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軍軍長李春發、第二軍軍長羅大綱、第三軍軍長曾水源、新任第五軍軍長李世賢、第七軍軍長李得勝、水軍唐正才幾位軍長全都從前線專程趕回南京,參加今天召開的擴大軍事會議,匯報這半年來戰區的局勢,等到散會之後,他們還要馬不停蹄的趕回前線。


    不大的會議室之中,雲集漢軍軍隊裏的全部高層,兵部尚書林大基、漢軍參謀長張遂謀、安徽都督胡以晃、江蘇都督李秀成、兵部侍郎左宗棠……


    “漢王到!全體起立!”臨時擔任侍從官的陳玉成喊道。


    會議室裏的大小官員全都站立,不少軍長心情複雜的撇了一下喊話的陳玉成,暗自嘀咕:這就是第二個李秀成!


    “都坐!既然大家都到齊了,現在請各位軍長給我們介紹各自防區內的敵我態勢。”李雲中看向羅大綱,示意由他帶頭。


    羅大綱又站起來,走到沙盤前拿起指揮棒,指著徐州道:“清軍欽差大臣琦善率四萬清兵駐守徐州,勝保率兩萬兵馬駐守邳州,兩處相互呼應,我軍攻徐州,則勝保尾隨於後,我軍打勝保,則琦善必出兵支援!我軍孤掌難鳴,以致第二軍屢屢碰壁,現在已在宿遷、沭陽兩地修整,打算來春再進行新一輪攻勢!”


    張遂謀作為參謀長是眾人之中比較了解徐州態勢的,為羅大綱開脫道:“第二軍不到兩萬人,而且半數以上都是新募之兵,能牽製住山東、河南兩地六七萬清妖,打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隻能龜縮在城內苟延殘喘,這第二軍可謂居功甚偉!”


    李雲中對坐在角落的趙老七問道:“太平軍北伐兵可有消息傳來?”


    趙老七受寵若驚,恭聲答道:“林鳳祥。李開芳率一萬餘人從河北突圍,南下山東,據探子來報,他們打下沂州府蒙陰縣,就不願繼續南下,似乎並不願與我們會師。如今被僧格林沁率領的大軍團團包圍。”能在這麽高級場所裏發言,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李雲中突然想起當初在紫荊山舉目無親,被楊秀清、蕭朝貴二人嚇的倉皇逃竄之際,就是這李開芳與林鳳祥攔住老子,差點讓我死在楊秀清手裏!如今物是人非、山河倒轉,真是應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那句老話,當年落魄的我,搖身一變成了漢王!這個李開芳、林鳳祥肯定是害怕我報複他們,所以才不敢進入我的地盤。


    “我軍有可能繞過徐州,攻進山東,主動與太平軍匯合嗎?”李雲中還是對那些廣西老卒還是很唾涎的。


    羅大綱考慮了會,搖頭道:“徐州的琦善大軍、邳州勝保大軍、山東沂州府的僧格林沁正好呈三角關係,如果我軍貿然進入其中,就隨時麵臨著四方的攻擊,寸步難行,不要說與北伐軍匯合,就是能否到達蒙陰縣都不確定。”想起北部清軍的戰鬥力,補充道:“徐州一帶的綠營兵已經逐漸適應了戰爭,從陝西調過來的綠營兵更是凶悍,與我們以前遇到的綠營兵大大不同!”


    李雲中點點了頭,這些消息趙老七已經詳細向他匯報,因為經常打仗,綠營兵優勝劣汰,那些貪生怕死、虛弱不堪的都已經消失,剩下的都是精壯。


    張遂謀道:“江北各地區的鹽商勢力也很猖獗,他們經常辦成土匪襲擊我軍後方,搶劫糧草輜重,可是我軍前去調查時,他們又擺出一副忠貞的樣子,實在叫人真假難辨!”


    林大基氣道:“不如派大軍將鹽商連根拔起,既能收回兩淮鹽政,肅清地方!又能繳獲銀兩充實國庫!”


    “不可,我軍每到一地向來是愛護百姓,從不亂殺無辜,好不容易培養出的名聲,豈能因一時之利而放棄。”左宗棠不願漢軍開這個先河,他一向標榜自己忠君愛民,怎麽能容許軍人亂殺無辜。


    李雲中暗歎大漢的人才實在太少,難道要自己親自到江北走一趟?


