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灝很重視洪熙大典的編纂,主要是為了繼承永樂大典,想要完整保留下中華文化瑰寶,留給後人一份曠世遺產。
沒有太多計較這其中的政治意義,當時幾乎沒怎麽思考過,純是為了永樂大典而洪熙大典,不想此舉卻給他和朱高熾帶來了無以複加的巨大好處。
從他提議的那一天開始,滿朝文臣沒有不讚同的,並且立刻贏得了天下讀書人的推崇。
朝局的迅速穩定,提議洪熙大典可謂是功不可沒,重視文治的朱高熾登基為帝後,原本大量心懷不滿的文人也隨之動搖了。
因為此乃士林夢寐以求的文化盛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時至今日,幾乎所有讀書人都公認編纂洪熙大典是曠古絕今的偉業。
“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鹹集於京師。”時下士林如斯形容盛況的真實寫照。
起初開始的時候,是由解縉、胡廣、胡儼、楊士奇等內閣學士擔任總編官,召集了翰林院以及京畿江南的一百四十七位大儒,粗略統計編纂出了洪熙大典,費時僅一年。
隨著朱高熾對文事的高度重視,滿朝文臣的齊聲建議,洪熙三年,再次任命解縉、姚廣孝、鄭錫、楊士奇等人重纂,這一次的規模擴大到了整個天下。
參與的文臣文士,宿學老儒達到了驚人的二萬一千六百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單憑人數上的規模,足以稱得上曠古絕今了。
而在各地征召的繕書人進行描欄、清抄、繪圖和圈點工作,已經無法確切統計出準確數字,可以說近乎所有讀書人都直接間接的參與到了其中。
所以洪熙大典代表著整個士林的集體心血,對於人心的凝聚起到了無可估量的正麵作用。曆史上朱棣孫祖三代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毫無疑問也和當時編纂永樂大帝有著直接的關係,這三十多年來。賢人輩出,四海昌平。
參與編修大典之人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裕,戶部再窮也會優先供養,文淵閣是主要的辦公場所,居住地和另外的工作場所安排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崇裏坊等地,附近就是剛剛落成的皇家圖書館。
徐灝堅決反對把藏書放在純木質結構的文淵閣,理由是太容易遭受雷劈火災。
也因他對大典的卓越貢獻,徐灝也算是一名編內人員,好處是參與編修的官員可以免朝。
光祿寺早晚供給酒肴點心,時鮮果品。工資高待遇好,各種補助非常多,但同時工作也是極其辛苦的,能成為一名編纂代表著無上的榮耀,所有人令以徐灝難以想象的熱情,一絲不苟的認真做事。
洪熙大典總共三億七千萬字,全部采用手工書寫,字體為官用的楷書,所謂館閣體一筆一劃抄寫出來的。而且所繪製的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曠日持久,精麗工致。
許多當代有名的書法家,風塵仆仆的趕到京城,不計報酬仕途。隻為了求得作名抄手。
朝廷並未限製時間,但他們卻日以繼夜的用了五年的時間定稿,然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寫五十萬字之多。匯聚了十數萬人的心血和努力。
每次當徐灝拿起原版的書時,手都是顫抖的,畢竟在當時這是最高的學術成就。舉世無雙。祖宗創造的文明獨步於全球,而後世的沒落和先人不應該有什麽關聯,子孫不爭氣,難道能埋怨當過世界首富的祖輩麽?
徐家珍藏的洪熙大典,不過是分支抄寫而成,各方麵遠不足以和原版相提並論,而且也不全。
難怪當時徐灝開玩笑的用洪熙大典作為獎勵,身邊女人全都興奮萬分,實在是太珍貴太浩瀚了,珍貴到了是個人就知道他就是在開玩笑。
有鑒於永樂大典正本的失傳,七大副本依然在持續火熱抄寫中,也就是說文壇盛世還會持續很多年,如此一來,要比曆史上的永樂朝更進一大步。
隻可惜徐灝的書法估計連崇裏坊掃大門的都比不上,因此隻能很遺憾的沒能在某一頁留下自己的筆跡,至於題個字啥的,泱泱大明哪有他的位置?
