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開封城的舊曹門外,趙曙帶著文武百官為潁王趙頊一行人出使遼國送行,這次應該算是大宋近年來規格最高的出使隊伍,隊伍中不但有趙頊這個正使,另外還有廣陽郡王趙顏等兩位副使,隨同出使的人數更是達到兩千多人,當然大部分都是護衛,但也足夠顯示出大宋對這次出使的重視了。
“頊兒、顏兒,你們兩兄弟這次出使遼國,除了給耶律洪基賀壽之外,也要多看多想,認真觀察遼國內部的一切情況,但切記千萬不要擅自插手遼國的內部事務!”趙曙看著站在自已麵前的兩個兒子,一臉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兒臣謹遵教誨!”趙頊和趙顏一起向趙曙躬身施禮道,其實這些話趙曙在宮中時就已經叮囑他們很多遍了,但是離別之際,趙曙卻再次叮囑他們,看來他對於兩個兒子去遼國這件事,也不是特別的放心,不過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這時候個人的感情都隻能放在後麵,一切都要以國事為重。
“陛下,吉時已到,使團要啟程了!”正在這時,韓琦上前向趙曙提醒道。古人出行都要選個吉日,使團出行這麽大的事情,不但要選定吉日,而且連出行的時辰都要計算在內,若是誤了時辰,甚至可能要換個日子再出行。
趙曙抬頭看了看天色,也知道不能再和兩個兒子這麽說下去了,於是就命令使團啟程,然後與趙頊、趙顏兩人揮手告別,直到整個使團走出去數裏,趙曙這才歎了口氣,帶著龐大的送行隊伍回到了城內。
使團中的趙顏並沒有像其它人那樣頻頻回頭,因為今天早上他就已經叮囑過曹穎和薛寧兒她們,讓她們不要為自已送行,免得他不舍得離開,對此曹穎她們都答應了,隻是趙顏在出門時,卻被曹穎她們送過了上水莊,一直等到趙顏都快到城門了,回頭看時還發現曹穎她們依然沒有回去。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曹穎她們並不在送行的隊伍中,至少趙顏剛才沒有看到他們。
“三弟,你在想什麽,怎麽一臉不高興的樣子?”這時趙頊騎著馬湊到趙顏旁邊道,相比之下,他現在卻十分高興,一來這是他成年後第一次擔當如此重任,另外他對遼國也向往以久,當然這種向往可沒安什麽好心,他想親眼見一見這個大宋最大的敵人是什麽樣子,隻有親眼目睹過遼國的情況,以後才能想到對付它的辦法。
對於趙頊的興奮,趙顏卻是白了他一眼,然後實話實說道:“我新納的小妾在幾天前剛剛查出懷孕了,這可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本想在家陪著她一直到生產的,可沒想到卻要陪著大哥你們去遼國,你說我能高興嗎?”
聽到趙顏竟然因為這種“小事”而不開心,趙頊立刻哈哈大笑道:“男兒誌在四方,三弟你有子嗣雖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與出使遼國這種大事相比,還是不值一提,而且咱們也隻是去幾個月就回來,到時應該可以趕上你的孩子出生的。”
趙頊的話音剛落,就見旁邊一個長臉的青年官員也笑著湊上來道:“潁王殿下有所不知,郡王新納的小妾可不簡單,正是之前號稱東京第二行首的薛寧兒,現在東京城的許多紈絝子弟和文人士子都在嫉妒郡王,而且郡王納了薛寧兒還不到兩個月,平時有美人在懷,自然不舍得離開啊!”
