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向來是不要臉的,他雖然和王寧安合作不少,但是老家夥也不想讓王寧安專美。他成了太子師,等新君繼位,以帝師之尊,無論文武兩班,誰也壓不住王寧安。
老東西就找了比自己更老的龍昌期出來,讓他跟王寧安打擂台,至少要分去一半的光榮。而且龍昌期已經太老了,於朝政一途,沒有絲毫的野心,他想的不過是立地成聖,傳播學說,成就一家之言。
可以說,文彥博和龍昌期,是珠聯璧合,最好的夥伴。
至於王寧安,他總不好跟一個87歲的老頭爭,可以說文彥博把算盤都要打上天了……但他萬萬想不到,因為責罰太子的事情,竟然鬧成了這個樣子,雖然趙禎沒有說什麽,可是瞧皇帝那個後悔的勁兒,心裏頭一定是恨死了龍昌期。
如果老師倒了黴,身為學生兼推薦者,一定會跟著倒黴,更要命的是這事情圓不回來,太子說孔夫子是勢利眼,流傳開那可就熱鬧了……
老文一肚子氣,卻也沒有地方發泄,隻能快速轉動腦筋兒,還好,他找到了台階。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聖人所言無友不如己者,應當指品行而論,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人都有長處,都有可以學習之處,夫子是教導我們多注意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這才是夫子的真意,王相公,你以為如何?”
還真別說,文彥博先替孔老夫子洗白,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王寧安笑道:“文相公學問精深,我讀的那點書自然比不了文相公……不過我想請教文相公,既然這話值得商榷,如何能奉為交友之道?成為金科玉律?再有,殿下有疑問,師父講解就是,為何要體罰殿下,是不是太過分了?所謂誹謗聖賢,非議孔夫子,這等罪名,加不到殿下頭上,殿下小小年紀,受了無妄之災,竊以為應當給殿下一個公道。”
文彥博老臉微紅,他剛才替孔夫子洗白,也是想引誘王寧安和他辯論,一旦談論經學,以他,還有龍昌期的功力,足夠秒殺王寧安了,而且趙禎也是好學之人,讓他看到龍老師的水平,怒氣也就消了,雲彩也就散了。
隻是王寧安這家夥更滑頭兒,他居然沒有接招,而是直指核心,逼著他們認錯。
這回可好玩了,龍昌期胡子一大把,給一個毛孩子道歉,還不如殺了老頭來的痛快。
可不道歉,太子挨了打,小手還腫著,皇帝陛下一臉怒氣,這要如何收場……龍昌期非常尷尬,老臉漲得紫紅,僵在這裏,半晌,他才緩緩站起,艱難轉向了太子,畢竟這是半君,如果沒處理好,別說立地成聖了,隻怕離著身敗名裂不遠了。
“草,草民……”
龍昌期張著嘴,半晌說不出口,喉嚨仿佛被堵住了,不上不下,別提多難受了。
這時候王寧安看了一眼太子,笑嗬嗬道:“殿下,老先生這麽多年紀,要給你賠禮道歉,合適嗎?殿下會不會心裏不舒服?”
小太子的眼睛轉了轉,微微點頭。
王寧安繼續道:“殿下,那應該如何呢?”
小太子想了想,從父親的懷裏掙脫,跑到了龍昌期前麵,拉著老先生的手,讓他坐下,然後擠出一個笑容,“不疼了,沒事了……”
連個孩童也不如,龍昌期被臊得更加羞愧,連連咳嗽,掩飾尷尬。
趙禎含笑,招呼兒子過來,重新抱了起來。
他仔細品味著整個過程,小太子至少有兩點很值得稱讚。
讀書的時候,懂得用心思考,沒有人雲亦雲,知道去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一個好皇帝,必須做到這一點,才不至於被欺騙!
另外他有仁慈之心,不忍為難老人,這也是趙禎最欣慰的地方。孩子的才華是老天給的,可品德卻是自己修來的。
趙禎衝著王寧安頷首道:“王卿,這些日子你教導皇兒,辛苦了。”說完,趙禎又轉向龍昌期,語氣略顯冰冷。
“老先生年高有德,不遠千裏,也是非常難得。隻是朕隻有一個皇子,還請龍老先生因材施教,不可等閑視之。”
……
對一個快九十的人,趙禎當然不會有太多的疾言厲色,但是這一句也夠瞧的了,龍昌期的心都涼了。
惡了皇帝,一輩子的奮鬥隻怕要竹籃打水了。
好在陛下沒有免去他太子師的位置,或許還有緩和的餘地,可要如何教導一個小孩子,龍昌期沒有一點譜兒。
他平時教導弟子,不就是這樣嗎,敢不聽話,立刻打手板,怎麽到了太子這裏,就行不通了……莫非是因為太子的身份,還是因為……
龍昌期想不明白,可王寧安卻看得清楚。
何止是小太子,還有無數千千萬萬的孩子,他們都有著極高的可塑性,都是小天才……卻被所謂的教育給害了!