洪熙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總計近22900卷以上,裝成11095冊,世界上的第一部大百科全書。
一整天,徐灝給解縉大人倒茶,給楊士奇大人添水,給姚廣孝大人捶背,甘之如飴的做了回義工,晚上自覺很光榮的回家睡覺,隻為了不久後在豎立的豐碑上,也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次日清晨,垂花門傳達家裏所有適齡少女,十三歲以上都到千壽堂等待。
徐灝一起床,就見花園裏人人忙著勻調脂粉,精心打扮,稻香居成了最熱鬧的所在。
好多人跑來借新衣新裙子,各種首飾裝扮自己,嘰嘰喳喳的聲音吵得人心煩意亂,徐灝心說不就是八個大丫鬟的位置麽?至於好像皇帝選秀女似的隆重?
奈何他說的不算,躲到書房也時不時的來人借東西,最後幹脆和妻子一起去了千壽堂。
一路上到處都是花枝招展的丫頭,等各堂執事嫂子傳喚人進去,好家夥,徐灝竟然不知幾何時,家裏的女孩竟然一百多人了。
千壽堂裏,老太君對蕭氏說道:“和咱娘們兩處比較起來,自然是凝雪那邊的事務最繁,最聰明伶俐的都給她好了。我記得咱這邊的丫頭一半是新補的,都還能辦事,餘下的幾個都是多年老人,我覺得很滿意。”
蕭氏說道:“她們畢竟大了留不住幾年,這一次老祖宗好生挑幾個才能出眾的,留著慢慢使喚。”
“也罷了。”老太君神色間有些感慨,“讓孩子們進來吧,別在外麵凍著了。”
蕭氏吩咐道:“將丫頭們分班帶著進來。”
月蘭出去傳話,很快魚貫進來了十個丫頭,徐灝感覺有些麵熟有些麵生,大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老太君將老花鏡戴上。仔細瞧了一瞧,問道:“那第二個叫什麽?”
那丫頭走上幾步,文文靜靜的說道:“我叫紅杏,今年十五歲,在繡花處當過二年差。”
月蘭說道:“紅杏極安靜的人,心靈手巧。”
老太君笑道:“我常聽她的名字,家裏很清貧,每天靜靜的做針線,從不與人拌嘴,也不多管閑事。手藝數一數二的,可是她?”
月蘭說道:“正是她,平日從不和人一起玩笑,丫頭們也大多不願同她往來。”
老太君笑道:“曲高和寡,自古皆然,留下吧。我屋裏就兩個缺,你們誰知道好的,再說一個,叫來瞧瞧。”
原本空缺是留給水晶的。可惜她不來了,徐灝真想把令人頭疼的蘭春送過來,小姑奶奶最近闖了一堆禍,朱巧巧看不過眼。叫到身邊去仔細調教了。
那邊蕭氏親自舉薦個人名,徐灝低頭吃著早飯,現在丫鬟對他來說,更像是公司裏麵的職員。事實上就是如此。
被選上了意味著升職加薪,意味著嫁了人也能在轉職後,站在相對高的職位上。這一次一百多人競爭八個位置。自然絕大多數人都會失望而歸。
竹蘭走過來,對沐凝雪說道:“今日還有別的事麽?”
沐凝雪說道:“你們倆安安心心的回家吧,灝兒今日休息,有事他就能辦了。”
“嗯。”竹蘭轉而對著徐灝解釋道:“初二沒能回家,請了兩天假。”
徐灝無語的道:“你娘家出了門就到了,來回用不上一炷香,至於如此麽?趕緊走趕緊走,看見你們就心煩。”
竹蘭嘻嘻一笑,轉身和月蘭一起辭別了老太太和夫人,攜手出去了,她倆是兩姨姐妹,原本不是很親,但自從雙方的父親都故世後,兩家並作了一家。
月蘭成親了,因老太君一日也離不開她,隔幾天方能回家一次。而竹蘭自從離婚後,因沒有孩子的拖累,一直住在內宅,有時在千壽堂和月蘭睡在一起,有時在稻香居這邊留宿。
月蘭小時候過得不好,父親是個無賴一類,母親鍾氏過不下去了,憤而帶著女兒返回娘家,所以月蘭自小隨了母性姓鍾。
鍾家姥姥見兩個外孫女回來,府上老太太起,至太太奶奶們皆賞了禮物,滿滿堆了一炕,心中十分歡喜,口中不住的念佛,感謝不盡。
叫長孫鍾義同他娘賴氏將禮物收好,在炕桌上擺了幾個碟子,娘兒們坐著飲酒閑話。
賴氏趁機說道:“弟弟也大了,聽聞三少爺身邊缺了個主管,以你們倆在上房的體麵,何不讓弟弟接替了朱管事的差事?”