這個說話的青年官員也是趙顏的老熟人,同時也是趙顏的部下,那就是在軍器監中擔任軍器丞的蘇軾,他這次也和趙顏一樣,都是使團的副使,甚至他去遼國的原因也和趙顏差不多,因為耶律洪基喜歡詩詞,所以每次出使遼國,都要有一個精通詩詞的官員,這次剛好選中了雖然年輕,但卻才華橫溢的蘇軾隨行。
“哈哈哈~,原來如此,我說三弟怎麽無精打采的,原來是舍不得家中的溫柔鄉啊!”趙頊聽到蘇軾的解說,當下也是大笑著道,對於薛寧兒,他以前也聽說過,不過他平時忙的要命,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這些風花雪月,更沒有見過對方,但是想到薛寧兒那麽大的名氣,估計容貌和才學肯定都是上上之選,難怪自已的弟弟舍不得離開。
對於蘇軾的趙頊的誤會,趙顏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連解釋都懶的解釋,或者說沒辦法解釋,對於趙頊和蘇軾這樣的大丈夫來說,家庭隻是自已事業的附庸,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因為家庭而放棄事業,但是趙顏卻完全不同,他是個一切以家庭為中心的人,可以說他和趙頊、蘇軾的世界觀、生活觀完全不同,所以就算是他想解釋,恐怕趙頊他們也無法理解,特別是像蘇軾這種喜歡把小妾送人的家夥,在家庭觀念上趙顏更是和他無話可說。
“大哥,那個耶律洪基是個什麽樣的人,咱們這次給他去賀壽,有沒有什麽要注意的地方?”趙顏這時直接把話題岔到他們出使這件事上道。
聽到趙顏問起這件事,趙頊立刻收起玩笑的心態,有些嚴肅的道:“說起這個耶律洪基,他的確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賦,本人也經常作詩賜給臣下,而且還以臣子為詩友,可以說頗有雅風,但同時他又沉迷於酒色,經常不理朝政,再加上篤信佛教,廣印佛經和建築寺塔,勞民傷財之極,這幾年遼國國力一直在下降,可以說全拜耶律洪基之賜,不過這對我們大宋來說,卻是一件大好事。”
“潁王殿下說的不錯,耶律洪基此人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必然可以成為柳三變那樣的大才子,可惜他卻錯生在帝王家,每日裏飲酒作樂不思朝政,遼國有這樣的皇帝,必然會衰敗下去,實乃我大宋之福啊!”這時蘇軾也開口道,他對於耶律洪基的看法也與趙頊完全一致。
趙顏聽到這裏也點了點頭,不過緊接著他又有些鄙視的看了趙頊一眼,因為北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趙佶就是趙頊的兒子,現在他說人家耶律洪基不務正業,可是他兒子趙佶比耶律洪基更加的不堪,整天除了喝酒寫字玩女人外,就沒幹過什麽正事,結果不但國內爆發了宋江、方臘起義,對外更是一敗塗地,最後直接被金國滅了,自已也落得個克死異鄉的下場,隻剩下南宋小朝廷苟延殘喘,所以趙佶還不如人家耶律洪基,至少耶律洪基沒把祖宗的基業給丟了。
三個人邊走邊聊遼國的情況,遼國的曆史在後世雖然有些記載,但是因為金國滅遼之後,把遼國的很多曆史文獻都給焚毀了,甚至連本來龐大的契丹族也神秘的消失了,結果就導致後世對遼國的記載並不是很多,趙顏接觸的就更少了,最多隻是對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等重要人物的生平有些了解,但是對於遼國的風土人情就很少知道了,幸好無論是趙頊還是蘇軾,都對遼國有不少了解,趙顏也從他們那裏得到許多關於遼國的情報。
“潁王殿下,現在已經離京十裏,請兩位殿下和蘇副使下馬乘車!”正在趙顏他們三人說話之時,忽然又有一個熟人上前開口道,正是趙曙身邊的大情報頭子黃五德,使團和間諜向來是不分彼此,每次大宋派出使團去遼國,也是收集情報的好時機,特別是這次還有趙頊和趙顏兩位皇子,所以趙曙特意把黃五德也給派來了。
聽到黃五德的話,趙頊當下也點了點頭,趙顏則是對他笑著打了個招呼,然後與蘇軾一起下馬,剛才出城時之所以騎馬,是為了看起來更威武一些,但是去遼國路途遙遠,若是讓趙頊他們三人天天騎馬的話,絕對能把人累死,所以隻要離開東京,他們就會改乘馬車。