龍昌期這樣的老師隻是其中之一,他們用板子,用生硬的聖人之道,用不近人情的霸道蠻橫,生生打掉了孩子的創造性。
他們就像是最暴力的園丁,強迫每一個學生,按照他們規定的方向成長,無論想法還是作法,都要按照他們的標準來……這也就難怪在一兩百年之後,程朱理學一統天下,整個中華的創造力就被徹底扼殺了,萬馬齊喑,沉沉西墜,可以說是遺禍千年,害人不淺。
趙禎的觸動很大,他不停念叨著“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
按理說,文彥博的講解已經能說得過去了,可小太子認為孔夫子勢利眼,趙禎反複琢磨,卻也未必是錯。
竟然還有那麽一些道理。
明明就是找比自己強的人做朋友,肯定有功利性嗎!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再仔細想想,這也是人之常情。
誰不想交比自己本事大的朋友,或是得到提點,或者得到幫助,總而言之,是有好處的。
孔老夫子說這話,也是沒錯的。
隻是孔孟門徒,不敢承認自己的祖師爺有務實、世故、俗氣的一麵,非要用高尚的理由去包裝,非要把一句尋常的見解,當成奉行天下的大道,變成不可撼動的金科玉律,這樣一來,就難免會遭到質疑。
趙禎在好奇之下,把小太子叫到了身邊,他隨手翻起論語,突然又看到了一段——“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趙禎大體介紹了一下意思,就去問小太子的看法。
小家夥眼睛瞪得很大,穿上好看的衣服,出去遊玩踏青,吹風吟詩……他高興了,“就像王先生,帶我們去玩,摘葡萄嗎?”
趙禎愣了一下,真沒想到,王寧安居然按照聖人的方法在教育孩子……對了,既然孔老夫子也是喜歡遊玩踏青,喜歡引吭高歌,吟詩作賦。
那為什麽他的徒子徒孫,反對皇帝出宮迅遊呢?
完全沒有道理啊!
他們是背叛了祖師爺啊!
趙禎仿佛發現了寶藏,開心大笑,“對,就是去摘葡萄,等明年的時候,父皇陪著你去怎麽樣?”
“好啊!”
小太子笑得十分開心。
趙禎仿佛找到了一個寶藏,他不斷詢問兒子的看法,結果小太子往往語出驚人,徹底顛覆了趙禎的很多既有想法。
也難怪龍昌期會憤怒,甚至責罰太子,這些話乍聽之下,的確離經叛道,誹謗聖賢,可再仔細想想,也未必沒有道理。
小孩子的眼裏,幹淨而純潔,沒有亂七八糟的念頭,更沒有既有的定見,往往出人意表,趙禎很享受這種感覺。
轉過天,趙禎把王寧安叫了過來。
不無興奮,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王寧安,王寧安也把狗牙兒對郭巨故事的反應,告訴了趙禎,兩個父親居然交流起育兒經了。
談了好半天,王寧安才若有所思道:“陛下,臣覺得自從漢唐以來,儒家都有一個趨勢,就是努力讓所有人都變成一樣,都按照所謂的聖人之道去做,千人一麵,萬眾一心,對待孩子尤其如此,不準他們有別的想法,一切都要在儒家的經典之內打轉兒。”
趙禎點頭,卻又疑問道:“王卿,這樣有什麽不好?如果聲音太多了,天下會亂的。”
“陛下說的是,我中華千年以來,疆域遼闊,物阜民豐國運綿長,冠絕其他各國,固然值得驕傲。但是過猶不及,一旦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了,那麽遇到困難,就沒有人能拿得出辦法了。”
這話有趣,趙禎陷入了思索,可不是嗎!
在任用王寧安之前,不論是對付西夏,還是遼國,無論是國庫空虛,還是武備鬆弛……滿朝的大臣,能拿出的辦法有限,作為也十分尋常,根本解決不了核心問題,隻能看著國勢一天天沉淪。
可任用了王寧安,他從來不安常理出牌,所作所為,出人意表,但卻是成效斐然,業績擺在哪裏,誰也不能否認。
為何天下隻能出一個王寧安?難道別人的才華都不如他嗎?
“看起來問題出在教化上麵,隻是千百年傳承,哪怕朝代興衰交替,孔孟之道也是萬古不變啊!”趙禎哀歎道。
王寧安道:“陛下,臣以為孔孟之道不可廢,當卻可以改!”
