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參加會試的六藝學生,足有一百多人,雖然不算多,但是全都是精英當中的精英。


    畢竟以六藝的招牌,就算不考進士,也大可以進銀行,去榷場,或是從事海貿,路子一大堆,哪個收入也不比當官差。


    除非是資質好,且有誌仕途,才會一心走科舉這座獨木橋。


    隻是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此刻也不保險了。


    一向消息靈通的曾布就說道:“我聽說上麵傳出了消息,要壓一壓六藝。”


    “什麽意思?”蘇軾驚問道。


    “就是說不要錄取太多。”


    “什麽?”蘇軾不滿道:“朝廷論才大典,憑的是真才實學,誰有那麽大的本事,敢黑咱們?”


    呂惠卿搖頭,“子瞻,你這話就說的無知了,醉翁他老人家如何?不一樣被汙蔑嗎!沒了他老人做主考,我們的把握都小了很多……這倒不是說要主考偏袒才能考得上,問題是他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存心害人!”


    “這個你不用擔心!”章敦插話道:“我是信心十足!”


    韓宗武皺了皺眉,突然笑道:“莫非你和王半山有交情?”


    章敦坦然道:“在進六藝之前,去王先生那裏聽過課,他是個正人君子,你們放心好了!”


    章敦還是靠譜的,大家都鬆了口氣。卻又更加雀躍,既然王安石不會下黑手,那大家究竟成績如何,真是值得期待啊!


    他們一起往禮部去,蘇軾卻拉著章敦,好奇道:“你說啊,是我姐夫這個王先生厲害,還是王安石王先生厲害,你倒是說說啊?”


    章敦咬了咬牙,“你不是問的廢話嗎?我為什麽在六藝?”


    “那我怎麽看你提起王安石,一臉的孺慕,莫非——你小子腳踩兩隻船?”


    “去你的!”


    章敦舉起醋缽兒大的拳頭,奔著蘇軾就來了。


    “看看,又讓我說對了,你小子就是花花腸子太多!非要讓我姐夫收拾你……你還真打,救命啊!”


    這時候這兩塊活寶兒還能鬧得起來,真是佩服他們。


    ……


    禮部的官員貼出錄取的榜單,而真正有本事的那些大人物,早在半個時辰之前,已經拿到了一份謄錄好的名單。


    不光有名字,上麵還有籍貫、學校、師承,甚至還有簡單的經曆。


    文彥博手裏就有這麽一份。


    他掃了一眼,頓時就怒火中燒,腦門炸裂。


    用手抱著太陽穴,痛苦不已。


    其實作為次相,文彥博對歐陽修和王寧安的忌憚一點不比賈昌朝少。


    問題是這老家夥太鬼了,他什麽都沒有介入,關鍵時刻,還把賈昌朝給賣了。可這些都無法消除文彥博的戒心。


    老家夥還是盼著歐陽修他們能倒黴,就算案子能輕鬆過關,也要和賈昌朝拚一個你死我活。


    別看老賈失算,落入下風,但是他的實力不俗,算計也狠,撕破了臉皮,歐陽修未必能全身而退。


    等他們兩敗俱傷,文彥博正好出來當救世主。


    可誰知道,歐陽修竟然漲本事了,他主動和賈昌朝和解,原本的仇敵不但不拚了,還湊到一起出書。


    有了賈昌朝的支持,歐陽修推翻三代之治的文章更有影響力了。


    賈昌朝的位置也穩了,反而是他要麵臨著老賈的報複,文彥博都氣死了,他本想兩麵討好,結果被王寧安一頓臭罵,收起了心思,沒敢亂來。可問題是王寧安,你丫的要臉不!


    你不讓老子兩麵討好,你小子怎麽就放了賈昌朝?


    還講不講江湖規矩了,不帶這麽坑人的!


    文彥博罵翻了天,可是也沒有辦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不算計別人,別人也會算計你,本事不濟,隻能認倒黴,下次找回來就是了。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王寧安,咱們走著瞧。


    不過文彥博還沒有絕望,因為有兩個戰場,一個是歐陽修的案子,一個是會試。拿掉了歐陽修的主考,讓誰接任,這可是一件大事。


    其實最初的人選不是王安石,而是司馬光!


    由於在西北的表現太好,司馬光一下子進入趙禎的眼簾,成為中壯一代的官員楷模,隻要積累資曆,宣麻拜相,不在話下。


    讓他當一任主考,正合適。


    可文彥博有算計,司馬光是王寧安提拔的,聽說還拜了王寧安當師父,讓他當主考,六藝的學生還不都被錄取了。


    但問題是選個和王寧安有仇的,那不等於撕破臉皮了嗎?