其實不僅僅是趙頊和趙顏三人,使團裏的其它文職人員也全都改乘馬車,u看書.uanhu 隻剩下那些禁軍護衛中的將領騎馬而行,至於那些普通的禁軍士卒,就隻能靠著兩條腿跑步前進,這也是沒辦法的話,誰讓大宋的馬匹奇缺,除了西軍和河北軍有少量的騎兵外,京城禁軍中也隻有將領才有馬匹代步。
等到晚上的時候,趙顏他們終於趕到東京城東邊的一個小城中的驛站休息,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幾乎全都是在趕路中度過的,幸好他們的行程事先都經過嚴密的安排,每天前進多少,在哪個驛站休息事先都計劃好了,再加上使團又有禁軍護衛,因此一路上也沒有什麽不開眼的家夥阻攔,可以說十分的順利。
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趙顏他們的使團終於來到大宋距離遼國最近的瀛州,這個瀛州並不是傳說中海上的那個瀛州,而是大宋河北路治下的一個州,本來是隋唐時期的河間郡,現在被大宋和遼國一分為二,大宋占據的地方稱為瀛州,後來又被宋徽宗改成河間府。
當趙顏他們的使團趕到瀛州時,當地的官員全都趕來迎接,這種事情一向都是由趙頊應付,趙顏隻需要跟在他後麵點頭微笑就行了,不過也就在這時,趙顏忽然在迎接自已的官員中看到一個人,當下有些奇怪的自語道:“他怎麽在這裏?”r1152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
“頊兒、顏兒,你們兩兄弟這次出使遼國,除了給耶律洪基賀壽之外,也要多看多想,認真觀察遼國內部的一切情況,但切記千萬不要擅自插手遼國的內部事務!”趙曙看著站在自已麵前的兩個兒子,一臉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兒臣謹遵教誨!”趙頊和趙顏一起向趙曙躬身施禮道,其實這些話趙曙在宮中時就已經叮囑他們很多遍了,但是離別之際,趙曙卻再次叮囑他們,看來他對於兩個兒子去遼國這件事,也不是特別的放心,不過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這時候個人的感情都隻能放在後麵,一切都要以國事為重。
“陛下,吉時已到,使團要啟程了!”正在這時,韓琦上前向趙曙提醒道。古人出行都要選個吉日,使團出行這麽大的事情,不但要選定吉日,而且連出行的時辰都要計算在內,若是誤了時辰,甚至可能要換個日子再出行。
趙曙抬頭看了看天色,也知道不能再和兩個兒子這麽說下去了,於是就命令使團啟程,然後與趙頊、趙顏兩人揮手告別,直到整個使團走出去數裏,趙曙這才歎了口氣,帶著龐大的送行隊伍回到了城內。
使團中的趙顏並沒有像其它人那樣頻頻回頭,因為今天早上他就已經叮囑過曹穎和薛寧兒她們,讓她們不要為自已送行,免得他不舍得離開,對此曹穎她們都答應了,隻是趙顏在出門時,卻被曹穎她們送過了上水莊,一直等到趙顏都快到城門了,回頭看時還發現曹穎她們依然沒有回去。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曹穎她們並不在送行的隊伍中,至少趙顏剛才沒有看到他們。
“三弟,你在想什麽,怎麽一臉不高興的樣子?”這時趙頊騎著馬湊到趙顏旁邊道,相比之下,他現在卻十分高興,一來這是他成年後第一次擔當如此重任,另外他對遼國也向往以久,當然這種向往可沒安什麽好心,他想親眼見一見這個大宋最大的敵人是什麽樣子,隻有親眼目睹過遼國的情況,以後才能想到對付它的辦法。
對於趙頊的興奮,趙顏卻是白了他一眼,然後實話實說道:“我新納的小妾在幾天前剛剛查出懷孕了,這可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本想在家陪著她一直到生產的,可沒想到卻要陪著大哥你們去遼國,你說我能高興嗎?”
聽到趙顏竟然因為這種“小事”而不開心,趙頊立刻哈哈大笑道:“男兒誌在四方,三弟你有子嗣雖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與出使遼國這種大事相比,還是不值一提,而且咱們也隻是去幾個月就回來,到時應該可以趕上你的孩子出生的。”
趙頊的話音剛落,就見旁邊一個長臉的青年官員也笑著湊上來道:“潁王殿下有所不知,郡王新納的小妾可不簡單,正是之前號稱東京第二行首的薛寧兒,現在東京城的許多紈絝子弟和文人士子都在嫉妒郡王,而且郡王納了薛寧兒還不到兩個月,平時有美人在懷,自然不舍得離開啊!”
