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總大人很仗義,安排李管家隻管雜務,做打算拿主意的具體人物,還是小阿珠。
這事兒阿珠倒是擅長的,前世裏看過聽過的經驗不少呢,隻不過賣弄一下,跟李管家天馬行空的宣講一番也就夠了。
比如怎麽做前期宣傳,怎麽緊跟銷售,怎麽售後服務,南北兩地的差異問題怎麽解決,藤蔓製品應該主推北方市場等等等等……
昨兒個訓練“也漏”和“歪特”時嗓子就啞了,現在更跟個破了洞的風箱似的,小人兒也感覺到不舒服了,隨手從袖籠裏拽了一根鐵皮石斛,嚼些汁液潤潤喉。
結果頓時有了些本末倒置,李管家的注意力被引開了,全投注到了被這敗家孩子當零食兒嚼巴的物什上。
到底是在大家貴族裏長期浸淫過的管理人才,一出口就是:“阿珠小姐——這——是‘神仙草’吧?府上——種了好多麽?”
多的——跟白菘菜似的爛大街?那還倒騰這勞什子藤蔓做啥?直接割下來整車販運就得了嘛!
也確實不帶這般禍害寶貝的,阿珠訕訕的從嘴巴裏抽回半根兒鐵皮石斛:“也不是——很多,小黃它——有時候上山崖,就——摘幾根回來。”
“可是歡兒少爺常說,阿珠小姐喜歡給他吃‘野草’,每次見麵都給一根兒——”。
李管家真的無法相信這熊孩子嘴裏的話的真實性,聽歡兒那話音兒,倆小人兒都是當零食兒嚼巴著玩的。
“自然——歡兒少爺是——最尊貴的客人,早先又被喂了猛藥。郎中說過,吃這草對他有好處,我這才把——家裏最值錢的寶貝給他多吃一些。”
阿珠越說越覺得自己偉大,連帶的,李管家看向小姑娘的眼神兒也添了幾分尊敬。自家夫人和老夫人還不喜歡這個牙尖嘴利的小丫頭呢,哪裏想得到人家人小心底卻善良,始終惦記著歡兒少爺吃迷藥的那樁子事兒,還留著仙草專門給小少爺吃了解毒……
可惜這東西不是滿大街都能尋得到的白菘菜,李管家讚歎之後,隻能繼續按照阿珠的思路。琢磨藤蔓編織品的銷售問題。
有李管家在,後續的資金問題也不需要操心,陳家莊的村民們那態度都明顯熱情了不少,在滿月宴之後,院子裏的桌椅板凳還沒運送利落。裏正屁顛顛兒的就又拿了紅印地契回來了,一個小小的野山頭而已,他能做的了主,隻隨後在鎮衙門裏報備一下就可以。
阿珠於是又沒錢了,些許的銅板兒碎銀子,那根本連“餘額”都稱不上,小丫頭賊兮兮的瞧中了李管家的行囊……
藤蔓的後續資金應該都在那裏麵吧?率先要布置的,還得是購買各色布料組織人馬縫製抱枕靠墊坐墊呢。沒錢可不行!
小丫頭決心練習一下臉皮的厚度和堅韌度,於是——
“管家叔叔,我想擺個——佛塔玩玩兒——你會擺不?”
“不會。”
“那我教你。這得用銀錠子,金元寶也行啊,一層一層摞起來,下麵寬上麵尖,摞成了以後,點上三炷香。閉眼祈禱,今後就能財似雲來——”。
小丫頭說著說著。自己先信了,原本還扯著玩玩的旗號。現在又上升到掙錢的高度上去了。
一席話忽悠的李管家直眨巴眼睛,到底是這娃兒人小鬼大想哄了自己的銀子去呢,還是確有其事?可自己活這麽大歲數,明明就從未聽說過的啊?
可是要說是小丫頭想騙銀子,也不可能,千總大人不可能拒絕讓阿珠使用這些銀子的,上次那幾百兩不就是直接給的阿珠嗎?
