理产业,很快积累了几十万的财富。齐人听说他贤能,就让他做了国相。 不知道范蠡的思维方式就是与众不同还是看透了吴、越两国官场上那些事情,齐相这个官他又不要了。他认为,住在家里就能积累到千金财产,一做官就能当到卿相,这是平民百姓能够达到的最高地位了。如果长期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于是他把相印归还给齐国君主,把家产全部发散给四邻和知音好友,然后携带着财宝秘密地离去。范蠡新到的这个地方是在陶地,他认为这儿是天下的中心,犯交易做买卖道路畅通,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为陶朱公,和儿子一起耕种、畜牧、做一些利润不错的买卖。很快,他的家资又积累了起来,而这次要比上次积累的不知还要多多少!他的名气也更大,天下人都知道有个陶朱公。 被称之为朱公的范蠡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捉了起来。朱公想救他,于是安排小儿子前往楚国。他给小儿子公关活动的费用是一千镒黄金,装在器具中,需要用牛车拉。正当小儿子要出发时,朱公的大儿子不干了,他坚决要求前去,可是朱公并没有答应。他的大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做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子。”说罢就想自杀。朱公的妻子也替儿子求情,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得了二儿子的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该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就派了大儿子。朱公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去找一个旧日的好友庄生。他嘱咐大儿子说:“到了楚国以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处理,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这个长子去了,可是他却瞒着父亲私自带走了几百镒黄金。 朱大公子到了楚国,打听到这个庄生住在靠近楚国都城外城的地方,找到他家却看到,门外的野草已经遮蔽了道路门户,实实在在一户贫穷人家。尽管如此,朱大公子还是按照父亲所说,把信交给庄生,并留下了千金。庄生收下了信和金子,对大公子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朱大公子离开庄生的家,也没有再来探望,但是却并没有离开楚国。他把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一个主事的达官贵人。 朱家大公子不知道,庄生虽然住在穷乡陋巷,可是他在楚国却很有名,从楚王以下没有人不尊封他为老师。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是想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信用。换一种说法,假如不收下,怕引起误会,以为这是拒绝替人办事。收下了,可以让朱公子放心。所以这个庄生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再如数归还朱公,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同哪一天生病不能事先告诉别人一样,千万不能动用。”但是这个朱大公子不知道庄生的意思,以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又另外找了达官贵人。庄生找了一个机会进宫面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楚王非常尊重信任庄生,赶紧问:“现在该怎么办?”庄生说:“只有做德义之事才可以避免灾祸。”楚王说:“您不用多说了,我一定照办.”于是派人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 朱大公子找的那个楚国高官告诉他说:“我王将要实行大赦。”朱大公子问:“怎么见得呢?”大官说:“每当王上要大赦时,常常先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昨天晚上,我王已经派人查封了。”朱大公子以为,既然是大赦,弟弟一定可以释放,一千镒黄金等于是白白扔在了庄生那儿,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去见庄生。庄生见到朱大公子非常吃惊,说:“你还没有离开楚国吗?”朱大公子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楚国。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今天特意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朱大公子登门的意思,说:“你的黄金都在某房间里,你自己去取吧。”这个朱大公子还真的入室取走了黄金,他离开了庄生,还暗自庆幸黄金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庄生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他被小儿辈出卖了!