“哦,那要怎麽改?”
老東西就找了比自己更老的龍昌期出來,讓他跟王寧安打擂台,至少要分去一半的光榮。而且龍昌期已經太老了,於朝政一途,沒有絲毫的野心,他想的不過是立地成聖,傳播學說,成就一家之言。
可以說,文彥博和龍昌期,是珠聯璧合,最好的夥伴。
至於王寧安,他總不好跟一個87歲的老頭爭,可以說文彥博把算盤都要打上天了……但他萬萬想不到,因為責罰太子的事情,竟然鬧成了這個樣子,雖然趙禎沒有說什麽,可是瞧皇帝那個後悔的勁兒,心裏頭一定是恨死了龍昌期。
如果老師倒了黴,身為學生兼推薦者,一定會跟著倒黴,更要命的是這事情圓不回來,太子說孔夫子是勢利眼,流傳開那可就熱鬧了……
老文一肚子氣,卻也沒有地方發泄,隻能快速轉動腦筋兒,還好,他找到了台階。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聖人所言無友不如己者,應當指品行而論,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人都有長處,都有可以學習之處,夫子是教導我們多注意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這才是夫子的真意,王相公,你以為如何?”
還真別說,文彥博先替孔老夫子洗白,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王寧安笑道:“文相公學問精深,我讀的那點書自然比不了文相公……不過我想請教文相公,既然這話值得商榷,如何能奉為交友之道?成為金科玉律?再有,殿下有疑問,師父講解就是,為何要體罰殿下,是不是太過分了?所謂誹謗聖賢,非議孔夫子,這等罪名,加不到殿下頭上,殿下小小年紀,受了無妄之災,竊以為應當給殿下一個公道。”
文彥博老臉微紅,他剛才替孔夫子洗白,也是想引誘王寧安和他辯論,一旦談論經學,以他,還有龍昌期的功力,足夠秒殺王寧安了,而且趙禎也是好學之人,讓他看到龍老師的水平,怒氣也就消了,雲彩也就散了。
隻是王寧安這家夥更滑頭兒,他居然沒有接招,而是直指核心,逼著他們認錯。
這回可好玩了,龍昌期胡子一大把,給一個毛孩子道歉,還不如殺了老頭來的痛快。
可不道歉,太子挨了打,小手還腫著,皇帝陛下一臉怒氣,這要如何收場……龍昌期非常尷尬,老臉漲得紫紅,僵在這裏,半晌,他才緩緩站起,艱難轉向了太子,畢竟這是半君,如果沒處理好,別說立地成聖了,隻怕離著身敗名裂不遠了。
“草,草民……”
龍昌期張著嘴,半晌說不出口,喉嚨仿佛被堵住了,不上不下,別提多難受了。
這時候王寧安看了一眼太子,笑嗬嗬道:“殿下,老先生這麽多年紀,要給你賠禮道歉,合適嗎?殿下會不會心裏不舒服?”
小太子的眼睛轉了轉,微微點頭。
王寧安繼續道:“殿下,那應該如何呢?”
小太子想了想,從父親的懷裏掙脫,跑到了龍昌期前麵,拉著老先生的手,讓他坐下,然後擠出一個笑容,“不疼了,沒事了……”
連個孩童也不如,龍昌期被臊得更加羞愧,連連咳嗽,掩飾尷尬。
趙禎含笑,招呼兒子過來,重新抱了起來。
他仔細品味著整個過程,小太子至少有兩點很值得稱讚。
讀書的時候,懂得用心思考,沒有人雲亦雲,知道去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一個好皇帝,必須做到這一點,才不至於被欺騙!
另外他有仁慈之心,不忍為難老人,這也是趙禎最欣慰的地方。孩子的才華是老天給的,可品德卻是自己修來的。
趙禎衝著王寧安頷首道:“王卿,這些日子你教導皇兒,辛苦了。”說完,趙禎又轉向龍昌期,語氣略顯冰冷。
“老先生年高有德,不遠千裏,也是非常難得。隻是朕隻有一個皇子,還請龍老先生因材施教,不可等閑視之。”
……
對一個快九十的人,趙禎當然不會有太多的疾言厲色,但是這一句也夠瞧的了,龍昌期的心都涼了。
惡了皇帝,一輩子的奮鬥隻怕要竹籃打水了。
好在陛下沒有免去他太子師的位置,或許還有緩和的餘地,可要如何教導一個小孩子,龍昌期沒有一點譜兒。
他平時教導弟子,不就是這樣嗎,敢不聽話,立刻打手板,怎麽到了太子這裏,就行不通了……莫非是因為太子的身份,還是因為……
龍昌期想不明白,可王寧安卻看得清楚。
何止是小太子,還有無數千千萬萬的孩子,他們都有著極高的可塑性,都是小天才……卻被所謂的教育給害了!