做買賣的人都有點迷信,既然小丫頭說得神乎其神,身後的蛇大仙也盤著蛇陣不言語,那——試試也不會損失啥。
於是,倆人一蛇就在給李管家騰出來的房內捯飭一番,直到確信已經把這老買賣人裏裏外外全搜刮幹淨了,阿珠才安安心心的按照描述的樣子擺起了銀錠子材質的“佛塔”。
李管家很虔誠,跟拜財神一樣的熱衷,三炷香一塊兒點燃,他就在香氣繚繞的氛圍中合著眼睛,嘴裏嘀嘀咕咕的祈禱了一番。
然後——就結束了。
某丫頭眉開眼笑的在推搡李管家的肩膀:“沒問題了,管家叔叔心這麽虔誠,咱們的買賣肯定紅紅火火。”
就跟要響應小丫頭這句“偈語”似的,門外,傳來了吳老爺子咋咋呼呼的呼喚聲:“阿珠丫頭——你出來——”!
李管家決定,以後每次做新買賣之前,都要學習阿珠的法子,先擺個“佛塔”祈禱一番,可是阿珠說了,這“佛塔”一定得由她親自擺放,才能有效果。
李管家為啥做這樣的決定呢?原因無他。吳老爺子酒足飯飽到外麵轉悠著消食兒,順便圍觀一下藤蔓山藤蔓堆兒的風采,結果,發現了又一樣寶貝……
那白藤的根兒啊,原本是為了激勵村民徹底刨除災害才收購的,沒指望它們還能帶來經濟效益,大不了燒火熱炕的廢料兒——
可是,那偏偏還是一種藥材,被吳老爺子發現了。
“這藥材能頂大用!”吳老爺子興奮異常:“原先我們都是從南邊進貨,運費就夠貴的,我品嚐著,你這裏的大發汗根兒味兒還挺正的,治個跌打損傷、風寒老寒腿啥的正當用,這樣,你們把這些大發根兒都賣給我,自家醫館裏用不了,我再往附近幾個地兒推銷一下,也省的被你們當柴草堆著……”。
這是——要見回頭錢兒的節奏啊!
李管家很“嗨皮”,再三再四的懇請阿珠小姐,以後可不可以就算是李家其他的買賣,也能長幫著擺個銀錠子金元寶的佛塔?
哎!做好人就是這樣的辛苦,阿珠“勉強”同意了。
吳老爺子撿到了寶貝,也還有不太滿意的地方:“這大發根兒忒幹了些,回去炮製的效果不好說……”。
幹了些?這都不是事兒!看本姑娘的!
阿珠呼三喝四的,全家總動員的忙乎了半個時辰,到得吳老爺子雇傭的牛車全部來齊的時候,幹透了的藤蔓根兒,已經濕潤潤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一般。
什麽?您老人家說不能灑水,會毀掉藥效?————,麻煩您再品嚐品嚐驗驗效果?
小世界裏麵的泉水滋養,能是凡品可比?
現在,又多了一個更加“嗨皮”的吳老爺子,跟李管家一起笑傻了,至於兩個人怎麽定的價格簽的協議,阿珠懶得管,她的心裏正癢癢的,很渴望摩挲一下新近從“佛塔”複製出來的銀錠子的滑溜溜身子……
“大川啊,你們在老家呆個一天兩天的就行了,早回鎮子上,也好早給小老兒每日裏送紅燒肉吃……”,吳老爺子臨走,又是一番囑咐,沒辦法,人家就好這一口,一天不吃就想的慌。
陳大川有些糾結,今天的孩子滿月宴操辦的不錯,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全到場了,雙胞胎兒子也爭臉兒,被抱到人前不哭不鬧,瞪著大眼睛四下看,可是得了不少成籮筐的讚美。
可是,老宅兒那邊——半個人影也沒見到,老好人的大江夫婦都沒有來道一聲賀,令陳大川這顆心,酸酸澀澀的不是個滋味兒。
早先嫌棄自己一家子的原因,隻是生了一窩丫頭片子,也沒啥大的別的糾葛,那為啥現在一氣兒生了倆帶把兒的兒子,還是這樣不尷不尬不親熱呢?
