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 东太后简介 揭秘晚清东太后慈安大智若愚的一生 东太后简介: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道光年间入宫,侍咸丰帝潜邸,为咸丰帝的侧福晋,比咸丰帝小6岁。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受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又称东太后,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后联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除八大臣。同治帝登基后,首度垂帘听政,训政二十年,两度垂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崩逝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定东陵,上谥。宣统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死后谥为孝贞显皇后。 提起慈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慈禧,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颇。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五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内忧,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帝身边,能保持11年荣宠不衰? 除了凭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处理和驾驭她与众妃嫔、与夫君皇帝关系的秘诀。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衡量,即使把她与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较,慈安太后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决定朝政大端,慈安优于德,而慈禧优于才。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而“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张,仍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他临终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三、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咸丰皇帝“派载垣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上谕。 印章(由慈禧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请两位太后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御赏”、“同道堂”章咸丰皇帝的原意是让八大臣和两宫太后权力互相制约,既不让辅臣一手遮天,又避免后宫专政。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咸丰皇帝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的临终遗命,分散权力的目的没有达到,而制造矛盾的后果却日见凸现出来。它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引发了“辛酉政变”。关于政变的过程和结局,许多书里都有详尽记述,这里不再多说。我们更关心的是慈安太后在这场政变中所起的作用。 辛酉政变中的独特地位。这场政变实质上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一方是两宫皇太后和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皇族,另一方则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干力量是奕訢,但也绝对不应忽视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贵”才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养心殿西暖阁太后垂帘听政声望、资历、影响力远逊于慈安。如果不将慈安争取过来,夺权、垂帘听政的目的就达不到。慈禧凭其如簧之舌,终于将慈安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反过来,如果慈安旗帜鲜明地坚定拥护咸丰帝的遗命,毫无保留地支持并站在八大臣一边,辛酉政变就不会发生,这段清史就得重写。 日常朝政中的表现。有书记载,慈安“及与孝钦后(慈禧)垂帘听政,首简恭王入军机处。时国人称孝贞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孝钦优于才,而判阅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臣工,咨访利弊,悉中款会”。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时人对慈安和慈禧的评价是各有所长,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一些日常的事务由慈禧处置,但每遇朝政大事,还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后决定。慈安太后的理政之才主要表现在: 一.重用能人,“同治中兴”。慈安与慈禧密切配合,发挥己长,励精图治,在朝内重用奕訢、奕譞、文祥、倭仁等重臣,外用一批优秀的汉族将领,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中兴之象”。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记载:“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贤,授为两江总督。文正感其知遇,尽心谋国。而东宫(指慈安——笔者)则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文正而用其言。”于是当时遂有“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之说。 二.诛杀安德海,朝野称快。清朝制度: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他依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恨他入骨。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但他不知收敛,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护,慈安“立命诛之”。