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
唐朝真实的唐高宗李治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 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着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 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 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
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唐中宗死后谁继位 唐高宗四子唐睿宗李旦简介
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
李旦的墓地
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两次当皇帝的时间也不长,谁让他们有一个务必强势且长寿的母亲武则天呢。李旦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也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不过他哥哥李显因为一次说气话被武则天当做借口废黜了,李旦才被武则天立为皇帝,不过也是个傀儡皇帝,李旦知道他的处境,于是干脆主动提出让出皇位给他那个虎视眈眈的母亲,自己退居东宫。从这一点来说,李旦也是很聪明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他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妻子,他的两个妻子都被武则天下令处死,对此李旦也无可奈何。后来他哥哥李旦重新做皇帝,他也没有表示异议,不料几年后李显被韦氏毒死,还企图害死自己的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可不像父亲李旦那样无能,他果断下手,抢先除掉韦氏和安乐公主。李隆基为了表示对父亲李旦的尊重,拥立李旦为皇帝,可惜李旦实在无能,两年后就把皇位传给儿子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旦安心在宫里做起了太上皇,最后病死在宫里。李旦虽然也平庸无能,可是还不昏庸,他清醒知道自己的处境,顺利地度过一生,算得上有智慧的人了。
公元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唐睿宗李旦个人资料简介:
姓名:李旦、李旭轮
性别:男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蓬莱宫含凉殿
出生日期: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
逝世日期:开元四年(716年)六月甲子
职业:皇帝、太上皇
年号: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庙号:睿宗
陵墓:桥陵
父亲:高宗李治
母亲:武则天
皇后:刘氏
子女:6子,11女
继位人:儿子玄宗李隆基
李旦的妻子:
正妻皇后1:刘皇后,结发之妻,正室;生唐让帝李宪、寿昌公主、代国公主李华婉,被武则天勒令处死,追谥为肃明顺圣皇后
正妻皇后2:窦德妃,侧室;生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李持盈,被武则天勒令处死,追谥为昭成顺圣皇后
唐初名将王方翼:因唐高宗的后宫争斗抱憾而终
王方翼(625年-687年),字仲翔,唐代并州祁(今祁县)人。其祖父王裕,武德年间官至隋州(今湖北随州)刺史,其祖母为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其父王仁表,贞观时曾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博得“孝童”的美称。后来,李氏因与婆婆同安大长公主关系不和睦,被赶到乡下的凤泉别墅。王方翼和仆从一起开荒垦地,植树造林,缮修房舍,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居然拥有良田数十顷,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灌木竹林,俨然又恢复了昔日官室的面貌。在凤泉别墅居住期间,王方翼还坚持每天练武学艺,练出了一身真功夫,希望有一天能跃马弯弓于疆场为国家效力。后来,王方翼被召回京城加入了皇家御林军担任了右千牛职务。不久,同安大长公主去世,王方翼一家又重新搬回京城长安居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王方翼的堂妹王氏被册封为皇后,王方翼也时来运转,被调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令。在任职期间,王方翼奖励耕织,致力于发展生产,打击土豪劣绅,镇压了为害乡里的恶霸皇甫氏,令当地人民拍手称快。安定县以此盗贼惕息,合境平安,王方翼也因政绩卓著受到朝廷的嘉奖。
后来王方翼被任命为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上任以后,王方翼亲自发动土卒临筑城垣,又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加强了防务。在水边建造水碾、水磨,为民造福。百姓加工米面,只收取少微的加工费,然后又将其盈利用于赈济饥民,修筑了数百间房屋,供饥民避寒居住。当时正值河西走廊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其它州县的贫民常有因冻饿而死于道路的,而肃州人民却很少死于灾荒。肃州百姓非常感激.特地为他立碑,纪其功德,颂其德政。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李遮匐勾结西突厥贵族进攻安西都护府,唐高宗下诏任命王方冀为检校安西都护,协助裴行俭举兵平叛。王方翼接到命令,马上星夜兼程驰赴安西,负责修筑了“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加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碎叶城共四面12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滑之状,五句而毕”。然后,王方翼又招徕西域各族贵族,使“由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这样,李遮匐就限于孤立,终于被擒,祸乱始平。碎叶镇是安西四镇中最西的一个军事重镇,它的建设对于巩固唐朝西北边防、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贵族十姓阿史那车薄啜起乓反叛,围攻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王方翼被调任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刺史,反击叛乱势力。他亲率大军急趋危城,与阿史那车薄啜的叛军在伊犁河遭遇,发生激战。由于阿史那车簿啜的言行很不得人心,所以面对王方翼所率领的唐军,人心涣散,大败而逃。是役,斩首千余级,唐军大获全胜。
不久之后,在阿史那车簿啜的煽动下,三姓咽面又率领10万之众加入叛军。王方翼率军屯兵于热海(今苏联伊塞克湖),身先士卒向敌阵冲去,流矢射中他的胳膊,鲜血直流,王方冀抽佩刀断去箭簇,仍坚持战斗。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深受鼓舞,士气高涨,越战越勇,终于击溃了咽面的进攻。后来,王方冀又趁刮大风之机,主动出击。咽面仓皇之间,来不及应战,就随四下溃散的部属忙于逃命。是役,歼敌七千余人。王方翼又乘胜追击,派骑兵分道袭击逃散的突厥兵,生擒其头目突骑施等300余人。
战后,朝廷擢升他为夏州(今陕西横山)都督。他上任以后,正值当地瘟疫肆虐,耕牛几乎死亡殆尽,百姓无法耕地下种,只好携儿拖女,逃亡他乡。王方翼耐心地查阅了大量古籍,参照前代方式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耕地农具。这种农具“施关键,使入推之”,“力省而见功多”,称为“耦耕法”。这种方法推广到各县,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永淳初,王方翼奉召进京,朝廷设盛宴款待。唐高宗命其袒臂,亲视其疮,感叹良久,下令对他褒奖。但是,这时王方翼的堂妹王皇后已被废为庶人,他也因为是废后的亲属,没有能够受到重用。不久,绥州步落稽白铁余煽动百姓造反,攻占了城平县,自称光明圣皇帝。唐高宗下令王方翼配合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会军进剿。叛乱被平息后,王方翼因功受封为太原郡公。
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掌握了大权。王方翼因为是王皇后近亲,又牵连在程务挺一案,于是,武则天借口将他逮捕下狱,后来,又将他流放崖州(今海南)。王方翼经此折腾,积劳成疾,于路途忧愤而逝,时年六十三岁。
母女共侍唐高宗的悲惨结局 唐高宗的乱伦癖好
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到宫中后,高宗基本上过着一夫一妻式的生活。这主要:一是武则天能够给高宗全方位的享受,成为高宗的专宠;二是武后的厉害让嫔妃、宫女们不敢造次;三是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武后垂帘听政和废掉嫔妃制度后,高宗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他多么想有一个红颜知己来排解心中的寂寞与失意。但他先后宠幸母女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却使两位美女惨遭不幸。
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永徽五年三月,武照第二次生产,这次生的是个女儿。高宗特别喜欢这个小公主,时刻探望。但不想一个月后,小公主死去,对武照打击极大。三月初,高宗为了安慰不幸的武照,于三月九日行幸岐州的万年宫(今陕西凤翔)。为了安慰伤心的武照,高宗派人从长安将武照的母亲及姐姐接到万年宫。在凉爽的山谷中,武照再次怀孕。因怀孕而不断呕吐,身体不适,武照只有呆在自己的寝宫里。
五月的一天夜里,大雨倾盆,山洪爆发,万年宫被洪水淹没,高宗们只有到没有被水淹没的高处宫殿中过集体生活。武照发现,有皇帝在身边时,姐姐的言行很不自在,看高宗的眼睛含情脉脉。武照立即明白,高宗与姐姐之间超越了男女关系。此事就发生在武照怀孕呕吐卧床期间。
武照姐姐与其是同母姐妹。她的丈夫贺兰氏是个下级官员,但死得早,留下一双儿女。年轻独守空房,在武照不能侍奉龙床的时候,长相酷视武照的她得到高宗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对于武照来说,她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她十四岁入宫,独自打拼,好不容易得到今日的地位,是不容包括姐姐在内的女人染指和危害她的地位的。大水退去后,武照身体恢复了正常,又开始侍奉龙床。此后,其姐姐在母亲杨氏的规劝下,不在宫中走动,与高宗分手。魏国夫人贺兰氏剧照
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后,其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龙朔二年,韩国夫人又随其母亲到宫中去见武后,这次见面,过着禁欲生活的高宗遇见昔日的恋人韩国夫人,不禁旧情萌发,两人象干柴烈火,很快燃烧起来。武后的情报网将此事告知,不几日,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有的说是武后杀死了韩国夫人,有的说是韩国夫人自知事情再次被武后知晓,怕妹妹报复而自杀。总之,韩国夫人时年三十来岁,正值妙龄美女人,突然从人间消失,这是极不正常的,高宗敢怒不敢言。之后不久,武后以康寿高宗身体为由,废除了嫔妃制度。
魏国夫人中毒身亡。高宗在废后事件失利后,身体愈来愈差,朝政大权进一步旁落。唯一能够使他心灵得到宽慰的是小鸟依人的魏国夫人。魏国夫人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她对高宗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渴望从高宗那里得到早年失去的父爱,又希望得到高宗的情爱,更是利用高宗的宠爱报复武后的杀母之仇。
以心换心,高宗得到了极大的慰藉。高宗捧着魏国夫人的漂亮脸蛋,看不够,吻不够,赞不够。他要封她为贵妃,让他与她长相厮守。
自从武后以龙体为要,废除了嫔妃制度后,高宗身边除了武后,已经没有其他的女人。现在,好不容易天在他不得意时赐给他一个仙女,他无论如何也不让她飞掉,他要揽住她。高宗想:自己提出新立一个妃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武后的死党许敬宗等大臣,恐怕也不敢否定。
于是她向魏国夫人作出了承诺。成为贵妃是魏国夫人梦寐以求的渴望,她的如意算盘最终是挤掉武后,自己当皇后。但是,她太过于天真,她只知道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知道,高宗已经失掉了这个权力。因此,当她一次次的追问高宗立妃的事情,高宗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不致可否。
武后已经洞察了一切。她废除嫔妃制度,一则是为了高宗的身体考虑;二则也是防范于未然,使自己的皇后地位无人挑战。如今,凭借自己的庇荫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侄女,恩将仇报,冒出来危及自己的地位,她是决不会就袖手旁观的。
一日,武后的从兄武怀良和武怀远,一个任始州刺史,一个是溜州刺史。二人因为在武后刚立时,对他们提拔重用而不买账,得到左迁。现在,两人想找武后调到京城做官,于是想求得武后及其母亲的原谅,恳请武后参加他俩在家里举办的宴会。武后破例的答应了。
宴会之日,武后带着几名宦官赴宴。杨氏、敏之、魏国夫人等也参加了宴会。按礼节,皇后在席,其他人是不能上席的,武后高兴,赐大家共进午餐。席间,气氛和睦,谈笑风生。宦官给各人的汤碗盛好肉汤,大家喝起汤来。不大功夫,魏国夫人从座位上倒下,全身抽筋,宦官们连忙把魏国夫人抬到屋里的床上,一会儿死去。
武后断言是怀良怀远想谋害皇后,而宦官拿错了碗才导致魏国夫人死亡。于是,不容怀良和怀远申辩,也没有进行审理,立即将二人斩首正法。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魏国夫人死亡的真实原因。只不过武后是利用这次宴席一箭双雕,既除了危及自己后位的情敌,又铲除了与自己及母亲积怨甚深的两位从兄弟。
高宗得知,泪流满面。两位美人,由于他的爱恋而葬送了年轻美丽的生命。从此后,高宗再也没有宠幸过武后以外的女人。
延伸阅读
则天武后当时正是太宗皇帝的一个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规矩,皇帝有一后、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三班低级宫女中每班又各有二十七人。以上所述统称为后宫佳丽,皆可承受帝王的恩泽。武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六级的才人。
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从十四岁起就在宫廷里。以她那样的能力与雄心,竟没能升到较高的阶级,她一定觉得郁郁不欢,自不待言。太宗皇帝并不喜爱英明果断的女人;他喜爱的女人要温柔,要和顺。太宗最初在武氏父亲家看见她时(武氏父亲武士彟曾随太宗远征),遂将她选入宫中,因为这样对她父亲也是殊荣。武氏干练尽责,头脑清晰,在宫中专管太宗皇帝的衣库,自然非常称职。武氏亭亭玉立,极其健硕,脸方,下颌秀美,两眉明媚,两鬓微宽,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从武氏的作为上,太宗皇帝已经看出来,女人如此,确属可怕。武氏说过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十足可以表现她的个性。
武氏说:“我年轻的时候,伺候太宗皇帝。皇帝有一匹骏马,叫狮鬃马,无人能驯服。我向皇帝说,我能。只要给我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它,我就用铁锤,若还不能,我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皇上很夸我的勇气。”
以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有这种勇气,可谓难能!这真是武则天精神,这话一定会使皇帝为之一惊。并且,若不真个用铁鞭利剑去使马受伤,只是徒托空言,这也就不算个方法。用铁锤制伏马,这真是她的新花样儿!用这种方法制伏的马,瘸不了腿,就得丧命。在我老来这些年,常常思索这件事情。唐朝的皇室就是武氏要制伏的一匹马,她终于把这匹马弄残废了。
武氏这个女人智力非凡,头脑冷静,而野心无限。她对文学艺术并不十分爱好,她只曾受过普通的教育。皇宫的事情,她很感兴趣,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她对周围的情形也很了然。以她那种英明干练的才具,她确有执掌朝政之势,只是太宗在位,不得其时而已。太宗看来,她不过一个才人,平而微方的脸,宽广的前额,而太宗宠爱的却是肌肤细白,绰约多姿的女人,要娇媚娱人,却不必练达能干。所以武氏只得在拘束限制之下过日子,局促若辕下之驹。以她那样雄心万丈,却大才难展,百事拂意,身为皇帝近侍,一入皇宫十四年,而仍然屈居才人之位,她是确已失败!不过她头脑冷静非常,抑郁不达之情,决不形诸声色。
在众多婢女之中,武氏之聪慧,绝非常人可及。她既不得意于老王,乃另谋出路,专注意于太子。别的婢女若无所见,她却慧眼独具,利用时机。因为老王千秋万岁之后,太子登基称帝,嗣承大统,自属当然。太子于是成了她的目标,而这个目称,又何其容易!她已经把太子估量清楚。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玩弄过几个女人——软弱、任性、多愁善感、不喜运动,一见美色,心神颠倒,渴求新欢,欲壑难填。在太宗皇帝驾崩前两个月,老皇染病在床,在宫中那样熟悉的地方,太子常常看见武氏。武氏年轻,虽不足言体态丰满,亦可称得身体健硕,玉立亭亭。宫廷的化妆,宫廷的发式,她极其讲究精致,从不疏忽。太子所爱慕于武氏身上的,正是他自己所没有的——健硕、沉着、机敏,尤其是精神旺盛。
在父王驾前要端庄矜持,不可失礼,求情之心,反而越发难制。可是,总不愁没有机会,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园之内,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身体有意的一触,偷偷的一吻。当这个成熟丰盈的女人,开始向那个肠柔心软、青春年少的太子一调情,太子的劫数算是注定了。武氏言谈,随时一语双关,意在言外。她说她渴望太子殿下特殊的“恩泽”,她当竭其所能,“善待”殿下。所有宫廷中的词藻像“献身”、“宠爱”、“忠诚”等等,若由一个谈情求爱的少妇口中说出,都会另有意味,独具色彩。日复一日,太子受了蛊惑,大起胆来,意乱神迷,恋情似火。于是在老王背后,太子与这位不平凡的宫女,在小心戒备之下,恣情拥抱调笑。太子视礼法若耳旁风,进而想入非非,企图把武氏据为己有,一切牺牲,在所不惜。
狄仁杰官场智慧:他是如何一步步得唐高宗信任的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叫狄孝绪,当过尚书左垂。父亲狄知逊,做过夔州长史。在这样的家庭里,狄仁杰受到的教育是严格而良好的,因此,他一长大成人,就通过明经科考试及弟,授汁州参军。参军原本是参谋军事,至唐,已演变成参谋性质的职官,官阶不是很高。狄仁杰初人仕途,并不顺利,当上参军不久,就被人污告。但诚如老子所言,祸福相依。隋唐时,全国分为十几个道,对这些道,中央常派官员巡视,这巡视的官员称之为黜置使。当时被派为河南道的黜置使是任工部尚书的阎立本。他接手狄仁杰一案后,便将狄仁杰召来讯问。
狄仁杰据理力争,而阎立本通过审理,不仅还了狄仁杰一个清白,更发现了狄仁杰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称赞狄仁杰说:“君可谓沧海遗珠矣”!倘若狄仁杰遇到的不是阎立本,而是一个妒贤嫉能的小人,或一个糊涂官,那么狄仁杰的仕途恐怕也就走到了尽头。阎立本澄清狄仁杰的冤屈,认定他是沧海遗珠,就把他推荐到并州都督府当法曹。在唐代,都督府、州衙门和县衙门都设得有法曹一职,但称谓稍有不同。在府,称为法曹参军事,在州,称为司法参军事,在县,称为司法,其职能,就是掌管刑法狱讼方面的事。至今,日本和韩国,仍把律师和法官、检察官等司法界人士合称为法曹,大约就是受了我国这一官职的影响。法曹这个职务,对狄仁杰一生影响巨大。狄仁杰在法曹任上,认真学习,从而通晓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为他不久迁任大理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大理寺丞。大理寺丞这个职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负责审判工作的。狄仁杰正是在大理寺丞这一位置上,牛刀初试,一年之中,将在狱中拖延了很久、涉及一万七千多人的案件,全都审理得明明白白。按当时的制度,大理寺丞审完案子作出判决后,要将涉案人员的家属叫来,问他们是否服从判决。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万多人的家属,居然人人称是,没有一人表示反对的。狄仁杰由是名声大震,时人称之为“平恕”。当然,狄仁杰审理的案件若都只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普通案件,那名声再大,也将会是有限的。狄仁杰能以铁面法官的形象青史留名,还在于他为伸张正义而不顾生死冒犯皇威。当时有两个人,一个叫权善才,任左威卫大将军,一个叫范怀义,任右监门中郎将。这两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砍了李世民坟墓昭陵的柏树。这一来唐高宗不答应了,下旨要将二人处死。
狄仁杰得到命令却不执行,反上奏道:这两人罪不当死。唐高宗一听,龙颜大怒,对狄仁杰说:这两个家伙砍了我父亲陵墓的柏树,使我成为不孝之子,我一定要杀了这两个家伙!狄仁杰据理力争,说道:汉朝时曾有人盗高庙的玉环,汉文帝想诛杀盗环者的九族。廷尉张释之认为处罚太重,就问文帝道,盗了玉环就诛灭九族,那么有人若盗了长陵的一杯土,又还有什么更重的刑法来处置呢?于是只把盗环者杀了。如今将犯不死之罪的人处死,而且只是仅仅因为误砍了一根柏树就要杀两个大臣,后来的人们将会怎样来评价皇上您呢?唐高宗听狄仁杰说得有理,这才罢了。唐高宗也是个有头脑的皇帝,特别是在他的早期,还是有所作为的。狄仁杰反对他杀权善才和范怀义二人,他想通后称赞狄仁杰说:“你能坚持按法办事,我有一个好法官了。”
太子李弘死后唐高宗李治做了什么荒诞不经的事
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谥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隋哀帝杨侗被拥立为皇帝后,追谥生父元德太子杨昭为孝成皇帝;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追谥生父懿文太子朱标为兴宗孝康皇帝。可以说,追谥曾经当过太子的父亲为皇帝,是后辈子孙称帝后从下到上表现孝道的一种惯例。与他们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亲身份从上到下追谥儿子李弘为皇帝,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上元二年(675)五月,唐高宗下诏,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丧葬“制度一准天子之礼”(《旧唐书》)。在中国历史上,被父亲追谥为皇帝的太子,李弘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此,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称“唐高宗以太子宏(弘)薨,而赠孝敬皇帝,则以父而追帝其子,不经之甚矣”,即批判唐高宗此举荒诞不经;蔡东藩在《唐史演义》中也称“所有丧葬制度,竟许用天子礼,谥为孝敬皇帝。太子死谥皇帝”,是“从古未有”之事。那么,唐高宗为何要置封建礼制于不顾,破例追谥亡故不久的李弘为皇帝呢?