如果老宅兒那邊來人,自己一家子得辛苦防備著,現在不來人,又覺得失落,陳大川是個矛盾的漢子呢!
他卻是不知道,昨兒個親親的侄兒狗剩兒,剛剛被歡兒少爺命人敲掉了半嘴的牙兒,這會兒還嘴腫的說不了話呢,又沒辦法找兌李千總大人,還不敢登門招惹蛇大仙,陳老太太的一口窩囊氣出不來咽不下,還怎麽可能派兒子上門道賀?
生了倆兒子怎麽啦?你有後沒後跟老宅兒有半毛錢的關係嗎?大海肚皮上的傷口還沒長好,孫子的牙又被敲掉了,u看書 ww.uuknshu 這仇恨——拉大了已經!
好在,王家老兩口始終忙前忙後的,媳婦秀娥那張臉也舒坦的圓潤飽滿白裏透紅,插著銀釵子穿著豔紅色兒的襦裙,跟個貴婦人的扮相似的,很是得了全村老少爺兒們婦人們的另眼相看,都說跟換了個人似的呢!
原先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瘦的皮包骨臉上身上長期帶著傷痕的小媳婦,徹底告別了過去,也幸虧陳老太太和江氏沒有前來參加滿月宴,要不然,肯定當場吐血三升……
王家兩位舅舅妗子今兒個也全早早趕到了,現在還一大家子人圍著王秀娥母子聊天兒呢,陳大川扯了二大爺往田地那邊走,小閨女說了,地裏種啥都不用他插手,可這心裏不踏實,一定得去瞧瞧呢!
二大爺也是個“嗨皮”的人,一家子勤勤懇懇,莊稼豐收不說,還日日有活兒幹有錢拿,積攢的多了,已經開始往孫子輩上投入,大孫子二孫子都送進了學堂,說不定,自己這一枝兒,就能得祖墳上的青煙兒冒哩……(未完待續)
ps:爭取明日按點上傳新章節吧,今天還會有一章不定時的更新,忙——
這事兒阿珠倒是擅長的,前世裏看過聽過的經驗不少呢,隻不過賣弄一下,跟李管家天馬行空的宣講一番也就夠了。
比如怎麽做前期宣傳,怎麽緊跟銷售,怎麽售後服務,南北兩地的差異問題怎麽解決,藤蔓製品應該主推北方市場等等等等……
昨兒個訓練“也漏”和“歪特”時嗓子就啞了,現在更跟個破了洞的風箱似的,小人兒也感覺到不舒服了,隨手從袖籠裏拽了一根鐵皮石斛,嚼些汁液潤潤喉。
結果頓時有了些本末倒置,李管家的注意力被引開了,全投注到了被這敗家孩子當零食兒嚼巴的物什上。
到底是在大家貴族裏長期浸淫過的管理人才,一出口就是:“阿珠小姐——這——是‘神仙草’吧?府上——種了好多麽?”
多的——跟白菘菜似的爛大街?那還倒騰這勞什子藤蔓做啥?直接割下來整車販運就得了嘛!