于是再一次进宫对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某星宿的事情,您说想用德义之事来汇报,现在,我在外边听路人都说,陶地的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国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的左右,所以君王并不是体恤楚国人才实行大赦,只不过是因为朱公子才实行的大赦。”楚王一听大怒,说:“我虽然无德,又怎么会因为朱公的儿子布施恩惠呢?”于是下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等到朱二公子行刑后的第二天才下达大赦令。当然,朱大公子只能是带着弟弟的尸体离开了楚国。回家后,母亲和邻居都十分悲痛,朱公却安慰他们说:“老大救不了弟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有所不能忍心舍弃的东西。他年幼就和我一起生活,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不敢轻易花钱。至于老三呢,一生下来家中就十分富有,出门豪车,良马猎犬,锦衣玉食,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而来?所以,他会把钱财看得很轻,弃之也毫不吝惜。原来我要派老三去,本来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弃钱财。老大不能舍弃钱财,所以最终救不了弟弟,这是很符合情理的事情。再说了,杀人偿命,就不要再悲痛了!我日日夜夜盼望的,就是老二的尸体能够送回来。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儿子能够不被杀在闹市当中,也算是保住面子了。所以,也不要再悲痛了。” 这段故事,后任把它总结为一句成语,叫做“知子莫若父”。实际上,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的范蠡所以救不了儿子性命,关键是范蠡的智慧拗不过面子。首先是大儿子的面子。在朱大公子看来,父亲不派他去救弟弟,而是派小弟弟前去,这是说明他是不肖子。说起来,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因为父亲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不派他去,也没有说你去不合适或者去了也是白去之类的话,是他自己认为不让他去这面子丢不起,甚至还想自杀,范蠡拗不过这个面子。这时候,朱大公子已经把面子和性命连在了一起,正如范蠡妻子所说,这时候的范蠡也没有一定的把握就能够救二儿子,可最为现实的例子是,不派大儿子去,他就会马上死在你面前。 其次是庄生也拗不过自己的面子。庄生成功说服了楚王实行大赦,但这事情却有点儿神不知鬼不觉的奥妙,楚王不知道,达官贵人不知道,朱大公子就更不知道。这种事情智的确是智,但只能是让范蠡这样同为智者的人去感知,可就是不能够对任何人说,包括自己的老婆。如果是真能救了朱二公子,范蠡肯定能够知道庄生的良苦用心智谋所在,但那只能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同样不能对人明说。庄生是不打算要一文钱财的,否则,像他那样的家庭,稍微一动那个钱,就没有办法补上,朱大公子回去明里辞行,实则取钱,人家分毫未动,正说明这一点。问题在于,既然庄生已经把事情做成,又没打算要钱,为什么不把好人做到底呢?这就是庄生也拗不过那个面子!这就是他说的有一种被人出卖了的感觉。像庄生这种安守清贫的高士,视金钱官位如粪土,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要面子。看起来,不仅仅是范蠡,清雅智慧如庄生者,也是拗不过那个面子。这同时说明一个问题,任何人,无一例外都有自己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辞官后变身巨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为一代富豪 春秋逸才范蠡襄助越王勾践击灭吴国后,并不贪恋近在咫尺的荣华富贵,而是巧施妙计离开勾践,携风华绝代的美人儿西施乘一叶扁舟飘然而去,从此退隐江湖,不知所终。这则亦真亦幻的浪漫传闻如此深入人心,可谓触到了人内心最柔软之处,以至于人们将之视作信史而传颂至今,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之事了。 那越王勾践亦非等闲之人,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卧薪尝胆,受尽奇耻大辱,只为一雪国仇家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善于吸纳别人意见的勾践在范蠡、文种等高人的帮助下终于灭了吴国,也算没白作阶下囚,没白睡柴火堆,没白舔猪苦胆。范蠡不愧是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并杀掉吴王夫差的首功之臣,没有他就没有越国日后的辉煌。两人为了同一个理想携手奋斗长达四十余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公元前473年,另一位奇人,吴国谋臣伍子胥死于小人诬陷。越国最为忌惮的劲敌却死于自己人内讧,令人唏嘘,可见堡垒最易从内部被攻破。 心腹大患既除,人数并不占优的越军遂放心大胆倾巢而出,一举攻入吴都姑苏城(一说阖闾城),吴王夫差含羞自尽,曾盛极一时的吴国灰飞烟灭。 楚虽三户能亡秦,越甲三千必吞吴!勾践知耻而后勇,范蠡、文种尽心辅佐,越国终于由弱变强,越王成为春秋末期赫赫有名的几位霸主之一。 强邻吴国已灭,梦想成真,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范蠡跟着勾践血里来火里去这么多年,如今大事已成,拜相封侯、论功行赏自是不在话下,多年的浴血打拼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然而,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离开勾践,辞归故里。