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到了冬初,因朱高熾病危,徐灝每天都要去皇宮,嬪妃們哭哭啼啼,皇後還算鎮定,大抵因取消了殉葬,沒有洪武年的一片愁雲慘霧,好似大難來臨。


    老太君在鄉下住上了好,不願回京,也不許全家人過來,說是要過一個清清靜靜的年。


    全家人為此很頭疼,徐慶堂夫婦埋怨兒子不懂事,徐灝幹脆連家也不回了,躲在蕭家村。


    國事上頭,最近北方興和守禦千戶所全體官兵一千人殊死抵抗七日,堅持到了多路援軍趕來,使得阿魯台的蒙古軍不得不撤軍,而曆史上的興和縣被襲陷淪為韃靼勢力範圍,現在這個河北邊遠縣城依然是大明的堅固堡壘。


    曆史上,因此事朱棣再次親征,調用驢34萬匹,車177500多輛,車夫等235000多人,共運載37萬石糧食隨大軍出征,嚇得阿魯台從興和縣跑了,避而不戰。


    當時諸將請求追擊,朱棣命暫緩追擊,有感於興和縣不易守,把剩下的人口遷到了宣府,即今河北宣化縣。


    朱棣深感朵嚴三衛的威脅,五月在河北沽源一帶舉行閱兵,告諭兵將:“兵行猶水,水因地而順流,兵因敵而作勢,水無常行,兵無常勢,能因敵變化取勝者,得勢者也。”


    為了鼓舞士氣,朱棣作了一首平虜曲,讓將士們傳唱。七月,師至煞胡原,俘獲阿魯台部屬,從而得知阿魯台丟馬棄甲從闊灤海北遁。


    朱棣擔心重蹈丘福深入陷沒之覆轍,下令停止追擊。回師途中,朱棣認為兀良哈部為阿魯台之羽翼。遂選派步騎2萬,五路並進,攻打兀良哈部。


    師至屈裂兒河(今內蒙古洪兒河上遊支流)。兀良哈部得知明軍來攻,倉皇西逃。朱棣指揮軍隊夾擊圍殲,大敗兀良哈部。九月初。回師至北京。


    徐灝和朱高熾雖然都沒有永樂大帝的謀略和氣魄,但是他們倆都不缺乏謹慎和耐心,憑借火槍火炮和一係列的革新,如今的朵嚴三衛早已不成氣候,阿魯台也無法撼動邊境


    在對待蒙古人上頭,徐灝至始至終就沒有漢武帝的雄心壯誌。曆史經驗告訴他,滅了匈奴還有突厥,滅了突厥還有鮮卑、遼金、蒙古、滿清,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在積極防禦的同時,積極研究開發新式武器。維持軍隊的戰鬥力,解決日漸貪腐的官場,同時連接世界增強綜合國力,不敢說一定會贏得勝利,但這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初步實現工業化之前,沒可能徹底解決周圍的遊牧民族,起碼徐灝認為他有生之年不會成功。發展需要時間,尤其是從封建時代過渡到近代,至於後人會如何,那就不是他該操心的問題了。


    朱高熾的病危,不可避免的令徐灝感到意興闌珊,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已經準備徹底的急流勇退,不然很可能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大業。全家人陪著他做了烈士。


    徐灝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偉人,所以也壓根沒有作偉人的覺悟,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也該到了歸隱的時候了。


    在歐洲,因阿金庫爾戰役。風光無限的英國亨利五世逼迫法國查理六世簽訂了幾乎亡國的特魯瓦和約,和約規定亨利五世有權在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娶了法國公主。


    但是這位顯示出作為一代雄主的智慧和霸氣,被英國人稱頌為一代英主的亨利五世,在他的權利和疆域達到頂峰時,卻在一場戰鬥中死於傷寒或痢疾,不久,法王查理六世也死了。


    查理六世生前打算立女兒瑪麗亞公主為繼承人,法國各諸侯領主也大多在國書上簽了字,如今隨著法國慘敗,王室威望大跌,沒有多少約束力了,立刻爆發了奧地利王衛爭奪戰。


    英國這邊,亨利五世年僅一歲的兒子成了國王亨利六世,由叔父貝德福德公爵攝政,在巴黎的聖但尼教堂舉行加了冕禮。同時,逃亡布日爾的王太子查理也宣布繼承王位,自稱查理七世。一時間,誕生了三個法蘭西王國。


    而這位查理七世,正是那個坐視力挽狂瀾拯救了法國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被燒死的國王。這位備受指責,公認是個膽怯、散漫而又輕率,配不上國王封號的二十歲年輕人,既生不逢時,也無雄才偉略。


    但查理七世最大的優點是善於抓住一切機會,也具備一位政治家的厚黑以及無情無義,他為法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贏得了百年戰爭,也打下了法蘭西的強盛基礎,盡管世世代代備受後人指責。