竹蘭好笑的道:“那怎麽使得?一沒有資曆,二年紀太小,這可是開玩笑的?”
賴氏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竹蘭她娘小鍾氏先瞪了女兒一眼,又給了月蘭使了眼色,月蘭會意說道:“舅媽,竹蘭說的是實話,要不先在少爺身邊做個小廝親隨?”
“我不幹,丟不起人。”十五歲的鍾義火了,氣呼呼的跑了。
賴氏冷著臉道:“以前李秋才多大年紀就做了親信?二十來歲就成了將軍,怎麽義兒就不行了呢?莫不是姑娘不把自家人放在心上吧。”
竹蘭剛要開口反駁,月蘭拉扯了她一下,委婉解釋道:“這方麵由不得我倆去說。舅媽您想想,少爺身邊人多了,都舉薦親戚能受得了麽?大家夥都是先小廝再長隨,期間或學武或習文,選擇適合自己的前程。除非少爺他自己看重了誰,不然誰的臉麵都不給。uu看書 wwuukanshu”
“原來如此。”賴氏臉色緩和下來,笑道:“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做姐姐的可得好生照顧,不許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了弟弟。”
月蘭和竹蘭相視苦笑,安排鍾義倒是輕而易舉,問題被舅媽從小嬌養慣了,在自家就是個少爺,能吃得了苦麽?看來今後少不得還要被她埋怨。
過了一會兒月蘭的丈夫回來了,竹蘭嬉笑著推搡著臉紅的月蘭過去,笑道:“我等不及抱侄子了,你們倆也不必過來吃飯,就在屋裏解決得了。”
哄笑聲中,月蘭落荒而逃,鍾姥姥說道:“你舅舅今日到甘露寺張羅上墳的事,明日一早咱們就去,倒是家裏叫誰照應呢?”
月蘭親娘在徐家的身份很高,管著整個後門,人稱鍾大奶奶,是以在鍾姥姥眼裏高人一等,而竹蘭他娘人稱小鍾奶奶,人在家裏料理瑣事,母女倆自是時常有些爭執。
每當鍾大奶奶回家後,說一不二,此時說道:“月蘭這幾天不舒服,留她兩口子在家吧,咱們也放心。”(未完待續。。)
沒有太多計較這其中的政治意義,當時幾乎沒怎麽思考過,純是為了永樂大典而洪熙大典,不想此舉卻給他和朱高熾帶來了無以複加的巨大好處。
從他提議的那一天開始,滿朝文臣沒有不讚同的,並且立刻贏得了天下讀書人的推崇。
朝局的迅速穩定,提議洪熙大典可謂是功不可沒,重視文治的朱高熾登基為帝後,原本大量心懷不滿的文人也隨之動搖了。
因為此乃士林夢寐以求的文化盛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時至今日,幾乎所有讀書人都公認編纂洪熙大典是曠古絕今的偉業。
“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鹹集於京師。”時下士林如斯形容盛況的真實寫照。
起初開始的時候,是由解縉、胡廣、胡儼、楊士奇等內閣學士擔任總編官,召集了翰林院以及京畿江南的一百四十七位大儒,粗略統計編纂出了洪熙大典,費時僅一年。
隨著朱高熾對文事的高度重視,滿朝文臣的齊聲建議,洪熙三年,再次任命解縉、姚廣孝、鄭錫、楊士奇等人重纂,這一次的規模擴大到了整個天下。
參與的文臣文士,宿學老儒達到了驚人的二萬一千六百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單憑人數上的規模,足以稱得上曠古絕今了。
而在各地征召的繕書人進行描欄、清抄、繪圖和圈點工作,已經無法確切統計出準確數字,可以說近乎所有讀書人都直接間接的參與到了其中。
所以洪熙大典代表著整個士林的集體心血,對於人心的凝聚起到了無可估量的正麵作用。曆史上朱棣孫祖三代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毫無疑問也和當時編纂永樂大帝有著直接的關係,這三十多年來。賢人輩出,四海昌平。
參與編修大典之人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裕,戶部再窮也會優先供養,文淵閣是主要的辦公場所,居住地和另外的工作場所安排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崇裏坊等地,附近就是剛剛落成的皇家圖書館。
徐灝堅決反對把藏書放在純木質結構的文淵閣,理由是太容易遭受雷劈火災。
也因他對大典的卓越貢獻,徐灝也算是一名編內人員,好處是參與編修的官員可以免朝。
光祿寺早晚供給酒肴點心,時鮮果品。工資高待遇好,各種補助非常多,但同時工作也是極其辛苦的,能成為一名編纂代表著無上的榮耀,所有人令以徐灝難以想象的熱情,一絲不苟的認真做事。
洪熙大典總共三億七千萬字,全部采用手工書寫,字體為官用的楷書,所謂館閣體一筆一劃抄寫出來的。而且所繪製的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曠日持久,精麗工致。
許多當代有名的書法家,風塵仆仆的趕到京城,不計報酬仕途。隻為了求得作名抄手。
朝廷並未限製時間,但他們卻日以繼夜的用了五年的時間定稿,然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寫五十萬字之多。匯聚了十數萬人的心血和努力。
每次當徐灝拿起原版的書時,手都是顫抖的,畢竟在當時這是最高的學術成就。舉世無雙。祖宗創造的文明獨步於全球,而後世的沒落和先人不應該有什麽關聯,子孫不爭氣,難道能埋怨當過世界首富的祖輩麽?