李弘(652—675),字宣慈,唐高宗第五子,也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一子。李弘的名字颇有寓意,据说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预言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来拯救众生。唐高宗为其取名李弘,可见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因系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爱屋及乌,对李弘系非常宠爱。四岁时,李弘被封为代王;五岁时,唐高宗废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为了培养李弘,唐高宗除了为其选聘名臣作为辅弼老师,还经常让他实习参政,如龙朔二年(662)唐高宗“幸骊山温汤,太子监国”;次年又“诏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咸亨二年(671)正月,唐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弘于京监国”;次年十月,又命“皇太子监国”。
李弘为人宽厚仁慈,“深为帝及天后钟爱”。被立为太子后,李弘“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有过之地”。对父母如此,对臣属如此,对普通士兵和百姓同样如此。监国期间,李弘关心将士,体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宽仁爱民之举。当时,大唐正对高丽用兵,军中经常有士兵“逃亡限内不首及更有逃亡者”,因此会受到“身并处斩,家口没官”的严厉处罚。李弘知道后,引经据典,强调“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希望朝廷可以修订法律,以后再出现有士兵逃亡者,家中人不用再受连坐之罪,唐高宗“从之”;李弘“又请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贫人”,唐高宗“许之”。一个“从之”,一个“许之”,不难看出唐高宗和武则天对李弘的欣赏。然而,李弘接下来做的一件事,却极大的触怒了武则天,武则天从此也对他有了看法。
原来,武则天将情敌萧淑妃被残忍杀害后仍不解恨,又把萧淑妃所生的义阳、宣城二位公主“幽于掖庭”,致使两位被幽禁的公主年龄很大了却没办法嫁人。李弘猛地见到这两位“以母得罪”的姐姐时,先是“惊恻”,继而动了怜悯之心,于是“遽奏请令出降”,恳请唐高宗让她们过上正常女人的生活。唐高宗对萧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再者两位公主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只是迫于武则天的淫威不敢造次。李弘的上奏道出了唐高宗的心声,于是“许之”。武则天闻讯后,既是出于对萧淑妃怨恨的延续,也是为了防止这两位公主日后兴风作浪,便随便将她们许配给了两个普通侍卫。在武则天看来,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不站在自己这边,反倒帮助敌人,武则天从此对李弘产生隔阂甚至怨恨,李弘“由是失爱”。
咸亨四年(673)二月,唐高宗将李弘召至东都洛阳,准备纳左金吾将军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为此,唐高宗还下令为李弘新建一座宫殿。裴妃“甚有妇礼”,是个相当有妇德的贤淑女子,唐高宗满意地对侍臣说:“东宫内政,吾无忧矣。”意思是说,李弘有这么个贤内助,将来即位执政,就不用朕担心了。七月,“太子新宫成,上(唐高宗)召五品以上诸亲宴太子宫,极欢而罢”。唐高宗本来身体就不好,这次畅饮后,身体便出现了故障。八月,唐高宗“以不豫,诏皇太子听诸司启事”。这一安排,表明唐高宗虑及自己身体不支,有禅让太子之意,而这恰恰是早已习惯“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的武则天所不愿意看到的。从此,武则天与李弘的私人恩怨,已经上升到涉及将来掌权的政治对立面。
武则天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一步步提升自己,进而问鼎皇权,是武则天实现女皇梦的必由之路。上元元年(674)八月,在武则天的鼓动下,唐高宗下诏“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内外称为“二圣”,武则天已经与唐高宗平起平坐。这么多年夫妻下来,唐高宗对武则天是了解的,为了权位,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包括害死自己的亲生骨肉。作为当朝皇帝,唐高宗都无法遏制武则天在政治上的强悍势头;自己百年之后,谁又能控制得了这位身居高位的女强人?知子莫如父,李弘万万不是武则天的对手。为了保护李弘,唐高宗甚至萌生了“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的念头,也就是想把权力交给武则天。但是,迫于群臣关于“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国与人,有私于后族”的劝谏,唐高宗才把皇帝继续当下去。
这件事过后不久,也就是上元二年(675)四月,李弘在随唐高宗、武则天游幸洛州合璧宫时,突然暴死于宫中绮云殿,年仅二十四岁。李弘之死,在唐朝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称得上是一桩疑案。李弘究竟怎么死的,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其中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李弘患有严重的“痨瘵”,即肺结核,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李弘处理国事积劳成疾,病情加重,属于自然死亡。其二,李弘虽然有“仁孝”的一面,同时也有“英果”的一面,不顾武则天之感受而上奏让两位同父异母的姐姐出嫁就是一个例子。当太子的时候如此,李弘将来一旦即位,武则天将很难驾驭这个柔中带刚且不太听话的儿子。李弘的存在,成为武则天实现女皇梦的绊脚石。为了能继续把持朝政,武则天伺机将其害死,李弘属于非正常死亡。
其实,关于李弘的死因,早在唐肃宗时代就开始有了死于非命的说法,《旧唐书·承天皇帝传》就称“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李弘)”。宋代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在《本纪·第三》中这样写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用了春秋笔法,“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综合各种史料记载,以及对当时政局的分析,笔者认为李弘确系死于非命。其一,李弘虽然身体有病,而且是不治之症,但他能没事一样的陪同唐高宗“幸合璧宫”,说明当时他的身体并无大碍,决不至于暴薨。其二,唐高宗想把权力交给武则天的念头被否定后,只能“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也就是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太子李弘。武则天因此生恨,对挡了自己掌权道路的李弘更是怀恨在心,尽管李弘因患“痨瘵”命不长久,但为了早日操控权力,武则天还是动了杀机。
李弘是个好太子,监国期间的一系列仁举,使他赢得了芸芸众生的拥戴。难怪李弘遇害后,普天之下会“莫不痛之”。痛,既是对李弘二十四岁突然死亡的悲痛和惋惜,更是对武则天为了权位不择手段的痛恨和谴责。其实,儿子死了,武则天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毕竟李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而且是死于自己之手。李弘死后,“天后心缠积悼,痛结深慈”(《孝敬皇帝睿德记》)。这其中,既有武则天当众表演的成分,也有对儿子之死无限内疚的因素。李弘之死,作为父亲的唐高宗心里最明白,但没有证据,又苦于惧内,索性泪往心里流。自己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死于非命,唐高宗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不久,唐高宗下诏:“太子婴沈瘵,朕须其痊复,将逊于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结,疾日以加。宜申往命,谥为孝敬皇帝。”将李弘死因说成“因感结,疾日以加”,无不表现出了唐高宗的懦弱。
然而,再懦弱的男人也有刚强的一面,唐高宗也不例外。李弘生前没有当上皇帝,死后也要让他当上皇帝。以父亲身份把李弘“谥为孝敬皇帝”,既是唐高宗对没有保护好儿子的愧疚,更是对武则天心狠手辣的不满。此外,唐高宗还下令将李弘以“天子之礼”厚葬于偃师景山,并亲自为其制“睿德纪文”,书之于石,立在陵前,以示哀悼。永淳三年(683),唐高宗病逝,临终前教诲太子李哲(即唐中宗李显)“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这种安排,不能不说是鉴于李弘之死而对李哲个人安危的忧虑。唐中宗即位后,将李弘牌位祔太庙,号义宗,并追封太子妃裴氏为哀皇后。景龙四年(710),姚崇与宋璟进言李弘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其移到东都祭拜。唐玄宗开元六年(718),有司奏称“孝敬皇帝宜建庙东都,以谥名庙”,于是罢义宗号,从此只用孝敬称之。(刘秉光)
长孙无忌为什么会反对唐高宗立武昭仪为后?
经常看到有人说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之所以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是因为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于唐高宗而言是母辈,以自己的庶母为妻于礼不合,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我们可以来先看看史书上是如何记载长孙无忌等人究竟是为什么反对唐高宗立武氏为后的。
《旧唐书·褚遂良列传》: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无忌曰:“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兒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仍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
《新唐书·褚遂良列传》:帝将立武昭仪,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及遂良人。或谓无忌当先谏,遂良曰:“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又谓勣上所重,当进,曰:“不可。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曰:“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既入,帝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帝不悦。翌日,复言,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帝大怒,命引出。
从各处史书上的记载可知,褚遂良等人认为王皇后不可废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王皇后乃是当年唐太宗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妻子,临终前还特地嘱咐褚遂良要好好侍奉李治与王皇后;二是王皇后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于情于理都不该废。自始至终,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都不曾提及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这件事,如果武才人的这段经历是唐高宗立其为后的障碍之一,这里为什么完全没人提及?
所以就更别说什么武才人是先帝嫔妃,也是唐高宗的庶母,唐高宗恋母这些愚论了,要知道古代妻妾之别有如天渊,早在战国时的《礼记》中就有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唐律》中也明确规定“妾通买卖”,纳妾时给予的财物被称为“买妾之资”。而妻妾之别不仅在民间泾渭分明,在皇宫中也同样毫不例外。比如晋武帝的宠妃胡芳得宠到了有着“亚后”的待遇,但她的父亲胡奋在遇见皇后杨艳的父亲时,仍旧只能恭恭敬敬地说道:“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的女儿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在后宫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个小小的从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样敢在提到武惠妃时毫不客气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也”,直接对皇帝说你心爱的女人不过就是一个伺候你的下人。
也正因为小妾自身地位低下,小妾所生的子女自然不能以出身卑贱的生母为母,只能尊嫡母为母,且不只是民间如此,皇室亦然,庶出的皇子同样只能称生母为姨——无论生母在后宫中的品级有多高。《南史·齐武帝诸子》中就有记载,“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衆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南史·齐宗室》同样记载道:“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按南齐后宫制度,贵人为正一品的三夫人,淑媛为正二品的九嫔,区贵人、阮淑媛在后宫的品级很高,而萧钧和萧子懋也都是大孝子,但就因为是庶出,所以不得称呼生母为母亲只能称为阿姨。所以清人曾在《称谓录》中总结道:今人多称本生之妾母曰姨,盖其由来已久矣。
在这样残酷的等级制度下,除非是像晋元帝宠爱郑阿春那样,特别下诏令皇太子等诸位皇子将自己的宠妃郑阿春当做母亲来侍奉,不然别说是一个后宫小小的才人,就算是品级最高的四妃,连她们的亲生儿子都不会喊她们一声母亲,更别说让一个嫡出皇子称其为母、视其为母了。
所以综合史书记载而言,长孙无忌等人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和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一事无关,更与所谓的庶母、辈分乱伦毫无关联,毕竟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里,庶出的皇子都只能称自己的生母为阿姨,而不能把她当做母亲来对待,更遑论唐高宗这样一位嫡出的皇子,又怎么会要尊崇先帝一个小小的才人为母亲呢?
唐高宗李治后宫中两位惨遭不幸美女都是谁?
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到宫中后,高宗基本上过着一夫一妻式的生活。这主要:一是武则天能够给高宗全方位的享受,成为高宗的专宠;二是武后的厉害让嫔妃、宫女们不敢造次;三是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武后垂帘听政和废掉嫔妃制度后,高宗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他多么想有一个红颜知己来排解心中的寂寞与失意。但他先后宠幸母女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却使两位美女惨遭不幸。
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永徽五年三月,武照第二次生产,这次生的是个女儿。高宗特别喜欢这个小公主,时刻探望。但不想一个月后,小公主死去,对武照打击极大。三月初,高宗为了安慰不幸的武照,于三月九日行幸岐州的万年宫(今陕西凤翔)。为了安慰伤心的武照,高宗派人从长安将武照的母亲及姐姐接到万年宫。在凉爽的山谷中,武照再次怀孕。因怀孕而不断呕吐,身体不适,武照只有呆在自己的寝宫里。五月的一天夜里,大雨倾盆,山洪爆发,万年宫被洪水淹没,高宗们只有到没有被水淹没的高处宫殿中过集体生活。武照发现,有皇帝在身边时,姐姐的言行很不自在,看高宗的眼睛含情脉脉。武照立即明白,高宗与姐姐之间超越了男女关系。此事就发生在武照怀孕呕吐卧床期间。
武照姐姐与其是同母姐妹。她的丈夫贺兰氏是个下级官员,但死得早,留下一双儿女。年轻独守空房,在武照不能侍奉龙床的时候,长相酷视武照的她得到高宗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对于武照来说,她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她十四岁入宫,独自打拼,好不容易得到今日的地位,是不容包括姐姐在内的女人染指和危害她的地位的。大水退去后,武照身体恢复了正常,又开始侍奉龙床。此后,其姐姐在母亲杨氏的规劝下,不在宫中走动,与高宗分手。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后,其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龙朔二年,韩国夫人又随其母亲到宫中去见武后,这次见面,过着禁欲生活的高宗遇见昔日的恋人韩国夫人,不禁旧情萌发,两人象干柴烈火,很快燃烧起来。武后的情报网将此事告知,不几日,韩国夫人突然失踪。有的说是武后杀死了韩国夫人,有的说是韩国夫人自知事情再次被武后知晓,怕妹妹报复而自杀。总之,韩国夫人时年三十来岁,正值妙龄美女人,突然从人间消失,这是极不正常的,高宗敢怒不敢言。之后不久,武后以康寿高宗身体为由,废除了嫔妃制度。
魏国夫人中毒身亡。高宗在废后事件失利后,身体愈来愈差,朝政大权进一步旁落。唯一能够使他心灵得到宽慰的是小鸟依人的魏国夫人。魏国夫人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她对高宗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渴望从高宗那里得到早年失去的父爱,又希望得到高宗的情爱,更是利用高宗的宠爱报复武后的杀母之仇。以心换心,高宗得到了极大的慰藉。高宗捧着魏国夫人的漂亮脸蛋,看不够,吻不够,赞不够。他要封她为贵妃,让他与她长相厮守。
自从武后以龙体为要,废除了嫔妃制度后,高宗身边除了武后,已经没有其他的女人。现在,好不容易天在他不得意时赐给他一个仙女,他无论如何也不让她飞掉,他要揽住她。高宗想:自己提出新立一个妃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武后的死党许敬宗等大臣,恐怕也不敢否定。于是她向魏国夫人作出了承诺。成为贵妃是魏国夫人梦寐以求的渴望,她的如意算盘最终是挤掉武后,自己当皇后。但是,她太过于天真,她只知道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知道,高宗已经失掉了这个权力。因此,当她一次次的追问高宗立妃的事情,高宗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不致可否。武后已经洞察了一切。她废除嫔妃制度,一则是为了高宗的身体考虑;二则也是防范于未然,使自己的皇后地位无人挑战。如今,凭借自己的庇荫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侄女,恩将仇报,冒出来危及自己的地位,她是决不会就袖手旁观的。
一日,武后的从兄武怀良和武怀远,一个任始州刺史,一个是溜州刺史。二人因为在武后刚立时,对他们提拔重用而不买账,得到左迁。现在,两人想找武后调到京城做官,于是想求得武后及其母亲的原谅,恳请武后参加他俩在家里举办的宴会。武后破例的答应了。宴会之日,武后带着几名宦官赴宴。杨氏、敏之、魏国夫人等也参加了宴会。按礼节,皇后在席,其他人是不能上席的,武后高兴,赐大家共进午餐。席间,气氛和睦,谈笑风生。宦官给各人的汤碗盛好肉汤,大家喝起汤来。不大功夫,魏国夫人从座位上倒下,全身抽筋,宦官们连忙把魏国夫人抬到屋里的床上,一会儿死去。
武后断言是怀良怀远想谋害皇后,而宦官拿错了碗才导致魏国夫人死亡。于是,不容怀良和怀远申辩,也没有进行审理,立即将二人斩首正法。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魏国夫人死亡的真实原因。只不过武后是利用这次宴席一箭双雕,既除了危及自己后位的情敌,又铲除了与自己及母亲积怨甚深的两位从兄弟。高宗得知,泪流满面。两位美人,由于他的爱恋而葬送了年轻美丽的生命。从此后,高宗再也没有宠幸过武后以外的女人。
唐高宗李治 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亲自抚养的皇子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
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之下大宴群臣,而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也因此得到了赏赐。所以李治的诞生,排场不可谓不大。
等到贞观五年李治受封为王的时候,李治的独特地位更是凸显了出来。因为唐太宗将这个小儿子册封为了晋王,随后又授予了并州都督一职,这是什么概念?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说李治得到的是太原这块封地。但凡对唐朝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有唐一代,太原贵为北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可谓是地位全面超然。因为太原不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所以唐太宗将晋王这个封号给了李治,又将地位如此独特的太原封给了他,对这个幼子的宠爱之心可见一斑了。
当然,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甚至兴致大发曾教过他这个字的原因,所以李治才能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史书还记载了李治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对于李治来说,童年温馨美好的时光是那么的短促。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刚刚过完八岁生日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年幼的李治哀伤异常,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小儿子,索性将李治兄妹接到自己的寝殿一同居住,于是《唐会要》上便留下了这样一笔记载:“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而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殊荣!
不过唐太宗对这个小儿子的偏爱并不止于此。在李治已经遥领并州都督的情况下,唐太宗又加封他为右武候大将军。等到贞观十六年的时候,李治更是连自己的封地都没去就直接上朝参与政事了。对此,史书上特别用了“特深宠异”这四个字来形容唐太宗对李治的溺爱之情。
原本李治可以就这样,作为一个备受宠爱的皇子亲王在父亲的膝下逍遥度日,然而贞观十七年的易储风波却将李治也卷了进来。
李泰为了尽快得到皇位的继承权,对父亲表示自己愿意百年之后杀子传弟。结果褚遂良一举揭穿了李泰的谎言,并向唐太宗进言:“此次太子的叛乱,说白了就是您不懂节制的宠爱造成的。前事不远,吾属之师,如果您打算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就将李治打发到自己的封地去吧,免得最后一个都保不住。”然而唐太宗在听了褚遂良的话后,反应却是非常的特别,既不是对李泰谎言的恍然大悟,也不是沉默不语,更不是痛骂指责,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褚遂良向他提出的要求上——让李治去自己的封国。面对这样一个要求,唐太宗做出了一个出乎世人意料的回答。《旧唐书》写到:“太宗涕泗交下曰:‘我不能。’”
唐太宗舍不得离开他的这个小儿子,舍不得与李治分离,甚至一想到以后他与李治每年只能见到屈指可数的几面,就忍不住潸然泪下了。所以唐太宗为了同时保证这三个爱子的生命安全,将李治一手扶上了储君的宝座,册立为太子,而此时的李治尚不足十六岁。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李治的宠爱一如既往,甚至可以说是更甚以往。
李治的长子李忠出生,虽然只是庶出,但唐太宗仍十分高兴,不仅在宴会上“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而唐太宗先前一直将李治安置在自己寝殿的一侧,即便是在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也没有让他按制住到东宫去。直到贞观十八年刘洎上书,贞观二十年褚遂良上书,唐太宗这才答应了让李治每个月一半的时间住到东宫,一半的时间仍留在自己身边。更有一次唐太宗在大怒之下要斩苑西监穆裕,李治挺身而出犯颜进谏,结果唐太宗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得意地说:“皇太子自幼在朕膝前,常常看到朕虚心纳谏,所以潜移默化之下,便有了今日之谏。”
不过相比唐太宗征高丽时那些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肉麻事件,这些溺爱的事迹已经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而说到征高丽时的肉麻事,首当其冲的便数那封《两度帖》了。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唐太宗亲征高丽,李治身为太子留守在后方。李治非常思念自己的父亲,请求上表问候起居,于是唐太宗为了彼此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状况,首创了飞表奏事制度,这封信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几乎所有人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都很难相信会是唐太宗这样的一国之君写的。尤其是那几句:看不到稚奴你的信,爸爸我就“忌欲恒死”;看到了你的信后才放下心来,就像“死而更生”;最后再来一句爸爸想你想到“忆奴欲死”——读来真是令我们这些现代人都觉得肉麻得很。
不仅如此,李治在听说唐太宗征战期间一度距离“贼城不逾百步”后,紧张到“魂飞胆战,莫知自处”,连忙向自己的父亲表示“伏愿思宗社之重,以亿兆为心”,告诉他打仗别那么勇猛,做儿子的很担心。于是唐太宗立即回了一封《克高丽报皇太子书》,表示自己自从收到他的信后,因为想着自己的儿子会担心,“所以不执斧钺”,而且“此后必不亲行阵,勿为忧虑也。”
而且就在唐太宗亲征高丽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对依依不舍的爱子,唐太宗就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不到我们父子二人再相见的时候,我绝不会换下这身衣服。” 所以后来唐太宗的衣服是穿脏了又穿破了,连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换一件,他却死活不肯答应。还是等到李治进献了新衣服后,唐太宗这才换下了身上这件已经穿烂了的袍子。
等到唐太宗征辽回来后又准备巡幸灵州,本打算带着李治一起前去,结果张行成上疏说:“臣听说皇太子要陪同陛下一起去灵州,不过臣认为与其陛下因私爱而让太子陪同巡幸,不如趁此时让太子留下来监国,接待百官商议朝政决断众事,熟悉朝廷事务,这样既可安定京师重镇,而且又可向四方显示太子的圣德。”唐太宗认为他说的有理,便将之提拔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李治亲自照料自己的父亲,鬓边的头发都变白了。唐太宗感慨道:“你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亲奉汤药不离左右,就是为了照顾我,年纪轻轻两鬓就有了白发,比古时候的文王还要孝顺。就算我死了,想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就在这一年五月己巳,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六月甲戌朔,李治即位,是为高宗皇帝。
纵观李治前二十二年的人生,可谓是在唐太宗的呵宠下长大的。即便是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仍对这个爱子宠溺异常,种种待遇都有违常制,对李治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手把手地言传身教。
史书中就有记载,唐太宗每次上朝时就让李治在一旁学习,有时候还让他亲自参议政事;考虑到李治自幼长于深宫,对民间疾苦并不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抓着了一些细枝末节,唐太宗也会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教导,比如吃饭的时候就告诉他,只有不夺农时才能保证一日三餐的供给正常。也正是在唐太宗的悉心教导下,李治才能够继贞观之后开创出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所以我们今人虽然只能透过冰冷的史料来回顾这段父子情深,但是从这些白纸黑字中,依然能感受到唐太宗对李治的拳拳父爱,以及正是在这拳拳父爱中成长起来的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在答应立李泰为太子后又改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为什么要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是一个建储较早的帝王。早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九月,他就立皇子中山王承乾为太子,当时的唐太宗年仅27岁,太子承乾也只有8岁。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和唐太宗非常恩爱。不知什么原因,唐太宗特别宠爱魏王泰。唐太宗宠爱魏王泰到了什么程度,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听说三品以上的官员不尊重魏王泰,就把三品以上的官员召集起来,严加训斥。他对魏征等人说:“你们看不起他,我要是纵恿他,你们就会受到折辱。”在唐太宗的宠信之下,魏王泰有夺嫡之心是在所难免的。“魏王泰多艺能,有宠于上,见太子有足疾,潜有夺嫡之志,折节下士以求声誉。”在魏王泰的精心经营下,太子承乾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太子承乾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靠山,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就已病死了,太子随即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另一方面,太子“失德”的报告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唐太宗跟前来。而魏王泰却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唐太宗知道“废长立幼”是大忌,开始比较冷静,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八月,他“以魏征为太子太师”,试图挽救太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天,朝野上下把太子承乾与魏王泰做比较,认为太子有足疾,魏王泰聪颖,唐太宗告戒群臣说:“太子虽有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太子就是不行,可以立太子的儿子!到了同年夏天,唐太宗突然改变了主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
承乾被废以后,唐太宗马上就当面口头允诺立魏王泰为太子。可见,唐太宗废太子之心早已有之,不过,没有急于公开罢了。
唐太宗既然口头立魏王泰为太子,为什么后来又改立李治为太子呢?
