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塑料製品的誕生,這種極為方便的生活用品,進入千家萬戶,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後患。
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超市購物袋等等,塑料袋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回收問題,卻一直很難解決。雖然製作它使用的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但是在目前科技下,它的回收成本遠遠高於直接生產的成本。
目前,普通塑料包裝袋,回收價值低,又因為結構穩定不易降解,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長期存在,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嶽家阿婆撿拾垃圾回收十多年了,也沒見過有垃圾站肯回收這種普通塑料袋的。
當時,聽到垃圾回收站的張康元告訴她,這種塑料袋一元一斤的時候,嶽家阿婆可擔心是自己耳背,沒聽清楚,連續問了好幾遍。
聽到孫女嶽霞霞說她學校附近有垃圾場,嶽家阿婆就打定主意,準備去垃圾場撿塑料袋了。
要說塑料袋這玩意兒,因為目前基本無法回收,都是被運到離城市較遠的垃圾場,填埋處理。不像塑料管,紙製品這些可回收垃圾,在大街垃圾桶裏,就被撿走。
如果在路上,拎著一個空塑料瓶,還會有拾荒的老人,過來討要。
嶽家阿婆想她自己,一天撿個十多斤的塑料袋,怕是沒什麽難事。
好歹也是一筆錢呢!
第二天就是周末,嶽霞霞自小懂事,早早將功課做完,陪著奶奶去垃圾場撿塑料袋。
說這處垃圾場,在這裏的拾荒者並不多,傾倒在這裏的垃圾,早就被一層一層的垃圾回收者給撈了好幾遍,實在無法回收,才被垃圾車運送到此地。
站在垃圾站的邊緣,嶽霞霞和嶽家阿婆聞著垃圾場散發出的濃重臭味,卻笑得開懷。
放眼望去,大多數是花花綠綠的塑料袋,簡直是“白色汙染”的世界。
“奶奶,這個地瓜幹的包裝袋可以嗎?”
“行!也行!”
“奶奶奶奶,你看,我找到滿滿一包廢棄塑料袋。”
“霞霞真棒,千萬小心玻璃。”
……
祖孫兩人,在垃圾場邊緣,忙活了整整一天,那輛人力三輪車上,一摞一摞打包好的塑料袋,堆得滿滿的,嶽霞霞都沒地方坐了。
除了塑料袋,還有幾包是廢棄的衣服。
別看他們收獲了滿滿一車,但是比起這個垃圾場,不過是冰山一角,牛毛一根。
“奶奶!我不坐了,我跟著你身邊幫你推車。”嶽霞霞不過十一二歲的年齡,卻很懂事。沉甸甸的三輪車,嶽家阿婆年齡大了,騎不動,嶽霞霞跟在三輪車身後,不顧一天勞累,邁著沉重的雙腿,給三輪車加了一把力氣,讓她奶奶輕鬆一些。
嶽家阿婆到底是年齡大了,這一天勞作,骨頭都快散架,憋著一口氣,在孫女的幫助下,總算在回收站關門前,將這車塑料袋,運到回收站。
眼尖的回收站小夥子張康元看到嶽家阿婆的三輪車,笑著喊了一句,走下來幫忙。
“小張,”嶽家阿婆還是有些忐忑,“我弄了些塑料袋,這真的收呢?”
“您老就妥妥的放心吧,童叟無欺,一斤一元,舊衣服是一斤八角。”張康元也知道這相依為命的祖孫兩人,要不然也不會提前透了消息,讓嶽家阿婆賺這筆錢,“您孫女也來幫你了啊!真乖!”