徐家珍藏的洪熙大典,不過是分支抄寫而成,各方麵遠不足以和原版相提並論,而且也不全。
難怪當時徐灝開玩笑的用洪熙大典作為獎勵,身邊女人全都興奮萬分,實在是太珍貴太浩瀚了,珍貴到了是個人就知道他就是在開玩笑。
有鑒於永樂大典正本的失傳,七大副本依然在持續火熱抄寫中,也就是說文壇盛世還會持續很多年,如此一來,要比曆史上的永樂朝更進一大步。
隻可惜徐灝的書法估計連崇裏坊掃大門的都比不上,因此隻能很遺憾的沒能在某一頁留下自己的筆跡,至於題個字啥的,泱泱大明哪有他的位置?
洪熙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總計近22900卷以上,裝成11095冊,世界上的第一部大百科全書。
一整天,徐灝給解縉大人倒茶,給楊士奇大人添水,給姚廣孝大人捶背,甘之如飴的做了回義工,晚上自覺很光榮的回家睡覺,隻為了不久後在豎立的豐碑上,也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次日清晨,垂花門傳達家裏所有適齡少女,十三歲以上都到千壽堂等待。
徐灝一起床,就見花園裏人人忙著勻調脂粉,精心打扮,稻香居成了最熱鬧的所在。
好多人跑來借新衣新裙子,各種首飾裝扮自己,嘰嘰喳喳的聲音吵得人心煩意亂,徐灝心說不就是八個大丫鬟的位置麽?至於好像皇帝選秀女似的隆重?
奈何他說的不算,躲到書房也時不時的來人借東西,最後幹脆和妻子一起去了千壽堂。
一路上到處都是花枝招展的丫頭,等各堂執事嫂子傳喚人進去,好家夥,徐灝竟然不知幾何時,家裏的女孩竟然一百多人了。
千壽堂裏,老太君對蕭氏說道:“和咱娘們兩處比較起來,自然是凝雪那邊的事務最繁,最聰明伶俐的都給她好了。我記得咱這邊的丫頭一半是新補的,都還能辦事,餘下的幾個都是多年老人,我覺得很滿意。”
蕭氏說道:“她們畢竟大了留不住幾年,這一次老祖宗好生挑幾個才能出眾的,留著慢慢使喚。”
“也罷了。”老太君神色間有些感慨,“讓孩子們進來吧,別在外麵凍著了。”
蕭氏吩咐道:“將丫頭們分班帶著進來。”
月蘭出去傳話,很快魚貫進來了十個丫頭,徐灝感覺有些麵熟有些麵生,大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老太君將老花鏡戴上。仔細瞧了一瞧,問道:“那第二個叫什麽?”
那丫頭走上幾步,文文靜靜的說道:“我叫紅杏,今年十五歲,在繡花處當過二年差。”
月蘭說道:“紅杏極安靜的人,心靈手巧。”
老太君笑道:“我常聽她的名字,家裏很清貧,每天靜靜的做針線,從不與人拌嘴,也不多管閑事。手藝數一數二的,可是她?”