魏王泰没有能够如愿当上太子,与太子承乾被废后发生的有两件事有很大关系。第一件事,唐太宗当面口头答应立魏王泰为太子的当天,魏王泰从唐太宗处出来,恰好碰到了去看望唐太宗的晋王李治。父亲已经口头许诺立自己为太子,魏王泰就神气起来,他教训李治说:“你和元昌关系不一般,元昌现在败没了,难道你一点也不忧愁吗?”李治当时就被吓哭了。元昌是唐高祖第七子,和太子承乾图谋不轨,被朝廷发现,受到了惩处。魏王泰意思是说李治和元昌同党,封建时代,同党是要受株连,一同治罪的,李治听了,当然很害怕。等到李治去见唐太宗,唐太宗见李治愁眉苦脸,满脸泪痕的样子,问为什么,李治如实把魏王泰对自己说的话说了,唐太宗听了很失望,开始后悔答应立魏王泰为太子了。第二件事,唐太宗当面责骂废太子承乾的时候,承乾辩解说:“儿臣已经是太子了,还有什么要谋求的,我被魏王泰算计,本来是要找一个保全自己的办法,没有想到,别有用心的人教我干了坏事。现在,魏王泰如果当了太子,正好遂了他的心愿,在他的计划之中。”
承乾的话,引起了唐太宗的警觉。太子承乾被废以后,立谁为太子,大臣们意见就很不一致,岑文本、刘洎劝唐太宗立魏王泰,长孙无忌坚决要求立晋王李治,这个时候发生的两件事,恰恰使魏王泰的凶险的本性暴露无遗,魏王泰和承乾关系紧张,和晋王李治关系也不协调,魏王泰和李治相比较,李治当然占了优势和先机。
所以,当长孙无忌再一次建议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唐太宗立即就同意了。李治被立为太子以后,唐太宗知道李治懦弱,难当大任,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冬天,唐太宗又要立吴王恪为太子,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如何?”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唐太宗说:“吴王恪不是你的外甥你就不同意立他吗?”长孙无忌说:“太子李治仁厚,是守成的最好的人选,再说,太子不能经常更换。”唐太宗才放弃了另立太子的念头。
宣布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唐太宗向群臣们交代了不立魏王泰而立晋王李治的原因:他说:“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又说,“如果立魏王泰,说明太子的位置通过经营能够得到;从今以后,太子失德和藩王窥视太子位置的,一概弃而不用。立魏王泰,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全,立李治,承乾和魏王泰都能够保全。”从唐太宗这段话看,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他是出于不得已,他自己为了当上皇帝,兄弟之间兵戎相向,结果闹得兄弟被杀,父子关系不和,他不希望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
唐高宗李治 被老爸和老婆的光芒掩盖的大唐皇帝
【帝王档案】
姓名:李治
姓别:男
民族:汉
职业:大唐帝国第三任皇帝
生卒:公元628年~公元683年
工龄:34年
父亲:李世民
母亲:文德顺圣长孙皇后
王位继承人:李显
最大爱好:女色
最大特长:以柔克刚
最大缺点:太容易被女人控制
最大优点:仁孝温和
最大成就:永徽之治
最大错误:过度相信武后
最大快乐:娶了武媚娘当老婆
最大痛苦: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并且因中风失明
最大仇人:没什么仇人
最大理想:当个太平天子
最大妥协:与武后共掌国政
最大武功:东征高句丽、西破突厥,是有唐一代版图最大的时期
最大文治:在武后主持下,文化繁荣
当前住址:陕西省乾县50里外梁山乾陵
〖年号〗
高宗李治一生使用了十四个年号,仅次于他的妻子武则天,而如果我们不把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使用的四个年号计算进来的话,那么李治才是中国皇帝中使用年号最多的一位。
永徽:650年 - 655年
显庆:656年 - 661年二月
龙朔:661年三月 - 663年
麟德:664年 - 665年
乾封:666年 - 668年二月
总章:668年二月 - 670年二月
咸亨:670年三月 - 674年八月
上元:674年八月 - 676年十一月
仪凤:676年十一月 - 679年六月
调露:679年六月 - 680年八月
永隆:680年八月 - 681年九月
开耀:681年九月 - 682年二月
永淳:682年二月 - 683年十二月
弘道:683年十二月
(看来武则天在当皇后(天后)的时候已经有了喜欢改年号毛病了,哈哈^-^)
〖后妃子女〗
皇后
王皇后
武皇后 武则天
妃
萧淑妃
徐婕妤 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刘宫人 生燕王李忠
郑宫人 生原悼王李孝
杨宫人 生泽王李上金
韩国夫人 武氏 武则天姐(武氏与其女贺兰氏皆有宠,但未有后宫封号)
魏国夫人 贺兰氏
子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代王李弘(母则天皇后武氏)谥“孝敬皇帝”
潞王李贤(母则天皇后武氏)谥“章怀太子”
中宗李显(母则天皇后武氏)
睿宗李旦(母则天皇后武氏)
女
义阳公主李下玉,母萧淑妃。
高安公主,始封宣城公主,母萧淑妃。
安定思公主,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太平公主李令月,母武则天
【人物故事】
〖以仁孝得天下〗
李唐替代杨隋,国都也从洛阳又转回了长安,高祖、太宗两代,都以长安为都,洛阳作为陪都相对于隋东都时代,寂静了许多。直到第三代大唐皇帝李治的时候,洛阳才重新成为首都。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其母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李治字为善,人如其字,李治从小就非常善良温和,不喜欢骑射,却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读《孝经》一类的书。这在关陇门阀李氏这样的崇尚武功的家族里,显得非常另类。
李治刚刚开始学习《孝经》的时候,有一次李世民就问李治,说:“你已经学习了《孝经》,那你知道孝经都是讲的什么吗?”结果小李治立刻回答说:“孝,开始于事奉双亲,发展为事奉君主,最终确立人的一生。君子事奉君上,进一步思想如何对其尽忠,退一步思想如何弥补他的过错,顺应其美好,补救其错误。”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说:“这样做,足以事奉父兄,当一个合格的臣子了。”
可见,太宗非常喜欢李治,但是却并没有把对他的培养目标定意为继承自己的皇位上,只是希望他能做一个好臣子,就可以了。
但是事物总是会变化的,李世民虽然是一代明君,却没有想到,最终继承自己皇位的,偏偏就是李治。
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发生了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导致的斗争。最终,李承乾企图谋杀李泰没成功,反而使事情败露,李世民知道两个儿子的明争暗斗后,对他们非常失望,他可能已经想起了自己当年在玄武门外杀死一兄一弟后夺取皇位时的惨状了吧。
当时,李世民眼看着哥哥被自己一箭射死的那一刻,竟然惊得呆立在那里仿佛自己也死掉了一样,忘记了控制坐骑,任凭马跑到丛林里,人被挂到树上,马也被藤枝绊住。如果不是大将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李世将死于已经趁机冲到他身边并且夺了他的弓箭的李元吉之手。
李世民眼看儿子们的的斗争,正与当年自己与兄弟们的斗争一样的残酷,他不能容忍当年的惨剧再发生了。于是废掉太子承乾,同时也罢黜了魏王李泰。
事后,李世民再思考皇位继承的问题,觉得从小爱读《孝经》的李治是个不错的人选,这孩子从小知道仁孝的道理,将来总不至于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样导致王室的内讧。于是改立本已封为晋王的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在六月即皇帝位,是为唐高宗,这一年,李治只有二十二岁。李治成为继承人,既没有采取什么阴谋和手段,更没有杀戮和流血,完全是因为他讲仁爱重孝道,才被父皇选中的。
〖废王立武〗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决定迁都洛阳。
大唐自建立以来,事实上自隋朝时开始,中国的首都就一直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着。有时是在长安,有时又是在洛阳。隋初和唐初之所以定都长安,更多的是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考虑。
李唐和杨隋一样,都是出身所谓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并且都是这个集团中最显的“八柱国”。关陇军事集团是西魏——北周的门阀家族统治集团,而八柱国更是这个统治集团里的核心。西魏——北周一系的“根据地”,正如“关陇”这个名字一样,是以长安为核心的西北地区。
所以当隋、唐的统治者们选择长安为首都的时候,其实意味着他们要迎合关陇门阀集团,反之,当他们选择东迁洛阳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们要在政治上有新的突破了。
李治的迁都,也有此意。
自高宗即位以来,一直在沿用着父皇唐太宗李世民的各项政策、制度甚至是习惯。至于父亲的一班旧臣,也是照用不换,尤其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姓氏,已经说明了他的族群属性——鲜卑拓拔氏贵族后裔。因此,他也理所当在的属于关陇门阀的一份子,代表关陇门阀的权益。高宗即位以后,长孙无忌既是元老,又是舅父权力极大,可以说当时的政治格局是:皇位是高宗的,政权是长孙无忌的。而长孙无忌又把政权“分包”给其他关陇门阀,宰相与门阀遥相呼应把个高宗给架空了。长孙无忌所代表的门阀势力,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甚至开始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了。
门阀的势力甚至达到威胁到李治的家族成员的生命的地步!比如太宗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及其附马房遗爱,因为与大哥房遗直争夺财产和爵位,结果夫妻都被长孙无忌加上了“谋反”的罪名。不仅如此,另外两个附马薛万彻和柴令狐,也被牵涉进来,于是一大批皇亲国戚,都成了“死罪”。其实长孙无忌就是想借此机会,打击异己,甚至是打击李唐宗室!从而加强自己和整个关陇派的政治权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高宗当然不能再容忍下去了,他与长孙无忌以及整个门阀之间的矛盾开始无法调合了。然而这个斗争最后却是通过高宗的婚姻问题而进行的。那就是“废王立武”事件。
高宗即位之后便册封了原来的太子妃王氏为皇后,是为王皇后。王皇后与“关陇派”的关系比较友好。因此很得老臣们的支持和拥护。但是,高宗很早就和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有暧昧关系,太宗驾崩以后按照遗旨武媚娘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为尼。一年之后,高宗到感业寺烧香遇到武媚娘,两人随即旧情复燃。不久,高宗就将武媚娘接回宫中,封为昭仪(皇帝妻子的最末一级),后来又想将媚娘立为更高一级的的妃。高宗如此钟爱武媚娘,除了因为媚娘确实很“媚”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宗自幼性格懦弱,需要有一个坚强果断的人来帮助和支持他。而武媚刚强好胜的个性和她“亦母亦姊”的身份,都使高宗有了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所以高宗是离不开武媚娘的,一旦离开了她,高宗就会变得软弱下去。
然而高宗与媚娘的爱情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的,高宗想把武则天由初入宫时的昭仪加封为正式的妃子,结果遭到一片反对声,而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看不惯高宗迎娶太宗遗留下来的女人极力反对。并且号召门下、中书两省的官员一起反对。
无奈之下,高宗就亲自跑到长孙无忌家求舅父开开恩,给自己一点自由。在长孙家里,高宗又是说好话,又是给长孙家的几个儿子封官。可是长孙无忌就是不吐口同意册封武媚娘。
长孙舅舅的态度终于激怒了武媚娘,我们不要忘记了,她还有个叫常用名叫武则天,更有个大号叫武曌,她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岂是被长孙无忌任意欺负的软杮子?于是就准备找机会清除长孙无忌的影响。
长孙无忌平时党同伐异,得罪的人也相当的多,机会很快就来了。有个机要秘书李义府,不知怎么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就准备把他调到四川壁州去。李义府在中书省值夜班的时候,知到了这个消息,一怒之下干脆写了一个“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的奏折。
奏折一递上来高宗和武媚娘都大喜,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长孙无忌没想到自己极力想压住武媚娘不当妃子,现在人家竟然要直接做皇后了,当然是坚决抵制。另一位老臣(当然也是关陇派)褚遂良反映更加强烈,说你就是把我烹了,我也不同意。高宗心里说“我烹你干嘛呀,我又不吃人肉。”就又转过来问其他人,结果其他人也是一片反对之声。
最后高宗问到老臣李勣,李勣是太宗留给高宗的一招特殊棋子儿。当年太宗自知去日不多之时,突然把功劳显赫的李勣下狱,使其蒙怨受屈。而后,又暗暗指示高宗,一即位就把李勣放出来,好使李勣感激高宗。此计果然有效,李勣从此成为高宗的死党。如今高宗问话,李勣深知高宗的意图,当下说了句“这本是陛下的家事,何必用外人胡乱议论?”
话不在多,就这一句,彻底把高宗解放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再说不出话来。是啊,你们家娶老婆嫁闺女,都向皇帝打请示报告吗?人家皇上家的事儿,你们凭什么多管?于是,高宗不再与众人商议,立即废掉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是为则天顺圣皇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武则天。
长孙无忌及大多数朝臣之所以极力反对武媚娘,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媚娘曾经是太宗的侍妾,更重要的是,媚娘并非“关陇派”的人而且性格强势,她会支持高宗做很多高宗想做的事。媚娘在高宗身边,“关陇派”想要操纵和控制高宗,就会很困难了。而高宗,正是借着“废王立武”拉拢了像李义府这样的中下等官员,并借着这些人排斥打击“关陇派”,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进一步扩大势力,清除“关陇派”,而重用关东庶士,到了显庆二年,高宗已经将关陇派清除得差不多了,朝中高官多为关东出身。于是高宗就在这一年正式下令迁都洛阳,作为自己取得斗争胜利的一个标志。
〖开疆拓土〗
别看高宗性格比较柔弱,但是真正把大唐疆域扩张到最大的,就是他。
当年唐太宗横扫四方,被西部各邦推举为“天可汗”,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共主”。然而,太宗晚年的时候,却在与高丽争战中连战连败。太宗自己也身中箭伤,直到临终之时,还引为恨事,叮嘱高宗一定要征服高丽。
当时的朝鲜半岛上,共有三国,高丽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国分别是百济和新罗。永徽六年的时候,高丽联合了百济,共同进攻新罗,新罗于是向大唐求助。高宗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了,于是派大军进入朝鲜半岛,击败了高丽和百济,援救了危难之中的新罗。
高丽和百济被大唐打败,还不服气,百济于是救助于倭国(就是今天的日本),倭国派大军在朝鲜登陆,与唐军相遇于白江口,两军遭遇后立即开战,结果唐军大胜。从此以后,日本才开始敬畏大唐,并不断派出使者来大唐学习。
为了彻底折服高丽和百济,高宗吸取了父皇唐太宗和当年隋炀帝的教训,不再以唐朝的大军征服为主要方式。高宗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结盟,让他们每年到高丽春种秋收的时候进行破坏,唐军则支持和配合他们的行动。如此数年下来,高丽几无可餐之粮,终于彻底臣服,从此不敢与大唐为敌。
高宗即位时,西突厥强大起来,经常侵扰大唐边界。唐宗于永徽六年,派大将程知节(就是评书戏曲里的程咬金)西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并从此以后连年不停的对西域用兵,使得西突厥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一直打到显庆二年(657),唐将苏定方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被擒。西突厥灭亡。
高宗将西突厥的领土重新划分,设置了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第二年又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至此,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
【相关链接】
〖武后则天〗
武则天(即武媚娘)作为高宗的妻子,同时了担负了高宗心理上的“母亲”和“姐姐”,在高宗的一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高宗的一生中,前面前老爸唐太宗的光芒所掩盖,后面则被老婆武则天的光芒所掩盖。高宗自己却变得默默无闻了。
武则天是一个奇女子,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正统女皇。武则天在被高宗接回宫中以后,为了成为皇后,无所不用其极。据说,为了陷害王皇后,武则天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并因此使得高宗下定决心废掉王皇后。武则被立为皇后之后,原来反对她的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人全部遭到贬斥,最后,长孙无忌甚至被迫自缢而死,其家族也遭到诛连。
然而高宗似乎正是利用武则天来实现打击元老功臣,尤其是“关陇派”的目的地的,在打击旧臣的同时,武则天又通过科考等方法,发展了一大批新的臣子,并引为己用。从而使她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壮大。
显庆末年,高宗因为中风而失明,无法再处理政务,就干脆把政务都交给武则天处理。并将皇帝的称号改为天皇,将皇后则为天后。又追封武则天的祖先为皇帝。于是,朝廷内外都把高宗和武则天合称为“二圣”。高宗后来甚至准备让武则天摄政,结果遭到宰相郝处使的反对而作罢。
此事之后,武则天感到宰相的权力过大,就允许百官都参与决策决议,从而将宰相的权力削弱了。这时,高宗再次下令让武则天摄政,这一次,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宗的一再扶持,协助,武则天是不可能最终成为中国的一代女皇的,武则天的军功章,真的是有唐高宗李治的一半啊。
解密:唐高宗李治为何敢收留阿拉伯帝国追逃者?
公元651年,波斯帝国(伊朗旧称)遭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侵袭,京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城)沦陷,波斯国王伊嗣俊殉难。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火线继位”,一边率残军退守抵抗,一边求助“国际干涉”。
卑路斯首先退守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在吐火罗人帮助下,一度收复了边疆失地。然而,好景不长,在阿拉伯帝国的疯狂反攻下,卑路斯和吐火罗人难以招架,于是他们联合向外求援,卑路斯提出到大唐“政治避难”。
国破家亡,波斯君主最后关头为何向大唐寻求“政治避难”?
史学家多是从军事实力对比分析原因。公元7世纪,世界只有两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那就是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两国争夺的焦点就是现在的中亚与西亚。大唐帝国曾与阿拉伯帝国大小争战20余次,大唐军队“胜多负少”。
所以,当时西域各国,也就是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流亡者首先想到去中国避难。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只有大唐帝国能抵制大食的东进。其他中亚诸国,包括东罗马帝国,根本罩不住流亡政权。
当然,这类分析也是不错的,但显然不够全面。这里,除了不可或缺的军事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世界“正统”地位。
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波斯帝国、西亚诸国,甚至阿拉伯帝国眼中,大唐帝国无疑是占据“世界主体文明”的国家。这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占据政治文明制高点;二是拥有她主导的、高举国际正义旗帜、具有军事干涉能力的国际组织——天可汗。
从政体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而论,唐均堪称世界领先。是时,和中国保持“政治交往”的国家多达七十多个。大唐政治,可谓红遍世界。
而说起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天可汗”,众所周知。它不是一个简单名誉称谓,也不是一个纸糊的王冠,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国际组织体系。昔日“天可汗”,从范围上,算不上今日联合国,但却相当于“东方北约”。这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机构”,其作用主要是政治与军事两方面,担当起两方面义务,维系国际和平,仲裁各国间之纷争,为天可汗之首要任务。维护各国独立,不受强国侵略,为天可汗另一职责。为表示对天可汗之绝对服从,各国嗣君即位,必由天可汗下诏册封。各国军队必须接受天可汗之征调,受征中国平乱。
因为有了天可汗组织,公元七世纪“国际道义舞台”就此成为“中国领衔”表演。日本人称此时的大唐帝国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亦非虚语。
“烈烈王者”所向披靡。弱国被强国欺凌,大唐岂能坐视不管?高宗欣然接受了卑路斯请求,马上设立波斯都督府(今伊朗境内的扎博勒),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将波斯与大唐“安西都护府”连成一片。
然而,由于波斯都督府没有中国军队驻扎,波斯全境不久终被大食吞并,波斯都督府也无法独存。公元670年,高宗招卑路斯入朝,授“右武卫将军”衔,命人修建长安波斯寺,卑路斯与其子泥涅斯得到妥善安置,先后定居长安。
尽管大唐没能帮助波斯复国,但摄于大唐之威,阿拉伯大军终究未敢穷追卑路斯到中国内地。扶弱济困、主持正义的大唐帝国,还是赢得了弱国的尊重,“天可汗”占据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而且在军事上,基本保持着对大食的绝对优势。阿拉伯大军在天宝前期的几次中等规模的冲突里均败于唐军,后来倾其国力发动怛罗斯会战,20万阿拉伯军面对3万唐军依然难以战胜,最后只靠唐军内部的反叛才将唐军打退,而阿拉伯军的自身损失却是唐军的几倍。阿拉伯人虽胜尤耻,唐军虽败尤荣。后来即使安史之乱爆发,阿拉伯也终未敢进兵西域。
因为有了大唐帝国的存在,阿拉伯帝国东进的步伐被阻挡在葱岭之外!
公元674年,卑路斯客死长安。这个国破家亡的波斯亡国君,因为有了中国的庇佑,安稳地度过了他的政治余生,避免了成为阿拉伯大食战俘的可能。
世界主体文明大国一个侧证,就是她能建立起周边国家包括流亡者信任的国际组织,成为各国政治流亡甚至叛国者的首选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在世界遴选“政治避难所”,首推大唐帝国。
解密:唐高宗李治因为谁的句话最终决定废后?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并为高宗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此时,王皇后因无子渐渐失宠,而武则天正卯足劲取而代之。
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皇后。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是一批元老重臣,功劳大,根基深,从内心里反对出身寒微、当过尼姑、且心狠手辣的武则天母仪天下;而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虽然在政治上比较失意,但他们善于钻营,见风使舵,看到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眷恋之情,便投奔到武则天麾下,为武则天当皇后摇旗呐喊,充当喽啰。
从高宗角度看,他内心里更倾向于武则天。为了立武则天为皇后,高宗甚至还给长孙无忌送过礼,希望得到这个舅舅的支持。据《旧唐书》记载,“帝将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赐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锦十车,以悦其意。”结果,长孙无忌并不买高宗的帐,依然力保王皇后。鉴于长孙无忌势力强大,性情懦弱的高宗不想为此引起麻烦,一直在等待更佳时机。
这时,许敬宗揣摩到高宗此时此刻的尴尬境遇,当笑话一样说:“一个农夫要是多打了十斛麦子,还想换换原来的老婆呢;天子拥有一个国家,废立皇后,有什么可说的?”这话虽然轻薄,但高宗听了很受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信念增强。
后来,高宗密访避祸称病的李勣,说:“朕想立武昭仪為皇后,但顾命大臣都认为不行,现在已经停止了。”李勣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问外人。”李勣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家事,何需外人插嘴,高宗最终拿定了主意,义无反顾地废掉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很多时候,决定历史走向的,往往是一句话。
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
李治简介:李治即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汉族人。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628年7月19日)出生,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683年12月27日)崩殂,享年56岁,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李承乾谋杀李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年)改元永徽。高宗即位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高宗即位,贬遗爱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皇位由此得到巩固。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有的史书称为“永徽之治”。
起初,他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身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有染;太宗崩后,武则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宫中为昭仪。李治的皇后本来不是武则天,是王氏,后因为与萧淑妃争宠,引入武氏,最后两人皆被武氏反食,斩去四肢,泡入酒内;武则天称之“骨醉”。于是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但是武后并不为高宗母舅的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集团所容,武后遂设法除去她的敌人。高宗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高宗拟诏的上官仪则遭灭门。这件事情过后,高宗再也无由压制武后,后来又因眼疾问题,使得主政权完全操纵于武后手中。唐高宗曾在皇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无大志,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好皇帝,却是不折不扣的好人。高宗后期的治世,有赖武则天执掌朝政。
“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绩(徐世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李治有多少儿子?唐高宗儿子们的下场是什么
李治有多少儿子?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代皇帝,在历史上唐高宗的褒贬不一,在位期间,一改唐太宗晚年的弊政,使唐朝疆域达到史上最大的时候,后期权力渐为武后掌握,也使唐朝最终被武周所替换。李治的儿子有多少呢?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贞观二十年(646年)时,封李忠为陈王;永徽元年(650年)时,更拜李忠为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六年(655年)为他元服。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立李弘为皇太子。又加封梁州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后来又转封为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发现,遂被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被囚禁在以前李承乾的故居。麟德元年(664年),武后遂将李忠赐死於黔州,李忠得年仅二十二岁,第二年,李弘向高宗请求收葬李忠,高宗同意。神龙初年,追封燕王,赠太尉、扬州大都督。无子。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664年),唐高宗第二子。永徽元年(650年),封许王。三年(652年),拜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赠益州大都督。神龙初,追赠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690年),唐高宗第三子,母亲是宫人杨氏。高宗刚即位时,封上金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永隆二年(682年),封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不准他们再干预朝政。嗣圣元年(684年),上金、素节、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奔高宗之丧,同年封上金为毕王,又改封为泽王、苏州刺史;垂拱元年(685年),改封为陈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授太子左卫率,改封为随州刺史。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要求周兴诬告上金与素节谋反,於是将他们两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处理。后来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害,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死后,他的七个儿子流放显州,其中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义珣存活。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许王李素节(646年?—689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为萧淑妃。有同母姐妹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初封雍王,658年封郇王。仪凤二年,禁锢终身,又改于岳州安置。永隆元年,转岳州刺史,后改封葛王。则天称制,又进封许王,累除舒州刺史。天授中,与上金同被诬告,追赴都,行至都城南龙门驿,被缢死,年四十三,则天令以庶人礼葬之。中宗即位,追封许王,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仍以礼改葬,陪于乾陵。
素节被杀之时,子瑛、琬、玑、易等九人并为则天所杀,惟少子琳、瓘、璆、钦古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神龙初,封瓘为嗣许王。开元初,封琳为嗣越王,以绍越王贞之后。璆为嗣泽王,以继伯父泽王上金之后。琳,官至右监门将军,卒。瓘,开元十一年为卫慰卿。以抑伯上金男不得承袭,以弟璆继之,遽谴瓘为鄂州别驾。于是下诏绝其外继,乃以故泽王上金男义珣为嗣泽王,江王祎为信安郡王,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嗣曹王臻为济国公,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武阳郡王继宗为澧国公。瓘累迁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璆性仁厚谨愿,居家邕睦,朝廷重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瓘晚有子,命璆子益为嗣。及卒,有解、需二子,皆幼孺。十一载,益袭封许王。十四载,解娶杨銛女,乃袭许王。璆初为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宗王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进《龙池皇德颂》,迁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拜宗五卿,加金紫光禄大夫。璆友弟聪敏,闻善若惊,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枝居省闼者,多是璆之所举。九载卒,赠江陵大都督。
代王李弘(母则天皇后武氏)谥“孝敬皇帝”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亲是武则天。655年时,被封为代王;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因为李弘与裴妃之间没有生子,于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继承香火。唐中宗复位后,将他祔于太庙,号为义宗,并追封裴妃为哀皇后。710年,姚崇与宋璟进言表示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李弘移到东都祭拜。718年,相关单位表示不该再称他为义宗,于是从此只用孝敬称之。
潞王李贤(母则天皇后武氏)谥“章怀太子”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永徽六年,封潞王。显庆元年,迁授岐州刺史。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二年,加扬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食实封一千户。上元元年,又依旧名贤。
上元二上,孝敬皇帝(李弘)薨。其年六月,立为皇太子。调露二年,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永淳二年,迁于巴州。文明元年,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绩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年三十二。则天举哀于显福门,贬神绩为叠州刺史,追封贤为雍王。神龙初,追赠司徒,仍遣使迎其丧柩,陪葬于乾陵。睿宗践祚,又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有三子:光顺、守礼、守义。
光顺,大授中封安乐郡王,寻被诛。
守义,文明年封犍为郡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
守礼本名光仁,垂拱初改名守礼,授太子洗马,封嗣雍王。圣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为相王,许出外邸。龙元年,中宗纂位,授守礼光禄卿同正员。神龙中,遗诏进封邠王,赐实封五百户。景云二年,带光禄卿,兼幽州刺史,转左金吾卫大将军,遥领单于大都护。先天二年,迁司空。开元初,历虢、陇、襄、晋、滑六州刺史,非奏事及大事,并上佐知州。时宁、申、岐、薛、邠同为刺史,皆择首僚以持纲纪。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礼皆为邠府长史兼州佐,守礼唯弋猎、伎乐、饮谑而已。九年已后,诸王并征还京师。
中宗李显(母则天皇后武氏)(656-710),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封上官婉儿为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公元710年5月,被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睿宗李旦(母则天皇后武氏)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不久武则天去世。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51岁任太上皇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者,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长安宫中的百福殿,享年55岁。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历史上李治有过几个皇后?
