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跪在了楊業的神像前麵,老將軍手持長刀,須眉皆乍,浩氣貫日月,忠義映太虛!


    仿佛讓人們看到了當年的陳佳穀口,老將軍明知必死,卻慷慨赴難,是何等壯烈,又是何等無奈。


    這些年大宋不時有人提出迎接老將軍屍骨回朝,奈何都不了了之,除了遼國橫加阻止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大宋的君臣,沒有臉見楊業。


    請老將軍回來,當年害死他的人得到了報應嗎?燕雲故土恢複了嗎?


    沒有一樣能做到,麵對楊業,隻會讓大宋上下羞愧欲死!


    與其丟人,不如裝鴕鳥,當成沒有這回事。


    直到紅城寨一戰,終於打敗了遼國,而且還看到了希望,歐陽修才鼓足了勇氣,提出迎接老將軍的屍骨回歸大宋。


    說起來遼國阻撓,也無非是為了羞辱大宋,打擊大宋的軍心士氣,如今他們慘敗,繼續留著屍骨已經沒有意義了。


    而且交還屍骨,能換得大宋在談判桌上讓步,也是賺大了。


    隻是對於大宋來說,無論多大的代價,把老將軍的屍骸迎回大宋都是值得的。


    “老將軍,這次打敗遼寇的,是王貴老將軍的後人,對了,他的後人娶了楊家的女兒,你們當年是袍澤手足,後人又互相結親,真是可喜可賀……王二郎是個好孩子,有本事,他年恢複燕雲,蕩平遼國,給老將軍報仇雪恨,必定是此子!”


    歐陽修感歎道:“回家吧,仆知道老將軍心中有恨,有氣,可仆更知道,老將軍一直忠於大宋,此心不改!回家吧,尊夫人還在等著您呢……”


    古北口的天空,陰雲密布,霎時間一陣響雷,雨水傾瀉而下,小廟周圍的樹木被刷洗得幹幹淨淨,絲毫灰塵都看不到,嫩綠的葉子透著精氣神……


    蒼天有眼,這是在送老將軍啊!


    歐陽修讓手下準備了八匹馬拉的大車,大宋的使團,從上到下,全都披麻戴孝,親自恭請靈柩。


    說起來令人悲憤,遼國也知道他們不配擁有楊業的屍骸,這些年一直沒有安葬,把楊業的頭顱砍下,到處炫耀之後,遼主把楊業的頭顱和屍體合在一起,用陰沉木的棺材成殮,就放在了距離祠堂不遠的洪洋洞之中。


    涅魯古帶著人過來,幾個遼兵跑到了洞口,要去抬棺材,章敦的大拳頭就到了,把幾個遼兵打得東倒西歪。


    “都給我滾到一邊去!你們的髒手不配碰老將軍的靈柩!”


    隨著歐陽修來的士兵紛紛跑過來,大家夥一同用力,含著淚,把老將軍的棺木放在了車上。


    正在這時候,突然有人發現在洪洋洞內,老將軍的棺材旁邊,還有兩具屍骸。


    歐陽修一愣,連忙揪住了涅魯古。


    “這兩具屍骸是怎麽回事,到底是誰的?”


    涅魯古一攤手,那意思我怎麽知道,歐陽修氣得眼睛冒火,拳頭都攥起來。他不光要拿回楊業的屍骨,還想找回王貴的屍體,畢竟王貴和楊業一起遇難,如今王家又立了那麽大的功勳,沒有理由不把王老將軍的屍體也找回去。


    涅魯古被歐陽修嚇到了,隻好尋找當地的土人,打聽消息。又叫來幾個遼國的史官,歐陽修親自詢問。


    他終於弄清楚了真相,這兩具屍骨和王貴沒有關係,大約在30年前,有兩個楊家的部下,偷偷潛入了遼國,想要把老將軍的屍體帶走。


    結果當時遼國防範還很嚴密,兩位壯士沒有得手,被遼兵殺死在洪洋洞之外,屍體就給扔進了洞裏。


    至於王貴的屍體去向,遼國也不清楚,當年陳家穀一戰,王貴是當場殉國,楊業受傷被俘,後來絕食而死。


    故此王貴的屍體應該還在陳家穀一帶,和其他戰死的將士埋在了一起,或許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哼!”


    歐陽修氣得爆炸,卻也無可奈何!


    隻得咬了咬牙,高聲喊道:


    “恭請楊無敵回家!”


    “恭請楊無敵回家!”


    “恭請楊無敵回家!”


    ……


    聲音隨著山穀傳出去老遠,還在不停揮動。


    每一個人都格外悲憤,滿腔的怒火,好像要炸出來一般。200名士兵,全都出身王家軍,他們成為王家效用的第一天,就有人給他們講述雍熙北伐,講述陳家穀之戰,講述曾經的壯烈……


    當真正麵對著楊業的靈柩,所有人都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有人痛哭,有人咬碎牙齒,更有士兵割破手指,對天發誓,不替老將軍報仇,誓不為人!