月蘭說道:“正是她,平日從不和人一起玩笑,丫頭們也大多不願同她往來。”
老太君笑道:“曲高和寡,自古皆然,留下吧。我屋裏就兩個缺,你們誰知道好的,再說一個,叫來瞧瞧。”
原本空缺是留給水晶的。可惜她不來了,徐灝真想把令人頭疼的蘭春送過來,小姑奶奶最近闖了一堆禍,朱巧巧看不過眼。叫到身邊去仔細調教了。
那邊蕭氏親自舉薦個人名,徐灝低頭吃著早飯,現在丫鬟對他來說,更像是公司裏麵的職員。事實上就是如此。
被選上了意味著升職加薪,意味著嫁了人也能在轉職後,站在相對高的職位上。這一次一百多人競爭八個位置。自然絕大多數人都會失望而歸。
竹蘭走過來,對沐凝雪說道:“今日還有別的事麽?”
沐凝雪說道:“你們倆安安心心的回家吧,灝兒今日休息,有事他就能辦了。”
“嗯。”竹蘭轉而對著徐灝解釋道:“初二沒能回家,請了兩天假。”
徐灝無語的道:“你娘家出了門就到了,來回用不上一炷香,至於如此麽?趕緊走趕緊走,看見你們就心煩。”
竹蘭嘻嘻一笑,轉身和月蘭一起辭別了老太太和夫人,攜手出去了,她倆是兩姨姐妹,原本不是很親,但自從雙方的父親都故世後,兩家並作了一家。
月蘭成親了,因老太君一日也離不開她,隔幾天方能回家一次。而竹蘭自從離婚後,因沒有孩子的拖累,一直住在內宅,有時在千壽堂和月蘭睡在一起,有時在稻香居這邊留宿。
月蘭小時候過得不好,父親是個無賴一類,母親鍾氏過不下去了,憤而帶著女兒返回娘家,所以月蘭自小隨了母性姓鍾。
鍾家姥姥見兩個外孫女回來,府上老太太起,至太太奶奶們皆賞了禮物,滿滿堆了一炕,心中十分歡喜,口中不住的念佛,感謝不盡。
叫長孫鍾義同他娘賴氏將禮物收好,在炕桌上擺了幾個碟子,娘兒們坐著飲酒閑話。
賴氏趁機說道:“弟弟也大了,聽聞三少爺身邊缺了個主管,以你們倆在上房的體麵,何不讓弟弟接替了朱管事的差事?”
竹蘭好笑的道:“那怎麽使得?一沒有資曆,二年紀太小,這可是開玩笑的?”
賴氏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竹蘭她娘小鍾氏先瞪了女兒一眼,又給了月蘭使了眼色,月蘭會意說道:“舅媽,竹蘭說的是實話,要不先在少爺身邊做個小廝親隨?”
“我不幹,丟不起人。”十五歲的鍾義火了,氣呼呼的跑了。
賴氏冷著臉道:“以前李秋才多大年紀就做了親信?二十來歲就成了將軍,怎麽義兒就不行了呢?莫不是姑娘不把自家人放在心上吧。”
竹蘭剛要開口反駁,月蘭拉扯了她一下,委婉解釋道:“這方麵由不得我倆去說。舅媽您想想,少爺身邊人多了,都舉薦親戚能受得了麽?大家夥都是先小廝再長隨,期間或學武或習文,選擇適合自己的前程。除非少爺他自己看重了誰,不然誰的臉麵都不給。uu看書 wwuukanshu”
“原來如此。”賴氏臉色緩和下來,笑道:“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做姐姐的可得好生照顧,不許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了弟弟。”
月蘭和竹蘭相視苦笑,安排鍾義倒是輕而易舉,問題被舅媽從小嬌養慣了,在自家就是個少爺,能吃得了苦麽?看來今後少不得還要被她埋怨。
過了一會兒月蘭的丈夫回來了,竹蘭嬉笑著推搡著臉紅的月蘭過去,笑道:“我等不及抱侄子了,你們倆也不必過來吃飯,就在屋裏解決得了。”
哄笑聲中,月蘭落荒而逃,鍾姥姥說道:“你舅舅今日到甘露寺張羅上墳的事,明日一早咱們就去,倒是家裏叫誰照應呢?”
月蘭親娘在徐家的身份很高,管著整個後門,人稱鍾大奶奶,是以在鍾姥姥眼裏高人一等,而竹蘭他娘人稱小鍾奶奶,人在家裏料理瑣事,母女倆自是時常有些爭執。
每當鍾大奶奶回家後,說一不二,此時說道:“月蘭這幾天不舒服,留她兩口子在家吧,咱們也放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