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洋洋得意的時候李孝恭對他的軒轅劍也不再是抱著看玩具的心態,再次接過來嚴肅的去看劍柄上刻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字很小,不過還是能看清楚內容。</p>


    四海一統之策和農耕畜養之術太籠統也太複雜,劍柄根本刻不了那麽多字,張素也不可能知道得那麽詳細,當初思考這些內容的時候可是抓掉了不少頭發,最終才東抄西抄,結合後世的一些理論勉強寫出了數百字刻上。</p>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李孝恭邊看邊念了出來,然後又道:“這是《孫子兵法》上的警言,沒想到張素你對兵法也敢興趣。”</p>


    張素聳聳肩就道:“興趣說不上,隻是粗略的看過一下,感覺很是博大精深,如果我大唐軍士每個人都能精通《孫子兵法》,何愁戰無不勝。”</p>


    孫子被譽為兵聖,《孫子兵法》即使在千年之後都是讓無數人頂禮膜拜的,不僅很多國家的軍校都將其定為必學學籍,甚至還延伸到了商業等等其他地方,足見起作用有多大。</p>


    李道宗就說道:“《孫子兵法》確實精妙,但讓每個軍士都研讀卻是不可能的,先不說普通士卒,就算將領大部分都不能識文斷字,作戰隻能靠經驗累積和聽從上級命令,讓他媽自行研讀根本行不通。”</p>


    古代識字率不高,軍營就是文盲的重災區,普通士兵幾乎沒人識字,因為識字的都不屑於去當兵。普通士兵不識字倒是可以接受,如果連將領都不識字張素就有些無法理解了,這樣的話就算再有天分再有經驗也會有所欠缺的吧?</p>


    想到這裏張素就弱弱的問道:“所以,你們不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嗎?”</p>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張素你為何會覺得有問題?”李孝恭插嘴問,張素就又拍拍腦門,不知道該怎麽說起,想了想才道:“其他的就不說了,如果我們大唐的將領每個人都能識字,那麽就可以教授他們應敵、謀略等等知識,作戰經驗當然也很重要,但掌握了兵法知識就能更快的熟悉戰情把我局勢,讓我方的軍士素養比敵方高難道不是好事,為什麽要覺得大家都一樣就理所當然?”</p>


    “作戰就是要處處爭先,這樣說來倒是很有道理。”李道宗沉吟了一下,舉起酒杯說道:“賢侄,我們邊喝邊說,你在講講其他的,讓軍士識字還有什麽重要的原因?”</p>


    “這個,其實小侄也不太懂,就是一些個人感覺,有什麽不對的兩位叔叔別計較啊。”張素先打好預防針,他不是軍事愛好者,知道的都隻是後世人盡皆知的東西,而對麵做的是兩個大唐開國名將,不好忽悠的啊。</p>


    “張素,你盡管說便是。”李孝恭暫時將劍放了下來,張素就說道:“小侄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的問題,我大唐民眾能夠能過安穩日子憑的是什麽?還不是因為有無數軍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些軍士為國為家做出了這麽多貢獻又得到了什麽?別說該有的榮耀了,現在有幾個人看得起軍士?”</p>


    說到這裏張素頓了一下,才接著道:“民眾在享受和平生活的時候不知道感激軍士不說,軍士本身也不知道自己的榮耀和責任,那些軍士為什麽選擇當兵?還不是因為能有一口飯吃,當兵有軍餉可拿,有幾個人知道什麽才是軍人?”</p>


    “什麽才是軍人?”李孝恭一聽也忍不住沉吟了起來,張素就說道:“保家衛國是軍人的榮耀和責任,應該加強教育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讓他們知道該為什麽而戰,而不是隻為了吃飯拿軍餉。”</p>


    “如果將領不明白這個道理,那他怎麽忠於朝廷終於大唐?如果士卒不明白這個道理,那他終究算不上大唐的軍人,隻能說是將領手下的私兵而已,隻會盲從而沒有思想。”</p>


    一口氣說完這些張素才發現說得有點過多了,這可不是幾個損友在一起閑扯淡,對麵坐的可是兩位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人,誰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麽,於是張素趕緊打住,說道:“大概就是這樣子的吧,小侄年幼見識淺薄,兩位叔叔不必當真,我敬兩位叔叔一杯。”</p>


    張素抬起酒杯準備轉移話題,李孝恭喝掉之後卻又拿起了劍,接著念上麵的字,道:“農者,國之根本也,商者……”</p>


    以張素的水平自然是寫不出什麽高深的理論來,隻是淺薄的闡述了一下各行各業都很重要,這樣國家才能富強人民才能安康,在國富民強的基礎下才能無往不利,對帝國要慢慢進行滲透,用文化入侵等等這樣的。</p>


    “張素,某覺得你上麵所寫都很有道理,卻又點到即止,不如詳細的講解一下吧。”李孝恭明顯已經來了興趣,張素就打個哈哈說道:“李叔叔,小侄不是故意點到即止,而是隻有這點見識,再深入探討我就無能為力。”</p>