李治的皇后: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出名之处莫过于娶了自己的后妈,并成就了中国正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治为什么会娶武则天?李治又有过几个皇后呢?
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思政官至尚书左仆射,受命镇守河南,朝廷寄托极重。其父王仁祐,贞观年间历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陈州(今河南淮阳)刺史、封魏国公。
王氏与唐皇室系旧亲,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长公主为王皇后的从祖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因此,主皇后出身显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祖母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的妹妹。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
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和萧淑妃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拟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萧淑妃则想立李素节为太子,为自己争宠增加政治资本。王氏怕萧氏争宠,知道高宗正缱绻已出家的武媚,暗中令武氏蓄发,召之人宫,献给高宗。这位武媚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真没有想到,武氏是王皇后更大的竞争者。先是以巫蛊案逼高宗废去王氏后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谏止;复以诬王皇后杀死武氏所生的小女儿为罪名,于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皆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武氏仍不解恨,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过了不久,高宗因思念与王氏和萧氏的旧情,行经所囚禁的地方,只见留下一个送饭的小洞,看不到人,便大呼说:“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答:“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只向高宗提出将此冷宫改为“迥心院”。(《旧唐书·后妃传》)武氏知道了,大怒,令对王、萧二人各杖一百,截去手足,浸于酒中,名曰“骨醉”,数日后,王氏被折磨死,时年约28岁。史称“废后”。
李治是怎么死的?唐高宗李治死于服食丹药
李治是怎么死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的鼎盛时期。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对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强烈,“不老”的愿望换来的却是“速死”。
李治在位长达34年,但他身体一直不好。《旧唐书·高宗本纪》(卷6)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显庆是李治的年号,从公元656年开始使用,据其当皇帝仅7年。也就是说,至其公元683年丹药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时间是武则天把持的。所以,武则天后来权欲盛旺,篡唐易周,与这段“实际皇帝”有直接关系。
为了治好自己的头晕病(风疾),增寿不老,李治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丹药的别称)。孙思邈、叶法善这些当时的著名道士,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宫问药。
有一次一下子就召来炼丹道士一百多人。二三年内,“化黄金冶丹”,耗资千万。《旧唐书·叶法善传》(卷191)记载,当时叶法善对李治讲,“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意思是丹药一般人很难炼成的,不要白白浪费钱财,让人说闲话,要看看这些道士是不是有真功夫。李治接受叶法善的建议,让叶法善面试进宫方士,结果,发现有90多个方士都是冒牌货,被撵出宫去。
后来,李治又请当时的炼丹名家潘师正、刘道合等道士进宫,给他炼丹。潘师正和刘道合都是隐士,刘道合还善“止雨术”.一次李治令他在仪鸾殿前表演,结果,不一会儿雨就停了。李治由此对刘道合大为崇拜。
《旧唐书·刘道合传》(卷192)记载,“高宗(李治)又令道合合还丹,丹成而上之。” 刘道合于咸亨年间(公元670年)死了。后来刘墓迁葬,刘的弟子开棺后发现,刘的尸体只存一层空皮,从背上裂开,就像蝉虫脱壳一样。人家都称这是道家成仙后的“尸解”现象。李治听说后,不太高兴,说“李大师给我炼丹,却自己吃了成仙去。”
因为刘道合成仙了,李治对他敬献丹药的疗效也深信不疑,加大了服用量,结果导致急性中毒,死于东都洛阳,未能容他到西安再闭眼,时年56岁。
临死前,李治还希望能多活点时间,“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
长孙无忌的下场 唐高宗李治为何会杀亲舅舅
长孙无忌的下场: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李渊在位时,封其为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还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无忌力也”;李治即位后,封其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然而,到了显庆四年(659),也就是李治当上皇帝的第十个年头,长孙无忌却因“谋反”罪被削职流放,三个月后被逼自缢身亡。一代名臣落得如此下场,既让人扼腕,也催人深思。
关于长孙无忌之死,普遍认为是武则天及其党羽下的毒手,原因是长孙无忌曾在唐高宗废立皇后问题上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怀恨在心,便指使许敬宗构陷长孙无忌谋反,继而伺机逼其自尽。这样的观点,看似合乎逻辑,其实不然。其一,长孙无忌是三朝元老,且是皇亲国戚,武则天虽为皇后,但绝不可能轻易撼动这位人望极高的功臣元勋,更何况是许敬宗之流了;其二,长孙无忌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到了显庆五年(660),武则天因李治患病才开始代理国政。所以,武则天当时即使有杀长孙无忌之心,却无杀长孙无忌之力。
作为唐太宗的第九子,李治除了嫡子这一优势外,要能力没能力,要才干没才干,他能当上皇帝,全靠长孙无忌从中周旋。对于长孙无忌,对于这位有着一定血缘关系的亲舅舅,对于这位把自己推上权力巅峰的第一功臣,究竟是什么让唐高宗迸发出杀机呢?唐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虽然在政治上比较失意,但他们善于钻营,见风使舵,看到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眷恋之情,便投奔到武则天麾下,为武则天当皇后摇旗呐喊,充当喽啰;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是一批元老重臣,功劳大,根基深,从内心里反对出身寒微、当过尼姑、且心狠手辣的女人母仪天下。两派之间实力悬殊,胜败很容易分晓,而当唐高宗这位急着娶老婆的皇帝铁了心非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时,胜败就已经注定。
唐高宗虽然比较懦弱,比较温和,但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却相当果决。在中国历史上,向臣子行过贿的皇帝不多,宋真宗是一个,明代宗是一个,开此先河的恐怕就是唐高宗了。据《旧唐书》记载,“帝将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赐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锦十车,以悦其意。”对此,《新唐书》也称“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接着,武则天趁热打铁,先是让母亲杨氏“自诣无忌宅,屡加祈请”,后又派礼部尚书许敬宗“屡申劝请”,希望通过怀柔政策买上通达皇后宝座的门票,结果却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厉色折之”。
在中国,有身份的人最注重的就是面子问题,就是招呼效应,当皇帝的更甚。银子他收了,儿子也封官了,可长孙无忌就是不肯低下那棵倔强的头颅,反而给前去办事的人一副白眼。话传到唐高宗那里,他的脸往哪儿搁?他能不恼吗?何况,娶谁当老婆,那是皇帝自己的事,长孙无忌这个当舅舅的是添的哪门子堵?与其说,长孙无忌的立场坚定得罪了武则天,还不如说他的不近人情深深地刺痛了唐高宗。唐高宗虽然老实,但他终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他决定了的事,尤其是这种涉及到男女私情的问题上,谁出来反对都是螳臂当车。不久,也就是永徽六年(655)十月,唐高宗“竟不从无忌等言而立昭仪为皇后。”
唐高宗册立武则天的那天,长孙无忌一伙人有没有去喝喜酒,史籍中没有记载;不过,唐高宗要和他们秋后算账,则是必然的。无论是“皇后以无忌先受重赏而不助己,心甚衔之”(《旧唐书》),还是“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新唐书》),但以武则天当时的能量,她也只有暗地里咬牙切齿了。然而,唐高宗疼老婆是出了大名的,武则天一撅嘴,他自然会出来打抱不平。褚遂良被数次降职,一贬再贬;韩瑗、来济被贬到边州,永远不许进京;于志宁、柳爽被彻底免职;凡是与长孙无忌一起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的臣僚,大多被罢免或疏远。这一大批元老级重臣,如果没有唐高宗点头授意,武则天能扳得动谁?
羽翼被一个个剪除了,长孙无忌见识到了唐高宗的面里藏刀;册立皇后成功了,唐高宗由此领略到了皇权的所向披靡。当皇帝这些年来,唐高宗一直生活的比较郁闷,好多事情都是由长孙无忌替他操办的,甚至连他颇为得意的“永徽之治”也被看作是“贞观遗风”。一般情况下,性格懦弱的人,内心越发要强。唐高宗不愿被唐太宗的光环所掩盖,更不愿处处掣肘于长孙无忌,年龄越大,那种朝纲独断的信念就越强烈,那种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就越突出,废立皇后无疑是反映这种君臣矛盾的焦点。长孙无忌虽然成了光杆司令,但他在朝野的影响力仍是举足轻重。唐高宗想挺起腰杆一言九鼎,必须要除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毕竟是长辈,是亲人,唐高宗素以仁孝著称,他不可能因为一些家庭纠纷就狠下心来对亲舅舅实施生杀大权。机会,总会是有的。在皇权专制制度下,谁要是沾上了“谋反”的边,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宗室王公,统统没有好果子吃。何况,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遭到了唐高宗的厌恶。显庆四年(659),中书令许敬宗为了迎合唐高宗,派人上奏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朝野哗然。对于这桩大案,唐高宗先是“惊”,继而“泣”,可他既没有找来长孙无忌当面对质,也没有做任何的调查取证,就把亲舅舅发配到了黔州。这种处置结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唐高宗内心已经默许了许敬宗的诬告。
长孙无忌“性通悟”,不难想到是谁下的黑手。为了大唐,长孙无忌呕心沥血了一辈子,如今落得这步田地,如此大的反差换了谁都可能一蹶不振。其实,当政治生命被无端扼杀的时候,长孙无忌这个政治人物就已经死了大半个了。三个月后,唐高宗派人复合此案,长孙无忌在袁公瑜等人的“暴讯”下被逼自缢,享年六十三岁。长孙无忌死后,朝中再也无人能与武则天抗衡,此后,武则天一步步染指权力,最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周,唐朝国祚一度中断。唐高宗逼死长孙无忌,本想着就此独掌大权,但最终却被以武则天为首的新的政治势力架空。这,恐怕是唐高宗在逼死长孙无忌时所没有想到的。
李治的妃子 揭秘唐高宗李治的后宫皇后妃子介绍
李治的妃子: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那么李治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子?
史料对李治的妃子没有记载,或者说记载不详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吧。后:(2个)王皇后武皇后;妃(2个,历史上记载的那么多,但肯定不止2个)萧淑妃,徐惠妃;宫人:刘氏宫人,郑氏宫人,杨氏宫人。
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思政官至尚书左仆射,受命镇守河南,朝廷寄托极重。其父王仁祐,贞观年间历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陈州(今河南淮阳)刺史、封魏国公。王氏与唐皇室系旧亲,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长公主为王皇后的从祖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因此,主皇后出身显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王皇后长相俊美,性格和顺,经同安大长公主与唐太宗作阀,许配皇子晋王李治为妃。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王氏也被册封为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册封为皇后。
王皇后一生无子,这成为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也是唐高宗多年萦绕心头的一块心病。唐高宗淑圮萧氏,生有一子雍王李素节,因此深得唐高宗宠爱,遭到王皇后极大嫉妒。当王皇后听说唐高宗与唐太宗才人武则天在感业寺相会一事后,就秘密派人见武氏,让她蓄发,并且劝唐高宗把武氏接回后宫,想利用武氏来离间萧淑妃之宠。武氏为人聪明伶俐,刚入宫时,她低声下气,“卑辞屈体以事后”,博取了王皇后的欢心,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极力称赞武氏懂礼识大体。不久,武则天就深得唐高宗宠幸,被册封为昭仪,其后,又接连为唐高宗生下四个儿子,并且暗中行动,争当皇后,对王皇后构成了新的威胁。
为了维护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同她舅舅中书今柳奭商定,由柳奭出面,串连尚书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韩瑗、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元老重臣,一起向唐高宗施加压力。庸懦的唐高宗本没有什么主见,在大家的一致请求下,于永徽三年(652年),正式册立燕王李忠为皇太子。这就堵塞萧淑妃和武昭仪借母以子贵的惯例觊觎皇后宝座的愿望。可是,武则天决不会轻易善罢干休,在复杂的宫闱斗争中,无论是王皇后,还是萧淑妃显然都不是武则天的对手。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而武则天却专门款结王皇后所不喜欢的人。于是,王皇后的所作所为,—举一动,尽为武则天所掌握。王皇后眼看着自己在一天天地失宠,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与已经失宠的萧淑妃尽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正在逐渐得势的武则天。
她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唐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说武则天的坏话。唐高宗这时正宠爱着武则天,对她们的嚼舌非常反感。王皇后见此情况,没有了主意,就找来其母柳氏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使用巫术“厌胜”的办法,即寄希望于通过念咒,画符等方法制服武氏或令武氏死去。但是不久祸起萧墙,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厌胜”的密谋桩人告发。于是,唐高宗有了废掉王皇后的心思。但在唐太宗去世时托孤的辅政火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劝阻下,暂时打消了废王皇后的念头。但是,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使王皇后处于极为尴尬境地的事情,终于动摇了她皇后的地位。
大约在永徽四年(653年)末至五年初之间,武则天生有一女。此女出生后,唐高宗欣喜异常。按惯例,王皇后也前往抚视祝贺。王皇后走后,武氏竟残忍地亲手扼杀了女儿。唐高宗返回后官,兴致很高,武氏也假装有说有笑什么也不知道。待夫妇俩揭开襁褓看到死去的女儿,大惊失色,武氏一口咬定是刚走的王皇后衔恨报复,害死了她的女儿。昏庸的唐高宗联想到以前王皇后的所作所为,不辩青红皂白,也认定是王皇后下的毒手,下决心废掉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指使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上表请求废掉王皇后并立武氏为皇后。10月,唐高宗正式下诏废王皇后及萧淑妃为庶人,并将她们打入冷宫幽禁起业。已经免职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及其宗族全部流放岭南,连早已作古钓王皇后之父王仁祐也概其能免,被追夺官爵。
王皇后虽然被废为庶人,但毕竟树大根深。加之,又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班元老重臣的同情,对武则天皇后地位的巩固仍存在一定的威胁。另外,王氏与唐高宗毕竟是结发夫妻,情意并非完全断绝。武则天决定置王氏于死地以消除隐患。她下令将王氏和萧氏各打100杖,然后截去她们的手足,投置酒瓮之中。就这样,二人终于忍受不住这非人的折磨含恨而死,死后又遭到肢解。王氏被改丑姓为“蟒”,萧氏改为“枭”。直到唐中宗即位以后,王氏才复原姓。
王氏与武则天争夺皇后宝座这一事件,反映了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与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王皇后被废后,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后来又在高宗死后篡唐改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凡属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成员们大都遭到贬谪、流放或杀戮,在此致命的打击之下,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从此分崩离析,不复存在,王皇后实际上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唐高宗死后谁继位 唐高宗三子唐中宗李显简介
唐高祖死后谁继位: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那么他把皇位传给了谁呢?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朝政被皇后韦氏把持。景龙元年(707)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等人,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害,终年55岁,葬于定陵。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则天不被算为唐朝皇帝的话),在位时间(684年1月—684年2月、705年正月—710年5月)。显庆元年十一月五日乙丑日(656年11月26日)生于长安,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神龙三年八月三日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壬午日半(710年7月3日)被韦后毒死于神龙殿,终年55岁,庙号唐中宗,谥号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中宗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武后生四个儿子,唐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皇兄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中宗庸弱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36天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裴行俭简介 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裴行俭生平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隋将裴仁基之子。著有《选谱》十卷,以及《草字杂体》,今均佚。
唐高宗时大臣。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高宗立武昭仪(见武则天),行俭私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议论,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665)拜安西大都护,在西域时,诸部多慕义归附。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创立一些法规,使选任官职有条可循,为后来所承用。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他诚恳待人,获得士兵爱戴,故战多取胜。调露元年(679)西突厥侵逼安西(今新疆库车),当时行俭受命册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便假为畋猎,以计俘西突厥都支。
将吏于碎叶城为他立碑纪功。由于他文武兼资,高宗特授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同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反叛,行俭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兵30万出击。开耀年间,以反间计逼伏念执温傅来降,余众悉平。他善于识拔人才,军中提拔的将领如程务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齿常之等,都成为一代名将。行俭著有文集20卷和《选谱》。又撰《草字杂体》及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46诀,今佚。
子裴光庭,开元晚期宰相。
太平公主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太平公主生平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出生于洛阳。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之治,也结束了从626年玄武门之变九十年以来,首都多次兵变的现象。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由此可以断定太平公主出生于洛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未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李治简介 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生平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有的史书称为“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
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思政官至尚书左仆射,受命镇守河南,朝廷寄托极重。其父王仁祐,贞观年间历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陈州(今河南淮阳)刺史、封魏国公。王氏与唐皇室系旧亲,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长公主为王皇后的从祖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因此,主皇后出身显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王皇后长相俊美,性格和顺,经同安大长公主与唐太宗作阀,许配皇子晋王李治为妃。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王氏也被册封为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册封为皇后。
王皇后一生无子,这成为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也是唐高宗多年萦绕心头的一块心病。唐高宗淑圮萧氏,生有一子雍王李素节,因此深得唐高宗宠爱,遭到王皇后极大嫉妒。当王皇后听说唐高宗与唐太宗才人武则天在感业寺相会一事后,就秘密派人见武氏,让她蓄发,并且劝唐高宗把武氏接回后宫,想利用武氏来离间萧淑妃之宠。武氏为人聪明伶俐,刚入宫时,她低声下气,“卑辞屈体以事后”,博取了王皇后的欢心,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极力称赞武氏懂礼识大体。不久,武则天就深得唐高宗宠幸,被册封为昭仪,其后,又接连为唐高宗生下四个儿子,并且暗中行动,争当皇后,对王皇后构成了新的威胁。
为了维护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同她舅舅中书今柳奭商定,由柳奭出面,串连尚书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韩瑗、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元老重臣,一起向唐高宗施加压力。庸懦的唐高宗本没有什么主见,在大家的一致请求下,于永徽三年(652年),正式册立燕王李忠为皇太子。这就堵塞萧淑妃和武昭仪借母以子贵的惯例觊觎皇后宝座的愿望。可是,武则天决不会轻易善罢干休,在复杂的宫闱斗争中,无论是王皇后,还是萧淑妃显然都不是武则天的对手。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而武则天却专门款结王皇后所不喜欢的人。于是,王皇后的所作所为,—举一动,尽为武则天所掌握。王皇后眼看着自己在一天天地失宠,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与已经失宠的萧淑妃尽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正在逐渐得势的武则天。
她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唐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说武则天的坏话。唐高宗这时正宠爱着武则天,对她们的嚼舌非常反感。王皇后见此情况,没有了主意,就找来其母柳氏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使用巫术“厌胜”的办法,即寄希望于通过念咒,画符等方法制服武氏或令武氏死去。但是不久祸起萧墙,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厌胜”的密谋桩人告发。于是,唐高宗有了废掉王皇后的心思。但在唐太宗去世时托孤的辅政火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劝阻下,暂时打消了废王皇后的念头。但是,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使王皇后处于极为尴尬境地的事情,终于动摇了她皇后的地位。
唐高宗是和谁合葬的 我国唯一合葬的两位皇帝是谁
唐高宗在863年驾崩,葬于乾陵,那么后来和唐高宗合葬的人是谁?我国唯一合葬在一起的两位皇帝是谁?答案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死后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了一起。为此,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对夫妻两代帝王的陵墓。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最丰富、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据史书记载,当年唐高宗在洛阳病逝后,陈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为了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把唐高宗葬在了乾陵。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中宗皇帝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力排众议,命人挖开乾陵羡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
武则天为何会选择与唐高宗合葬呢?武则天争夺皇位之时,用尽了权谋手段,如果另设陵墓,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很可能又会重演。而与高宗合葬,既可以避免身后惨遭羞辱,又可以陪伴高宗,永享子孙后代的香火祭祀。
大唐皇帝李治的妃子有几个 李治的儿子有哪些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大唐皇帝李治的妃子有几个,那李治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子?李治的儿子又有哪些?唐高宗李治儿子的命运又如何?