结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由于慈安的力主其间,安德海才得以伏法,当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三、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经17岁了,到了立后成婚的年龄。慈安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则看中了年轻俏丽、姿性敏慧的凤秀之女富察氏。两人各执己见,最后决定由同治帝自己决定。结果同治帝采纳了慈安的意见,同意立阿鲁特氏为皇后。此事表明了慈安在宫中、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同治喜欢阿鲁特氏,如果没有了慈安的意思,很可能就会依慈禧的意思选了别人为皇后。 由上可见,慈安皇太后不仅有德,而且有才,小事不拘,在大事上决不糊涂。慈安的存在对慈禧是有着相当的震慑作用的。但是,天不假年,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崩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之死,事先没有什么明显征兆,三月初九日,慈安身体稍感不适,第二天晚上就死了。慈安对自己病情发展如此之快也感到意外,她说:“本月初九日,偶染微病,皇帝侍药问安,祈予速痊。不意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光绪帝对慈安的猝然而逝,也深为不解:“初九日,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涌气塞,遂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 事出太过突然,令朝野皆惊。慈安身体一直很好,她自己也说“体气素称强健”,认为自己“克享遐龄,得资养”。一个素称体健之人,怎么得点小病,不足两天就死了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作了种种猜测。 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毒死慈安太后祸起哪个男人 咸丰帝去世之前,既怕八大臣会谋权篡位,又怕慈禧擅权专政。于是,他一方面安排八大臣“赞襄”政务,另一方面又通过控制在两太后手中的“朱批”御玺来牵制八大臣。据说咸丰还在世的时候,就发现慈禧为人心狠手辣,害怕她将来母以子贵,会擅权专政。八大臣之首的肃顺也曾极力劝咸丰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故事除掉那拉氏,以防止后宫擅政。但咸丰念于感情,不忍下手。所以,咸丰崩俎之后,慈禧太后对于辅政的八大臣极为不满。为了能够独揽大权,慈禧太后联合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开始密谋一场宫廷的政变。按照祖制,咸丰帝死后,应该由咸丰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辅政,但是由于咸丰帝对他心存猜忌,奕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因此他对八大臣辅政也极为不满。慈禧太后秘派自己的心腹太监安得海进京召恭亲王奕借口奔丧前来承德商量。同奕商量好之后,一场暗藏杀机的宫廷政变就悄悄的展开了。 八大臣理政后不久,御史董元醇忽然上折,要求请两宫皇太后垂帘训政。遭到肃顺等人的责斥。慈禧太后便借着八大臣要求处置董元醇的机会,到东太后慈安那里说怡亲王等人独断独行,批谕一切,似乎要发动政,谋夺帝位。我们姐妹也应该加紧采取措施,争取自己垂帘听政。慈安太后本无意于垂帘,但被慈禧这么一说,以为真的是事态紧急,便同意拟了除掉八大臣的懿旨。慈禧得到懿旨之后,便联合在北京的奕。在回京的途中,逮捕了八大臣。宣布由自己和慈安太后亲自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慈禧虽然是皇帝的生母,但由于慈安曾经是正宫皇后,所以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虽然,慈安太后生性平和,很少干涉政事,朝政大权实际上操纵在慈禧的手中,但这种地位的差别还是为她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一丝隐患。 1881年4月8日,一向身体很好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宫中,当时年仅四十五岁。由于慈安太后死的很急,死前没有丝毫征兆。宫廷的正史上对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又少有记载。因此,慈安太后死后不久,世人便开始议论纷纷。传出了有关慈安太后死因的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说慈安太后是因为和慈禧赌气自杀而死。据《清稗类钞》记载,祺祥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执掌朝廷的大权。慈安因为天性平和,不喜欢多问政事,所以朝政实际上是处于慈禧太后一人的控制之下。但有一次,慈禧太后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处理政事。慈安太后便代替慈禧独自处理了一段朝政。但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以为慈安太后这是要夺取自己手中的权力。便说慈安“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致使慈安气愤异常,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毒杀慈安说。这一说法有三个版本。一说见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说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之前,心知慈禧为人奸险,害怕她日后仗子为恶。便密书一道谕旨留给皇后。说:“咨孝贞太后:懿贵妃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予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诛死,以杜后患。钦此。”慈安同慈禧垂帘听政之后,相处得还可以。到了1881年的一天,慈安太后突然对慈禧提起咸丰末年的旧事,慈安对慈禧提起自己还秘藏着咸丰密诏之事。慈禧看后大惊,当即怂恿宅心仁厚的慈安将遗诏烧了。此后不久的一天,慈安正在荷塘边看金鱼,突然,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送来一盒点心。并说:“这种点心,西佛爷觉得好吃,不肯独用,送一点给东佛爷尝尝。”慈安听了很高兴,当即尝了一块。谁知这天夜里慈安便暴病身亡了。这离慈安接见军机大臣才不过几个钟头的时间。更为奇怪的是慈安太后死后,并没有按照制度,先召军机大臣前来,再叫御医开方拿药。并由军机大臣检查方药。也没让慈安的家人进宫验视。而是暴毙之后接着就收殓入棺了。所以人们推测是慈禧在点心中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怕别人知晓,才会这么做。 还有一种说法说,说慈安因为杀掉了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又抓住她和戏子私通。慈禧为遮蔽事实,便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这一说法在《清宫琐闻》等野史之上记载很多。说于一次慈禧面前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出京替慈禧太后织办龙衣。