也確實不帶這般禍害寶貝的,阿珠訕訕的從嘴巴裏抽回半根兒鐵皮石斛:“也不是——很多,小黃它——有時候上山崖,就——摘幾根回來。”
“可是歡兒少爺常說,阿珠小姐喜歡給他吃‘野草’,每次見麵都給一根兒——”。
李管家真的無法相信這熊孩子嘴裏的話的真實性,聽歡兒那話音兒,倆小人兒都是當零食兒嚼巴著玩的。
“自然——歡兒少爺是——最尊貴的客人,早先又被喂了猛藥。郎中說過,吃這草對他有好處,我這才把——家裏最值錢的寶貝給他多吃一些。”
阿珠越說越覺得自己偉大,連帶的,李管家看向小姑娘的眼神兒也添了幾分尊敬。自家夫人和老夫人還不喜歡這個牙尖嘴利的小丫頭呢,哪裏想得到人家人小心底卻善良,始終惦記著歡兒少爺吃迷藥的那樁子事兒,還留著仙草專門給小少爺吃了解毒……
可惜這東西不是滿大街都能尋得到的白菘菜,李管家讚歎之後,隻能繼續按照阿珠的思路。琢磨藤蔓編織品的銷售問題。
有李管家在,後續的資金問題也不需要操心,陳家莊的村民們那態度都明顯熱情了不少,在滿月宴之後,院子裏的桌椅板凳還沒運送利落。裏正屁顛顛兒的就又拿了紅印地契回來了,一個小小的野山頭而已,他能做的了主,隻隨後在鎮衙門裏報備一下就可以。
阿珠於是又沒錢了,些許的銅板兒碎銀子,那根本連“餘額”都稱不上,小丫頭賊兮兮的瞧中了李管家的行囊……
藤蔓的後續資金應該都在那裏麵吧?率先要布置的,還得是購買各色布料組織人馬縫製抱枕靠墊坐墊呢。沒錢可不行!
小丫頭決心練習一下臉皮的厚度和堅韌度,於是——
“管家叔叔,我想擺個——佛塔玩玩兒——你會擺不?”
“不會。”
“那我教你。這得用銀錠子,金元寶也行啊,一層一層摞起來,下麵寬上麵尖,摞成了以後,點上三炷香。閉眼祈禱,今後就能財似雲來——”。
小丫頭說著說著。自己先信了,原本還扯著玩玩的旗號。現在又上升到掙錢的高度上去了。
一席話忽悠的李管家直眨巴眼睛,到底是這娃兒人小鬼大想哄了自己的銀子去呢,還是確有其事?可自己活這麽大歲數,明明就從未聽說過的啊?
可是要說是小丫頭想騙銀子,也不可能,千總大人不可能拒絕讓阿珠使用這些銀子的,上次那幾百兩不就是直接給的阿珠嗎?
做買賣的人都有點迷信,既然小丫頭說得神乎其神,身後的蛇大仙也盤著蛇陣不言語,那——試試也不會損失啥。
於是,倆人一蛇就在給李管家騰出來的房內捯飭一番,直到確信已經把這老買賣人裏裏外外全搜刮幹淨了,阿珠才安安心心的按照描述的樣子擺起了銀錠子材質的“佛塔”。
李管家很虔誠,跟拜財神一樣的熱衷,三炷香一塊兒點燃,他就在香氣繚繞的氛圍中合著眼睛,嘴裏嘀嘀咕咕的祈禱了一番。
然後——就結束了。
某丫頭眉開眼笑的在推搡李管家的肩膀:“沒問題了,管家叔叔心這麽虔誠,咱們的買賣肯定紅紅火火。”
就跟要響應小丫頭這句“偈語”似的,門外,傳來了吳老爺子咋咋呼呼的呼喚聲:“阿珠丫頭——你出來——”!
李管家決定,以後每次做新買賣之前,都要學習阿珠的法子,先擺個“佛塔”祈禱一番,可是阿珠說了,這“佛塔”一定得由她親自擺放,才能有效果。
李管家為啥做這樣的決定呢?原因無他。吳老爺子酒足飯飽到外麵轉悠著消食兒,順便圍觀一下藤蔓山藤蔓堆兒的風采,結果,發現了又一樣寶貝……
那白藤的根兒啊,原本是為了激勵村民徹底刨除災害才收購的,沒指望它們還能帶來經濟效益,大不了燒火熱炕的廢料兒——
可是,那偏偏還是一種藥材,被吳老爺子發現了。
“這藥材能頂大用!”吳老爺子興奮異常:“原先我們都是從南邊進貨,運費就夠貴的,我品嚐著,你這裏的大發汗根兒味兒還挺正的,治個跌打損傷、風寒老寒腿啥的正當用,這樣,你們把這些大發根兒都賣給我,自家醫館裏用不了,我再往附近幾個地兒推銷一下,也省的被你們當柴草堆著……”。
這是——要見回頭錢兒的節奏啊!