    張素擺明了不想再多說,李孝恭就飽含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四海一統、農耕畜養、日月山河,這軒轅夏禹不愧事實聖道之劍。張素,某對你這劍和上麵所刻的文字都極有興趣,借我回去仔細觀賞一番可好?”</p>


    張素是很想讓他們感到驚歎,但這也太過頭了吧,雖然很是舍不得,但他能說不行麽?隻能無語的說道:“這劍能夠讓李叔叔喜歡是我的榮幸,當然沒有問題。”</p>


    雖然如此,但李道宗和李孝恭的話題還是回繞著這些打轉,起初張素還顧左右而言他插科打諢,幾杯酒下肚之後理智已經完全喪失,又進入到了說了些什麽都不記得的狀態。</p>


    第二天醒來是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連喊了幾聲小玉沒有得到回應才發現不對,用力會想了一下,依舊沒什麽記憶,隻記得好像又習慣性的吹牛了,隻能感慨薑還是老的辣,麵對兩個老狐狸他根本不是對手。</p>


    沒說什麽不得了的話吧?張素頗為擔憂,正要下床的時候李秀妍走了進來,說道:“你醒了,正好差不多也該用早膳了。”</p>


    “這裏是哪裏?”張素下意識的問,李秀妍就白了他一眼說道:“是我在酒樓的臥室,你昨天醉得不省人事,隻好讓你留下來歇息了,難不成你還想讓略陽公他們送你回去?”</p>


    “哪敢打擾他們那些大人物啊。”張素掀開被子的時候深深的吸了一口子氣,說道:“原來是你的床,我說怎麽會這麽香呢。”</p>


    李秀妍的臉似乎紅了紅,輕哼一聲道:“以後你出來吃酒還是帶上家丁吧,我就沒見你有不喝醉的時候,帶上家丁至少能背你回去,省得霸占我的床,讓我隻能去跟雙成擠著睡。”</p>


    這麽說沒有酒後亂性占到什麽便宜,張素頗為遺憾的下床,拍了拍額頭說道:“求別說,我已經再檢討了,昨晚不知道有沒有說什麽不該說的話,有種不祥的預感。”</p>


    李秀妍過去整理被子,妙曼的身軀背對張素,說道:“你這家夥雖然喜歡吹噓自己,但也沒什麽見不得人的事,還能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來?”</p>


    李秀妍撅著渾圓的臀部,讓張素看得有了些反應,趕緊將頭轉到一邊說道:“我是沒有見不得人的事,但禍從口出,誰知道會不會放了什麽忌諱。”</p>


    封建社會禁忌太多,大唐雖然開明卻也不就就能口無忌當,李秀妍正要說話,這時候雙成跑了進來,說道:“夫人,有人來找張素,好像是皇宮裏麵的。”</p>


    “你不會真闖禍了吧?”李秀妍嚇了一跳,張素一臉茫然,他已經完全蒙了,李秀妍沉吟了一下就說道:“雙成,你去將人帶上來,既然沒有硬闖拿人,應該不會是壞事。”</p>


    醉仙樓最高一層是李秀妍跟雙成的另外一個家,隻是沒有廚房廁所而已,uu看書 ww.uukanshu.co 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客廳,張素都還沒有來去觀察來人的模樣,就聽見對方喊道:“張素接旨。”</p>


    第一次接到這玩意兒張素有些不知所措,想跪下去又覺得有點委屈,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李秀妍已經開口喝道:“發什麽呆呢,還不快端正做好。”</p>


    原來唐朝接聖旨不需要下跪的啊,張素老老實實端正坐下,然後傳聖旨的人就開始洋洋灑灑的念了起來,之乎者也的他也聽不太懂,倒是注意到了開口沒有說什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最後也不是用欽此做為結束。</p>


    宣旨的也不是太監,張素勉強搞懂了聖旨的內容,頭腦更是發懵,客套什麽都忘記了,都是李秀妍寒暄著將其送了出去,李秀妍回來的時候他還在發呆,忍不住就說道:“犯什麽傻呢,平時看起來那麽機靈,接個聖旨怎麽就手忙腳亂了?”</p>


    張素哭喪著臉,弱弱的說道:“你幫我確認一下,聖旨說的是不是李二同誌很喜歡我鑄造的軒轅劍,所以就決定收歸他用不打算還給我了?”</p>


    “你的稱呼我當做沒有聽到啊,你要是這樣搞不好還真會禍從口出。”李秀妍警告一句,然後才說道:“既然陛下喜歡,那獻給他就是了,有什麽想不通的?而且陛下不也沒有白要,不是另外賞賜了你一柄劍還有紋銀白兩了麽。”</p>


    李秀妍說著指了指跟聖旨一起擺在桌子上的托盤,裏麵就是李二同誌賞賜的配劍和一百兩銀子,不過這結果張素實在高興不起來,尼瑪這完全是強買強賣啊。</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麽無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戀中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戀中毒並收藏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麽無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