因为按照清宫的成法,太监不许出京城一步,如查出便立刻就地正法。可安德海恃着慈禧太后得宠,不仅大摇大摆的出京,而且还在沿途大为招摇,骚扰百姓。山东巡抚丁宝祯听到这个消息后,慌忙奏于东太后慈安和恭亲王。慈安太后看后大惊,说“这奴才如此妄为,还当了得!应当以国法处置。”便让同治下旨斩了安德海。慈禧后后来得知了这件事情,便开始怀恨慈安。再加上光绪帝即位之后,也喜欢与慈安亲近,另慈禧更加忌恨。 慈禧太后喜欢看戏,经常召当时的一位名伶进宫演戏。时间久了慈禧便看上了他,又是还留他在宫中过夜。有一天,慈安到慈禧宫里找慈禧。忽然看到有个戏子睡在慈禧床上。慈安看后大怒,当即将这位戏子处死。并拿出先帝留下的“若慈禧仗恃生子骄纵不法,可按祖宗家法处死。”的诏书,要废掉慈禧。慈禧跪地求了很久,慈安才答应不再追究此事。但慈禧却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慈安哪天会不利于自己。于是慈禧让宫婢给慈安送去点心,慈安吃过后不久便暴卒了,连太医都也没来得及叫。另外,据清代文廷式的《闻尘偶记》记载:“光绪八年的春天,琉璃厂有一位姓白的卖古董商,经李莲英介绍得幸于慈禧。当时慈禧四十六岁。白某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被放出。不久,慈禧怀孕,慈安太后得知大怒,召礼部大臣,问废后之礼。谁知慈安当夜便暴死宫中,据说是慈禧听说慈安要废自己,便先下手为强,设计毒死了她。 当然,这些版本众多的说法,都是民间野史笔记的记载。据官方正史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记载,慈安实际上是病死的。在本书中载有光绪七年三月十日所发的关于慈安染病的上谕:“初九,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和,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病情陡重,痰壅气塞,逐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生遐。”同时在《翁同龢日记》中也提到慈安太后生病的事情。说她于光绪七年一月发病,病症为风痫甚重、神智不清、牙关紧闭、痰壅气闭。由此,后世的史学推测慈安太后可能是由于患了类似于现在的脑血栓一类的疾病,这一类疾病通常发病很快,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生们往往看不出其中的原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推测。同时,这类新脑血管病发病时,有时会出现脸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类似于中毒的症状。这就更会引起人们的种种怀疑了。 慈安太后的死之所以会传出这么多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世人对慈禧的不满。即使慈安太后不是死的如此紧急。世人仍然会给慈禧安上其它的罪名。当然,对于慈安的死,后人已经无法知晓其中的事实,所有的说法都只是后人根据某些材料的推测而已。 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亚于慈禧?真实的慈安太后 长久以来,慈安被慈禧的光环所遮掩,总是被误解成一个可有可无、老实无用的窝囊太后。其实啊,历史上真实的慈安太后,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她的政治才华绝不逊于慈禧,倘若不是英年早逝,她也许会改写晚清的历史。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她16岁入宫就被咸丰皇帝封为贞嫔,之后一路高升,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迅速登上皇后宝座,其晋升速度之快,在清代历史上绝无仅有。 今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画像,可以让我们看到慈安当年的风采。这两幅是慈安年轻时的画像,这一幅反映出她中年时期的面貌,这幅朝服像让人们看到慈安母仪天下的富丽华贵。 欣赏着这些画像,人们不禁疑惑,年仅16岁的慈安,到底有着怎样的迷人魅力,能够在数月之内连获晋升,荣登上皇后宝座的? 先来看慈安对后宫的管理。被册封为皇后时,慈安年仅16岁,但您可别小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后,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皇帝身边,她凭借自己超凡的人品和管理能力,成功地处理与妃嫔的关系,有效地维护和皇帝的夫妻感情。 咸丰皇帝即位后,国家内忧外患,作为一国之君,他内心无比忧闷,情绪上喜怒无常,有时候不免拿身边的妃嫔、太监、宫女等人出气。作为皇后的慈安,一方面理解皇帝内心的煎熬,不时以柔情软语加以宽解;另一方面对那些无辜受到处罚的人,她也想方设法好言安慰。史书记载,“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中宫,说的就是慈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皇帝眼见大好河山惨遭涂炭,自己又不能力挽狂澜,无奈之下写下“且乐道人”四个字,并让人悬挂在寝殿内。“且乐道人”传达出皇帝的自暴自弃,大臣和妃嫔们看到皇帝如此颓废,都心急如焚,却没有一个人敢去劝说。唯独慈安听说此事后,苦口婆心地劝说咸丰皇帝,命人把字幅取了下来。 咸丰皇帝心机深沉,连身边的心腹大臣都难窥一二,唯独对慈安特别信任。在弥留之际,咸丰皇帝把慈安召到身边,传授密旨一道,给她临机处置任何人,尤其是慈禧的最高权力。随后,他又交给慈安一枚“御赏”印,八位顾命大臣发布的任何政令,都要盖上“御赏”印才能有效。由此可见,在咸丰皇帝心里,慈安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咸丰皇帝驾崩后,原本没有政治野心的慈安,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不得不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国家政务。然而,朝臣们很快就发现,慈安太后的政治头脑和韬略,同样不容小觑。 年幼的同治皇帝即位后,慈安和慈禧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一段时间后,大臣们逐渐发现,慈安优于德,她贤明宽厚,有着巨大威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而慈禧优于才,她机智敏锐,大小政务都能从容处置。两宫太后各有所长,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在共同垂帘听政那段时期,政策还是比较英明的。 史料记载,听政时,慈安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抓住核心,切中要害,而且都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慈安深谋远虑,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两宫太后的内部团结,是垂帘听政的基石。为此,她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在同治皇帝的抚养问题上,做出了周密的安排。 按照清朝的规矩,妃嫔的儿子被选为皇太子,必须过继给皇后,交由皇后抚养。照这个规矩,年幼的同治帝应该由慈安来抚养照顾,而他的生母慈禧则无权抚养,甚至随便看一眼都不行。 然而,慈安考虑到当时情况特殊,如果再照以前的老规矩办,难免会产生弊端。