40年的朝夕相处,范蠡对勾践的为人看得十分透彻。那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勾践是个为达目的决不罢休之人,甚至为此可以含垢忍辱乃至百忍成精,他身上虽有帝王的霸气,但也算从善如流,对自己以及文种的话基本能听从,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但此人也有帝王身上常有的刻薄寡恩的一面,说白了是个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受的偏狭之人。这样的人和他一起打天下可以,却不能一起坐天下。既不能与之共富贵,日后必遭不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司马迁对这段历史作了如下描述:越灭吴后,勾践命令将吴王夫差放逐到一个小岛上,吴王羞愧自杀,临死时他以袖遮面,哽咽着说无颜去见被自己冤杀的伍子胥。过于自信的夫差先是将勾践纵虎归山,后又任其积蓄实力、不断壮大,今又听信谗言自剪羽翼,可谓作死得死啊。 《史记》载:不久,“范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乐。子何不去?”范蠡到了齐地后飞信提醒老朋友文种速速离开越王勾践,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文种见信似有所悟,于是称病不朝。然而,文种到底没有听从范蠡要他火速离开勾践的忠告,他内心仍然放不下对封妻荫子的热望,似乎对喜欢猜忌、阴鹫戾狠的勾践还有所期待。他选择了留下,只是说自己有病而久不上朝。不久,果然有人谗言文种将要作乱,越王赐他一把宝剑,暗示文种自裁,文种遂含恨自尽。 范蠡心细如发,未卜先知,遂得以全身而退;文种执迷不悟,贪恋富贵,不听好友警示,终至一语成谶。到被逼挥剑自裁时,他一定懊悔不听范蠡之言,然而已经悔之晚矣。 范蠡机敏过人,早就看出勾践外宽内忌的禀性,对他那一套阴一手阳一手的伎俩可谓洞若观火。可范蠡终究是个一诺千金的真君子,当初既然答应勾践助他一臂之力,那么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哥绝不中途离去,但前提是你必须得听我的。范蠡对勾践内心不断拨弄的小算盘心知肚明,对他人性中的阴暗面更是早有领教,可他是位有担当、讲道义的真君子,行事有始有终,令人佩服。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与使命,然后巧妙地离开勾践。他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抉择,离开的很决绝,又不露痕迹,让勾践亦无话可说。从这点看,范蠡是一位古今少有的绝世高人。 所谓智者,一定有高深之远见,成败祸福,事先就能预见,能“早防而救之”,老早就能预料它的后果而采取应对措施。范蠡登高望远,知道可为可不为,深谙存亡之机要,预先料得到,把握得住。因而能逢凶化吉,保全身家性命,实为不世出的人杰。 范蠡乘一叶扁舟渺然遁去,船上到底有没有西施这位红粉知己与之携手同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浪漫而神秘的传说总能引发后人无尽的猜想,和绵绵不绝的思古之幽情。它预示着一段美好新生活的开始,预示着希望与未来。 历史上究竟有无西施其人一直存疑,有人认为她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虚拟人物,才子佳人本就容易引发无穷联想,这位史上最美丽的“女间谍”或许是承载后人美好情感的一个载体呢。 范蠡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地,大概是今天山东肥城一带。史载他带领全家“耕于海滨,苦身戮力,父子致产,居无几何,置产数千万”。意思是他带领全家人在海滨晒盐贩卖、捕捞海产,经艰苦打拼,努力经营,终成一代巨富。 范蠡的人生分为两部分,前半生是政治家,后半生是经济家,且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前半辈子他殚精竭虑辅佐勾践复国,灭吴后急流勇退,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后半辈子他展示出自己永不满足的人生追求与极高的经商天分,化茧成蝶为一代巨商。政治上他登高望远,军事上纵横捭阖,堪称出类拔萃的柱石之臣,难有其匹的战略战术大师。经济上他眼光独到,运营有方,被尊奉为商家始祖。历史上成大事者数不胜数,然而如范蠡这般善始善终,进退自如,结局圆满者少之又少。不论是从政还是经商,他都能做到极致,辞官归隐后他的商务事业犹如烈火烹油,端的是蒸蒸日上,成为富甲天下商业巨子,自有寻常人难望项背之处。 范蠡生就干大事的材料,不论做官还是做生意,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大气象来。经过不懈努力加之眼光独到,他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身家巨万的范蠡并未得意忘形,做起“独乐乐”的土豪,而是选择了能使“众乐乐”的慈善事业,也让自己本就不平凡的人生达到一个新的峰值。 《史记》载,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于贫交疏昆弟”,意思是他仗义疏财,回馈社会,拿出一部分钱财接济穷朋友和帮助生活困顿的远房亲戚们脱贫致富。当然,范蠡并没将家财散尽,全部分了了事,而是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修桥铺路,访贫问苦,做了许多雪中送炭、扶危济困的善事。