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龍珂被幹掉了,連同他的心腹三千多人,一起成了刀下鬼,可他的部眾還有幾萬人,整個狄道,各族雜居,情況複雜。俞龍珂一死,群龍無首。


    流言滿天飛,各種說法都有,許多人趁機自立,甚至有人幹脆關起門,自己當皇帝,好不熱鬧。


    “伯父,這時候怎麽不直接拿下狄道?”木征向野利遇乞建議道。


    老狐狸隻是淡淡道:“不是你的,搶不來的。睜開眼睛,好好看著吧,接下來的東西夠你學一輩子的……學好了,咱們才能去更遠的地方!”


    野利遇乞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西域。


    一場不算激烈的戰鬥,喚起了老狐狸骨髓深處的戰鬥基因和全部野心。


    他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和大宋對抗,但是野利遇乞絕對不甘於人下,他偷偷招收人馬,充作民夫跟役,然後又派人越過洮水,窺視河西之地,野利遇乞知道,下一場戰鬥已經不遠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野利氏重新崛起,而俞龍珂的蕃部卻群龍無首,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麽,一切都混亂無比。


    就在這時候,俞龍珂的結拜兄弟,大宋的新科進士王韶帶著一隊人馬,找到了戰場,從死人堆裏找出了俞龍珂的屍體。


    王韶一身白衣,頭戴麻冠,放聲痛哭。


    哭得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絕對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一天之間,王韶哭昏了三次。


    好不容易爬起來,王韶立刻給朝廷修書,要求追封俞龍珂。


    在奏疏當中,王韶還把俞龍珂的作亂降為鬧餉,罪名低了無數倍,又替俞龍珂爭取死後的哀榮,風光下葬。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原來奉命去皇家武學的俞龍珂三子俞誌才匆匆趕回來。


    又趴在父親的墳前大哭,對王韶感恩戴德,口稱叔父,嚷嚷著要替父親報仇。


    王韶含淚,把俞誌才攙扶起來。


    “你爹是一方豪傑,我十分仰慕,他能歸降大宋,順天應人,實在是一時俊傑,隻是誰能想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時不察,竟然遭了奸人毒手,真是可惡至極!”


    在過去的日子裏,王寧安已經讓人散布消息,將俞龍珂的死定為火拚。


    朝廷看重俞龍珂,給予他厚賜,卻沒有給木征,木征惱羞成怒,就派人過來,偷襲俞龍珂,把他給害死了。


    野利遇乞之前雖然殺了真正的木征,但是他還打著木征的旗號,以青唐的繼承者自居。俞龍珂部是臣服青唐的。


    按理說木征的地位遠在俞龍珂之上,因此他們發生火拚爭奪,也是情理之中。


    尤其是木征那邊,沒有什麽動靜,更是坐實了這個說法。


    當然,俞龍珂所部也有不少人不相信,俞龍珂和木征無冤無仇,反而是大宋,他們剛剛囚禁了大宋的臣子,又威逼大宋給了30萬貫,難保大宋不會出兵滅了俞龍珂!


    其實相比上一種說法,這第二種在俞龍珂部下中間更有市場。還有人想打著替俞龍珂複仇的旗號,收集舊部,重新起兵造反。


    奈何大家還沒有拿定主意,畢竟俞龍珂死得太快了,大宋有多大的本事,他們不清楚,更不敢貿然造反,生怕變成俞龍珂第二。


    就在混亂之中,俞誌才回來了,他打著繼承父親基業的旗號,迅速收攏舊部,而且還拿出了20萬貫,去收買人員。


    俞龍珂所部,本來就是一個雜牌軍,什麽人都有,隻是懾服俞龍珂的武力,才歸附他,聽從號令。


    俞龍珂和他的心腹都被幹掉,剩下的人就成了沒人管的羊群,他們隻需要一個頭人,不管是誰,隻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那就沒問題。


    就這樣,俞誌才在混亂中,成功繼承了父親的基業,被大宋任命為狄道防禦使!


    ……


    “殺父立子,殺父立子……”大蘇抱著腦袋,念叨了一個早晨。


    “我的天啊,你們怎麽幹得出來?”


    王寧安和王韶悶頭吃早飯,根本懶得搭理他。


    蘇軾指著自己的心口,怒道:“你們兩個,不會感動愧疚嗎?”


    王韶聽不下去了。


    “子瞻兄,你有完沒完?我愧疚,我自責,我該下地獄,那也總要等我死了再說吧!目前來看,還有好幾十年,你要是不吃飯,沒準比我死得早!到時候,你就去給我占個位置,最好是四合院,三進的就行,我不挑!”


    “呸!”


    蘇軾狠狠啐了他一口,抓起大肉包子,連啃了兩個,蘇軾又好奇起來。


    “那個俞誌才也是的,他也不查查,是誰弄死他爹的,怎麽就一口咬定,是木征幹的?木征都是個死鬼了,還要背罵名,真是夠怨的……”


    王寧安痛苦地揉了揉額頭,他突然覺得帶蘇軾來就是個錯誤,這家夥就不該知道這麽多東西!