聪明的慈安,于是请慈禧和自己同居养心殿,共同抚养6岁的同治皇帝。慈安的做法,固然破坏了宫中的规矩,而且暗存危机,很可能将来被慈禧和同治这对亲生母子排斥或驾空。 就连慈禧也在意外和惊喜之余,疑惑地问慈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慈安微微一笑,解释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两个寡妇抚养一个孩子,如果不幸被奸人造谣离间、搬弄是非,国家大事就付之东流了。现在我们两宫太后同居一处,朝夕相处,坦诚相待,谗言自然也就杜绝了。” 听了慈安一席话,慈禧感动的同时,非常佩服慈安的胸怀气度和大局意识。此后,两宫太后同心同德,很快稳定了政局。她们倚重朝中的贤臣,启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批优秀汉臣,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中兴之象”。 与政治人物慈禧比起来,慈安虽然对权力不感兴趣,但她的政治才华毫不逊色。慈禧有才干,又有强烈的政治欲望,虽然起初并不十分在行,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欢政务,日常事务就放手让慈禧去做,她乐得轻松自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而为。在朝政大事上,还得是慈安说了算。因为虽然都是太后,但慈安为嫡,慈禧为庶,在“嫡庶之分”的礼制束缚下,慈禧不敢逾越,凡是遇到朝政大事,她都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绝不敢擅自主张。 据史料记载,诛杀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贪淫的胜保,赏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爵位,都出自慈安的意思。对于东宫太后慈安的德行与行事风格,老百姓多有赞同,当时的民间,甚至出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 在诛杀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一事上,慈安更是显露出非凡的决断力。安德海倚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惧他三分。一时间,安德海志得意满、势焰熏天,他一个太监,竟然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迎娶徽班美人马赛花为妻。对于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慈安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表示过半点不满。她忍而不发,耐心地等待着安德海自寻死路。 清朝祖训规定:太监不得出宫,犯者杀无赦。得意忘形的安德海,将这条铁律忘得一干二净。公元1869年8月,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后,他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虽然慈禧有意袒护,然而早已忍耐多时的慈安“立命诛之”。慈安太后下令杀掉安德海后,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对慈安的决断力深表佩服。 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这就是慈安。慈安的存在,对慈禧有着相当的震慑作用。然而,天不假年,公元1881年春天,慈安突然崩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 慈安的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重要的。慈禧从此大权独揽,唯我独尊,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慈安之死 慈安太后盛年突然死亡 并非慈禧谋害? 慈安太后是正宫娘娘,是后宫的一把手,位于慈禧太后之前。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慈安比慈禧小两岁。咸丰二年(1852)二月,15岁以秀女入选,封贞嫔。五月,晋封贞贵妃。六月,立为皇后。 可是,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死去。 慈安太后死得突兀,才45岁,正当盛年,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因此,她死的当时,就产生了很多流言。有的说是被人谋害的,有的说是吞物自杀的,也有的说是正常死亡的。在流言中,谋害慈安的凶手就是慈禧了。慈禧谋害慈安的记载,在野史、笔记中流传甚广,几成泛滥之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流言呢?到底是不是慈禧谋害了慈安呢? 一野史的猜测记载 关于她的死,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体有三说: 第一种是正常死亡说,第二种是被人害死说,第三种是吞物自杀说。 第一种,正常死亡说。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当天发下上谕: 初九日,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壅气塞,遂致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呼抢哀号,曷其有极。 这是朝廷发布的正式哀告,写出了从发病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这个哀告宣布慈安是正常死亡。 第二种,被人害死说。被人害死说中的凶手,指的就是慈禧,说慈禧害死了慈安。这种说法又有两说。 其一,毒饼害死。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 十一日(笔者按:应为十日),慈安闲立庭中,倚缸玩金鱼,西宫太监捧盒至,跪陈曰:“外舍顷进克食(满洲语,牛奶饼之类),西佛爷(慈禧)食之甚美,不肯独用,特分呈东佛爷(慈安)。”慈安甚喜,启盒,拈一饼对使者尝之,以示感意。旋即传太医,谓东圣骤痰厥,医未入宫,而凤驭上升矣。 这个说法,《清朝野史大观》又加铺演: 二人坐谈时,慈安后觉腹中微饥,慈禧后令侍者奉饼饵一盒进。慈安后食而甘之,谓:“似非御膳房物。”慈禧后曰:“此吾弟妇所馈者,姊喜此,明日当令其再送一份来。”慈安后方以逊辞谢。慈禧后曰:“妹家即姊家,请弗以谢字言。”后一二日,果有饼饵数盒进奉,色味花式,悉如前。慈安后即取一二枚食之,顿觉不适,然亦无大苦。至戌刻,遽逝矣。年四十有五。噫,此可以想见矣。 这里有情节,有对话,比前一段记载有很大发展。 《述庵秘录》言简意赅: 孝贞故喜小食,薨日,慈禧以糕饼进御,逾数时薨。 《十叶野闻》绘声绘色: 先是慈安故喜小食,常以点心盒自随,觉饥则任意取食,其间糕饼、饽饽,寒具之属罔不备。慈禧窥之稔,乃乘间言,有膳夫能制小食,颇极精致,愿献薄物,求太后鉴赏。慈安以为爱己,喜而受之,既食,适值召见军机之期,遂出坐朝,是时辛亥(辛巳)春三月十日也。进见者为枢府王大臣恭亲王奕、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俱言确见慈安御容和怡,无婴疾色,但两颊微赤,状如半醺,亦不以为异也。已午后四钟,内廷忽传孝贞太后崩。 《坚冰志》似曾目睹: 未几,孝贞暴崩,唇黑类中毒者,外廷咸以为疑。 