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音符,就像是天邊的烏雲,不停翻滾著,哪怕是蘇軾那麽遲鈍的人,都感覺到了。


    這一次參加直道開通盛典,蘇軾有個感覺,那就是巴蜀的鄉親,對西北的戰局,甚至比朝廷都熱切。


    出兵、送糧食、買戰爭債券,他嶽父王方甚至號召門下弟子,投軍報國,消滅西夏。


    蘇軾很難理解,為什麽保守的巴蜀商人會這麽關心戰爭,正巧大鹽商鄭宏圖北上京兆府,被大蘇給撞見了。


    蘇軾拿出了從王家順來的瑤池瓊漿,灌了鄭宏圖二斤酒,他就什麽都說了……無論漢唐,巴蜀的富庶都超過江南,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先秦,在那個時候,風景秀麗,山河錦繡的江南水鄉,還是個蠻夷之地。


    以往巴蜀也是道路艱難,但是依舊擋不住繁榮,奧妙在哪呢?


    很多人都想不通。


    江南有糧食,巴蜀也有,江南有茶葉絲綢,巴蜀同樣有,江南有海鹽,巴蜀有井鹽……幾乎所有主要商品,雙方是勢均力敵的,那為什麽大宋立國以來,巴蜀雖然也在進步,但總是比不過江南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才智之士,直到有一天,六藝商學院十幾個學生,給出了答案!


    簡單一句話:商業中心轉移了!


    漢唐以關中為朝廷中心,以絲綢之路為主要商路。


    巴蜀距離關中最近,離著絲綢之路也是近水樓台。


    所以巴蜀順理成章,作為最大的商品供應基地,經濟繁榮,帶來了巴蜀的富裕和興旺,孕育出文采風流,傲視天下。


    可大宋立國之後,兩個要命的東西接踵而至。


    一是東南海路繁榮起來,海外貿易越來越多,占得比重越來越大。


    二是西夏崛起,隔絕了絲綢之路。


    陸上的商路沒了,海上的商路繁榮起來。


    巴蜀從近水樓台,變成了鞭長莫及。


    做生意將本求利,不要講沒用的廢話!


    你距離遠,路費貴,成本高,就是沒有競爭力!


    這份研究報告經過了皇家銀行發表,被許多巴蜀的官員奉為圭臬,介紹給家鄉,蘇老泉更是找了很多佐證資料,送給了老親家王方。


    大儒王方徹讀之後,也不得不承認,其中的東西的確真知灼見!


    這世上除了孔孟之道,道德文章之外,還有另一套仕途經濟的學問,王方連續作文十篇,並且在中岩書院開壇講學,一時間轟動巴蜀。


    幾乎每個大商人都清清楚楚。


    海外貿易和陸上貿易,各有優劣,並非不能競爭,關口是陸上通道要打通,絲綢之路要重建!


    巴蜀的興旺繁榮,在此一舉!


    自古以來,川人就有這麽一股子狠勁,五萬川軍北上,許多人都是抱著必死之心,要替家鄉父老打出一個未來!


    巴蜀的商人,從上到下,全都極力購買戰爭債券,為了大戰出人出力!


    ……


    “唉,百無一用是書生啊!”大蘇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個金梨,一邊啃著,一邊哀歎。


    “姐夫,你說我現在學武,還來得及嗎?”


    王寧安看了看越來越寬的蘇軾,搖了搖頭。


    “別說練武了,你要是管不住嘴巴,沒準再有十年,你就會像醉翁一樣,染上消渴之症,到那時候,你可就什麽都吃不了了!”


    “當真?”蘇軾驚掉了下巴。


    “我會騙你嗎?”


    蘇軾眨巴眨巴眼睛,一想到可能吃不了好東西,他就萬念俱灰,絕對世界都是黑暗的,再也沒有半點生機,連活著都沒有意思了,太嚇人了,需要安慰脆弱的心靈……他默默又掏出了一個更大的金梨,啃得滿嘴汁水,嘖嘖有聲。


    蘇大才子啊!


    居然是個無藥可救的吃貨!


    王寧安憤怒地抓了抓頭發,拿他是一點轍都沒有。


    隨手抓起了紙筆,扔給了大蘇。


    “才子人情紙半張,你現在就給我寫討逆檄文。”


    “什麽檄文?”大蘇滿嘴果肉,含混不清道。


    “當然是討伐西夏的檄文了!你不是說自己沒啥用嗎!好好寫這篇文章,拿出一肚子的肥油,寫好了,再過幾百年,人們說不定都忘了我這位大帥,還要在課本裏念你的文章,到那時候,說不定有人就會把收複西夏的大功,都記在你的頭上了!”


    王寧安氣得直罵,這世道不就是如此,修出十萬裏鐵路的,天天被指責,在地圖上畫20萬裏,變成了遠見卓識,打贏了持久戰算不得高明,寫出了國防論就是軍神了。沒幾個人記得打出大唐盛世的名將明相,但是卻一定記得詩仙太白……這叫什麽事啊!


    老天爺啊,竟是如此偏愛文人!


    天道不公啊!


    王寧安感歎了半天,正要去辦公,突然蘇軾抱著一摞皺巴巴的紙張回來了。


    “拿去吧!”


    大蘇把文章丟給姐夫,這回不吃梨了,換成了炸糕,大口咬著,腮幫子鼓得和倉鼠似的,就他的模樣,去拍小巨人,能給金花鼠當替身了。


    王寧安實在是無力吐槽,可是一看文章,他就不得不驚歎了!