史料对李治的妃子没有记载,或者说记载不详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吧。后:(2个)王皇后武皇后;妃(2个,历史上记载的那么多,但肯定不止2个)萧淑妃,徐惠妃;宫人:刘氏宫人,郑氏宫人,杨氏宫人。
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治的儿子有哪些?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贞观二十年(646年)时,封李忠为陈王;永徽元年(650年)时,更拜李忠为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六年(655年)为他元服。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立李弘为皇太子。又加封梁州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后来又转封为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发现,遂被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被囚禁在以前李承乾的故居。麟德元年(664年),武后遂将李忠赐死於黔州,李忠得年仅二十二岁,第二年,李弘向高宗请求收葬李忠,高宗同意。神龙初年,追封燕王,赠太尉、扬州大都督,无子。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664年),唐高宗第二子。永徽元年(650年),封许王。三年(652年),拜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赠益州大都督。神龙初,追赠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690年),唐高宗第三子,母亲是宫人杨氏。高宗刚即位时,封上金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永隆二年(682年),封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不准他们再干预朝政。嗣圣元年(684年),上金、素节、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奔高宗之丧,同年封上金为毕王,又改封为泽王、苏州刺史;垂拱元年(685年),改封为陈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授太子左卫率,改封为随州刺史。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要求周兴诬告上金与素节谋反,於是将他们两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处理。后来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害,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死后,他的七个儿子流放显州,其中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义珣存活。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许王李素节(646年?—689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为萧淑妃。有同母姐妹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初封雍王,658年封郇王。仪凤二年,禁锢终身,又改于岳州安置。永隆元年,转岳州刺史,后改封葛王。则天称制,又进封许王,累除舒州刺史。天授中,与上金同被诬告,追赴都,行至都城南龙门驿,被缢死,年四十三,则天令以庶人礼葬之。中宗即位,追封许王,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仍以礼改葬,陪于乾陵。
素节被杀之时,子瑛、琬、玑、易等九人并为则天所杀,惟少子琳、瓘、璆、钦古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神龙初,封瓘为嗣许王。开元初,封琳为嗣越王,以绍越王贞之后。璆为嗣泽王,以继伯父泽王上金之后。琳,官至右监门将军,卒。瓘,开元十一年为卫慰卿。以抑伯上金男不得承袭,以弟璆继之,遽谴瓘为鄂州别驾。于是下诏绝其外继,乃以故泽王上金男义珣为嗣泽王,江王祎为信安郡王,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嗣曹王臻为济国公,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武阳郡王继宗为澧国公。瓘累迁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璆性仁厚谨愿,居家邕睦,朝廷重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瓘晚有子,命璆子益为嗣。及卒,有解、需二子,皆幼孺。十一载,益袭封许王。十四载,解娶杨銛女,乃袭许王。璆初为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宗王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进《龙池皇德颂》,迁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拜宗五卿,加金紫光禄大夫。璆友弟聪敏,闻善若惊,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枝居省闼者,多是璆之所举。九载卒,赠江陵大都督。
代王李弘(母则天皇后武氏)谥“孝敬皇帝”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亲是武则天。655年时,被封为代王;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因为李弘与裴妃之间没有生子,于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继承香火。唐中宗复位后,将他祔于太庙,号为义宗,并追封裴妃为哀皇后。710年,姚崇与宋璟进言表示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李弘移到东都祭拜。718年,相关单位表示不该再称他为义宗,于是从此只用孝敬称之。
唐高宗李治简介 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人物简介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字为善,汉族人。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生母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年),享年56岁。谥曰“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
唐高宗共在位34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初谥)/天皇大圣皇帝(749年加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754年加谥)。
评价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应该说,作为一个唐朝的皇帝,李治是幸运的,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太宗的辉煌基业。但是对于他个人的帝王生涯来说,“子承父业”同时又是不幸的。当人们观察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太宗以及贞观之治的耀眼光环;既而在他身后又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在他们两人并驾齐驱的时候,又总是被武则天抢占了头筹。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喜欢捉弄人。差不多被历史忽略的高宗,却平稳地做了34年的皇帝,这在唐朝所有皇帝当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高宗从即位的第二年改元永徽以后,在位期间,一共14次改元;除了他身后的武则天因为经常会在一年当中数次改元而有18个年号外,高宗又是唐朝皇帝中拥有年号最多的一位。
大事年表
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
贞观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后又加封右武侯大将军。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薨逝,李治与同母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太宗亲自抚养。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最终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22岁。
庚戌年(650年)永徽元年5月吐蕃赞普弃宗弄赞(617-650)卒。9月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是年雍、绛、同等九州早蝗,齐、定等十六州水灾。
辛亥年(651年)永徽二年正月西突厥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7月沙钵罗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讨之。8月大食国始遣使来唐。闰9月诏义仓改令率户出粟。
壬子年(652年)永徽三年正月牢山之战,唐军大败贺鲁军。吐谷浑、新罗、高句丽、百济并遣使入贡。3月建大雁塔。7月户部计,全国380万户。1月驳马国遣使朝贡。是年孙思邈著《千金方》。
癸丑年(653年)永徽四年3月颁孔颖达《五经正义》。废瑶池都护府。4月林邑国王遣使贡驯象。10月睦州女子陈硕真与章叔胤起义。11月颁新《唐律疏义》。睦州义军为唐军崔义玄镇压失败。是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卒。
甲寅年(654年)永徽五年3月以太宗才人武则天为昭仪。命阎立德领丁夫四万筑长安外郭。11月“和雇”京兆百姓四万一千人板筑京师罗郭,三十日而罢。12月楼国献琥珀、玛瑙。是年洛州刺史贾敦颐掠获豪富籍外占田三千余顷,以给贫乏。
乙卯年(655年)永徽六年3月程名振破高句丽于贵端水。6月大食遣使来唐。8月始置员外同正官。京师东西市置常平仓。10月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是年日本医师惠日三度来唐。
丙辰年(656年)显庆元年5月长孙无忌进史官所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志三十卷。9月诏户满三万以上为上州,二万以上为中州。12月置算学。程知节破西突厥。是年李淳风撰孙子十部算经书成。
丁巳年(657年)显庆二年3月李义府任中书令。7月放还天竺方士。12月苏定方击西突厥阿钵罗可汗,大破之。分其地置蒙池、昆陵二都护府。
戊午年(658年)显庆三年5月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6月遣程名振、薛仁贵攻高句丽。9月废书算律学。11月许敬宗任检校中书令。是年褚遂良卒(596-658)。尉迟恭卒〔585-658)。
己未年(659年)显庆四年6月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升后族为第一,余悉以官品高下为准。7月杀长孙无忌,大官僚贵族集团分子多被削爵贬官。以李义府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9月诏以石、米、史等十国置州县府百二十七。是年李延寿上所撰南北史。苏敬等编成《唐修本草》五十三卷。
庚申年(660年)显庆五年3月发神丘道军攻百济。8月苏定方等攻占百济,以其地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10月皇后武则天决百司奏本。
辛酉年(661年)显庆六年(二月改元龙朔)5月命苏定方等率军再攻高句丽。6月以吐火罗、波斯等十六国都城置都督府,并隶安西都护府。是年波斯为大食所侵,卑路斯来投。
壬戌年(662年)龙朔二年正月东都初置国子监。立波斯都督卑路斯为波斯王。2月改百官名。3月郑仁泰等败铁勒于天山,九姓乃定。4月复置律、书、算三学。7月唐军刘仁愿破百济于熊津。12月苏海政杀兴昔亡可汗,突厥诸部有离心。
癸亥年(663年)龙朔三年正月郑仁泰击铁勒尽平之。2月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改名为瀚海都护府;其旧瀚海都护府,移置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4月下李义府狱,除名,流隽州。5月郑仁泰等分屯凉、鄯备吐蕃。吐蕃发兵击吐谷浑,大破之。吐谷浑可汗曷钵帅数千帐请徙居内地。9月唐军孙仁师、刘仁轨灭平百济,并败倭兵于白江。
甲子年(664年)麟德元年正月改云中都督府为单于大都护府。2月僧玄奘卒(约604-664)。12月杀上官仪(约608-664),政权悉归武则天,天下称“二圣”。
乙丑年(665年)麟德二年5月颁行李淳风所造《麟德历》。10月高句丽王高藏遣子聘唐。是年岁大稔,米斗五钱,麰麦不列子市。时太仆有马七十万匹。废陕西铜冶四十八。吕才卒(600—665)
丙寅年(666年)乾封元年正月高宗至泰山封禅,至曲阜祀孔子,至亳州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4月还京师。5月铸乾封泉宝钱。6月高句丽泉盖苏文死,诸子分争。10月命李绩为辽东行军大总管以征高句丽。是年令狐德棻卒(583-666)。
丁卯年(667年)乾封二年正月罢乾封宝钱,复行开元通宝钱。2月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3月李绩拔高句丽十六城,薛仁贵破金山,拔三城。是年禄东赞卒。
戊辰年(668年)乾封三年/总章元年2月薛仁贵拔扶余城,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皆下。9月唐军陷平壤,高句丽王降。凡下城百七十,户六十九万七千。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是年京师及山东、江、淮早饥。
己巳年(669)总章二年5月徙高句丽民三万余户于江淮以南及山南、京西。7月冀州大雨,毁屋一万四千三百九十区,害田四千四百九十六顷。8月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9月大风海溢,漂永嘉、安固六千余家。11月发九州人夫转运太原仓粟入京。12月定铨注法。李绩卒(594-669)。
庚午年(670年)总章三年/咸亨元年正月于辽东地置州县。4月吐蕃入侵吐谷浑,唐将薛仁贵击之。7月吐蕃大败唐军,吐谷浑尽没,余众内迁灵州。12月诏前改官名复旧。是年天下四十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诏令任往诸州逐食,仍转江南租米赈给。狮子国遣使来唐。
辛未年(671年)咸亨二年7月高侃破高句丽余众于安市城。是年义净浮海赴印度。
壬申年(672年)咸亨三年正月昆明蛮十四姓内附,置殷、敦、总三州。6月于洛州柏崖置仓。12月高侃大败新罗兵于横水。
癸酉年(673年)咸亨四年3月诏刘仁轨修改国史。7月婺州暴雨水泛,漂溺居民六百家,诏令赈给。10月阎立本(601?-673)卒。12月弓月、疏勒国王入朝请降。是年李淳风卒(602-)。
甲戌年(674年)咸亨五年/上元元年2月遣刘仁轨征新罗。8月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改元上元。12月于阗王阇伏雄、波斯王卑路斯来朝。武则天上表十二条。是年李治召见孙思邈,思邈辞疾请归。
乙亥年(675年)上元二年2月刘仁轨大破新罗。新罗遣使至唐召谢罪”。3月李治诏令武则天摄国政。则天多引文学之士密参政事,时人谓之“北门学士”。12月龟兹王白素稽献名马。是年武则天令元万顷、刘祎之等撰《列女传》、《乐书》、《百僚新戒》等书。
丙子年(676年)上元三年/仪凤元年2月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3月吐蕃攻鄯、廓、河、芳等四州。8月置南选使。青、齐等州海泛溢,漂溺居人五千家。
丁丑年(677年)仪凤二年4月河南、河北旱,诏赈给。5月吐蕃玫扶州。12月敕关内、河东诸州招募勇敢以讨吐蕃,募兵制始此。是年册卑路斯为波斯王。
戊寅年(678年)仪凤三年正月百官、“四夷”朝武则天于光顺门。遣曹怀舜等分往河南北募猛士,不问布衣及仕官。9月唐军李敬玄与吐蕃战,败绩。
己卯年(679年)仪凤四年/调露元年2月东都饥,宫出糙米赈饥,时钱物渐贵。7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五旬而毕。裴行俭护送卑路斯归还波斯,不得入其国。8月设安南都护府于交州。
庚辰年(680年)调露二年/永隆元年3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8月废皇太子李贤为庶人,立英王哲为皇太子。9月遣使赈恤河南、河北诸州水灾。10月文成公主(625-680)卒。12月李淳风进注释《五曹》、《孙子》等十部算经。永隆中王方翼在夏州都督任内,以牛疫无法耕作,造人耕之法。
辛巳年(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正月突厥侵原、庆等州。7月夏州群牧使奏:自调露元年九月以来丧马十八万匹,吏卒为胡所杀者八百余人。8月河南、河北大水,许灾区往江淮以南就食。
壬午年(682年)开耀二年/永淳元年正月以年饥令关内诸府兵于郑、绥等州就谷。6月关内先水后早,蝗继以疾,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是年孙思邈卒(581-682)。
癸未年(683年)永淳二年/弘道元年4月绥州部白铁余起义据城平县,寻被镇压。12月高宗卒(628-683)。李显即位,政事决于武则天。是年薛仁贵卒(614-683)。
唐高宗李治如何受毒品之害?被毒品所害的名人
李治:受罂粟之害的第一位名人
中国人接触毒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被视为仙丹一类的“不老药”等毒品大多以壮阳药、保健药的面目出现。魏晋时期,当时的名人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都热衷于服用“寒食散”(五石散)。最早且在现代仍流行的毒品种类,当是含有罂粟提取物,亦即鸦片一类的毒品。从史料来看,中国历史惟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丈夫,即唐高宗李治,应该是有记载的服食罂粟制品的最早的一位皇帝。有关李治服食罂粟的判断,源于《旧唐书。拂菻传》。书中记载,“乾封二年,遣使献底也伽。”一位名叫夏德的德国学者解释,“底也伽”是一种众草合成之药,是上古及中古时期著名的含有罂粟成分的万能解毒药。
拂菻国,也称大秦,是隋唐时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称呼。“底也伽”就是该国进贡给中国皇帝的。《旧唐书。拂菻传》这短短10个字,被学术界视为中国人服食含罂粟制品的最早文字记载,并被当成鸦片传入中国之始的证据。那么,拂菻国为何要向大唐进贡“底也伽”?李治原本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但其龙体欠安,影响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显庆(年号)以后,李治的健康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当时不到30岁的李治,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好多本应他亲自处理的国家大事均交由皇后武则天处理,此即《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所记载的,“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李治笃信长生之术,曾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孙思邈、叶法善这些当时的名医名道都曾被召入宫问药。有一次李治召炼丹道士一百多人进宫,两三年内“化黄金冶丹”,耗资千万。联系李治生前求医问药的史实,拂菻国进贡“底也伽”应该是有目的的。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医生认为鸦片具有抗毒功效,是治疗慢性头疼、眩晕、耳聋、中风、视力差、嘶哑、咳嗽等疾病的解毒剂,故当时鸦片是“万用解毒药方”的主要配方。含有罂粟成分的“底也伽”,正对李治的病症。所以,拂菻进贡“底也伽”,最大可能就是出于治疗李治“风疾”的需要。据新旧《唐书》记载,李治死前病情严重,一般药物不管用,御医秦鸣鹤“刺百会”,采用在李治头上放血的疗法才减轻一下痛苦。这与服食“底也伽”是否有关史书上并未说,当时的医生也未必注意到,但可能性极大。如果属实,李治当是受罂粟之害第一位名人。罂粟
苏辙出现吸毒后典型症状
实际上,含罂粟成分药物进入中国应该更早。有学者考证,“底也伽”进入中国的时间至迟在隋朝。朝鲜《医方类聚》引《五藏论》称,“底野迦善除万病。”“底野迦”,即底也伽,《五藏论》在《隋书》中已有记载。李治主政时,曾颁布了世界上第一本国家级药典《新修本草》(《唐本草》),药典中即录有“底野迦”,并对之有详细叙述,称其药“主百病”。并特别指出这是一种进口药——“出西戎”,“胡人时将至此,亦甚珍贵,试用有效”。宋代人将罂粟米和壳子研成末,加蜂蜜制成药丸吃,或熬汤煮水加蜂蜜喝,被当成治疗痢疾的特效药。宋徽宗赵佶的御医寇宗奭即持此观点,可以想见,当年赵佶应该服食过御医配制的罂粟制品。
宋人甚至有人认为,用罂粟配药能解毒治痔疮肛脱。南宋时词人辛弃疾,即服用过由一“异僧”用陈年罂粟壳与人参一起配成的“威通丸”,治此疾。当时,罂粟子初为皇家专用,故又称为“御米”,由此名也可知当时皇帝是服用罂粟制品的。宋人还将罂粟制品视为保健品来服用,而根本未注意其成瘾和毒性。名叫林洪的南宋名医将罂粟磨成乳,去渣煮沸,制成鱼片状新药,称之为“鱼饼”。老百姓将罂粟子作为大补之物,用来煮粥食用,叫做“佛粥”。
苏轼、苏辙兄弟也可能都食用过罂粟。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中称,“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莺粟汤,即罂粟汤。苏辙曾跟农民学习种植罂粟,他还记下了喝了罂粟汤的感受:“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这种“失笑欣然”“如游庐山”的感觉,显然是吸毒后的典型症状,飘飘欲仙,充满幻觉。
明代对鸦片之害已有认知
吸食毒品在中国大范围流行,当是从元朝开始。蒙古族人在征服印欧的同时,也把鸦片作为战利品,从西域带回了中国。据晚清曾留英的陈寿彭考证,元朝时“士农工贾无不嗜者”。毒品泛滥,当从明代始。虽然明代之前有关于吸食鸦片的记载,但并无鸦片的输入和采集方面的记载。“鸦片”一词,最早便出现于明代的书中。徐伯龄《蟫精隽》“合甫融”条称,“海外诸国并西域产有一药,名‘合甫融’,中国又名鸦片。”“味辛,大热,有毒,主兴助阳事,壮精益元气。”可见,明代是将鸦片这种毒品当成“壮阳药”来服用的。
当时,鸦片很贵,“其价与黄金等”。所以,当时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主要消费者当然是社会名流、权贵。明朝皇宫吸食毒品,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已出现。王玉海在《续绀珠集》中记载,郑和之徒自西洋携回“碗药”,当时太监多嗜之。“碗药”,即鸦片。由于鸦片稀贵,明宪宗时,朝廷曾派遣太监到“近西域诸处”采购。明代文化名人谢肇淛《滇略。产略》“哈芙蓉”条,也提到云南人对鸦片的看法和使用情况,哈芙蓉即鸦片,是阿拉伯语afyun的音译,又称“阿芙蓉”,“夷产也,以莺粟汁和草乌合成之其精者,为鸦片,价埒兼金。”明代,关于鸦片的毒性已被认识,谢肇淛即记之“有大毒”,“往往吞之即毙”。
万历皇帝懒政,被指系毒品所害
谢肇淛是万历年间进士,当时的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因其陵墓定陵在1956年被考古发掘而广为知晓。据史书记载,朱翊钧即是一位染毒成瘾的皇帝。他当皇帝长达48年,竟然有23年不视朝政,长年宅在深宫大院里,“群臣罕能窥其面”。有人认为朱翊钧是“奸臣毒药所蛊”,清代的俞燮《癸巳类稿》则直接认定朱翊钧“中乌香之毒”。乌香,即当时藩属国进贡的鸦片。
从《明神宗实录》中所记来看,朱翊钧经常颁谕旨,称“朕自夏感受湿毒,足心疼痛,且不时眩晕,步履艰难”,显然,这是长期吸食毒品造成的。在定陵发掘后,人类学家从朱翊钧的头盖骨中检出了毒品吗啡成分的残留,这证明他生前长期吸食毒品。
李世民时期的冤案为什么到李治时期也不能平反
李世民时期,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曾经很受重用,后来进入决策圈,成为常委之一。他一定是欠了人很多的钱,因为一直有人盯着他找他的纰漏。
李世民带兵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国内事务由接班人——太子李治管理,刘洎被安排做他的助手,摄理财政部、组织部、教育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业务。李世民临走前,向刘洎托付大事:“国家安危就在你一身,相信你明白我的心意。”
这几乎是托孤了,因为亲征毕竟存在风险。刘洎也明白其中深意,很受感动,慷慨激昂地表示:“陛下放心,这边如果有高级干部违法犯罪,我一定杀了他!”这话太高调了,以至于李世民对此话印象深刻。
不久后,李世民班师回朝,路上就患了病,据说是生疮化脓,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刘洎跟着太子赶去探班,出来后刘洎对同事们——其他高级政客表示:“皇上病情沉重,令人忧虑。”当即就有人把这话告诉了李世民,并加以润色:“刘洎说您病重,他的机会来了……他他他,他要把我们都杀了啊!”
这些说法太让李世民耳熟了,他几乎立刻就相信了。为了保证不错抓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他又问了另一个大臣马周,问此事是否属实。不知道马周是不是刘洎的债权人之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世民立刻表示“好,我明白了”。病好后他很快下诏宣称:“刘洎暗中窥探我的病情,打算趁我万一……图谋不轨,且要屠灭政府高官。”然后,逼刘洎自杀了。
这事,英明伟大的李世民很快就琢磨过来自己搞错了,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时光荏苒,很快,李世民就过世了,第三代领导人上岗。六年后,刘洎的儿子上访上到了领导核心李治这里。要不要平反呢?李治征求大家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刘洎的确冤枉。正在翻案有望的时刻,一个叫乐彦玮的人站出来反对,他说:“刘洎是帝国高官,今天如果给他昭雪,岂不是表示前核心用刑失当?”
这振聋发聩的意见一下子震醒了核心李治——这可不是一个人冤枉不冤枉的问题啊,这是关系到朝廷形象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啊!