这些记载,是说慈禧太后阴送毒饼,害死了慈安太后。 其二,错药致死。《清朝野史大观》记道: 或曰:慈禧命太医院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之。 慈禧看到慈安患病,特命太医院御医故意给慈安不对症的药,因错药害死了慈安。这也是一种民间传说。 第三种,吞物自杀说。《清稗类钞》说: 或曰:孝钦(慈禧)实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慈安)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 这是说,慈禧诬称慈安贿卖官爵,干预朝政,语言严厉刺激。慈安感到很委屈,不能容忍,但自己又言语木讷,不会申辩,十分愤怒,于是就吞咽鼻烟壶自杀了。其实,这种说法导致慈安自杀的原因,应是慈禧对慈安的诬蔑。 那么,慈禧为什么要毒死慈安呢?据野史传说,原因有四: 第一,因为咸丰密诏事。据《崇陵传信录》载: 相传两太后一日听政之暇,偶话咸丰末旧事,慈安忽语慈禧曰:“我有一事,久思为妹言之。今请妹观一物。”在箧中取卷纸出,乃显庙(咸丰帝)手敕也,略谓:叶赫氏祖制不得备椒房,今既生皇子,异日母以子贵,自不能不尊为太后,唯朕实不能深信其人。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汝可以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慈安持示慈禧,且笑曰:“吾姊妹相处久,无间言,何必留此诏乎?”立取火焚之。慈禧面发赤,虽申谢,意怏怏不自得,旋辞去。 “显庙手敕”即是指咸丰帝之手诏。这里把手诏的内容也写出来了。 《清朝野史大观》记: 慈安后忽慨然曰:“吾姊妹今皆老矣。旦夕当归天上,仍侍先帝。吾二人相处二十余年,幸同心,无一语勃谿。第有一物,乃畴昔受之先帝者,今无所用之矣。然恐一旦不讳,失检藏,或为他人所得,且致疑吾二人貌和而阴妒嫉者。则非特吾二人之遗憾,抑且大负先帝意矣。”语次,袖出一函,授那拉氏,使观之。那拉氏启视,色顿变,惭不可抑。函非他,即文宗所付之遗诏也。观毕,慈安后仍索还,焚于烛上,曰:“此纸已无用,焚之大佳。吾今日亦可以复命先帝矣。” 以上两则记载,虽细节略有不同,但情节大体一致。说的是咸丰帝留有密诏,命慈安在慈禧不安分守己时,用密诏处死慈禧。慈安拿出密诏给慈禧看,并亲手焚之。由于慈安没有了上方宝剑,慈禧便毒死了她。 第二,因为东陵致祭事。据说在光绪六年(1880)到东陵祭奠咸丰帝,慈安认为她是正宫皇太后,在祭奠典礼时,她的位置应排在慈禧之前。而慈禧则坚决不允。两人在陵寝之地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后来还是照慈禧的意见办了。两人并列,不分先后。但是,慈禧认为这是慈安在有意羞辱自己,“因愈不悦东宫”,而动杀机。 第三,因为金姓伶人事。据说,有个姓金的京戏演员得到慈禧的专宠,随意出入宫禁。有一次,慈安前往慈禧住处探视病情,偶见慈禧同金某躺在床上。慈安对慈禧“痛数责之”。慈禧当时认了错,并把金伶逐出宫,且赐死,但慈禧也萌了杀死慈安的念头。 第四,因为宠李连英事。据说慈禧宠信总管太监李连英,李益发骄横,惟慈禧之言是听。一日,慈安乘辇过某殿,李连英与小太监角力,对慈安置若罔闻,慈安大怒,欲杖责之。慈安这口气难咽,立刻到慈禧住处,教训了慈禧一顿,慈禧不服,两人因此闹翻。“不数日,即有慈安暴崩之事”。 以上都是野史传闻,正史无记载。平心而论,这些记载都是经不住推敲的。即使如光绪帝的日讲起居注官恽毓鼎的记载,也是不可靠的。著名学者金梁即对此提出质疑:“近人依托宫闱,流言无实,尤莫甚于恽氏笔录所载孝贞暴崩事。即云显庙手敕焚毁,敕语何从而知?食盒外进,又谁确见?恽氏曾事东朝,横造影响无稽之言,后之览者,宜深辟之。” 金梁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请问,手诏既然已经焚毁,怎么能知道手诏的内容呢?送有毒的点心,谁曾亲见呢?金梁告诫我们,应该坚决摈弃这个谬说。 学者张孟劬也认为:“近代无实文人最喜依托宫闱,增成其说,凡笔之书者,大都流言委琐,羌无故实,而尤莫甚于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所载孝贞暴崩事。夫既云显庙手敕焚毁,语何从而知?食盒外进,又谁经见?” 金梁和张孟劬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因为慈安死得太突然,对于她的死,当时人也是有怀疑的。 据说御医薛福辰即持怀疑态度。《清稗类钞》记道: 孝贞后崩之前一夕,已稍感风寒,微不适。翌晨召薛福辰请脉(医士为帝后诊脉称请脉)。福辰奏微疾不须服药,侍者强之,不得已为疏一方,略用清热发表之品而出。是日午后,福辰往谒阎敬铭,阎留与谈。日向夕,一户部司员满人某,持稿诣请画诺。阎召之入,画稿毕,某司员乃言:“出城时,城中宣传东后上宾,已传吉祥板(禁中谓棺曰吉祥板)矣。”福辰大惊曰:“今晨尚请脉,不过小感风寒,肺气略不舒畅耳,何至是?或西边(西太后)病有反复,外间讹传,以东西互易耶?”有顷,内府中人至,则噩耗果确矣。福辰乃大戚,曰:“天地间乃竟有此事!吾尚可在此乎?” 这是当时人记载的薛福辰的反映。不过,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御医薛福辰并没有为慈安诊脉,所以,有关薛的记载是不足为凭的。 据说军机大臣左宗棠也持怀疑态度。《清稗类钞》记道: 于时左宗棠方长军机,次晨又入,与本列语孝贞病状,左顿足大声曰:“吾昨早对时,上边语言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云暴疾,亦何至如此之速耶?”恭王在庭,亟以他语乱之。 左宗棠于光绪七年(1881)正月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九月授两江总督离开军机处,此时正在军机处。左宗棠的怀疑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个记载不是出自左宗棠本人。我们无法证实左宗棠是否说了这样的话。即使左宗棠说了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慈安患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死亡就不足为奇了。 二日记的权威记录 其实,记载慈安死亡前后的最权威的第一手资料是《翁同龢日记》。翁同龢当时任毓庆宫行走,是光绪帝的师傅,参光绪帝的师傅翁同。与国家机要大事。而且,亲自参与了慈安的葬仪。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是权威记录。 初十日记道: 慈安太后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戈什爱班等皆请安,余等稍迟入未及也……夜眠不安,子初(23时许)忽闻呼门,苏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云闻东圣(慈安)上宾,急起检点衣服,查阅旧案,仓猝中悲与惊并。 十一日记道: 子正(24时)驰入,东华门不拦,月明凄然。入景运门,门者亦无言,徘徊乾清门下,遇一老公、一侍卫,皆言微有所闻而不的。诸门下锁,寂无人声。出坐朝户,燮臣来,景秋翁来,云知会但云病势甚危。须臾诸公陆续来,入坐内务府板房,枢廷在彼,伯寅、绍彭皆来,犹冀门不开或无事也。待至丑正三刻(2时45分)开乾清门,急入,到奏事处,则昨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胆星,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11—13时)一方按无药,云神识不清牙紧。未刻(13—15时)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17—19时)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19—21时)仙逝云云。