李管家很“嗨皮”,再三再四的懇請阿珠小姐,以後可不可以就算是李家其他的買賣,也能長幫著擺個銀錠子金元寶的佛塔?
哎!做好人就是這樣的辛苦,阿珠“勉強”同意了。
吳老爺子撿到了寶貝,也還有不太滿意的地方:“這大發根兒忒幹了些,回去炮製的效果不好說……”。
幹了些?這都不是事兒!看本姑娘的!
阿珠呼三喝四的,全家總動員的忙乎了半個時辰,到得吳老爺子雇傭的牛車全部來齊的時候,幹透了的藤蔓根兒,已經濕潤潤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一般。
什麽?您老人家說不能灑水,會毀掉藥效?————,麻煩您再品嚐品嚐驗驗效果?
小世界裏麵的泉水滋養,能是凡品可比?
現在,又多了一個更加“嗨皮”的吳老爺子,跟李管家一起笑傻了,至於兩個人怎麽定的價格簽的協議,阿珠懶得管,她的心裏正癢癢的,很渴望摩挲一下新近從“佛塔”複製出來的銀錠子的滑溜溜身子……
“大川啊,你們在老家呆個一天兩天的就行了,早回鎮子上,也好早給小老兒每日裏送紅燒肉吃……”,吳老爺子臨走,又是一番囑咐,沒辦法,人家就好這一口,一天不吃就想的慌。
陳大川有些糾結,今天的孩子滿月宴操辦的不錯,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全到場了,雙胞胎兒子也爭臉兒,被抱到人前不哭不鬧,瞪著大眼睛四下看,可是得了不少成籮筐的讚美。
可是,老宅兒那邊——半個人影也沒見到,老好人的大江夫婦都沒有來道一聲賀,令陳大川這顆心,酸酸澀澀的不是個滋味兒。
早先嫌棄自己一家子的原因,隻是生了一窩丫頭片子,也沒啥大的別的糾葛,那為啥現在一氣兒生了倆帶把兒的兒子,還是這樣不尷不尬不親熱呢?
如果老宅兒那邊來人,自己一家子得辛苦防備著,現在不來人,又覺得失落,陳大川是個矛盾的漢子呢!
他卻是不知道,昨兒個親親的侄兒狗剩兒,剛剛被歡兒少爺命人敲掉了半嘴的牙兒,這會兒還嘴腫的說不了話呢,又沒辦法找兌李千總大人,還不敢登門招惹蛇大仙,陳老太太的一口窩囊氣出不來咽不下,還怎麽可能派兒子上門道賀?
生了倆兒子怎麽啦?你有後沒後跟老宅兒有半毛錢的關係嗎?大海肚皮上的傷口還沒長好,孫子的牙又被敲掉了,u看書 ww.uuknshu 這仇恨——拉大了已經!
好在,王家老兩口始終忙前忙後的,媳婦秀娥那張臉也舒坦的圓潤飽滿白裏透紅,插著銀釵子穿著豔紅色兒的襦裙,跟個貴婦人的扮相似的,很是得了全村老少爺兒們婦人們的另眼相看,都說跟換了個人似的呢!
原先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瘦的皮包骨臉上身上長期帶著傷痕的小媳婦,徹底告別了過去,也幸虧陳老太太和江氏沒有前來參加滿月宴,要不然,肯定當場吐血三升……
王家兩位舅舅妗子今兒個也全早早趕到了,現在還一大家子人圍著王秀娥母子聊天兒呢,陳大川扯了二大爺往田地那邊走,小閨女說了,地裏種啥都不用他插手,可這心裏不踏實,一定得去瞧瞧呢!
二大爺也是個“嗨皮”的人,一家子勤勤懇懇,莊稼豐收不說,還日日有活兒幹有錢拿,積攢的多了,已經開始往孫子輩上投入,大孫子二孫子都送進了學堂,說不定,自己這一枝兒,就能得祖墳上的青煙兒冒哩……(未完待續)
ps:爭取明日按點上傳新章節吧,今天還會有一章不定時的更新,忙——