于是,此事再也不提了。
唐高宗李治废太子李忠结局 李忠为何被武后赐死
在唐朝就有这样的一个典型,因害怕有人会谋害他,经常穿着女人的服装以躲避刺客。又经常做恶梦,便自行占卜解梦,或者召巫士来为其占卜,最终被以“妖邪”之罪贬为庶人,后又被武媚娘赐死。他就是唐高宗李治立的第一个太子名为李忠。
李忠是高宗的刘妃所生长子,出生时李世民亲自来祝贺,和在坐群臣一起翩翩起舞,可见满朝君臣对高宗得子是很高兴的。李治当时是晋王,王妃为王氏,即后来的王皇后。李忠为何被立为皇太子,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王皇后的父亲是王仁佑,母亲柳氏,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同安公主。当李治被封为晋王的时候,同安公主向唐太宗表示族里有个侄孙女温婉贤淑又生得美貌,太宗便将此女纳为晋王妃。后来晋王封为太子,晋王妃也跟着成为太子妃。高宗即位,立太子妃为皇后,封其父为魏国公,母亲柳氏为魏国夫人。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王皇后自晋王时期就与高宗结婚,但是婚后长达十年,始终没有生育,有人提议将刘氏的儿子李忠收养,王皇后同意了。当李治继承皇位后,发现王皇后在后宫左右逢源,且照顾地位卑贱的刘氏,又与皇后很亲近,再加上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推举,高宗遂立李忠为皇太子。
随着王皇后被废,武媚娘坐上皇后宝座,掌握实权,长孙无忌等托孤大臣被逐杀,苗头已然指向了皇太子李忠。武媚娘借着幕僚要求废李忠的皇太子,立武媚娘的长子李弘为皇太子的上奏,废李忠为梁王,封房州刺史。李忠成为梁王后,又加封梁州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李忠此时更加恐惧,因为害怕会有人谋害他,便经常穿着女子的时装,以躲避刺客。又常常做恶梦,于是自行占卜解梦,或者召巫士来为其占卜。一时风光,几多恐慌。由恐惧心理而引发出的一些荒唐行为,最终加速了他的死亡。
武皇后当时正要处决李忠,恰巧有人举报他迷信之事,就以“妖邪”为罪,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到黔州穷山恶水之地,囚禁在以前李成乾的故居。武后的政治欲望及不检行为,逐渐被群臣看清,宦官王伏胜发现武后召道士出入宫中,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武后。由于王伏胜曾经侍奉过李忠,许敬宗便向武后进谗说这次废后谋反之事李忠也有参与,武后遂将李忠赐死于黔州。大唐皇太子李忠,年仅二十二岁就损落,不免让人惋惜。
唐高宗太子李弘死亡之谜 是毒杀还是因结核病逝
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自唐朝开始的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真的吗?有人认为武则天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而是另有原因,这可信吗?孝敬皇帝二十四岁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路,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
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太子,数次受命监国。然而,年仅24岁的李弘却在上元二年(675年)跟随父母从幸洛璧宫时突然死去。李弘死后,谥孝敬皇帝,庙号义宗。李弘年纪轻轻,怎么会突然离世?
由于他与武则天的特殊关系,自唐以来人们一直疑窦丛生,把李弘之死与武则天连在了一起。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撰修的史书,如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均明言李弘是被其母亲武则天鸩杀的。一般人都相信这一观点,因为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其滥杀无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旦母子关系破裂,残杀亲生儿子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采信这些史书观点者认为,李弘自小就得到良好教育,仁孝谦谨,对士大夫十分有礼貌,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得中外人心。高宗特别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的办事能力。当高宗出幸东都时,下诏让他监国。当时关中发生饥荒,禁军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树皮,李弘见后,就悄悄地让家令寺送粮食给他们。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得病,遂让李弘“受诸司启事”,即接受批阅各个部门上奏的报告,实际上高宗想让李弘一点点接替自己的工作。高宗感到自己的身体不是很理想,一旦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太子要作好接位的准备。武则天见到自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能力也越来越强,但问题是她自己渐渐迸发出要代李氏为皇的强烈欲望,李弘就成了妨碍她临朝称制的最大障碍,所以想了办法把李弘杀死。《旧唐书》卷116明确说:“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这种说法中唐时期很有市场,如李泌曾对唐肃宗说:“孝敬皇帝,为太子监国,仁明孝悌。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后来的史书自然就全部采信了。
武则天要把李弘杀死的第二个原因是她与儿子之间矛盾重重,到了后来竟然是不可调和。义阳、宣城二公主因为与武则天发生了矛盾,被她关在掖庭内。两位公主是萧淑妃所生,武则天当然是不能相容的,两人被关到四十多岁还不让出嫁。李弘知道后对两位姐姐动了怜悯之心,奏请父母亲让她们下嫁。武则天大怒,马上将两位公主嫁给了当时在执勤的卫士。这件事使武则天对李弘产生了看法,从此李弘与武则天关系不和.并且失去了母亲的垂爱。李弘选妃也没有如自己的愿望,与母亲的武氏家族发生了严重的矛盾。李弘最初想选的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位女孩子知书达理,人也长得极为端正漂亮,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弘十分喜欢。不料这个女孩子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相中,明明知道李弘打算娶她,婚期也己定好,却粗暴地强奸了她,使李弘的婚事落空了。武氏家族对李弘如此污辱,这口气他无论如何是无法咽下的,对于他脸上露出的对武氏家族的仇恨,武则天绝不可能无动于衷。至于武则天到底是如何下手的,由于事情是秘密进行,史书记录十分简略,我们仅知是在酒中下了毒。李弘突然死去,“天下莫不痛之”。
李弘被他母亲武则天杀害,这个看上去不应该成为争论的问题近年来却被一些学者重新提了出来。他们在对《新唐书》、《全唐文》等书研究后,发现李弘有可能不是被杀害的。《新唐书》载有高宗的诏书说:“太子婴沈瘵,联须其痊复,将逊于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结,疾日以加。”意思说太子李弘一直有“瘵”这种疾病,高宗本想待他病好了后传位给他。瘵就是结核病,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古代是很难治愈的,常常会致人于死地。李弘以太子身份监国时实际上已经得了这种病,由于他带病理政,以致太劳累了,加重了病菌的侵袭,最终病情恶化死在合璧宫。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新唐书》和《唐会要》是记录李弘被鸩最直接的史书,但这几本史书都编于五代及北宋,它们录入了许多唐人的观点。从中唐开始,当时的社会对武则天已经有了特殊的看法,人们是很难接受一个女人曾经篡夺政权当上皇帝这一事实,所以整个社会对武则天是抱着很深的成见,大家都在尽可能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女暴君。《新唐书》等书的记载有史料的来源,不会是凭空想像的,但必定会继承了唐人的观点并加入作者个人的好恶观念,因而并不能强有力地证明是武则天杀了李弘。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比较实事求是,说:“《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又云:“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人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显然,李弘是被鸩杀的在唐代就有人说起了,但司马光认为这件事是有点说不明道不清。
通常认为李弘与母亲交恶是由于李弘替二位公主讲了几句公道话,这也说不通。当时武则天确是一怒之下把两位公主许配给了卫士,但她与李弘的结怨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李弘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可能影响武则天的当政和夺权,其时的武则天早就大权在握,号称“二圣”。更何况从时间说也有一些问题,因为此事发生在咸亨二年,距离李弘死的时间约有四年,凭了武则天的个性,真要杀人,无论如何不可能等上四年的。李弘早已痨病缠身,死亡是早晚的事,武则天与其要冒风险去把他杀死,还不如静静地等他撒手离开人间。如此,说李弘是被武则天鸩死的是不能成立的。
司马光说李弘之死“其事难明”,直到今天,人们仍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看来这的确是个难解的千年之谜。
司马光为何在资治通鉴中给唐高宗戴宅男高帽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不是宅男?不消说了,肯定不是。翻开唐书,有这样一句话:“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永徽是唐高宗的年号,史学家能够将其跟贞观之治放在一起给与评价,怎么样?够给面的吧。事实上,唐高宗的政绩,可以简单概括为“夺权、宽律、征战”六个字,说他是宅男,有点冤。
那么,唐高宗的宅男帽子最早是谁给戴上的?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唐高宗,用了“昏懦”一词,恐怕是始作俑者。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宅男”并非就一定“昏懦”,但在中古时期,一个大男人若被人称为“昏懦”,和敝在家里不出门大概意思也差不多。其后,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民间传说、影视戏说,对唐高宗的宅男之评大多来源于老司。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许多历史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原因就在于某些历史被后来人为服务当时当事而加以篡改了。是故,阅读和考证历史绝不能单凭某个史家的记录,而应该结合不同时期史家的记录加以综合分析,以辨其真伪。就唐高宗来说,司马光给其戴宅男帽子,性质是一样的,时代需要,政治需要,个人需要。
唐高宗最被后人所诟病的是与庶母武则天通奸,并放纵武则天擅权。这在强调人伦正统的司马光等人眼里,是绝对不以为然的。特别是武则天擅权此节,他在《资治通鉴》里举了两个例子,一是麟德元年(664年),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二是上元元年(674年)以后,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此来武断地认为唐高宗太“宅男”,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有意而为的。北宋是个道学萌生并逐渐流布的时代,加上司马光亲身经历过刘太后(宋真宗后)、高太后(宋英宗后)的临朝称制,自然要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警示执政的太后们不要妄想当宋代的“武则天”,连带着就不能不矮化唐高宗: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所谓“资治通鉴”之名,就来自于“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其用意不言自明:时代需要也。
矮化唐高宗的第二个原因,可能跟长孙无忌被贬有关。长孙无忌是永徽之初的一代权臣,还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我们知道,唐宋这两个朝代,经常发生皇权与相权之争,不是西风压倒对方,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唐代尤甚,宋代要好一些。唐高宗与长孙无忌之间的权力斗争就属于此列,最终,长孙无忌失败了,被贬至外地,后自杀而亡。司马光等宋代士大夫站在为臣子的立场,自然希望皇帝最好是个摆设,好让大臣一展抱负,实现“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所以要矮化唐高宗,说他是“昏君”,意在为长孙无忌鸣不平,实际上,这也是说给宋代皇帝与太后听的。他在“元祐更化”中主持国政的所作所为,几乎和长孙无忌拥有的权力一个样。
第三个原因,可能就是嫉妒了。倒不是司马光自己嫉妒,而是准确反映了宋代尤其是北宋皇帝们的嫉妒心理,通过矮化唐高宗,好让皇帝们心理平衡一些。司马光服务过四个皇帝,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这四个皇帝在军事上都不怎么样。唐高宗的军事成就就不同了,灭了西突厥与高句丽,顺带还压制了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显然,唐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而宋仁宗之后的几个皇帝可没有完成太祖、太宗的梦想,不嫉妒也难。
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百般矮化唐高宗的同时,在善于纳谏这一条上却尽情地赞扬了唐高宗。比如,他记载了这样两件事,颇值得玩味。第一件事:有一次,唐高宗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唐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第二件事,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
唐朝历史上庸相去世而唐高宗为何流泪哀悼?
在唐高宗时代,刘仁轨和戴至德分别出任左右仆射。刘、裴二人官爵相同,可朝臣们在背后对两位相爷的评价却完全相反,大家都认为刘仁轨是位称职的好宰相,而戴至德不过是吃白饭,混日子的。在《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两位宰相的一件小事,鲜明的展现了上至朝廷百官,下至普通百姓,对刘仁轨和戴至德截然相反的态度。
有一天,两位宰相都在南衙办公。有一位老妇人拿着申诉状来到南衙。当时,两位宰相都很忙碌,仆从们受理了申诉状之后,让老妇人在一旁等候。前面还有许多人在排队呢。等了好久,终于听到有差役传唤老妇人。老妇人上前。当时,接到申诉状的是右仆射戴至德。戴至德提起笔来,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就想做批示。此时,老妇人做了一件让大家都很吃惊的事情。老妇人问身边的差役:“请问官爷,不知道眼前的这位是刘仆射,还是戴仆射呢?”差役自然不敢乱说,就说是戴仆射。没想到话一说完,老妇人冲上前去,说:“此是不解事仆射,却将牒来。”老妇人竟然当着许多人的面,说戴至德是个不管事的宰相,要求把申诉状还给她!大家都为老妇人捏了一把汗。就算戴至德平常时间,不过是喝喝茶,到了点了,准时下班的平庸宰相,但是宰相终究是宰相,得罪了戴至德,怎么死的都可能不知道啊。没想到戴至德一点都没有生气,笑嘻嘻的让人把申诉状转交给老妇人。
大家纷纷赞叹戴至德真是宰相气度,可是转过身就有人笑戴至德果然是不管事的宰相,让人奚落成这样,都不知道生气。难怪在朝堂上整天打混,当宰相好几年,什么实际的事情都没有做过。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戴至德依旧是每天上班下班,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什么大过,人人都把戴至德看成一摆设。可是,当戴至德后来病逝的时候,大家奇怪的发现唐高宗竟然在文武百官面前怀念戴至德,以至于流下眼泪。戴至德只是一个吃干饭,混日子的平庸宰相啊,为什么他去世了,唐高宗如此激动呢?看到大家不解,唐高宗命人捧出了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满满一匣子都是奏折。唐高宗动情的说:“自从朕失去戴至德,就再也听不到意见了啊。他在世的时候,只要是朕有不对的地方,从来不放过,都会上奏折劝谏啊。”
大家看着一匣子的奏折,看到流泪不止的唐高宗,才知道原来戴至德竟然是这样一位做事低调,却又尽忠职守的好官员。戴至德的事情,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荀攸。在历朝历代,都不乏对君主的过错直言进谏的臣子,甚至一些臣子故意以激烈的言辞或许名声。可是荀攸呢?却整天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直到去世,曹操才告诉大家,自己许多的决策都是荀攸提出来的。可是荀攸从来不彰显自己的功劳,因为那样不就等于告诉大家君主的过错吗?于是,曹操说,荀攸此人,智可及,而愚不可及啊。戴至德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位善于隐藏君王缺陷,为君王,为天下考虑的贤臣呢?
上官婉儿嫁唐高宗或为摆脱奴籍 与唐中宗为真爱
她,才貌双全,位居权要,竟然恋上武则天的老情人张昌宗。后又不甘寂寞,与武三思私通,与崔湜兄弟相恋。唐中宗立朝,却先后依附韦皇后与太平公主祸乱朝政。唐玄宗李隆基虽慕其才,却终因其淫乱而杀之……
上官婉儿,这位被武则天重用的“巾帼宰相”,是否真如传说中的如此不堪?1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上官婉儿墓志全文,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或许会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墓志由谁撰写
2013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虽然墓葬破坏严重,出土随葬品不多,但根据盖题“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的一方墓志,考古工作者判断该墓的主人当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
根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的《唐昭容上官氏墓志》笺释一文介绍,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墓葬的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志文详细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罗列了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她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唐隆政变(公元710年)中被杀,死时47岁。
长期以来,由于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明确记载为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因此,上官婉儿也一直被认为是三门峡人。但该墓志却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人,也就是今甘肃天水一带。”为何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而上官婉儿却是甘肃人呢?
从墓志的追溯来看,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颛顼高阳氏(五帝之一),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楚怀王之子子兰(也就是历史上谗言陷害屈原的人)被封为上官大夫,以官职为姓,上官姓氏由此而来。“到了汉代,上官家族从南方的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之后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上官家族到了河南三门峡,上官仪就是三门峡人,这与婉儿墓志所说的祖籍甘肃并不矛盾。”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解释说。
不过,上官婉儿的墓志究竟是何人所刻,墓志中却只字未提,有关专家推测,该墓志可能是张说或者齐国公崔日用所撰写,因为这两人都是婉儿生前重用的文人。史书记载,《昭容上官氏碑》150字是由张说撰写的,该碑的序文则是由崔日用所写。但是考古人员在婉儿墓的周围,并没有找到该碑,婉儿墓志撰写之人的身份依旧迷雾重重。
曾嫁两位皇帝
从史书记载来看,上官家族出身高贵,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更是上官家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一位,在唐高宗时位居宰相。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并因此连累了整个家族,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一同沦为宫廷奴婢。然而,郑氏却从未放弃对上官婉儿的教育。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婉儿逐渐崭露头角,14 岁时因文采卓著而被武则天赏识,命运也因此发生重大转变,从宫廷奴婢一跃而成为武后身边的宠臣。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太子李显趁机复位,恢复大唐国号。“由于婉儿本来就有才华,更为重要的是,她也可能参与密谋了此次政变,所以,中宗十分赏识她。”李明说。据《旧唐书·上官昭容传》记载:“中宗即位,又令(婉儿)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
然而,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昭容。“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李明说,这与武则天的经历颇为相似,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因没有生育子女而出家为尼。太宗死后,被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从婉儿的经历来看,13岁时她正处于为奴时期,唐高宗才人的身份很可能是武则天特意指定的,只是为了给婉儿一个名分,以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李明推测说。
至于上官婉儿是否祸乱宫闱,墓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该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了婉儿劝阻“皇太女”一事(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为此事她“请饮鸩毒酒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获救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尽管史书并未记载婉儿自杀一事,但是结合史书记载中宗驾崩后婉儿与太平公主合谋,试图牵制韦后的史实分析,史书所载的婉儿与韦后是一伙的说法并不正确,她与太平公主当属同一阵营。”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文玉说。
被谁所葬
关于上官婉儿之死,墓志提供的信息与历史文献基本一致,“只是稍微隐讳一点,只说她在乱军中身亡,内容接近《资治通鉴》和《旧唐书》记载。”但李明认为,墓志对上官婉儿死后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其上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形象上更加正面。这是因为上官婉儿跟太平公主的关系比较好,她的整个葬礼和后来文献编撰都是太平公主出面主持的。”墓志里还特别提到:“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据了解,五百匹绢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正是因为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关系密切,在唐玄宗李隆基掌握实权、地位稳固之后,李隆基就通过政变把太平公主及其遗党全部除掉,“这时可能就牵涉到了上官婉儿墓。目前发现墓有被毁的迹象,很有可能是李隆基把太平公主除掉后做的。毁的是上官昭容的墓,打的却是太平公主的脸。”李明说。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生于武后争权初年,死于玄宗争权初年,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皇权斗争的阴影。按照唐代丧葬礼仪,已嫁女子从夫葬,未嫁女子从父葬。作为唐中宗所册昭容,上官婉儿理应陪葬在唐中宗定陵(陕西省富平县)。但墓志却说,她被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今陕西省咸阳市),难道仅仅因为洪渎原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墓葬区?还是存在其他更为直接的理由?期待着接下来的考古发现能揭开这个谜底
唐高宗时期重臣高季辅:切成时弊受到太宗夸奖
高季辅(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
高季辅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
高季辅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封蓚县公,后又任侍中,加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率部降唐
高季辅年轻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武德元年(618年),汲县(今河南卫辉)百姓作乱,响应叛军。高季辅的兄长高元道时任汲县县令,也在叛乱中遇害。他率众出城,手刃仇人,将其首级祭于兄长墓前。不久,高季辅也加入起义军,纠集数千人,后与李厚德一同投降唐朝,被授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
切谏时政
唐太宗继位后,高季辅被擢拜为监察御史。他弹劾大臣,不畏权贵,后升为中书舍人。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评论时政得失。高季辅提出五条建议: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
减少对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
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帝在皇子面前的威严。
唐太宗看罢奏疏,深以为然。
辅佐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高季辅被授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八年(644年),高季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并兼任吏部侍郎。他主持铨叙,以允当著称。唐太宗特意赏赐他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并命高季辅与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等人一同执掌机要政务,辅佐太子。
担任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季辅与张行成在太极殿拥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高季辅被任命为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并封蓚县公。
永徽二年(651年),高季辅改任光禄大夫、侍中。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命高季辅兼任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3年),高季辅因风疾卧病在家。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并经常派宦官前去观察他的进食情况。同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唐初宰相张行成 唐高宗李治治理国家的原始骨干
张行成(587年-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朝宰相。
张行成曾在隋朝担任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尚书左丞。
张行成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后又任尚书右仆射,加太子少傅。
永徽四年(653年),张行成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定。
早年经历
张行成年轻时师从河间名士刘炫,在隋朝末年被举为孝廉,授任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效力于王世充,担任郑国度支尚书。
入唐为官
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降唐,张行成也被任命为谷熟县尉。他家境贫寒,代替县中计吏留在京城长安,并参加制举考试,考中乙科,改任陈仓县尉。不久,吏部侍郎张锐向唐高祖举荐张行成,张行成得以改授富平县主簿。
张行成在富平任职期满后,被调回朝中,担任殿中侍御史。他执法严明,弹劾官员,不畏权贵。唐太宗非常欣赏张行成的才干,曾在宰相房玄龄面前盛赞于他。后来,张行成累迁至给事中,并参与议论朝中大政方针。
辅佐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并为他配备一众东宫属官。张行成以刑部侍郎之职兼任太子少詹事。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张行成的家乡)监国,并命张行成与高士廉、马周等人执掌机要政务,辅佐太子。李治对张行成道:“今日送您衣锦还乡。”命人祭扫其先人坟墓。张行成又举荐同乡魏唐卿、崔宝权等学行出众之人。李治大加赏赐,但因他们年事已高,并未任命官职。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返回长安。张行成出任河南巡察大使,后又检校尚书左丞。六月,唐太宗巡视灵州(今宁夏灵武),命李治随行。张行成进谏道:“皇太子应该留京监国,接待百官,决断政务。这样既可安定京师重镇,又可向天下显示大德。”唐太宗大悦,加封张行成为银青光禄大夫。
担任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张行成与高季辅在太极殿拥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任命张行成为侍中,兼刑部尚书,并封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同年八月,晋州发生地震,唐高宗向宰相询问地震的征兆。张行成道:“天,是阳,君主的象征;地,是阴,臣子的象征。君主应像天体一样运行,臣子应像大地一样静止。现在应当静止的反而运动,恐怕是有大臣密谋不轨。晋州原本是陛下封地,应不会平白发生变故。”唐高宗深以为然,便诏令五品以上官员评论朝政得失。
永徽二年(651年),张行成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命张行成兼任太子少傅。
病逝任上
永徽四年(653年),天下大旱,三个月没有下雨,张行成便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唐高宗不许,并道:“这是朕德行浅薄所致,不是宰相的责任。”张行成再三请求,唐高宗哭着道:“你是朕的元从老臣,为何要弃朕而去。”张行成非常惶恐,只得仍旧署理政务。
同年九月,张行成在尚书省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唐高宗非常伤心,为他废朝三日,命九品以上官员登门致哀。张行成入殓时,唐高宗又赐东园秘器,命宫中女官到他府上督理丧事,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定,以少牢之礼祭祀。
史上唐太宗与李治父子情深 肉麻书信古今少见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之下大宴群臣,而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也因此得到了赏赐。所以李治的诞生,排场不可谓不大。等到贞观五年李治受封为王的时候,李治的独特地位更是凸显了出来。因为唐太宗将这个小儿子册封为了晋王,随后又授予了并州都督一职,这是什么概念?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说李治得到的是太原这块封地。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甚至兴致大发曾教过他这个字的原因,所以李治才能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刚刚过完八岁生日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年幼的李治哀伤异常,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小儿子,索性将李治兄妹接到自己的寝殿一同居住,于是《唐会要》上便留下了这样一笔记载:“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而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殊荣!不过相比唐太宗征高丽时那些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肉麻事件,这些溺爱的事迹已经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而说到征高丽时的肉麻事,首当其冲的便数那封《两度帖》了。
《两度帖》原文: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唐太宗亲征高丽,李治身为太子留守在后方。李治非常思念自己的父亲,请求上表问候起居,于是唐太宗为了彼此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状况,首创了飞表奏事制度,这封信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几乎所有人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都很难相信会是唐太宗这样的一国之君写的。尤其是那几句:看不到稚奴你的信,爸爸我就“忌欲恒死”;看到了你的信后才放下心来,就像“死而更生”;最后再来一句爸爸想你想到“忆奴欲死”——读来真是令我们这些现代人都觉得肉麻得很。
不仅如此,李治在听说唐太宗征战期间一度距离“贼城不逾百步”后,紧张到“魂飞胆战,莫知自处”,连忙向自己的父亲表示“伏愿思宗社之重,以亿兆为心”,告诉他打仗别那么勇猛,做儿子的很担心。于是唐太宗立即回了一封《克高丽报皇太子书》,表示自己自从收到他的信后,因为想着自己的儿子会担心,“所以不执斧钺”,而且“此后必不亲行阵,勿为忧虑也。”而且就在唐太宗亲征高丽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对依依不舍的爱子,唐太宗就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不到我们父子二人再相见的时候,我绝不会换下这身衣服。”所以后来唐太宗的衣服是穿脏了又穿破了,连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换一件,他死活不肯答应。还是等到李治进献了新衣服后,唐太宗这才换下了身上这件已经穿烂了的袍子。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李治亲自照料自己的父亲,鬓边的头发都变白了。唐太宗感慨道:“你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亲奉汤药不离左右,就是为了照顾我,年纪轻轻两鬓就有了白发,比古时候的文王还要孝顺。就算我死了,想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就在这一年五月己巳,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六月甲戌朔,李治即位,是为高宗皇帝。纵观李治前二十二年的人生,可谓是在唐太宗的呵宠下长大的。所以我们今人虽然只能透过冰冷的史料来回顾这段父子情深,但是从这些白纸黑字中,依然能感受到唐太宗对李治的拳拳父爱,以及正是在这拳拳父爱中成长起来的唐高宗李治。
唐朝历史上唐高宗为何敢收留阿拉伯帝国追逃者
公元651年,波斯帝国(伊朗旧称)遭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侵袭,京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城)沦陷,波斯国王伊嗣俊殉难。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火线继位”,一边率残军退守抵抗,一边求助“国际干涉”。卑路斯首先退守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在吐火罗人帮助下,一度收复了边疆失地。然而,好景不长,在阿拉伯帝国的疯狂反攻下,卑路斯和吐火罗人难以招架,于是他们联合向外求援,卑路斯提出到大唐“政治避难”。国破家亡,波斯君主最后关头为何向大唐寻求“政治避难”?