龍昌期這樣的老師隻是其中之一,他們用板子,用生硬的聖人之道,用不近人情的霸道蠻橫,生生打掉了孩子的創造性。
他們就像是最暴力的園丁,強迫每一個學生,按照他們規定的方向成長,無論想法還是作法,都要按照他們的標準來……這也就難怪在一兩百年之後,程朱理學一統天下,整個中華的創造力就被徹底扼殺了,萬馬齊喑,沉沉西墜,可以說是遺禍千年,害人不淺。
趙禎的觸動很大,他不停念叨著“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
按理說,文彥博的講解已經能說得過去了,可小太子認為孔夫子勢利眼,趙禎反複琢磨,卻也未必是錯。
竟然還有那麽一些道理。
明明就是找比自己強的人做朋友,肯定有功利性嗎!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再仔細想想,這也是人之常情。
誰不想交比自己本事大的朋友,或是得到提點,或者得到幫助,總而言之,是有好處的。
孔老夫子說這話,也是沒錯的。
隻是孔孟門徒,不敢承認自己的祖師爺有務實、世故、俗氣的一麵,非要用高尚的理由去包裝,非要把一句尋常的見解,當成奉行天下的大道,變成不可撼動的金科玉律,這樣一來,就難免會遭到質疑。
趙禎在好奇之下,把小太子叫到了身邊,他隨手翻起論語,突然又看到了一段——“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趙禎大體介紹了一下意思,就去問小太子的看法。
小家夥眼睛瞪得很大,穿上好看的衣服,出去遊玩踏青,吹風吟詩……他高興了,“就像王先生,帶我們去玩,摘葡萄嗎?”
趙禎愣了一下,真沒想到,王寧安居然按照聖人的方法在教育孩子……對了,既然孔老夫子也是喜歡遊玩踏青,喜歡引吭高歌,吟詩作賦。
那為什麽他的徒子徒孫,反對皇帝出宮迅遊呢?
完全沒有道理啊!
他們是背叛了祖師爺啊!
趙禎仿佛發現了寶藏,開心大笑,“對,就是去摘葡萄,等明年的時候,父皇陪著你去怎麽樣?”
“好啊!”
小太子笑得十分開心。
趙禎仿佛找到了一個寶藏,他不斷詢問兒子的看法,結果小太子往往語出驚人,徹底顛覆了趙禎的很多既有想法。
也難怪龍昌期會憤怒,甚至責罰太子,這些話乍聽之下,的確離經叛道,誹謗聖賢,可再仔細想想,也未必沒有道理。
小孩子的眼裏,幹淨而純潔,沒有亂七八糟的念頭,更沒有既有的定見,往往出人意表,趙禎很享受這種感覺。
轉過天,趙禎把王寧安叫了過來。
不無興奮,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王寧安,王寧安也把狗牙兒對郭巨故事的反應,告訴了趙禎,兩個父親居然交流起育兒經了。
談了好半天,王寧安才若有所思道:“陛下,臣覺得自從漢唐以來,儒家都有一個趨勢,就是努力讓所有人都變成一樣,都按照所謂的聖人之道去做,千人一麵,萬眾一心,對待孩子尤其如此,不準他們有別的想法,一切都要在儒家的經典之內打轉兒。”
趙禎點頭,卻又疑問道:“王卿,這樣有什麽不好?如果聲音太多了,天下會亂的。”
“陛下說的是,我中華千年以來,疆域遼闊,物阜民豐國運綿長,冠絕其他各國,固然值得驕傲。但是過猶不及,一旦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了,那麽遇到困難,就沒有人能拿得出辦法了。”
這話有趣,趙禎陷入了思索,可不是嗎!
在任用王寧安之前,不論是對付西夏,還是遼國,無論是國庫空虛,還是武備鬆弛……滿朝的大臣,能拿出的辦法有限,作為也十分尋常,根本解決不了核心問題,隻能看著國勢一天天沉淪。
可任用了王寧安,他從來不安常理出牌,所作所為,出人意表,但卻是成效斐然,業績擺在哪裏,誰也不能否認。
為何天下隻能出一個王寧安?難道別人的才華都不如他嗎?
“看起來問題出在教化上麵,隻是千百年傳承,哪怕朝代興衰交替,孔孟之道也是萬古不變啊!”趙禎哀歎道。
王寧安道:“陛下,臣以為孔孟之道不可廢,當卻可以改!”
“哦,那要怎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