    “各位有什麽意見,能解決兩淮鹽商對我們的敵意!”


    左宗棠想起可以洞察人心,機靈善變的王慶露,欲言又止,他實在不願將王慶露放在江北這個不受重視的地方,可是一時又想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左大人有什麽好的建議?”李雲中對著猶豫不決、愁眉苦臉的左宗棠問道。


    左宗棠回道:“左都副禦史王慶露足以擔當此任。”還是國事為重,私利是小!


    李雲中想了片刻,下令道:“那好,就是王慶露了,任命他兼理兩淮鹽運使,專門掌管所有鹽業事務。”


    胡以晃見徐州戰區匯報結束,向李得勝使了個眼色,有心把這個機會讓給他,看著李秀成從一介營官越到李得勝的上麵,胡以晃也覺得李雲中對李得勝。羅大綱這些老團長不公平。


    李得勝感激的看了眼胡以晃,接過羅大綱手中的指揮棒,道:“第七軍一直駐守在長江兩側,固守兩岸重要城池,自從我軍於太平軍北伐以來,清軍在安徽省的兵力逐漸被抽調一空,如果我軍發動攻擊,一定可以在一月之內占領皖北。”


    張遂謀不悅的提醒道:“這是嚴肅的軍事會議,不是吹牛大會,說大話吹牛皮是要負責任的。”自從調到吃了敗仗被調到參謀部,張遂謀一直對驕傲自大、輕敵的將領很反感,見李得勝說大話,不由出身斥責。


    李得勝紅著臉解釋道:“一月之內平定皖北是末將深思熟慮得來的,並不是說大話,末將可以立下軍令狀!”


    林大基輕輕攔著了張遂謀,問道:“你有什麽根據?說來給大家參謀參謀,不要緊張,如果切實可行,殿下還會重賞!”


    “還要多謝參謀部建立民兵製度,皖南地區百姓爭相參加民兵,據統計安徽省民兵已有六萬七千人,加上第七軍三萬餘人,我就可以抽調五萬人攻打皖北,而清兵盤踞在皖北的總共不到三萬,不少還是勇丁,沒有絲毫作戰經驗。”李得勝三言兩語就將安徽局勢說出來。


    林大基皺眉道:“清軍雖然少了點,但是徐州、河南、山東都能快速的支援皖北,你隻憑這些就想出兵皖北,恐怕不是你大力將軍的作風吧?還有什麽打算,一塊說出來!”


    李得勝賣了個官司,見漢王的注意力也被吸引過來,不敢怠慢,立即回道:“皖北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降雨,我專門找經驗豐富的農夫相詢,他們說今年皖北肯定大旱,u看書 .ukanhu饑荒橫行!而且我已經聯係上了皖北著名‘鹽趟主’張樂行!”


    張樂行?李雲中好像聽過他的名頭,似乎是撚軍的頭目,對了,想起來了!這晚晴大名鼎鼎的撚軍不就是在皖北鬧騰的!看來這張樂行不簡單!


    “這張樂行是什麽人?”李雲中問道。


    李得勝恭聲答道:“張樂行還有個別號叫張洛行,安徽渦陽縣人,他開糟坊、糧行、賭局,又結黨販運私鹽做“鹽趟主”。家財十分豐厚,難得的是他販運私鹽時,常與官府發生矛盾,遂集眾成撚,進行自衛,並支持農民抗糧、抗差、吃大戶!”


    “那他在當地威信很高了?”張遂謀和這樣的草莽人物是趣味相投,他自己出生地主家庭,卻喜歡為平民百姓伸張正義,最後幹脆投到蘇三娘的反清義軍中充當一名小頭目。


    李得勝笑道:“張樂行仗義疏財,被百姓稱為‘仁義光棍’,有一次,從黃河北岸逃荒到毫州的難民,在姓宋的大戶人家裏拾山芋被抓住,遭到打罵。


    張樂行知道後,對那個難民說,你明天繼續到那個姓宋的大戶地裏拾山芋,不要怕,一切事,有我呢。翌日,那個難民去後,張樂行率眾在附近觀望。那姓宋的大戶見難民前來,一如昨日,便\"聲色俱厲,凶如豺狼。\"張樂行及時出來製止,結果與那大戶發生械鬥,致使\"宋氏死者四人\"。


    收藏終於要破千了!等了兩個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洋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小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小郎並收藏清末洋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