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在王寧安手裏吃虧太多,所以啊,他見王寧安沉默不語,一副聽話小學生的模樣,老先生就高興起來了。


    這嘴裏也越發沒有把門的,什麽話都往外說。


    “二郎,你的確英明厲害,有手段,有眼光,有見識……但是,你信不信,隻要再過十年,你就會被文官鬥趴下!”


    “這個……我信……不過我很好奇,他們能把我如何?”王寧安笑嗬嗬道:“寬夫兄,不瞞你說,我自認為做事小心周密,也愛惜羽毛,善於算計,如你所說,尋常手段,他們是擺不平我的!”


    “哈哈哈,二郎啊,這話說的未免太自信了,就算你能立得住,那你身邊的人呢?”


    “這個……”王寧安語塞了,“我會盡力約束他們,不讓他們犯錯就是了。”


    文彥博搖了搖頭,“咱們還是從曆代的帝王說起,高屋建瓴嗎!”


    一見老文要長篇大論,王寧安立刻給他倒上了一杯茶,能得到王爺伺候,文彥博越發飄飄然。


    “這麽說吧,能開創江山,建立一朝,不管怎麽看,都是雄才大略,當世之人傑,不過這人力終究有限,敵不過千軍萬馬,也敵不過明槍暗箭!你是將門出身,帶兵起家,或許你會覺得戰場拚殺,拿命來賭,是最凶險不過。可老夫告訴你,不是,根本不是!當兵的多數都是文盲,連名字都不會寫,上麵讓他們怎麽辦就怎麽辦,真正動心眼的不過是幾個領兵負責的將領而已,他們又有多少智慧?”


    文彥博起身,負手而立,大聲說道:“再看看朝廷,每四年一次論才大典,天下最聰明的人物,最具智慧的腦袋,都匯集在一起,爭奪區區幾百個名額,老夫不敢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是即便是庸碌的廢物,也比那些大頭兵強多了!再說句不客氣的話,一個在京的衙門,有多少官吏?至少幾十個,下麵還有那麽多書吏,這些人的智慧加起來,絕對比得上一支十萬人的兵馬,能擺平一部,就代表這位堪比當世名將,那能進入政事堂,成為宰執,又是什麽樣的人物呢?隻怕是孫武、白起,也比不上吧!”


    ……


    以前老文說什麽,王寧安都不以為然,偏偏這一次,他可是細心琢磨,你還真別抬杠,擺平幾十號官員的難度,絕對超過領兵十萬!


    隻是方向不同而已。


    縱觀曆代,多少在前線所向睥睨,無人能擋的將領,到了朝廷,立刻就歇菜了。


    遠的不說,狄青就是個代表吧!


    稍微往後,還有嶽飛,還有抗倭的名將胡宗憲,還有心學的祖師爺王陽明!


    這些位無論是領兵打仗,還是治理地方,都是一等一的,更是史冊當中,熠熠生輝的人物,很可惜的是論起權謀爭鬥,他們都是失敗者,根本玩不過人家。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除了徒增感歎之外,就是無可奈何!


    往前一千年,往後一千年,都是如此!


    不是說那些名臣名將就不值錢,就比不上那些精於算計的小人。


    而是一個人的本事畢竟有限,精力放在哪裏,難免會顧此失彼。被算計,身敗名裂,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彥博所言,是有吹噓的成分,但是拋開一切,單就爭權奪勢,相互傾軋來說,能進入政事堂,宰執天下,絕對都是超凡入聖的大高手。


    見王寧安沉思,文彥博更加得意。


    “二郎,咱們繼續往下說,你看看秦始皇算是了不起吧,掃清六合,席卷八荒,他老人家還想著千秋萬代,一直傳承江山,卻為何二世而亡?他弄了那麽多的大工程,修長城,修靈渠,修直道,修皇陵……他就沒想過會耗損民力?引起天下大亂嗎?老夫敢說,始皇帝一定想到了,可惜啊,他左右的人,為了逢迎他,為了投其所好,故意把事情隱瞞了,光念著好的一麵,結果千古一帝也被騙了……跟他一樣的,還有那位隋煬帝,修運河,征高句麗,打擊豪強,開科取士,哪一樣,唐太宗沒幹過,為何他也成了亡國之君?還不是被人哄騙了,好大喜功,急於求成,結果就鬧得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王寧安深吸口氣,越發凝重了,“寬夫兄真是黃鍾大呂,讓人驚醒,可也有精明的帝王,聰明的天子,不會被蒙蔽的,比如你說的唐太宗,他就能吸取前朝教訓,開創貞觀之治啊!”