始则庄守和一人,继有周之桢,又某共三人也,呜呼奇哉(初九日方未发)。诸臣集南书房(即摘缨),余出告同仁并谕诸司速备一切,诸司亦稍稍来,余出入景运门凡二次。日出起下,军机一起,已而传旨,惇(惇亲王奕)、醇(醇亲王奕)、惠(惠亲王绵愉)三王、谟公(伯彦纳谟祜)、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毓庆宫、南书房、内务府大臣同至鈡粹宫哭临。请旨入殿否,曰入。偕诸公历东廊而东,至宫门长号,升阶除冠碰头,伏哭尽哀。灵驭西首,内臣去面幂令瞻仰,痛哉痛哉。即出,已辰末(9时)矣。归家小憩,而司官来回事不断。做白袍带,以青袖蒙袍,派定夹杠人数(总办八人,帮办二人,于五更时议定,令司官特回,全师照发)。午正(12时)复入,青长袍褂,由牌楼门穿而西,先看幡竿等,到朝房小坐。始见谕旨,派惇亲王、恭亲王、贝勒奕劻、额驸景寿、大学士宝鋆、协办大学士灵桂、尚书恩承、翁同龢,恭理丧仪。遂入慈宁宫与内府诸公坐上殿,看金匮安奉正中(甚大,时灵驭已移至宫,安奉于金匮之西),看朝帘,殊合式。出再至朝房,良久复入,至门外,宝相于典礼旧事皆茫然,问礼王亦云不记。归时惇邸并立,乃与议定带桌子,带喇嘛。未正二刻(14时45分),大敛毕,开门。余随诸公带饽饽桌子入,至檐下,宫人及内府妇人陈设毕,上由东箱来奠,余等随跪(一叩三叩),哭不停声,上起还宫。撤桌出至门外,喇嘛入啭咒,余等复入,咒毕出。无事矣,遂归。 最重要的是,翁同龢亲自参与了慈安的葬仪,并且写了日记。翁同龢的记载可以澄清如下疑点: 第一,发病是否突然。从记载看,慈安发病是很突然的。初十日,她没有召见军机大臣,原因只是听说“偶尔违和”。但是,半夜叫门,苏拉传信听说“东圣上宾”,慈安已经死了。 第二,治病是否及时。翁同龢半夜12时急忙入宫,同诸王大臣一直等到午夜2时45分,始入宫内,这时见到了初十日御医为慈安开的5个药方。早晨药方已明白写出病情“类风痫甚重”。午间药方说“神识不清牙紧”,病势转危,险情已现。午后二方说,想尽方法灌药,但“究不妥”,即束手无策,“痰壅气闭如旧”,没有任何好转,且“有遗尿情形”,神志不清,濒临死亡了。午后6时左右“六脉将脱”,8时左右就“仙逝”了。从这5个药方看,治病是及时的。先是御医庄守和,后又是御医周之桢和某,三位在侧。但是,他们三人都没有能使慈安活过来。 神秘的钟粹宫。慈安太后居住于此,并在此病逝。 第三,遗容是否瞻仰。王大臣到了慈安寝殿钟粹宫,慈禧命太监揭去了“面幂”,“令瞻仰”。瞻仰遗容的有惇亲王奕、醇亲王奕、惠亲王绵愉三王,还有公伯彦纳谟祜、御前大臣、毓庆宫行走、南书房行走、内务府大臣等。慈禧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命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都来瞻仰遗容,这既看出了慈禧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慈禧心中无鬼。 如果慈安是中毒身亡,其症状应该似武大郎一样。《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记道:“何九叔说:‘到那里揭开千秋幡看时,见武大面皮紫黑,七窍内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齿痕,定是中毒身死。’”中毒身亡的外表症状是,面皮紫黑,七窍流血,唇留齿痕。这些外在的症状是遮掩不住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合谋毒死武大郎,在武大郎的身上留下了不能抹掉的证据。但是,慈安的遗体上没有任何中毒的痕迹。 第四,大殓是否过早。有的野史说,慈安的棺材很小,事实是金匮“甚大”,说明慈禧没有慢待慈安。未正二刻(14时45分)大殓。皇太后死,第二天装入棺材,是完全合乎清代礼制的。据清史记载,皇太后死后一般也是第二天入殓的。有的野史说,似乎慈禧怕别人看到慈安的遗体,所以提早入殓,这是无稽之谈。 以上不难看出,慈安突然发病,很快死去。治疗是及时的,但因病情甚重,御医虽全力抢救,亦回天无术了。 那么,如何理解翁同龢的那个“呜呼奇哉”呢?其实,可以理解为死得太快,出乎意料,因此,翁同龢十分惊讶。 《翁同龢日记》的其他记载,也完全说明了慈禧对慈安的丧礼是极为重视的。并不像野史所说的“减杀丧仪”等。甚至连谥号,慈禧也是完全尊重王大臣所拟的“孝贞慈安裕庆和教仪天佑圣显皇后”,承认了“贞字正也”的事实。因为这是咸丰帝所命,“当时即寓正位之意”。而且翁同龢亲见慈禧亦戴孝:“恭闻慈禧以白绢蒙首,簪以白金,《周礼》所谓首缍者也,缘情制礼,不胜钦服。”此情此景,翁同龢也是佩服的。 其实慈禧没有必要害死慈安。因为慈安基本上不过问政事,一味退让,对政事既不太懂,又不感兴趣。从她接见鲍超的记载,就可以看出她的政治水平了。慈安接见臣工的记载十分罕见,据说只有陈昌的《霆军纪略》中记录了光绪六年(1880)五月二十七日鲍超觐见请训情形: 孝贞显皇后问:你这到湖南好多路?奏:轮船不过十余日至湖北,由湖北不过十余日即到任所。问:你咳嗽好了么有?奏:咳嗽已好。谕:我靠你们在外头,你须任劳任怨,真除情面,认真公事!奏:仰体天恩,真除情面,认真公事,不敢有负委任。问:湖南有洋人否?奏:洋人曾到湖南,因湖南百姓聚众一赶,后遂未到湖南。(下略)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慈安的召见只是礼仪性的,问问身体如何,没有任何指示性意见和指导性见解,说明慈安不太懂政治。此次召见也是因为慈禧患病,慈安不得已而为之。薛福成说:“东宫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这应该是实际情况。 慈安对慈禧构不成威胁,同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她们俩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慈禧没有必要害死慈安。 三慈安的死因分析 慈安其实是死于突发的疾病。那么,慈安到底死于何种突发的疾病呢?细查《翁同龢日记》,可知慈安早就患有严重的隐疾。《翁同龢日记》中有两则关于慈安发病的记载十分重要,但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忽略了。 这两则日记是: 第一则日记。同治二年二月初九日(1863年4月6日): 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躬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 这时慈安才28岁。从正月十五日到二月初九日,共病了24天,病势沉重。 第二则日记。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70年1月5日): 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传医进枳实、莱服子。 6年后,即她34岁时,病情又一次发作。 从这两次发病的情形看,慈安肯定患有严重的疾病。发病的特点是“不能言语”,“厥逆半时许”。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半个时辰是一个小时。即突然晕倒,不省人事达1个多小时。从用药看,枳实、莱服子是起降气调肝、安神宁志作用的。懂些医道的翁同龢怀疑是“肝厥”。笔者请教了著名的中医专家,专家认为慈安患的确是厥症。厥症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重者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什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素问》认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石室秘录》记道:“人有忽然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 慈安这两次发病类似厥症。 