    同樣都是人,同樣都是那幾千個字,有人寫出來就幹幹巴巴,味同嚼蠟,有人寫出來就汪洋恣肆,嬉笑怒罵,氣勢磅礴……


    蘇大才子的東西,就是不一樣,至少頂得上十萬雄兵!


    見王寧安低頭看得入神,蘇軾把炸糕都塞進了嘴裏,隨意在身上抹了抹手上的油,隨口道:“我還寫了兩篇,要是不滿意,再看看這兩篇。”


    他一股腦又給了王寧安兩篇。


    麵對著三篇文章,王寧安徹底無語了。


    難怪老天爺偏愛人家,真是比不得啊!


    “給李諒祚的檄文算是有人,西夏還有那麽多部落,那麽多普通百姓牧民,他們可是看不懂這些的。從今天開始,你就給我寫十篇宣傳文稿,一定要通俗簡明,哪怕一句話也行。就照著‘大楚興,陳勝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類的就行。”


    “啊?姐夫,你要當皇帝啊!”


    嚇得大蘇手裏的炸糕都掉了。


    “你長點腦子行不,這是給西夏人看的,讓他們歸降大宋,起兵反對李諒祚,懂了嗎?”


    “懂了,懂了,我這就去!”


    ……


    王寧安的戰爭準備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在青唐這邊,動作要更快一點。


    “回大人的話,朱令淩部,已經做好了舉事的準備,5日之後,就能發動……隻是,朝廷的援兵幾時能到?”野利遇乞躬身問道。


    王韶淡淡一笑,“放心吧,朝廷不會虧待忠臣的,加官進爵,封贈賞賜都不會少。”


    老狐狸遲愣一下,“那個……援兵,他希望朝廷能多派點援兵!”


    王韶突然把臉一沉!


    “野利遇乞,你可是幾次和本官說過,朱令淩部是活不下去了,要歸順大宋,我大宋好心收留,給他官職,給他賞賜,還給她土地,讓他和部民能夠生存繁衍。我們可不是請一個老太爺!援兵,援兵!他們十萬人,要是自己不知道努力,光靠著大宋派兵迎接,要多少人馬?”


    王韶盯著野利遇乞,冷笑著道:“你一再要求朝廷出動援兵,是不是沒安好心?莫非說朱令淩是假意投靠,挖了個陷阱,想要我大宋跳進去?你有扮演了什麽角色?”


    “啊!”


    野利遇乞被問得老臉通紅,天可憐見,他是真沒有壞心思,如果說有,隻是一點小算盤。他已經暗中和朱令淩結了娃娃親,麵對強勢的大宋,他更希望朱令淩保存實力,到時候兩個人聯手,也就不用擔心被大宋吃幹抹淨了。


    當然了,如果大宋出兵,和鐵鷂子死磕,來個兩敗俱傷,那就更好了!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老夫以為朱令淩誠心歸附,千金買馬骨,要樹立一個典範。”


    王韶勉強點頭,“朝廷不會坐視不理的,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對了,本官還帶來了一批軍械,你也領走吧!”


    野利遇乞被趕出了府邸,在外麵擺好了100副鎧甲,還有一大堆的長槍,當空一杆黑色大旗,金線繡著邊,中間一個巨大的王字!


    立在旗號之下好半晌,老狐狸才明白過來!


    丫丫的!


    要的是一隻虎,結果給了個大旗做虎皮!


    你們可真行!


    野利遇乞滿心不高興,但是100副白撿的盔甲,還有那麽多的騎槍,也算不虧了。


    “都給我帶走。”


    老狐狸抬頭看了看天,朱兄啊,你們就要多損失一點了!”


    ……


    朱令淩部如期舉事,他盡可能輕裝上陣,但是畢竟人數太多,兩天時間,不過出來了50裏。


    就在這時候,西夏的鐵鷂子出動了。


    兩千鐵騎,加上5000輕騎,緊隨而來。


    朱令淩安排了8000後衛,第一次交戰,就損失了兩千多!


    他隻能拚命向大宋求援,終於,在第三天,一支騎兵出現了,漫天的黃沙之中,黑色旗號格外醒目。


    一排士兵,胸甲泛著光,晃瞎人眼。


    後麵層層疊疊,也不知道多少人馬,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快速襲來。正巧一對鐵鷂子正要包抄朱令淩他們,和宋軍狹路相逢。


    跑在最前麵的鐵鷂子,看到了黑旗亮甲,突然嚇得亡魂大冒,是王家軍,是牆式鐵騎!


    這個鐵鷂子的心髒猛地收縮。好像被人捏在了手裏一樣,他真的是怕了,怕到了骨髓裏!他死命扯住戰馬,想要停下來,可他以前的戰馬已經落到了大宋手裏,這是剛從西域弄來的戰馬,還沒磨合好。


    馬匹前蹄高高豎起,把鐵鷂子摔倒了馬下,結果後續的戰馬收不住,一個蹄子下來,正好把他的喉嚨踩斷了,鮮血像是不要錢似的往外冒,那個鐵鷂子到死,眼裏還帶著恐懼之色!他是提早放回來的俘虜,如果晚一點,命根子就沒了……


    乖乖!


    就是一杆旗號!


    也能嚇死個人啊!


    野利遇乞對這支重建的鐵鷂子,越發鄙夷了。


    “跟著我,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