    “哈哈哈……二郎,你又錯了,隻要是人,就會犯錯……唐太宗固然了不起,但是他也僅僅維持了十幾年而已……朝中魏征,房玄齡等人先後去世,後宮長孫皇後死了,沒有人能提醒太宗,結果就被小人蠱惑,修煉長生,服用丹藥,52歲就死了……也幸好死得早了,如果太宗再活20年,沒準大唐就亡在他的手裏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大多數在位時間長的皇帝,到了晚年,都會變得昏庸不堪,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無不如是!”


    說到這裏,文彥博突然很鬱悶!


    丫的,千百年的規律,竟然讓王寧安給打破了,按理說趙禎在位42年,也算是長的,結果最後這十幾年,因為王寧安的折騰,不但沒有因為昏庸犯錯,反而創造了一大堆的功業,把趙大叔推上了明君聖主的行列。


    而且趙禎死的時候,也是52歲,和唐太宗同樣年紀。


    甚至在民間傳言,說趙禎是太宗轉世,許多人是深信不疑。


    麵對千古以來,唯一的異類,文彥博也是無語。


    王寧安倒是冷靜下來,其實老文說的道理並不複雜,任何帝王,或者說任何身居高位的人物,就好像是一款遊戲一樣。


    不管設計的難度多高,終究會有人通關滿級的。


    比如提到的隋煬帝,他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一路順風順水,奪取皇位也很容易,所以忽悠他相對容易。


    至於唐太宗,早年打江山,知道民間疾苦,又有賢妻,名臣,他們不斷提醒,太宗才能保持十幾年的英明神武,但是到了老年,一樣破功。


    想到這裏,王寧安突然心髒緊縮,渾身發冷。


    “寬夫兄,你說十年之後,就能拿下我?不知道究竟要用什麽辦法?”


    文彥博看著王寧安怕怕的樣子,突然哈哈大笑。


    “二郎,你想聽聽老夫是怎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嗎?”


    “洗耳恭聽!”


    文彥博笑道:“老夫當年和韓琦是同科進士,頂好的朋友,當初我們兩個相約,要一起中興大宋,匡君輔國,其實也不知是我們兩個,多少剛考上進士的年輕人,都是這麽想的……可是你真正進了官場,在裏麵不斷打滾,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這麽說吧,為了供養我們讀書,家裏頭付出了多少心血?科舉考試,熬得不是一個人啊!一旦蟾宮折桂,能看著父母兄弟繼續受苦嗎?這時候有人投獻,有人往你家裏塞錢,往你家裏送田地,你能管得了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等到人家送的多了,把你喂飽了,求你給他們辦事,能不辦嗎?”


    “二郎啊,人生世上,誰都有在乎的事情,在乎的東西!比如你喜歡錢,就有人送錢,你喜歡文玩,就有人送古董,你喜歡美女,就有人送姑娘,你喜歡音律,就有人送戲班子……你也身居高位,應當有體會啊!”


    “嗯!的確如此,不過我會約束自己!”王寧安道:“如果連這些東西都管不住,就不配在官場混了!”


    “哈哈哈,二郎說得好,可這隻是第一層啊,別忘了,你還有父母,還有兄弟,還有妻子,還有後人……你能管得住自己,但是他們呢?也一樣能管得住嗎?再說了,人生世上,誰沒有一點麻煩!比如啊,你這個人重視孝道,父母老了,病了,需要救命的藥材,人家捧著人參首烏,送上來,你能不要嗎?再有,你家兄弟多,兄弟遇上了麻煩,不管是仕途的,還是生意的,有人站出來,慷慨幫忙,要不要心存感激?還有呢,一個人可以不在乎兄弟,不在乎父母,但是不能不在乎後代吧?你現在也過了而立之年,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他們也要活著啊,要活得更好啊,你說吧,這時候人家出手幫你的孩子,提攜他,給他機會,讓他飛黃騰達,你會不會心存感激?”


    ……


    隨著文彥博的話,王寧安的額頭漸漸浸出了汗珠,難怪老文說十年之後,就有人能找到對付自己的辦法!


    可不是嗎!


    十年之後,狗牙兒,小彘,還有其他幾個年幼的孩子,都長大了,要有事業,要成家,要有追求……稍微不慎,就會被別人利用,成為要挾自己的工具。


    別光以為貪汙受賄才是把柄,其實任何的愛好,任何在乎的東西、親人、朋友,都會成為別人挾持你的工具……嚇不嚇人?害怕不害怕?


    再聰明睿智的帝王,麵對全天下的聰明人,夜以繼日的琢磨研究,無休無止的攻勢,水滴石穿,陷落隻是早晚的事情。


    類似的話,韓琦也講過,卻沒有文彥博這麽通透,“寬夫兄,小弟真心求教,你為什麽願意和我講這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