“張哥,我幫你過稱吧!”嶽霞霞平日也常跟著嶽家阿婆運回收物到這裏,所以也認識張康元。
5.3斤,6.9斤,4.6斤……
一摞一摞的各色各式的塑料袋,放在回收站專用的台秤上稱量。
嶽家阿婆眯著眼,笑容滿麵聽著張康元報出斤數,然後嶽霞霞把數字記在小本子上,一邊計數,一邊稱量。
“一共60.7斤塑料袋,30.9斤的舊衣服。”嶽霞霞將計算的本子遞給張康元,說道,“張哥,你看看數目對不對。”
“行,塑料袋一斤一元,舊衣服一斤八毛。”張康元算了算價格,說道,“一共86元,阿婆你稍等,我給你拿錢。”
“好好好!”嶽家阿婆聽到價格,一激動,手腳都有些哆嗦,一天彎腰撿塑料袋的勞累,全都消失殆盡,蒼老的身體,仿佛被注入新生的力量,她滿臉皺紋笑著堆疊在一起,顫抖地接過張康元掏出的八十六塊錢。
她平日撿塑料罐和紙箱,一天可賺不了這麽多錢。
“謝謝小張,謝謝小張,我明天還拿塑料袋過來。”
嶽家阿婆隻是一個年老體衰的拾荒者,那些最賺錢的金屬回收,是沾不著手的,每天隻能賺一些辛苦錢。
嶽家阿婆把八十六元錢貼身藏好,再次謝過張康元之後,帶著嶽霞霞,滿心歡喜回家。
“這一天賺八十,一個月就是兩千多呢!”
“奶奶,你平日裏一個哪有力氣運這麽多,可不能為了賺錢累壞了。”
“奶沒事,咱們霞霞學習好,奶攢錢,以後給你念大學學費就有著落了。”
祖孫倆,盤算著將來的生活,懷著美好地期待,一步一步走在回家路上。
——
——
清晨五點半,張康元趕早來到回收站,從回收站的空地裏,開出一輛小卡車。
回收塑料袋的生意,他們回收站是這個月才開始進行的,平日裏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塑料袋,此時,卻能給回收站帶來不小的利潤。
小卡車裏,裝著滿滿的回收塑料袋和舊衣服。
往市區的方向,大約行駛了十分鍾,張康元的目標,是江濱公園旁一株特殊的榕樹。
這株榕樹樹冠占地麵積廣,造型和周圍的榕樹相比,格外不同。
它有著規整的半圓形樹冠,看起來就像一個精心設計而成的樹屋。
張康元在一處停車位,停好位置,從車廂裏搬出一摞重重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塑料袋,被打包繩緊緊捆紮在一起,形成一個塑料袋方塊。
這一個方塊,有五十斤重量。
扛著方塊,跑到那棵榕樹下,大喊一聲:“我要放塑料袋。”
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超市購物袋等等,塑料袋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回收問題,卻一直很難解決。雖然製作它使用的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但是在目前科技下,它的回收成本遠遠高於直接生產的成本。
目前,普通塑料包裝袋,回收價值低,又因為結構穩定不易降解,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長期存在,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嶽家阿婆撿拾垃圾回收十多年了,也沒見過有垃圾站肯回收這種普通塑料袋的。
當時,聽到垃圾回收站的張康元告訴她,這種塑料袋一元一斤的時候,嶽家阿婆可擔心是自己耳背,沒聽清楚,連續問了好幾遍。
聽到孫女嶽霞霞說她學校附近有垃圾場,嶽家阿婆就打定主意,準備去垃圾場撿塑料袋了。
要說塑料袋這玩意兒,因為目前基本無法回收,都是被運到離城市較遠的垃圾場,填埋處理。不像塑料管,紙製品這些可回收垃圾,在大街垃圾桶裏,就被撿走。
如果在路上,拎著一個空塑料瓶,還會有拾荒的老人,過來討要。
嶽家阿婆想她自己,一天撿個十多斤的塑料袋,怕是沒什麽難事。
好歹也是一筆錢呢!
第二天就是周末,嶽霞霞自小懂事,早早將功課做完,陪著奶奶去垃圾場撿塑料袋。
說這處垃圾場,在這裏的拾荒者並不多,傾倒在這裏的垃圾,早就被一層一層的垃圾回收者給撈了好幾遍,實在無法回收,才被垃圾車運送到此地。
站在垃圾站的邊緣,嶽霞霞和嶽家阿婆聞著垃圾場散發出的濃重臭味,卻笑得開懷。
放眼望去,大多數是花花綠綠的塑料袋,簡直是“白色汙染”的世界。
“奶奶,這個地瓜幹的包裝袋可以嗎?”
“行!也行!”