    他隻好把解釋的工作交給王韶,自己去書房處理公文。


    王韶找不到第二個替死鬼,隻得給蘇寶寶當起了師父。


    “殺父立子算得了什麽?幾年前,寧令哥還親手殺了他爹李元昊呢!在蠻夷蕃部,父子相殘,兄弟屠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俞誌才本來是小老婆生的,他的母親是漢人,從小到大,俞龍珂根本不喜歡他,這次送他去皇家武學,也是當成了一枚棄子。隻是造化弄人,俞龍珂還有其餘子侄,都死得一幹二淨,俞誌才因禍得福,撿了個便宜。他除非像你一樣,腦袋抽了,想不開,才和大宋作對!很顯然,俞誌才的智商比你要好,所以他選擇了老老實實,皆大歡喜,不更好嗎?”


    蘇軾揉了揉太陽穴,勉強接受了解釋。


    “我承認,蠻夷的事情我不了解,可是,可是……你們怎麽也變得和蠻夷一樣了?那麽缺德的事也幹得出來?”


    王韶微微一笑,“子瞻兄,你忘了我們再和誰鬥嗎?就是這些蠻夷!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標準拉高,那就是畫地為牢,自我設限,我問你,到了擂台上,生死抉擇,綁上了一隻手,能贏得了對方嗎?”


    王韶站起身,背著手道:“自從下決心要經略青唐,我就暗暗發誓,不管死後如何,上刀山也好,下油鍋也好,我都要替大宋拿回這塊土地!百死不悔!”


    王韶突然一轉身,犀利地目光,盯著蘇軾,“子瞻兄,你如果想建功立業,也要有這個準備!不然……你就去皇家學堂吧,或許那裏才是你的歸宿!”


    ……


    說完,王韶頭也不回,絲毫不搭理瞠目結舌的蘇軾,他急匆匆到了王寧安的書房,接下來還有軍情等著他們。


    “人要動起來,才不會胡思亂想,蘇子瞻就是太閑了。”


    王寧安隨口說道,他的麵前擺著一個沙盤。


    “子純,你看看,這三座城堡,要先拿下哪個?”


    在洮水之西,有當川堡、康樂堡、南川堡,三座城寨。


    這三座城堡,就像是三個衛兵,阻擋住進軍河湟的道路。


    “相公,論起地勢險要,當首推當川堡。這裏是定羌城的門戶,而定羌城又卡住了通往河州的大路。”


    所謂河湟之地,就是後世青海和甘肅之間,這裏地勢高,地形複雜,草場廣布,水草豐美,牛馬成群。


    如果能拿下河州和緊鄰的湟州,至少擁有了能養殖50萬匹戰馬的優良草場,而且還能對西夏形成包圍,取得戰略優勢。


    各種好處說不完。


    隻是王韶提醒王寧安,如果不能盡快拿下當川堡,一旦大雪突降,道路封死,宋軍就別想在冬季染指河州。


    王寧安算了算,時間已經不多了。


    “讓俞誌才帶著一批東西,以朝貢之名,送去青唐。”


    王韶一聽,頓時撫掌大笑。


    “妙,這個主意好!”


    俞龍珂部投降大宋,其實青唐並不在乎,畢竟這些小部落朝三暮四都成了習慣,別說他們,就連唃廝囉也接受了大宋的冊封。


    隻要俞龍珂部,還繼續效忠青唐,把該給的貢品如數送去,就沒有問題。


    王韶立刻下令準備,3萬石糧食,2萬匹絲綢,1萬頭牛羊,還要2000石茶磚……龐大的商隊,帶著厚重的情誼,踏著艱難的商路,渡過洮水,在9月中旬,終於趕到了當川堡。


    他們展示了董氈的手諭,輕鬆通過了關卡。


    而就在商隊過去的第二天,野利遇乞的人馬突然殺來,老東西率眾猛攻當川堡。


    當川堡擁有1000名青唐守軍,大將名叫穆爾,他沉著應戰,利用地勢,痛擊來犯之敵。


    狹窄的道路,沒有多大一會兒,就鋪滿了一層屍體,野利遇乞恍若未聞,他繼續督促著人馬猛攻,一天一夜,不知疲倦。


    山穀堆滿了屍體,穆爾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瘋狂的對手,他們根本不知生死,就是一個勁兒的攻擊!


    “那就來吧,看是當川堡的石頭多,還是你們人多!”


    穆爾有著充足的信心,當川堡正如其名,河流切開山嶺,兩旁都是高峻陡峭的石壁,隻有一條道路,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當戰鬥進入了第二天,一個喜訊傳來,有一支從定羌城趕來的人馬,援助當川堡。


    穆爾大喜,不顧身上的箭傷,親自迎接。


    當雙方碰麵之後,穆爾突然有些遲疑,對麵的人怎麽那麽麵熟?


    “穆爾將軍不用吃驚,咱們兩天前見——過!”


    最後一個字還沒說完,十幾隻手弩對準了穆爾,瞬間,他的麵部被打爛,流出了黑色的血……當川堡失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