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是天府之國,自古物產豐饒,非比尋常,偏偏交通閉塞,又缺少貴金屬,被逼無奈之後,在大宋初年,成都16家豪商聯名背書,發行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在天聖元年,趙禎正式下旨意,準許印刷官交子。


    當時位於益州的交子務以36萬貫作為本金,發行126萬貫交子,準備金率為百分之28。


    光是看這段記載,就應該很清楚,大宋的金融是非常繁榮的。


    貨幣啊,保證金啊,信用啊,兌換啊,結算啊,現代有的玩意,大宋一樣不少。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寧安創辦皇家銀行,又登壇講貨幣,銀行,利率,大受歡迎。大宋早就存在了,王寧安不過是係統梳理了一下,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而已。


    隻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沒有人能抵禦紙幣帶來的暴利。


    一張紙,隻要印刷上精美的圖案,隨便寫一個數字,就代表財富,就能去購買商品,繳納賦稅……誘惑真的太大了。


    在施行幾十年之後,不管是民間的交子,還是官方交子,全都麵臨著嚴重貶值的風險。


    為了獲取暴利,官方不停加印交子,市麵上交子多了,老白皙也不是傻瓜,自然交子的價值就降低,反過來,官方為了維持利益,繼續加印,弄成了一個死局。


    貨幣遊戲,就像是脫韁的野狗,誰也控製不住,最後的結局隻有一個,當印製紙幣的耗費,超過紙幣的票麵價值,自然就會停止了……比如前後空一格的千古完人,弄出來的金圓券,便是這麽回事!


    數以萬倍的通貨膨脹,足以摧毀所有大家族之外的一切老百姓,結果也就不用說了,老百姓一起用小推車把他送到了東海的仙島養老去了。


    貨幣超發,嚴重貶值,當然是個災難。


    趙禎聽過王寧安的講課,這些日子仔細琢磨,越發覺得交子是個不定時的炸彈,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早晚會出事情。


    皇帝陛下天天憂心,連落實青苗法的事情都放在了一邊,專門跑到城外馬場,誰也不帶,就是想聽聽王寧安有什麽妙法。


    “陛下,臣在登壇講課之前,曾經試講過,有人就說臣隻講了一半,還留下了一半!”


    趙禎眨眨眼睛,笑道:“是你的二夫人?朕聽說她的兩個兄弟都是今科的進士,很是有才學!”


    “小妹自然是聰明,不過她不精於此道,說這話的是蕭觀音,一個契丹才女。”


    趙禎嗬嗬一笑,促狹道:“真是想不到,王卿到底是年少風流,身邊的花花草草不少啊!要不要朕再給你賜婚,來個三妻並娶!”


    “可別!”


    王寧安嚇得汗毛都豎起來了,開什麽玩笑,兩個都擺不平呢!再說了,就算他有心,也不會打蕭觀音的主意,那個女人太可怕了。


    “陛下,還是說正事吧,其實貨幣保持穩定固然重要,但其實最好的還是穩中有貶,幣值長期走低,這個比較好。”


    趙禎不解,“王卿,幣值降低,不是奪走了百姓的勞動成果嗎?他們會甘心嗎?”


    “所以首先要保持穩定,然後把通膨率控製在一定的範圍。”


    聽過王寧安的課,趙禎對一些名詞並不會感到陌生。


    有一定的通膨率,就表示到手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這樣便會促使人們盡快消費,拉動經濟,而且貨幣長期走貶,為了對抗貶值,就要擴大投資,創造更多的財富。等於是一條鞭子,不斷催促百姓向前努力。


    而且通膨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好處,那就是能帶來工資上漲。


    在王寧安經曆的後世,正是一個金融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國內很多人埋怨物價上漲,埋怨這個,抱怨那個,殊不知,許多國家想要求通貨膨脹而不得!


    比如某島國,把負利率也用出來了,無限量地寬鬆,結果還通縮了!這就好像一個糖尿病人,給他吃再多的營養品,超級補品,全都排出去了,一點作用沒有,體重還不斷下降……通膨很痛苦,可通縮更痛苦!


    物價和工資一起上漲,總比物價和工資一起下降,或者工資下降,物價上漲要好得多!


    這一次王寧安和趙禎談了許多,而且談的都是他從沒對外講的另一部分。


    聽得趙禎都有了用小本記下來的衝動,這些才是真正理財的關鍵啊!


    王寧安告訴趙禎,如果是金屬貨幣,很難出現通膨的效果。


    道理很簡單,一是金屬貨幣畢竟有限,而中華的經濟體量太大,多少都不夠用,長期看來,一直處在通縮狀態。


    當然,在曆史上也有通膨出現,比如戰亂,饑荒,改朝換代,糧價都能飛上天。但是隻要平穩下來,要不了多久,糧價就迅速回落,長期走低。


    其實在趙禎任內,就出現了嚴重通膨,比如二十年前,李元昊作亂,朝廷發行鐵錢,發行當十大錢,就弄得河北等地糧價飆漲,物價上升,百姓苦不堪言。


    直到最近幾年,情況才恢複了許多。


    金屬貨幣,玩不了通膨,唯有紙幣,才能製造可控製的通膨!