范蠡是我国古代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慈善家,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范蠡精明过人,善于把握商机,因此财富愈来愈多,成了海内闻名的大富豪。同时他广结善缘,赢得人们交口称赞,被后世商人尊为“文财神”,一直供奉至今。多年后,范蠡年纪老迈,于是将家产传与儿孙,范家子孙传承其衣钵,用老祖留下的财富与口碑继续创业,继续做善事,财富如滚雪球一般越聚越多,结果“家产累至巨万”。 春秋时期诸国的首富毫无疑问就是“陶朱公”范蠡,地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李嘉诚、马云、王健林等人吧。 范蠡为后人做出了表率,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体现在:永无止境、从不言弃的进取精神;深谙保身之道,不恋栈权力,懂得该放手时须放手,有别人难以觉察的人生大智慧;儒道融汇互补的健全人格精神,高瞻远瞩的开阔视野;踏实稳健的务实作风,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与人为善、正道而行、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事业成功后并不恣意享乐,而是关注民生,回报社会,恩泽苍生。 范蠡不愧是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他身上那种独立潮头、敢为人先、踏实稳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传承数千年之久、使中华文明之脉绵延不绝、值得今人学习效仿的“士君子”风范吗。 越国崛起的钥匙范蠡 自由浪漫政治家和富家翁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城人。春秋时期的楚国出了不少狂士,这些人狂放不羁却很有才华,范蠡也沾染了这股习气。狂放之余,范蠡很尊重有知识的人,当时精通计算的计然去楚国,范蠡拜其为师,学了不少东西。 宛城的执事官员文种很赏识范蠡,两人后来相约去越国发展,帮助勾践灭掉了吴国。品尝胜利之余,范蠡洞悉人情,马上抽身离开;而文种不听劝告,最后被勾践杀害。对范蠡来说,离开吴国后,生活才真正开始。他从海上逃到齐国,改名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经商,很快就成为大富豪,齐国人佩服不已,延请他担任宰相。范蠡自己倒觉得富贵得不像话,于是再次逃走了。 这次范蠡跑到了交通较发达的陶,改名"陶朱公",在那里一边耕作,一边经商,他的财富增加得更多了,据说达到了万万,也就是现在的亿万富翁。后人说起富豪,仍会用"陶朱公"来指称,而范蠡最后便老死在陶。 耍酷因为有真本事 年轻人总喜欢标新立异,或是打扮得独特冷酷,或是言行举止与众不同,这实际上是一种本能。不少有本事的人,常用狂放的外表来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一面,本章的主角范蠡,年轻时也是这么一个人物。范蠡平时言行给人以狂人之感,内心却颇富心计。文种是宛城的管事,范蠡只是小村庄三户的平民,范蠡想和他结交,当然会有难度。于是范蠡在文种来三户视察的时候,故意蹲在狗窝旁边学狗叫。这个举动惊动了文种,文种在询问之下,知道这个学狗叫的人是当地有名的狂士,当即下车想和他交谈。范蠡看到文种过来了便马上走开,他知道文种肯定还会来找自己,于是先向兄嫂借衣服,并说过一会儿将有客人来拜见。果然,不一会儿文种就找上门来了。两人相谈甚欢,马上成了好朋友。 范蠡和文种成为好友之后,谈论起以后如何发展,范蠡认为吴国与越国风俗相近,从地理位置也可知道两国定会合并。但因当时伍子胥等已到了吴国,范蠡难以再谋一职,于是就去了越国。 一等职业经理人 当时诸侯列国原则上都属于周朝,所以对于各大小诸侯国而言,并无严格的忠诚要求,人才交流很频繁。范蠡到越国发展,不管有无依附文种,他自身的才干也甚受越王勾践的赏识,两个人常常一谈就是一天。 吴、越两国是世仇,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两人的老爸就经常互相攻击,夫差的老爸还吃了不少亏。范蠡到越国的时候,吴国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军事已臻强盛,勾践不听劝阻而主动进攻,被打得大败后才找范蠡想办法。范蠡和文种用金钱贿赂吴国的宰相,让夫差放掉被包围的勾践。在文种和范蠡的帮助下,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反观吴国却自断左右手,杀掉了大将伍子胥。勾践想马上讨伐吴国,然而范蠡擅长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他认为还不到时候,一直等到吴王和诸侯会盟的时候才大举进攻,杀掉了吴国太子。四年后,越国又一举大败吴国,将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这次轮到吴王来求情,勾践心软,差点答应,但范蠡坚决反对,亲自击鼓指挥军队进攻,吴王绝望之中只得自刎。 如把国家比喻为公司,能让原居于下风的公司扭转情势,再造新局,范蠡也称得上是个一等一的职业经理人了! 经济学大师、千古富豪 范蠡常为世人所称道,和他的多才多艺有很大关系。春秋时期的人们,对经济战还没什么概念,范蠡却已经将它付诸实践之中,这一切都来自范蠡的师傅计然的学识。 计然,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是晋国的流亡公子。范蠡跟他学习了不少经济方面的知识,像如何耕作、如何兴修水利、如何治理庄稼的病虫害、如何管理贸易和货币等。正是因为这些知识之长,才让范蠡帮助越国迅速增强实力,压过了吴国。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知识,范蠡逃到齐国以后,才能迅速发家致富。