但这次发作来得突兀。刚开始没引起足够重视,以为只是“偶尔违和”。实则是危症的前兆。从五个药方看,慈安的病十分严重,“风痫甚重”、“神识不清”、“遗尿情形”、“痰壅气闭”,等等。这些症状说明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的典型的气厥症。据专家对这三次发病的综合分析,他们认为,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出血。脑出血即使现在,也是不治之症,何况100年前呢! 慈安为什么得此重病?一般诱因有两种:一种是恼怒惊骇,一种是疲劳过度。慈安是一位性情温和的人,此时也没有什么引起她烦恼的事。她的发病是因为疲劳过度。其实,光绪六年(1880)慈禧大病一场,光绪七年(1881)一月又病了一场。 《翁同龢日记》光绪七年一月记道:“云慈禧圣体渐起,十日如此,可保无事。”慈禧患病期间慈安不得不出来处理政事。慈安的知识容量、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都远远不如慈禧,她感到十分吃力。因疲劳过度引发脑出血,是极有可能的。 她的病至少发作过三次,一次是28岁,一次是34岁,一次是45岁。最后这次没有醒转过来。慈安应是正常死亡。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后果来看,两宫垂帘变成了一宫垂帘。慈禧大权独揽,了无顾忌,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成了名至实归的太上皇后。 慈安简介 慈安是谁?比慈禧更为厉害的角色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然对抗理直气壮的大当家,更不敢对抗煌煌之祖训。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这就是慈安。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 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当盛年就突兀离世,倘若不是慈安早丧,也许晚清中国的历史将会是另一副面孔。 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16岁入宫即被封为嫔,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宝座,这在整个清代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慈安无论在姿色、气质,还是修养、人品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从此,慈安就开始了总理后宫、母仪天下的生涯。后宫集聚了众多上品女人,要管理这一群体谈何容易?无风要起三尺浪,平地都会生波澜。历史上被废黜的皇后数不胜数,善始善终者简直凤毛麟角,而慈安却能一直笑到最后。 咸丰帝倜傥不羁,风流多情,要他在哪个女人身上专注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手段过人的慈禧也是一样,唯独皇后慈安是个例外,一直到咸丰皇帝去世都荣宠不衰,其胸怀丘壑人有所不及是显而易见的。史上说她:“素性贞娴”。这个评价当中恐怕就蕴含着答案。身为后宫之首,有着巨大的权力,也有管理好皇家后院的责任。要让这些皇帝的女人“安居乐业”,即便是明争暗斗,也不能鸡飞狗跳;就算“刀光剑影”,也不能硝烟弥漫;更不能终日地震,永无宁日。这就要求皇后有超强的管理水平和卓有成效的处理与众妃嫔、与夫君皇帝复杂关系的能力。光有这些还不够,她还要成为整个后宫和天下女人的榜样。那个时候,讲究妇德,妇言,妇功,特别是对妇德,要求很高。一句话,就是要女人品德高尚,皇帝的女人更要优于普通女人,而皇后,则尤其要加个“更”字,才能心服她人表率天下。而慈安显然是优秀的,“贞”,为“正”、为“定”。意志坚定,固守正道,忠诚不二,劲节凌霜。“娴”为文雅、美好、宁静。没有半点野心,看不出一点妒嫉,只做自己该做的,不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形象会有哪个不服?又有谁会不喜?因此,她一直受到广泛的尊敬,包括皇帝。慈禧 为了躲避英法侵略军的锋芒,咸丰帝亡命于热河避暑山庄,忧虑烦闷,无法排遣,经常拿太监、宫女等身边人出气。慈安一方面理解和揪心丈夫的内心煎熬,以似水柔情不时地安慰宽解。另一方面对这些无辜的奴仆,想方设法地好言嘉慰。“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旋蒙恩眷”。咸丰帝眼见大好河山惨遭涂炭,而又无力改变分毫,无奈之下就以自虐式的自娱得过且过。他亲笔写下“且乐道人”这样四个字让人悬挂在寝殿内。大臣和妃嫔们都知不可如此,但也只是急在心里,无一人敢去自讨没趣。唯独慈安闻知此事后力劝不可,并命人将字取下,皇后的劝谏使皇帝慢慢地冷静下来。 咸丰皇帝年纪不大,但心机深沉,连身边心腹大臣都难以窥知其一二。热河弥留之际,唯独将皇后慈安召到身边,授密旨一道,给她临机处置任何人特别是有可能“恃子不法”的慈禧的最高权力。并给予皇后“御赏”大印,另外,给予皇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生母慈禧代为掌管)。八个顾命大臣所发任何政令都要请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有效。帝、后之间的信任和知心可见一斑。 慈安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信任,她所提问题,也都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据《国闻备乘》载:“显皇后进曰:‘圣驾脱有不讳,枢府中畴则可倚?’帝引后手,书‘文祥’二字示之。后又言:‘大阿哥幼冲,当典学,安可无付托者?’帝闭目沉吟良久,徐惊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时倭仁被放新疆,为叶尔羌帮办大臣。帝崩,即日发急递召之回京,命授读东宫。文祥领军机,密加倚任。穆宗即位,尊后为慈安,号曰东太后;尊生母为慈禧,号曰西太后。慈安贤明,慈禧警敏饶机智,两宫同心一德。文祥又引用李棠阶而结欢恭亲王奕?,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慈安崩后数年始更变大臣,又二年始兴园工。”股肱之臣,太子之师,都是政局的基石。慈安一言,即抓住核心,切中要害,其政治头脑和政治韬略峥嵘毕现。 咸丰皇帝死后,既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本来想用两宫太后和皇帝的政治地位来与顾命八大臣实现平衡的设想和政局没能实现,反而促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辛酉政变”。这首先是由于八大臣的专擅和傲慢,政令根本不与两宫太后商量,甚至对由咸丰帝规定的需要两宫太后共同盖章才有效的诏旨也不愿照办,认为妇人只管理好后宫事务就行了,妇人干政有违祖制,更有甚者,他们竟敢对年幼的皇上大声呵斥,这些无疑引起两宫太后特别是慈禧的极度不满,很快两个尖锐对立的政治集团形成了。 慈安本是个娴静的人,对权力和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但险峻和急迫的现实却迫使她必须选边站,因为她正位中宫多年所具有的法统地位是任何人也难以撼动的,她所拥有的巨大影响也是任何人比拟不了的。