    宋兵的決然和憤怒,宛如一股濃濃的火焰,連涅魯古都感到了恐懼,他突然覺得讓楊業靈柩回去,或許不是什麽好的選擇,奈何他已經無法阻攔。


    歐陽修攜著楊業靈柩歸來的消息,快馬送到了大宋,頓時,整個大宋都沸騰了。


    這些年小說話本到處流傳,朝廷有一套官修曆史,可是民間百姓,大家就相信話本上的東西,這一點不意外。哪怕後世,很多人還把三國當成史書看,更遑論大宋。


    百姓們都知道,楊業是威震遼國的猛將,殺得遼國狼狽不堪,後來受了陷害,寧死不屈,以身殉國。


    痛恨遼國,痛恨狗官,敬重英雄,佩服好漢……這是所有人的本能,聽說楊業的靈柩歸來,沿途的大宋百姓主動行動起來,打掃道路,準備香燭值錢,所有人都紮著白色的腰帶,恭候老將軍的靈柩。


    當隊伍踏上大宋土地的那一刻,無數百姓跪在地上,一片白色,一眼望不到邊際,大家跪在地上,痛哭英靈,賭咒發誓,要替老將軍複仇!


    隨著送歐陽修到邊境的是張孝傑和耶律仁先,他們和大宋打交道的次數不在少,可如此場麵,卻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的印象中,大宋的子民雖然不少,可是除了那些士大夫和商人之外,其他人渾渾噩噩,隻知道老實幹活,過自己的小日子,對別的事情一點不在乎……可是誰能想到,他們的熱情一旦被點燃,能產生何等恐怖的結果!


    想當年,劉邦遭受白登之圍,呂後又被匈奴書信羞辱,一個個漢家的公主被送去和親,巴掌落在了每一個百姓的臉上,打在了大家夥的心頭……終於,有一天,漢家兒郎忍無可忍,放下了手裏的鋤頭,拿起了刀劍……積累的財富,讓士兵們能專心訓練,他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把自己變成戰爭機器。


    從那時候開始,匈奴的噩夢就開始了,漢家兒郎一代接著一代,發起了綿綿不絕的攻勢,父死子繼,無休無止,如同黃河之水,終於,匈奴人發出了哀歎: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控弦之士40萬的匈奴,被大漢踩在了腳下,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當中,如今遼國常常自詡二十萬鐵騎,不過當年匈奴的一半,卻徹底激怒了大宋,看到那些身著白衣,係著腰帶的人群,無邊無際,就讓張孝傑和耶律仁先後背冒涼氣,渾身發麻。


    “我怎麽感覺有朝一日,會死無葬身之地啊?”張孝傑低聲囁嚅著。


    耶律仁先哼了一聲,“背棄祖宗,傷天害理,就該下十八層地獄!隻有撐過去,才能升大羅升天!”


    張孝傑嚇得急忙閉嘴,生怕耶律仁先會告他一狀,弄得和劉六符一個下場……可是他又覺得耶律仁先的語氣有些不對勁,而且他的身體也在發抖,顯然,他同樣害怕,或許他的話還有別的意思吧?


    這兩個人帶著滿腹的惆悵,轉回幽州,向重元複命去了。


    楊業的靈柩繼續南下,每過一處,當地的官府,百姓,士兵,全都出來迎接,他們用最誠摯的方式,迎請靈柩歸來。


    無論男女老少,人人跪拜在靈柩的前麵,老人抱著孩子,給他講述楊無敵的事跡,帶著孩子,一站站送老將軍,直到另外一個縣的百姓趕來,他們才停下來腳步,卻也舍不得離開。


    靈柩走得不快,可是卻穩穩當當,百姓們生怕老將軍受到一點顛簸,拓寬道路,用石滾碾平,遇到了河流,搭建浮橋,就這樣,楊業的靈柩距離汴京越來越近了……


    楊曦懷孕已經有七八個月,腰身越來越大,動作也越發艱難,但是她還撐著,每天多走動,定時去給老祖宗問安。


    折老太君真是太老了,她最後的一顆牙齒也掉了,隻能吃一點營養豐富的糊糊,動輒還喜歡耍孩子脾氣,吃零食,哭鬧……白天不醒,晚上不睡,一家人沒有辦法,隻能處處順著她。


    這一天楊曦過來請安,老太君突然看到了楊曦腕子上的玉鐲,立刻瞪大了眼睛,放聲哭泣,“業哥,業哥……那是你給我買的鐲子,我一直都戴在身上,怎麽,怎麽讓人偷走了?”


    老太君哇哇大哭,楊曦隻能湊到了身邊,低聲安慰,“老祖宗,您忘了,這是您賞給我的。二郎答應您了,要把高祖的屍體迎接回來,安葬在故鄉……”


    老太君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她伸手抓住了楊曦的手臂,格外用力,厲聲道:“他做到了嗎?做不到,不許嫁給他!”


    楊曦柔聲道:“老祖宗,二郎做到了,他打敗了遼兵,高祖的屍體回來了!”


    老太君終於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歎道:“這一天,等了70年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宋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