毕竟如果他的致富仅有一次,或可说是机遇使然,但他迁移至陶以后,仍然能够再次发家,且资产远远超过上一次,正说明了他的成功,依靠的是他自身的才华。 洞悉人情的人精 范蠡对于人情世故的把握也十分具火候。勾践灭掉吴国以后,范蠡早看出勾践难以共富贵,于是写信给勾践,信中表明:作为臣下,让勾践过去受到吴国的羞辱,自己应该为此而死。勾践假惺惺地说:"我怎么会杀你呢,我还会奖励你;但若你不听话,我就会杀了你。"这样半真半假的话,显示勾践早有杀人之心。 范蠡很聪明,回信说:"您发布您的命令,我听从我的内心。"然后就搭船从海路走了。跑到齐国以后,他立即捎信给文种,著名的"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在那时落笔的。文种接到信以后马上装病,还没来得及跑,就被越王勾践赐死了。对于跑掉的范蠡,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勾践还把会稽山赏给范蠡作奉邑。 范蠡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范蠡二儿子的死,正能说明这一点。事情发生在范蠡改名为"陶朱公"以后,当时的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关押在楚国,范蠡让他在陶出生的小儿子带着一车黄金去搭救,但大儿子以死相逼,非要自己去。范蠡只好让大儿子去了。而范蠡早就设计好了营救方法,让大儿子把金子送给楚国的庄生,听从对方的安排。但大儿子自作聪明,给了庄生金子之后,又去找其他权贵帮忙。这边庄生已经说服楚王大赦天下,大儿子不明情况,以为不用再求情,径自向庄生要回金子;庄生一怒之下,又说服楚王杀掉范蠡的二儿子,然后才大赦天下。 范蠡了解自己的大儿子,知道他和自己在齐国开始耕作,深谙创业的艰难,因此吝啬金银;而小儿子是在他发家致富以后出生的,故重情义而轻富贵。所以听到二儿子被杀之后,范蠡只是苦笑。 范蠡一生三次迁徙,从家乡到越国,成就了勾践的霸王事业;从越国到齐国,不但成了首屈一指的富翁,还成了齐国的丞相;最后迁徙到陶,更成了千古有名的亿万大富豪。这些举动看似随意,实际上都是聪明人深思熟虑的选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巧若拙吧! 范蠡从越王勾践的骨相中看出什么致命一点 从本质上说,相术是占卜的一个分支,而占卜的根本目的,是预测将来,从而趋利避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面貌各不相同。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人们透过一个人的相貌神色,可以大致揣测他的性情,高明者甚至能够预测一个人的福祸寿命。这类技能出现得很早,比如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师旷,与周灵王的太子晋之间有过一段对话,当时太子晋只有十五岁。师旷根据他的声音与气象,断定他寿命不长,说:“汝声清浮,汝色赤火,色不寿。” 不到三年,年轻的太子晋果然死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和文种两个人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亡吴国。胜利之后,范蠡辞官不受,离国而去。到了齐国的地面,范蠡给依然留在越国的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您为什么还贪恋权位?范蠡认为,越王勾践是那样一种人,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享乐。范蠡在信中提到他如此判断的依据,就是越王勾践本人的相貌。 范蠡对勾践的认识,可谓精准。在他的提醒之下,文种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决定隐退,对外称病。可惜这些来得太晚了一些,关于文种想要造反的言论已经流传开来,于是勾践赐给文种一柄利剑,说:“当初,关于对吴征战的计策,先生一共献出七条。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把吴国灭亡。另外那四条,请先生替我献给亡去的先王。” 勾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逼迫文种自杀,此时的文种,别无选择。 从范蠡的描述来看,勾践的相貌特征是“长颈鸟喙”,脖子细长,唇吻前突,像鸟嘴一样。这与后世相书中的“鹤形”相近,参考一下《太清神鉴》中对此形的定义:三才相等,眼细眉长,鼻尖而小,身长垂口,身体上下一般,细长而正,地阁小,五官俱好,正鹤形也。标准的鹤形是一种贵相,勾践最终能够实现志愿,诸多因素之中,除去贤臣的辅佐和他自身的隐忍与努力,天生的禀赋也不应该被完全排除。至于长颈鸟喙之人,不可以同甘共苦,属于道德范畴。 站在勾践的立场上,他肯定不喜欢别人都像范蠡那样,透过他的外貌窥见他的性情,准确预知他的未来。所以,有些时候那些高明的相士并不受人欢迎。相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骨相的把握,汉代王充在《论衡》的“骨相篇”中说: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 骨相之外,还要兼看一个人的气质性情,内外兼顾,声形并重: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贵贱贫富,命也。操行清浊,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见命之表证,不见性之符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