    也別說,文彥博真是個天才,他想來想去,推了王安石。


    王安石的各種條件不要說了,他的弟弟王安國,王安禮,還有兒子王雱,都在六藝待過,算是六藝的人。


    可問題是王安石被尊為“通儒”,他自己也有一票人馬,和六藝處於互相競爭的態勢。


    文彥博就把王安石給推了出來。


    他的算盤很精明,你們有關係在先,我推王安石,王寧安就不好找我算賬。而王安石要照顧自己人,就肯定會黑了六藝學堂。


    到時候你們自己掐去!


    王安石雖然不聲不響,可是名聲太好了,儼然當世聖人,想幹掉他,也不是那麽容易。正好,讓二王來一個兩敗俱傷。


    要不說,沒有點腦子,千萬別在官場裏麵攪,這幫東西,全都是人精兒!一個個肚子裏都是算計,專門是那種讓你吃啞巴虧,有苦說不出的。


    隻是千算萬算,文彥博錯估了王安石的人品。


    這位拗相公的眼睛裏,從來不揉沙子,也不會玩卑鄙的手段。


    他十年寒窗,深知讀書的苦。


    在地方多年,也深知大宋的危!


    選拔人才,選拔能幹的人才!


    這是王安石真正的想法,至於文彥博暗示的那些花花腸子,王安石根本沒在乎。


    他擔任主考之後,格外認真,搜身比起平時嚴厲了數倍。尤其是到了評判試卷的時候,王安石更是親力親為,不放過一篇文章。


    其他的副主考和同考官都嚇傻了,因為按照慣例,一份卷子,先有他們審閱,在上麵畫上標記,確定等級,然後再轉交主考。


    一般情況下,主考隻看被挑出來的百分之十的卷子。


    畢竟誰也不是超人,沒有那麽強的精力。


    可王安石硬是打破了慣例。


    這位的彪悍,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他把所有卷子,通覽一遍。


    首先,那些文辭不同,錯別字一堆,用典不恰當,犯了忌諱的文章全都被黜落。接著王安石一揮大筆,將所有用“太學體”的文章,全數黜落,一個不留!


    其他考官都嚇傻了,“主考大人,這些文章裏麵,不少文采斐然,理氣具佳,緊緊因為用了太學體,就被黜落,實在是不公平!”


    王安石頭也不抬,嗬嗬了兩聲,“以往曆次會試,因為沒用太學體而黜落的考生還少了?你們替用了太學體的考生鳴不平,那之前那些人呢?誰替他們鳴不平?”


    一句話,把其餘幾位考官都弄得啞火了!


    “朝廷論才大典,選的是治國之才,而不是選西席先生,賣弄文采,言之無物之輩,本官一個不取!你們若是不服氣,可以向陛下告發,不過在這之前,給本官好好判卷子,不準有一點失誤,否則本官一樣會具本彈劾的。”


    霸氣,除了霸氣,就是霸氣!


    不愧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拗相公!


    王安石的確有讓人敬佩的堅持,當然,也有過人的精力。


    他親自主持,仔細閱讀每一份試卷,別人看完一份,他能看完三份。有人懷疑王安石是應付了事,可隨口念了一句,這位主考大人居然能接著往下背誦。


    直到此刻,大家夥才相信,世上真有過目不忘的天才!


    雖然都號稱飽學之士,可程度差得太多了。


    就這樣,整個判卷完全被王安石掌握。


    最終,嘉佑二年的會試錄取結果出來了。


    一共錄取了388人,其中,出身六藝學堂的,足足有106人之多!


    超過四分之一!


    不得不承認,哪怕王寧安再怎麽折騰,這還是文人的天下,科舉還是最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六藝學堂雖然名氣潑天,可沒有在科舉上有所作為,就算不得真正的天下第一書院。等榜單出來,再無疑問。


    殿試不會黜落,也就是說,六藝的學生,占了科舉的四分之一還多。而且,這次參加會試的六藝學生,不到一百五十人,也就是說,每三個人,就有兩個以上被錄取!


    這是什麽概念?


    幾乎一瞬間,六藝學堂就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教育聖地,人人羨慕的所在。


    王寧安為了款待大獲全勝的學生們,親自置辦20桌酒席,把歐陽修請來了,另外開春之後,範仲淹的身體也好了很多,他也來了。


    大家湊到一起,要給學生們慶功。


    隻是等了好半天,卻一個人也等不到。


    眼看太陽都偏西了,王寧安臉色很不好看。


    “這幫小王八羔子,是不是以為考上了貢士,翅膀硬了,可以不在乎我們這幾個老師了!”王寧安氣得拍桌子,歐陽修和範仲淹倒是能沉得住氣。


    “二郎,今天都去看榜,那麽多人,或許他們有事被耽擱了,咱們多等等就是了。”


    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正在王寧安準備點兵的時候,大蘇氣喘籲籲跑了進來,連外麵的長衫都沒了,氣喘籲籲的,跟被狗追了似的。


    “呼呼……姐夫,你可作證啊,我沒對不起王弗!”


    王寧安氣得給他一巴掌,“什麽亂七八糟的,其他人呢,都哪去了?”


    “他們啊……都被抓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