這個說話的青年官員也是趙顏的老熟人,同時也是趙顏的部下,那就是在軍器監中擔任軍器丞的蘇軾,他這次也和趙顏一樣,都是使團的副使,甚至他去遼國的原因也和趙顏差不多,因為耶律洪基喜歡詩詞,所以每次出使遼國,都要有一個精通詩詞的官員,這次剛好選中了雖然年輕,但卻才華橫溢的蘇軾隨行。
“哈哈哈~,原來如此,我說三弟怎麽無精打采的,原來是舍不得家中的溫柔鄉啊!”趙頊聽到蘇軾的解說,當下也是大笑著道,對於薛寧兒,他以前也聽說過,不過他平時忙的要命,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這些風花雪月,更沒有見過對方,但是想到薛寧兒那麽大的名氣,估計容貌和才學肯定都是上上之選,難怪自已的弟弟舍不得離開。
對於蘇軾的趙頊的誤會,趙顏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連解釋都懶的解釋,或者說沒辦法解釋,對於趙頊和蘇軾這樣的大丈夫來說,家庭隻是自已事業的附庸,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因為家庭而放棄事業,但是趙顏卻完全不同,他是個一切以家庭為中心的人,可以說他和趙頊、蘇軾的世界觀、生活觀完全不同,所以就算是他想解釋,恐怕趙頊他們也無法理解,特別是像蘇軾這種喜歡把小妾送人的家夥,在家庭觀念上趙顏更是和他無話可說。
“大哥,那個耶律洪基是個什麽樣的人,咱們這次給他去賀壽,有沒有什麽要注意的地方?”趙顏這時直接把話題岔到他們出使這件事上道。
聽到趙顏問起這件事,趙頊立刻收起玩笑的心態,有些嚴肅的道:“說起這個耶律洪基,他的確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賦,本人也經常作詩賜給臣下,而且還以臣子為詩友,可以說頗有雅風,但同時他又沉迷於酒色,經常不理朝政,再加上篤信佛教,廣印佛經和建築寺塔,勞民傷財之極,這幾年遼國國力一直在下降,可以說全拜耶律洪基之賜,不過這對我們大宋來說,卻是一件大好事。”
“潁王殿下說的不錯,耶律洪基此人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必然可以成為柳三變那樣的大才子,可惜他卻錯生在帝王家,每日裏飲酒作樂不思朝政,遼國有這樣的皇帝,必然會衰敗下去,實乃我大宋之福啊!”這時蘇軾也開口道,他對於耶律洪基的看法也與趙頊完全一致。
趙顏聽到這裏也點了點頭,不過緊接著他又有些鄙視的看了趙頊一眼,因為北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趙佶就是趙頊的兒子,現在他說人家耶律洪基不務正業,可是他兒子趙佶比耶律洪基更加的不堪,整天除了喝酒寫字玩女人外,就沒幹過什麽正事,結果不但國內爆發了宋江、方臘起義,對外更是一敗塗地,最後直接被金國滅了,自已也落得個克死異鄉的下場,隻剩下南宋小朝廷苟延殘喘,所以趙佶還不如人家耶律洪基,至少耶律洪基沒把祖宗的基業給丟了。
三個人邊走邊聊遼國的情況,遼國的曆史在後世雖然有些記載,但是因為金國滅遼之後,把遼國的很多曆史文獻都給焚毀了,甚至連本來龐大的契丹族也神秘的消失了,結果就導致後世對遼國的記載並不是很多,趙顏接觸的就更少了,最多隻是對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等重要人物的生平有些了解,但是對於遼國的風土人情就很少知道了,幸好無論是趙頊還是蘇軾,都對遼國有不少了解,趙顏也從他們那裏得到許多關於遼國的情報。
“潁王殿下,現在已經離京十裏,請兩位殿下和蘇副使下馬乘車!”正在趙顏他們三人說話之時,忽然又有一個熟人上前開口道,正是趙曙身邊的大情報頭子黃五德,使團和間諜向來是不分彼此,每次大宋派出使團去遼國,也是收集情報的好時機,特別是這次還有趙頊和趙顏兩位皇子,所以趙曙特意把黃五德也給派來了。
聽到黃五德的話,趙頊當下也點了點頭,趙顏則是對他笑著打了個招呼,然後與蘇軾一起下馬,剛才出城時之所以騎馬,是為了看起來更威武一些,但是去遼國路途遙遠,若是讓趙頊他們三人天天騎馬的話,絕對能把人累死,所以隻要離開東京,他們就會改乘馬車。
其實不僅僅是趙頊和趙顏三人,使團裏的其它文職人員也全都改乘馬車,u看書.uanhu 隻剩下那些禁軍護衛中的將領騎馬而行,至於那些普通的禁軍士卒,就隻能靠著兩條腿跑步前進,這也是沒辦法的話,誰讓大宋的馬匹奇缺,除了西軍和河北軍有少量的騎兵外,京城禁軍中也隻有將領才有馬匹代步。
等到晚上的時候,趙顏他們終於趕到東京城東邊的一個小城中的驛站休息,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幾乎全都是在趕路中度過的,幸好他們的行程事先都經過嚴密的安排,每天前進多少,在哪個驛站休息事先都計劃好了,再加上使團又有禁軍護衛,因此一路上也沒有什麽不開眼的家夥阻攔,可以說十分的順利。
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趙顏他們的使團終於來到大宋距離遼國最近的瀛州,這個瀛州並不是傳說中海上的那個瀛州,而是大宋河北路治下的一個州,本來是隋唐時期的河間郡,現在被大宋和遼國一分為二,大宋占據的地方稱為瀛州,後來又被宋徽宗改成河間府。
當趙顏他們的使團趕到瀛州時,當地的官員全都趕來迎接,這種事情一向都是由趙頊應付,趙顏隻需要跟在他後麵點頭微笑就行了,不過也就在這時,趙顏忽然在迎接自已的官員中看到一個人,當下有些奇怪的自語道:“他怎麽在這裏?”r1152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