    就是這麽一個被人瞧不起的青年,從被廢的王儲到國王,從喪家之犬到白手起家,從分裂到統一,一手促成了法國日後的強大。


    徐灝因為遊戲對貞德的故事背景知之甚詳,故此不敢小瞧與查理七世同時代、年紀相仿佛的太子朱瞻基,毫無疑問,朱瞻基是個不比查理七世差半點的人物,他的運氣謀略也要比查理七世好得多。當然,最終朱瞻基的運氣不好,僅做了十年的太平皇帝就死了,直接造成皇帝年幼,王振崛起等一係列的皇位爭奪戰。


    曆史上,史稱即將到來的十年裏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麵。


    朱瞻基的性格既有朱棣的一麵,也有朱高熾的一麵,徐灝清楚他是個好皇帝,有著保守的想法,比如看不慣秦淮河上的風月,展開轟轟烈烈的大掃黃運動;也有朱高熾的理想主義,對待文人極好,喜愛藝術,隻要自己不妄想把持朝政,那麽朱瞻基就不太可能全麵取締新學報紙等新事物。


    其實留給朱瞻基的天下並非那麽美好,迫在眉睫的是腐敗,都察院貪汙成風,都禦使劉觀就是個大蛀蟲。


    軍隊同樣如此,畢竟徐灝沒有大刀闊斧的徹底改革軍隊,依然存在大量軍屯以及世襲的軍事製度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現象。曆史上的朱瞻基體恤士卒,他總是認為軍官缺乏教育,是以不能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沒有大力氣改革,這造成軍隊的無能日趨嚴重。


    現在變了,徐灝認為哪怕朱瞻基什麽也不做,十年後的軍隊也決不會慘敗於蒙古人之手。


    雪一片片的從天空落下,地上鋪了一層薄薄的積雪,徐灝緩緩走出紫禁城。


    明帝國睥睨萬邦,一些大臣已經在提前商量要在新皇登基的頭一年,辭舊迎新的那一日,要來自亞洲、阿拉伯、非洲和印度洋各地的國王和使臣們聚集在宏偉的金陵城向大明天子宣誓效忠,讓他們目睹花費巨資重新修繕的雄偉神奇的紫禁城,最好是趕在朱瞻基登基的那一日。


    那時將有三十多個國家的首領在場,除了傳統的屬國之外,大概還會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拜占庭的皇帝,威尼斯總督、英王、法王、西班牙王和葡萄牙王,以及來自永樂洲和漢王洲的土著酋長們。


    徐灝回頭看了眼雪花飛舞下的紫禁城,心說興許還真能做到,明朝即使沒有自已,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曆史上,因各種原因,大臣們優先考慮的是那些傳統屬國,大概也不屑邀請敢號稱皇帝的蠻夷之國。


    當然地點是在北平,如今那個規製全麵仿造,壯麗遠超金陵皇宮的北平城沒有了,他時常問心自問,這麽做到底對還是不對呢?隻能由曆史來給出答案了。


    徐灝的心情很不錯,沒有失去權勢的失落感,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麽權勢,無非是無處不在的影響力而已。


    今後一如既往的低調做人,朱瞻基也不是不念恩情的人,朝廷上也並非都是你死我活的權力爭奪,君臣善始善終的例子更多。


    當然徐灝不會那麽天真,今後還是得一如既往的布局,小心翼翼的活下去,想想就令人頭疼,真是踏進了這個漩渦,再想全身而退實在是太難了。


    回到蕭家村,徐灝在田地裏找到了王四六,二人一邊蹲在田坎上吸煙,一邊交談。


    自從買了大牯牛,王四六簡直像伺候老娘似的,一天到晚守著它。


    看著牛低頭吃草嚼得那麽帶勁,uu看書 .uuknshu比自己吃香喝辣還要高興,每天王四六得意的牽著大牯牛在水塘邊喝水,牛喝得呼呼地響,好像聽到了最美妙的音樂。


    收割莊稼比往年省了一半力氣,當然得歸功於大牯牛了。這些日子,白天人和牛形影不離,晚上也要起來一兩回,加一點夜草。


    鬧得王嫂子打趣道:“我看你把床搬進牛棚裏好了,莫忘了帶一條被子。”


    哪知道這句話還真提醒了王四六,他真的在牛棚邊搭了一間草棚,有時候就在那裏過夜。天冷了,他真的把一床被子蓋在牛的背上。


    大牯牛呢,也好像很通人性,愛用舌頭來舔王四六的手,用犄角輕輕擦他擠他,撒嬌親熱。在地裏幹起活來,大牯牛也賣力的勇往直前,無需鞭子也不用吆喝,人都快跟不上趟了。


    王四六反而憐惜起來,怕把夥計累壞了,站住喊道:“歇一會兒,等我抽幾口葉子煙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凡的明穿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小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小釵並收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