    “陛下,如今交子貶值,是因為相對巴蜀的市場,交子已經過剩了,假如能把蜀地的交子推廣到西北,這樣一來,交子的幣值就能恢複。當然,日後交子的發行,還要有嚴格的規矩,臣鬥膽建議,將發行交子的權力交給皇家銀行,至於發行交子的數量,由三司擬定。這樣一來,形成三司和銀行的互相監督,互相製約,保證交子的安全。”


    趙禎聽完之後,閉目沉思,許久才幽幽道:“王卿,你為什麽選擇西北發行交子,想必一定有深意吧?”


    “臣是為了……”


    “不要說!”


    趙禎拿手指沾了一點茶水,君臣在桌上一起寫字,等寫過之後,互相一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寫的三個字是“青苗錢”!


    王安石反對由銀行發行青苗錢,其中一條就是本金的來源。王寧安當時就想到了交子,隻是條件不成熟,沒法拋出來。


    隻是趙禎居然先提了出來,他豈有放過之理!


    當交子納入這個體係之後,整個計劃就變得完美無缺了。


    天府之國,富庶無比,以四川通行的交子,作為青苗錢,貸給西北的農民,需求擴大之後,交子幣值就能回升,而且巴蜀的物產,也有了銷路,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陛下,臣是這麽看的,首先要修一條巴蜀通向漢中的直道,一直延伸到京兆府,如今有了火藥,有了水泥,修一條通馬車的大路,不會太困難。當然花費也不會少,至少要兩千萬貫!把交子務轉給皇家銀行,由皇家銀行發行交子,給這條出川大道提供資金,同時以交子從西北采購物資,招募人力,交子便打入了西北的市場。再由皇家銀行向百姓提供青苗貸款,全部用交子結算,如此,這盤棋就活了!”


    趙禎聽完之後,眉頭瞬間舒展,放聲大笑,“蜀道難,蜀道難!王卿這是要把蜀道變成通途啊!”


    這個計劃讓趙禎非常滿意,首先,是化解了交子危機,其次,解決了青苗錢的來源,還能活絡巴蜀和西北的經濟,最讓人怦然心動的就是還能修一條通往蜀地的大路!


    在宋初的時候,巴蜀就鬧過大亂子,為了平定叛亂,朝廷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這麽多年,大宋的皇帝也是憂心忡忡,生怕再出現麻煩。


    路通了,騎兵就能長驅直入,物資運輸,人員往來,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再也不用擔心會有亂子。


    而且巴蜀的糧食、蜀錦、茶葉、桐油、礦石、木材,各種好東西,都能運輸出來。大宋遷都洛陽之後,光靠著東南的供應,已經有些吃緊了。畢竟大運河運力有限,且泥沙淤積嚴重,如果能打通巴蜀的道路,多了一個大後方,那整個局麵就大不相同。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點,讓趙禎無比興奮!


    不管怎麽說,交子都是紙幣,毫無成本,超發是一定的,隻要不過分就好!


    也就是說,趙禎手上等於多了一個錢袋子,一個比三司還大的錢袋子!


    不是要收複雲州嗎,不是要攻打西夏嗎,不是要打通西域嗎?


    恭喜皇帝陛下,錢都有了!


    趙禎簡直是神采飛揚,春風得意,一下子年輕了二十歲!


    當他把所有的細節推敲了一遍兒,發現沒什麽漏洞之後,欣然笑道:“朕讀史記,還記得漢武帝為了打漠北決戰,將上林苑的白鹿斬殺,做成一尺見方的白鹿皮幣,一張白鹿皮幣,價值40萬錢!當時大司農顏異就勸諫武帝,他說一麵玉璧不過數千錢,墊著玉璧的白鹿皮,居然要40萬錢,實在是荒謬絕倫。顏異因此還丟了性命,倘若武帝身邊,能有王卿一般的理財高手,或許大漢江山,遠不止四百年而已啊!王卿之才,雖管仲,樂毅,不能比也!”


    王寧安被說的老臉通紅,他也不過是比別人多上千年的見識而已,隻能連連擺手。


    有了錢,就要嘚瑟,趙禎欣喜之餘,讓人牽過來禦馬,他飛身上馬,笑道:“王卿,不遠處就是禁軍營地,隨著朕去看看我大宋鐵騎的雄風!”


    “臣遵旨!”


    王寧安笑著讓人牽來了自己的棗紅馬,君臣兩個,縱馬飛馳,歡聲笑語不斷,跟撿了狗頭金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