史学家多是从军事实力对比分析原因。公元7世纪,世界只有两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那就是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两国争夺的焦点就是现在的中亚与西亚。大唐帝国曾与阿拉伯帝国大小争战20余次,大唐军队“胜多负少”。所以,当时西域各国,也就是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流亡者首先想到去中国避难。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只有大唐帝国能抵制大食的东进。其他中亚诸国,包括东罗马帝国,根本罩不住流亡政权。当然,这类分析也是不错的,但显然不够全面。这里,除了不可或缺的军事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世界“正统”地位。
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波斯帝国、西亚诸国,甚至阿拉伯帝国眼中,大唐帝国无疑是占据“世界主体文明”的国家。这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占据政治文明制高点;二是拥有她主导的、高举国际正义旗帜、具有军事干涉能力的国际组织——天可汗。从政体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而论,唐均堪称世界领先。是时,和中国保持“政治交往”的国家多达七十多个。大唐政治,可谓红遍世界。
而说起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天可汗”,众所周知。它不是一个简单名誉称谓,也不是一个纸糊的王冠,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国际组织体系。昔日“天可汗”,从范围上,算不上今日联合国,但却相当于“东方北约”。这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机构”,其作用主要是政治与军事两方面,担当起两方面义务,维系国际和平,仲裁各国间之纷争,为天可汗之首要任务。维护各国独立,不受强国侵略,为天可汗另一职责。为表示对天可汗之绝对服从,各国嗣君即位,必由天可汗下诏册封。各国军队必须接受天可汗之征调,受征中国平乱。
因为有了天可汗组织,公元七世纪“国际道义舞台”就此成为“中国领衔”表演。日本人称此时的大唐帝国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亦非虚语。“烈烈王者”所向披靡。弱国被强国欺凌,大唐岂能坐视不管?高宗欣然接受了卑路斯请求,马上设立波斯都督府(今伊朗境内的扎博勒),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将波斯与大唐“安西都护府”连成一片。然而,由于波斯都督府没有中国军队驻扎,波斯全境不久终被大食吞并,波斯都督府也无法独存。公元670年,高宗招卑路斯入朝,授“右武卫将军”衔,命人修建长安波斯寺,卑路斯与其子泥涅斯得到妥善安置,先后定居长安。
尽管大唐没能帮助波斯复国,但摄于大唐之威,阿拉伯大军终究未敢穷追卑路斯到中国内地。扶弱济困、主持正义的大唐帝国,还是赢得了弱国的尊重,“天可汗”占据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而且在军事上,基本保持着对大食的绝对优势。阿拉伯大军在天宝前期的几次中等规模的冲突里均败于唐军,后来倾其国力发动怛罗斯会战,20万阿拉伯军面对3万唐军依然难以战胜,最后只靠唐军内部的反叛才将唐军打退,而阿拉伯军的自身损失却是唐军的几倍。阿拉伯人虽胜尤耻,唐军虽败尤荣。后来即使安史之乱爆发,阿拉伯也终未敢进兵西域。
因为有了大唐帝国的存在,阿拉伯帝国东进的步伐被阻挡在葱岭之外。公元674年,卑路斯客死长安。这个国破家亡的波斯亡国君,因为有了中国的庇佑,安稳地度过了他的政治余生,避免了成为阿拉伯大食战俘的可能。世界主体文明大国一个侧证,就是她能建立起周边国家包括流亡者信任的国际组织,成为各国政治流亡甚至叛国者的首选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在世界遴选“政治避难所”,首推大唐帝国。
当皇帝就得靠抢 唐高宗李治悟出的生存策略
他翻开李世民给他的教科书,李世民写的书就像他做的事,冠冕堂皇,全是大道理。李治天资有限,猜不透父亲的哑谜。他苦苦思索,究竟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才让他做起事来缚手缚脚?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唐朝历史,看看自己的爷爷、自己的爸爸是怎么当皇帝的。最后,李治得出一个结论。在唐朝,当皇帝不容易,要靠“抢”!爷爷李渊靠“抢”长安起家,爸爸李世民靠“抢”地盘建功,“抢”地盘之后还要“抢”皇位。自己的哥哥李承乾和李泰同样是“抢”字当头,李治自己的王位,其实也是长孙无忌等人帮忙“抢”下来的。李治终于明白了皇帝的实质,一个字:抢!想要王位,自己想办法“抢”;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抢”。
那么,靠什么“抢”?李治继续回忆历史,这一次,他的目光更加长远,不仅仅局限于唐朝。他发现历代帝王“抢”东西,靠的是以下五种人:一、文臣。李治自己就面临着这种情况,什么都不用做,看着长孙无忌等人忙乎,就能保证大唐帝国的稳定。二、武将。李治从小就被教育,“你看隋炀帝那个昏庸的皇帝,想当年,隋炀帝将太原留守这个重要差事交给了你的爷爷,你的英雄爷爷趁机起事”。三、外戚。李治从小就被教育,“你看周宣帝那个愚蠢的皇帝,想当年,周宣帝宇文赟把兵权给了杨坚,结果周宣帝刚死,杨坚就夺走了宇文家的王位”。四、太监。李治从小就被教育,“你看东汉后期那些窝囊的皇帝,太监们今天废一个,明天立一个,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五、自己。李治从小就被教育,“你的父亲,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他手下良才无数,猛将如云,前赴后继,为国尽忠 他是个多么伟大的皇帝”!
这五种人,靠哪一种?靠文臣?自己快腻味死了;靠武将或者外戚?饭碗被抢走怎么办?靠太监?呸呸呸!还是要靠自己!可是,李治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和李世民的差距。再仔细想想,父亲厉害,是因为他手下的能臣猛将都听他的,那么,自己如果有一批亲信,总揽朝廷的内政外交,不就能和长孙无忌等人抗衡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他在李世民去世的第二天就试图尝试,可是,他一手提拔的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许敬宗,对他爱莫能助。于志宁是个吃皇粮的老臣,以前还有几根硬骨头,李承乾曾派人刺杀他,他被吓破了胆,从此对皇家事务能躲就躲,只想混到退休;自己信任的张行成,最近生了重病,不知何时痊愈;高季辅和张行成一样,年老体衰,没有精力;许敬宗这个人,在朝廷上人缘差,没什么号召力。
不行,要继续培养!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领导班子!这次李治不敢有太大动作,他把自己平日看好的黄门侍郎宇文节升为银青光禄大夫,又把自己信任的柳奭升为中书侍郎,两个人都成了三品官。这个柳奭为什么得到李治的信任?说来也简单,李治的太子妃王氏,在李治登基后被立为皇后,柳奭就是王皇后的舅舅。自己老婆的舅舅,总算是自己人吧?未必。李治以为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没想到柳奭首先被长孙无忌等人拉了过去。长孙无忌鼓励柳奭说:“当今皇后(您的外甥女)没有子嗣,不如收圣上的长子李忠为养子,立为太子,今后皇后和您都有了依靠。”这句话正打在柳奭的心坎上。
外甥女贵为皇后,自己当然高兴,但是,算算这位皇后成为李治的妻子已经七八年了,却没有任何子女。而且,听说皇帝最近宠爱后宫的萧淑妃,冷淡了皇后。这个萧淑妃,已经生了一个儿子李素节,李治很喜欢李素节,将他封为雍王总管长安。总管长安,可是皇太子才能享受的待遇。外甥女如果垮台,自己更没戏。想到这一点,柳奭立刻给外甥女出主意,劝她多为自己考虑,收李忠为养子,今后也好有个依靠。这些话通过王皇后的母亲柳氏传进宫中,王皇后想想也有道理,于是依言而行,前去恳求李治。
李治想了想,这皇后自己虽然不太喜欢,但也从没出过差错,而且,自己还要依靠皇后娘家的势力,现在皇后要收个养子,这个顺水人情总要做吧?李治答应得很爽快。中圈套啰!很快,李治愤怒地发现了这一点。王皇后刚收李忠为养子,长孙无忌等人就开始轮番上书,大谈立太子的问题,他们众口一词:“当立嫡长子李忠!”顾命大臣引经据典,满朝文武推波助澜。李治对李忠倒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李治重视亲情,李忠是自己的大儿子。李治愤怒的是皇后的态度,柳奭的态度,满朝大臣的态度!
李治愤怒的是整件事情,李治被牵着鼻子走,并且是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儿。除了感到自身的窝囊之外,李治更感受到这帮权臣的可恶。长孙无忌拈须微笑,你只知道帝王生存之道,却不想想大臣们的保身之道:有点脑筋的大臣都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别和权力大的人过不去,否则吃不了兜着走。王皇后为今后的生活考虑,柳奭也不过是长孙无忌的棋子,真正得益的还是长孙无忌。李忠是后宫没有背景势力的嫔妃所生,王皇后、柳奭不过是没有什么实权的望族后代,长孙无忌依然有能力控制年幼的李忠。前面说过,李治不是个任性的人,立嫡长子既然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满朝大臣又齐声赞同,他当然不会多生事端,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立李忠为太子。即使这个时候,李治对李忠仍然没有厌恶感,他厌恶的是长孙无忌这群可恶的元老大臣,厌恶的是胳膊肘往外拐的王皇后和柳奭。
公元六五二年,李治立长子李忠为太子,贞观老臣得到另一次胜利。李治郁闷透了!郁闷归郁闷,李治依然想做好皇帝,在他有限的权力中,他做了这样两件事。一是修订律法。李治命人大规模地完善了唐初以来修订的各种律法,使其更加严密正规。二是更加重视科举。李治需要人才,他知道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出身平民的官员更易控制,对国家也有更多的热情。为了提高科举的地位,公元六五八年,他在大殿举行了殿试,当场考察进士们的能力和水平。从此,殿试成了高学历的标志,也成了科举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治不像李世民,李世民天生就有领袖魅力,他也随时随地注意发挥这种魅力。而李治只能靠务实的作风积累自己的君主魅力,很明显,他做得不太成功,大臣们依然不买他的账。还好,有个女人在这个时候安慰着李治,鼓励着李治,她的温言软语让李治重新看到了希望。这个女人,就是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
历史误解的唐高宗李治及其命运悲惨的子女
唐高宗李治,李世民和长孙公主第九子,女皇武则天的“丈夫”,一直被史学界认为“懦弱”和“无能”,本文通过对高宗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阐述,还原历史真实的高宗形象。通过对高宗的子女生平的介绍,揭示他们多难的命运。
一、被历史误解的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李治被封为晋王。贞观十六年(642),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七月即位,时年22岁。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高宗逝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他的文治武功并不输与任何一位唐代帝王,甚至可以和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媲美。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
李治在位长达34年,身体却一直不好。高宗 “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唐刘肃《大唐新语·谀佞》载亦,“高宗末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 史称,太宗去世,他哀毁过礼,即落下疾病。
由于高宗体弱多病,在他执政后李唐政权被武则天的武周政权所替代,所以一直以来声誉遭到史学家的贬低,以致给后人留下懦弱的印象。
其实高宗执政前期贡献颇多。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岌岌可危。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刺激了社会生产力,使被破坏的生产关系得以恢复,农业经济得以发展。灭西突厥、将倭国势力逐出百济,征灭高句丽,帮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这一时期大唐帝国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家太平,被史家称为“永徽之治”。
他还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的。
在处置危及皇位安全的重大事件中,也丝毫未见昏懦和缩手缩脚。最有代表性的是永徽三年(652)他处理宗室近属的谋反案件。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对高宗即位心怀不满,牢骚满腹,他们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共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声称太宗三子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斩首,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自尽。同时,又有一大批人像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被流贬岭表,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株连很广。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毕竟也是假手皇帝。高宗如此处理事情的手段,如何会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这样的作风。
高宗时颁布的《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代表了人类封建文明史法制最高成就,成为亚洲国家立法的典范与来源。
从他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高宗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对于御医的治疗他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流血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而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他说:"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这与太宗服食丹药而死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就是说,即使把他和太宗的个人风格做一比较,说他“昏懦”也很不客观公平。对待疾病有着科学的态度,曾说过,“果有不死之人,今昏安在”。
到永徽三年(652),全国人口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11个铜钱。“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显庆五年(660年)开始“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有时即委托皇后处决。
纵观唐代历史,如果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就是无源之水。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政时期更不曾相互争权夺利,所以高宗的软弱,不过是无法接受女皇帝统治的史家们为了丑化武则天而捏造的假象,真实的唐高宗其实是一位仁孝、有着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
二、命运多难的高宗子女
唐高宗李治16岁被立为太子,22岁即位为皇帝,在位34年,享年56岁,一生妃嫔不少,但子女却较少,总共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妃子及子女如下:
八个儿子:
1、燕王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贞观二十年(646)时,封李忠为陈王;永徽元年(650)时,更拜雍州牧。永徽三年(652)立为太子,六年(655)元服。显庆元年(656)被废为梁王,又加封梁州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后来又转封为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发现,遂被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被囚禁在前废太子李承乾故居。麟德元年(664),被赐死于黔州,年仅二十二岁 ,次年,高宗应太子李弘请求收葬李忠。神龙初年,追封燕王,赠太尉、扬州大都督。无子。
2、原王李孝(?—664年),唐高宗第二子,母宫人郑氏。永徽元年(650),封许王。三年(652),拜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去世,赠益州大都督。神龙初,追赠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3、泽王李上金(?-690年),唐高宗第三子,母亲是宫人杨氏。高宗初即位时,封杞王;永徽三年(652),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除寿州刺史,又历任漉州刺史等职。永隆二年(682),除沔州刺史,不准干预朝政。嗣圣元年(684),与上金、素节、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奔高宗之丧,同年封毕王,后改封泽王,任苏州刺史;垂拱元年(685),改任陈州刺史;永昌元年(689),授太子左卫率,改任随州刺史。载初元年(690),周兴诬告他与素节谋反,于是将他们两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审理。后来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10] 。死后,他的七个儿子流放显州,其中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义珣存活。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
4、许王李素节(646年?—689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为萧淑妃。有同母姐妹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初封雍王,显庆三年(658)封郇王。仪凤二年(677),禁锢终身,又改于岳州安置。永隆元年(680),转岳州刺史,后改封葛王。则天称制,又进封许王,累除舒州刺史。天授(690—691)中,与上金同被诬告,追赴都,行至都城南龙门驿,被缢死,年四十三,则天令以庶人礼葬之。中宗即位,追封许王,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仍以礼改葬,陪于乾陵。
素节被杀之时,子瑛、琬、玑、 易等九人并为则天所杀,惟少子琳、瓘、璆、钦古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神龙初,封瓘为嗣许王。开元初,封琳为嗣越王,以绍越王贞之后。璆为嗣泽王,以继伯父泽王上金之后。琳,官至右监门将军,卒。瓘,开元十一年为卫慰卿。以抑伯上金男不得承袭,以弟璆继之,遽谴瓘为鄂州别驾。于是下诏绝其外继,乃以故泽王上金男义珣为嗣泽王,江王祎为信安郡王,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嗣曹王臻为济国公,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武阳郡王继宗为澧国公。瓘累迁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璆性仁厚谨愿,居家邕睦,朝廷重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瓘晚有子,命璆子益为嗣。及卒,有解、需二子,皆幼孺。十一载,益袭封许王。十四载,解娶杨銛女,乃袭许王。璆初为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宗王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进《龙池皇德颂》,迁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拜宗五卿,加金紫光禄大夫。璆友弟聪敏,闻善若惊,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枝居省闼者,多是璆之所举。九载卒,赠江陵大都督。
5、孝敬皇帝李弘(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武则天。永徽六年(655)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原太子李忠被废,改立为皇太子。上元二年(675),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洛阳合璧宫时暴卒。高宗悲痛万分,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因无子,于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继承香火。唐中宗复位后,祔于太庙,号为义宗,并追封裴妃为哀皇后。景云元年(710),姚崇与宋璟进言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李弘移到东都祭拜。开元六年(718)后只用孝敬称之。
6、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永徽六年(655),封潞王。显庆元年(656),迁授岐州刺史。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龙朔元年(661),徙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二年(662),加扬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672),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食实封一千户。上元元年(674),又依旧名贤。上元二年(675),孝敬皇帝(李弘)薨。其年六月,立为皇太子。调露二年(680),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其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永淳二年(683),迁于巴州。文明元年(684),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绩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年三十二。追封贤为雍王。神龙初,追赠司徒,仍遣使迎其丧柩,陪葬于乾陵。睿宗践祚,又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有三子:光顺、守礼、守义。
光顺,大授中封安乐郡王,寻被诛。
守义,文明年封犍为郡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
守礼本名光仁,垂拱初改名守礼,授太子洗马,封嗣雍王。圣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为相王,许出外邸。龙元年,中宗纂位,授守礼光禄卿同正员。神龙中,遗诏进封邠王,赐实封五百户。景云二年,带光禄卿,兼幽州刺史,转左金吾卫大将军,遥领单于大都护。先天二年,迁司空。开元初,历虢、陇、襄、晋、滑六州刺史,非奏事及大事,并上佐知州。时宁、申、岐、薛、邠同为刺史,皆择首僚以持纲纪。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礼皆为邠府长史兼州佐,守礼唯弋猎、伎乐、饮谑而已。九年已后,诸王并征还京师。
7、中宗李显(656-710),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景龙四年(710)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嗣圣元年(684),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圣历二年(699),被召回京,重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后复国号为唐。景龙四年(710),病死于长安宫,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8、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名旦,又名旭轮,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 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享年55岁。
女儿:
1、金城公主,初封义阳公主,名下玉,高宗长女,母萧淑妃。因母亲被废,被囚于掖廷。咸亨二年(671),太子李弘上书请求尽快为义阳、宣城挑选驸马,高宗答应了。但是武则天很不高兴儿子多管闲事,很快让义阳下嫁上翊军的卫士权毅。天授二年(691),权毅被杀,时年四十五岁,义阳不久也去世了。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追赠权毅为右监门将军,追封义阳为金城长公主。景龙三年(709),又为义阳和权毅改葬,让他们得以陪葬乾陵。
2、高安公主(649—714年),唐高宗李治第二女,母为萧淑妃,初封宣城公主。公主下嫁颍州刺史王勖。中宗复位后,神龙初,进封宣城长公主,唐睿宗时改封为高安公主,又称高安大长公主。开元时逝世于长安永平里的家中。《新唐书·诸帝公主》:高安公主,义阳母弟也。始封宣城。下嫁颍州刺史王勖。天授中,勖为武后所诛。神龙初,进册长公主,实封千户,开府置官属。睿宗立,增户千。薨开元时,唐玄宗哭于晖政门,遣大鸿胪持节赴吊,京兆尹摄鸿胪护丧事。
3、安定公主(654年—654年),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4、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令月嘉辰”一词并未直接体现公主姓名,故“令月”之名有争议)。
设立太子,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权力的交接,这是在世袭的、专制的政治体制下所能采取的最为“正常”、最为和平的权力交接方式。但往往也出现用“政变”这一极端形式来完成权力的交接;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无疑会具有超乎寻常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以这种极端形式交接权力,极可能会对以后的政局产生消极的影响,出现所谓“太子问题”。在影响较大的政变中,拥立太子都是政变的政治目的;太子成了他们的政治领袖,每次政变都须得到太子的同意,并在关键时刻让太子出面,稳定局面,直至拥立为帝。有时,太子甚至就是政变的直接主谋者和策划者。
唐高宗诸子被立为太子顺序:李忠(652-656)→李弘(656-675)→李贤(675-680)→李显(680、699-705)→李旦(684-690)。 唐高宗共八子,有五子被先后立为太子,李忠、李素节、李上金、李贤、李旦都死于非命,李弘暴病而死,李显虽然病死,但也命运多难,两起两落,只有不具备竞争皇位的郑宫人之子李孝寿终正寝,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
第一,这个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对权力的角逐已经达到非常激烈的程度;第二,权力之争还是附属在李氏集团的争斗;第三,太子集团势力已经非常弱小,李氏政治势力显示出弱势,外戚武氏集团逐渐庞大起来。第四,高宗诸子被深卷政治漩涡,命运多难,大多不能寿终正寝,成为权力角斗中的牺牲品。
高宗共四女,安定公主未及周岁便夭折,金成公主丈夫权毅被杀不久后,也郁郁而世了,太平公主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高安公主活到了66岁。
三、结语
1、古代封建王朝帝王所宣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的思想其实就是愚昧百姓,为其统治集团服务的舆论基础。
2、高宗在位34年,在唐代帝王中在位时间仅次于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其统治时期,开拓疆域,唐代疆域面积达到了最大,人口剧增、经济繁荣,完善了法律,政局稳定,为开元盛世打下了雄厚基础。被讹传的“懦弱皇帝”其实是一个有着非凡文治武功的伟人。
3、合法的政治旗帜或政治领袖在政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所谓的正统思想占据主流。
4、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唐高宗子女们,也是身不由己,犹如站在风浪的顶端,随时有被拍下深海的危险。多难的政治命运,甚至从呱呱坠地开始。高宗子女在初唐时期,特别在武周时期表现出坚韧和顽强的一面,有迫于形势的韬晦和隐忍,也有果断出击夺回政权的勇气。当然,在此过程中遭到残酷打击,被杀或被贬,多数遭到不幸。
李世民为何选择软弱李治继位 李治有何过人之处