“奶奶奶奶,你看,我找到滿滿一包廢棄塑料袋。”
“霞霞真棒,千萬小心玻璃。”
……
祖孫兩人,在垃圾場邊緣,忙活了整整一天,那輛人力三輪車上,一摞一摞打包好的塑料袋,堆得滿滿的,嶽霞霞都沒地方坐了。
除了塑料袋,還有幾包是廢棄的衣服。
別看他們收獲了滿滿一車,但是比起這個垃圾場,不過是冰山一角,牛毛一根。
“奶奶!我不坐了,我跟著你身邊幫你推車。”嶽霞霞不過十一二歲的年齡,卻很懂事。沉甸甸的三輪車,嶽家阿婆年齡大了,騎不動,嶽霞霞跟在三輪車身後,不顧一天勞累,邁著沉重的雙腿,給三輪車加了一把力氣,讓她奶奶輕鬆一些。
嶽家阿婆到底是年齡大了,這一天勞作,骨頭都快散架,憋著一口氣,在孫女的幫助下,總算在回收站關門前,將這車塑料袋,運到回收站。
眼尖的回收站小夥子張康元看到嶽家阿婆的三輪車,笑著喊了一句,走下來幫忙。
“小張,”嶽家阿婆還是有些忐忑,“我弄了些塑料袋,這真的收呢?”
“您老就妥妥的放心吧,童叟無欺,一斤一元,舊衣服是一斤八角。”張康元也知道這相依為命的祖孫兩人,要不然也不會提前透了消息,讓嶽家阿婆賺這筆錢,“您孫女也來幫你了啊!真乖!”
“張哥,我幫你過稱吧!”嶽霞霞平日也常跟著嶽家阿婆運回收物到這裏,所以也認識張康元。
5.3斤,6.9斤,4.6斤……
一摞一摞的各色各式的塑料袋,放在回收站專用的台秤上稱量。
嶽家阿婆眯著眼,笑容滿麵聽著張康元報出斤數,然後嶽霞霞把數字記在小本子上,一邊計數,一邊稱量。
“一共60.7斤塑料袋,30.9斤的舊衣服。”嶽霞霞將計算的本子遞給張康元,說道,“張哥,你看看數目對不對。”
“行,塑料袋一斤一元,舊衣服一斤八毛。”張康元算了算價格,說道,“一共86元,阿婆你稍等,我給你拿錢。”
“好好好!”嶽家阿婆聽到價格,一激動,手腳都有些哆嗦,一天彎腰撿塑料袋的勞累,全都消失殆盡,蒼老的身體,仿佛被注入新生的力量,她滿臉皺紋笑著堆疊在一起,顫抖地接過張康元掏出的八十六塊錢。
她平日撿塑料罐和紙箱,一天可賺不了這麽多錢。
“謝謝小張,謝謝小張,我明天還拿塑料袋過來。”
嶽家阿婆隻是一個年老體衰的拾荒者,那些最賺錢的金屬回收,是沾不著手的,每天隻能賺一些辛苦錢。
嶽家阿婆把八十六元錢貼身藏好,再次謝過張康元之後,帶著嶽霞霞,滿心歡喜回家。
“這一天賺八十,一個月就是兩千多呢!”
“奶奶,你平日裏一個哪有力氣運這麽多,可不能為了賺錢累壞了。”
“奶沒事,咱們霞霞學習好,奶攢錢,以後給你念大學學費就有著落了。”
祖孫倆,盤算著將來的生活,懷著美好地期待,一步一步走在回家路上。
——
——
清晨五點半,張康元趕早來到回收站,從回收站的空地裏,開出一輛小卡車。
回收塑料袋的生意,他們回收站是這個月才開始進行的,平日裏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塑料袋,此時,卻能給回收站帶來不小的利潤。
小卡車裏,裝著滿滿的回收塑料袋和舊衣服。
往市區的方向,大約行駛了十分鍾,張康元的目標,是江濱公園旁一株特殊的榕樹。
這株榕樹樹冠占地麵積廣,造型和周圍的榕樹相比,格外不同。
它有著規整的半圓形樹冠,看起來就像一個精心設計而成的樹屋。
張康元在一處停車位,停好位置,從車廂裏搬出一摞重重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塑料袋,被打包繩緊緊捆紮在一起,形成一個塑料袋方塊。
這一個方塊,有五十斤重量。
扛著方塊,跑到那棵榕樹下,大喊一聲:“我要放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