她是个重量级砝码,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取得绝对的优势。结果她选择了皇帝,也选择了慈禧、奕?。以载元、端华、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灰飞烟灭,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拉开了序幕。 慈禧有干才,又有强烈的政治欲望,虽然初时并不十分在行,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政务,就放手让慈禧去做,也乐得轻松自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而为,凡是朝政大事还是要慈安说了算,因为虽然同是太后,但慈安为长,礼制所束,慈禧并不敢逾越。“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因此,在两宫共同垂帘时期,政策还是比较英明的。慈安优于德,有着巨大威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感召力。而慈禧优于才,大小政务,皆能从容处置。她们两个各有所长,相得益彰,配合默契。 总管太监安德海是慈禧的亲信,聪明伶俐,机巧过人。史书称他通《论语》、《孟子》诸经,能讲读,能为文。但他可没有一点书生气,而是八面玲珑,城府极深。他的拿手好戏和看家本领就是察言观色,猜度揣摩,阿谀奉承,不露痕迹。他对自己的主子忠心耿耿,为“辛酉政变”的成功,快刀斩乱麻地一举铲除肃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柔媚功夫天下无二,慈禧宠之重之至死不衰。慈禧爱听什么,安德海就说什么。慈禧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甚至千方百计,不惜代价以获主子欢心。慈禧喜欢听戏,安德海就在西苑建了一座大戏楼,何时戏瘾发作了,马上就能开台。有时心情大好的慈禧还会穿上戏服,粉墨登场,安德海便会不失时机地赞美说:太后就像月宫里的嫦娥,真正是仙人儿啊!每当看见慈禧静坐无言时,安德海就会谄媚地说:太后真像那南海观世音菩萨啊,救苦救难,功德无量!无论慈禧心情如何,登时就会眉开眼笑。安德海成了她身边一刻也不能少的人物。满朝上下皆知这一点,就连同治皇帝也要惧他三分。 有了慈禧这个靠山,安德海可说是志得意满势焰熏天,于同治七年冬天,竟然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纳娶徽班美人马赛花为妻。对于这些,慈安太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有过半点表示。主多大,奴多大,历来如此。可是安德海却错看了慈安太后的忍耐力和决断力。 曾在光绪年间任过驻英大使,后又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要职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载:“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记载:“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贤,授为两江总督。文正感其知遇,尽心谋国。而东宫(慈安)则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文正而用其言。”于是当时遂有“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之说。 慈安联手慈禧,朝内倚重奕?、文祥、倭仁等贤臣,封疆启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批优秀的汉将,内外相维,朝政清明,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中兴之象”。 垂帘听政,并非宫廷政治的常态,相反,它恰是特殊情况下的救急之举,是基于长远利益的一个权宜之计。对此,定会有许多饱读圣贤之书的大臣对此不满,因此,维持内部团结,施政上不出大的纰漏就显得尤为重要。26岁的慈安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点。 按照朝廷的规矩,皇后为正为嫡,她所生的儿子最有资格成为储君,其他嫔妃都为庶,她们的地位与皇后有着很大差别。嫔妃可以很多,而皇后只有一个。当皇后没有子嗣时,其他被选为太子的嫔妃之子,要过继给皇后,成为皇后之子才算符合条件。此皇子要由皇后亲领亲带亲抚亲养,而生母却无权养护,甚至随便看一眼都不行。 可是两个女人垂帘,皇帝年幼,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再按以往的老规矩办就会有弊端产生。慈安是这样做的,她下令关闭其余各宫门,请生母慈禧与她这个嫡母同居养心殿,共同抚养6岁的同治皇帝。这样固然破坏了宫中规矩,自己的专一抚养之权也被分出,与皇帝的感情培养也增加了难度系数和不确定性,这对她显然是不利的,但是却对大局有利。对慈安的做法,慈禧既高兴又意外,这可是格外的恩典。你难道就不怕亲生母子朝夕相处合起来架空你吗?看看慈安是怎么说的吧!“吾两寡妇人抚一孤子,设不幸奸人乘机造作语言,居间播弄,则天下大事去矣。今寝处一所,朝夕相见,各坦怀相示,谗何由兴?”于此一端,可见慈安的眼光、胸怀、气度和大局意识,后来的事实证明慈安的深谋远虑有多么英明。 光绪进士、吏部主事胡思敬在他的《国闻备乘》中写道:“后穆宗(同治)大婚,乃各异宫而居,烛影斧声,遂成千古疑案。戊戌之变,亦因慈禧居颐和园,母子会见日稀,故康党以邪谋进。慈安远虑,真有不可及者。”胡思敬认为后来皇上大了,结婚单住,两宫也从此分居,40多岁的慈安暴病而逝,惹得沸沸扬扬,疑窦丛生,对朝廷的形象是个沉重打击。后来的戊戌之变,也是因为光绪与慈禧分地而居,交流日稀,才惹出帝、后嫌怨日重,互不信任,最后酿成血案。年纪轻轻的慈安,很早前就能看到这一步,不能不说是深具政治眼光和远见卓识。 慈安谦让慈禧,但并不是甩手推掉抚育同治幼帝的责任,而是像亲生母亲一样,关怀、呵护、疼爱无微不至,比生母慈禧更尽心,更亲切。同治也因而对母后皇太后慈安更尊敬,更亲近,更自然,更无拘无束,更像一对母子。在为同治帝选后这个重大问题上,慈安、慈禧产生了分歧。慈安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则看中了年轻俏丽、姿性敏慧的凤秀之女富察氏。慈安没有无原则地随声附和,但也没有武断行使她的否决权和拍板权,而是将权力交给同治帝自己选,结果同治帝和慈安的意见一致。如不是同治早丧,清王朝的历史恐怕要重写。 皇后重在德,这是共识。皇后地位重要,对整个朝政形象、得失、兴衰关系极大,历朝历代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多多。慈安所以争,正在于此。而慈禧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也没有妥协。慈安将选择权和裁判权交给了皇帝自己,一方面可以避免两宫分裂,二也体现公正无私,让慈禧和内外臣工心服,三是对同治皇帝抱有信心。结果,慈禧认输。这件事情再一次证明了慈安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及其对朝廷大政方针罕有其匹的影响力。 慈安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致命的。慈禧从此大权独揽,唯我独尊,顺昌逆亡,无所顾忌,万马齐喑,朝政日非,江河日下,败亡覆灭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慈安就是这样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