英武的唐太宗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他亲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却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随他打天下的寒士们,也不具备担负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随着保守派大臣占据主动,年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无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正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唐太宗即位不久,立长子李承乾为皇子,时年八岁。为了培养李承乾,唐太宗可谓煞费苦心,不遗余力。李世民首先选择年高望重的李纲为太子少师。李纲的教育内容大体上以儒家君臣父子之道为主,师教严肃。“每谈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当时年幼的承乾未尝“不耸然礼敬。”唐太宗对承乾虚心接受师教,最初是满意的。然而,承乾生于深宫大内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成人以后缺乏乃父那样弓刀跃马,千里驰骋,接触民间,目睹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阅历,故而目光短浅、识不及远。”及长,好声色,漫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廨下。而且承乾想方设法闭拒宫城的进谏规劝。当唐太宗发现了承乾的某些劣迹后,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期望与培养。
贞观五年六月,太子少师李纲病逝,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委之于左右庶子于志宁、李百药的肩上。李百药针对承乾颇为留心典籍及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以古来储君成败之事来讽谏承乾。唐太宗对此十分赏识,然而李承乾依然故我,于志宁、李百药只好灰心离职。
唐太宗考虑到李承乾虽有过失,然而仍有可塑的希望,认为只要有名师的指点,总可匡正果实。于是又无色了中书侍郎杜正伦为太子右庶子。杜正伦曾为秦府文学馆学士,贞观初以不畏触犯逆鳞而闻名朝野,唐太宗起用杜正伦的用意在于“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设身处地为承乾着想的用心可谓良苦。这时,承乾脚上患病,不能朝谒,失去了太宗对他教诫、监督的直接机会。于是群小之辈乘虚而入,引诱这个“好声色”的太子走上了“奢纵日甚”的浪荡歪道。对于杜正伦的规谏,他全不理睬。杜正伦因而采取了从正面诱导的方针,着力弥补承乾“不闻爱贤好善”的缺陷。但是屡次开到都没有奏效,最后只得弹出底牌,想用乃父的私嘱来威慑他,冀其震惧,改过自新。但承乾作表奏闻,太宗难堪,只得迁怒与杜正伦,贬为州官,以示惩罚。经此一波三折之后,唐太宗还未完全失去对承乾的希望,又选定当代宿儒孔颖达为太子右庶子,以匡其失。孔颖达坚守谏职,“每犯颜进谏”,面折承乾。承乾的乳母认为措辞过重,孔颖达不为所胁,反而“谏诤愈切”,并借撰《孝经义疏》之机,“因文见义,愈广规谏之道。”太宗闻讯后,深为嘉纳,赐孔颖达帛百匹、黄金十斤。可是承乾还是无动于衷,唐太宗只得另寻名师。贞观十二年,迁孔颖达为国子祭酒,遂命著名谏臣张玄素为太子右庶子。
面对太子不肖的现实,唐太宗一直没有放弃李承乾,但他的心情却时而有所动摇。这也难怪,因为皇储的问题历来都是封建皇帝德的政治难题。大约从贞观十年起,唐太宗开始表露过废立太子之意,这给子嗣和大臣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行动空间。其中,最有竞争力的当属魏王泰及其僚属。
李泰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是承乾的胞弟,贞观十年,徙封魏王。李泰幼时聪敏绝伦,稍长善作诗文,成人后爱好经籍、舆地之学,深得太宗欢心,由此得宠。李泰的得宠与承乾的失宠大体上是同时发生、交互消长的。而唐太宗对丽台也是有意心许,并对之偏袒。贞观十年二月,唐太宗“以泰好文学,礼接士大夫,特命于其府别置文学馆,听自引召学士。”李泰手下文人心领神会太宗的默示,便由司马苏帽出面,“劝泰延宾客著书,如古贤王。”于是,李泰奏请撰著《括地志》,物色著作郎晓得眼等四人撰写。由于唐太宗的大力支持,经费充裕、待遇优厚。“士又文学者多与,而贵游子弟更相因籍,门若市然,”这位李泰夺嫡打响了第一炮。
贞观十四年正月,唐太宗临幸魏王泰宅邸,赦免雍州牧长安县囚徒死刑以下罪犯,免延康里当年租赋,赐泰辅料及同里老人各有差等,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宠。四年前,李泰生母长孙皇后身患重病,承乾建议赦免囚徒以祈求福庆,唐太宗没有照办。此时此刻,唐太宗却为爱子特别开恩。他的这种做法已经逾越了礼制,但他却不以为然。
唐太宗对魏王的宠爱是很明显的,但他无法在嫡子继承制与自己的心意之间作出割舍。然而,自贞观十年至贞观十六年以来,从唐太宗对魏王泰有意偏袒并着力扶持他的实际行动上来看,唐太宗是有意让魏王泰再合适的机会到来时成为储君的。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唐太宗亲手射杀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在血泊中登上太子之位。两个月后,唐太宗即位。贞观元年,唐太宗依定制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当时,太宗诸子还小,他也不可能仔细考察每个皇子的德行。然而,随着诸子成人并有了自身的巨大势力后,矛盾冲突随之显现了出来。武德年间的故事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重演。
自武德六年以来,在李建成的主持下,秦王李世民开始被逐次削夺统兵权。此时,东宫周围也渐渐聚集了一批谋臣猛将,东宫借太子之位开始对秦王府形成弹压之势。当时年轻气盛而性格刚烈的秦王自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因此常怀戒备之心并伺机反抗。在杨文干事变后,李世民开始认识到,父王始终是坚决挺立建成的,因此他把怨恨之心有太子建成扩大到了父王,这也大概是权力使然吧!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是一次十足的政治大冒险,但李世民侥幸成功了。失势的李渊无奈地退位,转由李世民执政。然而,李世民的怨恨之心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他依然把流血冲突归咎于父王的有意偏袒,并颇为自负地认为大哥李建成不具备储君应有的德行却枉居其位。诚然,胜利者是没有错误的,只是唐太宗心里始终找不到平衡。即位以后的唐太宗就很少去看望退位的父王,这被很多人看作是“不孝”。可是,极为自尊的唐太宗又怎么肯向父王认错,他又缺乏“掘地见母”的两全条件,因此父子二人的心结久久无法释怀。
十多年后,唐太宗开始面临当初与父王近似的抉择,立长还是立贤?他似乎开始理解父王当年的心情:依制——只能立长!可是他又不愿意看到才华横溢的魏王受到东宫的压制,因为魏王有他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么,怎么理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或许这是一个未解之谜。糟糕的事情还在玄武门事变上,自己的这种流血政治会不会成为儿子们效仿的对象?这样,他就更有理由宠爱并呵护魏王,以防止因为怨恨再次发生流血冲突……
唐初名将高侃 唐高宗时期灭掉高句丽的头号功臣
高侃,唐朝名将,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一个重要的将领,为大唐边疆的安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一位“俭素自处,忠果有谋”的名将。
高侃最早出现于史书是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此时他已官至右骁卫郎将,奉唐太宗之命出征东突厥的车鼻可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后(参见唐灭东突厥之战),其余众欲拥立小可汗阿史那车鼻为大可汗。当时突厥以北的游牧族薛延陀部势力强盛,车鼻不敢抗衡,便率众臣属于它。车鼻“为人勇烈,有谋略,颇为众附”(《旧唐书·突厥传》),因此为薛延陀所不容,欲将其杀死,吞并其众。车鼻得到消息后,因惧怕被杀害,乘机逃去。薛延陀派数千骑追击,车鼻率部迎战,大败追兵,于是建牙帐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北,自称乙注车鼻可汗。此后突厥余众陆续归附,数年间便有兵3万人。车鼻所据之地离大唐万里之遥,西部歌罗禄、北部的结骨都与其结成聪盟。同时还不断出掠薛延陀,屡获胜利,势力因此逐渐强大起来。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十一月,车鼻遣其子沙钵罗特勒入朝贡献方物,并宣称自己也要亲自入朝。唐太宗闻讯后,立即派云麾将军安调遮、右屯卫郎将韩华前去迎接,但车鼻却无入朝之意。为了完成使命,右屯卫郎将韩华与葛逻禄决定将车鼻劫往长安。但此事被车鼻发觉,安调遮、韩华均被杀害。
唐太宗闻讯,盛怒不已,为加强对北方突厥族的控制,决心发兵征讨车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正月,唐太宗以高侃为唐军主帅,率回纥、仆骨等部(皆为北方游牧族)进攻车鼻。高侃率大军入其境后,突厥各部相继背叛车鼻,纷纷归降。十月,唐朝在突厥故地置舍利等5州,隶属于云中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苏农等6州,隶属于定襄都督府(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北)。
永徽元年(650年)六月,高侃再次率军出击车鼻部,军至阿息山(似为蒙古察斯图博格多峰),车鼻欲召集各部负与顽拒,但所部皆不赴战,车鼻只好率领数百骑逃去。高侃果断地率精骑追击,于金山捕获车鼻,其众全部归降。
九月初四,高侃押送车鼻可汗回到京城长安,高侃因功被封为卫将军。此时唐太宗已去世,高宗李治继位。唐廷将车鼻余众安置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并建狼山(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都督府以统率他们。从此,突厥人全为唐朝封土内的臣民。唐廷又设单于(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瀚海(治今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二都护府,统管其辖境10个都督府、22(一说32)个州,各以其酋长为刺史、都督,以加强唐廷在北方的统治。
高侃出征车鼻的胜利,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及时消除了北部的隐患,安定了边疆。史称:“自永徽已后,殆三十年,北鄙无事。”(《旧唐书·突厥传》)其次唐军的胜利,使漠北尽在大唐的直接控制之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高侃个人而言,经过此次征战,使他一举成为当时的名将。近代岑仲勉先生称“其功足与苏定方王方翼相类。”又据《新唐书·高固传》记载:“祖侃,永徽中为北庭安抚使,禽车鼻可汗,以功为安东都护。”由此可见,高侃在此战后,曾出任北庭安抚使,后又官至安东都护。
此后的十几年间,高侃的事迹再次绝于史书。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泉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生。泉男生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参见唐灭高丽之战)。此时的高侃正任营州(治龙城,今辽宁朝阳)都督,由于营州距高丽非常近,高侃很快便接到命令:与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共为行军总管,一起讨伐高丽。九月,庞同善率先大败高丽军,与泉男生会合。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十四日,李绩兵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以为有机可乘,便派兵袭击高侃、庞同善在新城的营地,在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的支援下,唐军将其击败。随后高侃率军进至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交战,但初战不利,高丽军乘胜发起追击,这时薛仁贵引兵从侧面袭击高丽军,高侃也回兵掩杀,最终大败高丽军,斩首5万余级。
此后唐军越占越勇,终于九月十二日攻克平壤城,灭亡高丽。高侃因功升任左监门卫大将军。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发兵攻陷西域18州(均在今新疆境),使西北边境告急,唐高宗命安东都护薛仁贵出师西北(参见大非川之战)。高丽酋长钳牟岑乘机起兵反唐,于四月拥立高丽王高藏的外孙安舜为主,进犯唐朝东北地区。唐高宗于是任命高侃为安东都护、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率军进攻,并派司平太常伯杨防收容高丽逃亡者。在唐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安舜将钳牟岑杀死,投奔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咸亨二年(671年)七月初一,高侃率军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击破钳牟岑的残余部队。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高侃于白水山(一说泉山,在全州南海中)再败其余部,并将增援的新罗兵击败,俘2000人。
高侃死后,陪葬于乾陵。高侃共有三子:高崇德、高崇礼、高崇文,高崇文之子高适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侃是唐高宗时期一个重要的将领,为大唐边疆的安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一位“俭素自处,忠果有谋”(《旧唐书·贾曾传》)的名将。
唐高宗李治昏庸之谜:为什么被人们严重低估?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人们严重低估?
李治字雉奴,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在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诸子中排行第三。由于他得了风眩病,眼睛无法看东西,就让武则天替他处理政务。武则天最后控制了朝廷大权,于是人们对唐高宗的昏庸就坚信不疑了。不过,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李治是唐朝第三代君主,在位33年。由于病弱,655年,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他就让武则天参与朝政,时人称为“二圣”。对唐高宗在历史上的作用,一般认为他是个昏庸之主。范文澜先生说:“唐高宗临朝,臣下来奏事,不会作判断,要宰相提出意见,才算自己有了主意。他这种昏懦的性格,势必扶植起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势力,引导国家从乱到亡的道路。”这样的说法,把唐高宗这个人彻底否定了。
主张高宗昏庸的观点认为唐高宗患风眩不能视物,百官奏本常由武后代为参决。自显庆五年(660年)起,政事都委托给武后,权力和皇帝相等。但武则天不久就作威作福,连唐高宗要办的事也受她控制,唐高宗十分不满。麟德元年(664年),武后常让道士入宫行“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上告。高宗大怒,找西台侍郎上官仪来商量。上官仪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允,请废之。”唐高宗就命上官仪起草废皇后诏书。不料武后安插在唐高宗身边的耳目随即将此事报告武后,武后立刻到高宗面前解释。唐高宗昏庸懦弱,心有不忍,又怕武后发怒,竟说:“我本来没有废你的心思,都是上官仪教我的。”于是,武后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王伏胜和废太子李忠谋反,都被处死,与上官仪有来往的大批朝官,都遭流放或贬官。从此,每当唐高宗上朝,武后都坐在帘后,大小政事都参与裁决,升黜官员或生死大事,都凭武后决定。此后,唐高宗只是名义上的皇帝,直至弘道元年(683年)在洛阳宫中病死。
与其相反的观点认为,说唐高宗昏庸是缺乏根据的。说他“昏庸”,最早见于《新唐书》。《新唐书》卷76《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说:“(武后)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施无惮避,帝也懦昏,举能钳勒,使不得专。”同书卷105《长孙无忌传》也说:“帝暗于听受。”同卷《褚遂良传》说:“帝昏懦,牵于武后。”欧阳修说他昏庸的主要论据,认为唐高宗为武则天所控制,并按其旨意贬杀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
其实,褚遂良被贬在武则天当皇后之前,长孙无忌的被杀,是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不久的事情。一些专家认为,这时的武则天还没有把皇后的位子坐热,怎么就能够“盗威福”贬杀高宗的顾命大臣?实际上,贬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唐高宗自己。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过程中,这两位老臣坚决反对,而一心想立武则天的是唐高宗,因而他是武则天最有力的支持者,很明显,褚遂良、长孙无忌和唐高宗在立武后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矛盾。不仅如此,长孙无忌凭着国舅的地位,专横跋扈,而褚遂良以顾托之重,也是“悖戾犯上”。两人以元老重任自居,一心想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只是想着曾经对唐高宗有功,根本没有把高宗放到皇帝应有的崇高地位,而唐高宗此时血气方刚,对他们的表现早已不满。当许敬宗诬陷两人时,唐高宗不派人仔细调查,立即削去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地,安置到边远的黔州。已死于贬地的褚遂良,也被削去官爵。两人的儿子都在放逐途中被处死。可见,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被杀,是武则天的心愿,但更是高宗的旨意。整个过程中根本不存在唐高宗被武则天控制的问题,唐高宗的昏庸无从谈起。
一些人认为,高宗显庆以后,唐中央政府与吐蕃、突厥、高丽等或战或和,以及研讨方略、奖惩将士等全系唐高宗决策,对公卿宰臣的任用黜陟也是如此。从唐高宗去世到武则天称帝,共经历了7年时间,武则天的力量主要是在这个时期集聚起来的,而在此之前,武则天虽然预问朝政,但权力有限,不能左右朝政。
唐高宗在位的业绩:
唐高宗在位前14年中,他的政绩之荦荦大者主要有:一、他继续推行了唐太宗时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二、唐高宗在位前期,至少是尚能维持国力于不坠,而统治区域还稍有扩展。三、唐高宗在位期间社会经济仍在向上发展。唐高宗政绩之所以史书记载较少,也不突出,其原因可能是即位初期元老勋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重,精明而又有才干的武则天为皇后后,又直接参与执政。
也有人指出,唐高宗根本没有昏庸之举。在即位之前,曾参决朝政,颇得唐太宗称赞。即位之初,也勤于国政,每日临朝,孜孜不倦。他不仅能够遵循唐太宗的大政方针,而且也表现出了管理国家的才干。具体表现在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他令长孙无忌等修成《永徽律》,还逐条对之进行注释,写成《唐律疏议》30卷颁行天下。他在即位之初,鼓励臣下进谏,他自己也能很好纳谏。他赏罚分明,对贪赃违法者坚决予以打击,不留一点情面。褚遂良就是因为低价强买中书省翻译人员的土地,被左迁为同州刺史。他维护了国家统一,讨伐西突厥,巩固了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他有过错,如容忍和支持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的残酷迫害,在对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处理上,也没有很好地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个昏庸之君。用昏庸来解释武则天参预朝政的原因,显然是不妥的。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风眩症加重,曾想禅位给则天皇后,“使摄知国政”,正式临朝称制。宰相郝处俊进谏说:“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中书侍郎李义琰也附和郝处俊的意见,高宗无奈作罢。如果说高宗不是昏庸之君,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但如果我们说他真是个昏庸国君,那么史书上描述他尊礼大臣,问百姓疾苦,称为“永徽之政,有贞观遗风”,这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所谓的唐高宗“昏庸”,至今仍是一谜,令我们左右为难,无法圆满解释。唐高宗李治
还原真实的唐高宗李治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是武则天的丈夫。历来人们喜欢称其为昏庸懦弱的皇帝,原因很简单,他弄丢了李唐的江山,让天下男人着实的丢了一把脸!那么,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有那么的不堪么?真的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么? ……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
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
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 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
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着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东灭高句丽西灭突厥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 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 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
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
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
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
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患有类似今天的高血压、青光眼之类的疾病,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再说,唐朝世风开放,女性参政的阻碍相对较弱,所以高宗委政于她并不稀奇。也就是说,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 ”专作威福“。
另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自从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处置了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从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而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可见,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 宗思维清晰之时确立的。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但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即使到了弘道元年 (683年)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所以,在高宗活着的时候,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断定,说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是后世史官的曲意刻画,是对历史的扭曲。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为何最终选定懦弱的李治接班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小名雉奴,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第九子,唐朝第三位皇帝。共在位34年(649-683年)。由于李治生性儒弱、平庸无能,导致当政时期大权旁落,皇后武则天垂帘听政,他死后不久,武后临朝称制直至代李唐建武周,成就一代女皇梦。那么,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偏偏选了这样一个近似窝囊废来接班,还差点把大唐江山给断送了?
李世民与后妃们共生有14个儿子,依次是太子李承乾(619-645年)、楚王李宽(619-?年)、吴王李恪(619-653年)、魏王李泰(620-652年)、齐王李佑(?-643年)、蜀王李愔(?-667年)、蒋王李恽(?-674年)、越王李贞(?-668年,武则天称帝后发起“越王之乱”而被灭族)、唐高宗李治、纪王李慎(?-689年)、江殇王李嚣(?-632年)、代王李简(?-631年、赵王李福(?-670年)、曹王李明(?-682年)。其中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系由聪明贤淑的长孙皇后所生,其余均出于后宫妃嫔。
根据立嫡立长的传统皇位继承制,李世民受父皇之禅当上皇帝的当年,就将时年8岁、原本聪明可爱的嫡长子李承乾确定为皇太子。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太宗守孝期间,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
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便于行,他认为有损太子的形象,因此产生自卑感,此后为冲淡此感,开始将兴趣移转到声色犬马上,还有同性恋倾向,以致于行为产生偏差,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贞观十六年(642年)被控武力叛变,意图杀害唐太宗和四弟李泰。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废,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被处死。贞观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终。
四皇子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史载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宠冠诸王”,是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著有《括地志》。
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在得知哥哥失宠,便想尽快取而代之,一方面让手下广结朝中大臣,为自己做太子造舆论,一方面又与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20余人结成死党,形成颠覆太子的一大势力。在太子李承乾终被太宗废黜后,李泰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他每天都到宫中伺候,进一步讨得父皇的欢心,太宗本来就喜欢他而当面表示要立他为太子。不想,这一提议却遭到了朝中地位显赫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的反对,他们主张立九子晋王李治。
李泰为了消除父皇的顾虑,一方面向父皇表示临时前会杀死自己所有的儿子,再把皇位传给九弟李治,另一方面又去胁迫软弱的九弟,希望他退出这场竞争。正处于困惑中的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回想起长子李承乾因受李泰排挤而有了政变动机,自然很不高兴,于是决定让九儿继承皇位。太宗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后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为其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李承乾与李泰相争,两败俱伤,李治坐收渔翁之利。晋王李治儿时性情温和,很是听话,也颇受父皇喜欢。太宗在废掉李承乾和李泰的同时,清洗了他们的同党,消除了颠覆李治的忧患,并让当时最有权势的大臣都兼东宫官职,名义上是让他们教育新任太子,实则是培养他们与未来皇帝之间的感情。
为树立新任太子李治的威信,下令全国军队都要服从太子调遣,并经常让他陪伴自己朝见群臣,观摩日常政务的处理。虽说太宗确立了李治太子的地位并为他日后当皇帝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他内心对这个性情温和和天赋不高的儿子不甚满意,认为他过于儒弱将来恐怕难有作为,于是曾经一度想改立三子李恪做继承人,因为他认为李恪在许多方面和自己相像。但是,李恪生母为隋炀帝女儿杨氏,为庶子。
而且这个想法也遭到长孙无忌等权臣的强烈反对,有经过李治自己的努力,太宗此后不再提废立太子之事。太宗东征高丽时,留太子镇守,表现也很出色,而且太宗对太子的孝道也是称赞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唐太宗病重,对于儒弱的太子还是放不下心,要为他做好人事安排。太宗对李治说:“李世绩才智过人,但你对他未曾有丝毫恩惠,恐怕日后难以真正为你效力。为此,我现在把他贬到外地,等你做了皇帝,再把他召回做宰相,他或能对你感恩。”太宗临死前,又把积极支持李治做太子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叫到跟前托以后事。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年22岁。但太宗至死也不知道的是,他的才人武媚娘早已和太子有了一腿,给他戴了绿帽子姑且是一方面,更没想到谶言“武氏女主天下”的竟然就是原来在自己身边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